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60627 英國脫歐公投篇

*逾100萬英人 悔投脫歐 連署重新公投 已飆破320萬

英國脫歐效應
英國脫歐公投引發的衝擊不斷,英國國內後悔脫歐的情緒高漲,據《星期日郵報》調查發現,在公投中支持脫歐的人當中,有7%覺得後悔,即有逾100萬人;投留歐的也有4%後悔。連署舉行2次公投的人數至昨已逾320萬,但英媒分析再辦公投機率為零。一心留歐的蘇格蘭則說蘇格蘭議會能阻止英國脫歐。



英國公投結果上周五出爐,脫歐以51.9%得票率險勝留歐的48.1%。不僅留歐派傷心不已,連許多投脫歐的選民都跳出來說因篤定留歐會贏才投脫歐,如今超後悔。在英國國會網站連署請願發動二次公投的人數,至昨晚已達320萬人,遠超過10萬人連署門檻。英國搖滾天團「電台司令」(Radiohead)主唱約克也在推特呼籲大家連署。

不能輸了才訂門檻
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舉行第二次公投的機率是零。因為連署書陳述的理由是脫歐公投勝方得票率未超過60%,投票率也低於75%。但此門檻須在公投前提出,「不能輸了才發明新門檻」。另一原因是請願人數越過門檻,國會議員可就此議題進行辯論,但法律並沒規定議員一定要接受,或提出二次公投的提案。

蘇格蘭擬祭否決權
若百萬連署行不通,蘇格蘭政府說他們有辦法。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Nicola Sturgeon)昨說,若有必要,為保護蘇格蘭人民利益,蘇格蘭議會考慮阻止英國脫歐。在英國國會中,脫歐法案須獲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議會的同意才能過關。斯特金說絕對會考慮否決脫歐。
脫歐公投結果也讓蘇格蘭獨立公投聲浪再起,2014年,蘇格蘭曾舉行獨立公投,最後留英以55%得票率勝出。最新民調顯示,59%蘇格蘭人挺獨立。斯特金說:「蘇格蘭2014年選擇留在英國,但那個英國已不存在了。」她說新公投箭在弦上,她的內閣前天開會決定草擬新公投所需法案。
英國變心,歐盟主要國家都要求英國盡快閃人。一名歐盟官員說,英國不須向歐洲聯盟遞交正式信函,「用口頭說明即可」,意謂英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明天出席歐盟高峰會,告知其他成員國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即可展開相關程序。已請辭的卡麥隆在公投後說,希望繼任者10月上任後再開始與歐盟協商。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雖也希望英國不要一直拖下去,但說歐盟也「用不著對英國那麼兇惡,我們得遵守遊戲規則。」

留歐派工黨爆內訌
梅克爾今先邀法國總統歐蘭德、義大利總理倫齊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到柏林開會,商討英國脫歐對策。美國國務卿凱瑞今飛往倫敦和布魯塞爾,與雙方外長商談相關事宜。
英國政治生態也發生大地震,立場留歐的工黨嚴重內訌。工黨影子內閣外務大臣班恩表示對黨魁科賓領導力不再有信心,昨立即遭科賓開除,近半閣員也宣布將請辭,以逼科賓下台。

英國不想脫歐的可能做法
●不啟動脫歐程序
歐盟《里斯本條約》規定,脫離歐盟須由想脫離的會員國政府提出申請,歐盟無法自行啟動英國脫歐程序。理論上英國政府不提出申請脫歐就可拖延脫歐程序。
●國會否決公投結果
公投在英國屬諮詢性質,英國國會理論上可推翻上周的公投結果。但這將是藐視民意,很難成真。
●提前大選
英國若提前大選,可選出具有民意支持反對脫歐的新國會,否決公投結果,或再召開公投否決脫歐。
●蘇格蘭杯葛
脫歐理論上須獲得蘇格蘭、北愛爾蘭與威爾斯議會同意。蘇格蘭首席部長斯特金昨已表態將「否決」脫歐。
●重新加入
英國可在脫歐生效後重新申請加入歐盟,但屆時將如同土耳其、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等國一樣從零開始談判。

*英國脫歐 不無知也沒民粹/楊惟任(醒吾科技大學政治學暨國際關係教授)

最近許多報導提到,英國選民在脫歐之後,才恍然驚覺大事不妙,甚至有許多選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歐盟,而在Google搜尋有關歐盟的知識,國內也有先進發表專欄提到:「英國是成熟的民主國家,但仍然無法擺脫無知與民粹。」針對這些報導和意見,僅以個人在英國攻讀國際關係和歐洲研究的求學經驗,加上長期對英國政治經濟發展的觀察發表淺見。

政經制度發展不同
事實上,英國人不會不知道什麼是歐盟,也不會不明白為何要留歐或脫歐,這次脫歐公投是英國人對過去半世紀歐洲整合運動所作出的檢討和結論,儘管公投並不具有《憲法》基礎,必須經由國會表決才有效力,而且兩方得票差距不大,但根據英國的政治傳統,英國脫歐將成為事實。不過,這項結果並不會如某些國際媒體所言,將導致英國內部的分裂,或衝擊英國和歐盟及北約的關係,或影響英國和美國之間的特殊關係。
英國和歐陸的糾葛源自歷史和政治因素。遠的來說,從1066年威廉王以法國諾曼公爵身分統治英格蘭開始,英國就和歐陸(尤其法國)產生交錯複雜的關係,將近十個世紀以來的政治和軍事的衝突與合作,影響到雙方的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英國也因此發展出與歐陸截然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近的而言,英國在二戰後,對於歷史光榮的緬懷和面對帝國衰退的事實,內心產生的全球主義和歐洲主義的矛盾,前者是疑歐派的思想基礎,後者是親歐派對現實的妥協。英國不願意見到一個由法國主導的歐洲整合運動,更加深疑歐派對歐盟的疑慮。
仔細分析二戰後歐洲整合運動的過程,以及英國和歐盟(包括歐盟前身幾個組織)的競合關係可以發現:「英國選民絕對不無知,也不民粹」,這個務實的民族很清楚應該在什麼時候作出什麼決定,就像即將下台的英國首相卡麥隆,原本是疑歐派的一員,卻主張英國應該留在歐盟,後來並且發動脫歐公投,只是前兩次政治豪賭(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和2015年國會大選)卡麥隆都贏了,但這一次卻好運用盡。

仍與歐盟經濟合作
至於英國脫歐之後所面臨的經濟衝擊真會那麼糟嗎?其實並不盡然,因為英國需要歐盟,歐盟也需要英國。英國脫歐之後,反而解決英國在歐盟的特殊身分對歐盟凝聚力和行政運作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而且英國在脫歐之後,也會以其他的經濟合作模式(譬如歐洲經濟區,EEA)維持和歐盟的經濟合作,比較值得關心的還是蘇格蘭將藉此再度發動獨立公投,一旦蘇格蘭脫離聯合王國,對英國才是最大的傷害。

