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91007

專業不敵口水?吳德榮退休

芭瑪颱風海陸警報解除,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也悄悄申請提早退休獲准,將在11月2日離開工作30年的氣象局。氣象局局長辛在勤無奈表示:「留不住他!」他說。吳德榮提早退休,不只是氣象局的損失,更是國家損失。


對於即將離開熱愛的氣象預報工作,吳德榮昨天下午在辦公室打包,幾度欲言又止,低調沒有多說。他半開玩笑表示,健康比較重要,他退休是要「回家陪老婆、小孩」。

家人對他選擇提早退休,離開最熱愛的氣象預報工作,雖然私下替他覺得婉惜,但仍表示尊重他的個人決定。42年次的吳德榮,今年才56歲,任職氣象局30年,距法定退休年齡還有9年。

去年卡玫基重創中南部,災後外界把責任歸咎氣象局報不準,監察院也糾正氣象局,當時吳德榮就曾萌生退意,但被前氣象局長辛江霖慰留。

8月莫拉克重創南台灣,南部縣市首長、立委、監委再批氣象局報不準。9月1日監察委員約談氣象局人員,幾天後吳德榮就正式提出請辭,申請10月2日起退休。氣象局長辛在勤慰留不成,只能批准他11月2日退休。

辛在勤表示,連續兩年幾個颱風重創台灣,外界對氣象局颱風預報失準的批評,當下的「社會氛圍」,確實會很容易讓第一線預報人員感到沮喪。吳德榮有30年的預報功力,現在突然從國家氣象體系抽離,「不只是氣象局的損失,更是國家的損失。」

接下氣象局長只有短短幾個月,辛在勤無奈的表示,也許他一時無法改變社會對氣象局的看法,但會努力讓民眾更了解氣象預報的作業方式和程序,避免外界因為不了解產生誤解。

監委約談 讓他鐵了心離開

超級愛氣象,曾被氣象局人員戲稱得了「氣象癌」的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鐵了心提早退休,芭瑪颱風成了他退休前的最後「告別代表作」。連續兩年接連有颱風重創台灣,也重創氣象局預報中心人員士氣。

其 實,8月莫拉克風災前,吳德榮當時正好遭逢母喪。當時他低調沒有讓預報中心人員知道母喪,風災期間全程鎮守氣象局,直到颱風警報解除才放心回家料理母親後 事。但事後立法院、地方首長把災情怪罪氣象局預報不準,連監委也約談,讓一向自視颱風預報水準不輸國際的吳德榮,終於忍耐不住,決定離開。

這次芭瑪颱風來襲前,吳德榮原本已開始休假,但眼看芭瑪轉為強颱,海上警報一發布,他還是忍不住跑回氣象局上班,天天24小時留守。

氣象局人員表示,芭瑪颱風警報剛發布時,還看得出已獲准退休的吳德榮,感覺有些消沈。但留守到第二、第三天,「他精神又回來了!」對颱風預報的熱情和衝勁,想藏都藏不住。

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系畢業的吳德榮,並不是一開始就愛氣象,當年純粹是聯考分數,一頭栽進作為冷門的氣象領域。後來台灣大學成立大氣研究所,吳德榮是第一屆研究生。

在升任預報中心主任前,吳德榮擔任副主任長達十年,外界看他是「多年媳婦熬成婆」,但他常說,最愛的還是氣象預報,在哪個位子不重要。

吳德榮選擇此時提早退休,在氣象局內部和學界看來,打敗他的,不是難測的颱風路徑或降雨量,而且每逢颱風就少不了的政治口水。

(聯合晚報)
--
條碼紀念日 你的名字條碼長啥樣?

Google的Logo怎麼變成條碼,沒有用以往變裝那套,用肉眼完全看不出其中代表的意義,10月7日到底是什麼紀念日?是出ㄘㄟˊ嗎?原來,今天是條碼專利生效57年,Google首頁特地放了條碼來紀念。

Google 的條碼代表了什麼意義?熱心的網友用iPhone的軟體來解讀,沒有太大意外,其實就是「Google」六個英文字。另外,想知道個人英文名字的條碼長什 麼樣子嗎?可以到線上條碼產生器網站[http://www.morovia.com/free-online-barcode-generator/] 試試。

條碼歷經幾代的演進,一維條碼、二維條碼、QR條碼...,便利又可靠的特性,讓它等同是商品的「身分證」,櫃檯小姐只要將有條碼的商品,用雷射等機器刷一遍,就可立即知道商品的價格與名稱等詳細資料。

黑白相間的圖案,條碼常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不過,如沒有條碼的發明與使用,可能會發生許多麻煩事,Google這個條碼紀念日提醒大家小小東西所帶來的大大便利。

(聯合新聞網)
--
「光纖之父」高錕 獲諾貝爾物理獎

華裔學者「光纖之父」高錕和美國科學家鮑伊及史密斯,分別以光纖和電荷耦合元件(CCD)研究,六日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是歷來第六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

諾貝爾大會盛讚三位得獎者為「光線之父」,表示「今年的物理學獎,頒給兩項形塑今日網路社會基礎的科學研究。他們創造許多實用的發明,且為科學探險提供新工具」。

本屆物理學獎研究成果在日常處處可見,一九六六年,高錕大膽提出以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四年後第一條光纖誕生。光纖網路讓資料傳輸在彈指間完成,如今手機通訊、國際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傳輸運作,全拜光纖之賜。

七十五歲的高錕是我中研院院士,於上海出生,香港求學,再赴英國深造,擁有英、美國籍。友人透露他去年罹患輕度阿玆海默症,記憶力衰退,可能無法全然體會諾貝爾獎帶來的喜悅。

高錕透過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表示「深感榮幸」,說「諾貝爾獎少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高錕還應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說「有賴光纖的出現,這個喜訊已於瞬間傳到千里」。

物理學獎另一個得獎研究是電荷耦合元件(CCD),這是數位相機的核心,可說是相機的「電子眼」,能將鮮活影像轉為數位訊號。

一九六九年,史密斯(George E. Smith)和鮑伊(Willard S.Boyle)發明了CCD,可感應光線轉變為電荷,電荷再轉成數位訊號。用數位相機拍下的影像,電子圖檔可永久儲存,因此取代傳統膠卷相機。

史密斯七十九歲,鮑伊八十五歲。鮑伊表示,看到路人拿的數位相機和火星探測器裡有他的研究結晶,便覺十分開心。

高錕將分得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一十萬元)的一半,另一半由史密斯和鮑伊平分。

光纖、CCD 諾貝爾桂冠走進你家

拉到家裡的光纖、人手一台數位相機裡的電荷耦合元件(CCD),這些技術對人類生活改善有莫大的貢獻,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青睞,卻不一定是物理知識上的「劃時代的突破」,諾貝爾物理獎的風向球,似乎悄悄轉變。

高錕提出以玻璃光纖作為光波通訊傳輸介質的構想,利用半導體雷射或發光二極體光源在光纖導管中傳輸訊號;光纖通訊的優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易彎曲,鋪設和運輸都很方便;且傳輸量大、材料便宜,損耗小,利於長程通訊。

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說高錕得諾貝爾獎,「實至名歸」,光纖除了在物理技術上是重大突破,背後還象徵著整個通訊科技產業突破,「沒有光纖,通訊科技業無法蓬勃發展」。

他 認為,現在諾貝爾物理獎的頒獎趨勢,不僅看得獎者成就是否在科學上有重大突破,研究發現對於產業、人類生活福祉的影響多寡,可能也是重要參考。兩千年諾貝 爾物理獎頒給半導體和積體電路,二○○七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發現「巨磁阻」效應,這項發明讓硬碟體積大為縮小,讓輕薄短小的電腦、MP3和iPod等電子 產品成為可能。

台大物理系教授石明豐表示,光纖與CCD並不是物理知識上的「重大突破」,兩者的物理知識當時就已經有了,其貢獻在於「解 決了技術上的困難」。石明豐認為,近廿年來物理學界沒有像是量子物理、高能物理標準模型那種理論上的進展,有可能是近年多次將物理獎頒給較偏應用面貢獻的 原因。

他指出,以往諾貝爾醫學獎、化學獎比較容易頒發給對人類生活有較大影響面的研究,而物理獎比較常頒給純理論上的創見。台大物理系教 授孫維新指出,CCD的發明是「天文學偵測器上的革命」,透過這種感光元件,不需要花大錢建造口徑更大的望遠鏡,也能獲得相同清晰的影像,現在有許多漂亮 的天文圖片,都是拜CCD所賜。

炸彈頑童 高錕異想成真

「光纖之父」高錕昨天榮獲諾貝爾物理獎,香港特首曾蔭權立即公開致賀,表示高錕不單是傑出的科學家,更是香港的驕傲。外界較不知道的是,他六十歲才開始學潛水、退休後浸淫陶藝,至今年初仍每天與太太打網球。

不過高錕友人透露,高錕去年底確認罹患失智症以來,此後記憶力減退。

高錕一九三三年生於上海,父親是律師,他生長在法租界,童年時即對化學感興趣,自己製滅火筒、焰火、曬相紙等,還玩過土製炸彈,組裝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一九四八年,高錕一家由上海遷往香港,他考入香港大學。由於港大沒有電機工程專業.於是轉到英國讀倫敦大學。畢業後,他加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任工程師、研究員,同時攻讀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一九六七年畢業。

高錕一九六六年提出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想,利用玻璃透明的性質,使用光來傳送信號。對此設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神經有問題。但最後,他發明石英玻璃,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

此後,高錕幾乎獲得所有的國際性大獎,但由於專利權是屬於雇用他的英國公司,他並未因此致富。離開英國後,高錕一九八七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九六年退休後,還在香港興辦一間高科技公司。

