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80403

人獸混合胚胎 成功活3天

英國紐卡索大學研究團隊已成功培育出歐洲首見的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團隊強調,這些人牛混合胚胎只發育了3天。


研究人員並未試圖以這種胚胎創造混合動物。創造這種動物不僅違法,技術瓶頸也難以突破,不過這項最新進展仍將引起議論,天主教會認為,這種研究「駭人聽聞」。一名反對者表示:「這項研究不可能為紐卡索大學博得任何喝采。最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牛混合胚胎並未存活。」

研究人員說,研究人獸混合胚胎,是因為人類卵子較難取得且供應有限,而且有道德爭議。母牛卵子在實驗中的表現不遜於人類,但取得相對容易。混種胚胎目的在取得幹細胞,幹細胞研究是深入了解帕金森氏症、老年失智症等基因疾病及研發新藥所不可或缺。

除英國外,美國和中國也在推動這方面的研究。

負責這項研究的阿姆斯壯教授表示,研究人員先從母牛身上取出一枚卵子,把帶有遺傳物質的細胞核剔除,然後將來自人類胚胎細胞的去氧核糖核酸(DNA)注入已經取出細胞核的牛隻卵子,最後育出99.9%成分屬於人類的混合胚胎。

紐 卡索大學發言人柏恩表示:「這些細胞的發育期不可能超過14天。」他強調,研究人員絕未打算將這種混合胚胎植入代理孕母體內,這些胚胎亦未發育至能夠創造 幹細胞的狀態。這種胚胎又名細胞質混合胚胎,依英國現行法律,讓人獸混合胚胎活到14天以上或將它植入女性或母獸子宮均屬違法。

據指出,混合胚胎只活了3天,最大的一個有32個細胞。研究人員期望未來培育的混合胚胎可存活6天,以便從其中取出胚胎幹細胞供研究用。

柏恩表示,這項事前獲得英國主管當局核准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幹細胞。英國國會下議院近期內將票決是否立法規範這一類的研究,如果通過,它們的法律定位將正式確立。



(聯合報)
--
人與母牛混合胚胎 英培育成功

英國紐卡索大學由萊爾.阿姆斯壯(Lyle Armstrong)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一日宣布,他們已經使用人類皮膚細胞與母牛的卵子結合,並發育成人獸混種胚胎,將有助於幹細胞醫療研究。而這也創下歐洲成功培育人類與動物混合胚胎的首例。

紐卡索研究團隊於今年元月取得英國政府主管機關「人類授孕與胚胎學管理局」的專案許可,可以利用人類體細胞與動物卵子培育胚胎,也就是所謂的「細胞質混合胚胎」(cytoplasmic hybrids)。

皮膚細胞植入母牛卵子 存活三天

培育「細胞質混合胚胎」需運用複製生物的「體細胞核轉殖技術」。阿姆斯壯的研究團隊便是從人體皮膚細胞摘取細胞核,再用顯微注射方式把細胞核植入已經去除 細胞核而不帶有遺傳物質的母牛卵子內,接著用電流刺激,使其融合為一體。而這類混合胚胎的基因有九九.九%屬於人類,只有○.一%的「粒線體基因」來自母 牛。

紐卡索大學製造的混種胚胎在實驗室裡存活了三天,其中最大的胚胎發育到卅二個細胞。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希望混種胚胎能夠持續成長六天,然後再從胚胎擷取幹細胞進行醫學研究。

紐卡索大學研究團隊表示,使用母牛卵子是因為人類卵子來源珍貴,供應量不足,而母牛卵子與人類卵子做起來的結果差不多,而且容易取得。

十四天須銷毀 不會生出半人半獸

該團隊先透過電視台宣布實驗成功的消息,然後才會把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上供學界同儕審查。

同領域的其他研究人員則表示,這些實驗相當重要,但在沒有看到研究報告之前,不會妄下評論。

學者指出,依規定這類混合胚胎最多發育到十四天就須予以銷毀,絕不會植入母體子宮內著床,所以不可能產生「半人半獸」的「嵌合體」(chimera)動物。

從中擷取幹細胞 有助醫療研究

「混種」胚胎實驗廣受科學家與病患權益鼓吹團體的支持,因為利用這類「混種」胚胎擷取幹細胞從事醫療研究,可增進對人體糖尿病、中風等疾病的了解,並且有機會找到治療帕金森氏症、老年失智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新方法。

但若干宗教團體群起反對,尤其是羅馬天主教會反彈更加激烈。蘇格蘭天主教會樞機主教凱斯.歐布萊恩上周在復活節布道談話中便譴責這是「科學怪人般的實驗」。 ‘

違反自然、道德 衛道人士反對

衛道人士認為,即使是少許的人類基因與其他動物的基因混合也不行,此舉違反自然,同時引發道德倫理的爭議。

英國國會下議院下個月將辯論《人類授孕與胚胎學法案》,此一新法案將對相關研究做出規範。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紐卡索大學的實驗這並非培育出人獸混合胚胎的首例,早在二○○三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盛慧珍教授領導的小組曾發表研究報告,宣布他們利用人類體細胞與母兔卵子結合,擷取到人類胚胎幹細胞。

盛慧珍所用的體細胞是一名五歲男孩和兩名成人男性的包皮細胞,以及一位六十歲女性的臉部細胞。實驗中,她將摘取的體細胞核注射入去核的母兔卵子,經過融合發育到胚泡階段,從而擷取到六株胚胎幹細胞,然後再將胚胎銷毀。

(中國時報)
--
英大學宣布成功培育人獸胚胎

儘管英國下議院下個月才會表決「人工受精及胚胎學法案」,但紐卡索大學研究團體已經迫不及待宣布製造出第一批人類與動物的混合胚胎(cybrid,細胞質雜交體胚胎)。儘管這項研究已在一月獲得授權,但要在新法施行後才具有法源依據。

由阿姆斯壯教授主持的研究團隊,分別取出人類細胞及乳牛的卵子,然後將人類細胞的細胞核取出,植入已經剔除細胞核的牛卵。混合胚胎在發育三天、最多三十二個細胞後強制中止發育;下一個目標是要讓混合胚胎發育六天,再把裡面的胚胎幹細胞由研究人員取出做為研究之用。

有助開發失智症新療法

人獸混合胚胎為避免道德爭議,最多只能發育十四天,而且不得植回母體(包括人類及動物)繼續發育。胚胎內取得的幹細胞,主要用於遺傳性疾病的治療或研究之用,例如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細胞核經此途徑發育成胚胎幹細胞後,或許就能開發出治療方法。

至於必須使用動物卵子的原因在於,人類卵子取得不易、數量又少,而且可能對女性健康產生危害,但使用動物卵子就沒有這些限制。然而,由於混合胚胎中,儘管人類基因佔九十九.九%,但還是有○.一%的動物基因,這種介入自然演化的作法還是引來批評。

科學怪人惡夢成真?

反 對混合胚胎最力者莫過於宗教界,特別是天主教。蘇格蘭主教就批評紐卡索的研究「帶有科學怪人之風」。「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是英國作家 瑪麗.雪萊的作品,描述一位天才醫生為創造超自然生命體,自墳場竊取各種屍塊加以重組,最後創造出自己無法控制的怪物。

由於研究團隊選擇先上電視公布實驗成功的消息,而不是先在同儕審閱的期刊上發表,因此也引起學界批評,是否會為新法的通過帶來變數仍待觀察。

(自由時報)
--
全球首例 人獸混種胚胎誕生 百分之0.1為牛 天主教轟「科學怪人」

英國紐卡索大學科學家前天宣布,製造出全球首批人獸混合胚胎,未來可望藉此取得幹細胞以研究疾病。科學家堅稱,發展爭議性的人獸胚胎是因研究用的人類卵子數量不足,但天主教會斥責此類研究是對人類尊嚴「重大打擊」。

英 國主管機關「人類生殖和胚胎管理局」去年九月核准研究用人獸胚胎法案,並在今年一月批准紐卡索大學的申請。領導這項實驗的教授阿姆斯壯(Lyle Armstrong)前天指出,研究團隊是在一批已移除動物基因物質的牛卵子中,注入取自人類皮膚細胞的DNA(去氧核糖核酸),製造出這批99.9%基 因為人類、0.1%為動物的「細胞質混合胚胎」。這些胚胎生長了3天即停止發育。