(蘋果日報)
--
*全球央行合作 對抗金融「英」霾

英銀增貸款資金 Fed滿足美元需求

英國公投確定脫歐,導致上週五全球股市慘遭血洗,市值蒸發約三兆美元,匯市也劇烈震盪。有「央行中的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全球央行已準備合作,支持金融市場穩定。但分析師指出,由於投資人驚魂未定,本週全球股匯市仍將劇烈波動。

針對英國脫歐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的威脅,BIS主席、墨西哥央行總裁卡斯坦斯表示,全球央行總裁支持英格蘭銀行採取的措施,並強調各國央行將密切合作,支持金融市場的適當運作和穩定。

全球主要央行先前已針對英國脫歐公布相關因應措施,包括英格蘭銀行將提供至少二五○○億英鎊(三四一○億美元)貸款,給有需要的銀行和金融公司。美國聯準會也宣布,必要時開放貨幣互換,以增加美元流動性。

BIS並發布年報指出,即便在英國公投脫歐之前,全球經濟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目前面臨高負債、低生產力成長、各國央行政策銀彈耗盡的「三重」風險,必須密切注意。

BIS警告︰全球經濟籠罩三風險

BIS貨幣和經濟部門主管波瑞歐(Claudio Borio)表示,全球經濟已無法再依賴靠舉債來推動成長的模式,儘管歐洲和日本央行實施零利率政策,並砸下數兆美元刺激措施,但仍難以提高通膨,市場漸漸習慣這種支持,但兩地央行的政策銀彈似乎已快要用盡;一旦決策人士沒有政策銀彈,民眾將喪失信心,這對金融市場和經濟的後果將非常可怕。

而針對英國脫歐帶來的衝擊,德國Bankhaus Lampe策略師辛默曼(Ralf Zimmermann)表示,預期未來幾天全球股市將劇烈波動,銀行股將首當其衝,因公投對英國經濟的衝擊有多大,是否還有歐洲國家會起而效之,充滿不確定因素。

美銀美林分析師蘇布拉曼尼亞(Savita Subramanian)表示,根據前幾次發生外部事件時股市的跌勢來看,史坦普五○○數可能要跌六%到七%。

在匯市部分,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預估,歐元兌美元短期內可能貶至一.○八歐元兌一美元。法國興業銀行策略施喬基斯表示,目前英鎊兌美元將界於一.三○至一.三五英鎊兌一美元之間,但最後將貶至一.二○至一.二五英鎊之間。

此外,英國脫歐讓日圓急升,衝擊日本經濟前景,日本政府可能將刺激規模擴大一倍至十兆日圓,希望藉此壓低日圓匯率。今年來日圓兌美元已升值二十%。

http://img.ltn.com.tw/2016/new/jun/27/images/bigPic/600_47.jpg

*脫歐後遺症》跨國企業 考慮裁員、出走

英國脫歐的後遺症逐漸浮現,全球大型銀行紛紛表示,將把在倫敦的部分業務和人力遷往歐洲其他城市,重創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一些跨國企業也說,可能考慮在英國裁員或重新評估投資計畫。

英國公投確定脫歐後,法國央行總裁戴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上週六警告,英國的金融機構可能失去在歐洲營運的權利;在英國僱用上萬人的摩根大通、高盛、美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等美國大型銀行表示,準備把部分業務移往都伯林、巴黎和法蘭克福。

英國的匯豐銀行也說,該行將把位於倫敦的五千名投資銀行人員中的一千人遷往巴黎。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駿懋銀行等其他英國銀行也都表示,需要加強歐洲的營運。

此外,倫敦Evercore ISI分析師艾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表示,英國脫歐可能導致二○一七年全球車廠損失至少八十九億美元,英國的銷售減少約十四%,並導致歐盟汽車產量減少二.五%。

在英國僱用一.四萬人的美國福特汽車表示,將採取一切手段保持營運競爭力,不排除在英國進行裁員。德國寶馬汽車則說,在英國與歐盟協商新貿易協定後,再來評估相關衝擊。

在英國製造機翼的法國空中巴士表示,將重新評估在英國的投資計畫。瑞士錶商Moser&Cie稱,考慮減少在英國的廣告支出。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表示,考慮延後兩個子公司在英國的上市計畫。

廉價航空業者瑞安航空(Ryanair)表示,英國脫歐後,往返英國與歐陸之間的超便宜假日機票恐一去不回,英國旅客出國旅遊的成本將增加,而橫跨大西洋的旅客將選擇都伯林為進入歐洲的點,取代倫敦。

*脫歐後遺症》歐元將死? …重病中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歐元和英鎊雙雙遭到重創。風險投資公司Burnbrae集團董事長梅隆(Jim Mellon)表示,歐元頂多撐三至五年就會消失。法國興業銀行貨幣分析師喬基斯(Kit Juckes)則警告,未來幾週英鎊將繼續下跌。

有投資公司看衰︰只能撐三、五年

在英國公投結果揭曉後,歐元兌美元一度貶至一.○九○九歐元兌一美元,上週五收在一.一一歐元左右。儘管過去很多分析師押注這個單一貨幣將會瓦解,但英國決定脫歐已提高歐元瓦解的可能性,並引發市場臆測,對歐盟的不滿可能引發其他會員國出走。

支持英國脫歐的梅隆接受CNBC訪問表示:「歐元很難支撐下去,在歐元區,德國的貨幣顯然被低估,但法國貨幣卻被高估。儘管歐元目前還存在,但頂多撐三至五年就會消失。」

匯豐銀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布魯姆(David Bloom)說,他不確定歐元正在死亡,但確實生了嚴重的病。

多數分析師同意,歐元短期內將面臨下滑風險,尤其是歐洲經濟疲弱不振,加上英國在公投後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這使得英鎊成為投資人不安的焦點。

布魯姆說:「這是英鎊的問題,不是歐元的問題,英鎊的下跌並非一種趨勢,而只是調整;英鎊必須調整到英國贏回投資的水準,我不認為這個調整已經結束。」

喬基斯指出,英國公投後,經濟將進入高度不確定時期,陷入疲弱是可以預期的,儘管公投揭曉後,英鎊兌美元重貶十%,未來幾週仍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事實上,英國決策人士認為,英鎊貶值將成為經濟重要的避震器。

*英二次公投請願 竟是脫歐派發起

以為留歐派會贏 預留後路

英國留歐派民眾請願連署要求舉行二次公投的人數,短短數日已狂增超過三百一十萬,足以送交國會進行辯論,但諷刺的是,該二次公投請願的設立者,竟是一名脫歐派支持者,一個多月前成立請願的目的是阻止留歐派輕鬆靠公投得逞。

此一成功吸引三百多萬人連署的二次公投請願主張,若首次公投投票率未達七成五、獲勝方得票率未達六成,政府應宣布該公投無效。二十三日的英國公投投票率為七十二%,獲勝的脫歐派得票率也只有五十二%,完全符合成立該請願、支持脫歐的英格蘭民主黨人席利(William Oliver Healey)當初要求舉行二次公投所設定的標準。

