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90526

更新時間:08:50

21年首調漲 駕訓班學費下限漲25% 下月起上路 上限可「超漲」至1萬6000元

21年來未調漲下限的駕訓班學費要調漲了!喊漲喊了2年的駕訓班學費,現行上限為8000至1萬3500元,交通部公路總局研議回歸市情行情價,下限8000將調高至1萬元,上漲25%,上限維持1萬3500元不變,但保留「超漲」空間,首設「個案審查」機制,符合條件者學費最高可調漲至1萬6000元。學費新方案預計6月起上路。



公路總局現行核定駕訓班收費標準,除台北市、高雄市之外,駕訓班學費上下限為8000到1萬3000元,台北市則是9000到1萬3500元,高雄市是8000到1萬3500元。
因應汽車考照新增實際道路路考,駕訓班業者訓練課程和人事等成本大增,駕訓班業者自前年就提出學費調漲案,提報公路總局後,公路總局委託交通大學研究並緩審,經2年「凍漲」後,公路總局研議方案近日終於出爐。
公路總局委託學術單位研究後,規劃駕訓班學費全台統一,上下限將調整為1萬到1萬3500元,業者可在上下限範圍內,自行依市場機制調整學費。這也是駕訓班學費21年來首度調漲下限,將於6月先行上路。

每年約28萬人考照 業者仍喊不符成本
公路總局也保留「超漲」彈性空間,首度訂定「個案審查機制」,當業者依成本試算學費確實超過上限1萬3500元,可個案向公路總局提出申請,一旦通過審查,學費將可例外核准調漲超過上限,最高可到1萬6000元。漲幅將依實際成本計算,若不符合將無法通過審查。此機制仍待與業者協商,上路時程視進度而定。
據了解,公路總局考量現行駕訓班學費多在1萬元左右,1萬元以下已是少數或短期促銷,因此學費上下限訂定回歸市場機制。另考量部分業者租金高,且課程品質提升、車輛換新,加上一例一休等教練人事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首度推出個案審查機制把關。

公路總局已把調漲案提報交通部。交通部表示原則同意,已發文公路總局授權其審查核定,公路總局可自行公布。全台約220家駕訓班,每年約25萬到28萬人次考照;正在上駕訓班的考生陳葦庭說,她團報優惠價1.4萬元,若將來漲到1.6萬元「蠻貴的」。
中華民國汽車駕駛教育學會理事長盧龍山表示,因應實際道路路考,駕訓班術科有32節,若不算學科,以現在下限8000到9000元計算,平均一節只收費200多元,早就不符成本,加上教練薪水若以3萬5000元計算,下限至少要提高至1萬2000元,上限要提高至1萬8000元才符合成本,1萬3500元上限依舊離成本很遠。

駕訓班學費調漲規劃
現行學費:8000-1萬3500元
漲後學費:1萬-1萬3500元,另保留超漲空間,最高為1萬6000元
超漲機制:學費訂定逾1萬3500元之業者,可個別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可例外核准
調漲時間:預計6月上路

(蘋果日報)
--
學開車變貴了 下月起萬元起跳

到駕訓班學開車,六月起漲價,原本最便宜學費八千元,調高至一萬元。

公路總局表示,現行費率從民國九十五年至今未調整過,但物價指數已較當年漲逾十%,實施一例一休後教練薪資增加,購車、維護成本上漲,因此費率上下限將從八千元至一萬三千五百元,調整為一萬元至一萬三千五百元。

公總監理組長林義勝說,該案還預留個案審查機制,若駕訓班投入更多成本提升品質,學費最高可收一萬六千元;不過相關審查機制、審查指標尚未訂定,六月不會一併上路。

目前交通部核定駕訓班費用上限,北高兩市是一萬三千五百元,其餘縣市是一萬三千元,費用下限台北市是九千元,其餘縣市八千元。前年汽車駕照考試增加實際道路考驗項目,業者反映增加成本,包含上課時數及保險費用增加、車輛裝設錄影設備等,要求調漲費用。

公總表示,前年委託交通大學針對駕訓班經營成本分析,指出物價指數、教練薪資,購車、維護等成本確實上漲許多,交通部路政司與駕訓學會溝通後,同意分階段調漲。

目前全台約兩百二十餘家駕訓班,九十五%以上業者收費都在一萬元以上,每年駕訓班考生約二十五萬至二十八萬人,交通部指出,調整後各縣市與北高費率將一致,避免駕訓班惡意競爭,低價招攬學員。

駕訓學會理事長盧龍山說,合理的上下限應訂在一萬兩千元至一萬八千元,一個人一輩子只考一次駕照,現在收費標準過低,造成駕訓班品質無法提升。單以術科來看,依政府規定最低三十二堂課,若學費一萬元,一堂一小時的課程約三百一十二元,但光教練薪水,最低時薪至少一百五十元,還有買車、保養、維護場地及人事等支出,不敷成本。

(自由時報)
--
駕訓班學費下限 6月起漲2千

駕訓班學費上下限十三年沒調過,交通部核定上限一萬三千元,北高為一萬三千五百元;學費下限八千元,台北市九千元。有鑑於營運成本上漲,公路總局六月起擬將全台學費上下限統一調高為一萬至一萬三千五百元,未來上駕訓班至少一萬元起跳,漲幅二成五,初估每年影響廿多萬名考生。

交通部民國九十五年核定駕訓班學費上下限為八千元至一萬三千元,僅北高因物價較高,上限比其他縣市多五百元,台北市下限更多一千元。公總表示,物價指數十多年來提高一成,加上基本薪資調漲、路考項目增加、上課時數拉長、購車及維護成本也升高,公總前年啟動研究案,近日拍板調幅。

公總說,現行學費下限八千元,但只收八千的業者不到十家,普遍都在一萬元,下限調高符合現況;上限也統一全台價碼,都調為一萬三千五。六月開始報名的駕訓班適用,已報名民眾不受影響。

另不少駕訓班標榜服務周到、設備高端,為符合市場需求,未來學費天花板將不是「鐵板一塊」。公總研議新設個案審查機制,業者可申請提高上限,最多不超過一萬六千元,但要提報哪些成本還須研議,不會在六月上路。

每年影響20萬考生!6月報名駕訓班恐漲價 費用1萬元起跳

駕訓班學費下限6月起從8千元調漲至1萬元,漲幅高達25%,這將是公路總局21年來首度調漲駕訓班學費下限。現行駕訓班學費為8千元至1萬3千元,北市則為9千元至1萬3500元,但多年來購車、教練薪資等各項成本上漲,業者希望可以適度調漲學費,公總2017年請學者專家研議調漲版本,近期拍板決定將下限8千元一律調漲到1萬元,6月起報名統統適用,初估每年影響20萬以上考生。

全台約有220多家駕訓班,每年有超過20萬人報考駕訓班,最多一年曾高達28萬人,但近年因少子化影響人數下滑,去年僅25萬人。

現行駕訓班學費為8千元至1萬3千元,北市則是9千元至1萬3500元,多年來沒有調整。但物價指數升高,包括基本薪資調整、考照新增道路訓練項目、上課時程拉長、購車及維護成本也都升高,業者不斷反映駕訓班學費上下限也要跟著調整,公總2017年起啟動相關研究案。

據公總調查駕訓班收費現況,雖然學費下限為8千元,但僅不到十來家業者會收到8千元下限,多半會超過8千元,普遍在1萬元左右;因此公總認為,駕訓班學費下限調整至1萬元還算符合業界現況。另外,除了台北市的駕訓班學費上限都是1萬3千元,這次則調漲到1萬3500元,統一全台價碼。

但有些駕訓班標榜服務周到、設備高端,為符合市場需求,未來駕訓班學費天花板將不是「鐵板一塊」。公總正在研議新設個案審查機制,業者可以申請提高學費上限,最多不超過1萬6千元為原則,但要提報哪些成本或指標還需要研議,目前只有初步方向,6月還不會上路。

(聯合報)
--
駕訓班收費 6月萬元起跳

民眾荷包又要瘦了。全台駕訓班收費十多年未漲價,業者抱怨物價波動不符成本,要求調整收費區間,交通部公路總局研議方案出爐,將駕訓班收費下限從8000元提高到1萬元,全台駕訓班6月起開放報名的課程,費用將在1萬至1萬3500元之間。

全台共有225家駕訓業者,去年考生約25萬人次。依交通部目前核定的駕訓班學費上限,北高兩市為1萬3500元,其餘縣市1萬3000元;費用下限,台北市9000元,其餘縣市8000元。費用自1997年後僅在2006年增加上限500元,但20年來物價波動、基本薪資上升、購車成本增加、考照規定改變等,都讓業者抱怨吃不消。

公路總局委託交通大學研究,研議方案日前出爐,方案一是按照物價指數,學費調為9000元至1萬4000元;方案二則按照駕訓班25項成本檢討,學費調為1萬4000元至1萬8000元。

公路總局經與業界討論達成共識,費用調為1萬至1萬3500元,不分縣市全國統一,駕訓班業者可在上下限之內,自行調整學費。公路總局指出,兩年前考照方式調整後,大部分業者都收費超過8000元,目前行情最少都維持在1萬元,這次調整符合業界現況,確定6月起調整,已經報名的民眾,仍適用現行收費標準。

(中國時報)

社會

超商取貨刷卡 金管會考慮開放

國人愛網路購物,又愛選擇超商「貨到付款」。金管會正研擬開放,讓網購的貨到超商付款從「掏現金」外,讓國人「刷信用卡」也可付款的可行性,但金管會糾結洗錢防制風險,銀行公會建議單筆刷卡擬限5000元做風險控管,金管會正研議中;據透露,已有超商業透過銀行建議單筆刷卡,盼可提高到2萬元。

為邁向無現金社會,金管會在2015年底提出電子化支付比率目標,希望將國內電子化支付從當時26%,到2020年底提升到52%,如今期限只剩1年,但去年底比率僅38%。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坦言,電子化支付比率,近幾個月在38%有點「卡卡」、無法往上,似乎遇到極限了,因此金管會開放超商6大項代收款項也可用信用卡支付,他說,未來只要沒有洗錢防制疑慮,其他業務也會逐步放行。
這6大項超商代收款業務,包括學雜費、瓦斯費、有線電視費、電信費、大樓管理費及外勞仲介費,只要簽訂合約下,未來都可以接受信用卡支付;據透露,金管會也正研擬放行網購貨品,在超商也准刷卡支付。

增電子化支付比率
考量超商是民眾代繳費用的主要管道,為了提升電子化支付比率、促進刷卡支付便利性並兼顧洗錢防制風險,金管會在開放超商可代收政府規費、稅捐、罰單,可刷卡支付後,將再開放超商其他項目的代收款,也准刷卡。
據透露,金管會要求銀行公會研擬,在超商可做客戶盡職調查及辨識實質受益人下,就兩大類型研議開放刷卡支付的配套措施,1是未涉退貨的委託代收費,2是涉及退貨的委託代收費,如網購的貨到付款。
其中第1大項,未涉退貨的委託代收費,公會建議4大項可優先開放,包括公私立學校的學雜費、瓦斯費、有線電視費、電信費等,認為上述費用用途明確,繳款人及受款人均可識別,也無洗錢疑慮,建議比照公用事業模式,銀行業者「免逐一和業者簽約」。
但金管會認為,銀行業者仍須和業者(如各學校、電信商等)逐一簽約;並再增加大樓管理費、及外勞仲介費等2項超商代收款,也准刷卡繳費;據了解,銀行公會建議9個月系統調整及作業緩衝期,因此上路日期恐得等到明年第1季。
第2大項,涉及退貨的委託代收費,例如網路購物,貨到超商再付款的模式,金管會認為,因收單機構(銀行)只能透過超商,得知款項撥付給某個網路平台業者(例如露天拍賣),但卻難以知悉該平台業者,到底將款項給了哪個賣家。
金管會擔心,若超商無法協助,收單行較難做到客戶盡職調查、及辨識實質受益人,因此用信用卡支付「網購的貨到付款」在執行洗錢防制的有效控管仍有疑慮,金管會要求銀行公會提出,在風險為基礎的客戶風險等級辨識原則下,是否有其他配套措施。

提出2大配套措施
據了解,銀行公會建議,除收單機構、須和網購平台業者及超商簽訂三方合約外,並另外提出2大配套措施。
一是限「網路購物平台業者」的貨到付款優先開放,也就是透過網路直接賣商品或勞務給民眾的企業,並由該企業開立發票主體,承擔民眾購買商品或勞務的瑕疵擔保責任,且該企業須和國內任一收單機構合作支付卡收單業務。
二是為了考量洗錢防制風險,公會建議單筆刷卡金額限5000元,作為後續政策開放的參考。金管會對此表示,此案全盤正在研議中。
銀行業者也說,包括新增開放超商6大代收款也可以刷卡,或以信用卡支付網購貨到付款,至少涉及大調整,因此也建議金管會給9個月調整期。
首先是涉及收單機構(銀行)、委託代收款業者、超商簽訂3方合約;據了解,金管會將研議訂出3方合約的辦法,包括退貨、退款、爭議處理、及交易資料的隱密性、安全性及正確性等,將研議提供合約範本給各收單銀行參照。
二是持卡人帳單揭露需增加訊息欄位,銀行主管說,有些民眾會把多筆代收費、一次繳交,或是代收費又加上超商購物(如繳手機錢又加買飲料),因此得將消費、及代收費明細兩筆款項分開列式。
三是得提供持卡人透過客服查詢代收費款等作業模式變更及系統調整,已建議金管會給9個月調整期;因此最快上路時程,約在明年第1季。

超商代收款分3大類
◎政府及公用事業費用:1.電費、2.水費、3.停車費、4.監理所監理費(如罰單、監理費、汽燃費等)5.稅款、6.勞健保費及國民年金費
◎未涉及退貨的委託代收費:1.學雜費、2.瓦斯費、3.有線電視費、4.電信費、5.大樓管理費、6.外勞仲介費
◎涉及退貨的委託代收費:指網購的貨到付款(將依委託代收款業者名稱分類)
資料來源:各銀行
(僅供參考、實際狀況以相關單位公告為主)

BN01_003.jpg (640×547)

網購賣家資料 提報聯徵中心

為強化收單機構對「代收付的網路平台業者」(如露天拍賣)信用風險管理,金管會已要求收單機構須將平台業者所合作賣方的簽約、解約及風險提報聯徵中心;據了解,平台業者也希望可透過收單機構,間接獲得賣方在聯徵中心的資料,以利風險控管。

有助風險控管
銀行業者解釋,網路平台業者過去做網購商城的「招商」時,都會特別注意防詐騙或洗錢,過去也曾發生有「假賣家」透過網購商城做為洗錢平台,加上國外偽冒卡、或盜刷盛行,讓不少網路平台業者都會關注旗下「賣家」狀況。
業者說,若網路平台業者,也可以透過信用卡收單機構去查賣家在其他平台上簽約、或解約情況,有利風險控管。業者也說,未來一旦開放信用卡可支付網購貨到超商的貨款下,平台業者管理旗下賣家的角色也將更為關鍵,畢竟收單銀行很難知悉,這筆款項到底是付給了平台業者旗下的哪個賣家。
據了解,網路平台業者向銀行公會提案後,金管會初步也朝認同方向,並透過聯徵中心做研議,初步方向是,只要收單機構取得賣方資料報送暨查詢利用同意書下,將可以提供簽約的平台業者,有關賣家簽約、解約等在聯徵中心的資料。
換言之,未來除了收單機構可查賣家在聯徵中心資料外,網路平台業者也可透過收單機構,在賣家同意下,間接拿到賣家的資料。

(蘋果日報)
--
《蘋果》獨家 掉鐵塊毀超跑 司機嚇跑 麥拉倫維修要1174萬 聯結車主怨報廢沒告知難鑑價

高雄陳姓聯結車司機前年行經台東,因載運的鐵塊沒綁好掉落,砸中對向一輛麥拉倫650S Spider超跑,超跑維修費報價高達1174萬元,保險公司理賠902萬元後將超跑報廢,並代位向陳姓司機、僱主與車行求償。梁姓女僱主獨家向《蘋果》投訴稱,肇事司機得知砸毀超跑後「嚇得跑掉了已找不到人」,她也質疑保險公司逕自報廢超跑日後恐難鑑價,全案現由法院審理中。

前年9月28日上午,陳姓司機開著載運鐵塊的聯結車,行經台東縣大武鄉台9線429公里處,因車上載的鐵塊未確實綑綁,2塊鐵塊突從車上掉落,一塊鐵塊墜地後彈起砸中對向郭男駕駛的麥拉倫650S Spider超跑,造成麥拉倫車頂、擋風玻璃及行李箱蓋等處部分損毀。
由於郭男的超跑有向國泰世紀產險投保車體損失險,案發後保險公司將超跑拖回麥拉倫台灣總代理商永三汽車內湖廠估價,車廠認定敞篷車頂等多處遭金屬鐵材撞擊,幾乎全損,修復費共需1174萬元,包含工資40萬元、零件1109萬元及烤漆24萬餘元,超跑殘值不到200萬元。

費用逾超跑殘值 被連帶求償780萬
由於回復原狀費用遠超過超跑殘值,郭男無意修復,國泰產險即依保險契約計算折舊後賠郭男902萬元,並將車輛以120萬元報廢拍賣,再向肇事陳姓司機及陳男的梁姓女僱主、車行等提告,要求連帶賠償差額780萬餘元。
聯結車車主梁女表示,開車的陳男是她聘僱的司機,陳男得知砸毀的是天價超跑,「嚇得都跑掉,已經找不到人了!」她表示,車禍後公司委託保險公司去處理,「結果保險公司回來說賠不起,我們才知道這輛車叫做麥拉倫。」

梁女出示估價單質疑,從照片看來超跑僅被撞到擋風玻璃、車頂邊框與行李箱蓋靠近擋風玻璃處,「為何只撞到這3個點就要報廢?要報廢、拍賣也沒通知我們,法官明明有講不能報廢,可是對方卻說已拍賣了,我們連聲請重新鑑定都沒機會了」,梁女無奈稱:「他們講的青青菜菜(台語,意指隨便),但對我們來說可是天文數字!」
記者檢視永三車廠的估價單,其中最貴的是Spider車台,價格高達703萬元,其次是敞篷車頂要價187萬元,另項麂皮儀表板上的橘色車縫線,要價也高達92萬元,令人咋舌。對此國泰世紀產險公司表示,案件目前還在訴訟程序中,不便回應。

LA08_001.jpg (640×522)

撞到超跑結構體連接處 維修費恐天價

開車撞上超跑是所有駕駛人的噩夢,但超跑維修價為何這麼貴?《蘋果》專訪一名專門從事超跑租賃的陳男,他指出超跑結構主要分3部分,包括後方引擎、前方置物箱與中間駕駛艙,「若運氣不好剛巧撞到結構體連接處,維修費就一定會很貴。」

陳男指出,超跑車體結構是從駕駛艙延伸出去,若上方車頂有損害到駕駛艙,或運氣不好傷到結構體連接處,維修就會很貴,以被撞毀的這輛麥拉倫650S來說,新車價約1500萬元,若有其他選配,售價可達2000萬元,「台灣總代理永三報的維修價要1000多萬元,是很有可能的」,至於代理商的維修、鑑價能力如何?陳男則稱:「麥拉倫台灣總代理唯一這一家,不找他要找誰?」
律師李茂增則指出,保險公司須先證明這輛超跑修到好要1千多萬元,並說明是找哪些單位鑑定、估價,若訴訟過程超跑遭報廢拍賣,未來若法院不認同先前的鑑價,保險公司就須負擔無法舉證風險。
此外李認為,並非每家超跑代理商都有鑑定及維修能力,「不是要送回去歐洲原廠,就是得讓原廠技師來台處理,代理商有無維修、鑑價能力,有待商榷。」

麥拉倫 650S Spider
引擎型式:3799c.c.V8中置雙渦輪
最大馬力:650匹╱7250轉
最大扭力:69.1公斤米╱6000轉
0-100km╱h加速:3秒
售價:1500萬元起
極速:329km╱h

(蘋果日報)
--
74年來首例 北一女迎男校長治校

台北市北一女中校長遴選結果昨出爐,和平高中校長陳智源在5名候選人激烈競爭下脫穎而出,成為日治時期創校至今115年來的首位台籍男校長,也終結1945年台灣光復至今、74年來北一女皆女性校長治校的傳統。

北一女近日舉辦校長遴選校內初選,由校內教師、家長會分別模擬投票,陳智源各獲第1及第2名。昨上午北市教育局召開校長遴選委員會議,陳智源以創新教學及治理風格脫穎而出,將接下該校第21任校長的棒子。
北一女創校於1904年日治時期,至1945年台灣光復前,歷經7任都是男性的日籍校長;1945年台灣光復後開始女性校長治校,自第8任校長胡婉如開始,至目前第20任校長、已申請於8月退休的楊世瑞,都是女中豪傑。

陳智源昨受訪表示,北一女是很優質的學校,校內也有男老師,他在性別方面沒有特別的看法。上任後要面對的最新任務是108學年新課綱,未來會布建智慧校園,讓老師教學、學生學習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也將以學習式的任務導向,規劃統整式的學習,讓師生接軌國際。
對於陳智源出線,北一女校友、北市議員高嘉瑜認為「很特別喔」,一時之間師生可能無法適應,但或許可以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帶來創新。北一女馮姓校友說,母校有男校長的感覺很新奇,希望男校長可讓校風像男校一樣自由、開明;也有不願具名的醫界女校友說:「感覺很怪,就是說不出來的怪。」

(蘋果日報)
--
陳智源掌北一女 首位男校長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長遴選結果昨日出爐,5位候選人歷經層層關卡,最終由現任和平高中校長陳智源雀屏中選,也終結北一女自1945年以來,由女校長帶領的傳統,陳智源將於8月1日上任,成為北一女創校以來首位台籍男校長。

