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70814

高山上有鬼? 靈異傳說繞山頭

農曆七月 諸事小心

農曆七月,民間傳說鬼門關開,鬼故事也要出籠。許多轉述率奇高的靈異傳奇在台灣登山族、網路間流傳。


台灣高山迷人,卻也奪魂。歷年來不少愛山客命喪山間,在山友間留下許多不可解的靈異傳奇。有山友當趣聞,也有人以此警惕:七月夏日,多颱季節,上山英雄、英雌,諸事小心。
--
下著雨的夜晚,位於八通關越嶺道的抱崖山屋裡,晚上十點多,傳來急促的呼吸聲和敲門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職員和志工三人被這不尋常的聲音驚醒,趕快把門上鎖,再問聲:「是山友嗎?」但是屋外沒有人回答。

昨夜敲門聲 是人是獸?

該 不該開門呢?大家面面相覷。過一會兒,又傳來一陣敲門聲,他們再提高了嗓門大喊「是山友嗎?」敲門聲馬上停止,屋外一片寧靜,大家開始有點毛毛的。是人、 是熊,還是…?敲門聲又響起,此時大家已不再應聲,乾脆蒙起頭來睡覺等天亮。天亮後,大家發現屋外並沒有任何腳印。那麼,昨夜的敲門聲是…見鬼了?

高山上由於常發生山難意外,靈異傳說也跟著盤繞山頭,奇萊、玉山、雪山都有鬼故事在山友間流傳。

山屋掛遺照 夜半微笑

在奇萊山區,在山屋成功二號、三號堡未拆除之前,由於堡內掛著罹難的山友遺像,倍增靈異指數。有山友在睡夢中感覺有人在搔自己的腳底;有人半夢半醒之間,看到牆上的遺照對著自己笑,嚇出滿身大汗。還有人在雨夜遇到遺照中的登山者回到成功堡。

玉山之字坡 傳來哭號

玉 山是最熱門的路線,在岳界赫赫有名的布農族高山嚮導「霹靂馬」成員「懷姐」,有次帶了宗教團體上玉山,走到排雲和主峰間的之字坡時,隊員中有人忽然起乩, 在黑暗中,懷姐聽到前方沒有人的步道上,傳來幾聲哭號,悽慘而犀利,只見起乩的隊員手往前指了幾個地方,表示那是枉死在山上的冤魂哭著要人超渡,瞬時害這 位縱橫山林的女嚮導雞皮疙瘩掉滿地。

風光明媚的嘉明湖山區以隕石湖的特色吸引山友。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後,美國運輸機意外墜落三叉山區,日本人發動了軍警和原住民一百多人上山搜救,結果遇到大風雪,凍死了很多人。現在山友傳說在嘉明湖山區露營時,會聽到大批日本軍隊操兵的聲音。

一切是幻覺 高山反應?

傳聞繪聲繪影,在登山族群間廣為流傳,但有些不信邪的山友嗤之以鼻。他們認為種種傳說只是幻覺罷了,因為在高海拔地區有人會有高山反應,身心狀況不佳,容易疑神疑鬼或作噩夢;有些聲響只是風吹,或是動物的騷擾,日前就有大學師生夜宿山屋,台灣黑熊來敲門的例子。

科學派山友認為像奇萊成功堡的搔癢事件,可能是山屋老鼠在啃食山友的腳底皮屑。至於廁所木門自動打開,只是山友活動的氣流,推動木門開啟。嘉明湖畔的兵馬聲,應該只是山區的風切聲罷了。

原住民嚮導 對山敬畏

布農族女嚮導「懷姐」表示,她上山時絕不說謊、不嬉鬧,因為說謊會被山神處罰,嬉鬧容易侵犯山神。她帶隊上山前,會在登山口帶大家祝禱,請山神帶領大家安全往返,她也會趁機教育登山客:「山,是來登的,不是來攻的。」希望大家對大自然心存敬畏。

奇萊成功堡 山難學生雨夜現身

一講到奇萊,讓人想到山難事件。奇萊的致命吸引力讓山友敬畏,靈異傳說也跟著奇萊,包括被暱稱「成功堡」的山屋,靈異傳說不少。因此有些山友寧願露宿、搭帳篷,夜裡也不願踏進「成功堡」一步。

奇萊最早、最著名的山難,是民國六十年七月底的清大核工所學生山難事件。

近卅六年前的夏天,六名清大核工所學生及一名台大學生共七人攀登奇萊主山,沒想到半路上,娜定颱風登陸,學生帳篷被強風吹翻了,風雨中毫無棲身之處。

他們頂著十四級強風,衝上沒有遮蔽的草坡,以為衝上陡坡很快就可到達合歡山松雪樓,卻沒想到路程變得那麼漫長。領隊與成員紛紛倒下,七人只有兩人獲救,五條年輕生命因山而夭亡。

畢業多年的清大校友「max2」說起校園內自那起山難後,就流傳個故事,當年與核工系學生同寢室的學生在那夜凌晨三時,被嬉鬧聲吵醒。睡眼惺忪坐起身,原來是爬山去的三名室友回來了,正打牌打得起勁。

