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年60萬孩童死於空污
呼吸也會致死!世界衛生組織在前天公布的報告中指出,全球93%、相當於18億名15歲以下的孩童都暴露在超標的空氣污染環境中,且光在2016年中,就有約60萬名15歲以下的孩童死於空氣污染。世衛秘書長譚德塞痛批,「這不可原諒。每個孩子都應該呼吸乾淨的空氣,才能成長並發揮他們的所有潛力。」英國《衛報》更形容空污問題對兒童而言根本是顆「定時炸彈」。
9成孩童曝空污危機
世衛(WHO)昨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全球空氣污染與健康大會」,並在大會前夕公布《空氣污染與兒童健康》報告,文中提及空污對全球兒童的危害,尤其在中低收入國家中,高達98%的5歲以下兒童暴露在超出PM2.5標準的空污環境中,而就算是高收入國家,也有52%的5歲以下兒童在呼吸髒空氣。根據WHO標準,PM2.5日均值不應超過25μg/m3、年均值不應超過10μg/m3。
WHO指出,兒童特別容易遭受空氣污染影響的原因之一是呼吸速度比成人快,因此會吸收更多污染物。此外,大腦和身體尚處於發育中的兒童,其生活空間更接近地面,而一些污染物在此的濃度最高。此外,在經常使用污染性燃料和技術烹飪、取暖和照明的家庭中,新生兒和幼童也更容易受到家中空氣污染的影響。
環保署空保處長吳盛忠回應,孩童高度正好對著車輛排氣管,移動污染源對孩童影響比成人大,除車輛排氣逐期加嚴、推動電動車,新《空污法》授權地方政府可劃設空品維護區,2020年學校、醫院優先劃定,高污染車輛禁入校園周邊,並嚴格禁止車輛怠速。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昨說,曾有針對成人研究證實,台灣每年約6千至8千人死於空污微粒危害,且中南部空污比北部嚴重,西部比東部嚴重。
其刺激物質更敏感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所教授郭育良的研究團隊,則於2011、2016至2017年調查台灣6至15歲孩童,觀察7天內平均空污短期效應,發現懸浮微粒PM10每上升10微克╱立方公尺,其第1秒吐氣量下降2%、用力肺活量下降1.86%、最大呼氣中期流量下降2.28%。郭育良表示,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PM2.5、PM10及臭氧下,即使暴露時間短,仍會影響肺活量。台北榮總胸腔科特約主治醫師江啟輝昨表示,空污不只會對成人造成危害,兒童的呼吸道、免疫系統仍在發育,對於空污當中的刺激物質更為敏感。
PM2.5能穿透肺泡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細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PM),約人體頭髮直徑的28分之1,能穿透肺泡,隨血液循環全身。PM2.5指數愈高代表空污愈嚴重,也增加肺癌及心血管疾病風險。我國環保署認定的PM2.5標準日均值是35(35μg/m3,每立方公尺35微克),超過此數值即代表暴露在危險當中。
(蘋果日報)
--
一年奪60萬命 空污正毒害18億孩童
世界衛生組織(WHO)三十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首屆「全球空氣污染與健康大會」,二十九日率先發布報告,指出全球約有九十三%、相當於十八億名十五歲以下兒童,暴露於空氣污染毒害,其中包括六.三億名五歲以下幼童。研究發現,空污會影響兒童神經發育,導致智商降低,也會增加罹患氣喘、肺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光是二○一六年,就有約六十萬名兒童死於空污導致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這份題為「空氣污染與兒童健康:清潔空氣是良策」的報告,彙整空污對兒童健康影響的最新科學知識,針對一百九十四個國家的髒空氣如何影響兒童健康進行分析。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空污正在毒害數以百萬計的孩童,摧毀他們的人生。這不可原諒。每個孩子都應該能呼吸乾淨的空氣成長,發揮他們所有的潛力。」
窮國98%幼童暴露毒空氣
研究顯示,空污會對兒童發育及認知能力構成影響,也可能誘發兒童癌症和氣喘;長期暴露於空污環境當中的孩童,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較高。此外,空污也可能導致孕婦生下體重較輕的嬰兒,增加早產、死產的風險。報告聚焦空氣污染濃度指標細懸浮微粒(PM2.5)數據,顯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有高達九十八%五歲以下幼童暴露於細懸浮微粒超標(每立方公尺二十五微克)的環境。相較之下,高收入國家的五歲以下幼童則有五十二%暴露在這類環境中。
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四十%人口(包括十億名十五歲以下的孩童)暴露於家庭空污當中,印度二○一六年死於空污相關疾病的五歲以下幼童至少十萬人,最為嚴重;其次是奈及利亞的九.八萬人,第三為巴基斯坦的三.八三萬人。報告指出,兒童由於口、鼻更接近地面,且呼吸速度比成人快,更容易受到空污影響。
專家呼籲,家長烹飪和取暖時應儘量使用低污染的燃料,不要抽菸,以減少孩童暴露在空污環境的機會。世衛也敦促各國推動減少空污的政策,鼓勵大眾使用乾淨能源,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避免在學校和遊樂場附近設置工廠、發電廠等主要空污來源。
(自由時報)
--
WHO:全球93%孩童身陷空汙危機 1年死60萬童
世界衛生組織(WHO)29日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其中包含60萬名兒童。全球當前有大約93%的兒童面臨嚴重空汙問題,健康受到強烈威脅。
世界衛生組織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全球空氣汙染與健康大會」(Global Conference on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在正式開會之前所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有大約93%、18億名15歲以下兒童,日常生活中接觸超量的PM2.5。光是2016年,就有大約60萬名未滿15歲的兒童,因空氣汙染而死亡。
世衛組織的研究發現,兒童特別容易受到空污影響,因為兒童呼吸速度較快,且口、鼻更靠近地面,容易比成人吸收更多的汙染物。此外,空污對孕婦的傷害也很大,若孕婦曝露在受污染的空氣,早產的風險會提高,或生下體重較輕的嬰兒。
世衛表示,幾乎所有兒童健康領域的醫學專家都正在尋找這項危機在富國和窮國所帶來的影響證據,包含出生體重較輕、神經衰弱、氣喘到心臟病。
世衛總幹事阿達諾姆(Tedros Adhanom)博士表示:「受污染的空氣正在毒害數百萬名孩童並毀掉他們生命,這是不可諒解的,每個孩子都應該能夠吸收乾淨空氣,這樣他們才能健康長大。」
世衛呼籲各國政府應採取措施減少使用石化燃料,促進利用可再生能源,並建議學校和遊樂場等要遠離繁忙的道路、工廠和發電廠等主要空氣污染源頭,以保護孩童健康。
(聯合報)
社會
女碩士生慘死 網怒揪團算帳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陳姓女碩士遭清潔工林榮富殺害,台南地院法官認為兇嫌恐有滅證之虞,昨凌晨依殺人罪裁定羈押。部分成大學生群情激憤,發起「揪團看人渣開庭」,要找林嫌算帳,學生也盼校方執行「聘任人員提供良民證」,做好校園安全防護。
兇嫌稱被逼債
成大一名男學生在匿名論壇「Dcard」成大板上開表單發起「揪團看人渣開庭」活動,他自稱是陳女的同學,表示「我好憤怒,有誰要陪我去找他算帳?」成大中文系張姓女學生說,校園讓人感覺處處是危機,建議學校要嚴格執行良民證制度,並嚴格管制門禁。
檢警昨解剖複驗,發現死者頸部有指印痕,頸部肌肉、頸動脈、氣管後方皆有壓迫出血,但確切死亡原因,仍待解剖鑑定。昨也採樣血液、尿液、胃內容物、下體等檢體,由法醫研究所化驗鑑定,釐清陳女是否遭其他犯罪侵害。
警方調查,林嫌當天已是第三度跟陳女借錢,他第一次借1千有還,第二次借1千未還,28日以還錢為由邀陳女到諮商室,再要求借2千元遭拒,雙方口角引爆殺機。
林榮富說,他被逼債逼急了,周日上班看到陳女,厚臉皮開口借錢,對方不借,還說了「不中聽的話」,讓他怒火中燒,掐住陳女脖子,因擔心呼喊,拿抹布塞嘴,直到窒息。
林稱,當時有幫她做心肺復甦術,自知鑄下大錯逃離現場。林強調:「我不是有心想殺害她,真的是意外。」對此,檢警還要釐清。
(蘋果日報)
--
遇害成大女研究生 初判是完璧
成功大學陳姓女研究生遭勒斃命案,檢警昨會同法醫解剖陳女遺體。據前往慰問陳女家屬的公益團體人員表示,陳女家屬情緒激動地說,陳女根本不認識凶嫌男清潔工,兩人之間不可能有金錢借貸關係,直批清潔工稱借錢不成才殺人,這分明是為自己脫罪的說詞。
據了解,陳女仍是完璧之身,有員警認為,這並不代表她沒有被猥褻或性侵,仍要檢驗下體生物跡證來確認。
關懷人員說,陳女父母指自己女兒很乖、很優秀,凶嫌說是為了向女兒借錢不成、一時衝動失控才殺人,這話讓人聽了很憤慨,不能僅聽凶嫌的片面之詞。據辦案人員了解,陳女父母不曾聽過女兒生前提過林姓清潔工這個人。林榮富告訴警方,他只跟陳女借過錢,不曾跟其他研究生借過錢。
台南地檢署表示,陳女遺體頸部有指印痕,頸部肌肉、頸動脈、氣管後方都有壓迫出血,確切死亡原因,需待解剖鑑定報告出爐才能認定。昨採樣的血液、尿液、胃內容物、下體等檢體,連同29日相驗時採樣的下體檢體,都會由法醫研究所化驗鑑定,以查明女研究生有無遭性侵或侵害犯罪情事。
檢方29日晚間聲押凶嫌林榮富,台南地院昨晨裁定收押、但不禁見。
(自由時報)
--
女研究生命案凶嫌收押 成大:將拒雇性侵前科犯
國立成功大學陳姓女研究生遭清潔工林榮富殺害案,台南地檢署以林涉犯殺人重罪,且有滅證之虞聲押,台南地院昨天凌晨裁准。因有成大學生批評校方放任性侵犯在校內趴趴走,成大表示,未來會要求臨時人員須提供所謂的「良民證」,絕不錄用有性侵前科的人。
陳姓女研究生3天前在校園裡遇害,引發學生強烈的不安與憤怒。有學生在網路上揪團,表示要去法院旁聽嫌犯審理過程,也有學生批評校方放任性侵前科犯在校內趴趴走。
成大主任祕書李俊璋表示,已要求未來臨時人員必須提供「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書」,也就是所謂的「良民證」。針對有性侵前科的人,絕不錄用,至於其他犯罪紀錄,則由各系所自行決定。
檢警昨天會同法醫及家屬解剖死者遺體,發現頸部有指印痕,頸部肌肉、頸動脈、氣管後方均有壓迫出血,並採集死者血液等檢體,一起送交法醫研究所化驗鑑定,陳父驗屍後痛哭失聲。
檢方前天晚上依林榮富涉犯殺人重罪、且有滅證之虞聲押,台南地院昨天凌晨裁准收押,但未禁見。
成大命案學生憤怒:校方放任性侵犯趴趴走
成大發生女研究生在校園內遭清潔人員勒死命案,引起學生的憤怒,「學校怎麼可以讓性侵犯在校園內走來走去」,網路上一片罵聲,校方昨天原本表示臨時人員很難管制,但今天改口,表示未來將全面要求性侵犯不能進入校園。
成大教育研究所陳姓女研究生上周日在社科大樓內遭到研究所聘用的清潔人員勒斃,雖然周一警方就逮捕嫌犯,但仍引發學生強烈的不安與憤怒,有學生在網路上揪團,表示要去看法院審理嫌犯,表達不滿,不少學生響應,也有學生批校方放任性侵犯在校內趴趴走。
師生反應,並不是歧視清潔人員,但是有犯罪紀錄的人往往工作也不穩定,因此學校反而應該對臨時人員加強稽查犯罪紀錄才對。
校方昨天由副校長黃正弘出面,說明該名林姓清潔工的平日狀況,教育研究所已從105年聘用至今,黃正弘表示,學校對於專、兼任老師,專任的技工、工友等,都要求提供犯罪紀錄,也就是良民證,但是臨時員並沒有,而林姓清潔人員是清潔工。
學校主祕李俊璋今天則表示,已要求未來針對臨時人員也必須提供良民證,針對有性侵前科,絕不錄用,其他的犯罪紀錄則由各系所自行決定。
而對於校園中安全的死角,李俊璋表示,之前就有配合警方加強中,針對容易發生學生自殺意外、竊盜及校園安全等,都要進行防堵;校方人員今天又前往事發的社科大樓進行檢視,看有沒有需要再加強之處。
成大女研究生命案 法醫相驗死者仍完璧
清潔工林榮富涉嫌殺害成功大學陳姓女研究生,警方逮捕後他供稱是因為借2000元遭拒殺人,警方認為這說法太牽強,因查出他多年前曾涉及強制猥褻,懷疑他意圖性侵殺人。法醫研究所今天上午相驗,發現死者下體並未受創,警方指出,這不代表他並沒有猥褻或性侵,還需進一步調查並檢驗生物跡證來認定,但至少確定死者還保有完璧之身。
台南市警五分局將林嫌送地檢署,法官今天凌晨裁押未禁見。陳女頸部有明顯掐壓痕跡,上午檢方會同法醫解剖,遺體頸部有指印痕,頸部肌肉、頸動脈、氣管後方都有壓迫出血,不過確切死亡原因仍待解剖鑑定報告出爐。
採樣血液、尿液、胃內容物、下體等檢體,連同昨日相驗採樣下體檢體法醫研究所將化驗鑑定,雖然還無法確認是否死者曾遭性侵。
成大女研究生命案今解剖 頸部有壓迫出血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黃銘瑩偵辦成大陳姓女研究生命案,今日上午會同法醫解剖,發現遺體頸部有指印痕,頸部肌肉、頸動脈、氣管後方皆有壓迫出血。檢方指出,確切死亡原因,待解剖鑑定報告出爐方得認定。
檢方指出,今天採樣的血液、尿液、胃內容物、下體等檢體,連同昨天相驗採樣的下體檢體,均送交法醫研究所化驗鑑定,以查明該研究生有無遭其他犯罪侵害情事。
陳姓女研究生及家屬神情悲傷上午抵達台南市立殯儀館,面對媒體不發一語,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人員也派員前往,期提供家屬相關的協助。陳父冷靜的走進行政相驗中心,再次確認女兒身分,然而,看到女兒冰冷的屍體, 從此父女天人永隔,步出中心時再也忍不住其激動情緒,哭了出來。
經檢方簽發死亡證明後,家屬也在殯葬業者的協助下,父母強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 將女兒大體運回高雄老家辦理喪事。
檢方偵辦成功大學陳姓女研究生命案,查出清潔工林榮富涉有重嫌,經檢察官黃銘瑩複訊,認林涉殺人罪嫌重大,有滅證、逃亡事實,有羈押的必要,昨深夜向台南地院聲請,法官認林有滅證之虞,今天凌晨裁押未禁見。而陳女頸部有掐壓痕跡,上午檢方會同法醫解剖 ,釐清是強塞抹布或掐頸導致窒息死亡。
(聯合報)
--
24小時處理槍傷而出名 道上傳奇轉型醫美診所
桃園男子遭人凌虐丟包,兇手第一時間找的醫院是曾有「黑道急救站」之稱的慶生醫院,卻不知慶生醫院早已轉型為醫美診所,但在不少道上份子心中,這家醫院的傳奇歷史,仍讓人津津樂道。
因債務問題遭法拍
在80年代開業的台北市慶生醫院,因地處酒店林立龍蛇雜處的林森北路,醫院以精湛外科、24小時承接黑道兄弟無法到公立醫院處理的刀傷、槍傷而出名,就算是中南部幫派分子,也都知道在台北遇上麻煩,「找慶生就對了!」
慶生醫院早期號稱能在最短時間找到最強外科醫生,更有人說,「慶生救不活的,送到其他醫院也沒用。」慶生醫院曾有醫生替槍傷患者開刀時,仇家持刀闖入,醫生霸氣的將仇家趕出去;醫護人員回憶,慶生醫院的手術房設有鐵欄杆,就是為了避免傷患遭仇家鬧事。
慶生醫院當時除超強外科專業,對病患傷勢不多問、不主動通報警察,即便開刀動輒要價數十萬元,仍是道上兄弟遇難求診的「第一品牌」。13年前,慶生醫院因創辦人債務問題遭法拍,隔年重新開業,但規模縮減改名慶生診所,並轉型以醫美為主,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黑道急救站了。
(蘋果日報)
--
兄弟看過來 慶生轉型醫美10多年了
20多年前的台北市慶生醫院,因敢於對命懸一線的江湖兄弟「下重藥、動大刀」,因而道上兄弟口耳相傳,素有「黑道急救站」之稱,甚至傳稱「只要有命進得了門,就一定活著出得了院」,但現今院方易主,並已轉型為醫美診所, 已不收槍刀病患。
位在台北市林森北路、德惠街口的慶生醫院,早年有傷患送進醫院,幾乎都「已是」或「就是」瀕臨死亡的狀況。院方只要確認家屬「無異議」,便「敢用重藥,兵行險著」,果真將眾多命在旦夕病患從鬼門關給搶了回來。
盛名之累 仍有人半夜求救
當時,道上兄弟傳稱,「只要有命進得了門,就一定活著出得了院」,甚至江湖兄弟之間還有一個不成文默契,「人,只要受傷一入慶生,絕不可追殺,一切待出院再行討教」。
不過有一次,主刀醫生陳良善正在手術室幫受槍傷的病人開刀,2名拿開山刀的江湖兄弟突然衝入意圖加害,軍醫出身的陳良善,揮著血淋淋的手術刀,厲聲直斥「這裡你是老大,還是我是老大,給我出去!」惡煞登時氣餒,乖乖退了出去。
不過慶生醫院2003年面臨易主和轉型,目前已成為醫美診所了。只不過受昔日盛名之累,仍有人動輒深夜登門求救,讓院方困擾不已。
(自由時報)
--
1億交保金降至3200萬 慶富老董可望停押
因詐貸案遭羈押的慶富造船集團老董陳慶男,原本十一月四日起又將延長羈押二個月,不過,陳慶男聲請具保停押,高雄地院昨考量陳慶男的健康因素,裁定如提出交保金三千二百萬元具保,准予停止羈押。
陳慶男被控詐貸六十三億元案,坦承犯行,檢方准予八百萬元交保,但今年六月四日,高雄地院發現同案被告陳偉志(陳慶男之子)早於五月間棄保潛逃境外,加上陳慶男在院方審理時改口否認犯行,法院擔心他也會棄保潛逃,裁定追加保釋金為一億元,陳因籌不出錢而遭羈押迄今。
地院指出,延長羈押期間將於十一月三日屆滿,陳慶男在十月二十六日延押訊問程序庭時,自稱年近七十八歲高齡,身體狀況不佳,並無逃亡之虞,且其名下之不動產、銀行帳戶等財產均被查扣、查封,實無法提出一億元保證金。
高雄地院因此裁准,如陳慶男提出三千二百萬元交保金,准予停止羈押,但限制住居,須每日向住家附近的派出所報到。
(自由時報)
--
性侵少女焚屍 撤死刑 辦案警怒:不應原諒
少女慘死 殯葬人員也不忍
3年前新竹縣竹東鎮國二少女遭霸凌性侵後焚屍,死狀悽慘,連協助處理的殯葬人員看了都搖頭嘆息,今年8月間,高院更一審判主嫌林春雄死刑,4名共犯各判刑20年至無期徒刑不等;最高法院卻認為更一審判決理由矛盾,昨撤銷發回高院更審。
