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20225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7 7條傳播鏈待釐清

本土武漢肺炎昨維持個位數新增七例,包含台北市防檢所有一名護理師確診,仍在監測中的待釐清感染源傳播鏈共七條。另外,境外移入大增七十三例。

4例陰轉陽 北市檢疫所1護理師確診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本土病例三男四女,其中四例為居家隔離期間陰轉陽。

前天公布與新北設計師、房屋代銷公司員工同餐廳足跡重疊的六十多歲女性案二○二四八,昨日再增其兩名同住者確診,為案二○三一八、案二○三一九,是五十多歲的弟弟,及四十多歲的印尼籍看護,與新店設計師(案一九六六五)同時段在北市某義大利餐廳用餐,兩人均無症狀。

陳時中說明,雖然是社區個案,但是來源清楚;至於案二○二四八的檢驗Ct值低,懷疑有其他感染來源,仍待驗證。

另有一例新案是家住北投區、在北市檢疫所支援的四十多歲女護理師,曾打兩劑AZ與一劑莫德納,二月廿一日咳嗽有痰,例行採檢確診。陳時中指出,研判是工作感染風險較高。北市衛生局已匡列五十七人居家隔離,其中廿七人採檢陰性,卅人檢驗中。檢疫所工作人員採檢全數陰性,工作環境採檢也陰性,目前檢疫所暫不收住新確診病人。

新竹增加三例,是高雄案、苗栗案的跨縣市家族群聚延伸,都是案一九六四四的新埔娘家親人,三人二度採檢後陰轉陽,沒有高風險活動史,對社區影響不高。

高雄市也有一例確診,為鳳山確診女台商的先生,十四日被匡列隔離,昨天採檢呈陽性,無社區傳播風險。

陳時中提到,目前較關心有兩案,包含一、案二○二四八相關發展,以及二、高雄鳳山母子群聚案與中油大林廠案,雖然此傳播鏈較久,但中間時序跟接觸的時間點,似乎連不起來。

新增境外移入則為四十三例男性、卅例女性,四十五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來自菲律賓、美國及法國為主。至今國內累計確診COVID-19逾兩萬例,其中八五二例死亡。

*防疫鬆綁/3月起雙鐵可飲食 口罩微解封

除雙北桃高 醫院、長照機構有條件探視 赴離島機場、港口免快篩
三月一日起國內生活管制放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新增四種例外情況免戴口罩,包含自行開車時的同車者是同住家人時可免戴,同時雙鐵開放飲食、賣場開放試吃,並取消赴離島機場、港口快篩措施及不再需要填寫「健康聲明書」。至於醫院探病及長照機構探視,除雙北、桃園及高雄外,其餘縣市有條件開放,訪客打完第三劑追加劑可免篩檢。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隨著疫情狀況越來越好,他找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討論,確定從三月一日放寬於公共運輸運具內,有限度開放飲食,包含雙鐵、公路客運、船舶及國內航班運具內,旅客在鄰座乘客有佩戴口罩,或有適當距離的情況下可飲食,飲食完畢後須戴上口罩。另外,雙鐵列車上都能恢復販售食品,觀光列車也重新開放飲食。

運動拍照等4情況免戴罩 唱歌仍要戴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新增四種免戴口罩情況包含室內外從事運動時;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自行開車無同車者,或是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時;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正式拍攝或進行時。因近期仍有吃飯唱歌群聚事件,唱歌仍要戴口罩,後續視疫情發展評估是否放寬。

其餘現行免戴口罩措施則尚有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在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以及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的場合。

賣場、市場開放試吃 宴席可逐桌敬酒敬茶
此外,賣場、超市、市場也開放試吃,取消人流管制,但仍要嚴格落實實聯制,以利快速疫調,同時宴席開放逐桌敬酒敬茶,仍須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

松山、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五處機場,及基隆、高雄等兩處港口,今年一月廿九日設立篩檢站,往來澎湖、金門與馬祖等離島時,均須填寫健康聲明書並快篩,截至二月廿三日累計執行搭機旅客三○二八人次、搭船旅客七十五人次,全數快篩陰性。

