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70505

地制法三讀 北縣升準直轄市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人口超過兩百萬的縣市可升格為「準直轄市」。人口三百七十七萬的台北縣,確定將升格;桃園縣人口一百八十萬多人,預料會是第二個準直轄市。
台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後,預算規模、統籌分配款比率、人員編制、職等、舉債限制等,都將比照直轄市。

台北縣長周錫瑋初估,北縣預算規模將從七百億元增為約一千五百億元。這將是台北縣民的大利多,擺脫以往不如台北市、「次等公民」的感受。

立法院昨天在地方制度法修正案中增訂「準直轄市」的定義:縣市人口聚居達兩百萬人以上,在沒有改制為直轄市之前,準用相關直轄市的規定。

此外,為使升格直轄市成為地方權力,避免中央干預,增訂第七條第二項:只要不涉及行政區域劃分、調整,「經縣(市)政府提請縣(市)議會通過後,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即可升格。

由於「準直轄市」比照直轄市標準,台北縣法定員額將由現行四千多人增加為一萬六千多人,每年增加人事費近六十九億元;台北縣副縣長將由十三職等升為十四職等。而台北縣長若發生免職或代理問題時,未來接任人選的任免,由內政部提高到行政院。

(聯合報)
--
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

北、高兩市外,台北縣昨天在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七條修正案於立法院三讀通過後,也升格為「準直轄市」。根據修正條文,未來縣人口只要達二百萬以上,未改制成直轄市前,包括預算規模支用、公務人員員額編制,均可比照直轄市規定辦理。

由於北縣人口、土地的優勢,與北高兩市平分統籌分配稅款後,北縣可分得的統籌款將遠高於北高兩市,使得北縣名副其實成為「第一大縣」。官員估計,台北縣的統籌款應可從九十億元,增加到五百億元,但這部分還需與行政院協商。

未來北縣府一級主管全部改列政務官,可支領特別費,預算規模從現行七百億擴大到一千五百億元,公務員編制也應從目前四千多人,增加到一萬六千多人以上。

台北縣準用直轄市後,「身分沒變,名稱也不會改變」。至於鄉鎮市長及代表會目前是選舉產生,仍是自治團體,未來是否改制成區,內政部將與地方政府進行協商。

修正案還明定縣市改制為直轄市,如不涉及行政區域劃分、調整者,經縣市政府提請縣市議會通過後,「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之」。更進一步排除直轄市設置應依法律規定的限制。

換言之,已成為「準直轄市」的台北縣,只要台北縣議會通過提案,中央核定後,台北縣就可升格為真正的直轄市;桃園縣可望不久便能比照辦理。

考量該法案通過的相關配套尚未完全,立院另通過三項重要的附帶決議:第一、請行政院說明「準直轄市條款」通過後的稅收分配,是否將影響北、高直轄市及其他十九縣市的統籌分配稅款與資源分配。

第二、未來鄉、鎮、市是否仍為自治團體及獨立財政主體,應予釐清。

第三:台北縣準用直轄市規定,增加法定員額一萬一二四六人,每年增加人事經費約六八億九一七萬元。因此財政收支與現有員額編制如何合併計算有必要釐清,避免北縣財政收支未受益前,反增加經費支出。

財政大餅不夠分 喜從何來

在總統選舉效應下,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的「準直轄市條款」闖關成功,北縣立委一片歡呼,其他縣市立委則是滿臉愁容。不管誰家歡樂誰家愁,升格直轄市最終還是為了解決財政短缺問題,如果餅沒作大,即使各縣市通通升格,最後可能是空歡喜一場。

根據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規定,直轄市所分配到的是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中的百分之四十三比例。之後,各直轄市再依照人口、土地、財政等因素,研訂公式進行實質分配。

換言之,不管未來台灣會持續增加一個、二個、五個、甚至八個直轄市,分配到的統籌款比例都是在這範圍內均分。如果政府無法有效振興經濟,經濟成長率指數持續低迷、政府稅收難以提振擴大財源。在無法開源又節流無方的情況下,各縣市爭取升格直轄市的意義將愈來愈薄弱。

以增加台北縣為準直轄市為例,已經讓直轄市原先百分之四十三的統籌款大餅,從原先「除以二」變成「除以三」,資源已大幅稀釋,從北高兩市各半到現在三分天 下。可預見的未來,人口數已達一百九十餘萬人的桃園縣,以及合併以後的台中縣市,甚至可能包括未來南部高雄縣,都有機會升格成直轄市。但這麼多的直轄縣市 一瓜分資源,直轄市可能會優勢不再。

台北縣這次可以說是占盡了天時與地利,意外搭上總統選舉順風車,成為得天獨厚的「準直轄市」。但北縣搶了頭香又如何?台灣長期遭詬病政府資源獨厚北部的情況將愈形嚴重,在台灣永遠是選舉領導政策以及資源分配的背景下,整體區域發展可預見將會更失衡。

事實上,在台灣高鐵通車後,台灣南北一日生活圈已經正式成形,未來包括國土規畫與資源分配,也應跳脫單純爭食直轄市大餅來搶救財政,挹注地方發展的狹隘思考。

否則,即使挪東牆補西牆的功夫再厲害,台灣整體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與舉債問題,也永遠不會因此憑空就消失,千萬不要被準直轄市條款這財政迷幻術給震懾住了。

爭取40年終於升格 準直轄市 北縣最快明年「人財兩得」

立法院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台北縣在經過四十年爭取後,可望升格成為第一個準直轄市,中央補助預算將大幅增加。不過因相關預算和各縣市分配款一千八百卅九億均已撥下,包括補助預算及公務員員額編制,明年度才有可能調整。

換言之,台北縣九十六年度統籌款為九八.二五億元,今年底前難以比照台北市統籌款五八一.八五億元或高雄市二一八.七三億元辦理。

財部批立法草率 衝擊北高

財政部強調,因應地制法修正,財政部明年將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分配辦法,提出修正法案。財政部官員私下批評這項立法過於草率,直接衝擊北高兩市的市政工程 (支出)。財政部官員還說,「準用」與「適用」不同。所謂適用是可比照辦理;但所謂準用,則應在不影響其他縣或直轄市財政狀況下,才可準用。

至於台北縣所轄的鄉鎮市,內政部長李逸洋表示,要廢除台北縣的鄉鎮市,必須完成《行政區畫法》的立法,在此之前,各鄉鎮市長及代表會都是選舉產生。

鄉鎮市長 依現制選舉產生

法案通過,政院表達樂觀其成。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向台北縣民表示祝賀,並責成政務委員林錫耀組成專案小組,下周起邀集內政部、財政部、主計處、人事行政局、研考會及考試院銓敘部等相關機關,預計一個月內完成相關配套。

台北縣成為準直轄市後,其預算規模必須擴大,其預算重要來源之一的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台北縣必須與北高兩市一起參與分配,並進行協商。

地制法修正提供三縣捷徑 逾125萬人 桃中彰 可升直轄市

台北縣升格為準直轄市,桃園縣、台中縣、彰化縣人口雖不到二百萬,但也達一百二十五萬,依照昨日通過《地方制度法》規定,只要經各該縣市議會通過,再經中央核定,就有機會成為直轄市。

高雄縣則還差一萬人,也可依該程序成為直轄市。

根據內政部九十六年三月的最新統計指出,超過一二五萬人以上的縣市,包括桃園縣一九一萬人、台中縣一五四萬人、彰化縣一三一萬人,甚至高雄縣一二四萬人已逼近一百二十五萬人,這些縣市都將有機會「就地升格」。

人口門檻 高縣僅差一萬

官員指出,立法院通過的《地方制度法》第四條視為「台北縣條款」,而立院通過的地制法第七條「程序規則」,則為超過一百二十五萬人口的縣市,提供一條升格為直轄市的新路徑。

據新法規定,人口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的地區得設直轄市。而縣市改制為直轄市,如果不涉及行政區域的劃分、調整者,只要經縣市政府提請縣市議會通過後,再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

官員指出,如果台中縣市有意合併,則可循新修正的地制法第四條,因為台中縣市人口合計達二五八萬人,已超過準直轄市二百萬人的門檻大關,未來也可在調整行政區域後,準用直轄市規定。

(中國時報)
--
地制法修正 北縣成準直轄市

縣逾200萬人 準用直轄市規定

立法院昨天創制性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明定縣人口達二百萬以上,在未改制為直轄市前,有關議會會期、組織,行政機關人事、組織、稅收及財政收支劃分等,準用直轄市相關規定,已跨越人口門檻的台北縣將成為我國第一個「準直轄市」。

由於事涉財政劃分、公務員員額增加、組織編制擴大等,層面複雜,必須完成配套法規的修正,對這項創制法律條文表達樂觀其成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已指示政務委員林錫耀,召集相關部會與考試院銓敘部組成跨院、部專案小組,下週開會,盼於一個月內完成研議。

昨天通過的修法,除上述縣準用直轄市規定外,同時增訂縣(市)單獨爭取升格直轄市的程序,如不涉及行政區域劃分、調整,可經縣(市)政府提請縣(市)議會通過後,由內政部轉報行政院核定,即可升格為直轄市。

這 項修正也讓人口已跨過直轄市人口門檻一百二十五萬的縣市,不須與其他縣市合併者,未來可透過法定程序爭取單獨升格。不過,直升直轄市尚有政、經、文及都會 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等條件,而且行政院有核定權。目前北、桃、中、彰四縣人口都超過一百二十五萬,高雄縣也僅差數千人。

人口逾125萬縣市 可爭取升格

關於準用直轄市規定的門檻,立委蔡家福提出的原案,是人口二百五十萬人以上的縣,但內政委員會初審時,桃園縣立委推動降為二百萬人,讓人口達一百九十一萬的桃園縣有機會跨過門檻。

根據估算,台北縣成為準直轄市並完成配套實施後,每年預算規模將倍增達一千五百億元以上,公務員員額將增為目前四倍,每年人事經費增加六十八億九百一十七萬元。

立法院並通過附帶決議,要求政院說明縣準用直轄市稅收分配,是否將影響北、高兩直轄市及其他縣(市)統籌分配稅款及其他資源分配,並提供各直轄市、縣(市)統籌分配稅款及其他資源重新分配後的明細。

立法院也決議,要求行政部門釐清,若縣準用直轄市規定,鄉(鎮、市)是否仍為自治團體及獨立財政主體,可分配原有徵起的稅課,並就台北縣與轄下鄉(鎮、市)編制員額、財政收支應否合併計算問題加以界定,以免台北縣在財政收支未受益前,先增加大幅經費支出。

台北縣長周錫瑋最近積極遊走力促修法,取得國、親、台聯、無盟支持,原持反對立場的行政部門與民進黨團,昨天態度逆轉,院會變更議程完成三讀。

縣與直轄市 稅收劃分不相同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台北縣準用直轄市財政規模及人事組織,由於縣與直轄市的部分稅收劃分不同,因此包括未來各縣市如何分配統籌稅款等都成為後續一大問題。財 政部國庫署官員說明,縣與直轄市的稅收劃分差異,主要是在遺產及贈與稅及土地增值稅,遺贈稅直轄市可分配到五十%,其餘須上繳,縣內鄉鎮市則可分配到八 十%,只須上繳廿%;土地增值稅直轄市則可拿走百分之百,縣只能拿八十%,其餘廿%交由中央統籌分配。

至於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方面,目前分 配比率是北高兩直轄市四十三%、廿三縣市卅九%、鄉鎮十二%及中央特別統籌稅款六%;以今年為例,統籌稅款預算數為一八三九億元,北市可分到五八一億元 (約卅一%)、高市二一八億元(約十二%)、台北縣則只有九十八億元(約五%),但北縣升格直轄市後,統籌稅款應會增加,將排擠其他地方政府的預算。

國庫署官員指出,縣市的財政本來就比較糟,不能再減少統籌稅款,因此,北縣若要增加統籌稅款,就只能減少北高的統籌稅款,但此舉勢必引起北高反彈。因此,對於台北縣長周錫瑋要求統籌稅款至少要增至五百億元,國庫署官員無奈地說:「餅就這麼大,除非天上掉下一個餡餅來。」

此外,今年統籌稅款分配辦法已公告,各地方政府也都已編好預算了,即使要調整分配比率,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不過,國庫署官員也表示,若立法院能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統籌稅款規模將可增加五百五十億元,而且統籌稅款分配方式將改成「公式入法」,而非依比率分配,屆時這個問題或許就比較好解決。

民法修正 儀式婚改採登記婚

立 法院院會昨天也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案」,婚姻效力認定有重大變革,由傳統的「儀式婚」改採「登記婚」,另設一年日出條款宣導。院會並三讀通過取消徵 才年齡與性傾向限制的「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及三讀通過取消保齡球和撞球兩類球類運動場所娛樂稅的「娛樂稅法修正案」。