高錕幾年前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透露,六十歲開始學潛水的心情,「潛水的時候,可以欣賞到一覽無遺的美麗海底世界,令人心情愉悅。」他也提到,六十三歲退休後又迷上打網球和陶藝,「我現在最喜歡做陶藝,一個人靜靜地撫弄泥土,這種感覺我很喜歡。」

高錕失智? 偶忘鑰匙、認人無礙

高錕獲諾貝爾物理獎的好消息傳回台灣,多位中研院院士,都感與有榮焉。

高錕今年初曾經傳出罹患老人失智症,但是他的夫人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七十五歲的高錕是老人家,偶爾會忘了鑰匙,但認人、認路都沒問題。

清大校長陳文村說,當年清大科技管理學院成立時,還曾請高錕一起籌備規畫,提供意見;「試想,一根頭髮裡等於可容納好幾百萬條的電話線,真的很了不起,他的研究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

(聯合報)
--
光纖之父 中研院士 高錕獲諾貝爾物理獎

二○○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六日揭曉,由三位光電科學領域的大師同膺殊榮:有「光纖之父」美譽的美、英籍華裔科學家高錕,發明電荷耦合元件 (Charge-Coupled Device,CCD)的美、加籍科學家韋拉德.波伊爾(Willard S. Boyle)與美籍喬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高錕兼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身分。

高錕將獲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的半數,另外半數由波伊爾與史密斯均分。

高錕是第八位戴上諾貝爾桂冠的中研院士,他現年七十五歲,一九三三年十一月生於中國上海,後來負笈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畢業後進入英國國際電話電 報公司的標準通訊實驗室,一九六六年發表開創性論文《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從此開啟人類的「光通訊」世代。

高錕提出光導纖維通訊的基本原理,建議使用玻璃纖維作為通訊導體,大幅延長傳輸距離。今日世人能享有無遠弗屆的「資訊高速公路」,都要感謝他的高瞻遠矚。不過高錕近年罹患老年失智症,恐已忘卻自己的崇高成就,令人不勝唏噓。

波伊爾與史密斯也都是科技界耆宿,分別高齡八十五歲與七十九歲。一九六九年兩人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共事時,發明了集光電轉換、訊號貯存與讀取三大功能於一身的電荷耦合元件。這種將光學影像轉變成數位訊號的積體電路,後來成為數位攝影和天文觀測不可或缺的利器。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光纖通訊與電荷耦合元件為今日的網絡化社會奠定發展基礎,相關的創新發明深刻影響人類生活,也讓尖端的科學研究與探測工作如虎添翼。

「光纖之父」高錕 改變世界通訊

二 ○○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共同得主高錕,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且兼具台灣中央研究院第十九屆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等身分,是出類拔萃的光纖通 訊與電機工程專家,被譽為「光纖之父」。只是,近年來高錕罹患了老年失智症,讓為他獲獎而萬分欣喜的親友多少有些遺憾。

高錕於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出生於上海的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的律師。入學前,父親就聘請家教,教導高錕與其弟誦讀四書五經。十歲時,高錕就讀國際學校,開始接觸英文、法文以及外國文化。據他後來回憶說,這「影響很大!」

實至名歸 獲諾貝爾物理獎

高錕年少時就對科學深感興趣,當時學校沒有化學課程,高錕就自購課外書,學做實驗,住家三樓就是他的私人實驗室。還一度「試過自製炸藥,然後將炸藥藏在泥 裡,再搓成一個個小湯圓般的『武器』,擲在地上,作弄路過的貓貓狗狗…有一次把弟弟的褲管子銷熔了,當時真的很危險!」

高錕自童年起就具有學以致用的精神,「為何要學習知識學問?就是學問學懂之後,一定有用。」他也主張:「自己思想不一定對,要去探討,在對、錯、無用、有用之間找出答案。」

一九四八年,高錕舉家移民香港。他在中學時期遇上了幾位善於啟發的老師,「其中一位老師,請學生用手推他到牆角,切身體會推力的原理」。這種教育方法讓高 錕得以深刻體驗、瞭解所學知識。中學畢業後,由於香港大學沒有電機工程系,高錕遠赴英國求學,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先後取得倫敦大學理學士和哲學博士學 位。

鑽研有成 不悔未申請專利

一九七○年起,高錕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教授,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擔任該校校長。一九九二年,高錕當選台灣中研院第十九屆院士,隨後在一九九六年成為中 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他還先後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高錕同時擁有美國與英國國籍,現居香港,他以十年時間完成的英文自傳,已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中譯本《潮平岸闊─高錕自述》。

「光纖之父」高錕並未申請光纖技術的專利權,龐大財富失之交臂。對此,高錕曾說:「我沒有後悔,也沒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

憑腦力成為華人之光的高錕,在光纖領域的成就雖然改變了世界的通訊模式,卻像一般人一樣無法扭轉自己的命運,他的夫人黃美芸今年二月初回應外界傳聞,證實 高錕罹患老年失智症。雖然高夫人說病情輕微,但與高錕深交多年的高溫超導體權威朱經武說,高錕的病況「挺嚴重」。

華人之光 老年罹患失智症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一九九六年,將所發現的兩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高錕星」(asteroid Kaokuen) 及「楊振寧星」(asteroid Yangchenning),以表揚這兩位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在科學上的傑出貢獻。楊振寧與李政道在一九五七年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 人。

其他得過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還包括:丁肇中(一九七六年物理學獎)、李遠哲(一九八六年化學獎)、朱棣文(一九九七年物理學獎)、崔琦(一九九八年物理學獎)、錢永健(二○○八年化學獎)。

Skype、手機通訊 都拜他所賜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言語健談,他四十多年前提出的光纖理論,現在竟能有無遠弗屆的傳輸應用,感到不可思議。」台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如此形容新科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研院院士高錕。

一 九六六年,高錕以一根玻璃棒當作光學訊號的傳輸載體,提出「光纖每公里傳輸耗損率是二十分貝」的理論假設,四年後被美國康寧公司證實。一九八二年,康寧進 一步改良到每公里僅耗損○.二分貝,把光纖通訊效率拉到極限,為訊號傳遞帶來革命,他也被冠上「光纖之父」美名。如今獲諾貝爾物理獎,國內學術界認為實至 名歸。

中研院長翁啟惠昨晚八點在日本京都第一時間傳回他對高錕院士的祝賀:「我們以他為榮。」

「聲音、影像、數位或類比資訊,例如Skype或手機通訊,都是光纖通訊革命的成果,」黃升龍說。

例如,手機訊號(聲音、簡訊文字、照片影像等)基地台之間的傳遞,都仰賴光纖的發明。

清大光電所教授王立康說,高錕近幾年「很紅」,許多高中生做網路跟光纖傳輸的科展作業,都提到高錕是「光纖之父」,可見他在網路上被google查詢的頻率極高。

清大校長陳文村說,高錕的研究對人類生活影響很大,他一九九二年曾獲日本國際賞肯定。清大當年要成立科技管理學院時,就是請高錕籌備。

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說,高錕曾在工研院前瞻創新計畫擔任諮詢委員,他從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退休後,創辦弘立書院,是香港有名的小學。外傳高錕得老年癡呆症,陳力俊說,他曾出席去年的中研院院士會議,看起來身體狀況還好。

高錕一九三三年出生於上海書香世家,父親是律師,一九九四八年全家移居香港,與弟弟高鋙自幼就讀國際學校。高錕在二○○五年由香港三聯書局出版的英文自傳《潮平岸闊》裡寫到,自小接觸中國以外的事務,讓他開足了眼界,對他影響很大。

高錕於一九九二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十九屆數理組院士。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二 史密斯 獲31項專利

喬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一九三○年生於美國紐約州,現年七十九歲。

史密斯一九五五年畢業自賓州大學物理系,並在一九五九年,取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學位。

畢業後,史密斯旋即加入「貝爾實驗室」,從事半金屬電性與能帶結構方面的研究。

一九六九年,他與同事波伊爾合作發明「電荷耦合元件」。

一九八六年四月,史密斯從貝爾實驗室的「超大型機體電路」(VLSI)部門退休。他共擁有卅一項美國專利,發表的重要學術報告達四十篇。史密斯同時也是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物理學會院士。

為表彰史密斯的貢獻,著名學術組織「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從二○○二年起設立「史密斯獎」,頒給在IEEE旗下「電子元件學會」刊物發表的年度最佳學術報告。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三 波伊爾 發明紅寶石雷射器

波伊爾在升上中學之前,都是由母親指導,在家自學。二戰期間,波伊爾曾服役加拿大皇家海軍,但他會暈船,因此改而加入海軍航空兵,派駐英國作戰。

戰後波伊爾重返校園。一九五○年,他從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一九五三年,鮑伊前往美國紐澤西州,加入聲譽卓著的貝爾實驗室。

一九六二年,波伊爾與同事尼爾森(Don Nelson),共同發明世上第一部可持續運作的紅寶石雷射器。他也與同事湯瑪斯(David Thomas),申請到世界第一個注入式半導體雷射的專利。波伊爾並被借調到貝爾實驗室的附屬機構「太空科學與探勘研究中心」,協助阿波羅太空計畫,選擇 登月太空船的降落地點。

重返貝爾實驗室後,波伊爾和同事史密斯,在一九六九年發明「電荷耦合元件」。一九七五年,他出任貝爾實驗室研究執行總監,並於一九七九年退休。

(中國時報)
--
中研院院士高錕 獲諾貝爾物理獎

二 ○○九年諾貝爾物理獎昨揭曉,由美籍華裔科學家高錕、美國學者魏勒.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三人共同獲得,三人的研究都與將光轉換成電子訊號傳輸有關,高錕 的光纖通訊研究帶動網路、通訊革命,博伊爾和史密斯研發出今日普遍用於數位相機的影像感測器「電荷耦合元件」(CCD)獲得諾貝爾獎肯定。

