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20902

反旺中壟斷 9千人上街

台灣新聞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行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昨登場,近百個新聞、學生及民間團體,逾9千人走上街 頭,要求旺中媒體集團放棄購併中嘉有線電視系統,也呼籲NCC監督媒體壟斷亂象,創下媒體議題形成公民運動首例。參與學者指出,旺中抹黑學者黃國昌的走路 工報導踩到基本人權紅線,更讓人驚覺媒體壟斷、戕害言論自由的可怕,促成公民上街抗議,因此形成的監督力量不會在遊行後落幕。


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等團體發起的「你好大,我不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昨下午2時從北巿萬華的《中國時報》大樓出發,終點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原本主辦單位預估1500人參加,但最後湧入逾9千人,警方則預估約四、五千人參與。

中時掛布條反嗆群眾
昨 《中時》在22版刊登聲明回應遊行,並質疑《蘋果日報》才是媒體怪獸。《中時》並在遊行隊伍集結前,於時報大樓外牆掛上「蘋果、中時 到底誰可怕?」、「誰好大?誰可怕?旺中案報導 蘋果400則,中時92則,誰是媒體巨獸?」的巨幅紅布條;7月25日爆發走路工事件當天,曾在抗議現場現身的蔡衍明親信、神旺飯店董事劉洪福則在樓頂監 控。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昨痛批,旺中集團根本模糊焦點,遊行訴求是反壟斷,而非兩個媒體集團的戰爭。大三學生陳怡婷說:「掛布條就像是在叫陣,根本不懂得反省!」
遊行總指揮、記協會長陳曉宜等昨在遊行隊伍出發前先向《中時》遞交抗議信,要求蔡衍明放棄中嘉購併案並向全民道歉,由旺中媒體集團公關處長李宜軒接受。

購併案傷害多元言論
遊行群眾下午2時從《中時》出發,隊伍綿延達5公里,行經台北車站前的忠孝西路,數千人一起大喊:「你好大,我不怕」,聲勢浩大,吸引不少民眾加入抗議隊伍,民眾陳進麟說:「看到這麼多人頂著大熱天遊行只為了理想,真的很感動!」
昨有不少媒體人參與遊行,包括上月因走路工事件提出辭呈的《中時》副總編輯何榮幸,前天離職的《中時》記者游婉琪,新頭殼網站董事長蘇正平等。
昨 不少學界及文化界人士現身相挺,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和先生、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一起參與遊行,張錦華批,NCC放任旺中購併案,嚴重傷害台灣多元 言論與媒體生態,學界的監督不會因遊行落幕就結束。林火旺說,他討厭壹傳媒的報紙,因為內容低俗,但低俗至少不違法,所以他更討厭旺中媒體,因為報導已 「違規犯罪」。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昨怒批《中時》:「不知悔改,死不認錯,實在無恥。」
知名導演楊雅喆昨也參加遊行,他說: 「我怕被別人誤會是《中時》跟《蘋果》之間被利用的武器,所以我參加就參加,不想講太多,我就是一個走路工。」另位知名導演王小隸曾在網路上發表「你好 大,我好怕」意見,對旺中抹黑學者黃國昌與走路工有關表達不滿,她說:「蔡老闆錢賺得多少沒關係,我們希望的是新聞能重拾讓社會進步的力量。」

「其他媒體不要竊喜」
作家張鐵志說,這次遊行有個意義,就是當媒體太超過時,公民必須站出來制衡,雖然這次反壟斷主要對象是旺中,但也請其他媒體不要竊喜。
昨天反旺中遊行,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走完全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長女蘇巧慧和夫婿龍男,么女蘇巧純也抱著小孩出席,立委邱議瑩陪過去是《自立晚報》總編輯的高市副市長李永得參加。
中市大甲高中鄭姓學生昨上午搭車北上參加遊行,他說,社會需要多元聲音,媒體壟斷會讓聲音變成單一,不是好事。

十餘人反批「妖魔化」
昨遊行途中,也有10多名網友在路邊高呼口號,認為遊行已民粹妖魔化旺中,綁架NCC及輿論,發起人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生林明正說,現行法令並沒對媒體規模管制,旺中合法申請購併並無不妥。
最後遊行隊伍到NCC大門前,向NCC遞交陳情書,要求主管機關落實監督媒體職責,並修法禁止媒體壟斷,由NCC內容事務處長何吉森代表接受。
目前在美國進行研究的中研院副研究員黃國昌說,昨在台北城,由公民社會展現的力量,令人感動。
針對大遊行,《中時》總編輯張景為說,相關說明已在昨刊登的聲明中說明。
NCC昨晚發新聞稿指出,旺中購併案已審議完畢,目前並無重審空間,但NCC會依據旺中寬頻方面就許可所附各項條件落實情形逐項審核。

名人反媒體壟斷
NCC應監督
.何榮幸.46歲
.已請辭的《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台大新研所兼任教師
希望NCC發揮監督力量,讓媒體都能成為正面的「太陽」,而非「北風」。

要言論自由
.馮光遠.58歲
.《給我報報》創辦人
會有這麼多人上街遊行,就是因為NCC和旺旺中時把台灣人民惹毛了,因為言論自由和大家都有切身關係,現在民眾這麼不滿,我當然要站出來表達不滿。

全民受影響
.李惠仁.41歲
.公民記者、拍攝禽流感《不能戳的秘密》紀錄片導演第一次看到被抗議的媒體竟會掛出一個大布條,還刻意營造是壹傳媒與旺中的對抗。身為記者就該有參與感,更何況這議題與全民都有關,所以走出來和大家上街遊行。

反媒體壟斷遊行資訊
人數:逾9000人
主辦單位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媒體改造學社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
.反媒體怪獸聯盟
參與團體: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勞工陣線、農村陣線、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勵馨基金會等近百個民間社團
遊行訴求:
.要新聞專業.要旺中道歉
.要NCC監督.反媒體壟斷
出席名人:
.中研院研究員瞿海源、電影導演王小棣、電影導演楊雅、作家馮光遠、作家張鐵志、演員吳朋奉、獨立記者李惠仁

街頭學潮 22年來最大 旺中踩到紅線

昨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年輕的學生面孔,有逾40個學生團體自發參與,粗估有4500人,是繼22年前野百合學運號召6000人參加 後,最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學生大隊指揮、成大政治系學生張芷菱表示,因清大學生陳為廷轉載網友截圖,遭旺中集團圍剿,媒體巨獸追殺手無寸鐵的學生,引發學 生共鳴,才讓各校同學下定決心站出來。

昨三大隊遊行隊伍中,第二大隊學生大隊人數最多,約3500人,第一大隊則有約1000名傳播科系 學生。來自全台各大學的40多個社團,包含成大零貳社、長庚庚云社、輔大黑水溝社、北大翻牆社、新竹高中土地社等,加上各校傳播科系學生,及透過網路號召 的個別學生,主辦單位估計超過4000名學生,其中台大新聞所學生約60人,在隊伍中顯得聲勢浩大。

「別再有蔡衍明」
昨遊行活動 前,關心此議題的年輕族群透過網路熱烈討論、臉書串聯,以惡搞旺旺標誌、上傳搞怪舉牌照片表達理念,終致匯集出近萬人上街遊行的高人氣,顯見年輕世代資訊 傳達毫不延遲。台大研究生協會會長林飛帆說,光是「我是學生、我反旺中」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的每則訊息,點閱數幾乎都有20萬人次。
昨遊行過程網友更即時分享現場照片,形容是「大爆場!遊行人數破萬人,遠超過預期!擠爆NCC前廣場、馬路啦!」更期望以「公民的力量」呼籲社會反對媒體巨獸壟斷言論。
40 多名參加反媒體巨獸青年行動營的大專院校及高中學生,前晚就連夜趕製「你好旺、我好幹」、「NCC硬起來」等海報,並許下願望,台大人類學系的陳瑩期望: 「媒體界不要有下一個蔡衍明。」清大社會所新生傅偉哲則期望:「希望下一個20年,我們能夠再相聚,為媒體舉辦一個快樂的遊行。」
曾現身走路工現場的神旺飯店董事劉洪福,昨在時報大樓樓上監控遊行狀況。梁建裕攝

確保更多元聲音
除大學生外,遊行隊伍裡更有穿著北一女制服的高二詹姓女學生,她說,因為認同現場每位學生都跟她一樣,是自發性、有信念的參加遊行,「我希望台灣有更多元的聲音。」她更對陳為廷遭圍剿而心寒、憤怒。
張 芷菱指出,年輕人習慣在網路上自由發言,但陳為廷事件讓年輕族群驚覺,在現實生活中言論空間受到很大壓迫,媒體若遭壟斷,後果不堪設想。陳為廷則說:「我 以身為台灣公民社會的一員為傲。」他希望這股反壟斷浪潮開學後能持續延燒,「反旺中的決心,除非旺中集團放棄購併中嘉有線電視系統,否則不會罷休。」

學者:動員驚人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網路文化研究專家吳齊殷說,網路世代能透過臉書等社群連結,在極短時間把在各世界角落的人團結在一起,當認同彼此想法,就會有如此驚人的動員力量。

何榮幸 游婉琪 挺身上街 遊行者:走路工報導太過分 道歉太廉價

昨有不少媒體人響應遊行901大遊行,挺身爭取媒體專業自主環境與言論自由。因不滿《中國時報》在走路工事件中, 抹黑學者黃國昌是幕後黑手新聞處理方式而辭職的《中時》副總編輯何榮幸、記者游婉琪強調,這是捍衛記者工作權的一場遊行,期待NCC能發揮監督力量。

除何榮幸、游婉琪、蔡其達、黃哲斌等前中時成員外,知名媒體人楊憲宏、吳國棟等曾任職《中時》的新聞從業者,與胡元輝等30多名前自立報系記者,及《天下雜誌》、《自由時報》等現任記者參加遊行。

「革命尚未成功」
而壹電視聯席總裁陳裕鑫、《蘋果日報》總主筆卜大中昨也參與遊行。
游婉琪說,若記者不關心自己權益,怎麼寫出關懷社會的報導,有不少《中時》記者想參與遊行,卻被同事勸退,「體制內改革的一群也很辛苦」。
新頭殼網站董事長蘇正平昨以前自立人身分到場。他說,18年前自立人上街頭捍衛新聞自主,18年後對抗的是媒體巨獸,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也曾是自立人的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說,旺中對走路工事件的報導,凸顯編輯室內部已出現問題。

資本家壓迫媒體
楊憲宏說,以前的《中時》是文人辦報,現在的《中時》是「文盲」辦報,對走路工的報導實在太過分,道歉太廉價,《中時》應有人為此下台。
壹電視聯席總裁陳裕鑫說,同為新聞界的一份子,應參與遊行,不只是關心壹電視頻道上不上架的問題,他更在乎台灣的言論自由。《蘋果日報》總主筆卜大中說,以前是國家壓迫媒體,現在是資本家壓迫媒體,「媒體壟斷是很可怕的事」。

旺中購併案事件簿
2010/12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擁有51%股權的旺中寬頻,買下中嘉網路公司與雙子星有線電視系統,交易金額逾762億元;購併後擁有118萬收視戶、12個代理及自有頻道。旺中向公平會申請,並送NCC審查
2012/02
.蔡衍明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的親中言論引發外界批評,NCC要求旺中寬頻說明有關維護媒體專業自主部分
2012/04
.立委葉宜津在立院交通委員會質疑旺中出席代表趙育培未獲授權,趙退席抗議。葉之後持續遭旺中旗下的中天、中視頻道攻擊
2012/07/25
.黃國昌等多名學者上午到NCC陳情,籲NCC駁回購併案。之後另有遭疑領取「走路工」的學生抗議團體出現
.NCC有條件通過旺中購併案,蔡衍明須切割中天新聞台,以及變更中視新聞台營運計劃書等,購併案才能生效
2012/07/26
.蔡衍明向中天員工表示不賣中天
2012/07/27
.《中時》指控黃國昌疑似動員學生,僱用「走路工」
2012/07/28
.網友陳為廷在網上貼出學生反旺中遊行,點出《時報周刊》副總編輯林朝鑫出現在學生隊伍中,譏林一人分飾兩角
2012/07/29
.林朝鑫揚言對陳為廷提告
2012/07/31
.700多名學生至中天電視抗議媒體抹黑反對者
2012/08/03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決定9月1日發起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2012/09/01
.9000多人上街參與大遊行

蘋果 中時 到底誰可怕

面對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旺中昨在時報大樓懸掛「蘋果、中時 到底誰可怕?」布條,《蘋果》總編輯馬維敏回應,《蘋果》這些年的確曾犯了許多許多的錯誤,例如最近有關走路工事件的涉己新聞,就有學者批評《蘋果》在比例原則上有該檢討之處。

馬維敏還表示,趁此機會,《蘋果》願向社會大眾以及旺中集團同業致歉,今後也會虛心繼續接受社會檢驗,使「媒體是社會公器」,不是口號,而是所有媒體認真實踐的理念,《蘋果》願與所有媒體攜手,為得來不易的台灣新聞自由及言論多元共同努力。
馬維敏也希望《蘋果》同仁用心思考昨天遊行民眾的訴求,努力捍衛編採獨立,要有堅持挑戰權威的勇氣。

