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20905

台GDP 亞洲12國之末 消費不振 出口衰退 第2季更糟「政府拿不出藥方」

根據最新一期亞洲政經風險報告指出,台灣第2季GDP成長 率為-0.18%,不僅在亞洲四小龍中排名最後,甚至在亞洲12個主要國家或地區中首次墊底,且是唯一負成長的,創下近年罕見經濟表現最糟糕紀錄。政大財 金系教授殷乃平昨批評,面對經濟困境,政府至今拿不出對症下藥的藥方,應快馬加鞭提出挽救經濟的政策。


政經風險報告是依據各國官方的統計 數據彙整分析,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的增減是衡量國家經濟成長與否的重要指標。報告昨指出,今年第2季四小龍GDP成長表現在亞洲墊底,其中台灣最差,其次為 香港1.1%、新加坡2.0%與南韓2.4%,12個國家或地區最佳前3名是中國、印尼、菲律賓。

第2季出現負成長
報告指出,台 灣墊底的原因為對中國的出口趨緩。此外,台灣的GDP成長從第1季的0.4%跌至-0.18%,民間消費從第1季的1.44%減半至0.76%,政府支出 從2.74%降至2.41%。經濟衰退主要反映在製造業,比起去年同期下降了0.2%,另外農林漁業下降2.19%、營造業下降1.82%等。
相較台灣經濟急速衰退,外勞輸出國菲律賓則出現亮麗的成長;菲律賓第2季GDP成長率名列第3名,主因是得利於對外輸出大量勞動人口的政策。這些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勞動人口定期將賺得的薪資匯回家鄉,使得國內消費力大增,活絡國內經濟。
台灣經濟表現不佳,出口金額已連5個月衰退。基隆港受到大環境不景氣等因素,貨櫃吞吐量逐年遞減下滑,港內貨櫃碼頭橋式起重機高掛閒置,處處可見。

民眾操煩小孩學費
任 職房地產的45歲民眾柯昇沛說,現在大家都覺得「寒冬來了」,過去出手可以比較大方,現在要量力而為。在金融業服務的50歲民眾陳怡芬則認為,台灣M型化 社會非常嚴重,一些金字塔頂端比較沒影響,但其他的人都在縮衣節食過日子,她住家樓下的管理員、公司幫忙清掃的阿桑,最近都在煩惱小孩學費該怎麼辦。
對於台灣經濟成長墊底,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昨說,歐債問題造成全球主要經濟體成長呈同步減速格局,「雖然目前國內景氣低緩,但政府持續積極推動各項提振景氣措施,全力促使經濟景氣逐步復甦,國人應有信心。」

「馬政府還慢慢來」
不 過,政大財金系教授殷乃平指出,台灣的經濟困境,有面臨外在的國際因素及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而政府從去年10月至今依舊拿不出藥方,馬政府依舊是慢慢 來,現在還在找企業來開財經座談會,顯然還是沒找出問題癥結點,也還沒有挽救經濟的對策。他呼籲,政府應有魄力,提出有力政策,讓藍綠政治人物都能取得共 識,避免內耗。
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則指,從出口訂單觀察看起來很不樂觀,8月出口負成長機率很大,出口可能要等到10月才有機率轉正,8月景氣持續藍燈跑不掉,9月也不排除繼續藍燈,10月才可能好轉。他說,預期Windows 8推出可能對台灣電子生產有幫助。

澳盛銀看好第4季
筆電大廠華碩和宏碁也對Windows 8上市賦予期望。兩家公司都表示,9月起Windows 8新機將開始出貨,預期第4季將可望有較高成長。華碩財務長張偉明表示,Windows 8上市後各同業銷售將出現極大差異,華碩有信心將是贏家陣營。
澳 盛銀行預估今年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2.4%,為研究機構中較為樂觀者。澳盛銀行資深經濟分析師楊宇霆表示,受益中國經濟第4季升溫,台灣廠商投資機 器設備增多,台灣經濟應可在第4季反彈。他認為,傳統產業可望代替科技業成為主角,加上日本利用台灣作為進軍大陸跳板、去年基期較低等因素,看好台灣第4 季的經濟表現。

近3年最糟 人力需求縮26% 僅23%企業徵人 「市場一攤死水」

景 氣急凍,工作難找!勞委會昨公布第4季人力需求調查,只有2成3企業要增聘人手、淨增加僱用3萬6287人,比第3季縮水26%、更比去年同期慘跌 43%,是近3年來最慘的一次。職場專家預期,未來幾個月就業市場恐是一攤死水,求職者和轉職者要做好心理準備,工作會越來越難找。

勞委 會針對3013家30人以上企業問卷調查發現,第4季企業預計增加僱用5萬4328人,減少僱用1萬8041人,兩者相減,淨增聘人數只剩3萬6287 人,創近3年最低。勞委會統計長鄭文淵說,全球經濟成長放緩、限縮我國出口動能,且國內薪資成長有限、物價上漲衝擊消費意願,都造成職缺減少,不過人力需 求仍為正數,「還算穩定。」

周六2場就博會
勞委會分析,人力需求縮減最多為製造業、支援服務業(如派遣、保全),增聘人力比前季各減少近8000和近6000人,主因是出口衰退造成廠商用人保守;至於住宿餐飲業也比前季少2000多人,主因是暑假旺季結束。
31歲待業者陳彥宇說,大學畢業後在傳統產業、金融業擔任業務員,就業情況都不理想,薪資只有2萬7000元到3萬元之間,特別是今年6月底到現在求職,要找一份收入3萬元以上、可應付開支且有前景工作,真的很難,「景氣實在太差。」
面 對就業市場急凍,經濟部周六在北市舉辦徵才博覽會,有146家廠商釋出約1萬個職缺,其中餐飲業者鬍鬚張徵100名儲備幹部和兼職人員,鬍鬚張董事長張永 昌認為,景氣衰退持續,但培育人才要3到5年,因此會依既定計劃展店徵才。另外勞委會周六也在花蓮舉辦就博會,有52廠商釋出1000多個職缺。

勞團籲縮減外勞
工 具機大廠上銀總經理蔡惠卿表示,為永續發展,徵才計劃從未停過,未來2至3年內,仍要陸續增加500至1000名員工。近期營收大幅衰退的宏達電主管則 說,第4季會繼續尋找人才,人數未定。晶圓雙雄台積電與聯電昨都強調,持續在建廠及擴產中,原預計招募人員計劃,不會因短期景氣波動而中止或改變。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指出,近日無薪假人數增加,人力需求降到低點,印證下半年勞動市場的確已惡化,勞委會不應再擴大開放外勞。360d才庫人力資源公司行銷經理陳慶玲說,未來幾個月就業市場恐是一攤死水,求職者和有意轉職者須做好心理準備。

學者:恐更嚴重
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柏雲昌表示,勞委會調查數據恐怕還較保守,實際情況應更嚴重,全世界市場都在萎縮,且未來6個月仍看不到谷底,勞委會應加強對失業勞工的照顧。

找嘸員工 77%僱主嘆人才荒

許 多求職者抱怨找不到工作,但也有不少企業主嘆人才難尋。昨公布的一項人力調查發現,有77%企業主反映勞動市場上有「人才荒」。有餐飲業者以月薪3萬元加 日供2餐徵人,2個月都找不到人,大嘆「現在是工作在找人,不是人在找工作!」專家認為,就業市場學用落差大、致市場出現大缺工加高失業弔詭現象。

月薪3萬沒人來
1111人力銀行昨公布調查指出,546家接受網路問卷調查企業中,有77%感受市場有人才荒,最難找的是基層技術人員、業務銷售、研發人才。
經 營餐飲店12年的謝長洲昨說,2個月前在北市政治大學旁開新店,透過報紙、網路,甚至路邊公布欄找正職員工,每月薪水加獎金約3萬元,每天還供應2餐,只 有1名58歲求職者來面試。他說,現代人怕吃苦,有些人做不到半天就落跑,或睡過頭就不來上班,「現在我只求有一個能準時上班的員工就好!」
光陽工業副總柯俊斌則說,該公司位於高雄較難吸引台、清、交等頂尖大學畢業生,加上一般誤解機械業是較傳統的「黑手」產業,所以也面臨人才難尋困境。友達指出,目前具有光電經驗的相關人才確實不好找。

失業率依舊攀高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說,國內高階人才被鄰近國家高薪挖走、技職體系升格又造成基層技術人力不足,學用落差擴大,才發生產業大鬧人才荒、失業率卻仍在攀升的弔詭現象。勞委會指出,將持續針對求職者就業能力實施各項訓練計劃,並加強依企業需求提供就業媒合。

(蘋果日報)
--
基層人才荒 近8成企業緊張

近年來,台灣就業市場出現一個弔詭的現象,一方面失業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企業又高喊找不到人才。根據1111人力銀行公布的最新調查指出,近8成企業深感「人才荒」加劇,其中,又以傳產製造業最憂心;企業最缺的並非高階人才,反倒是第一線技術及基層人員。

受訪企業普遍認為,目前台灣就業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才流動率高、薪資普遍低落,還有人才斷層的問題。對此,企業主紛紛表示,希望政府強化技職教育、提供產業人才扶植,雙管齊下解決專業人才不足的困境。

1111人力銀行8月調查546家企業發現,77.4%企業主反應,已感受到勞動市場「人才荒」的趨勢,其中,傳產製造業、民生服務業感受最深。根據調查,站在第一線的技術及基層人員人力嚴重不足,有此困擾的企業占比高達53%。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企業正面臨高階人才外流、基層技術人力缺乏的兩極化問題。她指出,中港星韓等周遭國家近年相繼祭出優渥薪資福利攬才,導致國內優秀人才大量出走;以新加坡大學教授為例,月薪就高達台灣教授的3.6倍。

有關基層人力不足的困境,張旭嵐指出,過去十年來,台灣技職學校紛紛升格,朝向學術化發展,導致「學用落差」日益嚴重,這些人求職時多數會避開基層技術職等藍領工作,期望選擇能坐辦公室的工作,導致國內低階或技術人員嚴重短缺。

面對上述國內人才斷層的問題,張旭嵐建議,要從教育制度、勞工政策、企業留用人才誘因等3大方向著手。教育制度方面,她認為,技職與大專院校應更加重視產學合作、規畫完整的實習制度,讓學生能學用相符。

勞工政策上,張旭嵐呼籲,政府應合理放寬外籍人士就業條件,並獎勵外流人才取得海外經驗後回國發展。她建議,台灣可針對重點產業擬定人才補助計畫,提供薪資補助、減稅或優惠貸款、協助規畫退休生活等,吸引海外專業人才進入。

至於強化企業留用人才誘因方面,張旭嵐不諱言,企業若一味降低人力成本,壓縮薪資與員工福利,終會落得人才出走的下場。她認為,企業主應提供員工合理的薪酬與福利,並透過內部培訓等方式,培養員工的能力與向心力,達到育才、留才的目的。

(工商時報)
--
iPhone 5 確定9/12發表

傳 聞的iPhone 5將在台灣時間下周四凌晨揭曉!蘋果公司昨天廣發邀請函給各大媒體,請記者出席本月12日在舊金山舉辦的活動,幾乎確定就是要發表最新一代iPhone。 預料iPhone 5的螢幕會從現有iPhone的3.5吋變大成4吋,接頭變小,將是2007年iPhone上市以來最大的設計改款。

邀請函po「就要來了」
蘋果邀請函的中央是個大大的「12」,代表本月12日下周三的發表會。12下方有個陰影「5」,暗示最新的iPhone可能就叫iPhone 5,圖中還寫著:「就要來了!」(It’s almost here.)由於時差關係,發表會將在台灣時間下周四凌晨開始舉行。

(蘋果日報)
--
YouTube首見iPhone 5開機影片

美國蘋果公司最新款智慧手機iPhone 5發表日期逐漸迫近之際,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三日有匿名用戶上傳據稱是iPhone 5的影片,秀出前所未見的開機畫面。如果影片所示屬實,則iPhone 5將擁有四吋觸控螢幕,機身比前代機種更輕薄。

影片顯示iPhone 5外觀與先前流傳的照片大致相符,新款機底座連接埠較舊機種縮小許多(由卅針縮減為十九針)。影片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首次呈現新機種開機過程,可看到蘋果白色商標在螢幕上現蹤,接著告知用戶將手機連接個人電腦的畫面。

據信iPhone 5螢幕採用新型內嵌式多點觸控技術,這種內嵌式觸控面板無須外掛一層觸控玻璃,可使機身變得更輕薄。但此型面板量產較現有面板困難許多,日前已傳出最新款愛瘋面板三大供應商之一夏普公司量產排程延後的消息。

由於影片光線昏暗,其他細節看不太清楚,片中手機外型全黑,與日前藝人林志穎在微博張貼的白色機身照,及美國科技網站所見的顏色不同。

另方面,手機大廠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移動都預定五日推出新款智慧手機,諾基亞將展示兩款搭載最新Windows Phone 8平台的Lumia手機。摩托羅拉移動將發表採用谷歌Android平台的Droid RAZR手機。

(中國時報)
--
iPhone 5 確定12日發表

美國媒體已接獲蘋果公司邀請函,iPhone 5確定發表日期為9月12日;昨天網路出現最新的相關影片「一支可開機的iPhone 5」,影片中拍攝者自稱是「原型機」,不過拍攝者表示因iPhone 5採用新的接頭,手上並無此連接線,無法開通顯示其他畫面。

影片中的iPhone 5,視訊鏡頭位於上方正中間、耳機孔位於下方,連接孔比iPhone 4S小;知名蘋果通的部落客RakunaMac表示,昨天流出的可開機iPhone 5極可能是真的。

