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族 30歲老花眼上身
上班族對電腦依賴日深,長期近距離用眼,導致老花眼有年輕化的趨勢。但不少國人對老花眼置之不理,或是隨便在菜市場、地攤自行購買老花眼鏡,醫師提醒,若配鏡不當出現意外,小心得不償失。
三
軍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雲翔昨天指出,國人老花年齡下探,過去多見四十歲以上病患,目前臨床已有卅歲左右的病例,四十歲以下老花患者約占老花眼全人口的百
分之五。眼科醫學會日前統計五十名眼科醫師的臨床發現,發現最容易老花眼的職業是電腦工程師,其次為老師及電玩動畫師。
六成受訪醫師認為,不少人對老花眼置之不理,有人和他人共用老花眼鏡,大部分的人透過非專業光學通路選購老花眼鏡。至於患者不矯正老花眼的原因,最常見的是怕戴了老花眼鏡顯老、認為自己的老花眼度數尚淺、不服老、或對老花眼鏡使用方式不適應等。
張雲翔指出,老花眼鏡配戴不當,不但影響閱讀,還可能導致頭痛、頭昏,嚴重者甚至惡心、想吐,如果因不習慣眼鏡導致視差而暈眩,還可能在上下樓梯時出現跌倒意外,如此影響的不只是視力健康,小心得不償失。
張雲翔說,老花雖是正常老化現象之一,若察覺視力減退,還是應尋求眼科專科醫師診治,若去坊間配戴眼鏡,矯正視力無法達到一點零,顯示視力可能有別的問題,建議一定要找專業醫師檢查。
他說,最近有一名大學女老師來求診,她近視度數約六百度,平日工作勞累,耗費眼力,對視力衰退不以為意,以為是老花眼,待兩個月後發覺不對勁,就醫發現已是視網膜剝離。
(聯合報)
--
老花眼年輕化 35歲就霧煞煞
年紀輕輕卻老眼昏花嗎?一項針對國內五十位眼科醫師的調查顯示,臨床上,老花眼病例從以往的四、五十歲才發生,如今下降到卅五歲。必須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腦的工程師、老師與動畫師是提前老花的高危險群,尤其都會區女性更顯著,應定期接受視力檢查。
一份九月份針對全台北、中、南五十名眼科醫師進行的「老花眼臨床病例調查」報告顯示,國人老花眼年齡下降,有人才卅歲就老花。造成老花眼年輕化的主因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遠近交替用眼頻繁等。
高危險群 工程師老師動畫師
提前老花的族群多半是長時間使用電腦、長時間閱讀或大量專注於文書工作。前三大提早老花的職業依序是電腦工程師、老師與電玩動畫師,其他包括會計師、律師、廣告人等。
不主動矯正老花眼的主因包括:怕戴了凸透鏡般的老花眼鏡看起來很老氣,影響外觀,或不想跟已配戴的近視眼鏡交替使用,嫌麻煩。
都會女性 應該定期視力檢查
三總眼科部主治醫師張雲翔說,老花眼是正常的退化,隨年齡增長,眼睛調節能力下降。正常眼睛看近距離物體時,睫狀肌必須收縮以改變水晶體的屈光度,讓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就是所謂的「調視」。
而隨年齡增加,人眼「調視」能力也逐漸降低,四十歲是臨界點,近距離工作就需要輔助,也就是成了老花眼。如果以相機來比喻,年輕的眼睛可自動對焦的傻瓜相機,老花的眼睛變成需要手調對焦,看遠近不同的東西比較費力。
自我測試 覺得模糊快找專家
張雲翔說,老花眼有簡單的自我測試法,以身高一七○公分者為例,手臂向前伸直,若報紙拿在手肘處(約卅公分遠)可看清楚,表示視力正常;若報紙要「退後」
到手肘與手掌間(約四十公分處)則可能有點老花;若要拉遠到手掌處(約離身體五十公分處)才能看到,就是有老花。
提醒民眾,當年齡超過四十歲,看遠時不覺得視力變差,但看近變得模糊,最好找專業驗光師或眼科醫師視力檢查。
(中國時報)
--
老花眼年齡降 赫見30歲病例
一份最新的調查指出,台灣民眾出現老花眼的年紀已有年輕化趨勢,臨床醫師並表示,曾遇過一名三十歲即有老花眼的病例。
操作電腦用眼過度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雲翔昨說,這份針對五十名眼科醫師所做的最新問卷調查顯示,有四成五的受訪醫師同意國人的老花眼罹患年齡正往下降。
過去臨床上老花眼大多發生在四十至四十五歲間,如今則已下探至三十五歲,甚至還出現過三十歲就老花的患者;而提早老花的好發職業,第一、二名分別為電腦工程師、老師。
民眾老花眼提早報到的原因,張雲翔認為與目前上班族的工作型態有關係,因為不少民眾坐在電腦前、密集用眼的時間均較以往增加。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顏敏芳說,人的眼睛隨著年齡增加,調節水晶體屈光度的能力會自然下降,到了看近的事物也需眼鏡輔助時,就是老花眼,得盡速矯正,以免老花度數增加。
老花眼簡易評量表
.近距離閱讀需超過40公分才能看清楚
.若本身近視,以往可戴近視眼鏡近距離工作,現在近距離工作,會因視物吃力想摘眼鏡
.因視物吃力,愈來愈不喜歡閱讀或近距離工作
.遠近交替用眼時,需幾秒鐘才能聚焦視物
.適當光線條件下,近距離用眼,比過去更易感到疲勞
.超過40歲
註:若符合左列2(含)個選項,可能有老花眼,建議就醫檢查
(蘋果日報)
--
從漫畫看日本 通識課千人搶修
大學課程教材也可以很多元,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增家,今年二月以漫畫、電影為教材,引導學生了解日本及國際社會,九月再開同樣課程時,有近千名學生選課,最後只有三百人如願。
蔡增家今年二月在政大開設「從漫畫看日本」與「電影與國際關係」通識課程,藉由看漫畫、看電影探討國際關係,吸引近千學生搶著修課,但每班限二百人。九月再開這兩堂課,同樣熱門,為避免影響上課品質,這次各只收一百五十名學生,都是大三、大四。
蔡增家「從漫畫看日本」的課,列了十二部要討論的漫畫,跟戰後日本的政治、經濟、教育、醫療等社會制度及現象相關,包括「聖堂教父」、「東大特訓班」及「神之雫」等,都是熱門的日本漫畫。「電影與國際關係」則以伊朗片「天堂的孩子」等四部電影為主,搭配上課主題。
