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71106

中石油A股上市 市值冠全球

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在中國,中國能源業巨頭「中國石油」昨日正式進軍A股市場,發行價一○.七元人民幣的股票,開盤價躍升為四八.六元人民幣,上漲幅度高達一九一.二%,立即刷新中國股市歷史紀錄以一兆一千多億美金總市值成為全球第一、高達埃克森美孚二倍之多。


被中國證券商譽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昨日在A股上市堪稱全球股市焦點,以昨日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看,中國石油以四八.六元人民幣開盤後,市場資 金明顯出現排擠效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神華等大盤藍籌股拋售動作明顯,在放量情況下,中國石油股價也隨之下滑,大批資金順勢湧入持股,最終收 盤價為四三.九六元人民幣(以下同)收盤、漲幅高達一六三.二三%。

漲幅達一九一% 破紀錄

中國石油目前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以昨日收盤價四三.九六元計算,中國石油的A股市值達七兆一千多億元,再加上H股二日市值約三千九百多億元,中國石油的 總市值高達七兆五千多億元、折合約一兆零七十四億美元,遠超過第二名埃克森美孚石油的四千八百多億美元,足足有二倍之多。

對於市場追捧中國石油股價,市場人士分析指出,主因是預期中國石油的穩定高增長業績,以及對國營壟斷優勢地位的溢價預估,統計顯示,中國石油二○○七年至 ○九年的綜合盈利預測值,分別為○.八三二二元、○.九三二一元與一.○一一一二元,每股盈利能力與盈利增長穩定性均非常高。

目前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中國企業即佔有五名,中國石油則是今年全球股市最大一筆IPO,融資規模高達六百六十八億元,超過先前中國神華和建設銀行的融資額,其網上公開發行總規模達七成五、三十億股,創下A股大盤的散戶最高發行規模。

中國的金雞母 散戶難分杯羹

中國石油昨日A股上市立即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展現出中國經濟的硬實力以及中國股市將是未來全球重要股市的企圖,但中國石油作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其一兆多美元市值背後,卻有個是否公平的分配問題:究竟富了誰。

中國石油絕對是隻金雞母,在尚未於A股上市前,最大紅利贏家是國家、境外投資者與高階管理人員。中國石油自二○○○年在香港上市以來,每年現金分紅率高達 四五%、一年分紅兩次,累計至今年年中的分紅金額達三○五五億元人民幣、折合約一兆三千億台幣,其中擁有八八%股權的中國政府共分得約二千七百多億元人民 幣。

逢低買進的境外投資者是第二獲利者,典型代表人物是「股神」巴菲特,其透過出售中石油H股股票就進帳二百七十多億元港幣現金,最後是獲得期權激勵的中石油 管理層,該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共擁有八千七百萬股期權,董事及監事會成員擁有三千五百萬股,估計期權紅利激勵有廿三億元人民幣。

在香港上市七年的中國石油,並未給中國國內股民帶來多大利益,此次在A股上市,中國廣大散戶能擁抱者杯水車薪。儘管中國石油釋出三十億股,但遊戲規則並非公平,網上認購中簽率僅一.九四三%,加上許多新股被臨時組成的理財單位申購,中小散戶中簽率更低。

中國石油得以成為「亞洲最賺錢公司」、富得流油,國家賦予其壟斷性權力是主因,國際油價高漲導致供銷價格倒掛,但煉油虧損卻享受中央財政鉅額補貼,賺錢算自己的、虧錢由全民埋單,當中國政府傾全力扶持壟斷行業巨頭成為全球大企業,其全民所有制特性反成最大嘲諷。

(中國時報)
--
全球最高 北京摩天輪動工

目前全球最高的摩天輪─北京朝天輪專案,週一在北京朝陽公園破土動工。這座由設計英國「倫敦眼」的荷蘭艾維公司設計的摩天輪,高二○八公尺、直徑一九三公尺,在同類建築中均堪稱全球之最,建成後將成為北京標誌性的旅遊建築。

這一摩天輪是由上海建工集團總承包,《東方早報》引述荷蘭艾維公司工程師介紹說,北京摩天輪在設計過程中突破多項世界工程建築難題:結構超高、直徑超長。高達二○八公尺,直徑一九三公尺,居世界之首;輪軸超大,長廿八公尺,軸承使用壽命要求達五十到七十五萬轉。

為儘量減少支架結構對乘客視野的阻礙,及保證結構外觀美感,工程採較簡潔的A型支架。同時,採非傳統吊籃式車廂固定於輪緣上,隨著高度的增加,到達高度時風荷載等外界影響可降到最低,讓乘客都能感到平穩、安全。

工程投資多少,報導未說明。但較特別的是,每個車廂採同步運行的登下艙系統,保證輪椅能安全上下車廂,為殘疾人提供服務。

北京朝天輪旅遊觀光公司董事長、德國人傅抱倫表示,北京摩天輪運轉一周大約需時二十分鐘,車廂最多可載客達四十人,晴天時遠望距離可達幾十公里。

一九九九年建在泰晤士河畔上的英國觀景摩天輪「倫敦眼」,高一三五公尺,每個車廂可載十五人,被公認為全球最成功的觀景旅遊建築之一,當時總投資一.二億美元。過去七年,共有超過三千萬人次遊客登上了「倫敦眼」。

(中國時報)
--
治安禍源 在社會脫序/張家銘(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我們的社會生病了嗎?治安惡化了嗎?對於這樣的問題,負責「治理」社會安定和安全的人士也許會不以為然,或者習慣性地反問道:「事情有這麼嚴重嗎?」

對此,《中國時報》「台灣希望2008」專題系列「治安惡化的虛與實」提出了一些客觀的資料和數據。就警政署發布的客觀犯罪統計而言,詐欺犯罪的案件在近 五、六年來的成長最為明顯,尤其近三年都突破四萬件,短短幾年內增加了五、六倍之多。其次,民生竊盜案件也有大幅的成長,從民國八十九年到九十五年,增幅 達兩倍多,除了傳統的闖空門、侵入民宅、學校及公司行號之外,公共設施或戶外設備失竊的情形增多,陸續傳出鐵門、馬達或農具被偷的案件,甚至連水溝蓋都不 翼而飛。另外,妨害自由與強制性交等暴力犯罪案件增加的幅度也不小,前者過去六年來成長四成,後者則有兩成多,主要與擄人勒贖、黑幫介入暴力討債、人蛇集 團控制性交易及家庭暴力等案件的增加有關。

從上述可知,台灣社會治安惡化的虛與實已經昭然若揭,不僅客觀事實俱在,大家也都感同身受。根據時報最近的民調,一千零九位隨機有效樣本中就有三五.三% 受訪者認定治安更惡化,只有七%的人以為治安有所改善。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些犯罪現象發生的原因何在?反映著什麼樣的社會病徵?