高錕將獲得一千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另一半由博伊爾和史密斯平分。

與兩位美學者共獲殊榮

諾貝爾獎頌詞以「光之大師」形容這三人,表示三人在這兩個領域的成就為今日網路相連的社會奠基,讓龐大資訊得以在幾乎瞬間傳送全球,「他們為日常生活創造許多實用創新,也為科學探索提供新利器。」

被 譽為「光纖之父」的高錕一九六六年提出如何利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光纖通訊,頌詞中說:「這使得藉由一條最純粹玻璃光纖,讓光訊號傳輸超過一百公里 成為可能,相較之下,一九六○年代的光纖傳輸距離僅二十公尺。」在這份研究後四年,全球第一條超低耗損率光纖才問世。頌詞指出,「這種低耗損玻璃纖維促成 全球寬頻通訊,如網路。」

光纖通訊研究獲得肯定

光纖通訊中數位影像佔了很大部分,這是另外兩名學者獲獎的研究領域。博伊 爾和史密斯一九六九年以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為基礎,共同研發出「電荷耦合元件」,能在短時間內將光轉成電子訊號,然後成為大量影像像素,頌詞說:「這 為攝影帶來革命,因為如今光能以電子方式而非利用底片捕捉。」電荷耦合元件已成為今日從低階數位傻瓜相機,到高速精密外科手術儀器都普遍使用的「數位之 眼」,沒有這項成就,數位相機會以更慢速度發展,人們也不會見到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太空和火星影像。

現有英、美雙重國籍的高錕現年七 十六歲,在上海出生、十五歲移民香港,在香港受完大學教育後先後在英、美深造,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也是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不過今年初傳出他罹患失智 症,正全心養病。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傳出後,香港各界都感到興奮,香港特首曾蔭權稱讚高錕是傑出科學家和有擔當的教育家,是香港的驕傲。

對於獲獎,高錕六日透過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教授表示「深感榮幸」。他說,「諾貝爾獎鮮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過去四十年,光纖大大促進了資訊世界的發展及進步;亦有賴光纖的出現,這個喜訊已於瞬間傳到千里。」

現 年八十五歲和七十九歲的博伊爾和史密斯都曾在美國貝爾實驗室任職二十多年,具有美、加兩國國籍的博伊爾率領光學、衛星通訊、數位和量子電子元件等研究,也 曾協助美國航太總署挑選阿波羅登月地點;史密斯則負責雷射和半導體方面研究。史密斯目前仍擔任加拿大的大學和政府實驗室顧問。

這兩人都是 六日清晨被諾貝爾獎委員會電話告知得獎,被電話叫醒的博伊爾說,他還沒喝咖啡,還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但是我整個人沉浸在一種美妙的感覺,『哇,這真的相 當令人興奮,這是真的嗎?』」他說,CCD開啟了今日數位相機的大量運用,對他個人來說,火星的探索是這項研究的最重要應用,「讓我們首次見到火星的表 面。」

至於熱愛航海的史密斯最近才完成歷時十七年的環繞全球之旅,他在新澤西家中接受電話訪問時說,他覺得「非常高興」;對於要如何運用獎金?他想了半天最後說:「我現在七十九歲了,我想生活不會有太大改變,我甚至不需要一艘大一點的船」。

光纖之父 也是品味大師

一九九二年獲選中研院物理組院士的高錕,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在與其熟識的中研院院士及學者眼中,高錕不僅學術上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私底下也是一位生活品味大師!

中研院物理所所長吳茂昆說,學術上的高錕是一位「斯文的學者」,他不太多話,但是看他的舉止與談吐,不難發現他是個生活很有品味的人,「我至今最愛的一條領帶,就是他送我的」。

中研院院士、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聽到高錕獲獎,笑說「好開心」,高錕在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時,曾志朗是中文大學校外考核委員,覺得他是一位非常紳士、溫文儒雅、待人真誠的學者,「獲得諾貝爾獎是實至名歸」。

網路通訊革命的先驅

學界形容,高錕最大的貢獻在於將「通訊由電的層次提升到光纖層次」、「讓光纖的損耗率變得極小」,小到台灣至美國的海底電纜,可以達到越洋傳輸的功能,也因為如此,才有網路世界的可能。中研院副院長劉兆漢說,高錕可說是開啟通訊革命的先驅,「我們以他為榮」。

清華大學校長陳文村表示,高錕曾參與籌備清大科技管理學院,他的光纖研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在通訊網路領域受到推崇。試想一根頭髮裡面可容納好幾百萬條的電話線,很了不起,他的研究對人類生活影響很大。

從 小對科學遊戲充滿好奇心的高錕,小時就自己組裝收音機,甚至做過泥炸彈;他最常提醒學界及年輕人的就是,「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專家,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譬 如我說,光纖在一千年之後還會被應用,大家便不應隨便相信我,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信念。」他以自己當年提出利用高純度的玻璃來傳送訊息為例,當時人人都覺得 「癡人說夢」,如果當日他真的因此而放棄研究,離開實驗室的話,今天恐怕不會有光纖技術了。

(自由時報)
--
中研院士高錕 勇奪物理獎 華裔「光纖之父」 與美雙傑共享

今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昨揭曉,擁有英、美雙國籍的華裔「光纖之父」高錕,及發明數位相機靈魂元件CCD感光元件的美國物理學家韋勒鮑約、喬治史密斯等三人, 因他們近半世紀前的發明,至今深深影響全人類生活而獲獎。諾貝爾基金會於台灣時間昨下午5時45分宣布物理獎得主,5分鐘內,全球媒體收到訊息,資訊流通 如此快速,正歸功高錕在1966年6月發表的論文。

2009諾貝爾獎
現年75歲的高錕,成了繼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和 崔琦之後,另一位諾貝爾物理獎華裔得主。他在取得英國博士學位後,進入英國標準通訊實驗室,研究光學纖維。限於材質,初期的研發成品,傳輸效果不佳。當 時,不僅英國,法國也在研究光纖。高錕率先在1966年6月於倫敦發表一篇論文指,「一種用石英基材為軸心的纖維,能有效傳導光波,它有可能是新式通訊媒 介……比既有的同軸電纜及無線電系統,這種新波導不但資訊載量大,也具價格優勢。」

曾在壹傳媒任董事
高錕曾於2003年到 2009年初擔任香港壹傳媒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高錕昨獲知得獎後表示:「我對於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深感榮幸。諾貝爾獎鮮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 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過去40年,光纖大大促進了資訊世界的發展及進步;亦有賴光纖的出現,這個喜訊已於瞬間傳到千里。」其論點於1981年全 球第一個光纖系統問世時,付諸實現。而他在光纖通訊領域的持續研究,也使傳輸速率及品質不斷提升。

中研院:與有榮焉
諾貝爾獎評審團指出,高錕1966年的發現,使「文字、音樂、影像能在二分之一秒內,傳遍全球。」而「將全球的光纖電纜接起來,全長可達10億公里,足可繞全球2.5萬圈,而每小時還以數千公里的長度增加中。」顯見光纖電纜對現代生活的不可獲缺。
對於高錕獲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昨晚表示,「很高興,與有榮焉」。中研院發布新聞稿表示,「這項至高學術榮譽佳訊傳來,全院欣喜」。
清大校長陳文村則表示,2002年籌備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時,高錕就很幫忙。高錕在通訊網路領域非常出名,前陣子獲日本的諾貝爾獎;他的研究對生活影響很大,例如一根頭髮可容納幾百萬條電話線。
另 一組得獎者是共同發明感光半導體的85歲美籍科學家鮑約(Willard Boyle),及79歲史密斯(George Smith)。他倆1969年都是美國貝爾實驗室工程師,受愛因斯坦1921年提出的光電轉化理論啟發,發明能將光線轉成電子訊號的「電荷耦合元件」 (charge-coupled device,簡稱CCD),也就是現在所有數位相機裡,被稱為「電子眼」的感光元件。

CCD攝影助顯微手術
評審團昨在記者會上拿出相機,解釋鮑約及史密斯的發明,「CCD革了攝影學的命,透過它,光影能由電而非底片捕捉。」隨著技術不斷進步,CCD技術更應用在醫學,讓人體內部顯影,有助診斷及進行顯微手術。
昨 天,人在故鄉加拿大的鮑約,於第一時間接到報喜電話,他開心表示,「哇,真是太令人興奮了。我才剛起床,還沒喝咖啡,有點搞不清楚狀況,是真的嗎?」他對 自己的發明,成就了一張張成功的商業照片,及留下外太空星球的影像,感到驕傲。他說:「沒有我們的發明,人們無法看到火星表面。」
諾貝爾獎每個獎項得主,可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4635萬元台幣)的獎金、金章一枚及獎狀一紙,今年物理獎獎金高錕可得二分之一,另一半由鮑約及史密斯對分。頒獎典禮每年都在12月10日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也是此獎創辦人諾貝爾的故鄉舉行。

高錕小檔案
◎年齡:75歲(1933/11/04出生)
◎家庭:1959年與黃美芸結婚,育有1子1女
◎學歷:
1957 英國倫敦大學理學士
1965 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
◎學術榮譽:
英國達勒姆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第12屆日本大賞
世界工程組織協會傑出工程成就金章
◎經歷:
1987~1996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1990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2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6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6~2000香港高科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2003~2009/01壹傳媒獨立非執行董事

兩美國人同奪物理獎
◎史密斯(George E. Smith)
國籍:美國(美國出生)
年齡:79歲
現況:貝爾實驗室前首席研究員,現退休
◎鮑約(Willard S. Boyle)
國籍:美國(加拿大出生)
年齡:85歲
現況:貝爾實驗室前研究主任,現退休

CCD報你知
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是一種積體電路,上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電容,能感應光線,並將影像轉變成數位元訊號。經由外部電路控制,每個小電容能將其所帶的電荷轉給相鄰的電容。
CCD技術可清楚顯示遙遠及極細微的物件,除了廣泛應用在數位攝影、天文學,還應用於多個醫學範疇,例如拍攝人體內部影像,用於診斷和顯微手術。