為 避免iPhone 5變成市場聚光焦點,據悉,摩托羅拉行動今天將在紐約展示會上宣布新款無邊框的Android手機,支援4G LTE網路,且9月18日有可能發表Atom手機。今年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時,英特爾已展出Atom概念機。此外,諾基亞也將於今天在紐約推出搭載微軟最 新版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 8的新機。

(自由時報)
--
3成貢丸含禁藥 恐致癌 「拿人命開玩笑」 急追豬隻來源

衛 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各縣市衛生局合作,六、七月抽驗九十二件禽畜產品是否殘留動物用藥,共十一件不合規定。其中抽驗貢丸二十四件中,有八件不合格,比率 逾三成,不少是含不得檢出、恐致癌的氯黴素。因懷疑豬肉原料或飼料有問題,各地農政和衛生單位已追查來源;醫師痛批:「農委會把關的畜牧用藥都出問題,簡 直拿人命開玩笑!」

恐違規治療病豬
各縣市共驗烏骨雞二十五件、貢丸二十四件、雞蛋十六件、羊乳十二件、牛乳十件、鴨蛋五件,大多在傳統市場和超市抽樣,多數是散裝食品,檢驗七十五項動物用藥如四環黴素、氯黴素、硝基呋喃代謝物、磺胺劑等殘留情況。
衛生署食藥局中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秀冠昨說,十一件違規產品中,八件是貢丸,其中五件含不得檢出的氯黴素,另三件是其他動物用藥超標。八件貢丸來自彰化縣、雲林縣、花蓮縣、新竹縣市、金門縣、南投縣,衛生署暫無通路或品牌等詳細資料。
此外,台東縣一件烏骨雞含不得檢出的硝基呋喃代謝物,澎湖縣和台東縣各一件雞蛋含不得檢出的乃卡巴精或氟甲磺氯黴素。各縣市農業及衛生單位已在追查來源、殘留原因及養殖環境是否遭汙染,違法用藥者將依法處辦。
針對抽驗二十四件貢丸就有八件不合格,比率逾三成,周秀冠指出,貢丸原料為豬肉,可能豬隻生病,豬農違規用藥,如氯黴素可抑菌,早年普遍用於肉類及水產品,但因恐致癌,台灣已禁用多年。硝基呋喃也因有致癌風險而遭禁用。

竹市:配合抽驗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氯黴素可能導致再生不良性貧血、血癌,硝基呋喃恐致癌,乃卡巴精具腎毒性。他批:「台灣食品安全玩假的,豬肉是常吃食物,農委會把關的畜牧用藥都出問題,簡直拿人命開玩笑!」他建議選購CAS認證肉品較安心。
新竹市衛生局食品衛生科長林雪玲表示,竹市配合衛生署抽驗,往上追查貢丸製造商,業者並未保留進貨單,已處製造商處三到十五萬元罰鍰。新竹縣與南投縣皆指問題貢丸是來自雲林縣,已轉雲林縣處理。

(蘋果日報)
--
全台抽驗33%貢丸不合格 含禁用抗生素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抽驗市售食品殘留動物用藥,貢丸不合格率達三成三;除檢出禁藥氯黴素,還有超量抗生素。衛生署表示,已下架回收四百零九公斤不合格貢丸,建議消費者選用CAS(優良農產品)產品較安全。

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各地衛生局今年六、七月在全台傳統市場及超市,共抽驗廿五件烏骨雞、十件牛乳、十二件羊乳、廿四件貢丸、十六件雞蛋,以及五件鴨蛋。

食 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副主任周秀冠說,這次檢出八件貢丸不合格,違規比率達三分之一。她說,過去各縣市衛生局都是零星抽驗,這次全面抽驗,在南投、金門、 花蓮、雲林、新竹縣都各檢出一件產品不合格,含禁用抗生素氯黴素,殘留量從零點○○一六四ppm(百萬分之一)到零點七一三七ppm不等。

不只如此,在花蓮、新竹及彰化縣傳統市場或賣場,也各檢出一件貢丸含超量抗生素。

周秀冠說,各地衛生局已回收不合格散裝、包裝貢丸共四百零九公斤,廠牌包括「聖元」、「春風」、「亞洲龍」和「金利」等,並追查上游廠商。

另外,周秀冠指出,台東縣一件烏骨雞檢出禁藥硝基呋喃代謝物,澎湖、台東縣各有一件雞蛋檢出抗生素殘留。

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氯黴素曾大量用來預防動物及水產傳染病,但因氯黴素為可能致癌物,恐引發白血病,大多數國家已禁用。他提醒民眾,最好食用新鮮且有CAS、農產履歷的食品,少吃加工品。

(聯合報)
--
貢丸抽驗 1/3禁藥殘留超標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布六、七月市售食品動物用藥殘留不合格名單,抽驗廿四件貢丸,八件被檢出氯黴素等動物用藥殘留超標,以散裝居多。目前已下架銷毀四○九公斤,但不排除部分已被民眾吃下肚。

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農業單位及地方衛生局,正向上追查貨品供應來源,釐清殘留原因及調查養殖環境是否遭汙染,若養殖業者違法使用,將移請農政單位依法開罰;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製造商三萬至十五萬元。

食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中區副主任周秀冠表示,地方衛生局六、七月在傳統市場、超市隨機抽驗九十二件市售禽畜產品,包含烏骨雞、牛乳、羊乳、貢丸、雞蛋、鴨蛋等,共有十一件不符規定。

不合格名單包含一批烏骨雞被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二件雞蛋各被檢出氟甲磺氯黴素及乃卡巴精。市售貢丸抽驗廿四件,高達八件被檢出動物用藥不合規定,不合格率達三分之一。

其中五件貢丸更被檢出國內禁用的動物用藥氯黴素,檢出量介於○.○○一二至○.七一三七ppm,抽樣地點包含南投縣、金門縣、花蓮縣、雲林縣,甚至包括以貢丸聞名的新竹縣,原因尚需進一步調查確認。

氯黴素是廣效性抗生素,因價格便宜且抗菌範圍廣,曾被大量用在控制肉類及水產類動物傳染病。但其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紅血球發育不全、白血病缺乏症,大多數國家都禁用。

(中國時報)
--
新生兒也失眠 高達8成 睡不足18小時 多因噪音尿布濕 餓了

寶寶睡不飽,恐影響腦部發育。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出生一個月內新生兒,每四人僅一人每天睡足十八小時,「失眠寶寶」比率近八成。醫師說,新生兒每天睡足十八小時,有助腦細胞修復、生長,對身體機能發育也有幫助,三歲以下嬰幼兒長期睡不飽,恐長不高、吃不胖,不利腦部發育。

昨公布的零到三歲寶寶睡眠行為調查顯示,台灣一個月內的新生兒每天平均僅睡十四點五小時,七到十二個月寶寶睡十二點五小時,一歲到三歲幼兒睡十一到十二小時,均較國外研究的每天睡眠建議值,少一到三點五小時。

半夜醒超過兩次
參與調查的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師黃正宏說,三歲以下嬰幼兒腦部發育速度居各器官之冠,睡眠有助腦細胞發育、生長。調查顯示,逾六成新生兒半夜醒來超過兩次,造成寶寶失眠的前三名原因依序為噪音、尿布濕和肚子餓。

獨睡小床助長高
黃正宏說,疾病也是寶寶失眠原因之一。他曾收治一名三歲幼童,因扁桃腺發炎致呼吸不順,長期睡眠不足造成食欲差、吃不胖,體重僅十公斤,約是一歲童的正常體重。
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隆煌強調,嬰幼兒睡眠時生長激素分泌特別旺盛,俗諺「一眠大一吋」非空穴來風;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對寶寶很重要,建議睡前可播放低分貝的輕音樂、開小夜燈,房內溫度約攝氏二十五度,讓寶寶單獨睡嬰兒床,都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穿太多易長濕疹
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則指,部分家長擔心寶寶著涼,讓寶寶穿太多衣服,猶如「包肉粽」,半夜熱醒不說,還會因流汗長痱子、濕疹;也有人認為常抱寶寶哄著入睡,會養成壞習慣,但其實有些嬰兒睡前若與父母有皮膚接觸,會睡得更安穩。

新生兒睡眠注意事項
◎應與父母分床睡,避免成人翻身壓迫,導致新生兒猝死
◎部分新生兒睡前若和父母有皮膚接觸、懷抱,有助入眠
◎房間內放輕音樂、開小夜燈,可讓新生兒睡得更安穩
◎25℃環境最適合新生兒睡眠,避免讓新生兒穿厚重衣物,以防半夜熱醒、皮膚疾病
◎避免讓新生兒側睡、趴睡,保持呼吸道暢通,以防猝死
◎出生1個月內的寶寶每天應睡16至18小時,2到6個月睡14至15小時,1到3歲睡12至13小時

(蘋果日報)
--
屁常憋著不放 便祕恐惡化

Q 擔心同事抗議,我常憋著屁不放,可能使便祕惡化,讓腸子累積更多毒素嗎?
A 放屁主要是因身體水分補充不足,或是吃豆類、奶類或發酵食品,使腸胃蠕動不順暢,而造成的排氣情況。若常憋著屁不放,對身體雖不會有太大害處,但確實可能影響排便習慣、使便祕惡化,但不至於讓腸子累積更多毒素。

規律作息吃蔬果
一般建議若有類似頻繁放屁的情況,應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徹底改善、並減少憋屁不放的行為。
平時須規律作息,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豆奶類食品,可幫助腸胃正常蠕動,不僅可減少放屁次數,也可減緩屁的氣味。便祕若持續,一周排便次數少於兩次,或有腹痛情況,應就醫。

(蘋果日報)
--
羅馬尼亞「搶親」 向新郎索「贖金」

歐洲經濟不景氣,羅馬尼亞政府大砍預算,政壇烏煙瘴氣,但人民苦中作樂,婚禮「搶親」習俗越搞越大,每逢婚宴眾多的周末夜,首都布加勒斯特知名地標凱旋門前方聚集大批被綁來的新娘,蔚為奇觀。

開趴徹夜狂歡
羅 國的搶親習俗源自多年前,該國知名足球明星重金包下凱旋門向女友求婚,從此這座仿巴黎凱旋門的羅國地標,就和婚姻劃上等號,親朋好友從婚宴上綁架新娘帶來 這裡開趴狂歡,玩夠了再向新郎要求「贖金」,放人的代價可能是幾瓶威士忌,也可能要求新郎公開發表「愛妻宣言」,或真的拿出一筆錢,才能贖回美嬌娘。
和朋友在凱旋門狂歡的25歲新娘亞莉莎坦承:「這一切早就設計好了,禮車早就等在餐廳門口,等收到暗號,我就和朋友一起開溜,現在我們正在討論要跟新郎要求何種贖金。」

(蘋果日報)
--
香港反洗腦 「六四後最大抗共潮」 絕食持續 上萬人怒吼 罵特首像人肉錄音機

香港民間團體抗爭洗腦式愛國教育課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昨持續在港府總部前紮營抗議,且人數從前晚約8千人暴增到昨晚約1萬人,其中200人徹夜留守。香港「支聯會」(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昨在政府總部的廣場豎起民主女神像,23年前的天安門廣場場景彷彿再現。

佔領政總行動昨邁入第6天,過去兩天演變成全民運動,反洗腦者把政府總部示威區變「公民廣場」,怒吼:「日以繼夜反洗腦,夜以繼日為自由!」入夜後上班族陸續趕到,天橋上穿黑衣的抗議人潮川流不息,佔據馬路上的4個線道,廣場、車路、天橋都是「黑影」。
抗爭行動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英國BBC中文網昨報導,這場以學生當主力的社會運動,堪稱是香港教育史上一場重要的戰役,也是六四事件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抗共潮」。美國《紐約時報》則撰文,由於香港立法會議員9日即將改選,這場抗爭極可能威脅親北京候選人的前景。

王丹宣布絕食聲援
示 威絕食人士中昨出現有人血糖偏低等情形,先後中斷絕食,但亦有4人加入絕食行動,其中包括患有糖尿病的姚冠東,他說:「只想靜坐表明立場,對學生致敬」。 六四民運領袖王丹昨凌晨在臉書宣布,將絕食24小時以示聲援,「表達港人不接受中共的意識形態,不接受思想控制的心聲。」

將罷課向政府施壓
63歲退休教師韓連山昨批評香港特首梁振英已變成人肉錄音機,「真沒良心,我會用『賤』這個字去回應」。
梁振英昨說,撤或不撤國民教育科「空間很大」,政府願和示威人士對話,但前提不能是只談撤或不撤。
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正醞釀不合作運動,內容包括計劃罷課。由多名專業人士組成的「三十會」正全力招募專業人士,在中小學罷課時義教學生,目前已有逾400人加入;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則正考慮帶頭,於本月中罷課向政府施壓。

學者:反政治灌輸
台灣師範大學公領系副教授黃信豪認為,香港人不反對愛國,但反對「政治灌輸」。香港回歸中國15年,貧富差距拉大,港人從失望到絕望。2017年北京是否兌現香港特首直選的支票,將是轉捩點,也對台灣認知中共政權有警示作用。
台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張登及指出,香港回歸中國但人心卻未回歸,矛盾不斷加深。中國認為是國民教育出問題,拿他們熟悉的那套舊式思考模式來解決,卻導致錯誤。

離譜 小學教材「聽國歌要流淚」

被 列為「洗腦學校」沙田第一城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昨天首度公布國民教育科內容,第一課舉出將學會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列為學生責任,並引導學生聽國歌 要感動流淚;還保留教育局先前已經刪掉的「中華好兒女」教案,學生需高呼「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新課程本周五開始教授,關切的校友呼籲家長當天 拒絕讓子女上課。

