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71120

德育沒甲等 醫學系推甄免談

醫生的醫德愈來愈受國人關切。十所參加甄選入學的大學醫學系今年的推薦甄選條件,除了台大,包括成大、高醫、中國醫、輔仁、陽明、中山醫、長庚、慈濟及台北醫等大學醫學系都要求,德行成績必須達到三級分(甲等),未達三級分不能參加推甄。
九十七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招生簡章昨天開始發售,根據簡章規定,德行成績採級分制,最高四級分,相當於「優等」或九十至一百分;三級分相當於「甲等」或八十至八十九.九分;依此類推,最低的級分是○級分,相當於「丁等」或五十九.九分以下。

除台大外 九校要求三級分

加入推甄的一千多個校系中,將德行成績列入推薦條件校系僅約半數,多半設在二級分,僅醫學系設定「高標」,要求三級分。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說,SARS發生在他擔任教育部長期間,當時有好多醫學系七年級、正在醫院實習的學生,他們的家長擔心孩子在醫院實習有感染危險,紛紛打電話到部長室,要求教育部下令各校提前結束醫院實習。

「醫生是救人的志業,怎麼可以在這個關鍵時期當逃兵!」黃榮村說,雖然當時打到部長室的抗議電話不斷,但教育部和各大學醫學系的態度一致,堅持到底,絕不輕易提前結束醫院的實習。

SARS期間 醫德大考驗

黃榮村說,從這件事就可看出,醫學系學生的品德有多重要!上述大學醫學系的推甄將德行成績訂在三級分,相當具「象徵性意義」。

他說,參加推甄要進入各大學醫學系,學測成績幾乎都在七十二至七十五級分間(滿分七十五級分),這些學生每天忙著讀書,「沒有時間犯大過錯」。但招生簡章明訂德行成績,就是告訴他們,品德非常重要。

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說,醫學系注重學生品德是好現象,但她強調,除了高中德行成績,各大學醫學系課程也非常重視醫學倫理和醫學人文等課程。

根據九十七學年招生簡章,除了台大其餘各大學醫學系推甄不但重視德行成績,也重視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校內外各項競賽,以及擔任幹部的表現。甄選總成績計算方式,第一階段學測成績多半占三○%至五○%,第二階段面試及審查資料占五○%至七○%。

長庚創意考題 假病患測人性

「不懂得尊重他人就不可能尊重病人,不懂得團隊合作,就沒有辦法參與醫療團隊提供病人完整的照護。」長庚醫學院五年前開始推出情境考題,希望不只考學生的知識,還要考出學生是否具備行醫者必備的「同理、關懷」他人的特質。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醫學教育委員會副主席方基存說,當醫師不只要有醫學專業,還強調德育、群育的養成。因為參加甄試的同學學業成績普遍優異,卻看不出人格特質,才有「人性考題」的構想。

長庚醫學院九十五年度甄選入學時,推出「模擬題」,以「單面鏡」觀察六十多名學科成績優異的應考生單獨等待面試前,身旁打掃的婦人突然腹痛不已需要協助,考生是否立刻起身協助,或毫無反應、視而不見。

去年的入學甄試則是,面試結束後,刻意在面試教室外安排一名因受傷坐輪椅的「真」病患,觀察學生對於要上坡的輪椅病人會不會主動幫忙。結果發現,「大多數學生都主動幫忙推輪椅,但還是有一些人顯得不關心」。

方基存指出,類似的測試只是做為成績之外的參考,畢竟來甄試的同學成績都不錯,情境考題希望可以在知識導向以外,多收集一點跟人格特質有關的考生資料。

他說,當年透過這些考驗篩選出來的學生現在念到大五,還沒有當上正式醫師,但在校期間,凡是服務性社團的參與、平日同學間的團隊合作表現都不錯。希望他們未來真正當了醫師,照顧病人時仍能保持熱忱,朝德術兼備好醫師的道路前進。

台大:面談品質保證 不需設門檻

針對甄選入學未設操行門檻,台灣大學醫學系系主任黃天祥表示,甄選入學實施十多年來錄取的學生,沒有一個曾受到學校處分,可說是「品質保證」,因此沒有考慮設置其他門檻。

黃天祥自信地說,進行推薦甄試時,第二階段面試會設計一系列問題,瞭解考生性向、人生態度,與老師面對面對談後,操行明顯不良的學生「根本不可能溜進來」。至於會設計哪些問題,黃天祥表示是「機密」,不能公開。

且根據過去紀錄,甄選入學的學生幾乎沒有素行不良、被學校記過的紀錄,考試入學的學生才偶有問題。黃天祥說,未來也不打算在甄選階段增定操行門檻,「反而是指考分發,若可以設的話,倒是可以試試。」黃天祥開玩笑說。

黃天祥表示,台大醫學系從一年級到七年級,都有關於倫理的必修課,一、二年級就有「醫學人文」、「醫學倫理」。到了高年級,有接觸病人的經驗後,系上會安排病案討論,讓學生報告接觸到的實際案例,甚至以最近的新聞事件,請學生分兩組相互辯論。

除了課堂學習,台大醫學系也規定,學生必須修習三學期的服務課程,總計約需服務九十個小時。

價值觀改變 年輕醫師重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說,他並不覺得現在年輕一輩醫師較欠缺醫德,而是變得重視個人生活品質更重於工作成就,這與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轉變有關,不是醫學生特有的問題。

至於今年各醫學院推甄特別強調德育分數,柯文哲說,一般學生若各科成績平均還不錯,德育成績突然低的情形也不多;德育實在很難打分數,但醫學院特別突顯德育成績,「應該很快就會出現德育補習班」。

柯文哲指出,年輕醫師和老一代醫師比較顯著的不同在於,前者非常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以前醫師都呆呆的一直工作、拚老命,但現在年輕醫師不願意這麼累,比 較不在乎工作成就,甚至不在乎賺多少錢。以外科為例,因為相當辛苦,多年來已不受青睞,「就算你給他很多錢,年輕醫師也不見得想賺」。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郭正典認為,人權意識高漲,民眾與醫師都對自己的權益有不同想法。醫學倫理是很大的帽子,醫學院甄試強調德育,某種程度是對醫學生品德的「提醒」,但一味強調,最終也恐流於形式。

