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70823

1例1休 3成人喊薪資縮水 主計處:工時減少 但加班費增8%

自去年底一例一休實施以來,各界爭議不斷,國泰金控昨公布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雖然超過6成民眾認為一例一休對整體薪資影響不大,但約3成民眾認為薪資變少了,僅7.2%的民眾認為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是增加的。



若同時考慮一例一休對薪資與工時的影響,46%民眾認為影響不大,但有44.3%民眾認為是弊大於利,僅9.7%民眾的感受是利大於弊。

「近半年企業減薪」
國泰金協理陳欽奇說,一例一休對於經常性薪資的民眾應無影響,問卷卻有26.3%民眾覺得固定薪資縮水,逾3成民眾認為加班費與不固定發放的績效獎金等薪資縮水。陳說,可能是近半年剛好遇到企業減薪,有些便利商店受一例一休影響,凌晨零時後不營業,偏遠地區甚至周日關門,使工讀生工時減少,薪資自然變薄。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邱俊榮說,之前台經院的調查內容類似,問卷有7成民眾認為沒影響,15%認為加班費提高有幫助,15%認為加班變少,導致薪水變少,感覺不舒服。
有大老闆抱怨一例一休剝奪年輕人加班機會,但邱俊榮說,老闆把本薪調高,年輕人就不用多加班了,年輕歲月應多充實技能知識,而非陷在低薪加班的循環。
不過,行政院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分析,1到6月工時平均165.3小時,比去年同期僅減少1.9小時,但今年1到6月加班費平均1699元,較去年同期1570元增8.22%;同期加班工時為8小時,較去年同期減少0.1小時,顯示一例一休確實有帶動加班費增加。

今年就業市場穩定
主計總處昨並公布7月失業率3.84%,較6月上升0.1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4.02%低。其中1到6月受僱員工平均751萬4千人,年增1.24%,主計總處表示,今年景氣較去年好,讓今年就業市場較穩定,但無法判斷一例一休是否有增加僱用。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說,他較擔心的是僱主考量勞工加班成本較高,因無利潤而推掉訂單,企業賺的錢也變少,失去台灣競爭力,政府應更彈性。

民眾批評無法積假
服務業吳小姐批一例一休缺彈性,年輕人特休假本就較少,以前可加班積假,現在卻不能。43歲從事美髮業的艾琳也說,實施一例一休並沒有縮短工時。

醫師工時逾上限 納《勞基法》恐生變

衛福部預計後年將醫師納入《勞基法》,本月起實施的「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雖已明定住院醫師工時,但若主治醫師也採相同規定,將高於《勞基法》工時上限。衛福部擔心醫師納法恐有變數,已著手《醫療法》修法,以便屆時醫師可享相同保障;醫改會則批此舉是走回頭路,甚感失望。

衛部改修《醫療法》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本月起住院醫師工時有明確限制,單周工時八十小時,每天連同隔日延長工時最高二十八小時,均超過《勞基法》工時規定,故著手修法,要將《勞基法》工作契約保障、退休金制度及職業傷害補償納入《醫療法》,修正草案最快年底送行政院,若明年立法院修法通過,最快明年底前上路。
勞動部官員指出,現適用《勞基法》責任制條款者,以保全業工時最長,每月正常工時上限二百四十小時,平均單周六十小時,而衛福部訂定的醫師工時指引,單周工時八十小時,連續工時最長二十八小時,與其他行業落差太大,恐引發要求比照的呼聲,勞動部建議應降低醫師工時上限。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批評,修《醫療法》是走回頭路,甚感失望,醫師納《勞基法》才能保障不超時工作。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王必勝說,醫師納《勞基法》或修《醫療法》均可保障權益,但醫界對醫師納《勞基法》的確有不同聲音,該會將視修法情形,支持對醫師更有保障的方案。

(蘋果日報)
--
畢業季 7月失業率升至3.84%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七月失業率為三.八四%,較六月上升○.一個百分點,主因畢業生投入尋職所致;另外,一至六月總薪資平均五萬三四七九元、經常性薪資平均三萬九七三三元, 均為歷年同期新高,但扣除物價漲幅,實質薪資仍倒退十七年。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由於應屆畢業生投入職場,歷年六至八月失業率都會呈現上升;但因景氣好轉、廠商用人需求增加,今年表現較去年「好很多」,就業市場仍屬穩定。

有關「一例一休」對勞動市場的影響,潘寧馨表示,主要是帶動加班費上漲,今年上半年每人每月加班費平均為一六九九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八.二二%,增幅近七年來新高。至於「一例一休」能否刺激就業?他表示,去年上半年景氣不好,今年混雜了景氣轉好的因素,所以還沒辦法釐清「一例一休」對就業的影響。

不過,「一例一休」上路後,很多勞工抱怨加班機會減少,導致加班費不增反減,主計總處的統計與民間感受有落差,可能與調查樣本偏重大企業有關。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固定月薪)平均三萬九七三三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一.六%;總薪資(含固定月薪、獎金、紅利及加班費等)五萬三四七九元,年增二.四八%。

實質薪資仍倒退17年

不過,扣除物價上漲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剩下三萬七七八七元,年增○.九三%,還不如二○○○年的三萬七八三三元,實質薪資仍倒退十七年。

新鮮人求職難 平均得投104份履歷

首份工作平均薪資2.65萬

青年失業狀況嚴重,每八個廿至廿四歲的年輕人中,就有一個失業。yes123求職網昨公布「新鮮人待業與上工調查」,新鮮人要找到第一份工作,平均要投一○四份履歷,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薪資則落在兩萬六五四六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一%,但與平均期望的兩萬八四六九元仍有差距。

畢業季至今三個月,根據yes123的調查顯示,約四成受訪者已經找到工作,約六成仍處於待業、沒有正職工作的狀態;高達八成九新鮮人表示,在待業期間是有「經濟壓力」的,其中六十六%的受訪者表示需仰賴父母或親友資助,才能維持生活開銷;卅五.二%的受訪者要兼差打工,維持生計。

調查也發現,近四成受訪者在求職時沒有任何方向感,陷入亂槍打鳥、窮忙的狀況。五十八.六%的受訪者採取「先求有,再求好」的策略,只要有工作機會就先去做。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提醒,求職仍要以有興趣、有前景、符合性格為主,接著再考慮較好的薪資、福利或職位。若求職態度過度隨興,可能導致換工作的頻率過高,對往後求職恐造成不良影響。

另,職場新鮮人預期的月薪兩萬八四六九元,比起去年的兩萬八五九○元,少掉一二一元;而企業願意給付的月薪,平均則落在兩萬六五四六元,雖較去年同期增加二.一%,但與新鮮人預期仍有差距。

楊宗斌建議,新鮮人在應聘時,應該要充實自己的履歷,把所有的實習、打工經驗鉅細靡遺寫清楚,附上相關證照,強化自身經歷與工作的連結性,求職時展現出積極的態度,也可以為自己加分。

國人海外工作 中國58%最多

為了解我國人才外流情況,行政院主計總處三月首度公布「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二○一五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七十二.四萬人,較二○一四年減少二千人,以赴中國工作占五十八%最多,東南亞占十五.四%次之,但近年來赴中國工作人數轉為負成長。

主計總處表示,國人赴海外工作受到國際景氣消長影響,近七年增加六.二萬人,但二○一一年歐債危機擴大,赴海外工作人數年減○.八八%;二○一二年至二○一四年則年增一.一%以上;二○一五年受景氣低迷影響,年減○.二七%。

主計總處指出,國人赴海外工作以男性、大專以上及青壯年最多,男性占五十六.一%、大專以上程度占七十二.五二%最多,二十五至五十九歲占八十四.六九%。

若按地區觀察,國人赴中國工作有四十二萬人、占五十八%最多,東南亞十一.一萬人、占十五.四%次之,兩者合計占七成三。不過,近年中國工資大幅調升,影響外來投資意願,二○一四年至二○一五年,赴中國工作人數分別年減○.七五%及一.七一%。

相較之下,東南亞經濟快速成長,國人赴該地區工作人數,由二○○九年的七.七萬人增至二○一五年的十一.一萬人,以二○一三年增加十八.八一%最多;但近年因發生多起排華暴動,二○一四年增幅減緩至三.八三%,二○一五年更年減一.三三%。

主計總處說明,外界關注國人赴海外工作情況,因此運用戶籍檔連結入出國、勞保、健保檔等大數據,推估經常或連續停留海外達九十天之工作者,這項統計未來將會定期公布。

工時喬不攏 醫師納勞基法恐生變

蔡英文政府政見將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但衛福部和勞動部協商,由於工時喬不攏,可能改成先修「醫療法」以保障權益,但納入勞基法可能生變。

勞動部認為工時仍太長

勞基法規定,一般勞工正常工時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連加班一日工時不能超過12小時。

衛福部的住院醫師新工時指引則訂定單週88小時降為80小時,每日正常工時不得超過10小時,連同延長工時不得超過28小時,但這比勞基法規定的工時多太多,勞動部不同意納入勞基法後還這樣規範,導致雙方協商卡關。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可以努力降低工時,但最大問題在於連續工作只能12小時,「醫療不可能用12小時維持整個體系」。

可能改成先修「醫療法」

石崇良說,若和勞動部談不攏,備案是修醫療法,將勞基法規範工作契約、退休制度、職業傷害等權益都放進法裡,將受僱醫師應該被保有的權益都納入,僅工時還要協商。

石崇良說,醫療法修正草案最快年底出爐,明年送入立法院,希望以漸進式方法降低醫師工時。

對此,勞動部強調,醫師的工作性質特殊且與病患就醫權益息息相關,因此對於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一事,目前就工時及醫療制度等事項持續與衛福部討論,未來也將持續協助衛福部,盡速完成法制工作。

(自由時報)
--
一例一休上路半年…加班費 真的多了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薪資與生產力統計,結果顯示,勞動新制一例一休上路半年以來,加班費加乘的政策效果最顯著,今年一至六月加班費平均為一六九九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點二。

勞動部今年推動一例一休,政策用意是落實周休二日,藉由提高單位加班成本,減少雇主要求勞工在休息日出勤,進一步達到減少加班工時,或是雇主增聘人力,以維持原有的生產需求。

據主計總處按月公布的薪資與生產力統計,今年一至六月可看出一例一休的政策效果,以加班費增加最明顯,一至六月加班工時平均為八小時,較去年同期微減○點一小時,不過加班費平均一六九九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點二。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勞動新制的政策效果以加班費單位成本增加最為明顯,加班工時也有下降,只是程度上不如加班費增加來得顯著。

以每人每月工時來看,今年上半年工時平均為一六五點三小時,較上年同期減少一點九小時,其中正常工時減少一點八小時,加班工時減少幅度較小。

不過,一例一休對於刺激就業的效應,目前尚未看到成效,主計總處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人數七五一點四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二,儘管高於去年同期的增幅百分之○點九,但增幅是近四年次低。

潘寧馨認為,受雇員工人數高低與景氣有很大關係,今年景氣優於去年,受雇員工成長的情形也優於去年,但增幅為近四年次低,其實不是很理想,到底今年受雇員工成長的情形,景氣效果與勞動政策效果各占多少比重,需持續觀察。

至於薪資部分,今年一到六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三萬九七三三元,為歷年同期最高,較上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六,不過薪資長期呈現自然增加趨勢,若扣除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漲幅,實質經常性薪資為三萬七七八七元,仍比不上二○○○年水準。

大專以上 失業率最高

畢業季來臨,主計總處昨發布七月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八四,雖較上月上升○點一個百分點,但經季調的失業率與上月持平,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直指,勞動市場穩定,而且和去年相比「好很多了」。

潘寧馨表示,每年六到八月適逢畢業季,失業率都會逐步上升,到了九月就會回降,今年也是同樣情況;從近五年資料來看,六至七月失業率增幅介於○點一到○點一一個百分點,潘寧馨指出,今年七月失業率較上月僅增加○點一個百分點,符合區間範圍。

主計總處調查,七月受應屆畢業生與暑期工讀生投入勞動市場影響,就業人數增至一一三六萬人,失業人數則有四十五點四萬人,失業人數雖較上月增加,但和上年同月比較,人數減少一點八萬人。

若按教育程度別觀察,大專及以上程度失業率百分之四點一八最高,其中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七八。

醫師納勞基法跳票?衛福部先修醫療法

衛福部原拍板二○一九年九月受雇醫師全面納勞基法,但政策恐怕跳票。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坦言,醫療有特殊性,勞動部目前不接受衛福部擬定的每周工時八十小時、連續工作最長廿八小時,因此衛福部決議先修醫療法,增訂「職業傷害保障」等規定,保障醫師勞動權益,草案最快年底出爐。

對於受雇醫師納勞基法恐生變,醫改會、醫勞盟等團體都表示失望。醫勞盟理事長儲寧瑋表示,蔡政府上任之後即承諾要讓醫師納勞基法,由衛福部找各團體協商,時程也都排定,若要解決血汗醫院的問題,應將醫師納入勞基法,改變工時結構,才可能改變民眾就醫習慣,進一步有效推動分級醫療。

石崇良說,目前適用勞基法八十四條之一議定工時的勞工中,每周工時最高的為保全業七十二小時,還是比住院醫師低;住院醫師值班連續工作工時,最低已壓到廿八小時,但勞基法規定最高只能十二小時。但若真的要按勞基法工時執行,相對病人難掛號,開刀也都慢慢排隊,將導致「醫療崩盤」。

石崇良表示,二年後,若勞動部與衛福部仍無共識,醫師納勞基法政策就可能跳票,但醫師仍應得到該有的保障,衛福部決定先修正醫療法當「備案」,增訂醫師職業傷害保障、工作規則及退休制度等,因醫療法適用所有醫療機構人員,公私立均適用,不會有醫師被排除。

醫療法預計增訂的職業傷害保障規定,石崇良說,將以醫師「平均薪資」計算,比勞保的投保薪資計算更高,而醫師的職傷認定,會由專家委員會判定。醫師常見的職災包括放射線暴露、院內感染等。醫療法修正草案最快年底出爐,明年送入立法院,希望以漸進式方法降低工時。

醫改會表示,受僱醫師納勞基法經過立法院黨團協商通過,現傳跳票,無疑打立法院一巴掌。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修醫療法規範醫師工時與勞權,無疑是走回頭路,過去基層醫師即反對,況且勞動部有勞檢人員,衛福部卻沒有,無法稽查工時,也無法保障醫護人員工作不超時、減少過勞問題。

一位總醫師則表示,目前住院醫師調降工時為每周八○小時,若當天值班,隔天早上就能下班,真的「比較人道」,但受雇醫師減少工作時數,必須要有配套,否則人力仍有缺口,年輕的主治醫師和總醫師負擔變重。

醫師工作特殊 勞動部:怕打開工時天花板

針對醫師二○一九年適用勞基法可能跳票,勞動部回應,政府重視醫師勞動權益,醫師工作與病人權益息息相關,相關配套措施會與衛福部持續溝通,盡速完成法制作業。

基於醫師工作特殊性,醫師納入勞基法後,也會同步指定適用責任制,可免除一例一休、勞基法工時等規定,但適用責任制也非工時可無限上綱,主管機關可另訂工時上限,衛福部目前規畫每周八十小時、可連續上班廿八小時等。

不過勞動部憂心,上述醫師工時規範,恐打開責任制工作者中的工時天花板,其他責任制行業也會要求比照辦理,建議衛福部修改。但衛福部則擔心,一旦調降工時恐拉長住院醫師累積實習時數時間,還會延後住院醫師取得專科醫師考照資格。

勞動部說,醫師工作專業度高,養成時間長,又與病患就醫權益息息相關,醫師納入勞基法須同步考量工時及相關醫療制度調整等配套措施,秉持「重視醫師勞動權益」,勞部會與衛福部持續溝通。

醫師2019年納勞基法跳票 勞部:審慎研議

醫師原本規劃2019年適用勞基法,勞動部曾在立院承諾,9月將公布相關預告,衛福部今透露,醫師每週工時與勞動部喬不攏,計畫恐跳票,對此,勞動部回應, 保障醫師勞動權益,政府很重視,考量醫師專業度高,養成時間長,且與病患就醫權益息息相關,相關配套等,勞部會與衛福部審慎研議。

因應納入勞基法,衛福部主張,醫師工作具有特殊性,納入勞基法應適用責任制,免一例一休,工時就採納工作指引規範,衛福部近日修正醫師工作指引工時部分,原定每周88小時,下修至每周80小時,因勞動部認為工時太高,2019年納入勞基法恐跳票。

對此,勞動部說明,醫師工作特殊性,與病患就醫權益息息相關,對於醫師適用勞基法,必須同步考量工時、相關醫療制度調整、配套等,勞動部將協助衛福部審慎研議,儘速完成相關法制作業。

(聯合報)
--
工時規畫喬不攏 醫師納勞基法恐跳票

衛福部原本預定108年9月將醫師納入勞基法,但這張政見支票恐無法兌現。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坦承「難度極高」,醫師是特殊行業,衛福部擬定醫師工時指引,為一周80小時、連續工作最長28小時,勞動部難以接受,因此朝向修醫療法,以保障醫師職業權益。

石崇良指出,衛福部委託各科醫學會研議,初步訂出醫師工作指引,工時每周80小時,連續工作的工時28小時,但勞動部已明白表示不可能接受。

「強制限定醫師連續工作時間,醫療恐先崩盤。」石崇良說,如果依勞動部堅持的每天8小時工時,連續工作最高只能12小時,一定會影響到病人就醫權益,屆時更難掛號,連開刀都得慢慢排隊。

石崇良說,如果兩年後,勞動部仍不同意衛福部所提的工時建議,醫師納入勞基法政策勢必跳票。為此,衛福部最遲必須在明年做出決定,到底是修改醫療法,或是直接納入勞基法,但不管是哪一項決議,都會讓醫師享有勞基法的保障。

為此,衛福部最近召開多次會議討論醫療法修法,初步擬定職業傷害、退休金制度、工作契約工作規則等三部分。石崇良說,醫療法適用所有醫療機構人員,不管公立或私立醫療院所一律適用,確保醫師權益。

在職業傷害部分,石崇良表示,部分醫師因職業所需,長期接觸放射線,罹患白血病風檢較高,如果經專家鑑定罹病與工作有關,就會歸在職業病。至於醫師職災則以院內感染為主,因治療病患以致染病。

石崇良表示,如果未來衛福部與勞動部能夠達成共識,醫師隨時均能納入勞基法。至於醫療法修正草案最快年底出爐,明年送入立法院,希望以漸進式方法降低醫師工時。

(聯合晚報)
--
責任制 無法解決醫師高工時!醫師納《勞基法》醫、病雙輸

衛福部原預計2019年9月,醫師將納入《勞基法》,但目前恐面臨跳票。根據一項統計,醫師若納入《勞基法》,醫療院所將出現高達2000人力缺口,醫師將青黃不接,醫院被迫關床或休診,受苦的將是病患。從衡量人力、民眾就醫權益、醫師納入《勞基法》不但無法解決血汗醫護問題,更損及病患權益,因此醫師權益以《醫療法》規範,雖不完美,但理想與現實之間,只能務實而行。

責任制 無法解決醫師高工時

醫師是否納《勞基法》已談論多年,初期在醫界內部討論並不熱絡,一來當時醫療環境較好,且早期住院醫師願意不分日夜跟著大醫師巡視病房、練刀,只求學得一身工夫,甚至對醫師適用《勞基法》,被冠上「勞工」之名嗤之以鼻。

隨著醫院給付受制於健保,加上醫院間的競爭,醫療環境大不如前、不時傳出醫師中風病倒,加上重視職場工作權的年輕新血注入、醫師勞動權團體成立極力爭取,去年衛福部終於宣布,2019年將醫師納入《勞基法》或《醫療法》保障工作權,為醫師工作權保障邁出重要一步。

修《醫療法》 不盡完美卻務實

究竟是要納入《勞基法》還是《醫療法》?衛福部與勞動部交手多年,表面上因《勞基法》的工時規定,與醫師實際工作時數相距甚大,即便84條之一的責任制也受到醫師高工時的挑戰,但實質上勞動部根本就不想插手管理醫療人力,認為這是衛福部的事務。

相關人士也認為,醫師收入高於勞工甚多,不適用《勞基法》退休及職傷計算基準,且醫師不可能刀開到一半,時間到就下班,應有專屬工作保障制度。

無論《勞基法》或《醫療法》,都是為了改善醫師工作環境,進而讓病患受到最好的照顧。當然,《勞基法》行之多年,包括產假、生育津貼等保障均較《醫療法》完整,但現實面是,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將使人力繼一例一休後再度受到衝擊,醫療院所基於成本考量,被迫減少周末或夜間門診的狀況恐將更加嚴重,民眾生病找不到醫師,形成醫、病雙輸的局面。

《醫療法》也並非十全十美,諸如醫師權益只能以醫院評鑑規範,缺乏強制性,且有球員兼裁判之疑,但就現況來看,醫師權益以《醫療法》規範的爭議與後座力,絕對比《勞基法》小很多。

工時難喬 醫師納勞基法生變

因為衛福部和勞動部對於工時計算方式意見不一,醫師納入勞基法生變!

勞動部憂拉高天花板

醫師一天上班超過12小時情況引發關切,去年衛福部宣示,全台受僱醫師將於2019年9月1日納入《勞基法》,衛福部日前委託各醫學會研議,訂出「周工時80小時、最長連續工時28小時」的醫師工作指引,送進勞動部審查。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表示,以現行最長周工時、達72小時的保全業來看,「過勞死比率就已占全國28%」,更何況是醫師的80小時,且正常連續工時為8小時、最長也僅12小時,面對醫師的28小時,勞動部擔憂一旦入勞基法,責任制工作者的工時天花板將瞬間拉高,其他行業恐都會要求比照辦理。

勞動部強調,衛福部訂定的工時指引不符合現況,因此建議修改,但最終決定權仍在衛福部手上。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說,無論如何,後年9月一到,「一定讓所有受雇醫師享有該有的勞基法保障」。

衛福部:不能讓病患等

石崇良表示,醫療有其特殊性,周工時可逐步降低,連續工時降到12小時「不可能」,否則患者等待時間會超過現在2倍,影響民眾醫療權益。

石崇良指出,若勞動部堅持不接受28小時版本,為兼顧醫師權益,將透過修《醫療法》,讓受僱醫師就算不入勞基法,也享有該有的勞基法保障,主要的重點包括三大項,分別為「訂出退休制度、提撥薪資6%」、「職業傷害保障用平均薪資計算」、「院方和受僱醫師打工作契約」。

擬修《醫療法》保權益

石崇良解釋,公立醫院有公保,但占大多數的私立醫院,多無退休金制度,修法會要求所有醫院建立此制度;另要求「所有醫院」都替醫師投保或準備一筆基金,當受僱醫師發生職業傷害時,以其「平均薪資」做為賠償依據。

石崇良舉例,當面臨最高賠償42個月的死亡,一名平均薪資50萬元的醫師,可獲得逾2000萬元賠償,但若是現行的勞保,就算是用最高投保上限,也僅可獲得約150萬元。

「40工時恐關床」醫院挺修醫療法

「醫師納入勞基法一周工作40小時,醫院只能關床!」馬偕醫院董事長劉伯恩表示,衛福部修《醫療法》以取代醫師納入勞基法,比較符合實際狀況,而且優化醫師執業環境,醫師、病患權益都兼顧。

衛福部日前已公告並實施,住院醫師周工時從88縮為80小時。劉伯恩說,新制上路後,不足人力由主治醫師來補,但因薪資相差3~4倍,已增加成本壓力,若要符合勞動部的每周「40小時」,除非增加一倍人力,否則醫院只能關床。

劉伯恩補充,過去醫師都是「責任制」,每天值班12~13小時後,隔天仍要正常上班,「若急診深夜有病人,根本不可能只處理一半,難道時間到了就要走人?」他認為醫師這行業需要更多的彈性,硬要走工時制、現實面難以達到,尤其像內、外、婦、兒、急診等五大科別,根本找不到住院醫生,人力不足以因應,「衛福部的80小時、已算符合現況的作法。」

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說,住院醫師除了工作、還要兼具學習,一旦值班時間減少,恐延長成為專科醫師的時間。對衛福部擬修醫療法、要求醫院建立退休金制度,他樂觀其成,長庚也早有建立退休金制度,提高醫師退休後的福利。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觀察此次醫療法修法方向,確實能達到優化醫師執業環境、讓五大科醫師回流、吸引更多年輕醫師投入醫療等目的,雖然還有包括投保方式、賠償計算等技術層面要考量,但相信依衛福部的專業、不會訂出天價式的金額,「站在醫院立場,對此絕對支持」。

黃璟隆補充,職業傷害補助若用平均薪資來算,能讓醫師工作無後顧之憂,但因金額龐大、牽涉層面廣,確切細節勢必還要詳談。劉伯恩強調,以醫師平均薪資50萬元來算,2000多名醫師的醫院、經費就需10億元,「現在的醫院哪有那麼多盈餘」,勢必要給醫院時間準備。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8-23/clipping/656/b03a00_t_02_02.jpg

罔顧血汗 醫改會批走回頭路

由於目前住院醫師的周工時和連續工時,都和現行勞工的工時有段不小差距,衛福部擬透過修《醫療法》取代醫師納《勞基法》,醫改會表示,這將打臉執政黨,讓衛福部「球員兼裁判」,醫師工時更沒保障,強調只要做好醫療分級,降低工時絕非不可行。

不過,醫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王必勝坦言,公會內一直有兩個聲音:「完全納勞基法,落實醫師不超時工作」和「採更彈性的醫療法」,而衛福部的版本,其實已和歐盟、美國等國家相當。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說,民進黨執政後,朝野一致同意,讓醫師2019年納勞基法,衛福部改修醫療法,等於打臉立法院。

他更痛批,過去衛福部對醫院的工時規範,僅在評鑑時檢查,但仍傳出很多「造假事件」,評鑑合格的醫院,勞檢時卻出包,顯見衛福部並沒有勞檢的人力和專業。

醫勞盟理事長儲寧瑋說,「周工時80小時」是個假議題,因為只有住院醫師的工時才那麼長,而衛福部認為住院醫師工時長,是因還兼具學習考量,但只要透過「醫療分級」、「讓各醫療人員回歸專業」、「培養專科護理師」等方法,讓住院醫師減少雜事,不僅能增加學習時間、更能縮短周工時。

儲寧瑋進一步表示,連續工時28小時,明顯就是未考慮「人的體力」,有些科的醫師值班時較輕鬆、有時間休息,但確實有些科特別忙,值班整晚睡不到一小時,熬夜完隔天又繼續上班,「根本都在恍神」,對自己和對病患,都有不好的影響。

朱顯光建議,衛福部可採分科的方式,例如優先下修手術時間較短的內科系、非外科系的連續工時,進而再下修像是一台刀可能逾10小時的神外等科別,但無法接受衛福部「現在就說不下修」的態度。

醫護「打假卡」實際周工時破百

衛福部日前發布「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將住院醫師每周工時從88小時降至80小時,但站在醫療現場,在醫療人員沒有增加人手的情況下,無論是醫生或護士,現況卻是「集體作假」,從北到南不少教學醫院為了讓評鑑數字好看,醫生只能在班表「打假卡」六點下班,事實上:「開完刀回家,已經深夜12點…」。

「一天工作15個小時,每周7天都要上班,工時每周破百是常態」,一名南部教學醫院年輕外科住院醫師無奈地說,昨天中午才因為有刀,午餐只吃一塊餅乾,晚餐也沒吃,累到回家倒頭就睡。

這名住院醫師表示,自己每天上午六點前就到醫院,晚上七點下班,如果當天有刀,一定拖過晚上十二點才下班;周末美其名是休假,但若周間有排刀,周末就要先進醫院作準備;若遇到有ICU(加護病房)患者,則是每天都要進病房,因為家屬一定要看到醫生才有辦法安心,等於完全沒有休假。

自從衛福部規定醫師不得超過80小時後,他說,醫院開始實施打卡制度,「一開始打真卡,沒想到人人時數破表,結果醫院為了通過評鑑,要求醫師打假卡,後來竟然還被老師以練時數不足,扣該科的補助費」,住院醫生只能吞下去。

另一名北部住院總醫師指出,不少內、外科值班醫師,常常一個人晚上要顧3、4個護理站,一個護理站就有40~50名患者,若再接到急診,在28小時連續工作轟炸下,隔天早上值班「只剩反射動作」。

台北市振興醫院黃姓住院醫師表示,以外科醫師來說,事實上八成以上的手術,幾乎8小時內一定可完成,但教學醫院患者多,加上醫生有「業績壓力」,如果開刀台數太少,該科「等著被關掉」,因此每天幾乎都有開不完的刀,很難「準時」下班。

台大林姓住院醫師說,現在年輕醫師的勞動意識抬頭,很多人寧可多花幾年等待小科的名額,也不願投身處理重症的科別,若健保繼續未考量醫護人員低時薪的現況,很快的病人會找不到處理重症的醫師。

(中國時報)
--
一例一休上路 3成民眾被減薪

政府推動一例一休,希望替民眾減輕加班負擔或爭取更高薪水,但據國泰金控昨(22)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只有9.7%的受訪民眾認為一例一休「利大於弊」,覺得新制後自己「經常薪」或「非經常薪」有增加者,更只有5.5%及7.2%,6成民眾是無感,3成左右認為被減薪。

國泰金控的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希望從民眾的感受及投資、消費意願去推估經濟走勢及了解政策對民間的影響,也被稱為是「國泰庶民指標」。

連3月經濟信心下滑後,8月民眾對景氣信心反彈,對未來工作機會及薪水也較樂觀,因此帶動消費意願提升,8月民眾非耐久財的大額消費意願提升到26.6%,扣除不樂意消費者,已接近正意願,2年來新高。國泰金分析,民間消費意願若提升,有助增加經濟成長動能。

但國泰金也分析,民眾對薪資樂觀並不是因為一例一休,而是來自景氣回升,企業營收增加,對未來薪資前景有稍樂觀。

本月時事題是一例一休的影響,受訪逾6成民眾表示制度上路後,無論自己的經常性薪資或加班增加的非經常性薪資都沒變化,但也有26.3%的人表示經常薪減少,30.9%受訪者表示非經常薪減少;所以有46%認為此政策影響不大,有44.3%的人是覺得「弊大於利」,對此政策感恩的人,只有9.7%。

另外,7、8月外資雖有撤出,但因股市持續站穩萬點,使得民眾對台股看好程度回升,8月國泰庶民指標調查,有意願進場接股票的受訪者比重破2成,是27個月來的新高;看好股市的程度也從連3月下滑,8月出現反彈。

國泰金分析,外資撤出主要是領取現金股利後獲利了結,算自然情況,股市仍站穩萬點,民眾對台股信心自然會強化,即出現散戶撐盤力道。金管會22日也表示,8月14到18日自然人占台股交易比重已拉高到62%,從上個月59%多,正式突破6成,與此調查結果吻合。

社會新鮮人 成職場快閃族

新鮮人成為職場「快閃族」!根據104資訊科技調查,儘管今年企業聘用社會新鮮人比例及平均月薪,皆創近3年最高,但同時,近2年企業招募的社會新鮮人,26.8%不到3個月就離職,其中,以南部企業、傳統製造業新人快閃率最高。

104調查顯示,61.4%企業今年有聘用社會新鮮人(含應屆畢業或役畢),較去年高出逾10個百分點,企業今年提供新鮮人平均月薪2萬7,302元,也是近3年最高。整體而言,今年新鮮人求職環境相對友善。值得注意的是,社會新鮮人的薪資方面仍呈「北高南低」、「科技高、服務低」的結構差異。

104調查顯示,北部企業提供新鮮人平均月薪2萬8,091元,南部企業提供的平均月薪2萬5,761元,落差超過2,000元;從四大產業來看,電子製造業新鮮人平均月薪最高、為2萬8,309元,一般服務業最低、為2萬6,583元。

此外據104調查,企業近2年招募的社會新鮮人,26.8%在3個月內離職,平均每4名新鮮人,就有1名在試用期內快閃。究其原因,超過4成企業認為是新鮮人「對工作內容的期待有落差」,近3成認為其「不適應企業文化或公司環境」。

而新鮮人快閃率,也有南北及產業差異。104調查顯示,新鮮人3個月內整體平均離職率為26.8%,北部為24.7%、中部為27.7%,南部快閃率最高,為32.8%,高於整體平均6個百分點。

若按四大產業來區分,傳統製造業新鮮人快閃率31.1%最高,其次是一般服務業27.6%,皆高於平均值,電子製造業最低、為21.7%,知識密集服務業則為23.3%。

對新鮮人快閃問題,41.2%企業認為,「心態」很重要,建議新鮮人應抱著虛心求教的態度;20.9%企業認為,新鮮人要學習向上管理,定期跟主管回報並確認工作進度;20.8%企業則認為,可多與前輩或同事交流,亦有助於加速融入職場。

104職涯社群副總滕豪林表示,新鮮人不必一窩蜂往北,須綜合考量個人興趣、公司與產業前景,對於應徵公司環境乃至於薪資水平,更深入了解,有助於降低因期待落差或不適應而離職的機率。

7月青年失業率 比去年同期低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2)日發布就業調查結果指出,受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7月失業率升至3.84%,其中青年(15~24歲)失業率雖高達12.41%,但已較去年同月降低,青年失業已見緩和。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每年暑假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一方面推升失業率,另一方面也推升就業人數,7月就業較上月增2.3萬人。而經季調的失業率與上月持平,顯示就業情勢仍屬穩定。

潘寧馨表示,我國青年(15~24歲)失業率在民國80年代約落在4.5~7.3%,90年網路泡沬後驟升至10.4%,隨後全球金融海嘯更升至14.5%,近年已漸緩和,今年7月12.41%,二十多年來的變化,存在許多結構問題。

何謂結構問題?潘寧馨表示,長期以來薪資偏低、專長技術不合都是讓青年失業升高的結構問題,國發會呼應此一看法表示:「政府將致力於結構改革,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產業學院計畫等方案來改善這個結構問題,為青年創造就業舞台。」

依據OECD的統計,去年日、韓15~24歲青年失業率分別為5.2%、10.7%,都比台灣12.1%來得低,國發會解釋:「這是因為日、韓部分工時者比率較我國高出許多,然即便如此,解決青年就業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仍是政府不可迴避的責任。」

主計總處同時公布上半年受僱員工調查,上半年我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37,787元,依舊不及民國89年的37,833元,薪資購買力仍然倒退17年。