(自由時報)
--
民法翻修 結婚改登記制 子女姓須約定

我國民法親屬編大翻修,昨天立法院三讀通過,結婚改採「登記制」,僅須依法登記,不必有公開儀式。登記制自新法公布後一年實施。

民法「子女從父姓」的現行規定,也改為「父母在子女出生登記前,應書面約定從父姓或母姓」,以貫徹兩性平等原則。

依修正後的民法,子女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已成年者,經父母之書面同意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但前兩項變更,各以一次為限。也就是說,除了父母書面約定子女從姓外,子女在未成年前及成年後,分別還可以改姓一次。

現行民法規定「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又稱為「儀式婚」,但易引發爭執並衍生重婚問題,因此修正為「登記婚」,規定結婚應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登記。

判決離婚 條件放寬

立法院昨天民法親屬編大翻修,對結婚、子女、收養等制度大幅變革。其中,對判決離婚部分,現行規定要被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犯不名譽之罪判刑者,可以判離,改為「因故意犯罪」,經判六個月以上確定者即可判離。

這次修正是繼五年前修正夫妻財產制之後,又一次重大變革,修正範圍包括結婚制度、重婚有效範圍、判決離婚、子女從姓方式、婚生否認、強制認領、禁止濫用親權及收養等。

現行民法第九百八十二條規定「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修正為「結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登記」,即改採「登記婚」。

非婚生子女,從母性,經生父認領者,適用新法改姓規定。在收養方面,修法規定「夫妻共同收養時,夫妻之一方長於收養者廿歲以上,而他方僅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亦得收養」,一舉突破收養者必須大於被收養者廿歲以上的現行規定。

這 次修法並刪除「不貞抗辯」規定。現行民法第一千零六十八條規定生母於受胎期間內,曾與他人通姦或為放蕩生活者,不適用請求生父認領子女規定,被視為獨惠生 父且違反憲法男女平等原則。立委一致認為,目前醫學技術發達,以DNA檢驗親子關係準確度可達九成九以上,不應以生母貞潔與否,剝奪非婚生子女請求生父認 領的權利。

(聯合報)
--
沒儀式也行 結婚登記才算數

國內結婚將有重大變革,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案,未來結婚必須要向戶政機關登記才算數,不再採取儀式認定,最快明年五月才會上路。

最快明年五月才施行

根據新法,結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位以上證人簽名,並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登記後才算有效婚姻。為擔心衝擊現行社會過大,訂有一年「日出條款」,總統公 布後一年才施行。提案立委孫大千等人表示,過去「儀式婚」公示效果薄弱,容易衍生重婚等問題。此外,由於離婚採取「登記制」,最後又造成未辦結婚登記欲離 婚者,必須先補辦結婚登記再同時登記離婚的荒謬現象。

將可防隱瞞事實騙婚

婦女團體出身的民進黨立委黃淑英也稱呼此條文為「吳宗憲條款」。她說,婚姻採取登記制,包括吳宗憲等名人未來就難以隱藏自己婚姻情況,避免混淆外界視聽。

她也說,由於中國採取婚姻登記制,部分不肖台商在中國娶小老婆,一旦進入訴訟時,中國又不承認台灣的儀式婚制度,台灣元配有可能損失權益,因此,婚姻採取登記制也可以防止台商設計重婚或騙婚,保障台灣元配權益。

同志外遇列離婚要件

未來同志外遇也列入離婚要件,提請離婚從原有規範男女「通姦」,擴張到只要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都可符合要件。此外,未來只要配偶曾因故意犯罪,經判處有期徒刑逾六個月確定者,也可訴請離婚。

民法原規定,有配偶者,不得重婚。但考量重婚的雙方當事人,可能出於善意且無過失,新法也放寬規定,若重婚雙方當事人因善意且無過失,信賴另一方已經完成 離婚登記或確定離婚判決,則後婚仍有效,前婚無效;但前婚姻的配偶可依法請求賠償,包括贍養費、負擔子女養育、或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等。

新法也納入「兒保條款」,孩子若遇父母濫用親權,法院得依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福機構等請求,宣告停止親權;此外,父母之行為與未成年子女利益相反,依法不得代理時,法院也可為子女另行選任特別代理人。

不再強制從父姓 子女姓氏 由父母書面約定

子女不再強制從父姓。立法院昨天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案,子女姓氏應以父母書面約定。換言之,過去「強制從父性」的時代已經結束,提升兩性平權的精神。

若無協定 如何裁定未規範

至於父母雙方無法書面協定時,政院版草案原本規範由法院裁定,不過,司法院則持反對意見,主張應由抽籤決定。在多方意見難以整合下,條文最後並未明確規範父母雙方無法書面協定時,如何裁定的方式。

立委黃淑英說,民法親屬編條文雖沒有明定爭議的解決方式,不過,可以回歸戶籍法,最後由戶籍機關決定。

在婦女團體奔走與遊說下,包括郭林勇、黃淑英等朝野立委全力支持,立法院順利修改「強制從父姓」規定。

婦團出身的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昨天表示,這是民法一大突破,打破父權迷思,宣示兩性平權的進步,讓台灣性別運動更跨出一大步。從父姓的規定早就不合時代潮流,包括德國、加拿大、丹麥、日本等國都是由父母雙方共同決定。

子女要改姓 需經父母同意

新法規定,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於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姓氏,至於成年子女若要變更姓氏,則需經父母書面同意。成年與未成年變更姓氏,各以一次為限。

新法也規定,因為父母離婚、父母或雙方死亡、父母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等情形,有事實足以認定子女姓氏有不利影響時未成年子女可請求法院宣告變更姓氏。

根據新法,非婚生子女將從母姓,但經生父認領者,經父母雙方書面約定可改為父姓。此外,養子女從養父母或維持其原姓,也須於收養登記前以書面約定。

認定血源關係存在 私生子女可訴請認領

私生子女認祖歸宗多半困難重重,但昨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只要有事實足以認定親子關係存在,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將衝擊豪門財產爭奪戰。但子女若非父母婚生子女,自發現後二年內,子女也可提否認之訴。

過去民法親屬編的認領規定,私生子女與其生母想讓孩子認祖歸宗,必須列舉出父母有同居事實,或拿出生父寫的文書,甚至須舉證生母為生父強制、略誘性交,或生父濫用權勢性交等證明,才能請求親生父親認領子女。

但三讀通過的「民法親屬編」修正案,只要私生子女與生母有事實足以認定血源關係存在,不需列舉生父與生母的情況,就可以向生父提認領之訴,也完全不需擔心提訴的有效期限,將有助解決豪門財產爭奪戰的法律問題。

此外,若生父過世,仍可向生父的繼承人提起認領之訴;若生父沒有繼承人,則可向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提起認領之訴。

若發現小孩不是自己所生,夫妻一方只要能證明無血源關係,即可提起否認之訴;若小孩自己也發現非父母的婚生子女,也可自行提起否認之訴。不過,婚生子女否 認之訴規定,夫妻一方自知道該子女不是自己的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道自己非為婚生子女後,提訴期為二年。但若子女在未成年時得知,仍可在成年後二年內進 行。

根據「民法親屬」修正案,收養者年齡應比養子女大二十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只要夫妻任一人比養子女大二十歲以上,而另一人只比養子女大十六歲以上,也可辦理收養,得以解決老夫少妻收養子女問題。

另外,修正案新增,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夫妻有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超過三年,則可單獨收養。若養父母欲終止未成年子女的收養關係時,養父母雙方應以書面合意終止,並應向法院聲請認可,而法院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裁決。

婚姻效力重新定義 符合潮流

《民法》昨天修訂結婚要件,從「儀式婚」改為「登記婚」。婦團認為,新規定明確定義何謂婚姻效力,避免男女雙方事後的爭議。

婦女新知秘書長曾昭媛表示,過去接獲數起男女雙方對「婚姻」認定的爭議,都跟「結婚」定義不清有關。

常見案例是:有男方搞外遇,女方對第三者宣誓自己有婚姻主權,才是「合法婚姻關係中的妻子」,但深愛第三者的男方趁機要「休」掉老婆,就會對她說「婚姻無 效」。此時女方會認為,「我們都去戶政事務所做結婚登記了,怎麼會婚姻無效?」男方則常回答:「因為我們沒有請客,沒有證人看到我們結婚。」讓太太啞口無 言,才驚覺原來「沒請客」竟是婚姻效力一大疏失。

曾昭媛說,舊的《民法》制訂時,台灣還是個農業社會,家長嫁女兒、娶媳婦兒,都會在村子裡辦桌,告訴大家「這對男女已經結婚了」。這是《民法》儀式婚的基 礎,要二人以上證明、經公開儀式,才叫做結婚。但現在時代已不同,請不請客、有沒有公開的議式,怎麼會有那麼大的關係?更不應成為「必要」的法律程序。

曾昭媛表示,改為「登記婚」,不只較合理,對男女雙方都有好處,因為趁法律文字模糊之便片面宣告「結婚無效」的情事,也有可能發生在女方身上。

釐清宗族血緣 得靠DNA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其中對一般民眾影響最大的首推子女姓氏。等傳個幾十代後,台灣的宗族血緣恐怕都要靠DNA才能釐清。

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一項原規定「子女從父姓。但母無兄弟,約定其子女從母姓者,從其約定。」

這條規定,根據當初的立法意旨,乃在便利以姓氏判斷宗族血緣關係,及貫徹男女平等原則,並符合國人傳宗接代之觀念。從立法意旨來看,仍首重子女姓氏的安定性,除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不許任意約定或變更。

但昨天立法院三讀通過的修正案,則明訂子女出生登記前,父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或子女成年後,也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或同意變更,但變更以一次為限。

這樣的修正,說是為了符合男女平權,但難道當初要利用姓氏判宗族血緣關係以及國人傳宗接代的觀念,都不重要了嗎?只有男女平權才是目前民眾最關切的嗎?

試想,如果一對男女因奉兒女之命要結婚了,談到書面約定子女姓氏時卻談不攏,因此不結婚了,豈不是製造更多的家庭糾紛嗎?如果只生一個子女,要從父姓還是 母姓?萬一生兩名子女,為了公平,是不是一從父姓,一從母姓?是兒子從父姓,還是女兒從母姓?怎樣才算公平,才比較符合男女平權?

如果每一個家庭以後都形成兩個姓氏,傳個幾十代後,恐怕全台灣情侶結婚之前都要先驗DNA,以免一不小心就發生近親結婚的不幸。

而且,目前少子化的趨勢,台灣民眾的家庭獨生子、獨生女的情形也比比皆是,用之前「母無兄弟」來約定從母姓,其實已足解決問題,子女姓氏完全改用父母書面約定,只是賦予年輕父母更大的壓力,萬一約定不成,難道真的用抽籤或丟銅板不成?

民法是私法,規範的是一般人民日常生活的事,法要修得讓人民有遵行的方向,萬一修的讓民眾「節外生枝」徒增紛爭、引發更多家庭糾紛,讓「法不入家門」變成「法入家門」才是常態,不是治絲益棼嗎?