絕不會存活逾14天
人獸胚胎實驗的目標,是讓 胚胎生長6天,從中取出幹細胞,作為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身心衰弱疾病及運動神經元疾病研究之用。科學家說,使用牛卵是因取得人卵須仰賴捐贈,數量不 敷研究所需。紐卡索大學人類基因研究所長伯恩(John Burn)說,絕不會讓胚胎存活逾14天,更不會植入代理孕母體內發育成胎兒,「它除了是細胞,不會長成任何東西」。
紐卡索大學的研究尚未做成論文發表,學界也認為尚難定論這些初步實驗成果的意義。不過在英國國會即將針對一項胚胎研究法案進行表決之際,一名樞機主教歐布萊恩上月已嚴辭譴責這類研究是實驗「科學怪人的一部分」,「是對人類權利、尊嚴與生命的重大打擊」。



(蘋果日報)
--
代客祭拜 業績暴增10倍

掃墓祭祀不用親自跑一趟?各大殯葬業者近來搶推「代客祭拜」服務,民眾只要花費200元起,就有專人到墓前獻鮮花、供品表孝心,還可拍下祭祀現況寄電子信箱給客戶留念,今年清明節已有上千人申請。

國 寶集團北海福座兩年前推出代拜服務,定價1200元的佛、道教代拜服務包括水果禮盒、素齋套餐、鮮花、金銀紙一分,並敦請法師引魂、變食、誦經。信奉天主 教、基督教民眾則有花束可供訂購,每束200元起跳。國寶集團表示,代拜服務平日就開放申請,平均每月有近百起服務量,清明期間已有數百人提出申請。

北海福座管理處指出,目前申請者以旅居國外者居多,其次為生活忙碌的上班族,或工作區域與先人長眠地相隔南北兩地者,其中又以申請佛道教祭祀儀式為大宗。

龍巖人本多年前便推出代拜,隨著現代人對代拜接受度漸高,龍巖今年推出多種代拜供品組合,1200元的金紙、水果、菜碗組合已有千人預約;首度推出3500元VIP祭品,內含特製金銀元寶,也有多人申請。

龍巖人本表示,平常每月代拜申請量約90件,多是指定在先人忌日舉行;今年清明期間,申請數量暴增十倍。

金寶山未在清明期間推套裝代拜服務,但平日就接受代拜申請,價格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專走客製化代拜路線。

(聯合報)
--
北市無車日 封幹道 捷運公車免錢

二○○八大台北國際無車日,將有新作法。北市交通局研議,九月廿二日無車日當天,搭乘捷運或公車完全免費,而且上下班尖峰時段禁止汽機車通行平常車流量極大的忠孝東路及復興南北路部分路段;但各界對這個構想,看法兩極。

北 市府交通局長羅孝賢強調,「這是大膽的冒險!」目前還在計畫構想階段,先拋出議題聽聽各界及業者的意見,尤其如要免費供市民搭乘,北市一天公車營業額約兩 千五百萬、捷運約三千萬元,這筆經費要從何而來也待解決;另外「封路」造成的衝擊難以估算,全案最後還得由市長郝龍斌拍板定案。

對市府準備在無車日進行道路管制,由於當天是星期一,不少民眾表示,在上班日推動無車運動,根本就是擾民。

北市連續第七年舉辦國際無車日活動,去年利用周日封閉敦化北路與復興北路間的忠孝東路四段辦活動。今年則將選忠孝、復興十字路網,並在非假日舉辦活動。

北市交通局計畫九二二當天,忠孝東路一至四段(基隆路至中山北路),復興南北路(民生東路、和平東路間)禁止小汽車及機車在尖峰時間進入,只准公車等大型車通行,且為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當天搭公車、捷運免費,相關細節、管制時間還有待規畫。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國防大學運籌管理系副教授王中允說,若只有一天或某個時段的封路他絕對贊成,這才叫做「政策宣示」,無車日就是要鼓勵「無車」,當然要給開車族有所不便。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秘書黃詩芳說,她建議將無車日「活動」變成「運動」,甚至市政府可以訂每周五為「周五單車通勤日」,才能落實自行車生活化的政策與理想。

不過快遞業者陳美月表示,九二二是周一,業務相當繁忙,經常都會大量貨品要在周一交辦,忠孝東路沿線及復興北路上的公司行號又特別多,如果當天真的封路,快遞業者該如何交貨,難不成要搭公車?

便當業者林欣明也說,每周一是店內生意最好的時候,不少公司行號都會打電話來訂購便當,如要騎機車外送遇封路,難道要送便當的走路去嗎?

(聯合報)
--
無車日創舉 搭捷運公車免費

二○○八年大台北國際無車日將有新創舉!台北市交通局計畫於九月廿二日無車日當天,對搭乘大眾捷運及聯營公車乘客一律給予免費優待;部分區域實施上下班尖峰時間私人運具限制通行,目前鎖定路段為忠孝東路與復興南北路。

交通局昨日於無車日活動論壇中,揭示今年無車日的初步規劃,主要活動方案包括大眾運輸免費(聯營公車及捷運免費1日)、區域限制私人運具通行及自行車騎乘活動。此外,交通局也將以「大眾運輸優先」為主題,以汽、機車通勤族群為主要宣導對象,加強大眾運具的行銷。

「大台北國際無車日」訂於每年的九月廿二日,活動今年邁入第7年,交通局提出無車日當天搭乘捷運與北市聯營公車全部免費的創舉,鼓勵民眾改搭大眾運具。

至於交通管制計畫部分,前年無車日在信義計畫區封街辦派對,去年則選在超級鬧區頂好商圈封街舉行嘉年華,讓不少民眾樂得躺在忠孝東路上。

尖峰時間 鬧街限制汽機車通行

而今年交通局雖不封街,但規劃部分區域在上下午尖峰時間限制私人運具通行,目前預定實施的路段為忠孝東路(中山南路及基隆路段)與復興南北路(民生東路至和平東路段),屆時將限制小汽車及機車通行,同樣意在鼓勵民眾改搭大眾交通運具。

至於大範圍交管將帶來的交通衝擊,北市交通警察大隊表示,會全面配合市府辦理,將衝擊減到最少,讓民眾體會搭大眾運具的方便與環保。

大眾運輸使用率 提升至48.3%

根據交通局的統計,無車日6年辦下來,北市大眾運輸使用率已從二○○二年的37.8%,提升至二○○七年的48.3%。

不過,台北市交通局長羅孝賢表示,外界易將無車日窄化成「騎腳踏車的活動」,甚至批評其為政治造勢場合或市長作秀的舞台,顯見無車日在推動的過程中有「失焦」之處,該局會持續檢討。

羅孝賢指出,無車日為「反省的日子」,也是「許願的日子」,反省過去一年市府在推動大眾運具上的承諾有無實現,並對未來營造綠色的都市環境提出規劃。

他另坦承,和無車日一同辦理的「大眾運輸月」,去年以前可說是成效不彰,無法喚起市民大眾的注意,故交通局將集思廣益,多方聽取民間組織、學者的意見,讓大眾運輸的推廣能有更顯著的成效。

(中國時報)
--
研究:每天喝八杯水 對身體無益

為了身體健康,許多人奉行每天喝八大杯水,但是根據美國的最新醫學研究,每天喝這麼多水,對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幫助,打破長久以來的多喝水有助健康的迷思。

英國媒體引述報導,負責這項研究的賓州大學教授尼高努和高法柏指出,沒有任何的研究顯示,健康的人每天需要飲用三點三品脫(約一點六公升)的水。

研究人員說,部分研究證據顯示,在炎熱乾燥的氣候下一般人和運動員都需要增加水份的攝取,喝大量的水有助身體排出鹽分和尿素,但沒有研究證明,身體器官會因水份攝取而受益。

對於多喝水可以讓身體有飽足感,因而減少食慾的說法,研究人員指出,多喝水可能有助維持健康體重及對抗肥胖,但是喝水可以減少食慾的說法並不成立,同時水份不足引發頭痛的講法,也沒有證據支撐。

美國腎臟科專家建議,喝八大杯水有助排出體內毒素,預防體重增加,同時可以改善膚質。

不過尼高努和高法柏認為,水份減少固然會造成皮膚鬆弛,但沒有研究顯示,多喝水可以改善膚質。

研究人員指出,身體平均每天使用一點七到二點六品脫(約零點八到一點二公升)的水,在高溫環境或運動時,則需要更多水份。

他們表示,水份的攝取包含其它飲料,事實上食物內也含有水份,因此不需要額外喝到零點八到一點二公升的水量,太多水份反而會影響體內的鹽分平衡,引發致命的「水中毒」。

(中央社)
--
教部徹查常春藤 必有學生落榜

台中縣私立常春藤高中涉嫌造假「繁星計畫」學生成績,使其順利考取國立大學。對於已錄取學生資格是否有變動?教育部昨天表示,已經委請繁星計畫彙辦學校台大再比對學生成績,重新確認錄取名單,將在下周一(七日)大學指考開始報名前,公布確認後的錄取名單。

