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蟾酥」壯陽 男中毒險死 外塗誤吞 打強心針救回 醫:勿濫用偏方
一名男子酒醉後,誤食外塗用的壯陽藥「蟾酥」,不久即出現嘔吐、心跳變慢等不適,急診發現已急性中毒,經施打強心針後,才撿回一命。醫師表示,蟾酥在中醫是用於強心、消腫等治療,少用於壯陽,且食用過量易使心律不整致死,提醒有性功能障礙困擾者,勿再濫用偏方。
不得不慎
收治病例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范盛程昨表示,這名三十五歲男子就醫時意識清楚,但不斷嘔吐,心跳每分鐘僅剩四十多下(正常約七十多
下)、血壓也偏低,經抽血檢測,發現其血中「類強心配醣體」濃度超高,導致男子中毒、命危,所幸經給予強心藥物治療後,男子已康復。
范盛程說,蟾酥是取自蟾蜍耳後唾腺及皮膚腺體分泌物,其毒性主要是來自「類強心配醣體」成分,性質與心臟用藥毛地黃相似。
中醫壯陽溫補調理
因此蟾酥中毒者,多測其血中「類強心配醣體」濃度,若濃度過高可能致使中毒,出現噁心、四肢麻木、心跳變慢、休克等症狀,嚴重者可能致死。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說,民間雖相傳用蟾酥可壯陽,但中醫用蟾酥,主要是在強心、消腫止痛等治療,少用於壯陽,且蟾酥有毒性,即使要使用,分量也不宜多,以免有中毒危機。
吳明珠說,中醫對壯陽處方,多是以增血氣、補腎等溫補藥材來調理,呼籲民眾勿再濫用蟾酥等偏方。
可服用威而鋼助性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葉劭德說,男性若有陰莖無法完全勃起或持久性差等困擾,這可能與海綿體附近血管充血差,或是體內男性荷爾蒙不足有關,應就醫診治,現已有威而鋼等多款口服壯陽藥問世,性功能障礙男性,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
男性性功能障礙 注意事項
˙壓力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應適時紓壓,並與伴侶妥善溝通。
˙部分中年男性性功能障礙,可能源自更年期、男性荷爾蒙減少等因素,可就醫治療。
˙國內已核可威而鋼、樂威壯、犀利士等3款口服壯陽藥,但屬處方用藥,須經醫師診治才可服用。
˙中醫治男性性功能障礙,多給予增血氣、補腎等滋補中藥材,少用蟾酥,不宜濫服偏方。
(蘋果日報)
--
牲畜是毀滅地球的最大元兇/陳惟華(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劍
橋大學瓦德翰教授研究北極探勘資料,支持20年內北極冰帽夏季將會完全消失,而大部分融化會在10年內發生的普遍共識,全球暖化比我們以為的更嚴重。沒有
海冰反射陽光北極暖化更快,導致海底和永凍土釋出大量甲烷等溫室氣體,加速融冰與海水上升,產生影響1/4人口的洪水以及全球氣候巨變。
費
爾班克斯大學華特博士發現阿拉斯加湖底正不斷地湧出甲烷,永凍土像一顆即將引爆的定時炸彈,正解凍源源不斷地釋放出數百億噸的甲烷加速全球暖化。根據《自
然》期刊報導,在6億3500萬年前大量甲烷曾經釋放到大氣中,導致嚴重暖化和物種滅亡,這種情況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再度發生。北極海冰融化後,科學家估
計大氣中會出現大量甲烷毒氣,屆時地球將無法像現在這樣長養生命。
科學家們決定提出降溫2度計劃向哥本哈根會議的政治人物遊說,冀望各國合作共同採取具體行動,讓北極無冰的浩劫不要發生。問題的關鍵在什麼是快速有效的降溫行動。首先必須了解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是人為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聯
合國糧農組織2006年畜牧業巨大的陰影估計,每年18%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是來自牛、水牛、羊、山羊、駱駝、豬和家禽,比車船飛機所有交通排放還多。畜牧
業不但排放二氧化碳(佔9%),更排放溫室效應強度比二氧化碳高72倍(以20年分攤)的甲烷(佔37%)和比二氧化碳強276倍的氧化亞氮(佔
65%)。
最新一期《世界觀察雜誌》刊登畜牧業排放溫室氣體佔18%是被嚴重低估。根據古蘭和安韓兩位專家的分析發現,畜牧相關行業每年至少排放
相當325億噸二氧化碳,即佔每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51%以上。檢視畜牧業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的排放,糧農組織的計算是低估和錯估如牲畜呼吸、土地使
用、甲烷強度和人畜共通疾病等。因此,畜牧產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
減量甲烷遏止暖化
其實全球降溫的關鍵不在二氧化碳,而
是畜牧業所產生的甲烷。因為二氧化碳會在大氣層中存在100年,只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其溫室作用仍會持續百年,無法達到明顯的降溫效果。而甲烷只能存在大
氣中8年,降低甲烷的排放,其溫室效應會於8年內消失達到快速遏止暖化。而1/3以上的甲烷是來自牲畜,所以首先是要降低畜牧業最大宗的溫室氣體排放,才
能快速和明顯地為地球降溫;然後我們才有更多時間,來推廣環保科技等長期措施去消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兩位專家提出以豆類等食物來取代家畜產品,才
是扭轉氣候變遷的最佳策略。這種改採植物性飲食的方法對溫室氣體的排放和大氣濃度會有更快效果,比再生能源取代石化燃料的行動更能快速遏止氣候暖化的速
度。更何況現有環保科技,也來不及在北極海冰融化之前發揮作用。
美國太空總署韓森博士指出,我們雖已過了轉折點,但我們還能扭轉大局,但必須立即
改變採取行動!幸好有個最有效又簡單、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全球降溫法,那就是停止支持提供人類消費的工廠式牲畜養殖,拋棄這種高排碳、高污染、不健康、不永
續的飲食方式,實行愛心的生活方式。不要再讓肉食以合法的姿態持續殘害自己和孩子們的健康,不要讓肉食一直合法地大肆破壞我們唯一的地球!願我們能再次度
過基本上是人類製造的危機,請跟隨自己的心走!
