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9:00
*拜登反對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 但支持「適度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2日表示,不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以報復伊朗前一天的飛彈襲擊。此番表態正值中東局勢劍拔弩張之際,外界擔憂可能爆發致命的區域戰爭。
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伊朗月1日向以色列發射181枚飛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隨即揚言要讓伊朗付出代價。次日,拜登在登上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前接受簡短採訪時表示,他剛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通話,各國一致認為以色列有權「適度回應」伊朗的軍事攻擊。
拜登說,「我們將與以色列討論他們的下一步行動,但七國都同意以色列有權回應,前提是要適度。」
儘管以色列長期以來一直威脅要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行動。然而,當被問及是否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時,拜登明確回答:「答案是否定的。」
拜登表示,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更多制裁,他也將儘快與納坦雅胡通話,「顯然,伊朗的行為已經失控。」
伊朗此次飛彈襲擊加劇了中東局勢緊張。過去數月,拜登政府一直在斡旋,試圖終止持續近一年的以色列-哈瑪斯衝突,但目前仍未取得進展。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先前表示,達成停火協議的前景「令人沮喪」,「目前沒有任何協議即將達成」。一位美國官員更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不確定協議是否能夠達成。
在10月1日的副總統候選人辯論中,民主黨候選人華茲(Tim Walz)強調副總統賀錦麗在中東地區展現的「穩健領導力」至關重要。他表示,賀錦麗展現了冷靜態度,能夠團結盟友,並強調盟友關係的重要性。華茲還指出,美國將保護其軍隊和盟軍,伊朗將為其行為付出代價。
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JD Vance)則支持前總統川普對以色列的「以實力求和平」政策。他認為,川普了解要讓各國敬畏美國,就需要展現實力來維持和平。范斯表示,如果其他國家越界,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將能夠恢復世界的穩定與和平。
對於以色列可能的報復行動,范斯認為應由以色列自行決定,「我們應該在盟友對抗敵人時,隨時隨地給予支持。」
*地面衝突爆發!真主黨稱擊毀以軍3戰車 以色列認8人陣亡
為消滅真主黨勢力,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日,對黎巴嫩南部展開地面軍事行動,在跨境過程中以色列有8名士兵陣亡,是過去1年來,以色列在黎巴嫩前線最慘重損失。
據《路透》報導,以色列在當地時間2日發表聲明,在黎巴嫩南部的戰鬥中,以色列軍隊有8名士兵陣亡,以色列軍方並未說明士兵陣亡細節;不過真主黨表示,以色列軍隊跨越邊界後,雙方爆發首次地面衝突,在馬魯恩拉斯(Maroun al-Ras)用火箭彈摧毀3輛以色列「梅卡瓦」主戰車(Merkava),擊退以軍攻勢。
報導指出,這是過去1年以色列與真主黨在邊境地區衝突中,以色列軍隊在黎巴嫩前線遭受的最慘重的損失。
*戰雲密布! 日本空自軍機急飛黎巴嫩鄰國準備撤僑
以色列正與伊朗支持的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Hezbollah)鏖戰。日本防衛省透露,為了將日僑安全自黎國撤離,航空自衛隊的2架C-2運輸機已於3日上午啟程,飛往黎巴嫩鄰近國家待命。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表示,2架C-2運輸機從位於鳥取縣境港市的空自美保基地出發,飛往黎巴嫩鄰近國家約旦和希臘。此舉是應日本外務大臣要求,防衛大臣於9月27日簽署了派遣命令。
自衛隊將視當地局勢,在上述2國為撤僑做準備,黎巴嫩當地有約50名日僑。若實施撤僑,防衛大臣將發出新命令,幫助僑民搭乘C-2運輸機前往鄰近國家。
日本防衛省表示,因應本次撤僑,組成了以空自航空支援集團司令官為指揮官、約500人的統合任務部隊,並與途經國家進行了借道領空等協調。
迄今為止,日本曾前後8次以自衛隊軍機或政府專機實施撤僑,2023年秋天因巴勒斯坦局勢惡化,便曾自以色列載運過2次僑民。
《自衛隊法》規定,在海外出現騷亂和災害等緊急狀態時,允許因日僑安全派遣自衛隊運送僑民。日本大使館等當地職員及日本人配偶等外籍人士,也是合法撤僑對象,若有剩餘座位,其他外國人也可乘坐。
*以色列嗆報復伊朗狂射飛彈 擬攻擊油氣井、核設施
伊朗1日晚間向以色列發射181枚飛彈後,回應以國近日針對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的打擊行動。以色列揚言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報復。網路媒體Axios今天(2日)引述以色列官員說法,以國政府考慮的打擊目標,包括伊朗生產油氣的鑽井平台等戰略基礎設施,甚至直接打擊德黑蘭政府的核設施。
Axios網站報導,以國官員透露,以色列將在數天內對1日伊朗的飛彈攻擊,發動「顯著報復」攻擊,目標可能針對伊朗境內油氣生產設施和其他具戰略重要性的地點。此外,鎖定特定目標刺殺,以及打擊伊朗防空系統也是可能的回應方式。
伊朗在1日飛彈攻擊行動後揚言,若以國以武力回應,伊朗還會再發動攻擊。對此,以國官員說,若是如此,那麼所有選項都在檯面上,包括打擊伊朗的核設施。一名以國官員說,「我們對於伊朗要如何回應攻擊,有很大問號,但是我們把他們會使出渾身解數的可能性納入考量,這樣又會是完全另一回事」。
伊朗1日對以色列發射第一波飛彈攻擊後,以國安全內閣當晚就在耶路撒冷附近一處山區的政府地下碉堡內開會,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會中說,「伊朗今晚犯下了大錯,會為此付出代價」,「不管誰攻擊我們,我們都將反擊」。
兩名以色列官員說,這場會議持續數小時,結論是了解以國將以軍事行動回應,卻尚未明確定出回應方式。一名高層官員說,尚未拍板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以國官方希望與美國拜登政府商量,因為當前情勢會有戰略後果,以國儘管會自行採取回應行動,但是希望與美方協調行動計畫。
這名官員說,伊朗若對以國的報復,發動另一場攻擊,以色列將會需要美國中央司令部的防禦合作,以國空軍也將需要更多彈藥,可能還需要其他形式的行動支援。
*攻入黎巴嫩與真主黨交戰 以色列上尉戰死成第一人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他們的1名士兵今天在黎巴嫩的戰鬥作業中陣亡。這是以軍為打擊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而派部隊跨越國界以來,首名損失的兵員。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軍方在聲明中表示:「22歲上尉奧斯特(Eitan Itzhak Oster)……在黎巴嫩的戰鬥過程中死亡。」以軍網站指奧斯特是今天身亡,此外未提供進一步細節。
真主黨(Hezbollah)則說,以色列部隊「滲透進入」黎巴嫩南部邊境的1個村莊,並與真主黨戰士爆發戰鬥。
真主黨稍早表示,以色列士兵試圖進入位於更東北的黎巴嫩邊境村莊阿代塞(Adaysseh),但已遭他們逼退。
以色列與有伊朗撐腰的真主黨近幾週衝突升溫,始於以軍猛烈砲擊黎巴嫩南部,之後又空襲擊斃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如今真主黨首度證實雙方在黎巴嫩境內交戰。
真主黨發言人亞飛(Mohammad Afif)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邊郊區巡迴時對媒體表示:「這只是對戰的開始。南部的抵抗正處於最高戰備狀態。」
*以色列禁止聯合國秘書長入境 指控他未明確譴責伊朗
以色列外長卡茲今天表示,將禁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入境,因為他未「明確」譴責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攻擊。
