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景氣12分 跌落低迷藍燈
經建會昨日公布9月景氣燈號,由上月的黃藍燈,再降一級,掉入代表低迷的藍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更較上月減少6分,陡降為12分,這是2001年12月網路泡沫化以來新低。
經建會經濟研究處長洪瑞彬表示,在景氣對策信號的九項指標中,海關出口值變動率由上月9.5%減為-5.2%,燈號由綠燈轉為藍燈,這對倚賴外貿的我國是一大警訊。民國90年,我國GDP負成長2.17%,當年的海關出口變動值即衰退10.04%。
一如預料,經建會昨日公布的9月景氣燈號為藍燈。今年以來至4月,燈號都是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直到5、6月轉為黃藍燈,7月份綜合分數跌至16分,轉入藍燈,8月雖轉好至黃藍燈後,9月再度掉入藍燈,顯示景氣在5月後急遽變化。
在9月份,台灣的金融面、生產面、消費面及出口面,表現全比8月差。在9項景氣燈號的構成指標中,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降為負成長2.3%,製造業銷售值變動率下跌0.5%,批發零售營收指數跌3.5%。
至於景氣何時回升?洪瑞彬指出,根據過去幾次景氣收縮期判斷,一般為期約12至15個月,若以12個月推估,明年下半年景氣應可復甦。但其實景氣復甦時間點很難預測,要靠行政團隊努力,包括出口拓展、信心恢復、吸引投資等,希望能縮短景氣收縮期。
洪瑞彬同時強調說,國際油價與部分原物料價格已明顯下跌,預期通貨膨脹壓力可逐漸紓緩,政府也已提出「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強化短期促進就業措施,並擴充國發基金功能與規模,希望能促使景氣儘速回穩。
只剩自行車、育樂用品 生意不錯
景氣衰退、百業蕭條,台灣經濟研究院對廠商的實際調查,結果僅有自行車零件製造業、育樂用品業,反映目前生意還不錯、接下來的6個月也樂觀預估,此外,就屬通信機械器材,勉強覺得好,景氣寒冬的威力確實難擋。
國內的腳踏車代步風潮,果然讓自行車產業出現「逆向反轉」,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淼說,後面還有耶誕節禮物採購旺季,自行車及相關配件製造業,明顯受惠於高油價、低消費意願的今年主流趨勢。
陳淼指出,國際景氣趨緩和比較基期大幅墊高下,今年上半年廠商出貨表現保守,就訂單而言(非出貨),下半年原本是傳統的淡季,整體市場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必定持續萎縮,加上消費者對未來景氣信心缺乏,因此打壓到各行各業的預期獲利與營收。
台灣經濟研究院分析,上游自化學工業、石化原料、塑橡膠原料、人造纖維製造業、化學製品、石油及煤製品、鋼鐵基本工業,中游的紡織業、紡紗業、織布、金屬
建築結構及組件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屬工具機業、產業機械業,及至下游的成衣及服飾、印刷業、視聽電子產品,和服務業的銀行業、證券業,未來6個
月,都將持續目前的產業低迷。
雖然業者普遍慘淡經營,台經院發現,冷凍食品、資料儲存及處理設備、機械零件製造業、一般土木工程業、保險業等業別,已反映出「再壞也不過如此」的平靜態度,認為現在已是業別谷底,未來半年,都將維持現狀。
台經院調查 6成廠商看壞景氣 史上最慘
國內廠商看壞經濟景氣,嚴重到什麼程度?台灣經濟研究院固定針對廠商進行的最實際問卷調查,昨天統計出10月分結果,整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壞比例從上月的29.5%,爆增到60.9%,看好比例則重挫到4.8%,反映出業者對景氣發展的極度悲觀。
