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80519

川震規模上修為8 威力抵500顆原子彈

造成重大傷亡的四川汶川地震,中共國家地震局將地震規模從原本的七點八,向上修正為八點零。


我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芮氏規模八的地震,相當於五百顆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台灣九二一地震規模七點三,相當於四十六顆原子彈的威力,相較之下,四川的震災威力將近是九二一的十一倍。

新華社報導,五月十二日地震發生後,初步統計的芮氏地震規模為七點八。隨後,根據國際慣例,地震專家參考利用全球其他的地震觀測資料,對這次地震的參數進行了詳細測定後,把地震規模上修為八。

據初步調查統計,此次地震最大烈度達十一度,破壞特別嚴重的地區超過十萬平方公里。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綿竹、汶川、彭州等地,災區涉及四川、甘肅、陜西、重慶、雲南等地。

郭鎧紋說,大陸所謂烈度,就是震度,但是大陸的計算方式和台灣不同,台灣震度只有七級;大陸測報的地震烈度,最高應該有十二度。

餘震規模六 綿陽全市大露營

大地震過去六天,綿陽市區經濟運作逐漸復甦,不過在馬路邊、公園內還是住滿許多居民,原本昨天要回家住的居民,因為昨天凌晨一起規模六的餘震,又全驚恐地躲回帳篷內。

四川地震局測得的這次較大餘震,發生在昨天凌晨一點八分,地點在綿陽旁邊的江油市。

江油市秘書長湯國平表示,初步統計,新增十三人死亡,一千一百零一人受傷。七個鄉鎮的房屋百分之九十倒塌,六座橋梁損壞。其中震央文勝鄉最嚴重,該鄉所有房屋全倒。由於出現山體滑坡,多個鄉鎮的公路再次中斷,有些鄉鎮的通信也再次中斷。

昨天凌晨的震動持續十餘秒左右,先是輕微搖晃,再是上下搖,記者住的十餘層飯店不時傳出驚叫聲,所幸立即和緩未再晃動,但樓下已有許多人外出避難,並議論紛紛。

根據四川地震局統計,這幾天以來,規模五點一至五點九的餘震多達廿一次,規模六以上的已有四次。這麼多次的餘震也讓一直住在戶外的綿陽居民不敢回家,若連同收容中心的災民,整個綿陽市區可以用全市大露營來形容。

綿陽市區雖已逐漸回復正常,但百分之八十的商家仍未開門營業,只有少許飯店被通知可以接客,至於餐廳、小吃店和一般的店面仍未營業。

部分行業還是被管制,為了確保救災車輛的通行,加油站嚴格分配油量,一般車輛只能加五十元人民幣以下的油量,如此也讓每個加油站前大排長龍,交通更形紊亂。

綿陽市城市規畫局人員指出,地震初步估計造成全市六百億人民幣的財產損失,災後復建經費至少是十倍以上,目前已經開始研究災後復建工作,由於部分縣城、鄉鎮受災太嚴重,是否原地重建或覓地安置災民還需評估。至於仿效外國,選擇某些重創點成立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已有共識。

(聯合報)
--
爆疫情 災區准進不准出 消毒藥品短缺 感染氣性壞疽已57例

中 國四川地震災區由於屍體來不及掩埋,加上消毒藥品短缺,已發現57起感染氣性壞疽病例。此外,幾處重災區如北川縣、映秀鎮及綿竹縣,更是形同戒嚴,車輛出 入須由防疫人員噴灑消毒藥水,氣氛肅殺。中國異議網站博訊網引用災區消息人士的話說,前天有兩個縣的災民和救災人員「只許進不許出」,疫情可能已爆發,但 地點不知。

四川大地震特別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前天提出警告:「災區目前缺乏安全飲用水,及妥善的廢棄物處理、臨時收容處所擁擠的環境,都會助長疫病爆發」。

消防車運藥水灑屍體
一 名世衛官員表示,疫病的主要威脅是遭污染的水源,以及臨時避難處的擁擠狀況,地震這類災難發生後第10天到第30天是爆發疫情的高風險期。目前災區一些尚 未掩埋的屍體,由消防車直接載運消毒藥水,如滅火般地在屍體上面來回噴灑,防疫人員表情凝重,深怕處理屍體不當造成感染。當局昨坦承,四川省已發現57 例家屬或救難人員因不當接觸受傷災民,導致感染氣性壞疽的病例,這些病人,已暫移至隔離區。四川省衛生廳辦公室副主任江濤昨特別澄清,此病與傳染性極強的 炭疽病不同,呼籲民眾不必恐慌。
氣性壞疽是因各種氣性壞疽桿菌侵入傷口後,引起廣泛性肌肉壞死的一種嚴重疾病。這類病人常有腫脹、皮膚發黑、水腫等症狀,嚴重的話12小時就會死亡。由於該病是傷口接觸傳染,因此中國衛生部門已提醒第一線的救援人員避免與獲救者有皮膚接觸。