路透社報導,在以色列與伊朗的黎巴嫩代理人真主黨(Hezbollah)衝突加劇之際,伊朗昨天對以色列發射逾180枚彈道飛彈。
伊朗發射的大多數飛彈在空中遭到攔截,但部分飛彈突破了以色列的飛彈防禦系統。目前以色列未有傷亡通報。
古特瑞斯昨天發表了簡短聲明,只提到「中東最近的衝突」,並譴責衝突「不斷升級」。以色列昨天則派遣軍隊進入黎巴嫩南部。
卡茲(Israel Katz)今天指出,古特瑞斯未點名伊朗,這使他成為不受以色列歡迎的人物,任何不能明確譴責伊朗對以色列令人髮指攻擊的人,都不配踏上以色列的土地。
*以色列伊朗戰火一觸即發 中東地區航班大亂
根據飛航網站數據,中東緊張情勢升高,導致區域航班大亂,全球許多航空公司今天取消航班或改道而行,黎巴嫩、以色列及科威特等中東地區機場,則發生航班長時間延誤。
路透社報導,由於以色列對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展開軍事行動,伊朗昨天對以色列發動歷來規模最大的飛彈攻擊以示報復,以色列則威脅要做出令伊朗感到痛苦的回應。
根據飛航網站Flightradar24示意圖,伊朗領空今天下午仍可看到班機,包括杜拜航空(Flydubai)及匈牙利廉航威茲航空(Wizz Air)的航班。
不過,行經整個中東地區的航班已經改道或中斷,幾乎沒有恢復正常的跡象,其中一些航班改變了航線,以避免某些空域。
波蘭航空公司(LOT)發言人表示:「所有飛機-主要是飛往印度的航班-都避免經過伊朗領空,直到獲得進一步通知。」
歐盟航空安全總署(EASA)今天發布了衝突地區資訊公告,建議航空業者避開伊朗領空,因為各界愈來愈擔心以色列將對伊朗發動報復攻擊。
*以色列揚言報復 拜登:不支持攻擊伊朗核子設施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他不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核子設施,以報復伊朗的飛彈攻擊,他促請以色列採取符合比例原則的行動。
路透社報導,在伊朗昨天對以色列發射逾180枚彈道飛彈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誓言,要使伊朗為此次攻擊付出代價。
拜登今天登上空軍一號前告訴記者:「我們將與以色列人討論他們要做什麼,而我們7國(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皆同意他們有權回應,但他們應該按比例做出回應。」
記者問及,美國是否支持以色列對伊朗核子設施發動攻擊?拜登回應說,他的「答案是不」。
(自由電子報)
--
*拜登影響力有限 恐無力阻止中東區域戰爭
POLITICO 2日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與資深幕僚已敦促以色列,反擊時避免直接攻擊伊朗的核子設施,這也是最新跡象顯示,美國要防範以色列採取幾乎最極端行動的能力有限。
2名匿名受訪的政府官員表示,伊朗1日對以色列發射數百枚飛彈後,拜登政府只能約束以色列的反應,而不是完全阻撓。這項指導顯示,拜登對中東事件的影響力消退,他可能無力阻擋過去一年試圖防範的事情,即區域戰爭。
POLITICO指出,以色列上一次成功回應伊朗攻擊是在4月,那一次拜登敦促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見好就收」,不要進一步讓衝突升級。
然而,過去半年間,中東和華府態勢都發生巨大變化。以色列先發動了一場驚人的情報作戰,讓伊朗頭號代理人真主黨陷入癱瘓,接著越界跟真主黨作戰。隨後,伊朗1日發動的飛彈攻擊規模更大,而且更靠近以色列人口中心。
此時拜登成了跛鴨總統,試圖挽救2項中東停火協議。同時,鷹派共和黨員呼籲對德黑蘭採取行動,而中東局勢還會影響副總統賀錦麗與前總統川普之間的選戰。
前述官員表示,美國正在跟以色列就如何回應伊朗進行廣泛溝通,可能納入軍事打擊。另一位官員則說,正在考慮的可能選項包括打擊伊朗支持的民兵,或直接對付葉門或敘利亞的伊朗革命衛隊(IRGC)部隊;美方幕僚表明美國傾向採取戰略性但有限的報復。
不過,拜登在重大事件上現在可能擁有更少的發言權。
對於如何加薩戰爭,內唐亞胡跟他的政府幾個月來一貫無視美方建議。拜登和幕僚們也多次對以色列擴大加薩戰爭目標感到沮喪。
POLITICO報導,拜登將以色列的反應視作「過火」,並確實阻止一批美國武器交付以色列。然而,儘管民主黨同僚要求拜登跟內唐亞胡保持距離,儘管人道危機加劇,拜登的反射性直覺是要支持以色列。
但隨著對內唐亞胡的影響力萎縮,拜登的憤怒加劇。
匿名資深官員表示,拜登與內唐亞胡之間的電話逐漸轉變為大聲爭吵。拜登告訴親信,他不相信內唐亞胡想要停火協議,還認為內唐亞胡試圖讓衝突永久持續,以挽救自己的政治前途,並在11月的大選協助川普。
*防阻中東大戰瀕臨失敗 美媒憂拜登栓不住以色列
遭伊朗1日晚間發射近200枚彈道飛彈打擊境內後,以色列揚言報復。白宮現力求以色列別反擊過度,擔心總統拜登力阻近一年的中東全面大戰最終恐功虧一簣。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官員透露,以色列可能幾天內展開「重大報復」,恐鎖定石油生產設施和其他戰略地點等伊朗境內目標。
● 美盼以回擊有所節制 不支持打伊朗核設施
拜登2日告訴媒體,他不支持以色列打伊朗的核設施,強調華府與西方盟國正討論加諸伊朗的新制裁。
美國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2日表示,拜登政府支持以色列軍事回擊伊朗,但希望確保局勢不致一發不可收拾,「這不僅危及以色列戰略利益,也會危及美國戰略利益」還說他們正與以色列政府就如何回應伊朗這次飛彈攻擊展開磋商和協調。
華盛頓郵報引述不願具名的幾位拜登政府高層2日透露,以色列方面私下告知美方,他們覺得沒必要即刻大舉反擊伊朗;然而美、歐的官員依然擔心以色列可能打擊伊朗的經濟目標,引發危機升級。
● 打伊朗油氣設施 西方憂石油危機重現
歐洲一名高層表示德黑蘭向來表明,打擊他們的石油、天然氣產業是「踩紅線」,如此可能引發伊朗對西方能源利益採取報復性打擊,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個月讓全球經濟大亂。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方雖希望以色列回擊伊朗時能有所節制,但手中能讓以色列聽話的籌碼有限。到目前拜登政府一直藉強調伊朗這次飛彈攻勢繼4月後又再次遭美、以的防禦系統挫敗,盼能稍冷卻以色列的狂怒。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若攻擊伊朗核設施或石油基礎設施,恐引來德黑蘭更大規模飛彈攻擊,並策劃在海內外對以色列恐攻,甚至加快伊朗製造核武進程。因此以色列的回擊也有可能借鑒往日做法,即將目標單單鎖定伊朗的軍事基地與場址。
2008到2017年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NI)主責伊朗事務的魯爾(Norman Roule)認為,以色列想鞏固一種印象,即技術和軍事優勢能讓他們隨心所欲打擊伊朗,但以方仍可能會避免觸及恐引發全面戰爭的目標。同理伊朗也想找出一種能猛烈打擊敵人、又不會引發多年來所欲避免全面中東戰爭的方法。
● 尼坦雅胡未將拜登放眼裡 歐洲怕美栓不住對方
華郵披露,美方官員雖鼓勵以色列採取審慎方式回應,但歐洲盟邦擔心華府栓不住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
拜登政府官員表示,雖然以色列稱行動會克制,但難保尼坦雅胡的決策不會因各種複雜政治因素而變調,尤其極右翼在以色列政壇影響力極大。一些美方官員不諱言,過去一年以色列高層的私下保證經常不牢靠。
政治新聞網Politico負責白宮新聞的記者勒米爾(Jonathan Lemire)在社媒平台X貼文,稱拜登政府會敦促以色列克制,但拜登現對中東的影響力遠不如今年4月,拜登無力阻止中東大戰已猶如公開秘密。
勒米爾還揭露,拜登上週在紐約向密友們吐苦水,稱對尼坦雅胡很火大,也不信對方想促成和平,甚至對尼坦雅胡屢屢對他及國務卿布林肯出言不遜而氣惱。
Politico一篇報導引述不願具名的高層透露,拜登與尼坦雅胡間通電話越來越常變成爭吵。拜登私下表示他覺得尼坦雅胡想讓衝突永久化,藉以挽救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幫川普助選。
● 美媒揭拜登跛腳 內部猶如多頭馬車
拜登政府還遭揭內部對以色列出兵黎巴嫩一事看法分歧。Politico披露,拜登顧問哈克斯汀(AmosHochstein)與白宮中東事務協調官麥格克(BrettMcGurk)最近幾週告訴以色列高層,美方同意尼坦雅胡的總體方略,即以色列將軍事重點北轉對付真主黨,藉此逼迫對方外交談判以結束中東衝突。
轉為重點打擊真主黨的決定雖有白宮內部支持,卻引發美國政府內部分歧,包括五角大廈、國務院和情報圈都表反對,認為此舉恐把美軍捲入。事態發展顯示如今拜登政府內不但無法一致,甚至各行其是。
● 出現「10月驚奇」翻轉美大選?