光纖報你知
光 纖原名「光學玻璃纖維」(optical glass fiber),其中心為一條纖細、純淨的玻璃絲(稱為核心層),外面再包覆一層折射率較小的尼龍絲(稱為外殼)所製成,構造很像電纜線,因此光纖也被稱為 光纖電纜。一條光纖共含有1512條光纖束,粗細和一般銅電纜線一樣,但製造成本卻便宜許多,且光纖搭載光訊號的能力也大於一般電纜線,可同時傳播許多不 同訊號,而不會互相干擾,且不易被外來電訊干擾,更不易被竊聽。

諾貝爾獎華裔得主
◎物理學獎:
˙1957年
李政道/楊振寧
提出「宇稱不守恆」定律
˙1976年
丁肇中
發現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
˙1997年
朱棣文
發明以雷射冷卻和捕捉原子的方法
˙1998年
崔琦
與德國人斯特默、美國人勞克林,在量子物理學取得突破
˙2009年
高錕
首創光纖通訊系統,改變人類通訊模式
◎化學獎:
˙1986年
李遠哲
發明交叉分子束技術,有助了解化學物質相互反應的基本原理
˙2008年
錢永健
與日本人下村脩、美國人查菲,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有助追蹤生物不同細胞和蛋白

諾貝爾物理獎小統計
◎諾貝爾獎1901年迄今共頒103次物理獎;包括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6年未頒獎。
◎共47屆物理獎頒給單一得主、28屆兩人共享、28屆3人共享。
◎迄今共有187人次獲得物理獎,僅美國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兩度獲獎,實際為186人獲獎。
◎最年輕物理獎得主是1915年25歲英國學者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也是所有諾貝爾獎最年輕得主。
◎最年老物理獎得主,是2002年88歲美國學者戴維斯(Raymond Davis, Jr.)。
◎史上只有兩位女性獲物理獎,分別是1903年居禮夫人(Marie Curie)及1963年梅爾夫人(Maria Goeppert-Mayer)。居禮夫人1911年另獲化學獎。

罹阿茲海默症 妻不離不棄

「光 纖之父」高錕在歐美與華人學術領域均成就非凡,在曾與他共事的中研院物理所所長吳茂昆眼中,他是位謙謙君子、為人和善,對後進諄諄提攜;在兒女眼中,他是 思想開闊的好父親;他與妻子黃美芸鶼鰈情深眾人皆知,他曾說:「我的傳記第一章節就是寫我和太太結婚情形。」他上月驚傳罹患阿茲海默症,現正由妻子照料養 病。

高錕於1933年出身上海書香世家,父親是國際法庭律師,家住法租界。10歲就讀世界學校(今日的國際學校),學習中、英、法文。 1948年,高錕家移民香港,本考上香港大學,但當時港大無電機工程系,他改赴英國倫敦大學理學院就讀。他學成後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英美國家工程院院 士與台灣中研院院士。

扔炸藥嚇貓狗
他幼時對科學很有興趣,在家與弟弟高鋙做實驗,甚至曾把紅磷粉與氯酸鉀混合,加水變糊,再用濕泥包裹後風乾、扔到街上爆炸嚇貓狗。
媒 體形容,光纖是改變他一生的實驗,而他一生的實驗,就是與妻子黃美芸的愛情。高錕表示,妻子在他們交往初期給他一個考驗,要他半年內不要碰面,如果半年內 仍舊掛念彼此,感情就是真的。但他表示,「我不肯答應,如果現在沒信心,半年後也不會有。」他們已結褵50年,黃美芸日前向媒體證實,高錕罹患阿茲海默 症,目前由她悉心照顧中。
和高錕相識10年的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昨說,「印象中高錕說話條理分明,開會時很會抓重點,和他做事非常有效率。」

光纖網路飆速 改變全世界

諾 貝爾物理獎得主昨揭曉,國內學者一致肯定3位得獎人對人類跨入現代生活做出重大貢獻,尤其是有「光纖之父」稱譽的高錕,改變70年代以銅線傳遞訊號的方 式,改用傳遞速度較銅線快1萬到10萬倍的光纖,建立網際網路快速傳輸的基礎,帶動人類生活、工作型態及經濟模式天翻地覆的改變。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郭瑞年說,在1966年高錕提出改善光纖傳輸理論之前,透過電話銅線只能傳遞聲音,光纖問世後,可以傳遞聲音、影像,傳遞速度比銅線快上1萬到10萬倍,民眾才能享受快速傳遞的網際網路。

帶動網路經濟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張瑞北說,在高錕之前的科學界,就知道玻璃拉長成線可以傳遞訊號,但訊號會隨著傳遞距離拉長而耗損,高錕則是找出去掉光纖雜質的方法,「讓光纖傳遞訊號再遠也只有極小的耗損」,代表產物就是海底電纜。
張瑞北說,因為光纖大量傳遞訊息,讓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徹底展現,也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型態,更帶動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現在不論是政府、公司或民眾沒有網路就幾乎無法運作。

(蘋果日報)
--
北市二殯火葬場 廢熱轉成休息室冷氣

在火葬場樓上吹冷氣喝咖啡?沒錯,台北市第二殯儀館去年啟用的火葬場以綠建築標準興建,一樓是火化場,二樓休息室可以喝咖啡,二殯正規畫利用焚燒遺體產生的高溫廢熱轉換為電能,供應二樓休息室冷氣運轉能源。

不過,此舉也引發民眾疑慮。台北市議員莊瑞雄昨天質詢時表示,這項作法不見得不好,但從民間習俗,有家屬會無法接受。以焚化遺體產生的廢熱供應冷氣運轉所需能源,聽起來毛骨悚然,真的會「讓家屬透心涼」。

位於辛亥路的二殯,新建火葬場採綠建築設計,外型新穎,一樓為大廳、二樓是家屬休息室,提供冷飲、咖啡等飲品。因空間限制,加上二樓沒有空調,不少家屬反映,夏天熱、人多,一樓在火化遺體,二樓就像烤箱,室內溫度高達卅七、卅八度。

火葬場造價三億一千萬元,去年二月啟用;火葬場電力改善工程斥資七百七十多萬元,八月動工,預計本月底完工啟用。

莊瑞雄質疑,為何燒屍體產生的廢熱轉換成的電能,不能用作電燈或是冷凍室的電源,一定要供應冷氣?他說,市府作法雖環保,卻未顧及民眾感受,要求市府檢討。

市府秘書長楊錫安表示,基於能量互換,保護生態概念,這個作法合理可行。至於廢熱轉換為電能後如何運用,確實可檢討。民政局長黃呂錦茹承諾,將邀請宗教學者討論。

殯葬處長杜英輝表示,火化爐產生的廢氣溫度高達一千多度,直接排放會汙染空氣,但轉換成電能,不僅大幅減少廢氣排放,也是一項再生能源。

他強調,廢熱並非火化遺體產生,而是火化時排放的高溫廢氣。外界質疑遺體火化來供應冷氣運轉,並不正確。

殯葬處指出,二殯火化遺體產生的廢熱轉換為電能,預估不僅可提供二樓休息室的冷氣用電,還可以提供一樓火化區及辦公室冷氣能源。

二殯綠建築 一樓火化爐 二樓咖啡廳

台北市第二殯儀館平均每天火化五十具遺體,遇到春節及農曆七月前,數量會增加一倍,過去火葬場場地簡陋,遺體火化時,家屬無處可去,北市府去年啟用新的火葬場,除更新設備外,也為等待的家屬提供較舒適的休息空間。

兩層樓的火葬場,一樓前段為祭拜區、二樓前段為家屬休息室,中段是火化爐,後段是過濾火化時產生煙塵的空汙防制設備。

家屬休息室規畫為咖啡廳,販售飲料輕食,環境明亮舒適,一掃以往陰暗哀戚的印象。

由於以綠建築概念設計,採節能的自然通風,但火化場鄰近山壁,夏天沒有風吹,加上休息室湧進人數較多,室內實在高溫難耐,經常待不到十分鐘就滿身大汗,抱怨連連。

昨天在休息室的蔡先生對環境表示滿意,他說,以前家屬只能在旁邊等,經常連坐的地方都沒有,現在規畫的空間非常舒服。

經常前來的林姓殯葬業者也說,多數民眾都覺得休息室氣溫高時,不但熱還不透氣,裝設空調後會令環境舒適些。

網友昨天在「噗浪」上的回文則看法不一,有人覺得將熱能轉換為空調能源,是很環保的做法,但也有網友認為「使用先人的熱來發電怪怪的」。

二殯綠建築 汽電共生 解決汙染又省電

以往火化遺體產生的黑煙、異味,常引來周遭居民抗議。台北市第二殯儀館火化場強調環保,每兩座火化爐,就設置一組空汙防制設備,徹底改善焚燒遺體產生的黑煙。

殯葬處長杜英輝說,火化爐設置空汙設備後,不僅不再冒黑煙,所有火化遺體的廢氣,都會經過活性碳過濾處理後才排放,不會有汙染問題。

最早火化爐是燒柴,不易控制火候,市府在八十四、八十九年間汰換火化爐,改成燒瓦斯。杜英輝說,現在的火化爐加溫快,效率高,同時節省能源,也較不會有異味。

正在施工的火化場電力改善案,是利用熱交換器,將火化時產生的廢熱轉成電能,驅動空調主機產生冷氣,供家屬休息室使用。

二殯館長楊志賢指出,若裝設一般空調,會增加電力耗用,不符合節能原則,因此館方選擇以汽電共生原理,將廢熱轉換成電能,不但解決廢熱汙染問題,還省下空調電費支出。

(聯合報)
--
二殯綠建築 燒大體發電

熱能供冷氣用電 正反意見都有

台北市第二殯儀館以綠建築概念興建的火葬場,原本一、二棟大廳都未設空調,但夏天火葬時環境溫度太高,市政府殯葬處應家屬要求加設冷氣,為了維持綠建築特色,把火葬屍體時產生的熱能轉換成為電能,市議員批評此舉未顧及家屬感受。

