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140830

基本工資 月薪升破2萬 時薪120 惠233萬人 每天多不到25元 勞工批無感

233萬勞工明年可加薪!勞動部昨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經4小時角力,敲定明年7月起,基本月薪由現行1萬9273元調高至2萬0008元,調幅3.81%創近3年新高;時薪由115元調高到120元,調幅4.35%。勞團批基本工資月薪換算每天增不到25元,仍不夠勞工生活,台灣仍走「血汗經濟」老路,勞工也批說是無感調漲;資方則說:「不滿意,但可接受」。



勞動部日前推翻去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物價指數年增達3%才開會」決定,周一開了一次審議委員會,但資方全缺席;昨二度開會,資方7名委員中有5名出席,勞方7人中也有6人出席,會中達成共識,月薪和時薪雙漲,估有156萬領基本月薪的本勞、45萬打工族、32萬外勞,共233萬人受惠。


資方稱:仍可接受
據轉述,昨會中勞方先喊價月薪基本工資應調至2萬0033元,漲幅約3.9%;資方僅願調高1.5%,資方一度鬆口願調3%,但勞方仍不讓步,最後由會議主席、勞動部長陳雄文裁量調幅。調漲案將送行政院核定公告後生效。
陳雄文說,今年至7月底累積物價指數漲幅約1.6%,國內經濟成長今年預測為3.4%,資方應將一半和勞方分享,兩者合計為3.3%;基於物價高漲,盼資方再讓約0.5個百分點,因此敲定調幅3.81%,月薪由1萬9273元調到2萬0008元,時薪由115元依同比率估算再進位到120元。
資方委員、全國工業總會監事蔡穗說,勞資雙方都很和諧,「雖然不滿意決議,但仍可接受。」
勞方委員、台灣總工會策略委員會委員邱創田則說,勞方委員已盡最大努力,遺憾沒達到勞團調高至2萬3000元的期待。

超商成本增近10億
陳雄文並說,現行勞資雙方每年見一次面,每次見面就要「對決」,希望未來增設「專案小組」每季開一次會,讓勞資能定期討論國家經濟情勢,再決定是否要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最快3個月內就可召開第一次會議。
經濟部長杜紫軍說,樂見產業界和勞工有共識。半導體廠穩懋指,現員工約1500人,外勞比重不到三分之一,對成本增加影響不大。
面板廠群創說,本國勞工5月時已調薪到2萬6千元以上;領基本工資的外勞也會配合政府調整。
對時薪調幅較高,超商業者表示,以全台超商共1萬家估計,人事成本將年增近10億元。全家便利商店指,會評估調整兼職和正職員工比率因應。
王品集團說,旗下門市人員有半數、逾6500人是計時人員,衝擊不小,現傾向自行吸收成本;據了解該集團人事成本將年增2746萬元。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月薪只漲735元,相當於每天只多不到25元,讓人難以接受,這代表台灣要繼續走打壓工資的血汗經濟老路。
超商打工族陳小姐說,怕老闆為省錢不敢請人,人手變少。上班族周先生說,中南部很多公司給薪不到基本工資,對調漲根本無感。

學者:象徵意義大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說,基本工資月薪調到2萬元以上具很大象徵性意義,建議未來勞資定期會面時,釐清基本工資計算基準,應使用物價指數和經濟成長率,或用最低生活費和撫養人口,哪種較符合基本工資意涵。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LN02/LN02_003.jpg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LN02/LN02_004.jpg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LN02/LN02_005.jpg

僱主多支出百億 餐飲業喊漲價

明年7月基本工資將調漲735元,薪資低於新基本工資2萬0008元的勞工都將加薪,但勞健保費也將跟著調漲,初估180多萬名現領基本工資1萬9273元的勞工,調薪後每月將多繳25元勞健保費;僱主每人每月也增133元負擔、整體僱主每年在薪資和勞健保的支出,將增118億元。

勞健保多繳25元
國內現有180多萬受僱勞工領基本月薪1萬9273元,以明年勞保費率將調升為10%估算,屆時雖加薪735元,但因勞健保級距調整,每月共需多付25元保費。但對少數月薪在1萬9274元至2萬0008元的勞工來說,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後,勞健保不需以原本較高級距2萬0100元投保,每月反可節省3元勞健保費。
勞動部估算,此次調漲後包括薪資和勞健保、勞退提撥等,合計每年將多支出117.88億元。勞動部長陳雄文說,資方人事成本雖增加,但仍盼企業能將利潤回饋給勞工,勞工所得增加後更應提升工作效能。
工商協進會勞資關係研究委員會委員羅忠祐說,若今年沒選舉,根本不會有基本工資議題;如今政府為了選舉讓資方大幅增加成本,「是資方的無奈。」

「真的負擔很大」
餐飲業者吳先生說,店內約10名員工用基本工資投保,工資調漲後,人事成本增加,「真的負擔很大,只好漲價因應。」打工族林先生說,薪資沒漲多少,勞健保費還跟著漲,根本是無感調薪。

(蘋果日報)
--
工資調漲 月薪破2萬 時薪120元

明年7月實施 232萬人受惠

基本工資爬了六十年,終於從三百元突破兩萬元,明年七月起,月基本工資由一萬九二七三元調高到二萬零八元,估計約一八七萬勞工可受惠,時薪則由一一五元調到一二○元,受惠勞工約四十五萬。勞資雙方對此結果都不滿意,但都願退讓接受。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去年決議,今年七月起基本月薪調至一萬九二七三元,每月僅增二百廿六元,等於每天只夠多買一顆茶葉蛋,慘遭批評。加上社會普遍抱怨實質薪資倒退,今年上半年食物類物價指數又已破四.二七%,勞團紛紛要求再調高工資,行政院也同意召開基本工資審議會,但遭資方缺席抵制,經勞動部多方溝通,昨日共十八位代表親自出席第二度會議,另有三人派代表與會,終於確定再調高基本工資。

勞資雙方不滿意 退讓接受

部分勞團原本計畫一次調高四千四百多元,將基本月薪調到兩萬三七四五元,但資方表示不可能,勞動部因此改以兩萬元作底線,部長陳雄文建議以CPI漲幅一.六%,加上GDP預估成長三.四%的一半(一.七%),合計三.三%,再多加○.五%,基本工資調幅為三.八%,推算出月薪二萬零八元。勞資雙方都同意各退一步,終於定案,將由勞動部再提報行政院核定。

資方委員、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監事蔡穗表示,原設算基本工資應只調升三%,月薪提高到一萬九八五一元、時薪一一八元,最後結論又加碼了些,雖不滿意,但能接受。

勞方委員、台灣總工會策略委員會委員邱創田則說,依照食品類物價指數和受雇薪資漲幅,調幅應達五.六三%,月薪為二萬○三五八元,最後結果無法如願,難免遺憾,但因資方先讓步同意時薪漲幅,勞方也作出退讓。

勞陣:一天買不到一個麵包

不過,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仍然發表抗議聲明,強調要不是勞團要求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只怕勞動部仍舊「裝死」,最後月薪僅調漲七百卅五元,平均一天只多廿四.五元,「一天買不到一個麵包」,而且還要拖到明年七月起才開始調,一切顯然是太過照資方的思維去思考,顯示台灣將持續走打壓工資的血汗經濟之路,不知道從勞委會升格為勞動部的意義為何?

會中也決議,為避免每次審查都鬧得劍拔弩張,將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下設專案小組,邀請勞資雙方與專家學者每季開會,觀察國內生產毛額、消費者物價指數、躉售物價指數等數據變化,理性分析經濟情勢發展與未來設算基本工資公式,希望三個月內籌組完成。

選舉快到 基本工資說漲就漲

有選舉真好!基本工資說調就調,一切似乎是「上意已決」的結果,很難當成勞工的勝利,但真的要讓多數人「有感」,要看能不能帶動整體薪資成長。

基本工資只是法定的最低工資水準,不等於薪水,真正領這金額的勞工是少數,主要是收入微薄的邊際勞工受惠。對大多數受薪階級來說,調整基本工資也許可當成一個信號,等著看自己的薪資能否也能跟著動起來。

台灣的薪資水準裹足不前。對照歷年的數據,國人實質薪資倒退到十六、七年前的水準。物價波動、薪資卻不動如山,實際上就是等於負成長,受薪階級苦水只能往肚裡吞。

不少勞工團體力主大幅調高基本工資,理由之一就是希望藉此帶動薪資成長。金融海嘯後國際上不少觀念也改變,提高法定最低工資,希望刺激薪資全面成長,勞工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也提升,經濟才能多一點活力。

這次基本工資月薪調升七三五元,平均一天多不到廿五元,幅度說大不大,卻比去年倍增,正好達成外界預估的折衷方案、「兩萬出頭」,而且真的只出頭一點點,從頭到尾官方強力介入痕跡明顯,而官方最大的壓力就是三個月後的選舉;給了領取基本薪資的上百萬勞工一個交代,選票未必能因此落袋,至少減去一個執政黨選情低迷的藉口。

但全國近千萬勞工的實質薪資能否水漲船高?還需全民持續監督觀察。

此外,基本工資是經濟問題、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但不該為了政治犧牲經濟、民生,沒有客觀計算的依據,只好年年照著政治角力的劇本爭議,未來要讓資方、勞方都心服口服,應該盡快擬出具公信力的計算公式,不要選舉一過就忘。

http://www.ltn.com.tw/2014/new/aug/30/images/bigPic/600_8.jpg

(自由時報)
--
基本工資 明年7月起漲至20,008元

我國基本工資月薪終於站上「二」字頭,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決議,明年七月起月薪和時薪「雙漲」,月薪漲七百卅五元,從一萬九二七三元漲到兩萬零八元,漲幅百分之三點八一,約一百八十七萬本、外勞加薪;時薪從一百一十五元漲到一百廿元,漲幅百分之四點三五,四十五萬打工族受惠。

這項決議近日送行政院核定。除了工資成本增加,勞資雙方和政府也須連動負擔如勞健保等法定支出,粗估因基本工資調漲,三方總成本達一百卅二億元,其中雇主約增加一百一十八億元。

委員會也決議,將在委員會下設專案小組,每季開會,檢視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經濟成長率等指標趨勢,只要指標達門檻,就召開委員會、討論調整基本工資。

勞動部長陳雄文說,勞資雙方提出不同版本,兩度各自帶開、分組討論,最後達成共識,決議明年七月起調整基本工資,時薪原本想比照月薪調漲百分之三點八一,換算後約為一百一十九元,取整數後變為一百廿元。

勞資雙方昨天下午交鋒近四小時,陳雄文會後邀請資方委員、工總監事蔡穗和勞方委員、台灣總工會策略委員邱創田一同召開記者會。

蔡穗說,勞資雙方討論過程平和,資方委員雖不滿意此結果,但「可以接受」。邱創田說,雖然無法調漲到部分勞團期待的兩萬三千元,「有些遺憾,」但勞方委員已盡最大努力。

勞動部說,這次基本工資調整,可有效提升弱勢勞工的收入,維持基本生活,呼籲企業應將盈餘與利潤回饋給所有勞工,讓更多勞工也得以加薪、提升工作效能。

陳雄文說,近幾次調漲基本工資,月薪都只漲兩百多元,這次一口氣漲七百多元,且站上二字頭,漲幅讓勞工「有感」,他「如釋重負」。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903740-3530682.jpg?sn=14093531932431

激戰4小時 基本工資喬出2字頭

明年月薪基本工資確定突破二萬元,昨天審議過程勞資激烈交鋒,雙方最早的版本天差地遠,經對戰近四小時,所幸學者和身兼會議主席的勞動部長陳雄文適時居中協調,最後才喬出漂亮結果。

昨天會議一開始,勞方代表先丟出勞團要求的兩萬三千元,因漲幅逾兩成資方冷處理,雙方毫無交集,陳雄文只好宣布休息,讓勞資進行第一次私下磋商。

中場休息後,勞方根據生活物價指數和受雇薪資等指標,轉而提出百分之五點六的漲幅,資方見勞方釋出善意,丟出百分之一點五的漲幅,但雙方還是對不了焦。

此時,學者委員跳出來要勞資不妨在百分之二到五之間討論。陳雄文隨即宣布休息,讓雙方進行第二度的私下磋商。這一次勞資各退一步,資方喊出最多接受百分之三漲幅,勞方也退讓到百分之四。陳雄文見雙方差距漸小,指出若取兩方中間值,只差幾十元就能站上二字頭,力勸資方再讓一下,最後總算說服資方委員。

為對外說明上述漲幅,勞動部最後引用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為百分之一點六、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三點四,經反映物價(百分之一點六)和讓勞工分享一半的經濟成長果實(百分之三點四的一半,為百分之一點七)後,漲幅約可達百分之三點三,再由資方把經濟成長「讓利」百分之零點五給勞工,最後「湊」出約百分之三點八一、二萬零八元的調漲結果。

陳雄文在協商過程中不斷說服資方讓基本工資站上二字頭,還舉例就像買東西,一百九十九元和兩百元的售價,雖然才差一元,但消費者感受就是不一樣。

這次基本工資調漲,不僅月薪漲幅是馬政府任內的第二高漲幅;時薪飆到一百廿元後,也比香港的卅元港幣、約新台幣一百一十七元還要高。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903734-3530708.jpg?sn=14093408441971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903734-3530707.jpg?sn=14093408441971

原訴求23K…勞團:一天多24.5元 能買什麼

基本工資明年七月起調漲到二○○○八元,勞團昨天指出,這與勞團之前訴求的兩萬三千多元差很多,不能接受,顯示台灣將持續走打壓工資的血汗經濟之路。但學者認為,此次找到勞資雙方都接受的平衡點,是不錯的結果。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之前提出月薪應漲到二三七四五元,與昨天決議差距太大;只比現在的一九二七三元漲七百多元,平均一天多廿四點五元,「不知可以買什麼?」

孫友聯說,行政院長江宜樺之前接見勞工代表時說,政府照顧勞工會讓勞工有感,「一個月漲七百元那裡有感?希望江宜樺自己出來說明」,對勞動部長陳雄文「很失望」。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指出,全產總提出希望月薪漲到二三一五一元,結果不符期望,不能接受。

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表示,基本工資調整已回應勞團的訴求,之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要求勞動部開審議會,「這個結果可稱為江院長的勝利。」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徐美也表示,今年七月才漲基本工資,明年七月再漲,漲幅雙方各讓一步,是不錯的結果。

對勞動部表示要組專案小組,每季開議討論薪資和物價等議題,勞團表示贊成。莊爵安說,希望開會能討論出勞資都同意的基本工資調整公式,否則沒有幫助。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指出,現行調整基本工資的基準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和經濟成長率,但勞團希望納入最低生活標準,兩者思考邏輯不同,建議專案小組應找出勞資雙方都能接受的調整公式。

(聯合報)
--
基本工資審議會 改每季召開

勞動部長陳雄文昨(29)日宣布,依慣例每年第3季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改為每季召開一次,並成立專案小組,除了勞資雙方、委員外,亦將各推派專家學者,針對當前經濟情勢交換意見。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每季召開,並不代表每季要調整基本工資。

陳雄文表示,昨日勞資雙方達成基本工資調升共識後,未來一年內不會調整基本工資。

陳雄文表示,將修改「基本工資審議辦法」規定,增訂設置專案小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專案小組,則類似「智庫」角色。
--
對於基本工資月薪、時薪調升,學者專家認為,此次調幅仍算是合理的結果,但是呼籲基本工資審議回歸制度面才是正途。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基本工資月薪將由目前19,273元上調至20,008元,幅度3.8%,調整依據同時採納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經濟成長率,並考慮食物類物價加權。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李誠表示,在台灣,基本工資調整實際上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每次到了選舉年就會成為焦點。在府院都已經先宣示定調之下,本就清楚知道此次基本工資必定調整,但3.8%的調整幅度還算是個可接受的結果。

(經濟日報)
--
基本工資 首破2萬元

基本工資時薪、月薪雙漲!月薪首度破2萬元!

勞動部昨天二度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敲定明年7月起,基本工資由現行1萬9273元,調漲735元到2萬0008元,調幅3.81%,創近3年新高;時薪由115元調高5元到120元,調幅4.35%,全台約232萬名基層勞工受惠。調漲案將呈報行政院核定。

獲加薪的勞工,月薪族約187萬人,其中本勞156萬人,外勞31萬人,時薪族45萬人。至於勞工的勞健保、就保,估計每月需多付25元,雇主還要負擔勞退,約增130元成本。另外,雇主每年增加的負擔成本約118億元,政府約7億元。

勞動部長陳雄文昨天在資方代表、工總監事蔡穗以及勞方代表、台灣總工會策略委員邱創田陪同下,出面說明調薪結果。

蔡穗強調,雖不滿意但可接受;邱創田坦言,沒達成勞團23K期待,有點遺憾;勞團則強烈反彈,認為月薪每天才多24.5元,「連買個蛋餅都不夠」。

昨天會議,勞方考量生活物價指數飆升及受雇薪資調幅有限,率先喊出基本工資調幅5.63%,但資方不買帳。

資方主張,今年1至7月食物類年增率漲幅雖有3.82%,但物價年增率漲幅也不過1.29%,資方只能接受基本工資1.55%調幅,勞資雙方並無交集,經2回合分組討論,資方釋出善意,喊出調幅3%,勞方也退讓,盼調幅4%。與會學者也緩頰,盼有折衷數字。

最後,陳雄文動用主席的行政裁量權,根據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物價指數年增率1.6%,以及和讓勞工分享一半的經濟成長約1.7%,讓折衷數字落在3.3%的幅度,但盼資方再讓0.5%,最後達成月薪3.8%調幅的最終數字,使得基本工資月薪一舉破2萬元。另外,由於算出來的時薪約119元,直接算成120元整數。

不過,會議中也達成共識,3個月內會成立專案小組,成員將包括勞資雙方與學者專家代表,每季針對社會型態、經濟指標等,共同研商經濟情勢及基本工資調漲條件,加強事前溝通。

陳雄文進一步解釋,所謂的專案小組類似「智庫」功能,並非每次召開委員會就會調整薪資,而是等到相關漲幅達一定數值,才會共同決定是否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8-30/Clipping/656/BX2A00_T_03_02.jpg

勞健保 勞工每月多繳25元

基本工資月薪明年7月預計調漲至20008元,較現行金額調漲735元,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薪資雖可上揚,但每月勞健保及就保支出也將增加,每位勞工估計每月需多付25元;資方除加薪成本,還要負擔勞健保、勞退提撥等支出,每年成本預計增加72.46億。

勞動部統計,基本工資月薪調漲後,全台含本勞、外勞約有186.78萬名勞工可受惠,其中本勞156萬人,外勞31萬人,時薪族45萬人。

若計算薪資成本及勞健保等法定支出,勞動部預計每年勞、資及政府三方需分別負擔6.12億元、72.46億元及5.28億元,共約 83.86億元。

勞方所需繳納的勞健保金額將增加,基本工資月薪調至20008元後,估計每名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每月需多付勞保就保14元、健保11元,總計

約25元的勞健保費。

以資方而言,扣除薪資,雇主每月需替本勞的勞工支付勞健保、就保、勞退提撥等費用,隨基本工資變動,投保級距也會改變,據估算,調漲後,雇主每月需替每位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多繳納130元,較目前增加0.67%。

時薪方面,勞動部統計,調漲後將有44.97萬名勞工受惠,預計每年勞、資及政府三方共需多負擔48.13億元,勞方、資方及政府分別負擔1.09億元、45.42億元及1.61億元。

加薪無感 勞團:好小的確幸

勞動部昨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經過4個小時討論後,敲定明年7月月薪、時薪雙漲,月薪從1萬9273元調至2萬0008元,時薪從115元調至120元。勞團痛批「無感」,認為月薪平均每天才增加24.5元,「連買個蛋餅都不夠」,「難道這就是江院長要給勞工的『小』確幸?」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祕書長孫友聯指出,依照最低生活標準、全國扶養比等符合兩公約精神的指標來計算,基本工資月薪至少應有2萬3745元、時薪143元,這次勞動部審議委員會確認的調整幅度,離勞工的期待差距太遠,對這樣的金額感到「很憤怒」。

孫友聯說,過去資方以景氣低迷、GDP頹靡不振作為不願提升基本工資的藉口,但如今景氣已經好轉,卻仍未給予勞工應有調幅,且過去實施時程過去都是訂在隔年初,但從去年開始,就往後延至7月,今年更是時薪、月薪都要明年7月才實施,資方設法拖延,勞工需求未獲保障。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也對結果不甚滿意。莊爵安說,現在基本工資審議的問題,在於沒有一套勞、資、政三方都能接受的公式,有調雖然對勞工是好事,但調漲幅度與勞工的期待還是有落差,認為政府應設法訂定公式,且要確立每年召開的準則。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表示,這樣的調幅回應了勞方基本要求,但可能還是無法讓勞方完全滿意,基本工資該怎麼調,很多人期待有公式,但公式訂定不容易,過去曾有公式來計算,但也不見得能符合勞資雙方的期待,到最後反而變得綁手綁腳,基本工資調漲最大前提要將經濟成長率考慮進去,才能思考要採計哪些指標、金額要漲多少。

調漲角力 總是政治掛帥

基本工資終於拍板定案,不但時薪、月薪雙漲,月薪更首度破2萬元,勞工看似有小確幸,不過,政院老早就表態,不但要漲,而且要漲得「有感」,但對勞資雙方來說,基本工資不能老是政治掛帥,應回歸專業討論。

馬總統2008年上任以來,基本工資已5度調漲。雖然看似展現了政府照顧勞工的決心,但問題是要談加薪談何容易,資方總是喊出經濟情勢不佳,所以調整基本薪資,每次都成了一場勞方不滿、資方不願、政府未獲掌聲的三輸局面。

每次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都上演激烈角力,勞資雙方提出的版本極為懸殊,現場一番協商叫陣,通常都沒有結論,而是由擔任主席的勞動部長當和事佬,動用裁決權提出折衷方案通過決議。昨日也是由勞動部長陳雄文提折衷方案後通過。

平心而論,要訂出讓勞資雙方都心服口服的基本工資公式,難度頗高,但與其每次喊價還價,不妨試試,有沒有辦法至少訂出幾個參考基準,才不會每次勞資雙方的攻防版本懸殊這麼大,而屢屢落入政治操作的格局?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8-30/Clipping/656/A04A00_T_04_02.jpg

(中國時報)
--
勞工利多 基本工資漲破2萬

勞動部昨(29)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動部長陳雄文宣布,明年7月1日起,月薪從現行19,273元調漲至20,008元,增加735元(3.81%);時薪由現行115元調漲至120元、增加5元(4.35%),預估逾231萬勞工可受惠。

會中也決議,勞動部將於3個月內成立專案小組,每季召開小組會議,檢視社會型態及相關經濟指標。透過檢視每季的經濟情勢及數據,再決定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是否召開。勞動部表示,該小組最快年底成立,明年第1季召開首次會議,基本工資審議辦法也擬隨之修正。

陳雄文表示,專案小組成員將包括勞、資雙方與學者專家代表,類似「智庫」功能,主要在研商經濟情勢及基本工資調漲公式等條件,等到相關漲幅達一定數值,才會共同決定是否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此次的調升是馬政府上台後第5度調漲基本工資,昨日歷時3.5小時,在勞資雙方代表全員出席的情況下,做成月薪調漲3.81%、時薪調漲4.35%的決定。勞動部估計,調漲的基本工資加上法定支出,資方每年將增加117.88億元成本。

自100年以來基本工資已連續4年調漲,勞資雙方每年都會為基本工資在會前「撂話、嗆聲」,然而8月江揆直接拍板定案決定開會,導致資方勃然大怒,刻意於首次會議集體缺席,經過陳雄文親自拜會終獲資方善意回應,並於昨日將月薪一舉突破兩萬元大關。