當年承辦此案的警員受訪說,犯案者完全不尊重生命,把少女當小動物一樣虐待玩弄致死,這樣的行為泯滅人性,他認為「不應原諒」。
這名警員回憶當時現場狀況說,少女遺體被發現時,不但被燒得面目全非,而且已經長了很多蛆,死狀之慘,讓前來協助處理的殯葬人員看了都搖頭嘆息;至於被害少女的家屬,則已搬離原址,不知去向。
最高院指判死理由矛盾
最高法院認為,更一審認定少女死因是遭施暴後未及早送醫,卻又引用法醫研究所鑑定報告,指少女是受2次頭部重擊而有高猝死機率,究竟少女及早送醫有無存活機會?更一審判決理由矛盾。
另外,鑑定報告指兩次頭部重擊可能使少女在數分鐘內猝死,但林春雄等5人的不作為,不送醫與少女死因有沒有因果關係,更一審並未說明清楚。
再發回高院更審 暫撤死刑
最高法院認為,林春雄等人施暴後,棄置昏迷的少女離去,更一審從而認定4人有不確定殺人故意,論述稍嫌速斷;此外,林春雄的女友黃曉雲與4男是否有性侵的犯意聯絡,也應再查明。
2015年5月,案發前黃曉雲向林春雄抱怨,被14歲邱姓少女辱罵「╳」和三字經,林男率黃女和三名惡煞同事虐打邱女,林男對她指侵,並指揮其中2男性侵邱女,5人將被虐昏迷的少女棄置竹東大橋下,犯案後到卡拉OK歡唱,隔天又重回現場,發現她已死,竟潑汽油焚屍。
5人一審皆被判無期徒刑;二審去年3月改判林春雄、共犯陳哲儒無期徒刑,古志強28年、黃曉雲與何文軒20年;高院更一審今年8月改判林春雄死刑,陳哲儒、古志強、何文軒無期徒刑,黃曉雲20年。
(自由時報)
--
竹東少女遭性侵焚屍凶嫌死刑遭撤 警:對家屬不公
2015年新竹縣竹東發生一起駭人的少女命案,年僅14歲的被害少女被人虐打及性侵,命喪竹東大橋下,如今最高法院將主嫌的死刑判決撤回,當時承辦警員得知後,他回憶辦案過程,若法官看到現場慘狀,以及嫌犯被偵訊時的冷血回應,可能就不會撤銷死刑。
當時承辦的警員表示,被害少女被打爆頭、性侵身亡,死後還遭焚屍,最後被發現陳屍在河濱公園草叢,家屬報案當天,警方就把涉案的7人帶回偵辦,其中2人為9歲、11歲女童,很快交代案情過程,讓警方快速破案。
少女遺體遭火焚燒,警方找到少女時遺體已腐爛、並長蟲,讓他看了相當不捨,更難以想像少女是如何被虐致死。尤其,少女是身障人士智能不足,兇嫌怎麼有辦法對少女下手狠毒,根本是被凌虐致死。
他回憶當時偵訊嫌犯過程,主嫌被偵訊時,表情冷漠、完全不認為自己犯下重刑,他只是找人毆打少女的小事情,沒想到少女會就這樣被打死。對於法官撤銷死刑,對於家屬很不公平,如果法官是在現場看到少女被虐死慘狀,以及兇嫌對於此事在被訊問時,不見悔意,相信法官會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聯合報)
--
竹東少女命案 惡男遭撤銷死刑
新竹男子林春雄和女友黃曉雲等同夥,3年前輪姦邱姓少女還殘忍焚屍,高院更一審斥責首謀林春雄罪行重大將他判處死刑、其他3名共犯判無期徒刑、黃女判刑20年,最高法院以少女遭重擊後有無存活機會、送醫可否免死等5大理由,昨將全案發回更審,再度引發民眾質疑最高法院不願判死刑的爭議。
本案一審將5名惡煞判處無期徒刑,高院改依傷害致死等罪各判處無期徒刑至20年不等徒刑,但更一審認為,林男等人惡性重大,其犯行均不可輕饒,依殺人罪論處無期徒刑、20年徒刑,林男是主謀且犯後後沒有悔悟,為符合社會上普遍認的法價值將他判死。
最高法院審理後卻認為,法醫研究所解剖報告稱少女「但及早送醫,應有不小存活機會」,原判決因為此認定少女死亡結果是因於林男等人離去,但後來又有不同的認定,少女受到第2次撞擊而傷重昏迷後,究竟有無存活機會,原判決前後理由論述矛盾。
合議庭表示,黃女在現場且對其他人性侵少女沒有意見,原判決何以黃女沒有性侵的犯意聯絡,另林春雄等人喝完保力達B一瓶後,原判決沒有說明為何喝酒後並未達辨識力降低狀況的理由,且殺人犯意與結果也未調查清楚,因此撤銷死刑判決。
(中國時報)
--
打撈海洋垃圾 赫見漂流11年中油塑膠瓶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十月中旬在太平洋垃圾帶打撈微塑膠,竟撈到一只由中國石油公司(台灣石油)生產的機油瓶,估計在海上漂流超過十一年。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資深媒體與推廣主任李芳怡表示,機油瓶上清晰可見「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名稱,由於中油二○○七年更名為台灣石油,推算該瓶子的年紀,至少十一歲。
這次調查,綠色和平從太平洋垃圾帶中採集了五○八個微塑膠,多是民眾生活用品。另外,漂流在海上的破損塑膠製品,包括瓶罐、漁網、袋子和牙刷等,可辨識品牌包括可口可樂、聯合利華、拜耳、Cloralex(墨西哥)、Kao Bleach(新加坡)、娃哈哈、康師傅及中國石油公司等。
綠色和平塑膠專案負責人羅可容警告,每年約有一二七○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這些塑膠廢棄物會一直留在環境裡,甚至碎裂成微塑膠,危害整個生態鏈。在台灣,一年消耗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六十億支寶特瓶、卅億根塑膠吸管、十五億杯手搖飲料,以及六十四萬套免洗餐具,塑膠使用量龐大。
環保署九月即曾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含有微塑膠,材質包括PP(瓶蓋和免洗餐具)、PE(塑膠袋、吸管)、PET寶特瓶等。專家警告,這些微塑膠會吸附環境中的化學及重金屬物質,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毒素進入人體後,可能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及神經系統。
(自由時報)
--
太平洋撈到塑膠垃圾中油機油瓶 漂流逾11年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天指出,美國辦公室10月中旬在太平洋打撈微塑膠時,一併撈起了海上的破損塑膠製品,其中一件為中國石油公司生產的機油瓶,粗估已漂流11年以上。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說,日前美國辦公室利用拖網採集太平洋垃圾帶中的微塑膠,共發現508個微塑膠,雖然目前還難以確認海中塑膠污染源,但從海上尚未破裂完全的廢棄塑膠外觀判斷,大多還是民眾生活常見的生活用品,推斷廢棄塑膠由陸地流向海洋的可能性居多。
綠色和平表示,海上打撈到的破損塑膠製品有可口可樂、聯合利華、拜耳,Cloralex(墨西哥),KaoBleach(新加坡)、娃哈哈、康師傅等,還有印著「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機油瓶,由於中油已於2007年改名台灣石油,推算此機油瓶已在海上漂流至少11年。
對此,綠色和平塑膠專案負責人羅可容指出,塑膠長久不衰的特性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卻對環境和海洋造成永久的破壞,且大部份塑膠製品沒有回收價值,一旦被淘汰丟棄,就會一直留在環境裡,甚至碎裂成微塑膠,危害擴及到整個生態鏈。
綠色和平指出,根據統計每年有127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各國雖已陸續採取實際行動,想辦法移除海上垃圾,但減少的數量遠遠不及增加的數量,海洋塑膠污染迫在眉睫,呼籲政府和企業應加緊腳步,從源頭減少生產及使用一次用的塑膠製品,民眾也可從自身做起,減少使用一次用塑膠製品,共同減緩海洋污染惡化。
(中央社)
--
耍官僚!少年法庭拒發「同行書」 少女淪性奴
監察委員林雅鋒去年完成少年案件調查報告,認為檢警常把少年與成年共犯案件併辦,以犯罪嫌疑人身分簽發拘票拘提少年到案,未採取去刑事化措施,明顯對少年保護不周,此外,少年法庭明明有少年事件「先議權」,卻常拒絕警方聲請「同行書」(類似拘票),致警方無法及時介入少年事件,要求司法院等單位檢討,而此報告已公布一年半,但卻形同「狗吠火車」,少年法庭依然故我,此官僚化的後果是間接導致一名少女染上毒癮,另一名少女淪為性奴。
監院報告認定少事法程序不明 少年移送法庭前明顯保護不足
林雅鋒去年四月指出,「少年事件處理法」雖然規定少年法庭對少年事件有先議權(即少年犯罪原則上應由少年法庭處理),但法條對於移送到法庭前的程序不明,造成該階段的保護真空,更誇張的是,各少年法庭僅依照司法院二○○三年三月三日第一期業務研討會結論,就拒絕警方對非行少年同行書(類似拘票)的聲請。
實務上,司法警察為了辦案需求,常把少年和成年共犯包裹成一案,報請檢察官偵辦,再由檢察官簽發拘票,拘提涉案少年到案,透過此刑事程序來處理,林雅鋒認為根本無法保護少年。
少年法庭不但鮮少核發警方聲請的同行書,案件移送到法庭前,也幾乎不主動偵辦,保護形同失能,基隆就有一名翹家的劉姓女高中生與林姓毒販同居,警方費盡千辛萬苦找到她,向少年法庭聲請同行書卻遭拒,事後劉女染上毒癮,其母悲嘆:「別人的囝仔死祙了!(意指:別人的小孩死不完)」
有一車手團成員均未成年,車手頭偷拍女友裸照,逼迫嘿咻當性奴,警方獲報後趕緊向少庭聲請同行書,但法官卻以「少年事件在警方調查中,尚未移送法院」為由拒絕。
地院庭長:可函送少年法庭 再由法官指揮辦案
基隆地院庭長王福康指出,少年法庭法官為保護少年,避免被鄰居指指點點,在准駁同行書時會比較慎重;他說,一般在偵查中的案件,若沒有很強的犯罪事證,法官不會核准同行書,但並非一定要取得同行書才能辦案,檢警也可以將案件函送給少年法庭,由法官來指揮偵辦,「不能只要案件辦不成就(把責任)推給法院」!
此外,監委的報告則產生寒蟬效應,基隆檢警最近偵辦一起詐欺案,發現詐騙集團車手頭是名少年,檢察官原想以少年的共犯為成年人,簽拘票將少年拘回來偵辦,但想起監委林雅鋒的意見書,怕被約談,只好改請警方向少年法庭聲請同行書,想不到少年法庭竟以「於法無據」駁回。
明訂法官調查角色 司院啟動修少事法
「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立法意旨是要保障少年健全成長及矯治其性格,但因未明文規定少年法庭法官應何時介入,造成案子移送到少年法庭前的地位曖昧不清,反影響涉案少年的權益,監察委員林雅鋒去年就曾為此批評相關單位「卸責失職」,司法院為了補漏已著手修法,可能的做法是明訂法官的調查角色,或引進國外的「少年檢察官」制度。
或引進「少年檢察官」制度
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廳長謝靜慧表示,檢察官原則不宜介入少年事件,以免把少年標籤化為罪犯,因此,少年法庭扛起調查少事案件的責任,但少事法僅寫出案件移送到少年法院後,法官有發交及發查的權力,立案前的程序與權責歸屬則是空白。
謝認為,法令不完備的情況下,少年法庭法官對法律的認知多為「案件移送到法院後才能啟動調查」,所以在面對警方想要聲請具有強制處分效果的同行書時,會希望他們先把案子移送法院,才算正式立案調查。
至於未來修法要在少事法中明文訂定法官的調查角色?或是引進國外「少年檢察官」制度?謝靜慧指出,年底將就此召開修法會議,「不排除任何可能」。
少家廳指出,德國的少年檢察官只處理未成年者的刑事案件,不管虞犯問題,日本則有專門負責少年事件的檢察官,具有偵查權,但無強制處分權,而我國目前則把虞犯和刑案全都交給少年法庭處理,未來修法將朝何種方向,就要看制度如何選擇。
至於修法前的兒少權益該如何保障?謝指出,下半年度的教育訓練將就此開課,除分享程序基本權的保障,並盼法官能善用工具來保護少年。
一名曾任少年法庭的法官指出,少年法庭的氣氛如「小型刑事庭」,法官基於「不告不理」原則,在案件移送前,確實較少主動指揮警方辦案;且因少事法準用刑事訴訟法,刑案被告如同時有成年人與少年,不少法官也傾向等待檢察官偵辦完畢後,再被動收案。
少事法修法 法界:要有完整法律保護流程
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陳雨凡昨指出,少年事件處理法的修法重點,不僅是少年法庭應如何及早介入,更關鍵的是,在警察偵辦階段,就要有完整的法律保障程序,要有即時的專業人士如律師、社工等專家,確實保護涉案少年。
對於若採「少年檢察官」制度的看法,陳雨凡認為,若採此制度,偵辦少年案件的檢察官,應與偵辦成年案件的檢察官分開,不管怎麼修法,要保留少年刑事犯與虞犯(指常與犯罪習性人交往、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參加不良組織等)應送到少年法庭之制度,並非所有案件均交檢察官偵查。
偵辦階段 應有專家介入保護
前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胡原龍律師認為,現行少事法規定,十二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算是少年,但現在少年早熟,加上國內各方面環境也已成熟,年齡上應嚴縮,還是放寬仍需重新定義,否則目前黑社會知道十八歲以下少年去殺人,僅屬少年犯,很高機率不會被判死刑,導致近年來,愈來愈多殺人案是少年所犯下。
而律師劉韋廷則表示,修法前應先將少事法或刑法範圍特定清楚,否則恐導致觸犯相對重罪的少年移送少年法庭,輕罪反而移送一般法院,造成「輕罪要關、重罪僅受保護管束」的奇怪現象。
(自由時報)
--
女性退伍軍人注意!未來要準備接受教召了
國防部上午表示,該部已對外預告「志願士兵服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第15條之1條文「志願服士兵役者,經停役、退伍或解除召集者,應受後備軍人管理」,而修法說明中,言明女性官兵退伍後須納入後備軍人管理,並接受教召與徵集動員。
目前女性官士兵在退伍後,只有女兵納入後備動員編管,女軍士官則未納入後備軍人的動員管理對象。但國防部決策決定,將退役女性官士兵全納教召對象,與男性退伍官兵一樣接受教育召集及徵集動員。
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上午表示,這項修法目前在預告階段,正在接受各界意見的過程中,以求周延,落實與否將視後續實際修法狀況而定。
國防部表示,該部已完成「志願士兵服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第十五條之一條文「志願服士兵役者,經停役、退伍或解除召集者,應受後備軍人管理」,這項草案在上週正式對外公告,修法說明中首度明文提及女性官兵退伍後要納入後備軍人管理;涉及女性軍官及士官的部分,則將在後續的修法作業中提出。
國防部上午表示,目前規劃將女性士兵、士官及軍官都納入動員編管。國防部刻正就各國女性後備軍人動員執行實況及我國部隊動員實需等面向進行檢討評估,以利未來執行女性官、士、兵動員參據。
至於此案會否「溯及既往」?國防部表示,此次修法目的並不是要溯及既往,而是直接明定後備管理方式。
對於女性官士兵退伍後的後備動員的型態跟男性是不是一樣?要不要接受教點召?後備動員的時候是不是男女混合編組?還是完全是女性?國防部說,目前先以修法為主,完成修法後再檢討與評估,男、女性動員型態、教召及編組方式等。
國防部說,目前為止全體國軍女性官士兵約2萬2000員。
(聯合報)
--
8年才建115公里 前瞻地震海底纜線4年580公里可能嗎
近年來天災頻傳,氣象局為提升地震與海嘯預警能力,預計投入前瞻基礎建設14.45億元預算擴建海底纜線觀測系統等設施,要以4年時間,完成延長580公里海底纜線。但立院預算中心質疑,依過去經驗,政策落實有難度。
立院預算中心質疑,海底纜線布設工程困難度高,自2007年起至2017年止,氣象局以2期工程,花費約8年時間、共投入9.53億元,才布設115公里,此次前瞻計畫卻預計4年時間,僅投入12.57億元就要擴建580公里,評估、規劃作業恐未周詳。
預算中心更直言,擴建海底纜線觀測系統案於今年3月才剛決標,至後年就要延伸580公里實地安裝、測試與驗收,恐有極大難度。
目前台灣東部自宜蘭頭城往東入海向東南延伸,已布建115公里海底纜線系統,並設有3座觀測站(2座在和平海盆,1座在南澳海盆)。前瞻計畫「擴建海纜觀測系統」項目以此為基礎再擴建580公里海底纜線與新增6座海底觀測站,預計2010年完工。
但預算中心提醒,氣象局目前所屬海底纜線曾於2014年發生斷裂故障,重建時又未能妥適評估觀測儀器建置深度與位置,被監察院認有缺失,應有所檢討。而目前隸屬交通部的氣象局,未來組織改造後將改隸環境資源部,也應預做數據保存因應。
(聯合晚報)
生活
「全國最窄機車待轉區」寬僅86公分
全國最「窄」的機車待轉區?彰化市中山路、建國路口處劃設的一個機車待轉區,長度有495公分,寬度卻僅有86公分,機車駛入待轉區時,只見整輛機車突出格子甚多,遭譏是全國最窄的機車待轉區,還有人稱是「恐怖待轉區」,公路總局彰化工務段已研議,會將待轉區「增大」來改善。
宜蘭縣曾有一處迷你機車待轉區掀起熱議,高雄市鳳山區的保泰路上,也曾有一個超小機車待轉區,現在彰化市也出現超「窄」的機車二段式左轉的待轉區,這處待轉區位於中山路、建國路口,機車族騎車待轉,立即突出整個格子。
機車騎士說,從沒看過這麼窄的機車待轉區,相當危險,根本就是「恐怖待轉區」,另有騎士說,這裡腹地太小,實在也沒有空間可以再劃大一點。當地居民則說,機車待轉區原本劃設在前方的中山路二段984號前,但因為這裡是印刷廠,待轉區停了機車後就會阻礙貨物進出,且劃設在車道上相當危險,後來塗銷掉,移往較前方的988號前,長度稍微變短,寬度卻只有86公分,只有一般常見待轉區一半甚至3分之1,而這裡是省道台一線,交通流量大,對機車族來說相當危險。
公路總局彰化工務段長蔡宜宏表示,這處待轉區位於彰化市區,道路寬度較小,因此今年6月待轉區的寬度才這樣劃設,不過經他了解,認為還可把路邊的水溝蓋部分納入待轉區,將格子加大,以解決機車族停車待轉空間不足的困擾。
(自由時報)
--
「變質僅單一事件」 疾管署籲接種疫苗/流感高峰期將至 中小學明起「開打」
疾管署昨公布一劑流感疫苗出現白色懸浮物,一週內連續兩家公費流感疫苗出現變質案例,影響許多民眾信心。明日起(十一月一日)全國中小學校園將開始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衛福部疾管署強調,出問題的兩家廠牌的兩劑問題疫苗是單一事件,十一月至農曆春節將進入流感高峰期,呼籲民眾及學生安心接種。
