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70226

中正紀念堂 停賣蔣公商品 紀念歌也停播藍營批製造對立

中正紀念堂爭議再起。文化部昨宣布推動連串轉型正義措施,中正紀念堂即起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商店不再販售蔣介石公仔等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半年內將由轉型推動諮詢小組討論中正紀念堂如何轉型並修法,包括名稱、展示內容、蔣介石銅像是否移除「都可討論」。學者指銅像不見得要移除,但可考慮把受難者名字刻牆壁上,代表對歷史反省。



二二八事件70周年將至,文化部長鄭麗君昨開記者會宣布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她說,2月已邀專家學者成立「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將透過社會對話凝聚共識後,盼在半年內提《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包括名稱、儀隊、展示內容、銅像是否移除「都可討論」。

展廳名字變中性
鄭說,在追求歷史真相過程中,基於「面對歷史、正式傷痛、尊重人權」,有必要轉型。蔣曾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是歷史事實,但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是台灣人民共同傷痛;轉型正義是去釐清蔣應對歷史負起什麼責任,「不是要『去蔣化』,相反的是要『面對他』」。
文化部指,在修法完成前,原每天開館和閉館會播放歌詞為「總統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你是世界的偉人」的《蔣公紀念歌》即起不再播放,蔣公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並全面停止販賣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等,未來不屬於中正紀念堂的文物,也將逐步歸還國史館等其他單位。
中正紀念堂將回歸中性使用,包括展廳、藝廊、演藝廳也不再使用蔣本人和妻母名字命名。文化部近期也已將《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送行政院審查,並積極整理白色恐怖史料。

移除銅像可討論
諮詢小組成員之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說,小組成員開會討論方向是中正紀念堂一定要轉型,不再對威權統治個人崇拜,但不見得要移除銅像,可考慮把受難者名字刻在牆壁上,對歷史反省。小組也有建議改成歷任總統文物館,或是變成國家人權博物館總部等。
昨到中正紀念堂參觀的張先生說,民眾只是當成景點觀賞而不是威權崇拜,「沒必要這麼嚴肅吧!」陸客陳小姐說:「蔣已經是個歷史人物,也是台北重要的景點,實在不須更改。」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批,這不僅是「去蔣化」,而且是「去中華民國化」,恐引起社會對立、仇很,是不智之舉。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也說,執政黨意識形態治國,放大歷史不幸,就是要轉移執政失敗的焦點。

時力:正面進展
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則指,文化部願處理這個延宕已久的問題,對台灣的轉型正義是正面的進展。台灣北社社長張葉森直呼:「這是遲來的正義!」
中山大學政治學教授廖達琪說,民進黨現是國會多數,要修法有正當性,但中正紀念堂對不同民眾有不同歷史記憶,應多一些公共參與、聆聽,再來決定未來要怎麼改。

中正紀念堂轉型措施
★即起實施
◎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包括公仔、文具等)下架,但書籍、錢幣、郵票不在此列
◎蔣介石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改用堂體意象logo
◎停止發放涉及威權文宣品
◎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
◎中正藝廊、介石廳、瑞元(蔣乳名)廳、志清(蔣就學時名字)廳、美齡(蔣妻名)藝廊、采玉(蔣母名)藝廊、中正演藝廳等,回復原先使用的一展廳、二展廳、演藝廳等中性名稱
★後續措施
◎蔣公文物展視文物協調歸還給國史館等單位
◎由「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進行討論,包括如何轉型、轉型後用途,名稱、雕像等是否更改都待討論
◎半年內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

中正紀念堂小檔案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
緣起:前總統蔣中正(字介石)過世後,行政院組成治喪委員會決議興建紀念堂
建造:1976/10/31動工,1980/3/31完工
面積:紀念堂主體面積約1萬5千平方公尺,高度70公尺,整體園區25萬平方公尺
隸屬:曾隸屬台北市政府、教育部,現為文化部下屬機關
爭議:
.2007年扁政府時代將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卸下「中正紀念堂」匾額及牌樓上「大中至正」字樣
.2008年馬政府執政後回復為「中正紀念堂」,2009年掛回中正紀念堂匾額,但維持牌樓上「自由廣場」牌匾
網址:www.cksmh.gov.tw

仿清代宮殿造價11.8億 89階象徵蔣介石89歲

全台最大
中正紀念堂是前總統蔣介石1975年過世後由政府決定興建,1976年動工、1980年完工,是全台最大的仿清代宮殿式建築,經費達11億8千萬元,其中3億元來自民間捐款。根據中正紀念堂網站資料,中正紀念堂主堂體建於三層寬的台基上,象徵「三民主義」;紀念堂正面共89階的白色石階,則是代表蔣介石享壽89歲。

「商品銷售不佳」
中正紀念堂是北市重要景點,因位在捷運站出口,每年有近700萬人次參觀,《蘋果》記者昨走訪,發現除了有許多市民前來休憩、看展之外,包括中國、日、韓、東南亞觀光客也不少。
文化部昨宣布將商店內象徵威權的商品下架,記者觀察,廳內三家商店中有關蔣介石的公仔、筷子等商品都已下架,只剩下錢幣、郵票與書籍。工作人員說,相關商品本來銷售就沒有很好,民進黨執政後陸客減少,銷量更差,來館內的多是南韓、泰國遊客等。文化部指書籍屬於學術自由,不用下架;錢幣跟郵票未來將繼續研究是否下架。
據了解,紀念堂商店內販售的物品,包括自製和寄售商品,過去銷售不錯的蔣介石周邊商品大多是Q版造型,例如蔣介石造型明信片貼紙本組60元,小公仔每個約200元等,民間廠商的寄售商品未來仍可在市面上買到。
紀念堂管理處昨不透露相關商品營業數據。根據中正紀念堂網站資料,在馬政府執政時代,商店營業額每年可達1500到1800萬元。

(蘋果日報)
--
文化部推動 中正紀念堂轉型

文化部長鄭麗君昨天表示,中正紀念堂是威權統治時期,為紀念威權統治者而建立,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等立場,有必要進行轉型。文化部已組成「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停售蔣中正公仔、文具等商品,不再於開閉館時播放〈蔣公紀念歌〉,預計半年內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待草案通過後,進一步推動名稱、史料蒐集展示的轉型。

面對蔣中正 重新定位

鄭麗君也強調,推動轉型正義不是要「去蔣化」,相反的,是要「面對他」。蔣中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是歷史事實,但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期的人權迫害事實,是台灣人民共同的傷痛。釐清蔣中正應擔負的歷史責任,重新賦予適當的歷史定位,是「轉型正義的其中一個工作」。

她指出,蔣中正的「功」與「過」,不是文化部能定論的。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是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同理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時期受害者及受難者家屬的傷痛和傷痕,藉由去除威權文化,走出領袖崇拜,為社會打開中性、理性的討論空間,進而追求真相、釐清責任,重建正義。

一九八○年完工並開放的中正紀念堂,二○○七年經行政院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目前是文化部所屬之三級機關。

名稱、雕像 都可討論

鄭麗君說,她上任後即指示文化部展開中正紀念堂轉型研議,本月十日邀請專家學者成立諮詢小組,未來將針對為何轉型、轉型後用途等層面推動討論、凝聚共識,希望在立法院下會期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包括中正紀念堂名稱、儀隊存廢、展示內容、雕像是否移除等內容都「可討論」。

此外,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新任處長林進盛月初上任後即進行盤點,已先行下架並停止開發蔣中正公仔及具威權統治意象、個人logo的文創商品。記者昨實地走訪,發現部分商店仍販售與蔣家政權有關的書籍、紀念幣、郵票,對此,文化部表示,書籍販售將尊重學術自由,不會下架;郵票、紀念幣則將陸續檢討。

公仔、文具 下架停售

另外,原名「中正演藝廳」、「中正藝廊」、「介石廳」、「瑞元廳」、「美齡藝廊」、「采玉藝廊」等展演場館,也回復「演藝廳」、「一樓藝廊」、「一展廳」、「二展廳」等中性名稱,未來將以藝文使用為優先;原本為提醒參訪者開閉館時間而播放的〈蔣公紀念歌〉也自廿四日起停播,改以一般廣播提醒。

(自由時報)
--
中正紀念堂轉型 威權意象商品下架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暨解嚴卅周年,文化部長鄭麗君昨天表示,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將推動修法,逐步讓空間回歸中性使用,目前商店已下架停售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開閉館也停播「蔣公紀念歌」。

蔣家第四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表示,過去威權時代,可能只講「功」的一面,被大家批評、質疑,台灣走到今天已經民主化,完全只講「過」的一面,也不是客觀理性地呈現歷史,「這樣的做法與過去威權時代有什麼差別?」中正紀念堂應將正反功過的史料並陳。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表示,中正紀念堂去蔣化,會引發社會對立、仇恨與分化,是不智之舉。

針對藍營質疑文化部是「去蔣化」,鄭麗君表示,轉型正義不是要「去蔣化」,相反的,是要「面對他」,蔣中正曾擔任中華民國的總統,這是歷史事實,推動中正紀念堂的轉型,無關國家認同,要追求真相、釐清責任,重建正義,就須先去除威權文化,走出領袖崇拜,才能打開中性理性討論空間。

至於桃園市兩蔣文化園區,慈湖遊客服務中心目前確定繼續販售買氣很旺的兩蔣和大陸領導人公仔,但維持不播放蔣公紀念歌。

鄭麗君指出,中正紀念堂目前是文化部所轄三級機關。文化部二月十日邀請專家學者成立「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針對為何轉型、轉型後用途、城市規畫等層面,推動社會對話、凝聚共識。

鄭麗君說,「開大門走大路,從法制面進行修法。」社會充分討論後,文化部將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預計半年內完成。

至於名稱、未來用途、儀隊站崗是否取消?鄭麗君說,開放社會討論,不設限。過去扁政府時期僅以行政命令辦理,這次希望完成修法,盼立院支持。

中正紀念堂商店的蔣公商品包括公仔、文具、生活用品等,已下架停售,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改用堂體意象logo,停止發放涉及威權崇拜的文宣品及簡介。展廳、藝廊、演藝廳更名,回復原先使用之一展廳、二展廳、一樓藝廊、演藝廳等中性名稱;文化部將展開跨部會協調,將文物展視室的文物歸還國史館等其他單位。

蔡總統幕僚:轉型正義三箭 三年提報告

轉型正義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後重要的政治議程,去年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並成立委員會清查不當黨產後,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政府將從轉型正義法制化、歷史檔案整理及解密、去除威權象徵遺緒三方面著手。

總統幕僚表示,還原二二八事件真相是轉型正義的重要一環,政府以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作為今年推動轉型正義的起點。

從上周四開始,國史館公布新一批與二二八事件有關的歷史檔案,蔡英文總統接見海外二二八遺族及事件受難者畫家陳澄波的家屬,當天的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報將促進轉型正義的相關法案,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文化部在昨天宣布中正紀念堂轉型,作為去除威權象徵遺緒的起手式。

檔案局今天將宣布,與二二八事件有關的歷史檔案全數解密,而蔡總統在二二八當天會有重要談話,三月一日正式啟動真相調查報告的整理和撰寫工作,預計在三年之內,完成轉型正義調查報告書。

幕僚指出,即使在民進黨首度執政,陸續整理包括國安局、國防部、立法院等機關有關二二八檔案,不過,始終沒有處理二二八事件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情況,直到日前國史館清查相關檔案時,才發現當時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向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請兵的電文,據此證明學者研究認為,蔣介石應為發生二二八事件負責。

幕僚不諱言,過去因去蔣化流於政治操作遭致外界批評,如今必須記取過去教訓,嚴肅且謹慎面對,以轉型正義為主軸,並以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政黨法及政治檔案法的轉型正義三法為法理基礎來推動。

他強調,促轉條例通過後,文化部或相關部會不用再侷限於現有法令,可依條例規定就清除威權象徵遺緒做處理,檔案清除部分也在促轉條例及政治檔案法的授權下,擁有調查權及行政權,全面清查及解密歷史檔案並撰寫報告書。

(聯合報)
--
文化部推轉型 中正紀念堂禁賣蔣中正商品

蔡政府推動轉型正義,文化部長鄭麗君宣布,將逐步讓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回歸中性使用,目前已將紀念堂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下架停售,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半年內將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包括名稱、轉型後用途,都開放社會討論。

今年適逢228事件70周年暨解嚴30周年,鄭麗君說,台灣社會對於推動轉型正義期待殷切。轉型正義包括還原歷史真相、釐清責任歸屬、平反及賠償、落實人權教育等面向。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

鄭麗君指出,中正紀念堂在2012年改隸文化部,目前是文化部的三級機關。文化部2月10日邀請專家學者,成立「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針對為何轉型、轉型後用途、城市規畫等層面,推動社會對話、凝聚共識。

「開大門走大路,從法制面進行修法,推動中正紀念堂的整體轉型。」鄭麗君說,在社會充分討論後,文化部將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草案,預計半年內完成,在立法院下會期前提出。

至於名稱、未來用途、儀隊站崗是否取消?鄭麗君表示,開放社會討論,不設限,有人建議作為國會或藝文使用,也有人建議改名為民主紀念館,大家都可討論。扁政府時期僅用行政命令辦理,沒有修法,這次希望完成修法,盼立院支持。

目前中正紀念堂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的商品,包括公仔、文具、生活用品等已下架停售;昨天起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改用堂體意象logo;停止發放涉及威權崇拜之文宣品及簡介。

此外,展廳、藝廊、演藝廳更名,回復原先使用之1展廳、2展廳、一樓藝廊、演藝廳等中性名稱,並以藝文使用為優先;文化部將展開跨部會協調,將文物展視室的文物歸還國史館等其他單位。

(聯合晚報)
--
中正紀念堂推去蔣化 紀念歌停播 威權商品下架 展廳藝廊更名

文化部長鄭麗君昨(2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從法制面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目前先停播〈蔣公紀念歌〉,將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公仔、文具、生活用品等)下架,並將中正藝廊、介石廳、瑞元廳等場所更名。一連串措施被解讀為「去蔣化」,引起朝野熱議。

柯P:這是歷史 留做提醒

在民進黨執政時期,中正紀念堂曾於2007年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重新執政,2009年改回原名,僅保留「自由廣場」牌匾。此外,中正紀念堂原本由教育部管轄,2009年由行政院核定改由文建會所屬,2012年則通過《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組織法》,改為文化部所轄三級機關。

扯228 文化部不管功過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他對中正紀念堂唯一建議的就是圍牆,因為站在公園的立場,圍牆應該可以拿掉。至於去蔣化,他說,歷史就是歷史,「有時候留著,也可以提醒我們有過那段歷史」,要不要去蔣,他是比較沒有這麼強的想法。

鄭麗君則表示,這不是「去蔣化」,而是要「面對他」,「蔣中正曾擔任中華民國總統,這是歷史事實,但推動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不能簡化為『去蔣化』,也無關國家認同,而是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

鄭麗君表示,「228和白色恐怖都是台灣歷史上的傷痛,社會必須正視面對,與定論功過無關,要不要『功過並陳』不是文化部或中正紀念堂的責任。」

鄭麗君表示:「在政府及社會推動轉型正義追求歷史真相、釐清責任歸屬的過程中, 應同時避免由政府再複製威權文化崇拜,所以是去除威權崇拜,打開中性的討論空間,讓社會凝聚轉型共識。」

改名、移銅像 修法再說

外界關心中正紀念堂是否改名、移除銅像、甚至取消衛兵交接儀式?鄭麗君表示 這都要經過社會討論後再決定,目前已先邀請專家學者組成「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將在立法院下個會期之前,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組織法」修正草案。「為何轉型?如何轉型?轉型之後的用途和名稱,都可以開放討論」,鄭麗君說。

移蔣陵寢 得跨部會協調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文化部所提的中正紀念堂「去蔣化」,並沒有在之前的行政立法協調會報,或行政院的任何內部會議有討論過,行政院事先毫不知情,但院方還是尊重文化部的政策。

桃園兩蔣文化園區中,慈湖、大溪陵寢由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管理,被問到是否撤除陵寢,力推轉型正義,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少將昨表示,因為相關政策尚未定案,這部分仍須跨部會協調。

(中國時報)

社會

血汗烘焙坊頻違法 中市府重罰百萬

台中市永采烘培坊上周遭實習生指控工時過長、離職還索賠59萬元,引起輿論嘩然,連日來不少前員工指控業者刁難員工請喪假、苛扣薪資等,台中市勞工局表示,該局自2012年起至今,共受理該店6件工資未全額給付、勞健保未足額投保等調解案,業者5年來對勞工未善盡照顧且多次違法,到目前為止無改善之意,受害勞工達4人,決定本次實習生申訴案重罰100萬元,希望督促業者檢討改善勞動條件,善待員工。

「給社會經驗」
勞工局指,該烘培坊涉及的實習生勞資糾紛案,經派員稽查確認業者有使勞工延長工時超過1個月46小時,並讓勞工連續工作超過13天,違反《勞動基準法》第32條及第36條;也違反該法第22條(溢扣工資)、第24條(未給付加班費)、第39條(未給付國定假日加倍工資)規定。
另有網友在PTT爆料,有「勞工局協調專員」在調解時勸說申訴人當做「買個經驗」,不要繼續協調。勞工局表示該局並無協調專員,經查該案去年5月18日受理後,調解1次就成立,由中部某私立大學蘇姓助理教授擔任獨任調解人;為了解真相,將盡速與其聯絡,釐清是否有此情事。
永采法務代表林先生轉達業者說法表示,將在收到市府裁決書之後再決定如何因應。網友對市府重罰一片叫好,周姓網友說「讓老闆娘得到一次寶貴的社會經驗」陳姓網友則說:「這叫眾怒難犯的社會經驗!」

(蘋果日報)
--
周四要通車 機捷3站漏水 試乘民眾怨「雨又沒多大」

機場捷運周四(3月2日)通車,昨推出半價的團體通勤票,希望讓更多人願意搭乘,未料才剛宣布,昨多處高架車站竟出現漏水現象,試乘民眾抱怨:「昨天下的雨也沒多大,整個站體就多處漏水」、「這樣的工程品質實在令人擔憂」。

綠建築鏤空滲水
桃捷董事長劉坤億昨說,站區採綠建築設計,部分區域鏤空,昨因陣雨不斷才滲水,負責施工的高鐵局已承諾全面檢修各站區,研商改善對策。
目前仍在進行民眾試乘的機捷,昨有民眾發現A5(泰山站)、A8(長庚醫院站)、A9(林口站)等站區漏水,其中A8站最嚴重,不僅站區手扶旁漏水,天花板、男生廁所也不斷滴水。試乘民眾痛批:「還沒正式營運就不斷出包,工程品質如何讓人安心?」但有民眾認為試營運就是要解決缺失,只要趕快處理就好。
桃捷董事長劉坤億說,機場捷運的站區大都採綠建築設計,目的在採光、通風,以達節能效果,不過因候車月台上方鏤空設計,大雨時雨水潑濺,水滴沿天花板滲漏,這並非結構問題導致漏水,負責施工的高鐵局已同意全面檢修各站區,改善遮雨功能,避免漏水。
另桃捷為嘉惠通勤族,昨推「通勤135團體優惠專案」,使用期限100天的通勤定期票,滿300人集體申辦,享5折票價。桃園市長鄭文燦加碼宣布,A7合宜住宅的住戶可專案申請,就算單一住戶申請,也享5折優惠。

推5折團體票
鄭文燦說,這張定期票是桃捷公司行銷方案中最優惠的,適合公司行號、大型社區、政府機關、學校、團體,100天使用期限才5600元(一趟80元×每天2趟×100天的通勤日以70天計算×打5折),等於一天才56元。

(蘋果日報)
--
雨潑搗蛋 機捷3車站水桶接水

桃園機場捷運將在三月二日正式通車,北台灣這幾天下雨,機捷沿線的A5泰山站、A8長庚醫院站、A9林口站被民眾發現有多處漏水,尤以A8站最嚴重。桃捷公司董事長劉坤億表示,檢視後並非站體結構出問題,是綠建築設計造成的「雨潑」現象,已請高鐵局全線檢修,不會影響通車時程。