陳雄文說,調漲時間點因為考量今年7月才調過月薪,雖然時薪是今年元旦調整,但資方提出希望月薪、時薪一起漲,因此定調明年7月一起漲。

審議委員資方代表之一、工總監事蔡穗認為,本次調漲有利有弊,坦白說雖看似大部分勞工將受惠,但工資調漲也會直接衝擊占台灣八成比例的中小型企業,基層勞工中的邊際勞工恐怕因此「找嘸頭路」。

蔡穗認為,台灣只有極少數企業擁有關鍵技術,因為技術需要耗費大筆資金及國家政策輔助,台灣人太少、稅金也少,導致企業現在只能在毛利2%至3%徘徊,工資一調漲,多數中小企業馬上受到衝擊。

針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時薪、月薪一起調漲,經濟部長杜紫軍表示認同與支持。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8-30/Clipping/656/A01A00_T_02_02.jpg

基本工資漲 勞團:每天多24.5元 買不起蛋餅

「不夠買份蛋餅!」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29)日決議,明年7月1日起,月薪漲至20,008元、時薪漲至120元,勞工團體多表示不滿意、與原先預期有落差。更有勞團直言,月薪調升的金額平均每天還買不到一份原味蛋餅,這樣的金額還要勞工接受簡直是強人所難。

審議委員之一的台灣總工會策略委員會委員邱創田說,會中資方一直堅守立場,月薪僅願意調漲1.5%、289元,勞方後來被迫退守兩萬元關卡,最後做成月薪漲到20,008元,「這不是勞工願意接受的數字」。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認為,「這樣漲幅勞工真的沒辦法接受」,月薪終於爬過兩萬元,換算下來每天分不到25元,連一份原味蛋餅都買不起,還能買什麼?這樣的金額要勞工可以接受,簡直是強人所難。

孫友聯批評,審議會還做成明年7月才調漲的決議,根本就是去年惡例的延續,國外去年像是韓國漲7.2%,越南漲18 %,印尼更大漲43%,就是要宣示希望脫離低薪國家,但台灣卻繼續維持血汗經濟模式,他直言,真的感受不到勞動部升格後的魄力,以及和勞工逗陣的決心。

台北市產業工會總幹事陳淑綸說,本來上次漲個茶葉蛋,這次原本擔心資方給陳雄文擺臉色,恐只漲個「茶碗蒸」,結果出爐「有比茶碗蒸略好」,但仍與預期的23,000元有段差距,因勞工薪資所得的成長速度仍追不上雇主的利潤、盈餘成長,台灣低薪老問題仍未解決。

團結工聯秘書長黃育德亦認為,「滿遺憾的」,因月薪23,000對勞工才有最基礎的保護,這次月薪調漲「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工商時報)
--
病患爆滿 牙醫看診到天亮 哄病患像baby 看累打盹 病患仍痴等

「夜深了,我還等著看牙呢!」新北市一家牙醫診所,診所病患天天客滿,連清晨4時都有人排隊看診,醫師忙到挑燈夜戰,累了告訴患者:「我要上樓睡一下,你們等等。」患者竟願意從深夜等到白天,呵欠連連仍未離開;《蘋果》昨喬裝病患洗牙,排隊3小時才見識牙醫功力,發現他手巧輕柔,哄病患像對待小baby,他笑說:「我小時候最怕看牙,立志長大當讓人安心的牙醫。」

替病患看診看到天亮的牙醫師柯森富(約50歲),國防醫學院畢業後在永和林森路開設瓔美牙醫診所,至今已27年。鄰居說診所光是老顧客就看不完,近年不少病患慕名而來,醫生忙到半夜仍不能歇息。

每天只睡4小時
一名女病患前天到診所看牙,發現診所擠滿病患,在台大BBS批踢踢po文說:「已經清晨4時,你們相信牙科裡還有9個病人在等醫生治療嗎?」還說牙醫每天只睡4小時,「有一次打麻藥累到睡著。」但仍認為牙醫的技術精湛,還稱讚:「他一定是華佗學弟,否則怎麼有這麼多人來看牙?」
《蘋果》前天深夜11時許到診所直擊,看見不少病患候診,記者表明來意,醫生低調不願受訪,記者昨清晨5時再折返,看見鐵門已半拉下來,但仍有幾名患者在等候。記者昨中午喬裝病患約診,沒想到護士劈頭就問:「你是開車、騎車還是坐公車?」記者說:「騎車,有差嗎?」護士說,如果搭公車的話,「可能看診後會沒公車回家。」
記者仍約昨晚洗牙,等了3個小時總算等到,一見鋒利鑽頭就皮皮剉,柯醫生耐心安撫,動作輕柔,心中恐懼頓時煙消雲散,洗了半小時才結束。不少病患心疼他忙到半夜,他搖頭說:「沒關係,我的睡眠足夠,能多看幾個算幾個。」

「應要管控人數」
有網友稱讚柯醫師是深夜牙痛者的福音,但也不少網友擔心牙醫健康,「會不會爆肝?」還有網友擔心牙醫師看到一半睡著,「鑽牙到一半睡著,不就GG(完蛋)了!」
陽明醫院林姓牙醫師說,牙醫工作時間約8至10個小時,中間會找時間休息,每個病患安排15至20分鐘。另一名陳姓牙醫認為看診到半夜,「可能都是老顧客,心軟推不掉。」但建議仍要管控人數,否則身體會吃不消。

牙醫柯森富小檔案
年齡:約50歲
學歷:國防醫學院
現職:瓔美牙醫診所醫師
開業:約27年
婚姻:已婚,育有2個小孩

(蘋果日報)
--
豆渣疏洪道 路基摻廢棄物

啟用19天就因豪雨崩塌、被譏為豆腐渣工程的台南港尾溝溪疏洪道,遭台南地檢署查出包商偷工減料,使用建築廢棄物填充堤岸水防道路路基,涉案3名施工及監工交保候傳,至於疏洪道崩塌原因仍待調查。

包商3人獲交保
港尾溝溪疏洪道工程由水利署第六河川局發包、耗資逾10億元,上月27日啟用。檢方追查崩塌是否涉及人為疏失,開挖水防道路5處地點,發現施工的松華營造違反契約,把營建廢棄物磨碎混充碎石級配填充路基,監造公司「艾奕康」則填載取樣合格紀錄,向六河局詐領150萬元。工地主任陳智能、現場監工陳劍龍和監造工程師凌國華坦承涉案,昨依詐欺等罪裁定10萬至30萬元交保。
台南土木技師公會日前鑑定崩塌原因,認為是崩塌處上游60公尺的中洲排水設計不周全,並非偷工減料。公會理事長鄭明昌表示,土木技師公會聚焦在崩塌原因和責任歸屬的鑑定,沒有檢驗未損害部分,檢方則是從工程全面細節查驗。
鄭表示,現場勘查發現中洲排水與疏洪道箱涵連接處有雜物堆積,主河道未達滿水位,水流就由小箱涵處排出沖出破洞,大量河水灌入破裂處,沖刷淘深下方土壤,讓排樁往河面倒塌。成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張行道認為,水防道路離河道最遠,就算偷工減料,仍不影響最接近河道處的版樁。

賴清德稱「尊重」
檢方表示,第一階段調查行動發現水防道路偷工減料,後續還有疏洪道版樁、護堤等工程結構細節待查。台南市長賴清德說,尊重司法及專業判斷。六河局說,水防道路不屬疏洪道主體工程,不影響防汛功能,但將追究施工廠商偷工減料責任。

(蘋果日報)
--
包商用廢棄物濫充 檢斥港尾溝工程「誇張」

斥資十億元的港尾溝分洪道工程,在八一二豪雨後,崩塌掏空一七○公尺,被抨擊是豆腐渣工程。台南地檢署採樣發現堤岸水防道路偷工減料,包商涉嫌以建築廢棄物充當級配,開挖五處全部不符規定,檢察官直批:「沒看過這麼誇張的工程!」

開挖5處都不合格

檢方昨約談包商及現場監工等八人,訊後將監造工程師凌國華十萬元交保,聲押工地主任陳智能、現場監工陳劍龍,法官裁定兩人以三十萬元交保。至於級配偷工減料與版樁崩塌是否有直接關係?仍有待釐清。檢察官周盟翔強調,包括版樁強度以及是否涉及設計不良,將是下波偵辦重點。

港尾溝分洪道工程是由水利署委託艾奕康工程顧問公司設計、監造,松華營造承作。分洪道全長三.八公里,不料風光啟用還不到一個月就崩塌。

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受託檢驗版樁結構,發現並無異狀,南檢主動分案偵查,檢察官三度前往現場開挖取樣,包括版樁、水防道路等都不放過。初步發現水防道路大有問題,包商以營建廢棄物混充碎石級配填充,全長一千四百多公尺的防汛道路上,就有超過八百公尺不符規定,造成強度不足。

經調查,該段水防道路工程經費才兩百多萬,包商以此方式詐取不法利益約一百五十萬元,可說是同時負責監造的顧問公司與承作廠商沆瀣一氣、賺黑心財。

受託調查崩塌原因的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鄭明昌表示,堤頂防汛道路偷工減料,影響層面僅在路基的承載力,並非造成八一二災變的原因,不影響其鑑定結果。

鄭明昌指出,分洪道採排樁施作,傾倒方向為壓力被動側,損壞模式屬外部不穩定,導致基礎土石被沖刷、掏空所致,規劃上恐缺少保護工,與結構材料強度較無關聯,應是設計不夠周延。

級配小檔案

► 級配粒料通常用於路面工程之基(底)層,鋪設於瀝青混凝土路面(即AC路面)下方,以支撐上方路面。
► 執行機關往往會因地制宜,訂出 不同之級配材料、施工鋪設、滾壓及後續檢驗相關規範。
► 級配粒料層如不符規範,會因強度不足或受壓後之不均勻沉陷,肇致上方瀝青混凝土路面變形、龜裂及破壞。雨水流經路面孔隙,再往下滲進級配粒料層,減低路面壽命,甚者造成崩壞。

(自由時報)
--
台南港尾溝溪防汛道 揪黑心包商

台南檢方偵辦台南市港尾溝溪疏洪道工程崩塌案,查出兩側防汛道路各有四百公尺路段以營建廢棄物混充級配;級配經費兩百卅萬元,業者因偷工減料詐領約一百五十萬元,南檢昨天傳訊包商松華公司陳姓工地主任、陳姓監工、愛奕康公司凌姓監造工程師後,命卅萬至十萬元交保。

據指出,松華公司陳姓主任、陳姓監工坦承偷工減料,以磨碎的一千兩百多立方公尺營建廢棄物當作級配,鋪設防汛道路。檢方還查出,陳姓主任涉嫌在施工日誌填寫合格紀錄,再由愛奕康公司凌姓監造工程師在監工日誌填寫取樣合格紀錄,向第六河川局詐領碎石級配費用。

檢方表示,防汛道路未依規定鋪設級配,會影響疏洪道工程安全性,但影響程度有多大,將請專家評估。第六河川局副局長郭建宏表示,檢方查出廠商涉嫌偷工減料,河川局將依採購法及合約內容究責。

上月十二日,台南市港尾溝溪疏洪道工程在完工後十九日禁不起豪大雨衝擊崩塌,被外界指為最昂貴的豆腐渣工程,檢方立即展開偵辦。

檢方昨天查出防汛道路以營建廢棄物混充級配,將再調查疏洪道工程是否有依規定施工,已挖出兩根九公尺、一根十二公尺板樁,近日鑽心取樣送實驗室做耐強度檢驗。

襄閱主任檢察官蔡麗宜表示,土木技師公會初步鑑定疏洪道崩塌的原因,可能是中洲排水匯流的防護設計不夠周延,至於版樁有無偷工減料,還需等耐強度檢驗後才能確認。

(聯合報)
--
垃圾當土石 疏洪道變豆腐渣

台南地檢署偵辦台南市港尾溝溪疏洪道崩塌案,查出崩塌段護岸旁兩側防汛道路涉嫌偷工減料,承包商松華營造公司以建築廢棄物混充級配,檢方27日搜索松華營造等4處,工地主任陳智能與現場監工陳劍龍坦承不諱,因涉詐欺及業務登載不實,各以30萬元交保,監造工程師凌國華涉業務登載不實,10萬交保。

斥資10億 無防汛力

「這等於把垃圾拿來當石頭」港尾溪疏洪道工程花了10億1000萬元,第六工區完工啟用19天即崩塌現出原形,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周盟翔指示開挖堤岸左右兩側防汛道路,發現各有400公尺柏油道路下的土壤,用營建廢棄物,充當級配回填,涉偷工減料。

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蔡麗宜表示,承包商松華營造以磨碎後1266立方公尺的營建廢棄物,混充碎石級配填充於堤岸水防道路上,造成支撐強度不夠,導致柏油不均勻沉陷、破損,連帶影響疏洪道版樁承受度,懷疑因此造成疏洪道護岸崩塌。

松華營造 偷工減料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周盟翔27日指揮搜索松華營造公司、設計與監工的艾奕康台北總公司與高雄分公司、第六河川局辦公室4處,帶回8人訊問。

檢方查證發現,松華營造公司涉嫌在防汛道路級配偷工減料,陳智能與陳劍龍還在檢查總表與施工日誌上簽載「合格」,凌國華再填載取樣合格記錄,事後再向六河局詐領碎石級配費用150萬元。

當庭自白 3嫌交保

周盟翔檢察官認為,凌國華涉嫌業務登載不實罪,諭令10萬元交保候傳。陳智能、陳劍龍2人則涉嫌詐欺取財、業務登載不實罪,檢察官當庭逮捕向台南地方法院聲押,被告2人當庭自白犯罪,法官裁定2人各以30萬元交保。

松華營造公司29日仍正常營業,但負責人前立委陳劍松與胞弟陳劍華並不在公司內。員工表示,事發後兩人已多日未到公司,應是在外忙著處理相關事宜。

地方人士說,陳劍松曾擔任雲林縣水林鄉長、立法委員,陳劍華曾任縣議員,陳劍松連任立委失利,即淡出政壇全心投入營造事業,承包多項水利設施工程,在地方聲譽不錯,沒想到會捲入工程弊案。

先前嚷的清白呢? 承包商神隱

檢調追查港尾溝溪疏洪道崩塌弊案,揪出承包商松華營造公司以營建廢棄物混充防汛道路級配,對照承包商松華營造先前委屈喊話「盼檢調還我們清白」、及負責人陳劍松昨手機關機,顯得格外諷刺。

受六河局委託鑑定港尾溝溪疏洪道崩塌原因的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昨公布調查報告。公會強調,崩塌肇因中洲排水匯流設計不當,與防汛道路工程品質幾無關聯,排除防汛道路級配不實連帶造成疏洪道護岸崩塌。

但公會也坦言,外界很難不去揣測「如果道路可以偷工減料,難道工程就不會嗎?」

對於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鑑定港尾溝溪疏洪道崩塌,肇因中洲排水匯流設計不當;土木工程博士、成功大學水利系教授詹錢登指出,尊重專業技師看法,但中洲排水是否為造成此次崩塌主因?他認為不該只由土木技師鑑定,建議最好再找水利技師參與鑑定。

承包商陳劍松在疏洪道崩塌後,面對檢調要求抽驗版樁,積極表達「我們比誰都想證明自身清白」,對比之前信誓旦旦,被發現防汛道路偷工減料後,他本人昨一整天電話關機,無從得知其說法。

辦理發包的第六河川局副局長郭建宏昨天得知承包商坦承防汛道路偷工減料,直言「很意外」,但尊重司法調查,不便置喙,但也因為承包商未如實照契約規範如實施工,將會針對承包商扣款。

檢調在疏洪道兩側全長1400多公尺的防汛道路上,發現左右各有400公尺不符規定,造成強度不足。郭建宏說,尊重檢調的調查結果,但這部分與崩塌有無關聯,他持保留態度,目前已知抽驗的9米及12米版樁,1公分都未短少,在疏洪道施工品質上並未發現偷工減料。

(中國時報)
--
漏油毒害千人中油輕罰200萬

中油前鎮儲運所前天在高雄62號碼頭輸送樹脂油到化學船時,因油管破裂,逾1.6噸樹脂油洩漏,有機溶劑揮發後隨風飄散,導致旗津地區居民因頭暈、嘔吐,至昨晚已逾1千人就診,中油昨出面道歉並承諾賠償。

高市環保局表示,中油事發2個半小時後才通報,情節重大,環保局和海洋局各依《空氣污染防制法》和《海洋污染防治法》共對中油祭出200萬元罰款,但市長陳菊認為罰太輕,中油不會痛,已請法制局研議代市民求償。
中油前鎮儲運所所長賴嘉祿表示,前午將樹脂油輸送至香港籍化學船「冬女神號」,疑因該船員工操作不慎致油管破裂,約1.6噸樹脂油洩漏至海中。中油以吸油棉片及用油罐車抽取海水稀釋油漬,昨仍有少許殘存,賴嘉祿向居民道歉表示,中油已邀集船東、保險公司代表蒐證談賠償。

醫院被人海包圍
旗津民眾前晚起陸續因噁心、嘔吐就醫,受害民眾郭茂盛啞著聲音說:「當時大家都在吐,喉嚨會痛。」前晚約1百多人就醫,到昨晚已逾1千1百多人。旗津醫院院長郭振吏在臉書貼文:「我們被人海包圍,都是因為有人到社區宣傳,拿就醫證明可以申請補(貼)金1萬元,全旗津的人都瘋狂了。」
旗津區長謝水福說,民眾就醫可能是為保全單據,以利未來求償。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樹脂油中添加的有機溶劑屬揮發性化合物,易刺激呼吸道,造成喉嚨痛、胸悶狀況,吸入過量會神經中毒。

【報你知】樹脂油
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黃榮宗表示,樹脂油從樹種植物提煉,常用於製作指甲油、塑膠塗料、黏合劑及絕緣體材料等用途。樹脂油是黏稠半固體,運送時須添加有機溶劑調合,因密度小於水且不具揮發性,洩漏時會浮在水面,但添加的有機溶劑密度小於水卻具揮發性,易隨風飄散,會造成民眾身體不適是有機溶劑物質,而非樹脂油本身。

(蘋果日報)
--
中油洩漏罰200萬 陳菊認太輕

中油漏液事件造成旗津區安順等五里民眾陸續出現噁心、頭暈等不適症狀,至昨天晚間已有一千一百人求診。高雄市長陳菊表示,雖已開罰兩百萬元,但還是太輕,將研擬是否有其他法條可重罰中油。

前鎮中油儲運所前天輸送「精緻樹脂液」到高雄港六十二號碼頭香港籍的化學品船「冬女神號」,輸送過程中,樹脂液外漏,不但污染海洋,空氣中更瀰漫一股濃厚的化學味道,造成附近居民身體不適。

前鎮中油儲運所長賴嘉祿說,輸送精緻樹脂液的六吋軟管突然爆裂,約有一公噸的精緻樹脂液外洩。調查研判,應是船公司的中國籍員工操作失當,在船艙滿艙時沒有即時應變,導致壓力過大爆管,中油也是受害者,但仍會負起相關責任,並向旗津居民道歉。

陳菊表示,此次事件雖是非毒性物質外洩,但已造成民眾不適,因此海洋局依海洋法、環保局依空污法對中油開罰;兩者都祭出最高罰則,但兩百萬元對中油來說「不會痛」,已要求法制局研擬是否有其他法條可以重罰,另會協助居民向中油求償。

高市海洋局長賴瑞隆則說,希望能透過修法將相關污染罰則提高,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立委管碧玲表示,肇事船隻已承認過失,中油也已扣住該船隻,並與船公司及其保險公司開會,決議該船隻必須提供事故擔保金,以支應中油公司衍生的賠償問題及工安罰款,將於下週一召開協調會。

旗津醫院指出,截至昨天晚間七點半,已有一千一百位民眾前往旗津醫院求診,其中五人持續出現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轉診至其他醫院觀察,確認身體沒有不適後已出院。受害漁民郭茂盛說,刺鼻的味道讓他連連作嘔,他到醫院吊完點滴後出院,喉嚨還一直覺得很緊、發不出聲音。

(自由時報)
--
高雄化學船外洩 中油坦承人為疏失

高雄港六十二號碼頭化學船前天管線破裂,造成精製樹脂液汙染港區、千餘名旗津民眾不適就醫,中油前鎮儲運所所長賴嘉祿昨天公開道歉,指事故是人為疏失所致;市長陳菊表示,高市府只罰中油兩百萬元,「還是太輕了,不會覺得痛!」

賴嘉祿表示,前天上午九點多化學船開始接管裝樹脂液,儲運所兩條六吋軟管以每小時三百多噸速度,將六千噸樹脂液送到船上油艙。原本過程平順,但下午一點零五分,軟管突然爆裂,樹脂液從船上洩漏到岸邊、海域。

賴嘉祿指出,中油從壓力圖判斷,應是船方人員操作油艙氣動閥不當所致,也就是油艙快滿時,要打開另一空油艙閥門,再將注滿的油艙關上,但船方關上注滿樹脂液的油艙時,疑未先將空艙的閥門打開,輸送方的幫浦卻仍續送,以致樹脂液積在軟管爆裂。

高雄市環保局測量樹脂液外洩約一點六一三公噸,從六十二號碼頭擴散到六十三、六十五號碼頭。

高雄市海洋局下午三點多接到一九九九市民專線通報,環保局下午三時卅分接到中油前鎮儲運所電話通報,因違反空汙法應在一小時內通報規定,並造成旗津區中洲地區民眾不適,開罰一百萬元;汙染海面部分罰一百萬元。

賴嘉祿解釋,第一時間為了控制漏油以致忘記通報,下午三點多因狀況失控才趕快上報環保局。他代表中油向旗津區民鞠躬道歉,並將負責賠償、改善硬體設備。

陳菊表示,這次雖是「非毒性物質」外洩,但已造成旗津區很多民眾身體不適、生活不便,即使採最重罰責,罰款也僅兩百萬元,「對中油而言還是太輕了!」雄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黃元冠表示,業者是否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檢方會與環保局聯繫討論。
--
外傳有市議員參選人用宣傳車沿街廣播,稱去就醫就有一萬元可領,不過,當事人說,他出動宣傳車只是提醒民眾聞到嗆鼻氣味、感到不舒服的人要去就醫,不要輕忽,沒提到賠償的事。

頭昏、惡心…旗津上千人就醫

高雄阮綜合醫院旗津分院統計,截至昨晚八點半,因中油化學品船管線破裂外漏樹脂液導致不適就醫的旗津民眾增至一千一百零五人,不少人都說頭昏、惡心、嘔吐、呼吸困難,醫院採打點滴、給氧氣治療,有人要拿就診證明,但多數就診者無大礙。

經過一夜,旗津昨天已聞不到異味,但昨晨六點起,還是不斷有民眾、甚至攜家帶眷湧入醫院看診,下午仍人滿為患,掛號櫃台大排長龍,休息座椅也幾乎滿座,民眾都自稱聞到味道身體不適,但症狀輕微,領藥後自行離去。

規模不大的阮綜合旗津分院罕見地湧入這麼多病患,醫護忙翻天,緊急從高雄總院調來兩名醫師、六名護士支援,還逼得醫院下午張貼公告,請病患改到其他醫院就診。

院方指出,前晚四人呼吸困難,其中一人轉診小港醫院、三人轉至高雄阮綜合總院,但都未中毒,昨天已出院。

多名就診民眾表示,因為前晚的刺鼻味,昨天起床後就感覺頭暈、想吐,也有民眾說,原本只是有點不舒服,心想無礙不就醫,但一早看報紙,擔心聞到有毒氣體才趕緊就診。

阮綜合旗津分院急診主任朱家煌表示,聞到這種有機溶劑的刺鼻味,其實就像聞到油漆味一樣,暫時會感不適,但避開環境後,就算不就醫,身體也會自然代謝,可多喝水加快代謝,民眾毋須恐慌。