校長辯遭誤導
呂明才小學校長黃潔蓮昨開記者會,斥責記者誤導、以偏概全,宣稱邀請家教會理事及校友會幹部審閱教材,修訂後才落實。她表示,去年3月知會上述兩會,暑假前也讓學生通知父母,「沒人向我提出反對,一路以來家長都沒出聲」,把沉默當成支持,「7月底家長才開始有意見」。
校 方先前要求教師簽署保密協議,禁止向外披露教材。面對外界劣評,校方昨讓媒體參閱將於未來教授的「責任感」部分。小二有一課「我學會唱國歌」,教師需引導 學生思考,唱國歌時會否如得獎運動員一樣「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有感動流淚的感覺」。課程還要求學生如認同「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高興」,便要大聲讀出 來。

(蘋果日報)
--
結膜炎傳染力強 開學後恐流行 點藥後未洗手成傳染途徑

戲水消暑是夏天的一大樂事,但眼睛若是接觸到不乾淨的水,易引發俗稱紅眼症的急性結膜炎;另外患者點藥前後未洗手、共用毛巾等,都會造成感染。眼科醫師張淑雯也以經驗提醒,9月後有可能因開學而引起一波感染,應從生活習慣上做好預防。報導╱王璐華 攝影╱施偉平

急性結膜炎就像是眼睛的感冒症狀,可能由不同的細菌或病毒引起感染,也會因為感冒與群眾聚集而引起一波流行,而夏天則會因為到游泳池游泳,眼睛接觸到不潔的水質而感染急性結膜炎,患者多是抵抗力差且沒有抗體的小朋友。

這樣做 紅癢畏光應就醫
無故流淚、眼睛紅癢或是出現畏光,為結膜炎初期症狀,未妥善治療約1成會惡化成偽膜性結膜炎,眼睛出現白色薄膜,需搭配藥物治療並將壞死處刮除。另外曾有患者自行買藥水治療,但用錯藥反加重症狀,宜避免。

勿用洗眼液沖眼
部份患者會使用洗眼液來緩解眼睛不適,不過眼科醫師張淑雯表示,即便使用者會注重洗眼液杯子的清潔,但是一般家庭並沒有設備可以徹底消毒洗眼液的杯子,若殘留細菌或病毒反而容易刺激,並不建議使用。

點藥前後要洗手
點眼藥前洗手可防止將細菌或病毒帶給眼睛,但張淑雯醫師表示,多數人更容易忽略點藥後的確實洗手,沾染病毒或細菌的雙手因此成為傳染媒介,這也是校園傳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勿共用臉盆毛巾
臨床上常見到一人感染,全家罹病的現象,張淑雯醫師表示,急性結膜炎傳染力強,患者應該特別注重清潔,毛巾、擦手巾勿共用,使用流動的水洗臉,避免細菌或病毒留在洗臉槽或臉盆周圍。

醫師說 先停戴隱形眼鏡
患者的眼睛分泌物含有細菌或病毒,若配戴隱形眼鏡,鏡片上殘留的蛋白會成為病毒滋生的養分,恐加重病情,建議生病期間不要配戴。

(蘋果日報)
--
植牙後神經痛 控醫疏失不起訴

案例
女子魏寶戀2009年到台北榮總做植牙手術後神經疼痛、下顎麻痺,質疑植入植體過長,壓迫下齒槽神經,控訴牙醫師魏郁如評估齒槽高度只能植入10毫米植體,事後卻依未參與評估的牙醫病科主任賴玉玲指示,植入11.5毫米植體,怒告兩人業務過失傷害罪。
賴玉玲堅稱事前曾參與評估,魏郁如則表示,植入10毫米或11.5毫米都是可能選項,且術後並未壓迫神經。

偵查
士林地檢署調閱病歷發現賴玉玲術前曾多次參與評估,且醫審會鑑定指醫師須依病患咬合、骨質、骨量等限制,保留植體與神經管間的安全距離,選擇適當植體,就本案狀況來說,醫師選擇並無過失,且術後神經痛與植牙沒必然關係,因此將2名醫師不起訴。

植牙可能風險
★下顎後牙植體過長恐傷神經,導致嘴唇麻痺及疼痛感。
★上顎植體過長恐影響鼻竇腔,造成鼻竇炎。
★若不慎打穿骨頭恐造成出血、感染
★術後若長期嘴唇麻木、濃鼻涕或發燒,應速就醫。

(蘋果日報)
--
閃光燈拍寶寶 對視力無影響

許 多家長喜歡為寶寶拍照,留下成長的紀錄,但有一說稱照相時所使用的閃光燈會造成新生兒眼睛傷害,甚至影響未來視力發育,對此眼科醫師張淑雯表示,目前並沒 有研究可以證實這項說法,且新生兒多數時間眼睛都閉著,即便是張眼的時候,對於強光刺激也會有閉眼的反射動作,再者照相的閃光燈也不可能時時對著寶寶照 射,倒是要觀察,若寶寶出現明顯的畏光或是流淚的情況,可能有睫毛倒插或是鼻淚管阻塞的問題,建議至眼科就診。

直視陽光 恐角膜脫皮
若要煩惱強光對視力的傷害,眼科醫師張淑雯表示,比較擔心在豔陽下直視陽光,無論對成人或幼兒都可能造成角膜脫皮,雖然嬰幼兒對強光有自然的閉眼反射,但如果是長時間處在戶外,家長最好可以撐洋傘遮陽,並會寶寶戴上帽子,降低強光對眼睛的傷害。

6個月內毛巾應消毒
張淑雯醫師提醒,除了預防強光對寶寶眼睛的傷害,感染的問題更容易被忽略,建議6個月以下的寶寶,擦拭眼睛毛巾最好經沸水煮過消毒;家長若是嘴巴長皰疹也要避免親吻寶寶,可能會將病毒帶到寶寶眼睛。

(蘋果日報)
--
既再議 更在意/林峯正(民間司改會執行長、律師)

從 青春到中年,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等待超過21年後,終於盼到最終的無罪判決。當民間開始質疑這是一個缺乏直接證據的冤案時,高等法院的法官竟一字 排開召開記者會,不斷重複述說他們都是通過法官考試成績優異的法官,絕對不會看錯。由蔡崇隆導演拍攝的《島國殺人紀事》紀錄片,還特地引用這個片段。於今 視之,真是「笑」果不斷,但當時的法官卻認為以他們的權威足以鎮住異議的聲浪,而無視於該案的證據貧乏,根本不足以定人死罪之事實。
民間在救援蘇 案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制度面的改革,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於1997年在《刑事訴訟法》加上「訊問被告應全程錄音錄影」的規定,資為防止刑求之安全瓣。回首前 塵,若非蘇案被告遭刑求之橋段令人驚悚至極,恐怕也不可能通過迄今猶令日本學界驚羨的前開規定,這是蘇案點燃的改革引信,且這樣的制度改善是完成於全案尚 未在法律上獲得平反之際。可以想像的是,蘇案若能完成冤案平反方程式,即無罪判決、賠償、究責,因為這個個案所能牽引的司法及社會改革能量必當精采可期。

國家機器錯殺無辜
去 年,台灣社會集眾人之力爭取到江國慶案的無罪判決及刑事補償,史無前例地證實了國家機器也會錯殺無辜。今年,則見證了由斷頭台前救回三位無辜青年的司法大 逆轉。卻硬生生被十多天前台北地檢署的不起訴處分澆下一盆冷水,檢察官認為江國慶案中犯下刑求惡劣犯行的軍官們,無殺人犯意、追訴權時效已過、刑求與江國 慶死亡的結果無因果關係。
假設檢察官前開說法可以接受,蘇建和案的究責之路大概也不必開啟。道理很簡單,若蘇建和等人開始對當初刑求的官警究責, 屆時被列為被告者,即可輕易引用江國慶案檢察官不起訴處分的理由,不費吹灰之力脫免所有的罪責,蓋蘇建和案發生的年代比江國慶案更為久遠,光追訴權時效作 為答辯理由便綽綽有餘,遑論檢察官在不起訴處分中,刑求被告是為破案,既無犯意,自然不構成犯罪等司法史上僅見,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創見。
為了避免 夢魘成真,讓這樣不公不義的不起訴處分理由,構成包含蘇建和案等冤案要求究責的法律障礙,惟有窮盡所有努力,支持江國慶的媽媽依法再度就檢察官的不起訴處 分聲明「再議」,請曾經為江媽媽主持公道的高檢署再評評理。9月6日上午10時,到台北地檢署門前,陪同江媽媽遞出「再議狀」,如果您「在意」這事的話!

(蘋果日報)
--
不要笑菲律賓/吳尚書

國 內經濟不振,對照菲律賓的快速發展,擔心被菲國超越的論述已經浮現;但以全球就業競爭力來論,台灣早就不如菲。菲人的海外工作經驗可追溯至美國殖民時期, 獨立後因公共衛生的逐漸發達,又加上天主教不主張避孕帶來的人口高速成長,菲國政府於1970年代開始推廣該國人民前往海外工作,以減輕失業率等問題。迄 今菲國9200餘萬的人口中,海外菲律賓勞工(OFW)超過1000萬,分布世界五大洲。他們對菲國經濟的貢獻極為可觀,約佔總GDP的兩成,甚至有學者 估計到4成,也讓菲律賓經濟內需大於出口。OFW們不僅匯錢回國,還會將大量各類日用品以免關稅紙箱寄回家中。OFW當然也面臨很多問題,像是受虐(如劉 姍姍案)、被詐欺等。

海外台勞缺乏保障
OFW的成功受惠於菲律賓的多項條件。首先,雖然泰加洛語是菲國最通行的官方語言,但是菲 律賓的中學與高等教育多數科目採英文教學,且泰加洛語內有大量英文詞彙,加上英文同樣為官方語言,所以菲國人民前往英語系國家工作的門檻較低。即使在其他 國家工作,基於英文的通用性,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其次,以英文為主體的教學系統,讓受過高等教育的菲國人民容易直接申請專業工作,例如工程師、醫療人員 等。再者,菲國多元的文化包含西班牙、美國、馬來、中國等淵源,造就OFW驚人的環境適應力,且不易對當地造成重大的衝擊。OFW人數雖大,卻甚少造成當 地的排菲運動。最後,菲國政府了解OFW對於該國的重要性,加上民意對於人命的重視,所以每當有OFW工作的國家有戰亂,菲國外交部總得竭力救援。例如近 期該國外交部就把在敘利亞的OFW撤出。
反觀中華民國以中文為主的教育與環境,儘管多數大學生受過至少7年的英文教育,但往往連基本溝通都有困 難,專業人士也不易以英文運用其知識,較為單一文化的環境又局限台灣人的適應力。政府孤立的國際地位與對海外人民救助能力的匱乏,更讓海外工作的台人缺乏 保障。所以,就海外工作來說,台人的機會比菲人小且差。當菲人因國內職場條件不佳時,可努力「升級」前往進步國家享受較佳的環境與工作待遇,台人想出國工 作,多數僅有「降級」去中國工作,且無人身安全等基本保障。所以不要再拿菲人去輸出勞力當做負面的例子,因為台灣人有的機會比他們還少。

(蘋果日報)
--
核安演習或演戲/方儉(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原子能委員會、台電從9月4日至6日在新北市核一廠進行「第十八次核安演習」,這是每年原能會和台電在鬼月的重要活動,可能是真的演給鬼看的。
首 先,名稱就有問題,「核安演習」顧名思義是核能安全的演習,試問既然核電廠安全,何必要花時間、金錢勞師動眾演習?演習的法源依據是《核子事故緊急應變 法》,應該是「核事故演習」。其次是原能會的假設條件錯誤,台電認為海嘯只有12公尺,這是海溝型海嘯,而非山崩型海嘯,後者可以高達30公尺,現在核電 廠十幾公尺的堤防根本不堪一擊。

連最壞打算都沒做
去年馬英九總統在311事件後,親赴核一廠視察海嘯預防機制,放流水閘門當場失 效,代表海嘯可以長驅直入,台電花了幾千萬在閘門上再加裝鋼構升降機,但問題是:閘門的基座水泥構造已有40年歷史,是否禁得起海嘯前的地震不垮不變形? 台電也說不清,因為當年的圖紙都不見了!現在演習還難出來現寶,鬼都不信。
今年的演習有一招新把戲「斷然措施」,就是在反應爐融毀時,將海水引進 反應爐,冷卻反應爐心,停止核反應,因為如此作為後,反應爐受海水腐蝕就沒用了。原能會和台電常笑東京電力在福島事件發生之初捨不得核電廠可能報廢,所以 沒先一步採取「斷然措施」,才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
原能會和台電錯了!如果地震造成爐心融毀,以台灣3座現役核電廠已有30年以上的運轉歷史,老化問題嚴重,從核二廠兩部機組都出現反應爐錨定螺栓斷裂的事實研判,其他更脆弱的管線、水泵、儀控設、電路,都可能禁不起地震而扭曲,水和電都送不進反應爐心。
另 一方面,反應爐心失控時,爐心溫度高達千度,壓力槽的壓力非常大,要注水則需要更大的力量,哪裡有這樣的泵浦可以把海水或淡水注入?結果一定是注入口成為 爐心壓力、高溫蒸氣的外洩口,就像快鍋上的閥門打開一樣,瞬間壓力槽的水全部外釋,造成更大災難。家庭主婦在廚房裡的物理經驗,都可以把原能會、台電的把 戲戳穿了。
台電在演習說明時指出,已有50壯士,在緊急時出動,現場環保團體當場要求見一見這50位勇士,讓大家瞻仰一下,引起一陣訕笑。如果台電都沒有做好最壞打算的心理準備,外面的領500元走路工的民眾、軍警、消防也都行禮如儀。
這種演給鬼看的「核安演習」演了18次,竟然還能夠演下去,肯定還有第19次。

