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506

人類新系譜樹出爐 演化更清楚

人類演化歷程眾說紛紜,新發現與新理論層出不窮。幾位學者最近提出新的人類系譜樹(family tree),運用更合理的分類標準,並重新定位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與智人(Homo sapiens,現代人類)的關係,支持近年基因研究,斷定尼安德塔人並非智人的亞種(subspecies)。


這項研究由阿根廷國立巴塔哥尼亞研究中心岡薩雷茲博士領導,論文刊登在英國《自然》周刊。岡薩雷茲等人指出,人類學家傳統上對人屬動物(Homo)使用的 分類方法側重於臉部特徵,例如扁平、突出等。然而臉部的特徵並非突然出現,而是長期演化的結果,不同化石間的歧異,未必能夠代表物種演化的分野。

岡薩雷茲團隊特別針對十七種人屬動物的顱骨化石拍攝數位立體照片,衡量比較顱骨圓度、顱底位置(cranial base)、下顎骨突出程度、臉部後縮程度等四個基本要素,然後繪製成系譜樹。

尼安德塔人 非智人亞種

新的系譜樹與現行系譜樹大致吻合,但對人屬動物的演化歷程勾勒的更清楚。

例如,最早的人屬動物「巧人」(Homo habilis)是從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演化而來,生存在二一○萬年到一五○萬年前;智人是廿萬年前出現。

至於爭議最多的尼安德塔人,系譜樹認為與智人同出一源,但二者截然有分。

滅絕或同化 演化史謎團

尼安德塔人生存在距今約十七萬年前,分布在歐洲、中亞與中東地區,身材矮壯,可能已發展出語言,族群最盛時約有一萬人。但到兩萬八千年前,尼安德塔人消失無蹤,留下演化史上一大謎團,人類學界歷來解釋分歧。

有人認為,尼安德塔人遇到強大的競爭對手─智人(克羅馬儂人),資源上逐漸山窮水盡,終至淘汰滅絕。也有人認為,尼安德塔人並未消失,而是與智人混種交配,最後徹底被智人同化。

老祖宗起源地 亦有爭議

北市延平中學生物老師張老師表示,依目前人類考古學等調查資料,人類的老祖宗是稱為「直立人」的物種,直立人後又分為爪哇人、北京人和尼安德塔人,這是生物界普遍可接受的說法。

他認為,國內的高中生物教科書中,「龍騰」版對於人類起源的解說較清楚也較客觀,並未以某一人種定於一尊。

對於人類起源,目前大家都可接受的說法是,人類共同的始祖為直立人,時間約在史前一八○萬年至三○萬年,直立人又分為三支,爪哇人、北京人和尼安德塔人分別為當今澳洲人、亞洲人與歐洲人的先祖。

較有爭議的是,人類的起源是多區域性或單源,在生物界迄今仍無共識。「多區域性」即直立人分別出現在不同地區,比如歐洲、亞洲等;「單源」即人類始祖是從 非洲大陸逐步遷徙到他洲並演化。單源演化說有DNA技術支持,多區域說則以化石透露的訊息佐證,但目前均無定論。

(中國時報)
--
同設備貴千萬 署立醫院成凱子

署立醫院成為「採購凱子」?台灣地區醫院協會秘書長謝武吉昨天質疑,南投醫院建置數位影像儲存管理傳輸系統(PACS)比別人多花一千萬元;恆春醫院病房 氧氣輸送管線裝置配線也比私人醫院多一百多萬元。地區醫院協會要求檢調立即介入調查,以免「納稅人的血汗錢,成了別人的紅包錢!」

謝武吉昨天以「署立醫院肥滋滋,私人醫院慘兮兮」形容署立醫院充斥弊端。他指出,署立醫院設備、儀器採購和部門外包弊端叢生,費用比私人醫院高出甚多,「署立醫院蓋一棟建築物,民間私人醫院可蓋二棟。」

他指出,以建置PACS為例,從影像電腦閱讀系統(CR),加上相關配備及資訊整合系統(HIS),一般私人醫院只要八八○萬至一千五百萬元,更可能是台灣最貴,「整體落差一千萬元,到底跑到哪裡?」

謝武吉也質疑署立恆春醫院(旅遊醫院)的採購,該院的電腦斷層攝影報價達一千三百一十萬元,比別人足足貴二百萬元;一台心臟電擊器,一般私人醫院只需十五至廿五萬元,恆春醫院採購價卻要四十二萬元。

再如電動病床,台灣製一台約二萬四千元,署立醫院卻要二萬六千五百元;病房氧氣輸送管線裝置配線一般約幾十萬元,恆春醫院卻花了二百多萬元。謝武吉痛罵,是廠牌規格等級有差別?還是統包議價出問題?

他強調,署立醫院很多採購以「資格標」綁標,保障某些特定廠商,省略訪價、議價程序。統包後再分包,從醫院、統包、中包、小包層層剝削,價格當然比嚴格把 關的私人醫院貴許多。採購藥價也是黑幕重重,每個關卡都有「行情」,光是提藥(將藥納入採購名單)就要花五萬元;到具有決策權的主任層級大約卅萬元,院長 行情就更高了,「政府這樣胡亂花錢,是把納稅人都當大傻瓜!」

謝武吉說,衛生署每年編列四十億元補助署立醫院,每一分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署立醫院「要五毛給一塊」的花錢方式不止這些,他要求檢調單位針對其他設備, 包括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造影、洗腎、心導管、乳房攝影、高壓氧等貴重儀器採購過程,主動深入調查,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跨國醫療產業投資顧問田森豪說,醫院資訊系統(PACS)採購有如工程採購,無論是軟、硬體都有可能「灌水」,甚至採購後的系統維護也可綁住;他建議,國內應有透明化的標準,以減少資源浪費。

一位負責醫院採購的醫界人士表示,PACS是很先進又複雜的影像資訊系統,主機或許只要二、三百萬,但容量擴充越大,費用就不斷向上累進,到底多少價錢才合理,完全看規模大小。

他強調,公家單位購買東西要「多做功課」,例如不能只學某一家系統,須多比較,留下自由市場競爭機制空間,才不會被人綁標,而加高成本。

倒閉6成僅剩250家 地區醫院上街請命

自稱「活不下去的」社區地區醫院近年紛傳倒閉,從健保實施前的七五○家,至今只剩二五○家,不僅醫院經營者苦不堪言,偏遠地區弱勢民眾就醫權益更嚴重受影響。台灣地區醫院協會號召千名醫護及民眾,今天上街遊行。

台灣地區醫院協會要求衛生署長侯勝茂要負起責任,並呼籲準署長林芳郁下鄉做「地區醫療Long Stay」,體驗弱勢民眾就醫不便的痛苦。

該協會名譽理事長謝文輝指出,健保實施「單一藥價支付制」,醫學中心仗著大量採購優勢,大賺藥品採購價與健保價差,弱勢鄉鎮地區醫院不但專業人員招聘困難,單位成本也較高,健保給付反而較少,加上稽核七折八扣,地區醫院根本無法生存。

該協會理事暨員榮綜合醫院院長張克士表示,健保實施前,彰化地區有數家地區醫院提供急診服務,但現在急診和緊急醫療全面熄燈。因缺乏夜間急診服務,病患若有突發狀況,至少要開車一小時奔赴醫學中心急診。

台灣地區醫院協會要求,侯勝茂應履行照顧地區醫院的承諾,將健保藥品節餘費用的二○%、約二十五億元,實質回饋地區醫院,並重新檢討健保制度。協會並呼籲準署長林芳郁不要只有「大醫院」的視野,應實地下鄉看看地區醫療的困境,體會民眾跋山涉水、就醫不便之苦。

(中國時報)
--
追緝10大納粹戰犯 跟死神賽跑

納粹大屠殺是20世紀最可怕的戰爭罪行,為首的元兇巨惡多半已在紐倫堡大審中接受制裁,但不少納粹餘孽至今逍遙法外,耶路撒冷的「西蒙魏森索中心」(The Simon Wiesenthal Centre )就是專門獵捕這些人的國際猶太人權組織。

西蒙魏森索中心日前公布一份「仍在世納粹10大戰犯」的名單,並展開「最後機會任務」(Operation Last Chance),希望能讓這些戰犯在老死前受到法律制裁。

