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20311 日本311強震周年篇

輻射污染難解 34萬災民回不了家 東電1人賠7萬 「重建不抱希望」

日震周年 特別報導
遭 遇世紀浩劫311東日本大震災的強震、海嘯、核災三重打擊,世人都在關心,一年後日本現況如何。最新統計顯示,重災區福島、宮城和岩手縣災民有近34.4 萬人散居各地避難,近11.7萬人還住在組合屋,死亡失蹤共約1.9萬人,重建預估需要5~10年。福島還要面對輻射污染的苦戰,更需要外界繼續援助。


今天是311一周年,日本各地都將舉行紀念活動,福島核災肇事者東京電力公司的社長西澤俊夫將到福島第一核電廠默哀、道歉。儘管災區的輻射大為降低,政府也可望在本月底解除強制撤離令,但不知有多少災區民眾願意重建家園。

月底擬開放返家
西 澤俊夫將於下午2時46分,即9.0強震侵襲那一刻,到福島核電廠默哀,但不會和居民對話。事實上,東電仍面對多起求償官司,核電廠所在地雙葉町災民和受 害者團體,7日提出集體訴訟向東電求償8.36億日圓(約3億元台幣),雙葉町政府也向東電求償約69億元台幣,但東電態度強硬,堅持福島縣民每人賠8萬 日圓(約2.9萬元台幣),避難者20萬日圓(約7.2萬元台幣)。
日本政府本月底可望開放部分地區讓災民返家,當地的除輻射污染作業也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但災民對於要回到曾被輻射污染的家園,心中仍有強烈的不安。

核災嚇跑4萬人
一名30多歲的媽媽坦言:「很擔心輻射的問題,我對日後的重建發展根本不抱任何期望。」
福島縣過去一年來人口少了4萬5千人,創下二戰以來最高紀錄,除了近2千人在強震和海嘯中不幸罹難,其他大多是被核災嚇跑的。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強烈要求廢除福島核電廠,並向政府要求18歲以下兒童可接受免費醫療。
美國「人權觀察」組織批,日本政府至今僅對兒童和孕婦進行健康檢查,應該將健檢對象擴及所有居民並提供正確輻射資訊。
日本政府前天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在海嘯席捲福島第一核電廠後4小時,政府高層就已知道反應爐爐心可能融毀,卻隱瞞實情達數個月。時任首相菅直人在日前受訪時承認福島核災為人禍,因核電廠選址錯誤鑄大錯。

政府瞞實情數月
官 方公布的會議摘要須靠回溯與會者筆記、錄音重建,顯示當時政府雜亂無章、缺乏資訊、反應遲鈍,且各部會間溝通不良。第一次會議在海嘯發生約4小時後舉行, 有官員警告核電廠反應爐的冷卻系統只能靠電池維持8小時,「若溫度繼續上升就有融毀之虞。」但政府決定隱瞞實情,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在隔天記者會不慎 說出危機後,隨即遭撤換。

311東日本大震災小統計
★各國捐款:5000億日圓(約1784億元台幣)
★房屋修繕所需金額:10.4億日圓(約3.7億元台幣)
★日研究機構估算,福島第一核電廠流入海的放射性銫含量:4200兆到5600兆貝克,是東電估計的6倍
★義工人數:100萬人
★地震孤兒:240人
★全毀或半毀房屋:29.4萬棟
★受損房屋:58.7萬棟
★將福島縣輻射清除完畢所需時間:20年
★岩手、宮城縣災民有睡眠障礙、憂鬱等症狀比率:4成

福島壯士 慘遭黑幫控制

去年日本福島核災後留守核電廠搶救的福島壯士,獲世人譽為英雄,但一名日本記者親自潛入電廠臥底,發現這些人其實很多是黑幫找來的臨時工,有些人欠黑道高利貸,被逼在輻射量超標的危險環境工作還債,有些是流浪漢,甚至是智能障礙人士。

不乏街友智障者
福 島第一核電廠建物去年311強震後發生氫爆,輻射值極高,搶修人手短缺,其所屬的東京電力以日薪20萬日圓(約7.1萬元台幣)招募人手,日本黑道發現有 利可圖介入。日本記者鈴木智彥潛入廠區臥底工作6周,將親身經歷寫成《黑幫與核電廠:福島第一潛入記》,日前出版,書中披露黑幫找來的臨時工,不乏街友、 失業漢、欠債者甚至智障人士。日本《每日新聞》也報導,黑幫經營的仲介還會把工人日薪的80%據為己有。
當地工人指,日薪實際上是8000至 1.3萬日圓(2855至4640元台幣),主要是膽大年輕人和找不到工作的60歲以上老人。這些大都是日立、東芝等企業的包商人員,清理核電廠內外的廢 物、連接電線等,但由於不太清楚安全守則,工作時會因憋悶而摘下口罩,受輻射污染的風險高。

怕染輻射 災區食品滯銷

過 去1年福島核災輻射持續外洩,污染災區的農產品,讓日本民眾人人自危,擔心把輻射吃下肚,包括中國、南韓在內的8國至今仍禁止進口日本災區生產的食品。這 一年來曾發生日本政府拍胸脯保證安全的食品,後來卻被檢出含有放射性物質,讓許多日本人對政府保證和規範失去信心。儘管政府對牛肉、牛奶、菇類和蔬菜頒訂 輻射標準,消費者仍不願購買來自災區周遭的產品,導致農、漁民只能望著自己賣不出去的農作物或漁貨興嘆。

只買進口魚自保
27歲的橫野太太也曾想過要買災區的魚給1歲的兒子吃,但她對安全性存有疑慮,如今她只買進口魚。她說:「我兒子最愛吃魚,但我認為輻射會累積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身上。」
民眾對食品安全深感不安,有學校在災後取消每天供應給學童的牛奶,就怕孩子喝下輻射奶。日本連鎖超市AEON也主打「安心」食品,自行對超市進貨的生鮮食品進行檢查,確保不含任何放射性物質,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蘋果日報)
--
日震周年傷猶在 怒海怎變回漁場

去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時四十六分,從日本東北到九州地區,都感覺到天搖地動的強震,強度是日本觀測史上最高的芮氏規模九。

瓦礫雖清 滿目瘡痍

大地震屆滿一周年,再度進入受災最嚴重的日本魚翅重要產地氣仙沼市。受害最嚴重的港口地區,依舊滿目瘡痍;習慣整潔的日本民眾,雖然把被沖垮的房屋瓦礫都清除了,極目所及卻還都是大海嘯沖過的爪痕。

一艘三百噸的大漁船,被地震引發的海嘯沖到岸上,現在成了當地的觀光地區。

當地男山酒廠的老闆菅原昭彥指著港口說,這艘漁船是專門抓鯖魚的漁船,每年三月是鯖魚季節,港口擠滿了準備出港作業的船隻,沒有想到一場大地震,把大家的生活都打亂了。

陸上行舟 觸景傷情

漁 船有三百噸重,被沖上陸地離岸八百公尺,想要移回大海有困難,只能就地分割成廢鐵。菅原說,當地民眾有人建議,留下這座「陸上行舟」,讓後代人知道,二○ 一一年三月十一日那天有過一場大地震,但老人們說:看到這艘船難免觸景傷情,想起受難的親人。究竟是要保留,還是要分解,目前還沒有定論。

政府發表正式的數字說,三一一大地震的犧牲者一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失蹤者三千兩百七十一人,目前還處於避難狀況下的民眾共卅四萬三千九百卅五人。氣仙沼市人口大約七萬人,在這次地震有一千四百人喪生。