蔡增家表示,很多學生以為通識課只是營養學分,根本提不起勁學習,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日本和國際關係的世界,加上他自己也很愛看漫畫和電影,去年開了這兩堂課,沒想到學生反應奇佳。
蔡增家也是政大日本語文學系兼任副教授,他說,日本是全世界漫畫工業最先進的國家,連前外務大臣麻生太郎都是個標準漫畫迷。蔡增家2007年在日本讀國際關係研究所時,老師開的總體經濟學書單就是漫畫,而且漫畫內容比教科書還好,讓他印象深刻。
蔡增家表示,現今日本漫畫中,有很多都在分析日本政治、經濟及文化問題,內容很精彩,例如「東大特訓班」,講的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和官僚體系,「聖堂教父」描述的是日本的黑金政治,但看了就知道,日本黑金和台灣不同。
蔡增家這學期選的十二部漫畫中,「大使閣下的料理人」和「神之雫」才出版不久,前者描寫廚師跟著派駐大使到越南的見聞,講的是日本東南亞政策,並談到日本政府貸款給外國與協助企業發展的關係。「神之雫」則描寫紅酒的世界。
另一堂國際關係課,蔡增家說,台灣的國際觀只著重在美國,對第三世界一點都不了解,為引起學生的興趣,才透過四部非主流電影,來認識第三世界以及伴隨強權的跨國公司等,並要學生分組討論。
看完寫報告 想混?難啊
「從漫畫看日本」通識課,昨天上本學期第二堂課,老師蔡增家秀出綠色背景的投影片,點台下穿著綠色衣服的學生,上台介紹本周日本新聞。
突然跳出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的照片,蔡增家一句「帥嗎?」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上星期的第一堂課,不僅教室座無虛席,門口和走廊還擠滿想要加簽選修的學生。
政大學生曾峻鋒說:「光看到課名我就想選這堂課!」林郁欣不常看漫畫,但喜歡日本,她很喜歡蔡老師用貴乃花、桃太郎的例子,講解日本人以小搏大的民族精神,深入淺出帶學生了解日本文化。
蔡增家說,不論「從漫畫看日本」還是「電影與國際關係」,上課時都要同學先討論本周時事,如日本首相選舉等,接著則將看的漫畫分組報告討論,要寫成文字報告,上課要點名,參與討論,並有期末考。
蔡增家說,修課學生反應都很不錯,唯一抱怨的是人數太多了,因此縮減每班修課人數為一百五十人,計畫明年各班再減為一百人。
修過蔡增家的通識課,新聞系學生洪巧憓認為可以打破一般人對於漫畫「娛樂和膚淺」的刻板印象,她認為無聊的政治、外交、商業議題,都可以透過漫畫包裝,變得很有吸引力。
娛樂當專業 可當入門書 不是教科書
「漫畫可以成為專業知識的入門書,卻不能成為教科書!」傻呼嚕同盟召集人JOJO表示,日本漫畫雖因分工精細,乍看頗具專業架式;但漫畫畢竟以娛樂為導向,並不適合當作累積專業知識的教科書。
熱
愛漫畫的JOJO,本身在元智大學企管系任教。他曾把日本漫畫「課長島耕作」,列為學生撰寫心得報告的選修讀物之一。「沒想到,學生的報告都在討論漫畫中
的性愛、商場鬥智!」JOJO說,這些都是漫畫用來娛樂讀者的元素;一旦讀者把漫畫當教科書,會難以分辨書中的專業知識和娛樂成份,反而混淆了真實世界和
漫畫的界線。
JOJO認為,「娛樂」是日本漫畫的本質,「商業考量」才是它的出發點。比方出版社鎖定白領階級,調查發現他們喝紅酒、聽古典音樂,於是便以紅酒、古典音樂為漫畫題材,再找專業人士指導。這種目的下製造的漫畫,「寓教於樂」是奢談。
JOJO說,在日本,只有漫畫相關課程會把漫畫列入教材,從未聽過餐飲、音樂等專業學校會以漫畫為教科書。他認為,「把漫畫當教科書」太過夢幻,可當入門書,再引領學生去閱讀真正深入、專業的教科書。
(聯合報)
--
怕打瞌睡?這頂帽罩你
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開發出「可攜式打瞌睡偵測器」,裝在運動帽上,不管你是在高速公路開車、值夜班,或是忙碌的科技人,想打瞌睡時,就有蜂鳴器提醒你:「注意囉!」
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林進燈與博士候選人柯立偉,最近在法國與美國國際研討會上,發表這頂帽子相關的論文時,造成轟動。
林進燈說,一般對打瞌睡進行研究,都以偵測後腦勺發出的「阿爾發波」為主,但他們發現,偵測前額的阿爾發波和theta波更精確,這是一項突破。
林進燈說,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研究腦神經工程已四年,探討人類在各種視覺、聽覺及動感刺激下的神經訊號反應和大腦認知的相關性,進而研發出頭腦和機械間的介面技術,以及輕、薄、短、小的攜帶型裝置。
柯立偉說,過去對腦波偵測都採濕式電極,須戴上布滿線路的腦電波帽,把頭髮刮一刮,讓感測元件更接近皮膚,還要塗上濃稠的生理食鹽水,才能導電。但裝有「可攜式瞌睡偵測器」的運動帽,只在帽沿上裝五顆乾式電極,簡單又輕巧。
乾式電極偵測到腦波後,會將訊號傳輸到帽子左上方小口袋裡的「腦電波訊號放大器」,裡面有一顆藍芽無線傳輸模組,可將數位訊號傳到電腦、PDA手機或是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再連接後端的警示器,發現戴帽人打瞌睡,便發出警訊。
這種微機電製程「乾式電極」,長寬僅兩公分,一片成本新台幣十元。柯立偉說,去年在英國發表時,「當場有人要訂五百個。」這套設計已取得我國專利,正申請美國專利。
交大腦中心研發團隊成員還包括柏克萊聖地牙哥分校教授鍾子平、段正仁,美國國防部的DARPA、交大電控系主任邱俊誠與國際知名研究單位。
(聯合報)
--
緬軍警又殺9人 包括日記者
數萬緬甸群眾不理會軍政府鎮壓,廿七日繼續在第一大城仰光進行反政府示威,軍警則連續第二天開槍驅散群眾,稍早並突擊仰光地區九座佛寺毆打逮捕數百名帶頭示威的僧侶。
軍政府發言人說,軍警廿七日在街頭擊斃九人,並首次有外國人喪命,死者是一名日本攝影記者。示威群眾有十一人受傷,卅一名軍警在衝突中掛彩。
目擊者說,緬甸軍警警告示威群眾,限十分鐘內離開仰光市中心街道,否則格殺勿論後,仰光四周發生多起軍警以自動武器對群眾射擊事件,數十名示威者受槍傷或毆傷,被捕的也很多。
喪生的日本攝影記者是為東京APF圖片新聞社工作的長井健司,今年五十歲。APF新聞社說,長井與該社簽有工作合約,過去多次奉派到衝突地區,緬甸當局鎮壓示威群眾前夕他進入仰光。