高鐵局說,已要求廠商針對天花板滴水處盡速補強,屋簷因雨勢出現「雨潑」等問題,也將專案改善。

民眾︰雨勢不大就漏水 下大雨怎麼辦

機捷至少有三個車站被試乘的民眾發現站體多處漏水、候車月台濕漉漉,昨天站區工作人員拿出水桶接水,廁所天花板也「滴滴答答」。民眾憂心地說:「雨勢沒有很大就漏水了,萬一下大雨怎麼辦?」

劉坤億表示,A8站是高架車站,採綠建築設計,為了採光、通風等考量,月台層有部分鏤空,在雨勢較大時可能出現「雨潑」現象,已聯絡高鐵局加裝擋雨板。

高鐵局捷運工程處處長曹樂群表示,當初車站設計為節能減碳而採用綠建築,站體的確較通透。去年起已針對各站加強,減少雨水潑進站的機會,例如增加玻璃擋雨,月台層做導溝、減少積水等,昨晚承包商已到現場檢視。

推出「一三五」團體定期票價優惠

桃捷公司昨天提出「一三五」團體定期票價優惠方案,桃園市長鄭文燦選在緊鄰合宜住宅的A7體育大學站公布內容,「一三五」是指「使用期一百天、三百人以上申辦、票價打五折」。

鄭文燦說,「一三五」的前提是申辦的團體必須起站或訖站的任一站相同,例如,三百人都在A1站上車,下車處不限制,採記名制、限本人使用,在指定站間內不限次數搭乘,已有公司行號、社區揪團報名。

以A1台北車站到A7體育大學站為例,單程票價八十元,「一三五」團體定期票可使用一百天,票卡費用五千六百元,平均每月一六八○元,僅通勤日搭乘(約七十天)平均每趟四十元,等於單程票價打五折。

但昨天有部分住戶質疑「合宜住宅不是豪宅,機捷票價卻很貴族」,抱怨A7與A6才一站之隔,到A1站的票價卻多卅元,場面一度火爆。劉坤億表示,A7跟A6兩站的間距長達五公里,票價很難比照A6站。

(自由時報)
--
郭明良竟辯「論文沒造假」 稱持續舉證助台大釐清學界批不認錯

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明良團隊涉論文造假,台大教評會前天深夜決議解聘郭明良,並認定共8人違反學術倫理,給予不同程度處置。郭明良昨打破沉默發表聲明,但竟稱調查委員會作出結論證明他未造假,他會持續提供證據釐清真相。台大昨不評論郭的聲明,學界則批郭說法讓人無法置信、至今仍不認錯。教育部和科技部指將持續調查此案。

台大爆發史上最嚴重違反學術倫理案,校方經4個月調查,認定郭團隊2006年起逾10年造假。

暗指遭倉卒懲處
依校方前夜發表聲明,明指郭擔任通訊作者的論文,「圖片重複使用情形嚴重,有刻意造假意圖」,郭應負最重大及最終責任。
但郭昨透過媒體發表聲明,竟稱調查委員會作出結論證明他未造假,他將提供證據協助釐清真相,還稱這比校方迫於時效性下倉卒做出懲處決定更負責任。
台大學術副校長郭大維昨再次對於台大教授涉論文造假向大眾致歉,未來也會積極讓所有老師、學生了解學術倫理的重要,調查結果也會上網公告。但針對郭的聲明,台大僅說,對個別當事人的意見,校方不予評論。

高醫大中止借調
台大指,遭解聘的郭明良與台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即起所有課務將由其他老師暫代,並立即啟動相關程序。另郭目前借調至高雄醫學大學,高醫大昨指,收到台大公文後會完成郭的中止借調行政程序,郭將不再是該校教授。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物理科副教授邱韻如說,郭不認錯、在他沒提出證據前,無法讓人相信。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說,調查結果顯示郭有很多學術倫理問題,但在法律認定時未必有問題,因此郭有可能申訴尋求額外獨立審查的機會。
科技部指,近日將會協同教育部召開聯合會議,就相關證據進行討論,並依部會職責進行審議。《蘋果》昨聯繫曾擔任台大副校長的科技部長陳良基,未取得回應;記者也未取得郭明良回應。
此外,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前晚遭台大認定應懲處,5年內不得任學術行政主管,院方第一時間雖指醫院副院長職務非學術性質,但昨院內高層改口稱「學術行政主管」應涵蓋副院長一職,副院長解聘程序應會於近期啟動。

林明燦拔副院長
一旦如此,林明燦將是台大醫院歷任院長、副院長中,因學術爭議而下台的第一人。記者昨聯繫不上林,不知其回應。
另台大認定郭明良的學生陳百昇有不當掛名情事,因陳目前在成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任助理教授;成大昨指,收到台大公文後將開教評會議處。

郭明良/63歲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學歷: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經歷: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理事長
.國科會(現科技部)生物科學發展處長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兼研發室主任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所長(去年提出請辭)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去年提出請辭)
研究專長:癌瘤學、分子生物學、分子毒理學

台大:找嘸楊泮池辭職理由

郭明良團隊多篇癌症研究成果涉造假,因台大校長楊泮池也是部分論文的共同作者,讓此案備受關注,有學者認為楊也應辭職負責。不過前天台大教評會公布的決議中,楊被認定未違反學術倫理,台大學術副校長郭大維昨說,調查報告經過國內外專家檢視確認,「找不到任何理由楊泮池須辭職。」

「無關錯誤內容」
郭大維說,台大此次組成特別調查委員會共9位委員,其中2位來自校內,在調查楊時就退出,另1委員因迴避條款退出,剩6名委員中有3位任職國外,另3位為中研院院士,調查委員針對「楊是否適任共同作者」、「論文造假楊是否有責任」、「楊是否需辭職」三部分逐一檢視。
郭大維說,特別委員會調查楊任命郭為生科院院長是否有利害關係、楊是否利用職務不當分配資源等,並依國際案例與標準交叉比對,最終認定找不到任何理由楊須辭職。至於楊是否適任共同作者,郭指楊有提供關於臨床醫學的想法、建議與研究方向,認定其貢獻度足夠,委員會是透過約談楊與郭,並審視相關論文做認定。
郭大維說,關於造假論文中的錯誤圖片與數據,經調查後釐清,楊均與錯誤的圖片和數據無關。《蘋果》昨無法取得楊回應。

遭質疑棄車保帥
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說,郭明良是楊泮池團隊的重要伙伴、受楊提拔,發生影響台大校譽的事,楊早該請辭或宣布不連任以示負責。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說,懲處結果明顯是棄車保帥。

楊泮池/63歲
學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現職:
.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校長
.中研院院士
經歷:台大醫學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研究領域:專研胸腔超音波診斷肺癌、肺癌分子病因學、癌細胞轉移基因篩檢晶片等,為國內治療肺癌權威

實際負責撰寫論文 美女教授遭解聘

郭明良團隊論文造假風暴,遭懲處最重的是台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除遭解聘,還被撤教授證書,且5年內不得再向台大申請教職。張是校內知名美女教授,受學生和同儕歡迎,還曾獲十大傑出青年和十大傑出女青年。但學界認為,郭團隊連串出問題論文都在張進郭研究室後才產出,張對於論文造假一事恐涉入最深,才會被重懲。

同儕︰平時很nice
《蘋果》昨無法聯繫上張正琪,她的同儕則說,張平時很nice、很熱情,教學認真也投身公益,沒想到她會出這種事。
但台大前天公布的調查發現,郭團隊2006年到2016年有多篇論文涉嫌造假,都由張任第一作者,且是實際撰寫者,負有嚴重違反學術倫理之責。
不具名學者說,張正琪是郭明良學生,現查到郭團隊連串出問題的論文,時間點在張進郭研究室後才發生,張很可能是論文造假的關鍵人物。

前十大傑出青年
據了解,張正琪在校內人脈佳,雖然非醫生,但常穿白袍在校內走動,和許多醫生有不錯的交情。
張正琪年約41歲,但外型亮眼,在網路上多次被討論是美女教授,2013年還曾獲十大傑出女青年、2014年獲十大傑出青年,因她學物理治療出身,還曾擔任世大運的隨隊物理治療師,在學界很活躍。
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昨說,因從未遇到這種例子,該會需再討論是否追回榮譽。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則聯繫不上,無法取得回應。

張正琪/約41歲
學歷:
.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博士
.陽明大學解剖學研究所碩士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學士
現職:台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解聘程序中)
經歷:
.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秘書長
.2009年世大運代表團物理治療師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兼任教授
研究專長:癌症生物學、訊息傳遞學、分子毒理學、物理治療與運動醫學
榮譽:十大傑出女青年、十大傑出青年

(蘋果日報)
--
論文造假風暴/要楊泮池辭校長 台大︰沒有理由!

台大校長楊泮池在校方調查教授郭明良假造論文案中全身而退,外界質疑不斷。台大學術副校長郭大維說明,楊泮池擔任部份論文共同作者,確實有重大貢獻,共同掛名論文也未捏造實驗數據,「沒有理由楊泮池須為此辭職」。教育部和科技部則表示,已各自成立調查小組調查,結果將互相確認,做出不矛盾的認定。

此外,立法院已要求兩部會至立院做業務報告。立委指出,後續對於學術倫理的部分,會在相關法條上做出更嚴謹的補強,遏止違反學術倫理的狀況發生。

審查楊 3校內委員迴避

郭大維昨天上午出面向社會大眾鞠躬道歉,也公開台大特別委員會的書面報告。他表示,特別委員會獨立運作,九名委員包括學術副校長和教務長,但調查到與楊泮池相關論文時,兩人就退出,另一位委員也因迴避條款退出。剩下六人都是校外人士;三位是中研院院士,另外三位在國外任職,其中一人是外籍人士。六人一致認為楊泮池不需辭職。

楊全身而退 台大提3說明

楊泮池為何全身而退?特別委員會提出三大部分:第一,楊泮池在擔任共同作者的論文中,除了提供細胞株,也貢獻臨床實驗構想和建議研究方向,確有重大貢獻。其次,楊、郭共同掛名的論文中,錯誤圖片及造假數據都出自郭明良團隊。

因校長身分額外究責 不合理

委員會比對國內外案例,例如因陳震遠論文案下台的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在共同掛名論文中無任何貢獻、只是掛名。委員會認為,楊泮池若「

僅因校長身分就要承擔額外罪名,並不合理」。

郭明良喊冤 會拿證據釐清

郭明良昨天則喊冤強調,絕無涉及造假行為或掩蓋他人造假行為,會持續提供證據釐清。

至於同樣涉及違反學術倫理的成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助理教授陳百昇,校方指出,待收到台大公文,將由系所、校方召開教評會議處。

教部將追回郭的獎章及獎金

教育部及科技部除就此案組成外聘學者專家獨立調查小組,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郭明良當初獲得第五十二屆學術獎,研究成果中,包括被認定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因此將追回學術獎獎章及獎金六十萬元。科技部則規劃成立專責的「學術倫理辦公室」,持續推動相關學術倫理精進措施。

http://img.ltn.com.tw/2017/new/feb/26/images/bigPic/600_74.jpg

校長無責!台大教授批 找自己人調查就錯了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論文造假案,校方認定八人涉案,分別予以解聘、停權、重審學位等處分,校長楊泮池則未獲任何懲處。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季瑋珠跳出來批評說:「一開始找自己人調查,就做錯了。」楊泮池是共同作者、還是一校之長,不可能完全沒有責任。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直指,這顯然是「棄車保帥」。

違反學術倫理 欺騙學術圈長達10年

郭明良團隊去年底遭「學界同行審論平台(PubPeer)」踢爆的造假論文,其中郭明良掛名「通訊作者」有八篇;楊泮池共同掛名有四篇。

台大前天公布的報告指出,調查十七篇論文中,發現兩篇大量使用錯誤圖片,另四篇論文部分圖片或內容也疑似違反學術倫理,都應究責。且這些狀況早在二○○六年就發生,欺騙學術圈長達十年。教評會最後決議解聘郭明良、張正琪,另認定查詩婷、林明燦、譚慶鼎等人違反學術倫理。

季瑋珠昨天直言,台大一開始就沒有利益迴避,找來醫學院和生科院等「自己人」調查,這樣不對。且明明說調查需要半年,但二月就提出報告,匆匆結案。國外調查學術倫理案件,實驗室須在第一時間封鎖,保存原始資料,所有嫌疑人都要約談,台大卻推說封鎖實驗室會違法,調查過程一點也不謹慎,報告也避重就輕。

全教總批台大擁最多資源 應最高標準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重批,台大是接受最多國家資源的頂尖大學,楊泮池除了是校長,也當過醫學院院長及台大醫院副院長,須以最高標準自我要求;楊泮池是共同作者,共享論文發表的榮耀,也領取國家獎勵,是論文造假案的「共同正犯」,台大調查結果無法服眾。

不過,台大應用力學所教授王立昇指出,每個研究領域的掛名慣例不同。在醫學領域,只要參與實驗、提供數據,都會掛名作者;工學院是通訊作者和指導教授須對論文全篇負責,但其他共同作者基於信任原則,不會完全檢視其他人負責的部分。

王立昇認為,楊泮池確實有行政責任,尤其是在影響郭明良能否成為好的學術研究者這方面確有疏失,但不到辭職這麼嚴重,「整個台大都不願看到這種事」。

時機巧合?大考中心董事長 楊泮池卸任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廿四日改選,原董事長、台大校長楊泮池將卸任,由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接棒,外界質疑是否與論文風暴有關?教育部解釋,只是剛好董事長任期屆滿才改選。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李彥儀表示,楊泮池因任期屆滿,大考中心許多董事建議,可由北、中、南各地區大學校長輪流出任,最後投票決定,由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出任下任董事長。李彥儀澄清,楊泮池昨日出席會議也認同區域輪流的方式,且卸任後還是常務董事,與論文風波完全無關。

大考中心辦公室位於台大校園內,是為改進國內大學入學制度與技術而成立,負責辦理大學入學考試,每年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指定科目考試都是其重要業務。正在研擬的大學考招制度,也與其息息相關。

(自由時報)
--
論文造假案 台大6:0決議楊泮池不用辭

台大解聘郭明良、張正琪

台灣大學教授郭明良涉及違反學術倫理案,台大教評會昨天歷經超過8小時會議,深夜公布調查結果,決議解聘涉案較嚴重的教授郭明良、張正琪等人,但有論文掛共同作者的校長楊泮池,並未被懲處。台大副校長郭大維上午代表台大向社會大眾致歉,他說,特別委員會最後六比零決議,找不到任何楊泮池需要辭職的理由,這絕對不能菜市場喊價。

郭大維指出,對於台大教授違反學術倫理,台大深表遺憾,向社會大眾致歉,除了相關懲處之外,未來會積極研商如何在制度上和教育上,讓師生了解學術倫理的重要,避免類似案件發生。

台大教評會昨經過超過8小時的會議,決議解聘郭明良、張正琪等人。遭到波及的楊泮池,教評會決議同意特別委員會的結論,認定楊泮池於接受調查論文中,擔任共同作者合宜,沒有違反學術倫理的情事。

郭大維表示,特別委員會針對楊泮池進行的調查分為三部分,足以擔任論文作者,貢獻是否有無違反學術倫理,是否應因此辭職,皆是六比零通過。

有關是否適合擔任共同作者部分,郭大維說,這部分是從郭明良和楊泮池各自的陳述中,了解他們各自的貢獻,進行面談。楊泮池有提出臨床上的想法、建議和研究方向,有重大貢獻,並無掛名不當的問題。

此外,委員會根據事實認定,錯誤圖片和錯誤的實驗數據,都非出自楊泮池。郭大維說,因為有些論文是十年前的論文,原始資料已經沒了,必須透過交叉詰問,這是台大的疏失,未來會要求所有資料和證據的保全。

楊泮池是否該辭職?郭大維說,特別委員會針對楊泮池曾擔任醫學院院長,並為現任校長,有無資源分配的問題?同時針對楊再次任命郭明良為生科院院長,有無給郭明良特別的好處等都進行調查,最後委員會認定,楊泮池無責任。

科技部表示,科技部正加速辦理郭明良涉違反學術倫理案,已開五次審查會議,進行科學數據的比對分析與相關論文的查證,審議重點在鑑定是否有造假等違反學術倫理的情形,對於部分難以肉眼辨識的圖片,以專業軟體進行科學分析,找出是否有人為變造等微物跡證,以判定圖檔是否有造假之情形。科技部將在收到台大報告後,與教育部舉行聯合會議。

台大輕放楊泮池 中研院院士:不意外

台大教授郭明良論文涉假風暴,台大臨時校教評會發出3780字的聲明文,有關台大校長楊泮池部分只有94字,結論是楊擔任共同作者是合宜的,且無違反學術倫理情事。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校教評會委員的人都是台大教師、接受楊泮池聘書的人,不會往上調查,是可預期的,因為有利益衝突。

陳培哲指出,郭明良、張正琪這麼多年來做了論文造假的事,楊泮池當過醫學院院長,外界不曉得他是如何處理。教育部應該調查楊泮池身為台大校長,在處理研究倫理案時,對台灣教育界在世界上的影響,以及是否符合教育界的要求。

台大公衛系教授季瑋珠表示,不合規格的調查,自然得到不符合期待的結果。楊泮池身為校長,也曾是醫學院院長,應該要因為督導不周,負起行政責任,昨天的教評會更是臨時安排,提早結案,調查迅速又草率,讓人感到是斷尾求生,損害控制,這樣的清白,也變得失去光彩。

季瑋珠指出,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的類似造假案件,花了兩年調查,完全利益迴避,封鎖實驗室,約談所有人員,調閱所有軟硬體,向前向後大約六年所有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研究計畫,專利,全面調查有無倫理缺失。相較之下,台大沒有一項達到這樣的水準,現在竟又提早結案,更讓人難以折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秘書長羅德水表示,名列多篇論文共同作者的台大校長楊泮池竟全身而退,台大處理過程違反社會對一所頂尖大學的期待,也顛覆學術界對學術倫理的認知,質疑調查結果棄車保帥。

羅德水說,結果不出各界意料,面對各界要求辭職或停職靜候調查的壓力,三個月來楊泮池完全不為所動,也不接受各界由校外獨立調查單位進行調查的建議,這樣的調查結果沒有公信力,教育部與科技部應確實查核,甚至重組獨立調查小組另行啟動調查。

(聯合晚報)
--
台大:楊泮池無理由辭職

台大校教評會對違反學術倫理事件做出最大規模懲處,決議解聘擔任論文通訊作者的教授郭明良、張正琪,校長楊泮池則全身而退,特別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楊掛名多篇論文共同作者「合宜」,且造假論文中有問題的圖片和數據都出自郭明良實驗室,楊並未違反學術倫理,結論是「找不到楊需為此辭去校長一職的理由」。

台大昨公布長達19頁學術倫理案調查英文報告,以違反學術倫理為由解聘台大教授郭明良、張正琪,至於遭撤稿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台大則可能追回博士學位,而擔任論文共同作者的楊泮池則無懲處。

台大特別委員會認為,楊在掛名共同作者的論文中,除提供細胞株完成實驗之外,也提供許多臨床上的建議和研究方法,因此有足夠的論文貢獻度,並非只是不當掛名,認定楊掛名共同作者「合宜」。

再者,特別委員會表示,造假論文中錯誤的圖片和實驗數據皆出於郭明良實驗室,因此認定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的責任較大,楊在爭議論文中無相關責任。

最後,特別委員會參照國內外案例,釐清楊是否利用院長或校長職務做不當資源分配、重新任命郭明良為生科院長是否涉及利害關係等,最終委員會以6比0通過「找不到楊需辭職的理由」為結論。

楊泮池昨未針對此結果回應。校內人士透露,這段時間楊飽受攻擊、消瘦不少,現在可說是還他清白。

郭明良則發出親筆簽名聲明稿喊冤:「絕無涉及造假行為或掩蓋他人造假行為」,他會持續提供證據,協助校方釐清真相,比起倉促懲處,這是更負責任的作法。

(中國時報)
--
離譜 9警弄丟人犯 瞞檢察官10小時

縱虎歸山!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上周四向檢方借提服刑中的男子黃俊傑到南投埔里山區取槍,不料黃男在9名幹員押解下,於下午6時離奇滑落250公尺深山谷,警方求援但因裝備不足,隔天上午8時大批搜救人員抵達才垂降山谷搜尋,結果黃男已不見蹤影;離譜的是,警方僅向檢方回報黃男「墜谷」,檢察官在警方已知黃男落跑近10小時後才知嫌犯脫逃,簡直氣炸,已分案偵辦警方是否疏縱人犯。

