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91114

菜園遭灑除草劑 120公斤劇毒龍鬚菜險販售 疑檢舉盜礦被報復 菜農:太狠了

花蓮吉安鄉一名有「吉園圃」安全標章認證的菜農,其種植的龍鬚菜園本周三被人噴灑除草劑農藥,他當天不知情下採收120公斤龍鬚菜,透過農會送至台北果菜市場拍賣,前天他發覺菜園一片枯黃,才知遭人下毒,趕緊通報農會緊急將毒蔬菜追回銷毀,避過一場大災難。


菜園遭人下毒的菜農黃金德(48歲)昨氣憤說:「下毒的人太狠了!萬一害死人,誰都負不起這個責任。」他懷疑是自己數月前曾檢舉附近有人盜採礦石,遭挾怨報復。
花蓮縣吉安警分局據報展開偵辦、追查下毒者。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許建榮說,非法灑農藥污染農作物,觸犯毀損、公共危險罪,最重可處七年徒刑;若置人於死,可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徒刑。

菜園一片枯黃
農糧署及花蓮農業改良場人員,昨獲悉有「吉園圃」認證的菜園遭下毒,趕緊派員將枯黃的龍鬚菜及土壤帶回化驗。農改場人員指出,初步研判是被噴灑除草劑,但仍待化驗結果判定為何種毒物。吉安鄉農會也要求黃金德的菜園休耕半年,他因此損失約80萬元。
黃金德表示,龍鬚菜為佛手瓜植株莖蔓的嫩梢部分,因狀似龍鬚得名,每隔3至10天可採收1次。兩年前透過吉安鄉農會輔導,在自家農地種植,收成交給農會販售,目前市價1公斤約70元。
本周三清晨,黃金德和妻子到菜園採收龍鬚菜,並將總重120公斤龍鬚菜交給吉安鄉農會出貨,當時未發現異狀。不料隔天再到菜園採收時,卻發現翠綠的龍鬚菜變成一片枯黃,趕緊打電話告訴農會總幹事「菜園被人下毒了」!
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徐永滿表示,他得知後驚覺事態嚴重,趕緊電告台北果菜市場農產運銷部,當時這批貨已完成拍賣,打算運出去上架,所幸循著貼有「吉園圃」標章流水號,很快就將120公斤有毒龍鬚菜追回並銷毀,未流入市面。

誤食可能致命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一般除草劑不外「年年春」和「巴拉刈」兩種。年年春主要成分是嘉磷塞異丙胺鹽之醣磷類,外觀為米黃色液體,中毒致死率較低,不慎吃入或吸入,有噁心、嘔吐症狀,嚴重者會腸胃道出血、肺炎等。
而 巴拉刈是劇毒,主要成分是二氯鹽台硫酸鹽,屬水溶性,特徵是藍綠色液體,對人體危害非常大,致死率高達80%以上。林杰樑說:「只要吃下5c.c.就可能 致命。」中毒症狀輕者口腔潰爛喉嚨痛、腹痛、腹瀉等,重則造成肝腎衰竭,吐血,肺部纖維化,最後呼吸衰竭死亡。他說:「巴拉刈會慢慢腐蝕器官,讓人慢慢痛 苦死亡,非常可怕。」由於兩種農藥都有腐蝕性,因此絕對不能催吐,以免造成氣管、食道二度傷害。

報你知
吉園圃代表優良農產品
花蓮縣政府農業發展處長陳德惠說,「吉園圃」名稱是由英文「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縮寫)音譯而來,意指優良農業操作,即使用最合乎自然的耕作條件來種植農作物,減少因農業帶來對自然環境的傷害;所生產的農產品也必為優良農產品。

處理蔬果注意事項
◎不要立即食用剛採摘、未削皮瓜果或蔬菜
◎將包葉菜類蔬菜,如高麗菜外圍葉片丟棄
◎蔬菜葉柄基部、表皮凹陷處易殘留農藥,應特別沖洗或切除
◎水果蒂頭最易殘留農藥應去除
◎蔬果應徹底清洗乾淨,並用活水浸泡10~20分鐘去除殘留農藥
◎蔬果加熱烹煮後農藥大多數會分解蒸發消失,因此炒菜或煮菜湯時不要加蓋

「幸好及時發現」 憑流水號追毒菜

保住商譽
花蓮縣生產一批有「吉園圃」標章的龍鬚菜,遭噴灑含毒的除草劑。吉安鄉農會總幹事徐永滿說:「幸好及時發現,並憑吉園圃流水編號,很快就追回毒蔬菜,否則流入市面造成憾事,商譽就垮了。」