至於已實施半年多的「一例一休」,效果如何?潘寧馨表示,上半年加班工時減少而「加班費」卻成長8.22%,此係一例一休加班費加成效果所致,但另一個各界關注的刺激就業效果,迄今尚看不出來。

(工商時報)
--
滑輪狂取3金4銀 台灣最強 楊合貞再奪雙金

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
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台灣昨再進帳3金4銀1銅,開賽3天就奪得7金11銀3銅,追平參加世大運單屆最多金牌數;其中,滑輪溜冰昨再摘3金4銀,累計已達5金8銀,且女子舉重江念欣昨也奪下銅牌。體育署賽前預估11金目標有望達陣。

滑輪溜冰首度納世大運,也是台灣強項。昨進行4項決賽台灣就有3項「金包銀」,女子楊合貞繼首日女子1萬公尺金牌後,昨再進帳1萬5千公尺及1000公尺爭先賽雙金,個人累計3面金牌是至昨天,地主選手本屆最多金,國光獎金高達270萬元台幣。
台灣世大運滑輪溜冰好手黃玉霖確定一千公尺奪金,興奮張開雙手歡呼。陳堯河攝

想拿獎金增添設備
楊合貞說:「我覺得這是團隊榮耀,我想把國光獎金拿來幫助隊上增添設備。像我平常回到自己母校大灣國小練重訓,都是在司令台後方小房間裡苦練,器材都沒幾樣,我想讓大家都可獲得更好的幫助,讓這項運動被更多人看見。」
本屆世大運楊合貞參賽6個項目,堪稱超級女鐵人,教練吳炯明將弟子金牌成就歸功於神秘人物、舉重名將郭婞淳的教練林敬能。吳炯明說:「林敬能是我的學長,進入國訓之後,他幫我在重訓上改變很多觀念,當然直接受益的就是選手,賽前體能打得穩,就算選手密集出賽體能也保持得很好。」
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金牌黃玉霖,是天生長短腳,一度練到髖骨摩擦痛到掉淚,靠教練推拿協助,國中開始奇蹟似好轉,儘管到現在還是會帶來困擾,不過這面世大運金牌已讓他忘記所有的痛。

「終於和學長復仇」
黃玉霖說:「前一晚還失眠睡不著,去年亞錦賽被南韓選手電,這次終於和學長聯手復仇成功,真的非常開心,當然也感謝教練戰術計劃得相當完整,才讓我有機會在最後一刻衝出去拿金牌。」
和媽媽感情超好,黃媽媽也是第1次從屏東到台北看黃玉霖參加這麼大型比賽。奪金後,黃玉霖溜到媽媽面前,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黃玉霖說:「小時候媽媽看我練習很心疼,還說每次看我比賽心臟都快跳出來,這面金牌是我報答她最好的方式,當然90萬國光獎金也會全部送給她。」

執行戰術保護隊友
金牌風光的背後,總有犧牲小我成就大局的幕後功臣。男子隊柯福軒、女子隊李孟竹都是個人3面銀牌,他(她)們在場上徹底執行教練任務,個人成就放一邊,團體榮譽擺中間。柯福軒說:「教練給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執行戰術保護隊友、拿下金牌,我認為自己做得還不錯!」
總教練李詠翔也說:「賽前2個月我就跟每個選手說明任務和專項,沒有一個選手不想被當主力,但當我告訴柯福軒該扮演的角色時,他全都接受,甚至還自己加強苦練不擅長的1000公尺。」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23/LN05/LN05_004.jpg

帶傷奪舉重銅牌 江念欣落淚自責

初次參賽、來自高雄桃源20歲布農族好手江念欣在女子舉重63公斤級以抓舉97、挺舉126、總和223公斤摘下銅牌,儘管她已忍著手掌破皮傷勢拚盡全力,仍因不滿意自己表現賽後痛哭,令人不捨。

「不拿受傷當藉口」
江念欣抓舉僅第2舉、挺舉僅第1舉成功,她挺舉後2舉挑戰130公斤,若成功便可躍升銀牌,但連續失敗。她說:「很不滿意自己的表現,對不起沒幫台灣拿到金牌。很緊張,家人都有來幫我加油,更擔心表現不好,給自己太大壓力。」
其實她在抓舉前暖身右手掌就破皮,為了不想影響教練戰術安排選擇不說,忍痛上場,她說:「很刺痛,但包紮又會影響抓槓鈴的感覺,也不想讓教練擔心,所以就忍耐,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盡量別去想傷口。而且選手不能拿受傷當表現不理想的藉口。」

江念欣
★項目:舉重女子63公斤
★年齡:20歲(1997年4月29日)
★身高:150公分
★體重:61公斤
★學歷:國立體育大學陸上運動技術學系三年級
★主要榮譽:
.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亞洲錦標賽63公斤級銅牌
.2016年亞洲青年錦標賽58公斤級金牌
.2014年南京青年奧運女子58公斤級金牌、亞洲青少年錦標賽58公斤級銀牌
.2013年青少年錦標賽58公斤級銀牌
★感情狀態:未婚,無男友

世大運騷亂 邱豐光:願扛責 煙霧彈採到2指紋 將傳喚帶頭6人

世大運開幕典禮遭反年改群眾衝破封鎖線引爆全民憤怒,北巿警局長邱豐光成眾矢之的,外界要他下台負責,邱豐光昨表示,眼前會把事情先做好,先將世大運每天龐大勤務執行好,「該負什麼責任不會逃避。」而警方鎖定當天十七名滋擾民眾,有十六名完成身分辨識,其中黃姓民眾等六名,當天明確帶頭衝撞,將先發傳喚通知書通知到案說明。

已尋獲另名毆警男
為追查丟擲煙霧彈者,警方昨在小巨蛋現場進行現場重建,警方指出,在煙霧彈上已採到兩枚指紋及DNA生物跡證,但當時包含志工在內,有九人以上碰觸過,還須進行指紋排除,才能確定是否為滋事者留下之指紋。
警方除清查煙霧彈銷售管道外,也持續調閱小巨蛋周遭監視器畫面、警員蒐證影像及隨身密錄器等,過濾清查是何人持有、投擲煙霧彈,但目前仍無法確定丟擲者身分。至於毆傷警員除已被移送的顏才仁,有另名口罩黑衣男,警方從事發往前追溯調閱監視器畫面,已掌握該男在下遊覽車時未戴口罩的長相特徵,確定身分後近日也將傳喚到案說明。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天在臉書回覆留言,暗諷批評世大運維安網友Pamela Yang和反年改團體是「王八蛋」,獲近五十萬人次按讚,但該留言昨午遭刪除。
柯文哲前天在臉書暗諷批世大運維安的網友是「王八蛋」獲48萬人次喊讚。翻攝網路

柯P臉書留言遭刪
北市府發言人劉奕霆說,市府同仁含柯在內共有五人有權限使用柯臉書,但沒人刪除留言,研判是Pamela Yang本人刪除。
柯昨被問到他的留言可能涉公然侮辱遭罰,他嘆氣表達無奈,追問是否寧願被罰一萬元也要回嗆網友,他則露出一抹微笑,記者再引述有網友讚他「了不起,負責」,柯隨即笑開懷並重述:「了不起,負責,哇!」《蘋果》昨留言給Pamela Yang未獲回應。

世大運閉幕式 警力加強項目
.重新調整選手及觀眾專屬通道
.加深選手通道柵欄
.增加維安警力並加強部署縱深
.機動性調整及擴大陳抗民眾管制區

(蘋果日報)
--
世大運滑輪溜冰 我再奪3金

寶島男女健兒昨於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捷報頻傳,地主強項的滑輪溜冰乘勝追擊,黃玉霖、楊合貞斬獲三金,出色表現令國人士氣大振,巾幗不讓鬚眉的楊合貞挾著週一掄元餘威,昨天又雙喜臨門,累計個人三面金牌到手,已躍居頭號金后,今天她有機會再添「金」喜,持續滑出女力傳奇!

楊合貞添雙金 獨得3金

截至昨晚地主代表團總計七金十一銀三銅,本屆獎牌榜躍居第三,追平歷屆七金佳績,離原本設下的十一金高標只差四金。此外,射箭就看陳怡瑄女子個人複合弓金牌戰;去年代表台灣踢進里約奧運的跆拳道國手劉威廷、莊佳佳,重披國家隊戰袍,也是角逐獎牌希望。

世大運二十九屆以來,滑輪溜冰首列競賽種類,備戰多時的台將把握天時、地利與人和,在自家賽道狂飆佳績,開賽兩天狂贏五金八銀,儼然是東道主大金庫。獨攬三金的楊合貞最威風,天助自助終結持續兩年多「金牌荒」,先後在女子一萬公尺計分淘汰賽、一萬五千公尺計時淘汰賽、一千公尺爭先賽力壓群芳,不論長距離或短距離全拿金牌。

票房火熱的團體球類競賽,昨日同樣大獲全勝!初登場爆冷敗的棒球隊背水一戰,面對捷克火力全開,提前七局十一比○扣倒捷克,全隊士氣大振,今晚強碰南韓力拚四強門票。男籃隊克服首節雙位數落後,九十比八十八逆轉墨西哥,拚出二連勝,令爆滿球迷感動喝采:「台灣!台灣!台灣!」台灣女籃也不負眾望,第四節扳回頹勢,六十五比五十八氣走瑞典長人陣,二連勝氣勢正旺。

男女排也是在滿場球迷助威下越打越好,男排隊晚間直落三痛擊巴西,笑納預賽第二勝;女排三比一擊敗人高馬大的捷克,二連勝準備挾分組第一晉級八強。

黃玉霖快意復仇 飆贏南韓金開心

「只要贏南韓就是開心!」滑輪溜冰好手黃玉霖昨天抗韓成功,他在世大運滑輪溜冰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決賽,以1分24秒020,衝過終點奪金,隊友柯福軒則收下銀牌。

台灣隊與南韓隊分別有兩名選手挺進決賽,黃玉霖回想,就像是去年亞錦賽翻版,但當時戰術被南韓看破,兩人中間空隙被對手頂開,這次兩人從頭到尾沒有分開,戰術執行成功,讓南韓只抱走銅牌,完成甜蜜復仇。

柯福軒收3銀 榮譽歸團隊

柯福軒昨因擔任「破風手」,最後兩圈幫助黃玉霖衝刺,自己則收下第三面銀牌,他臉上沒有失落,他知道這榮耀是屬於團隊的,「賽前教練設定我的角色就是幫忙破風、協助隊友,團隊擺第一,再來才是個人。」總教練林詠翔解釋,小柯的角色就是要幫忙大家,但哪有人情願當破風手,「真的謝謝小柯」。

黃玉霖出生時因骨盆移位,曾出現長短腳,醫師建議以溜冰矯正骨盆移位,他從3歲開始學溜冰努力克服先天逆境。黃玉霖在枯燥的矯正過程中,把溜冰練成興趣,國中後成績突飛猛進,卻又被檢驗出有青蛙肢症狀。在當時教練林詠翔協助下,以半蹲靠牆鍛鍊肌力及重心,父親黃忠誠說,黃玉霖花更多時間訓練力量。

帶著喜悅衝過終點的黃玉霖一秒掉淚,「看到觀眾席的媽媽哭了,自己也忍不住淚水。」媽媽從事餐飲業,早出晚歸非常辛苦持家,國光獎金一定獻給母親。「別人練溜冰,他卻是要矯正!」爸爸黃忠誠現於南州經營電器行,他說,在場邊看到黃玉霖奪冠落淚瞬間,全家都哭了出來,心中滿是狂喜與驕傲,回首來時路是百感交集。

3金后楊合貞 捐獎金助母校

微笑時露出淺淺的酒窩,台灣滑輪溜冰女將楊合貞昨天上場大放異彩,她在世大運女子15000公尺計時淘汰賽與1000公尺爭先賽風光獲得雙金,個人累計3金,共可獲得270萬國光獎金,懂得飲水思源的她表示,將捐出獎金給母校,增購設備,協助滑冰基層發展。

可獲國光獎金270萬

24歲的楊合貞來自台南大學,但訓練都在母校台南大灣國小操場,她表示,一直以來資源不足,平常都在學校司令台後方做重訓,也不算是練習場所,像個儲藏室,這筆獎金會拿來添購設備。入選國家隊後,楊合貞到國訓中心報到,獲得更好的重訓資源,甫摘金的舉重女將郭婞淳教練林敬能對她幫助很多,「謝謝林教練幫忙」。

李孟竹拿3銀 有小小難過

賽後楊合貞與隊友李孟竹一同出席記者會,李孟竹3度屈居銀牌,兩人私下仍維持好交情,李孟竹表示,仍有小小難過,但自己出國都是跟楊合貞睡同房,會一起聽音樂、聊天,相處起來開心。

滑輪溜冰是目前世大運台灣代表團獎牌庫,今天仍有4項賽事,楊合貞將參加女子500公尺爭先賽,她表示,希望可以再創佳績,證明自己長、短距離都能跑。李孟竹今將與楊合貞、陳映竹搭配,參加女子3000公尺接力賽,李孟竹表示,可以在自己國家比賽,感覺超棒,她有信心可以再度搶金成功。

滑輪溜冰目前開「五金行」,總教練林詠翔分享背後艱辛:「看到賽程後,一個月前我把訓練調整到早上至中午,選手們頂著炙熱天氣練習,有人熱衰竭、中暑,但沒有人抱怨,雖然很心疼,為了國家,再辛苦都要忍。」

郭婞淳︰142公斤世界紀錄 全台灣人幫我舉起的

郭婞淳前天於世大運女子舉重58公斤級勇奪金牌,其中挺舉142公斤更打破世界紀錄,教育部長潘文忠代表蔡英文總統頒贈特別獎勵金,她和教練團各獲一百萬台幣,回想獲勝時刻,郭婞淳不禁又感動哽咽:「142公斤是全台灣人民一起幫我舉起來的。」

郭婞淳透露,賽前其實犯了錯,忘記攜帶專用毛毯,原本心情感覺怪怪的,但聽到滿場國人熱情加油聲浪,不安情緒頓時消失,「不管是現場觀眾,或在電視前支持我的朋友,都是最強而有力的毛毯;也希望大家繼續幫台灣代表團加油打氣,成為每位選手最強而有力的毛毯。」

再獲百萬獎勵金 決定捐助基層

本屆奪金,郭婞淳還可獲國光獎金90萬元,決定把獎勵金捐助基層,潘文忠推崇她,除了比賽佳績值得學習,慈善精神更是年輕人的榜樣。過去郭婞淳經常拿獎金回饋社會,甚至捐贈救護車,單親家庭出身的她解釋,從小到大環境不好,受許多人幫忙,仁川亞運前夕受傷時,感覺救護車來得好慢,更能體會患者等待救助的心情,「教練告訴我,感恩最好方式就是回饋」。

郭婞淳接下來目標,鎖定3年後東京奧運:「再跟教練討論,怎麼規劃訓練,包括明年雅加達亞運一直到2020年。」她強調,舉重對自己而言,就像老師、父母、也是朋友,「這段過程中,得到很多,也學到很多,希望我在這塊土地上破紀錄,能凝聚國人對於體育的重視。」

選手進場「神救援」的內幕

「如果我晚5分鐘到小巨蛋,世大運開幕典禮就沒有選手進場了!」體育署署長林德福談到開幕典禮當晚的狀況,原本組委會已經宣佈放棄選手進場,林德福堅持選手必須進場參加開幕典禮,沒得商量,結果台灣代表團一動,其他各國選手才跟進,世大運開幕典禮最後才會有各國選手一起進場的「神救援」高潮。

世大運開幕典禮遭反年改團體陳抗影響,自加拿大隊起,選手都退回小巨蛋休息區,只由旗手舉著各國旗幟繞場,空蕩蕩場面,貽笑國際。依當時會場指揮官張勝傑在記者會上的說法,因顧慮選手安全,決定把選手留在小巨蛋,儘管FISU人員要求讓選手快點進場。

當時人在田徑場貴賓席的林德福,還搞不清楚狀況,以為加拿大選手還沒到台灣,才沒有選手繞場。依照原本的流程,林德福在晚上7點30分要到小巨蛋與台灣代表團會合,一起進開幕典禮繞場,他提前在7點28分到小巨蛋,看到台灣隊旁就是加拿大選手,有上百人,才明白始末。

體育署競技組長洪志昌說,原本各國選手在小巨蛋等待進場時玩開了,波浪舞轉了好幾圈,看到電視轉播開幕繞場只有旗幟卻無選手才覺得怪,組委會跟著宣佈選手不進場了,頓時全場心情低落,洪志昌以為林德福是去安撫選手。

林德福說,他認為外面的抗爭對選手安全不構成威脅,全世界都在看開幕典禮,選手繞場不能開天窗,至少台灣選手要進場,要求場控讓台灣團進入,沒想到台灣代表團開始整隊後,因為全團近400人很醒目,各國選手也跟進,紛紛出發到開幕典禮會場,後來台灣隊在田徑場入口處禮讓各國選手先進場,彼此還一路互相擊掌,揮別無法參加開幕的沉重心情。

最後還有一段小插曲,台灣代表團把先前已經繞過場的旗幟「搶」回去,讓掌旗官楊俊瀚掌旗領軍壓軸進入開幕典禮會場,受到全場歡呼。

世大運丟煙霧彈 鎖定嫌犯

世大運開幕滋擾案有重大進展!台北市警方連日追查,發現涉嫌毆打萬華分局漢中所巡佐劉金銓的黑衣人,是一名住在高雄的李姓男子,昨晚南下將他拘提到案;此外,警方經過濾監視器畫面等方式,也已掌握當天丟出煙霧彈的不明人士身分。

世大運開幕當晚,因反年改團體聚集在小巨蛋連結田徑場通道附近鼓譟及推擠欄杆,之後又有不明人士丟擲煙霧彈,選手一度無法進入開幕會場,成了國際大笑話,府院高層震怒,要求加強維安,並查明當天滋事者,追究相關刑責。

開幕毆警 黑衣男被捕

開幕當晚,台北市萬華分局漢中所巡佐劉金銓在混亂中遭人毆傷,導致右眼瘀青紅腫。警方事後根據蒐證畫面,將「南台灣抗暴聯盟」發言人顏才仁逮捕到案,不過,經檢視蒐證畫面,發現當時劉員與顏才仁拉扯時,一名戴著鴨舌帽、墨鏡、口罩的黑衣男子也趁機靠近出拳毆打劉員。

據悉,雖然此名黑衣人面容無法辨識,不過,警方透過層層過濾及比對附近相關監視器畫面,發現此名黑衣人當天是跟反年改人士一起搭遊覽車北上抗議,因此昨天鎖定他的身分後,立即派員南下逮人。

過濾監視器 掌握特定者

此外,警方在煙霧彈上採獲兩枚指紋及部分DNA生物跡證,送往刑事局鑑定,但據了解,指紋應是事後工作人員撿拾時留下,因此只能另覓他法,除了過濾監視器等,也從煙霧彈的銷售管道全力清查,針對購買的消費者進行比對,終於鎖定一名特定對象。

警方指出,開幕當天鬧場的反年改人士有十六人涉嫌違法,台北市警方已辨識出黃姓男子等六人並發出傳喚通知書,要求期限內到案說明。

世大運閉幕式 優勢警力排除抗爭

台北世大運上週六開幕典禮,發生反年改團體阻擋各國選手入場並打傷執勤員警的暴力行為,由於反年改團體揚言閉幕式將再前往抗議,經檢討後,世大運中央安全指揮中心決定增加警力的部署,並擴大各場館內、中、外層的三層防護縱深,閉幕式當天將以優勢警力即時貫徹命令,排除反年改的抗爭。

官員強調,鑑於員警在第一線處理陳抗時擔心因肢體接觸引發官司糾紛,中央安全指揮中心召開檢討會議時,已要求向基層員警傳達,「要認真執法,不要怕!」

官員也指出,維安的關鍵,警力的多寡不是最主要問題,因原部署的警力遠超過抗議人數,命令有無貫徹執行才是關鍵,但為求慎重起見,維安人力還是要增加。

為防止陳抗活動影響世大運相關賽事的進行,據悉,設於警政署的中央安全指揮中心有國安局、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以及各部會等多達二百多位官員進駐,每天早晚各開一次「晨報」會議與「日結」會議討論維安問題,除了廿四小時與世大運執委會保持視訊連線的暢通,並隨時可與各地警察局長視訊聯繫,進行維安的機動調度與指揮。

據悉,由於執政高層對上週六反年改團體阻選手進場,台北市警方未能在第一時間排除狀況頗有意見,中央安全指揮中心隔天就開會檢討維安問題,並透過每天晨報與日結會議隨時檢討維安部署的情況,警政署長陳國恩認為,維安的部署要重新檢討、強化。

柯嗆網友留言消失 北市府:不是我們刪的

網友Pamela Yang在柯的臉書嗆台北市長柯文哲「請你告訴全台北市民,誰是王八蛋?」前天柯在臉書留言反嗆「你和那些反年改團體」,引發網友熱議,留言按讚數更不斷暴衝,就在按讚數即將破五十萬大關之際,昨天留言卻遭人刪除,經台北市府確認,應為原留言網友所刪,柯文哲對此說,自己沒有回應,也無任何意見。

柯文哲昨在臉書發文為世大運台灣隊選手加油時,仍意有所指談到「我努力了這麼久,還是會失言、做錯決定,只是機率降低而已。」勉勵台灣隊的年輕選手們,只要抱持著奮勇精神、拚鬥不懈,贏的機會還是比較大。

世大運賽程、購票不同網站 鄉民罵翻

台北世大運官網和 購票系統分成兩個不同網站,查詢想看賽事和購票,必須開兩個網站交叉比對、找台灣比賽隊伍又不方便,被網友罵翻!為解決問題,已有網友開發至少兩個開源網站供大家查詢賽事,還有人熱心製作好讀圖文賽程表在臉書分享。世大運執委會回應,因發包時計分和購票系統是不同包商製作才會有這樣狀況,沒有想到會造成大家困擾。

想挺台灣隊 查賽程不完整

世大運開幕後成為全民焦點,許多人鎖定台灣隊的賽事,幫台灣加油。但網友搜尋世大運官網想查詢台灣隊賽事,卻都會「不小心」先進入購票網站,發現賽程只有時間、地點卻沒有對戰國家,接著回頭查詢才知道原來相關資訊是在另一個「官方網站」,且只有英文版有完整賽程,單純查詢想看賽事就很困難,想買票更必須兩個網頁交叉比對,讓網友罵翻。

想買票 要開不同網頁比對

網友因此紛紛自救,開賽迄今已有兩個自行開發的開源網站,協助網友查詢賽事,其中一個「世大運賽程資訊」(https://nthspace.github.io/universiade/#/)能直接用關鍵字或運動項目查想看的比賽,並直接連到購票網購買;另一個「二○一七台北世大運臺灣隊賽事總整理」(https://kf99916.github.io/2017universiade/)則鎖定比賽台灣隊伍,按日程整理台灣隊出賽賽事。

取票序號 重新登入才能查

網友紛紛表示,這次世大運網站建置最該檢討的就是查詢賽事和購票流程不友善,除了網頁要開兩個分別對照之外,票賣完也不會自動顯示讓網友很崩潰,而且沒有「購物車」系統讓每買一張票就要重新登入、登入驗證又很繁瑣,買了票也不會發簡訊告知取票序號,都要重新登入會員查詢,讓「支持台灣像遊戲破關、阻礙重重」,都需要檢討。

世大運:不同包商製作

世大運資、通訊服務由台灣源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歐商「atos」、中華電信合作,總預算約五‧二億元,其中官網建置、購票系統分別花了五百萬元和一五○萬元。世大運資訊處長鄭信一回應,官網、購票系統分開是因包商不同導致,當初為了統一視覺效果才做得很像、反而造成網友混淆也是始料未及;另外,賽程只有英文版比較完整,是因配合歐規廠商系統,使用上才會不親民。

世大運接駁落漆 遊覽車遲到、不夠

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正如火如荼在北台灣舉行,但開賽至今,卻多次發生接駁車遲到、數量不足狀況,讓世大運號稱常備五百輛以上大型遊覽車接送選手的交通接駁調度落漆。對此,世大運執委會交通處坦承,在賽事舉辦初期,沒預期到選手會大量同時進出的特性,導致選手有等車情況,但隨著賽事進行,已逐步透過大會掌握所需搭車時間,將盡力改善這些問題。

在世大運十九日開幕以前,接駁方面就曾發生,接送外國媒體的接駁車,從輔仁大學體育場開回松菸媒體中心,車程延誤一小時以上,以及香港媒體在入住的酒店,遲遲等不到媒體接駁車,最後只能自行搭計程車前往松菸媒體中心等狀況;世大運開幕當天,也在離場時有多位外國選手找不到接駁車,讓志工疲於奔命,引導選手往空車上盡量塞的窘況。

不僅如此,在賽事從十八日開始至昨天,更陸續傳出,不論是選手上午要從選手村出發,或是在各競賽、練習場館要離去時,等不到接駁車或車輛總是不夠的情況。據了解,有游泳代表團光等車要回選手村,就浪費將近一小時。

世大運執委會交通處表示,這幾天確實有接駁車來不及到場,以及接駁車數量不夠情況,原因是選手的接駁車搭乘需求,與原先預期靠分批接送的規劃不同,選手們喜歡在同一時間一起上車,以各游泳場館為例,就發生兩小時內,要載運將近一千名選手的需求,但他們沒有掌握此特性以及需求高峰期的時間點。

交通處表示,有這兩天經驗後,已透過大會掌握參賽選手數量較多的項目,包括田徑、游泳、柔道、跆拳道,都有選手喜歡看完比賽後,再集體啟、回程的狀況,例如:游泳選手會在上午六時半一起出發、下午四時半一同離場,將以儲備車隊、在鄰近場館加派車輛方式,盡量避免等不到車的類似情況再發生。

(自由時報)
--
中華7金平紀錄 柯福軒、李孟竹無私真英雄

台北世大運開幕後三天,中華隊捷報頻傳,昨日獎牌數累積七金十一銀三銅,在一四二個參賽國家中,暫列獎牌榜第三名;金牌數已追平隊史單屆最多七金紀錄,有望在今日突破,續朝十一金的目標邁進。

溜冰 堪稱中華「獎牌庫」

今年世大運首度將滑輪溜冰列入運動競賽種類,中華滑輪溜冰隊不負眾望,前天進帳二金四銀,昨日又奪下三金四銀,兩日總計拿下五金八銀,堪稱中華代表團的「獎牌庫」,接下來還有望再創佳績。

中華滑輪溜冰隊的楊合貞和李孟竹攜手搭配,互相激勵、提醒,連兩日三度包辦金、銀牌;獨攬三金的楊合貞,賽後將奪金功勞歸於團隊,「這樣的成就不是屬於我一個人,而是屬於整個團隊。」

黃玉霖昨日在男子一千公尺爭先賽,以一分廿四秒○二奪金。他起初投入這項運動是為了治療骨盆移位,在衝過終點時,看到父母到場加油,不禁哭了出來。

無私 柯福軒、李孟竹真英雄

前兩日滑輪溜冰能夠拿下五金,柯福軒和李孟竹功不可沒,兩人雖都無緣奪金,各拿三銀,但都幫助團隊保住金牌,堪稱是中華隊的金牌「守護神」,兩人的無私奉獻,值得尊敬。

舉重好手江念欣因手破皮影響發揮,在舉重女子六十三公斤級比賽,以抓舉九十七公斤、挺舉一二六公斤,總和二二三公斤奪銅,以三公斤之差錯失銀牌,賽後自責落淚,「很抱歉,無法為台灣留下銀牌」。

棒球 終於火力全開拿首勝

此外,中華棒球隊火力全開,先發投手陳明軒投六局無失分,飆出十一次三振,僅被敲出兩支安打,加上隊友打擊支援,提前在七局以十一比○擊敗捷克隊,拿下本屆世大運首勝。

中華棒球隊在A組與其他三隊戰績同為一勝一敗,今晚六時半將派出林安可對南韓隊先發,期盼能在關鍵的「中韓大戰」奪勝晉級。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23/1/3905167.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

滑輪溜冰/默契絕佳 楊合貞、李孟竹3度金包銀

中華滑輪溜冰隊國手楊合貞和李孟竹火力全開,彼此激勵、提醒,在世大運連兩日三度攜手「金包銀」,為中華隊拿下三金三銀;兩人良好的默契,來自於每次比賽都睡在一起,私下互動也很有趣。

拿下三金的楊合貞開玩笑地說,兩人平常的相處模式,就是一起罵教練發洩一下,有時候也會聊聊天,開開玩笑。

李孟竹則說:「我們每次出去比賽幾乎都是睡一起,會一起聽音樂、看電視,當然也會聊比賽和對手,討論要怎麼比。」

雖然無緣奪金,難免會有些失落,但李孟竹表示,拿下三面銀牌也不是壞事,而且金牌都是中華隊的,真的很開心。

楊合貞前天賽後身體不適,有點頭暈,半夜還喉嚨痛。她說:「一早起來有一種完蛋的感覺,但我想為台灣奪金,於是開始興奮起來,一直鼓勵自己做得到。」

楊合貞沒讓眾人失望,拿下本屆世大運中華代表團第七金,追平歷屆最多金牌紀錄。她表示,能夠幫助中華隊追平紀錄,感覺很開心,希望接下來還能助隊打破紀錄。

今年滑輪溜冰首度列入世大運競賽種類,楊合貞表示,感謝台灣把滑輪溜冰納入世大運,讓她們有發揮的舞台。

中華隊的前七金,楊合貞獨攬三金,她表示,賽前沒想太多,也沒預設要拿幾面金牌,放手一搏去拚,這樣的成就不是屬於她一個人,而是屬於整個團隊,謝謝大家在背後默默幫助。

儘管前兩日密集出賽,消耗不少體力,但楊合貞說:「相信可以再創佳績,證明自己是長、短項目都能跑的選手。」

滑輪溜冰/為了治骨盆移位 黃玉霖溜出金牌

中華滑輪溜冰隊黃玉霖,起初投入這項運動是為了治療骨盆移位,現在不僅身體好轉,還締造佳績;昨日在世大運男子一千公尺爭先賽決賽,以一分廿四秒○二奪金。

黃玉霖說:「以前溜沒幾圈就會痛,之後去看醫生,加上教練幫忙,慢慢的不會再有困擾,直到現在都沒有再因傷痛,讓我在這條路遇到挫折。」

當黃玉霖衝過終點,看到父母到場加油,不禁哭了出來。他說:「我溜完後原本沒有想哭的情緒,但看到媽媽紅了眼眶,就哭了出來。」

昨日黃玉霖的父母特地從屏東北上,但在比賽時沒讓黃玉霖知道他們坐在何處,怕會影響孩子備戰;直到最後一刻才現身,讓黃玉霖看到。

黃玉霖表示,媽媽鮮少來看比賽,「因為她覺得溜這個太危險了,看到心臟都快爆掉了」。黃玉霖透露,以前媽媽比較注重學業、爸爸支持他練體育,父母曾因此吵過架;有一次要比全國賽,接近月考,媽媽不贊同去比賽,但最後他告訴媽媽,「我想去比賽,媽媽才放手,轉為支持。」

這次世大運能夠回「家」比賽,在親友的見證下奪金,黃玉霖表示,到現在情緒仍難以平復。黃玉霖感謝隊友柯福軒,「有福軒的破風,帶給我很大的幫助,感覺非常開心,謝謝福軒、也謝謝教練。」

柯福軒堪稱中華隊的金牌「守護神」,前兩日雖無緣奪金、收下三銀,但他無私的奉獻,為中華隊保住兩金,這種精神比奪金更令人尊敬;同時他也想將獎牌獻給姑姑,讓眾人知道站在他背後的偉大女性。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23/1/3905192.jpg&x=0&y=0&sw=0&sh=0&sl=W&fw=350&exp=3600

舉重/江念欣奪銅自責落淚:抱歉沒留下銀牌

左手臂上的「淨力」,代表江念欣想幫許淑淨一起拚的心意,右手掌心的破皮,則是讓她摘下銅牌仍自責落淚的傷口。

舉重好手江念欣參加世界大學運動會六十三公斤女子舉重項目,最終以總和二二三公斤拿下銅牌;她在挺舉兩次挑戰一三○公斤失敗,最後以三公斤之差與銀牌擦身而過,賽後自責的說:「很抱歉,無法為台灣留下銀牌。」

在抓舉八十公斤暖身時,江念欣已經受傷,但她忍住傷痛,即使傷口流血仍硬上,就怕包紮影響手感,也刻意瞞著教練蔡溫義,希望可以為台灣拚一面獎牌。

現場許多觀眾為江念欣加油,包括因傷退賽的許淑淨,她看到江念欣抓舉表現不如以往,結束的空檔特別提點學妹,「不要想太多,專注在挺舉上就好。」江念欣也說,「怕讓觀眾失望,所以滿緊張的」。

江念欣與許淑淨感情非常好,知道許淑淨無法出賽,特地在左手臂上貼上許淑淨弟弟設計的紋身貼紙,江念欣說:「就是告訴自己要連學姊的份一起努力。」就連腳上穿的襪子,也是許淑淨送的。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23/1/3905200.jpg&x=0&y=0&sw=0&sh=0&sl=W&fw=350&exp=3600

抓到了!世大運趁亂襲警的黑衣人同樣是退伍軍人

世大運開幕當晚,負責維安的萬華警分局巡佐劉金銓遭「南台灣抗暴聯盟」發言人顏才仁毆打,警方調閱蒐證帶還發現1名黑衣人,萬華警方掌握黑衣人身分,黑衣人是李姓男子,在警方勸說下,今早4點主動到萬華分局。

8月19日晚上7時許,「南台灣抗暴聯盟」發言人顏才仁,涉嫌率眾從敦化北路4巷衝過馬路,逼近小巨蛋場館,劉金銓和員警站在第一道封鎖線維安時,與群眾爆發衝突,顏男竟朝向劉金銓揮拳、毆打眼睛,導致劉的眼睛腫脹瘀青。

警方事後調閱蒐證帶後,發現有1名戴著黑色鴨舌帽、口罩,身穿黑T的黑衣人趁亂站在劉巡佐面前,揮出直拳痛打劉金銓,快閃離去。

萬華警方近日調閱監視器畫面,交叉比對黑衣人身分,鎖定1名與顏才仁同樣是退伍軍人,年約55、56歲的李姓男子。昨天警方在掌握李的行蹤後,今清晨4點李主動到萬華分局,由於李將請律師,預計早上8點再製作筆錄。

世大運開幕劉金銓遭打後,現場警方立即將顏才仁保護管束,約1小時候請回,事後檢方見事態嚴重開出拘票,警方再從高雄將人帶回台北偵訊,移送法辦後檢方聲請羈押禁見,但他淚灑法庭,法官裁定1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

擲煙霧罐不明人士 警採指紋緝凶

世大運開幕時,場外有不明人士丟煙霧罐,台北市松山警分局已採獲幾枚指紋和DNA送往刑事局比對,專案小組透過各種銷售管道,擬從來源與近期購買的消費者分析比對,找出丟擲煙霧罐者真實身分;此外,警方依現場蒐證影片,發現十六人涉違法,已傳喚其中六人到案說明。

台北市警局第一時間已採集煙霧罐上的指紋,但要比對罐上的DNA跡證,要靠刑事局資料庫,目前仍未比對出符合的DNA;警方並調閱小巨蛋周遭監視器、執勤員警蒐證影像及隨身密錄器,欲釐清是何人投擲煙霧罐,迄今尚未掌握身分。

警方指出,丟擲煙霧罐可能涉及社維法中「放置、投擲或發射有殺傷力之物品而有危害他人身體或財物之虞者」,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台幣三萬元以下罰鍰;另外,現場如有人因煙霧而心生畏懼,丟擲者可能另涉及恐嚇公眾罪嫌。

至於反年改陳抗造成員警受傷、選手延遲進場,警方指出,依現場蒐證影片,辨識出十六人涉嫌違法,前天中午已對黃姓男子等六人發出通知書,通知到案說明。警方指出,這六人皆有推擠警察和防護柵欄,警方都舉牌警告違法,涉及妨害公務等罪嫌。

當天受傷的萬華分局劉姓巡佐事件,反年改發起人黃正忠出示團體內部錄影畫面指出,揮拳毆打警察的是一名穿黑衣、戴墨鏡的男子,他們找出錄影畫面後,在各個反年改的群組詢問,都沒有人認識此人,且當天活動規定要穿白衣,與揮拳的男子衣著不同。

警方表示,目前掌握一名可疑對象,等當事人到案說明才能確定是否為反年改成員。

(聯合報)
--
好朋友晚點來 楊合貞鍍3金

真是神奇!一個「小動作」可以幫助世大運中華滑輪溜冰女將楊合貞勇奪3金、賺進270萬元獎金,國訓中心醫師林聖章將楊合貞的「月經」延後,讓她「不失血」、不頭暈,保留體能在溜冰場上揚眉吐氣!