台經院就製造業對9月分、未來半年景氣兩方的看法,經過院內模型試算後,9月分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9.44點,較8月修正後的105.03點下滑5.59
點,是科技泡沫破滅的2001年7月以來新低點,且距離當月的97.28點相當近,若景氣持續低迷,預估下月勢必再破新低。
台灣經濟研究表示,這是國內景氣動向調查持續進行30年以來,鮮少出現的特例。台經院副研究員陳淼指出,此次調查結果的「破表」結果,感到非常驚訝,顯示全球景氣成長趨緩的影響,各類業務均受衝擊。
原先預估的第2、3季傳統出貨旺季,廠商均反映業績表現保守,上游原物料卻已持續上漲,導致業者獲利下滑,及至近2月就算廠商積極降價,卻無法帶動市場買氣,因消費者對於耐久財的消費趨於極度保守,才會出現廠商看壞景氣比重爆增的現象。
台經院分析,儘管近來國內經濟成長腳步趨緩,惟因國際原物料價格,仍維持高檔,造成國內物價上揚壓力,累計2008年1-9月CPI,較上年同期漲4.10%,核心物價較2007年同期則上漲3.27%,造成廠商愈來愈難以承擔的經營壓力。
相對起來,陳淼認為,部份服務業可能可以發揮彌補景氣動能的作用,例如批發零售、電信通訊業,「消費者傾向縮衣節食,大賣場中低價位商品會較受歡迎」,而電話則已是現代人少不了的必備用品,無關乎景氣好壞,都會有基本的固定使用量。
據台經院10月分對服務業廠商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除金融相關業者,全被全球金融市場拖累,但仍有部分受訪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相對樂觀,使服務業9月分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8.58點,較前月下滑較為輕微,約2.10點。
( 工商時報)
--
下重藥 勞委會擬裁外勞救本勞
「裁
外勞救本勞?」經建會日前提出構想,希望相關部會能考慮減少三K三班等產業的外勞雇用,藉此釋出工作給本勞,勞委會昨首度坦言的確是「未來情況若持續惡
化,會考慮的方案之一」,但牽扯的層面太大,必須多方匯集意見,本周五將召開一次跨部會的會議,屆時應會有進一步的結果出爐。
現行法規依三K(艱苦、骯髒、危險)三班(廿四小時)等產業不同,分別訂定十五%、十八%、廿%等外勞進用比例。
全球金融風暴來勢洶洶,經建會短期就業計畫,下月緊急上線,搭配中長期促進就業方案,每年編列六十八億元經費,預計四年創造二十二萬名就業機會。
九月分失業率竄升至四.二七%,讓行政團隊大為緊張,由經建會統籌的短期就業方案,本周四就將送行政院討論,希望十一月就可以正式上路。搭配民國九十八年
至一○一年中長期促進就業方案,希望每年將會創造五萬五千人就業機會,四年創造二十二萬名就業機會,以及二十二萬人次的職業訓練。
九月份失業率高於八月份,創近十年最嚴重失業警訊,經建會昨邀勞委會討論是否縮減外勞。職訓局局長陳益民表示,經建會確有提出縮減外勞構想,但並未談到細節,也沒有談到具體數額,「只是一個未來的方向」,非馬上就要做的措施。
陳益民轉述,與會代表曾討論到是否能從營造業、製造業或看護工等行業調降外勞比例,但營造業外勞目前僅約六千多人,就算全部裁減,對本國勞工就業幫助有
限;減少外勞看護工是否能增加雇主雇用本國勞工的誘因,也待評估。製造業部分,最初開放時就已規畫實施半年後會有檢討,十一月底報告出爐後,由外勞政策諮
詢小組開會討論,明年初應有所調整。
陳益民說,政府當初開放外勞的理由,是希望輔助企業,讓企業留在台灣繼續發展,藉此維持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但目前社會出現另外一種思考,就是本勞的工作機會都沒有了,哪還能顧慮到外勞?
經建會副主委單驥表示,為了增加本地勞工就業機會,經建會針對特定行業「減少外勞,增聘本勞」的確有列入施政考慮,愛台十二項建設部份發包工程,政府也在
思考如何提高本勞聘僱比率。但單驥也表示,外籍看護工領取薪資僅約二萬元左右,改聘本國看護,可能得要四、五萬元,提高外藉看護工申請門檻,鼓勵民眾改聘
本勞,這部分的薪資差距該由誰負擔?