食用蔬果仔細清洗
徐永滿指出,吉園圃是農委會授權,經由各地農會核發標章給農友;只要農友種植的蔬果,經農會或農委會輔導審查,檢驗符合安全用藥及衛生標準,就會給予吉園圃標章,代表安全蔬菜。
因為標章上都有農戶流水編號,有如生產履歷,一旦貨物出問題,即可根據流水編號追查出源頭,以示對消費者負責。
花蓮縣政府農業發展處長陳德惠說,「吉園圃」代表生產過程符合安全用藥及衛生標準,與花蓮縣政府近年推展的無毒產品不同。無毒標章是從物流驗證,通過後再經縣府出貨,才給標章,驗證更嚴。
陳德惠指出,這次龍鬚菜菜園遭人下毒,不知情農友採收出貨,萬一未發現,消費者很難防。所以民眾食用蔬果前最好仔細清洗,以策安全。

(蘋果日報)
--
薑母鴨店 業績狂跌2成 毒鴨波及 鴨價後天恐下滑

受戴奧辛毒鴨恐流入市面影響,鴨肉價格和薑母鴨業者首當其衝,不少業者叫苦連天說:「本以為天氣變冷、冬令進補會讓生意變好,卻出現毒鴨消息,生意至少掉2成。」養鴨協會預估鴨價恐受波及,後天起可能下滑。

「鴨農應求償」
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秘書長李鴻忠表示,全台每月土番鴨產量約200萬隻,7成來自彰化、雲林與屏東;2成來自台南、嘉義;1成來自高雄等地,雖暫無供給問題,整體批發價維持每台斤39到40元,但鴨價通常在負面新聞出現後數天才產生影響,因此後天起價格可能下跌。
全台有11家分店的鴨味仔紅面薑母鴨店,老闆鄭煌璋表示,毒鴨屬土番鴨,和薑母鴨慣用的紅面番鴨不一樣,但消費者分不清楚,乾脆不吃,薑母鴨遭池魚之殃,「業績至少掉5成,客人怕到不敢來吃」。
全台有80家分店的帝王食補薑母鴨也說:「這兩天天氣變冷,生意卻沒變好,至少下滑2成。」高縣廣東烤鴨商家則說:「受毒鴨波及,生意掉1、2成。」
民眾陳大中說:「冬天最喜歡吃薑母鴨進補,但為避免吃到來路不明毒鴨,近幾個月都會改吃羊肉爐或燒酒雞。」
台灣環境行動網秘書長潘翰疆表示,鴨農損失應向環保署求償,環保署當初修《資源回收利用法》,默許爐碴可放入資源回收再利用,但只限制爐碴不得在農地作鋪面和造路,對工業用地或水土保持地卻未作出規定,恐仍影響地下水安全。
高雄地檢署昨已正式分案,調查是否有工廠隨意排放含戴奧辛劇毒的爐碴。環保署稽查員昨到大坪頂7處堆置爐碴的土地,採集土壤及廢棄物帶回化驗,結果預計10天後出爐。

監委申請調查
監委趙榮耀、劉玉山昨也對毒鴨事件申請自動調查。趙榮耀痛批,這明顯是政府不作為,高縣府第一線處理束手無策,主管廢棄物管制的環保署、全國農畜漁產品的主管機關農委會,以及經濟部工業局也毫無積極協調作為,法令錯亂疏漏,行政怠惰,危害國人健康。

政府部門處置毒鴨事件行動
【衛生署】
˙已和高雄縣市衛生局合作進行市售鴨肉、鴨蛋、魚肉抽驗
【環保署】
˙23日公布大坪頂7處非法爐碴土壤監測結果
˙針對全台高風險污染場址進行環境調查,如不適合農漁養殖、種植的土地將予「限(種)養」
【農委會】
˙行文縣市政府和養鴨、養雞、養鵝協會,若發現不明爐碴或廢棄物可直接通報縣市政府
˙畜牧處會同專家至養鴨場會勘
【高雄地檢署】
˙昨分案查工廠排放含戴奧辛劇毒的爐碴及集塵灰問題,了解是否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法》公共危險等罪嫌

(蘋果日報)
--
戴奧辛波及 烤鴨店生意冷

高雄縣大寮鄉傳出戴奧辛毒鴨,連帶影響大寮鄉鴨肉產銷下游業者的生意;烤鴨店及鴨肉店乏人問津,還有店家被迫暫停營業,令店家不禁抱怨,「久久就來一次,生意怎麼受得了」。