緬甸當局廿六日只承認打死一人、打傷三人,和抗議者稱五至七人喪生的數字有段差距。廿七日軍政府態度卻出現轉變,主動宣布擊斃九人。
國
際社會大聲疾呼,要求緬甸軍政府自制,軍政府卻置若罔聞,不但開槍驅散示威群眾,還派出安全部隊大肆逮捕領導示威的人士,廿七日凌晨對民運領袖翁山蘇姬領
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下手,抓走發言人吳敏登,另在拂曉前突擊仰光九間佛寺,逮捕六百五十名領頭遊行的僧侶,過程中毆打手無寸鐵的出家人,血濺佛門淨地。
士兵乘坐卡車,突擊仰光各處佛寺,對空鳴槍,毆人捕人,在其中一所寺院一口氣抓走五百人,在另一所佛寺拘捕一百五十人,都用車子運走,連生病的僧侶也沒放過。
搜捕場面極為混亂,士兵走後,佛寺地面血跡斑斑,到處碎玻璃和步槍彈殼,寺院住持照片散落。一家寺院遺失七十萬緬幣(約台幣一萬七千元)和信徒捐獻的珠寶。由於不少僧侶被捕,廿七日上街頭的僧侶人數明顯少了許多。
由於緬甸情勢升高,泰國官員廿七日表示已擬定撤僑計畫,空軍備妥三架大型運輸機,一旦緬甸情勢失控就出動撤僑。
(聯合報)
--
街頭淨空 緬軍警再殺9人
緬甸軍警為了驅散在第一大城仰光街頭示威的群眾,廿七日再度向群眾開火,造成至少九人喪生,包括一名日本攝影記者長井健司,另有十一人受傷,士兵還使用催淚瓦斯驅散民眾。而派駐仰光的西方國家外交官表示,仰光主要大街已被軍警淨空。
緬甸軍政府昨天開始動武鎮壓示威的佛僧和民眾。儘管如此,今天仍有近五萬名群眾在中午左右湧入仰光街頭,他們高唱愛國歌曲,並揶揄嘲弄駛過近旁的軍車。
目擊者說,在市中心小金塔附近,群眾向軍隊丟擲石頭和水瓶,士兵們遂以自動武器朝人群開槍。
目擊者稱,士兵朝群眾開了幾槍,一名貌似中國人或日本人,手持攝影機的外籍人士中彈倒下,被送上車載往醫院,士兵接著使用催淚瓦斯驅散群眾。另有目擊者表示,衝突中有近十人被射殺。
暴力鎮壓 日本記者遇害
中彈的外國人送醫後不治,日本東京APF通訊社後來證實,此人是該社攝影記者,現年五十歲的長井健司。緬甸政府已知會日本駐仰光大使館此事。
今天的鎮壓行動究竟造成多少傷亡,尚無法確定。緬甸官方則稱,群眾有九人喪生、十一人受傷,而軍警也有卅一人受傷。英國廣播公司(BBC)稍早自英國大使館得到消息,指四輛軍車在市區北方被人群包圍,士兵開槍射殺了四人,但使館後來又表示不清楚確實的情況。
軍隊在展開鎮壓行動前,當局曾對示威人群發出最後通牒,喝令他們必須在十分鐘內回家,否則將面臨「嚴厲的行動」。由於許多佛僧於軍隊徹夜的行動中被捕,今
天街頭佛僧已所剩不多,群眾大多為平民。這意味軍隊向群眾開槍已少了許多顧慮。在信奉佛教的緬甸,佛僧的地位相當崇高。
住在小金塔寺附近一家飯店十九樓的瑞典駐仰光使館外交官約翰.哈倫柏格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群眾後來逐漸散去,載著士兵的軍用卡車則穿梭街頭,透
過擴音器向市民喊話。他說,仰光主要大街已被淨空。目擊者稱,許多群眾撤退自市中心以北的區域,與士兵們玩捉迷藏。該地區不時有槍聲傳出。
夜襲仰光佛寺 逮數百佛僧
緬甸軍政府自昨天展開鎮壓行動後,軍警連夜突襲仰光地區幾座佛寺。據報導,有數百名佛僧被捕。哈倫柏格表示,幾天前佛僧們聚集的幾處地點,今天已看不到半個佛僧。他聽說軍警已將他們包圍在佛寺裡,有些佛僧被捕,但他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
目擊者則表示,軍隊至少突襲了三座佛寺,他們打破門窗,強行進入寺內,毆打正在睡覺的寺僧,至少六百名佛僧被捕。另有報導指緬甸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的發言人吳敏登,已於今天稍早被捕。
回顧1988 也是血腥鎮壓收場
緬甸連日來出現僧侶和群眾大規模示威活動,難免讓人想起一九八八年該國發生的類似抗議事件。那次事件最後以軍政府血腥鎮壓收場。
一九八七年九月,當時的軍政府領袖尼溫突然下令,除了面額四十五元和九十元的緬甸鈔票以外,其它面額鈔票一律禁止流通,許多民眾的儲蓄一夕間化為烏有,本已一蹶不振的緬甸經濟也更加惡化。
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三日,仰光理工學院外出現學生抗議活動,一名學生在衝突中被軍隊開槍射殺,結果引爆更大規模示威,許多群眾和僧侶也加入抗議。
同年八月八日,緬甸全國各地數十萬民眾走上街頭,要求軍政府實行民主。那時,學生們秀出象徵戰鬥的孔雀標記,僧侶們則把托缽用的碗口朝下,意味他們不接受軍方的布施,和這次的情況頗為類似。
八月廿五日,剛返國不久的翁山蘇姬在仰光「大金塔寺」發表演講,她也因此成為緬甸民主運動的代言人。
尼溫已於是年七月辭職,但他曾警告,軍隊一旦開槍,就會彈無虛發。九月十八日,緬甸軍方證實尼溫所言不假。士兵拿著自動步槍直接射向抗議人群,許多示威者被逮捕,從此音訊全無。人權團體估計,至少三千人在鎮壓行動中喪生。
(中國時報)
--
從亞洲看緬甸的抗爭/陳尚懋(佛光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緬甸,全世界貪汙最嚴重的國家,爆發了大規模的街頭示威抗議,估計將近十萬名的僧侶與群眾走上街頭,引發了軍方的強力鎮壓,已經造成多人死傷。事實上,進入廿一世紀後,大規模的示威抗議活動在亞洲一共出現了四次。
最先是菲律賓○一年EDSA革命(又稱第二次的人民力量革命),上百萬名的群眾走向馬尼拉市區的EDSA大道,抗議總統艾斯特拉達的貪汙腐敗,在沒有流一滴血的情況之下,順利達到推翻腐敗政權的目的。
其次,從○五下半年開始,在泰國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主要也是抗議總理戴克辛的貪汙腐敗。最後導致軍方出面,在○六年九月十九日發動軍事政變,戴克辛也流亡海外至今。
第三場群眾運動則發生在台灣。○六年八月施明德提出「百萬人民倒扁運動」,並在九月十五日與十月十日連續發動兩波大規模的圍城行動,估計有數十萬人上街頭,但最後卻無疾而終。
