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71118

預立醫囑 具法律效力

「預立醫囑」引起的訴訟在台灣相當少見,法界人士這方面有實務經驗者不多;但多傾向於認為「預立醫囑」具法律效力,「安樂死」因相關法令尚未通過,恐有殺人罪的問題。
「預立醫囑」在台灣還是很陌生的名詞,依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修正通過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對此已有明文規定。

高雄地院人員表示,確有不少民眾辦理遺囑公證時,內容中載明放棄心肺復甦術等急救措施的意願,「這類文件具法律效力,醫師得據以不為末期病人急救」。

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庭長林水城表示,「預立醫囑」是屬於消極性的放棄治療,只要病人同意,醫療人員可據以放棄急救;「安樂死」則有一部分的方法,是在加速病人死亡,「這種主動積極的行為,動機上或許並非惡意,但本質上是殺人」。

高雄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鍾忠孝說,我國目前缺乏「預立醫囑」的法律規範,即便「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有若干規定,但也必須有一定的條件,醫生才能放棄急救;如果在仍可救活的情況下,醫生應作為而不作為,造成病患死亡,會有業務過失致死的問題。

預立醫囑

預立醫囑(advance care planning)是病患諮詢醫護人員、家庭成員及其他重要人士等意見,對自己將來接受的醫療照護方式,預作決定。在美國也是近廿年才開始實行。

預立醫囑具有「尊重自主」的精神,並有法律的規範為基礎,有助患者無法在親身參與治療方式的決定時,確保「病人意見」受到尊重。

例如簽署者可請求「不要做心肺復甦術」,即DNR(DO NOT RESUSCITATE),在病情惡化、不樂觀時,事先聲明到某一個程度,不要再做急救。

「不用死6次 救6次」

明知救治無望,卻怕醫療糾紛上身,醫護人員常陷入救與不救的天人交戰。一紙「放棄急救同意書」,解決了不少醫護人員與病患家屬的困境。

高雄榮總呼吸治療科主任陶宏洋說,「預立醫囑」在國外已推行廿多年,但國內忌談死亡,加上醫師有救人的天職,以及子女擔心背負不孝,使得臨終患者常飽受急救的痛苦,醫療資源也浪費。

成大護理系教授趙可式十年前,曾遇到一名家大業大的老先生,歷經多年病痛折磨,交代醫護人員不要做臨終急救,讓他安靜地走。但老先生的子女卻拿了爸爸的生辰八字去算命,算命結果不能讓父親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之前去世,否則「有損子孫的財運」。

病入膏肓的老先生,撐不到「吉時」,就「死」了五、六次。每次都硬被醫師從死神中奪回,前後共打了一千支強心針,針針直接插入心臟,外加電擊、心肺復甦術,搞得肋骨一一斷裂,連皮膚都因多次電擊而燒得焦黑。

如此被蹂躪了一個禮拜,終於拖到「吉時」,兒子們才放老爸一條「死路」。「但現在這個企業已沒落了」,趙可式不勝唏噓。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主任潘純媚說,家屬常為了種種理由,像是要拖到「吉時」或等國外的長子回來送終等,而堅持要救,醫護人員不敢不照辦。

趙 可式說,國內醫界長期以來重視「救命、治病」,對於「命無法救,病不能治」的病人,欠缺周全的思考;曾有一名醫師不願病患在他手中死亡,將已送回家準備壽 終正寢的患者,用救護車再載到醫院急救,使用高劑量抗癌藥,結果兩周後病患還是死亡,死前還因化療副作用,不停惡心嘔吐、口腔糜爛、痛苦呻吟,病人斷氣後 才從胸前的人工血管取下化療藥瓶,令家屬恨透這名醫師。

(聯合報)
--
IPCC:氣候變遷沒救了 只能努力適應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十七日表示,就算各國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全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效果仍然有限,氣候變遷已「急遽且不可逆轉」,各國要努力適應,學習與氣候變遷共存。這是IPCC對全球暖化威脅所做的最嚴厲最直接警告。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十七日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公布名為「綜合報告」的氣候變遷對策草案。此報告接續先前發表的「氣候變遷2007」三冊報告,整合大量科學資訊,為各國政府提供一份簡潔可讀的決策參考文件。

一般認為,今年十二月三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跨政府會議,會以此報告做藍本,達成新的協議,以取代2012年到期失效的京都議定書。參與撰寫報告的專家說,去年所取得的更新更明確科學證據顯示,前三冊報告指出的氣候變遷危機,其實比先前預測的更嚴重。