但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和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昨天已「預言」,一定會有學生的錄取資格遭撤銷!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官員表示,依《私校法》規定,如果查證常春藤高中確有造假學生成績事實,教育部將組成「私校諮詢委員會」討論此案。學校相關失職人員最重可予停職處分;學校招生及獎補助將予以減招及扣減獎補助的處分。

已經委請台大比對成績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彭淑珍說,大學指考本月七日開始報名,為維護相關學生權益,教育部已要求常春藤高中盡速將學生原始成績送繁星計畫承辦學校台大,七日之前確認錄取名單。若有學生遭撤銷錄取資格,還可及時報考大學指考。四月中旬會舉行繁星計畫檢討會議。

但常春藤高中昨天中午送給台大的仍是微調後成績,台大無法重新分發,台大不滿表示:「常春藤是要怎樣?」

台大目前調查發現,常春藤高中有二五四名高三學生,竟有卅一人成績名列全校前一%,很不正常。其它高中前一%均不超過十人。

也有大學透露,大學甄選入學剛推動時,也曾發生有高中推薦學生時成績造假,造成不公平。大學發現後,紛紛改變推甄辦法,第一階段只看學測成績。

校方昨仍送微調後成績

繁星計畫以學生高一、高二在校成績排序分高下,排序愈前,錄取機會愈大。台大註冊主任、繁星計畫彙辦學校負責人洪泰雄說,常春藤高中高三生有二五四人,前一%學生應不超過三人,但該校送來的竟有卅一人成績居前一%,最後有十一人被錄取。

洪泰雄表示,這次繁星計畫有三二一所高中的學生被錄取,各校學業成績前一%學生中,常春藤高中高達卅一人,其它學校均不到十人。有些學校高三生有六、七百人,送來排前一%的學生甚至不到五人。

洪泰雄表示,為避免常春藤事件再度發生,他將建議,高中推薦的繁星學生,在一定比例內要維持一定人數。如某校高三有一六五○名學生,前一%學生最多只能十七位,依此類推。

下周一前確認錄取名單

多元入學專家劉駿豪說,繁星計畫出現弊端,教育部若不好好檢討改進,明年可能辦不下去。他建議,各高中每年都要將所有學生成績送教育部存查,高三生參加繁星計畫時,成績可以拿出來比對,就可看出哪些學校作假。

校長:家長要求送「合理」成績

教育部要求常春藤高中提供繁星計畫上榜學生的原始成績,但校方二日仍送出調整過的分數。校長陳若慧說,原始分數對這些好班的學生不公平,也沒有意義,在家長要求下,送出他們認為合理的成績單。

常春藤中學爆發繁星計畫成績作假,若干上榜的學生可能被取消入學資格,多位學生家長一大早到學校聲援,大罵教育部:「不公平!」一位媽媽激動地說:「如果不承認孩子上榜,馬上從樓上跳下去!」

家長黃明輝表示,類似常春藤高中規模、上榜人數相當的學校不在少數,教育部不應只拿常春藤開刀。家長會長林隆深指出,學校去年底就送出資料,如果真有問題,早就該查明。為何等到放榜才指無效,讓孩子從雲端跌入谷底,部分學生天天哭,吃不下、睡不著,情何以堪?

教育部限定學校在昨日中午以前送出原始分數,前往聲援學校的家長反對,擔心萬一送出未調整的原始分數,十一名原本上榜的學生會「全軍覆沒」。陳若慧也說,原始分數沒有參考價值。

陳若慧以圖表顯示,基於因材施教,校方實施能力分班、學科分組,好班、普通班的考卷不同,分數就不一樣。如果用原始分數當然不公平,為了跑全校排序,自然會依學業競試與模擬考成績再做調整,這是專業考量,不是集體造假。

教務主任陳越明指出,學生成績優劣呈M型結構,但學校並未刻意把那麼多人調整到一%。教育部指各班老師在程序上,應先調整好原始分數再送教務處,才不會有造假行為,其實如此做法更不客觀。

她說,各班老師侷限在自己班級,各自調整分數,容易失去一致的標準。這次會出現那麼多分數相近的學生,是台大經過電腦程式跑出來的結果,學校也始料未及。

陳越明強調,教育部指老師憑密碼可自由進入網站修改成績,這是學校尊重老師專業,修改也有一定依循,並非全憑個人喜好。但她承認校內成績評定仍有瑕疵,未來將修正走向制度化。

學校竄改成績 無辜學生遭殃

常春藤高中被指控在繁星計畫學生成績集體造假,近日成為眾矢之的,校方究竟有無造假成績,事實尚待釐清,但教育部只對常春藤開刀,難以服眾,對學生權益造成的損失更值得商榷。

常春藤高中與教育部各執一詞,看得外界一頭霧水,有人指責教育單位竟不擇手段,也有家長對繁星計畫的公平性產生懷疑。但要查出學校在分數上造假一點都不難,如果只針對常春藤高中,恐怕也難杜攸攸之口。

教育部質疑常春藤高中的證據,正是校方去年底送交中正大學的學生分數,因為常春藤高三學生才二百多人,全校排序一%竟高達卅一人,很多人還同分,所以推斷學校集體造假、竄改分數。事實上,類似常春藤異常狀況的學校不在少數,教育部真要查,常春藤恐怕只是導火線。

教育部當初推動繁星計畫的美意,因公平性遭質疑而大打折扣,繼續挖下去,可能會引爆更多風波,造成繁星計畫大失敗。如果不全面清查可能有問題的學校,公布事實真相,常春藤高中被處分難以服氣,家長反彈當然理直氣壯。

學生成績對任何一位從事教育的人員來說,都是一件嚴肅的事,什麼事都可以有彈性,分數不可以。

在此次事件中被波及的常春藤十一名學生,學校成績怎麼打、如何送,根本不是學生所能置喙,現在可能被剝奪入學資格,他們從被動的「受益者」變成無辜「受害者」。

這些學生參加推甄的時間已過,此時才質疑他們成績作假,如何補救?教育部的處分,則嚴重影響孩子升學權益,不是一句「學校成績作假」能交代過去的。

貴族學校高收費 升學率普通

常春藤高中在台中縣鄉間成立時,有如童話城堡般的兩大棟建築在鄉下地區蔚為奇觀,被視為中部地區的貴族學校,部分高中女生上課,手提名牌包,亮麗行頭把老師也給比下去。

常春藤高中位於潭子鄉,佔地近三公頃,創辦人是前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授兼初教研究所所長李園會,妻子陳若慧是前國立台中護專校長,目前擔任常春藤高中校長,是教育界有名的夫妻檔。

該校最早於八十九年八月成立國中部、國小部,但國小部不久即轉售。常春藤中學於九十二年五月改制為高級中學,分國中與高中部。

高中部設立以來,升學率在中部地區各校屬「弱勢」,排名不算太好,連中等都擠不上,基測入學成績二百廿分上下。

(中國時報)
--
繁星成績造假 擬取消資格 常春藤高中家長揚言:不錄取就跳樓

提 供偏遠或弱勢學生就讀頂尖大學機會的「繁星計畫」,爆發中縣私立常春藤高中為提高錄取率,在學生校內成績「造假」,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昨說:「該校錄取 繁星計畫的十一名學生,一定會有人因成績不實被取消資格。」教育部並表示,將在四月中重新檢討「大學繁星計畫」錄取原則。

稱能力分班調分數
教 育部前天確認,常春藤高中涉嫌造假學生成績,移送政風查辦是否涉及偽造文書和詐欺等刑責,並予減招處分;教育部並要求校方在昨中午前,提報該校兩百五十四 名高三生的原始在校成績,供主辦繁星計畫的台灣大學比對,但昨下班前資料都未送達。何卓飛說,大學指考下周一起受理報名,校方若一再拖延,導致被取消繁星 錄取資格的學生不及報名指考,校方要負全責。
教育部並表示,本月中將檢討繁星計畫錄取原則,研議是否要求各高中簽署切結書,保證成績沒造假,以及電腦系統加裝警示功能,篩選同一高中出現太多報名人數或分數相同的異常狀況。
常春藤高中校長陳若慧強調,該校採能力分班,好班學生因使用較難考題,造成平常分數偏低,因此才會開會決定「以學生在校排序名次做分數調整,沒有造假。」錄取繁星計畫的常春藤高中生家長,昨有五人到校了解情況,一名陳媽媽哭說:「若不承認孩子上榜,馬上從樓上跳下!」