他說,要求行醫者無限制犧牲奉獻的年代已經過去了,醫界競爭激烈,認真、拚學術成就的年輕醫師還是有,絕對不全都是「草莓族」。

但病人對醫師的期待也更高,不夠親切就可能被冠上「態度不好」。如何更懂得醫病互動秘訣,將是這一輩年輕醫師在醫學專長以外,更大的挑戰。

醫生傲慢沒口德 更令患者吐血

「那個醫師竟然連看都不看,就說阿嬤年紀這麼大了,急救也是浪費醫療資源,不如直接送到太平間等。」王小姐提到阿嬤的就醫經驗,氣憤不已,直說現在的醫師具有「專業的傲慢」,完全不顧家屬感受;陳小姐父親白內障急著要處理,醫師卻說:「你有一隻眼就夠看了」。

各大學醫學系對推薦甄選都設定德育高門檻,但對病患和家屬來說,醫師恐怕更應該從根本的修「口德」做起,醫師的一句話,足以讓家屬從天堂到地獄。

王小姐的阿嬤八十五歲,因末梢血管壞死,已經一腳截肢。今年八月突然昏倒,家人緊急將她送到大醫院急診,家屬不希望阿嬤受太多苦,哀求醫師「除了電擊,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救她。」沒想到醫師竟然說,「阿嬤年紀這麼大,再救也是浪費醫療資源,不如送去太平間等」。

當時在一旁的伯父氣得罵「三字經」,還搶著要看醫師名牌說要去投訴,醫師才為阿嬤打強心針。針打沒多久,阿嬤醒了,王小姐說,只是一劑強心針就可以救人,實在無法理解醫師為何要冷嘲熱諷。

但王小姐阿嬤在醫院的劫難並未結束,她病情好轉送到普通病房,王小姐說,姑姑從澳洲回台照顧,發現阿嬤好幾天沒排泄,依經驗可能大便淤積在肚內,跟巡房醫師商量,醫師竟然說:「你是醫師?還是我是醫師?」完全不理會。

由於醫師態度過於傲慢,姑姑氣得用英文跟他理論,醫師的態度就此轉變,趕緊將阿嬤送去照X光,證實肚子內都是排泄物,醫師才願意使用通便劑。

陳小姐父親因腳跌傷,到醫學中心住院,父親想說自己白內障愈來愈嚴重,希望可以會診眼科,一併處理解決。醫師卻堅持要他先出院,過幾天再入院。

陳爸爸不斷跟醫師懇求盼能一併處理,醫師竟然說「只有一隻眼,還是看得見」,堅持要他出院,陳爸爸想到就生氣。

(中國時報)
--
大學甄選名額大增 明星校系最多

明年大學甄選入學簡章昨天公布,台大等十二所頂尖大學的明星系組大幅增招,台大會計系由十人增為卅人,陽明大學醫學系更有過半名額甄選招生,減招只會考試的學生,希望透過面試招收更適合的學生。

甄 選入學分為學校推薦、個人申請,合編簡章厚達九百頁,售價二百廿元。明年兩種管道共招生約三萬六千人,比今年增加兩千六百人,增幅約百分之八,集中在台、 清、交、成、政大等十二所頂尖大學,教育部希望這十二校增招,目標占全國總招生額一成,讓更多學生進入名校,接受更好教育。

補教老師劉駿豪分析,明年十二所頂尖大學甄選名額都增加,以政大增加一○九人最多,成大也增招近百人,台大比較少,只增加廿九人。

至於個別校系甄選,劉駿豪說,以醫學系最普遍增招,除了台大醫學系仍維持只收十八人,其他九校醫學系,近兩、三年來都增招不少,如陽明醫學系,由九十三年的卅五人,增為六十四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更由四年前的七人,激增到六十人。

法律系甄選名額,台大法律系依舊維持只招十五人,政大法律系已由四年前的廿七人增為六十七人。

其他像台大電機、物理、資工、資管、土木、機械、化工、材料等科系,也有半數以上名額透過甄選招生,資管系甚至超過六成,甄選入學已成明星校系主要招生管道。

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指出,醫學系以往主要靠考試招生,但會考試的,不見得適合當醫生,反倒是透過甄選入學進來的,不但較有向心力及團隊精神,課業、實習表現也都比較好,校方於是逐年增加甄選名額到六十四人,明年首度超過招生總額(一百廿人)半數,醫學系居冠。

吳妍華說,陽明醫學系花很多心力設計面試題目,占甄選總分五成,除了個人面試,還有小組討論,希望觀察學生互動,招收更有團隊精神、不自私的學生。

牙醫考美術 電機重筆試

甄選入學各校甄試項目差異大,如報考台大等四校牙醫系,要加考美術或美工測驗,不只要會考試,手更要巧;清大數學系則以加考筆試決勝負;原住民、花東或清寒生推甄慈濟醫學系,加指定項目總分零點五到一分。

考生要注意的是,少數校系分男女招生,長榮大學護理系推甄只收男生;某些科系則重視在校行為,推甄會設定德行成績基本門檻,例如十校醫學系當中,只有台大例外,其他九校的推薦條件,都要求德行成績三點○級分。

大學甄選校系查詢系統,昨天上網http://www.caac.ccu.edu.tw,考生可鎖定有興趣的學群或學校,查詢學測門檻、占分比重及第二階段指定甄試項目,選擇報考對自己最有利的校系。

學科成績好、口才差的,甄選電機、數學等理工科系最有利,因為大多不看面試,只看學測成績或加考筆試,如台大電機學測占總分兩成五,審查資料占四成五,數學、物理筆試各占一成五。