彈性創新管理出線

北一女中於1904年由日人籌設,前後歷經7任日籍校長,1945年後則由胡琬如接任校長,至現今第20任校長楊世瑞,清一色皆為女性。

近期因現任校長申請退休,北一女舉辦校長遴選校內初選,由校內教師、家長會分別模擬投票,陳智源均名列前茅,昨日上午北市教育局舉辦遴選委員會議,由各候選人先行報告,再由委員輪流面談詢答,最終確定由陳智源出線。

北市教育局表示,校長只要符合遴選聘任規定均可參加,並無限制性別。據悉,遴選委員會相中陳智源,是因為陳智源富有彈性及創新的管理風格,才在眾多佼佼者中出線。

鼓勵參與公共政策

現年47歲的陳智源表示,性別議題不會影響辦學成效,畢竟北一女也有許多男性教職員,十分感謝家長、遴選委員支持,北一女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卓越,上任後除延續學校既有的榮譽與傳統外,在108課綱部分,希望能讓學生擁有更豐富的學習歷程,從中找到自我實現的機會。

對於北一女學生過去積極參與社會議題,成為外界關注焦點,陳智源直呼:「這是好事,應該被鼓勵。」期待每位學生都像北一女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願意關心社會議題、參與公共政策。

北一女換男校長消息傳出,不少家長在LINE群組討論,擔心無法像現在的女校長和學生打成一片,盼維持女校長傳統,但也有家長認為只要把學校辦好就是好校長,管他是男校長還女校長。

北一女羅姓學生說,校長性別不重要,能耐心傾聽學生需求,給予更多學習空間,才是學生會關注的,還有學生認為男校長帶領女學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能激盪出更多不同想法。

事必躬親 更貼近學生的心

「做為和平的畢業生,我替和平高中覺得可惜,陳校長是了解我們的人。」現任和平高中校長的陳智源從事教職24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憑藉著誠懇與貼心,在學界建立好口碑,深獲師生愛戴,他的貼心就連畢業生也念念不忘。

不同於一般校長高高在上的嚴肅形象,陳智源總是事必躬親,校內大小事如數家珍,就連出席學生活動,也能在短時間進入狀況、耐心傾聽需求,過程中一點一滴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讓學生覺得被尊重、被放在心上。

陳智源畢業於國立台南一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教學碩士班,曾服務北市中崙高中、和平高中,投身教育長達24年,由於善於溝通與傾聽,在師生及家長間普遍獲得好評。

除了努力傾聽需求,和平高中師生也把陳智源視為是「自己人」,陳智源在辦學方面積極創新、貼近師生需要,為學校注入活水,獲師生認同,例如今年率先在校內20間專科教室門口建置智慧班牌,讓學生可以方便利用數位學生證與手機進行電子簽到,提升跑班上課效率。

另外,和平高中在陳智源帶領下,加入北市教育局網路學校行列,透過與台北市立大學、世新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等校合作,線上提供多元課程,不僅豐富教學內容,也引領學生提早找到志趣所在。

陳智源春風化雨24年,不僅貼近教學現場的心,也貼近學生的心,如今即將成為北一女74年來首任男校長,杏壇期許陳智源能帶著初心,為百年女校帶來新氣象。

(中國時報)
--
河灘地建設2度被沖毀 中市府同地又興建 200萬溜冰場淪攔砂壩

台中市政府曾在大里區頭汴坑溪河灘地興建籃球場,2度遭大水沖毀,卻未記取教訓,又斥資2百多萬元在同地蓋溜冰場,今年初才驗收還未啟用,即在本月20日的豪雨中被淹沒,大水退了後滿布垃圾及泥砂,民眾譏諷溜冰場竟成「攔砂壩」。

當地立德里長江和樹回憶,1989年台中縣政府整治大里溪花了上百萬元,在現在的立元橋旁高灘地上興建3座籃球場。那時當地的運動場所很少,所以吸引許多人來打球,他那時還是學生,也經常來這裡打球,但2次颱風豪雨過後,籃球架都被洪水沖走,第一次還有企業捐款買新的,第二次就沒人願意再花冤枉錢。

「明知會淹還硬蓋」網友諷成「溜泥場」
市府運動局明知道當年慘況,卻仍在去年底花了2百萬元,在籃球場「遺址」不遠處的頭汴坑溪高灘地上,興建一座直排輪溜冰場,今年元月才完成驗收,都沒有正式啟用,就遇上20日的豪雨,溪水暴漲淹沒溜冰場。且由於欄杆未拆除,攔住了許多垃圾與泥砂,導致退潮後,溜冰場被垃圾與泥砂覆蓋。
江和樹說,台北市等地也有興建在高灘地的運動場地,但都蓋在離河道較遠、且高低落差較大的位置,雖也會淹水,但淹水後都能迅速復原,建議市府去台北「取經」。
有人拍下照片上傳臉書「大里人聊天室」,網友譏笑溜冰場變成「溜泥場」、「攔砂壩」、「明知道會淹還要硬蓋,根本是消化預算,浪費公帑」。
《蘋果》22日前往察看,溜冰場距河道約30公尺,洪水侵襲後,溜冰場上面覆蓋一層厚厚的泥砂,不鏽鋼欄杆上卡滿雜草、樹幹,砂石卡在石椅上,還有部分欄杆被沖走。
運動局主任秘書吳國珉表示,由於地方民代提議增設運動場地,當初規劃興建溜冰場時,有與地方人士討論,認為這幾十年來都沒發生洪水,應該沒有問題,沒想到才完工就遇上豪大雨,實在是始料未及,廠商已承諾會負責修復,也會確認地基是否掏空;另外,市府未來會重新評估,排除在這種高低落差不足、離河道太近的高灘地上興建運動設施。

LA12_002.jpg (640×363)

(蘋果日報)
--
首例~Gogoro電池交換站起火

Gogoro電動機車於2015年7月在台灣開賣,24日發生首起電池交換站火警(見圖,記者許倬勛攝)意外!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元化路7-11店前的Gogoro電池交換站,24日晚間冒出火煙,一旁店家、民眾持滅火器迅速將火勢撲滅,有8個電池充電座被燒得焦黑,初步研判疑為散熱設備故障,導致電池溫度過高起火,確切原因待進一步調查。消防局火調人員昨天勘驗,初步排除人為因素引發。

Gogoro官方昨表示,目前全台電池交換站超過1200座,每座交換站因場地不同,設置的電池交換數量也不同。據悉,Gogoro目前使用2015年出廠電池,容量1374Wh,預期壽命8年。

Gogoro表示,透過官方系統可24小時監控交換站狀況,意外發生當下即依標準程序切斷電力,值班人員也到場善後,暫時用黑布包住該站設備,停止該站服務;Gogoro認為都有依標準流程執行,系統安全性可接受嚴格考驗。

(自由時報)
--
全台首例 Gogoro電池交換站起火

桃園市中壢區元化路上的電動車Gogoro電池交換站,前晚突然冒煙起火,警消趕到時火勢已經撲滅,昨桃園市消防局人員勘驗,發現其中8座電池充電座已明顯毀損。Gogoro發聲明指出,事發當時系統立即阻斷電力,團隊正針對此事件深入調查與分析。這起火警,也是首宗Gogoro電池交換站起火案件。

桃園市消防局表示,前晚8時許接獲報案,指元化路7-ELEVEn超商成豐門市的Gogoro戶外電池交換站發生火警,趕抵時火勢已由一旁商家拿滅火器撲滅,未造成人員受傷,也未波及他處。
有車主憂心,室外電池交換站易受風吹日曬而故障,也有車主不擔心,「連加油站都會起火,那是不是去加油也要怕。」
事發後Gogoro發出聲明,指發生電池交換站過溫事件時,安全設計機制啟動,停止供電並通知相關單位,值班工作人員也即刻前往察看,目前團隊正在調查事發原因。
Gogoro強調,Gogoro能源網路有完善的安全保護機制,含24小時系統自動偵測與即時警示通報,Gogoro電池也通過多項國際安全認證,至今已提供超過3794萬次安全的電池交換。

(蘋果日報)
--
全台首例 桃Gogoro電池交換站冒火

桃園市中壢區Gogoro7-11成豐電池交換站,24日晚間近9點突然冒煙起火,一旁店家發現,緊急使用滅火器撲滅火勢,無造成人員傷亡,這是Gogoro全台電池交換站第一起失火意外,Gogoro官方強調,將加強全台電池交換站安全監控,而Gogoro車輛行駛中的電池不會有安全疑慮。

Gogoro公關表示,Gogoro車主數突破15萬大關,目前全台電池交換站超過1200座,每座交換站因場地不同,設置的電池交換數量也不盡相同。而起火的該站,目測有8個電池充電座燒毀。

Gogoro設置的能源網路平台,可24小時監控全台電池交換站狀況,也能知道哪顆電池被哪一位車主取走,事故發生當下,總部人員立即得知該交換站內有電池異常升溫過熱狀況,依照標準程序立即阻斷電力,沒有發生更大的意外。初步勘查起火原因,疑似該電池交換站散熱設備故障,降溫功能下降導致電池過熱而起火。

Gogoro總部接獲警示和回報後,值班人員也到場善後,暫時用黑布包住電池交換站設備,停止該站所有服務。官方指出,這次意外按照標準作業流程執行,系統的安全性可接受嚴格考驗。

據了解,Gogoro 目前使用的是2015年出廠的電池,容量為1374Wh,預期壽命為8年,官方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提供超過3794 萬次安全的電池交換。車主何以晴說,認同Gogoro的環保訴求,電池交換站意外應是突發事件,不影響使用意願。

(中國時報)
--
開放銀行 科技業免照就可整合帳戶

小王在A銀行有房貸500萬元,他發現其他銀行房貸利率更誘人,小王命令A銀行要把他的「房貸資料打開」轉交給一個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小王不再需要自己跑轉貸、又重新鑑價、對保等流程,只要待在家裡,這TSP就可以替小王做比價,讓B、C、D銀行根據這筆資料,提出更優惠條件,這就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所謂「開放銀行」,就是開放客戶資料所有權及移動資料的權利。這將對民眾、金融市場帶來巨大改變。
一是對民眾而言,可以讓民眾更容易取得個人帳務資料、更自由選擇銀行產品、服務;二對市場來說,可以促進銀行、金融科技業者和新興業者的合作;三是,新參與者的加入,也將讓傳統商業模式發生轉變。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未來AI發展下的金融科技與法律研討會」中發表演講就指出,「開放銀行」是還給消費者資訊自主決定權,民眾可以要求銀行釋出個人資訊、並交給第三方(TSP)做整合,而這第三方可以替民眾做加值型服務,例如帳戶管理、理財資訊的建議等。

採漸進式推動
顧立雄說,「開放銀行」長遠來看影響甚鉅,可以讓科技業者不需要申請金融執照,就可以提供客戶相關金融帳戶的整合和加值。
顧立雄說,台灣是採取「自願」,鼓勵銀行業者以自願、自律方式辦理,由銀行去找第三方服務(TSP)業者,形成夥伴概念,再透過民眾同意,將資料給TSP,一旦出了問題,銀行就是得負完全的責任。
他說,目前由財金公司研議有關銀行與TSP業者合作,所涉及的「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的技術和資安標準。銀行主管說,若API可「標準化」,就可提供一致標準,讓TSPs及銀行快速使用。
銀行主管解釋,例如新加坡就是透過金融科技業者提供工具,銀行利用API介接,以整合客戶不同帳戶間的資訊。例如財金公司的「全國繳費平台暨電子化繳費稅處理平台」也視為一種共通的API。
據了解,金管會將參考外國立法,採漸進式、分階段開放銀行資料為推動目標,初步分3大階段。第1階段是「公開資料的查詢」、第2階段是「消費者資料查詢」、第3階段才是做「交易面資訊」。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概況
項目/內容
定義:在客戶同意下,客戶在銀行資料轉交第三方服務提供者(TSP),並透過開放API(銀行業開放應用程式介面)共享金融數據資料
政策立場:鼓勵銀行以自願自律方式辦理,初期以提供民眾非交易面的金融產品資訊整合,逐步推動
推動進程:第1階段:公開資料查詢、第2階段:消費者資料查詢、第3階段:交易面資訊
對民眾影響:民眾將自己的資料從銀行帶出來、交給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由這第三方業者替自己做金融資訊整合、加值(如透過中介機構,替自己貸款做比價)
對科技業影響:免拿到金融執照,可以替客戶做金融帳戶的整合和加值

(蘋果日報)
--
手機回收量增 煉稀有金屬年產值4.4億

環署多管道回收 從不到百萬支到去年626萬支
係金ㄟ!國人幾乎人手一機,十年前回收率低於三成,環保署近年來結合超商、手機業者回收並強化宣導之後,近三年每年手機平均回收量約五四○萬支,回收量明顯上升,每一支手機回收後稀有金屬約可產生八十一.一元的產值,估計每年總產值約達四.四億元。

可交給清潔隊、超商、電信門市
二○○六年四月環保署公告手機為清潔隊回收項目之一,民眾可以將二手的手機交給清潔隊、便利商店、電信公司門市等管道回收。環保署統計,最近十年的手機銷售量,以去年六六一萬支最低、最多是民國一○三年的一○三四萬支手機;但從清潔隊及電信公司兩大回收管道統計,回收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民國九十八年至一○○年,每年回收不到百萬支,民國一○一年之後逐年成長,去年回收量已經達到六二六萬支。

根據二○一○年國際貨幣組織統計,美國人平均二十一.七個月換手機、英國為二十二.四個月;但民眾換新手機之後,往往會將舊手機留下來當備用手機或閒置,回收率並不高,台灣亦然。

其實手機可提煉稀有金屬,根據二○一六年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分析,一支智慧型手機平均重量約一六○克,金屬含量比例最高為鋁,其次為銅,其他稀有資源包括,鈀(Pd)、銀(Ag)、鉭(Ta)、釹(Nd)、鎳(Ni)、鎢(W)、錫(Sn)及鏑(Dy)等,台灣目前處理技術可提煉金、鈀、銀、銅、錫、鋁。

日研究 千支手機可提煉0.046公斤金
根據日本環境省的研究,每一千支回收手機可從中提煉○.○四六公斤的金、○.二七五公斤的銀,以國內近三年平均每年回收五四○萬支手機推估,每年約可提煉出二五○公斤金、一四八五公斤銀。

環保署廢管處長賴瑩瑩表示,日本環境省曾有回收手機稀有金屬產值研究,每支手機回收提煉稀有金屬之後,約可產生台幣八十一.一元的產值,若以最近三年平均每年回收五四○萬支手機換算,每年產值約四.四億元。

600_189.jpg (800×793)

近6成民眾換手機 仍留舊機

憂個資外洩、想當備用機
相對於其他可回收的資源物,台灣的手機回收率偏低,環保署去年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研究「廢電子電器及資訊物品回收循環可行性」研究,受訪的一千一百位民眾中,五成七民眾換手機後,舊手機繼續留著,而且單價越高手機,擱置家中收納比例越高,原因包括可當備用機、體積小佔用空間不大,還有些民眾覺得手機內有個資、照片,雖可刪除,但留著似乎比較安心。

目前手機回收管道包括清潔隊、電信門市、超商、慈善機構、量販店等,全台上萬個回收點,到便利超商回收廢手機,還可獲得十二元購物抵用金,但仍有許多民眾將廢手機留存。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消費者拋棄手機之意願及行為模式調查」結果顯示,五十七.七%民眾選擇將舊手機擱置於家中,舊手機進入廢棄管道者(包含進行資源回收十三.六%、隨一般垃圾棄置三.一%)則占十六.七%,轉賣或轉贈十六.九%。另外,購置金額越高的手機,擱置家中收納比例越高。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舊手機可再利用的機率高,加上有業者蒐購舊手機,轉賣到發展中國家,導致很多手機並未進入回收體系,環保署可以考慮公告為應回收物質或要求生產者多負逆向回收責任,另外臉書上有換物平台,建議消費者將舊手機透過平台更換其他有用的物品,也是一種好的選擇。

(自由時報)
--
好爸爸避嫌睡車庫 員工旅遊全中毒

住桃園市的50歲王姓好爸爸,昨特地開車載9歲兒子與各約20歲上下的2名女大生員工到宜蘭玩,凌晨入住羅東某汽車旅館時,他把舒服的房間和床位讓給兒子和女員工使用,自己表示要「避嫌」,獨自睡在未熄火的車上,不料疑房內門窗緊閉,車輛廢氣排不出去,4人全部吸入一氧化碳昏迷;送醫急救後,王男仍昏迷插管中,另3人已恢復意識。

警方調查,王男從事冷凍運輸業,22歲及19歲就讀開南大學的蒙古籍交換學生,在其公司打工。

王男昨開車載著兒子與2女到宜蘭玩,王妻有事未跟隨,一行4人凌晨3點入住摩鐵,打算短暫休息3小時,等天亮再出去玩。王男讓3人睡樓上房間,他自己睡在樓下車庫的車內,車子未熄火。

摩鐵員工說,清晨6點半退房時間到了,打了3、4通電話無人回應,到車庫敲鐵門時聞到濃濃廢氣味,從鐵門縫隙發現王男倒臥車內,立即報案。消防員趕來發現王男已昏迷駕駛座,樓上房間的房門未關,1女昏迷床上,另1女與王的兒子倒在床邊地上;4人送醫後,2女與王的兒子逐漸恢復意識。

警、消詢問狀況,才知王男不僅是好爸爸,也很重視男女分際,為了「避嫌」所以睡車上,為讓房間冷氣吹到車庫,房門未關,但車庫密閉,致廢氣佈滿屋內。

(自由時報)
--
住摩鐵睡車上 吹冷氣排廢氣…4人送醫

王姓男子帶九歲兒子與公司兩個外籍打工學生到宜蘭遊玩,昨凌晨入住當地一家汽車旅館。王因睡車上,啟動車子吹冷氣,沒想到,車子排放的廢氣造成四人都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昨緊急送醫後,王男仍在搶救,其他三人都已清醒。

宜蘭縣羅東鎮一家汽車旅館的旅館人員報案,昨天凌晨三點半,有三大一小四人住房,原預計六點卅分退房,但時間到時,並未辦理退房,房內電話也無人接聽。服務人員拿備用鑰匙開門查看,發現四人都昏迷,還有呼吸脈搏,但意識不清。

趕往救援的員警發現,現場門窗緊閉、瀰漫異味,男孩躺在地板上,頭靠床頭,男孩腳旁倒臥一名女子,床上有另一名女子趴著,頭靠在枕頭上,嘴巴吐血,白色枕頭上還沾有血跡。車庫停放的車輛,沒有熄火,還啟動著,有名男子躺在駕駛座上,消防人員緊急將四人送醫。

調查發現,車內昏迷的是五十歲王姓男子,在桃園市經營冷凍物流業,九歲男孩是王的兒子。昏倒在房內的兩名女子,分別是十九歲與廿二歲、來台灣念書的蒙古籍女大學生。

昨天四人到宜蘭玩,投宿旅館休息,王男為避嫌,把房間讓給兒子及兩名女大學生睡,自己睡車上,車子未熄火;不料,因車子廢氣排放,加上門窗緊閉,無法通風,造成四人一氧化碳中毒。

經醫院搶救,除王男外,其他三人都清醒,王男父子轉送台北治療,兩名女大學生在宜蘭接受高壓氧治療後已好轉,昨下午由學校教官辦理出院。

據王男兒子說法,兩名女大學生是交換生,在王男公司工讀,一起出遊,真正情況還待確認。

消防局與警方研判這是起意外,提醒入住旅館要保持環境通風,如發現有人頭暈或嘔吐情形,應立即打開門窗並尋找原因,如為熱水器引起應立即關閉瓦斯,如為汽車廢氣引起應立即熄火。

(聯合報)
--
4人一氧化碳中毒 3人已恢復意識

桃園市王姓男子25日帶兒子和2名女性員工到宜蘭遊玩,入住汽車旅館後,王男謹守男女之禮,獨自睡在車內,不料因汽車未熄火造成一氧化碳濃度過高,導致4人同時中毒昏迷,所幸旅館人員即時察覺有異,緊急求助送醫,已有3人恢復意識。

警方初步調查,家住桃園的50歲王男昨凌晨3時許開車前往汽車旅館,車上另有9歲兒子及2名來台就讀大學的蒙古籍女學生,王男向汽車旅館人員說早上6時30分就會退房。

到了退房時間,王男等4人卻不見動靜,服務人員撥打房間電話也無人接聽,驚覺有異立即持備用鑰匙前往察看,卻聞到濃濃汽車廢氣味,房內2女及王男兒子分別倒臥在床上及地板,停放1樓的汽車引擎則持續發動,王男癱坐在駕駛座上,4人均昏迷不醒。

服務人員趕緊向警、消報案,對4人施救並送醫,醫院經抽血檢驗確認4人皆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及早發現,除王男仍在急救外,其餘3人已逐漸恢復意識。

警方初步了解,2名蒙古籍女大生是王男員工,4人相約到宜蘭遊玩,入住汽車旅館時,因王男覺得不適合與女大生共處一室,自己到汽車內休息,發動引擎讓冷氣運轉,卻未注意通風,造成室內廢氣過濃,導致4人一氧化碳中毒。

(中國時報)
--
跨不過的坎 修復式司法難題

法務部自二○○○年試辦修復式司法至今年三月,共收案近兩千件,近半數案件曾對話,但能完全修復者只約三分之一。官員表示,加害者是否真有悔意、雙方「心結太重」,是常見修復不成原因。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戲末,被害人與加害人互動中一句「希望就在雲的後面」,被視為被害家屬不再糾結的一大象徵,也讓修復式司法再成話題。

法務部官員指出,修復式司法關注的重點在療癒創傷、恢復平衡和復原破裂的關係。透過促進者與當事人的陪伴、傾聽,找出彼此情感上、行為上的問題,藉由解開心結讓各自找到救贖;實務上常見狀況是,修復過程或許有突破,但跨不過去心中那道坎,只好以破裂結案。

國內修復式司法最有名案例是本名游林美雲的游媽媽在歷經多方努力後,原諒與接納曾因少年衝突而殺害兒子的凶手,曾經因愛子死亡夜不能眠的游媽媽,面對凶手的懺悔及對方母親的愧疚、一再道歉,後來甚至把對方當成兒子般疼愛。