殯葬處長杜英輝說,二殯火葬場平均一天大約焚化五十二具大體,碰到農曆的「好日子」,一天會有九十幾具,通常火葬一具遺體約一個半小時,在二樓等候的家屬,經常抱怨館內過於悶熱,「火葬場裡面在燒死人,休息室也在烤活人」,八月時氣溫曾逼近四十度,殯葬處才重新設計空調。

杜英輝表示,火化爐產生的廢氣溫度高達一千多度,需用冷卻水降溫,冷卻水因而會變成熱水,把熱水轉換成熱能發電,不僅大幅減少廢氣排放,也等同提供再生能源。

二殯在二樓等候區設置了兩部二十噸冷氣機,一天需要一百千瓦的用電量,使用這套轉換系統,大概只需要三千瓦的用電量,節能達九十七%。轉換設施預計十一月底完工,花費七百七十萬元。

國防醫學院教授祝年豐粗略推估,一位六十公斤成人扣除體液、毛髮、組織等部位,肌肉、骨頭大概只剩下三分之一,即約二十公斤,人體跟木材類似,主成分是碳氫化合物,燃燒屍體所得熱量,大概相當於二十公斤木材,但因人體是濕的,可預期燃燒效率較差,所得熱量會更少。

據估算,燃燒二十公斤木材所得的熱量,大概相當於燃燒八公斤煤炭,可以產生卅萬焦耳/千克熱能,亦即產生七萬一千六百六十大卡的熱量。

議員稱減碳雖好 但不符習俗

台北市議員莊瑞雄昨天在市議會民政質詢時指出:「市政府的做法符合環保、節能減碳,但這種設施未顧及家屬感受。用屍體來發電不是不對,但就是怪,更不符合民間習俗。」他說,英國曼徹斯特考慮過類似個案,將當地火葬設施轉化成暖氣,民眾反映毛骨悚然,全案被否決。

不過,英國「經濟學人」八月報導指出,丹麥的十五家殯儀館贊成用火葬能量,丹麥的廢氣排除法規定,殯儀館須用冷卻水將火化爐溫度降低到一百八十度,冷卻過程產生的熱能就可做多方運用。

民政局長黃呂錦茹回應,會將議員意見提給宗教與民俗學者討論;市府秘書長楊錫安表示,站在家屬角度來想,確實有檢討空間。

記者昨日採訪了在殯儀館等候的家屬,多數人持正面反應,並不介意。

(自由時報)
--
首例 殯儀館燒屍熱能 供應冷氣省電費 網友諷「陰風陣陣」有認為「環保節能」

台 北市第二殯儀館火化場將創全國首例,下月起採環保節能新措施,運用平均每天火化五十二具遺體所產生的熱能,轉化成殯儀館內家屬休息室的冷氣,估計每天可省 三千多元電費。這措施事前並未徵詢民意,北市議員莊瑞雄批評二殯的做法不尊重家屬感受。網友也諷刺運用「人體燃料」,家屬休息室恐「陰風陣陣」,但也有民 眾認為熱能再利用,是環保節能做法。

引發爭議
北市殯葬處長杜英輝昨在市議會民政部門質詢時表示,去年二月二殯的綠建築改建完成, 採自然通風設計,一樓大廳旁為火化場、二樓為家屬休息室,但一、二樓均沒設空調,入夏後家屬抱怨館內過於悶熱,八月甚至熱到攝氏四十度,還有家屬抱怨「火 化場裡燒死人,休息室則烤活人」,才請包商重新設計空調,經評估後決定用火化遺體產生的熱能,作為空調的發電能源。

議員:燃燒祖先涼爽自己
二 殯館長楊志賢指出,專家推薦可用吸收式冷凍主機,技師也說國外已很普遍,二殯每天開十個火化爐,每個爐約燒八小時,平均每天燒五十二具遺體,每具燒九十分 鐘 ,只要有任一火化爐啟動就可提供熱能,足以啟動九十噸冷凍主機送出冷氣,讓一百多坪家屬休息室維持攝氏二十六至二十八度。
北市議員莊瑞雄批 評:「從頭到尾沒有徵詢民意,花大錢蓋很笨的綠建築,事後才要補裝冷氣,燃燒祖先、涼爽自己。」他又指這做法不符民間習俗,「這種冷氣吹起來,真叫人毛骨 悚然。」他指英國曼徹斯特曾考慮將當地火葬產生的熱能轉成暖氣,民眾反映毛骨悚然,全案就被否決,因此要求北市府重新考慮是否使用這個設備。
聽聞 二殯以火化遺體的熱能轉化為冷氣,台大批踢踢(telnet://ptt.cc)網友aizawafff形容冷氣將變得「陰風陣陣。」 alumeya批評二殯是用「人體燃料」。民眾陳泰儒則說:「遺體火化過程本就會產生熱能,拿來利用,我覺得不會對死者不敬。」民眾游秀華說:「遺體本來 就要火化,經新設備轉為動能是環保趨勢,對社會有幫助。」
楊志賢表示,傳統冷氣機需一百瓩電力,這套吸收式冷凍主機只需三瓩,省下百分之九十七電力,以一百噸冷氣計算,每天燒六小時可省六百度電費,以一度電費五點一元計算,每天至少省三千零六十元,估計一年可省一百多萬元電費。

風水師:穢氣讓運勢惡化
中 國地理風水研究協會理事長張旭初表示,火化遺體產生的廢氣,在習俗和命理中屬穢氣,如一般人正處在運勢較弱、犯太歲或體力較差時,接觸到這種穢氣會讓運勢 惡化。民俗專家、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認為,以往對火化遺體的廢氣並無特殊禁忌之說,但對民眾心理會有很大的影響,「就類似腳尾飯一樣, 其實並無特別禁忌,但一般人總是想少碰為妙。」
民政局長黃呂錦茹和二殯館長楊志賢昨回應,將考慮民眾感受,兩周內邀專家學者和宗教界領袖諮詢探討後,決定後續方向。

北市二殯火化場「熱能轉化動能」供應冷氣規劃
時程:今年8月開工,預計11月上旬啟用
預算:770萬元
特色:
.全國首見運用火化爐熱能轉化利用設備
.省電,傳統冷氣機需100瓩電力,這套吸收式冷凍主機僅需3瓩,可省97%電力;粗估1天可省600度電,以每度電5.1元計,1天約可省3060元電費,1年可省100多萬元
來源:平均每天火化52具遺體供應熱能
目的:規劃供應約100多坪家屬休息室的冷氣

鍋爐廢氣變冷氣 多家飯店採用

能源再生
針對北市第二殯儀館利用火化遺體產生熱能的環保節能創意做法,能源專家表示,吸收式空調設備是吸收熱能轉換成冷能,不少大飯店已有類似做法,將溫水游泳池加熱的鍋爐廢氣,轉化成飯店用的冷氣,二殯以火化遺體產生熱能再轉換冷氣,「這做法沒有缺失,還是覺得怪怪的。」

成本與效能需評估
二 殯利用火化遺體產生的熱能,轉化成供應冷氣所需能源,負責該工程的張姓機電技師表示,火化爐啟動後會產生高達攝氏一千度熱煙,熱煙通過「熱交換器」,冷媒 管會將濃煙降溫產生熱水,熱水引進吸收式冷凍主機,以高溫驅動,觸媒讓熱水管路溫度降到攝氏七度變冰水,再繞經送風機就變冷氣,送進家屬休息室。
張姓技師表示,這是能源傳遞,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冷卻水設備強制散熱,拿來當免費能源,再透過冷凍主機轉化成冷氣。二殯館長楊志賢說,這是捨棄傳統電源啟動主機製成冷氣,改成溫度啟動主機。
工研院電能技術組前組長陳展鵠表示,空調設備有電能式和吸收式兩種,後者是吸收熱能轉換成冷能,有不少大飯店把溫水游泳池加熱的鍋爐廢氣經吸附式空調設備,轉換成飯店用的冷氣,「北市殯葬處的做法沒有缺失,還是覺得怪怪的。」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監事陳建治認為,技術上是一種再生利用,值得支持,但設備投資成本是否比直接從台電拉電給空調划算,還要評估。

(蘋果日報)
--
電話6個8 來電全逼賣門號

澎湖縣白沙鄉代會主席黃魏碧環有支被選民稱為「一路發」的手機門號,打過就不會忘,為她累積不少服務績效;但近來常接到騷擾電話,三更半夜問她「要不要賣門號?」不堪其擾,日前忍痛轉售。

黃魏碧環說,這支○九三二八八八八八八門號用了十多年,當初央請朋友割愛,因號碼好記,「選民說只要打過一次,可以記一輩子」,只要有事情就找她,人脈愈來愈廣少。

但近年來這支號碼好記的手機,讓她和家人不勝其擾。

黃 魏碧環的先生黃宗賢說,剛開始有人半夜打來哈拉,「想看看六個八的門號是誰在用?」後來有人打來劈頭就問:「你要不要賣門號?」接著每五分鐘打一次問: 「五十萬賣不賣?」下一通再開價:「五十二萬賣不賣?」隔天換一個人打,近似恐嚇地說:「不賣,以後沒人敢買你的門號。」

黃宗賢說,「這些電話實在接得很煩,決定轉售門號。

(聯合報)
--
跑酷 在都市叢林跳躍吧/畢恆達(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在 樓頂上奔跑,跳躍至隔壁建築物的樓頂,翻滾起身,從樓梯扶手滑下,轉體飛身彈跳,越過窗戶,繼續奔跑。這種在人造建築空間中快速奔跑的動作,大大影響了近 來電影中的動作風格。《企業戰士》、《終極警探4.0》等電影讓跑酷(parkour)運動廣為人知,但是電影特效也讓人誤以為跑酷是一種炫技。