立院促加強品管抽檢
上週五爆出國外廠商賽諾菲的巴斯德疫苗出現變色、前天又爆出國光的流感疫苗有懸浮物,疾管署已緊急要求暫停施打出問題疫苗的同批號其他疫苗。立院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呼籲,疾管署應儘速將問題疫苗發生原因釐清,同時加強品管抽檢流程,消弭家長疑慮。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校園流感公費疫苗十一月起開打,有朋友詢問他,該不該讓讀高中的女兒接種疫苗?莊回應,自己的女兒也是高中生,叫她安心接種,因為疫苗安全無虞。
莊人祥說,兩個廠商個別的疫苗變質案例應是單一個案,因為如果是疫苗品質有問題的話,同批號的疫苗應該會發現很多變質案例,但目前檢視後,沒發現其他有變質的疫苗,較可能是包裝等其他問題。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共採購約六百萬劑,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受訪也表示,現在是僅有兩劑在注射前就發現裡面有情況,需要調查。整體疫苗的安全,從源頭控管、藥廠、追蹤系統都很完整。
兩起疫苗瑕疵事件,同批號疫苗分別已施打三.二萬劑和二.五萬劑,陳時中指出,疫苗如有一些變質或其他情況,注射到身體裡面基本觀察期是兩天,目前沒有任何同批號不良事件通報。
流感重症死亡 8成未接種疫苗
疾管署昨天公布流感疫情監測,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五萬一九八七人次,與前一週持平。疾管署提醒,上一個流感季的重症死亡一九五例個案中,有接種疫苗僅廿八例,超過八成都沒有接種疫苗;重症的一一一七例中,也有超過八成沒有接種疫苗,尤其老人、嬰幼兒、有慢性病者,若染流感風險更高,仍呼籲民眾要接種流感疫苗。
(自由時報)
--
先後出包…校園流感疫苗打不打?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第三周,預計十一月一日進入校園施打,但賽諾菲及國光二家藥廠疫苗先後出包,不少家長猶豫是否該讓孩子接種。衛福部疾管署昨天上午與廠商開會,國光承諾本周五提出調查報告;賽諾菲預定最晚三周內公布結果。衛福部強調,瑕疵疫苗為單一事件,民眾可安心接種。
國民黨團昨天批評,依疾管署統計,每四個接種公費流感疫苗的嬰幼兒,就有兩人打到問題批號的針劑,顯示衛福部管理鬆散,對嬰幼兒家長而言,疫苗打與不打都面臨兩難。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疫苗如有些變質或其他情況,注射到身體裡基本觀察期是兩天,如果兩天內有情況會通報,目前沒有接到不良的通報。
校園流感疫苗將於周四開始接種,卻遇到疫苗瑕疵事件。莊人祥說明,目前只有兩支疫苗出問題,存於倉庫的國光疫苗,已逐支檢驗,無查出瑕疵品;賽諾菲疫苗正一支一支檢查,預計明天可全數查完,目前也沒有發現任何瑕疵品,瑕疵疫苗仍視為「單一事件」。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在立法院也強調,流感疫苗非整批出問題,食藥署有十一道檢驗,目前也沒有收到不良通報,相對於壞處,打疫苗的好處仍非常多。莊人祥說,市面上的疫苗安全疑虞,鼓勵學生把握權利,及早於校園集中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他強調:「我女兒是一名高中生,今年一樣會讓她接種。」
莊人祥指出,兩批與瑕疵疫苗同批號的疫苗都已暫停施打,待檢驗報告出爐後,由食藥署決定是否重新開打;目前醫療院所的流感疫苗都是安全的,且迄今接獲十七例不良反應通報個案,均與這兩批疫苗無關。民眾若對疫苗有疑問,可以撥打一九二二諮詢專線。
但國民黨立委陳宜民批評,抽檢比例須按國際標準千分之五,以這次國光流感疫苗為例,供應八萬多劑,應抽檢四、五百劑,實際上才抽檢一百九十劑,比例過低的問題,應一併檢討。
疾管署昨天也公布流感最新疫情,上周新增七例流感重症,均未打過今年流感疫苗,五名為六十五歲以上、一名四十六歲成人及一名十六歲學生,近四周累計十九起流感群聚案件,以校園群聚十起最多。
(聯合報)
--
120萬劑校園流感疫苗 明開打
流感疫苗接連「出包」、流感併發重症也快速增加,上周國內新增7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明天開始全國同步大規模展開校園流感疫苗接種,施打量逾120萬劑,民眾卻要陷入「要不要施打」的掙扎,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特別強調將讓自己的女兒打疫苗,信心喊話!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儘速調查、說明問題出在哪,更批衛福部管理鬆散、螺絲掉滿地,要全面檢討疫苗採購相關流程,並督促廠商做好品管。莊人祥則表示,出現異常的同批號疫苗已無在市面上流通,民眾可安心施打。
疾管署表示,上周(10月21日至10月27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5萬1987人次,近4周累計19起流感群聚、校園占有10起。目前流感疫情持平,重症病例不斷冒出,上周新增7例,今年10月1日以來累計42例,感染型別以H3N2的24例(57%)最多。
上周新增7例重症為5女2男,年齡在16至87歲間,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其中有5例是65歲以上,他們都在10月上旬發病而且沒有接種疫苗,他建議,長者與小孩都要趕快施打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高中以下學生約有120萬劑施打量,為了確保學生免於流感病毒威脅,家長應要子女在校園集中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因為學生容易在同儕間傳播,導致因病缺勤或停課。
不過,近來流感疫苗連續「出包」,動搖民眾接種信心,莊人祥說,家長已有「打與不打」的掙扎,他的高中同學也來問這個問題,他以自己的女兒也是高中生要準備接種回答,他要國人相信疫苗品質安全。
疾管署研判日前2支有瑕疵的疫苗應是單一事件,現有17件疫苗不良反應通報,並沒有出問題疫苗的同批貨號,莊人祥表示,如果疫苗有問題早被抽驗查出,而且有疑慮疫苗已收存、打過同批號疫苗這2天也沒有反應不良的通報。
(中國時報)
政經
投票日候選人禁宣傳公投 中選會:同時適用選罷公投兩法
中選會前天指出,候選人無論贊成或反對特定公投,皆不可在投票日當天宣傳公投,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昨批評該條款是「盧秀燕條款」,政治凌駕法律,為了打擊她。中選會昨回應,選罷法的規範原即有政黨及任何人含候選人在內,不得在投票日當天從事競助選活動,公投法與選罷法一併適用。
盧秀燕批政治凌駕法律
中選會前天指出,今年公投議題涉及全國性立法原則或重大政策,候選人對各項公投議題無論持贊成或反對態度,皆屬其競選活動一部分。投票日當天,候選人無論其是否為特定公投提案領銜人,凡宣傳公投提案者,皆為選罷法所禁止。請候選人於投票日當天勿進行公投宣傳活動。
同時為「反空污」公投領銜人的盧秀燕昨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公投法並沒有規定在投票日當天,任何人包括提案領銜人不可以宣傳公投,中選會所做的規定已經凌駕法律,是「盧秀燕條款」,中選會已變成「助選會」,淪為政治打手。
中選會表示,選罷法的規範原即有政黨及任何人含候選人在內,不得在投票日當天從事競助選活動,公投法的修正是今年初施行,任何人也不能在禁制區範圍內從事任何宣傳;至於禁制區以外的部分,固然可以宣傳,但須與選罷法一併適用。
中選會表示,十一月廿四日既是選舉投票日,也是公投投票日,兩部法律均須適用。公職候選人在投票日當天不能從事競助選活動含公投宣傳;至於候選人以外的任何人,投票日當天於禁制區外可從事公投宣傳,但仍不能穿插候選人姓名、政黨名稱、標語、旗幟、看板、號次等相關之影像、聲音及文字。
(自由時報)
--
出事了都不用下台 誰賜高雄幫免死金牌?
台鐵普悠瑪號翻覆造成嚴重傷亡,朝野要求交通部長吳宏謀下台的聲音不斷,雖吳宏謀已經口頭向行政院長賴清德請辭,不過賴清德僅對外說,等行政調查結束後,他會做決定,尚未准辭。也因為吳宏謀被視為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人馬,也就是「高雄幫」的一員,社會關注吳宏謀到底會不會離開交通部。
吳宏謀一路高升 因氣爆請辭又回任高副市長
2014年4月,吳宏謀擔任高雄市副市長,同年8月因氣爆請辭,同年12月又回鍋擔任高雄市副市長,直到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5月20日之後北上擔任公共工程會主委兼政務委員,隔年轉任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
2018年7月,交通部長賀陳旦下台,由吳宏謀接任,10月發生普悠瑪號翻覆事件,許多立委利用立法院總質詢問吳宏謀接下來何去何從,不過賴清德也為吳緩頰;賴說,吳宏謀接任交通部長以來的三個月,積極任事,所有交通事務都認真推動,未來釐清責任之後,他會做最後的決定。
在野黨不滿吳宏謀至今不動如山,國民黨立委江啟臣在立法院總質詢也因此怒嗆行政院長賴清德「執政無能、賴皮吳恥」。不過賴清德也反駁,反批江「人身攻擊。」面對江啟臣不斷追問到底要由誰負政治責任,賴清德回應,台鐵局長已經下台了嘛,人命當然要緊,台鐵局長鹿潔身已經下台,當然是一種政治責任;不過當江又問到吳宏謀,賴清德怒回:「要跟你講幾次,等事情告一段落我們就會做決定。」
也是高雄幫的王國材 被傳升任交通部長
吳宏謀因普悠瑪號事件一直被逼下台,外傳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是下任部長熱門人選,不過對此王國材否認,希望外界別再以訛傳訛。現年59歲的王國材為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曾任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總經理、董事長、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局長、高雄市政府顧問兼台北聯絡處主任、一卡通票證公司董事長及中華郵政公司代理董事長等職務,也被視為陳菊人馬。
王國材曾代理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任內強化數位金融、智慧物流、長照壽險發展;今年7月,原任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的吳宏謀接任交通部長後,也由王國材暫兼港務公司董座,日前剛卸下此職務,今年9月再接下圓山大飯店代理董事長一職。
陳金德 被迫請辭中油董座卻出任宜蘭縣代理縣長
蔡政府上任以來,官員下台都很少「裸退」,幾乎都轉進其他單位,有人擔任董事長、有人轉戰其他部會繼續當官,也有人被聘為國策顧問,身為「高雄幫」一員的陳金德也不例外。
2017年「815大停電」,時任中油董事長陳金德頻被點名下台。民進黨內部原本期望藉由時間讓風波平息,沒想到陳金德自己親上廣播節目,回嗆要他下台的聲音,指「他在民進黨30多年,類似派系鬥爭看多了」,引發軒然大波。隨後陳金德請辭獲准,不久後出任宜蘭縣代理縣長,且黨內安排他「先代理、後參選」,但陳金德卻因對豪華農舍大鬆綁,又掀起爭議,最後他沒有參加宜蘭縣黨內初選,黨提名立委陳歐珀代表參選。
捲進慶富案 李瑞倉穩坐中華投資董事長
2017年9月,前閣揆林全下台,金管會前主委李瑞倉也因內閣改組去職,不過同年11月他就找到新工作,擔任中華投資董事長。李瑞倉曾任高雄市財政局長、秘書長及高雄銀行董事長,也被視為「高雄幫」一員;2017年底爆發慶富案,李瑞倉被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指控介入喬錢,李先後拿出公文反駁黃國昌「一派胡言」。
當時黃國昌指出,2017年1月3日李瑞倉主持會議,慶富集團董事長陳慶男稱軍方延遲付款,導致資金有缺口,要求金管會幫忙協調銀行團變更授信條件,退回5.5億備償金予慶富。不過李瑞倉說,黃的指控「一派胡言」,他強調,清者自清,若黃國昌一再玩弄司法,他也不排除會出面主持正義。
李瑞倉承認,2017年1月3日確實有開過一次會議,當時是因慶富董事長陳慶男兒子陳偉志申訴,抗議銀行「認識客戶」的規定太嚴苛,影響到國艦國造的國家政策。但李強調,雖然有開會了解此案,他也做了兩點妥適處理。一、當面直接告之慶富,此案為個案,直接找銀行團去談,他不會影響銀行的貸款條件;二、告知同仁,此申訴案件公文,根本不用轉給一銀等銀行團。
今年2月,高雄地檢署偵結慶富案,檢方認定慶富老董陳慶男、陳偉志父子等5人涉嫌詐貸逾50億,將5人起訴,不過李瑞倉及也被捲進此案的前行政院秘書長簡太郎、前一銀董事長蔡慶年及前台銀總經理蕭長瑞都全身而退。
李永得穩坐客委會主委
2017年3月,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在台北購物時遭保安警察大隊員警盤查,要求「看一下證件」,事後不滿地在臉書上發文,指現在是「警察國家」,引起論戰;而警方則回應「依法行政」,執勤同仁也認為自己「很無辜」。
李永得當時說,他在台北轉運站附近被盤查,穿著牛仔褲、運動外套和夾腳拖鞋出門,只是想去便利商店買兩罐舒跑,所以帶著一個購物袋,怎知出家門沒兩步,就被5、6名警察攔下。其中一名警察跟他要身分證,他回答,「你根據什麼要我拿身分證給你?我做錯什麼?」警察回應說,「我在公共場所,我就是有權盤查你。」
事後五中隊隊長陳豐盛表示,當時李永得從便利商店出來,員警發現他行動倉促身穿夾腳拖,且不斷斜眼瞄警方,心覺可疑便要求出示證件,李永得拒絕出示證件,還與員警小有爭吵,員警未多作爭執。隨後調閱員警配掛的密錄器影像後,發現同仁執勤態度良好、依法行事,且很辛苦、認真,並沒有不妥;而挨批的員警也認為「很無辜」。
日前李永得妻子邱議瑩(民進黨立委)在道明中學校友群組發言批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指「你要讓你老婆讓韓國瑜陪睡一晚?」引發爭議。不過李永得愛妻心切,在立法院回應時強調邱議瑩沒有錯,並稱讚邱議瑩「她說得非常精準」。
(聯合報)
國際
美增兵5千 堵中美移民 川普嗆蓋帳篷迎接 挨轟「軍隊淪助選道具」
打算「入侵」美國的中美洲移民大軍注意,回頭是岸,真正的美國大軍來了!美國總統川普在期中選舉前一周大打反非法移民牌,指控許多「中東人」、「黑幫」、「惡徒」正混入移民隊伍中入侵美國。在此同時,國防部宣布調派近5200名美軍赴美墨邊境駐守,嚴陣以待人數銳減且數周後才會抵達的移民,廣被質疑已淪為川普助選道具。
美國北方司令部司令歐蕭尼西前天聲稱,將在本周完成「忠誠愛國者行動」部署,將調動近5200名現役軍人,優先強化南部邊防能力,包括德州南部、亞利桑那州和加州,「總統已經明確表示,邊境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據媒體報導,這批軍力屬於支援部隊而非戰鬥部隊,其中包括配備「重機具」的工兵部隊、配備夜視裝備的直昇機軍團等。此外,35公里長的刺鐵線也已送往邊境。川普在2016年競選時承諾當選後會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建造圍牆,第一階段、高約10公尺的圍牆也於上周五完工。
川普喊話「回頭是岸」
川普更推文稱,許多黑幫和匪類混入移民隊伍,而美軍正「嚴陣以待」。他也直接向移民喊話,要他們「回頭是岸」,「除非循合法管道,否則你們不會獲許入境美國。這是對我們國家的入侵,我們的軍隊正在等你們!」他在福斯專訪中更表示,打算設「帳篷城市」來留置尋求庇護者,「我們會到處設置帳篷,我們不會花數以億計的大錢來蓋設施,我們只會提供帳篷。」
這是美國繼2010年派軍援助海地震災後,最快速也最大規模的現役軍人部署。在此刻大動作調派軍力,遭外界質疑是選舉炒作,藉此吸引反移民選票。美方已在邊境部署約2000名國民警衛隊,加上新增派的美軍,總人數將相當於美國派駐伊拉克和敘利亞軍力的總和;但問題是中美洲移民大軍人數現已從7千人縮小到不到4000人,且至少要好幾周才能抵達美國邊境。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丹普希直言:「這是把軍隊當成道具。浪費他們的時間,叫他們來當國民警衛隊的捕手。」
「最強部隊對付弱勢」
民主黨陣營指控川普只顧期中選舉操作,暴露出偏執本性。麻州參議員馬基說:「移民隊伍裡充斥著婦女和兒童,只想逃離暴力、貧窮和倒行逆施的政府。把他們當成是外國入侵勢力而派數千軍力加以驅逐,反映出川普政府移民政策深受偏執、恐懼與仇恨的影響。」移民和人權團體對此也大加撻伐。美國紐約移民研究中心主管艾波比說:「總統派遣全球最強部隊,對付一群尋求庇護的弱勢人,真令人難堪!」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則斥,「派現役軍人到南部邊境不僅浪費公帑,這種毫無必要的行動更將進一步引發邊境社區恐慌和軍事化。」
來自宏都拉斯等地的中美洲移民,兩周多前在汕埠市集合,結伴前往美國,以策人身安全。該批人數一度高達7000人,但不少已不堪長途跋涉而折返,或就地向墨西哥申請庇護,人數銳減到約4000人。另有第二批移民隊伍正逐漸成長,當中有600人企圖從瓜地馬拉過橋進入墨西哥,與警方對峙、發生衝突。
中美洲移民大軍Q&A
Q: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A:10月12日,約160名宏都拉斯人在汕埠車站集合,打算赴美尋求庇護。在前議員於臉書貼文發出消息後,13日出發時人數已破千。他們隨後穿越瓜地馬拉,抵達墨西哥。
Q:為何要成群結隊?
A:移民經常遭人口販子和毒梟綁架,當他們成群結隊,就比較不容易淪為目標,提供較多保障。
Q:人數有多少?