二○一三年,嘉義縣呂姓男子持刀刺死涂姓前女友,涂母透過修復式司法,進入台南監獄與呂男面談,後來選擇原諒,是另件著名個案。

曾對此案作過訪談的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戴伸峰說,他原以為修復式司法是要彼此和諧、放下,但訪談涂母後,才知她不想呂男與她的人生,因女兒糾結在一起,她要呂乖乖服完刑,她自己也要走出這場生命糾紛。

橋頭地檢署檢察官鄭子薇說,偵查中事實尚未明朗,當事人多重視真相,若雙方沒有意願和解,很難進入調解,更遑論修復式司法,或許可以先限定某種案件類型,先走修復式司法,修復不成,再走司法程序,才能更有意義。

修復式司法/請不起律師 弱勢纏訟心結

嘉義縣侯姓男子與林姓夫婦長期在新港鄉奉天宮撿拾回收物,雙方為了一公斤不到五元的紙箱產生嫌隙,互告竊盜、妨害名譽,官司纏訟三年多,不僅雙方痛苦,也浪費司法資源。法界人士建議,若是能啟動「修復式司法」,也許雙方的問題能得到解決、避免濫訟。

侯男前年三月幫進香團搬運擺放鞭炮,對方答應給他煙火紙箱,他將一批紙盒置於奉天宮金爐旁,林姓夫婦卻趁無人看管,將紙盒載走。他三度提告竊盜,都不起訴,碰到他們便忍不住辱罵。

年約六旬的林姓夫婦說,侯常在社區內當眾辱罵「夫妻倆都是賊仔」、「偷拿我煙火」。他們長期在奉天宮附近從事回收工作,從沒任何不法行為,侯的行為讓他們「無法做人」,精神上很痛苦,忍無可忍才提告妨害名譽罪。

法院指出,雙方長期因爭搶資源回收物互有嫌隙,煙火紙盒原本屬進香團所有,燃放後就成為無主物,該處長期撿拾回收物的人員甚多,不能宣稱為誰所有,侯的言詞嚴重貶損林姓夫婦,刑事被依妨害名譽罪判拘役四十日,民事需賠償六萬元。

林姓夫婦撿拾回收物維生,月收入約八千元,雖然勝訴,但為官司常跑法院;侯男撿拾資源回收維生,還要照顧年邁父母,月入只有兩千元,常常入不敷出,敗訴後仍心有不甘,認為自己因請不起律師,才告不成林姓夫婦。

士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柯怡如指出,修復式司法聚焦在情感修復,尋求訴訟外的解決辦法。資源回收業者為一公斤不到五元的紙箱,打官司成為「弱弱相殘」,柯怡如指出,或許能透過修復式司法解決,但雙方願不願真心溝通,是一大關鍵。

檢方認為,此案應是修復式司法案例,雙方在社區內常有互動,要的是能情感修復和對話,不是司法懲罰或金錢補償,如能修復成功,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案件。

修復式司法/修復「心」關係 夫妻不再互告

桃園一家工廠董事長及妻子,因懷疑對方外遇、加上帳務問題,四度互告,在偵查庭中不斷互揭瘡疤,批評對方不是。檢察官透過「修復式司法」,找出兩人失和關鍵,不但解決無止盡的訴訟,更修補兩人瀕臨破裂的婚姻關係,找回當初相愛相知的感覺。

司法人員回想,這對夫妻年輕時白手起家,從傳統的加工廠,慢慢擴大經營,董事長及兼會計的妻子,生活重心都在事業上,小孩也送到海外受教育。但夫妻倆舒壓管道、興趣嗜好不同,彼此間談話漸漸只剩工作,關係逐漸生疏,進而猜忌:丈夫懷疑被戴綠帽,妻子也質疑丈夫外頭有小三。

兩人因公司的帳務出狀況,相互提告對方涉偽造文書和侵占罪,每次開庭總是互相指責;曾在偵查庭內互吼,妻子怒斥「我辛苦這麼久,錢都被你拿去養小三」,丈夫曾回批「我給你的錢還不夠多嗎?」

在兩人第四度提告時,檢察官看不下去,轉介兩人開啟修復式司法,

促進者們和夫妻倆定期談話,從中得知,兩人根本沒有外遇,且都有意願修復關係。深談後發現,只因「關心」方式改變,造成另一半的錯誤認知,一次次的誤會,在兩人心底埋下疙瘩,竟演變成濫訴。

在一次關鍵的三小時面談中,兩人在促進者的引導下「鬆開心房」,各自說出內心話,才深刻感受到相處廿餘年的另一半,還是很在乎自己,猜忌、懷疑都是出於關心。雙方雖數度落淚,最後成功修復夫妻關係。

(聯合報)

政經

北協更名「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台美大突破「台灣」「美國」首度對等納入名稱

台美關係又重大突破!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在外交部推特宣布,美國在台協會(AIT)對口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總統蔡英文昨也說,1979年台灣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因當時特殊時空背景用「北美」代替「美國」,如今正式更名,也是首次把「台灣」和「美國」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象徵台美關係緊密、良好互動。

外交部前部長程建人說,以美中關係現在的複雜程度,更名動作應該是「美國希望對崛起的中國採取一系列的動作之一」。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長王高成認為,此次美方同意更名,顯示美方有意進一步增進台美雙邊關係。AIT昨重申,美國基於「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
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華民國隨之與美國斷交,後來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美方依法成立AIT,作為執行美國政府與台灣相關事務的代表機構,我方同年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作為AIT的對等機構。但因台美特殊時空背景,以北美兩字來代替美國。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40周年,涉外人士說,外交部在今年初向AIT提出更名構想,對方非常贊同,隨即與美國國務院溝通交涉,經過繁複程序後,終於在近期同意我方將北協更名,加入「台灣」名稱。據指出,後續外交部將報行政院備查,之後會舉行換牌儀式。

改名絕非個別事件「台美成實質夥伴」

美國近來挺台動作連連,昨外交部宣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台灣、美國對等放入機構名中,涉外人士說,這不僅代表台美關係密切、良好,值得注意的是,改名不是象徵性的個別事件,而是近來台美在各領域上關係快速進展的一部分。

涉外人士說,過去3年來蔡政府對台灣國家架構進行結構性戰略翻轉,從國民黨執政時期將台灣框架於兩岸之中,轉為進入世界。經濟表現也告別對單一巿場依賴。在國際事務上全力發展對美、日關係,更在這個脈絡上拓展對區域、國際事務的參與。
熟知外交人士分析,過去3年蔡政府處理兩岸及國際事務上已獲美方肯定及信賴,因此不論行政、立法、政策圈友台氣氛日益濃厚,更讓這樣的氣氛成為具體支持台灣的各項行動。雙方日漸緊密的互動,更展現台美已成「實質夥伴」,美國已視台灣為印太戰略重要盟友。
尤其最近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見台灣的友邦元首,國務院官員要求南太國家重視對台邦交,以及美國近期諸多友我行動,例如派軍艦通過台海,對中國軍事威脅進行戰略嚇阻,還有國會各項支持台灣的重要法案,像支持我國參與WHA、2020國防授權等等,都是過往努力的成果。在對美關係上,台灣戰略轉型也讓美國更願意投入更多領域的支持與協助。

LA04_005.jpg (640×479)

LA04_004.jpg (640×532)

斷交40年首次台美國安顧問會面

外交部昨證實,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5月13日至21日訪問美國時,會見美國家安全顧問波頓。這是自1979年台美斷交後,首次有雙邊國安顧問會面。此外,李大維此行訪美也和美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帛琉、馬紹爾政府官員,美重申對自由及開放印太地區的支持與承諾。

23年前台海危機 也曾有雙邊會談
外交部昨說,為持續深化台美交流與合作,李大維日前訪美,與美方學界及政府官員討論台美共同的安全挑戰。李大維會晤來自包括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研究院及喬治城大學等智庫亞洲議題學者,以及美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李訪問期間也與美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雙方重申對自由及開放印太地區的支持與承諾。
外交部強調,近年來台美雙邊關係穩健提升,雙方也持續就區域和平及印太安全等議題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前天美國務院亞太局資深官員莫菲公開表示,中國對台灣在太平邦交國採取行為,將改變現狀並加深衝突發生的可能。美國務卿龐皮歐也曾在2月間在帛琉召開的「第19屆密克羅尼西亞元首高峰會」發表聲明,讚譽台灣為成功的民主故事、可信賴的夥伴,及世界上一股正向力量。外交部對美政府官員相關發言表達感謝。

李大維此次與波頓會面,創台美斷交後首例。1996年台海危機時,時任國安會秘書長的丁懋時在美方安排下,赴美與當時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柏格會談,時任美國務院政務次卿塔諾夫也與會。
丁懋時曾受訪回憶,當天主要交換對台海局勢的看法,美方真誠關心台海安全,也透露美方對台海危機會採取行動。當時的會談是台美國安最高層級的對話,時隔23年,台美關係再突破。

美提《台北法案》防中國強挖我友邦

美國國會支持台灣的實際行動一波接一波!繼本月7日眾議院通過兩起涉台議案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前天也通過支持強化台美防務關係的《2020國防授權法》草案;更有多名參議員共同提出《台北法案》支持台灣維繫全球邦交,並授權美行政部門採取「外交降級」或「外援減少」等措施,避免相關國家做出損害台灣邦交行動。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與西半球小組主席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柯寧(John Cornyn)、昆斯(Chris Coons)等4名參議員,上周四向參院外委會提出《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簡稱《台北法案》TAIPEI Act),其中除要求美國總統應依《台灣旅行法》鼓勵高階官員訪台外,對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更授權行政部門可降低美國與該國外交關係層級或減少援助,並要求國務院定期就「協助台灣邦交關係」向國會報告。

盧比歐強調,中國藉霸凌及施壓他國來孤立台灣的行徑不容忽視,賈德納指美國應傾政府之力,對中國霸凌台灣的伎倆加以回應,並清楚表明所有支持中國損害台灣的行動,都得承受後果。
賈德納與盧比歐等參議員去年9月也曾向參院提出類似的《台北法案》草案,但會期結束前未獲進一步審議,因此今年再度提案。

(蘋果日報)
--
斷交後第一次// 台美國安顧問 華府會晤

外交部昨證實,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五月十三日至二十一日訪問美國,會晤美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據了解,李大維見面的對象就是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此為台美斷交後,雙方國安顧問首度會晤。由於蔡英文總統今年中將規劃訪問加勒比海邦交國,隨著台美關係增溫,蔡總統過境美國行程可望有突破性的進展。

涉外人士也指出,李大維在華府期間除與波頓會晤,並與美官員與我邦交國帛琉、馬紹爾官員見面,這也是我方首度證實有台美高官共同與我邦交國官員見面。

李大維會波頓 台美同見邦交國官員
外交部表示,為持續深化台美雙方的各項交流與合作,李大維在美國會晤包括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研究院及喬治城大學等智庫亞洲議題學者,以及美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李大維訪問期間也與美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雙方重申對自由及開放印太地區的支持與承諾。

李大維與波頓的見面,被認為台美雙方針對印太地區商議擴大戰略合作關係。外交部說,近年來台美雙邊關係穩健提升,雙方亦持續就區域和平及印太安全等議題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大突破 北協正名台美事務委員會
外交部昨並宣布,對美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涉外人士表示,相關突破意義重大,包括將台灣及美國放入機構名稱、兩國斷交後首次雙方國安顧問會晤。總統府表示,這更是台美關係更加緊密的最好見證。

由於蔡英文總統今年中將規劃訪問加勒比海邦交國聖克里斯多福、聖文森及聖露西亞,並預定過境美國東岸城市,隨著台美關係的增溫,蔡總統這次在美國過境城市及參訪活動,可望有突破性的進展。

涉外人士表示,近來台美在各領域上關係快速進展,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見台灣的友邦元首、國務院官員要求南太國家重視對台邦交,以及美國近期諸多友台行動,例如軍艦通過台海、對中國的軍事威脅進行戰略嚇阻,還有國會各項支持台灣的重要法案等。雙方日漸緊密的互動,更展現台美已成「實質夥伴」,美國視台灣為印太戰略重要盟友。

北協正名「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美國務院:更能反映角色

蔡英文:見證台美關係穩固
台美關係重大進展!外交部昨宣布,我國負責處理對美事務代表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蔡英文總統昨接見「世衛行動團」時強調,正名不僅見證了台美關係的穩固,也代表了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

吳釗燮:我超愛這個名字
外交部長吳釗燮昨也在推特上表示「我超愛這個名字」。據了解,未來待國內行政程序完備後,將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宣布北協正名。

外交部新聞稿指出,為明確反映我國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的工作內涵,經與美方充分協調溝通,有了這個更名的構想。

美國在台協會:「一中政策」沒有改變
美國在台協會(AIT)對此表示,美國基於「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已通報AIT「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更名後更能反映此一機構負責台美雙邊事務的職能角色。

美國國務院以不具名發言人名義回覆媒體詢問表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更能反映協調美國相關事務的角色,而非更廣泛的北美事務。

蔡:台美首次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
蔡總統則在臉書指出,新的名稱,來自台美之間的共識,能切實反映實質業務。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把「台灣」和「美國」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象徵了台美關係緊密,存在良好的互信。

台美斷交後,美國依據一九七九年「台灣關係法」的規定,成立「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做為執行美國政府與台灣相關事務的代表機構,我國並相應於同年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做為AIT的對等機構,主要負責與美國在台協會進行各種聯繫,配合有關單位的協調。

外交部指出,此一名稱在當年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多年來經我政府努力不懈,積極爭取我國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名稱更能切實反映實質業務及台美關係內涵,經過台美雙方不斷協調及共同努力,終於就新名稱取得共識。今年適逢「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週年,我國處理美國事務的代表機構獲該新名稱,象徵台美關係緊密,互信良好,意義非凡。

據了解,目前我國其他駐外館處並無更名計畫。

蔡總統昨在接見甫返台的「世衛行動團」時也提到,「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已經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不僅見證了台美關係的穩固,也代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一定會越來越多。總統說,今年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夥伴,包括我們的友邦,以及美國等理念相近的國家,都在很多重要場合,強力聲援我們,捍衛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權利。

李大維晤波頓 學者促台美國安對話制度化

程建人:美對中國施壓
外交部昨宣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已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我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並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會面。對此,前外交部長、前駐美代表程建人昨受訪時說,過去台美高層會面多半不公開,現在卻能主動證實,當然是台美關係的實質提升,但美方此做法主要仍是考慮自身利益,未來台美間若希望有更進一步發展,仍須看美方態度。

程建人表示,此事不受限於雙邊關係,更是美中台三邊關係,以及國際局勢發展的結果,在中國逐漸崛起的情況下,美方近年逐步將中國視為挑戰威脅,此舉可能是要對中國施壓。程建人也強調,台灣未來在各方面都要更謹慎客觀的評估,才能選擇真正對台灣有利的事務。

林文程:朝準官方邁進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林文程受訪時說,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成立是美中建交時,由美國片面決定的名稱,從委員會的名稱看,與台灣毫無關聯,他認為當時美方要強調的,即是台美間沒有直接官方往來。

林文程指出,北協的正名,顯示美方對台灣的支持力道越來越強,也是台美關係朝正向發展、準官方關係邁進的表徵。

林文程表示,我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的會面,若能藉此機會建立制度化、定期交流的對話機制,對台美安全議題上的合作必定有正向效果。

黃介正:實質關係深化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認為,過去雖也有台美高層國安官員會晤的情況,但美方多半希望保密,此次主動揭露,可說是台美實質關係更上層樓。

北協正名 吳澧培:下一步爭取台美互派大使

非常興奮 好幾代努力結果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獨派大老、總統府資政吳澧培昨對此表示,他非常興奮,這是好幾代以來努力的結果,未來除了繼續加強美國國會遊說外,應更積極爭取美國駐軍台灣或軍艦停靠台灣港口、互派大使。

若美軍駐台 更能嚇阻中國
吳澧培說,這是政府、台僑等各方面一起努力的結果,證明美國對於跟中國的關係,已經有了基本的改變,「過去不行現在行,才是重點」,美國已經認知中國就是他最大的敵人,中國強大對美國是威脅。而台灣也要認知,不要像是過去害怕動輒得咎、怕製造麻煩,「我們跟中國的關係也不需要這樣軟弱。」

吳澧培建議,下一步應積極爭取美國在外交上的承認,要得到外交承認,才有機會能進去聯合國,「應該要跟美國互派大使。」大家都怕美國駐軍台灣會得罪中國,他則是認為剛好相反,美國來台駐軍或美國軍艦可以隨時來台灣港口,能阻止中國對台滲透,也防堵中國想武力侵犯台灣,應該要努力去做這些事情。

新聞分析》台美關係正常化一大步

外交部昨日的新聞稿頗需咬文嚼字,在公布北協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後,才在新聞稿的最後一段夾了李大維在美會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等文字,短短的一句話,已將台美關係的推進,邁出更正常化的一步路。

四十年前台美斷交後為了繼續維繫關係,雙方分別設置「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及「美國在台協會」,做為雙方在非官方架構下的對口機構。

經過長年運作,台美關係日趨緊密,無論在台北還是華府,白手套作用漸小,北協的功能也多屬儀節性質。所以,這次的正名,關鍵不在機構本身,而是兩國政府透過名稱的改變,凸顯雙方都願意以更務實對等及正常化的角度架構台美的互動方式。

除了體現在機構名稱外,台美在國安事務最高層級官員的會晤,也說明了在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包括台灣旅行法等挺台法案及決議後,行政部門的腳步跟著積極加快。如同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國會展現對台一致的立場,美國白宮、國務院的態度也趨於友善密切。

之前包括美國副總統彭斯、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數度發言批中挺台,已然說明在面對中國的反民主擴張,台美雙方有著共同價值。外交部昨刻意提到李大維在美期間,亦「與美國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將李大維的主行程明擺在檯面上,一方面是台美共同默契,另也是對外宣示,鞏固台灣的邦交國,台美有共同的利益。

美國川普政府剛上台不久時,巴拿馬無預警與台灣斷交,去年又陸續發生多明尼加、薩爾瓦多斷交事件,中國表面是挖走台灣的邦交國,實則逐步侵蝕美國的區域利益。因此,這段期間美國也加緊著「回防」動作,尤其針對位於太平洋地區第二島鏈國家,美國著力甚深,包括才剛大選結束的台灣友邦索羅門群島,美方早先也主動揭露台美涉外高官在索國同框的照片。

隨著台美展開共固台灣邦交國的作為,不僅跨國納入當地國家,隨著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途徑的鞏固過程,也說明這必須透過兩國更高層級的國安合作才能進行。其實,包含中國華為等紅色資本及勢力早在這些區域暗中部署,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下,台灣國安會秘書長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見面,則是必然的回應。

(自由時報)
--
「北協」更名「台美事務委員會」 蔡總統:台美更緊密

外交部昨天宣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總統府表示,在「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周年的此刻,台灣辦理美國事務的代表機構能在雙方共同協調與努力下正式更名,意義重大,更是台美關係更加緊密的最好見證。

事務機構 台美首次名稱對等

蔡英文總統也透過臉書表示,新的名稱來自台美之間的共識,能切實反映實質業務,這也是第一次把「台灣」和「美國」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象徵了台美關係緊密,存在良好的互信。涉外人士則表示,北協的正名並不是象徵性的個別事件,而是近來台美在各領域上關係快速進展的一部分;台美日漸緊密的互動,更展現雙方已成「實質夥伴」,美國已視台灣為印太戰略重要盟友。

總統貼文 AIT臉書分享置頂

在蔡總統發文後幾個小時,美國在台協會(AIT)也在其官方臉書分享這則臉書貼文,並附三個握手的圖示,還將這篇分享的貼文置頂,顯示美方對此事的正面態度。

三個首次 台美關係有大突破

熟悉國安事務的涉外人士則指出,近來台美關係進展有「三個首次」:包括將台灣及美國放入機構名稱、兩國斷交後首次雙方國安顧問會晤、首次台美共同與邦交國官員會晤。

蔡總統在臉書表示,一九七九年,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規定,成立美國在台協會,作為執行美國政府與台灣相關事務的代表機構,同一年,我們也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CNAA),作為AIT的對等機構。

蔡總統說,因當年有特殊時空背景,所以我們用「北美」代替「美國」稱呼,也凸顯出台灣外交處境的困難,如今,經過台美雙方不斷協調及共同努力後,二○一九年、也是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周年,政府處理美國事務的代表機構,終於正式更名成「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TCUSA)。

外交部官員指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的更名,仍須經過國內行政程序,待程序完成後,將舉行揭牌儀式。

北協更名、李大維見波頓 學者:美幫蔡英文造勢

對於「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以及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見面,政界及學界都承認,確是台美關係上的進步。但有學者指出,相關突破對美方而言算是「略施小惠」,並未到真正踩北京紅線的地步;藍營認為,我方要真正提升國際參與,爭取美國支持固然重要,但仍需大陸方面一定程度的默認或諒解,才能有真正實質性的突破。

政大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黃奎博表示,此時政府釋放李大維與波頓會面的消息,當然有替蔡總統造勢的意味;至於北美事務協調會更名,對美方來說是略施小惠,滿足我方宣傳台美關係突破的希望,但不去真正觸及北京無法容忍的紅線。因此,對我方而言,在川普政府對抗中共的整體氣氛之下,或許可以趁機會多爭取一些這類「擦邊球」。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說,台美關係的改善,當然是過去三年耕耘的開花結果;蔡政府恪守維持現狀政策,不給美國找麻煩,不製造不可預測的意外,如今才有名、實兩方面的突破。他樂觀指出,接下來還會有其他成果。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召集人林郁方表示,這些舉動的關鍵其實都在美方,四十年前只能用「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四十年後可以更名「台灣」,都是當時華府對北京關係的溫度計,也充分顯示國際關係的現實;必須注意的是,如今川普政府雖然要懲罰中共,但雙方關係會「鬥而不破」,不可能徹底翻臉,所以我方能獲得的,還是這些名稱類的小成就,至於恢復邦交或出售F-35、神盾驅逐艦之類高階武器,還是不可能。