(中國時報)
--
結婚宴客不算數 登記才有效

婚姻效力認定有重大變革。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案」,婚姻效力由「儀式婚」改採「登記婚」,另設一年的日出條款宣導;立委認為,「先登記、再宴客」應是未來的婚姻文化。

條文總統公布後一年施行

這次民法親屬編的修正,整合十八個版本,歷經多次協商始達成共識。有關婚姻效力,民法第九百八十二條由「儀式婚」修正為:「結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由雙方當事人向戶政機關為結婚之登記。」該條文待總統公布後一年施行。

立 院今年一月初審改採「登記婚」,行政院今年三月曾以國情差距過大為由,要求暫緩「登記婚」,負責協商此案的立委郭林勇積極溝通後,與政院達成共識。郭林勇 表示,採「登記婚」符合世界潮流,不否定既有儀式婚,為有效避免騙婚和重婚情事,法務部應加強宣導,已婚而未登記者,為維護自身權益,應主動登記;此外, 鼓勵新婚者採取「先登記、再宴客」的文化,減低與社會習俗的衝擊。過去兩年來,台灣每年約有十四萬對新人結褵。

無過失重婚前婚視為解消

有關重婚之效力,新修正的民法維持後婚者無效之規定,不過,增訂重婚當事人因善意無過失者,後婚姻仍有效,前婚姻視為解消,前婚配偶得爭取子女監護權及贍養費。這項規定將使早年因兩岸分隔,男方在台另娶的台灣配偶獲得保障。

訴請離婚條件增分居條款

至 於訴請離婚之要件,修正後的民法第一○五二條將通姦者修正為「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受他方不堪同居之虐待,修正為「對他方為虐待或重大侮辱者」;有 不治之惡疾及重大不治之精神病者,修正為「有重大之惡疾者或有重大不治之精神病」;被處三年以上徒刑或因犯不名譽之罪被處刑者,修正為「被處二年以上徒刑 而未受緩刑宣告」;另增訂「夫妻不共同生活達五年以上在繼續狀態中」的要件。

過去,通姦之認定,常因性器官結合以外的性行為,是否構成通姦之爭議,修正條文改為「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將可避免認定上衍生爭議。

兒女跟誰姓? 出生前書面約定

子女未必從父姓!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案」,子女的姓氏於出生前由父母以書面約定從父姓或母姓。未來,男女婚前須建立從父姓或母姓的共識。

現行民法第一○五九條規定子女從父姓;修正條文改為,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來再變更為父姓或母姓,由父母以書面約定或同意,子女成年前後,各以一次為限。

非婚子女可提否認之訴

有關否認親子關係之訴,現行民法規定,僅夫妻之一方得提出。而聯合國於一九八九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明定兒童有盡可能知悉誰是其父母之權利。大法官會議第五八七號解釋文也指出,「子女本身無獨立提起否認之訴之資格,使子女之訴訟權受到不當限制」。

為保障子女權利,民法第一○六三條修正為,「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

非婚生子女可要求認領

此外,為保障非婚生子女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的權利,民法第一○六七條修正為,「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若生父死亡,得向生父之繼承人為之,或得向社福主管機關為之。

現行民法對認領之訴設有排除條款,第一○六八條原定,生母於受胎期間內,曾與他人通姦或為放蕩之生活者,不得適用。

不貞條款違反平權刪除

由於該「不貞條款」有違男女平權,甚至剝奪非婚生子女的認領請求權,新修正的民法予以刪除。

對於父母濫用對子女的親權,現行民法規定由最近尊親屬或親屬會議糾正之,或得請求法院宣告停止親權的全部或部分。

社福機構可請求停親權

經修正,民法第一○九○條規定,法院得依濫用親權的他方、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福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宣告停止全部或部分親權。

鑑定非生父可撤銷認領

由於親子鑑定科技與效力已具公信力,現行民法第一○七○條明定「生父認領非婚生子女後,不得撤銷」,修正後增訂「但有事實足證其非生父者,不在此限」,以落實「血統真實主義」原則。

收養年齡限制修法放寬

此外,關於收養之年齡限制,民法第一○七三條修正為,收養者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只要一方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他方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亦得收養。

「儀式婚」欠缺明確認定標準 防重婚騙婚 保障婦女權益

婚姻制度大翻修,是否會因為改變民俗習慣,造成民眾不便,有待觀察,不過這次新法的修正,卻獲得法界的一致好評,認為可以減少婚姻爭議,對於婦女權益的保障有極大助益。

現行民法在民國十九年十二月間公布後,奠定我國結婚的法律形式要件,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的證人,與舊有迎娶的習俗一致。

只是在傳統的婚嫁儀式中,卻隱藏著婚姻可能無效的危機,關鍵就在於「儀式婚」的較難防止重婚或不知情的第三人被騙;此外,「儀式婚」欠缺明確的認定標準,如對是否有公開儀式產生爭議,就會因舉證困難導致婚姻關係的不確定。

儀式婚效力爭執 判決多不利女方

司法院一位曾任法院院長的一級首長即指出,她當法官時審理過不少婚姻官司,通常是男方有外遇後,雙方即對婚姻的效力發生爭執,彼此爭執重點在於,婚宴後未到戶政機關辦理登記,因此男方主張婚姻無效,除非女方能善盡舉證責任,否則判決結果大多對女方不利。

這位司法院首長表示,婦女為家庭付出數十年,卻因找不到願意挺身而出的證人,也未保存當時喜帖或婚宴照片,就被法院判決婚姻關係不存在,實在情以何堪。

當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像行政院長蘇貞昌就曾認為,採「登記婚」制度與台灣的國情相去甚遠,長久以來的習俗一旦改變,如民眾無法接受,對社會衝擊很大,一度希望法務部緩議。

蘇院長的考慮並非全無道理,法務部應和相關行政機關協調,並妥為準備和宣導,讓民眾充分了解,不致因貿然施行造成社會的混亂。

(自由時報)
--
結婚改採登記 不須辦儀式 總統公告後一年實施 「男女平權跨大步」

已 實施七十六年的「儀式婚」結婚制度出現重大變革!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案,將只要有公開儀式及兩名以上證人就算合法婚姻的現行制 度,改為「登記婚」,未來男女結婚,只要男女雙方持同意結婚的書面文件,並附上兩名以上證人簽名,到戶政機關登記就算完成。這項新規定將自總統公告後一年 正式生效。

重大變革
對於這次修法,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李兆環興奮地說:「男女平權跨了一大步!」她說,從「儀式婚」改成「登記婚」,雖與民間習俗不太一樣,但與國際接軌,香港、美國早就採登記婚。李兆環說,未來未婚男女憑身分證就可了解對方婚姻狀況,可減少被騙,對雙方都是保障。

公開儀式易有糾紛
台 北地方法院家事庭長余慧君說:「結婚從儀式婚改成登記婚,其實有利有弊,現行儀式婚符合國人重視排場、重面子的文化,而且親朋好友都出席,感覺較隆重;改 成登記婚後,有些怕麻煩的新人可能乾脆不辦喜宴,兩個人到戶政事務所登記了就算,雖然省事,但似乎少了點重視婚姻的慎重感。」
余慧君表示,儀式婚規定的公開儀式要件,確實造成許多糾紛,有些夫妻結婚幾十年,一方想分手就打官司主張當年婚禮不符合公開要件,婚姻無效;或是有人明明已辦了婚禮卻沒登記,用配偶欄是空白的身分證去重婚,甚至騙婚。

有助杜絕重婚騙婚
余慧君說,還有一種荒謬的情況是,結婚時不用登記,但離婚時依規定必須到戶政事務所登記,可是戶政事務所卻沒兩人結婚紀錄,只好要求當場補辦結婚登記,再登記離婚,讓已經要分手的怨偶相當尷尬。
余慧君還說,改採登記婚,雖然有公權力確保婚姻的效力,但是也容易衍生出偽造文書去登記結婚等弊端,相關單位應該注意相關配套措施,例如如何確實審查新郎、新娘及證人的身分。
士林地方法院一名家事法官表示,新制有助於減少重婚及騙婚案發生,但若雙方舉行婚宴、簽下結婚證書後,一方遲遲不到戶政機關辦理登記,屆時另一方可否透過訴訟請求對方辦理登記,將是新的課題。

公證結婚恐將減少
北市民政局四科科長蔡文如強調,「新制度上路,一定要好好宣導,否則雖然可能減少重婚,卻產生新問題,一堆新人全都公開請客、天下周知了,卻還沒結成婚。」此外,法院人員表示,結婚改登記制後,到法院公證結婚的民眾可能會減少。

孩子跟誰姓 父母可先協議

台 灣小孩出生,原則上都是從父姓,今後將有改變。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父母可在子女出生前,以書面協議約定子女從父姓或從母 姓,子女出生後,也可有改從父姓或母姓的機會,但只能改一次。民進黨立委黃淑英稱許,這是進步立法,可以打破傳統男性傳宗接代的觀念。
子女「從夫 姓」改為「夫妻約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李兆環認為是男女走向平權象徵,「雖然有人擔心未來會有血統混淆或近親通婚問題,不過現在科技發達,根 本不用多慮。」但李兆環也坦承,這項改變可能會使夫妻在生育前因小孩子姓氏問題而起衝突,老一輩的人觀念上更無法接受,所以「主管機關還須多宣導。」

通姦對象納入同性
這 次修法其他重點還包括,收養子女時,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養父或養母的姓氏,也可維持原來的姓氏。關於離婚條件,將原本被判處三年以上徒刑,配偶可訴請離婚 的規定,修改為因故意犯罪,判刑逾六個月確定,另一半就能訴請離婚。與人通姦者,配偶可訴請離婚的規定,則擴大認定包括同性戀在內的「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 性交」。
黃淑英說,很遺憾這次修法,未訂定分居幾年後由法官判決是否構成離婚的條件,希望未來能建立分居制度作為離婚條件。

(蘋果日報)
--
對抗全球暖化 現在就得做

聯 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兩千位科學家四日結束在泰國曼谷的會議,針對減少溫室氣體等議題達成共識,並發表「緩解氣候變遷報告」。與會專家認為,人類 有能力也必須積極研發生質燃料、利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以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避免物種消失、海平面上升等因為氣溫急遽上升造成的災難。

報告指出,在二○一五年之前,世界各國必須攜手合作,使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保持穩定,以避免地球氣溫不斷升高,比前工業時代地球氣溫高攝氏兩度。

與會專家表示,各國專家代表通過此報告,顯示這份報告足以駁斥那些認為解決地球暖化問題所費不貲、人類只能坐以待斃的悲觀論調。

大會分組會議主席戴維森直言:「如果我們不停止現在的作法,人類肯定萬劫不復。」德國環保部長蓋布瑞爾也表示,新出爐的報告顯示,氣候大災難並非無法避免,只是時間所剩無幾,人類必須立刻採取行動。

與會專家認為,報告中的政策宣言是極具權威價值的國際共識,提供的政策方案足以取代二○一二年就期滿失效的京都議定書內容。

然而,這份權威報告也引起部分環保團體議論。報告中說,發展核能是減少溫室氣體、對抗氣候變遷的方案之一。報告雖然提到發展核能有安全顧慮,而且核武擴散與核廢料處置都是核能應用的缺陷,仍有專家反對這種為核能背書的說法。

綠色和平組織氣候與能源部門主管艾德華茲透露,美國方面曾經積極遊說施壓,希望這份報告將核能科技列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有效措施,但是德國、奧地利等國都表示反對。

除核能議題,此報告也首度明確指出,改變生活形態有助於對抗地球暖化。雖然報告沒有詳列相關實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主席帕卓里表示,關閉溫度自動調節器減少耗電、少吃紅肉以減少動物甲烷排放量都可行。

這份報告出爐之前,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兩份研究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到二一○○年,地球氣溫將上升攝氏六度。新報告也指出,到二○五○年,地球氣溫可能上升攝氏兩度,屆時恐怕會造成廿億人缺水,並且使百分之廿到卅的世界物種滅絕。

(聯合報)
--
乾淨能源 不見得全好

氣候變遷主要是因全球暖化造成,暖化則肇因溫室效應氣體。如何解決廢氣排放問題拯救地球,是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曼谷會議的重點。不要排放廢氣,就得使用乾淨能源,問題是乾淨能源也利弊互見。

核能 三利三弊

●核能:曼谷會議吵得很厲害的一點是,核能可用,但可用到什麼程度?大略而言,核能發電有三利三弊。三利是成本低、燃料體積小運送容易、排放的廢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少。三弊是熱汙染高、輻射廢料難處理、核能災變嚇人。

風力 妨礙鳥類飛行

●風力發電:十分乾淨,但興建機組的土地需要量很大,而且可能離用電最大的城市地區較遠,輸電成本高。此外,破壞景觀,以及噪音、妨礙鳥類飛行,甚至使鳥類撞死等生態問題也要考慮。

水力 築壩衝擊生態

●水力發電:和風力一樣乾淨,是取之不盡的用生能源,技術成熟,能提供較低廉的電力,有助防洪灌溉,但大壩造成水流侵蝕與河川變化加劇,有生態衝擊。築壩、移民遷村,基礎成本大。

生質 得用化石燃料

●生質燃料:當今環保寵兒,但生質燃料還是要添加化石燃料,而且還是會產生二氧化碳,不是絕對省能又乾淨。此外生質燃料用意良善,但要慎防適得其反。

印尼、馬來西亞為了增產棕櫚油供應歐洲,大量濫伐森林;巴西為了增產黃豆,大砍亞馬遜雨林,造成的生態災難不容忽視。

(聯合報)
--
動動手指 一切搞定 想要哪個車牌 7月起網標就行

想要一面理想的車牌,七月起可以上網競標!交通部公路總局宣布,汽車新號牌標售將取消傳統現場叫價,改為全面上網競標;四個號碼相同者,如「八八八八」底標價最高,起跳六千元。