旺中集團媒體版圖
★有線電視系統台
11家,包括基隆市吉隆、台北市長德、台北市麗冠、台北市萬象、新北市新視波、新北市家和、桃園縣北健、台南市三冠王、高雄市港都、高雄市慶聯和台南市雙子星
★代理及自有頻道
12個,包括GTV綜合台、GTV娛樂K台、GTV戲劇台、第一台、TVBS、TVBS-N、歡樂台和Discovery、中天新聞台、中天綜合台、中天娛樂台和中視(主頻道、中視新聞台、中視綜藝台)
★平面媒體
《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旺報》、《時報周刊》
★網路媒體
中時電子報

(蘋果日報)
--
901反媒體壟斷遊行 寫下歷史新頁

1500人上街頭 提出四大訴求

反 媒體壟斷、抗議旺中集團在走路工事件抹黑學者黃國昌,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等近百個民間團體發動「你好大、我好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預估有超過 1500人今天下午將走上街頭。這場新聞界歷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提出四大訴求:要新聞專業、要旺中道歉、要NCC監督、反媒體壟斷。今天遊行隊伍出發 前將先到中國時報遞交抗議書,抵達終點站NCC後也會送陳情書。

今天旺旺中時報系則在旗下媒體刊登全版廣告提出聲明,質疑「誰好大?誰可 怕?」反指蘋果日報今年以來對反旺中案的報導達400則,中國時報報導旺中案92則,反問到底是誰在公器私用?誰才是媒體怪獸?並澄清中時對黃國昌事件的 處理是強烈質疑但從未製造假新聞,中時將持續調查幕後操縱者。五大點聲明,率先對今天的遊行訴求提出了回應。

學界、傳播界、藝文界聲援

這 場新聞界罕見的大規模遊行,獲得學界、傳播界、學生、藝文團體等聲援,多名位藝文界、學界知名人士響應,包含電影導演王小棣、中研院研究員瞿海源將出席, 歌手張懸也多次呼籲民眾一起上街頭。作家馮光遠更聲稱將在現場發送500份走路工,藉此諷刺旺中集團操作假新聞的手法太拙劣。

遊行團體今日下午2點將從中國時報大樓出發,一路行經艋舺大道、中華路等路段,在新光三越站前店時做停留,估計6點左右抵達位於仁愛路上的NCC遞交陳情書,呼籲NCC速訂跨媒體壟斷法,群眾也將於現場齊唱《反壟斷之歌》。

傳播科系學生不缺席

為了抗議旺中集團抹黑學者,包括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等多個團體下午舉辦「901反媒體壟斷遊行」,主辦單位預估,至少有500名來自全國各地傳播科系學生下午高舉「我反旺中」標語,至中國時報大樓前抗議媒體巨獸不公。

儘管充滿的理想性,但大部分參與的抗議學生還是以個別身份參加,並未強調學校及科系,就是擔心自己或學弟學妹未來求職時受到牽累,找不到工作。

台大研究生學會會長、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發起人林飛帆表示,截至中午已經接到五、六百名傳播科系學生報名,要表達年輕學子捍衛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決心。甚 至有些來自高雄、台南的學生,一早就搭車北上。因為沒錢搭高鐵,學生只能搭客運或火車,大家相約在中國時報位於萬華的總部前見面。

(聯合晚報)
--
反媒體壟斷 近萬人上街抗議旺中

民眾怒吼:你好大 我不怕!

「你好大,我不怕!」、「NCC、要監督」,昨天近萬民眾在記者節走上街頭,參與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對戕害新聞自由的媒體霸權及主管機關NCC對跨媒體行為無力管制,發出強烈怒吼。

昨天中午台北市氣溫高達三十四度,但是豔陽並沒有嚇退參與者,各行各業人士一波波走入遊行集結地,鄰近中國時報大樓的萬華車站也走出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其中不少是南部各大學學生專程搭車北上。主辦單位事先預估一千五百人參與,沒想到最後湧入近萬人。

各行各業都來 學生有3千人

遊 行總指揮陳曉宜遊行後評估,近萬名參與者中,約七百人是現職媒體工作者,三千人是學生,其他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公民團體。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不只 老社運面孔,老中青、各行業閱聽眾都深怕媒體壟斷而上街。前中時人楊憲宏亦驚喜說:「看到非常多年輕人,原來台灣社會對自由渴望的基因會遺傳!」

活動開始由清大學生陳為廷、台大研究生學會會長林飛帆、作家張娟芬演講,之後陳曉宜向中國時報遞交抗議書,要求中時處理新聞要秉持專業,並要求蔡衍明放棄購買中嘉集團,並向國人道歉。

中 時則在報社大樓掛起巨幅布條反譏「誰好大?誰可怕?」要求各界公平檢視競爭對手蘋果日報。看到中時大樓掛的標語,文化大學新聞系學生王世傑表示:「我們都 很清楚,中時跟壹傳媒兩邊都一樣爛,但今天是抗議媒體壟斷,壹傳媒至少沒有壟斷疑慮。」學生吳家豪說:「中時用這種方式反嗆遊行的人,處理態度很差。」不 過,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生林明正則批評遊行者太過於民粹。

中時反嗆 誰好大?誰可怕?

中國時報昨天並登出全版廣告,強調反旺中案相關報導,蘋果日報四百則,中國時報九十二則,是誰在公器私用?誰才是媒體怪獸?蘋果日報編輯部稍後亦發聲明回應表示,有學者批評蘋果有關走路工事件的涉己新聞,在比例原則上有該檢討之處,蘋果願向社會以及旺中集團致歉。

兩 點半遊行正式展開,隊伍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浩大,罹癌療養中的立委邱議瑩也抱病參加,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並未出席,他的長女蘇巧慧說:「反媒體壟斷這麼重要 的事,不該只是坐在電腦前按『讚』吧!」紀錄片導演陳育青帶一歲十個月大的女兒江樂上街,江樂騎的三輪車上寫著:「旺中不反省,小孩討厭你!」

隊伍綿延一公里 籲監督旺中

下 午四點半遊行隊伍到達NCC,學者張錦華、林麗雲、管中祥輪流上台發言,要求NCC加強對於旺中集團監督,並健全反壟斷傳播法令。NCC派出內容事務處長 何吉森接受陳情書,並在晚間發表聲明強調,會監督旺中集團是否落實三停止條件、二十五項附款要求,但也重申本案已審畢,NCC並已做成行政處分,不會重 審。

反旺中大遊行 網路效應打敗媒體寒蟬

手機串連臉書 新媒體發威

「請參與遊行的朋友盡量用手機將畫 面傳上網路,突破媒體及有線電視系統台『寒蟬效應』!」記協的呼籲果然發揮效果,昨天遊行來了近萬人,網路上更掀轉載熱潮,有網友看到萬人遊行的照片說: 「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時代過去了!」有人看到中時大樓竟掛標語對抗,對中時說:「你好笨,我好恨!」

這場遊行的艱難在於各電視新聞台出現寒蟬效應,不敢多做報導。少了電視台的即時傳播力量,最後卻還能吸引近萬人上街,人民透過網路動員的能量,挑戰了傳統媒體「閉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的盲點,讓網友盛讚:「看起來人民是有感的。」

透過網路 響應力更廣更驚人

清大哲學所學生任向前表示,電子媒體對旺中案的報導不多,他會利用臉書和網路與同學朋友討論旺中案,已成了必要的社群交際,很多人都在臉書的推介下,讀到中時離職記者的文章,看完後分享到臉書塗鴉牆,口耳相傳,讓更多人直接讀到「媒體人對這起媒體事件的第一手看法」。

「顯然,網路效應打敗了寒蟬效應!」記協會長陳曉宜表示,這段時間各大電子媒體新聞台極少討論旺中案議題,遊行的民眾利用智慧型手機,將現場遊行畫面傳上網路,熱力持續發燒,效用更大。

萬人遊行 為社運史再寫紀錄

「這一場萬人大遊行,絕對是台灣社會運動及媒體改革運動的歷史時刻。」十八年前曾經歷爭取編輯自主權的資深媒體人呂宗熹指出,當年,才近五百人上街,這次卻能吸引近萬人上街,讓人目擊了一場公民社會的新運動模式的誕生。他說:「中時蔡老闆,你看到各界反彈的聲浪了嗎?」

網 路效應,在前中國時報記者游婉琪身上格外鮮明。她的旺中案報導遭中國時報長官擅改並逕行掛名,且遭網友人肉搜索指責,讓她決定離職;前天她在部落格中,公 布走路工事件後的十篇日誌,交代原委,許多人都表示,讀到游的文章,更加理解事件過程,因此「怎麼可以不上街『挺』一下?」

游婉琪指出,這波反旺中運動裡,許多媒體人對大環境感到失望,但臉書卻也成為相互取暖的平台,有人聲援,有人打氣,許多公民記者和學生更透過網路串連,新媒體展現了驚人的力量。

他們離開中時…不想在人生中留下遺憾

昨天反旺中、反媒體壟斷遊行,出現手持「我們都是錢衷時」牌子的「前中時人」隊伍。曾任中時副總的馮光遠發放印製「走路工」字樣的「給我報報」,反諷旺中媒體以捏造、自導自演,轟炸式報導反旺中學者黃國昌發放走路工的假事件,是下三濫作為!

「前中時人」隊伍,包括前時報周刊總編輯吳國棟,前中時副總主筆卜大中、前主筆朱立熙、前人間副刊主編金恒煒、前開卷版記者張娟芬、前記者何博文、紀惠容、黃哲斌,剛辭去副總的何榮幸,在黃國昌事件中、特稿遭高層扭曲捏造而離職的記者游婉琪等。

游婉琪說,她只是個平凡記者,「換做其他多數記者,相信也會這麼做,只是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她強調:「我做的所有事,只是不想在人生中留下遺憾!」

帶五歲女兒遊行的何榮幸說,期待NCC善盡職責,堅持讓台灣媒體成為台灣社會的太陽,而不是北風,也期許台灣社會給在所有媒體內堅持理想、明辨是非、認真敬業、努力不懈的新聞工作者,更多支持與鼓勵。

要這份美好持續下去…必須繼續反抗

久 違的前中時人相互取暖、打氣,對中時仍有很深情感的張娟芬感性呼籲:「回憶當年美好的時代,是因為我們反抗了,若要這份美好持續下去,我們必須繼續反 抗!」紀惠容說,看到一個報老闆,可以把一個媒體集團言論壟斷成這樣,內心非常感慨,曾以中時為榮的她,現在都不敢講這句話。

曾在中晚創刊時寫第一篇社論的楊憲宏強調,報紙是文人對追求自由意識的志業,共同凝聚的深刻理想,希望蔡衍明先體會做一個「文人」,再去辦報,別搞成是「文盲」在辦報!

何博文感嘆,以前急急忙忙跑回去發稿的地方,現在竟要去對它發出抗議,只有遺憾和難過。

金恒煒批評,做生意的人竟把媒體當牟利工具,公器私用打擊異己,「蔡衍明說,他辦了媒體很不快樂,那請他快點放棄,讓大家都快樂,別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了!」

真理號召 年輕學子站出來

九一記者節,一場由媒體記者、媒改學者及學生為主,共同完成的萬人大遊行,熱情又平和。許多對媒體環境失望離開的媒體人出現街頭,相互打氣鼓勵,處處可見讓人感動畫面。

這場由「街頭運動素人」發起的遊行,以長期隱身在研究室的學者為主。他們不懂群眾,也不知道該如何動員。他們站在宣傳車上演講,不見誇張的肢體語言,甚至還要拿稿子照念,卻一字一句念出了台灣媒體傳播發展最大的隱憂。

學者們把相信的真理轉化為使命感,苦口婆心四處宣揚。終於,滴水穿石,昨天這個街頭教室,冒出近萬名學生,寫下台灣傳播史上重要一頁。

學生更是可愛,這段時間在網路上不斷串連,約定一起遊行,用智慧型手機將活動上網傳閱,成為大遊行新聞現場最有活力的公民記者。

政治人物及團體也值得按讚,昨天一開始有多個政治人物派出宣傳車隨行,但在主辦單位勸說下,並未試圖影響整場遊行的主軸,展現自制力。

誰 說學者是蛋頭?誰說學生是草莓?誰說政治人物都不懂節制?昨天如果參與整場遊行,肯定對於學者、學生及政治人物都會有新的評價,群眾壓力也迫使主管機關 NCC立即回應遊行訴求。雖說回應略嫌官樣文章,但是憤怒民意,相信往後應能監督NCC相關決策。台灣低迷已久的媒體環境之中,讓人看到了一線曙光。

(自由時報)
--
資方喊外勞鬆綁「恐挫本勞薪資」 拉台商回流 經建會:再研究

行 政院昨舉行「勞資關係及人力資源」財經議題研商會議,與會工商團體多強力要求政府提高外勞聘僱比率,藉此吸引台商回流,增加就業機會。但勞委會說,若因此 增加的本勞工作機會不優,甚至拉低本勞薪資水準,就須審慎思考。經建會則說,會繼續和相關部會研究,一個月內把政策細節定案。