(蘋果日報)
--
微軟新搜尋「bing」搭上「推特」
美國軟體巨擘微軟(Microsoft)前天展開把微網誌推特(twitter)整合至搜尋引擎bing(「必應」)的計劃,不甘示弱的主要對手Google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相同計劃。
微
軟是在舊金山Web 2.0會議中,由線上服務副總裁陸奇(Qi
Lu)宣布這項合作案,為bing網路搜尋引擎加入新武器:推特即時搜尋功能,目前試用版網站已經啟用,用戶可從美國版bing.com/twitter
進入,微軟也打算日後把使用者多達3億、是推特6倍的社交網站Facebook的即時更新內容與bing整合。長久以來微軟一直希望把bing和
Google搜尋引擎的流量差距縮小。
Google宣布類似計劃
如果一切順利,依微軟的想法,bing將成為推特本身的網站以
外,了解推特使用者在想些什麼的最好來源。目前儘管Google搜尋引擎比bing更受歡迎,但卻無法提供這樣功能。舉例來說,如果想知道某個滑雪勝地下
雪的狀況,透過bing的推特即時搜尋功能,將可搜尋到在當地的推特使用者所提供的最新資訊。
就在微軟宣布合作案數小時後,搜尋引擎龍頭Google也表示與推特達成協議,會將推特更新內容整合到Google搜尋結果中。Google表示,新功能將在未來數月推出。但無論微軟或Google都未透露是以多少金額達成協議。
(蘋果日報)
--
晨起喝水300毫升 防腎病 糖尿病 高血壓患者先與醫師討論
台
灣洗腎人口比例是全世界第一名,除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及濫吃止痛藥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水喝得太少,影響泌尿排瀉功能,體內許多有害的毒素無法被排除,長
期下來影響腎臟健康。楊氏診所院長楊名權建議,應規畫一個「喝水時程表」,早上起床喝300至500毫升的水,之後每隔2至3小時喝200毫升,一天的水
量約1500毫升。西園醫院腎臟科醫師徐偉岸則說,可每天量體重來得知自己喝水量到底夠不夠,若1、2天內體重變化1、2公斤就表示體內水分失衡。
水
分是體內毒素最好的溶劑,可幫助內臟器官排出有害物質,而腎臟是泌尿系統中重要的臟器,若能攝取充足水分,可以保護腎臟;若水喝得太少、不常排尿,就有害
腎臟。若早上無法喝到500毫升,徐偉岸醫師認為,約300毫升至500毫升即可,若感覺到口渴,就再增加份量,不渴的話就不用喝那麼多。但若糖尿病患、
高血壓、腎臟等慢性病患者,要特別控制喝水量,最好先與醫師討論。
這樣喝
可量完體重再喝
經過前晚8小時睡眠,早上起床可
喝水300至500毫升。體內水分平衡與腎臟健康有關,徐偉岸醫師建議,養成每天量體重習慣,如穿重量相近的衣服、同樣時間點測量較準確。若1、2天內增
加2公斤表示體內水分過多,無法消耗;若少2公斤表示缺水。若1、2個月增加2公斤就是發胖了。
每3小時喝200毫升
起床喝
500毫升的水後,到晚上睡前,可每隔2至3個小時就喝200毫升,如7點起床的人,10點可再喝200毫升、13點喝200毫升、16點喝200毫升、
19點喝200毫升、22點喝200毫升,23點睡覺,一整天下來喝水總量就有1500毫升,且22點喝完水後到睡前的這1小時內就不要再喝水了,以免半
夜上廁所,影響睡眠品質。
慢性病患
喝水量與病情有關
糖尿病患與高血壓患者都是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更要注意水分攝取量,其中,糖尿病患多是體內水分排除不佳,腎臟若無法發揮調節體內水分的功能時候,就更可能水腫。所以慢性病患最好先與醫護人員討論該喝多少水量。
可選擇洗腎方式
洗腎方式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殘餘腎功能,也會間接影響喝水量、喝水時間。目前的研究看起來是腹膜透析這種較溫和的洗腎方式,較能讓糖尿病患者的殘餘腎功能佳,但是患者必須有較高的自我照護技巧,同時家人也要能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報你知
每4小時應解尿
喝了足夠的水量時,排尿情況就會正常,楊名權醫師指出,應該至少3至4小時就會起身上一次廁所,這時可以看一下尿液顏色,若跟濃茶一樣深,表示水量喝得不夠,要再縮短喝水間隔時間或是每次喝水量再增加一些。
醫師說
喝水可防多種病
水量有喝足時,因水分可促進代謝,預防多種疾病,除了腎臟病之外,也能幫助控制體重、對抗感冒病毒等。
不喝水反易水腫
很多人誤以為易水腫的人不能喝太多水,但水腫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若體內水分不足,影響代謝等各種機能,反而可能更容易水腫。
(蘋果日報)
--
八德商圈封街 3C舊換新
「2009台北購物節」本周配合八德商圈封街主題,推出「數位產品舊換新」,家中有不用的3C商品,都可趁機會來個大出清。現場攤位有估價達人馬上估,折抵的現金立即可回饋在新品價格上。
明、後兩天,八德商圈有五大廠商提供舊換新服務,包括台灣三星電子、蔡家國際、綠盟3C科技廣場、裕騰、省錢達人-電腦outlet。
若現場攤位沒有符合需求的產品,可在鄰近商圈店家購買新3C產品,憑新產品發票,帶著舊3C商品,也可到服務攤位估價,換取現金。估價將依商品的製造年份、外觀、功能正常與否等進行估價。
此
外,為慶祝微軟作業系統Window7新品上市,在台北購物節八德封街期間,購賣Office
2007家用版,除享有建議售價7折優惠外,持購買發票及商品彩盒即可至影音玻璃屋(八德新生路口)兌換Apacer4G隨身碟一支,八德商圈近20個店
