*美啟動 2千億美元陸貨加稅 中國求和碰壁 川普:再對3250億美元商品課稅
美中貿易戰又打起來了!在華府舉行的美中首日貿易談判落幕之際,美國從昨凌晨零時起(台灣時間昨午12時起)將價值2000億美元(約6.2兆元台幣)的中國商品關稅稅率從10%上調為25%,中國商務部稱將不得不反制。美國「關稅人」總統川普昨得意高嗆談判不必急,因已有大筆關稅入庫,且正著手要加碼向其餘未稅的中國輸美商品課稅25%。全球股市再受震盪,我總統蔡英文也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因應。
川普昨在推特連珠砲發文,稱正與中國友善協商,但「絕對沒必要著急,因為現在共有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和產品,向美國支付25%關稅,直接流入國庫。同時我們也展開程序,將要向剩餘未稅的325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他聲稱,要以關稅收入向農民收購作物,送往貧國人道救援。
川普左打中國的同時,不忘右批政敵,包括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關稅讓美國更威,而非更弱,等著瞧吧,中國不該在最後一刻來跟美國重談條件,我們又不是歐巴馬政府,也不是「愛睏拜登」政府,他們讓中國『謀殺』卻逃過追究。」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前天「頂著壓力、帶著誠意」抵達華府,希望能搶救岌岌可危的貿易協議,但他與美貿易代表萊特海澤、財政部長馬鈕金談判後數小時,美國懲罰中國出爾反爾的關稅措施依然正式生效,顯示雙方首日談判無太大進展。雙方同意隔日續談。
中國嗆「將採反制措施」
此次調升關稅共影響逾5700項中國輸美商品,包括海鮮、行李箱、電子用品、兒童高腳椅等,恐怕會讓許多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很「有感」。但美方也提供短暫寬限期,也就是在生效時刻前已裝櫃上船或離港的貨品,照舊採10%關稅計算。
中國商務部在美方措施生效後,聲明「深表遺憾」,「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但並未說明將如何反制。中國去年9月已對總值1100億美元(約3.4兆元台幣)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外界原預期美中貿易談判即將達成協議,未料上周出現重大轉折。據傳中方上周五在回覆給美國、長約150頁的貿易協議草案中,幾乎全面拿掉以修法解決爭議的核心承諾,川普周日即在推特宣布調升關稅,並威脅「近期」就要加碼向3250億美元(約10.07兆元台幣)商品課稅。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談判受挫讓華府擔心劉鶴的政治實力,不足以讓中共內部埋單談判結果。美國官員前天也表示,川普威脅升級關稅措施並非針對劉鶴,而是針對中共內部對美國採取強硬立場的保守派決策者。
另方面,川普也向中國示好,稱習近平寫給他一封「美好的信」,並表示自己可能與習近平通電話,看看能否藉交情改善情況,「讓我們一起合作,讓我們看看是否能達成什麼結果。」《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官員指出,習近平信中用詞友好,卻使用「平等」一詞,透露中國認為美方要求太多,該官員認為,這回談判感覺是朝著破局方向走。
美中貿易談判如洗三溫暖,投資人不知如何雙方解讀「邊打邊談」,拖累亞洲股市昨早盤開高走低,午後在號稱「國家隊」的中國政府資金進場拉抬下,不僅中國股市V型反彈,亞洲其他股市跌幅也收斂,台股收盤僅小跌20點,日股日經225指數跌0.3%,韓股則收漲0.3%,港股恒生指數也收漲0.8%,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更大漲3.1%。而美股道瓊工業指數開盤續跌145.69點,跌幅0.56%,歐洲股市則普遍維持上漲。
與此同時,總統蔡英文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因應美中貿易衝突。蔡會後指出,美中貿易衝突是長期性結構問題,將根本改變全球貿易秩序和供應鏈,所以「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也將改變,未來將加強台商回流,重建高附加價值產業鏈,促進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也要加速推動與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用「台灣製造」取代「中國製造」,成為出口美國的主力。
專家:達成協議可能性高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美中「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很高」,因雙方態度顯示確實想談,只是最後關鍵點有所爭執,導致川普想以強硬手段迫使中國讓步。現行課徵25%關稅的物品頂多造成美國民生必需品物價上漲;但若談判破局,川普威脅再將剩下的325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碼課稅,不僅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因涉及手機、電腦等資通訊產品,恐將打擊美國自身品牌,並直接衝擊出口大量電子零組件到中國的台灣。屆時台灣股匯市將會劇烈波動,且會波及電子類股。但好處是,在中國的廠商可以回台設生產基地,對投資方面有助益。
*中國「玩過頭」陷困 報復或讓步皆傷「習近平走在鋼索上」
面對美中貿易戰火重燃,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將對全球經濟成長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分析指此次美中關稅戰的重啟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玩過頭」、讓自己陷入兩難處境有關,但加稅結果也將使美國商品漲價,4口之家每年得多花767美元(約2.37萬元台幣)消費,美國總統川普的中西部農業鐵票倉更可能因此動搖,影響其明年連任選情。
國際貨幣基金發言人萊斯(Gerry Rice)表示,「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顯然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貿易衝突拖延下去,所有人都是輸家」,呼籲美中雙方迅速解決紛爭。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昨指,美中貿易爭端升級將危及歐洲的就業,並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威脅。
川普鐵票倉恐動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中國「玩過頭」導致貿易戰升級,然而在中方誓言回擊下,後果恐怕是美中雙方都遭殃。《紐約時報》指習近平正遭遇兩難處境,如果以報復性關稅反擊川普的加稅,雖可維護其強硬形象,但中國經濟卻陷入貿易延長戰困局,不論中國如何回擊,都會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中國當局最看重的華為、中興及中國5G在全球的發展腳步,也可能因此受阻,從而影響「2025中國製造」國家戰略。
習近平若選擇有限度讓步,不但面子過不去,也會招民怨。一旦貿易談判破裂,中國國內不滿情緒恐增長。美國國安會前主管韓磊以「習近平正走在鋼索上」,描述面對的難題。
對中國來說,示弱不是「政治正確」選項。官媒《環球時報》昨透過社評,強調中國「不喜歡貿易戰,但能承受」,指川普加稅後對中國GDP帶來的衝擊「肯定是很小的百分之零點幾。」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也估計對GDP增速僅帶來約0.3個百分點的負面效果,屬可控範圍。瑞銀報告顯示,若爆發全面貿易戰恐對中國GDP增長率帶來1.6至2個百分點衝擊,降幅可觀。
貿易戰擴大美國也受影響。《華爾街日報》分析,加稅將使400億美元的消費產品價格上升,而美國農產品難以叩開中國大門,影響共和黨在中西部農業州的選民,恐影響川普連任選情。
台資企業應擬策略
《華盛頓郵報》報導,白宮內部態度也有分歧,財長馬鈕金及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主張速戰速決,避免在2020年選舉年與中國全面展開貿易戰,但也有官員警告,若美中為避戰勉強粉飾太平,反而會影響總統選情。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分析,不論最後能否達成協議,雙方在科技、匯率和國防等面向仍將持續有矛盾,台資企業處於美中夾縫之間,必須制定清楚應變策略,包括分散製造布局,擴大市場範疇,提升技術層級,提高附加價值,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貿戰加速台商回流 蔡英文:台製取代中國製
美中貿易衝突擴大,美國針對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商品,將懲罰性關稅從10%提高到25%,衝擊全球經濟。總統蔡英文昨主持「國安高層會議」後開記者會說,美中貿易衝突是長期性的結構問題,將根本改變全球貿易秩序和供應鏈,所以「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也將會改變。
拼簽台美貿易協定
蔡強調,台灣的目標是要加速台商回流,重建高附加價值產業鏈,促進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同時也要加速推動,和美國簽署以自由及公平貿易為主軸的雙邊貿易協定,用高涵量及高質量的「台灣製造」,取代「中國製造」,成為出口美國的主力。
蔡分析,台灣經濟基層非常穩固,股匯市穩定健康,總體經濟穩定度更是世界第一;台商回流加上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預算等,都為經濟景氣添加柴火,是因應變局的本錢。
投資台灣事務所周四召開「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第16次聯審會議,核准岱稜科技、敬祐科技等共55投資案,投資總計近400億元,新增超過4000個本國就業機會。
經濟部表示,自今年1月1日迄今,已有52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回台累積投資總金額逾2795億元,帶來超過2.7萬個就業機會,其中不乏台達電、國巨、廣達、巨大等大廠。因已提前達成蔡英文總統交付的1年2500億元目標,蔡周四宣布將台商回台投資目標調升至5000億元。
經濟部說,今年前4月台灣對中國出口衰退10.9%,但同期間我對美國出口的成長幅度則擴大至19.9%。本波調高關稅產品中,台灣在中國布局較深,最終產品以出口美國為主者,經濟部將持續密切追蹤美中貿易摩擦對台灣產業的中長期影響。
*iPhone 球鞋 在美恐漲價