這 種奔跑動作,源自於一群在巴黎利斯郊區成長的青少年。正如多數小孩,總喜歡在矮牆上行走、穿越圍籬、躍過交通錐。不同的是,他們保有童心,長大了仍然在都 市空間中穿梭奔跑,並發展為跑酷,亦即障礙訓練,強調有效地縮短移動的時間與距離。其中的主要人物為David Belle與Sebastien Foucan。他們後來因理念不合而分手,Belle主演電影《暴力特區》,而Foucan將此運動發展成「自由奔跑」(free running),更注重動作的表達與創造。他主演了電影○○七《皇家夜總會》前廿分鐘的追逐戲,並參與瑪丹娜的全球巡演。

一種身體移動的藝術

他們這群玩伴本來喜歡溜冰、玩滑板,可是市政府刻意在都市公共空間到處鋪上鵝卵石,讓他們無法玩耍。他們到公園玩,又被趕出來。結果他們開始攀爬任何東西,找到克服障礙的移動方式。

跑酷是一種身體移動的藝術,在環境中不受限制去表達自我的藝術。它不在於跳得多高或多遠,或者做出多炫的動作,重點在於將自己的身體與環境結合,體會其間的互動關係。奔跑因而可以訓練身體協調、控制危險、面對恐懼與專注的能力。

跑酷是一種態度,一般大眾只是沿著人行道行走,他們卻企圖嘗試探索不同的路徑。用走路取代搭車,用走樓梯取代搭電梯,並且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建築物與都市空間,將障礙(如階梯、欄杆、牆壁)轉成都市的家具,跳躍的起落點。城市因而不再死氣沉沉,而處處是風景。

他們只需要最原始的自己的身體和一雙球鞋,就可行走天下。一方面回到動物的本能,追隨天生具有的跑、跳、遊戲的欲望,在空間中移動。就像水一樣,遇到岩石,可以毫不費力地從其上方、下方、左右流過。一方面使用最低限的資本與科技,不需要特殊裝備與場地,就可以漫遊城市。

一種生活方式與哲學

跑 酷不是一種假日的休閒娛樂,而是生活方式與志業。所以不是只有在周末時候才練習,周間又回到上班族的例行公事。任何時間與地點,都可以從事自由奔跑。當都 市空間依照商業邏輯來組織,強調秩序與安全的時候,跑酷者重視自由,消解了現代科技資本主義都市地景的意義,將整個都市當作體操的叢林。

跑 酷從有效地縮短時間與距離,演變到身體與環境的對話,再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與哲學。雖然並非人人都可以從事自由奔跑的特技動作,在屋頂與樓梯間跳躍,但是每 個人都可以將城市與人生視為運動場。不走最舒服的路徑,探索自己的身體,利用障礙來成長,為自己而跑。人生,不也是一種化障礙為成長助力的藝術!

(聯合報)
--
世界500大將出爐 臺大排名95歷年最佳

政府補助大學發展5年500億計畫邁入第4年,臺灣大學率先交出亮麗成績單。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將公布世界前500大名單,臺大排名第95,為歷年最佳,也是台灣的學校首度進世界百大。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將公布世界前500大名單,排名標準包括同儕審查、國際化和教學研究3方面,其中同儕審查佔40%、師生數比與每位教師論文平均被引次數佔20%。

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在立法院答詢時透露,臺大在上述排名中已經擠進百大,比往年進步。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晚間受訪也表示,臺大確定進百大,這是台灣首度有大學在此項評鑑中進入百大。

據相關人士透露,臺大首度晉升百大,排名第95名,以往比較弱勢的印象分數,包括主辦單位詢問企業主對臺大的印象,這次也有進步。

由於排名尚未正式公布,臺大主秘廖咸浩不願多表示意見,他低調表示,不會把某個排名看得太重,排名好的話當然會很高興,但不會因此驕傲,永遠會繼續努力。

(中央社)
--
地中海式飲食 憂鬱症風險低

西班牙科學家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經常吃富含蔬果、核仁、全穀物、魚類等「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style diet)者,罹患憂鬱症風險的機率,比起飲食中缺乏地中海式飲食成分的人減少三○%,但是其中的作用機轉尚不得而知。

該研究是由西班牙科學家桑契斯.維拉加斯(Almudena Sanchez-Villegas)領導的納瓦洛大學及西屬加納利群島拉斯帕馬斯大學團隊所做,樣本達一萬一千名西班牙人。受訪者在特定期間將每日所吃的 食物填具在食物頻率問卷,再由科學家分析,研究結果刊於《一般精神醫學期刊》(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萬餘人受測發現 罹患機率少三成

研究團隊根據九項指標評斷受訪者的飲食習慣與地中海式飲食間關係的密切程度,九項要素包括單元不飽合脂肪酸攝取率較飽合脂肪酸為高、適量飲酒並適量攝取乳製品、少吃肉,並多吃豆類、水果、堅果、穀類、蔬菜及魚類。

雖然知道地中海式飲食可減少罹患憂鬱症風險,但其中的作用機轉尚不得而知。

改善血管功能 亦降低血糖致癌率

不過研究團隊指出,地中海式飲食的成分可改善血管功能,抑制發炎及修補因氧有關的受損細胞,而解決這些問題可減少致生憂鬱症的機率。

這項研究也再次證明地中海式飲食實在好處多多,包括可降低罹患糖尿病、氣喘及癌症風險。

深海魚、蔬果 「彩虹飲食」健康

吃對食物可以改善憂鬱!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地中海飲食強調多吃深海魚、多蔬果,又稱為「彩虹飲食」。深海魚因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每周至少吃三次,可增加體內DHA、EPA濃度,有效改善輕度、中度憂鬱症。

楊聰財指出,從腦科學觀點,深海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大腦神經功能正常運作。過去的研究發現,體內不飽和脂肪酸不足時,容易引起情緒障礙,憂鬱症患 者體內的EPA脂肪酸濃度低於正常值,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讓憂鬱症患者每日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可明顯減輕焦慮、睡眠問題、沮喪、缺乏性欲及自殺傾向等憂 鬱症狀。

楊聰財說,最近類似的研究報告很多,雖然深海魚油還未被當成「藥」來使用,但臨床上確實建議容易有情緒障礙又不適合使用藥物的孕婦,適量補充深海魚油來穩定情緒。

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表示,地中海飲食除了強調多攝取ω-3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類如鮭魚、沙丁魚、鮪魚等都是很好的來源。地中海飲食也強調「低鹽」概念,民眾應少吃加工的高鈉食品,多吃天然健康蔬果,降低鈉攝取。

另外,人如果長期處於憂鬱、壓力下,身體對某些營養素的需求量會增加,特別是維生素C及B群等。

楊聰財表示,憂鬱情緒與生理、心理、環境有關,飲食調整可預防輕度、中度憂鬱,若能加上環境和決心,可發揮加乘效果,改善情緒。

中國美食有夠鹹 心血管最傷

都說中國美食舉世聞名,但重口味的美食卻很傷身,近日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一份最新研究指出,中國飲食含鹽量過高,導致罹患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者大增,看來想活得久,大陸民眾的「重鹹」味蕾要改一改了。

大陸地大物博,各地菜系自成特色,甚至有「東辣西酸、南甜北鹹」一說。但吃在許多台灣民眾嘴裡總感覺:鹹、鹹、鹹。不少在大陸的台灣民眾習慣要求餐廳「少油、少鹽、少味精」,可是菜一端出來還是多油多鹽多味精。問題出在,廚師根本不會煮少油、少鹽、少味精的菜。

美國營養專家曾做過一份調查指出,中國人均吃鹽量每日最少十公克、東北人更高達十八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食鹽攝取量為低於五克。

中國人喜吃重鹹,似乎跟「食材」來源與衍生的「色香味」烹飪文化有關。海洋國家多以海鮮為主食,烹飪手法強調食材本身的「鮮甜」、日本是一例。中國是大陸 型國家,自古以來鮮有食「海鮮」文化、多是河鮮、湖鮮,這些江河魚鮮因有「草土味」,常需用醬油、醋等佐料壓味,導致烹飪時用鹽量過高。

傳統農業社會能否溫飽是生存問題,大陸各地常見醃魚、鹹肉、火腿、醃菜等含鹽量超高的醃漬類食品,豬肉是傳統蛋白質來源要角,為求能在菜色上翻新,以佐料入菜變化口味成為習慣,也間接導致鹽的用量過高。

事實上,中國人評價菜色美味與否的「色香味」俱全,「香」字已反映出中西飲食差異,要讓食物變「香」需要佐料輔佐、並多用煎、炒、烹、炸等方法,喜吃炒菜和油炸食品,都增加罹患癌症的機會。

隨著大陸民眾所得提升、重視健康觀念,時下大陸飲食納入不少「庶民養生」觀念。許多營養專家建議,最重要者還是以營養、清淡為主,避免過鹹導致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上身。

(中國時報)
--
修車工哲學家/張讓

克洛佛德自小愛玩車弄車,是個電工、機械工。他大學主修物理,後來又拿到政治哲學博士學位,在華盛頓某智庫做了半年,幾乎淡出鳥來,乾脆不幹改行去開摩托車修理行,快意多了。於是回頭探討現代工作如何空洞非人,寫書嘲諷批判。

就是它:生產線!總算逮到了。

高中地理課上,學到了生產線和線性發展兩個概念。當時課本裡十之八九是抽象辭彙,死的,除了應付考試幾乎沒有意義。但不知為什麼,這兩名詞我印象特別深,鑄在了腦裡。到了許多年後,這兩個空洞辭彙才飛離紙頁進入生活,變成真的,只因我住在了它們的發源地:美國。