大寮鄉鳳林市場烤鴨店老闆陳金郎,曾是高雄市某老牌餐廳的師傅,他轉職賣烤鴨後,從以前傳出戴奧辛鴨蛋、瀝青鴨等風波,每次烤鴨生意都受影響,這次戴奧辛鴨事件傳開,生意再受損。大寮有些烤鴨店從毒鴨事件傳開,一天賣不了幾隻鴨,只好在攤位前掛上「休息中」,暫時歇業。

陳金郎說,生意好時,一天可賣30隻鴨,這2天傳出戴奧辛鴨,1天賣10隻就不錯。他說,每次上游養鴨出問題,下游賣鴨就叫苦,因為不知道問題鴨去向,衛生局來抽檢,生意就受影響。他質疑,「為什麼不規定設養鴨場前,政府就先檢驗養鴨場土壤是不是沒問題?」

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秘書長李鴻忠說,環保署應該趁這時候痛定思痛,調查全台有傾倒廢棄物、不能供農用的土地,讓農民了解那些地方不能當農業使用,否則農民不知土地是否含毒,一旦出問題,上、下游產銷業者都是無辜受害的一群。

李 鴻忠說,過去也曾有業者要求養鴨場設立前,應先有相關土地檢驗報告,不過,檢驗項目不能光是戴奧辛,還有含汞、含銅等各種項目,項目繁多,取得每項檢驗證 明約要3萬元,每年都得必備,農民負擔不起。他認為,還是要環保署先調查全省170多處有問題的地方,管制好環境,才是根本之道。

鴨業受害 啥地能用講清楚

戴奧辛毒鴨事件,已影響鴨肉產銷下游業者生意,有的烤鴨及鴨肉業者被迫暫停營業;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秘書長李鴻忠說,環保署應調查全台不能供農用的土地,讓農民知道,否則農民永遠是濫倒廢棄物的受害者。

李鴻忠說,過去曾要求養鴨場設立前,應先有相關土地檢驗報告,不過檢驗項目除戴奧辛,還有汞、銅等項目繁多,每項檢驗證明約要三萬元,且每年都得再來一次,農民負擔不起。根本解決之道,應由環保署調查全省有問題的地方,並告知農民。

高雄縣傳出戴奧辛鴨,縣政府資訊有限,像「瞎子摸象」,昨天被議員批得滿頭包。縣長楊秋興表示,將約談業者了解鴨子流向;他承諾養鴨場址經化驗若真有汙染,絕對依法清除。他也建議中央重新檢討爐石再利用政策,並加強爐石流向管理。

縣府表示,爐渣是工業局公告可再利用的填地材料,爐石若經製造為產品,就可自由買賣,不歸廢棄物範疇,因此爐石的流向,有待中央建立機制管控。

為平息民眾毒鴨疑慮,高雄衛生局昨天兵分多路抽驗市售鴨肉及吳郭魚,也以「最速件」行文環保署索取資料,取得七處遭爐渣汙染場址後,農業處隨即前往查察,所幸鄰近均無種植農作或養殖魚鴨,仍將追查是否有遭汙染農畜物外流。

(聯合報)
--
全球最長火箭 奪發明王 《TIME》評選50大 人工養殖黑鮪魚居次

美國《TIME》(時代)雜誌前天公布2009年50大最佳發明,由長99.4公尺、耗資145億元台幣打造的美國火箭「戰神一號」,榮登冠軍寶座,目前為全球最長的「戰神一號」可望帶人類重返月球、甚至登陸火星。以下為排名前10大發明的簡介。

1.戰神一號火箭(Ares Rockets)
美國航太總署(NASA)研發,將取代明年退役的太空梭,成為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今年10月28日首次試射,可能在2015年前就能搭載載人的太空船升空。

2.人工養殖藍鰭黑鮪魚
澳洲水產養殖公司「淨海鮪魚」(Clean Seas Tuna)成功以人工養殖方式,孵育出藍鰭黑鮪魚幼魚。被老饕視為珍饈的藍鰭黑鮪魚,過去50年來的數量已減少9成。

3.LED燈泡
飛利浦公司生產的LED燈泡,可用低於10瓦電力提供一般60瓦燈泡的亮度,壽命則是一般燈泡的25倍。

4.聰明溫度調節器
這個名為「能源樞紐儀表板」(EnergyHub Dashboard)的產品,可與家中多款電器遠距溝通,隨時顯示各款電器所耗電力或瓦斯,以及相對應的費用。