A:聯合國在22日稱,人數已達7000人,但隨後有人折返,有人尋求墨國庇護。美方在30日稱,已約減為4000人。另有第二批約3000人,現在宏都拉斯與墨西哥邊境。
炒作陰謀言論 共和黨藉反移民拉票
逼近美墨邊境的中美洲移民隊問題,繼續在美國發酵,美國自由派大報《紐約時報》的分析質疑總統川普和他的共和黨盟友,正合力用社群網站及其他媒體,推廣與移民有關的陰謀論與警告,以求在期中選舉鼓動更多己方選民投票。
保守派媒體助推廣
《紐時》寫到這條陰謀論產業鏈的運作流程。這些煽動性輿論通常是由名嘴、陰謀論者及有大量追隨者的社運人士開始提出,然後他們的言論被福斯電視台與另類右翼媒體「Breitbart News」等保守派歡迎的媒體報導。最後由川普對這些新聞作評論,將這些論述的傳播效果進一步擴大。
共和黨支持者間流傳的陰謀論很多,包括移民隊伍背後有美國猶太裔富商索羅斯的資金支持。在川普的一場競選活動中,有參與者就形容索羅斯為幕後黑手,表示「我相信他在背後搞鬼」,「所有人都收了錢」,「這看起來是演戲」。而上周六在匹茲堡一間猶太會堂屠殺11人的白人槍手,也被發現他相信各種針對猶太人的陰謀論。
川普指本次選舉是「移民車隊的選舉」,而保守派一直用「入侵」、「全國緊急狀態」等字眼形容移民隊伍,製造支持者最不想看到的狀況,也不否認這些陰謀論。川普及其幕僚也相信集中攻擊移民議題會幫他們勝選,民調亦顯示共和黨支持者繼續把移民列為最關注的議題。距離期中選舉還有約一周,川普與其盟友看來不會在此收手。
移民缺糧北漂 學者歸咎於氣候變遷
大批來自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等中美洲國家的非法移民,正取道墨西哥往美國邁進,儘管非法移民們異口同聲指控,是幫派暴力逼得他們遠離家園「北漂」,但有學者指出氣候變遷才是促使他們出走的隱形推手,未來數十年內恐將有數百萬中美洲人偷渡赴美謀生。
美利堅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的艾爾布羅指出:「中美洲人民北漂的主因是沒有東西吃,因中美洲氣候嚴重不穩,造成糧食不足。」
乾旱導致農地歉收
上周跟著大隊非法移民在墨西哥歇腳的宏都拉斯偷渡客卡南指出,乾旱和氣候變遷害得他農地屢次歉收,他才會在本月放棄田地到國外求生,「今年沒雨,去年也沒雨,我投入所有財產,卻賺不到錢,玉米田根本啥都種不出來。」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資料顯示,偷渡到美國邊境的宏都拉斯西部咖啡農人數增加,舉家北漂的咖啡農拉拉說:「以前咖啡還值一點錢,但最近7年價格很差。」尤其2012年咖啡葉銹病傳進宏都拉斯,過去只要夜間低溫就能殺死致病真菌,但如今全球暖化,夜間也很溫暖,真菌死不了,災情擴及7成咖啡產區,收成銳減。
德州大學中美洲移民專家路德特分析:「無法溫飽的農夫會先到城市謀生,然後可能在城裡碰上黑幫暴力,才會想去美國。美國人問他為什麼來,他可能會說是因為黑幫暴力,但其實氣候變遷才是推力。」
(蘋果日報)
--
阻「美寶」移民 川普擬終結出生公民權
美國期中選舉下月六日即將登場,隨著選戰進入倒數階段,美國總統川普公開針對「定錨嬰兒」(anchor baby)和「鏈式移民」(chain migration),推出收緊移民政策的強硬舉措。川普二十九日接受美國新聞節目「Axios on HBO」獨家專訪時,揚言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只是在美國境內出生的」嬰兒所享有的出生公民權。此舉被視為川普上任迄今最強硬的反移民措施。
該節目預定下月四日播出,率先釋出的影音片段顯示,川普說:「他們告訴我,只要簽行政命令就能辦到這件事。我們(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只要來這裡生小孩,嬰兒就能算成美國公民的國家。這很荒唐,太荒謬了!這件事必須結束。」川普聲稱白宮律師團正在著手審查這項提案,但沒有透露正式簽署該項行政命令的具體時程。
出生地原則 早就入憲
實際上,美國並非全球唯一採用「出生地原則」的國家;全球有超過三十個國家(其中多數在西半球)承認「出生公民權」,其中無條件承認出生公民權的國家也不只有美國。更重要的是,「美國公民出生地原則」已在一八六六年經美國國會通過,一八六八年明文寫入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川普若以行政命令終止採用該原則,勢必將面臨「違憲」的指控和訴訟。
據報導,川普早在競選總統期間就已提出類似構想,儘管他聲稱僅需簽署行政命令,但仍不確定他是否能片面終止「出生公民權」,此舉勢將引發法律與行政論戰。
與此同時,川普二十九日推文批評正朝著美國南部邊界前進的移民隊伍,指稱其中「混有許多幫派份子和非常邪惡的人」。川普寫道:「請回頭,未經合法程序,你們不得入境美國。這等於是入侵我們國家,我們的軍隊正等著你們。」川普當局證實,國防部正在部署五千兩百名現役軍人,加強美國與墨西哥的邊界安全,防止中美洲移民隊伍非法跨越美墨邊界。
川普二十九日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聲稱,他不會花錢替非法入境美國的中美洲移民興建收容中心,「如果他們申請庇護,我們在審判前都會扣住他們,我們會打造帳篷城市…,搭帳篷物美價廉」。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表示,邊界人員過去三週每天逮捕約一千九百名非法越界的移民,形容當前美墨邊界的狀況是「邊界安全及人道主義危機」。
(自由時報)
--
川普不怕違憲 揚言廢除「出生地公民權」
距離美國期中選舉剩下不到一周,美國總統川普再度端出移民議題,除了下令在美墨邊界部署逾五千兩百名軍人協助防止移民大軍入境,亦計畫以行政命令終止「公民出生地原則」,讓赴美生產的非公民及移民子女無法獲得美國公民身分,但此舉恐有違憲爭議。
美國Axios新聞網站卅日刊出川普專訪,他誓言要以總統行政命令終結「公民出生地原則」(birthright citizenship),但未說明何時簽署。
川普說:「我們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這種規定的國家,有人來到美國、生小孩,這個小孩就自動變成美國公民,享受八十五年的福利。這太荒謬了,必須停止。」
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任何在美國出生或歸化並受管轄者,均為美國公民。」不過,也有其他國家實施「公民出生地原則」,例如加拿大。
川普在選前一周再度提出移民議題,一如往常展現強硬態度,目的在激起選民對移民的憂慮。但若川普當真簽署行政命令,將有違憲之虞,必然招致法院反制。去年川普曾以行政命令拒絕多個穆斯林國家旅客入境美國,就有法官下達禁制令。
另外,川普也考慮下達行政命令禁止中美洲人民入境,尋求庇護者也包括在內。他廿九日推文說:「接近南方邊境的移民大軍中混有許多幫派分子和一些窮凶極惡之徒,請你們回去,除非經過合法程序,你們無法獲准入境。這是對我們國家的入侵,我們的軍隊正等著你們。」
(聯合報)
--
川普擬簽行政命令 廢除「出生公民權」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計畫簽署行政命令,取消非美國公民和未經授權移民在美國境內所生小孩的公民權。
川普29日接受Axios on HBO訪問時表示:「我們是世界上唯獨一個大家進來生小孩,嬰兒基本上就是美國公民的國家。這太荒謬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川普堅稱,無需修憲就能取消某些在美國出生者的公民權,如果他落實執行,勢必會掀起法律大戰。
他說:「有人總是告訴我一定要修憲,但其實不用修憲也能辦到。你當然可以透過國會來這麼做,但現在他們說只要透過行政命令就可以了。」
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規定「凡在美國出生或歸化美國並受其管轄者,均為美國公民」。
川普聲稱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有出生公民權的國家並不正確。雖然川普說的沒錯,所有歐洲國家都要求都是外國人父母所生小孩,居留一段時間後才能獲得公民權,但美洲許多國家,像是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都擁有跟美國相同的出生公民權。
11月6日期中選舉將決定民主黨和共和黨對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川普這番發言讓他對移民的強硬立場進一步升級。
Axios表示,川普的完整訪問將於11月4日播出。
(中央社)
--
川普擬終結 在美出生公民權
美國總統川普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他打算簽署行政命令終結已實施150年「在美出生即公民」政策,這是他上任後嚴格打擊移民的最新舉措之一。但批評者指出,此舉不旦逾越總統職權,亦可能引發憲法爭議。
川普接受美國新聞網站Axios獨家專訪時指出,他計畫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取消非美國公民與無證移民的嬰兒在美國出生便可獲得公民身分的權利。
川普表示:「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家,任由一個人入境我國生孩子,然後嬰兒就能變成美國公民、享盡一切好處。這實在太荒謬了,這個政策必須結束。」
川普指出,他將透過發布行政命令的方式終止這個延續150年的政策,而不依循傳統修法程序,換句話說,此命令不須經過國會同意。川普表示,他已與相關單位討論此計畫,一切都在「籌備中」。
美國前國家顧問安東(Michael Anton)支持川普作法。他於本月初投書《華盛頓郵報》指出:「修正案有個條款遭忽視或誤解。條款是說若你在美國領土出生、接受美國管轄,意思是只有美國公民或合法移民的子女才享有美國國籍。如果你是非法入境或是外國公民,那此條款便不適用。」
事實上,加拿大等30多國皆設有「出生公民權」的類似政策。而反對者表示,廢除此政策不僅逾越總統權限,更違背美國憲法規定。
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寫道:「所有在美國出生或入籍並接受其司法管轄的人,都是美國與他們所居住州的公民。」
美國期中選舉即將於11月6日登場,此次選舉被視為選民對川普政策的信任投票。但民調顯示,目前掌控參眾兩院的共和黨選情告急,可能會輸掉至少一院。
分析師指出,川普特地在選前拋出廢除「出生公民權」的爭議話題,目的是為共和黨拉票、試圖爭取更多反移民選民的支持。
(工商時報)
--
非法入境形同入侵! 川普派部隊到美墨邊界
距期中選舉僅一周之際,川普政府29日宣布,國防部將在本周末於美墨邊界部署至少5200名正規軍執行「忠心愛國行動」(Operation Faithful Patriot),以阻擋正穿越墨西哥、向北推進的中美洲移民「大篷車隊」;川普總統推文警告,非法入境將如同入侵美國。
紐約時報報導,調遣軍隊是川普多元階段對策的第一步,川普考慮採取行動已達數周,他還考慮下達行政命令,禁止中美洲人民入境,尋求庇護者也將包括在內。
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政府正研擬一項計畫,以限制移民大軍大多數成員進入美國,亦即對在美墨邊界提出庇護申請者,予以設限。
川普29日再度宣稱,這些移民大軍內可能有「許多幫派分子」和「一些窮凶極惡之徒」。但今日美國報、美聯社等媒體指出,迄今在這些移民中未發現有這種人;移民大軍支持者也否認川普的指控,他們表示,其中許多是攜帶孩童的移民家庭。
川普推文寫道:「請你們回去,除非經過合法程序,你們無法獲准入境,這是對我們國家的入侵,我們軍隊正等著你們。」
近幾周,川普再三警告中美洲移民組成的「大篷車隊」可能帶來危險。川普政府官員上周曾表示,考慮調遣1000人的正規部隊到邊界,但這個「忠心愛國行動」如今已擴大超過5200人。
國土安全部人員29日向CNN表示,當局可能限制從合法口岸入境的移民人數,國安部將根據拘留中心的容納和處理能力,來決定允許入境的人數;若獲准入境者是全家要進入美國,可能面臨二選一的嚴峻抉擇,亦即在等候處理期間全家人被關在一起,或是子女被拆散,交由衛生福利部照顧。
北方司令部司令歐蕭尼西說,首批800人軍隊已前往德州坎貝爾堡和諾克斯堡,未來派遣的兵力可能視狀況再增加。
歐蕭尼西說:「這只是此行動的開始, 邊界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這批軍隊將不會執行執法任務,但他們在邊界支援邊界巡邏隊時,部分人員將攜武器。首批部隊已向德州出發,隨後有更多軍隊本周將部署至亞利桑納州和加州。
另外,由於川普先前的命令,至今已有約2100名各州支援的國民兵分散部署於美墨邊,主要任務是負責監控,協助邊界巡邏隊在入境關卡之間的蜿蜒邊界,捉捕偷渡客。新派遣的部隊則將配備直升機和配置夜視裝備的其他飛行部隊。另外,此行動也包括工程部隊,以興築臨時阻障及在入境關卡架設蛇腹形鐵絲網。
(世界日報)
--
梅克爾不連任 歐盟短期恐陷癱瘓
德國總理梅克爾前天宣布不再尋求連任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黨魁,且最晚將於2021年本屆總理任滿後下台,屆時將結束長達16年的歐盟領袖地位。歐盟外交官與分析家警告,雖然梅克爾短時間內不會卸任,但在未來幾個月內,歐盟運作恐將陷入停滯。
《紐約時報》指出,在俄羅斯總統普丁與歐盟日益對立、美國總統川普刻意削弱美國在西方社會的領導地位、英國也試圖脫離歐盟的詭譎情勢之下,64歲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近年來已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而她13年來都是歐盟最關鍵的斡旋要角,未來歐盟領袖要解決新的衝突時,恐將更為棘手。
由於梅克爾已表明,她不僅將退出12月舉行的基民黨黨魁選舉,也不會參選任何公職。德國智庫雅克德洛爾研究院主任梅拉德直言,現在「歐洲不會再有人聽她(梅克爾)的了,她形同立即退出賽局」,「這對歐洲是一大重擊」。
歐元改革難獲進展
歐盟12月中旬將舉行峰會,法國總統馬克宏等領袖極力推動加強歐元地位的協議恐將遇挫,因梅克爾須將關鍵議題留給一周後出爐的基民黨新黨魁決斷。布魯塞爾獨立智庫「歐洲政策中心」分析家拉波特預測,歐洲議會在明年5月選出新一屆議員前,無法再做出任何重大決策,「有陷入癱瘓的風險」。
有分析家認為,梅克爾宣布退出政壇的時間表後,歐盟未來數月已不太可能在移民、歐元區改革等議題上獲得進展。不過,也有人樂觀認為,德國或可及時組成新的執政聯盟,投入更多力量強化歐盟。正在重新崛起的親歐派綠黨可能發揮影響力。
梅克爾前天表示,早在今年7月國會休會前,就已決定要卸任黨魁,但她保密多時,連被視為她接班人的密友、基民黨祕書長克蘭普卡倫鮑爾都是周日晚上才得知她的決定。克蘭普卡倫鮑爾及德國衛生部長史潘等人都已表態參選黨魁。有分析認為,若前者出線,梅克爾可望能如願做完總理任期;但若是梅克爾過去的黨內手下敗將麥茲出線成為黨魁,國會提前大選的可能性將大增,梅克爾也將提前離開總理寶座。
(蘋果日報)
--
梅克爾交出權力 德國政治版圖破碎
德國總理梅克爾宣布年底不再角逐基督教民主黨(CDU)黨魁,無論她能否如願做完剩下的總理任期,此刻德國政治版圖已支離破碎,未來政壇可能更加動盪不安。
梅克爾(Angela Merkel)交出權力,德國政壇從此進入世代交替的關鍵時期,也為歐洲政壇投下震撼彈。
梅克爾並非戀棧權力的政治人物,在宣布不再角逐黨魁的記者會上,她口氣不疾不徐,在高壓下依舊不改冷靜本色,誰都看得出來心意已決。
實際上,梅克爾早已做好卸任總理的打算。她內心很清楚,交出黨魁大位意味著交出權力,這也是她說「願意」繼續領導政府、做完剩下3年總理任期的原因,畢竟能不能續任總理,得由下一任黨魁來決定。
不少人會問,目前德國經濟一片榮景,失業率在數十年來首度跌到5%以下,為何梅克爾的聲望還是持續下滑,她所領導的基民黨在地方選舉一再挫敗,迫使她交出黨魁大位?一切得從2015年下半年的難民危機談起。
當時,梅克爾同意接納匈牙利拒收的難民,導致後來超過一百萬、以穆斯林為主的難民湧入德國。梅克爾的人道決定,固然為德國帶來國際聲望,卻也撕裂了德國社會,造成訴諸排外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崛起。
這起難民危機,無疑是歐洲政壇近年來影響最深選的事件,也是梅克爾執政的轉捩點。
德國基民黨並非歐洲典型的左派或右派政黨,而是兼納保守的基督教價值和照顧弱勢的社會民主等不同路線的全民政黨,卻與整個德國社會一樣,在難民危機後陷入路線之爭。有人跟進極右派的訴求,公開污衊難民,也有人力挺梅克爾,捍衛歐洲的人道精神。
不同立場在黨內針鋒相對的結果,基民黨流失大量選票,支持度跌到只剩2成多。排外選民將梅克爾視為難民問題的罪魁禍首,在地方選舉把票投給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反之對難民持包容態度、支持多元文化的選民,則將票投給綠黨(Die Gruenen)。
如果再加上以工人階級為核心選民的社會民主黨(SPD)、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DP)和左派黨(DieLinke),德國政壇如今小黨林立,政治版圖支離破碎,僅存的大黨基民黨氣勢也大不如前。
基民黨即將在12月初舉行黨代表大會,選出新任黨魁,不少人已表態參選。梅克爾卸任黨魁後,繼任者如果無法成功凝聚全黨,讓基民黨重回大黨地位,德國未來選後組閣將更加不易,政治也將更加動盪不安。
梅克爾要交棒 歐洲多事之秋又添變數
德國總理梅克爾為負起執政聯盟地方選舉失利責任,決定不角逐基民黨黨魁也確定不會再有下個總理任期。但梅克爾準備交棒的時間正值歐洲多事之秋,為歐洲政治帶來變數。
彭博報導,現年64歲的梅克爾已擔任將近13年的總理,但去年全國大選得票不如意後,她的威望已面臨嚴峻考驗。好不容易今年3月才組成聯合政府後,她又花了6個月維繫因內訌而瀕臨破裂的執政聯盟,並在本月巴伐利亞邦與黑森邦2場地方選舉嘗到敗仗。
梅克爾決定不再角逐基民黨魁,但堅持把這任總理任期做滿到2021年。不過她總理位子究竟還能坐多久,得取決於誰在基民黨魁角逐戰裡出線。
若政壇密友克朗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能接任黨魁,梅克爾就可望能如願做完任期,但若黨魁變成像麥茲(Friedrich Merz)這樣的過去黨內手下敗將,能否做滿就大有問號。