簡單說,生產線便是把製造簡化成零件放在輸送帶上進行,而線性發展則是城鎮沿公路開發。對沒有實際手工技藝或是對城鎮規劃不甚了了的人,這「知識」沒有任 何附著點,只是憑空漂浮,不關痛癢,像風裡的微塵。所謂知識要有「意義」,必須經過轉化,而轉化需要催化劑,譬如第一手的經驗,或是深度的觀察和思考。

對生產線,我沒進過工廠,只是間接得知。線性發展卻是我十多年來的生活環境,在其間吃喝行走奔馳,無法漠視,經常反思:為什麼是這樣?八年前寫了「空間 流」探討美國郊區,之後沒有停過,觸及面越來越廣。因為思考郊區便是思考經濟,便是思考資本主義。正如探討環境污染或農耕企業、飲食工業,必定回歸到資本 主義一樣,只因這一切都緊密相關,確實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對郊區現象的思索,不單是冷血的抽象空談,而是骨子裡日積月累的慨歎和困惑。有同感的人很多,環保運動、天然農耕運動、慢食樂活運動、本地生產運動等,都出自這種因憂患進而試圖扭轉現狀的意識。這些省思固然都觸到了重點,但卻忽略了也許是最根本的一環:工作本身。

現代人不是為生活而工作,卻是為工作而生活。這是為什麼?而所謂工作做的又是什麼?不久前,一本看似背時冷門的書登上了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盤桓幾週,引來 幾篇佳評,又銷聲匿跡了。書暢銷並無多大意義,一時話題並不就旋乾轉坤。但我不免暗自喝采,覺得作者馬修.克洛佛德有點膽識──他探討的便是工作的意義。

書名可惜實在壞,暫譯「工藝課靈修」(Shop Class As Soulcraft)。克洛佛德便是我的修車工哲學家,自小愛玩車弄車,是個電工、機械工。他大學主修物理,後來又拿到政治哲學博士學位,在華盛頓某智庫 做了半年,幾乎淡出鳥來,乾脆不幹改行去開摩托車修理行,快意多了。於是回頭探討現代工作如何空洞非人,寫書嘲諷批判。

便是在這書裡我遇見了「老友」生產線。工作徹底退化抽空,變得單調重複,也許它是元兇。這觀念始於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斐德列克.泰勒所倡導的「科學管理」原則。主張將知識由工作抽離,把製造分解成許多單元步驟,任何人都可做。既降低人工成本,又增進生產效率。

也是在這書裡我驚喜發現,1913年福特汽車廠首次引進生產線時,遭到工人強力抵制,許多人憤而出走。後來福特不得已加薪招人,果然吸引了一批不以為忤的新工人。此後生產線越來越普遍,速度越來越快,工人越來越像生產線上的零件,人的價值也就越來越模糊了。

(中國時報)
--
舊愛、老闆、陌生人 臉書恨相逢

「我在Facebook找你呢」,被台灣網友稱為「臉書」的Facebook近來暴紅,網友們常收到不請自來的邀請郵件,但最新調查指出,使用臉書的網 友,最不想收到陌生人的邀請;另外,直接將「舊情人」、「現在的主管或老闆」、「昔日的主管或老闆」設為拒絕往來戶的,也大有人在。

據統計,迄今「臉書」台灣會員超過三二二萬人,「臉書」竄紅,網友們開始每天被其他人邀請加入朋友名單的電子郵件轟炸,網路行銷業者達摩媒體昨天發布最新 調查指出,超過七成網友會主動邀請他人加入朋友名單,但超過三成三都是邀「原先就認識的朋友」;約二成五網友也表示,最不想在臉書上碰到的邀請,來自「不 認識的人」,其次是「曾有過節的人」(二一.四%)。

生人懶得理 有過節的人別想來

談到加入老闆的Facebook帳號,大多數人反應都是「NO」。網友張小姐說,Facebook像是自己的「私人空間」,好友分享生活喜怒哀樂,如果加了老闆「罵什麼都不能」,失去樂趣。

網友阿慧直言:「Facebook就是為了罵長官而存在啊!」

網友Snow的Facebook帳號沒填學歷、沒放照片,連「暱稱」都只有特定好友才會知道,陌生人一律拒絕加入。Snow說,Facebook可透過學經歷找失散多年的同學、朋友,但如果把所有個資填上去,「萬一以後被『人肉搜索』怎麼辦?」

網友黃小姐說,台灣受美式文化影響,Facebook很少禁止陌生人加入,有一次自己只是無心在Facebook發表一句對男友的抱怨,就在Facebook交友圈傳開。最後回傳到她耳裡竟是「你是不是和你男朋友分手了?」她啼笑皆非。

網友:Facebook是為罵長官而存在

同樣玩Facebook的紅酒業務冠妞反而喜歡告訴所有客戶她的Facebook帳號。冠妞說,經營Facebook就像經營自己的品牌,每當業務推展遇 到瓶頸時,她就會連上客戶的朋友帳號,去看看他們在談論什麼。如果偶然看到有人在談酒就可以搭上幾句,「有時生意就這麼做成的!」

出乎意料的,許多人剛註冊Facebook,第一件事就是搜尋「舊情人」或「以前喜歡過的人」的名字。網友茜茜說,「舊愛總是最美」,不管是好聚好散或是 大吵一架的分手,時間久了「總會想窺視他現在在做什麼」。但又不想讓自己曝光,所以舊情人要加她帳號,通常會拒絕,那種複雜矛盾的心理「有時連我自己都搞 不懂」。

不要臉書/紀大偉(美國康州大學外文系駐校助理教授)

美國校園的產物「臉書」(facebook)等等網路社交工具也在臺灣大行其道了,「臉書行銷術」(以及「MSN交友術」等等)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在臺灣的朋友自然會問我─在美國教書的臺灣人─是不是臉書的使用者。不少人進而希望把我納入臉書好友名單。

這些朋友的人情味讓我感激,但我說,我不用臉書─光是這個事實就讓朋友們吃驚了。我還說,在課堂上,我禁止學生使用臉書。朋友們還來不及反應之際,我隨即「補上一刀」:我甚至禁止學生在我的課堂上使用筆電(或手機等等電子產品)做筆記。

這一條又一條禁令讓朋友納悶,一小部分是因為這些禁令有點對不上他們對我這個人的想像,一大部分是因為我說的話對不上他們對於美國大學生的想像。我們都知道,某些臺灣企業不准員工在上班時使用MSN的禁令早就讓人痛恨,結果,紀某竟然更暴戾,不准美國學生用筆電!

這些爭議的禁令,背後有很複雜的考量,在此略談一二。

一,巨觀地看(其實也很微觀),美國教育界跟臉書(以及其他電腦社交工具)「試婚」五年左右了,結果全面災難。本來以為臉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致,結果學 生完全分心。三年前,就有大學研發出阻斷網路的教室:學生的筆電一帶入,就沒辦法上網。但學生仍然可以在不上網的情況下用筆電玩遊戲,於是,某些校系(包 含我任教的系)乾脆禁止學生在教室用各種電子產品。

我並不喜歡淪為這些禁制的幫凶,但,我更不樂意去鼓勵一種過時的(一九六○年代?)、幼稚的幻想:即「(美國的)大學生享有完全的自由」。在任何國家,任 何教育空間的任何角色(含學生、教師、行政人員等等)都同時面對「自由」與「管制」的拔河。以前學生享受在教室上網的自由,但這個自由是脆弱短命的;現在 的學生,在濫用自由之後,馬上喪失特權。不過且慢:自由不是永遠的,管制亦然:目前的管制也可能隨時破功。

二,微觀地看(其實很巨觀),我根本反對臉書。學生在課後愛用臉書,我不管;可是,我會私底下勸朋友別用臉書。我覺得美國傾銷農產品到臺灣,跟傾銷臉書, 是同一種全球化的動作。既然有人拒絕美國農產品,那麼我也同理拒用臉書,因為我抗拒它背後的美國主流意識形態(強調名校出身、中上階級背景等等)。

朋友笑問:乾脆拒看英文/美國文學算了!─而我要說,身為一個被殖民過的我(也就是跟所有的臺灣人一樣),我常常被迫對美國說YES,可是我有時候真的好想對美國說NO。

自由和管制糾纏交錯,才是世界的真相;拒絕和接受糾纏交錯,才是被重重殖民的你和我。

(中國時報)
--
醫師國考 加考臨床技能

未來想要當醫師,不能只靠紙筆測驗,還必須通過考選部認證核可的臨床技能檢測!