樹脂液揮發 含有機溶劑傷人

高雄港化學輪一點六噸精製樹脂液外洩,造成上千人就醫。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黃榮宗表示,造成民眾不適的不是樹脂,而是其中的有機溶劑三甲基苯等,雖僅一點六噸,但有機溶劑萃取濃度高,浮在海面薄薄一層,足以汙染大片海域。

黃榮宗說,受風向影響,有機溶劑的刺鼻味直衝旗津市區,民眾吸入這些含溶劑的霧滴和蒸氣,會感到頭痛、頭昏、惡心。他表示,樹脂被萃取出來時是黏稠狀,為方便管線輸送,須加些有機溶劑以利流動。

高雄市環保局稽查科長楊漢宗指出,精製樹脂液主成分包括重芳香烴類、三甲基苯、二甲基苯、甲基萘。雖然這些成分都不是列管的毒化物,但對人體有害。

中油公司前鎮儲運所長賴嘉祿說,外洩的樹脂液揮發後,被測出三甲基苯較多,甲基萘也很嗆鼻,這種氣體只要一ppm(百萬分之一)就很難聞,這次驗出濃度達十ppm,才造成很多旗津人不適。

樹脂油外洩 後天談賠償

從中油前鎮儲運所輸送給一艘化學船的樹脂油外洩,造成旗津區1000多人不適就醫,立委管碧玲、高雄市議員連立堅昨天下午與數位旗津區民到中油石化事業部與中油協調,確定9月1日下午2時在旗津區公所召開協調會,由中油與受害人討論賠償問題。

管碧玲、連立堅等人昨天聽取中油石化事業部執行長陳水波報告處理的進度,中油公司人員表示肇事船隻承認過失,也願承擔肇事責任,中油扣住那艘船,並與船公司和保險公司開會,決議船隻必須提供事故擔保金以支應中油公司衍生的賠償問題和工安罰款。

(聯合報)
--
化學船管線破裂 中油今道歉

中油前鎮儲運所昨天輸送樹脂油給停靠在高雄港62號碼頭的化學輪「Tiger Winter」號,不慎發生輸送管破裂、樹脂油外洩事件,前鎮儲運所所長賴嘉祿今天在市議員李喬如的記者會上向受影響的民眾道歉,並說中油會負責起賠償責任,將與送醫的民眾協調。

賴嘉祿說,初步了解,是這艘化學輪接收樹脂油時未將油艙的氣動閥打開,使得儲運所送出去的樹脂油積在管內並導致破裂、外洩,中油掌握了壓力圖可以證明是船方操作不當,但到上午止,船方不承認自己出錯。

中油化學品船管線破裂外漏樹脂油,刺鼻氣味擴散至旗津,根據旗津阮綜合醫院統計,截至今上午10點半,共545人因嘔吐、噁心送醫,就診後多已返家休息。不過一早還是有不少民眾感到不適,陸續到院掛診。

旗津阮綜合醫院表示,昨晚8點多陸續有民眾湧入醫院表示不適,到凌晨2點夜班交接共37人掛診,2點至今早10點半仍有多達228人前往就醫。

醫院表示,居民多感到噁心、想吐,昨晚症狀較嚴重的有4人感到呼吸困難,1人經轉診至小港醫院、3人轉至高雄阮綜合總院,但經抽血檢查已排除中毒,出院返家休息。今早湧入的民眾症狀均屬輕微,多數就診後,自行返家離去。

今早記者在現場已聞不到任何異味,多名就診民眾也表示,早上沒有聞到味道,但因昨晚確實聞到刺鼻氣味,直到今早仍感頭痛、想吐等症狀才前往就醫。

有院方人士指出,民眾恐受到恐慌心理影響勝於生理,很多民眾覺得不適就感到不安,擔心受到油味影響前來就診,也有很多人陸續向醫院索取診斷證明。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前鎮儲運所今天表示,昨天發生的「高雄港化學船樹脂外洩事件」,泓達化工公司也要負起責任。

中油表示,前鎮儲運所有將油槽租給泓達化工,這起事件就是泓達化工昨天要出口精製樹脂液時,在樹脂液從岸邊運輸到化學輪「Tiger Winter號」途中外洩,屬於「船上操作人員疏失」。由於「Tiger Winter號」是泓達化工透過船務代理公司找來的,因此,不論是船公司或是泓達化工都要負起責任。

另外,泓達化工人員也在今早前往中油前鎮儲運所,討論後續賠償事宜。據了解,泓達化工將找船公司透過保險理賠的方式,賠償因吸入有毒氣體而引發身體不適的民眾。

中油罰2百萬 陳菊:太輕了

停靠在高雄港62號碼頭的化學輪「Tiger Winter 號」,昨天從中油前鎮儲油所輸送精製樹脂液到船上時不慎爆管漏油,汙染海域,高雄市環保局和海洋局各依法共罰中油200萬元。高雄市長陳菊上午表示,這罰款對中油而言太輕、不會感到痛,所以會跟法制局討論有沒有其他處罰方式罰中油。

高雄衛生局今天統計,已逾350人因這起事故就醫。陳菊上午表示,這是非毒性物質外洩,但已造成旗津區很多民眾身體不適、生活不便,海洋局依海洋法、環保局依空污法重罰中油,而且是最高罰則,共罰中油200萬元。

陳菊認為,即使是最高罰則,但對中油而言,還是太輕了,他們不覺得痛。她說,高雄市面臨中油、高雄港,有許多石化管線,市府和中油就管線問題會有很多討論,力求保護市民。對於旗津區就醫的民眾,陳菊強調會跟中油求償。

(聯合晚報)
--
操作不當爆管 油汙高雄港

高雄港62號碼頭發生樹脂油外洩,一開始4、50人就醫,到深夜爆增至近200人,甚至到29日晚上還有人到旗津醫院排隊掛號要拿醫師證明,整起事件人數爆增至近1200人。網路PTT有網友直指,這種只為拿取醫師證明亂象,讓真正需要緊急治療的人苦等醫生,真是無言。

中油石化事業部前鎮儲運所長賴嘉祿昨出面道歉表示,絕對負責醫藥費及賠償,並加強設備及操作工安問題;對中洲居民受害人數爆增無奈說,只要醫師肯開證明,中油會盡全力做好賠償,至於怎麼賠?由總公司決定。

高雄旗津醫院不到一天湧進大批有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居民,至29日下午4點止,到該院掛急診有964人,還有200多人排隊掛號,醫院忙不過來,貼出告示希望居民到其他醫院就醫。

旗津醫院指出,1000多人均無大礙陸續返家休息,原本有5人轉到阮綜合醫院、小港醫院也全部出院。醫生瞭解症狀、開具診斷證明後,無大礙返家。

中高市府海洋局、環保局分別依海汙法、空汙法對中油共開罰200萬元,但市長陳菊說,現在有法令重罰只各罰100萬元太輕,一些居民表達不滿抗議,市府與居民站在同一邊,請法制局研議代市民求償向中油討回公道。

中油副總張瑞宗表示,初步了解是船方改艙操作造成管線漏油,目前初估公司損失為3、400萬元,另外還有當地居民受傷就醫的醫藥費部分,周一會協商討論。

(中國時報)
--
驗收幽靈箱涵「太久 全忘了」 監工遭聲押 養工處長百萬交保

高雄氣爆30死
高雄地檢署偵辦氣爆案,為追查為何凱旋、二聖路口地下原只設計1個箱涵,卻憑空出現另1個包覆石化管線的氣爆箱涵,昨傳喚前副市長吳宏謀在內多名當時市府員工,其中已退休的工程員邱炳文負責監工,因涉監工不實,被以業務過失致死罪嫌、有串供之虞為由聲請羈押,現任養工處長趙建喬因驗收不實,被諭令一百萬元交保。

檢方查出,高雄市政府在1991年依設計圖施作了1個地下箱涵,但只做了7.2公尺就封死,成為幽靈箱涵;市府之後在附近重新做了1個綿延186公尺的箱涵,因放任石化管線懸空掛在潮濕環境中,變更施工的原因,成了檢方追究氣爆責任的重點之一。

日誌竟記載正常
當年負責監工的工程員邱炳文應經常到現場監工,昨到案時,卻推稱年代久遠已不復記憶,不過檢方發現,邱當年的監工日誌每天記載施工「正常」,竟完全沒有提到現場施作了2個箱涵,檢方懷疑,施工包商若未經過監工同意,不可能擅自變更設計,考量還有包商未到案,以有串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
至於趙建喬是箱涵設計圖的繪圖者,也是負責驗收箱涵的主驗人,日前他遭傳喚時,雙手一攤,推稱他驗收時,只在路面上等待,實際上由一名現已死亡、綽號「鴨蛋」的維護工程隊隊員林輝榮察看。另名退休的驗收人員楊宗仁也稱:「真的太久了,都忘了。」
但檢方認為,2人明知石化管線依據設計圖不得穿越箱涵,卻在驗收時疏於注意,導致管線長期暴露於排水箱涵,有明顯疏失,諭令分別交保100萬、20萬元。

57公僕遭傳訊
檢方昨也首度傳喚因氣爆下台的吳宏謀,因他和現任高市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分別是當時下水道工程處設計科長和股長,但檢方考量2人只負責審核箱涵設計圖,無關施工業務,訊後請回。目前專案小組已陸續傳訊高市府各相關公務員達57人。

(蘋果日報)
--
高雄氣爆案 監工邱炳文聲押

雄檢偵辦高雄氣爆案,昨天傳喚前副市長吳宏謀、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養工處處長趙建喬、監工邱炳文、初驗人員楊宗仁等人,偵訊後認為趙、邱、楊三人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等罪;其中邱語多保留,有串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趙和楊則分別以一百萬元和二十萬元交保,其餘人均請回。

趙建喬、楊宗仁交保

二十多年前,吳宏謀、廖哲民、趙建喬、楊宗仁、邱炳文等五人,分別任職下水道工程處設計科長、股長、幫工程司、副工程司和工程員;吳、廖負責設計箱涵建造,趙、楊和邱三人則負責主驗、初驗和監工,其中邱、楊已退休,吳則在氣爆案發生後請辭副市長職務。

昨天上午十一點,承辦檢察官張志杰等人為釐清為何有兩個箱涵等疑點,以證人身分先傳喚吳宏謀、廖哲民;偵訊後初步認為兩人只負責設計,與肇事或計畫箱涵監工、驗收無關而請回。

據悉,吳、廖指稱,當初規劃箱涵設計圖時,就知道凱旋、二聖路口附近有中油等管線,因此明白標示,建造箱涵時若遇管線,應採取遷移管線或將管線升高,但不知為何有兩個箱涵,否認犯行。

下午三點多,檢方另以被告身分,開庭偵訊趙建喬、邱炳文、楊宗仁等三人。據悉,邱和楊指稱,依法監工和驗收箱涵,但問及有無包覆管線,均以事隔二十多年,回答「不清楚」、「忘記了」。楊並表示,他只是初驗,趙則負責複驗(主驗)。

趙建喬說,複驗當天他和林姓職員(已沒)抵達現場,由林下去負責驗收箱涵是否依照規定施工,他則在上面檢查其他設施,信任楊依法行政,不會放水違法,所以才蓋章過關,並與邱、楊均否認犯行。

檢方偵訊後認為,趙、楊、邱等三人監工、驗收不實,涉及偽造文書、圖利、業務過失致死和過失重傷害罪(被害人提告),涉案情節重大;但因前兩罪均超過追訴時效,因此以業務過失等罪,下令趙和楊分別以一百萬元和二十萬元交保,兩人交保後不發一語離去。

至於監工邱炳文之供述,與其製作監工日誌內容及檢方扣案資料比對後有諸多出入,檢察官認為他語多保留、避重就輕,仍有串證之虞,聲請法院羈押禁見,由法官審理中。

(自由時報)
--
高雄氣爆案 養工處長百萬交保

高雄氣爆案,雄檢偵查氣爆案公務員有無違失,昨傳高市前副市長吳宏謀、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和養工處長趙建喬等;訊後諭令趙一百萬交保,時任初驗人楊宗仁廿萬交保,時任監工邱炳文聲押。

檢方昨傳喚時任設計科長吳宏謀(現任高市府參事)、股長廖哲民(現任高市水利局副局長)、業務承辦人趙建喬(現任高市府養工處長)和工務局兩名退休公務員楊宗仁、邱炳文。

檢方訊後認為趙建喬、邱炳文、楊宗仁明知石化管線不得穿越箱涵內部,卻在監工和驗收時疏忽,不實監工驗收,導致管線長期暴露箱涵內,造成氣爆,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將三人改列被告。

負責監工的邱炳文責任重大,但他在偵查庭上對當年監工過程多所保留,檢方認為他有串證之虞,聲請法院羈押禁見。

趙建喬則說當時和同事林榮輝(已歿)進行複驗,他在地面等待,不清楚箱涵內有無管線;檢方認為趙是主驗,應下到箱涵查驗卻沒下去,訊後諭令一百萬交保。

據了解,廖哲民和吳宏謀在偵查庭上供稱,當時見竣工圖與設計圖一致,就蓋章了,不知為何後來出現兩個箱涵。兩人訊後飭回。

(聯合報)
--
高市養工處長趙建喬100萬交保

高雄市養工處長趙建喬、前水工處退休員工邱炳文、楊宗仁涉嫌20餘年前驗收不實導致箱涵包管腐蝕,釀成高雄氣爆,高雄地檢署29日訊後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諭令趙、楊分別以100萬、20萬交保,邱炳文遭聲押。

檢方昨日二度約談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並首次傳訊前高市副市長吳宏謀,訊後請回。

雄檢調查,高雄氣爆第一現場計畫箱涵於民國80年11月開工、隔年10月完工、11月驗收,當時水工處工程員邱炳文是監工、副工程司楊宗仁是初驗人員、幫工程司趙建喬是主驗人員,趙現已高升養工處長,邱、楊已退休。

趙建喬上次被約談將驗收責任推給會驗維護工程隊技工、綽號「鴨蛋」的林輝榮,說他相信同事,沒有下去箱涵查看,昨天二度應訊口徑仍然一致,但林輝榮與包商瑞城公司負責人已死亡,形同死無對證。

邱炳文則口口聲聲「年代久遠,記不得、忘記了」,但檢察官從查扣監工日誌得知,當時白紙黑字寫下每日工程進度已達多少、當天施作範圍為何,不僅與施工前的會議紀錄有落差,開挖箱涵後也與原來設計相去甚遠。

雄檢認定,邱炳文一再推說「不記得了」供述明顯有所保留,因有串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至於當年與邱一起負責初驗的楊宗仁,對細節也說「事隔20多年,忘了」,只承認初驗後不到1個月就報請趙建喬複驗。

雄檢認為,楊、趙明知原始設計管線不得穿越箱涵,卻便宜行事不實驗收,在20餘年後釀成氣爆,雖然涉嫌偽造文書或圖利已過追訴期,但造成死亡是在氣爆後,難逃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諭令交保候傳。

水利局副局長廖哲民、前高市副市長吳宏謀也被約談,兩人在20餘年前擔任水工處設計科股長與科長,檢察官問他們對於驗收知道多少?兩人說只負責設計,驗收不在業務範圍。

雄檢採信兩人說詞,認為他們只在設計圖純粹蓋章,對管、箱要求有依規定執行,訊後請回。

高雄氣爆發生至今,已有榮化董座李謀偉等9人被列被告,昨天是首度有公務員轉為被告。

司法追追追 辦到公務員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高雄氣爆發生迄今即將滿1個月,檢方抽絲剝繭,證據終於指向公務員涉有重嫌,20餘年前種下的因,釀成30條人命冤死的果,該是有人「踹共」給個交代,套句鄉民說的:「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榮化與華運破管送氣有錯,但如果沒有箱涵包管的驗收不實,管線就不會因常年水氣鏽蝕翻皮破裂。或許當年建造、監工到驗收的人認為,箱涵埋在地底下,即使昧著良心也沒人知道,但畢竟沒有永遠的祕密,只是時候早晚。

高雄氣爆貫穿6公里,或許老天有眼,檢察官在氣爆第2天即發現凱旋、二聖路口箱涵管線有破洞,除榮化逼料是禍首,證據也步步指箱涵包管是幫凶,沒人知道的幽靈箱涵,在檢方找到原始設計圖後有突破性發展。

有圖有真相,計畫箱涵設計圖寫著科長吳宏謀、股長廖哲民、承辦人趙建喬,驗收紀錄上也有監工人員邱炳文名字,該「踹共」的人終究要面對司法檢驗。

氣爆將屆滿月,檢方從偵訊過57名公務員查出3人涉嫌重大改列被告。不管現任還是退休,當年監工不實的紙,終究包不住氣爆的火,驗收箱涵魚目混珠,怎麼掩蓋還是留下線索,誰種的因?到最後還是一個都跑不掉。

(中國時報)
--
惡劣議員插乾股 撈177萬 脅警洩密 幫酒店躲查緝 求處重刑

苗栗縣議會民進黨黨團總召李聰祥,遭控以議員惡勢力,脅迫酒店業者插乾股、收保護費、勾結警員通風報信,還向議會報假帳;地檢署昨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洩密及詐欺等罪嫌起訴李聰祥、警員及業者共8人,檢察官認為李聰祥「不知戮力從公」,利用議員身分欺壓百姓、勾結警員,敗壞官箴,請法官從重量刑。

檢方調查,被告李聰祥(54歲)從2006年迄今擔任苗栗縣議員,一年多前被檢舉虛報議員出席及差旅費,且2009年起以議員身分,向苑裡鎮「一壺香」有女陪酒的卡拉OK店脅迫插乾股四分之一,由業者按月付紅利及保護費約4萬元,不法所得逾177萬元。
李聰祥另跟陳姓、胡姓友人合夥開設有女陪酒小吃店及色情按摩館,他又脅迫警局負責公關連絡的王姓警員,從去年11月到今年4月止,按月將臨檢勤務表,用手機拍照後以LINE傳給李嫌,再由李轉傳給小吃店等負責人,規避警方取締。今年4月,王姓警員向檢方自首並供出上情。

拿假發票詐公費
至於詐領公費部分,李聰祥涉嫌在去年9月到12月間的定期會及臨時會期間,多次未出席卻事後補簽詐領出席費及交通費共3萬多元;即使連民進黨中央也受害,因民進黨黨中央每月有5千元補助款,李還拿假發票詐領去年11月跟12月兩個月的1萬元補助款。
地方人士指出,李繼承父親的木材加工棧板家族事業,目前多數自越南等國進口木材,在住家前的工廠加工,主要供應竹南科學園區和大甲工業區等廠商;去年四月初他曾因苑裡鎮廟會活動,一度跟警方發生肢體「碰觸」爭議上了新聞版面。

一審有罪才除名
《蘋果》昨多次致電李聰祥但找不到人,民進黨苗栗縣黨部主委李貴富說,依據民進黨黨章規定,在法院一審判決有罪以前,李聰祥仍是黨團總召,仍保有第四選區的縣議員提名資格。
苗栗縣警察局指出,涉案的警員將依規定停職,一審判決有罪將免職。

李聰祥小檔案
●年齡:54歲
●家庭:已婚,育有2男1女
●黨籍:民主進步黨
●學歷:國中畢業
●經歷:
.苑裡鎮第16、17屆鎮民代表
.苗栗縣第16、17屆縣議員
.民進黨苗栗縣黨部第13、14屆執行委員
●現任:縣議員、苗栗縣議會民進黨黨團總召

(蘋果日報)
--
涉藉權插股得利 苗縣議員李聰祥被求處重判

民進黨苗栗縣議員李聰祥被控藉議員身分涉嫌插乾股,並勾結王姓員警洩漏勤務表,以利合夥經營的2家色情小吃店及按摩店規避警方臨檢,他另涉詐領議會出席費等案,檢察官昨依貪汙治罪條例等罪嫌起訴李聰祥,認定不法利益200多萬元,請法官從重量刑、並宣告褫奪公權。

李聰祥昨天手機未接,服務處主任林滄淵表示,等收到起訴書後,將和律師商討研究後再統一對外說明。苗栗縣警局則指出,王姓員警案發後調職靜待調查,法院判決後,依規定處理。

民進黨苗栗縣黨部主委李貴富說,黨章黨綱規定李聰祥所涉罪名必須一審判決確定有罪,才有撤銷黨權問題,目前檢方起訴,希望法官勿枉勿縱,查出真相,還人民一個清白。

檢察官調查,李聰祥趁一家茶藝館申請執照機會,藉議員權勢插股四分之一,2009年7月至今年3月按月收取1萬至3萬元不等紅利,共177萬多元,另合夥經營2家色情小吃店及按摩養生館,要求王姓員警按月line提供臨檢勤務計畫表,藉以規避警方臨檢,不法利益53萬多元。

此外,他利用不實發票詐領民進黨補助款1萬元;另去年9月至12月縣議會定期會、臨時會開會期間,未參與議事運作,簽到簿虛偽簽名完成簽到手續,詐領出席費、交通及膳食3萬4300元。

起訴書指出,李聰祥另赴越南考察之機票、簽證費僅1萬8200元,虛偽開立2萬600元不實發票,李聰祥向議會申請補助未遂。

檢察官昨天依貪汙治罪條例,起訴李聰祥、王姓警員及開不發票業者共8人。

(聯合報)
--
搞色情、插乾股 苗縣議員被訴

身兼苗栗縣議會民進黨黨團總召的縣議員李聰祥,涉嫌利用權勢在茶藝館插乾股、浮報出席費和出國考察費用,另要求警員提供臨檢勤務表,讓有女坐陪的小吃店規避色情取締。檢方29日偵依貪汙罪及洩露國防以外機密等罪,將李等8涉案人提起公訴。

被起訴的8人除李聰祥與王姓警員外,還有旅行社鄭姓女子、小吃店與色情按摩店陳姓、胡姓負責人和姚姓、林姓員工。

檢方認為,李聰祥身為縣議員不知戮力從公,反利用身分欺壓百姓或勾結警員,敗壞官箴,情節重大,向法院請求從重量刑,宣告褫奪公權,並追繳230多萬不法所得。

民進黨苗栗縣黨部主委李貴富說,起訴階段還不會撤銷李聰祥競選連任的提名;至於李本人未接電話,是否衝擊選情待觀察。

檢方指出,李聰祥涉嫌藉議員權勢,迫使茶藝館心生畏懼而讓他插乾股,按月收取1至3萬元不等紅利,自民國98年7月起至103年3月期間,藉勢勒索財物177萬餘元。

李另與朋友合夥經營的2家小吃店和按摩養生館,有容留女子脫衣陪酒、「打手槍」,為求順利營業,要求王姓警員提供臨檢勤務表,規避取締並從中賺取不法利益53萬元。

檢調另查出李聰祥為請領民進黨提供每月5000元補助,找茶葉行和百貨行呂姓、張姓負責人(均另緩起訴處分),業務登載不實,讓李據以申請102年11、12月補助款1萬元;同年9月至12月縣議會屆定期會、臨時會期間,又虛偽簽名卻未參與議事運作,詐領出席費、交通費及膳食費3萬餘元;出國考察也浮報考察費1萬多元,涉犯商業會計法。

(中國時報)
--
宅配冷凍魚 溫度竟多28℃ 物流車73%違規 裕鵬最扯 台灣宅配通累犯

行政院消保處昨公布第二波稽查物流業者低溫宅配結果,違規率仍高達7成3,最離譜是裕鵬物流送冷凍鯛魚片測溫達9.9℃,較規定的負18℃以下運送標準,高了近28℃;台灣宅配通則是累犯。消保處指溫度不足,恐造成食品腐敗,食用安全堪慮。

消保處上月首度在新北市攔查分屬11家業者的15輛低溫宅配車,有6輛不合規範,比率4成
;此次在基隆、台中、台南等6縣市抽查35家業者、80輛貨車。其中載送需低溫運送食品者共48輛、有35輛溫度不符規範,如知名的統一速達9輛低溫貨車有5輛違規;台灣宅配通、新竹物流各抽查到1及2輛違規。

辯稱開門熱氣灌入
消保官王德明指,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物流冷藏溫度需7℃以下,冷凍需負18℃以下;在台中市抽驗85度C宅配車,原應冷凍運送麵團,溫度竟達8.6℃,較標準高26.6℃。
消保處說,上月攔查6輛違規,台灣宅配通就佔5輛,已二度違規;因稽查人員不知曾違規,只開限期改善單、未開罰,但衛福部會研究裁處;其餘業者須在下月10日前改善。衛福部昨指,業者首犯要求限期改善,如未改,可處6萬至5千萬元罰鍰。
統一速達昨說,因移轉日本宅配技術,宅配車依日方標準達冷凍負15℃以下、冷藏3~7℃,但主管機關檢測商品溫度,可能相關包裹溫度過高,導致不合格。台灣宅配通說,可能因檢測時熱氣進入,致溫度瞬間過高;85度C總公司指,可能是裝載箱溫度尚未降溫。記者昨無法取得裕鵬物流回應。

「業者應拿出良心」
民眾林珮君說,曾收到冷凍食品已融化,很不安心,業者應拿出良心。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LB20/LB20_003.jpg

(蘋果日報)
--
冷凍冷藏車稽查 77成溫度過高

中秋節將至,進入送禮高峰期,消保處抽查裝載須冷凍冷藏食品的四十八輛食品運送車,竟有卅五輛冷度不足,違規率高達七十三%!

