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70809

7大學缺額逾半 創新高 指考分發放榜 開南招不滿3成最慘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昨放榜,共錄取4萬1022人,錄取率96.92%略低於去年,受到少子化衝擊,今年有16所大學、261系,缺額數達3488個較去年增近2成,創近8年新高;有7所大學招生缺額率逾5成更創歷史紀錄。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指,少子化挑戰將更嚴峻,教育部表示將逐年縮減各校招生名額,並立法推動大學轉型和退場。



昨分發入學放榜,不少考生考上理想校系。南投中興高中阿美族學生陳靜怡視藝人林美秀為偶像,嚮往讀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先前甄選入學遭刷下,仍在指考拼出好成績,經原住民加分後分數可上台灣大學法律系,但她錄取心目中第一志願台藝大戲劇系,盼琢磨演技在舞台上發光。

爭短褲權上同系
花蓮女中美術班學生林芳瑜及周筠涵皆考取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她們高二時,校內學生們曾發起「短褲解禁」活動,美術班學生當時也在校內一處樓梯彩繪短褲花女學生,見證花女創校90年的短褲解禁歷史。
分發會統計,今年指考僅4萬7334人報考再創歷史新低,雖招生名額也略減,但總招生名額還是連續第2年多於登記學生總人數;另總計共16校有缺額、缺額總數3488個創8年新高,更首見7校招生缺額率逾5成。

不影響師生權益
缺額數最多前3名大學為開南大學580人、大葉大學555人、中華大學440人,加上華梵大學、南華大學、玄奘大學、康寧大學,有7校缺額率逾5成,以開南缺額率71.17%居冠,若加總三種入學管道,康寧缺額率49.03%最慘。
分發會分發組主任王士豪分析,7校招生缺額率逾5成創紀錄,少子化是關鍵,未來挑戰將更嚴峻,各大學得思考如何因應。
開南大學招生處長郭晉源指,僅以指考缺額反映招生情況不盡客觀,將鼓勵進修部學生轉到日間部因應。大葉大學校長歐嘉瑞說,缺額主要來自該校為提供考生更多選擇機會而未寄存名額。
中華及玄奘大學均強調,少子化造成招生不足,但絕不會影響師生權益。
華梵大學說,學校財務健全,不全然以市場概念為導向,仍會投入資源,擴充教學設備與宿舍。康寧大學回應,因該校取消國立大學收費優惠,及上學期起規劃整併轉型,因此有科系缺額較多,該校逐步轉型調整,在課程與學程規劃方面全面改進。

教部籲縮招生額
南華大學主秘葉月嬌說,缺額主因之一是有相同科系的大學不少,造成學生分散各大學,二是少子化影響,幸好校方的國際生不少,可招收國際生補足。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指,少子女化造成缺額,教育部核給學校的名額也會少一點,學校也可以主動申請「寄存」名額,意即暫時減少招生名額,情況好轉再取回名額;「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也已在行政院審核,最快下月立院新會期開議後送審。

大學分發放榜資訊
招生名額:
4萬4144人(-4352人)
外加名額367人(-53人)
完成登記志願人數:4萬2327人(-2631人)
錄取人數:4萬1022人(-2657人)
缺額人數:3488人(+535人)
錄取率:96.92%(-0.19個百分點)
未足額錄取學生校系:261系(+58系)
查榜網址:www.uac.edu.tw
註:()內為和去年相較增減數字;缺額人數包括原住民、離島等考生的外加名額的缺額
資料來源: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09/LN06/LN06_003.jpg

錄取台大 53%來自雙北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昨放榜,台灣大學仍穩坐各類組龍頭,一類組以法律系、國企系分數最高,二類組是電機系,三類組為醫學系。台大統計,今年共錄取1733人,其中考生來自6都比率高達85.8%,光是雙北就佔總招生名額約53%,等於每兩個台大生就有一個來自雙北,凸顯城鄉差距。

二類選系不選校
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指,各高中錄取台大人數前三名學校仍和去年一樣,第一名為建中255人,其次為北一女191人、師大附中111人,而透過分發入學考生來自6都比率高,主因是6都人口多,資源較豐富,導致錄取台大高中生以6都明星學校較多。
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分析,今年二、三類組校系錄取分數下滑7至10分,像台大醫學系今年錄取分數為450.6分,與去年457.2分相較下滑7分左右,不過一類組錄取分數則上揚10至15分左右。
觀察今年二類組的熱門校系排名,劉駿豪說,在前10志願中,有7個校系均與電、資相關,在錄取分數下滑7至10分下,包括成功大學資工系、清華大學資工系乙組分數反較去年提升,顯現考生重視校系的未來前景。
另成大資工系今年的錄取分數超越台大地質系與台大地理系A組,顯示二類組選校不選系的想法逐漸式微。

併清大後成績升
此外,去年新竹教育大學與清大合併,今年是兩校首度共同招生,網友發現竹教大錄取成績大幅提升,引發討論。
劉駿豪說,在一類組平均分數提升10至15分情況下,原竹教大的英語教學系與特教系,今年加權分數各大幅提升98分與84分左右,顯現大學的名字對招生相當有威力。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09/LN06/LN06_005.jpg

(蘋果日報)
--
考試分發缺額3488人 創8年新高

一○六學年大學考試分發昨日放榜,今年錄取率達九十六.九二%,比去年稍降,但分發缺額卻創八年新高,有三四八八名、佔整體名額七.九%,大學分發會研判是少子化加上考生有出國打算;補教老師批,這兩年學生數早就少於招生名額,所有人都可「零分上大學」,呼籲官方別再自欺欺人,大學科系也須思考轉型。

分發會統計,今年有四萬二三二七人登記分發,甄選管道回流後,總分發名額達四萬四一四三名,最後錄取四萬一○二二人,錄取率九十六.九二%,比去年的九十七.一一%略降,但缺額則創八年新高,有十六校二六一個系組缺了三四八八人,缺額比率達七.九%,五年前分發缺額率才○.四%,增幅非常明顯。

分發會主任王士豪說,缺額趨勢主要受少子化影響,但進一步分析考生填志願情況,發現志願平均數今年五十五個,比去年略降,顯示考生對未來的選擇越精準,或許不見得要鎖在台灣,許多學生有出國念書的打算等。

補教老師︰大學要檢討改進

但補教老師劉駿豪直指,這兩年錄取率都是騙人的,因少子化影響,考生數已比分發名額來得低,想要「零分上大學」一定可以,有三.○八%學生落榜,純粹是學生不想去念,大學太多名目,科系卻對應不到產業需求,建議大學「別再假仙啦!」應自我檢討,不再以教授做本位,而是替學生設想未來,改系名、改課程來吸引人才。

今年缺額中,私校缺額明顯,多是中南部大學,過去亦有明道大學、稻江管理學院等因分發缺額過多,決定退出聯合招生,自行獨招。大學分發會主任委員、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說,確實可能有私校想退出分發,但建議各校須思索品牌,掌握考生期待,才能面對高教挑戰。

台大錄取1733人 六都學生占85%

昨分發放榜,台灣大學統計發現,六都的高中就占去分發名額的八十五.八%,交通大學也呈現差不多情況,六都高中的分發錄取生占了八十.四%;台大解釋,除了六都人口比例高,前段大學的城鄉差距恐仍明顯。

台大統計,今年考試分發共有一七三三人獲錄取進台大,依縣市所屬高中區分,台北市有五七九人、新北市三四○人、台中市一八一人、高雄市一五四人、桃園市一四三人、台南市九十人,六都的高中占整體八十五.八%。交大也統計,今年分發錄取四五一人,六都有三六三人,占八十.四%。

台北市建國中學、北一女更統計,若包含繁星、個人申請、指考等管道,錄取台大的分別有四○五人、二九四人,合計達六九九人。

不少人棄甄選名額 改拚指考

台大另也發現,今年甄選有一九一名額回流,加上整體考生也有回流趨勢,顯示甄選管道有不少考生並不滿意,最後拚考試入學。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考生與家長在甄選的最大壓力,即是面對不理想科系要不要放棄,過去曾提案盼大學招生採「多元同步最優入學方案」,把各招生管道的志願合併,讓考生一次分發,但被詬病是獨厚台大,但實際上藉此可替考生解決問題,未來仍將持續在大學招聯會上提案。

指考放榜 電資科系夯到不行

昨大學分發放榜,補教老師劉駿豪發現,不少二類組的電資科系紛紛竄起,研判與AI 、機器人等全球產業趨勢加上考生務實有關,堪稱「電資時代來臨」;另長庚大學醫學系分數下滑,恐與日前醫師出走糾紛有關;新竹教育大學併入清華大學後也獲益,今年分數比去年大幅躍升近一百分,可見選校不選系的觀念仍深深影響一類組考生。

劉駿豪表示,今年二、三類組比去年下降約五到十分,一類組則普遍提升五到十五分。三類組熱門的醫學系排名變化不大,但分數值得觀察,如長庚醫學系原本跟台北大學醫學系是伯仲之間,今年卻輸五.五分,研判是日前長庚體系醫師集體出走的負面新聞影響;另台大醫學系的公費生今年竄到四三五.一二分,排第六名,也值得觀察。

二類組 清大資工贏過台大土木系

在二類組方面,堪稱「電資時代全面來臨」!劉駿豪強調,電資科系有竄升趨勢,在二類組分數普遍下滑的情況中,交大、成大、清大等資工系的分數卻維持穩健,甚至台師大資工系的分數還逆勢成長,若跟台大比較,清大資工系乙組贏過台大土木系,成大資工系也打敗台大地理系A組與地質系,選校情結在二類組漸漸消失,考生志願傾向務實。

劉駿豪表示,AI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電資產業未來成長趨勢明顯,甚至連物理、材料、機械等科系也都想跨域跟電資整合,大學雖非職業訓練所,但若科系跟未來就業無關,考生恐需自問:「念大學要做什麼?」台灣電機資訊產業發達,應多鼓勵大學開設相關科系。

但一類組則仍是「選校不選系」,劉駿豪說,今年不少一類組考生填志願時不知所措,有人只能把台大填滿再填政大,傳統法律、商管等還是盤據熱門校系,但近年法律也開始鬆動,因為有學士後法律系興起,鼓勵二、三類組學生跨領域學習。

竹教大併入清大後 分數「大暴漲」

劉駿豪還發現,竹教大跟清華大學合併後,科系分數也跟著水漲船高,幼教系、英語教學系、特教系等紛紛比去年大漲六十幾分甚至九十幾分,在近年流浪教師過多、教育科系招生不易的趨勢中,殺出一條血路,可見校名還是有影響力。

台大則點出,清大、交大等資工、電子等系,利用分組把招生人數切割下降,如一個組才招四人,進而呈現錄取分數高的排名現象,但台大電機系就有十一個分組,並不會切割招生。

(自由時報)
--
教部:若連兩年註冊率未達7成 招生名額將被裁減

大學入學考試分發(指考)昨放榜,今年缺額三四八八人,創八年新高,二六一個系組有缺額,有七校整體缺額率破五成,都創下歷年新高。

南北差距「已成國土分配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缺額集中在中南部私校,連老字號私校也都出現逾百名的缺額,缺額出現「南北差距」,有私校校長直言這已是「國土問題」。

實踐大學缺額就呈現南北落差,今年該校三五二個缺額全集中在高雄內門校區。另真理大學缺額也集中台南麻豆校區。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說,位置差的學校即使辦學再有特色,經營一樣辛苦。如果按照教育部「一刀切」的退場條例模式,「台南市公車路線沒人坐就關掉,最後一定只剩台北市有公車」,已是「國土分配」問題。

根據分發會資料,今年有十六校未足額錄取,比去年的廿三校略降,有二六一個系組未足額錄取,是歷年新高,缺額共計三四八八人,但也有四十八校零缺額。分發會主任王士豪說,私校出現大缺額,除受少子化影響,另因連續兩年招生名額多過登記人數。

指考缺額8年新高 中南部私校最慘

七所缺額率超過五成的大學有開南大學、中華大學、康寧大學、大葉大學、玄奘大學、華梵大學和南華大學,其中開南缺額率破七成;缺額人數最多前五校為開南大學、大葉大學、中華大學、真理大學、實踐大學,開南達五八○人,也是最高。

分發會主任委員、成大校長蘇慧貞說,少子化是全世界高教面臨的共同問題,今年缺額校數雖比去年減少,但缺額系組卻比去年增加,代表未來每間學校系組,更必須穩定經營出學校品質和特色。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缺額預期未來會愈來愈擴大,教育部會逐年縮減各校招生名額,根據今年註冊率狀況,進行日間部學士班人數的總量管控,若連兩年註冊率未達七成,將對該校進行招生名額裁減;學校也可「自我瘦身」,先把名額主動「寄存」在教育部。

李彥儀說,對於缺額多的學校,教育部會加強每學期的校園訪視查核教學品質,嚴禁出現併班、跨級上課、學分抵免等影響學生受教權。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1/3854068.jpg&x=0&y=0&sw=0&sh=0&sl=W&fw=380&exp=3600

高教招生危機 私校:指考招不到…還有別的管道

昨大學指考放榜,高達七校缺額率破五成。中華大學主任秘書謝玲芬說,學生人數減少,但師資不會減少,將朝小班化、精緻化教學;南華大學主任秘書葉月嬌說,若加上申請入學後的整體招生率,估可達八成,許多指標科系如資工系等也滿招。

大葉大學校長歐嘉瑞說,指考雖有部分缺額,但只是全年多元招生管道之一,大葉今年也有五個學系滿招,預估分發率約七成五,再加上境外學生,招生率也突破九成,全校學生數仍維持萬人以上,仍是彰化縣規模最大大學院校。

康寧大學說,部分科系在指考招生缺額甚多,是有些科系在上學期擬整併的原因,康寧將轉型成健康產業的發展,並打造成健康產業第一品牌大學。

開南大學招生事務處長郭晉源說,申請入學回流參加指考的學生本來就比較少,招生數也相對少許多,目前全校廿四個科系招生都穩定,沒有受到影響。實踐大學主秘胡寶麟說,學生比較喜歡在台北讀書,「很多南部學校受少子化的衝擊都非常慘」。

高教招生危機 私校:台灣教育經費非患寡 患不均

面對高教招生危機,私校校長認為,台灣的教育經費不是患寡,而是患不均,政府面對私校退場轉型,應有更積極性的思維,發揮「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

為協助大學轉型與整併,教育部推動「私立大學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編列五十億元退場基金,明定私校若財務結構不佳影響教學與營運、積欠教職員工薪資達三個月以上、生師比不達標、教學品質查核不過,以及重大違法情事等,會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學校退場後的土地和校產全數歸公。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說,公立學校拿太多政府經費,效率較高的私校,反而被分配到的錢太少,只能靠收學費,加上一點補助款維繫生存,私校的每生培育成本不到公立學校學生的七成。

他認為,少子化是契機,可趁此改變結構,大家一起「瘦身」減少招生名額,並把公立學校的學費拉高到跟私校一樣,政府再發教育券補助,無論讀公立或私立,都負擔一樣的學費,「將教育的選擇交由市場決定,而不是由上而下的分配。」

施光訓說,被宣告輔導轉型的學校,「等於是被判死刑了,只是還沒斬」,因為學生也不會去填志願,一旦被宣告輔導轉型,只會讓學校馬上招不到學生,造成私校恐慌。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校長高永光說,政府不該輕易把學校關掉,「如果一個人的腳受傷,就馬上把腳砍掉,誰還會有兩隻腳可以走路?應先把細菌去除,等傷口復原,再積極復健才是。」

高永光建議,「私校轉型退場條例」不應都是「懲罰」條款,應該「公私協力」,政府設法媒合,拉更多企業來幫助私校,並針對出錢救學校的企業給予稅捐減免。

指考38分可填志願…遙想當年聯考 380分只能吊車尾

大學指考分發昨放榜,受少子化及甄選名額不斷增加影響,今年指考只剩4.7萬多人報名,創歷年新低紀錄,最低只要38分就有填志願的資格,錄取率近9成7;缺額3488人,創8年來新高,其中7所大學缺額率逾50%。

大考錄取率越來越高、錄取分數越來越低、校系缺額越來越多,似已司空見慣。但若翻開40年前的舊報紙,會發現當年大學聯考放榜的數據,和今年差異懸殊。

● 40年前 乙組錄取率不到2成 丁組334.67分才能錄取

民國66年大考錄取2.6萬多人,錄取率才2成95,雖有缺額70人,但也增額錄取169人;當時以乙組(文組)錄取率不到2成最低;最低錄取分數以丁組(法商組)最高,採計6科至少要334.67分。讓我們回顧一起走過的大考歲月,看看這幾十年來,台灣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政府遷台初期,大專由各校獨立招生,民國43年改採聯招,由當時4所公立大學—台大、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台師大)、台灣省立農學院(中興大學)、台灣省立工學院(成大)合組聯招會,大學及專科聯合招生,分成甲(理工)、乙(文)、丙(醫)、丁(法商)4組,且先填志願、後考試、再分發。

聯招初期,國內的大專很少,除了4所公立學校,私校只有中原、淡江、東吳、東海、高醫、中國醫藥學院等少數幾校,錄取率在兩成上下。

● 30年前 五專當道沒科大 技術學院只有一間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人力需要增加,專科學校陸續新設,民國50年代,聯考錄取率提升到3成多。但當年大學及學院仍很少,直到民國75年,大學仍只有16所、學院12所,專科多達77所。

民國60年代,大學校數還未明顯增加,但隨著出生人口上升,加上經濟好轉,一般家庭比較供得起孩子念大學,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聯考錄取率都只維持在兩成多,補習班林立。

民國61年,大學與專科分開辦聯招;73年大學聯考改分一、二、三、四類組考試,文法商併到一類,二類是理工,三類是醫,四類是農;後來四類又併到三類。

當時還沒有科大,技術學院也只有一校,即台科大前身、63年創立的「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其他像台北工專、高雄工專等都還沒升格。

台北市補教協會總幹事張浩然以自己為例,民國62年他考丁組,錄取率只有2成多,還記得他6科考了397分,平均每科66分,卻只吊車尾錄取東吳社會系;隔年重考分數差不多,也只錄取逢甲銀行保險系;他最後改念世新三專。

●「當年考上大學是祖上積德」 考了快400分,只能吊車尾

「若是現在,我即使台大上不了,政大應該也沒問題。」張浩然笑著說。「當年考上大學,可以翻轉階級,真的叫祖上積德,放榜要放鞭炮的!」如今大考錄取率近百分百,想落榜都很難。

聯考錄取率低,補習班到處林立。張浩然回憶,民國70年他剛進補教界,當年北市高四重考班就多達48家,學生總數可能有20萬人。光台大、儒林、學人等幾家大型補習班,就各有2、3萬人。

如今全台高四班只剩10幾家、學生幾千人,台北更只剩3家。張浩然開玩笑,以前南陽街到了午餐、晚餐時段,人滿為患,走路要側身,「如今門可羅雀,開車從頭走到尾,時速40公里,恐怕還不用煞車。」

● 複製牛之父不當拒絕聯考的小子 考五次終上榜

當年很多重考生屢敗屢戰,不少窮人家子弟出頭天。例如台灣複製牛之父、台大動物科技系退休教授鄭登貴,從小在台南玉井農家放牛,逢考必敗,從初中、大學、轉學到研究所考試,共落榜8次;他光大學就考了5次才上榜,但倒吃甘蔗,最後拿到英國劍橋大學博士,成為國內複製動物第一把交椅。

張浩然說,現在的學生只要有考,幾乎就有學校念,但當年連初中都要考,且不只考學科,還要考體育;初中畢業,還要考高中、高職、五專、師專;3年後還要考大學。當年因此出了一個「拒絕聯考的小子」,成為媒體焦點。

也因此,以前聯考放榜隔天,翻開報紙,常有落榜生跳樓輕生的新聞。張浩然說,現在不管高中、大學,錄取率都快百分百,只有非台大、醫科不念的人,才會重考;落榜生跳樓的新聞,再也看不到,「現在的青少年,只有失戀才會想不開」。

民國83年,大考中心開辦學科能力測驗,並試辦推甄採計學測;民國91年大學聯考廢除,改採多元入學方案,除了推甄(後來轉型繁星推薦),又開辦自由報名的申請入學,加上類似聯考的指考分發。

隨著教育部開放私人興學,加上專科不斷升格技術學院、再改成科大,民國95年,國內大專飆到163校,專科只剩16校,其他都147校都是大學或學院。加上繁星、申請等甄選招生名額由早期的2、3成提高到6、7成,又面臨少子化, 大考分發錄取率也因此節節飆升。

●「7分就能上大學」成為年度笑話

民國97年,大考錄取率飆到9成71的史上新高,全國最低錄取分數是立德大學(已改名康寧大學)資源環境系7.69分,採計5科、有3科加權,推估還原後平均每科考不到1分就能錄取,「7分就能上大學」成為年度笑話。

私校受不了被貼標籤,於是又促請大學招聯會恢復以前的「最低繳卡標準」,訂出大考最低登記(填志願)門檻,隔年大考錄取率照樣攀登97.14%的新高,最低錄取分數68.19分;但各校系缺額人數也達6802人新高紀錄。

針對新生註冊率太低的學校,教育部祭出扣減招生名額的措施,近幾年的大考錄取率、缺額數就未再創新高。直到去年少子化衝擊,錄取率才又來到97.11%的史上次高,缺額又逐年攀升到今年的3488人。

(聯合報)
--
大考分發缺額3488人 創8年新高

今年大考分發昨放榜,錄取4萬1022人、錄取率96.92%,但缺額3488人創8年來新高,不少學校招不足學生。

專家分析,今年理工學系錄取分數普遍下降,唯資工系逆勢上揚,另長庚醫學系受到長庚醫院醫師集體離職事件的影響,錄取分數明顯輸給北醫醫學系。

今年大考分發總招生名額4萬4143人,登記人數4萬2327人,是台灣教育史上連續第2年大學招生人數多過登記人數,最後4萬1022人獲得錄取,1355人落榜。

今年有16校共261個系組未足額錄取,產生3488缺額,是8年來最高,其中7所大學缺額率超過50%,以開南大學71.17%最多,其次是中華大學65.67%、康寧大學65.13%、大葉大學64.09%、玄奘大學63.68%、華梵大學62.76%及南華大學52.12%。

分發會主任委員、成大校長蘇慧貞說,由於今年未足額錄取的學校比去年少、但未足額261系卻比去年增加,顯示未足額系集中在部分學校。

今年多數理工學系錄取分數較去年降7到10分,不過卻出現一個異數,清大、交大、成大、台師大等校的資工系未跌反增,其中清大資工系甲組還首度進入排行榜第9名。專家認為,電機系原本就是龍頭科系,加上資工系崛起,象徵「電資時代全面來臨」。

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表示,政府在推動AI(人工智慧)產業,全球趨勢也都是往這個方向走,市場需要很多資工人才,資工系畢業生未來就業不成問題,因此受考生青睞。

新聞事件影響考生選填志願!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說,過去北醫醫學系和長庚醫學系的錄取分數難分上下,但在長庚醫院發生急診室醫師集體離職事件後,北醫醫學系今年錄取分數是440.2分,比長庚醫學系的434.7分多5.5分,兩者已經分出勝負。

政府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政大今年首度開設「東南亞語言與文化學位學程(主修越南語)」的錄取分數超過政大斯拉夫語言學系,表現不錯。劉駿豪表示,如果5年前大學開東南亞相關學系,「會被笑死」,但現在市場上有需求,吸引考生去讀這方面科系。

高中畢業負笈海外 加劇高教危機

少子化浪潮下,國內各大學瀕臨絕續存亡的危機意識,卻又無視全球市場人才需求流動的趨勢,只求搶學生「落袋為安」,高中畢業生赴海外求學,正用行動譏諷著國內高等教育的固步自封。

日前,台大針對入學研究報告與招聯會槓上,雙方各執己見,見仁見智,但台大的報告中指出,「少子化趨勢下,中後段學校招生的心態是『落袋為安』,想盡量在前面的管道『收滿』學生,這也是台灣高教悲哀之處」,一語道破,台灣高等教育只能做不能說的祕密。

前高雄師範大學附中校長、現任學務長李金央認為,高中生負笈海外奔向世界名校,肇因於世界大學排名榜上,能名列前茅的學校,都有著「願意投注最大的資源在學生身上」的共同特色,而台灣高等教育對學生的投資,是相對不足的。

李金央以日本「30萬留學生計畫」為例,投入大量資源,希望吸引優秀的外國高中生,前往留學,認識日本文化,畢業後能留下來的人,就會成為日本的優質人力資源,對日益老化的社會,注入年輕新活力。

反觀台灣社會,仍在畫地自限,思索如何防堵肥貓、抑壓高薪,許多大學挖空心思找昔日高官擔任門神,搶食國家教育資源大餅,無法登上國際舞台與人拚搏,完全與這波以地球村為思維的全球高等教育搶優秀高中生的競爭潮流,背道而馳。

如果台灣高等教育有如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最終難逃被學生唾棄的命運。

18歲女高中生說出赴海外求學動機之一是,「不想陷入求職困難及低薪的困境裡」,道出年輕人最直接的想法,掌理台灣高等教育的諸公,聽見了嗎?