陳益民透露,昨與會官員曾提出,若有企業瀕臨關廠,政府或許可採全面補貼企業聘用本國勞工的方式,但由於預算金額太過龐大,加上如何認定企業狀況也有困難,一切還待卅一日會議後才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結論。
經建會擬裁外勞救本勞 弱勢團體:台勞難取代外籍看護
政府有意降低外勞比例,藉此釋出工作機會給本勞,其中外籍看護工的部分備受矚目。老盟、殘盟多半表示,國人長期以來被便宜又好用的外籍看護工養大了胃口,
如果減少外籍看護工名額,不但雇主著眼於本國看護工薪水太高而雇用意願低,本國勞工恐怕也不願意投身如此辛苦的行業。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認為,重點是勞委會計畫減額的外勞數量有多少,以現況來看,外籍看護工由於價格便宜、配合度高,「確實有一點濫用的
趨勢」,但本國看護工多半只在長期照顧機制或安養機構才可見到其身影,若要本國看護工像外籍看護工一般長期在待家中照顧,「很少人要做這樣的工作」。
不過吳玉琴認為,若勞委會真要縮減外籍看護工名額,可從評鑑最差的安養機構開始砍起比較合理。
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則認為,國人長期對居家的外籍看護工依賴性太高,外籍看護工只要很低的薪水「全家大小都可以照顧到」,如果要本國看護工做到和外籍看護工一樣的事,報酬相對就會非常高。
王幼玲認為,就是因為國人的胃口被外籍看護工養大了,一旦裁減外籍看護工的比例,不只是雇主雇用意願低,本國勞工願意投入像這樣幾乎廿四小時工作的,應該也不多,因此,勞委會此一措施,對本國就業市場恐怕沒有太大幫助。
(中國時報)
--
九月藍燈跌到12分 景氣七年來最糟
經建會昨天公布,九月景氣燈號亮出今年第二顆代表衰退的藍燈,分數從上月的十八分大減至十二分,不僅創下近七年來新低,比SARS更低,降幅之大更刷新歷年次高紀錄,顯示國內景氣步入衰退期。
很多人都在問:「還要過多久苦日子?」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彬解釋,根據過去經驗,景氣收縮期一般會維持十二到十五個月;如果從今年七月分的藍燈起算,最快得等到明年下半年,國內經濟才會有明顯起色。
國際金融風暴重創國內、外經濟,全球性經濟已陸續出現衰退,以出口為經濟主軸的台灣無法置身事外。繼七月分亮出代表衰退的藍燈後,九月再度出現藍燈,顯示國內經濟情勢嚴峻。
經建會的景氣燈號分數由九分起跳,九月分數跌到十二分,官員不諱言,觀察目前狀況,下個月分數恐將繼續下探。
洪瑞彬表示,象徵未來三個月到半年景氣走勢的領先指標,已經出現連續十一個月的下滑,再加上去年十月基期較高,下個月燈號分數很難樂觀。
細
看景氣燈號的九大構成指標,有六項亮出藍燈,層面涵蓋金融面與實質面,包括:貨幣總計數M1B、股價指數、工業生產指數、海關出口值、製造業銷售值,及批
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指數;其他三項指標也好不到哪裡去,燈號是「有衰退之虞」的黃藍燈,分別是:直接及間接金融、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機械及電機設備
進口值。
重回痛苦的2001 二次經濟黑暗期來了
起自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近月來效應不斷擴大,眼見美國經濟目前仍處於「看不到底部」的黑暗期,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堪憂,民眾可能要有長期對抗不景氣的準備。
最近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保羅克魯曼前陣子曾指出,「美國經濟只能緩慢改善,經濟夢魘可能要等到2010年、甚至以後」。
美國進口市場萎縮,對向來是我國成長主力的出口表現,勢將造成嚴重衝擊。更何況,台、美之間不論直接或是間接的互動頻繁且緊密,台灣未來幾年的經濟表現,很難不被陷入長期低迷的美國景氣所拖累。
猶記八十九年底網路泡沫即將破滅前夕,當時的經濟部長林信義一句「要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景氣寒冬果然排山倒海而來;九十年國內出現史無前例的經濟負成長,當時失業率攀升、薪資水準不進反退,各項經濟「痛苦指數」到達高峰。
歷經七年國際景氣翻揚,當全世界都在享受經濟榮景時,國人始終沒有擺脫「苦日子」的陰影。如今當國際景氣谷底再度循環到來,國人只好再度面對景氣寒冬。
面對可能到來的史上第二次經濟負成長,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與其怨天、怨地、怨政府,還不如勒緊褲腰帶、做好各項準備,捱過這百年僅見的全球金融風暴。