(蘋果日報)
--
因為接近而疏遠/王丹(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最 近一個月,台灣和香港兩地以學生為主題的社會運動蓬勃發展。在香港,15歲中學生黃之鋒召集「學民思潮」,反對港府強行推行美化中國共產黨,美化中國模 式,掩蓋「六四」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所謂「國民教育」;在台灣,台大林飛帆、清大陳為廷、成大張芷菱等大學生組成的反媒體壟斷聯盟持續發動反旺中集團的抗議 活動,得到社會各界支持,終致在9月1日動員近萬人走上街頭。

這兩場社運,時間是趨近,而真正對抗的對象也是趨近的。港府推行國民教育,背後當然是北京政府在下指導棋;而台灣青年學子對旺中集團的警惕,其實折射的也是對於中國因素進入台灣所帶來的前景之警惕。
也就是說,引發港台兩地社運爆發的,都是中國因素(其實是中共因素)。時間和對象的趨近,絕不是巧合,它反映出的,其實是以中共為代表的社會發展模式,與以港台公民社會為代表的另一種社會發展模式的衝突與對抗。
簡單說,中共代表的社會發展模式,統稱為「中國模式」,就是把經濟發展放到壓倒一切的位置上,以犧牲社會的民主自由為基礎擴張經濟力量;而港台的公民社會所推崇的社會發展模式,是把人民的尊嚴和自由,把社會的正義和寬容當作經濟發展的目的。二者對「幸福」的定義截然不同。
今年是香港回歸15周年,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今年的香港表現出自2003年來對中國最大的不滿,而香港的認同調查對中國人認同也創下新低的紀錄。

港台看破中國模式
而在今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中,中國透過台商與親中媒體,赤裸裸的介入台灣的選舉,台灣已經出現「香港化」的跡象。這些都使得大家深深感受到,香港與台灣受到中國制約的影響越來越大,兩種模式的衝突因而日益凸顯出來。
這 樣的衝突之所以越來越明顯,原因之一是香港的「一國兩制」形同廢棄,中共急於讓香港徹底歸化,處心積慮地讓香港更加靠近內地;在台灣,馬英九政府奉行的兩 岸和平政策,使得大陸與台灣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距離拉近,反倒使得港台的公民社會看破了「中國模式」的手腳,看到了中國快速的經濟發 展背後帶給社會的嚴重代價。這種現象,我稱之為「因為接近而疏遠」。這就是港台兩地幾乎同時發起對抗中國因素(其實是中共因素)的社運之根本啊。
另外一方面,正是因為台灣已經開始出現「香港化」的現象,本來關係比較疏遠的台港兩地公民社會才開始彼此關注起來。而中國大陸的公民社會的發展,也決定著港台兩地的未來命運。未來三地的公民社會如何結合互動,恐怕是值得認真思考和探討的。

(蘋果日報)
--
電視業務拖累 壹傳媒要賣蘋果、壹週刊

壹傳媒集團昨天在香港證交所公告,獲得「獨立第三方」接洽,有意購買集團在台灣的所有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狗仔隊」媒體文化是否因此撤離台灣,引起各界高度注意。

公告表示,該項交易只是初步磋商,不見得成交。

在香港首開「狗仔新聞」風氣的壹傳媒,二○○一年五月卅一日進軍台灣,發行壹週刊,當時曾引起政商名流恐慌,要求政府遏止狗仔新聞;二○○三年五月二日,蘋果日報在台灣發行。

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在台灣銷售狀況好,但電視媒體業務拖累集團財務,集團在今年年初就傳出打算「整包出售」台灣業務,一併賣掉平面及電視業務。

據了解,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如今將電視、印刷媒體分拆出售,已知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主導的大富媒體將買下機上盒「網樂通」客戶,以及「壹網樂」影片資料庫;平面媒體部分傳出的可能買主除了蔡明忠外,也包括原先就傳出有意購買集團部分業務的Tom.com。

外界盛傳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可能入主壹傳媒平面媒體,但宏達電昨天表示「不回應外界傳言」。潤泰也說他們不是買主。

壹傳媒昨天傍晚突然發布公告,「被告知出售」的蘋果日報員工譁然,原本休假的總編輯馬維敏也回去上班。

根據壹傳媒公布截至三月底的年度財報,年度業績雖保持成長,但由於電視、多媒體業務虧損嚴重,達港幣十一點七億元,導致核心業績由盈轉虧,全年虧損達到港幣一點八億元,原本賺錢的報紙、雜誌業務也出現獲利衰退情況。

在重大訊息公告後,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嘉聲發出「組織調整」信給壹傳媒員工,強調公告「依照香港聯交所的條例刊載,不代表集團已確定出售該等業務」,在洽購期間,所有業務不變,希望員工如常作業。

撤守台灣 壹傳媒股價大漲10%

壹集團部分媒體傳要出售,壹電視員工同時收到香港方面聲明,傳要被賣的蘋果日報、壹週刊不少員工頗憂心;有人說:「該不會是蔡衍明來買吧?他財大氣粗,為了報復蘋果,直接買下來統治,就結束兩邊的紛爭了。」

壹電視員工一片錯愕。壹集團行政總裁王子云說:「下午大家都收到聲明了,但壹電視不在其中,所以我們不受影響,也不便發言。」

「雖然沒賣電視台,但我們同一個陣線,心裡難免不舒服。」一位壹電視員工說,「老闆怎會把主要收入的金雞母拿去出售?真的賣掉後,我們沒賺錢的該怎辦?」

壹傳媒將出售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壹週刊及台灣爽報在內的平面媒體,目前正與第三方接洽中,金額尚未確定,帶動壹傳媒昨日股價大漲百分之十;但壹電視過去一年來虧損高達港幣十一點七億元(約新台幣四十五億元),吃掉集團其他媒體的獲利。

台灣媒體業務占壹傳媒總營收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二,香港占百分之五十五點三。台灣媒體虧損持續擴大是壹傳媒出售的主因,尤其壹電視虧損最為驚人。

根 據壹傳媒今年六月公布的年報顯示,至今年三月底,壹電視過去一年來虧損高達港幣十一點七億元(約新台幣四十五億元),吃掉集團其他媒體的獲利,導致壹傳媒 由盈轉虧,全年虧損港幣一點八億元(約新台幣六點九億元);相較前一年港幣一九五○萬元虧損,虧損額暴增近十倍,這也是壹傳媒連續第二年虧損。

據了解,此前就傳出黎智英透過外資投資銀行找買主,開價五億美元出售壹傳媒在台媒體,其中包括壹電視;外資投資銀行曾探詢包括富邦蔡家、鴻海集團郭家及潤泰集團的尹家「購買」台灣壹傳媒的意願,但被徵詢的企業家認為「開價太離譜」。

台灣電視夢難圓 黎智英決打包

香港壹傳媒集團昨天悄悄公布「第三者洽購台灣平面印刷媒體業務」公告,股價在香港股市上漲零點零五港幣,漲幅達一成,市場提前反應壹傳媒「撤守台灣」的利多,但收盤股價仍只有零點五五港幣,比一粒冷凍水餃價格還低。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在台灣的一場電視媒體夢,似乎將以股價慘跌、退走市場收場;股價從前年底、去年初跌破港幣一元後一路下滑。從壹傳媒的財報來看,狗仔新聞仍有賣點,資金缺口和難以克服的台灣有線電視媒體生態,才是逼退「肥佬黎」的兩大壓力。

黎智英的電視夢做了多年,甚至在台灣買土地、蓋大樓,投資數十億元成立電視台及動畫製作公司,在亞洲堪稱數一數二。

不過壹電視先是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遲不發照,導致投資無法回收,又因為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抵制,頻道無法上架,讓黎智英下決心「打包」。

相較於過去台灣幾次大型的媒體業併購案中,平面印刷媒體都被視為「賠錢貨」,甚至是「搭售」的項目,壹傳媒此次可單獨將平面媒體切出來議價銷售,顯示黎智英以新聞作為商品,雖受衛道人士撻伐,但獲利策略成功。

未來買主面對的壓力,是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媒體的「影響力」如何維持?要以狗仔路線「區隔」市場?還是要在深度新聞上競爭?更受大眾關注。

裸體加屍體 對台影響大

壹傳媒要賣旗下平面媒體。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說,壹傳媒的優點是不受財團、政黨影響,打破許多媒體的慣例,缺點是讓台灣的媒體走向低俗品味,「優點沒有造成什麼影響,缺點卻影響非常大。」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管中祥指出,壹傳媒最被詬病的是腥、羶、色文化,媒體間「裸體加屍體」的競爭,讓新聞的底線下降,但壹傳媒揭發名人醜聞、整理生活資訊比其他媒體出色;雖然目前狀況不明,他希望壹傳媒員工的工作權能有保障。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彭文正的主播妻子李晶玉也在壹電視任職。他說,壹傳媒對台灣「功多於過」,聽到後感覺有一點惆悵。

彭文正說,如果沒有《壹週刊》,前總統陳水扁現在不會關在牢裡、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的案子也不會爆開;壹傳媒沒有什麼不敢打,是很多媒體學不來、或不敢學的特點。

彭文正表示,壹傳媒旗下的壹電視一直在「燒錢」,他猜測壹傳媒出售平面媒體目的,在填補壹電視的資金缺口,因為「要硬幹、不想輸」。

(聯合報)
--
壹傳媒喊賣蘋果 傳開價150億

壹 傳媒集團昨(4)日在香港港交所公告,已有第三方對象,表達有意購買壹傳媒集團旗下的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以及台灣壹週刊,目前正進行初步磋商,金額尚 未確定。此消息帶動壹傳媒昨日股價大漲10%。此前傳出創辦人黎智英開價5億美元(約新台幣149.5億元)出售上述三大媒體。

市場點名第三方對象,包括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及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同時不排除台灣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及香港媒體東方日報也有可能出手。自由時報發言人蘇宇暉表示,沒有這回事。

壹傳媒主席黎智英昨天未接電話,也未回覆簡訊。壹傳媒公告表示,正與第三方進行初步磋商,若完成交易將公告,壹傳媒董事會也強調,此交易可能會、或可能不會落實,公司股東及公眾投資者於買賣公司股票時務必審慎行事。

近年壹傳媒在台灣市場發展電視業務,並免費發送網樂通機上盒,但電視業務始終無法回收,也拖累壹傳媒獲利表現。

今年以來市場盛傳黎智英計劃出售台灣業務,包括平面媒體(蘋果日報、壹週刊等)跟電視媒體(壹電視)整包出售,或者是切割出售的傳聞不斷,就連6月上海電視節,兩岸三地相關業者碰面最愛聊的話題也是買家是誰。

現在壹傳媒打算切割出售,市場盛傳,蔡明忠、蔡衍明、尹衍樑可能洽談中,不排除台灣自由時報及香港媒體東方日報也可能出手。市場推估,包含平面及電視媒體,整包出售價格約5億美元,但如果切割銷售,少掉虧錢的壹電視後,蘋果日報、爽報及壹週刊的售價可能高於5億美元行情。





賣掉金雞母 留下壹電視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從平面媒體起家,卻有一個電視媒體大夢,雖然壹電視年年鉅額虧損,已經燒掉66億元,但黎智英仍認為,台灣市場技術落後,頻道內容平淡乏味,堅信電視市場仍有巨大潛力,壹電視可為觀眾帶來世界級的體驗。

台灣媒體業務占壹傳媒總營收的43.2%,香港占55.3%。台灣媒體虧損持續擴大是壹傳媒出售的主因,尤其投入鉅資的壹電視虧損最為驚人。

3年前,黎智英為了跨足台灣媒體市場,陸續傳出斥資50億到200億元要收購年代或中天電視;後來收購台灣電視頻道不成,轉向自行申設頻道,設立壹電視,申請頻道雖然一波三折,卻也讓黎智英拿到新聞、綜合及電影台3個頻道。

但黎智英崎嶇的電視大夢之路才剛開始,壹電視開台後,苦無有線電視平台可以上架,黎智英狠下心來,砸大錢,自己開闢壹網樂的網路平台通路,免費發送1台當時價值3,000元的電視機上盒網樂通。

但是壹電視、壹網樂、網樂通近年不斷燒錢,根據壹傳媒年報,2011年會計年度,電視業務就虧損港幣11.68元(折合新台幣約45億元),再加上網路投資的虧損,黎智英就燒掉71億元。也是壹傳媒連續第2年虧損。

據了解,此前就傳出黎智英透過外資投資銀行找買主,開價5億美元出售壹傳媒在台媒體,其中還包括壹電視,外資投資銀行曾探詢包括富邦蔡家、鴻海集團郭家及潤泰集團尹家「購買」台灣壹傳媒的意願,但被徵詢的企業家認為「開價太離譜」,且壹傳媒得罪太多政商名流,沒人敢買。

今年6月發布的壹傳媒年報上,黎智英在主席報告書中提到,台灣的電視業務雖然受到挫折,進展緩慢卻穩定,現在壹電視及多媒體平台的巨大投資還未能實現回報,但他對台灣電視市場保持信心。

(經濟日報)
--
壹傳媒 脫手蘋果日報 爽報 壹週刊 蔡明忠洽談「進度最佳」 潤泰尹衍樑、中信辜家、王文洋及李嘉誠家族都是潛在買家

壹傳媒台灣電視業務持續「燒錢」,經營狀況每下愈況,拖累香港上市的壹傳媒股價,市值不斷縮水。昨天香港壹傳媒頗不尋常地正式對外公告,擬出售集團在台灣的印刷媒體及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震撼業界。

至 於買家落在何方?外界也傳出包括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宏仁集團董事長王文洋、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中信辜家等,還有一、兩家外資私 募基金及港資的李嘉誠家族都是傳說中的潛在買家。據壹傳媒內部消息透露,目前「進度最佳」的買家是蔡明忠與美國私募基金凱雷合組的團隊。黎智英宣告賣出紙 媒,在財務壓力下,也勢必要處置壹電視,因此其實也代表香港壹傳媒將全面撤出台灣。