隔天起床,三名室友又不見了,只留下一堆牌濕濕地散在桌上。突然,也是登山社社員的隔壁寢室室友探頭進來:「你室友出事了!昨天在山上被找到,三個人都死了!」

校園傳說不可考,能確定的是在山難之後,為預防山難,有人在奇萊稜線下方溪谷旁興建山屋「成功二號堡」、「成功三號堡」。

在清大山難發生五年後,幾乎同樣的悲劇又發生登山的八名陸官學生身上,一樣是颱風,一樣是毫無遮蔽,一樣是趕不到的松雪樓,造成六名學生死亡。

成功二、三號堡建成後,岳界開始流傳「成功堡」鬼故事。版本各異,主要情節都是:有一天一隊攀爬奇萊主、北峰的登山隊在成功堡住宿,他們一踏進成功堡,便開始下起雨來。

大夥準備睡覺時,有另一隊人冒雨趕夜路進到堡內,原本要睡的山友也有情有義地爬出睡袋招呼,還幫忙燒開水。但奇怪的是,這隊陌生人卻從不搭腔,好像被下了禁語令似的。

隔天一早,昨天悶不吭聲的神秘登山隊不見人影,一抬頭卻看到山屋牆上懸掛紀念罹難者的照片,正是昨夜那幾位不說話、渾身溼透的陌生人,他們正是「成功堡」的「堡主」啊。

「成功堡」傳說還有其他變形,包括傳說有人看到照片人像流淚,或睡到半夜有人在腳底搔癢;還傳說學生在奇萊遇濃霧時,那幾位山難清大學生現身帶路,都投射山友了對山難者的同情。

高山缺氧 出現幻覺錯覺

人在高山上,為何容易有靈異經驗?就醫學的觀點來看,可能與人在高山腦部缺氧有關,會出現「感覺剝離」狀態,嚴重時還可能產生幻覺。

專長高山醫學的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高偉峰說,高山氧氣稀薄,在一千五百公尺山上,人動脈血液的含氧量只剩七成,而腦血流為了攜帶更多氧氣,血流會增加。

高偉峰解釋,腦血流量增加原是好事,但此時血流通透力好,會滲透到血管外面的組織,卻造成腦水腫,輕者影響判斷力,嚴重時可能顯現幻覺,這些都屬於高山症的症狀。

嚴重缺氧產生的幻覺,他舉例,兩年前,曾有登山客登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台東縣嘉明湖,結果出現高山症,「那名登山客還告訴同伴,現在正在打電動」,其實他根本沒有玩電動。後來登山客送醫後因高山症死亡。

高偉峰表示,登高山也會影響視力,曾有登山好手下山後,出現急性遠視,視力產生錯覺,「可能一隻鳥飛過去,卻以為出現鬼怪」。

台北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指出,腦部是負責判斷最重要的器官,血液帶氧量會操控腦的運作,血氧濃度降低,腦也會「秀逗」;最明顯的是,此時人會產生「感覺剝離」狀態,再加上山中杳無人煙,很可能聽到一點聲音,就覺得很恐怖。

在山上被「鬼壓床」,嚴烽彰說,鬼壓床是一種「睡眠麻痺」,即睡著後會有「動眼期」,腦中整合白天訊息開始做夢,好像在看電影一樣,但大腦同時也放電,透過神經傳導放出訊息,「命令」四肢麻痺,免得跟著夢境做一樣的事,好比夢到殺人也跟著殺人,就糟了。

編鬼故事 免得隊員亂跑

有些高山靈異傳說讓人直冒冷汗,但有十七年登山嚮導和山區救難資歷的劉居賜說,多數靈異傳說一再轉述,真實性大受質疑,像玉山的排雲山莊上方的三岔路口,傳說有幾個穿黃色雨衣、頭戴斗笠的小飛俠飛來飛去,他和其他巡山員白天、夜裡勘查多次,「什麼鬼也沒有」。

劉居賜表示,以前寒暑假救國團會辦登山活動,領隊為了不讓團員亂跑,就會編一些鬼故事嚇嚇他們。他認為現在流傳的山區鬼故事也以這個成分居多。

前一陣子有嚮導和山友盛傳登山途中,腳下傳出人的喘氣聲,連資深嚮導也「信心動搖」。後來證實是一種比黃鼠狼大的「黃喉貂」躲在山路邊的草叢裡,有人靠近,黃喉貂就會吐氣警戒,聲音跟人的喘氣聲極像。

又如半夜聽到敲門聲,可能性更多。劉居賜舉例,山區日夜溫差大,特別是木板床、門因熱脹冷縮,晚上常發出「啵、啵」聲,聽起來像敲門聲,風吹也有類似效果。

(聯合報)
--
頻開電子郵箱 壓力好大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電子郵件太多,企業員工招架不住,他們時時刻刻查看電子郵箱,不勝壓力,干擾正常工作,變得疲憊、挫折,生產力降低。

格拉斯哥和另一所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英國三分之一以上員工說他們十五分鐘查看一次電郵,六成四說他們每小時查看一次以上。但研究小組在他們電腦上裝監控器後卻發現,查看電郵最勤者,每小時竟多達四十次。

約三成三的人表示,電郵量大,又必須盡快回覆,對他們造成心理壓力。二成八的人說,查看郵箱,馬上回覆,使他們覺得被什麼東西趕著做事。只有三成八員工能輕鬆一點,等一天半日再回覆。

研究發現,許多人覺得受電郵「侵略」,因為他們想專心工作而電郵時刻打擾,但他們又不得不隨時注意來信是不是急件。

研究小組下結論說:「電子郵件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商業利器,但證據顯示,電子郵件會強力控制使用者,而且許多使用電腦的人經驗到這種壓力。」