在梅克爾聲望處於谷底的此際,歐洲正值多事之秋。義大利的財政穩定不無疑問、英國準備明年3月脫歐、民粹政黨有意藉明年中的歐洲議會選舉重塑政治版圖。此外,歐洲另有能否團結對抗蒲亭(Vladmir Putin)的俄羅斯及保持巴爾幹半島和平等挑戰。
有意角逐基民黨魁者不乏對政府支出及移民政策的強硬派,基民黨魁改選,可能使梅克爾致力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鞏固歐洲團結的努力出現變數。
布魯塞爾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研究主任伊曼諾里蒂斯(Janis Emmanouilidis)說:「如果巴黎或其他地方還有人對像歐元區改革、移民政策改革等關鍵歐洲議題,抱有達成協議的希望,我勸他們趁早死心。」
不續任基民黨魁 梅克爾今夏早已動念交棒卻保密到家
德國總理梅克爾決定不角逐基督教民主黨(CDU)黨魁,令市場與盟友大感意外。外媒披露,梅克爾今年夏天就已動交棒念頭,近期地方敗選非直接因素。
彭博報導,身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裡在位最久的國家領導人,梅克爾一直都有交棒的念頭。梅克爾在今天擠滿媒體的新聞記者會表示,早在今年7月放暑期前,就已決定要交出黨魁一職,她原本的計畫是這週末再宣布。
梅克爾保密功夫做到家,連被視為她接班人的密友、克朗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都是昨夜才得知這項決定。
梅克爾說:「生命裡有些決定,其實沒必要讓太多人知道。」28日黑森邦(Hessen)地方選舉失利,只是促成她稍微把宣布決定的時間提前,並非促成她交棒的直接因素。
彭博彙整數據指出,梅克爾擔任總理的13年促成德國的「經濟奇蹟」,新就業機會月月增加,即便2015年德國湧入約100萬難民增加了帳面的失業統計,德國失業率仍降至兩德統一以來的最低。
此外,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海嘯引發核電廠災變後,梅克爾決定揚棄核電,並降低傳統上對煤的依賴,大力投資再生能源。但這些成就仍不能使基民黨在近期的選舉中獲得選票,反而節節敗退。
安聯集團(Allianz)駐法蘭克福的資深經濟學家烏特梅爾(Katharina Utermoehl)說:「梅克爾當上總理的時機,一些改革恰好是前人種樹、由她乘涼,因此無法用公平方式總結她的總理領導。在處理低生產力或人口挑戰等壓力議題上,她做的還是太少。」
(中央社)
--
退出德國政壇? 梅克爾可能轉戰歐盟
梅克爾宣布2021年完成總理任期後,將退出德國政黨的消息震驚歐洲!德國總理梅克爾29日突然宣布,她不會在其所屬政黨「基督教民主同盟」(CDU)12月的改選會議中尋求連任黨魁,但會擔任總理直到2021年。而梅克爾未來是將會裸退國際政壇,抑或是轉戰歐盟,參與2019年的歐洲議會改選,令人期待,畢竟外界擔心的是,歐洲一體化的理想是否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打擊歐盟士氣
現年64歲的梅克爾經歷四個總理任期,統治德國政壇長達13年;除了在德國的領導地位,梅克爾在歐盟更被認為是實質的領袖。然而,歐盟近期面對英國脫歐、意大利預算案不服從命令、各國疑歐風潮興起、加上另一歐盟中堅份子法國總統馬克宏遭國內反對聲音制肘等挑戰下,梅克爾宣布退出德國政壇的消息恐嚴重打擊歐盟的士氣。
「這對於歐盟來說,將是最糟糕的時刻。」據《路透社》報導,致力推動歐洲一體化的智庫組織柏林雅克德洛爾協會副主任Lucas Guttenberg表示,歐盟峰會原訂於12月13日至14日討論採取措施,加強歐元共同貨幣的國際角色,但隨梅克爾的光環褪色,這項討論可能會受挫。
梅克爾與馬克宏在過去半年積極推動歐盟改革,雖然部分歐盟部長們已同意對歐元區規則進行一些小調整,但外界擔心,梅克爾退出德國政壇的決定,勢必為歐盟管治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
裸退 vs. 歐盟主席
「梅克爾一直在德國堅持反美主義,並且讓歐洲人團結起來,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歐洲明白梅克爾的重要性,但這不代表歐盟沒有了梅克爾就不能繼續下去。」卡內基歐洲智庫長期觀察德國政治分析師朱迪登普西認為, 梅克爾對歐盟貢獻很多,但近年對歐盟改革的推動卻不夠大膽,也沒有把握機會回應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改革雄心,特別是在歐元區改革方面。
儘管如此,梅克爾仍然被吹捧為承擔歐盟下一任主席的熱門人選。據《衛報》分析,雖然有德國媒體報導,梅克爾否認對任何歐盟工作感到興趣,但距離2019年的歐洲議會改選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到底梅克爾將在2021年後全身裸退國際政壇,抑或是為了鞏固歐洲團結力量,改變立場出選歐盟主席,必然是她宣布不再競逐黨魁後,全球關注的焦點議題。
(台灣醒報)
--
「44年減6成動物」專家疾呼救地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昨天發表2018年《地球生命力報告》,警告人類活動導致全球野生脊椎動物數量,在過去44年劇減60%。WWF警告,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絕種危機。當中以中南美洲最為嚴重,數量劇減近90%
該報告針對全球1萬6700個棲息地的4000多種脊椎動物進行調查,發現從1970年至2014年間,魚類、鳥類、兩棲類、爬蟲類及哺乳類動物的數量,因人類活動等原因而大減60%。造成影響的人類活動包括居住地破壞和惡化、濫捕和濫獵等。
報告發現,淡水生物在過去44年減少8成。就地區而言,中南美洲的野生動物在過去減少89%。此外,90%的海鳥的肚子裡面都有塑膠,在1960年代,這個比率只有5%。
WWF英國執行長史帝爾表示,「我們是人類第一代,知道自己正在破壞地球,也是可以拯救地球的最後一代」。報告警告,從現在到2020年,是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另根據報告,目前物種消失的速度,比起數百年前高出100至1000倍。
(蘋果日報)
--
人類過度消耗 野生動物44年減6成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三十日指出,由於人類過度消耗地球資源,破壞數十億年形成的生態平衡,不僅環境的適居度每況愈下,全球野生脊椎動物的群集數量,更在四十四年內驟減六成,其中以淡水生態系動物消失八成最為驚人;且全球野生動物的消失速度,也比數百年前快一百至一千倍,人類未來恐面臨滅絕危機。WWF呼籲:「我們是能拯救自然的最後一個世代。」
WWF與英國倫敦動物學會合作,透過一萬六七○四個魚類、鳥類、兩棲類、爬蟲類及哺乳類等野生脊椎動物群集的追蹤調查,完成兩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報告指出,一九七○至二○一四年間,拜人類糧食需求及土地開發等原因所賜,野生脊椎動物棲息地消失,群集減少逾四千種,即四十四年來劇減六成,其中以亞馬遜雨林所在的拉丁美洲最嚴重,有近九成野生動物群集消失。
報告指出,人類在近代過度消耗自然環境,正是造成物種滅絕加速的主因。例如在○九年至一四年間,由於獵取象牙之故,非洲坦尚尼亞的非洲象數量減少六成;為取得更多木材和棕櫚油,在橫跨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婆羅洲,森林被大幅墾伐,導致九九年至一五年間,當地猩猩數量減少逾十萬隻;此外,由於北極融冰之故,北極熊的棲息地受到破壞,數量料在二○五○年前減少三十%。
報告也發現,有九成海鳥的胃裡有塑膠,但在一九六○年代僅五%有此現象。且地球在過去三十年內,也已失去約一半的淺水珊瑚。在WWF負責環境保護科學的巴雷特(Mike Barrett)表示,這是野生動物瀕臨崩潰的邊緣,若以人類做為對比的話,相當於南北美洲、非洲、歐洲、中國和大洋洲的人口全部清空。他警告,這種情況事實上已危及人類的未來,因人類的生命與自然生態環環相扣。
WWF國際總幹事藍柏提尼(Marco Lambertini)表示,不同於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物種滅絕不可逆轉;以珊瑚為例,即使人類可以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一.五度,珊瑚的死亡率仍將高達七至九成,「人類把大自然視為理所當然,這種情況必須停止。」
(自由時報)
--
客︰如坐雲霄飛車 獅航失事前一天已故障
印尼獅子航空一架載有189人的波音737 MAX 8客機,前天清晨墜毀在爪哇島北部近海,釀成印尼史上第2大空難,各單位派出逾300人徹夜打撈,到昨天共尋獲10具屍體和24袋屍塊及殘骸,但多數罹難乘客所在的機身和黑盒子仍未找到。根據飛安網站取得的維修日誌顯示,飛機在失事前一天儀器曾故障。
須比對黑盒子資料
該架失事獅航(Lion Air)客機失事前一天、也就是周日晚間從峇里島飛回雅加達,搭乘該班機的印尼主播卡洛琳指出,飛機起飛前因技術性問題延後1個多小時登機,好不容易開始後推,卻又發生問題必須重回停機坪,乘客在引擎不斷發出怪聲且沒空調的機艙待了半小時,有小孩子被熱到吐,她們才被准許下機到柏油地面上等待工作人員檢查引擎。
同機乘客索埃坦托指出,飛機起飛沒幾分鐘就多次下墜,「我覺得飛機好像失去動力,無法爬升,整趟飛行當中發生好幾次,好像在坐雲霄飛車一樣。」維修日誌顯示,飛機起飛沒多久,機長發現他的空速和高度讀數,跟副機師的不一樣。飛機前天墜毀前也記錄到急墜等數據,但飛安專家表示,必須跟黑盒子資料比對才能釐清真相。
獅航執行長西拉伊特強調,故障當晚就排除了,強調獅航另外10架同型客機都沒有同樣問題,所以不會停飛。昨天撈到的屍塊已送到醫院,將和152名家屬比對DNA以確定身分。罹難者的皮夾、背包等私人物品,則被撈起放在雅加達港邊的帆布上,等待家屬認領。
(蘋果日報)
--
獅航墜毀客機 空速表讀數是錯的
印尼獅航波音737MAX客機失事案卅日出現新進展,調查人員指出,這架飛機的空速表讀數並不可靠,此外,失事飛機在前一段航程數度急墜,嚇壞乘客。印尼交通部已下令檢查國內所有同型號客機。
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副主委薩米柯說,這架飛機有機件故障的問題,包括空速表讀數不可靠,不過事故真正原因仍有待調查。
失事飛機前一段航程是廿八日晚間從峇里島最大城登巴薩飛往雅加達,乘客蘇譚多告訴TVOne電視台,起飛後幾分鐘內,飛機急墜好幾次,「感覺像坐雲霄飛車,有些乘客開始驚叫嘔吐」。
蘇譚多的描述與飛機動態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的資料一致。飛機起飛後幾分鐘內,高度、空速和航向就出現異常變化,在本應爬升的階段,廿七秒內急降兩百六十七公尺,等於一秒急降近十公尺。後來機師將飛機高度維持在八千五百公尺,但上周同航線的飛機,高度則保持在近一萬一千公尺。
廿八日另一名乘客、印尼電視節目主持人卡洛琳說,飛機延誤一個多小時才起飛,乘客在沒有冷氣的機艙內枯等時,聽到「異常」引擎聲。
廿九日在海上目擊飛機墜海的兩名漁民告訴路透,飛機墜落時沒有聲響,只有輕微搖晃,下墜時機身幾乎保持水平,只有機頭略為朝下,機頭碰到海面時,他們聽到爆炸聲,而後看到煙。
不具名機師指出,當時天氣良好,就算儀表故障且自動駕駛系統失靈,機師仍可能靠目視安全降落。
Flightradar24圖表顯示,JT610班機廿九日早上六點廿分從印尼雅加達起飛後,高度達到六百四十公尺,旋即急墜到四百五十公尺。後來飛機又爬升,高度在一千三百七十公尺到一千六百卅公尺之間變動,最後在加速同時急墜,六點卅二分失聯。
正常情況下,代表速度和高度的兩條線應該平行且平穩,但失事客機的線條紊亂浮動。印尼航空專家蘇加曼告訴紐約時報:「我們懷疑測量空速的皮托管有問題。」
JT610班機廿九日早上起飛十三分鐘後便墜入爪哇海,機上一百八十九人恐已全數罹難。機師在飛機起飛兩、三分鐘後即要求返航並獲准。波音737MAX8型號去年才開始用於商業載客,失事飛機今年八月才服役,僅飛了八百小時。
(聯合報)
--
獅航波音新機失事 傳儀表早有異
印尼獅航(Lion Air)一架編號JT610的波音737 MAX 8客機,29日清晨起飛13分鐘後便墜毀於爪哇島外海,機上189人恐已全數罹難。由於該機型為全新飛機,去年才出廠,外界不解為何會墜海,英國廣播公司(BBC)請專家分析,認為人為技術問題可能為事故主因,但細節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BBC報導,波音737 MAX 8型號去年才開始用於商業載客用途,今年7月獅航宣布訂購了218架波音737 MAX 8機型,現在共有11架同型號機型營運中,而失事的班機在8月15日才第一次營運,僅有800小時的飛行時數。
BBC取得該航班的維修日誌,此航班曾從峇里島的伍拉·賴國際機場飛行至雅加達,日誌紀錄著機長的空速表讀數並不可靠,連同高度讀數與副機師的儀表讀數也有出入,代表儀表有問題。獅航尚未證實該報告,但獅航執行長表示當時此問題已「按程序解決」。
航空專家索佳曼(Gerry Soejatman)告訴BBC,他認為通常舊飛機的事故風險最高,但新飛機也存在風險。「如果這是架非常新的飛機,有時候問題會在(常規使用)之後才會顯現出來,一旦發現了問題通常會在三個月內進行維修」他說。
航空刊物《The Air Current》專家奧斯特瓦(Jon Ostrower)表示,雖然新飛機出現新的問題很常見,但離威脅飛機安全相去甚遠。
專家們表示現在下定論都還言之過早。其他專家認為,人為錯誤或監管不力等因素,更可能是導致悲劇的主因。
波音737於1967年首飛,自此已生產超過1萬架,成為民航界史上最暢銷的客機,而波音737 MAX 8為波音737家族的最新一代成員,該機主要的變化為使用更大和更有效的LEAP引擎,由CEM International公司製造。
波音公司稱其「重新定義了未來的高效能和友善環境的航空旅行」,並表示737 MAX的效能比前一代成員高出10%到12%。
波音公司表示,737 MAX系列是史上銷售最快的飛機,累積訂單近4700架。MAX 8已由美國航空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挪威航空和杜拜航空所訂購。
(聯合晚報)
--
印尼續查獅航失事原因 下令檢查所有同型客機
印尼獅子航空(Lion Air)一架機上189人的全新噴射客機墜海,在搜救小組尋獲更多受害者遺體的同時,印尼今天下令對所有同型波音737-MAX飛機進行檢查。
在雅加達的一處碼頭貨倉,官員繼續進行令人生畏的任務,將遺體、飛機殘骸和尋獲的乘客私人物品分開,然後將包括一名嬰兒在內的人體屍塊,送往醫院進行DNA檢測。
沿著碼頭排列的是越來越多從海裡打撈上岸的一堆堆物品,包括散落在飛機座位之間的單隻鞋子、被撕裂的衣服碎片、錢包和提袋。受到失事時陡然下墜的衝擊,飛機座位的藍色表布都被剝除。
失事的波音737 MAX型客機數月前才投入服務行列,不料昨天機師提出折返雅加達的要求後不久,飛機就墜入印尼北岸外的爪哇海(Java Sea)。
這架獅子航空JT610班機在突然下墜的同時加速,然後在起飛12分鐘後從雷達上消失。目擊者表示,這架窄體客機墜海。
印尼交通部長布迪(Budi Karya Sumadi)今天下令,所有波音737-MAX型飛機接受檢查,但未要求停飛。
當局正試圖查出飛機墜落地點,以及預料對失事調查至關重要的飛航紀錄器。
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University)飛航專家范正平(Terence Fan)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所謂黑盒子的下落,包括座艙語音紀錄器和飛航資料紀錄器在內。」
「這應能顯示飛機和機師(在失事過程中)的實際行動。」
獅子航空昨天承認,失事客機先前飛返回雅加達前,曾在峇里島因一項未明說的技術性問題接受修理。該公司說,這是「正常程序」。
飛行過程的資料顯示,這架飛機可能曾顛簸飛行。社群媒體上流傳的一份維護紀錄(technical log)顯示,機長和副機師儀表板出現不同的速度和高度讀數。
范正平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問題是否已確實解決,因為在據傳這個問題被修好後,這架注定飛向死亡的航班是第一架離開機場的飛機。」
這架飛機最後一次飛行時的速度比預期快很多,但機師並未報告出現緊急事故,也未嘗試海上降落。
飛航分析員杜迪(Dudi Sudibyo)表示:「這可能代表這架飛機失控。」
波音公司(Boeing)在737 MAX型客機去年進行首次商業交機前數天,因為發動機問題,暫緩公布這款飛機的油耗資料。
這架失事班機墜海前一天,亦即28日,曾從峇里島(Bali)載客返回雅加達(Jakarta)。當時搭乘此航班的兩名乘客表示,飛機發生多項令人煩惱和驚恐的問題。
乘客之一的阿隆(Alon Soetanto)接受印尼電視台TVOne訪問時表示,飛機剛起飛的數分鐘內,曾數度突然下墜。
他說:「起飛後約3到8分鐘左右,我感覺飛機失去動力,無法爬升。這情況在飛行途中發生數次。我們覺得好像坐在雲霄飛車裡,有些乘客開始驚慌、嘔吐。」
28日也搭乘此航班的另一家印尼電視台IndonesianTV主播康齊塔(Conchita Caroline),在網路發表一篇詳盡的貼文指出,登機作業拖延逾一小時,後來飛機被拖車拖行過程中發生技術性問題,迫使飛機返回停機坪。
新飛機竟失事 官方證實獅航客機早有異常
載有189人的印尼獅子航空JT610班機昨天失事墜海,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今天表示,這架全新波音737 MAX 8客機在先前飛航任務已出現技術問題,包括空速表不可靠在內。
路透社報導,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Commission, NTSC)副主席哈約(Haryo Satmiko)在記者會上表示,「出現一些技術問題,其中之一的確是空速表不可靠。」哈約指的是這架客機28日晚從峇里島(Bali)登巴薩(Denpasar)機場飛雅加達的那一趟飛行途中遭遇的問題。
他又說:「發生事故的可能原因仍在調查中,但失事原因讓我們感到非常好奇。」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印尼獅子航空(Lion Air)JT610班機昨天失事墜海,這架全新的波音737MAX 8客機怎麼會失事,已成各界關注焦點,這也是該款機型首起重大事故。
飛機之所以墜毀往往是包含機件與人為在內各種因素加總的結果,但飛機太新有無可能也是其中一端?