時報的民調指出,當前治安惡化最主要的因素,首推經濟景氣差加上失業提高,而社會風氣不好、犯人判刑太輕及媒體過度渲染等則為其次。細究之下,在這些民眾 的主觀認知中,除了媒體過度渲染屬於另類因素,姑且不論,值得注意的是,其餘因素皆指向一個共通的背景或脈絡,那就是一種社會脫序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 整個社會缺乏一組明確的行為規範,而文化價值的完整性也隨之瓦解,導致人們的生活經驗不再符合社會規範和價值所標榜的理想。

上述台灣社會近年來的主要犯罪型態及其變化趨勢,正是社會脫序狀態的表徵,顯現人們的價值信仰、道德規範及社會信任的微弱、缺乏或衝突。例如時下詐騙猖 獗,手段推陳出新,讓人防不勝防,破壞人際互動所需的基本信任關係;毒品日益氾濫,不但產生民生竊盜的怪現象,只要可以變賣現金,宵小什麼東西都偷,幾乎 偷遍全台角落,同時也帶來大小搶劫的發生,不分白天或黑夜,路上隻身行人或商店守門人都難以倖免;隨機綁架橫行,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夢魘,普通平民也可能 遭殃;還有地下錢莊、甚至合法金融機構僱用黑幫或流氓,進行惡質的暴力討債;以及性侵害事件的時有所聞,爆發不少聳人的亂倫偏差行為。

這種社會脫序狀態的發生,導源於幾種狀況:首先是國內的政黨惡鬥厲害,刻意撕裂族群的合諧共生結構,破壞人際的基本信任關係;其次是上樑不正,下樑也歪, 政治人物、民意代表及其眷屬們貪贓枉法,目無法紀,卻又強詞奪理,嚴重混淆了價值是非和道德規範;再來,當經濟景氣惡化,加上失業增長及通貨膨漲,整體的 秩序都遭到干擾,導致社會規範失效,一些人們變得徬徨迷惑,不時鋌而走險,不顧固有文化標榜的價值目標,或不願遵守社會強調的社會手段,為所欲為;還有, 受全球化潮流的影響,台灣社會近年來的遷徙和移民比例增高,帶來較大的異質性和流動的社會聯繫,區域內不僅有文化價值的衝突,以致無法形成普遍的社會期 望,而且很難樹立高度共識的標準。

由此可見,治安惡化的問題牽涉極廣,反映著整體社會的結構性病徵,不光是從犯罪者的懲罰、矯治或輔導即可改善,也不能只依靠家庭或學校的教育來解決。這些 雖然都不失為社會控制偏差行為的手段,但以當前台灣面臨社會脫序狀態,治安問題的解決,恐怕非從整個社會結構下手不行,研擬推動包括內政、經濟、司法、警 政、勞動、教育、移民、娼妓及社區發展等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才能從根本上奏效。

(中國時報)
--
無用的知識 比較有趣/黑鳥麗子

最近發現了幾個好看又具教育意義的節目,只是,家長恐怕不樂意讓孩子浪費時間收看,因為學校不會考。

其中之一是日本偶像嵐主持的「D級教室」,這節目專門介紹視而不見的不實用知識,像「一塊蛋糕放在室外一星期會怎樣?」「浴室的水龍頭沒關緊,一個星期會漏掉多少水?」「男變女的變性人三天不保養會怎樣?」每個題目看似常識範圍、卻又超乎想像。

另一個「流言終結者」節目更認真的看待各種「傳說」,像卡通中經常出現以手指頭塞住槍管後擊發,不僅子彈射不出去,還膛炸反傷槍手的爆笑情節,或是電影中 常見警察躲在車門後與歹徒槍戰,這些情節想當然爾應該會成立,但經過節目主持人以特殊道具模擬驗證,發現手指塞住槍管的下場是手指炸斷,躲在車門後面與歹 徒槍戰,不僅車門全是洞、躲在後面的人也全身洞。

有趣的是,當我看到電影裡的警察躲在車門後槍戰,會以為這是基本安全訓練,但看了這節目之後,會相信其實是危險舉動,只是大多數的人無暇思索,反正一生中遇到警匪槍戰的機率應該趨近於零,不需要花太多腦筋研究,種種「都市傳說」就此流傳。

然而這些不知道無礙,知道也不會受人尊重的無用知識,反倒成了知識圈中可親的諧星,反正,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也曾認為該獎項脫離現實以久,與其談論今年三個得主提出的「機制設計理論」,不如來談談男生經過變性手術之後,到底還會不會長出鬍子。

(中國時報)
--
卡/張大春

「俗」這個字在一百多年前與今天我們使用並賦予的意義十分不同。例如:「俗字」、「俗語」這樣的概念。在今天,我們說「俗字」、「俗語」的時候,意指一般 大眾通行使用的文字或語言。但是,在清代中葉以前,這兩個詞彙所指的都還是「囿於某一鄉土之方言用字」以及特定的「某種方言」,而絕無「大眾通行」的意 思。

清代紐琇的筆記之作《觚賸》裡就曾經這麼說:「粵中多俗字」。這裡所指的「俗字」就是當地自造自用之字,外省、異地根本不能用,甚至不能認讀。比方說:表 達「坐得穩」之意,有一個字,寫成上「大」下「坐」,讀音就唸「穩」。人物之短者,有一個字,寫成上「不」下「高」,讀音就唸「矮」。人之瘦小的也有一個 字,寫成上「不」下「大」,讀音為「芒」。山之巖洞為上「石」下「山」,據說讀作「勘」;水之因礫石而激濺,寫成上「石」下「水」,據說讀作「聘」。

有的字,紐琇解為廣東獨造,而他處竟也有音義稍微不同而字形一樣的例子。像「?」,在《觚賸》裡以為是「蓄水之地」,音「泔」(即『甘』),但是到了南方其它的省分,這個字卻讀作「蕩」,意思也小有不同,是為田地之中挖了來製作稻田基肥的漚池。