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已趨穩定,且搭乘機、船的民眾未有檢出陽性,前往離島旅客取消填寫健康聲明書與快篩。

蘇揆:雖放寬管制 仍要提高追加劑涵蓋率
醫院和長照機構的探病與探視,除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維持禁止探病、探視外,其餘縣市有條件開放,但所有訪客均應出具探病或訪視日前三天內自費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等。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雖然朝向調整放寬管制,但國人要注意,疫苗施打愈高愈好,尤其是第三劑,特別是高齡者,打愈高愈有保護力,還請再增強。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25/130.jpg

*3/7入境新制 檢疫改為10+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公布,三月七日起,現行入境十四天檢疫搭配七天自主健康管理,將調整為十天檢疫搭配七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篩檢七次,若符合一人一戶可返家檢疫。同時,與染疫者有接觸匡列為居家隔離,也比照改成十加七,可一人一室。

符合一人一戶 可返家檢疫
十天檢疫若住家符合一人一戶,定義包含獨立門牌;有獨立對外出入口,且未與非居檢者生活範圍相通;檢疫期間無非居檢者,可返家檢疫。

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北部與中南部住宅形式有差異,包含透天厝、共用門牌連棟建物、同門牌地址不同樓層、頂樓加蓋或農舍、工寮、倉庫,只要符合三要件,一、與其他棟、樓層及建物有不同獨立對外出入口;二、生活範圍未與非居檢者相通;三、有水、電、瓦斯及衛浴等足夠供給基本生活居住設備,就可視為一人一戶。

入境檢疫十加七前後要篩檢七次,包含兩次核酸檢測、五次家用快篩,分別於入境時,檢疫第三、五、七、十天,以及自主健康管理第三、六至七天執行。

居家隔離也將從現行十四加七,比照居家檢疫改成十加七,但以一人一室為原則,期間篩檢至少四次,基本核酸檢測包含被匡列時、隔離期滿前,若隔離期間出現症狀就加篩,家用快篩則於隔離第五至七天、自主健康管理第六至七天執行。

陳時中說明,居家隔離陽性率高,但仍採一人一室,主因是被隔離者本來就屬於共同生活圈,家人風險差不多,只是發病先後差異,返台者檢疫一人一戶,與台灣的人是不同生活圈,以避免走向社區感染。

*除商務客/國際醫療等4類人士 也放寬入境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鑑於本土疫情趨緩,昨主持院會,拍板居家隔離與入境檢疫措施將縮減為十加七,即居家檢疫十天及自主健康管理七天,三月七日起上路,當天同時開放外籍人士商務考察、投資、履約及應聘等商務活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中港澳人士可由台灣的邀請單位申請入境。

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從去年五月十九日以來,基於防疫,邊境政策對於商務活動有所保留,但仍協助人員交換、技術引進等專案,預計三月七日起,進一步放寬商務客來台。

外籍人士放寬商務考察、投資、履約及應聘等商務活動來台,申請人應赴我國駐外館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中港澳人士則是開放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事由來台,中國籍人士由我國邀請單位於內政部移民署線上系統申請,港澳人士赴香港、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或駐外館處申請。

十加七新制 工商團體:隔離期仍太長 中小企業總會:漸進式開放較穩妥
目前也正由衛福部同步調整國際醫療、離岸風電、機組員、境外生等四類人士的入境條件與放寬檢疫措施。

但工商團體仍認為,可以再鬆綁一點,十加七對不少企業主或商務人士而言,隔離期還是太長了。

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認為,疫情影響、商務人士往來受限下,去年僑外投資金額年減逾十八%,日本為了經濟已開始放寬邊境管制,台灣比日本更有鬆綁的條件。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認為,台灣經濟表現優於日本及其他四小龍國家,十加七只是起點、不會是終點,採漸進式開放較為穩妥。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2/25/134.jpg