災童受創常崩潰狂叫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後,曾到災區的台北醫學大學公衛所副教授呂淑妤表示,災區常面臨沒有乾淨飲水等問題,和水有關的傳染病如腹瀉、痢疾等就可能爆發,且四川溫差大,無家可歸的災民還可能感染呼吸道疾病。
此 外,災後創傷輔導也十分緊急。這次大地震中,許多小孩成了孤兒,心理創傷嚴重,常夜夜在噩夢中驚醒。北川縣曲山小學12歲女童龐雅芝,被埋在倒塌校舍中, 40多小時後獲救。龐童的主治醫生說,她的雙腿肌肉嚴重壞死,不得不截肢。但龐雅芝卻不停瘋狂大叫:「我要用腳走!我不截肢!」並失控地在自己身上亂抓, 崩潰地哭訴:「我身邊3個同學,都死了,都死了!」

可憐孤雛夜夜喚雙親
10歲的朱可良在入院後沒有睡過一天安穩覺,且不管別人怎 麼與他攀談,傷痕累累的朱可良始終不發一語。照顧他的何千說,自朱童入院後,說的話不超過10 句,「每次睡不到一小時,他就會突然大叫『爸爸媽媽』,或滿身大汗地坐起來,等見到我在一邊時,又會不語地躺下去。」當地兒科醫師孫新一說:「他們有的每 天都在呼喚父母,很多學生看到紅色就暈過去了。」
西安交通大學心理教研室主任倪曉莉說,這是典型的創傷後症候群,包括恐懼、緊張、無助感等,嚴重者甚至一直有自殺傾向。

四川大地震災情
茂縣:受困14名台灣遊客送抵成都,最快今天返台
汶川縣:真正死傷人數仍不明,6萬多人仍生死未明
映秀鎮:多名被埋超過120小時以上民眾獲救,至今9700人死
彭州市:10萬被困災民仍無實質獲救進展
青川縣:堰塞湖已開始溢出
北川縣:近8千人死亡
綿竹市:近8千人死亡
江油市:昨規模6餘震,釀13死1101傷

規模6餘震 13死1101傷

雪上加霜
四川地震災區雪上加霜,昨凌晨1時08分,在四川北部和甘肅省交界附近的江油市再度發生芮氏規模達6.0的餘震,又造成13人死亡,1101人受傷。江油市7個鄉鎮的房屋9成倒塌,並有6座橋樑受損,187個水庫被破壞,災情慘重。

深度10公里持續十餘秒
此外,經對地震參數的詳細測定後,中國地震局昨已將上周汶川縣地震的震級從芮氏規模7.8上修為8。
中 國地震局昨報告,這個強烈的餘震深度僅10公里,震央位於四川北部重鎮江油市文勝鄉以北、馬角鎮以西,持續時間十餘秒。至昨天下午為止,救災人員徒步走訪 餘震災區的方式回報,初步統計這個餘震造成13死、1101人受傷,當地數百民眾驚嚇之餘,紛紛在廣場搭起帳篷,有的人甚至被餘震嚇昏送醫。
震央文勝鄉已知所有房屋全倒,並出現多處土石流,導致多個鄉鎮的公路、通訊再度中斷。此外,該市的187個水庫都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壞,當地官員表示,已在進行搶修,以防水壩潰堤造成進一步災情。

科學家去年早已預警 美國期刊準確預測川震斷層帶

美 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最新一期指出,多名科學家早在去年七月的美國知名地震研究期刊《地殼》(Tectonics)發表論文提出警告,預測中國四川省北 川縣近期將爆發足以撼動區域的地震,該論文預測的斷層活動帶,正是此次汶川地震的斷層帶。