地震時剛好是氣仙沼的盛漁期,大型漁船都聚集在港內蓄勢待發,竟無一倖免。菅原昭彥帶記者參觀氣仙沼的魚市場,指著沉沒在海中、部分還露在水面的地基說:「那就是氣仙沼魚市!」想恢復往日盛景,恐怕還要數年。

幸運的是,菅原昭彥經營的酒廠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害,因此他發誓要重建酒廠。

漁民自救 號召入股

同樣是受災區的宮城縣就沒有那麼幸運。當地石卷市雄勝町的公民館屋頂,停著一輛被大水沖來卡著的大巴士,一直到三一一周年前夕才用吊車拖吊下來,民眾的生活依舊困苦。

雄勝町的居民不滿一千人,多靠養殖漁業維生。因為海嘯的關係,養殖的貝類、牡蠣都被破壞一空,漁民們只好從零開始,一步一步重整舊山河。

當 地漁民取「雄勝」之音,發起成立「OH Guts」漁業公司,希望號召全日本民眾都來入股,等到公司的養殖有成後,每年都可以送海產到各個家庭。發起人之一的立花貴說,這個新制度不是讓消費者只 是郵購海產品,也可直接參與漁業,所以稱作「育成的住人」制度,讓消費者也能夠體驗漁民心境。

災後一年 重建路迢

公司代表伊藤浩光說,漁民靠海吃飯,所以不會因為海嘯而恨海。問題是災後如何讓怒海再度變成漁場?

大災害過了一年,日本人開始檢討地震的防災、核電廠的處理、新能源如何開發、村莊如何重建等問題。這是百年大計,日本人還在默默地忍受這場百年罕見的大災難。

重建緩慢 「孤獨死」在災區蔓延

日本東北部去年三月十一日發生空前大地震、海嘯,轉眼滿一年。儘管清理工作持續進行,重建進度緩慢。當局表示,即使能夠完全重建,至少也需時十年。其他的可怕後遺症包括自殺人數增多,「孤獨死」在災民當中蔓延。

災區石卷市的一名居民告訴媒體,這個劫後城市目前的生活狀態讓他可以容忍,但不足以讓他願意長期居住,但他每天都在矛盾掙扎,今天說不想再住在石卷,明天又說,他真的認為應留在石卷市。這一切都看重建進度能否帶來希望。

石卷市去年的重建進度實在無法彌補巨大災害帶來的損失,但今年確實帶來更多希望。所有的垃圾和殘骸總算清理乾淨,市政府設法吸引清潔能源計畫到當地發展,並向願意到該市開業的企業提供稅務優惠。日常生活也慢慢出現調劑,本周有一家百貨公司重新開業。

日本警視廳九日表示,去年五月日本的自殺者最多。內閣府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大地震對經濟的不良影響,在該月集中表現出來。

媒體報導,周年紀念將是災區自殺發生的高峰期。同時,孤獨死正在災民中蔓延,義工正處於「紅色警報」緊張防範中,日本政府成立很多針對災民生活重建而提供心理支援的機構。

義工的初步重點在於保障災民的安全,讓他們在入住臨時屋後,不會自殺或孤獨死。

鹽化土造磚 蓋拖車住宅

「三一一讓日本重新調整價值觀,往下一階段邁進!」日本建築師山下保博昨天來台發表新書「聆聽材料的聲音」。他認為,三一一地震喚醒日本人對在地精神的重視,不再一味追求全球化與經濟成就。

山 下保博一九六○年生於日本鹿兒島,一九九五年成立天工人建築事務所。當年遇上阪神大地震,他思考災後重建與一般民眾建造住屋的合理預算,推動建築公共計畫 「住宅一千專案」。此案蒐集建築工程經費一千萬日幣(約三百六十萬台幣)以下的獨棟小住宅設計案,整理成專書,供大眾參考。

三一一地震後,山下與學術單位合作研發環保磚材。他們以土壤加氧化鎂,實驗出無須燒製卻相當堅硬,足以做為建築結構體的土磚。這種土磚原料來自土壤,世上任一角落都可輕易找到,敲碎後便回歸大地;讓建築的興建和拆卸,不必耗費運輸工具的碳足跡。

三一一時遭海嘯襲擊的災區農田,土壤鹽化後不能再耕作。山下發現,這些遭鹽化的土壤形同「加上氧化鎂的土壤」,正是土磚的好材料。山下將造磚技術教給當地居民,讓他們以土地為材料,自己建造自己的房子,「這正是在地精神的發揚」。

東北災區因土壤質變,許多地區都不能蓋房子。山下保博結合拖車屋協會,為災民設計「拖車住宅」。

這種住宅上面是傳統住宅,下面則是拖車;只要把住宅從車上卸下,加上基礎固定,就是一座可使用卅年以上的房屋。

「它移動時是車輛,停下來就是建築。」山下認為,這是符合廿一世紀「環保、移動」價值的新型態建築。

震後日本 無緣社會走向「絆」

日本人生活表面上回到震前,內在卻發生微妙變化。貓頭鷹出版社邀日本部落客東京碎片觀察震後日本,出版新書「絆:後三一一,日本社會關鍵詞」。

東京碎片是居於東京的廣告人,擅長從廣告文案觀察社會趨勢。他以十個關鍵詞:絆、元氣、節電、自力、平常與非常、非得變化、志工潮、小幸福、一級棒、長遠,做為後三一一時代日本社會的註解。

高度都市化後,日本人晚婚、不婚比率年年升高;二○一○年,描述獨居現象的「無緣社會」成為十大流行語。三一一震垮了鋼筋水泥,卻讓社會結構更加緊密。去年日本人投票選出年度代表漢字「絆」,「絆」有情感聯繫、牽掛思念之意,象徵震後日本從「無緣」走向「絆」。

東京碎片分析,「無緣社會」裡的都市人,家人在遠方,鄰居一個也不識。地震時獨自面對恐懼,興起「三一一婚潮」。地震讓四成女性開始關注婚姻。

代 表繁瑣人際關係的「絆」,過去對日本人來說是羈絆,三一一後卻成了安全網。過去日本公寓設計強調「避免居民與鄰人面對面」,三一一後,許多東京公寓特意讓 各戶門口相對、並增加共用院子。職工運動會可助企業凝聚員工感情,震後東京代辦企業運動會的業務,也比上一年增加五成。

三一一周年:日本巨震的巨大反省/聯合報社論

日本東北大地震屆滿一年。強震、海嘯、核災釀成的複合式災難,造成一萬五千八百餘人喪生,迄今還有近三千三百人失蹤。日本這一年來針對這場複合式災難痛定思痛的防救災努力,是全球的珍貴教材。

「一 個都不能少」,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尋找失蹤人口延續十年才喊停,東北巨震至今更沒停過;災後重建預算達六點七兆日圓(約兩兆四千億台幣)的巨大工程至今 執行剛過半,但這只是有形、硬體的復原;其他如自殺、不安全感、治安、遷村、就業、社會崩損等的無形重建,難度更高,規模更大。複合式災難一波波湧現的種 種問題如何應對,堪稱人類史上前所未見。

受到這麼無情的摧殘,日本民眾在災後第一時間給全世界的印象,是守禮、有秩序、默默承受上天給 予 的一切;但這個刻板印象,不盡符合人性,也不是全部,且太過壓抑日本受災民眾;親人死亡、工作丟了、一無所有、被迫離鄉背井……,這是多大且超出禮教束縛 的折磨,日本太多受災民眾瀕臨崩潰。於是,第一個現象,是自殺率激增。