第四,則是現在正在發生的緬甸「番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番紅花指袈裟的顏色)。從八月十五日開始,緬甸軍政府宣布將能源價格調漲五倍,這樣的舉動引發小規模抗議,但軍方處理不當,因而演
變成為僧侶上街頭要求政治改革的大規模示威運動。九月廿四日當天,預計有將近十萬名群眾走上仰光的街頭表達對軍政府統治的強烈不滿。廿六日緬甸軍方下令開
槍射殺民眾,進行流血鎮壓行動。目前為止,已經造成至少十餘人死亡,數百位民眾受傷。
綜觀這四場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有幾點特別值得加以觀察的:
第一,貪汙腐化是共同的特徵。這四場群眾運動的起因,都是對現任執政者的不滿。根據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二○○七年的報告指出,台灣在所有調查的一八○個國家清廉指數排名卅四名,泰國排名第八十四名,菲律賓第一三一名,緬甸則與
索馬利亞並列最後一名。台灣的清廉程度雖遠高於其他三個國家,但是因為陳水扁身邊親信陸續出現醜聞弊端等,這才爆發大規模的紅衫軍圍城行動。而緬甸的老百
姓的生活困苦,但是執政者卻大大享受貪汙所得,緬甸軍政府丹瑞(Than
Shwe)前一陣子嫁女兒時的奢華行徑透過網路大幅傳送,兩相對照之下,不難發現此次緬甸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的原因。
第二,傳播科技的影響力。菲律賓○一年的人民力量革命中,民眾運用手機簡訊的快速傳播,在短時間之內,迅速集結了上百萬名的群眾前往EDSA大道,對艾斯
特拉達總統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壓力。而台灣與泰國的反貪行動中,同樣發現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力。而在緬甸,在軍政府強力封鎖的情況之下,緬甸民眾利用手機拍
下群眾運動的照片與影像,上傳至YouTube等網站,國際社會才開始注意到這場正在改變緬甸歷史的群眾革命。也因此在緬甸軍政府強力鎮壓之後,馬上遭受
到來自聯合國、美國與歐盟的譴責。緬甸的軍政府在一九八八年時也曾經血腥鎮壓民主示威運動,並造成超過三千人死亡,不過當時軍政府有效封鎖消息,使得外界
很難有所作為。但這次的行為將透過網際網路與傳播科技攤開在全世界人的面前,並接受檢驗。
第三,民主的弔詭。根據《經濟學人》二○○七年所公布的民主指數,在全部調查的一六七個國家中,台灣的民主程度排名第卅二,菲律賓排名六十三,泰國排名九
十,緬甸排名第一六三。可以發現,最民主的台灣並無法用群眾運動拉下現行政權。反而是較不民主的菲律賓與泰國成功地在○一年與○六年造成當時腐敗政權的垮
台;但,看似未成功的台灣,明年大選或者又有政黨輪替的可能,反倒是泰國透過不民主的軍事政變,其後政府一連串的戒嚴、限制人民討論政治的言論自由等對於
泰國的民主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菲律賓雖然由艾若育接任至今,但在其執政期間也曾傳出若干弊端,一旦艾若育的影響力與控制力出現鬆懈,難保菲律賓不會出現
類似泰國的軍事政變。
如今最不民主的緬甸最後局勢會如何,值得全世界給予密切的關注。
(中國時報)
--
緬甸又9死 日本記者遭射殺
至
少五萬緬甸群眾二十七日無畏前一天的流血鎮壓,仍走上第一大城仰光的街頭,持續第十天的抗爭。繼早上突襲佛寺逮捕僧侶之後,軍方接著對示威群眾發布最後通
牒,威脅將採取「極端行動」驅離人潮,之後便對示威群眾鳴槍示警,並發射催淚瓦斯。據緬甸國營電視台報導,二十七日的衝突造成至少九人死亡,十一名示威者
受傷,軍警則有三十一人受傷,另有百餘人被捕。
據香港的亞洲人權委員會表示,他們收到報告,指出在西北部的港市實兌,中部的城市木各具,第二大城瓦城與東南部城市毛淡棉,也都發生大規模示威事件或衝突,但詳細情況不清楚。
緬甸軍事執政團二十七日在新都奈比多(原名彬文納)召集各國外交官,宣稱當局對示威者的挑釁「展現自制」。據國營電視台報導,由於示威者無視軍方鳴槍警告試圖搶奪武器,有九名男性在衝突中喪生。
緬甸軍方二十七日下午對仰光中區街道採取淨空措施,除了兩百名軍人緩慢挺進示威群眾,喧囂的擴音器也不斷傳達警訊,表示群眾只有十分鐘的時間離場回家,否則將慘遭射擊。之後,鎮暴警察以警棍拍打盾牌,從蘇雷佛塔走出來。目擊者說:「聲音聽起來令人不寒而慄。」
在千名誦經示威者向軍隊丟出石塊與水瓶後,槍聲大作,群眾四散奔逃,染血的涼鞋遺落街頭。目擊者說,在槍響之前,十餘輛軍用卡車抵達蘇雷佛塔,當場有一名日本記者遭流彈擊中身亡。
目
擊者說,街道雖然淨空,但示威者撤退到市中心北區,和軍方玩起「捉迷藏」遊戲,期間不時傳出槍響。在後續三、四起意外中,有二十餘人被毆傷或被流彈所傷。
二十七日早上軍警已在通往仰光市中心的主要幹道上設立路障,當僧侶代表透過緬甸語的外籍電台,敦促有志之士不要投降時,流血衝突似乎無可避免。
二十七日黎明時分,緬甸當局大動作突襲數間被認為是親民主運動的僧院。一間寺廟的僧侶指著水泥地板的血跡說,院內一百五十位僧侶中,至少有一百人被軍車帶走,當時軍警鳴槍示警、發射催淚瓦斯以對抗一千五百名的聲援群眾。
他說:「軍人用警車撞開僧院大門,強行進入,他們搗毀門窗、家具,當僧眾抵抗,他們就開槍、使用催淚瓦斯,並痛毆僧眾,將他們拖上卡車。」
翁山蘇姬仍軟禁在家
此外,盛傳被帶往仰光音山監獄的反對派領導人翁山蘇姬仍軟禁在家,一名駐緬甸的外交官透露,翁山住家附近有更多安全部隊駐守,其住所內就部署逾百軍警。
(自由時報)
--
無懼鎮壓 7萬緬人示威 軍政府恐嚇遊行者 日籍攝影師中槍喪命
緬
甸軍政府前天對連續9天上街頭示威的僧侶、民眾動武鎮壓,至少5人死亡。但昨天最大城仰光街頭,仍有7萬人不畏性命威脅,繼續遊行,軍警鎮壓下,造成一名
日本攝影師在內10人死亡。目擊者指,士兵對群眾大喊,若不盡速解散,「將採取極端行動」,氣氛緊繃。當局更在昨拂曉突襲數所僧院,抓走大批僧侶。
仰
光的反政府集會昨進入第10
天,大批由年輕人和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昨繼續走上街頭。面對阻擋去路的武裝警察,他們鼓掌、唱著緬甸國歌,大喊:「但願我們免於所有危險、貧窮,但願心中