家也將在門口同步設置7折專區,讓民眾撿便宜。
封街時段在周六、日上午11:00至晚間8時,八德路1段(金山南路至新生南路段,不含路口)雙向車道禁止車輛通行。呼籲車輛改道,東西向改走忠孝東路,南北向改走新生南路,以避免壅塞。
(聯合報)
--
立委憂心「醃魚族」愈來愈多
立委趙麗雲昨天質詢青輔會,指愈來愈多年輕人變成「醃魚族」、「啃老族」,她以「賣醃魚、買桃子、退壞派」一語,建議青輔會正視青年問題,及早因應。
青輔會主委王昱婷回應,青年失業問題嚴重,加上不少年輕人畢業後不知道自己未來方向,青輔會將積極協助青年尋找目標。
趙麗雲說,英國近來出現「醃魚族」(KIPPERS, kids in parents' pockets eroding retirement savings)一詞,指的是廿四至卅四歲,沒有工作、住在家中吃父母退休老本的青年,跟台灣的「啃老族」類似。
(聯合報)
--
指考組合成績後3%上不了大學 明年起實施
為杜絕7分可上大學,今年大學指考增設採計科目第五百分位數成績總和的門檻,招聯會大會昨天開會,有大學提案取消門檻,討論後決議放寬限制為第三百分位數成績總和,亦即組合成績後3%不會被分發,下學年度即實施。
此舉是否會讓7分上大學事件重演?招聯會執行秘書長蔣丙煌表示,這要看考題難易度而定,但「低分錄取又會出現」。
大學分發會統計,今年加了組合成績後5%的門檻,有995人未達標準,明年放寬為後3%,人數將減少。
招聯會大會昨天通過繁星計畫於100學年度併入學校推薦,教育部原希望改名為「推薦繁星」,且名額為各校招生的5%,約5千人,招聯會召集人台大校長李嗣涔說,招聯會將就名稱、人數、參與學校等相關問題再研究。
南華大學校長陳淼勝提案,建議指考不要設最低登記標準的門檻,如果成績未達門檻被大學錄取為新生前,要參加大學的補救教學課程,提案獲7、8所私立大學的附議。
陳淼勝從法、理、情面向分析,在法的觀點上,去年開會雖10多所私校反對,主席李嗣涔說後5%成績只有400多人,但今年遠超過此數字,去年在不正確資訊下通過規定,今年應重新檢討。
陳淼勝也說,少子化趨勢下,每個孩子都可貴,外籍生、僑生、特種生都具有可通過補救教學而升大學辦法,未達標準的學生也應比照辦理,且他們多是弱勢族群,應有上大學機會。他指出,該校今年招1300人,共有400多個缺額。
教育部高教司一科科長朱俊彰在會中強力表達維持成績後5%門檻的立場,以維持高教品質,討論1個多小時,三分之二代表都反對不限門檻,最後以表決方式,決議從後5%放寬為後3%,李嗣涔指出,會中代表顧及品質及私校碰到生存問題,達成決議。
(聯合報)
--
準確預測 氣象局這回爭了一口氣
盧碧颱風路徑詭異,這兩天開始「換檔急彎」,向西轉西北前進。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李湘源說,在各國還沒預測颱風轉彎之前,前晚只有台灣和日本率先預測。中央氣象局準確預測,可說適時的爭了一口氣。
李湘源指出,前天晚上各國氣象預測出現差異,只有台灣、日本的氣象單位預估盧碧颱風會轉向,其中又以台灣預測的角度最大。從昨天早上起,各國也紛紛朝向台灣預測的路徑作修正。
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說,各國在颱風路徑預測上,因採用參數及運算方式不同,往往會有差異,但都會隨颱風接近適時調整。
根據氣象局的資料,包括美國、日本、大陸及台灣,原先都預測盧碧颱風會通過菲律賓,朝西南西方向往南海移動;不過,因太平洋高壓減弱,氣象局前天下午再修正颱風預期路徑。
目
前颱風速度減慢,威力也逐漸減弱。李湘源表示,目前盧碧颱風的強度已經減弱到中度颱風的下限,暴風圈也略為縮小,今天將往西轉西北緩慢移動;是否發布海上
颱風警報,要今天下午過後再觀察。但是大雨未到、風沙先來,濁水溪、卑南溪河床沙塵滾滾;蘭嶼昨天下午已經宣布停班停課。
受颱風外圍雲系及東北季風影響,氣象局針對北部、東半部、北部山區發布豪雨特報。今天台灣東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東部地區亦有局部性豪雨發生的機率,提醒民眾注意防範。
(聯合報)
--
前8月 每人月薪少3100元
就業市場低迷,民眾「薪」情仍黯淡,名校生投三百多封履歷,只得到六份回應。主計處統計,今年一到八月每人平均月薪四萬三千三百多元,比去年同期銳減近七%,蒸發掉三千一百多元;經常性薪資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二.五二%,兩者跌幅均為歷年同期最大。
今年九月失業率比八月小跌○.○九%到六.○四%,主計處官員也一再強調,企業聘僱意願漸增,失業情勢趨穩。無奈的是,民眾的薪資水平並未因此有起色。
主計處數據顯示,今年一到八月,每人平均月薪四萬三三三九元,與去年同期四萬六四九五元相比,下滑六.七九%,足足少掉三一五六元。
經常性薪資部份,今年一到八月為三萬五六七八元,較去年同期三萬六六○一元,萎縮二.五二%。
畢業自台大圖資系的廿八歲簡小姐原在投顧公司擔任網站行銷企劃,月薪四萬三千多元,後來為了養病,今年四月暫離職場。
即使頂著第一學府的光環且有工作經驗,但簡小姐發現,目前的求職市場與她剛進社會時有天壤之別,「那時投不到十份履歷,就有至少五家公司的面試機會」,今年第三季起重新謀職,寄出三百多封履歷後,只得到六份回應。
為了生活,她四處兼差接案賣場促銷人員、活動宣傳人員、主持公關活動,甚至擔任電視劇臨時演員,只求多拼一點外快。
她說,半年多來,兼差狀況好一點時,最多一個月進帳約一萬七千元,最少僅九千元,收入極不穩定,只能靠之前的儲蓄咬牙苦撐。
9月失業率6.04% 5個月來首降