盼聘僱增至4成
目 前我國開放聘僱外勞比率分為5級,最高為35%,即每僱用100名本勞,可聘僱35名外勞,但能聘僱外勞的行業僅限三K(骯髒、辛苦、危險)製造業,且每 聘僱一名外勞,僱主必須每月繳納2000元到2400元不等的就業安定費。工商團體及經建會希望能對回台台商開放外勞聘僱比率到40%,且對於增額聘僱外 勞的就業安定費仍維持現制。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說,台商現在思考要繼續往大陸西部邁進、遷到東南亞還是回來台灣?政府應拿出更積極的策略吸引台商回來。若增加外勞聘僱比率,就業安定費也調高,「對台商來說根本不算優惠。」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也說,政府希望有更多台商回來投資,但台商說招不到工人;增加外勞聘僱比率其實可增加本國人就業機會,就算開放到40%,也還有另外60%工作機會是給本勞,「如果台商沒回來投資設廠,本國人連另外60%就業機會都沒有!」
但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問題在於我們要向下沉淪還是向上提升?」回流台商能不能創造好的就業機會?如果因此增加的就業機會反而造成本國勞工薪資、勞動 條件低落,就須審慎思考。潘說,美、韓吸引本土資本回流,都是提供租稅優惠,「各國都沒有提高外勞聘僱比率優惠」。勞方代表、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陳杰也說, 支持台商返鄉,但資方若將提高外勞聘僱比率作為唯一訴求,勞工堅持反對。

須在兩年內回台
經建會副主委吳明機說,吸引台商回流的優惠有特定性,兩年內回來的台商才能享有;台商回流要買設備、找土地,要增加非常多投資,若沒提供足夠勞動力,什麼事情都無法做。

提高外勞配額 勞資交鋒
★資方主張
提高外勞配額吸引台商回流,也能增加本勞就業機會,世界各國都在吸引本土資本回流,台灣不能落後。
★經建會主張
台商回流需要人力,且僅限前兩年回流台商才有這種優惠;台灣外勞比率佔全體勞動人口還不到4%,比率算低。
★勞方主張
支持台商返鄉,但資方若訴求要因此提高外勞聘僱比率,則堅持反對。
★勞委會主張
吸引回來的台商,提供給本勞的工作機會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是較差工作機會,甚至拉低本勞勞動條件,就須慎重考慮。其他各國吸引回流多是提供租稅優惠,沒有提供外勞聘僱比率優惠。

勞團轟「鬆綁外勞 不顧失業」

行政院昨召開財經研商會議,院外也聚集約百名勞團與歇業工廠員工抗議,他們大喊反對政府外勞鬆綁政策,並呼籲政府盡速解決榮電、華隆及關廠貸款爭議案。由於勞方一度要強派代表進入場內旁聽開會,因此與駐守在外的警方爆發推擠衝突,勞團最後揚言日後會再來抗議。

與警方爆發推擠
全 國工人關廠連線、華隆工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桃園縣產業總工會昨到政院外抗議,近百名警力在場維持秩序。勞團先表演行動劇,將失業率4.13%的牌子踩 在地上,批行政院長陳冲只討好僱主鬆綁外勞,不顧勞工失業。期間勞團認為財經會議勞資代表比率失衡,擬推派12名代表進去旁聽,被警方阻擋爆發推擠。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祕書王琳琇怒批,當關廠勞工權益受漠視時,陳冲竟提出「外勞與基本薪資脫鉤」與「增加外勞人力」討好僱主。「堅決反對使用廉價勞動力解決缺工問題!」也期盼政府盡快修改《勞基法》,將舊制退休金、資遣費納入墊償,落實「代位求償」。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說,修《勞基法》由政府基金先給勞工退休金方案,有變相鼓勵老闆惡性倒閉的可能,需再考量。

指標全掉 金融海嘯後最慘

台灣的經濟有多慘?根據官方的統計數據,包括景氣對策燈號、出口、經濟成長率、痛苦指數等都已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最慘」紀錄。學者指出,若政府再無法端出有效政策,這波經濟衰退,很可能將刷新金融海嘯時期的諸多紀錄,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景氣已連9藍燈
根 據經建會的統計,從去年10月起,景氣對策燈號已經連亮9顆藍燈,打平金融海嘯紀錄,為史上第二慘,追究原因主要來自於出口衰退。但國際景氣展望依舊不 佳,終端市場消失下,重度依賴電子業的出口仍無起色,周五即將公布的8月出口統計很可能「連6衰」,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紀錄。
主計處今年初樂觀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4.19%,與去年4.58%相去不遠,但隨出口表現每況愈下,8度下修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到目前連年初預估值一半都不到的1.66%,不僅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紀錄,還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台灣因為產業結構偏向代工,在景氣差的時候,終端市場消失,表現就容易偏弱,過去發展的兩兆雙星如面板甚至無以為繼,「即使取得日本技術,也只能多苟延殘喘一陣子。」

應助產業取專利
殷乃平建議政府要端出有實質效果的政策,如協助取得專利權,或精進生產技術。甚至由政府成立基金,專職協助企業到海外購併取得技術及人才,來調整產業結構。

台灣近期經濟指標
★景氣燈號連9個月藍燈
.史上第2慘
★出口連5個月衰退
.金融海嘯以來最慘
★經濟成長率1.66%
.面臨保1,金融海嘯以來最慘,四小龍之末
★失業率4.31%
.創11個月來新高
★痛苦指數(失業率+通膨)6.77
.創2年4個月來新高
註:資料統計至7月

(蘋果日報)
--
開車免持講手機 危險如酒駕 分心易急踩煞車 學者籲速立法

開 車時使用免持聽筒功能講手機,肇事風險竟直逼酒駕。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若駕駛中與人用免持聽筒手機通話,當內容較複雜,例如須計算數字等,將誘發危險駕駛 行為、如急踩煞車等,與酒測值達每公升0.5毫克的酒駕者一樣危險。學者呼籲,政府應正視此結果,立法限制駕車中用免持聽筒手機;交通部稱,會參考此研 究。

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駕駛酒測值每公升逾0.25毫克即觸法;若逾0.55毫克,還可依《刑法》公共危險罪送辦。至於開車時使用手機,《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僅限制駕駛中不得用手持行動電話,用免持聽筒手機通話未違法。

複雜對話影響反應
上 述研究是由雲林科技大學駕駛行為模擬實驗室進行,點出駕車時用免持聽筒手機仍具危險性,參與研究的柳永青教授說,研究共募集24人參加,酒駕組佔8人,駕 駛前先給他們喝酒精濃度40%的伏特加,每人在不同日期喝到酒測值為0.25、0.4、0.5毫克後,再進實驗室內駕駛艙模擬開車;免持聽筒手機組有16 人,分別在模擬駕駛過程中用手機閒聊,或進行較複雜對話,記錄其反應差異。

如酒測值0.5毫克者
結果顯示,當路況不佳,手機組若 談到須計算數字話題或須動腦回想事物,不論煞車或加速都會變成急踩、急放,與酒測值0.5毫克者表現一樣糟。柳永青解釋說,急踩、急放煞車或油門,易造成 後車追撞,此研究可看出駕駛中以免持聽筒手機通話仍具危險性,應立法限制駕車中用免持聽筒手機。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說,當人喝酒酒測值0.5毫克時,說話、思考、動作會變慢,提醒民眾開車最好不使用手機,急需通話時應停車再講。

「以後不敢這樣了」
交通部路政司司長陳彥伯說,各界可再討論立法限制駕駛使用免持聽筒手機的可行性。40歲上班族詹仲華說,開車中偶爾會用免持聽筒手機談話,確實可能分心,「以後不敢這樣談事情了」。

開車使用免持聽筒手機注意事項
◎駕駛時應全神貫注,能不通話最好
◎即使是閒聊,也要避免情緒過於激動、亢奮,以免影響對異常路況的反應能力
◎當談話內容需要回憶、運算、下決定等,應先停車再通話
◎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若路況不佳,通話內容又較為複雜,對路況的反應力幾與酒測值每公升0.5毫克者一樣差,提醒民眾注意

(蘋果日報)
--
割包皮過多 「能屈不能伸」

Q 我在勃起時,龜頭仍不能露出,若做割包皮手術,術後是否有繫帶過短、陰莖無法伸長問題?
A 男性陰莖勃起時,若包皮無法退至龜頭下緣冠狀溝時,即為包莖,應進行包皮環切手術,若割包皮後出現繫帶過短、陰莖無法伸長時,代表手術失敗,建議割包皮前應到泌尿科就醫,由醫師評估應切除長度,避免手術切除過多包皮,致術後繫帶過短、陰莖勃起時無法伸直。

過長易致龜頭發炎
男性包莖、包皮過長,易於性行為時,讓女性陰道內分泌物殘留在包皮內,增加包皮與龜頭發炎機會,再與女伴發生性行為,也會增加女伴陰道發炎的機會,因此,建議包皮過長的男性,最好進行包皮環切手術。

(蘋果日報)
--
反洗腦 4萬港人上街怒吼 冒雨辦嘉年華 家長嗆「把孩子送出國」

為抗議香港政府欲加強中國認同教育所開設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4萬名香港民眾昨走上街頭,參與「反國教」嘉年華與晚會,表達不滿。而原定絕食72小時以抗議的3名學生,則因身體不適,提前結束絕食,抗爭團體「學民思潮」表示,若訴求未得當局正面回應,將提高抗爭行動。

這場抗爭活動由昨下午2時舉行的「反國教嘉年華」拉開序幕。儘管下暴雨,仍有上千名家長帶著孩子參與活動。

歌手獨立樂團聲援
活動至傍晚5時許進入高潮,上萬人湧入港府總部前的添馬公園,或坐或站,呼籲港府撤回「國教」。包括香港歌手黃家強與多個獨立樂團、以及大學學者等陸續上台唱歌或發言表達訴求,更有家長表示,若政府拒絕撤回,將展開進一步抗爭。
與會人數隨著時間不斷增加,原定晚間8時半結束的時程也順延,不少民眾佇立在香港立法會及政府總部外,透過大銀幕看晚會直播,反映出民意強烈地反對。而港府教育局昨再稱各級學校並非一定得在本學年實行不可,但強力推動國教的立場仍未鬆動。

學生提前結束絕食
從上周四起發起「佔領港府」行動,「學民思潮」其中3名絕食抗議學生,因身體情況惡化,提早於今凌晨提早結束絕食,但將有人接力方式繼續,有家長表示,既心痛學生絕食抗議,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洗腦」,若國教最終仍實施,將考慮把孩子送往海外或就讀國際學校。

(蘋果日報)
--
視死如歸 阿姆斯壯登月留一手 簽名明信片有如買保險

首位登陸月球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上月25日去世,享壽82歲,前天在他家鄉俄亥俄州舉行告別式,包括阿波羅11號的隊友柯林斯與艾德林及多名同事都出席追悼會,全美也降半旗致哀。

若出事可拍賣
阿姆斯壯1969年7月20日踏上月球表面,為人類寫下太空發展史新頁。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揭露昔日一段小插曲,當時他年薪僅1.7萬美元,如要為登月買保險,需要3倍保費,價值相當於現在的900萬元台幣,他根本就買不起。
阿姆斯壯想出權宜之計,他在太空圖案明信片上簽名,並請郵局先蓋上7月16日(阿波羅太空船發射日期)與20日(登陸月球日)的郵戳,包裝後寄給朋友保管,他心想如果無法生還,簽名還可高價賣出,供妻兒安家。
所幸任務成功,之後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太空人都仿效他的做法,此舉被稱為「阿波羅保險」。

(蘋果日報)
--
你好大我不怕 9千人遊行反媒體壟斷

近 九千名聲援學生及學界、媒體界及藝文界等民眾,在昨天九一記者節,為「反媒體壟斷」走上街頭。隊伍在中國時報大樓集結,沿途發出「你好大、我不怕」的聲 浪,隊伍走了六公里,最後抵達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遞交陳情書,要求修法制定反跨媒體壟斷法,還給媒體真正的第四權。

七月下旬, 旺中併購案引發各界對媒體壟斷的擔憂,隨旺中集團旗下媒體對「走路工」與學者黃國昌事件大篇幅報導,近百個民間團體昨天發起「九○一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下午二時不到,位於艋舺大道的中國時報大樓前擠滿人潮,頂著烈陽,公民團體拉著「反媒體巨獸」布條,學生舉著「蔡董退位、媒體無罪」等標語,連狗狗身上都 掛著「我要汪汪、不要旺旺」牌子響應。

遊行總指揮、記協會長陳曉宜及學者管中祥,在遊行出發前遞交「抗議書」,旺中媒體公關處長李宜軒(中視前主播李玲)代表旺中集團接下。

台 大新研所教授張錦華、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作家馮光遠及人權作家張娟芬,都站上宣傳車上發言。二時一到,隊伍兵分三隊出發,電影導演王小棣、第一波辭職 的前中時記者游婉琪等人,都隱身在遊行隊伍當中,還有多位國外教授。許多大學生頭綁黃絲帶、沿途呼口號,隊伍步行約三小時後,抵達NCC,由傳播內容處長 何吉森代表接下陳情書。

陳曉宜表示,旺中併購案最可怕的是,一旦它掌握全台三分之一以上的收視戶,壟斷系統平台的後果,就是讓全台有線電視台不敢得罪旺旺,讓台灣電視台只剩下一種聲音。

遊行發言人管中祥說,十八年前自立報系為爭取新聞自主,員工發起「搶救自立」為新聞自主而走大遊行,當時有五百人參與;昨天有九千人站出來,人數比十八年前多了十八倍,代表全台人民反媒體壟斷、要新聞自由、要專業聲音,也創下媒體議題成公民運動首例的遊行。