十月消費信心盪谷底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昨天公布,十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分只有五十二點二二,創歷史新低;六項構成指標也清一色下滑,其中又以「投資股票時機」信心最悲觀。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指出,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及投資股票時機等四項指標,同步改寫歷史新低紀錄,顯示民眾對於國內經濟情勢幾乎已無信心。
台經中心指出,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子指標分數,是以一百分作為門檻,分數若小於一百,表示民眾看法「偏向悲觀」;如果介於一百到兩百之間,則是「偏向樂觀」。十月分的數據從絕對水準來看,六項指標全部小於一百,顯示民眾信全面悲觀。
六項指標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十月分數為四十八點七點,比上月下降四點七點。下降幅度第二的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顯示國內房市恐怕還要低迷一段時間。第三是「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顯示景氣趨緩已衝擊國人對勞動市場的信心。
十月分CCI是在今年十月十九日到二十二日間,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兩千四百五十六個二十歲以上民眾,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以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二個百分點。
(聯合報)
--
亞洲經濟 恐加速步入衰退
亞洲長期靠出口撐起經濟半邊天,但如今受到歐美消費支出大幅萎縮的衝擊,亞洲經濟可能正加速步入衰退。
對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而言,經濟連續兩季負成長即代表經濟陷入衰退,但亞洲的情況特殊,經濟成長減緩到5%至6%,才意味著經濟急劇衰退;中國大陸的標準甚至得提高至8%。
標準之所以不同,部分原因是亞洲人口的年齡通常低於歐美,且數百萬鄉村居民蜂擁到都市謀生,刺激勞動人口暴增。因此,除日本外的亞洲經濟體必須維持至少5%的經濟年成長率,才能消化新增勞動力。否則將造成貧窮擴大與失業率攀升。
出口向來是亞洲的經濟動能,但現在已成最大隱憂。隨著歐美市場消費支出銳減,過去荷包滿滿的亞洲出口商已開始身受其害,紛紛削減資本支出。
若干經濟學家認為,亞洲經濟正在衰退邊緣掙扎。瑞銀(UBS)專家預測,明年除日本外亞洲地區的GDP成長率約為6%;包括渣打銀行在內的經濟學家,也預測中國經濟走下坡,明年經濟成長率恐低於8%。
亞洲成也出口 敗也出口
亞洲股市全面重挫,除了受企業利空衝擊,也顯示歐美消費緊縮已導致亞洲出口逐漸失去動能,成為拖累經濟成長的最大隱憂。
過去亞洲製造商靠著對全球出口賺進大把鈔票,但在海外市場需求萎縮後,這些企業也遭受重創。南韓三星電子公司決定削減今年的資本支出,日本Sony公司也發布全年獲利預警,並宣布縮減資本支出、裁員與關廠。
值得慶幸的是,亞洲對信用市場的曝險有限,得以躲過歐美金融體系遭重創的命運。除了南韓高度倚賴國際信用市場籌資外,亞洲銀行並未大舉投資房貸衍生性金融商品,或其他傷害西方同業財務狀況的資產。
過去十年來,亞洲把經濟成長的希望全數寄託在出口,放棄開發內需市場;而經濟學家認為內需才能支撐經濟永續成長。
(經濟日報)
--
成績爛 九月景氣又藍燈 近七年最差
綜合判斷分數12分創新低
國內景氣進入收縮期!經建會昨天公佈九月景氣燈號,由八月的「黃藍燈」(代表景氣有衰退之虞),再度轉為「藍燈」(代表景氣衰退),燈號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驟減六分,成為十二分,創下六年十個月新低;此外,景氣領先指標更連續十一個月下滑。
經建會經研處長洪瑞彬指出,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只要低於十六分,將會進入「藍燈」階段,今年九月份的綜合判斷分數為十二分,「這是繼網路科技泡沫化、即二○○一年十二月以來最低的分數」。
觀
察近來景氣燈號變化,今年七月份景氣燈號出現二○○三年SARS風暴以來、五年兩個月的首顆「藍燈」,但八月景氣燈號因計算分數恰巧跨過門檻,又意外轉為
「黃藍燈」;不過,經建會公佈的九月燈號,綜合判斷分數從十八分一口氣減少六分至十二分,使得燈號又再度轉為「藍燈」。
景氣領先指標連11月下滑
為何九月燈號再度降為藍燈,且綜合判斷分數大幅減少?洪瑞彬表示,九月「工業生產指數」與「海關出口值」大幅衰退,分數分別都減少兩分,加上「股價指數」、「製造業銷售值」與「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這三項表現也不佳,導致九月景氣燈號轉「藍燈」。
此外,九月份的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為一○六.四,是自二○○七年十一月起連續第十一個月下滑;主要係受股價指數、外銷訂單指數、SEMI半導體接單出貨比等構成項目去除趨勢後,較上月走跌所致。在景氣同時指標方面,也連續七個月下滑。