主計處昨天公布,由於景氣逐漸回溫,畢業生求職潮結束,九月失業率較八月小降○.○九個百分點至六.○四%,是今年五月以來首度回跌。但經過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六.○九%,仍是史上最高。
此外,全國失業人口仍多達六十六.一萬人,長期失業者(失業一年以上)高達十.八萬人,創近五年多以來新高。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說,失業潮高峰已過,若景氣持續好轉,十月份失業率可望看到「五」字頭。但要回降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還需要時間。
主計處指出,暑假結束,工讀生退出勞動市場,整體勞動力人口減少,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加上企業裁員潮趨緩,九月失業率微幅下降。但季調後仍較八月增加○.○二個百分點,已連續十八個月上升,但這是自九十七年七月以來最小增幅。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就業市場有回春跡象,主計處說,今年九月,長期失業人數多達十.八萬人,比八月多三千人,已連續上升五個月,更是自九十三年一月以來最高。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昨天出爐的「失業痛苦指數調查」指出,近一年來,近半數(四八%)失業者,皆是被迫裁員,別無選擇,平均待業時間約六個月,與主計處公佈的九月份失業者平均失業廿七.一周、約六個多月相去不遠。
雖然勞動市場些微回暖,但中高齡族群還是最弱勢的一群。主計處指出,九月份四十五到六十四歲失業十三萬七千人,比八月減少四千人,但仍比去年同期激增約六成一、五萬兩千人,增幅居所有年齡層之冠。
(中國時報)
--
長期失業10.8萬人 近6年新高
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九月份失業率六.○四%,較八月下降○.○九個百分點,仍是亞洲四小龍中最高,而且調整季節因素後失業率為六.○九%,不僅連續十八個月上升,並創下史上新高。主計處表示,「失業高峰期已經過了,但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還要一段時間。」
根據主計處統計,九月就業人數一○二七.八萬人,較八月減少七千人;失業人數則是六十六.一萬人,減少一.一萬人。不過,九月份長期失業(失業達一年以上)者仍持續增加,高達十.八萬人,較八月增加三千人,創下二○○四年一月以來新高。
勞團:失業率降 僅虛晃一招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長期失業者多屬於基層勞力,或是競爭力比較不好,由於就業市場未提供相對多的工作機會,找工作比較不容易,待景氣恢復到一定程度後,長期失業者才可能下降。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表示,長期失業者續增,代表過去這幾個月來政府的措施是沒有成效的,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就業已經失望,完全退出,失業率數字的降低,只是虛晃一招。
學者:短期政策無助解決問題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也強調,失業率降低,不代表工作機會增加,尤其是中長期失業勞工的增加,顯示只做短期政策而不創造工作機會,根本無助解決問題。他表示,長期失業不僅影響家庭生計,更會連人生目標都沒有意義,這些人需要格外注意。
劉天賜指出,去年金融海嘯發生以來,政府部門增加僱用七.三萬人,有助於改善失業,否則九月失業率將高達六.三七%;若加計「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九月廣義失業率則高達七.四九%。
另
外,九月「人力低度運用就業者」(每週工時低於十六小時)五.八萬人,「怯志工作者」(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十七.一萬人,合計「隱藏性失業」二十二.九萬
人,若加計隱藏性失業,國內實際失業人數高達八十九萬人。中高齡(四十五至六十四歲)失業則是十三.七萬人,雖然較八月減少四千人,但較去年同月大增六
十.五五%,增幅仍居各年齡層之冠。
求職歐巴桑:不相信失業率降
昨天前往新竹市就業服務站登記求職的林姓歐巴桑就說,她做清潔工作居多,但現在景氣不好,很多公司都不請人打掃了,她的工作時有時無,政府指失業率下降,實在讓人不太相信。
到就業服務站已找過好幾次工作的王先生則說,他在玻璃工廠、燈泡組裝公司待過,老闆要他上班十幾個小時,也沒加班費,動不動就說「不想做就拉倒」,他五十歲了,哪有年輕人的體力,實在做不下去。
台東昨天上午舉行就業博覽會,吸引上千位求職者,這是台東歷年來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不少求職者說,工作真的不好找,尤其台東選擇有限,沒得多挑,只希望順利就業。
家裡蹲醃魚族 估達16萬人
九月份失業率雖然微幅下滑,但是整體就業人口卻降低近兩萬人。其中,擁有大學以上學歷而沒在工作的「非勞動力」創下歷史新高,二十到二十四歲的青年勞動參與率,今年創下新低。立委憂心,台灣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醃魚族」、「啃老族」!