反被「綁架」 已逾310萬人連署

席利二十六日坦承,該請願確實是他成立的,但他在一個多月前成立請願時,根本沒有跡象顯示脫歐派會勝出,他擔心留歐派靠著公投直接得逞,所以才成立請願與設定二次公投標準。未料這個原本要用來阻撓留歐派的請願,反而幫了留歐派一個大忙,讓席利大呼他的請願遭留歐派綁架。

公投結果出爐後,席利的二度公投請願湧入爆量留歐派的簽名,為二○一一年開放線上請願以來,簽名人數最多的一項政府請願,甚至睥睨稍早獲得媒體廣泛報導的「禁止川普入境英國」請願(簽名數為五十八萬六千人)。

英國的公投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一切決定權在國會,任何公投結果基本上僅具諮詢意義,國會仍擁有最終裁量權,不需要依據或採納公投結果。此外,舉行公投的連署請願也沒有設定人數門檻,但國會對於連署超過十萬人的請願,會考慮是否進行辯論。不過,已宣布十月去職的英國首相卡麥隆曾表示,不會舉辦二次公投。

年長者脫歐 年輕世代批不公平

二十三日的脫歐公投約有三千三百萬人表達意向,開票結果顯示,年長人口選擇脫歐的比率,比新世代選擇留歐的多出約一三○萬票。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選民只有五分之二支持留歐,十八到二十四歲選民則有四分之三至將近五分之四主張留歐。

英國媒體指出,年輕人傾向於留歐,年長者則偏向脫歐,等於是退休族替人生尚需辛苦打拚者決定未來,導致年輕世代痛批不公平,網路上甚至出現這類強烈反彈聲浪。

針對英國脫歐程序的啟動,歐盟官員二十五日表示,英國不需要遞交正式信函,啟動為期兩年的脫歐協商,亦即英國首相卡麥隆二十八日出席高峰會,告知其他歐盟成員國英國決定脫歐後,即可展開相關程序。

脫歐時間表 梅克爾為英緩頰

相較於法國、比利時及德國政府內部逼迫英國協商迅速與歐盟分手的壓力,德國總理梅克爾則針對脫歐時間表為英國緩頰,主張歐盟必須避免只會製造進一步分裂的「快速和簡單的結論」。她說:「協商必須像做生意,在良好氣氛下進行。英國仍將是親密夥伴,我們在經濟上有連結。」

http://img.ltn.com.tw/2016/new/jun/27/images/bigPic/600_94.jpg

*蘇格蘭首席大臣:可能否決脫歐案

英國脫歐引起一連串的後續效應。根據《週日泰晤士報》委託Panelbase小組所做的民調,蘇格蘭有五十二%的民眾想要脫離英國,另有四十八%反對。蘇格蘭民族黨(SNP)黨魁兼蘇格蘭首席大臣史特金(Nicola Sturgeon)二十四日表示,蘇格蘭「很有可能」在兩年內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她還揚言,可能要求蘇格蘭議會否決脫歐公投結果。

獨立公投聲浪再起

蘇格蘭曾在二○一四年舉辦獨立公投,當時有五十五%民眾贊成,四十五%反對。SNP聲稱,當年蘇格蘭人沒有選擇獨立,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保有歐盟會籍的唯一方法。當時英國首相卡麥隆曾警告,蘇格蘭一旦獨立,將很難進入歐盟。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顯示,蘇格蘭主張留歐的比率為六十二%,遠高於英國的四十八%。Panelbase民調指出,蘇格蘭有五十二%的民眾認為,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很有可能獨立。在今年四月時,只有三十%受訪者如此認為。ScotPulse為蘇格蘭《週日郵報》(Sunday Post)所做的民調也顯示,有五成九受訪者會選擇獨立。

史特金二十六日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英國脫歐公投必須經過立法同意動議(Legislative Consent Motion)才算數,她「當然會」(of course)考慮要求蘇格蘭議會否決動議。她將維護蘇格蘭的利益,努力避免違反蘇格蘭民眾的意願,讓蘇格蘭被踢出歐盟。

承接英國在歐盟原有地位

針對英國脫歐的衝擊,史特金在緊急內閣會議後表示,第二次獨立公投已成為選項之一;蘇格蘭人當年選擇的英國已不復在,而且若再舉行獨立公投,也不會是一四年的翻版,因為內容和形勢已大不相同。

史特金指出,將立即與歐盟機構及會員國磋商,了解所有可能選項,以保護蘇格蘭的會員身分。她將成立專家小組,針對與歐盟間的法律、財務和外交事務給予建言。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歐盟研究學者史考特(Andrew Scott)表示,蘇格蘭可在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前舉行獨立公投,將自身定義為「繼承國家」,承接英國原有的會員資格,歐盟沒有理由反對。

*留歐脫歐結仇 保守黨政爭漸熾

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公投揭曉當日,首相卡麥隆隨即宣佈負起政治責任辭職,保守黨議員過半支持脫歐,留歐派人數略遜,但包括首相卡麥隆,兩派在議院原本已經互相攻訐,如今保守黨分裂之勢已成公開,且卡麥隆堅持去職,政爭新焦點轉為新黨魁人選的推舉。脫歐派主將前倫敦市長強森本週很可能宣佈角逐保守黨黨魁,他二十五日獲得另一脫歐派大將、司法大臣戈夫(Michael Gove)致電支持,組成「夢幻組合」,聲勢最旺。

新黨魁選舉 兩陣營各推人選

支持卡麥隆的一方,批評兩人的脫歐宣傳戰「虛偽」而且「腐蝕」英國政治之互信,而支持卡麥隆的一方目前傾向推舉同為留歐派的內政大臣梅伊(Theresa May)為代表,梅伊與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一直支持卡麥隆,被視為合宜人選之一。

英國媒體引述卡麥隆側近人士報導,梅伊被視為「強森阻止者」,獲得親卡麥隆議員支持。據報導,卡麥隆不會介入新黨魁遴選,不會表態支持其中任何一方。強森幕僚則說,有傳聞指出,黨內有人企圖制定新規則,競爭者之一必須為女性,藉此烘托梅伊。

教育大臣、就業大臣也被點名

另外兩名被提及的可能人選,為教育大臣摩根(Nicky Morgan)與就業大臣克萊布(Stephen Crabb)。摩根去年表示,曾認真考慮在卡麥隆之後角逐黨魁。

克萊布二十五日則就英國政治傳統「一國保守主義」(One Nation conservatism)撰文,稱許卡麥隆為社會弱勢者所做的努力,呼籲當代英國政治家「捍衛建立於工人階級之上的英國價值」,也被視為聚攏聲望的舉措。

*打敗仗眾叛親離 工黨主席拒下台

英國確定脫離歐盟,留歐派陣營主帥、保守黨首相卡麥隆隨即宣布十月去職,反對黨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在黨內檢討聲浪指向他表現不力之際,二十六日解除率先開砲的影子內閣外交大臣賓恩(Hilary Benn)職務,引發強烈反彈,至二十六日晚間,已有多達十名影子內閣成員宣布辭職。