華府智庫「昆西盡責經綸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引述近期一份民調指出,高達66%受訪美國民眾希望美國-北約促成談判結束俄烏戰爭、不到24%的人認為該無條件提供以色列武器與援助打加薩戰爭。
民調趨勢與拜登政府目前在俄烏、中東的政策有所出入,讓外界聯想到會否引發所謂「10月驚奇」。美國政治中的「10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意指鄰近並足以影響11月大選結果的新聞事件。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專欄作家拉契曼(Gideon Rachman)撰文指出,過去一年拜登政府一直力求防止中東爆發全面戰爭把美國拖入並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如今隨伊朗1日大舉飛彈攻擊以色列、後者醞釀反擊後,華府的努力已瀕失敗,川普很可能受惠於這場「10月驚奇」。
*戰火一樣 拜登政府為何態度兩樣
以色列攻擊巴勒斯坦哈瑪斯及黎巴嫩真主黨、伊朗發射導彈報復性攻擊以色列,兩者都是戰爭的升級,但拜登政府態度完全不同。
在經過精心調整下,整個拜登政府的口徑都一致為以色列擊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辯護。
一個星期前,白宮還在緊急呼籲以色列與真主黨立即停火,避免中東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但在以色列9月27日大規模空襲黎巴嫩及展開地面進攻後,拜登政府改變了態度,儘管還在呼籲停火,但更重要是表態完全支持以色列。
拜登總統從希望停火改為稱讚美國及以色列軍方挫敗了伊朗的攻擊,甚至警告「毫無疑問,美國完全、全力支持以色列」。
國務卿布林肯也指責伊朗的導彈攻擊「完全不可接受,全世界都應該譴責」。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指這是「伊朗的重大戰爭升級行動」。
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說,以色列針對哈瑪斯以及真主黨高級領導人,同時對黎巴嫩發動地面進攻,都是合理的,因為是出於自衛。
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Pat Ryder)明確表示,雖然美國仍然高度專注防止中東發生更廣泛的衝突,但「理解並支持以色列抵禦真主黨的自衛權」。
沒有一個人批評以色列是挑起伊朗攻擊的原因所在,反而指責伊朗的反應是危險且使戰事升級,因為它是為了支持哈瑪斯和真主黨而採取的行動。
然而有分析指出,華府全力支持以色列只會帶來更大的風險。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證據表明,拜登政府推動停火甚至警告戰火進一步擴大,會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有所影響。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東問題專家特曼(Jon Alterman)指出,美國對內唐亞胡的「影響力似乎正在消減」。
他認為,內唐亞胡現在已認定在任何情況下,美國都會支持以色列,這讓以色列可肆無忌憚採取一切行動,因此產生的風險更大。
*G7電話會議 白宮:明確譴責伊朗飛彈攻擊以色列
白宮今天表示,美國和其他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明確」譴責伊朗飛彈攻擊以色列,且正考慮祭出新一波制裁。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白宮聲明說,美國總統拜登參與G7電話會議,討論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令人無法接受的攻擊事件,並協調對這場攻擊的回應方式,包括新制裁。
伊朗昨天對以色列發射一連串飛彈,升高爆發區域戰爭的疑慮。G7輪值主席國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今天舉行G7領袖電話會議。
義大利政府發出聲明說,G7各國領袖今天對中東危機表達「強烈關切」,但也表示外交解決方案仍然可行,衝突擴及整個區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聲明說,各國領袖譴責伊朗攻擊,並同意「共同努力促進區域緊張局勢降溫」。
G7是由美、英、德、法、日本、義大利及加拿大組成。
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今天堅稱伊朗「不尋求戰爭」,但如果以色列對伊朗飛彈攻擊採取報復行動,伊朗勢必加強回應。
他說:「我們不尋求戰爭,是以色列迫使我們做出回應。」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 白宮證實有美公民罹難
美國密西根州迪爾伯恩市(Dearborn)男子賈瓦德(Kamel AhmadJawad)的女兒及他所屬的選區國會議員說,賈瓦德在黎巴嫩因遭遇以色列空襲罹難,白宮今天也證實死訊。
路透社報導,美國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特萊布(Rashida Tlaib)辦公室今天表示已聯繫家屬,並說美國公民賈瓦德是巴勒斯坦裔女性國會議員特萊布的選民。
賈瓦德的女兒納丁(Nadine Jawad)在聲明中說,賈瓦德昨天在以色列對黎巴嫩的空襲中喪生,「當時他正在努力拯救無辜的生命」。她還說,她父親生前選擇住在醫院附近協助老人和身障人士。
白宮發言人今天在另一項聲明中表示:「我們對賈瓦德去世深感悲痛,我們的心與他的家人和朋友同在。他的死是悲劇,黎巴嫩許多平民的死也是如此。」
以色列近來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上百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表示攻擊目標是背後有伊朗撐腰的真主黨(Hezbollah)武裝分子。
根據「底特律新聞報」(Detroit News)報導,賈瓦德當時在黎巴嫩照顧年邁的母親。他的朋友和迪爾伯恩當地團體也在社群媒體上表示,賈瓦德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並稱他是「最善良、最慷慨的人」。
賈瓦德來自迪爾伯恩,當地有許多阿拉伯裔美國人。
*內有颶風、外顧以色列 拜登焦頭爛額
美國總統拜登又忙起來了,不只要處理國內風災,還要忙著要以色列克制行為!拜登與副總統賀錦麗近日前往南、北卡羅萊納州,視察颶風海蓮娜帶來的災損,目前已有至少155人死亡;針對以色列將報復伊朗,拜登也表態不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核子基礎設施,要求只能局部回應,避免事態擴大。
搖擺州救災 攸關選舉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颶風海蓮娜自9月26日登陸美國後,在南、北卡羅萊納州與喬治亞州造成嚴重災害,周圍的佛羅里達、田納西與維吉尼亞州也有災情傳出,目前仍有上百人失蹤、至少1百萬戶停電。美國國土部長馬約爾卡斯直言,有些小鎮幾乎直接消失,整體災害需要數十億與好幾年回復。
拜登先前往災情最嚴重的南、北卡羅萊納州,與南卡共和黨籍州長麥克馬斯特、參議員葛拉漢,還有民主黨籍北卡州長庫柏碰面,拜登決定再派遣1千名美軍協助救災。《半島》分析,雖然救災不分黨派,但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受災的北卡與喬治亞州都是關鍵的搖擺州,政府的救災無形間也可能影響到選民投票傾向。
《印度時報》提到,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近日在喬治亞州競選時,就以拜登過去「睡著、老年癡呆」等形象,批評他救災反應慢,且都待在德拉威爾的老家,但拜登反批他都有掌握狀況與調度,近日也將前往喬治亞州勘災。
憂以色列到處引戰
《半島》還提到,近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射180枚飛彈,雖然多數飛彈都被以色列攔截,但以色列仍揚言將對伊朗報復。對此,拜登明確反對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核設施,並提醒以色列只能「部分反擊」,美國會與G7討論新的對伊朗制裁措施。
雖然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已表態,不想與以色列進入全面戰爭的局面,但如今以色列不顧國際盼其停火,仍與哈瑪斯和真主黨交戰的局面下,外界擔心中東戰爭爆發的陰影仍揮之不去。
*黎巴嫩局勢惡化 日本撤僑運輸機約旦與希臘待命