「Kipper(醃
魚)」一詞來自kids in parents’ pockets eroding retirement
savings,意思是在父母口袋侵蝕退休金的孩子,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啃老族」,泛指二十五至三十四歲,沒有工作、住在家中吃父母退休老本的青年。
立法委員趙麗雲昨日質詢青輔會主委王昱婷時,也特別針對這個現象提出呼籲,要青輔會及早準備面對「醃魚族」現象。
究竟台灣有多少醃魚族?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九月份我國有五萬五千名二十五到三十四歲的年輕人正處於「想工作而未工作」狀態中,這些人當中,男性約有三萬四千人、女生約兩萬一千人。
除了這群想工作而未工作的「賴家王老五」,另外還有高達十萬五千人超過二十五歲還在求學或準備升學,兩者加總之下,我國潛在醃魚族可能高達十六萬人。
未包括失業逾一年青年
這還沒有計算因為失業之後賦閒在家的青年人!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指出,九月份資料顯示,二十五到三十四歲的長期失業人口高達四萬三千人,這些失業已經超過一年的青年人很多也可能將退出勞動市場。
他表示,醃魚或是啃老都不足以描述這群人碰到的就業障礙,幸虧這群人恰好有全世界最有錢的父母。政府應該有更積極的就業政策,否則不僅這群勞動力被擱置、閒置,台灣可能將有一個完全沒有消費或儲蓄能力的世代。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指出,青年寧可讀書、不進入職場有幾個原因,一個是因為我國普設大學、研究所之後的向上排擠效應,第二個是因為擔心找不到工作,而把學校當成避風港,「雖然我國的父母有錢,願意供應這些大孩子唸書,但總不能一輩子啃老」。
平均薪資 退回13年前水準
上班族薪資持續縮水,日子愈來愈難過!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一至八月名目及實質平均薪資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六.七九%及六.一一%,都創下史上最大減幅,實質平均薪資更是一九九七年以來新低,等於退回十三年前水準。
主計處表示,今年一至八月受僱員工每人每月平均薪資為四萬三三三九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三一五六元或六.七九%。經常性薪資則是三萬五六七八元,減少九二三元或二.五二%,名目平均薪資及經常性薪資,都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幅。
由於今年一至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跌○.七二%,排除物價因素後,一至八月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一六四○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二七○九元或六.一一%,也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幅。實質經常性薪資則是三萬四二七九元,減少六三二元或一.八一%,是歷年同期次大減幅。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雖然國內薪資持續減少,但減幅已趨緩,八月名目經常性薪資較去年同月僅減少一.八八%,已連續三個月減幅低於二%,以後轉為正成長的機會比較大一點。
劉天賜並表示,八月加班工時七.四小時,較七月增加○.七小時,已連續兩個月增加,加班工時是領先指標,顯示勞動市場漸趨穩定。
(自由時報)
--
保江山就靠它 微軟Win7開賣
電腦軟體業巨擘微軟公司大張旗鼓宣傳的最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7,廿二日正式在全球開賣。這是微軟近十年來所推出最重要一套軟體,盼藉此挽回客戶信心,保住並強化它在個人電腦市場的霸主地位。廿一日深夜,逾五百人在
倫敦市中心「個人電腦世界」(PC World)前大排長龍,等著搶購Windows 7。
日本微軟今天上午在東京有樂町舉辦Windows 7開賣儀式,還特別請來偶像明星南明奈到場衝人氣。
英預購比哈利波特人氣旺
在美國,微軟工作人員廿二日凌晨零時一分於舊金山一場舞會上,將Windows 7當作禮物送給在場的客人。微軟執行長鮑默則在紐約時間上午十一時,正式宣布Windows 7上市。
Windows 7得到數百萬試用者肯定,令微軟深具信心,接下來就看市場反應。Windows
Live部門總裁霍爾表示,在英國預購Windows
7的人數已超過先前預購《哈利波特》完結篇的人數,也是微軟推出各個版本Windows作業系統以來,客戶反應最熱烈的一次。
上一代口碑差 要絕地反攻
Windows 7的成敗攸關這家全球最大軟體公司的未來。全球電腦有九○%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按微軟的講法,Windows用家超過十億人。相對的,Windows也是微軟賴以生存的產品,去年營收二○三億美元,一半以上來自Windows。
近年來不少評論家預言微軟的霸業終將結束,除了來自蘋果、Linux及Google的挑戰,它還面對「雲端運算」時代的來臨,這一革命趨勢讓用戶得以將實際運算從個人電腦轉移到網際網路。
其實微軟最可怕的敵人是它自己,三年前推出聲名狼藉的Vista,難以安裝且與許多軟硬體不相容,令使用者和開發商倒盡胃口,也對微軟的信譽造成嚴重傷害。
快穩且相容性高 信心十足
Windows 7是微軟挽回客戶信心的一次重要機會,或許也是唯一的機會。微軟高層主管顯然已從Vista學到教訓。相較於Vista拖拖拉拉兩年才上市,Windows 7準時到來,距Vista推出不到三年。
試用者皆表示,Windows 7比Vista更快、更穩、更安全也更容易操作。而最重要的是,微軟這次讓合作夥伴做了萬全準備,避開Vista所犯最大錯誤。
Windows 7一上市,在坊間可供安裝的應用軟體多達八千五百多種,遠多於Vista上市時的二千七百種。微軟還在新作業系統中安排「相容工具」,讓使用者連Windows 95的應用軟體也能使用。
資訊業界對Windows 7多半持樂觀態度,期盼這套新作業系統能帶來一波電腦汰舊換新風潮。能否如願,在即將到來的假日季節就可以看出端倪。
微軟回歸數字命名 盼Vista盡快被遺忘
電腦軟體業巨擘微軟公司推出最新作業系統Windows 7,消費者可能納悶,怎麼一下子就跳到Windows 7?難道是自己跟不上潮流,錯過了Windows 5和Windows 6了嗎?