香港壹傳媒對外公布指出,「本公司獲獨立第三方接洽,彼等有意購買本集團於台灣之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公告中也強調,「此交易的條款及條件仍處於初步磋商階段」

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嘉聲昨天也具名發函給該集團同事,證實蘋果日報、壹週刊、爽報的確有計畫要賣,但目前未定案,仍在洽談中,一旦有新訊息,就會告知同事,希望同事能「專注目前的工作」。

突 然間得知公司可能出售的消息,壹傳媒各部門主管也在狀況外,私下議論紛紛,甚至還有人互開玩笑,「會不會賣給蔡衍明?」對於公司未來決定賣紙媒而非賠錢的 壹電視,香港籍的高層主管也沒有進一步說明。由於過去三年壹電視加互聯網合計虧損金額,高達十八.五億港幣,比目前壹傳媒市值十三.二七億港幣還要高,加 深市場對壹傳媒財務情況惡化的憂心,外界先前也傳出壹傳媒將會出售旗下事業補財務虧損。

對於壹傳媒此次僅出售在台灣的印刷媒體及資產, 而 未包括壹電視,外界都相當好奇。不過,先前壹傳媒已指出,傳媒業基本形態,正不斷加快演變,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由收費報章過渡至免費報章,並由印刷媒體轉 向電子媒體,包括電視、網上及流動媒體。此說法,正好呼應壹傳媒此次只賣「印刷媒體」,而非電子媒體。

壹傳媒在台投資壹電視,燒錢的速度驚人,根據壹傳媒的「年度財報」(二○一一年四月到二○一二年三月底),壹電視去年虧損的金額高達十一.六八億港幣(折合台幣約四十五億元)。

在壹電視的拖累下,壹傳媒已連續第四年不分配股利,以壹傳媒昨日收盤價○.五五港幣來看,和歷史高點相比已縮水達八十八%,目前市值僅十三.二七億港幣。

先賣紙媒再賣電視 壹傳媒全面撤台 壹電視年賠逾40億 卻以資產開價 買家縮手 紙媒談判進度反而超前

傳 聞許久,終於證實─壹傳媒要賣掉台灣的事業。但大出一般人意外的是:宣布要賣的是紙媒,而不是壹傳媒最大的錢坑黑洞壹電視,甚至引起蘋果員工質疑,那有賣 賺錢的紙媒、留下賠錢貨壹電視。但事實上則是:壹傳媒是全部都有意要賣,只是壹電視沒人要,賣紙媒的談判進度快,所以公告的內容是賣紙媒。

今 年初開始業界就傳出因壹電視燒錢太快、前景黯淡,香港壹傳媒的股價又直直落,導致黎智英財務負擔沉重,有意清理賣掉台灣的媒體與資產,「回防」香港母公 司。四月初,因為有政界高層證實此訊息,各媒體都大幅報導,說黎智英要把在台的紙媒加上壹電視「打包」一起賣,喊價五億美元。當時,壹傳媒還否認此訊息。

但據參與買賣談判的人士透露,黎智英要價不止五億美元,而是超過十億美元,超過大部份人能接受的價格。當時,大部份人都認為壹電視是賠錢貨,因此一定要與蘋果日報一起賣才能賣掉。

不 過,實際上在後來的談判中,部份買家只鎖定買壹電視。原因是壹電視虧損累累,根據壹傳媒財報,去年一年就賠了四十多億元;但其賠錢的原因在無法上架、廣告 進不來。而無法上架的原因是大家都對壹傳媒的媒體風格與黎智英有忌諱,黎智英在此時,反而成為壹電視最大的負債。如果壹電視賣給其他人,上架問題可能就解 決,財務問題也能得到紓緩。

不過,即使只談一個虧損累累、按理可以用最便宜價格買到的壹電視,黎智英價格仍「很硬」。他不願用壹電視的 公 司淨值、財報作為談判的基準,反而要求以資產為談判價格基準,但這樣一來價格就提高數倍。也因此導致買家縮手、談判陷膠著,結果也導致後續談判的重點反而 轉到蘋果日報等紙媒上了。

據了解,雖然傳聞中的買家不少,但真正在談又談得較深入、黎智英比較「甲意」者,只有一家外資機構及富邦蔡明 忠 家族。蔡家過去一直對媒體有相當濃厚的興趣,雖然陸續接下有線電視系統凱擘、成立購物、親子台等頻道,但一直未跨進新聞內容領域。蔡家同時擁有電信事業, 蔡明忠一直希望「數位匯流」的趨勢,能把其企業王國串起來,中間少的就是新聞內容領域。不過受限於NCC的「大富條款」,富邦不可能跨入新聞台,此時買下 蘋果等紙媒,就成為最有可行性、能立即補足新聞內容不足缺憾的一步棋。

不過,對黎智英而言,賣掉紙媒絕對不是一個「終點」;這次沒提壹 電 視,應該是賣相太差、要價又太高,導致談判進度膠著,而非不賣;壹電視燒錢的速度快、未來前景黯淡,黎智英不可能獨留壹電視而能生存,應該終究要賣掉。最 後等於黎智英出清全部在台媒體資產,為這十幾年的「港媒亂台」畫下句點!

壹傳媒市值 6年縮水9成

香港壹傳媒昨天公告將出售旗下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昨天壹傳媒股價大漲十%作收。不過拉長時間來看,壹傳媒因旗下壹電視虧損連連,財務狀況不佳,股價自二○○六年高點一路下滑,市值已大幅縮水近九成之多。

昨日香港壹傳媒股價大漲一成,收在○.五五港元,似乎提前反應將出售旗下事業的消息。不過長期來看,壹傳媒股價自二○○六年七月最高的四.六港元,到今年八月二十三日最低來到○.四五五港元,此期間的股價跌幅高達九成之多。

另外,以昨天收盤價○.五五港元計算,壹傳媒市值只剩十三.二七億港元。

根 據壹傳媒「年度財報」(自二○一一年四月至二○一二年三月底止),壹傳媒全年虧損為一.八九億港元(新台幣七.三億元),不過,若扣除出售動畫事業的業外 一次性收益,實際經營虧損高達九.七三億港元(折合台幣三十七.六億元)。其中,壹電視去年虧損金額高達十一.六八億港幣(折合新台幣四十五億元),累計 過去三年壹電視加互連網合計虧損金額,高達十八.五億港幣(折合台幣約七十一億元)。壹電視的跨媒體效益未見顯現,反而持續拖累壹傳媒整體營運表現。

在財務方面,壹傳媒集團總負債達二一.一八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一成,其中,長期貸款部分為十.一四億港元,較上一年度增加逾一五%。而在現金流方面,營業活動出現淨現金流出高達五.一八億港元,相較前一年是淨現金流入,經營面的現金流量明顯轉差。

壹傳媒成立於一九九○年,在二○○○年二月十六日,透過百樂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換取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現今其事業版圖橫跨港台,在港台兩地出版多份報紙、雜誌,並在台灣經營電視台「壹電視」和多媒體平台IPTV「壹網樂」。壹傳媒公司在香港註冊,主席為黎智英。

傳聞四買家 皆不回應

香港壹傳媒昨天公告將出售旗下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後,市場傳出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等人均有高度興趣,且進行評估與接洽,但相關人士普遍不予以回應。

潤泰集團高層昨日表示,不論是潤泰集團或是總裁(尹衍樑)個人,近期出資購買媒體的可能性不高。

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也是這次傳聞中的買家之一,不過,昨晚其友人指出,早先王文洋確曾評估買下蘋果日報的可能性,只是當初壹傳媒是希望將蘋果日報、壹電視等全都綁在一起出脫,才作罷。

富邦金發言人龔天行昨表示,因金控法有嚴格限制,富邦金絕無可能購買或投資壹傳媒旗下印刷事業;至於富邦集團或大股東是否與壹傳媒接洽,他不清楚也無法代為回答。

對外界揣測王雪紅可能是接手蘋果日報、壹週刊等事業的人選之一,宏達電昨晚表示,對於市場傳聞,不予回應。

《蘋果》:運作正常 靜待其變

壹 傳媒在香港交易所發出公告,指出有意拋售在台灣的平面媒體。對此,《蘋果日報》總編輯馬維敏不願表示意見,僅透過編輯部表示,目前公司內部所掌握的訊息, 與公告內容完全相同。至於內部士氣是否因此受到影響?蘋果編輯部強調,目前的運作是一切正常,不會有任何的職務調動;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也只能靜待其 變。

《壹週刊》社長裴偉則強調,公司之所以發出這項訊息,是因為香港法律規定,只要公司與第三方接觸,因涉及股東權益,就必須對外公開,「但這絕對不是說已經賣掉了」。

(中國時報)
--
壹傳媒 要賣台灣蘋果、壹週刊

壹傳媒昨(4)日傍晚在香港公告,正洽談處分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爽報等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並已與獨立第三方接洽中;據了解,買主包括宏達電王雪紅、富邦蔡家、中信辜家及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等,其中以富邦蔡家旗下台灣大呼聲最高。

壹傳媒公告刊登不久,集團行政總裁張嘉聲也對內發出「組織調整」信給壹傳媒員工,內容提到「該項披露是依照香港聯交所的條例刊載,不代表集團已確定出售該等業務。集團將於未來數星期與有興趣之第三者進行接觸及洽商」。

被 點名有意接手的「獨立第三方人士」,包括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富邦蔡家所屬的台灣大哥大、中信辜家、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等;此外,正忙著搞「鴻夏戀」的鴻 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被市場點名,原因之一是郭董去年底出席台中逢甲大學活動時曾大罵壹傳媒,還直言「蘋果日報」爛透了。

2001年5 月 與2003年5月,壹傳媒總裁黎智英先後以「壹週刊」及「蘋果日報」為先鋒,正式登台打天下,短期之內兩大平媒銷量快速成長,惟後續黎智英大舉進軍電視市 場,砸大錢籌設「壹電視」,並拖累母公司營運,經營逐漸陷入困境。數據顯示,公司2012年財報出現直逼10億港元的巨額虧損,使股價一落千丈,自 2011年下半年每股已跌破1港元,今年5月,更遭到MSCI踢出全球小型股指數成分股。相較於上市以來高點,股價下跌近九成。

今年第二季,即傳出壹傳媒有意處分包括蘋果日報、壹週刊、壹電視等在台所有資產,但始終未經證實,當時黎智英透過發言人表示,「應該沒有吧!」此言更引起市場好奇,如今壹傳媒正式公告,表示處分台灣資產已進入最後議價階段。

壹傳媒昨天下午5點47分在香港交易所發出自願公告指稱,「本公司獲獨立第三方接洽,彼等有意購買本集團於台灣之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本公司現就此交易與該等第三方進行初步磋商。」

事實上,黎智英處分資產並不太奇怪。例如1999年成立的「蘋果速銷」(大型直銷商店),一年半內就大虧10億港元後收攤,港媒曾引述黎智英表示,他是「敗在驕傲」。

壹電視 每天燒掉1,200萬

壹傳媒昨(4)日宣布將出售台灣的印刷媒體業務,主因為旗下壹電視燒錢燒太兇。根據壹傳媒財報透露,壹電視每天要燒掉320萬港元(約合新台幣1,200萬元)。

今年4月時,市場就曾傳出壹傳媒有意將台灣事業全部「打包出售」的消息,包含平面與電視事業,開價5億~10億美元,外資銀行曾就此事接洽多家台灣企業,但潛在買家普遍抱怨售價過高。

市場人士指出,在台灣的電視業務是最大的錢坑,電視業務過去3年累計虧損已達到17.22億港元,2012財年的虧損額高達11.68億港元,平均每天要燒掉320萬港元,讓許多本來有意購買壹傳媒的買家望之卻步。

電視業務虧損更造成壹傳媒現金嚴重流失。壹傳媒2012年財報的營運現金淨流出5.1億港元,相較於過去幾年淨流入的情況,本業營運的糟糕情況可見一斑。公司為了維持營運,不久前更出售旗下的動畫子公司,獲得7.6億港元的現金進帳,但全年現金淨流出仍有1.4億港元。

受 到電視業務拖累,壹傳媒近兩年來虧損情況嚴重,自從在2009年宣布進軍電視台以來,獲利情況就直線下滑,毛利率從2010年的40%下滑到今年的 18%,整體更是由盈轉虧,2012財年的虧損達到9.65億港元,而壹傳媒在台灣業務佔集團收益的43.2%、香港佔55.3%。

香港媒體曾指出,基金界對於壹傳媒獲利表現相當失望,因為壹傳媒董事會主席黎智英曾在2006年以每股4.15港元的價格對基金銷售1.8億股,以昨日收盤價每股0.55港元計算,當初購買股票的基金持股浮虧已超過6億港元。

(工商時報)
--
壹傳媒賣台灣3媒體 與買主初步磋商

港證交所公告 蘋果、壹週刊、爽報洽售

香 港證交所昨日消息指出,壹傳媒獲獨立第三方接洽,有意購買集團於台灣的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因此「自 願公告」此訊息;市場則傳聞目前台灣對媒體最有興趣的莫過於富邦集團,由於此交易未包括壹電視,更讓已有電視頻道的富邦看起來機率大增,蘋果內部則傳出 「台哥大出價三百億元」的消息。

台哥大︰毫無所悉 宏達電︰不予回應

台灣大哥大以及之前入股香港TVB的台灣女首富、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都是市場點名的可能買主之一,對此,台灣大哥大指出,毫無所悉。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表示:「毫不知情」。宏達電則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予回應。

壹 傳媒公告指出,「本公司現就此交易與該等第三方進行初步磋商。」由於香港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揭露可能的相關交易訊息,因此,壹傳媒依法事先公告,但壹 傳媒公告中也表示,「本集團並無就此交易訂立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而此交易的條款及條件仍處於初步磋商階段。」最後更提醒投資人「董事會強調此交易可能會 或可能不會落實,公司股東及公眾投資者於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務必審慎行事。」

事實上,有關富邦集團有意購買壹傳媒於台灣部份業務之消息傳了許久,最近一次在今年四月,根據新新聞報導,壹傳媒老闆黎智英透過投資銀行牽線找上富邦集團,但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拒絕這樁交易,孰料,事隔不到半年,壹傳媒竟然找到買主!