工黨國會議員二十七日將決定是否接受對柯賓「表現怠惰」的不信任動議,若接受,隔日便會表決。這項動議雖對柯賓無實質拘束力,他也堅稱絕不下台,但其黨魁威望恐亦已搖搖欲墜。

工黨支持英國留歐,結果顯示錯估選情,而且極為離譜,約有三成七的工黨選票流向脫歐,黨內檢討聲浪隨即指向以往對歐盟長期抱持批評態度的柯賓。賓恩二十五日率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中直言,「柯賓是個正直好人,但實在稱不上好領導人,而這正是問題所在。」結果當晚立即遭解職。

柯賓此舉引起眾閣員強烈不滿,次日上午,影子衛生大臣亞歷山大(Heidi Alexander)也說,「我不相信你有能力給國家帶來答案」,憤而求去。運輸大臣格林烏德、教育大臣包威爾、環境鄉村事務大臣麥卡錫、財政大臣馬霍塔、青年部大臣德皮耶洛等十名影子內閣成員,陸續宣布辭職,不再支持柯賓,但柯賓仍堅稱不會下台。

已有10影子內閣成員辭職

柯賓在這場公投中被懷疑是「拉著煞車在開車」,其繼續擔任黨魁,對工黨在大選中的前景絕對不利。不過,儘管影子內閣內訌,柯賓在基層黨員中,仍擁有相當支持度,這也是他堅持戀棧黨魁的唯一憑藉。網路連署已有超過十七萬五千名工黨選民支持柯賓留任黨魁。

(自由時報)
--
*梅克爾:不急,讓英國喘口氣

英國脫歐確定後,歐盟六個創始國外長廿五日緊急開會因應此一變局,會後一致強烈呼籲英國立即啟動脫歐程序,但德國總理梅克爾卻未表態附和,顯示出歐盟內部處理英國脫歐態度不一,未來跟英國的談判過程恐怕也難以順利達成共識。在英國,脫歐持續引發連鎖反應,在野黨工黨黨魁遭黨內逼宮,蘇格蘭領導人則表明不排除發動議會否決脫歐案。

華爾街日報報導,多數歐盟領袖展現出的急迫感對比梅克爾呼籲冷靜,顯示出歐盟短期內恐難找到一致方法來應對英國脫歐所帶來的挑戰。

歐盟多位領袖及以法國為首的數個成員國,擔心英國若不迅速退出將讓歐盟充滿不確定性,助長民粹和疑歐分子的氣焰,但歐洲最有權力政治人物之一梅克爾卻表示「英國必須自行決定何時提出脫歐要求」,顯然不急著與英國斷絕關係,並稱應給予英國喘息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而英國公投脫歐也在該國政壇掀起風暴。主張留歐的最大在野黨工黨黨魁柯賓面臨黨內逼宮,工黨「影子內閣」半數成員廿六日宣布辭職。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影子外務大臣班恩在表示對柯賓的領導「失去信心」後,廿六日清晨即遭柯賓撤換。數小時後,影子衛生大臣亞歷山大宣布辭職,之後其他幾名影子內閣成員也跟進。

傾向留歐的蘇格蘭,首席大臣施特金女士表示將立刻開始探討要怎麼留在歐盟,包括要求蘇格蘭議會否決脫歐法案。這次公投蘇格蘭選民六成二挺留歐,三成八支持脫歐。相較之下,英國整體有五成二支持脫歐。

(聯合報)
--
*英國「以拖代脫」 歐盟要趕人

英國公投確定「脫歐」後,歐盟各國政要普遍要求英國「要脫就快」,只有德國總理梅克爾稍稍為英國緩頰;但英國因政局混亂,新首相難產,加上民憤升高,市場動盪,金融業準備出走,蘇格蘭積極規劃「脫英」公投,迫使政治人物改採「以拖代脫」策略。

歐盟28日起將召開高峰會議,而第二天的會議便沒有英國的席位。歐盟執委會的英國籍執委希爾已辭職,使英國在金融中心議題上喪失重要的發言權。

執委會主席容克爾警告,這「不是一次和睦的離婚」;「等到10月再談判毫無道理,我希望立馬就開始」。歐盟六大創始國外長在柏林集會,強調「脫歐」程序應該加速進行。梅克爾緩頰,表示英國「不應該歷經天長地久」才正式提出「脫歐」申請,但也不宜太倉促。

但英國已有300萬公民在國會網站上連署要求舉行二次公投,加上首相卡麥隆已辭職待命,暫時無人能向歐盟提出申請。政治觀察家預料在2018年底之前英國仍不會「脫歐」。

英國兩大政黨正陷入內鬥。保守黨內部對下任首相人選爭議激烈。卡麥隆的盟友準備全力封殺「脫歐派」健將強生接任黨魁及首相,而主張由「留歐」的內政部長梅伊接任黨魁及新首相。但英國電訊報指出,強生即將宣布參選黨魁。

工黨資深國會議員班恩則要求黨魁科爾賓辭職。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積極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她表示,蘇格蘭將立即與歐盟各國協商,以確保蘇格蘭仍留在歐盟。由於「脫歐」談判一旦啟動,必須在兩年內完成,籌碼將完全掌握在歐盟手中,因此「脫歐派」政治人物都主張「以拖代脫」。

*國際金融未現「雷曼式」風暴

全球金融市場未出現「雷曼」式風暴,看來已渡過英國「脫歐」後第一波壓力測試。儘管英鎊貶幅及歐洲銀行股跌幅都比2008年崩盤時還大,但市場並未凍結,投資人並未表現出全面性的恐慌。後市展望將聚焦於「保證金追繳」的情況有多嚴重。

美國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指出,金融體系仍「有秩序地運作」,亦即市場在重新評估資產價格,以反映世界的變化。國際清算銀行(BIS)26日也表示,各國財金當局不須對此過度反應。

經濟學家指出,這顯示各國央行能彼此能加強溝通與合作,以彌補流動性緊絀的缺口。而且現在銀行在風險控管上已大有進展,法規也要求銀行業提高風險資產的資本比率,及降低自營投資部位,使銀行在面對市場崩盤時不再像以往那樣脆弱。

但並不表示市場就此平安無事。24日雖沒有任何一家大型基金經理人立即承認虧損,但經理人將利用周末來清點虧損情況,部分集團也將面臨保證金追繳的壓力;這可能使一些避險基金及投資集團破產或進行資產清算,如此將導致資產價格連環下跌。

國際清算銀行周末在瑞士召開年度大會,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及全球60餘國央行官員出席,為各國財金官員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後提供交換意見的機會。

BIS並不建議各國在經歷「脫歐」市場震撼後,便擴大量化寬鬆(QE)政策,而應採取措施以加強金融業的整合,推動利率正常化,並解決整個歐洲的不良貸款問題。

BIS首席經濟學者波瑞歐表示,「脫歐」雖可能對經濟展望造成震撼,但財金當局不應對市場動盪做出強力反應。BIS並建議各國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以支持經濟成長,而且應該以恢復銀行業正常營運為優先。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6/06/27/2/2307821.jpg&sl=W&fw=500&exp=3600