5.不需控制器的遊樂器
微軟今年發表XBOX遊樂器的體感測裝置「Project Natal」,內有多個攝影鏡頭及特製麥克風,自動追蹤玩家動作、聲音及表情,玩家的身體就是控制器。

6.隔空傳輸
美國馬里蘭大學聯合量子研究所,成功將一個原子內的資料以超距傳輸至1公尺外的另一個原子。這項隔空傳輸(Teleportation)實驗有助研發超級安全、運算超快的電腦。

7.可看見不可視星體的望遠鏡
歐洲太空總署發射的赫歇爾太空觀察站(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用紅外光譜掃描天空,可看見因宇宙溫度過低而無法反射出可視光線的星體。

8.愛滋病疫苗
美國國家過敏與感染疾病研究所研究出全球第一款愛滋疫苗,結合兩種先前證實無效的愛滋疫苗,經16000人實驗後,發現可降低人體感染機率達31%。

9.用意念推特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學生威爾森(Adam Wilson)頭戴有電極的頭盔,集中意念在電腦螢幕上的字母,在微網誌推特(Twitter)上發表了23個字母。這項技術未來有助於癱瘓病患溝通。

10.電子眼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正研發一種植入眼球的微晶片,可讓盲人重拾部分視力。患者須戴上配備迷你攝影機的眼鏡,將影像傳入晶片,晶片再將訊息傳至大腦。

胸罩變口罩最糟產品

除 了最佳發明,《TIME》雜誌也選出5項今年最糟新產物,希望它們儘速在人間消失。最糟發明之一是日本京濱急行電鐵公司要求員工使用的「微笑掃描」軟體, 會將人的微笑等級打分數,不及格會出現警語。美國一家公司推出狗用披風,標榜是可禦寒的「有袖毯子」。但《TIME》說,給人穿都已夠糟了,何必強加於愛 犬上?

趕快消失
烏克蘭裔美國學者波德娜(Elena Bodnar)發明特製胸罩,必要時可拆成兩個防毒口罩,榮獲今年「搞笑諾貝爾」公衛獎,但《TIME》卻不以為然。英國中學高級證書考試A-Level 計劃採用電腦軟體評閱作文,《TIME》說:「莎士比亞也哭泣。」依據這套軟體,連大文豪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都不及格。

「別再惡搞下去」
英 國今年出現兩本惡搞女作家珍奧斯汀(Jane Austin)名著的小說,包括《傲慢與偏見與僵屍》(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及《理性與感性與海怪》(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Sea Monsters)。《TIME》希望一切到此為止,別再惡搞下去了。

(蘋果日報)
--
蚯蚓鑽出地面 難道地震要來

南投縣中寮鄉的永樂國小,本周三出現成千上萬蚯蚓鑽出地面的驚悚場面。由於南投曾經歷921大地震,且上周四才發生強震,許多人開始擔心,是不是大地震發生前兆。氣象局局長辛在勤表示,目前並無任何科學研究可證明蚯蚓的異常行為與地震有關,建議民眾不須過度恐慌。

專家:無科學根據
永樂國小張姓小朋友說:「我的雙腳都快不敢走路了!腳一動,就會踩到一大堆。」當天早上到校後,她發現成千上萬的蚯蚓鑽出地面,在操場上爬著,嚇得跑去告訴老師!
校長陳燕玉說,老師們上網查詢相關蚯蚓遷徙的資料發現,日本曾有大學對蚯蚓與地震相關聯性研究,發現地震前,地層內會產生電流變化,有可能引發蚯蚓大量爬出洞穴,並產生聚集現象,上周強震的震央在南投,老師們不清楚是大地震發生前兆,或者是地震後驚擾了這些蚯蚓。
農委會特生中心主任湯曉虞解釋,蚯蚓可預知地震,並在地震前大量爬出洞穴聚集的說法,尚無科學證據證明;蚯蚓會大量爬出也許和當地氣候變化有關,有時候突然下雨、或濕度過高等都有可能造成蚯蚓大量爬出。
陳燕玉說,上萬隻蚯蚓都是往山邊的方向移動離開,歷時約兩個多小時,其中爬上水泥地或走廊的蚯蚓,老師請孩子們一起幫忙把蚯蚓送回草叢,也藉此進行生命教育,讓孩子尊重生物。
特生中心動物組長鄭錫奇說,蚯蚓會出現大量遷徙,除了專家們解釋的季節轉換因素,與地壓或地底水含量改變都有關,但不能跟大地震做直接連結。