其實不然。微軟對視窗作業系統歷代版本的命名一向令人費解,顯然是希望藉由推陳出新,讓消費者盡快忘記舊版本Vista。
Windows一開始命名用數字,陸續推出Windows 1、2、3,改以推出年份命名,於是有Windows 95、Windows 98。後來微軟將市場區隔為一般用戶與專業用戶,針對專業用戶推出Windows NT 4.0。
不過進入廿一世紀,命名機制遇到阻礙,微軟擔心「Windows 2001」會讓人聯想到電影《二○○一:太空漫遊》中那台殺人電腦,因此另闢蹊徑,將新系統命名為XP,意指「體驗」(experience)。
但是能反映微軟對新產品期許的字母縮寫少之又少,於是Vista(視野)誕生,可惜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微軟只好再回到數字的老路線,推出Windows 7。
根據微軟的說法,「7」代表第七代,因為從Windows NT 4.0算起,跳過Windows 98,XP相當於Windows 5,Vista相當於Windows 6。
行銷顧問隆恩說,微軟一直忠於Windows這個招牌,況且7也是幸運數字,因此Windows 7的命名順理成章。未來如果有Windows 8出爐,或可刺激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買氣,因為「8」就是「發」。
作業系統競爭越來越激烈,命名也要特別費心。蘋果公司向來以貓科動物為主,微軟未來也不妨以狗名招財,如灰狗(Windows
Greyhound,快速)、臘腸犬(Windows Dachshund,迷你)、可卡犬(Windows Cocker
Spaniel,漂亮)都可以考慮。
想吃下蘋果市場 還有得拚
蘋果公司從二○○七年以來大發利市,在美國電腦市場的占有率翻了近一倍,達九.四%,今年第三季更締造破紀錄的獲利。
然而微軟的Windows 7廿二日上市,專家一片好評,認為和蘋果的雪豹(Snow Leopard)有得拚。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分析師席姆認為,市場上兩套新作業系統並立,電腦產業必定成長,但蘋果將感受更激烈的競爭。
蘋果的產品受消費者青睞,原因除了軟硬體效能與設計俱佳、iPod和iPhone愛用者大力捧場,還要「感謝」微軟的Vista作業系統。Vista在二○○七年上市後風評極差,成為蘋果廣告揶揄的目標。
微軟高階主管波勒斯說,蘋果藉由狠打Vista嘗到不少甜頭,但現在風水輪流轉:「蘋果試圖讓消費者以為Windows 7只是Vista加強版,但Windows 7是扭轉乾坤的厲害角色。」
蘋果可沒被嚇到,反而看出換機潮商機。Vista的前一代XP作業系統已上市八年,目前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電腦,六成都還在用XP,對蘋果來說是潛在客層。
市場研究機構AmTech Broadpoint Research分析師馬歇爾也認為,Windows 7不會殃及蘋果銷售。蘋果全球產品行銷資深副總裁席勒表示,將針對打算從XP升級的消費者大打廣告。
蘋果在廿日把iMac,MacBook全面升級,市場預期蘋果未來將祭出降價方案,蘋果的二當家營運長庫克(Tim Cook)日前在財報會議已做過暗示。
蘋果與微軟,今年誰會在電腦市場勝出?Interpret分析師賈騰柏格說,現在預言勝負為時尚早,兩家鉅子將在年底採購旺季見真章。
(中國時報)
--
麥得洗腦造假象 家長乖乖掏錢
「豈只虐童,連家長也花錢被羞辱!」許多受害家長廿二日指控,麥得心智機構為了綁住「搖錢樹」,寒暑假開設孩童心智訓練課程,也對家長推出讀書會及催眠課程,對家長和孩子一起洗腦,才有辦法存在五年,每年營業額至少上千萬元。
有家長表示,若未按照講師李寧要求認真撰寫研讀心得、上課配合度不佳或質疑老師權威,會在其他家長面前被斥責、羞辱,讓不少家長對教育孩子逐漸失去信心,以致愈來愈依靠麥得。
鎖定搖錢樹 年營業額上千萬
麥得經營超過五年,不少家長、孩子加入後又離開,但隨時維持五、六十名以上的孩子。保守估計,該機構每年營業額上千萬元。這種專門鎖定財力佳、高學識家庭的機構到底如何操作?
曾參加過麥得訓練課程的媒體記者和一位女警官分析,麥得最大訣竅是深諳家長才是付錢主角,特意營造美好的假象,吸引初來的家長放心將孩子交給他們,並甘願配合該機構種種不合理的要求。
寒暑假是麥得招生旺季,前一個月左右,麥得就利用周六、日舉辦家長講座,鎖定時下父母親最關心的教育問題,直攻家長罩門。
講座除了李寧以「大師」身分演說外,負責人盧雅玲還會邀請部分配合度較高的家長現身說法,加上接受過訓練的孩子示範演出,營造「只要孩子接受訓練,就可以像他們一樣」的美好假象。
演出專家戲碼 想面談須付費
該機構還會一再播出某位多重障礙小孩的成功案例,讓家長觀看後深深感動,不知不覺中期許自己的小孩也能如此。
接下來,麥得會搞所謂的「專家戲碼」,告訴家長如果想加入還必須通過面談,並填一些看起來很專業的資料。如果家長想進一步與老師討論孩子的問題,得另約時間進行個案諮商,每小時收費三千元。
一旦家長繳錢送孩子接受六梯次、每梯次九千元的心智訓練,麥得就會以隔離手法,讓家長不知道整個訓練過程,只能在每梯次結業時看到孩子的「演出」。家長若詢問孩子,麥得早就交代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或殺雞儆猴,讓孩子不敢對家長說出真相。
開發成人心智 如同心理控制
為了讓家長持續付錢,還開辦每天兩千元的成人「催眠」課程。說好聽是開發大人的心智能力,卻是合法化自己的訓練方式,對家長催眠。就像該機構官方網站的網域名稱「MIND-CONTROL」一樣,等於心理學上的洗腦。
此外,每周有讀書會,每人每月只收兩千元,但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事後要上網寫心得。一旦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或發言內容空泛,還會在課堂或網路上被當眾斥責、羞辱;不少家長根本沒有收穫,還勉強硬擠出「歌功頌德」的心得。
最讓家長詬病的是,當麥得負責人與家長溝通時,會拿別家的事講給其他家長聽,以突顯自己的能力;然後又以擔心「二手傳播」為由,不希望學員家庭間私下有所聯誼,擔心手法曝光。
萬一有家長對該機構訓練方式有意見,不僅得不到合理解釋,還會被當眾批判,甚至被斥責這就是教不好孩子的原因,讓不少家長非常難堪。
軍事訓練都沒這麼不人道
吞火球、劈木片可以練膽識?國立台南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任鄭麗芬說,這種教育方式非常不恰當,不知理論根據何在。她強調,教育孩子應該多鼓勵、多支持,而不是動輒懲罰、打罵,降低孩子的自尊及自信心。