中時掛紅布條反嗆 「誰是媒體怪獸」

反旺中遊行昨從中國時報出發,中時在自家大樓掛起三面紅布條,寫著「誰好大?誰可怕?」「旺中案報導,蘋果四百則,中時九十二則」,質疑「誰是媒體怪獸?」反嗆意味濃。

看到中時大樓高掛的紅布條,台大新研所教授張錦華說「這很可笑」,中時居然用新聞「量」來衡量媒體是否壟斷?其實不少媒體在此事件中刻意「噤聲」,報導量變少。

張錦華表示,政府不保障「言論多元」、「思想的公平競爭」,反讓資本家用金錢壟斷媒體權,對人民的權益與價值觀造成巨大傷害。

「有很多家新聞台因害怕得罪旺中而消音。」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說,旺中擁有報紙、頻道及雜誌等,橫跨所有媒體,昨反倒掛出布條,指責別人(蘋果)比較大,顯示中時還不知道他們錯在哪裡、不知反省。

中時媒體集團昨天也在中國時報上刊登全版聲明,指蘋果日報對旺中案的報導比中時多,「到底是誰在公器私用?誰在惡意抹黑?」

中時聲明指出,對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國昌「有質疑、沒做假」,並認為「反旺中」幕後有黑手。聲明文章最後請台灣人民用公平標準檢視壹傳媒、中時兩集團。中時總編輯張景為昨天晚上以繁忙為由,未回應記協訴求。

諷旺中 馮光遠遊行中示範發走路工

透過網路動員,昨天有許多大學生、年輕人參加反旺中大遊行。筆名「錢衷時」的作家馮光遠也到場聲援,與友人發放自製的「走路工」漫畫傳單,嘲諷意味十足。

馮光遠說,旺中炒作出的走路工事件,「破綻太多、手法粗糙,」他昨天特別在遊行隊伍中,「示範一下如何發放走路工,」諷刺報導不公。

馮光遠向中時總編輯張景為喊話,如果中時能用報紙全版「修理」黃國昌,也應該有同樣的道德勇氣查出真相,「讓我們知道誰是走路工的幕後黑手。」

許多遊行者發揮創意裝扮自己,或自製布條標語。台灣人權促進會陳小姐就穿上兔子裝遊行,舉著「奠旺終」的奠儀。她說,兔子裝概念來自「兔」字上加寶蓋頭就成「冤」,旺中壟斷媒體,多元聲音消失了,民眾聲音統統被「冤」了。

待業中的資訊工程師陳子文說,昨天是他卅歲生日,在這天走上街頭別具意義。從事法律工作的翁先生拿著相機與中國時報大樓自拍,並上傳臉書,KUSO標記「這是台灣新地標」。

學者籲NCC 制定「反媒體壟斷法」

參加反旺中遊行學者、新聞系學生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制定「反媒體壟斷法」。NCC發言人魏學文回應,NCC同意現行法規中對「跨媒體併購」規範確不足,但究竟要制訂「反媒體壟斷法」或增修廣電三法中,將再和行政院討論,並徵詢立法院意見。

「媒體越大、民主越小!」台大新研所教授張錦華表示,媒體集團越大就可能越蠻橫、缺乏多元,甚至演變成「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呼籲NCC一定要盡快修法,捍衛新聞自由,不要讓媒體成為財團、黨政軍的白手套。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認為,NCC一定要立法才有監督依據,旺中如此囂張,就是因為NCC太懦弱,「不要逼人民再上一次街頭!」

「學新聞的,不挺身而出,太丟臉了。」世新新研所魏姓學生表示,NCC遲未立法,還默許旺中併購其他媒體,要為媒體壟斷負最大責任。

NCC昨晚指出,公平交易法、有線廣播電視法雖然包含「反壟斷」相關條文,但對於「跨媒體併購」規範確實還不足;NCC願傾聽各方意見,整併入現在立院審議的廣電三法修正案。

NCC重申,旺中案已經審畢,並作成行政處分,目前沒有重審空間;旺中集團完成三項附款條件並經NCC認可後,許可就生效。

(聯合報)
--
美研究發現爸媽多運動 孩子活動力增強

父母運動量,與孩子的活動力息息相關。美國研究發現,運動量較多的父母,孩子活動力也會增強。

美國猶太健康醫院主持一項協助七到十四歲過重學生體重控制計畫,結果今年七月刊登於美國「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此計畫共八十三個家庭參與,鼓勵父親或母親,和孩子每天各走路超過兩千步,並且以計步器追蹤。

結果發現,父母每天走超過兩千步的孩子,與雙親未超過兩千步的孩子相比,多了近兩倍運動量,且在周末影響更明顯。

研究證實,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

新竹教育大學體育系教授林貴福的研究發現,中等強度運動,有助產生愉悅情緒。他說,中等強度運動定義因人而異;以運動時,與他人對話會有點喘,無法講完整句話來判斷。

運動產生好心情,也是減緩親子間緊張關係的好時機。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常以運動當作親子關係潤滑劑。

他說,會利用空閒的傍晚,和孩子一起慢跑或游泳,共同設定一個運動目標,甚至鼓勵孩子超越父母。他也會趁運動時,與孩子談天、溝通,讓親子關係更緊密。

林貴福表示,親子可一起的運動很多,如到戶外登山,訓練心肺功能和肌耐力;爬山持續五分鐘以上,就算是有氧訓練,建議可持續超過四十分鐘。另外,游泳、慢跑、騎自行車、擲飛盤,也都是林貴福推薦適合親子的運動。

董氏基金會表示,家長平常忙碌,假日不妨和孩子一同運動,增加親子情誼。

(聯合報)
--
蘋果在美加告三星 旗艦機Galaxy S3侵權

蘋果公司控告三星侵權的官司日前獲美國法院裁定勝訴後,8月31日乘勝追擊,修改另一樁官司的訴狀,請求法院判決三星其他4款產品也侵權,包括三星目前的旗艦機種Galaxy S III在內。

蘋果已將呈交給北加州聯邦地方法院的訴狀予以修改,把2種版本Galaxy S III和Galaxy Note,也加到控告三星侵權產品清單內,使蘋果控告三星的產品數量增至21款。

不過,這樁官司和之前蘋果獲判勝訴的訴訟不同。蘋果是在2月提出這項訴訟,控告三星的17項裝置侵害蘋果8項功能專利,當時是把重心放在Galaxy Nexus上。

蘋果指出,三星自去年另一件訴訟開審以來,已不斷以抄襲的產品湧入市場,期間並持續推出侵權的新產品,包括Galaxy S III。

回應蘋果的最新舉動,三星1日批評蘋果企圖禁售Galaxy S III,指控蘋果訴諸訴訟是意圖限制消費者的選項。三星也重申將採取所有「必要的法律措施」讓其產品在美國和南韓繼續銷售。

台灣業界人士說,一旦三星多款手機無法在美國銷售,又遇到歐美年底的促銷旺季,加上iPhone 5即將問世,蘋果陣營市最大的受惠者;若消費者仍偏好Android手機,宏達電也能趁機開展促銷,但效應較為短期。

另據科技部落格Apple Insider引述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池報導,蘋果年底前將推出8款新產品,包括9月將推出iPhone 5、配備視網膜顯示器的13吋MacBook Pro筆電、新iPod Touch,及21吋的iMac。

他預期,蘋果10月將發表iPad Mini、iPod Nano、1款經修正的新iPad和27吋的新型iMac。

(聯合報)
--
蘋果控三星Galaxy S Ⅲ侵權

美國蘋果公司與南韓三星電子專利權大戰更加熾熱化,蘋果八月卅一日終於在美國把三星最新旗艦智慧型手機Galaxy S Ⅲ的兩款及另兩項行動裝置也納入訴訟行列,認為它們也侵犯蘋果權利。三星則表示,蘋果一直以訴訟為手段妨礙市場競爭,不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蘋果在美國控三星侵犯專利的第一案是在去年四月提出,加州聖荷西聯邦地方法院陪審團八月廿四日判定蘋果勝訴。但蘋果控三星還有第二案,係在今年二月興訟。

乘 著第一案初審獲勝的氣勢,蘋果卅一日修改第二案的訴狀,將兩款Galaxy S Ⅲ及Galaxy Nexus智慧型手機、Galaxy Note 10.1平板電腦等四款三星產品也列入侵權名單,使得三星挨告的產品增為廿一項。Galaxy S Ⅲ銷售之快已刷新三星智慧型手機紀錄,推出頭兩個月便賣出一千多萬支。

蘋果控三星的第二案與第一案相同,承審法官也是高蘭惠,預計開庭日為二○一四年三月。但專家們認為,第二案對三星的實際打擊可能有限,因為等到開審時,Galaxy S Ⅲ應該早已不是三星智慧型手機的主力,屆時營收與獲利也不會依賴該款產品。

(中國時報)
--
98汽油賣光光? 加油站嫌貴沒進!

「九八汽油賣光了?!」苗栗市民宋永璿因為工作,常須開著轎車趴趴走,因房車須加九八無鉛汽油,最近他在苗栗地區加油,經常碰壁,得跑第四、第五家加油站,才能順利加油,直呼「太扯了!」

部分加油站業者坦言,油價連番漲,九八無鉛汽油已從四月間的每公升卅三點九元,漲至現在的卅八點三元,儲油的成本與利息,「把利潤都吃掉了!」乾脆不進九八汽油。

宋永璿說,他昨天開車到頭份鎮運動公園,油箱汽油只剩下五公升,他在頭份及竹南鎮一帶,連找了三家中油加盟加油站,竟都不賣九八汽油,好不容易找到第四家,才加到油。

上個月,他開車走台七十二線快速道路,油箱只剩下三公升汽油,他接連下苗栗市北勢大橋、頭屋大橋兩個匝道,結果兩家中油加盟站都說九八汽油賣光了。

苗栗市加油站負責人賴金源說,油價持續飆漲,業者提供九八無鉛汽油,根本無利可圖。他自家車也要加九八無鉛汽油,考量其他車主的需求,他的加油站才有供九八汽油,算是回饋地方。

他說,苗栗地區加九八汽油的轎車較少,加油站一天可以賣五千多公升的九二無鉛汽油,九八汽油頂多只賣出一百多公升,但加油車每加一次就是兩萬公升,業者有沉重的購油及庫存壓力。

(聯合報)
--
每天用水274升 沖馬桶佔最多

氣候劇烈變遷,台灣近年非旱即澇,嚴重影響供水,由於水資源開發不易,自來水公司最近大力呼籲節水,目標是每人每天用水量降到250公升以下,這項省水計畫相當於要全民每天省下一桶20公升裝的水,自來水公司指出,民眾從洗澡、上廁所習慣改變起,就能辦到。

據統計,國人每天約用水274公升,沖馬桶占27%,洗衣服21%、洗澡20%、烹飪及飲用占15%、清潔等用途占17%,分居前3名的沖廁、洗衣、洗澡,加總占家庭用水的7成。

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指出,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水源占總水量不到1%,台灣山高坡陡、河流短促,雨水直奔入海,建水庫、鑿井更是阻力重重,不但旱季缺水,雨季原水濁度飆高,也影響供水,每次調度水源,比打仗還心驚膽戰。

面對水源短缺,全世界都已展開省水大作戰,紐、澳、新加坡等國已立法要求民眾使用省水配件,否則就制裁。馬來西亞檳州也控管人民用量,當地官員認為,人民會大量用水,是因為水費太低。

「台灣的水費在世界第三便宜」,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副理莊茂勝感嘆,因為水太便宜,家戶每天只花2、30元,抵不上抽一包菸。

他說,省水其實與節能減碳大有關聯,將1噸原水濾淨後送到用戶,花在埋管、加壓、投藥、修漏等成本十分浩大,這些都在耗費地球能源。

為凝聚全民省水共識,自來水公司推出「節水36計」,針對教職員舉辦研習也下鄉座談,從教育「下手」。但莊茂勝不諱言,節水說來說去都是老生常談,民眾改變用水的態度,才是關鍵。

(聯合報)
--
防失智 多動、多記、巧吃

據統計,全台灣失智症患者約有20萬人,學者預估到2060 年,國內65歲以上人口超過四成五,屆時失智人口逼近80萬人。專家提醒,運動、飲食、記憶訓練是預防失智三寶,在日常生活如能多運動、多動腦,就能降低失智風險。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指出,想要預防失智,可從運動、飲食、記憶訓練等三方面著手,即使是少量運動,也可能改善記憶與腦部健康。多項研究證實,多運動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發生,健走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安聯人壽上午攜手舉辦「健走‧憶起GO」活動,為國際失智症月揭幕,提醒大家一起關心身邊長者,共同積極預防失智。

在飲食方面,王培寧強調,每天應該大量食用蔬菜水果及五穀雜糧,並多吃雞肉、魚肉等白肉攝取優質蛋白質。至於紅肉、精緻食物則少吃為妙。

另 外,記憶也可能透過訓練維持功能。王培寧舉例,目前醫界設計出不少電腦程式或是手機軟體,為人子女可以下載,讓老人家上網玩遊戲,來訓練記憶能力。在日常 生活中,只要多花點時間,就能幫忙老年人動動腦筋。例如,購物前列出購物清單,請長輩幫忙記下來,邊購物、邊聊天,看看長輩還記得哪些東西沒買。