若查證屬實可懲處
教育部中辦科長蔡志明說,若查證此事件情節重大且屬實,教育部可懲處該校減班、扣減獎補助金,及經過私校諮詢委員會討論後解除校長職務。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秘書長符慧中說,該校為提高升學率不擇手段,已做最壞示範。

大學繁星計畫錄取三步驟
◎ 各科學測成績須符合申請校系自訂分數標準→◎以高一、高二各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的全校排名百分比做比較,百分比愈小、代表在校內排名愈前,愈有優先錄取機 會→◎各校系可自訂條件排序,擇優錄取(以台大外文系為例,申請學生通過上述2步驟後,將先比英文學測級分,再比國文級分,再比社會級分、再比在校英文成 績全校排名等7個評比項目,並依序排除每項目排名較後的人)

(蘋果日報)
--
特教班小三生 集體策畫殺老師

報導 美國喬治亞州一群8、9歲的小學生,因不滿同學遭女導師責罵,竟然集體串聯密謀殺害老師!警方表示,這9名小學三年級學生,不僅準備了牛排刀、手銬、水管膠帶和其他犯案工具,還分派遮住玻璃窗、處理善後等任務,計畫之周詳,令人膽寒。

多達9人涉案駭人聽聞

本案發生於喬治亞州南部威克勞斯鎮的「中央小學」,威克勞斯鎮警長譚納表示,計有多達9名男、女學童涉案。他說,3月28日學校方面通知警方,指有名學生向老師透露,有位女孩攜帶武器至學校,繼而揭露這樁案件。

譚納說,這些小學生計畫先以水晶紙鎮擊昏班級導師貝莉.卡特,再用手銬和膠帶將她綑綁,然後以刀子刺殺她。

「尚未有任何人承認意圖殺害她,但他們是不是會臨時起意殺害她?絕對是可能的。」

譚納說:「我們研判,倘若未被干預,他們絕對會嘗試進行,至於他們會不會成功?我們就不知道了。」

起因同學被嚴厲斥責

譚納說,這群孩子之所以想謀殺貝莉.卡特,只因同班有名女同學上課時站到椅子上而遭卡特嚴厲斥責。

而涉案學童有2人在1日已以少年犯身分被捕,而偵辦本案的地區檢察官柯瑞表示,其他涉案者向辦案人員辯稱,他們並非真的想要謀殺老師,而部分學生更堅稱並未參與這項計畫。

柯瑞說,在喬治亞州的法律保護下,這些孩子因年齡未滿13歲,因此檢方並不會以成人罪犯的身分起訴他們,而他們的年紀實在太小,可能也不會被判入少年觀護所監管。

牛排刀、手銬一應俱全

警方在這群孩子身上,搜出一支把柄破損的牛排刀、鋼製手銬、水管膠帶、電線膠帶、透明膠帶、緞帶和紙鎮。

柯瑞表示,他計畫以少年犯身分起訴2名攜帶刀子和紙鎮到學校,而年齡分別為9和10歲的女孩,以及1名攜帶膠帶的8歲男孩,罪名為「共謀重傷害」;另2名女孩也將被控以攜帶武器至學校的罪名。

中央小學所在的魏爾學區發言人馬丁表示,這9名學童就讀的三年級班為學習障礙特教班,學生泰半有注意力缺乏症、學習發展遲緩症或是過動症。而在案發之後,這些學童尚未返回學校上課。

(中國時報)
--
拉美騷莎舞 狂熱席捲全球

如果問,什麼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主要輸出產品?一般人不是回答咖啡、香蕉,不然就是古柯鹼。然而,下回再被問到這個問題,你或可有另一種選擇:騷莎舞(Salsa)。

熱情狂野的舞步、豪放的動感節奏,以及拉丁迷人的異國風情,騷莎已成為拉美最成功的文化輸出產品,並在全球掀起一股流行狂潮,不僅超越1920年代的探 戈,更足與1950年代搖滾樂相媲美。拜騷莎大受歡迎之賜,現在有許多愛好者專程飛至拉美學跳騷莎,讓這些國家賺進不少觀光財。

騷莎的崛起,雖讓探戈再次受到青睞,然其緩慢優雅的音樂舞步,並未贏得一般普羅大眾的喜愛。相較之下,騷莎熱潮卻持續在全球各地擴散,今日的歐洲國家,尤 其是英國、德國或北歐國家的主要城市,幾乎都有適合各種舞技層級的騷莎舞蹈教室。而這股風潮,現也吹向亞洲的日本、中國和印度。

騷莎的由來一直存有爭議,其名意含多種調味原料:除了源自古巴的「son」和曼波,並融入美國的「吉特巴舞」與「捷舞」特色。這種在古巴和波多黎各深受喜 愛的舞蹈風格,於1950年代輸出至美國,之後又輾轉流行回拉丁美洲,並在1990年代蔚為風行。至於騷莎名稱,則是後來才被正名。

騷莎風靡全球,意味誘人的商機,由古巴政府核准的《騷莎舞后》(Lady Salsa)音樂歌舞劇,自2000年來巡迴世界至今,依舊一票難求。英國、歐洲和日本的旅遊業者現在也推出前往古巴首都哈瓦那的「騷莎假期」,觀光客白 天除可接受專業舞者2小時的騷莎舞教學,晚上還可至夜總會欣賞精湛的騷莎歌舞表演。

儘管當地法令不允許,但只要願意花錢,很容易就可聘請到專業老師私下指導學跳騷莎,畢竟,只要花2、3小時教外國人學跳騷莎,便可賺到當地一般白領上班族1個月的薪水,許多古巴騷莎舞者還是願意冒險一試。

拉美各國的騷莎其實略有不同,古巴騷莎比較有活力且運動性高,其順時鐘旋轉的舞步,足證有非洲的血統;波多黎各則偏好1980年代發展成的「紐約風格」,其舞步以直線式移動著稱。許多美國人都喜歡至波多黎各學騷莎,一些歐洲旅行業者現在也看上這個市場。

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的騷莎,講究優雅風格,它的後推步伐較多,手部動作較少,少有如古巴騷莎一樣的雙人手臂纏繞和合作。至於多明尼加的騷莎則比較奇怪,當 地雖有許多知名的騷莎樂團,但除了觀光客外,當地人卻很少跳騷莎,當地人最愛跳的舞蹈其實是「默朗格」(merengue)。

(中國時報)
--
「第二人生」國會聽證 穿梭虛實間

美國國會眾議院「電信與網際網路小組委員會」一日召開聽證會,就網際網路3D虛擬世界「第二人生」(Second Life)可能對真實世界帶來的真危機,和「第二人生」創辦人羅斯戴爾展開對話;與會者有真實世界的電信主管、學者,也有3D造型的虛擬化身 (avatar)。真實、虛擬兩個世界相互貫穿,引人玩味。

昨天的聽證不同於一般國會聽證。會場螢幕秀出「第二人生」裡的一間會議室,可以看到許多小小的化身角色聚在裡面參與聽證;而進入「第二人生」的網友,則可以在虛擬房間的螢幕上看到真實世界聽證會的現場。

民主黨籍眾議員馬基為首的政治人物,就「第二人生」可能對真實世界造成的威脅,諸如是否會淪為洗錢與召募恐怖分子新血的管道或成為性犯罪者尋找加害對象的平台,向羅斯戴爾提出一系列問題。

期間發生一段有趣插曲。馬基為了證明自己是跟得上時代的網路玩家,特別秀出自己在「第二人生」的化身,其造型和卡通《辛普森家族》的主角相似,結果被共和黨籍眾議員史特恩不客氣地潑了一盆冷水。

史特恩說:「你在第二人生的化身比真實世界的本尊年輕,身材也較苗條。若你在虛擬世界流連忘返,我會非常樂意取代你,幫你主持小組委員會。」

針對外界疑慮,羅斯戴爾強調,尚無證據顯示「第二人生」出現洗錢等不法活動。他說,「第二人生」是一個會自我把關的社群,一旦發現使用者行為偏差,可能威脅真實世界,會立刻報警。此外,他透露,執法人員可能隱姓埋名進駐「第二人生」,讓不法者無所遁形。

「第二人生」係由「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s)開發,2003 年正式開放玩家上網註冊,而玩家選擇代表自己的化身,成為第二人生的「居民」(resident),從事各種活動,並使用「林登幣」(L$)進行交易。 「第二人生」目前已有8百多萬居民,平均每次上線人數維持在6萬人,每天網上流通的金額高達「林登幣」85萬元。林登幣雖是虛擬貨幣,但可以兌換為美元, 約1美元兌換林登幣270元,因此外界擔心,可能為恐怖組織的資金流通大開方便之門。