最奇特的則是一個「卡」字。紐琇(??1704)是清初時代的人,在他的記載之中,「卡」也算一個與外地人不能溝通的「俗字」,意思是「路之險隘」,《觚 賸》注讀「汊」,和今天一般的讀音很不同。有趣的是,過了整整兩百年,到晚清俞樾(1821?1907)的時代,「卡」字已經通行起來。俞氏所著的《茶香 室續抄?卷二》就明白地說:「自詔書下而奏章,無不有此字。」俞氏的感慨很明顯:到了他那個時代,人們根本不知道:「卡」曾經是個和「上石下山」、「上石 下水」這種「地域符號」一樣冷僻而難解的字。

俞樾明白地指出:變化的關鍵是「軍興以來」──此處的「軍興」,是指太平天國造反──為了嚴密查察南來北往之人,全國各水路要衝之地都設有防守和檢查的崗 哨,謂之「卡」、「卡口」、「卡子」。換言之:一場洪楊之變,不祇在大歷史的場域上扭轉了清代的國運,也使得我們今天翻用外來語時有了一個方便借音而指義 的字──「truck」,呼為「卡車」;「card」呼為「卡片」,都可歸諸於這一場長達十四年的大動亂,由於軍事上的需要而發動了一個字的廣泛意義。

我跟孩子們解釋他們的遊戲王卡、甲蟲卡、流行少女服飾卡……這些卡之所以叫做「卡」的來歷,一方面也讓他們瞭解:在廣東,地方上一開始使用這個看起來「不 上不下」的字,為期可能已經上千年,可是做為關卡、卡口意義的「卡」祇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做為卡片意義的「卡」,時間就更短了。可是這個為期最短的意義加 入之後,「卡」卻不再罕僻,而成為所有使用漢語的人幾乎每天都會接觸的一個字了。

我讓張宜寫這個字,她總是把該寫在字形右邊的兩個短劃寫在左邊,我說:「你寫反了。」

她回身拿出一張遊戲王卡,蓋住,笑著對我說:「反過來你就不知道我用甚麼卡攻擊你了。」

「你現在知道了嗎?」張容嘆了口氣,說:「她老是自己發明遊戲規則,誰也拿她沒辦法。」

造字、用字本來就是武斷的發明,偶然與誤會之於字的流通、改變,往往是天經地義的硬道理。

(中國時報)
--
英美抗老新招 來針二氧化碳

倫敦每日郵報五日報導,二氧化碳號稱是繼肉毒桿菌之後,抗老化療法的最大突破。支持者聲稱,注射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消除妊娠紋與疤痕,融解脂肪,使肌膚再現光澤。

這 種療法已自美國傳到英國。知名巴黎醫師納貝是率先引進者之一。他表示:「效果驚人。它是肉毒桿菌療法十三年前問世至今,最重要的抗老化療法。它可處理臉 頰、蝴蝶袖、妊娠紋、頸部肌膚,以及因為脂肪異常堆積於皮下形成的皮膚不均。它治療肌膚鬆弛與妊娠紋功效卓著。這意味,許多病例不再需要開刀。」

這 種最新抗老化療法只須將無味無色的二氧化碳用很細的針頭注入皮下即可。許多研究結果顯示,注入皮下的二氧化碳會向周圍的組織擴散,使血管膨脹,提高血液的 供應量,進而使氧氣及養分進入處理的部位。證據顯示,二氧化碳可使脂肪細胞膨脹、死亡,額外的氧氣可消除細胞之間的流動增生物,皮膚受到刺激後,就會製造 更多膠原,導致脂肪細胞變少,皮膚更年輕、緊實。

多年以來的醫學研究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可促進血液流通。在法國,醫師自一九三○年代起,即以這種方法治療血液流通不良、動脈阻塞,以及心臟有問題的病人。義大利希耶納大學最近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二氧化碳抗老化療法可使皮膚更光滑,並減少脂肪。

人體細胞會製造無毒的二氧化碳。在執行腹腔鏡手術時,醫師通常會用二氧化碳使腹部膨脹。它能夠迅速融入血液,並經由呼吸與腎臟排出體外。

不過,倫敦知名的整形醫師卡瑞迪斯對這種療法卻頗有保留,表示這種療法看似沒有風險,卻絕非主流,是否有效尚待驗證。他說:「在一些更大型研究結果發表在聲譽卓著的期刊上,且有強有力證據證實其效果之前,接受這種手術的人都是天竺鼠(試驗品)。」

國內醫師說 「毒害」細胞 過量會中風

打二氧化碳氣體到皮下組織抗老化,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靜芸說,尚未聽說國內整形美容醫學界有人在做,民眾使用前也要小心副作用。

林靜芸說,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氧氣比二氧化碳多,將二氧化碳氣體打進皮下組織,原理應是讓組織缺氧,促使組織感應而「派兵」修補,刺激局部循環,讓老化組織新生,婦產科也會使用二氧化碳做檢查。

但她也強調,人體細胞有一定運作模式,多久會老化,和基因、環境有關,故意打進二氧二碳進去,或許短期間會看到療效,但長期來看,有點像在「毒害」細胞,「將來後果會怎麼樣不知道。」

長庚醫院一般整外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承仁則質疑這種療法,要打多少量,療效能維持多久?張承仁指出,二氧化碳氣體量拿←要很小心,過量可能造成皮下氣腫、氣體栓塞,產生中風,也可能出現血液酸中毒等副作用;另外,如果療效持續不會很久,「何必去受這種罪?」

林靜芸說,她常閱讀國外整形外科專業期刊,最近並沒有看到這類研究報告,顯示二氧化碳抗老化療法還未接受醫界同儕的驗證與批評,最好是有做對照組和實驗組的一段時間追蹤,才能評估療效。

(聯合報)
--
注射CO2 去疤消脂緊膚 碳化療法美容 15分鐘搞定

號稱是自肉毒桿菌問市以來最突破的美容醫學科技「碳化治療」(Carboxy Therapy),最近在英國掀起新一波美容「瘋」潮。這種不需手術,即可消脂、除疤、淡斑,及增強皮膚彈性的技術,令英國愛美女性驚呼「神奇、不可思議」。

