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80517

第1殺手 癌症死亡數破4萬

台灣人壽命越活越長,根據衛生署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台灣男性平均壽命為七十五歲,女性為八十二歲,第一大死因仍是惡性腫瘤,去年總死亡數字首度超出四萬人,而心臟疾病也擠下腦血管疾病,躍升為第二大死因。
衛生署統計室昨公布九十六年十大死因,除事故傷害和自殺死亡人數下降,其餘八大死因人數皆攀升。惡性腫瘤已經連續二十六年高居十大死因之首。與前年的排名相 比,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互調,分居二、三名。排名第四的是糖尿病,死亡人數首度破萬,為一萬零兩百三十一人,另外因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死亡人數 也跨越五千門檻,為五千零九十九人。

去年一年全國總死亡人數是十三萬九千三百七十六人,比前年多五千人,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因人口結構老化,往生的人自然較多,但粗死亡率增加,將人口老化結構調整計算,標準差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中有四百九十一點六人,較前年減少百分之零點八,為二十年來新低。

在 癌症死亡原因當中,不管男、女,皆以肝癌、肺癌死亡人數占多數,但十年來,癌症死亡率呈現女降男升的趨勢。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女性因有乳癌與子宮 頸癌篩檢,加上年輕就診人數增加,使得存活率因而升高;但男性常見的口腔癌和食道癌卻沒有,且死亡年齡較年輕,該局有意將口腔黏膜篩檢納入勞工健檢項目, 改善男性罹癌死亡率。

準總統馬英九曾在競選健康白皮書中,宣示四年內要把癌症死亡率降低一成,準衛生署長林芳郁表示,他上任後將和醫事處 討論,把定義弄清楚,所謂死亡率是指單一癌症或所有癌症,但他強調,未來施政重點以加強預防著手,例如,施打B肝疫苗可避免肝硬化、肝癌,就能有效降低肝 癌的發生率,進而減少死亡。

除了癌症以外,由於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的中壯人口罹患心臟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心肌梗塞風險,不比老年人少,趙坤郁表示,衛署也建議勞委會能修改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將腰圍列入必要的健康檢查項目,降低肥胖及代謝症候群所帶來的健康代價。

自殺死亡率下降 十年首見

衛生署公布最新的國人十大死因當中,事故傷害和自殺死亡人數下降,尤其自殺死亡率較前年下降百分之十二點五,也是十年來首度出現下降。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沒見過降幅如此之大。」

事 故傷害居十大死因的第五名,死亡人數為七千一百三十人,比前年少了八百八十一人,為二十年來最低點,黃旭明認為,這可能與警方祭出重罰,加強取締酒後駕 車、違規超速有關,直接反映在青少年因交通意外死亡人數出現大幅減少。但他表示,國內平均每兩小時十一分鐘,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喪生,顯示交通安全宣導 應不分年齡。

值得注意的是,因意外墜落而發生的事故傷害,老人跌倒致死比例就占了二分之一,照顧者應更謹慎留意。

另外,政府及民間在推動自殺防治的努力,似乎已有成果,在十大死因排名第九的自殺,去年死亡人數為三千九百三十三人,較前年少了四百七十三人,其中六成七為男性,三成三是女性,死亡率下降百分之十二點五,是十年來首見。

( 聯合報)
--
國人平均壽命 突破78歲

衛生署十六日公布九十六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癌症連續廿六年居首,心臟疾病由去年的第三名上升到今年的第二名,腦血管疾病則由去年的第二名降為今年的第三 名,其餘不變。去年國人死亡十三萬九千三百七十六人,去除老化因素後的標準化死亡率創下近廿年新低,國人平均壽命也首度突破七十八歲。

去年國人十大死亡依序分別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及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自殺及高血壓性疾病。

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表示,去年死亡總人數較前一年增加約五千人,惟分析原因是人口結構老化所致;若依二千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計算、扣除國人平均年齡偏高的因素後,我國去年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四百九十二人,創近廿年新低。

國人的平均壽命也首度突破七十八歲,來到七十八.二五歲,其中女性平均壽命更高達八十二歲,男性則為七十五歲。

黃旭明說,與上年相較,今年除事故傷害與自殺分別減少八百八十一、四百七十三人以外,餘均增加;其中癌症死亡人數更首度突破四萬。

自殺人數在去年下降了一二.二%,下降幅度為歷來之最;事故傷害死亡也下降。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執行長江弘基強調,這應歸功於政府與民間團體近年在自殺通 報及防治工作上共同付出的努力。國人十大死因多半均與癌症與慢性病有關,其中癌症更已連續第廿六年穩坐十大死因榜首。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去年癌症整體死亡率雖較上年上升二.四%,卻是老年人上升、壯年人降低,顯示隨著人口結構老化,癌症已變成一種「長壽病」;換言之,國人若未在年輕時死於中風、心臟病,到老死於癌症的機率自然變高。

另就近十年癌症死亡性別變化,明顯呈現女降男升的原因,趙坤郁說,主要是女性癌症最常發生的乳癌及子宮頸癌都已有了很好的早期篩檢方式。男性常發生的口腔癌及食道癌相關預防篩檢卻很缺乏。

趙坤郁透露,勞委會正著手修訂《勞工健康保護規則》,除將配合預防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關之代謝症候群,將腰圍測量(男性應小於九十公分,女性應小於八十公分)列入勞工健檢,也將把口腔癌初級篩檢列入其中。

十五至廿四歲 自殺死亡率上揚

國人自殺死亡率去年大幅下降一二.二%,各年齡層自殺死率均下降,但卻唯獨十五至廿四歲青年「輕生」的比率不降反增。醫師分析,現在的孩子從小接觸網路、電玩,「延遲滿足」的能力低落,以致於無法忍受任何一點挫折而想不開,應是問題的關鍵。

衛生署公布去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三九三三人,較前年四四○六人減少四七三人,來到四千人以下,整體自殺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所有年齡層自殺死亡率均呈下降的情況下,十五至廿四歲青年人口的自殺死亡率卻上升,雖然成長幅度二.八%不算太高,卻值得注意。

台北三總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十五至廿四歲正值高中、大學,這個年齡的孩子除了為升學承受很大的課業壓力,在人際關係處理上往往也因技巧不足,屢有碰壁的情況。

此外,時下青年從小上網、玩game到大,整個人的神經迴路早就養成一個按鈕或一個動作,就產生一個聲光畫面的習慣;影響所及,日常生活中只要付出一點點,他們就要求立即對等的回報,不能等待,更不能忍受被拒絕。

江啟斌說,現代家庭不是雙親均忙於工作,就是因父母離婚、分居或父親在外地工作,形成實質單親狀態,因此累壞了的父母,回家往往也沒好臉色,遑論傾聽孩子的心聲與需要。

江啟斌呼籲,父母應提供下一代足夠的休閒及發展群體的機會,假日更應帶著孩子走出戶外;至於網路或電玩,除非孩子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否則最好能不玩就不玩。會導致情緒亢奮的茶、咖啡、可樂也應少喝;也應常讓孩子做家事,藉此體會父母的辛苦。

(中國時報)
--
國人平均壽命 首度突破78歲

去年十大死因 心臟疾病排第二

衛生署昨日公布二○○七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廿六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死因內容不變,排行小幅變動,其中準內政部長廖風德死因的心臟疾病,從第三名躍升為第二名。

衛生署指出,國人標準化死亡率創廿年新低,平均壽命再創新高,去年首度突破七十八歲,男性為七十五點一歲,女性為八十一點九歲,分別比前年增加零點二三歲與零點四九歲,平均七十八點二五歲,顯示人口結構進一步老化。

十大死因中,標準化死亡率較前年減少者,分別是事故傷害、自殺、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其中事故傷害與自殺降幅最明顯,分別下降十二點七%與十二點二%,癌症死亡人數則首度破四萬人、糖尿病首度破一萬人、慢性腎病首度突破五千人。