(中國時報)
--
取代燒炭日吹清潔劑自製硫化氫自殺歪風

日本最近發生多起用洗潔劑配製硫化氫毒氣的自殺案件,此法經網上散播、流傳已成為取代燒炭自殺的新手法。有專家警告,此法可能讓自殺者獲救後仍留下腦部後遺症,還會牽連無辜,想用此危險手段輕生的人不得不三思。

日本從今年一月起,在東京、大阪等地已發生十起以上的硫化氫自殺案件,造成14人死亡,其中有1人是無辜被牽連的自殺者家人,也有救援人員在聞到毒氣後身 體不支被送醫。最近日本的自殺網站、留言版上,有越來越多人詳細介紹這種取代車上燒炭自殺的方法,無形中助長此自殺歪風。

硫化氫自殺法,是用市面上販賣的家庭用洗潔劑攪拌、調製後產生硫化氫氣體,硫化氫會散發出像硫磺般的臭味,人體吸到高濃度的硫化氫會頭痛暈眩、呼吸困難,嚴重者還會意識模糊、死亡。

醫師指出,最危險的是,自殺者即使保住性命都可能留下腦部障礙等嚴重的後遺症,再者由於硫化氫比空氣重,會飄散到低樓層,也會危害家人、鄰居及前往救助的人。

一名住在東京都澀谷區公寓的30多歲女子於二月中旬清晨,聞到像溫泉般刺鼻的硫磺臭味,讓她頭痛到連吃藥也無法改善,而且惡臭越來越嚴重。經調查發現,惡 臭是從一樓的房間飄散出來,住在房內的男子被發現時已昏倒在地,房內則散落著沐浴乳等洗潔劑容器,鍋子裡還冒著黃煙。

男子在送醫急救後無生命危險,他供稱,是從網上學來的自殺方式。受害的女子和兩名小孩在送醫治療後,大人雖然沒事,小孩則須住院觀察。

札幌市在上個月有一名32歲失業男子也是從網上學到此法而自殺,他在浴室門上貼紙條寫著,「絕對不要進來,可能有致命的危險,請叫消防隊」。大阪於三月底曾發生一名女子帶著小孩在車上自殺的案件,警方在車內發現許多洗潔劑,也瀰漫硫化氫氣體。

神戶市於三月底則發生一名27歲男子在家中浴室自殺,浴室內留有廁所洗潔劑及除蟲劑等多瓶容器,這名男子喪生之外,他一家4口也被牽連送醫急救。

(中國時報)
--
為什麼國中生是文盲?/李俊仁(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這幾天,教育新聞的熱門話題是某個國中生犯了竊案,到警局時,問話對答如流,但無法讀筆錄,甚至出現不會書寫自己名字的情形。又見報載,學校教師或教育官員宣稱絕對不會有學生不識字的情形。短短幾個新聞訊息,令人感慨萬千。

第一個令人嘆息的是一般人對於閱讀障礙的誤解。一些基本的訊息,所有報章雜誌所使用的中文字約有五千多個,依照頻率高低計算,前一千字的文章覆蓋率約為九 ○%。而國小二年級學童,一般來說,在上學期結束時可以認識超過一千個中文字。一個國中生,如果沒法辨識一千個中文字,加上智力正常,沒有視聽方面的問 題,如在國小低年級時沒有嚴重缺課,幾乎可以直接判定是閱讀障礙。

根據報載這個國中學生問筆錄時對答如流,顯示並沒有智力問題,而個案已經是國中生,卻無法閱讀筆錄以及無法書寫自己的名字,這是閱讀障礙典型模式。但是, 過去的就學記錄,未曾出現相關的訊息,顯示這個學生並沒有被提報到特殊教育系統中,代表現今的提報系統,在閱讀障礙的篩選和鑑定上,有著黑洞。

第二個令人嘆息的是這個學生因為竊案入警局。所感嘆的不是有人犯下竊案,而是教育體制能不能避免這種事情再發生。在美國的研究資料中,青少年罪犯中,閱讀障礙者的比例遠比一般人是閱讀障礙的比例高,這並非是閱讀障礙者有犯罪傾向,而是制度殺人。

試想你是一個識字有困難的人,在小學時你的學業表現必定墊底,從小一開始你必須不斷地在學習上遭遇挫折與困難,甚至受到老師輕視以及同學嘲笑。如果沒有適 當的輔導,你能夠建立自尊跟自信嗎?上學時,無法知道老師在講什麼,無法完成指定作業,你又如何能夠坐在教室中?逃學、蹺課,自然成為吸引人的選擇。

一旦離開學校系統,多數學童流連在電玩店、網路店,缺錢之後會有什麼下場,不難想像。如教育系統能有足夠敏感的偵測機制,告訴學生以及家長,他們所可能遇到的問題,如果教育系統有足夠的人力資源輔導逃學、蹺課的學生,自然可以降低這些學生犯罪的機率。

第三個感嘆的是教育官員的反應。什麼叫「不識字」?如果將認識一、兩個字,或是指書寫自己的名字就叫識字,那麼還真的鮮少有不識字的情形。但如果將「不識 字」定義為無法唸出一篇符合年齡文章九○%的用字,那麼,根據不同的研究推估,全台灣應有二至三%,甚至可能是六至八%人有此情形。

以一年出生人口廿八萬人計算,則至少有五千六百人,屬於無法進行基本閱讀的人。此一數字恰巧跟基測作文成績零級分人數相當。而如果以符合該年齡閱讀能力為 判定標準,則人數必定破萬。教育官員如果願意察看一下縣市政府對於特殊學生鑑定輔導安置機制的資料,就不會出現如此的論述。

近年來,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教育行政體系對閱讀障礙的關心以及經費的投注越來越多,整體環境也較以往有非常大的改善。但是,就個人所知,資源還是明顯不 足。美國在進行閱讀的補救教學時,幾乎是以一對一方式進行,每周也有固定的時數,這樣的作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台灣的現況中,即使是資源相對充沛的台北市, 一對一閱讀輔導的作法,幾近於夢想,更遑論其它縣市。

台灣在國際閱讀評比落後其它國家,教育部又開始以編列預算方式購買圖書送到偏遠地區,想要提升閱讀成績。但除了偏遠地區是弱勢族群外,這些閱讀障礙學生也 是另一種弱勢族群,他們多數就在非偏遠地區的大都會、鄉村裡生存,也同樣需要關注。如果教育資源能夠運用在這些學習弱勢的學生身上,那麼,至少將來再發生 類似事件時,大家的遺憾會少一點。

(中國時報)
--
從費德勒到浦澤直樹/何榮幸

自從被模仿莎拉波娃聞名的神奇小子打敗之後,全球網壇都在問:那個有史以來在球場上最具主宰力,所向無敵程度甚至凌駕老虎伍茲的怪物,到底跑到哪裡去了?這種人類是不是在地球上絕跡了?

說也奇怪,每逢瑞士球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出場,我總會想到漫畫大師浦澤直樹的代表作《怪物》(MONSTER)。而在費天王的每一位對手身上,我則彷彿看見浦澤直樹另一部鉅著《二十世紀少年》的身影……。

●「怪物」扭轉人類共識

其實,「怪物」不是別人封的,它是深植在費德勒心靈深處的巨獸。

「我創造了一個每場比賽都得奪冠的怪物,其實(我自己)準決賽打得並不差。」今年一月底澳洲網球公開賽大爆冷門落敗後,二十六歲的費天王在記者會上如此自我解嘲。

的確,就像職棒大聯盟洋基隊沒有拿到世界大賽冠軍就是失敗,老虎伍茲在高爾夫四大公開賽空手而歸就是恥辱一樣;沒有拿下第十三座大滿貫金盃的費德勒──更別說連冠亞軍決賽都打不進去,已注定留給世人一個超大的驚嘆號。

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很少出現共識,但有時人類的共識卻又一致得嚇人。二○○三年之前──那年費德勒獲得第一座溫布頓冠軍,很少人相信山普拉斯的十四座大滿貫 記錄會有被打破的一天;僅僅五年之後──費德勒在去年第三度一年內抱走三座大滿貫,很少人相信山普拉斯的記錄不會被費德勒打破。

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扭轉人類的集體共識,並且讓前一個共識顯得如此不堪一擊,這種人不是怪物是什麼?