和平!」兩百多名軍警拿著擴音器,警告遊行者,之後市中心街道全被淨空,至少100人被捕。
衝突中10人中彈死
有目擊者指在遊行
終點小金塔附近,有名示威者在槍響之後倒地,後來有醫院人員稱那個人是名日本攝影師,中槍宣告不治,他穿著短褲,服裝有別於當地人。安全部隊已封鎖小金
塔。街頭戒備森嚴,軍人和便衣警察四處巡邏。有人看到一名外國人被4名警察帶走,異議人士稱,有10人中彈死亡。一片混亂中,商貿酒店附近的示威者攔下一
輛載著磚塊的卡車,朝警哨丟擲磚塊。同時,也有支持軍政府的幫派部署在仰光市中心。
另外,軍政府從前晚到昨凌晨,派軍警闖入參與遊行的僧侶寺院,用軍用卡車載走至少500名僧侶。因此,昨天的遊行隊伍,僧侶的身影變少了。由於僧侶在緬甸地位崇高,當局突襲僧院之舉,很可能點燃早已受不了軍政府45年獨裁統治的緬甸人民心中怒火。
一
名目擊者說:「僧院的門都被打破,東西全被搜括一空……,看到僧院遭突擊,僧侶被粗魯對待,宛如人間煉獄。」有目擊者指,當軍警突襲僧院,示威者和軍警發
生衝突時,軍警朝群眾施放催淚瓦斯並對空鳴槍。在第二大城曼德勒,有人目擊5輛軍用卡車和3輛消防車開進馬哈木尼佛寺,數百僧侶被關在寺內。
傳翁山仍軟禁家中
先前傳出民運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有可能因這場袈裟革命被關到監獄裡去,但一名駐仰光亞洲外交官指,她家門口部署了更多部隊,且前晚有人還在她家看到她的身影,因此她應該還被軟禁在家。
緬甸袈裟革命Q&A
Q:示威起因?
A:軍政府在8月15日無預警調高燃料價格,石油漲1倍、瓦斯漲成5倍,對民生影響甚鉅。民主人士率先在第一大城仰光遊行,當局隨即抓人。
Q:僧侶為何涉入?
A:9月5日軍隊對北曲哥一場和平遊行動武後,僧侶開始大規模加入,至少3名僧侶受傷,隔天僧侶短暫抓了幾名官員當人質,要求政府在17日前道歉,但政府未道歉,示威僧侶人數大增。自此在仰光和其他城市天天遊行。若對僧侶使用暴力恐全國動亂。
Q:軍政府如何處理?
A:起初,政府克制,讓遊行進行。24日稱將「採取行動」,25日晚間軍隊和鎮暴警察抵仰光,並實施宵禁。26日仰光大金塔傳出暴力,警方用警棍和催淚瓦斯驅散群眾,傳有5死上百傷。
(蘋果日報)
--
網路世界對抗獨裁封鎖/何國華(公視新媒體部經理)
國際媒體26日持續報導,緬甸袈裟革命抗議升溫,軍政府強力鎮壓下,造成百人死傷。便衣警察除在抗議現場強制沒收家用攝影機、記憶卡,緬甸軍政府並切斷記者與反對黨的行動通訊、監聽電話、過濾網路,包括CNN、YouTube等網站在9月3日即遭到強制關站。
這和尼泊爾2005年政變手法如出一轍,賈南德拉(Gyanendra)國王下令切斷全國電話、網路與衛星通訊,封鎖媒體,鎮壓學生,隔絕外界聯繫,甚至根據電視畫面按圖索驥,逮捕抗議群眾。
「數位民主」已成顯學
「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第一天,軍方同時接管尼泊爾兩家電信公司,分別是Nepal Telecom和UTL,以掌控網路服務及內容服務業者,防範群眾串聯。
但是透過國際輿論壓力及網路串聯,賈南德拉終被迫下台。
獨裁者掩飾真相企圖,東西方如出一轍。
《烏克蘭真理報》記者岡格德茲,1999年9月公開披露總統庫奇馬政治醜聞,2000年9月,岡格德茲慘遭綁架斬首,無頭屍在距首都基輔100公里之遙的郊區雜林中被發現,屍體上並遭人潑灑鹽酸,國際媒體組織透過網路串聯要求追查真相。
同樣是透過國際輿論壓力及網路串聯,才得以還原真相,令共犯集團伏法。
此
次,緬甸抗議升溫引起全球媒體關注,網路世界也不遑多讓,透過Google搜尋打上關鍵字「Burma
Confrontation」有逾85萬筆文字資料、「Burmese Monks Demonstration」有23萬筆資料、「Support
Burma」有241萬筆資料;透過YouTube打上「Burma」,排名第一的是金凱瑞「支持翁山蘇姬」影片的25萬人次點閱,Yahoo
Video同樣是金凱瑞與袈裟革命等鑲嵌自YouTube的影片排名居前。
Castells即認為網路世代的流動空間,在今天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地方空間概念。
隨著公民使用網路與全球資訊網的增加,網路被視為增加民主參與及強化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的工具,「數位民主」、「網路民主」已成為研究顯學。
公民與社群透過「參與式民主」及「公民參與」的網路公民實踐,更得以有效形塑網路虛擬政體。
部落客動員盼解禁錮
2005年6月19日,翁山蘇姬60歲生日時,國際組織動員全球網路串聯與行動,前往緬甸駐在國大使館或政府機構抗議,並為翁山蘇姬祝壽,要求緬甸軍政府立即釋放翁山蘇姬。
2007年緬甸袈裟革命等多元公民能量再次發酵,全球網路與部落客再次動員,當英國BBC、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緬甸民主之聲等電台,均被列入「國內外破壞機構」之際,不少人期待這次能夠有完全不同於1988年的結果,重新解開鎖國禁錮之鑰。
(蘋果日報)
--
科學家建議 海中豎管救暖化
英國兩位著名科學家廿六日提出遏止全球暖化的方法,就是在海洋垂直安置數萬或數百萬支長一百到兩百公尺、寬十公尺的巨型管子,藉著波浪運動使海洋底層與海洋上層的海水混合,促進海藻生長,從而吸收地球暖化的禍首二氧化碳。
英國科學家勞夫羅克與賴普利在寄給英國「自然」期刊的信上寫道:「我們需要治療地球暖化病徵的基本療法,緊急措施也許是從刺激地球自癒的能力著手。」
勞夫羅克說,地球暖化問題攸關太大,必須嘗試激進方案。
他們表示,當地球的大氣加溫,在正常狀況下能夠限制氣候的某些循環過程就會開始擴大暖化的過程,而非抑止暖化。比如說,北極海冰每年不斷縮小,日光便直接照射在會吸收熱源的海水上,而非照射在能將熱能反射回太空的雪與冰,因而加速暖化過程。
他們認為,氣候變遷可能已經使地球越過「臨界點」,這個現象與其他混亂的自然周期,造成地球自我加強防護,呈現「正向回饋」的循環。
他們把主意打到覆蓋百分之七十地球表面的海洋上。