癌症死亡率 女降男升

衛 生署分析,癌症死亡人數增加的主因是人口老化,去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則與前年相同,分別是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口腔癌、攝護腺癌、子 宮頸癌、食道癌與胰臟癌。和前年標準化死亡率相比,除胃癌下降外,其餘均上升,又以食道癌,肺癌、胰臟癌、女性乳癌增幅較大。

儘管男女兩性癌症死亡人數均有上升,但綜觀過去十年,癌症標準死亡率卻呈女降男升趨勢,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分析,主要是因為男性常見癌症如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的治療難度較高,與菸酒檳榔濫用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十大死因之中,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直接相關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分居二、三、四、八、十名,顯示不良生活與飲食習慣、藥物濫用,仍嚴重侵蝕國人健康。

衛生署統計室統計長黃旭明表示,在癌症、心臟病、慢性肝病與糖尿病部分,中壯年病患死亡率有明顯增加,甚至不比老年人少,代表中壯年人的健康出現警訊。

(自由時報)
--
十大死因 癌症連26年居冠

衛生署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平均每三分四十六秒,就有一人死亡;癌症連續二十六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昨並公布國人平均壽命首度突破七十八歲,男性為七十五點一歲,女性為八十一點九歲。
衛 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說,去年有十三萬九千多人死亡,較去年增加九千多人。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 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疾病、自殺與高血壓性疾病。癌症死亡人數首度破四萬人,糖尿病首度破一萬人,腎臟疾病則首度破五千人。

青年自殺率上升
十 大死因中有五種疾病(腦血管、心臟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疾病),屬於三高(血壓、血脂、血糖高)、少動的「生活形態疾病」,由於腰圍(男性標準為九 十公分、女性八十公分)是代謝症候群重要指標,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呼籲民眾要注意飲食、多運動;另口腔癌為壯年重要癌症死因,勞委會已同意,今年將把 腰圍與口腔黏膜篩檢納入勞工健檢必要項目。
相較於前年,去年事故傷害、自殺的標準化死亡率降幅最多,分別下降一成三與一成二,黃旭明說,主要是青 少年機車事故減少。而自殺已連續八年進入十大死因,高達六成七是男性;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是自殺死亡率唯一上升的年齡層,其中有十五名十四歲以下孩子遭到 他殺,多是被憂鬱家長帶著尋短。



(蘋果日報)
--
認識米勒 農夫畫家 畫出弱勢困境

「我是一位農夫,就只是一位農夫。」舉世聞名的藝術大師米勒生前曾如是說。

一八一四年,米勒生於政治劇烈變動中的法國;當時法國人有四分之三住在鄉村、許多窮人為地主工作,他的傑作「持鍬的人」等,描繪的就是按日計酬、為大地主耕田的農工,在他筆下,賦予「汗流滿面才得餬口(語出聖經)」的普羅大眾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境。

生活得像農夫的米勒,對農夫的勞苦感同身受,也細心觀察到農耕技術的創新對農民的影響。奧塞美術館研究主管Chantal Georgel指出,「拾穗」中的主角撿拾的是比耶(Biere)平原一位大穀農的田地收割後所遺留的麥穗。

當時,新型的長柄鐮刀取代了較小、較不銳利的傳統鐮刀,長柄鐮刀可以縮短三分之一的收割時間,節省了不少人力,它割的部位很低,收割者因而能獲得較多的麥穗,但相對的,田地上的落穗也變少了,可供貧窮的拾穗者撿拾的落穗所剩無幾!

米勒同時還觀察到其他的創新農業酖馬鈴薯的收成。馬鈴薯在十七世紀引入法國,它難以採收、運輸費力且難以貯藏。儘管如此,它卻逐漸變成人類不可或缺的食物,但一八四○到五○年代,卻因植物病變引起危機,而這就是原名為「馬鈴薯歉收」的「晚禱」的創作背景。

既是農夫也是畫家的米勒,本身就是一位經濟弱勢者。他的畫作之所以偉大,在於他畫出了自己及周遭弱勢者的困境,並以超越性的宗教意涵引起普世共鳴而感動人心。

(聯合報)
--
故宮畢沙羅展 印象派大師齊聚

為現代藝術之父塞尚所尊崇、並稱之為「第一位印象主義藝術家」的畢沙羅,他的作品將於五月卅日起故宮博物院展出。「印象.畢沙羅: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 展」將回顧畢沙羅四十年創作生涯的風格轉變,還將同時期的雷諾瓦、米勒、馬內等印象派大師等廿四位藝術家作品一同呈現。

展覽一共九十件作品,保險總額達十四億新台幣,主要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在印象派雷諾瓦等熠熠紅星的遮蓋之下,畢沙羅是較不為大眾所熟知的印象派畫家,然而他卻是塞尚所尊崇的畫壇前輩。

九十件作品來台展出 月底登場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生於一八三○年,死於一九○三年,當年他和米勒、莫內等人並駕齊驅,同為印象派的核心人物。從一八七四年至一八八六年間舉辦的八次印象 派畫展中,畢沙羅是唯一完整參加八次展覽的藝術家,可說是印象派理念的堅持者與實踐者。

此外,畢沙羅最大的貢獻,就是提攜後進,像是秀拉、塞尚、高更、梵谷,甚至是年輕時的馬諦斯等人,都曾接受過他的引導與影響。

「印象.畢沙羅」的九十件展品中,畢沙羅畫作占卅三件,包括油畫、水彩。雖然畢沙羅是印象派的中堅成員,卻不像其他印象派畫家沈迷於雲光倒影、水霧迷離的 光影表現,反而將法國傳統鄉村文化融入畫中,致力於土地與鄉土的描繪,因此畫了很多風景畫。畢沙羅的後期作品還出現點描派的實驗,用色相當柔和、細碎而富 有詩意。

用色柔和有詩意 常提攜後進

展品中一八七六年的《蒙福柯的農家雪景》,是畢沙羅借居友人在蒙福柯這個小農村時所作。畢沙羅利用厚重的塗抹手法,加上對比色的表現,讓畫面呈現出看似堅 硬卻又柔軟的感受。而這次最引人關注的是一八八八年的油畫《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致》這件作品。在這畫中,畢沙羅嘗試點描派的畫法,以密集的小點製造出窗 外的景色,頗為抒情。這件作品曾與秀拉的名作《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同時展出過。

除了著名的風景畫,這次特展難得展出畢沙羅為家人繪製的畫像,以及三封他寫給子女的信件。《在窗邊縫紉的畢沙羅夫人》一作當中,他畫下妻子茱莉在窗邊低頭縫紉時,溫柔婉約的神情。

畢沙羅共有八個孩子,其中六位是藝術家。雖然藝術家的生活困苦,不過畢沙羅卻相當支持子女創作。在這次特展中,也將展出畢沙羅三個兒子路西安、菲力克斯、路德維奇.魯道夫及孫女奧蘿維妲的作品。

「印象.畢沙羅」邀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系教授規畫成教育展方式,由建築師郭肇立設計展場,希望能更凸顯印象派光影和色光效果。「印象.畢沙羅」自五月卅日開始至八月十七日止,為期八十天。

柯洛、雷諾瓦、米勒作品 相互輝映

「印象.畢沙羅: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展」中,除了畢沙羅的作品外,尚有巴比松畫派藝術家柯洛的三件作品、雷諾瓦一件油畫,以及米勒的四件素描與一件油畫等作品,可以和畢沙羅的畫作互相對照。

一八五五年,畢沙羅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看到柯洛等巴比松派畫家的田園風景畫之後,印象深刻。巴比松派提倡戶外寫生,尤其對光線和氣氛的追求,對後來的印象 派影響甚巨。而與畢沙羅亦師亦友的柯洛,最擅長畫水,這次特展便有一件《森林裡的小溪,蒙菲赫美》畫出森林小徑間、水氣瀰漫的朦朧情景。