(聯合晚報)
--
研究:酒杯形狀影響飲酒速度

到酒吧飲酒,酒杯形狀或許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然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研究團隊認為,酒杯形狀會影響飲酒速度。

英國廣播公司(BBC)昨天報導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公布的研究發現,如果酒杯的外型是曲線形,酒客飲酒的速度會比使用直筒形酒杯來得更快。

研究認為,曲線形酒杯讓人們很難控制飲酒的速度。

研究團隊針對159名男女進行實驗,並以影片紀錄他們飲用軟性飲料及啤酒的情況。每個酒杯都裝了大約半品脫的飲料,差別只在於有些酒杯的形狀是明顯的曲線形,有些則為直筒形。

結果顯示,飲用軟性飲料時,酒杯的形狀不影響飲用速度。不論是使用曲線形或是直筒形酒杯,受試者皆在7分鐘左右喝完飲料。

不過,飲用啤酒時,兩組之間卻出現極大差異。使用曲線形酒杯的受測者,喝完半品脫啤酒,花了大約7分鐘,使用直筒形酒杯則是11分鐘。

研究人員認為,曲線形酒杯讓人們難以估計杯裡還剩多少酒,以致於難以調整飲酒的速度。

而人們沒有那麼在意飲用軟性飲料的速度,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杯子形狀不影響軟性飲料的飲用速度。

(中央社)
--
歐元區7月1800萬人失業 史上最高

歐 洲經濟疲軟,主權債務危機遲遲未解,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歐盟統計局八月卅一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十七國七月份整體失業率與六月相當,維持在一 一.三%的歷史高位。由於各國政府與企業持續裁員,歐元區七月失業人數增加八萬八千人,總人數達一千八百萬人,為歐元一九九九年成立以來的最高水準。

其中,西班牙與希臘兩個歐債風暴核心國,因為厲行撙節措施,失業率持續攀高,為歐元未來存續增添更多的不確定性。

西班牙就業市場持續惡化,七月份失業率達到二五.一%,較上個月升○.二%,為歐元區之冠;其中廿五歲以下青年失業率,更高達五二.九%。

獲國際貸款援助的希臘,目前只有五月份的失業數字,失業率是二三.一%,遠高於去年同期的一六.八%,其中青年失業率高達五三.八%。

歐元區經濟模範生的德國,失業率竟連續五個月上升,達五.五%。分析師指出,顯見德國勞動市場的黃金期已然結束。

不僅失業率攀高,歐元區八月通膨率從七月的二.四%攀升至二.六%,高於市場預估目標二.五%,主因是石油等能源成本上升。

八月份經濟信心下跌至三年低點,跌幅超過預期。因此外界擔心歐元區第三季經濟衰退恐再惡化。

歐洲經濟疲軟不外乎因為政府厲行撙節措施、大裁公務人員人數與福利、加稅等,結果造成金融市場巨幅波動。由於前景籠罩著不確定陰霾,再加上荷包大幅縮水,企業不敢雇人,也遲遲不願增加投資,一般家庭則勒緊腰帶,節省消費支出。

ICAP集團經濟學家史密斯表示,整個歐元區都在經歷負成長,歐債危機似乎把歐洲北部幾個國家也拉下水,尤其是德國。這下歐洲官員非拿出有力的解決方案不可。

(中國時報)
--
加泰隆尼亞債信 標普砍成垃圾

美國「標準普爾」信評機構八月卅一日將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債信評等打入垃圾等級,同時警告說,該地區與西國中央政府之間的財政關係,有日趨緊張之勢。

加泰隆尼亞位在西班牙東北部,經濟產值占西班牙五分之一,自治區首府為巴塞隆納市。該地區長久以來一直認為自己上繳的地方稅比中央的補貼來得多,這也是其目前負債累累的一大原因,它因而要求調整與中央之間的財政關係。

標準普爾把加泰隆尼亞長期債信連降兩級,由「BBB-」降到「BB」,短期債信也由「A-3」砍成「B」,展望為負向。

標準普爾指出,加泰隆尼亞的信用地位一直很貧弱,流動性部位惡化,高度仰賴中央政府支持償債。綜觀這些因素,該地區要求修訂與中央政府之間重要的制度與財政關係面向,已導致不確定性因素升高,標普因此認為應該再降其債信評等。

加泰隆尼亞目前負債高達四百廿億歐元;區政府表示將向馬德里當局設立的一百八十億歐元流動性資金申請求助,挽救陷入困境的財政,但加泰隆尼亞拒絕貸款綁上任何政治條件。

(中國時報)
--
3攤喝到天亮 對著警察亂罵 南韓酒文化 就是不醉不歸

韓 國人愛喝酒,酒後發酒瘋,韓國人早就見怪不怪,甚至有個網站叫做「韓國喝到掛」(Black Out Korea),專門報導南韓喝酒夜生活,並經常張貼醉客仆街的照片。但這種奇特的喝酒文化在美國人眼中卻十分新鮮,《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曾專文 報導,甚至加以嘲諷。

《華盛頓郵報》去年五月在題為《首爾通宵酗酒》的文章中形容說,「在韓國喝酒經常一喝就是連續三攤,一家家酒館喝到 天亮」。這篇報導促成南韓《朝鮮日報》進行專題採訪,結果發現韓國人喝酒的確是不醉不休,不到天亮也不休。南韓上班族認為喝酒是交朋友的最快方法,還流傳 一句話說:「喝愈多的人愈會工作」。

《朝鮮日報》說,今年六月一個上班日的凌晨二點半,首爾鬧區江南站車水馬龍,酒館前有人不斷拉客,有客人表示,現在進去有點晚了,拉客男則回說,「什麼話,現在正是人多熱鬧的時候」。到了六點多天已大亮,還有KTV服務員追著路人高喊,「現在開始大減價時段」。

到底韓國人多愛喝酒?根據南韓自身統計,二○一一年韓國成年人平均每人喝掉八十九瓶啤酒和八十四瓶燒酒。而在飲酒的男性中,有四三%每周至少會「暴飲」一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TO)統計,南韓酒精人均消耗量全球排名十三,但烈酒消耗量排名第一。

《紐約時報》指出,韓國人對喝酒接受程度高,也形成南韓警察容忍醉鬼的特殊文化。在首爾各警察派出所,幾乎每晚都有人因為喝酒鬧事被關進來,他們會辱罵警察,甚至對警察動粗,但很少人被移送起訴,大多是酒醒之後交點罰金,就可以走人。

但南韓警察終於忍無可忍,首爾警察局今年五月高調宣布,今後將嚴厲取締酒後鬧事,並在市區各處張掛標語布條;但南韓的喝酒文化能否因此改變還有待觀察。

(中國時報)
--
拖逾半世紀 上萬人受害 德藥廠向沙利竇邁畸形兒道歉

德國格蘭泰(Gruenenthal)藥廠在「沙利竇邁」(thalidomide)鎮定劑導致孕婦產下畸形兒事件發生半世紀後,八月卅一日首次向受害者公開道歉。但受害者團體代表九月一日回應說,藥廠的道歉太晚且誠意不足,應當嚴肅考慮給予全球受害者實質補償。

沙 利竇邁一九五七年在德國推出時被認為是最安全的鎮定劑,且對緩和孕婦害喜非常有效,但後來醫界發現孕婦懷孕初期服用沙利竇邁,會產下四肢短肢的畸形兒,該 藥因而在一九六一年全面回收,然為時已晚,已在全球造成一萬多名被稱為「海豹兒」的畸形兒。除短肢畸形之外,有的受害者出現心臟問題、聽力或視力受損,甚 至於腦部受損。

英國沙利竇邁受害者權益團體「Thalidomide UK」領導人艾斯貝里,本身也是受害者,一九五九年出生時就沒有四肢,他針對藥廠遲來的道歉表示,「英國和世界各地有許多沙利竇邁受害者終生與健康問題搏 鬥,雖大家樂見藥廠道歉,但如果藥廠不公開討論賠償問題,道歉無濟於事,藥廠須認真考慮給予受害者財務補償。」一萬多名受害者中迄今仍存活的約五千到六千 人,另有七千五百名嬰兒出生後不久即夭折。

格蘭泰藥廠執行長史托克說,過去半個世紀來,藥廠一直沒有給予受害人應有的關切,許多受害人一直到不久前才開始獲得賠償,格蘭泰藥廠對本身緘默以對的做法感到慚愧。藥廠曾在二○○九年承諾會拿出五千萬歐元協助受害者。

有研究顯示,沙利竇邁最初係由德國納粹科學家研發,曾利用集中營囚徒進行實驗。

禁藥能抗癌 沙利竇邁鹹魚翻生

沙利竇邁(Thalidomide)一九五六年在德國推出,當時被認為是最安全的鎮定劑,後來發現懷孕初期服用沙利竇邁,會產下畸形兒,因此一九六一年沙利竇邁全面回收,不過近年研究發現它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因而鹹魚翻生成為抗癌藥物。

衛生署官員戴雪詠表示,民國五十一年衛生署公告沙利竇邁為禁藥,國內皆不可使用,民國九十一年才重新取得藥品許可證,適應症為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成為國內第一起被衛生署禁用的藥物,又重新取得藥品許可證的案例。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邱宗傑指出,沙利竇邁被各國禁用後,研究又發現,它可以抑制血管新生,而癌細胞增生、擴散,就是癌細胞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因此沙利竇邁在抗癌研究上鹹魚翻生,國內也用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邱宗傑表示,也因會抑制血管新生,服用沙利竇會阻礙胎兒肢體成長,導致畸胎風險;因此,不論男女,服用都應採取嚴格避孕措施。

(中國時報)
--
藥造成畸型兒 德藥廠50年後道歉

生產害喜用藥「沙利竇邁」(thalidomide),進而造成全球一萬名畸形受害兒的德國藥廠格蘭泰(Grunenthal),上月三十一日終於打破五十年來的沉默,首度向受害者致歉。不過這項遲來的道歉未獲受害者團體認同。

格 蘭泰執行長史托克在該公司位於德國的施托爾伯格市總部所發表的演說中表示,該公司對沙利竇邁受害者的沉默態度,感到「非常抱歉」,他要對所有受到傷害的母 親及其家庭表達「誠摯的遺憾」與「深切的同情」。他說︰「我懇請你們,將我們長期的沉默視為是我們震驚於你們命運的記號。我們也對幾乎五十年來,沒有找到 方法與你們一個個接觸的事實致上歉意。」

沙利竇邁於一九五○年代至一九六○年代初期銷售給孕婦,以治療晨間不適症狀。估計全球有一萬名兒童因母親服用該藥,出生時身體殘缺,其中包括沒有四肢等。一九六一年該藥禁售時,已行銷全球近五十國。

受害團體批逃避賠償責任

沙利竇邁受害者團體對格蘭泰的道歉表示不以為然,慈善團體「英國沙利竇邁處理局」的首席顧問艾斯伯里說,光說不練不足以表達真誠。如果格蘭泰嚴肅看待自己的犯錯,就必須在財務上協助受害者。一九五九年出生的艾斯伯里,因母親服用該藥,使他生來沒有四肢。

日本的沙利竇邁福利中心主管佐藤也認為道歉並不足夠,他說︰「道歉是當然之事。該公司若能提早停售該藥,將可大幅縮減受害人數。」日本是繼英德之後的受害者主要國家。

澳洲受害者羅依的律師群對格蘭泰的道歉嗤之以鼻,表示「太微不足道、太遲、充斥謊言;將長久的沉默歸因於震驚,是無禮的胡說。」該聲明指出︰「五十年來格蘭泰進行蓄意的公司策略來規避其道德、法律與財務上的後果。」

五十歲的羅依女士天生沒有四肢,她對格蘭泰與銷售藥商提告求償,今年七月間,銷售商與她達成數百萬澳幣的和解,不過格蘭泰否認有失當之處,並矢志將對任何法律行動展開「全力辯解」。

(自由時報)
--
處理燒燙傷 沖冷水最重要

「沖、脫、泡、蓋、送」是大家朗朗上口的燒燙傷處理口訣,但真遇到意外,許多民眾還是慌了手腳,沒沖水就直接送醫;高雄長庚醫師提醒,與其將時間花在等待送醫,不如先花5至10分鐘沖水降溫,對傷口療癒才有幫助。

高雄長庚整形外科燒燙傷加護病房主治醫師楊家森說,至今許多長輩還是有錯誤觀念,看到孫子燒傷就給他塗抹醬油、奇怪的藥膏,這些物質都是油性居多,結果病人抵達醫院,醫師還要先費力去除,延誤處置時機。

他說,燒燙傷以1至3度來區分組織壞死程度,例如太陽曬傷大多屬於1度燙傷,傷及表皮及部分真皮,患部發紅、觸摸有痛感,但並沒有起水泡,由於人體均有自癒功能,只要沖水、冰敷、擦乳液,約5至10天便會自然康復。

2度燙傷則傷及真皮,相當疼痛,淺2度燙傷只會起水泡,若是深2度燙傷因真皮壞死,皮膚傷口呈現白色;而3度燙傷連汗腺、痛感神經都被破壞,反而不覺得痛,但傷口呈現焦黑的皮革狀,毫無彈性,受損程度最嚴重。

楊家森表示,發生2、3度燙傷,應先在流動水龍頭下沖水,降溫並舒緩疼痛感,之後以濕毛巾包覆傷口送醫;他提醒,沖患部的水常溫即可,千萬別沖冰水,更勿用冰塊冰敷,以免燒傷皮膚又被凍傷,加重組織壞死程度。

另外,醫師、媒體常以百分比來表示病人燒燙傷範圍,楊家森指出,根據「九法則(Rule of Nine)」,成人前胸為18%、後背18%,2條大腿36%、

陰部1%、頭顱9%、2條手臂18%,加起來正好100%,而小孩子頭部大,算法和成人不同。

(中國時報)
--
為什麼我是破鑼嗓 她是林志玲?!