研究人員說,電子郵件如今成為職場生活裡最大問題的來源。這本來是極好用的工具,但現在已經失控。

(聯合報)
--
台灣生物庫 要找20萬人

在國際激烈競爭下,我國也將成立生物資料庫,預計蒐集20萬名民眾的血液及尿液檢體作長期研究,據此找出疾病危險因子及發生機制,及早預防。屆時國人也許可以預先知道自己可能發罹患什麼疾病,及早因應,延年益壽。

二、三十年後,會罹患什麼疾病?為什麼每人罹患的疾病又不一樣?這些答案,都可在規畫成立的「台灣生物資料庫」中找到。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今早舉辦「21世紀的生物資料庫」國際研討會,就是要從各國經驗中,找到適合台灣的方法。

中 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表示,中國大陸將在2008年架構50萬人的生物資料庫,日本也已蒐集完成50萬人的規模,至於韓國、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也都奮 起直追。反觀台灣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開始蒐集1萬5千人的血液及尿液檢體,如果順利,2、3年後才完成20萬人的資料庫,起步已明顯落後。

中 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指出,雖然我們的人種和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等國類似,但放大到基因型態及疾病種類,仍有所差異,因此仍需架構屬於自己的 生物資料庫。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透露,我們的生物資料庫將以國人常見的疾病為研究對象,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關節炎、及肝炎等,期能從中找出致 病的危險因子,及早防範。

(聯合晚報)
--
台灣建基因庫 11月開始採集血液

人類基因解碼後,各國競相投入生物資料庫研究,中研院昨天宣布,台灣生物資料庫先導計畫將自十一月起展開,預計在全台採集一萬五千人血液樣本。

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強調,先導計畫要先經中研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才會付諸行動。不過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劉靜怡批評,資料庫計畫不夠透明,也未曾嘗試善意地與反對聲音溝通,參與民眾的權益讓人擔心。

「生物資料庫(Biobank)」是從健康志願人口的血液、尿液樣本及飲食、生活習慣等,透過長期追蹤及世代研究,從中了解帶有特定危險因子(如抽菸、喝酒或有某些致病的遺傳基因)的民眾,罹病風險和其他人有何差別。

陳垣崇強調:「資料庫是為下一代科學研究,以及全民健康所做的準備。」

中研院院士陳定信也說,當各國都朝建立屬於本國或該民族特有的生物資料庫之際,台灣不做,對本土疾病的研究腳步將有所延宕。生物資料庫只要倫理規範受到合理監督,確保個人隱私不被曝光的前提下,沒必要再拖延下去。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指出,未來對參與計畫的民眾,事前會先辦說明會外,抽血前也會請民眾簽署四頁同意書,研究單位會確保所有血液樣本匿名。對於少數族群如原住民,除了個人同意接受抽血外,還需族群頭目或長老等代表同意,採血後若反悔,也可以要求撤銷並銷毀血樣。

昨天應邀來台的英國牛津大學納菲爾德醫學院教授陳錚鳴則指出,他在大陸進行的「生物資料庫」已累積四十多萬人規模,哈爾濱居民中風發生率高、四川婦女易有呼吸道疾病,河南食道癌偏多,都希望透過生物資料庫得到解答。

(聯合報)
--
小心,次級房貸風暴擴大中/殷乃平(政治大學財稅系教授)

上周,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席捲全球,歐盟央行在巴黎銀行宣佈三個基金的資產因包涵次級房貸債權擔保憑證(CDO),無法評估其價值而關閉時,立即先後用公開 市場操作提供一五六八億歐元(台幣七兆)資金,注入歐洲的金融市場,並宣佈透過其貼現窗口,以四%的融通利率無限制供應銀行資金;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也兩 度用附買回(Repos)提供金融市場六二○億美元(台幣二兆),也宣佈在貼現窗口以五.二五%利率無限供應銀行資金融通,並且表示願意吃進一九○億美元 的低押貸款擔保債權憑證;日本央行也注入金融市場一兆日元;它如加拿大、澳洲、香港的央行均多少提供資金注入金融市場,以求穩定金融市場。而美國財長鮑 森、聯準會理事主席布南奇、總統布希輪番喊話,希望能穩住陣腳,但是如此的大陣仗,反使得投資人更為擔心其嚴重性。金融市場中漫延著悲觀的氣氛,有人認為 危機來勢洶洶,比一九八○年代的美國儲貸機構危機、一九九○年美國的房貸危機、或一九九七的亞洲金融風暴更為嚴重;有人還戲稱美國聯準會主席為鐵達尼號船 長。

次級房貸是對貸款信用較差,正常情形下,無法申請到銀行貸款者的房貸。一般以較高利率來彌補其風險,譬如知名的二/二八次級房貸就是前二年以八%固定利率 (高於當時五%市場利率),二年後,再以倫敦浮動基本利率加碼五%的房貸。由於葛林斯班時代的美國資金浮濫,利率極低,而房價不斷高漲,就算出現壞帳,出 售銀拍屋,仍可賺回本金,因此,銀行競相開發了這個新的放款市場,至今規模已超過一.五兆美元。