日本政府防衛省今天宣布,為準備撤離黎巴嫩的日僑,航空自衛隊的運輸機今天上午從日本出發,兩架運輸機將分別在約旦與希臘待命。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隨著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展開地面攻勢等,中東緊張局勢加劇。黎巴嫩目前共有包含約20名大使館人員在內等約50名日本人。
兩架C-2運輸機今天上午從鳥取縣的航空自衛隊美保基地出發,最快今天將分別抵達約旦與希臘。
這是自衛隊的飛機因中東情勢惡化,第2度接獲撤僑任務。自衛隊的飛機2023年10月與11月曾經從以色列撤出日本人與韓國人等共129人。
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今天表示,目前未接獲當地日僑受害的消息,不過將持續不鬆懈地為保護僑民做好萬全準備。
*以色列特拉維夫恐攻增至7死 哈瑪斯支翼宣稱犯案
以色列商業中心特拉維夫本月1日發生槍擊和刺人恐怖攻擊,死亡人數增至7人。哈瑪斯武裝支翼「艾茲丁.卡薩姆旅」今天聲稱犯下此案。
法新社報導,這起槍擊兼揮刀砍人案,發生在伊朗向特拉維夫(Tel Aviv)周遭多個目標發射約180枚飛彈之前不久。此案也是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跨境攻擊以色列之後,最致命的攻擊行動之一。
「艾茲丁.卡薩姆旅」(Ezzedine Al-QassamBrigades)今天發布聲明表示,來自約旦河西岸(WestBank)城鎮希布倫(Hebron)的戰士應為雅法(Jaffa)地區的「英勇行動」負責。這起恐攻的發生地點鄰近特拉維夫雅法區的1個輕軌車站。
聲明稱,「本次攻擊適逢伊朗對該實體(指以色列)心臟地帶的沉重打擊」。意指1日晚間伊朗對以國的飛彈攻擊。
根據艾茲丁.卡薩姆旅的說法,犯案的2名戰士米斯克(Mohammed Misk)與哈莫尼(Ahmed al-Haimoni)設法「滲透進入我們被占領的土地」。
以國警方昨天稍早表示,由於1名受害者傷勢過重,送醫後不治身亡,雅法攻擊事件的死亡人數增至7人。事發當日,警方稱有17人受傷。
以國媒體報導,罹難者包括3名本國人、1名喬治亞人,此外還有希臘和摩爾多瓦公民。
*真主黨領袖遇害前曾獲警告「快逃」!伊朗憂高層遭以色列滲透
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9月底在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時身亡。路透獨家引述伊朗消息指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在納斯拉勒遇害前幾天,曾警告他快逃離黎巴嫩,如今哈米尼擔心以色列已滲透進入伊朗政府高層。
路透引述伊朗消息人士和高層官員說法,真主黨9月17日遭受呼叫器攻擊後,哈米尼立即派特使前往黎巴嫩,通知納斯拉勒離開伊朗,並援引情報稱,以色列特務已經滲透進入真主黨內部,計畫殺害他。
該名特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資深指揮官尼爾弗魯珊(Abbas Nilforoushan),納斯拉勒在碉堡遭以色列炸彈擊中時,人也在現場遭到殺害。
報導指出,自上月28日就躲藏伊朗安全之處的哈米尼,下令1日對以色列發射約200枚飛彈。伊斯蘭革命衛隊的聲明指出,這次攻擊是要報復納斯拉勒和尼爾弗魯珊遇害。
對此,伊朗外交部、真主黨和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未回覆置評要求。
報導援引至少10名消息人士稱,伊朗擔心哈米尼的安全,同時也對真主黨內部、伊朗政府和兩方之間失去信任,這可能會導致伊朗為主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聯盟和反以色列非常規武裝團體的運作變得複雜。
*以色列揚言報復「攻擊伊朗核設施」!拜登說話了
伊朗1日凌晨以飛彈攻擊以色列後,緊張局勢加劇,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他不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
CNN報導,拜登建議以色列,對伊朗的彈道飛彈攻擊,採取相應的回應,反對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潛在的打擊,以防止相關地區爆發的衝突進一步擴大。
兩名高階政府官員指出,美國官員私下沒有試圖說服以色列停止對伊朗的報復,這和4月時有顯著不同。拜登希望以色列採取謹慎做法,既能維護反擊權利,又能避免採取可能引發進一步報復並且使相關地區陷入全面戰爭的行動。
衛報報導,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警告,「我們有能力到達並打擊中東任何地點」,以色列的敵人「很快就會明白」這個現實。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2日下午在特拉維夫的軍事總部召開高階安全官員會議,在與華府進行一輪對話後討論該國的選項。
以色列國防軍聲稱,有8名以色列士兵在黎巴嫩境內,與真主黨的戰鬥中喪生,是入侵以來,黎巴嫩境內的第一起死亡事件。
*以色列揚言報復 拜登:不支持攻擊伊朗核子設施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他不支持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核子設施,以報復伊朗的飛彈攻擊,他促請以色列採取符合比例原則的行動。
路透社報導,在伊朗昨天對以色列發射逾180枚彈道飛彈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誓言,要使伊朗為此次攻擊付出代價。
拜登今天登上空軍一號前告訴記者:「我們將與以色列人討論他們要做什麼,而我們7國(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皆同意他們有權回應,但他們應該按比例做出回應。」
記者問及,美國是否支持以色列對伊朗核子設施發動攻擊?拜登回應說,他的「答案是不」。
*以色列禁止聯合國秘書長入境 指控他未明確譴責伊朗
以色列外長卡茲今天表示,將禁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Guterres)入境,因為他未「明確」譴責伊朗對以色列的飛彈攻擊。
路透社報導,在以色列與伊朗的黎巴嫩代理人真主黨(Hezbollah)衝突加劇之際,伊朗昨天對以色列發射逾180枚彈道飛彈。
伊朗發射的大多數飛彈在空中遭到攔截,但部分飛彈突破了以色列的飛彈防禦系統。目前以色列未有傷亡通報。
古特瑞斯昨天發表了簡短聲明,只提到「中東最近的衝突」,並譴責衝突「不斷升級」。以色列昨天則派遣軍隊進入黎巴嫩南部。
卡茲(Israel Katz)今天指出,古特瑞斯未點名伊朗,這使他成為不受以色列歡迎的人物,任何不能明確譴責伊朗對以色列令人髮指攻擊的人,都不配踏上以色列的土地。
*以色列「不歡迎」聯合國秘書長 發布入境禁令
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茨9月30日宣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為「不受歡迎的人」,指責他在伊朗針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後,未能像其他國家一樣明確譴責伊朗的行動。卡茨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古特雷斯的立場偏向伊朗及恐怖組織,包括哈馬斯、真主黨和胡塞武裝,稱其是聯合國的「污點」。他還表示,古特雷斯不應踏上以色列的土地。
此前,伊朗於周二晚間向以色列發射了180枚導彈,以報復以色列暗殺其重要盟友和將領的行動。盡管以色列攔截了部分導彈,局勢已朝著地區戰爭的方向發展。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誓言對伊朗進行報復,稱伊朗「犯下了大錯,將付出代價」。伊朗指揮官則警告稱,如果以色列展開報復,他們將擴大對以色列基礎設施的打擊。
地區沖突升級
與此同時,以色列報告了在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的軍事行動中,第一例士兵陣亡的消息。此次戰鬥標志著該地區沖突的進一步升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敦促各方保持克制,強調需要實現停火。然而,以色列政府認為古特雷斯的立場偏頗,未能充分支持以色列的自衛權,尤其是在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襲擊之後。古特雷斯此前也未明確譴責哈馬斯的行動,並未將其正式列為恐怖組織,這進一步加深了以色列對古特雷斯的不滿。