報告稱能量聚積北川
《國家地理雜誌》報 導,10個月前,包括中國、歐洲和美國的多名科學家們透過研究衛星圖像,並親赴北川研究地殼斷層,才發表這篇論文。在論文中,科學家們寫道:「斷層的長度 已足以引發一次強烈撼動地面的地震,它的潛力將成為爆發區域性地震的來源。」科學家的結論是,地殼撞擊的能量在北川聚積,並將以地震形式釋放出來。
參 與研究的美國田納西孟菲斯大學地震研究和資訊中心研究員艾利斯(Michael Ellis)說,「據我所知,這(論文)是對這些(北川)活躍斷層的唯一調查。」艾利斯說:「(論文中)我們已明確標示出這些活躍斷層的潛力。」他還說: 「(地震前)我曾去過這些小村鎮,多數房屋都未使用加固材料,且那些地區幾乎沒有製磚廠。」
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副教授李錫堤說,該報告僅是學者藉由研究古地震和開挖斷層定年,觀察地層錯動情形而提出的長期預測,目前,全球現尚無人可精準「短期預測」地震發生日期與小至鄉鎮的規模。

學者:只是長期預測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馬國鳳說,該報告僅是常見的長期預測,並未指出上周會發生川震。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溫國樑也說,四川發生大地震不讓人意外,依板塊構造來看,四川到雲南處於碰撞的板塊地帶,雲南也常發生地震。

科學家預測點與實際震央
美數名科學家在去年7月就曾指出,北川縣地層能量活躍,近期將爆發大地震。



(蘋果日報)
--
日本實驗:嚼口香糖 可暫時提高記憶力

日本一項腦實驗研究顯示,嚼口香糖的咀嚼動作可刺激腦部,讓腦部的記憶力暫時提高。至今為止有多項研究顯示,咀嚼動作可提高集中力,但這次是科學家首度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進行實驗,進一步證實這項說法。

日本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平野好幸等人及神奈川齒科大學教授小野塚實等人進行一項共同研究顯示,嚼口香糖之後,記憶力可暫時提高。這項實驗成果發表於本月出刊的美國「神經科學通訊」雜誌。

至今為止,科學家透過動物實驗得知,咀嚼動作對空間記憶會造成影響,最近的研究成果更一步印證,咀嚼動作可讓人增強認知的能力並加強注意力。科學家在利用正子斷層造影(PET)診斷人腦的功能,查出咀嚼之後腦部產生活性的部位。

小野等人從公元兩千年起,就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咀嚼動作可活絡大腦的哪些部位。

這項實驗針對三十三名志願人士進行。專家一邊測量這些人的腦中血流量,一邊在螢幕上放映「A、D、B、A」等英文字母,每隔兩秒放映一字,字母如果與前一字相同的話,就按鈕。

結果,在沒有咀嚼的情況下,連續進行幾次記憶測驗,發現答對的比率及血氧化濃度變化訊號上升率比第一次測試時有下降的傾向,但是專家讓接受實驗者咀嚼無色無味的口香糖之後,結果答對率及血氧化濃度變化信號上升率可恢復或高於第一次測驗時的情況。

專家說,咀嚼口香糖之後,後側前額葉皮質及右海馬後側的腦部活動出現活絡的情況。因此,咀嚼的動作很可能可提升集中力,並促進記憶作業的處理能力。

(中央社)
--
全球缺糧 美每年糟蹋27.5%食物

糧食價格節節高漲,許多窮困國家爆發糧荒動亂。然而在全世界最富強的美國,浪費食物的情形卻是怵目驚心。從超級市場、大飯店、小餐廳到尋常人家的廚房,各式各樣還可以吃的食物,最終歸宿不是人們的腸胃,而是垃圾桶。

美國農業部正在調查國民浪費食物的習慣,不過根據上一次的調查結果,1995年的美國民眾每年要浪費掉4370萬噸食物,佔食物總量27.5%,其中三分 之二是穀類食物、生鮮食物、牛奶與糖類。近年來即時餐之類的產品大行其道,浪費情形恐怕只會更加嚴重。此外,食物化為垃圾後會釋出甲烷之類的溫室氣體,助 長全球暖化。

英、瑞典 同列浪費糧食國度

布希總統日前表示,全球糧價高漲的一部分原因是印度中產階級興起,飲食水準提高。當時印度官員就反唇相譏指出,肥胖比例偏高的美國民眾如果能夠節制食慾,不要隨便丟棄食物,應該可以養活不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窮國的饑民。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似乎都難免這種弊病,英國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民眾購買的食物有三分之一會白白丟棄,1年下來相當可觀,400萬顆蘋果、120萬條香腸、280萬顆蕃茄都進了垃圾堆。瑞典有子女的家庭也是不太惜福,購買的食物會丟棄四分之一。