85度C承租車冷度不足26.6度 最離譜

依食品衛生規範,冷藏食品保存須在攝氏七度以下,冷凍食品保存則須攝氏負十八度以下。如溫度太高,食物可能敗壞。查核顯示,85度C承租的運輸車載運應冷凍的麵團,溫度卻達八.六度,冷度不足達廿六.六度,最為離譜!家樂福委託一家食品公司載運的冰淇淋則被測得四.一度,冷度不足廿二.一度。

消保官王德明指出,七月消保處曾針對新北市查核十五輛宅配車輛廂體溫度,六輛溫度不足,其中五輛竟將應冷凍冷藏食品以常溫運送,都屬台灣宅配通公司所有。八月廿二日擴大在台中、台南、桃園、南投、宜蘭、基隆六縣市抽查,台灣宅配通再度上榜;一輛載運應冷凍的彌月蛋糕、花枝丸和軟骨肉的運送車,冷度僅負十度。

王德明說,目前受限於各縣市衛生單位無法即時獲知違規業者過去在其他縣市有無違規紀錄,只能先命令業者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才處六萬至五千萬罰鍰。消保處建議衛福部檢討,未來同一業者跨縣市被查出違規情事,直接裁罰。

衛福部食藥署研究員闕麗卿說,業者一般都是未先預冷就發車,導致途中被攔截稽查時,實測溫度不符規定,已要求違規業者九月十日前改正。消保官張英美說,業者多聲稱讓車輛預冷在原地空轉,會違反環保法規,衛生與環保法規之間是否有衝突,也將檢討釐清。

業者建議抽檢實品溫度且地點一致

85度C表示,消保處測的是車廂溫度,且才剛在門口裝載就稽核,溫度尚未降下來。建議消保處未來抽檢實品溫度,且抽檢地點標準一致。

台灣宅配通回應會立即改善,也強調上次被檢出不合格之後,幾次複驗都是合格的。

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何默真表示,收貨區人員下貨前,都會測量送貨車內溫度,若冷度不符規定則退貨,商品不會上架。

民眾收到的宅配冷凍冷藏食品若因低溫不足而變質,可向賣家求償;若證實食品腐敗是宅配業者造成,也可向宅配業者求償。

(自由時報)
--
低溫宅配車 七成三不夠冷

中秋全民烤肉近了,許多宅配食材都須冷凍冷藏。行政院消保處結合相關單位抽查四十八輛配送冷凍冷藏食品的貨車,發現其中多達卅五輛保存溫度不夠低,違規率高達七成三。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嘉里大榮物流、台灣宅配通、新竹物流等四大知名物流宅配業者都上榜。

行政院消保處日前抽查冷凍冷藏車,就發現違規嚴重,八月廿二日再結合衛生和交通監理單位擴大稽查,已限違規業者在九月十日前改善,否則將處以六萬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緩,情節重大者,可宣布歇業或者停業。

消保官王德明說,在桃園抽查到大榮物流冷凍貨車應要零下十八度,但抽查時卻是二度,較規定高了廿度;統一速達九輛有五輛不合格;台灣宅配通有一輛配送溫度不合格;新竹物流有一輛沒冷凍冷藏紀錄,另有一輛溫度不夠低。

此外,桃園雙葉食品公司以四點一度運送應冷凍的家樂福冰淇淋,比規定高了廿二點一度。

王德明說,首次抽查時,有業者把需要冷凍冷藏的食品放在常溫,此次違規狀況則是冷凍冷藏車廂溫度不夠,原因包含車子老舊、預冷時間不足等。未來將不定期突襲,直到業者改善。

針對消保處抽查違規一事,嘉里大榮物流表示為員工疏失,將加強訓練;新竹物流最晚九月底將在冷凍冷藏車加裝感應器,讓溫度紀錄更完整;統一速達認為,消保處是抽查商品溫度,可能會受到消費者交寄前的包裹溫度影響。

被檢出有一輛車配送溫度不合格的台灣宅配通回應,被抽查八輛車中有一輛溫度不夠低,為零下十度,可能是開門抽查時,受車外高溫影響。

(聯合報)
--
脫班嚴重 大有巴士列乙等

北市公運處昨公布上半年公車營運服務指標評鑑結果,首都、大南等4家業者獲得優等,但大有巴士在此次評鑑中,因營運的262線公車嚴重脫班,被評為唯一乙等。公運處表示,若業者連續兩次遭列乙等,且一再退步,將吊扣該公司最高營收路線,對業者將是「極刑」。

假日等近1小時
公運處表示,北市十二家公車業者列入評鑑(另兩家班次不足未列),就「場站設施與服務」、「運輸工具設備與安全」、「旅客服務品質與駕駛員管理」及「公司經營與管理」等4項目進行評比,僅大有巴士遭列乙等。
公運處科長楊靜婷說,大有巴士公車整點率不到三成,是遭列乙等主因,多次假日稽查其營運、從新北市德霖技術學院到北市民生社區的262線公車,該班核定班距20~30分,但乘客常要等上近1個小時,業者在上半年已遭交通局依《公路法》開罰10次,不改善將扣減車輛。
大有巴士協理王榮光說,駕駛不足致脫班嚴重,目前人數已補足,另原本262全程車為大有獨營,262區間車為大有與大都會聯營,將全力經營。民眾任國彰說,日本交通幾乎不誤點,台灣應學習。

(蘋果日報)
--
鳳鼻頭遺址 國寶任人挖 設館保存遙無期 「重北輕南」

高市林園區國定鳳鼻頭遺址,近年來屢遭破壞,有地主為整地竟開挖,還有民眾私下挖掘撿拾陶片等文物,地方人士憂心遺址遭破壞殆盡,籲請政府興建公園管理,或蓋史前博物館發展觀光。行政院文化部表示,目前沒經費徵收,僅能派員巡察維護,去年已將一名擅自開挖整地的地主送辦,籲請民眾勿觸法。

林園文史工作者戴健城指出,鳳鼻頭遺址位於林園區中門里中坑門聚落北側,鳳山丘陵南端前緣緩坡處,面積達9.7公頃,至今約有3500年至2000年歷史,甚至可追溯至6000年前,是台灣重要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西元2000年公告為國定遺址後一直缺乏管理,陸續有民眾到此尋寶,帶走文物及陶片。

「林園人臉上無光」
戴批評,中央及地方政府都重北輕南,竟不重視這麼好的世界級文化資產,外人對林園印象就是石化污染的邊緣城市,林園人臉上無光,文化部與市府文化局早在2006年就規劃興建公園,迄今卻無下文,令人覺得政府失職。
鳳鼻頭遺址出土文物有較完整罐形器等物,被民眾挖出珍藏。林錫淵攝

出土陶器種類豐富
當地詩人陳文奇說,鳳鼻頭遺址是1941年由日人金子壽衛男發現,1965年台大教授張光直先生有計劃發掘,確認遺址有大坌坑文化、繩紋紅陶文化、夾砂紅及灰陶文化。
出土文物則有貝塚、紅褐素面夾砂陶、彩陶、黑陶、罐形器、碗形器等,並有陶紡輪,另有石斧、石刀、石鋤、玦器、骨器等,文物豐富。

缺經費僅加強巡邏
陳文奇建議政府要在林園區蓋鳳鼻頭遺址史前博物館,展出相關文物,帶動地方觀光發展。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鳳鼻頭遺址九成九是私人土地,要開發須先徵收土地,礙於經費短缺,無法興建公園或博物館。
至於遺址遭破壞是事實,經查多為淺層,深層遺址仍保存相當完好,日後會加強巡邏,也籲請民眾不要再有破壞行為。

鳳鼻頭遺址小檔案
★位置:高市林園區中門里中坑門聚落北側
★距今年代:約3500至2000年
★發現時間:1941年日人金子壽衛男發現遺址,日籍學者坪井清足挖掘壕溝時發現文化層
★正式發掘:1965年台大教授張光直發掘,為台灣重要史前文化遺址
★公告遺址:2000年公告為國定古蹟,2006年因應《文資法》修正公告為國定遺址
★出土物件:罐形器、碗形器、石斧、石刀、陶片、貝類、骨器等
★現況:不對外開放,但屬開放空間,未管制進出

(蘋果日報)
--
南橫便道頻崩塌 砸9億修路

南橫公路高市桃源路段河床便道,每逢山區豪大雨就容易交通中斷,影響當地居民進出,也讓外地觀光客卻步,讓桃源區觀光蕭條。為改善當地交通問題,公路總局已著手改善便道路況,估計後年完工。

預計後年完工
高市桃源山區近日常有午後雷陣雨,又大又急的雨勢,造成緊鄰荖濃溪河道修築的勤和至復興段溪底便道遭溪水淹沒流失。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表示,流失便道達900公尺,預計到下月6日傍晚前才能搶通,期間居民只能暫時繞行玉穗農路通行。
甲仙工務段段長王慶雄說,為了解決溪底便道遇雨易中斷情況,公路總局已決議投入約9億元經費,針對6公里長的河床便道進行中級道路提升計劃,工程預計年底前動工,增加便道抗洪能力,最晚2016年底前就能完工,王慶雄說:「原則上希望能趕在汛期前完工,方便居民進出。」
王慶雄說,除了便道改善外,南橫公路永久性道路復建也已委由專家學者評估,評估結果將在明年6月出爐,屆時南橫公路是否能夠復建就會有定案。

(蘋果日報)
--
俄侵烏照曝光 歐盟擬制裁 美強調不會為烏克蘭動武

烏克蘭政府與國際多日指摘俄羅斯派遣至少千名士兵闖入烏克蘭,助反抗軍打擊政府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天更以衛星照指證歷歷。歐盟今將討論擴大對俄經濟制裁。俄國仍嘴硬不認,總統普丁更以悲憫之姿要反抗軍讓遭困的政府軍全身而退;又溫情喊話:「對我來說,俄國人與烏克蘭人是同一個種族的。」

北約前天公布美國衛星圖像公司DigitalGlobe上周拍攝衛星照,其中一張顯示烏克蘭克拉斯諾敦區,一列俄軍自走砲車隊正行進;另張是鄰烏克蘭邊境的俄國城市羅斯托夫,在6月與8月的對比照可見,最近當地多了許多坦克、裝甲車。北約稱這些證據只是俄軍近期軍事動作的冰山一角。
一列車身無標誌、國籍不明的裝甲車,前天自烏克蘭開進俄羅斯。路透

歐巴馬西裝成焦點
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內的歐盟(EU)各國領袖,今天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峰會,梅克爾表示將討論擴大對俄國經濟制裁。
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天召開記者會,稱北約照片讓全世界看清楚「俄羅斯故意、持續地侵犯烏克蘭主權及領土」,他指俄國提供訓練、武器、資金給反抗軍,在國際制裁下,俄國已處於「冷戰後最孤立」狀態,面臨資金外流、投資止步、經濟衰退,他警告若繼續涉入烏克蘭,俄國只會繼續「付出代價、面臨後果」,但排除美國循軍事途徑解決的可能性。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認定俄國舉止可謂「入侵」,官員私下也都以此稱之,但歐巴馬記者會上仍避用「入侵」一詞。記者會的另一焦點為歐巴馬的卡其色西裝,華府政壇男士於正式場合,幾乎只穿黑或深藍色西裝,他的卡其色被譏為像「推銷二手車業務員」不夠莊重。

普丁:與烏同種族
俄國從未承認派兵進入烏克蘭,俄國外長拉夫洛夫昨稱:「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各種揣測。」總統普丁不回應派兵之說,前天他呼籲親俄的烏克蘭反抗軍,開放一條人道走道,讓被圍困的政府軍可以撤出,減少傷亡。
他所指應為頓內次克省的伊洛瓦伊斯克市,政府軍已被圍困超過一周。普丁發言後,反抗軍隨即表示「基於對普丁總統的尊重」,願讓政府軍撤出。烏軍並不領情,指這證明反抗軍直接受克林姆林宮的指揮。
普丁昨在莫斯科溫情喊話,指烏克蘭危機是一起悲劇,「對歷史和我們國家歷史有自己觀點的人,可能不同意我,但對我來說,俄國人與烏克蘭人是同一個種族的。」

俄國入侵烏克蘭事證
8月24日
10名俄軍傘兵在東部地區遭烏軍羈押
8月25日
2架俄羅斯Mi-24直升機持續攻擊烏克蘭邊境,造成烏軍4死3傷
8月27日
2支俄羅斯裝甲縱隊參與反抗軍戰事,攻占東南部邊境城市新亞佐夫斯克
8月28日
烏克蘭指俄羅斯醫療人員及軍備進駐東部城市克拉斯諾敦

(蘋果日報)
--
烏克蘭自保 宣布申請加入北約

一週前呈現氣數已盡敗象的東烏克蘭親俄民兵,在千名俄軍支援下,二十八日逆轉頹勢,閃電告捷。但俄國仍堅持否認派兵入侵,總統普廷二十九日為親俄民兵的表現喝采,把烏克蘭軍隊比做納粹,但敦促民兵打開人道走廊,釋放遭包圍的烏軍。烏克蘭為了自保,宣布將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式接受西方保護。

普廷為親俄民兵喝采

在北約提供衛星照片,證明俄國至少派出千名武裝部隊與運送軍火支援烏東民兵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二十八日召開緊急會議,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要求俄羅斯必須「停止說謊 」與「停止加劇衝突」。美國總統歐巴馬則在白宮點名俄國蓄意且一再侵犯烏克蘭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只會讓自己付出更多代價與後果;但歐巴馬仍強調要以制裁方式懲罰俄羅斯,沒有提到軍事介入。

烏克蘭總理耶森尤克二十九日指出,當局將打破「不結盟」的國家政策,尋求加入北約,目前已向國會提交相關法案。耶森尤克的宣示是烏國迄今尋求西方保護的最重大行動,但烏國要加入北約在近期內仍無可能。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二十九日表示尊重烏國要加入北約的權利,也強烈譴責俄國繼續漠視其國際義務,要求俄國立即停止其非法軍事行動。但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反駁入侵指控,表示沒有任何事實證明俄軍進入烏克蘭。由於市場擔心烏俄衝突升高,俄國二十九日盧布兌美元匯率來到歷史新低,至三十七.○二對一美元,打破今年三月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創下的紀錄。

普廷對西方的指責相應不理,反而讚揚親俄民兵成功阻止基輔部隊的挺進,將政府軍圍困在頓內茨東部的戰略要鎮伊洛瓦伊斯克外近一週。他稱親俄民兵是「抗暴者」,指控基輔的軍事行動威脅東烏居民生命,並導致許多平民喪生,有如二戰時的納粹包圍史達林格勒。但他呼籲民兵為投降的烏軍開放人道走廊,以避免無謂的死亡。對此,民兵領袖已表示同意。

(自由時報)
--
爭取美協防 烏亟欲入北約

美國總統歐巴馬28日公開指控,俄羅斯派遣作戰部隊進入烏克蘭為親俄叛軍助陣,他並威脅將與盟國研擬擴大對俄經濟制裁。不過,歐巴馬未直指俄國的軍事干預行動為「侵略」,他並重申,美國不會採取軍事行動以解決烏克蘭問題。

美國不採軍事行動

歐巴馬說:「俄國一再蓄意侵犯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俄國部隊出現在烏境的新影像,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但他並未將俄軍的行動形容為侵略,僅稱「這是俄國幾個月來行動的一部分」。

他警告俄國持續侵犯烏克蘭,只會付出更多代價。白宮說,歐巴馬28日晚致電德國總理梅克爾,兩人同意研議對俄加重制裁。

北約呼籲俄軍停戰

歐巴馬表示,他計畫邀請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9月訪問白宮,共商烏國危機。此外,美國也將與國際社會合作,持續對俄施壓。歐巴馬下周赴英國威爾斯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前,將先飛往俄國邊鄰小國愛沙尼亞訪問。

他表明,已加入北約的前蘇聯共和國可期待美國的軍事協防,但這種保證不適用於非北約成員的烏克蘭。烏克蘭總理亞申于克29日說,將要求國會授權申請加入北約。

聯合國安理會28日召開緊急會議。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女士批評,俄國「不僅蓄意支持其他主權國家的非法分離主義分子,如今還與他們並肩作戰。」俄國駐聯合國大使丘爾金則稱,那些軍人是俄國志願者,並反唇相譏,呼籲美國「停止介入他國事務」。

烏克蘭和北約指控,俄國裝甲部隊與逾千名官兵已進入烏國東南部。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29日表示,俄軍公然侵犯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要求其停止在烏境的「非法」軍事行動。

普丁讚揚親俄叛軍

俄國總統普丁29日則指稱,烏克蘭軍隊猛攻烏東城市,宛如二次德國納粹圍攻列寧格勒。他還罕見地讚揚親俄叛軍近日在截擊烏國政府軍的軍事行動上,「取得巨大勝利」。

但此外,他也刻意放低姿態,指俄烏兩國人民同屬東斯拉夫民族,呼籲武裝民兵開設「人道走廊」,讓陷入重圍的政府軍平安撤離,以避免無謂的傷亡。

武裝民兵領袖札哈欽柯29日呼應說,願闢建一條人道走廊,讓政府軍全身而退。但他補充說,政府軍可以走人,但重型裝甲車與彈藥必須留下。

烏國軍方譏諷,普丁的呼籲只證明一件事,即這些分離主義分子「完全聽命於克里姆林宮。」

(中國時報)
--
IS虐俘虜 裸奔沙漠再斬首

遜尼派激進武裝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又釋出斬首影片,這次對象換成伊拉克庫德族士兵,該組織威脅庫德族領袖,若繼續接受美國軍援,將殺害更多庫德族戰士。
在影片中,一名穿橘色囚衣的庫德族俘虜跪在地上,身後站著3名黑衣蒙面的IS份子,他們恐嚇若庫德族再與美國合作,就會殺掉更多士兵俘虜,後割下該士兵的頭。

迫童看砍頭影片
影片拍攝地是在伊拉克摩蘇爾內一處清真寺旁,影片也顯示,還有十多名庫德族士兵遭擄。
兇殘至極的IS近日攻下拉卡空軍基地後,公布一段處決250名敘利亞士兵的畫面,這些士兵僅穿內衣褲,赤腳在沙漠跑步,之後便遭處決,屍體橫陳,令人怵目驚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昨獨家訪問1名從IS兒童營中逃出來的青年穆罕默德(化名),他說:「13歲就被送去兒童營,每天都要讀古蘭經及聖訓,也要學如何操作武器。」他表示,部分成人聖戰士對孩子很友善,但有些人會要求看殘暴的影片,包括砍頭、石刑等。
穆罕默德的父親是在被IS威脅砍頭下,才送他去兒童營,父親說:「這些孩子一開始都以為是去玩樂,結果全被洗腦。」於是他冒險將穆罕默德救出,舉家逃至土耳其。

英調警戒至嚴重
另外,美國《華盛頓郵報》昨引述消息來源指出,至少有4名來自西方國家的俘虜被IS施以水刑虐待,其中包括先前遭割頭的美國記者佛里,這種刑求方式會讓人有溺水窒息的恐懼感。歐巴馬前天表示尚未擬出對付IS的策略,但稱已派國務卿凱瑞前往中東地區,爭取各國支持對抗IS聖戰士。
因應IS的威脅,英國昨調高恐怖攻擊警戒至「嚴重」等級,是五級警戒中第二高,也是2011年6月以來最高警戒。首相卡麥隆說,IS威脅攻擊西方,招募數千名持有西方國家護照的恐怖份子,狀況比「原先所知嚴重」。

廣納海珊舊部屬 IS作戰老練

伊斯蘭國(IS)一年來快速崛起,攻佔伊拉克與敘利亞北部大片土地,敘國的阿勒坡、拉卡,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都先後落入其手。一開始僅是恐怖組織「基地」分支的IS,如何能戰勝兩國正規軍,迅速成為遜尼派激進份子的新興政治實體?
後海珊時代的伊拉克始終積弱不振、教派紛爭不休。

攻佔油田銀行取財
2006年海珊被處死後,美軍為維持秩序並訓練伊國部隊,直到2011年底才完全撤出伊拉克。但從IS輕鬆奪取伊國大片領土看來,美軍訓練的伊國政府軍顯然不足為恃。敘利亞則因連年內戰,欠缺可靠武力防衛國土,同樣成為讓IS茁壯的肥沃土壤。加上中東遜尼派富豪的捐輸、IS掌握的伊拉克油田與攻佔城市的銀行存款,都成為IS的雄厚資本。
《紐約時報》指出,IS內部有許多伊拉克人、敘利亞人和沙烏地阿拉伯人分別負責宗教、招募與媒體公關事務,甚至還有一支由車臣人舒夏尼指揮的外籍戰士團,成員非常「全球化」。

與美軍周旋有經驗
IS領袖巴格達迪還特意招納大量海珊時代的舊部屬,形成IS武裝力量的骨幹,據稱三分之一的IS軍官都曾在海珊麾下。IS軍事組織的負責人史維達維(Adnan al-Sweidawi)也是海珊政權時期的中校。訓練有素、對現況不滿的前朝軍官,加上與美軍周旋多年的恐怖份子,使IS成為一部老練又有效率的戰鬥機器,才有辦法快速擴張地盤。

(蘋果日報)
--
伊敘亂局 英提高恐攻級別至 「嚴重」

鑑於伊拉克與敘利亞的情勢險峻,英國首相卡麥隆二十九日宣布提升英國國家恐怖威脅層級到「嚴重」,這是二○一一年以來恐攻層級首次達到第二級,意指英國將「高度可能」遭遇恐攻。

美:恐怖份子聯繫大增 如911前情景

美國華盛頓時報二十八日也引述匿名情報官員消息報導,美國情報官員透露,監控發現近來伊斯蘭恐怖組織間透過網路和電話通訊聯繫「大量增加」,和十三年前九一一恐怖攻擊發生前的情況類似,但目前尚未能確認這些組織是否已有攻擊計畫。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官員費爾查德指出,和當年對美發動恐攻的開打組織相同、視美國利益為眼中釘的伊斯蘭國,目前吸引不少年輕聖戰士加入、較開打組織佔上風。他警告,儘管這兩個恐怖組織目前不和,但兩方可能都把九一一事件週年視為發揮實力的「有利」時機,美國不可掉以輕心。