報導稱,波音737 MAX 8型飛機去年才開始投入商業使用。廉航獅子航空7月曾以成為採用這款飛機的首家印尼業者而「自豪」,並表示已訂購218架同型飛機。
失事飛機8月15日才投入營運。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索爾賈安托(Soerjanto Tjahjono)指出,它的飛行時數僅800小時。
據報飛機起飛後不久,機師就透過無線電向雅加達航管提出返航請求。而且如今發現,於28日的失事前一次飛行時,這架飛機就曾出現一些技術問題。
BBC取得從峇里島登巴薩機場到雅加達的那一趟飛行技術日誌,內容顯示,機長的空速表讀數不可靠,而且機長與副機長的高度讀數也有出入。機長於是交由副機長駕駛,飛機後來安全降落雅加達。
獅航執行長席萊特(Edward Sirait)先前說,這架飛機從登巴薩飛雅加達時遭遇所謂「技術問題」,雖未具體說明,但他所指的有可能就是這個。
席萊特表示,上述問題已「依正常程序解決」,並說獅航現有11架同型機投入營運,其他飛機沒有停飛計畫。
飛航分析家索加曼(Gerry Soejatman)告訴BBC,老飛機發生事故的風險通常最高,但即使非常新的飛機,也有可能出問題。
他說:「如果是非常新的飛機,故障有時在常規使用後才會顯現出來,通常在頭3個月內就會解決。」而再過數週,失事飛機就飛滿3個月了。
另一名分析家、航空刊物「氣流」(The Air Current)的奧斯楚威爾(Jon Ostrower)表示:「總會出現新問題...那很正常,但絕對沒有到會威脅飛機安全的地步。」
印尼續打撈失事客機殘骸 黑盒子尚未尋獲
載有189人的印尼獅子航空JT610班機昨天失事墜海,搜救人員今天在失事海面找到更多乘客遺骸,但目前還有黑盒子下落。有媒體報導指出,失事班機前一天曾出現儀器故障問題。
獅航(Lion Air)這架波音737 MAX 8客機,昨天上午6時20分從雅加達飛往邦加檳港(Pangkal Pinang),途中機師曾要求調頭回雅加達,但起飛13分鐘後失聯,不久便墜入爪哇海(Java Sea)。
數十名潛水人員參與失事飛機的打撈作業,不過印尼國家搜救總署(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gency)昨晚幾乎排除找到任何生還者的可能性。
搜救隊伍今天將目前找到的破碎遺體裝袋,共10包,其中包括一名嬰兒遺體。
署長蕭基(Muhammad Syaugi)今天告訴都會電視台(Metro TV),搜救人員找到的遺骸將會送到雅加達進行辨認及DNA檢測。
海中打撈到的物品還包括鞋子、衣物和錢包。
目前尚未尋獲俗稱黑盒子的座艙語音紀錄器(CVR)和飛航資料紀錄器(FDR)。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根據飛航追蹤網站Flight Radar 24,JT610班機一再重複升高、爬升且速度不一,兩種狀況在這架新型自動駕駛的飛機上並不常見。
機組人員和設備故障皆是墜機的可能解釋,從錯誤的空速到某種電子儀器故障都有可能。
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Committee)指出,從機師於起飛不久即要求航管人員許可掉回原機場看來,機組人員可能碰到某種設備故障問題,代表天候狀況可能不是失事因素。
根據JT610班機傳送給地面的初步數據,失事前最後幾秒,飛機以近每小時560公里的速度下墜,遠高於一般飛機下降速度。但這項資訊仍需黑盒子來證實。
(中央社)
--
G20若談不攏 美對所有陸貨加稅 川普 嗆習大:8.3兆等你
川普與習近平雖可望在11月G20(20國集團)峰會上會面,但兩國貿易爭端恐難一夕解決。彭博報導指出,美國已準備在12月初宣布,對未列入前2波清單的所有剩餘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美中貿易戰將進入全面開打的最高潮。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接受福斯新聞頻道談話節目訪問時說:「我認為,我們會和中國達成很棒的協議,這協議一定要很棒,因為他們已榨乾我國。」並嗆聲警告「若無法達成協議,我還有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約8.3兆台幣)等著課稅。」
長期損害亞洲經濟
美國一旦發動第3波貿易戰,學者表示,短期影響更可能反映在電子產品價格的上漲,長期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經濟體造成的附帶損害將變得更加顯著。主計總處今發布第3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在連4季高於3%之後,料將放緩,分析師預估出口不佳將拖累第3季起的經濟表現,明年恐進一步受貿易戰延燒打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若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個月的會談無法緩解貿易戰,美國將在12月初公布新一波加徵關稅貨品清單,經60天公眾諮詢期,生效日期可能落在明年2月初,也就是中國農曆新年假期。
對此,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要等時間再近一點,觀察情勢後再評論。經濟部官員則低調透露,有掌握訊息,但目前仍不方便多說。
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表示,「目前似乎是往不樂觀的方向發展」,短期股匯市來看,本來美股好好地大漲,一傳出G20有問題美股馬上慘跌,只要川普和習近平不能好好談,美股、全球股市都遭殃。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指出,若美國要對所有中國貨品課徵關稅,下一步影響的可能就是資通訊廠商,影響將是中國銷售到美國的手機、通訊設備、電腦周邊設備,和台灣廠商相關的蘋果供應鏈、筆電恐是下波受害者。
蘋概筆電下波受害
孫明德表示,今年8~9月美國對中國貨品課徵關稅,已讓很多廠商對未來景氣不再樂觀,但當時僅局限在課徵傳統產業,資通訊廠商還不在名單內,若川習會沒結果,恐會讓廠商對今年第4季或是明年景氣,更加悲觀。
不過,美國開始對中國資通訊產品課稅,預期將會加速中國台商回台、或是往東南亞市場布局;對台灣而言,可能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些廠商在中國出貨受到影響,讓台商回台投資,對台仍有幫助。
股王大立光董事長林恩舟昨表示,今年底前客戶需求調整還不算明顯,先關注11月很多會談開始進行,但如果繼續打下去對大家都有影響,是會擔心明年的狀況。
台商回台攻東南亞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昨指出,貿易戰影響全年恐怕超過之前估的1000萬美元,影響佔總體營收超過5%。但看好自動化領域IA在上半年成長不錯,但下半年受貿易戰影響,目前來看不是因為稅,而是中國有很大不確定性,所以買方都還在觀望,有很多廠商都受到影響。
海英俊表示,關稅10%還能忍,若是25%肯定沒辦法,所以現在已經要搬回來台灣生產,高階產品包括IA,產線轉到台灣,目前還在找台灣廠房,在南科、中科都有,同時原本的平鎮廠,現在也差不多裝滿,產線不僅有在台灣布局,還有泰國、斯洛伐克跟巴西都有據點。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昨指出,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1季是關鍵觀察期,由於期間將有聖誕節長假、中國農曆春節,產業本就是淡季,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干擾,「第4季會較第3季稍微下來一點,明年第1季也會較淡。」不過,第2季起仍希望可比照今年成長態勢,「整體來看,保守中可看到希望。」
今年GDP拼保2%
微星目前全球逾90%筆記型電腦大廠皆於中國生產及組裝。微星表示,為減少貿易戰造成旗下如筆電、主機板、顯卡等商品價格波動,已計劃將中國產線移往台灣、東南亞等地,甚或尋求與美國當地系統整合商做出貨協商。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倘若美國對中國的所有出口產品徵稅的話,將會蔓延到電腦和手機等關鍵電子領域。考慮到電子產業供應鏈的複雜性與相互依賴性,這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經濟體造成的附帶損害將變得更加顯著。
主計總處今將發布第3季GDP數據。彭博調查顯示,分析師預估年成長率中值2.5%,為去年第2季以來最低,受訪分析師對第3季的最低預估為1.25%,最高估3%。
孫明德表示,第3季GDP將沒有前2季的3%這麼高,主因是第3季出口成長率不如上半年,因此預估第3季GDP恐僅剩下2%多,而10月股災這一波跌了1500點,衝擊消費力道,加上第4季出口力道仍有疑慮,預估第4季GDP還會更低,但全年應該還可以保2%。
(蘋果日報)
--
川普︰美中貿易將達成「很棒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接受福斯新聞節目訪問表示,他認為美中會在貿易上達成「很棒協議(a great deal)」;但也警告,一旦協議無法達成,還有對中國二六七○億美元產品的鉅額關稅等著實施。
川普一席美中可能達成很棒的貿易協議說法,使得週二亞股多收紅,歐股午盤震盪,遊走在平盤上下;美股開盤後不久,道瓊、標普、那斯達克指數都上漲,漲幅介於○.一%至○.四%。
彭博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趁G20(廿國集團)峰會之便舉行的「川習會」若無進展,華府就準備在十二月初宣布對剩餘的所有中國銷美商品課稅;這意味著新關稅在經過六十天公共評論期後,生效日可能恰巧落在二月初中國農曆新年。
川普受訪表示:「我認為,我們會和中國達成很棒的協議,且該協議一定要很棒,因為他們(中國)已榨乾我們國家。」他願意現在就達成協議,但中國還未準備好。
川普警告:「如果我們不能達成協議,我還等著對二六七○億美元(中國商品)課稅。」美國已對二五○○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課關稅,中國也對一一○○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課報復性關稅。川普長期威脅,一旦北京不能在貿易、強制技術轉讓和產業補貼政策方面徹底改變,就要對剩餘的所有中國銷美商品課稅。
知情人士說,華府對十一月底川習會能降低貿易戰火的期待很低,美國官員正對沒有進展的情況做準備,很可能會有新一波對中國的關稅行動;白宮還考慮另一選項,即把貿易排除在川習會的議程之外。
(自由時報)
--
習川若談不攏 美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加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11月舉行的G20峰會期間會晤,美方人士透露,若11月「習川會」無法緩解貿易摩擦,美國將對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預計最晚12月初公佈。
美國自今年7月以來,已分三階段對總值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其中,在9月宣佈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到明年1月關稅可能提高至25%。
據路透等外電引述消息指出,此次「習川會」不會對貿易戰發揮實際作用。若中美兩國領導人在G20期間未能緩解貿易摩擦,美國將對剩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預計最晚在今年12月初公佈。美國關稅生效日期是宣佈後60天生效,若美國在今年12月初對中國公佈加碼關稅,意味美國對中國所有商品徵收關稅的措施,將在明年2月初的農曆新年節慶間完成。
川普29日接受福斯電視台節目專訪時表示,他認為美國將和中國會達成「極好的協議」,因為中國已經掏空了美國。所謂「最好的協議」,美國財政部長穆努欽(Steven Mnuchin)曾指出,中國必須提出具體的「讓步清單」,如:開放中國市場、改變技術轉移、匯率政策等,以平衡兩國的貿易關係,但中國從未對此提出任何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30)日則指出,如美方有誠意通過談判解決中美經貿問題,應本著嚴肅、平等、誠信精神與中方談判,而不是脅迫中國。
(工商時報)
--
野蠻 中開放犀角虎骨交易 遭轟「倒退25年」助長盜獵走私
被視為珍貴中藥材的犀牛角與虎骨向來被國際社會禁止交易,但中國國務院前天證實,將打破1993年設立的禁令,有條件放寬使用犀牛角與虎骨,包括科學研究、臨床救治危急重症或疑難雜症、文化交流等「特殊情況」,可使用犀牛角與虎骨,但僅限人工養殖。國際動物保護團體抨擊中方「倒退25年」,將導致非法獵捕與交易激增。
這項法規名為「國務院關於嚴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經營利用活動的通知」指出,只有從人工繁育的犀牛和老虎(動物園飼養和繁育除外)所獲取的犀牛磨角粉和自然死亡虎骨,才能用作科學研究或臨床救治,並須在符合條件的醫院,由合格的醫師執行。以文化交流為目的之犀牛和虎製品者,僅限於文物保護、公眾展示或文化交流,禁止透過市場販售。中國國務院強調,相關經貿活動都會被嚴格管控。
曾遭中醫業者抗議
中國曾於1993年發布禁止犀牛角跟虎骨貿易禁令,標準嚴格,不但禁止運輸、攜帶、郵寄犀牛角和虎骨出入境,甚至刪除《中國藥典》虎骨的藥用標準,與虎骨有關的中藥成藥也全部停產。當時有中醫藥界人士抗議,認為野生動物的原料被替代,將導致藥力與作用下降。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前天發表聲明,稱中國新規定威脅野生老虎和犀牛的生存,也影響中國國際形象。WWF擔心,新法規不僅可能為非法貿易提供合法掩護,「還可能刺激之前好不容易因禁令而降低的需求」,屆時禁運、走私會更嚴重。
疑和養殖場大增有關
WWF亞洲區生態保育組組長查普曼直批,新規定是「倒退25年」。他指出,近年中國的老虎數量明顯回升,但如今政策卻「大轉彎」,老虎恐面臨絕種危機。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副主席萊伯曼認為,中國近年出現越來越多老虎養殖場,恐是中國放寬規定主因,除非做DNA檢測,否則無法確認來源是養殖場或野外。除中國,去年4月南非憲法法庭以程序有瑕疵為由,推翻南非政府2009年頒布的犀牛角國內貿易禁令,但仍不能流出海外買賣。
(蘋果日報)
--
中國走回頭路 解禁犀牛角虎骨交易
中國二十九日發布「國務院關於嚴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經營利用活動的通知」,廢止一九九三年相關規定,鬆綁「部分特殊情況」下出售、購買、利用、進出口犀牛和虎及其製品之禁令。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團體批評中國走回頭路,直言新令提供黑市操作空間,不僅重新危及虎隻與犀牛生存,也讓中國近二十五年來保育成果與極力營造的正面形象功虧一簣。
犀牛為體型僅次於大象的大型陸地動物,角脫落仍能再生,但只剩白犀牛未瀕臨絕種;另四種犀牛面臨亞洲、非洲棲地破壞,歐美狩獵觀光者威脅,以及東亞買家對犀牛角粉效用的想像覬覦,中國野生已不復見。至於老虎,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為亞洲特有,許多中國人認為牠身體各部位皆有藥用特性,如今三種已滅絕、另六種瀕危或極危;英國非政府組織「環境調查局」(EIA)曾指出,中國政府默許國內飼養場養虎再取骨賣去當藥材。
中國國務院二十九日新增可出售、購買、利用、進出口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的「部分特殊情況」,包括科學與醫學研究目的,以及保護宣傳、大眾教育、文化交流等用途;基於臨床救治危急重症、疑難雜症等需要,也可在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可之醫院及醫師協助下,取得人工繁育而來的犀牛磨角粉和自然死亡虎骨。雖自稱「加強對犀牛和虎的保護,有力打擊犀牛和虎及其製品非法貿易,嚴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製品經營和利用等活動」,其實反其道而行:二十五年前「國務院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曾明文「禁止犀牛角和虎骨的一切貿易活動」,還規定「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製藥」,並訂藥品開發研究須受中國衛生部和林業部合力監督,當時合乎一九七五年生效的全球最具規模保育條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規定。
中國官方主要通訊社新華社二十九日表示,「阻斷非法交易渠道」為中國政府此次變法用意之一。但全球最大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聲明指出,中國此舉為執法者與消費者增添了合法與否的模糊空間,恐重振黑市對虎與犀牛製品的需求,不僅是全世界保護野生動物的「巨大挫折」,更將導致「全球性的毀滅性後果」。EIA也憤怒批評今年才全面禁止象牙交易的中國「一舉自毀名聲」,「無恥的退步行動,嚴重破壞了國際對虎和犀牛保護的努力。」
《偷獵:揭露販賣野生動物的黑暗世界》作者紐爾(Rachel Nuwer)則指出,瀕危物種製品交易合法化,隱含動物非法被殺的事實。她和「國際人道協會」(HSI)皆認為,中國二十九日的公告,等同對有心人發布針對世界僅存不到三萬隻犀牛與三八九○隻野生老虎的「死刑執行令」。
(自由時報)
--
飛向太陽 史上最近距離接觸
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二十九日宣布,今年八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在美東時間二十九日一天連破兩紀錄:下午一時零四分突破距離太陽表面二六五五萬英里(四二七二公里)紀錄,成為最接近太陽的人造物體;晚間十時五十四分,再刷新相對於太陽時速十五萬三四五四英里(二十四萬六九六○公里)飛行速度最快的太空船紀錄。此前這兩項紀錄均是一九七六年由德、美合作太空船「太陽神二號」(Helios 2)所創。由於帕克還在持續接近太陽,可望會繼續刷新紀錄;從十一月五日首次抵達近日點開始,帕克在接下來七年間,將二十四次穿越太陽大氣層日冕,最終於二○二四年前進至距離太陽表面僅三八三萬英里(六一六萬公里)處,最高速度將達到時速四十三萬英里(六十九萬二○一七公里)。
(自由時報)
--
與太陽親密接觸 NASA帕克探測器創最近紀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宣布,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打破1976年紀錄,成為最靠近太陽的人造物體。
NASA發表聲明說:「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10月29日美東時間下午約1時04分,超越了距離太陽表面4273萬公里的現有紀錄。」
聲明說,帕克太陽探測器打破上一次「1976年4月由德國與美國研製的太空船太陽神2號(Helios 2)」創下的紀錄。
帕克太陽探測器將繼續朝太陽前進,直到下週飛越日冕(即太陽大氣的最外層)、來到距離太陽表面2400萬公里的位置。
造價15億美元的帕克無人太陽探測器今年8月發射升空,執行保護地球的戰略任務,揭開危險的太陽風暴神祕面紗。
在為期7年的探測任務中,帕克太陽探測器的目標是穿越日冕24次。
帕克太陽探測器還有望打破另一個紀錄。NASA說,帕克太陽探測器「預計將於29日美東時間下午10時54分,打破相對太陽運行速度最快的太空船紀錄」。
NASA表示,目前紀錄同樣由太陽神號創下,時間在1976年4月,當時速度為每小時24萬6960公里。
帕克太陽探測器將於31日與太陽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NASA說,最後一次接觸預計在2024年,屆時距離太陽表面會僅616萬公里。
(中央社)
--
戰時徵用工判賠 日拒南韓判決
日本與中國關係回溫,與南韓的關係卻每況愈下。被視為將再次引發日韓摩擦的戰時徵用勞工賠償案,南韓最高法院三十日裁定,日本新日鐵住金(舊稱「新日本製鐵」)必須賠償四名原告四億韓元(約一一七四萬台幣)。這是在南韓發起的戰後補償訴訟中,首次確定勒令日企賠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對此均表示無法接受,未來不排除尋求國際訴訟等可能途徑。