錯置同情 戰犯難以繩之以法

「仍在世10大戰犯」現在都是8、90歲的老者,其中除了首惡海姆下落不明之外,其他9人的行蹤都已被西蒙魏森索中心掌握,但始終無法將他們繩之以法,這 中間除牽涉到各國複雜的法律問題之外,還有兩個因素,一是事隔6、70年所造成的「政治冷漠」,一是對老者的「錯置同情」(misplaced sympathy)心理。

學界出身、目前擔任西蒙魏森索中心主任的誅若夫說,「這些人都已垂垂老矣,當人老到某種年紀,人們自然對他們寄與同情,但時間的消逝絲毫不能削減這些人所犯的罪惡,如果我們對起訴加以時間限制,等於是告訴人家可以犯下種族屠殺罪行而不受懲罰」。

排名第2 恐怖伊凡死裡逃生

為了讓外界知道他們為追捕納粹餘孽所做的種種努力,西蒙魏森索中心7年前開始發布年度報告,根據去年的報告,該中心正在追查的納粹餘孽多達1,019人。 這份報告並對各國與該中心的合作程度加以評等,英國是分數最低的國家;迄今有300件有關納粹罪行的案件在英國遭到起訴,但只有一件被定罪。

有些納粹戰犯已經被判處死刑,但後來又死裡逃生,在「仍在世納粹10大戰犯」中排名第2的約翰.德姆楊約克就是一例,他在1986年從美國被引渡到以色 列,以國檢方指控他就是波蘭崔布林卡集中營惡名昭彰的守衛「恐怖伊凡」,法院判他死刑,但最高法院後來推翻此一判決並將他釋放。86歲的德姆楊約克現居美 國,正在打官司以避免被驅逐出境。

匈澳等國 缺乏勇氣伸張正義

在10大戰犯中排名第3的是93歲的桑多爾.凱皮洛,當年他是匈牙利軍官,據稱曾在塞爾維亞境內的多瑙河岸進行3日大屠殺,導致 1,000多人遇害,其中多是猶太人。凱皮洛1944年被定罪但隨後被特赦,之後他移居奧地利,1944年匈牙利法院在被告缺席的情況下再度將凱皮洛定 罪,之後他遠走阿根廷。

半個世紀後,凱皮洛因為有人向他保證不用面對懲罰而再度回到祖國匈牙利,2006年有人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發現凱皮洛,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匈牙利當局至今未決定是否讓凱皮洛接受審判。西蒙魏森索中心因此將匈牙利列為合作程度「不及格」的9個國家之一。

澳洲因為處理詹塔伊的引渡手續過慢,也被列為「不及格」國家。現年86歲的詹塔伊是匈牙利人,他被指控當年在布達佩斯活活打死18歲的猶太人巴雷茲,只因 巴雷茲搭乘電車時沒有佩戴標示其猶太人身分的「大衛之星」胸章;但他否認這項指控。詹塔伊後來被人發現隱居在澳洲伯斯,2006年以來一直以法律行動規避 被引渡。

朱若夫說,澳洲當局3年來一直讓詹塔伊在法庭上耍手段,這個人已經80多歲,讓他拖3年等於是幫助他逃脫正義的制裁。朱若夫進一步指出,有些國家就是沒有 膽識和勇氣去起訴並懲罰這些人,納粹戰犯不是連續殺人犯,他們不太可能再犯案,所以這些國家願意拖幾年讓他們自然過世。

伯札諾劊子手 成功引渡服刑

納粹戰犯當然有被成功引渡的案例,最出名的就是有「伯札諾劊子手」之稱的雪佛特。他是烏克蘭人,二戰期間在義大利北部的伯札諾集中營擔任警衛,據稱常以木棒、破瓶子、冰水和火刑求被害人。二戰之後,雪佛特逃到加拿大溫哥華,在當地娶妻生子。

2000年,義大利法院以缺席審判的方式將被控涉嫌殺害至少18人的雪佛特判處無期徒刑。兩年後,加拿大警方在義大利的要求下逮捕雪佛特,之後又經過將近6年的法律纏訟,今年2月83歲的雪佛特終於被引渡回義大利服刑。

負責審判頭號戰犯海姆的德國法官海斯特說,「經常有人問我:他已經90多歲了,你何必麻煩?但他的年紀與本案無關,盡全力追求正義是我們的責任」。

首惡「死亡醫生」海姆 活體摘器官

在新公布的最後納粹10大戰犯中,為首的是前納粹黨衛隊醫生艾瑞伯特.海姆。他被控在奧地利「茅陶森集中營」殺害數百名犯人。儘管海姆只在那兒待了2個月,一些目擊證人宣稱,他是他們所見過最殘暴的人。

專門緝捕納粹餘孽的「西蒙魏森索中心」目前仍在追捕數百名戰犯,海姆只是其中之一。他之所以榮登戰犯名單榜首,是因為他所犯下的罪行太過可怖。

曾被囚禁在茅陶森集中營的卡爾.羅特清楚記得海姆如何殺人。1941年,一名18歲猶太青年因腿部發炎,被送到集中營內海姆工作的醫院。海姆問這名年輕人其身體何以如此健壯,他回答自己曾是足球和游泳選手。

海姆並未醫治這名青年,而是把他麻醉,再將他開膛剖肚,接著予以閹割,並摘下他兩枚腎臟。羅特說,海姆割下青年的頭,將肉除去,留下頭骨供展示用。他要這顆頭骨是因為這名青年的牙齒完好無損。

這是8年後羅特在法庭上所作的陳述,1950年奧地利對海姆發出緝捕令,也包含了這段描述。羅特作證時說,茅陶森集中營內所有的醫生裡,海姆是最可怕的一個。猶太囚犯特地為他取了「死亡醫生」這個綽號。

海姆於1914年出生在奧地利拉德克斯堡。他在1935年,即德國併吞奧地利之前3年,加入奧地利當地的納粹黨。後來,海姆成為納粹武裝黨衛隊(Waffen SS)的一員。

1941年10月至11月,海姆被派到茅陶森集中營擔任營區醫生。期間,他與黨衛隊藥劑師艾利赫.瓦希奇合作進行各類可怕實驗,例如將不同的溶劑注入猶太囚犯的心臟,以了解哪一種溶劑能最快奪人性命。

1946年,瓦希奇被美軍法庭判處死刑,其他遭判刑的還有集中營其他醫療人員和指揮官,當時海姆雖落在美軍手中,卻未受到審判。

柏林檔案中心收存的海姆個人資料並未提到他曾在茅陶森集中營待過,顯然是遭到竄改。1950年,奧地利當局要求駐德美軍將海姆移交給他們,美軍起先同意,後來告訴奧方,他們找不到海姆這個人。

1958年,海姆顯然認為他不會有事,在柏林買下42間公寓,並留下他在曼海姆的住址,他還用自己的名字在附近的巴登─巴登(以上皆在德國境內)開了一間婦產科診所。

1961年德國接獲通知,開始對海姆展開調查,1962年9月當局派員前去逮捕他時,他卻事先得到情資而逃逸無蹤。藏匿期間,他仍能靠收取柏林公寓的房租過日子,直到1979年這些公寓遭德國當局沒收為止。

德國、奧地利和西蒙魏森索中心懸賞48萬5,000美元(約台幣1,500萬元)緝捕海姆,一般相信,海姆已離開德國。據稱他曾先後在烏拉圭、西班牙、瑞 士、智利及巴西等地現身,但始終未被抓到。海姆若還在世,現已93歲高齡。西蒙魏森索中心負責緝捕納粹戰犯的朱洛夫相信他應該仍活著。理由是一直到今天, 都沒有人出面繼承他名下的不動產。

有人宣稱,海姆很可能住在阿根廷滑雪勝地聖卡羅斯巴瑞洛切。有趣的是,那兒的廣場是按「阿爾卑斯風格」設計,且當地餐館提供奧地利西部蒂羅爾地區的餐點,如乾酪和鹿肉,而海姆的女兒,現年64歲的瓦爾特勞,正巧就住在邊界另一邊的智利小鎮普托蒙特。