控制加沙的哈馬斯被以色列以及許多歐美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但是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以及聯合國方面始終拒絕做出該認定。
隨著以色列與真主黨幾乎每天在黎巴嫩邊境發生交火,局勢進一步惡化。以色列與伊朗支持的真主黨之間的緊張局勢,始於2023年10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伊朗發射導彈後,聯合國安理會已召開緊急會議以討論該地區的危機。美國和其他盟國也在密切關注局勢,並努力通過外交手段避免沖突升級。
此外,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美歐的中東存在表示不滿,呼籲外國撤離。他表示,中東國家能夠自行管理局勢,外來勢力只會引發沖突和戰爭。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肖爾茨也譴責了伊朗的導彈襲擊,並呼籲沖突各方保持克制。
*以色列和真主黨較量始末
1948年之前:
1943年,黎巴嫩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還在以色列建國之前,黎巴嫩人就開始考慮與鄰國建立何種關系。
歷屆的黎巴嫩政府均代表了民眾中的不同宗教和族裔,其中有人認為,可以與希望建國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結盟;但其他派別則認為,既與以色列、同時也和周邊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系是不可能的。
1948年:
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布建國的當天,埃及、敘利亞、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對這個新成立的國家宣戰。在當時由英國控制的巴勒斯坦托管地內,此前已發生了暴力事件。聯合國同意將托管地劃分為兩個國家:一個猶太國家,另一個阿拉伯或巴勒斯坦國家。但許多阿拉伯國家拒絕接受這一計劃。
戰爭持續到1949年初,以色列與包括黎巴嫩在內的一些阿拉伯國家同意劃定正式的停戰線,這就是後來經協議制定的"綠色線"或稱為1949年停戰邊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堅稱該邊界是暫時的,但黎巴嫩不持這樣的觀點。
戰爭結束時,以色列佔據了聯合國1947年分治計劃中原本分配給巴勒斯坦的約40%的土地。
那時,大約有10萬名被驅趕的巴勒斯坦難民逃到了黎巴嫩。為援救這些難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1949年成立並開始工作。
1965年:
直到1965年,黎巴嫩與以色列的邊境地帶相對平靜。然而,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組織"法塔赫"開始從黎巴嫩邊境發動對以色列的襲擊,其他新興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也從敘利亞和約旦發動襲擊。在黎巴嫩境內,不同群體對沖突的看法各不相同,公眾輿論存在很大分歧。
1967年:
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埃及、敘利亞和約旦動員軍隊對抗以色列。以色列則先發制人襲擊了埃及空軍,隨後在"六日戰爭"中擊敗了阿拉伯國家。黎巴嫩並未深度參與戰鬥,但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難民再次越境逃入黎巴嫩。
1969年:
黎巴嫩同意新成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管理境內的16個巴勒斯坦難民營,將其整合到巴勒斯坦武裝鬥爭指揮部的名下。後者後來在難民營中成為一種類似警察的力量。
1970年:
在對約旦王室發動的一次起義失敗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將其總部從約旦遷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並將其軍事總部遷至黎巴嫩南部。此後,黎巴嫩與以色列之間的跨境沖突進一步加劇。
1973年:
作為"上帝之怒行動"的一部分,以色列特種部隊在黎巴嫩海岸登陸,暗殺了3名巴解組織領導人。這次行動是報復巴勒斯坦"黑色9月"武裝組織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劫持並殺害以色列運動員的人質事件。
1978年: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追擊持續進行跨境襲擊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其中包括在一起劫持巴士事件中殺害30多名以色列平民的武裝分子。
以色列軍隊推進至距離邊境約29公裡的利塔尼河(Litani),聯合國安理會於3月19日通過第425號決議,呼籲以色列立即撤軍。
根據該決議,聯合國為"確認以色列軍隊撤離、建立國際和平與安全",並確保黎巴嫩政府重新控制該地區,成立了"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至今,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仍在該地區運作。
1982年:
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追擊進行跨境襲擊的巴解組織(PLO)武裝分子。以色列開始資助並訓練名為"南黎巴嫩軍"(SLA)的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組織,該組織同巴解組織對立。
黎巴嫩的緊張局勢逐漸升級,引發了從1975年至1990年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支持南黎巴嫩軍對抗敘利亞支持的其他勢力。
右翼民族主義基督徒及其他勢力在巴勒斯坦難民營屠殺了數百名平民,這場屠殺後來被稱為"薩布拉和沙提拉"大屠殺。多個調查委員會後來發現,雖然駐扎在當地的以色列軍隊並未直接參與屠殺,但他們因協助這一屠殺而受到譴責。關於死亡人數的說法各方不一,專家後來認為有多達3000名巴勒斯坦平民被殺害。
這次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最終促成了真主黨的成立。當時,一些黎巴嫩的什葉派穆斯林決定拿起武器對抗以色列,伊朗新建立的伊斯蘭政府(也是什葉派穆斯林)為他們提供了資金和訓練。
1985年:
經過三年,以色列最終從貝魯特撤回到利塔尼河附近,並正式佔領了利塔尼河與以色列邊界之間約850平方公裡的土地。以色列聲稱需要在此建立一個安全緩沖區,以保護邊境城鎮的以色列平民。南黎巴嫩軍(SLA)協助以色列維持這一緩沖區。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駐扎在緩沖區的以色列士兵成為武裝分子的襲擊目標。2000年,以色列根據聯合國安理會1978年第425號決議,從黎巴嫩領土撤軍。
1993年:
7月,以色列發起代號為"負責行動"的軍事行動,黎巴嫩稱其為"七日戰爭"。雙方都有平民和士兵傷亡。數十萬人再次流離失所。一周後,在美國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1996年:
4月,以色列發動代號為"憤怒的葡萄"軍事行動,迫使南黎巴嫩的平民向貝魯特轉移,借此向黎巴嫩政府施壓,要求解除真主黨的武裝。以色列向黎巴嫩南部村莊的居民下達撤離通知,並開始對該地區進行大規模轟炸。
在為期17天的行動中,以色列進行了約600次空襲,轟炸了貝魯特的機場和發電廠,封鎖了多個黎巴嫩港口。真主黨則以火箭彈進行回擊。邊境兩側數十萬平民被迫流離失所。
以色列還炮擊了靠近黎巴嫩村莊卡納的聯合國基地,導致100多人在避難時喪生,其中包括約37名兒童,數百人受傷,包括聯合國維和人員。以色列聲稱此次炮擊是意外事故。該事件導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之後,基地組織的一些成員表示,卡納大屠殺事件促使他們開始將襲擊目標對准美國。
這場行動持續了17天,在美國斡旋下達成協議,雙方同意不將平民作為合法攻擊目標。
2000年:
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軍至藍線,藍線是聯合國設立的臨時邊界線。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監督以色列撤軍。