(經濟日報)
--
*荷蘭也想脫歐公投 總理反對

在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洲聯盟後,立即在歐洲境內引發骨牌效應。對於荷蘭極右派自由黨領袖懷爾德斯也呼籲舉辦脫歐公投,總理呂特認為「不符合荷蘭利益」持反對立場。

荷蘭極右派自由黨(PVV)領袖懷爾德斯(GeertWilders)在英國公投結果宣布後在推特上表示,「輪到我們了」。他允諾在政黨競選活動中將荷蘭脫歐(Nexit)公投列為政策。

呂特(Mark Rutte)表示能理解民眾希望重新拿回國家主權的想法,但「荷蘭新聞」(Dutch News)引述他的話指出,舉辦脫歐公投將對荷蘭的穩定與經濟復甦帶來極大影響,並不符合荷蘭利益,他堅決反對到底。

荷蘭工黨黨魁桑松(Diederik Samsom)也反對懷爾德斯的脫歐公投訴求。他表示,明年3月國會大選後,不會舉行類似的脫歐公投,他也警告一旦公投脫歐,將引爆經濟不確定性,對荷蘭這樣的民主福利社會國家只會帶來損害。

荷蘭政治民調專家狄洪德(Maurice de Hond)公布的最新民調則顯示,47%的荷蘭受訪民眾希望進行脫歐公投,43%贊成脫歐。民調也顯示,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傾向進行脫歐公投,比例達到69%,教育程度較高者則僅有31%。

*英國脫歐 梅克爾:應防止其他國家跟進

兩名參與者說,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在所屬基督教民主黨(CDU)的內部會議說,在英國投票決定脫歐後,有必要防止其他國家跟隨英國的腳步。

路透社報導,兩名參加黨內高層電話會議的消息人士透露,梅克爾指出,國際金融市場非常擔心,歐盟情勢將失控。

梅克爾另表示,現在不是追求歐元區會員國快速深化合作的正確時機。歐盟反而應對普遍的憂心展開行動,例如保護歐盟邊境、創造就業機會及提升內部安全。

(中央社)
--
*透過罕用立法機制 反映民意 蘇格蘭要阻英脫歐

蘇格蘭首席部長史特金(Nicola Sturgeon)女士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蘇格蘭議會可能會想辦法阻止英國脫離歐盟,因為英國脫歐,需要經過蘇格蘭議會同意。

史特金26日接受BBC午間政治節目訪問時稱,蘇格蘭議會可能啟用一項罕用的立法機制,阻止英國脫歐。她說,英國脫離歐盟,要有蘇格蘭議會的「立法議案同意書」(Legislative Consent Motion LCM),因為這直接衝擊到分權後蘇格蘭議會的責任。

揮別歐盟 得蘇格蘭議會同意

LCM是指蘇格蘭議會通過的動議,同意倫敦英國國會在權力下放領域內通過立法。

英國23日舉行歐盟公投,脫歐派拿下52%,留歐派得到48%。然而在蘇格蘭,留歐派得票率高達62%,遠超過脫歐派的38%。

史特金領導的蘇格蘭民族黨(SNP)在議會129席中擁有63席,她說她「當然」會要求蘇格蘭議會拒絕給予「立法議案同意書」,唯有如此,才能反映大多數蘇格蘭人希望留在歐盟的意願。

史特金指出,從邏輯的角度來看,英國脫離歐盟當然需要蘇格蘭議會的「立法議案同意書」,她很難相信不需要這份同意書,但她也說,英國政府可能有非常不同的看法,必須看大家討論的結果。

談何容易 英促尊重公投結果

針對史特金的說法,英國政府蘇格蘭事務大臣蒙德爾(David Mundell)表示,他「個人」並不相信蘇格蘭能夠阻止英國脫歐,他敦促蘇格蘭人「即使不喜歡,也要尊重公投結果」。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史特金於24日公投結果出爐後曾表示,蘇格蘭認為自己留在歐盟,才會有未來,英國人選擇脫歐,蘇格蘭「非常可能」舉行第2次獨立公投,決定是否脫離英國。不到兩年前,蘇格蘭才舉辦獨立公投,結果續留英國。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SNP)如今因為英國脫歐,重彈獨立舊調。

*英脫歐 全球金融市場皮皮剉 政院備戰 護台股再等等

英國脫歐,國際股市全面重挫,台股及亞股是否出現黑色星期一,行政院國安基金高度戒備,將注意今日上午台股及亞股開盤,還有歐美股市變化,必要時「隨時」召開國安基金臨時委員會授權護盤,穩定投資人信心。

必要時「隨時」授權

行政院官員表示,至昨晚為止,並未通知國安基金委員今天開會,行政院國安基金主任委員、副院長林錫耀說,會注意台股開盤情勢,與國安基金操盤手、財政部次長蘇建榮密切聯繫,決定是否召開臨時委員會議,啟動授權進場護盤機制。

惟不具名國安基金委員認為,目前英國脫歐對金融市場動盪實質結果並不大,與08年金融海嘯不可相提並論,全球金融海嘯時歐美等國際股市都無量下跌,連續多日造成全球投資人心理恐慌,但這次歐美及台股一度重挫後,跌幅都有縮小。

國安基金委員表示,英鎊跌7~8%是反應較大的一項指標,但英國經濟並不差,沒有信評問題,更沒有立即的金融危機,應是超跌。此一事件對歐美等國際股市會有一小段整理,但不致會很嚴重。

他表示,英國當時沒有加入歐元區,其經濟表現反而不錯,且大家對經濟區域整合因素在式微,FTA簽署那麼多,貿易卻呈現衰退,應是英國公投確定脫歐的主因。

陳添枝:效應還好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也表示,從周五歐美股市表現來看,英國脫歐對全球金融市場效應還好,短期須密切關注各國及歐美股市動態對資金流動影響,長期要注意歐盟安排英國退出歐盟條件,會影響其他國家脫歐或留歐的骨牌效應。

此外,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安排央行、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國發會等財經5部會及外交部等副首長赴立法院報告英國脫歐對我外交經貿之影響、挑戰及因應。據金管會統計顯示,保險業對英國曝險金額雖最高,但英鎊資產僅1230億元台幣,占國外投資部位1.1%,銀行對英國聯貸放款及投資計1455億元,其中投資包括設分行據點為1027億元,授信多聯貸為主,占銀行總資產45兆元比例甚低,整體金融業曝險部位都很低。

陳添枝表示,短期要密切關注歐美股市的變化,美股周五的跌幅約近3%,雖是美股近10個月最大跌幅,但還在可控制範圍,目前要注意歐美股市對台灣金融情勢的影響,及投資人心理層面影響。

台股出量有人低接

至於法義荷等極右派政黨也出現要求公投脫歐的聲浪,是否發生政治骨牌效應?陳添枝說,要觀察歐盟在商品貿易、金融等方面與英國協商如何,其對待英國退出條件的安排,可能會影響其他國家留歐或脫歐。