(蘋果日報)
--
男吃大碗麵 雙腿癱軟 甲狀腺亢進 須防鉀離子流失肌無力

一 名身體健康的20多歲男子在吃完一碗大碗牛肉麵後,隔天早上竟雙腿無力,下床跪倒在地起不了身,經送醫院急診,結果是「周期性低血鉀性癱瘓」,只要澱粉一 吃多,血液中的鉀離子便大量流失,進而導致肌肉無力;醫師說,此症多發生在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身上,但臨床也曾出現無甲狀腺異常的人發病的案例,建議民眾 出現此一狀況應儘速到醫院詳細檢查。

澱粉攝取過量
收治該名病患的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說,這名20多歲的男性原本身體健康,日前晚餐時吃了一碗大碗牛肉麵後,第二天清晨起床想上洗手間,下了床忽然腳軟,一下子跪下去,想抬腿,卻完全沒反應。
男子只好趕快向家人呼救,送到醫院急診時血液檢查顯示其血中鉀離子偏低,經打點滴、補充低劑量鉀後,腿部肌肉才恢復力量。

體質特殊鉀減少
謝 安慈說,此症為「周期性低血鉀性癱瘓」,多發生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比率約2%至10%,但該男子甲狀腺無異常,竟出現低血鉀造成的肌肉癱瘓,原因可 能和體質關係,一旦攝取太多澱粉類食物如麵、飯或碳水化合物如汽水時,體內分泌較多胰島素,而胰島素具有把鉀離子從血液中帶入細胞的作用,導致血中鉀太 少,而鉀又是肌肉活動的能源,當血液無法供給肌肉足夠的鉀,就會造成癱瘓。

嚴重恐影響呼吸
謝安慈說,周期性低血鉀性癱瘓不僅會造成患者腳軟,甚至全身動彈不得,嚴重者連胸腔肌肉都使不上力,使呼吸受影響,只能插管急救。
國泰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曹心怡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的低血鉀與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若發生此症,通常只要補充鉀離子即可,不必太過擔心。

甲狀腺機能亢進注意事項
.不吃海帶、醃漬等含碘食物
.避免精神壓力
.須按時用藥控制病情
.有2%至10%的患者會發生「周期性低血鉀性癱瘓」,雙腿甚至四肢會使不上力,此現象偶爾也會出現在一般人身上,醫界推論成因是大量攝取含澱粉、碳水化合物食品所致

(蘋果日報)
--
逾半碩士生就業 學非所用

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因工作難找,而繼續念研究所。但最近一項大規模調查卻發現,有五、六成的碩士生在就業後發現,自己所做的工作不需碩士學位就可做;且科大、新設大學的碩士生「低就」的情況更嚴重。

台師大教授王麗雲昨天在由台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辦的「國際高等教育論壇」中,發表根據最新「高教整合資料庫」完成的統計,這是針對96年6月畢業的20餘萬大學及研究所畢業學生,畢業一年後的網路調查。

結果顯示,在碩士生部分,以私立一般大學的畢業生「低就」問題最嚴重,有60.5%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從事工作並不需要碩士學歷;私立科大畢業生的低就比率也有59.7%;公立科大為57.9%;公立一般大學碩士畢業生的低就情況也有49.6%。

在大學畢業生部分,私立科大畢業生的低就比率仍高達62.1%;公立科大為54.1%;私立一般大學為40.8%;公立一般大學則降到了30.2%。

而新興科大「低就」的比率也比老牌科大高了約2成。

研究也顯示,有一半以上的碩士生表示,畢業後從事工作與主修科系幾乎無關;且值得注意的是,公立科大畢業生回答工作與主修無關的比率高達5成4,比一般大學的5成還要高。

在大學畢業生部分,私立科大畢業生回答工作與主修無關的比率,更高達6成7;公立科大、私立一般大學比率也都達6成1,公立大學則為5成4。

王麗雲表示,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即使學非所用,但有工作的畢業生滿意度都在8成以上,顯示學生降低對工作的期待,只要有工作就高興了。

(聯合報)
--
吳清基:台生找頭路輸在敬業度

針對大學生上課常打瞌睡,通識教育更被大學生視為大補帖營養學分等現象,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在高教論壇上,舉香港銀行徵才為例指出,台灣學生專業贏人,但最後是香港學生被錄取,主要是敬業態度決定工作機會。