他也表示,從今年我方仍進不了WHA(世界衛生大會)可以看出,我方想要提升國際參與,美方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中共一定程度的諒解與默認,至少不扯後腿;我方夾在兩大強權間,最重要的就是靈活與務實。

李大維會波頓…台美斷交40年 國安首長第一次見面

外交部昨天指出,為持續深化台美雙方的各項交流與合作,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於本月十三日至廿一日訪問美國,與美方學界及政府官員討論台美共同的安全挑戰。李大維會晤對象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創下台美一九七九年斷交後的首例。

外交部指出,李大維訪問美國期間,會晤來自包括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研究院及喬治城大學等智庫亞洲議題學者,以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訪問期間,李大維也與美國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均重申對自由及開放印太地區的支持與承諾。

關於台美國安高層互動,據指出,台美斷交後,一九九六年三月我國首次民選總統投票前,中共在台海附近導彈演習,當時我國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與時任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柏格(Samuel Berger)在紐約會面,商討如何化解台海危機,最後美國派出「獨立號」和「尼米茲號」兩艘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東部與菲律賓海域。這場歷史性的「丁柏會」,開啟了兩國國安高層會商的制度性溝通管道,也建立大約半年一會的定期機制,扁、馬政府並維持相同作法。

但過去由我國國安會秘書長與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會商,這次李大維與波頓會晤,提升為「國家安全顧問」層級,因此被稱為台美斷交後「雙方國安高層首長」首度會晤。

外交部在是宣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的新聞稿中,揭露此事。李大維和美官員也與我邦交國帛琉、馬紹爾官員見面,這也是首次有台灣和美國官員共同與邦交國官員見面。

李大維會波頓 台美斷交後國安首長會面首例

外交部25日指出,為持續深化台美雙方的各項交流與合作,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於本月13日至21日訪問美國,與美方學界及政府官員討論台美共同的安全挑戰。李大維會晤對象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創下台美1979年斷交後的首例。

外交部指出,李大維訪問美國期間,會晤來自包括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研究院及喬治城大學等智庫亞洲議題學者,以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訪問期間,李大維也與美國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均重申對自由及開放印太地區的支持與承諾。

關於台美國安高層互動,據指出,在台美斷交後,1996年3月我國首次民選總統投票前,中共在台海附近導彈演習,當時我國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與時任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柏格(Samuel Berger)在紐約會面,商討如何化解台海危機,最後美國派出「獨立號」和「尼米茲號」兩艘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東部與菲律賓海域。這場歷史性的「丁柏會」,開啟了兩國國安高層會商的制度性溝通管道,也建立大約半年一會的定期機制,扁、馬政府並維持相同作法。但過去由我國國安會秘書長與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會商,這次李大維與波頓會晤,提升為「國家安全顧問」層級,因此被稱為台美斷交後「雙方國安高層首長」首度會晤。

外交部在是宣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的新聞稿中,揭露李大維日前訪美,以及會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與其他政府官員。涉外人士指出,李大維也與美官員與我邦交國帛琉、馬紹爾官員見面,這也是首次有台美官員共同與邦交國官員見面。

外交部表示,為明確反映我國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的工作內涵,經與美方充分協調溝通,決定將「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CNAA)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TCUSA)。外交人士指出,這是首次將「台灣」(非台北)放入台灣對美事務機構名稱。

外交部指出,美國依據1979年「台灣關係法」規定,成立美國在台協會(AIT),作為執行美國政府與台灣相關事務的代表機構,台灣相應於同年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作為AIT的對等機構;經過台美雙方不斷協調與共同努力,終於針對新名稱取得共識。官員表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的更名,仍須經過國內行政程序,待程序完成後,將舉行揭牌儀式。

新聞眼/夾美陸兩強間 台灣,小事大以智

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訪美,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會面,以及「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兩件消息對於面對黨內外挑戰者的蔡英文總統,大有及時雨的效果。

如果要以「對美關係熱度」打分數,蔡政府的成績高過馬政府,更遠超過被小布希定位為「麻煩製造者」的扁政府。然而,分數的高下,還是受到「考題難易」的影響。

從歐巴馬後期,遏制北京崛起的態勢逐漸明顯,川普政府上台後,雙方對抗化暗為明,最近的貿易大戰更使衝突白熱化。當今美國政界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可說只有「鷹派」與「更鷹派」的差別。以外交部長吳釗燮的意識形態掛帥、以及粗魯發言風格,卻能爭取到近年最佳美台關係,可說是生逢其時,成為時勢造出的英雄。

中共政權如今儼然已成為華府的頭號對手,但不同於過去美蘇的冷戰,如今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除了政治上的新舊霸權爭雄,彼此也都是對方最重要貿易對象。雙方固然都想占上風,但打壓對方的同時,卻又可能傷害自身的利益。這使得廿一世紀的「新冷戰」,面向之多元與彼此利害之交錯,複雜程度不可和單純政治軍事對抗的「舊冷戰」同日而語。

在兩強相鬥,且充滿曖昧與不確定的情況之下,我方應該抱持的角色,絕對是「小事大以智」。高雄市長韓國瑜先前提及「安全靠美國,經濟靠大陸」,句子雖然嫌過度簡化,但也傳神顯示,我方的角色,正如夾在相互角力的兩頭大象之間,任何一邊都無法輕忽,只能抓緊象腿之間的空隙,每一個角度都要小心思量。

(聯合報)
--
台美關係大突破!北協更名 台灣美國同框

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天在推特上表示:「我們與AIT對口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將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真的好愛這個名字!」同時,外交部首度公開證實,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日前訪問美國,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會晤,並與美國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雙雙創下先例。

台灣美國對等放入名稱

外交部指出,近年來經我政府努力不懈,積極爭取我國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的名稱,更能切實反映實質業務及台美關係內涵,經過台美雙方協調,終於就新名稱取得共識,決定將「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Coordination Council for North American Affairs,CCNAA)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Taiwan Council for U.S. Affairs,TCUSA)。

蔡英文總統昨接見「世衛行動團」致詞提到,北協正名不僅見證了台美關係的穩固,也代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一定會越來越多。蔡總統表示,新名稱來自台美之間的共識,第一次把「台灣」和「美國」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象徵台美關係緊密,存在良好互信。

涉外人士指出,過去3年,台灣政府在處理兩岸跟國際事務上的路線前瞻與高度穩健,北協的正名並不是象徵性的個別事件,而是近來台美在各領域上關係快速進展的一部分。

李大維會晤美國安顧問

此外,外交部主動證實,李大維本月13日至21日訪問美國,與美方重要官員會面,其中包含一向對台灣友善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據了解,李大維此行也與美方官員一同與我太平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官員見面。外交人士表示,這也是首次有台美官員共同與我邦交國官員見面。

外交部表示,李大維會晤來自包括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研究院及喬治城大學等智庫亞洲議題學者,及其他美國政府官員。同時也與美國政府官員共同會晤我邦交國政府官員,重申對自由及開放印太地區的支持與承諾。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表示,國安會祕書長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以前就有會面,只是地點不清楚,而且外交部更不會主動公布。

兩強夾縫 更要懂得生存之道

過去3年來,蔡英文政府丟了5個邦交國,唯一能夠拿出來的成績似乎只剩下「台美關係突破」,在外交政策上的作為,也確實是一面倒靠向美國。

「親美抗陸」是蔡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到目前為止也做得有聲有色,親美確實收到成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與蔡英文通電話,美國國會不斷通過友台法案、美軍軍艦穿越台灣海峽越來越頻繁,在國際場合上公開聲援我國參與國際組織,現在又有「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以及美方允諾李大維與波頓會晤的消息公開。

美國是世界上的強國,也是台灣生存的最大靠山,親美是歷任政府的必然政策,尤其在美陸爭霸之際,親美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蔡政府堅持抗陸的結果也應該要好好考慮。

為了與美國更加親近,台灣確實付出了代價,比如說在「川蔡通話」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但是對於蔡政府而言,5個邦交國,當然比不上一個美國來得重要,北京逼得越緊,蔡英文就越往華盛頓靠近,兩岸關係就更每下愈況。

在蔡政府帶風向下,民間越來越瀰漫一股美、陸選邊站的氛圍。然而,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台灣夾在美陸兩強之間,保持亦敵亦友、非敵非友才是對於小國而言風險最低的生存之道。

更何況,台灣的附加價值來自於美陸爭霸,一旦雙方達成協議,台灣在美國眼裡,又還會有多少利用價值?屆時再修補與陸的關係,恐怕是亡羊補牢。

學者觀察 實質進展更重要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象徵台美關係又有進展。學者認為,北協正名是美國拉攏台灣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正名之後,實質關係的進展才更重要。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說,從外交部的立場,任何進步都是彰顯雙邊關係變得更好,都會用力去推,但改名字之後實質進展才是最重要。

黃介正又說,1994年柯林頓總統檢討對台政策,當時我方最高目標就是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中的「經濟文化」字眼拿掉,只是當時沒辦法成功,現在台美友好的氛圍下,蔡政府不無可能再往這個方向努力。

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認為,北協之所以更名,間接原因是因為《台灣關係法》,「人家國內立法都直呼『台灣』二字,現在這個已經虛級化的白手套機構,為何不能有台灣二字?」

黃奎博說,過去3年台灣對美國百依百順,所以美國現在就略施小惠,讓外界看起來美國跟蔡政府的關係很好,也讓蔡英文多一項政績可以跟國內展示。對於美國來說,北協更名只是書面工作,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但未來台美的實質關係進展仍要再觀察。

前外交部長程建人認為,目前整個情勢看來,美國在拉攏台灣,台灣也在拉攏美國,這又跟美國與大陸關係的發展相關聯,現在不光是雙邊問題,也是三角問題,更是區域性的問題。

程建人表示,美國同意北協更名,是美方對崛起中的中國大陸所採取的動作之一,也是現任美國政府希望加強與台灣關係,具有其政治意義。

美參議員提台北法案 助台固邦交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23日聯手多名重量級參議員,提出《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of 2019,簡稱《台北法案》)。法案旨在支持台灣維繫邦交,還授權行政部門採取部分措施,避免他國對台不利的行動。外交部表示,感謝美國及更多理念相近國家的仗義聲援。

《台北法案》由賈德納和西半球小組主席盧比歐(Marco Rubio)、柯寧(John Cornyn)、昆斯(Chris Coons)等參議員共同提出。法案除重申美國對台安全承諾,也授權行政部門利用降低外交關係、減少援助等方式針對與台斷交的國家採取外交行動。法案同時要求國務院定期向國會提交台灣邦交相關報告,內容包括協助維繫邦交及強化非邦交國關係等。

在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方面,法案也要求美方出席國際組織的代表,透過發言及投票等力挺台灣取得會員或觀察員身分,政府要在美陸互動的場合表達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立場,並依據《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階官員訪台。

賈德納表示,美國要出面回應北京的施壓行動,並向其他國家發出明確訊息:「如果支持中國、壓迫台灣,後果自負」。盧比歐則強調,北京政府施壓台灣的行為不能置之不理,「我很自豪能夠與我的同事一起重新制定法案,重申我們對美台關係的承諾,並允許國務院對改變台灣外交關係轉向支持中國的政府採取外交行動」。

外交部表示,未來將密切觀察該法案發展動向及審議情形,同時在台北及華府兩地與美國政府持續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繫。

(中國時報)
--
中國官媒海峽衛視違規採訪 政府將查處

未獲我方核准來台駐點採訪
中國官媒「海峽衛視」並未獲我政府核准來台駐點採訪,不過,有民眾最近在台北西門町及台師大附近看見記者在路上街訪,並誘導民眾回答問題。對此,陸委會昨表示,將會同移民署、文化部進行查明,並做必要的處置;政府尊重並保障新聞自由,但絕不容許陸媒在台從事與許可目的不符、分化台灣內部的各種作為。

有網友指出,四月時在台師大門口等人,有中國媒體兩人一組,一位拿攝影機、另一位拿麥克風和黃色紙板,以街訪形式進行訪問。但紙板問題寫著「民進黨政府推動核一核二退役,你覺得?」選項為A:蔡英文罔顧民意,藐視公投;B:台灣不會缺電,不會影響經濟。兩個選項都具有既定立場。

該名網友說,上週三中午這組人又出現在台師大附近,詢問路人對卸任元首出境管制辦法的意見,這一次,他們的麥克風上寫著「海峽衛視」。

街訪內容 誘導民眾回答問題
也有網友指出,四月時在西門町看到「海峽衛視」街訪,當時街訪內容為「民進黨內有官員講話越來越極端偏激,你怎麼看?」他還拍下照片,貼在臉書上。

據中國的「百度百科」資料顯示,「海峽衛視」是中國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衛星頻道,節目內容主要環繞著福建和台灣兩地,背後有中共中央及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支持。「海峽衛視」去年五月曾在節目中,公布了自製的十三張「台獨份子」撲克牌,包括總統蔡英文、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等人,當時即引發議論。

目前政府僅開放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新社等十家中國媒體、三十一人來台駐點,十家媒體都是官媒。成大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洪敬富曾指出,中國官媒向來為黨國服務,相關部會應在國家安全與新聞自由的平衡下,重新審視現行中媒來台駐點的相關規定。

(自由時報)

國際

川普訪日 「令和」首位國賓 展現美日同盟 安倍安排帝王級接待

美國總統川普昨抵達日本展開訪問行程,成為日本令和時代第一位到訪的外國元首,也將成為德仁接任日皇後接待的第一位國賓。川普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討論貿易和軍事議題,而安倍為展現美日同盟、緩解川普對日本的貿易報復,細心安排打高爾夫球、看相撲、登護衛艦等行程,極盡奉承之能事。

川普昨傍晚抵達東京羽田機場,他在專機即將降落時發推文稱,「正準備和第一夫人瑪蓮妮亞抵達日本,我們期待很快看到每個人。」川普上月才在白宮接見安倍,下月也會到大阪參加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並與安倍會晤,但川普此次仍搭了14小時的飛機從美國抵達日本,顯示他看重成為令和時期和日皇德仁的第一位國賓。
川普到達東京首項行程,是到美國駐日大使官邸會晤日本商界領袖,他表示美國對日本有龐大貿易逆差,希望改善貿易不公、日本商界在美增加投資。
川普啟程時表示將與安倍討論貿易和軍事議題,日本共同社對此報導,川普將力爭避免把美日貿易衝突檯面化,但對川普來說,貿易談判非常重要,所以也可能出現向日本施壓的狀況;另外,川普和安倍可能透過此次會面確認「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戰略構想,以及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而繼續維持對北韓的制裁。

美國延遲加徵汽車稅 換取日增加進口農產
其實,川普在抵日前幾天,就已經宣布對日本汽車和汽車零件加徵關稅延後180天,這讓安倍在面對7月參議院選舉時,可以稍微喘口氣;與此同時,日本也宣布對美國牛肉解禁,這是日本近16年來,首次對美牛全面開放。中國智庫「察哈爾學會」助理研究員吳建樹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川普和安倍可能在明天會談中達成協議,美國以延遲對日本汽車加徵關稅,換取日本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
安倍向來擅長處理與川普的關係,他上月訪美時,和妻子安倍昭惠在白宮為瑪蓮妮亞慶生;此次川普到訪,安倍除安排與川普共進晚宴、一起打高爾夫球,還安排一起看相撲、登上日本加賀號護衛艦視察。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政策分析師沃特斯指出,這些都是安倍溫情攻勢的一部分,目的是促使川普減輕對日本的經濟壓力,「我會說,安倍一直擅長維持關係,避免事情可能變得更糟。」

安倍促談判冷靜繼續 川普被指秀「真朋友」
川普此次訪日共計4天3夜,除東京都外,還會到千葉縣、神奈川縣,對維安構成重大挑戰,日本將動用2.5萬名警力投入維安工作,比川普2017年訪日時還要多出4000人。
昨天為迎接川普專機降落,羽田機場內約800個垃圾桶和機場大廳內投幣式寄物櫃都全數暫時禁止使用。
早稻田大學貿易專家浦田秀次郎指,安倍為川普安排帝王級接待,是想讓美日貿易談判冷靜地繼續下去,不像美中貿易戰那樣刀光劍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外交學者古特曼指川普也可藉此行展示,他在國際社會是有「真朋友」。

川普觀賽維安升級 相撲迷受干擾爆氣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將到東京兩國國技館觀看大相撲夏季賽事最後一天比賽「千秋樂」,不只令主辦單位人員人仰馬翻,有相撲迷更直言場館保安大大加強,感到麻煩,影響觀賽氣氛與心情,寧願放棄一年一度觀賞千秋樂的機會,避免看到一肚子氣。
《日本時報》報導,千秋樂門票不易得,83歲的古島賢三(譯音)的前排票更是珍貴,是他等了8年、請兩人推薦並且每6年繳交近120萬台幣會費加入相撲迷組織,才得到的福利。以往他除非生病否則從未錯過,但今年他決定忍痛放棄現場觀賽的樂趣,「我的柺杖和輪椅可能會帶來不便。我不在乎有機會看到川普,我只想享受相撲。」

主辦單位日本相撲協會職員私下也叫苦,為了接待川普從座位到保安都要特別安排,包括要在「升席」(最多可供四人席地而坐的方形區域)特別設椅子給他;門票要實名登記,要報上地址電話;觀眾禁攜瓶裝和罐裝飲品入場,不少人期待的相撲什錦火鍋也禁售;甚至連嬰兒休息室也關門。另外還要因應一旦橫綱落敗、觀眾會擲坐墊的情況,如何防範川普被擊中更叫人費思量。有相撲協會人員苦笑說,近期連日奔波,「根本顧不上看比賽」。
由於場館是碗狀設計,方便觀眾從高層俯視土俵,為確保川普安全,他周邊要安置不少特勤人員,協會得扣下相當部分的座位。
古島對此最憤憤不平,「許多相撲迷都渴望看千秋樂,那些座席該給他們才是。」他坦言希望有專人為川普講解相撲的歷史和儀式,令他明白「這並非只是一種運動而已」。

(蘋果日報)
--
川普二訪日本 令和首位國賓

貿易戰正熱 此行協議難成
刻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二十五日呼籲日本企業領袖增加對美國的投資,稱目前是投資美國的最佳時機;日本在美日貿易上享有極大優勢,但川普誓言透過談判使之更為公平。這是川普上任後第二度訪日,目的在於展現美日即便在貿易存有歧見,雙邊關係依然深厚。

川普的專機在日本時間二十五日傍晚五時(台灣時間同日午後四時)抵達東京,就此展開四天訪日行,隨行者包括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日本警察廳表示,川普訪日期間,共動用兩萬五千名警力進行保安。上一次在日本停留四天三夜的美國總統,要追溯至一九九二年的老布希。

川普下機後,在美國駐東京大使館對日本企業界開講,面對在座者包括豐田、本田與日產等日本頂尖企業的高層,川普說,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多年來在美日貿易上享有極大優勢,「這沒關係,也許這正是你們如此喜歡我們的原因」;但他誓言,在簽署解決貿易不均、剷除對美出口障礙與確保雙邊關係平等互惠的協議後,美日貿易關係會變得「稍微公平一點」。

川普透露希望很快就會針對美日貿易做進一步宣布,以及在未來數月有若干重大宣布。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在二十七日舉行高峰會,就北韓核子與飛彈計畫及美日貿易等問題交換意見;但美國官員認為,雙方不太可能在川普訪日期間就貿易達成協議。川安高峰會之前,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與美國貿易代表萊席爾,已於二十五日就農產品與工業製品關稅等問題,舉行部長級會議。會後茂木敏充表示,雙方仍有歧異,需要加深對彼此立場的了解。

川普此行另一大重頭戲,是在二十七日一早覲見本月初登基的新天皇德仁,成為日本改元令和後,天皇所接見的首位外國元首。全球第一看似很對川普的胃口,他在出訪前的二十三日記者會上就說,安倍曾說他很重要,是貴賓,而且是唯一的貴賓…「我是兩百年來最大盛事的貴賓」。此外,川普此行還將與安倍打小白球、前往兩國國技館觀看相撲比賽,以及在賽後進入比賽場地「土俵」頒獎給優勝的相撲力士。川普二十八日預定訪問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海上自衛隊基地,與安倍一同登上出雲級護衛艦加賀號視察。

川安頻頻見面 安倍大玩奉承外交

不是所有外國領袖都能受邀到美國白宮出席慶生會切蛋糕,特別是壽星大人為當今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川普。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妻子昭惠做到了。安倍堪稱美國總統川普在國際政壇最麻吉的老友,也是少數迄今仍未與川普鬧翻的國家元首;如今川普偕妻訪日,安倍對川普的各種奉承討好,也被放大檢視。問題是,值得嗎?