而雷諾瓦這次展出的《樹木風景畫》,蜿蜒急促的線條,以及提高明暗色的對比,這件風景畫看來頗有騷動的氣息。

啟發畢沙羅描繪農村生活的藝術家米勒,特展中也展出一件小型油畫《召回羊群》,米勒以暮色和背光的色調,畫出農人日落而息的純樸生活,由於描繪的是背光,人物和羊群變成如剪影般呈現。

(中國時報)
--
鳥友拚外交 邦國找到絕種鳥

幫助邦交國不一定要花鉅額金錢,外交部去年起跟國內的賞鳥人士合作,替聖露西亞、聖文森、馬紹爾等邦交國探查當地的鳥類生態,出版鳥類圖鑑,替\他們開發生態觀光商機。我國鳥友還在馬紹爾發現原以為已滅絕的特有鳥種「密克羅尼西亞皇鴿」,馬國政府表示將要立法明令保護。

邦交國鳥類圖鑑的第一冊聖露西亞篇已於日前出版,記錄了當地的一百六十七種鳥類,包含六種當地特有種。外交部印製三千本提供給聖國觀光單位,在歐美國家招攬鳥友們去生態旅遊。昨天還在立法院舉辦發表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各國駐華使節都出席。

推 動這項活動的國際台灣觀鳥協會理事長廖世卿指出,去年外交部曾經招待各國使節到南投奧萬大觀鳥,許多邦交國的大使聽說有些歐美的「發燒友」鳥迷為了一睹特 有的珍稀鳥類,不遠千里來到台灣,一次花掉十幾萬台幣。驚嘆之餘也覺得應該可以在自己的國家推動類似的產業來賺取外匯,要求外交部提供協助。外交部便召集 志願的鳥友,前往邦交國拍攝當地野鳥生態,返國之後儘速編印圖鑑。

台灣鳥友在馬紹爾還發現原本國際保育界認為已經滅絕的密克羅尼西亞皇 鴿,馬國總統得知之後也很興奮,表示皇鴿在當地有國鳥之稱,但是由於民眾獵捕為食,前幾年大家都以為已經消失了,現在發現居然還有族群留存,政府將要頒布 法令予以保護。由於皇鴿以木瓜為食,因此日前王金平訪問馬國時,還特別帶去台灣的木瓜樹種在當地栽種。

(聯合報)
--
全球徵聯 下聯出爐

經過6個月的尋尋覓覓,第六屆全球徵聯「天下為公公德業襟期甲天下」終於找到下聯了,王登福的「域中共主主勛猷膽識雄域中」獲選第一名。

第二名是顏璟丞作的「萬民如子子才能見識淑萬民」,第三名是羅國維的「人民作主主義行思想救人民」。這次全球徵聯共收到10101件作品,今天上午決選出前三名作品。

王登福也是去年的冠軍得主,他曾當選全國十大傑出發明家。他表示,寫對聯跟發明一樣需要創意,但也要飽讀古典文籍。連續兩年奪魁,王登福打算捐出一萬元獎金給罕見疾病基金會,明年不再參賽,把機會讓給別人。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許清雲也公布下一屆全球徵聯主題,以「三星上將梨」為下聯徵求上聯。許清雲表示,三星上將梨是宜蘭「三星四寶」之一,希望今年的對聯主題能將台灣的農產品推到全球。

許清雲提醒投稿者要注意對聯的平仄,此外,也要掌握「三星上將梨」的特殊性,包括地名、軍階、農產品等元素,三星是地名,三星上將是軍階中的上將,「上將梨」是高品質的水果等特性,來作上聯。

(聯合晚報)
--
創意對聯 AV、阿扁「入聯」

「第六屆全球徵聯」決選出爐,在一萬多件參徵作品中,主辦單位東吳大學中文系和國父紀念館為上聯〈天下為公公德業襟期甲天下〉,選出前三名的下聯,獲選第一名的下聯是〈域中共主主勛猷膽識雄域中〉,作者是曾當選全國十大傑出發明家的王登福。

第二名是顏璟丞的〈萬民如子子才能見識淑萬民〉,第三名是羅國維的〈人民作主主義行思想救人民〉。這次全球徵聯總共收到10101件作品。

這次徵聯收到不少有趣的作品,例如,〈AV女優優蕩騷賤淫看AV〉、〈一中各表表錯情兩岸爭一中〉、〈公投護扁扁聾啞瞎呆拚公投〉、〈乳牛滿奶奶擠喝榨吮虛乳牛〉。

一萬多件作品中,以「大中至正」為題的下聯就超過二百件,而且有參選者直接鎖定教育部拆換「大中至正」事件進行創作,例如,〈大中至正正支離破碎拆大中〉。

獲選第一名的王登福也是去年的冠軍得主,他說,寫對聯除了要飽讀詩書外,跟發明一樣,也需要創意。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許清雲昨天同時公布下一屆全球徵聯的主題,以〈三星上將梨〉為「下聯」,徵求上聯。

主辦單位表示,以「青蔥」聞名的宜蘭縣三星鄉,位於蘭陽溪上游,地勢陡峭、排水良好,當地夏季早晚吹東、西反風向,早晚溫差大,加上冬天氣候潮濕,是水梨 最適合的生長環境,目前栽種「上將梨」超過一120公頃,由於果實粒大,果肉雪白,在市場上獨具賣相,每到6、7月產季,台北與宜蘭之間的舟車往返,不是 為了都市人要一嚐梨鮮,就是為了將這個代表宜蘭的高品質水果運銷各地。

上將梨名列「三星四寶」之一,主辦單位說,「三星」是地名,「三星上將」是軍階中的上將,「上將梨」是高品質的水果,因此提醒有意投稿的民眾,除了要注意對聯的平仄之外,還要掌握〈三星上將梨〉的上述特殊性來作上聯。

(中國時報)
--
早洩新解:60秒內射精才算

由國際性功能障礙醫學會結合世界頂尖性衛生專家組成的二十人座談小組,最近就影響全球百分之三十成年男子的「早洩」一詞作出了最新闡釋--開始作愛不到六十秒即射精,是為早洩。

擔任座談小組召集人的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泌尿學臨床教授、國際性功能障礙研究會秘書長夏立普博士,是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接受印度大報「印度時報」訪問時,作了上述表示。

夏立普說,座談小組專家研究了數百篇國際有關早洩問題的報告後,歸納出早洩的最新定義。

他表示,座談小組專家的結論將會刊登在明天出版的「性醫學雜誌」,同時也將會於十九日在佛羅里達州召開的美國泌尿學會年會上作正式宣布。

夏立普說:「當每次男女作愛,男性生殖器插入女性陰道,一分鐘之內即射精,就是有了性功能障礙。」

在以往,對男性什麼時候射精才算早洩,一直沒有一定的說法,使得許多男人對自己的高潮「提前」來臨,內心常感到莫名的沮喪,認為自己患了早洩。

夏立普表示,如今早洩定義明確,除非是在一分鐘之內就射精,男性大可不必認為自己「無能」而冤枉承受「早洩」的痛苦。他說,早洩可以藉由心理和藥物綜合治療。

針對座談小組的最新定義,報導也引述新德里知名國際邁克斯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夏瑪的話說,這項新的定義將可以大幅減少全球許多男人不必要的苦惱,也可以減少許多無謂和浪費的治療。

據夏瑪表示,印度全國成年男子約有百分之十罹患各種性功能障礙,其中百分之七十是早洩,而罹患早洩的印度男子普遍在十九至二十六歲之間。

夏瑪同時坦承,在此之前,只要前來諮詢的男性病人表示,自己是在作愛五分鐘之內射精,統統都會被歸類為早洩等性功能障礙,也常導致醫師做出錯誤的診療。

(中央社)
--
國際新定義 60秒射精算早洩

如何才算早洩?一群國際性醫學專家公認,陰莖進入陰道後六十秒內射精,就算是早洩。國內專家則說,以前的定義為陰莖進入陰道後,兩分鐘內射精是早洩,不過,若男女雙方在短時間內,仍然能夠享受魚水之歡,是否算早洩並不是重點。