IPCC代表認為,氣候變遷造成的食物短缺、乾旱、沿海地區洪災與強烈暴風,可能威脅近十億人口。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和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因為呼籲各國採取行動對抗全球暖化有功,上月才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適應變遷」的方法,包括在海岸建立高牆防止海水倒灌、種植抗旱農作物,甚至遷移整個社群。專家強調,富有且科技先進的已開發國家適應氣候變遷的能力較強,但仍可能面臨乾旱。馬爾地夫、帛琉等溫室氣體排放量很少的低窪小島國家,卻可能受到最嚴重的洪災威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他前不久造訪逐漸崩解的南極冰棚與正在消融的智利冰河,還親眼目睹了因全球暖化「窒息」的亞馬遜雨林。他說,人類親手傷害「地球上最珍貴的寶藏」。

在瓦倫西亞參加會議的美國代表團表示,對抗氣候變遷事不宜遲,問題在於目前學界對氣候變遷的危險「仍無明確科學定義」。

參與草擬報告的學者說,新報告中的主張雖然不如學者料想的強烈,仍然比美國代表團所偏好的結論要強烈。美國政府還是反對立法嚴格限定溫室氣體排放量。

(聯合報)
--
溫室排放 台灣逆流而行/戴興盛(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系所助理教授)

最新一期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報導,我國台中火力發電廠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單一電廠,而麥寮電廠則高居第六名。這些數據,對於瞭 解台灣環境問題現況的人們而言並不令人驚訝,也可以預期的是,台電以及所有相關能源部門一定會拿出數據辯稱台灣電廠的能源效率其實不差,然而重點是,個別 數據背後的整體圖像才能讓我們掌握事情的真相。

我國的整體二氧化碳排放情形如下:從一九九○到二○○五年間,每人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從五.七三噸增加為十一.二五噸,增加速度為世界最高國家之一。二 ○○四年台灣平均每人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十八名,若排除中東產油國,則高居亞洲地區第一名,超過國民所得遠在我國之上的日韓兩國,另外每生產一美元 國民所得排放○.八二九公斤之二氧化碳,高居全球第五名。

無疑的,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整體而言的確過高,而更驚人的是,這種情形仍在持續惡化中。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電力供需預測,我國在二○○七至二○一五僅僅八年間,電力尖峰負載還要再增36%,因而必須再增建多座火力發電廠,以「促進能源永續消費」!

誰該為這種情形負責呢?政府及民間不願意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的確應予譴責。然而,當僅存的把關之責落到環保署環評機制時,環評機制似乎也未能對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給予應有的關注。

筆者自去年起,有幸成為某規劃中擴建燃煤火力發電廠環評審查專案小組成員,在參加一連串會議後,在此提出個人觀察。持平而論,與會人員大多克盡職責,嚴謹把關,惟或許侑於既有觀念,對溫室氣體議題的關注程度則有所不足。

根據筆者統計,在歷次會議總共五二四筆的審查意見中,牽涉到溫室氣體、電力供需預測、能源效率與替代能源等相關議題的意見僅佔十一.八%,與這個議題在今 日的重要性相比實在不成比例。就實質討論情況而論,每當與會者提出溫室氣體排放相關問題時,官方代表與開發單位或是迴避實質問題,或是將責任推諉至「開發 新電源是國家既定能源政策」,似乎認定環評機制只能就末端問題提出意見,而不能去質疑開發案成立的根本前提。而在部分與會者「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必須兼 顧」的呼聲中,專案小組審查建議本案有條件通過環評。這意味著,若這個個案真的通過環評大會並興建完成的話,台灣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要一舉再增加 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真的兼顧了嗎?

很明顯的,在這個案例中,環評審查與我國政府及民間一樣,都陷入了慣有的思維,認為只要有發展需求就可以合理化無限制的溫室氣體排放,而不願去努力思考, 是否有更好的的替代方案可以達成真正的永續發展。最終結果就是今日的現狀,我國敢於逆國際潮流而行,繼續快速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並在管制溫室效應的呼聲中 呈現了思想與行動的真空狀態。

或許這也不足為奇,我國政治人物鎮日忙於政治性議題,民間中上富裕階層忙著累積財富、增加自己及子女的「競爭力」,每個有政治經濟權力的社會成員,都可以 找到充分的理由去忽略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最後將所有的政策壓力留給環評機制。只是,我們或許不畏懼未來的國際制裁,但是在全球溫室效應日益明顯之時,我們 對他國更弱勢的環境難民,以及對自己心愛的下一代子女之道德責任又何在呢?