據信約有超過五百名英國人到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英國首相卡麥隆表示,雖然沒有情報顯示將有任何立即性的攻擊行動,但「我心中毫無疑問,伊斯蘭國已經放眼歐洲目標。」

歐巴馬:尚未決定空襲伊斯蘭國

美國總統歐巴馬二十八日表示,美國尚未擬定與藏匿於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的成員對峙的軍事策略,即表明華府尚未決定是否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的目標發動空襲。在此同時,伊斯蘭國又公布一段一名被俘的庫德族戰士遭斬首的影片,藉此威脅伊拉克庫德族領導人結束與美國在對抗伊斯蘭國上的軍事合作。

歐巴馬二十八日在白宮記者會上坦承,美國目前尚無應付伊斯蘭國的策略,馬上招致共和黨批評為令人無法接受;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澄清,所謂尚無對策指的是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聖戰士尚無軍事選項,但有透過外交途徑的全面性策略。

日前美國媒體報導歐巴馬授權軍機在敘利亞進行空中偵察,外界便揣測此舉應是美軍即將對敘國境內伊斯蘭國的目標發動空襲的前奏。歐巴馬一直不願介入敘國內戰,更不希望因為空襲伊斯蘭國目標反而幫了敘利亞阿塞德政權。

美遇害記者 生前慘遭水刑伺候

此外,華盛頓郵報二十八日引述熟悉內情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至少四名遭伊斯蘭國俘虜的西方人質,其中包括已遇害的美國記者佛雷,在遭囚禁初期都數度慘遭水刑伺候。CIA曾在偵訊九一一恐怖攻擊嫌犯時使用水刑而遭受批評,美國稍後已禁用此刑。

(自由時報)
--
美不出兵烏克蘭 對IS仍沒轍

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同一時間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及敘利亞北部壯大。美國總統歐巴馬廿八日針對烏敘情勢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於打擊IS「尚無戰略」,此外「不會採取軍事行動解決烏克蘭問題」。

針對俄軍進入烏克蘭,德、法、英、義領導人揚言可能對俄國祭出更多制裁。但歐巴馬明確排除出兵烏克蘭的可能性,「我們不打算看到俄國與美國在這個區域軍事對峙」。但他警告俄國若持續挑釁,只會面臨更多來自西方的處罰。

烏克蘭指控俄軍入侵烏東,北約發布衛星照佐證。俄國國防部駁斥,譏嘲此說法「和『英國研究』是一樣的概念」。俄國總統普亭則呼籲烏東叛軍闢出人道通路,讓受困烏克蘭軍人離開。

北約廿九日召開緊急會議,歐洲領袖也於卅日開會討論烏東問題。下周於威爾斯召開的北約高峰會料將討論此事,歐巴馬也會參加。

敘利亞自二○一一年陷入全面內戰,去年阿塞德政府使用化武,歐巴馬始終堅持不介入。然而IS占領伊拉克和敘利亞北部要塞,美國對伊發動空襲後,民兵便利用敘利亞作為避風港;加上美國記者佛里上周遭IS處決並拍攝影片向美嗆聲,已讓歐巴馬重新思考敘國的軍事行動方案。

歐巴馬在記者會中強調:「敘利亞不只是軍事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和當地的遜尼派國家息息相關。這些遜尼派領袖必須了解這個腫瘤(IS)的嚴重性,願意和我們投注相同的心力剷除。」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將軍廿四日曾建言,除非美國對敘國境內的民兵發動攻擊,否則無法擊敗IS。

歐巴馬對是否擴大空襲範圍至敘利亞,仍未鬆口,但坦言對付IS尚無戰略,已要求官員研究各種軍事可能性。

華盛頓郵報報導,IS曾對至少四名西方人質施以水刑,包括上周遭聖戰士斬首的佛里。關達那摩灣的恐怖分子囚犯,曾遭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水刑虐待,IS此舉報復意味濃厚。

四十三名聯合國維和工作人員,廿八日在敘利亞境內戈蘭高地被武裝團體俘虜,另八十一人受困。

美曾臨陣退縮 難以號召盟軍

美國有意籌組國際聯軍與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作戰,但分析家指出,有鑑於美國在中東紀錄不佳,除非這回美國證明已下定決心,處理敘利亞內戰和IS問題,否則聯軍恐難組成。

美國呼籲共同對付IS,歐洲和阿拉伯國家反應並不熱烈。觀察家指出,這些國家不是懷疑美國介入敘利亞局勢決心,就是感覺不到IS對自身的迫切威脅。

有些國家認為,美國不支持立場溫和的敘利亞反抗軍,間接讓IS壯大,錯在美國。有的國家仍因將近一年前美國臨陣退縮而感不快,當時敘利亞政府動用化學武器,造成慘重死傷,美國總統歐巴馬卻臨時改變計畫,放棄對敘利亞政權動武。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哈米德說:「如果美國自己都不夠認真,阿拉伯盟國對於明確表態也會非常小心。」

美國把英國、法國、澳洲列入可能的聯軍名單,但這些盟國還未發表正式聲明,而且似乎除了人道救援和外交斡旋以外,不願承諾更多。

土耳其與敘利亞的邊界長達九百公里,庇護一百萬敘利亞難民,又是北約成員國,理當是對抗IS的要角,但總統厄多岡與美國嫌隙日深,而且IS握有四十九名土耳其人質,土耳其拳腳難以施展。

埃及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近空襲利比亞境內叛軍,顯示美國這兩個阿拉伯盟國認為利比亞問題比IS重要。至於波斯灣國家,分析家指出,它們認為「穆斯林兄弟會」對政權威脅遠比IS深遠。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副教授馬蘇德認為,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卡達較可能成為反IS要角,「它們會加緊控制IS募款管道,但不太可能出兵」。

(聯合報)
--
抗IS 歐巴馬坦承沒對策

美國總統歐巴馬28日坦承,華府尚未就擊垮在敘利亞東北部肆虐的伊斯蘭遜尼派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擬定一套周延策略。他也還未決定是否空襲敘境IS目標。

歐巴馬表示,敘利亞IS問題涉及軍事與政治兩個層面,中東地區遜尼派主政的國家以及遜尼派領袖應齊力與美國合作,摘除IS「這個毒瘤」。國務卿凱瑞將銜命前往中東,糾集反制IS的聯盟。

他強調,若欲翦除IS,動武只是一端,美方將給予敘利亞溫和派遜尼反抗勢力奧援,並促成敘國東鄰伊拉克的伊斯蘭什葉派與遜尼派組建聯合政府。

歐巴馬說,他當前的優先要務,是阻卻IS在伊境的攻勢,確保其「不至於席捲伊拉克」,並讓伊國政府能有效治理,自我防衛。

美軍為遏阻IS續在伊拉克北部庫德族自治區進襲,本月初開始轟炸伊北IS部眾與軍武,但規模甚小。歐巴馬也在上周末授權美軍於敘利亞領空偵察IS,各方揣測美方空襲敘境IS,箭在弦上,美國民主與共和黨人則齊聲要求聯邦國會辯論,並議決是否將空襲擴至敘國。

IS近日也積極在敘伊散布恐慌,除了處決其俘虜的近300名敘國政府軍並公布影像之外,另在伊北大城摩蘇爾將擄獲的伊北庫德族戰士斬首,警告庫德族不得效命美軍。

《華盛頓郵報》28日則報導,IS綁架人質,監禁於敘國東北部大本營拉卡市期間,部眾曾多次動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幾年前擅長的「水刑」凌虐。

國際社會關切的敘利亞危機不只IS。國際恐怖組織「基地」在敘境的分支「努斯拉陣線」,28日也在戈蘭高地將43名斐濟籍聯合國維和人員繳械並拘押,另包圍拒不就範的81名菲律賓籍聯國維和人員。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29日說,為逃避內戰而出走鄰邦的敘利亞難民已超過300萬人,占敘國總人口近半數,敘境流離失所者也達650萬人,形成「這個時代最大的人道危機」。

(中國時報)
--
槍決、刀捅 IS一天殺250敘戰俘

伊拉克和敘利亞伊斯蘭國(IS)極端分子在敘利亞的暴行令人髮指,過去一天他們採用槍決和刀捅等殘忍方式,大規模處決在敘利亞近期作戰中俘獲的戰俘,處決人數超過250人。

大規模地處決政府軍被俘者,並把處決照片公布於眾,凸顯出IS極端分子的暴力和殘忍。照片顯示,被押解到沙漠處決的戰俘瑟瑟發抖,極端分子試圖用暴力照片加大對手的恐懼,以擴大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影響力。

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表示,許多被俘政府軍士兵是27日前後被處決,地點在Tabqa空軍基地附近的荒漠,IS武裝三天前剛剛奪取該基地,基地內至少120名被俘政府軍遭處決,另外被處決的人多是在最近戰鬥中的被俘人員。

IS武裝的支持者在推特發布推文,除證實Tabqa空軍基地的200多名政府軍戰俘被殺外,還公布了被俘者照片,顯示戰俘們渾身赤裸,只穿內褲,光著雙腳,在IS槍手押解下,向沙漠深處跋涉。

IS武裝分子還在伊拉克處決了近200人,其中多是伊拉克政府軍士兵。

美軍在對伊拉克的IS武裝目標進行空襲後,敘利亞的IS據點將是美軍攻擊的下一目標。美軍偵察機將在敘上空飛行,是展開空襲的第一步。

儘管敘利亞警告美國不要在敘上空飛行,但敘利亞的空防力量不會對美軍飛機構成威脅,美軍機的飛行偵察也即將展開。

911將屆13周年 「恐怖」交流驟增

九一一事件13周年將至,美國情治單位觀察發現,恐怖組織交流「顯著增加」,此外伊斯蘭國與凱達間的持續角力,讓美國暴露於雙重威脅之下。

一名要求匿名美國政府官員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們注意到,國外伊斯蘭恐怖組織在網路與電話的交流,都有明顯增加。」

此外,該名官員表示,雖然情治單位目前尚無法掌握有任何恐怖攻擊的確切計畫,然而美國政府「的確在九一一事件前注意到交流增加的情形」。

自從伊斯蘭國(IS)崛起,誓言耗盡凱達組織資源,奪取在伊拉克與敘利亞地區的主導權以來,美國政府對恐怖分子交流的解密工作比前幾年更加困難。

前中情局官員費爾查得(Brian Fairchild)表示,IS與凱達持續爭權,今年2月IS被凱達擊敗,現在又重新奪回主導權,並且對全世界宣告反美決心,美國面對的是「雙重威脅」。

他說,IS贏得來自全球的年輕穆斯林的好奇和想像,凱達被IS奪走許多戰士,現在九一一周年逼近,「九一一當天在美國來場大攻擊,對這兩個陣營而言都有好處」。

IS在本月19日殘酷斬首美國記者佛里(James Foley),隨後在社群網站上公布影像並揚言在美國本土發動恐怖攻擊。

芝加哥WGN新聞網最近曾報導,IS今年6月20日在推特網站發布一則推文,裡面包含一張在芝加哥密西根大道(Michigan Ave.)拍攝的照片。推文寫著「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戰士們即將從這裡經過。」照片中還有阿拉伯文訊息「我們已在你們的街上。」

(世界日報)
--
巴紐火山噴發 澳航改道

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的塔烏魯(Tavurvur)火山昨噴發,大片火山灰密布天空,當局緊急撤離附近居民,澳洲航空公司也被迫改變航道。華航和長榮昨晚均表示,飛澳洲航班未受火山爆發影響。
塔烏魯火山昨連續兩小時激烈噴發,噴發高度還達到1.8萬公尺,已達飛航高度,迫使澳洲航空將雪梨往返日本東京、中國上海等3個航班改道,以避開火山灰雲。當局稱,火山灰原朝西南方飄,後轉向至東南方,預計不久後會飄至澳洲。澳洲官方警告,非必要勿前往該區。

火山灰曾重創市鎮
在火山附近的拉布爾鎮,商店幾乎都停止營業,當地加派警力以防有人趁火打劫。20年前塔烏魯火山噴發曾重創拉布爾鎮,不少房屋被火山灰壓垮,商店也被洗劫一空,所幸居民撤離快,未造成嚴重傷亡。
另外,冰島的巴達本加火山有微弱的噴發跡象,已將飛航警戒調高至紅色警戒,但未偵測到火山灰,且噴發震波微弱,不會馬上有劇烈爆發。

(蘋果日報)
--
巴達本加火山噴發 冰島關閉領空

冰島氣象局說,由於北部胡勒漢熔岩荒原的巴達本加火山開始噴發,已提升航空警戒至最高的紅色水準,並關閉火山周邊1.8萬呎以下的領空。雷達並未偵測到火山灰散布,暗示該火山仍未出現劇烈的爆發活動。

(經濟日報)
--
數據難看 日經濟復甦停滯 促升通膨目標 專家籲日圓應貶至120

挑戰更大
日本經濟復甦出現停滯現象,安倍經濟學面臨更多挑戰。日本政府昨公布多項經濟數據,7月不含生鮮食品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3.3%,增幅與6月持平,失業率3.8%,家庭支出較去年同期下降5.9%,工業生產僅月增0.2%,普遍不如預期。

疲弱的經濟數據顯示4月提升消費稅確實影響了消費,也為日本央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希望再次提升消費稅前加碼刺激政策,以提振經濟的看法帶來壓力。

10%消費稅存疑慮
日銀表示,在通膨率達成2%目標前,消費者物價將攀升至1.25%一段時間,雖然7月核心通膨年增2.3%,但據日銀估計,去除4月調升消費稅因素,日本7月核心通膨率僅年增1.3%。
為了降低政府赤字,首相安倍晉三會在今年結束之前決定明年10月是否還要再次調升消費稅,由現有的8%調升至10%。
不過,SMBC日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牧野潤一表示,日本經濟復甦力道並沒持續,復甦狀況仍在谷底,這樣的情況為政府再次提升消費稅政策帶來疑慮,追加預算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避免惡性通膨出現
瑞銀(UBS)財富管理部門新任首席投資長Fumio Nakakubo指出,日本當前除透過提高通膨率來降低債務外,沒有其他選擇,不過採取此行動的同時還要避免惡性通貨膨脹的出現。
Fumio Nakakubo以德國前身威瑪共和國(德語:Weimarer Republik)為例,他指出,惡性通膨曾經席捲世界2次大戰前的威瑪共和國,使國民陷入極度貧困。
他表示,不管如何刺激經濟,光靠刺激都是不夠的,必須使日圓貶值,沒有其他方法。他認為,日圓兌美元必須跌到1美元兌120日圓左右,才能使通膨率升高,而通膨率升高正是減輕日本債務包袱的前提條件。
瑞銀預測在1年之內,日圓將會貶至1美元兌105日圓,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表示可能提前升息影響,日圓本周曾跌至自1月以來最低,周五一度小幅貶值0.18%至1美元兌103.91日圓。

日圓1年內貶至105
日銀總裁暗示還會推出更多寬鬆措施,日本政府估計,今年的債務總額(包含地方欠款)將超過1200兆日圓(345.7兆台幣),此金額甚至比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英國4國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總和還高。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BN04/BN04_002.jpg

(蘋果日報)
--
日家庭支出驟減 前景不太妙

日本周五公布多項經濟指標,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括7月家庭支出減退及工業生產升幅不如預期,顯示4月調高消費稅的衝擊超過安倍政府與日本央行預期。

分析師認為,儘管日銀無意擴大寬鬆政策,但若經濟持續缺乏動能,近期低迷的數據將令日銀面臨採取更多行動的壓力,政府延後實施第二次調升消費稅的可能性也增加。

日本7月家庭支出較去年同期衰退5.9%,減幅幾乎是專家預期的2倍,歸咎於消費稅調升以及氣候不佳,導致人們減少外出購物。

此外,日本7月工業生產月增0.2%,增幅遠低於市場預期,顯示出口疲弱造成企業囤積大量庫存,進而調降工廠產能。

日本6月工業生產銳減3.4%,寫下2011年311地震以來最大減幅,經濟學家原預測7月將上升1.0%。日製造商預期8月、9月工業生產分別上揚1.3%、3.5%。不過經濟產業省官員表示,由於企業持續高估營業前景,因此不確定工業生產是否會揚升。

除了工業設備製造商之外,7月大多數的產業皆調降產能,評估庫存的指數升抵2012年11月以來最高,反映加稅後對消費者的衝擊比預期嚴重。

日本NLI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齊藤太郎指出:「生產和消費力雙雙呈現低迷,經濟顯然無法達到日本政府和日銀的預期。雖然目前日銀仍然不動聲色,並強調通膨正在上揚,但早晚將被迫調降經濟前景預測。」

儘管經濟出現疲弱跡象,但日銀樂觀看待就業市場將可帶動薪資上揚以及家庭收入增加,進而推升消費力。

日本官方周五亦公布7月失業率,由6月的3.7%上升至3.8%,求才求職比攀升至1.10,持續位於22年高點。

此外,7月扣除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揚3.3%,與市場預期相符。若扣除消費稅調漲因素,7月核心CPI增長1.3%,但與日銀預期明年達成的2%通膨目標仍有些距離。

(工商時報)
--
馬航重整求生 狠裁6000人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n Airline System,馬航)在4個月內遭逢2起重大空難後力求重整,宣布將裁員6000人,相當30%人力,規模較稍早傳出的4000人更多,並將在年底前下市,估整個重整將耗費60億馬元(569億元台幣)。
馬航最大股東、主權財富基金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周五發布聲明表示,馬航員工將由2萬人降至1.4萬人,協助止住長期虧損。今年2起空難導致馬航虧損惡化,馬航周四公布連6季虧損,並表示空難對財務的衝擊要到下半年才會完整浮現。

下市後3年內拼轉盈
國庫控股原持有近7成馬航股權,本月初提出以13.8億馬元(4.38億美元)買斷其餘3成股權,準備讓馬航在今年底前自吉隆坡交易所下市,目標是在下市後3年內轉虧為盈。
國庫控股董事阿茲曼(Azman Mokhtar)說:「馬航近期悲劇事件及揮之不去的困境創造了完美風暴,重整勢在必行,我們認為60億馬元並非救濟,馬航將來重新上市後應可取回。」
國庫控股計劃讓馬航於3~5年後重新上市,現任執行長葉哈亞(Ahmad Jauhari Yahya)將留任至明年7月,已開始尋覓新執行長人選。
馬航周四公布,第2季虧損由去年同季1.76億馬元擴至3.07億馬元,並警告航班訂位情況每況愈下,下半年純益恐相當難看。面對亞洲航空(AirAsia)等新興廉價航空競爭,馬航已連虧3年,自2011年初來累計虧損49億馬元。

(蘋果日報)
--
馬航要裁6,000人、年底下市 拚三年賺錢

馬來西亞持有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近七成股權的國庫控股,29日宣布馬航將裁員6,000人,相當於三成人力,計劃年底前下市,力拚三年內重返獲利,預計整頓成本達60億馬元。馬航第2季虧損9,740萬美元。

(經濟日報)
--
馬航重整 裁員6000人

馬來西亞航空今年3月與7月分別摔掉MH370、MH17兩架客機,飛安形象與營收受到重創,為了振衰起蔽,已接管馬航的最大股東國庫控股公司29日表示,馬航將裁員30%,約6000名員工。

此外,馬航將在年底前從吉隆坡股票交易市場下市,並由政府注資60億令吉(約台幣567.5億元)進行重整,希望能在3至5年後轉虧為盈,重新上市。

擁有馬航69%股權的國庫控股表示,2萬名員工當中,6000人將被裁。但原本聘任合約下月到期的執行長葉哈亞仍會繼續留任至明年7月1日,不過國庫控股已開始物色新的繼任人選。

除了注資60億令吉重整馬航,國庫控股也斥資13.8億令吉將馬航徹底收歸國有,預計年底前讓馬航下市。

另外國庫控股也推出贈票以及10個長程航線大減價活動。以吉隆坡飛倫敦為例,來回經濟艙票價僅需570英鎊(台幣2.82萬)。馬航並鎖定澳洲與紐西蘭顧客,推出名為「我的終極遺願清單」促銷活動,免費贈送12張飛往吉隆坡的來回機票。

發生兩起重大空難之前,馬航營運就已陷入困境,營收連續3年出現虧損。馬航28日公布第二季營收,下降至35.9億令吉,凈虧損擴大至3.07億令吉,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76億。分析師預期,馬航會持續虧損至2016年。

(中國時報)
--
馬航企業重整 將裁員6千人

今年經歷兩次嚴重飛航意外重創,瀕臨破產邊緣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周五宣布,將實施企業重整,包括裁員3成約6,000人、刪減部分航線,並撤換現任執行長。

馬來西亞國有基金Khazanah Nasional接管馬航後表示,將注入60億馬幣(19億美元),計畫於3年內讓馬航由虧轉盈。雖馬航品牌形象因MH370及MH17航班空難受創嚴重,但Khazanah主管莫克塔(Azman Mokhtar)表示,將不會更改原有品牌名稱。

馬航重整計畫包括裁員6,000人,約為總員工近20,000人的30%。

莫克塔表示,未來馬航飛航網絡會趨向更「合理」,成為「專注於主要地區」的航空公司。「合理」之形容與先前馬航欲刪減部分未獲利航線時的用語相同,但莫克塔未透露更多細節。

另外,馬航將於2014年底派任新執行長,但現任執行長阿末佐哈里(Ahmad Jauhari Yahya)仍會留任至2015年7月,以讓交接更為順暢。

Khazanah目前擁有馬航約70%股權,但於8月初時曾宣布,將可能收購所有股權,並讓馬航下市以重新整頓。

對此,莫克塔則說,未來Khazanah出售股權給適合的私部門策略性買家,仍是有考慮的可能。

航空分析師則認為,馬航能否重振,必須視新的組織架構是否運行順暢,且航空市場競爭劇烈,在加上馬航品牌重創,目前預測仍太早。

擁有68年歷史的馬航,已因管理不佳及市場競爭激烈而連年虧損,最近的飛航事故更將該航空公司推向破產邊緣。

(工商時報)
--
散瞳沒防曬 少年白內障 國內首例 醫:體育課應戴墨鏡

國內約有四十萬名未成年兒少點散瞳劑治療近視,一名十四歲少年也接受治療,但他未做好防曬,日前回診發現雙眼竟已併發白內障。醫師指,少年點散瞳劑後瞳孔放大,卻常在烈日下打球,陽光中紫外線照射水晶體,雙眼均已併發白內障,提醒接受散瞳劑治療的學童,白天外出應防曬,且應戴帽子或墨鏡上體育課。教育部體育署表示,即日起會加強相關衛教。

收治該病例的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指出,經查相關文獻,國內尚無點散瞳劑未防曬致雙眼白內障的病例,少年為國內首例。洪啟庭說,該少年因近視,兩年前起接受散瞳劑治療,日前回診,竟發現雙眼均併發白內障,因白內障是好發年逾六十歲者之眼疾,詢問少年生活史,才發現他外出從不防曬。

須用人工水晶體
洪啟庭說,人眼瞳孔具保護機制,光線強時會縮小,減少有害光源進眼部,但點散瞳劑者,瞳孔會放大,眼部「門戶大開」,陽光中紫外線等有害光源灌射入眼部,導致這名愛打球的陽光少年,未老眼先衰併發白內障,現視力已模糊,因屬不可恢復之傷害,至多再拖一、二年就得置換人工水晶體,否則可能失明。

「南台灣應少用」
洪啟庭說,治療兒少近視,除點散瞳劑放鬆眼部睫狀肌,也可佩戴角膜塑型片來延緩近視增加速度,或依個案情況兩者併用。建議接受散瞳劑療程兒少,若無法落實外出防曬,應回診與醫師討論改以戴角膜塑型片治療的可能性。
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國內接受近視療程兒少約四十萬人,散瞳劑藥效由八小時至兩周不等,外出一定要防曬,尤其上體育課時,不戴墨鏡就要戴帽子,否則陽光直射瞳孔放大眼部,將可能併發白內障。呂認為,在經常陽光普照的南台灣,應減少長效型散瞳劑治療。