有意爭取理想車牌號碼的民眾,將可輕鬆在家出價競標,不但突破空間限制,也有效防止黑道、黃牛介入。

但公路總局設置的汽車號牌網路競標規定,有意競標者必須先申請加入電子公路監理網的會員,網址為www.mvdis.gov.tw。

要競標 得先加入監理網會員

參與競標時,可設定最高可接受金額,同一號牌無競標對手時,以最低價得標,當其他競爭對手對同面號牌出價時,系統有自動加價功能,以多於競標者一千元得標。

當競標截止時間前最後三分鐘內,若同一號碼有兩人以上同時繼續出價,則系統對該號牌自動延時三分鐘,延時加價次數最多以十次為限。

得標者必須在得標後廿四小時內,辦理網路繳費,繳交得標金。公路總局表示,若未依規定繳費,監理機關會直接撤銷得標號牌,且一年內不得再參與競標罰。

設定最高金額 得標後一日內繳費

得標者完成網路繳款次日,就可到公路監理機關申領牌照,逾期三個月未申領牌照者,取消領牌資格,而得標的車牌號碼,只限登記於得標者車主名稱,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將得標號牌權利轉讓他人。

號牌網路競標底價與傳統競標相同,四個號碼相同者(如8888)為六千元,兩兩相同(如5588)或自由指定號碼者為三千元。

公路總局說,台北區監理所今年一月廿二日開始試辦首次汽車新號牌網路競標,效果相當不錯,二百七十二人次參與競標,總收入新台幣五十六萬元。

四月十一日台北區監理所再辦理第二次網路競標,參與競標者增加到五百廿二人次,總競標金額增加到八十六萬元,與去年底現場標售總金額卅二萬元,明顯增加,顯示民眾對網路競標號牌接受度高。

(中國時報)
--
全國車牌,開放網路競標

七一起實施

買新車時,你希望自己挑選車牌嗎?現在的車牌號碼,你不喜歡嗎?7月開始,全國各地車牌均將上網競標,民眾可以上網參與,多花點錢,選擇自己喜歡的號碼。

台北區監理所從去年12月底至上月底,4個月內舉辦3場車輛牌照拍賣會,除了第一場是傳統的現場標售方式,另外2次均試辦網路競標,3場下來,參與民眾超過1000人次,成功標售300餘面車牌,為國庫增加將近170萬元收入。

2場網路競標活動成功後,公路總局決定將此一措施擴及全國,7月開始,民眾只要加入公路監理網成為會員,就可參與車牌網路競標,而且不限居住地,可以跨區域競標,民眾除指定區域,也可指定號碼,公總另外也會定期將同號、兩對(如:2266)、連號車牌上網競標。

民眾要參與網路車牌競標,須先成為電子公路監理網(網址:http://www.mvdis.gov.tw)會員,有自然人憑證的民眾,可直接上網申請,沒有憑證的民眾,本人可持身分證至監理單位辦理,目前該網站已擁有4萬名會員。

此 一網標系統還有2項貼心設計,網站設有自動加價功能,民眾出價後,可設定自己對該車牌願意出價上限,未超過上限前,只要有其他人出價,系統會自動幫民眾加 碼1000元;另一功能是自動延遲功能,截止競標前3分鐘內,如果還有民眾出價,系統會自動延遲3分鐘截止,至多延10次。

(自由時報)
--
車牌 7月起可網路競標

喜歡自己選汽車號牌的民眾,七月一日起,可以不必出門,透過網路即可挑選。公路總局昨天宣布七月起全台監理單位將全面開放小型汽車號牌競標,而且還參考時下流行的拍賣網,加入自動加價競標功能,就算忙著工作,還是可以參加競標。

得標須24小時內轉帳
車輛號牌網路競標今年一月於台北區監理所試辦時,民眾熱烈參與,網路競標收入比現場標售增加七成五。
公路總局台北區監理所長施金樑表示,目前號牌競標包括同號、對對號、順號和自選號,起標價從三千到六千元不等,並可選擇其他地區號牌。一月試辦網路競標時,8888-RF號牌最受歡迎,叫價高達十三萬一千元。
民眾競標時還可自定競標金額上限,系統若發現其他人出較高標價後,還有自動加一千元競標的功能設定,直到自設的上限為止。
施金樑說,決標時如果還有民眾還在競標,系統將延長三分鐘,最多可延長十次;民眾得標後得在二十四小時內轉帳繳費,否則將被停權一年不得競標號牌。

(蘋果日報)
--
媽祖廟分道揚鑣之後/黃國洲(媽祖文化研究者)

二十年前十月下旬,大甲鎮瀾宮首先挑戰禁忌,組團赴福建湄洲謁祖,順利搶得「頭香」,隔年立即中斷近百年歷史的北港進香之旅。

據大甲廟方表示,赴北港進香是甲午戰後兩岸阻絕的權宜措施,與祖廟取得聯繫後,往昔有主從之分的「進香」活動應予更名,並要求朝天宮須公開聲明鎮瀾宮絕非 該廟分靈,否則不再前往北港。此後一溪之隔的新港奉天宮趁虛而入,雙方一拍即合,一九八八年正式改道,活動也易名為「遶境進香」。

大甲以「正名」為由,似乎師出有名,但觀察台灣民間宗教的變遷,說穿了還不是俗世的「勢」「利」糾葛。證諸史實,兩岸真正隔離是在一九四九年後,日治時 期,雙方是「國」與「國」的關係,人民仍互有往來,只是,尋常百姓有幾人能負擔得起花錢費時的航行?其實,清代大甲信眾至湄洲僅數年一次,人數也不多。

大甲媽祖前往北港進香的確切時間已不可考,始於日治初期應無疑義,晚清時期,種種機緣巧合,朝天宮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媽祖廟,神威顯赫名聞遐邇。一九三五 年,台灣舉辦史上首次博覽會,台北士紳特地遠從北港請媽祖來「逗鬧熱」。為求雨露均霑,全台各地紛紛前往北港進香刈火,藉此分享靈氣帶往自家廟宇,大甲鎮 瀾宮便是其中之一。

歲歲不輟且規模遞增的大甲進香團,讓鎮瀾宮也闖出名號,成為媽祖信仰的另一重鎮。「山頭」意識萌芽後,因而就添「謁祖」二字以自圓,恰巧當年北港朝天宮有 座全台獨一無二的「聖父母殿」(祭祀媽祖的父母親),「謁祖進香」名正言順,不會屈居下風。不過,若真是名副其實的拜謁「聖父母」,為何歷年儀式竟無該 項?「謁祖」也另有一說:北港朝天宮是從湄洲分靈而來,早先也曾返回祖廟進香,因此爐中含有祖廟香火,大甲前來刈火,等於是「間接」謁祖。事實上,這也講 不通,大甲媽祖在清朝時不也常往湄洲跑?

一九七四年,黃春明和張照堂全程參與並拍攝了那年的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後來在台視的「芬芳寶島」節目中播出,該紀錄片的名稱就叫「大甲媽祖回娘家」,播出 後轟動一時,當年兩廟也與有榮焉。「回娘家」一詞竟變成「大甲媽祖進香」的代稱,鎮瀾宮「分靈」自朝天宮的說法便不逕而走。大甲廟方深感不妙,一再對外澄 清,更要求北港說清楚,可是朝天宮卻認為鎮瀾宮是「項莊舞劍」,始終不置一詞,再加上香油錢的分配問題,雙方嫌隙漸生。

一九八七年,適逢天上聖母成道千載,全台大肆慶祝,媽祖宮廟間卻暗潮洶湧各自較勁。北港朝天宮在文建會的加持下,展開環台「遶境」,沿途受到信眾的熱烈歡 迎,龍頭地位再次確立;大甲鎮瀾宮另闢蹊徑,跨海求得第一道「聖火」,意圖號令天下。一山不容二虎,兩廟百年的姐妹情誼正式決裂,對岸的「宗教統戰」法寶 也首戰告捷,瓦解了台灣最重要的宗教文化傳承。

平心而論,分道揚鑣後的大甲進香團在「媒體」及「政客」的推波助瀾下,年年辦得有聲有色。然而,「叫座」不等於「叫好」,特別是從台灣傳統民間信仰的文化 底蘊來看,爭議實在不少,只不過,誰還在意「鄭聲亂雅樂」?神聖的轎輦禮當讓虔誠的信眾(轎班會)抬持,卻年年任由「拚選舉」的政客染指,即便連異教徒也 來者不拒!莊嚴隆重的宗教儀式一再坐視刀光劍影的搶轎舉措,豈不違反公序良俗?至於「挾天子令諸侯」的宗教直航之議,更是取法乎下的錯誤示範,一度淪為宗 教廢墟的地區,黃鐘毀棄,有何經典可取?

日前北港的「廟店」指控,引發了鎮瀾宮正副董座的強烈反彈。但現代化宗教事業的經營,成氣侯的廟寺教會哪家不是店?翻開善男信女的捐款帳冊,真叫「一本萬 利」!也許是全天候的媒體陣仗,令北港人格外吃味,其實,以全球媽祖信仰中心自居的北港朝天宮應反躬自省,大甲媽登上「中國」橋,北港媽何不走自己的「台 灣」道。所謂「禮失求諸野」,媽祖出生地確在湄洲,可是發揚光大的地方卻是寶島。釋迦牟尼生在印度,如今印度佛教徒不到一%;耶穌誕於耶路撒冷,但天主教 的教廷卻在羅馬。建立媽祖信仰的梵蔕岡,才是北港人應當追尋的目標,也是關切台灣宗教文化的有識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國時報)
--
蘇打綠、張懸 金曲紅通通

第18屆金曲獎入圍名單昨天公布,周杰倫連續第二年被排拒在歌王競技場外,即使蔡依林入圍女歌手,也使得「雙J」在歌王歌后同台的可能場面破局。整份榜單被外界評為「星光黯淡」。

五月天、F.I.R.、Tank、梁靜茹等市場寵兒皆慘遭滑鐵盧。在新人獎部分,大陸女歌手弦子被檢舉在「同名專輯」之前,已唱過「天堂的孩子」電視原聲 帶,她與潘瑋柏合唱曲「不得不愛」也先收錄在潘的專輯,不符「新人獎」資格,昨天新聞局在公布名單後,緊急開會,初步決定撤銷她的入圍資格。

去年乍紅的蘇打綠和張懸,各憑「小宇宙」和「My Life Will…」在金曲揚威。蘇打綠7項最風光;張懸有4項。林生祥憑客語專輯「種樹」6項入圍,都是入圍贏家。

相較之下,本屆榜單少了不少金曲常客。國語男歌手少了「陶周對決」,王力宏因無新作缺席,今年歌王之爭,以二度入圍男歌手的吳克群、陶喆、得過新人獎的林俊傑、曹格和李玖哲拚戰。但陶喆預告,不會出席頒獎典禮。

陶 喆的「今天妳要嫁給我」是年度hit曲,入圍「年度歌曲」和「作曲人」並不意外,他和蔡依林的合唱將在「年度歌曲」獎項中對抗周杰倫和費玉清合作的「千里 之外」。周杰倫自己就有「千里之外」和作曲「天下大同」對打,而風格清新的「寶貝」和「小情歌」對決,也讓歌迷覺得左右為難。

周杰倫今年單曲比較強,「千里之外」和替莫文蔚寫的「天下大同」入圍「年度歌曲」,他報名12支MV,破大會紀錄,「紅模仿」入圍MV導演,「霍元甲」入圍「單曲製作人」;好搭檔方文山「菊花台」第7度入圍「最佳作詞人」。

國語女歌手部分,戴佩妮、彭靖惠風格突出,但最引人注意的是蔡依林與張韶涵對壘,張韶涵具備金曲歌喉魅力,與向來以「舞功」見長的蔡依林,終於讓評審注意到她的歌喉,,兩人都是二度入圍,與「前輩」張惠妹和林憶蓮一起爭歌后。

本屆金曲獎將於6月16日在台北小巨蛋舉行頒獎典禮,首度將傳統和流行音樂分開頒獎,也是首度將「單曲製作人」獨立出來獎勵。

金曲遺珠 歌迷愛,評審棄 主流音樂out

本屆金曲獎的入圍名單,主流音樂幾乎被排拒在外,包括五月天、F.I.R.、Tank、梁靜茹這些「偶像歌手」,專輯銷售量動輒10萬張,總是在排行榜上稱王、稱后的他們,卻在金曲獎上嘗敗績,似乎證明他們只能夠征服歌迷,卻無法征服評審的心。

五月天 詞曲遲未受肯定

五月天已被視為華人搖滾樂團的代表,出道7年來,他們拿過兩次金曲獎最佳樂團,這個獎對於一個樂團而言,無疑是至高榮譽,但五月天一向引以為傲的詞曲創作,卻遲遲未受金曲獎肯定,或許這才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在歷經團員結婚、生女之後推出的新專輯「為愛而生」,明顯看出五月天的人生和音樂都進入另外一個階段,這樣的改變卻不受評審青睞。