(中國時報)
--
鹽水當燃料燒?外界期待

美國血癌患者坎濟爾斯原本研究如何用無線電波殺死癌細胞,卻意外發現鹽水也能當燃料燒。這項驚人發現有人持懷疑態度,有人大表振奮,心想鹽水說不定可成為未來替代能源之星。

坎濟爾斯對著裝了鹽水的試管發射14百萬赫茲的無線電波,試管裡卻意外出現一道閃光。他好奇地點了根火柴,試管中的鹽水竟像丙烷一樣燃燒起來。

儘管有人質疑,但賓州州立大學教授羅伊複製了這個實驗,發現可能是鹽水裡的氯化納降低了氫與氧的鏈結,加上無線電波助陣,導致氫氧分家,讓氫氣釋放了出來。

也就是說,實際上燃燒的氣體是氫,但這氫是從鹽水釋放出來的。

目前還不清楚鹽水充當能源的效率如何,但燃燒釋放的熱氣已可發動一具簡單的引擎。由於鹽水燃燒是一個相當乾淨而且廉價的能源,因此外界頗為期待。

但也有人提出懷疑,認為坎濟爾斯的無線電波發射器耗電量超過鹽水燃燒產生的熱能,因此充其量只能作為馬戲團的表演才藝。

鹽水到底能不能當燃料燒至今仍無定論,不過休士頓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與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合作後發現,無線電波的確可以殺死動物身上的癌細胞。

(中國時報)
--
澀谷妹卸下黑臉 換上純白公主裝

澀谷妹的流行瞬息萬變,黑臉辣妹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以名門淑媛為範本的千金小姐風、妖豔帥氣的小惡魔風,以及最近造成話題的公主風(日文漢字為:姬系)流行,而粉紅、純白、玫瑰、蕾絲、皇冠、歐風等關鍵字就是公主風裝扮的特色。

翻開CanCam、JJ等日本服裝流行雜誌,不難察覺在十幾歲到二、三十歲的女孩之間掀起一股公主風,她們花很長時間上髮捲,噴一堆髮膠把頭髮立得高高、捲捲、蓬蓬的,頭上還要戴小皇冠、大蝴蝶結等髮飾。

頂個公主頭之後,當然要配上適合的公主裝,印有玫瑰圖案的粉紅、純白洋裝或紗裙,縫上蕾絲或蝴蝶結,再搭配白色尖頭高跟鞋、馬靴等,比較講究的還要拿把遮臉的紗扇,撐把蕾絲洋傘,以及晶晶閃閃的項鍊、手鍊等飾品。

公主的房間當然也要很講究,有的公主妹不惜花上百萬日圓(約超過台幣廿九萬元)打造羅曼蒂克的公主小窩,粉紅色的地毯配上粉紅色的床,最好還要有粉紅色蚊 帳和窗簾,而梳妝台、衣櫃、茶几、燈具等要用歐風家具,化妝箱、鏡子、咖啡杯上則要點綴著玫瑰的圖案。還有公主妹說,幻想著有一天能住到城堡裡呢!

喜歡公主裝扮的同好「姬友」之間,會透過網路交換各種情報,討論如何做公主指甲彩繪,如何在手機、菸盒、計算機等所有物品上貼亮片、水鑽等亮晶晶的飾品,如何設計個洋溢公主風的部落格等。

日本電影《下妻物語》裡,深田恭子演的主角幻想自己是活在法國巴洛克時期的小公主,每天都穿著粉紅、蕾絲、蝴蝶結小洋裝,撐把小陽傘,這種裝扮被稱為羅莉塔娃娃,也有人稱之為公主風,但是跟姬系的公主風有點不一樣,感覺上姬系裝扮比羅莉塔還華麗。

KANAE是一個廿多歲的女孩,她當過黑臉辣妹,但是現在已完全漂白,改走公主風路線。她說自己是為了想找回一點女人味而改變路線,她喜歡上網選購歐風家飾,布置豪華浪漫的公主小窩。

她繼承了父親的卡車租賃公司,平時的工作就是開著卡車到處跑,頂著蓬蓬的公主捲髮穿上工作服,看起來非常不搭調,但是她身兼服裝雜誌的讀者模特兒工作,就可以讓她盡情發揮自己的所好。