美國對2000億美元(約6.2兆台幣)中國商品的關稅調漲至25%,川普還威脅要對其他3250億美元(約10.07兆台幣)中國貨同樣課徵25%關稅。美國先前課稅項目特意避開大量的消費產品,川普若真的擴大加稅,包括iPhone、球鞋、衣服、玩具都將在美國面臨漲價危機。
美起訴2中國駭客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川普若真的再擴大加稅,美國銷售的中國進口玩具、運動用品全部會被課稅,93%鞋子將被課稅,91%紡織品與衣服也將被課稅。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研究員列維說:「這些商品先前被刻意排除在外,因為(對這些商品課稅)對我們將會很痛苦。」美國玩具協會主席龐思博也說,玩具利潤很低,售價約310元台幣的玩具要是漲價25%,基本上就沒人買了。
川普把這些關稅描述成是「中國付給美國」,儘管一些中國供應商的確是自行吸收關稅成本,但據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研究員3月公布的初步研究顯示,去年川普調漲關稅的一大部分還是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美中貿易戰不僅限於關稅層面,還有中國對美國智財竊盜、商業間諜等更廣泛的問題。美國司法部前天起訴2名中國駭客,指控他們2015年入侵美國第二大醫療險公司Anthem,竊取近8千萬名保戶資料,另還入侵3家美國企業的電腦。2名駭客人都在中國,其中之一是現年32歲的王富杰(音譯),另一人則未公布名字。
*中國若促貶報復 恐釀全球貨幣戰
美國再度提高中國商品關稅,中國除對應報復措施,戰略上還可運用促貶人民幣、拋售美國公債及封殺美國黃豆採購還擊。中國若選擇促貶,人民幣恐下探8元兌1美元,不僅美國可能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續擴大制裁,使關係更緊張,亞洲各國貨幣也勢必爭相競貶,演變成全球貨幣大戰。
事實上,本周隨著美中貿易戰戰局突然升高,亞太多國央行陸續降息,帶動貨幣走貶,小規模貨幣戰已悄然開打。
菲律賓央行周四決議降息1碼至4.5%,6年半以來首度調降利率,反轉去年5度升息的強硬立場。馬來西亞、紐西蘭央行本周也都先後降息。
若破局 台幣恐貶破31元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發文引爆震撼彈後,亞幣匯價這一周來大跳水,人民幣兌美元貶逾1%,韓元也一度重貶;向來穩定的台幣也創逾半年新低,只有日圓受到避險資金湧入推升匯價創逾3個月新高。
星展集團研究部預估,美元兌人民幣將升至7.3元,一旦美國對所有中國商品都課徵25%的關稅,美元兌人民幣甚至可能升至接近8的水準,對新興亞洲貨幣帶來負面影響。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美中貿易談判一旦破裂,人民幣將貶更兇,中國藉此抵銷關稅壓力,降低協商破裂對經濟衝擊,將帶動除日圓以外的亞洲貨幣延續弱勢。
亞洲央行相繼降息,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我國央行是否加入戰局?央行維持一貫態度表示,新台幣匯率仍由市場供需決定,若有不規則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且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央行將進場維持市場秩序。
外匯專家李其展表示,若談判破局,台幣可能快速貶值,恐在壓力之下一舉貶破31元兌1美元大關。
(蘋果日報)
--
*談判首日無進展 川普嗆對中「全面課稅」
川普:週三接到習漂亮的信但新關稅照課 「不急著達協議」
美中華府貿易談判首日無果,美國如期在週五將中國二千億美元產品關稅由十%提高至廿五%;美國總統川普並拋出「全面課稅」的極限壓力,在新關稅生效後推文表示,對其餘三二五○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廿五%關稅的流程已開始。中國商務部簡短聲明,指「深表遺憾」,希望雙方以「合作和協商」解決問題,但未提同步反制措施。
中方僅稱遺憾 未提同步反制
美中貿易戰升級,且進入「邊打邊談」模式,約五千七百多種中國商品關稅上調,最受衝擊的是數據機、路由器和其他資料傳輸裝置,出口金額逾二百億美元,其次是印刷電路板出口金額一二○億美元。
6月前抵美商品 適用10%稅率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表示,在生效時點前運離中國港口相關商品,只要在六月一日前抵達美國,將適用原先十%稅率。高盛報告指出,這使美國新稅率存在非正式的寬限期窗口,「讓談判可繼續進行,並且為達成協定創造了『軟性』期限」。
首日談判僅90分鐘就結束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團週四訪美,和美貿易代表萊席爾、財長努勤等展開第十一輪高層貿易談判,但首日談判僅九十分鐘就結束。談判後雙方共進工作晚餐,並同意週五上午繼續討論。
劉鶴週五對中國中央電視台表示,「我這次來,頂著壓力,就是表示了中方最大的誠意」,對於談判成效「我認為是有希望的」。不過,知情人士表示,對美中取得任何實質性突破不抱希望,美方不確定劉鶴是否有權做出任何有意義的承諾,以及北京是否已化解上週不願把修法列入協議的內部爭論。
川普週五清晨一連串推文表示,「絕對不急著」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中貿易談判正以「非常令人愉快的方式」進行,因為中國現在已有價值二五○○億美元產品向美國支付廿五%關稅,這些巨額關稅直接進到美國國庫;雙方繼續協商,「希望他們不會再試圖重談協議」。
川普表示,華府已在採取對中國尚未課關稅的三二五○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的作業,這相當於全面對中國進口貨課關稅。一旦華府果真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關稅,將涵蓋iPhone等手機、筆電、服飾及許多消費日用品。
不過,川普也表示,週三晚上收到習近平一封「很漂亮的信」,信上說希望共同努力、看是否能完成工作;兩人隨後有可能會通話。
*北京反制 快沒牌可打
美國如期祭出關稅大棒,中國商務部於網站發布發言人談話,稱中方對美方此舉深表遺憾,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美中先前已互徵關稅,但因美中貿易不平衡,使得中國很快就沒牌打了。去年九月美國對中國二千億美元商品課徵十%關稅,但中國僅能宣布對美國六百億美元商品加徵五%或十%的關稅;如今美國上調關稅,中國尚未公告反制措施。
未必以關稅措施回擊
《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可能會跟進提高美國農產品、機械和化學製品等六百億美元商品的關稅;但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指出,北京未必會以關稅措施回擊,而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選擇最有效的措施。
去年貿易緊張升溫後,中國曾使用各種「奧步」刁難在中國營運的美企,例如,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延遲審批美國高通收購荷蘭恩智浦的交易,導致購併案破局;中國也曾在主要港口蓄意拖延美國進口水果的檢疫,使得美國水果損壞風險提高。《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次中國可能會懲罰個別美企,暫停與美國汽車製造商、食品和能源生產商等企業的合約。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政府可能鼓勵人民抵制美國貨,但民族主義情緒一旦被煽起,可能一發不可收拾,也可能因此壓縮美中談判空間。
另一方法是「讓人民幣美元匯率大幅貶值」,降低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以此抵銷關稅;這是風險最高選項,因此舉會讓石油和其他進口貨變貴,加劇中國通膨;且人民幣貶值恐促使企業和家庭向海外轉移資金,導致中國金融體系動盪。
*美媒:貿易戰無贏家 美中經濟新冷戰成形
國安、地緣政治優先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中貿易談判突然惡化,無論談判最終能否達成協議,美中數十年來融合的關係已經質變,國安和地緣政治考量將優先於商業利益;美中未來可能在產業鏈、投資及技術等三大領域脫鉤,使全球形成分別以美、中為重心的經濟圈,實質上演成經濟新冷戰。
製造業出逃 中國傷最重
報導指出,科技業、製造業產線和供應鏈已經在移出中國,包括GoPro相機製造商把生產鏈從中國移至墨西哥,iPhone代工組裝商富士康考慮在印度組裝,製鞋商史蒂芬麥登(Steven Madden)把產線遷至柬埔寨;福特汽車基本上已放棄從中國工廠向美國出口汽車。
其次,投資脫鉤的程度可能甚於貿易,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報告指出,去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額大減八十三%,從二○一七年的二九○億美元降至五十億美元,創七年低點。在美國外來投資委員會(CFIUS)國安把關下,去年廿五億美元中資收購案被放棄。
再者,為美中切斷技術合作的趨勢,尤其在5G技術、半導體等敏感技術的出口管制。華府基於國安,實際上已禁止中國華為公司供應美國電信網路設備,美國參議員提案禁止地方政府採購中國中車地鐵列車。
明年全球GDP估減0.3%
美中貿易戰無贏家,牛津經濟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表示,在美國週五提高關稅後,若中國把美國進口六百億美元產品關稅由八%升至廿五%,將讓中國、美國明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分別減少○.八%、○.三%,全球GDP減少○.三%。
不過,達科說,華府對全部中國進口貨加徵廿五%關稅,北京也採報復行動,中、美明年GDP將分別減少一.三%、○.五%,使中國GDP成長率來到五%的新低,全球GDP則減少○.五%。
最極端情況下,美國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卅五%、汽車課廿五%關稅,歐盟、日本、台灣進口商品都課十%關稅,升級為全面性貿易戰,「料將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
*美中貿易談判若破局 對台兩壞一好
美國昨將中國兩千億美元商品關稅提高至廿五%,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目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仍留在美國談判,未來若達成協議,對台影響「兩好一壞」;若協議破局,則是「兩壞一好」,尤其資通訊產業須因應美國可能再對中國三二五○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的衝擊。
孫明德認為,若美中達成協議,對台灣的正面影響除金融市場表現將維持穩定外,預期下半年出口也將持續回溫,但台商重新布局壓力大減,回流腳步可能放慢。