英 國《每日郵報》昨報導,知名法籍美容醫生納貝特(Jules-Jacques Nabet)是率先將碳化治療引進英國的醫生之一,他指出此方式「可治療範圍諸如雙下巴、蝴蝶袖、妊娠紋、頸部鬆弛」等,效果讓客戶驚喜不已。他讚稱「碳 化治療對鬆弛皮膚及妊娠紋的效果無以倫比,這也表示許多病例不再需要動刀手術,成果可說是革命性的。」

每次療程約六千元
碳化治療 是利用約直徑0.3毫米的微小針頭,將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注入皮下組織,滲透到周圍組織,導致血管擴張,讓血液供應更強,幫助更多氧氣及養份流向治療部位,促使活化皮下脂肪代謝。療程視 情況而定,每次約10~15分鐘,每次療程費用約100英鎊(約6727元台幣),花費不算太貴。

運動泡湯效果相同
44歲育有兩子的女記者哈迪親身體驗治療、消除腹部及大腿妊娠紋,經過兩次療程,發現確實紋路變淡、皮膚較緊實。但治療過程中會有些許疼痛。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志勛表示,這是國外幾個醫師的臨床經驗,醫界也還沒相關的研究報告,他對此療效存疑。楊志勛說,運動、泡湯同樣也可促使血管擴張,不需注射二氧化碳。

碳化治療簡介
特色:把二氧化碳注入皮下組織,將氣體導入脂肪細胞,利用氣體膨脹破壞皮下脂肪,二氧化碳會使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動,助更多氧氣及養份流向治療部位
方式:不需手術,透過一支直徑0.3毫米的微小針頭,將二氧化碳注入皮下組織,再滲透到周圍組織
功效:
.消除體內囤積脂肪
.增強皮膚彈性
.除疤、淡斑
副作用:無毒、注射部位輕微疼痛、治療後2小時會產生無力及倦怠感

(蘋果日報)
--
哀傷/楊育正

醫院的安寧病房曾做過調查,60%以上的臨終病人表示此生已無未了之事。似乎多數人最終都能坦然面對。我親身照顧癌症病患多年,常遇到死者願往而生者不放。自古以來我們似乎都避諱與親人談臨終問題,以至於一旦面對,束手無策。

死亡的背後誠然有許多我們不知道、不可知的部分,學習和面對它是人生成長的最後階段。

我們是否可以灑脫得如葉慈所寫的詩:「我在陽光下抖落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或如伊麗莎白‧羅素的堅定信仰:「時機成熟時,我們就會拋棄肉身、擺脫病痛、恐懼和人生的煩惱,逍遙自在,宛如一隻飛回上帝身邊的彩蝶」?

我在想起林女士的故事時,心頭一直浮現《尋找失樂園》影片中,那位稚齡的小兒子含淚提出的問題:「為什麼他們必須死亡?」

林 女士二年多前診斷出卵巢癌,當時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卻已是第三期了。手術後她接受了六次化學治療,其後由她小兒子的安排接受另類醫療,到不久前感覺腹脹, 經檢查確認癌症復發,並已經有廣泛的腹腔內散布及肋膜積水。由於腫瘤的壓迫,直腸極度狹窄,瀕臨阻塞。林女士不願再接受手術,在本院經一次化學治療不幸發 生嚴重的骨髓抑制,併發敗血症,病況危急。林女士意識清楚,多次表達希望平靜的離去,已經和先生一起簽署放棄施行心肺復甦術。

然而小兒子無法釋懷,一再要求醫護人員不可放棄任何積極的治療,情緒失控。我還記得那天下午,我含淚抱著這個年輕人和他分享自己17年前的切身經驗,抱著這個年輕人,並建議他三點:

1.當趁媽媽神智仍清楚,再一次告訴她你愛她,並且會永遠記得她。

2.告訴她你會照顧年老的父親,請她不用擔心。

3.告訴她你會努力上進,好好生活,珍惜她給你的人生,也讓人因你而紀念她。

我想林女士的小兒子接受了我的建議,林女士也平靜的離去。只是我不確定這位年輕人是不是已經走出了喪母的傷痛,我還在等待當時他和我的約定,辦完了母親的後事,再跟我聯絡,讓我們分擔彼此的憂傷。

我知道失去親人之痛會隨著時間淡化,卻從來不會消失……

(聯合報)
--
想飛/司馬中原

去年高中升學基測作文題「想飛」,曾引起各方熱烈討論。老朽認為命題者見識超卓,意涵宏遠,對滿溢青春感的學子而言,確具鼓舞與激發作用,誠可謂「絕妙好題」也。

憶 幼讀啟蒙課本,便誦及「人為萬物之靈」,並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一經誦讀便永生不忘。蓋天地萬物,多為自然演化,唯有人類具有主動進化 的本質,能在文化長河中,匯集「大我」的經驗,發為再創造的力能,終克參天地之化育,煥發出文化的光輝。就生理結構言,人類力不如獅虎,奔不及野鹿和飛 羚,實因不具飛天的翅膀,只能仰羨盤旋雲際的蒼鷹。但人類最可貴的,是靈動的頭腦和萬能的雙手,能將豐富的想像化為實踐。

想飛,原就是人 類自古以來最渴望的夢想之一,它所匯聚成的巨大「念力」,也即成為文化創進的基本動力。如今社會上一句最習見的祝福語就是「心想事成」,但從想像到實踐完 成,不知隔著多少挫折,多少艱辛。夢想與理想最大的差別,在於夢想是想而不做,夢夢而已,理想是具有一以貫之的志向,即想即做,是不能至,也要盡力為之, 在我們民族文化中,古聖原勗勉後世,要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要我們「及物之性而參天地之化育」。推己及人是重視人文的,推人及物則是重視科學的,可惜我們 在教育上並沒達到「文武兼資,德術俱備」的境界,無怪乎有心人要以「想飛」為題,使芸芸學子得在自省中儆醒了。



想飛的種子,早在人類的嬰兒期就種下了,隨著搖籃的擺盪,沐著眠歌的流水,嬰兒會在熟睡中展露出甜蜜的笑容。母親們總相信古老的傳說:生有雙翅的夢婆婆,飛到嬰兒床前,教會他們人生的初笑。

他們會夢見什麼呢?是母親圓如初月的臉,夢到無數飛舞的金花,在半空幻放著;是躺在碧海中的月船上,和群星相吻,還是在蜻蜓蝴蝶共舞的春庭中,抱著母親溫暖的臂彎……那些孩提時的「夢飛」,屬於玄奧的生命祕密,只有嬰兒自己知道。

到 年齡較長的童稚期,在不知不覺中,汲飲了文化的乳汁,想飛的意念便更為強烈了。由於兒童故事裡,有許多飛進月亮中的傳說,像「西王母踹月」、「嫦娥奔 月」、「唐明皇遊月宮」,以及眾多筆記小說中有道法的高人,他們都有飛空入月的能耐,那可都是小說家用精神的火箭,把他們送上去的。像中秋的月餅盒上,印 有素色衣裙的嫦娥,以飛天的角度,飄然凌空,和現代火箭發射的角度完全一致,非但如此,還形容廣寒宮中,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簡直把月球的溫度都測出來 了!