保險業雖然富邦、國泰、新光等三大壽險,在英國倫敦投資不動產651億元共6棟大樓,但因有租金收入,影響不大;而以英鎊計價資產也不多,金融機構多偏好美元計價的資產。

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說,今天要關注台股及亞股開盤後是否出現恐慌性賣壓,惟從台股周五量能出現罕見1200億元,很多人有信心逢低承接。

*翻盤留歐? 彭博社:難度極大 歐盟創始國:要退就快點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但許多選民在結果揭曉後卻反悔了,超過300萬人在英國國會請願網站上連署要求二次公投。英國是否可能翻盤續留歐盟?彭博社國際政治分析師認為有可能,但機率不高。

在英國,公投沒有法律約束力,且新任首相沒有強制執行公投結果的法定義務。理論上,新首相可以和歐盟談判新協定,再把結論交付第二次投票。不過這個選項已被歐盟其他領袖否決,更重要的是,雖然高達300萬人連署重選,但這等於把1740萬投票挺脫歐的選民意見當空氣,要翻盤難度極大。

另外,英國並無公眾催生公投的機制,雖然請願人數已達到讓國會議員就此展開辯論的門檻,不過,並無法律效力。該請願要求,在勝方得票率低於6成(脫歐支持度51%)、且投票率不到75%(實際上71%)的情況下,政府應廢止公投;但公投已經完成,且各方陣營都認可投票結果,因此請願不太可能獲得實質效果。

歐盟也不可能對英提出條件,促使英國三思脫歐決定。包括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等歐盟創始會員國,都希望英國要退就快點退,不要歹戲拖棚。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甚至稱,「這並非好聚好散,不過我們感情也不是多親密就是了。」

至於英國何時才能正式脫歐,其實還有得等。英國必須先啟動形同歐盟憲法的《里斯本條約》第50條,再與另外27個成員國進行2年的脫歐談判,全體同意後才能達成協議。公投後掛冠求去的英相卡麥隆說,這交由新首相決定,但接任者10月才會出線;最被看好的繼任人選、前倫敦市長強森則稱,不必太急著展開談判。因此英國最快要到2018年底才可能脫歐。

歐盟也不能逼迫英國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嗎,只有英國能這麼做。該條款主要規範成員國脫歐的機制,因此在啟動前英國被賦予龐大協商權力,但一旦該機制被啟動,意味合法脫歐程序正式展開,協商優勢將轉至其他成員國,因此啟動第50條的時間點至關重要。

首相下台,英國是否會提前大選也備受關切。曾任前英相布萊爾幕僚長的鮑威爾(Jonathan Powell)指出,新首相在脫歐談判展開前需先獲得選民授權,告訴民眾英國要和歐盟建立何種關係,究竟是要學挪威還是師法加拿大。

同時,解散國會並非易事。本屆國會要到2020年5月才會任滿,要提早改選有兩個條件:首先,下議院3分之2表決改選國會,其次,政府無法通過信任投票,且新政府在14天內無法在信任投票過關。不過,保守黨在國會占多數,應可避免其他黨派組新政府。

*英國脫歐 300萬人連署再公投 機率0

英國23日公投決定脫歐之後,3天來國會網站上要求政府再辦一次公投的連署人數已逾300萬人,遠遠超過所需10萬人門檻,依規定國會可將此議題納入議程舉行辯論。請願委員會已決定28日審議這一再次公投的請願案,但法律並無規定議員一定要有所行動,或一定得接受民眾請願。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指出,針對歐盟議題舉行第2次公投的機率是零。

提議再次公投的人士主張,23日公投結果顯示,投票支持離開歐盟的選民不到60%、合格選民的投票率不到75%,因此可對去留歐盟再舉行一次公投。

但BBC政治特派員華森撰文指出,英國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的機率是零,最主要的原因是,設立門檻應該在公投之前,而非公投之後,既然法令無法溯及既往,因此儘管要求第二次公投的連署書宣稱,23日公投投票率未達75%、支持脫歐者不到60%,但這些都無法成為再辦理一次公投的理由。他說:「不能輸了就更改遊戲規則,想出新的障礙。」

此外,連署超過10萬人,的確達到可被國會討論的門檻,但國會並無法律義務一定得照辦,歐盟也不可能讓英國沒完沒了地就去留歐盟反覆公投。

公投後造成英鎊與股價重挫,倒是有若干議員與政界人士主張,英國與歐盟為期2年的脫歐談判協議是否也該一一訴諸公投。總言之,至少在未來2年英國仍是歐盟會員國,所以這齣脫歐大戲尚未真正落幕。

*日圓若急升 日本政府擬干預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市場人市預料日圓升值和日股下跌趨勢將延續。針對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日本財務省、金融廳和日本銀行(央行)25日緊急開會,商討因應對策。會中決定日圓若急升,不排除進場干預。

會議中,日本政府與日銀同意將緊密合作,準備因應未來一周市場可能出現的混亂。日銀為順利做好美元資金調度,必要時將增加供給量,日本政府與日銀考慮,如果日圓飆漲,不惜拋售日圓,干預匯市。

一名與會者表示「已經做了最壞打算」,強調會做好準備,以因應日圓升值導致日本企業業績下滑、股市加速下跌,從而陷入金融危機、經濟蕭條的危險。

市場相關人士認為,如果歐洲的混亂狀況持續下去,27日開市一周內日圓匯率料將飆升至1美元兌約98日圓,東京股市日經指數有可能下探14000點,市場動盪恐怕會長期化。

據報導,全球股市下跌及日圓升值若趨於長期化,為了刺激景氣,日本政府預定秋天提出經濟對策規模,考慮擴大至逾10兆日圓(約台幣3.2兆)。日銀(央行)也考慮召開臨時金融政策會議,研議追加貨幣寬鬆政策。

與會者認為,這次英國公投脫歐派獲勝,導致市場混亂,不同於2008年因金融系統不安所引起的金融海嘯,這次是因政治因素引起,難以預料未來市場走勢。

日本政府將在7月10日參議院選舉結束後,積極檢討經濟對策。財經官員透露,原本經濟對策的規模估計逾5兆日圓,但擔憂全球股市下跌長期化,日本政府振興經濟方案的規模可能擴大。

另外,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在當地設點的日本企業預計將被迫調整歐洲戰略。鑒於日後談判中有關歐盟區域內的關稅優惠及金融監管的走向無法預測,日本企業也有可能紛紛撤離英國。

(中國時報)
--
*英脫歐 Fed利率恐升轉降

美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英國確定脫離歐盟,美國升息計畫不僅被迫再度延後,根據聯邦基金期貨市場顯示,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甚至還可能出現逆轉,由升息轉為降息。

英國公投結果出爐、決定要與歐盟結束長達40多年合作關係後,不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激烈,投資者也迅速調整對Fed利率政策的預期。根據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最新數據,目前交易員多預測直到2018年前,Fed將不會調升利率,甚至還有少數期貨交易員押注Fed可能在7月會議調降利率。

LPL金融公司投資策略師韋樂利(Anthony Valeri)說,公投結果出爐後,市場曾預測Fed從7月到11月例會的降息機率為15%,儘管該機率隨後降至10%以下,但他強調考量到上週四英國公投前沒人押注Fed將降息,這項轉變堪稱意義重大。