今年一月中日本警察廳發表二○一一年的日本自殺統計,是已開發國 家 之冠;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五月、東北大震的第三個月,自殺率明顯飆高,較月平均值高出兩成;尤其是仙台、宮城等重災區。政府宣布疑遭輻射汙染的農產品一 律不准採收上市後,酪農、菜農覺得自己的社會角色不再,平均每十五分鐘即有一起自殺事件發生。

巨災必然影響社會常軌運行。丟掉了工作,少了生活所需資源的挹注,只有借貸一途。災後黑社會主導放高利貸的橫行,更是榨乾已毫無汁髓的家庭,一家之主還不起錢,自殺是日本傳統認可的表達歉意、等同還債途徑,這讓自殺之風尤難戢止。

更普遍的現象是不安全感。福島核洩漏可能影響的區域,雖然當局一再保證食物安全無虞,但迄今民間不止拒絕災區農產,甚至許多非災區家庭也只敢給小孩吃一年前、三一一之前購買的罐頭,或可長期冷藏的食物;這種埋藏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絕不是數兆重建經費可以療癒的。

遷村是另個難題。不要說政府擬遷走福島核電廠周邊兩百五十公里半徑區域超過三千萬的居民,規模太過浩大,不知如何啟動,僅是仙台周邊荒濱等幾個海邊核電廠旁小村落的遷村,也遭到強烈抗拒。民眾認為離開家園就失了根,失了生存所依;抗拒之餘,甚至求助有抗拒遷村經驗的臺灣。

即 便是重建大小事繁亂如麻,但日本仍交出防災精進亮眼的成績。地震預警方面,日本有世界最先進的機制,三一一因而為東京爭取到震波襲來前六十秒的應變空間, 使得東京都超過三千萬的民眾因為緊急避難得宜,使死亡人數降至個位數;此外,加入智慧型手機為訊息傳遞工具,地震發生當時,民眾從智慧型手機可得知附近的 指定避難地點。這一根據智慧型手機觸控螢幕不離眼的新生活形態所做的地震預警方式,至今做過多次演練,證實有很高的防震災效果。

海嘯警報方面,日本原有根據震度八級以上地震的海嘯高度預警模式,但三一一主震持續超過五分鐘,影響了對海嘯浪頭高度的預測,以致民眾完全未接收到海嘯警報該往高處逃的訊息。日本氣象廳正努力研擬一套新的單獨海嘯警報發布機制。

防 杜核災方面也有很大的警醒,關鍵是核安機構監督機制重整。過去日本的核能與工業安全局、核安委員會,與貿易工業部走得很近,且相互呼應,三一一後這些監督 單位都重新檢討其職責與分際,徹底切割經濟利益與核能安全,雖然面臨去年首次因電力不足出現三十餘年來首次的貿易赤字,但確保人民的身家性命安全必須居於 首位。

臺灣與日本同在太平洋火環帶,是地震的超高風險區;日本三一一後一些痛定思痛的舉措,對照臺灣現在的防災準備,我們應補強之處仍多到不可勝數,豈可不戒慎恐懼,引為殷鑑?

日本311周年 台灣的天災警醒?/卓亞雄(資深媒體人)

日本三一一東北大震在受災民眾日日煎熬中屆滿周年,超過一萬五千餘人死亡,迄今仍有近三千三百人失蹤,重建經費已編列六兆七千億日圓;常理推算,災變損失至少是十倍於重建,亦即至少是六十七兆日圓的天文數字。

同 為地球村民,很不捨日本代表地球村的民眾,承受此一空前災害,地震、海嘯、核災的複合式加乘式災難。但是得直說,日本所處位置,先天上確實是地理不宜,北 美板塊、歐亞大陸板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都在此交疊,碰撞、擠壓,帶來空前難測的變數;台灣九二一大地震,雖然也是重創,但不過只是兩個大板塊的擠 壓而已,其災害就難以承受,但是相較日本的三一一,確實難相比擬。

三一一天災讓人驚恐的,是過去人們思考的防災準備,完全禁不起考驗。例如地震警報響起,長期演練的直覺,是往低處、開闊及平坦處躲避;但沒料到三一一主震時間超過五分鐘,先前模擬地震避災一定要往開闊、低窪地疏散;未料海嘯隨後掩至,往低處跑是自斷生機。

這個教訓確實是用太多生命換來的,往上跑、往下跑…,誰說的對?這或許是日本三一一應變最大的覺醒,「怎麼把關鍵訊息傳到需要的人手上?」經驗顯示,災難發生時,若訊息傳遞不及,會造成最大的損傷。

於是,抓緊許多民眾喜歡觸控型手機,時刻不離眼,發展出即時讓民眾以智慧型手機獲取防災訊息,告知哪裡是最近的指定避難所。要知道,雖然避震規格較高的指定避震所,雖然花費高,但災難來臨時,沒有明確指引,沒人找得到,那才較浪費。

鄰 近的板塊,到底有什麼變化?這是東北亞各國與日本,痛定思痛後急於想要瞭解的。但問題是,日本面臨四個板塊交錯,又有馬里亞納超過一萬公尺深的海溝,變數 可能不是以往的資訊所能解讀,三一一大家見識到了,之後可能的大型地震,學術單位也警告連連,但這對於大家而言,都是感覺既害怕,但又遙遠的事。

那麼台灣會不會「倒大楣」呢?沒人敢保證說不會,希望政府能及時正確的應對。但是,政府又能給民眾何等信心?老實說,筆者也不知。

既有的相關資訊,李鴻源在工程會主委任內,確實在國家防災地圖上有很大突破,但仍與民眾日常生活很難連繫起來;更不像日本,以智慧型手機及時告知周邊緊急避難地點的實用。這些都有太多的努力空間。

再者,所謂災區復原,決不僅是硬體重建。日本的重建經費全球首見,但僅僅認為硬體重建即能讓以往的日本城際、鄉村的情愫回流?相信誰都會說「不可能」,重建的路是漫長的。

氣候劇變的災害勢不可免,大家在驚詫日本東北大震之餘,或許該想想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三一一和內疚/新井一二三

三 一一大地震一周年了。之前,各媒體都推出紀念特輯。NHK電視台在晚上十點鐘的「NHK SPECIAL」中,播送出一系列有關的報導,三月五日的第一回題為《卅八分鐘—巨大海嘯與生命的紀錄》。「卅八分鐘」是該電視台駐岩手縣釜石市的記者, 在大地震發生後避難到市內高地去,拿著攝影機對當地居民進行訪問以後,當場拍攝了海嘯襲擊市區的紀錄。錄影時間前後有卅八分鐘,成為特輯的名稱。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北日本大海嘯,許多人用手機留下了數位動畫,可說是史無前例。不過,大多數紀錄者為一般老百姓,釜石的NHK記者算是極少數新聞界人士之一。外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因為是專業的攝影記者,對自己拍攝的紀錄會有與眾不同的深刻感觸。

「我 感到內疚」,節目開頭,該記者就很痛苦地那麼說。他內疚,因為「我只是個旁觀者,沒能營救別人」。還有,記者在那卅八分鐘裡訪問過的居民中,有人後來失蹤 了。那人在影像中抱著女兒說,「地震發生時,我們在書店。隔壁商店門外的自動販賣機忽然倒下來,場面很混亂,只好在馬路上蹲下來抱頭」。那影像成了他的遺 像,因為跟著他一個人走回家,不知是為了救人還是取東西,被海嘯吞沒了。記者自言自語道,「如果沒接受我的訪問,他也許早點下去,早點回來,未必喪命」。