費德勒的可怕,在於他一點也不張牙舞爪,而是用一種最優雅自在、最舉重若輕的全面球風,不斷攀登前人未曾體驗的高峰。山普拉斯與伊凡尼塞維奇的凌厲發球可 能贏他、阿格西與柏格的底線抽球可能贏他、張德培與休伊特的腳程可能贏他……但所有網球技藝加總之後,沒有人可以贏他。

於是,怪物在費德勒的內心不斷滋長。再厲害的名將都會在大滿貫決賽壓力下崩盤,他卻在前七次打入大滿貫決賽全都奪冠;能夠在網球聖地溫布頓登頂已經是無上 殊榮,他卻是史上第一個連續四年封王者;從二○○四年到現在,他早已破記錄當上連續二一四週以上球王……這個無法了解輸球滋味的怪物,是費德勒自己一手養 大的,完全怪不了別人。     不了解職業運動激烈競爭程度的人,很難想像這個怪物有多麼超越人類極限。人們一度以為,高爾夫球場上的老虎伍茲是當今所 有職業運動中最具宰制能力的主導者,但費德勒從二○○五年起連續四年榮膺有「體育奧斯卡」之稱的「勞倫斯體育獎」之後,人們這才真正了解,費德勒化身的怪 物更勝於他的好友老虎伍茲。

早在費德勒形容自己是怪物之前,我就已經用浦澤直樹筆下的《怪物》來看待他了。當然,陽光少年費德勒與「怪物」陰沈主角約翰迥然不同,費德勒的燦爛人生更 非約翰那般悲慘扭曲,但我總覺得兩者的優雅從容、精準犀利、爐火純青頗為雷同,尤其那種凌空俯視、主宰全局的能力更是神似。

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怪物」這項關鍵隱喻,放眼過去十年全球運動場上,也只有費德勒、伍茲、F1車神舒馬赫、自行車環法大賽冠軍阿姆斯壯等極 少數人足以詮釋(這四人包辦了過去九年「勞倫斯體育獎」年度最佳男子運動員獎),而費德勒更堪稱「怪物中的怪物」。

因此,當「怪物中的怪物」在澳網以直落三落敗後,他的內心深處很可能鬆了一大口氣,很多人──包括我在內──也終於鬆了一大口氣。費德勒畢竟不是神,他在客串了很久的神之後,偶而還是會跌落凡塵變成人,正因為如此,他終究只是怪物而不是上帝。

一個已經非常接近上帝的怪物。

●「二十世紀少年」百花齊放

任何看過《二十世紀少年》的人,應該都能了解,要在球場這一邊打敗機器人、拯救地球,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除了秘密基地與兒時回憶,你只剩下搖滾樂可以奮戰到底了。

過去四年多,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有一批正義之士前仆後繼挑戰費天王。但從菲利浦西斯、沙芬、洛迪克、休伊特等一干名將,乃至「二十世紀中年」阿格西全都力戰敗北。其中三度在大滿貫決賽夢碎的洛迪克無疑最為悲情,也最能體會《二十世紀少年》主角賢治的心聲。

感謝西班牙鬥牛士納達爾,如果沒有他兩度在紅土球場力克費天王抱走法網金盃,過去幾年的男子網壇風景將如同世界末日般單調淒涼。因為費德勒仍有這樣一小塊不完美──連缺憾都跟他的偶像山普拉斯相同──才能讓地球上的反抗義勇軍仍然一息尚存。

所幸,搖滾永遠不死。當來自塞爾維亞的喬柯維奇(Novak Djokovic)一邊翹起屁股模仿莎拉波娃發球,一邊展現驚人鬥志、強悍球風與高昂戰鬥指數時,人們終於在機器人與病毒肆虐的荒蕪中聽見了搖滾樂,賢治 的接班人終究還是出現了。在酷熱難當的澳網四強賽壓倒費天王後,才二十歲的喬柯維奇激動地脫掉上衣、振臂高呼。那一刻,他向全世界證明了一件事:義勇軍不 是只會在紅土球場反抗。如果納達爾繼續在紅土球場阻擋球王,喬柯維奇等新生代在其他球場扮演攔路虎,誰說搖滾樂與義勇軍無法拯救地球?

果然,三月初的杜拜網球賽第一輪,今年第二度出征的費德勒竟然輸給另一個二十歲英國天才少年穆雷(Andy Murray)。上一次費天王在首輪落敗,已經是二○○四年八月辛辛納提大師賽的遙遠故事了,季初二連敗更是五年來僅見。此役結束後,費天王與納達爾的電 腦績分差距再度縮小,球王寶座已搖搖欲墜。

當怪物與二十世紀少年展開驚心動魄對決後,今年男子網壇已變得緊張刺激、精彩無比。誰知道費天王會不會化悲憤為力量,首度拿下夢寐以求的法網冠軍,進而在 今年達成超越阿山哥的大滿貫成就?又或者,一干天才少年會不會繼續打敗怪物,讓費天王在四大公開賽全都空手而歸並跌落球王寶座?

對球迷而言,這樣的想像空間變得更加真實之際,男子網球就再度復活了。如同八○年代NBA魔術強森與大鳥博德的東西對抗,或是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皇馬與巴塞隆納的長期纏鬥不休,沒有人能夠完全主導全局的球賽,才是最能激發球迷觀戰慾望的精彩對抗。

眺望五月登場的法網、六月溫布頓、八月美網,我的內心已經開始火熱。即使二十世紀少年中止怪物的破記錄之旅,也無損於費德勒在網球史上的偉大地位;就算怪物繼續將二十世紀少年踩在腳底,也已無法阻擋這批天才少年的耀眼光芒。

我的網球觀戰世界,終於又逐漸回到百花齊放的美好年代。

(中國時報)
--
百年來 今年清明節氣最早

清明節不一定是四月五日,今年提前為四月四日,而且更是西元一八九七年之後、百餘年來最早報到的一次!

今年閏年 節氣提前4.4下午5:46

一 般民眾印象中的清明節都是四月五日,但今年為四月四日,氣象局指出,清明節來源是二十四節氣中有個「清明」,民眾利用四月春暖花開,大地充滿一片氣清景明 時,前往祖先墳墓清掃祭拜,加上先總統蔣中正在四月五日過世,當天被訂為民族掃墓節,而過去數十年來清明節氣也多落在四月五日,以致民眾「印象中」清明節 為四月五日。

事實上,過去一百年來,清明出現時間就在四月四日到六日之間,今年則是因為閏年導致清明提前一天報到,清明節氣出現在四月四日下午五點四十六分,也成為一八九七年以來,報到時間最早的清明節。

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分析指出,二十四節氣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相對位置而產生,而太陽經過二十四個節氣的總長度為三六五點二四二二天,稱為一個回歸年,和國曆平均長度相同,由於每年會多出零點二四二二天(約五點八小時),節氣特定時刻每年也會往後「順延」約五點八小時。

歲差所致 差異日期在三天內

鄭振豐表示,由於「順延」的結果,導致節氣出現時間不一,像是後年清明將越過午夜到隔天,但是節氣不會一直往後順延,而是累積四年後就會遇上閏年,每四年提前一天,所以差異日期都在三天內。

漸漸前移 清明也可能出現4.3

不過,總體而言,清明節時間還是緩慢前移,根據統計,一九○一年至一九四三年,清明節時間為四月五日或六日,一九四四年至一九七五年,清明節為四月五日,一九七六年至今,清明節為四月四日或五日。

鄭振豐表示,主要是因為「歲差」所造成,大致而言,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軸受到太陽和月球引力影響,做出類似陀螺的錐形運動,最後導致時間慢慢往前移,未來清明節可能是四月三日。

何謂二十四節氣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指出,「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居住在中國黃河流域中下游民眾,長期觀察太陽位置、氣候變化、農事活動三者關係後,逐漸發展而成的天候理念,民眾根據節氣報到順序,了解寒暑氣候變化,並決定農事進展及作為日常生活起居參考。

氣象局表示,節氣是根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年時間,區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每走十五度等於一個節氣,只是地球和太陽之間有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區別,所以並非每個節氣之間相距時間都是一樣,近日點節氣相距時間較短,遠日點節氣間隔時間相對較長。

不過,農曆雖然被稱為陰曆,但是農曆其實是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代表「陽曆」,屬於農曆的一部分。

(自由時報)
--
今年清明節為何是4/4?