根據CME集團Watch tool資料指出,目前市場預測Fed在7月降息的機率為4.8%。

受美國經濟情勢逐漸好轉,Fed決策官員在去年12月曾預估今年將調升利率4次。不過今年稍早在海外經濟情勢不明影響,Fed升息次數已被預料縮減至兩次。

上週Fed的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在談及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時,曾經點名英國脫歐可能將撼動全球市場,也讓Fed對貨幣政策的立場由鷹派轉向鴿派。

WallachBeth資本公司執行董事費吉認為,雖然Fed對全球市場發展情勢相當敏感,但他仍認為美國降息機率極小,因為這可能對因英國脫歐而遭重創的美國銀行業雪上加霜。

但也有分析師指出,受海外央行為因應英國脫歐可能再度寬鬆貨幣,Fed也勢必要被迫重新思考貨幣政策。Janney Montgomery Scott固定收益策略師李貝斯(Guy LeBas)說,在此情況下,Fed降息機率「幾乎等同升息機率」。

*社論-英國脫歐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時間6月24日中午,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揭曉,以51.89%脫歐對48.11%留歐票數,宣告英國確定與歐盟分手。首當其衝的,就是全球外匯市場,英鎊兌美元從1.5元盤中一度殺到1.3226元,貶幅將近12%,創下31年新低。作為避險題材的日圓則陡升,從開盤時106.53日圓兌1美元,隨著公投開票過程越來越顯示脫歐可能成真,盤中曾衝破100日圓,最高到98.989日圓,急拉7%。美元指數則大幅翻紅,盤中從93.45升至96.7。新台幣受外資大舉匯出影響,終場以32.502元兌1美元作收,重貶3.12角,不僅創3周新低,貶值幅度0.96%,更創逾10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貶幅。

除了匯市大震盪,全球股市也被打趴。英股富時100指數期貨大跌超過8%、德股DAX指數期貨、歐洲STOXX 50期指都崩跌逾10%。亞股也幾近全面崩盤,日經指數暴跌1286點、跌幅近8%;香港恆生指數盤中重挫超過800點,台股則是爆量大跌199.69點至8476.99波段低點,當日跌幅2.3%,成交量放大至1216.52億元。股匯市的大幅崩盤,使得6月24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五」。

英國脫歐噩夢成真,一日震盪行情勢所難免,不必太過擔心,該關切的是後續影響。後續影響可以分別從幾個層面觀察,包括直接衝擊與間接衝擊,金融面影響與非金融面影響等。直接衝擊則宜由英國與台灣的直接經貿、金融觀之,間接影響則宜先考慮英國本身脫歐所受之衝擊與歐盟受英國脫歐之影響,然後再探討二者對台灣之影響。金融面與非金融面之所以分別探討,在於金融面的衝擊在時間上來得急而猛,但常只是紙上災情,甚至幾天後又逆轉成為紙上富貴;至於非金融面之衝擊則會日積月累,若未及早發現與及時處理,要扭轉劣勢是「再回頭已百年身」,鞭長莫及。

從直接衝擊觀之,我國與英國之貿易規模小,對英國出口37.8億美元,僅占我國出口之1.35%,而進口規模更小至18億美元,因此不論英國發生甚麼大事,若只從直接貿易面來觀察,大可高枕無憂。然而若從間接層面觀察,歐洲是台灣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占比約達9%,若英國脫歐使歐洲成長趨緩,對於正要積極翻轉負成長的台灣出口,可能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恐使台灣景氣原本下半年可望好轉的時間點往後遞延,英國脫歐衝擊台灣出口與實體經濟表現,使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保1」成功機率可能將更低。

若再進一步觀察英國脫歐的非金融面的長期影響,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英國脫歐將使2018年歐元區的GDP成長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另歐洲央行(ECB)認為,脫歐1年後英國GDP將下滑1.8%,富蘭克林投顧的快評指出,脫歐後英鎊可能跌至1.25~1.30美元、惠譽表示英國可能失去AAA評等,歐股可能修正15~20%,金價可望上看1,400美元。這些預測都顯示英國脫歐對英國及歐元區都屬兩敗俱傷。而英國與歐盟是台灣的市場,不是台灣的競爭者,從而顯示,英國脫歐從間接層面觀之,是不利於台灣的出口與成長。因此,雖然在非金融面,自1952年至2015年,台灣對英國投資29.2億美元,英國對台灣投資76.3億美元,數字十分有限,但若由長期面與多向度觀察,英國脫歐對我國非金融面是絕對不利。

若只觀察英鎊在我國台北外匯市場之交易,英鎊對美元的交易僅占所有外匯交易比重的3.4%;同時,在各銀行的外匯存款中,英鎊的比重亦僅約0.6%;亦即,探討英國脫歐對我國匯市之影響,若只看英鎊本身,則微不足道。然而,看到英國脫歐當日,我國金融面所受之衝擊,就知不能只看一個面向,6月24日美元匯市因外資大舉匯出影響,終場以32.502元兌1美元作收,重貶3.12角,不僅創3周新低,貶值幅度0.96%更創逾10個月以來最大單日貶幅。

亦即,英國脫歐對外匯市場影響,不能只看英鎊本身,而應看脫歐後英鎊與其他主要貨幣之相對走勢,以及台幣受這些主要貨幣走勢變化之衝擊。根據主要投資機構預測,脫歐後英鎊可能跌至1.25~1.30美元,惠譽則表示英國可能失去AAA評等,換言之,由於英鎊走弱,美元與日圓將相對走強,新台幣對這兩個主要貨幣走跌機會很大。

台灣金融業投資英國總曝險金額達新台幣1.1兆元,其中以保險業最多,有7,843.31億元;銀行對英國放款及投資合計為1,455億元。影響最大的資產是「以英鎊計價」的資產計新台幣1,229億元。根據金管會統計,富邦、國泰及新光等國內三大壽險公司,過去幾年共在英國倫敦買了六棟大樓,總投資新台幣651億元,加計放款則超過800億元。不動產及在當地放款因以英鎊計價勢將因英鎊走弱而有匯兌虧損,其他投資若以美元或日圓計價則有匯兌利益。綜言之,台灣金融機構在英國之曝險,整體而言反倒有匯差利益。

英國脫歐議題是這幾個月來金融市場的不安定因素,如今水落石出;未來在非金融面確有相當顯著之不利影響,在金融面目前有匯差利益的紙上富貴,財經金主管部會請好好規畫因應吧。

(工商時報)
--
*歐盟六國促英快走 27成員國周三會談

在德國首都柏林緊急磋商的歐盟核心六國外長25日一致向英國表達了強硬態度,強烈要求英國應該「立即啟動脫歐進程」。德國外交部長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表示,歐洲聯盟(EU)創始國希望英國「儘速」離開,避免歐盟陷入「不定狀態」。