(中國時報)
--
用電創新高 3機組今救急

全台持續高溫,昨天下午1時54分全台用電量達最高點,尖峰用電量達3626.6萬瓩、刷新史上最高用電量紀錄,當時備轉容量僅餘62.4萬瓩、備轉容量率降到1.72%、史上第2低,不僅出現今年的第2顆限電警戒紅燈、距離「限電準備」黑燈也只差12.4萬瓩。台電預估今天將投入3部新機組試俥供電,打包票本周不會亮黑燈。

昨差點亮起「黑燈」
和平電廠電塔日前因颱風倒塌導致台電供電能力頓失130萬瓩,供電燈號前天亮起今年首顆限電警戒紅燈,台電昨原估尖峰最高用電量為3620萬瓩,備轉容量75.7萬瓩,備轉容量率2.09%,沒想到午後用電量暴衝,實際用電比預估值多出6.6萬瓩,達3626.6萬瓩,刷新上月25日的3621.3萬瓩史上最高用電量紀錄。
昨天尖峰用電時刻的備轉容量率降到1.72%,也是史上第2低,最低紀錄為去年5月31日的1.64%。當時若有機組突跳電,恐進入「限電準備」黑燈。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昨指,新機組中的大林新1號機昨上午8時已點火,大潭電廠7-1機組昨晚點火,連同通霄新1號燃氣複循環機組共3機組,預計今投入試俥供電;但試俥期程與調校程序將調整,恐延後3機組正式商轉時程。
台電昨傍晚也公布,今起3天預估仍亮紅燈,但備轉容量率從早先的預估值1.86%,今起3天分別上修至2.14%、2%、2%,備轉容量各提高為77.5萬瓩、72.5萬瓩、72.5萬瓩。

和平電塔修復順利
因和平電廠輸電鐵塔修復進度順利,能源局昨預估可提前在8月14日中午恢復供電65萬瓩電力。媒體也關心台北市世大運供電問題,林德福說,世大運有成立專案小組推動,台電均積極配合。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09/_Other/LN03000007.jpg

關冷氣惹怨 公部門熱爆遭檢舉 北市突襲勞檢

連日高溫供電吃緊,行政院下令公務機關下午1時至3時關冷氣節電,各單位雖搬出電扇降溫,但悶熱辦公室仍引爆公務員怒火,痛批作法愚蠢、熱到想殺人。更有在台北巿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工作者向北巿勞動局投訴工作環境悶熱,但昨經勞動局檢查工作環境未違法。醫師提醒,辦公室若長時間不開冷氣,恐增加熱傷害風險。

領務局悶熱
花蓮和平電廠輸電鐵塔日前尼莎颱風侵台時倒塌影響輸電,約需2周修復。為帶頭節電,政院發函總統府、中央各部會以及縣市政府,本月1日至13日,每天下午1時至3時停開冷氣。連日來公務員罵翻,有人在網路上討論,考慮依《公務人員保障法》對服務機關管理措施、處置不當等作法提起申訴,有勞工打算若中暑、熱痙攣,擬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給付。

檢測後並未違規
北市勞動局日前接獲自稱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員工投訴上班感覺悶熱,昨午1時勞檢處派員突襲勞檢,鎖定清潔人員、駕駛等勞工休息區,檢測二氧化碳濃度和室溫。北市勞檢處長江明志說,投訴人未表明是公務員或勞工,勞動局主管勞工權益,故僅檢查清潔人員休息區、駕駛室等地。
勞檢發現,相關地點二氧化碳濃度400到600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濃度),低於《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勞工作業場所超過5000ppm才超標,未違法。室內溫度介於30~31.5℃,雖有點悶但有電扇,因《職安法》未規定超過多少溫度就不能工作,無違法問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也規範僱主應對夏季在戶外工作勞工提供休息場所、飲料等,但未規範室內工作環境溫度。

預計14日可解禁
勞動部職安署署長鄒子廉說,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若公務機關關冷氣應採開窗、開電扇等措施,但該條文並無罰則,只是若未採取相關措施致勞工發生熱危害等職災,僱主應負擔職災補償責任,如必需醫療費用、工資補償等。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稱尊重勞檢,強調必要時可開冷氣。至於是否提早解禁?徐稱仍預計14日後解禁。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辦公室若長時間不開冷氣,恐增熱傷害風險,可能造成嘔吐、頭痛、全身無力等症狀;有類似症狀要盡速移置涼爽處,立即補充水分。

台銀總行也熱翻
台灣銀行總行、全省160個分行本周一起配合中午關冷氣,《蘋果》昨直擊台銀總行,只見行員拿扇子不斷搧風,辦業務的民眾則不斷抱怨。財政部強調,各營業單位可視情況,沒強制關冷氣。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說,政府閒置兩部核能機組不用卻要公務員關冷氣,非正常國家該有現象。

政府禁開冷氣vs.法律規範
◎冷氣禁令
.花蓮和平電廠輸電鐵塔因颱風倒塌,約需2周修復。政院7月31日發函公務機關,每天下午1時至3時停開冷氣,預計8月14日解禁
◎法令規定
.《公務人員保障法》第77條明定,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適用《勞基法》員工,若因工作罹患日射病(中暑)、熱痙攣、熱衰竭等疾病,可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給付

今明恐飆38℃ 未來1周仍酷熱

前天台北以38.5℃寫下今年全台最高溫紀錄,昨台北高溫續飆到37.2℃,中央氣象局指,今起一周仍是晴朗高溫,其中今、明兩天大台北地區及基隆還是有37℃高溫機率,甚至有機會上看38℃,東南部也有焚風發生機率,請民眾注意防曬及多補充水分。

中南部局部陣雨
昨台北出現37.2℃,板橋最高溫也有36.2℃,氣象局分析,昨台北高溫主因是西南風過山沉降增溫,加上太陽直射加熱造成,今明兩天持續受西南風影響,白天氣溫偏高,大台北、基隆有機會出現37℃以上高溫,其他地區約33至35℃,中南部一整天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晴到多雲,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氣象局指,周五、六西南風減弱,水汽減少,清晨南部沿海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各地大多為晴朗炎熱天氣,午後其他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下周日起太平洋高壓增強,下周日至下周二各地依舊是晴朗炎熱的天氣,高溫在33至36℃,而且午後雷陣雨區域將縮小到山區為主。

(蘋果日報)
--
3機組救急 供電今可望轉橘燈/電力餘裕增至119萬瓩 和平電廠預計下週一先供65萬瓩

週一亮出首顆限電警戒紅燈後,昨日天氣依舊熱呼呼,電力系統再亮紅燈,且用電量再創歷史新高。經濟部昨列出台電三大更新機組,大林新一號機、大潭七之一號機以及通霄新一號機組在工程不斷延宕後,今可望上路供電,共可挹注供電四十一.五萬瓩,電力系統有機會轉成供電警戒的橘燈。

昨用電量再創新高 險亮黑燈

受到西南風影響,昨各地仍是熱烘烘一片,全台最高溫是台北卅七.二度,其次是板橋卅六.二度,基隆、大武、淡水及宜蘭等地高溫也都達卅五度以上。昨天最高用電量則衝到三六二六.七萬瓩,創下歷史新高,備轉容量率僅一.七二%,也寫下史上第二低紀錄;電力餘裕大幅降至六十二.三萬瓩,僅比「限電準備」黑燈門檻多出十幾萬瓩,系統仍處紅燈狀態。

台電指出,因昨汽電共生部分較預估值低,造成供電能力少約六萬瓩,但連兩日因太陽能及風力發電量超乎預期,有效供電約十萬瓩,再次躲過限電準備的黑燈。

週五前備轉容量率維持2%

為穩定本週供電,經濟部昨緊急端出對策。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包括大林新一號機、大潭七之一號機、通霄新一號機三機組今都將上路供電,約可挹注四十一.五萬瓩;而因尼莎颱風無法輸出電力的和平電廠,也預計週日搶通回路,預計可先為下週一尖峰來臨時挹注原一半發電能力的六十五萬瓩。

根據台電供電預估資訊,預估到週五用電量維持高檔,皆突破三六○○萬瓩,備轉容量率在二%上下徘徊,備轉容量為七十七.五萬瓩,還是一片限電紅燈。但若將台電三部更新機組計入,電力餘裕將增加至一一九萬瓩,備轉容量率也隨之提升,電力系統轉橘燈可期。

台電說明,三個新增機組雖仍在測試階段,不會納入本週供電預估,但若當日有發電將會計入實際供電狀況中,確實有機會上看橘燈,不排除將上修備轉容量率。

未來兩週高溫都在36到38度

高溫威脅電力餘裕,氣象局預報員程川芳表示,受西南風及太平洋高壓帶來的沉降作用影響,未來一週各地仍是晴朗炎熱,大台北高溫預估仍有機會逾卅七度,其他地區卅三到卅五度。特別是今天西南風將比昨天更強,沉降作用將更為明顯,北部地區高溫恐再飆到卅八度。

氣象專家彭啟明更指出,未來一兩週可能都會持續高溫情形,當中會因大氣環流變化,在高溫上有一兩度上下的差異,但是都還在卅六到卅八度間擺盪。提醒民眾注意防曬,並在下午一到三點是用電尖峰,調高冷氣一度,一起度過用電挑戰。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9/images/bigPic/600_84.jpg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9/images/bigPic/600_85.jpg
不管誰執政 台電都「欠電」/瞎扯重啟核電 不如落實改善經營管理

隨著氣溫飆高,台電供電連亮出兩顆「限電警戒」紅燈,昨甚至瀕臨「限電準備」黑燈,批評及檢討壓力如浪潮般湧向蔡政府,但最「欠電」的是台電。回顧台灣缺電史,不管是誰執政、不管有沒有廢核,都有缺電壓力,甚至限電情況發生。與其瞎扯重啟核四,還不如落實改革台電經營管理。

因缺電恐慌,近來「重啟核電」的聲浪再起,甚至將缺電原因刻意導向為兩台核電機組無法供電。但若將台電長期電源供給方案攤開來看,算一算有多少台電計畫早該上路的機組一再遲到,若非台電及其下包工程單位慣性的無效率及延誤,根本不會出現這次的紅燈。

這計算很簡單,小學程度的加法即可。本來到七月底應上路的機組有大林新一號機、大潭七號機、通霄新一號機,全部加起來有高達二三○萬瓩、近七%備轉容量;若這些機組能夠按時上路,就算發生和平電廠電塔倒塌的「天災」,備轉率也應可達九%的「黃燈」;若沒天災狀況下,更可達十三%的「綠燈」,加上需量競價、汽電共生與綠能,應付夏季用電是綽綽有餘。

這次缺電危機,有天災但有更多原因則是「人禍」。台電今年應該上路的機組無一倖免,規劃的二三○萬瓩到了手上卻僅剩四十一萬瓩,等於「買一百趴只給十八趴」,如此經營效率,任何一家民營企業都無法接受,但馬政府縱容了,那蔡政府呢?

再來是荒腔走板的「重啟核電」論調。就算無視於燃料棒把手鬆脫、避雷器毀損修好後,又接著出現馬達線圈高溫的核一一號機與核二二號機等高風險,讓這兩台機組神速般地升載、通過立院報告的法律程序,但也僅有一五○萬瓩容量,對比一再「遲到」的機組,還是少很多。

事實上,就算核電機組多數完好,仍然有可能遇到限電危機。例如二○一五年七月指考兩天,在這種大日子裡,竟包括協和電廠等六部機組同時出問題,減少五%供電,等於「跳掉一顆橘燈」;蔡政府擋在台電前被慘罵,回過頭是否應該「狂電」台電,不應重蹈馬政府縱容的覆轍。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9/images/bigPic/600_86.jpg
政院:週日起取消關冷氣

用電拉警報,政院祭出公家機關下午一點到三點關冷氣的節電措施,外傳因引發民怨,可能提早畫休止符。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該措施是因應和平電廠電塔倒塌無法送電,若提早修復才可能提早取消,目前仍預計十三日解禁。

公股行庫悶熱 引發民怨

財政部百分百持股的台灣銀行、土地銀行、輸出入銀行,上週五收到財部函轉的行政院公文,要求下午一點至三點也要關冷氣,民眾、行員怨聲載道。

財政部澄清指,授權各分行視情況自行決定。台銀主管表示,相信大家都可以共體時艱。土銀主管說,會盡全力配合政府政策,並鼓勵同仁上班不用打領帶。但另一位泛公股行庫主管說,曾有分行三點半打烊後把冷氣關掉,結果行員熱到受不了,根本無法辦公;很慶幸沒有被大老闆(財部)限制(關冷氣),不然這樣肯定會被客戶罵死。

行政院長林全說明,大林電廠如能順利點火,應會有廿萬瓩新增電力,加上和平電塔修復,限電危機應該就可以解決。但新的機組運轉後還得停機調整,廿萬瓩電力能否穩定供應,仍是問題。

林全說,另個問題是,如氣溫持續上升,用電量可能增加,目前的政策建議公務機關下午一點到三點關冷氣,用電尖峰期間可減少約廿到卅萬瓩用電,這個措施如要立即放寬,須評估目前的電力紅燈警戒是否會再度發生。

徐國勇強調,雖然公家機關下午有節電措施,但密閉空間、緊急必要仍可以使用冷氣空調,所以各級機關的長官仍可依不同狀況,做彈性處理。

至於核四傳出緊急柴油發電機啟動發電,徐國勇解釋,本來就有定期保養的例行工作,包括測試緊急柴油發電機組,並非運轉。測試出來的電雖然相當少,還是不要浪費,就讓電力併聯出來。

沒討論、沒計畫重啟核電

對於核一廠一號機、核二廠二號機是否重啟?徐國勇表示,沒有討論過,也沒有計畫要啟動。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昨日召開記者會,質疑缺電是蔡政府造成的人禍,他要請參選總統時掛保證說不缺電的蔡英文總統把計畫拿出來。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表示,這次因天災造成輸配電系統損害,不是供電不足,「充電線斷了,一直吵插座不夠用,不知道在想什麼。」

(自由時報)
--
限電「黑燈」進逼 台電3新機組今救火

高溫帶動全台用電量,昨天下午一點五十四分,全台用電量達到三千六百廿六點七萬瓩,創下歷史新高;備轉容量也只剩六十二點三萬瓩。昨天亮起今年第二顆「限電警戒」紅燈,但若再少十二點三萬瓩,就要亮起了「限電準備」黑燈。

一旦供電變成黑燈,代表全台就要真正實施分區輪流停電,昨天距離限電的黑燈只剩一步之遙了。不過,經濟部昨天宣布,大林電廠新一號機昨天已經點火,大潭電廠七號機也正準備啟動中,加上通霄一號機,力拚三部新機組今天併聯發電,預計可以為台電今天供電能力再增加四十一點五萬瓩。

台電表示,如果三部新機組併聯順利,今天備轉容量可以達到一百一十九萬瓩,供電燈號有望擺脫紅燈,轉為橘燈。

昨天全台高溫,台北再破卅七度,用電量也持續攀升。昨天用電量打破台電預期,在下午一點五十四分時達到三千六百廿六點七萬瓩,再創用電量歷史新高。

台電昨天供電能力也因為汽電共生發電量較低,比原規劃小幅減少六萬瓩,僅剩三千六百八十九萬瓩。備轉容量僅剩六十二點三萬瓩、備轉容量率為百分之一點七二,達到去年五月卅一日以來歷史第二低。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指出,大林新一號機預計今天中午前可以提供廿萬瓩備轉容量,之後會持續到周五。大潭七號機預計今天也可以提供廿萬瓩備轉容量,周五有望滿載。至於通霄新一號機進度較慢,今天僅能提供一點五萬瓩,「但現在也要斤斤計較,也要拿來用」。

林德福表示,這周評估應不會有亮黑燈的情況。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昨說,接下來還要看氣溫,前天預估氣溫卅六度,實際溫度飆到卅八點五度,用電量大增五十萬瓩;未來這幾天會再密切觀察氣溫變化,做出綜合判斷。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直言,「這周是供電最危險的一周」,和平電廠電塔下週修復完成後,供電壓力能夠稍微舒緩一些。但他也直言,這些備轉容量實在太低,連一百萬瓩都沒有;「目前鴻海、台塑已經要去美國投資,如果再有限電壓力,下一個恐怕就是台積電」。

李君禮指出,民營和平電廠輸電鐵塔修復進度非常順利,鐵塔組裝已經完成近五成進度,預計最快能趕在周五(十一日)恢復供電(但和平電廠昨天仍保守預估是周日恢復),預計下周一(十四日)中午前可以恢復提供六十五萬瓩,備轉容量率會增加兩個百分點。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1/385410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和平電塔 13日可望恢復輸電

花蓮民營和平電廠輸電鐵塔在颱風中倒塌,全台進入限電陰影,從中央官員到基層百姓都期待快快修好;經五十多名工人輪班連日搶修,預計可照原計畫在周日(十三日)恢復輸電。

和平火力發電廠電機部經理林文煌說,目前臨時鐵塔組立已超過百分之五十,導線延放作業也在進行中,預計十三日第一迴線加壓復電。

和平火力發電廠位於宜蘭東澳的第七十二號電塔,上月廿九日遭尼莎颱風吹垮,六十公尺高的電塔從基座歪斜倒在六百公尺海拔山坡上。電廠人員卅一日抵達現場回報現場狀況,決定搭建臨時電塔,並確認所需的機具、材料。

「最困難的是沒有路可以通到鐵塔!」林文煌說,八月一日開始施工,施工人員整整花了兩天的時間,才開出一條臨時的施工便道。

便道長一點五公里,高低起伏路況難行,最陡的坡度有三、四十度,一般車輛難行,得靠四輪傳動車才能爬上山。「搬運大型機具、器材也是一大考驗」,機具從拖板車到吊車,再換履帶車,甚至出動三至五台怪手一前一後接駁,才能順利搬運上山。前後動員近五十名人員、廿多輛各式施工車。

工人們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周六、日也沒停,輪班天天趕工。這幾天天氣炙熱,工人們在毒辣陽光下工作,沒有任何遮蔭處,個個揮汗如雨,卻仍堅守工作,就是希望能盡快恢復輸電。

整修電塔工程分上空、地面兩工班,高溫炎熱,鐵架滾燙,下方人員將一根根組裝電塔支架組裝好後,透過塔台棒運送至上端,上端再依序組裝起來,一個閃神、失手,就可能釀成危險。四十五歲李章榮來自台東馬蘭,他負責在電塔頂端架設,整天「掛」在六十公尺、約廿層樓高的電塔上。

台銀配合關冷氣 其他行庫不跟進

限電危機波及公股行庫,財政部下令公股行庫全面配合政院節能政策,台灣銀行每天下午一點到三點關冷氣持續到本周結束,其他時間冷氣也調高到廿八度。不少行員和辦事民眾熱到爆,打電話到總行抗議,但到目前未發生民眾因空調不足導致身體不適的情況。

不過,儘管台銀全台分行配合政院關冷氣政策,但同為泛公股行庫的第一銀行、華南銀行與彰化銀行,並不打算跟進,仍維持營業大廳與內勤單位的空調運轉,只是溫度保持在廿六到廿八度。

財政部次長蘇建榮昨天強調,因應供電吃緊,財政部在八月一日發文台銀、土銀與輸出入銀行等國營事業,希望尖峰時段能節約用電,至於銀行營業單位則可依實際情況彈性調整。

冷氣提前解禁? 林全:還沒決定

台電大林電廠新一號機今天可望加入供電行列,公務機關每天下午一到三點關冷氣的政策何時可以取消?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表示,如果要放寬這個政策,需評估目前供電紅燈狀況是否會再度發生,目前並沒有任何決定。

據了解,台電方面昨天回報,建議視今天上午大林電廠新機組併聯發電穩定情況再作決定。政院高層表示,會隨時視供電情況,檢討何時解除下午關冷氣措施。

林全表示,台電大林電廠新一號機已在最後測試,昨天點火啟動,若一切順利,今天預估會有廿萬瓩的電力加進來;不過,由於這是一個新機組,在運轉過程也許會停下來做調整,所以廿萬瓩是否能穩定供應,仍是個問題。

林全說,氣溫持續上升,目前推動公部門中午一點到三點關掉冷氣,可為台電尖峰時間減少電力約廿萬至卅萬瓩。他表示,他了解一到三點是大家用電最迫切的時候,勸導節電會造成大家相當大的不方便,所以這部分需要互相評估,目前並沒有任何決定。

他表示,如果能夠維持下午一點到三點的節電措施,加上大林電廠順利點火,有廿萬瓩的電力貢獻,對於供電將是一大助益;除非有重大的大型機組出現問題,否則應該是可以度過難關,等到下周花蓮和平電塔修復,缺電問題應該可以解決。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天表示,和平電廠電塔修復進度一如預期,順利的話,不排除這一、兩天可提前送電,但關冷氣的政策仍預計在十三日(周日)電塔修復後解禁。

此外,對於關冷氣若中暑,公務員是否可申請職災?徐國勇表示,勞動部已說了,因工作都可算職業上傷害;下午關冷氣措施是有彈性的,若屬密閉空間,或緊急必要時仍可使用冷氣,各機關長官可依情況處理。

關冷氣是什麼電力政策? 地方政府火了

高溫飆不停,下午兩小時不能開冷氣的公家機關也「火」了。南投縣長林明溱說,政府不能虐待公務員,已在前天下午恢復開冷氣;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節電是全民運動,但政府也要傾聽民意,給各地裁量空間。

苗縣/恕難從命 自修規則

「請主政者來我辦公室坐坐看!」在苗栗縣政府西曬辦公廳舍上班的鄭姓公務員說,他的座位距離空調風口最遠,每天下午日曬已經受不了,「冷氣全關,寧願請假。」否則上班可能中暑。

苗栗縣府大樓沒有完全照行政院版,自行修正為下午一點到五點關掉一半冷氣,地政、戶政事務所及圖書館則完全不關。

北市/全無理會 冷氣照開

台北市府雖沒理會中央規定而照開冷氣,但因外頭氣溫天天飆高,市府員工直呼「很熱啊!超熱!」有人上班時嘔吐,請假去刮痧。

南投/關了一周 決定抗命

南投縣政府冷氣關一周後,本周恢復開冷氣。縣長林明溱說,最近氣溫屢創新高,下午一到三點又是最熱時候,不開冷氣,公務員和民眾都受不了,不少洽公民眾熱得滿身大汗大罵「這麼熱為何不開冷氣?這是什麼爛政策!」因此決定不再配合,「政府應思考如何充足電力,不是用關冷氣來虐待公務員。」

台中/傾聽民意 因地制宜

台中市長林佳龍也表示,行政院的建議可以參考,但節電方式要傾聽民意,因地制宜,很難一概而論,有些地方還是需要空調、要放冷氣,有的則可以開窗;每個建築物不同,要給各地裁量空間。

台東/直指政策 嚇跑企業

台東縣配合關冷氣,基層公務員抱怨熱得受不了;縣長黃健庭也幾乎天天汗水淋漓,襯衫濕了乾、乾了又濕。黃健庭說,這次和平電塔倒塌,導致政府必須每天節電兩小時,因應可能的缺電危機,顯示中央對國家電力發展政策缺乏長遠規畫。光靠政府部門節電不是辦法,不能提供穩定電力,會把企業全嚇跑,台灣就完了。

中央機關一位官員表示,機關面積大,在關閉冷氣時辦公,還勉強可忍受;但開會時必須一群人關在一個小房間內,「真的是苦不堪言,熱死了!」常跑國稅局的弘正記帳士事務所執業記帳士廖建安也在臉書上說「汗用噴的」。

台電不少員工桌上都出現小風扇,昨天記者觀察,台電總管理處福利社冰棒搶手,不少員工整盒打包買走。

面對真相 還能說台灣不缺電?