孫明德表示,若美中談判破局,金融市場震盪加大,且將影響台灣出口表現,其中資通訊產業將深受衝擊。尤其美國總統川普揚言不排除對中國另三二五○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手機、桌上型電腦等電子產品就佔了廿五%,且這些電子產品零組件多為「台灣生產、中國組裝、美國進口」,為台灣出口主力;若這些商品遭加稅,將衝擊台灣出口,但也將促使資通訊大廠回台布局。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則認為,中國副總理劉鶴大陣仗率團飛抵華盛頓,但雙方會談僅九十分鐘,顯示談判過程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從關稅上調如期生效來看,「這次貿易談判有點危險」。
李淳表示,台灣對中國出口已連續兩個月出現兩位數負成長,川普上調關稅,將持續影響全球市場,連帶衝擊台灣出口。
台商重新布局 應調整供應鏈
對於台商因應貿易戰的布局,資誠會計師曾博昇則提出三大建議,包括:依客戶需求重新布局、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及調整供應鏈與價值鏈。
*美擬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增至20國
彭博報導,川普政府將於本月公布匯率報告,但因美國修改匯率操縱國的評估指標,導致被列入觀察名單的國家增加,其中越南因符合所有指標,可能被點名為匯率操縱國,而印度與南韓則可望從觀察名單中移除。
美國以三項指標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涉及匯率操縱,包括「對美貿易順差兩百億美元以上」、「持續干預外匯市場」及「經常帳盈餘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但美國將經常帳盈餘占GDP比率由三%下修為二%,使得有操縱匯率之嫌的國家,由去年十月公布的十二國增至廿國。
越南可能被列入、南韓移除
即將發布的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中,新增國家包含俄羅斯、泰國、印尼、越南、愛爾蘭或馬來西亞等,這些經濟體都對美國存在鉅額貿易順差;其中,越南被指符合所有指標,可能被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不過,美國財政部內部仍在爭論,川普政府已要求越南在匯率報告公布前,提供更多資訊。
美國自一九九四年以來,未將任何主要貿易夥伴正式列為匯率操縱國,因此「匯率操縱國」標籤被認為沒有實際效果,但被貼上標籤的國家貨幣會在外匯市場受到影響。消息人士指出,目前美國財政部正在審核美國十二大貿易夥伴與瑞士。
過去川普曾在推文中指出,中國、俄羅斯和歐盟都在操縱他們的貨幣,以獲得對美國的不公平貿易優勢,他在競選時也誓言,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至今中國仍僅被列入觀察名單中;美國財政部長努勤表示,沒這麼做是因為中國沒有符合國會制定的匯率操縱指標。
*美對中貨課稅25%生效 台商回台電話熱爆
美國對二千億美元中國商品提高關稅至二十五%昨日生效,且不排除再對三千多億美元清單加稅,受此影響,台商搶著回台投資,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昨接到許多諮詢電話,一度滿線;若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將使更多台商考量回台。
美不排除再對3250億美元商品加稅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雖率團赴美談判,但首日並無進展,二千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由十%上調到二十五%如期生效。川普還揚言對尚未受關稅打擊到的三二五○億美元中國商品下手,準備祭出二十五%的加徵關稅,等於對中國所有商品加稅,將波及手機、筆電等產品,台灣可能首當其衝。
川普嗆聲全面調高中貨關稅,讓台商搶著撤離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鮭魚返鄉窗口,昨幾乎都是滿線狀態,投資台灣事務所的諮詢電話一度滿線。
目前台商回台投資金額已達二七九五億元,總統蔡英文宣布年度目標翻倍至五千億元,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長張銘斌表示,美國提高關稅後,將使得更多台商有回台考量。
經濟部分析,這次美國調高中國商品關稅,受影響商品包括電子、機械、車輛、自行車、石化、鋼鐵、工具機、手工具、塑膠、螺絲螺帽等;而台廠在中國布局較深且最終產品以出口美國為主,主要為網通設備、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等,這些廠商已有多家申請回台,以分散風險。
經濟部表示,若美中貿易衝突持續擴大,對全球貿易發展、供應鏈調整及台商全球布局等,均會造成轉型影響;今年一至四月我國對中國出口衰退十.九%,對美國出口則成長十九.九%,經濟部已成立專案小組,與企業界及產業公協會密切聯繫,協助業界因應相關發展。
對於川普不排除針對三千多億美元清單加稅,經濟部表示,若美國對中進一步採取關稅懲罰,對台灣影響將會擴大,將持續引導台商回台投資、協助移轉生產基地至新南向國家、分散出口市場、加強貿易監測及出口管理以防止違規轉運等方式,以降低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供應鏈逃離中國》自行車球鞋紡織業 有望受惠轉單
美中貿易戰急劇升溫,汽車零組件業指出,供應鏈逃離中國已是趨勢,「產線能移都盡量外移」。法人則表示,美中貿易戰對台股短空長多,預料自行車、球鞋、紡織等產業有機會因轉單而受惠。
法人:對台股短空長多
汽車塑料零件大廠主管分析,供應原廠的OEM(原廠委託製造)、ODM(委託設計製造)塑件、鈑件等大型零件因接近整車廠,且多內銷中國市場,影響不大;而AM(售後維修市場)產品的台廠大多在台製造銷美,同樣不受關稅波及。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商和大總經理陳俊智表示,和大在中國外銷美國的比重僅二%,因此關稅調高的衝擊不大;但和大的重要客戶為特斯拉,就怕銷往中國又被課徵一次關稅,美中兩國持續互打,還是有一定的衝擊。
陳俊智分析,美中貿易戰讓業者加速撤離中國,台商回流台灣或轉至東南亞已成趨勢。他透露,和大旗下某客戶去年十月已將中國產線移至墨西哥,以避開高關稅的影響。
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朱冠華分析,台灣將有機會獲得轉單,例如自行車、球鞋、紡織等產業,同時加速台商回流設廠,中長線而言,對台股可視為利多。
朱冠華表示,外資長期維持台股買超,平均每年買進一八八八億元,僅遇到重大事件才出現賣超,且從未連續兩年賣出;而二○一八年外資賣超台股三七一五億元,資金流出僅次於二○○八年的四七○○億元,預料今年應會回補,考量往年水準尚有二千億元回補空間,後續多頭行情仍可期待。
凱基投顧則認為,美中貿易戰急劇升溫,可能將台股本波評價打回原點,也拖累市場對企業獲利預期,預期在貿易戰升級最悲觀情境下,台股恐回測九四○○點至一萬點,投資人宜小心謹慎。
*高關稅衝擊買氣》半導體業:下半年成長恐有變數
對於美國將二千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調高到二十五%,半導體業普遍認為,關稅提高將牽動終端產品漲價,消費力減弱、需求跟著下降,供應鏈可能受衝擊,將是下半年成長的變數。工具機公會則表示,現階段要提升產品競爭力,預期出口好轉將會延至第三季。
工具機公會:出口好轉恐延至Q3
包括台積電、聯電、日月光、聯發科、環球晶、旺宏、京元電等半導體上中下游供應鏈普遍認為,今年全球半導體約與去年持平,大環境雖不理想,但經過上半年連續兩季消化庫存後,隨著傳統旺季到來,下半年應會比上半年好,帶動今年較去年成長,希望美中貿易戰緩和,不要影響下半年景氣。
半導體業認為,若排除美中貿易戰變數,今年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但美國提高關稅,將牽動終端產品售價上漲,消費力會減弱,需求跟著下降,台灣供應鏈也會受到衝擊。
工具機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表示,美中貿易戰衝擊不會太快結束,已透過轉單或移轉基地等措施來因應,業者也調整產能、強化產品競爭力,「設備要賣得出去才是贏家」。
今年第一季工具機出口衰退一成,黃建中指出,工具機公會原本預估第二季出口逐漸好轉,但美國最新一波關稅措施,將造成企業投資態度轉趨觀望,出口好轉可能要等到第三季。黃建中表示,移轉基地是業者因應措施之一,但中國人力便宜,移轉基地後可能需往高階自動化邁進,預料可為台灣智慧機械帶來絕佳機會。
(自由時報)
--
*美對中下通牒 1個月未達協議、全面加徵關稅
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10日結束,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放出正面訊息,還稱他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仍「非常堅實」,但彭博報導指出,美方已下達通牒,若1個月雙方未達協議,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都將被課關稅。
彭博報導,美方代表在10日談判亮出底線。由於中方在兩天談判並未做出任何有意義的妥協,美方因此告知領銜談判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北京有3到4周時間達成貿易協議,否則中國出口美國另外價值3250億美元的商品都要被課徵25%的關稅。
劉鶴返國前接受《新華社》等媒體訪問時指出,中美雙方進行坦承與建設性交流,一致認為需要繼續磋商。儘管暫時有一些阻力與干擾,但同意未來在北京繼續談判。此次磋商沒有破裂,兩國代表澄清立場,討論下一輪談判的內容。
川普10日推文連發,稱美中貿易磋商坦誠、有建設性,美方對中方商品施加的關稅措施,是否撤除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他還說加徵關稅所得會拿來購買用於「人道援助」的美國農產品。不過媒體指正,真正付關稅的是美國進口商,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美中均未提及復談時間表,《華爾街日報》指川普與習近平6月都會到日本參加20國集團峰會,可能會是安排元首峰會的可行時間點。
*限期1個月!美中若無法達協議 川普將再祭關稅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告訴中國談判代表,中國有一個月的時間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否則中國的所有輸美產品都將被課徵25%高關稅。
熟知美中談判內情人士透露,美方是在周五(10日)的談判中告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有關美方的底線,美方談判人員告訴劉鶴,中國有三到四周時間與美方達成協議,否則美國將對另外325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課徵25%的關稅。
就在幾小時前,川普政府才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