市場人士議論紛紛的則是,先前傳出壹傳媒總裁黎智英開出五億美元價碼、約一百五十億元台幣,全數出脫在台灣的媒體事業。

但此次公告要交易的並不包括虧損累累的壹電視,反倒是有賺錢的蘋果日報、壹週刊等,而蘋果內部消息則是「台哥大出價三百億元」。

切割壹電視 富邦蔡家出手可能性增

市場猜測,壹電視才是黎智英的燙手山芋,但此交易內容不包括壹電視,顯見買家不但不缺電視頻道執照,也不想接爛攤子。

目前手上已有電視頻道,又對媒體事業版圖具強烈企圖心、口袋夠深的台灣財團,富邦蔡家的可能性最高;但也有人猜測,不排除旺旺集團。

蘋果日報︰社內人員看公告才知道

在此重大訊息公告後,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嘉聲也發出「組織調整」信給壹傳媒員工,他在公開信強調:「在洽購期間,我們的業務保持不變,請同仁如同往常一樣的作業。」

蘋果日報編輯部表示,社內人員也都是看公告才知道,員工工作一如平常,目前也沒有人員必須要調動的理由。

學者︰不要讓人有言論集中化疑慮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表示,蘋果日報在台灣享有很大的輿論影響力,如果要賣,尤其傳出可能是財團收購,最好不要像旺中案一樣,讓人有「言論集中化」的另一波疑慮。

另外,這類交易案,員工權益往往被犧牲掉,他也建議,任何併購都最好應該簽訂編輯部公約,妥善保障員工權益。

(自由時報)
--
三地門「辭職坡」 走一遭…就想走

山中路名無奇不有,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村通往霧台鄉的一處上坡古道,坡陡路遙,光復後不少外地人上山工作,不堪翻山越嶺,撐不了多久就辭職,因而有「辭職坡」之名,如今成了部落吸客賣點。

據說當年只要有人循古道上山就職,當地人就開始計算「到底能撐多久」?有耆老說,「剛光復時,在山裡撐最久的不過半年而已」。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近年協助達來部落發展生態旅遊,這一處隱於山林間的坡道豎立了一根明顯的路標,遊客莫不莞薾。昨天有日本奈良產業大學教授山本英司等人造訪,對「辭職坡」印象深刻。

達來部落屬排灣族部落,當地解說員杜英傑說,部落歷經五次遷村才遷到現址,如果要回到舊部落,必須走過吊橋、再上「辭職坡」,如果要走到海拔最高的霧台鄉,至少要再走三至四小時。

耆老說,辭職坡的坡度大約四、五十度,光上坡段就要走一個半小時,這條路原是族人口中的「好漢坡」;光復後,警察、村幹事、老師等上山就職時,得背著家當、糧食走路上山,「可能嚇到了」,因此不少人上任不久就離職黯然下山。

前霧台鄉長杜傳今年已六十九歲,他記得自己在一九六五年上山教書的時候,就是走「辭職坡」上山。他形容「在當年,這可是『魯凱共和國』(霧台鄉為魯凱族)的重要道路」,背著家當走一趟真的很辛苦,「很多漢人朋友走到掉眼淚」。

據他觀察,後來上山工作的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人辭職,只是千辛萬苦爬過那個坡,「就會讓人有辭職的想法」。

如今上霧台開車即可到達,杜傳打算帶新一代魯凱人再走一趟古道,體驗先人的苦滋味。

(聯合報)
--
使用率僅2% 電扶梯天橋成錢坑

為方便行動不便人士使用,北市府91至92年間,總計投入近億元,在松山高中前與中華路福星國小前,興建2座電扶梯天橋。因天橋周邊又附設行人穿越線,天橋使用率每況愈下,維管成本也所費不貲,讓市議員喊拆。

市府新工處長陳得意坦言,電扶梯天橋使用狀況,確實不如原先預期,但考量2天橋仍有提供行動不便人士或學生穿越需求,不會拆除。

市府91、92年分別投入2800萬與6965萬元,在「基隆—松隆」路口與「中華—開封」路口,興建松山高中電扶梯天橋與中華景觀電扶梯天橋。

其中,松山高中天橋是全國第一座有電扶梯設備人行陸橋,採「上橋使用」單線運作;中華景觀天橋則是國內第一座擁有垂直電梯、雙向電扶梯與觀景平台陸橋,

但2座天橋啟用以來,使用率始終不高,據交工處96年調查,松山高中天橋使用率僅16%,平均每20個人過馬路,僅3人使用。

中華景觀天橋更慘,96年間還有7%使用率,100年調查僅剩2%,尖峰時刻,平均每小時僅15人使用。

但使用率低,電費卻所費不貲。松山高中天橋近3年每年平均電費約6萬6158元,中華景觀天橋更多,近3年每年平均要付12萬3667元電費。

離譜的是,中華景觀天橋自96年起至今,幾乎年年維修,6年間除再投入近120萬養護費外,還支付約201萬維修經費;松山高中天橋6年間,累計也投入約55萬養護維修費。

北市審計處去年調查也指出,松山高中天橋常因紅外線感應器訊號接收不良或故障,常無人使用也照常運轉;中華景觀天橋則因電子零件沒有屏障,也經常損壞。

市議員鍾小平質疑,市府花巨資興建2座「蚊子天橋」,顯見當初評估根本就有問題,後續還要龐大維護經費維持運作,「人民縮衣節食,市府卻忙著浪費公帑」,要求將陸橋拆除。

(聯合報)
--
不識南腔北調 語音查號鬧笑話

中華電信查號台推出語音查號系統,電腦卻不識南腔北調,有人要查「白河水庫管理所」變成「北海道昆布鍋」;「南八里民宿」則提供「移民署」的電話號碼,有如「我說城門樓,你聽成火車頭」,讓查號者啼笑皆非。

由於消費者打查號台沒有得到答案,卻得付費,有人不禁要問:「查號費可以退還給我嗎?」

語 音查號凸槌的例子不勝枚舉。台南農民李登波有一次想了解白河水庫是否洩洪,打一○四查號台,用台語問「白河水庫管理所」,結果語音國語回答「北海道昆布 鍋」;他才發現語音系統「聽嘸(聽不懂)台語啦」。他改用國語問,回答選項有「市立圖書館」、「復國旅社」等,李登波沒好氣地說:「查號台愛開玩笑。」

台南市民陳建琮查「台南豆漿大王」,語音系統卻回答台南拖吊車保養場、寶雅國際公司;用國語問孟君婚顧館,竟回答五花馬國際公司,「太扯了,怎麼差那麼多?」

高雄市民謝玉霞日前約親友到蘭嶼度假,查詢蘭嶼「八代灣民宿」,得到亞灣飯店、池上南瓜店、丸八飯店等選項,後來轉接客服人員,客服人員告知電話沒登記,白花三元卻什麼都沒查到,最後還是上網搜尋。

人工查號有時也會雞同鴨講。花蓮縣查號台管理員羅雅丰說,有查號員曾把「長庚急診室」聽成「長庚屈臣氏」,「國光饅頭」查成「國光客運南投站」。

羅雅丰說,最好笑的是,有人查詢新北市的「山佳火車站」,新手查號員回答「我們一次只能查兩筆資料,查『三家』要再多打一通」;有人查台東縣的「一家餐廳」,另名新手查號員頻頻問對方:「到底是哪一家餐廳啊?」

儘管查號烏龍多,有些人氣店家,語音查號準確度高,像生產蜜餞金棗的宜蘭「橘之鄉」,很快就有正確答案。台南市民黃博明說,他查過嘉南農田水利會、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都挺正確的,對一○四電腦語音查詢仍有信心。



(聯合報)
--
愛吃泡麵、愛沾醬 洗腎度餘生

六十五歲鄭女士年輕時偏愛重口味,辣椒、沙茶醬是她的最愛,每隔兩、三天就以泡麵果腹,加上少喝水。某次健康檢查,發現尿液潛血,診斷後才知罹患慢性腎臟病,須洗腎度過下半生。

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馮祥華說,都是重口味飲食害了鄭女士,國內洗腎患者至少有七萬人,且每年以五、六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患者的特色之一就是口味「重鹹」。

在國內,除了濫用藥物,飲食習慣是造成腎臟病的另一元凶。

馮祥華說,鄭女士喜歡吃辣椒醬與沙茶醬,往往含高鈉、高鹽,不但增加動脈粥狀硬化風險,動脈硬化後還會影響新陳代謝,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

儘管近年台灣洗腎發生率逐年降低,但仍高居世界第四,每一百萬人約有三百五十人洗腎。馮祥華說,吃火鍋少不了沙茶醬,白斬雞一定要配醬油膏,幾乎已成為國人飲食習慣,慢性腎臟病患者裡,八成都是外食族。

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鹽分建議攝取量約六公克,大約是一茶匙。馮祥華說,餐廳為吸引顧客上門,常會加重口味,三餐外食很容易超量。他建議,外食族避免吃重口味食物,可先把食物在清水涮一涮再下肚。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說,泡麵中調味包含大量鹽分,油包也恐含塑化劑,偶爾拿來充飢可以,不適合當正餐食用。他說,多喝水、忌重鹹、控制血糖,雖是老生常談,卻是預防腎臟病的信條。

(聯合報)
--
重口味不愛喝水醬吃太傷腎

吃火鍋配沙茶醬、薯條少不了番茄醬,小心重口味飲食,讓你成為洗腎候選人。醫師表示,臨床上,腎臟病人有8成是外食族,而沾醬吃太鹹,會造成腎臟額外負擔,建議外食族將食物過水再吃,飲食低鹽、低鈉,才能降低洗腎發生。

65歲鄭麗真洗腎10年,她不諱言自己飲食幾乎是「無鹹不歡」,再鹹都吃,吃麵也是每吃一口麵就要配一匙辣椒醬,且幾乎每隔兩三天就吃泡麵當正餐,加上不愛喝水,以致老了面臨洗腎。

台北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馮祥華表示,現在人普遍外食,沾醬多、吃得鹹,容易讓血壓偏高,沾醬後胃口大開,也易影響血糖控制,臨床上45%腎臟病患也同時罹患糖尿病,是洗腎的主因。

馮祥華說,有些人沾醬不是「蜻蜓點水」而是「連滾帶爬」,很容易超過一天鹽分5公克上限,醬料不只鹽分高,高鈉、高鉀還有其他金屬,將會影響腎臟血管收縮,造成腎小球過濾率(GFR)下降,影響腎功能。

馮祥華指出,目前國內洗腎人口約有7萬人,雖然洗腎發生率已經從每百萬人口433人降至360人,但每年仍新增5千至6千名洗腎病人,每年健保洗腎支出就達350億元。

馮祥華提醒,要保護腎臟,每天飲食清淡,避免高油、高鹽、高糖,更應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或湯汁,別道聽塗說亂吃藥物。

尤其糖尿病、高血壓、有腎臟病家族史的洗腎高危險族群更應遵守「愛腎333」原則,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3高患者,每3個月應進行量血壓、驗尿及抽血等3項檢查。

(中國時報)
--
愛沾醬又不愛喝水 小心洗腎人生

吃火鍋一定要沾沙茶醬、吃蚵仔麵線必定要加黑醋、吃白斬雞少不了醬油,吃重鹹又不愛喝水,小心「沾醬人生」變「洗腎人生」。

65歲的鄭麗真10年前開始洗腎,她回想可能是年輕時愛運動,流汗多,又未注意補充水分,加上飲食不忌口,吃東西老愛沾醬,總少不了沙茶醬、黑醋及醬油等調味料,尤其40多年前泡麵剛推出上市,幾乎每隔2到3天就吃泡麵當正餐,種種因素影響腎功能,以致後來洗腎。

腎臟內科主任馮祥華表示,目前國內洗腎人口約有7萬人,但每年仍有5000到6000名新增洗腎病患,日常預防腎臟病方法則不外適度喝水、多運動、控制「三高」以及別濫用藥物,尤其不要吃太鹹,過度攝取鹽分會造成腎臟負擔,沾醬又多含過量的鹽,能少加就儘量少加。

馮祥華指出,門診常見到不少病人在確定得洗腎後,都會因抗拒而先嚐試其他民俗偏方,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事實上,洗腎病友只要配合醫囑,大都能獲得良好的控制。

今年洗腎將滿10年,現年72歲的范妙妹,早年因結核桿菌侵犯腎臟而罹患慢性腎臟炎,但她熱愛旅行,即便洗腎仍不放棄「旅行人生」。

范妙妹說,她週六晚上洗腎,週日搭機出國玩2到3天,週二早上搭機返台,晚上再到醫院報到,對她來說,洗腎前後的不同,就是只能玩近一點的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及泰國等。熱心公益的她也到醫院當志工,迄今17年多。

(自由時報)
--
美研究:有機食沒比較健康 但可少吃殺蟲劑

美國科學家發現,有機農產品和肉類包含的維他命和營養成分並不比傳統食物多,但可以讓你少吃到殺蟲劑和具有抗藥性的細菌。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講師克莉斯托‧史密斯-史賓格勒主持這項研究,帶領史丹福大學與加州帕羅奧多退伍軍人健康照護中心共同執行。她說:「人們會選擇買有機食品有很多理由,其中之一是認為比較健康。我們的病人和家人都在問:有機食品真的比較營養或有益健康嗎?」