一座發電量僅一百三十萬瓩、等同百分之四備轉容量率的和平電塔出狀況,竟然能引發台灣公務機關要每天下午關二小時冷氣節電的問題。政府說和平電塔倒塌是天災,但假如供電充裕,又怎會因為一場天災,就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顯然,背後有更為複雜的問題需要解釋。

其實去年夏天以來,供電吃緊的消息就屢屢躍上新聞版面。而且連去年冬天,都罕見的發生電力可能不足的問題。到了今年夏天,情況更加惡劣。七月份一整個月,只要是上班日,備載電力都處於黃燈警示狀態。長期走鋼索的情況,已非一朝一夕,結果就是和平電廠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為電力的吃緊,導致幾乎所有可用的電力都必須派上用場,使得保養、維修時間都必須縮短,當然也就增加了設備的脆弱性。台中火力發電廠一號機在此十萬火急的時刻破管,就是明證。駱駝會垮,是因為牠身體本來就已經出問題,又過度操勞,而且過度的負載,問題不是出在最後一根稻草。

若要追究誰該負責,又會扯上政治口水。一方會說是民進黨反核政策所致,另一方則會說是因為另一方只會擁核,過去才不積極開發替代能源。於是又回到的雞生蛋、蛋生雞的無限跳針,對於解決問題並無任何實質助益。因此回到問題本身,還是主其事者願不願意面對問題的真相,才有解決問題的空間。

事實就是台灣確實缺電,而且真的缺很大。在此情況下,政府所設定的解決方案,就不該是在「電力供應充足無虞」的前提下設定;否則一切的解決方案,都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已。

過去幾年,不斷有人主張台灣並不缺電,還把缺電說冠上陰謀論。這一次的危機,可說完全戳破這種說法。做為一個負責的政府,沒有空間再粉飾太平,也沒有再喊口號的權利。否則這一場電力危機,就是政治危機。

(聯合報)
--
離岸風電發電量 要抵兩座核三廠

行政院長林全昨(8)日表示,離岸風力發電一定要發展起來,這是再生能源發電占電力結構達20%的關鍵;他預料七年後離岸風電的裝置容量可以達4GW(GW為10億瓦),相當於兩座核三廠的裝置容量。

林全表示,風力發電大概需要五、六年才會看到成果,七、八年慢慢起來,到了第七年大概可以到4GW;風力發電一旦發展起來會不得了,台灣最好的風場,就是彰化外海和澎湖。

他說,各界看離岸風電,會有人批評、看衰,但沒關係,直到2020年底,才會看到示範風場運轉,若一切順利,2021到2024年,裝置容量就可以達3.5~4GW。

外界擔心,離岸風電的建設,就像其他電力設備投資,會有許多不確定性,政府在推動再生能源占20%的目標,萬一並不順利,是否有其他腹案?

但林全堅定表示,風電比太陽能更穩定,這對我們有幫助,但這之前,會被冷嘲熱諷一陣子,只要有一點疏忽,就會延宕,因此要繃緊神經,不要有疏忽。

林全指出,台灣談離岸風電那麼多年,如今全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業者都在台灣,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政府玩真的」。

林全:重啟核電 想都別想

近來供電頻亮紅燈,行政院長林全昨(8)日表示,今年是能源轉型的關鍵階段,只要度過今年,當幾座大型機組都上線發電後,明年的供電情勢就會比今年緩和許多。

林全認為,過去台電花太多心思在核一、二、三廠延役,以及核四運轉,但我告訴台電,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不要再期待了,趕快死了這條心,把電力補充起來」。

他表示,只要這兩年熬過了,當大林、通霄等新電廠併聯發電後,加上大潭緊急發電機組,明年供電情況會比今年好。

(經濟日報)
--
限電黑燈近逼 3機組今救援

氣溫飆高,用電量也創新高,備轉容量率昨掉到史上第2低,離限電黑燈僅一步之遙。經濟部宣布,今天將把大林、大潭與通霄3電廠新機組上線併聯供電,預期讓周三到周五限電警戒紅燈舒緩為橘燈,但即使如此,供電仍未脫離警戒狀態。

全台用電量昨衝到3626.6萬瓩,再寫歷史用電新高紀錄,備轉容量率僅1.72%,只要有一部中型機組掛點,就會立即進入限電。

回顧歷史,最低備轉容量率出現在去年5月31日,只有1.64%,當時讓台電調度人員嚇出一身冷汗,還說要「燒香拜佛」求老天爺幫忙度過難關。昨天幾乎快要追上去年,驚險的程度可見一般。

供電燈號本周已連亮2顆紅燈,台電預測,周五之前天天是紅燈,其中周四的備轉容量只有70多萬瓩,為避免限電,經濟部昨宣布讓三部新機組今天上場救援加入發電。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說,大林新1號、大潭7號機及通霄新1號三電廠機組併聯後,可增加1.2%備轉容量率。另外,和平鐵塔修復進度也超前,有可能提前在8月13日先搶通一迴路,14日周一上班日即可恢復65萬瓩電力,屆時又可以增加2%備轉率。

在新兵趕鴨子上架下,台電預估今備轉容量將小幅增加至119萬瓩,換算備轉容量率回升到3.2%,燈號從「限電警戒」的紅燈轉為「供電警戒」的橘燈。

然而即使和平電廠下周修復一半電力,台電預估下周備轉容量率仍低於6%,備轉容量約200萬瓩,仍有限電危險,民眾並沒有脫離限電噩夢。

非核家園 將承受空汙代價!增建10座電廠 排碳年增2150萬噸

非核要支付的空氣汙染代價!根據台電最新長期電源開發規畫,未來10年核能跟舊火力機組將有1476萬瓩退休除役,台電規畫蓋2147萬瓩新火力機組接替,等於屆時多出671萬瓩火力發電。依據台電現在排放量計算,2028年建置完成後,新增機組每年將因此多排放2150萬噸排碳,180萬噸空汙量。

三座核電廠照除役年限,最晚2025年全部退場,屆時將少掉514萬瓩容量,加上高雄大林、苗栗通霄、基隆協和等老火力機組陸續退休,台電統計2028年核能加火力機組共退掉1476萬瓩。

再生能源不穩 燃氣成主力

為了穩固發電,台電長期電源規畫10座電廠24部機組,共2147萬瓩接替,等於多出671萬瓩火力機組,其中8成是燃氣機組、2成是燃煤機組。包括今年起陸續上來的大潭、通霄、大林等燃氣與燃煤機組、還有未來的興達、高原、協和與深澳電廠等。

台電表示,新政府再生能源要提升到發電占比2成,為了應付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不穩定特性,燃氣機組必須轉作基載電力,也就是長時間要發電。屆時燃氣機組發電容量因素(發電比)將從現行5成提高到7成5,也就是一天有四分之三的時間要發電,燃煤則會從現行9成5降低為8成。

依此容量因素,2028年增加的燃氣機組一年會發352億度,燃煤為94億度,以燃氣與燃煤每度電會排放0.4與0.8公斤二氧化碳來說,屆時台電新增火力機組容量,一年增加2150萬噸排碳量。

排碳造成暖化 空汙傷人體

另台電統計,每百萬度燃氣或燃煤會排放268公斤NOX(氮氧化物)與2公斤的PM2.5(細懸浮微粒)來說,合計排放空汙量一年高達180萬噸。

二氧化碳除是地球增溫、氣候異常元凶外,過量氮氧化物也對人體神經危害,長期吸入會引起腦性麻痺、手腳萎縮。細懸浮微粒則易引發氣喘、心血管疾病。

核能機組退休,政府雖規畫以再生能源取代,但因再生能源不穩定,台電仍規畫火力機組同步增加建置,因此排碳量與排汙量無可避免的將會增加。

(中國時報)
--
尖峰用電量又飆破新高 吃緊!今供電恐續亮紅燈

供電連兩天亮紅燈。昨(8)日高溫依舊,尖峰用電量達3,626.6萬瓩創下歷史新高,供電狀況比前天更嚴峻,備轉容量剩下62.4萬瓩為歷史次低,也是今年新低紀錄,預估今天供電仍亮第三顆紅燈,惟大潭緊急發電機組(大潭7之1號機)、大林新1號機和通宵1號機今(9日)早將登板救援,提供約41.5萬瓩發電量。

周一台北氣溫飆破38度創下今年最高溫,連帶讓用電量攀升,供電亮起今年第一顆紅燈,昨日又出現紅燈,暌違2年多後再次出現連兩天亮紅燈情形。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昨日高溫持續,雖然沒有再飆破38度,但最高溫也有37度,用電量創下歷史新高,再次進入限電警戒紅燈,寄望新機組如期上線。

經濟部昨早召開「供電情勢」記者會,宣布最快今早(周三)大潭、大林和通霄新機組可以併聯供電,提供發電量約41.5萬瓩。惟林德福指出,目前台電預估周三至周五一連3天供電燈號仍維持紅燈,若新機組如期併聯發電,不排除周四供電燈號可以由紅轉橘。

林德福指出,大林新1號機今恢復併聯試車,一開始發電量約20萬瓩,經過幾天負載測試後約可提升至40萬瓩,經過1個多月調校、測試後大概就可以滿載供電。

林德福並說,大潭7之1號機(緊急發電機組)也在做最後測試,昨日已順利點火,今日用電尖峰之前可提供20萬瓩發電量,周四有望升至30萬瓩。再加上通霄1號機在試運轉階段,也可以提供約1.5萬瓩。

至於和平電廠電塔修復狀況,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修復狀況符合進度,目前正在重新安裝新塔架,已完工近五成,預計本周日(13日)下午可以恢復運轉,下周一用電尖峰前就可以提供65萬瓩發電,約占總用電量2%。

連兩天亮紅燈,是否重啟核電?李君禮表示,未來幾天供電仍然緊澀,但目前沒有停限電計畫,也希望各界協助節電,非核家園是全民共識,目前並沒有重啟核電需求。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8-09/clipping/656/a05a00_t_03_03.jpg

尖峰節電措施 最快明解除

公部門尖峰時段關閉冷氣的節電措施何時解除?行政院長林全昨(8)日表示,如果大林電廠新機組運轉順利將可再發電20萬瓩,但是否提前取消節電措施仍待評估。據透露,行政院今天下午將進一步評估救援新機組發電是否穩定,最快不排除周四解除禁令。

近日氣溫飆高,公務機關還是持續下午1點至3點用電尖峰關閉冷氣措施。林全昨接受媒體堵訪表示,將會交互評估大林電廠點火併聯是否順利,及關閉冷氣節電會不會對大家造成不方便等,決定停止節電措施時機。

林全表示,大林電廠新機組點火,運轉過程中可能需停下來調整,所以是否能夠穩定提供20萬瓩供電是個問題,此外,近來氣溫不斷飆升,公務機關關閉冷氣可以省下20至30萬瓩的供電,若放寬節電措施必須考量供電紅燈是否會再度出現。

惟林全也強調,每天下午1點到3點是用電尖峰時段,正是大家用電最迫切時機,若勸導節電也許會造成不便,將就此這部分交互評估,目前還沒有定案。

由於民眾洽公怨聲載道,加上部分機關冷氣設備因關閉重啟跳機,據悉,林全慎重評估希望在新機組救援,提前取消尖峰節電計畫,允許開空調在28度左右,不過,新機組並不穩定,隨時可能停下來調校,台電也未列入供電能力計算,能否提前取消,行政院今天下午將進一步評估。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關冷氣節電還是會繼續,若和平電廠輸電塔修復進度超乎預期,不排除提前一、兩天解禁,目前仍預計13日才解除關冷氣節電措施。

台銀關冷氣 民眾罵翻天

政院下午1~3點禁吹冷氣的「禁令」已引發民怨。據了解,政院7月31日發文「限電令」給全體部會機關,要求函轉給各部會所轄的國公營事業單位,對此,財政部已在8月1日函轉給台銀、土銀、輸銀等三家國營銀行,其中昨日有民眾到台銀營業據點辦事時,因為限電令而「熱昏」,上ptt網站罵翻天。

財政部官員指出,財政部了解銀行本身也要開門服務客戶,因此對國營銀行所發出的公文,文中並沒有要求下午1~3點要關冷氣,僅指示要「節約用電、共體時艱」。

但據悉,三大國營銀行除了收到財部發文,也同時收到幫政院「函轉」的公文,台銀除了總行營業大廳照辦,也據此發函各分行,要求自行評估下午1~3點關冷氣。

至於其他六家已民營化的公股行庫,雖然因為不具國營事業身份而對「冷氣禁令」僥倖過關,但也把室溫控制在28度。

據了解,政院公文第一點就要求開冷氣時間室溫不得低於28度,1~3點須調整成「送風模式」,意即關冷氣,被私下批為「缺乏常識」,因所有人都知道所謂「趕三點半」,這段時間才是銀行業務高峰期,而且中午12點過後的三小時內,是最熱的時候,政院反而要國營銀行在這個時候必須「關冷氣」。

對於客戶抱怨政院的限電措施,台銀高層指出,台銀日前已將政院的發文函轉給164家分行自行評估,但總行並未硬性規定分行一定要在下午1~3點關閉冷氣。

土銀指出,中南部的分行營業據點有不少位於西曬處,若是在1~3點最熱的時候關冷氣,客戶恐怕會身體不適,甚至會中暑、因此最後決定授權150多個分行自行評估;為避免資訊室出問題,土銀也不敢關閉資訊室冷氣,免得太熱,到時候害整棟大樓斷電。

(工商時報)

社會

無良男 鐵鍊綁台鐵軌道 險害區間車出軌「夭壽骨」落網送辦

無良男子竟將鐵鍊綁在台鐵鋼軌上,嚴重恐致列車出軌。昨上午一名男子入侵台鐵台南站軌道,用鐵鍊纏繞鋼軌,當場被台鐵道班人員發現,及時制止將發車的區間車,男子隨即翻牆逃離,鐵路警察局調閱監視畫面,查緝到案將依公共危險罪送辦。專家呼籲台鐵加強軌道管制,應設置防範機制或監看設備。

警方昨晚逮捕涉搞軌案的三十三歲蔡姓男子,蔡男有思覺失調症,經查蔡男昨也在東區犯砸車毀損案,經調閱路口監視器比對,確認同一人,晚上七時到他家逮人,當時蔡男在睡覺,由母親陪同偵訊,訊後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昨上午十時六分,約六、七名台鐵道班人員正在台南站進行巡軌與日常保養,看到前方幾十公尺處有男子突然入侵軌道,接著軌道上出現反光般的亮光。

專家:會壓斷鐵鍊
道班人員前往察看,發現東正線八十一號轉轍器附近鋼軌,遭一條全新鐵鍊纏繞兩圈,男子察覺有人靠近制止,隨即朝後站方向翻越矮牆並騎車逃逸。
台鐵台南站長林煥堂說,昨上午十時十分接獲道班人員通報,當時台南站有班區間車要開往沙崙支線,緊急暫停發車,十時十六分拆下鐵鍊,該班區間車因此晚五分鐘發車,車上約三十名旅客皆平安。
台鐵指,若列車行經的軌道遭綁上鐵鍊,最嚴重將導致列車出軌,此案已由鐵警局高雄分局台南分駐所偵辦中,近期會加強巡查和巡軌警戒,也請鐵路警察協助加強巡邏。
臉書粉絲團「台灣便當管理局」昨下午貼出鋼軌遭綁鐵鍊照片,引發網友痛罵「這已經公共危險了」、「夭壽骨的人渣」。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吳易翰依照片研判,鐵鍊強度並不如想像高,若列車通過應會壓斷鐵鍊,雖不至於有立即出軌的危險,但若鐵鍊碎片打到列車零件,將導致列車故障。

應設置監看錄影機
吳易翰也分析,該條鐵鍊是穿越鋼軌和道碴間的縫隙,再纏繞鋼軌,「不太像是不懂鐵路的人做的,應對軌道有一點專業」;他直言,台鐵未能完善管制人員進入主線軌道,一直遭人詬病,應建立防範機制或設置監看錄影設備。
鐵警局指,台鐵軌道遭人惡意破壞案件不多,最轟動的是二○○四至二○○六年的李泰安搞軌案,李泰安多次破壞屏東內獅站附近軌道的魚尾鈑、扣夾等,導致多輛列車翻覆、多名旅客傷亡。

近年惡意破壞鐵軌案例
.2004年~2006年
李泰安多次於屏東內獅站附近路段,破壞鐵軌的魚尾鈑、扣夾等,導致多輛列車翻覆,多名旅客傷亡
.2015年
花蓮縣2名國中生在市區建國路的鐵軌上擺放水泥塊及石頭,幸行經的普悠瑪列車駕駛緊急停車才未釀禍

(蘋果日報)
--
鐵鍊綁鐵軌 搞軌男抓到了

台鐵軌道昨日首次爆出遭民眾用鐵鍊綁住的「搞軌」事件,幸經台鐵道班工發現制止並卸下鐵鍊,鐵路警察追查下,昨晚抓到了搞軌男,是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

昨天上午十點六分,道班工正在台南站軌道區工作,發現南下軌道東正線八十一號轉轍器附近,有一名男子鬼鬼祟祟、形跡可疑,又因陽光照射發現軌道上有物品反光,當下立即出聲嚇阻,男子急忙翻牆、騎著停在四維街上的機車逃離。

道班工趕緊卸下綁在鐵軌上的鐵鍊並通報站方,一列原本十點十二分發車南下沙崙站的區間車,延誤五分鐘出發,之後各班列車均正常行駛。

臉書粉絲團「台灣便當管理局」PO出照片,網友痛罵:「這已經是公共危險了、夭壽骨的人渣、會出軌ㄟ!」

鐵警請一分局警方、東寧派出所協助調閱附近監視器影像追查,一分局在東區衛民街一帶民宅取得清晰的嫌犯影像,比對發現與七日東區一件汽車毀損案的嫌犯身影相像,鎖定對象後,昨晚前往嫌犯住處查緝,發現嫌犯卅三歲蔡姓男子正在睡覺。偵訊時,蔡男坦承兩條鐵鍊與一支馬桶通便器(都遺留在鐵軌現場)是在南市一家五金行買的。

依公共危險罪嫌送辦

鐵警表示,蔡嫌是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曾就醫,沒有說明犯案動機,但可確定非恐怖攻擊,訊後依公共危險罪嫌送辦,檢方將依精神衛生管理法強制就醫。

台鐵局強調,刑法第一八四條規定,損壞軌道、燈塔、標識或以他法致生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往來危險者,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台鐵局表示,所幸鐵鍊不大,比列車前方排障器還小,估計經過鐵鍊不是彈開就是壓扁;不過,因綑綁的位置是在道岔上,還是有可能造成軌道無法切換,並導致號誌故障。

台鐵軌道遭破壞導致列車出軌,最有名的應屬南迴鐵路在二○○四年至二○○六年,發生一連串鐵路有扣夾遭破壞,導致列車翻覆和人員傷亡事件,其中更牽扯出越南籍配偶疑遭李雙全兄弟謀害而震驚全國的「搞軌案」。台鐵局說,以往曾發現有民眾放硬幣、小石頭在軌道上,近年已較少發現民眾惡意搞軌。

(自由時報)
--
鐵軌綁鐵鍊 蔡姓嫌犯法辦

一名男子昨天上午翻進台鐵台南站,以鐵鍊圈綑綁軌道;道班人員看到鐵鍊反光出聲嚇跑他,緊急通報排除,讓六分鐘後即將通過的列車免於意外。鐵路警察局昨天傍晚找到涉嫌「綑軌」的蔡姓男子,依公共危險罪嫌送辦。

據了解,蔡姓男子(卅三歲)疑為精神病患,他對自己所作所為也交代不清。

台鐵說,昨上午十時十分台南道班人員通報,十時六分台南站東正線轉轍器附近,有一路人用鐵鍊將鐵軌鎖住,經道班人員制止後該路人逃走,使三七二一次從台南發車的列車誤點,當時車上有三十多人。

高雄運務段長陳文川說,台南站道班工發現形跡可疑男子在軌道旁,剛好鐵鍊照到陽光反光,道班工出聲嚇阻,該名男子就翻過圍牆逃離。

台南站長林煥堂說,鐵鍊是細鐵鍊,火車重量應可輾過,但若粗一點,就會有危險性。

(聯合報)
--
(中國時報)
--
真的嗎 薪資貧富差距 13倍縮為12倍

財政部昨首次公布「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從全國近千萬納稅人薪資所得,分析出平均年薪資所得從2011年51.2萬緩步成長至2015年54.7萬元,若從月薪角度來看,代表貧富差距的薪資倍數差距則從2011年13.3倍,縮小為12.6 倍,財政部次長蘇建榮表示,薪資緩步成長與基本工資調漲、景氣好轉有關。

除年薪資所得有所成長,財政部公布每月薪資平均數也是自2011年4.5萬元成長至2015年4.8萬元,但若將月均薪資所得按不同級距區分,月薪資所得在4萬以下合計約佔6成,而超過6萬以上則僅佔2成。

納稅資料不夠全面
不過,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國樑說,從5年的薪資名目成長率來看,扣除通膨因素,薪資實質上是倒退,且繳稅優惠沒有變少,可見國人的薪資不斷變薄。
據財政部統計,利用每月平均薪資計算出薪資倍數差距, 2015年雖降至12.6倍,但比前2年略高,性別上,男性高低薪差距12.2倍,女性10.6倍較低。
由於外界認為薪資差距減少可以代表貧富差距縮小,但陳國樑認為納稅資料不適合當作貧富差距比較,因有許多所得如土地交易所得、證券交易所得都無法在薪資中顯現,而最高與最低所得者,也可能有免稅所得,財政部不能說貧富差距有所改善。
至於外界一直關切青年失業與低薪困境,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低薪族門檻約落在2.2~2.3萬元,僅略高於同期基本工資(1.8~2萬元),但低薪族佔比自2011年26.4%漸降至2015年25.2%,情形有改善。

低薪年齡反向遞減
若低薪從性別觀察,性別差異依然存在,女性受限於薪資較低,低薪族佔比達3成,較男性的2成為高,而低薪族與年齡呈反向遞減,以2015年為例,以21歲至30歲年齡組低薪族佔比達33%最高,財政部表示,大致符合外界對青貧族的社會印象。