海姆的兩個兒子住在德國,他們都不願就父親的事發表意見。其中之一魯迪格表示,有人暗示,他和父親有連繫,這根本是無稽之談。

日本人對二戰戰犯 同情多過批判

日本二次大戰戰敗後,在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為首的聯軍統治下,於1946年在東京召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公開追究發動侵略戰爭的責任,並將發動戰爭相關主導人判為甲、乙、丙級戰犯,當時有28名甲級戰犯遭起訴,幾千名戰犯等著被追究戰爭責任。

所謂的甲級戰犯是指包括當時的總理大臣(首相)東條英機、前日本軍陸軍大臣、海軍大臣等在內的發動戰爭責任者,乙級指的是指揮戰爭的將校、部隊長官,丙級 則指負責管理戰俘的。判決的結果,28名甲級戰犯中,東條英機等7人被判絞刑,16人被判無期徒刑,2人被判有期徒刑,2人在審判期間病死,1人因病而免 於受審。

遠東國際法庭雖被視為和平的新法律概念,但是也因為是國際法上首次審判國家領導人而引發許多爭議。當時東京法庭的法官中,一名印度籍的國際法專家帕爾便主張,東京審判缺乏國際法根據,應判所有戰犯被告無罪,而日本法律上也沒有所謂甲級戰犯之名稱。

然而與紐倫堡審判最大的差別是,日本戰犯雖然個別對入侵國家有過屠殺搶掠,如南京大屠殺,但迄今沒有發現如殺害猶太人般,有系統的迫害制度。

日本戰敗被聯軍占領7年,於1952年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後,部分原因是冷戰反共需要,而日本輿論也開始同情戰犯,認為大多戰犯在戰時也是身不由己。日本 國會於是在1953年通過「釋放戰犯受刑人相關決議」,釋放甲、乙、丙級等戰犯,並且將遞除的政治權利恢復,換句話說,可以從政。

日本國會並於1954年通過「戰傷病、戰亡者遺族援護法案」,讓戰犯遺族也可與一般戰亡遺族一樣領遺族年金和慰問金。1955年也決定,針對戰犯在審判時被拘禁期間支付撫恤金。

日本於1966年還將被處死的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合祀到祭祀戰亡將士的「靖國神社」,至今仍引起戰爭受害周邊鄰國的強烈反彈。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更是從甲級戰犯被釋放後,爬到首相之座的特例。

也有戰犯在獄中寫下戰爭殘酷面的描述,加藤哲太郎是日本軍的前陸軍中尉,他在戰時擔任新潟的捕虜收容所所長,雖然致力改善對俘虜的待遇,但是也曾處決脫逃的美國俘虜,被冠上虐待、殺害俘虜的罪名列乙、丙級戰犯。

戰敗後他改名換姓,過著亡命的生活,後來被逮捕被判死刑,但是在家人的奔走之下重審,減刑為拘役三十年,最後於1958年被釋出獄。他以自身的經歷寫成小說「想成為貝殼」,從虛構主角的觀點來看,身處戰爭當中之無奈,博得許多讀者的同情,還被拍成電視劇等。

(中國時報)
--
速食傷肝 2不3要吃出健康

現代人生活忙碌,漢堡、炸雞、可樂速食不論內用或外帶,方便又省時。但國外已有研究指出,常吃速食者如不常運動,有害肝臟健康。學者建議食用速食「2不3要」原則,照此方法吃速食,既可照顧身體健康,又可滿足揮之不去的口腹之慾。

★1不:每周吃速食次數不超過1次。
★2不:不夾起司、不加美乃滋、不吃薯條、不喝碳酸飲料。
★1要:要改吃燻雞肉三明治,要選低卡路里沙拉醬、要改喝開水或無糖非碳酸飲料。
★2要:要多運動。
★3要:要請醫師加測肝酵素指數。

■西化飲食 成世界潮流

美國《每日科學新聞》(Science Daily)日前介紹上述「2不3要」原則,推薦這套飲食指南的是美國聖路易大學肝臟中心內科教授迪特里(Brent Tetri),他說:「如果你不改變吃速食的方式,也不增加運動量,那你就是自找麻煩、拿自我健康開玩笑!」

迪特里針對常吃漢堡、薯條的美國人教誨「2不3要」原則,且認為在「西化飲食」已成世界潮流的今日,各國民眾都可參考該準則。

■當成犒賞 而非每日必需飲食

他說,對許多人而言,1周光顧1次速食店,等於是要他們的命,「但是看在健康的份上,必須節制光顧速食店次數;偶爾吃1次速食是『犒賞』,而非每日必需飲食!」

速食內容包羅萬象,漢堡、炸雞、薯條、爆米花、汽水、冰淇淋、派餅等都算。迪特里表示,聰明的消費者,才能在速食裡吃出健康。

他建議放棄牛肉起司漢堡,改吃燻雞肉三明治,入口後對身體負擔較小。油亮薯條、香噴噴的爆米花要忌口,加糖飲料應少喝,改喝開水或非碳酸飲料。蔬菜要多吃,沙拉是好選擇,但「最好改淋低卡、低脂沙拉醬」。

「不動族」與「速食」的組合最不健康。迪特里說,每周至少運動3次才能幫助「垃圾食物」代謝、保持體態適中。

「肝酵素」指數也不可忽略,可看出肝臟受損程度,抽血時可一併驗出。迪特里表示,兒童是主要的速食消費族群,但多數醫師卻最常忽略兒童的肝健康,建議家有漢堡兒、炸雞兒、薯條兒的家長帶小孩看病時,提醒一下醫生。

吃漢堡不運動 肝苦

按常理判斷,對老鼠有害的食物,對人體更加有害。研究指出,實驗室小鼠餵食人類速食4周後的下場是:肝臟受損且罹患糖尿病。

美國聖路易斯大學肝臟中心內科教授迪特里(Brent Tetri)去年完成這研究。他說,「更糟的是,日常活中,我們在兒童身上看到不少肝病案例,這對經常吃速食的大人、小孩而言,敲響了健康受到威脅的警鐘。」

他拿小鼠做實驗,仿造人類速食的成分製作鼠食,40%成分是脂肪,並含高果糖玉米糖漿。此外,他還限制老鼠生活環境,才能模擬人類不愛運動的真實情況。

「懶鼠」餵食4周仿速食食品後,結果發現,每隻小鼠都顯示肝酵素(liver enzyme)指數飆升,表示鼠肝已經受損。此外,老鼠體內葡萄糖不容許值也超出標準,表示代謝功能失常,罹患第2型糖尿病。

迪特里做完小鼠實驗後,今年2月瑞典科學家也發表類似研究,這次是以18位身材標準的成年人為速食飲食研究對象,吃速食加限制運動4個月後,每人平均增重12磅(約6公斤),並在短短1周內,肝酵素指數狂飆上升。

這兩個實驗都顯示「速食+不運動」對肝臟有害。但迪特里更切中要害,他說,「速食本身並非罪魁禍首,端看你怎麼吃,過多的卡路里、脂肪、糖份才是禍害,漢堡、薯條、汽水都有這些成分。」

迪特里表示,一不動,過剩的卡路里就積在體內,成為健康問題。


(中國時報)
--
刺/張大春

在離家八百公里的香港,一位透過報紙專欄文字而對我略有些期許的讀者在人群中跟我說:「你應該編一本成語辭典。」

那是一個作家雲集的座談會後,人擠人、鞋踩鞋、話搶話,我聽得不十分真切,回頭問了一聲:「您說編一本甚麼?」「成語辭典,非常需要,每個人都非常需要。」這位女士加重語氣,拉住我的衣服:「一個字一個字學習太慢,太沒有……」

我猜想她接下來說的是「效率」二字,但是那兩個字當下被另一組人訂約聚會的語詞蓋過去了,她放開手,朝我揮了揮,像是要我別在意,而可以立刻去展開工作了。

我回到八百公里外的家中,面對的第一項工作是幫助張容完成一篇兩百五十個字的讀書報告──《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我認為這本書很驚險刺激,刺怎麼寫?」

「如果你會寫『驚險』兩個字,可以寫『驚險動人』,不一定要寫『驚險刺激』。」我說。

「『驚險刺激』比較像成語,老師說我們應該多練習寫成語。」

我先教孩子寫出了那個「刺」──通常,教交寫字的方法是我用語言描繪出個別字符的形狀,讓孩子自己去捕捉,而不是寫給他看,比方說:「『刺』這個字分左右 兩邊,左邊寬些;右邊窄些,寬的這一邊上面是一短橫,底下寫一毛巾的巾字,巾字那一豎劃往上得要捅出一字來,底下帶鉤,再給加兩撇小鬍子;窄的這一邊你學 過的,就是那個刀字偏旁。」