更令人難過的是,在非洲一些地區,糧食浪費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多達四分之一被糟蹋掉,原因當然不是民眾不知珍惜,而是糧食保存技術落後、基礎設施欠缺、昆蟲為害、微生物汙染以及高溫與潮濕導致糧食變質。

推展回收 減少浪費嘉惠弱勢

回到美國社會,相較於其他商品的價格,食物長期以來都是價廉物美,人們飲食的分量越來越大,體重數字也直線上升。如今美國成年人66%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但人們的因應之道往往不是減少食物採購,而是不吃剩菜剩飯,反而造成更多的浪費。

美國各大城市都有「食物銀行」(food bank)體系,為貧苦民眾提供免費食物,照理說餐廳與超級市場應該樂於捐贈用不完或賣不完的食物,但問題是,許多業者生怕捐贈的食物讓人家吃出毛病,害 自家吃上官司,因此寧可丟棄了事。涵蓋200多家食物銀行的「全國食物銀行網絡」就表示,近來向他們求助的民眾增加20%,但各方捐贈的食物卻減少9%。

為了遏阻浪費食物歪風、嘉惠弱勢民眾,許多民間組織正在各主要城市推展食物回收。紐約的「城市收穫」(City Harvest)組織與170個商家和機構合作,回收過剩但仍可食用的食物。「紐約市對抗饑餓聯盟」(NYCCAH)執行長伯格強調:「我們回收的不是餐 桌上的剩菜,而是根本沒開封的義大利千層麵之類的食物。」

不宜食用 可堆肥或製成飼料

對於不宜食用的多餘食物,也有比丟棄更好的處理方式:加工製成牲畜飼料或者做成堆肥。麻州政府與超商業者合作,舊金山市政府則是鼓勵餐飲業者與一般民眾配合,回收多餘食物來製造堆肥,業者與民眾不但減少浪費,也節省一筆垃圾處理費用。

或許有人會說,減少食物浪費並不能解決全球糧荒危機,對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也助益甚微。不過美國農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回收被浪費掉的食物確實有可觀的效益,而且所需經費與人力並不多。就算只回收5%,也可以讓400萬人飽餐一天,功德無量。

(中國時報)
--
愛因斯坦無神論信函 1200萬售出

科學家愛因斯坦親筆所寫,內容涉及貶損上帝和《聖經》的一封信,在倫敦布倫斯伯瑞拍賣會上以40萬4000美元(約台幣1240萬元)高價售出。

拍賣會經理鮑威爾說,一位熱愛理論物理學,但不願公開身分的買家標走了這封信。公開支持無神論的牛津大學演化生物學家李察.道金斯也想標購這封信,無奈他的財力不夠。

這封信最後以40萬4000美元售出,這個價錢是拍賣前預估的25倍,也創下愛因斯坦親筆手稿在拍賣會上賣出的最高價格之一,僅略低於他寫給第一任老婆蜜 勒娃.瑪瑞克所有53封情書的拍賣價。這53封情書於1996年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被人以44萬2500美元標購。

加州理工學院歷史學家黛安娜.柯莫斯─布赫瓦德表示,這封信能賣那麼高的價錢,她不覺得意外,因為愛因斯坦在信中闡述了他對宗教、猶太教,以及對上帝和《聖經》的想法和觀點。

愛因斯坦於1954年1月間寫給猶太裔哲學家古特金的信,內容提到猶太人信仰上帝是出於迷信,《聖經》則是集「傳奇故事之大成,內容幼稚」。愛因斯坦本身是猶太人,卻不認為被稱為上帝「選民」的猶太人比其他族群更高明。

(中國時報)
--
教育不是為造就專家 而是為培養公民/朱敬一

二○○四年總統大選辯論會時,我與成大黃崑巖教授皆充當「社會公正人士」,同為辯論會的提問人。當時,黃教授提了一個非常基本、卻又極具震撼力的問題:他 問候選人「什麼是『教養』?」這個簡單的問題幾乎使兩位候選人不太答得出來。事後,聯經出版公司更請黃教授寫了一本名為《談教養》的書,詳細闡述他的教養 觀點。像我這種粗鄙之人,當然也就買了一本作為標竿,作自己琢磨改進的參考。