女性薪資較男性低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說,國外男女薪資也有所差距,女性薪資水準都較男性低,台灣同樣有重男輕女問題。電腦業上班的小王疑惑說,這幾年他的薪水根本沒有調高,金融業莊小姐說,有錢人更有錢,找不到工作的人一大堆,貧富差距怎還縮小?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09/LN08/LN08_001.jpg

(蘋果日報)
--
財稅大數據看薪資》全國129萬人 月薪不到2.3萬

2015年國人年薪平均為54.7萬

財政部昨首度發布財稅大數據,揭開國內薪資樣貌。根據統計,二○一五年月薪二.三萬元以下的低薪族約一二九萬人,其中三成為女性,三成三為廿一至卅歲的「青貧族」;月薪十萬以上的高所得者則有卅九萬人,主要任職上市櫃公司,且男多於女。

財政部發布「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透過綜所稅薪資所得及跨部會資料整合分析,結果顯示,二○一一年到二○一五年,國人年薪平均數由五十一.二萬增到五十四.七萬元間,中位數也由三十七.五萬元提高至四十萬元。至於年薪最低十%及最高十%的差距,二○一一年為十三.三倍,二○一五年縮小至十二.六倍。

對於低薪問題,報告指出,近年來低薪族比重已略降低,二○一一年約一二四萬人、占二十六.四%,二○一五年約一二九萬人、占廿五.二%,其中九成五任職於非上市櫃公司,且工時人員比重高,性別則為女多於男。

33%低薪族為21至30歲青貧族

研究也發現,確實存在青貧族現象,各年齡層中,以廿一至卅歲低薪比率最高,其餘年齡層低薪比重皆約兩成左右。從薪資增幅來看,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四十一歲以上族群薪資增幅達一成以上,四十歲以下族群薪資增幅則不到三%,均反映青年薪資停滯問題。

另外,高薪族部分,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間,人數由卅二萬人增至卅九萬人,約占總人數的七%至八%,其中又以月薪十萬至十五萬元者比重最高。

至於月薪百萬元以上的極端高薪者,全國約一千多人,半數以上任職於上市櫃公司,且男性占八成三,女性僅一成七;若按年齡及職業分析,五成以上介於五十一至六十歲,七成以上集中於電子、金融產業等,如半導體、電腦製造、銀行、券商及保險業等。

該報告界定之範圍,為全年工作天數滿 一八○天以上、受僱於營利事業且投保勞保之本國人,在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間,總人數約四七二萬人至五一二萬人。

(自由時報)
--
我國低薪族2成5 打工族日增是低薪元凶

財政部8日公布「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運用財政巨量資料,分析全國近千萬納稅人薪資所得,解析近年台灣的薪資樣貌。調查發現,我國低薪族約占2成5,打工族日增是低薪元凶;景氣回溫及基本工資調升將可減緩低薪問題。

調查發現,100年至104年財稅月均薪資平均數為4.5至4.8萬元,中位數為3.3至3.5萬元,平均數與主計處公布的受僱薪資調查相當,但因薪資定義、範圍與資料來源不同,所以財稅資料有低薪族群薪資較低,高薪族群薪資較高的現象。

調查發現,員工薪資水準高低與所屬企業規模高度相關,104年上市公司月薪中位數達5.1萬元,較非上市櫃公司高1.8萬元;百人以上公司薪資中位數達4萬元以上,是5人以下小公司的2倍。

薪資與年齡是同步成長,但年齡越高,同齡間差距也越大。調查分析,薪資水準較高的族群,較易逐年累積人力資本反映其薪資成長,但低薪工作者則否,以致陷入低薪泥沼。

各行業中,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月薪中位數最高達8.9萬元,住宿及餐飲業等最低僅約2.5萬元。月薪百萬者7成集中於半導體、電腦製造、銀行、券商與保險等業。

調查指出,女性及中高年齡層近年薪資增幅較大,顯示青年低薪停滯不前的困境。參酌OECD的定義,我國低薪族占比2成5,與近年勞動市場部分工時人員日增有關,但隨基本工資調升與景氣回溫,占比漸下降。

低薪族多屬非上市(櫃)公司與40歲以下年齡層,集中在勞力密集與計時人員多的業別。

104年薪資10等分高低差距達12.6倍,較100年13.3倍略降;其中男性薪資分布樣態較離散,倍數較高,而隨年齡增加,差距倍數漸放大。

(聯合報)
--
首公布 國籍航空逾半賠 立榮最賺 華航Q1虧37億最多「汰換機隊導致」

為避免航空公司無預警倒閉影響民眾權益,民航局首度公布國籍航空業者營運概況。今年首季7家業者有5家虧損,僅2家賺錢,其中華航虧損高達37億多元最多,立榮獲利9398萬多元、為國籍航空業者獲利王。華航回應,37億元虧損有28億多元是汰換機隊認列資產減損,預估第2季可望獲利。

復興航空去年無預警停飛,員工頓時失業,旅客權益受損,有立委要求民航局公布國籍航空營運情形,民航局蒐集國外資料後,日前在官網首度完整公布國籍航空公司的營運概況,供民眾查詢。

獲利王賺9千多萬
民航局資料顯示,中華航空、華信、台灣虎航、長榮、立榮、遠東及德安等7家國籍航空業者中,今年第1季有5家虧損,僅2家賺錢,其中華航第1季營收雖高達357億多元,但稅後虧損也高達37.6億元,為各航空公司最多;其次是長榮首季營收293億多元、稅後虧損也有7.3億元。
首季僅2業者獲利,其中立榮營收20多億元,稅後淨利9398.9萬元最多,台灣虎航營收14.7億元,稅後淨利賺6221.6萬元其次。

長榮:燃油成本增
華航回應,第1季稅後淨損37億餘元,主要是首季燃油較去年同期上漲52.12%,增加營運成本。
另為提升營運競爭力,機隊積極汰舊換新,也認列資產減損失28億多元;6月起進入傳統客運旺季,預期第2季獲利可期。
長榮集團發言人柯金成指,長榮航空首季虧損主因為燃油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加上12架新機交機運能擴大,機隊成本增加,及新招募人員增加人事成本等。因油價下跌,預估第2季將獲利。
至於長榮集團的立榮航空,近幾年都有賺錢,換了ATR機隊執飛後,成本比噴射機低,且較省油,讓立榮航空營運非常穩定。
民航局則指,華航及長榮首季虧損與調高員工薪資、一例一休、兩岸關係冷卻,及今年油價較高等因素有關,立榮比華信賺錢是因為其航線多是國內線,以成本低的ATR機隊執飛,華信用成本高的噴射客機執飛。

台灣虎航轉虧為盈
另台灣虎航去年向新加坡欣豐虎航買回10%股權後,改變經營方式與旅行社合作包機,雖轉虧為盈,但其累積虧損仍逾半個資本額。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09/LN07/LN07_001.jpg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09/LN07/LN07_002.jpg

機隊老舊易故障 遠航準點率墊底

航空公司航班延誤,常讓民眾跳腳。根據民航局公布的最新資訊,今年1到3月,無論是國內線、國際線或兩岸線,扣除天候影響情況,準點率最差的業者都是遠東航空公司;另民航局發現遠航去年向銀行貸款後資金流向集團,財務未獨立,因遠航限期未改善,民航局也罰遠航60萬元。

國內線立榮居冠
根據民航局公布的今年1~3月國籍航空準點率排行,國內線部分每月準點率排名都是立榮居冠,遠航墊底。國際線與兩岸線排行,在扣除天候或航管等不可歸責業者因素後,每月都是遠航墊底。準點率最高的多為華信、長榮或立榮。
民航局說,遠航機隊老舊、故障率高,是準點率吊車尾最大原因。民航局也發現遠航去年向銀行貸款後資金流向集團,在限期未改善情況下,今年3月已對遠航開罰60萬元,近日並在官網公告。
遠航回應,公司重整時沒銀行團願意貸款給遠航,只好請關係企業向銀行貸款,現遠航營收穩定,因此向銀行貸款後還給關係企業,已向交通部訴願委員會提出訴願;針對準點率也已提出改善計劃,第2季將可提升。

(蘋果日報)
--
警察少做這一步 法官撤銷違停紅單

新北市黃姓婦人被警察開單,裁罰2400元,她不服結果,2度提出申訴又未果,決定打行政訴訟,法院調查員警開單過程有瑕疵,裁定撤銷罰單。

黃姓婦人被開的是「併排停車」,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就是一次2400元,如果是「併排臨時停車」,最重只罰600元,因此極力爭取。

黃姓婦人表示,事發當時,她自始自終沒有離開車內,從未看過穿著制服的員警前來是警勸導離開,也沒有警察開立俗稱白單的「逕行舉發違規停車標示單」夾放在她車子的擋風玻璃,未確認車上有沒有人,應撤銷罰單。

員警則是證稱沒發現車上有人,也沒有人因為警方到場就把車開走。開單員警表示,當時有拍照存證,從車後拍車前,前後大概一分鐘,不記得車子是否啟動、車上是否有人;法院認為,判斷車內駕駛人是否在場是研判「併排臨時停車」或「併排停車」的重要依據,「豈會不記得」?

法院調查,警方舉發照片顯示併排停車的車輛日行燈是亮的,證明車輛是發動狀態,而且該款車輛使用的是按壓式啟動引擎,若駕駛人沒熄火就把鑰匙帶下車,車輛會發出警示聲響,但員警表示現場沒有聲響。另外,員警也未流程開出白單,無法證明當時車上有沒有人,實屬有瑕疵,認為證據不充足,因此撤銷罰單。

(聯合報)
--
熱爆了!壓力罐割傷送貨員

連日高溫,吳姓送貨員搬運貨物時,除碳劑壓力罐忽然爆裂割傷頸部,所幸沒有生命危險,消防隊員懷疑壓力罐因長時間受熱而爆裂。

昨天下午近三點,任職某物流公司的吳姓男子(卅歲)駕駛小貨車運載清潔汽車引擎的除碳劑,他將車輛停靠在台北市內湖路一段,準備進入車斗搬運裝箱貨品,箱內一罐除碳劑突然爆開飛噴,尖銳瓶身割傷他的頸部。

路過民眾聽聞爆裂聲,發現吳受傷趕緊報案,消防隊員到達檢查,吳的意識清楚,頸部正前方有長度約六公分的切割傷,所幸傷口不深,包紮止血後送醫治療。

消防隊測量車斗內溫度,發現高達卅六度,初步研判壓力罐因存放環境過熱而爆烈,但也不排除瓶罐因碰撞毀損或有生產瑕疵導致,確實爆裂原因待釐清。

台北市消防局指出,髮膠、瓦斯、殺蟲劑、刮鬍泡等壓力罐,高壓填充的氣體受熱會膨脹衝破瓶身,過去曾發生置放在車內儀表板的打火機,因長時間日曬而起火;近期氣溫炎熱,提醒民眾留意,將壓力罐存放於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

除碳劑罐「熱到爆」!送貨員遭割頸鮮血直流

1名貨運公司人員送貨時,車內的壓力罐疑因長時間受熱而爆裂,他的頸部遭破損的瓶罐割傷,當場鮮血直流,救護員趕到將他送醫急救,初步檢查沒有生命危險。

今天下午近3點,1名30歲男子駕駛小貨車外出送貨,他將車輛停靠在台北市內湖路準備搬貨,車內清潔引擎用途的除碳劑瓶罐忽然爆裂,割傷他的頸部。

消防隊到場發現他意識清楚,頸部正前方有約6公分的傷口,所幸傷口不深,止血後將他送醫治療,檢查車內溫度超過30度,不排除壓力罐存放不當受熱,或原本就毀損,確實爆裂原因待釐清。

(聯合報)
--
麟洛鄉公所爆貪汙弊端 鄉長蔡志和遭聲押

屏東縣又傳鄉長涉嫌貪汙遭檢調調查,屏東縣檢調8日大動作搜索麟洛鄉公所,兵分多路,現場帶回現任鄉長蔡志和,與剛接任長治鄉代理鄉長的麟洛鄉前鄉長李新煌,並帶回工程包商等人,檢調漏夜偵訊後,現任鄉長蔡志和涉嫌貪汙治罪條例,檢方聲請羈押,前任鄉長李新煌50萬元交保,另兩名工程包商50到30萬元交保。

屏東縣麟洛鄉長蔡志和在前任鄉長李新煌任內擔任秘書多年,長治鄉長許玉秀因涉嫌收賄4日遭屏東地檢署聲押,屏東縣政府當天下午宣布由麟洛鄉前鄉長李新煌代理長治鄉長,未料才代理4天,李新煌就因涉嫌貪汙治罪條例屏檢50萬元交保。

屏東地檢署表示,麟洛鄉前後任鄉長在其任內時,涉嫌與鄉內工程弊案有關,但相關案情,屏檢表示,偵查不公開。

(聯合報)
--
去年2500件職業病 6成3都是聽力損傷

自燿華工廠爆發職業災害後,職災越來越受重視,職業安全署今公布,去年全國職業傷病診治網絡職業疾病通報共2574件,最大宗都是職業性聽力損傷,比例高達6成3,共有1653人。

職安署說明,去年全國職業傷病診治網絡職業疾病通報件數(含防治中心及網絡醫院),最大宗為職業性聽力損失,其次為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534件,占20.7%、第三為職業性皮膚疾病204件,占7.9%。

職安署長鄒子廉表示,職業性聽力損失已經連續5年高居職災第一名疾病,探究原因是聽力損傷不像其他疾病有潛伏期,勞工感受也很明顯,很容易就發現問題。

職安署分析罹患職業性聽力損失前三名行業別為製造業、運輸及倉儲業跟營造業。

易罹患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前三名行業則是製造業、營造業跟住宿及餐飲業;易罹患職業性皮膚疾病前三名行業分別是其他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製造業。

為了保障罹患職業疾病勞工權益,勞動部委託成立北、中、南、東區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並連結79家網絡醫院,除提供勞工職業傷病因果關係診斷、諮詢及轉介等服務,並進行職業疾病通報,提供勞動部作為職業疾病預防相關政策參考。

鄒子廉表示,盼藉由職業傷病網絡資料,來建立職災追蹤與防範機制,另外,依「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應規劃及採取必要安全衛生措施,以防止危害性化學品、粉塵、噪音或重複性作業等造成危害。

(聯合報)
--
聽力損失逾六成 頭號職業傷病

職業肌肉骨骼疾病與皮膚病 分列二、三名

勞動部今天公布最新職業傷病統計,聽力損失比率最高,占63.5 %,其次職業肌肉骨骼疾病534件,占20.7%、第三為職業皮膚疾病204件,占7.9%,總通報件數為2574件。

為保障罹患職業疾病勞工的權益,勞動部委託成立北、中、南、東區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連結79家網絡醫院,除提供勞工職業傷病因果關係診斷、諮詢及轉介等服務,並進行職業疾病的通報,提供勞動部作為職業疾病預防相關政策的參考。

根據統計,近三年職業病通報件數,均以職業聽力損失居首,占六成以上,針對業別分析,製造業占94.9%。其次為職業肌肉骨骼疾病,製造業占24.0%,營造業占23.6%及住宿及餐飲業占13.0%為主。第三為職業皮膚疾病,主要業別為服務業占43.6%,住宿及餐飲業占38.2%及製造業占16.7%。

職業聽損為永久傷害 常被輕忽

勞動部說,職業聽力損失為永久傷害,無法以藥物醫療,在造成傷害過程中,症狀常被輕忽,常見發生於金屬零件組裝加工業及紡織業等,例如,使用紡紗機、研磨機或沖床等。職業肌肉骨骼疾病主要是重複動作、不當施力或負荷過重所導致之傷害,如未經適當治療或復健,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傷害。

職業皮膚疾病發於長期接觸化學物品之勞工,多數情形僅會造成皮膚紅腫或搔癢,大眾常忽略係工作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勞動部表示,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雇主應規畫及採取必要的安全衛生措施,以防止危害化學品、粉塵、噪音或重複作業等造成的危害,勞動部委託設置的各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及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均可提供職業疾病預防相關輔導及諮詢服務,相關訊息可以至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網站查詢(www.osha.gov.tw),或聯繫各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提供協助。

(聯合晚報)
--
分組討論大拜拜 決議天馬行空!人民參與審判落空 司改敗筆

運作近1年的司改國是會議即將畫下句點,參與的101名委員,進行如同大拜拜式的司改會議,不只分組決議天馬行空難以落實,就連蔡英文總統最關注的人民參與審判制度也無法拍板定案,期望落空,耗盡龐大司法資源與人力,換來的只是華而不實的遠程目標,辜負人民對司改的期待。

民眾關心的司改是什麼?這場會議該討論些什麼?大家心知肚明,恐龍法官判決,離人民共同情感太遠,還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免死金牌理由,以及司法官審案態度,這些才是民眾對司法的切膚之痛。

國民法官制 拼裝上陣

但,被檢察總長顏大和批評為「一場大戲」的司改國是會議,從一開始就不討論廢死的敏感議題,加上中途有人退出抗議,甚至出現總統擴權爭議,對司改成敗增添變數。

尤其人民參與審判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宣示的司改重要核心,攸關台灣未來司法制度走向,前司法院長賴浩敏推行觀審制備受批評,許宗力接棒後,對採參審制、陪審制之爭無力解決,竟另創「國民法官制」。

遠程目標多 重蹈覆轍

力挺陪審制的張靜律師及前大法官許玉秀等人認為,司法審判應由人民組成的陪審團決定,才能真正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司改理念,但另派傾向採用日本人民參審員制度,由法官與人民共同審判,兩派擁護者爭鋒相對、互不退讓。

這樣極具爭議的審判制度,理應由代表社會各界的國是委員們討論後決定方案,但令人失望的是,不僅在分組會議中未能有決議,就連總結會議時竟然也避而不談,只是將審判制度的紛爭再丟回立院,如此司改會議不開也罷。

台灣在1999年進行首次全國司改會議,討論出洋洋灑灑一堆遠程目標,但諸多決議根本無法落實,此次「二次司改」,從分組決議重點來看,難逃重蹈覆轍命運。

司法官養成期拉長 將陷人力荒

為減少外界批評「奶嘴法官」、「娃娃法官」,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將討論未來法官、檢察官的養成要「過五關」,其中包括到國內外機關或團體歷練2年,有檢察界人士就說,此舉將弱化現有偵審能量,出現人力短缺,更有人冷眼地說,「決議看看就好,現實上很難辦到!」

法官學院院長周占春表示,只要院檢人手充足,相關養成的作法可行,如此法官、檢察官相關歷練更全面、更完整。

周占春說,司改國是會議有關改善法律專業人力的養成和晉用議題,依他了解,未來要擔任法官、檢察官者,須先到國內外機關或團體歷練2年,再進入法院、檢察署候補養成3年,這是仿德國制度,他認為只要法院人手不缺,是可行的。

周占春指出,現行候補法官在5年候補期間,雖前2年是合議辦案,但有些輕微案件或程序事項,還是可獨任處理,司改國是會議提出的新制若實施,5年候補期間,不能以自己名義獨任辦案,在歷練完整且全面情況下,有助汲取社會經驗加強專業能力。

但檢察界認為,未來司法官分發後,得先到國內外機關或團體歷練,這些機關不費吹灰之力,即有司法官幫手,同時,這些司法官將帶著司法官薪水,到行政機關等單位歷練;行政機關不花錢,又增加業務人力,當然非常歡迎,但相對會弱化偵審能量。

檢察人士指出,目前候補司法官經一段時間考核即可獨立辦案,決議卻讓未來地檢署、法院收一批新報到司法官,得拱手讓給其他國內外機關使用,整整2年無新兵可用,人力捉襟見肘下,很快面臨人力不足,司法院、法務部要找出解決之道,恐非易事,且去那些機關,如何限制,都沒有方案。對此,法務部表示,待最後決議出爐,將與司法院就司法官養成作通盤規畫,在兼顧預算、人力等目標前提下,提出完整改革方案。

(中國時報)
--
公共自行車沒保險 卡在實名制

儘管負責規畫公共自行車險的國泰產已將保單送交保險局,但公共自行車險何時推出至今仍沒有譜。據了解,主要「卡」在兩個問題:一是誰是擔任第三責任險要保人;二是「傷害險」須確定「被保險人」。

因此,產險公會表示,不管是UBike、OBike或VBike,目前都沒有投保公共自行車的傷害險及第三人責任險。

產險公會之前規畫公共自行車保險已大致完成,保障內容包括第三人責任險與傷害險兩部分。第三人責任險採過失主義認定,死殘和財損共用200萬元保額,保費由各縣市政府或營運商埋單;傷害險則是由使用者付費,含100萬元死殘及1000元住院日額,初步計算每3小時1塊錢,時間未滿不退保費。

保費初步計算,第三人責任險的部分為每台800元,以台北市來說,UBike概估9000台,年保費約720萬元。

台北市府官員表示,由於公共自行車第三人責任險問題較簡單,有機會先解決;至於傷害險的部分,需要解決「實名制」問題,因為一張悠遊卡可以允許5人綁定,較不易確認使用公共自行車車主的身分,即使這部分解決之後,也還需要修改UBike電腦系統,更改系統也是一大工程,需要較多的時間。

但即使公共自行車險暫無法立即上路,市面上目前已有租賃自行車第三人責任險以及自行車險供民眾購買,年保費在1000~3000元間。

目前國泰產、富邦產及明台產等已推出或規畫推出綜合自行車險。以國泰產「鐵馬逍遙」專案C62計畫為例,一般意外事故有100萬元保障,假日期間增額100萬元保障,另外還有實支實付醫療、住院日額、租賃車失竊、個人責任等多重保障,一年保費2712元。

富邦產預計即將推出「自行車綜合保險」,保障內容包括第三人責任、保障自行車整車失竊損失、意外傷害,預估年保費1300~3000元不等。

明台產「個人自行車綜合保險」費率以及產品上架時程尚在訂定中。明台產表示,未來民眾可透過一張保單將三個常見的損失同時納入,省去自行車族分別投保的困擾。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8-09/clipping/656/b07a00_t_02_02.jpg

(中國時報)

生活

又見毒綠薯 摩斯暫停販售

摩斯漢堡金黃薯條遭台北、台南顧客發現翻開炸皮呈綠色,因馬鈴薯發芽時會變綠、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摩斯前晚宣布暫時停售並重新查驗。台南市衛生局昨在3家摩斯分店查到待退貨的「綠薯條」,已抽樣送驗,最快後天可知龍葵鹼濃度是否超過背景值;衛福部即起也加強美國馬鈴薯產品的邊境查驗。

過量可罰3百萬
台南衛生局昨抽查轄內摩斯分店庫存金黃薯條,發現成功店、健康店、高鐵台南店的冷凍半成品撥開表皮呈綠色,抽樣送衛福部食藥署檢驗龍葵鹼含量。
該產品是北市摩斯總公司透過逢泰公司自美國進口,北市衛生局昨約談摩斯所屬安心食品並稽查北市分店,與台南是用同批美國「麥肯帶皮紅石楔形薯」。
食藥署指,逢泰僅供應摩斯的該批約23.5噸馬鈴薯有問題,即起加強美國馬鈴薯產品邊境查驗。國內未訂定龍葵鹼限量標準,參考各國資料,龍葵鹼背景值約20到100ppm,最快後天可知台南綠薯條是否逾背景值;販售含過量龍葵鹼的薯條,最重可罰3百萬元,若致食物中毒,最重可罰2億元。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龍葵鹼中毒應即送醫洗胃、打解毒劑。

(蘋果日報)
--
又爆「綠薯條」 摩斯漢堡全下架

摩斯漢堡的金黃薯條3年前被檢出含毒的茄鹼(龍葵鹼),一度停售,上架販賣又爆出相同情況,台南市衛生局昨查到「綠薯條」,摩斯總公司緊急停售。

台南3家店查獲

台北市衛生局7月接獲民眾投訴指出,摩斯漢堡國家音樂廳門市販售的「金黃薯條」外皮疑似變綠,但稽查未發現有異常變色。Ptt網友日前爆料,指在台南摩斯分店發現綠薯條,台南市衛生局昨日清查轄區8家分店,在成功店、健康店及高鐵台南店3家查獲。