張容原先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因為他可以一面寫、一面得掌握我語言中所傳達的圖像,掌握得精確與否,關係到字形筆畫的比例、結構甚至正誤與否,總帶著些解 謎的況味。不過,自從邇來老師大量加重詞彙教學後,孩子似乎開始對字的組合有了更大的興趣──果不其然,一旦張容會寫這字了,衝口而出的話就是:「『刺』 有甚麼成語嗎?規定是要把『刺』放在第一個字的位置才算。」

我立刻想起香港座談會上驚鴻一瞥的那位女士,到了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應該編一本成語辭典」的意思──的確應該有人為我們這些家長們編一本「超級無敵成語王」或者「永遠不被孩子考倒成語大全」隨身當小抄。

我支吾了半天,說:「『刺字漫滅』應該算是一句成語了吧?」

「那是甚麼意思?」張容問。

「這是東漢時代一個叫彌衡的讀書人的故事。彌衡是個有才氣、有學問也非常自負的讀書人,可是他早年的際遇很坎坷,沒有遇上真正能欣賞他、任用他的人。當時 的讀書人要去求見大人物,找份差事,都得隨身帶著一張手寫的大名片──」我隨手比劃了一個差不多A4紙張大小的方框,說:「可是彌衡老碰釘子,一張大名片 一次又一次投遞出去,卻一次又一次給退回來,到最後,名片上寫的字都給磨得看不見了,還是沒有人願意任用他。『刺字漫滅』就是比喻人懷才不遇,時運不濟的 意思。」

「那我們怎樣才會懷才不遇呢?」張容問。

「這個嘛,這個嘛──」我想了一會兒,祇好說:「這是一種大人的心境,到時候你就能體會了。」

「還要寫那麼大一張名片嗎?」

「算了。」我說。我祇能跟香港那位交代我任務的女士說抱歉了。有時問題不在成語的豐富與否,而是人生經驗實難編纂分發,而像大名片這一類的人生經驗竟是一去而永不復回的。

(中國時報)
--
文化,是什麼?/龍應台

長 期關懷台灣文化生態的作家龍應台,既曾經擔任過首任台北文化局局長(約四年),卸任公職後講學香港(約三年),再返回台灣任教於清大,並創辦基金會,積極 從事國際交流,邀請各國文化界人士來訪,與台灣互相認識。這樣豐富的文化實務經驗,以及多元的,包括兩岸三地華人和國際文化相異的體驗,讓她對於「文化政 策、文化資源」感受尤其深刻。在新舊政府交替,政經議題沸沸揚揚之際,文化層面幾乎乏人問津。我們特別從今起刊載龍應台的文化議題專文,分兩部份,今明發 表第一部份,下週一推出第二部份「文化政策,為什麼?」。 ──編者

冬夜清晨三時,台北

曾經有一個特別難忘的場合,做為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的我被要求當場「簡單扼要」地說出來,「文化是什麼?」

一九九九年九月,第一次以官員身份踏進台北市議會,開始了長達四個月的質詢期,每天坐在議會裡四五個小時接受議員輪番問政。議員發言多半用一種怒吼咆哮的 聲音,透過麥克風擴大音量,耳朵嗡嗡作響,一天下來,我總是在半暈眩的狀態下回到辦公室,再批公文到半夜。交通局長原是台大教授,他說他的症狀是胃絞痛, 嘔吐。

到了十二月底,事情變得迫切了,因為預算必須完成「三讀」通過,一月份開始的政務才能執行。咆哮了四個月的議會為了要表現「戮力為公」,很戲劇化地總是拖 到十二月的最後一兩天再以「通宵不寐」的方式審查預算,從下午兩點開始連審二十四或四十八小時。在這個過程中,五十二個議員可以分批輪流上陣,回去小睡一 場或者吃個酒席再回來,每個局處的首長官員卻得寸步不離地徹夜死守。

我坐在大廳一隅,看著窗外冬夜的雨濕濕地打在玻璃窗上,戚戚作響,覺得全身徹骨的寒意。

就在這樣的一個陰冷寒濕、焦灼不安,而且荒謬透頂的清晨三點鐘,我突然發現「龍應台局長」被喚上了質詢台,為台北市的文化預算辯護。一個議員,剛從外面進來,似乎喝了點酒,滿臉紅通通地,大聲說,「局長,你說吧,什麼叫做文化?」

對著空蕩蕩的議事大廳,冬夜的清晨三點,台北市文化局長說: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滿身是癬 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 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自賣菜的小販手裡接過找來的零錢?

如果他在會議、教室、電視螢幕的公領域裡大談民主人權和勞工權益,在自己家的私領域裡,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嗎?他對家裡的保母和工人以禮相待嗎?

獨處時,他,如何與自己相處?所有的教養、原則、規範,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他怎麼樣?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沈的社會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 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慧。

品味、道德、智慧,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那微醺的議員事後告訴我,他以為我會談音樂廳和美術館,以為我會拿出艱深的學術定義。

我當然沒有,因為我實在覺得,文化不過是代代累積沈澱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

粉牆下一株薔薇

清晨三時的議會其實不容許我把話說得透徹;否則,我想我會慢條斯理地繼續說:

胡蘭成描寫他所熟悉的鄉下人。儉樸的農家婦女也許坐在門檻上織毛線、撿豆子,穿著家居的粗布褲,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為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 屋裡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或穿褲代表什麼符號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卻代代相傳。農 婦身上顯現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醞。什麼叫底醞呢,不過就是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因為祖輩父輩層層傳遞,因為家家戶戶耳濡目染,一個不識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 冶其中,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於焉形成,就是文化。

小時候我住在台灣農村,當鄰家孩子送來一籃自家樹種出的棗子時,母親會將棗子收下,然後一定在在那竹籃裡放回一點東西,幾顆芒果、一把蔬菜。家裡什麼都沒有時,她一定將籃子填滿白米,讓鄰家孩子帶回。問她為什麼,她說,「不能讓送禮的人空手走開。」

農村的人或許不知道仲尼曾經說過「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但是他可以舉手投足之間,無處不是「禮」。

希臘的山從大海拔起,氣候乾燥,土地貧瘠,簡陋的農舍錯落在荊棘山路中,老農牽著大耳驢子自橄欖樹下走過。他的簡單的家,粉牆漆得雪白,牆角一株薔薇老根 盤旋,開出一簇簇緋紅的花朵,映在白牆上。老農不見得知道亞里斯多得如何談論詩學和美學,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牆邊種下一株紅薔薇,顯然認為「美」是重要 的,一種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環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過任何美術館,但他起居進退之間,無處不是「美」。

在台灣南部鄉下,我曾經在一個廟前的荷花池畔坐下。為了不把裙子弄髒,便將報紙墊在下面。一個戴著斗笠的老人家馬上遞過來自己肩上的的毛巾,說,「小姐,那個紙有字,不要坐啦,我毛巾給你坐。」字,代表知識的價值,斗笠老伯堅持自己對知識的敬重。

對於心中某種「價值」和「秩序」的堅持,在亂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來。今天我們看見的巴黎雍容美麗一如以往,是因為,佔領巴黎的德國指揮官在接到希特勒「撤 退前徹底毀掉巴黎」的命令時,決定抗命不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保住一個古城。梁漱溟在日本軍機的砲彈在身邊轟然炸開時,靜坐院落中,繼續讀書,思索東西 文化和教育的問題。兩者後果或許不同,抵抗的姿態一致,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日子怎麼過,就是文化

十五歲那年,我們從台灣中部苗栗的農村搬到高雄海邊的漁村。第一次進入漁村,驚詫極了:怎麼跟農村那麼不一樣?