「不 用自責,這不是誰的錯」,在節目裡,一位釜石婦女對另一位說。前者的女兒在海嘯中不見了。她是年輕的幼稚園老師,為了保護小朋友,自己沒來得及避難。後者 是幼稚園的園長,對職員遭難感到內疚。受害老師的父親是當地消防團的成員,「卅八分鐘」的影像中也有他的影像,顯得放心滿意,因為多數居民安全避難到高地 來了。只是當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沒來得及避難,更不知道後來的好幾個月時間,要天天在日記本裡寫下:跟女兒沒能取得聯繫。「卅八分鐘」裡顯得放心 滿意的樣子竟然是假象,對此記者也感到忸怩。

《卅八分鐘—巨大海嘯與生命的紀錄》播放以前,畫面上就出現了「即將播放海嘯場面」的警 告。 這是日本醫師會要求,各家電視台在三一一周年之際,不要播放大量海嘯影像,免得引起觀眾發作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緣故。其實,過去一年裡,一般 日本人在電視上看到的海嘯影像並不多,乃電視台出於同樣憂慮自我約束的結果,當然都出於好心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似乎迴避了不想面對的現實。 看著《卅八分鐘》,我最大的感受也是內疚。

雖然沒有犯罪,但是有共犯的自覺。許多人在海嘯中失去了親人。許多小朋友由於核電站事故,還 不 能到外面玩耍。儘管如此,我們更擔心自己的心理創傷,結果迴避面對現實。不過,無緣無故地感到內疚,就是PTSD症狀之一都說不定。總之,日本人在心理層 面上消化掉三一一的大衝擊,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聯合報)
--
日揹債重建 復甦路難行

311震災今日屆滿周年。在重建需求的刺激下,遭受重創的日本經濟已微露新生曙光,但龐大的重建支出加深了已然沉重的公共債務負擔,加上製造業外移的隱憂,長期復甦之路仍崎嶇難行。

日本今日舉國同哀,依然滿目瘡痍的東北沿岸城市裡,許多私人祭奠儀式也在僅餘斷垣殘壁的街道上舉行。去年這場地震、海嘯與核災交織而成的浩劫,造成近2萬人死亡、超過12.4萬人流離失所,不計其數的建築物被摧毀,官方估計經濟損失逾3,000億美元。

負責重建工作的政府單位預估,未來十年重建工程將耗費2,845億美元,光是前五年就需2,350億美元。國會去年批准三筆追加預算推動災區重建,並通過削減公部門薪資、為在災區開設工廠的企業提供減稅等措施,以籌措重建資金。

重災區宮城縣已有多項計畫展開,包括43億美元的焚化爐興建案,用以處理海嘯過後的各式廢棄物。而當地職缺因此大幅增加,工資也翻漲一倍。

政府重建支出雖能帶動當地經濟成長,但效力卻有其極限,難以確保長期成長展望。營建業者的訂單雖急速增加,勞動力不足的現象卻因年輕人離鄉發展而加劇。東北大學教授大瀧誠一說,離鄉的大多是勞動人口中的主力,因此限縮了重建工作的進展。

這場浩劫重創原已艱困的日本經濟,重建支出也讓龐大的公共債務更顯沉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預測,日本負債到2013年將增至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27%,遠高於2010年的200%。

這場天災也讓企業有更多理由考慮產業外移,勢將影響高度仰賴出口的經濟。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調查,約有三成大企業表示311讓他們考慮在海外設新產線。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說:「我們現在能看到重建對經濟的正面效應,但這不會持續很久」,他預計重建支出刺激經濟的效應將在4至6月一季達到高峰,而「一旦重建需求消退,日本經濟很可能陷入比311前更糟的景況」。

觀光業 可望重展笑顏

歷經311大震與海嘯一年後,世界旅遊觀光協會(WTTC)預估,受惠全球旅遊支出成長,今年日本觀光業將復甦。

WTTC公布,今年全球觀光客將在日本創造出1,290億美元消費,高於前年1,285億美元。

根 據WTTC數據,311大震引發海嘯及核能恐慌,導致去年旅客至日本的旅遊支出下滑3.9%至1,235億美元。但情況正持續改善。在農曆春節的加持 下,1月前往日本的旅客有所成長。隨著春天櫻花季及夏日祭典將至,日本可望招徠更多遊客。今年1月到訪的外國遊客,只比去年同期少4%。

汽車業 復原速度驚人

日本汽車業已由去年的311大震穩健復甦,日產復甦速度尤其令人驚奇,福島磐城廠去年5月幾乎就已完全恢復營運。

豐田原估311地震會導致產能減少200萬輛,但結果僅損失37萬輛,其中22萬輛還是震後一個月內的減產數量;豐田去年9月已大致恢復產量。

至於受創最重的本田汽車,除了受洪災衝擊的泰國廠外,全球產量已回到地震前水準。

311震災凸顯日本汽車零件供應鏈的弱點,各車廠正研究如何分散零件商帶來的風險。若再次遭受天災打擊,豐田目標在兩周內完全恢復產量。

(經濟日報)
--
311震災周年 日登感謝廣告 災民心聲 託台灣的福 我們變元氣

「台 灣的各位,謝謝你們。」為感謝台灣民眾在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時對日本鉅額捐款的義行,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於震災屆滿一年的三月十一日起,將在台灣主要 電視台連播一周的感謝台灣廣告,災民們將以最有活力的笑容,親口向台灣民眾道謝。日本交流協會指出,全球只對台灣才播出感謝廣告。

廣告片中的人物有震災當天出生的嬰兒及其父母、漁民、木工及新聞工作者等災民,除介紹災區重建中的生活情形,還傳達「託台灣的各位之福,我們變元氣了,謝謝你們的支援!」等訊息。

受 災戶在影片說,因有台灣的捐款讓他們熬了過來,重新出航,堅強活下去。結語說道:「一碗湯、一條毛毯,這些擁抱日本的溫暖,我們一直放在心裡...」廣告 片除在電視台播出,還會透過「You Tube」等影音網站、戶外電視牆、捷運電視螢幕等播放。平面感謝廣告,也將在中時等大報刊登。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並以「邁向重生的決心」為題針對三一一周年發表感言指出,「我們絕不會忘記在地震中失去摯愛的家人、朋友及同胞。並且,我們也不會忘記來自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支援與協助。」日本很感謝台灣及國際社會的援助,想藉此機會表達衷心的謝意。

三 月十六日及廿五日也將在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舉辦「日本文化的元氣發信」免費電影放映會,放映從福島受災後重新站起的《加油、扶桑花女孩!生在福島。她們的 現在~》一片,該片是拍攝「夏威夷溫泉渡假村」(電影《扶桑花的女孩》故事背景)的重建過程,另一部則是以千葉縣浦安市為背景的影片《親情四重奏》。

日 本政府十一日在東京千代田區的國立劇場將舉行「東日本大震災周年追悼儀式」,日皇明仁及皇后美智子、首相野田佳彥、參眾兩院議長都會出席,岩手、宮城、福 島三縣的一千五百名遺族將列席,日本全國各地在震災發生的下午二時四十六分起,集體默哀一分鐘。剛動完心臟手術的日皇之前在與醫師商量手術日期時,唯一的 要求就是要趕上參加周年追悼儀式。

日本十縣的六十五個地方政府也將舉行追悼儀式,為震災中罹難的一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截至九日的統計)祈求冥福。許多遷至外地的災民十日已陸續返鄉,準備參加親友的追悼儀式。

三一一當天各地除舉辦支援災民集會外,在東京日比谷公園將舉辦「Peace On Earth」追悼活動,音樂家(土反)本龍一將登台致詞,在廣島市、福井縣敦賀市、大阪市及佐賀縣玄海町、福島縣的郡山市,都有大型的反核遊行,名作家大江健三郎也將在福島的集會登場。