熟知談判內情人士說,在華府的兩天談判,中方並未做出有意義的讓步,美方才提出限期達成協議的威脅。
這一輪談判雖然沒有實質進展,但雙方沒有公開決裂。在雙方代表表示此輪磋商順利後,股市給予正面回應。
川普在談判結束後的一連串推文也激勵股市,川普推文說,過去2天,美中進行「坦誠且具建設性」的對話,而他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非常堅實,雙方會持續對話」。他並說, 美方已對中方商品實施關稅措施,至於會不會取消,將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
一名熟知談判內情人士說 ,未來仍可能繼續談,但目前沒有下一輪談判的計畫。
根據新華社報導,劉鶴在談判後向部分媒體表示,談判並沒有破裂,出現暫時的問題不可避免,中方在原則問題上也不會妥協,但雙方都有意願繼續保持磋商,並同意未來在北京再見面。
*談判卡關 劉鶴首度公開與美有三大分歧
第十一輪中美經貿談判今(11)日結束,沒有完成磋商、不會簽署協議、美國已升級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首度公開與美方在貿易公平等有三大分歧。
新華社報導,刘鹤在磋商结束后对陸媒释放出的信息,首度公開與美方有三大分歧,包括雙方在取消全部加征關稅、貿易採購數字應當符合實際、以及文本平衡性三個中方核心關切的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劉鶴向陸媒強調,中美雙方經過十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已在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擴大市場准入、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等方面取得諸多實質性進展,但在中方核心關切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劉鶴認為,中國需要有一個平等的、有尊嚴的合作協定。並強調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是磋商順利推進不可逾越的「底線」和「紅線」;如果始終一方壓著一方談判,或結果只能一方得利,磋商之路註定越走越窄。
*美中貿談結束 川普:是否撤關稅 視未來談判而定
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10日結束,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推特表示,美中貿易磋商坦誠且具建設性,美方已對中方商品實施關稅措施,至於是否撤除關稅,將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
川普推文指出,過去2天,美中就兩國之間貿易關係進行坦誠且具建設性的對話,而他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仍非常堅實,且未來也會持續對話;美方已對中方商品實施關稅措施,至於會不會撤除,將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
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9日抵達華府,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財政部長米努勤率領的代表團舉行第11輪經貿磋商,但雙方未達協議,美國10日凌晨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劉鶴10日上午再度赴貿易代表署(USTR)磋商,會談近2小時,會後賴海哲與米努勤前往白宮;根據財經媒體CNBC報導,米努勤表示,美中談判具建設性。
在10日上午談判前,川普針對美中貿易談判發布多則推文,稱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完全不用急,另對額外3250億美元加徵25%關稅的流程已開始。
*美中貿談結束 美擬向所有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
美中第11輪經貿高級別磋商10日結束後,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發布聲明表示,依總統川普指示,美方開始對另外價值約3000億美元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程序,基本上是對所有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
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談判後向部分媒體指出,談判並沒有破裂,出現暫時的問題不可避免,中方在原則問題上也不會妥協,但雙方都有意願繼續保持磋商,並同意未來北京再見面。
報導指出,目前雙方在取消全部加徵關稅、貿易採購數字應當符合實際以及文本平衡性三個中方核心關切的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報導寫道,「歷史和現實已經表明,打打談談或將是中美解決經貿摩擦的常態。中方堅決反對貿易戰,已經做好全面應對準備,也會理性對待後續磋商。」
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透過聲明指出,依川普指示,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從10%調高至25%;川普也下令,美方開始對所有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程序,商品價值約為3000億美元。
賴海哲表示,將很快發布公告與評論程序,詳情將於下周一於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網站公布。
川普稍早則推文指出,過去2天,美中就兩國之間貿易關係進行坦誠且具建設性的對話,而他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仍非常堅實,且未來也會持續對話;美方已對中方商品實施關稅措施,至於會不會取消,將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
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10日結束,美國總統川普透過推特表示,美中貿易磋商坦誠且具建設性,美方已對中方商品實施關稅措施,至於是否撤除關稅,將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
川普推文指出,過去2天,美中就兩國之間貿易關係進行坦誠且具建設性的對話,而他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仍非常堅實,且未來也會持續對話;美方已對中方商品實施關稅措施,至於會不會撤除,將取決於未來談判情況。
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9日抵達華府,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財政部長米努勤率領的代表團舉行第11輪經貿磋商,但雙方未達協議,美國10日凌晨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劉鶴10日上午再度赴貿易代表署(USTR)磋商,會談近2小時,會後賴海哲與米努勤前往白宮;根據財經媒體CNBC報導,米努勤表示,美中談判具建設性。
在10日上午談判前,川普針對美中貿易談判發布多則推文,稱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完全不用急,另對額外3250億美元加徵25%關稅的流程已開始。
*美對陸貨加稅生效 川普:與中談判不用急
美、中貿易談判九日並無重大突破,美國總統川普十日發出一連串推文表示,他「完全不用急」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並表示美中貿易談判正以「非常令人愉快的方式」進行。同時,美中貿易官員正準備在華府繼續會談。
川普十日清晨發出一連串推文說:「我們將繼續與中國協商,希望他們不會再試圖重談協議!」
川普也表示,關稅在某些方面比達成協議更好,「關稅替我們國家帶來更多財富,甚至遠遠超過最好的傳統類型協議,而且更容易,更快速。」
川普:習近平寫了信給我
即使重申會上調對中國貨品的關稅,但昨天川普仍稱本周有可能達成協議。他在華府一場活動上還說可能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電話。川普說:「他(習近平)寫了封美好的信給我,我剛收到,我可能會跟他通電話。(就算達不成協議)我們的替代選項是個絕佳方案,這我已講了好幾年,我們一年就從中國收到了遠超一千億美元(加徵的關稅)。」
但白宮官員表示,川、習兩人九日並未通電話。
大陸未具體列出反制措施
川普宣布,將價值二千億美元、超過五千七百項中國產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由百分之十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於美東時間十日凌晨○時○一分生效;但在新關稅生效前,已經裝船出海的輸美產品將不適用於新關稅。中國也立即發表聲明,表示將採取報復行動。至於用何種反制措施,中國大陸商務部到昨晚為止並未具體列出。
陸股昨天不跌反漲,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溫和升值,亞洲各股市也反應淡定。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一改先前的強硬說法,他表示,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的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一道努力,共同來構建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在此方面,雙方需要相向而行。」
中國副總理劉鶴、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及財政部長米努勤十日上午繼續會談;美方官員不確定劉鶴是否獲得充分的授權,能對美方做出一些重要的承諾。
川普九日並表示,美國準備再對價值三千二百五十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懲罰性關稅;如此可能使所有中國對美出口產品都被涵蓋在內,這項措施可能要花好幾周才能敲定。
中國大陸商務部十日中午發表聲明,對川普的決定「深表遺憾」,並重申將「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穆迪機構指出,美、中貿易戰全面開打,可能使美國在二○二○年大選投票的同時陷入經濟衰退。據彭博資訊經濟學者計算,美國新關稅措施將使中國經濟成長率損失○點九個百分點,亞洲鄰國也將受重擊。
*貿易戰若升溫…美嗆再下重手 陸3大武器回擊?