如果說農村是寧靜的一抹黛綠,那麼漁村就是熱鬧的金粉。原來這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神,每一位神都有生日,每一個生日都要張燈結彩、鑼鼓喧天地慶祝。漁村的街 道突然變成翻滾流動的彩帶,神輿在人聲鼎沸中光榮出巡。要辨識漁村的季節嗎?不必看潮水的漲落或樹葉的枯榮,只要數著諸神的生日,時歲流年便歷歷在前。廟 前廣場有連夜的戲曲,海灘水上有焚燒的王船,生活裡有嚴格遵守的禁忌,人們的心裡有信仰和寄託。在農人眼中,漁人簡直「迷信」極了。而十五歲的我,就這樣 開始了「人類文化學」的啟蒙課:農村文化和漁村文化是不一樣的。

不一樣的背面,有原因。漁人生活在動盪的大海上,生命的風險很高,未知數很多。尤其在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代裡,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台灣政府甚至不准 許漁民擁有基本的現代海上通訊設備,怕漁民「通匪」;於是風暴一來,救援的能力很低。夜裡摸黑上船「討海」的年輕父親,並不知道自己清晨是否一定會回來看 見家裡還在溫暖被子裡的幼兒。所謂「迷信」,不過是在無可奈何中面對茫茫世界的一種自救方式,為無法理解的宇宙尋找一個能安慰自己的一套密碼檢索。

所以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特定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條件中形成。農民不吃牛肉,因為對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獸而是一個事業合夥人。漁民在餐桌上不准孩子翻魚,因為人在吃魚神在看,他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的危險。

這個意義上的文化,我們很難說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壞,它是什麼就是什麼。

但是文化還有另一個層次的意義。

文化決定社會發展

同樣是祭鬼酬神,為什麼有的留在「迷信」的層次,有的卻從酬神的野台戲中提煉出偉大的戲劇,從土砌的廟宇教堂中發展出精緻的建築美學,從祭祀的儀式裡觀悟出舞蹈和音樂的藝術,而祈禱經文的唸誦轉化出雋永的文學、深刻的哲學?

人,對於自身「存在」處境自覺的程度,以及他出於這種自覺而進行反思,而試圖表達,在自覺和表達之間所激發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強弱,就造成文化和文化之間 的不同。人的自覺程度越高,反思的能力越強,表達的衝動越大,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空間就越大。在這一個靈魂探索的過程裡,思想的內涵和美學的品味逐漸萌芽、 摸索、發展、而成型。

從這一個層次上來談,文化是一種特別的品質,它可能高度發展也可能嚴重萎縮。有些社會結構適合文化的發展而有些結構會造成文化的停滯。連年戰爭屠殺或是長 期的獨裁暴政對文化所可能帶來的傷害,歷史裡有太多明顯的例證。龔自珍所看見的十九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就是一個因為集權控制思想到極致,整體國民創造力被 侏儒化到了連盜賊都沒有創意的地步。而即使在太平的日子裡,不同社會結構裡人們在文化藝術裡滲透的程度也不同。是在這樣一個語境裡,我們可能做價值的評 比,認為某些文化豐富多元,某些則呆滯而單調,某些文化充滿活潑的創造力正走向高峰,某些文化停留在一個靜態水平或者正從繁華豐盛走向一潭死水。我們也可 能說,某一個歷史朝代是文化盛世而另一個朝代是文化的荒原。

如果個人創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許奔放,那麼這個社會的總體創造力也會是生機蓬勃、創意充沛的。如果這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是透過公民的深度參與和彼此碰撞激盪而逐漸形成的,那麼這個社會的共識──也就是身份認同,也會是凝聚而堅定,向心力強大的,不易解體。

是因為文化可能蓬勃發展也可能呆滯停頓,人的自覺的水平和努力的程度,對於文化的發展確實會造成不同,所以我們才會去強調文化多麼重要,但是,文化「呆滯 停頓」有什麼不好呢?為什麼一定要「蓬勃發展」的文化呢?文化究竟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不同?也就是說,文化究竟是真的重要,或者它其實只是政治人物的美容 術語,文化人的一廂情願?如果我們可以相當清楚地說出科學、經濟、醫學、科技為什麼重要,我們是否也能用同樣乾淨俐落、邏輯清朗的語言說出,文化為什麼重 要?

二十世紀初韋伯曾經用基督教文化裡的價值觀來解釋為什麼許多基督教國家發展出資本主義的經濟繁榮。以韋伯的理論為基礎,哈瑞森、福山、杭廷頓、普特南、英格哈特等等研究現代化的學者都不斷提出論證,認為文化在形塑一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行為上,是一個關鍵元素。

文化價值觀上愈重視個人自主和多元開放的地區,經濟力愈強大;愈強調集體意識、國家或宗族權力的地區,愈是窮困。文化價值觀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也就是 說,是的,文化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了一個社會如何面對現代化的挑戰──與自由市場能否接軌、全球化的競爭能否適應、政府管治的清廉與否、公民意識的建立有 無等等。有些文化很輕易就過關,有些卻長期陷在傳統歷史的制約泥沼中,無能自拔 。

為「四郎」哭泣吧

任何圖表和統計都可能有欺騙性,任何學說都可能被推翻,這些學者以現代性作為衡量文化價值的標準,是否偏頗,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強烈反對的人也很多, 但是韋伯和被韋伯所影響的學者們顯然都希望為文化的重要找出一個科學的、甚至可以量化的方法,來解釋文化的重要。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可能找得出 一百個方式來回答「文化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但是我願意從一場戲說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別帶了八十五歲的父親去聽。從小聽他唱「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虎離山,受了孤單;我好比淺水龍,困在了沙灘……」,老人想必喜歡。

遙遠的十世紀,宋朝漢人和遼國胡人在荒涼的戰場上連年交戰。楊四郎家人一一壯烈陣亡,自己被敵人俘虜,娶了聰慧善良的鐵鏡公主,在異域苟活十五年,日夜思 念母親。悲劇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潛回宋國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漢賊不兩立」的政治鬥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衝突之 間,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 ……」

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父親十六歲那年,在湖南衡山鄉下,挑了兩個空竹簍到市場去,準備幫母親買菜。路上碰見國民黨政府招兵,這十六歲的少年放下竹簍就跟著去了。此後在戰爭的砲火聲中輾轉流離,在兩岸的鬥爭對峙中倉皇度日,七十年歲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見到那來不及道別的母親。

他的眼淚一直流。我緊握著他的手。

然後我發現,流淚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兩排一位白髮老人也在拭淚,隔座陪伴的中年兒子遞過紙巾後,將一隻手環抱著老人瘦弱的肩膀。

謝幕以後,人們紛紛站起來,我才發現,啊,四周多得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家,有的拄著柺杖,有的坐著輪椅。他們不說話,因為眼裡還有淚光。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識,但是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沈默中彷彿已經交換了一組密碼。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人們正要散走四方,但是在那個當下,在那一個空間,這些互不相識人是一個溫情脈脈、關係緊密的群體。

在那以後,我陪父親去聽過好幾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像是一場靈魂的洗滌,感情的療傷,社區的禮拜。

從「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頂似地發覺,是的,我懂了為什麼「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兩千年仍讓人震撼,為什麼「李爾王」在四百年後仍讓人感動。

文化,或者說,藝術,做了什麼呢?

它使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義。少小離家老大不回的老兵們從四郎的命運裡認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處境,認出了處境中的殘酷和荒謬,而 且,四郎的語言──「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為他拔出了深深札進肉裡無法拔出的自責和痛苦。文化洗了他的靈魂,療了他的傷口。

它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他發現,他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的經驗,他的痛苦和喜悅,是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孤立的個人因而產生歸屬感。

人是散落一地的珠子,文化是串絲線

它使零散的、疏離的各個小撮團體找到連結而轉型成精神相通、憂戚與共的社群。「四郎」把本來封鎖孤立的經驗變成共同的經驗,塑成公共的記憶,從而增進了相 互的理解,凝聚了社會的文化認同。白髮蒼蒼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兒女,原本不屬於這段歷史的外人,在經驗過「四郎」之後,已經變成一個擁有共同情感而彼 此體諒的社會。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而公民社會,因為不倚賴皇權或神權來堅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政治人物可以喊一萬次口號,要漢人尊重弱勢的少數民族,但是一萬個口號比不上一支歌。我記得一場露天的原住民詩歌晚會,我們邀請了一位長老,從東部山區部 落特別北上來唱原住民的古曲。他開唱時,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落,雨水打在長老皺紋很深的臉上,他全身濕透、仰臉向天,閉著眼睛繼續歌唱,沒有樂器伴 奏的原音,蒼老而悠遠,交織在嘩嘩雨聲中。滿滿的人群在雨中站立,雨水從頭髮流下來,流進人們的眼睛,但是沒有一個人離去。