事實上,黃教授與我同為二○○四年國內七所研究型大學(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央、中山、陽明)通識教育評鑑的評鑑委員,他在書中也多次提及「教養」 與「通識」之間的密切關聯。今年,我又再次擔任前述七所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委員會的召集人,也許是該對通識教育與教養之間的關係,寫一些回應與感想了。

教養是什麼,其實非常難以描繪。黃教授的解釋很好:教養像是風,見帆動即知風過;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要在接觸此人時,觀察他對外界事務的見解、反應、談吐、判斷、風格。

我傾向將前述的見解、談吐、判斷等分為兩個層面來談,其一是外在的儀態,其二是內在的修為。許多人都把教養窄化為待人接物的輕聲細語,強調謙沖敬謹的儀 態;但那只是教養的外顯特質。社會上其實有許多一肚子歪點子、卻能輕聲細語談話的大壞蛋。想想電影「教父」的情節吧:馬龍白蘭度與羅伯狄尼洛所飾演的老教 父,不也是話語輕柔嗎?他們若是問你「最近女兒好嗎」?往往是威脅逼迫就範的婉轉說詞,本意卻是「否則將對你女兒不利!」即使有大哥級的人物如此輕柔詢 問,我們也不會說他們有教養吧!

前文之所以要用黑社會老大的溫婉儀態做反例,就是要凸顯出:教養絕不能簡化為外表的談吐儀表。談吐溫文固然是教養必要條件,但是一個人內在的知識內涵,才 是「誠於中形於外」的關鍵。然而這知識內涵究竟所指為何呢?黃崑巖教授在他《談教養》一書中一再指出,這內涵其實就是國外許多大學的「通識教育」。

在耶魯、哈佛、東京大學等國外知名學府,大一與大二兩年都不細分專業領域,而希望學生們能獲得廣泛通達的均衡知識,到了大三之後才真正進入專業領域學習一 技之長。知名大學要求在專精之前先廣博吸收,就是希望各行各業的大學生都能或多或少理解其他的專業、欣賞別人的特長、涵養人文的優雅、判斷社會的是非。一 個人有了這些通識涵養,才可能誠中形外,在談吐儀表上適切表達,呈現出「有教養」的外顯特質。反之,如通識涵養不足,甚至對人文社會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即 使是合乎禮儀地表達出偏狹歪理,外界也會認為此人失言或失格,絕不會認為此人有教養。

從通識教育的內涵來看,由於所有專業人士的接觸對象還是以人為主,故通識的內涵比較著重在人文與社會,而與自然科學或生命科學的關聯相對而言較弱。前芝加 哥大學校長何欽思(R.M. Hutchins)說,教育不是為了訓練專業,而是為了培養「公民」;這裡所指的公民素養,就包含人文與社會的廣泛知識。因此,公民素養的知識內涵,當然 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在古時候,社會結構與互動並不複雜,教養的內涵頂多就只是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學校篇中所說的「詩書寬大之氣」,是一種人文薰陶與 鑑賞能力總稱。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僅僅是人文知識已經不夠;任何人若要見識得體,就必須對社會知識有些基本理解,否則失言的機會極大。

以學歷採認為例,以前的社會沒有全球化的衝擊、沒有自由貿易區、沒有學歷文憑、沒有證照制度、沒有多少人是跨國勞工,因此當然也就沒有「台灣是否該承認大 陸學歷」的辯證問題。現在,論者面對這樣的問題,若不能區辨學歷、證照、就業等管制的內涵與區隔,就會莫名奇妙地因為擔心就業衝擊而主張禁止採認大陸的學 歷。若有這樣的認識偏差,究其原因,就是源自於對證照與移民就業管制的社會意義理解有所不足。再以教育部前主秘莊國榮回任政大的風波為例,莊先生既由政大 「借調」暫離,其「回任」政大其實應該是自動的、不必議決的。若有人主張以種種原因要將莊先生解聘,也應在他回任之後,再於校內另行提案,不能以其先前在 外之言行而拒絕其回任。簡言之,回任的程序正義其實是莊先生的基本人權,而法政通識告訴我們,大家不該以自己的好惡去否定任何人的基本人權。