同一批號出包

台南衛生局指出,出包的薯條全為同一批號,製造日期為今年4月30日,由摩斯透過逢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美國進口後,配送到各分店冷凍儲存再油炸。進口商和物流公司都位於台北市,已移交北市衛生局追查,也同步將檢體送驗。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許朝凱表示,結果最快本週五出爐;未來邊境也會加強查驗。此產品為今年6月起由逢泰進口,前後共計14批、332.9公噸,目前掌握僅一批出問題,且只有供應給摩斯漢堡。高雄昨天已封存335公斤薯條。

北市衛生局食藥管理科長王明理指出,轄區摩斯門市都沒發現綠薯條,倉庫和廚房的薯條保存期限、自主檢驗報告也都合格,可能是物流公司配送過程、或進口商儲存這兩個環節出了問題,將持續追查。

摩斯漢堡表示,販售的食品皆遵循衛生主管機關規定,綠薯條是個案,但仍決定暫停銷售、重新查驗。

國內目前對茄鹼含量並未訂標準,外界質疑就算成分超量也難開罰。許朝凱表示,暫將限量訂定為200ppm,最快明年初可公告上路。綠薯條顯已變色,有食安疑慮,仍可依照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3萬至300萬元不等罰鍰,新法上路後,把關將更有法令規定可循。

《小檔案》茄鹼 加熱也無法去毒性

馬鈴薯發芽時的芽眼和牙根開始變綠、產生大量茄鹼(Solanine),又稱龍葵鹼,即使高溫加熱也無法去除毒性。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食用含龍葵鹼的馬鈴薯,可能出現嘴唇發麻、肚子痛或嘔吐等症狀,國外更有案例吃到中毒住院,甚至引發呼吸衰竭。建議民眾將馬鈴薯放置於陰涼處延緩發芽速度,一旦有變綠發芽跡象就別吃,不慎吃到則避免催吐、灌水,最好儘速就醫。

(自由時報)
--
摩斯「綠薯條」 業者:進貨有通過檢驗

台南市衛生局昨前往摩斯漢堡稽查,全市八家分店有三家出現「綠薯條」,已採樣檢驗「茄鹼」是否超標,並移請北市追查源頭。北市衛生局昨約談業者與進口商,均表示進貨前有通過檢驗,不知為何會有「綠薯條」。

摩斯漢堡全台分店昨起停售「金黃薯條」,針對稽查,摩斯漢堡回應表示,已在第一時間自主停售,之前販售商品並無問題,且都取得SGS認證報告。有網友質疑「究竟有多少綠薯條已被吃下肚?」進一步詢問是否有相關配套,摩斯漢堡未回應。

有網友日前在PTT上張貼綠薯條照片,表示在摩斯台南分店用餐,剝開薯條的外皮,發現裡面的馬鈴薯竟然呈現「奇異果綠」。台南衛生局前天前往摩斯台南東寧店稽查未發現。

稽查人員昨到另七家分店稽查,逐批剪開冰存條薯半成品外皮炸粉,在成功店、健康店及高鐵台南店發現綠薯條。三家分店綠薯條批號相同,製造日期是今年四月三十日。

衛生局調查自美進口的薯條都是由總公司配送,出問題環節有待調查。檢驗結果約七天後出爐。北市衛生局初步了解,進口商指薯條每批都有自主送驗,摩斯也要求進口商提出合格證明文件。

龍葵鹼又稱茄鹼,專家指出,龍葵鹼是馬鈴薯本身具有的物質,但馬鈴薯若放太久而發芽,或保存不當、受到日照而變綠,就會讓龍葵鹼激增數倍,吃下肚後會引起腸胃不適或神經問題。

馬鈴薯綠綠的到底是什麼?吃了小心想吐或嗜睡

摩斯漢堡台南分店販售「黃金薯條」變綠,疑似為有毒物質「龍葵鹼」。專家表示,龍葵鹼是馬鈴薯本身就具有的物質,其作用是讓馬鈴薯不被蟲咬的天然保護機制,但馬鈴薯若放太久而發芽,或是保存不當、受到日照而變綠,就會讓龍葵鹼激增數倍,吃下肚後會引起腸胃不適或是神經問題,建議民眾勿吃發芽或變綠的薯條。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馬鈴薯本身所含的生物鹼,其中一種是龍葵鹼,在正常保存良好的馬鈴薯,也會有微量龍葵鹼,吃下肚並不會有事,當攝入大量龍葵鹼,可能會造成腸胃道問題,例如惡心、嘔吐,或是引發神經症狀,例如嗜睡、視力障礙、意識不清等等。

馬鈴薯變綠皆是因為保存在有陽光的環境下,而發芽則是因為放太久。李婉萍解釋,由於龍葵鹼會刺激、破壞腸胃道粘膜,因此會造成腸胃症狀,也有抑制神經傳導物質的乙醯膽鹼,因此會造成神經症狀,但大部分民眾若吃下龍葵鹼含量較高的馬鈴薯,多半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表現與細菌性食物中毒類似,有可能會造成臨床誤診。

李婉萍說,馬鈴薯買回家後,須保存在陰涼、無日照的環境,最好削皮之後再吃,可以去掉三至八成的龍葵鹼,如果發現變綠或發芽就應丟棄,不宜食用。

(聯合報)
--
綠薯條疑含龍葵鹼 醫:中毒得吃10公斤

摩斯漢堡驚傳販售綠色的黃金薯條,疑似為有毒物質「龍葵鹼」。毒物專家表示,龍葵鹼是馬鈴薯在生小馬鈴薯時,產生的保護機制,也是種神經毒素,但要吃到中毒恐得吃下10公斤。

網傳摩斯漢堡台南分店販售綠色黃金薯條,台南市衛生局今天證實,台南8家分店中,成功店、健康店及高鐵台南店3家被查獲同批號的綠薯條約90公斤,將抽驗送食藥署檢驗確認「龍葵鹼」是否超標。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馬鈴薯經日光照射,皮可能會變綠、發芽,這時就會產生高濃度的「龍葵鹼」,是馬鈴薯天然的預防蟲害機轉,也是一種神經毒素。

台大腎臟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秘書長姜至剛解釋,簡單來說,龍葵鹼就是馬鈴薯在生小馬鈴薯時產生的保護機制,小螞蟻、小昆蟲吃了可能會死掉,但人類吃到大多數只會嘴巴麻,不致於死亡。

顏宗海說,台灣民眾警覺性高,吃完含龍葵鹼的馬鈴薯,發現嘴唇發麻、肚子痛或嘔吐,多半會吐掉不再吃,但國外曾有案例,吃到中毒住院,甚至引發呼吸衰竭;姜至剛指出,若真要吃到中毒,恐怕得吃10公斤以上含龍葵鹼的馬鈴薯。

姜至剛說,從毒物學角度而言,每種食物都是有毒的,但食入的劑量會決定毒性效應,呼籲餐飲業者以正面態度看待龍葵鹼,一旦遇到了就加強品管。

顏宗海則建議,民眾到賣場買馬鈴薯回家後,最好放在陰涼處延緩發芽速度,一旦馬鈴薯皮變綠、發芽就別再吃;若不慎吃到綠薯條,應儘速就醫治療,千萬別催吐、灌水,否則恐增加吸入性肺炎風險、提高治療難度。

(中央社)
--
7月CPI年增0.77% 醫療漲最多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七七%,以醫藥保健類漲一.九%最多,主因分級醫療轉診制度導致門診部分負擔漲四.五九%;其次是食物類漲一.二三%,主因蔬菜受高溫炎熱及七月底雙颱影響而上漲七.○九%,但蛋類下跌十三.四四%,水果也跌十.九%。

主計總處估算,以平均每月消費支出六萬元的家庭為例,七月CPI漲○.七七%,平均消費月支出較去年同月增加四六二元,以食物類增加二○九元最多。

若按細項分析,以芹菜上漲近九成最多,蔥漲了約五成三,蛤蜊漲四成八,番茄漲四成二;相較之下,芒果跌了超過四成,小黃瓜跌三成二,香蕉跌了二成五,雞蛋跌一成六。

至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監控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七月平均較去年同月上漲一.五五%,且以醬油漲六.九三%、糖漲六.七二%、洗髮精及潤絲精漲六.四四%較多。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梅家瑗表示,最近高溫炎熱,加上夏季颱風多,,氣候因素比較不利蔬果生長,可能對蔬果供應造成影響,但目前整體物價波動「非常溫和平穩」。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9/images/bigPic/600_146.jpg

(自由時報)
--
7月物價平穩 天候成變數

主計總處昨(8)日發布7月物價指出,雖然雙颱與天氣炎熱導致菜價上揚,但在國際油價平穩、台幣匯率升值及一例一休調漲現象趨緩下,7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0.77%,物價溫和平穩,惟颱風與高溫等天候變化仍將是影響未來物價的風險。

綜合統計處副處長梅家瑗表示,蔬菜生長易受天候影響,7月高溫炎熱,加上尼莎、海棠雙颱影響,蔬菜較上月漲2.93%,也較上年同月漲7.09%,惟雞蛋、水果較去年同月大跌一成以上,平抑了食物類漲勢。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蔬菜盛產期在冬天,夏季氣溫高,病蟲害較多會影響蔬菜產量,進而推升菜價,近日炎熱高溫,自然會影響菜價走勢。

至於影響我物價極關鍵的國際原油、農工原料行情,梅家瑗表示,近期國際景氣回升,但油價走跌,基本金屬行情平穩,加以台幣匯率升值,這些因素讓今年物價更趨穩定。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新台幣匯率今年1~7月較去年同期升值6.68%,為近6年同期最大升幅,由於我商出進口報價以美元居多,台幣升值可降低購料成本,有助於穩定物價。

至於「一例一休」引起的外食費調漲情況也已趨緩,梅家瑗表示,一例一休在年初甫實施時,廠商為反應僱用成本升高,確實有調價的動作,但為避免影響銷量,廠商近期又開始打折促銷,各界關心的外食費漲幅也已回降至1.91%,顯見一例一休的調漲現象已漸趨緩。

梅家瑗表示,7月消費者物價漲幅0.77%,1~7月平均漲幅也僅0.69%,顯示當前國內物價非常溫和平穩,不過目前正值颱風季節,颱風往往會帶來農損而推升物價,去年梅姬、尼伯特、莫蘭蒂三個颱風即帶來45億的農損,影響極大,未來物價能否持續平穩,天候變化仍將是最大的風險。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8-09/656/a05a00_p_06_03.jpg

(工商時報)
--
醫院插座有紅、白兩色 這位醫師告訴您為什麼

醫院最怕缺電,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表示:「醫院不能斷電,備有多部發電機。」以長庚醫院來說,所有的插座分為紅色、白色兩種,紅色包含重要維生醫療設備、手術室或加護病房等為「永久不斷電」系統,醫院會定期啟動發電機演練,確保機器無異常。

黃璟隆說,醫院用電有其重要排序,若斷電或停電,使用紅色插座的重要醫療器材會自動銜接發電機,不讓供電中斷;白色插座則可允許暫時斷電,如個人用電腦、檯燈或照明設施等,部分燈光照明減少,不至於引發民眾就醫困擾或安全。

三軍總醫院醫療副院長萬芳榮則說,醫院評鑑標準中,對於電力不中斷的要求嚴格,各醫院都應有成熟的備電系統。以三總來說,備有兩套發電系統,一為主要二為輔助,兩者會互相跳接支援,且定期以紅外線儀器進行檢測,如遇到斷電、停電時不讓電力中斷。加護病房、急診室或急重症等則另外配有單獨強化配電系統。

(聯合報)

政經

中廣佔國有地 判還交通部549萬

才爆發股權交易弊案遭北檢調查的中國廣播公司,另被交通部指控,中廣的花蓮電台長年佔用交通部位於花蓮市三筆國有地,台北地院審理後認定確屬無權佔用,日前判中廣應返還五年多來的租金不當得利五百四十九萬餘元。

稱買賣卻無契約
交通部在扁時代即追討原為國民黨黨產,卻移轉登記到中廣名下的國有地,其中包括花蓮市的三筆土地;花蓮高分院前年九月底判決,中廣應歸還花蓮三土地定讞後,交通部進而追討前年九月底回溯五年的佔地租金不當得利,以及前年十一月二十日交通部同意免收花蓮台遷建期間租金之前,十月一日到十一月十九日的租金,兩者合計五百四十九萬餘元。
中廣抗辯一九八七年已補辦登記、「買賣」取得花蓮三地卻拿不出契約,被法官判應返還前述不當得利,但此案還可上訴。
交通部昨表示,除本案土地,另也已追回嘉義縣民雄兩筆土地、彰化芬園鄉三筆土地、新北市板橋八筆土地、新北市八里十六筆土地,若以土地公告現值計算,追回逾四十億元。中廣昨稱法務人員不在,無法回應。

(蘋果日報)
--
中廣占國有地 再判賠549萬租金

交通部向中廣提出五起追討土地訴訟,其中四起勝訴,共討回五.四六公頃土地,並已全數結案登記為國有地;但中廣敗訴後仍持續占用部分土地,再被交通部提起「給付不當得利」之訴。台北地院民事庭去年已就新北市板橋、八里部分,判中廣須賠償一.四七億餘元租金,現正上訴二審;至於占用花蓮機電室等三筆土地做為中廣花蓮台部分,也被認定無權占有,中廣日前再被判賠租金五四九萬餘元,仍可上訴。

去年已判賠1.47億租金

本案判決指出,中廣在官司敗訴後,前年九月曾被交通部函請追討包括花蓮機電室在內的三筆土地租金;中廣釋出善意表示「將找地方遷建」,希望免付遷建期間之半年租金(一○三年十一月廿日起算),獲交通部同意,但仍逾期未遷建並持續占用,再被提告要求返還回溯五年內之占用土地租金。

中廣透過律師指稱,該筆土地是政府當年委由宣揚政令所交付,行政院當時核准中廣接收土地所需價款後,由政府給付的補助費抵扣,稱為「作價轉讓」,因此土地是以「作價轉讓」方式移轉中廣,自認早與政府之間簽立買賣契約,有權占用土地。

法院根據前案已判決該筆土地為交通部所有確定,且中廣無法舉證買賣契約存在,自然沒有占用權,並導致交通部受有不能使用土地之損害,判賠五四九萬○四六八元租金。

(自由時報)

國際

《冰與火》第7季被駭HBO遭勒索1.8億

自稱「史密斯先生」的駭客,前天在網路上公開HBO熱播中的第7季《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劇本等機密文件,向HBO執行長派樂波勒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3天內支付相當於1.8億台幣的比特幣,否則就要搶先HBO播出影集。

演員手機號碼外洩
駭客宣稱花了半年時間利用微軟也不知道的漏洞,駭進HBO製片部副總柯恩(Leslie Cohen)等人的電郵,取得尚未播出的影集及電影檔案、《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主要演員的手機號碼,公司高層敘薪待遇等內部機密文件。
駭客威脅若HBO不在3天內支付他們這半年來的「薪水」,就要在影集加上片頭「HBO要倒了」,然後放到網路上讓人看免錢。
美國網飛(Netflix)熱門影集《勁爆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去年也曾經遭受駭客攻擊,電影公司付了約151萬台幣的比特幣後,沒想到駭客食髓知味又要更多錢,但遭拒絕,憤而搶先在網飛之前公開影集。

(蘋果日報)
--
九寨溝7.0強震 5死63傷 遊客居民驚逃 15台團289人均安

中國四川知名景點九寨溝附近昨晚發生規模7.0的強烈淺層地震,強震造成停電與建築毀損,附近城鎮已有5死63傷,死者皆為遊客。地震發生時九寨溝景區有3.8萬名遊客,傳出有人受傷,人車被困。部分鐵路班車停駛。台灣已有15個旅行團報平安,相關單位還在查證是否有台灣旅客受困或受傷。

九寨溝是台灣旅行團赴中國的熱門景點之一,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昨晚說,經聯繫康福、五福、長汎、雄獅、東南、百威、喜鴻、可樂等旅行社,初步了解約15個台灣旅行團、共約289人在當地,目前人員均安。李表示將持續了解情況,萬一有台灣旅行團因道路中斷而受困當地,將會協調包機載回旅客。

屬淺層城鎮失聯
中國地震台網昨表示,地震發生在昨晚9時19分,規模7.0,震源深度僅20公里,屬淺層地震,震央位於九寨溝縣城以西約39公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估定地震規模為6.5,震源深度僅10公里。強震發生後還發生規模3.3餘震。四川省軍區表示位於震央附近的漳札鎮人煙稀少,在地震後已和外界失去聯絡。中國央視報導,目前已知死亡5人,受傷63人。

全城停電訊號斷
當局估計地震震央20公里範圍內有2.1萬居民。央視新聞報導,九寨溝景區昨天接待3萬8799名遊客。昨晚這場強震在四川成都、陝西西安與甘肅蘭州都有民眾回報感到明顯震動,成都鐵路局緊急停駛部分列車,成都機場則正常起降。九寨溝縣城一度全面停電,中國移動的行動電話訊號消失,建築物牆身剝落,大批民眾已經湧到室外暫時避難。

《重慶商報》在新浪微博發文說,成都遊客吳先生表示,他在九寨溝景區九寨千古的壩子上,現場有約千人聚在一起,10餘人受傷,現場一片混亂。他表示傷者多為男性,被掉下物品砸傷,一名廚師受傷較嚴重。澎湃新聞網站報導,九寨溝景區九道拐處有人員與車輛受困。

(蘋果日報)
--
規模7.0 九寨溝強震 我15旅行團均安

中國四川阿壩州九寨溝昨晚九時十九分(同台灣時間)發生規模七強震(美國地質調查所則稱規模六.五),九寨溝昨接待遊客三萬八千人次,觀光局表示,約有十五個台灣旅行團體、共兩百八十九人在九寨溝當地,初步了解所有團體人員均平安。

強震恐造成傷亡慘重

中國新浪與騰訊新聞指出,震央位於距離九寨溝縣三十九公里的人煙稀少處,法新社報導,中國國家減災委員會表示,這次強震可能造成多達百人喪生,數千人受傷,根據初步分析,這次強震可能造成超過十三萬房屋受損;成都消防人員在都江堰基地集結,連夜進入震區救援。

在九寨溝景區九寨千古壩子上的吳姓遊客表示,地震發生時現場約有千人,十餘人受傷,一片混亂,其中一名廚師傷勢較嚴重,被四、五個人抬出來。

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後續要看九寨溝景區道路跟機場是否有受損,二○○八年汶川大地震,當時在九寨溝的台灣旅行團因道路中斷,協調包機將旅客送回。據中國媒體報導,九寨黃龍機場及成都機場都能正常起降。

雄獅旅行社昨晚表示,有兩團在九寨溝當地,含導遊、領隊卅六人均平安;可樂旅遊表示,有三團在九寨溝,含領隊共四十七人都平安,後續行程是否需要調整,還須了解當地狀況才能決定。據指出,東南旅行社也有一團在四川、約廿人,山富旅行社則有六團在當地,也都平安。

深度9公里 極淺層地震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顯示,震央在四川九寨溝,深度僅九公里,是非常淺層的地震,較易有嚴重災情。

(自由時報)
--
四川九寨溝規模7地震 已12死175傷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昨日晚間廿一時十九分,發生芮氏規模七淺層地震,地震深度廿公里;目前已知造成十二人死亡,一百七十五人受傷。至於台灣遊客部分,觀光局表示,全部十五團二百八十九人都平安。今上午七時二十七分大陸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另發生規模六.六級地震。

昨的地震發生於昨晚廿一時,震央位於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此後的廿一時四十一分,又發生三點三級地震,地震深度九公里,都屬淺層地震;震央位在羌活溝經大路鄉到若爾蓋之間,屬於人煙稀少地區。

九寨溝景區是台灣遊客的旅遊重點。據九寨溝景區透露,昨日景區接待遊客近三萬九千人,團隊人數約一萬八千多人、其餘為散客;四川省旅發委援引九寨溝方向通報,至昨晚廿二時,均未收到景區有人員受傷,但深夜有消息指,景區有十餘名遊客受傷,包括一名傷勢較重的廚師。

今天午夜凌晨時,騰訊引述人民日報消息稱,地震已造成五人遇難,均為遊客,還有六十三人受傷,當地已啟動應急一級響應。

此次地震是否與○八年汶川大地震有關,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宏說,這次地震不在汶川地震餘震期、兩者沒有實際聯繫;且此次地震發生地方,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一九三三年八月,在疊溪曾發生過一次七點五級地震,距此次震央只有一百公里。

在對外交通部分,九寨黃龍機場方面表示,機場震感強烈,第一時間對旅客進行疏散,地震是否影響九日的航班,尚無法確定。

鐵路部分,西安鐵路局已對局管內寶成線、陽安線、隴海線、寶天線鐵路線路及西寶、寶蘭高鐵進行全線封鎖檢查,數十列班車停駛以確保安全。

昨天地震發生後有網友向外界報平安表示:「我在九寨溝,地震了,全城斷電,牆體脫落,我已逃到空地,目前平安。」

地震發生時,松潘、汶川、成都、廣元、綿陽等四川城市均有明顯震感。此外,陝西西安、河南鄭州、山西太原等地亦有震感。

據在現場的民眾透過朋友圈表示,昨晚的九寨千古情晚會爆滿,目測上千人在觀看,地震發生時、舞台上正在演出「汶川大地震」的劇碼;突然間房子就開始搖晃,大家還以為是戲劇效果,隨後聽見工作人員高喊:「地震!不要驚慌。」

(聯合報)
--
九寨溝強震已13死 仍有1萬遊客滯留

中國大陸四川省九寨溝昨晚發生規模7.0強震。新華社引述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報導,截至今天上午9時30分,這次地震已造成13人罹難,175人受傷。

由於九寨溝是四川熱門景區,強震後大批遊客安危受各界關注。據九寨溝風景區官方數據,8日當天接待3萬8799名遊客,比2016年同日增加5483人次,增幅達16.46%。

自9日凌晨起,中國大陸官方已安排遊客向九寨溝縣以外轉移,已安全轉移3萬多名遊客。但因地震後仍不斷出現局部道路受損情況,尚有1萬名左右的遊客滯留九寨溝縣境內。

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鄧勇表示,轎車等小型車輛已在開闢出的通道上向外疏散,客車等大型車輛壅塞受困較多。

8月8日晚間9時19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規模7.0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央距離九寨溝縣城35公里,距阿壩州210公里,距成都市290公里,距甘肅隴南市100公里。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業務組8日深夜表示,初步了解,五福、長汎、雄獅、東南、百威、喜鴻等旅行社約計有15個旅行團體約289人在當地, 所有團體人員均平安,將持續了解後續狀況。

九寨溝強震 陸國台辦:無台灣民眾傷亡

中國大陸四川省九寨溝昨晚發生芮氏規模7.0強震。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今天表示,截至目前,沒有台灣民眾傷亡受困的報告。

馬曉光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強烈地震後,中國大陸國台辦、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連夜啟動緊急因應機制,向四川省台辦聯繫核實有無台灣民眾傷亡受困情況。四川省台辦就相關工作迅速做出部署,予以落實。

他表示:「截至目前,沒有台灣同胞傷亡受困的報告。」

8月8日晚間9時19分,九寨溝縣發生規模7.0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央距離九寨溝縣城35公里,距阿壩州210公里,距成都市290公里,距甘肅隴南市100公里。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業務組8日深夜表示,初步了解,五福、長汎、雄獅、東南、百威、喜鴻等旅行社約計有15個旅行團體約289人在當地,所有團體人員均平安,將持續了解後續狀況。