「oricon style」公信榜最近也在網站上票選日本樂壇最具公主相的歌手,結果濱崎步當仁不讓地稱后,她常在舞台和音樂錄影帶中裝扮成公主,在紅白歌唱大賽時,指 甲還貼著價值二千一百萬日圓(相當於台幣六百一十二萬多元),共七十六顆的真鑽。濱崎步就是許多公主妹的超級模仿偶像。

(中國時報)
--
千年藥草文化一環玻國古柯葉農:傳統無罪

習慣於亞洲古老城市中傳統市場內稀奇古怪的藥草或香料市場的人,走進南美洲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的市集,或許也要傻眼了。在這個異於拉丁美洲傳統的市集裡,唯一的商品就是剛收成不久,剛從卡車卸下的成袋半乾的古柯葉。

古柯葉Coca?沒錯,古柯葉就是提煉熱門高價毒品古柯鹼的主要原料,南美毒販加工後每年換取天文數字的非法利益。但在印地安原住民超過半數的高原國家玻利維亞,遠在西班牙人殖民前,千百年以來,古柯葉就被視為天賜的藥草,從曬乾泡茶到嚼食,還可以用來入藥。

玻國總統 全力推除罪化

市集裡成群的居民逐袋評比古柯葉的優劣,交易可用現金或傳統馬鈴薯換取。街道上滿布剛嚼食過的古柯渣,和台灣鄉間四處可見的檳榔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奇特的是還有人開設「古柯博物館」,證明原住民和古柯葉在生活上是緊緊綑綁在一起的。

玻利維亞印地安人的掛袋裡,古柯葉是標準配備,熟人見面和送上一堆古柯葉嚼食就和敬菸一樣的自然。千百年來這「千年神聖植物」早已被印地安人作為外科止痛 藥,葉中所含的微量興奮劑被作為克服高山症的草藥。當地法律規定,古柯葉僅能在海平面2600公尺以上的高山種植和使用。

高海拔區 合法種植交易

約佔全國人口三分之一的300萬原住民,可以用市價約每公斤130元台幣的代價,在類似拉巴斯的古柯葉市場合法購得中部雲卡斯山谷的古柯葉,其他低海拔地區種植和買賣古柯葉仍然非法。

近半世紀以來南美不法集團開始利用古柯葉提煉上癮毒品古柯鹼外銷後,古柯葉染上了惡名,就連2005年底當選總統的莫拉雷斯,由於曾任「古柯農種植者協會」聯合會會長職務,還被以異樣的眼光看待。

與哥倫比亞、秘魯同列南美洲「銀三角」的玻利維亞,農民賴種植古柯葉維生,甚至有能力供小孩上學。但貧困農民面對古柯葉販毒集團收購的好價碼,把傳統種植面積的限定置諸腦後,玻利維亞從而名列全球第三大古柯鹼生產國。

種植古柯葉出身的莫拉雷斯為了鞏固農民票源,全力推動古柯葉的除罪化,強調研究結果顯示古柯葉富含營養,把古柯葉列為經濟作物並大量處理不僅可以解決孩童營養不足的難題,還可減少流入毒販手中的數量。

擴大種植 國際不以為然

莫拉雷斯總統去年還設立古柯部,並把合法種植和監控的1萬2千公頃古柯田增加到兩萬公頃,換來國際間異樣的眼光。目前玻利維亞政府正全面遊說期望在 2009年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大會上將古柯葉由麻醉品名單中除名,但哥倫比亞和秘魯毒販非法收購古柯葉製毒販售日益猖獗,除罪的可能並不大。

莫拉雷斯高舉「零古柯鹼但非零古柯葉」,協助古柯葉除罪甚至打算加工出口,令美國頗不以為然。

美國和歐盟協助下,玻利維亞今年前八個月銷毀的非法古柯園已經超過4000公頃,預計全年將可突破7000公頃大關,同時也緝獲多達13公噸的古柯鹼半成品古柯膏,可見問題的複雜和嚴重。

製毒率高 問題不容輕忽

國際呼籲全面剷除古柯葉種植意外引發了古柯農的反擊,堅持古柯葉是玻利維亞文化傳統中的一部分,就如同法國香檳一樣必須受到立法保護。玻利維亞制憲議會的 一個「古柯委員會」已經通過保障「古柯Coca」的專利。一旦該法案經由修憲列入憲法,全球著名的「可口可樂Coca-Cola」可能面對非法使用「古 柯」名詞的國際官司或易名請求。