魚水之歡
據《印度時報》報導,國際性功能障礙醫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exual Medicine,ISSM)成立一個由二十名權威醫學專家組成的早洩研究團隊,研究數百份相關醫學報告後,達成男性性交不足六十秒算早洩的定義。
小 組召集人、美國頂尖泌尿科醫師夏利普(Ira Sharlip)表示,早洩被定義後,男性能及早確定自己有無此症狀並尋求專業協助,減低延誤治療的可能。此結論將刊登於今天出版的《性醫學》期刊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也將於十九日召開的美國泌尿醫學會年會上發表。

量化是為協助診斷
對此,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表示,早洩的定義一直在改,以往醫界曾將早洩定義為「陰莖進入陰道後,前後抽動八次至十五次即射精」,但定義太模糊,才改成「陰莖進入陰道後,兩分鐘內即射精」,到昨天才再改為六十秒。
簡邦平說,量化早洩的時間,主要是為協助醫師臨床診斷,但診斷早洩的另一重要因素,為「是否造成困擾」,因此男性若在六十秒內射精,但自己與伴侶仍享樂其中,「這仍不能定義為早洩。」

前戲過程滿足即可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任、性學博士陳思銘則說,不該對性行為進行量化,若前戲足夠,雙方在過程中都有滿足,「是不是在六十秒以內射精,根本不是重點。」

避免早洩注意事項
.即將射精前,迅速將陰莖抽出陰道,休息一下,減少龜頭受刺激程度。
.行房過程中不時變換體位。
.多項調查顯示酒精可抑制射精,性行為前可小酌。
.在性事中分散注意力,以免過度興奮。

(蘋果日報)
--
含環境荷爾蒙 三洗衣劑不合格

壬基酚、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兩物質等環境荷爾蒙,由於易累積在生物體內並干擾內分泌系統,環保署已於今年一月規定,兩者不得用於製造家用清潔劑上。消基會 與標檢局抽驗市售廿件洗衣清潔劑,發現一成五商品竟含有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另有四成清潔劑的介面活性劑含量不合格,使洗滌能力大打折扣。

環保署指出,國外研究已證實,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排入水後,會產生壬基酚(NP)等環境荷爾蒙,而當NP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後,不但會影響生物體的免疫及神經系統,更可能影響生殖系統,造成雄體雌化現象,甚至讓男性不孕,後果相當嚴重。

標檢局與消基會近日共同檢測市售洗衣用合成清潔劑的內含物質,結果竟有一成五的產品內都含有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包括汰妙無患子濃縮衣物去漬劑、百內柔超 濃縮薰衣草洗衣精與南僑水晶肥皂液體等三件商品都不合格,已違反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消基會將移請環保署盡快處理。在界面活性劑含量部分,消基會表 示,有四成商品不合格。

消基會表示,市售洗衣劑大部分為鹼性,若人體長時間接觸強鹼洗衣劑,可能會造成脫皮現象,幸好所有商品pH值均介於七至十點七間,符規定。

壬基酚和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是今年起才列管禁用的物質,標檢局與消基會提醒消費者購買時要多加留意,且晾衣服時應保持通風,避免水氣及相關化學物質累積而造成不適。

(中國時報)
--
市售洗衣劑 4成洗淨力不夠 1成5含環境荷爾蒙 消基會:應下架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與標準檢驗局檢測二十件市售洗衣劑發現,有四成洗淨力不足,包括知名品牌碧蓮超強全能去漬霸、白博士光觸媒濃縮洗衣粉,其所含的洗淨成份不足。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說,業者應下架回收改善,否則就該降價以補償消費者。

檢驗報告
消基會與標準檢驗局昨公布二十件「洗衣用合成清潔劑」檢測結果。程仁宏說,洗衣劑洗淨效果與界面活性劑含量有關,但有八件的界面活性劑含量低於國家標準,衣服可能洗不乾淨。黃姓主婦受訪說:「廣告打那麼大,指可把髒衣服,洗得又白又亮,原來都是騙人的。」

檢測全無問題僅三成
消基會表示,檢測結果全無問題的僅三成,包括一匙靈亮彩洗衣精、藍寶低泡沫濃縮洗衣精及台麗洗衣粉等。

界面活性劑成分不足
程仁宏說,業者不依國家標準,添加足夠界面活性劑,有欺騙消費者之嫌,此次知名品牌如碧蓮、白博士、如新NU SKIN等,都名列洗淨力不夠名單。
業 者對檢測結果大喊不公,並表示不會下架。碧蓮及汰妙都表示,其所出產的是去漬劑,國家標準僅規定洗衣精及洗衣粉的界面活性劑含量,去漬劑不在其規範之列; 生產白博士光觸媒濃縮洗衣粉的金車公司發言人馬明皓則說,消費者有疑慮可致電0800-231-023。如新則表示,產品訴求環保,未來會推升級配方產 品。
消基會秘書長游開雄又指出,環保署已公告洗衣劑不得添加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的環境荷爾蒙,結果二十件受檢產品中有一成五被檢出,包括汰妙、百 內柔及南僑水晶肥皂(液體)三品牌,應下架回收。汰妙及百內柔都表示,被抽驗的是去年生產的舊產品,願提供退換貨服務;南僑則回應,絕未添加違法物質,會 再請標檢局進行複檢。
程仁宏說,該環境荷爾蒙若排入水中被魚吃入,人再經食物鏈吃魚,恐造成雄性雌性化,甚至影響免疫,造成男性不孕。

市售洗衣清潔劑檢測結果
◎界面活性劑含量不足(可能洗不乾淨)
.白博士光觸媒濃縮洗衣粉
.汰妙無患子濃縮衣物去漬劑
.百內柔超濃縮薰衣草洗衣精
.NU SKIN環保超濃縮洗衣粉
.橘子工坊生態濃縮洗衣粉
.碧蓮超強全能去漬霸
.Taiver洗衣精清新晨露
.金僑柔性肥皂絲
◎檢出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的環境荷爾蒙
.汰妙無患子濃縮衣物去漬劑
.百內柔超濃縮薰衣草洗衣精
.南僑水晶肥皂(液體)
◎檢測無問題
.藍寶低泡沫濃縮洗衣精
.白蘭無磷超濃縮洗衣精
.白鴿防天然濃縮洗衣精
.一匙靈亮彩洗衣精
.妙管家濃縮洗衣乳
.台麗洗衣粉

(蘋果日報)
--
國道客運台中→台南 只要100元

撐不住國道客運票價殺價風潮,統聯客運公司昨天再宣布,下周一(十九日)起,台中到台南離峰票價一百元。學者專家則擔憂重蹈航空業覆轍,引爆國道客運倒閉風,一般旅客更擔憂搭乘安全性。

近日國道客運殺價殺得凶。台中台南及台北台南都已到破盤價;國光自本周四起,台中台南平日只要一百元,台北到台南只要兩百元。和欣客運馬上在前天跟進,宣布下周一起,台中到台南平日由二八○元降為一六八元。

國道客運業者坦言,殺價競爭短期還可承受,時間若超過半年,有人鐵定跳樓!業者舉例指出,台北台南班車座位數為卅人,以七成的載客率計算,若有廿名旅客, 單程票價兩百元,一趟車可收四千元,來回八千元,扣除維修養護時間,一輛車一個月最多使用廿五天,一個月營收廿萬,根本不夠用,一個月至少要廿五萬才夠。

「自強號都降到復興號的票價,我們還能孤芳自賞或堅持己見嗎?」統聯客運公司總經理白德存表示,台中至台南線旅客量不多,殺價競爭對於客運業者的整體營收,影響有限,其他業者都降價,統聯客運能夠不共襄盛舉嗎?