核災下的台灣之愛/黃稔惠

轉眼「日本三一一地震海嘯核災」已屆一年了。

那 是剛度過一年中最寒冷的二月份,進入三月的日本,校園裡開始聽見驪歌的合唱團練習,然後是離情依依的畢業典禮,還有即將在四月份迎接新生入學的開學典禮。 一般企業正為四月的新會計年度而忙得無法應付交際應酬,這段期間不打擾企業商號已是日本社會的常識。而社會新鮮人也坐立不安的思緒中等待四月一日的「入社 式」,普羅大眾倒是興奮的準備迎接春暖花開的賞櫻活動。

那是上班族迫不及待的星期五,在茶水間或是樓梯口,總是較平日更為熱絡的聚集, 討 論晚上去哪喝兩杯。那也是東京都知事選舉開戰前的火熱時期,多方人馬紛紛湧入東京,個個誓言取代現任的石原慎太郎。那天下午日本各大媒體以頭條新聞報導石 原宣布參選邁向四連霸的大新聞。幾分鐘後,日本歷史產生了變化。一陣天搖地動之後,震傷了日本東北,也震驚了全世界,所有媒體工具都加入報導行列,轉為怵 目驚心的天災畫面。

一向以溫情訴求著稱的日本東北,在劇烈的災害中已遍體麟傷。來勢洶洶的海嘯侵襲完全無視於人們的驚恐反映,血肉之軀在毫無惻隱之心的天災地變中輕易的被吞噬,前所未有的災害畫面,都是令人無法置信的殘忍!

災 害發生後,台灣各界以將心比心的情意對日本注入實際的關懷,捐款金額,高居世界之冠。且速度之快,令人動容,與有榮焉!但當時有國際媒體將原因歸納為歷史 背景融合的國民性云云,津津樂道不已。一年後的今日,筆者無意挑起民族情緒,但如舉例說明的話,一流的芭蕾舞者,構成其精湛舞藝的原因很多。但如果勉強將 它歸之於:「人類承襲了猿猴的敏銳而善於彈跳。」等結論的話,只徒增煞風景而已,毫無創新的觀察力。

今日台灣,包容多元的人口結構,並 存 在著多元社會價值。兩千三百萬人口中,涵蓋了認同台灣的新移民、新住民。而這次為日本賑災而勞心勞力的影響人物,大聲疾呼賣力加油,他們大多數出生於戰 後,而戰前出生的台灣人並沒虧欠日本,這份無私的愛,純粹道義而已。這是外國人無法理解的!

在地理上,台灣與日本「一衣帶水」,天災地變喚起多數人的關心。而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台灣具備了人性的敦厚與熱情。

有許多外國人士告訴筆者;只要稍為透露身體不適,馬上有人迅速傳播消息,然後湧進大批物資,還附帶各家良藥秘方!只希望遠道而來的朋友能快速痊癒。

這就是台灣式的愛;這份愛的品質,沒有雜質,總是奮不顧身的,只想把最好的,獻給客人。

姑 且無論這樣的行為是否得當,筆者以為多數的台灣人每遇他人有難時,總是義無反顧的給予即時救助,這種純潔無瑕的真性情,才是我們真正的國民性。而看似粗線 條的舉止,其實藏有一顆敏銳的心,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在緊要關頭都能機靈的應付自如。這個樸拙又精準的熱力,讓許多旅人在此找到熟悉的溫度。

這是最接近人類的原始溫度……

為此,我要給在賑災中,及平日付出關心的所有人,獻上發自內心的喝采;你們真的偉大,一幕幕的讓我看到了「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這像一幅畫,在我心中永不退色。有了你們,台灣變得了不起。你們的愛是那麼真實,毫無瑕疵,毫無雜質,令人感動!

住宅地震險 最高保額調為150萬

適逢日本三一一震災滿周年,金管會昨天指出,台灣實施住宅投保地震基本保險制度即將滿十年,最高保險金額已自今年起調高為一百五十萬元,每年保費維持一千三百五十元,相當於每天花三.七元就可獲得基本保障,但投保率不及三成。

金管會說,截至去年十二月底,台灣已有逾二百三十九萬戶投保住宅地震險,投保率約二九.三%。金管會強調,台灣與日本同屬地震發生頻繁地區,提醒民眾提高對地震風險的危機意識,多利用住宅地震險,保障居家財產安全。

住宅地震險,包括地震,以及地震引起的海嘯、洪水、山崩及火災等。

(中國時報)
--
日政府311最新文件 震後就知恐核熔毀 日高層隱匿數月

根據日本政府九日公布的文件顯示,日本高層在三一一災難發生四小時後就已設想到福島核電廠嚴重受損,反應爐爐心恐有熔毀之虞,然而他們卻隱匿實情達數月之久,並一再對外否認相關危機。

會議紀錄 都是事後追溯

九日公布的文件是含括去年九月至十二月間,日本內閣全體閣員針對三一一災難召開的「原子力災害對策本部」會議內容,這些內容都沒有做成詳盡紀錄,而是事後追溯重現而成。

從文件顯示,日本高層對危機的處理缺乏透明度,同時消息混亂、資訊不足、反應慢半拍,以及政府、災區與電廠三方溝通不良,甚至有閣員反映,當核電廠狀況惡化之際,感覺群龍無首。

根據其中一份的會議摘要顯示,在福島核一廠冷卻系統失靈約四小時後,一名官員在三月十一日晚間七點政府召開的首次該項會議中提到︰「如果反應爐爐心溫度持續升高八小時,將可能發生熔毀。」會議主席是當時日本首相菅直人。

爐心熔毀 當局淡化處理

顯然日本當局決定淡化處理爐心熔毀的嚴重性;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一名發言人在翌日的記者會上,不經意說出爐心可能熔毀後,立即遭到撤換。經營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與政府一直到五月中旬才承認反應爐爐心部分熔毀。

當時代表政府出面說明災情處理的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則一再對爐心熔毀的看法加以駁斥,並要求其他閣員謹慎發言。他現已轉任經濟產業大臣。

此外,在三月十二日的另一份文件,當時的國家戰略大臣玄葉光一郎提出質疑︰「反應爐爐心有可能熔毀,因此疏散區設定在十公里妥當嗎?不需再重加考慮嗎?」當天中午,日本當局將疏散範圍擴大至電廠半徑二十公里,菅直人說,二十公里疏散區足夠了。

專家報告 擬撤東京群眾

菅直人一直到三月十六日才警告他的內閣,福島危機可能比一九八六年的車諾比事件還嚴重。近十天後,日本原子力委員會報告指出,災難的規模恐需疏散大東京區三千萬群眾,為避免引發驚慌,日本政府隱匿這份報告。

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失當也增加輿論對當局處理核災方式的嚴厲批判,同時更深化民眾對政治人物與官僚系統的不信任。當時的內務大臣片山善博在三月十五日的會議上直言︰「誰是任務行動真正的領導人?我接到許多前後不一致的要求,似乎沒有人在負責。」

指令不明 造成福島危機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天野之彌九日在維也納表示,造成福島危機的並不僅是天災;救災指令的不明確、反應計畫的整合不足、主管監督的不充分以及應變訓練不足等都是原因,他說︰「類似這樣的錯失並非日本獨有,人類總是在錯誤中學得教訓。」

輻射、瓦礫清除難 日本重建…路迢遙

日 本在去年三月十一日下午兩點四十六分發生的規模九大地震今天屆滿一週年,全國將在兩點四十六分為約一萬九千名罹難與失蹤者默哀一分鐘。日本政府也將在東京 國立劇場舉行東日本震災一週年追悼大會,剛動完心臟手術的日本天皇也決定出席。在一年過後,日本的復興腳步依然蹣跚,諸多問題尚待解決。

