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91012

警察高齡化 恐衝擊治安

警政署為解決警察高齡化問題,五年前開始執行新血計畫,除警大、警專畢業生分發警局任職外,還以「專案增辦」方式年年招收年輕特考生加入生力軍;但據統計,目前全國七萬警察平均年齡仍達卅九點九歲,高齡化現象沒解決,還更嚴重。


面對犯罪人口日益年輕化,社會上不乏警察追不到歹徒的糗事,「老」警察成治安隱憂;警政署擔心未來鼓勵延退的公務員退休新制一旦實施,警察退休速度再減緩,問題還會雪上加霜。

警政署為配合政府精簡人事,曾經停招警專新生,九十年間更移撥萬名保安警力到各縣市,造成人員消化不良,警察出現高齡化現象。

五年前,全國警察平均年齡約卅九歲,連最菁英的維安特勤隊員平均都超過卅一歲,警政署意識到第一線戰力急劇消減的嚴重性,開始增加警專招生人數,並說服考試院「專案增辦」,招收廿八歲以下的年輕特考生加入維安行列,減緩高齡化衝擊。

不過,警政署日前再調查,發現目前全國警察平均年齡逼近四十歲大關,高齡問題並未改善,其中一百八十三名三線二星以上高階警官,平均年齡更達五十八歲,年齡偏高。

警政署認為,這是因為目前每年約只加入兩千名新警察,加上約一千人退休、離職、資遣或死亡,年輕化趕不上警察老化速度;如要真正達到平穩警察素質和年齡的雙重標準,可能還要很長時間。

據了解,八八水災時警政署曾出動保安警力協助救災,但事後檢討發現高齡化的「戰力」明顯不如軍方;由於警察工作性質特殊,警政署認為警察不宜鼓勵延退,否則高齡問題再惡化,將對治安造成不利影響。

(聯合報)
--
孩子長得高不算兒童價 家長怨虧大

孩子長得快、身高太高就不算「兒童」嗎?許多家長抱怨,鐵公路、捷運都已改為年齡認定兒童票,為何多數遊樂區或「吃到飽」餐廳仍以身高為標準,個子高的兒童就得付「大人」的費用,十分不合理,「為何不採用年齡?」

「法律定義的兒童不是十二歲以下嗎?」帶妻小到飯店打牙祭的新竹張姓家長說,現在小朋友營養好,「就因為我兒子長得高,吃自助餐不能算兒童,說不通嘛!」

據教育部九十四學年度統計,我國十歲小朋友平均身高接近多數餐飲業者兒童優惠的上限一百四十公分,十一歲和十二歲小朋友平均身高分別約一百四十五、一百五十公分,已遠高於業者的「兒童」標準。

因應兒童平均身高提高,交通部早在四年前就把鐵公路、捷運兒童票改以年齡為依據,但大部分遊樂區、吃到飽餐廳,以及台中科博館、墾丁海生館等都依身高收費。

高雄市陳姓家長說,她的小女兒幼稚園大班,已超過一百廿公分,她不敢帶孩子去吃到飽餐廳,否則虧大了,「會覺得不划算」。原以為自己小孩比較特殊,後來到幼稚園一看,「和女兒一樣高的,至少有三人以上」。

台中科博館長張天傑說,以年齡計算票價不便民,假日各展場大排長龍,核對證件很麻煩;建議衛生署定時公布兒童平均身高,讓展覽場修正收費標準。

劍湖山遊樂世界表示,一般人很少隨身帶著小朋友的證件,採年齡收費易有爭議。台中縣月眉育樂世界則指出,依身高收費也是顧及安全,園區部分設施身高一百一十公分以下不得乘坐,當然收費減少。

餐飲業者認為愈高吃得愈多,家長不認同,表示食量與身高不見得成正比;至於憑兒童證件買票,「反正出門都帶著,一點也不麻煩。」

收費標準 消保官:年齡計費 較無爭議

台中縣消保官翟威甯說,業者以一百四十或一百四十五公分為兒童收費優惠上限,是廿、卅年前標準,有必要檢討。

他贊同改以年齡計,或以符合現代孩童平均身高的新標準重新區分;他將在全國消保官聯繫會報提案,訂出更合理規範。新竹縣消保官靳邦忠也表示,用年齡區分較無爭議。

翟威甯有兩個孩子,對家長的反映「感同身受」,他說念小二的兒子身高已超過一百四十公分,吃飯要付大人價「實在虧很大」。

教育部九十四學年度調查,十歲兒童身高已接近一百四十公分。台中縣衛生局健康促進科長陳玉楚指出,這是幾年前的統計,現在孩子營養比以前更好,國小學齡兒童身高可能會再提升零點五到一公分。

以此推算,目前許多遊樂區、餐廳一百四十或一百四十五公分以上就算成人,不提供兒童優惠,「幾乎等於國小四、五年級的孩子就算成人,確實不太合理」。

陳玉楚說,尤其是遊樂區,小五與小三孩子玩樂程度差不多,不須依身高區分兩套標準,避免引起爭議。

新竹市彭小姐說,很多遊樂園區門口都畫身高線,等於是「處罰太高的人」,她的小孩念小二時,已長到一百六十公分,每次都得花費唇舌溝通。

收費標準 用餐量身高 駝背裝睡出怪招

業者依兒童身高收費,消費者也有「對策」,量身高時要孩子「駝背」,或要孩子裝睡抱在手上入場;但有小朋友很正直,自動報出身高,讓家長很尷尬。

住台中縣豐原的李文龍說,每次到吃到飽餐廳,為了節省費用,常叫兒子「裝小BABY」,兒子已讀小學一年級,但個頭較小,進餐廳時若背在身上或抱在手上裝睡,有時就能矇混過去,免費進場。

黃姓婦人說,不是故意要貪便宜,念小二的女兒長得快,已經一百四十二公分,超過兒童優惠兩公分;量身高時,女兒都會在量尺前故意往前站一點,讓身體傾斜就可過關,業者通常睜一眼、閉一眼。

住台南的周姓男子說,六歲小女兒愛穿高跟的童鞋,每次去吃自助餐,得拜託女兒穿平底鞋,還提醒「妹妹記得量身高時要駝背噢」,有一次被岳母聽到,罵他「教壞囝仔」。他喊冤,實在是女兒吃得少,付帳時算一份不合算。

兒子念小三的李先生表示,兒子身高剛好在「臨界點」,有次去餐廳,業者瞄到只高了幾公分,本想放水,反而兒子自己報出真實身高,不滿「被量矮了」,害他和業者都「三條線」。

梧棲鎮王姓婦人說,兒子的頭比較大,坐著像大小孩,明明身高不到,卻被計算成人費用。

(聯合報)
--
看見生活裡的繁花盛景/廖玉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作文課真是讓人傷腦筋哪!」