2006年:
真主黨在一次跨境襲擊中,抓獲兩名以色列士兵,射殺了其余數人,並以此要挾以色列釋放被監禁的巴勒斯坦人作為交換。以色列拒絕了這一要求,隨即發起了一場持續5周的軍事行動。這場沖突後來被稱為"七月戰爭"。
沖突導致多達100萬黎巴嫩人和50萬以色列人離開家園,約1200名黎巴嫩人喪生,158名以色列人遇難,幾乎全部為士兵。黎巴嫩的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結束了戰爭。決議要求真主黨解除武裝,以色列軍隊撤回,同時擴大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UNIFIL)的任務,以便其可以使用武力制止其監督區域內的敵對活動。
以色列和真主黨都宣稱自己是這場沖突的勝利方。10月,以色列基本上已完成撤軍。
2023年:
自2006年以來,在黎巴嫩南部邊界地區,相互之間持續發生沖突事件。但這一切在統治加沙的哈馬斯於10月7日發動對以色列的恐襲後發生了巨大變化。
真主黨的武裝團體已被美國、歐盟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10月7日後,為表達對哈馬斯的支持,真主黨開始加強對以色列北部的火箭攻擊。以色列軍隊作出回應。
根據沖突追蹤組織"武裝沖突地點和事件數據"(ACLED)的報告,從2023年10月7日到2024年9月底,以色列與真主黨及黎巴嫩其他武裝團體之間發生了超過10,000次攻擊,以方的攻擊次數明顯更多。邊界兩側的社區遭到嚴重破壞,平民紛紛逃離戰區。
2024年:
經過近一年的針對軍事設施的"有限戰鬥",局勢開始升級。
9月份,以色列暗殺了數名真主黨的重要成員,包括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拉赫(Hassan Nasrallah)。包括平民在內的數千人在傳呼機和對講機爆炸事件中受傷,黎巴嫩和真主黨均指責以色列情報部門是幕後的操縱者。
在9月底和10月初,以色列開始對貝魯特南部以及黎巴嫩南部的城鎮進行空襲,幾天內,造成數百人死亡。這場沖突升級導致黎巴嫩近100萬平民流離失所。
以色列表示,計劃開始對黎巴嫩進行"有限"地面入侵。
*不瞄準核設施 以色列的報復可能是攻擊伊朗石油基設 油價連三漲
油價連續第三天上漲,因投資人擔心中東衝突升級可能威脅到該區旳石油供應;但美國原油庫存大幅增加,進一步證明市場供應充足、能消化中東局勢帶來的潛在干擾,油價的漲幅因此受限。
西德州原油在前兩個交易日勁揚近3%後,周三再攀升至接近每桶71美元,此前一度升破72美元,布蘭特原油價則收在74美元以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11月期貨漲1.1%至70.87美元,布蘭特原油12月期貨的漲幅是0.46%,報73.9美元。
以色列誓言對伊朗周二的飛彈襲擊展開報復,但美國總統拜登已表示不支持攻擊核設施,美國新聞網站Axios周三援引以色列官員報導,以色列可能瞄準伊朗的石油生產設施和其他戰略要地反擊。全球石油供應可能因上遭受重大影響。
R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指出,伊朗石油供應存在被市場低估的風險。
伊朗目前的產量創五年新高,每天超過300萬桶。根據RBC Capital Markets周二的一份報告,美國的情報強調伊朗哈格島港的潛在風險,伊朗90%的原油出口都經過此處。
Rapidan Energy總裁Bob McNally說,油市受到多少衝擊將取決於伊朗原油出口的損害,以及局勢如何升級。
如果伊朗有180萬桶石油無法出口,油價可能每桶上漲至少5美元。若伊朗再採取報復行動,威脅在波灣生產及流經波灣的1,300萬桶原油和500萬桶石油產品,這種升級可能使得油價每桶跳漲10美元。荷姆玆海峽若被封鎖,OPEC有剩餘產能也無助於解決問題。
Piper Sandler分析師在周三研究報告中對客戶說。你來我往報復的下一個轉折,很可能是降低伊朗的石油產能,或者伊朗的代理人攻擊波斯灣的石油和天然氣航運。
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EMEA新聞主管Andy Critchlow周三向CNBC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如此之高,「很難有人真正能衡量方向」。
影響周三油價的原因還包括:美國能源資訊局(EIA)的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27日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390萬桶到4.17億桶,汽油需求降至六個月低點。這與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預計原油庫存減少130萬桶不符。另與此同時,OPEC+維持12月開始逐步恢復產量的計畫,儘管有跡象顯示石油市場將面臨過剩。
(聯合新聞網)
--
*中東衝突升級 伊朗射逾180枚飛彈攻擊以色列
美以警告將付出代價 伊朗嗆會更強烈回擊
伊朗一日向以色列發射至少一八○枚飛彈,兩國對峙急劇升溫,而以色列同時在三條戰線作戰,加劇兩大強權爆發全面衝突的可能性。美國與以色列均發出強硬聲明,強調將協同反制,並警告伊朗會付出代價。德黑蘭當局則警告,若遭到以國報復,將展開更大規模的攻擊。
伊朗使用極音速飛彈 以美攜手攔截
自七月以來,以國在德黑蘭暗殺哈瑪斯政治領袖哈尼耶,在貝魯特擊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及其數名指揮官,伊朗一日作出回應,也是迄今規模最大一次攻擊。革命衛隊聲稱,鎖定特拉維夫周圍三座以軍基地,發射兩百枚飛彈,並首次使用極音速飛彈,有九成命中目標。
以方稱來襲飛彈約一八○枚,大部分被以色列與美國軍艦攔截,並無傷亡報告,但迫使數百萬民眾躲入防空洞逾一小時。以國總理納坦雅胡召開緊急內閣會議,指伊朗犯下嚴重錯誤,將展開報復。美國務卿布林肯與防長奧斯汀也向以方承諾提供支援,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強調,此次攻擊為「重大升級」,美以未來幾天將協調回應。
伊朗不甘示弱,反嗆若遭報復,將有「更大規模」的攻擊,瞄準以國「所有基礎設施」。外長阿拉奇稱此波攻勢已結束,除非以方進一步行動,否則不會再次攻擊。
聯合國安理會二日召開緊急會議,法德英譴責伊朗,中俄呼籲各方自制,秘書長古特瑞斯要求雙方立即停火。
以軍二日再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的「恐怖目標」,除警告居民撤離,更出動正規步兵和裝甲部隊加入地面行動,宣稱要摧毀邊境地道和其他設施。以軍當日也在加薩南部的甘尤尼斯展開大規模攻擊,至少造成六十名巴人死亡。
*中東戰火升級 美挺以陷兩難
中東陷1967年以阿戰爭來最危險時刻
伊朗一日晚間發射近兩百枚彈道飛彈,報復以方近期接連狙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黎巴嫩政治與軍事組織「真主黨」高層指揮官,以色列則揚言報復。紐約時報指出,中東地區已陷入自一九六七年以阿戰爭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之一,國際社會始終擔心的區域大戰已經到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衝突將會如何升級,以及美國是否會更直接地參與其中。
據報導,自從以色列上月狙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以來,拜登政府一直警告,不要讓哈瑪斯去年對以色列的攻擊,擴大為以色列與伊朗另一個代理人真主黨的衝突,並最終演變成與伊朗直接對陣。美方捍衛以色列對伊朗進行反擊的權利,但建議不要直接攻擊其核設施,以免衝突失控。
美憂以攻擊核設施 衝突失控
如今,以色列正在與四個對手作戰:哈瑪斯、真主黨、葉門「青年運動」和伊朗。對許多以色列人來說,戰事升級無可避免,此乃始於一九四八年建國的另一場生存鬥爭。
前以色列駐美國大使奧倫(Michael Oren)指出,「我們從去年十月七日開始,就處於一場區域戰爭之中,現在則是一場全面戰爭」。他強調,「我們正在為我們的國家生存而戰」。
以生存戰 趁美大選重創伊朗?
批評者認為,中東戰火升級是拜登政府猶豫不決的後果,也是拜登未能善用美國影響力的又一例證。美國官員坦承,納坦雅胡可能會將美國總統大選前的這段時間,視為重創伊朗核計畫的大好時機。畢竟,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不會對以色列攻擊伊朗軍事設施表示意見,民主黨人也承擔不起被指責限制以色列反擊的責任。
中東戰火是否會進一步擴大的癥結,可能是納坦雅胡的意圖,他是否會像今年四月鎖定伊朗伊斯法罕的軍事設施一樣,將目標對準伊朗的石油生產設施和港口?還是直接瞄準他多年來一直威脅要打擊的目標,從伊朗鈾濃縮計畫的核心納坦茲(Natanz)設施開始?