中華隊滑輪溜冰隊昨天出戰4項比賽拿到3金4銀,分別是男子15000公尺淘汰賽柯福軒銀牌、女子15000公尺淘汰賽楊合貞金牌、李孟竹銀牌,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黃玉霖金牌、柯福軒銀牌,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楊合貞金牌、李孟竹銀牌。

滑輪溜冰2天賽事已經拿到5金8銀,儼然中華隊「獎牌庫」,貢獻逾半金牌。最神奇的是楊合貞奪下10000公尺計分賽、15000公尺淘汰賽與1000公尺爭先賽三金的「秘密武器」,竟然是拖延「生理期」!

中華隊教練吳炯助表示,楊合貞從2015年以來,每逢國際大賽都會碰上生理期,雖然楊合貞自認不會影響比賽,可是這2年多來沒有佳績也是不爭的事實,後來吳教練求助於國訓隊醫生林聖章,從今年3月開始補充鐵劑,8月賽前延後生理期。

楊合貞終於不必在國際大賽遇上月經干擾,果然表現勇猛;身為運動營養醫生的林聖章指出,女選手月經來會改變體質,即使只是流失100C.C的血液也不好,血液不足,身體含氧量不夠容易頭暈、身體累,自然會影響表現。

第1次在場地賽拿到3金,楊合貞的內心十分複雜,把這2年來一直被外界冷嘲熱諷的怨氣全部發洩出來,她說:「走過人生低潮,更期望這次的好表現,終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了。」

淨力加持 江念欣舉銅

世大運舉重項目22日持續在淡水大學體育館開戰,中華隊繼郭婞淳破世界紀錄摘金後,再傳佳績。20歲女子小將江念欣在63公斤級,以抓舉97公斤、挺舉126公斤、總和223公斤,拿下銅牌,但她受訪時難過泣訴,「對不起,沒替台灣拿下金牌!」精神令人動容,全場觀眾報以熱情掌聲回應。

江念欣是來自高雄市桃源區的布農族原住民,國中時被舉重名師蔡溫義挖掘「請下山」,先前拿過2014年南京青年奧運58公斤級金牌,今年亞錦賽63公斤也獲得銅牌,被視為國內舉重界明日之星,這次是首度參與世大運。

江念欣昨第一次抓舉重量95公斤,挑戰失敗,第二次成功抓起97公斤,但第三次抓舉101公斤失敗,僅以97公斤暫居第5名。隨後登場的挺舉項目,江念欣先將原先設定重量130公斤降至126公斤,第一次就成功舉起,但第二次、第三次挑戰130公斤都失敗,最後以總和223公斤,獲得銅牌。

江念欣受訪時痛哭說,「不滿意自己的表現,對不起沒有替台灣拿下金牌,在家鄉比賽很緊張,家人都有來加油,更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壓力很大。」她透露,抓舉前暖身右手掌就破皮,為了不影響教練戰術安排,選擇不說、忍痛上場。

江念欣是奧運雙金名將許淑淨的同門師妹,她將學姊是為榜樣,在手臂上貼「淨力」紋身貼紙,襪子上也繡上學姊的座右銘「永不懈怠」;許淑淨因傷退出世大運,昨卻和父母一同出現在場邊替學妹加油打氣,充分顯示出好交情。

(中國時報)

社會

*林奕含案 閨蜜 小說 難證誘姦 陳星不起訴 今露面

女作家林奕含疑遭國文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誘姦案,台南地檢署經一百一十四天偵查,認定證據不足,昨偵結對陳做出不起訴處分。檢方查出,陳、林是在林女高中畢業後才交往、發生性關係,林當時已十八歲,而林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原型《初戀》和病歷中,從未提及遭性侵,且其閨蜜證實雙方曾是情侶,檢方認定是兩情相悅,陳未觸法。對陳不起訴,台南市長賴清德等很不平,賴說:「如果善惡有報的話,陳星也會得到報應!」

陳星昨晚先透過律師表示,將在今天上午十一時在北市天成飯店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後改稱因場地租借問題,記者會時間、地點另通知。若陳現身,這將是林奕含四月輕生後,他首次公開露面回應。
才女作家林奕含自殺身亡,她的父母曾控訴,名師誘姦是女兒痛苦的主因。

交往時無師生關係
林奕含今年二月出版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述女學生遭補習班狼師性侵,且得到精神疾病。四月二十七日,林留下「對不起家人」內容遺書,在台北住處自縊身亡,得年二十六歲,父親林炳煌聲明指女兒曾遭補教名師「誘姦」,經網友肉搜直指補教名師是陳星。
台南檢方五月一日發動偵查,三度約談陳星,並搜索台北內湖住處,也約談林奕含父母、丈夫、閨蜜、醫師等相關證人,調閱通聯紀錄發現,陳從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開始聯絡林,雙方在同年八月到十月聯絡頻繁,陳星供稱,他與林奕含發生三次關係,兩次在他的台北住處,一次在台南香格里拉飯店。檢方指,當時兩人已沒有師生關係,縱有性行為,陳並未觸法。

陳曾脫衣勘驗自清
檢方發現,林奕含並無遭性侵害前往醫院驗傷紀錄,二○一○年完成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原始架構版本《初戀》,內容沒有描述強制情節,《房》描述是否屬實,顯值斟酌。林與陳交往後,曾邀友人到比薩店吃飯,與陳互稱男女朋友。林的病歷顯示,「與國文老師陷於戀事,未獲其父母認同,前一日衝突後,服藥過量」,心理諮商紀錄表示「就是一場戀愛」,難認定陳對林有強制性交行為。
南檢專案小組閱讀林遺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發現書中描述「李國華」身上有肉芽,檢察官傳喚陳星時,曾請陳脫衣勘驗;襄閱主任檢察官陳建弘昨說,陳身上沒有肉芽。
檢方指出,林奕含家屬偵訊時,表明不願提出告訴,不願究責,不想提供林生前的日記、電腦等資料,希望檢警別再打擾家屬。因該案沒有其他被害人,林奕含家屬沒有提告,依法沒有再議權,台南地檢署將依職權送台南高分院檢察署再議。
《蘋果》昨走訪陳星位於內湖、南港的住處及辦公室,鄰居及辦公室大樓管理員都說,不知道陳家近況。

婦團痛批不應踰矩
檢方不起訴陳星後,與林家熟識的立委林俊憲試圖聯絡林炳煌,林未接電話。《蘋果》前往林在台南的診所,林仍停診,無法得知回應。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游擊文化說,不回應此案。
林奕含案引起社會檢討補教制度,立法院已三讀通過修正《補教法》,補習班教師執行業務、招生宣傳等,都要用真實姓名,違者罰補習班五萬到二十五萬元。
對於陳星獲不起訴,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常務理事林夙慧律師痛批:「老師仗著自己受歡迎,跟學生玩情感上的遊戲,這是完全無法被接受的」,「即使學生主動表現喜歡、崇拜,老師也不能踰矩」。

「對防狼師有助益」
立委林俊憲強調,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想罵一句「這整件事實在有夠王八蛋。」「我們沒有忘了林奕含。」立委王定宇認為,作惡者還是要付出代價,「這個事件在補教改善教師實名聘任、防止狼師上,已產生正面助益」。立委柯志恩說,判決會影響未來很多受害的女孩,是否願意站出來面對。曾公開點名陳星就是狼師的高雄市議員蕭永達呼籲:「今後請大家可繼續叫陳星是狼師!」
對陳星不起訴,網友多不意外,但看法兩極。有網友說:「還有天理嗎?」網友livewater說:「沒有實際證據,就算起訴到法院也是無罪。」

陳星獲不起訴理由
◎《刑法》與未滿14歲或16歲少年性交罪
.陳、林相識,林已滿16歲,縱使有性行為,陳未觸法
◎《刑法》利用權勢或機會性交罪
.林補習班課程在2009年6月結束,8月首次性行為,雙方沒有師生關係
.補習班教師不是學校教師,沒有監督權勢、服從關係
◎《刑法》強制性交、強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殺罪
.2008、2009年林沒有遭性侵的驗傷紀錄
.2010年林完成小說《初戀》,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原始架構,內容沒有強制性交情節
.林考上大學與陳交往後,曾向友人介紹是男友
.林曾在心理諮商表示「就是一場戀愛」,難以認定陳對林有強制性交行為

林奕含誘姦案事件簿
2017/04/27 女作家林奕含上吊自殺,遺作小說影射未成年時遭補教名師誘姦,網友肉搜指是陳星(本名陳國星)
05/01 台南地檢署組專案小組偵辦
05/09 陳星到南檢說明,發表聲明稱曾和林女交往2個月
05/16 檢方首度傳喚林奕含雙親、丈夫
05/17、19 檢方傳喚林奕含高中、出社會後好友
05/22 檢方調取林奕含近10年就醫資料
05/25 檢方傳喚林奕含的精神科醫師
06/05 檢方三度傳喚陳星,與林奕含雙親及丈夫等交叉比對供詞
06/17 陳星女兒Tiffany遭肉搜批判婚事告吹
06/18 Tiffany留遺書在自家上吊,送醫救回
06/19 陳星發表聲明,請各界不要殃及無辜
08/22 南檢偵查終結,對陳做出不起訴處分

*檢比對原型小說 房思琪未遭性侵

作家林奕含疑遭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誘姦案,外界認為她的遺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真人真事,不少人用小說辦案,但檢方從林女閨蜜處拿到《房》原型小說《初戀》,發現五萬字的原稿沒有強制性交情節。另林女閨蜜證稱,林女曾介紹陳星是其男友,沒說過被性侵;加上檢方調閱林女心理諮商紀錄顯示,林認為那一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檢方認為雙方兩情相悅,性侵證據不足,作出不起訴處分。

檢方表示,林奕含案關鍵證人是林的四名高中同學,兩名閨蜜及兩名補習班同學共八人,她們在不同階段參與林與陳星相戀過程,其中一名閨蜜「世世」是關鍵人物,她是林的國中好友,參與陳、林交往過程,連林因情傷服藥過量住院,也是世世在醫院當看護。

對閨蜜說陳是男友
世世告訴檢方,她跟林等考上大學,曾跟陳星到華山文創園區吃披薩,林介紹陳是其男友,雙方互動親密,林私下告訴她,很喜歡陳星,但從沒說過被性侵。世世說,她見過陳三、四次,陳、林從交往、分手、談判、自殺住院,她都全程參與,檢方認定世世的說法可信。
檢方調查,林奕含二○○九年九月入學台北醫學院不久後就想休學,她的母親調閱電話通聯紀錄,發現女兒竟與陳星發生不倫戀,憤而在十月邀陳星夫婦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談判,世世是唯一的外人。林與陳星分手後,把這段感情化成文字,隔年完成五萬字小說《初戀》,並把電子檔分享給世世。
檢方表示,《初戀》二○一○年完成,男主角是補習班年長、已婚國文老師,概稱「老師」,女主角即是「房思琪」,是高三學生,男主角特徵是「喜歡蒐集古董」,故事主軸是「男女合意交往與性交」,故事結局是「房思琪入住精神病院」。

《初戀》內容充滿愛
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完成日期是今年,男主角是補習班年長、已婚國文老師,姓名叫「李國華」,同樣喜歡蒐集古董,女主角則有三人,分別是十三歲少女房思琪、重考班女學生王餅乾、高三女學生郭曉奇,故事主軸是「男主角誘姦、強暴、恐嚇女主角」,結局是「房思琪入住精神病院,王餅乾遭拋棄分手,郭曉奇住處遭潑漆,寄送裸照恐嚇」。
檢方比對《初》、《房》的文章段落章節,發現架構雷同,但前者是師生戀、充滿愛的小說,後者則是補教老師誘拐女學生的醜陋小說,《房》王餅乾、郭曉奇兩被害人則未在《初》中出現。
檢方並查出,林女二○一四年五月以「小杯」化名在台大PTT八卦板發文「X心補習班不倫請幫轉PTT八卦」,揭露狼師惡行,希望其他受害人與她聯絡,檢方發現林對陳星充滿怨恨,經再比對林女部落格文章《進學解》,懷疑林可能是看見陳星帶著年輕女子,認為陳星以相同手法誘拐女學生,心態轉變,才會把《初戀》改寫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諮商曾稱「被強迫」
檢方說,依據林歷次心理諮商紀錄,雖顯示其曾提及「被強迫」及「誘姦」等詞語,然心理諮商紀錄另顯示林女也曾表明認為那一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及其「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等語,難對陳星以強制性交罪名起訴。

*靠文章解謎 檢嘆「比求學累」

作家林奕含四月二十七日輕生,她的雙親發聲明,指女兒遭補教名師誘姦,林家人雖沒指名道姓,但網友點名是陳星,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陳建弘說,從五月一日著手偵辦,調閱林的病歷資料、電話通聯、網路文章,傳喚三十四名證人,希望釐清事件始末,但最大困難是「沒有被害人」,必須從林的作品看出端倪,他們直呼閱讀林的文章「比求學時念書還累」。

林父拒提供日記
由於林已逝世,南檢只能從證人、遺物,甚至部落格文章、遺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等找蛛絲馬跡。檢方請林家提供林的日記、手札、電腦等資料,台北警方希望進入林住處搜尋跡證,都遭林父林炳煌拒絕。
檢方說,林案是社會矚目案件,但涉憂鬱症、妨害性自主等,調查過程要相當謹慎,後來經林的閨蜜全力協助,詳細敘述陳、林在台北交往的狀況,再加上陳提供林寫給他的張懸《關於我愛你》部分歌詞情書,以及林母要求他寫的「絕情書」草稿,才讓案情輪廓明顯。
因無「被害人」,專案小組印出林所有文章,並找到《房》原型小說《初戀》反覆閱讀,企圖從字裡行間找到線索。檢方強調,相關證據都由比對、檢驗得來,絕對禁得起外界審核。

*妻女遭連累 陳星身敗名裂

被網友控誘姦林奕含的補教名師陳星,原本縱橫南北各地補習班,但林案發生後銷聲匿跡,大多他曾任教的補習班都劃清界線,即使陳昨獲不起訴處分,業者仍避談陳星。陳妻謝如玉負責的日創社遭查帳,女兒Tiffany則與小開婚事告吹、難敵外界批判壓力鬧自殺。
林案曝光後,陳星停止補習班上課,神隱多時,直到五月九日到南檢說明後,透過律師發聲明稱曾和林女交往兩個月,批雙方是「婚外情」。《壹週刊》五月曾拍到陳星出入內湖別墅和南港的公司,陳妻到百貨公司貴賓室喝下午茶,女兒開賓士車上學。

標案疑有弊偵辦中
六月中,陳星女兒Tiffany遭指控疑似整形、與小開婚事告吹,Tiffany自殺,幸救回,陳星發聲明請各界不要殃及無辜。
《蘋果》昨到陳星位於北市內湖區、南港區的住處及辦公室查訪。鄰居說,林案爆發時,陳家人曾匆匆回來收拾物品,以前陳家對人很客氣,林案後他們很少與人交談,感覺林案對他們造成很大壓力。陳的辦公室大樓管理員說,陳星與家人很少到辦公室,不知現況。
立委林俊憲等爆料陳星夫婦經營日創社,投標政府標案「每投必中」,十餘年得標逾三億元,懷疑其中有弊端,廉政署五月立案調查,全案偵辦中。

*5聲明控訴 林父卻拒提告

女作家林奕含四月二十七日輕生,隔天父母林炳煌夫婦透過出版社首度發聲明,提到「奕含不能治癒不是憂鬱症,而是誘姦」,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矛頭指向補教名師陳星,林炳煌前後以五次聲明抒發心情並指責陳星,但對檢方則表示不願提告,也不提供愛女日記、手札文件與電腦相關資料,還請檢警勿再打擾家屬。
林炳煌夫婦聲明透過出版社和扶輪社LINE群組發出,從首次到五月二十四日,共發了五次聲明,夫妻倆則不願出面對外說明。
五月十二日林奕含在台北二殯舉辦告別式,家人將其骨灰帶回台南,林炳煌夫婦向各界表示謝謝關心,是唯一公開現身;當天林炳煌夫婦發出第四次聲明,內容希望別再有房思琪,也質疑現在還有人繼續裝聾作啞,真相到底是甚麼?期待蒼天有眼。

撤10月起看診公告
林炳煌的皮膚科診所自四月停診,僅提供複診病患拿藥與治療。先前診所內外張貼公告「林醫生十月起,正常看診」公告,不過昨下午二時《蘋果》前往診所,發現該公告撤掉了,病患說是護士拿掉,但護士不願多做說明,病患說:「林醫生可能心情尚未平復,不知何時恢復看診。」
林炳煌友人說,林炳煌曾在永康區買地欲建新屋,設計與基地測量大致完成,後因愛女輕生,整個作業停擺至今。

*「《房思琪》應列性平教材」 婦團提建言 教育部:可討論

作家林奕含今年四月自殺身亡,其父母指控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誘姦愛女,陳昨獲不起訴,此事件已促成《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法,規範補習班人員「實名制」,還將增設「短期補習班不適任人員專區」。補教業者昨說,相信檢方偵查結果,但陳星「有違師道」;婦女新知基金會則呼籲,政府應將林奕含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列為性別平等教材。

教育部昨不願評論陳星案,但表示國內性教育仍有努力空間。教育部指出,《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五月修法完成後,目前補習班負責人、教職員工執行業務、對外招生或廣告時,應揭露真實姓名;下月底前教育部將在現有「全國不適任教育人員通報及查詢系統」內,增設短期補習班不適任人員專區。

「師生戀違師道」
對於婦團呼籲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列為性平教材,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回應,學校的課程發展委員會、性平委員會可討論是否適合學生閱讀或當延伸教材。
補習教育全國總會總會長丘昌其昨表示,他相信檢調有所依據,現陳星獲不起訴處分,以往某些撻伐對他並不公平;但就道德而言,陳有違師道標準,不該跟學生談戀愛,何況他是有婦之夫。

補習班改實名制
陳星原在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同心補習班任教,林奕含即在該處上課,如今補習班已解散,負責人不知去向。陳星也曾在北門路樺薪補習班任教,學生說,林奕含事件後就沒看過陳星。
民眾陳小姐說,規範補教人員實名制,不如加強狼師案判決速度,畢竟部分真名教學的學校教師也是狼師。

*5成性侵案未起訴

林奕含生前曾向現代婦女基金會諮詢法律意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淑芬昨說,林求助過程因涉被害人及家屬隱私,不便透露;對此案不起訴,相信大多數社會大眾都感到遺憾,林案非個案,性侵案有五成沒起訴,判決成立的更少,此案絕非僅涉及道德層面,如果林仍在世,一定有更多證據證明,「不起訴不代表就沒發生。」

如密室犯罪難還原
陳淑芬說,目前制度逼得很多性侵被害人噤聲,因當下說不出口,即使後來透過司法也喪失尋求正義資格,呼籲政府給被害者更周全保護,從源頭改革教師制度。
律師鄭嘉欣表示,林雙親未提告,也沒提出日記等有力證據,已增加調查難度,而檢方依通聯紀錄等證據,查出林滿十六歲後才認識陳星,但無證據顯示陳涉嫌利用權勢性交等罪,加上兩人交往與林自殺時隔久遠,難證明有強制性交致羞忿自殺罪,南檢不起訴算合理。
一名偵辦婦幼案的檢察官也認為,若被害人死亡,要檢警從旁證去還原多年前發生、猶如密室犯罪的性侵案,非常困難,南檢辦案人員已盡力,未來若林雙親願提供更多證據,全案再議後應仍有調查空間。

*蘋論:陳星終身的罪與罰

稍微有點法律常識的人都預測到,美女作家林奕含遭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涉嫌誘姦而自盡案,恐怕連起訴都困難,因為證據不足。果然,昨天台南地檢署以證據不足對陳星不起訴處分。
三項關鍵的事實讓陳星脫罪而去:1.根據證人們的證詞,林奕含是在滿16歲之後才與陳交往,即使發生性關係也不違法,而且證據顯示,兩人是男女朋友的關係。據林女的心理諮商紀錄顯示,林女非但沒有提到「被強迫」、「誘姦」,還表明認為那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據林的閨蜜說,兩人互動有如情侶;因此,性侵罪、強制性交罪統統無法成立。

始亂終棄刑事無罪
2.林女後來得到憂鬱症導致自殺,可能與偏頭痛有關,無法證實是與陳星的關係所造成,而且林女的憂鬱症是在認識陳男之前高中時就罹患。換句話說,陳星對林女最多是「始亂終棄」,而始亂終棄在刑事上是無罪的。
3.沒有其他人告發陳星,不像李宗瑞案,一旦東窗事發,一票女子出面告發李的惡形惡狀,而且證據一籮筐。
賴清德說,法律無罪不等於良心無罪,若善惡有報,陳星也一定會得到報應。但這樣想無助於減少以後這類悲劇的一再發生,如何從家庭和學校中教育孩子們對性愛的責任感、法律知識、衛生保健知識、分手的EQ以及抗拒不正常的感情誘惑,都是現在我們教育付之闕如的東西。每日發生殺害情人的新聞,都顯示教育脫離生活的弊病有多大。

縱容雜交動物本能
將來學生畢業去社會工作,每天上下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微積分、三角函數、量子物理、分子生物呢?還是如何控制情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交男女朋友戀愛和結婚、如何理財呢?教育脫離生活,林奕含才不知道如何處理那件事,最後竟以自盡來解套情感的糾結與情緒的痛苦。
陳星法律上逃脫了,但如何面對你深深創傷一個年輕女孩的心靈?為什麼你明明已婚還去勾引涉世未深的女孩?為什麼你明知林女已經上鉤,還追求別的年輕女孩讓林看到?為什麼你已是現代人,還縱容基因裡的動物雜交繁殖本能,毫不加以控制,難道演化機制完全沒有動搖你的原始本能嗎?如果演化機制已嵌入你的基因,今後你的救贖需求會不斷折磨你,直到生命結束。

*林奕含案 檢方給全民當頭棒喝/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剛落幕,儘管籌備委員抗議,性別議題仍然無法進入總結會議的議程。這給了檢察系統一個清楚的訊息——「性別」不是司法的問題。檢方似乎可以毫無忌憚地,合理化其針對林奕含案,陳國星的不起訴處分。於是,經過幾個月的耐心等待,全民等到的是一個被打臉、具有威嚇意味的不起訴處分,這是檢方給我們的當頭棒喝。
讀著檢方給的當頭棒喝,我們應該要正視社會中的「權力與控制」,從沉睡中醒來,不再自我逃避,努力讀出不起訴處分書對我們的嚴厲警告。

不起訴處分書誤解了「權勢性交」的意義,極度壓縮了《刑法》第228條的適用範圍。不起訴處分書主張陳國星對林奕含無任何權柄:「陳O星雖因收受補習學費而對林女有教育之地位,然對林女之在校成績乃至於其後參與大學學測,並無任何決定權柄…尚難認陳O星有何利用權勢之可能」。檢方過度簡化「權勢性交罪」,以形式主義,定義加害人性/欲的「權力與控制」。
有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老師對學生的「權力與控制」,重點絕對不在打成績這件事。此種「權力與控制」的核心,在於老師的控制欲,老師透過深度往來或交往,主導學生的思維、情感、期待與成長,此時學生的崇拜就是老師的權勢,而老師的控制欲展現於,利用權勢,豎立規則或建立威嚇手段,忽冷忽熱,迷惑與控制學生的感官、認知與行動能力。控制欲的極致,可透過性試探與性侵占而完成,被害者有時會為了得以自我喘息,讓加害者的性╱欲得到滿足。

漠視權力控制結構
上述的「權力與控制」應該是加害人犯罪的動機、方法與目標。加害人的犯罪動機是想控制對方的性╱欲,犯罪方法是讓對方的自我掉入陷阱,進入控制模式,而犯罪的目標就是透過侵占身體,踐踏與羞辱對方,從中得到快感。權勢性交的「權力與控制」,並非某一時點打分數權力的現實,而是一連串互動往來過程,一步步的謀略、劃定與發展。
在林奕含案,檢方並未提及是否有上述「權力與控制」的證據,或者蛛絲馬跡。檢方要告訴千千萬萬學子們,當老師沒有在校成績的決定權時,妳/你們只能獨自面對這些暴力,甚至毀滅人格尊嚴的犯行,國家是不會啟動刑罰權,也不會定義這是犯罪行為。國家司法系統應該要保護,還搞不清楚大人世界「權力與控制」的年輕學子,怎麼就拋下這群孩子,讓其獨自奮力掙脫,而又獨自承擔?
檢方的不起訴處分書顯露出性別偏見,司法系統實際上漠視「權力與控制」的性別結構。司法應該要正視妨害性自主罪「權力與控制」的本質,但是不起訴處分書卻宣示「權力與控制」不存在,讓所有人看不見「權力與控制」,使奴役成為理所當然。司法應該要揭露「權勢性交罪」的傷害性,但是司法卻以國家之力以偏概全,壟斷資訊、扭曲感受與遮掩真相。司法改革應該要拆解性別化社會,扭轉交織於其中,忽視「權力與控制」的文化,但是檢方的行動實際上卻掩蓋弱勢處境,使得性別結構更加根深柢固。
我們期待司法改革,正視性別議題,但是落空了;我們期待國家司法,保護性別結構下性╱欲的弱勢者,成長中的少男少女,免受性侵害暴力,但是檢方給了當頭棒喝。檢方要我們消音,服膺於這個壟斷資訊、扭曲感受與遮掩真相的體制。

(蘋果日報)
--
*林奕含案 陳星5罪都不起訴

男女朋友合意性行為 林已滿18歲

台南地檢署偵辦才女作家林奕含疑遭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誘姦自殺案昨天偵結,檢方認為陳星與林奕含是男女朋友關係,兩人合意發生性行為時,林奕含已滿十八歲且已非陳星學生,陳星被告發與未滿十四歲及未滿十六歲女子性交、利用權勢性交、強制性交、強制性交致女子羞忿自殺等五大罪嫌,均認定罪證不足,因而對陳星不起訴處分。

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陳建弘表示,林奕含家屬案發後未曾提告,也不願提供林奕含日記、手札與電腦資料,南市警局與家暴性侵害防治中心查無陳星遭控紀錄,無法找到足以起訴的證據。

陳星雖獲不起訴處分,但各界仍予最嚴厲的譴責,台南市長賴清德昨天指出,雖然沒有足夠證據可以定陳星的罪,但傷害林奕含是事實,雖然躲得過法律的制裁,但逃不了良心的苛責,「如果善惡有報的話,陳星會得到報應」。

賴清德:陳傷害林 會得到報應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於今年四月二十七日自縊身亡,林女父母發聲明指女兒遭補教名師誘姦,外界認為「房」書就是林女對自己遭遇的描寫,引發全國關注,經網友搜索及高雄市議員蕭永達點名林女過去的補習班老師陳星,南檢分案偵查,並將陳星列被告。

檢方調查,陳星遭控對未滿十四歲與未滿十六歲幼女性交兩罪嫌部分,同心補習班證實林奕含(一九九一年三月出生)是高二下學期的二○○八年五、六月到補習班補習,當時林奕含已滿十七歲;檢方調閱兩人手機通聯紀錄,陳星在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第一次用手機聯絡林女,林女同年六月十四日首次傳簡訊給陳星,兩人同年八月至十月有頻繁聯絡,縱然兩人在這期間有發生性行為,也未構成對未滿十四歲與未滿十六歲幼女性交罪。

追查就醫紀錄 無林遭性侵情事

檢方清查林女部落格所提八月十一日及通聯,研判兩人可能在二○○九年八月間第一次有性行為,而補習班課程已在二○○九年六月結束,師生關係當時早已結束,且陳對學校成績無評等權,也查無陳星曾在林女補習上課期間對林女性交,難認陳星有利用權勢性交的可能。

林女在今年四月二十六日遺書內容主要是跟親友訣別,未提到遭性侵;林女閨密也證實,林女曾在二○○九年九月間約她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餐廳與陳星見面,當時林女說陳星是她男朋友、很喜歡陳星,林、陳互動親密,林未曾提過被性侵。

檢方調閱林女二○○八年十二月起的就醫紀錄,都未查到遭性侵情事;她的心理諮商紀錄雖曾提及「被強迫」及「誘姦」等詞語,但林女表明認為那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以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等語,難認陳星有違背林女性自主意願。

*檢方研判/林奕含曾寫「初戀」 貼近與陳星戀情

台南地檢署追查林奕含疑遭誘姦案,發現林奕含和陳星分手後,林寫了未出版「初戀」一書,檢方研判「初戀」在2010年完成,時間距兩人戀情時間較近,情節較接近林女與陳星的交往實況,林女念政大時看見陳星與其他年輕女子接近,雖然林女當時也另交男友,但仍覺得陳星背叛她。

見陳星接近女子覺遭背叛

林奕含在2008年5、6月到補習班補習認識陳星,檢方從兩人的通聯紀錄追查,2009年的8至10月間開始頻繁聯絡。檢警研判,兩人在8月間開始交往,8月11日陳星首次約林女到台北市立美術館約會及參觀,檢方調閱林女部落格文章提到8月11日在台北約會,再加上陳星8月起與林女密集通聯情況,研判兩人可能發生第一次性行為就是在8月間,但陳星宣稱是2009年9月後才與林女發生首次性關係,並說有2次性行為是在他台北住處與台南香格里拉飯店發生。

林女的閨密「世世」向檢方證說,林女曾在2009年9月約她與另名閨密「采」,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餐廳與陳星見面,當時林女直言陳星是她男朋友、她很喜歡陳星等語,兩人互動親密;「世世」說,她見過林女與陳星在一起約3、4次,分別是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信義誠品與喜來登飯店談判時。

閨密「采」也說,林女與陳星還未分手及林第一次住精神病院時,都跟她提過曾與陳星發生性行為;林女的幾位高中同學也說,林女曾分別對他們說過與陳星交往一事。

林女父母後來發現兩人不倫師生戀,當時林奕含已進入台北醫學大學就讀一年級,同年10月間由父母帶著林奕含約了陳星夫妻,5人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談判達成分手共識;檢方證實談判時,陳星妻子並無逼林奕含下跪。

林奕含念了北醫一個月後,在2009年10月間選擇休學,而林女在11月25日服藥尋短送台大醫院急救,林母認為仍跟陳星有關,要求陳星寫分手簡訊給林女,兩人再無見面。

林女在2012年重考進政大中文系,林女另交男友,但檢察官在林的部落格文章發現,林女稱大三時看見陳星與一名年輕女子走在一起,林女自承看到女子仰慕敬畏陳星的樣子時,彷彿看見了另一個當時的自己,這對林女打擊很大,認為陳星背叛了她。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23/images/bigPic/600_92.jpg

*檢追身上肉芽 陳星2度被驗身

已故女作家林奕含在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寫到與男主角李國華發生性行為時,清楚看到李的身上胸前、胸骨下方長有肉芽,外界認為林就是暗指陳星;南檢傳訊被影射的陳星二度當庭驗身,證明陳星胸前沒有肉芽,「陳星本人身上特徵與書本內容描述不相符」。

陳無肉芽 與書中不符

檢方今年5月9日首次傳訊陳星時,曾要求請陳星解開上衣檢視,陳星同意檢方檢視他的身體,檢察官查看陳星胸前的胸骨下方位置,確認沒有房思琪書內所寫的肉芽。

檢方並說,第二次傳訊陳星時,再請陳星脫掉上衣,這次確認陳星的前胸與後背都沒有長肉芽,檢察官還請法警拍照,並附錄偵查卷內。

檢方說,林奕含在2010年完成「初戀」一書,但未出版;今年出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這兩本書有相似之處,男主角都是補習班年長已婚國文老師、都愛蒐集骨董,初戀女主角是高三女學生;房思琪有重考女學生、高三女學生。

檢方研判「初戀」完成時間距兩人戀情時間較近,情節較接近林女與陳星的交往實況,這也可能是後來林奕含寫房思琪一書時,與初戀內容有所不同改變的影響點。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23/images/bigPic/600_93.jpg

*校園缺乏性教育 讓「房思琪」易受侵害

補教老師陳星不起訴,社團法人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創會理事長尤美女認為,性侵害案件舉證本就困難,不起訴處分結果在預料中,但這個案件最重要的是點醒台灣社會性教育的缺乏,讓孩子對性的無知,才是造成性侵害的重要原因。