教育部加強衛教
據教育部資料,國內小學六年級近視盛行率約六成一。教育部體育署長何卓飛指,確有許多近視學生接受散瞳劑治療,在國內發現首例接受散瞳劑治療學生出現白內障警訊後,會要求中小學上體育課時,留意使用散瞳劑孩子的眼部防曬。家長林太太說:「讀國小兒子正進行散瞳劑治療近視,但外出打球從未防曬,現會趕緊去替兒子買副墨鏡。」

散瞳劑致白內障示意圖
近視少年用散瞳劑放鬆睫狀肌,紫外線等有害光源就會透過放大的瞳孔直射進入水晶體,使水晶體變硬混濁,光線無法透入聚焦在視網膜,導致白內障。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LN08/LN08_002.jpg

散瞳猛滑手機 近視度數暴增

別再低頭
國內用散瞳劑治療兒少近視已有20多年,卻傳出有少年併發雙眼白內障。眼科醫師認為,主因除了少年外出未防曬外,另與近幾年來盛行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也有關聯,部分年輕人上網不知節制,致3C產品散發有害光源常進入眼部,年紀輕輕即併發白內障。

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部主任洪啟庭表示,不論是陽光中紫外線,或3C產品螢幕散發的藍光,都屬有害光源,可能傷害水晶體致白內障;併發雙眼白內障的少年即表示在接受散瞳劑治療期間,外出沒防曬,還常玩手機。

19歲男增2千度
眼科醫學會理事、眼科醫師何一滔指出,以散瞳劑治療近視限未成年、眼球發育未定型之兒少,但期間應暫停玩手機與平板,否則近視度數恐因頻繁用眼暴增,還可能傷害水晶體併發白內障。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則指,曾收治一名19歲的男大學生,未用散瞳劑治療近視,但因每天低頭滑手機10小時,半年內近視度數從一千度增至三千度,白內障提早報到,幾近失明,經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才改善視力。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830/LN08/LN08_003.jpg

(蘋果日報)
--
穿垮褲騎車 女曬出紅腰帶 未來一周紫外線仍過量 20分鐘就曬傷

秋老虎威力驚人。一名20多歲女子,穿垮褲騎機車在外跑業務,愈騎腰愈痛,原來曝露在陽光下的後腰被紫外線曬傷,痛到無法拉上褲子,就醫使用消炎藥才改善。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報資料,未來一周各地紫外線仍多達過量或危險等級,只要曬20分鐘就會曬傷,提醒外出民眾應做好防曬。

收治這起病例的開業皮膚科診所醫師謝富森表示,女子到院時,依然穿著垮褲,她說騎機車時,已戴上面罩、穿著長袖與長褲來防曬,偏偏忽略自己穿的是會露出後腰的垮褲,約騎1、2個小時就感到後腰好痛,後腰皮膚已出現長長一道泛紅傷痕,趕緊就醫。
謝富森指出,雖時序入秋,但中午時刻陽光依舊強烈,紫外線指數也偏高,門診中幾乎每診都會收治曬傷的病例,提醒民眾外出要戴帽或塗抹防曬乳,且只要是外露部位,全都要防曬。

可先冰敷患部解熱
謝富森另外還收治多名穿著裙裝的上班女性,儘管騎機車或單車時,滿臉塗上防曬乳,但兩腿忘了塗,雖然只是短時間通勤往返,雙腿就被毒辣太陽曬到泛紅。
謝富森提醒,民眾被曬傷時,可先用毛巾包裹冰塊冰敷患部,達到鎮痛解熱效果,若仍舊紅腫、刺痛,甚至脫皮、冒水泡,就應就醫使用消炎藥物,尤其是起水泡時勿自行刺破,小的水泡在冰敷後,組織液可自行吸收,但大水泡則需就醫,以消毒後器械刺破再上藥,否則易引發感染。

水上活動更要注意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廖怡貞也表示,民眾從事戶外水上活動時,防曬乳要更勤加塗抹,她收治多起從事海釣、玩水上摩托車的遊客,以為下水前塗抹一次防曬乳即足夠,玩了3、4個小時後,肩膀被曬到脫皮、冒水泡來求診。
謝富森提醒愛美民眾,未防曬不僅會曬黑,也會加速皮膚老化與雀斑、肝斑等斑點生成。民眾陳玉娟說,雖已是秋天,但中午外出若未打傘,皮膚被曬到仍會痛,會上防曬粉底來防曬。

防曬注意事項
●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紫外線最強時段出門
●外出可利用長袖衣物、帽、傘及手套等遮蔽方式防曬,並擦防曬乳
●即使在車內也須注意防曬,或在車窗旁加裝窗簾
●皮膚曝曬後出現大水泡,避免自行刺破,應就醫由醫師處理,以防感染

(蘋果日報)
--
1年肥8公斤 司機險失明 3成5糖尿病患 有視網膜剝離危機

糖尿病患者暴飲暴食小心失明。擔任貨車司機的45歲黃先生,罹患糖尿病已5年,但平時暴飲暴食,血糖控制差,曾1年內體重暴增8公斤,日前出現視力模糊,就醫檢查右眼視網膜剝離、左眼黃斑部水腫,研判是糖尿病引發眼睛視網膜病變。醫師說,糖尿病患除控制血糖,也應每年定期檢查眼睛。

不運動暴飲暴食
收治病例的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鄭成國昨說,高血糖會造成血管病變,而眼睛視網膜上分布密密麻麻的微血管,一旦血管病變就恐造成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剝離等;根據統計,台灣去年20到79歲人口中,糖尿病患者人數約172萬人,其中3成5、逾60萬人會發生視網膜病變,若延誤治療恐失明。
鄭成國說,患者黃先生因長時間開車不運動,暴飲暴食,又未按時服藥控制血糖,看診時右眼已看不到東西,檢查右眼為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左眼也出現黃斑部水腫。

應定期檢查眼睛
因右眼病情嚴重,先以手術治療,左眼則於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總計注射3次,現黃先生雙眼視力都已回復,重返職場。
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慶齡說,糖尿病患者每年應定期檢查眼睛一次,若出現視力模糊,應速就醫,平時則應定時量血糖、多運動、控制體重,以防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項
●須按時服藥控制血糖、血壓
●每周應測量2∼3次血糖,每次需測量飯前血糖與飯後2小時血糖
●飯前血糖應為110毫克/百亳升以下,飯後2小時血糖應為160毫克/百亳升以下
●每天應快走45分鐘,時間可加總累計,以防體重過重,病情加重
●每年應進行1次眼睛視網膜檢查,若出現視力模糊等症狀,應速就醫

(蘋果日報)
--
未控制糖尿病 貨車司機視網膜病變險失明

45歲黃先生罹患糖尿病5年,但平時暴飲暴食,血糖控制差,加上本身是貨車司機,長時間開車、不運動,使得體重直線上升,而後發生視力模糊無法開車,至醫院眼科就醫,檢查右眼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經緊急治療免於失明,但後來左眼又發現因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經藥物注射後水腫逐漸消退,視力才逐漸有所進步;醫師呼籲,糖尿病患應重視血糖控制,避免視網膜併發症。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表示,台灣20–79歲人口中,糖尿病患估計高達172萬人,其中約有3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視網膜病變,主要因為糖尿病會造成視網膜微細血管阻塞及滲漏,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及出血,進而發生一連串的視網膜病變。

而黃斑部水腫,即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一種併發症,約佔糖尿病患的7%,若不能遵循每年一次的眼底篩檢及良好的血糖控制,部分病患即可能發生視力損害,甚至是失明。

鄭成國指出,健保署自2013年2月起,由眼科醫師採事前申請方式,給付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患者「抗血管新生因子」(Anti-VEG),雖然治療效果不錯,但對於血糖控制較好的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更好。

鄭成國強調,過去許多患者不認真控制血糖,直到被轉介到眼科接受治療後,才了解眼睛併發症的嚴重性,糖尿病患除積極接受治療之外,也應主動積極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值最好能平均維持在8%以下,以避免發生視網膜病變。

(自由時報)
--
黃斑部水腫 糖尿病患險失明

糖尿病患不好好控制血糖,小心失明危機。一名貨車司機罹患糖尿病五年,長時間開車沒時間運動,直到視力模糊無法開車,至醫院就醫檢查才發現右眼視網膜病變、左眼黃斑部水腫,經緊急治療才免於失明。

45歲的黃先生,雖然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但工作忙碌,又常暴飲暴食,血糖不穩定,曾經一年體重暴增八公斤。兩年多前,他的右眼突然看不見,就醫才知道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玻璃體出血,緊急手術,接著左眼也因黃斑部水腫而視力模糊。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表示,台灣糖尿病患可能達172萬人,其中約有3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視網膜病變、7%發生黃斑部水腫。

鄭成國說,黃斑部一旦發生水腫,視力就可能會減退,如果血糖不控制,視網膜病變可能越來越嚴重,視力模糊、扭曲。

健保署去年2月由眼科醫師採事前申請方式,給付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患者眼內注射針劑治療,由於藥物費用昂貴,一針要3萬多元,患者必須控制血糖、糖尿病病情穩定,才能符合給付條件,而且兩年單眼最多給付八劑。

新光醫院眼科團隊對146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的糖尿病患進行治療,經過一、二年的治療可達到穩定效果,不過仍有半數患者兩年後需繼續自費施打。

醫師:眼底篩檢 應每年1次

鄭成國提醒,糖尿病患應好好控制血糖,同時一診斷出有糖尿病,每年應進行一次眼底篩檢攝影,避免失明危機。

(聯合晚報)
--
癌患日走1.6公里 死亡率少5成

運動是治病的最佳良藥!英國研究發現,癌症患者每天若能花20分鐘快走1.6公里,可降低死亡率近一半。國內醫師建議,癌症患者一周應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到45分鐘。
英國「為健康而走」組織日前公布研究指,乳癌患者若能每天花20分鐘走1.6公里,死於癌症的機率低4成,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則少3成,腸癌患者需要的運動量較大,若每天花50分鐘走上4公里,死於癌症的機率會少5成。

可分段但要快走
麥克米蘭癌症互助團體執行長迪凡稱:「對癌症患者來說,運動不僅可降低死亡率和癌症復發的機率,還可以減輕治療造成的腫脹、疲勞或焦慮等副作用。」專家建議,如果患者沒辦法一次走完1.6公里,可採分段運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快走。
罹患皮膚癌的51歲英國婦女桑德拉說,自從她開始運動後,人變得比較快樂,也比較不會疲倦。
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昨表示,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和心肺功能,增加腦內啡分泌,患者會比較舒服不疼痛,一般建議癌症患者一周應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到45分鐘,每天走3到5公里,心跳達到每分鐘100到150下,才有效果,身體較虛弱者,則可依身體許可狀況散步。

(蘋果日報)
--
夏日爆汗好癢 少吃辛辣

有民眾在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貼文詢問,夏天熱,流汗常搞得他全身發癢,不知該如何改善,應少吃哪些食物才能減少流汗?醫師說,不想熱到一身汗、全身癢,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止汗劑,其次是盡量不吃辛辣食物,若癢到非常不舒服,應就醫治療。

可使用止汗劑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鄭惠文說,流汗所造成的身體發癢,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本身皮膚就比較乾燥,受到汗水、高溫、陽光等刺激,很容易產生乾燥性皮膚炎,身上會出現癢、紅等發炎症狀。另一種則是膽鹼性蕁麻疹,患者因高溫造成體內血管過度擴張,而產生紅色丘疹。
鄭惠文說,針對上述不適,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即使用止汗劑,同時避免太陽直接曝曬,減少外界刺激。但若癢到受不了,還是得就醫,接受外用、口服藥治療,可快速減輕不適。
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建議,辛辣的重口味食物會刺激交感神經,吃多汗會流更多,容易流汗的人應少吃這類食品。

(蘋果日報)
--
高薪指數0幸福/王宏仁(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王今暐(中山大學社會系研究助理)

最近證交所編製了一個「台灣高薪100指數」,指標裡面給高薪的公司,包括知名的台積電、鴻海等公司。同時間,為了最低工資是否要調整而召開的勞資協調會議,資方代表卻一度集體缺席抵制。最後僅將基本工資月薪小調735元(每天不到25元),這是不是精神分裂?
其實證交所跟這些資方都清楚,「高薪100」是公關文宣、是股市炒作標的,透過此指標可以在股市跟勞動過程榨取更大利益。

資方取消股票報酬
就「指數標的」來看,這個指數將成為大型基金管理機構的投資指標,甚至成為投信發行被動式投資商品,讓法人機構投資。但是我們看不出,投資這個指數或指標內的公司,到底跟員工加薪之間,有何關聯?唯一看得見的關聯,就是透過指數的標的買賣,共同來炒作這些公司,讓握有這些公司股票的老闆們,身價繼續上漲。
此外,這些「高薪100」的公司真的都是給高薪嗎?以前還有股票分紅制度時,這可能佔了員工個人收入的主要部分。但在2006年以降,由於分紅費用化的趨勢,資方取消了股票形式的勞動報酬,改為底薪加上以現金形式發放的績效獎金,如此一來,即使底薪略微調高,但員工可能領到的總收入明顯減少。根據我們訪問到的台積電基層主管與工程師,評估自己的總收入因此降了一半以上,而管理階層仍然獲得高額薪酬。
從1980年代的美國開始,評價一間公司不再是它的市場佔有率、員工規模,而是股市裡頭的EPS(每股盈餘),這造成公司即使賺了錢,仍然會繼續裁員,因為可以創造更高的EPS。台灣在21世紀之後,也進入一樣的意識形態,所以看到號稱指標龍頭的台積電,2008-09年進行大規模裁員,即使公司仍賺錢,但是上千名員工遭到企業以績效工具與各種不合情理的理由裁員,蒙受無端的污名與後續找工作的困難,包括貢獻了十幾年青春的作業員、焚膏繼晷、日夜加班為公司維持生產良率的工程師,甚至有人被炒之前才剛領到績優員工獎狀。
「高薪企業」等同於「員工幸福」嗎?畢業於知名大學研究所、30多歲的工程師小張,他原本對台積電有很高的認同感,就像許多自我要求甚高的基層主管與員工一樣,承受了大部分的長工時、時間不確定的額外勞動負擔,犧牲自己維持家庭生活、身體健康與下班後自修上進的必要時間,以維持企業的生產彈性與良率的穩定,即使分紅報酬減少也姑且忍耐下去。但在2009年裁員事件中,卻成為所謂的「最後5%」而被炒掉!這個號稱「高薪100」的指數,完全沒有考慮勞動者的工時、勞動強度、就業的不穩定性,即使員工拿的薪水看起來比其他中小企業高,但實際上,員工的幸福呢?

企業應該提高工資
「高薪100指標」的出現,其實只是近幾年來股市炒作的另外一個方式,讓資方可以繼續炒股,另一方面則是淪為血汗工廠的化妝品。我們不需要「高薪100」,我們需要的是「勞動100」,要求企業確實提升勞動條件,包含提高最低工資、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時間,這才是勞動者的幸福根源!

(蘋果日報)
--
漸凍的台灣原住民族/伍杜•米將(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從8月1日的台灣原住民日到現在花東各部落的祭典將近尾聲,原住民各界包括民間與政治圈都紛紛透過記者會來紀念自主正名30周年,或修憲正名20周年。然而最近正夯的漸凍人體驗募款影片如火如荼地在台灣政治圈燒著,在各新聞台以直線上揚的播報比率與柯震東吸毒案、張顯耀拔官案互別苗頭,氣爆案及後續追蹤之新聞已經明顯地被排擠出去,而幾篇原住民議題的新聞則一如過往地只是在媒體上曇花一現!

自治法案太虛假
台灣原住民族在殖民歷史中不斷的爭取各項主權,但是在土地與資源國有化的掠奪政策下,原住民族的權利逐漸被吸乾,從教育制度面對同化政策,到福利殖民的煮蛙效應,原住民族的自我主體及其意識正如漸凍人般逐漸凋零,一步步的死去。爭取正名、爭取土地,卻也只能如原民會前主委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先生常說的也只是在加護病房般,當我們積極爭取民族自治時,政府卻只推出假自治法案,切斷了族群復振與自主的機會,遭到原住民社會的大力反彈。
近年的原住民部落遭逢許多議題,包括部落迫遷(如八八天災)、核廢侵害(如儲存場選址)、資源掠奪(如珍貴林木)、立法侵害(假自治法案與地方制度修法)等等,又增加了原住民族存續的傷害,失去了土地領域作為文化載體,也失去了以部落為根基的經濟生存基礎,整個社會因不認識而消費或污名化原住民,甚至政府單位帶頭入侵部落傳統祭典、錯用傳統服飾與歌謠來推展觀光或國際交流,再再地呈現出原住民民族生命的凋謝。

部落祭典被消費
漸凍人話題引發了台灣社會對於宣傳活動娛樂化,以及慈善資源的排擠效應問題,但無論如何都有某程度的正面效益發生。身為投注原住民族生存權利的社運一份子,同時也在為自己協會運作募款而傷腦筋,看到了原住民生態資源被侵奪、部落祭典被觀光消費以及不適任人選出任監察委員等等。故而在眾多議題中掙扎著微聲吶喊,呼籲不要讓台灣原住民族也成為漸凍人,而這是政府與民間可以有所作為的。

(蘋果日報)
--
「安靜車廂」與「歡樂車廂」/米果(作家 )

經常搭乘高鐵或台鐵的乘客,對於車廂內的安靜與吵鬧程度,一定有不同的體驗和意見。有人想要利用搭車的空檔補眠;有人想要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看電影追影集或玩遊戲闖關;有人想要講電話處理工作或聊八卦排遣搭車的無聊;而多數帶著嬰兒或幼齡小孩的父母,對於嬰兒的哭鬧與小孩的暴衝也很苦惱,連自己都要崩潰了;如果遇到旅行團,就更恐怖了,車廂根本呈現超級「歡樂」的狀態。

小孩頑皮父母為難
「安靜」似乎是公共空間的基本禮節,可是不少小孩喜歡玩座椅或踢前座、大聲尖叫或在走道跑動,類似這些孩童的頑皮行徑,如果是自己的小孩就覺得可愛,別人的小孩就是不禮貌的行為,可是憑良心講,車輛移動中,除非累到睡著了,否則要求小孩乖乖坐好、不准說話、不准動,好像也很可憐,許多父母除了要制止小孩,還要忍耐其他乘客責難的眼光,出門搭車,真的好辛苦。何況,在車廂內喧嘩的大人也不少,將座椅調整成四人相對的方向,喝飲料吃點心,撲克牌玩算命玩心臟病,好像開同樂會一樣。
當然,許多人還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從鄰座陌生人講手機的內容,大概就能拼湊他的人生現況,這時候如果沒有耳塞或MP3隨身聽來擋一下,簡直是折磨。
短程還可忍耐,長程就要靠修養,盡量不要動怒或發生口角,如果真的忍無可忍,除了口氣問題,也需要溝通技巧,而多數時候,什麼都不做,只能生悶氣。
在歐美某些列車,會將其中一、兩節車廂規劃為「安靜車廂」(Quiet Car),該車廂禁止使用手機,也不能大聲交談,甚至列車長查票也不出聲,只用手勢示意。台灣的鐵道距離還不到過夜臥舖或是十幾個小時的路程,多數還是以不打擾別人為原則,可是想要安靜做點什麼,就要靠運氣。至於那些必須帶著幼齡小孩出門的父母,也很為難,他們並不是縱容或不負責,而是自己也快要崩潰了。如果台鐵或高鐵能夠將一節或兩節車廂規劃成「安靜車廂」,或加碼規劃「親子車廂」,雖然無法做到絕對區隔,但至少達到多數集中,小孩在車廂內哭鬧或玩耍,不至於造成其他乘客的側目或指責,父母的心理壓力會小一點。
當然,也可以考慮將親子車廂擴充為「歡樂車廂」,畢竟,大人也很容易暴走,譬如結伴搭車出遊,就是想在車上吃東西、喝飲料、大聲聊天才過癮,或是觀光團喜歡在車廂裡賭牌,那可不是2、3人一起玩,而是整團的人圍起來一起觀戰,或是非要用手機處理一些事情不可的乘客,如果有辦法集中在「歡樂車廂」或避開「安靜車廂」,應該能夠降低乘客之間互看不順眼的不愉快。

做好區隔減少摩擦
「安靜車廂」和「歡樂車廂」的規劃,雖然沒辦法達到百分之百區隔,但至少可以減少乘客之間因為喧鬧而產生的摩擦,也能降低工作人員因為制止乘客而遭到羞辱或肢體攻擊的風險,不但是旅客服務的一項進步,還是體恤員工的福利,搞不好因此大受歡迎而成為賣點。台鐵或高鐵,可以規劃一下嗎?