統聯客運台中台南票價原本一百七十元,下週一起比照台北台中只要一百元。

不過,白德存也指出,台北台南兩百元的破盤價,遠低於成本,統聯客運不考慮跟進。

國光客運公司董事長李宏生直言,怕別人搶市場,所以找路線殺價促銷,順便提高大眾運輸搭乘人數,這也是配合政府政策啊!

(中國時報)
--
藥檢家禽產品 烏骨雞違規率最高

衛生署藥檢局日前針對市售食品動物用藥殘留檢測,抽驗了九十件,發現十三件家禽產品檢出動物用藥殘留與規定不符,烏骨雞就占了近半;有八件產品中更出現哨基呋喃等三種不得使用的禁藥,烏骨雞又佔了四件,違規率偏高!而鴨肉和鵝肉仍有部分驗出瘦肉精禁藥。

衛生署除依法處三至十五萬元罰鍰外,未來也將加強抽驗工作。這項檢驗係針對超市、賣場、量販店內共九十件畜禽產品進行抽測,檢驗包括雞心、雞肉、鴨肉、鵝肉、烏骨雞肉等肉品,了解其是否含有非法禁藥或超量藥品。

在十三件不符規定商品中,更有八件產品含有包括硝基呋喃代謝物、氯黴素與「salbutamol」(瘦肉精的一種)等三種禁藥:光是烏骨雞就有六件不合 格,其中四件還含前述不得檢出的禁藥。衛生署指出,烏骨雞所含的禁藥含量,分別是硝基呋喃代謝物○.○一三ppm;氯黴素○.○○一 ppm。非禁藥,但含用藥殘留超量的部分,有一件烏骨雞含乃卡巴精四.六ppm,○.二ppm的標準高出甚多。

鴨肉仍有一件被檢出瘦肉精○.○○○五ppm;鵝肉一件檢出○.○○○七ppm。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表示,若以體重六十公斤成人換算,每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上限分別為氯黴素一二○μg/Kg、硝基呋喃類藥物一八○μg/Kg,salbutamol二四○○μg/Kg。

雖然禁藥或違規藥品會造成人體肝臟代謝負擔,甚至引發癌症,但謝定宏強調,本次檢驗出的最高殘留量都不到標準值的一成,民眾無須擔心,未來相關單位也會加強抽驗、做好品質監控。

(中國時報)
--
「瘋子尊嚴」力除精神疾病汙名

在YouTube影音分享網站貼出的影片中,莉茲.史拜可笑容可掬,充滿活力,耳朵上的大圈圈耳環亮閃閃。但她接著面無表情,拿起了一件尿布,解釋說,這 可不是女巨人的衛生用品,而是一個輔助用品,藉以強調患者在接受電擊療法時,如何控制不了自己的排泄,就像12年前的她。

在其他影片及部落格貼文裡,39歲的費城作家史拜可描述自己12年前罹患躁鬱症,曾嚴重到從母親的車子跳出去,如同一隻受驚嚇的狗逃之夭夭。

另外,在全美各地的演講中,南加州大學法學教授愛琳.薩可絲則敘述自己與精神分裂症長年搏鬥所經歷的幻覺(諸如看到煙灰缸跳舞,聽到房子對她說話之類)。她曾為此住院,被綁上皮革束縛衣,還強迫灌藥。

和許多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的美國人一樣,薩可絲與史拜可正坦然公開談論自己的夢魘,不再躲藏在陰暗角落。從大學校園到社區健康中心,從 YouTube網站到網路論壇,像這種對精神疾病(有些人寧說是「極端精神狀態」)直言無諱的現象現在處處可見。

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講師查爾斯.巴伯說:「迄今對精神疾病接納僅止於憂鬱症,但新世代在網路及其他先進傳輸系統助長下,大聲呼喊:『我們的心聲也應讓外界聽到!』」

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統計,目前全美18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有570萬人罹患躁鬱症(屬於情緒失調疾病),另有240萬人罹患精神分裂症(被歸類為 思考障礙)。而今有少數人選擇與公眾分享自己的經歷,正如一個世代前同性戀權益人士大聲說同性戀不是罪惡一樣,這些人坦白承認自己瘋了,並不以為恥;他們 堅稱自己的病情並不妨礙過有用的人生。

奧立岡州非營利組織「國際精神自由」(MindFreedom International)負責人大衛.歐克斯說,如今在至少7個國家,包括澳洲、南非及美國,都有許多鬆散組合的團體主辦所謂「瘋子尊嚴」(Mad Pride)活動,吸引數以千計的人參與。

「瘋子尊嚴」運動的成員對其目標並非完全看法一致。一些人認為要持續追求精神疾病的「去汙名化」,另有一派人聲音更大,也更具爭議性,他們拒絕以精神作用 藥物治療精神疾病,而尋求其他療法。該運動成員說,他們公開討論自身與精神疾病搏鬥的經歷,目的是要幫助有類似病情的人,並教育一般大眾。

「國際精神自由」組織負責人歐克斯在哈佛大學念書時,被診斷出罹患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他表示,靠運動、調整飲食、同儕諮詢及野外健行等活動維護精神健康,而這些活動全都在精神科醫師及許多病患的主流思考之外。

雖然精神科醫師多半支持「瘋子尊嚴」運動公開談論自身精神病經歷,但也有人提出警告說,一味對藥物治療採取「自由選擇」態度,可能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不過,現在許多精神科醫師承認,病患坦然談論自身的經歷,有助於精神康復。

(中國時報)

--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少3成

根據英國「倫敦動物學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編纂的「生命行星指數」(Living Planet Index ),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經劇減四分之一至近三分之一,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每年消滅所有其他物種的數量約1%。

「生命行星指數」旨在測量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它根據科學期刊和網站資料庫的資料,追蹤全球各地1400多個物種,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和 哺乳類的現況,結果發現從1970年至2005年,這些物種的整體數量減少27%,原因涵蓋汙染、種植作物、都市擴張、過度漁獵等等。報告指出,有些海洋 動物的數量在10年間減少28%,一些陸地生物的數量也減少25%,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有非洲羚羊,劍旗魚和雙髻鯊;另外中國大陸長江的「白鰭豚可能已經 滅種」。

簽訂於1992年、以穩定物種數量減少速度為宗旨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即將在德國波昂召開會議,「生命行星指數」最新報告選在此時公布,旨在提醒該 公約簽約國曾於2002年承諾,要在2010年使目前生物多樣性的損失速度「大幅減低」,然而各締約國迄今施行的政策顯然不足以達成上述目標。

「世界自然基金會」強調說,氣候變化在未來30年也將成為危及物種生存的重大威脅,該會呼籲出席波昂《生命多樣性公約》會議的各國政府能履行承諾,並於2020年達到「每年森林地減少0%」的目標。

(中國時報)
--
要做理性決定 先填飽肚子

大多數人都有過這種經驗,上班時如果用腦過度,會覺得自己不能再下決定;如果非做決定不可,往往是靠直覺,而非理性思考。一般人碰到這種情況通常認為是疲憊所致,但一項新研究顯示,情況沒有這麼簡單。

這項研究係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馬西康柏和柏梅斯特教授共同完成,最近發表在《心理科學》期刊,研究發現,一個人做決定是經直覺或理性思考,可能只是視此人當時血糖高低而定,而血糖的高低又會受思考過程影響。

馬西康柏和柏梅斯特找了121位在心理系就讀的大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實驗內容係由這些學生觀賞一段一位婦女接受面試的一段無聲影片,每隔10秒影片邊邊會 出現一些意義不連貫的粗黑字體。一半學生接到指示須全神貫注影片婦女,了解她說什麼;另一半學生則未接受指示。接到指示的學生在觀賞影片時須發揮相當大的 自制力,避免去注意影片邊邊的字。