*廢分級警戒 陳時中︰採經濟防疫新模式

疫情穩定可控、防疫資源餘裕 開始步入正常生活
取消疫情分級警戒!疫情指揮中心昨指國內疫情穩定可控、防疫資源有餘裕。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現在開始要步入正常生活,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考量Omicron變異株特性不同,分級警戒措施已不符需要,將改成每月滾動式檢討取代。

陳時中指出,要步入正常生活,有很多節奏、時序要根據各種情況一步步來做,開始走向經濟防疫新模式,包含從個人到企業的自主應變能力都要加強,公司要有類似「防疫長」概念,會與相關單位一起擬訂。他強調,「我們上樓梯很辛苦,下樓梯要小心」,現正繃緊神經步入防疫新模式。

他說明,Omicron特性不同,未來將改成在既有情況下,加緊或放寬措施,每月檢討報告,簡單地說,就是滾動式檢討取代分級警戒。

經濟跟防疫並存 蘇揆:確診會增加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也指出,我們如果開放,確診者會有一點增加,但既然要「經濟跟防疫」並存的「台灣模式」,就會付出一些代價。蘇貞昌要求,未來各機關學校、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或者特定場所,像百貨公司、幼兒園等應設置「防疫長」,專門負責防疫管理。

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疫情穩定可控,近一週境外移入新增三七三例,較前一週上升十%,主要是周邊國家病例持續創新高,但全球疫情已過高峰。近一週本土疫情新增五十四例,較前一週下降四十五%,顯示春節人潮移動未造成進一步疫情擴大。

數字會說話 我防疫成果相當不錯
周志浩並指出,台灣每十萬人確診數八十五,在一九八國排行一八七名;每百萬人死亡數卅六,在一九一國排行一七○名;檢驗陽性率○‧二六%,在一四二國排行一三七名,「防疫成果在國際上相當不錯」。

周志浩也提及,目前國內境外移入與本土以Omicron為主,重症率分別為○‧六%與○‧七%,入境確診者高達九十九‧○四%可於十天內檢出陽性,剩下不到一%通常傳播力低,對社區衝擊小。

此外,疫苗第一劑涵蓋率八十二.七二%、第二劑七十六.四九%、追加劑接種率卅八.三二%。

至於防疫資源,周志浩表示,一般、加強型集中檢疫所與防疫旅宿空房數有五十二%至八十%,醫院專責病床空床率也有八十七%,目前有餘裕。快篩、藥物也都有準備。

*學生陪病採檢確診 桃園新興高中今停課

桃園市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收斂中,不過,私立新興高中一名高三男學生,因媽媽開刀,他陪病入院前依規定PCR採檢,結果驗出陽性,Ct值卅五,相對傳染風險不高,尚未列案號,市府衛生局、教育局基於防疫安全,緊急匡列全校五六一六名師生採檢,校園內外環境清消,今天預防性停課一天,並進行疫調。

據了解,這名男學生因陪病需要,已兩次採檢及血清檢驗,呈現陽性,他的爸爸、媽媽及弟弟採檢均陰性;由於染疫學生前天還有到校上課,衛生局緊急調度醫療團隊入校採檢,結果預計今天出爐,接下來適逢二二八連假,將視採檢結果決定全校是否防疫停課十四天,或可於三月一日復課。

桃市連續三天本土確診個案「+○」,但昨新增十六例境外移入個案,年齡介於廿至五十多歲,其中十四例為落地採檢陽性,兩例為居家檢疫期間採檢確診,都沒有社區足跡;市府仍開設桃園區中路公園、中壢區中正公園社區採檢站,維持社區健康監測。

市府新聞處長詹賀舜說,民眾如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打噴嚏、流鼻水、疲勞等疑似感染症狀,請儘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並至醫療院所採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高雄港疫情緩 陳其邁:旗津可辦婚宴

旗津放寬防疫措施 開放廟會、日照機構 市府3月中辦振興旗津經濟活動
高雄市昨天再增一人確診,為鳳山確診女台商的先生,十四日被匡列隔離,昨天採檢呈陽性,無社區傳播風險。因高雄港疫情趨緩,市長陳其邁昨天宣布,放寬旗津地區防疫措施,三月中旬將舉辦振興旗津經濟活動,歡迎大家到旗津觀光。