網路、貿易、證照、學歷、人權等等,都是社會科學的通識內涵,也都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養。以往一個人若能有「知書達禮」的人文修為,內在涵養也就足夠 了。但是現代社會則比以往要複雜許多;除了人文素養之外,必須要對法律、政治、經濟等社會整體運作邏輯有所掌握。一個人在廿一世紀如果不太理解權力分立的 原理、憲政主義的精神、市場運作的邏輯、社會運動的本質,即便悠遊在琴棋書畫的人文世界中,都難免還是會有極為謬誤的見解,不能算是何欽思校長口中的理想 「公民」。若是將這些謬誤見解大剌剌地對外抒發,就算是輕聲細語,也難謂得體,當然就更談不上教養了。

在當下這樣一個經緯萬端的現代世界,我們周遭的社會環境也是隨時在改變。廿年前,我們沒有綿密的電腦網路、沒有基因科技、沒有知識經濟的衝擊、更沒有全球 暖化的認知。既然我們面對的社會每一天都在變,而我們所應具備的法政經社通識,也就日日在更新。因此,通識的內涵要倚賴終身學習的充實,而教養則是一個終 身追求的目標。孔子七十歲時自諭能「從心所欲不踰矩」;在到達那個境界之前,我們每個人都還稱不上有教養。教養二字清談不難,要身體力行,那才真是個挑戰 ─ 終身都是挑戰。

(中國時報)
--
電子樂器 外行人變演奏家

日本樂器龍頭「山葉」與知名的媒體藝術家 岩井俊雄合作,研發出號稱「21世紀新樂器」的面板觸碰式電子樂器「TENORI-ON」, 5月12日於日本上市。該款顛覆傳統樂器觀念的電子樂器極具科技感,業者還表示即便是毫無音樂背景的外行人,也能以直覺式演奏盡情享受音樂魅力。

「TENORI-ON」是個長寬為20公分的正方形面板,重約7百克。面板上設有直橫各16排,共256顆按鍵,只要壓下按鍵便能彈奏出各種不同樂器的音色以及音符,彈奏時按鍵內建的白色LED燈源還會隨之亮起,讓彈奏者同時享受聽覺以及視覺樂趣。

此外,藉由「TENORI-ON」邊框上的按鍵,可以調整音色、發音長度、演奏速度、節奏等,內建6種音樂模式,提供「樂器自動反覆彈奏指尖劃過之面板曲線」或「光線以指定音符為中心逐漸往外擴散,同時變化曲調」等不同演奏變化。

「TENORI -ON」除了內建喇叭、耳機端子、音樂數位介面,SD記憶卡插槽,能夠錄下樂曲並重複播放,也能與其他電子樂器搭配使用,售價約台幣3萬5千元。該款電子 樂器目前已被歐美或日本的媒體藝術家、音樂家或流行藝人運用於演唱會或音樂創作,日後也可能引領另一股截然不同的音樂新浪潮。

(自由時報)
--
大量流汗30分 光喝水不夠 需補鈉

近 來在超商隨處可見的機能性運動飲料,宣稱低卡路里、無鈉。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表示,運動後除了補充水分的流失外,也需要增加電解質的攝取,才能夠維 持體內滲透壓的平衡,而一般多是補充鈉離子。姚建安醫師指出,如果標榜是運動飲料卻沒有鈉成分,恐怕無法滿足大量運動後對於電解質的訴求,一般建議劇烈運 動30分鐘以上者,可以選擇運動飲料來補充隨著汗水所流失的電解質,但也應同時增加水分的攝取,才不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

運動飲料和水稀釋1:1
姚 建安醫師指出,夏季每個人平均1天的流汗量約在600c.c.,如果平常沒有特別大的運動量,就算感覺流汗或是身體黏黏的,也不需要特別喝運動飲料。一般 來說,從事劇烈運動與活動量大的工作超過30分鐘以上者,會因為流汗而導致電解質大量流失,為了要讓體內滲透壓平衡,建議可以透過喝運動飲料來補充所需的 電解質。姚建安醫師提醒,因為運動飲料的主要成分為鈉,所以應搭配白開水或是礦泉水以1:1的比例來稀釋,才可以降低濃度過高的電解質對腎臟的負擔。

零鈉飲料效果差
姚建安醫師表示,強調低卡路里與無鈉的運動飲料的出現,可能是因現代人多外食、導致口味重、鹽分攝取多,所以才會以無鈉當作主訴求。不過,這個產品的作用其實就和開水差不多,與其他運動飲料相比,因為少了鈉,反而無法達到補充電解質的目的。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