日本媒體報導,目前十四起同類訴訟中,共有逾七十家日企成為被告,敗訴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加。安倍下午在眾議院院會答詢時表示,判決與國際法不符,日本將堅決應對;外相河野也召見南韓駐日大使李洙勳表達抗議。南韓外交部則低調表示,雙方必須凝聚智慧,不讓此次判決對兩國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這起訴訟案始於二○○三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岩手縣製鐵所工作的李春植等四名韓國人,以殖民時期被迫從事強制勞動為由,在日本向新日鐵住金提告,日本法院判決原告敗訴。○五年,原告再於南韓提訴,一審及二審也告敗訴;然而,二○一二年日韓交惡,南韓最高法院於同年作出「個人請求權有效」見解,發回更審,全案也豬羊變色。
日本政府向來主張,日韓兩國在一九六五年簽署「日韓請求權協定」時,日本提供南韓五億美元援助,其中三億為無償援助,包括國家與國民個人相關請求權問題至此已獲得「最終解決」。一三年,首爾高院重審該案,判決新日鐵住金須賠償原告每人一億韓元(約三百萬台幣),被告不服上訴,南韓最高院經過五年審理,三十日作出被告必須賠償的終審判決。
這起纏訟十幾年的官司,原告除李春植外均已過世,各審判決結果受到日韓關係變化左右,南韓媒體甚至質疑,前總統朴槿惠執政後期曾向最高院施壓,導致審理延宕。判決結果也將影響日韓關係,日方認為,原告勝訴代表「日韓請求權協定」被否定,此事應由南韓政府出面,若外交協商無法解決,最後可能向聯合國國際法院(ICJ)提訴。
(自由時報)
--
「日企須賠償徵用工」 韓最高法院判決 引爆安倍抗議
日韓關係惡化 增導火線
南韓最高法院卅日判決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原新日本製鐵)須為朝鮮半島被日本殖民時期強制徵用工做出賠償。這是南韓法院針對徵用工問題,判決賠償確定的首例,對此日本政府強烈抗議,不排除提起國際仲裁。此判決恐將成為日韓關係惡化的新導火線。
日本殖民時期 南韓人被迫強制勞動
四名南韓人以殖民時期被迫從事強制勞動為由,一九九七年在日本提起訴訟,大阪地方法院認定新日鐵住金無賠償責任。敗訴後,四人回到南韓繼續興訟,一、二審南韓法院都維持日本判決,但在最高法院出現逆轉。
最高法院卅日做出終審判決,新日鐵住金需賠償每人一億韓元(約台幣兩百七十萬元)。
日本主張 早依「日韓請求權協定」解決
日本政府主張徵用工補償問題在一九六五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獲得最終完全的解決,但南韓最高法院裁定,請求權消滅的時效主張違背信義誠信原則,原告的個人索賠權不因日韓請求權協定而消失。
安倍強烈反彈 日外相召見韓大使抗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參照國際法,這是不可置信的判決,日本政府將堅決應對。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傍晚在外務省召見南韓國駐日大使李洙勛提出抗議。
河野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南韓最高法院判決明顯違反日韓請求權協定,顛覆兩國建交後作為日韓友好合作關係的法律基礎,極其遺憾,日本政府不會接受,將要求南韓政府做出妥適處理,改正違反國際法的狀況。
他說,若南韓政府沒有妥善回應,日本政府基於保護日本企業正當經濟活動的觀點,包含向國際法院提出仲裁在內,將考慮所有的選項,毅然應對。外務省已經開設日韓請求權相關問題對策室。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魯圭悳表示,已告知日方須要匯集日韓兩國的智慧,以避免這項裁決會對日韓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南韓外交部苦於應對 保留姿態觀望
韓聯社指出,南韓外交部苦於如何應對,將採保留姿態觀望發展。南韓外交人士透露,司法判決顛覆政治協議,將對日韓關係帶來難以想像的影響,今後的外交處置非常重要。
日企若不賠償 可強制扣押資產
朝日新聞報導,類似訴訟十五件,影響日本企業約七十家,最高法院判決結果可能連帶影響其他訴訟案。報導並指,原告律師團表示,新日鐵住金若不賠償,將聲請強制執行扣押資產,由於該企業在南韓沒有資產,將考慮向第三國提出扣押手續。此舉恐將影響日企對南韓投資意願,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與日韓經濟協會都對兩國貿易投資降溫表達憂心。
《新聞辭典》 日韓請求權協定
日韓請求權協定是日本和南韓一九六五年為建交簽署的協議,日本方面提供南韓無償三億美元、有償二億美元資金協助,兩締約國及其國民(包含法人在內)之間關於戰爭期間求償權問題獲得「完全且最終的解決」,任何一方不得再主張。若兩國隊協定的解釋、執行有糾紛時透過外交解決,無法解決時將由仲裁委員會裁決。
(聯合報)
--
船塢坍塌 俄唯一航母險沉沒
很難想像軍武大國俄羅斯居然只有一艘航母,而這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刻正停靠莫曼斯克近郊科拉灣的一處浮動船塢維修中。不料船塢卅日突然下沉,導致一座吊車砸在航母甲板上造成損壞,還差點造成航母一同沉沒。
這起意外造成一名船工失蹤、四人受傷,七十一人緊急撤離。所幸航母在船塢完全沉沒前及時被拖出,當局表示將調查相關單位是否違反安全規定。
庫茲涅佐夫號於蘇聯時期建造,一九九一年服役,部署於北方艦隊。航母返回俄國檢修,預計二○二一年歸隊,停泊之處是全球最大的浮動船塢之一。該座浮動船塢早前曾發生停電,導致水槽水位迅速上升,可能是沉沒原因。
負責船塢營運的俄國聯合造船公司老闆拉克馬諾夫對塔斯社表示,航母的船殼和甲板部分有損傷,不過其他重要部位未損壞。他說:「七十噸的吊車砸在甲板上,當然會有損害,但根據初步資料,船塢和吊車造成的傷害並不嚴重。」
造船公司發言人指出,經專家檢查航母後,確認「沒有嚴重到影響船隻運作的損傷」。官員說,航母已移動到別處船塢,檢修工作將繼續進行,包括修復吊車造成的損傷。
庫茲涅佐夫號二○一六年曾發生兩樁意外,一架米格戰機結束任務要返回航母時墜入海中,以及一架蘇愷33戰機在著艦時發生攔截索斷裂,戰機翻落甲板。
庫茲涅佐夫號日前赴敘利亞支援政府軍執行空襲叛軍任務。去年該航母行經英格蘭水域時沿途冒黑煙,被時任英國國防大臣法隆譏笑是「丟臉的船」。
--
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上將號在北部進行整修時,因承載的浮船塢今天清晨突然下沉,起重機墜落在航艦甲板上造成船身損傷,並導致一人失蹤、4人受傷。
庫茲涅佐夫上將號(Admiral Kuznetsov)曾參與俄國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支援敘國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艦上搭載的飛機對敘利亞反抗勢力發動空襲。
路透社報導,庫茲涅佐夫上將號在離俄國北方艦隊基地不遠的莫曼斯克(Murmansk)附近柯拉灣(Kola Bay)冰冷水域,使用全世界數一數二大的浮船塢承載進行整修,預計2021年重新歸隊服役。
莫曼斯克地區首長柯夫通(Maria Kovtun)發布聲明說,已展開搜救行動,承載航艦的浮船塢開始下沉後已疏散71人。搜救團隊在浮船塢完全下沉前,成功將航艦拉出來。
調查人員說,已對這起事件展開刑事調查,檢查是否違反安全規則;他們還說,這起事件造成一人失蹤,另有4人自水中被救出,因失溫接受醫治。
聯合造船公司(United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負責人拉克曼諾夫(Alexei Rakhmanov)告訴塔斯社(TASS),航艦的船殼和甲板受損,但這起意外未損及航艦至關重要的部份。
美聯社報導,據拉克曼諾夫表示,70噸重的起重機由15公尺高墜落航艦甲板上,砸出一個20平方公尺的洞,但這不會導致航艦整修時間大幅延長。
不過,他承認,折損這艘8萬噸的浮船塢後,將影響其他俄國海軍艦艇的現代化。
(聯合報)
--
暴雨襲義大利致6死 威尼斯水淹156公分
義大利29日遭受暴雨侵襲,傳出強風吹倒樹木,共造成6人不幸喪命。「水都」威尼斯則是難逃宿命,海水嚴重倒灌導致市區逾7成被淹沒。威尼斯市長為此向中央喊話,表示防止威尼斯下陷淹水的「摩西計畫」(MOSE Project)已經刻不容緩。
暴雨侵襲加上亞得里亞海異常大潮與強風吹襲,導致威尼斯水淹高達156公分,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紀錄,連架高的行人道也被淹沒,遊客和居民都得穿上高統雨靴涉水而行;為了安全著想,當局被迫移除人行道,並暫停水上巴士服務。
根據The Weather Channel報導,氣象學家朵勒斯(Chris Dolce)表示,這次災情源自於29日的一個巨大低壓系統,為義大利北部帶來強風與豪雨,而強風將大量海水推送至威尼斯中,帶來洪災並造成路樹倒塌等狀況,最終導致多人死亡。
威尼斯市建於威尼斯潟湖百多個島嶼之上,受到亞得里亞海潮汐影響,在強風吹襲下,海水倒灌造成淹水,早已稀鬆平常;不過隨著威尼斯的過度發展加上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威尼斯地基不斷下沉,為了保護這座世界遺產,當時的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在2003年啟動了「摩西計畫」,要在3個連接威尼斯潟湖與亞得里亞海的入口,建造活動水閘,一旦海水上漲到109公分,就會起動保護屏障。據統計,威尼斯1年平均會面臨4次高於109公分的大潮。
但「摩西計畫」工程因為高達45億歐元,相當約1610億新台幣的建造費用,以及每年逾千萬歐元的維護費用,加上政府的貪腐醜聞而延宕多時,威尼斯市長布魯加洛(Luigi Brugnaro)也再度向中央喊話要求支援,強調「摩西計畫」工程已經不能再拖。
除了威尼斯外,義大利其他地區,也因為國內多條河流河床失修,在這次暴雨侵襲後傳出嚴重水患,甚至是爆發土石流。不少知名旅遊景點,包括羅馬競技場和古羅馬廣場也因此被迫關閉,影響觀光產業;那不勒斯(Naples)、拉吉歐(Lazio)和利古里亞(Liguria)等地區,更分別傳出強風吹倒樹木,直接或間接致死事件,共造成6人不幸喪命。
義大利內政部長呼籲災區政府,考慮30日再停班停課一天,讓民眾有時間清掃恢復家園。
(聯合報)
--
義大利強風暴雨釀5死 威尼斯水位漲至156公分
強風暴雨近日侵襲義大利大部分地區,造成至少5人喪命;有大小運河縱橫交錯的水都威尼斯,水位漲至歷史罕見的156公分。
義大利當局指出,距離首都羅馬不遠的地方,有樹木傾倒且壓到一輛汽車,造成車內2人死亡,另外2名罹難者分別位於羅馬南方與那不勒斯(Naples)地區。
同時在義大利西北部城市沙伏納(Savona)附近,一塊建築物的簷口掉落砸死一名老婦人。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St Mark's Square)禁止全身濕透的遊客進入,當地政府表示,威尼斯周遭水域的「高水位」在今天下午稍早前漲至156公分。
威尼斯水位歷來只有5次高過150公分。1966年,洪水侵襲義大利全國,當時威尼斯水位高達194公分。
受到暴風影響,義大利北部幾乎所有地區都處於警戒狀態,強風風速高達每小時100公里,部分地區的降雨量相當於下了好幾個月。
威尼托(Veneto)地區首長柴亞(Luca Zaia)表示,災情可能比2010年的大洪水還糟。
另外,熱那亞(Genoa)、羅馬和威尼托,還有北部數個城鎮及西西里島墨西拿港市(Messina)的學校都已停課。
(中央社)
--
川普、巴西川普相談甚歡
美國總統川普打電話恭賀極右派的波索納洛當選巴西總統,英國衛報指出,以川普為中心的右派軸心國正在美洲成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隨著自由世界領導者梅克爾褪去光環,川普主義正發揚光大,但等選民後悔投錯人時恐怕已經太晚。
川普推文說,他與曾公開讚揚獨裁政權和嚴刑拷打的前陸軍上尉波索納洛相談甚歡:「我們同意巴西和美國會在貿易、軍事和所有其他領域緊密合作!」根據衛報,這段話顯示兩人之間惺惺相惜,恐將重塑該地區或甚至更大範圍的政治版圖。
美國和巴西已有友好關係,但更多軍事合作將使川普曾威脅要干預的委內瑞拉產生疑慮。貿易關係的變化也會讓中國警鈴大作,中國是巴西的主要出口市場,也是川普揚言制裁的目標。
CNN評論,波索納洛勝選是極右派國家主義的最新勝利,加上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溫和保守派領導即將告終,令人愈發擔心反民主獨斷主義的蔓延。儘管長遠來看,因為走中間路線的德國基民盟接連在地方選舉失利,梅克爾決定卸黨魁、3年後不再尋求連任總理,可能是對民主價值的最大打擊,但最立即可見的影響無疑發生在巴西--得票率達55%的波索納洛矢言指派軍事將領擔任要職、由右翼法官執掌最高法院,並且威脅政敵。
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巴拉圭和秘魯都轉向選擇較保守的領袖,但沒有人像波索納洛那樣極端。
以全球而言,在不惜代價、急於求變的國家,波索納洛代表擄獲民心的右翼候選人,他們常以川普為靈感並深獲鼓舞。
極右派候選人已在歐洲各地掌權或崛起成為主要反對力量,包括義大利民粹政黨五星運動和聯盟黨組成執政聯盟、匈牙利的反移民極右派總理奧班4月贏得第三個任期,以及波蘭執政黨法律正義黨正要將司法體系徹底洗牌。
這些右派政黨及其領導人之中,有許多向川普致敬,當川普是保守主義的燈塔,尤其是波索納洛。
就算美國發生針對自由派政治人物的郵包炸彈案,以及白人槍手在匹茲堡猶太會堂的屠殺,都沒能阻卻巴西選民擁抱波索納洛。福坦莫大學法學院國安中心訪問學者安德曼認為,巴西人此次顯然做出瘋狂決定,但這樣將進一步授權極端分子,最終會到後悔也來不及的境地。
(聯合晚報)
--
上百位病人慘遭毒手 德國連續殺人護士將受審
被控殺害100多名病人的前護士赫格爾(Niels Hoegel)預定今天出庭受審。這是德國戰後連續殺人案遇害人數最多的一起案件。
41歲的赫格爾已因其他病人致死案,在監獄裡服刑近10年,他被控蓄意給病人注射過量的藥劑,好讓他在最後關頭救回病人的性命。
赫格爾將在數十名罹難者的親友前受審,他們期待想要知道慘遭赫格爾毒手的遇害人數。
審判在北部奧登堡(Oldenburg)舉行,預計至少將會進行至明年5月,首次聽審聚焦檢察官陳述案情。
赫格爾已對數十起謀殺案認罪,他被判終身監禁,目前服刑中。
調查人員說,至少36名病人在赫格爾工作的奧登堡醫院遇害;附近德曼霍斯特市(Delmenhorst)醫院在2000年至2005年間,另有64人慘遭殺害。
超過130名由赫格爾看護的病人遺體自墳墓挖掘出來,以便進行調查。調查人員宣稱本案是「據他們所知,在德國前所未見」。
調查人員說,全部遇害人數可能高達200人。由於許多可能的被害人遺體已火化,他們擔心可能永遠無法得知確切的遇害人數。
(中央社)
--
孟加拉法院 判反對派領袖貪腐刑期倍增
律師指出,孟加拉法院今天將前總理吉亞貪汙罪的刑期增加一倍至10年。
73歲的吉亞(Khaleda Zia)昨天因另一起案件被判刑7年,在全國大選前,升高反對派的壓力。
吉亞是現任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勁敵,她2月已因侵佔公款遭判刑,法院今天加重刑期。
肅貪委員會律師可汗(Khurshid Alam Khan)說:「高等法院維持下級法院判決,但將原本5年刑期提高為10年。」
可汗說,高等法院判決將使吉亞沒有機會參加12月全國大選。
吉亞雖已繫獄,仍是主要反對運動孟加拉國民黨(BNP)領導人。BNP矢言今天稍晚發動全國遊行,抗議法院判決。
(中央社)
--
斯里蘭卡總理鬧雙胞 國會表決大車拼
鬧雙胞且立場敵對的斯里蘭卡總理今天都奮力爭取對方陣營國會議員,盼尋求足以改變國會信任表決結果的票數,以終結當前憲政危機。
總統席瑞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26日解除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職務,任命強人前總統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e)繼位,他重返政治最前線,震撼各界。
威克瑞米辛赫要求取消對他的停職,獲美國和其他國家支持。眼看國會對決山雨欲來,兩邊陣營都在匯聚支持。
72歲的拉賈帕克薩昨天以部長職務做交換,說服威克瑞米辛赫所屬政黨4名議員倒戈。
一直拒絕離開總理官邸的威克瑞米辛赫也從席瑞塞納陣營挖走兩名議員,投入他的聯合國家黨(United National Party)懷抱,這使得威克瑞米辛赫在225席國會中掌握105票,拉賈帕克薩和席瑞塞納加起來只有98票。
其餘22位國會議員中,絕大部分可望支持威克瑞米辛赫。不過觀察家認為,討價還價的戲碼肯定會越演越烈。
在威克瑞米辛赫內閣中擔任次長的拉瑪納雅克(Ranjan Ramanayake)指控中國替拉賈帕克薩買通議員。
他說:「我奉勸中國,別用大把鈔票在斯里蘭卡買國會議員。他們想完全買下這個國家。」
2015年之前拉賈帕克薩執政10年,奉行親中政策。不過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否認這樣的指控。
(中央社)
--
巴黎氣候協定通過近3年 僅16國行動達標
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於2015年底通過巴黎氣候協定,應依自主承諾,採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行動。但一份調查顯示,目前只有16國的行動足以達到各自承諾的標準,且無一出自歐盟。
費加洛報(Le Figaro)引述美國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英國葛拉漢氣候變遷和環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and the Environment)、氣候變遷經濟暨政策中心(CCCEP)的報告表示,承諾遵守巴黎氣候協定的國家中,僅有58國通過法律、採取全國性減碳措施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只有16國採取的行動足以達到各自承諾的標準。
這16國包括挪威、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秘魯等。
值得一提的是,16個堪稱模範的國家中,無一出自歐盟。報導指出,歐盟表現差強人意,專家認為是因歐盟當時提出的是整體目標,未明確劃分每個成員國的責任,且有7個成員國未訂定自主目標,使得歐盟的承諾看起來很模糊。
法國於2015年12月主持氣候峰會(COP21),促成195國通過巴黎氣候協定,要以工業時代前為基準,把全球氣溫增幅控制在至少攝氏2度以內,簽署國須遵守自主訂定的溫室氣體減量承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任後,去年宣布退出協定,讓巴黎氣候協定缺少一塊重要拼圖。近期聯合國轄下機構及各地專家都預警,若人類不在這幾年實際減排溫室氣體,未來恐怕無力回天。
(中央社)
--
誰派殺手幹掉哈紹吉 土耳其沙烏地檢察官交手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今天表示,調查沙烏地阿拉伯記者哈紹吉遇害案的檢察官,已要求沙烏地檢方提供是誰下令派出涉案的暗殺小組。
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在國會對記者表示,土耳其檢察官已向沙烏地檢方表達,本案18名嫌犯可能在土耳其受審。他說,沙烏地官員也必須揭露據稱涉案的「在地合作人員」身分。
與此同時,沙烏地檢察總長莫杰布(Sheikh Saudal-Mojeb)今天進入哈紹吉(Jamal Khashoggi)案發生地點駐伊斯坦堡領事館。
莫杰布上週承認本案是「預謀」。他抵達領事館時沒有發表談話。
他今天稍早跟伊斯坦堡市檢察長費丹(Irfan Fidan)2度會面。
土耳其之聲(TRT)報導,莫杰布昨天就要求土耳其提供完整調查結果,包括所有影像和聲音紀錄,土耳其調查人員不但拒絕,還反過來要求沙烏地檢方將哈紹吉屍首所在和盤托出。
據TRT,土耳其檢方並重申艾爾段所提將沙烏地逮捕的18嫌送土耳其受審的要求,遭利雅德方面回絕。
本案已引發波斯灣油國沙烏地的公關危機,面臨西方強權催逼真相之際,利雅德當局正設法與本案劃清界線。
異議記者遇害 艾爾段籲沙烏地:勿維護特定人士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今天籲請沙烏地阿拉伯檢察總長莫杰布調查是誰下令暗殺記者哈紹吉,他並強調「試圖維護特定人士,這沒道理」。莫杰布今天進入案發地沙國駐伊斯坦堡領事館。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特約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之死讓沙烏地蒙受前所未見國際監督,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持續催促利雅德當局公布真相,包括哈紹吉屍首所在。
艾爾段說,哈紹吉2日進入領事館後,遭到利雅德前來的15人小組殺害。哈紹吉生前批判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ad bin Salman)不假辭色。
就在莫杰布(Sheikh Saud al-Mojeb)進入領事館區後不久,艾爾段隨即在安卡拉對記者說:「我方檢察官昨天告訴沙烏地檢察官,可能在土耳其起訴,因為犯罪地點在伊斯坦堡。」
「我方檢察官詢問,誰派暗殺小組前來,這必須加以詳查。沙烏地官員必須揭露在地合作人員,不管這個人是誰都要讓我方知道,我們會把人找出來。」
「現在我們必須破案,不必閃爍其辭。試圖維護特定人士,這沒道理。」