銀行再將次級房貸用不動產證券化方式,將之轉換成債券型憑證,出售給投資人,把銀行的放款風險轉嫁給投資人承擔。因為在證券化過程中,常提供超額房貸以抵 銷出現的壞帳,又會找金融機構提供信用狀增強信用,所以債權憑證的信評一般都頗高,吸引的投資人經常是保險公司,銀行、或大型基金等。可是在投資銀行眼 中,它又可以再進一步衍生,如出問題的貝爾斯登公司,將其經營的次級房貸債權擔保憑證留下十%至二十%,再以之為擔保,向銀行貸款,成立對沖基金,到國際 金融市場中去投機。可惜,今年下半年美國不動產市場開始疲軟,次級房貸壞帳大增,信用增強擋不住,投資人就承擔風險,進而影響到對沖基金的生存。

這時,承做次級房貸的銀行、信用增強的金融機構、投資債權擔保憑證的機構投資者(也是銀行)、對沖基金的發行者與投資人、對沖基金的投資對沖對象(也都是 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全都因為不動產市場下跌,跟著出了問題,而這些機構的股票在市場上也會下跌,這一連串扯出的問題,均難以善了。

為因應風暴,各國央行提供的市場資金近十兆台幣,目的除了穩定股市信心外,還在於寬鬆信貸,避免信用緊縮,影響資金周轉,同時防止金融機構因之惡性倒閉。 不過葛林斯班在年初時就指出,美國不動產市場的投資泡沫在今年第四季可能會破滅,次級房貸風暴的出現,使之提前在第三季就看到問題。如房地產市場崩潰,房 貸壞帳激增,則房貸衍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就成為一個個的炸彈,事實上美國有六.五兆美元的低押貸款擔保債權憑證在市場流通,而持有者遍及全世界,其影響所及 頗為可觀。而這種狀況,縱使聯邦準備銀行使盡混身解數,可能也無法力挽美國不動產市場崩潰之狂瀾。

當然,若是美國的不動產市場硬著陸,金融市場受到重創,美國經濟自然會應聲而衰,對世界經濟所帶來的衝擊,自不能小覷。尤其,美元的地位隨著次級房貸風暴 而動搖,最近貶值的幅度與速度均加大,若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持有美元者都因為美金貶值而拋售美元,美國經濟將承受更大的打擊。不過,即使這個次級房貸風暴在 各央行聯手用鈔票滅火政策下,暫時勉強穩住,國際金融市場全面的緊縮信用,過去二十多年來,靠低利率、低物價促使全球經濟高度成長的環境,也必然會因之而 消失。

我國的金管會雖然也對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影響,做了一番說明,認為我國金融機構的損失不到台幣七十五億元,而銀行卡債的壞帳準備就有一六○○億,其衝擊有 限。暫且不論目前我國銀行的卡債壞帳準備根本就不足因應已發生的全部卡債問題,國內推銷的多種海外基金不少受到波及,投資人的損失可能難說;上半年金管會 將保險公司海外投資比例由三十%提高到四十五%,部份壽險業就一頭栽進低押貸款擔保債權憑證之中,而美國的不動產市場問題正在持續擴大,影響層面可能更為 深遠,金管會過早急於表態,未來似難再回頭自圓其說。

更糟的是股市,美國來的外資家中著火,急於抽回,而國際上信用緊縮,外資亦將大受影響,台股短期缺乏外資的支撐,再上萬點的力道可能不足,股市與匯市的巨幅波動,是否會滋生新的金融問題,有待繼續觀察。

(中國時報)
--
最野蠻的法 繼承債務法/陳業鑫(高雄地方法院法官)

由於底層民眾對於法律知識的欠缺,造成眾多弱勢的繼承人,沒有作錯任何事情,僅僅因對於繼承法律知識的欠缺,可能一覺醒來,突然被天上掉下來的巨債壓身, 房子被查封,存款被凍結,薪水被扣押,金融卡領不到任何錢,這是我在法院從事審判工作時,看到最野蠻的法律──繼承債務法律。

現在法務部民法繼承編修法小組,針對繼承債務法律規定是否修正為當然的「限定繼承制」──繼承人僅以繼承到的遺產為限,對繼承債務負清償責任,尚有許多疑 慮。反對修法的理由,大致上可以歸納如下:案例不多、避免債權人權益受損、避免加重法官負擔等。這些理由,根本禁不起進一步的探究。

案例不多,就可以用這種惡質的法律欺負不懂繼承法律制度的民眾嗎?以筆者從事民事審判的經驗來說,此種案件固然占整體訴訟案件比例不高,問題是對於每個案 件當事人的家庭而言,造成的效果卻是毀滅性的。而且這種說法,擺明是歧視這些不懂法律的民眾,那對於少數族群的原住民、身心障礙者、離島居民、同性戀等, 是否也可以立法公然加以歧視?