每 次去和中學教師切磋教學方法時,第一線的老師常常這樣反應。當他們設定題目時,學生常一邊哀號題目差勁、一邊寫出見證一言堂教育成功的相似文章;而當老師 決定開放學生自由命題,學生又總是抱怨每天上學、下課,生活單調、無趣,乏善可陳,想不出來有什麼題材值得寫。這樣的苦惱,在每回前去大學指考或學測閱卷 時,可以得到充分的驗證。考卷上大部分的文章不是缺少心意、言不由衷,就是人云亦云、鮮少新意。

要破除寫作題材貧瘠的困境,翁森的<四時 讀書樂>裡有秘訣:「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只要有一顆溫暖、好奇的心,就不愁找不到寫作的題材。一般說來,能敏感地發現周遭環境的變化、對 複雜的世態人情產生好奇,且偶而會抬頭看看天邊雲彩或樹葉光影的人,才容易找到落筆的材料。

問題是,我們的學生往往因為過度關注考試成 績,捨棄基本的人生關照,跑到補習班去尋求速效,讓技術掛帥的補教老師傳授一套「以不變應萬變」的奧步:讓學生熟背一段詞藻優美的文章後,無論考題為何, 硬拗強拉,胡亂填塞,以乍看有理的華麗藻繪企圖亂人耳目。因為人數眾多,遂成厭套,蔚為考場奇觀,讓人啼笑皆非;甚至還曾經因此驚動高層諸公,下條子要閱 卷老師特別注意此種瞎掰胡扯。

讓我們平心靜氣想一想:對所處的社會沒有意見、沒有想法,怎麼寫議論文?對周遭環境不屑一顧、對人際關係漠不關心,怎麼寫記敘文?對親情、友情滿不在乎、對社會人群沒有同情的理解,又怎麼寫得好抒情文?

學 校不該淪為填充、灌輸的機器,課堂上,老師得想法子開發學生的情意,讓他們有機會回顧、整理自己的人生,並提供思考、討論的時間和環境,不要只是讓學生抄 筆記、畫重點,要鼓勵他們動動腦袋想問題,否則,看到題目當然只有發呆的份!提起筆來也只能人云亦云。而有些父母慣於嬌寵兒女,只要考試能拿高分,一切勞 役均免,所有需求都為兒女置備齊全,拿孩子當沒有行為能力的曾祖父母侍候,每天嚴加看管,甚至接送到校門口,除了考試,彷彿這世界再無其他,這樣子長大的 孩子,既看不到生活裡的繁花盛景,自然描繪不出美麗的天光雲影!

其實,寫作之道無他,認真生活而已。想寫好作文,不要光想著走捷徑,而是 要結結實實下功夫:一方面多閱讀,汲取別人的智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前看,讓自己的視野更寬、更遠;一方面老老實實過日子,把眼光稍稍從課本上挪開,凝 睇人間的美醜妍媸,好好地將看到的風景或人情在心裡過一過、在腦子裡想一想,再學著說個有情有趣的故事或歸納分析出一番說得過去的道理。這樣,不但學好了 作文,也連帶學會了做人。

(聯合報)
--
假日找嘸醫生 住院自求多福

連著中秋、國慶兩個連休,不少住院病患家屬抱怨:為什麼周末都找不到醫生?每逢假日,醫院就「唱空城」,主治醫師都休假去,檢驗停擺、讓病患虛耗時間等待,甚至有病患因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一命鳴呼。民眾想問:同樣是健保住院,為什麼假日的醫療品質打折扣?

廿幾歲的小鄭最近身體嚴重不適到基隆長庚就診,周五傍晚住院,當晚由護士量血壓和體溫,住院醫師問病情寫病歷,隔天上午抽了血,之後的周六、周日兩天,主 治醫生沒上班,周一上班日才能安排檢查,他平白躺在醫院兩天,什麼事都不能做,無聊又「賭爛」。他納悶:醫院這樣的流程害病人空等兩天,也浪費醫療資源, 難怪健保年年虧損。

胃出血不適 動用關係才獲診治

在上市公司擔任董事長的林先生也碰過長假找不到醫生的窘境,他有胃潰瘍毛病,因連著幾天解黑便,到住家附近的國泰汐止分院急診,醫師初步診斷是胃出血。安排住院後,打點滴、插鼻胃管,就再沒有任何處置,也不見醫師蹤影。

林先生胃部不適始終未緩解,家人憂心如焚,更不滿醫院「假日就停擺」,放任病人「自生自滅」,最後動用關係聯絡上院內高層主管,主治醫師才提早收假,在周日傍晚趕到醫院。

擔任教職的李小姐一提到父親住院意外過世,就揪心不已。七十六歲的老父親因心臟衰竭住進高雄長庚一般病房,當時已呼吸困難,須戴著氧氣罩。傍晚,老爸一陣 猛咳、喘不過氣,她發現不對勁,一直按床邊緊急鈕,卻沒人理會。她著急地跑到走廊呼救,護理站小姐說會趕快找醫生來,但始終不見醫師人影。

一口痰噎住 找不到人急救送命

等醫師趕到病房,父親已臉色發黑,沒有氣息,做氣切發現,就是「一口痰」噎住,奪走了父親寶貴的生命。她和家人不解:為什麼病房一個醫生都沒有,出現緊急 狀況竟找不到人急救?是制度殺人還是「生病不逢時」,不該在農曆春節前醫院人力最少時住院?雖然事過境遷,家人也未追究,但父親的死是全家人椎心的痛。

王先生因罹患喉癌住進北市一家大型公立醫學中心,從動手術到開完刀,主治醫師都沒來,原本好好的左半身,開完刀卻不會動。隔天做電腦斷層才知道是腦缺血引起中風,家屬想問進一步病情,都由住院醫師代答,主治醫師十幾天沒來看過病人,也沒來解釋病情。

病患女兒氣憤的說,父親開刀中風何其無辜,卻沒人理會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要的只是一個說明,為什麼醫院沒把病人當人對待呢?