日本有關單位對三一一大地震的傷亡與財務損失之統計,到三月八日的最新數字是,死亡一萬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失蹤三千兩百零三人,受傷者兩萬六千九百九十二人,船隻損失兩萬兩千艘,農地損失兩萬三千六百公頃,漁港損壞三百處以上,總損害額約為二十兆七千億日圓。

日今追悼會 天皇將出席

至 於復原進度上,福島、岩手及宮城等災區三縣,瓦礫總量為二二五二噸,目前僅清除了五%,尚有二一二五噸未處理;主因就是日本全國仍有八十六%的地方自治體 以可能有輻射污染為由,拒絕接受災區的瓦礫,日本政府在二○一四年三月底完全清除地震瓦礫的目標顯然無法達成。環境省統計,目前宮城縣內未處理的瓦礫相當 於縣內一般廢棄物十九年的總量,岩手縣則為十一年總量,無法順利處理將影響復興重建的進度。

在沿岸農地除鹽方面,從青森到千葉六縣,受災農地二萬一四八○公頃,目前除鹽完畢僅有三十五%;青森縣八戶港到茨城縣鹿島港的港灣復舊進度達七十三%、東北三縣醫院復舊達八十一%;鐵公路復舊則接近百分之百。

這場地震帶來空前的大海嘯,波高平均十公尺,最大波高達到四十公尺,海嘯之外,地震所造成各地土地液化、地盤下陷、水壩崩壞、震後瓦礫處理、輻射塵清除、災民安頓,及復興財源供應,到震災滿一年進展都未如預期,令災區居民深感不滿。

財源不足 重建最大障礙

據 日本媒體民調,災區民眾認為災後復興遲緩者高達七成八,災區之外民眾則為七成二,眾多民眾認為復興的道路極為險惡,最大原因是「受到核電廠爆炸影響」,日 本內閣復興廳因為政治角力,直到二月十日才成立也受到批判。災區的民眾指出,面對復興的最大障礙是財源不足,由於受災地區大都屬於財政規模很小的市鎮,雖 有中央政府支援,但仍然財政窘迫。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十日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紀念日本大地震一週年並感謝國際社會支援,野田強調日本一定會戰勝這個歷史性考驗,建設新的日本。

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發表聲明悼念日本震災一週年,他讚揚日本人民面對鉅災的堅韌精神,承諾會繼續支持日本的重建,並增進美日同盟關係。

雖然東京電力公司當天也將再次為福島核災向國民發表道歉聲明,但日本反核人士將舉辦反核大串連,包括首都東京、福島核一廠所在福島縣等全國九十多個地點,也預定在十一日同步集會齊聲反核。

日記者臥底揭露 黑道找遊民 充福島壯士

東電掛勾黑道 找核電奴隸打工

「去 找一些死了也無所謂的人過來!」這是去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福島核一廠爆發危機後,東京電力公司向下游包商發出的指令。一名長年主跑黑道新聞的自由記者鈴木智 彥,去年七月為追查黑道介入核電廠的真相,化身工人潛入核一廠直擊核災現場達六週,發現所謂「福島壯士」,部分竟是黑道找的臨時工,而這些人不乏遊民、欠 債者及智障者,甚至還有染上毒癮的流氓。

據日本網路So-net部落格報導,「福島核電廠隨時提供給『死了也無所謂的人』工作機會」, 並 引用慶應大學物理學教授藤田祐幸調查指出,「三十多年來在核電最危險的環境打工後已有七百到一千人死亡,數千人罹患癌症」,這些勞動者被稱為「核電奴 隸」,也是日本被保持得最徹底的秘密。

臨時工人遭核污 工錢還被剝削

日本各核電廠每年最少必須僱用五千人的短期勞動 者, 他們為了找工作輾轉流浪,也被稱為「核電吉普賽」,一直工作到遭到輻射污染為止,最後都被以「健康理由」解僱。曾經在福島核一廠清理反應爐的松本在三年後 開始掉頭髮,接著出現嘔吐的症狀,他透露,「目前只等待死亡的來臨」。

鈴木指出,黑道募集臨時工的手法千奇百怪,有人是欠地下錢莊大筆 債 務,有些失業者則被徵求卡車司機的名義騙來,有些人是街上拉來的遊民或是輕微智障者。還有一些角頭因湊不出人頭,乾脆叫手下小弟上陣。鈴木說,核一廠內有 些人甚至不顧禁令拿下防護面罩抽菸,後來還曾發生黑道人士在工作現場吸毒而遭警方逮捕的事件。

至於黑道剝削工錢問題,鈴木說,三、四月間情況很緊急時,曾傳出日付二十萬日圓(約七.一萬台幣)高薪,但經過黑道仲介層層剝削,真正到工人手中的錢並不多。另外,隨著情況穩定,工資也相對降低,現在行情每天三萬日圓,其中兩萬日圓被黑道拿走,勞動者只得一萬日圓。

現年四十五歲的鈴木,曾任黑道相關雜誌總編輯,後來轉任自由記者,去年三一一地震後,鈴木和日本關東黑道人士開著貨車,載運物資到東北賑災,鈴木說當時全日本黑道幾乎全部動員,從九五年阪神地震後,前往災區賑災幾乎成為黑道的傳統。

鈴 木當時在災區就曾聽黑道正在號召臨時工的傳聞,本來他就已聽說黑道與核能、火力及水電廠關係密切,通常黑道會以建設公司名義,以好幾層下游包商承包這些公 共工程。事實上,在電廠興建初期的購地、與居民及農漁民的溝通,大都要借助黑道力量。電廠完工後,黑道公司仍繼續協助調度廠區內的作業人員。

福島輻射陰影 居民恐懼未除

福島核災發生一年之後,專家逐漸對輻射造成的環境與健康影響有了共識,認為輻射影響並不如原先預期的嚴重。包含核電廠員工在內,並沒有因輻射導致的疾病或死亡病例。但專家也警告,現在就驟下結論仍嫌太早。

甲狀腺疾病罹患機率增

研究核災的科學家表示,現在還不清楚人體長期曝露低劑量的輻射中會有何影響。東京大學的輻射專家小佐古敏莊表示,從長期來看,福島核災會增加居民罹患甲狀腺疾病的機率。小佐古敏莊認為,核災目前還沒造成大傷害,是因為政府在災後迅速控制食物與水的供應。

車 諾比事故發生時,不少人喝下遭到污染的牛奶,導致五千至六千人罹患甲狀腺疾病,其中多數為孩童;因為過曝而罹癌死亡者預估會有四千人。福島醫科大學副校長 山下俊一表示,儘管目前輻射劑量似乎不高,但撤離家園和對輻射的恐懼,可能導致酗酒或心理疾病等其他問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長期監測民眾的健康。

日 本政府調查數據顯示,居住於高風險地區的一萬零四百六十八名民眾中,只有二十三人曝露的輻射劑量超過十五毫西弗。美國人民一般每年接觸的輻射則是三毫西 弗。而針對福島縣民所做的全身檢測顯示一萬五千多位受測者中,沒有任何一位的輻射劑量會影響健康。然而青森縣的弘前大學針對撤離民眾所做的甲狀腺檢查,卻 顯示接受的輻射劑量比政府數據還高。

核一廠員工受曝的情況也相當嚴重。根據東電的報告指出,災後兩萬名工作人員中,有一百六十七位吸收 超 過一百毫西弗的輻射,超過日本災前規定核電廠員工每年曝露的輻射量上限(災後提高至兩百五十毫西弗)。其中有六位接受的輻射劑量超過兩百五十毫西弗,最高 的甚至達到六百七十九毫西弗。