影片放完之後,兩組學生各有一半喝下一杯加糖的檸檬水,另一半喝的檸檬水則是加代糖,過了12分鐘,研究人員開始問學生問題,即學生來年想住在哪個地方, 並給三個選擇,其中兩個選擇較優,但利弊互見,一個是離學校遠和地方大,一個是離學校近但地方小,第三個選擇則是誘餌,其條件不是離學校更遠且地方不是很 大,就是離學校不夠近且地方更小。

心理學者早就知道,在一個須做決定的問題中如果有個誘餌選擇,回答者會選與誘餌類似但比較合理的選擇。馬西康柏和柏梅斯特懷疑,在看影片時耗費心神且喝的是代糖檸檬水的學生較易靠直覺做決定。結果果然如此,這組學生有64%受誘餌混淆,遠高於其他3組學生。

為何做決定經由直覺不須倚賴血糖,目前還不得而知。可能是人類從其他哺乳動物類似直覺的神經系統,這種系統讓動物面臨要戰或逃的抉擇時可以不管血糖高低而馬上做決定。不論如何,研究結論是:空腹時不該做決定。

(中國時報)
--
不要把病患逼到死角/曾勤博(律師)

近日,媒體上充斥著某傳染病病患「落跑」、政府擬「通緝」、將公布其「全名、特徵及照片」。顯然是衛生主管機關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將消息透漏給媒體,對此一「不合作」的病患加以「制裁」。

筆者完全承認公共衛生的重要性,但國家要達成公共目的,並不能不擇手段,更不能莽撞而為。本案就是典型的例子:衛生主管機關已先後運用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 一條強制病人檢驗診斷、調查及處置,第四十三條隔離與強制治療,第四十四條限制隔離治療者之人身自由,最後訴諸全民的輿論壓力,企圖逼該病患就範,殊不知 該病患唯一能做的就是「大隱隱於市」,讀者們可想見問題之嚴重性!

本件問題的關鍵在於︰病患根本沒有接受治療的誘因!試想,病患在治療過程,除承受疾病的折磨外,更須擔負巨大的藥物副作用(本件該具抗藥性之病患所需用之 藥物為第二線藥物,如Streptomycin等、或第三線藥物Amikacin等,本身毒性很強,具極大副作用),還會遭遇失業、經濟困難、社會汙名化 等困境,其不利遍及人的尊嚴、經濟物質、社會心理等層面,病人將無從謀生,並實質為社會所孤立,病患被逼至社會暗角。而國家更將該病患醜化成「刁民」、 「缺德者」、甚至「罪犯」(否則何來「通緝」),病人所感覺到的不是國家的關懷備至,而是公權力的趕盡殺絕,再加上沉重到難以承擔的社會效應,於是病人的 直覺反應是隱匿資訊,並且為了維持既有的生活,往往繼續在社會上活動,其後果可想而知!

從傳染病學的角度來看,傳染病的發生、演化與消滅的歷程就是一部人類與環境的互動史,當中涉及生活型態的改變、都市化、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全球化下人流物 流的加速流動,這些人類社會的「共業」讓傳染病的感染機率增加、讓傳染病加速擴散、讓抗藥性病菌產生使治療艱困,這一切都不是可歸責於病人的事由。

再從社會階級觀點來看,社會學研究一致指出,社會弱勢者會有較高的致病率與死亡率,因為他們社經地位不佳,通常住於人口稠密區,搭乘擁擠的大眾運輸工具, 營養不良,欠缺優質的醫療條件,相對於擁有名車華廈、錦衣玉食的社經強勢者,他們更容易感染傳染病;罹病後,由於家庭經濟負擔沉重,他們非萬不得已,才會 選擇就醫。他們不是形成現代疫病的始作俑者,卻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這樣公平嗎?筆者建議,應比照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條預防接種受害補償制度,設置補償基 金,補償病人患病的痛苦、社會性損失與防治制度加諸的不利益,將風險轉由社會共同承擔。並佐以資訊隱私權保障等制度設計,提供病患安心、安全、無後顧之憂 的就醫環境,讓其願意接受治療。

人類很容易在危及「集體安全」的緊急情況過度反應,但訴諸輿論的制裁,無異是聖經故事中對全民對痲瘋病人丟擲石頭的翻版,不過是另一次的群眾暴力。而國家 機關扮演煽動者的角色,其所採用手段有違法、甚至具有刑責之處,這豈是以「人權立國」自居者所當為?希望衛生主管機關能平心靜氣,重新架構完善的政策,重 新將病患攬在懷抱,以促進全民健康。

(中國時報)
--
親戚不計較/謝國榮(高苑科技大學經管所助理教授)

很多人看過《親戚不計較》這部改編自廖風德《隔壁親家》的連續劇,廖風德不幸病逝,最近又發生四川大地震,相信台灣許多人感同深受。一九六四年白河大地 震,當時筆者年幼在嘉義市,目睹市區斷垣殘壁,印象深刻;一九八九年美國舊金山七點一級大地震,我也在市區;台灣最大的九二一大地震,數天後我到埔里與集 集一帶,看到災區景象,永生難忘。這三場大地震有一個共同現象,就是看到人民互助搶救,不分彼此。此次台灣社會積極捐款要幫助四川災民,然而,台灣社會還 是有一些反對與批評的聲音。

二○○八年二月,史丹佛大學邁爾斯(Myers)教授領導該校研究團隊,採集五十一個人口族群、九三八人的DNA樣本,分析六十五萬個DNA後發現,人類 老祖先來自現今衣索匹亞地區,一路來到世界各地,為「人類祖先源自於十萬年前的非洲」的理論找到新證據。邁爾斯此一全球基因實證的結果,可以推論目前全球 六十五億人都是親戚,都有相通的血緣關係,可謂「四海之內皆兄弟」。

既然是一家人,我們政府、企業與人民踴躍捐輸,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種愛是超越國界、政治與種族,親戚又何必計較呢?台灣國民所得高出中國約十倍之多, 四川災區的民眾絕大部分是貧苦的農民,台灣人民有能力去幫助四川的災民,確實值得嘉許。然而,去年九月嘉義縣六腳鄉的侯姓一家六口,窮到只能共吃一碗二十 五元的陽春麵,南投「一碗麵」的魏爸爸特地帶著五個小孩到嘉義,把他們資源回收來的錢二百三十五元,送給跟他們一樣困苦的侯家,窮人幫助窮人,更是難能可 貴。

此次四川大地震,佛光山、慈濟、紅十字會、法鼓山、中台禪寺、世界展望會等宗教慈善組織,亦紛紛投入救災的行列。宗教的本質是一種入世的精神與實踐,為幫 助人而幫助人,不求回報與名利,將宗教的最高境界發揮於無形,在全球許多重大天災與貧窮的地區,處處可見台灣這些宗教人的身影與慈悲。

民國四、五十年代,台灣經濟窮困,接受美國的經濟援助。現在丹麥每年對外的援助達到全國GDP的○.八五%以上,達二一億美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第二 名。日本每年提供的海外援助總額是八十五億至八十八億美元,是其GDP的○.二%,日本政府希望在二○一五年時,讓日本對外經援達到其GDP的○.七%。 台灣每年援外的金額則是大約○.一%,在已開發國家裡算是非常落後,與聯合國千分之七的標準相比,台灣援外的比例是很少的。台灣援助貧窮國家與幫助四川大 地震的災民,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人,其意義是一樣偉大的。

四川大地震的死傷慘重,家破人忙,多少孤兒們流離失所,承受苦難與身心的創傷才剛開始,重建家園與人生信心之路還很漫長,我們應以同理心去想一想,我們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中國時報)
--
阿什莫林 英最古老博物館之一

阿什莫林博物館是牛津大學的四個博物館之一,一六八三年正式對外開放,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英國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倫敦地區以外最重要的藝術與考古學博物館。