專研畢業生流向調查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王麗雲列舉調查數據指出,五成的學士的工作領域與求學領域並不相關,「學非所用」的情況相當普遍,讓人憂心。

王麗雲日前針對前年二十餘萬大學畢業生流向的最新調查結果發現,約有四成的學士已順利就業,碩士則有六成。但是,已就業的學士中,有半數認為自己的工作無須大學文憑;已就業的碩士中,也有六成認為自己的工作不需要讀到碩士。

王麗雲表示,數字並非鼓勵學生不要就讀學士或碩士,現在學生缺乏的其實是「自學能力」與「工作態度」。

吳清基表示,金融海嘯發生後,大學延畢學生有四萬七千多人,問題很嚴重。台灣高等人力培育不足十萬人,中級人力過度剩餘,初級人力不足約卅萬人,顯示學校培育人才與產業需求不同,大學科系應靈活調整,滿足社會需要。

吳清基也勸年輕人,除了工作能力外,職場的道德態度也很重要。

大學通識課程是教育部規定必修科目,但授權各大學自訂內容及範圍,私大生甚至認為只要有上課就一定得高分。前教育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表示,大學生在通識課程打瞌睡,是學校要檢討,應集合資深教授來教通識課程。

政大教務長蔡連康表示,政大今年最特別的通識課程是邀請《水蜜桃阿嬤》導演楊力州開一年兩學期的「看的方法」紀錄片通識課,上學期教如何觀看紀錄片,下學期則帶著學生拍紀錄片,總共四學分。

(自由時報)
--
喝牛奶過敏? 換奶不要斷奶

喝牛奶會過敏?兒科醫師說,應細究的是真正的過敏原,不是太早讓孩子「斷奶」。董氏基金會提醒,近年孩子「橫著長」比「直著長」快,就是含糖飲料取代奶類,大大阻礙鈣質吸收。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說,過敏多是對牛奶蛋白成分過敏,較常發生於2歲以下幼兒;但年齡增長、腸道發育成熟後,往往都不再過敏;一般人誤以為近年過敏兒增加,可能與喝牛奶有關,事實上,過敏原可能並非牛奶。

有些人確有乳糖不耐症,喝牛奶後,肚子易脹氣,其實可諮詢小兒腸胃科、過敏免疫科醫師,區別真正過敏原,提供適當建議;如剛出生孩子多食用母乳或半水解、部分水解牛奶,或少量牛奶攝取、慢慢適應,也可考慮食用優酪乳等,不需急著斷奶。

楊曜旭直說,喝含糖飲料對生長百害無益,家長擔心牛奶會引發過敏,卻忽略孩子因愛喝飲料,影響發育。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牛奶還是兒童補充鈣質、維生素B2的最佳來源,基金會96年度4到6歲幼兒及家長飲品攝取報告來看,近8成每天喝含糖飲料,調查中將近一半的幼兒,每天至少喝1杯以上飲料。

多喝含糖飲料,不僅降低孩子攝取奶類食物,也會抑制鈣質吸收,如碳酸飲料的磷酸鹽,茶飲、咖啡中的單寧酸、草酸,都會阻礙鈣質吸收率,咖啡因還會利尿,增加尿液排鈣情形。

(聯合報)
--
高峰服裝秀的悲哀/張小虹(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國際政壇流行一種整人遊戲,硬是要讓平日叱吒風雲的領袖級人物出糗,其中歷史悠久且「笑」果最佳的,當屬每年亞太經合會領袖高峰會閉幕式,各國與會元首或代表都要穿上該年地主國專程熱情準備的「傳統民族服裝」,集體走秀亮相,以為大會劃下完美句點。

然這個每年年底必定登上各媒體重要版面的集體合照,卻總是如此逗趣搞笑。看著這些權力頂峰的各國領袖,表面上擺出尊重多元文化差異的和顏悅色,私底下卻老 大不情願地將身體塞進或是花色妍麗、或是輕薄透明、或是刺繡蕾絲滾滿邊的「傳統民族服飾」,尷尬地擠出笑容,笨拙地擺出姿勢,還要一字排開,集體合影留 念。但這些領袖們可是小心翼翼早已學會,絕口不在人前人後批評身上的「戲服」,不會再重蹈幾年前美國總統小布希因不知媒體在場的狀況下,在試裝時口出髒 言,咒罵地主國所準備的服裝陰陽怪氣、不三不四。