也是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助理教授的鄭麗芬表示,吞火球、劈木片等訓練不僅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還因不讓孩子向大人求援,導致孩子必須被迫壓抑情緒,孤單承擔壓力,傷害將非常大。即使是軍事訓練,也不至於這麼不人道。
該機構強調採取團體治療,但進行團體治療或團體諮商需要合格心理師,且團體治療主要是藉團體成員提供支持,這點在麥得的操作上卻看不到。只看到每位孩子被要求接受同一套訓練模式,完全忽略個別差異。
(中國時報)
--
每天至少三杯咖啡 C肝不惡化
喝咖啡的好處再多一樁!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受慢性C型肝炎所苦的病患,若每天能喝上三杯咖啡,可讓病情不再惡化。研究結果將刊於十一月出版的最新一期《肝臟學》(Hepatology)期刊。
國家癌症研究院這項研究名為「C型肝炎抗病毒長期治療抗肝硬化實驗」(HALT-C),歷時三年八個月,有七六六人參與,他們都是接受過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並無療效的C肝患者。
參與者被要求據實回報每天喝多少杯咖啡,且每三個月必須回醫院接受檢查,滿一年半及三年半時另接受肝臟切片,以確定病情惡化程度。研究團隊發現,每天喝三杯或三杯以上咖啡者,和不喝咖啡者相較,前者病情惡化的風險減少五三%。
而多喝咖啡讓肝病較不惡化的原因包括,可降低罹患與肝病息息相關的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即能藉由其成份中的綠原酸,來抑制控制血糖高低的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酉每,以調節胰島素的敏感性。
另外,咖啡可減少導致肝臟受損的發炎症狀,因為發炎反應常導致肝纖維化或硬化。此外,咖啡更可以減低造成肝臟損害及惡化的氧化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一年有三至四百萬人感染C型肝炎,其中有七成會變成慢性C肝患者,甚至進而罹患肝硬化或肝癌。
(中國時報)
--
遠宦──救命/蔣勳
秋涼的時候河面上起一層霧,初看以為是水氣蒸發的煙雲,看久了原來是片片雨絲。很細很細的雨絲,無聲無息,在廣闊河面上激揚起一陣隨風旋轉的白濛濛煙霧。
有人說,今年閏五月,入秋得早,遠處山頭也已有白花花叢叢芒草翩起。
我拿出宋拓的《十七帖》來看,看到「省別帖」。這個帖也叫「遠宦帖」,唐摹本墨跡收在台北故宮,二○○八年展出過,摹本與刻本對比,雖然出於同一件原作,有些字線條不完全相同。
看墨跡本的時候沒有特別感覺,可能是雙勾廓填,按照框框填墨,筆勢線條緊張,草書裡細線牽絲的部分尤其荏弱,彷彿膽怯,少了自然灑脫。
我特別注意「救命」兩個字,細筆婉轉,原來應該是極漂亮的兩個字,卻因為膽怯,線條失去張力。對比手頭上海博物館新近收的《淳化閣帖》,同樣「救命」二字,線條的理解不失圓渾,似乎比摹本多了一些心緒上的糾纏。
「遠宦帖」是王羲之寫給益州刺史周撫(293~365)的一封信。讀王羲之的《十七帖》對周撫這個人不會陌生。《十七帖》在宋刻本裡有二十八封書信,其中絕大部分是王羲之寫給周撫的。
周撫是東晉南渡時的重要人物,他曾經是王導的部屬,與王家世代有通好之誼,與王羲之也是姻親。他的妹妹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東晉咸和五年(330),周撫
就隨陶侃守武昌。不久,周撫調任到四川,永和三年(347)升任益州刺史,一直到去世(365),在四川做官前後有三十年。
王羲之在咸和七年(332)因為參與庾亮的軍事,也到了武昌。一般人認為「遠宦帖」是這一年後王羲之寫給周撫的信,當時周撫已經調任到四川。
「遠宦帖」第一段開始說:「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
書信前端「羲之頓首」的敬語在唐代摹刻時刪掉了,只保留了信的內文。
「省別具」是在看到周撫的信之後回覆的起始語,表示信上的內容一一都知道了。「省」是「知道」,「具」是一件一件「具全」,這兩個字都是王羲之帖裡常出現的用語,簡潔明瞭。
「小大問」也常出現在王羲之帖中。我特別喜歡這三個字,周撫寫信來,王家大大小小都問到了,所以王羲之回答說:「足下小大問,為慰。」一家大小都被關心到,很覺得安慰。
「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朋友分開了,感念周撫還對大家牽掛。「懸情」兩個字也是王羲之常用的。《十七帖》「諸從帖」裡講到堂兄弟王修載在遠方,音信全無,也用到「懸情」二字,有「牽掛」、「懸念」的意思。
下面一段是:「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當時與王羲之同在武昌的一些朋友庾翼、王胡之、王興之,周撫一一問到,也都很懷念。王羲之信上回答說:「武昌這些朋友也多派駐遠處做官了。」──「遠宦」(遠處做官)這兩個字也就成為書帖的名稱。
「遠宦帖」最後談到妻子生病──「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那一年王羲之應該是三十歲上下,卻稱太太「老婦」,古人的稱謂很像今粵語的「老公」,與年齡無關,只是親切的口語吧。
我喜歡「救命」二字,直接,簡練。親人病重,能做的大概也只是「救命」,心裡當然「恆憂慮」。
「帖」的動人在「人情之常」,文化被扭曲矯情,還是要回到「帖」的平凡做人。
周撫信上最後大概還問了許多人好不好,因此王羲之在「遠宦帖」的最後結尾回答說:「餘粗平安,知足下情至。」「餘粗平安」也常見於王羲之信中,台北故宮的
「平安帖」一開始就是「此粗平安」。「粗」是「大概」──大概還好。那個戰亂偏安的年代,「粗」平安,只是大致還好,不能「細」問。「粗」也許是晉人流離
顛沛間退而求平安滿足的一點微小心事吧。
(中國時報)
--
獅子跟巨蟹的異數/方祖涵
周末前我妹丟給我一本書,作者是葛拉威爾(Malcolm
Galdwell)。讀完以後上網才知道中譯本在今年初已經由時報出版,台灣的書名是《異數》。這本書跟他之前的幾本暢銷書一樣,都是用很簡單的方法,來
解釋一些生活中乏人注意的因果關係。對我來說,從這本書得到的啟示是,像是我們這種七八月生的倒楣鬼,在求學的過程裡,經歷了這麼多不公平的對待,到現在
就算是失敗也是理所當然,其實對成功是不需要有太多幻想的。
我當然不是指我們的生日都是在暑假,所以從來沒有機會讓同班同學一起拍手唱生日歌這麼簡單的事情。整個教育系統對我們這些可憐的巨蟹跟獅子來說,迫害的層面遠遠不僅於此。