昨天五月天人在香港,為今天的紅館演唱會彩排,經紀人謝佩玲表示,「為愛而生」專輯銷量達15萬張、五月天今年有20場巡迴演唱會,這些都比金曲獎重要。

F.I.R. 意外掉榜外

F.I.R.一出道就拿下最佳新人獎,好不風光,往後他們也堅持自己的音樂理念和創作風格,去年推出的第三張專輯「飛行部落」,市場和樂評的反應都不錯,卻意外成了這次的大遺珠。

Tank也是類似狀況,首張專輯「生存之道」銷售超過10萬張,以黑馬之姿晉身創作小天王之列,可惜也落得歌迷力挺、評審不愛的下場。

梁靜茹 首關未闖過

梁靜茹的「親親」大賣9萬張,這位情歌小天后的歌曲,一向平易近人、傳唱度高,來自馬來西亞的她在兩岸三地都有高人氣,但兩次入圍最佳女歌手都與獎座擦身而過,這次更連第一關入圍都沒過。

「評審想要鼓勵非主流的音樂,但不能認為主流音樂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五月天經紀人謝佩玲表示,如果每年金曲獎的評審都要這樣「玩」,對主流音樂有欠公平。

優秀冷門 vs.普世熱門

語言藩籬瓜分音樂類別,評審制度無法專業分工,金曲獎今年基本上終究還是原地踏步,偏偏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十大專輯如影隨形,使好不容易藉頒獎典禮嘉年華會成功吸睛的金曲獎,氣血並不順。

有 趣的是,今年竟然是一支剛崛起的新興樂團「蘇打綠」為金曲獎一掃怨氣。前天選在金曲獎入圍揭曉前公布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6十大專輯,刷掉蘇打綠叫 好叫座的「小宇宙」專輯,不知是否激起金曲評審同仇敵愾,一口氣讓它入圍7項,藉此對音樂人交流協會的「緊跟戰術」宣示楚河漢界。

其實這正凸顯了金曲獎本身tone調尷尬之處,主流/非主流現有體制永遠無解,娛樂/非娛樂態度無法釐清,辦金曲獎到底是獎勵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還是創造一個需要活絡市場血脈的娛樂環境?

如 果是前者,表面上看,金曲獎容納了許多優質作品,但細究起來,「五月天」創作的詞曲,從未受到鼓勵,彷彿把他們塞在「最佳樂團」裡就聊表心意了。今年「蘇 打綠」入圍7項,但支配「蘇打綠」歌曲特色之一的主唱(吳青←)聲腔,卻無緣角逐國語男歌手,反而凸顯某些入圍者的不適。

如果金曲獎的目的在創造一個需要活絡市場血脈的娛樂環境,那有什麼理由放任主流歌手無法入圍重要獎項?做為一個企圖在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娛樂獎項,取決於入圍者的精彩度與知名度,以此檢視昨天揭曉的金曲入圍名單,評審的思維與視野,還有許多努力空間。

一 次與華納音樂董事總經理劉天健深談,他說,華語歌曲實體CD不斷滑落,2000年以前有200億市值,去年只剩20億,跌幅驚人。對照每年選出的金曲獎, 對唱片產業到底有多少正面導引價值,如何在鼓勵優秀的冷門與宣揚普世的熱門之間,找到一如奧斯卡獎的操作機制,考驗著金曲獎。

(聯合報)
--
金曲獎入圍 爆冷 蘇打綠林生祥 最大贏家

第18屆金曲獎入圍名單昨天公布,蘇打綠樂團殺出重圍,憑專輯「小宇宙」入圍7項,成為最大贏家;長期在客語音樂努力的林生祥也以「種樹」專輯入圍6項,緊跟在後。周杰倫今年重返金曲戰場,但意外地和蔡依林在2個獎項上演雙J廝殺。

最佳樂團 地下樂團包辦

綜 觀今年入圍名單,非主流勢力大大抬頭,地下音樂浮上檯面,光是「最佳國語專輯」獎項中,只有蔡依林的「舞孃」是唯一卡到位置的主流音樂,其他都是非主流的 聲音。大贏家蘇打綠和林生祥以小搏大,以獨立發行之姿,在入圍名單上大出鋒頭,早在6年前就要發片的張懸歷經合約糾紛,在地下音樂界默默耕耘多年,如今苦 盡甘來,不僅專輯「MY LIFE WILL...」在去年開出紅盤,現更一口氣入圍了4項金曲獎,在銷售和品質上都獲得肯定。

「最佳樂團」獎項全是地下樂團的天下,去年的得主董事長樂團和人氣極高的五月天都沒有入圍,尤其五月天在今年的入圍名單上槓龜,成為遺珠,正在香港舉辦演唱會的五月天直說:「遺憾。」

主流音樂 雙J再度交鋒

主流音樂雖然在入圍名單中處於弱勢,不過周杰倫、陶喆和蔡依林、莫文蔚都分別入圍3項。尤其周杰倫、蔡依林的競爭依然是關注焦點,自「雙 J」戀情破局後,兩人視彼此為歌壇競爭對手,如今戰局從專輯銷售量、年度吸金力,一路纏鬥到第18屆金曲獎,在音樂獎項上正面廝殺。周杰倫的「千里之 外」、蔡依林與陶喆合唱的「今天你要嫁給我」皆入圍「最佳年度歌曲」;今年金曲獎增設「最佳單曲製作人」,周杰倫以「霍元甲」入圍該獎項,與阿弟仔為蔡依 林製作的「舞孃」單曲正面交鋒,這一對早已「散了」的緋聞情侶檔,在事業上的競爭依舊火熱。

最佳歌手 陶喆6度問津

而陶喆已是第6度問鼎金曲獎最佳男歌手,是否能從新生代的林俊傑、曹格、李玖哲和吳克群中脫穎而出,備受矚目。莫文蔚以專輯「如果沒有你」中的單曲「天下大同」獲得評審青睞,由男友馮德倫執導的MV也入圍,兩人攜手衝進入圍名單。

昨天由去年的金曲歌后蔡健雅在新聞局揭曉入圍名單,她看到名單,開心地說:「很高興看到同樣來自新加坡的林俊傑有入圍,我去年沒有發新片,但今年寫了很多歌,明年不會讓大家失望!」

今年的最佳貢獻獎則頒給去年在大陸驟逝的資深音樂人張弘毅。新聞局今年也打破慣例,將流行類與傳統暨藝術類頒獎典禮分開舉行,前者於6月16日在台北巨蛋舉行頒獎典禮,後者將於6月2日於自由廣場演藝廳舉行。

跨年推出同名專輯 弦子、安又琪 資格恐難保

金曲獎入圍名單甫揭曉就傳烏龍事件,新人獎入圍者弦子及安又琪被檢舉資格不符,需註銷參賽資格,對此,新聞局昨表示,周一將請資格審查員進行資料審核,再度確認!

今年金曲獎新人申辦要點中規定,凡95年元旦前未發行專輯者,可報名參加新人獎,不過,安又琪在93年12月就推出同名專輯,明顯與該原則相違,因此,可能將從入圍名單中除名。

弦 子的爭議性較大,她與潘瑋柏94年合唱「不得不愛」,95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對於資格不符一事,弦子經紀人陳子鴻強烈表示無法認同,弦子在「不得不愛」 參與「半首歌」,也可算是「合音」,如果當初報名時,新聞局直接通知資格不符,她就能改報最佳女歌手,但卻直到入圍名單公布才發現,作法令人無法茍同,他 將據理力爭,也希望新聞局有補救措施。

新聞局鬧烏龍並非第一樁,去年新聞局也撤銷2位入圍者資格,其一是入圍流行音樂最佳作詞人的阿怪,作品「不好」在93年出版,和規定94年1月到12月底出版資格不符,另一位入圍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最佳作詞人的陳文鈺,則因非作品作詞人而被取消入圍資格。

(中國時報)
--
蘇打綠7喜大贏家 林生祥6順大黑馬

第 18屆金曲獎昨天公布入圍名單,蘇打綠樂團以「小宇宙」專輯一舉入圍7項,成為最大贏家;而客語歌手林生祥的「種樹」專輯以6項緊追在後,再度以黑馬之姿 躍上金曲舞台;張懸的「My Life Will…」專輯有4項入圍,成績亮眼,3大贏家全是創作專輯,點出本屆評審口味是「創作力」!

入圍7項 跌破自己眼鏡

蘇打綠衝破重圍成為金曲獎大贏家,昨天主唱青峰情緒激動,他透露前一晚才跟張懸通電話,押寶張懸在入圍名單之列,還對張懸說:「我們一定沒有入圍。」

怎知名單公布,跌破青峰的眼鏡,青峰笑說:「不太真實,沒有想到會這樣。」他透露收到很多朋友的簡訊,「看到這些簡訊,比入圍還開心。」面對跟張懸的競爭,青峰說:「我們都有入圍詞曲,那就一人拿一個,到時可以一起慶祝。」但他最希望恩師林暐哲能拿專輯製作人獎。

張懸林生祥 平常心看待

張懸昨天在錄音室配唱,面對金曲光環,一如她平淡的個性,張懸只說:「最開心的是很多朋友都一起入圍了。」

客語歌手林生祥對金曲也是淡薄名利,他平時居住高雄美濃家中,林生祥接到記者電話時,剛結束「豬舍」工作回家,林生祥說:「開心一定會的,但怎麼講,一切還好啦。」

雙J皆入圍 心情兩極化

「周董」周杰倫對於「依然范特西」專輯只入圍3項,似乎不太滿意,他只淡淡地說:「很替南拳媽媽入圍感到開心,自己導的音樂錄影帶被肯定也很高興。」方文山身為周董的創作夥伴,為周董沒有入圍重要獎項「抱屈」。

「Jolin」蔡依林從經紀人處得知入圍時,先是「恍神」了30秒,完全不敢置信,她還反問經紀人:「真的嗎?為什麼覺得好不真實?」她覺得入圍真是莫大的壓力,但也是評審對她歌唱的肯定。

下月16日金曲響 公布名單 蔡健雅怕念錯名字

金曲歌后蔡健雅昨天受邀公佈金曲獎入圍名單,最讓她失望的是沒看到楊乃文名字,直說那是她心中最大遺珠。Sweety傳言將解散,喬喬開玩笑說:「就算言言去法國讀書,我們還是可以談遠距離戀愛啊!」

本屆金曲獎訂於6月16日於台北小巨蛋舉行頒獎典禮,季芹昨天擔任金曲入圍名單發表記者會主持人,在介紹18歲的Sweety出場時,她自嘲說:「妳們是1朵花,我都快變成2朵花了!」

蔡健雅說自己是「外國人」,超怕念錯入圍名字,看到好友戴佩妮入圍多項,她說:「我為Penny感到驕傲,她很有創作才華。」

這次蔡健雅和王力宏分別為金曲設計T恤,希望大家上東風網站投票,選出款式將製作成T恤義賣。另外今年增設「票選最受歡迎男女(團體)歌手獎」,大家也可上東風網站支持偶像。

今 年金曲主題是「Mii」,代表的是「Music Is International」,但沒想到logo一公佈,就有網友質疑抄襲蜜西艾莉特為運動商品設計的金色皇冠圖案,對此,圓頂總經理侯文燕表示:「金色 是今年流行主色,也代表典禮的閃耀,皇冠代表加冕,雖然沒看過所提的圖案,但我們保證沒抄襲。」

五月天梁靜茹唱銷 金曲摃龜

今年金曲獎入圍名單出爐,遺珠一籮筐,其中又以伍佰、五月天所有獎項全數摃龜,金曲歌后楊乃文以及去年入圍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項的梁靜茹、范瑋琪的專輯不受評審青睞,最讓歌迷跌破眼鏡!