說這些想像,全屬虛幻嗎?老朽的答案是:「非也!」文學原就是科學的命題師,人要飛到月球去,是想像式的命題,實際上怎樣飛上去,科學家得用事實作為答案;以想像去導引實踐,誰曰不宜呢?

兒 童的「夢飛」,大都由成年人渴切想飛導引出來的。許多遠古的圖騰上,都雕有許多能飛的動物,像行空的天馬,展翅的飛虎,盤旋的飛鷹,踏雲的飛狼,騰躍的飛 狗,在天的飛龍……其中大部分都用到中世紀的軍旗上,藉以激勵部眾,要求行動敏捷如飛。一直到現在,「飛虎隊」的戰績,還為人津津樂道;而「灰狗巴士」也 還在世界各地飛馳。老朽憶及童年遊道宮,曾為巨型壁畫所吸引,畫面上呈現出諸神會聚之都──天京,許多神仙聚在一起,有馭風的,有騰雲的,有跨鶴的,有乘 鸞的,有騎龍的,這邊有騎青牛的老君,那邊有足踏風火輪的哪吒,一個個都栩栩如生,成為孩童想飛的媒觸。

非但是「大羅天仙」、「逍遙散 仙」有這種飛天的能耐,連小說裡的「劍俠」也都有飛行的法術,像聶隱娘、紅線女、崑崙奴、空空兒之流,一樣能縮地飛騰,瞬息百里,而且不需另生翅膀。傳說 中更誇言有一種修練到某種程度的殭屍,名為「飛殭」,能在滿月的夜晚,飛出來覓食夜啼的嬰兒呢。

實質言之,神仙也罷,劍俠也罷,飛殭也 罷,都是人類渴切想飛意念的反射作用;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會見到各種飛禽和有翅的昆蟲,自然會有感於衷。傳說中最善飛的鳥類,首推大鵬,說牠一振翅就能 飛行萬里,俗云:大鵬展翅恨天低,即使沒誰看見過那種鳥,但「鵬程萬里」的賀詞仍然舉世傳流著,預祝青年畢業離校,會有無限的前程。我們常見的巨型鳥類如 大鵰、蒼鷹,牠們飛凌高空後,馭風盤旋,姿態極為悠閒,使人不禁覺得:善飛者,當如是也!至於遷徙性的鳥類,像鴻雁和燕子,每年辛苦勞碌,南來北往,飛越 大半個地球;甚至連看似柔弱的蝴蝶,也都能藉助風勢,飄洋過海,看在沒有翅膀的人類眼中,焉有不夢想飛行之理?

在近代飛行器發展過程中, 科學家早就展開對各種鳥類飛行原理的研究,可說是以鳥類為師,配合大氣學、機械學、流體力學以及有關飛行的各單項科學,逐步邁向現代飛行的途徑。他們對於 蝙蝠在密集空間飛行時絕少碰撞,對於蜂鳥在飛行時能夠靜止不動,或前後自如,特別感到興趣,甚至一隻蒼蠅的起飛和降落,都被許為「完美的飛行」,可見西方 科學界及物的態度,是多麼的審慎精密,單就飛行的實踐而言,我們不能不承認,近世紀歐陸高度的科技文明,是現代航空工業的實際推手。

隨著 飛行器不斷的研發改進,將人類的世界推展到大宇宙的深處,相對的,也把地球縮小了,使各民族增加了文化交流的機會,有益於情感的交融。美國一位崇奉自然的 散文大家梭羅,曾拋卻繁華,離群隱居於華爾騰湖畔多年,過著近乎原始的生活,他曾忠告那些執意追求外在世界的人,不要忘卻人類還有一塊最大的原野,那就是 「心靈」。

不錯,在科學的版圖上,科學家們實在克盡職責,從輕於空氣的飄浮物,如汽球汽艇,改進為重於空氣的動力飛行器,如不斷推陳出新 的飛機,再到航空航天的巨型火箭。天文學、大氣學、外太空科學,突飛猛進的程度,誠使人嘆為觀止。但人類世界愈變得廣闊,人心中的黑洞也跟著變大了!眾多 現代人的精神板塊一片荒蕪,久被遺忘,形成極不平衡的失調現象。



老朽「想飛」,卻先著重於內在的「靈飛」,也就是精神 的飛翔。活在著重詩教的民族中,自己愚拙不會飛,就去讀那些會飛詩人的詩章,在眾多詩人當中,我特別欽服李白,因為他確實生有「靈飛」的翅膀。在〈月下獨 酌〉詩中,他舉酒邀月,與月交歡共舞,最後與月約會,寫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無情遊者,乃不分爾我、與月合一的絕對宇宙思維,將精神飛入雲漢, 是何等高潔的心胸。在〈廬山謠〉一詩的末段,他寫出:「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 清」。「邈雲漢,九垓上,遊太清」都是靈飛天外的豪情,他的精神早已飛越銀河,無怪後世稱他為詩仙了!

晚李白七十一年出生的白居易,在敘 事詩〈長恨歌〉中,描寫唐明皇晚歲,苦苦思念橫死馬嵬坡下的楊貴妃,徵方士尋覓其蹤跡的場景云:「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 茫茫皆不見」。奔如電簡直就是現代術語「同光速」,而且能貫穿三界,這種飛法,太引人入勝了。

和白居易同歲的詩人劉禹錫,在上溯黃河的舟 程中,寫出:「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於今直上黃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好一個「同到牽牛織女家」。我在做孩子的時刻,就被它給迷翻了。在古 老民間傳說中,黃河的源頭直通天河,謠歌也曾唱出:「黃河之水天上來呀,奔流到海不復回」。人要真能直上天河,去探訪牛郎織女的家,是多麼美妙的臆想,難 怪後世有詩說:「織女明星來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間」,想必這位詩人,也是被劉禹錫迷翻過的粉絲了!