這裡珍藏的藝術品與考古學文物橫跨人類四千多年的文明,涵蓋了古代近東文明、埃及文明、史前歐洲時代、古希臘時代、羅馬時代、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至現代 社會的文物等。這裡除了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畢沙羅的素描和水彩畫之外,更以收藏「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作品聞名,質量均精堪稱世界之最。

目前,阿什莫林博物館正在進行重建計畫,以朝向世界級博物館的目標邁進。屆時會有三十九座全新展覽館、研究中心、古物修復室和一座專屬的教育中心,未來將展示橫跨東西方文明的歷史文物,記錄人類從新石器時代至今的發展樣貌。

(中國時報)
--
「李明璁」/時鐘

作者在這整年的專欄中,一一點名描繪他房間裡頭的「物體系」,今最後一篇由他漏寫的房間時鐘挺身代庖,代為講述「李明璁」這件「物自體」。──編者

滴答、滴答,以為你會把我書寫進去,結果一年過了,你將離開這專欄,描繪四十幾個物件,終究遺漏掉我。即便如此,還是老實盡責地報時。我並不怨妒(就算連 近親──手錶都曾被你凝視側寫),畢竟是你從東京下北澤二手雜貨店的角落,把我從厚厚塵封中解放出來,並謹慎負重地背回台北。

我不只因此遠渡他鄉,更在你和朋友合力修復下,從不知已持續多久的沈睡中悠然醒來。你接合鐘擺、上緊發條、調校指針,讓我重獲新生,不再只是徒有古董形貌的典雅擺飾。從此每個整點,都精神抖擻地噹噹作響。來訪的人總會因而感到驚喜,我知道,你和我一樣暗自有點驕傲。

在這個被你稱之為「自體和物件所共同構築的微型宇宙」裡,我和繁多物件,像各自運行卻又彼此環繞的星子們。許多深夜,萬籟俱寂,就連唱盤中的音樂都睡去, 甚至電腦也休息,只剩下埋頭讀書或抱頭思考的你,和散發溫暖鵝黃光線的燈。我是唯一的聲音,時間流過一切的聲音。

滴答、滴答,陽光午後的此刻,春風輕拂窗邊樹葉,窸窣、窸窣,輕靈慵懶如德布西琴音;而你,卻依然忙得焦頭爛額。眼看一星期來每個負責耕耘此一園地的作家,已輪番銘刻了他們的臨別告白,週末在即你卻還無暇分神提筆,並為此緊張發慌,我可以同理但卻無法為你暫停。

你已經寫了那麼多物,不如,最後一次,由我這物件越俎代庖地來寫你。是的,正在讀報的各位讀者沒有看錯,這篇文章的作者並非照片那個人而是他屋裡的古董老鐘,而標題一如往常的以物為名,這次則是:一個稱為「李明璁」的存在體。

其實在我還未醒來前,這裡已有四個時鐘,但無一活著。壞掉、沒電或根本是假的大小鐘們,聚在櫃子旁,與乾燥花和小鐵皮機器人一起,我們共同形成某種(偽) 裝置藝術的氛圍。你總對人說,自己收藏凝結的時間,彷彿因此就能封存美麗的時光。不過你知道,如此天真話語只是徒然對比出嚴酷現實。

滴答、滴答,我的存在既約制卻也順服著你的生活。真實的李明璁在這兒工作或休息、討論或獨思、分析或抱怨、歡喜或憂傷、夢想或懊悔……,你經常過熱但也可能過鬱,一切都在此發生然後消逝,一切都無常卻又反覆。日子如海潮,浪起波平,循環不已。

有時人們問起:這發條鐘擺動聲這麼大,不會焦慮嗎?你說:習慣了,就不覺它在催促,反而是一種靜定恆在的陪伴。這就是你跟我們的微妙關係吧-與其說是物從屬於人、或人依戀著物;不如說,李明璁和眾物之間,是一種對望對映、照出彼此的鏡像狀態。

所以每週一物的書寫,就成了一次重新探訪自我的小旅行。表面上看來解析或詠歎著物,其實也在整理己身的記憶與想像。因為時間流過、空間交錯,我們這些物件的意義早已超過原始發明的物用。紛雜的符號象徵,是你生命中可以(也樂意)承受之輕。

滴答、滴答,過去一年在每個腸枯思竭的時刻,身為物的我們和你互相拯救。嚴肅對待創作終究是孤獨的,即使你常說自己沒有才華,總已盡力而為。你的人生和我 的運轉一樣,終究是無法真正休息的,慢下來只是重上發條的準備動作。「三少四壯」印刷出來的「李明璁」,轉眼已成過去式。至於你、物件如我、還有各位相識 與不識的讀者朋友,明天又是新的生活練習。

滴答、滴答……。

(中國時報)
--
南韓通姦釋憲案 兩性大攻防

韓國女星玉素利的出軌醜聞最近成為南韓憲法法庭的難題之一。三十九歲的玉素利遭同為影視名人的先生朴哲控告,指她與兩名男子發生不倫關係;玉素利雖然承認與其中一名男子有染,但要求憲法法庭裁定通姦的刑事罪責是否違憲,一宗桃色緋聞儼然成為兩性法律攻防。

南韓與台灣一樣,是少數還未將通姦除罪化的國家。但南韓反對廢法的聲浪多數來自女權團體,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過往多數是男性偷吃,通姦罪刑化可保障妻子在離婚官司中能分到更多財產或拿到子女監護權。

然而,近年來女性遭到先生控訴的案例增加,玉素利即為其中之一。據國際前鋒論壇報引述的數據,南韓二○○六年總共十一萬多件的通姦案中,達三十九.七%是男方控告女方,比一九九九年上升三.五%。

由於南韓法令要求通姦案件必須有「性行為的證據」,蒐證困難之下,造成定罪率越來越低,二○○七年遭起訴的一千兩百一十九件案件中,只有四十七件判刑確定。

種種因素累積之下,南韓社會已經出現態度轉變,連部分女性團體都開始支持廢止。只是不少支持者還是認定,廢法將導致一夫一妻制的社會基礎瓦解,等同鼓勵婚外情,因此大力反對。玉素利的案例又讓相關爭議再度浮上檯面。

朴哲是在去年十月具狀控告玉素利出軌,指她和一名飯店義大利籍廚師G先生有染,另外還勾搭上鄭姓流行美聲歌手。玉素利稍後聲淚俱下地開記者會反擊,說她有和歌手發生關係,廚師的指控子虛烏有。

玉 素利並反指朴哲無情,「在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只跟我做過十次」,「我的婚姻生活孤獨而空虛」。朴哲則是說他跟「路人甲被車撞到一樣」,「她九十八%的說 法都是扭曲或錯誤」。兩人相持不下的結果是鬧上法院,玉素利並在二月份聲請釋憲。法庭表示會將此案與其他三件通姦案一起做通盤考量。

(自由時報)
--
情緒控制不了 是憂鬱症嗎?