刑事局中打偵一隊長廖劭晃說,黃俊傑(48歲,毒品等前科)因案羈押南投看守所,兩個月前因一起毒品案遭判刑1年3個月,正服刑中,他遞自首狀稱在埔里鎮關刀山一處工寮藏有3把槍,南投檢方指揮該隊取槍,上周四(23日)將他押至關刀山,9名刑警戒護入山,並對黃男雙手上銬及戴腳鐐。

為攀山壁解手銬
執勤刑警說,山路崎嶇僅能容納一人通行,入山4個多小時後,遇一處坍方,須蹲下手扶山壁前行,為避免發生危險,於是解開黃男右手手銬,不料走沒幾步,黃男疑因重心不穩,往山坡滑落,隊長也下滑,但企圖拉住黃男未果,黃墜落250公尺深谷。
警方強調,當天晚上6時10分通報檢方,並求助埔里分局協助,在等候救援的過程中,對黃男喊話:「有受傷嗎?」「要不要緊」等,黃男回應:「沒事!」喊他姓名,也都有應答:「在!」
當晚近10時,埔里分局一名偵查佐及一名山農抵達,通報消防人員搶救,深夜11時50分,一名消防員和一名林務局人員到場,當時黃男仍有回應,卻礙於降大雨和裝備不足,隔天上午8時大批搜救人員抵達,再展開垂降搜救,卻已不見黃男身影,直到傍晚5時23分許,未找到黃男,才通報檢方黃男已脫逃。

檢氣炸要查辦警
南投消防員說,周四深夜與警方會合時,有3名刑警緊抓住樹枝,等待救援,模樣相當狼狽,直到協助刑警脫困後,言談中才得知有嫌犯脫逃。
廖劭晃強調,戒護黃男全程均有上腳鐐,僅在危險地形時才解開手銬,黃男墜谷時天空明亮且氣候佳,持續回應達6小時,若他是有計劃藉借提脫逃,大可趁滑落時就逃逸,因此研判,黃男是因深夜大雨,擔心淋濕失溫找地方躲雨,才臨時起意脫逃。
承辦檢察官昨表示,上周四晚上近8時才接獲警方以LINE訊息,通報黃男墜谷搜救中,隔天遲未接獲警方回報是否找到黃男,推論黃男早已脫逃,但警方直到當天下午5時23分才回報找不到人,他才知道黃男已脫逃,「黃可能早就脫逃,警方卻隱瞞真相,真是氣炸人了!」本案已涉疏縱人犯罪,分他案偵辦中。

疑想逃10年重刑
南投檢警研判,黃男另涉及多起販毒案審理中,恐面臨10年以上重刑,加上他個性狡詐,疑早預謀逃亡,才利用對南投山區地形不熟的刑事局幹員借提時,上演脫逃戲碼。
刑事警察局長劉柏良表示,目前以抓回逃犯為第一優先,至於疏縱人犯將待司法調查。
一名參與勤務的刑警說,山路不好走,黃男仍箭步如飛,催促警方「你們這樣要走到民國幾年,快一點啦,一定要拿到東西(槍),我可不要又戴著腳鐐走一次!」且擺明非常討厭一名埔里分局的偵查佐,若該警察有參與,就不願乖乖配合取槍。警消說:「他打赤腳、著短袖,竟然還有辦法逃跑。」

「應即通報檢方」
當地工人說,這座山可通往惠蓀林場、守城大山、仁愛鄉南豐村等地,山上還有多處工寮可供窩藏;南投縣一名與黃男交手過的警察說,黃這回應該是計誘山區取槍,趁機脫逃,「要逮人猶如大海撈針! 」
台北市警局表示,人犯脫逃後,警方應立即通報當地分局、勤務中心、警政署勤務中心,並以電話報告指揮該案的檢察官,事後再持書面報告,向檢察官報告。
律師林瓊嘉說,警方戒護人犯若因過失致人犯逃逸,恐涉「公務員縱放或便利脫逃罪」,最高處6個月徒刑,另脫逃嫌犯涉脫逃罪,可處1年徒刑。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張平吾批評,警方要搶功無可厚非,但借提嫌犯到山區有風險,這次警方明顯有疏失應檢討。

狡詐熟地形 疑預謀脫逃

一名南投縣偵查佐昨以「狡詐」形容在山區脫逃的黃俊傑,他表示,黃男是土生土長埔里人,對當地地形非常熟悉,曾為了逃避警方追緝,躲到山區工寮,還飼養獵犬警戒,他高度懷疑黃男這次是有計劃脫逃。

被逮後在警局結婚
該偵查佐說,黃男父母親開食品行,家境不錯,黃男離婚後與父母、妹妹同住,孩子都已就讀高中,不過他卻從事販毒、竊盜等不法情事,加上脾氣火爆,不順其意就派小弟痛毆對方。
黃男去年5月與手下涉竊取種羊、玉山圓柏、農機具等變賣,並購毒吸食,遭警方逮捕時,其邱姓女友已懷孕,女友到警局探視,哽咽說:「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黃男當場求婚,並簽立結婚證書,事後因兩人沒辦登記,並不具婚姻效力。黃男交保後住到邱女家,兩個月前因販毒落網羈押,不久後因另一件毒品案發監服刑。

多件毒品案審理中
黃男的國小同學表示,黃男是獨子,受父母寵愛,不知何時染上毒癮,常為了小事大發雷霆,後續還有多件毒品案在審理,恐怕要面臨多年牢獄之災,黃男會脫逃,「一點都不意外」。

逃犯黃俊傑小檔案
年齡:48歲
前科:毒品、竊盜、傷害、恐嚇、妨害自由罪
家庭:離婚
現況:
.因毒品案於南投看守所服刑
.上周四(23日)警方借提取槍,在南投縣埔里鎮關刀山脫逃

(蘋果日報)
--
借提取槍 毒犯滑山谷逃脫

檢追究疏縱人犯之責

毒品犯黃俊傑自稱在南投關刀山藏了三把槍,刑事警察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中打)廿三日從監獄借提黃嫌取槍,曾是山老鼠的黃嫌領著九名幹員在山區繞了四小時後突然墜谷,搜尋一天一夜無所獲,研判已脫逃,南投檢方正徹查「疏縱人犯」之責。

帶9幹員 山區繞4小時

刑事局中打昨天說明,四十八歲黃嫌在台中監獄南投分監服刑,本月廿日寫自白書給南投檢方,表示願交出藏放南投縣埔里關刀山工寮內的三把槍枝及子彈,檢方指揮中打於廿三日借提黃嫌取槍,因已過中午,且黃嫌說須徒步一個半小時,中打刑警和海巡署共九名幹員,買礦泉水及乾糧給黃嫌果腹。

一行人從埔里凌霄殿上方的石坑路進入,由守城大山登山口上山,為防脫逃,幹員維持前後包夾隊形,並將黃嫌上腳鐐、手銬,但山路崎嶇,常須攀山壁抓樹枝,警數度解開黃嫌手銬,通過艱難地形再銬上,但腳鐐始終沒解開。

曾是山老鼠 嫌警腳程慢

下午五點半,走到關刀山與守城大山間,警質疑走了四小時為何仍未抵工寮?光腳走路的黃嫌反指警方腳程太慢。這時因前一晚下雨,去路坍方,一行人只能蹲下,攀著山壁前進,警方再次解開黃嫌右手的手銬,走沒幾步,黃嫌大叫,接著滑落邊坡,幹員拉不到,中打的刑警火速跟著跳,但卡在山壁難動彈,黃嫌則採坐姿,平緩滑下三百多公尺深的山坡,消失無蹤。

滑300公尺山坡 不見人影

警方說,當時幹員有大聲問「有受傷嗎?」、「要不要緊?」傳來黃嫌回應「沒受傷、很安全」,唯因不熟地形,幹員緊急通報搜救;另一方面,黃嫌未在規定時間回牢,南投檢方打電話追問,聽說人犯墜谷,大吃一驚。

這天晚間十點半,救難人員趕抵,將卡在山壁的幹員救下;中打表示,直到救難人員趕抵時,黃嫌都有回應。但救難人員攀降而下,卻只見黃嫌尚未吃完的礦泉水、乾糧,不見人影。一名救難人員說,並未聽到黃嫌的回應。

嫌熟悉地形 警搜山無獲

黃嫌戴腳鐐,原以為他受傷躺在某處,但廿三日深夜到前晚,數波搜救甚至地毯式搜山都未見黃嫌,警方這才研判黃嫌可能脫逃了。

據了解,黃嫌狡猾,多次寫自白書,聲稱藏槍在埔里山區,且他曾是山老鼠,對關刀山的地形很熟,很可能以起槍為餌,得到借提外出的機會,再於山區脫逃,警正設法追緝黃嫌。

犯人失足或脫逃?警公布照片疑點重重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幹員借提毒販黃俊傑到南投山區取槍,卻發生黃嫌墜谷失蹤,外界質疑究竟是意外失足或預謀脫逃?中打認為失足的可能性較大,外界則懷疑,黃嫌太狡滑,警方「大意失荊州」。

中打幹員表示,黃嫌全程均戴上腳鐐,手銬部分僅在危險地形才暫時解開右手;山路崎嶇有彎道,黃嫌還停步等警跟上,並提醒注意;加上黃嫌摔落的邊坡深達300多公尺,他有多起官司仍未定讞,是否需要以性命相搏?另外,黃嫌滑落邊坡後,可以直接跑掉,為何持續和警方及救難人員對話4、5小時?

不過外界質疑,這是一起黃嫌精心策劃的脫逃行動,「停步等警」是鬆懈警員心防,趁機觀察地形;因多起官司可能被判10餘年刑期,黃嫌才會不顧性命,故意滑落邊坡;至於警方所稱的「山谷對話」,很可能只是回音而已。

最可疑的是,事發邊坡平緩且有樹枝枯葉,根據警方提供的照片,黃嫌雙手可自由活動,可輕易抓住身旁樹幹、巨石,他卻一路下滑,讓人懷疑根本是有意脫離警方掌握。

搜山兩天沒找到人

關刀山山勢陡峭,到處是峭壁、深谷,參與這次搜救任務的神鷹搜救隊大隊長陳塗安研判,黃男已下山的可能性很高,因為若他仍在山上,打赤腳、穿得不多的他,要躲2天2夜恐怕早已失溫。

陳塗安表示,警方本來告知是在凌霄殿上方位置而已,殊不知到現場才知人犯墜落地點是300公尺深的溪谷,而當天只帶了150公尺長的繩索,無法派上用場。

陳塗安表示,搜救最辛苦的是天候不佳,一旦下雨山上就會起霧,不只山路更難走,且能見度低,視線極差,不只搜救更困難,且懸崖峭壁、溪谷地形,加上岔路多,在前方難辨的情況下,連搜救人員都變得處境危險萬分。

研判毒蟲早落跑下山

陳塗安說,近來有幾波寒流,山上氣溫低又下雨,天色暗下來後氣溫驟降,在山上還要面臨失溫的威脅,以黃嫌對地形的熟悉度,下山的可能性很高。

http://img.ltn.com.tw/2017/new/feb/26/images/bigPic/600_129.jpg

http://img.ltn.com.tw/2017/new/feb/26/images/bigPic/600_130.jpg

山老鼠黃俊傑 縱橫山區非難事

在關刀山區墜谷疑似脫逃的黃俊傑,現年48歲,曾犯下竊盜、毒品、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組織犯罪等刑案,過去曾以毒品控制5、6名手下,手下若有不從,就持槍恐嚇或毆打,而他不只當山老鼠,還組竊盜集團偷民宅,也偷樹木盆栽、養羊場的羊隻。

上回被逮在警局求婚 說要痛改前非

去年5月17日,黃俊傑被南投縣埔里警方逮獲,黃嫌為了讓警方相信他會「痛改前非」,要同居女友去買結婚證書,兩人簽名蓋章表示要結婚求安定,由於現已改為登記婚,簽結婚證書的舉動,讓警方看傻眼,直呼「這是演哪齣?」

長時間跟黃俊傑周旋的警方表示,黃男個性容易暴衝,曾開車衝撞員警,且個性狡猾,被逮後不只會避重就輕,也會聲東擊西,即使警方拿出證據,也未必會認。

有資深刑警研判,黃男因有多件毒品案在身,其中還包括販毒,前後案件刑期合計10多年,可能因為不想被關到頭髮白,因而設計演出「上山取槍,趁機脫逃」,戒護取槍的同仁真是太大意了。

(自由時報)
--
上山取槍…他戴腳鐐脫逃 警困峭壁求救

涉槍砲等案入獄的四十八歲黃姓男子,日前主動供稱有槍枝藏在南投縣關刀山,刑事局中部打擊中心本月廿三日借提黃上山取槍,黃竟「失足」滑落三百公尺深谷,警兩天一夜搜索未果,恐已脫逃。

刑事局偵六大隊第一隊長廖紹晃表示,黃姓男子一月四日因毒品案被捕,羈押期間被判刑一年九個月確定,轉入南投監獄服刑;日前黃手寫一封信給南投地檢署檢察官,指自己在南投埔里山區的工寮,還有三把槍枝願意交出。

檢察官廿三日指揮刑事局會同海巡署和中市警方借提黃男,中午到達埔里鎮關刀山區,隨即上山取槍。警方說,黃原上手銬、腳鐐,因山路崎嶇,員警解開右手手銬,腳鐐全程未取下;下午五時卅分,黃行經一處雨水沖刷過後的路徑突失去重心,滑落數百公尺山坡。

其他員警見狀也跟著滑下山坡,結果卡在峭壁上進退不得,只好回報「嫌墜谷,警受困」,向後方求援。因受困點近關刀山與守城大山交界,搜救人員步行逾四小時,晚上十時許才抵達受困地點,先攀繩下降救警。

廖紹晃說,黃男滑落邊坡持續近卅秒,期間喊話詢問他都回應沒有受傷;當晚十一時卅分救難人員垂降到下方,已不見黃男蹤跡,只見他吃完的乾糧與飲水。

因大雨視線不佳,救難單位收隊紮營。廿四日上午八時,救難單位在黃男下滑處第二次搜救,仍未發現黃男,下午兩點第三次擴大搜索也未發現,依現場跡象研判已自行脫困。

受困的戒護警向友人說,受刑人邊尖叫邊滑落,一時情急忙救人也跟著滑下去,結果卡在峭壁上,下面就是逾二百公尺深谷,一度以為活不了。

南投當地警、消得知後都說「不意外」,資深員警指出,黃狡詐「出頭多(台語,意名堂多)」,曾用毒控制旗下成員,偷羊、當山老鼠被抓,對關刀山一帶山勢很瞭解,黃很可能謊稱取槍,挾地理優勢耍員警,就是要找機會逃跑。

據了解,黃上手銬和腳鐐爬山速度與常人無異,他原稱一個半小時路程卻帶大家繞四個多小時,且在峭壁滑落時速度平均,沒越滑越快,也沒聽到撞擊聲,自導自演可能性極高。

不過廖紹晃仍認為黃應非預謀逃跑,且戴著腳鐐應該無法走遠,會全力追緝歸案。

借提取槍人犯逃逸 警:他帶腳鐐應該跑不遠

因毒品案在南投監獄服刑的黃姓男子,日前寫信給檢察官表示自己還有3把槍願意交出投案,刑事局23日將黃男借提出監後,到埔里山區要步行到黃男供稱的工寮取槍,不料路途中黃男跌落山谷,至今生死未卜,警消正全力搜索中。

刑事局偵查第六大隊第一隊長廖紹晃表示,黃姓男子(48歲)今年一月四日因毒品案被捕,羈押期間因毒品案判刑1年9個月確定,轉入南投監獄服刑,日前黃男手寫一封信給南投地院檢察官,表明自己在南投埔里山區的工寮,還有3把槍枝願意交出。

南投地院檢察署23日指揮刑事局偵查第六大隊,會同台中市警察局太平分局、海巡署第13海巡隊共9名員警,到南投地院借提黃男後,中午12時20分到達南投縣埔里鎮石坑路山區準備上山取槍。

原黃男手銬、腳鐐均戴著,因山路小徑崎嶇難行,警方便解開黃男右手手銬,手銬仍銬著左手,腳鐐全程皆銬著未取下,由員警一前一後監看其行蹤,下午5時30分黃男在行經一處經雨水沖刷過後的路徑,突然失去重心,不慎滑落數百公尺的山坡。

廖紹晃說,黃男滑落邊坡持續近30秒,期間不斷向他喊話詢問「有受傷嗎?」、「要不要緊」,黃男也都回應沒有受傷、安全,直到晚間10時30分南投縣消防局到達救援前,黃男也都有回應,但直到晚間11時30分救難人員垂降到下方,卻已不見黃男蹤跡,只見他吃完的乾糧與飲水。

但因適逢大雨視線不佳,救難單位決定先行收隊紮營,在11時50分最後一次呼喊黃男時,還疑似有聽到對方回應;24日上午8時,救難單位開始在黃男下滑處進行第二次搜救,仍未發現黃男蹤跡;在下午2時進行第三次擴大搜索也未有任何發現,依現場跡象研判已自行脫困。

廖紹晃強調,黃男從頭到尾都有戴著腳鐐,研判應該無法走遠,且黃在事發後都有向警方回應狀況,研判應非預謀逃跑;警方第一時間就有向南投地院檢察署回報發生意外,警方正全力在黃男可能逃逸的路線進行追緝。

(聯合報)
--
計誘入荒山取槍 警困懸崖 匪跑了

48歲的販毒竊盜集團首腦黃俊傑,日前向警方誆稱在南投埔里鎮山區藏槍,23日利用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借提他到鎮內凌霄殿山區取槍時,抱怨戴著戒具難爬山,警方為他除下手銬後,他卻趁機往溪谷逃竄,警方回頭追緝,反而卡在峭壁懸崖動彈不得,求助消防員後脫困。

外傳中打一度向檢察官撒謊「嫌犯墜落山谷」,直到警消搜山找不到黃嫌,才坦承黃嫌脫逃。刑事局偵查第六大隊第一隊長廖劭晃昨澄清說,黃失足滑落時,立即通報埔里分局及消防隊救援,並向檢察官報告。

便宜行事卸手銬

以黃俊傑為首的犯罪集團,從事販毒、竊盜等不法勾當,贓物轉賣後,再買毒品給小弟施用,若小弟不忠,即遭持槍恐嚇或毆打,去年5月黃被捕後,還在警局跟同居女友簽下結婚證書,刑警面面相覷問「這在演哪齣?」。

檢警透露,黃嫌十分狡猾,他在看守所寫自白書向刑事局中打誆稱他藏有大批槍械,警方23日借提他至山區取槍,一行人中午進入山路,小徑崎嶇難行,如走迷宮般。

跳谷被當成失足

由於山路遭雨水沖刷流失,路面僅腳掌寬度,必須雙手攀抓山壁維持平衡,員警才解開黃嫌右手手銬,但腳鐐全程都未取下,員警前後包挾黃嫌攀爬約5小時,傍晚5時30分,黃嫌失足滑落山谷。

當時2名警員為拉救他,手部遭樹枝刺挫傷,一行人聽到慘叫及土石滾落停歇時,立即呼叫「有無安全嗎?」黃嫌回應「安全」。

大批員警在山區找人,最後因起霧下雨,反而受困,有人被困在峭壁間,深夜請消防搜救人員救出。

黃嫌曾是山老鼠

搜救人員原以為黃嫌戴著腳鐐行動受限,應當傷重倒在某處,但卻遍尋不著黃下落,確定黃並非受傷,而是脫逃。警消昨在山區持續地毯式搜索緝捕,仍無所獲。

警方研判,黃嫌是埔里人,當過山老鼠,熟悉山區地形,瞭解凌霄殿、關刀山區手機通訊差,且地形複雜,故意將警方騙到此處,躍下300公尺深溪谷找機會脫逃。黃嫌目前應仍戴腳鐐,無法走遠,正全力追緝。