由這些「靈飛」詩章的導引,中年後,更加接近老、莊,原是很自然的事。人曾活在天災人禍交浸的亂世,飽受水旱饑饉,瘟疫刀兵的劫難,僥倖留得殘軀,避秦海隅,誰料到「浮雲孤嶼隨潮變」,只落得「暮雨荒陵入夢寒」了。

深 度研究老、莊的學者,多認為老、莊在二千四百多年前,也正當大亂之世,卻都能明心見性,對絕對宇宙有如此全面深入的透察,並能將其本質與情境,表露得猶如 目睹,即使時至今日,尖端科學的探索,仍不出其範圍,可見老、莊均已成道,方能作出最高等級的「神飛」。面對這種淵停嶽峙、胸羅萬有的「神飛」人物,真是 仰之彌高,視之彌深,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受到道家思想的引領和詩人靈飛的激發,得益者非僅是民族後繼成員,就像東鄰日本,酷愛中華文化、擅於漢詩創作的作家夏目漱石,他體弱多病,長臥床榻,當他病危彌留,曾寫下一首感人欲淚的詩:

淋漓絳血腹中文,嘔照黃昏漾漪紋,

病裡不知身是骨,臥床如石夢寒雲。

和他相較,老朽顯然悟性不足,雖偶羨王維那種「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的悠然自得,但於今仍深陷滾滾紅塵,修啄遍體鱗傷的翅膀呢!



在 現代社會中,體悟靈飛旨趣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有些人花大錢搭火箭,要去外太空觀光;有些標新立異的公司,還準備出售月球土地。其實,我們地球人,本身就 搭乘地球這個巨型的太空載具,日夕無休的繞日飛行,而且是終生免費的太空客。我們的精神,可通過感悟,隨意進出「時光隧道」,讀唐心就在唐,讀漢心就在 漢,時時與古人俱,風簷展卷之樂,何嘗不是靈魂的飛翔?

俗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又說:「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疾病災殃。」人人頭上 一塊天,有著變化萬千的不同遭際。老朽早年親眼見過若干吸食正牌毒品的人,從鴉片、白粉到打嗎啡針,戒毒時,痛苦得哀嚎慘叫,遍地打滾,有的還會爬到樑柱 上,抖縮得像病猴,非得用鐵鍊把他們鎖住不可。於今毒品充斥,什麼紅中、白板、安公子和孫悟空、強力膠和大麻、搖頭丸和K他命……這些新時代的玩意兒,老 朽從沒見過,只是早年讀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時,他寫到基度山伯爵,在小島石洞中宴客,飯後曾請客人吸食一種粉狀物,正是當時產於印度的特等「大麻 精」,它的毒性雖遠不及嗎啡,但因特殊的麻醉作用,使人食後產生幻覺,恰如長出了老鷹的翅膀,騰雲駕霧般的飛翔再飛翔……基度山伯爵只是小說家所創造的人 物,但我懷疑大仲馬本身就曾嘗過大麻的滋味,要不然,怎麼把那種幻覺刻繪得那般細緻?

我們不妨把吸食毒品後的飛稱作「幻飛」。不顧身心戕 害而愈陷愈深,於今迷溺幻飛的人比比皆是,往往是吸食容易戒絕難,那是一種精神的鹽酸,會逐漸剝蝕人面對現實的勇氣。老朽無法苛責藉「幻飛」逃世的人,因 老朽本是菸鬼和酒鬼,每天煉丹、哈草、猛灌黃湯也,最近總算不再「飛觴醉月」,把老酒戒掉,那倒不是基於什麼道德理由,而是覺得「醉飛」浪費稿紙──總是 把字寫到格子外邊,看上去像開車撞上安全島,有些老生怕怕而已。

另一種情非得已的飛,應該稱為「驚飛」。人在生死俄頃,受到極大驚嚇,駭 懼萬分那一霎間,比如在萬丈懸崖邊不慎失足,在洶濤怒海中突然崩舟,或是高空飛行時飛機失事,絕大多數人都會嚇得魂飛魄散,屎滾尿流,心膽俱裂,就生理學 言之,根本處於靈魂出竅的虛脫狀態。凡是有過這種「驚飛」經驗的人,即使倖獲生還,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失憶、失語,歇斯底里或無端驚怖等等。若是 遇上自然的劫難,充其量只能歸諸個人的劫數,在數難逃,死於「非命」。哪怕是再高明的命理師,能演算出「常命」,但對「非命」之數,也只能隱約預感,無法 確定預告也。

倘若是出於人類暴力,挾持無辜善良,造成完全違反人道的人為災劫,那就深值議論和探討了。歷史上的黃巢、李闖、張獻忠,受到萬世口誅筆伐,因他們殺人如麻的行徑,根本都是「非人」的所為,歐陸的暴君尼祿和近世的希特勒等,也都是些殘暴的魔王。

和 「驚飛」可相比映的,或可稱為「病飛」。很多神衰體弱的人,疾病纏身,像有妄想症的患者,成日成夜多在妄想中飛行,有心臟病的患者,不乏死去活來的飛行經 驗,重傷昏迷者,也有同樣的經歷。當他們從沉迷中醒轉時,會娓娓道出所見的光景,其中大多數自言見到眩目的光芒,他們便開始向光中飛翔,他們的衣物一件件 的脫落,沒有累贅,沒有重量,感到無比的輕鬆,有的還坐在半空的吊燈上,看到親友圍繞在自己的身體旁,不斷的呼叫。當他們被鎖鍊般的哀泣聲拖住時,衣物又 加回他們身體上,越來越沉重了。等他們睜開眼,回到人間,才發現病還是病,痛還是痛,飛天的快樂消失了,換來的是驚愕和迷茫。一位經常發高燒而陷入昏迷的 病家,曾形容他在高燒時自覺變成一支羽箭,在漫天昏黑中疾飛而前,每碰到一種阻擋,便轟然迸裂,好像腦袋撞上鐵牆一樣,飛翔和撞擊反覆輪替著,腦中滿是風 聲和雷聲……

近年報載在大陸雷州,一位老婦人在醫院死亡,經醫檢驗確定,送進冰凍的停屍間,她唯一的兒子出門辦事,兩天後得信趕回來,跑 去領屍埋葬,打開停屍間的門,赫然發現老媽坐在供桌前,把供物都吃光了。記者問她有何感覺,她答說:「我夢到又冷又餓,只好爬出來找東西吃,要是沒有這桌 供物,我早就餓死了!這鐵門關得緊緊的,飛也飛不出,兒子若不及時趕來,凍也把我凍死了哩!」

死亡,在一般人的意識裡,總是一宗比較恐懼 的事,貪生怕死原是人之常情,但經歷過「病飛」的人,反而樂於把死亡當成一種歸屬,並不覺有何痛苦和困難。一位醫界人士形容,死亡的痛苦,最多等於拿掉一 顆牙齒,只消一聲←嚓就完成了,至於在睡夢中辭世的人,算得上是有福豪華型的,連那一聲←嚓也免掉啦!