主治醫師:要求隨傳隨到 不合理

主治醫師假日究竟需不需要巡房?多數醫院表示,目前法令並無硬性規定,但各科會安排主治醫師「輪值」,且病房都有住院醫師和護理人員,住院病人一定有人照料。

長庚體系指出,住院病人若是進行一般抽血、超音波等基本檢查,假日還是照常進行,但某些特別檢查,像核磁共振,只有周一至周五上班日才有,所以會讓病人住 院等候,等周一上班日再做。對於住院病患一口痰噎死的事件,高雄長庚表示,當時快過春節,但仍有護理人員和住院醫師留守,主治醫師因在門診未能及早趕到。 對於病患的離世,院方也很遺憾。

國泰醫院表示,汐止雖然是分院,還是有主治醫師駐守,住院找不到醫師,可能是碰到連續假日,醫師出國由值班代理,因病人情況沒有特殊變化,所以護理站未特地呼叫值班醫師來巡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未規定主治醫師假日一定要查房,但各科病房都有住院醫師和護理人員照料病患,而且均安排主治醫師輪值。

大林慈濟醫院院長簡守信表示,慈濟體系周六仍正常上班日,周日無硬性規定,但外科醫師假日仍會主動到醫院看病人;內科則由值班主治醫師負責查房。

但他坦承,周休二日多少影響醫療品質,公醫制的英國去年一項住院病人死亡率調查發現,周四住院病人死亡率最高,是否因周末假日屆臨,大家心有旁鶩,有待進一步分析。

一位資深主治醫師表示,有些病人要求醫師「隨傳隨到」,並不合理,畢竟醫師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充電。況且,周末雖然是假日,醫師也沒閒著,要忙著參加各種 醫學會,汲取新知。他認為,病人有狀況,住院醫師都可以處理,而且可能做的更好,例如基本的氣管插管,很多主治醫師已多年沒做,住院醫師常常練習,技術通 常比主治醫師純熟。

衛署:查房紀錄 列醫院考評

不少人生病住院,碰到周休假日找不到主治醫師的感覺真得很不好。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他完全贊成住院病患應每天都有主治醫師去查房。但若強制立法,恐怕會因個別不同情況而失去應有的彈性。

石崇良說,現行《醫療法》僅規範醫師須親自診視患者後,始能開立醫囑,未規範住院病患每天一定要有主治醫師查房。但站在提升醫療品質的立場,「每天應有主治醫師診視住院病患,並做成查房紀錄」,早就是醫院評鑑的基本考核標準。

只是,醫院評鑑項目多達五○八項,醫院做不到這一項只會被扣分而已,就算同時還有許多其他項目都違反評鑑標準,醫院也只會被「降等」(例如從特優降為優等或合格),但嚴重到被「踢」出健保合約醫院之列,幾乎不可能。

石崇良說,據他瞭解,多數中大型醫院都能做到每天有主治醫師去查房,但小型醫院人力不足,如果整個科只有五、六名主治醫師,每名醫師每周輪休一天,就無法做到每天都有主治醫師查房。

他說,可以理解患者及家屬希望每天都有主治醫師查房的心情,但醫師也是人,若做的「太超過」,不但對患者是種騷擾,醫師過勞死的悲劇也時有所聞。

且有的患者確定不需要主治醫師天天查房。石崇良舉例,因泌尿道感染的病患通常須住院一周施打抗生素,但只有前三天可能會有發燒,或出現部分患者對抗生素有抗藥性情況,接下來病人只要把抗生素打完即可,就未必需要主治醫師天天查房。

他強調,家屬希望醫師每天查房,不外乎是隨時掌握患者病情。達到此目的最有效的方式應是選出一名「家屬代表」,除了充分瞭解醫師的治療計畫,並於醫師查房時在場進行醫病溝通,必要或緊急時,也可透過電話與主治醫師取得聯繫。

落實醫師輪值制 醫病雙贏

生病住院已經夠鬱卒了,假日沒人搭理,病患及家屬只能「隨人顧性命」,有狀況甚至要「自力救濟」。雖然醫院口口聲聲說病人一定有人照料,但民眾感受完全不一樣,顯然多數醫院對醫療照護品質的管理並未完全落實,根本是說一套、做一套。

假日住院找不到主治醫師幾乎是醫界「常態 」,民眾都心知肚明,假日生不起病,因為大牌醫生都不在,醫院只剩下實習或住院醫師留守,病情往往一問三不知。

有辦法、有管道的人,可以透過立委、議員、媒體等各種「關係」,假日還是能把主治醫師call來。有的病患則是找院長主任級醫師看病,即使院長沒親自查房,輪值的主治醫師對長官收進來的VIP也不敢怠慢,假日還會去噓寒問暖。

但是,一般市井小民呢?除非幸運碰到很有責任感的醫師,否則病人常面臨「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困境,衍生許多醫療糾紛。

醫師也是人,不能要求全年無休,但病人的權益不容被漠視,醫院的服務品質更不應在假日打折。

醫療照顧是靠整體的醫護團隊,主治醫師無法天天查房,難道就沒應變的辦法嗎?目前各大醫院假日都有主治醫師輪值制度,但未落實執行,以致住院病患經常抱怨找不到醫師。

親人重病住院是全家最無助的時刻,喊著要漲健保費的衛生署、健保局應該先檢討:目前的醫療品質,是否真的能讓病患及家屬安心呢?

主管機關應要求醫院加強管理,並將醫院實際執行狀況列入考核。醫療品質改善了,調高健保費才能讓民眾甘心掏錢看病。

視病如親 「刀是我開的 要負全責」

同樣是生病住院,有人每逢周末就被「放孤鳥」,但也有醫師全年無休,甚至一天查房二、三次,讓家屬足感心。

身為基督徒的振興醫院腫瘤外科主任常傳訓就是這樣的醫師!他將「愛人如己」的信仰落實在工作生活中。從當住院小醫師開始到現在,對住院病患,他盡力每天至少查房兩次,周六、周日也不例外。

譚先生的母親因乳癌由常傳訓開刀,譚先生說,常主任非常瞭解家屬心情,術前一定為家屬「上課」,分析各種治療的利弊得失;病人手術麻醉前,會為患者誠心禱告,手術後詳細說明癌細胞蔓延狀況,及術後追蹤治療方式,讓家屬感到很安心。

常傳訓擔心癌症病人亂買偏方、花冤枉錢,無助病情還有反效果,所以主動將手機號碼留給病人,隨時提供專業諮詢。

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也屬於「視病如親」醫生。身為感染症醫學權威,還能兼顧院內看診、查房、教學、研究等工作,確實很難得。

黃先生的兒子連續兩年都因肺炎住進台大,都由李秉穎主治,黃先生說,李醫師幾乎每天都來查房,且比做父母的還會哄小朋友,讓小孩都乖乖地打針、吃藥,很有一套。

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劉崇基也是病人眼中貼心的好醫師,除了大年初一休假,他幾乎「全年無休」,每天至少早晚兩次查病房;回家則開著手機隨時應call。

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天天查房?劉崇基說:「刀是我開的,人是我『殺』的,我不放心,當然要對病人全程負責。」這是醫學教育老師一再叮嚀對病人的「責任感」,而且多花些時間探視病人,可讓病人身心恢復得更好。

曾有一位口腔癌重病患者因生計困難,家人無法到醫院探視,病人非常想家,但身體狀況又不能出院。劉崇基幫他出計程車錢,派總醫師全程陪伴,讓病人回家幾小時再返院,病人感受到醫師的關懷,病情也跟著好轉。