(中國時報)
--
清泉崗毒品案 軍方:尿檢複驗需7個工作天

空軍清泉崗基地發現毒品案,檢方持續調查中,由於此案有諸多疑點尚未釐清,外界甚至懷疑此案有「陰謀論」,空軍昨擬定一份「Q&A」說明疑點。空軍表示,此案共查獲五十一包疑似毒品,清泉崗基地全體官兵已實施尿液篩檢,廿六人初檢呈陽性反應,檢體已送三軍總醫院複檢,預計需七個工作日,如仍呈陽性反應,將依法偵辦。

對於基地官兵是否集體吸毒、販毒,空軍指出,全案由檢察官偵辦釐清案情中,若發現不法事證,無論階級高低,一律依法偵辦。空軍也說,清泉崗基地相關區域皆有裝設監視器,檔案資料均已交檢察官偵辦使用。

(自由時報)
--
清泉崗毒品案/8人複驗呈陽性 有吸毒可能

空軍清泉崗毒品案,中檢採「以毒追人」,先過濾清查吸毒者,再往上追查,範圍包括清泉崗外圍的毒品供應;至於軍方有多少人吸毒,據了解目前有八人複驗呈陽性反應,層級最高疑是名空軍少校,三月一日軍方會將驗毒報告書給檢方,答案就會出爐。

軍方知情人士透漏,該名男性少校駐地在清泉崗基地,是司令部底下新成立的一級單位,若涉吸毒確定,將危及飛安。

空軍表示,在營的士官兵尿檢,有八人複驗呈現陽性反應,但都微量顯示,多以「可待因」為主,該八人將再進行毛髮鑑驗,確定是否染毒。

清泉崗毒品案/基地安檢 出大問題

號稱遠東第一大空軍基地的清泉崗,基地內共有十餘處,被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放了五十一小包安毒,範圍綿延達兩公里。先不談毒品問題,首先是安檢出了大漏洞,若放的不是毒品,而是炸彈,後果不堪設想,亟待軍方補救。

安毒散落在停機坪、球場等十餘處,範圍廣達兩公里,以清泉崗身為我國空軍要塞,理應「三步一哨、五步一崗」警戒森嚴,但卻沒崗哨看到丟毒者。

重要的是,由毒品丟包案凸顯清泉崗基地安檢已出大紕漏,若不快糾正、補救,重建嚴密有效的警戒防護網,自身安全都可能都出問題了,還談什麼保護國人安全。

清泉崗染毒案 檢警懷疑基地外圍毒梟供應

中檢偵辦空軍清泉崗毒品案,從疑似安毒51小包散落在基地內十餘處,綿延廣達兩公里,檢警憲專案小組偵辦採「以毒追人」,過濾清查從藥腳吸毒者著手,再往上追查,範圍包括營內外,追查毒品來源。

據了解,在空軍清泉崗基地內所查扣的51小包疑似安毒,鑑識小組在裝安毒的塑膠夾鏈袋採得的指紋及DNA,亦有「發現人」士官兵的指紋,好在這些「發現人」身分都有登記,但也增加鑑定單位憲兵刑事鑑定中心人員的難度。

空軍清泉崗基地範圍廣闊,除空軍外,尚有其他軍種,並有農民、施工單位等人員出入基地,致使檢警憲專案小組成員偵查範擴大,目前從所查扣的疑似安毒著手,採指紋、DNA送驗,追查可疑對象。

專案小組成員偵辦採「以毒追人」,雙管齊下,除尿檢驗毒追查吸毒者,再追查上手藥頭,並由台中憲兵隊過濾以往在軍中吸毒被查獲對象,追查毒品來源。

專案小組成員從毒品散落軍清泉崗基地內,數量多達51小包,研判有藥頭潛伏在營區內,販毒給士官兵,而毒品來源極有可能清泉崗外圍附近的毒梟,因此專案組組也索定營區外的藥頭追查。

(聯合報)
--
昨無H5N6新案例 土雞價格跌一成

防檢局昨天公布,新增六禽場檢出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但是未傳出新增H5N6疫情。截至昨天,今年確診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例共四十六禽場,已撲殺三十五萬三千餘隻家禽。而解除禁宰後,昨天土雞供應量比平常暴增一倍,產地價下滑近一成,鴨和鵝的產地價則維持在每台斤四十五元和七十四元,與二月十六日禁宰前相同。

昨天包括雲林縣台西鄉黑羽土雞場、台西鄉紅羽土雞場、麥寮鄉紅羽土雞場、四湖鄉黑羽土雞場和紅羽土雞場,共計五禽場主動通報,加上日前採檢的宜蘭縣三星鄉的肉鴨,共計六禽場確診為H5N2高病原禽流感。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廖培志表示,昨天撲殺土雞都出現腳部腫脹、食慾驟降、臉部腫脹、張口呼吸、精神不佳等症狀,採樣驗出H5型病毒,禽農若發現家禽出現類似症狀,務必立即通報防疫單位。前天確診H5N6的花蓮縣鳳林鎮兩鴨場,昨天已完成撲殺。

農委會畜牧處表示,昨天紅羽土雞平均產地價每台斤四十二.三元,比禁宰前一天、二月十六日的四十五.七元小跌七.四%。

(自由時報)
--
禽流感疫情沒失控 多虧他發現「小鴨」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昨天說,台灣這波H5N6禽流感疫情發現得早,才未失控散播,他很感謝二月初在花蓮玉里發現小鴨屍體的台北市野鳥學會研究保育專員張智偉,將頒感謝狀表揚他。張智偉表示感謝,指這只是份內的工作。

張智偉二日於玉里田間小路發現一隻小死鴨,並寄到家畜衛生試驗所檢測,兩天後驗出死鴨帶有H5N6病毒,隨後持續傳出不同感染禽場,農委會實行禁宰禁運七天。

張智偉台大森林系畢業,四年前開始接觸賞鳥,兩年前接觸北市野鳥學會的野鳥採樣工作,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間,會從台北開車途經宜蘭、花蓮,採集野鳥排遺檢體,並在溼地觀察鳥類,再把這些排遣送到家畜所檢驗。

張智偉回想,當天他遠遠發現路上有隻小動物橫躺,細看是禽類,隨後戴上口罩,帶著裝備下車把小鴨屍體放入袋中,檢測H5N6病毒也相當驚訝。

一九九七年香港發生了首例H5N1禽傳人案件,一九九八年我國開始進行野鳥觀測,農委會與北市野鳥學會等單位合作在全台觀察採樣。

黃金城表示,路上常有死亡的禽畜,但很少人注意,這次野鳥學會的關鍵發現,提供防疫先機,「感謝張智偉這麼仔細的人」。

黃金城呼籲全民幫忙防疫,若在生活周遭發現鴿子、麻雀等禽類死亡,可打電話給1999等在地專線通報,請防疫單位前往檢疫。

(聯合報)
--
禽流感禁不住 H5N2新增6例

禁運禁宰解禁,禽流感案例冒個不停,昨日又新增雲林5場H5N2禽流感,宜蘭1場H5N2確診案例,H5N6禽流感則未有新增,統計今年迄今,禽場確診高病原性禽流感案例共46場,撲殺35萬隻,農委會指出,相較2015年撲殺444萬隻,疫情相對緩和。

昨日新增6例H5N2案例,雲林5場染病的土雞皆為主動通報,昨日已撲殺2場,共20519隻,剩餘3場,1萬5000多隻預定今日撲殺,宜蘭鴨場5265鴨隻也已全數撲殺,統計迄今禽場確診案例共46場,已撲殺353098隻,屠宰場則為5例,銷毀9369件。

雲林縣動植物疾病防疫所廖培志表示,很多人擔心鴿子染禽,這個問題確實很困擾,因農委會未納管鴿子,鴿舍也沒人管,所幸,鴿子尚未傳出疫情。

台西萬興養了2個月的紅羽土雞6650隻,有紅腳臉部腫脹,食欲驟降等禽流感典型症狀,每日以25至35隻的速度死亡。而台西光明段9000隻黑羽土雞已養了58天,7500隻黃金雞也養了65天,每日合計死亡約100隻,都有臉部腫脹,張口呼吸,精神沉鬱的症狀,經採樣檢測,全都H5陽性。

花蓮鳳林鎮2鴨場前天確診H5N6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花蓮縣動植防疫所昨天清晨派員撲殺,防疫所技正陳奕成指出,2處鴨場已撲殺約5000隻鴨,比月初在玉里鎮撲殺的近3000隻鴨數量還高,業者損失方面將在評估後予以補償。

農委會指出,2015年1-2月禽流感大爆發,確診870場,撲殺444萬隻,此次疫情相對緩和,只因為有H5N6新亞型入侵,對家禽傳染性高,致病性強,且有禽傳人風險,確診病例至今共20場案例,疫情侷限在花蓮及雲嘉南等縣市。

前日為解除禁運禁宰第一天,根據畜牧處調查產地價格,紅羽土雞禁宰前每台斤45元,24日解禁後每台斤41元,鵝維持禁宰前每台斤74元,土番鴨維持每台斤45元,正番鴨公鴨禁宰前每台斤52元,解禁後反而略降為每台斤50元,顯示禽肉供銷正常,價格穩定。

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質疑,雲林這5場是7天禁令期間採樣,為何留到解禁後2日才撲殺,病毒留在活體身上就會不斷繁殖,發現異狀就應該立即撲殺,而不是等到檢驗結果出爐,那等待的2、3天就成為防疫漏洞,因為現在的H5N2禽流感,就是2015年禽流感爆發殘留的餘毒,政府有責任要去清理。

(中國時報)
--
遊覽車稽查發現出廠日遭竄改 車齡瞬間少6年

228連假首日,公路總局監理機關、觀光局會同警方今天下午在嘉義縣阿里山公路聯合稽查,發現缺失不少,有駕駛人沒有合法證照,有車子行照出廠年份與車身標示不符,將依法裁罰。

嘉義區監理所說,聯合稽查勤務遊覽車行車安全是稽查重點,針對遊覽車安全門、緊急逃生口加強查核,今天執行遊覽車查核共出勤20班次,攔查486輛次遊覽車中,計有23件違規案件,主要違規包括滅火器壓力不足、行車紀錄器未依規定使用,或無法正常運作或未依規定於車身標明指定標識等,均已依規定舉發處罰,並責令改正及再實施臨時檢驗確認改正。

媒體在場採訪,驚訝發現,被攔檢下來的車子,竟有2003年出廠遊覽車,塗改為2009年出產;有的駕駛居然沒有營業駕照;還有的駕駛和遊覽車後面登記駕駛名字不是同一人;也有遊覽車輪胎已看不到胎紋等。

(聯合報)
--
今年鮪魚配額用完 漁民:救救我們

「活下不去了!」在西印度洋捕釣鮪魚的台灣籍漁船,今年因漁業署分配延繩釣黃鰭鮪魚的配額太少,每月還得支出龐大的整補、薪資等,漁民認賠將漁船開回台灣,第一艘預計明天早上回到東港,當地三百多漁民將到場聲援,要求「小英政府救救我們」。

獲漁民陳情的立委莊瑞雄說,這項規定在一月廿一日上路,執法初期,額度限制應更有彈性,給漁民多一點時間;他已與漁業署長陳添壽連繫,對方回應還在磨合,不排除再調整。

漁業署依印度洋鮪類委員會規定,一月廿一日起,對我國在西印度洋捕釣黃鰭鮪魚的漁船分配「今年捕釣數量」,如超過額度,即不得再捕釣,否則將無法入港拍賣。配額則是依漁船船長前三年在當地海域捕釣,並向漁業署通報的數量為依據。

據統計,台灣有兩百多艘漁船在西印度洋作業,大多已和泰國等進行漁業合作一、二十年,多數漁船停泊在普吉港等地,捕釣黃鰭鮪魚後,進入普吉島處理,再空運到日本等國。

獲分配廿噸的屏東縣東港籍嘉義財號今年已捕釣近廿噸,若再出港捕釣,超額的漁獲也賣不掉;但離年底還有十個月,如果停在普吉島,每月支付漁工、維修等固定開銷就超過一百萬元,「沒有收入、每月還要支出百萬元」,等於要倒貼,根本活不下去。

經過考慮,郭姓船長先辭掉漁工,讓有船員證的妻子搭機到普吉島會合,輪流把漁船開回東港。

普吉島到東港,單程要十多天,郭妻上船前吃了暈船藥,但出海後,連遇幾天大風浪,仍讓她吐得昏頭轉向,痛苦地向東港親友求助;但考量丈夫已無配額,還有家人要養,只能靠意志力撐過來。當地漁民待漁船進港,要馬上將她送醫。

東港籍滿大豐十二號漁船獲分配十噸,船長洪國富說,漁業署先前要漁船回報在印度洋捕釣黃鰭鮪魚的數量時,沒有說明用途,漁民也未認真回報。

林萬吉的漁船也在西印度洋作業。他說,漁業署應先向漁民說明回報捕釣黃鰭鮪魚數量的用途,漁民才不會以多報少。

鮪魚配額受限/現在怪政府 當初為何要低報?

漁民抱怨西印度洋捕釣鮪魚配額太少,且雇用境外移工受限,醞釀怒火準備陳情。農委會漁業署指出,海洋資源越來越少,各國漁業配額限縮是大趨勢,且境外漁工的勞動權受國際人權團體關注,才有了限漁規定。

我國非法漁業猖獗,前年底還被歐盟祭出黃牌要求改進,否則將抵制我國漁產,黃牌至今仍未解除。

漁業署表示,立法院去年通過遠洋漁業三法,針對非法捕撈行為祭出重罰,並要求漁民捕撈須確實申報;過去也出現不少外籍漁工受虐情事,新法也要求仲介須繳交至少一百五十萬元以上保證金,以免漁工發生事故後,求助無門。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表示,漁民不滿印度洋的鮪魚配額受限,可抓的魚量變少,但鮪魚配額是由印度洋鮪魚委員會決定,並依照各國過去在該洋的漁獲量分配。去年通過決議案,各國配額須減少一成,因此各國配額量都限縮,也要配合做好管理與分配,否則會造成國家違規,最嚴重可能漁船無法在當地作業。

黃鴻燕表示,漁業署比照國際作法,依據漁船過去在該洋所捕捉的魚量來分配,以往抓多的現在配額量就多,少的就比較少,漁民指責漁業署沒說清楚,才導致漁民「低報」,影響現在配額,這說法「說不過去」。他認為,申報就是要如實,「怎麼能不老實,難道要全體漁民和台灣國際形象都受害嗎?」

(聯合報)
--
全年四分之一熱破28℃ 用電恐再飆高

近年來台灣用電尖峰負載不斷增加,除了最高氣溫屢創新高,能源局發現也跟「冷氣時」不斷增加有關。能源局分析近十年氣溫發現,「冷氣時」已從過去的平均兩千小時,成長至兩千兩百小時,等於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一都超過廿八度,造成民眾得開空調度日。

能源局表示,「冷氣時」的定義是一年之中氣溫超過廿八度的時數。雖然氣溫超過廿八度時,民眾不一定會開冷氣,但是超過廿八度的時數愈多,代表離開人體舒適範圍時間愈長,開啟空調的機率也愈高。

能源局整理氣象局近十年氣溫資料分析,二○○六年時,冷氣時占比只有約百分之廿一點七五,等於一年中有一九○五個小時超過廿八度。冷氣時占比之後或增或減,除了九十八年小幅飆高到百分之廿三點四七,沒有太大明顯成長。

但是,二○一四年冷氣時數高達二二三○小時,占比首度突破百分之廿五點四六。換句話說,一年八七六○小時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超過廿八度。二○一五年占比也達百分之廿四點一。

能源局官員指出,用電尖峰負載上升有很多種原因,如經濟成長、活動、人口成長、產業結構等。但是如果氣溫上升,對於空調用電一定會有影響。能源局初步調查也發現,氣溫上升,對於服務、住宅部門的用電影響最大。

全台冷氣時逐年成長,各地區也有明顯差異。據二○一五年統計,北部地區中,台北市冷氣時占比達百分之廿五點三四,高於新北市、基隆市與宜蘭縣;在南部地區,高雄市冷氣時占比接近四成,達百分之卅九點二七,不僅高於緯度更低的屏東縣,也是全台最高。

東部地區中,台東縣冷氣時占比百分之廿七點二四,不僅高於花蓮縣約六個百分點,也比台北市還高。離島地區中,金門縣占比僅百分之十一,連江縣占比僅百分之六,全台最低。澎湖縣占比達二成。

能源局官員分析,北市在北部中最熱,應該是與盆地地形、都會熱島效應有關。高雄市超越屏東縣,可能是因為有都會區,能源密集度較高,且水泥鋪面較多,也有熱島效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2/26/1/3219263.jpg&x=0&y=0&sw=0&sh=0&sl=W&fw=300&exp=3600

越熱越用電 住宅部門冠軍

一到夏天,空調用電需求拉高,是我國尖峰負載逐年創新高的幫凶之一。經濟部能源局分析過去七年來月均溫與用電量統計,發現相比起工業、農業或運輸部門,住宅部門用電量受氣溫影響最大,平均月均溫每增加一度,住宅部門用電就會增加百分之三點廿六。

能源局表示,為了反映國內氣溫變化對於我國用電需求影響,能源局去年委託台綜院辦理「完善能源供需統計機制與運輸部門能源消費調查分析」,採用氣溫單一變數進行簡單迴歸分析。未來還會抓出只有氣溫變動對於電力消費的影響,作為未來電力需求預測的資料。

能源局官員表示,未來要「對症下藥」,對於用電最容易受氣溫影響的部門進行節電運動,或是針對熱島效應提出改善策略。

台電高層則說,氣溫變化對用電消費影響很大,近期會找氣象專家討論今年氣溫預測,對於今年的氣溫,還要「步步為營」。

能源局表示,平均月均溫增加一度,我國整體電力消費增加百分之一點八六。住宅部門受影響最多,服務業部門居次,平均增加百分之二點八四,農業部門排行第三名。服務業用電影響是為客人舒適度,農業部門則可能為恆溫花房或其他設備需求。

哪個部門用電最不受氣溫影響?能源局指出,運輸部門電力消費最不受氣溫影響,月均溫每增加一度,電力消費只增百分之○點七九。因空調用電只占運輸設備電力消費的一小塊。

能源局表示,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評估指出,全球住宅空調耗電量將從兩千年的三千億度,增至二○五○年的四兆度,其中有四分之一增幅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其餘則是因為新興國家生活水準提升。

(聯合報)
--
台灣缺水 價格卻全球第三低

去年冬天降雨不足,春耕啟動後,台灣水庫蓄水率直直落,水資源缺乏問題再度受到重視。台灣缺水,水價卻是全球第三便宜,台水公司董事長郭俊銘坦言,已啟動水價合理化的必要準備工作。

據台水公司調查,台灣每度平均水價僅9.2元,只高於伊朗、模里西斯兩個國家,在亞洲主要國家堪稱不合理的便宜。台灣水價即便漲兩倍,還是遠低於世界各國。

經濟部水利署也指出,水費占台灣家庭消費支出的比率只0.35%,低於通訊費、電費、交通費占台灣家庭消費的比率,更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水費占家庭消費支出合理比率2%至4%。

據台水公司初步調查,水費占大企業生產成本的比重也不高,比重多寡與終端產品售價有關;例如只約占台積電整體費用支出的比重萬分之5或6;面板業只約千分之1;鋼鐵業比重則比面板業再高一些。

郭俊銘表示,23年前日本東京一次性調漲水價2.36倍,結果意外造成節水效果,台水公司已透過自來水協會收集世界各國相關資訊,做為本次水價調整的參考,並評估台灣水價應該調漲多少,才會有明顯的節水效果。