測驗改為三階段 預計101年上路

考 選部長楊朝祥指出,醫師國考過去一直都只有紙筆測驗,為增加醫師考試多元測驗,提升醫師國考的品質與鑑別度,已與國內醫學教育機構研商,未來醫師國考將由 現行的二階段調整為三階段,增加國外已採行的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 OSCE),以確保醫師執業品質,預計民國一百零一年正式上路。

楊朝祥說明,目前的醫師國考分為兩階段,第 一階段測試基礎醫學(通常在大四修畢相關學分後可以報考),第二階段是臨床醫學(大七修畢所有醫學院學分後可以報考),但不論哪個階段都只是紙上談兵,這 也是長久以來國考被詬病之處。未來醫師國考最大的改變是,將現行的二階段改為三階段,程序分別為第一試、OSCE、第二試。通過第一次筆試應考人,再參加 臨床技能檢測,前兩項都通過,才能參加畢業後的第二次筆試,進而取得醫師執照。

OSCE通過 才能參加第二試

考選部官員 說明,目前規劃的執行方式是每年從全國各醫學中心選定北中南各一家合作的醫院,做為當年度開放醫學生檢定考試的醫院,未通過檢定者,不得參加醫師第二試, 至於考哪些項目?如何考法?考選部將參考各醫學中心的做法,邀集專家學者展開臨床技能試題及標準化流程的建立。

國外醫學生國考 須在台實習及格

此 外,為配合行政院衛生署於九月十六日修正發布的「醫師法施行細則」,明訂國外大學醫學系畢業生須在國內醫療機構實習期滿成績及格,才能參加我國醫師考試, 考選部也已初步修正「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醫事人員考試規則」部分條文,在較具爭議的國外醫學系畢業生實習期滿成績及格之認定標準部分,必須 依衛生署相關規定辦理,也就是必須在國內醫療機構實習期滿成績及格,符合「醫師法施行細則」中各科臨床實作的時數或週數,才能參加國考。

醫界:有助提升醫療品質

未來醫師國考將納入國外已採行的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考試(OSCE),醫界普遍表示支持,認為可以考核出醫師臨床的實際診察及判斷力,提升醫療品質。

「醫師不能死背書」

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邱泰源表示,醫師看診面對的是病患,醫師國考增加OSCE即是在考試中增加標準病人,以便評核醫師在面臨病人時的診察及判斷能力。目前OSCE在國外已是趨勢,未來在台灣適度實行,將有助於醫療品質的提升,醫師不能只是死背書。

盼能建立標準化測驗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副會長柳林瑋認為將有助於提升醫師國考的品質,但由於目前多數學校都把臨床納入實習一部分,各做各的,未來除應在流程上建立標準化的測驗,他也強調不能由學校來執行測驗,以免衍生包庇爭議,目前每年由不同醫院輪流執行的規劃是不錯的方向。

醫學生:應有緩衝期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大五學生張肇烜則指出,目前的兩階段筆試未必能夠鑑別臨床的醫術,支持加考OSCE,但必須要有緩衝期,儘早讓考生了解考試方式、有時間做好準備。

台大醫學系大七學生許文澍認為,筆試之外再加考實際操作的OSCE,對於積極認真實習的同學不會增加太多負擔,況且在校期間也多會有模擬考。因此,他原則贊成加考。他可以接受試題及實習標準化,但希望不要出一些太刁鑽的題目。

台灣波蘭學生事務協會執行長徐鴻洋強調支持國考加入臨床技能測驗,但對於衛生署修法僅認可國內實習,協會不能認同,他強調法不能溯及既往,就算要實施新制,也要從剛到國外入學的醫學生開始實施,以免影響已在國外就學的醫學生應考權及就業權。

徐 鴻洋也抗議,考選部改革醫師國考,一百零一年才推動OSCE,但衛生署在邀集國內二十個醫學中心參與的會議上,卻要求各醫學中心必須針對今年通過國考、必 須補修實習學分的波蘭等國外醫學系畢業生,進行OSCE等臨床技能考試,才能發給實習合格證明,等於提早在明年就先行針對國外醫學生上路,要求標準似乎較 國內醫學生更嚴苛,實有欠公允。

OSCE 安排標準病人 檢測執業態度

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考試(OSCE)是評估醫師、護士、醫學生等臨床實際知識、技能與態度的考試方法。在國外,包括美日等國醫學院都將其納入醫學生臨床技能評估的方式,加拿大則將其納入醫師國考中。

OSCE的測驗內容包括醫療面談、身體檢查及執業態度的評估等,通常是以測驗站的方式進行,以數十個小房間連續配置,各站都有不同的題目。通常,測驗中會安排接受過訓練的「標準病人」或模型進行實地測驗,並依照標準清單來記錄應考人的表現,標準病人的評價也會被納入。

每站測驗僅一人受試,約進行數分鐘到數十分鐘,完成一關測驗就會進入下一站,直到所有臨床檢測都結束為止。

(自由時報)
--
CPR原則 幫孩子戒除網路成癮

愈 來愈多的年輕人網路成癮,年齡也有降低趨勢,精神科醫師建議採取「CPR原則」,包括陪伴(Company)、多樣化(Plenty)、規則 (Rule),並呼籲家長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鼓勵孩子從事多樣化的戶外活動,以及與孩子共同制訂使用網路的規則,包括明確訂定每天上網的時間,以及 獎懲的標準。

台師大就推行「規律宿舍」制度,希望在晚間12時前就寢的學生可以住在同一棟宿舍;中央大學諮商中心會主動接觸被二一(一學期有1/2學分不及格)的學生,探詢學生是否有沉迷網路的狀況。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指出,要判定網路成癮,最重要的指標是「無法使用網路會引起心理不適」,其次是「上網佔據太多時間,影響到正常生活功能」。

(自由時報)
--
臍帶血難激化免疫 非治癌首選

血癌俗稱白血病,是兒童癌症發生率第1名的疾病,也位居癌症死因第8位。較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透過骨髓移植,但經常找不到符合配對、可用的對象,例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就曾為了罹患血癌的弟弟,遠赴中國大陸尋找符合條件的配對者。

北榮血液腫瘤科醫師邱宗傑表示,為了彌補骨髓移植找不到配對者的缺點,自己或親友的臍帶血移植成了新希望,但治療癌症須藉身體「恰到好處,不能不足也不能太過」的自體免疫反應去對抗癌細胞,所以臍帶血這種較難激化自體免疫反應的療法,對癌患來說並非最好的選擇。

臍帶血細胞數量少
血 癌發生原因很多,包括基因突變、放射線污染、病毒感染、化學藥劑影響等。發病前無明顯徵兆、也找不到明確病因,因此愈來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時想存臍帶血, 以備將來不時之需。邱宗傑醫師說明,家長應將臍帶血視為「機會」,而非「治病仙丹」,因臍帶血中的細胞數比骨髓、周邊血移植少,但病人體重愈重,所需細胞 數量愈多,否則一樣沒有效。
而且臍帶血移植雖不像骨髓移植一樣會引起很大的排斥反應,但其實適度的排斥反應對身體來說是一種刺激,可激化自體免疫反應,用來殺癌細胞效果會比較好,所以邱宗傑醫師認為,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才鼓勵存臍帶血。

治療重度貧血較多
以目前國內移植臍帶血的情況來說,較多的案例是重度海洋性貧血、罕見疾病骨質石化症,邱宗傑醫師解釋,重度海洋性貧血是遺傳疾病,在還沒有可以提供配對的移植臍帶血治療前,必須定期輸血治療,移植後以不產生排斥反應為目標,所以臍帶血才是優於骨髓的選擇。

(蘋果日報)
--
三分天下的趣味/熊秉元(台灣大學經濟系及研究所教授)

老子的《道德經》裡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短短一句話,衍生出許多自成一格的闡釋。重點是在一、二、三或是在萬物,當然是好事之徒閒磕牙的材料。

三權分立化解矛盾
由 大千世界來看,一二三各有所長。一以貫之的例子,隨手可拾:任何時點上,國家只有一個元首,家庭只有一位家長,公司只有一個CEO;兩全其美的情形,也所 在多有:民主社會,最後大多形成穩定的兩黨制:絕大多數的家庭,是由兩人所組成,無論性別:下棋、探戈、吵架、打架,無不是兩兩捉對廝殺。相形之下,三似 乎有意無意的受到忽視;然而,對於個人和社會而言,三的重要性其實無與倫比。
眾所周知,三權分立是人類社會經過長期的嘗試錯誤,終於發展而成的政 治體制。行政、立法、司法這三個權力,彼此支持又彼此牽制,既聯合又鬥爭,稱之為「制衡」。制衡的曲折,值得稍做琢磨。如果只有兩種權力,問題顯而易見: 當兩種權力之間發生衝突,怎麼解決?而且,如果只有兩種權力,彼此之間幾乎一定處於對立較勁的狀態,平白浪費時間氣力。有了第三種權力,剛好可以化解兩者 對立衝突的矛盾;一旦三足鼎立,就足以支撐整個政治體系的重量。
另一方面,行政立法司法這三種權力,表面上看各有獨立運作的空間;追根究柢,其實 彼此權力有重疊,而且可以替代。譬如,行政部門的作為,司法體系可以透過官司和解釋,認定違法或違憲;司法體系的決定,立法部門可以透過法案更改修正,包 括一般的法律和最高層次的憲法;立法部門的決議,行政部門可以因為窒礙難行,要求重擬或請求司法救濟。
三種權力之間,環環相扣;彼此各擅勝場,但 是也不能唯我獨尊。在本質上,三種權力之間,等於是提供了處理公共事務的「其他可能性」(the alternatives );在一種權力的領域裡行不通的事,可以由另外兩種權力尋求補救。權力不定於一尊,剛好暗合經濟學所強調的「競爭」—市場裡最好不要只有一家廠商,競爭比 壟斷好!

三我人格交互運作
三權分立,是演化過程的產物;現在引領風騷,幾乎成為普世價值。將來命運如何,誰也不能說。不過,有趣的是,另外一種層次上,「三權分立」的作法,卻已經在物競天擇的過程裡,為大自然所接納和肯定—這種現象無庸外而求也,就在萬物之靈的身上!
心 理學家佛洛伊德(S. Freud)的人格理論,廣為人知:一個人的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者所組成。這三者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隨著人的出生成長,逐漸發展而成。本我,在嬰兒呱呱落地時就存在,反映各種飢渴冷熱等生理欲望。隨著年齡的 成長,自我逐漸出現,是節制本我的力量;而後,生理的滿足之外,人會轉而追求財富、地位、讚美、肯定等等價值,就是由超我來驅動和主導。因此,約略來說, 本我代表原始欲望,自我是現實考量,而超我則是精神層次。三者既聯合又鬥爭,交互運作之下,揮灑出智愚賢不肖、一個個多采多姿的人生。
抽象來看,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權制衡,是長期演化的結果;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結構,也是長期演化的結果。三權鼎立,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三我鼎立,可以支持個人的存活。這麼看來,老子的「三生萬物」,是否為當代政治理論和人格理論的濫觴?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