洪瑞彬指出,由於九月份金融面、生產面、消費面及出口面指標持續走緩,致景氣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雙雙續呈下滑,景氣燈號由黃藍燈轉呈藍燈。
洪瑞彬表示,「國內景氣正處於低迷的狀態,政府將推出各項振興景氣措施,希望景氣能夠在明年下半年反彈復甦」。
風暴九月 關廠歇業年增近倍
經濟部統計處昨日公布今年九月份工廠歇業與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統計,受到國內景氣不佳、國際金融風暴席捲的內外夾擊影響,不但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逾七千一百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一二三.三二%,工廠歇業家數也近六百家,年增率更是高達一八三.八一%,相當驚人。
根據統計處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九月工廠歇業家數多達五九六家,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觀察可發現,今年一至五月的工廠歇業家數都還維持在兩百多家,一、二月份的年增率為負成長,三至五月則都在兩成五以內。
然而,六月份的工廠歇業家數較上月增加近一百家,共三五七家,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四成;七月、八月分別歇業四三七家、四八三家,年增率為七十一.三七%、六十七.七一%,上升之勢已是難以抵擋;到了九月份,歇業家數與年增率更是進一步飆高。
累計今年一至九月,國內工廠歇業家數已有三○三八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四十一.七六%。
逾七千家公司解散、撤銷廢止
此外,就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來看,九月份家數也多達七一○六家,年增率高達一二三.三二%,資本額約為六七六億元;八月份總家數也多達七○六四家,是六、七月的兩倍多,可見國內經濟已在八、九兩個月明顯惡化。
累計今年一至九月份,國內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為三萬七三七二家,較去年同期增加十四.二九%,累計資本額則約四五八二億元,年增率為四十一.五六%。
對照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的九月份失業率,更可以凸顯問題的嚴重性。九月份失業率為四.二七%,不但是四年來同月新高,並較八月上升○.一三個百分點,更創下卅一年來最大升幅。
九月失業人數為四十六萬四千人,其中因關廠失業達十四萬五千人,創五年來同月新高;受失業波及人數則高達九十六萬人,創五年來同月新高。
九月份「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十四萬五千人中,就有一萬一千人是中高齡失業,家庭經濟恐面臨嚴苛考驗,需要政府高度重視。
看景氣 六成製造業搖頭
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天公佈九月景氣動向調查,其中,製造業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看壞」的廠商從前月調查的二十九.五%,大幅上升至六十.九%;而「看好」的廠商連五%都不到,僅四.八%,顯示製造業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陷入高度悲觀!
根
據台經院調查,九月份製造業廠商對於當月景氣看法,認為「好」的廠商所佔比率,較前月調查微幅下滑○.三個百分點;而「看壞」九月份景氣之比率,則增加
一.九個百分點。不過,若將時間拉長至未來半年景氣,廠商「看好」的比率,自八月的二十.二%大幅下滑至四.八%;廠商認為「持平」比率,由五十.三%,
減少至三十四.二%;至於「看壞」比率,從廿九.五%,大幅度上升至六十.九%。
將製造業對九月份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經過台經院模型試算後,二○○八年九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九九.四四點,較八月份下滑五.五九點,「這也是二○○一年七月以來、即七年兩個月的新低點」!
「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差的數據,廠商信心已經陷入高度悲觀!」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陳淼表示,這次調查結果,是二○○一年全球科技泡沫化以來的新低點,探究其因,主要受到全球景氣成長趨緩的影響下,各類業務均受衝擊,廠商對旺季出貨表現較為保守。
陳淼說,當消費者對於耐久財的消費趨於保守,製造廠商積極降價卻無法帶動市場買氣,加上製造業上游原物料持續上漲,使得廠商獲利下滑,因此,導致受訪廠商看壞景氣比重大幅增加。