郭俊銘坦言,為推動水價合理化,已加強與社會各界溝通,目標是將來產業用水調漲一步到位;但民生用水方則擬採「漸近式」分年調漲,避免水價對民生帶來巨大衝擊。

為此,郭俊銘上任以來,已陸續拜訪中鋼、台積電、友達、中龍鋼鐵等用水大戶,這些大廠都理解台灣水價非常便宜,他們也表示不在意漲水價,更在乎能否穩定充沛的供水。去年12月22日也在南科邀集全台科學園區廠商,溝通水價合理化的必要性,多數業者也都予以認同。郭俊銘坦言,水價調漲社會勢必有很多意見,會持續與產業界溝通,水價調整的必要性,暫定3月赴工總向其會員說明。

經濟部水利署日前宣布,因降雨不如預期,新北市板新、林口以及桃園、新竹等地區,將於3月1日起進入「黃燈」一階限水,離峰時間將減壓供水。行政院長林全也呼籲大家節約用水。不過,短期內,經濟部並不打算調漲水價。

台水公司也特別在2017年月曆上,宣導台灣水價全球第三便宜,水價合理化的必要性,並分送給各國村里長。郭俊銘說,雖然不曉得有多少村里長會「用心」看,但至少是溝通;今年也會多多向各界說明,讓社會更了解台灣供水系統性的問題。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2/26/2/321978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供水普及率愈高 虧損愈大

為了讓全台灣民眾可以享受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取用乾淨的自來水,台水公司持續編列預算提高供水普及率,截至去年底,台水公司轄區的供水普及率已達92.5%。

台水公司總經理胡南澤說,為能讓自來水通到高山及偏遠地區,管線長、加壓站多,但用戶少,成本超過收到的水費,並不具經濟效益。這對財務狀況已不太理想的台水公司而言,勢必帶來更嚴竣的挑戰,也就是自來水普及率越高,營運虧損就越大。

然而,提高自來水供水普及率是台水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作為,胡南澤表示,台水訂下每年自來水供水普及率進步0.1至0.2個百分點的目標,盼10年、20年後,供水普及率能上升到95%。

為讓高山及偏遠地區都喝到乾淨的自來水,台水配合辦理「無自來水地區改善計畫」,自2012年至2016年進行自來水延管工程,該計畫是由中央編列16.79億元的預算,受益戶數約1.3萬戶。

今年繼續由中央編列近6億元,台水自籌1.4億元,繼續推動自來水普及,預計受益戶約5,000戶。

(經濟日報)

生活

發票200元獎金 增開4組恐變1組

1∼2月發票將在3月25日開獎,財政部預計最快3月公告200元到底增開幾組,受到統一發票獎金預算遭刪3億元影響,市場推估,200元獎項增加組數恐由去年7、8月起增開4組縮水為增開1組,200元獎中獎率將變低。
賦稅署長李慶華表示,目前統一發票獎金增開組數還在研議中,因獎金配置還涉及實體發票和電子發票給獎辦法,尚無法向外公告。

少中249萬張
依過去統一發票領獎估計,每加開一個200元獎項,約有逾83萬張發票可以兌中,如果由增開4組減為增開1組,將減少249萬張發票兌中機會。而過去若沒有增加組數,200元獎項為3組,總中獎機率為千分之3,每增加1組可以提升千分之1的中獎機率。
去年統一發票獎金預算高達102億元,加上上半年兌獎率沒有那麼高,財政部分配獎項時相對大方,從去年7、8月開始,每期統一發票200元獎項都維持總共增開4組的規格「大方送」,民眾消費拿到發票的中獎率也從既有的千分之3提升到千分之7。

「應提高中獎率」
民眾楊媽媽表示,每次兌發票都要花2小時才勉強有1、2張兌中200元,政府應該盡量提高中獎機率。

(蘋果日報)
--
250萬個小確幸沒了 發票預算遭砍 200元普獎縮水

發票預算遭砍,今年統一發票200元獎項小確幸恐縮水。財政部近期就預算、發票開立成長率等因素評估今年200元獎項增開組數,將於3月中旬拍板。推估受預算減少影響,200元獎項增開組數恐由去年底的4組減至1組,中獎機率將由千分之7減為千分之4,近250萬個名額的小確幸沒了!

好消息是,為鼓勵民眾使用電子發票,財政部擬拉高無實體電子發票中獎組數。依相關成本數字推算,百萬大獎可望由原本10組增加至15組,2000元獎項則可望由去年的8000組增加至1萬組。

民眾Iris表示,聽到200元獎項小確幸少這麼多,確實有些遺憾!但電子發票中獎機率攀升,不無小補,也會增加她使用電子發票意願,另外兌獎方便也是讓她願意使用電子發票原因之一。

統一發票200元獎項一般為3組,去年初先是增開1組,至年中考量經費仍有餘裕續增3組,總組數提升至7組。依財部估算,每期增加1組獎項,將多花掉國庫成本約1.8~2億元,去年增開組數費用高達11~12億元。

財政部賦稅署長李慶華昨證實,近期正通盤檢討今年度統一發票獎項分配,囿於預算由105億元被刪至99億元,200元獎項增開組數確會受到影響,但實際增開數還須精算。

據瞭解,統一發票獎項檢討,財政部評估重點除預算被刪6億外,景氣回溫民眾消費力可望增加,將推升發票開立數及成本,及去年11~12月200元獎項增開4組,於今年2~5月支付獎金,將吃掉今年預算;同時,政府力推無實體電子發票,有必要增加其專屬獎項,吸引更多民眾採用。

就預算因素推估,實體發票200元獎項今年初步會增開1組,無實體電子發票專屬獎的100萬大獎則可望由10增至15組,另2000元獎項則由去年的8000組增至10000萬組。

(工商時報)

國際

「攻擊新聞自由」 德被爆監聽英美媒體

德國《明鏡》周刊前天揭發德國情報單位長期監視外國媒體記者的醜聞。報導指出,德國聯邦情報局(BND)自1999年起,監聽多間外國媒體記者電話,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紐約時報》及通訊社路透全被列入監聽名單。BND拒絕回應報導。

據《明鏡》(Der Spiegel)掌握的資訊,BND至少有50個媒體記者或辦公室的電話、傳真號碼及電子信箱,其中包括BBC倫敦及阿富汗辦公室的數十個號碼,《紐時》阿富汗辦公室及路透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奈及利亞等辦公室的號碼也在內。報導指BND對部分在科威特、黎巴嫩、尼泊爾及印尼有辦公室的媒體進行監聽。

BBC《紐時》在列
《明鏡》記者向法新社表示,目前公布的監聽名單應只是原件的一部分,目前無法確定BND是否仍持續對媒體監聽。
得知遭監聽訊息後,BBC立刻發聲明表達立場:「我們對此消息感到失望」、「我們的記者必須在自由且安全的環境下工作……我們要求各國政府尊重新聞自由」。路透及《紐時》尚未回應。
媒體記者在德國受到特別法律保護,和律師及醫師同屬有保密義務職業。因此,記者有權拒絕向法院說出消息來源。「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嚴厲譴責BND監聽媒體,稱此為「針對新聞自由的醜陋攻擊行動」。該組織擔憂監聽行動仍未結束,揚言將採取法律行動對抗。

美監聽國外領袖
美國國安局(NSA)前包商僱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於2013年揭發美國長期監聽國外領袖一事,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在名單中。沒想到隨後傳出BND也曾協助NSA在歐洲進行監聽,德國國會2014年對此展開調查,並於去年10月立法加強對BND的管控。據悉,《明鏡》很可能是從國會調查文件中取得此監聽名單。

聯邦情報局Bundesnachrichtendienst,BND
●成立:1956/04/01,總部在德國柏林
●前身:二戰後美軍在德成立的情報組織、蓋倫組織(Gehlen Organization)
●架構及任務:仿效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負責蒐集國際軍事、經濟、政治、反恐等情報並加以分析
●預算:2015年度預算約200億元台幣
●編制:全球約300個據點員工約6500人
●爭議:提供美方情報稱伊拉克擁有生化武器,此情報被美國作為進攻伊拉克的理由,但事後證實為假消息

(蘋果日報)
--
明鏡週刊︰德情報局 監聽外國媒體

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最新爆料,根據德國國會調查報告,發現德國聯邦情報局(BND)涉嫌自一九九九年起,針對全球多家主要外國媒體的記者、編輯與辦事處的至少五十個電話、傳真號碼與電子郵件進行監控,包括路透(Reuters)、《紐約時報》與英國廣播公司(BBC)都是受害者。

《明鏡》指稱,英國廣播公司駐阿富汗的多名記者和倫敦總部、路透設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奈及利亞的辦事處及《紐時》在阿富汗的聯絡處,以及辛巴威、科威特、黎巴嫩與印度的當地記者全都受到BND監控,相信還有更多其他媒體的記者遭到監控。

「無疆界記者」組織對此強烈譴責,認為這是「對新聞自由的重大打擊」,考慮對此採取法律行動,並針對德國剛通過的情報法進行抵制。BBC對此表示失望,指出該媒體成立的宗旨就是向全球民眾提供最新、最正確的新聞資訊,因此所有記者都應享有自由安全與全面保護,他們呼籲各國政府應正視並尊重媒體自由。

BND維持一貫緘默作風至今拒絕回應。《明鏡》是根據德國聯邦議會對BND在美國主導的大規模監控項目中角色的報告書做出報導。其實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包商雇員史諾頓在二○一三年爆料國安局監控全球時,就提過BND與美國之間的「交換互享」慣例。而NSA這項全球監控計畫不但得到BND的支援,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也是協助幫手之一。

德國首相梅克爾才剛在本月十六日於聯邦議會監聽事件調查委員會的聽審中出席作證,表示她對這些運作毫不知情。而根據目前所有的訊息顯示,她本人也在美國情報部門的監視名單上。為此她要求原BND局長提前退休,立刻終止這些不法竊聽並保證未來不再發生。但這筆帳會不會被選民算在她頭上而阻擾她的三連任則仍待觀察。

(自由時報)
--
白宮簡報會 禁CNN《紐時》入場 只放行親川普媒體挨轟

美國川普政府與媒體的戰火再升高,白宮前天一場非正式簡報會,拒絕讓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等曾批評川普的媒體參加,但讓對他友善的福斯新聞網和小媒體進場,做法引發議論。CNN批白宮之舉是刻意的懲罰措施,不過,有專家指媒體反應過度。

白宮發言人史派瑟前天將非正式簡報會,改移至他的辦公室進行,還篩選入場媒體。抨擊川普不遺餘力的CNN、《紐時》和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等記者被禁止入場,只允許保守派在內的一些媒體參加。白宮稱此舉不是為了刻意排除對川普有負面言論的媒體,然而獲入場媒體包括與川普交好的福斯新聞網和《華盛頓時報》,甚至還有小規模的團結美國新聞網。

美聯社缺席杯葛
美聯社和《時代》雜誌雖獲邀,但決定不出席以示杯葛。法新社執意入場,以示抗議遭排除。《華盛頓郵報》記者前天未到場,總編輯拜倫對篩選表示「震驚」,正評估若情況重演將如何因應。
被拒入場的媒體同聲譴責打壓新聞自由,美國全國記者協會主席巴勞指,此舉令人無法接受且深感不安,前總統布希時期發言人佛萊謝則稱媒體反應過度,與白宮關係太緊繃,微有不慎,星火燎原。美國網友也熱議紛紛,有人批這簡直是獨裁政府,也有人反擊前總統歐巴馬也幹過同樣的事。

歐巴馬早有前例
史派瑟上月在記者會曾一反傳統,不讓主流傳媒先提問,反先點名親川普的媒體。白宮在新聞簡報室舉行的例行記者會會公開轉播,且接受記者提問,但非正式簡報會不開放攝影,僅由發言人向記者說明和受訪。《紐時》指,政府與記者間常存在緊張關係,白宮挑選記者參加非正式簡報有前例,歐巴馬政府就曾企圖排除讓福斯新聞網訪問政府高官,而遭媒體撻伐。
然而川普敵視媒體態度特別明顯,早在競選期間他就痛批媒體對他做不實報導,上台後更想把可近距離觀察總統的新聞簡報室移出白宮西翼,搬到隔壁更寬敞的建物,但遭媒體拒絕。而CNN和《紐時》嚴格審視川普言論和政策的報導,更惹他大為光火。

白宮認求援FBI
川普前晚持續在推特放話,嗆「假新聞媒體刻意不說真相,對美國是重大危險」,並點名「衰敗的《紐時》已成笑話,CNN也一樣,可悲!」
另外,針對《紐時》日前報導川普競選團隊去年與俄羅斯間諜往來,CNN披露白宮幕僚長蒲博思為此請求聯邦調查局(FBI)公開駁斥報導不實一事,儘管川普怒斥這都是假新聞,但白宮多名不具名官員前天已向媒體證實確有此事,史派瑟坦言蒲博思別無他法才找FBI幫忙。FBI拒評論此事。

白宮簡報會篩選媒體
●被拒媒體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紐約每日新聞》、《哈芬頓郵報》、《國會山莊報》、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每日郵報》、法新社,及網路媒體《BuzzFeed》和POLITICO網站
●杯葛不參加
美聯社、《時代》雜誌、《今日美國報》
●獲准參加
福斯新聞網、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國家廣播公司(NBC)、路透、彭博、《華爾街日報》、《華盛頓時報》、及新聞網站Breitbart News和團結美國新聞網(One America News Network)
註:《華盛頓郵報》記者當天未到場

川普反匿名報導 自己人受訪卻不具名

糗被吐槽
視媒體為最大反對黨的美國總統川普,揚言要禁止記者用匿名來源報導。此言一出,立刻被媒體抓包,他本人和白宮官員也都拒絕提供消息來源的真實姓名。
「除非寫出消息來源姓名,否則(記者)不得報導。」川普前天出席共和黨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再度痛斥媒體報導假新聞,說記者不應用匿名來源報導新聞:「要寫出他們的名字」、「我們一定要對此採取行動」。川普未說明政府將採取何種行動,但美聯社吐槽稱,就在川普反匿名報導同天,白宮官員才要求媒體不得寫出其姓名。

克魯尼酸川普
此外,川普在當天的演說中也使用匿名消息。他向支持者提到有個叫「吉姆」(Jim)的朋友,已經好多年不去法國巴黎,因為恐怖主義威脅讓「巴黎不再是巴黎」。對此,網友紛紛在推特留言,要他說出「吉姆」的真實身分。巴黎女市長伊達戈更在推特反駁川普,稱今年預約造訪巴黎的美國遊客人數比去年增加3成。出席巴黎凱撒獎頒獎典禮的美國男星喬治克魯尼也開玩笑向記者說:「對啊,沒人想來巴黎了,因為這裡看起來很恐怖。」

誓言發動最大擴軍 川普:沒人敢惹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前天誓言發動「史上最大」的擴軍計劃,讓美國「沒人敢惹」,再打勝仗。現場聽眾歡聲雷動,愛國氣氛昂揚。

官方打臉川普
川普在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發表演講說:「我們已經不再打勝仗了。我們上次打贏是什麼時候?我們有打贏一場戰爭嗎?」「停止空談!徹底升級我們的軍隊!但願永遠不會用到,但是沒有人敢惹我們,沒有人敢!這會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建軍計劃之一。」他還說:「國家安全始於邊境安全」,捍衛他的美墨邊境築牆計劃,以及對7個穆斯林人口為主國家的簽證禁令。
但川普幾乎沒提到具體擴軍細節。他不想增稅,得從有限財政資源擠出擴軍預算。但競選時他承諾要啟動冷戰以後最大規模造艦計劃。美國海軍去年底提案要把作戰艦從現有274艘增至355艘,而川普想效仿的雷根總統,在任內更是提出600艘作戰艦的計劃。
而美國一些最新銳的武器採購也屢遭川普猛批,F-35匿蹤戰機被他痛罵超支,威脅要買舊款的F/A-18取代。川普愛強調反恐,反恐需要的也不是大艦巨砲的擴軍。美國國土安全部遭美聯社曝光的初步報告也說,川普簽證禁令針對的7國公民並未對美國構成恐攻威脅。

粉絲挺愛國熱
但川普的擴軍說已夠讓支持者開心了,他們高喊「美國!美國!美國!」21歲的與會者威爾曼說:「這讓我們覺得終於不必再掩飾身為美國人的驕傲。」他說川普的勝選「帶回」愛國熱潮。

(蘋果日報)
--
川普再開砲 白宮封殺紐時、CNN

新聞簡報會只邀特定媒體 特派員協會強烈抗議

美國川普政府與新聞媒體間的衝突廿四日更趨惡化,川普總統先是在發表演說時再度重砲痛批媒體,白宮稍後更罕見的禁止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紐約時報等多家被川普視為不友善媒體的記者出席新聞簡報會。白宮特派員協會已就此表達強烈抗議,吃閉門羹的媒體反控這是川普不滿其報導內容的報復之舉,堅稱會持續報導。

美聯社、時代雜誌 抵制出席

這場新聞簡報會並非依慣例在白宮新聞簡報室舉行,而是改到白宮發言人史派瑟的辦公室。遭史派瑟拒絕出席這場不接受拍攝的新聞簡報會的媒體,包括CNN、紐約時報、美國唯一全國性報紙今日美國報、報導政治新聞的網路媒體Politico、洛杉磯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衛報,網路媒體赫芬頓郵報與BuzzFeed等的記者;美聯社與時代雜誌則是抗議同業遭白宮拒於門外而抵制出席,至於受邀出席的媒體有華爾街日報、路透、彭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國廣播公司(ABC)、國家廣播公司(NBC)、立場保守的福斯新聞、川普愛將巴農的右翼網媒布萊巴特、華盛頓時報,與一些支持川普的小型媒體,如規模甚小的保守派媒體「第一美國新聞網」。

CNN以「無法接受」形容遭白宮封殺,反嗆這根本就是報導內容不討川普歡心而遭報復;紐時則強調該報採訪白宮新聞一百多年來從沒發生過這種事;得以出席的華爾街日報說,若早知道有同業遭封殺就會同進退;同樣獲准出席的彭博記者則透露,他們直到簡報會開始前才知道有同業無法出席。白宮特派員協會主席梅森已就此表達強烈抗議,並鼓勵得以出席的媒體與遭拒於門外的同業分享採訪內容。

川普與這些遭禁媒體早有過節,其中紐時是因為在大選期間踢爆川普多年沒繳稅,以及訪問多名自稱曾遭川普性騷擾女性惹毛川普,CNN與BuzzFeed則是踢爆俄羅斯特務握有川普個人猥褻把柄,如川普在俄國莫斯科召妓影音檔,遭川普怒斥報導「假新聞」。如今雙方再度劍拔弩張,據信導火線是CNN廿三日晚間的報導,內容指稱白宮官員曾要求聯邦調查局(FBI)反駁紐時與CNN十四日詳述川普親信與俄羅斯情報官員接觸的新聞,但遭FBI拒絕。

紐時社論 批川普侮辱民主

針對白宮新聞發言人史派瑟禁止包括紐約時報等特定媒體出席新聞簡報會,紐時事後針對此事發表社論,直指對誠實工作卻把總統大人氣得跳腳的媒體記者而言,白宮廿四日封殺小動作反而是一種恭維,而且這種小動作無損美國民眾知的權利—即便紐時、CNN、洛杉磯時報、Politico與網路媒體BuzzFeed等新聞機構不得其門而入,但仍有其他值得信賴的新聞媒體得以出席這場新聞簡報與傳達所見所聞。

該社論說,這種讓特定媒體吃閉門羹的行為,無疑是對民主理想的侮辱。諷刺的是,下達禁令的白宮發言人史派瑟去年十二月接受Politico訪問時曾說過,川普政府的白宮絕對不會禁止任何一家新聞機構,「保守派、自由派或其他的,我覺得這正是民主之所以是民主,以及民主有別於獨裁之所在」。

社論說,即便是尼克森總統的水門案、雷根總統的伊朗︱尼游軍售案、柯林頓總統的李文斯基性醜聞案,或其他任何政黨的總統遭遇醜聞或危機之際,白宮也從來沒有禁止任何一家具有公信力的新聞機構出席白宮新聞簡報。即便部分總統可能想懲罰特定媒體或記者,但助理也通常會想辦法勸阻長官自陷適得其反的窘境,以免總統因此採取報復而被視為格局太小。但缺乏經驗的川普助理太過於畏懼川普,根本不敢提出逆耳忠告。

紐時最後告訴川普,保障言論與新聞自由的憲法第一修正案對任何只想掌權不想接受檢驗者都是阻礙,川普最好去溫習一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意義。

法律專家指川 比尼克森還尼克森

根據路透報導,尼克森時代的法律顧問狄恩說,川普對媒體的窮追猛打簡直是比尼克森還尼克森,尼克森也只敢在私下罵媒體是敵人,但川普卻是大剌剌公開宣之於口,挑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著實驚人與令人困擾。但川普看似不以為然,還在廿四日的演說中批評媒體拿憲法第一修正案當亂報導的擋箭牌,「他們總是拿第一修正案出來說嘴」。

「沒人會惹我們」川普預告大規模擴軍

美國總統川普廿四日在華府外的奧克森崗對支持者發表一場如同「競選式」的激昂演說,他表示,為了「透過力量尋求和平」,他將展開「美國史上最大幅的擴軍」,向國會提出大規模預算請求。他利用在全美保守派人士和民選官員出席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年會發表談話之際,大力鼓吹民族主義,並為其「美國第一」政策辯護。但他不忘提到,「但願我們永遠不會用到」。

向保守派演說 鼓吹民族主義

川普預定廿八日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故廿四日談話的宣示意味濃厚。美國軍力雖已被公認為世界最強,他仍向現場大群保守派人士勾勒出強化美軍計畫。

川普對其擴軍方案細節幾無任何著墨,例如其預算請求很可能在國會遇到阻礙,且值此推動減稅之際,在大規模擴軍的同時卻未撙節其他開支,將大幅增添美國預算赤字。由於聯邦預算現仍有大量赤字,川普欲使國會同意其增加軍費,必將有番苦戰。而針對川普今年度的預算請求,白宮發言人史派瑟說,「將非常清楚地」說明增加軍事支出的錢從哪來。

川普指出,將致力提升美軍的攻擊與防禦能力,使美國國防「比以前更大、更佳且更強」。他雖表示軍力乃備而不用,但也強調若有壯盛軍力做後盾,就「沒人會惹我們」,「這將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擴軍行動之一」。川普釋出的強硬訊息,獲得滿場保守派人士興高采烈地呼喊「美國、美國」的口號呼應。

川普廿四日的演說所涉議題廣泛,他指「說空話的時代已結束,結束了,起而行的時候到了」,並形容移民為罪犯,抨擊媒體為「全民公敵」。他的演講進一步向民族主義極右派靠攏,稱「沒有什麼世界歌、世界貨幣或世界旗之類的東西」,呼應「美國優先」的承諾。他還說,美國人流著「相同的偉大、偉大愛國者鮮血」。

美若課邊境稅 恐掀全球貿易戰

美國總統川普和國會共和黨議員威脅將對進口商品課徵「邊境調整稅」,以保護美國產業對抗外國競爭,引發德國和墨西哥回嗆將「反制」、對美國進口產品同樣課稅,加上中國近日也公開表態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因應,使全球貿易戰緊張情勢急遽升溫!