史密斯-史賓格勒與研究團隊檢視兩百多份研究報告,這些報告不是在比較吃有機食品和傳統食品者的健康狀況,就是比較兩種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受汙染程度。他們研究的有機和一般食物包括水果、蔬菜、穀物、肉類、各種家禽的蛋和牛奶。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標準,有機農場必須避免使用殺蟲劑、化肥、賀爾蒙和抗生素,須有放牧草地供家畜吃草。不過研究人員檢視的報告之中,大部分未界定有機食物的定義。

研究團隊發現,不論是有機或傳統食物,維他命含量都沒有差別,唯一差異是有機食物的磷含量比傳統食物稍多;另外,有機牛奶和雞肉可能含有多一些omega-3脂肪酸,但是只有少數幾份研究報告有這個發現。

在傳統農產品樣本中,超過三分之一檢驗出殘留的殺蟲劑,有機農產品樣本則只有百分之七驗出。就肉類來說,有機豬、雞肉含有對三種以上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細菌的機率,比傳統肉類少了百分之卅三。

史密斯-史賓格勒說,無論是有機或傳統食品,殺蟲劑含量都很少超過法定上限,所以傳統食品的殺蟲劑殘留較多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還不清楚。

不過有些科學家認為,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確定有機和傳統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現在斷言有機食品不比傳統食品健康還嫌太早,哈佛公衛學院副教授呂陳生就認為,這項研究的樣本數還不足。

研究報告發表於三日出版的《內科醫學年鑑》。

(聯合報)
--
史丹福研究 有機食品沒有更營養健康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昂貴有機蔬果的營養價值並不比化肥、農藥等傳統方式生產的蔬果高,而其遭大腸桿菌等危險病菌污染的機率,也沒有比較低,有機肉品同樣也沒有這方面的優勢。

有機污染機率 沒較低

該研究主要撰文者布拉瓦塔博士說:「如果你是成人,並單純基於健康做選擇,那麼有機與傳統食物間沒有太大差別。」這項研究發現勢必進一步助長有機食品存在價值的辯論。

這 份四日發表在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的研究報告,是迄今最大規模的相關研究,指出傳統蔬果的農藥殘留率確實較高,研究檢測的傳統蔬果中,有三十八%檢測出農 藥殘留,但劑量都在當局訂定的安全標準內。反觀有機蔬果,該機率也有七%,原因可能包括遭附近農田污染,或運送、加工處理過程中遭污染所致。

有機食物 含較多酚類

紐約時報報導,史丹福研究人員針對二百三十七件已發表的相關研究展開「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布拉瓦塔說:「開始這項計畫時,我們認為可能出現一些支持有機食物優於傳統食物的成果。」但結論「令人大為訝異」。

分析發現,有機雞肉、豬肉感染的抗藥性細菌量,雖遠比傳統方式飼養的雞豬為低,但抗藥性細菌或其他細菌多半會在烹煮過程中被殺死。因此,有機肉品並無健康上明顯的優勢。

整體而言,有機食物的磷含量要比傳統食物高,但幾乎每個人都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磷。有機食品也含有較多酚類,據信有助於預防癌症。

她說,人們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選擇有機食品,例如顧慮農藥對兒童的影響、傳統農牧方式對環境的衝擊,以及抗藥性細菌對健康的可能威脅。

有機食品市場,在美國成長快速,去年規模已達一百二 十四億美元,但牛津大學研究指出,有機食品未必對環境較為友善,許多有機牛奶、穀物、豬肉等,反而釋放更多溫室氣體。

林杰樑:看法近似研究

林 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教授說,這篇研究結果與他的看法相近,一般蔬果提供的營養素已足夠,未必要吃價格較貴的有機蔬果。此外,台灣環境污染多, 又有中國大陸沙塵暴長期輸送的污染物,假設種植環境的土壤、灌溉水未善加管控,生長期較長的有機蔬果,反倒可能累積較多重金屬等微量毒物。他曾檢驗發現, 部份有機蔬果中的重金屬成分,反倒高於一般蔬果,特別是根莖類與葉菜類。

(自由時報)
--
早已傾頹的重慶南路/楊照

重慶南路的書店街快要消失了,怎麼辦?

老實說,這是個遲來了將近廿年的問題,廿年前問很有意義,現在問,頂多只是讓大家發洩一下懷舊情緒罷了。

過 去的重慶南路有什麼?重點絕對不是一百家書店在一條街上。鼎盛時期的重慶南路最有價值的,是各式各樣不同的書店,齊集在很短的步行距離內,形成了熱鬧的、 無可取代的人文盛宴。我少年時代,還趕上了重慶南路的盛世,那時候從總統府走到忠孝東路,沿途有河洛、世界、中華、文化、遠東、三民、宏業、建宏、商務等 書店,配合騎樓下十幾廿家書報攤,還有雖不在重慶南路上,卻就在附近很容易可以走到的東華、環球、鴻儒堂等等。而這麼多家書店、書報攤,各有特色,賣的書 和雜誌,都不一樣。

這些書店,都不是單純賣書的地方。他們都同時身兼出版社,有著自己的特色出版品,很多書,你只能在他們自己門市裡看 到 找到。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家是包山包海的綜合大型書店,更不會有哪兩家書店賣的是一樣的書。甚至就連書報攤都各有重點,逛書街的人心底明白,這攤有最多黨外 雜誌,那攤有齊全的李敖千秋評論,另外一攤總是包納了所有的文學刊物。

書店街迷人的地方,不在店有多少間,而在各有特色的情況下,組構出的多元豐富。走一趟重慶南路,必定感覺眼花撩亂,有那麼多書、那麼多雜誌在等待著你、邀請著你。重慶南路比任何地方,都更清楚讓你感受到台灣這麼個小小地方的出版文化活力。

這 樣的重慶南路,早在廿年前就動搖,就開始消失了。我前面數到的書店,到今天只剩下世界書局、三民書局還在重慶南路上。重點不是書店數目少了幾家,而是書店 各有特色、各賣各的書情況早已不見了。現在逛重慶南路,還有什麼樂趣嗎?舉目看到的,是折扣書、是盜版光碟、是參考書、是千篇一律的暢銷書,沒有一點人文 氣息,愛書人幹嘛要到重慶南路去?

重慶南路沒落,書店的經營者難辭其咎。他們只知道、只想把書當商品賣,卻搞不懂賣商品的話,網路書店 比 實體書店厲害太多了。他們做了一輩子書的生意,卻不知道書最大的、最獨特的價值,在其人文性,在其所創造出的讀者與作者關係。當台北南區「青康龍」一帶新 開的二手書店,不斷努力辦小型展覽、小型座談等各種活動,不斷努力創造與讀者間的生活關係時,我們可曾看到重慶南路書店商家做過什麼類似的努力嗎?

重慶南路沒落,負責都市規劃的政府單位也難辭其咎。廿年前,當一切還來得及時,他們沒有那種眼光去協助保留重慶南路的人文景觀無形資產,坐任那些老派書店在得不到輔導的情況下淪喪了。

俱往矣!最美好的都已沉落,才來悲嘆可惜,有什麼用?最美好的都已不在,再來談保存,又有什麼好保存的呢?保存這些折扣書、盜版光碟、參考書、暢銷書的銷售空間,有什麼意義?

(聯合報)
--
愛滋藥費全免 衛署:應改部分負擔

17歲高中男生無套性交染愛滋,需終身服用抗病毒藥物,保守估計,終其一生得花一、兩千萬藥費。目前治療愛滋由疾病管制局以公務預算支付,擔心愛滋治療費用壓垮疾管局財務,衛生署考慮以「定率」方式,要愛滋病患自付一定比率藥費,一旦實施病患每月要自付約數千元藥費。

據 統計,目前國內有1萬6053名愛滋感染者就醫,1萬614人服藥治療,每人每月大約要2萬5000元藥費,去年就動用26.9億元,占疾管局全年預算 59.27億元的45.4%,大約疾管局每2元預算,就有近1元用在愛滋治療,嚴重排擠到疾管局幼兒疫苗、檢驗研發等其他防疫業務。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如果任由情況惡化,疾管局財務恐將被拖垮。因此衛生署計畫讓愛滋病患自付部分醫療費用,承擔一定比率藥費。但他強調,在做成正式決策前,一定會舉辦多場公聽會,邀人權、同志團體及專家學者,聽取各方意見,找出合理解決方案。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隨著抗病毒藥物日益進步,罹患愛滋病就像是得慢性病一樣,只要每天服藥,就跟一般人沒兩樣,但這也使國內愛滋治療費用越來越高。



他,17歲驗出感染 10年花300萬公費

防疫資料顯示,國內正在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愛滋感染者,最年輕的是一名17歲高中男生;另一名也是17歲開始服藥的年輕病患,2002年開始服藥到今年滿10年,以每人每年30萬元藥費計算,已經用掉300萬元公費。

疾管局統計,近五年來國內15至24歲愛滋感染者人數急速上升,目前約有4376名年輕愛滋個案,其中有一半是過去五年遭感染。進一步分析感染原因,九成六新增年輕愛滋患者係因不安全性行為引起,男同志占了絕大部分。

林奏延:不安全性行為者 應負一些責任

「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的人,該為自己行為負些責任吧!」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強調,愛滋治療經費已成疾病管制局沈重負擔,去年26.9億元治療費用就已超過整體預算三分之一,嚴重排擠幼兒疫苗、檢驗、研發等預算。

以國內每年平均新增2000名愛滋感染者、每人每年30萬元醫療費用計算,一年就增加七億元,且逐年累進,「這並絕非疾管局所能負擔」。

愛滋治療改由健保給付? 健保局:難以承受

國內愛滋感染者今年累計已突破2萬3000人,年年攀升的治療費用讓衛生署公務預算吃不消。但健保局表示,除非修法,否則不可能讓愛滋治療回歸健保,愛滋治療費用增加速度快,長此以往也可能讓健保財務難以承受。

健 保局醫管組專門委員林阿明表示,愛滋治療最早確實是歸在健保,由於愛滋病屬於重大傷病,因此患者不用負部分負擔。但96年7月公告修正的「人類免疫缺乏病 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規定感染者的檢驗及治療費用,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因此又才獨立於健保之外,讓患者在指定的醫療院所就醫。

目前的作法,愛滋病患者治療愛滋、降低體內病毒量,由衛生署編列公務預算支應;但愛滋感染者治療一般的感冒、慢性病…等疾病,則仍由健保支付。

林阿明說,當時是考量隨著愛滋感染者人數增加,患者需長期用藥,但健保財務已入不敷出,節節高升的治療費用,可能會增加民眾的保費負擔,才由衛生署額外編列經費用在愛滋病治療。

但據統計,愛滋治療費用95年約9.6億元,99年已經增加為20億元,98、99年都大幅成長20%,非常驚人。若將愛滋病治療經費回歸到健保,不但健保負擔加重,還必須修法才有法源依據,林阿明強調,必須考量健保財務的健全性。

(聯合晚報)
--
氣候極端糧食歉收 2013是全球危機年

美國CNN報導,2013年將是全球充滿危機的一年。這個危機源自今夏的極端氣候,造成世界各地乾旱,引發農作物收成欠佳、穀物價格上漲,及一般食物價格齊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將無法承擔食物價格全漲的壓力,以致「吃不飽」可能成為人民革命、暴動的導火線。

中國對食物價格的變動就非常敏感,光是去年7月,大陸民眾的生活費用就在一個月間上漲了6.5%。待今年通膨逐漸消去,原本預期美國穀物2012年會量產,中國央行因此在今夏初期放鬆信貸。不料乾旱造成美國農作收成不佳,迫使中國政府面臨下一步政策難以抉擇的困境。

據報導,2013年的危機是可預測的,且已經開始。蘇俄、澳洲及80%的美國本土面積都已發生旱災。乾旱造成主要農作物損失,美國玉米的收成創下1995年以來的新低點。7月份,黃小玉齊漲:玉米及小麥上張25%,黃豆上揚17%。

穀價上升引發一般食品價格也上漲。對已開發國家來說,物價上揚雖是新的負擔,但大部份人尚能承擔。在其他國家,伙食費是民眾最主要的開銷。貧窮國家的一般民眾通常有半數收入花在飲食上,而所謂的「食物」僅指能得溫飽的麵包。

《金融時報》指出,2007-2008年間的穀價上揚,導致海地到孟加拉等30個開發中國家動亂。另外2010年的乾旱迫使蘇俄停止穀物出口,乾旱且導致阿拉伯國家發生一系列革命浪潮。

埃及政府向來補助麵包給民眾,一片圓形麵包只需1分錢,但近幾年,穆巴拉克政府已無法負荷穀價上漲。埃及人口從1950年的2,000萬暴增到現在的8,000萬,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2007-2010年間物價上漲,使廉價麵包從店裡消失,引發埃及民眾不滿。

長年居住埃及的英國《旁觀者》雜誌記者布萊德利(John Bradley)甚至指出,埃及抗議民眾與突尼西亞的革命者同盼:突然且激進的改革會奇蹟似地帶來更便宜的食物。

有人拿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系列革命與1848年的歐洲革命相比。當年的歐洲因農作收成不佳,許多人挨餓,進而推翻政府。

(台灣醒報)
--
研究證實老虎可與人類和平共存

一項研究指出,老虎不只在保育區內可長期與人類和平共處,也學會在嘈雜的人類居住區內,白日放低身段,夜晚才起身活動。

「德 干前鋒報」(Deccan Herald)報導,研究人員指出,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結論適用於人虎共處的印度森林。研究工作是在尼泊爾齊萬(Chitwan)森林保育區進行,研究結果 則刊登於9月3日出刊的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印度正面臨老虎和旅遊業對立的熱烈討論,而最高法院日前一道法令下令關閉老虎保育區。由於印度森林大部分屬老虎保育地區,這道法令意味著老虎公園旅遊業的終結。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和尼泊爾當地研究人員2010和2011年間,在齊萬放置超過75個攝影機追蹤研究老虎的行為,發現老虎在普遍有人跡的森林裡,密度仍高。

為適應人類白日在森林裡採木或其他森林資源開發,及進行觀光活動,老虎白天睡覺,夜晚才變得較活躍。人跡主要是村民、遊客和尼泊爾軍方巡邏隊。

研究報告撰寫人卡特(Neil H Carter)告訴德干前鋒報,因為齊萬是旅遊勝地,此研究案例令人振奮。此地的老虎擁有驚人適應人類的能力,透過良好的管理政策和在地居民的寬容,老虎和人類和平並存,已進一步獲得加強。

(中央社)
--
愛滋器捐事件 一年過後…/莊苹(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行政中心主任)

一 年了,愛滋個案「遺愛人間」的器捐事件在紛紛擾擾中已過了一年。這一年來,「檯面上」我們的關注焦點從一開始的這場意外是救人還是害人?愛滋個案的健保卡 該不該註記?轉而到如今的柯文哲有沒有疏失?受贈者有沒有被傳染?話題依舊燃燒。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從這個事件學到什麼。

事實上,我們在 第 一線上從事愛滋防治工作,在第一時間裡,常看到的卻是民眾們許多沒來由的恐懼感:我們曾接過民眾打電話來要求衛生單位幫感染者「植入晶片」、「把感染者都 關起來」;應付過大量忽然覺得自己可能感染民眾的篩檢要求、回答了許多許多擔心者疑問…似乎,全台灣的民眾忽然都開始恐懼愛滋就在自己的身邊。然而,一年 後的七夕,這個經驗還留給我們些什麼?