攻擊伊朗石油設施? 重創命脈
獨立分析師殷尼斯(Stephen Innes)指出,當前的問題在於,伊朗飛彈襲擊是一次性反應,還是一波更大規模行動的開端?大部分預測認為是前者,尤其美國力挺以色列,伊朗石油設施很可能成為美以的攻擊目標,對做為伊朗命脈的石油產業進行打擊,恐怕會對經濟帶來重大後果,引發情勢嚴重升級。
戰爭規模再小 毀滅性影響難免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史考克羅中東安全倡議主任潘尼可夫(Jonathan Panikoff)指出,一場全面性戰爭,甚至是規模較小的有限戰爭,都可能對黎巴嫩、以色列和中東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但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機會─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美大選「十月驚喜」 中東局勢或讓川普受益
英國「金融時報」二日評論指出,過去一年拜登政府一直努力防止在中東爆發區域戰爭,擔心戰爭會把美國捲入衝突,並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隨著伊朗一日大舉對以色列發射飛彈展開報復,美國此一政策已經接近失敗,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可能是這場「十月驚奇」的受益者。
以伊戰火 勢所難免
評論指出,以色列軍隊已經在加薩走廊對抗「哈瑪斯」,在黎巴嫩對抗「真主黨」,以國納坦雅胡政府如果決定要採取更強硬的直接行動來報復伊朗,美國白宮可能希望透過與以國合作,對以國在中東的反應強度與性質發揮更大影響力。從美國一日協助攔截射向以國飛彈的行動與事後表態,在在顯示防止以伊戰火升級的可能性降低。
美國之前曾敦促以色列在加薩與黎巴嫩保持克制,但始終遭到無視。納坦雅胡政府可以對其最親密盟友與安全保證者的意願置之不理,在於美國總是承諾會保護以色列免受衝突升級的後果影響。以國納坦雅胡政府已經摸透,反抗拜登政府幾無風險,甚至可能吸引美國對伊朗動武,為以國帶來好處。
美大選前不可能示弱
此外,美國在危機中不支持以色列的可能性總是很小,尤其現在距離總統大選只有將近一個月時間,拒絕挺以的可能性更低;拜登接班人賀錦麗雖曾考慮在以哈戰事上對納坦雅胡採取更強硬立場,卻也希望會在危險時刻更全力支持以國,更不可能在大選倒數之際承擔對伊朗示弱的風險。
凸顯拜登政府「軟弱」
因此,當前的危險局面對賀錦麗而言可能是個壞消息。畢竟川普喜歡聲稱,在他擔任總統期間,世界處於和平狀態,但拜登政府的「軟弱」卻導致歐洲和中東發生戰爭。這次最新的升級完全符合他的說法。評論指出,每次美國舉行總統選舉時,人們都會猜測可能會出現「十月驚奇」,在投票前僅剩的幾週內扭轉選情。以色列和伊朗剛剛帶來了這次選舉的「十月驚奇」,而川普可能是受益者。
(自由時報)
--
*伊射發射近200枚飛彈 以美聯手攔截
伊朗一日對以色列發射近兩百枚飛彈,大部分遭以色列和美國聯手攔截。以國總理內唐亞胡矢言要伊朗付出代價,伊朗回應,以色列若報復,必將遭遇重大毀滅。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聲明,這次飛彈攻擊是報復哈瑪斯領袖哈尼雅在七月被暗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上周五被暗殺,及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民被殺害,以色列若還擊,將再次發射飛彈。伊朗外長阿拉奇二日說,這波飛彈攻擊結束,但若以色列報復,伊朗將更強烈回應。
阿拉奇說,伊朗只瞄準在加薩及黎巴嫩執行屠殺的以色列軍事及安全地點。他說,伊朗已自制近兩個月才展開此次行動,為加薩停火提供空間。若以色列報復,伊朗將更強烈回應。他呼籲以色列盟國管好以國好戰分子,而非「涉入以色列的蠢事」。
在飛彈來襲期間,以色列各地包括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都響起空襲警報,兩個城市上空傳來巨大爆炸聲響,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飛彈劃過夜空留下橘色亮光,民眾倉促躲進防空洞。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說,以國防禦系統攔截許多飛彈,但某些飛彈還是落在以色列中部及南部,飛彈碎片造成兩名民眾輕傷。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官員說,耶利哥城一名巴人被飛彈碎片擊中喪生。
五角大廈說,美軍戰艦發射十多枚攔截飛彈協助防衛以色列。美國總統拜登表達全力支持以色列,形容伊朗的攻擊「沒有作用」。拜登表示,他將與內唐亞胡共商對策。內唐亞胡在電視演說中表示,伊朗犯了大錯,「將為此付出代價」,他說,「我們將攻擊那些攻擊我們的人」。
美國新聞網站Axios二日引述數名以色列官員報導,以色列將在數天內發動重大報復,可能鎖定伊朗境內產油設施和其他戰略地點。
伊朗發動空襲前,以色列最近幾周接連出手痛擊黎巴嫩真主黨領導階層。由伊朗扶植的真主黨,自加薩戰爭發生以來,不斷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
以色列九月卅日派特種部隊跨越邊境進入黎巴嫩,展開有限度地面進攻。真主黨說,雙方二日在黎南首度短兵相接,以色列證實其突擊隊上尉隊長奧斯特陣亡,是這波入侵首傳以軍在黎巴嫩喪命。
以色列表示,將持續攻擊真主黨,直到流離失所的以色列居民能夠安全返回靠近黎巴嫩邊境的家園為止。真主黨則說,對以色列發射飛彈並不會停止,除非以色列在加薩地區與哈瑪斯協議停火。伊朗同時也是哈瑪斯的幕後支持者。美聯社指出,中東地區愈來愈接近爆發區域戰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二日將針對中東情勢召開會議。
*伊朗稱9成飛彈命中目標 以色列駁:多被攔截
伊朗一日晚間對以色列發射近兩百枚飛彈,軍事行動規模創歷來最大;伊朗革命衛隊稱,攻擊目標是特拉維夫附近的三個軍事基地,以及空軍及雷達基地,並稱九成飛彈命中目標,但美國和以色列都說飛彈幾乎都被攔截,以色列損失有限。
CNN針對飛彈落點位置進行分析後發現,大量飛彈集中落在以色列情報單位摩薩德總部、內瓦蒂姆空軍基地和特爾諾夫空軍基地。影片顯示,大量伊朗飛彈襲擊內瓦蒂姆空軍基地,數十條橘紅色火光落向基地,背景傳出大量警報聲響,基地揚起濃煙,目前尚不清楚基地是否遭受損害,另至少有二枚飛彈落在特拉維夫摩薩德總部附近。
CNN報導,軍事專家分析飛彈殘骸指出,伊朗使用的可能是地對地彈道飛彈「流星三型」,因為伊朗與以色列間相隔伊拉克、敘利亞、約旦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兩國直線距離超過一千三百公里,要從伊朗本土攻打以色列只有射程二千公里的流星三型能做到。
美國前軍事情報官員關托克表示,伊朗向以色列發動飛彈攻擊前,以方事先接獲通知,原因是間諜衛星偵知伊朗方面相關活動及通訊。美國官員甚至事先將消息告知媒體,讓美國和以色列有充分時間預先因應,其中以國自行摧毀大部分來襲飛彈,美國派駐當地兩艘飛彈驅逐艦也攔下部分飛彈。
CNN報導,以色列針對飛彈部署多層防衛系統。與哈瑪斯開戰後,以色列鐵穹系統經常立功,鐵穹是最底層飛彈防禦系統,至少有十個鐵穹砲台部署在以色列境內,配備雷達和指揮控制系統,能迅速對來襲飛彈做出反應。
還有次一層飛彈防禦系統「大衛投石索」,能夠防禦短程和中程威脅;以色列還擁有「箭二」和「箭三」系統可摧毀大氣層外的彈道飛彈。