天生「破鑼嗓」可以利用聲音美容手術改正嗎?醫師表示,除非是聲帶病理性因素,不然天生聲音沙啞就算透過聲音美容手術,也不可能變成女明星林志玲的招牌娃娃音,聲帶病變才需要進一步接受治療。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以現在醫療技術來說,聲音美容還屬盲點,聲音要好聽,發音時聲帶黏膜波動就要柔軟,但有人天生有聲帶溝〈聲帶有不明原因的疤痕組織〉造成波形被打斷,說話聲音就會沙啞,這種情形就算透過聲音美容手術也不可能變成嗲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弘孟表示,聲音沙啞除了天生聲帶溝外,後天因素包含聲帶長繭、息肉,壓迫到一邊聲門造成萎縮,導致聲門閉鎖不全,發音時就會因漏氣造成聲音沙啞。

他解釋,聲帶黏膜具有黏彈性,發聲時兩側聲門會遠離、相靠,由振動頻率、強度不同,發出不同音調,如聲帶黏膜病變,聲帶一側長瘤、息肉或水腫、出血影響黏膜振動,兩側振動頻率出現差異,就會發生雜音,聲音自然會較沙啞。

另外,聲帶老化也會影響嗓音,造成聲音沙啞。力博宏表示,聲帶老化是指聲帶黏膜水分自然減少,這時可透過玻尿酸、自體脂肪注射、甲狀軟骨成形術等聲音美容方式治療,而如果是抽菸造成聲帶水腫,就應戒菸改善。

「聲音好聽2分靠天賦、3分靠努力啦!」力博宏說,透過後天訓練說話方式、音調加上自我認同,其實聲音也可以很好聽。而如果聲帶長繭也可透過語言治療,達到治療、預防效果甚至不用接受手術治療。

醫師提醒,平日要維持悅耳聲音,水分補充一定要夠、且充足睡眠,並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咖啡因,天氣冷因繫上圍巾保護喉嚨,最重要是避免平常「嘶聲力竭」、傷喉嚨!

(中國時報)
--
蘇案起死回生的關鍵/蘇友辰(蘇建和案義務辯護律師團召集人)

蘇建和案廿一年司法生死劫難,再更三審終於判決無罪,因符合《刑事妥速審判法》第八條規定,斷絕檢察官搏命的上訴糾纏,獲得終局判決確定;而冤有頭,債有主,真兇王文孝在八十一年已槍決伏法,吳姓夫婦及被告三人同是受害人,多年的沉冤都得到昭雪,應可告慰在天亡靈矣!

或 有人問,八十四年六月最高法院刑事庭四十多位庭長法官不是集體審判後共同聯署發表震驚中外的本案「研討結論」,並舉行記者會,鄭重宣示「天理昭彰,綱紀常 存;被告三人證據確鑿,罪無可逭」嗎?何故在台灣高等法院再審之後可以起死回生,無罪開釋?此無他,過去判有罪要死的基礎就是刑求取供的不實自白;而該項 致命的自白因欠缺任意性及真實性,雖再由控方專用的法醫研究所隔空抓刀套合自白作出烏龍鑑定補強自白的可信性,結果被李昌鈺博士科學鑑定所擊倒,不為三次 更審合議庭所採用。特別是高院矚再更(二)審合議庭(審判長陳博志法官)勤於發掘真相並勇於面對,在判決書很肯定指出被告蘇建和遭受非人道的刑求形成體 傷、被害人女性並未遭受輪暴及更換衣服情形、辦案人員有非法拘捕、搜索、栽贓偽造證據、公文書登載不實及出庭偽證之犯行;而原承辦檢察官崔紀鎮偵訊被告同 步制作之錄音帶原音重現,更證明檢察官確有脅迫取供之違法。不特如此,矚再更(一)審程序中公訴檢察官還有利用慣竊出庭偽證等妨害司法公正之行徑,若此不 公不義的偵查審判,不冤殺無辜也難矣!

不過,推倒本案死刑確定判決的駱駝背上一根稻草,追本溯源,應該是被害人家屬看到真相道出內心由 衷 之言,撼動法曹不忍人之心,進而為死囚求其生解倒懸,種下善果之故。猶記得,台灣高等法院矚再更(一)審於九十五年七月七日審理時,審判長探詢被害人家屬 即死者之胞兄吳唐接有何意見陳述,當時他已不若以往激情悲憤,心情平和表示說:「希望本案能走出本土權威性國際觀,請庭上仍以法律上的職業道德,憑著法律 良心,毋枉毋縱,為公平審判。」這或許是他長年仔細觀察記錄整個審判過程細節,多少已經看出一些錯誤端倪,而有此態度的大轉折。

更令人 驚 喜的是,死者的長子吳東諺先生(事發時為六歲)因先天性肌肉萎縮症終年與病床為伍,他痛心父母不幸遭遇,且不忘情本案的生死審判過程,在高院矚再更(二) 審第二度判決被告無罪後即坦然表示:「因為他們到底有沒有罪,其實我心裡是存疑的。可是,因為我生活的環境,大家都會認為他們是有罪,可是我還是會希望 說,換一個緩衝就是說,因為自己是受害者家屬,我更不希望說,我這只是情緒而已。」此外,他對李昌鈺博士的鑑定猶表白說:「我願意相信李博士專業判斷」、 「只要他說的是事實,不能因為對我們不利,或是別的想法,我們就去批評他的都不算」等語,對照本案矚再更(二)審公訴人陳檢座在法庭論告時公然批評李昌鈺 鑑定為「大騙局」,格局氣度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為被告平反慶幸,更感謝吳東諺感人至深撼動人心的千鈞之言,讓無辜的被告獲得昭雪;吳銘漢夫婦也應含笑九泉,有此深明大義睿智的兒子,人間冤孽可以減少,司法公正廉明可以期待矣!

(中國時報)
--
德國地方人才荒

■德國地方經濟快速發展卻面臨人力短缺,於是企業開始往南歐尋找技術勞工,無奈南歐年輕人嫌鄉下太無聊,只對五光十色的柏林感興趣。

■Workers from Southern Europe are in demand in booming towns like Villingen-Schwenningen and Schwabisch Hall. Unfortunately, these are place names that mean almost nothing to people in Spain and Portugal.

今年5月一架來自馬德里的班機載著15名西班牙年輕男女降落在荷蘭南部機場。他們下飛機後又換了其他交通工具,來到德國北部小鎮帕本堡(Papenburg)參加企業實習。

這15名年輕人原本可望成為德國地方經濟成長急需的生力軍,但實習結束後只有5人決定留下來工作,因為他們發現德國北部和西班牙南部不只氣候不同,語言、生活風格與文化差異更大。

儘管提供實習機會的帕本堡企業拚命想展現當地生活美好的一面,假日還邀請這些年輕人參加休閒活動,但當地盛行的拖拉機比賽卻一點也不吸引人。

近年來帕本堡的金屬加工業及營建用拖拉機訂單大增,而德國其他地區對工程師、營造工人、電工及看護等技術勞工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國內年輕人大多不願到鄉下工作,於是企業只好向外尋找人力。

語言障礙 外勞不想來

這些企業大多鎖定失業率高的南歐負債國,除了派出企業代表到巴塞隆納各地學校演講之外,還花錢請葡萄牙記者來趟德國鄉間探索之旅,也在希臘報紙大打廣告行銷德國小鎮風情,目的都是為了吸引南歐年輕人前進德國,只是實際成效卻相當有限。

今 年19歲的馬林(Daniel Marin)是上述決定留在帕本堡工作的5名西班牙人之一。在他的家鄉穆爾西亞(Murcia),2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半數都失業,於是他來到離家 2,100公里的帕本堡尋找新出路,並預期目前的訓練能讓他在3年半內成為電機技術員。 利用下班時間在推廣教育中心學德語的馬林,至今還是常聽不懂主管 的指示,而語言障礙也是許多希臘、葡萄牙人不敢輕易踏入德國的主因之一。

德國聯邦就業局推動的國際勞工安置服務(ZAV)資料顯示,今年5月來自西班牙、希臘等南歐國家的勞工人數增加2.8萬人至50萬人左右,但同一期間來自東歐國家的勞工人數更增加9.4萬人,主要還是因為南歐人較偏好英語環境。

除了語言障礙外,年輕人對都會生活的憧憬也讓柏林成為外籍技術勞工心中首選,而巴斯夫(BASF)、拜耳(Bayer)、戴姆勒(Daimler)等廠房多設在鄉下的上市公司卻表示,過去1年來自南歐的外籍員工沒有明顯增加。

德國萊因河及內卡河地區的企業為吸引西班牙勞工,甚至派資深西班牙移民到巴塞隆納經驗分享,其中包括擔任曼海姆西班牙文化協會會長的赫斯(Miguel Angel Herce)。

沒夜生活 年輕人待不住

他表示:「若要吸引西班牙人,光談收入和高保障工作還不夠,生活品質也很重要。」西班牙人的夜生活從晚上9點才開始,因此夜晚沒娛樂活動會讓人受不了,而這正是德國鄉下所欠缺的吸引力。

26歲的西班牙人聖馬丁(Javier Saintmartin)同樣在德國西部小鎮杜倫(Duren)結束企業實習後選擇回家。他雖覺得「同事人都很好」,但無法忍受晚上6點吃完飯後幾乎沒有事情可做。

(工商時報)
--
韓國發出禁酒令

■逾4成的犯罪因酒而起,酗酒暴力已成為韓國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國際間笑柄,為解決因酒所引發的種種負面形象,韓國發出了包括公車與地鐵不得有酒精飲料廣告等禁酒令。

■Advertisements for alcoholic beverages will disappear from bus stops as well as the exteriors of buses in Seoul from September.

從昨(1)日開始,含有酒精成分飲料的廣告,已經從首爾地鐵、公車站與公車等公共場所中「消失」不見了。

不只是廣告從地鐵、公車站等地「消失」,也不得擺放在量販店等大賣場中顯著的陳列架上。

而且,從明(2013)年開始,首爾市內所有的公園都禁止飲酒,然後,再逐步推廣到全韓國,為了禁止在公園裡喝酒,韓國政府已經著手修改「城市公園及綠地相關法律」。

相關法令修訂完成後,酒,只能在公園裡的餐廳裡喝,不能露天喝,同時,法令修訂完成後,也可以像公共場所禁菸一樣,違者將罰5萬到7萬韓元的罰款。

愛喝酒 遭WHO點名

韓國會發出禁酒令,是因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韓國是世界上最愛喝酒的國家,其實,不用WHO的統計,凡是到過首爾,曾經在不同時段走在首爾街道,就會發現不論刮風、下雨,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都會看到三三兩兩,甚至是獨自喝酒的人。

即使是到郊外的踏青之地,除了全家出遊的一家人圍坐在草地上吃著野餐外,也都會看到脫了鞋子、舒服的躺臥在一旁,邊喝著酒、邊看景色的爸爸...。

韓國人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愛喝酒的民族,進而對初到韓國女性外國人的告誡語竟是:如果晚歸錯過了地鐵時間,千萬記得要搭模範計程車,才不會遇到酒醉的乘客。(註:韓國一般計程車可共乘,因此晚上很容易在計程車上遇到喝酒的乘客)。

就因為喝酒成性,韓國逾4成的犯罪皆因酒而起,酗酒暴力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然而,這不是韓國發出禁酒令的原因。

禁酒令,是因為外國主流媒體大肆報導韓國的「酗酒奇觀」,將韓國人習以為常的飲酒文化,予以「大驚小怪」認定為是「瘋狂的韓國文化」,這讓以成為超強大國為目標的韓國政府感到震驚與丟臉,進而認為不能再袖手旁觀而有了禁酒令。

為顏面 政府修法禁酒

 然而,正當政府為挽回其「超強大國」的顏面而發出禁酒令時,7月底,在韓國各地區都會看到「百日酒」的派對,參加派對的全都是即將畢業的高中三年級生。

「百日酒」,是韓國的科舉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都已經21世紀了,在韓國還是有很多父母依然相信在高考前100天,喝百日酒,就能在考試當天不失誤,每試都能得百分。

所以,每年到高考前100天,有些家裡有高三子女的家長們還會主動連繫,聯合為子女們開辦「百日酒」派對,於是,當天在韓國各地就會出現一種奇景:一群群學生下課後,就換上便服,跟著學長們進了酒館、或夜店,然後,醉醺醺橫臥在街頭、或是搖搖晃晃地走在路上...。

一定要這麼喝嗎?這恐怕只有不是韓國人才會問,在韓國如果不讓高三生喝百日酒,會被怨恨:「如果因為沒有喝百日酒而落榜,你要負責嗎?」瞧,多大的罪過啊!