其次,改成當然的限定繼承制,對於債權人權益並無任何損害,反倒是現行的當然概括繼承制,根本嚴重向債權人傾斜,讓債權人「不當得利」。舉例而言,A為債 權人,B為債務人,B之財產總價額為一千萬元,此價額即為A對B債權之一般擔保,嗣後B於債權存續期間死亡,卻因繼承債務法律規定之故,不但B之財產繼續 作為債權之擔保,B之繼承人C、D財產總額各為五百萬元,亦成為A對B債權之擔保,A反因B死亡之故,使債權擔保之責任財產總額由一千萬元增加為二千萬 元,造成債務人死亡後之財產擔保總額,反較債務人生存時之財產擔保總額為多之怪現象,以侵害繼承人財產權方式,過度保護債權人權益,如果改為當然的限定繼 承制,無論債務人B生前或死亡後,債權人A的債權一般擔保金額均為一千萬元,對債權人並無不利,而且對債務人較公平。

又如謂「限定繼承制」會侵害債權人權益,但現行民法第一一五四條以下本就設有「限定繼承制度」供懂得法律知識之民眾利用避險,此種說法不啻表示:懂得利用 「限定繼承制」避險的繼承人,可以堂而皇之侵害債權人權益;不懂得利用的弱勢民眾,就活該要繼承債務。這種說法根本是把人民莊孝維!

至於增加法官負擔云云,就要看制度如何設計了。事實上,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的規定,繼承人對於有財產的被繼承人,本來就負有申報遺產稅的義務,而目前稅捐 稽徵機關對於每位民眾的財產均有完善的歸戶資料,有較高價值需要登記的動產、不動產及有價證券、存款等,無所遁形,改成當然的限定繼承制,債權人仍可對被 繼承人遺產執行求償,而遺產歸戶資料就是最好的依據,所以這些遺產清算資料可以繼續由稅捐稽徵機關掌管,不需要加重法官的負擔,遇有繼承債務訴訟事件時, 再由法官調閱遺產歸戶資料即可。而繼承人若有隱匿遺產或詐害債權人情事,再酌情讓其負損害賠償責任,即可充分保障債權人權益。

(中國時報)
--
西餐時代/韓良憶

新時代轟然而來,一家老餐廳悄然退場,再怎麼不捨,西餐的時代畢竟是走遠了。

返台期間,陪爸爸外出吃午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總要琢磨商量個好一會兒,才出得了門。兩個人上館子本來就較難點菜,加上爸爸近年牙口不好,硬的韌的都沒法 吃,父女倆最常吃的就是生魚片,可老吃同樣的東西難免有點無趣。這天靈光一閃,想起好久沒跟爸爸一起去吃「西餐」;爸爸愛吃西餐廳的起士烤魚,就是加了乳 酪焗烤的奶油白醬魚柳,一小盅焦香滑腴,而且幾乎不必咀嚼便可以下肚。

興沖沖打電話到東門町的「中心西餐廳」,鈴響了好一會兒才有人接聽,對方有點錯愕地說:「我們歇業一陣子了。」我一時怔然,不知該如何反應,喃喃道了謝,掛了電話。四十多年的老字號就這樣不聲不響地關門了,那熟悉的西餐味終究已成絕響了嗎?

說不定要「五年級」以上的人才會明白我所謂的西餐指的是什麼,可不是如今在台北街頭尋常可見的法國菜、義大利菜,而是上世紀七○年代以前台北的兩派西式餐 食。一派是在國共內戰後隨著上海人來台的滬式西餐,這種原本盛行於上海租界的西餐,嚴格來講並非正宗的歐洲菜,而融合了華人和白俄人的口味,反應出上海昔 日華洋雜處的史實;另一派則是從日據時代延續下來的台式西餐,菜色也是東、西合璧,既有台灣味,也有經日本人轉化過的西洋味。「中心」曾是前者碩果僅存的 代表,台式西餐則還有「波麗路」屹立在大稻埕。

爸爸早年待過上海,熟悉上海味,習慣帶我們去吃滬式西餐,一家大小較常去的西餐廳,一家在中山北路,叫「大華」,另一家就是當時猶坐落於廣州街的「中 心」。大華尤其常去,記得每個月總會去個一兩次,一來是因為家住新北投,路程方便,二來是因為小孩到那裡吃飯,每道菜都可以點半客,菜色和大人的一模一 樣,只是份量較少。如今想起來,那真是周到貼心的安排,小孩食量雖小,並不表示就只配吃炸雞塊、薯條或漢堡等乏善可陳的「兒童餐」。

爸爸最常替孩子們點起士烤魚或蝦,我一直以為這只是因為他自己嗜食的緣故,前一陣子父女倆聊起來,才曉得主因不在這裡:「起士烤魚、蝦沒刺,不會哽喉嚨,又用不著動刀動叉,用調羹舀就可以,小孩吃起來方便。」爸爸原來是用心良苦。

後來,大華關門大吉,我們吃西餐的首選轉移為中心,那兒的菜色和大華相似,起士烤魚和燻鯧魚、燴牛舌、牛尾湯等滬式西餐菜餚都做得挺好。餐廳在一九七七年 遷移到信義路二段,可巧咱家也在同一年搬到東門,美味就近在咫尺,我們自然成了常客。印象中,中心當時似已是台北僅有的滬式西餐廳,一枝獨秀,假日生意倒 也興隆,可到了張揚浮誇的八○年代卻隱約露出疲態。荷號飽滿的新富轉而吃起高檔的法國菜,小市民則有日漸普及的平價牛排可吃,唯有一些忠實的老主顧念念不 忘平淡安靜的老式西餐廳,中心就靠著這批客人,無論如何撐過九○年代,也走進二十一世紀。

我最後一次去中心,是在三、四年前;有次回台北偶經餐廳門前,一時興起就走了進去。裡面的裝潢更老舊,生意也更冷清,零零落落坐了三、四桌人,多半是老人 家,我這個即將邁入中年的女人看來是在座最年輕的一個。我喝著美味依舊的牛尾湯,心裡不禁感嘆,我們這些客人都與中心一同老去了。