而今年舉辦亞太經合會的地主國新加坡,打破了以往賣關子的慣例,早在高峰會開始前就率先公布今年為各國元首所精心設計、手工縫製的「領袖裝」,引起不少媒 體以斗大的標題文字與照片,報導新加坡這次推出的「蓮花娘惹服」,如何在立領亞麻襯衫的左下襬,繡上蓮花綴以蕾絲,並以蓮花的二十一瓣設計,呼應亞太經合 會的二十一個會員體。而這象徵新加坡作為「亞洲融合」的服飾,號稱乃是將中式繡花與西式蕾絲、中式立領與西式襯衫完美合璧,兼具中國、印度與馬來文化的特 色。但與此同時,另一些媒體則強調此乃「荅荅衫」而非「娘惹服」,因為「荅荅」乃新加坡土生華人男性的稱謂,「娘惹」則是新加坡土生華人女性的稱謂,不可 顛鸞倒鳳、胡亂稱謂。若就其實,此由新加坡當代設計師所精心製作的改良服飾,既是「荅荅衫」也是「娘惹服」,因為其基本形款男女通吃,只是男性的面料為 綠、紅、灰亞麻布的三選一,而女性的面料只有紅色絲綢一種(當然此次參與新加坡高峰會的女性領袖,也僅菲律賓總統阿羅育一人而已)。

但不論是叫「荅荅衫」還是叫「娘惹服」,都不會改變此服飾「陰性化」的命運。多年來各國男性領袖隱忍不表的尷尬,正在於多數地主國所提供的「傳統民族服 飾」,實在不符合現代意義上的「男裝」,都是某種程度的顛鸞倒鳳。它們或許過長,嚴重遮蔽了象徵現代進步行動力的腿部曲線,像是二○○八年祕魯利馬高峰會 穿的馱色及膝「彭丘」斗篷,像是二○○六年越南河內高峰會穿的連身真絲「奧黛」長袍,或像是二○○五年南韓斧山高峰會穿的「圖魯馬吉」大掛。它們往往過度 裝飾,各式各樣繡花、蕾絲、蠟染圖案,真絲中還摻金線,更別提那許許多多藍黃橘綠的亮麗色彩。因而這一件件號稱量身訂製、手工打造的「領袖裝」,其實都是 「不合身」的,它們既是性別美學意義上的不合身,也是現代服飾意識形態上的不合身,因在全球服飾西化現代進程中,這些寬大不合體、花飾紋樣過於繁複服飾, 早已被「陰性化」為傳統落伍,也莫怪乎基於國際禮儀而須穿上這些服飾的領袖們,一個個看起來就像古裝戲裡跑龍套演員,滑稽可笑。

但可笑的背後,往往卻是更深沈的悲哀。我們不是為這些領袖須在全球媒體前穿上「戲服」、擠出笑容而感到悲哀,我們是為這些歷經西方帝國殖民主義而早已淪為 不倫不類的各國「傳統民族服飾」悲哀。「西裝」從來不是國王的新衣,「蓮花娘惹服」才是。也唯有當每年此時各國領袖一字排開,個個穿上蓮花蕾絲襯衫配上蓮 花鈕扣走秀時,我們才看得見那赤裸的帝國歷史與赤裸的現代化銘刻,如何總已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性別、對身體、對民族國家想像認同的方式。

(中國時報)
--
亞馬遜雨林 砍伐速度趨緩

巴西當局十二日指出,過去一年亞馬遜雨林因濫墾而損失的面積較前一年大幅減少四十五%,這樣的成果是逾二十年之最。環保團體則認為,這跟巴西強力取締濫墾,以及全球金融風暴有關。

巴西國立太空研究院主任卡馬拉指出,自去年七月至今年七月為止,有地球之肺稱譽的亞馬遜雨林,因砍伐而損失七千平方公里的林地,前一年為一萬兩千九百平方公里,該評估的誤差範圍為十%。

他說︰「這是自本單位於一九八八年開始進行研究以來,迄今見過最佳的成果。」他表示,自二○○四年以來,亞馬遜盆地的濫伐「顯著且穩定的下降」,當時雨林消失面積達兩萬七千平方公里。

巴西官員將上述成效歸功於在四十三個亞馬遜流域地區,實施永續農業以及規範該區域土地轉讓的政策。巴西環境部長明克也認為,政府致力停止非法伐木行動,並發給居民土地所有權的措施是緩解雨林消失的原因。