(中國時報)
--
宜蘭超大豪雨 氣象局難解成因

受 南方水氣和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宜蘭縣昨日降下超大豪雨,冬山鄉單日累積雨量超過五○○毫米,宜蘭四鄉鎮紛紛成立應變中心。但中央氣象局表示,難以解釋雨勢 究竟從何而來。氣象局昨日持續對東北部和東部發布豪雨特報,今日應嚴防超大豪雨或大豪雨,北部山區和東南部也應注意局部性豪大雨。

宜蘭縣政府宣布,今日冬山鄉全鄉、大同鄉寒溪村停班、停課;三星鄉照常上班,停止上課。

冬山單日五百毫米 今停班課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氣象局先在十日下午二時對台北縣山區、東北部和東部發布大雨特報。雨勢越來越劇烈,氣象局十日晚間十時將大雨特報提升為豪雨特報,警告地區及時間為北部山區和東半部從十日晚間到昨日全天;昨日中午又提升到超大豪雨,警告地區為東北部和東部。

氣象局觀測,昨日到晚間七時廿分為止,各地累積雨量以宜蘭縣冬山鄉寒溪五三二毫米居冠,其次是宜蘭縣三星鄉三六二毫米,宜蘭縣南澳三四七毫米,從宜蘭縣到 花蓮縣北部普遍有大豪雨或超大豪雨。氣象局警告,今日東北部及東部仍可能有大豪雨或超大豪雨,北部山區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

成因有二 氣象局:很難解釋

氣象局預報李湘源指出,東北部昨日出現超大豪雨或大豪雨的原因很難解釋,除了與芭瑪颱風外圍雲系與東北季風交互作用有關,也與台灣東方或東南方海域水氣移進台灣東半部陸地有關。

宜蘭縣南澳、冬山、三星、大同四鄉鎮昨日陸續開設一、二級災害應變中心。截至昨下午六時,宜蘭地區撤離卅一人。

交通部分,宜五十一線十五公里處、樂水往太平山方向以及台七線一○二公里處道路坍方,車輛無法通行。花蓮地區連日受山區大雨影響,蘇花公路沿線坍方、落石頻傳,一六七、一六八公里附近都有坍方落石,和仁附近也積水。

中橫公路白楊步道口段因芭瑪颱風豪雨坍方,公路局洛韶工務段緊急搶通,十日又因坍方中斷。由於白楊步道口段沿線邊坡隨時有土石崩落危險,洛韶工務段預估可能十八日才能通車。

20年內 台灣強降雨將增3倍

莫拉克颱風帶來豪大雨,重創台灣南部,中央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十一日表示,全球溫度每增加一度,台灣颱風帶來的暴雨就增加一四○%。他建議,政府設計全台防洪系統時,必須考慮未來廿、卅年間,颱風暴雨可能增加三倍的影響。

中興大學昨舉辦「氣候變遷研討會」,邀請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台大氣候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就「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舉行講座。

劉紹臣以中央氣象局過去五十年雨量觀測數據為基礎發現,颱風帶來強降雨量已增加一倍,小、中雨降雨天數從四十五年前每年七十天驟降為卅五天。這個數據變化代表未來台灣颱風雨季一來,豪大雨愈頻繁也愈嚴重。

劉紹臣指出,全球溫度每增加一度,台灣因颱風帶來的暴雨量增加一四○%,毛毛雨則減少約七○%,中研院已將這項數據量化,發展出「氣候變遷經驗預報方法」,送中央氣象局作為未來颱風雨季雨量預報參考。

「山上都不該住人」,劉紹臣語重心長的表示,只要一遇颱風,台灣每個山上都潛藏危機,未來廿、卅年內,台灣因颱風帶來的超大豪雨機會也比過去增加三倍。他建議,全台防洪系統都應新規畫。

柳中明指出,破紀錄的極端氣象事件隨時可能出現在最意外的時間、地點,使最安全的地方突然變成非常脆弱,避災將比防災治水更重要。他建議訂定《氣候安全法》,強制各部會所有作為都要納入氣候變遷因素。

(中國時報)
--
多少理盲,多少濫情/黃俊儒(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日前氣象預報中心吳德榮主任說對了,台灣確實「理盲」又「濫情」。問題是,難道我們就情願讓這種「理盲」與「濫情」無限上綱地作賤我們的社會嗎?

「理盲」的是,兩個月前,氣象局的颱風預報被指責為「數據不親民?」更有報導驚嘆美國CNN在莫拉克颱風還沒有登陸前,就已先將重點放在「降雨量」和「潛 在水患危機」,而台灣的氣象單位卻將重點錯放在颱風風力的大小。因此氣象局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就連總統都公開點名氣象局的雨量預測失準。

「濫情」的是,兩個月後,風水輪流轉,當CNN預報鬧了個「超級颱風」的笑話後,氣象局卻精確地預測了芭瑪颱風受藤原效應的遲滯效果,完美地預報了芭瑪颱風的動向。這回,不僅行政院長盛讚氣象局的預測準確,連立法委員都跳出來為打定提前退休的氣象人員抱不平。

如果前後兩個月,氣象局的「能力」可以這麼大的提升的話,那我們未來的氣象預報還會有什麼問題?而對於氣象預報這一件具專業科學背景的工作而言,社會討伐的究竟是什麼,而聲援的又是什麼?

如果以科學角度來說,所謂的「氣象預報」它主要其實是建立在「歸納法」的基礎上。如果簡要地說,就是氣象專家們從過去所掌握的各種氣象數據,經過數值歸納之後,建構出幾種可能的氣象模式,之後遇到類似情形時,就從這些氣象模式來預測下一步可能發生的狀況或是路徑。

在人類還沒有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之前,這樣的氣象預報模式卻得冒一些必然的風險,也就是需面對「歸納法」的一些必然漏洞。例如,不管歸納了多少資料,透過 歸納法得到的預測永遠是可錯的。例如哲學中有個著名的「聖誕節火雞」例子,一隻火雞從小到大都受到主人悉心照顧,所以牠從這些日積月累的經驗中歸納出自己 應該是一隻很幸福的火雞。直到有一天牠變成聖誕節桌上的大餐時,牠才恍然大悟過去的歸納是完全錯誤的。任何建築在「歸納法」上的科學理論都可能在下一次失 手,因此本質上均有錯的可能。

如果加上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海上氣象資料取得的不易,其實我們所能夠掌握的氣象數據原本就很有限。對於「完全正確」氣象預報的無理要求,不僅是高估了 現代科學的能力,也透顯了我們社會中整體科學素養的缺乏。無怪乎,每次風災之後,這些氣象專家就淪為政治責任推諉與廉價輿論指責的祭品。像八八水災過後, 當社會需要找情緒出口時,監察院也順應民意地開始對氣象局進行調查,甚至直言可能針對「失職」人員進行彈劾。

科學傳播有句名言:「科學是個很長的故事,媒體要的卻只是快門的一瞬間」,這句話說明「科學」與「媒體」本質上是十分背離的兩件事。當氣象預報背後所牽涉 的科學方法侷限,及許多說也說不清的複雜故事與門道時,我們真的相信會存在一種「溝通模式」足以滿足多數媒體這種速食、素樸、煽情、貪婪的胃口嗎?