甄試清大數學系更簡單,無需繳交資料,通過學測後,加考兩科數學筆試,完全不採計學測成績。

至於熱門的醫學系,各校第二階段都要考面試,且占分比重高,只有台大醫學系占三成,其他各校醫學系都占五到六成,考生應提前打聽面試形式及考古題,早點準備。

慈濟大學醫學系則特別保障弱勢生,原住民、花東學生推甄該系,加指定項目總分一分,清寒生加零點五分。

牙醫要精於補牙、作假牙或牙套,不只耐用,還要美觀,光會讀書還不夠,所以甄選台大牙醫系要加考美術測驗,占總分一成;北醫、高醫、中山醫大牙醫系則要考美工術科,包括素描與雕塑,占總分兩成到三成五不等。

此外,明年有中央、中山等卅一校申請入學限制只能報名同校一、三或四個系組;另有台大日文等十九個校系參採英檢成績,詳見簡章。

(聯合報)
--
氣候惡化不補救 亞太倒退數十年

一份題為《亞洲與太平洋地區榮景如煙消散?》而於19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導致的天氣惡化與海平面上升,已經對亞太地區造成影響,除非採取緊急行動補救,否則亞太地區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可能倒退數十年,其中特別指出,孟加拉則特別容易發生洪水和乾旱。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3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3次締約國會議將於12月3日至14日在印尼峇里島努沙杜瓦舉行,這份報告選在今天發布,目的是要在峇里島會議之前發聲,呼籲國際領袖針對氣候變化採取大規模的緊急行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兩天前甫發布歷來的第4份氣候評估報告《氣候變化2007》,該報告示警說,大氣中現有的二氧化碳遲早會 使海平面升高1.4公尺,到了2020年,非洲因氣候暖化將有7500萬至2億5000萬人遭受缺水之苦,亞洲也將面臨河流氾濫和海岸地區被淹沒的危險。

《亞洲與太平洋地區榮景如煙消散?》則進一步指出,亞洲40億人口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近海地區,將因海平面上升直接受害,而逐漸惡化的極端天氣更將影響整個地區。

該報告指出,亞太地區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國與印度應該逐步放棄使用煤,改用有助於其經濟永續發展的能源,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中國的農業生產將下滑5至 10%,到本世紀下半,小麥、稻米和玉米的產量最多可能減少37%;印度的能源、糧食和淡水供應將出現危機;孟加拉則特別容易發生洪水和乾旱。

在倫敦「新經濟基金會」任職並參與撰寫這份報告的辛斯說,作為近三分之二人類的家園,亞洲正面臨一個關鍵點,它在降低貧窮方面獲得實質進展,在氣候變遷這 個戰線上卻也首當其衝,如果亞洲遵循以石油為動力的西方經濟發展路線,勢必造成一系列不可逆轉的事件,從而確保其經濟進展的大倒退。

(中國時報)
--
氣候變遷傷害 亞太 恐最慘

亞太地區恐毀於一旦?

三十五個環保及人道救援團體十九日公布「亞太地區是否會毀於一旦」研究報告,警告如果世界各國不重視氣候變遷問題,亞太將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數十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極可能毀於一旦。

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亞洲的溫度將在本世紀內持續上升,負面後果包括降雨及季風將更難以預測、嚴重影響農作收成,而颱風及熱帶風暴的威力將更強大,海平面上升也將使太平洋島國面臨亡國威脅。

小型農場受創最深

研究發現,亞洲佔全球四億小型農場的八十七%,而這些小規模農作受氣候變化影響最深;如果產季夜間溫度上升攝氏一度,將使亞洲稻米減產十%,而小麥產量將在二○五○年前減少三十二%。另外,生質能源作物的熱潮將加速森林砍伐,導致全球暖化加劇。

洪澇苦旱 糧食減產

以 國別區分,萬那杜、吉里巴斯、吐瓦魯等島國已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而亞洲沿海地區的四十億人口也可能受到影響;七成人口務農的孟加拉則受到溫度及降雨 型態轉變的影響,農作物產量已經受到影響;印度既面臨暴雨成災,部分地區又面臨旱災威脅,「坐視不管,印度將失去三成的糧食產出」;中國受到旱災及其他因 素的威脅,在本世紀結束前主要作物將可能減產三十七%。

報告呼籲先進國家履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並放寬對再生能源科技的管制,讓落後國家同享再生能源的利益,以印度為例,「如果積極開發,也許在二○五○年前,就能有六成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自由時報)
--
瓶裝水的迷思/林子淩

近來,飲用水問題似乎成為台灣消費大眾關切議題。先前海洋深層水事件喧騰ㄧ時,近日又有奈波水事件發生。不管是公部門或是業者為什麼ㄧ波波的為了ㄧ個很簡單的「水」,而大費周章呢?

其實,這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瓶裝水」背後龐大的商業利益,而且這個可以說是低成本高利潤的穩賺生意,不要說整個地球村,只算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如果 ㄧ個人每天ㄧ瓶就好,那就有多少商機。ㄧ瓶海洋深層水製成的瓶裝水成本接近個位數,但是市面上的售價卻高到幾十塊新台幣,而奈波水更高達百元的天價。

其實,根據國外的調查,全世界瓶裝水消費量驚人,並以每年近十%的速度遞增。二○○四年全世界瓶裝水消費達到了一五四○億升,而每年用於購買瓶裝水的花費高達一千億美元。光是美國人在二○○六年就喝掉了三一二億升水,銷售經金額高達到一○八億美元。

儘管業者做足了宣傳號稱瓶裝水比自來水更衛生、更利於健康,事實上,很多瓶裝水源於自來水,僅有的區別就是在其中加入了對健康沒什麼明顯益處的礦物質。連可口可樂都承認他們所販賣的瓶裝水只是ㄧ般的自來水,就可見ㄧ般了。

除了水的問題,裝水的透明瓶子問題更大。裝水的塑料瓶通常是從石油中提煉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噴塑而成,全球瓶裝水每年消耗二十七萬噸塑膠,光是美國用 於瓶裝水的塑料原料每年就超過一五○萬桶石油,相當於十萬台轎車一年的用油量。更讓人驚訝的是從生產線到達消費者手中,包括輪船、火車、飛機或汽車等運輸 工具所消耗的能源。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每升進口礦泉水都需要耗費二五○毫升石油。也就是說,你每喝一瓶進口水都等於喝掉四分之一瓶石油!