(中央社)
--
九寨溝強震已知5死 台灣團均安

大陸知名旅遊勝地四川九寨溝昨晚9點19分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遠至甘肅蘭州、天水等都感受到震感。地震造成當地房屋開裂坍塌、多班列車停駛。央視昨晚11時54分報導,據初步統計,地震已造成63人受傷、5人死亡。觀光局、旅行公會則證實,台灣旅行團24團近400人均平安。

觀光局業務組昨通報,經聯繫康福、五福、長汎、雄獅、東南、百威、喜鴻等旅行社,約計有15個旅行團體約289人均平安,將持續了解後續情況。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也指出,可樂旅遊在九寨溝3團含領隊47位平安,山富旅行社6團在當地也全員均安。

據中國地震台網指出,昨晚9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本次地震周邊5公里內的村莊有比芒,20公里內的鄉鎮有漳紮鎮。震中距九寨溝縣39公里,距成都285公里。主震發生後不久,還發生至少2次3級地震。

四川電視台報導,地震中心人煙稀少,九寨縣城平安、溝口平安,縣城問題不大,漳紮鎮有部分房屋有問題。央視昨晚11時54分報導,據九寨溝縣應急辦電話報告,據初步統計,地震已造成63人受傷、5人死亡。死者均為遊客。

新華社報導,九寨溝景區8月8日接待遊客38799人,其中團隊18158人次,散客20641人次。九寨溝景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地震發生時他正在景區內紮如溝內,看到有房屋垮塌和開裂。

部分列車也受到影響,成都鐵路局局管內14車次旅客列車被扣停。四川省地震局已啟動地震應急預案,立即召開緊急工作會議,部署應急處置工作。

由於九寨溝是台灣遊客赴陸旅遊熱門景點,大陸有關單位昨回應稱,未收到有台灣遊客傷亡消息。

(中國時報)
--
密碼安全法則翻新:毋須常更新

為維護電腦帳戶安全,密碼應包含數字、符號、大寫字母,還要定期更換……這套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2003年發布的密碼安全設定法則,害苦全球數千萬總是記不住密碼的電腦用戶。當年擬定規則的研究人員近日已表示後悔,NIST也已在今年6月全盤改寫密碼設定建議。
制定美國各產業標準的NIST,在最新版《數位身分指南》中,建議以易記的長片語連成密碼,不必加入數字或符號,也不必每90天更新,只需在密碼疑似被竊時更換。

研究顯示,以4個英文單字連成的長密碼,遠比加入符號的短密碼難以破解。
精通程式設計的網路漫畫家門羅在他近日廣為流傳的漫畫中呈現:破解「correct horse battery staple」連成的密碼需550年,破解「Tr0ub4dor&3」只需3天。
2003年版《數位身分指南》密碼設定法則作者,是現年72歲、已退休的NIST中階主管布爾(Bill Burr)。曾在越戰期間為美軍設計大型電腦的他向《華爾街日報》表示,當年受命在短時間內寫出密碼設定指南,他想找現實世界中人們使用的密碼作為根據,卻不可得。

原作者稱後悔
最後他只好以一份1980年代的相關文件作為依據,寫出的準則卻影響深遠。不僅美國聯邦政府依循這項準則,許多大型企業、網站、甚至行動裝置也都要求使用者依此準則設定密碼。
布爾對自己當年擬定的密碼設定法則頗感後悔,因多數人定期更新密碼時只會做些微更動,例如「Pa55word!1」改成「Pa55word!2」,其實難防帳戶被駭。

(蘋果日報)
--
荷蘭毒雞蛋延燒 歐洲7國淪陷

歐洲雞蛋遭農藥「芬普尼」(fipronil)污染事件擴大,歐盟執委會7日表示,可能已有7國淪陷!繼比利時、荷蘭和德國後,英國和法國7日也表示,毒蛋已流入該國;歐盟也通知瑞典、瑞士進行檢查。荷蘭有180座家禽場的數百萬隻雞面臨被撲殺,而事件源頭可能與家禽病蟲害防治用藥有關,比國政府隱瞞將近2個月才公告周知也遭抨擊。

農藥摻芬普尼 比國瞞兩月

歐盟執委會7日指出,歐盟食品暨飼料快速預警系統認定,疑遭污染的雞蛋已由德國流入法國和英國,雞肉也遭芬普尼污染;荷蘭政府8日開始檢驗來自出問題家禽場的雞肉。

英國食品標準局(FSA)表示,荷蘭污染蛋場3月到6月間約有2萬1000顆蛋輸往英國,正在「緊急調查這些流入英國的蛋流向」;這些蛋數量在英國全年18億顆蛋進口量所佔比例非常小,「迄今為止的調查顯示,遭污染蛋都已下架」。

法國農業部在中西部2家食品加工廠查出13批次的荷蘭污染蛋,但還不清楚是否已流入市面;另外一家位於北部加萊海峽省(Pas-de-Calais)的家禽場,7月28日通報曾從一家比利時供應商取得出問題的產品後已納入監管,該農場蛋品並未流入市場。

芬普尼禁用於食用動物

芬普尼用於驅除動物身上的紅蝨、蜱蟲,禁止用於可提供人類食用的動物,如雞隻。其毒性會透過雞皮、羽毛進入其體內,污染雞蛋。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芬普尼列為「中度毒性」殺蟲劑,人體接觸大量芬普尼會傷害肝臟、腎臟、甲狀腺。此事源頭可追溯到荷蘭雞舍清潔服務公司Chickfriend,以及提供其除蟲配方藥劑Dega-16的比利時公司Poultry Vision,Dega-16疑似摻入芬普尼以加強藥效。

比國聯邦食品安全管理局(AFSCA)表示,一家民間雞場5月15日自行採樣檢驗,6月初通報雞蛋遭芬普尼污染;但比國到7月20日才通報歐盟,更遲至8月1日才首次公佈此事。比國通報雞蛋驗出的芬普尼殘留量為0.0031到1.2mg/kg不等,而對人類食用造成急性危險的殘留量上限為0.72mg/kg。

德國、荷蘭、比利時已將數百萬顆蛋下架,瑞典、瑞士零售商也跟進。荷蘭政府已關閉約180家家禽場,其中59家芬普尼殘留量高得不該提供兒童食用。產業團體「農業暨園藝組織」(LTO)說全國可能有數百萬隻雞面臨撲殺。

(自由時報)
--
二氧化碳變糧食 芬蘭科學家創舉

隨著人類過度開發和氣候變遷,糧食匱乏和農作物營養價值流失等問題接踵而至。為此,芬蘭科學家以電力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轉化為一種蛋白質為主的營養粉末,下一步將研究大量生產的方法,盼同時解決糧荒和環境危機。

由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LUT)」和「VTT國家科技研究中心」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咖啡杯大小的特製生物反應器,注入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及氮、硫、磷等養料,再以高伏特電流持續刺激,使容器內產生電解作用,待水分揮發、物質分離後,以巴斯德氏滅菌法消毒和烘乾,產生單細胞蛋白質粉末。

VTT國家科技中心首席科學家皮特卡寧(Juha-Pekka Pitkanen)解釋,這種粉末狀混合物50%為蛋白質、25%為碳水化合物,其他成分則為脂肪與核酸,類似基本糧食的營養成分,可作為人類或動物的食物,也可製成其他產品。此外,由於基本材料存在於空氣,未來還可能在沙漠或其他面臨饑荒地區派上用場。

科學家指出,這項科技可能將徹底改變農業,因為它不像土地植栽受氣溫、濕度和土壤類型等條件限制。況且,這種科技的生產過程只需要密閉環境和養料,不但不會製造出溫室氣體,也不會對環境不利,還可將大量土地轉作其他用途,如大量造林。

科學家也推測,該科技的生產效能可比光合作用高出近10倍,但仍須花費兩週才產出1公克的蛋白質粉末,將研發可大量生產的大型系統,估計還需10年才能投入商業運作。

(自由時報)
--
涉性別歧視 Google工程師丟差

據悉為美國哈佛大學系統生物學博士的戴摩爾(James Damore),7日證實因「助長性別刻板印象」的文章而遭Google開除。Google並未證實這項消息,僅表示「不便評論個案」。

戴摩爾在Google內部論壇發表題為「Google的意識形態回聲室」的3300字長文,指稱「生物性因素」是造成少有女性擔任科技產業高階主管的原因,認為「必須停止將性別差異想成是性別歧視」,呼籲Google停止促進性別與族群多元化的努力,引起外界質疑Google涉嫌歧視女性與少數族群。

Google執行長皮采(Sunder Pichai)7日在公司內部發表公開信,表示該文部分內容「助長有害的性別刻板印象,逾越了紅線,侵害到公司規範」。他表示,公司規範是希望「Google人」盡力創造「沒有騷擾、脅迫、歧視、不法差別待遇的文化」。至於「員工怎麼在公司妥善表達個人觀點,尤其是可能觸怒少數族群的觀點」,皮采認為,「具威脅性就不行,表達異議時須顧慮他人感受」。

戴摩爾對此極為不滿,表示曾向全國勞資關係委員會(NLRB)投訴公司高層試圖羞辱他,Google解僱他乃「違法」的報復行為。不過,在美國未加入工會的雇員,例如多數科技業工作者,可被以與工作表現無關的諸多理由開除。Google內部員工透露,若被指違反公司規範,通常都只能捲鋪蓋走人。

(自由時報)
--
擅見中國高官 比利時王子津貼不保

比利時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七日會晤國王菲利普(King Philippe),商討削減國王胞弟勞倫特親王(Prince Laurent)每年三十萬八千歐元(約一千一百萬台幣)的王室津貼。五十三歲的勞倫特上月十九日參加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舉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活動,身穿軍服和多名中國高官合影,還在「推特」發佈照片。

比利時王室成員會見外國達官顯要,按例必須事先獲得政府同意。據悉,勞倫特此次會見中國高官,並未獲得政府同意。他本人則堅稱,出席該活動係「私人邀請」,「誰都無權過問」。勞倫特過去也曾擅自會見斯里蘭卡總理和非洲領袖。國會議員正準備提案,明文規範親王會見外國貴賓。

勞倫特素行向來頗多爭議,包括二○一三年在奧地利滑雪時受傷住院,以及多次因超速駕駛被罰款。他也被媒體封為「受詛咒的王子」、比利時王室的「壞孩子」。直言不諱的勞倫特曾在受訪時說:「某些政客和王室成員,別再干涉我。」「我對這個國家的付出,遠多於這個國家能給我的。」此外,他也熱中提倡動物福祉,曾說希望能和章魚及蒼蠅溝通。

(自由時報)
--
暴力陰霾難抹 肯亞大選緊繃

東非國家肯亞八日舉行總統、省長、國會議員及地方官員的六合一選舉,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甘耶達(Uhuru Kenyatta),將遭遇老對手歐丁嘉(Raila Odinga)再次挑戰。不過,由於兩人民調十分接近,再加上肯亞長久存在的種族對立,以及不信任選舉系統和公正性等問題,令人民擔心激烈的選情可能再度令國家陷入動亂。獲得逾五十%票數者即當選,選舉結果最快於當地九日上午出爐。

路透報導,肯亞現任總統、出身基庫尤族的甘耶達,曾在二○一三年以些微差距,擊敗盧歐族的反對派候選人歐丁嘉,再度對決的兩人在民調上仍難分軒輊。英國「衛報」指出,由於總統只能連任一次,五十五歲的甘耶達若當選,將是最後一次出任總統,而高齡七十二歲的歐丁嘉,也將因年齡限制無法再參選。兩人政治生涯最後一「戰」,使選情格外激烈。

選委會主管選前遭謀殺

正因如此,雙方陣營在競選期間不斷交鋒,歐丁嘉更多次質疑選舉可能被操縱。選前最後一週,選舉委員會中主掌電子投票系統的資訊科技主管穆桑多(Chris Msando)慘遭謀殺,歐丁嘉陣營的兩名外國籍顧問則遭到遣返,更助長選舉陰謀論之說。事實上,在一三年和○七年的大選中,投票系統也曾疑似遭人灌票,因而引發大規模種族衝突,○七年更造成一千兩百人死亡、六十萬人流離失所。

為安撫民心,甘耶達七日發表電視談話,呼籲民眾保持理性,「投完票請回家,並與任何部落、宗教的人們握手、靜待選舉結果」;肯亞裔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呼籲肯亞領袖拒絕暴力和煽動,尊重人民意志;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則盼所有政黨遵守和平選舉的諾言。與此同時,甘耶達也在選舉日於全國部署十八萬名警力,維護逾四萬個投票所周邊安全,但此舉被歐丁嘉批評為「恐嚇選民」。

肯亞的登記選民逾一千九百萬人,八日一早各地投票所已出現排隊人龍,一名高齡一○二歲的甘耶達支持者也前往投票。衛報指出,此次選舉有半數選民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該族群的投票率將左右選舉結果。英國伯明罕大學非洲政治專家奇斯曼(Nic Cheeseman)則指出,雖然候選人的種族對肯亞人民投票意向影響很大,但首投族等年輕族群期待國家改變,尤以年輕、居住在城市的男性,最可能投給反對派。

(自由時報)
--
美官方氣候變遷報告 打臉川普

一份由美國聯邦政府十三個機構所做的氣候變遷報告草本指出,自一九八○年代以來,美國平均氣溫急劇上升,而且最近數十年是一千五百年來最溫暖的時期。這份報告認為,這四十年間的全球氣溫上升,有超過一半「極有可能」是因人類活動導致,此結論與總統川普對氣候變遷的看法截然不同。

這份「氣候科學特別報告」認為,「許多證據顯示,人類活動、尤其是排放溫室效應氣體,要為近期所觀察到的氣候變遷負最大責任」,「別無其他解釋,在觀察史上也沒有發現可解釋此氣候改變的自然界循環。」

報告結論與川普以及環境保護署(EPA)署長普魯特、能源部長裴利(Rick Perry)等部份閣員認為人類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程度不確定的說法相反。報告草本已經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NAS)簽發,數週前送到白宮審核,一名參與報告編纂的作者向「紐約時報」說,他和其他科學家擔心報告會被白宮壓下不發。

「氣候科學特別報告」是美國國家氣候評估的重要一環,根據一九九○年全球變遷研究法應每四年提出一次,不過至今只發布三次。二○○○年在柯林頓任內所做報告,遭接任的布希政府批評資料分析有誤,拒絕引用。

最新報告草本談及廣泛議題,如北極冰融、海洋酸化程度,也駁斥所謂全球暖化停滯說法。報告說,即使人類立即停止將溫室效應氣體排入大氣層,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仍然會較今日增加華氏○.五度(攝氏○.三度);許多科學家預測實際升溫幅度為攝氏二度。美國近年頻頻破紀錄的高溫「在短期的未來會變得相當常見」,這世紀晚期年均溫將增加華氏五到七.五度(攝氏二.八到四.八度)。

這份報告被視為檢視川普政府在整體上對待科學態度的試金石,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暨國際事務教授歐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說,「當前情況將做為試紙,檢驗川普政府是否敞開胸懷傾聽有關氣候變遷的科學事實,還是如此受化石燃料利益使喚,以至於執意向民眾隱瞞真相」。

白宮質疑人類影響氣候變遷

在此同時,美國農業部自然資源保育局向所屬發出的一系列電子郵件列出避用詞彙清單,名列前茅的是「氣候變遷」,要求部屬改以「氣候極端狀況」代替;不用「碳吸存」而改用「建立土壤有機質」,也建議改掉幾個可能會暗示人類活動對環境衝擊的詞彙。這份避用詞彙顯示川普政府懷疑人類影響氣候變遷之說,直接影響政府部門行事。

(自由時報)
--
美均溫1500年最熱 川普還想賴?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聯邦政府十三個單位的科學家今年完成的氣候變遷報告指出,美國的均溫從一九八○年以來急遽上升,最近這幾十年是過去一千五百年來最熱的時期,報告的結論是美國人此刻正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這份報告必須經過川普政府核准才能發布,由於報告的結論與川普總統和他的內閣成員的看法互相矛盾,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擔心,川普政府可能修改或壓下這份報告。

川普認為人類活動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尚無定論,而且人類預測氣候變遷影響的能力有限。

紐約時報拿到的報告副本指出:「氣候變遷的證據一籮筐,上自大氣層,下至海底深淵。」

報告的作者指出,由成千上萬科學家做成的數以千計的研究,記錄了陸地和空中的氣候變遷。「許多證據顯示人類活動,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是最近觀察到的氣候變遷的元凶。」

這份報告已於今年完成,是國會要求每四年提出一次的「國家氣候評估」報告的一個章節。國家科學院已核准,報告的作者等著川普政府核准後發布。

作者之一凱瑟琳.海霍指這份報告堪稱「最全面的氣候科學報告」,另一名不願具名的科學家說,他和其他科學家擔心這份報告會被壓下來。白宮和環保署尚未回應。

報告總結,即使人類立刻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到了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仍會比今天上升攝氏○點三度。科學家說,預測的實際上升溫度為攝氏兩度。

全球氣溫的些微差異,會對氣候造成很大差別。例如,全球氣溫上升攝氏一點五度與上升攝氏兩度的差別,可能意味更長的熱浪、更密集的暴風雨,以及珊瑚礁更快解體。

這項研究的最重大發現之一是,部分極端氣候有可能是氣候變遷造成的。

這份報告必須在本月十八日之前由環保署等十三個單位審核通過。環保署長普魯特曾說,他不相信二氣化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

美國通知外交人員 被問到氣候協定時應避重就輕

美國外交人員近日接獲通告,他們被外國政府問到,美國將怎麼再度參與巴黎氣候協定時,應避重就輕。

路透報導,那則通告是由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在本月4日發給美國駐外大使館,通告中還說,外交人員應明示各國,美國希望協助其他國家使用化石燃料。

上述通告告訴外交人員,他們可能被外國政府代表問到以下問題:「美國有氣候變遷政策嗎?」、「美國政府主張多用化石燃料,而非再生能源嗎?」

通告中舉例,如有人問:「考慮重新參與巴黎氣候協定的程序是什麼?」美國外交人員應該模糊答道:「我們正在考慮好幾項因素。對於此程序的本質或時程,我現在沒有資訊可以分享。」

國務院對於上述通告的報導,尚無立即回應。

川普在競選總統時,曾允諾「取消」巴黎協定,且說他認為這項協定會使美國經濟損失達數兆美元之多,卻讓中國大陸之類的開發中國家逍遙。川普甚至多次稱氣候變遷是一場騙局。

國務院在通告中清楚說明,美國目前「並無重談或修訂巴黎協定文字的計畫」,但說「川普總統誠心誠意致力於找到重新參與協定的途徑,屆時將把他對美國經濟成長和能源安全的關切列入考慮。」

(聯合報)
--
福島輻射汙染車 460輛流入二手車市

日本媒體共同社獨家報導指出,311福島事故當天停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車輛中,約460輛員工私人車輛外流,部分直接流入二手車市,目前已回收輻射量超出國家標準的約190輛車,但剩餘約270輛,因輻射量低於標準沒有進行回收,還有2輛車至今仍不知去向。共同社指出,這是首次獲悉外流的輻射汙染車數量。

這些員工車輛在事故後被開到外面,可能是因疏散或回家後遭到轉賣,部分核污汙車輛直接流入了二手車市場。報導指出,據東電透露,其中有發現輻射量接近標準10倍的情況。不僅是原車主,二手車的買主也可能在不知被汙染的情況下遭受輻射,政府重視這一事態並指示調查。

共同社8日向東京電力公司採訪證實,東電經過約3年時間的追蹤調查,回收190輛車,保管在福島縣東電廠區內;剩餘的約270輛因輻射量低於標準而未回收。報導並引述東電公關部門負責人說法,指超過標準的車輛基本已經回收,法律上沒有問題。如新發現車輛,將個案處理。

東電稱,事故當天第一核電站內停有約1700輛車,到事故發生11天後的3月22日為止,未經輻射量檢測的車輛仍可被開到外面。混亂中可能有約460輛車因員工疏散等用途而流出。23日開始檢測和去汙,輻射量超過一定標準的車輛被禁止放行。東電2012年2月啟動調查,確認當時停在核電廠內車輛數量,並耗時兩年多逐步進行回收。

(聯合報)
--
28萬人連署反對 馬克宏放棄讓第一夫人成為正式職銜

CNN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計畫讓「第一夫人」成為正式職銜,但在網路上連署反對的人已超過28萬,馬克宏顯然已放棄這項計畫。

總統府艾里賽宮拒絕對放棄此計畫的決定發表評論,但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公布澄清馬克宏妻子布莉姬職責的「透明化規章」。

政府發言人卡斯塔納連發推文捍衛布莉姬的職責,但表示不會改變現況。

他推文:「不會修改憲法,沒有新的預算,布莉姬.馬克宏沒有薪水,停止歇斯底里!」

根據法國憲法,總統的配偶沒有正式職銜,但有辦公室和一些幕僚。

(聯合報)
--
馬克宏遇反彈 法國人為何不要第一夫人?