尤美女指出,在無罪推定的原則下,性侵害案件存在極大舉證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缺乏直接證據,加害人很難被定罪。

尤美女指出,當老師這樣一個有經驗的人,要對學生進行猥褻或是性侵害是非常容易的,當中的關鍵點就是老師會去挑選道德感重、在「無菌室」環境長大的孩子,因為一旦發生性侵事件,這些孩子因為道德感重而不敢講,為了扳回一城,甚至進一步選擇跟老師談戀愛。

這也說明了目前台灣校園對於性教育的缺乏,不少父母依舊認為孩子仍處在一個無性的環境裡面,但孩子其實已經暴露在師長可以輕易透過職權性侵的環境中;尤美女指出,「房思琪」會受到性侵害,和她長期處於保護環境、對性的無知有很大的關係。

*仍有正義/醫師:倖存者不要沮喪

陳星遭控誘姦林奕含致輕生獲不起訴,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建議,有相同經驗的「倖存者」,近期先不要搜尋相關資訊,也不要過度自責,如果情緒上受到影響,應坦誠面對並與身邊信任的人談話,或尋求諮商及精神科協助,「因證據不足不起訴,不代表沒有公平正義」。

高霈馨提及,有「倖存者」宣稱和林奕含有相似的經驗,雖然有尋求諮商協助,也有建立「不是自己的錯」的想法,但是判決結果竟是對陳星不起訴,讓「倖存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念,又被打回原點,原本希望看到加害者會受到法律制裁,卻因失望而感到沮喪,情緒波動「難以控制」。

高霈馨建議,「倖存者」們不要過度自責,「因為證據不足不起訴,不代表沒有公平正義」,加害者只是在法律上難被定罪,在道德上依然會受到社會譴責,「不是倖存者的錯」。

高霈馨指出,「倖存者」要勇於面對情緒的波動,不要逃避與壓抑,或許可以好好的哭一場,或是找信任的人、專業人員聊聊舒緩情緒,「有人陪伴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陪伴者」千萬不要怪罪或暗示倖存者「你有錯!」告訴倖存者「謝謝你願意信任我,把這些事告訴我」,陪他們哭一哭,對於倖存者有很大的助益。

*專家建議/「我要告你」嚇退狼師畸戀

面對校園間可能的師生戀情愫,兩性親子專家吳娟瑜呼籲,家長要用陪伴心態面對孩子,敏感察覺孩子的溝通訊號,不關閉協商大門,才能及時掌握狀況,並給予適時的協助與堅定的支持。

吳娟瑜說,身為父母須接受孩子會有情感上的需求,這是生命發展的自然現象。吳娟瑜表示,孩子可能會不動聲色處理感情問題,或是受到欺負時才顯露痛苦,因為孩子往往怕父母生氣而不敢說,有時則是以同學、朋友當案例來試探父母底線,家長這時須「聽懂」,不要苛責,而是接受並陪伴,才有機會幫助孩子。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莊淑靜也說,類似師生戀情況中,孩子可能有受脅迫或害怕關係被發現等情況,家長需壯大孩子心靈,從小透過教育提高身體自主權的掌握,不被利誘、欺騙,家長甚至可以替孩子進行情境演練,譬如老師以零分要脅做猥褻行為,可以教孩子跟老師說「我要告你」,讓老師不敢亂來。莊淑靜說,台灣家長避談性教育,事實上性教育除了性行為外,還包含很多重要內容,林奕含的小說中曾想跟家人談性教育卻被回絕,這很可能就是孩子遭遇難題,拋出求救訊號。

(自由時報)
--
*林奕含案不起訴 陳國星將開記者會

已故女作家林奕含與補教老師陳國星的糾葛,昨天暫時落幕;台南地檢署調查認為沒證據證明陳涉嫌侵害林女,昨天處分不起訴檢方說,林女生前曾提及「當時就是場戀愛、願滿足對方慾望。」輕生原因應與陳無關,也沒其他人控告陳不法。

律師蘇文俊昨晚表示,今天會陪陳國星開記者會回應。另外,教育部研議修法要求所有補習班老師提出良民證,補教業者聘任員工前也要經過教育局核准,中部四縣市補教業者今天將到台中的公聽會場表達不滿,要求立法要公平對待補教老師。

林女父親是台南市名醫,昨天沒在診所現身。診所原掛著他十月恢復看診告示,但又取下,護理人員表示不清楚林醫師何時恢復看診。林家友人表示,林家夫妻對結果應該心裡有數,「否則早就告他」。

廿六歲的林奕含今年四月尋短身故後,雙親發表聲明影射與某補教老師有關,經網友點名是陳國星;陳後來也發聲明表示,自己曾與上台北準備念大學的林女,在雙方沒有師生關係的情況下交往兩個月,林女父母知悉後要求兩人分手,妻子選擇原諒。

南檢五月初因接獲多人告發而分案調查,傳喚陳國星及林女家人、閨蜜、醫師等證人,參考手機通聯記錄、病歷、心理諮商紀錄,和林奕含寫的網誌、小說內容,從中抽絲剝繭,希望查出蛛絲馬跡。不過林女家屬不願提告,也不提供日記、電腦等證物,更拒絕讓員警進屋蒐集相關資料。

南檢根據林女閨蜜與補習班人員證述,林女滿十六歲後才認識陳國星,就算兩人發生關係,在彼此自願情況下也難認有罪;兩人交往時,已沒有師生關係。依林女諮商紀錄,雖曾提及「被強迫」、「誘姦」,但亦曾表明「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以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

閨蜜也證稱,林女曾介紹陳國星是男友,兩人互動親密,林女說她真的很喜歡陳國星,未提到性侵。

*林奕含案不起訴…擔心安危 陳國星記者會臨時取消

26歲的作家林奕含今年4月輕生,補教名師陳國星被控涉嫌誘姦讀高中時的林奕含,台南地檢署調查認為沒證據證明陳涉嫌性侵害林女,昨天做出不起訴處分。陳國星原訂上午由律師陪同開記者會說明,但臨時以安全為由取消。

律師蘇文俊昨晚表示,今天會陪陳國星開記者會回應。時間訂在上午11時,地點在台北市天成飯店。但昨晚又改成今天上午9時再公布記者會時間地點。

上午蘇文俊表示,陳國星家人昨天陸續收一到一些「情資」,認為有安全疑慮,上午決定取消記者會。對於「情資」內容、是否有人欲對陳國星不利,蘇文俊表示:「不方便說明」。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今年4月輕生,陳國星被控於多年前涉嫌誘姦當時讀高中時的林奕含,導致她罹患憂鬱症,長年無法治癒。陳國星自承曾與林女交往,後來分手,太太也原諒他。台南地檢署今年6月列偵字案偵辦,昨天偵結,對陳做出不起訴處分。

*婦女新知籲 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國高中性教育教材

台南地檢署針對補教名師陳國星涉嫌妨害性自主一案做出不起訴處分,婦女新知基金會指出,國家當下立刻就可以做的,即是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為所有國高中青少年男女必讀的性教育教材,告訴這些年輕的孩子們性是什麼,並培養及鍛鍊這些青少年們面對狼師等各種人的能力,使他們不致成為下一個房思琪。

婦女新知指出,我們的教育體系,仍然是個餵養狼師的沃土。學科成績至上的升學主義,不僅給了補習班狼師發展環境,也不重視年輕學子人際應對能力的發展,兩者合力創造對狼師有利的結構。

婦女新知說,然而整個社會、教育體系不與少女談性,甚至壓制、恐嚇對性感到好奇的年輕人,不僅沒有告訴她/他們性是什麼,不談面對性與情感該如何尊重彼此的主體性,更不談面對剝削怎麼應對,逼得她/他們只能對自己的困境噤聲。由於當下說不出口,很容易喪失透過司法尋求正義的資格。

婦女新知表示,我們已經有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學校必須教性教育、情感教育,但顯然沒有普遍落實,甚至在保守團體的攻擊下退縮變質,正好幫狼師鋪了一條康莊大道,等到發現狼師連在司法體系中都能全身而退,一切早已來不及。

婦女新知認為,可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為所有國高中青少年男女必讀的性教育教材,告訴這些年輕的孩子們性是什麼,並培養及鍛鍊這些青少年們面對狼師等各種人的能力,使他們不致成為下一個房思琪。

*從「初戀」到「房思琪」 林奕含小說揭心境轉折

台南地檢署偵辦已故作家林奕含案,由於許多民眾以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向地檢署告發補教名師陳國星涉嫌強制性交罪,檢方偵辦過程中,反覆細讀林奕含的網誌、小說,還整理出對照表格,最後全案因綜合證人說法等各方證據,未能證明陳國星有妨害性自主犯行,將陳不起訴處分。不過,檢方發現林奕含曾寫下一部小說「初戀」,可能是「房思琪」藍本,兩書內容與陳述方式,或也揭露林女心境轉折。

檢方偵辦案件時,林女4位高中同學、2位補習班同學、2位閨密、1位大學同學,在不同階段得知林女與陳國星交往,林奕含也曾以女友身分介紹陳國星與其中幾人認識,是全案關鍵證人。其中林女國一起的好友「世世」,從頭到尾知悉林女與陳國星間戀情。林奕含在2010年完成小說「初戀」、「死情書」並將電子檔傳給閨密與同學,偵訊時,她們將小說提供給檢方釐清案情。

南檢表示,林女在2017年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前,於2010年還有一部5萬字小說作品「初戀」。對照兩部小說內容,「初戀」女主角也叫房思琪,描述高中女學生與補習班老師合意交往被父母阻斷,服藥輕生,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療。「房思琪」一書,則多了三位女學生被強制性交內容。

檢察官細繹「初戀」,情節與證人所述的林女與陳國星間的交往經過相若,甚至與陳國星所述,他於林女第一次入住台大精神病房期間,依林母要求,傳送簡訊要求與林女斷離的內容一致。

南檢認為,「初戀」小說內所使用的許多文辭,均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及其部落格文章中所出現的文辭相類,「初戀」應是「房思琪」小說的原始架構版本。

不過檢察官發現,「初戀」未見有描述任何強制情節,且對照該文前後脈絡鋪陳,該等性交行為描摹,是以雙方合意交往,乃至於合意性交的觀點書寫,遍觀全文,亦未提及有類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所出現的「房思琪」、「王姓女學生(綽號「餅乾」)」及「郭曉奇」等3人遭強制性交情節。雖有民眾參照「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提出告發,但書中情節是否屬實,顯值斟酌。

「房思琪」小說中的狼師角色李國華,身上有肉芽,但檢察官勘驗陳國星體徵,沒有發現肉芽,與書中描述不符。

加上林奕含閨密「世世」證稱,林女曾在與她們聚會時,介紹陳國星是她男友,當時雙方互動親密,林女曾說她真的很喜歡陳國星,林女有說到與陳發生性行為,但沒提到遭性侵害。另據林女心理諮商紀錄,雖顯示其曾提及「被強迫」及「誘姦」等,但亦曾表明認為那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以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因此難認陳國星有強制性交犯行。

南檢據林女網誌推測,可能她完成「初戀」後,看到陳國星與年輕女子逛街,認為他以一貫手法對待女學生,才會想找出其他被害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述筆法也有不同。

*林奕含曾化名小杯控狼師?南檢:難證實強制性交

作家林奕含疑遭補教名師陳國星誘姦案,台南地檢署昨天偵結,因性侵證據不足,將陳國星不起訴處分。林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立委林俊憲日前公布林奕含帳號 ooutputt(小杯),指林奕含2014年曾以此帳號發文,號召其他被老師誘姦的女學生站出來,卻被網友留言諷刺。南檢表示,ooutputt是林女先生幫忙申請的帳號,但未找到其他受害者,憑文中內容,也無法證實陳國星有強制性交犯行。

林俊憲5月底召開記者會指出,林奕含2014年化名「小杯」,在Disp(一個結合網頁與BBS的網站)發文「 X心補習班不倫請幫轉ptt八卦」,揭露狼師惡行,文中雖充滿恐懼不安,仍懇請其他受害者與她聯絡,即使她勢單力薄,若走上法庭,她會連絡大家一起打倒狼師,文末並附上「不自殺聲明」,卻被網友留言質疑:「這年頭當小三都可以講得理所當然」。林俊憲當時感嘆,若林的提告獲重視,某基金會律師願協助,她就不需要用死來引起各界正視此事。

南檢表示,經詢林女夫、父、好友等人,林女先生證稱,他幫林奕含申請電子郵件與Disp帳號,由林提供發文內容電子檔,他再上傳到Disp上,但因沒人回應,再請友人轉到PTT八卦版。妻子曾對他說有人寄信給她,但他沒看過內容。檢察官細譯PO文內容,主要是林奕含嚴厲指責陳國星不斷誘使涉世未深的補習班女學生與他交往,但並未提到任何遭陳國星強制性交的情節,難認陳有犯行。

南檢表示,林女曾到某基金會法律諮詢,雖稱有與補習班老師發生性行為,有些同意,有些則否,但對律師進一步追問細節不願多談,也未回答是否知悉其他被害人真實身分與聯絡方式。林女有問到是否會成立通姦罪,但未特別提到「誘姦」,律師提到本案可能證據不足,林女與先生才會上網PO文找其他被害人。

南檢指出,據調查,林女有收到自稱被害人的電子郵件,但寄件人不詳,未留聯絡方式,郵件內容有更改跡象。另據林女在電郵內加註的說明,林女當時認為,與她連絡的「被害人」是陳國星假冒,透過列舉多名對象與學校詢問她是誰,試圖套出她的身分;她也以此認為,應該有其他被害女學生存在。檢察官查詢該名寄件人使用的兩個電子郵箱,申請與最後登入時間僅隔數日,IP位址已逾保存期限查不到資料,難續追查真實身分。

*陳國星不起訴 林奕含父事發至今未露面

女作家林奕含在今年4月底自殺身亡,她的父親台南市知名的皮膚科醫師林炳煌,5月透過網路控訴補教名師陳國星在女兒高中時誘姦她,造成她想不開引發憂鬱症致死,據了解,林炳煌在事發後診所停診至今,友人說夫妻倆「心都碎了」

開設在台南市西門路大樓裡的林炳煌皮膚科,雖然相當隱密,但是患者卻絡繹不絕,原本每週四、六的初診,在事發後停診至今,但是復診的患者仍然可以前往治療與拿藥,只是都是由其它的醫護人員服務,未見林炳煌的身影。

皮膚科外的告示上, 則顯示10月才會恢復初診。

而在事發後一路協助的立委林俊憲,上午也表示,不起訴處分出爐後,早上有去電林炳煌,但是林都沒有接電話。

而據林炳煌夫妻兩人的友人私下表示,過去兩人也算是台南市社交界的名人,經常結伴出席相關活動,但是事發之後,就沒有再公開出現過,林奕含從小漂亮又優秀, 一直是父母心中最大的驕傲,在事發之後父母可以說是心碎。友人也指出, 林家父母應該對不起訴的結果心裡有數,「 如果不是證據不足早就去告陳國星了吧。」

*林奕含案不起訴 南檢50頁不起訴書揭三大原因

罹患憂鬱症的新銳作家林奕含今年4月輕生,補教名師陳星被控涉嫌誘姦就讀高中時的林奕含。台南地檢署以偵字案調查4個月,傳喚陳星、林奕含家人、閨蜜、醫師等證人,並參考雙方通聯、林奕含病歷、心理諮商紀錄等,全案偵結,由於證據不足,將陳星不起訴處分。

南檢指出,經詢林女家屬多次,家屬均表示不願對陳星提告,本案是由多位民眾告發,從「未滿14歲或16歲為性交」、「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交」、「強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殺」3項罪嫌進行偵辦,由於相關事證繁多,不起訴書厚達50多頁。

滿16歲相識、認識前稱有憂鬱症、無其他人告發

南檢也說,本案無其他被害人直接或間接到南檢告發陳星有妨害性自主罪嫌;林案的前因後果,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情節有落差。

南檢指出,林女高二下學期5、6月以後才到同心補習班補習,在2009年6月前,並無與陳星的通聯記錄,另據林女的閨蜜與補習班班主任、班導師等人證述,可確認林女滿16歲後才認識陳星,就算兩人發生關係,也難認有罪嫌。

南檢調查, 陳國星自稱與林女是2009年8月間開始約會,9、10月間發生關係,再據相關通聯與證述,認雙方最可能於2009年8月最可能發生關係,這時林女已結束補習,與陳不是師生。

南檢表示,林女諮商紀錄上顯示其曾提及「被強迫」及「誘姦」,但紀錄另顯林女亦曾表明認為那一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以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據閨蜜稱,林女也將陳星介紹給她們認識,當時兩人互動如情侶,林女未提到被性侵。陳國星強制性交罪名,也難成立。

至於外界指林女是因遭誘姦導致憂鬱症,據悉,林奕含於2008年起即因偏頭痛就診,高中時曾對同學自述罹憂鬱症。

(聯合報)
--
*陳星涉誘姦 罪證不足不起訴

本名陳國星的補教名師陳星,被控誘姦才女作家林奕含案,台南地檢署歷經3個多月調查,除3度傳訊陳星,另傳訊相關證人34人次,因林女父母不願提告,也無法提供林女生前日記、手札文件與電腦等資料,檢方22日以無具體犯罪事證處分不起訴,但依職權送請台南高分檢再議。

據悉,陳星將於今天上午11點在台北市天成飯店回應林奕含輕生事,但是否變卦?有待觀察。

南檢指出,由於林女家屬不願提告,此案經多位民眾告發後,分別針對與未滿14歲或16歲女子為性交罪、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交罪、強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殺罪等3項罪名進行偵辦。除傳訊被告及相關證人外,也依職權調閱2人的通聯紀錄、林女就醫紀錄及電子郵件、網路資料進行比對,但因相關事證相當多,不起訴處分書厚達50多頁。

檢方抽絲剝繭發現,林奕含是在高二下學期(2008年5、6月)才到陳星任教的補習班上課,當時已滿17歲。經核對雙方通聯紀錄後,檢方推斷2人於2009年8月起開始交往,當月即發生第一次性行為,此時林女已結束補習班課程,雙方沒有師生關係,不符與未滿14歲或16歲性交罪、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交罪構成要件。

此外,檢方也比對林女出版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小說,及該小說的原始版《初戀》電子檔,發現2本小說的主角都叫「房思琪」,原始版主要情節也是以高中女學生為主角,描述與某補習班年長已婚的國文老師「合意交往」,後經父母發現嚴厲責罵並加以阻止,該女主角因而被迫斷離,並服藥自殺,其後也被送至精神病院治療;這段情節與出版本的女主角被「誘姦」不同,檢方認定原始版較符合事實。

檢方另發現,林女早於2008年12月起即有長期偏頭痛及憂鬱症的就醫紀錄,但當時均未提及遭性侵害一事;隔年10月間因父母要求她與陳分手,11月24日更因與父母發生衝突後服藥過量被送急診,隔天還被收治精神病房。但此次住院病歷中,也沒有被性侵害的內容。

儘管林女在歷次心理諮商紀錄中,曾經提及「被強迫」及「誘姦」等詞語,但紀錄中也顯示,林女認為那一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及「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以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檢方據此認定,陳星與林奕含發生性行為時,是否違反林女的性自主意願?並非全然無疑,不符強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殺罪構成要件。

檢方強調,針對陳星被控妨害性自主犯行,除了告發人的主觀臆測指述外,查無其他客觀積極證據可資佐證,也沒有其他被害人,本於罪疑唯輕、利歸被告的無罪推定原則,認定罪證不足。

*法律無責可究 陳星道德可議

補教師陳星被控誘姦才女作家林奕含,儘管檢方以查無具體事證為由,處分不起訴,讓他躲過法律制裁,但陳星身為老師且有家室,面對年輕女學生林奕含對他的愛慕,以及對愛情的憧憬,陳星非但未踩剎車、開導林奕含,反而大談不倫戀,林奕含自殺身亡案,讓外表光鮮、身家豐厚的補教名師成為人人喊打的狼師,身敗名裂的陳星,就如同立委林俊憲形容,「終生無法抬頭挺胸在陽光下行走」。

師生不倫 身敗名裂

環顧國內外,師生戀的例子並不少,不僅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行政院長林全、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全都榜上有名,法國總統馬克洪更是經典,15歲結識高中戲劇老師布莉姬,當時,40歲的布莉姬已婚且育有3名孩子,最後2人仍修成正果。

在法律上,無論是師生戀或師生不倫戀,其實都沒有罰責,除了師生不倫戀被害的配偶方可提告妨害家庭罪之外,全都得回歸《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的構成要件,亦即有沒有符合被害人未滿16歲、有沒有利用權勢或機會、有沒有強制等3大要件上。

未用權勢 沒有強制

以陳星被控誘姦林奕含案為例,由於檢方查出2人首度發生關係時,林奕含不僅年滿18歲,同時雙方也已無師生關係,加上2人又是合意交往,因此無法起訴陳星涉犯妨害性自主罪。此外,陳星唯一可能涉犯的妨害家庭罪,也因陳妻不追究且已超過追訴期,無從究責。

法律無法究責陳星,但在華人傳統思維中,是無法接受陳星的不倫戀。一旦為人夫而應謹守禮教分際的師長,竟與女學生交往,甚且脫掉外衣,滿足原始慾望時,這是華人社會所無法接受的結果。

南檢的不起訴處分,讓外界為林奕含年輕的生命殞落語多同情,更對法律無法追訴陳星的無良感到扼腕,多次為林奕含事件炮轟陳星的立委林俊憲,昨天痛罵陳星「王八蛋」。他說,面對這個判決,事前早有心理準備,並不意外,陳星在司法占盡便宜,死無對證,畢竟當事人已經無法為自己說話了。

誠如林俊憲所言,陳星逃得了法律,但能遁形於社會無所不在的聲討嗎?終生無法抬頭挺胸在陽光下行走;台南市長賴清德也說,如果善惡有報,陳星會得到報應。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8-23/clipping/656/b04a00_t_01_03.jpg

*老師不是學生的「情感守護」者

女作家林奕含之死震驚社會,遭林奕含雙親指控「誘姦」的狼師陳星,安然逃過司法制裁,讓很多人不能接受;律師許世烜指出,陳星不起訴,證據力薄弱是關鍵,家屬循司法途徑,確實很難獲得期待的結果;性平專家則譏諷說,學生不成熟,老師豈能扮演「情感守護」角色?教育部性平講師張瑛玿以經手校園性平案件分析,性侵、性騷擾受害當事人,在當下幾乎都說不出口,往往多年後才有勇氣走出來,但證據已難保存。

她說,這時必須採納更多間接證據,如從老師、同學、親友口中,回憶在「事件發生」那段時間,當事人有無異樣,往往可以拼湊事件真相。她認為,在探討性侵事件時,間接證據也應納入被討論的機制。

此外,針對林奕含與陳星在補習班認識,而台灣現行的性別平等教育規範中,僅著眼在校園,補習班並不受規範,她認為,這是未來要正視的問題。

張瑛玿說,從傳統倫理觀點來看師生戀,學生不成熟,老師豈能扮演「情感守護」角色?不論古今中外,師生戀例子雖然很多,但這個社會很現實,就是結果論,法國總統馬克宏即為一例,17歲愛上女老師,當年戀情未獲祝福,但兩人後來克服萬難,終於踏上紅毯。

她強調,探討林奕含事件應該回過頭來討論教育、防制機制,手握權力、年長的大人,不論結婚與否,面對尚未成熟的學生,談情說愛難被人認同,陳星已婚、與女學生交往,站在教育者觀點來看,相當不以為然,她認為,就算要愛也得等到孩子成年、有自主行為能力,再去證明「相愛」。

律師許世烜說,從法界觀點,狼師案本就很難被起訴,刑事訴訟為無證據不得推論犯罪事實,該案時間過太久、證據已經不在,周邊輿論、親友說法、傳言等,都不能當成證據看待,循司法途徑想得到期待結果,本身就有難度。

*補教師要用真名 陳星回不去了

林奕含事件後,各界矛頭指向補習班狼師,一場悲劇意外促成立法院三讀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正案,補習班負責人或教職員均應揭露真實姓名;以「陳星」化名在補教界紅透半邊天的陳國星,不得不本名示人,但補教界私下也說,陳星除非改名變臉,否則也回不來了。

林奕含雙親指控愛女遭補習班名師誘姦,新聞喧騰一時,第一時間因事涉性侵敏感議題,被害人名字、照片均不得揭露,媒體皆以A女、才女稱呼,連涉案的陳星也以C師稱呼,然因林奕含雙親站上火線為愛女發聲,林奕含成為少見得以公開真名與照片的性侵受害人。

才女作家自縊後續效應強大,事發後,批踢踢鄉民、網友熱議,當媒體都還在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小說中的李國華是何人?網友肉搜點名就是同心補習班的國文名師陳星,網路吵得沸沸揚揚,陳星在沉默10多天後,也終於發出聲明說明2人關係,一度有受教於陳星的女學生,也抖出與其「回憶」。

甚至,也因房思琪話題發酵,許多房思琪們紛紛敲打鍵盤,掀開昔日遭狼師伸魔爪的不堪記憶,台北一名已婚許姓狼師遭網友爆料猥褻女學生,女學生因林奕含事件觸痛內心傷口,發文提醒其他人注意,該師在5月初上吊身亡。

過去,補習班老師管理未受規範,且多化名示人,被補習班經營成明星吸引學生者不在少數,陳星就是招牌紅師。實名制真能有效遏阻狼師?補教業認為,實名制讓老師攤在陽光下,少數心懷不軌狼師若出包,以往離開A補習班、改個名照樣可在B補教班教書,現則無法肆無忌憚,多少發揮遏阻效果。

但杜絕狼師不能只靠政府,台南市補教事業協會理事長徐桂香說,為求師生關係界線畫清楚,尋求教育局制定「補習班老師與學生互動準則」,清楚交代老師各項敏感紅線,同時也加強補教老師道德感,勸說老師避免與學生交換line、臉書等通訊軟體。

台南市教育局也在林奕含事件後,組成聯合小組盤點防狼稽查專案,迄已稽查全市1536家短期補習班,要求提供教職員清冊、良民證及教學人員真實姓名與學歷,提供民眾公開透明資訊,並在不適任教育通報查詢系統檢核師資是否屬不適任教育人員,避免狼師流竄到補習班。

*女作家林奕含之死》一場不倫戀毀了她一生

年僅26歲的作家林奕含,以上吊輕生結束了短暫的生命,留下許多謎團與不捨。外界關注她與補教名師陳星的這段關係,從師生、戀人、被迫分手,3個月的不倫戀,讓林奕含人生徹底變調。

高中成績優異 外型又出眾

林奕含讀高中時,是台南女中的高材生,因外型出眾、多才多藝、成績優異,是校園風雲人物。由於出身醫生世家,父母也希望她能夠繼承衣缽,報考醫學系,但因喜歡文學、創作,想要選讀中文系,因此,三不五時與父母小有磨擦,還因課業、家庭壓力,導致長期偏頭痛及憂鬱症,高三上學期(2008年12月起)經常掛病號請假看病。

林奕含與陳星的相遇,始於高二下學期(2008年5、6月)的補習班。當時已滿17歲的林奕含,對國文科特別有興趣,也對陳星這位補教界國文名師幽默、生動的教學方式及淵博學識,留下深刻印象。陳星自然亦對這位外型出眾、熱愛中文的女學生「另眼相待」,只要看到林奕含上課,總是口若懸河、特別帶勁。

根據檢方的調查,2人在師生關係持續時,並沒有進一步的接觸;直到大學推甄放榜,林奕含確定錄取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後的2009年5月26日,陳星才首度打電話給林奕含。隔月14日,林奕含也首度傳簡訊給陳星,但這2個月2人的聯繫仍不多,直到8月間才開始因約會熱線通話。

初戀充滿勇氣 跨越師生線

18歲女生的初戀,總是充滿勇氣。2009年8月11日對林奕含來說,是「特別一天」,她曾在部落格提及,這一天與陳星一起前往台北市立美術館約會,正好碰上莫拉克颱風,但2人仍風雨無阻,膩在一起,自此跨越師生關係,陷入熱戀。期間,林奕含曾於台北華山藝文中心的餐廳,將陳星介紹給多位閨蜜,2人互動就像一般情侶一樣。

不倫戀往往紙包不住火。由於對醫學實在沒興趣,林奕含上學2個月就鬧休學。林家父母覺得十分可疑,偷偷調閱女兒的通聯紀錄後,赫然發現她與某支陌生電話聯繫頻繁,經過一再逼問,林奕含只好和盤托出與陳星的戀情。

痛苦被迫分手 未下跪道歉

林家父母得知後,火冒三丈,除立即打電話責備陳星外,還於當年10月間,找陳星夫妻到台北喜來登飯店談判,並當場要求2人分手。儘管此次談判氣氛嚴肅、尬尷,但檢方事後查證,並沒有陳妻逼林奕含下跪認錯的情節。

徹底斬斷關係 寫下絕情書

被迫分手的林奕含,仍沒有完全忘情於陳星。由於休學、希望成為作家的志願、與陳星的戀情,全都不被父母認同,導致親子關係十分緊張;此時,在一次與父母親的嚴重衝突後,林奕含於2009年11月24日突然情緒失控,吞食過量藥物被送醫急救,隔天收治於精神科病房。住院期間,林母為了讓女兒死心,還請陳星寫下「絕情書」,希望徹底斬斷2人關係。

在父母的堅持下,林奕含最後不得不與陳星分手。但,檢方調查也發現,林奕含的心中,曾認為與陳星一起度過的3個月「就是一場戀愛」,「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

*初戀合意交往 樂園變誘姦

台南地檢署偵辦陳星被控誘姦才女作家林奕含案時,曾從林女閨蜜手中取得《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原始版本《初戀》,經比對發現2個版本的架構大致相同,主角同樣名為房思琪;但《初戀》情節描述房思琪與補習班年長已婚國文老師「合意交往」,但到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內容,卻是補習班名師誘姦女學生,顯示當時林女已由愛轉恨。

檢方根據林奕含從國一起的閨蜜提供的《初戀》書稿電子檔,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版本發現,《初戀》的完成日期是2010年,男主角設定為「補習班年長已婚國文老師」,女主角則是「高中三年級女學生」;男主角概稱「老師」,女主角是「房思琪」;男主角的特徵是「喜歡蒐集古董」;故事主軸為「男女合意交往與性交」,但被父母發現而嚴厲責罵並加以阻止,女主角被迫斷離並服藥自殺,結局則是「房思琪入住精神病院」。

至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完成日期為2017年,男主角設定也是「補習班年長已婚國文老師」,但已有姓名叫「李國華」,女主角則是13歲少女、重考班女學生、高三女學生,名字分別為「房思琪」、「王餅乾」、「郭曉奇」;男主角一樣「喜歡蒐集古董」;故事主軸是「男主角誘姦、強暴、恐嚇女主角」,結局則是「房思琪入住精神病院,王餅乾遭拋棄分手,郭曉奇住處遭潑漆,寄送裸照恐嚇」。

檢方研判,促使林奕含由愛生恨的原因,可能是林奕含與陳星分手後,2012或2013年她又意外撞見陳星與另名年輕女子逛街,狀似親密所致。

檢方還說,雖然這名年輕女子是否為陳星的「新獵物」?仍不得而知,甚至連陳星本人可能都不知道,但自此之後,林奕含心中對陳星美好的印象已湮消雲散,轉而產生被玩弄的感覺,才會尋求現代婦女基金會等單位的協助,以及上網尋求其他被害人,並改寫小說闡述轉變後的心境。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8-23/clipping/656/b05a00_t_02_03.jpg

*陳星對林的感情不夠完整!她真心付出 換來殘缺的愛

補教名師陳星與才女作家林奕含的不倫戀情中,看得出涉世未深的林奕含,全心全意愛著陳星;但陳星對林是抱持什麼態度?是將她當玩物?抑或對林也動情生愛?答案當然只有本人才知道。但從陳星曾對林女說「我愛妳,也愛培培」,看得出陳星即使有愛,也是殘缺而不完整。

「培培」何許人?其實並不存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或原始版的《初戀》等作品中,而是林奕含於部落格寫下的一篇「進學解」文章,內文曾提及陳星與她及世世、培培同處時,當場告訴她,「我愛妳,但我也愛培培」。

檢方也曾傳訊被林奕含暱稱為「世世」的關係人出庭作證,但對方卻明確指出,並不知道林奕含所謂的「培培」是誰?但卻認為,「培培」可能是林女轉化的寫法,指的是陳星的妻子。

此外,檢方發現,當陳星夫婦被林奕含父母約到喜來登飯店談判時,陳星也曾經對林奕含說,「我愛你,但我也愛我太太。」從陳星敢當著妻子的面說他愛林奕含,顯見在他的心裡,對林奕含應該有愛的成分,只是這份愛有多重?恐怕只有陳星心裡有數。

平心而論,在妻子與情人之間做抉擇,不少男人會有魚與熊掌兼得的妄想;一旦被迫二擇一時,即便最後選擇回歸妻子的懷抱,多半是基於責任,以及不願因離婚導致問題複雜化。

問題是,面對女子全意投入、有如飛蛾撲火的炙熱愛情,當事人卻無法全心全意回應,還在妻子與情人之間搖擺不定,如此的愛情自然是「不及格」。

*期待蒼天有眼 奈何缺乏事證

林奕含自縊身亡,雙親為替愛女討公道,不惜揭露《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主角就是女兒林奕含,並5度透過Line喊話「不要再有下一個房思琪」,引發社會輿論撻伐狼師;但林奕含雙親揪出狼師後,卻未提告,面對陳星獲不起訴處分,林奕含雙親選擇神隱,友人抱屈「法律沒轍,還有社會譴責他!」

林奕含父親林炳煌是台南知名皮膚科醫師,開設自費皮膚科診所,自從女兒輕生後,林炳煌即未再親自看診,改由護士服務回診病患拿藥,診所櫃檯張貼「林醫生10月起,正常看診」的公告,顯然,案發至今近5個月,林醫師仍無法走出傷痛。

林炳煌、賴嘉芳夫妻相當疼愛林奕含,愛女自殺身亡,夫妻倆揪出狼師的心意堅決,頻頻主動出擊,前後5度發出聲明,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4月28日,第一次透過出版社,證實奕含死因是「遭狼師誘姦」,「奕含這些日子以來的痛苦,糾纏著她的夢魘,是讓她不能治癒的主因,不是憂鬱症,而是發生在8、9年前的誘姦。」隨即引起輿論譁然,網友更肉搜點名書中狼師「李國華」就是陳星。