當水喝完後,瓶裝水所產生的塑料瓶垃圾更是令人頭痛。雖然可以經由回收制度去回收空瓶,但根據美國容器回收研究所統計,八十%的塑膠水瓶沒有回收而形成了九十萬噸垃圾,以焚化方式,它們會產生諸如氯氣等有毒物;以掩埋方式,則需一千年後才會產生微生物分解效應。

台灣享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便利,在便利商店就可以很容易買到瓶裝水,卻不知道ㄧ瓶瓶裝水背後所將會帶來的環境災難。台灣公部門卻還在為瓶裝水穿上「藍金產 業」的糖衣,迷或消費大眾,卻不知效法美國舊金山市禁止政府官員使用財政資金購買瓶裝水,而鹽湖城的市長更要求官員不得在政府會議中提供瓶裝水。而紐約市 百萬居民更發起街頭運動,號召居民使用該城著名的公共水源。

(中國時報)
--
歌舞青春/黑鳥麗子

最近電影圈比較熱門的作品是「髮膠明星夢」、電視上熱門的節目則是選秀類節目,最近看到了一部集合以上優點的電視電影「歌舞青春」,對於美國影視市場敏銳度之高,由衷感到佩服。

「歌舞青春」直譯為「高中歌舞劇」,故事超簡單,有歌唱天賦的籃球隊帥哥跟金嗓優等生美女在晚會上被拱出合唱卡拉OK,從尷尬到鍾情,原以為今生無緣再 見,開學之後女孩竟然轉學成為帥哥的同學,兩人想搭檔演出校園歌舞劇,善妒的金髮女同學夥同她的雙胞胎兄弟進行破壞,但最後終於突破萬難、圓夢擔任歌舞劇 主角,還拿下籃球冠軍。

這部作品有著少女卡通的情節、選秀節目的音樂、熱鬧的歌舞劇場面還有NBA籃球的緊張與精采,混合了所有青少年喜愛的元素、加上瑰麗的色彩與流行性強的音 樂,選在寒暑假播出廣納學生族群。續集在美國甚至超越「周一夜美式足球」的收視率,讓喝牛奶的高中生打敗了拿著啤酒叫囂的成年觀眾,連原聲帶都能在下載為 主的網路世代中狂賣,投資報酬率果然驚人。

看這齣戲,讓我想到「小甜甜」裡面的壞女生伊麗莎,每次都想破壞小甜甜的好事,不管是安東尼或是陶斯,都要被她的惡勢力牽制。而這類劇情反覆出現在青少年 電影裡,嚴肅的說,是反映了校園霸凌狀況,尤其女生世界最擅長使用的「孤立」招數傷害並不亞於男生世界的拉內褲等無聊舉動。

但另一方面,這類劇情也反映出太過複雜的愛情不合青少年胃口,只要將阻礙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角色都打為匪類,世界也就太平了。至於失意的公主幫到底會不會因此而吸毒剋藥走上歹路,得等她們過了十八歲再說。

(中國時報)
--
拍照按指紋 入境日本恐大塞車

日本為加強反恐措施,從廿日起凡是入境日本年齡在十六歲以上的外國人,都需要拍照片並按指紋。日本呼籲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外國旅客合作,否則將不准入境。

日本的這項新反恐措施,其實是在呼應美國,美國早在數年前即已採取同樣的行動,日本鑑於此項措施有侵害個人隱私之嫌,因而遲到今年才通過法令,開始對外國旅客採取按指紋等行動。

除了特別永久居留者(指二次大戰期間被帶到日本的亞洲奴工及其後代)、不滿十六歲者、外交及公務訪日人士、駐日外交官及家眷,以及法務省法令特別規定的人員可豁免外,所有欲入境日本的外國人均須受上述規定管制,在入境窗口留下雙手食指指紋紀錄並接受臉部拍照。

台灣每年前往日本者超過一百四十萬人,都得接受日本的新措施,預料入境窗口會更為擁擠。我國駐日代表處說,台灣旅客擁有日本「再入境」簽證者,日本入國管理局會另闢窗口辦理,以舒緩大量湧入的旅客人潮。

日本這項措施引起了許多強大的反對聲浪。一名居住在日本的韓國律師張學煉說,他過去曾因為拒絕按指紋而被逮捕,要求入境日本的外國人都要按指紋,等於是把外國人都當作恐怖份子看待,是歧視行為。

四十四歲的張學煉是第三代的在日韓國人,1985年時日本規定即使居住在日本的韓裔也都要按指紋,引起了許多反抗,張學煉因拒絕按指紋還被曾被捕。

日本的一個市民團體十九日也召開記者會,抨擊日本政府把所有到日本訪問的人都當作罪犯。

這個市民團體代表發表了由來自歐美、日本等六十七個民間組織共署的聯合聲明,表明「收集個人資訊將置個人隱私於險境」,這項聲明也寄給法務大臣鳩山邦夫。

聲明抨擊,這項制度在幾乎未經公眾討論和政策商議的情況,就貿然通過實施。

「入日本關排隊兩小時 一場災難」

日本定廿日起實施新的入境管制措施,這種措施堪稱已開發國家中最嚴格的外國訪客監控系統之一,許多日本人擔心會嚇跑外國人,使外資企業裹足。

日本支持美國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許多現居日本的人士擔心,日本可能因此遭遇恐怖攻擊。

不過,民權組織和外籍居民團體認為,適用對象太過廣泛,對外國人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更何況日本近年只發生過一起重大恐怖攻擊事件,就是奧姆真理教一九九五年在東京地鐵施放沙林毒氣,凶手是日本人。

紐約時報報導,外國企業領袖也強烈反對日本的新入境管理措施,認為這會影響日本的亞洲商業中心地位,尤其篩檢效率若不夠快,將導致機場旅客大排長龍,使日本無法與香港、新加坡等入境手續較簡便的商業營運中心競爭。