對拉巴斯古柯葉市場裏的中盤商阿雷霍來說,他不知道賣出的古柯葉到底是用來製毒或僅供傳統嚼用。「這些把古柯葉當作毒品原料的人把我們害慘了,他們不但傷害了古柯農,還連帶把玻利維亞拖下水。」

阿雷霍賣了一整天古柯葉的收入,比不上美國市面上一公克古柯鹼的價格,像他這樣不為非法利益所動的古柯農或中盤商,正如絕種動物般消失中。

(中國時報)
--
暖化失控! 聯合國警告︰全球瀕臨大災難

獲 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肯定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十七日通過一份歷史性報告,以前所未見的明確與強烈語氣,警告全球暖化的影響已經 顯而易見,如果氣溫上升超過攝氏兩度,就可能造成災難性且無法避免的後果。全球各國必須在二○一五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才能化解危機。

由於下個月世界各國領袖將在印尼峇里島集會,討論取代二○一二年期滿的京都議定書的全球氣候變遷條約,這份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正式公布的報告,將影響深遠,預料會左右全球新暖化條約簽訂的談判過程。

若均溫上升兩度 災難恐失控

世 界野生基金會(WWF)所屬氣候變遷小組的主任費羅米表示,IPCC這份報告對峇里島會議發出一項強烈的訊息,接下來就看政治人物如何回應了。WWF另一 名氣候專家辛格則表示,這份報告十分重要,因為它是各國代表達成共識後所通過,意謂各國都接受報告所根據的科學依據及其達成的結論。

世界各國正面臨許多困難抉擇,包括減少化石燃料污染、改採較乾淨能源,加強極端氣候的防衛機制,以及其他因氣候變遷而將更加惡化的問題。這份報告希望為各國政治領袖提供解決方針。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十六日評論這份全面性報告時警告說,世界因全球暖化瀕臨「大災難」。報告中指出,人類促成地球暖化已「無庸置疑」,而冰川融化、阿爾卑斯山區積雪減少、北極地區夏季浮冰變薄,以及永凍冰層融化,顯示氣候變遷持續不斷。

報告指出,「所有」國家都會受到影響,不過窮國由於擁有最少資源,所受衝擊將較其他國家更大。諷刺的是,這些國家其實責任最小。

專家認為低估新興國家破壞度

雖然報告中提出的警告比先前更嚴厲,但一些專家相信,報告內容依然低估全球暖化的趨勢和嚴重性,沒有列入像是中國等國出乎預料的快速發展和能源使用狀況等最新的經濟與氣候變遷趨勢。

原先報告的草稿是由科學家所撰寫,然後送交一百四十多國的代表審議並修改。此一協商過程爭議不斷。匿名的科學家指出,美、中、印度在過程中不斷提出反對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遷報告要點

■對21世紀末全球氣候的預測
(相較於1980-1999年的平均數據)
●溫度可能上升攝氏1.1-6.4度
●海平面可能上升18-59公分
●熱浪襲擊頻率很可能會增加
●熱帶風暴強度可能增強

■對地球生態造成的衝擊
●近20-30%的物種可能滅絕
●冰川快速融化
●7500萬至2億5000萬人所獲水源供應將比現在更稀少
●靠雨水耕種的農作物產量將減半
●非洲糧食短缺危機恐升高
●珊瑚礁普遍受到嚴重破壞

(自由時報)
--
諾獎得主 嚴厲警告 暖化恐滅絕1/3物種 2100年升溫6.4℃ 南極冰融吞沒紐約上海

與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同獲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昨天發表歷來措辭最強烈的報告,警告全球各國必須立刻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否則全球暖化將帶來「突然且無法挽回」的後果, 導致地球上近1/3的物種滅絕。

這是IPCC自1990年以來第四度發表大型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今年的報告總結2500多位專家過去6年 的調查研究,已於2月至4月分三階段陸續發表,昨天發表的總結報告,是140餘國代表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激辯5日字斟句酌的成果,明確指出氣候變遷對地球環 境的重大影響。不過與會科學家私下透露,會中美國、中國、印度及沙烏地阿拉伯代表均多次對報告文字提出異議。