之後,林家雙親又在奕含頭七、母親節前夕、告別式、奕含身亡滿月前夕,以扶輪社Line群組發出4次聲明,最後一次表明將會配合檢方調查,期待蒼天有眼。

儘管每次聲明都震撼人心,但熟識的友人坦言,不起訴是意料中的事,夫妻倆深知很難透過法律手段制裁狼師,只能借助社會公眾力量,撻伐狼師。

一名前往診所拿藥的女患者,替林家人抱屈,「這個結果很不公平,死掉的人無法說話,只聽一個人片面之詞,死無對證。」診所的所在大樓守衛則說,「4個多月來,都沒看過林醫師了,請大家給他一點時間。」

林炳煌友人透露,林醫師原本今年打算在永康大灣自建房屋,前置設計已完成,詎料,遭遇愛女離世,打亂計畫,就連以往常在公開場合見到的林醫師夫妻,這幾個月來,也不復見,尤其,林醫師連進診所看病的心力都沒有,讓人心疼。

(中國時報)
--
3千支手機沒人認領 新北警砸到手軟

好可惜!新北市警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民眾遺失物品,發現有近三千支智慧型手機無人認領,因手機存有個資,無法交還拾得人,只能銷毀丟棄,以手機平均價格一萬元來計算,至少三千萬元蒸發,因銷毀數量龐大,本月起已透過電信業者通知失主,希望失主盡快領回。

過半年保存期
新北市警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民眾拾獲數量前五名的物品,包括現金、皮夾、證件、金融卡及手機,光是手機就多達五千多支,其中三千支超過半年保存期仍無人認領,警方只好以榔頭敲爛手機,銷毀後丟棄,龐大數量讓承辦人員敲到手軟,直呼受不了。
警方表示,派出所受理民眾送交的遺失物,三天內若無法發還當事人,就會送到分局統一保管,承辦人員造冊登記並上警政署網站公告(goo.gl/5EPxQQ),公告六個月若無人認領,涉及個資的手機、平板電腦、數位相機等產品須銷毀丟棄,不含個資的有價物品交還拾得人或拍賣納入地方政府市庫。
警方說,因手機銷毀數量太龐大,自本月起,警方受理遺失手機後,會先撥打一一○,讓警局勤務中心顯示手機門號,再透過電信公司通知失主,以減少民眾財物損失。

(蘋果日報)
--
酒駕慣犯害命 輕判1年10月 賠償家屬獲諒解 法官:情堪憫恕

新北市男子鄭智華去年才因酒駕案出獄三個月,又酒後開車自撞電桿,致兩名同行友人一死一傷,鄭男畏罪逃走,之後到案賠償死者家屬獲諒解,一審認鄭男犯後態度比其他酒駕肇逃者好,符合情堪憫恕減刑理由,僅依酒駕致死等罪輕判一年十月,檢方上訴指鄭男有四次酒駕前科、不宜輕縱,但高院昨仍維持一審判決。

判決指出,鄭男(四十六歲)去年五月十七日和黃男、姚女喝酒,下午四時許鄭男仗著酒意,無照駕駛姚女轎車載兩人回家,途經一處左彎道,鄭男恍神偏右,撞擊路邊電桿、車頭嚴重變形。

無照酒駕不報警
鄭男頭臉受傷,見黃男頭部流血,怕被查出無照酒駕,竟撇下朋友躲到路邊樹林,再趁隙步行下山,路人發現報警,黃男因顱內出血不治,胸、腹受傷的姚女原自稱酒駕肇事,得知黃男死訊立刻改口,供出鄭男才是元兇。
鄭男四天後到案認罪,並賠償黃男家屬達成和解,黃家同意給鄭男自新機會。一審法官指出,其他酒駕肇逃案件,常見否認犯行或拒賠償情形,相較之下鄭男犯後態度良好、甚有悔意,確有情堪憫恕之處,一審依酒駕致人於死、肇事逃逸兩罪,共判鄭男一年十月。

出獄3月又犯案
檢方上訴指出,鄭男已有四次酒駕前科,出獄三個月又犯本案,應加重處罰酒駕不應該輕縱。但高院認為,酒駕前科僅為評價整體惡性的考量因素之一,不是有酒駕前科者,一律剝奪適用情堪憫恕減刑機會,因此駁回檢方上訴。

網友批棄之不顧
律師游鉦添表示,本案以《刑法》五十九條情堪憫恕規定減刑,從實質彌補被害家屬的角度出發,並無太大問題,若一概不准酌減刑責,恐使有能力賠償的被告裝窮,反而不利被害家屬。
但多數網友不贊同減刑,痛批:「法官都想做好人」「當時不肇逃快叫醫護,說不定還有人得救!棄之不顧還能用情堪憫恕減刑?」

情堪憫恕輕判案例
2017/06
新北徐男持剪刀殺傷前女友吞藥自盡獲救,出庭道歉認錯,高院認定情堪憫恕,依殺人未遂罪判刑2年10月
2017/05
台中邱婦殺害酗酒並對她慣性家暴的丈夫,一審認定情堪憫恕,依殺人罪輕判2年8月
2017/03
新北黃男與陳姓女友聯手搶計程車,高院認為2人三餐不繼,情堪憫恕,依加重強盜罪輕判各2年與1年10月

(蘋果日報)
--
挨砍憲兵現身「當時只想護總統府」

憲兵211營二兵周書鋐上週五遭男子呂軍億持軍史館竊取的日本軍刀砍傷,周昨日轉往三軍總醫院,復原狀況良好;媒體詢問是否願原諒呂男?周遲疑了一下說「可以原諒他」。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昨表示總統府維安事件後進行了5項調整,第一、增加哨點(崗哨)與巡邏班頻次;第二、調整應變兵力;第三、強化勤教,包括增加對類似極端主義者攻擊樣態的認識,還有因應的勤務教育;第四、熟練官兵非致命性武器的運用,並增加配備;第五、整體檢視目前府周邊安全硬體設施與部署情形。

周書鋐昨在祖母、憲兵指揮部政戰主任范輝坤陪同下,在三軍總醫院召開記者會,周回憶事發經過,他在事發第一時間吹哨警告,他的視角看不清楚呂男手持物品,直覺就是用手上的T-91步槍格擋,也試圖和呂男扭打、壓制,避免呂衝入總統府。

周書鋐祖母表示,看到孫子受傷很不捨,希望外界能為周書鋐加油,「我這個孫子很『古意』、勇敢」;范輝坤表示,憲兵將會在「九三軍人節」進行專案表揚,並安排到各部隊參訪。醫療團隊研判,周書鋐預計五到八天後可拆線,未來將回到原單位服役。

(自由時報)
--
2機組加入救援 供電亮黃燈

上週全台陷入供電大危機,之後更因中油斷氣引發八一五大停電。台電今夏三大更新機組中,除大林新一號機於六月底上路、每日提供四十萬瓩外,昨日大潭七之二號機及通霄新一號機順利試俥,最高各提供約三十萬瓩,三機組共挹注供電約百萬瓩,新機組馳援,昨天終亮起暌違已久的「供電吃緊」黃燈。

台電表示,通霄新一號機昨日凌晨一時四十分達到第一階段試俥目標,大潭七之二號機則於昨日上午七點多滿載;另外,大林新一號機也將於今起提升試俥發電量,開始進行六十萬瓩發電的測試,全國系統供電能力再度提升。

由於有新機組加入,加上昨受天鴿颱風影響,整體氣溫略降,台電統計,最高用電量維持低檔,於下午一時三十三分測得約三五二八.五萬瓩,備轉率為六.三三%,電力系統自八月二日以來,首度亮出上班日供電黃燈(備轉率六至十%)。

台電表示,除通霄新一號機試俥尚未穩定,未計入供電預估外,今日起至週五,大潭七之二號及大林新一號機將納入電力系統中,預估今日用電量為三六○○萬瓩,備轉率五.三二%,系統呈現「供電緊戒」橘燈(備轉率小於等於六%)。

大潭七之一號機下月上路

今年入夏以來,全台氣溫飆高,用電量不斷寫下新紀錄,甚至曾亮出「限電警戒」的紅燈(備轉容量九十萬瓩以下),經濟部日前端出台電大林新一號機、大潭七號兩部機組以及通霄新一號機,盼救援供電;但除大林機組如期試俥提供四十萬瓩外,其餘各因設備問題延宕;其中大潭七之一號機更成為「豬隊友」,原以緊急發電名義購入,卻從未救到供電之火,據了解,預計上路時程將落在九月中旬。

815停電 政院︰中油台電聯繫不足

八一五因大潭電廠天然氣供氣中斷,導致電廠機組跳脫及全台大停電,為釐清事故原因及相關行政責任,行政院籌組的「八一五停電事故行政調查專案小組」昨晚召開首次會議,據透露,會中初步發現中油與台電聯繫不足,中油更換電源開關的時間,台電似乎事先並不知情,雙方聯繫的介面有問題,應予檢討。

近日赴大潭電廠勘查 釐清原因

為確實了解事故原因,專案小組決定近期到大潭電廠事故現場勘查,以釐清事故原因及相關行政責任,盼以最短時間完成調查,並提出改善建議。

至於八一五當晚的緊急分區輪流停電,會中也檢討台電為何當晚讓有的地區輪流停電多達二次?為何不少地方連交通號誌都停電?因而造成交通大亂。

行政院表示,這個專案小組為任務編組,由政務委員吳宏謀擔任召集人,總計行政部門代表四位、外部委員七位,首次開會討論長達三個多小時。

會議由經濟部、中油及台電進行事故報告,包含說明事故發生過程、初步自行調查情形及處置,並提供合約等相關資料讓委員審閱,會中委員關心重點包括:真正造成斷氣及停電的原因,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SOP)及現場監督人力、防呆機制等,委員均提出質疑,並請台電及中油提更多資訊,以利診斷。

中油董座人選未定 經部次長暫代

此外,中油董事長陳金德因八一五大停電請辭,行政院長林全昨已核准。對於新任董事長人選,近日外界點名台糖董座黃育徵、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及游錫堃等;不過官員透露,職缺將由經濟部次長先行暫代,但尚未決定三位次長中由何人擔任。由於經濟部政次沈榮津已暫代部長職務,因此應會由其他兩位次長中,對國營事業業務較嫻熟者暫代。

對於外界人選滿天飛,官員表示,根據「行政院所屬國營事業負責人經理人董監事遴聘要點規定」第五點,完全由政府投資的國營事業,初任負責人及經理人的年齡不得超過六十五歲、續任不得超過六十八歲,行政院及經濟部均會遵守此規定。

(自由時報)
--
供電燈號難得亮黃燈 「救援投手」大潭7-2號機滿載發電

定位成今年夏天「緊急救援投手」的大潭七號機,八月初第一部機組要併聯發電時卻發生系統異常。好在,第二部機組經過昨天的測試後,終於在今天早上7點02分滿載發電,成功發出30萬瓩的電量。

台電表示,因為颱風天鴿襲台,今天全台用電量大減,最高用電量在下午一點半發生,僅3528萬瓩。台電最大供電能力則是3752萬瓩,今天備轉容量達到224萬瓩,備轉容量率為6.33%。因此,今天電力備轉燈號也難得回到「供電吃緊」的黃燈。

今天發電機組中特別的是,讓人望穿秋水的的「夏天救援投手」大潭七號機今天終於併聯發電了。第一部機組雖然還在故障中,但是第二部機組今天首次達到滿載發電狀態。

台電表示,第二部機組昨天(21日)就併過一次但又停下調校,今天清晨時又重新啟動,今天上午7點2分終於達到「里程碑」,達到滿載發電狀態,發電30萬瓩。

台電指出,今夏三部新機組(大林新一號機、大潭七號機與通霄新一號機)今天最高時提供近100萬瓩發電量。大潭七之2號機發電量約29萬瓩,通霄新1號機測試時最高提供約30萬瓩、大林新1號機約40萬瓩。

至於大潭七號機第一部機組,8月9日供電情勢危急時,原本要併聯卻出現發電機主線路異常,至今沒有併聯成功。台電今天表示,第一部機組目前還在修復中。

另外,大潭七號機第二部機組目前還在試車,本週發電量不會一直維持滿載發電,發電量會有浮動。通霄新一號機本週發電量也會維持浮動。

大潭電廠新機悄悄併聯成功 台電發電添新柴火

行政院正在追究815大停電責任歸屬,在此同時間為紓解供電吃緊,台電大潭電廠7號機第2部機組昨天悄悄試完成併聯發電,今天上午已經加入台電併聯發電系統,至今天下午,7號機第2部機組已增加發電約達27多萬瓩,增加台電全台供電百分之一。

台電並表示,目前趕工修復的7號機第1部機組預定9月中旬加入併聯,一旦7號兩部機組相繼加入併聯發電後,可望紓解台電夏季供電壓力。

中央追究815大停電責任時,台電大潭電廠、美國奇異公司的工程師不眠不休趕工測驗下,昨天悄悄進行7號機第2部機組試加入併聯發電,「開始試點火、啟動併聯」口令指示下,工程師接著依程序執行電氣及機械測試,當7號機第2部機組「併聯成功」訊號出現,工程師相互慶賀。

大潭電廠7號機第2部機組成功併聯下,今天上午至今發電一直維持27萬多瓩供電,加入台電電網中心供電,大潭電廠表示,7號機第1、2部機組各發電30萬瓩,7號機第1部機組原定8月上旬併聯發電,因主開關損壞趕工修復,預定9月中旬加入併聯,未料7號機第2部機組反而率先加入併聯成功,對夏季供電將是一大助力。

815停電專案調查 大潭電廠系統設計遭質疑

行政院「八一五停電事故行政調查專案小組」昨天舉行首次會議,由於此次事故發生,意外揭露供應能源方與發電方,也就是中油與台電兩邊未能落實橫向聯繫,因此,建議中油及台電未來在維護管理上,應建立加強聯繫的平台。

同時,小組委員也對於大潭電廠系統設計提出質疑,為何沒有供氣使用同一組電源、系統沒有兩套迴路,以供替換或作為備援系統,認為當初系統設計恐有違失,要求未來系統應新增備援機制。

據了解,小組委員對於中油、台電的調查報告不夠完整,要求提供進一步資料,同時,為確認供氣設備實際操作狀況,小組最快將於明天前往大潭電廠現場勘查。

八月十五日下午近五時,桃園大潭電廠天然氣供應中斷,導致電廠六部機組跳脫,後又引發台中火力電廠一部機組跳脫,無預警造成全台五九二萬戶停電,為釐清本次事故原因及相關行政責任,行政院成立八一五停電事故行政調查專案小組。

昨天會議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吳宏謀擔任會議主席,先由列席會議的經濟部次長楊偉甫、中油總經理劉晟熙、台電總經理鍾炳立三人進行事故報告,包含事故發生過程、初步自行調查情形及處置,並提出合約等相關資料供委員審閱。

與會人士轉述指出,對於中油及台電的事故報告,委員多所意見,針對不同面向議題不斷提出疑問,真正造成斷氣及停電的原因,施工進行是否有標準作業程序(SOP)及現場監督人力與防呆機制等,要求中油、台電提供進一步資料以供佐證。

(聯合報)
--
新機組助陣 供電亮黃燈

天鴿颱風帶來降溫,加上大潭7-2號機、通霄新1號機和大林新1號機等新機組試運轉,最高提供近100萬瓩發電量,昨(22)日備轉容量率達6.33%,這是自8月2日以來,睽違14天之後供電再亮黃燈。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說,大潭7-2號周一完成併聯發電,昨日上午已加入台電併聯發電系統,未來一周都會接近滿載試運轉。

林德福指出,昨日上午7時左右,大潭7-2號機已接近滿載試運轉,出力約29萬瓩;通霄新1號機發電約30萬瓩,大林新1號機也有約40萬瓩,總計為供電挹注近100萬瓩,對供電穩定有不小幫助。

受天鴿颱風影響,昨用電最高尖峰僅3,528.5萬瓩,加上新機組紛加入救援行列,亮起自8月2日起(7.83%)上班日睽違14天之久的供電黃燈、備轉容量率達6.33%,備轉容量223.5萬瓩。

台電副中央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未來幾天大潭7-2號和大林新1號機都會試運轉,已加入未來一周供電調度行列;大潭7-2號可滿載發電30萬瓩,大林新1號機約可出力7成,發電約60萬瓩。受颱風影響降溫,加上本周有兩部新機組加入調度,未來一周供電應該都可以維持穩定,預估未來幾天上班日備轉容量率在5%左右,接近供電黃燈,周末備轉容量率則可以來到8%以上,維持供電黃燈。

(工商時報)
--
他刷卡捐1元 社福倒貼手續費

有信用卡業務教導辦卡人以每月刷卡捐一元或小額刷卡金給社福團體,換得免年費或首刷禮的福利,但這件看似「雙贏」的好事,可能反致社福團體「倒貼」。

張姓社工表示,其實除了合作的特定銀行外,社福團體的刷卡手續費不能免除。以某社福團體網站公布的資料,每筆信用卡捐款手續費占百分之一點七五,郵局劃撥手續費一千元以下十五元、一千零一元以上廿元,電信手機簡碼捐款每筆七至八元,都須由收到捐款的社福團體負擔,這還不算寄出捐款收據的成本。

雖有社服團體在線上捐款系統設定固定的最小金額,但也有社福單位擔心被民眾指責「捐款竟有最低消」、「看不起小額捐款」,不敢限制金額。

人安基金會公關施怡欣說,小額捐款者應是有心做好事但能力有限,不過她更鼓勵「多人合捐」,因為手續費、郵資可合併只付一筆。劉姓社工則指出,不是嫌捐款少,而是手續費、郵資等成本是用其他善款補貼,他建議民眾可選擇年度開立一張單據,或同意用稅務機關的電子資料下載。

施怡欣說,每張收據成本十元、平信郵資八元,人安基金會收到的捐款半數是百元以下小額捐款,有位善心人士每天從郵局劃撥廿五元捐款,已捐了超過兩年,要是當日僅這筆捐款,手續費就吃掉十五元。

捐款1元拚信用卡免年費 社福團體要倒貼

小額捐款是社福團體的重要經費來源,不過,10多年來一直有民眾以信用卡等方式捐「個位數」款項,令倒貼手續費、郵資的社福團體苦不堪言。

張姓社工表示,因擔心歹徒用1元測試盜刷信用卡而向捐款人確認,對方明確表示「就是要捐1元」,令他們非常無奈。她說,有信用卡業務教導辦卡人以每月刷卡捐1元或小額刷卡金,換得免年費或首刷禮的福利,或許民眾認為是「雙贏」的好事,其實後端處理成本高昂。

依某社福團體網站公布的資料,信用卡手續費為每筆捐款1.75%,郵局劃撥手續費1000元以下15元,1001元以上20元,電信手機簡碼捐款每筆7至8元等皆為社福團體負擔。

此外,人安基金會公關施怡欣也說,他們每張收據成本10元、平信郵資8元,還要人力處理,「無論1元或100萬元,每一筆都是等號。」人安基金會收到的捐款半數是百元以下小額捐款。她說,有位善士每天從郵局劃撥25元捐款超過兩年,要是當日僅這筆捐款,手續費就吃掉15元。

施怡欣說,相信小額捐款者是有心做好事但能力有限,不過更鼓勵「多人合捐」,手續費、郵資合併一筆。人安有的捐款專案會設定百元起跳。

張姓社工則表示,民眾可能誤以為社福單位不會被金融機構收取手續費,事實是除談合作的特定銀行,刷卡手續費不能免除。有團體在線上捐款系統設定固定的最小金額,不過也有團體擔心被民眾指責「捐款竟有最低消」、「看不起小額捐款」,不敢限制金額。劉姓社工指出,不是嫌捐款少,而是手續費、郵資等都成本是用其他善款來補貼。希望民眾可用年度開立一張單據,或同意用稅務機關的電子資料下載,不要紙本。

(聯合報)
--
小額捐款不夠付郵資 社福團體倒貼

小額捐款是社福團體重要經費來源,不過10多年來一直有民眾以信用卡等方式捐「個位數」款項,造成社福團體還要倒貼手續費、郵資,苦不堪言。

人安基金會公關施怡欣說,相信小額捐款者是有心做好事但能力有限,不過更鼓勵「多人合捐」,手續費、郵資合併一筆;人安有的捐款專案會設定百元起跳。劉姓社工則指出,不是嫌捐款少,而是手續費、郵資等成本是用其他善款來補貼,希望民眾可用年度開立一張單據,或同意用稅務機關的電子資料下載,不要紙本。

張姓社工表示,曾因擔心歹徒用1元測試盜刷信用卡向捐款人確認,對方明確表示「就是要捐1元」,令他們非常無奈。她說,有信用卡業務教導辦卡人以每月刷卡捐1元或小額刷卡金,換得免年費或首刷禮的福利,民眾認為是「雙贏」的好事,其實收到超小額捐款的後端處理成本高昂。

某社福團體網站公布的資料,每筆信用卡捐款手續費占1.75%,郵局劃撥手續費1000元以下15元、1001元以上20元,電信手機簡碼捐款每筆7至8元,都需由收到捐款的社福團體負擔。

施怡欣說,每張收據成本10元、平信郵資8元,還要人力處理,「無論1元或100萬元,每一筆處理成本都一樣。」人安基金會收到的捐款半數是百元以下小額捐款,有位善心人士每天從郵局劃撥25元捐款,已捐了超過兩年,要是當日僅這筆捐款,手續費就吃掉15元。

張姓社工則表示,民眾可能誤以為社福單位不會被金融機構收取手續費,其實除了合作的特定銀行之外,刷卡手續費不能免除。有社福團體在線上捐款系統設定固定的最小金額,但也有社福團體擔心被民眾指責「捐款竟有最低消」、「看不起小額捐款」,不敢限制金額。

(聯合晚報)
--
太臭了!台北車站地下街 禁賣臭豆腐

在夜市大受歡迎的臭豆腐,日前才被選為台北夜市十大美食之首,但台北車站站前地下街一家賣臭豆腐的小吃店,卻因屢遭民眾抱怨「聞到覺得很痛苦」,被北市府要求禁售臭豆腐。

小吃店邱姓店長表示,在地下街開業近10年,日前才剛續約3年,店內主力產品就是臭豆腐和鴨血兩樣,如今被要求不得販售臭豆腐,覺得很無奈;很多客人一聽到沒有臭豆腐,轉頭就走。

邱姓店長說,臭豆腐的味道有人喜歡有人討厭,過去確實常被反映「很臭」,店家為改善氣味,前後花了幾十萬設置玻璃罩、抽風機、活性碳等設備,如今主力產品少一半,生意當然受影響,但只能苦撐。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力推西區門戶計畫,北門廣場8月初正式啟用,強調要形塑國門意象,不過站前地下街的「異味」卻屢遭不少民眾抱怨。市場處日前和環保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會勘,認為異味來源就是臭豆腐店,於本月14日發函店家要求停售。

市場處主秘王夢龍說,專家學者會勘後認為商家即便花大錢增加除味設備,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無味,再加上台北市站前地下街商場管理規則中有規定,各店鋪不得販售檳榔、油炸及任何氣味濃郁,影響空氣品質的食物,例如臭豆腐等,因此要求店家禁售。

王夢龍說,若店家執意販售,可開罰5千元,最重可收回店鋪,不再出租。

店家在門口張貼「因應研考會及市場管理處之要求,今日起停售發酵過後的臭豆腐」,引來不少民眾好奇詢問;還有些「聞香而來」的顧客,一聽到不賣臭豆腐,失望離去。

不少民眾認為,北車的異味不只來自臭豆腐,是「五味雜陳」;有店家說,地下街是中央空調,排煙系統最後也是統一排出,所有味道雜在一起,當然會變成「怪味」。

台北地下街合作社經理鄭嘉南說,地下街設有排煙管線,小吃店家都有接管排油煙,不過由於做吃的本來就會有味道,確實無法全部消除。

地下街異味/太香也不行 店家被罰乾脆搬家

麵包、咖啡、滷味、地瓜酥、麻油,這些許多人喜歡吃的香噴噴食物,對某些人來說,卻是難以忍受的干擾。有店家被罰款罰到吃不消,乾脆搬家。

台北市近三年來的異味檢舉案多達74件,從咖啡店、麵包店、熱炒店到燒烤店,都是民眾抱怨對象。

新北新莊一家麻油行遭住戶檢舉「太香受不了」,環保局稽查近200次,業者最後繳完罰單,決定遷廠。南投縣環保局接過異味的投訴,包括麵包香太重、咖啡烘焙過程濃郁的咖啡香,讓左鄰右舍聞不到清鮮空氣,街口的鹽酥雞攤味道也被檢舉,水果店的榴槤更是讓左鄰右舍受不了。

台南市環保局表示,曾有麵包店因為麵包「太香」被檢舉,但其實是香還是臭,大家看法不同,會輔導業者加裝清淨設備,避免擾鄰。南投縣環保局也輔導業者接一支較高的管子,讓味道飄到遠方,不要影響鄰居。

台東市區一家滷味店多次被鄰居檢舉「味道受不了」,環保局要求業者改善,但效果有限,裁罰10萬到100萬元不等,後來業者吃不消,搬離該處。

要判斷環境中是否有異味,要靠「聞臭師」,也就是嗅覺判定員;稽查員現場採集氣味後,帶回嗅覺判定室,再將氣體樣本放入其中一個嗅袋,另2袋裝入相同容量純淨空氣,再由6名聞臭師各自判斷哪個嗅袋有異味,並依次稀釋,直到聞不出味道為止。根據稀釋倍數,換算成臭味指數。

北市稽查大隊大隊長陳沼舟表示,只要是讓人無法接受或排斥的味道,就算是「異味」,即便像咖啡味,有人覺得很香,但也有人抱怨每天24小時都聞得到,真的很受不了。

也因為異味的標準因人而異,北市環保局每年接獲的檢舉案五花八門,除了最常見熱炒店、便當店、炸豬排店、燒烤店外,薑母鴨、麻辣火鍋、甜甜圈店等,都曾有民眾投訴。

(聯合報)
--
台鐵12站不派值班站長夜間不派人 8月底2站試行

台鐵人力問題長期難解,台鐵將透過擴大實施部分車站不派值班站長或夜間不派人調配人力,原計調整花壇站等5站不派值班站長、12站夜間不派站長,但台鐵企業工會日前提出減少17站人力,恐加重乘務人員負擔,反而工作量未減反增。台鐵運務處表示,經過討論減少人力的車站已降為11至12站,預計8月底會先有2個車站先實施,其餘將在10月1日前全面實施。

全國228個車站目前有44個無人站、53個簡易站,由於許多車站業務量也減少,有時甚至整天旅客不到100人,又都有設置電子票證,台鐵局日前要求擴大夜間無人車站,要求7月底前全國各站檢討晚間10點到清晨6點的人力運用,若該時段旅客量偏低,會朝「日間派人,夜間不派人」的服務方式規畫,初步統計將新增12個夜間無人車站,另規畫5站不派值班站長。

不過台鐵企業工會日前上公文給台鐵局提出,這些減少人力車站都是處於偏鄉山區、人煙稀少處,場站條件更為嚴苛,若遇夜間號誌、設備故障或事故,沒有熟悉場站的值班站長協助,只由乘務人員需獨立完成變更閉塞、運轉、故障排除、照料旅客等即時應變,雖有受過訓練,但不如值班站長熟悉場站,不僅置身險境、也無法保護旅客。

此外,當夜間辦理路線隔斷、封鎖及斷電等作業變更規劃時,一旦調整,或遇夜間施工意外,可能釀成工安意外,影響列車運轉,因此企業工會希望在人力缺口未到位前,維持現行勞動模式。

台鐵運務處表示,目前仍在協調中,經過檢討已比之前少了5、6個車站,目前已將會減少人力的車站降為11至12站,預計8月底前會先有1、2個車站先實施降為招呼站,但仍有些車站若夜間部派人就必須加裝保全措施等,仍要持續進行,預計10月1日會完全實施。

目前已知牡丹站最快8月底就會先改為招呼站,牡丹站目前僅有一位值班人員,每周六、日休假,周一至周五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上班,未來不派人後,針對行動不便、長者等進出不便,列車長可透過通報機制請隔壁站來服務。另一站尚未確定,也可能是大溪站。

至於花壇站目前有三個副站長,未來可能改派站務員,主要是現在考量運轉功能需求時,值班副站長可辦理行車運轉工作,未來可能由隔壁管理站彰化站來支援,或由列車長自行處理,但目前皆仍在評估。

(聯合報)
--
「我開的價碼很合理」 新北環保稽查員向廠商詐財

新北市環保局陸姓稽查員涉嫌利用職權向違規廠商詐財30萬元,去年10月收錢時被檢廉單位逮捕,由於人贓俱獲,新北地檢署認為他是飾詞卸責,最後依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取財物罪將他起訴。

檢方調查,陸姓稽查員(46歲)去8月得知新北市樹林區某工廠違法水汙法,竟私下聯絡業者,佯稱違法大概要裁罰80萬元,但他有辦法用30萬元解決問題,還可以讓工廠取得許可文件,就地合法。

陸員為了取信業者,見面時直接用手機操作環保局系統,佯稱之前也曾幫其他違規業者辦過同樣的事,還說自己的價碼很合理,更不諱言「我是組長,如果有別組稽查員來稽查,只要通知我就好」。

業者信以為真,陸續交付9萬元和6萬元前金,仍被環保局裁罰,查證後才知道自己受騙上當;新北地檢署檢察官陳建良指揮廉政署,去年10月在新北市某咖啡館當場逮捕陸員,查扣做為後謝的6萬元。

陸員在案件偵辦之初,對於犯行均坦承不諱,但交保後就改口,辯稱沒有詐財的意思,強調用意只是想取得撰寫計畫書的兼差機會,不知道業者為什麼要給他錢,也有退錢的意思。

陸員認為自己只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但因為業者和證人指證歷歷,且他與業者上KTV時也被錄到「我開的價碼很合理」、「總共有5個人要打點」、「價格太低變成我還要倒貼」等語,也繳回不法所得9萬7千元,說詞最後未被檢方採信。

(聯合報)
--
司改女檢貪2300萬 「有住院必要」請假沒出庭

前台灣高檢署檢察官陳玉珍長年護航、包庇電玩業者,累計收賄2300萬元,台北地院審理時她認罪,繳回犯罪所得,一審被依違背職務收賄罪判刑12年、褫奪公權5年,沒收犯罪所得。陳玉珍是我國司法史上首位貪汙被判刑的女檢察官,但後來她以精神狀況欠佳為由向高等法院聲請停止審判,高院請醫師鑑定她有無就審能力,原定今進行準備程序,陳女以醫師囑咐「有住院必要」請假。

被控幫陳玉珍洗錢的律師郭學廉,違反洗錢防制法寄藏他人因重大犯罪所得財物罪,判刑6月;長年行賄陳玉珍的電玩業者施永華,因與陳翻臉而自首舉發這件貪汙案,依法免刑。

陳玉珍曾是18年前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成員,當年她以程序發言指責司法院、律師代表綁票拉票,吃相難看,名噪一時。陳玉珍曾辦過尹清楓命案、白曉燕案偵辦邀功案、王文洋與林爰君糾紛案。北院一審判決書批評陳女「踐踏檢察官代表國家追訴不法之形象,更出賣國家檢察權最深層的核心價值,侵蝕人民對法秩序的信任,危害司法公信程度甚為深遠」。

陳玉珍與郭學廉是司法官學院25期同學,新北市電玩業者施永華透過毛姓警官認識陳玉珍後,1999年12月起,以每月25萬元行賄,獲陳玉珍護航、包庇。施永華2002年6月至2004年11月間曾開另家電玩店,也按月行賄陳玉珍10萬元。

陳玉珍擔任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期間,為包庇施永華,利用「後案併前案」制度,將施永華所涉的電玩案不斷分給自己,讓其他檢察官無法介入偵辦,至2006年6月底止,累計收賄2300萬元。她為逃避查緝,借用不知情的郭學廉等人帳戶,分散存放賄款。

高等法院二審期間,陳玉珍「生病」,法官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鑑定她有無就審能力,包括鑑定她是否能如常表述、語言、知悉與理解、溝通能力。原本今天要讓檢、辯雙方對鑑定報告表示意見,但陳玉珍請假,理由為「有住院必要」。

(聯合報)
--
全因「豬罰則」 攔查拒檢、跑給警察追沒在怕

高雄市警局臉書專頁「愛與鐵血」系列影片,在網路上打響名號,粉絲人數近30萬;但員警鍥而不捨的追緝行動,依舊無法嚇阻可疑對象拒檢逃逸,市警局認為,警方需要具重罰效力的法律當後盾,更能夠發揮打擊犯罪功效。

拒檢撞警畫面曝光 網友一面倒「支持強勢執法」

根據高雄市警局統計,全市近兩年來平均每年有70名員警攔查可疑車輛時,因對方拒檢加速逃逸、衝撞受傷。

最新一集的「愛與鐵血」影片,貼出涉嫌吸毒駕車嫌犯拒檢,飛車逃逸時撞傷上班途中的林姓警員,致林右大腿骨折及多處受傷,追捕的特勤員警得知傷者身分後,焦急地向林說:「學長,對不起!」直接訴諸網民呼籲修法,網友幾乎一面倒留言「支持警方強勢執法」。

這法能不修?拒酒測罰9萬 拒檢逃跑只罰3千

高市警局將涉嫌毒駕拒檢的始末錄製影片,在影片中比較「停車拒絕酒測」和「拒檢逃逸」罰則,前者罰9萬元並吊照3年,但後者只罰3000元至6000元,孰重熟輕標準混亂,市警局希望修法「讓法律真正成為警察後盾」。

市警局長陳家欽語重心長地說,駕駛人拒檢逃逸只能罰款3000元,沒有嚇阻作用,因此有人寧願拒檢加速逃逸,一旦撞傷無辜路人,傷者常求償無門。因此他建議修法,加重相關罰則。

警察很悲觀:無照駕駛的 怎麼罰都照跑不誤

不少網友留言支持修法,「不做虧心事,不怕警敲門」,但有網友質疑「敢逃的會怕那罰單嗎?」

蘇姓警官雖贊同影片內容,但認為修法效果不會太高,畢竟攔查不停屬行政法,若逃逸者車上有二級毒品,刑責更高,仍會做困獸之鬥;且逃逸的原因不同,例如持毒與未戴安全帽,如果都罰一樣重,恐怕不甚公平。