唉,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新時代轟然而來,一家老餐廳悄然退場,再怎麼不捨,西餐的時代畢竟是走遠了。

(中國時報)
--
血債血還何時休?/梁東屏

印尼加里曼丹舊時稱做婆羅洲,主要的原住民是達亞族,後來印尼政府為了安頓東爪哇馬都拉島上貧困的馬都拉族,就遷移了大量的馬都拉族人到西加里曼丹,結果兩個族群之間衝突不斷,發生了好多次互相砍殺事件。

最恐怖的一次是發生在一九九七年底及九八年初的跨年屠殺。

事情發生在九七年十二月底,當時兩位達亞族青年在戲院與馬都拉族人發生爭執,結果被憤怒的馬都拉人殺死。事情傳出之後,達亞人立即動員將馬都拉人居住的地區團團圍住,開始了一場連續三個多月、腥風血雨的跨年械鬥,前後共有三千多人喪生。

事情開始發生的時候,印尼政府也不敢介入,只好將整個區域封鎖起來,昆甸對外交通完全斷絕,媒體記者也一概不准進入,讓兩族人馬互相殺了一個痛快。

據當地的居民表示,在那段時間中,沒有人敢進入「戰場」,有時不得不經過周邊地區,經常就看到達亞人舉著斬下的馬都拉人的手、腳甚至首級揮舞,很多人嚇得回家就生病。

在昆甸市區經商的華人陳幸夫就指出,那時達亞人斬下馬都拉人首級,都用煙燻後一字排開展示在街頭,噁心得不得了,他看了以後幾個月之間都不敢吃肉。

在西加里曼丹,達亞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大約有一百六十萬人;馬都拉人則只佔了人口的百分之二,雙方的宗教信仰也不同,前者信奉基督教,後者則是回教,所以兩邊人馬一直有相當大的矛盾,可是由於人數太過懸殊,一有事情發生,總是馬都拉人處於捱打的局面。

達亞人的傳統是,如果有一名達亞人被殺,那麼在四十八小時內,對方一定要對事件作出交代,否則的話就是「血債血還」。

二○○一年二月,一個達亞孩子在街上遭馬都拉人駕駛的車撞傷,結果又引起衝突,造成兩百多名馬都拉人被殺。

族群的問題從來就不容易處理,加里曼丹的達亞族和馬都拉族,就像是隨時會爆炸的火藥庫,他們殺起人來又很「傳統」,幾乎都是砍頭,更加讓人覺得血淋淋。

(中國時報)
--
三立加碼來勢洶 超級偶像尬星光

不讓「超級星光大道」專美,據悉,三立電視將於9月下旬推出更高規模的選秀節目「超級偶像Super Idol」,不僅播出的週六時段與中天對打,第1名獎金同樣祭出1百萬元,外加1台百萬名車,三立並考慮與無線台策略合作,種種條件設定,擺明衝著「超級星光大道」而來。

城城出線 女主人未定

為 了傾力打造華人超級新偶像,三立甚至由總經理張榮華親自督軍,據悉「超級偶像Super Idol」製作預算無上限,製作團隊則是目前綜藝圈炙手可熱的紅牌製作人薛聖棻;主持人選也積極物色中,如無意外,男主持幾已確定由曾國城出線,女主持人 則積極接觸知名女歌手楊丞琳、張韶涵及范瑋琪。

薛聖棻昨天坦承節目確在進行中,也不諱言主要對手就是鎖定「超級星光大道」,「我們不怕被比較,還要感謝前面這些節目幫我們過濾掉了一些冤枉路。」

偶像火力強 星光歡迎

面對來勢洶洶的「超級偶像Super Idol」,「星光大道」製作人詹仁雄笑說:「電視圈正面節目不嫌多,這是好事,大家一起為演藝圈加油吧!」

目前已知男主持人首選是頗有觀眾緣的曾國城,女主持人的建議名單很多,但製作單位希望是具有歌手身分又能主持的女藝人,最有可能是楊丞琳、張韶涵或范范3擇1。

除了主持人,目前計畫組成15人評審團,其中有3位是固定的主審,其他老師則是輪流講評,資深音樂人姚謙已答應要慎重考慮。

(自由時報)
--
客家義民信仰與祭典特色

客家義民信仰的起源,與台灣歷史在清代曾發生林爽文、戴潮春等抗官民變事件有關,當時在北台灣為了保鄉衛土的先民組成義民軍,其中有很多客家人。

義民軍手綁黑布以區別敵我,事變結束後,義民軍將繫黑布的死難者,用牛車載回竹塹(今新竹地區),相傳路過鳳山溪,到了現在的新埔枋寮義民廟的地方,牛車無論怎樣都不再前進,因此就地安葬成為義民塚,另有少部分安葬在苗栗義民廟。

乾隆五十三年初,竹塹義民獲敕封「褒忠」匾額,同年底開始有人倡議興建廟宇崇祀義民,並安排隆重的祭典;不過,與其他神明祀典不同的是,義民爺沒有神像,而是牌位,此外,相傳象徵義民手綁黑布的黑令旗,也受到鄉親的尊崇及祭拜。