我看見年輕的原住民毫不遮掩地流著眼淚,眼淚和雨水混在一起──可能是一個孤獨的城市打工浪子被歌聲激起了自己對家鄉部落的無限深情。大部分仍是漢人,淋著大雨聽歌,深深被歌聲震動。

雨夜中的一首歌,我相信,讓漢人認識了原住民,讓原住民認識了他自己。

我也記得公元兩千年九月在台北市森林公園一場晚上的音樂會。幾天前,九月二十一日,兩千多人死於地震,倖存的孩子在瓦礫堆裡哭泣。音樂會上只有素白的野薑 花,散發著甜美的近乎哀傷的香氣。夜色一沈,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入,在草坡上默默坐下。沒有政治人物的致詞,沒有明星主持人的串場,從頭到尾只有音樂和詩 歌。兩旁的螢幕上寫著:「同胞,你的名字我們記得」。死難者的名字,一個一個出現。白底黑字,無言地出現。

好安靜的夜晚。燭光裡,人們的眼淚沒有聲音地一直流,為自己其實不認識的人。

音樂會過後,我收到很多市民的來信,其中一封,沒有署名,只有幾行樸素的字:

我從來不知道「同胞」是什麼意思

一直到森林公園那個晚上。

我明白了。

強權做不到的

是文化的力量,將無意義的碎片組成有意義的拼圖。

藝術,或文學,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個人和群體之不同──任何藝術表達都是個人創造力的舒張和個人能量的釋放,另一方面它卻又把孤立的個人結合成群體。

你說,創造力舒張,個人能量解放,而社會卻為什麼不走向分崩離析?為什麼反而走向「有意義的拼圖」?也就是說,一個多元分歧的社會,依賴什麼來凝聚?

除了文化的力量,還有什麼呢?

在一個大廳裡為「四郎探母」流淚的人群,在一個廣場上為泰雅族長老的古曲頂著大雨不去的人群,在一個公園裡聽樂團演奏悲愴「江河水」紀念死難同胞的人群, 或者是,在一個圖書館裡聆聽一場詩歌朗誦的人群,在政府大樓前面用行動劇來抗議示威的人群,在校園裡為一個熱門樂團尖叫暈眩的人群,其實是在進行一個重要 的儀式:他們正在一個「社會共識體驗營」裡認識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表面上是音樂的流動、影像的演出,語言的傳遞,更深層的,其實是「生命 共同體」意識的萌芽,文化認同的逐漸成形,公民社會的塑造。

如果個人創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許奔放,那麼這個社會的總體創造力也會是生機蓬勃、創意充沛的。如果這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是透過公民的深度參與和彼此 碰撞激盪而逐漸形成的,那麼這個社會的共識──也就是身份認同,也會是凝聚而堅定,向心力強大的,不易解體。反過來說,如果個人創造力和想像力是受到約束 的──書可能被封,歌可能被禁,作家可能被放逐,學者可能被監禁,異議者可能被打斷脊椎,那麼這個社會的總體創造力必定是敗絮其中的。在其中,社會共識不 會來自人民的想像力和自發意志而來自從上而下的政治權力的恐嚇和操縱,「生命共同體」的情感不易產生,共同承擔未來的公民意識也難以發展。這樣的社會,即 使表面上和諧先進,其實脆弱得不堪一擊。

使互不相干的陌生人成為「同胞」,使「同胞」彼此扶持,相互承擔,政治強權是做不到的。文化,才是是公民社會的基礎。

(中國時報)
--
物價漲風襲 法國時尚冷

法國服裝市場和高級時裝業今年的春天有點「冷」。數據顯示,今年3月法國服裝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近一成,4月份的銷售情況恐怕也不樂觀。

據法國時尚研究所統計,今年3月法國市場服裝銷售總額同比下降9.1%,估計4月份的降幅在5%到10%之間。3月份所有種類的服裝銷售都出現下降,其中女裝成衣同比下降17% ,男裝成衣同比下降11%。

分析師認為,服裝市場萎縮的最主要原因是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法國家庭消費信心指數在3月和4月連續兩個月創歷史新低。在法國市場,當民眾購買力下降時,服裝是家庭縮減的開支的第一項。

服裝市場萎縮並非法國獨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服裝市場的蕭條從去年耶誕前出現在美國和英國,隨後逐漸蔓延到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今年3月,著名服裝品牌HM的全球銷售額同比下降8%、GAP下降12%、CA更大幅下降15%。

(聯合晚報)
--
4月CPI年增率3.86% 核心物價9年新高 食物類漲最多

物價漲不停!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今年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三.八六%,扣除蔬果、水產及能源後,核心物價指數上漲三.一%,創下九年多來新高紀錄,國內物價壓力愈來愈大。

食用油漲逾36% 水果19%

主 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指出,四月CPI七大類指數均呈上揚,以食物類漲幅九.七五%最大,其中,食用油上漲三十六.五七%、水果上漲十九.三二%、肉類上 漲十五.九三%、乳類上漲十五.四八%、穀類及其製品上漲十二.二八%、水產品上漲十.○八%,蔬菜則反而下跌十一.○一%。

外食物價漲幅 18年來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家外食物也較去年同月上漲九.○一%,漲幅創下十八年來新高紀錄,主要是燃料及食材價格同步上揚所致,外食族的日子是愈來愈難過了。

若進一步分析細項,則以香蕉較去年同月上漲一百八十六.五四%最多,其次是木瓜上漲九十.一九%;沙拉油及調理油、哈密瓜及蔥等,漲幅都在五成以上;番石榴漲四成五;虱目魚、吳郭魚及芒果等,漲幅也都超過三成。

國際穀物直飆 中國漲最兇

吳昭明表示,由於國際穀物行情居高不下,食物類上漲已是全球趨勢,今年第一季,中國食物類上漲二十一%、香港上漲十%、新加坡上漲六.七%、美國上漲四.七%、南韓上漲二.三%,台灣則上漲八.一%。

另外,主計處昨天也公布今年四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六.一八%,其中,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上漲二十.四一%,創下近二十八年來的次高,主要是國際油價及農工原料價格持續高漲所致。

不過,由於今年四月新台幣兌美元較去年同月升值九.二五%,四月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漲幅縮小至十.二三%,是半年來新低,新台幣升值稍微舒緩輸入型通膨的壓力。

(自由時報)
--
長壽燈泡 亮107年

電燈泡的壽命能有多長?如果是金氏世界紀錄及雷普利全球大驚奇認可的「全球最老電燈泡」,可能會讓很多人大吃一驚:這顆位在加州利佛摩爾消防隊第6分局的小小燈泡高齡已經107歲,除了曾因搬家關掉22分鐘,其餘時間可是一分一秒都沒暗過!

消防隊前副局長、也是多年來的「燈泡先生」布梅爾說,這個燈泡是打火兄弟的精神象徵,「我們隨時都在」;為保護這顆4瓦的小燈泡,消防隊準備了電路突波保護裝置、柴油備用發電機跟備用電池組。

但這顆由雪比電器公司生產的燈泡,一開始可沒那麼尊貴待遇:它最早是1901年裝在消防車待命車庫,提供照明給24小時待命出勤隊員,但二戰跟韓戰回來的老兵,老愛在出勤前「巴」它兩下求好運,而越戰後的隊員則拿它當室內籃球靶子。

直到1972年,某位記者查紀錄、訪談一些老隊員,才赫然發現這顆「人瑞燈泡」已71歲。從此,沒人再敢玩它。到現在,一位隊員開玩笑說,別說是幫燈泡除塵了,「誰敢碰它一下,手指都會被剁掉!」

消 防隊在1976年曾經搬過一次家,為保護這顆燈泡,不但出動全城最好電匠,還幫它量身打造了木造外殼、棉花裡襯的盒子,一路上再由警車開道,深怕出了什麼 意外。沒想到,好不容易安裝到新的位置,通電後燈泡卻不會亮!布梅爾說「每個人都是倒抽一口氣」,心想「天啊!」最後還好是一個電匠扳了一下開關,才讓燈 泡重現光明。

過去幾十年每天都要看看這顆燈泡的布梅爾說,很多人對它的長壽有許多猜測,包括因它從不開關,所以燈絲壽命超長;但他的想法是,燈泡外殼完全密封防止空氣進入,燈絲才能在真空狀況下毫無損害的亮了1百多年。