不少外國商人長期居住日本,但常需出國談生意,現在這些人每次返回日本就要按指紋,尤為不便。日本歐洲商會政策主任艾德柏格說:「如果外國商人每次來日本都要在海關排隊兩小時,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民權團體擔心,日本政府假反恐名義行擴大排外之實。民權人士表示,日本過去也曾要求外籍居民定期捺指紋,後來在外國人和民權團體的抗議下,最近幾年才廢除,不料現在又打著反恐旗幟恢復舊制,背後真正目的恐怕是阻止外國人前來日本。

入境美國 將掃描十指紋

美國國土安全部將在一年之內,把所有入境口岸目前的二指掃描系統換成十指掃描系統,所有入境美國的非美國公民都得接受數位拍照及雙手十指指紋掃描,與海外大使館及辦事處的資料比對,防止罪犯或恐怖分子入境,這項新措施將從本月廿九日起,由華盛頓的杜勒斯國際機場率先起用。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加強各項安全檢查措施。現在申請美國簽證的旅客已被要求留下生理特徵資料,包括掃描指紋及數位照相。入境美國時,海關官員將要求旅客再一次掃描指紋並現場拍照,和領事館或辦事處連線的資料比對,確認是同一人後才會放行。

國土安全局表示,入境的十指掃描作業僅需幾秒鐘,其他入境程序及所需文件也沒有改變,旅客仍然需準備護照、簽證和居住資料,並回答入境目的、天數等問題。

目 前美國要求入境旅客掃描雙手食指留下資料,一年之內十指掃描系統將全面取代現行的兩指掃描系統,屆時不論由何處入境美國都必須接受十指掃描。除華盛頓機場 外,其他九個國際機場也將在明年初先行啟用十指掃描系統,包括波士頓、芝加哥、底特律、亞特蘭大、休士頓、邁阿密、紐約(甘迺迪機場)、奧蘭多及舊金山。

(聯合報)
--
台北市區單車租借 明年設站試辦

要到市政府洽公的民眾,搭捷運到市府站下車後,發現走路嫌遠、換公車不方便、搭計程車又不划算,很多人會想,如果此刻有輛腳踏車不知有多好。

民眾這個願望就快實現了。環保署將從明年起試辦「市區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計畫」,在市區的合適地點,例如捷運、火車站旁設公共腳踏車租借站,民眾付了錢就可租公共腳踏車,使用完後可在租借站歸還,再選擇其他交通工具繼續下一個行程。

環保署表示,明年元月起先選擇兩個都會型的縣市試辦,縣市必須提出試辦計畫並有推廣決心,環保署審查通過後,用空汙基金補助。如果民眾反應不錯,後年起將擴大實施到各縣市。

包括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高雄市等四個縣市已向環保署提出推動計畫,今天環保署將選出兩個縣市第一期試辦。

據了解,包括荷蘭、挪威、法國等十多個歐洲城市已推動腳踏車租借系統,以巴黎今年七月起推動的「大眾自由腳踏車服務(簡稱Velib)」最受矚目。

千里步道籌劃中心執行長周聖心表示,目前巴黎已有七百多個租借站,預計年底可增加一倍,提供總數兩萬輛腳踏車,每三百公尺就有一個租借站。巴黎很有企圖心,期待有一天能將汽車趕出巴黎。

周聖心說,巴黎腳踏車租借站的收費方式有年票、單日票、周票等不同方式,前半小時免費,以後每半小時一歐元。她建議,既然環保署推動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空氣汙染,是否能考慮,除了補助縣市政府,也應補助民眾租車費用,提高民眾租車意願。

(聯合報)
--
男人的恐懼/江盛

婦 產科這個靠女人吃飯的行業近年來因為生產數大減而被譏諷為夕陽產業,但是一項男人古不變的恐懼卻又給這個古老行業帶來了一絲生機。王先生是我的舊識,最近 幾次見面他好像失去動能似的落魄,我問其故,他顧左右而言他,最後才唉聲嘆氣的說太太要離婚,而且透露他們十一歲的男孩可能不是他的,王先生十分困擾,問 我親子鑑定的細節以及「做還是不做」……呂先生則是另一種狀況,他的太太剛生產,他卻神祕兮兮的要求我替新生兒鑑定一下,而且囑咐不能讓太太知道。我實在 不知如何辦,只好請教一位尊敬的同事,討論後,我的同事轉述了另一個故事給我參考:李太太的先生是企業鉅子,他們結婚多年不孕,李太太後來瞞著先生藉由捐 贈的精子生了一對兒女,李先生最近過世,李太太現在忙著和熟知李先生財產狀況的「女祕書」和「女祕書的小兒子」打官司……聽了之後我彷彿陷入倫理法律的五 里霧中。

1940年代一位美國醫師在一家著名的婦產科病房收集了一千位嬰兒和他們父母的血型做血型遺傳學的研究,結果意外發現百分之十的 嬰兒是婚外情的結晶,這和近年來英、美兩國遺傳檢驗中心的親子鑑定結果(百分之五到三十)相似。半個世紀過了,桑田已經變成高樓,不變的是銘記成型的「多 情基因」。海倫費雪在《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一書寫道:現代男女在進行婚外情時,基因的念頭不會放在心中,但百萬年人類演化的結果,多交的 傾向早已深深銘刻在我們的基因上。演化上有利於傳宗接代的基因仍然巧妙地支配兩性出軌的動機,可以這麼說:我們天生就是多情種子,善於調情取寵,甚至因此 而練就一身欺騙與說謊的功力。維多利亞時代的同性戀作家王爾德說得好:「人生的悲劇有兩種,一種是戀愛失敗,一種是戀愛成功。」情場得意又如何,等在眼前 的正是圍城、愛情墳墓、外遇和離婚。

演化學者認為女人為了讓她的後代有最好的基因,傾向演化出一種生育策略,簡言之:逮住機會和有錢有勢 的男人一起,隱藏排卵徵象,伺機再和完美的情人受孕。假如我們的遠古祖母是這般德性,倒也不難解釋當今紅塵男女許多難以理解的生物本能。新的生物科技改變 了思維,而社會進化也顛覆了舊道德,親子鑑定可以近乎真確的告訴男人誰是、誰又不是你的生物後代,卻無法指點道德迷津,連醫師也徘徊在倫理的十字路口不知 往何處去,腦際興起一陣躲避的念頭,這算是醫師的職責嗎?在傳宗接代這件事上,生兒子不必得意,生女兒才穩當!