4月4日清明節?沒錯,今年清明節不是4月5日,而是4日。

事實上,清明節日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一直往前移動。從過去的統計資料來看,1901年到1943年,清明節是4月6日或5日;1944年到1975年,清明節都是4月5日;1976年到2010年,提前到4月5日或4日。

翻開今年的日曆,你會發現,今年清明節落在4月4日,而非一般人熟知的4月5日。由於今年2月有29天,結果清明節也順勢往前移一天,這種「4月4日清明節」的情形,每四年一次。

不過情況也沒這麼簡單。你可能不知道,在進入20世紀以前,清明在每年的4月6日(碰到閨年才是5日),而非4月5日,這和節氣及地球自轉有關。地球受日月引力影響,除了自轉、公轉外,平均每一年還會移動50角秒(又稱弧秒)。

而24節氣以春分為首,由於地球這種周期性移動,春分點平均每年往西逆行50角秒。所以,節氣不停往前移動,反映在西洋曆上,清明節也跟著前移。

(聯合新聞網)
--
諾羅病毒 初春季節最常見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在3月底發佈的腹瀉監測資料顯示,自2008年初迄今,已有31件群聚事件發生,其中19件(61.3%)群聚事件由諾羅病毒引起,目前仍為諾羅病毒疫情高峰期。

最近也有社區住戶出現全家腹瀉的現象,先是幼兒水瀉,隔天換媽媽、奶奶又吐又拉,第四天祖孫的症狀平息了,卻發現幫奶奶倒嘔吐物的阿公也跟著霸佔廁所出不來,一出來就轉往床舖,全身軟弱無力。

醫師診斷為腸胃道病毒感染。為什麼會讓全家人一起拉肚子,搶馬桶呢?

◎急性病毒性腸胃炎是兒童常見的疾病。

病源很多種,最常見的包括輪狀病毒(Rotavirus)、腺病毒(Adenovirus)、諾羅病毒(Norovirus)。

輪狀病毒好發於0至3歲的兒童,少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諾羅病毒好發於0至3歲的兒童,但也可以發生在較大年齡兒童、成人及老年人。

月份分佈上,一年中,皆可發現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的存在,輪狀病毒主要分布於2到5月,而諾羅病毒尤其以秋冬與初春等氣候較為涼爽的季節最為常見。以這一家子的高傳染性與臨床症狀看來,這背後的元凶恐怕非諾羅病毒莫屬。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諾羅病毒的特色。

諾 羅病毒以前有許多名稱(例如類諾瓦克),它的傳染性很強,患者的糞便、嘔吐物中,都帶有諾羅病毒,人們可以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接觸患者或其接觸 過的環境物品,或是與照顧患者的人有直接接觸而被感染,只要100隻病毒,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常常在人多聚集處(安養中心、呼吸照護病房)、洗手習慣不 良的場所(育幼院、幼稚園)、家庭成員間造成群聚感染。

◎避免諾羅病毒感染,提醒你注意:
●勤洗手,尤其外出回家、如廁後,進食或是準備食物之前。
●徹底地清洗水果和蔬菜。
●家人疑似感染時,需戴手套處理他的嘔吐物,處理完立刻洗手,並運用家中的漂白水,稀釋50至100倍(約0.1%次氯酸鈉溶液)清潔與消毒被污染處的表面。
●被污染的衣物應立即脫掉,使用熱水或肥皂立即清洗。
●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3天內,不應該料理食物,若食物被污染,則應該妥善丟棄。

(自由時報)
--
全球糧價飆 40國鬧饑荒 未來3年仍供需失衡

食 品價格飆漲,全球糧食危機持續惡化,目前已有40國陷入糧荒危機,各國紛紛祭出搶糧措施,專家前天更指出,全球糧荒已形成一場「完美風暴」,糧食價格上漲 與供需不平衡情形將持續至2010年。英國《金融時報》則以「次貸危機後,緊接而來的是農產品危機」為標題報導。糧價飆漲已成為各國當前最急迫的經濟問 題。

喬安尼斯(Pascal Joannes)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簡稱WFP)駐蘇丹的採購部門主管,他的工作是為蘇丹達爾富難民及南部貧窮學童提供糧食援助,但持續飆漲的糧價讓他咋舌驚呼:「白豆 (每公噸)要價1160美元(約3萬5212元台幣),真是瘋了!我兩年前在衣索比亞只花235美元(約7133元台幣)買同樣商品。」

2002年起價格漲65%
美國《洛杉磯時報》前天報導,WFP上周緊急公開呼籲,由於食品價格飆漲,該組織需要約212.5億元台幣來填補預算短缺。
根 據聯合國的記錄,全球糧食價格去年上漲35%,這股逐步上升的風潮自2002年即開始,價格至今已漲了65%。糧食危機擴散,但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卻持續存 在,更使需要援助的人數劇增,WFP執行長希蘭(Josette Sheeran)稱全球已捲入一場爭奪糧食的「完美風暴」。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最近在一篇標題為「全球饑荒新面貌」的文章指出,「小麥、玉米及米等基本日常主食的價格,都在歷史新高,過去六個月來上漲50%或更高,但全球糧食存量卻在歷史新低……其影響處處可見。從西非到南亞,許多國家爆發搶糧暴動。」
加 拿大《國家郵報》前天指出,引發「新饑荒」的糧食價格高漲,原因包括美元貶值,油價衝破每桶100美元(約3036元台幣),使得糧食生產及運輸成本提 高,而且由於澳洲十年乾旱、中國雪災等天候因素造成各地農作物欠收,同時中國及印度富裕人口大幅增加,飲食習慣改變,大量消耗肉品,也連帶使得部分原本種 植榖物的農地改作飼料。

美16%農田改種玉米
此外,北美洲及歐洲對生質燃料需求大增,使得栽種糧食榖物的農業土地大幅減少。美國約16%農田放棄栽種大豆及小麥,改種可做生質燃料的玉米,WFP在羅馬的副執行長鮑威爾說:「這是史上首次,燃料與食品價格之間有明確的關連。」
英國《金融時報》前天報導,全球數一數二農業貸款業者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商品分析師布拉克斯(Paul Braks)指出,「全球穀物價格未來兩年都可能維持在高檔波動,直到2010年供應才會開始穩定,讓價格得以慢慢下降」。

全球各國搶糧措施
◎埃及 稻米暫停出口6個月
◎越南 減少25%稻米出口量,下令官員今年不得再簽署任何稻米出口合約
◎印度 柬埔寨 大幅削減稻米出口量
◎泰國 中級稻米出口價每公噸飆至760美元(約2.3萬元台幣),米農夜宿稻田防止宵小偷米
◎中國 阿根廷 哈薩克 實施限制穀物出口量
◎菲律賓 要求稻米主要供應國越南確保穩定供給;要求速食餐廳減少食品的米含量
◎沙烏地阿拉伯 小麥進口關稅從25%降為0
◎俄羅斯 提高小麥出口關稅至40%



(蘋果日報)
--
台灣小孩幸福力 倒數第4 2成1覺孤單 心願:爸媽每天陪我吃晚餐

兒童節前夕,兒童福利聯盟公布「兒童福祉」跨國比較調查,二十二個比較國家中,台灣兒童整體福祉排名第十二名,在經濟力、健康力、教育力、幸福力、安全力五大面向中,幸福力及安全力只分別名列倒數第四、第七,台灣兒童生活滿意度及人身安全仍有待加強。

22國調查
此調查是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表的報告及各國官方統計數據進行比較,其他二十一個均為歐美先進國家,日、韓等鄰近國家因數據不足而未列入比較。
調查指出,台灣兒童整體「經濟力」排名第十四,相對貧窮率雖不差,但其中的「兒童物質資源」指標卻名列倒數第二,高達一成六家中藏書不到十本,另有二成三的孩子落入物質匱乏的困境。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有些孩子家中有二、三台電腦,但有些窮孩子卻連書桌也沒有!」

教育資源偏低
在 「教育力」方面,台灣兒童的「教育資源」與國際相比也偏低,不但教育經費僅佔國民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三點九,低於先進國家的百分之四以上,初等教 育師生比也遠高於先進國家,教學品質大打折扣。兒盟董事長馮燕認為,教育資源不足是明顯的問題,台灣孩子課業表現好,主要是家庭對於學業的要求高。
至於兒童生活最直接感受的「幸福力」與「安全力」方面,台灣兒童排名均落居後段班。調查顯示只有五成九的孩子「每周經常與全家人一起吃飯」,二成一的孩子感覺自己很孤單。而在「五歲以下幼兒意外死亡率」上,台灣的百分之七點三也高於先進國家平均值的百分之五點三。
王育敏呼籲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應加速落實提供優質生育環境政見,並加強幼兒人身安全。昨現場也有多位小朋友寫下「希望爸媽每天陪我吃晚餐」、「希望公共場所不要有人抽菸」等心願,期許新政府為兒童福祉而努力。
民眾陳太太受訪也說,請政治人物多替孩子思考,少點意識型態、多點預算,還有教改不要再胡亂搞,孩子的未來才有幸福可言。