美中貿易談判沒有進展,雙方各自研擬對戰的腹案。美國總統川普昨天揚言對尚未受關稅打擊到的三千二百五十億美元大陸進口商品下手,準備再對這些貨品祭出百分之二十五的加徵關稅,表示他「今天會開始準備書面作業」。
中方昨晚雖還沒有公布擬反制的措施,但有美國觀察家指出,中國握有貿易戰三大武器,包括拋售美國國債、人民幣貶值、停止採購黃豆等;然而,動用這些武器也得付出代價。
美國當局昨天表示,自美東夏令時間十日零時一分起,將向價值二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已在運輸途中的貨物享有寬限期,朝川普落實增加關稅計畫邁出最後一步。
不過,經濟研究機構「牛津經濟學公司」(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昨天表示,美中之間所有貨品若全遭關稅打擊,將使全球GDP在二○二○年底前減少零點五個百分點,若升級為全面性全球貿易戰,「料將引發全球性衰退」。
外電報導指出,中國矢言採取反制措施應對美國調高關稅。雖然中方還沒有公布反制措施,但曾任美國財政部官員的Brad Setser認為,單純以報復性關稅來回應,不是中國最可能採取的做法;「對等加徵關稅,就意味著對所有進口自美國的商品收取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包括那些又要從中國出口的商品,很多情況下這會直接損害中國。」
美國觀察家分析,中方可能擁有的武器,包括:
一,人民幣貶值
中國可能會透過人民幣貶值來抵銷美國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過,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兼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表示,二○一五年人民幣貶值導致資本外流的痛苦經歷,可能會阻止中國再次採取類似舉動。匯率貶值導致資金外流,往往會削弱國內信心,中國並不喜歡這種做法。
二,拋售美國國債
中國擁有一點一兆美元美國國債,是持有美債最多的海外政府,減持美債可能會成為強力武器。然而,中國三點一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並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選擇,因此不太可能採取這種做法。而且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可能會導致價格暴跌,殖利率上升,不僅會對其現在持有的國債價值產生不利影響,並可能引發美元上漲,帶來的金融和外匯穩定風險。
三,停止採購美國黃豆
中國是美國黃豆最大買家,且已徵收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美國黃豆種植區主要位於中西部,是川普票倉,對川普相當重要。中國是否會繼續購買黃豆,目前並不清楚。
*忍辱退讓?選擇對抗?習近平正在走鋼索
美國十日凌晨起調升對二千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關稅的稅率,生效前不久,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才率領代表團抵華府,與美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
「我這次來,頂著壓力,就是表示了中方最大的誠意。」劉鶴九日下午抵達華府後對媒體說,他想「坦誠地、自信地、理性地解決我們面臨的一些分歧,或者說不同,我認為是有希望的。」
劉鶴說,加徵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中美雙方不利,對世界也不利,「我們的出路應該是有原則地、比較好地解決現實問題,最終走向合作的唯一結果。」
由於劉鶴此次不再頂著前幾次談判的「國家主席特使」頭銜,顯示他獲得為達成協議作出關鍵讓步的授權,可能變少。
美國在跟中國大陸持續進行貿易磋商之際,十日仍如期將中國商品關稅升至百分之廿五,而就在雙方試著努力達成協議的同時,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臨到痛苦,甚至可能是破壞性的兩難抉擇,是要盡量保護他不屈不撓的光環,還是要在美國總統川普指責中方推翻協議草案條款並威脅加稅後退縮。
在川普及其首席貿易代表賴海哲公開指責中國背棄承諾後,習近平本周面臨急劇升高的風險,癥結點顯然是他最終決定拒絕美方要求修改限制美國企業的法律,而川普推文抱怨則是一個讓習近平陷入困境的公開指責。
習近平是中國幾十年來最強勢的領導人,他捍衛著自身作為有遠見政治家的形象,帶領國家走向偉大,但中美關係是北京最重要的關係,若不妥善處理恐損害中國經濟和他的權威。
美中貿易談判在上周似乎即將取得成果,突又成為一個衝突點。習近平目前在國內面臨的問題為,是否誤判川普決心,以及若是美國迫使習近平做出讓步或談判破局,中國國內的不滿情緒恐因此加劇。
曾任美國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現為北京清華大學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負責人的韓磊說:「習近平正在走鋼索。他將是必須做出最大讓步的人,而這讓他更難做到這一點。」
習近平曾在兩年前首次「川習會」上表示,中美兩國「有一千個理由」充分合作,但談判的緩慢進展,則可能損害了習近平在國內精心塑造的戰略家形象。
*美對陸加徵關稅 網通等受衝擊台廠回流
美國將對中國大陸二千億美元貨品加徵關稅至百分之二十五,經濟部昨天指出,這波調高關稅的產品主要包括:電子、機械、車輛、自行車、石化、鋼鐵、工具機、手工具、塑膠、螺絲螺帽等,因此在中國大陸生產上述產品、並銷往美國的台商,將會受到影響。
經濟部官員指出,我國在中國大陸布局較深,且最終產品以出口美國為主者,例如網通設備、中低階自行車及零組件等廠商,預計受到影響會較大,成為這波台商回流主力。
經濟部官員表示,若美國對中國大陸進一步採取關稅懲罰措施,對我影響將會擴大,值得密切注意。
另外,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表示,若干不肖業者將中國大陸貨品偽標為台灣產製並輸銷歐美,遭查獲疑似「洗產地」;自美中貿易衝突後,疑似洗產地情況有增加趨勢,美方也提出警示,盼我應嚴格監控。
國貿局強調,我政府已採取五大措施,並將大規模的清查,呼籲業者不要違規轉運。
*美中貿易戰若全面開打 川普有多少實力及影響力?
儘管美國10日如期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升至25%,雙方仍持續努力談判力求達成協議,而多數分析師認為,若衝突持續下去,中國大陸的損失將超過美國。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若懲罰性關稅繼續迫使中國企業退出美國市場,中國今年GDP恐下降約1.6%。
相較之下,強勁的美國經濟成長、健康的就業市場及不那麼緊張的華爾街,為川普政府開創一個大膽的新姿態。美國第1季經濟成長3.2%,失業率徘徊在50年來低點。
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院(EPI)經濟學家史考特(Robert E Scott)表示,去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約5400億美元商品,對中出口額則為1200億美元,這兩個數字對今年首季GDP規模達21.1兆美元的美國來說,占比並不大,但中國去年對美5400億美元出口額,在該國13.4兆經濟規模中占比為4%。換句話說,中國受衝擊程度是美國的7倍。
史考特指出,考量到強勢美元、人民幣走弱及中國進口商正吸收額外成本,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影響應該是「小而可控的」。
不過,其他專家則認為美國並不像總體經濟指標所顯示的那樣強大。
歐亞集團中國分析師科夫蘭表示,即便美國企業迄今已吸收了大部分關稅成本,但如今關稅升至25%,吸收難度升高,增加的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從而造成通貨膨脹與就業職缺減少。
但即便貿易戰開始影響美國,中國經濟也可能會因為較依賴出口以及增加的債務而經歷更多的痛苦。
*25%新關稅生效 川普:美中貿易談判不用急
美國10日凌晨起調升對2000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關稅的稅率至25%,總統川普10日上午透過推文表示,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完全不用急,另對額外3250億美元加徵25%關稅的流程已開始。
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9日抵達華府,與美方舉行第11輪經貿磋商;白宮晚間透過聲明宣布,雙方同意隔日(10日)上午在貿易代表署繼續磋商。
而川普10日上午針對美中貿易談判發布多則推文,表示與中方的談判繼續以和睦的方式進行,完全不用急,因為中方要為價值2500億美元商品付25%關稅,這些錢將進入美國。
川普並表示,對3250億美元加徵25%關稅的流程已開始;期間美方將繼續與中方談判,希望他們不再企圖重談協議。
中國大陸商務部10日表示,美方已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第11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正在進行中,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過合作和協商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聯合報)
--
*川普加稅 盯3,250億美元陸貨
美國終結過去半年來的美中貿易戰休兵狀態,自美東時間10日凌晨零時1分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國總統川普並宣稱已展開對其他3,250億美元陸貨加徵25%關稅的程序,企圖在美中持續磋商貿易之際,加強對陸施壓,中國則表示將採取報復行動。
由於美、中9日高階貿易談判沒有重大突破,針對逾5,700項中國產品的新關稅因而生效,但在新關稅生效前已裝船出海的輸美產品將不適用。如此一來,共有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都被加徵25%的懲罰性關稅。
中國商務部10日發表聲明,對川普的決定「深表遺憾」,並重申將「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但未說明具體細節。