許姓警員說,根據他20多年的執法實務經驗,民眾拒檢逃逸,除少數酒駕、毒駕外,大多是無照駕駛,因罰款6000元起跳,怕荷包失血才拒檢逃逸,就算提高罰款為9萬元,無照駕駛者應該也是照跑不誤。

法界很分歧 有人擔心被貼上「警察國家」標籤

高雄地檢署一位資深檢察官贊同修法,他說,因攔查拒檢有列罰則,代表民眾有配合的義務,若民眾認為警察攔查有疑慮,也應停車溝通,而不是逃跑:他認為,拒檢、拒絕酒測罰則應該一樣重。一名法官說,可比照重大交通違規,修法調高至行政法最高額罰則,但不宜列入刑法。

台中高分檢主任檢察官李慶義也認為不宜修法把拒檢列入刑責,他說,目前國內對規避、妨礙、拒絕檢查行為,僅有行政處罰,沒有刑責,若對此修法,那環保、衛生、食安行政檢查者豈不是每個都要修,恐會讓外國對我國貼上「警察國家」標籤。

立委很同情 但強調修法不能侵害人權

立委陳亭妃說,支持修法重罰拒檢逃逸,以符合公平比例原則,但應該一併與警察執行臨檢盤查的範圍、相關標準作業程序一同討論,明確定出警察執法的權限,不能侵害到人權。

立委林俊憲認為,現行法律採無罪推定論,警察盤檢人車已發生過多起爭議,依大法官解釋,警察攔檢須基於「合理懷疑」,不可恣意臨檢盤查;拒絕酒測罰9萬元,是因酒後駕車可能發生立即危險,但若拒檢逃逸要修法加重處罰,也應證明駕駛人駕車可能發生危險性才行。

立委趙天麟說,他支持修法,但須符合法律比例原則。市警局把拒絕酒測和拒檢逃逸相類比,其實不是很恰當,但他可體諒警方用意。

可憐小警察 拚死攔檢 一旦有閃失賠了自己

不少基層員警認為,打擊犯罪是警察的天職,尤其警界流傳的觀念「遇警即跑、非奸即盜」,規規矩矩的百姓,不怕警察攔檢,心裡有鬼的人才要跑!所以員警應該要勇於攔查可疑人車、甚至追車打擊不法,讓作奸犯科的人無所遁形,維護社會治安。

但也有部分資深基層員警對追車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追車的危險性很高,員警雖曾接受過「安全駕駛」訓練,但只有少數員警擁專業追車技術,一旦稍有閃失,對方發生嚴重車禍,造成人員傷亡、甚至波及無辜路人,或員警生意外,徒留憾事,且窮寇莫追,最好以攔截圍捕為主。

(聯合報)

國際

世紀日全食「美到流淚」 川普肉眼直視 錯誤示範被酸爆

「美得不可思議,讓人感動到流淚。」美國99年來頭一遭橫跨東西兩岸的日全食,在全美民眾期盼多年後,前天登場。數百萬人湧向可看到完整日全食的14州,戴上護目鏡仰頭欣賞太陽完全被月亮遮住的罕見景象。但總統川普在白宮做了可能傷眼的最壞示範,以肉眼直視日偏食,再度成為輿論嘲諷對象。

太陽、月亮和地球每1至3年連成一線,讓地球在白天短暫陷入黑暗,但這種日全食景象多半發生在海洋或南北極上空。前天是人類進入社群媒體時代後,日全食首次出現在如此廣大的人口稠密地區,因此成為史上最多人觀看的日全食,但這次在台灣看不到。

440萬人看直播
當地時間前天上午10時16分(台灣時間昨天凌晨1時16分),被月亮完全遮住的太陽出現在美國西岸奧勒岡州上空。之後它迅速向美內陸移動,橫越約4200公里長的「日食帶」,約90分鐘後到東岸南卡羅萊納州。伊利諾州卡爾德本鎮可看到的日全食時間最長,歷時2分40秒。位於日食帶以外的美國民眾,也可看到日偏食。
有440萬人觀看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網路的直播,創NASA直播觀看人次紀錄。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動物園則特地直播動植物行為,結果日全食期間出現長頸鹿瘋狂繞圈圈、紅鶴互相依偎等奇特現象。

下次再現2045年
不少有幸目睹日全食的民眾震撼流淚。從德州到密蘇里州觀賞日食的德林格說:「太令人讚歎,勝過任何照片。」一對10歲雙胞胎女孩原本對日食沒興趣,忙著滑手機,但日全食出現時,她們也抬頭觀賞,感染興奮情緒。不過在肯塔基州,則有兩名站在人行道看日食的女子不幸被失控車輛撞上,其中一人喪生。
美國上次經歷跨越東西兩岸的日全食是1918年,下次要等到2045年。整個地球下次日全食將在2019年7月2日出現在南太平洋、智利、阿根廷上空。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23/LB12/LB12_005.jpg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823/LB12/LB12_001.jpg

(蘋果日報)
--
川普肉眼直視日全蝕 挨轟壞示範

美國數百萬人廿一日爭睹九十九年來難得一見的日全蝕奇景,美國總統川普也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及小兒子巴倫等人,在白宮陽台共襄盛舉。但川普做出錯誤示範,一度以肉眼直視日全蝕,遭身邊幕僚喝止。畫面曝光後,媒體和網友紛紛嘲諷他假新聞看太多,不相信直視太陽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網友推文大酸:「總統,你需要特殊眼鏡才能看日蝕。川普:『假新聞』。」還有網友自己腦補小劇場:「幕僚:你得配戴日蝕眼鏡。川普:歐巴馬有戴嗎?幕僚:有,這是安全問題。川普:那就決定了,不戴。」觀測日蝕一定要配戴檢驗合格的日蝕眼鏡,直視太陽將對眼睛造成傷害,最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23/images/bigPic/600_126.jpg

(自由時報)
--
日全食考驗 美太陽能電網過關

數百萬美國民眾廿一日爭相目睹一場百年一見、跨越全美共十四州的日全食天文奇景。當月亮完全掩蓋住太陽時,星星開始出現且溫度大幅下降,各地被黑暗籠罩約兩分鐘,而這也剛好為美國太陽能電網提供一個良好的測試機會。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加州電力調度中心表示,在只能看到日偏食的該州,約有三千四百MW(百萬瓦)電力在太平洋時間早上九時後瞬間消失。

由於太陽能發電量下降,加州電網管理人員向天然氣發電廠跟水力發電大壩調度電力,並執行過去幾個月來一直在制定的計畫,同時也向鄰近各州進口電力,而隨著太陽在中午時分向東前進,太陽能電力的生產情形也重新恢復。

這次日全食是對太陽能在未來電力供應上扮演更大角色的彩排。加州的目標是在二○三○年前將再生能源的電力供應占比提高到一半以上。

加州電力調度中心發言人說:「我們對所有事情的順利進行感到非常滿意。在這樣一個事件中,對檢驗電網中的再生能源是很有好處的。」

北卡州等地的太陽能發電量在日食期間也大減,但業者已預先調度,都沒有出現問題。

此次日全食堪稱歷來受到最密集觀測和拍照的一次,來自世界各地跟美國民眾瘋狂追日,僅有七千位居民、地處俄勒岡州內陸的馬德拉斯因適合觀測日全食,湧進超過十萬人,逼得州政府出動國民兵來應付龐大人潮。

全美各地有無數派對、婚禮、野外露營及天文集會舉行。在華府,川普總統也跟妻兒在白宮陽台觀賞日食,但他兩度用肉眼直視太陽,嚇得助理大叫警告。

川普先向陽台下的群眾打招呼,然後指著天空並抬頭看太陽,幕僚立刻大喊「不要看」。川普後來戴上護目鏡看日食,後來取下眼鏡又抬頭看了一次太陽。直視太陽可能嚴重傷害視力,即使時間短暫。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23/1/390535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報)
--
創新高 美判嬌生 賠癌婦126億 控爽身粉含滑石粉 業者不服上訴

美國六十三歲婦女艾奇佛里亞,控告她用了五十多年的嬌生嬰兒爽身粉內含的滑石粉,害她罹患卵巢癌,前天洛杉磯高等法院陪審團判決嬌生必須賠她四億一千七百萬美元(約一百二十六億元台幣,幣值下同),創美國嬌生嬰兒爽身粉致癌官司賠償新高。嬌生將上訴。

艾奇佛里亞(Eva Echeverria)從十一歲起天天用嬌生嬰兒爽身粉保持私處乾爽,二○○七年被診斷罹患卵巢癌後仍繼續使用,直到二○一六年看到有人告嬌生嬰兒爽身粉致癌的新聞,她才驚覺其危險性停用。

「明知風險未警告」
律師表示,艾奇佛里亞的卵巢癌已末期,病重無法出庭,「她知道自己來日無多,只盼能在死前幫助其他因嬌生嬰兒爽身粉罹癌的女性」,要求嬌生在產品上加標可能致癌警語。
律師提出的證據包括一九七一年英國科學家在卵巢癌跟子宮頸癌腫瘤裡發現滑石粉顆粒,顯示滑石粉可能致癌,及嬌生內部文件顯示,嬌生有至少三十年明知滑石粉恐致癌卻未警告消費者。
陪審團判決嬌生須賠艾奇佛里亞約二十一億元,加約一百零五億元懲罰性損害賠償,是繼今年五月密蘇里州陪審團判決,嬌生須賠維州癌婦約三十三億元後再創新高。

別用在生殖器附近
全美有四千八百件告嬌生爽身粉致癌官司。嬌生發聲明稱雖同情卵巢癌患者,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今年四月才說,沒證據顯示在私處使用滑石粉會導致卵巢癌,所以將會上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滑石粉恐致卵巢癌起因醫界曾在卵巢癌檢體組織找到滑石粉成分,但現無醫學研究證實;然仍建議女性最好勿用含滑石粉的爽身粉,更別用於生殖器官附近。

「無明確致癌證據」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世衛組織將致癌物分四級,第一級是人類確定致癌,第二級為動物實驗致癌,其中又分2A、2B,第三級無證據致癌,第四級不會致癌,將滑石粉擦在私密部位被列為2B,但臨床仍無證據。
衛福部食藥署科長洪國登說,美、日、歐盟、台灣等均未禁用滑石粉,現亦無明確致癌證據,因此未訂限量標準,暫不禁用滑石粉。台灣嬌生官網顯示現有三款爽身粉,皆含滑石成分,分別為嬌生嬰兒爽身粉三重保護配方、嬌生嬰兒爽身粉、嬌生嬰兒甜夢爽身粉。

滑石粉致癌Q&A
◎Q:滑石粉是什麼?
.A:滑石常被磨成粉末用來減少摩擦,未經過濾的滑石粉可能含石棉,會致癌。
◎Q:滑石粉安不安全?
.A:學界對女性在私處使用滑石粉是否導致卵巢癌的研究結果一直沒定論,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06年僅將滑石粉列為「可能致癌物」。
◎Q:女性該怎麼辦?
.A:Ovacome卵巢癌慈善基金會稱,無明確證據顯示滑石粉會致卵巢癌,最糟就是得卵巢癌機率提高3分之1,「但卵巢癌是很少見的癌症,就算提高3分之1,得卵巢癌的機率仍然很小。」

(蘋果日報)
--
美婦控爽身粉致癌 嬌生判賠127億

引發卵巢癌疑慮 求償案逾4500件

美國知名醫療保健產品、醫療器材製造商暨藥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推出百餘年暢銷的爽身粉系列商品,引發卵巢癌疑慮近年四起,光美國加州就有超過三百件官司,全美其他地方則達四千五百多起。當中最新一起判決廿一日出爐,再創該公司賠償天價,住院瀕死而未能以原告身分出庭的美國癌婦可獲四.一七億美元(約台幣一二七.一億元)。

陪審團︰滑石粉風險 嬌生疏於警告

廿一日這起判決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原告埃切維里亞(Eva Echeverria)現年六十三歲,二○○七年確診出卵巢癌。她自稱十一歲起就是嬌生嬰兒爽身粉愛用者,直至去年聽聞其他消費者與她同樣患有卵巢癌才趕緊停用,因此指控嬌生商品未貼警語,希望自身案例成為全美婦女借鏡。

當地陪審團經過兩天評議後,廿一日裁定:該產品以滑石粉製成,使用上存有潛在風險,嬌生卻疏於警告,因此有責。埃切維里亞可得四.一七億美元,包括七千萬美元賠償金,以及三.四七億美元懲罰性損害賠償,兩者都是針對被告惡意、故意、欺詐或放任以致原告受損的行為。埃切維里亞的委任律師對此結果表示欣慰,畢竟一九八二年就有相關研究支持原告說法,備受全美婦女信賴的嬌生卻「多年來隱瞞真相」。

嬌生︰安全性獲科學支持 將上訴

但嬌生廿一日立刻表態,自稱「科學支持嬌生嬰兒爽身粉的安全性」,確定上訴力爭。嬌生今年五月才因另一起美國個案,判賠一.一○五億美元(約台幣卅三.六八億元)。但在新澤西州,法官則以原告未提出可靠致癌證據為由,撤銷兩起訴訟。

滑石是地球上最軟礦物,用途廣泛,醫藥、食品、潤膚品、油漆都可見其蹤影。不過,滑石與含有石棉成分的蛇紋岩共埋地下,以致其自然型態常含石棉成分;而石綿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義第一類致癌物質,對人類確實有致癌性。但嬌生網頁強調,其旗下爽身粉皆採用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定的化妝品等級無毒滑石;研究追蹤也確定,女性生殖器官與滑石粉長期接觸,不會增加罹患卵巢癌風險。

(自由時報)
--
爽身粉致癌?毒物醫師:避免用於私密處

滑石粉是否會導致人們罹癌尚無定論,不過美國一婦女長期使用含滑石粉的嬌生爽身粉,懷疑因此罹患卵巢癌,經多年纏訟,陪審團判賠4億17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7億元),刷新同類官司賠償紀錄。

原告為現年62歲的維吉尼亞州退休護士助理斯蘭普(Lois Slemp)。2012年,她確診罹患卵巢癌,如今復發並擴散至肝臟,現正接受化療。她自述自己使用嬌生嬰兒爽身粉與「Shower to Shower Powder」在內的嬌生含滑石成分產品超過40年。

滑石粉究竟對人體有無危害?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約莫在1970年以前,滑石粉中含有石綿纖維,石棉被認為是有致癌性的物質;後來的產品成分拿掉石綿纖維,但仍可能有含矽的化合物,如可能釀成肺癌的二氧化矽。

有研究指出,滑石粉會增加約3成的轉移性卵巢癌風險,但機轉仍不明,有一說是女性使用在會陰部後並未清潔乾淨,使得該成分自陰道進到卵巢,釀成發炎與惡化,但這些說法仍有爭議。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經動物實驗證實,爽身粉使用於私密部位皮膚,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在人體身上尚無證據,因此被列為2B級致癌物。女性仍可將爽身粉用於脖子、腋下、四肢等非私密處。

(聯合報)
--
醫師:私密部位用爽身粉 罹癌風險增

滑石粉是否會導致人類罹癌尚無定論,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1970年以前,滑石粉中含有石綿纖維,石棉被認為是有致癌性的物質;後來的產品成分拿掉石綿纖維,但仍可能有含矽化合物,像是可能釀成肺癌的二氧化矽。

楊振昌表示,有研究指出,滑石粉會增加約三成的轉移性卵巢癌風險,但機轉仍不明,有一說是女性使用在會陰部後,未清潔乾淨,使得該成分自陰道進到卵巢,釀成發炎與惡化,但這些說法仍有爭議。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經動物實驗證實,爽身粉使用於私密部位皮膚,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在人體身上尚無證據,因此被列為2B級致癌物。女性仍可將爽身粉用於脖子、腋下等非私密處。

台灣嬌生:無足夠證據證明致癌

美國消費者提告稱因長期使用含滑石粉的嬌生嬰兒爽身而罹患卵巢癌並獲勝訴,台灣嬌生今天表示,對受卵巢癌影響的婦女及其家人深表同情,但嬌生會提上訴。

台灣嬌生表示,今年4月美國國家癌症機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指出,並無足夠的醫學證據足以證明嬌生嬰兒爽身粉導致卵巢癌。台灣嬌生也指出,總公司已正在準備今年的其他相關訴訟,並持續捍衛嬌生嬰兒爽身粉的安全性。

(聯合晚報)
--
義大利大地震 16小時救出3童

義大利那不勒斯西南方島嶼伊斯契亞(Ischia),昨清晨4時發生規模4.0、震源僅5公里深的淺層地震,因島上建築大多無防震設計,多處建築倒塌,至少2死39傷。

救難人員奇蹟似地於7小時後從瓦礫堆中救出7個月大男嬰,他7歲和11歲哥哥在受困逾13小時和16小時後也相繼獲救。伊斯契亞島是火山島,島上最著名的景點是溫泉,德國總理梅克爾常到此歡度復活節假期。

(蘋果日報)
--
川普不撤軍了 增阿富汗駐兵 加派4千人 神學士恫嚇「很快變美軍墳場」

美國總統川普前天公布美國的阿富汗戰略,他過去多次抨擊派兵阿富汗,希望終結這場持續16年、陣亡2403名美軍、美國歷時最久的戰爭,但他前天改口稱「不宜倉促撤軍」,將「為勝利而戰」。消息指美軍將增派4000人,目標是消滅激進組織「伊斯蘭國」、打擊「基地」組織、防止「神學士」取得阿富汗政權。神學士表示會與美軍戰到「剩下最後一口氣」,讓阿富汗成為「美軍墳場」。

美國2001年遭911恐怖攻擊,因阿富汗神學士(Taliban)政權拒絕交出「基地」(Al-Qaeda)領袖賓拉登,美國揮軍阿富汗,雖逐出「基地」、推翻神學士政權,但美扶植之政府始終搖搖欲墜,治安敗壞、貪腐盛行,成恐怖組織天堂。

著重打擊恐怖份子
川普(Donald Trump)前天宣布「倉促撤軍的後果是可預期,且令人無法接受的,將造成權力真空,讓恐怖份子乘虛而入。」目前有8500名美軍駐阿富汗,消息指川普同意增兵4000。他多年來批美國的阿富汗戰爭「浪費太多金錢、精力、時間、人命」,他前天也說「最初的直覺是撤軍」,但「在橢圓辦公室的書桌後」看事情已不同,經多月研究,對戰事有另一番理解。
川普強調美軍將依實際戰況、而非擬定時間表選擇軍事行動;美國也不尋求國家重建,而將重點放在打擊恐怖份子上,「這些兇手該知道他們無處可躲,沒有美國力量和武器無法觸及之處。」
媒體指新戰略是閣員、幕僚幾番角力後成果,主張增兵的多為曾參與阿國戰役的退役將領,包括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H. R. McMaster),及剛轉任幕僚長的凱利(John Kelly)。而上周被炒的白宮首席策士班農力主撤軍,改以私人的軍事、安全顧問公司接手。

不排除達政治協議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索登伯格、阿富汗總統甘尼昨對川普決定表示歡迎。神學士發言人穆賈西德說這場「聖戰」會持續到逐出最後一名美軍為止,「如果美國不從阿富汗撤軍,很快地,阿富汗會變成21世紀另一個超級強權墳場。」
對於川普說未來不排除與「神學士」達成政治協議,穆賈西德說除非美國及北約訂出撤兵時間表,否則神學士不打算談。

「將見證更多殺戮」
美國新戰略並未振奮阿富汗人,喀布爾銀行職員拉曼說,16年來美國和北約軍隊來到阿富汗,只讓情況更糟,「川普的演說只對美國人好,對窮苦的阿富汗人不好。」喀布爾政治分析師慕茲達說,川普僅強調軍事上勝利,若軍事能解決問題,過去超過10萬美軍在阿富汗時就該解決了,「未來我們會見證戰爭的惡化,更多殺戮、更多問題。」

美軍在阿富汗浪費錢事蹟
◎2577億元剷除罌粟花
.種植面積不減反增,2013年更創新高
◎303億元蓋學校
.錢全進貪官跟反抗軍口袋,招不到生,照發薪
◎147億元改善阿國空軍
.買來的運輸機老到沒零件可用,當廢鐵賣只換回97萬元
◎11億元建指揮中心
.軍方在南部蓋新指揮中心,未蓋好兵就調走
◎8億元設計阿富汗新軍服
.美軍將領憑喜好設計軍服,若跟美軍穿同款軍服,10年可省22億元
註:以上幣值為台幣

美軍駐阿富汗事件簿
2001/10~2002/12
.為逮911恐攻主謀賓拉登,時任總統布希出兵阿富汗,推翻神學士政權,留9700人駐守
2004/11~2005
.巴基斯坦資助神學士復活,美駐軍增至2萬人,重心改轉到2003年起的伊拉克戰爭
2006~2008
.北約增兵至阿國,但因鴉片氾濫動亂反增。2008年美駐軍增至4.8萬人
2009~2010/08
.矢言結束阿富汗戰爭的歐巴馬,上任後反兩度大量增兵,提升至10萬人
2011/03~2014
.美軍在巴基斯坦擒殺賓拉登,之後歐巴馬逐步撤兵,計劃2016年全撤出
2015~2017/01
.暴力事件頻傳,歐巴馬延後撤軍時間。他卸任時仍有8500名美軍駐守

「沒完沒了」新策難脫戰爭泥淖

美國總統川普一反他選前直接撤兵的想法,而讓美軍留阿富汗,但又不大量增兵。這顯示川普已承認這場長期戰爭的現實局面:美國進退兩難,只能不上不下。
曾任美國對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特別代表的資深外交官達賓斯說:「選項只有輸或者還不要輸。」達賓斯說,任何想讓美國在阿富汗「勝利」的做法都太昂貴,目前在政治上毫不可行。
美軍目前約8500人駐阿富汗,軍方希望再追加約4000人,川普沒明講怎麼增兵。只是歐巴馬任內美軍曾增至10萬規模,仍無法在阿富汗獲得完全勝利。智庫「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歐立凡說:「這幾千人要怎麼完成先前幾萬人無法達成的事情?這場戰爭還是一樣沒完沒了。」

砸25兆改造失敗
美國2001年入侵阿富汗,推翻神學士政權時,誓言要幫阿富汗打造一個民主自由新國度,這16年來在阿富汗投入估約25.5兆元台幣經費。如今阿富汗仍貪腐橫行,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神學士也捲土重來,目前掌控約一半的阿富汗領土。
川普不想在阿富汗認輸離開,他宣稱:「直到最後,我們會勝利。」但他的用詞和當年想從越戰撤退的美國總統尼克森雷同。川普說,美國要在阿富汗尋求「光榮且持久的結果」。1968年尼克森競選總統時就說,要在越南尋求一個「光榮的結束」。

(蘋果日報)
--
不撤軍了 川普決增兵阿富汗

神學士嗆「阿富汗將成美國墓地」

美國總統川普廿一日公布阿富汗戰爭新戰略,一改競選期間主張迅速撤兵的立場,聲稱美軍有責任留守當地殲滅恐怖份子,並強調美方不會參與阿富汗的國家建設,也不會在當地塑造美國式民主,反而會透過外交、經濟或政治談判等途徑為阿富汗謀求和平,同時也將對庇護恐怖份子的巴基斯坦採強硬態度。然而,阿富汗恐怖組織「神學士(Taliban)」反嗆道,倘若美軍堅不撤兵,「阿富汗將是美式帝國主義的墓地」。

川普廿一日在維吉尼亞州阿靈頓梅爾堡軍事基地透過全國電視轉播發表演說,坦言自己對長達十六年的阿富汗戰爭的最初直覺為撤兵,但在與國家安全幕僚深入探討阿富汗問題後,認為必須讓美軍在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役的犧牲有價值。他表示,美軍在打贏伊拉克戰爭後倉促撤兵,導致當地出現「權力真空」,令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出現及壯大,因此美方絕不能在阿富汗重蹈覆轍,讓神學士、開打或IS等恐怖份子乘虛而入。

外交、經濟並進 北約也要增兵

川普指出,美軍的阿富汗戰略將與過去截然不同,不再以時間為目標,限定撤兵的日程或數目等,「計畫將隨實際狀況而變……美國將與阿富汗政府合作,直至看見決心和進步」。美國官員透露,川普已同意國防部長馬提斯增兵近四千人的計畫,駐阿富汗美軍將從八千四百人增至逾一萬兩千人。馬提斯則說,已指示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執行策略,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盟友亦同意增派駐軍。

此外,川普強調,美方策略不限於軍事行動,也可能透過外交談判和經濟制裁等方法,達到根除恐怖主義及實現阿富汗和平的目標。不過,川普也同意,阿富汗的和平須仰賴「神學士」組織的參與,「在軍事行動達成一定效果後,我們也可能與『神學士』取得政治協議」。川普另指出,阿富汗的國家建設、未來及安全將由阿富汗負責,「阿富汗部隊愈強大,美國付出的愈少」,因此,美國不會以自身的軍事力量或國家形象,在當地推動美式民主,「美國將著重與盟友合作,以保護共同利益」。

重批巴基斯坦縱容恐怖份子

另一方面,川普在演說中亦點名批評反恐戰爭的盟友巴基斯坦,指該國「一方面收取美國提供的反恐資金,一方面又為恐怖份子提供避風港」,藉此警告巴基斯坦,若再收留恐怖組織,「美國不會再沉默」,美巴的合作關係將會結束。川普亦讚揚印度在維持阿富汗穩定上的貢獻,是美國在安全及經濟上的重要夥伴,但話鋒一轉又表示,印度賺取美國數十億美元的外匯,應該在協助美國處理阿富汗問題上多加付出,特別是在阿富汗經濟發展方面。

http://img.ltn.com.tw/2017/new/aug/23/images/bigPic/600_128.jpg

阿富汗戰爭一拖16年 美國進退兩難

美國主導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一打十六年,總統川普廿一日宣布全新戰略,稱美軍將增兵並繼續留在阿富汗作戰,還宣稱「到最後,我們會勝利」。然而,分析指出,美軍增兵實乃「治標不治本」,無法真正解決阿富汗問題,川普的決定只是再度驗證,美國在這場戰事中,既難以迅速取勝,也難以全身而退。

贏不了輸不得 增兵治標不治本

川普一改過去主張撤軍的態度,在阿富汗新戰略中闡述,摧毀「神學士」、「開打」等阿富汗恐怖組織,並且消滅已在當地生根的「伊斯蘭國(IS)」分支,將是今後的重要目標。紐約時報引述多位現任及退休將領說法指出,川普決定增派近四千名美軍赴阿富汗,確實能對當地的反恐行動有所助益,美軍不僅可針對更多恐怖組織根據地發動空襲和砲擊,也可實地訓練及協助阿富汗軍隊,包括擴大阿軍突擊部隊的規模。

然而,歐巴馬政府的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直言,即使美方二○一○年曾指派十萬名美軍駐守阿富汗,也無法確保阿富汗全國的安全。而主張「美國優先」的川普,更難以說服美國人民同意此等增兵規模。再者,即便軍事策略上有取得突破,川普仍須解決歐巴馬和布希政府均無法克服的難題,即說服巴基斯坦停止庇護「神學士」及其分支「哈卡尼網路(Haqqani network)」。

俄與神學士保有聯繫 美難抽身

此外,紐時引述美國官員說法指出,俄羅斯一直與「神學士」保有聯繫,且很可能提供對方物資支援。俄方可能是想透過支持「神學士」,防止IS分支在當地茁壯,甚至是在為美軍一旦撤退提前布局,無論俄方的動機為何,都形成美方處理阿富汗問題的重重阻礙。

況且,歐巴馬時期的十萬大軍都無法逼迫「神學士」坐上談判桌,川普可否施壓「神學士」與阿富汗政府共商和平協議,實難以預測。

阿富汗是全球最窮國家之一,政治腐敗如影隨形,軟弱的政府軍一旦失去美軍奧援,就難與「神學士」對抗。因此,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等軍事策略家認為,阿富汗問題沒有軍事解決方案,說服「神學士」協商的好處多於對抗,更應作為美方的目標。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正面臨與歐巴馬、布希相同的現實問題,其策略不可能改變美國應對阿富汗問題的方向。

(自由時報)
--
川普增兵阿富汗 轟巴基斯坦袒護恐怖分子

美國總統川普廿一日宣布阿富汗最新戰略,一改過去質疑派兵阿富汗的立場,聲稱美軍不宜倉促離開,否則伊斯蘭國與凱達組織等恐怖分子會趁虛而入。關於增兵阿富汗,川普未說明確切人數,美國官員指出,川普已同意增兵,六月授權給國防部長馬提斯調節駐軍人數,最多增派四千美軍。

川普在維吉尼亞州阿靈頓梅爾堡發表卅分鐘的全國演說,他承認原先的直覺是撤軍,但最後做成必須向現實妥協的結論:「馬上離開的後果可以預期且令人無法接受,倉促撤軍將造成權力真空,包括伊斯蘭國與凱達組織等恐怖分子會立即趁虛而入。」他說,鑑於美軍自伊拉克全面撤軍的後果,不能重蹈覆轍。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七月十九日在白宮戰情室與國安官員開會時,曾氣憤撕毀官員提出的增兵阿富汗計畫書,一名在場人士透露,當時川普說,「我們在阿富汗一直輸」,並抱怨增兵計畫模糊不清,對勝利沒有明確定義。不過,川普最後公布的新戰略顯示,他已接受國安官員的說法,相信對阿富汗別無選擇,於是成為第三位派年輕男女參加美國史上最長戰爭的美國總統。

美國在阿富汗和更廣大南亞地區的新戰略將專注在消滅伊斯蘭國、摧毀凱達組織,以及防範神學士組織奪取阿富汗。川普表明美軍會續留阿富汗,但非無限期為之或開「空白支票」。他還說美國將不再試圖對阿富汗強加美國的民主價值。

關於增兵阿富汗,川普未說明確切人數,也不提供時間表或進一步的軍事活動計畫。他說:「我不會說我們何時進攻,但我們會攻擊。」

美國官員指出,川普已同意增兵,六月授權給國防部長馬提斯調整駐軍人數。軍方聲稱最多增派四千名美軍對抗伊斯蘭國和神學士。目前駐阿富汗美軍八千四百人。

川普還說,要持續強化阿富汗軍隊的力量,他指出:「阿富汗安全部隊愈強大,我們要做的愈少。」

川普也批評巴基斯坦袒護恐怖分子和激進民兵,並稱美國將加強和印度的合作,並增加對阿富汗的經濟發展的支持。

川普說,「從現在起,勝利會有明確的定義」,那便是恐怖組織挫敗,並且保護美國的利益。

(聯合報)
--
川普增兵阿富汗、警告巴基斯坦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公布阿富汗最新戰略,一改過去質疑派兵阿富汗的立場,聲稱美軍不宜倉促離開。他說要採取與前任不同的作法,放棄在阿富汗建立美國的民主價值,承諾增兵和增加經費,且對巴基斯坦更強硬,以扭轉局勢。

川普自維吉尼亞州阿靈頓梅爾堡發表30分鐘的全國演說,他承認原先的直覺是撤軍,但最後做成必須向現實妥協的結論:「馬上離開的後果是可預期且令人無法接受的;倉促撤軍將造成權力真空,包括伊斯蘭國與凱達組織等恐怖分子會立即趁虛而入。」他說,鑑於美軍自伊拉克全面撤軍之後的情況,不能重蹈覆轍。

美國在阿富汗和更廣大南亞地區的新戰略將專注在消滅伊斯蘭國、摧毀凱達組織,以及防範神學士奪取阿富汗。川普表明美軍會續留阿富汗,但非無限期為之或開「空白支票」。他也說美國將不再試圖在阿富汗塑造美國的民主價值。

關於增兵阿富汗,川普未說明確切人數,也不提供時間表或進一步的軍事活動計畫。他說:「我不會說我們何時進攻,但我們會攻擊。」

高階美國官員指出,川普已同意增兵,但6月授權給國防部長馬提斯調節駐軍人數。軍方聲稱最多增派4000名美軍,對抗伊斯蘭國和神學士。目前阿富汗有美軍約8400人,再加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旗下的聯軍約4000人。

川普也說,要持續強化阿富汗軍隊的力量,他指出:「阿富汗安全部隊愈強大,我們要做的愈少。」

此外,川普矢言改變美國和巴基斯坦打交道的方式,承諾迎頭痛擊巴基斯坦袒護恐怖分子和軍事團體的行徑。他說,美國援助巴基斯坦數十億美元,巴國和美國合作將「獲益良多」,也警告巴國不要持續包庇美國打擊的恐怖分子。川普也說美國將加強和印度的合作,並增加對阿富汗的經濟發展的支持。川普說,「從現在起,勝利會有明確的定義」,那便是恐怖組織挫敗,並且保護美國的利益。

(聯合晚報)
--
川普改口不撤軍 美擬阿富汗增兵3900人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為增派數千美軍至阿富汗鋪路,一改過去迅速終止美國這場最久戰事的允諾。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已授權增加多達3900人到阿富汗。

法新社報導,首度以三軍統帥身分正式談及阿富汗戰事的川普,揚棄過去批評這場16年戰爭為浪費時間與金錢的說法,坦承從「橢圓形辦公室桌後」看事情,會出現不同角度。

川普表示,當談及對一場造成數千美軍陣亡、耗費美國納稅人數以兆計美元戰爭的沮喪時,「我的直覺是該收手」。

但經過數月來的審慎考慮,川普表示得出總結,即「快速離開的後果,將是可預期及令人無法接受的」,並會留下讓恐怖分子得以很快填入的「真空」。

儘管川普沒有提供增兵人數等細節,高階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已授權國防部長可以增加多達3900人到阿富汗。

美增駐阿軍 不排除與塔利班達政治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談及美國對阿富汗16年衝突的新策略,不排除最終與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達成政治解決協議的可能性。

法新社報導,川普說:「有朝一日,在軍事努力產生成效後,或許可能將有涵蓋阿富汗塔利班部分的政治解決方案。」

他還說:「但沒人知道是否或何時將會發生。」他之後誓言:「美國將繼續支持阿富汗政府和軍方,協助他們在戰場上對抗塔利班。」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表示,川普決定施壓巴基斯坦及加強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可能有助美國外交官朝政治解決方案發展。

提勒森在出席川普演說活動後發出的聲明中說:「我們的新策略有別於先前設定矯揉造作的進度期限做法。」

「我們一直明確告訴塔利班,他們在戰場上不會獲勝。塔利班透過談判政治解決方案結束戰事,將能邁向和平與政治合法性。」

提勒森承諾說:「我們隨時準備支持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在無先決條件下舉行和談。」他並且說:「我們期盼國際社會,尤其是阿富汗鄰國,加入我們支持阿富汗和平進程的行列。」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今天在川普演說後宣布,美國和數個盟邦已承諾在阿富汗增兵。