法國總統馬克宏早在競選時就宣告要把第一夫人地位官方化,除了給這個本就存在且不容忽視的角色一個正式身分,也可把相關預算納入監督。但多達7成法國人不要「第一夫人」。

在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競選期間的數次大型晚會,選民已習慣看到碧姬.馬克宏(Brigitte Macron)的存在。她總是在台下聆聽演說,馬克宏也幾乎每次都會提到她,甚至牽著她的手上台接受支持者歡呼。

法國自1958年進入第5共和以來,從未明確定義總統配偶的地位,第一夫人在公開場合幾乎不扮演任何角色,極少發言,只是陪在總統身邊、接待外賓,偶爾從事慈善活動。

但艾里賽宮(Elysee)的預算內有一部分會用在第一夫人身上,支應她所需要的辦公室運作和助理費用。

費加洛報(Le Figaro)舉例,碧姬.馬克宏在艾里賽宮有自己的辦公室,現有一名辦公室主任、一名媒體聯絡人和兩名助理,還有幾名隨扈。

但由於第一夫人的地位尚未納入制度,因此辦公室主任及媒體聯絡人的職位其實歸屬在總統之下,不算正式隸屬於碧姬.馬克宏。

公民運動「全國平等」(Egalite Nationale)創始人瓦雷特(Thierry Paul Valette)近期發起連署,反對確立「第一夫人」的地位。

他表示,「沒有任何理由讓國家元首的配偶動用公共預算」,碧姬.馬克宏已有助理和隨扈,這樣理應足夠,若真要討論這個問題,也應交付公民投票,而不是僅由一人決定。

到法國時間9日凌晨為止,已有近30萬人連署,結果將呈給馬克宏和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參考。

根據民調機構輿觀(YouGov)今年5月調查,多達68%的受訪法國人不認為應設立第一夫人的正式地位。

社會學學者葛里斯(Christelle Gris)接受LCI電視台訪問時說,在王權時代,國王的配偶有其政治功能,但進入共和時代、取消貴族特權後,現在的人已很難想像總統配偶具有政治地位。

曾任記者的施奈德(Robert Schneider)寫過一本以總統伴侶為題的書,費加洛報引述他的說法表示,法國人對歷代第一夫人的觀感大致算好,直到前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的女友崔威勒(ValerieTrierweiler)進入艾里賽宮,情況就變了。

崔威勒愛用推特(Twitter)發表個人意見,在艾里賽宮也有專屬辦公室和助理,她與歐蘭德分手後,出版「此刻謝謝你」(Merci pour ce moment,暫譯)一書,大揭兩人翻臉過程和歐蘭德私下言論,在政壇掀波。

崔威勒在艾里賽宮待了近兩年,施奈德認為,她可以說是第一個把「第一夫人」形象變得惹人厭的人。

隨著每位總統伴侶的行事風格不同,公帑耗費多寡也不一定。以崔威勒為例,審計法院報告指出,2013年,光是她的幕僚費用就花了39萬6900歐元(約新台幣1400萬元)。

馬克宏競選時曾說要盡快終結這種「法式虛偽」,認為不該模糊下去,若把第一夫人地位官方化,有助於相關預算更透明。

但極左傾向的「不屈法國」(FI)國民議會議員伯納里西斯(Ugo Bernalicis)接受媒體訪問時反駁:「法國人想要的不是這個角色的透明度,而是根本不要這個角色存在。」

根據費加洛報8日的最新消息,艾里賽宮眼見民眾反彈,不再堅持把第一夫人地位官方化,但會用一紙「公告」定義碧姬.馬克宏的行動範疇。

BFMTV電視台則報導,艾里賽宮很快會公布第一夫人角色的「透明度章程」,內容大致是規範她的幕僚人數。

(中央社)
--
南韓失業年輕人 二成放棄求職

南韓總統文在寅承諾要幫年輕人創造就業,但專家認為,基於經濟面臨的潛在挑戰,文在寅的政策難以持續。南韓失業的年輕人也逐漸失去希望,約兩成民眾已放棄找工作。

南韓經濟成長日益趨緩,已造成近期的應屆畢業生就業機會短缺的窘境。南韓失業人口約一百萬人,其中半數民眾年齡介於十五歲至廿九歲。

南韓統計局上月廿日公布資料表示,約卅二點九萬名失業民眾已放棄找工作,占所有失業人數的百分之廿二點四。若針對年輕失業者,其中廿五點六萬人表示已放棄求職,占年輕失業人數的百分之十七點四,相當於每五名失業年輕人就有一名放棄求職。

文在寅期望,在未來五年斥資一百八十億美元,創造達八十一萬個就業機會,增幅逾六成。但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李弼商表示,由於南韓潛在的經濟挑戰,文在寅的就業刺激措施可能難以持續。他指出,要提振就業,南韓必須要培育出對抗財閥的競爭力。

(聯合報)
--
美國緬因州長擋臉書批評者挨告

美國緬因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8日控告州長勒佩吉,因為他封鎖自己官方臉書上的批評者,且移除批評者留言。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代表兩名女性州民向聯邦法院提告,聲稱勒佩吉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他們要求法院宣布,勒佩吉對臉書網頁的使用,違反了兩人的言論自由,還要求法院發出命令,阻止勒佩吉繼續審查臉書留言。勒佩吉尚未發表回應。

這個聯盟最近曾針對肯塔基州州長貝文及馬里蘭州州長霍根,提出類似控告。此外哥倫比亞大學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也正在控告美國總統川普封鎖推特網友。

勒佩吉一向與公民自由聯盟觀點不一致,該聯盟去年秋天要求聯邦政府,調查勒佩吉所稱「確認」哪些大學生在緬因州投票之事;2015年,勒佩吉曾反對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為一名跨性別學生提出的訴訟。

勒佩吉把他的臉書帳戶稱為政治網頁,且在網頁中「關於」欄,稱那是他「並非由政府官員管理的官方網頁」。公民自由聯盟說,勒佩吉在過去幾次場合中,以州長身分發文。

公民自由聯盟在訴狀中提到,勒佩吉最近上一個電台節目時曾說,他利用臉書網頁,努力繞過新聞媒體。當時勒佩吉說:「新聞工作者很壞。你知道我們發現什麼事奏效?我們會去臉書直播,我們忽略記者,他們更生氣了。」

(聯合報)
--
南非國會不信任投票 總統祖馬逃過一劫

南非國會今天對總統祖馬進行不信任投票,這項不信任動議沒有過關,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國會議員雖然日益分裂,且強烈批評祖馬的治國方式,在投票中仍然支持祖馬。

法新社、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南非國會議長姆碧提(Baleka Mbete)宣布,177人在這項秘密投票中支持不信任動議,198人反對,9人棄權。

祖馬(Jacob Zuma)2009年執政至今,涉及多項貪腐醜聞,南非經濟陷入衰退,失業率也上升至創紀錄新高。

75歲的祖馬預定12月卸下非洲民族議會黨魁職務,也將在2019年的大選前離開總統寶座,以減輕非洲民族議會立即尋求改變的壓力。

(中央社)
--
英硬脫歐 恐痛失4萬工作機會

CNBC新聞網站報導,繼花旗集團、瑞銀及巴克萊銀行接連宣布將部分人力移往歐陸之後,近日最新研究報告進一步警告,英國硬脫歐將造成倫敦投資銀行在長期未來損失4萬名人力。

英國央行先前在7月要求金融業提交脫歐應變對策時,已有不少投資銀行計畫在2019年英國脫歐後將部分人力外移至歐盟。

當時業界估計倫敦投資銀行將因此減少1.2萬至1.7萬名人力,但顧問公司Oliver Wyman周二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宣稱,英國脫歐後倫敦投資銀行面臨的營運壓力與日俱增,長期下來將減少4萬個工作機會,與目前總計8萬名人力相比少掉一半。

Oliver Wyman於周二報告中表示:「倫敦銀行業已針對英國脫歐首日模擬情況規畫了應變措施,以確保銀行在硬脫歐的情境下能繼續提供服務。雖然有些銀行趁此機會重整歐洲布局,但多數銀行重點仍放在節省開支,因此在脫歐初期會盡量避免轉移人力。」

報告進一步指出:「在英國脫歐後的中期未來,英國銀行業的壓力與日俱增,導致最初規畫的應變措施失去效用,屆時投資銀行將被迫擴大歐盟人力規模。」

據Oliver Wyman估計,英國批發銀行業包括業務、交易及投資金融部門的人力規模總計8萬人,在未來恐怕少掉一半。其他包括保險及零售銀行在內的金融服務從業人員也將少掉3.1萬至3.5萬人。單就倫敦來講,當地經濟產值就有22%來自金融業。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上任以來力推硬脫歐,目的在讓英國脫歐時一併脫離歐洲單一市場,但這也意味英國將失去與歐盟之間商品、資金、服務及人員自由流通的權利。儘管財政部長哈蒙德(Philip Hammond)提議設置3年「過渡期」輔導國內企業適應新法規架構,但周二報告稱金融業無法承擔這些不確定性。

(工商時報)
--
英國脫歐力不從心 政府各持己見

正與歐盟協商脫歐的英國政府,似乎力不從心。自從宣布脫歐以來,英國政府遲遲無法向外界公布一套準則或談判方針,政府官員們更各持己見,同樣一件事有好幾種版本。無論是移民政策,或是脫歐的「分手費」都看不出定見。儘管政府表示下週將公布脫歐政策白皮書,到底能不能順利與歐盟協商,仍令人擔憂。

政府立場不明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英國前外交常務次長賽門爵士就委婉的表示脫歐談判「開始得不太好」,認為英國目前很難在談判中取得有利的位置,因為英國內閣到目前為止,沒有在任何一項事情上面獲得共識。

英國政府則準備在下週發布脫歐談判的政策白皮書。針對此事,賽門爵士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電台專訪中表示他希望這份白皮書能夠證明英國政府已經準備好要跟歐盟進行談判。

移民政策看法不一

眾人關切的英國邊境管制政策就出了嚴重的分歧。據《商業內幕》的報導,財政大臣哈蒙德7月28日時表示,儘管英國之後不再開放歐盟人民自由進出,但他期待英國能針對「歐盟人民」給予較為寬鬆的移民政策,或是延續現有的政策。

但英國首相梅伊隨即在7月31日打臉哈蒙德。《商業內幕》指出,不同於哈蒙德所希望的,梅伊堅持英國將不會繼續讓歐盟人民自由進出英國,明顯地與哈蒙德的想法相違背。對此,自由民主黨議員布瑞克痛批英國政府現在根本亂無章法。「一個大家意見都不同的內閣到底要怎麼代表英國跟歐盟談判?」

分手費付還是不付?

另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導,數名不願具名的英國政府高層都證實,只要歐盟願意重新商談經濟協定,就願意付360億英鎊的「分手費」。但首相隨即緊急否認,強調絕無此事,顯示政府內部完全無法取得共識。

首相發言人則以「強烈不同意」來回應賽門爵士的言論。他表示過去兩個月英國政府在談判上有實質上的重大進展,但也沒有詳細說明成果。若要穩定民心,英國政府恐怕得趕快拿出實際成果,證明自己沒有在「鬼打牆」。

(台灣醒報)

健康

出生17天 嬰腸病毒重症亡 今年首例 5歲以下是高危險群 家長小心

腸病毒奪走小生命,家長要注意。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個案,南部一名未滿月女嬰上月11日出生,15日因高燒住院,確診為腸病毒重症,病情惡化於上月27日身亡,僅存活17天;該署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家長應注意個人衛生與重症徵兆。

今年已7例重症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上周全國腸病毒門急診1萬1047人次就診,雖較前一周略下降,但仍然超過流行警戒值;今年至今累計已經有7例重症,包括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染伊科病毒5型,克沙奇A2型、克沙奇B3型各1例,其中1人死亡。

感染源仍待調查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死亡女嬰出生後第5天高燒住院,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上月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
林詠青表示,衛生單位調查女嬰母親生產前後皆住在家中,生產前一周未出入公共場所,女嬰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同住兄姊暑假就讀的安親班並無染腸病毒幼童,接生女嬰的婦產科醫護、工作人員與嬰兒室的嬰兒,也全無不適情形,感染源仍待調查。

探視寶寶應洗手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分析,年齡與腸病毒型別是感染後是否會演變成重症的關鍵,腸病毒71型最易引起5歲以下嬰幼童嚴重併發症,但若未滿月的新生兒,則各種型別都可能導致重症。
黃立民說,成人染腸病毒多無明顯症狀,新生兒多半是遭最親近的媽媽傳染,提醒新手媽媽務必提高警覺,如果有不適,要避免抱小孩或哺餵寶寶,成人探視新生兒也要勤洗手、更衣並戴口罩。
林詠青提醒,腸病毒重症病程進展快速,若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差、無故驚嚇等重症徵兆,應速就醫。

預防腸病毒注意事項
.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清潔習慣
.用稀釋漂白水清洗環境,注意居家衛生及通風
.經常清理、消毒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產品
.盡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家長回家後應洗手、更衣沐浴後再接觸幼童
.若生病應請假在家多休息

(蘋果日報)
--
今年首例 出生17天 女嬰染腸病毒亡

腸病毒已進入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萬1047人次,雖較前一週略降,卻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台南未滿月女嬰,出生5天發病、住院不到兩週死亡,但其家人都無疑似症狀,醫護人員和嬰兒室其他嬰兒也無症狀,感染源還待解謎。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女嬰於今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之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確診為克沙奇B3型,之後病情仍持續惡化,27日死亡,出生僅17天就病逝。

家人無症狀 感染源成謎

林詠青說明,經衛生單位調查,女嬰母親生產前後均住在家中,且生產前一週未出入公共場所,女嬰同住家人也無疑似症狀,同住兄弟姊妹暑假期間就讀安親班內同樣沒有感染腸病毒的幼童,因此感染源仍在調查中,有待釐清。

感染克沙奇B3型

林詠青建議,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探視新生兒時,應避免直接觸摸嬰兒,且需配戴口罩與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新生兒機會。

至於該名女嬰感染的克沙奇B3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此型患者通常為輕症,重症較少,研判可能是該個案年齡太小、抵抗力弱,因此造成不幸悲劇。

歷年重症 9成未滿1歲

據統計,從2005年至今,共有33例克沙奇B3型重症案例,九成未滿1歲,累計5例死亡。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今年總計有7例腸病毒重症,其中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另克沙奇A2型、克沙奇B3型各一例。

5歲以下重症高危險群

林詠青也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而重症病程發展快速,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應儘速送醫。

(自由時報)
--
今年全國首例 台南1女嬰腸病毒死亡

台南市出現今年全台第一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患者為出生未滿月的新生女嬰,經衛生局清查目前還找不出感染源。

衛生局表示,本周新增一名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 患者 感染克沙奇病毒B3型,為今年全古確診重症統計年齡最小的個案, 也是唯一死亡病例。

目前全國累計7名重症(1例死亡),其中3例克沙奇病毒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克沙奇病毒A2型及B3型各一例。

本案為臺南市東區足月生產新生兒,衛生局7月中旬接獲通報立即啟動社區防疫措施及疫情調查,女嬰母親生產前後皆住家中,無出入特別公共場所,同住兄弟姊妹及就讀安親班相關人員無腸病毒感染紀錄,接生女嬰之醫院內部醫護人員、嬰兒室嬰兒均無症狀。

衛生局第一時間聯繫教育局、衛生所、托育機構及相關醫院人員,啟動社區防疫網絡、人員健康監測、督導相關人員手部衛生、環境消毒及感染管制。

個案住院期間,衛生局持續追蹤病況,個案出生後5日出現高燒、哭鬧不安等症狀,個案轉至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住院時,出現新生兒心肌炎、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腦部出血等症狀,院方醫療團隊傾全力治療個案,使用支持性治療、免疫球蛋白、葉克膜及連續性靜脈對靜脈血液過濾術等治療方式,個案仍不幸13天後過世;經檢驗個案感染腸病毒,型別為克沙奇病毒B3型。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臺南市本(106)年度第31週門急診就診人數為593人次,雖然低於臺南市流行值(1,000人次),但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籲請暑假期間,民眾及教托育機構應督導學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手部衛生為預防腸病毒感染首要預防方法,洗手時應優先使用肥皂,「吃飯前、抱小孩前、回家後、如廁後以及遊戲後」應執行手部衛生,請確實做到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居家一般環境清潔可用「500ppm稀釋漂白水」(5湯匙(100c.c.)漂白水加入8瓶(1250 c.c.)共10公升清水)進行消毒;家中孩童如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應儘速就醫,請勿出入公共場所或安親班。

此外,新生兒是感染腸病毒的高風險族群,伊科病毒和克沙奇 B 型為主要感染病毒型別,死亡率甚至可達42%;因此,孕產婦在生產前或新生兒未滿月的周產期間,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且應加強手部衛生及注意環境清潔;此外,成人感染腸病毒通常無症狀,如有親友要探望新生兒,應勤洗手並減少碰觸新生兒,如有有咳嗽、發燒等呼吸道症狀時,暫時不接觸新生兒,孕婦在分娩和坐月子期間,如出現呼吸道等感染症狀應特別注意,醫院或產後護理之家工作人員必要時應執行感染管制等措施防堵疫情出現。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再次呼籲,家長特別留意幼兒健康,一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至醫院治療,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共有6家(成大醫院、永康奇美醫院、柳營奇美醫院、郭綜合醫院、臺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以便掌握治療之契機。

今年首例嬰染腸病毒亡 僅出生5天就發病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為一名女嬰出生不到5日,感染腸病毒克沙奇B3型,併發心肌炎、肝炎重症,因器官衰竭死亡。提醒家長,目前腸病毒仍在流行期,嬰幼兒是感染引發重症高危險群,可能被感染後,卻無症狀顯現的成人感染,探視新生兒或至幼童住家時,應戴口罩、勤洗手等做好防護工。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未滿月女嬰,出生5天就出現高燒、血小板低下、肝炎等,經檢驗感染克沙奇型B3型腸病毒,住院治療不到17因發器官衰竭死亡,研判女嬰家人、醫護人員皆無出現腸病毒疑似症狀,感染源仍在確定,但推估是被感染後,無症狀顯現的大人感染。

據疾管署統計,腸病毒克沙奇B3型引起重症,從2005年至2017年共33例,9成感染者為1歲以下嬰幼兒,其中有5例死亡,此型別感染致重症並不常見,但引起重症後,最易引起心肌炎威脅兒童生命,腸病毒型別中,最易感染併發重症仍為腸病毒71型。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上周(7月30日至8月5日)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萬1047人次,較前1周略降,今年累計共7例重症個案,其中1例死亡,有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克沙奇A2型及克沙奇B3型各1例。

疾管署表示,腸病毒疫情仍在流行,推估開學後疫情會再小幅上升,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因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無明顯症狀,探視新生兒應避免直接觸摸嬰兒,需戴口罩與洗手,降低感染機會。

今年首例 女嬰染腸病毒死亡

上周全台腸病毒就診達一萬一千多人次,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今年出現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為南部未滿月女嬰,因病程快速且併發心肌炎,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出生到死亡僅十七天。因成人染腸病毒經常無症狀,疾管署提醒民眾探視新生兒、五歲以下孩童應戴口罩、勤洗手並換脫衣物再接觸、摟抱孩童,降低感染機會。

(聯合報)
--
出生5天發病 女嬰腸病毒亡

疾管署昨天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個案是家住南部、出生5天發病的女嬰,因感染克沙奇B3型腸病毒、這也是12年以來再度出現克沙奇B3型死亡病例,以往其為輕症病毒、如今轉化死亡病例,疾管署亦密切關注中。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新生兒於今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

可憐的小嬰兒出生5天發病、住院治療後病情仍然持續惡化,不幸在7月27日死亡,發病不到2周結束小生命。林詠青指出,目前仍未確定感染的原因,有可能是遭到沒有症狀的大人傳染。

值得注意的是死亡女嬰是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而且感染克沙奇B3型病毒,台灣從2005年至今出現33例克沙奇B3型重症病例、其中5例死亡,而前4例死亡集中在2005年,這名女嬰是12年來再度出現的死亡病例。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以往克沙奇B3型與EV71型大都是引發輕症,這次有可能是感染到抵抗力較弱的新生兒,才會出現死亡病例。

不過,近幾年新生兒感染腸病毒重症的個案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恐怕是「大人們」的問題。

台南市衛生局進行疫情調查,女嬰母親生產前後,皆住家中,無出入特別公共場所,家中成員及親戚就讀安親班,均無腸病毒感染紀錄,接生女嬰的醫院內部醫護人員、嬰兒室嬰兒均無症狀。

腸病毒傳染力極強,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期,莊人祥呼籲,大人感染腸病毒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探視新生兒時應避免直接觸摸嬰兒,也要配戴口罩與正確洗手,降低感染新生兒的機會。

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1萬1047人次,較前1周略降,不過,鄰近日本、南韓、越南與新加坡等國家疫情升溫中,台灣疫情也會受到影響。今年國內已有7例重症個案(1例死亡),其中3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伊科病毒5型、克沙奇A2型與克沙奇B3型各1例。

(中國時報)
--
高溫殺人 5歲以下最致命

夏季飆高溫,家長帶孩童出門要小心中暑。亞東醫院小兒科醫師梁昭鉉表示,臨床上觀察,幼童夏季中暑的發生率大約比其他季節增加2成。嚴重可能造成熱傷害,甚至熱衰竭,昏迷危及性命。尤其是5歲以下的幼童更是高危險群,更易受外界的溫度影響。通常在戶外高溫30度以上的環境,若沒有做好遮陽防曬與補充水分,大約30分鐘就可能中暑。

小兒科醫師梁昭鉉表示,常見活動力突然下降,精神變差,皮膚變紅且較乾燥,頭暈、昏昏欲睡。體溫會升高,可能達到39度。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體溫偏高,可能會急著用退燒藥。不過,由於退燒藥是透過身體發汗機制來降低體溫,當幼童中暑時,排汗功能已經受損,因此服用退燒藥,並無法有效降低體溫。

梁昭鉉醫師表示,若發現孩子有中暑現象,應儘快移到通風陰涼處,可搭配吹冷氣或電扇,同時可用濕冷毛巾,擦拭孩子的身體,幫助排汗、散熱,並補充水分。夏天應注意幼童的衣著以寬鬆通風,棉質吸汗為原則,外出可戴上遮陽帽減少太陽的曝曬。從事戶外活動,最好每半小時就休息一下,且應避免口渴才喝水。如果出現體溫持續偏高、頭暈、抽筋、痙攣等熱傷害異狀,應儘快就醫。

(蘋果日報)
--
久坐不健康 爸爸要多動

6種簡易伸展操 預防脊椎出狀況

父親節到來,為人子女要多注意爸爸的坐姿與腰圍,確保一家之主健健康康、長長久久!

不少民眾看到台北市長柯文哲,常覺得他聳肩姿態很奇怪,連醫師同業都常笑說「醜」!台中慈濟醫院醫師則指出,柯市長應是長期工作坐姿不良,導致「硬頸」聳肩,後頸與肩部肌肉僵硬導致。事實上,辛苦工作的爸爸們,坐著時椎間盤壓力比起站著大許多,久坐加上不正確坐姿除會造成脊椎疼痛,嚴重者更會造成腰椎骨刺與椎間盤問題,呼籲爸爸們要避免久坐,坐1小時就應起身活動並做伸展,才能避免出現醜態及脊椎受傷。

台中慈濟醫院醫療團隊更針對這類民眾,設計6種簡易伸展操,利用昨日父親節示範,希望久坐的爸爸們多動動,為家人幸福維持健康。

復健科醫師黃莉婷解說,國外有研究指出,假設腰部椎間盤承受的壓力,站立時是100,坐下會提升到150。辦公場域常見錯誤姿勢包括電腦螢幕、滑鼠位置歪斜,看螢幕歪著頭或手肘、手腕騰空,頭部前傾,圓肩駝背等;長期下來,肩頸和前胸肌肉失去平衡,後頸和前胸肌肉緊繃,上背肌和深層頸部肌肉無力,是很多上班族肩頸痠痛的元兇,又稱「上交叉症候群」,嚴重時也可能造成胸悶、頭痛等現象。

復健科復健治療師陳昱廷則說,他與醫療團隊設計出6組自我放鬆伸展操,建議坐著1小時就起身做1次,包括縮下巴、挺腰、胸部伸展、臀大肌伸展、大腿後方肌群伸展、髖關節伸展。每種動作重複2到3次,就能預防脊椎發生問題。

腰圍逾90公分 宜注意代謝問題

此外,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昨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提出警訊,發現40至60歲以上的男性,有44.1%的人腰圍過粗,其中54.4%男性甚至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腰圍與代謝症候群有很大關係。建議民眾每日可花幾分鐘測量腰圍,男性不應超過90公分、女性則不應超過80公分。

千禧之愛基金會董事、高雄榮總教學研究部主任祝年豐也引述國外研究警告,腰圍超標但BMI正常的爸爸,死亡率明顯比腰圍正常但BMI正常、超標或肥胖的對照組高(死亡率高出倍數分別是1.87倍、2.24倍和2.42倍)。

祝年豐提醒,上述結果可看出,粗腰圍恐會增加死亡風險,因為腰圍的脂肪屬於壞脂肪,其分泌物是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自由時報)
--
孩子愛摸生殖器,怎麼辦?/李則儀(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學校心理師)

近來有幾位家長不約而同地詢問說:「孩子愛摸生殖器,怎麼辦?」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幼兒園的孩子身上。建議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先確認孩子是否有生理問題。

先確認是否有生理問題

近來天氣悶濕,孩子若是穿長褲、褲襪,很容易覺得不適;又或是皮膚敏感,容易過敏而抓胯下。排除了這些因素後,才考慮其他可能。

孩子為什麼要摸生殖器?有可能是覺得舒服,也有可能是覺得好玩或者是想紓壓、對自己的身體好奇、想吸引大人注意等,因此要先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適當處理。

找到問題根源才能處理

如果孩子是因為好玩、對身體好奇,那麼就要告訴他這樣做不適當,怕傷了器官,在公眾場合也不適宜,也要帶入兒童性教育的概念。

如果孩子是因為舒服,那就要看他摸的頻率、程度及場合。如果不是很明顯的問題,可以適當地忽略。如果較為嚴重,就要找替代方案,也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想玩的時候先去玩玩具、做其他喜歡的事情。

幼兒園的孩子愛摸生殖器跟青春期的自慰不同,這時他們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轉移的,因此可以指引他們去做別的事。

如果孩子是因為要紓壓,甚至引起大人的注意,當然更要找出他的壓力是什麼?是否家長管教態度嚴格?或家庭氣氛不好…。減輕孩子的焦慮,自然狀況會好轉。

若孩子仍然愛摸生殖器,就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了。

我曾遇過一個情況,有雙重原因,一方面是孩子覺得舒服而摸,另一方面是家庭張力太大,孩子藉此消除緊張。前者是較為淺層的原因,後者是較為深層的原因,因較為複雜,是尋求專業協助才得到解答。

孩子摸生殖器,並不是不可告人或羞恥的事。發生時,和孩子一起面對並妥善處理,而非否定他,這樣做,孩子更能在家長的陪伴下,健康快樂地長大!