新增一確診為居隔者 無傳播風險
陳其邁表示,旗津區最後一例確診個案在二月二日,市府針對旗津社區全面普篩、造船廠人員每週兩次篩檢,以及旗津區呼吸道症狀就醫者採檢,至今無檢出PCR陽性,因此,即日起旗津區開放婚宴、廟會、教會、社區活動中心,關懷據點、C級巷弄長照站、失智據點和日照機構也開放服務,餐廳不再強制使用隔板,但需落實實聯制,不過,卡拉OK、小吃部唱歌仍須配戴口罩。

校外教學、畢旅等 可望3月開放
陳其邁說,非常有信心旗津社區是安全的,對於旗津振興活動約在三月中會配合春假推出,並保證「市長挺旗津」,振興活動一定會加碼。

至於高雄市二月底前禁止學校跨縣市活動、校外教學和畢業旅行,陳其邁鬆口,將觀察至月底,若疫情維持穩定,可望在三月一日或三月初開放,對於中央三月一日起開放部分活動可免戴口罩等措施,採與中央一致規定,並開放電影院影廳內可飲食,但醫院仍嚴格管制禁止探病。

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賴聰宏、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昨天則共同呼籲,儘速完成第三劑疫苗接種,可降低四十六%感染Omicron風險,同時降低重症插管、死亡風險。

*228連假疫苗接種 台東不打烊

今起一連四天 在台東縣災害警覺教育館開設隨到隨打站
加速提升民眾免疫保護力及增加疫苗接種的便利性,台東縣二二八連假不打烊,廿五日至廿八日區分三時段在台東縣災害警覺教育館開設隨到隨打站,每一場次限量三百五十名,提供AZ、BNT及高端疫苗,不限接種劑別,鼓勵民眾踴躍前往施打,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每日三時段 每場限350名
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縣府已於廿一至廿四日在新馬蘭文化健康站辦理疫苗隨到隨打站,情況踴躍,每場次皆有三百五十人左右,為服務更多鄉親,廿五日至廿八日加開早、下午及晚上場連假不打烊疫苗接種場次,包括每日上午八時至十一時卅分、下午一時至四時卅分,以及下午五時至晚間八時卅分等三個時段。

提供AZ、BNT及高端
縣衛生局表示,此次限量隨到隨打站僅針對AZ、BNT及高端疫苗接種,民眾前往接種疫苗前務必留意並確認是否疫苗間隔已期滿,例如需與其他疫苗(流感、肺鏈、破傷風等)接種時間間隔七天;接種第二劑者,若第一劑接種AZ者,兩劑需間隔八週;第一劑接種BNT、莫德納及高端者,兩劑需間隔四週;接種追加劑者,需與第二劑間隔滿十二週(八十四天),如符合接種條件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經醫生評估過往疫苗接種史及檢核接種紀錄後,進行接種。

另外,十二歲至未滿廿歲民眾,如欲接種,應持家長簽具的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相關疑問,可洽詢衛生所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金門爭小三通復航 陸委會︰整體考量

國內武漢肺炎逐漸穩定可控,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三月多項解禁措施,金門縣政府也爭取小三通於清明節前專案復航,並已向陸委會遞交計畫書。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小三通是一種交通方式,牽涉層面廣,且須考量金門整體的醫療量能,「怎麼樣保護金門居民的健康,是指揮中心最關心的一點。」

陳時中:考量醫療量能 保護金門人健康為首要
陳時中強調,復航與否仍由陸委會評估,金門整體醫療量能、檢疫處所是否足夠,萬一有疫情爆發,怎樣保護金門人民的健康,是指揮中心最關心的重點。