面臨「災難邊緣」
今 年2月的第一階段報告指全球暖化「非常可能」肇因於人類活動,昨天的報告則指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很明確的」就是人類。報告預測,至2100年全球氣溫將 較1980至1999年的平均氣溫上升1.1℃到6.4℃、海平面上升18公分至59公分。報告並警告,只要氣溫上升1.5℃至2.5℃,約20%至 30%的動植物物種可能瀕臨滅絕危機;一旦上升攝氏4度,將造成物種「顯著滅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昨天在《國際前鋒論壇報》針對這份報告發表 評論,稱人類若再不採取行動,將瀕臨「災難邊緣」。他特別指出南極一處岌岌可危的冰棚若真正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6公尺,淹沒紐約、上海等城市。世界自 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全球氣候變遷計劃主任維洛姆指這是IPCC歷來「最有力的報告」,其中呈現壓倒性的科學證據,「現在輪到政客接球了。」
這份報告將作 為下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的決策依據,因此極受各國政府及環保人士重視。由於規範36個工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效期 將在2012年屆滿,這項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會議將討論新的「路線圖」,希望將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的美國納入規範。

中印CO2排量遽增
這 份總結報告發出的警訊較前三次報告更為強烈,但部分學者認為,耗時5至6年的調查研究,其實未能將最新的全球氣候變遷與經濟趨勢充分納入考量,因為中國的 快速崛起與能源消耗量已超乎預期。國際能源總署近日的一份報告就指出,中國與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快速增加,若不改變政策,全球平均氣溫在2030年就 會上升6度,遠高於IPCC的估計。

瀕臨絕種
由於北極冰層融化,北極熊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冰層融化
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地區冰層漸融。美國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去年因冰層融化嚴重,被迫撤離村落。法新社

IPCC報告概要
.至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可能較1980至1999年升高1.1℃至6.4℃(最可能範圍是1.8℃至4℃)
.海平面可能上升18至59公分(最可能範圍是28至43公分)
.若氣溫上升1.5℃至2.5℃,約2至3成物種將瀕臨滅絕
.在2020年前,光在非洲地區,就會有7500萬至2.5億人將面臨潔淨水資源短缺,仰賴降雨灌溉的農業收成可能減半
.氣溫上升1℃至2.5℃時,大部分的珊瑚礁將會死亡
.至21世紀下半葉,北極海冰將在夏日消失
.熱浪、暴風雨、熱帶氣旋及海平面升高等天災將在本世紀日益頻繁,且強度增加,影響區域也更廣
天災等議題採取對策

(蘋果日報)
--
諾亞大洪水 帶動歐洲農業

研究人員十七日表示,大約八千三百年前的一場大洪水導致歐洲大陸最早期的農耕人口四散遷徙,可能因此促使歐洲的農耕活動擴張。

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艾塞斯特大學地質學家特尼及其研究團隊發現,當時的北美冰原崩解後,全球海平面升高一點四公尺,造成歐洲東南部數以萬計住民遷徙,從而將農耕技術帶到其他地區。

研究人員在「第四紀科學論評」期刊發表報告指出,研究顯示,一場大洪水曾經衝破隔開地中海與黑海的一道山脊,使歐洲東南部洪水氾濫,這場洪水與歐洲農業的興起有直接關聯。部分人士認為,這場大洪水可能就是「諾亞方舟」故事的起源。

研究人員估計,洪水淹沒的範圍大約七萬三千平方公里,持續卅四年,迫使很多人遷徙他處。

以 前的考古證據顯示,洪水為患時,該地區已有農耕活動。尼特的研究小組認為,人口大遷徙導致歐洲大陸的農耕與製陶活動擴張。特尼指出:「洪水出現時,農耕活 動似乎停擺,約一個世代後又在歐洲各地重新出現。」他說,這些人將農耕技術帶到以狩獵、採集維生者聚居的地區,在此之前,這些地區應無任何農耕活動。

(聯合報)
--
姓名縮寫有K 棒球員易被K

最新研究顯示,英文姓名縮寫關係大,好的姓名縮寫會帶來好的影響,為姓名的主人帶來好的學業或運動成績。

研究人員發現,姓名縮寫有K的棒球選手,比其他選手更容易被三振。姓名縮寫有C或D的學生,學業表現可能比其他學生差,因為C或D在學校的評分中代表平庸。

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納爾遜表示:「姓名縮寫好的人並不一定可以成為好的棒球選手,但它可以影響你,使你成為一個較差的運動員。」

納爾遜和康州耶魯大學的賽門斯專門研究姓名的縮寫可能和哪些不利的情形有關連。他們發現,姓名縮寫和較差品牌相符人,表現會比一般人差。

根據他們將在「心理學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即使不好的姓名縮寫會影響學業或運動成績,世人潛意識還是喜歡自己的姓名縮寫。