白宮高階官員表示,川普早已授權馬提斯在阿富汗增派多達3900名美軍。

馬提斯在聲明中說:「我已指示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準備執行總統策略。」

馬提斯說:「我將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和我方盟邦協商,其中數個盟邦也已承諾增派駐軍。」

(中央社)
--
川普走調 激化印巴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21日發表阿富汗新戰略,宣布將對阿富汗增派4000人。這是他上任後首度正式談及美國已經持續了16年、為期最久的戰事。他並表示不會幫助阿富汗按照美國的方式建國,美國只會打擊恐怖份子。

值得關注的是,他以阿富汗為主軸,左批巴基斯坦,右捧印度,激化印巴緊張關係。川普在演說中稱,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導致權力真空狀態、恐怖主義擴散,「伊斯蘭國」(IS)趁勢崛起,表明美軍不會倉促撤出阿富汗。但他強調,美國對阿富汗的承諾不是「空白支票」,阿富汗政府也要擔起責任。美國深陷阿富汗戰事泥沼16年,美軍陣亡逾2200人,相關軍費逾1兆美元。川普改變過去質疑態度,同意增兵阿富汗。他坦言:「我原本的直覺就是撤軍,但當坐進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座位上後,我聽到各種不同建議。」

川普宣布授權國防部增加派駐阿富汗的美軍人數,但未公布細節。高級官員稱,將增派約4000人。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阿富汗美軍一度多達10萬人,經多次撤軍,目前僅剩8400人,且主要負責訓練任務。川普誓言支持阿富汗政府軍對抗游擊組織「塔里班」,但也不排除與塔里班達成政治解決協議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演說中特別警告巴基斯坦,稱美國將不再容忍巴基斯坦包庇極端分子,也不會再對此保持沉默。

川普還說,美國一直付給巴基斯坦數十億、數十億美元,但是巴基斯坦卻一直包庇美國要對付的恐怖分子,「這必須改變,且要立刻改變。」在抨擊伊斯蘭堡的同時,他則盛讚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美國的主要安全和經濟夥伴,是穩定阿富汗的重要貢獻。川普呼籲每年從對美貿易中獲利良多的印度,要對阿富汗投注更多幫助。

美國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羅夫諾表示,邀請印度加入只會讓問題更難解決,因印巴是宿敵,此舉可能會令巴基斯坦擔憂印度勢力壯大,反而對阿富汗的武裝組織投入更多軍事及情報援助,以對抗印度。

歐亞戰略核心地 戰亂多過和平

阿富汗位處中國大陸、中亞、南亞與中東之間,盤踞重要地緣戰略位置,數世紀來不斷成為強權競逐的兵家必爭之地。從地緣政治來看,阿國境內的美國駐軍,對中國大陸西部安全有很大的戰略牽制作用。中方軍事專家曾指出,美國在阿境駐軍是看中這塊歐亞大陸核心戰略要地,北望俄羅斯,東窺中國,南鎮印度與巴基斯坦,可隨時對這4個擁有核武國家的核武軍備與動態,作出有效監控。

由於長年戰亂,阿富汗當前經濟主要倚賴外國援助,而中方近年更是積極透過經濟手段,力圖深化對阿國的影響力,一方面著眼於投資其豐富的礦產資源,一方面抗衡美在阿國影響力。阿富汗擁有金礦、銀礦、銅礦、鋅礦、鐵礦等自然資源以及珍貴的寶石礦脈,且阿國北部還可能蘊含重要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這些重要資源因受阿國當年遭蘇聯入侵和隨後爆發的內戰影響,多數仍待開發利用。

此外,阿國南接南亞濱臨印度洋(阿拉伯海域)的巴基斯坦,且與巴國和印度兩個擁核國家不斷爆發衝突的喀什米爾爭議地區接壤。阿國的西鄰則是一再被美國懷疑秘密研發核武的全球第四大產油國家伊朗。

19世紀起,英俄兩國即在阿富汗爭奪控制權,2戰結束後換美蘇在此爭霸,美國聚焦伊朗與巴基斯坦之際,蘇聯趁機與阿富汗締結盟誼。直到1960年代,美國才逐漸重視阿富汗的戰略重要性,開始深入阿富汗、力圖削減蘇聯勢力。而強調國家自主性與外交獨立的哈菲佐拉(Hafizullah Amin)執掌阿國之後,最終導致蘇聯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蘇軍直到1989年才完全撤出阿境。

2001年9月11日美國本土遭基地恐怖組織大規模恐攻後,美國藉口阿國窩藏基地首腦奧薩馬.賓拉登,對阿國發動入侵戰爭,推翻了塔里班政權。美國迄今仍在阿境維持駐軍,總統川普並計畫增兵強化阿境反恐戰爭。

垂涎帝國墳墓 英俄爭戰百年

阿富汗的重要性,早在19世紀就被英俄兩國體認。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長達百年,兩國在此角逐對阿富汗的控制權,史稱大博弈(The Great Game)。

原本作為海上島國的英國,與還僅限縮於烏拉山脈以西的俄國,風馬牛不相及,但隨著英國向海外建立大量殖民地,最終控制了整個南亞大陸;俄國則不斷向烏拉山脈以東的亞洲擴張,獲得中亞大量領土,到19世紀初英俄兩國的領土在中亞越靠越近,俄國不斷向南擴張,視阿富汗為自己南下印度洋的跳板;英國擔心自己在印度的統治會受到威脅。

於是英國先發制人的出兵攻打當時已是一個獨立國家的阿富汗,1839年英國成功推翻統治政權,建立親英政府,但阿富汗人民不斷反抗,1842年英國撤軍,原本的阿富汗統治者回國復辟。

接下來30年,俄國持續向阿富汗推進。1842年時,俄國的邊界與阿富汗隔海對望1865年,俄國正式吞併塔什干,三年後吞併了撒馬爾罕。1873年,俄國基本上完全占據了阿姆河以北的土地。1878年英軍再次入侵阿富汗,是為第二次英阿戰爭,這次英國成功迫使阿富汗簽約,在保持主權之下,將外交由英國控制。

1885年,英國和俄羅斯在阿姆河的綠洲發生軍事對峙,幾乎釀成戰爭。英國最後決定接受俄羅斯的建議,接受雙方的現有控制界線為俄羅斯與阿富汗之間的邊界。英俄在阿富汗的衝突暫時告終。之後英俄兩國仍不斷爭取對阿富汗有更大的影響力,直到二戰結束大英帝國瓦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的百年爭奪才畫下句點。

(中國時報)
--
16年阿富汗戰爭 兩總統都難結束

曾經在總統大選期間信誓旦旦要從阿富汗撤軍的川普總統,上台後或許體認到阿富汗戰爭艱難現狀,他在21日晚間黃金時段發表全國電視演說,宣布名為「前進攻略」(path forward)的新阿富汗增兵戰略。專家指出,阿富汗問題是「難以找到結束的戰爭」,而川普如今顯然學到了這一課。

從布希到歐巴馬,這場打了16年的阿富汗戰爭對兩位總統、乃至於美國而言,是場很難贏、卻也輸不得的戰爭。阿富汗問題從改變路線、嶄新方法到戰略檢討,不下十多次。

本來阿富汗問題也不是一直喊著「美國優先」的川普所在意的優先事項,至少他從接受提名演說、三場與民主黨對手喜萊莉‧柯林頓的電視辯論、俄亥俄州造勢大會的外交政策揭示、就職演說到國會聯席會議等重要場合,從來沒提過。

不僅如此,他偶爾提及阿富汗時,也主張撤軍,2013年時他曾說:「我們應該趕快離開,不要再犧牲生命。」

如今阿富汗問題卻成為他首次全國電視演說的主題,而且還是立場大逆轉式的增兵。上台後川普體認到,撤兵阿富汗並非易事,一旦美軍離開,親美的阿富汗政府可能垮台,好不容易削弱的神學士、凱達和伊斯蘭國(IS)更可能死灰復燃。

目前派駐阿富汗的美軍約有8400人,國防部長馬提斯有權增兵3900人。而每年軍費超過250億元,被川普形容為「泥沼」的阿富汗戰爭,似乎已取代稅務改革和美墨邊界牆,成為川普的新優先事項。

(世界日報)
--
川普宣布阿富汗政策 將續打反恐戰爭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就阿富汗政策正式向外界發表電視演說,強調「彈性軍事調派」、「改善阿富汗政府狀況」,與「妥善處理巴基斯坦問題」等三大重點,他也表示,在未來將不會迅速撤軍,以避免造成「真空狀態」,讓殘餘勢力有機會捲土重來。

彈性調整駐軍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川普在公布他的對阿富汗政策時表示,未來美國部隊的調派將不會有硬性時間表或是任何數字上的制定。他認為無論是增援或是撤軍,若有一個既定目標,或是向大眾做出任何保證,就會讓恐怖份子有時間與機會採取應變措施。

在其演說裡,他就直接批評歐巴馬任內快速撤軍阿富汗的決定讓恐怖份子能早早規劃並捲土重來。他認為,讓阿富汗政府軍成為主力是趨勢,但不應該說撤就撤,因為此舉會讓該地區進入權力真空。因此,僅管他還沒當總統前不斷呼籲要節約軍費,他在上任後,卻態度180度大轉變,繼續讓美軍留在阿富汗,甚至將增加軍事訓練人員與特種部隊,透過加強阿富汗政府軍實力與定點精準打擊的方式來全面殲滅恐怖份子。

搞定阿富汗與巴基斯坦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川普也認為,如果要一勞永逸的解決阿富汗的問題,就必須要整頓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透過經濟、外交與軍事三方面的協調來結束反恐戰爭。

川普指出,如果要有效的解決恐怖份子問題,阿富汗將會需要經濟、外交與軍事三方面的整合,而美國政府將會繼續派遣軍事人員,訓練阿富汗政府軍,並提供軍事設備上的援助。

除了阿富汗之外,川普也表示將「整頓」巴基斯坦。他認為,阿富汗塔利班份子之所以能如此猖獗,都是因為巴基斯坦已經成為這些恐怖份子的避難天堂。他強調,「美國將對巴基斯坦施加強大的壓力」,來打擊位於邊界的巴基斯坦恐怖份子熱區。

(台灣醒報)
--
不甩中國 劍橋大學重登敏感文章

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CUP)上周因北京施壓,移除其中國網站上,由英國《中國季刊》出版的315篇與文革、六四天安門和台灣等敏感議題相關的文章,遭批破壞學術自由。劍橋大學前天將文章重新上架,並發聲明稱之前刪文是暫時性決定,「學術自由是劍橋大學秉持的最高原則」。此聲明在微博已被刪除。

官方打壓學術
然而同樣與該出版社合作的美國《亞洲研究期刊》昨稱,中國已要求劍橋移除該期刊的100篇文章,該期刊正與CUP討論如何因應。
劍橋日前稱,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移除文革和台灣等議題相關文章,否則將封鎖該網站。劍橋上周暫時刪文,但校方開會後決定重新上架,本周將與中方開會。
《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由倫敦大學創於1960年,主編普林格爾支持劍橋決定,更投書英國《衛報》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掌權以來,北京對學術自由展開意識形態箝制,這類打壓是官方主導,「前所未見的是,此作為已延伸至CUP這類國際機構」。他說會堅守原則,刊文不會考量政治敏感性。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天稱,《中國季刊》讀者少,劍橋撤文影響小,西方組織若不喜歡中國做法,可選擇離開。

(蘋果日報)
--
劍橋不敵輿論 中共獨裁文復活

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CUP)十八日證實,在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要求下,自旗下《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的中國網站上移除三百一十五篇涉及天安門事件、文化大革命、台灣等敏感議題的文章。該起撤文事件引發全球學術界關切,CUP不敵輿論壓力,廿一日宣布重新上架所有「敏感文」。然而,許多學者憂心,中國此舉只是開端,情況不容樂觀。美國亞洲研究學會(AAS)廿一日證實,中國亦要求CUP下架旗下《亞洲研究期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網站上約一百篇文章。CUP迄今仍未屈從。

亞洲研究期刊 也遭威脅

《中國季刊》主編普林格爾(Tim Pringle)廿一日透過「推特」表示,CUP和《中國季刊》決定立即恢復「被下架」的敏感文章,該刊也將在嚴格且雙向匿名的審查機制下,繼續刊登論文,不論文章議題的敏感程度。中央社報導,廿一日在中國地區的《中國季刊》網站輸入關鍵字「Tiananmen(天安門)」已能搜尋到五十筆結果,輸入「Taiwan(台灣)」則可搜尋到三○二筆結果,之前僅有五筆天安門、兩百六十四筆台灣的搜尋結果。此外,普林格爾要求CUP開放權限,這些文章目前都能夠免費線上下載。

CUP曾指出,中國當局曾揚言,若不下架敏感文章就會封鎖其在中國的網站。儘管直至廿二日仍未見異樣,中國官方將如何回應CUP,以及後續可能採取的措施,情況都不明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廿一日已拒絕回答此議題,中國教育部也不願意正面回應。

美國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迪斯特爾霍斯特(Greg Distelhorst)指出,要求下架文章不會是中國當局的最後手段,CUP必須擬妥對策,因應中國可能的進一步要求,對付北京愈來愈多的箝制手段「不會容易」。旅美學者吳祚來認為:「如果中共今天能夠成功刪除劍橋學術文章,明天就會去刪除哈佛評論文字,然後,全世界的學術都可以干預,然後,就開始致力於刪除白宮或英國國家網站上的內容。然後就赤化成功。」

此前,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不滿CUP屈從中國審查制度,發起網路請願活動,呼籲CUP重新上架文章,否則學術界不排除集體抵制CUP相關出版品。該請願在CUP改變立場前,已吸引超過七百人簽署。迪斯特爾霍斯特表示,CUP願意改變作法「是朝正確方向邁進一大步」,「我很高興劍橋聽進學者們的話」。吳祚來則表示:「堂堂的劍橋,翻開了可恥的一頁,好在又恢復了體面。」

(自由時報)
--
西班牙恐攻12煞 8死4歸案

西班牙巴塞隆納和坎布里爾斯十七日、十八日發生兩起恐怖攻擊事件,凶嫌駕車衝撞人群,共造成十五人喪生、逾一百廿人受傷。西班牙當局證實,涉案的十二名主要嫌犯中已有八人喪生,包括四十四歲首腦、伊斯蘭教士薩蒂(Abdelbaki Es Satty),以及原本在逃的廿二歲摩洛哥裔車手阿布雅庫(Younes Abouyaaqoub)。其他四嫌亦已逮捕歸案,廿二日首度出庭應訊,聲稱其原先策劃的攻擊規模更大。

廿一歲的卻拉厄(Mohamed Houli Chemlal)是首先接受西國高等法院偵訊的落網嫌犯,他供稱原擬使用炸彈發動更大規模的攻擊。卻拉厄是在巴塞隆納西南部阿爾卡納爾鎮(Alcanar)的一戶民宅被捕,該處十六日疑似失誤引發的爆炸,造成兩人死亡,其中一名死者便是薩蒂。警方還在屋內查獲超過一百廿個瓦斯罐和製作TATP炸藥的材料,凶嫌可能是因為意外爆炸而修改攻擊計畫。

警方表示,阿布雅庫十七日犯案後徒步逃逸,期間遇到一名正在停車的男子波佩雷斯(Pau Perez),於是挾持汽車,持刀捅死他並將屍體藏在車上。其後,警方一度在檢查哨攔截到阿布雅庫,卻讓他再次脫逃,直到一名女子注意到阿布雅庫形跡可疑,警方獲報後,廿一日在蘇維拉特斯市(Subirats)郊區當街擊斃身繫假自殺炸彈腰帶的阿布雅庫,他在死前高喊「真主至大(Allahu Akbar)」,戲劇性地結束這場大型追捕行動。

策劃恐攻的十二人,大多居住在里波爾鎮(Ripoll),薩蒂便是在此洗腦年輕人。警方十八日已於案發現場擊斃五名凶嫌,包括穆薩.歐卡比爾(Moussa Oukabir)、阿布雅庫(El Houssaine Abouyaaqoub)、薩迪.厄拉(Said Aallaa)、歐瑪.希查米(Omar Hychami)、莫哈梅德.希查米(Mohamed Hychami)。儘管警方判定該集團已被瓦解,但仍企圖釐清是否有其他相關人士提供後勤與其他支援。

(自由時報)
--
西班牙恐攻犯 遭恐怖相關謀殺罪名起訴

一名司法消息人士說,上周對西班牙大城巴塞隆納和一處海邊度假勝地發動攻擊,造成15人喪生和上百人受傷的4名還活著嫌犯,今天被以「恐怖相關謀殺」等罪名起訴。

法新社報導,這名消息人士表示,他們的罪名包括「屬於恐怖組織、恐怖相關謀殺和持有炸藥」。涉案嫌犯共有12人,8人已被擊斃。

消息人士說,21歲嫌犯切姆拉爾(Mohamed Houli Chemlal)今天出庭接受訊問時表示,他們原本計畫以炸藥「發動更大規模攻擊,鎖定(巴塞隆納)紀念碑」。

這些嫌犯製造炸彈的地點16日意外發生爆炸,炸死了伊斯蘭教長艾斯沙提(Abdelbaki Es Satty),據信就是他影響這些年輕嫌犯趨於激進。西班牙籍的切姆拉爾也在爆炸中受傷,並遭到逮捕。

根據消息人士,切姆拉爾表示,艾斯沙提原打算在他們發動攻擊的同時,引爆炸藥自殺。

西班牙恐攻嫌犯承認 原圖發動更大攻擊

西班牙大城巴塞隆納上周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司法界人士表示,參與屠殺陰謀的嫌犯切姆拉爾今天向法官承認,他和其他同夥原本計畫以炸彈發動更大規模攻擊。

巴塞隆納和一處海邊度假勝地相繼遭攻擊,共造成15人喪生和上百人受傷,首都馬德里負責處理恐攻相關案件的國家法院今天開庭訊問4名還活著的嫌犯,21歲的切姆拉爾(Mohamed Houli Chemlal)是第一人。

這些嫌犯製造炸彈的地點16日意外發生爆炸,炸死了伊斯蘭教長艾斯沙提(Abdelbaki Es Satty),據信就是他影響這些年輕嫌犯趨於激進。西班牙籍的切姆拉爾也在爆炸中受傷,並遭到逮捕。

這起爆炸可能促使嫌犯改變計畫,次日即使用車輛在巴塞隆納衝撞群眾。

警方先前透露,這些疑似聖戰士原本準備製造炸彈,「在巴塞隆納發動一起或多起攻擊」。

加泰隆尼亞地區警察首長查比羅(Josep Lluis Trapero)曾說,警方在這些嫌犯的炸彈工廠發現120個瓦斯桶,還找到三過氧化三丙酮(TATP)的痕跡,這種土製炸藥已成為宣稱發動攻擊的伊斯蘭國(IS)的標誌。

涉案嫌犯共有12人,原本唯一在逃的摩洛哥人阿布雅庫(Younes Abouyaaqoub)昨天遭警方擊斃。據信他是這次恐怖攻擊的主犯,涉嫌在巴塞隆納駕廂型車衝撞群眾,造成慘重傷亡。

(中央社)
--
穆斯林念三遍「離婚」就能休妻 印度︰違憲

法官︰非伊斯蘭習俗 不應保障

印度的「穆斯林個人法」(Muslim Personal Law)允許穆斯林男性以任何方式,包括電話、簡訊、通訊應用軟體Skype與WhatsApp,以及社群媒體貼文等,說三次「塔拉格」(talaq,阿拉伯語離婚),就可在幾分鐘內休妻。印度最高法院廿二日判定,這項爭議性的穆斯林即刻離婚法違憲。根據該判決,印度政府必須在六個月內制定新法,以取代這項遭禁的休妻措施。

「今天,我終於感到自由,」被丈夫念了三次塔拉格而離婚的班諾在判決出爐後說:「我贏得這道將解放許多穆斯林婦女的判決!」包括班諾在內的五名因此而離婚的穆斯林婦女,以及兩個穆斯林女權倡議組織就「三次塔拉格」法向法院提出合憲性訴願,最高法院於五月間聽審,由於該案的爭議性,法院耗費三個月才做出宣判。

五名分別信仰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以及祆教的男性法官中,三人判定該習俗「非伊斯蘭、獨斷以及違憲」,一名法官說,該習俗不是伊斯蘭的基本部分,不享有保障。首席法官科赫(JS Khehar)則持相左見解,認為憲法法院不應處理個人法議題。對於沒有贏得法官一致判決,律師團表示「失望」。

穆斯林法委員會 反對法院介入

全球逾廿個穆斯林國家,包括印度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保守的沙烏地阿拉伯,已禁止「三次塔拉格」習俗,然而在印度,該習俗因法律保障穆斯林、基督徒、印度教信徒,在婚姻、離婚、繼承與收養等家庭事務得以遵循教義規範而持續至今。然而如今大部分的印度教個人法已大幅翻修,穆斯林法則幾乎未加更動。

印度的穆斯林約一.七億人,約佔十三億總人口的十四%,絕大多數是遜尼派。印度的「穆斯林法委員會」告訴最高法院,在他們思考「三次塔拉格」是錯誤習俗的同時,也反對法院的任何介入,他們要求相關爭議留待穆斯林社群自行解決。

事實上,印度數十年來要求禁止「三次塔拉格」的呼聲與運動不絕,去年總理莫迪指控該習俗「貶抑、歧視」女性,提振相關運動聲勢。莫迪廿二日讚揚最高法院的判決是「歷史性的」,他說:「它給予穆斯林婦女平等待遇,同時是女性賦權的有力措施。」該判決也可能促使執政黨再度推動其統一民法的主張,亦即終結宗教法在民事議題上的應用。

(自由時報)
--
喊三次離婚就可休妻 印度最高院判違憲

路透報導,印度最高法院22日裁定,穆斯林的「快速休妻法」違憲,對長久以來爭取平權的穆斯林婦女而言堪稱歷史性勝利。

「快速休妻」法律規定,印度穆斯林男性只要唸出或是寫出三次「talaq」(離婚),就可立刻和妻子離婚,還有男子利用Skype或是WhatsApp傳一通三個「talaq」的簡訊,妻子就被拋棄了。

印度最高院判決,政府必須制定新的離婚法,廢除被判違憲的舊法律。

印度婦女雪阿拉.巴諾因被老公「快速休妻」而和其他婦女一起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廢除此法。在最高法院宣判後,她向路透表示:「今天我終於感到自由,這個宣判會讓許多穆斯林婦女都重獲自由。」

「快速休妻」違憲判決由五位信仰不同的法官合議裁定,五位法官分別信仰 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錫克教與拜火教。

五位法官中三位認為「快速休妻」違憲,推翻了最資深首席大法官的見解。

首席大法官宣布中止「快速休妻」制度,並要求政府6個月內提出新的離婚法。

「快速休妻」在一些穆斯林國家是被禁止的,包含印度鄰國巴基斯坦及保守的沙烏地阿拉伯。

印度總理莫迪及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出乎意料地和穆斯林婦女結盟,要求廢除快速休妻法,和他們對立的是主張國家無權介入宗教的伊斯蘭教團體。

印度穆斯林只佔全國13億人口的14%,有些人擔心,佔多數的印度教徒試圖限制伊斯蘭教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反對快速休妻法的人數十年來努力抗爭,希望廢除這個制度,總理莫迪去年表態支持巴諾,表示這項法律貶低、歧視女性,讓反對此法的陣營聲勢大振。

22日的違憲宣判有助印度人民黨推動長久以來統一民法的期望,以終結使用宗教律法審判民事案件的狀況。

印度婦女兒童發展部部長表示:「最高法院有權介入私人空間,而他們也這麼做了。」

印度允許宗教機構以保護宗教團體獨立的屬人法(personal law)管理相關事宜,例如結婚、離婚以及財產繼承等。

(聯合報)
--
麥肯號艙室 發現罹難士兵

美國海軍飛彈驅逐艦麥肯號廿一日在新加坡外海與賴比瑞亞籍油輪發生碰撞,造成十名美軍下落不明。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夫特(Scott Swift)廿二日指出,國際搜救團隊已發現部分罹難士兵遺體。這是今年以來美國軍艦在亞洲海域發生的第四件撞船事故,但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警告,若有人想藉此機會考驗美國作戰能力,將是「有勇無謀」。

史威夫特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指出,潛水員在封閉的艙室內發現一些遺體下落,馬來西亞當局也通報發現一具遺骸。麥肯號目前停泊於該海軍基地,以進行損害評估。

史威夫特也表示,這是美國太平洋艦隊今年以來發生第四起重大事故,不能等閒視之為獨立事件,相關調查將釐清「這些事件的共同根源」。

六月間,美軍驅逐艦費茲傑羅號在日本外海與菲律賓籍貨櫃輪碰撞,造成七名美軍罹難。美國副總統彭斯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說,近來這兩起造成人員傷亡的撞船,令人難堪,他說:「令人無法接受,我們將深究原因。」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李察森(John Richardson)廿一日表示,他要求全球各艦隊指揮官,在一週內執行一到兩天的「運作暫停」,以檢討確保安全與有效運作的行動。他也表示,將全面檢視駐日美軍的訓練,美國第七艦隊總部設於日本。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不具名的美國海軍官員說法報導,初步跡象顯示,該起碰撞肇因於操舵裝置故障。史威夫特回應,是否是機件因素、網路攻擊,或是人為錯誤所致,目前還太早下結論,他暗示,調查的焦點是「我們在艦橋的運作」。

法新社報導,在美國力抗中國在南海的專斷獨行及北韓的核武野心之際,部分分析家質疑,美國軍艦在亞洲頻頻出包是否反映美國海軍過度深入?麥肯號本月初在南海中國人造島礁美濟礁爭議性海域執行「航行自由」任務,引發中國強烈反彈。

(自由時報)
--
美海軍徹查第7艦隊 暫停全球行動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兩個多月內接連發生兩次驅逐艦與大型商船相撞事故,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廿一日宣布,全球的海軍軍艦本周暫停作業一天或兩天,全面檢討基本的航海技術和團隊工作,他並下令針對第七艦隊的特定問題進行長達數月的廣泛調查和檢討。

李察遜說,「馬侃號」驅逐艦廿一日清晨在新加坡海域與一艘油輪相撞後,他下令採取兩大行動,首先,他下令海軍二七七艘軍艦全部暫停作業,檢討團隊工作、安全事項、航海技術和其他基本工作,指揮官自行排定暫停作業時間,避免與演習撞期,例如正在南韓進行的軍演。

第二,他下令針對以日本為基地的第七艦隊進行廣泛檢討,今年二月以來第七艦隊的四艘軍艦在西太平洋發生重大事故,包括三次撞船和一次擱淺。

李察遜在記者會上說:「我們有理由擔憂,那邊出了我們不明瞭的事。」

他說,將檢視第七艦隊的作業步調、準備狀態,包括維修、設備和人員,以及艦上官兵和工作人員是否接受適當的訓練。這項檢討工作由海軍艦隊司令戴維森負責,將召集海軍內部和外面的專家,包括海運公司的專家。

李察遜不排除外部干擾或網路攻擊導致撞船,不過,他說,他不會對撞船原因的調查有預設立場,他的談話著重「我們在駕駛台上的表現」。

美軍廿二日持續在海上搜救「馬侃號」十名失蹤的水兵,並派潛水員潛入進水的船艙搜尋。

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夫特廿二日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的記者會上表示,潛水員在「馬侃號」的船艙內找到部分失蹤水兵的遺體。

史威夫特說:「潛水員在被封閉的船艙內找到部分水兵的遺體。」

「馬侃號」與油輪相撞後,左舷側被撞破一個洞,導致艙房進水,包括水兵睡的臥艙。為了阻止進水,艦上官兵將進水的艙房封閉,來不及逃出來的水兵就淹死在裡面。

美國驅逐艦「費茲傑羅號」六月十七日與貨輪相撞後,也是在船艙內尋獲七名水兵的遺體。

另外根據CNN報導,海軍官員指出,「馬侃號」在開始接近麻六甲海峽時,操舵系統發生故障,目前不清楚當時駕駛台官兵為何未迅速改用備用的操舵系統。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23/1/390534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結構考量不同 軍艦真的比油輪不耐撞

美國兩艘驅逐艦接連與大型商船相撞,軍事專家直呼不可思議,而且兩次撞船都是美國軍艦嚴重受損,並有人員傷亡,被撞的貨輪或油輪只有輕微受損,專家說,軍艦確實比貨輪或油輪不耐撞。

紐約時報報導,日本天普大學前院長派特森形容驅逐艦與油輪相撞,好比「F1賽車撞上垃圾車」。他說:「哪輛車能避開相撞?配備先進飛彈的F1賽車。」

很難想像武力強大的軍艦與大型貨輪相撞,通常吃虧的是軍艦,不但受損較嚴重,「費茲傑羅號」和「馬侃號」驅逐艦都因船艙進水而有水兵淹死在船艙內。

這是因船隻設計完全不同,軍艦的設計者為了縮小被攻擊的機會,船身越低越好,並避免讓官兵睡在高處,官兵睡在靠近吃水線的艙房,在碰撞後會很快進水。反觀商船船員睡在貨櫃和引擎的上方,距吃水線很遠的高處。

另一大差別是油輪幾乎都有雙層船殼,三分之一的貨輪也有雙層船殼,在第一層船殼和第二層之間有一碼的空間,當做輕微撞擊的緩衝,這也使得近年很少發生漏油事件。軍艦要求速度快,沒有多餘的緩衝空間。

軍艦通過狹窄海域也是一大挑戰。「馬侃號」廿一日在即將通過麻六甲海峽時與油輪相撞。通過麻六海峽好比在海上高速公路上行駛,晴天不困難,天候不佳時就很麻煩,這時船隻不會一直在指定的分隔區內航行。

許多商船為向海盜示警,夜間甲板上燈火通明,但明亮燈光也會干擾其他靠近船隻的視線。這時軍艦會加派官兵在甲板上觀望。通過海峽時,艦上指揮官或執行官會在駕駛台留守。進入狹窄海域前,航海小組會開會複習安全事項。雷達操控人員和戰鬥情報官也會追蹤其他船隻動向。

退役海軍上校柯爾說,通過麻六海峽通常會有六名官兵在駕駛台上注意其他船隻的燈光。偵測到一艘油輪後,甲板上的軍官或指揮官會指示避免相撞的動作。

美艦「馬侃號」失蹤水兵遺體 在船艙尋獲

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夫特22日表示,潛水員在「馬侃號」驅逐艦的船艙內找到部分失蹤水兵的遺體。

史威夫特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告訴記者:「潛水員在被封閉的船艙內找到部分水兵的遺體。」

「馬侃號」21日清晨在新加坡海域與一艘油輪相撞,船身被撞破一個洞,導致船艙進水,包括水兵睡的臥艙。為了阻止進水,艦上官兵將進水的船艙封閉,來不及逃出來的水兵就淹死在裡面。這次事故有10名水兵失蹤。

美國海軍稍早表示,海軍與陸戰隊潛水人員正搜尋馬侃號在碰撞受損後封閉的區域。

根據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美國海軍官員透露,初步跡證顯示,當馬侃號接近麻六甲海峽時,疑為轉向裝置故障導致撞船。

年來四次事故 美官員:第七艦隊司令將被調職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官員23日說,海軍計畫將近來發生四次事故且有兵員喪生的第七艦隊司令調離原職。

海軍官員對此訊息拒絕發表意見,但兩名熟知此事的美國官員說,第七艦隊司令──海軍中將歐柯因24日將因今年以來四次事故,被解除指揮官之職。美國第七隊艦司令部設在日本橫須賀,該隊今年四次事故中,有兩次造成人員死亡。

武力強大的軍艦與貨輪相撞 吃虧的是軍艦

美國兩艘驅逐艦接連與大型商船相撞,而且兩次撞船都是美國軍艦嚴重受損,並有人員傷亡,被撞的貨輪或油輪只有輕微受損,專家說,軍艦確實比貨輪或油輪不耐撞。

紐約時報報導,日本天普大學前院長派特森形容,驅逐艦與油輪相撞,好比「F1賽車撞上垃圾車」。

他說:「哪一輛車能避開相撞?配備先進飛彈的F1賽車。」

很難想像武力強大的軍艦與大型貨輪相撞,通常吃虧的是軍艦,不但受損較嚴重,「費茲傑羅號」和「馬侃號」驅逐艦都因船艙進水而有水兵淹死在船艙內,貨輪上的船員確高枕無憂。

專家解釋說,軍艦上的官兵睡在靠近吃水線的艙房,碰撞後艙房會很快進水。反觀商船的船員睡在貨櫃和引擎的上方,距吃水線很遠的高處。

軍艦與貨輪的設計完全不同,軍艦的設計者為了縮小被攻擊的機會,船身越低越好,並避免讓官兵睡在高處。

另一大差別是油輪幾乎都有雙層船殼,三分之一的貨輪也有雙層船殼,在第一層船殼和第二層之間有一碼的空間,當做輕微撞擊的緩衝,這也使得近年很少發生漏油事件。軍艦要求速度快,艦身傾向流線型,沒有多餘的緩衝空間。

(聯合報)
--
一連串事故 全球美艦暫停作業

美國軍艦昨天再次發生意外事故,導致10名士兵失蹤、5人受傷,美國海軍宣布,暫停全球作業。

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在美國21日下令「暫停作業」,以便「全面檢討」作業慣例。馬侃號驅逐艦稍早在新加坡外海遭一艘油輪撞擊,失蹤人員尚在搜救中。

李察遜說:「正如各位所知,這已經是3個月來第2起碰撞事件,也是在太平洋戰區一連串事故中的最近一起。必須採取比較有力行動來因應這個趨勢,因此我下令,我們在世界各地的軍艦一律暫停作業。」

李察遜表示,目前為止,沒有跡象顯示碰撞事件是故意行為或網路攻擊、破壞所導致。

現正訪問約旦的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說,李察遜的「比較全面調查將研究一切相關的海上意外與事故,他將了解所有因素。」