還是相關單位得反過來勇敢地教育我們的社會及民眾,應該瞭解氣象預報中必然的「侷限性」與「不確定性」,並透過這個方式讓我們的公民對於現代科學有正確的 認識與適度的依賴。其實這種對於現代科學方法的後設思考,對於整體科技社會的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台灣過去的教育過程中極為欠缺的一環。

在一個好的氣象預報中,需要好的儀器、好的人才、好的經驗、好的數據,更需要有好的社會輿論及公民素養配合。社會的其他問題也一樣。

(中國時報)
--
臉書的另一面/黃宗慧(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其實已「走紅」好一陣子,而其中的開心農場遊戲更是讓「農民」們樂此不疲,但隨著近日相關新聞與評論文字陸續出現檢討之 聲,不單是臉書本身被認為干擾了虛擬與真實的分界,開心農場也變得更為爭議。有些人認為臉書降低了人們面對真實世界的能力:例如只記得更新臉書上的照片, 卻疏於好好看看自己的臉、只待在冷氣房耕田,卻忘了走出戶外打拚業績;更有些人擔心開心農場中虛擬的偷菜行為,有可能會顛倒是非觀念、鼓勵偷與搶。在這類 的批判裡,臉書只有一張臉,一張虛擬但又逼真,因此足以混淆視聽、造成沉迷、影響真實世界「正常運作」的臉。

臉書所提供的,的確是一個幻想的世界。不過就像所有的幻想一樣,它必然是雙面的,精神分析因此鮮少主張以「除惡務盡」的態度來面對幻想。對佛洛伊德派學者 而言,幻想是負擔也是福祉,拉岡派也主張,幻想並不是可以被移除掏空的某種「內容」,而是涉及人性慾望的「結構」。如果我們根本不可能斷絕幻想,或許就應 該試著看清幻想的兩個面向,才能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福祉與負擔之間會產生切換。

說幻想是種福祉,乍聽之下可能讓人難以認同,但這其實是因為我們認定幻想必然完全脫離現實、依循快樂原則恣意而為,事實上,幻想同時也是一種幫助我們適應現實、處理不快的妥協方式,透過這種趨樂避苦的方式,所得到的雖然只是替代性的滿足,卻還是有紓解壓力的效用。

換句話說,幻想雖可能是負擔,讓我們藉此逃避現實,卻也可能是一種福祉,讓主體不至於被眼前的創傷打敗,同時也為回到現實做準備。佛洛伊德曾把幻想比喻成 黃石公園,視之為在殘酷現實中被保存下來的一塊樂土,如果繼續借用這個比喻,我們可以說,只要不就此誤把黃石公園當成整個世界─也就是不過度依賴幻想、甚 至產生要別人配合自己的幻想來行動的極端行徑─那麼一時的幻想其實無可厚非。

當然,什麼樣的程度叫沉迷?什麼樣的幻想又不免令人憂心會淪為妄想?極可能言人人殊。若是回頭以臉書的開心農場為例,即使是立委口中顛倒是非的虛擬偷竊行 為,也有它的另一面。借用九月二十五日人間副刊蔡文騫〈一景小記─醫院農場〉一文來說,開心農場的幻想反而為病童們帶來了小小的幸福:「他們總是互通聲 氣,哪位叔叔阿姨的田即將收成,便極具默契地躲在各處盯著螢幕凝神倒數,等待時機成熟,下手偷取一顆番茄兩枚雞蛋,整天就能雀躍得意不已…一手檢查密密麻 麻的抽血單,另手推著工作車左彎右拐,穿過病房長長的走廊,忽然錯覺─像是置身一座巨塔裡開闢出的小小空中農場風景。」

文中所描繪的兒童醫院場景,令人動容之餘,也正說明了何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當現實是如此不堪的時候,或許更該慶幸,我們仍保有幻想的能力。

(中國時報)
--
國家競爭力-語言的魔咒/黃茂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

最近重讀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等學說,對於孔、孟、墨子等學派思想,見證於現在的企業經營和為人處事準則,依然是受用無窮! 老祖先智慧蘊藏的豐富,即使已過了三、五千年,都還是歷久不衰,這也難怪全球近年會興起的孫子和易經熱!

中國老祖先留傳的經典,不僅有豐碩影響後代子孫深遠的人生哲理,即使是文字和語言亦都是生動深刻,只是在全球正要開始掀起學習中文的熱潮時,現在時下的年 輕人反而積極營造所謂的火星語和外來語,對中國的語言和文字應用的廣泛性反而變少了,甚至在資訊化的時代,連字都不太會寫,更不要說像過去我們的教育是要 寫書法,練字也練定力,年輕人對中國文字的疏離,其實是令人憂心的。

資訊發達的世代,國際文化的交流很容易也很自然,但如果本身的根基不夠深厚,就急著用囫圇吞棗的方式,學習其它地區的文化或者自創速成的語言,往往會像土 石流來襲一樣,不僅連原有的山林水土都破壞,夾雜的污泥和浮木,污染環境,到頭來即使花了龐大的經費和時間清理,也都很難回復原來的風貌。

人格的養成,教育扮演的角色極其深遠,而讓我覺得擔憂的是現在學校似乎已不太注重公民與道德倫理,學風自由的結果,讓學生沒有中心思想,不管是研究學問或行為舉止,都顯得輕慢不夠嚴謹。

時下的年輕人,省略了「謙恭有禮」的態度,連文字、語法的應用也少了,對答時,最常聽到的語言是「嗯」、「還好」,表達高興的心情,就只有「快樂」、 「爽」、「夯」,沒有層次、深淺;語言結構的連接是很單一的「然後…然後」、「那…那、那」等,語言的豐富性不夠,用字的時機和用法也不對、也不雅,態度 的表達讓人覺得不夠誠懇。

無可諱言的,自由化的年代,言論是自由的,年輕人的新造語隨著流行,加上媒體譁眾取寵的爭相報導,讓新造語充斥市面,雖然流行風潮一過就會遠離,但不能忽視的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粗糙流行其實也慢慢在侵蝕污染我們的文化。

我不反對每個人都有發表言論的自由,也很鼓勵年輕人有創新、有創意,然而創新要有建設性,創新是要讓生活更便利、更有美感,能打動人心,而不是輕率,不負責任。

近年來,全球興起學習漢文化的熱潮,太極拳、少林武功、孫子兵法、諸葛孔明、易經,現在連孔孟的東方哲學思想和經營管理,都引起討論,最近不少熱心人士也 積極推動聯合國能用繁體字,而不要被簡體字取代,在在都說明了我們的文化有極其豐厚的寶藏,自己東方的雅文化不好好發揚光大,而輕率的受外來環境的影響, 就會變成次文化,對國家教育競爭力的提升是無濟於事的。