今年創作歌手受肯定

今年的金曲入圍名單相當兩極,在市場上大獲全勝的蔡依林入圍多個重要獎項,創作歌手張懸、雷光夏、蘇打綠獲得多項肯定,但遺憾的是,曾以「雙面人」專輯奪下最佳台語男歌手獎的伍佰,今年竟無緣角逐第二座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五月天昨天忙著為「離開地球表面」香港紅磡演唱會彩排,已經兩天兩夜沒入睡,所屬「相信音樂」高層獲知「為愛而生」專輯「摃龜」時相當詫異,只好無奈自嘲:「評審是聾了嗎?受到市場肯定的專輯卻無法受到評審肯定,十分遺憾。」

范瑋琪堅持夢想

梁靜茹、范瑋琪雙雙與金曲獎擦肩而過,梁靜茹目前正如火如荼準備香港演唱會中,經紀人代她回應:「『親親』賣得很好,靜茹歌喉好也眾所皆知,怎麼會沒入圍?」范瑋琪則看得很開:「再努力囉,不管有沒有入圍,在音樂的路上會一直堅持下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此外,S.H.E與師弟TANK、飛輪海所屬的華研唱片,未有任何作品入圍,也讓人意外,但S.H.E昨天解釋,因為去年出的是精選輯,新歌沒達一定比例,所以早已有心理準備,今年不能報名金曲獎。

入圍資格惹爭議 弦子 安又琪奪新人獎 恐夢碎

今年最佳新人獎入圍名單發生爭議,呼聲極高的張懸,因當年曾組過「芒果跑」樂團發表「畢竟」一曲、收錄在角頭音樂推出的「蔚藍海岸篇-熱浪搖滾3」合輯中,而失去角逐的資格;矛盾的是,曾與潘瑋柏對唱「不得不愛」的弦子,卻名列名單中,引發張懸的歌迷強烈反彈。

不只弦子的資格審查出問題,出身中國超女比賽的安又琪,也立即被網友抓包,指在中國早已發行過專輯。其實同樣的烏龍狀況去年也曾發生,來自馬來西亞的曹格原本入圍最佳新人獎項,但立即被指出早期曾以本名在馬來西亞發過片,不算新人、被踢出名單。

曹格坦言,去年被取消資格,讓他沮喪了好一段時間,幸好今年揚眉吐氣,入圍最佳國語男歌手獎項,他坦言最「肖想」與張惠妹一起走星光大道,「萬一她沒空,我就和寫『斷背山』虧我的熱狗一起手牽手走好了!」

新聞局週一確認新名單

對於新人獎入圍名單發生錯誤,新聞局未在第一時間更正,表示仍暫以昨日公布的名單為主,等到資格評審委員會週一開會,才會確認新的名單以及是否遞補缺額。

看金曲入圍名單 揭唱片市場警訊

打開熱騰騰的金曲獎入圍名單,它透露出「單曲時代」的來臨以及台灣唱片業的警訊。

主流非主流 統統兼顧

這 份名單中,歌迷耳熟能詳的歌手、陌生的音樂人,都榜上有名,顯示今年金曲評審很努力在「商業」與「音樂性」之間求取平衡,張懸、蘇打綠、亥兒樂團、拾參樂 團、黃建為等非主流音樂人的入圍,音樂的堅持獲得了肯定;而周杰倫、陶?、蔡依林、吳克群、張惠妹的入圍,也鼓勵了主流歌手的努力與付出;。

但,皆大歡喜之下,也嗅出台灣唱片市場在長期不景氣下的革命意味。

新聞局從去年恢復增設最佳年度歌曲獎(前幾屆都有該獎項),今年則又增設了最佳單曲製作人獎,這兩個獎項的增設,反映出受資訊發達MP3下載的影響,過去傳統的專輯發片模式深受衝擊,單曲時代已成為未來的趨勢,所有的音樂人須以新思維來面對市場的革命。

中國歌手入圍 台灣新秀多加油

另外,今年5位最佳新人獎入圍者中,就有弦子、安又琪兩名中國歌手,姑且不論中國歌手的入圍資格是否會被取消,但中國歌手以新人之姿進軍台灣市場,並獲入圍,顯示中國音樂市場與台灣音樂市場的交流將更頻繁,一心想圓音樂夢想的台灣後起之秀,可得加把勁囉!

(自由時報)
--
Jolin復仇有后望 踩舊愛周董 第18屆金曲獎入圍特別報導

連續2年和金曲獎絕緣的蔡依林(Jolin)昨大復仇,挾去年最賣座的專輯《舞孃》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比起在歌王項目摃龜的舊情人周杰倫(周董),贏了裡子也面子十足。

雙J較勁
雙 J分手後在事業上不斷較勁,去年Jolin《舞孃》銷售26萬張略勝周董25萬張,吸金2.85億元也超前周董的2.4億元,昨她風光入圍歌后,也同時入 圍最佳國語專輯、最佳單曲製作人(阿弟仔)共3獎項。而周董除入圍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最佳單曲製作人2個個人獎項,作品《依然范特西》入圍最佳作詞、 《霍元甲》入圍最佳編曲,《千里之外》則爭最佳年度歌曲,也算大有斬獲。

杰倫導演獲肯定
Jolin昨在大陸獲知入圍後反問經紀人蔣承縉:「真的喔?為什麼我覺得不太真實?」得知其他競爭者後,她驚呼:「有Sandy(林憶蓮)耶,她那麼厲害。」還不斷想著接下來是否要更努力,以後才能繼續入圍。
周董曾表示自己最想得的獎是最佳音樂錄影帶導演獎,今年他以《紅模仿》順利入圍,他昨發表感言時仍不改愛耍酷個性,說:「很替南拳媽媽入圍感到開心,自己導的音樂錄影帶被肯定也很高興。」
日 前Jolin上中央電視台《歡樂中國行》節目被誣指耍大牌,昨大陸「Yahoo!娛樂」(cn.ent.yahoo.com/07-05-/387 /295am.html)報導她「就耍大牌公開道歉,希望央視既往不咎」,對此蔣承縉解釋並不是Jolin出面道歉:「這件事已請中國EMI工作人員和孫 濱導演做過溝通,說明事情原委。」而她的粉絲則發動聲援,表示不該讓她獨扛。
金曲獎獎座今年全新改版,昨Sweety與蔡健雅出席公布入圍記者會,3人率先試拿過乾癮,喬喬大喊:「這獎座真的很重耶。」主辦單位還公布今年會有「票選最受歡迎的男女歌手(團體)」,開放民眾參與投票,結果也將在頒獎典禮當天公布。

阿妹8度叩關爽 蘇打綠7喜大贏

「蘇 打綠」樂團昨獲「最佳國語專輯」、「最佳樂團」等7項入圍,成為本屆金曲獎最大贏家,昨他們在台中為「台客搖滾嘉年華」彩排,主唱青峰開心之餘,透露經紀 人林暐哲曾嫌他高亢的聲音「刺耳」,入圍國語女歌手的張惠妹(阿妹),昨接在蘇打綠之後彩排,第8度入圍的她開心地決定昨晚提前慶功。

台客贏家
蘇打綠是由6位政大學生組成的樂團,主唱青峰高亢的嗓音有特色,團長阿福表示,他們成軍於2000年,2003年在貢寮海洋音樂祭的小舞台演出時,被現任經紀人林暐哲挖掘,但當時林暐哲對主唱青峰的嗓音很「感冒」,阿福笑說林暐哲後來的說法是「耳朵被青峰的聲音強姦了」。

弦子入圍資格爆爭議
青峰昨感謝母親給予他獨特的嗓音,讓他在歌壇的辨識度極高;這次憑第2張專輯《小宇宙》獲7項提名,他們開心之餘,更樂的是林暐哲獲「製作人」提名,平常林暐哲作風低調,阿福賊賊地笑說:「終於有機會把他拖上台。」
阿妹昨接在蘇打綠之後彩排,從第9屆至今已入圍8次女歌手的她,曾在第13屆封后,她昨表示入圍同獎項的張韶涵、蔡依林、林憶蓮等人,代表不同音樂型態,感覺競爭激烈,但她已決定昨晚提前和樂師舉辦慶功宴。
但 昨「新人獎」發生兩起烏龍事件,先是第18屆金曲獎官方網站(http://www.aziotv.tv/event/mii/index.asp),竟 冒出張懸名字,後來緊急更正,而入圍的大陸歌手弦子,被檢舉不符資格,新聞局決定下周一召開「資格審查會」,她所屬的「喜歡音樂」總經理陳子鴻,昨獲知大 呼冤枉,表示她推出第1張專輯前,僅與潘瑋柏合唱過一首歌,唱半首歌就不算新人?資格審核標準模糊讓弦子錯失報名最佳女歌手,他昨氣得大罵「莫名其妙」。

陶喆拼4小龍 6度問鼎歌王

曾5度入圍最佳國語男歌手,卻始終與該獎項失之交臂的陶 喆,今年第6次向歌王寶座叩關,一夫當關迎戰吳克群、林俊傑(JJ)、曹格和李玖哲4位晚輩。對於得獎與否,他以一貫「陶老師」口吻說:「演唱是非常具有 技術及感情的,也非常地主觀,這也是我在演唱的過程中所力求的真實感。」

熟嫩爭雄
陶喆是金曲獎常勝軍,去年抱走「最佳國語流行演唱專輯」大獎的他,家中已有最佳新人、最佳專輯製作人等4座獎,唯獨還沒享受歌王滋味。今年他以《太美麗》專輯獲最佳男歌手、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曲人3項入圍,對《今天妳要嫁給我》受肯定尤其開心。

曹格哈阿妹不愛獎
去年以《大頑家》角逐歌王落敗的吳克群,是入圍名單內唯一一位將與陶喆2度廝殺的男歌手,吳克群說:「在母親節前夕聽到入圍消息特別開心,我要把這份禮物送給媽媽。」李玖哲得知喜訊時,一度懷疑被捉弄,昨剛好是他母親生日,李母對他說:「這是我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了!」
首次入圍的曹格開心大叫:「我可以去金曲獎現場看張惠妹(阿妹)了」!他完全不在乎自己能否得獎,一心只想和偶像阿妹走星光大道,還願意配合她的服裝,就算打赤膊都OK。

世代交替新人出頭
曾擔任第16、17屆金曲獎評審的Hit FM DJ小樹,覺得今年男、女歌手獎項世代交替意味濃厚、新生代卡位成功。最佳樂團獎改朝換代的感覺也很明顯,「五月天」不見了,蘇打綠取而代之備受肯定。
擔任過第9、14、15屆評審的樂評人袁永興則說:「評審很用心,注意到許多大家不熟的作品;但也可能太用心,讓不少商業主流的作品被犧牲。」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男、女歌手幾乎都呈現單項入圍,擁有創作實力如戴佩妮等人,在技術獎項都輸給了許多非主流的樂團和個人。

(蘋果日報)
--
懂點文言,才真能品賞臺語哦!/曉風(「搶救國文聯盟」副召集人)

我自己當然並不討厭白話文,我的作品(除了極少數)也都是用白話文寫的,但在學生教材中留下多一點的文言比例(例如5.5:4.5)不是更有營養,且更能讓白話有根有基嗎?

其 實如果站在利己的立場想一想,管他的,白話文比例愈多愈好,因為多選白話文,我的文章便可能多入選,多入選就多有轉載費(雖然少得可憐),事關銀子,何樂 不為?附帶說一句,連一綱多本對我個人也是好的,因為甲乙丙丁戊……每個出版社都選我的,我彷彿文章的房東,坐收租金,豈不是美事一樁?(這年頭,這種好 事難道很常見嗎?)

但我總覺不安,我彷彿是一個在山腳下開茶店的老闆,我會對客人說:「客官啊,你若口渴了,在我這裡喝口茶解解乏是不錯 的。但你若真想喝好茶,還需向山上再走二里路,那裡有家『古風軒』,他們屋後有個山泉口,泡出來的茶,那才叫好茶,我這裡雖也有山泉水,卻是用竹子引過來 的,水質差他們一截哦!」

這樣說,你覺得我矯情嗎?其實,我只是將心比心,若是我的兒女,我希望他能在國文課上多得文言文之助,多懂語文天地中之大美。

在臺灣、在香港,以及福建、廣東,一切說河洛話和粵語的人,其實更應該多熟悉一些文言,因為這兩種語言和文言走得最近,所保有的古漢語的字音、字義也最耐人尋味。

而 且,文言和白話不見得是對立的,胡適在民國六年寫文章提倡白話文,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那篇文章根本就是用文言文寫的。1950年代有位徐子明教授編了 本小冊子痛罵胡適,他的文章叫〈胡適禍國論〉,有趣的是,他打擊白話文的文章居然是用白話文寫的。唉,文白之間的事哪是那麼容易一刀兩斷的,大部分的狀況 不是文中有白,白中有文嗎?