(自由時報)
--
吐吃藥怕傷身? 醫師:脫水更危險

許多孕婦都有孕吐的困擾,部分孕婦症狀甚至嚴重到「聞什麼、吐什麼」、「嘔吐吐到膽汁」等,卻遲遲不服藥,主要原因是錯誤以為吃藥會傷身。但醫師警告,若嚴重到體重急速下降,或影響生活品質時,就該到醫療院所接受治療,千萬不要硬撐,否則嚴重到脫水反而更危險。

影響生活 就應接受治療

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蕭慶華指出,孕吐是常見懷孕現象,可是臨床上看到很多孕婦已孕吐到很嚴重,如體重一個月驟降5公斤以上、吐到有膽汁或無法進食等,仍不願接受藥物治療改善,嚴重到電解質不平衡時才進醫院打點滴。

蕭慶華表示,目前治療孕吐已有很好藥物,其安全性高,90%孕婦服藥後可明顯舒緩孕吐症狀而不傷身,重要的是,大大提升孕婦生活品質,可以正常進食,均衡攝取各種食物營養,對胎兒也較健康。

敏盛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許明信也說,坊間以訛傳訛錯誤認為止吐藥物傷身。事實上,大部分止吐藥物屬於B級(即臨床上無明顯副作用,僅次於最安全的A級)。許明信說,該接受治療時要配合醫師,因為孕產婦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否則日後有比較高的風險引發寶寶體重過輕,或是神經管缺陷問題。

避免孕吐 飲食「乾濕分離」

許明信建議,避免孕吐,孕婦可掌握「乾、濕分離」的飲食原則,先吃乾性食物,再攝取湯、水,避免兩者混合吃。他也提醒,一旦孕吐情形嚴重到三餐都無法進食時,就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自由時報)
--
驚!吹蛋糕蠟燭使細菌量爆增 還可能吃下幽門桿菌

唱完生日快樂歌,再吹熄蛋糕蠟燭,再平凡不過的動作,卻因美國近日的一篇研究證實,吹完蠟燭後的蛋糕,其細菌量暴增14倍,引發恐慌。

國內醫師也說,若壽星是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吹蠟燭不小心噴濺口水,幽門螺旋桿菌恐跟著蛋糕被吃進肚,不過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途徑多,包括家庭共餐及接吻等,民眾不必過度擔憂,減少過生日的樂趣。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克萊門森大學近日進行一項食物衛生研究,利用保麗龍做假蛋糕,再以錫箔紙覆蓋,最後插上蠟燭,再一口氣吹熄。取下錫箔紙的唾液樣本發現,蛋糕在吹完蠟燭後,細菌激增14倍。

雖然研究結論認為,食用者不會因此得病,但「細菌交流」仍引發民眾關注,還有網友笑稱「還好我從不過生日」、「不愛吃生日蛋糕」。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名譽教授林松洲說,這篇研究讓他想到,若是小壽星,會有好幾個大人陪吹生日蠟燭,蛋糕恐更「毒」,若吹蠟燭的人又是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更可能把幽門螺旋桿菌吹進蛋糕。

林松洲解釋,臨床上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方式,是採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也就是請受試者先吹氣進第一支集氣管作為基準值,再喝含有碳十三的尿素試劑,漱口後等半小時,再吹第二支集氣管。如此可知,人體呼出的氣體可能含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罹患胃癌的機會,是未帶菌者的三到六倍。

淡水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席軒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是生活環境的常在菌種,包括游泳池、河邊、沒清洗的蔬果表面、寵物身上等。目前研究認為,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染、口口傳染及經動物傳染。

林松洲說,家庭共餐及親吻是最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方式,當餐具共用、涮火鍋以及互相餵食,情侶深度接吻等,都會使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暢通無阻。陳席軒說,可見家裡有人是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其他家人的感染比率也高。

但陳席軒指出,除非吹蛋糕時,噴出口水濺到蛋糕上,不然幽門螺旋桿菌經空氣傳染的機會低。況且,統計發現,有一半的人口都是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其中只有一成的人會發生胃潰瘍,九成的人可與體內幽門螺旋桿菌和平共處,不必過度擔憂。

陳席軒說,通常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確實罹患消化性潰瘍,或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治療才會使用抗生素殺菌,降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發生率。不然要避免傳染幽門螺旋桿菌實在太難,呼籲民眾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保有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不抽菸喝酒,少吃辛辣食物,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保住健康。

●降低細菌感染影響 你可以這麼做…

1.消化性潰瘍患者換方式慶生,避開吹熄蛋糕蠟燭步驟。
2.消化性潰瘍患者換方式示愛,減少親吻。
3.注意家中衛生,餐具應注意消毒,聚餐時使用公筷母匙,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使用獨立餐具。
4.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保有充足睡眠,不抽菸喝酒,少吃辛辣食物,以增強免疫力。

(聯合報)
--
「暴食男」 每天吃吃吐吐 原來是父母管太嚴!

高雄一名罹患「暴食症」的男大學生,每天可吃上6餐,每餐喀5、6個便當,食量驚人。他怕自己身材走樣,常吃撐了後再催吐,令人不忍卒賭,精神科醫師抽絲剝繭發現,「減重」其實只是表面理由,造成男大學生暴食的原因,是無法負荷父母「望子成龍」的期待,潛意識想轉移焦點的病態手段!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蔡孟璋表示,經常吃吃吐吐的這名男大生約2年前就診,他身高175公分,體重80幾公斤,起初覺得太胖想減肥,於是刻意減餐、減量,餐後再跑個3、5千公尺,後來體重降到52、3公斤,又覺得太瘦想補回來,因此努力加餐飯,一餐最多可吃5、6個便當,肚子吃撐了再吐掉,吐完覺得肚子空空又吃,一天有時可以吃到6餐。為應付每天龐大的餐費,他更直接到餐廳打工,省下幾餐。

男大生後來自覺,慣性催吐的情形「太超過」,繼而求醫,醫師懇談發現,引發他暴食的原因,其實不是為了讓身材穠纖合度,而是想讓父母關注他的健康,不再要求東、要求西。

「這名男大生陷入病態的角色而不自知」蔡孟璋說,「暴食症」的原因很多來自壓力,這名男大生的父母因平常對他的學業表現要求很高,導致在潛意識把自己塑造成病患,企圖轉移父母焦點。

歷經2年多的治療,男大生狀況漸獲改善,體重回升,氣色變好,嘔吐次數也減少。不過暴食症仍未完全斷根,蔡孟璋說這類個案須進行長期心理治療,才能協助患者移除潛意識下的壓力。

(聯合報)
--
夏天勤洗澡 皮膚病愈洗愈糟

夏天狂飆汗,很多民眾發現身上起紅疹,以為「卡垢」造成,洗澡洗得更起勁,甚至拿「天然尚好」的手工皂洗澡,結果紅腫一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中醫師許世源建議,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宜選擇溫和沐浴乳為佳,避免熱水或肥皂過度清洗。

皮膚科醫師賴柏如說明,異位性皮膚炎、頑固型癢疹、慢性濕疹等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接受濕敷療法;他發現有患者以為手工皂很天然,拿來洗澡,但手工皂因皂化過程呈鹼性,易刺激皮膚,反不利病況,建議選用無香精、弱鹼性或中性洗劑。

另外,泡泡浴洗劑多含界面活性劑,使用建議不宜逾15分鐘;許世源說,濕疹、異位性皮炎屬於頑固難治的皮膚疾病,夏天炎熱更難熬,兩者臨床診斷不同,但都與脾胃虛弱,加上常食用辛辣刺激葷腥等,甚至壓力大,會反覆發作、久治不癒,宜中醫治療著重內外並治。

他舉例45歲女患者濕疹急性發作,左腳外踝大片紅疹搔癢難忍,經中藥內服搭配外敷,5天後改善;另46歲女病患從小為了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經中藥治療2個月後未再發作。

許世源建議,病患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油炸、甜食和易引發過敏食物,多吃蔬果;生活環境要減少過敏原,以拍打患部取代搔抓止癢;衣著保持患部乾燥與清潔,宜穿著寬鬆、柔軟的棉質衣物,沐浴後可擦潤膚乳霜,也要避免壓力、過勞。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09/1/385401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報)
--
女童咬合不正 竟「沒用過鼻子呼吸」

鼻腔長期不暢通,可能影響齒顎發展,1名8歲女童因上顎相對下顎大,母親帶她前往牙醫接受矯正,醫師發現她長期鼻塞,先將她轉往小兒科免疫科治療,治療後再回到牙科診間時,小女孩激動地分享「從來沒發現自己都用嘴巴呼吸」、「終於感受到鼻子呼吸的感覺」,鼻腔回歸暢通後,醫師才進一步為她進行矯正。

三軍總醫院齒顎矯正科暨兒童牙科主任李忠興說明,上顎骨與顱底中間的交界是鼻腔與呼吸道,呼吸通過的力道會提供一個正常的生長力量,若這股力量異常,可能干擾本應發展出來的顱顏外觀,長期下來可能釀成咬合不正。該名小女孩鼻竇後方至扁桃腺區段,長期腺體增生、分泌物無法排除而不通暢,導致長期須用口呼吸。

李忠興說,正常的顱顏生長與生理發育中,吞嚥、呼吸功能與牙齒排列會找到自己的平衡,但有些外在因子可能會影響其發展,除了鼻腔暢通度,長期身體姿勢不良如坐姿歪斜,也可能使得肌肉群不平衡,間接影響身體各部位包括齒顎的發育。

要讓孩子的齒顎發展正常,李忠興建議,孩子出生後就須留心他的呼吸、吞嚥與咀嚼功能;親餵母乳能訓練嬰兒的舌頭與多項功能的健全;注意孩子飲食均衡、營養充分、生活中保持適當的身體姿勢;當孩子每天起床要先擤鼻涕、清喉嚨、晚上睡覺總是打呼,家長要警覺可能是呼吸道阻塞或發育不夠理想的徵兆。

不同種類的咬合不正各自有適當的治療時機,李忠興以該名小女孩咬合不正的情形為例指出,6歲換牙至12歲期間是治療的關鍵時間點,因為這個階段頭顱骨由小變大、各項功能逐漸發展成熟,可依據個案的發育情形及早改善骨骼、肌肉與齒槽發展。

(聯合報)
--
椎間盤突出一直忍 劇痛檢查竟發現爆了

一名40歲女業務因椎間盤突出長期腰痛,又不願動脊椎手術,只能吃止痛藥度日,一天早上起床,坐骨神經一陣劇痛,嚇得她趕緊就醫,醫師發現是急性椎間盤突出,立刻進行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手術,竟取出多達9顆「爆裂型」突出椎間盤。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不但可立即下床,隔天就出院搭高鐵返回北部。

收治該病患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醫師9日表示,這名女業務因為工作性質,得四處趴趴走,也經常久坐辦公室連絡客戶,長期為腰痛所苦。一年前曾到其他醫院就醫,但得知須打骨釘做「脊椎融合術」,擔心傷口大、需要半年時間恢復,只要腰痛就自行服用止痛藥。

楊椒喬說,女業務就醫時,不僅腰直不起來,且一動就痛,臀部和大小腿後側痠、麻、痛,痛到幾乎不能走路;診斷發現她的第5腰椎與第1薦椎間,產生爆裂型的急性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腰椎前後側神經,相當罕見。

楊椒喬表示,透過內視鏡手術,將患者突出的椎間盤切除,解除神經壓迫,取出的爆裂椎間盤竟高達9顆之多,其中有3顆還超過1公分大小。

楊椒喬說,椎間盤突出最常發生在40至50歲之間的病人,幾乎每3個人中就有1人遭受或曾經遭受過椎間盤突出折磨,有9成都會影響第5腰椎和第1薦椎神經根,提醒患者應避免提重物、過度彎腰,才能避免造成椎間盤壓力,一再復發。

(聯合報)
--
動過胃切除手術必看 「殘胃癌」機率恐大增

82歲老翁50年前因胃穿孔而切除一半的胃,沒想到最近虛弱檢查,卻發現是胃癌末期,醫師表示這是「殘胃癌」,對於胃部部分切除患者來說,術後20年罹患胃癌的比率是一般人的6到7倍,一定要定期檢查。

老翁在就醫前2周出現黑便,而且胃口差、虛弱,到台南市郭綜合醫院接受檢查,發現是胃癌末期,目前除了將胃全切除,並接受化療與標靶藥物治療中。

郭綜合一般外科主任盧乃寬表示,殘胃癌指的是因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進行胃部分切除後5年以上,發生的原發性胃癌,根據文獻,有的是在胃切除後10年發生,也有45年,50年的個案相當少見。

而對於胃切除患者來說,手術後15年內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低,而術後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後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到7倍。

主要的原因是胃切除後,胃呈低酸或無酸狀態,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護性粘液減少,胃黏膜逐步萎縮。

其次煙燻,鹽漬類食物,某些蔬菜,甚至飲用水含硝酸鹽。硝酸鹽經腸胃內某些細菌還原成亞硝酸鹽,與其他胺類再形成硝酸胺、亞硝酸胺。亞硝酸胺為頗強的致癌物。而胃酸減少有利於細菌在胃內的繁殖

同時胃手術後,膽汁、胰液和腸液容易逆流入胃,久而久之損害胃黏膜,形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殘胃癌的症狀與一般胃癌類似,包括上腹部悶痛,甚至可摸到腫塊,食慾不振、進食後易飽脹,甚至噁心嘔吐、吞嚥不適感、貧血、解黑便、虛弱無力,甚至體重下降。

殘胃癌與大多數胃癌類似,因確診時病況大都晚期,故大多數預後不佳。總5年存活率約30%。第一期與第二期殘胃癌5年存活率約90-100%與40-80%。但若進展至第3期之後 (包含第四期)之5年存活率約僅14%。若病況能早期發現而儘早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癒率可達50% 。

醫師呼籲,平時應注意有無腹部不適症狀,飲食作息應正常,減少攝取煙燻,醃漬類等含硝酸鹽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適度且規律運動,不吸菸,少喝酒。尤其曾因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接受部分胃切除手術者,最慢於手術後15年應開始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聯合報)
--
「小弟弟」抬不起頭 當心健康亮紅燈

「小弟弟」站不起來,男性可別忽視!醫師指出,一般健康男性的性功能佳,但當勃起功能出現障礙,小則是心理壓力影響,大則有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阻塞導致陰莖無法充血,尤其是肥胖男性機會特別高,門診不乏有20多歲男性病人。應多休息、多運動,若有需求,建議偕同伴侶求診治療,重拾床第自信。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院長蔡培斌表示,勃起功能障礙指的是男性持續或無法維持足夠的陰莖勃起硬度,導致性行為不滿意,而起引障礙有三大原因,一是壓力、焦慮、憂鬱等心因性影響,二是老化導致神經、血管、荷爾蒙、外傷等器質性因素,三則是混合前二者影響造成。

據統計,40歲以上男性約五成有程度不一的勃起功能障礙,其中七成發生原因與血液循環不佳有關,和三高等慢性疾病脫不了關係,以致陰莖血管硬化病變。

蔡培斌形容,陰莖像是氣球,一旦血流進不去,等於氣球沒打氣、充不飽,當然硬不起來。但東方男性遇到勃起功能障礙,總礙於面子問題,不好意思就醫,但在治療同時,能同時揪出其他疾病或生活不良習慣,能預防更嚴重的疾病發生。

不過,過去勃起功能障礙者多是中年以後男子,隨社會競爭力增加,許多年輕男性因念書或工作,太忙、太累、太緊張,不乏20歲到30歲男子即有困擾。蔡培斌說,他遇見最年輕的病人,是21歲的男大生,不過他也遇過高齡80歲爺爺,即使有帕金森氏症,仍維持不錯的性功能,令他印象深刻。

隨口服藥物第五型磷酸二脂酶抑制劑問世,也就是耳熟能詳的威而鋼或犀利士,可解決大部分男性的勃起障礙困擾,但仍有部分男性對藥物反應不佳,得靠其他治療方式協助,包括陰莖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真空吸引器治療、陰莖海綿體注射或手術治療等。

一名52歲男性糖尿病患者2年前求診後吃藥有效,後續又漸漸出現勃起不佳情形,即是靠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搭配口服藥,進而恢復雄風。

蔡培斌說,該治療項目不便宜,一次自費6千元,一個療程6次治療得耗費3萬多元,且因會造成皮下些微出血,不適合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若是陰莖海綿體注射,一針藥物也要價1千多元。

蔡培斌強調,性功能治療最好偕同伴侶一同就診,畢竟性生活是伴侶之間的問題。他另呼籲伴侶千萬別在男性低頭時,抱怨「怎麼那麼差」,不差也會因心理壓力而變差,「伴侶彼此的稱讚鼓勵,才是治療最佳良方。」

(聯合報)

評論

遷村,告別環境災民?/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高雄石化氣爆3周年後幾天,高市府公布對大林蒲、鳳鼻頭的遷村意願普查最新結果,沿海6里1萬6708人中有1萬3434人贊成遷村,贊成遷村者多數選擇一坪換一坪的方案,據報載,林全院長聽取報告後已表支持。筆者樂見大林蒲、鳳鼻頭的居民早日脫離住在煙囪下的日子,但若此大規模遷村案真能順利進行,遷走的居民能否就此告別環境災民的苦難?

預定地仍難逃空污
石化氣爆造成令人驚愕的死傷悲劇,高市府工務局在氣爆後半個多月廢止災區3條石化管線挖掘道路及使用道路許可,市府在民間壓力下公布石化管線位置圖,宣示要改變不公正的制度,於是,為強化地下管線的管理與對抗財稅分配不公訂定《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自治條例》,14家石化管線業者總公司終於設籍高雄。
在氣爆3周年那天,陳菊市長說目標為將高市地下石化管線全數遷移。市民當然期待行走在市區可以不再擔憂地下石化管線,但也憂心此言是否意謂著廣達數千公頃的石化專區指日可待?尤其在遷村定案後,高雄西南邊是不是將加速勾勒出新的線條?長出更多高聳的煙囪?筆者幾次搭公車到當地,從公車高的視角往那緊鄰800多根煙囪的社區看去,很容易就了解為什麼那麼多的居民選擇遷走。
只是,家鄉不宜居了,要遷到哪呢?遷村預定地是小港機場北邊屬前鎮區的中安路以北及鳳山區的南成里台糖地。預定的新社區環境品質如何?去年前鎮與鳳山兩地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4.99ppb與4.43ppb)不只比全國平均(3.03ppb)高,甚至也比六輕附近的麥寮與台西(2.94ppb與3.33ppb)嚴重!以細懸浮微粒濃度空品標準(15微克/立方公尺)來看,兩地去年都超標甚多(前鎮23.1微克/立方公尺,鳳山26.4微克/立方公尺),冬天一到恐怕仍難逃空污紅害或紫爆的威脅。

不想遷村者壓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普查仍有1654人不贊成遷村,而擁有房屋所有權但家戶成員全數不贊成遷走的高達290戶,他們的想法也應該被重視!尤其,這其中有不少人表示應該改善環境、工廠應遷移。市府接下來要進行遷村籌備、公聽會等程序,可想而知,這些想改善環境、堅守不退的里民,承受的責難與壓力有多大。當遷村闢出一條想像與希望的新路,分歧、對立與撕裂會如何襲向這片家園?
緊接著,中油欲更新四輕的消息倘若為真,民眾又得再苦惱石化業藉更新之名行擴大之實,愁煩工農搶水大戰再起。當氣爆後石化業「定居」高雄、誓不分離,當產業原地踏步,污染依然如昔,遷村如何告別環境災民?

(蘋果日報)
--
不能放棄聯合國戰場/姜皇池(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法教授)

報載聯合國大會9月中旬舉行,台灣將循去年模式,不會請友邦提案參與聯合國,但積極爭取友邦在總辯論發言。而之所以如是,主要是考量中共舉行十九大,兩岸關係不明,加上美國川普政府的不可預測。
因為中國舉行十九大,所以不提參與案?難道是因中國此階段並不穩定,擔心激怒中國?造成中國鷹派抬頭?台灣在此噤聲無語,難道中國十九大後就會對台灣輕聲細語,呵護備至?統一大業,不論鷹派、鴿派都是目標,重點在於何種條件下,中國可以順利統一台灣,台灣提不提案參與聯合國活動,中國不會因此改變既定目摽,不會是中國採取武力與否或強烈衝擊的藉口。

豈能依循馬朝舊例
要藉口多的是:「不接受九二共識」、「勾結美日帝國主義,妄圖分裂國土」、「長期抗拒統一」,甚至「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都可以是變數。考量中國進行十九大,因此台灣就不該有任何動作,彷如坐等中國如何以及何時收拾台灣?
至於美國政策不可預測,則更不該是理由。美國已經相當清楚告知台灣,不支持台灣成為僅有主權獨立國家始能參加的國際組織之會員,而僅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見《聯合國憲章》第四條),但參與聯合國活動不限於主權獨立國家,參與聯合國活動的態樣、身分眾多,僅是觀察員就已品類繁雜,請友邦提案參與聯合國活動,並不逾越美國的支持底線。更何況,在此美國政策不可預測之際,台灣更該明確提案參與聯合國活動,讓美國知道台灣重視聯合國活動,不會輕易放棄參與聯合國活動之努力與目標。
前一政府視中國為祖國,靜待統一,兩岸與國際關係之操作,「唯中國之為聽」,不敢亦不願循李、扁時期年年提案參與聯合國的作法;而民進黨政府去年上台後,或許是期望中國能否「佛心來也」,在WHA參與問題有所轉圜,因此打落牙齒和血吞,縱使2016年WHA鎩羽,仍盼來年,對聯合國參與同樣不提案,無聲無息,期待2017年WHA可以不要衝突,有所參與。但事與願違,此一期待徹底落空,在WHA既然已正式對抗,豈能在聯合國參與問題上還要依循馬朝舊例?
以敵為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時美國勢力如日中天,封殺共產黨政權於聯合國之外,但中國並未放棄,持續努力了20幾年,才順利地將「非法竊佔中國席位的蔣介石代表驅逐出聯合國」。若非共產中國與其友邦努力不懈,中國豈有機會進入聯合國?今昔相比,今日的中國並沒當年美國強大,就是中國尚無「號令世界」的能力,所以台灣仍可嘗試自我努力,開拓可能參與模式。
現階段台灣參與聯合國活動,不要奢望「一路綠燈」,一切努力不在「一擊成功」,但期能維持「餘燼尚存」,保有重燃機會,特別是在中國處處打擊的國際逆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放棄,持續堅持。一次失敗,再努力一次,不斷地訴求,不斷地對抗。當中國記記重拳,毫不留情,外交部豈可要台灣繼續站著挨揍,仍絲毫無所作為?我們若不努力,則「永遠」一絲毫機會也沒有。

凸顯台不是中國的
誠摯期盼外交部不要太早放棄尋求友邦提案,讓台灣仍有個機會呼號,或許會非常辛苦,且保證挫敗,但就凸顯「台灣不是中國的」,「台灣的前途不是由中國決定」而言,聯合國絕對是個適當戰場,惟有不斷訴求,才能讓國際社會知悉,台灣問題不是中國說了算。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