美海軍尚未正式說明,暫停作業將持續多久;不過美國有些媒體指出,可能只是一天。

(聯合晚報)
--
美軍艦撞船 專家疑電訊系統遭駭

有專家指出,美國導向飛彈驅逐艦「馬侃號」與商船相撞,讓人懷疑是軍艦導航或電訊設備遭駭客入侵所致,官方強調,暫無跡象顯示撞船與網攻有關,但將全面調查所有可能性。

MSNBC今天引述專家的話指出,美國海軍不到兩個月內、兩度發生撞船事件,這不只是人為因素。

曾任職於美國海軍的資訊戰專家史塔茲曼(Jeff Stutzman)說,他無法想像美軍航行在麻六甲海峽這樣繁忙的海域,沒有完整導航小組、甚至是增派負責監看雷達的人員執勤。

除馬侃號(USS John S. McCain),美軍驅逐艦「費茲傑羅號」(USS Fitzgerald)6月於日本外海與菲律賓貨輪相撞,造成7名官兵身亡;而馬侃號於新加坡外海、與一艘賴比瑞亞籍油輪相撞,致10名艦上官兵失蹤,目前已在艦上進水封閉的艙房找到部分失蹤官兵遺體。

美國媒體麥克拉奇(McClatchy)公司則引述德州大學教授韓福瑞斯(Todd Humphreys)的分析,統計顯示,導航系統遭駭客入侵或控制,影響船隻作業,造成損失,確有前例。

報導提到,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6月於黑海海域出現「誘騙式」攻擊,至少有20艘船隻受影響,當時資訊顯示,駭客駭入GPS、誤導相關船隻接收到的位置資訊。

韓福瑞斯認為,當時發生的誘騙式攻擊,應來自俄羅斯,而駭入GPS系統、不再需要高超複雜的編碼程式或昂貴器材,簡單的軟體已能執行。

不過,美軍使用的是經加密程序的定位系統、而非商用GPS。

包括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John Richardson)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孚特(Scott Swift)都說,至今無跡象顯示馬侃號撞船事件與網攻有關,但李察遜透過官方推特發文時也指出,調查會審視所有可能性。

馬侃號10日曾駛近中國於南海建造的人工島礁美濟礁至6浬內,並未理會中國軍艦警告。

(中央社)
--
美空襲IS「首都」拉卡 炸死42平民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22日告訴法新社,美國帶領的聯軍21日空襲「伊斯蘭國」(IS)「首都」拉卡,至少炸死42名平民,其中有19名孩童和12名婦女。

這是連續第二天的猛烈轟炸,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軍」已奪回拉卡的大半。自8月14日以來,已有167名平民死於聯軍的空襲行動。

(聯合報)
--
聯國握證據:北韓疑助敘利亞化武

聯合國調查北韓違反制裁的機密報告指出,過去6個月曾截獲兩批要送交敘利亞政府機構的北韓貨物,收件單位為負責敘國化武計畫的機構。

這份37頁的報告由獨立聯合國專家小組撰寫,已於本月初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報告並未提供事件發生時間或是貨物內容等細節。

報告中寫道:「專門小組正在調查敘利亞與北韓之間據報的違禁化學品、彈道飛彈及傳統武器的合作。2個會員國查獲運往敘利亞的貨物,另一會員國通報,他們有理由相信,查獲物資屬於朝鮮礦業發展貿易公司(KOMID)與敘利亞合約的一部分。」

報告還寫道:「貨物收件者為歐盟與美國認定為『敘利亞科學調查與研究中心』(SSRC)的空殼公司;調查小組認為,這家公司曾與KOMID合作移轉違禁項目。」

SSRC自1970年代起即督導敘利亞的化武計畫。KOMID於2009年遭聯合國安理會列為黑名單,安理會稱KOMID是北韓的關鍵軍火交易商,以及彈道飛彈相關裝備和傳統武器出口商。安理會去年3月也將2名KOMID駐敘利亞的代表列入黑名單。

聯合國專家表示,他們調查敘利亞與北韓間的活動包括敘利亞飛毛腿飛彈計畫、敘利亞地對空飛彈防空系統保養與維修。

北韓因為發展核武和彈道飛彈,2006年起遭聯合國制裁。

(聯合晚報)
--
UN調查報告 指北韓疑暗助敘利亞化武

據一份機密的聯合國調查北韓違反制裁報告,過去6個月已截獲兩批要送交敘利亞政府機構的北韓貨物,收件單位均為負責敘國化武計畫的機構。

路透社今天所取得的這份報告,是一個由獨立聯合國專家組成的小組所撰寫,該報告已於本月初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報告中並未提供事件發生時間或是貨物內容等細節。

專家們在這份37頁的報告裡寫道:「專門小組正在調查敘利亞與北韓之間據報的違禁化學品、彈道飛彈及傳統武器的合作。」

報告還寫道:「貨物收件者為敘利亞實體單位,這些單位被歐盟與美國指為『敘利亞科學調查與研究中心』(SSRC)的掩護單位;其中一個單位經專門小組確認,過去曾與北韓的『朝鮮礦業發展貿易公司』(KOMID)合作,移轉違禁項目。」

SSRC自1970年代起即督導敘利亞的化武計畫。

KOMID於2009年遭安理會列為黑名單,安理會稱KOMID是北韓的關鍵軍火交易商,以及彈道飛彈相關裝備和傳統武器出口商。安理會去年3月也將2名KOMID在敘利亞的代表列入黑名單。

聯合國專家表示,他們調查敘利亞與北韓間的活動,包括雙方在敘利亞飛毛腿飛彈計畫、敘利亞地對空飛彈防空系統保養與維修等項目間的合作。

(中央社)
--
德:遲早會禁售汽柴油車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為了避免「柴油危機」破壞德國汽車業名聲,並對德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上周末向德國《超級畫報》(Superillu)表示德國遲早會效法法國、英國及印度禁售汽柴油車。

梅克爾表示:「雖然我還不確定哪一年開始禁售汽柴油車,但這對德國而言是對的政策,因為只要我們加速投資充電站基礎建設及電動車技術,就能從結構上改變汽車市場。」

回顧1886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Carl Benz)以汽油引擎車申請專利之後,德國迅速成為當代汽車產業的先驅,包括福斯汽車、戴姆勒、BMW以及保時捷等德國汽車廠牌,至今仍在全球車市保有領導地位。

然而,自從2年前福斯汽車爆發排碳量數據造假醜聞後,德國國內對於汽柴油引擎造成空氣汙染的反對聲浪日漸擴大。近來不少德國城鎮已揚言將聯合禁售汽柴油車,讓即將在9月24日大選中挑戰連任的梅克爾備感壓力。

今年7月歐盟針對德國汽車業聯合制價的嫌疑展開調查後,梅克爾更擔心德國汽車業在全球享有的高品質商譽因此受損。

德國汽車業日前與政府官員召開緊急會議之後,已同意修改超過500萬台柴油車引擎,藉此降低排碳量,但梅克爾打算進一步提高標準。

梅克爾向《超級畫報》表示:「德國已訂下在2050年前將排碳量減少80%至95%的目標。即便在車輛大幅減少排碳量的情況下,這項目標仍極具高難度。」

此外,德國財政部在8月發表的經濟報告中也指出,儘管德國第3季經濟可望維持強勁成長,但未來仍須留意諸多潛在的威脅,包括英國脫歐談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保護主義,以及「柴油危機」對德國國內汽車業帶來的影響。

財政部表示:「儘管柴油危機對德國經濟的衝擊程度在短時間內難以量化,但從汽車業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來看,我們必須將柴油危機視為德國經濟在中期未來面臨的風險之一。」

(工商時報)
--
穆斯克等聯名公開信 促聯國禁AI管理軍武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等上百位科技業領袖,21日在澳洲墨爾本舉行的人工智能國際會議上發出聯名公開信,齊聲敦促聯合國採取行動,預先防範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能帶來「殺人機器人」等自動化武器的危險。

穆斯克和Google旗下的DeepMind共同創辦人蘇雷曼(Mustafa Suleyman)等116名科技名人,共同發表聯名公開信表示,致命的自動化武器可能帶來第三次軍武革命,開發完成後,將使武裝衝突規模升高至前所未見的程度,持續時間也會比人類能理解的程度還久。

這116位專家呼籲,禁止運用AI管理軍武。聯名信指出,這些武器可能會被用於恐怖攻擊,也可能被獨裁者和恐怖分子拿來對抗無辜平民,並非各界所樂見,「我們能行動的時間所剩不多,一旦這個潘朵拉盒子被開啟,將很難關上」。

聯合國負責關注這類武器的團隊原訂21日開會,但會議已取消,並延後至11月。

所謂的「殺人機器人」是指不需人類介入、便能自動選擇並射擊目標的全自動化武器,這項技術目前雖然還不存在,但著科技進步,此技術也可能被實現。支持「殺人機器人」者認為,現行法律足以因應可能衍生的問題,主張應減緩自動化武器的開發速度,而非完全禁止。

聯合國最近表決通過,開始討論包括無人機、坦克車及自動化機槍等這類武器。聯合國2015年也曾討論禁止開發殺人機器人的可能性。當時穆斯克和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科學家霍金等逾1000位科技專家、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共同發表聯名信警告自動化武器的危險。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人工智能專家沃爾什表示,他對全球人工智能武器軍備競賽感到十分擔憂。他說:「如果我們把人工智能武器運用到戰爭中去,最終人類將陷入一個非常危險、極其不穩定的世界。」但他也認為,人工智能具有雙面性,這項技術必須研發下去,但應建立在以全球人類安全為重的大前提下,建立在各方在人工智能研發中必須就制衡達成共識的基礎之上。

(世界日報)

健康

莫名出血 陷急性白血病危機 新機轉藥物 控制率4成4

控制白血病除化療還有新選擇,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吳尚儒醫師表示,白血病中若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易出血、病程快且凶狠,尤其是18 歲以上的成人個案,即使倚賴多種化療合併藥物,控制率僅約2成,為了達到藥效而增加劑量,更可能讓患者身體難以承受藥物毒性,而今2017年2月在台核准使用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透過新機轉控制率超過傳統化療2倍,約可達到4成4,不過要想根治白血病,仍得等待骨髓移殖。
吳尚儒醫師表示,日前便收治一位中年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因為突發的顱內出血,陷入昏迷病況危急,只能緊急動刀。術後因身體虛弱也無法使用化療控制病程,臨床上只能依靠支持性藥物控制症狀但效果有限,直到接受2個療程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病程才得到緩解,生活機能也慢慢恢復可自理的狀態,還可與親友出遊。

【先了解】血癌分急慢
白血病又稱作血癌,又可依病程的進展速度分作急性與慢性,還可依癌細胞來源分作骨髓性或是淋巴性,由於造血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病變,治療上相當棘手,讓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

易出血發燒
罹患白血病的患者,臨床常見症狀有發燒、全身倦怠,或者是皮下瘀青等症狀,而像是血液功能異常,血小板數量降低,讓身體常會出血,如果出血點在皮膚黏膜,就可能流鼻血,嚴重也可能出現在頭部引發昏迷。

【這樣做】打化療控制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患者若發生在幼童,有8∼9成可根治,但成人僅約4成,主要原因仍與幼童身體對化療藥物的耐受度好、血液再生能力較強,讓化療效果較好,而成人即使在施打10種以上的化療合併輔助藥物等,仍然只有2成左右的控制率。

新機轉藥物
今2017年2月衛生福利部核准的新機轉藥物─雙特異性抗體,可藉由活化自體免疫系統來控制癌細胞,一個療程要連續須施打28天,每天要靜脈注射24小時,施打期間可能會有發燒、過敏等反應,不過相較化療掉髮、嘔吐等副作用對身體的影響輕微許多。

【醫師說】
無論是化療或是雙特異性抗體的生物製劑,都屬於輔助性療程,用作血癌細胞控制,要想根治仍得依靠骨髓移殖。

(蘋果日報)
--
性伴侶僅1位 子宮頸癌機率破5成 施打疫苗 每年抹片檢查預防

研究顯示,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引發子宮頸癌的致病關鍵,許多人都有性伴侶愈多、罹患子宮頸癌機率愈高的迷思,但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顯示,一輩子只有一位性伴侶的人,感染HPV病毒的機率卻高達58.4%。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科主任劉偉民醫師昨(22)日表示,HPV病毒感染力相當高,建議可以施打疫苗預防,另外,只要一旦有性行為,就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劉偉民醫師表示,HPV病毒的感染率高達72%,只要一旦遇到HPV病毒幾乎就會被感染,所以雖然性伴侶愈多、風險愈高,但不代表終生一個性伴侶的風險就比較低,因為只要唯一的性伴侶有HPV病毒,就幾乎確定會感染,而一旦感染後,若是造成細胞產生變化,就可能引起子宮頸癌,建議可以自費1000多元進行HPV病毒檢測,如果檢查出感染HPV病毒,就要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持續2年,如果檢查顯示正常,代表HPV病毒可能已被身體免疫系統排除,可以暫時放下心中大石。

【先了解】由性行為傳染
HPV病毒主要是經由接觸性傳染,劉偉民醫師表示,雖然公廁馬桶、或是游泳池等公共場所都可能感染HPV病毒,但都屬於間接接觸,所以機率不高,性行為還是最主要的傳染方式。

男生更常感染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署的最新研究顯示,HPV盛行率高達42.5%,而且男生感染率達50.8%,比女性更高,劉偉民醫師表示,男生感染HPV不但沒有任何症狀、大多也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這可能是天生體質的緣故,但女性則不同,一旦感染HPV病毒,就很容易有子宮頸癌的風險。

【這樣做】施打疫苗預防
想要預防子宮頸癌,可以先施打HPV疫苗,目前國內有2價、4價、9價疫苗,價數愈多代表涵蓋愈多病毒,3種疫苗都可預防致癌率最高的16、18病毒型,其他所涵蓋的病毒則分別是菜花或是高風險病毒,自費價格均為1萬多元。

定期抹片檢查
劉偉民醫師表示,疫苗對每個人的保護力效果不同,因此建議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由於子宮頸抹片檢查容易因為抹片部位有所誤差,所以最好每年進行一次比較安全,根據資料顯示,20~29歲年輕女性的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僅5%,其實只要有性行為就建議開始進行抹片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醫師說】
如果性伴侶較多,建議除了施打HPV疫苗、子宮頸抹片檢查外,最好全程使用保險套,比較能減少HPV病毒感染機率。

(蘋果日報)
--
打疫苗、抹片檢查、戴套 遠離子宮頸癌風險

美國研究指出,即使終身只有一名性伴侶,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機率仍高達5成。不過國內一項調查顯示,9成女性交往時僅有一名性伴侶,但超過6成女性沒有做好預防保健,長期下來恐曝露於感染病毒的風險中,增加日後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

子宮頸癌起因於感染HPV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性器官接觸,導致過去常被錯誤認為「只有複雜的性行為才會感染病毒」。但美國期刊《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研究指出,終身僅有一名性伴侶仍有58.4%機率感染HPV病毒,累積2名性伴侶的感染機率為78.8%,若是累計3-6個性伴侶,感染病毒的機率再增加到90.9%。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周宏學說明,由於感染HPV病毒後並不會馬上發病或是出現症狀,因此感染者不易察覺。常見「伴侶」與「之前的伴侶」親密接觸後,不知不覺感染,再與「現任伴侶」親密接觸後互相傳染,因此即使有穩定交往對象也應該要積極預防HPV,不過國內女性未做足防範子宮頸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1071位20至34歲女性,結果發現有97%的女性每次交往僅有一個性伴侶,但有75.8%的女性未接種子宮頸癌疫苗、62.9%未定期做抹片檢查以及69.8%表示性伴侶未全程使用保險套,一旦感染,日後就有可能病變成子宮頸癌。

周宏學表示,大部分感染HPV是暫時性感染,有50%的女性3年內會由體內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病毒,但長期帶原者有少部分會演變成子宮頸癌,此時就僅能以手術切除病灶方式治療。

單一性伴侶也應做預防措施

周宏學呼籲,女性防範子宮頸癌的方法包括:尚未有性關係的9至25歲女性應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已有性關係的女性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同時要求性伴侶全程使用保險套才能保護自己。

(自由時報)
--
單一性伴侶 HPV感染率仍達58%

九成九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即使終生只跟一人發生性行為,感染HPV機率也達五成八,積極預防很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八的女孩性行為時沒全程戴套,六成三未作抹片檢查,七成六未接種疫苗,增加罹病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醫師周宏學指出,長庚醫院曾針對2000多名子宮頸癌個案進行回溯分析,發現九成九患者罹癌與HPV有關。HPV病毒為一種濾過性病毒,感染力極強,若抵抗力差、無法自行清除病毒,持續感染致使細胞癌化,可能引發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等。

不少人以為複雜的性行為才可能染病,但美國研究顯示,即使終生只有一位性伴侶,感染機率也高達五成八,終生有兩位性伴侶則提升至七成九,終生有三到六位性伴侶者,感染機率則飆升至九成一,台灣女性預防感染的措施仍不夠。

台灣癌症基金會本月針對1071名20至34歲的女性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七的人自述目前為單一性伴侶,不過對預防子宮頸癌的敏感度不足,超過六成八的人性行為未全程戴套,其中四成六的女性是因為在意男性不喜歡戴,兩成六自己不喜歡戴套的感覺,兩成二則是嫌麻煩。另外,有六成三的女性未作抹片檢查,七成六則未接種疫苗。

周宏學說,台灣子宮頸癌罹病年輕化,20到34歲女性,每天有2.3人被宣告得到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35至49歲則每天新增4人。他提醒,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仍不可輕忽,除了注意性行為安全,建議施打HPV疫苗,並定期抹片檢查,遠離子宮頸癌威脅。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8/22/6/390269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別鐵齒 單一性伴侶也會得子宮頸癌

醫師周宏學今天說,很多女性以為單一性伴侶、男伴沒異常就沒有罹子宮頸癌風險;但研究發現,終身僅一名性伴侶,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機率高達5成。

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預防HPV(人類乳突病毒)認知與行為調查」,詢問台灣1071名20歲至34歲女性。調查發現,台灣97%女性表示每次交往僅有一名性伴侶;超過9成知道應定期抹片檢查,但僅37%做到;超過8成女性知道安全性行為可預防子宮頸癌,也僅31%做到;另有77%知道接種HPV疫苗預防,但接種比率不到25%。

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婦癌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周宏學今天表示,感染HPV可能導致男女生殖器疣、子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會陰癌和陰莖癌。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大規模研究發現,透過性行為傳染的疾病中,HPV傳染力最強,遠超過愛滋病毒、披衣菌、淋病等。

周宏學表示,美國CDC今年年初公布的美國人HPV盛行率調查也指出,全年齡層中平均近2人就有1人感染HPV,男性明顯高於女性,且年輕男性帶原率更高,28歲到32歲更高達5成,顯示男性是HPV傳染主要帶原者,一旦有性行為,另一半就可能被傳染。

30歲的藝人梁研熙在29歲確診子宮頸癌前病變第2期,她分享心路歷程時說,過去一直都有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檢,且認為「性生活單純」,應該不需要打疫苗、不用擔心子宮頸癌,確診罹癌時相當懊悔,自責輕忽HPV的高傳染力。

梁研熙也說,今天出席記者會現身說法,家人和朋友都勸阻,認為台灣社會文化保守,別牽扯性傳染病;但她認為,如果有一名女性「聽進去我的話,知道要定期抹片、要安全性行為,且一定要打疫苗,未來可以省去生病的麻煩。」

周宏學說,在診間常聽到女性患者罹癌後,都會疑惑「我只有一個性伴侶,怎麼也會得?」或「我的伴侶沒有症狀,是他傳染給我的嗎?」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即使一生中僅有一個性伴侶,感染HPV的機率高達58%,若一生中累計有3到6位性伴侶,感染機率升到90.9%。

即使有穩定交往對象,周宏學說,伴侶可能在跟前一名伴侶親密接觸後,不知不覺感染HPV,感染潛伏期可能長達2到3週,期間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在與現任伴侶親密接觸後,就提升相互傳染風險。

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施打HPV疫苗及定期抹片檢查,有助遠離子宮頸癌威脅;周宏學表示,愈年輕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體內的抗體濃度愈高;且未曾感染過任一型別的HPV,防護效果也最好,建議在12、13歲就可施打疫苗。

(中央社)
--
頭頸癌放射治療 先洗牙、塗氟保骨

頭頸部癌症是台灣十大常見癌症的第5名,特別是口腔癌好發於青壯年。醫師提醒,放射性治療雖是普遍的治療方式,但有可能因放射線傷害造成上、下頜骨缺血性壞死。

55歲的「台商」周先生有嚴重的牙周病,去年因口腔常破皮、疼痛、出血,在中國就醫沒有改善,同年7月到林口長庚醫院就醫時,才發現口腔癌已合併淋巴結轉移,醫師建議手術切除腫瘤後,還需進行放射治療,才能避免癌症復發。

頭頸癌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後,3年內都可能發生放射性骨壞死,常見症狀包括:惡臭、嗅覺及味覺改變、口齒不清,嚴重恐導致瘻管、骨折、牙關緊閉、咀嚼和吞嚥困難。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牙科醫師黃意方團隊,長年做「顎骨壞死與癌症治療後,口腔重建」的相關研究與治療,發現頭頸癌患者如果在做放射治療前,先接受洗牙與塗氟的預防性牙科照護,能降低13%到45%放射性骨壞死的發生率。

黃意方說,頭頸癌患者確診後,最好儘早接受詳細的口腔檢查,及早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在適當期間內進行放射線治療前的口腔防護,例如洗牙與塗氟。

黃意方說,務必在洗牙及拔牙治療兩週後才進行第一次放射治療,配合適合的口腔預防性治療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頭頸部癌症治療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

(自由時報)
--
口腔放療前洗牙塗氟 防骨壞死

放射線治療是頭頸癌常見的治療方式,雖已盡量控制劑量,但腫瘤周圍正常組織仍無法免於放射線傷害,可能因缺氧、骨頭外露,造成上、下頜骨缺血性壞死,進而影響味覺,使患者食不知味。長庚醫學研究團隊發現,在放射線治療前,患者接受洗牙或塗氟等預防性治療,就能降低因放療所產生的口腔併發症。

林口長庚牙科部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意方表示,放射性骨壞死常見症狀有口腔惡臭、嗅覺及味覺改變、口齒不清、骨折、牙關緊閉、咀嚼和吞嚥困難,甚至引起感染,臨床證實,症狀出現機率與放射治療劑量成正相關。

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分析2萬2736名頭頸癌新確診病例,並持續追蹤,結果發現,頭頸癌患者在放療前接受洗牙與塗氟的預防性牙科照護,就能減少13%到45%放射性骨壞死發生率。

長庚醫療團隊為口腔癌患者周先生訂定治療計畫,讓他先在一般牙科接受癌症治療前的口腔檢查及一系列預防性措施,再進入癌症治療療程。目前療程均已順利完成且復原情況良好,不但沒有癌症復發的跡象,也未發生像放射性齲齒、牙周病或上、下顎骨放射性骨壞死等嚴重的併發症。

黃意方指出,頭頸癌可分為舌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其中口腔癌患者最容易產生放療的副作用,研究發現,口腔癌患者如果在放療前接受牙科照護,就能減少45%副作用。黃意方建議頭頸癌患者確診後,盡早接受詳細的口腔檢查,及早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並在放療前做好洗牙與塗氟等口腔防護。

(聯合報)
--
頭頸癌放療先護牙 降低骨壞死發生率

明明是甜甜的西瓜,吃起來卻有苦味,許多頭頸癌患者接受放療之後,味覺嗅覺遭破壞,美食當前卻食之無味。長庚醫學研究團隊發現,在放射線治療前,患者接受洗牙或塗氟等預防性治療,就能大幅降低因放療所產生的口腔併發症。

一名口腔癌患者,接受放療後經常口乾,且味覺改變,口腔黏膜潰瘍,疼痛不已,不太敢刷牙,導致滿口蛀牙,牙齒搖搖欲墜。幾個月後因嚴重口臭就醫,確診為下顎骨放射性骨壞死。

為了保住性命,該患者接受了多次清創手術,刮除壞死的骨頭組織,許多牙齒跟半邊的下顎骨都不見了,臉部外觀嚴重變形,喪失咀嚼能力,只能靠鼻胃管灌食,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林口長庚牙科部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意方表示,放射性骨壞死常見的症狀有口腔惡臭、嗅覺及味覺的改變、口齒不清、骨折、牙關緊閉、咀嚼和吞嚥困難,甚至引起感染,臨床證實,症狀出現機率與放射治療劑量成正相關。

為了解預防性牙科治療與放射性骨壞死的關聯性,林口長庚研究團隊分析2萬2736名頭頸癌新確診病例,並持續追蹤,結果發現,頭頸癌患者在放療前先接受洗牙與塗氟的預防性牙科照護,就能減少13%到45%放射性骨壞死發生率。

黃意方指出,頭頸癌可分為舌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其中口腔癌患者最容易產生放療的副作用,研究發現,口腔癌患者如果在放療前接受牙科照護,就能減少45%副作用。

為了避免放射性骨壞死的發生,黃意方強烈建議頭頸癌患者確診後,宜儘早接受詳細的口腔檢查,及早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並在放療前做好洗牙與塗氟等口腔防護。

(聯合晚報)
--
裝心臟節律器 無助延壽

許多年長者因心跳過慢或是心跳休止的症狀,而植入心臟節律器治療,坊間謠傳「只要植入的節律器沒壞,可讓年長者壽命延長8到10年」,但醫師指出,「並無相關醫療報告證實,節律器與壽命延長直接相關」,因年長者其他器官也會漸漸衰竭,所以心臟節律器僅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不會直接延長壽命。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表示,通常患者植入節律器,是因為心跳過慢,每分鐘的心跳次數慢於40下(正常心跳約每分鐘跳70下),或是心臟停頓3秒鐘沒有跳動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暈眩、呼吸困難、容易倦怠的症狀,就會考慮放置心臟節律器來維持足夠的心跳,以節律器來監測,並在心跳不穩定時給予適當刺激。

施志遠指出,節律器也需要換電池,也需視患者狀況更改設定。植入節律器後,不代表是另一心臟在幫忙跳,若沒有心跳,即使節律器給予刺激也不會讓患者恢復心跳;即使心臟持續跳動,但其他器官退化、衰竭也會影響患者壽命。

施志遠說:「節律器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植入節律器後,可以改善患者暈眩、氣喘、容易倦怠的症狀,也能進行一般活動、到戶外走動。

(自由時報)
--
壓力大或熬夜 婦女更年期年輕化

醫界發現婦女更年期有年輕化趨勢,有女子28歲卵巢就早衰;有人38歲就有更年期症狀,焦慮、憂鬱,陷入「孤僻世界」,追究原因,與工作壓力或熬夜有很大的關聯。

義大大昌醫院院長張基昌說,醫學上對更年期定義是婦女停經長達一年,女性荷爾蒙指數小於40,濾泡刺激素指數大於40,年齡約50歲。不過近年門診發現,很多女性40歲經期就紊亂,有人38歲就出現更年期症狀。

張基昌說,婦女有更年期症狀,不代表進入更年期,造成症狀提早發生,與壓力或熬夜有關。例如有些上夜班的護理人員作息顛倒,荷爾蒙的平衡點及生理時鐘搞混,即使後來恢復白天上班,卵巢功能仍調整不回來,因而出現記憶退化、漏尿、體力喪失、肌肉鬆垮等更年期症狀。

恩德婦產科院長姚美芳表示,婦女更年期提早,跟環境荷爾蒙也有關,過去女生念國一時才會來月經,現在提前到小學四、五年級。女性一生卵巢的濾泡數是固定的,一旦提前來潮,更年期自然提前,她門診中有人28歲出現卵巢早發性萎縮,仍服用荷爾蒙調理。

姚美芳說,有位女教師因莫名恐慌、心悸導致失眠,嚴重到幾乎無法自行出門,看了身心科不見改善,轉診婦產科抽血,才發現荷爾蒙指數低得嚇人,原來更年期已經報到。

「這名女教師的症狀符合身心科開藥條件,就是沒聯想到可能是更年期作祟」,姚表示,50歲上下的婦女,常背負家庭、工作壓力,究竟是精神方面出問題或進入更年期頗難界定,以致容易「看錯科」。姚說,10幾年前有醫學研究,使用荷爾蒙的女性可能增加乳癌風險,其實乳癌主要與基因、飲食及壓力有關,雌激素荷爾蒙只是誘導而已。醫界施用荷爾蒙都會要求先做乳房檢查,不必過度排斥荷爾蒙療法。

女生愛當「夜貓族」小心更年期提早找上妳

醫界發現,婦女更年期有年輕化趨勢,據臨床經驗,有人28歲,卵巢就早衰;有人38歲就有更年期症狀,焦慮、憂鬱,陷入「孤僻世界」,追究原因,與工作壓力或熬夜有絕大的關聯。

義大大昌醫院院長張基昌表示,醫學上對更年期的定義是婦女停經長達一年,女性荷爾蒙指數小於40,濾泡刺激素 (FSH)指數大於40,年紀約50歲。不過近年從門診發現,很多女性40歲經期就有點紊亂,有人38歲就出現更年期症狀。

張基昌說,婦女有更年期症狀,不代表已經進入更年期,而造成更年期症狀提早發生,與壓力或熬夜有關。例如有些上夜班的護理人員,作息顛倒,人體荷爾蒙的平衡點及生理時鐘都搞混,即使後來恢復白天上班,卵巢功能仍調整不回來,因而出現記憶退化、頻尿、漏尿、體力喪失、肌肉鬆垮等更年期症狀,這些歸類為「更年期前期」。

恩德婦產科院長姚美芳表示,婦女更年期提早,跟環境荷爾蒙也有關,過去女生念國一時才會來月經,現在提前到小學四、五年級。女性一生卵巢的濾泡數目是固定的,一旦提前來潮,更年期自然提前,她門診中有人28歲,卵巢就出現早發性萎縮,至今還在服用荷爾蒙調理。

「婦女只要出現更年期症,就要小心」張基昌說,一有更年期症狀,意味女性荷爾蒙已經下降,神經退化、骨質疏鬆等「無形殺手」開始如影隨形。姚美芳表示,更年期的功能退化,是持續進展的,應及早適度補充荷爾蒙,以延緩更年期症狀的困擾。

(聯合報)

評論

從台電到前瞻所顯示的問題(下)/郝明義(「全面檢視『前瞻計畫』」連署發起人之一)

相對於台電的例子,前瞻是另一個極端:蔡政府抗拒不了權力的誘惑,玩了一場自以為聰明的權力遊戲,並且因權力而生傲慢,一意孤行。
佔了前瞻計畫一半預算的軌道建設,是這個遊戲最聰明之處。看到配合各個地方政府建設的旗號,本來應該對行政部門嚴格把關的立法委員自動繳械,就算看出計畫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阻攔。甚至,還會有人想要分一杯羹。
《前瞻條例》在立法院審查的時候,誓言把關的國民黨立委最後關頭突然棄守,同意了民進黨朝三暮四的條件,引起支持者大嘩。國民黨立委眼看無法交待,到審查前瞻計畫的時候,忽焉拒審,忽焉爭搶召委,但是負責搶召委的羅明才立委當天卻又神隱不見蹤影,令人不解。

政府運作沉重兩擊
如果看看立法院審查《前瞻條例》的那一期公報,會發現那次黨團協商結論中有33項附帶決議,其中有8項是國民黨立委提案爭取把軌道建設延伸到自己希望的區域,大部份是羅明才和林德福兩位立委領銜。
在野的國民黨立委都如此,同屬執政黨的民進黨立委當然更順水推舟,沒有認真阻攔的理由。因此,在種種因素的配合下,一個原來8年8千億元預算,說是要擘畫未來30年的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竟然不論是條例還是預算,在立法院都是在沒經行政院長報告,也沒經隻字討論隻字修改的情況下就送出了委員會。
前瞻計畫,尤其主要軌道建設部份的種種不合理、草率、浪費及未來後遺症等問題,民間已經有大量的討論及披露,這裡不多贅言。
但我一直認為,比起前瞻計畫本身的問題,更嚴重的是蔡政府急著推這個計畫的過程,給原來就已經崩壞的政府運作又加上沉重的兩擊。
第一擊,是給了全國所有行政部門很壞的示範。
示範之一,是破壞規矩。第一版前瞻計畫首開沒有主辦單位的先例,並且是經行政院「會」而不是行政院「會議」通過,是代表性的例子。
示範之二,是草率與浪費。第一版前瞻計畫已經因為只有3個月準備時間而受詬病,新版前瞻計畫更在增加了少子化、食安、人才培育3大領域後,5天之內就送進立法院,結果計畫內容照抄國民黨政府者有之,先前預算被刪除卻借屍還魂者有之,有了食安大樓還要再花50億元另建食安大樓有之。
示範之三,是破壞政府自己的機制。當「全面檢視『前瞻計畫』」的連署成功立案之後,按法規要最晚在60天內回覆訴求,但是我們一再要求政府積極回應後,最後等到的只是國發會要我們去看行政院送給立法院的計畫書,對我們提出的實質要求沒有任何回覆。這種傲慢,不只摧毀「開放政府」的機制和努力,也形同鼓勵所有公務人員不需要重視民意。至於對民意還有惡意回應的例子,就更等而下之,在此不提。
第二擊,是破壞立法院的功能。立法院功能之受到破壞,本來是國民黨威權時代為了擴大行政權所致。民進黨好不容易首次在國會過半,選前也強調要回歸委員會中心主義,結果這次以前瞻計畫為代表,反而更進一步惡化。
在蔡總統要求限期達標之下,《前瞻條例》和前瞻計畫都未經行政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充分說明並進行詢答就出了委員會;立法院身為民意代表,對政府如此重大施政計畫不但沒檢視藍圖,也沒檢查施工計畫和預算,執政黨立委沒有任何人出聲表示不安。

落日條款竟不補救
更離譜的是:《前瞻條例》漏了落日條款,如此重大的立法瑕疵,柯建銘總召不但不思如何趕快補救,還口不擇言地要堅持一路錯到底。
蔡總統說是要重視法治社會,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但如果連立法出現如此重大瑕疵都不求彌補,由民進黨的立法院黨鞭帶頭狡言強辯,這有什麼重視法治社會的誠意?
在行政崩壞的現實下,今天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施政,充滿荒腔走板的戲碼。而蔡政府推動前瞻計畫的過程所帶來的這些負面影響,勢必使情勢更加惡化。
所以,在立法院即將對前瞻計畫進行二讀審查的時刻,不論民進黨還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都該在最後關頭提醒自己身為立法委員的職責,進行應有的監督。這不只是對計畫本身應有的作為,也可以借此提醒行政部門調整傲慢的心態,注意他們應該把持的施政準則,在混亂的時刻再多維持一些治理國家的立場和基礎。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