(自由時報)
--
創業排行榜 網拍暴跌20名 空姐改裝T1 月賺10萬元

物價高漲,除打工人數暴增,也有許多上班族想改行創業。昨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八成受訪上班族有意創業,但上班族心目中的創業項目排行榜卻有明顯變化,去年高居第二名的「網路拍賣」今年暴跌至二十二名,專家認為網路拍賣競爭太激烈、壓低獲利,導致在創業排行榜上退燒。

競爭激烈
昨1111人力銀行也公布最新創業意願調查,一千一百多位網路受訪上班族中,有八成想創業,最主要原因是薪水太少。上班族最想創業的行業第一名為冰品飲料、第二名為複合餐飲、第三名為便利商店。相較於去年有兩成上班族想透過網路拍賣創業,今年只剩不到百分之三。

網拍削價獲利低
從事設計業的毛小姐說,三年前開始兼職網路拍賣娃娃衣服每月可淨賺三萬元,但後來競爭者多,獲利大不如前,現改賣女裝後仍處在虧損狀態,「不太可能為了網拍而辭職」。
三十歲的張明潔三年前辭去空服員工作創立「T1遊樂園」,租售改裝成德國福斯T1外型的「麵包車」。她說,一開始還在當空姐時,會把網路拍賣當作主要銷售管道,現在則是當成宣傳管道,九成的顧客還是會到店看車購買,目前每月利潤超過十萬元。
相較於充滿現代感的網路拍賣,就讀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夜間部的施聖晧則以古老的美容生意「挽面」,月賺三到四萬元以上,若遇大甲媽出巡等節慶活動,還能有五到六萬元收入。
露天拍賣營運長葉奇鑫表示說,前兩年有很多人投入網拍,但在競爭大、獲利降低情況下,很多人挫折離開。1111創業加盟網創業部經理葉心綺指出,網拍熱潮退燒後,不少創業者以實體商店為主、網拍賣場為輔。

(蘋果日報)
--
湖心亭整建 紅頂變黃銅色 土產標誌糗大 被批「忽略地方情感」

一直是台中巿地標的台中公園湖心亭,紅屋頂的標幟恐將成絕響。台中市文化局正在修復湖心亭,預計本月底完成,屆時紅屋頂將「變色」,改為黃銅頂。文史工作者質疑,「未先詢問民眾意見、忽略地方情感」;文化局長黃國榮強調:「是恢復古蹟原來的面貌。」

古蹟爭議
黃 國榮說,湖心亭是於一九○八年、為歡迎載仁親王來台主持「臺灣縱貫鐵路通車大典」而興建,因時間緊迫,屋頂採方便施工的石綿瓦;日本政府於西元一九一八年 將湖心亭登錄為永久紀念物並改建,把屋頂改為黃銅片,「現在大家熟悉的紅屋頂,從官方資料看來,只能溯至一九八五年修建工程,屋頂採鍍鋅鐵皮再漆上紅 漆。」

興建至今已近百年
黃國榮表示,明年是湖心亭興建一百年,文化局今年初起整修湖心亭,「湖心亭是市定古蹟,依《文化資產法》 及國際相關法規,應以原貌修復,但石綿瓦已禁用,故採用黃銅。台灣文化研究專家洪敏麟老師也說,記得小時候看到湖心亭是銅製屋頂,還有綠色銅鏽。」知名畫 家林壽宇也說:「湖心亭蓋好時我五歲,當時是黃色屋頂,我贊成改回原貌。」
但文史工作者林良哲質疑,他收集一本一九五○年前後出版台灣旅遊地圖上,當時湖心亭是紅屋頂,「對多數台中人、甚至台灣民眾來說,紅屋頂已是理所當然,文化局沒問民眾意見就改變,忽略地方情感。」

「紅屋標誌不會變」
台 中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何澄祥說:「公會發行的食品衛生優良標章,用的就是紅屋頂湖心亭當標誌,未來不管怎麼變,標誌上的紅屋頂都不會變。」至於台中 e卡通也用湖心亭當標誌。交通局公共運輸課長許昭琮表示,「將來會發行新版,將湖心亭屋頂改成黃色,舊版可繼續使用,不必另行購買。」

湖心亭小檔案
.興建年代:1908年
.位置:台中公園內
.緣由:為歡迎來台參加「臺灣縱貫鐵路全通式」的載仁親王所興建之休憩所,當時稱為「池亭」,建築型態與日本「金閣寺」相似
.現狀:目前由台中市文化局進行修復,8月底完工,將全面恢復古蹟原貌,大紅鐵皮屋頂將改為黃銅屋

(蘋果日報)
--
讓市場決定大學存亡/張瑞雄(東華大學副校長)

平均一科不到三分就有大學念,是最近最熱門的話題。但如果它是一個問題的話,教育部的補救措施,諸如所謂的退場機制、設定最低錄取標準等等,好像厚黑學中的鋸箭法一樣,並沒有解決下列國內高等教育最根本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大學太多和學生太少,所以不用教育部,有些大學也絕對會退場。但銀行倒閉,存款還有中央存保的最起碼保障,大學退場,大學的軟硬體、老師、在學生和畢業生要怎麼處理?其造成的社會成本和問題絕不可輕忽。
不 讓大學資源浪費,擴充學生來源似乎是唯一的辦法,管道有二,一是大陸的學生,一是其他國家的學生。前者有太多的政治因素牽涉在內,短期不易解決。後者碰到 的問題有三,一是語言的問題,除非大學用英文授課,否則不易吸引外國學生,所以學校應自我要求逐年提高英文授課的比例;二是目前來台的外國學生都是來自經 濟相對不好的國家,還要靠我們的獎學金,對學校沒有實質幫助;最後是政府必須要讓台海局勢穩定,否則有風險的地方學生是不會去的。