為了回報上月訪美時所受到的款待,安倍明顯卯足勁為來訪的川普安排各種有錢也買不到的儀式性活動,像是觀賞日本國粹大相撲比賽與頒發獎盃、成為全球第一位覲見日本新天皇德仁的國家領導人,以及出席在座者包括天皇德仁與皇后雅子在內的國宴。美國官員曾透露,川普此行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不高,加上川、安兩人一個月後在大阪的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還會再見,川普這趟訪問的目的,顯然是私多於公。

迎合川普成效受質疑
對安倍而言,極力討好川普不過是觀察到川普把外交當私交。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東北亞資深研究員後藤志保子說,日本政府的策略打從一開始就是直接與川普打好私人關係,因為日本很清楚,哄好川普才能獲得他的另眼看待。慶應大學教授中山俊宏則說,日本很清楚川普的爭議性本質,日本朝野的共識是,若要擁抱川普,就要欣然接受他的一切。

但隨著川普上台超過兩年半,日本海內外部分觀察家開始質疑,日方的迎合到底有沒有收到成效。日本法政大學教授山口二郎認為,安倍不過是在討川普歡心,以及藉由把川普訪日搞成政治奇觀秀,遮掩自己拿不出外交成果的失敗。東京大學教授矢口祐人指出,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我只是不懂我們為何要如此奉承美國政府。」

(自由時報)
--
川普訪日聚焦貿易 要求「美日貿易應更公平」

與40位日本企業家餐敘

美國總統川普廿五日傍晚以國賓身分飛抵日本訪問,隨即與四十位日本企業家餐敘。川普在晚餐會演講表示,「美日貿易應該要更公平」,展現與日本企業領袖親密姿態的同時,也不忘「下單」要求削減美日貿易赤字。

令和首位國賓 獲高規格接待

川普是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後招待的首位國賓,獲日本高規格款待。他在專機上透過推特表示,期待代表美國與日皇見面,也將和他的朋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討論貿易及軍事議題;專機降落前又再度透過推特表示,已和夫人梅蘭妮亞做好抵達日本的準備,很期待馬上能和大家見面。

雖然美國政府高官事先透露,川普此行主要目的是祝賀日本進入新時代,向全世界展示前所未有的強大美日同盟關係。但川普會不會在日美貿易問題上強烈要求日本讓步,仍受到高度關注。

獲邀出席川普晚宴包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等積極在美投資的日企,領域橫跨汽車、貿易、金融等。川普一一寒暄,盛讚「全球最偉大的四十位企業領袖都在這」,他感謝這些企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還希望日系企業能加大投資力道。

明天峰會 有意加大施壓安倍

川普致詞時表示,美日間建立了有史以來最親密的關係,但在令和時代,希望雙方經濟合作能得到進一步加強。「期待不久將來能發布有關貿易的一些消息,若能在幾個月內做出重大宣布更好」。廿七日將舉行美日峰會,川普有意加大對安倍政府的壓力;廿五日晚間,美日也再次舉行了貿易協議部長級談判。

將視察出雲級護衛艦加賀號

但川普也表示,「這次訪問也是為了表達特別祝賀,不僅僅是為了談論貿易」。川普廿六日將與安倍共打高爾夫球、觀看大相撲比賽。廿七日將會見日皇德仁,並與安倍舉行領袖會談;廿八日將與安倍一同登上日本最大級、出雲級護衛艦加賀號視察。

美日峰會 將聚焦北韓飛彈、制裁伊朗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廿五日表示,北韓本月上旬發射短程彈道飛彈,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這是川普政府高階官員首度明確指責北韓違反安理會決議。

美國總統川普廿五日飛抵日本訪問,在他抵達前夕,波頓在東京向媒體做出上述表示。北韓問題預料是廿七日美日峰會主要議題之一,波頓發言顯示美日很可能繼續推動對朝制裁,並有意在峰會前再次強調美日同調的團結氣氛。

日媒認為,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都有意向世界展示前所未有強大的美日同盟。川普此行將與安倍一同視察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基地,將共同登上日本將進行航艦化改裝的最大級護衛艦加賀號視察,屆時將出現兩人在艦上揮手畫面,被視為美國承認日本在亞太地區軍事角色的象徵性一幕。

波頓透露,北韓問題、伊朗問題都將成為美日峰會討論議題。

對於安倍晉三呼籲在無預設條件前提下,將與北韓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舉行日朝峰會,波頓也公開表示支持,此舉或能大大有益於北韓放棄開發核武器,解決日本人遭北韓綁架的問題。波頓表示,川普二月底在越南舉行的美朝峰會上,曾多次提及綁架問題。

波頓重申美方仍維持繼續與北韓針對去核化交涉的立場,「大門一直敞開。之後就看金正恩走不走進來了。」波頓也提到,北韓政策特別代表比根願在任意時間地點舉行會面,但北韓方面沒有回應,暗示美朝談判仍陷於膠著狀態。

當調人 搶對話…安倍下月訪伊 等美點頭

日本安倍政府以高規格款待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展示兩人深厚的私交,有意藉此提高日本在國際社會的發言分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在研議六月中旬訪問伊朗,扮演美伊之間的調人。

日媒指安倍有意藉日本與美國和伊朗雙方都有深厚關係的優勢,在美伊因核子協議與經濟制裁而導致軍事緊張之際,透過扮演「調停人」的角色,提升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此舉能否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也將成為焦點。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廿五日在東京表示,伊朗局勢緊張,十分嚴峻。對於安倍研議下月訪問伊朗,波頓僅提到伊朗問題會成美日峰會會談的議題之一。

波頓被視為對伊朗政府強硬派,他比川普提前一日、廿四日便飛抵日本,在首相官邸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會談約四十五分鐘,外界判斷兩人應是針對伊朗情勢交換意見。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美國已了解安倍有意訪問伊朗一事,「認為首相(安倍)能徵得同意」。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廿四日在例行記者會中雖表示訪問伊朗一事沒有任何定案,但表示「我國願利用與伊朗的傳統友好關係,為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貢獻。希望繼續致力於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態度十分積極。

美國華府去年退出核協議並重新祭出單方面制裁,對德黑蘭造成嚴重衝擊;伊朗外交部八日宣布,決定停止履行二○一五年核協議的部分承諾。伊朗外交部長查瑞夫十六日突然訪日,與安倍、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等人會談。安倍當時曾表達對中東情勢憂心,並希望伊朗能持續履行核協議。

討川普歡心 日本「開足馬力」

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歐洲領袖的關係只能說差強人意,但當川普來到亞洲,他發現自己被朋友圍繞。

川普的重要夥伴澳洲總理莫里森和印度總理莫迪最近都連任成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無所不用其極討川普歡心,可以說是吹捧川普的模範。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中山俊宏是華府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他說,日本很清楚川普是個爭議人物,美國民主黨彈劾川普的聲浪愈來愈高,不過,「日本有個共識,就是如果美國民眾選了川普,我們日本人就不該批評他,我們該做的是好好處理這段關係」。

中山俊宏說,法國總統馬克宏「剛開始企圖透過細微的差別待遇,讓川普感受善意,但沒能成功,所以日本政府和日本人了解到,想讓川普印象深刻,你得開足馬力」。

曾任澳洲國防部官員、目前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擔任美國國際同盟專案主任的巴肯說,安倍是國際社會中善於討川普歡心的模範人物,他把兩人關係轉為私人關係,並透過私下管道解決事情。

巴肯說:「歐洲人因應川普現象的方式完全錯誤,如果你只顧著回應川普的公開言論和推特連珠砲,只會製造惡性循環。亞洲人辦外交一向不用公開喊話這一套。」

自從川普二○一六年當選以來,安倍想方設法取悅川普,除了贈送川普鍍金高爾夫球桿之外,還千里迢迢搭機飛到美國,為川普夫人梅蘭妮亞慶生。安倍這次更是超越以往,讓日本國技相撲比賽為了川普打破傳統慣例,還出動新日皇招待川普。

川普抵達日本第一件事...先見40位日本企業老闆

美國總統川普25日傍晚以國賓身分飛抵日本訪問,隨及與40位日本企業家共進晚餐。川普在晚餐會演講表示,「美日貿易應該要更公平」,展現削減美日貿易赤字的強烈意念。

獲邀出席川普晚宴包括軟銀董事長孫正義、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等積極在美投資的日企,領域橫跨汽車、貿易、金融等。川普一一寒暄,盛讚「全球最偉大的四十位企業領袖都在這」,刻意展現與日本企業的親密關係。他感謝這些企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並希望日系企業能加大投資力道。

川普致詞時表示,美國和日本正持續進行談判,他認為兩國之間的貿易應該能更加公平。他說,美日間建立了有史以來最親密的關係,但在令和時代,希望雙方經濟合作能得到進一步加強。「期待不久將來能發布有關貿易的一些消息,若能在幾個月內做出重大宣布,更好」。

日媒分析,27日將舉行美日峰會,川普此刻正有意加大對安倍政府的壓力。

川普與日本企業餐敘同時,日本經濟財政擔當大臣茂木敏充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也舉行了會談,這也是自四月以來第二次的部長級談判。讀賣新聞指出,賴海哲訪日行程是突然決定的,顯示川普面對明年總統大選,需要儘快在對日貿易談判中取得美國國民看得見的成果。日本方面則希望再次確認迄今為止進行的貿易談判的進展情況,由於6月在大阪舉行廿國集團峰會(G20)時,預料將會再次舉行美日峰會,日方希望在此之前釐清方向感。

川普是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後招待的首位國賓,獲日本破格高規格款待。他在專機上透過推特表示,期待代表美國與日皇見面,也將和他的朋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討論貿易及軍事議題;專機降落前又再度透過推特表示,已和梅蘭妮亞做好抵達日本的準備,很期待馬上能和大家見面。雖然美國政府高官事先透露,川普此行主要目的是祝賀日本進入新時代,向全世界展示前所未有強大美日同盟關係。但川普會不會在日美貿易問題上強烈要求日本讓步,仍受到關注。

碰壁北韓 貿戰槓陸…川普再擁「邊緣人」安倍

美國總統川普抵達日本訪問四天三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在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關係由熱轉冷之後,過去一年被邊緣化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重新獲得川普關愛的眼神,安倍對川普的長期投資終於有了回報,他大可以對來訪的川普說:「我早就跟你說過了。」

在亞洲領袖中,安倍對北韓的立場最強硬。川普上台之後,對北韓採取極限施壓政策,安倍完全配合。但是川普突然轉向以外交解決北韓核武危機,與金正恩舉行兩次高峰會,安倍跟不上華府的腳步,明顯地被邊緣化。

美國貿易政策亦然。川普上台後,在貿易政策上對日本表現出很強的敵意,超乎日本的預期。川普去年抱怨,日本「多年來在貿易上重擊我們」。

但如今情勢逆轉,川普與金正恩的二次峰會破局,美中貿易協商在最後關頭沒談成,貿易戰陡然升高,川普亞洲政策的兩大支柱搖搖欲墜,安倍在川普眼中又變得更有吸引力。對安倍來說,川普訪問日本的時機再好不過。

美中貿易戰升高,美國消費者將深受其害,許多過去支持川普的農民和企業也很困惑和不滿。

維吉尼亞州的大豆農柏德告訴CNN:「美國總統欠農民一個行動計畫。農民是他的基本盤,他們協助他當選,現在當我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背叛美國農民。」

川普將在貿易上向日本取暖。美日雙方上月就兩國之間的貿易協定舉行第一回合協商,川普談到有必要降低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去年達到六百七十七億美元,但川普的顧問和國會兩黨議員都促請川普不要對日本施加關稅,應集中火力對付中國。

與日本達成貿易協定,紓緩美國消費者和農民在貿易戰中受到的壓力,將是川普的一大勝利,也有助於華府繼續向中國施壓。

川普在安全議題上也需要日本幫忙,不只在北韓問題上。

美國與北韓的談判若徹底失敗,南韓總統文在寅不太可能恢復對北韓極限施壓,這使得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更重要的盟邦。日本已增加國防支出,包括與美國國防工業簽訂大合約。

國際關係專家史拉西克最近在CNN撰文指出:「美日對北韓的一致立場,將對金正恩和他的保護人中國造成更大的壓力。」他並且指出,日本是美國「最重要的廿一世紀盟邦」。

安倍不計毀譽吹捧川普 法新社:堪為模範

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歐洲領袖的關係只能說差強人意,但當川普來到亞洲,他發現自己被朋友圍繞。川普的重要夥伴澳洲總理莫里森和印度總理莫迪最近都連任成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無所不用其極討川普歡心,可以說是吹捧川普的模範。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中山俊宏是華府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他說,日本很清楚川普是個爭議人物,美國民主黨彈劾川普的聲浪愈來愈高,不過,「日本有個共識,就是如果美國民眾選了川普,我們日本人就不該批評他,我們該做的是好好處理這段關係」。

中山俊宏說,法國總統馬克宏「剛開始企圖透過細微的差別待遇,讓川普感受善意,但沒能成功,所以日本政府和日本人了解到,想讓川普印象深刻,你得開足馬力」。

曾任澳洲國防部官員、目前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擔任美國國際同盟專案主任的巴肯說,安倍是國際社會中善於討川普歡心的模範,他把兩人關係轉為私人關係,並透過私下管道解決事情。

巴肯說:「歐洲人因應川普現象的方式完全錯誤,如果你只顧著回應川普的公開言論和推特連珠砲,只會製造惡性循環。亞洲人辦外交一向不用公開喊話這一套。」

自從川普2016年當選以來,安倍想方設法取悅川普,除了贈送川普鍍金高爾夫球桿之外,還千里迢迢搭機飛到美國,為川普夫人梅蘭妮亞慶生。安倍這次更是超越以往,讓日本國技相撲比賽為了川普打破傳統慣例,還出動新日皇招待川普,引發物議。

(聯合報)
--
川普訪日 籲增加對美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25日展開任內第二次日本行,也是令和時代接待的首位國賓。從日方為他做的安排可看出,川普此行備受日方禮遇。他首日行程先與日本企業領袖餐敘,呼籲日企增加對美投資,並批評日本在兩國貿易中擁有龐大優勢。

川普此行首站先與日本企業領袖在美國駐日大使官邸內餐敘,據日經新聞報導,與會的日本企業領袖約有30人,包括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軟銀董事長孫正義等,日產、本田、樂天等日本知名企業的領袖也都出席。

川普告訴在場的日本企業領袖,現在投資美國是前所未有最好時機,也不忘再度抱怨美國聯準會(Fed)政策讓美國經濟成長無法發揮完全潛能。

由於美日間的貿易談判仍在進行,川普也順道挖苦日本,並表示希望達成一份能處理兩國間貿易不平衡的協議。他說:「日本已經擁有優勢很多很多年,不過這沒關係,因為那或許就是為什麼你們那麼喜歡我們」;「透過這份協議,我們希望處理貿易的不平衡、移除對美國出口的障礙,和確保我們關係的平等和互惠。」「希望能夠很快宣布更多進一步的發展,在未來幾個月內有一些非常重大的宣布。」

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茂木敏充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同日會談後表示,兩人並未討論匯率或汽車出口關稅,不期望兩國領袖在27日峰會上達成全面或部分協議,雙方仍須努力縮小在貿易方面的分歧。

川普26日上午將與安倍一同打小白球,下午一同觀賞大相撲比賽,川普還將贈與比賽冠軍特製獎盃,晚上則與安倍夫妻共進晚餐;就在川普座機降落羽田機場一個多小時前,東京甫發生規模5.1地震,震央非常接近兩人預定球敘的地點。27日上午會見日皇德仁和皇后雅子,並與安倍舉行會談,預定28日下午返美。

邊緣人安倍 重獲關愛

美國總統川普25日下午抵達日本,展開四天三夜的國是訪問,CNN分析,在川普與中國與北韓領領導人的關係皆由熱轉冷之後,過去一年被邊緣化的安倍晉三重獲川普關愛的眼神,安倍對川普長期投資終於有了回報。

在亞洲領袖中,以安倍對北韓的立場最強硬。川普上台後,對北韓採取極限施壓政策,安倍完全配合。但川普突然轉向以外交解決北韓核武危機,與金正恩舉行兩次高峰會,安倍跟不上華府的腳步,明顯被邊緣化。

川金二次峰會破局,美中貿易協商在最後關頭沒談成,川普亞洲政策搖搖欲墜,安倍在此時變得有吸引力。

(經濟日報)
--
川普抵日招商 誓言貿易公平

美國總統川普25日抵日,成為日本令和時代第一位到訪的外國元首。晚間,川普在美國駐日大使官邸與日本商界領袖進行餐敘,他表示,日本在對美貿易上享有大幅優勢,誓言使雙邊貿易公平,並敦促日本商界領袖增加在美國的投資。

川普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乘坐總統專機「空軍1號」,於25日傍晚抵達東京羽田機場,展開為期4天3夜訪問。川普在專機上就推文道:「代表美國的我,期待與日皇見面。我亦將與我的朋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討論貿易及軍事問題。」

將拜會日皇 27日川安會

晚間,川普在與日本商界領袖餐敘時表示,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適合赴美投資。他還希望解決美日貿易不平衡問題,確保公平和互惠。他說:「在雙邊貿易上,日本享有大幅優勢已經很多、很多年,沒關係,或許這正是你們這麼喜歡我們的原因。」

川普26日將與安倍前往千葉縣打高爾夫球,隨後到國技館觀看大相撲比賽。27日上午,川普將前往日本皇宮,拜會本月剛即位的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他還將與安倍舉行首腦會談,就美日貿易問題以及如何攜手應對大陸、北韓、伊朗等問題交換意見。

貿易問題 安倍避重就輕

白宮國安顧問波頓25日上午在東京接受媒體採訪,針對北韓本月上旬試射短程彈道飛彈指出,「這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而對於第三次「川金會」,波頓表示「大門一直敞開。之後就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走不走進來了。」

一帶一路 美日對談焦點

27日登場的「川安會」,兩國貿易問題料將被提及,不過據悉,為免在峰會上暴露雙方分歧,安倍打算避免深入討論,希望僅止於確認加速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茂木敏充和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的談判。

據共同社報導,關於應對大陸,雙方將協商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安倍對大陸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擺出有條件合作的姿態,而川普不斷擴大美陸貿易摩擦,兩者能否達成共識將成為焦點。

圍繞美國和伊朗的對立,安倍將向川普表示自己正考慮訪問伊朗,有意利用日本與美伊同時友好的關係,為緩解雙方緊張做出貢獻。

川普扮和事佬 拉攏日韓抗陸

近來美陸之間「大國對抗」升溫,陸日關係則回暖,但日韓關係卻又不睦,這讓美國要在東北亞地區結成聯合陣線,以推進貿易戰等抗陸策略,實際上遭逢了難題。川普將連續兩個月訪問日本,一大用意可能就是為了處理這個棘手的局面。

除這次訪日,川普6月底還要出席大阪G20峰會,短短兩個月訪日兩次實屬罕見。不過從時間點來看,或可猜測原因。6月的G20峰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可能訪日,一旦成行,將是大陸最高領導人11年後再度訪日,意味著陸日關係回暖取得實質性進展。

對華府而言,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重要同盟,為其推動制衡大陸戰略的一大助力。但近期日本對「一帶一路」態度積極,與大陸的經貿合作也在加強,這或許讓川普意識到美日同盟有可能受損,因此要搶在習近平訪日前做好應對準備。不過,如何在經貿領域對日強勢,同時又防止日陸過於走近,對川普來說亦是挑戰。

另外,川普6月底亦要訪韓,時間可能在大阪G20峰會閉幕後。白宮國安顧問波頓結束訪日後,則將於28日先行訪韓。雙方除了商討北韓無核化議題外,也亟思鞏固美韓同盟關係。

據南韓《朝鮮日報》報導,近日美國不但要求南韓加入對華為之戰,又在「南海航行自由」上敦促韓方參與並支持美方,使得南韓夾在陸美之間進退維谷。陸美矛盾不僅殃及南韓經濟,還蔓延到了安全領域。在上述問題上,日本的配合度遠高於南韓,難保川普不會拿日為例向韓施壓。

在川普訪日前夕,美韓日澳海軍展開為期6天的「太平洋先鋒隊」聯合軍演,南韓海軍派出了「王建號」驅逐艦參演,據稱是礙於「此次美方的邀請比以往強烈」,顯係被趕鴨子上架。因為這次軍演不但帶有向大陸施壓意味,也是韓日在去年12月因日本巡邏機接近南韓軍艦引發衝突後,首次進行軍事交流。

由此可見,鑑於日韓關係不睦,美國為了聯合東北亞兩盟國抗陸,近期波頓與川普接連走訪日韓,免不了亦要扮演和事佬。

(中國時報)
--
美中貿戰 Wi-Fi聯盟踢出華為 藍牙料跟進

中國華為公司本月中被美國列入管制制裁名單後,陸續遭國際企業與產業組織「斷交」。制定無線網路規格與認證的Wi-Fi聯盟如今也把華為除名,華為面臨在業界重要規格制訂中失去發言權的危機。

無法參與規格制定 失去主導能力
《日經亞洲評論》網站昨報導,Wi-Fi聯盟(Wi-Fi Alliance)表示基於美國川普政府最近的禁令,已經「暫時限制」華為的參與活動。該聯盟成員包括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高通、博通、英特爾等產業巨頭,Wi-Fi規格幾乎是所有筆電與智慧手機都必須配備的無線網路通訊規格。
華為上周稍早也被制定記憶卡規格的SD協會除名,SD記憶卡是廣泛使用於電腦、相機與手機的儲存規格。華為遭到這些規格制定組織除名,還是可以使用這些規格,但是將沒有辦法參與規格的制定與研發,失去主導能力。
另據「Android Police」網站報導,依照川普總統禁令目前的影響狀況,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恐怕也將必須切斷與華為的往來。
一旦無法使用藍牙技術,華為手機將無法與市面上大量的藍牙無線喇叭、無線耳機、智慧手錶連線,可能成為壓垮華為手機業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總部位於美國,或使用到美國技術的企業或組織紛紛都表示必須停止與華為進行往來,失去安謀(ARM)、英特爾、高通、Google技術或產品的華為,企圖藉由自行研發的鴻蒙作業系統,發展海思晶片事業來繞過這些限制,華為也有可能在中國帶頭制定中國自己的無線通訊規格。但是要發展完備這些「備胎」困難重重,也難以打入國際市場。而像代工華為晶片的台積電,其先進產能與技術也無法在中國找到替代品。台積電目前未切斷與華為業務,已是中國關注焦點。

貿易戰火太旺 美中女主播爆舌戰

美國福斯電視台主播芮根(Trish Regan)本月在節目中表示美國別無選擇,必須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遭到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主播劉欣猛烈批評。芮根邀請劉欣上節目舌戰,對方接受,雙方將在本周三的福斯財經新聞台節目中交火。
芮根批評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美國每年損失高達6000億美元(約18.9兆元台幣),不得不對中國進行反制。劉欣則在上周發表的短片中抨擊芮根只是情緒化發言,芮根隨即在推特喊話:「嘿,中國國有電視台,讓我們對貿易來一場真誠的辯論!你指控我『情緒化』並且不曉得事實,錯誤!你指定時間與地點,我就會到!」

劉欣隨後回應說:「如果你是要真誠的辯論,那我們就在你的節目上做吧。我的名字不叫中國國有電視台,而是劉欣。」雙方昨約定本周三在芮根的節目上進行辯論。
中國環球電視網是中共官媒中國央視的海外分支,芮根遭到中共官媒對上,美國參議員盧比歐發推特說:「恭喜芮根獲得榮譽成就,也就是遭到中國說謊、欺騙、違反人權的中國共產黨攻擊。」