他們認為,這些垂直安置在海洋的巨型管子,不管是漂浮在海面或是以繩纜繫在海上,都可藉由海浪運動使海洋底層富含滋養物的海水抽到海洋上層,與海面上層溫暖而相對貧瘠的海水混合。
(聯合報)
--
海底插管治暖化 讓地球自療
為矯正地球暖化現象,兩位極富盛名的英國科學家26日建議,把長100到200公尺的巨大管子,垂直插入地球海洋,讓表層及深層的海水得以在其中進行循環,藉此恢復海洋藍綠藻降低二氧化碳、釋出硫化二甲烷的能力。
拉福拉克及雷普利兩位科學家致函英國《自然》周刊表示,隨著地球暖化,某些循環過程,正常時可以調節氣候,現在卻變得在加強暖化,而不是遏止暖化。
海洋藍綠藻 可促進循環
舉例來說,北極海面冰層年年減少,陽光便射入吸熱的藍色汪洋,而非由白色冰雪把熱能反射回太空,因此便加速了地球的暖化。白雲也能折射熱能,但不是有水蒸氣就能自動形成白雲,必須有些稱為「凝結核」的化學成分如硫化二甲烷才行,它們對調節海洋氣候至關重大。
拉福拉克表示,海水表面幾乎沒有藍綠藻及養分,堪稱「海洋沙漠」,有養分的海水在較深的地方。因此他們建議,把直徑約10公尺、有單面管蓋的巨管植入海
洋,無論任其自由漂浮或者予以固定,若以平均浪高1公尺而論,每根管子每秒鐘便能循環海洋表面及較深的水大約5噸。
小島先試驗 富豪供資金
拉福拉克認為,這麼做幾年之後,應該足以改變海洋表面,讓藍綠藻成長。他也表示,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已提供資金,讓他們從事初步實驗。兩人打算挑選熱帶地
區一處有珊瑚礁的小島著手,而倘若成功,專案將擴大到更廣的區域如墨西哥灣,屆時所需的巨管,在1萬到10萬根之間,每根至少100公尺長。
拉福拉克說,他們的構想本於地球原來是一個能自我調節的系統,但目前出了差錯,而其他意圖扭轉地球暖化的技術,譬如把二氧化碳隔離,還有國際間努力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其用意雖好,但可能不足以扭轉現況。
(中國時報)
--
海洋深層水 助抗暖化 抽至海面可促藻類生長 吸收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嚴重,英國知名科學家認為目前抑制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法緩不濟急,建議採行激進作法:在海洋中豎立大量巨型水管,抽取海底充滿養分的低溫海水送上海面、促進藻類生長,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過也有科學家對此表達疑慮。
英
國知名生態學者拉伍洛克(James Lovelock)與倫敦科學博物館館長雷普利(Chris
Rapley),在最新一期的《自然》(Science)期刊發表文章提出此項構想。依據兩人初步計算,這項計劃約需要在海中垂直放置一萬至十萬根直徑約
10公尺、長100公尺的大型水管。
當水管隨海浪上下起伏,管中設置的單向閥會迫使海水往上流動,將海洋底層較冷海水送上表面,加速海面藻類繁殖。
科學家憂傷害生態
這些藻類除了吸收二氧化碳之外,還會製造化學物質硫化甲基,有助於形成可反射日光的雲層,降低地球溫度。
兩位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初步證實此概念的潛在可行性,目前已獲贊助者支持,準備在海洋中進行實驗。兩人希望先在墨西哥灣與澳洲東北方的珊瑚海進行這項海洋水管計劃,因為降低海面水溫有助降低墨西哥灣颶風能量,也可復育大堡礁表面的珊瑚。
不過有科學家擔心擾亂海水循環恐傷害海洋生態;麻省理工學院環境工程學家齊休姆則指出,海洋深層水被送上海面後,要先釋出較多二氧化碳,才能開始吸收二氧化碳,一來一回間,可能有更多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
(蘋果日報)
--
網站預測 10行業10年後收攤
百年老店,古來稱羨,但時代不同了,三百六十行裡,有些行業硬是要走,企業家網站(Entrepreneur.com)列出十種行業,依目前走勢看來,已不久人世,十年後可能收攤。
唱片行:唱片零售業霸主淘兒研判自己挺不過線上音樂和沃爾瑪之類連鎖超市的競爭,去年關掉全美所有89個店面。CD愈來愈難賣,沃爾瑪可以用其他百貨的銷路來抵消CD的虧損,但沃爾瑪唱片部門能撐過十年嗎,難說。
傳統底片:有錢別再投資這一行。2006年5月到2007年5月,數位相機列印的照片成長34%。底片型相機銷量下跌49%,數位相機繼續每年成長5%。美國網路用戶70%有數位相機。加拿大則70%人口有數位相機。
公用電話:1997年,全美國有二百萬具公用電話,如今只剩一半。機場和飯店還會設公用電話,方便沒有手機的人。毒販為避監聽和追蹤,最愛用公用電話亭,因此各地市鎮都在減少電話亭。
舊書店:到舊書店找絕版書,找你童年最愛的讀物,翻翻揀揀,古色古香。但現代人愈來愈沒這功夫了,上網打個書名,幾分鐘就下好訂單。
電話行銷服務:五年前美國民眾發起「別打給我」運動,電話行銷業大受打擊。業者無孔不入,連你自認滴水不漏的手機也鑽進來,但這一行愈來愈難做。
報紙:電台和電視新聞問世,有人喊報紙完了。傳真機降臨,有人說今後新聞傳真到府,報紙無用。報紙挺下來了,但數目從網路誕生的1990年代以來一落千丈。報紙不死,但不再是「紙」,要移駕網路。
電玩場:電玩場還在,電影院、高爾夫練習場和其他觀光場所都看得到,但消失只是早晚。十年前,美國有一萬個電玩場,現在不到三千,快Game Over了。
撲滿:小豬的腳步真的趕不上時代。沒人做小豬的日子不難想見。不過,撲滿也不是真會絕跡,骨董店看得到。
同志酒吧:男同志和女同志在社會上都愈來愈獲得接受,可以光天化日見人。當然,和所有行業一樣,真正做得精采、有特色的業者,還是能維持。
噴藥飛機:目前美國噴藥飛機的機齡平均60年,而且數目銳減。空中噴藥十年內還會存在,但不會像現在是個體戶生意,而是由航空公司經營。
(聯合晚報)
--
金門排雷兵不怕雷 只怕挖到死人骨
陸軍金防部廿七日公開危險性極高的排雷任務,不過據軍方招募而來的排雷官兵私下透露,他們在危險雷區進行排雷作業時,因有精密儀器協助,其實並不怕接觸地雷,會讓官兵真的感到心驚膽顫的,反而是無意中摸到「死人骨頭」,有時摸到的骨頭甚至比地雷還多!