(自由時報)
--
肩傷復元慢 氣得搥門變骨折

一時的衝動,讓皇家左投貝爾(John Bale),得在傷兵名單裡,繼續待著。

美國時間上週五,貝爾對左肩復元進度緩慢有些沮喪,一時衝動,出拳搥打飯店的門,當晚隨隊抵達印地安人主場後,開始覺得左手疼痛,他卻撐到隔天才報告球團,安排照X光後,確定骨折,週日早上返回堪薩斯,預計台灣時間今天,接受隊醫進一步檢查。

諷刺的是,當天事發之前,貝爾剛投完模擬賽,球團與總教練希爾曼的評估報告中,都樂觀地認為,他的左肩復元進度不錯,準備在這幾天把他移出傷兵名單,現在只好繼續讓他在傷兵名單待上更久。

現年33歲的貝爾,開季時被列入先發輪值,出賽3場連吞3敗後(防禦率7.63),4月16日因左肩不適,放入傷兵名單,球團原本打算他一旦歸建,便轉任牛棚。

●球員因出拳搥門而受傷,在中華職棒也有,投手最著名的案例,是元年至三年效力味全龍隊的「火爆浪子」賈西,曾因投不好被換掉,憤而用手搥休息室的門,導致骨折無法出賽。

打者最經典的,則是兄弟象隊當家第4棒彭政閔,2005年8月26日,以右拳搥打變電箱,輸的也是手,當年整季報銷,不僅被球團薪減,也無法參加棒球經典賽、洲際盃、亞運等國際賽事。

熨斗燙傷胸部、胸罩肩帶割手 原因千奇百怪

在美國職棒史上,球員經常因為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原因而受傷,以下挑選比較「經典」的案例:

克雷格(Roger Craig,巨人總教練)卸下(某女性)的胸罩時,手被肩帶割傷。

孔恩(David Cone,洋基)1998年6月,探望母親時,被她的傑克羅素梗犬Veronica咬傷無名指,跳過1場先發。

伊頓(Adam Eaton,費城人)效力教士時,想用削皮刀拆DVD盒的塑膠外膜,刀竟然刺入腹部,送進急診室。

史摩茲(John Smoltz,勇士)1990年,拿熨斗燙穿在身上的襯衫,胸部不慎輕微燙傷,但他堅稱,過去經常幹這種事,從沒被燙傷過。

哈登(Rich Harden,運動家)睡覺睡到一半,為關掉響個不停的鬧鐘,翻身肩膀扭傷。

葛拉文(Tom Glavine,勇士)1992年在飛機上,因餐點引起腸胃不適而嘔吐,竟然吐到肋骨斷裂。

伍德(Kerry Wood,小熊)洗澡時沒留意水溫,一腳踩進裝滿熱水的浴缸,急忙把腳抽出時,不慎滑倒,導致右半身擦傷。

李維拉(Mariano Rivera,洋基)2006年6月,脫鞋子脫到背部痙攣。

祖馬雅(Joel Zumaya,老虎)玩Wii玩太兇,導致右手腕發炎,錯失2006年3場美聯冠軍賽,據傳是在玩「吉他英雄」遊戲時,為了使出必殺技所致。

皮維(Jake Peavy,教士)2006年,教士贏得國聯西區冠軍,他興奮過頭,跳進隊友疊起的人堆裡,肋骨骨折。

彭恩斯(Ricky Bones,馬林魚)

2000年,在球員更衣室裡,拿遙控器切換電視頻道,竟會受傷,還因此進入傷兵名單。

哈里斯(Greg Harris,遊騎兵)

坐在牛棚沒事幹,看到一旁長的向日葵,當下興起,用手彈起種子玩,彈到手肘拉傷。

泰托頓(Mickey Tettleton,老虎)釘鞋綁太緊,引發香港腳,列傷兵。

莫利托(Paul Molitor,釀酒人)試戴隊友的手套,手指卻卡在裡面,硬拔出來時,手指脫臼。

梅恩(Brent Mayne,響尾蛇)2002年過馬路時轉頭看紅綠燈、2004年從行李箱拿衣服,都能拉傷脖子。

布瑞特(George Brett,皇家)為了看巴克納(Bill Buckner)打擊,從廚房衝到電視機前,不小心踢到椅子,腳趾骨折。

巴姆斯(Clint Barmes,洛磯)為把與隊友赫爾頓(Todd Helton)共同獵得的鹿肉搬上樓,卻懶得等電梯,不慎從樓梯摔落,左肩膀受傷。

巴特列特(Jason Bartlett,光芒)效力雙城時,在飯店看籃球賽轉播,移動電視時,指甲被掀開。

柯曼(Vince Colman,紅雀)1985年國聯冠軍戰第4戰,賽前工作人員準備鬆開防水帆布,他竟然被機器捲入,壓傷膝蓋。

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紅人)效力水手時,「蛋蛋」被護襠夾傷,缺席1場。

希爾(Glenallen Hill,藍鳥)天生害怕蜘蛛,因夢到被蜘蛛追趕,嚇醒後從床上彈起,摔在玻璃桌上,再爬過滿地玻璃碎片,全身多處割傷,好幾天無法出賽。

柯杜瓦(Marty Cordova,金鶯)在健身房照紫外線日光燈,不慎燒傷臉頰,球團把他移出午場先發名單,避免再曬傷。

索沙(Sammy Sosa,小熊)2004年,不過打個噴嚏,就造成背部痙攣,必須進入傷兵名單。

(自由時報)
--
規律有氧運動 可減緩老化10年

您喜歡運動嗎?若對於運動總是意興闌珊,想到就覺得累,希望看完今年4月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兩份文獻摘要,能提高您伸展四肢、活絡筋骨的意願。畢竟只要花點力氣、流點汗,無形中就會獲益匪淺。

第 一項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的公衛專家Mark Hamer博士所規劃,他在1995至2003年間,針對蘇格蘭地區的1萬9842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除了解個案每周從事的活動類型(需持續至少20分 鐘,且會造成微喘才算數)、頻率與劇烈程度等之外,也透過標準化的量表,評估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

統計發現,共有3200人的填答分數超過標準,意即出現憂鬱、焦慮、痛苦等負向情緒,明顯處於壓力狀態下。另外,任何形式的肢體活動,與上述不適感受的降低有密切關聯,且隨著活動的強度、次數與時間增加,緩解作用也就越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邏輯迴歸分析顯示,每周運動一次,就能減少個體33%心理不健康的風險。而單純做打掃、拖地、園藝等家事或走路也有減少20%的效果。即使將性別、年齡、社經地位、婚姻狀況等干擾變項納入考量,結果仍一樣。

第二項研究是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老化專家Lorna Layward博士所主持,研究對象為400位年齡介於55至85歲的民眾,探討從事慢跑、跳舞、游泳等有氧運動的情形,對個人老化速度造成的影響。

她 指出,人進入中年後,心肺功能的指標—最大攝氧量(VO2MAX)平均每十年就會減少5ml/(kg.min),也就是每分鐘每公斤體重耗損5毫升的氧氣 量。以男性為例,若習慣久坐不動,往往60歲時的最大攝氧量會落至約25 ml/(kg.min),幾乎是20歲時的一半。一旦男性與女性的最大攝氧量低於18ml與 15ml時,多做一點事就很容易感到疲倦。

而該研究顯示,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讓中老年人最大攝氧量的衰退變慢,甚至逆轉增加。調查期間,從事有氧運動者的最大攝氧量平均上升25%,即增加約6ml/(kg.min),換算過來就是生理老化減緩了10至12年。

綜合以上發現,運動除可延年益壽,還有維護心理健康的功能,值得長期投資。

有鑑於此,別再當懶惰蟲了,趕快起來動一動吧!只要願意開始,且能夠持之以恆,相信健康將永遠屬於您。

(自由時報)
--
檢驗出脂肪肝 與B型肝炎發作無關

Q:我從小就長得胖胖的,體重總是超過標準體重5公斤以上,現在的工作型態幾乎都是坐著,也沒什麼運動,體重又增加不少。

上個月參加公司體檢,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中度脂肪肝,但是我本身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請問我的脂肪肝會加重我的B型肝炎嗎?是否只要瘦下來,就不會有脂肪肝呢?