川普10日推文表示,既已加徵關稅,和中國的貿易談判自然「不必急」,並表示「對其餘3,250億美元產品加徵25%關稅的程序已經開始」;如此可能使所有中國輸美出產品都被涵蓋在內,這項措施可能要花好幾周才能敲定。
中國副總理劉鶴、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及財政部長米努勤10日繼續會談,但預料不會有重大突破;美方官員不確定劉鶴是否獲得充分授權,能對美方做出一些重要承諾,也擔心劉鶴沒有足夠的政治實力推動落實中方的承諾。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升高,加上投資人不確定美中磋商前景,使全球股市10日盤中劇烈震盪,美股三大指數早盤跌1%~1.5%,道瓊工業指數跌260點,歐洲主要股市指數漲約0.4%。美中貿易不確定性已拖累MSCI AC世界指數市值本周來蒸發2.1兆美元,美股本周表現可能為去年12月來最差。
*川普加稅 全球GDP恐折損0.3%
華府10日如期調高中國進口產品關稅,中國揚言反制,兩大經濟體打貿易戰打得戰火四射,全球企業感同身受。牛津經濟學公司預估,兩強相爭無人能勝出,就連旁觀者都無法倖免於難,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折損0.3%,相當於1,05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的中國產品眾多,從海鮮、金屬、機械到各式各樣的消費品。至於誓言報復的中國,可能鎖定美國的農業和能源業。
亞洲國家首當其衝,25%出口銷往大陸的南韓,出口已連五個月衰減。在中國設廠生產的日企Panasonic去年度營業利益折損了3.65億美元,今年也在劫難逃;有許多化妝品出口到美國的高絲集團,因為主要原料雲母粉來自中國,關稅調整後,原料可能跟著漲價。
歐洲業者感同身受,BMW和賓士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早就是中國前一波報復措施影響最深的企業。BMW透露,去年下半年因美中貿易戰受到的財務損失「約數百萬美元」,預估這回加徵關稅可能帶來同等規模的衝擊。
彭博資訊分析中國企業後發現,輸美產品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後,能夠承受衝擊、安然度過危機的中國出口商不多,近1,000家上市企業擁有高於25%毛利率者不到60家,即使人民幣大幅貶值,助益也不大。
(經濟日報)
--
*輸美陸貨加稅擴大 另3000億美元貨品也列入
美中第11輪貿易談判10日結束,雙方未達協議;美國總統川普雖稱磋商具建設性,將視未來談判情況決定是否取消關稅,卻也指示貿易代表署,開始對另外價值約3000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關稅的程序。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方官員在會中告訴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美方給北京三至四周的時間,要不同意達成協議,要不面臨美方對額外3250億美元大陸商品加徵25%關稅;知情人士表示,美方會如此威脅中方,是因過去兩天會談中方並沒有做出有意義的讓步。
根據新華社報導,率團赴華府談判的劉鶴於會後向媒體表示,談判並沒有破裂,出現暫時的問題不可避免,中方在原則問題上也不會妥協,但雙方都有意願繼續保持磋商,並同意未來北京再見面。
該報導指出,目前雙方在取消全部加徵關稅、貿易採購數字應當符合實際以及文本平衡性三個中方核心關切的問題仍存在分歧;「歷史和現實已經表明,打打談談或將是中美解決經貿摩擦的常態。中方堅決反對貿易戰,已經做好全面應對準備,也會理性對待後續磋商」。
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隨後透過聲明指出,依總統指示,美國把對約2000億美元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稅率從10%調高至25%;總統並下令,開始對其餘大陸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程序,價值約為3000億美元。
劉鶴9日抵達華府,與賴海哲、財政部長米努勤率領的代表團舉行經貿磋商,談判期間,美國自當地10日凌晨起對2000億美元大陸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雙方10日上午繼續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磋商,會談近兩小時,劉鶴下午離美,此行並未拜會川普,會後賴海哲與米努勤前往白宮。
而川普在談判前就美中貿易發布多則推文,表示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完全不用急,另對額外3250億美元加徵25%關稅的流程已開始。
*美中談判/3大分歧難解 劉鶴:中國絕不讓步
第11輪中美經貿談判結束,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領銜人劉鶴在談判結束後,首度公開與美方在貿易公平等有三大分歧,強調不認為談判破裂,不過劉鶴強調,「中國在原則問題絕不會讓步」。
加稅必將反制「美方不要無限升級」
劉鶴表示,中美已敲定將在北京舉行新一輪談判,繼續推動磋商。他並指出,美國加稅,將必然引發中國反制,喊話美方要克制,不要無限升級。
劉鶴否認談判破局,他說,兩國談判發生小的曲折是不可避免的,對未來還是審慎客觀。
新華社報導,劉鶴向陸媒首度公開與美方有三大分歧,包括雙方在取消全部加徵關稅、貿易採購數字應當符合實際、以及文本平衡性三個中方核心關切的問題上仍存在分歧。
強調中國不怕「度過黎明前的黑暗」
劉鶴也表明,面對美國加稅,中國當前需要挺住,度過黎明前的黑暗,但後續談判會理性對待,他強調「中國不怕」。
大陸官媒立即站隊力挺,人民日報強調,中美貿易戰宣告進入「邊打邊談」的階段,評論指出,中國不會屈服於任何極限施壓,強調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加徵關稅,也完全做好因應各種情況的準備。
同時表示,中國的交易夥伴遍天下,中國正在加快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拓展外貿發展空間。中美貿易摩擦,根本擋不住中國發展的腳步。並向美國喊話,美方尤其應當選擇順勢而為,與中方相向而行。
具備官媒背景的公眾號陶然筆記,指出中美岐見主要在美方要求的貿易公平性,與中方認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分岐,所以磋商沒有完成簽署協議;且美方對中方訴求隻字不提,逼迫就範;並認為中美摩擦將長期性談談打打,雙方須管控分歧,找到兼顧彼此利益最大公約數。
(聯合晚報)
--
*緩衝期成談判窗口 關稅大刀落下 美尚留軟期限
美國對2000億美元大陸貨品關稅從加徵10%大增至25%,於美東時間10日零時01分(台灣10日中午12時01分)正式生效,陸美貿易戰再次升級。不過,在該時點之前離境的輸美貨物享有寬限期,這意味著,實際上距離新關稅衝擊真正到來尚有數周緩衝時間,市場依然期盼陸美能及時達成貿易協議。
離境商品 享幾周寬限期
9日,當陸美在華府展開新一輪部長級談判前,美國總統川普稱,收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封「美麗的信」,兩人可能會通電話。川普透露,習在信中說道:「讓我們合作看看,看我們能否達成些什麼。」但他又表示,「另有一個極好的選項,多年來我也曾提出過,它將使我們每年增加數以千億美元計的收入」。CNBC報導稱,「極好的選項」係指用關稅代替貿易協議。
川普瞄準3250億美元陸貨
川普10日又連發推文,表示不急於談判,因為來自大陸的關稅為美國帶來可觀收入,他並揚言還要對另外3250億至今未涵蓋的大陸貨加徵25%關稅,敦促陸方別再企圖將協議推倒重來。
美國對陸新關稅10日生效後,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隨即深表遺憾,稱陸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但仍盼進行中的兩國貿易談判順利。至於陸方誓言的反制措施,則依然是個謎。
陸美第一天談判幾無任何進展。白宮發表聲明,指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財長穆努欽9日傍晚與川普會面,討論陸美談判進展;萊海澤、穆努欽與到訪的大陸副總理劉鶴共進工作晚餐,並同意10日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繼續談判。
此次受加徵關稅影響的大陸商品種類超過5700種,涉及範圍非常廣闊,舉凡家具、家電、單車及食品等貼近生活的產品,以至狗帶、壽司豉油等統統涵蓋其中。若以進口規模來看,課徵最多關稅的是電子通訊設備和電腦電路板等商品。
電子影響大 美藏逃生門
然而實際上,川普政府還是給談判留出一點餘地。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言人證實,在10日最後期限前離開大陸(包括已在運送途中)的銷美貨物將支付較低的10%關稅。而貨輪從大陸港口出發到抵達美國,一般需要3至4周時間。
高盛集團經濟學家哈哲思(Jan Hatzius)指出,這為陸美創造了一個「非官方」談判窗口,其後出口的大陸貨品才會受新關稅影響,陸美可利用這一緩衝期繼續談判,在「軟限期」(soft deadline)到來前達成協議。他說,儘管談判仍具挑戰,但這個「窗口」為陸美在未來幾周達成協議提供了機會。
*劉鶴抵美 稱頂著壓力帶著誠意
陸美全面經濟對話陸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美東時間9日抵達華府,旋即與美國代表團舉行第11輪陸美貿易談判。劉鶴直言是「帶誠意而來」,希望在當前特殊形勢下,理性、坦誠地與美方交換意見。談判同時,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大豆大州安撫農場主表示,川普總統和他仍然希望能夠與大陸達成協議,但將繼續「保持堅定立場」。
美國把2000億美元大陸商品關稅提高到25%措施於10日凌晨生效前夕,劉鶴率領的大陸代表團9日下午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與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和財政部長穆努欽會談,雙方共進晚餐,談到晚間10點。雙方都沒有透露談判的具體內容。
大陸央視報導,劉鶴抵美後重申,當前形勢下加徵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對中國不利,對美國也不利,對世界也不利」,陸美雙方的出路應是「有原則地、比較好地解決現實問題,最終走向合作的唯一結果。」