海底魚類銫劑量高千倍

在三一一過後,有上噸的輻射廢棄物被倒入太平洋中,輻射物質銫會沉 澱 海底,因此影響最大的是海底魚類和在海底活動的生物。科學家目前已發現海底魚類的銫劑量比以前高了一千倍。科學家還發現,核電廠的輻射似乎已經對該地區的 鳥類造成嚴重衝擊,鳥的數量銳減三分之一,是車諾比的兩倍,但科學家還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裡。

憂心輻射污染 日本民眾 食不安心

日本消費者向來將食品安全視為理所當然,然而福島輻射危機爆發,致使這樣的信心瞬間破滅。許多人對於政府的保證難以相信,終日憂心輻射恐已污染飲食。

福島八縣30餘種食品禁販售

隨著政府對福島等八縣的牛肉、牛奶、香菇、穀類與一些綠色蔬菜等三十多種食品發出禁令,部分福島產品也從官方物產中移除。然而消費者卻不信任政府的措施,開始對受影響區域周邊產品敬謝不敏,造成農田徒留滿地作物,漁民則是汗水白流。

其實日本農漁產業所面臨的,不僅是國內消費者信心問題,也在於外銷。去年日本農產外銷較前一年下滑七.四%,而漁產則掉了十.九%。截至三月一日為止,限制日本農產品進口的國家一共有四十七國,大部分為中國、台灣、韓國等亞洲國家。

二十七歲的橫野現在只採買進口魚,她說,只要確保安全無虞,她仍會支持日本本土漁獲。然而,橫野與大批日本消費者共同面臨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政府的安全標準。

在 核危機後不久,東京宣布調高食品中輻射容許劑量。京都大學原子爐研究所助理教授小出裕章指出,政府宣布輻射劑量五倍於先前標準的食物是「安全的」,這讓消 費者懷疑政府是站在生產者,而非消費者。他說︰「這個劑量標準太高了!政府是設定臨時安全標準來應付現實,而非保護人民。」

為了因應公眾壓力,東京當局宣布,從四月起,每公斤輻射劑量若超過一百貝克的食品將禁止販售,該標準是從現在的五百貝克調降下來。

消費者不相信政府安全標準

然而福島青果合作社官員佐藤表示,即使是更嚴格的新標準,「福島」標誌都已被污名化了。他說︰「人們不相信政府的檢驗系統」。輻射專家白石久二雄說,日本人最感恐懼的是海產中的輻射,因為他們從魚類與海菜中攝取大量礦物質。

為 挽回消費者信心,日本最大連鎖超市集團「永旺」(Aeon),不顧政府方針,自行對販售食品進行檢驗。永旺副總裁近澤靖英表示,為輻射量設定「安全界限」 是沒意義的,因為消費者不會接受。他說,只有輻射「零檢出」食品才具競爭力,雖然輻射衝擊區生產者對該公司的「零檢出」政策抗拒,但他們終將了解,這是保 護他們的終極之道。

蓬勃仙台vs.鬼城小鎮 體檢日6.8兆重建大餅

大杉繁雄佇立於岩手縣山田町一處混凝土地基前,在去年三一一日本東北大地震海嘯來襲前,這裡是他經營多年食堂「三陸味處三五十」。「我之所以會繼續待在山田町,是因為我在這裡有長期支持我的朋友,」大杉邊指著過去是他與兩個兒子忙著為上百名顧客料理美食的廚房邊說。

山田町是日本東北沿岸、慘遭三一一大地震海嘯侵襲蹂躪的小鎮之一。大杉堅稱自己非災民,因為他的家沒被海嘯吞噬捲走;他目前經營外賣便當生意,且打算在下個月讓「三陸味處三五十」在一處臨時地點重新開幕。

但會有顧客上門光顧嗎?

在日本政府誓言提供十九兆日圓(約六.八六兆台幣)經費重建與再造災區的宣示下,大杉顯然有充分理由對未來感到樂觀;但也有人擔心,龐大重建預算只會打造出一座空蕩蕩的死城;重建也許能讓城鎮硬體恢復原貌,但卻無法找回往昔人氣。

仍有32萬人住組合屋

三 一一災後的人事代價極為沉重,目前仍有約三十二萬六千人居住在臨時組合屋;成千上萬為躲避福島核電廠外洩輻射而離開的災區民眾,恐怕這一輩子都不會重返故 土。此外,清理污染區、發放核災區居民補償金與制訂重建計畫等的進展,都緩慢得令人洩氣。目前已有逾四萬名居民離開受災的東北三縣,使得當地人口老化速度 更勝日本其他地區。

大杉等民眾決定留守災區是出於一股對故鄉的忠誠感,但對其他人而言,去留攸關生存。宮城縣南三陸町四十八歲的漁夫渡 邊 孝明(譯音)在三一一中失去妻子、母親與自宅,還有三名年幼女兒嗷嗷待哺。如今他與其他十一名漁夫與水產養殖業者合作養殖海藻與扇貝營生,並說支撐他繼續 奮鬥的力量來自亡妻,「由紀子向來任勞任怨,不輕言放棄。」

跨國連鎖餐飲業總部遷至災區

但也有人對災區漁農業的未來深 具 信心,包括提供章魚燒、天婦羅與炒麵等日式小吃、事業版圖遍及亞洲各地的餐飲連鎖企業HotLand公司。該公司不但將企業總部從北東京遷至宮城縣石卷 市,去年八月還在此開設一家複合店,僱用九十名員工。HotLand會長佐瀨守男說,他們深信該店能長久經營,而非臨時性義工;也打算在石卷展店,以創造 工作機會與增加稅收來幫助賑災。

佐瀨與其他投資災區者的著眼點,在於災區的大規模公共建設計畫所帶來的漣漪效應。不過,靠政府資助所產 生 的復興榮景,終究只是曇花一現。東北地區最大城仙台市七十七銀行地域振興部長大川口信一認為,災區仰賴公共支出的經濟榮景大概只能維持六年。再說,大多數 新企業集中於仙台,而該市受創程度並不如部分幾乎全毀的東北沿海小鎮。

仙台房價漲 飯店住房率升一成

路透報導指出,人 口 一百萬的仙台距離海岸僅十公里,但卻幾乎看不到任何三一一陰影:名牌林立的購物商場與購物大道門庭若市,仙台去年人口增加六千三百人,飯店住房率上升十. 五%(東京下跌八.五%),出租公寓幾乎一房難求,連企業都大嘆缺工。不動產業者指出,房市火熱吸引新買主導致房價攀升。不動產商大丸貿易課長粕谷治秀 說,別說租房子難,現在連找停車位都難,也難怪投資人會把仙台當成投資標的,新屋銷售情況甚佳。

一名匿名日官員表示,榮景或許只是短期 現 象,但重建工作可能會產生正面漣漪效應;至於榮景能撐多久,得視各地情況而定。統計數據也支持官方樂觀論點。東北地區一月份的汽車登記成長四十六%,比全 國高十個百分點;去年十二月銀行放款成長二%,是全國的一倍;百貨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四.九%。

災區小鎮 人口流失加速老化

但 當仙台與東北地區其他城市享受災後重建所帶來的利益,當地許多小鎮卻墮入黑暗深淵:不少湧入仙台的新住民,來自岩手與福島二縣的小鎮;儘管當局已為災區小 鎮擬定重建計畫,但真正的重建工作尚未啟動,意味小鎮裡幾乎沒有工作機會—正是這種恐懼,逼走小鎮年輕人。岩手縣漁村宮古市的宮古民主商工會事務局長木村 明表示,他最擔心的就是愈來愈多人離開—宮古在三一一後少了一千三百人,五百二十九人死於海嘯或下落不明,但其他近八百人卻是主動求去。