讓高等教育自由化
第 二個問題是目前的大學入學制度。在目前大學數量超多,招生容量過剩的年代,大學招生已從以前的選才制度變成現在的分配制度,只是將學生分配給學校。所以用 以前大學供不應求時代的方法來招生已經不符實際,而要有學校名額供過於求的新方法,否則大學學生的來源多元化(diversity),大學彼此之間的競爭 都會消失不見。
目前的制度對少數人(念國立的、家境好的、都會區的)是公平的,對大多數人其實是不公平的。如果私立大學要生存,要發展,那他們最 好想辦法讓招生制度更改,鄉下的高中或家境差的學生也應該好好思考目前的招生制度帶給了他們什麼?教育部思考開放推甄名額的比例雖然是一個方向,但如果還 是統一辦理填志願,那麼大學排名永遠不可能打破。
第三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受教的品質與學生的學費不成比例。如果台大的學費還是只約私立大學的一半,那麼除非不得已,誰要去念私立大學?私立大學再怎麼努力辦學也是枉然。
歸 根究柢,教育部應該趁此機會讓高等教育自由化,例如允許大學自己決定如何招生(例如要不要參加聯招),允許大學自己決定學費,讓學費與受教品質成比例等 等。讓高等教育可以從目前的事前管制和處處設限走向考核和認證,國家只對教育的品質做查核和認可,其他就讓大學本身和市場機制來運作吧!

(蘋果日報)
--
戰爭罪行豈容假造/Charles Krautham(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過去一個月來,《新共和》雜誌作者包川普故事的真實性飽受質疑。這名自稱是由伊拉克前線發稿的美軍大兵,在最新「巴格達日誌客」文章中敘述三起美國大兵異常冷酷的舉止。這些故事用意是要嚇人,他真的辦到了。
其 一是一名布雷德利戰車的駕駛兵,他以戰車輾狗取樂,導致牠們殘廢、死亡。另一名士兵則把墳墓中挖到的兒童頭骨碎片,夾戴在自己的頭盔之下。不過,最讓人毛 骨悚然的卻是作者本人如何嘲弄他「幾乎每次在伊拉克基地餐廳吃飯時」都會遇見的女子,對方遭到嚴重毀容,半邊臉因為一枚路邊炸彈而扭曲變形。有一次女子坐 在旁邊,包川普竟高聲說:「我最愛那些跟土製炸彈有親密接觸的小妞了。她們總能讓我情慾高漲,像是扭曲變形的肌膚、殘缺的四肢,還有塑膠鼻子。」

故事真實性遭質疑
在 一些評論家和士兵質疑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後,軍方和《新共和》分別展開調查。軍方發表聲明,斷然指稱故事是虛構的。《新共和》聲稱,已從匿名士兵處獲得佐 證。這些矛盾說法中有個不爭的事實。經過初步調查後,《新共和》坦承包川普在「重要細節」上有所失誤,即毀容女子的故事發生地點不在伊拉克,而在科威特。
這 代表著,這個故事發生在包川普抵達伊拉克之前。可是這個故事重點卻在揭示,戰爭如何把一個纖細敏感的人變成一個怪物。的確,他以有志成為《紐約客》寫手、 寶貴而高度自覺的文學風格,在描述自己殘酷對待那名毀容女子後還自問:「我是個怪物嗎?」然後滿意地回答,他在(刻意要讓讀者相信)戰爭的影響下內心變得 冷硬殘酷後,還能問出這個問題,顯示他人性未泯。
然而,他喪失的卻更多。你瞧,他過去是纖細敏感的人,「同情憐憫殘障者」。在一段甜蜜敘述中,他告訴讀者,自己曾經在殘障兒童夏令營中工作,並在大學裡幫助一名有腦性麻痺的同事。然後這位纖細體貼的青年,卻因為戰爭而變成冷酷無情的禽獸。
只是現在真相揭露,餐廳事件發生在他上伊拉克戰場之前。就這一點說來,這整個故事和原本應有的道德意涵就完全不成立了。
我們很快就可以知道,是否真有這種殺狗兇手或戴骨惡徒。但《新共和》似乎不了解為何科威特「細節」削弱了一切力道。畢竟,這個故事有趣而值得發表的地方在哪裡?《新共和》為何刊登它?
道 理在於這十足符合左派反戰人士最惡毒的說法。伊拉克戰爭-現已成為包括希拉蕊等,無數當初支持開戰的人嘴裡所謂的「布希的戰爭」-所帶來的,不僅是我們每 天讀到的痛苦和毀滅。它的戕害更在於無形損失,而今一名勇敢而有才華的大兵,透過自我追尋而將它公諸於世:戰爭殘害前往伊拉克的年輕士兵,讓他們道德淪 喪,如同包川普一般。
我們已經從包括伊拉克戰爭在內、美國所有的武裝衝突中得知,戰爭可以讓人做出什麼;而從包川普的故事中,我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文學野心可以讓人說出什麼。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