由於早年在金門曾發生多場戰役,其中有不少地區都有大量的共軍傷亡,當時因共軍死傷慘重,有不少屍體只有用就地掩埋的方式處理,後來國軍為強化反登陸作戰,又在這些區域進行布雷,沒想到半世紀之後,我方除雷人員在排雷過程中,還要兼「撿骨」任務。
據了解,因為排雷的高度危險性,作業人員在進行相關作業過程,每一步都如同是拿生命做賭注,如果在除雷前,就先摸到「死人骨頭」,難免會視為不好的徵兆,所以單位只要有人「中獎」,心輔官就會特別輔導,據說單位也不免俗,會依傳統定期進行一些超渡儀式。
大隊長古鑑今上校表示,金、馬外島所列管的雷區計有三百零三處,總面積達三百八十八萬平方公尺,初判埋設各式地雷約十萬餘枚,第一階段自今年至九十八年,
採「自力排雷」與「委商排雷」併行,強化人員裝備整備、累積實務經驗與建立能量,預計完成清除七十處雷區,第二階段則為九十九年至一百零二年,預計完成排
除金門、馬祖剩餘雷區二百廿處。
(中國時報)
--
悠遊卡 邀約網路疊疊樂
搭車使用悠遊卡、用悠遊卡進動物園、在圖書館借書,但可能還沒有嘗試在網路上用悠遊卡玩遊戲吧!台北智慧卡公司慶祝悠遊卡突破1000萬張,設計「悠遊卡疊疊樂」網路互動遊戲,即日起可上網www.myeasycard.com.tw,就有機會獲得悠遊手機。
智慧卡公司表示,為了讓更多人參與同樂,特別設計「悠遊卡疊疊樂」網路互動遊戲,即日起至下個月廿六日,上網參加,拿出自己的悠遊卡,以悠遊卡票種版面在
網路攝影機前面感應,電腦即會發出悠遊卡通關成功的「嗶」聲,再以滑鼠控制卡片往上堆疊,堆疊成功後留下一句對悠遊卡未來的狂想,就有機會參加抽獎,獎品
包含悠遊手機、悠遊手錶及卡通悠遊卡等大獎。
智慧卡公司也舉辦「悠遊卡王」競賽,募集悠遊卡使用次數最多,及興趣是蒐集悠遊卡的「卡王」,各項競賽選出優勝者一名亦可獲得悠遊手機。有興趣參加競賽的民眾可自即日起至十月五日上網報名,比賽結果將於十月十三日公布。
(中國時報)
--
祭孔禮學問多 形鹽表崇高 鹿脯喻束脩
台北市孔廟今日舉辦年度祭孔大典,今年的釋奠典禮,將首度由開平餐飲學校掌廚,依循古禮烹調包括祭孔專用的「太羹」等27樣釋奠祭品,落實儒家文化向下札根的重要傳承。今年的祭孔釋奠典禮,將是台北市長郝龍斌首度擔任正獻官。
昨日台北孔廟先行舉行釋奠典禮祭品發表會,將典禮用的器皿與祭品擺放展示,一共27樣祭孔菜色,完全遵照古禮烹調,由於孔子飲食講求均衡,除了葷素並重之外,烹煮以原味、健康為主。
27樣祭品分別盛裝在7種器皿內,以孔子神位方位為中心點,左邊是「籩」的器皿,盛放的是棗子、菱角等乾物;右邊則是「豆」的容器,盛放魚肉醬、豬肩肉,以及芹菜等有湯汁溼濡的食物。
據銘傳大學教授徐福全解釋,除了籩、豆器皿各盛放10樣祭品之外,三牲禮則為牛、羊、豬;至於羹類則有祭孔專用的太羹與2盅和羹,分別是放在「鐙」與「鉶」祭器中;主食為黍、稷、稻、梁,則是放在「簠」與「簋」之中。
孔子講究飲食 切菜必須斜切
徐福全進一步表示,事實上,孔子對於飲食頗有講究,切菜要正切不能斜切,食材方面,如豬肉則取用豬肩肉部位;而祭品中的「太羹」,以牛肉熬汁,且烹調時不加調味料。「太羹」是古代帝王專用的食物。祭品同樣也有涵義,如形鹽表示崇高的地位,鹿脯則象徵給老師的束脩。
台北孔廟執行秘書施淑梨則表示,每年台北孔廟都是依循三獻禮祭孔,典禮結束後,台北市長郝龍斌將分送觀禮的民眾智慧糕、敬師糕及活動的手機吊飾紀念品「儒學相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有來自日本、韓國的儒學團體,包括日本論語普及會、道德科學研究所,以及韓國的釋奠學會等,到台北孔廟交流。
(中國時報)
--
花樹/龍應台
家住歐洲時,常常在花園中除草,但總是保留一隅,讓野草怒長。夏天,白色的馬格麗特纖纖細細地冒出大地,長到一個孩子那麼高,然後就每天隨風舞盪。但是每
年冬雪初融,讓我滿心期待的,卻是初春的蒲公英。西歐的蒲公英花朵特別大,色澤濃稠,開出來像炸開的菊花遍野。
可是規矩的德國人把蒲公英定位為野花,野花不除,代表社會秩序的混亂。剷除人行道上從石縫裡鑽出的蒲公英,就是屋主的責任。因此週末時,我就常和幼小的孩子義務勞動,跪在人行道上死命拔蒲公英的根。不願意用農藥,只好用手拔。
因此我熟悉蒲公英的根。地面上的莖,和莖上一朵花,只有短短十公分,地下面的根,卻可以長達半米。拔出來,那根是潮濕的,黏著柔潤的土,偶爾還有一隻小小不甘心的蚯蚓,纏在根鬚上。
蒲公英對我不僅只是蒲公英,它總讓我想起年輕時讀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二十三歲的我,在思索文字的藝術。然後不知在什麼樣的晚上,愛默生的文字跳進眼裡:「文字,應該像蒲公英的根一樣實在,不矯飾,不虛偽。」
好像是很普通的說法,可是這個意象,跟了我一輩子。蒲公英的根,是連著泥土的,是紮根很深的,是穹蒼之下大地野草之根。
愛默生在哪一篇文章裡說到這個而影響了我呢?找不到出處了,但是亂翻書時碰見他的一首詩,三十年沒讀他的詩,有故交重逢的欣喜。但是,白話的中文翻譯讀來像加了氟的自來水稀釋過的果汁,平庸乏味。
〈紫杜鵑〉
五月,當凄厲的海風穿過荒漠,
我看到樹林裡紫杜鵑燦然開放
無葉的花朵點綴於陰濕的角落,
荒漠和緩流的小溪有多麼快樂。
紫色的花瓣紛紛揚揚飄入水池,
烏黑的池水因這美麗歡欣無比。
紅鳥可能會飛來這裡浸濕羽毛,
向令它們慚愧的花兒傾吐愛慕,
紫杜鵑!如果聖人問你,為何
你把美艷白白拋擲在天地之間,
告訴他們,親愛的,
如果眼睛生來就是為了觀看,
那麼美就是它們存在的理由。
你為什麼在那裡。玫瑰的匹敵
我從未想起要問,也從來不知道。
不過,以我愚人之見,我以為,
把我帶來的神明也把你帶到這裡。
乾脆自己動手吧。找出英文原文,坐下來,生平第一次譯詩:
〈紫杜鵑〉
五月,海風刺透靜寂
林中忽遇紫杜鵑
葉空,花滿,遍綴濕地
荒原緩溪為之一亮
紫瓣繽紛飄落
黑水斑駁豔麗
緋鳥或暫歇涼
愛花瓣令羽色黯淡
若問汝何以
絕色虛擲天地
請謂之:眼為視而生
則美為美而在
與玫瑰競色
何必問緣起