藍委批評開放商務客、不開放小三通是雙重標準。陳時中回應,小三通是一種交通方式,問的人更清楚其中的複雜性,沒有雙重標準,只有不同單位負責不同的事情,做不同的考量,並做出最好的決定。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昨日表示,小三通客運復航,必須針對金馬防疫與醫療量能、兩岸互動等複雜因素整體考量。

邱垂正指出,針對邊境檢疫政策的調整,從三月七日起,中港澳商務人士可以「商務履約」及「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兩類事由提出申請來台,縮短居家檢疫措施。

邱垂正提及,小三通部分,陸委會已收到金門縣政府正式來函。小三通客運復航,除考量整體疫情、國內疫情能量、旅運需求、金馬民意之外,也要特別針對金馬當地的防疫與醫療量能,涉及兩岸互動等複雜的因素,整體考量。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國內仍有7條不明感染源

國內昨新增七例本土個案,七十三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中,四例為居家檢疫期滿陰轉陽,有三例為尚未匡列的社區個案,包括二名與唱歌吃飯團相關、一名為加強型防疫旅館護理師。指揮官陳時中說,國內有七條不明感染源,目前疫情穩定可控,部分來源不清待釐清,多數傳染鏈都在收斂中,唯獨宗教吃飯唱歌團最需關心。

新北設計師延伸宗教吃飯唱歌團群聚增二例(案二○三一八、案二○三一九),陳時中說,案二○二四八曾在二月九日與宗教團在同餐廳用餐,前日確診,昨新增的二名案例為同住的胞弟與外籍看護。由於新增案例與宗教吃飯唱歌團足跡重疊,因此暫列與其傳播鏈有關,但Ct值低,仍懷疑有其他感染源。

北市增一名女護理師案二○三一七確診,陳時中說,該護理人員在北市加強型防疫旅館工作,每七天例行PCR篩檢驗出,最後上班日為上月十七日、十八日,其中十八日曾幫落地採檢的旅客鼻咽採檢,研判於防疫旅館接觸確診者時感染,但仍須做基因定序釐清感染源。

增四例居隔陰轉陽個案,三例為高雄砂石場延伸苗栗家族,為案一九六六六的先生、案一九六四二的姊妹。陳時中說,這起家庭群聚是疫情發生以來最大家庭群聚,目前廿二人確診。

鳳山家庭群聚案一九七三○的先生、案一九七三二的父親(案二○二三一),居隔期間陰轉陽確診。陳時中說,案一九七三○先傳給工程師兒子,兒子拜訪客戶,客戶的弟弟在煉油廠上班,雖後續經基因定序相符,但中間找不到有關聯。

*7場合免戴口罩 雙鐵開放飲食

指揮中心宣布從三月起,放寬口罩等防疫措施,符合七大場合可免戴口罩、雙鐵開放飲食、暫停國內五機場和兩港口往離島篩檢,並開放雙北、桃園市及高雄市以外的醫院及長照機構讓民眾探視。但對於在戶外是否可全面不戴口罩,指揮官陳時中說,戶外全部解禁需一步步來,「上樓梯很辛苦,下樓梯要小心」,全面解禁得再等等。

外出仍應全程戴口罩,但三月一日起,除原先從事山林海濱活動、農林漁牧工作、泡溫泉等不用戴口罩的場合外,新增四種例外情形,包括室內外從事運動、室內外拍攝照片、家人同車以及談話性質工作時,共計有七大場合皆可不用戴口罩;不過唱歌仍須全程配戴口罩。

除口罩措施鬆綁,放寬的防疫措施還包括雙鐵、客運等交通運具開放飲食;賣場、超市、市場開放試吃;宴席間開放逐桌敬酒敬茶,至於原先的餐飲場所必須要落實的實聯制、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仍需嚴格落實,而宗教場所或辦理宗教集會活動等規定,都還是依照內政部要求的防疫措施辦理。

長照機構、醫院自三月起有條件開放探病、探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先前全國禁止醫院及長照機構探病探視,三月起除雙北、桃園市及高雄市外,其他縣市醫院及長照機構可有條件開放民眾探視。