我個人寧可把文言白話看成一對雙胞胎,彼此極為相似,且互動良好,有時還十分讓人難以區別。

例 如「白」這個字,如果跟「白狗」「白花」連在一起,就是白話,若作「孔白」(見《列女傳》,指「非常明白事理」)就是文言了。「文言」「白話」之間,有時 是兩個名詞之別,有時候也只是層次不同的形容詞之別罷了。在「有點文」「很文」和「非常非常文」之間,其實可供討論的餘地還很多。當年胡適為了提倡白話 文,不免有些賴皮,他竟把唐詩宋詞元曲等等好東西一股腦全算成是「白家人」,「文家人」簡直不剩什麼了。

一切典章制度在討論之初都不免要先考慮定義,什麼叫文?什麼叫白?如果杜部長所佩服的胡適之言成立,則學生百分之百讀白話也無什麼不妥。可惜九十年後我們一般人對文白的了解跟胡適其實是不一樣了。

如 果試著用眼前的「臺語」來跟「文言」互校互訓,則不難發現我們平日以為是很土很白的方言,其實竟是非常古典非常文言的,比照之餘,實在可以獲得不少驚喜! (以下行文為了方便,從俗用「臺語」一詞,其實臺灣地區的語言有幾十種,這種或謂之為「閩南語」、「河洛語」、「福佬語」的語言,在邏輯上是不能稱之為 「臺語」的,否則「排灣語」「客語」又算什麼呢?)

下面且舉一些例子:

{1}「赤」字比較文,現代白話常用的則是「紅」。但臺語叫紅魚為「赤←」,稱瘦肉為「赤肉」。日本人受漢語影響,至今稱「紅豆」為「赤小豆」。赤字又有「空盡無物」之意,臺語把白話「打光腳」說成「脫赤腳」,形容人貧苦也說「散赤人」,相等於成語中「赤手空拳」之赤。

{2}相對於白話中的「喝」,「飲」字顯得比較文言,在臺語中「飲水」、「飲茶」、「飲湯」、「飲酒」全都用「飲」。

{3} 「八」這個字當然很白話,誰會不懂呢?但它相等於8的意義是後起的,它原始的寫法是「)(」,像反過來的括孤。它的本義被搶走之後,乾脆另起一字,便是 「分」。連雅堂認為其原義在臺語中仍被用。例如「八人」(讀如「罷郎」)即「懂得識人」,「八代誌」(「了解事理」)、「八路」(「認得路」),皆用此 「八」字。當然也可以說成「你這個不八的」(「你這傢伙不更事啦!」)。為什麼「八」在臺語中竟跑出那些含義來?原來此字的原始意義便如此,它是那個反括 弧,指「異途」「分別」,而知識本身其實便是「分」、「別」,分別善惡,分別是非,分別正誤,也就是能「分辨」能「判別」。這麼一說,差不多已變成哲學層 次了,跟《聖經》裡面的「分別善惡樹」有點像了。慣於說「八」的朋友也許「不八」這個「八」字竟有那麼多學問、那麼古、那麼文,且那麼耐人咀嚼。

{4}「夭壽」這句罵人的話如果翻成白話就是「短命」,(當然還可以說成「小短命的!」或「短命鬼啊!」)臺語用的是文言成分較高的「夭壽」。有趣的是「夭壽」和「短命」都可能視口氣而可以是「惡意的」或「並不太有惡意的」。

{5}白話文中的「別怕」,臺語作「免驚」。「免驚」是多麼文言啊!

{6}「買米、賣米」是生活中很普通的白話,但「糴」、「糶」這樣文的字眼現代人卻幾乎不認識了。不意臺語卻將之保留下來。老一輩的福佬人不說「我去買米」,而說「我去糴米」(糴音略如「嗲」)。

{7}.白話的「稀飯」,臺語也有更文言的講法,叫「糜」。

{8} 「洘」這個字(讀作考)原意作水乾,有點冷僻,一般小規模的字典是連收也不收的。有學者以為它是臺語中形容「濃稠」所用的字,(例如「這碗糜煮得太洘」) (讀音略如「闊」)。此字如果成立,則上海菜中的「←菜」也可以用「洘」,「洘」是古字,「←」卻是隨便造的。「←菜」指慢火收乾芥心或大白菜之類的菜, 一般做「開胃菜」用。

{9}白話的「蒸」,如果再文一點就是「炊」,臺語用的就是「炊」。例如「炊飯」、「炊饅頭」、「炊糕」。現代人比 較常用的烹調動詞是「煮」,「煮」有點大而化之,籠籠統統,不算很明確的動作。炊飯卻能十分傳神的表達出用木桶蒸熟米麵的芬芳氣息。《金瓶梅》中武大郎 「賣炊餅」,據考證,其實就是賣蒸好的饅頭。

{10}「生理」一詞如果是白話,那就是什麼「生理衛生」之類的意思了。但在文言文中它卻指 「求生之手段」,是屬於經濟方面的字眼。臺語說「生理人」或「做生理」是依文言解釋,一般人以為臺語說的是「生意人」,其實不對。臺諺有「生理人騙熟 悉」,的確是智慧良言。(不過如果改成「做官人騙熟悉」也是對的。)

{11}另外一個「理」是「地理」,「地理」若從白話,指的就是中學裡歷史地理那類課程。但,臺諺謂「有天理,才有地理」,其中「地理」指的是「風水」,臺語真是處處文言。

{12}

女 子結婚以後稱丈夫的父母為什麼?若是白話,那就是「公公」「婆婆」,臺語卻說「舅」「姑」。不懂的人乍看之下以為是「母親的兄弟」、「父親的姐妹」。其實 唐人朱慶餘詩中便有「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之句。唐人朱濆〈宮怨詩〉中亦有「父兄未許人,畏妾侍姑舅」之句。(翻譯出來便是「我的父親和哥哥 一時沒讓我嫁人,為的是捨不得我去侍候公公婆婆呀!」)。

以上所說的姑舅是指臺語在比較文的領域裡(如戲詞或讀誦)所用的字眼。現實生活 對話中稱呼公婆常用的詞其讀音略如「打官」「打郭」。這兩個詞被認為是「大官」「大家」或「乾官」「乾家」(乾字或可釋為乾爹乾媽之乾)。值得一探的是 「官」「家」兩字,官字一般認為是官吏之官,其實官字亦有「定位」「主事」之意(《禮記‧樂記》「禮明樂備,天地官矣」)。臺語又稱蘋果為「官果」,水果 中蘋果也的確有名門正派不走偏鋒的氣象。(粵語稱蘋果為「蛇果」,不知何解,看來像是受了〈創世記〉亞當故事的影響)。舊戲和舊小說中妻子稱丈夫亦謂「官 人」,官字在當今白話中解釋比較狹義,在臺語中可解釋的彈性比較大,所以稱公公為「官」跟其人做不做官沒關係。而「家」字在古代讀來與姑可通,班昭因受尊 敬,世稱「曹大家」,曹大家念出來便是「曹大姑」。《晉書‧列女傳》中周氏說:「奉養大家,義無歸志。」指的便是婆婆,可見這稱謂也是由來已久。除了臺 語,其他方言好像沒見沿用這個古稱,連粵語也只是稱「家婆」。至於「大家」為什麼念成了「大姑」?那是因為臺語保留古音,近代音中ㄐ的發音,臺語都保留ㄍ 的古音。不信的話請把「江」、「教」、「見」、「金」幾字念看看就知道了。

{13}

白話文的「開車」,臺語是「駛車」。「駛」是比較文言的。駛的讀音如「賽」,而菲律賓的閩僑認為此音不雅,所以他們不用「駛車的」而用「車頭」來稱司機。(駛與御同意,但「御」又兼有男對女的性事之意,「駛」在臺語中也有性意。)

{14}

白話文中的「鍋子」,臺語用的卻是「鼎」,「鼎」真是文言得不得了。粵語也類似,但他們愛用「鑊」,粵人講究美食,他們對於好菜的讚美竟是「有鑊氣」三字。「鑊」當然也算文言。

{15}

白話文的「跑」在文言文則是「走」,臺語的「走」至今保留它「跑」的原意。換成白話,「走」就是「常速前行」的意思了。

{16}

白話文的「他」,在臺語是「伊」,粵語則喜用「渠」,「伊」「渠」都是文言時代的產物。

{17}

「死了」是白話,臺語常用的是「過身」。粵語跟臺語一樣也用此詞,不同的是粵語多一個「過著身」的說法,指的是完成式。「過身」是文言,用起來比白話的「死」雅正沉穩,令人在哀慟中隱然有某種哲理思維,過身也是某種過境嗎?要過去哪裡呢?

{18}

「餵」是白話,「飼」比較文言。臺諺謂「人飼人,一枝骨,天飼人,肥律律」。被天老爺餵養是很幸福的事。臺諺「飼老鼠,咬布袋」也是指餵食。風塵女子被包養,臺語也叫「給人包飼」。

{19}

「洗澡」是白話,臺語的「洗身軀」比較文言。

{20}

「曬太陽」是白話,「野人獻曝」的「曝」可算文言,臺語用的便是「曝日」。臺諺中有「生吃不夠哪有可曝乾?」之句。

{21}

「花 生米」的「米」是白話,臺語的「土豆仁」的「仁」則文言多了。兩者都指中心位置那一小粒的部分。「仁」字也指一切瓜子仁、核桃仁、杏仁、欖仁、瞳仁…… 「仁」因為位處核心,代表宇宙間一切生發之原力,最後它也成了「仁愛」之「仁」。「仁」竟晉升為儒家的核心價值。──所以說「土豆仁」的「仁」字真是個好 字。

{22}

臺諺「食人一斤,也著還人四兩」,「著」有點文言,翻成白話略等於「該」或「要」。「著」字用意很廣,如公 文裡會有「著照所請」之句。朋友談言微中之際,也會有人大叫一聲:「著哇!」(意謂「就是這麼回事,讓你剛好說到節骨眼上去了!」)這種話現在不知怎的變 成了白話的:「照啊!」

{23}

臺灣俗話中勸人不可做某事,常說,你這樣做會「一四街給人笑死」,「一四街」(編者按,或作「一四界」)聽來並不太像文言,但畢竟也算古代的說法,這句話小輩的福佬人好像已經不會說了。「一四街」指的是四面八方的街道,元雜劇《竇娥冤》第二折便有這麼一段對話:

「四鄰八舍聽著,竇娥藥殺我家老子哩!」

「你不要大驚小怪的,嚇殺我也。」

我曾訪大陸泉州地方耆老,他們念「一四街」略如「幾嚇鬼」跟現在臺灣聽到的語音頗有不同。

{24}

至 於說到「單位詞」,白話文也略顯笨拙,例如「一條龍」就沒什麼感覺。臺語中「一尾龍」或「一尾活龍」才是比較既古典又活潑的好說法。「一尾」又可以轉換成 為人的單位,例如「大尾的(流氓)跑掉了」。白話文中「一件衣服」也嫌呆氣,臺語用「一領衫」,就顯得精神抖擻,彷彿衣服是掛在展示櫃裡,有燈光打著,稱 稱透透,體體面面。「一領」是比較好的文言時代的單位詞。

以上所舉的例子雖只有二十四條,但也頗足以說明古老的語言中所保留的文言成分其實還是很好用的。文言用得好,其實比白話耐嚼多了。

八十年前冰心旅日,當時當然沒有導遊,她在紙上寫了一句「哪裡最熱鬧?」拿給街上的日本人看,想得到一些指點,但日本人都看不懂這句中文。於是她靈機一動,改寫「何處最繁華?」不料日本人竟看懂了。當時提倡白話文之議早已四起,冰心卻感慨說:「白話何用!」

我自己也在日本街頭做過這種實驗,例如「到哪裡去看櫻花」就不如「何處賞櫻」易懂,「這個山叫做什麼名字」不如「此山何名」可解。文言一點的句子原來竟是命長一點的句子,可以一直活到今天。

日 本人、韓國人戰後一度排拒漢字,今後也可能因為經濟理由重拾舊學問,但他們所了解的漢語、漢字,顯然跟文言關係更多。如果我們想用中文和周邊國家往還,把 句子寫成淺近文言,絕對可以立即享受到「吃四方」的好處。俗語說:「男兒嘴大吃四方。」其實嘴巴長得大並不能吃四方,具有良好的語文能力才真能吃四方。

綜上所述,我不覺得「文言」是什麼面目可憎、站在「白話」對面的敵人,犯不著趕盡殺絕。他們兩人不但不是敵人,而且根本是手足,而且是孿生姐妹,而且眉目相似、聲音相近,他們是可以相安並存的。

當 然,也許有人要反問,白話、文言兩者既然相似,那麼反正差不多,乾脆就棄文言而取白話就好了。不對,因為學了文言懂白話比較容易,只學白話要兼懂文言就有 點困難。請相信我,在未來二十一世紀的中葉和末葉,兼通文言白話的人是擁有比較多資源的人,是更容易生存的人。更何況,兼修文言並不是什麼難事,臺語就是 一堆「文言」組成的。能多懂一些文言,就能多欣賞一分臺語的古典之美。

我自己嘗試為文半世紀,每有年輕人來請教祕訣──奇怪的是每當我說 出真祕訣,別人也只漠漠聽之。其實答案很簡單,多向古文和俗諺中大大方方伸手擷取就可以了。至於從英文或其他外文中悟出什麼高妙手法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但 前者有點像直接到山中取泉水,後者則像拿海水來淡化成飲水,理論上雖然取之不盡,但實際上非有大手段不為功。

至於兼通文言的學子因為跟古人連上了網,他日成為李白、杜甫的網友,因而享受了那種難以描摹的神交古人的微妙經驗,就不是本文所能盡述的了。

當然,學生畢竟也有他們的辛苦,所以,太古老的秦磚漢瓦,也就暫時顧不得太多了(但四書例外)。所謂學者倡讀文言文,原則上也不過是指讀唐宋以後的文章,至於《尚書》、《周易》這種奧富的宮室之美就留給中文系的去徜徉吧!