(蘋果日報)
--
睡眠不足6小時 易胖 成人每日睡7至8小時 有助體重控制

加拿大一份研究睡眠與體重關係的最新研究發現,成年人每日最佳睡眠時數是七至八小時,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容易發胖,尤其是睡眠不足六小時者,發胖情形更為明顯。國內醫師表示,民眾不妨維持好的睡眠習慣,有助於幫助體重控制。

最新研究
這項由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夏彼教授進行的研究,針對兩百七十六名二十一歲至六十四歲的成年男女,調查他們的睡眠習慣。結果發現,睡眠平均或少於六小時的人,比起睡眠適中者,六年下來體重增加五公斤的機率高出百分之三十五,變成過重者機率也高出百分之二十七。

會影響賀爾蒙分泌
而睡眠平均多於九小時的人,比起睡眠適中者,體重增加五公斤的機率高出百分之二十五,變成過重者機率也高出百分之二十一。研究結果發表在四月一日出刊的《睡眠》(Sleep)期刊中。
國內肥胖醫學會理事、台中縣衛生局局長祝年豐說,近年研究已發現,睡眠與肥胖間確實相關,主要著眼於睡眠會影響一種賀爾蒙Ghrelin的分泌量。Ghrelin由胃部分泌,會釋放飢餓感的訊號,刺激食欲。睡眠不足Ghrelin會分泌過多,就不會覺得飽,導致吃得更多。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則說,睡眠與肥胖間,可能互為因果。他解釋,肥胖者通常睡不好,睡覺時易打呼、或發生睡眠呼吸中止,導致所需睡眠的時間更長。

睡眠品質才是關鍵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國外醫界曾以健康大學生做實驗,發現睡得短的人血糖、血脂的代謝會出現異常,進而影響健康與體重。
陳 濘宏認為,民眾未必要堅持睡幾小時,重點是睡眠品質要好,醒來時精神飽滿。李信謙建議,養成固定起床與睡覺的時間;建議最好在十二點以前上床,每天睡七、 八個小時,起床後不要賴床,放假時也不要睡過多。李信謙則說,若有很難入睡、很難清醒、白天容易打瞌睡等情形,應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維持良好睡眠品質注意事項
.不在臥室看書、看報、看電視、上網
.維持規律作息。固定時間上床、起床,不賴床;周末、假日不過度補眠
.睡前4到6小時,避免喝含咖啡因或酒精成分飲料與提神飲料
.睡前1小時不過度用腦,睡在床上不胡思亂想
.不要在飢餓感中入睡,但也不要在睡前吃東西
.避免太軟、太硬的床,減少燈光、噪音,維持涼爽室溫
.多數睡眠障礙有其原因,睡不好或白天嗜睡,應尋求醫師協助,不自行買藥服用,以免成癮,甚至造成白日精神不濟

(蘋果日報)
--
研磨咖啡 每天最多3杯 每日咖啡因勿超過300毫克

中國醫藥大學和林口長庚醫院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習慣性喝咖啡者屬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國軍松山總醫院營養師林玉真提醒,以1杯200c.c.為單位,每天不喝超過2杯滴注咖啡、3杯研磨咖啡或是4杯即溶咖啡,才不會提高罹癌率。

咖啡的好處
促血循防栓塞
少量的咖啡能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有效促進血液循環,而咖啡中的多酚化合物則是抗氧化劑,不僅能溶解血液凝塊和阻止血栓的形成,還可促進血管收縮,但醫師提醒,有心律不整者應少喝咖啡。

集中思緒助提神
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系統,延長腦部清醒的時間,使思路清晰、敏銳,且注意力較集中,可提高工作效率。但林玉真營養師也提醒,不論每天攝取量多寡,咖啡都具有成癮性,成癮後戒除較不易。

消耗熱量控體重
咖啡因可提高人體消耗熱量的速率。曾有研究指出,每100毫克的咖啡因能使人體的新陳代謝率加速3至4%,林玉真營養師提醒,不可靠著空腹喝咖啡來減重,否則可能會出現脫水現象。

促腸蠕動利排便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咖啡可刺激腸胃激素或蠕動激素,有利於排便,臨床上也常會用來當快速通便劑。

咖啡的壞處
罹癌機率恐提高
蘇秀悅醫師指出,過量咖啡因會提高罹癌率。例如乳癌就是因咖啡因刺激乳腺,導致乳腺纖維囊腫。而這一期《台灣公共衛生雜誌》中,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醫院的研究也指出,慣性喝咖啡者和吸煙族群同為大腸癌的高風險群。

易誘發心臟病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每天喝5杯以上咖啡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可能是正常人的2倍。蘇秀悅醫師解釋,因為咖啡因會使血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增高,易造成心律不整,或導致心臟疾病的發生,所以如果喝咖啡後會出現心悸的現象,也應立即停止飲用。

更年期易骨鬆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直接顯示咖啡因會導致骨質疏鬆症,但蘇秀悅醫師提醒,咖啡因會增加鈣質排泄,因此習慣喝咖啡的婦女仍更加注意鈣質的充分攝取,建議可多吃小魚肝、豆類或是鈣片。

孕婦較容易流產
《美國生殖醫學期刊》曾有研究,過量飲用咖啡會導致不孕、甚至高出5倍的流產機率,且易生畸形兒。因為咖啡因會增加臍動脈的阻力,降低母體養分和氧氣的供應量。林玉真營養師建議,孕婦在懷孕12周之內勿飲用含咖啡因飲料,以免造成流產。

報你知
2滴注3研磨4即溶
林玉真營養師表示,國人常喝的卡布奇諾、拿鐵、焦糖瑪奇朵等咖啡,多是選用研磨咖啡或是滴注式咖啡調配而成,雖然有加入些許鮮奶、奶油等添加物降低咖啡因。
不過一般建議,每天喝咖啡的量應保持在以200c.c.為單位的2杯滴注咖啡、3杯研磨咖啡或或是4杯即溶咖啡,單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可超過衛生署食品營養處公告的300毫克,否則會提高罹患癌症和心臟病的機率。

常見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表
咖啡類型/咖啡因含量
滴注式咖啡(150 c.c.)/110毫克
過濾式研磨咖啡(150 c.c.)/80毫克
沖泡式即溶咖啡(150 c.c.)/65毫克

專家說
腸胃差者易腹瀉
咖啡因可刺激腸胃蠕動,建議腸胃功能不佳或腸道過敏症候群者,應選用低咖啡因的咖啡或加入鮮奶調和,減少刺激。

需多補充水分
喝咖啡有利尿作用,應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喝200c.c.的咖啡可補充約300c.c.的開水,降低水分流失。

(蘋果日報)
--
喝水過量 易增胃液逆流風險

多數民眾都認為喝水有益身體健康、加速新陳代謝,卻不知水喝的太多,很可能導致胃液逆流。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用餐前30分鐘內喝水超過400c.c.,會使血壓升高,提高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病的風險,餐後如果一口氣灌超過300c.c.,也容易引發胃液逆流。

過量喝水容易胃液逆流
過 去國外曾有研究指出,每喝一杯水就可以刺激交感神經系統長達1.5至2小時,此時所分泌的腎上腺素能使儲存於體內的脂肪逐漸消耗,所以飯前喝水有減重的效 果。但何一成醫師表示,飯前喝水雖能刺激胃的交感神經進行作用,但是其所能消耗的熱量並不多,他也提醒民眾,別為了達到減重的效果而過度攝取水分,否則很 可能導致血壓升高或是胃液逆流。
何一成醫師解釋,根據統計,餐前30分鐘內喝400c.c.的水,會讓血壓升高6至8個毫米汞柱,而長期血壓升 高,易使血管失去彈性,提高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的風險。而如果在飯後半小時內喝水,由於胃的容量已趨近於飽和,所以灌入過多的水,會使得食物卡在十二指 腸不易消化,也容易造成胃液逆流。

餐前或餐中喝水
能減少熱量攝取
何一成醫師建議,在飯前或進食中適時地補充水分,除了可以有效促進腸胃蠕動,也能夠達到減少熱量攝取的效果。
不過他提醒,每次喝水應至少間隔30分鐘以上,才不會造成身體或器官的負擔。至於單次喝水量應控制在150c.c.左右,如果是運動後所導致的身體缺水,也應以250c.c.為上限,分次限量喝水,才不傷身體。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