(聯合報)
--
高鐵網購當天車票 明起開放

台灣高鐵公司今天宣布,明天起開放網路訂購當天車票,旅客最遲應於各車次起點站列車出發前兩小時,完成訂位及信用卡線上付款等程序,若未立即付款,則不會保留預訂座位。完成訂位和付款者,憑訂位代號即可至高鐵車站取票搭車。

台灣高鐵自九月二十四日起推出「台灣高鐵線上售票系統」,提供二十四小時訂購乘車日(含)前十四天至前一天的車票,明天零時起,高鐵再開放旅客於網路訂購當天各車次車票。

高鐵網路訂位可預訂對號座的成人票、兒童票、敬老票及愛心票。台灣高鐵公司提醒,預訂敬老票及愛心票者,除輸入取票人資訊外,還要輸入乘車旅客身分證字號及戶籍地資料,並於車站售票窗口取票時,出示優待身分證明文件。

若預訂無障礙座位,則必須透過台灣高鐵訂位專線,或至高鐵各車站售票窗口,由服務人員提供乘車協助服務。

(中央社)
--
節能 2012年停產禁用白熾燈

有百年歷史的白熾燈泡即將走入歷史!經濟部擬定節約能源策略目標,規劃二○一○年開始執行白熾燈禁產政策,二○一二年全面禁產,屆時白熾燈將退出住家、飯店等。

目前公部門已經逐步禁用白熾燈,二○○九年起可望全面換用LED省電照明。

經濟部能源局昨日在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中宣布,今年起已逐步推動傳統白熾燈退出公家機關、飯店、醫院甚至一般住家,預訂三年後逐步停產,最遲在二○一二年,耗電較多的傳統白熾燈就將全面停產、禁用。

年用電量達10.4億度

目前白熾燈每年銷售量至少兩千七百萬盞,一年用電量高達十點四億度,未來若全面停用白熾燈而將照明設備都改以LED等較節能照明設備,估計一年可以省下近四十四億度電力。

相對地,政府將推廣目前耗電最少的LED燈管,明年先把全國總計四十多萬盞的交通號誌逐步改用LED燈,也將逐步將水銀路燈改為LED燈,目標在二○二五年前,將國內所有一般照明設備全面汰換為LED設備。

逐年改用LED燈

行 政院政務委員林逢慶宣示,台灣將鎖定LED光電照明產業、冷凍空調產業及能源資通訊產業三方面全面推動研發及節能,預計這兩年投入二十億元經費,希望在二 ○二五年的能源密集度,能從目前的九公升油當量/千元下降到六公升油當量/千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且相對減少油料能源耗損,達成整體能源使用效率能提升至 少三十三%的目標。

工研院能環所副所長胡耀祖指出,台灣可以透過LED照明產品的開發建構產業,目前國內LED上下游廠商已有兩百多家, 年產值達兩百一十億,其中台灣LED光源部份產量更是高居世界第一,未來若加速LED照明模組的發展,預估二○一○年產值就可達九百三十億,全球市佔率十 四%,二○一五年則年產值估計可達五千四百億,全球市佔率可達二十三%。

省電燈泡壽命 比白熾燈泡多五倍

愛迪生在一八七九年發明白熾燈泡,透過通電,利用電阻把幼細絲線(過去用過碳絲,後來改為鎢絲)加熱至白熾,成為人類光亮主要來源產品。

一百多年後,白熾燈泡因節能考量將走入歷史。美國加州預定二○一二年禁用白熾燈泡,英國將在二○一一年逐步淘汰白熾燈泡。

儘管省電燈泡售價是白熾燈泡的七到十倍,但亮度是白熾燈泡的五倍,壽命達到六千小時,是一般燈泡的六倍,怎麼算,都是省電燈泡划算。何況,白熾燈泡將大部分的電能發散成為熱能,恐成為空調耗電大增元兇。

最省電也最具前瞻性的LED燈具,耗電量甚至只有白熾燈泡的八分之一。

省電燈泡 已成為主流產品

國內主要白熾燈泡生產業者之一的中國電器(東亞照明)表示,政府全面禁用白熾燈泡的同時,應切實執行省電燈泡的認證稽核,避免劣質省電燈泡削價,反而扼殺正當照明業者的生機。

中國電器所生產的「東亞照明」,與台灣日光燈的「旭光」,並稱國內照明兩大品牌。中國電器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停止白熾燈泡的生產,改以省電燈泡為主要產品,台灣日光燈也早已同步生產省電燈泡。

中國電器發言人董顯元表示,對於政府擬全面禁用白熾燈泡樂觀其成,目前省電燈泡在價格與亮度表現上,最為國人所接受,也是最適合的替代品,不過,目前省電燈泡市場價格混亂,不少中國進口的劣質貨殺價搶市,令國產省電燈泡業者相當困擾。

護品質促落實稽核

董 顯元說,根據法令規定省電燈泡要通過CNS認證才能銷售,不少進口貿易商取得認證執照後,卻以未送認證的產品送到市場上以低價販售,政府在認證後,未落實 稽核制度,已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由於省電燈泡內裝電子式安定器,若當中的零組件有瑕疵,嚴重時可能起火,對居家安全是一大隱憂,此外,劣質省電燈 泡的壽命也短於一般省電燈泡,有些不到一千小時就報銷。

(自由時報)
--
東南亞館藏古玉 八成來自台灣豐田玉

發 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指出,利用X光光譜儀對收藏於東南亞各國博物館、年代分布於西元前三千年至西元五百年間的一百四十四件古玉進行鑑 定,證實其中一百一十六件古玉(大約八成)都是出自台灣的豐田玉。該研究讓世人更了解東南亞五千年前的海上貿易形式,也間接證實「台灣是東南亞、太平洋地 區南島語族起源地」的理論。