看股市 六成五民眾悲觀
台股頻頻破底,國人投資信心再創新低!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中心昨天公佈十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其中,跌幅最大的指標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高達六十五.七%民眾看壞未來半年股市,顯示國人對股市前景與信心仍陷入谷底。
根據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最新完成的調查,十月CCI調查總數為五十二.二二點,與上月比較,下降二.一點,不僅創下二○○一年一月進行這項調查以來、即七年十個月以來的最低點,更是連續第六個月呈現下滑。
該調查共有六項構成指標:首先,下降幅度最大的指標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本次調查結果為四十八.七○點,較上月的調查下降四.七點。
若從「看好」與「看壞」比例來觀察比較,雖然台股已經跌至五年多來的新低點,但回答「看好」未來半年是投資股市的時機、僅十四.四%,「看壞」比率則高達六十五.七%。
另一項調查指標為「未來半年經濟景氣」,本月調查結果,民眾認為未來六個月景氣會「變壞」的比率,高達八十二.八%,代表國人對經濟前景充滿高度悲觀。
此外,「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本月調查為九十三.一五點,下降三.五點,這項指標也反映近來房地產與車市的銷售下滑。
至於「未來半年就業機會」、「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與「未來半年物價水準」等三項指標,調查結果也都是下滑。
十月份CCI調查是由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辦,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調查,於今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進行抽樣調查,在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二.○個百分點。
26年最慘 日股重挫創新低
亞洲國家避過信用危機,卻躲不掉經濟下滑的頹勢。週一亞股在全球衰退的隱憂中持續重挫,僅南韓股市因央行強力干預,勉強收小紅。
港股盤中 一度崩跌逾十五%
日
經二二五指數下跌六.四%,至七一六二點,來到二十六年新低;香港恆生指數崩跌一六○二點,或十二.七%,至一一○一五點;新加坡海峽指數重挫逾八%;中
國上證綜合指數及印尼雅加達指數跌幅雙雙超過六%。菲律賓股市因跌幅太重,盤中啟動暫停交易機制,終場收低十二.三%。泰國股市也大跌十.五%。
香港恆生指數盤中一度跌掉十五.四%,創下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跌幅,四十二支成份股全面下挫,主因市場對全球信用危機極度恐慌,擔憂出口及金融業兩大經濟主力受創。
香港金融當局週一挹注十億美元進入銀行體系,企圖穩定港幣兌美元匯率。香港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僅四.二%,為近五年新低,官方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將從去年的六.四%降到四至五%之間。
南韓央行週一破天荒大幅降息三碼至四.二五%,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也同步調降三碼至二.五%,股市因而得到支撐,南韓綜合指數上漲○.八%,至九四六點。
菲股暴跌 啟動停止交易機制
花旗集團分析師Robert Buckland表示,亞洲各國政府救市力道一步步加強,雖未能降低金融風暴的威力,但至少給了一線希望。
中國股市因企業獲利不佳,倒閉頻傳,股市跌至兩年多新低,上證綜合指數距離一年前的高點已累跌七十二%。
澳洲央行週一也注資提高市場流動性,支撐走貶的澳幣,但澳洲ASX200指數仍下跌一.六%,金融及資源類股同步收低。
香港Calyon外匯分析師Sebastien Barbe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減少金融危機對成長的衝擊,降低匯率的波動,藉以提振股市。」
外需減、企業倒 亞洲難逃經濟蕭條
歐美國家一步步向衰退逼近,亞洲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後堡壘。不過,由於過度仰賴出口,欠缺龐大內需市場來扶植穩定的成長,亞洲各國的經濟萎縮也是近在眼前。
根據瑞銀投資銀行的預測,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二○○九年GDP成長率約為六%;渣打銀行預估明年中國成長率為七.九%。這樣的數字與負成長的歐美國家相比,看似強健,實則不然。