(蘋果日報)
--
國防部示警 共軍已具奪台近岸島嶼能力

馬政府誇稱兩岸和平,但中國不僅未放棄武力犯台立場,近期軍機接連侵入我防空識別區,顯示威脅日增,根據國防部最新「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中國已具備奪占台灣近岸島嶼能力,未來若情勢需要,可運用巡弋飛彈、短程彈道飛彈癱瘓我軍防衛能力,並採取三棲作戰,直接攻奪台灣,力求在第三國介入前速戰速決。

中攻台將速戰 阻止外援

報告書表示,中國近年積極實施三軍及二砲部隊的聯合演訓,以確保在二○一五年達成「反獨促統」大規模作戰能力,提升「反介入、區域阻止」戰力,遏止美國等外國勢力於戰時援助台灣。

在中國二砲部隊方面,報告書指出,中國對台部署的戰術彈道及巡弋飛彈射程皆涵蓋台灣全島,並持續量產列裝。此外,「東風二十一丁」型中程彈道飛彈更具備打擊航空母艦的能力,得阻滯第三國航空母艦介入台海作戰。

針對中國對台可能作戰行動,報告書表示,中國可能採軍事威懾、利用二砲及攻陸飛彈進行火力打擊,並封鎖台灣本島,引起台灣內部恐慌;另於癱瘓台灣軍方多數戰力後,展開三棲登島作戰,力求速戰速決。

從防禦性轉為武裝多樣化運用

報告書並直指中國國防政策已有轉變,根據中國官方發表的二○一四年國防白皮書指出,政策從「防禦性」轉變為「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並強調東、南海島嶼主權及經濟海域不容侵犯,屬中國「國家核心利益」;中國去年也首度施行反奪島作戰演習,除對台作戰任務外,更將東、南海地區納入計畫想定。

去年中國在東、南海區域的軍事作為以及單方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顯示中國亟欲爭取亞洲事務主導權,業已危及區域穩定,近期常與美、日、韓及東南亞各國發生零星衝突。

另外,在中國國防預算部分,自一九八九年起,中國國防預算每年皆維持兩位數百分比成長,二○一四年總額為一千三百二十億美元,位居亞洲首位、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軍費支用國。

報告書並表示,中國認為二○二○年前為「戰略機遇期」,近年積極強化綜合戰備實力,其軍事現代化發展已超出防衛所需,兩岸軍力明顯失衡,即使兩岸政治情勢看似和緩,台灣仍為中國軍事整備目標,對台威脅未減。

(自由時報)
--
26高階警異動 方仰寧升官

升警政署交通組長

警政署昨發布保四總隊長等26位重要高階警職人事調動案,其中處理太陽花學運的台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長方仰寧,從三線一星調升為三線二星的警政署交通組組長,方曾任台北市交通大隊長,熟悉交通業務。

新任名單包括:保五總隊長劉柏良、保四總隊長謝文傑、鐵路警察局長官政哲、國道公路警察局副局長歐陽立青、航警局副局長薛清蓮、高雄港警總隊長紀明謀、刑事局主秘黃明昭、保一副總隊長魏慶賢;警政署的交通組長方仰寧、保防組長蔡耀坤、保安組長邱寬愉、勤指中心主任李禎琨。

彰化縣警局長周威廷、嘉義市警局長林順家、南投縣警局長呂春長、屏東縣警局長陳國進、金門縣警局長謝榮隆。

台北市警副局長朱正倫、主秘黃啟澤;新北市警副局長鍾國文;桃園縣警副局長劉興脩、主秘吳清湖;台中市警副局長邱銘光、主秘張蒼波、督察長林金郎;台南市警局主秘許世旻。

相關人士將在下週二到任,因而牽動的直轄市警局分局長、刑警大隊長職缺,預計下週發布。

(自由時報)
--
12年國教又出招 教部推翻「一試二用」

明年高中職升學改革草案又有新變化,全國十五個就學區只有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要另辦特色招生,其餘桃連區等十二區全部採取免試入學。教育部規劃將分兩階段放榜,免試的十二區先在六月中下旬放榜,要特招的三區則在七月中旬放榜。教育部將在今天公布明年的確定方案。

今將公布明年的確定方案

明年免試入學同分超額比序,會考成績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其餘為志願序,改以志願群組計分以及多元學習表現。

至於特招管道,台北市所提免試、特招都用會考成績選人的「一試二用」提案遭否決。依教育部規劃,會考成績只能作為特招管道門檻使用,學生會考成績達到學校所定門檻,如五A,才能報名特招,再參加台北市、台中市及台南市自辦的特招,特招錄取與否將依特招考試的成績決定。

教育部長吳思華在日前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宣布,明年參加免試入學的學生,多等三週和特招學生一起放榜。不過,國教署長吳清山昨表示,各界質疑讓九成學生等一成特招學生,討論後,免試入學的就學區仍按照今年時程在六月中下旬放榜,舉辦特色招生的基北區、中投區和台南區,等特招成績出爐後,「免特合一」一起放榜。

對此,全免試的桃園縣教育局長吳林輝、宜蘭縣教育處長吳清鏞和屏東縣教育處長顏慶祥均表示肯定;辦特招的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則認為,免試和特招的中間應相隔一週,免特合一在七月放榜很合理。

另外,要舉辦特招的招生區,希望由台師大心測中心為特招考試命題,以維持信度和效度,但心測中心表示,依照經驗,闈場作業和閱卷都需時間,要在七月中旬前讓所有學生就定位,恐有困難。

「量尺記分」只用在同分比序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南下高雄時強調,十二年國教堅持先免後特,入學時程縮短到最晚七月中完成,解決同分比序問題。

吳思華表示,今年免試入學最被詬病的是時程拖得太長,從五月中旬到八月底,希望明年最晚能在七月中旬完成。此外,同分比序主要出現在中段而非前段學生,尤其高職最明顯,因此若在分發過程「比無可比,已無名額可用」時,「量尺記分」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自由時報)
--
明年12年國教 放榜擬一國兩制

明年12年國教入學方案每天一改,昨教育部傳出放榜將採取「一國兩制」,12個不舉辦特招的免試就學區擬提前放榜,讓學生在6月底就定位;3區舉辦特招的基北區、中投區以及台南區,則得遲至7月中才和免試一起放榜,即3區只參加免試的學生恐要等特招學生考完才能一次分發到位。

教育部原本規畫明年分發方式採取「一次分發到位」,即免試、特招一起放榜,但由於今年特招報名人數少,導致明年只剩下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要舉辦特招,如免特合一放榜,將變成9成參加免試入學的學生要等1成參加特招的學生放榜,放榜得延後三周,引發免試區天怒人怨。

特招命題 各校自訂

因此,教育部決定從善如流,研擬完全免試區獨立放榜,要另辦特招的就學區自行考試、自行放榜,連特招命題也得由各校自行命題。

國教署長吳清山表示,為縮短入學期程,有就學區提出「一國兩制」的提案,目前朝向此案進行,盼達到共識。他表示,明年會考約5月中進行,成績單6月初寄發,免試就學區可開始選填志願,可趕在6月底前放榜,給免試生完整暑假。

要舉辦特招的3區,6月中可進行半天至一天的特招考試,在6月底或7月初放榜,所有學生便能在7月中就定位。

吳清山也強調,明年特招不再「聯招」,台師大心測中心不會統一命題,要舉辦特招的就學區或學校須自行命題,心測中心只會提供諮詢或題庫協助。

不舉辦特招的桃連區、宜蘭區都樂見其成。桃園縣教育局長吳林輝說,免試生本來就不需等特招生一起放榜,尤其15個就學區中,完全免試入學的學區占多數,沒理由多數遷就少數人。

宜蘭縣教育處長吳清鏞也說,今年免試在6月底就放榜,明年本不該推遲,欣見12個免試就學區照自己的作業期程放榜。

教長目標:國教免學費 排富條款逐年取消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訪視高雄氣爆災區學校,談及12年國教只有讀高職全部免學費、高中免學費要排富,他強調全部免學費是12年國教的目標,將逐年達到全免。

吳思華昨天踏訪高雄,希望南部家長能認同12年國教。他表示,所有入學改革都會維持12年國教的核心價值和基本精神,就是「先免(免試入學)後特(特色招生)」,讓多數學生五育均衡入學,對少數學術特優的學生,也應保留特殊的入學管道。

他表示,今年12年國教入學過程從5月持續到8月,為各方所詬病,「目前的方案要在7月中全部定位,選擇不特招的還能夠更早一點。」

吳思華說,如果免試入學名額擴大,加上志願序計分群組化,得面對更多會考同分超額的情形。根據教育部模擬,同分最多的不是在前段,而是在中段,尤其是高職,在已經比無可比、用無可用時,教育部研議國中會考增加轉換成10級的量尺分數,是解決超額同分太多的「務實處理」方式,「是萬不得已的選擇」。

家長質疑明明有考試,為何叫「免試入學」?吳思華解釋,如果是真的免試,那就得用國中3年成績,更加深學生壓力。他承認「免試入學」的確容易造成誤解,但精神上是國中學習能力的表現。

(聯合報)
--
國教改革方案出爐:完全免試區 6月就放榜

明年十二年國教入學改革方案即將出爐,據了解,教育部堅持會考成績不一試二用的原則,明年有意辦特色招生的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必須另外自辦考試;其他完全免試的招生區,可以提前到明年6月中下旬放榜,還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暑假。

縮短招生時程,是明年十二年國教改革的目標。據透露,明年會考日期擬訂於5月23日、24日,成績單於6月初寄發,不辦特招考試的招生區,接著就可進行選填志願,預期6月下旬就可完成招生作業。

至於要辦特色招生的招生區,則採取免試、特招一次分發、同時放榜。如果招生區自辦考試,由於考試規模、人數將比今年大幅萎縮,可望安排在6月中旬的周六或周日,考半天或一天,可望於6月底或7月初,完成放榜作業。

同一平台先填免試

據規劃,考生在會考成績公布後,會拿到一組帳號密碼,進入選填志願平台,先選填免試入學的志願學校,在截止日期時,個人選定的免試志願序就會鎖定,不能再變動順序。等特招成績公布後,再選填志願平台去填特招志願;特招志願是以穿插在免試志願的方式來選填。

簡單來說,志願選填時間先填免試再填特招,免試志願序採「排隊」方式,特招志願序採「插隊」方式;分發作業先免試後特招,但同時放榜。

可能不統一命題

另,針對部分縣市要舉辦特招,國教署擬委託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協助命題。但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說,依過往經驗,圍場作業和閱卷都需要間,要在7月中前讓所有學生就定位,恐怕有困難。

台中市教育局長吳榕峰表示,早年各區辦理聯招考試,都由學校自行命題,想要參與特招的學校,「絕對都會有命題能力」;除非是全國跨區考試,涉及公平性問題,才會委託心測中心命題。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也說,特招是由各學校提出特招計畫,各校也應該依照個別需求,決定考哪些科目,不一定要由心測中心統一命題。

(聯合晚報)
--
蘋果發函了 新機9/9亮相

新一代蘋果手機iPhone 6,確定於九月九日美西時間上午十點(台灣時間十日凌晨一點)舉辦發表會,市場普遍預期,蘋果將同時公布兩款iPhone 6與智慧型手錶iWatch。

預期公布兩款iPhone 6與iWatch

市場預期,蘋果將同時發表四.七吋和五.五吋iPhone 6及穿戴式裝置iWatch。若照以往出貨模式來看,iPhone 6將於九月十九日上市,但iWatch開賣時間仍未確定。

外傳iPhone 6螢幕解析度可能再往上攀升,也將具備NFC行動支付功能,iWatch也會發表以配合當天同步釋出的新一代作業系統iOS 8的健康功能。外傳的新功能還包括新的正反皆可用的USB充電器接頭、天氣感應器以及儲存容量加倍。

發表場地是在Apple總部所在的庫比蒂諾市佛林特表演藝術中心,容納人數是以往發表產品的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的三倍之多,顯見新品勢必驚人且重大。

熟悉Apple公司歷史的果粉表示,已故的執行長賈伯斯,一九八四年就是在此場地發表麥金塔電腦。賈伯斯離開Apple後,一九九八年再回Apple,也是在這裡發表藍色透明、螢幕主機合一的iMac電腦。Apple再回到這個地點,顯示將發表極具歷史意義的新產品。

該公司副總裁克佑(Eddy Cue)日前指出,蘋果今年推出的產品,將是他在公司服務廿五年來最棒的陣容。

9月3日起華碩、索尼、宏碁、三星也推新機

當然,不喜歡蘋果的消費者還有其他選擇,九月三日起的歐洲消費電子展中,華碩、索尼、宏碁、三星、LG甚至微軟,都將推新機,大家可以多比較。

(自由時報)
--
蘋果發請柬 9月9日發表新品

蘋果周四終於發出邀請函確定新品發表會將在9月9日登場,且今年發表會地點和1984年賈伯斯發表麥金塔電腦的地點相同,再度使外界熱烈討論蘋果「下一個革命性產品」為何。

蘋果周四向各大媒體發出的電子邀請函以斗大字樣註明發表會日期在9月9日,與先前業界傳聞吻合。但蘋果依舊不改過去的神秘作風,僅在邀請函中表示「但願能透露更多」,擺明想繼續吊人胃口。

儘管邀請函透露的資訊少之又少,眼尖的業界人士還是注意到今年發表會選在蘋果總部附近的弗林特表演藝術中心,而此地正是當年麥金塔電腦問世的舞台。從該中心近日網路照片可看出建築物正在施工,且工地周圍都有保全人員巡邏。

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吉列特(Frank Gillett)表示:「蘋果將發表會換到大場地又進行神祕改裝工程,自然讓人預期蘋果將發表重大消息。」他也表示:「9月是發表iPhone的絕佳時機,也適合發表新的穿戴式裝置。」

蘋果歷年來通常在下半年推出新一代iPhone。由於去年蘋果選在9月發表iPhone 5S及5C,因此外界早已預期今年iPhone 6發表會也將定在9月。

科技新聞網站Re/code周三也引述消息報導,蘋果將在9月9日iPhone 6發表會上同時發表傳聞已久的iWatch智慧型手錶。由於蘋果執行長庫克曾多次表示,手腕裝置比谷歌眼鏡更符合使用者對穿戴式科技的需求,使得外界更加關注蘋果是否將尾隨三星電子、樂金電子等對手進軍智慧型手錶市場。

但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分析師貝克(Van Baker)表示,蘋果上游供應鏈至今未見相關零件浮出檯面,因此質疑iWatch是否已做好上市準備。

(工商時報)
--
7月均溫28.9度、8月罕見無颱 雙創紀錄

秋老虎發威,昨日各地飆高溫,淡水測到卅七.六度,創該站今年最高溫紀錄,未來一週也將炎熱高溫。

七月均溫打破67年來紀錄

中央氣象局更指出,今年天候怪象連連。七月平均高溫打破六十七年來紀錄,八月竟無颱風侵台、也創紀錄。預計今年秋季將較往年略暖、少雨,侵台的颱風可能不會超過三個,但仍須留意九至十一月秋颱可能危害。

氣象局表示,今年太平洋高壓強,七月平均高溫廿八.九八度,創下一九四七年以來同期最高溫,其中,新竹、嘉義七月各有十五、十六天日高溫超過卅五度,也創兩地紀錄。

但八月太平洋高壓力道減弱,開始感覺秋涼,九月估計將比歷年平均值略暖,但十月有低氣壓經過、將比正常值偏冷,十一月維持正常值。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原本各國都預測今年將有聖嬰現象(海水溫高、颱風多),但最近各國紛紛下修,海水溫度雖高但東風未減弱,導致八月無颱。

淡水昨飆37.6度 今各地仍炎熱

依資料研判,今年九月到十一月可能有一至二個颱風侵台,加上七月唯一侵台的麥德姆颱風,今年侵台颱風應不會超過三個,但秋颱需注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預估強度至少是中颱。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昨也在臉書貼文指出,八月竟一個颱風都沒,讓人訝異。但他也提醒,過去九月、十月颱風也很密集,曾有不少秋颱造成嚴重損失,今年仍要持續留意。

氣象局表示,今天全台受到太平洋高氣壓影響,依然晴朗炎熱,東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鄭明典說,已有鋒面生成經過台灣北方,加上太平洋高壓減弱,午後對流將更明顯,是否影響中秋,還須觀察。

(自由時報)
--
今年秋天明顯偏暖、少雨

氣象局昨天指出,今年秋天全台氣溫將明顯「偏暖、少雨」,不排除南部地區會出現缺水情況,現在起就要妥善利用水資源。

下周就是中秋連假,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近日已有鋒面從台灣北邊通過,中秋前後恐有較多雲流,天氣也沒有這幾天穩定,山區民眾恐怕要作好雲層遮月的心理準備。

歷史統計,每年9到11月台灣「秋颱」平均生成數為1.2個,其中又以出現1個颱風機率最高,其次才是0或2個。侵襲台灣的秋颱強度幾乎都在中度以上,氣象局建議民眾及早防颱。

鄭明典說,回顧今年夏天,台灣天氣的關鍵字就是「熱」!今年6月均溫才創歷史新高,7月全台13個平地測站測到的平均溫度29.98,再度刷新近70年同期記錄,成為「最熱的7月」。此外,受到西北太平洋季風槽偏弱影響,今年8月連一個颱風都沒有,也寫下了歷史記錄。

他說,今年7、8月氣象局在全台25個測站測到的均溫,歷史前百[黁百分位都在90以上(100代表最高溫記錄),其中更有17站衝進前3名,影響所及,在歷史百分位圖中,台灣儼然就是一個「熱到發燙的紅蕃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夏天主要熱在北部,今年受到太平洋高壓偏南的影響,熱浪高峰南移到台灣中部,嘉義7月12日出現37度高溫,刷新當地近45年來的最高記錄,且光是今年,嘉義就有5天的氣溫,擠進當地同期歷史10大高溫排行榜。

(中國時報)
--
房地合一分離課稅 稅率不止一種

房地合一課稅方案逐漸成形!財政部長張盛和昨表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擬採「分離課稅」,亦即與綜合所得總額分開計稅,但稅率未定,「可能不止一種稅率」;此外,土增稅優惠轉軌將採「稅基減除」方式,土地漲價總額直接從交易所得扣除。

針對房地產業者表示新稅制通過,房市崩盤將影響台灣經濟,張盛和說,房市一定要「軟著陸」,房價緩慢下跌,對台灣經濟發展將有正面影響。

本月十九日,財政部舉辦第二場「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制」座談會,與會人士幾乎全部主張「分離課稅」,不動產交易所得與綜合所得分開。張盛和表示「有道理」,昨已確立分離課稅為修法方向,但未來稅率該如何訂定,至今仍未定案,「也許可能不止一種稅率」。

至於土增稅的優惠轉軌,也確定將採「稅基減除」的方式,土地的漲價總額直接從所得扣除。

張盛和表示,目前土增稅有很多優惠,例如長期持有或一生一屋等,優惠稅率也不一,若採稅額扣抵方式,已獲得優惠者能扣抵的稅額較少,不僅對納稅人不公平,不同的優惠稅率該如何換算轉軌,也增加課稅複雜度。因此,張盛和認為,凡是課過土增稅,不管原本優惠稅率是多少,直接將土地漲價總額從所得當中減除,會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張盛和表示,土增稅採稅基相減,除避免重複課稅,也兼顧土增稅優惠轉軌,對納稅人來說,「所得減掉土地漲價總額,所得減少,就不會累進課稅」,租稅負擔率也可望降低,「對納稅人較有利」。不動產稅改修法,將朝這個方向進行。

商總理事長批 房地產將崩盤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日前表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房地產將崩盤,台灣經濟將大受影響。張盛和認為,目前房價確有下跌現象,但這是因為大家在觀望年底的法案,「假如我們不推,立刻就漲起來了」。

他表示,全世界各國都是房地合一課稅,沒有一個國家的房市因此崩盤,所以台灣也不會發生;房價緩慢下跌,對國家經濟是「正面影響」,可讓民眾投入房地產的資金轉為消費,產生良性循環,「也能讓年輕人對未來有盼望」,對國家絕對有利。

(自由時報)
--
房地合一 分離課稅

財政部預定年底提出房地合一課稅改革法案,財政部長張盛和昨(29)日表示,初步定調兩大方向:確立房地合一制將採分離課稅,單一或多個稅率仍未定;其次是土增稅優惠將同步轉軌至所得稅制,土地漲價總額將在所得稅稅基當中減除,消弭重覆課稅問題。

近年都會區房價飆漲,民眾無力購屋,外界將矛頭指向不動產買賣獲利的稅負太低,是造成投機客炒作不動產、拉大貧富差距的主因之一。財政部已將房地合一課稅,列為最重要的稅改工程,將建置不動產交易課徵所得稅的制度,並將納入實價課稅精神,以遏止炒房歪風。

張盛和表示,在召開兩場座談會之後,他將採納各界提出的部分意見,包括房地產業者主張分離課稅,理由在於買賣房地產的獲利為數年累積之所得,若與薪資等其他所得合併在同一年度,累進課徵所得稅,等於是變相懲罰,因此主張分離課稅,這部分的建言獲得財政部首肯。

他強調,房地合一課稅方案目前仍未定案,但採行分離課稅是基本原則,至於採單一稅率或多種稅率仍未定,但單一稅率容易產生高所得者適用低稅率、低所得者適用高稅率的問題,會在修法時納入考慮。

其次,土增稅現有包括長期持有減稅優惠、自用住宅一生一次從低按10%課稅的優惠,張盛和也保證,會維護納稅人的權益,財政部會從土增稅現有優惠同步轉軌的方式設計,採已納土增稅的土地漲價總值,在所得稅稅基內減除,以避免重覆課稅。

張盛和說,實際已繳納的土增稅,無論適用的優惠稅率為何,將就已納的土增稅的土地漲價總額,全數在所得稅稅基內減除,可望讓納稅人的應稅所得減少,具有不重覆課稅、降低納稅人稅務負擔的優點。

外界擔心政府推動房地合一課稅,是否引發房市崩盤的危機,張盛和則表示,全世界各國的不動產稅制均為房地合一課稅,但未見他國房市為此崩盤,將堅持推動房地合一稅改,讓我國稅制與國際接軌。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8-30/Clipping/656/A04A00_T_01_03.jpg

(工商時報)
--
敘利亞叛軍 綁架戈蘭高地維和部隊

聯合國派駐在敘利亞戈蘭高地的維和部隊遭到敘國叛軍攻擊,有四十三名斐濟軍人被劫持作為人質,另有八十一名菲律賓軍人被圍困,菲軍揚言不惜動武也不投降。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這起攻擊事件,同時積極斡旋叛軍放人。

43斐濟軍淪人質 81菲軍被圍困

這批敘利亞叛軍包括來自與「開打」有關的好戰組織「努斯拉陣線」 ,二十七日發動襲擊戈蘭高地隘口,並與佔領戈蘭高地的以色列駐軍激烈駁火。

三輛載滿一百五十人的武裝叛軍份子二十八日上午向戈蘭高地的「聯合國脫離接觸觀察員部隊(UN Disengagement Observer Force)」斐濟營區發動攻擊,俘虜四十三名軍人。斐濟指揮官提科圖嘉准將說,他接到訊息說,他的士兵目前安全、已繳械,但不得與外界接觸。

菲律賓指揮官安肯說,叛軍挾持會說英語的斐濟人質,向菲維和部隊傳達要求繳械投降的訊息,但被菲國維和部隊拒絕。在此同時,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聲稱,斐濟籍維和部隊成員目前安全,他們已經展開談判,以求安全釋放這些人質。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表示,儘管目前情勢緊張,但菲國部隊人員尚未受到傷害。

潘基文籲有影響力的國家協助營救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這起事件表達強烈譴責,要求叛軍即刻無條件釋放所有維和人員,並呼籲所有有影響力的國家協助營救人質。據聯合國聲明,維和部隊人員現有四十三名被困在戈蘭高地的庫奈特拉(Quneitra)營區;另有八十一名人員的行動被限制在阿魯維希納(Ar Ruwayhinah)和布瑞卡(Burayqah)營區。

(自由時報)
--
43名聯國人員 落敘叛軍手中

堅不投降 81人遭包圍

聯合國28日說,43位聯合國的維持和平人員28日在敘利亞側的戈蘭高地被敘利亞武裝團體逮捕,另有81人仍遭到包圍;這些武裝團體和凱達組織有局部關連。

菲律賓國防部說,43位來自斐濟的維和人員在庫尼特拉隘口附近被迫繳械、成為人質,但另外81位戴藍盔的菲律賓維和人員仍然「堅守」,拒絕交出武器。

馬尼拉發布的聲明說:「聯合國官員試圖和平化解情勢,對峙僵局現在仍然持續著。」

斐濟陸軍首長提柯伊托加准將說,被俘的維和人員依舊安全,他希望大家祈禱他們能平安獲釋。

敘叛軍來自凱達分支

敘利亞叛軍當中,有些來自凱達分支「努斯拉陣線」,他們27日突進到庫尼特拉隘口,和以色列部隊的交互射擊。

庫尼特拉是敘利亞與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兩側的唯一通行隘口。

聯合國安理會對於「恐怖分子與非國家武裝團體」扣押43位維和人員並包圍81位維和人員駐地,已提出「強烈譴責」。

安理會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扣押的聯合國維和人員」,同時敦促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協助促成人質的釋放。

聯合國說,81人的菲律賓部隊在魯威希納與布萊克附近被包圍,斐濟士兵則在緩衝區南方被俘。

(聯合晚報)
--
西非第5國 塞內加爾現伊波拉病例

塞內加爾衛生部長柯爾─賽克二十九日召開記者會,證實境內出現首起伊波拉病毒病例,感染者是來自鄰國幾內亞的男子。這是伊波拉此波疫情爆發以來,西非第五個出現確診病例的國家,顯示疫情並未獲得控制。

柯爾─賽克表示,感染者是一名幾內亞的大學生,本週到塞內加爾首都達卡就醫時,透露在幾內亞接觸過伊波拉患者,男子隨即遭到隔離,目前狀況「讓人滿意」。

這是三月間此波伊波拉疫情爆發以來,塞國首度傳出病例。此波疫情遍及賴比瑞亞、獅子山、幾內亞與奈及利亞,至少三千人感染,一千五百多人死亡。如今西非重要運輸樞紐、也是眾多遊客造訪的塞內加爾也出現病例,凸顯疫情並未獲得控制。

由於塞內加爾先前已關閉與幾內亞的邊界,目前不清楚此名男子是在何時、如何來到塞國;但柯爾─賽克表示,來自幾內亞的疫情監控團隊二十七日警告塞國當局,此名大學生三週前從幾內亞首都柯那克里落跑失蹤,可能已經來到塞國。