許多人都曾有過憂鬱的情緒,但什麼狀況才叫「憂鬱症」呢?在醫療上,「憂鬱症」有其明確的定義、分類及診斷標準。一般民眾可以較簡單的方式來判斷:當憂鬱嚴重到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功能,或自覺已對情緒失去掌控力時,可能就是罹患了「憂鬱症」,應儘速尋求專業協助。

憂鬱常見的精神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沮喪、悲哀、失眠、食慾減退等;另外也會有思考症狀,例如:悲觀、失去自信、罪惡感、無助、無望,甚至自殺意念等;還有身體症狀:頭痛、胸悶、倦怠感、心悸、便秘、性功能減退,以及各種自律神經失調。

憂 鬱症是否為慢性疾病?這要看患者本身的壓力來源、調適能力及支持系統而定。如果憂鬱情緒與壓力明確相關,可能隨著壓力的消除,憂鬱便明顯改善,相對地,慢 性持續的壓力,則較易造成持續的心理問題;如果患者的調適能力比較差,也容易造成情緒失調,使壓力調適不佳,陷入惡性循環。而支持系統不好,患者得不到協 助,也較容易讓憂鬱的問題持續更久。

◎憂鬱症的治療,大致分為「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兩部分。

●藥物方面,許多研究 顯示,憂鬱情緒與大腦一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有關,最主要的是血清素,另外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也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因此,目前主要的抗憂鬱藥物作用多是調 節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基本上都相當安全,副作用很少,使用方法也不複雜,所以對於較明顯的憂鬱症狀,醫師大多建議使用抗憂鬱藥物來治療,以便能快速 改善情緒。

至於何時可以停藥?必須與醫師討論,以免過早停藥導致復發。一般醫師會建議,在症狀明顯改善後,持續服藥一段時間,再逐漸試著減藥,是比較保險的作法。若已重複發生憂鬱的狀況,停藥還需要更謹慎一些。

● 心理治療方面,很多研究顯示,認知治療對改善憂鬱也相當有效,尤其與抗憂鬱藥物同時使用,效果更佳。認知治療主要認為,憂鬱情緒的產生是來自於一些錯誤的 認知,如果能用適當的方式改變這些錯誤認知,情緒問題也會跟著改善。通常,如果是需要心理治療的個案,醫師會轉介給臨床心理師。

總之,對 於較重度的憂鬱患者,藥物治療是優先選擇,因為藥物效果較快,而且在個案情緒太低落時,心理治療也不易進行。因此,先藉抗憂鬱藥物達到初步改善,再輔以心 理治療,應該是比較好的方式;至於輕度憂鬱,則可視患者的狀況及需要,決定以何種治療為主,但兩者同時進行仍是較理想的方式。

(自由時報)
--
電腦族坐姿不良 後頸、肩胛部位痛不停

腰 痠背痛、肩膀僵硬不適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讓現代人離不開的電腦就是造成電腦族產生「上背型」痠痛的主因,通常因為坐姿不良、長時間重複相同動作,造成 肩頸痠痛,甚至因為長時間敲鍵盤、使用滑鼠等動作,造成「肌筋膜症候群」,這類疼痛大多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已經屬於慢性疼痛,不僅困擾人,更可能影響工作 情緒與效率,對上班族造成很大的威脅。

一般而言,不正常的姿勢如:頸部過度前伸、不自覺聳肩、背部前傾或駝背、手肘懸空、腿部過度壓迫或 腳跟懸空;在操作電腦時,習慣性將頭頸向前伸,會影響到脊椎的平衡穩定性,不但容易讓脊椎扭曲,更會使肩頸部位肌肉過度用力拉扯,造成慢性肌肉拉傷,因此 痠痛部位在後頸部與兩側肩胛附近最為常見。

◎預防及解決之道,在硬體環境方面:

●改換較大的電腦螢幕:避免因看不清楚而讓身體不自主往前傾。

●電腦螢幕位置及高度應保持適中:電腦應放置在身體的正中央,避免身體長時間扭轉而造成傷害;視線以在螢幕上方邊緣為適當,減少頸部因低頭或抬頭受到壓迫。

◎預防及解決之道,在姿勢方面:

●注意椅背的斜度,在椅背放上一個靠墊支撐腰部,保持膝蓋與臀部同高,兩腳能平踩地面為宜。

●敲鍵盤或使用滑鼠時,腕部放上支撐墊、減輕負擔。

●如已發生腰痠背痛的情形,可以先熱敷痠痛部位,但是當有頸部問題時,不要隨便整脊,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

◎在預防運動方面:

●聳起肩膀維持6秒,放下肩膀,並使肩膀往後下方夾緊,重複5次。

●頭緩慢轉向左方到底,停住10秒鐘,回到正中,休息三秒,轉向右方,兩邊各重複10次。

●肩胛伸展:雙手手指交叉後,掌心向外,並將手臂伸直,儘可能往前伸展,姿勢維持20秒後放鬆,休息20秒後再做,做15次。

當現在生活或工作都離不開電腦的環境下,最好還是工作一小時後休息5至10分鐘,並做些簡單的肩頸運動,減少造成腰痠背痛,也讓工作更有效率。

(自由時報)
--
全球首份高齡血壓研究 吃藥降中風率30% 北市4名老人中就有1人80歲以上

今(17) 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很多人都誤以為年紀大血壓就高,所以80歲以上老人的血壓常未積極接受治療,反而著重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臟病等。但全球第一份針 對80歲以上老人血壓控制的研究報告上月出爐,強調80歲以上老人若血壓控制在15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降低中風發生率30%。

今年統計
北市老化指數歷年最高
許 多高血壓研究都只做到79歲,80歲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壓,一直未有研究證實積極控制血壓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根據去年北市民年齡層分析,平均餘命約81 歲,80歲以上老人有8.1萬人,佔老年人口1/4,而96年底65歲以上老人有31萬4515人,較95年底增加8082人,全市老人比例 11.96%,老化指數(65歲以上人口÷未滿15歲人口×100%)為74.43%,老年人口比例與老化指數都是歷年最高。

看研究
指標性風險皆可降低
此 篇研究報告「HYVET」今年4月在美國心臟學會公布結果。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約83歲,收縮壓160到199毫米汞柱、舒張壓小於110毫米汞柱。陽明大 學內科教授江晨恩表示,此次實驗對象都是「健康狀況較佳」的老人,但5項疾病症狀評估顯示,將血壓控制在150/80毫米汞柱以下時,各種風險都可有效降 低。

HYVET重要結論風險表
疾病/降低的風險機率
中風死亡:39%
發生中風:30%
心血管病死亡率:23%
任何原因的死亡率:21%
心臟衰竭:64%

治療藥物不算複雜
許 多類藥物已證實能有效控制血壓,對80歲以上老人而言,HYVET也首度證實先用利尿劑再加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足以達到控制血壓目標, 兩藥併用率73.4%。過去也曾有大型研究PROGRESS證實,利尿劑加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比單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更能降血壓。利尿劑 副作用可能造成低血鈉症、低血鉀症;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則是咳嗽。不過,任何降血壓藥應都能降低心血管病併發症。

舒張壓不能降太低
收 縮壓會隨著年齡上升而變高;舒張壓會在50到59歲時最高,之後就慢慢下降。從治療方面來說,雖然要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但不是降愈低愈好。收縮壓不建議 降到100毫米汞柱以下,且當舒張壓降到55毫米汞柱以下時,心臟主要血管冠狀動脈的血流會減少。研究中,吃藥組與吃安慰劑組比較,雖然吃安慰劑的人收縮 壓也有降,不過吃藥組平均多降15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多降6.1毫米汞柱。

要小心
注意日常危險因子
江晨恩醫師從門診中觀察,許多老年女性健康問題易被忽視包括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等,都會影響血壓控制。現在有實驗證據顯示積極控制血壓可降低死亡率,所以生活型態更應特別注意。右列是可能讓血壓控制變差的生活危險因子。

未做保暖
運動助控制血壓,但清晨出門若未保暖,溫差大時萬一受寒,就容易讓血壓升高。

老吃剩菜
很多節儉的人習慣揀菜尾,但菜湯吸附油脂,容易影響血脂與血壓。

愛吃罐頭
老人吃齋常配醬菜,鈉含量都太高,且素食豆製品也含高量鈉離子,要少碰。

白飯太多
飯吃太多可能會讓血糖不穩,並影響血壓,提醒勿一次吃太多碗。

醫師說
減重1公斤也具意義
減重可以降血壓,根據統計,每減1公斤可降1.05毫米汞柱收縮壓;降0.92毫米汞柱舒張壓。

愈老愈要控制血壓
80歲以上老人的血壓問題曾被懷疑不需治療,但研究報告證明可積極治療老年高血壓,並訂出明確控制目標。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