中東大戰一觸即發,伊朗、以色列、約旦、伊拉克等中東國家當天紛紛關閉領空,多家航空公司為了避免危險也迅速採取行動,部分航班甚至在飛行途中上演「髮夾彎」,緊急迴避禁飛空域。一日稍晚部分禁令解除,約旦和伊拉克在當地時間晚間重新開放領空,但目前選擇飛經該區域的航班並不多。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0/02/realtime/3064692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強力回擊伊朗 以色列不排除鎖定核設施
伊朗一日以密集飛彈襲擊以色列,紐約時報報導,相較於今年四月,以方這次更能放手做出強力回應,甚至襲擊伊朗的核設施。
幾位國際安全分析師及前政府官員說,為報復以色列四月一日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領館,伊朗四月十三日以飛彈和無人機還擊。以方之後雖報復,但屬象徵性,鎖定伊朗一個防空設施。
四月時,以色列擔心回應力道太強烈將激起伊朗要求代理人團體「抵抗軸心」成員實施廣泛、大規模報復行動,尤其是黎巴嫩真主黨,但日前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等高層遭以色列「斬首」,還有以軍對黎南發動地面入侵後,以色列已削弱真主黨,使伊朗痛失一臂,減弱伊朗的嚇阻力。
以國軍情單位伊朗部門前負責人希特里諾維奇說,比起四月,以色列如今對伊朗的攻擊更能放手一搏,原因是基本上真主黨現在難以為伊朗助陣。他說,美國拜登政府可能會公開、私下呼籲和施壓以色列自制,避免以方報復行動升高中東衝突,但隨著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愈來愈近,美方官員對以方的影響力很可能比四月時降低。
希特里諾維奇直言,當前情勢愈演愈烈,難以預料何時是盡頭,以色列的行動幾乎篤定引發伊朗再回應,眼下「我們似乎處於當年美國與伊朗強力對抗時期的開端」。
曾任以國總理內唐亞胡國安顧問的亞米德羅爾表示,在伊朗以大量飛彈攻擊以色列後,以色列面臨的挑戰就不再是「是否要回擊伊朗」,而是如何強力還擊。
亞米德羅爾強調,以色列痛擊真主黨,已削弱伊朗代理人團體帶來的威脅;目前唯一的問題在於「我們能重創它們到多大的程度」。鑒於以色列擔憂伊朗將擁有核武,他甚至明言,襲擊伊朗核設施「應列入考量」。
以國前總理班奈特也在社群媒體寫道,此刻正是以色列近五十年來的「最大機遇」,有機會翻轉中東整個面貌。班奈特說,「我們此時必須採取行動,摧毀伊朗的核計畫、重要能源設施,並對此一恐怖分子政權迎頭痛擊;這隻八爪章魚的觸手受重傷,瞄準牠頭部的時候已到」。
*資深將領說服領導人改變戰略…伊朗動用飛彈 拒當弱雞
伊朗一日朝以色列發射近二百枚彈道飛彈,紐約時報報導,此事在伊朗政府最高層經歷數天激烈辯論,最後由資深軍事指揮官占了上風。
根據三名伊朗官員說法,此次直接軍事打擊,是伊朗革命衛隊(IRGC)資深指揮官說服了最高領袖哈米尼才得以進行;他們的論點是,如果伊朗想要表現出強大,這是唯一的行動方針。
根據以方說法,伊朗此次朝以色列發射約一百八十枚彈道飛彈;美國則稱約兩百枚,部分飛彈抵達目標,大多數被攔截。不過,二名知情的IRGC成員透露,若以色列或美國反擊,伊朗軍方也另外準備數百枚飛彈,將從西部邊境發射。
紐時報導,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去年十月七日跨境攻打以色列後,一年來真主黨與以國相互攻擊衝突升高;近日以色列加強襲擊真主黨,外界並不清楚做為真主黨靠山的伊朗將如何回應,或是否會做出回應。一些分析師認為,哈米尼在內的伊朗領導人一開始的談話顯示,伊朗似乎傾向不要直接下場,以免陷入對上以色列的全面戰爭。
伊朗官員表示,八月就職的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私下敦促謹慎行事,他警告以色列正試圖將伊朗誘入廣泛衝突的圈套。就在真主黨前領導人納斯拉勒被暗殺前幾天,裴澤斯基安在聯合國演說提到希望緩和緊張局勢,引來保守派嚴厲攻擊裴澤斯基安政府,稱他的說法形同叛國。如今伊朗對以色列發動飛彈襲擊,清楚顯示保守派和主戰派至少在這場爭論中暫時獲勝。
報導稱,伊朗軍事指揮官已得出結論,認為要迅速建立針對以色列的威懾力,以扭轉或至少減緩以軍對真主黨的攻勢。他們還主張,更重要的是伊朗需要採取行動,阻止以色列將注意力轉向德黑蘭,還希望恢復伊朗在「抵抗軸心」成員之間的威信,扭轉外界或區域盟友認為伊朗軟弱的看法。
伊朗的戰略轉變,源自伊朗外長阿拉奇等領導人的考量。他們認為,哈瑪斯領導人哈尼雅七月卅一日在伊朗遇害,以及最近IRGC高階將領尼爾弗魯珊被殺事件,伊朗沒有立即回應堪稱失算。伊朗相信,克制已被誤認為軟弱。阿拉奇告訴其他官員,當西方國家要求伊朗克制以便加薩進行停火協商時,他們欺騙了伊朗。
*飛彈來襲前 特拉維夫遇恐攻至少6死10傷
以色列警方表示,伊朗飛彈來襲之際,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維夫發生槍擊與揮刀砍人的恐怖攻擊事件,造成至少六人死亡、十人受傷,兩名襲擊者已遭「制伏」。
警方說,兩名「恐怖分子」在特拉維夫輕軌大開殺戒,接著徒步逃離現場,最後遭平民與檢查員用私人手槍擊斃。警方形容這起攻擊為槍擊兼揮刀砍人案,且發生在伊朗飛彈來襲前不久。
目前尚無團體出面宣稱犯案,但以色列財政部長史莫崔赫說,襲擊者是來自約旦河西岸城市希布倫的巴勒斯坦人。強硬派的史莫崔赫說,他將要求內閣把犯嫌的家人驅逐到加薩並摧毀他們的住家。
槍擊事件發生在耶路撒冷大道上,這是該市賈法區一條林蔭大道和重要公共交通路線;持槍歹徒在一處輕軌車站下車,接著朝人開槍,傷者躺在人行道上。
事發前不久,特拉維夫居民接到以色列軍方通知,要求他們待在防空洞附近,避免不必要的旅行或戶外活動;城市的街道很快淨空。
槍擊事件發生後不久,空襲警報開始在特拉維夫各地響起,居民紛紛逃往防空洞。城市上空隨即傳來爆炸聲,並可看到以色列防空系統發出的閃光。
*專家:伊朗控制二海峽 若封鎖荷姆茲海峽將影響台灣能源
中東緊張情勢升溫,全球經濟前景再度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威脅。學者專家指出,以色列、伊朗都還算克制,只要不影響原油運輸路線及輸往歐洲貨運,對全世界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此外,若美國後續發布的經濟數據趨於樂觀,中東衝突對資本市場的衝擊效果就有限,台股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以伊衝突帶動國際油價二日盤中上漲逾百分之二,布蘭特油價攻上每桶七十五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十一月期貨也大漲百分之三點五至每桶七十二點二七美元。高盛指出,國際油價雖屢因中東局勢而起伏,但漲勢都在隨後消退,因為原油生產並未實際中斷。
歐亞集團伊朗分析師格布魯認為,若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核子設施,可能使伊朗採取更升級行動,例如攻擊荷姆茲海峽的能源運輸船,或攻擊沙烏地阿拉伯的產油設施。澳盛銀行指出,油價若要持續上漲,取決於以色列是否直接攻擊伊朗軍隊、基礎設施或石油產業。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伊朗可以控制兩個海峽,一是曼德海峽,是亞洲商品輸往歐洲的重要管道,全球約有三成貨櫃經此路徑,占全球百分之十二的貨物運輸量;二是荷姆茲海峽,這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原油及天然氣輸出管道,尤其台灣有六成石油及逾兩成天然氣需要經過荷姆茲海峽,若伊朗予以封鎖,台灣的能源安全也會受到影響。
市場人士說,中東緊張讓美元匯率走高,美元指數上漲百分之零點四二,收一○一點二○三;國際金價跟著漲百分之一點一六,以每盎司二六九○點三○美元作收,後續關注是否再突破二七○○美元。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