事情是這樣的。葛拉威爾拿出一支加拿大冰上曲棍球隊的名單,指出整支球隊裡面,大部分的球員都是一到三月出生的。這個奇特的現象跟星相學一點也沒有關係,
這些月出生的小孩也沒有什麼基因學上面的優勢。造成這個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只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早生出來。加拿大的曲棍球賽制,是以一月一號為年齡的標
準,在一到三月出生的小孩,永遠是在同班同學裡面最年長的一群。這個月份的優勢,讓他們比同儕發育得快,在體育活動的選拔上面,比較容易獲得教練的青睞。
不只是身體上面的優勢,葛拉威爾從「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普查」(TIMSS)的資料中發現,在同年級的學生當中,年齡大的比年齡小的,成績高出了四%至十
二%。因為除了小時了了的孔融以外,大部分人的智力跟體能一樣,都是隨著年齡而成長。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在班級當中自然顯得比較聰明。在我們那個連假裝常
態分班都不需要的年代,所謂的升學班,自然充斥著年齡比較大的孩子。許多具有同樣學習潛力的小孩,只因為並沒有足夠的月份長大成熟,就被升學主義丟到後面
去。在台灣,九月是學齡的分界,所以七八月生的小孩,是最屈劣勢的一群。
當然九月跟十月出生,那些處女座或天秤座的傢伙,一定會得了便宜又賣乖地說,這是外國人斷章取義的說法。那就讓我們看看中華職棒二十年的球員名單吧,在四
隊一軍本土球員當中,九月到十一月出生的占最多數,是全部球員的二九%。而毫無意外地,六到八月出生的球員少了將近四成,僅僅只有十八%。還是不相信的
人,就讓我們來看看今年夏天在威廉波特光榮打進世界冠軍賽的桃園龜山少棒隊好了。在十二名小球員當中,九月出生的,剛剛好就佔了一半。
葛拉威爾提到教育學上的馬太效應,越是成功的孩子,越會得到老師的關注,成績就會越好。不管是體育或是智育,都是如此。許多台灣的家長努力要把未屆齡的小
孩提早送進學校,殊不知得到的卻會是反效果。雖然書上也花了很多時間談到努力比天才重要,家庭環境對成功的影響那些大道理,可是對我來說最大的衝擊,還是
我們這些七八月誕生的小孩,到現在才弄清楚自己從起跑點開始就落後人家一大步的殘酷現實,想一想還真是莫名其妙。
(中國時報)
--
童年變調 誰之過/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碧玉(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生)
根據報載台南市一家「麥得國際心智研究機構」,以「小孩功課不好,只要克服恐懼就能考好」為由,訓練孩子吞火、走碎玻璃、劈木板來克服恐懼,引起社會輿論
的譁然。該研究機構當然有其違法的問題,但是,我們想探討的是:為何父母寧願花大錢來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探究其原因,這依然是升學主義所造成的病態問題。
「望子成龍」,往往是新聞為父母所下的註解。但是,當父母的期待是以孩子的身心健全為代價時,成「龍」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還是僅變相地把孩子當成父母
「本身」自我實現的代價?孩子的主體性何在?由此可以看出,這裡出現的問題是:父母的教育權與孩子人格自由開展權產生衝突。
我國民法第一○八四條第二項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這是父母的親權在我國法律的規定,而賦予父母親權的原因在於:認為
父母是最適合幫助孩子成長的照顧者。不可否認地,親權的範圍極廣,當然也包括了本文的教育權。但是,父母的教育權不是目的,它毋寧是為了保障其孩子的自我
實現。也就是說,父母作為孩子的代言人,必須以促使其孩子的人格自由開展為目的,而不能強迫孩子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
就本案來看,父母為了使孩子擁有「好成績」,讓孩子去參加這類的潛能開發課程,結果孩子的成績沒變好,反而因為燙傷、拉傷就醫,甚至求助心理治療師。就此
而言,父母教育權的行使,反而造成孩子人格的「不」自由開展。追根究柢,造成這個問題的最根本原因仍在於:升學主義。
事實上,教育的目的是促使每個人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但是,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卻扭曲了這個目標,最明顯的就是填鴨式的教育。具體來說,為了「公平性」
的考試,反而將造成所謂的「一致性教育」。導致最終社會價值沉浸在「高」學歷的追求;陷於追求就讀「明星學校」的可能。久而久之,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學生的
自我實現,而是成為獲取好成績的工具,如此教育本質的淪喪,實在令人憂心。
雖然,升學主義不是促使社會階級流動的機制,教育才是。但是,我國的教育體系長期受到升學主義和管理主義的影響,將升學作為一致性的教育管理手段,使其與
未來工作取得、社會的成就評量價值,密切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將會使家長的升學功利意識,提早滲透到孩子的內心,影響其學習的主要方向。更進一步強化孩
子的升學競爭意識,驅策孩子去進行同儕間的惡性競爭。由此看來,原本充滿成長色彩的童年,將因升學主義而成為不堪回首的過往。
究竟還要多久,台灣的孩子才能擺脫升學主義的囚籠?究竟還要多久,台灣社會才能脫離「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這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如
果連父母都以「成績」來衡量其子女,造成孩子始終認為:成績好凡事好商量;成績不好什麼都免談。那麼,當孩子長大後,成了一個只問「功名」的自私者時,如
果父母未來遭到孩子的棄養時,這又有什麼好埋怨呢?
在升學主義的持續荼毒下,不僅兒童的童年變了調,而且社會也成了人人競逐私利的市民社會。請還給十二年國教一個落實空間,讓人民依學區登記進入高中,漸漸埋下台灣未來公民社會的火種。請執政者許人民一個教育希望吧!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