(工商時報)
--
恐懼症--看到膝蓋皮皮剉 見到女人心驚驚

人類的恐懼可以到什麼境地?英國最近有兩個新的案例可以告訴你:從膝蓋到女人,人類確實無所不懼。

案 例之一是準新娘莎拉.里斯特小姐,她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膝蓋恐懼症」(Genuphobia)。從莎拉11歲時看到父親膝蓋脫臼後,現在已經25歲的她 每當看到或碰到不管是誰的膝蓋,就會開始慌張、冒汗,甚至生氣,這種恐懼讓她很難出門找樂子。甚至在大喜之日即將到來之際,她去試婚紗禮服的時候,仍然非 常害怕自己的膝蓋被觸碰。

莎拉說,夏天到海邊遊憩的時候,她會害怕看到別人只穿泳衣或短褲;而一想到有人可能碰到她的膝蓋,她就開始全身 戰慄。這種情況在未婚夫、家人或友人陪伴時可能不存在,但要是有陌生人出現就不行了。莎拉很希望婚後能到海邊去度蜜月,因此從今年開始更密集接受治療,情 況也有所改善,希望能在明年5月的婚禮前,達成對膝蓋無懼的目標。

案例之二是27歲的英國男士尼爾.丹杜,他恐懼的對象是女性。尼爾不但 從未親吻過任何女性,甚至只要想到約一位心儀的女士外出,就會覺得很恐懼。專家認為,這是「愛羞症(Love-shyness)」的症狀。尼爾說,他一碰 到女性就會出現極度憂慮,從挫折到生氣的情緒起伏極大。他曾經無數次假裝自己喜歡某個女性,嘗試是否可以克服恐懼,結果屢戰屢敗,腦袋裡的恐懼感始終揮之 不去,甚至一句話都說不完整。

尼爾原先以為這是他個人的問題,因為這個症狀在英國醫學界尚未被視為疾病。直到他無意間看到美國的吉馬丁教授1987年出版的著作「害羞與情愛(Shyness And Love)」,談到這種症狀的起因與治療後,他才發現自己不是單一個案。

(自由時報)
--
高屏溪流域淤沙 56年才清得完

莫拉克颱風過後河川淤積嚴重,以目前全台年清淤量約五百萬立方公尺計算,光是高屏溪流域的淤沙就要花五十六年才能清運完成。台南縣長蘇煥智、高雄縣長楊秋興及屏東縣長曹啟鴻昨天出席全國治水會議時,都呼籲加速疏濬,否則明年汛期一到,水患還是會重演。

楊 秋興指出,高屏溪流域旗山溪、荖濃溪、濁口溪及其支流河道嚴重淤積,重淤積面積約達三十萬公頃,若淤積高度為五十公分,則有約一.五億立方公尺的土方,若 淤積高度為一公尺,則土方更多達近三億立方公尺,以目前每年清淤量約五百萬立方公尺計算,至少要五十六年才能清運完成。

治水會議召開 地方疾呼加速疏濬

蘇煥智也說,南縣就有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等五條中央管轄的河川淤積嚴重,中央管轄河川疏濬進度亟需加速。

清淤速度慢,楊秋興分析說,現行的砂石採售分離制度,造成清淤慢,運出量遠小於淤積量,導致河床淤積嚴重。

蘇煥智提到,目前包括山坡地、林班地、水庫、河川、區排到出海口沙洲,分別由不同機關管理,建議成立流域管理局,以河川流域為單位,作有系統的治理,其中曾文溪應優先成立流域管理局。

曹啟鴻表示,此次莫拉克颱風造成嚴重水患,與河爭地是主因,應該要將河道還給河川,如中游地區的台糖土地,可作為疏洪區;該遷村就遷村,讓河道可以加寬,回復原有的調節功能;至於下游的堤防也要加高、加固。

成功大學副校長黃煌煇認為,流域整體治理是目前因應氣候變遷的最佳之道,應該要建立流域治理管理委員會,且位階要高於現在的各相關單位。

水利署長陳伸賢在總結時建議行政院指定部會下設「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辦公室」,擬定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整合機制,處理跨部會協調及整合事務。

此外,陳伸賢說,「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正由立法院審議中,評估整合流域管理及水資源事權,成立以治水及水資源為核心職能的專責部會,其下設置重要流域管理專責機關。他另主張推動水價合理化,並制定新興水源發展條例,積極發展海水淡化、水再生利用等新興水源。

對於淤沙問題,陳伸賢表示將儘速研議土石採售機制,在明年六月底前,優先完成有保護標的的急要河段疏濬兩千五百萬立方公尺。

(自由時報)
--
半夜常痛醒 恐罹慢性疼痛 男肩肌受傷 一晚醒10多次 拉筋熱敷才改善

常 常睡不好,睡醒仍感到疲累,可能是慢性疼痛所造成。醫師表示,臨床逾半的失眠者都受疼痛所苦,有些人吃再多止痛劑、安眠藥都沒用,利用超音波可診斷肌肉骨 骼性疼痛部位,治療三個月即可大幅改善,呼籲半夜常痛醒、或常頭痛、牙痛、頸痠者,須小心可能是慢性疼痛所造成的失眠。

盡早治療
國泰醫院精神科主任葉宇記昨天表示,根據台灣疼痛醫學會針對兩百多名、平均年齡四十一歲、須使用助眠藥物民眾的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就醫時身體至少有一處疼痛,疼痛部位越多,睡眠品質就越差,若長期疼痛一個月以上,失眠機會就大增,但曾接受疼痛治療者不到四分之一。

天冷下雨易發作
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簡志誠指出,肌肉骨骼性疼痛是慢性疼痛中發生率最高、影響範圍最大者,卻也最常被忽略,特色包括休息時疼痛更嚴重、睡到半夜會痛醒。
此外,疼痛部位也不定,有時頭痛、有時牙痛、視力模糊,天冷或下雨時更容易發作,且可能是痠、麻、抽、痛都有,難以具體形容。
簡志誠提醒,民眾若有上述到處都痛的症狀,應找疼痛科診治。曾有食道癌患者因放射線照射頸部肌肉造成痙攣,卻被當成癌症疼痛治療,嗎啡用量達建議量的三十六倍,仍痛到打滾,經超音波檢查,找出受損肌肉,治療兩周即不痛出院。