劉鶴不諱言「我這次來,頂著壓力」,同時顯示陸方有最大誠意,認為新談判有希望,「想坦誠地、自信地、理性地解決我們面臨的一些分歧或者說不同。」
劉鶴強調,加徵關稅對陸美雙方都不利,因為大陸經濟與美國經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雖然談判期間出現問題,也不應該「傷及無辜」,遺憾令普遍市民的利益受損,希望能有最好的方法解決。
美國之音報導,美副總統彭斯9日在明尼蘇達州詹森農莊告訴當地農場主,美陸貿易關係在眾多層面都已失衡,美國政府將重新理順與大陸的貿易關係,在以美國就業、美國農場主和美國工人優先的立場絕不動搖。
彭斯表示,一旦對大陸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美國政府將盡力幫助受影響的農場主。大陸是美國大豆的主要買主,明尼蘇達州的很多農場都已種植大豆為主。
*陸若反制報復 恐兩敗俱傷
陸美在華盛頓舉行第11輪貿易磋商,美國總統川普企圖以提高關稅逼迫大陸讓步,但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商界幾乎都反對以關稅作為談判策略。他們擔心若川普兌現自己的威脅,大陸會做出幾種反制報復,包括用關稅以外的手段打擊美國企業。如此雙方將兩敗俱傷。
川普政府先前稱,增加大陸關稅在10日開始執行。為此美國企業界提出反對意見,擔憂突然上漲的關稅將對分銷和使用這些產品的企業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零售聯合會負責政府關係的高級副總裁法蘭奇指出,「顯然我們認為基於關稅的談判策略是錯誤的方向」。他強調,希望大陸此次談判能拿出實質性的讓步計畫,以避免一場災難。
此外,美國交易夥伴關係組織研究指出,將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提高到25%。加上已實施的關稅,將使美國減少93.4萬個就業機會,四口之家平均損失767美元。
德銀指出,川普再挑起陸美貿易戰,恐會傷害自身連任選情。據其研究,在受貿易戰關稅影響的10大美國州份中,有8個州份都是川普所屬共和黨的票倉,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支持川普。
德銀證券首席國際經濟師斯洛克(Torsten Slok)表示,盛產大豆的路易斯安那州最受關稅影響,阿拉斯加州、南卡羅來納州則緊隨其後。
面對大陸可能的報復行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區事務副會長彭捷寧表示「預計中國將迅速採取對等的關稅措施進行報復」。
據《紐約時報》報導,大陸的報復行為除了增加對美國的關稅,還可以針對支持川普的大票倉進行進口壁壘。若貿易談判破局,大陸也可停止購買美國大豆。但這恐怕不足以說服華盛頓緩和態度。
再者,大陸也可以直接給全球供應鏈製造障礙。大陸製造了美國公司生產成品所需的大量零件,為此許多美國公司向貿易官員提出申請,要求對豁免川普政府對大陸商品徵收的關稅。但若大陸真的如此操作,損害美國的同時,大陸供應鏈製造市場也將受到衝擊。
雖然大陸有許多手段可對美國關稅制裁進行報復,但同時傷人傷己。若美陸貿易談判最終破局,帶來經濟災難將讓雙方,甚至全球的經濟前景都蒙上陰影。
*互探底線 協議方向料不變
美陸貿易談判生變,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葉勝舟表示,川普突然變臉,不會讓談判方向改變,但談判細節將受影響。並稱應以「積量變為質變,以時間換空間」做為大陸應對策略。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葉勝舟分析,川普之所以變臉,是陸方先行試探美方讓步底線。美方知情人士披露,大陸強制想要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分享專利技術及其它智慧財產權,此前已同意將修改法律作為協議的部分內容,而後卻不同意要求修改大陸法律的貿易協議,而改以行政法規,此舉激怒美國。
而當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及此事時則稱,「談判本身就是討論的過程,雙方存在分歧很正常」,試圖輕描淡寫陸方的立場變化,只限於討論和試探,並沒有付諸行動,暗指美方小題大做。
在協議目標方面,葉勝舟表示,美國想多揩油,大陸想少放血,都試圖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但雙方都沒有失去理智。從川普5月6日宣布加徵關稅的推特上,清晰表明「和中國的貿易談判正在繼續」,沒有激進表態要與陸「中斷談判」,反而抱怨「進展緩慢」。
而大陸面對美國突然增加關稅,不但沒有和美方撕破臉,反而強調和解釋「加徵關稅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中方團隊正在準備赴美磋商」、「中方不迴避矛盾,對繼續磋商具有誠意」。因此葉勝舟分析,雙方沒有將協議談崩,更不願談崩。
在大陸應策方面,葉勝舟建議「以積量變為質變,以時間換空間」。他指出,1938年,白崇禧在武漢軍事會議上原創提出「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成抗日最高戰略指導方針。如今大陸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將「積量變為質變,以時間換空間」,作為搏美最高戰略指導方針。盡量拖、盡量和,對大陸最有利。
*高層拍板 拒簽不平等條約
為何陸美貿易談判突然大逆轉?大陸自媒體「多維eye」在雪球網披露內幕,由於中南海對華盛頓開出的條件無法接受,上周末通過外交專用管道發了一份修改過的正式草案到美國,長達150頁,刪掉了之前所有需要修改大陸國內法的內容,反應了包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內的政治核心的集體決策。
為何陸方無法接受美方的要求?文章分析,首先,是條款一面倒。美方單方面執行監督,以後只能美國對大陸加關稅,大陸不能還手,這種完全接近不平等條約很難接受。如果硬簽下去,嚴重傷害中共形象,對大陸長期也不公平。如果最終還是可能撕破臉,不如第一時間不接受。
其次,更重要的,美方500億高科技關稅仍然要求保留,同時有一堆條款限制大陸政府的產業扶植政策和陸資企業技術獲取的方式。但陸方可得到什麼?以後美國隨便找個藉口指大陸執行條約不力就能亂加關稅了。而犧牲的代價是,從此大陸產業升級政策必須受限於美國。
第三,關稅是雙刃劍。關稅成本很大程度是美進口商和消費者承擔,真的對陸出口有多大影響,不好說。關稅會推高美國內通膨,引發聯準會加息,所以老美會投鼠忌器。簡單說,大陸出口商有損失,美國也不是無成本。
第四,即便大陸推動加關稅,由於計畫滯後作用,反而引發美國進口商囤貨,刺激大陸出口增長,短期內反而會有反效果,實質影響有相當長時間的滯後期。
文章稱,拒絕美方目前的要求,大不了拚個兩敗俱傷;接受,則自己長期損失和受限。從大陸長期發展的大局出發,很多條款是不能接受的。
長期看,這次事件標誌陸美關係雙方底線差距大,漸行漸遠成定局。大陸政府選擇的,是即便美國貿易環境不友好,也堅持自主發展道路。這一選擇也許短期有陣痛,但符合大陸長遠利益。
*影響陸GDP 僅0.3個百分點
陸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10日表示,陸美貿易戰升級並不會對大陸經濟造成太大影響,GDP成長率可能將減少0.3個百分點,仍屬可控範圍。隨著大陸新公布的政策逐漸到位,大陸多個宏觀經濟數據已明顯改善,能夠應對未來外部衝擊。
人行旗下的《金融時報》引述馬駿表示,參照過去1年陸美貿易摩擦影響判斷,即使貿易戰升級,陸也能採取相應措施反制。
此外,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昨刊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丁一凡評論文章指出,大陸經濟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工業更新換代高端製造業增長勢頭驚人、數位經濟蓬勃發展帶來新的增長動力等三大特點,當前的貿易保護主義回潮、民粹主義氾濫等現象,都無法動搖大陸經濟的這些優勢。
丁一凡分析,大陸經濟有三大特點。第一,基本實現了工業化,這是史上上10億人口國家第一次。龐大的市場使大陸經濟可以充分體現出「規模經濟」優勢。可大規模地把工業製成品成本迅速「攤薄」,可以實現工業所需的各種複雜配套生產,可以把各種工業製成品造成「白菜價」。
第二,大陸工業正在更新換代,高端製造業增長勢頭驚人。上一次危機,讓大陸最大出口省分廣東實現「騰籠換鳥」,淘汰低端的過剩產能,換上高端製造。這一次貿易摩擦,又讓許多企業看到了轉型、調整的機會。現在,大陸已成工業成套設備最大的生產國與出口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國與使用國,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國、使用國與出口國。
第三,大陸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使未來經濟形態更令人期待。2018年,大陸數字經濟高達31兆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在全球經濟體中比例最高。
*貿易戰延長賽 台商受害最大
美國自5月10日起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課徵25%懲罰性關稅,對台資企業造成重大危機。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評估,陸美貿易戰加速台商移出大陸,美國若進一步對大陸輸美價值3250億美元貨品加徵關稅,消費性終端產品面臨調漲,對全球經濟將造成負面連鎖效應。
台企高比例移往東南亞
蔡英文總統昨於國安高層會後表示,美中台三角貿易模式將改變,高涵量及高質量的「台灣製造」,將取代「大陸製造」,成為出口美國的主力。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總監陳子昂表示,貿易戰已經打了1年,台商早有心理準備,但台灣工業區土地有限、價格高漲,台商很高比例移往東南亞。
陳子昂根據移廠台商的內部評估報告表示,生產線移到東南亞,員工薪資雖然較低,但生產效率、產品良率等,不如大陸的品質,報廢成本加上效率不彰,整體生產成本竟然比大陸還要高。
陳子昂指出,產能要移往東南亞,台商必須經歷2、3年的陣痛期,包括產業生態圈轉移、員工重新訓練等,但貿易戰讓三角貿易模式逐漸改變中。