(蘋果日報)
--
華為被踢出Wi-Fi聯盟 藍牙傳跟進

繼SD協會、半導體標準組織JEDEC後 華為再丟制定話語權
《日經新聞》報導,美國祭出出口管制後,華為在未來科技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受限,無線網路認證組織Wi-Fi聯盟表示,已「暫時限制」華為參與該組織活動,以遵守美國禁令。這是繼制定SD記憶卡標準的SD協會、制定半導體標準的國際固態技術協會(JEDEC)後,最新剔除華為參與資格的全球科技標準設定組織。

Wi-Fi聯盟制定Wi-Fi無線網路的標準,參與廠商包括蘋果、高通、博通(Broadcom)、英特爾等手機和晶片大廠。SD協會已把華為從成員名單中剔除,二十四日聲明表示,此舉在遵守美國商務部的命令。

新機將不能安裝microSD卡插槽
華為目前雖仍可使用Wi-Fi和SD卡相關技術,但新發表的智慧手機將不能安裝microSD卡插槽;未來若失去兩組織成員資格,也將跟著失去參與其新標準制定的決策權。

JEDEC發言人表示,華為十七日通知決定自願中止其在該組織的成員身分,直到美國政府限制解除為止。不過,根據JEDEC網站,華為代表和副董事長Frank Yang迄二十四日仍被列為JEDEC董事。JEDEC成員包括高通、台積電、賽靈思、三星半導體、SK海力士、東芝記憶體等。

《日經》報導,標準設定組織變成全球科技業的新戰場,產業界競爭以影響技術朝有利他們的方向發展,華為若被這些組織排除在外,將削弱其國際競爭力,使國際擴張處於劣勢。一位晶片業資深主管表示,華為或可在中國境內發展自己的標準,但若走到國外、連結其他網路,就必須接受其他人採用的世界標準。

科技網站安卓權威(Android Authority)指出,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可能是下一個採取行動的組織,且可能是壓垮華為的最後一根稻草,因任何廠商內嵌藍牙功能的產品,都須經過其認證授權,包括無線耳機、喇叭、智慧家居裝置、健身追蹤器或智慧手錶等,可能讓華為手機毫無競爭力可言。

最大代工廠偉創力 暫停生產
《日經》指出,華為手機的最大代工組裝廠美商偉創力(Flex)已暫停部分華為手機的生產。《南華早報》則報導,據透露,微軟已停接華為新訂單、服務團隊已撤離華為深圳總部,Windows作業系統和其他內容相關服務被中止。

失去Google授權 華為手機恐自國際市場消失

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製造商中國華為(Huawei)處於前景不確定的生存危機,研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估算,一旦美國持續出口管制,華為今年手機出貨量將大減近四分之一,明年手機出貨量持續以相近幅度衰退,可能從國際市場上消失。據悉,華為在美國禁令後,正首次尋求約十億美元(約三一五億台幣)的大規模融資,以因應升高的財務壓力。

研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指出,華為若失去Google(授權),明年可能從西歐智慧手機市場上消失。圖為英國倫敦市中心的華為手機廣告。 (法新社)

撐不住?華為尋求10億美元融資
美國商務部一週前基於違背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的理由,把中國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禁止華為在未經許可下購買美國產品;該禁令適用於包括源自美國技術材料二十五%的產品及服務,其他國家供應商也可能受到影響,Google、安謀(ARM)等都已經暫停向華為供貨或更新服務。

華為手機今年出貨恐大減24%
路透報導,Strategy Analytics智慧手機策略主管隋倩表示,華為若失去Google(授權),明年可能從西歐智慧手機市場上消失;若美國禁令持續,今年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大減二十四%,明年再跌二十三%,但華為或可靠龐大的中國市場生存下來。

顧問機構Intralink半導體分析師蘭德爾直言,華為可能需要裁員數千人,並「在全球市場消失一段時間」。專家不認為華為可以靠本身技術自足,因其裝置必要的關鍵零組件和智慧財產,無法在美國以外取得。

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Edison Lee表示,美國出口禁令可能造成中國延後推出5G無線網路。產品比較網站PriceSpy指出,過去四天,華為手機獲點擊的次數較一週前大減二十六%;該網站每月吸引一四○○萬訪客。根據研調機構IDC數據,華為在歐洲智慧手機市占近三十%,去年全球出貨一半在海外市場。

彭博報導,華為美元計價債券價格近日跌至三個月低點;知情人士表示,華為正向銀行尋求美元或港元的境外貸款,總計約十億美元,還款期限鎖定五年及七年。華為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十二月止,無擔保銀行貸款總額三七○億人民幣(約一七○二億台幣),其中二十八億人民幣貸款在一年內到期。

貿易戰 美女來插花》 福斯女主播 叫戰中國官媒女主播

去年開打的美中貿易戰,正擴大為上億人熱議的兩國美女主播口水戰!美國「福斯財經網」女主播黎根(Trish Regan)十四日指控中國繁榮乃犧牲美國利益的結果,美方啟動貿易戰「別無選擇」;此說立刻引來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女主持人劉欣廿二日拍片反駁,強調「中國不會接受不平等協議」之餘,還稱「雙眼幾乎噴出怒火」的黎根是美國總統川普代言人。雙姝訂於美東時間廿九日下午八時(北京時間卅日上午八時)單挑,屆時直播辯論對戰。

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連美女主播都加入戰局!美國「福斯財經網」女主播黎根與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女主持人劉欣將在本週直播辯論對戰。(取自黎根臉書專頁)

黎根讚頌川普「睿智」點出美中「貿易戰已有數十年」一事:歷任政府過去不反擊,以致中國不僅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美國,每年還從美國偷走六千億美元智慧財產。

CGTN廿二日發布短片,派出女主持人劉欣駁斥黎根說法,她批福斯是川普政策吹號者,並指黎根偏差引用數據「鼓吹『經濟戰爭』」,深信美國乃「受害者」一事,更顯見她與「川普的美國」具有「共生」的代言關係。但「強迫別國接受不平等條約的日子,早就過去了」,把經濟當武器的手段「中國也可以玩,但中國會保持理性」,呼籲美方「平等地以禮相待」,否則無望產出雙方皆能接受的結果。

黎根廿四日再搬出更詳細數字,自稱成為對方最新目標,但「妳找錯對手了」。她請廿二日片中明顯拿「國家宣傳」讀稿的劉欣和「官媒」出面,「誠實」進行「真正的討論」。劉欣也不畏戰,推文允諾應戰,她將透過衛星連線,在對方「地盤」開打,屆時「翠西‧黎根黃金時段」(Trish Regan Primetime)節目精采收視已可預期。

(自由時報)
--
美中貿易場外戰!福斯女主播向中國女主播下戰帖

彭博資訊報導,美中貿易戰已延燒到兩國的主播台,福斯財經網(Fox Business Network)女主播崔西.雷根(Trish Regan)與中國大陸央視(CCTV)旗下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北美台女主播劉欣(Liu Xin)互相叫陣,雷根還下戰帖,找劉欣辯論。

劉欣原本要雷根在27日晚間辯論,就由福斯財經網轉播,後來發現當天是美國國殤日不適合,將另約下周一天舌戰。

雷根日前在節目中說,美國別無選擇,只有與中國打貿易戰。劉欣則在自己的節目中直接點名雷根,說雷根儼然是川普總統的代言人。

劉欣說:「她(雷根)把美國描繪成一個真正的受害者,意思是以前的美國政府在某種程度上被詭計多端的中國矇騙了。她非常肯定美國受害、如此憤慨,她的眼睛幾乎噴火。」

雷根立刻在節目中花11分鐘反嗆,並在推特上下戰帖,邀請對方辯論:「嗨#中國國營電視台──讓我們針對貿易來一場坦誠的辯論#。你譴責我『情緒化』,不了解事實,找錯對象!你挑個時間和地點,我會赴約!#崔西.雷根」

劉欣回應說:「我聽到了。我很快會再找你。但我不想玩扔泥巴的遊戲,如果這是你想要的。」

至周五晚間,主題標籤#福斯主播在被說情緒化之後,要與央視主播辯論#的貼文在新浪微博上的觀看次數超過2000萬,並有7600則評論。

被劉欣點名批評後,雷根周二(21日)在節目的開場白中說,「中國正在發起一場針對美國的全面資訊戰,而最新目標是我!是的,居然是我!就因為我敢於直言。」

雷根說,不要覺得她是美國女人就不懂中國,她將代表1.6億美國女性向14億中國人說話。

(聯合晚報)
--
美制裁華為 學者:全球半導體業衰退恐擴大

美國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單,美中貿易紛爭由關稅戰擴大至科技戰、學者認為,比起提高關稅成本,使華為「斷鏈」無疑對中國是更大打擊,但此舉也恐擴大全球半導體產業衰退幅度,美企也將付出代價。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美國此次打擊華為的措施,一定會相當程度衝擊美國半導體業的業績表現,統計2016至2018年,美國重要的半導體企業在中國業務比重平均達35%至37%,占比不低,個別企業如高通,比重還高達57%至67%。

劉佩真指出,禁售貨品、軟體或科技給華為,美國企業本身勢必會付出相當代價,進而影響整體半導體產業發展。綜合主要預測機構的看法,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額將比去年衰退1%至9%,隨美國下令禁售華為零組件,衰退幅度有可能再擴大。讓原本就因蘋果iPhone銷售下滑而衰退的半導體業前景,帶來更大變數。

劉佩真說,邁入新興科技發展的關鍵時刻,比起縮減貿易逆差,目前看來,美中兩強更為重視科技間戰爭;加徵關稅只是使成本上升,但出口禁令則直接可能造成華為供應鏈中斷,危及公司營運。美國希望利用這次機會,壓制中國整體科技業發展速度,突破中國以大量政策補貼、竊取專利等方式所扶持起的科技產業。

另一方面,美對華為下達禁售令,也使得夾在美中之間的各國企業,隱隱浮現靠邊站的壓力。劉佩真指出,從華為自行公布的92家主要供應商名單來看,最多就是美企與中企,接下來是日本,再來是台灣。目前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半導體設計軟體公司「安謀控股」(ARM)已加入禁售行列,預估美國若要加大禁售力道,下一波壓力將落在台灣及韓國身上。

她認為,預估對韓國的壓力將鎖定其記憶體強項,對台灣則是鎖定晶圓代工,尤其華為自行開發的麒麟晶片,正是採用台積電最先進的7奈米製程,在三星等其他廠商7奈米製程落後台積電狀態下,台積電為華為重要供應鏈的一環。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表示,韓國好不容易在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風波後,漸漸與中國修補關係,若主動表態響應華為禁令,可能使兩國關係雪上加霜。

孫明德說,對台、韓廠商來說,中國都是無法放棄的大市場,若主動配合美方,到時候美中床頭吵架、床尾和,又得面臨遭中國報復的風險;因此,比起日本等國的華為供應商,台、韓科技大廠動作會較為被動。

美中貿易戰升溫 外商轉向越南投資

統計顯示,今年初至今越南引進外資總額達167.4億美元,較去年成長69.1%。越南工業區主管單位表示,美中貿易戰去年開打以來,大批外商前往越南考察並完成租地設廠等手續。

越南計劃與投資部數據顯示,今年初至今越南引進外資總額達167.4億美元,成長69.1%,創下4年來新高;此外,今年初至今投資越南的外資到位資金達73億美元,年增7.8%。

今年以來共有1363項外商投資案獲越南政府簽發投資許可,金額達64.6億美元;另有505家已獲許可的外商申請擴大投資規模,增資總額為26.3億美元;另有3160家外商出資約76.5億美元,購買投資信託。

數據顯示,香港投資越南的金額達50.8億美元,排名第1;南韓與新加坡分別為26.2億美元和20.9億美元,分居第2和第3;中國與日本分別為20.2億美元和15.2億美元,分居第4和第5。

越南「青年報」新聞網站報導,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加速外商轉向越南市場的投資趨勢,近期來自中國的外商前來越南北部地區了解租地程序的情況日益熱絡。

位於海陽省(Hai Duong)安發Complex工業區(AnPhat Complex)的綠色安發塑膠股份公司董事長范映陽(Pham Anh Duong)表示,為了掌握美中貿易戰將帶來的商機,公司早已出資擴建安發Complex工業區,以迎接新的外資投資浪潮。

他說,去年底至今許多來自中國、香港與台灣的外商紛紛前來詢問投資手續與進行實地考察,其中多項長期租地合約獲得簽訂。

紅星集團(Sao Do)總經理阮成方(Nguyen ThanhPhuong)表示,美中貿易戰升溫後,許多來自中國的外商也已到紅星集團所管理的海防市(Hai Phong)南廷武工業區(Nam Dinh Vu)了解與商討租地一事。

他說,今年初至今,約有60家來自中國的外商前來向公司洽商租地,包括許多在中國設廠的美國和歐洲跨國集團在內,預計將會與15家外商簽約。

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研究國際關係與世界經濟的資深研究員丁功俊表示,美中貿易戰將產生外資轉向東南亞的趨勢,越南從中受惠,但若不做好投資許可評估,可能會接受技術落後且導致環境污染的投資案;因此,越南政府應做好準備及提高外資提案評估能力。

(中央社)
--
美陸女主播互嗆 30日舌戰

美陸貿易戰升級,燒到主播台。美國福斯財經網女主播崔西.雷根(Trish Regan)和大陸《環球電視網》(CGTN)主持人劉欣意外掀戰。雷根稱,大陸從美國偷走數十億美元,「我們別無選擇,只有一戰。」劉欣則在短片評論中,指雷根發言都是情緒宣洩和指責,少有實質依據。兩人約定台灣時間30日早上8時辯論,觀眾都拭目以待。

事情始於5月14日。雷根稱大陸占美國便宜,她說了3次大陸從美國偷走數十億美元。劉欣22日在節目中影射雷根儼然是川普的代言人,說她「非常肯定美國受害、如此憤慨,她的眼睛幾乎噴火。」

雷根次日在節目中反嗆,「抱歉,中國,你挑錯對象了!」她推文下戰帖,邀劉欣辯論:「中國官方電視台,不如我們就開誠布公來一場貿易辯論。你譴責我『情緒化』,不明事實-錯!你說個時間和地點,我赴約!」

劉欣第一時間推文回應:「我聽到了。我很快會再找你。但我不想玩扔泥巴的遊戲…」她接受在雷根的節目中進行直播辯論,還告訴對方,「我的名字不是中國國家電視台,我叫劉欣,你可以叫我欣。」最後兩人敲定30日直播辯論。

此事在大陸的社交網路掀起熱議,至前天傍晚為止,兩人的推特交鋒已在大陸微博網站吸引逾2000萬點閱。有網民呼籲央視跟進直播。這次大陸官媒點名美國主流媒體主持人,還是首次。

陸以華為模式 建構經濟霸權

大陸通訊業巨頭華為正陷入陸美科技戰的風暴核心。美國銀行家兼專欄作家戈德曼(David P. Goldman)最近表示,華為不僅是大陸實現海外經濟擴張的先鋒,同時也體現了大陸實施全球經濟霸權的組織模式。他說,華為創造的是一個「生態系統」,而大陸就是要透過這種模式,建立一個以大陸為中心的全球經濟秩序。

美國之音報導,戈德曼日前在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以「中國大戰略」為題演講。他說,華為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兜售其「生態系統」理念,即國家寬頻網路是新經濟「生態系統」 的核心,而電子商務、電子金融,就可能帶動國家經濟現代化。

戈德曼說,大陸目前並不想取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只想在全球建立一個以大陸為中心的經濟秩序,甚至希望得到美國庇佑。他說:「他們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信心,…擔負起一個重要超級大國的責任。」

不過,戈德曼稱,大陸最終還是要建立霸權的,且希望2035年是個突破點,屆時沒人可以阻止。他說,這個霸權有兩個戰略支柱,一個是經濟,另一個是軍事。他認為,大陸希望憑藉兩種手段實現其經濟大戰略,那就是技術霸權和「一帶一路」,與擔心大陸人盜竊自己的現有技術相比,大陸人利用技術創新,5G技術,將「南營發展中國家」納入大陸經濟體系,才是對美國地位的更大威脅。

按世界銀行的定義,「南營發展中國家」指的是亞、非、拉丁美洲等地區的中低收入國家。

戈德曼說,一旦大陸主導了「南營發展中國家」的轉型,這將會削弱美國的力量,使美國酷似「大英帝國」解體後的英國。他建議美國與日本等國聯手,打造「一帶一路」的替代項目,打破大陸「一帶一路」生態系統。

(中國時報)
--
烏克蘭 諧星總統 揪綜藝咖入閣 任用編劇當副幕僚長 上任1周逾5萬人連署罷免

毫無從政經驗的烏克蘭喜劇演員澤連斯基,上月意外假戲真做,選上烏克蘭總統。他上周一宣誓就職,日前受訪坦承當總統第一天很震撼,因為「工作一大堆」。而他的挑戰才正要開始,他一上任就宣布解散國會,還因任用演藝圈友人出任政府要職引起質疑;不滿他的民眾自上周三起透過電子連署要他下台,至昨為止已有5萬多人參與。

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上周一上台,隔天就宣布國會欠缺民意基礎,解散國會,提早舉行國會大選,拋出第一枚震撼彈。此後,他宣布的第一波人事布局也遭砲火攻擊。他任用自己的劇團「95街區工作室」製作人特洛費莫夫出任第一副幕僚長、編劇科斯提尤克出任副幕僚長,從小一起長大的劇團共同創辦人巴卡諾夫出任烏克蘭安全局第一副局長等。這讓人懷疑澤連斯基是否把治國大事當成表演事業。

攬爭議人物當官 遭質疑淪為傀儡
更令人質疑的是澤連斯基任用1+1電視台富豪老闆克羅莫伊斯基(Ihor Kolomoisky)的個人律師波格丹(Andriy Bogdan)擔任幕僚長。早在選舉時,外界就懷疑澤連斯基可能成為爭議人物克羅莫伊斯基的傀儡。克羅莫伊斯基由於涉及侵吞2016年國有化的銀行PrivatBank,造成逾50億美元(約1575億元台幣)虧損等爭端,被政府控告,他躲到以色列去。波格丹因曾任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政府的官員,依2014年通過的法律,他不得再擔任政府官員,但澤連斯基不顧此規定,仍決定要波格丹當他的首席幕僚。波格丹說自己的人事命令「於法於道德」都不違法,而且「澤連斯基相信這職位需由他信任的親近人士出任才行。」
此外,烏克蘭總統網站自上周三起,出現要求澤連斯基下台的請願,隔天就到達總統正視它的門檻2.5萬人連署。發起人寫道,澤連斯基其實並沒有73%選民的認同,投給他的很多是抗議前朝的票。他上台後的聲明和行動讓選民失望,打破人民暫時團結的情況,因此要求他下台。截至昨天連署人數逾5.3萬人。

澤連斯基 小檔案
★年齡:1978/01/25生,41歲
★學歷:基輔國立經濟大學法律系
★家庭:父親亞歷山卓為大學教授、母親瑞瑪曾是工程師;妻子歐蓮娜為劇團編劇,育有1子1女
★經歷:喜劇演員;劇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編劇
★作品:電視劇《人民公僕》、電影《辦公室戀情,我們的時代》等

高人氣助攻 人民公僕黨料掌國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上台,就以缺乏民意基礎為由宣布解散國會,提早在7月舉行國會大選,競選活動前天開跑。分析指出,澤連斯基的人民公僕黨民調領先,可望改寫由前總統波洛申科掌控的國會生態。
根據民調,2017年成立、宣稱走自由意志路線的人民公僕黨,以44%的支持度領先各黨。人民公僕黨的支持度領先,歸功於澤連斯基的高人氣,該黨可望成為國會選舉的大贏家。親俄羅斯的「反對平台黨」人氣僅次於人民公僕黨,約有10%支持度。分析家克拉斯耶夫表示,「俄羅斯在國會需要一股強大的親俄勢力」。由於民眾厭倦打仗,親烏克蘭政黨也越來越受歡迎。
在上月總統大選慘遭滑鐵盧的波洛申科也重振旗鼓,前天宣布其所領導的「團結聯盟」改名為「歐洲團結黨」,稱「我們熱愛戰鬥,但也夢想勝利」。但民調顯示,僅8.8%民眾支持波洛申科的政黨。
原定10月舉行的國會大選提早至7月21日舉行。目前國會450席中,有一半是政黨席次分配,一半是單一選區。政黨得票率必須超過5%,才能進入國會。澤連斯基有意將所有席次改為政黨席次分配,但已遭國會拒絕。

(蘋果日報)
--
才剛就任 烏克蘭人請願要求新科總統下台

烏克蘭總統官網自22日起出現兩份要求新任總統澤倫斯基下台的請願書,只要3個月內連署人數超過2萬5000,須呈交國家元首審議,根據官網,其中一份請願書連署人數已超過5萬。

諧星出身的澤倫斯基20日才剛宣誓就職。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導,兩項請願要求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知所進退的原因分別是,他對烏克蘭沒有具體的計畫,還有就是呼籲他6個月內兌現競選期間承諾,否則就捲舖蓋走人。

貝茲魯克(Maksim Bezruk)發起的請願書,連署人數已超過5萬。他表示,澤倫斯基無法團結意見不同與期許不一的烏克蘭人。他擬具的請願書指出:「你只是匯聚人民的不滿情緒,未做出具體承諾,也沒有確立政治目標;但你當選就任後,你得勾勒帶領國家前進的方向。」

貝茲魯克並說,澤倫斯基採取的初步措施令烏克蘭人民失望。他表示:「令人無法接受的狀況正在浮上檯面,那就是『有位公僕』對選民毫無憐憫。」

另個請願案的發起人米凱爾斯基(VadimMikhalsky)則呼籲,若澤倫斯基無法在6個月之內兌現競選承諾,應該下台。

每項請願案須於3個月內取得2萬5000人連署,並呈交國家元首審議。

(中央社)
--
嬰兒脊髓性肌萎症新藥 要價6700萬

瑞士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廿四日宣布,旗下治療兩歲以下嬰兒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新藥Zolgensma,成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然而,這種新藥物治療一次索價高達二一二.五萬美元(逾六千七百萬台幣),一躍成為全球最昂貴藥物。