肌肉力量恐退化
從事繪圖工作的五十三歲黃先生,頭頸疼痛十多年,曾有過一晚痛醒十幾次,就醫才發現因長期前傾造成肩膀肌肉過度負荷,經用藥並搭配拉筋、熱敷,半年已改善八成,他昨說:「整個人都變輕鬆了」。
羅東博愛醫院復健科醫師潘健理建議,疼痛應盡早治療,以免肌肉力量退化並影響睡眠。目前包括台大、中國醫學大學附設、博愛醫院等,均有提供治療疼痛的相關門診。

肌肉骨骼性疼痛注意事項
.睡眠品質差,睡完仍感疲累,尤其休息時疼痛更嚴重、半夜痛醒,可能是肌肉骨骼性疼痛
.疼痛部位不定,有時頭痛、牙痛、耳鳴等,應盡早治療,以免肌力退化
.天冷或下雨時更易發作
.經常發作者,可每2小時起身活動,或在患處熱敷後拉筋,服用藥物時也可熱敷,幫助局部血液循環,讓藥效更發揮

(蘋果日報)
--
種菜摸土 男染黴菌亡 未洗手即揉臉 致視茫中風

一名六十多歲男子日前種菜後,覺得右眼疼痛,且視物出現複視現象,就醫檢查竟發現是遭土壤中的黴菌感染,黴菌一路侵犯視神經、腦部,致使男子視力驟降、中風,一周後更因敗血症而身亡。醫師提醒,民眾種菜、買菜,接觸蔬菜根部土壤後,應盡速洗手,以防黴菌感染。

避吃腐敗食物
收 治病例的台中榮民總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蔡政翰昨表示,部分黴菌如白黴菌平日存在於土壤裡,上述這名六十多歲的男子,應是種菜後未洗手就揉臉,以致黴菌從鼻 腔黏膜侵入,再經鼻竇侵犯視神經,先造成視物出現雙重影像,住院期間,再因黴菌侵犯腦部,導致中風,一周後更因敗血症死亡。
蔡政翰說,這名男子有著糖尿病史,本身抵抗力不佳,是感染黴菌的高危險族群,建議糖尿病、肝功能不佳等抵抗力較差者,若買菜、洗菜時,會接觸蔬菜根部土壤,應盡速洗手。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要避免黴菌感染,平時應避免食用過期、可能腐敗的食物,維持正常作息、以提高身體免疫能力,若接觸土壤後出現身體不適應速就醫。

黴菌感染防治注意事項
.種菜、買菜接觸蔬菜根部的土壤後,應盡速洗淨雙手
.糖尿病、肝功能不佳等抵抗力較差者,可購買洗淨包裝菜,減少接觸土壤的機會
.少吃過期、可能腐敗食物,維持正常作息,以提高抵抗力
.若接觸土壤後,出現視力不清等不適,應盡速就醫

(蘋果日報)
--
台灣的放逐文學在哪裡/孫慶餘

原 籍羅馬尼亞的荷塔慕勒(Herta Muller)榮獲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宣布得獎理由是「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真率描繪了被放逐者的景觀。」這馬上使人想到,台灣經歷了類似苦難, 有人從大陸流亡到台灣,有人從台灣到美國流亡,有人在台灣忍受精神的長期流亡甚至肉體的永恆放逐(像額上有印記的該隱,政治犯家族的烙印讓你成為終生放逐 者),為何台灣卻沒有世界級的放逐文學?

慕勒擅描寫無家心境
慕勒屬羅馬尼亞的德裔異類,父母皆是納粹支持者,家族成為被放逐者,她長大後加入德裔作家團體,拒絕當線民,個人又成為被放逐者,流亡在孤獨的精神國度中,反對既存世界的希奧塞古獨裁政權。因此她特別擅長描寫「無家可歸」的被放逐者心境。
慕 勒讓人憶起另一個充滿祖國被瓜分、侵略記憶及二次大戰戰鬥經驗的波蘭詩人米瓦希(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像卡珊德拉一樣準確預言祖國的災難,結 果卻在祖國新誕生的政權成為放逐者(走了納粹,來了共黨),而不得不選擇流亡法國,要求政治庇護。他說流亡是「一切不幸中的最不幸,我簡直墜入了深淵,唯 一剩下的只有母語。母語就是我的祖國。」同時他筆下的世界也成為「人被逐出天堂後所居住的世界」,有如《聖經》中被逐出伊甸園東的該隱。
被放逐者 是一種「不被接受」的人,與政治正確者不同。台灣五、六○年代風靡一時的白先勇式文學,絕非現代意義上的流亡,而是東晉南遷貴族的華麗流亡(照樣是「新主 人」)。真正的流亡文學是眷村或中低公務員式的,以及再度淪為被殖民的吳濁流式在地文學。可惜後續作家極少深刻探索,吳濁流幾乎就是最高峰了。
台 灣沒有世界級的放逐文學,可能與東方文化的去衝突性有關,圓滿及放開是究竟。蘇東坡經歷這麼多苦難,九死一生歸來,詞句竟是:「萬里歸來顏愈少(年輕), 微笑。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看看西方同樣受思想迫害的布魯諾,以出國流亡拒絕改變太陽中心說,後來雖因思鄉而返國向教會認錯,最後仍 抵不住良心對真理的執著,又選擇了不認錯,情願走上火刑場。他說不能為了苟全性命而妥協,火刑對深知生命意義的人並不可怕,「英勇的死於某個時代,將是不 死於一切時代」。

需布魯諾式辯證堅持
放逐文學需要布魯諾式的辯證與堅持。在西方,該一傳統繼起不絕。卡繆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在法 國始終自認是放逐者,成名作以《異鄉人》始,以《放逐與王國》終,都是談放逐,他的偉大抗爭小說《瘟疫》,發生地是阿爾及利亞,他譴責知識份子的《墮落》 一書,發生地則選定巴黎。明亮的阿爾及利亞正午思想與陰暗的巴黎偽善風氣,這不正是台灣需要的放逐文學對照物嗎?

(蘋果日報)
--
針對集遊法 請教江宜樺老師/黃威霖、陳盈全(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研究生)

李明璁教授因為被視為去年11月行政院前和平靜坐抗議的「首謀」,被檢方以違反《集會遊行法》起訴,12日首次出庭,重新凸顯現行《集遊法》的荒謬。作為一群關心《集遊法》修法的學生,希望能藉此機會向主管《集遊法》的首長─內政部長江宜樺教授提出一些問題。

江 老師對於《集遊法》的修法態度,平民如我們只能從媒體報導中窺知。在9月29日中央社的報導中:「原本的條文太保守,怎麼改都絕對可說是進步」、「比起不 修法,目前的修法方向絕對是進步,外界可批評進步不夠多,但不能說愈修愈退步,否則乾脆不要修,『我那時真有點動氣了』」、「若要路權就一定要報備,警察 機關才能事前規劃」,對於老師意見的轉述,實在令學生們驚訝。希望江老師能公開說明您、或由您領導的內政部,對於修法意見究竟為何。