(自由時報)
--
伊波拉疫苗 美下周人體試驗

美國國家衛生院(NIH)28日宣布,美國十多年前開始研製的治療伊波拉病毒的疫苗,下周將首次進行人體試驗,結果在今年底公布。

20名志願者將參加試驗

NIH的「過敏與傳染病國家研究所」主任佛西說,20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將參加疫苗免疫試驗。雖然美國早就開始研究伊波拉疫苗,但未經過人體試驗。

NIH署長說,西非的大規模疫情,促使NIH和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加快研究和推出疫苗的步伐。

佛西曾表示,疫苗仍在試驗階段,要到明年中才能面世。世界衛生組織28日說,若要控制西非爆發的伊波拉病毒,需要六個到九個月,屆時染病者將可能增至2萬人。

NIH宣布,疫苗研製是與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公司合作進行,如果證實有效,雙方的合作將有利於疫苗的大批生產。

佛西指出,伊波拉病毒的試驗疫苗是聖地牙哥的小型生物公司研製,因此很難量產。這家公司表示,他們已拿出所有疫苗,現在庫存空空。

佛西表示,人體疫苗試驗是要解決兩個問題﹕安全性和免疫系統能否抵禦伊波拉病毒。科學家還將研究與疫苗有關的其他問題,例如透過測試疫苗在志願者的免疫系統中,對伊波拉病毒反應的強烈程度,預防使用疫苗後出現的感染。

染伊波拉病毒 已1552人死亡

西非今年迄今有3069人感染伊波拉,但世衛估計,實際感染人數為二到四倍。目前喪生人數為1552人。

(聯合晚報)
--
伊波拉疫苗 9月人體試驗

全球籠罩在伊波拉病毒肆虐的陰影下,英國製藥大廠葛蘭素史克分別與英國牛津大學任納研究所,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合作研發疫苗,將於9月首次進行人體試驗,倘若一切順利,可望於明年初生產上市。

NIH「過敏與傳染病國家研究所」(NIAID)28日宣布,將於9月2日在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市,對20名健康的自願受試者進行人體試驗。而英國研究團隊之後將對60名健康的英國人士,進行相同測試。

關於此次人體試驗,研究團隊的重點在疫苗能否抵抗「蘇丹病毒株」及「薩伊病毒株」2型伊波拉病毒,評估安全性及免疫系統反應,並觀察疫苗是否會產生副作用,像是手臂酸痛或發燒。

另外,受試者必須接受一次疫苗注射,並在6個月內至醫院進行9次檢查,透過驗血觀察,人體能否產生抗體。

領導英國研究團隊的希爾教授說:「我們及所有研究人員,對於該疫苗能否抵抗伊波拉病毒,看法相當樂觀。」

希爾教授亦稱,受試者不會因此感染伊波拉病毒,因為該疫苗只採用病毒表層的蛋白質作為成分,且蛋白質不會讓人染病。

倘若人體試驗結果沒有負面反應,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將在西非國家甘比亞,先對40名當地民眾進行人體試驗,之後再由美國馬里蘭大學,在馬利對同額受試者進行下一波測試。

由於西非伊波拉疫情嚴重,葛蘭素史克會在疫苗試驗階段,同步生產約1萬劑疫苗,以便在疫苗試驗成功後,立即交由聯合國在西非實行接種計畫。

(中國時報)
--
塞內加爾出現首起伊波拉病例

非洲西部的商業和救濟作業樞紐塞內加爾,今天成為區內第五個出現伊波拉病毒確疹病例的國家,由鄰國幾內亞前來此地的1名學生患有這種疾病。

塞內加爾衛生部長塞克(Awa Marie Coll Seck)在記者會上說,這名男學生26日前往塞國首都達卡(Dakar)的1家醫院求診,但隱瞞他在自己國家曾近距離接觸伊波拉病患1事。

塞克說,幾內亞當局表示,家在幾內亞首都康納克立(Conakry)的這名學生3週前在接受監視的情況下失蹤。

塞克說:「達卡相關單位對他進行檢驗的結果,呈現(伊波拉病毒)陽性。」

達卡是聯合國機構和救助團體派駐西非沙赫爾地區(Sahel)的樞紐,也是金融服務、銀行和菸草等許多公司的區域基地。

研究:伊波拉病毒突變逾3百次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針對獅子山早先部分伊波拉病例所做的基因研究顯示,隨著人傳人,病毒已突變超過300次,這可能影響診斷檢測的有效性及目前研發中的實驗性療法。

主導這項大型研究的哈佛大學布洛德研究所的沙貝提(Pardis Sabeti)表示:「我們發現伊波拉病毒在做病毒會做的事,那就是突變。」這項研究涵蓋獅子山78名伊波拉病患。

研究結果顯示,病毒迅速突變,可能影響當前診斷、未來疫苗及治療,譬如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GSK)加速研發、即將進入臨床試驗的伊波拉疫苗,或由加州Mapp Biopharmaceutical研發中的抗體藥物ZMapp。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

在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伊波拉可能造成超過2萬人感染並擴散到更多國家。目前尚不清楚世衛代表對這項最新基因研究的評論為何。

研究共同執筆人、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的加雷(Robert Garry)表示,伊波拉病毒在人體突變的速度是在狐蝠等動物宿主上的2倍。

(中央社)
--
孩子不愛吃飯 9招解套

「我家孩子很挑食!」「小朋友吃好慢!」「兒子總是邊吃邊玩!」家長常為自家小孩飲食問題傷腦筋,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醫師邱振燕表示,應先了解是否潛在疾病,若排除疾病問題,建議父母可參考適當用餐規則、避免吵雜或容易分心環境等9種用餐準則。

邱振燕指出,兒童餵食困難是門診中常見問題,若出現吞嚥常嗆到,或疼痛、體重減輕、常嘔吐腹瀉、血便、濕疹、發展遲緩等,即可能有潛在疾病,需進一步檢查診斷及治療。

若非潛在疾病,則須調整孩童的餵食行為。邱振燕進一步提出用餐準則建議,包括吃飯時間、地點、食物種類由父母決定,但吃多少交給孩子決定;避免吵雜或容易分心的環境,建議使用兒童餐桌椅,先用玩具吸引孩子安靜坐下,進食後玩具即收起來,一旦離開座位,警告不聽就暫停用餐;用方法促進食慾,例如兩餐間隔3至4小時,期間只供水不給零食。

對小孩飲食保持中立態度,即不談條件也不懇求餵食,可稱讚孩子自行用餐,但不以過度誇張舉動促進餵食,也不要強迫或懲罰性餵孩子;另可限制用餐時間,20到30分鐘就可結束用餐時間,不管吃多少;提供適合年齡的食物,並維持小份量,孩子要求可重複給予;若孩子抗議嘗試新食物應予尊重,但放棄前,至少給孩子嘗試10至15次。

邱振燕說,可用孩子專屬的兒童餐具,鼓勵孩子自己吃飯,進食同時須容忍孩子吃得亂七八糟,也不要每吃一口就擦一口嘴,用餐情緒會打斷,家長應以平常心與耐心、恆心,讓孩子吃飯別再成為家長的困擾。

(自由時報)
--
夜市「大雕燒」 女客吃了臉紅心跳 

士林夜市、西門町、台中逢甲夜市等地,近來販售仿男性生殖器官造型的包餡雞蛋糕「大雕燒」、「大屌燒」,成了捉弄人的熱門伴手禮,但不少家長擔心教壞小朋友。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類似商品陳列確實有影響兒少身心問題,將要求相關單位介入處理。

「大雕燒」、「大屌燒」等包餡雞蛋糕,口味有鹹、有甜,吃過的人口碑不錯。但因為造型太露骨,吃的時候還會在口中爆出起司、奶油,不僅女客人吃了臉紅心跳,就連男生看了也尷尬。

也因造型奇特,「大雕燒」反成陸客熱門嘗鮮小吃,封為「台灣最有特色小吃」,甚至現在還發展出「大雕鳳梨酥」,成陸客來台的必買伴手禮之一。

記者昨晚到士林夜市觀察,雖然不少民眾駐足拍照,但付錢買的民眾有限,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不好意思」。

來自香港黎姓女大生表示,「大雕燒」的樣子很有趣,在香港沒有看過,但如果真要吃的話,一定會「用手剝著吃」;泰北高中李姓女學生也說,「這只是食物」,但記者嘗試詢問吃的感覺,則又害羞不願表意見。

「也太像了吧!」上班族游小姐表示,原本想像的樣子還好,但近看之後真的嚇一跳,「連輪廓都維妙維肖」,很讓人害羞。

北市社會局科長孫淑文表示,「兒少法」僅要求情趣用品等限制級商品,必須專區販售,但並沒有規範生殖器造型食品能不能公開陳列販售,「法令有模糊空間」。

北市商業處長黃以育也說,只要合法設立商家,商業處連販售情趣用品都沒辦法管,「更何況是賣蛋糕」,只能與社會局給予行政指導、道德勸說,無法強制約束。

(聯合報)
--
富商撕票案功臣 竟是鬼針草

俗稱「恰查某」的鬼針草,在此次富商撕票案立大功!檢警專案小組尋找施姓富商屍體,在沾滿血跡的賓士車內發現鬼針草,再查綁嫌謝源信駕車行經路線,曾經過關仔嶺山區,研判被害人棄屍山區,搜山果然找到屍體。

民眾上山踏青,常有衣物黏上鬼針草經驗,隨手還拍不掉,要花不少時間才能將沾在鞋子、襪子、褲子的鬼針草拔掉。這種草有很強的繁殖力,在山區四處可見,繖形散開的黑色小針都帶有小夾子,倒鉤的刺緊緊抓住人類或動物身體,將種子帶到四處繁殖。

施姓富商遭綁架後,檢警專案小組在台南仁德交流道附近找到綁嫌作案賓士車,後車廂有大片「濕答答」血跡,研判被害人已遭不幸,車內並找到許多鬼針草。

專案小組調閱近千支路口監視器畫面,查出作案賓士車由中市汽車旅館上高速公路南下,經彰化北斗交流道下去又再上國道,駛往台南關仔嶺山區,再到台南市區銀行轉帳匯款未遂,這些地點唯一生長「恰查某」的地方是關仔嶺山區,研判施姓富商被棄置該處,經出動員警分5小段搜山,在大路轉小道5公里處聞到屍臭味,該處草叢長滿「恰查某」,果然找到被害人遺體。

(聯合報)
--
開車遇廟合掌 婦撞上廟階翻車

屏東萬丹鄉日前發生兩起汽車駕駛自撞意外,其中一起是駕駛人行經土地公廟,竟雙手放開方向盤,誠心十足合掌拜拜,這麼一拜車子失控撞上廟前石階,整台車翻覆橫躺路中,讓到場處理員警哭笑不得。

警方說,家住高雄的51歲陳姓婦人,日前一大清早6點多從高雄開車到屏東辦事,行經萬丹鄉水仙村堤防路時,她看見路邊有座土地公廟,當下放開方向盤,虔誠雙手合十拜拜,沒想到車子立即偏向,撞上土地公廟前石階,整台車失控翻覆橫躺在路上。

所幸婦人只有手腳多處擦傷,到場處理車禍的員警聽到婦人出事原因竟是開車途中拜拜祈求平安而造成,都哭笑不得。屏東警分局昨表示,陳姓婦人酒測值為零。

(聯合報)
--
不實發票核銷研究費 15人輕判

十九名國立大學教授、副教授、助理和研究機構研究員,涉嫌拿不實發票核銷專案研究經費,被彰化檢方依貪汙罪嫌起訴;彰化地院採最高法院的統一見解,認為教授和研究員不屬刑法上公務員,不構成貪汙罪,除四人無罪外,十五人被依違反商業會計法或詐欺罪判刑。

有罪的十四人因承認犯行,依違反商業會計法判刑一月(減刑)到八個月不等徒刑,緩刑二年,應分別支付二萬元至十萬元不等金額給公庫,緩刑期間要接受三場次法治教育;國立彰師大陳姓副教授,是唯一被認定構成詐欺取財罪的學者,他拿研究經費購置筆記型電腦後占為己用,判刑四個月,得易科罰金。

新北市新店區國揚儀器公司全姓負責人及楊姓妻子涉嫌長期提供不實發票,讓教授、副教授和研究員核銷國科會(現為科技部)或國衛院專案研究經費,共十四案,訂合併執行刑分別為三年、二年,都可易科罰金。

該案輕判關鍵在於最高法院六月廿四日做成「公立大學教授接受委託研究辦理採購事項,不是刑法上的公務員」決議,合議庭認為被告為研究採購器材,縱有參與招標、審標、決標採購程序,亦不具刑法上授權公務員身分,自然不得以貪汙罪論處。

這十九人被控於二○○九、二○一一年間分別向行政院國科會、國衛院申請專案研究計畫後,與國揚儀器公司負責人或業務員私下謀議,利用不實發票核銷經費二萬九千元至七十四萬多元,再將這些研究經費存放國揚公司,作跨年度使用。

被判無罪的曾姓副教授透過學校表示,「感謝法官了解我沒有犯意」;被判三個月的洪姓主任表示錢沒放進口袋,只是科目登載瑕疵,希望此案就此畫下句點,他不會上訴,讓一切過去。

王姓教授被判六個月,他對判決結果表示尊重。他說,此案是大學教授很好的教材,若有難以執行的地方應該循程序修改,「老師本就應用較高道德標準檢視」。

(聯合報)
--
教授A研究費 13人緩刑4無罪

去年初震驚學術界的教授A錢案,彰化地方法院昨天宣判,採認最高法院決議,認定教授不是公務員,改以《商業會計法》「填製不實會計憑證」論罪,被起訴的17名教授中,13人分處1至8個月不等徒刑,均緩刑2年,另曾玉村、王哲釧、吳晉祥與陳麗文4人無罪。

同案被告的業者,學揚科技與國揚儀器負責人全治國與朱莉莉夫婦,則分別應執行3年、2年徒刑;其餘相關業務人員與教授一樣,也都被分處數月徒刑,緩刑2年,支付公庫數萬元,接受3場法治教育。

被判有罪教授為:彰師大洪連輝與陳瓊森、陽明大學楊靜修與高毓儒、台師大吳忠信、成大吳豐森、虎尾科大蔡仲尼、國衛院周愛湘、興大王升陽、張厚謙與、廖俊旺。台灣動研所江柏輝,農委會農藥毒物試驗所呂水淵。

中興大學王升陽、張厚謙與廖俊旺3名教授被判有罪,興大主祕陳吉仲將加強校內法治教育。

獲判無罪感謝法官

農委會農藥毒物試驗所呂水淵說,收到判決書後與律師研議是否上訴,為自己辯護。

彰化師範大學主祕張正其表示,陳瓊森已經退休了,聯絡不上洪連輝本人,無從得知他對判決結果的看法。

中正大學副教授曾玉村透過校方代為發言,表示感謝法官,有看到他並無犯意。

被判有罪的成功大學醫學院生理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吳豐森,拒絕對判決結果表示意見。

不了解詳情拒回應

國防大學化學及材料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哲釧表示,收到判決書後再做進一步處理。

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研究助理江柏輝透過研究所同事表示,他完全不了解狀況,對於判決結果不做回應。

本案緣於彰師大洪、陳2教授被檢舉勾結新北市國揚儀器公司,涉嫌以不實耗材發票核銷研究經費;彰化檢警調追查發現,與國揚儀器掛勾的教職人員,遍及國內各大學與研究單位,人數多達數百人。

檢方依《貪汙治罪條例》的公務員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將洪、陳2人起訴,後又追加起訴15名教授與研究員,連同國揚、學揚、利明與炬安等4家公司的相關業務人員共30多人全部起訴。

(中國時報)
--
天天穿高跟鞋 女腳趾外翻

中市47歲丁姓女子17歲開始穿高跟鞋,出社會後每天也穿高跟鞋上班,去年起只要穿鞋走路就出現劇烈疼痛症狀,到醫院檢查發現大拇趾腳趾外翻,接受手術才解決困擾。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骨科醫師楊維宏說,大腳趾與第一腳掌骨(即蹠骨)關節處向外彎曲,導致第一蹠骨內側鼓起且疼痛劇烈,且大腳趾向第二腳趾靠攏,便稱為「大腳趾外翻」。

丁女到台中醫院就診時,右腳大腳趾外側紅腫變形,經X光檢查診斷為大腳趾外翻,須經切骨轉位手術,以鈦合金螺絲固定。

另名40歲魏姓女子喜歡穿高跟鞋外出,逛街遇到喜歡的高跟鞋,尺寸不合仍衝動購買,讓自己的腳塞在小一號的鞋裡,長時間導致兩腳變形,腳痛到無法行走,左腳大拇趾外翻嚴重,經開刀治療才改善,從此再也不敢買不合腳的鞋子穿。

楊維宏提醒,選擇鞋子不只注意外觀,重要是留意腳穿起來的舒適度,鞋子前面楦頭不可過小,以免腳趾全擠在一起,或大拇趾被擠到向中間靠攏,最好選擇腳趾可自然向前伸展的鞋子為佳。

因高跟鞋有高度,會讓身體向前傾,腳趾承受的壓力大,造成大拇趾外翻的機率較高,他提醒應減少穿讓腳趾壓迫的鞋,若穿鞋已會疼痛,就要尋求醫師檢查與評估。

(聯合報)
--
迷信標靶藥物 小心花冤枉錢

國內肺癌患者約四成是七十歲以上長者,但醫師發現,部分家屬擔心老人家化療太辛苦,因而迷信標靶藥物,即使基因檢測不合,仍花費大筆金錢自費用藥;也不排除有醫院為增加收入,鼓吹高齡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療。

由聯合報與林口長庚醫院合辦的「防癌總動員健康論壇」九月五日、六日於長庚醫院長庚復健大樓第一會議室登場,由十二位名醫講授防治肺癌、頭頸癌及婦癌正確觀念。

長庚醫院行政中心蘇輝成說,該院去年與聯合報首次合作舉辦健康論壇,獲得許多民眾回響,今年再度攜手,期盼傳達最正確、最先進的醫療知識,讓民眾有信心防癌、抗癌。

以肺癌為例,這個國人頭號健康殺手,每年新增逾萬名個案,但不少民眾卻對標靶用藥存有錯誤觀念。

一名八十三歲黃爺爺,去年六月健檢發現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腦部。肺癌標靶藥物基因檢測呈陰性,顯示治療效果不佳,但醫院卻建議自費使用,一個月藥費高達六萬多元。結果花了逾百萬元,仍不敵病魔過世。

楊政達說,門診中常有患者誤認為標靶藥物就是最好的選擇,寧願主動自費用藥,但高齡癌友不一定適合積極治療,家屬應與醫師討論,了解治療的藥效、副作用等,才能找到對患者最好的治療方式。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校長陳志毅說,肺癌晚期患者中,六成會出現EGFR基因突變、百分之五有ALK的基因突變,適合不同的標靶用藥,並不是所有的肺癌病人都一律適用。如果不針對適應症給藥,多花錢卻無助益。

(聯合報)
--
保養攝護腺 減少久坐、多吃番茄

Q:平常該如何保養攝護腺?如果發現攝護腺有病變,又該如何面對?

A:年齡是攝護腺最大殺手,但攝護腺肥大泰半可藉由藥物改善,只有兩成左右的病人需要開刀;就算罹患攝護腺癌,藉由各種先進治療方法,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男性要如何保護攝護腺?建議飲食盡量清淡,許多疾病都跟高油脂食物有關,攝護腺癌也不例外;此外,要避免久坐,久坐影響血液循環,如果排尿已不順暢,如果長期壓迫骨盆腔,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建議白天多喝水,晚上睡前避免喝水造成夜尿。東方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較西方人少,不排除與東方人比較常吃豆類製品有關係,這類食物的植物性荷爾蒙會減少攝護腺肥大的機率。

也有些研究發現,多吃富含茄紅素的食物,例如多吃番茄,對於保護攝護腺有幫助。

男性面臨攝護腺肥大的機率要比攝護腺癌高,肥大可以透過藥物改善,傳統刮除手術與雷射手術可把攝護腺增生的部分予以刮除;至於攝護腺癌手術,則是摘除整顆攝護腺。

很多患者面對攝護腺病變會害怕開刀,擔心術後尿失禁的問題,其實以攝護腺癌手術為例,8成患者術後半年可不必再包尿布,9成患者1年後失禁問題明顯改善,更遑論攝護腺肥大只刮除增生組織,尿失禁的機率低於3%。

(聯合報)
--
烤肉醬3湯匙 熱量=半碗飯

加工品配乳酸飲料 罹癌風險增

還沒到中秋節,已有不少人開始動手烤肉。毒物專家警告,香腸、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含有硝酸鹽,不可與秋刀魚、干貝、魷魚混著烤,也不能邊烤,邊喝養樂多、可爾必思等乳酸飲料,否則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提高罹癌風險。

「烤肉是不健康的飲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低廉烤肉架、鋁箔紙接觸酸性醬料、火烤時間過久,以及不當食材搭配,都可能增加致癌風險。

劣質烤肉架 遇高溫釋重金屬

顏宗海說,許多標榜「高級不鏽鋼」的烤肉架價格低廉,沒有任何標示,大都為鍍鋅材質,遇高溫就會釋出鉛、鎘、猛等有毒重金屬,提高致癌機率。選購烤肉架時,應購買300系列304材質金屬,儘管貴一點,但可重複使用,確保健康。

鋁箔紙包沾醬食物烤 小心失智

除此之外,許多人使用鋁箔紙方式錯誤,正確用法為光面用來包食物,霧面則是朝火受熱;千萬不要用鋁箔紙包裹刷著醬料的食物去烤,容易釋出鋁,增加失智風險。

在食物搭配上,顏宗海提醒,在處理香腸、火腿、培根等食材時,必須特別謹慎,不可跟秋刀魚、干貝、魷魚等含有豐富胺類食物混著一起烤,連接著烤也不行,更不能搭配乳酸飲料,否則易在體內形成亞硝酸鹽。

至於食材選擇,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豬肉牛肉等紅肉含有飽和脂肪酸,油脂多、熱量高,屬於烤肉地雷,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偏高者不適合食用。

再者,烤肉應盡量避免使用醬料,劉怡里說,一小湯匙烤肉醬就有50大卡熱量、鈉300毫克,刷上三湯匙,鈉攝取量就破表,熱量也相當於半碗飯。

烤肉食材先水煮 降低致癌風險

如何健康烤肉?劉怡里建議,烤肉食材多選擇豆乾、魚蝦、雞肉,肉片不要切得太厚,可先水煮,或浸泡在啤酒及辛香料裡,縮短烤熟時間,便能降低致癌風險。

(聯合晚報)
--
國民議會施壓 利比亞臨時政府請辭

利比亞總理薩尼(Abdullah al-Thani)領導的臨時政府今晚宣布已向新選出的國會請辭。在此前幾天,在伊斯蘭派主導之下,國民議會任命候任總理,意欲籌組敵對政府。

過渡政府在利比亞東部運作,目的是避開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勢力龐大的伊斯蘭民兵。利比亞國會設於首都以東約600公里的城市多布魯克(Tobruk)同樣基於安全理由。

國民議會(General National Congress)25日任命親伊斯蘭派的哈西(Omar al-Hassi)為「解救政府」總理。

利比亞6月選舉後選出新國會,國民議會正式被新選出的國會取代,但伊斯蘭派掌控的國民議會在的黎波里開會,拒絕承認設於多布魯克的新國會合法性。

國民議會發言人25日在的黎波里(Tripoli)告訴記者:「國民議會解除(臨時總理)薩尼身為政府領袖的職務,給哈西1週籌組解救政府。」

薩尼領導的臨時政府在請辭聲明中表示,希望「利比亞唯一具有合法授權的」國會,將籌組的新政府「能代表所有利比亞人民…並重建國家安全與法治」。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