巴西總統魯拉將控制亞馬遜雨林的濫墾,作為其對抗全球暖化的施政要務,他矢言在二○二○年前,減少亞馬遜的濫墾八十%。

雖 然魯拉政府在遏阻雨林消失上成效斐然,不過綠色和平組織認為,全球金融風暴在壓制伐木行動上也有所貢獻,因為拜金融危機之賜,諸如肉品、大豆、木材等與伐 木有關的亞馬遜產品,需求量皆下滑。近年因中國龐大的大豆需求量,而大幅砍伐亞馬遜雨林的巴西瑪托葛洛索州,其森林砍伐量今年度銳減了六十五%。

(自由時報)
--
11時區太多??俄考慮縮減

幅員廣闊的俄羅斯共有十一個時區,可能遠東海參崴市民眾還在吃薄煎餅早餐,相距僅數公里遠的中國鄰居同一時間就已在吃午餐,難怪連政府領導人都覺得時區太多了。梅德維傑夫總統十二日建議,俄國應以經濟效率的名義來刪減時區數目。

俄國陸地面積佔全世界九分之一,西起相鄰波蘭的加里寧格勒,綿延逾八千八百五十一公里至東端的楚科奇自治區,與阿拉斯加隔著白令海峽。相形之下,美國本土四十八州橫跨近四千三百四十五公里,只有四個時區。

因此,當莫斯科紅場上的克里姆林宮鐘樓敲出上午九時的鐘響時,最偏遠的遠東地區時間已是晚間六時。

梅德維傑夫在年度國情咨文演說中,要求檢討縮減時區數目的可能性,但沒有說明縮減的幅度。根據海參崴經濟學大學校長拉薩瑞夫告訴RIA新聞通訊社,這可能意味縮減到只剩四個時區,加里寧格勒、莫斯科、烏拉山地區及廣闊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分別代表一個時區。

烏 拉山是歐亞的分界,在俄國約一億四千二百萬的人口中,不到四分之一住在烏拉山以東。這些大範圍地區構成俄國版圖的三分之二。拉薩瑞夫指出,將十一個時區縮 減為四個,可能意味莫斯科與海參崴之間的十一個小時時差將減為四小時。若是如此,位在太平洋沿岸的海參崴市民眾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日落將會出現在「下午 三時」。

政治分析家認為,縮減時區可能是為了莫斯科的統治方便,讓遙遠的東部更靠近一些,建立對中央的忠誠。但為了經濟效率而玩弄時間,卻可能讓民眾付出健康代價,最後得不償失。

以中國經驗為例,在一九四九年共黨革命成功前有五個時區,後遭毛澤東廢除,全都以北京時間為標準,但諸如新疆喀什等西部偏僻城市的政府機構,就必須在破曉時開門上班。因此若干居民故意和官方政策唱反調,把時鐘調得比北京慢三小時。

(自由時報)
--
冬季癢 應穿純棉寬鬆衣 飲食也要忌辛辣

這兩天氣溫下降,許多民眾因皮膚乾燥、嚴重搔癢而求助醫師;光田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和興表示,冬季皮膚乾燥引發搔癢,又稱冬季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穿著寬鬆純棉衣物或少吃刺激性食品皆有助改善症狀。

張和興表示,冬季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患者以老年人或乾性皮膚的年輕人居多,若原本就患有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富貴手、魚鱗癬或營養缺失等患者,因皮膚原本就比較乾,冬天就更加嚴重。

張和興指出,氣溫下降會使皮膚血管收縮,汗腺及皮脂腺機能降低,角質層含水量由正常的20%減少至10%以下,才會出現皮膚粗糙、角質層龜裂、掉屑,甚至發炎、發癢等症狀。

張小姐是20多歲的上班族,因經常在冷氣房工作,每到冬天皮膚就癢得受不了,不僅雙腿抓得像「紅豆冰」,雙腳更是破皮受傷、坑坑疤疤,如果不塗乳液,根本無法工作。

張和興說,冬天不要用太過刺激的清潔用品或洗太熱的熱水澡,以免洗掉皮膚的油脂,以致皮膚缺乏油脂保護而缺水乾燥,且洗澡後,最好塗抹乳液。

此外,選擇適當質料的衣物或少吸菸、喝酒或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可改善搔癢不適的情形,例如毛料或尼龍衣物因摩擦,易產生靜電而使肌膚發癢,因此,寬鬆的純棉衣物是最佳選擇。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