嬰幼兒罹患遺傳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機率約為萬分之一,且有五到七成患上最嚴重的第一型,經常在數月內出現逐漸癱瘓、呼吸和吞嚥困難等症狀,且有九成會在兩歲不敵病魔,就算生存下來,也可能須倚賴呼吸器維生。第一個獲准治療SMA的藥物是美國公司「渤健」(Biogen)開發的Spinraza。

FDA批准Zolgensma用以治療兩歲以下SMA病患,包括尚未出現病症者。Zolgensma是最新的基因療法,將健康的DNA(去氧核醣核酸)直接植入人體細胞,以修補有缺陷的基因,進而達到治療目的。FDA指出,Zolgensma愈早開始治療效果愈好,但無法恢復治療前已產生的身體損害,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出現肝酵素上升及嘔吐等現象,治療後須觀察數月。

川普才正要處理藥價高漲
值得注意的是,在諾華宣布新藥獲准上市前,美國總統川普才承諾處理藥價高漲的問題。對此,諾華執行長萬思瀚(Vas Narasimhan)辯護道,Zolgensma是「顛覆性的新型療法」,索價是現行療法的一半,因療法屬一次性,且每次進行靜脈注射也僅需一小時。相較之下,Spinraza每四個月就要注射一次,第一年的成本為七十五萬美元(逾二三八○萬台幣),後續每年費用仍高達卅七.五萬美元(逾一一九○萬台幣)。
針對高額費用,諾華承諾將與政府和保險公司協商,協助其以五年分期付款方式平均分攤;該公司也表示,願意在治療無效的前提下,提供部分退款。

(自由時報)
--
全世界最貴的藥…

瑞士製藥大廠諾華(Novartis)針對幼兒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基因療法「Zolgensma」,於24日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定價高達210萬美元(約合6600萬台幣),為全球最昂貴的藥物。

(聯合報)
--
川普增兵中東 繞過國會軍售沙國

在美國與伊朗關係日益緊繃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廿四日表示,將增派一千五百名美軍及十二架戰機至中東,以應對伊朗不斷升級的攻擊計畫,保護美軍及美國的區域利益。此外,為了強化美國中東盟友對抗伊朗陣線,川普也藉由發布國家緊急狀態令,繞過國會,向沙烏地阿拉伯等出售八十一億美元(逾二五七○億台幣)武器。

川普在搭機前往日本前向媒體表示,他確信伊朗不願與美國開戰,這一波增兵規模「相對較小」,主要是執行「防衛性」任務,「我們看看事情會有何變化」。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原本軍方要求增兵兩萬,最後僅增加九百人,再把原已派駐當地的四個愛國者飛彈連的六百名士兵任務期限延長,成為一千五百人。

美國海軍中將吉爾代(Michael Gilday)廿四日首度公開指控伊朗「革命衛隊」是本月初四艘油輪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海遇襲的罪魁禍首;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綠區」,十九日遭火箭襲擊一事,也是由伊朗代理人組織發起;伊朗還曾試圖部署可發射巡弋飛彈的小船。

川普也透過緊急狀態令避開國會審查,直接批准對沙國、阿聯和約旦的廿二項軍售案。國務卿龐皮歐向國會提供的清單中,包含雷神公司生產的精準導引彈藥、支援F-15戰機維修的武器、「標槍」反坦克飛彈等。

然而,美國國會為了制裁沙國和阿聯在空襲葉門行動中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四月以來持續對其禁售攻擊性武器。對於川普再次無視國會,參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梅南德茲表示,川普命令並不符合緊急狀態的法律定義,他將與其他議員合作擋下這項「牽涉數百萬平民生命」的軍售案。眾院外交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麥考爾也說,川普此舉將破壞白宮與國會互動。

伊朗外交部長查瑞夫廿五日砲轟美國威脅國際和平,指美國人「捏造連串指控,好正當化他們充滿敵意的政策」。伊朗政府司法部門新聞機構「米桑」(Mizan)還引述軍方說法,揚言會用「兩枚飛彈或兩個新秘密武器」,摧毀美軍船艦。

(自由時報)
--
嚇阻伊朗…川普增兵中東 軍售沙國

美國總統川普出訪日本前表示,他願意與民主黨籍眾院議長波洛西合作。同日川普政府宣布將在中東增兵,並規避國會出售武器給沙烏地阿拉伯等國。

川普廿四日表示,他不清楚社群媒體瘋傳有關波洛西遭竄改的影片,並稱他絕對願意與民主黨領袖合作,同時又稱波洛西「沒辦法幫助國家」。波洛西假影片被放慢處理,使她說話速度減慢,有如喝醉。

川普前往日本前告訴記者:「我不知道那些影片,我能告訴你,我在這裡是為了幫助國家。」

川普稱民主黨人必須放棄調查他的政府、競選活動和財務狀況,這樣雙方才能在基礎建設、藥物定價等議題上合作。他還說波洛西並未幫助國家,民主黨人不停阻礙並嚴重傷害美國。

就在同一日,川普宣布增派一千五百名美軍部署中東地區,以因應伊朗緊張局面。

國務卿龐培歐也在廿四日稍晚通知國會,川普政府緊急出售價值八十億美元的武器給沙烏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約旦,嚇阻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

龐培歐表示:「出售這些武器能支持我國盟友,增加中東穩定,並幫助這些國家嚇阻並防禦伊朗。」他強調應盡快移交武器至中東。

針對此事,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梅南德茲表示,政府這項軍售欠缺合法或具體理由,他說:「我很失望,但不訝異,川普政府又一次未以長期國安利益為優先或未力挺人權,反而支持沙國等獨裁國家。」

聯邦參議員墨菲則表示,政府緊急軍售是因為議員會阻止移交武器。他說:「川普利用法規漏洞,只是因為他知道國會不會批准出售。政府並無新的『緊急』理由出售炸彈給沙國。」

(聯合報)
--
科學一帶一路? 中國不懷好意

引進科學工作者前往中國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本月以「中國如何重繪全球科學地圖」為主題,刊出五篇系列專文,解析非洲、南美洲、歐洲、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數百所大專院校與十餘萬名科學研究者,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轉移研究重心的現況。學者警告,中國與諸多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合作,可能導致生態系統被加速破壞,科學被惡意利用於軍事和商業領域。

北京上月底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科學院證實,該院主導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已投入逾十八億人民幣(約八十三億台幣),透過「數字絲綢之路」等相關國際科學合作計畫、獎助學金,與全球超過十二萬人次交流合作,引進科學工作者前往中國進行研究,同時輸出中國的人工智慧、奈米科技、大數據服務平台等技術。

據文章所述,中國透過在全球設立國際卓越中心、聯合科技園區提升國際科學研究地位,而隨著中國科學院大手筆增加科學研究投資,中國已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合作首選。非洲、南美洲老一輩科學家告訴《自然》,隨著愈來愈多年輕人前往中國攻讀博士或進行博士後研究,該國年輕科學家與西方科學界的連結已愈來愈薄弱。

印度多次示警斯里蘭卡
密切關注區域影響力變化的印度,多次示警斯里蘭卡須減少與中國的科學合作。美國針對中國「數字絲綢之路」的技術輸出野心,也多次示警各國勿與中國電信鉅子華為(Huawei)共同興建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G),以免危及國家安全。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觸及一千七百卅九處生物多樣性核心區域,影響兩百六十五種受威脅物種、八十一種瀕危物種。部分批評人士認為,中國可能透過在發展中國家取得的科學研究主導地位,影響相關工程開發案對生態環境與健康的評估,進而加速對當地生態系統的破壞。

(自由時報)
--
涉隱匿中國資助 美大學解聘華裔教授

名列中國「千人計畫」學者
美國艾默里(Emory)大學廿三日證實,服務該校廿三年的華裔神經科學家李曉江與同為教授的妻子李世華,因「沒有完全揭露來自國外的研究資金,及其為中國研究機構與大學的工作範圍」,雙雙遭解聘,兩人的實驗室也被關閉,四名中國籍博士後研究生強制在卅天內離境。李曉江於二○一○年入選中國「千人計畫」,中國科學網站「知識份子」指出,艾默里大學的處理方式,「恐怕是美國史上前所未有的」。

違反美國資金揭露法
該大學指出,校方是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要求,對傑出終身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李世華展開境外關聯調查,該調查結果已通報NIH。NIH是美國公衛與生物醫學研究的主要贊助單位,今年初,NIH告訴國會,至少有一百九十名獲NIH補助的研究者,與外國勢力維持令人疑慮的關係;據此,至少五十五個研究機構,包括艾默里大學開始展開相關清查。NIH院長柯林斯上月初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指出,調查發現,有違反資金揭露法及智財竊取的「驚人案件」。

李曉江與李世華於一九九六年進入艾默里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系任職。其研究團隊成員透露,校方於本月十六日關閉實驗室時,李曉江人在中國。學校沒收電腦與文件,並對其他實驗室人員詢問有關兩名教授與中國的關聯。其簡歷已從學校網站及「李實驗室」網頁移除。李曉江聲明指出,他對校方以如此突然方式解聘終身教授震驚,他也駁斥揭露不實的指控。他對實驗室人員,包括一名將於數週後臨盆的博士後研究生感到關切。他表示,他們夫婦考慮回中國工作。

李曉江領導艾默里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建立治療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的豬隻模式。他獲選中國吸引一流科學人才的「千人計畫」,也是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廣州暨南大學網站顯示,李曉江主持該校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的一個研究組,其妻則是訪問學者。

中國要求旅美學者「為國服務」
政論家橫河告訴自由亞洲電台,他對上述事件不感意外,「因為中國千人計畫的尺度與目標,在世上絕無僅有」。他說,「舉國家機器之力,動員全社會所有資源,讓在美國工作的學者為本國利益服務,這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自由時報)
--
英相爭霸戰開打 硬脫歐風險增

英國首相梅伊廿四日含淚宣布請辭,正式揭開保守黨改選黨魁的序幕,導致梅伊上台及下台的英國脫離歐盟議題也進入觀察期,但英國在沒有協議下脫離歐盟的風險陡然升高。

展延後的英國脫歐日期定於今年十月卅一日,但新首相可能要求再次延後。

保守黨魁爭奪戰過程向來嗜血、爾虞我詐及出賣背叛,精采程度不下於宮鬥劇。

賭盤最看好前外相強生,前脫歐大臣拉布居次。兩人都支持無協議脫歐。但無論誰成為新首相,都將面對保守黨在國會薄弱的優勢、無意再讓英國修改協議的歐盟、三度否決協議的國會及鐵板一塊的脫歐及留歐派。

工黨領袖柯賓表示,無論誰繼任首相,都應立刻進行大選。

但如果立即進行大選,將十分冒險,因為英國新組成的脫歐黨可望在廿七日歐洲議會選舉開票時,拿下勝利。

拉布、外相杭特和環境食品及農村事務部大臣戈夫廿四日尚未表態參選黨魁,但外界普遍認為他們會投入選戰。英國有超過六千六百萬人口,下任首相將由十萬多名定期繳黨費的保守黨黨員選出。

英國賭盤顯示,在強生、拉布以及戈夫後的是現任外相杭特和前下議院領袖李德森,接著是國際開發大臣史都華、國防兼婦女暨平等事務大臣莫丹特和內政大臣賈維德。

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教授特拉弗斯說:「黨魁參選者不在少數。」

他補充,強森肯定是黨員的首選一,國會議員卻不一定會選他。真正的問題在於,新首相有沒有本事,跟歐盟重談一個讓英國國會比較能接受的脫歐協議?

(聯合報)
--
競逐首相大位 英衛生大臣韓考克表態

英國首相梅伊昨天宣布,將於6月7日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衛生大臣韓考克(Matt Hancock)今天表示,他有意角逐下任黨魁,這是第5位表態願取代梅伊擔任首相的人選。

路透社報導,除了韓考克,目前檯面上有意角逐黨魁人選包括現任外相韓特(Jeremy Hunt)、國際開發大臣史都華(Rory Stewart)、前就業暨退休保障大臣麥蔚宜(Esther McVey),以及呼聲最高的前外相強生(Boris Johnson)。

韓考克說:「我將競逐下任首相,因為我發自內心深信,我們須要一個著眼未來而非只顧當下的領袖。當然我們必須退出歐盟,我會辦得到。」

梅伊(Theresa May)昨天宣布她將在6月7日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因為她已經承認失敗,無法使國會通過她與歐盟(EU)敲定的脫歐協議。

保守黨黨魁選舉將於梅伊辭職的下一週展開,新黨魁將自動成為新首相。保守黨主席路易斯(BrandonLewis)則指出,新黨魁兼首相可望在7月20日國會夏季休會前選出。

(中央社)
--
歐洲議會選舉 民粹狂潮在荷受挫

廿六日是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最後一天,歐盟廿八個成員國中,多數在這一天投票,包括德、法、義大利等大國。廿六日晚間所有成員國投票結束後,官方將公布首波計票結果。數月以來的民調顯示,民粹和反移民極右派將大有斬獲。

但廿三日投票的荷蘭卻出現意外的結果。根據出口民調,支持歐盟的社會主義政黨意外獲勝,這為歐洲其他國家的傳統政黨打了一記強心針,認為民粹浪潮有其侷限。

代表荷蘭勞工黨參選並可望獲勝的堤孟思(Frans Timmermans)說:「給全歐洲仍在選舉的朋友,這(勝利)也是給你們的。」堤孟思目前擔任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是可望接替主席容克的人選之一。

對歐盟支持者來說,愛爾蘭也同樣傳出好消息。根據出口民調,總理瓦拉德卡領導的愛爾蘭統一黨領先。愛爾蘭統一黨主張歐盟進一步統合。

準備脫離歐盟的英國廿三日投票,今年成立的脫歐黨料將大勝。脫歐黨主張英國完全切斷與歐盟的關係。

在極右勢力方面,歐洲極右派領導人物法國「國民聯盟」黨魁瑪蘅.雷朋和義大利「聯盟黨」黨魁薩爾維尼期待,他們共同組成的黨團「民族和自由歐洲」,能夠躍升為歐洲議會第三大政治勢力。根據民調,聯盟黨在義大利支持率領先。

在法國,雷朋的國民聯盟料將擊敗總統馬克宏的中間派共和前進黨,這將粉碎馬克宏重塑歐盟的雄心壯志。不過民調顯示,國民聯盟支持率約百分之廿五,與共和前進的百分之廿二點五相去不遠。

至於在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民調保持領先,其次是綠黨。

(聯合報)
--
英烹調革命之王 奧利佛餐飲帝國崩垮

憑著樣式通常簡單卻總是創意十足的佳餚,英國名廚奧利佛(Jamie Oliver)在英國掀起烹調革命,卻挽救不了自家連鎖餐廳破產的命運。

奧利佛的餐飲集團在全英國有廿五家餐廳,廿一日宣告破產,多達一千三百人飯碗不保,他表示「傷心欲絕」。

清新外表、一頭亂髮、言談風趣、不擺架子,奧利佛在世界各地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粉絲,觀看他的節目,購買他的食譜,讓他成為千萬富豪。

四十三歲的他,體內流著做飯炒菜的血液。

閱讀困難 學業極差

生於英格蘭東部艾塞克斯的克萊夫林村,奧利佛的父母經營一家名為「板球員」(Cricketers)的酒吧餐館,他從八歲就開始做菜。

有閱讀困難症的奧利佛,校園生活相當艱困。直到三十八歲,他才首次讀完一整本書。奧利佛很早就決定要成為廚師,十六歲進入倫敦西敏寺餐飲學院就讀。

「我覺得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證明,」奧利佛接受英國電訊報訪問時表示:「我在學校的成績非常非常差,我必須在工作上證明自己。有些人認為我是個念私立學校的中產階級小孩,其實差得遠了。我父親沒甚麼錢,我幫忙家裡的生意。」

明星氣質 節目爆紅

奧利佛十九歲時接下第一份工作,是在名廚卡路奇歐的尼爾街餐廳當糕餅師傅。

一九九七年,奧利佛在河畔餐廳擔任副主廚時,在偶然的情形下被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製作人發現他的明星潛質。

一九九九年,BBC製播、奧利佛主持的「原味主廚」(The Naked Chef)讓他一夕爆紅,成為全英國最受歡迎的主廚,吸引無數平常不看美食烹飪節目的觀眾。節目名稱naked這個字有「裸體」之意,引人遐想,實際上是說奧利佛的食譜都相當簡單,並強調保留食材的原味。

他曾表示,追求烹調的完美是很累人的事:「我從沒滿意過,所以另外下很多工夫。」

全球餐廳 超過50家

節目推出後不久,奧利佛開始出書,接下來是更多的電視節目與紀錄片,系列節目在全球四十五國播出,讓他成為數一數二有錢的國際名廚。

二○○二年,他開設一家名為「Fifteen」(十五)的慈善餐廳,在那裡訓練十五名貧窮青年成為廚師。六年後,他在牛津郡成立名下第一家義大利餐廳Jamie’s Italian,與Jamie Oliver's Diner和Barbecoa牛排館同為其餐飲集團的成員。

除了在英國擁有廿五家連鎖餐廳,奧利佛在海外也有廿八家餐廳,包括台灣,著有多本暢銷食譜。

媒體事業 依舊成功

然而,傑米奧利佛的財務不如他的知名度那麼風光。二○一六年,英國的連鎖餐廳虧損不斷擴大,儘管奧利佛注資,最後仍關了近廿間餐廳和披薩店。

同名的餐飲集團去年二月傳出債台高築,積欠銀行、房東、供應商約七千一百五十萬英鎊(約廿八點五億台幣),以及員工薪資二百廿萬英鎊後,開始尋找買家。

今年奧利佛自掏腰包加碼四百萬英鎊(約一點六億台幣),依然乏人問津,只能交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清算。

英國「衛報」指出,奧利佛的餐飲王國步履維艱,授權事業的獲利也下跌,但他的媒體事業依然欣欣向榮。

(聯合報)
--
數百種歐盟禁止的化學成分 美仍合法使用

從化妝品、牙膏、洗髮精到清潔用品、果汁、起司等,數百種在歐盟禁用的有害成分,在美國仍合法。美國與歐盟標準不一,單就化妝品來說,歐盟禁止超過1300項化學成分,美國只對其中11項下禁令。

今年1月,美國康乃狄克州參議員博斯坦(Alex Bergstein)提出法案,要求康州所有化妝品都需符合歐盟化學成分安全標準,但法案恐難過關。博斯坦說,許多美國人不知道自己正在吸收不安全的化學物質。

美國直髮產品、指甲油中,可找到歐盟禁用在化妝品的致癌物甲醛;美國皮膚、頭髮產品中,含有導致生殖問題的羥基苯甲酸,但歐盟禁止使用;歐盟、加拿大禁用煤焦油染劑多年後,依然可在美國眼影中找到。

歐盟法規規定,製造廠商必須證明產品安全才能上架。美國有類似法規管控新的化學成分進入市場,但不適用現有產品已使用的成千上萬種可能有毒物質。

含鉛油漆在世界二戰前已被大部分歐洲國家禁止,美國1978年才有動作;歐盟2003年就禁用會汙染水質的草脫淨(atrazine),但它仍是美國最普遍的除草劑。2007年研究發現,部分人工色素及防腐劑造成兒童過動,有些歐洲國家已管制起司、巧克力、果汁使用某些色素,美國至今仍在使用。

美環保署(EPA)1989年圖禁用石棉,但生產商抗爭,禁令被聯邦法庭推翻。美國市面上多達4萬多種化學物質,美環保署只禁6項,包括多氯聯苯、某些會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噴霧及戴奧辛(當年越戰使用的「橙劑」成分)。

美環保署可根據1976年通過的毒性物質管理法(TSCA)限制有害化學成分,但功效不大。該法案專注在新發現的有毒物質,且環保署在產品上市前僅有90天可判定產品是否含有毒物質。

2016年通過的勞滕伯格法(Lautengerg  Act)要求美環保局評估所有有潛在危險的化學成分,但待處理的成分很多,進展緩慢。

美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剛離職的局長戈特里(Gottlieb)指出,現今仍無任何規範規定化妝品製造商在美國銷售前測試產品安全,廠商可以自由決定是否測試並向FDA登記。

(聯合報)
--
貨幣操縱國名單 越南將除名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將避免將越南列為貨幣操縱國,因為越南已主動向美國財政部提供新的資料。

美國有此決定,對越南而言堪稱慶幸。川普政府已降低將貿易夥伴列為貨幣操縱國的標準,越南很可能因此被列名。

最近幾周,越南已主動提供資料,向美國財政部說明越南官方並未刻意壓低越南盾。越南還派遣副總理范平明上周四(23日)會見美國財長米努勤。米努勤在兩人會面後發了推特公開兩人的合照,但僅表示兩人商討「經濟和貿易關係」。

美國財政部原本4月就應向國會發布每半年一次的外匯報告,這份報告早在4月初便已送交白宮簽核,卻一直擱在白宮,何時發布也未公布。

這份報告將其中的一個檢驗貨幣操縱的標準─經常帳順差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由3%降為2%,據傳因此被列入觀察名單的國家將由12個增為20個,其中包括越南。

匯率政策成為川普政府挑戰全球貿易遊戲規則的另一武器。美國商務部23日提出新辦法,可以將匯率低估的外國貨幣視為對外國出口業者的一種補貼。美國業者可以據此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申訴,尋求對特定產品課徵平衡稅。

photo.php (1279×605)

(經濟日報)
--
聖母峰攻頂再傳死訊 一週遇難增至10人

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再傳愛爾蘭和英國各一名登山客遇難,探險隊主辦單位今天表示,過去一週死亡人數增至10人。