為 了求生存,山田町、宮古市與南三陸町等小鎮,需要像大杉這樣的當地人留守,此外也得重振當地漁業與農業,以便創造與維持長期投資與工作機會。野村證券首席 經濟學家木內登英指出,因擔心災區人口逐漸萎縮而拖延當地基礎建設投資,只會讓情況更糟,形成惡性循環;政府部門的「再等等看」的心態,只會讓災區更快淪 為空城,「快速進行基礎建設重建有其必要。」

但唯有更大規模的企業在初期重建榮景消逝後進駐、鞏固災區經濟,投資災區才能獲利。建築與 不 動產的仙台企業Risecity社長早?慎一說,他對房市樂觀的理由之一,在於半導體業者東京電子公司,及豐田汽車集團的Central汽車,日前均在仙 台設新廠;設廠就得招募員工,員工自然需要住處,因此房市需求擴大,「我深信我們的事業未來會更好。」

巨震隨時來襲 東京備戰

日 本三一一大地震一週年之際,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分別提出未來東京首都發生七級垂直型大地震的機率報告, 東大是「四年內七十%」、京大是「五年內二十八%」,日本政府則預測「三十年內七十%」,各項結果雖有不同,但「因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的地殼變動而使首都圈 的地震容易發生」的看法則各方一致。

4年內7級垂直型大地震機率70%

專家指出,在三一一的半年前,日本地震分類三級以上的地震只有四十七次,三一一之後半年內,則增加到三百三十四次。日本將地震分為零到四、五弱、五強 、六弱、六強及七等十種震度,「震度七」是最強等級。三一一地震宮城縣栗原市的震度為七級。

東 大地震所准教授酒井慎一的說法是,三一一以後半年內在首都圈發生的地震假定為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除了計算時間的經過和餘震的發生狀況,還加上過去的地震 經驗,最後算出「四年內七十%」的機率,同時也出現「兩年內五十%」、「三十年內九十八%」的結果,但是,餘震的次數如果減少,則發生率將大幅降低。

京大防災所准教授遠田晉也使用同樣的方法,設定在首都圈的狹窄範圍,而算出「五年內二十八%」和「三十年內六十四%」的結果。

日本政府算法則以過去在首都圈發生的七級強震為基礎,政府方面認為,一般大地震在同一震源地域內,在一定的周期內會反覆出現,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以一八八五年到二○○四年發生的六.七級到七.二級的五個強震發生頻率而找出「三十年內七十%」的答案。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東京首都圈的地下有三個複雜板塊,很容易因板塊碰撞發生地震,只是尚無法了解各板塊會怎樣移動和發生怎麼樣的地震。遠田准教授表示,關東平原的地下有厚度三到四公里的堆積物與地上建築物的障礙,調查地震的難度極高。

聳動預測引發質疑

雖 然東大「四年內發生率七十%」的報告因聳動而受關注,卻也引來許多質疑聲音,令東大地震研究所隨後在網站上聲明撇清責任,宣稱該研究只是個人意見,且此研 究「誤差範圍很大」。由於日本長期砸鉅資費心研究,卻始終無法預測強震何時襲擊,對於預測是否有效的質疑也越來越強烈。

不過,酒井教授的看法是,「東京首都垂直型地震什麼時候發生都不奇怪」,他還說,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到現在已近一百年處於「和平時代」毋寧很奇怪,儘速採取防災對策提高警覺才是重要的。

憂客非人運將拒載 石卷鬧鬼繪聲繪影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海嘯事發一年後,當受創嚴重的宮城縣石卷市正努力擺脫天災陰影邁向重建復興之際,鬧鬼傳聞卻揮之不去。

工人頻生病 目睹逃難鬼影

石卷市的一家超市的重建工程,就因為擔心三一一罹難者的亡魂會帶來厄運而停擺。六十四歲的阿部聰(譯音)指著整修一半的超市建築物說,聽說參與重建的工人有人因為鬧鬼而生病,「這裡那裡,(石卷)到處都有人死,整座城充斥這類傳聞。」

法 新社說,身為宮城縣第二大城,這座以水產為主要經濟活動的城市,如今已逐漸恢復生氣:住宅正在重建中,企業行號恢復營業,孩子們也重返校園;但只要想到約 一萬九千名三一一罹難者中,五分之一死於石卷,恐怕沒有多少石卷人覺得真的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居民佐佐木真一(譯音)說,「我是不相信有鬼,但我能了解為 什麼整座城市充斥鬧鬼之說」。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計程車司機表示,他不願意載客人前往石卷市內遭海嘯全毀的地區,因為他擔心這名客人不是人;一名女市民說,聽說有人看到還是罹難者仍爭先恐後逃往高處躲避海嘯,意指死者仍不斷重複進行死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

心 理諮商師與學者認為,重大悲劇過後的鬼怪之說實屬正常,也是社會整體療傷過程的一部分。東京大學教授船曳建夫就以「很自然」來形容石卷的鬧鬼傳聞。船曳指 出,人類本來就很難接受死亡,非壽終正寢的驟逝或非正常死亡,格外令人難以理解,此時人類就會以謠言或舉行祭悼儀式等各種方式來自尋解釋,透過具體化行為 與社會上其他人分享。

學者︰群體心理療傷行為

儘管沒有幾個石卷市民公開宣稱真的看到鬼,但不少人都做好當地恐是鬼影幢幢的心理準備。居民杉本優子自認並不特別迷信,也沒看過鬼,但相信鬼魂可能躲在那些陰暗角落。杉本說,「石卷要是沒有鬧鬼傳聞,那才奇怪」。

走出傷痛 毛毯媽攜子迎向未來

日本三一一強震中,一張重災區宮城縣石卷市一名年輕婦女裹著毛毯,站在廢墟中茫然無助的照片,揪住許多人心,也是這場災難代表畫面之一。這名婦女杉本優子,當時正擔心五歲兒子的生死下落,災後一年,一家人住在臨時屋,努力重新開始,但是心中還留著災難創傷。

在三一一週年前夕重回災區,這名現年二十九歲的年輕媽媽杉本優子說,以前她一直認為和家人在一起、明天依舊會來是天經地義,「這場災難讓我了解,明天的來臨就是個奇蹟。」

照片是一名攝影師去年三月十三日清晨七時在石卷市拍攝到的,當時優子望向獨子賴音就讀的幼稚園,不知兒子生死。

賴 音就讀的幼稚園遭海嘯侵襲淹沒,路毀樓塌阻斷前往幼稚園的道路,傳言說孩子全被沖走了,優子夫妻在一間又一間的避難所連續找了三天,希望能有奇蹟。三月十 四日奇蹟發生了,他們終於找到兒子。優子說,「淚水模糊了視線,也完全說不出話來」「等我能再看清楚時,孩子正被父親抱在懷裡。」她之後得知,幼稚園十一 名孩童如何驚險逃過一劫。他們在海嘯沖進來時爬到屋頂避難,在降雪天裡冷得直發抖,等到次日凌晨二時,水退到二樓以下,才回到二樓等待救援。現在一家人仍 住在臨時屋,一切重新開始。優子說,兒子直到現在還是很怕黑,「災難在他心中留下了傷疤。」


石卷市婦女杉本優子,去年三一一時,裹著毛毯在廢墟中尋找五歲獨子。茫然表情令全球讀者為之動容。


災後一年,毛毯媽母子重回去年三月十三日她站的同一個地方。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