情勢升溫對台2壞1好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貿易戰緊張情勢升溫,對台灣是2壞1好,負面的影響包括股、匯金融市場動盪、台灣出口面臨下修壓力,好的部分是台商回流、增加投資與就業機會。
陳子昂表示,川普下波瞄準3250億美元的商品中,比例最高的是手機、筆電,而這些出口到美國的廠商,很多是台商提供零組件或生產的電子終端產品,包括鴻海、英業達、緯創、仁寶等將受衝擊。
陸美貿易戰成為台企高層心中最大威脅。《2019資誠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40%台灣執行長因應貿易戰調整供應鏈,39%的CEO因此轉移市場重心。
印尼祭出投資優惠招商
資誠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建議,台資企業應採取幾項策略:第一重新布局海外市場,跳脫「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美國」舊商業模式。第二調整供應鏈與價值鏈,重新審視進口稅則、原產地等,以免被關稅戰波及。第三加速從代工(OEM)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的設計代工(ODM),增加競爭力。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會計師葉建郎表示,危機就是轉機,如今印尼順應陸美貿易戰趨勢推出投資優惠,台企投資選項將增加。他指出,印尼去年底針對鋼鐵、石化及電信等18項「先鋒產業」按金額給予企業5~20年優惠,投資額大於新台幣12.5億元企業全額免稅。
*三角貿易想變 3道障礙難跨越
美國對陸2000億美元貨品課徵25%關稅啟動,蔡英文總統表示兩岸「三角貿易」模式將改變,但要立刻改變卻面臨三道障礙,一是台灣自有品牌不夠多,二是美台FTA卡在美豬開放,遙遙無期;三是「五缺」問題。
「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已經20多年,台灣長期靠著出口到大陸的「中間財」,藉由低廉的人力獲取利潤。目前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比率約47%,其中資通訊產品高達9成。
利用這波陸美貿易戰氛圍,蔡政府成功召喚台商回流,目前投資金額已破2500億,但台商回流除了避關稅,上游美國品牌客戶要求也是主因。
從蔡昨天4點國安聲明來看,打的是想利用台商回流設廠,再配合和美國簽FTA雙邊貿易協定,然後導向「台灣接單、台灣生產、出口美國」算盤。
算盤雖好,但台商遷移需要成本,根據電電公會去年做的調查,台商想要返台投資意願是8年來首度下滑,主要是回流得面臨缺電、缺工、缺地等「五缺」問題,加上重新設廠需要時間與投資,後續都影響回台意願。
再者,針對美台FTA議題, 雖然美聯邦眾議院支持重啟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會談,但是卡著美豬開放難關,這份雙邊協議何時可簽仍然遙遙無期。
最後是台灣除宏碁、華碩、捷安特等少數打出自有品牌外,缺乏品牌形象與自己的供應鏈體系,要完全靠台灣不走大陸市場與資源,更有其難度。
*轉移基地緩不濟急 工商界焦慮
美國10日起對2000億美元大陸商品提高關稅至25%,美國總統川普繼續放話將針對3250億美元商品增稅。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示警,這可能造成台商「重大危機」,電電公會表示,再增稅影響非常大,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或到東南亞都需要大量時間和成本,恐怕「緩不濟急」,業者都很焦慮。
電電公會副祕書長徐興指出,如果美國將所有大陸商品都提高關稅,那幾乎是全體台商都會受到影響,原本關稅10%,有利潤已經很了不起,關稅提高到25%會撐不下去。他表示,製造業生產基地原則就是要「接近市場」,維持設廠大陸是第一志願,但現在貿易戰影響,要考慮轉移回台或東南亞,需要很多時間和成本,對台商來說「緩不濟急」。
「台商都很焦慮!」徐興說,貿易戰風暴下,台商只有兩條路,一是轉移基地,但耗時又花錢,不是每一家都做得起;二是消費性商品轉型內銷,但市場開發談何容易。無法負擔這兩條路的台商,只能「硬著頭皮因應」。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認為,川普已經把提高關稅的恐嚇當成一種談判籌碼,不過,大陸應該會將姿態放低,雙方最後達成某種共識的機率仍高,台商還有一點喘息空間。
徐興認為,除了有雄厚資本的大企業外,其餘台商處境艱辛,在維持設廠大陸的「第一志願」有高度風險的情況下,要幫助台商選擇「第二志願」,需要「特殊方法」,電電公會擬為台商向政府提出建言,例如以稅捐優惠等方式,讓台商轉移成本降低。
*美股重挫逾300點 金價震盪走高
陸美貿易摩擦再升級,美國確定對大陸加徵關稅消息一出,亞股昨早盤悲觀,台股站穩1萬800點後,午盤震盪劇烈、翻黑急殺,終場跌20點、收在1萬712點;美股10日早盤道瓊指數重挫逾300點,美股科技股集體下跌,蘋果跌2%,IBM、特斯拉、Alphabet、Facebook均跌逾1%。
國泰證期研究部分析師蔡明翰分析,美國總統川普於亞股開盤前透露,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他寫了封「漂亮的信」,美股跌幅收斂、亞股開盤歡聲雷動,沒想到川普如期對大陸貨品上調關稅至25%,再度牽制台股的走勢與波動。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周書玄表示,陸美貿易戰主導國際股市震盪加劇,而台股高檔遇利空,貿易戰干擾外資操作,短線不利指數表現。
富達投信根據大陸官方經濟模型分析顯示,美國加徵大陸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至25%,若大陸實施反制措施,對大陸 GDP的負面衝擊約0.3個百分點,屬可控範圍,但短期內,訊息面仍持續影響金融市場。
亞股昨漲多跌少,陸股表現最為強勁,包括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漲幅超過4%,上證指數、深圳A股以及滬深300,漲幅也都超過3%以上。
貿易戰風險再臨,美國與伊朗的衝突風險升高、激勵國際金價震盪走高,每盎司來到1286美元;元大投信分析,全球經濟除了美國暫時保持穩健外,歐洲、南韓表現有轉弱趨勢,經濟的分化現象,讓分析師對前景展望把握度下降,有利於黃金發揮避險功能;根據各大投行預期數據顯示,金價下半年有挑戰1375至1405美元的機會。
(中國時報)
--
*美對中國貨大徵關稅 傷消費者荷包
川普總統愈是升高對中國的貿易戰,美國消費者會發現雜貨店、五金店和大賣場的東西愈貴。
可能突然漲價的包括衛生紙、旅行袋、背包等戶外用品,以及狗項圈、棒球手套、滑雪手套、長柄大錘、鋸條和各種燈具。
上榜的還有藝術用品、磁磚、擋風玻璃、骨董、光碟盒和光碟機、錄音帶和錄音機、蛇皮衣物、木牆板、彈簧墊撐架、耶誕燈飾等。
川普政府10日把2000億元中國銷美物資關稅從10%提高到25%,稍晚又宣布將價值3000億元的其他進口貨物關稅提高,受影響的包括從冷凍豬肉到鋁製品等超過6000種產品。
關稅提高可望以兩種方式影響消費者;已把原來的10%關稅的成本轉嫁給顧客的商店,勢必進一步提高售價;以前試圖自己吸收這種成本的企業,現在將難以為繼,必須把增加的成本全部或部分轉嫁給顧客。
川普前兩波涵蓋500億元中國產品的關稅,主要針對企業而非個人購買的物資,使消費者大致不受影響;新關稅仍免除一些熱門消費產品,尤其是衣物和嬰兒用品。
但是,新關稅有四分之一涉及消費物資,包括113億元家具、92億元汽車零組件、66億元旅行箱。
全國零售聯盟警告說:「宣布不到一周,關稅就突然增加,會嚴重干擾美國企業,尤其是可用以消減衝擊的資源有限的小公司。如果政府落實這種威脅,美國消費者會面對價格提高,美國人也會失去工作。」
有些產品二度面對關稅提高,鋼製品去年就被課徵25%關稅,鋁製品為10%。
課徵新關稅的有將近1000種食品,包括甘藍菜和甜菜等蔬菜、幾百種魚類產品、填料麵食、醃橄欖、草莓醬、米酒和醬油。
最可能傷到美國消費者荷包的是電腦和沙發。估計有價值230億元以上的電腦和電腦組件受到影響。
美國消費者除了忍痛多花錢可能別無選擇,因為新關稅針對的將近一半產品在美國的銷售量,有一半以上是從中國進口。
*華郵:貿戰3種結局 2種對美不利
華盛頓郵報的分析指出,美中貿易戰可能會有三種結局︰一是川普得到一個好交易,二是得到一個差勁的交易,三是沒有交易,換言之,其中兩個選項對美國人來說不是很好,甚至是一個敗局。
首先是川普得到了一個好交易。按照美國主觀上的好交易,就是意味著中國將同意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更多的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甚至有一個執法機制,確保中國履行承諾。
一年多前,中方曾試圖購買數以10億元計的天然氣、大豆及其他農作物來縮小貿易赤字,甚至中國副總理劉鶴說過會購買500萬噸大豆,但川普政府的態度是根本志不在此,還要施加壓力,從中方獲得的收益遠遠超過去年水平。華爾街有些人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出現,投資者、商界領袖和中國也最終希望在達成協議後取消關稅。這樣對川普而言,真的是大獲全勝。
至於差勁的交易,就是許多向中國徵收關稅的措施仍然存在。其實這樣的交易是最容易達到的,也是中國一年前提交到面上的,就是中國同意購買更多美國貨品,但未有更好的讓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經過將近一年來徵收關稅和美國農民所遭到的痛苦,這樣的交易可能會令人失望,尤其是美國商界。因為商界希望藉著協議進入中國市場之餘,也得到持續,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改變。
如果最終美中沒有任何協議,隨之而來的是全面的貿易戰,這是絕大多數經濟學者認為最糟糕的情況。在沒有達成協議,川普與習近平繼續加大關稅和貿易壁壘,甚至可能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基本上是冷戰的貿易版,經濟後果會極其嚴重。
美銀美林集團的經濟專家10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美中貿易展開全面關稅的貿易戰,將使全球經濟走向衰退。
「稅務基金會」( Tax Foundation) 10日表示,美國已向中國實施的關稅,已讓美國人承擔720億元的新稅項。如果川普提出更多的關稅,美國經濟增長將下降0.75%,就業人數將減少58萬以上。
在目前經濟狀況良好下,華盛頓很多人都想知道為甚麼川普會執意冒這樣的風險,因為這可能會讓他失去連任機會,並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