台灣留澳學者洪曉純研究

這項研究是由台灣留澳學者洪曉純主導,並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飯塚義之博士、澳洲、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及法國等國考古學者攜手合作。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引起許多世界知名期刊及媒體關注,因為這是到目前為止, 全世界所發現涵蓋地理區最廣的史前海上貿易活動,分布範圍海上航程長達三千多公里,從菲律賓、越南、泰國南部以迄婆羅洲。

佐證台灣是南島語族起源地

研究人員以電子探測儀分析了一百四十四件出土於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玉器標本,證實其中一百一十六件玉器的原料都來自台灣花蓮的豐田地區。

澳洲國立大學考古學專家洪曉純指出,「之前,研究人員認為菲國所有的古玉都來自中國或越南,但我們的分析是,菲國絕大部分的玉飾是來自台灣。」

洪曉純畢業於台大人類學系及考古研究所,二○○一年在偶然機會下,於菲律賓國家博物館發現一種自古墓出土的鈴形玉珠和台灣卑南遺址的古玉很相似,於是從二○○三年展開調查與研究,在台灣及東西亞各地,比對考古出土的玉石,終於將被遺忘的歷史拼湊完成,找回台灣的歷史定位。

研究報告中指出︰「古玉的化學成分顯露出其出處,而分析發現玉中含有相當數量的鐵、鎂與矽,從成分判斷,一百一十六件古玉是產自台灣豐田,其他古玉的來源則不明。」

洪曉純表示,在菲律賓、泰國與越南南部一些據點發現零星豐田玉,顯示這些地方或許有製玉工廠。「豐田玉被運至東南亞的這些工廠,而年代則可追溯到西元前五百年至西元一百年間。工廠規模非常小,它們生產這些飾品,然後輸出到其他地方。」

有趣之處在於,不同國家生產的飾物極為相似,顯示西元前五百至西元五百年間的鐵器時代初期,玉耳環、玉珠、玉鐲、玉垂飾與玉做的雙頭動物在東南亞廣受歡迎。產地豐田的工廠,年代可溯及西元前三千年,在菲律賓出土的最古老豐田玉,年代則為西元前兩千年。

豐田玉 花蓮特產

豐田玉也稱「台灣玉」、「閃玉」,由於它的硬度在六至七度間,質地較軟,又被稱為「軟玉」,也是玉石中韌性最高的玉種。

台灣豐田玉主要產地在花蓮縣壽豐鄉荖腦溪上游,民國六十年代,豐田玉的開發及買賣曾盛極一時,奠定台灣寶石加工的技術與基礎,並為台灣賺進可觀外匯。豐田玉質地溫潤均勻,琢磨拋光後具油脂光澤,被認為是藝術創作及製作各種飾品的好材料。

七十年代後,豐田玉漸趨沒落。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崛起,部分中國暴發戶也注意到沒落許久的豐田玉,有意炒作,至於是否能將豐田玉身價炒到往日水準,有待觀察。

(自由時報)
--
四千年前 台灣玉銷菲國

台灣考古有重大發現。旅澳台灣學者洪曉純研究發現,距今四千年前,花蓮生產的台灣玉已販售到菲律賓北部,兩千多年前更廣泛分布在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地, 台灣曾有涵蓋地理範圍最廣大的史前海上貿易活動,遍及東南亞區域。此研究也是今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封面故事。
正在澳洲大學攻讀博士班的洪曉純,出國前與中研院、越南、菲律賓等學者合作,研究一百四十四件台灣、東南亞出土的陪葬玉器,發現其中一百一十六件是花蓮豐田出產的玉,且造型有雷同處,顯示台灣史前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及當時就有發達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

海上貿易比想像久
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呂理政指此研究證明,海上貿易數千年來一直在進行,比想像還久遠,只是歷史未記載。

(蘋果日報)
--
日喝水七千c.c. 妙齡女突失明

一般人一天建議喝水量是八大杯、共二千c.c.的水,卻有一名妙齡女子誤信喝水可降血壓,連續三個月,每天喝相當於二十八大杯、七千c.c.的水,結果併發水中毒、陷入昏迷,送醫搶救後,人是清醒過來了,卻也永久失明。

誤信喝水能降血壓
接獲病例的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受訪說,這名二十六歲的女子,沒有心理上的疾病,僅有輕微的血壓偏高,卻誤信喝水能降血壓,最近三個月每天都牛飲七千c.c.。
江守山說,女子起初只是常跑廁所,但時間一長,引起慢性水中毒。上個月送到急診時,已經意識不清,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她的腦室因腦壓高被擠壓,正常人血鈉值應在133至148 mEq/L間,她卻僅有106 mEq/L,屬嚴重低血鈉症。
經 醫師給予補充鹽分,提升血中鈉濃度,昏迷數天的女子甦醒過來,眼前卻一片漆黑。檢查發現,她的眼球與視神經都正常,但因腦部枕葉出血導致「皮質性目盲」。 江守山解釋,「血中的鈉能維持細胞代謝與正常大小,女子喝太多水,鈉離子急速下降,腦細胞突然膨脹,導致腦壓急速上升,枕葉因而出血。視覺訊號雖可傳到大 腦,卻無法解讀,導致失明。」

喝過量造成水中毒
江守山說,一天喝兩、三千c.c.的水即可。江守山提醒,生病時要多喝水,但不要過量。他舉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報導,一名女子感冒後不停喝水,當天就因急性水中毒死亡。
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說,癌症患者化療後,醫師會鼓勵病人多喝水,以利排出體內殘留藥物,但切忌過量,他曾接獲一名癌症患者,一天喝水六千c.c.,最後也併發水中毒。

正確喝水須知
一般活動量者:如上班族,建議每天喝水2000c.c.(約8大杯),食物中的水分應一併納入計算
活動量大者:如學生、勞工、運動員,建議每天喝水3000c.c.(約12大杯),食物中的水分應一併納入計算
心臟衰竭者:每天喝1000~1500c.c.(約4?6大杯),因水分會增加體重易加重心臟負擔
正值發燒、感冒患者:可在建議量外,每天多喝水500c.c.
註:若大量喝水後,出現肌無力、腳麻、半昏迷,可能是水中毒前兆,應盡速就醫