台灣應有集遊保障法
報 導中所謂「目前絕對進步的修法方向」,是否指的是去年11月由行政院草擬、今年6月國民黨團修改的《集會遊行法》草案?報導所載的「若要路權就一定要報 備」是否表示江老師認為「強制報備制」是《集遊法》不可改變的原則?如果老師真的支持「強制報備制」,那真的令學生們憂心!該草案仍存在許多問題:
雖 然草案將報備時間從5日前縮減到72小時之前,但不變的是,不論集會人數多寡、有沒有影響交通,只要沒報備就是違法。前年6月,台灣環保聯盟前會長陳椒華 為了抗議NCC(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未提出電磁波評估報告前就濫發WiMax執照、憂心危害大眾健康,獨自一人至NCC前靜坐絕食抗議,因引來 不少群眾前來關心,竟被檢方以違反《集會遊行法》提告,雖隔年高等法院判陳會長無罪,但這一年多來當事人為「違法」所付出的時間精神,誰來賠償?
雖然草案取消地方主管機關與警察的事前解散權,但仍可在現場逕行宣告「行為違法,立即解散」,如果地方行政單位可以逕行解散遊行,弱勢團體們若連在街頭宣傳理念、尋求支持與聲援的空間都被剝奪,那麼沒錢登全版廣告的小老百姓們如何發聲?
雖然草案取消罰金下限與連續處罰,但由於改採行政罰,地方分局可在不經法院審理的情況下,逕行罰鍰20萬元!難道除非有財團或政黨撐腰,否則小老百姓最好別上街頭?
台灣應該有一部「集會遊行保障法」,幫助尋常百姓、社會弱勢發聲,讓這個社會更加公平正義。當權者不該假設人民都想「上街來亂」、處心積慮地把民眾隔離街頭,公共空間的秩序已有諸多法律維持,無須再有一部「集會遊行限制法」,假借秩序之名,行箝制發聲之實。
或 許近幾年曾有大型集會遊行出現零星暴力事件,增添了集會遊行的秩序考量,然而學生們與讀者們都不曾忘記,江老師在2005年紅衫軍時,曾投書題為《龍女 士,您誤解憲政民主了》一文,裡頭寫道:「如果只因為憂慮群眾運動必然具有的非理性性格,以及群眾運動所可能造成的社會不安,就想徹底否定群眾運動在民主 體制中的地位,恐怕會太容易地掉入憲政主義的反面─霍布斯式專制主義─的思維。」老師並強調:「如果我們連這種符合憲政民主精神的群眾運動,都還要像內政 部那樣以曲解法治的歪理來加以恫嚇,或是像龍小姐這樣以誤解民主的說法來加以勸阻,那就真不知道我們想要培養、想要建立的是怎樣的民主政治文化了。」

別以「曲解法治」恫嚇
學生們相信江老師不會「以誤解民主的說法來加以勸阻」,平民們也相信江老師所領導的內政部不會像當初的內政部一樣「以曲解法治的歪理來加以恫嚇」,對於要培養以及建立怎樣的民主政治文化,我們希望江老師能在文章發表的4年後,再一次地公開說清楚,以釐清諸多誤會。

(蘋果日報)
--
太濕熱 一片護墊用整天 紅腫長疹 2至3小時換衛生棉最佳

最 近常下雨加上出太陽,造成環境易悶濕,女性若不提高衛生棉與護墊的更換頻率,易引發護墊疹,護墊疹是念珠菌感染的皮膚病,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收治兩案例,一 片衛生棉及護墊,除了睡覺以外用一整天,結果外陰部到肛門長紅疹,康是美藥師林家弘也說,洗澡時只用清水洗外陰部即可,避免陰道感染風險。

女 性陰部保養要特別注意乾燥通風,不能長期整天穿著牛仔褲等不透氣衣物,且不要一片衛生棉或護墊用一整天,除了會長濕疹外,最嚴重的是會造成原本就存在陰道 附近的念珠菌感染擴散,導致會陰部包括肛門附近都有發膿疹子出現,就是念珠菌皮膚炎。趙昭明醫師說明,大部分女性若有念珠菌感染,會很明顯地在衛生棉或護 墊接觸的部位長出一片紅疹,範圍更可能擴大到肛門、股溝。

先分辨
念珠菌感染不是濕疹
念珠菌感染和皮膚濕疹不同,最大的差別是前者除了紅疹之外,還會在疹子外有一圈白色膿包,後者則不會有白色膿包。

這樣做
2至3小時換一片
康是美藥師林家弘表示,各廠牌衛生棉材質差異不大,最重要的是每2至3小時更換,有些上班族可能半天才換一次,很可能造成感染機率提高。趙昭明醫師更提到,曾收治上班整天直到下班才換的女性病患,把夜用型衛生棉當日用型使用,導致臀部悶濕,使得感染情況更嚴重。

有分泌物就換護墊
有些女生會使用護墊,林家弘藥師提醒,護墊不能用一整天,只要覺得濕濕的或感覺有分泌物流出時,就應該馬上更換護墊,否則便失去保持陰部乾爽舒適的用意。另外,上廁所擦拭的時候,應該由前往後擦,才不會將肛門及排洩物的病菌帶至陰道口,造成陰道發炎、感染。

抵抗力差者易發作
趙昭明醫師特別提醒,糖尿病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人,容易有念珠菌感染的情況發生,因為這些族群的抵抗力可能都比較差,更容易使得病菌感染擴散。此外,月經量大的女性也要小心,因為衛生棉更容易濕掉,長時間包覆著也會影響陰道健康。

提醒你
清水沖洗陰部即可
趙昭明醫師提醒,洗陰部用一般清水即可,不要用沐浴乳或肥皂,以免太過刺激。林家弘藥師解釋,沐浴乳或肥皂屬於中性或鹼性,用在偏弱酸性的陰道,會破壞陰道自我保護的能力。

清潔乳平衡酸鹼值
市面上有很多廠牌的陰部清潔乳,這些產品最大特色是酸鹼值與陰部相近,都是弱酸性,所以不會太刺激。現在更有旅行組包裝方式,但若有任何不適就表示過度清潔或太刺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有異位才用灌洗液
如果是已經有分泌物或異味的人,可先找醫師診斷,並輔以藥妝店都有賣的陰部灌洗液,其中的抑菌成分和藥性成分可讓陰部感染的情況減輕,適合出現症狀的女性使用。如果是沒有症狀的女性,就不需要使用。

專家說
太濕熱也會長濕疹
愈是悶熱潮濕的情況,念珠菌感染的情況就會擴散愈快,而且濕疹也會同時長出,所以女性在生理期的時候,一定要勤換衛生棉。

夜用型不能當日用
夜用衛生棉都比較厚、長、大片,盡量不要拿來當日用衛生棉,更容易因為太少更換而有悶濕情況產生。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