探視者及訪客,除已完成三劑疫苗接種十四天或是三個月內曾確診並解除隔離者外,需出具探視日前三天內的自費篩檢陰性證明。三月起也暫停國內的五大機場和二大港口的篩檢站。

逐步解封也讓國人期待何時全面解禁,對此,無論是戶外口罩全免戴或下半年入境免隔離,陳時中皆以「樓梯說」回應,一旦跌倒了,防疫成果統統都會不見。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2/24/realtime/16122584.jpg&x=0&y=0&sw=0&sh=0&sl=W&fw=600&exp=3600&w=600&nt=1

*「國內疫情屬穩定可控」 防疫6大鬆綁 警戒分級取消

國內連續五日本土案例僅個位數,指揮中心評估「國內疫情屬穩定可控」,宣布三月起放寬國內及邊境等六大措施,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國內邁入「經濟防疫新模式」,認為Omicron引起的新冠疫情已不適合疫情警戒分級,三月後不再宣布警戒級別。

指揮中心宣布三月一日至卅一日,國內防疫措施適度鬆綁,包含放寬口罩配戴場域、雙鐵開放飲食、取消離島機場快篩及港口快篩措施,有條件開放北北桃高以外縣市的醫院探病與長照機構探視。

三月七日起,邊境鬆綁,縮短入境檢疫及居家隔離措施,從現行「十四加七」縮短至「十加七」,未來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也將調整。

同時開放非本國籍商務客考察、投資、履約及應聘等商務活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中港澳人士因商務履約及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事由,可由我國邀請單位申請入境。

伴隨國人超過二年的疫情警戒,將止於二月廿八日,陳時中表示,未來一步步朝「經濟防疫新模式」,改為每月滾動檢討,採取「加緊」或「放寬」宣布防疫措施。取消疫情警戒分級後,不代表指揮中心宣布解散,指揮中心依傳染病開設,防疫期間依指揮官指示辦理。

*3月7日起 入境居家檢疫 採1人1戶

指揮中心評估,國內疫情收斂,邊境壓力雖大仍在可控範圍,宣布自三月七日起,入境檢疫及居家隔離天數從十四天縮短至十天,並加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也就是從「十四加七」縮短為「十加七」;但因入境者對社區疫情風險大,居家檢疫採一人一戶,確診者接觸者居家隔離則採一人一室。

指揮官陳時中說,邊境鬆綁象徵疫情現況將步入正常生活,走入經濟防疫新模式。檢疫措施鬆綁大原則都是入境檢疫和居家隔離從十四天縮短至十天,發言人莊人祥說,無論是外籍商業人士、移工、境外生、國際醫療、離岸風電人員等對象,統統適用十天檢疫措施。

但檢疫方式分為「入境檢疫者」以及「確診者接觸隔離者」。陳時中說,自國外返台的入境檢疫者,若要採取居家檢疫一律採「一人一戶」為原則,若不符合規定,需自費至防疫旅館檢疫十天。

副指揮官陳宗彥說,一人一戶須符合三要件,第一是地點可為透天厝、共用門牌之連棟建物、同門牌地址不同樓層、頂樓加蓋、農舍、工療、倉庫,第二是上述檢疫地點需與其他棟、樓層及建物有不同獨立對外出入口,再者是有水、電、瓦斯及衛浴等足以供給基本生活居住設備;第三為經查訪確認資格才得以入住檢疫。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鬆綁國門後得先觀察是否會對社區造成衝擊,未來國際疫情緩和、旅客量變多,下一波放寬可考慮「疫苗施打及保護力」給予不同限制,檢疫期可從十天再下縮至五天。檢疫方式調整後,他認為應讓無症狀或輕症採一人一室的居家隔離。