已宣布遞出辭呈的英國首相卡麥隆24日表示,脫歐談判應該由繼任首相主導;而英國新首相至少要等到10月才可能繼任。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參加上述柏林會議的歐盟領導人也同時呼籲其他歐盟成員國保持鎮靜,以避免歐盟陷入「抑鬱和癱瘓」。

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核心六國一致對英國表達強硬態度主要是為了穩定人心,並對有可能也考慮脫歐的勢力示警。分析還指出,歐盟領導層如今的第一大要務就是防止英國脫歐的地震波擴散,形成所謂的多米諾現象。

法國、荷蘭、義大利和捷克等國家的右翼疑歐政黨已經開始呼籲效法英國舉行脫歐公投。

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1950年代共同創立了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六國一直是歐盟的核心成員國。

在柏林主持歐盟六個創始國會議的史坦麥爾表示,他們一致同意倫敦要儘快展開複雜的脫歐程序。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榮克呼籲英國儘速離開。他25日晚告訴德國第一電視台(ARD)說:「我不瞭解為何英國政府需要等到10月,才要決定是否將脫歐信函遞交歐盟。我希望這立刻進行。」他表示:「這不是友好的離婚,也不是親密愛戀。」歐洲議會主席舒爾茨還點名批評了英國首相卡麥隆,指責他允許歐盟的命運「被英國保守黨內部政治鬥爭綁架」。

歐洲中央銀行管理委員會(ECB Governing Council)成員維勒魯瓦德加洛表示,英國脫離歐盟會談必須儘快進行,以遏阻不穩定情況;並說,倫敦金融中心地位面臨失去寶貴「歐盟護照」的風險。

歐洲聯盟25日也表示已指派比利時籍的席伍斯領導特別小組,負責商談英國退出歐盟的相關事宜。英國政府目前還沒有對歐盟的最新強硬態度做出任何回應。
--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後,歐盟27個成員國周三(29日)也將舉行高峰會,討論英國脫歐的後續問題,這是首場英國沒有參與的歐盟峰會。歐盟官員表示,將確保金融市場不須擔憂歐盟會因英脫歐而分崩離析,並要求英國盡速展開脫歐協商,暗示往後的協商時將強硬以對。

*英脫歐爆分裂危機 留歐派要翻盤

英國才剛確認退出歐盟,國內就已爆發分裂危機,留歐陣營已提出「二次公投」的訴求,截至26日晨已吸引近300萬人連署。本來就較傾向留歐的蘇格蘭,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表示將立刻開始協商要怎麼留在歐盟,選項包括第二次舉行獨立公投。由於連署人數遠遠超出考慮納入國會辯論的10萬人門檻,已有國會議員要求國會進行辯論和表決,中止脫歐。

英國公投結果公布後,留歐派便發起在下議院請願網站的聯署請願活動,主張若脫歐或留歐陣營的支持率不到六成,且投票率也低於七成五,英國政府應舉辦二次公投。英國選委會的數據顯示,脫歐派得票率為51.9%,留歐派為48.1%,投票率只有72.2%,這些數字都讓留歐陣營認為還有機會翻盤。二次公投的請願也可能引發國會議員爭辯,根據英國法規,一旦連署人數突破10萬人,國會就必須針對請願進行討論。

據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網站報導,至26日晨,要求再舉行一次公投的人數已近300萬人。由於進入請願頁面的人流眾多,網站一度癱瘓,要緊急修復。請願委員會下次開會日期為本月28日,屆時有權安排在接著的周一在西敏寺辯論有關議題。雖然目前不會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但有專家指出,只要脫歐派後悔,再舉行公投並非不可能。但英國的動盪可能因此加劇。

蘇格蘭首席大臣施特金25日參加緊急會議後表示,她會跟歐洲領導人磋商,尋求蘇格蘭與歐盟維持既有關係的制度架構,蘇格蘭辦二次脫英公投顯然是個選項。施特金強調,英國23日舉行脫歐公投,多數蘇格蘭民眾支持留歐,蘇格蘭政府正採取行動,保護蘇格蘭的利益。

據了解,英國留歐派目前除了打算請願舉行第二次公投外,更打算推動連署,要讓倫敦獨立加入歐盟,以確保倫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能維持不變。

關於英國脫歐是否還有轉圜餘地,只要英國不申請啟動歐盟「里斯本條約」的第50條「退出條款」,就還有轉機。觀察家指出,英國與歐盟仍有喘息空間,可嘗試做些安排,維持雙方關係穩定。

不過,英國一旦啟動退出條款,一切都將無法扭轉。瑞士信貸分析師也指出,若英國保守黨在選舉新黨魁時爆發內鬨,促使國會提早改選,下任首相便可針對脫歐問題推動二次公投。

在有關請願成為國會歷來最多人支持的請願案後,倫敦北部托特納姆(Tottenham)選區國會議員拉美(David Lammy)要求國會進行辯論和表決,中止脫歐。他指出,脫歐公投只屬諮詢性質,並無法律約束力。

這次英國的脫歐公投只有倫敦、蘇格蘭及北愛爾蘭等三個投票區的留歐選票超過脫歐,其中蘇格蘭有高達62%的選民支持留歐。

分析人士說,公投並非常態選舉,茲事體大,以加拿大的魁北克為例,1995年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仍未成功,之後多年,獨立議題難再起死回生,前車之鑑,發動二次公投的人應該記取。

*脫歐又挨槍 英信評遭降

英國民眾在脫歐公投舉行之前的數周不斷接獲警告,指出離開歐盟將招來經濟苦果,而整體經濟展望慘遭調降,即為明例。

美聯社報導,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25日將對英國經濟展望的評估從「穩定」下調至「負向」,稱公投結果「預示英國長期的不確定性,對中期經濟成長前景產生負面影響。」另一信評機構史坦普(S&P)也因公投導致的不確定性而在考慮調降英國的展望。

在公投決定脫歐後,英國金融界領袖紛紛跳出來安撫家庭、企業以及投資人,表示能防止脫歐產生的悲觀失望氣氛擴散。英鎊兌美元24日劇貶至逾31年來最低水位,引發通膨疑慮,而英國一些最大的銀行業者與不動產建商的股價,也在經濟學家預測經濟將陷入衰退後,出現兩位數的跌幅。

經濟學家們下調了英國的成長預期,有些人更預期英國將出現經濟衰退且明年成長將近乎停滯。

32歲的英國國民荷莉‧米勒表示,這場選舉將深刻影響她的經濟生活。「我對這一切感到相當震驚。我正在申請房貸,所以很擔心。」

只有英國央行總裁卡尼的出面安撫稍見效果,讓市場24日的慘況略獲緩解,而在市場短期動盪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公投對英國經濟及其6400萬人民究竟會有什麼影響。

英國財政部在公投舉行前曾預估,脫歐每戶家庭須付出4300英鎊(合5884美元)的代價,國家稅收會出現300億英鎊(合410億美元)缺口,必須提高所得稅與遺產稅以彌補,且房價在2018年前恐下跌18%。

此外,英國募資成本會變高,因為較低的展望評等意味政府借貸成本將會更高,長期將導致教育、醫療以及基礎設施的預算投入減少。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