川普威脅將對德國汽車製造商進口汽車課徵高達卅五%邊境稅,他和國會眾議院多數的共和黨人認為,對進口產品課稅可幫助在美國境內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川普在路透近日專訪中表態,「我絕對支持在邊境開徵某種形式的稅」,邊境稅可提振美國出口,讓美國企業從海外回流,在美國境內設廠及製造許多就業機會,因為這樣免稅。

德國國會保守派黨鞭、總理梅克爾的盟友考達(Volker Kauder)接受德媒專訪時強調,不能美國說什麼,歐盟都接受,「若川普對德國和歐洲產品課以懲罰性關稅,那歐洲也應對美國產品課徵同樣的懲罰性關稅」。他表示,德國官員必須提醒「我們在華府的朋友 」,過去貿易戰已顯示,採取這類措施的雙方都是輸家。

在川普威脅實施保護主義措施、白宮貿易首席顧問納瓦洛指控德國利用弱勢歐元來增加出口後,德國政府矢言將保護全球自由貿易。德國副總理嘉布瑞爾已建議,一旦川普政府追求保護主義,歐盟應把經濟政策重心改到亞洲。

此外,墨西哥外長維迪賈瑞(Luis Videgaray)廿四日表示,美國若對墨西哥特定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墨西哥也將對美國進口特定商品課徵關稅;美國若讓墨西哥財政陷於不利,墨西哥也將有所回應。

(自由時報)
--
川普封殺特定媒體 對立加劇

美聯社與時代雜誌 抵制參加表達抗議

美國川普政府與媒體之間的對立關係日益嚴重。白宮發言人史派瑟廿四日在白宮辦公室舉行非正式記者會(off-camera press briefing),刻意不邀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Politico等媒體參加,引發外界譁然;美聯社與時代雜誌以缺席表示抗議,華盛頓郵報則以「震驚」 (appalling)形容白宮的做法。

川普廿四日上午出席「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時,面對台下的支持者 ,他在四十多分鐘的致詞時間,用了十多分鐘批媒體。他說,「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們正在抵制假新聞。」

川普說,「假新聞是人民的敵人」,部分媒體「可怕、不誠實」,對美國與人民造成巨大傷害;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論自由,所以也給予他強烈批判假新聞的權利。就在川普再度痛批媒體後,史派瑟就以行動貫徹總統的意志,只邀請部分記者舉行非正式記者會。

白宮的例行記者會在記者室舉行,各家媒體主跑白宮的記者都可出席,能錄音、錄影,白宮也有公開轉播,史派瑟選擇性的邀記者舉行非正式記者會,則改在白宮西廂新聞秘書辦公室舉行。

包括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CNN、網路新聞Buzz Feed News、Politico等媒體皆未獲邀,反觀布萊巴特新聞(Brietbart News)、華盛頓時報等對川普相對友善的媒體記者則獲准出席。

美聯社與時代雜誌記者儘管獲得邀請,但因不認同白宮做法,抵制參加表達抗議;華爾街日報則表示,該報記者有參加這場非正式記者會,但當下並不知情,如果知道情況會選擇不參加,以後也不會參與這種閉門記者會。

紐約時報總編輯巴凱發表聲明表示,紐時採訪白宮多年,經歷過不同政黨執政,從未遇過這種事,「我們強烈抗議白宮排除紐時及其他新聞機構的做法,媒體能有管道自由採訪透明的政府,明顯攸關國家利益。」

華郵總編輯巴倫:這個政府正走上一條不民主的道路…

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巴倫則對白宮此舉表示「震驚」,他說,「這個政府正走上一條不民主的道路,白宮限制大眾取得資訊的管道,將毫無所獲。華郵正評估若類似的事再次發生要如何回應。」

白宮記者協會的聲明指出,對白宮舉行非正式記者會的方式提出強烈抗議,鼓勵獲准參與記者會的媒體機構分享資訊給無法參與的媒體。

非正式記者會不同於例行記者會,白宮例行記者會公開轉播,非正式記者會則無轉播,僅由白宮發言人向白宮記者說明並接受採訪;白宮發言人經常在隨總統外訪時,於飛機上找白宮記者舉行非正式記者會。

媒體激憤 紐時:川普踐踏民主理想

白宮發言人史派瑟舉行非正式簡報,並禁止特定媒體出席,很快激起媒體公憤。受邀的華盛頓郵報與麥克拉奇報業集團表示,不知道有媒體被擋於門外,否則會拒絕出席,若特定媒體持續遭到封殺,他們未來不會出席白宮的簡報會。

不得其門而入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洛杉磯時報均怒不可抑,BBC表示已要求白宮說明。BBC華府分社社長達納哈說,他們理解礙於空間與環境,白宮有時會舉行媒體共訊公稿(pool),邀請電視台、電台、報紙各一家為代表出席記者會,負責與其他媒體分享,但此次簡報並非如此,史派瑟稱之為「擴大型」媒體共訊公稿。

由於受邀者多為對川普友善的媒體,且有記者要求出席仍然被拒,白宮因此遭譴責。

紐時表示,封殺特定媒體「無疑是踐踏民主理想」的行為。CNN表示,「這是川普主政令人無法接受的一項發展。顯而易見,這是當你報導他們不樂見的真相時,他們的報復方式。」

所有遭封殺的媒體均表示仍將秉持公正、公平立場,繼續報導新聞。白宮記者協會主席梅森表示,協會將向白宮就其處理這項簡報的方式,提出「強烈抗議」。

福斯新聞網在川普競選時對他支持有加,但主播拜爾也在推特表示反對。他的推文說:「我們加入所有新聞網的行列,就此事向白宮投訴。」

川普封殺特定媒體 專家:違憲

美國總統川普封殺特定媒體的行動,可能有違現行法律與憲法第一增修條文。專家指出,川普選戰期間禁止特定記者與媒體出席造勢場合或記者會是一回事,就任總統後已是政府官員身分,言行都必須合乎憲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報導政治新聞的「Politico」、洛杉磯時報,以及網路新聞媒體BuzzFeed,廿四日均未獲准出席在白宮發言人史派瑟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簡報會。

專精美國憲法第一增修條文的律師兼LawNews網站專欄作家蘇珊.席格表示,川普說他不喜歡CNN、紐時,然後摒於簡報會門外,是違憲行為。

席格說,「這是一項根據內容而下達的禁令,政府通常不能根據內容頒布法律或禁制令,用以懲罰言論或限制公眾取得資訊。」

席格指出,美國法院之前的判決認為,政府的記者會屬於公共論壇,是對媒體開放的場合,若要施加任何限制,必須基於內容以外的理由。

席格表示,因為川普曾公開批評紐時與CNN,一切至為明顯,這些媒體是因刊載的內容而遭到懲罰,川普與史派瑟都無法合理聲稱,他們的封殺行動與刊載內容無關。

美國法院曾數度就媒體控告政府封鎖的案件做成判決,且多為媒體獲勝。目前不清楚紐時與CNN是否提告,若是提告,媒體贏面極大。

一九九七年,「國家」(Nation)雜誌因一名記遭到拒發白宮記者證向法院提告,巡迴(上訴)法院與下級法院均裁定,依憲法第一增修條文,白宮不能因記者所寫的內容而拒發記者證。另外在一九八八年,紐奧良的「皮卡優恩時報」(The Times-Picayune)提告,指傑佛遜郡治安官辦公室開記者會不再通知該報,並將該報記者轟出記者會。法院也以被告違反憲法第一增修條文為由,判媒體獲勝。

法院允許政治官員對記者設下某種限制,例如,川普愛給福斯新聞一百萬次獨家專訪,一次也不給美國廣播公司,這不會有問題。但記者會和新聞簡報理應對媒體開放,規範就不同了。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2/26/1/3219418.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聯合報)
--
川普 正走上瘋狂威權之路

民主世界的老大、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才剛滿月,就走上威權領導者顧影獨行的老路:限制新聞自由。

雖來得早了些,但也不令人意外。川普對媒體的愛憎分明,捧他的就是好媒體,批評他的就是假媒體。透過推特或演講,他已多次抨擊美國部分主流媒體不誠實、製造假新聞;日前首度在白宮召開的個人記者會,簡直是為了當面罵媒體而舉辦;24日他在「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又花了10幾分鐘批判媒體寫假新聞。

幾小時後,白宮發言人在白宮辦公室召開非正式記者會時,刻意將CNN、紐時等川普不愛的媒體排除在外。

川普戰術明確,他藉由推特等他可主導的媒介,傳播CNN、紐時等所謂「不誠實的媒體」寫「假新聞」,讓民眾逐漸對特定媒體失去信心,讓大眾降低其可信度。

川普團隊近日所為,不禁令人懷疑川普摸透傳統媒體運作模式,好設下陷阱,讓部分媒體不自覺寫出川普所謂的「假新聞」;例如白宮多次在晚間至深夜時段發布重大消息,此時多數傳統紙媒已截稿送印,無法改寫。

其中一例為2月9日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白宮在晚間11點後發布聲明,雖紐約時報網路上相關報導已更新,但報紙上仍寫川普與習近平自11月14日後再沒通過話,川普一早就透過推特批紐時寫「假新聞」。

川普抓準傳統媒體式微弱點,善用社群媒體等其它工具代替媒體媒介功能,一步步攻擊對他不友善的媒體。

川普說,記者不該再寫消息來源,白宮發言人史派瑟也曾對媒體指出,他說的話,才是媒體該報導的內容;川普政府一再挑戰新聞專業,引發外界質疑他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新聞自由。未料川普今竟也搬出憲法第一修正案反擊他說,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論自由,所以他有權強烈批判寫假新聞的媒體。

媒體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川普批判特定媒體寫假新聞,這些媒體就開始對川普演說內容進行「事實檢核」,要以此證明川普宣揚的內容是其泡製的「另類事實」。

現下美國,已有獨裁者逐步走向瘋狂威權的形影。如同華盛頓郵報最近在其報名下推出的口號:「民主死於黑暗」;總統擁有的行政權肆無忌憚,若國會與司法不能有效制衡,媒體作為維護民主那道微弱光影若再被澆熄,美國的民主恐將進入令人不安的闇黑。

(聯合晚報)
--
川普轟紐時「人民公敵」、FBI洩密

美國總統川普24日出席「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PAC),演講時不忘繼續重炮抨擊媒體,點名《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是「造假媒體」,進一步升高與媒體的對立。此外,他也在推特上點名聯邦調查局(FBI)是「洩密者」,將國家推向險境。

「美國保守聯盟」每年都舉辦CPAC,川普受邀並發表近1小時的演說。說到媒體身為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川普和過去一樣沒好氣地說:「我不是反對媒體或記者,但我反對編造新聞、編造消息來源的報導。除非他們公開消息來源的名字,否則不應被允許使用這些消息來源。」他接著說:「幾天前,我稱假新聞是人民的公敵,因為這些新聞毫無根據,都是編造出來的。」他又說,「人民公敵」這個標籤適用於「不誠實」的記者與總編輯。

當晚他火氣未消,繼續在推特上大罵媒體。他說「造假的新聞媒體蓄意不說出真相」,點名紐時與CNN「對國家造成極大危險」,「我們得對這點做些什麼才是」。

他特別談到《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前國安顧問佛林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聯繫,川普說媒體所謂9個匿名消息來源都是捏造的,再次批評媒體不誠實。

就在川普炮轟媒體後,便傳出白宮新聞祕書史派瑟不讓CNN、《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參與非正式新聞簡報,引發新聞界的強烈反彈。

無獨有偶,白宮也反駁CNN的一篇報導。CNN在23日報導,白宮幕僚長蒲博思護主心切,為了川普團隊核心成員在大選以及政權交接期間與俄羅斯情報官員祕密接觸引發的風波,一開始先找了FBI副局長麥凱比聊聊,接著接洽FBI局長科米,要求他們公開反駁紐時的報導,但被2人所拒。川普隨即不留情對FBI開鍘,透過推特稱FBI連自己內部的「洩密者」都找不到。

川普不僅炮轟媒體,還施壓FBI反擊媒體,此舉違反了司法部在2007年與2009年頒布的程序備忘錄,備忘錄限制白宮與FBI就正在調查的案子直接聯繫,而FBI目前正在調查川普與其團隊是否與俄國祕密聯繫。想必媒體接下來又會對此窮追猛打。

不給參與簡報會 白宮槓媒體

終於正式開戰了!白宮24日不讓多家美國主要新聞媒體參與不開放攝影的新聞簡報,被排除者包括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等曾公開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主流媒體。這項封殺特定媒體的舉措,引發強烈反彈。

青睞保守派媒體

CNN、《紐約時報》、《Politico》、《洛杉磯時報》、《哈芬登郵報》、網路新聞媒體《BuzzFeed》等美國媒體,均未獲准進入白宮新聞祕書史派瑟辦公室所舉行的簡報。

彭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美聯社、《時代》雜誌等10家其他新聞媒體則在與會之列。一些較親川普政府的保守派媒體,像是福斯新聞網、「布萊巴特新聞網」及《華盛頓時報》等也獲准與會。

《時代》雜誌拒出席

但是美聯社和《時代》拒絕出席以示抗議,路透通訊社不請自到。每日均派員出席白宮新聞簡報的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也未獲淮出席,與遭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控告的英國《每日郵報》以及其他「難兄難弟」一起站在白宮外罰站。

對於這些持有白宮採訪證件的媒體和記者,這是很大的震撼,尤其是對CNN及素來與白宮關係良好的BBC。CNN資深記者泰普指出,此舉只能用「不符美國精神」(un-American)形容;白宮記者協會也強烈抗議。紐時總編輯巴奎發表聲明說,歷經不同政黨多屆政府,還從未在白宮遇過這種事,強調媒體能自由進入作風透明的政府採訪,對國家利益至關重大。

但史派瑟表示,不需要每天都舉行開放拍攝的新聞簡報會。24日這場閉門簡報會禁止攝影,並臨時改在史派瑟的西廂辦公室,而不是白宮每天舉行例行簡報會的新聞發布室舉行。

封殺舉措引反彈

挑選媒體召開不開放攝影的新聞談話會並非特例,白宮過去舉行過這種「非正式」新聞簡報,尤其是針對特定議題。不過,24日白宮的做法,不似針對特定議題,更傾向於針對特定媒體開刀,以示懲罰。

川普政府上任以來,白宮成了新聞焦點,加上國務院迄今未恢復每日新聞簡報,派駐在華府的媒體悉數湧向白宮,導致大塞車,原本24小時前提出申請的規定,改為48小時前必須提出,同意和拒絕外,以石沉大海為多。負責審核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迄今也沒有媒體溝通對口,整個運作,非一個亂字了得!