(聯合報)
--
徵才廣告,不得限制年齡、性向

為確保中高齡二度就業者及同性戀者權益,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企業刊登徵才廣告時,不能針對聘僱者的年齡、性別設限,更不能因為求職人員的「性傾向」予以歧視,否則將可處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

修正案也增列條文,明定協助企業辦理就業服務的私人機構或其從業人員,若在廣告中刊登就業歧視字眼,須擔負連帶責任,處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希望透過「雙重安全閥」的模式,確保民眾有平等就業機會。

(自由時報)
--
僱主徵才 不得限年齡

就業人權保障又向前邁步。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增列僱主對求職人及受僱員工不可因年齡、出生地、性傾向等因素,而予歧視,違反規定者可 處三十萬至一百五十萬元罰款;意即未來僱主徵才時將不可設定年齡條件,徵才廣告也不得出現「限三十五歲以下」或其他年齡的限制。

嚴禁性傾向歧視
現 行《就業服務法》第五條規定,僱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性別、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或以往工會 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這次特別將年齡、出生地、性傾向納入禁止就業歧視範圍。立委黃淑英強調,這次修法尤其將性傾向列入反歧 視項目之一,已成為就業人權保障的指標性立法。
此外,過去外勞逃跑案件中,由於尋回機率相當低,致僱主不能遞補外勞,這次修法中增訂「外勞遞補規 定」,明訂僱主聘僱的外勞,若在入出國機場或收容單位時就行蹤不明,通知警察機關後可立即申請遞補;外勞若是在僱主處所發生行蹤不明,通知警察機關半年後 仍未查獲,也招聘不到本地勞工,亦可申請遞補外勞。
另現行條文規定,外勞因故被遣返,相關費用一律由僱主支付,這次修法則規定付費者的順位,依序 是非法容留、聘僱或媒介外國人從事工作者;遣送事由可歸責的僱主,以及逃跑的外勞本人。換言之,如外勞逃跑原因不是出自於僱主虐待等「可究責事項」,即使 外勞逃跑被逮須遣返,僱主也不用再負擔遣返費用。
對此,天主教外籍移民服務中心主任吳嘉德表示,外勞逃跑人數一路攀升,去年該中心曾做調查,發現外勞主要是僱主對他們不好而逃跑,加上仲介公司仲介費的不當抽成,只好逃跑找新工作。他說:「我們不同意將遣返機票錢改由外籍勞工負擔,這樣不公平。」

《就業服務法》修法重點
.僱主對求職人及員工不可因年齡、出生地、性別等因素,而予歧視,違反規定者,可處罰30萬至150萬元。
.人力銀行代為刊登徵才廣告,不得有就業歧視字眼。
.外勞失蹤,原因不能歸責於僱主者,半年後未查獲,就可以申請遞補外勞。
.外勞遣返費用過去均由僱主負擔,現改為由非法僱主、非法仲介者優先負擔。

(蘋果日報)
--
雞蛋生熟原理 科學家證實水星有液態外核

利用廚師分辨雞蛋生熟的小技巧,美國科學家已成功破解水星的一大謎團,證明這顆體積不大的太陽系行星具有熔化的外核。此一發現有助於解釋人類在多年前意外發現水星擁有磁場。

破解水星磁場之謎

美 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水手十號」多年前意外發現水星擁有磁場時,令科學家百思不解,因為科學家始終深信,體積小的水星核心,勢必早已凝 固,然此理論又與磁場通常來自於熔化的外層地核解釋不符。地球的磁場便來自外核的液態鐵流動,至於月球與火星的磁場則相當微弱,但有證據顯示它們過去有磁 場。

生蛋轉動會「搖晃」

利用廚師判別雞蛋生熟的小技巧,在NASA的太空探測船「信使號」預定明年抵達水星之前,康乃爾 大學天文學助理教授馬格率領的研究團隊,已自行解開水星核心之謎。多年來,廚師只要旋轉雞蛋,就知道這顆蛋是生是熟:煮熟的蛋由於中間蛋黃已凝固,因此將 之置於檯面旋轉時,能轉得很順;相較之下,蛋黃仍為液態的生蛋轉起來會搖晃。水星也一樣。

水星體積雖小,但顯然無法將之放到檯面上旋轉。科學家因而透過美國加州、西維吉尼亞州與波多黎各等地的天文望遠鏡,觀察水星的旋轉速率。

水星旋轉也會「搖晃」

科學家先對水星發射強力雷達信號,然後再接收雷達回波,結果發現,反射自水星地表崎嶇面的雷達回波,呈現特殊的斑點模式(干涉現象);藉由測量在不同地點所產生之特殊斑點模式的間距,科學家得以計算出水星的旋轉速率,準確度達十萬分之一。

歷經五年觀察,科學家計算出水星的旋轉振動,即肇因於太陽引力的天平動,研究發現,水星的天平動比一個照理已徹底凝固的天體應有的天平動高出一倍,但卻符合一個擁有熔化外核以及不會和地殼一起旋轉的天體天平動。

根據這些計算,科學家如今九十%至九十五%肯定,水星核心至少部分熔化。研究領導人馬格說,弄清楚水星內部的特性與熱演化,將有助於了解適合人居的世界(如地球)的形成與演化。

(自由時報)
--
「藥價黑洞」說從頭/陳孝平(中央健康保險局副總經理)

媒 體某種程度成功塑造了「藥價黑洞」這樣一個新聞名詞,以此主導了藥價議題的論述。但,這是一個對藥品行銷不了解、對民眾健康無幫助、對醫、藥界的發展均有 傷害的一個誤導性名詞,宜正名為「藥價差」。本文說明健保處理藥價議題的作法,並解釋這樣的作法其實是以定期壓縮藥價差作為槓桿,促成藥品研發循環,兼顧 了民眾醫療品質的持續提升以及促進生技產業的健全發展。

可參考國際行情
藥品具有市場資訊封閉、研發費用鉅大、進入門檻奇高、品質異質性複雜、大廠左右市場等特性,因此不具有自由競爭的條件。在有健保之前,藥品在藥商與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易,原本就有五花八門的行銷竅門、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外人難窺究竟。
全 民健保成立後,等於國家必須直接面對這樣的「醫藥共同體」並處理藥價議題。健保局參酌國際作法,訂定「藥價基準」,其基本運作方式為:對於已不具專利權的 「學名藥」以市場訪價的平均值作為健保的支付基準;為尊重智慧財產,對原開發廠的產品給予一定之加成。對於尚在專利期間的所謂「廠牌藥」,則參考國際行情 定價。
由於係採平均價格為基準,規模較大、議價能力較佳的醫院自然享有一定程度的藥價差額。這個「藥價基準」有定期檢討機制,實施以來,藉由這樣機制已有五次調降藥價紀錄。

對健保挹注有限
健 保藉由定期調整藥價基準,除了反映藥品價格應該隨時間而降低的事實之外,尚可確保民眾在合理費用之下,永遠享有因為藥品創新的醫療品質提升,同時兼顧生技 產業的生機。這樣的積極意義,來自於這樣的「藥品創新循環」:面對健保局定期調降藥價基準,已過專利期限的藥品,其利潤固然大幅下降,一般學名藥利潤也愈 趨薄弱。此時,一方面藥廠為維持利潤,必須推出新藥;一方面,健保局既然削減原有藥品的費用,在總額預算不變的條件下,同時也釋出讓新藥得以進入的空間。 因此這是一個民眾、醫藥兩界、健保費用不致虛增的三贏結果。
在去年年底檢調大舉介入藥價議題之前,健保前述的藥價調整機制之所以沒有發揮完全的作 用,關鍵在於健保局並非調查機關,無法掌握藥品交易的真實價格。如前所述,藥品行銷環節處處,藥價差額的產生可以是以折讓、禮品、乃至於對醫師個人或醫院 不當的優惠所產生。現在藉由檢調的介入,使健保局能清楚掌握藥品交易的真實價格,因此,可以精準確定藥價調整的幅度。
必須強調,在健保總額制度下,藥價調整對健保財務的挹注有限。它的真正價值,在於促成藥品創新的循環,使全體國人均蒙其利。

(蘋果日報)
--
台北是平的/陳文茜

湯瑪斯.佛里曼寫的名著《世界是平的》,已經成了暢銷書。我想問,這裡頭包不包括台灣?
台灣或台北是不是平的?台北人是否也把台灣放在世界的平線中,一起看待?一起評估較勁?
台 灣人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地圖,在我們所居住的小島旁金馬澎湖蘭嶼均不存在;本島上的住民有著絕對的中心主義,無視於附屬領土的經濟或文化價值。而台灣海峽像 不斷變動大小的變形海,時窄時寬,窄時好似盧溝橋於其上,大陸紅軍隨時過橋渡海;寬時有若大西洋,飛一趟得走個數十小時。
台灣大陸以外,世界地圖西直接連接美國、東只有日本、英法勉強模糊其間。非洲拉美這些土地從來不存在台灣人的「世界」,蘇丹族群屠殺死了25萬人,伊拉克4百萬人流離失所,這些除了油價外,都與台灣無關。
台灣人的地圖不是平的,是空的。
98金融風暴後十年亞洲經濟已再崛起,台灣反而滑落;亞洲首都一個個躍上國際舞台,台北反倒一天天走下坡。「世界是平的」這句話在台灣雖然琅琅上口,但台灣極少人把自己真的像賽跑選手般,放在平的跑道上意識自己的成績;誰超越了我們?他們的腳步,為何比我們快?
許 多人悲觀台灣的經濟,我有一套黑格爾式的樂觀論。這十年「世界是平的」,在亞洲最明顯的現象當然是中國崛起;台灣人所以毀滅性地痛恨「中國崛起」,因為他 們只看到當下,無力把世界經濟的某個過去起點與未來的終點聯繫起來。我一直相信落葉歸根,那些過去二十年在大陸或美國致富的台商,終究會回來。當他們再回 來的那一天,已非台灣級的富商,而是世界級的財富。十年前台灣的舞台訓練國際競爭的起跑能力;十年間,大陸的市場規模,把這一批台商養育為國際型的大企業 或大工廠。一個東莞的台商,1990年他在新店只有上千人的製造廠,如今全球名牌60%工廠在大陸,東莞台商隨便拉一個,常是五萬工人的規模。大陸源源不 絕的勞動人口,使他們不用不斷外移,去了貴的上海幹部,來了苦幹實幹薪水偏低的湖南幹部。從一種諷刺性地角度看,如果不是錯誤的「戒急用忍」制度,把台商 逼出台灣,出走大陸;台灣不可能以小小的市場,培育出這些營業額動輒半百億的大批商人。

台商都想回來台灣
只要有一天,他們願意回家,台灣會像一個跳躍升級的經濟體,突然流入大量的財富與消費需求。因此我們的經濟政策,不是以防禦的管理干預方式看待中國,而應將重點放在:如何讓台商回家?
舉一個例子,政府不讓台灣人民購買大陸A股或基金,於是老百姓有門道的把錢直接轉移至香港或新加坡;錢沒防住,還連本帶利跑了,這是什麼笨人想出的笨政策?
大陸基本上是一個太快崛起的經濟體,沒有一個文明不需要累積;在大陸,我還沒碰到一個不想回家的台商。現實把他們留在上海東莞,過個幾年這批台商已約莫60、70了,企業工廠交給下一代,誰不想回家呢?在大陸不說故鄉情,就談醫療,個個台商都想回台灣。
世界是平的,台北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流動速度只有看得遠的人,才看得到未來。
如 果我是台灣或台北的政策決定者,我會將台灣的經濟主軸放在一個核心競爭力上:讓台商平平安安高高興興地回家。帶著奇蹟式的富裕,他們享受佛羅里達般愉悅的 退休生活,在台北或台東買房,在台灣醫療設備投入大量資金,在銀髮族的消費市場中,成為亞洲城市之冠。台北是平的,我們應學習看得更遠。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