吾來看汝,汝自開落
緣起同一
寫著寫著,忽然心動停筆,想到──這首詩,豈不正是十六世紀王陽明的同道呼應?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中國時報)
--
臉譜繫繩 身段當掩護
川
劇的變臉源於約1930年,最早用於傳統折子戲《歸正樓》,戲中一名叫貝容的俠客為救人而常變臉,從此延續這種表演方式。表演者面戴多張臉譜,每張臉譜都
繫上絲線,並藏在衣服某個順手但不引人注目處,再以舞蹈動作配合扇子或衣服掩飾,將不同的臉譜展現出來。1987年,中國文化部將川劇變臉藝術列為國家二
級機密,而目前中國川劇變臉王韋瑞群能一次變51張臉,成為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
(蘋果日報)
--
赴日捺指紋 30秒可通關
配合防恐需要,日本交流協會昨天宣布,除部分人士以外,十六歲以上所有入境日本的外國籍人士自十一月二十日起,在入境通關時都須接受按捺指紋和拍攝臉部照片手續,再接受入境審查官審查,通過後才能入境,拒絕配合的旅客將不准入境。
11月20日起實施
台灣一年到日本洽公或旅遊的人次超過一百三十萬,僅次於韓國,高居日本入境人數第二名,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昨表示十一月二十日起,按捺指紋和拍攝臉部照片只要二十五至三十秒完成,旅客所有的資料都會獲得妥善保存,不會外洩也不會移作他用。
日本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實施入境旅客需按捺指紋和拍大頭照的國家。日本交流協會指出,有五種對象可免去上述措施,包括取得日本永住資格的外籍人士、年齡未滿十六歲者、應日本行政機關首長邀請者、亞東關係協會日本事務所的職員及家族,以及日本法務省所規定的人員。
康福旅行社副總經理陳振宏指出,日本不是第一個實施的國家,加上手續不是很麻煩,對影響旅客赴日意願不大。
入境日本證照審查新程序
註:新規定將於11/20起實施
資料來源: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
1.向入境審查官出示護照、出入境登記卡等
2.將雙手食指放在指紋讀取機上
3.拍攝臉部照片,以利資料庫比對入境者是否為黑名單上的危險人物
4.接受入境審查官詢問(英語,如不懂有翻譯協助)
5.通過審查後發還護照,旅客即可入境日本
(蘋果日報)
--
影印原文教科書無罪/毛慶禎(輔仁大學圖書資訊系副教授)
開學後,赫然發現大學校院紛紛成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宣導及執行小組」,落實校園智慧財產權之宣導。然而,詳閱其緣由,卻是教育部順從美國的壓力,犧牲校園的自主性,藉以保護台灣在美國的商業利益。
以影印原文教科書為例,教育部訂出多項方案,要求大學執行,藉以消除學生影印原文教科書的誘因,動機不可謂不善,然而,手段卻頗值得爭議。
合理使用怎能說侵權
《著作權法》本來就有合理使用的規定,影印機就是影印之用,影印教科書或講義,怎麼會是侵權的行為呢?
已有數十家美國出版社將數萬種教科書置於網站,讀者可行選擇購買印本或免費下載全文,印本的品質與價格成比例,免費下載的全文,以印表機印出,其成本雖低,但品質稍差,圖片失真,讀者自行決定,既不需要購買二手教科書,也沒有侵權的必要,所謂反盜版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口號。
台灣是法治的國家,經由司法程序,違法情事會得到應有的懲罰。盜版教科書與校園網路侵權若符合《著作權法》的罰則規定,經由利害相關人或檢察官提起訴訟,依照《著作權法》第91條的規定,將被處六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下罰金。
美國的遊說團體不循此途,卻輾轉迂迴,經由政府單位恐嚇師生,企圖經由校園的恐怖氣氛,讓政府及學生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掏出金錢買個平安。政府接到遊說團體的訊息,應該直接轉給檢察官,請其依權責提起訴訟,怎麼可以為虎作倀。
把美國恐嚇奉為聖旨
2000
年以來,國際智慧財產權聯盟(IIPA)、美國出版商協會(AAP)、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商業軟體聯盟(BSA)等,美國商界的遊說團
體,多次向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提出特別三○一意見書,指稱學生燒錄光碟、擅自影印教科書等侵權事宜,卻提不出具體的案例。美國遊說團體甚至直闖經
濟部,由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接待,並根據談話內容,發出公函,要求全國的師生配合辦理。
教育部將大學的學術自由及自治精神置諸腦後,把美國的恐嚇奉為聖旨,以行政指導的方式,假借增進校園保護智慧財產權之觀念,要求各級學校執行設立「智慧財產權宣導及執行小組」等16項工作,每項指示都是荒腔走板,慘不忍睹。
經由網際網路的連結,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等出版社,將數萬種最新的教科書,置於網路上,沒有任何限制,免費下載,學習不必付費,免費的教科書都用不完了,何必去當冤大頭。
可以體會政府官員及行政單位不方便之處,但一昧的屈服及順從,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向,唯有釜底抽薪,讓盜印沒有必要,才是徹底尊重智慧財產權。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