至於航空機組員現行的「五加九」檢疫規定亦研擬放寬。據了解,根據專家小組會議初步結論,朝已接種第三劑者,長班放寬為「五加五」,短班維持七天,但降為自主健康監測。

中國篇

*港確診8798例新高 還未到高峰期

香港疫情繼續惡化,至廿三日這波疫情確診個案已升至逾六萬宗,昨新增確診個案近八千八百例,再創新高。過去一天香港確診死者大增至五十名,又有一名確診九歲男童不治。

香港衛生防生防護中心公布,昨新增確診個案達八七九八例,再創疫情以來單日確診個案新高,其中只有三例是輸入個案,餘者全為本地個案。而當日呈報個案為一七二六九例(廿四小時內呈報個案,包括確診及初步確診)。

港府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昨表示,截至廿三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累計確診個案已升至超過六萬例,而據香港大學統計,香港上周三的病毒繁殖率是三點三,即每宗個案可以衍生三點三宗個案,反映疫情仍然嚴重,病毒蔓延趨勢未停。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根據數學模型預測,香港第五波疫情將在三月頭兩周達到感染高峰期,預料四月退卻。

香港染疫死亡人數也直線上升。過去一天之內有五十名患者死亡,病逝患者中卅一人是八十歲以上長者。另有死亡校正回歸數字,香港醫院管理局說,因日前公布數字有滯後,本周一及二死亡人數再多十七名患者。

另外,香港昨又一名確診九歲男童身亡。男童昨天早上在家中突然昏迷,送醫急救,入院時已無心跳。香港老人院等院舍疫情險惡,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說,感染個案有四二○名員工及約一千一百名院友。

香港政府一方面延長社交距離措施,收緊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另一方面自昨日推行「疫苗通行證」,十二歲以上市民,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才能進入食肆、商場等表列處所。

港府同時收緊所有食肆的每桌人數至最多二人,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說,至今已有約二百至三百間食肆暫停營業,包括酒樓、茶餐廳及小菜館,估計數字會持續上升。未來到四月廿日前,全香港一萬七千間各類食肆可能三成會暫停營業。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2/24/realtime/1612252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產業篇

*解封聲聲慢 台灣等不到國際郵輪

國內防疫逐步解封,邊境檢疫措施也有調整,但觀光旅遊業遲遲等不到解封,不僅傳出台灣慘遭國際郵輪市場拋棄,旅行社無薪假情況也持續居高不下,甚至有業者一個月放十七到廿天無薪假,幾乎整月都在休假。

星夢郵輪「探索夢號」去年底復航不到一個月,因母公司傳出財務危機,再度停駛;法國六星級龐洛(Ponant)郵輪,原向交通部申請五月在台首航計畫,因等不到核可已決定放棄台灣市場,改部署澳洲;公主郵輪藍寶石公主號也因等不到核可,在官網宣布今年首航在美墨地區。

雄獅旅遊總經理游國珍說,台灣原是亞洲第一個開放郵輪復航的國家,但當全球郵輪復航率達七成時,台灣卻落入沒郵輪的窘境,最痛心的恐是基隆市長林右昌和高雄市長陳其邁了。游國珍還說,基隆港旅運大樓花了好幾億元,預定今年完工,但沒郵輪要進來,一開張馬上就變成蚊子館。

交通部長王國材說,因國外疫情嚴峻,新進郵輪有較嚴格管制,指輝中心就是從商務旅遊開始開放,未來會在可開放時加強行銷。交通部航港局則說,去年曾向指揮中心爭取三艘大型郵輪、一艘小型郵輪來台申請,但國內疫情升溫暫緩引進,隨著各國疫情趨緩,龐洛郵輪已在二月十一日正式函送防疫計畫。

另勞動部昨天公布最新無薪假數據,本期二二九三家、一萬四五六○人,比上期增六十七家、四三一人。勞動部勞動條件司副司長王金蓉說,以旅行社為主的支援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及住宿餐飲業仍微增,其中旅行社受邊境管制持續慘淡,無薪假人數八九二九人居高不下,部分無薪假天數甚至長達十七到廿天。