對歐美國家來說,衰退是指連續兩季GDP負成長,但對亞洲而言,區域經濟成長率介於五至六%就算急速萎縮,中國的門檻更高,掉到八%以下代表成長大幅減緩。
經濟指標存在這種衡量上的差異,主要是因為亞洲勞動力成長快速,經濟成長率必須高於五%以上,才能消化從鄉村湧入城市的大量新勞工,否則失業率就會攀升,貧窮加劇,社會不安的風險也隨之提高。
失業率攀升 社會不安風險提高
在這波全球風暴中,亞洲躲過了銀行體系的重創,卻躲不過需求下降帶來的經濟萎縮。與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相比,亞洲各國對歐美不良債務的曝險程度大幅降低,但十年來對於出口的依存度卻愈來愈重。
根據摩根士丹利亞洲區董事長羅奇的估算,二○○七年不含日本在內的亞洲地區,整體GDP有四十七%仰賴出口,較十年前上升十一%,出口強健換得近年的經濟蓬勃。
不過對亞洲國家而言,成也出口,敗也出口。日本的豐田汽車、Sony集團、南韓的三星,最近因為歐美需求疲軟,紛紛宣布獲利銳減或下修業績。羅奇表示:「亞洲或許沒有被信用危機重創,但肯定會被全球經濟減緩所波及。」
中
國最新一季GDP年增率降到九%,是近年來首度低於兩位數成長,由於訂單驟減,光是深圳地區,近期就有至少一萬人因工廠關閉而失業。經濟危機升高,迫使中
國國務院最新批准兩兆人民幣(二九二○億美元)的鐵路興建計畫,來抵銷經濟下滑的衝擊。韓元近期急貶,南韓央行也在週一放寬美元貸款限制,減緩國內出口商
的匯率虧損。
專家評估,過去幾年的蓬勃發展讓亞洲國家仍然擁有足夠資源來提高公共支出、刺激成長,不過外需減緩帶來的企業倒閉與匯率重挫,勢必持續威脅亞洲國家。
(自由時報)
--
倒店潮 每天236家中小企停業 民眾消費力大減 小老闆:撐不下去就關門
金
融海嘯衝擊下引爆「倒店潮」。經濟部昨公布,今年九月全國共七千一百零六家公司停業,平均每天有二百三十六家停業,是今年單月停業家數最多月份,更較去年
同期暴增一點二三倍。連商業交易最頻繁的台北市,上月也多達九百家停業。中小企業協會更憂慮年底前還有一波服飾業的倒閉潮。
令人憂慮
台
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昨坦言:「此數字(今年九月停業企業數)相當驚人且令人憂心,顯示台灣景氣已邁入嚴重且長期的衰退階段,最快要到明年底才可好
轉。」他表示,多數停業者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就業機會的最主要供應來源,一旦中小企倒閉,隨之而來將是大量失業潮,屆時會讓不景氣更加惡化。
30家店面6招租
經
濟部昨公布最新的公司登記統計,上月全國解散、撤銷及廢止的公司共七千一百零六家,相較去年同期只有三千一百八十二家停業,停業公司暴增一點二三倍;今年
九月新設立公司為兩千兩百七十六家,較去年同期的兩千一百八十六家,成長僅有百分之四。北市商業處統計,上月停業家數多達九百家,較去年同期五百零二家,
多了近八成,平均每天有三十店停業。
《蘋果》記者走訪西門商圈,昆明街短短一、兩百公尺路段,三十多家店面就有六家正在招租,服飾業者陳小姐勉強
硬撐店面,隔壁和對街服飾店已在近幾周內陸續結束營業,她說:「這陣子民眾消費力大減,以前逛街人潮幾乎人手一袋、甚至數袋,現在提袋率只剩十分之一,業
績至少掉三成,撐不下去就要關門。」專售淑女服飾的老闆娘更直呼業績已狂掉六、七成,「降價促銷也沒用。」
現年三十六歲、在西門町開皮件飾品店已兩、三年的蘇先生,原有三家店,但因景氣不好,今年已先後結束兩家店,僅剩一家租金最低的店。
業績腰斬難付租
蘇先生嘆:「真的很難做,前陣子每月還可有二十幾萬元營業額打平,現在業績腰斬僅剩十幾萬元,連房租都不夠。」他表示,很多西門町店家都很慘,賠幾十萬元、幾千萬元的很多,也沒辦法,只能撐著等時機再好轉。
通化街一家皮鞋店戴老闆大嘆生意難做,他說:「下個月就要搬到隔壁租金更低的店面,估計兩個月後就要出現倒店潮。」
中
小企業協會企業創業諮詢講師李弘一表示,過去約有六成小額創業店家可賺錢或打平,但今年八、九月後僅剩四成多,較慘行業是飲食店和服飾店,中餐、簡餐、快
餐店業績至少掉三成,服飾店更慘,業績僅剩四、五成,業者雖降價求售,但服飾不是民生必需品,降價後也沒大效果;若買氣持續低迷,今年底還將有一波服飾業
倒閉潮。
退稅不見得有用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建議,政府應傾聽業者心聲再因應,非僅祭出減稅措施,「因景氣不知何時回春,即使退稅,民眾也會把錢存起來,不敢消費,對刺激消費毫無幫助。」
消費者信心指數
註:消費者信心指數自2001年1月起公布。
資料來源: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近來全國公司停業統計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10元商店 月營收逾60萬
逆勢成長
不景氣下,各行業面臨寒冬,唯獨十元商品店及菜市場的五十元商品攤販業績卻逆勢成長。十元鬧鐘、五十元T恤和雨傘都很熱賣,以饒河街裡某家十元商店為例,上月營業額還有月入六十餘萬元佳績。
在饒河街一家十元商店的林姓店員說:「在這一波不景氣中,業績沒往下掉就很好了,這個月還能維持六十幾萬元的業績,周末還有更多上班族會來撿便宜。」在店內撿便宜的三十八歲上班族劉先生說:「以前不逛這種店,現在景氣差,要找方法省錢。」