就因為韓國的酒文化與意識是如此,韓國政府也打算在修訂相關法律時,針對學校,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醫院(殯儀館除外)、青少年相關設施等公共場所內飲酒或賣酒者,將以處罰,罰則為300萬韓元。

只是能否因此根除韓國人愛喝酒的風氣,能否因此減少酗酒暴力,恐怕得看韓國有多在意「宇宙超強大國」顏面的問題了。

(工商時報)
--
一夜好眠值千金

■整體經濟景氣遲滯,但有個部門卻快速成長,那就是助人入睡、特別是能一夜好眠的產業。

■The exhortation we've heard all our lives sounds so simple and doable:"Get a good night's sleep."

美國「財政時報(The Fiscal Times)」最近有篇報導中指出,協助睡眠已經是門大生意,預期美國這個產業今年的總營收將超過320億美元,從2008年以來平均每年成長8.8%。

這篇報導指出,「從藥劑、產品到醫療設備,到充斥各醫院、實驗室與睡眠中心的睡障顧問,再到以舒壓泡棉製成的豪華床墊等,所有一切」,凡可用來協助人入睡的產品及服務,都包含在「睡眠經濟」內。

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估計,全美的工作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一或相當於超過4,000萬人,無法享有足夠的睡眠。其他的估計則顯示,美國另有約1,000萬到3,000萬人,「無法經常性的享有所需睡眠量」。

睡眠經濟 正夯

至於「睡眠充足」,按照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NSF)的定義,係指成年人每天能夠入睡7到9個小時。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在2010年推出的「2020年健康人」計畫,將「提高美國成年人中能享有充足睡眠者的比率」,明定為目標之一。這顯示「睡眠剝奪」已是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美國政府對這個問題的正視,可能是促成睡眠產業快速成長的一大原因,因為保險業者的觸角,經常和政府的關注焦點亦步亦趨。

研 究機構IBISWorld分析師考伯特(Keven Culbert)最近完成一篇有關睡眠產業的研究報告,其中推估,美國睡眠經濟中的「治療睡眠障礙醫院診所」這個部門,其營收從2007年以來平均每年成 長13.3%,今年可望達到58億美元,在至2017年的未來5年間,預期仍將繼續成長,而這有部分即受惠於「私人與公共健康保險的增加納保」。

報告中說,私人與公共健康保險愈來愈願意負擔(或起碼部分負擔)睡眠問題的檢、診、治費用,鼓勵民眾前往專業醫療院所求助,帶動睡眠產業的營收激增。

助眠產品 商機熱賣

睡眠檢驗尤其是高利潤業務。美國醫院級的睡眠實驗室,1個病人1個晚上要價近2,000美元,但通常保險會給付。

據聯邦主計署統計,美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睡檢給付在2001年為6,200萬美元,但2009年已增至2.35億美元。

助眠成為醫療上的一大顯學。美國唯一標榜專精於睡眠醫療這種「次專科」的醫學組織─美國睡眠醫療學會(AASM),現約有上萬名會員,其中除醫生外,還包括研究者及健康照護專家。

許多人無法成眠的痛苦,也成了精明企業家的搖錢樹。

美西地區名為Sleep Train的床墊專賣零售商,構建以購物中心為基礎的行銷網絡,除高級舒壓床墊,還販售各種助眠用品,如噪音消除機、香味蠟燭、精油、床單組等,去年總營收約3.7億美元,創自身紀錄,較前一年增加近20%。

紐約曼哈頓的班傑明(Benjamin)飯店,將助眠納入對商務旅客的服務中,成為極聰明的差異化行銷賣點。所謂的睡眠旅館,在全球許多大城市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睡障診治用品製造商RedMed公司,特別設立睡眠市場小組,鎖定為大企業解決員工睡障商機,去年總營收12億美元,今年預期將增至13.4億美元。

(工商時報)
--
行動銀行勇闖非洲

■專家認為經濟成長帶動理財需求,和拜行動技術之賜,非洲的零售銀行業務將持續成長。

■Most experts say the emergence of retail banking for the continent is a long overdue development and unlikely to fizzle out.

歐美銀行業因經濟萎縮和歐債危機,在業務上飽受打擊同時,非洲的銀行業卻出現前所未見的榮景。雖然非洲過去給人印象是政局動盪,需要外國援助的貧窮地區,但經濟抬頭和行動科技,讓非洲銀行業得以快速發展。

隨著非洲的經濟發展,個人與小企業的貸款需求日增,政府也要找財源來發展基礎建設,讓銀行業有很大發展空間。

專家估計,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所謂漠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近5億成年人口裡,95%每天收入不到10美元(低於300台幣),也沒有銀行帳戶。若他們都要開立帳戶,銀行體系可能處理高達590億美元新存款。

行動網銀 兼顧成本與效率

非洲地大而人口不夠集中,若以傳統方式設點開分行來招攬業務,銀行的經營成本與效率肯定不理想,對客戶也極為不便。拜行動技術之賜,銀行推出行動理財服務,讓客戶透過手機完成像轉帳與存錢等手續,不用風塵僕僕到銀行分行辦理。

銀行以成本不高的行動網絡經營業務,較有限的分行據點來得太划算,因此從奈及利亞、肯亞到莫三比克,掀起一股零售銀行革命。

馬瑞田(Kipserem Maritim)是受惠於這場革命的民眾。他的家在肯亞西邊高地埃爾多雷特,但為生活打拚而必須在500英里外的瓦塔木工作。他透過行動銀行服務,輕易把薪水匯給家人。他說:「這讓我的生活便利許多。」他甚至可透過這服務取得短期貸款。

南非標準銀行資深分析師費曼托(Simon Freemantle)說:「快速的技術革新正降低交易成本,拉近空間距離,激發大型金融機構的投資。」他估計以目前發展速度,金融服務業占整個非洲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10年後將從現在的10%倍增至20%。

銀行業興起也反映非洲經濟實力抬頭。在商品價格持續上升帶動下,許多漠南非洲地區國家的經濟年成長率逾6%。

相對近年歐美經濟困境,過去以歐元區為最大出口市場、和賺取歐洲人觀光收入的非洲西北岸回教國家摩洛哥也改變方向。

該國的阿提哈利瓦法銀行(Attijariwafa)跨入泛非洲尤其象牙海岸等法語國家的放款業務,成為南非以外,資產最大的貸款機構。除了計畫在2015年前把非洲業務範圍,從12國拓展至20國,還成立伊斯蘭金融服務子公司。

非洲銀行 遍地開花

奈及利亞的非洲聯合銀行(UBA)業務已遍布非洲20國;多哥的Ecobank更遍及32國,為非洲業務遍及國家最多的銀行。

非洲銀行攻城略地,歐洲大型銀行卻沒什麼行動。專家認為,除了受歐債問題困擾而不敢冒進外,歐洲銀行業無論在文化、宗教與當地消費行為等各方面了解遠不及非洲當地銀行,結果強龍不壓地頭蛇。

標準銀行的奈及利亞子公司Stanbic IBTC銀行的研究部主管阿迪西納(Rele Adesina)說:「這是非洲人在非洲的優勢。」

由於全球尤其中國和印度等,對非洲石油、黃金和銅等商品需求強勁,專家認為經濟發展讓非洲零售銀行業務將持續成長。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分析師卡瑪(Anne Kamau)認為,非洲經濟成長較歐美強勁,是拜金融服務擴張之賜。

(工商時報)
--
陸客不要來

■因對陸客跳機行為太過感冒,阿根廷至今對中國籍遊客的簽證拒絕率仍高達9成,但在該國旅遊業節節衰退的此刻,這項嚴格規定的代價也越來越高。

■Argentina is missing out on as much as $5bn a year in Chinese tourist spending by having visa rules that are too rigid, warns the Argentine-China Chamber of Production, Industry and Trade.

中國經濟崛起後,出手闊綽的大陸遊客所到之處都大力消費,成為各國旅遊業急欲拉攏的對象。唯有中南美洲的阿根廷,因為對早期陸客跳機行為太過感冒,至今對中國的簽證拒絕率仍高達9成,擺明就是不歡迎陸客。

從景色壯麗令人神為之奪的美麗諾冰河(Perito Moreno Glacier),到氣勢磅礡的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從國際性大都會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安第斯山脈原始風情,還有豐富的賞鯨或品酒活動等,都是吸引外國遊客源源到訪阿根廷的觀光資本。

防非法打工 嚴查陸客

但在所有的外國遊客中,陸客卻格外無緣一睹這些美麗風光。因為阿根廷每年中國遊客人次僅約2.3萬人,相較之下美國多達100萬人次,鄰近的巴西也有40萬人次。

這並不是因為陸客特別排斥阿根廷,而是因為中國籍遊客申請阿根廷簽證的失敗率高達9成。也就是說,每10個陸客申請造訪阿根廷,只有1個人可以成功拿到簽證。

阿根廷對陸客從嚴審查,是因為過去陸客經常在阿根廷上演「跳機」事件,利用觀光簽證入境後,就逾期滯留並非法從事打工。現在阿根廷各地遍布許多小型中國超市,其中不少即是由來自福建等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非法移民所經營。

阿中商會會長史巴東(Carlos Spadone)表示,阿根廷確實有許多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非法移民,利用觀光簽證違法滯留,但若因此不放寬規定,只會將中國遊客全數推向其它國家。

阿中商會更警告,嚴格的簽證審核標準,將會讓阿根廷每年可能流失多達50億美元的觀光收入。

諷刺的是,當前的阿根廷旅遊業或許正處於格外需要陸客的時刻。

因為阿根廷近來通膨率節節上升,進口規範又遲不鬆綁,出國度假順便購物的阿根廷人越來越多,到阿根廷人遊玩的外國人卻越來越少,這已為當地旅館以及旅遊業者構成重大威脅。

物價高 旅遊人數下滑

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調查,今年5月,距離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最近的伊齊薩(Ezeiza)國際機場,共有196,681人次外國遊客入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7%,也是過去12個月來的第11次萎縮。

阿根廷觀光飯店協會秘書長曼齊拉(Daniel Manzella)指出,布宜諾斯艾利斯旅館的住房率已經跌破4成,而主要原因就是物價高漲加上匯率不佳,導致想來阿根廷旅遊的人越來越少。

布宜諾斯艾利斯Home Hotel精品旅館的共同負責人歐西亞(Patricia O'Shea)也說:「真正讓人驚訝的是,這種情形過去只有在發生火山灰、豬流感等災害時才會出現,但今年什麼災害都沒有。」

且若根據史巴東指出,今日陸客到訪阿根廷期間的人均花費約有5千美元之多,那麼抗拒陸客所流失的觀光收入,恐怕也會讓阿根廷當局付出越來越高的代價了。

(工商時報)
--
全台還有17處蚊子館 浪費逾百億

163處列管 94年開始活化

九 月起立法院將進入審查預算的新會期,立委能否看緊人民荷包,備受關注。根據審計部一百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的追蹤,政府為收拾「蚊子館」的爛攤子, 九十四年成立專案小組,依個案不同性質訂定活化標準,共管制一百六十三處;專案小組已於今年五月停止運作,卻仍有十七處未能有效活化,等於白白浪費一百一 十三億人民納稅錢。

審計部的報告雖肯定專案小組的活化成效,但也呼籲政府,應加速研擬後續管考機制、追蹤活化成效,國家資源才能有效利用。

審 計部九十四年調查公共建設計畫執行績效,函請行政院改善,行政院同年八月成立「活化閒置公共設施專案小組」,九十五年二月核定推動方案逐案活化,並在九十 八年二月明定專案小組執行期限至今年五月截止。總計專案小組共列管一百六十三處蚊子館,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一鄉鎮市一停車場」政策下、無視需求興建的停車 場乏人問津,還有不少市場、運動休閒場館及各種民眾活動中心、遊客中心閒置。

2/3公共設施 閒置逾10年

這些公共設 施 興建時間從六十五年至九十八年不等,三分之二都已閒置十年以上,專案小組重新評估當地特性及需求後協助活化,其中「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轉型為 「台東文旅休閒行館」、雲林虎尾的「現代化大型批發魚市場」轉型為圖書館及青少年活動場等,都是使用性質一百八十度轉變的活化成功案例;也有像彰化縣政府 將閒置的停車場委外經營,透過減收租金換取廠商自行維護更新設備,吸引廠商接手經營,縣府未再投入經費即達成活化目標。

但是,有部分活 化 措施遭遇地方配合度不高的困境,其中多半是因地方財務不佳,要將閒置的設施活化,需先花一筆維護或改造經費,且沒有把握活化措施可以奏效,所以對「解決前 人留下的爛攤子」往往興趣缺缺;此外,也有像南投名間、高雄茄萣閒置的停車場,一度規劃改為照護機構、社福機構,最後又不了了之。

轉型活化 多數尚待努力

截 至今年五月專案小組停止運作,仍有十七處公共設施未能達成活化目標,相關建造經費共近一百一十三億元,依使用性質大致可分為停車場類七處、休閒遊憩類六 處、焚化廠納骨塔三處、漁港案一處,建造經費從一千五百萬元至二十三億元不等,以歷時十九年、歷任四屆市長的台南海安路地下街花費最多;十七處中有八處專 案小組查核至今年五月仍完全閒置;另九處設施也僅低度使用,尚待繼續活化。

這十七處設施中,有部份設施在當地政府努力下,近月來轉型活化有成,不過多數仍在尚待努力階段。

蚊子館閒閒何其多 浪費錢擺爛 全民心淌血

政府花費巨額的人民血汗錢興建公共設施,完工後卻派不上用場,荒廢變成蚊子館,到處可見!