(蘋果日報)
--
醫院開錯藥 制度有問題/張苙雲(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日 前《蘋果日報》報導,一名小朋友前往振興醫院急診室就醫時,發生醫師開藥時,誤將「兒童糖漿3c.c.」,點選成排列在電腦螢幕上下相鄰、同藥名的「成人 膠囊3粒」,藥師調劑發藥時也未查核出錯誤,導致小孩服用劑量過高而中毒。媒體披露後,醫師出面在院方舉辦的記者會上,坦承是醫師與藥師「個人疏失」而公 開道歉。醫改會雖憂心用藥錯誤層出不窮,但認為錯誤發生後,完全苛責醫療人員個人「失誤」,甚至公布照片及個人資料予以討伐,並不盡合理,也無法避免其他 醫護人員再次犯錯。因為醫院管理機制的「失職」,乃至用藥安全系統設計的「失能」,才是導致醫療疏失的元兇。
醫療品管上有個著名的「爛蘋果理 論」,也就是如果樹是長在污染的土壤根基上,又沒有給予適當的肥料與除蟲劑,只摘掉其中發現的一顆爛蘋果,是沒辦法避免下個爛蘋果出現的。也就是說,造成 用藥疏失的原因,「系統因素」遠比「個人因素」嚴重,個人犯下的錯誤也多由於系統設計的「陷阱」,或管理制度的不當所導致;且系統因素多是明顯可事先預 防。
以這次事件為例,如果醫院的開藥電腦系統有針對小兒劑型、藥量自動查核「除錯」設計;如果藥局建構電腦點選藥品畫面時,不是依字母把同藥名的 大人小兒藥排列在一起,而是將劑型在藥名前面作特別的「防呆」註記;如果院方願意將急診藥局人力,比照日間門診藥局增加一位藥師進行覆核(double check),以增加藥師調劑時的「抗錯」能力,就可避免憾事發生。如果這些系統機制還是不改善,不要說是15年經歷的急診醫師,就算是30年資歷的教 授、院長,也難保不會出錯。

管理者才應該認錯
再過幾天就是屏東崇愛診所給錯藥,導致15名兒童傷亡,以及北城醫院打錯針事件滿五 周年的日子。面對層出不窮的醫療疏失,大家總習慣要犯錯的醫護人員給個交代,卻忽略探究更深層的背後,那些孕育「爛蘋果」的醫管體系。就如同美國醫學研究 所出版的《犯錯乃人性》一書提到,醫護人員不是萬無一失的天神,惟有透過醫院管理系統能記取教訓,建構安全的防錯體系,不再處處以營利壓縮醫事人力與病人 安全,才能避免犯錯。
我們希望沒有下次。如果不幸還有,我們不要再看爛蘋果式的認錯,請真正該負責管理醫院病人安全系統的人,出來認錯道歉吧。

(蘋果日報)
--
為何頻傳急診醫療事故/謝炎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

急 診醫療容易發生失誤,其原因包括尋求緊急醫療的病人病因複雜,需要緊急處理,問診時間不足,檢驗受限,早期病情不明顯,診斷困難,病人和醫師常是初次見 面,在急診場合,認知有差異,無法建立良好病醫關係,溝通難免有隔閡。從前民眾以為急診失誤,是年輕的住院醫師值班,經驗不足所導致,因而產生「急診專科 醫師」,以為可以提升急診醫療品質,避免失誤。如今聲譽卓著的振興醫院的資深急診部主任也會開錯藥,看錯病,我們不能只是指摘醫師個人和一家醫院,而應該 深入思考如何做好急診醫療業務。

振興醫院不是個案
建立「急診專科醫師」制度是錯誤的醫療判斷所產生的不當決策,因為世界上沒有任 何一位醫師能精通所有的緊急醫療業務。振興醫院的失誤不是個案,它只露出冰山的一角,全台各地的急診部,都有類似的失誤。如果有任何一位台灣的「急診專科 醫師」敢說他能勝任所有的緊急醫療業務,請讓我審查他(她)過去三年的診療病歷,證明我錯他(她)對,而且要保證以後都不會有失誤發生。
從前的急診醫療業務,是任務編組,由內科、小兒科、外科和婦產科派人至急診部輪值負責,其他科別因為急診病人不多,由相關科別的值班醫師先行診察,再通知相關科的值班醫師前來處理。
筆 者當年在台大醫院承蒙各級老師的教誨,醫學生時期在病房、門診和急診實習,第一年住院醫師時,只在病房照顧病人,總住院醫師全日指導,主治醫師隨機迴診教 學。第二年住院醫師時輪值急診白班,第三年住院醫師時,輪值急診夜班,背後有總住院醫師支援指導,必要時,總住院醫師會向主治醫師求助。
現行「急 診專科醫師」訓練制度,就「急診專科醫師」而言,各科(尤其是內科、小兒科、外科、和婦產科)的專業知識不足,對較為複雜的各專科急診病人的處理,不如各 專科的資深住院醫師,而各專科的住院醫師訓練,就急診醫療而言,也是同樣的不足,潛伏日後行醫的失誤危機。因此,應將現行統包的「急診專科醫師」改制為 「次專科急診醫師」,「急診醫學」成為臨床醫師必修的共同科目,在各專科內增設「次專科急診醫師」。現有的「急診專科醫師」可依據其興趣志願,選擇納入各 專科內,補足住院醫師訓練,參加各相關專科醫師資格考試。現有的「急診專科醫師」不要以為還要當住院醫師可恥或不近人情,台大醫學院有幾位臨床教授當年從 美國獲得博士學位進入台大醫院,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可以直接擔任副教授,可是他們還是補足住院醫師訓練的年數,毫無怨言。
將來的醫院急診部應恢復從前的任務編制,做好各科急診訓練,妥善擬定編組和運作制度,才能提供有品質保證的急診醫療。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