(中國時報)
--
川普嚴掃非法移民 餐飲業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川普繼旅行禁令後,又打算加速遣返非法移民,此舉可能讓倚重移民勞工的餐飲、建築和農業等產業面臨缺工難題。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日前簽署的備忘錄顯示,上千萬名居住在美國的非法移民都是遣返的對象,同時要求當地執法機關加強執行移民法。

美國的餐飲業聘雇大量移民勞工,而農業和營建業數十年來仰賴移工從事美國人民不想做的粗重和低薪工作,上述產業有許多勞工都是無證移民,一旦美國強力遣返非法移民,恐讓勞動市場流失大量人力。

加州種植運輸協會主席博加特(Jim Bogart)表示,協會盡力協助勞工面對未來的挑戰,包括告知勞工現行的移民政策和勞工權益,以及如何回應執法機關搜查等。

加州R.D. Olson營建公司總裁威爾海姆(Bill Wilhelm)表示:「營建業合法的移民人力原已吃緊,如果非法移民又被遣返,可能影響整個營建案進度。」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美國農業勞工約有110萬名,外國出生的移工所占比重高達四分之三,而且其中將近半數都是非法打工。

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統計,2014年美國營建業約有13%的勞工是非法移民,而包含餐廳在內的休閒和飯店產業,約有9%的勞工是無證移民。

美國勞力密集的產業逐漸依賴移民來填補人力,不論移民是否取得合格證件。密西根大學勞工經濟學家格萊姆斯(Donald Grimes)表示,如果數百萬名非法移民遭到遣返,「美國將面臨龐大的勞工短缺」。

國土安全部官員表示,由於執法人力有限,美國優先遣返的對象是威脅公共安全和有犯罪紀錄的非法移民,但不在優先遣返之列的無證移民也不能高枕無憂。

(工商時報)
--
毒殺金正男 馬國警方在民宅搜出化學液體 美專家:2女嫌疑分別抹臉 合成致命VX毒素

馬來西亞警方前天證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同父異母哥哥金正男死於用於製造化學武器的VX神經毒劑,當天警方突襲吉隆坡市一間公寓,搜出與金正男遇害有關的化學液體。涉嫌對金正男下毒的印尼女嫌犯艾薩昨仍堅稱是受僱拍整人節目,透露每次錄影可獲400馬幣(約2760元台幣,幣值下同)酬勞。

根據馬國警方公布最新進度,金正男13日在吉隆坡機場遭艾薩和越南籍女嫌段氏香2人用VX神經毒劑下毒致死。警方前天在一間公寓搜到化學液體,僅稱與案情有關,但未證實是否就是VX神經毒劑。VX毒性極強,皮膚接觸僅需10毫克就會致命,且像機油般可殘留數日,消息傳出人心惶惶。當局前天起在機場及2女嫌曾出入的地方徹底消毒,尚未發現殘存毒物。
大馬政府未直接指控北韓政府策劃此案,僅稱有8名北韓人涉案,其中4人提供毒物給2女嫌後離境,據信已回到北韓,1人被捕,2人仍在大馬,另1人是北韓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二等秘書玄光城(Hyon Kwang Song,音譯)。警方要求他到案說明,但北韓大使館拒絕配合,否認玄涉案。警方昨表示,玄如不出面將發出逮捕令。

艾薩堅持是整人
印尼駐大馬外交官員昨獲准與艾薩見面30分鐘。官員透露,艾薩堅持是受雇拍攝整人節目,每次錄影可拿到約2760元。她稱是叫詹姆斯的人交給她裝了像嬰兒油的瓶子,不知液體含劇毒。馬國現正檢驗,造成金正男喪命的生化戰劑除VX外,是否還有其他毒劑。

1嫌犯案曾嘔吐
美國加州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生化禁擴計劃負責人齊林斯卡斯稱,液體形式的VX可滲透進入皮膚,任何人一碰到VX,幾乎馬上無法控制淚管、鼻道和泌尿功能,肌肉很快失控,很快就會沒命,「有時只需5分鐘」。他懷疑,2女嫌可以存活,可能是因2人手上持有的是毒性較弱的毒物。當2人把各自手上的毒物抹在金正男的臉頰後,才混合成為毒性較強的VX。馬國警方指2女嫌犯案後立即洗手,但1嫌曾出現嘔吐副作用。

【報你知】VX神經毒劑
VX毒劑屬有機磷化合物,純VX是無色無味的液體,常見成品是琥珀色油狀液體,也會被製成噴劑。人的皮膚若接觸10毫克便會致命,吸入一定濃度也會中毒。初期症狀包括流淚、流口水、大小便失禁、胸悶和瞳孔縮小。嚴重時恐導致肺水腫、休克和呼吸衰竭。VX在民間無商業用途,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在1997年已禁止各國製造持有VX,但北韓未簽署該公約。

(蘋果日報)
--
暗殺金正男 印尼籍女嫌:以為在拍整人節目

涉嫌暗殺金正男的印尼籍嫌犯西蒂.艾沙堅稱,她是遭欺騙而犯案,她以為在拍攝整人電視節目,以為手上拿的液體是嬰兒油,每次錄影可收取四百令吉(約台幣兩千七百元)酬勞。

另外,馬國雪蘭莪州總警長阿都沙馬證實,警方廿三日在首都吉隆坡搜查一戶公寓時,發現與金正男案有關的化學物品,但他拒絕透露是何種物質。

印尼駐馬來西亞副大使安德亞諾廿五日獲准與艾沙進行半小時會談後,向媒體透露這項消息。

他說:「艾沙說她收取四百令吉酬勞,她不知道那是毒劑,這就是她的答案;她只是說,有人叫她這麼做,她不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事。」

詢及是誰指使艾沙參與上述行動,安德亞諾說:「她說可能是日本或南韓人,她還說自己不認識越南嫌犯段氏香,她以為自己拿到的液體只是嬰兒油。」

阿都沙馬說,如果涉案的北韓外交官不願配合警方到案說明,警方將聲請逮捕令,將他緝拿歸案。馬國警方廿二日確認,金正男案其中一名嫌犯,是北韓駐馬國大使館二等秘書玄光成。

至於玄光成擁有外交豁免權的問題,阿都沙馬說,這是刑事案件,警方有權調查。不過,前馬來西亞駐中國大使馬吉德指出,二等秘書是外交官,享有外交豁免權,他不認為北韓政府會取消玄光成的外交豁免權,就算警方取得逮捕令也不能進入大使館逮捕玄光成。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生化計劃負責人日林斯卡斯指出,就算涉嫌暗殺金正男的越南籍段氏香及艾沙當時戴上手套,仍會被VX神經毒劑毒死,推斷她們並未直接接觸VX毒劑,而是分別把手中化學物質抹上金正男臉頰,使成分混合、化為VX毒劑,從而殺死金正男。

防毒物殘留 馬國政府凌晨1點為機場消毒

馬來西亞警方、消防拯救局及原子能量局將於26日凌晨,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展開檢測及消毒工作,調查金正男被化學武器毒殺後,機場是否還殘留任何化學毒物或其他危險物品。

參與行動的包括警方科學鑑證組實驗室的「化學/生物/輻射/核及爆炸物」小組、消拯局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及原子能執照局的調查隊伍。

吉隆坡武吉阿曼警察總部公關組斯甘達古魯副警監指出,這項聯合行動將于26日凌晨1時開始,直至完成所有調查工作。他今晚發布通知,邀請海內外媒體跟隨調查隊伍在機場展開聯合檢測及消毒工作,以解除公眾的疑慮。

(聯合報)
--
刺殺金正男的女嫌 行刺酬勞僅90美元

今日俄羅斯(RT)報導,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暗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兄長金正男的印尼女嫌席蒂艾沙(Siti Aishah)表示,她深信自己只是在拍攝整人節目,酬勞是90美元。

馬來西亞檢方表示:「有人請她做這樣的行為,跟她接觸的人看起來像韓國人或日本人。她說對方付給她400馬元(90美元)酬勞,並交給她類似嬰兒油的東西」

這名女子以為的「嬰兒油」其實卻被證實是劇毒的神經毒劑。

(經濟日報)
--
大馬:查獲化學液體 與金正男案有關

馬來西亞全力追緝金正男遇刺身亡案,迄今多有斬獲。大馬警方最近在一處公寓內搜出化學液體的確和金正男案有關,但拒絕透露液體是何種物質。

大馬警方昨天在武吉阿曼科學鑑證組及雪蘭莪州重案組警員主導下展開搜查行動,同時在吉隆坡舊巴生路一棟公寓內,查獲一批可疑的化學物品。

馬來西亞媒體中國報報導說,警方發現一批可疑物品,包括黃藍色塑膠手套、地面與廚房櫥櫃內有可疑化學液體、兩雙拖鞋、運動鞋和印有指紋的卡片等。

大馬警方並不排除和案件有關的嫌疑人,曾在這棟公寓出入。

大馬警方今天證實,這批在公寓內搜出的化學液體的確和金正男案有關,卻仍拒絕透露液體是何種物質。

馬來西亞警方昨天表示,金正男死於VX神經毒劑。「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將VX神經毒劑列為化學武器,無臭無味,僅限「研究、醫學或製藥用途」。

大馬細查 是否還有其他毒劑奪金正男命

馬來西亞和南韓媒體報導,馬國當局現正檢驗,造成金正男喪命的生化戰劑除了VX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毒劑。此時南韓已決定,要在日後的國際會議上強調北韓擁有生化武器的問題。

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報導,雪蘭莪州(Selangor)警察局長阿布薩馬(Datuk Seri Abdul Samah Mat)證實,警方調查金正男命案的人員,已在吉隆坡舊巴生路(Jalan Klang Lama)1棟公寓樓採樣。

阿布薩馬對記者說,目前採樣已送往化學部分析,警方正與該部以及鑑識部及核子機構密切合作,以查明命案中使用的化學品是否具有放射性。他並否認警方在採樣時曾逮捕其他嫌犯的報導。

馬國「星報」(The Star)報導,阿布薩馬指出,化學部將分析警方送去的所有採樣,以確定這起命案中是否還使用了其他化學品或毒劑。

南韓「韓國時報」(Korea Times)引述該國不同官員的話說,南韓當局已決定在金正男一案上採取強硬立場,一方面設法找出事情真相,再方面考慮各種反制措施,包括對北韓的生化武器提高警覺。

此外南韓27日與美國和日本官員在華府召開核武會談時,將提出北韓研發生化武器的問題,也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各項多邊會談中提出此一問題。

(中央社)
--
金正男案 查獲可疑化學物

馬來西亞警方公布金正男遭到VX神經毒劑毒殺的驗屍報告後翌日,大馬警方25日證實本周稍早突擊搜查首都吉隆坡市內一處公寓大廈,並且查獲了與命案有關的可疑化學物品,目前正在等待實驗室化驗結果,用以確定使金正男喪命的,是否還有其他毒劑。

大馬媒體指出,雪蘭莪州警察局長阿布薩馬證實,調查金正男命案的警方人員,突襲搜查吉隆坡舊巴生路1棟公寓樓,查獲可疑化學液體、塑膠手套、鞋與印有指紋的卡片等。警方不排除該案嫌犯曾在此出入。

阿布薩馬說,採樣已送化學部分析,警方正與該部以及鑑識部和原能部密切合作,以查明這些化學品是否具有放射性。

由於金正男是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公然遭毒殺,民眾頗擔心機場遭凶嫌噴灑VX神經毒劑後的安全問題。

對此,管理該機場的馬來西亞機場控股公司發布聲明說,機場並無人因曝露於VX神經毒劑而致病。聲明也指出:「在金正男死前對其施救的醫護人員均健康良好。」

據警方表示,專家已對案發現場的吉隆坡機場第二航廈、金正男遇襲後到過的地點、2名涉案落網印尼籍與越南籍女嫌犯去過的地方全面消毒,並清查是否有毒劑殘留。

大馬24日並未直接指控北韓政府是毒殺金正男的幕後黑手,僅表明懷疑毒劑是由4名已逃回北韓的男性嫌犯提供。

45歲的金正男的遺體迄今仍然無任何近親出面認屍,也尚無任何近親提供DNA樣本。大馬警方表示,將會給予金正男的親屬「合理的時間」來完成應走的程序。

另一方面,《華爾街日報》25日指出,由於美國國務院拒發簽證給北韓高層特使,原計畫的美總統川普就職後美與北韓首度接觸已取消。

北韓外務省(外交部)高階官員崔善熙(Choe Son Hui)和前美國官員原計畫3月1日、2日在紐約會談。尚不清楚美國務院為何拒發簽證,但報導也點出,北韓甫於2月12日試射彈道飛彈,接著金正男於隔天在大馬遭毒殺身亡。

(中國時報)
--
希臘總理:撙節時代結束了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24日說,撙節的時代已結束。他在國會表示,上周一(13日)與國際債權人達成的協議為「大勝利」,且說協議顯示債權人已同意,希臘無需承受進一步預算撙節。

齊普拉斯說,布魯塞爾歐元財長會議中的各方,已同意希臘在歷經七年的撙節之後,「首度脫離繼續撙節之路」。

齊普拉斯為2018年各項紓困計畫結束後的希臘政府改革方案,勾畫出一幅樂觀景象。

希臘上周一同意針對多項改革立法,且在2019年生效實施,但說希臘納稅人每增加一歐元的新負擔,就要減輕等值的債務。希臘債權人同意,下周恢復派紓困督查人員到希臘展開進一步談判,以完成早該進行的希臘紓困方案進展審查。

希臘央行總裁史陶納拉斯24日警告,紓困談判必須盡快完成。他在一項演講中說:「如果談判拖延,協議無望,希臘將進入新一輪的不確定,如此將使我們與債權人及歐盟夥伴的關係惡化,且將使經濟發展停滯。」

(聯合晚報)
--
海德堡汽車衝撞行人3傷 肇逃嫌犯中彈

德國警方表示,德國南部城市海德堡(Heidelberg)今天發生汽車衝撞行人造成3人受傷事件,肇逃的汽車駕駛於中彈後被捕。

法新社報導,警方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1名男子開車衝入人群,3人受傷,嫌犯已被捕且受傷。」警方的推文未明言嫌犯是否為蓄意。

去年12月19日,1名突尼西亞人涉嫌開卡車衝入柏林一處人潮擁擠耶誕市集,造成12人喪生,嫌犯於數天後被義大利警方擊斃。自從發生那起事件後,德國一直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柏林的卡車攻擊事件令人憶起法國蔚藍海岸城市尼斯(Nice)去年7月發生的恐攻事件,當時1名同情伊斯蘭國組織(IS)的突尼西亞人開貨車衝撞人群,造成86人喪命。

路透社報導,1名男子今天在德國城鎮海德堡,開車衝撞站在一家麵包店旁民眾,造成3人受傷,其中1人重傷。

警方發言人表示,目前無法明言是否為恐怖攻擊。

警方發表聲明說,嫌犯被目睹到持刀走出車輛,警方在目擊者協助下,在一座游泳池追上他。警方說,嫌犯於逮捕過程中,中彈受重傷,目前在海德堡一家醫院接受治療。

海德堡檢方和警方持續展開調查中。

(中央社)
--
立陶宛嚐見台灣味

台灣的珍珠奶茶名聞天下,連在歐洲波羅的海邊的小國立陶宛都喝得到。

■Tapioca balls and authentic flavors of milk tea were mixed together in the island of Taiwan and called bubble tea.It has been introduced to Lithuanian market for the first time.

要說最有「台灣味」的飲料,答案非珍珠奶茶莫屬。台灣人這幾年海外賣珍珠奶茶,勢力範圍早跨出亞洲,如今美國、歐洲、紐澳甚至中東國家,都能品嚐得到,但如連在遙遠的立陶宛都喝得到,可就厲害了!

立陶宛,這個對於多數台灣人非常陌生的國家,要扯點邊,說「波羅的海三小國」或許知名度高一點,三小國由北到東分別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都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其中立陶宛是裡頭面積最小的。

多數人安排在立陶宛旅遊,少則半天,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是立陶宛最大城市,舊城區1994年起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整座城市的觀光重點就是教堂,最著名的莫過於維爾紐斯大教堂。

要說維爾紐斯的最大優勢,莫過於這邊的低物價,兩個人吃頓飯,兩個主餐、兩碗湯、再來兩杯飲料,可能只要20歐元出頭,台幣不到700元,對於視歐洲物價如洪水猛獸的人,這兒絕對是讓你吃得飽的地方。

買東西?維爾紐斯就那麼一千零一條的購物大街,Gediminas Avenue(格迪米納斯大道)上有立陶宛政府、國會、憲法法院和各部會,立陶宛劇院也在這,諾富特(Novetel)飯店對面的GO9百貨則是購物重鎮。

點飲料 要遵從五步驟

沿著GO9百貨的階梯下樓,就是最接近台灣的地方。眼前FORMOSA字樣、由彩色圓球組合而成的台灣招牌,賣的是TAIWANESE TEA&FOOD,沒錯,這兒賣著濃濃的「台灣味」,也就是異鄉遊子都想要來一杯的珍珠奶茶。

在台灣的手搖茶店點飲料,大概都很習慣店員問「冰正常嗎?糖正常嗎?」這兒點飲料得一步一步來,有5個步驟,第1步是選擇茶飲類別,紅茶、綠茶或奶茶,要冰的還是熱的(但這問了等於白問,因為在外頭動輒零度以下的天氣,其實也沒人點冰的)。

第2步是加料(蜂蜜、檸檬或百香果);第3步是中杯或大杯;第4步是甜度,從無糖、4分之1、2分之1、4分之3到全糖皆可選;第5步則是要加多少珍珠?是不加、加一點、正常量或是多加點,終於完成點餐程序。

珍珠不ok 難跟台灣比

當然,你一定會問口感如何?這兒當然很難跟台灣比,畢竟老外是搖珍奶的門外漢,少了那一氣呵成的快感;至於珍珠嘛,雖說是粉圓,吃起來倒有點像嚼不爛的橡皮筋,不過這些都瑕不掩瑜,至少都在水準之上。

多數的台灣人,在異鄉品嚐珍奶時,免不了品頭論足,奶味如何、珍珠有沒有嚼勁,都有屬於自己的「珍奶經」;不過對千里之外的立陶宛人來說,珍奶應該算新奇、目前口碑也還不錯,只見人手一杯,嘴巴嚼著那「我們認為不OK」的珍珠,喝得挺開心的。

至於嚐「台灣味」的代價,即便是在立陶宛這樣低物價國家,每杯2.5到2.9歐元不等,接近台幣100元。看來國民美食遠渡重洋,在異鄉都能賣個不錯價錢,這樣的軟實力,才是讓台灣能揚名海外的最佳推手。

(工商時報)
--
韓國人煩惱什麼?

依據調查,每到農曆年節,韓國人最大的煩惱是要發壓歲錢;當年過半百後,則為沒錢發愁;但是,養兒育女階段的韓國人是不管花多少錢,都覺得自己很幸福。

■Fewer companies will pay Lunar New Year bonuses this month as Korea's corporate players face bleak economic circumstances.

從韓國網站、韓國國民年金公團、韓國女性家族部近期所做的調查報告中,可以讓人從數字來看韓國。

在台灣如果問今年春節假期時,最大的煩惱是什麼?可能有不少人會回答「一例一休」,但在韓國今年春節假期,多數韓國人最大的煩惱是要包壓歲錢,因為韓國今年有不少公司沒有發放「春節獎金」。

韓國一家網絡平台以1,751名用戶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有33.9%的受訪者最大的煩惱是「為家人準備壓歲錢、禮物」,遠遠超過第2名的「被問就業和結婚的問題」18%,「家務事」排第3,占12.6%。

錢...老人最佳禮物

最大的煩惱既然是「壓歲錢」,自然就會問「預算是多少?」的問題,回答「不到5萬韓元(約新台幣1,600元)」與「超過50萬韓元(約新台幣1.6萬元)」的分占14.8%、14.1%,最多的是「20萬至30萬韓元(約新台幣6千至1萬元)約有19.1%。

當問到「打算送什麼給父母」時,64%的受訪者回答「壓歲錢」。

「煩惱壓歲錢」的調查,相當程度的符合韓國國民年金公團發布「國民養老保障調查報告」數據,而「錢」對韓國老人,真的是最好的禮物。

國民年金公團的報告,是對2015年、50歲以上、4,816戶家庭進行面對面調查後得出的結果。

調查結果,50歲以上需要養老的單人家庭,每月的最低生活費是104萬韓元(約新台幣3.4萬元),比2013年的調查多5.2萬韓元;若超過最低生活標準、適當進行娛樂活動,平均養老費用,老夫老妻每月要236.9萬韓元(約8萬元),單身者每月為145.3萬韓元(約5萬元),與2013年比分別多了12萬韓元及3.2萬韓元。

養老的生活費增加了,但是,64.2%的受訪老人如果沒有國民年金,就無法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於是,超過5成的老人都要等到「氣力衰減」的時候才要開始過「老年」生活,另有近3成的人要等到「沒有工作可做的時候」。

養兒育女 媽媽喊幸福

當韓國多數老人為生活費發愁時,韓國的媽媽們無論收入高低,都認為「養育孩子是件很幸福的事」。

韓國女性家族部對903名育有9歲以下子女的媽媽、299名準媽媽等1,202名媽媽進行調查發現,每10名受訪者中就有9名(91.6%)表示「撫養小孩是件很幸福的事」,而且育兒、養女中獲得的幸福感與收入無關。

調查發現,家庭月均收入不到250萬元(約8萬元)的家庭,有92.1%的媽媽感到幸福,比家庭月收入逾550萬元(約18萬)的媽媽們的89.2%還高。不過,有自信可以養好孩子的媽媽只有5成(51.3%)。

那麼,韓國家庭每月花費在養兒、育女的經費又是多少呢?調查發現平均為107.2萬元(約3.5萬元)約為平均消費額3成,其中,花在托兒費用最高,占到20.9%,其他依序是食品、補習費、儲蓄及保險費用。

(工商時報)
--
緬甸股市交易員好閒

緬甸股市去年3月起交易至今,僅4檔股票掛牌,現又因二手車市場行情大好且匯率黑市交易熱絡拉走投資人,證交所交投冷清,交易員閒到只能喝茶閒聊。

■Yangon's market, with only four listings, is largely deserted as speculators have switched to flipping used cars and trading currency on the black market.