有一些死亡是在極度歡樂中完成的, 那不同於「病飛」,而應稱為「樂飛」。養生學家常勸告人,人可「恆樂」而要深戒「極樂」,唯恐樂過了頭,變成「樂極生悲」。但這種勸告,很多人都聽不進耳 的,有人認為:人活在世上,財又不貪,色又不沾,只求「快活」兩個字,快活就是「爽」!飆車族風馳電掣,只圖那種速度感,狂舞族嗑藥狂舞,日以繼夜,只圖 享受那種搖滾飛騰;多年前,世界少棒賽決賽,中華對美西,一直被美西壓著打,最後一局下,中華小將大棒一揮,撈成再見全壘打,一位老翁遠隔重洋,坐在電視 機前觀賞,當小白球飛出全壘打牆時,老翁就雙手捧心掛掉了!一臉笑意替生命畫下完美的句點。一位高齡的老太太和老友雀戰,她做出一副罕見的大滿貫牌,門 清,不求,清一色,雙龍抱,獨聽卡五餅,竟然自摸到了,她推開牌,盪出三聲哈哈哈,喊一聲:「妳們看!」話剛喊完,她把頭一歪,就用那副牌當成她的極樂 枕,走了!

也甭羨慕他們這種樂飛,那可比中大樂透的機率更少,並非人人能夠輪得到的。



最後一種飛,帶 有極深的魔性,姑且稱之為「狂飛」,像小人乍富的人,雞犬昇天的人,狼心狗肺的人,倚權作勢的人,陰險奸詐的人,爭名奪利的人,大權在握而毫無文化教養的 人……一旦從糠籮跳入米籮,就會耍盡奸狡,費盡心機,用盡權謀,師心自用,猛樂狂歡。古諺有云:「獨樂樂莫如眾樂樂。」此輩只講求獨自「狂飛」,哪還會把 窮民百姓看在眼中。小人乍富,窮抓猛撈,陰險奸詐的人,像川劇中的角色,不斷變臉,不變的是唯利是圖的本旨,說來都是危害社會的蠹蟲,獨攬大權的人,自以 為是,目空四海,走起路來都自覺是在飛著,一味講求獨自狂飛,哪還顧得千百小民投水和燒炭?面對天昏地暗,群魔亂舞的社會,卻又無處可遁,無地可隱,真箇 是:人間何處覓桃源?老朽真想重回孩提時代,展開夢的翅膀脫出茫茫苦海,遠離滾滾紅塵,飛呀!飛呀!把世間的一切記憶扔開,飛向自然的遺忘。

(聯合報)
--
獨立好難!67%青少年憂工作

台灣青少年怕獨立,也不敢有夢想!天下雜誌公布「青年學生夢想大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成5的受訪青少年認為自己可在24歲前獨立,父母不願放手和自我要求不夠是孩子長不大的原因。對於未來,高達6成7的青少年最擔憂找不到好工作,對薪水期望也不高。

若將「獨立」定義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依賴,有32.3%認為每個人應在19歲前獨立,認為應在20到24歲獨立的有52.6%,兩者合計為8成5,但進一步調查發現,覺得自己可在24歲前完全獨立的僅佔6成5,可見台灣青少年面臨「延緩長大」困境。

天下雜誌指出,有6成7的青少年認為不敢或不夠獨立的原因為自我要求不足,也有2成3覺得是父母管太多、不願放手。而青少年也表示家中代溝嚴重,造成代溝的首要原因是父母倚老賣老,只會把自己的想法套在孩子身上。

在教育部分,有近4成青年學生認為學校教育不能幫助他們適性適才發展和實踐夢想,甚至有6成1的學生認為學校教育是文憑主義,只強調分數和升學。

值得注意的是,有3成6的青少年認為學校教育缺乏國際化的視野和能力,近2成回答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一代對社會和未來的期待都不高。有8成8認為社會不公平,最主要原因是有權勢的人玩法律和富人擁有較多資源。有6成7擔心找不到好工作,至於在第一份工作起薪部份,有4成4認為可領2萬到3萬元。

(聯合晚報)
--
退化性關節炎 上下樓梯,關節喀喀響?

隨著年齡增長,你是否常覺得膝蓋隱隱作痛?上下樓梯倍感吃力?或常聽到關節發出「喀喀」聲?這可能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

退 化性關節炎是人體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漸漸磨損,關節旁的骨頭增生(俗稱骨刺),造成上下樓梯、爬山、跪、蹲,及久坐後、站立時,產生疼 痛,局部還會出現灼熱、腫脹、僵硬、活動時關節有聲音、妨礙步行等日常活動。此病症有可能發生在全身上下所有的關節部位,尤其在膝蓋、臀部髖關節與脊椎。

台 灣每兩個50歲以上的人,就有一位罹患退化性關節炎,75歲以上的銀髮族罹患率更高達85%,年齡愈高罹患率就愈高,且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患病。所以45歲 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應及早注意關節的保養,免得上了年紀後,爬不動、彎不了,一動就痛,無法享受旅遊及含飴弄孫的樂趣。

然而除了中、老年人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族群外,體重過重、常拿超過5公斤重物、運動量大、不運動、關節曾受傷、從事負重工作、常穿高跟鞋、翹二郎腿、有家族病史的人都是高危險群。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小秘訣:

●正確飲食:飲食均衡,並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葡萄糖胺。
●規律運動:增加骨質密度、增強肌力、柔軟度,幫助穩定關節,舒緩疼痛。
●理想體重:理想體重能減輕關節負擔,BMI(身體質量指數)減少2單位,則發生關節炎機率降低一半。
●良好習慣:不抽菸、不翹腿、不彎腰駝背、注意保暖及保養關節,避免過度勞動及損傷關節。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除了應注意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外,補充葡萄糖胺也可預防多種關節相關疾病。