研究人員研究姓名縮寫在棒球界、校園和實驗室的影響。納爾遜說:「世人在這些領域都力求最好的表現。」

在棒球界,球員都不想被三振。研究人員檢視職業棒球聯盟九十三年的資料和六千多位球員的姓名,發現姓名開頭字母是K的選手,容易被三振。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十五年間一萬五千名學生的的成績。納爾遜說:「姓名開頭字母是C或D的學生,表現的確比其他學生差。」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和姓名字母效應一致。該效應顯示,人們最喜歡的字母是自己的姓名縮寫,人們喜歡的縮寫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包括所居住的都市或所選的職業。

(聯合報)
--
人為加自然/王鼎鈞

可以說「人製造了神」,也可以說「神製造了人」,兩者一直互相影響,循環不已。沒有教士僧侶,宗教今日是何等面目?沒有神佛,人類今日是何等面目?沒有誰說得明白,但是可以設問:今天如果沒有宗教,世界是否會變得更好一些?

如 果把宗教當作文化現象看待,文化是「人為加自然」,宗教中有人為的成分,但並非百分之百。先賢說宗教是「神道設教」,一個「設」字道破了人為的祕密,但是 「設」字底下這個「教」應是動詞,即組織運作之類,至於「神道」,先賢拿來和「人道」並稱,至少是「形而上」的,而「人製造了神」之說則是把「神」也物質 化了。

即便是在「人製造了神」這個層次上談論宗教,宗教仍有它的價值。電腦就是「人加上自然」,人製造了電腦,人也順應了冥冥之中業已存在的原理,你我若要享用電腦之利,必須服從電腦的設計,換言之,你我要「信」它才行。電腦也正在「造人」,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氣質都起了變化。

高 級宗教推出的不是神話或大教堂,而是對人類前途的一種設計。人製造了教會和「神學」,沒錯,宗教非為教會寺院而設,寺院教會係為宗教而設,宗教的功能在提 高人的靈性,此種提高係通過自然或「超自然」獲得,人要憑一個「信」字和他連結,然後「受造」。我們可以不喜歡這種設計,但是如果關心人類前途而又無能力 為之設計,只有選擇已有的設計,只有保存現有的設計供他人選擇。

電腦可以解決許多問題,但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宗教也是如此。宗教家自 己早已說了,佛陀有三不能,上帝有五不能。我禱告,所以我買的股票漲價,我禱告,所以我九一一那天從世貿大樓逃出來,這是可笑的,至於說只要祈禱,不要輸 血治療,更是危險的。這些都是信仰的初級現象,宗教還有更多更高的現象,不在話下。宗教應該對那些初級現象負責,它的高級現象足可抵償而有餘。

有 人說「我是無神論」,辭色之間十分自負。我說無神論也是一種設計,咱倆都被某種設計支配。比較一下:截至目前為止,有神論孕化出來的人事現象比較可愛,比 較容易接受,(還需要一一列舉對比嗎?)換成你發言,也許說這些現象比較容易阻止、容易躲避。為天下蒼生設想,我認為應該「兩利相權取其重」,你是否也同 意「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個無神論者,千方百計擺脫無神論造成的環境,選擇了有神論的社會,卻又千方百計否定有神論,實在使人納悶。我不 認為他必須皈依有神論,我認為他既然託庇於這座大廈,最好稱讚支持那些工匠和工程師。還是鼓勵那些人繼續努力吧,不妨回頭看一眼祖國大地,無神論的花果樹 木正由有神論來參加耕耘灌溉,只問改善社會人心有用無用,不管有神無神。

(聯合報)
--
85%台灣人 中國原民混血 久通婚 純種少 彭明敏也是混血兒

國內血液專家昨公布最新研究,自稱本土的閩南人與客家人,其實都是混血兒。研究發現8成5以上自稱閩南人與客家人者,帶有中國或台灣原住民血統,接受該研究試驗、自稱客家人的民進黨大老彭明敏,則是帶有中國與台灣原住民兩種血統,顯示長時間通婚,純種血緣者已愈來愈少。

最新研究
馬 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昨在生醫研究國際研討會上,發表這項血緣分析研究,這項從九○年代即開始的計劃,已在國內抽取200位自願者血液,其中 100人已完成分析,預計明年中完成剩餘的血液分析。研究團隊昨公開徵求新的100名受試者,捐出自己的2c.c.血液即可望尋根。