50元T恤熱銷
單車族邱姓學生也在十元商店買到五十元的便宜自行車車燈,他說:「比專賣店便宜很多,我還帶同學來買。」林姓店員表示,不景氣下,垃圾袋等實用生活用品最熱賣,還有幼稚園老闆特地從桃園北上撿便宜,一次買兩、三千元的彩色筆和筆記本。
昨
近中午時分的東湖市場熱鬧滾滾,打出每件衣服五十元的成衣攤,吸引不少民眾圍觀挑揀,老闆葉先生說:「因欠現金,九月下旬把百元衣服對折賣,客人反應很
好,進來買的人潮都比別攤多,連打扮不俗的粉領族也會進來逛。」民眾李小姐說:「一件只要五十元,的確很誘人,雖然質料、剪裁比不上品牌商品,但拿來當家
居服穿,實在很划算。」
景氣亮藍燈 分數近7年新低
大衰退
經建會昨公布九月
景氣燈號,九個構成項目有五項下滑,其中工業生產指數、海關出口值退步兩分,影響最大,股價指數、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指數持續欠佳,綜合判斷分數降至十
二分,創二○○一年十二月全球網路泡沫化以來新低,景氣燈號從黃藍燈(有衰退之虞)轉為藍燈(低迷),是今年七月後的第二個藍燈。
六成廠商看壞未來半年
經
建會經研處處長洪瑞彬說:「單看九月,僅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進步一分,其餘幾乎全面衰退。」至於海關出口值也亮藍燈,同為二○○一年十二月以來最差,而
工業生產指數則是去年一月以來首見藍燈。我國景氣藍燈最長曾連續十五個月,從二○○○年十二月一直到二○○二年二月,這次藍燈會持續多久,官員低調說:
「真的不敢預估。」
台經院昨亦公布九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該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陳淼說:「數字只有九十九點四四點,創二○○一年七月以來新低。」另
觀察製造業廠商回覆問卷,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悲觀,與八月相比,看好未來景氣者,從百分之二十點二急墜至四點八,持平者由百分之五十點三降至三十四點
二,看壞者則從百分之二十九點五躍升至六十點九。
消費者信心指數 史上新低
悲觀低迷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公布本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五十二點二二點,是二○○一年一月創辦該調查以來的新低。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教授謝邦昌指出,該項數據顯示民眾消費信心呈現悲觀、低迷,若消費信心持續悲觀,商家倒閉潮會越來越嚴重。
中
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六項指標滿分為兩百分,指標在一百以上為偏向樂觀,零至一百之間則偏向悲觀。本月六項指標包括未來半年物
價水準、投資股票時機、國內經濟景氣、家庭經濟狀況、就業機會及耐久性財貨時機全數下降,且呈現悲觀;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的指標為四十八點七點,較上月
降四點七點,是六項指標中相較上月降幅最大;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的信心指數則為六十四點九點,是二○○四年四月以來新低。
「政府在搞什麼」
謝邦昌表示,消費信心持續低迷,在資金調度不易,且消費市道冷清下,中小企業與攤商只能以關店休息因應;消費信心是老百姓的感覺,政府必須將消費低迷的死結打開,否則只會被大環境牽著走,若消費信心持續悲觀,倒閉潮會越來越嚴重。
家庭主婦謝太太說,景氣真的很不好,對未來很擔心,只能少花一點錢,但東西又貴的要死,「政府到底在搞什麼。」陳先生說:「最近股票跌太兇,資產大縮水,花錢變得很省,發現最近住家附近很多店面都倒了,買東西的跟賣東西的都一樣慘兮兮,苦日子不知何時才會結束。」
搶救本勞 擬裁五萬外勞
衝擊企業
勞委會昨鬆口,若失業率持續飆升,將考慮減聘外籍勞工、改聘本國勞工來搶救失業情況。財經部門已研擬裁減三萬五千名至五萬名外勞等方案,但勞委會指未評估人數,周五將與經建會討論,最快在十二月外勞政策諮詢小組中定案。
製造業最可能受影響
勞委會官員分析,台灣的外籍勞工主要分營造業、製造業、看護工,營造業外勞僅六千人,對國人就業影響不大;看護工則因國內照護體系不完整,裁減可能性較低,最可能改變的是製造業三K(辛苦、骯髒、危險)、三班(二十四小時輪班)相關產業引進外勞的比率。
經建會副主委單驥也證實朝這方向思考,但削減外勞攸關企業生存,須審慎思考再列入中長期促進就業方案。他舉例,「愛台十二建設」多用本國勞工也是個方向。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認為,台灣外勞總量管制一直未落實,造成外勞人數直線上升,僱主剝削廉價外勞,才擠壓本勞工作機會,「應嚴格限制企業裁員時,要先裁外勞。」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