葡 萄糖胺是軟骨和關節液的基本成分,軟骨具有吸震的效果,而關節液就好像是關節的潤滑油,能防止骨骼之間的摩擦。同時葡萄糖胺也可以促進軟骨的修補、減少軟 骨磨損,使關節活動更俐落。但隨著年齡增加,或是常拿重物、習慣不良,讓人體合成葡萄糖胺的速度趕不上分解的速度,造成關節磨損、活動受限,影響生活品 質。

科學家在30多年前,已經開始利用葡萄糖胺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多項臨床研究證實,每天食用1500毫克葡萄糖胺,不但安全性高,且補 充葡萄糖胺能促進關節軟骨生成、減少軟骨分解、補充關節液、保護關節,預防及減輕退化性關節炎,及其他關節病變。然而,葡萄糖胺不易由一般飲食中補充,大 多由蝦、蟹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萃取,製成營養補充品。

(自由時報)
--
政府墮落 高雄沉淪/黃俊英(南台灣論壇名譽總召集人、義守大學講座教授);王鳳生(南台灣論壇總召集人、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07-2008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連退三年,從前年的第8名一路降至今年的第14名。在亞洲地區,並落在新加坡、日本、韓國、香港之後,從去年的第四名退居第五。

對照前不久交通部指出,高雄港的世界排名可能滑落至第八名,台灣競爭力的衰退與高雄港的世界排名下降,顯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可用一葉落而知秋來形容。
我 們檢視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排名,排第七的新加坡,排十名的荷蘭,排十一名的韓國與排十二名的香港,這些國家在世界港口的排名,都在高雄港之前,如果說高雄 港在世界的排名下降,不代表港口或國家競爭力衰退豈非是誤導國人?令人遺憾的是,日前高雄市政府舉辦的「兩岸現勢下之高雄港運競爭力與港區發展新意向」研 討會,包括經建會主委何美玥在內的與會人士,竟然達成「不要在意高雄港在世界港口排名」的共識,聲稱「港口排名問題不代表國家或港口競爭力,將排名當成台 灣經濟發展指標或高雄市發展困境,均為不當」。這個結論讓人既不解又意外。

貨櫃裝卸量減少
一如台灣的競爭力排名連連退步,高雄港 的世界排名近年也一再下滑,這對於高雄港乃至整個台灣,絕對都是值得執政者正視的警訊。綠營聲稱「港口排名問題不代表國家或港口競爭力」,即便不是為了替 市港的經營績效不佳找台階下,也是為因應選舉替執政黨「緩頰」。因為世界排名在前的幾個港口,近年貨櫃吞吐量都大幅增加,高雄港的貨櫃裝卸量就是因為不如 其他港口多,以致被鹿特丹與杜拜追上排名大降。
其實,所謂「高雄港排名不重要」的說法,掩飾高雄港的衰退只是其一,真正要表達的是,政府已有「偉 大」的經營策略,要讓高雄港多元發展,讓高雄市成為有特色的水岸城市。高雄港的新意向則是有港、有觀光、有文化、要配合既有產業再發展高附加產業、要在港 埠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等等,如此一來「必可提升高雄的國際競爭力」。這個說法最後還是回到「競爭力」之上,顯見民進黨聲稱「港口排名不代表競爭力」,根本就 是自相矛盾更是混淆視聽。

經濟鎖國失商機
港口的發展與時代背景、文化、經濟更迭都有關係,高雄港是高雄發展的命脈,也是台灣競爭 力的重要指標,但隨著製造業的外移,政府採取的經濟鎖國策略,高雄港縱然有再好的先天條件,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中國沿海各港口搶去商機。從前,高雄港碼頭 工人忙得無暇休息,今天的情況卻是不可同日而語,工人的薪資也大不如前,高雄港的競爭力何在?碼頭的從業人員最清楚;未來如何振興高雄港?他們也最清楚。
港 口城市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從最早期的貨物運輸,過渡為加工、物流、行銷中心,接著才因累積足夠的文化經濟實力發展觀光、休閒,構成完整的港都意向。而目 前政府顯然有意避開績效不佳的貨櫃轉運這部份,直接轉往結合觀光休閒等多元方向發展,看來這依舊是義和團式的操作,反正畫了一個水岸城市的大餅,讓高雄市 民覺得「爽」就好,至於高雄港的未來如何?就等打完二○○八總統選戰再說吧!

(蘋果日報)
--
不刷牙 未回診 牙套愈戴愈久

戴牙套矯正總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從半年到2、3年不等。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常務監事鄭信忠醫師表示,雖然有新的材質、新技術可縮短矯正時間,但如果有錯誤的生活習慣,或不按約定時間回診,反而會延長戴矯正器的時間。

7歲可做診斷評估
鄭 信忠醫師說明,父母若發現孩子有齒列不整齊的問題,可在他7歲左右帶去給醫師檢查、診斷,如果單純是牙齒排列、生長的問題,則在12、3歲左右、所有牙齒 都長出來時矯正較好;但若拖到成人時期才去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效果較差且會比較痛。若是顱骨構造的問題,那麼建議愈早進行矯正愈好,不要拖到成人時期 定型後,就很難再矯正了。
戴上矯正器之後,每個月都應給醫師調整鬆緊度1到2次,不過鄭信忠醫師特別提醒,矯正器不是戴上後就以為沒事了,應定期讓醫師檢查。很多孩子都因補習、功課忙等藉口,1、2年沒複診,等考完升學考後再來時,牙齒都爛光了。

會延長戴矯正器時間的壞習慣包括以下3項:
★常吃太硬、太黏、太甜的食物,且吃完沒有馬上刷牙。
★未定期回診讓醫師調鬆緊度或做其他檢查。
★應戴橡皮筋時沒有戴。

健康牙齒才能矯正
而 負責任的齒顎矯正醫師,不僅要定期追蹤患者配戴習慣和成效,在配戴前的檢查也要很仔細。鄭信忠醫師舉例,至少應該要先做全口、側顱X光,並做齒模、拍照 等,在確定沒有蛀牙、牙周病等其他牙疾,在牙齒、牙周健康的狀況下,才可以為病人做矯正,以免中途為了治療疾病而將矯正器拆卸下來再裝上去,造成可能延長 矯正時間。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