*旗津陷疫情風暴慘 市府全力挺

高雄旗津農曆年前遭遇本土疫情風暴,生意暴跌,是史上最慘澹春節,旗后商圈發展協會盼市長陳其邁來住一晚,證明「來旗津很安全」,重拾大家信心。陳其邁昨感謝旗津居民防疫期間配合,強調旗津無新增病例,安全已無問題,市府3月會提振興方案,「全力挺旗津」。高市都委會近日鬆綁旗津觀光專用區土地使用管制,希望提升招商誘因,促進旗津觀光發展。

陳其邁昨說,若非旗津居民共同努力,要社區清零恐更費時日,感謝大家,目前旗津安全無虞,市府3月配合春假提出振興方案,市長全力挺旗津,會盡讓旗津經濟活動恢復正常。

旗后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昱宏也經營海鮮餐廳,他說,疫情爆發,生意重挫,乾脆讓員工放長假,他的餐廳過年後休三周,至今天才重新開店。希望市長來旗津住一晚,證明旗津很安全。他也建議發旗津券搭配免費搭渡輪一個月,推商家優惠,注入觀光活水。市議員簡煥宗另表示,一些與造船廠及高港密切接觸中小企業,疫期間也被要求停工,造成的損失希能有補償。

高市府為打造旗津為觀光大島,2014年曾將緊鄰旗津海水浴場、海產街等景點的旗津醫院及區公所舊址變更為觀光發展專用區,擬建度假旅館,招商4次卻無人投標,高市觀光局表示,經檢討,是土地使用缺乏彈性加上這兩年疫情衝擊,降低投資意願,現已修正原有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未來可引入旅館、餐廳、遊憩設施與健身運動等設施,盼增加投資誘因,加速土地開發利用,此案已獲都委會審議通過。

(聯合報)
--
國際篇

*Omicron妹妹來亂 解封生變

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引發的秋冬大流行,在歐美多國正快速降溫,許多國家基於民眾長期的防疫疲勞及疫苗已大規模接種,希望開始全面解封防疫措施。然而,原本被視為Omicron「妹妹」的BA.2亞型變異株如今看來傳染力更強,也在一些國家引發大流行,使全面解封蒙上陰影。

Omicron疫情已經在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地出現觸頂後退潮的狀況,但丹麥在2月1日全面解封後,隨即迎來更大的感染潮,引發疫情的主要病毒株就是Omicron的BA.2變異株。

在美國,BA.2變異株目前僅占新增確診患者的3.9%,但在丹麥,BA.2變異株已占新確診患者的92%,而在南非,BA.2變異株也迅速攀升至占新確診病患的82%。

目前已有48個國家或地區出現Omicron BA.2變異株迅速取代BA.1病毒株的狀況,而就全球而言,依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數據,新增確診病患已有35%是感染Omicron BA.2變異株。

目前研究顯示,Omicron BA.2變異株傳染能力比BA.1原始株高出三分之一,但是重症與死亡率沒有更高。但公衛專家憂心,若BA.2變異株引發新一波大規模疫情,仍將造成醫療體系難以負荷及死亡數增加。

南非是最早開始發現BA.2變異株大規模流行的國家,不過他們的研究顯示,BA.2變異株看起來並沒有造成疫情新高峰,而是讓原本的Omicron疫情出現「肥尾」,也就是消退速度趨緩。

日本的專家對BA.2變異株較不放心,東京大學與多個實驗室使用老鼠進行的動物實驗顯示,BA.2比BA.1更容易侵害肺部,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重症狀況。

東京大學副教授佐藤佳表示,BA.2相較於BA.1的變異程度,甚至比Omicron相較於Delta病毒株的變異還要大,他甚至覺得BA.2應該要有自己的希臘字母命名,而不是「寄居」在Omicron之下的分支。

一些專家也指出,BA.2目前看來並未造成全面的疫情升溫,可能是最近歐美廣泛施打疫苗補強針,也有大量群眾最近才染病,產生足夠的抗體,壓縮了BA.2的傳播空間。

無論如何,防範Omicron BA.2或者BA.1的做法相同:配戴口罩,施打疫苗補強針,保持社交距離,維持良好通風,但這些防疫措施兩年以來已造成民眾的防疫疲乏。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