44歲的英國登山客費雪(Robin Fisher)今天上午攻頂成功,但下坡僅150公尺後就失足喪命。

聖母峰探險隊(Everest Parivar Expedition)的夏瑪(Murari Sharma)告訴法新社:「我們的嚮導試圖救他,但他很快就失去生命跡象。」

探險隊在臉書(Facebook)專頁證實,一名56歲的愛爾蘭男子昨天上午在西藏境內的聖母峰北面喪命。

這名男子決定下山,放棄攻頂,但在海拔7000公尺的北坳(North Col)通道的帳棚內死亡。

過去一週,印度4名以及美國、奧地利、尼泊爾各有1名登山客在聖母峰遇難,另1名愛爾蘭登山客在山頂附近滑倒失蹤,推定已死亡。

法新社報導,本週至少4人在聖母峰登山客攻頂塞車的「死亡地帶」喪命,凸顯出有關單位為了賺錢猛核發登山許可證,卻讓遊客安全出現隱憂。

尼泊爾於聖母峰攀登旺季春季發出破紀錄的381張登山許可證,每張要價1萬1000美元(約新台幣35萬元),核發對象主要是國外的登山客。

(中央社)
--
印度課輔中心大火20死 3負責人送辦

印度一個私營課業輔導中心發生大火,造成20名青少年喪命,有些學生為了逃命而跳樓,但不幸身亡。官員今天表示,警方已將負責人送辦。

這些官員表示,這個非法設立的課業輔導中心位於印度西部蘇拉特市(Surat)的一棟商業建築頂樓,死者中有16人是少女,事發時正為考試而準備功課。

這些學生昨天下午從高樓跳下的恐怖畫面,已在社群媒體流傳。

官員說,多數受害者年齡介於15到19歲。大火發生時,教室內有超過50名學生。

警方以不構成謀殺的刑事殺人罪及殺人未遂罪,將課輔中心3名負責人送辦。

(中央社)
--
為敗選負責 印度國大黨主席拉胡爾請辭被慰留

印度最大在野黨國大黨在國會下院大選中慘敗,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今天開會檢討3個小時,會中,黨主席拉胡爾‧甘地宣布辭職,為敗選負責,但被一致慰留。

印度國大黨今天在最高力機構全印度國大黨委員會(All India Congress Committee,AICC)召開國大黨工作委員會(Congress Working Committee)會議,檢討國會下院大選敗選責任。

在經過3個小時的會議結束後,包括黨主席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拉胡爾.甘地的母親兼團結進步聯盟(UPA)主席桑妮雅.甘地(Sonia Gandhi)和拉胡爾.甘地的妹妹、國大黨秘書長琵豔卡.甘地(Priyanka Gandhi Vadra)都沒有向媒體發表談話。

根據國大黨工作委員會聲明表示,拉胡爾.甘地在會議中強調自己必須為敗選負責,堅持辭去黨主席職務,但被與會的所有國大黨要員一致慰留。

相對的,國大黨工作委員會給予拉胡爾.甘地所有權限對各個層面進行全面改革和重組。

國大黨人士說,根據國大黨憲章,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對黨的所有事務有最終決定權。

根據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做出的決議,籲請拉胡爾.甘地繼續領導國大黨,且支持青年、農民、設籍階級(Scheduled Castes)、設籍部落(Scheduled Tribes)、其他落後階級(Other Backward Classes)、少數民族、窮人和貧困地區的事務。

印度國會下院大選昨天開票完畢,雖然所有在野黨選前進行整合,但仍遭受到嚴重挫敗,國大黨僅拿到52席,比2014年的下院大選拿到44席表現要稍好。

但拉胡爾.甘地雖在克勒拉省(Kerala)瓦亞納德縣(Wayanad)拿下1席,卻沒有保住甘地家族在北方省阿米提(Amethi)傳統擁有的國會議員席位,敗給對手印度人民黨(BJP)發言人伊拉尼(Smriti Irani)。

拉胡爾.甘地在選舉期間批評印度總理莫迪率領的政府在採購飆風(Rafale)戰機出現腐敗,並提出「(國家)守衛者是小偷」(Chowkidar chor hai),但反被莫迪截取其中的「守衛者」(Chowkidar)作為執政黨競選主軸,強調國家與愛國主義,樹立自己是保衛國家的強勢形象。

有些分析家認為,拉胡爾.甘地在選戰上犯了嚴重錯誤,應為敗選負起一部分責任。

此外,拉胡爾.甘地也抓住莫迪政府執政5年的高失業率和經濟疲軟猛烈攻擊,同時還提出「最低收入保障計畫」,對印度20%最貧窮家庭,每年提供7萬2000盧比現金補貼(約新台幣3萬2540元)。但有學者分析,由於國大黨未能長期與民間基層站在一起,因而未能打動選民。

(中央社)
--
新澤西州首府酒吧外傳槍擊 10傷2命危

當局表示,至少2名槍手今天凌晨在新澤西州首府翠登市(Trenton)一家酒吧外頭朝一群人開火,造成10人受傷,其中2人有生命危險,行凶動機仍不明。

默瑟郡(Mercer County)檢察官歐諾佛利(Angelo Onofri)表示,一部車輛於今天凌晨約0時25分在翠登市拉莫內羅斯酒吧(Ramoneros Liquor and Bar)外頭角落停下,朝人群開了超過30槍後逃逸。

5男5女因槍傷送醫救治,其中兩名男性受害人被列為有生命危險,但情況穩定,其他傷者全都情況穩定。警方正調閱監視錄影畫面,追查犯案車輛下落。

(中央社)

健康

半夜腰背痛醒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田雅之(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睡到半夜常常腰痠背痛到醒過來,無法繼續睡眠;或是早上起床腰背僵硬,導致起身時要非常緩慢,起床後慢慢活動,背痛才會改善。如果你有這樣的狀況,要小心是否罹患了僵直性脊椎炎。

好發於20至40歲年輕男性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年輕男性,在台灣盛行率約佔全人口的0.5%至1%,通常都有相關的家族史。

症狀因人而異,從輕微的腰背僵硬,到嚴重的背痛無法起身,甚至行走都可能出現。典型下背痛會以早上起床最不舒服,可能會感覺脊椎僵硬、疼痛,有些人則是覺得緊緊的,嚴重者會在半夜或凌晨準時因背痛而醒來。這種僵硬不適感很特殊,越不動越痛、動一動反而比較舒服,稱作「發炎性下背痛」,和一般脊椎肌肉拉傷是不同的。

有些患者的症狀不明顯,常誤以為是姿勢不良或腰部拉傷造成,而被忽略,但發炎久的脊椎關節可能會造成脊椎融合而失去柔軟活動性,直接影響頸椎、胸椎、腰椎的活動度,造成轉頭抬頭困難、胸廓呼吸受限、或是駝背等不可逆的終身疾患。

除了影響脊椎之外,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還可能出現急性虹彩炎、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需靠臨床醫師的警覺與適時轉診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目前僵直性脊椎炎原因不明,但多認為和自體免疫失調有關;另外,與先天的基因HLA-B27陽性也有相關性。在台灣的一般人口中約有5%帶有HLA-B27的基因,其中約有2%至10%會得到僵直性脊椎炎。而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約9成帶此基因(亦即約5%至10%患者基因陰性)。

多和自體免疫失調有關
僵直性脊椎炎的診斷需要臨床病史詢問、抽血檢驗基因,以及影像學上的特殊表現綜合判斷來確診。

僵直性脊椎炎是種慢性的脊椎發炎疾病,長期沒有治療,脊椎和周圍的軟組織會發生骨化,造成脊椎融合,導致脊椎嚴重彎曲、失去活動度等終身殘疾。

有時候,短暫不痛不代表脊椎沒有在發炎,如果長期處於輕微發炎狀態,對脊椎也會造成長期的破壞。

提醒民眾,不要輕忽莫名的下背痛,應適時尋求醫師尋找背痛的原因,並接受治療。

(自由時報)
--
保母一口爛牙 全口速定植牙拾自信/廖明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主任)

60歲鄭太太多年來受嚴重牙周病所擾,起初使用傳統活動假牙,但因使用不便,加上因保母工作繁忙常忘記回診,導致齒槽骨萎縮,每當開口笑就會顯露無遺,不僅外表憔悴蒼老,她更擔心「嚇到小孩」,決定赴醫院求救,經採「全口速定植牙」手術後,當天即裝上全口固定式活動假牙,讓她恢復燦笑與自信。

國健署曾調查國人罹患牙周病的比率高達90%,其中65歲以上老人口腔中超過20顆牙的比率不到6成,多數民眾甚至等到病情嚴重才肯就醫,卻已經面臨掉牙、缺牙等問題,而針對全口缺牙的重症患者,治療方式包括傳統活動假牙、全口固定式植牙與全口固定式活動假牙等。

傳統活動假牙雖然最經濟實惠,但每次吃東西後或睡覺前,都必須拿下來清洗,還會伴隨咀嚼功能障礙、臉部嘴型凹陷、說話漏風、發音不準,甚至說話到一半假牙掉出來的疑慮,有些人因吃東西囫圇吞棗,長期下來更造成腸胃道問題。

全口式固定植牙雖然最接近自然齒列的咬合,但因患者長期缺牙,需要先透過補骨手術,經3至6個月讓骨頭生長,有時因傷口感染造成骨粉長膿,或半年後回診,準備進行植牙時,當打開補骨處發現骨粉還在,並未長出新骨頭,種種原因皆使全口式固定植牙過程十分折騰,加上費用令人咋舌,讓患者猶豫不決。

拆卸清洗容易 咀嚼功能提升
經評估患者的口腔及經濟狀況,建議藉由「全口速定植牙」手術治療,方式為在上下顎骨各植入四根植體,手術結束當天即可裝上固定式臨時假牙,降低補骨手術的風險,且拆卸清洗十分容易,咬合度、咀嚼功能也提升,治療過程不僅更有效率,大幅提升生活品質及外貌,效果也近似於全口植牙。

此外,因牙周病與糖尿病、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呼吸道疾病有關,提醒民眾當出現牙齦出血、齒縫變大、咀嚼無力、牙齒鬆動或脫落等情形時,應盡速赴醫院檢查,才能延長牙齒的使用壽命。

(自由時報)
--
大叔挑戰全馬 差點換人工關節/李佳霖(佳霖骨科專科診所醫師)

一名中年男性主訴左髖關節痛,原因是一次嘗試「全馬」之後,就有的症狀。

仔細了解後,這個中年大叔原本就有跑「半馬」的習慣,原本每月跑步距離約為200公里,在跑友鼓勵下,嘗試人生第一次全馬。為了這一次全馬,他把一個月200公里距離,每個月增加100公里,在練習兩個月後,每月跑步距離終於增加到400公里,他也就信心滿滿去參加全馬。孰不知,在途中,左側大腿就開始疼痛,剛開始還不以為意,但是愈跑愈痛,最後在疼痛難耐的情況下,只好放棄這次全馬的挑戰。

股骨頸疲勞性骨折
理學檢查,最主要的壓痛點是在腹股溝,左髖關節活動有疼痛,X光發現,在左側股骨頸有骨折線合併周圍骨痂形成,證實最近有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疲勞性骨折常發生在跑者身上,原因是反覆性地負重所導致,常好發在突然增加運動量運動員身上,通常會有大腿前側及腹股溝疼痛的症狀,也有些人會引起膝關節疼痛。常常骨折剛開始初期,X光並不能診斷出,核磁共振是診斷股骨頸疲勞性骨折的最佳工具。

最佳治療就是休息
治療股骨頸疲勞性骨折,最佳的方式就是休息,減少髖關節的負重。骨折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拉伸式,骨折線分布在股骨頸上端偏外側,這種骨折很不穩定,需要手術復位及內固定治療;另一種形式為壓迫式,骨折線分布在股骨頸下端偏內側,只要骨折線不要超過股骨頸寬度一半,就可以以保守性方式來治療。

股骨頸受傷的時候,常常會造成股骨頭供應血管損傷,進而造成日後骨折處未癒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產生,雖然目前有許多方式可以治療這些併發症,但是仍有相當比例的病人,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來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延遲診斷及手術是造成預後不良的主要因素。提醒喜愛跑步的朋友,訓練是要循序漸進,在過程中若遇到髖關節不適,趕快停止訓練,再至附近骨科醫療院所,尋求專業意見。

(自由時報)
--
苯酮尿症 忌吃阿斯巴甜/陳佳玲(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

王先生拿著藥袋擔心地到藥物諮詢室詢問:「藥袋上面寫『含阿斯巴甜及苯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本藥品』,這是什麼意思?我要怎麼知道這個藥能不能服用呢?」

苯酮尿症是一種代謝異常的疾病,主要原因是人體將必需胺基酸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羥化成酪胺酸(tyrosine)的路徑上發生了問題,進而導致苯丙胺大量堆積在體內,附帶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若未控制好,最終可能會造成病人的腦部傷害及嚴重的智力障礙。

阿斯巴甜其實就是俗稱的「代糖」,由於甜味與蔗糖類似,甜度比蔗糖多很多,目前被廣泛地運用在食品加工上。

市售低熱量的可樂、低熱量果汁和無糖且防止蛀牙的口香糖等,都是使用阿斯巴甜做為甜味劑。

阿斯巴甜是蛋白質類的物質,組成是天門冬酸(Aspartic Acid)和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兩種胺基酸,上述苯酮尿症主要是由於體內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代謝成酪胺酸(Tyrosine)的途徑有異常而導致疾病。因此苯酮尿症患者食用含有阿斯巴甜添加物的食物或藥品,會代謝出有毒產物,對於病人本身會造成傷害。

有些藥品在製作的過程中會添加阿斯巴甜當甜味劑,若是患有苯酮尿症的病人不慎使用的話,會添加危險性,因此藥袋上或藥品說明書上均會標示是否含阿斯巴甜,以提供醫療人員及民眾熟知資訊。

提醒民眾在使用藥品前,可先詢問醫療人員藥品正確使用方式,藥品的藥袋及說明書也要看清楚,若有疑問可適時提出,以保用藥安全。

(自由時報)
--
免滴散瞳劑! 超廣角眼底檢查

視網膜疾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特別是高度近視的人很多,這些都是視網膜病變、剝離的高風險群;三軍總醫院引入「超廣角眼底攝影檢查儀」,不用滴散瞳劑就能檢查,且5分鐘即可完成。

三總院方表示,免散瞳超廣角眼底攝影檢查儀能看到9成7的視網膜,不易遺漏躲在視網膜周邊的病灶,且是非侵入式的檢查儀,由技術員操控進行病患的視網膜掃描,免去病患滴散瞳劑的傳統檢查後,無法開車回家以及工作的副作用。

這項檢查沒有健保給付,民眾須自費1000元。

(自由時報)
--
研究:6成自殺者 身亡前7天曾就醫

據研究顯示,自殺死亡者在自殺身亡前7天內不限精神科別就醫的比例皆在60%左右,其中65歲以上老人,自殺死亡前一個月內,曾至醫院診所就診的比率將近9成。國內自殺防治專家表示,透過此研究,不僅提醒醫療體系在自殺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其中第一線醫療人員更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據最新公布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106年自殺死亡人數較前一年增加106人,死亡率攀升至16.4%,國人主要死因上升一個順位至第11名。106年自殺人口中,男性2574人,占總數66%,女性則為1297人,占34%;年齡方面,15至24歲及25至44歲死亡人口中,自殺分居死因第2及第3,另外45至64歲自殺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81人。

自殺率攀升,面對久病厭世者或因自殺前壞心情產生身體不適就醫者,若能篩檢檢查其自殺危險因子,可能得以早期評估風險程度。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吳佳儀分享一個真實故事,66歲的李先生因心臟病定期就醫,5年前妻子罹癌,他因照顧壓力常失眠,曾尋求心臟科醫師幫助。

李先生服用抗憂鬱劑後,覺得病情改善自行停藥,但幾年後妻子過世,他開始興起自殺念頭,某天兒媳回家撞見公公準備自我了結。吳佳儀表示,從李先生的案例顯示,第一線醫療人員主動建立關係評估、辨識潛在高風險族群,進而轉介精神衛生專業,有其必要性。

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指出,我國20年前開始提倡家醫科醫師及開業醫師納入自殺防治範疇,民國90年左右自殺率高峰,醫界警覺性高,但隨著國內自殺率下降,觀念開始被忽視。呼籲自殺防治不僅是精神科醫師的責任,所有第一線醫療人員都是守門人,掌握「1問2應3轉介」主動關懷傾聽、適當回應支持及轉介精神衛生專業。

但諶立中也直言,目前醫界仍較著眼於患者是心臟病或腎衰竭等疾病的醫治,往往忽略患者因疾病造成心情低落,未來規劃於繼續教育課程融入自殺防治,因醫師每6年需150學分才能繼續維持醫師執照,接受資訊涵蓋率可提高,有助於臨床醫師加強觀念,在治療患者時,會多留意高風險的患者,及早介入。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聯合報)
--
以為是中暑 婦人發燒檢查竟是肺癌第三期

發燒與肺癌的距離,居然這麼近。56歲的鈺琪(化名)天生體質較弱,經常反覆性感冒,二年前夏天參加一場戶外活動後,覺得身體不舒服,當下以為是中暑而返家休息,晚上卻高燒至39.5度而到醫院掛急診,被診斷為肺炎。她覺得不對勁而主動要求住院並做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右側肺部長了一顆約6.5公分的腫瘤,切片後確診為第三期的非小細胞肺癌。

鈺琪與家人討論後決定手術,並以化療方式控制病情。本以為開完刀、打完化療就能平安,沒想到今年3月肺癌復發且轉移至左肺,再次手術切除病灶後,在與醫師討論下決定改以接受化療、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三管齊下的組合來對抗癌魔,目前狀況穩定,偶爾頭暈。

收治鈺琪的台北慈濟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表示,肺癌已連續七年蟬聯台灣癌症之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國內肺癌人口九成,每年近萬人喪命。當病患出現不適才就醫時,癌細胞大多已經轉移,故許多晚期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較低,以世界平均來看約為15%,台灣則因近年醫療進步下,存活率約20至25%左右。

黃俊耀說,晚期肺癌患者在手術、化療、放射與標靶都失敗後,會將希望寄託於免疫療法;而健保署在今年4月,同意開放800名癌症患者可接受免疫治療,讓不少癌症患者出現曙光。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表示,免疫治療是利用免疫檢查點藥物喚醒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正確辨識並攻擊癌細胞,一旦腫瘤對藥物有反應,就會產生「長尾效應」,即療程結束後,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仍發揮作。但晚期肺癌患者單獨使用免疫檢查點藥物,整體反應率很低,因此幫免疫治療「找搭檔」,提升反應率,是目前最佳解決之道。

黃俊耀表示,據近期國外歐美最新研究發現,若單純使用免疫療法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總反應率為四成;但若為免疫、化療與標靶組合起來併用,治療反應率卻能突破六成,成為臨床上新選擇。因此他在與鈺琪及家屬討論過後,決定採組合方式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黃俊耀說,近年來肺癌治療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在免疫治療浪潮下,衛福部目前核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免疫治療,包含單獨使用免疫治療、免疫+化療、免疫+化療+標靶等組合,增加治療靈活性,呼籲晚期患者不要放棄希望,與醫師溝通出合適的治療組合,讓生命延續。

(聯合報)
--
健康食品有效成分差很大 專家教你怎麼挑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市售的保健食品與衛福部認證的健康食品百百款,但要怎麼確認有效成分的含量呢?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政策執行長沈采穎表示「有時有難度」。

沈采穎舉例,魚油的Ω-3油酸結構可分為三酸甘油脂型(TG Form)與酯化型(EE Form),會因著加工程序不同,價格差異甚大,但市售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卻未必真有清楚標示。

沈采穎說,維他命D3與E3皆有分天然的或合成的,兩者吸收率並不相同,但同樣未必在包裝上清楚揭露。再舉一例,不同廠牌的保健膠囊的重量可能相同,但膠囊裡頭裝的可能全都是有效的保健成分,也可能只有一半。這個困境,有待主管機關食藥署檢討與因應。

現況底下,民眾要購買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最基本的原則有三。首先,應先考量自己的需要,也可諮詢醫師或藥師的意見;其次,可選擇至信賴的藥局購買,由藥局選擇有商譽的廠商加減把關;其三,關於標示,應細看產品標示是否完整,是否包括品名、內容物、成分表、保存期限、製造商與其聯絡電話地址等,且是否有提供完整的售後諮詢服務。

另外,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不同,健康食品經過衛福部核可,具有實質科學證據顯示保健功效。有需要的民眾購買時,可認證包裝上的「健康食品」字樣與小綠人標章。

(聯合報)
--
男性老菸槍 不惑之年最多

根據國健署吸菸行為調查,去年國人的整體吸菸率為13%,而在老菸槍的年齡分布中,男性集中在36至40歲,女性則集中在26至30歲,推估抽煙的原因以經濟能力為主,戒菸的原因則與家庭息息相關。10年以來,男性的吸菸率明顯下降,女性則較持平。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36至40歲的男性,已有一定職場經歷。面對逐年調漲的菸價,經濟能力許可下,購買菸品的機會較其他年齡層高。然而步入中年,吸菸的比率就有所減少,多因家人、孩子的緣故戒菸。

女性方面,吸菸最多者集中在26至30歲,國健署推估與經濟能力有關。30歲以後的女性,吸菸的比率較低,則與懷孕息息相關,為了胎兒的健康開始戒菸。 根據國健署調查,戒菸成功的主要原因為怕生病、怕老、懷孕等健康因素。

50歲的李爸爸是戒菸成功的範例。5年前帶著女兒參觀大學時,突然感慨女兒長大,希望能看著女兒畢業、結婚。在此之前,家人經常勸他戒菸,但都遭受拒絕。把女兒送入大學後,他便丟掉身上最後一包菸。在未借助其他工具的幫助下熬過3個月,從此擺脫老菸槍身分,並將每年省下的錢,用來與家人旅遊。

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6個與菸害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國健署統計,近10年來,國人整體吸菸率已下降近4成,男性吸菸率由2008年的38.6%,降至去年的23.4%;女性則由4.8%,略降至2.4%。如今尚有近300萬人籠罩菸毒中。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