A:在台灣,由於國人飲食西化,攝取熱量過多,脂肪肝漸漸演變為常見的文明病,尤其是上班族平常疏於運動,脂肪肝的比例更高。

正常人的肝細胞內,原本就有少許的脂肪成分,當肝臟內的脂肪特別是三酸甘油脂高於5%以上,我們稱為脂肪肝,台灣民間俗稱的「粉肝」、法國名菜「鵝肝醬」都是典型的脂肪肝。

脂肪肝的成因包括肥胖、糖尿病、酗酒、血脂肪過高及急慢性肝炎,在程度區分上,超音波將其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脂肪肝可能肝指數正常,但也常會併有肝臟發炎及肝指數升高的情況,長期下來,少數嚴重脂肪肝的患者也會併發肝臟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

脂肪肝是否會造成原本的B型肝炎惡化?理論上是不會的,換句話說,雖然脂肪肝有可能會造成肝臟發炎、肝指數升高,但是並不會使B型肝炎病毒變得活躍,或B型肝炎發作。

改善脂肪肝需要視其成因而定,如果本身沒有糖尿病、酗酒,或服用藥物類固醇等因素存在,肥胖、吃多動少應該就是脂肪肝的主因,此情形只能靠多運動,及飲食控制來減輕體重,通常在體重減輕之後,脂肪肝也會隨之改善。此外,可確認血脂肪是否太高?必要時,可用藥物加以控制。

當 您併有B型肝炎及中度脂肪肝,建議抽血檢測肝指數是否偏高?如果有偏高,應該要先判斷是B型肝炎,還是脂肪肝所致,可檢驗HBV-NDA(B肝病毒核酸 量)來判別,如果肝指數高、B肝病毒量也高,就可能不是單純因為脂肪肝的關係了,必要時,要考慮使用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

(自由時報)
--
Google辦公室「比家舒服」 按摩椅紓壓 點心吃到飽 Wii隨你玩

全球最高的Google辦公室昨首度曝光。位處台北101大樓七十三樓的台灣Google,不但有可無限取用的點心區和飲料區,還有擺滿Wii、撞球檯等遊樂器材的遊戲間。有員工說:「有時在辦公室感覺比在家裡更舒服。」

夢幻享受
為慶祝台灣Google成立兩周年,Google特地開放辦公室給媒體參觀,一進辦公室入口就可以看到供員工和來訪客人玩的手足球檯,整個辦公室,採用了紅、黃、藍、綠等強烈色彩,有別於一般傳統公司。

員工午晚餐均有補助
台 灣Google表示,目前員工約六十人,位處台北101七十三樓面積約八百坪的辦公室,是全球最高的Google辦公室,內部除有泡麵、零食、可樂、礦泉 水等點心區和飲料區供員工無限取用外,冰箱裡也擺滿包含牛奶、Häagen-Dazs冰淇淋等點心;另有遊戲間,裡面有撞球檯、乒乓球桌、Wii等遊樂器 材,還有用餐區、設有電動按摩椅的按摩間、育嬰房等。台灣Google又為員工提供午晚餐費全額補助,但不透露補助金額。
Google在台灣第一個員工、現任台灣Google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昨表示,原來臨時辦公室在三十七樓,前兩周位處七十三樓全新辦公室啟用,可以感受到員工工作情緒明顯提升。陳姓工程師說,有時候會感覺辦公室比在家裡還舒服。

持續徵才外語佔優勢
Google美國加州總部則號稱是全美工作環境最好的公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山景市(Mountain View)的Google總部,園區有四棟樓,員工幾乎都在園區內十一個餐廳內解決免費供應的午、晚餐,電玩軟體與設備應有盡有。
在內湖科技園區工作的軟體工程師陳先生說:「很羨慕Google的辦公室,不像我們公司雖然有提供休閒室和餅乾櫃,但裡面只有兩、三種餅乾可選。」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表示,目前台灣地區還在持續徵才,具有跨領域經驗和外語能力的人才較具優勢。
國內另一入口網站業者Yahoo!奇摩則表示今年二月起也整修辦公室,該公司人力資源部資深總監陸文秀表示,遊戲室除撞球檯、投籃機外,還增加太鼓達人大型機台,辦公椅也換成市價達三萬元的人體工學椅。



總裁:台教授薪資不如Google

暢談教育
準 總統馬英九昨拜會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的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馬英九在會後提到,李開復認為台灣教授的待遇太低,比大陸重點大學的紅牌教授待遇差 兩三倍,甚至與Google部分新進人員的待遇差不多,「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警惕。」馬英九承諾明年教育經費會增加兩百四十億元,盼能改善台灣教育問 題。

籲開放大陸生來台
馬英九拜會科技人李開復,原本預期能聽取發展科技產業的建議,但長期關心兩岸大學發展狀況的李開復,反而對台灣的高等教育更有興趣。馬英九轉述,李開復認為大陸師資比台灣差,但大陸學生卻比台灣學生用功。
李 開復也建議,台灣沒必要存在太多研究型大學,應考慮發展不同功能的大學,並開放大陸大學生來台念書。馬英九說,開放陸生來台必須要有配套處理,也要達成三 個目標,一是要能招到一流的學生,刺激台灣學生的學習,二是要讓兩岸學生提早交朋友,三是要能解決台灣私校招不到學生的問題;至於台灣研究型大學的轉型, 馬英九則表示高度認同。
馬英九與李開復昨天中午還特別吃了由李開復母、姊親手做的牛肉麵。馬英九讚許說:「我認為這是台灣吃到最好的牛肉麵!此行是雙重收穫。」李開復笑說,馬英九吃到碗裡「一滴不剩」,證明他母親的好手藝。

(蘋果日報)
--
男人禿頭 空污可能是禍首 英研究:毒素阻生髮 國內醫:荷爾蒙較有關

英國最新研究顯示,處於污染空氣中的男性,會比居住在空氣清新環境的男人,更容易禿頭,推測是因空氣中的毒素,會阻礙毛髮生長。國內醫師認為,空氣污染可能只是促成雄性禿的因子之一,男性禿頭的主因應與男性荷爾蒙較有關。

各有說法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由倫敦大學瑪麗皇后醫學會所發表研究指出,雄性禿已知與遺傳有關,但吸菸、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都可能使男性出現禿頭的徵兆,或加重掉髮,因為空氣中的毒素與致癌物質,可能對毛髮生成蛋白質的製造機制形成阻礙。

戒菸遷居減少掉髮
研究人員取禿頭男性毛囊加以分析,發現空氣中污染物質會入侵毛囊,導致製造纖維的功能受損。瑪麗皇后醫學院研究人員菲利帕特說:「會造成這種結果的毒素與致癌物有很多。男人如果戒菸或遷居至空氣污染程度較低的地區,也許能降低掉髮風險。」

就醫治療比較實際
研究小組人員表示,將持續調查致禿的確切客觀因素。雄性禿多半是漸進過程。統計顯示,三分之二的男性有雄性禿困擾,多數發生於三十歲之後。這項研究已刊登在《皮膚醫學研究期刊》。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昨表示,以往醫界曾指出,空污所形成的酸雨,可能導致禿髮,但酸雨的酸鹼值約在五,而人體皮膚的酸鹼值在四至六間,兩者差不多,「酸雨致禿」的說法,仍有爭議。
蔡呈芳說,同理可推論,英國研究顯示空污導致落髮,只能說研究人員可能找到使雄性禿惡化因子,雄性禿患者的落髮主因應仍與男性荷爾蒙有關,至於禿頭者是否搬到空氣清新處,就有益生髮,他持保留態度。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少平表示,過去也曾有研究稱高熱量飲食恐致禿,但與此研究相同,都難進一步證明,他建議禿頭男性,就醫治療較實際。

預防禿髮注意事項
.勿用不明生髮水、藥膏
.不與他人共用梳子,避免感染黴菌導致掉髮
.不用電動按摩梳。某些電動按摩梳宣稱其微弱電流可刺激毛囊生髮,但缺乏科學根據,反而可能使毛囊發炎、加速落髮
.有異常掉髮現象,應盡速就醫治療
.國外研究顯示,禿髮也可能與生活型態西化、攝取較多高熱量食物有關,因此也建議清淡飲食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