印證種族遷移過程
林媽利說,社會大眾認定的台灣人多半指客家人與閩南人,「但血液會說話」,研究分析受試者血液,並追溯其父系、母系血緣,整體而言發現有8成5受試者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統,有9成混雜中國的血統。
林媽利說,分析血緣有助了解種族遷徙,了解自己祖先的根源,像彭明敏在參與試驗前,一直認為自己是最本土的台灣客家人,但研究人員分析完他的血液樣本發現,彭父帶有台灣原住民血統,彭母有中國血統,因此彭明敏是同時帶有台灣原住民與中國血統的混血兒。
而以國別來看血緣,此次受試的國人血統,與泰國、新加坡華人較接近,但和純種的中國大陸北方漢民族卻較遠,推測可能是台灣原住民和東南亞島嶼兩地族群,較有密集的遷移行為與通婚,但中國大陸北方因有山脈阻隔,混血情形較少。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說,這可印證種族遷移過程,若樣本數多,可望推算年代更久的種族血統找出根源。

血緣檢測資訊表
目的:了解自己祖先的血緣來源
方法:從靜脈抽血2c.c.
成本:每人約1~2萬元
費用:仍在研究階段,參與者可免費檢測

(蘋果日報)
--
天冷 易視線模糊

眼科門診近來增加許多視力驟降的患者,檢查後發現大多是因天冷引發眼部周遭血管收縮,再加上長期使用電腦,致使眼睛睫狀肌過於緊繃所致,眼科醫師建議出現這種現象時,可用熱毛巾熱敷眼部,若情況沒有改善,應就醫治療。

患者增兩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天氣變冷以來,上述患者至少增加兩成,部分患者還以為是罹患老花眼,但事實上,老花眼是因眼睛的水晶體渾濁,造成視力漸進式模糊,與用眼過度及血管收縮造成的視力模糊成因不同。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說,當眼睛睫狀肌過於緊繃,造成視力模糊時,可先熱敷10分鐘幫助眼部肌肉放鬆,視力可漸漸恢復,但若是已出現畏光等症狀時,就應至眼科進行檢查,以免造成近視。

避免視力模糊須知
˙每使用電腦60分鐘,讓眼睛休息10分鐘,可閉目養神或看目光所及最遠之處。
˙視力模糊時,可用溫水熱敷10分鐘幫助眼部肌肉放鬆。
˙出現畏光、視力嚴重減退等症狀時,應至眼科進行檢查。
˙眼部肌肉緊繃時,肩頸肌肉也會緊繃,當肩頸痠痛時,可能是視力模糊前兆。

(蘋果日報)
--
高捷接駁車 尖峰10分鐘一班 南台灣及東南獲經營權 20路線載客

乘客只要使用高捷的「一卡通」IC儲值卡,捷運、公車互搭,可便宜十二元。高雄捷運紅線預計下月底通車,目前各站接駁公車已規劃完成, 20條接駁公車路線確定由南台灣及東南兩家客運業者取得營運權,預計捷運通車後,尖峰時段每隔10至15分鐘就有一班接駁車、離峰時段為20分鐘。
交通局為方便民眾搭乘高捷,提升高捷運量,規劃高捷接駁公車時,除調整現有公車路線行經捷運站,沿線也規劃20條捷運接駁公車路線,主要行駛範圍為捷運站半徑5公里內。日前確定火車站以北的10條路線營運權由南台灣客運取得,南高雄則將由東南客運經營。

色調與捷運搭配
交 通局科長張淑娟表示,原則上每個捷運站至少有一條捷運接駁公車路線,少數運輸量較大的車站會有兩條路線,目前兩業者都已展開籌設,並實際考察每條路線。為 方便乘客辨識搭乘,每條接駁路線原則上都會採「路線」、「編號」及「行經之捷運站」的方式編排,如「紅1小港站」就表示行經小港捷運站。
取得北高 雄營運權的南台灣客運籌備處負責人戴道根表示,原希望能取得全部20條路線營運權,搭配母公司在南台灣各縣市都有路線經營,提供有意到高雄市的外縣市乘客 轉乘捷運優惠,雖然計劃泡湯,但仍將添購六十多輛新車投入接駁路線,車輛外觀塗裝也會與捷運車箱的灰、綠色系搭配,讓乘客一看就知道是捷運接駁公車。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