這幾天,我們從新聞上除了看到討論台大成大兩大醫院相關人員有沒有責任外,也很高興的得知五位受 贈 者在預防性投藥後都沒有感染的跡象。顯示我們的醫療其實已經有效的將感染的風險降到了最低,而當時手術全程都泡在被感染者血水滲溼的衣服中的醫師,如今也 仍健康的面對那位原本即將失去生命而如今正考慮要控告成大的換心病患。這代表什麼?這代表著就算我們跟HIV這個病毒如此「貼近」,只要有了應有的防護, 真的不值得我們如此大驚小怪的聞之色變啊。

日前愛之希望協會才辦過「 Fearless 愛無懼 無懼愛滋」的公益活動,藝人Janet分享了友人感染的故事,也呼籲大家不要恐懼愛滋。想起我剛進入愛滋領域時,台灣地區尚不到二百名的感染者,我跟其中 大約五十位聊過天,也跟幾位感染者出去飲茶,同桌共食…。論文口試時,委員問我為何不怕愛滋,還跳進來跟感染者如此接近?我笑笑說,「不是你們教我這是性 傳染病嗎?那我還有什麼好怕的?老實說,我比較怕登革熱…」。時至今日,近二十年來,全國已累積了兩萬多位感染者,我仍然健健康康的繼續陪伴著他們。

同 樣的,我們單位的同仁每年都與感染者們一同出去遊玩,享受沒有壓力的假期;甚至,幾年來也陸續發生過幾位同仁被感染者用過針頭刺傷而需要服用預防性藥物的 意外事件。但到如今,這些天天跟感染者「混在一起」的同事們,也沒有任何一位因為陪伴個案或執行醫療工作而感染到HIV。

其實,無知才是恐懼的來源,主動的認識愛滋,了解它的傳染途徑,知道自我保護的方式,在意外暴露事件發生時接受正確的預防性治療。如此,愛滋到底還有什麼值得害怕之處?

(中國時報)
--
坐著尿 不如刷馬桶/邱祖胤

男人該不該坐著尿?見仁見智,就算男人夠聽話,也坐著尿了,還乖乖將馬桶蓋放下,也未必就是個百分百新好男人。

有位男性長輩告訴我,除非雄風不再,或者「身段」夠低,否則男人坐著尿,絕對比站著尿,更難將尿準確撒進便器,這說法很牽強,畢竟大多數男性上大號時就是坐著,過程中即使小便,也很少將尿撒出馬桶外。

但 如果你天真以為,坐著尿就不會弄髒廁所,那可就大錯特錯,男性生殖器長短不一,非制式馬桶所能包容,再者生理現象難以控制,若遇勃起時如廁,即便強壓,仍 可能將尿液排出便器之外,萬一尿柱路徑不偏不倚,正對著馬桶蓋和基座間的縫隙噴發,進而沿著馬桶壁漫流至地板,汙染廁所的程度,恐怕比站著亂撒更糟糕,肇 事者還多半渾然不知,直接逃逸!

可見無論坐站,鳥不管好,廁所照樣髒亂。

此外,就算你功夫到家,真的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也不表示這間廁所永遠不必洗、馬桶永遠不必刷。坐著尿,絕對不是常保浴廁清潔之道,再怎麼小心謹慎,還是需要有人做環保工作。

我倒認為,與其討論坐站問題,與其討論新好男人的標準,男人們不如先自問:這個家是誰在掃廁所?如果另有其人,那表示,不論你是坐是站、尿功多優,你都不是個體貼的人,因為這個掃廁所的人,可能是你的母親、父親、伴侶、姊妹,他們絕對比你更夠格勝任好女人或好男人的稱號。

聽說這位突發奇想的的父母官,早就身體力行坐著尿了五年,但他是否因此滴水不漏?是否肩負家中掃廁所的重責大任?都還有待檢視。

無論如何,想要憑著個人尿功及衛生標準,號令全台灣男人坐著尿,保證沒人鳥你,更何況,站著尿尿的新好男人,絕對比坐著尿尿的多,判斷新好男人的標準,也絕對跟尿尿的姿勢無關;與其叫男人坐著尿尿,不如叫男人主動刷馬桶、洗廁所。

所以,要當好男人,請先捲起袖子洗廁所吧!如果你的家人體貼你日理萬機,就是不勞你動手,那就請發揮同理心,做好自我管理,別讓體貼你的人做得太辛苦;當然,在公共廁所如廁也應如此。有了這分心意和行動,就儘管順其自然的尿吧。

(中國時報)
--
瑞士經濟 滑落衰退邊緣

受出口下跌和企業削減支出等拖累,瑞士第2季經濟意外萎縮。儘管瑞士經濟表現較歐元區穩健,但瑞士身處歐洲,也難以避免遭到歐債危機的衝擊。分析師認為瑞士已瀕臨衰退邊緣,瑞士央行(SNB)更不可能改變其要壓制瑞士法郎升值的政策方向。

瑞士聯邦政府經濟事務司周二公布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0.5%,但季減0.1%,不符市場預期的季增0.2%,為去年第3季以來首次季度萎縮。

歐元區經濟低迷情況惡化和全球成長出現警訊,降低對瑞士出口產品需求,迫使當地企業削減經營成本,大砍資本支出。機械製造商Bucher執行長摩思曼(Philip Mosimann)表示,全球經濟難以在短期內復甦。

專家預期瑞士經濟在未來幾季將持續放緩,若第3季再出現萎縮,其經濟即可能陷入謂的技術性衰退。私人銀行瑞士寶盛首席經濟師艾克特(Janwillem Acket)說:「現在瑞士經濟看來正處於衰退邊緣。」

ING經濟師蒙梭(Julien Manceaux)認為,雖然瑞士在未來幾季出現衰退的可能性有限,但不代表其經濟不會受到歐債危機影響。他預期今年瑞士GDP成長率不可能超過1.5%。

他跟瑞士蘇黎世銀行(Zuercher Kantonalbank)首席經濟師馬莫特(David Marmet)也認為,下半年瑞士經濟會較上半年差。

由於出口衰退拖累經濟成長,市場認為瑞士央行會繼續干預匯市。

瑞士央行總裁喬丹周一警告,瑞郎繼續升值會對瑞士經濟構成極大威脅。他重申將繼續讓瑞郎兌歐元匯率力守在1.2瑞郎關卡,不讓瑞郎升值,以免影響出口並造成國內通縮。

瑞士央行將在下周四舉行其季度貨幣政策會議,並公佈其對今明兩年的經濟預測。目前瑞士基準利率為零。

(工商時報)
--
西班牙 資金逃亡逾GDP一半

日本野村控股分析師指出,西班牙經濟近月來每下愈況,引爆資金出走潮,情況之嚴重更甚於1990年代末飽受亞洲金融風暴重創的印尼。由此看來,西班牙要求歐盟全面紓困,恐怕已經無可避免。

據 野村控股外匯策略部門全球主管諾維格(Jens Nordvig)周二對客戶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以過去3個月為基礎計算,西班牙證券組合投資與其他投資的外流資金已占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52.3%,比慘遭亞洲金融風暴毒手的印尼高出1倍有餘,印尼當時的比例達23%。

野村報告指出,西班牙資金外逃情況,比亞洲金融危機當時的印尼來得嚴重有許多原因,包括西班牙比印尼還依賴槓桿融資來支撐經濟,歐元區開放大規模資本活動也是癥結所在。

野村特別引述西班牙央行資料顯示,在最新季度中,最積極拋售西班牙證券的正是外資,抽走的資金占GDP的19.4%。

目前歐債危機的熱點已落在西班牙,但除接受歐盟金援銀行業外,馬德里政府迄今仍拒絕向歐盟及其他國際債權人申請紓困。

但野村經濟團隊認為,西班牙開口要求全面紓困是遲早的事,屆時歐洲央行將出面干預西國債市。諾維格表示:「最近這幾個月西班牙資金大舉外逃,更證明這項看法。」

西班牙資金嚴重外流,亦代表該國財政惡化速度恐怕比另一個高負債國義大利還要快。

諾維格透露,義大利的證券組合投資以及其他投資資金外流規模超過GDP的5%,但西班牙這方面的比例更高,證券組合投資與其他投資外流的資金分占GDP的20%和30%。此外,相較於西班牙銀行的存款水位下降,義大利銀行的存款相對穩定。

另外,由於西班牙Bankia銀行今年上半共虧損44.5億歐元,官方資助的銀行紓困機制「銀行重整安定基金(FROB)」周一宣布,將即刻注資45億歐元協助Bankia修補資產負債表。Bankia去年上半獲利2.05億歐元。

(工商時報)
--
六輕空汙致癌風險高 環團促停工

質疑台塑低估 擇期再審

台 塑委託學界進行的「六輕特定有害空氣污染物所致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昨天在環保署發表,報告中提及在六輕廠區周遭二十公里乘以二十公里範圍內十七種致癌物質 致癌風險為二.七六乘十負五次方,環保團體認為以國際常見的十的負六次方為「可接受風險」,六輕致癌風險高達「可接受風險」二十七.六倍,應重啟環評或停 工;由於環保團體提出具體數據質疑台塑低估,主席裁定擇期再審。

致癌風險多了27.6倍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當年環保署六輕環評會議核給台塑揮發性有機物總排放量為四千三百零二噸,這一次只計算一千二百多噸,致癌風險就多了二十七.六倍,如果讓台塑四千三百零二噸都排放,對周遭民眾危害太大,環評應該重審。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表示,這份報告有害化學物質可能低估十倍以上,她認為六輕對鄰近民眾致癌風險已超過十負四次方,台塑必須停工。

另外,六輕使用環保署已公告高汙染的「石油焦」當燃料,每年使用超過七十萬噸以上,一年廢氣超過九千噸,還終年不當使用燃燒塔燃燒廢棄物,造成雲林、彰化等多個縣市空氣汙染主因。

受台塑委託進行研究計畫主持人、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他不評論此數據與民眾健康風險因果。但他說,九十八年國內每十萬人中有一七三人致癌,衛生署委託學者詹長權寫的「健康風險評估指引」中,顯示十的負四到負六次方的致癌風險為「可接受範圍」。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表示,十的負四次方到十的負六次方是他十年前為衛生署寫的「健康風險評估指引」所提出數據,他連續三年接受雲林縣政府委託研究,發現許多六輕周遭民眾身體健康的確出了變化。

詹長權指出,根據公衛界作法,當資料越來越豐富,「可接受風險」原本就必須調整加嚴,並非十年都不能變。

(自由時報)
--
小腿突然腫脹 竟罹經濟艙症候群

沒坐飛機,也可能出現「經濟艙症候群」!上班族邵小姐右小腿突然腫脹,她以為看看中醫和針灸就好,沒想到越腫越厲害,就醫後,醫師診斷是血塊堵住深部靜脈,嚴重的話會致命,透過新的周邊血管技術打通栓塞,不到一星期邵小姐就康復出院。

台 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吳典育說,經濟艙症候群是因為久坐不動造成,但是不一定要搭飛機才會發生,像這名患者擔任秘書,可能就是長期久坐,血塊堵住了靜 脈,這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會讓血液無法回流,剛開始時症狀不明顯,但接著會出現下肢水腫,無法行走,甚至演變成靜脈潰瘍壞死而面臨截肢,更嚴重者會併發 肺栓塞致命。

吳典育表示,血液黏滯度升高、血流遲滯或是血管壁受傷,像癌症、血管發炎、外傷、車禍、血管壓迫、孕婦的子宮受到壓迫,或長期臥床沒有移動,都可能引發靜脈栓塞,通常好發於60歲以上,有吸菸習慣、服用避孕藥或孕婦。

他解釋,治療時最複雜的問題是要找出栓塞點的確切位置,像這名患者就是血塊塞住右小腿的深部靜脈。若是慢性腎衰竭的洗腎病患或是心臟病患者,通常是雙腿都出現水腫,若只有一腿腫脹,就可能是靜脈栓塞。

邵小姐慶幸自己撿回一條命,也非常感謝醫護團隊的努力,她也提醒整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上班族,一定要多注意健康,記得定時起身活動活動,發現有異狀趕快就醫。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