仰光證交所(YSX),在今年1月19日如常開盤,但電子螢幕上的報價屈指可數,終場緬甸股價指數(MYANPIX)收在627.42點,連續2個交易日平盤,成交值不到4.7萬美元。隔天上市的緬甸第一私人銀行(FPB),還只是在YSX掛牌的第4檔股票。

道瓊工業指數都已攻上2萬點,紐約證交所交易最熱絡的時候,成交值動輒超過1,000億美元,忙得不可開交的美股交易員還得靠濃縮咖啡提神。

反觀YSX的券商櫃檯門可羅雀,自去年3月開始交易,大盤已跌44%。美元升值讓投資客寧可把錢投入外匯黑市,寮國、柬埔寨、緬甸這些全球交投最冷清的股市,面臨交易乾涸的窘境。

緬甸幣(kyat)日前曾暴跌到1,380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緊抱著電話的匯市交易員Win Sein說:「kyat貶得這麼快,為了搶好價位,每天壓力都好大。」

沒事幹 泡茶聊八卦

YSX交易員張馬丁(Martin Zhang)的電話響起,他略感振奮,心想終於有客戶要下單,但沒多久心情沉到谷底,原來客戶打來問他,是不是該把錢從股市抽出改投資中古車。

無單可接的張馬丁閒得發慌,大部分時間不是泡在茶店講八卦,就是和順道來訪的客戶在辦公室天南地北閒聊。其餘時間這位34歲交易員會做陌生電訪開發新客戶,或是在他經營的臉書網頁教育臉友如何投資股票。

仰光證交所附設小型圖書室,供投資人借閱財經書籍,藏書包括股神巴菲特自傳、投資理財入門工具書例如《Get Started in Stock Investment and Trading》、華爾街投資家瑞卡茲(James Rickards)所著的暢銷財經書《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可是似乎乏人問津。

張馬丁透露,緬甸私人企業第一緬甸投資公司(FMI)上市,成為YSX第一檔掛牌股票時,確曾引起搶購熱潮。他說:「長長的排隊人龍從證交所門口一直延伸到大街上,不用問也知道,他們全都要買股票,我們只管開口問買幾張。」

FMI掛牌首日,股價從開盤價3.1萬緬甸幣狂飆到近4.1萬,交投太熱還造成證交所斷電,FMI創辦人潘繼澤(Serge Pun)樂得抱著宣告開盤收盤的銅鐘以示慶祝。

第2家上市公司Myanmer Thilawa SEZ Holdings在頭幾個交易日的股價,由5萬緬甸幣一路漲到7萬,公司一名執行董事回想起來表示: 「真是刺激,就像電影《華爾街》中的台詞所說,你知道的,『貪婪是好事』。」

期盼政府 准外資入市

可惜好景不常,FMI股價回檔到3.2萬緬甸幣後跌勢仍不止,腰斬一半以上至1.4萬。第3家上市公司緬甸公民銀行(MCB)去年8月掛牌,但股價始終不見起色。1月20日上市的第4檔股票第一私人銀行更慘,掛牌日就跌停板,股價大跌5,000緬甸幣來到3.4萬緬甸幣。

市場經理人Min Thu指出,他期望政府能立法開放外資進入仰光股市。經濟學家建議讓機構投資人也能錢進股市,或許連緬甸軍方及採礦商等企業都可進場投資。不過緬甸當局的當務之急,應是頒令限制日本二手車進口。

(工商時報)

健康

天冷狂進補 當心爆蕁麻疹/王崧(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強烈大陸冷氣團總讓人感到特別冷,不少民眾想進補,可能會選擇羊肉爐、薑母鴨、十全大補湯等藥膳,但有些人因吃太多這類燥熱食物,導致蕁麻疹等皮膚問題,通常經中醫治療與改變飲食習慣後,反覆發作的狀況可逐漸改善。

勿自行服用偏方
近期診間出現許多蕁麻疹患者,雖吃西藥後狀況有所好轉,但仍反覆發作,搔癢不止,經詳細問診後,發現共通點為大量進補,及攝取過量的烤、炸、辣等燥熱食物,導致皮膚出狀況。
台灣是海島國家,氣候潮濕,多數人體質較為躁熱,原就不適合進補,若吃太多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等燥熱食材,易導致火氣過旺,就會出現蕁麻疹、青春痘、濕疹等皮膚問題。
蕁麻疹在古籍中屬於「風疹」的範疇,描述此類癢疹像風吹一般,來得快去得也快,常見的蕁麻疹可分成六類:

◎風熱犯表型:疹色鮮紅,觸摸有灼熱感,且遇熱時症狀加重,遇冷緩解,舌質較紅,苔色薄黃。
◎風寒外束型:疹色較淡,偏向粉白色,常發作於手臂、足背、臉部等肢體容易外露的部位,吹到冷風後症狀加重。
◎腸胃積熱型:疹色鮮紅,伴隨腹脹便秘,小便量少顏色深黃,舌質較紅,舌苔黃厚。
◎血熱型:皮膚一經搔抓後便發成塊斑疹,隨後又消失無蹤,病發位置全身皆有,舌紅苔少。
◎瘀阻經絡型:疹色暗紅,常見於腰帶、表帶、肩帶等容易受到壓迫的地方,面色、唇色偏暗,舌質色暗或有瘀斑。
◎氣血兩虛型:疹色偏淡,時發時退,日久不癒,較勞累時病況加重,伴隨面色蒼白、精神倦怠、胸悶心悸、食欲不振,舌色較淡。
造成蕁麻疹原因很多,各種體質的人都有可能發病,若自行服用中藥偏方恐有反效果,應尋求專業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

(蘋果日報)
--
睪丸取精 不孕男樂當爸 台男陷「蟲蟲危機」 應不菸避高溫環境/李新揚(台北榮總生殖暨內分泌不孕症科主任、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志賢(台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

《蘋果日報》日前報導大規模研究發現台灣男性精液品質逐漸劣化,每c.c.精液的精蟲數平均每人每年減少48.75萬個,精蟲向前活動力也下降,引起許多求子若渴的夫婦就診或來電詢問。

精液品質不佳的男性,先建議改良生活習慣,不抽菸、少喝酒、不熬夜、穿寬鬆衣褲、避免處於高溫環境等;若仍無法改善,可借助人工生殖技術,甚至運用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卵子。

運送中氧化傷精
但有些精液品質極差的男性與太太接受人工生殖技術時,使用射精出來的精蟲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卵子所製造的胚胎品質不良,導致胚胎植入後著床失敗。
此時可考慮睪丸取精,直接從「工廠」提貨,避免精蟲在副睪及輸精管道運送過程中的氧化壓力造成傷害,前年有兩篇研究都顯示出,睪丸取精的精蟲比射精的精蟲DNA受損率低20個百分點。
臨床曾收治一個夫妻,歐小姐與先生多年不孕,檢查發現問題在先生精液的精蟲數量雖正常,每c.c.有2400萬隻,但所有精蟲都不會動,第一次試管療程使用先生自行射精模式,但不會動的精蟲,進行卵子單一精蟲顯微注射,雖受精率正常,但胚胎品質差致體外培養時發育遲滯,植入後未能懷孕。
第二次試管療程改採睪丸取精,受精率高且胚胎品質好,植入後順利懷孕且胎兒有心跳。

局部麻醉5分鐘
美國康乃爾大學前年底於美國生殖醫學會期刊發表的文章中,報導24位不孕夫婦,先生精蟲品質差且凋亡比例高,先前使用先生自行射精的精蟲進行試管療程多次失敗;在進行睪丸取精試管療程後,24位中有12位懷孕且順利活產。
若睪丸功能不差,只是運送管道阻塞導致精液品質差,採用「睪丸細針取精」即可,此為門診小手術,局部麻醉下5至10分鐘即可完成。
若是睪丸造精功能低下而導致精液品質差,則須採用「睪丸顯微取精」,在高倍放大鏡下找尋比較粗大的細精小管後,再交由胚胎實驗室,在高倍顯微鏡下找尋精蟲。

掌黃金時機就醫
睪丸取精試管嬰兒療程須由泌尿科醫師、婦產科醫師及人工生殖實驗室胚胎師密切合作,台北榮總目前每年進行逾100例的睪丸取精試管嬰兒療程。
努力求子的夫妻不用擔心,現人工生殖技術突飛猛進,許多極困難的情況都有解決之道,把握黃金時機盡快就醫,一定能早日圓夢。

(蘋果日報)
--
童頸部腫大 原來淋巴腺發炎 直徑超過2公分 按壓不痛要注意

開業小兒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醫師指出,許多家長在發現孩子頸部腫起來時,常會憂心忡忡帶孩子來求診,深怕是不治之症,其實常是頸部淋巴腺發炎而已。門診最近就收治一名7歲小弟弟,跟家人去泡溫泉後,出現發高燒、頸部腫脹情形,懷疑是不小心喝到溫泉水,細菌經由本來就有的口腔潰瘍進入深頸部,進而引起頸部淋巴腺發炎,所幸在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已經痊癒。也提醒如果頸部淋巴的腫塊直徑超過2公分、按壓也不會痛,就要特別小心,因為有可能是惡性腫瘤。

頸部有許多淋巴結,屬於淋巴系統的一環。盧英仁醫師解釋,淋巴結具有防止感染散布的作用,能夠過濾特定的抗原,並清除從淋巴液來的細胞殘渣,幫助對抗病菌等。不過,當有大量病原體侵入時,常見如EB病毒、腺病毒等,則可能誘發頸部淋巴腺產生反應性的增生變大,導致頸部淋巴腺發炎腫大,且常伴隨其他感染症狀如發燒、感冒、牙痛不適等。

一般1至2周痊癒
盧英仁醫師表示,像這次收治的男童,在去溫泉前就已有口腔潰瘍,疑似不慎在泡溫泉的過程中,喝到溫泉水,細菌經由口腔內傷口進入深頸部,導致頸部淋巴腺發炎、且摸了就痛,合併難以轉動頸部、發燒症狀,在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後,目前男童已經痊癒。也提醒家長,小孩子因為感染造成頸部淋巴腺發炎的狀況頗為常見,若孩童頸部摸到會紅腫熱痛的腫塊時,最好就醫治療,以免過大,屆時恐怕需手術引流膿瘍出來。

過大按壓不痛當心
若頸部腫塊過大,按壓不會痛時,更要小心!盧英仁醫師解釋,若是單純感染引起的頸部淋巴腺發炎,則腫塊會有紅、腫、熱、痛的反應,且按壓時可移動、具有彈性,也常合併其他感染症狀如發燒;不過,若頸部腫塊的直徑大於2公分,且觸摸時感覺很硬、位置也很固定,按壓也沒有疼痛感,就要特別小心,尤其是超過4周的抗生素治療,都沒有緩解,甚至變得更大或是合併體重減輕症狀,則惡性程度很高,最好趕快就醫做進一步的評估,必要時需要切片確診。

【醫師說】
如果是惡性的淋巴結腫大通常會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大,且不會痛、淋巴結固定不動,常還會合併肝脾腫大,有時還會有體重下降的現象,很可能是惡性淋巴癌、白血病。

頸部淋巴腺發炎若太過腫脹,則需轉介至外科經由手術引流膿瘍。
頸部其實有許多淋巴結,屬於淋巴系統的一部分。
小孩常見的單純淋巴腺發炎,常合併其他感染症狀如發燒、疲倦等。
若小孩的頸部腫塊會紅腫熱痛,或是不痛但直徑超過2公分,都最好就醫檢查。
若是感染引起的頸部淋巴腺發炎,通常服用抗生素治療就會緩解。

(蘋果日報)
--
豆漿燉南瓜治關節炎? 很營養但無效

為了預防關節退化,近來不斷有人在網路、臉書分享獨門秘訣,其中不少人推薦「南瓜加豆漿燉煮」,聲稱「天天喝就能防治退化性關節炎」,吸引不少民眾嘗試。對此,專家表示,南瓜、豆漿都是含有高營養素的食物,但是兩者加在一起吃並沒有可治療或舒緩關節疼痛的營養素。

員生醫院營養師楊謦瑜指出,近來有不少人詢問吃南瓜加豆漿能否防治關節炎?其實南瓜富含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等膳食纖維,豆漿則能提供卵磷質、大豆異黃酮及促進鈣質吸收。雖然兩者對身體有益,但都缺乏能舒緩關節炎疼痛與退化的ω-3脂肪酸(Omega-3)元素。

楊謦瑜表示,要減緩關節炎與退化,應該多攝取富含ω-3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深海魚類(鮭魚、秋刀魚等)或是吃市售魚油。另外薑黃粉也具有天然抗發炎成分,搭配食用或許可以減緩關節炎帶來的疼痛。

署立彰化醫院營養師周柏穎表示,目前沒有研究指出,南瓜加豆漿可以治療關節炎。南瓜及豆漿主要的營養成分是抗氧化或是增加免疫功能,最多也只有緩解發炎反應造成的不適,但不可能治療。

署立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高堅凱說,關節疼痛有分內在痛風疾病與外在受傷等引起。要防治關節發炎退化,除適當用藥,規律運動很重要,以便強化包在關節外的軟組織,產生潤滑才不易受傷,而坊間謠傳某些食物對身體有益,可是多數成分令人懷疑,有疾病最好配合醫師評估治療。

(自由時報)
--
男童囫圇吞棗 棗子卡食道

一名9個月大男童上週咬了一大口棗子噎住,差點窒息,媽媽趕緊把棗子挖出來,原以為沒事了,但男童卻出現不吃不喝、口水變多等症狀,就醫後才發現,還有一塊棗子卡在食道,經內視鏡取出才恢復正常。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院腸胃科主任陳安琪指出,5歲以下兒童喜歡把東西放進嘴巴裡,除非有異狀,不然不易發現。如果這名男童未及時取出卡在食道的棗子,嚴重時恐怕會出現腐蝕性食道炎,也就是食道潰爛、腐蝕,也可能再喝奶進食會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

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說,男童在家看到姊姊吃一半的棗子放在桌上,就搶來吃。媽媽還來不及阻止,他已經咬了一大塊,並且立刻劇烈咳嗽、臉頰脹紅,媽媽趕緊從他口中把棗子挖出來,男童臉色逐漸回復正常,不再咳嗽。

但男童事後不肯喝水、不吃東西,口水也流得比平常多,雖然沒哭鬧、沒嘔吐,活動力正常,但媽媽仍不敢掉以輕心,半夜帶他到醫院掛急診。

身體理學檢查無明顯異狀,醫師為求謹慎,建議做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男童禁食8小時後被送進手術室,陳安琪以內視鏡檢查,果然在食道中段發現一塊約1公分大的棗子果肉,把整個食道管腔堵住,陳安琪以內視鏡夾子取出果肉,男童麻醉甦醒後終於肯吃、肯喝,會玩與會笑,在留院觀察數小時後離院回家。

謝宗學說,小小孩在口慾期(或稱口腔期)常因好奇,會亂把東西塞進嘴巴裡。臨床上曾經遇到咬斷手機吊飾、吃進塑膠湯匙、錢幣、電池、消毒水等誤食情況,家長和照顧者不可大意,尤其是降血壓、降血糖等藥物,若誤食,嚴重者會休克,提醒家有小小孩,細小物品要收乾淨,也別讓孩子離開視線,一旦誤食要立刻送醫。

(自由時報)
--
男大生罹「自發性氣胸」 運動喘﹑不運動也喘

運動後喘、不運動也會喘,南投縣20歲男大生被診斷出罹患「自發性氣胸」,還好透過胸腔鏡肺楔狀切除手術後獲得改善,目前已返家靜養中。

身形高瘦的20歲林姓男大生,平時熱愛運動,運動時心跳很快,且比別人容易喘,有時胸部還伴隨著疼痛感,他以為是運動太激烈且不小心與別人肢體碰撞引起,不以為意。

直到日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直冒冷汗、臉色蒼白等症狀後,才趕緊至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經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後,也立刻安排手術治療。

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與該院支援的國軍台中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志明說,人的肺臟和胸壁間有一潛在的空腔,名為肋膜腔。「氣胸」是氣體不正常地聚積在肋膜腔中,而「自發性氣胸」是指在沒有任何外在因素下,氣體自發性從肺中漏出,病患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有休克、死亡之虞。

由於這名男大生的病況較危急,加上電腦斷層掃描影像顯示,他的肺尖部分有明顯的肺氣泡形成,因此醫師捨棄氧氣給予或胸管引流等保守療法,直接選擇手術,找出造成氣胸的病灶並切除,再搭配肋膜粘黏術,使其肋膜腔完全粘黏,進而降低氣胸復發率。

為何會發生自發性氣胸?目前醫界還沒有定論。據臨床研究顯示,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中有9人,多發生於高瘦型的年輕男性,提醒病患在手術後一個月內避免打球、爬山等太劇烈的運動,也不要從事潛水、飛行等氣溫氣壓變化太大的活動,更是不能抽菸,並保持規律生活。

(自由時報)

評論

月薪嬌妻裡的GDP/于國欽

國民所得統計之父顧志耐於1971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時表示,若干對經濟成長有積極貢獻的因子包括健康長壽、較大的流動性、更多閒暇、更平均的所得分配應納入國民所得統計的框架。

■國民經濟會計(SNA)對於哪些經濟活動該列入GDP,並非一成不變,昔日企業購買軟體、研發不計入GDP,但如今皆已列入,家庭主婦料理家務目前未列入GDP,但未來仍有可能在擴大統計框架後納入。

GDP是衡量總體經濟的最佳指標,但卻也有不少盲點,例如太太在家打掃、洗衣、做飯及帶小孩,明明創造了可觀的產值,惟這項經濟活動迄今卻仍未納入GDP的統計範圍。

家庭主婦產值可觀

依國民經濟會計(SNA)的思維,農家生產的稻米,除了賣到市場的部分要計入GDP,供自己吃的也得計入;而我們住自家的房子,明明沒有房租收入,但這套會計帳同樣會自動幫我們設算一筆房租收入。

這告訴我們,服務自己的經濟活動,雖然沒有經過市場交易,但仍應納入GDP。循此思維,太太在家打掃、燒飯、洗衣及教育小孩,也是服務自己的經濟活動,自然也該計入GDP。

但問題來了,農家消費多少稻子,有市場價格可供估計;房租收入多少,也可以循物價調查設算;但家庭主婦每天從事四、五類工作,每類工作雖各有市場行情(例如洗衣、打掃、帶小孩各有酬勞行情),但該如何加總她們的總報酬?的確是個難題。

近期日劇《月薪嬌妻》剛好談到這個問題,在戲裡星野源對新垣結衣說:「我想僱用妳為全職主婦,支付妳工資。」然後,他拿出一張張報表邊算邊解釋,在均攤房租、水、電、瓦斯費之後,以外食費、清潔員報酬換算工資,並在全職主婦全年無償勞動時間2,199小時的基礎上,估計一位主婦的年薪為304萬日圓。聽到這筆報酬,新垣結衣開心地說:「我做,請僱用我吧。」

這雖然只是一部戲,但卻也為GDP編算提供了一個方向,於此可知,家庭主婦的報酬並非不能算,當務之急,政府必須儘速進行《家庭主婦時間運用調查》,然後再對比外食費、家事服務費進行估計,如此應可算出我國家庭主婦一年所創造的GDP。

我們依據當前可取得的資料,先描繪一下家庭主婦到底創造了多少產值:

估每年創造逾兆元

(一)依職類別薪資調查,我國清潔及家事工作的月薪約2.7萬元,而依據家庭收支調查推計外食費每戶每月約6千元,兩者合計3.3萬元,全年近40萬元。

我國有多少家庭主婦?依人力資源調查,民國105年料理家務的女性有250萬人,乘以40萬元即得出1兆元,這意思是去年我國家庭主婦至少創造了1兆元的產值。

(二)前述這1兆元當然是低估的,因為做飯的月薪絕不只6千元,此外帶小孩、採購等諸多勞務尚未計入。我們再以女性薪資中位數設算為家庭主婦報酬,結果顯示自102年起我國家庭主婦所創造的GDP已逾1兆元,占總體GDP的比率約在6.8%左右,然而這應該也是低估的數字。

(三)最後我們將新垣結衣的304萬日圓設算為我國家庭主婦的酬勞,以近期匯率新台幣1元兌3.62日圓換算,相當於84萬元台幣,乘以250萬名家庭主婦,得出我國家庭主婦一年創造的GDP達2.1兆元。

國民經濟會計(SNA)雖尚未將主婦的勞務報酬納入GDP,但從其思維的完整性而言,納編是遲早的事,如今連日劇都這麼認真在算,我們統計部門豈可再做壁上觀。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2-26/clipping/656/anla00_t_01_03.jpg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