行政院為此成立專案小組管制、協助改善。

七年來,雖然有些設施活化略見成效,但大多數設施要擺脫蚊子館的惡名,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搶蓋停車場 耗費上億元 無車上門

在「一鄉鎮市一停車場」政策下,各地無視需求、紛紛闢建停車場,以致處處可見荒廢的停車場,甚至閒置十數年,各地公所為解決沉痾,朝多功能用途轉型,但活化成功案例寥寥無幾。

一鄉鎮市一停車場 閒置多

南 投縣名間鄉立體停車場「身陷」菜市場中,影響民眾停車意願,每月收入不到三萬元,人事、水電等成本卻要卅萬元,營運五年即在九十四年停擺,一度淪為報廢車 停車場,縣府去年核准朝多目標用途開發,公所計畫在不影響停車用途下,將一、二樓闢為商場,盼順利轉型,擺脫「毒瘤」惡名。

南投埔里鎮停四立體停車場,未完工就因九二一地震損及結構,經多次整修,閒置十一年,九十九年七月終於啟用,卻因民眾使用習慣與配套措施不足,使用率低於三成。鎮長周義雄坦言,想擺脫「蚊子館」污名,還得加把勁!

花蓮縣吉安鄉仁里立體停車場則因建在停車需求不高地段,完工十二年多次招標委外經營都失敗,只好免費開放,但民眾車輛也僅在颱風期間才會停入避災;由於乏人管理,設施被破壞、環境髒亂,令人卻步。

造價上億元的高雄市茄萣區立體停車場,波折不斷,三年前終於取得使照,卻因一旁的興達港區漁會魚市拍賣場遷移,已無停車需求,閒置至今。行政院原專案同意標租社福或醫療機構,但因八年租金高達兩千多萬元,歷經三次招標、流標,市府決定回歸停車場用途,一切回到原點。

萬丹停車場 改為備災倉庫

屏東萬丹鄉為配合游泳池而闢建的地下停車場,受到泳池生意差連累,十年來使用率僅一成五,年收入不到卅萬元,但營運成本卻近一百萬元。鄉長郭寶聯表示,公所盼改為桌球場或文物館,卻受制於法規無法進行,因此將改為備災倉庫,供各單位存放救難設施。

台南市新化廣停二地下停車場則為帶動新化老街商機而興建,因乏人管理,加上只能停放自小客,雖採免費停車,使用率還是偏低,經公所改建加大停車位,平日使用率已提升至四、五成左右,假日可達八成,去年新化老街舉辦年貨大街,停車場幾乎「客滿」,活化稍見成效。

砸錢推休閒 荒廢遊憩區 淪為鬼屋

為推動觀光休閒活動,全台各地陸續闢建旅遊中心、濱海遊憩區、體育場館等,卻因規劃不周、缺乏管理,淪為「鬼屋」、飆車場,頻遭詬病,所幸近來已有「活化」跡象。

後龍黃金海岸 完工19年破爛不堪

面積廣達一百八十五公頃的苗栗縣後龍濱海遊憩區,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上億元,原盼打造為「黃金海岸」,卻因地點既未鄰近海邊、也無沙灘,完工十九年來,缺乏管理,停車場雜草叢生、人行道地磚脫落、木屋毀壞,水溝蓋等金屬物被偷光,甚至成為飆車族、漆彈玩家「野戰」的處所。

旗山運動公園旅遊中心因搶不過民間汽車旅館生意,完工後閒置十二年未啟用,冷氣被偷、門窗被打破,形同廢墟,三年前還發現白骨,成為網路傳揚的「鬼屋」。高雄縣市合併後,市府決定著手整修,九月將交由市府養工處旗美工程隊辦公使用。

彰 化縣永靖鄉為提供轄內中學棒球隊練球場地,將禁葬多年的公墓遷移後興建簡易球場,但九十六年完工後,因地目變更等波折,延宕至九十八年才取得使照,卻因缺 乏維護、破爛不堪已無法使用,還遭監察院糾正。縣府斥資一千多萬元整修,現已提供永靖國中及高工棒球隊練習,並開放民眾使用。

枋山遊憩區轉型委外 變成金雞母

屏東縣枋山鄉莿桐腳濱海遊憩區,花九千萬元興建的觀光旅館,卻因屬國有財產局保安林地,無法取得使照,公所改為農產展售中心,又涉嫌圖利廠商而荒廢。公所去 年分兩期委託經營,開設超商及農特產品銷售中心,加上枋山會館委外營運,未來一年租金兩百萬元,可望從蚊子館變成金雞母。

八十九年完工的新竹縣五峰鄉多功能體育館,迄未取得使照,只能「非正式」使用;日前天秤颱風來襲,竹縣災害應變中心以該館作為收容所安置撤離民眾,勉強發揮功能。

日治時期為紀念日本皇太子裕仁行啟台灣而興建的斗六行啟紀念館,雲林縣府修復後去年七月重新開館,委託台灣藝術家合奏團經營,目前每週固定舉辦一場音樂會。

19年花27億 海安停車場 還沒開放

長八百多公尺的台南市海安路地下街,拖了十九年、歷任四位市長,終於完成地下停車場,容納一千一百一十二格車位,土建工程花費廿二億多元,若加上官司、賠 償,耗盡廿七億元,平均每個停車格造價兩百六十萬元,被喻為「全台最貴車位」;但今年六月完工驗收後,仍有安全監視器不足等缺失,若市府招商順利,最快年 底才能正式營運。

平均一車格造價260萬

海安路地下街從施治明市長時代、八十二年八月動工,因工程利益糾葛、衍生官司纏訟,工程做做停停,直至九十一年,才完成路面通車,歷經張燦鍙、許添財至升格直轄市的現任市長賴清德,也成為歷來選舉藍綠交鋒焦點。

許添財市長任內,曾向營建署爭取再造計畫經費,但過程一波三折,四.五億元完成停車場消防、機電設施,今年最後一筆補助到位,工程於六月完工驗收,但問題未 了,包括監視器、樓梯護欄都不足,市府今年已擠不出預算改善,決定以ROT模式招商。廠商經營停車場,需先投資安全設備;至於是單純停車場營運或騰出部分 空間做為商場複合式使用,市府將進行評估,如果一切順利,年底前可望開放營運。

建港15年了 興達漁港 遠洋船不來

耗費巨資闢建的高雄市興達漁港,原本冀望成為前鎮漁港的遠洋漁船基地,孰料,全球漁業產業丕變,不僅漁業資源枯竭,加上生態保育風潮興起,建港迄今十五年,遠洋漁船未曾進駐,形同「蚊子港」!

規模號稱東南亞最大的漁港被譏為「蚊子港」,情何以堪。九十年起,原高縣府及農委會決朝「觀光休閒、漁業生產」方向轉型,陸續設置情人碼頭、海洋動力館、港區公園、綠地等設施,除部分港區土地及泊地劃設遊艇使用專區外,部分港區並發包委託民間投資經營。

發展海洋觀光遊艇城 盼脫胎換骨

高市府官員指出,興達漁港周邊腹地絕大部分為國有財產局及漁業署管理,當時未一併開發,而地方政府財務困窘,無法有償撥用土地,致興達港發展為觀光漁港進程不如淡水漁人碼頭。

高雄縣市合併後,高市府海洋局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興達港轉型海洋觀光遊艇城,發展「遊艇港埠觀光區」、「海洋科技研發區」、「遊艇製造展售區」、「優質海洋遊憩區」及「富麗漁港活化區」五大主題,將進行濕地用地變更及觀光魚市招商,盼興達港脫胎換骨。

嫌惡設施 變教育園區 扭轉形象

在各類公共建設中,殯葬及垃圾處理設施施工時最常遭遇抗爭,甚至完工後還無法營運而閒置,地方政府或透過協調尋求平衡點、或力圖轉型變身教育園區,扭轉「嫌惡設施」的形象。

宜蘭縣三星鄉於九十年花一千四百萬元興建三層樓的第二公墓納骨堂,隔年便遭遇抗爭,只完成一樓結構體後即閒置。公所去年允諾不續建,編列三千兩百萬元將一樓規劃九千個塔位,已上網招標。代理鄉長魏榮勝說,公所、村民各退一步,全案出現轉圜,最快明年四月啟用。

宜蘭縣頭城鎮斥資四千萬元施做的火化場,因聯外道路及居民有環保疑慮,完工六年多仍未啟用。公所主秘賴清柱說,目前外澳道路工程已完成招標,預定明年配合聯外道路完工,啟用火化場。

南 投縣草屯小型焚化爐當年以BOT方式經營,九十五年底因環保署政策而停爐,賠償廠商兩億多元。環保署九十八年要求復爐招商,卻六次流標變「蚊子館」,去年 環保署補助一千一百萬元增設教育解說牌、生態池等,轉型環保教育園區,今年啟用。鎮長洪國浩表示,盼早日從蚊子館名單除名。

(自由時報)
--
染新型豬流感H3N2v 美首傳死亡案例

美國俄亥俄州衛生部上月三十一日指出,一名六十一歲的婦女因感染H3N2v新型豬流感病毒而不治,這是新型豬流感全美首件死亡病例。

官員表示,該名婦女來自俄亥俄州麥迪遜郡,她在羅斯郡展售會上接觸豬隻而病倒,於本週不治,雖然她有其他健康問題,不過H3N2v流感病毒恐是致命原因。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二○一○年美國豬隻首度發現H3N2v,翌年七月在人體上發現,該病株顯然比其他流感病毒更易從豬體傳播到人體。過去三週以來,所有已知感染病例全都因接觸過豬隻而引起。

CDC指出,相較於去年僅十二人感染,今年以來已有兩百八十九件感染病例,其中超過九成的患者來自飼養與展售豬隻的家庭,而感染最多的是俄亥俄州與印第安那州,前者病例達一○一件,後者則有一百三十八件。

以俄亥俄州為例,CDC表示,大部分的感染者症狀輕微,患者從六個月大的嬰兒到六十一歲的長者都有。幼兒、年長者、孕婦、免疫系統弱的人與有健康問題者等「高危險群」,都應避免參加相關展售會。

CDC強調,H3N2v的致命性並不高於季節性流感,而且可藉由常見的流感用藥克流感與瑞樂沙對治。H3N2v的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鼻塞、身體痠痛、頭痛與疲勞,若出現相關症狀的高危險群務必立即就醫。

(自由時報)
--
標準身材老喊胖 小心真的變胖?!

近年紙片人當道,很多人明明體重也還算標準,卻總認為自己不夠瘦;甚至一天到晚嚷著要減重。小心,喊著喊著,有可能真的會變胖。最新研究發現,體重正常卻老是覺得自己太胖的人,幾年後似乎反而容易發胖。

這項研究由挪威科技大學執行,共納入1196名體重正常青少年,10年後追蹤他們的體重,這時青少年已成長、年齡介於24歲到30歲之間。其中,有半數受試者仍維持正常體重。

維持體態須隨時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明明體重正常、但自覺過重的青少年男女,到了成年後,平均BMI值比那些不認為自己胖的少年少女們高出0.88,腰圍則大了3.46公分。其中,青少年期自覺過重的少女們,成年後高達59%BMI過重、高達78%成年腰圍過寬。

相較之下,少女時期不覺得自己過重者,只有31%在成年後BMI超標,腰圍太大的比例也只有55%。

其實,早先以成年男女為對象所進行的類似研究,也發現了同樣的趨勢。

問題出在哪裡?研究人員Cuypers分析認為,造成這項結果有幾種可能性,其中最主要的是因為強烈的社會心理壓力,認為自己過重的人,通常伴隨著希望擁有理想體形的強大壓力。

此外,認為自己太胖的人常常會改變飲食,例如少吃一餐。但研究顯示,少吃一餐,尤其是不吃早餐,卻可能讓人變胖。原因很簡單,因為不正常的用餐習慣難以持續,而身體會尋求反應之道,試圖回歸原本的體重。

不過,對於這項說法,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蕭敦仁認為,很注意身材的人其實時時都會注意。至於是不是因為用了不好的方法、適得其反?可能需要進一步去驗證,審視飲食是否真有問題。

減重後控制飲食 至少得5年

過去研究發現,會越減越胖的人,通常是使用了不容易終身奉行的減重方法。例如,很嚴格的飲食、甚至催吐等,但身體仍然渴望食物。多數減掉的是肌肉,但復胖時,卻多是脂肪。

蕭敦仁表示,研究顯示,減重完5年只有25%還能維持。所以他會告訴患者,減重後,至少要維持5年。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減重時,1天吃2餐代餐,到達理想體重後,1天1餐代餐,或是減重時,1天運動30分鐘,維持期則1天運動60分鐘。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