去年自我流放美國之前,哈紹吉本為沙烏地王室圈消息靈通人士。哈紹吉失蹤後,沙烏地對案情數度更改版本,現在則尋求與本案劃清界線。
莫杰布是首位基於土耳其調查結論,而承認本案屬「預謀」的沙烏地人士,他於本週抵伊斯坦堡。土耳其之聲(TRT)報導,莫杰布昨天跟伊斯坦堡市檢察長費丹(Irfan Fidan)見面,要求土耳其提供完整調查結果,包括所有影像和聲音紀錄。
TRT報導,土耳其調查人員不但拒絕上述要求,並反過頭來要求莫杰布揭露哈紹吉屍首何在。
據TRT報導,土耳其方面並重申艾爾段所提,要求沙烏地把拘押中的18名嫌犯送到土耳其受審。不過利雅德方面已予以回絕。
莫杰布在伊斯坦堡進入領事館時沒有發表談話。土耳其NTV報導,前往凶案地點前,他先在伊斯坦堡法院跟費丹2度會面。
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昨天要求利雅德儘快結束調查時說:「必須把真相全盤托出,我們相信(莫杰布)到訪對發掘真相十分重要。」
(中央社)
--
狗鼻好靈敏 嗅出瘧疾也沒問題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狗經訓練後可以從襪子中嗅出某些癌症、有糖尿病風險的人、或從孩童是否患有瘧疾。
美國熱帶醫學及衛生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ASTMH)在紐奧良(New Orleans)的年會中,研究人員說,他們訓練狗狗用鼻子「揪」出非洲兒童身上的瘧原蟲,這些兒童檢驗出患有病媒蚊傳播的瘧疾,但沒有發燒或其他表面症狀。
檢測用襪子共175雙,其中30雙來自患有瘧疾的甘比亞孩童,其餘145雙為未感染孩童的襪子。
狗揪出瘧疾的正確率達70%。
瘧疾是由名為瘧原蟲的寄生蟲引起的疾病,每年奪走全球44萬5000人的性命。
全球各地的瘧疾病例有增無減。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2016年病例達2億1600萬件,比前一年多出500萬件。
(中央社)
--
巧克力的好 厄瓜多古老聚落5千年前就知道
根據今天發布的研究報告,南美洲國家厄瓜多東南部高地的古老聚落,早在5300年前便以人工培植方式種植可可豆,遠早於已知時間,甚至比古埃及建造吉薩大金字塔還早700多年。
路透社報導,厄瓜多聖塔安納佛羅里達(SantaAna-La Florida,暫譯)考古遺址內有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及儀式中心,屬安地斯馬由-欽奇佩文化(Mayo-Chinchipe)的一支,科學家們檢視當地出土的陶瓷製品,發現使用可可豆的充足證據,而巧克力即由可可豆所製。
這份研究成果指出,厄瓜多東南部高地的古老聚落,以人工培植可可豆的時間,比已知的時間還要早約1500年。且如學界所料,南美洲老早就開始人工培植可可豆,而非中美洲。
熱帶常青樹可可樹(Theobroma cacao)上可見橢圓形豆莢,內含外型與豆類相似的可可豆,人們烘烤可可豆後,便可製成巧克力及各種巧克力甜點,但在當時,巧克力多被當成飲品。
科學家們在這座考古遺址發現,5300年前便開始使用可可豆的證據,比古埃及建造吉薩大金字塔還早了700多年。
科學家也在陶瓷器皿及碎片中發現可可澱粉粒,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人類學家布雷克(Michael Blake)表示:「如在鐙形土器壺罐及碗上採集的證據所示,他們顯然把它(巧克力)當飲品喝。」
身兼考古學家的布雷克負責協助主導這項刊載於「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的研究。
他說:「可可澱粉粒的存在可能意味著他們將可可豆磨碎製作飲料,他們很可能,先將可可豆發酵後再進行研磨,但我們還不確定。」
(中央社)
--
歐洲數位稅議題發燒 英國開徵 估年收5億美元
英國周一搶先全球對谷歌、臉書等跨國科技大廠的數位營收提出具體對策,預計2020年前將依當地營收的2%課徵數位稅,估計每年將創造4億英鎊(約5億美元)稅收。
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周一於明年度預算案中提出這項徵稅計畫。他表示:「數位服務業者在英國賺進大把鈔票卻不用繳稅,實在不公平也不該繼續下去。」
英國工商局資料顯示,臉書英國子公司去年營收12.6億英鎊,獲利6,276萬英鎊,但實際納稅金額僅1,719萬英鎊。亞馬遜更誇張,英國事業去年營收19.8億英鎊,稅前獲利7,237萬英鎊,卻只繳稅170萬英鎊。
今年以來歐盟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已聯合各國政府開始草擬數位稅,無奈國際協商至今進展緩慢。哈蒙德雖認同國際協議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長久之計」,但強調「各國不能一直紙上談兵」,因此英國決定率先採取行動,直到國際間建立完善法規制度為止。
哈蒙德周一表示,英國數位稅將鎖定全球年營收在5億英鎊(約6億美元)以上的大型營利企業,針對這類企業在英國的搜尋引擎、社群媒體及電子商務平台營收課徵2%稅金,但不包含線上音樂或影片服務。
外界普遍認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及亞馬遜將成為頭號徵稅對象。儘管英國數位稅對上述企業來說不會造成太大負擔,但英國開徵之後勢必吸引其他國家效法,加快國際協商進度。
代表谷歌及臉書等科技大廠的遊說團體「資訊科技產業協會」(ITIC),已在周一第一時間提出反對意見。該協會表示:「英國開徵數位稅將嚇阻企業投資,阻礙各類企業在英國招募新血。」
況且,數位稅能為英國政府帶來多少實質稅收也沒人敢保證。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表示,財政部估算的4億英鎊稅收變數很大,因為新政策尚未釐清數位稅能否抵掉現行的營利稅,且跨國企業也有可能透過修改營收類別來逃稅。
(工商時報)
--
川普爭議多 眾議院控制權恐失守
美國期中選舉11月6日將登場,由於川普總統的作風爭議不斷,導致支持民主黨的選民投票意願飆高,共和黨陣營預期這次要守住聯邦眾議院控制權難度大。現在正式投票還沒開始,但在白宮、國會山莊及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共和黨最高政治組織)內部,卻已經傳出互相指責的聲音。
在共和黨現任或前任幹部、策士及顧問之間,最不滿的便是,這次眾院改選共和黨有41席現任議員不尋求連任(退休或競選其他公職),為史上之最。他們的選區因此成為「開放席次」選舉,而當中就有20多席可能被民主黨搶走。這次民主黨只要淨增23席,就可以從共和黨手上奪得眾院控制權。
一些共和黨策士把箭靶指向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及眾議院議長萊恩,指他們未能竭力勸阻現任資深眾議員退休。萊恩本人也早在4月即宣布要退休。
不過喬治城大學研究員哈金斯(Mark Harkins)指出,共和黨領導層手中其實沒什麼籌碼,可以說服那些資深眾議員留下。例如,過去有所謂指定用途補助款可撥給黨籍眾議員,讓他們花在選區的地方工程上,這算是財政上的甜頭,但這種補助款已在2011年取消。
另外便是承諾讓資深眾議員當委員會主席,然而與民主黨不一樣,共和黨對委員會主席的任期有設限,因此主席的寶座對資深眾議員的誘因亦不高。
共和黨內互相指責的另一主因就出在川普總統身上。因為川普不像過去的共和黨籍總統,例如老布希或雷根,支持度既有低也有高的時候。從上任到現在,川普的作風一直引起選民兩極反應。
川普當政以來,那些住在城郊的高教育程度白種女性,就不斷棄共和黨陣營而去,讓許多一向投共和黨的選區出現了轉變。據《庫克政治報告》評估,這次眾院改選共和黨有多達72屬於「危險」,相對地民主黨只有4席。
另外,這次民主黨陣營在募款上也優於共和黨,更能夠在一些「開放席次」的選區上打選戰。據統計,截至10月17日,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募到的競選資金,比共和黨陣營多了7600萬美元以上。
不過對於川普總統的角色,也有共和黨人士認為,在競爭激烈的選區,若最後一刻川普更加把勁進行輔選,對共和黨籍候選人可能會有臨門一腳的作用。儘管川普的言行作風經常引發爭議,但整體而言,選民還是肯定川普迄今的政績。
(中國時報)
--
暖化導致山鳥絕種 生物專家籲重視棲息地保育
經過科學家實地探訪發現,氣候暖化確實會導致不少高海拔山鳥滅絕!依常理判斷,許多生物會因應氣候溫度上升而遷移到更高海拔居住,然而,近期實地考察發現,本就生活在最高海拔的8種山鳥已滅絕。生物專家佛里曼語重心長指出,若未來人類不想只從照片認識生物多樣性,就應該保護動物的熱帶棲息地。
根據《The Atlantic》報導,生物常會因應氣候而改變居住地,例如從疾病分布可推知,熱帶性蚊蟲會隨氣候暖化往緯度高的地方移動,也引發科學家思考,平時即生活在高海拔的生物該如何遷移。
近期終於有實地考察結果證實這項預測,科學家於2017年選在秘魯安地斯山脈的偏遠山脊,搜尋生活在該地的山鳥,團隊以同一時間段與同樣範圍為前提,仿造1985年進行的調查法,統計出山鳥種類,並比較30年的氣候差異對山鳥居住地的影響。
報告指出,2次調查間的溫度上升了近0.5度,在最高海拔處發現多數山鳥的生活範圍與數量已明顯的下降,16種山鳥生活範圍被限縮在山脊頂部,而另外還有8種已經絕種。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生物專家佛里曼指出,山鳥的確如預測一般,往更高海拔移動,而絕種的山鳥則已經沒有更高的居住地。
佛里曼警告說,氣候暖化將繼續導致熱帶地區高海拔動、植物的滅絕危機,他預估,若全球氣候於本世紀上升攝氏2.6度到4.8度之間,熱帶物種被迫要移居約500公尺到900公尺的海拔數,「若人類在意到長期的生物多樣性問題,應該加強保育生物種類豐富的熱帶棲息地,尤其是橫跨高低海拔的山區。」
(台灣醒報)
健康
3天排便1次 正常勿焦慮
一天排便幾次算正常?醫師指出,1天3次到3天1次都算在正常範圍內。
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約翰指出,不少民眾沒有每天固定排便就會焦慮,以為自己便秘了,但即便身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都不一定做得到每天排便,更何況是一般民眾,將排便次數看得太重要,反而成為壓力源。
吃蔬菜穩定腸道節律
黃約翰說,每個人的腸道節律不同,有人快有人慢,基本上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算正常。腸躁症是因腸道節律不穩定導致,有人會頻繁腹瀉,但也有人是便秘,而誘發因子常與壓力有關,有民眾到日本泡溫泉、大啖長腳蟹,腸躁症狀就不藥而癒。
若真的擔心排便次數,不妨多吃蔬菜,有助於穩定腸道節律,另誠實面對自身壓力來源,找到抒發方式,對改善腸道症狀有一定的幫助。
(蘋果日報)
--
吃錯素恐踩地雷 小心血脂肪升高/朱偉菁(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現在社會中有不少人血脂肪偏高,其中有一部分比例來自素食者,不少人認為素食清淡較無負擔,甚至有些素食者很訝異為何自己已經沒吃肉了,血中脂肪(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還是會上升?
飽和、反式脂肪 攝取應節制
其實飲食中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都會增加血中膽固醇,但飽和性油脂及反式脂肪酸對於血中膽固醇的影響比較顯著,素食者常認為不攝取到動物性油脂,就不會有血中脂肪升高的風險,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讓我們來看看哪些食物可能會影響素食者的血脂肪呢?
◎素食含高飽和脂肪酸食物:
雖然飽和脂肪酸多半存在動物性脂肪中,但是植物油中的棕櫚油、椰子油則屬於飽和油含量多的油脂,棕櫚油常被使用在糕餅、餅乾中,例如菠蘿麵包。
根據ATP III(美國血脂異常處置指南),飽和脂肪建議量不超過每天總熱量7%,舉例來說,成人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為1800大卡,飽和脂肪建議量則為每天不超過14g,7-ELEVEN菠蘿麵包1個(104g)飽和油含量為13g,超過1個就爆表了。
◎素食中含反式脂肪酸食物:
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人工氫化的油脂中,通常選用植物油氫化而成,其膳食來源包括酥油、瑪琪琳(人工奶油)、植物性奶精(人工奶精)等,其中酥油常拿來煎炸或用來做烘焙食品,以及做成蛋糕上的奶油裝飾等。素食者不能食用動物性油脂,但仍可能會吃進去更多由植物油氫化產品製作的糕餅、甜點(我國已從1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人工氫化油不得使用在食品中)。
◎影響素食者三酸甘油脂上升來源:
三酸甘油脂上升,除了過多的油脂之外,也跟醣或糖有關係,由於素食者的飲食限制較多,所以常會攝取到澱粉類食物,如飯、麵、紅豆、綠豆、地瓜、芋頭、馬鈴薯、山藥、玉米、蓮藕、栗子、菱角、麵包等,這些食物常出現在自助餐、點心、湯品、甜點中。
醣類吃過量 恐增三酸甘油脂
此外,水果中也含豐富的果糖及糖,因此吃過量也可能導致三酸甘油脂的增加。建議澱粉類的食物之間須做代換,如果吃了半碗綠豆,下一餐的飯量則須減半碗,水果則建議每天不超過2碗。
享用素食的同時,食物選擇以營養均衡為原則,如此才能吃得健康無負擔。
(自由時報)
--
直腸癌肝轉移 中西醫合治延命
61歲張姓男子因家族皆患有外痔,大便帶有血絲,誤以為是痔瘡,直到大出血就醫才知罹患直腸癌3期。因不想裝人工肛門,自行服用偏方,未循正規治療,拖了兩年多,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右肝出現26公分腫瘤大如排球,吃不下也排不出,一度命在旦夕。
服用偏方惡化 正規治療獲控制
所幸經台中慈濟醫院採用化療縮小腫瘤,再切除右肝,輔以中藥、針灸等成功救回,目前病情穩定,持續化療中;他有感而發奉勸病患,「生病還是要正常治療」。
張男表示,因從未生病,血便以為自己只是患有家族疾病痔瘡,確診罹癌後又「鐵齒」,堅信只要提高免疫力,不用化療就可對抗病魔,結果花了數百萬元吃草藥、偏方,還住到溪頭吸取「芬多精」,癌症卻轉移至肝臟,腹脹如懷胎。
去年3月,因下肢水腫合併腹部劇痛,5天未排便,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方佳偉幫他挖糞石緩解不適,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認癌細胞轉移肝臟,因右肝腫瘤達26公分,並侵犯下腔靜脈,「開刀成功機率僅5%-15%」,建議安寧療護,但病患及家屬堅決不放棄。
醫師依病人與家屬意願,擬定治療計畫,先做暫時性人工肛門,讓病人能吃東西補充營養,再嘗試低劑量化療,並申請標靶藥物。經住院化療,右肝腫瘤從26公分縮小至12公分,癌指數也從1千多降到只剩5;一般外科醫師高國堯經7小時高難度手術,更成功切除腫瘤,張男終於除去腹中「排球」。
術後,中醫師邱慧玲以科學中藥療法促進病人體力,中醫師鄭宜哲以針灸打通氣脈,減輕疼痛;身高175公分的張男,就醫前瘦到皮包骨、只剩45公斤,治療後終於恢復病前的60公斤,看來神清氣爽。院方表示,因張男左肝仍有癌細胞,目前仍持續化療中。
張男與太太感恩醫療團隊一路陪伴,昨現身說法,呼籲癌友就算想嘗試偏方,還是要接受正規治療。
方佳偉表示,大腸癌包含直腸及結腸,因血便症狀與痔瘡很像,容易混淆、延誤就醫,提醒民眾若排便習慣改變或血便兩週以上,就應趕快就醫檢查,因直腸部分的血液循環多,癌症易轉移,不得不慎。
(自由時報)
--
熟路變陌生 重複相同問題 阿嬤跳針罹失智症
一名70歲的張姓阿嬤,今年驚覺自己常去且熟悉的菜市場路程,竟感到陌生,半年後,家人發現阿嬤每天都像跳針一樣地重複問孫子︰「現在讀國小幾年級?」還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家人趕緊帶阿嬤就醫,診斷是輕微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服藥一段時間後,狀況減緩,同時參加失智老人的課程,以延緩失智的病程。
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表示,張姓阿嬤與家人幸好警覺得早,就診接受認知功能評估後,確診為輕微阿茲海默型失智症,利用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可有效延緩病情,服藥一段時間後,發現減少相同問題,也不再常常迷路,開始恢復生活功能。
5大原因 女罹患高於男
除了藥物治療,家人更帶阿嬤參加瑞智學堂,安排課程多與人互動,避免功能退化;醫師更建議家人讓阿嬤自己買菜或做簡單家事,可降低生活功能退化速度。
林志豪表示,失智症男女比例約2:3,女性罹患比例偏高,有5大原因︰一是女性平均壽命較高,每多5歲就會增加1倍風險;二是受女性荷爾蒙影響,在停經後缺少雌激素的作用,較易罹患失智症。
第三是受到基因影響;第四是教育程度,老一輩的女性族群如果教育程度不高,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第五則是患有憂鬱症或睡眠障礙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而女性罹患憂鬱症比率較男性高。
服藥延緩病程
林志豪表示,失智症患者若沒有及早就醫治療,病程來到中期或後期,甚至會出現行為障礙,易有憂鬱、躁鬱及幻想,常見是至少有20%的男性失智族群,會懷疑另一半外遇;女性失智族群則會幻想有人要偷東西,或出現被害妄想症。
最嚴重恐會導致記憶力喪失和行為脫序,加上患失智症的老年人跌倒比例是一般老年人的2倍,若因跌倒導致長期臥床,容易造成肺炎及其他感染。
醫師提醒,飲食是預防失智症的第一步,抗氧化營養素可預防與延緩失智症。
(自由時報)
--
「犁田」斷8肋骨 呼吸爆痛 復位固定術 解痛恢復好
53歲林男騎機車外出不慎摔車「犁田」,經送往光田醫院,發現鎖骨、肩胛骨骨折,左側肋骨斷了8根,其中5根更斷成3截,合併血胸狀況,連最簡單的呼吸都疼痛爆表;經胸腔外科和骨科醫師聯合施以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型鋼板復位固定術後,隔天即緩解痛楚,重新大口呼吸,3週後已可順利做舉手等動作,恢復良好。
「這輩子從來沒這麼痛過!」林男說,當時為閃躲一隻狗才摔倒,左側身體痛到沒知覺;住院後,不論坐、躺都疼痛,甚至每次呼吸都像有千針刺般疼痛。
光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江友馨指出,肋骨骨折患者因強力撞擊導致血胸,可放胸管引流,後續再以藥物保守治療、吃止痛藥讓骨頭自行癒合,治療時間約需1至2個月。但林男肋骨多處骨折且變形嚴重,呼吸時疼痛難耐,藥物止痛效果有限,因而建議手術治療。
骨科部醫師楊鎮源說,肋骨骨折,連呼吸、伸展、躺臥、彎腰、翻身、咳嗽等稀鬆平常的動作,因會牽扯到胸廓而讓患者痛苦不堪,但多數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當患者出現連枷胸(連續3根肋骨斷裂2處以上)、多處肋骨斷裂(4根以上肋骨斷裂)合併明顯胸廓變形錯位,或疼痛指數超過忍受範圍,導致呼吸困難,阻礙肺部功能復原時,積極治療可避免肺炎、呼吸衰竭等併發症機率。
林男經先用鋼釘固定鎖骨骨折、肩胛骨骨折,最後經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型鋼板復位固定術,術前搭配3D胸廓重組影像的精準定位,盡可能縮小傷口,將斷裂錯位最嚴重的5處肋骨復位後,以微型鋼板固定,大幅改善疼痛,預後也更佳。
楊鎮源表示,人胸左右兩側各有12根肋骨,保護胸腔內的心臟和肺部等重要器官。肋骨骨折常見於跌倒、車禍、墜落等外力撞擊造成的胸腔外傷,如有骨質疏鬆,肋骨骨折的風險和程度皆會提高。近期醫學研究顯示,針對嚴重肋骨骨折進行手術,可促進肺活量復原,縮短加護病房住院天數與呼吸器插管天數,也能有效降低肺炎或肺部感染機率。
(自由時報)
--
為閃一隻狗「犁田」 胸部骨折鋼板固定術有效
53歲的林姓男子日前騎機車外出,為閃躲一隻狗摔倒,不慎摔車「犁田」,送往醫院發現他鎖骨、肩胛骨骨折,左側肋骨斷了8根,其中5根更斷成3截,合併血胸狀況,連最簡單的呼吸都疼痛爆表,無法睡眠。
幸由光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和骨科醫師聯手治療,施以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型鋼板復位固定術後,隔天即緩解痛楚,重新大口呼吸,3周後可順利做舉手等動作,恢復良好。
林先生說,「這輩子從來沒這麼痛過,連呼吸都痛!」當時他左側身體痛到沒知覺;住院後,自己坐著、躺著都疼痛,不僅不敢任意轉動、移動身體,甚至每次呼吸都像有千針刺般疼痛。
光田胸腔外科醫師江友馨指出,臨床肋骨骨折患者若因強力撞擊致血胸,可放胸管引流,後續再以藥物保守治療,簡單來說就是吃止痛藥到骨頭自行癒合,約1-2個月。然而林先生肋骨多處骨折且變形嚴重,呼吸時疼痛難耐,藥物止痛效果有限,因此建議手術治療。
骨科部醫師楊鎮源表示,肋骨骨折時,雖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平常的呼吸、伸展、躺臥、彎腰、翻身、咳嗽等動作,因為會牽扯到胸廓而讓患者痛苦不堪,因而在手術中以鋼釘固定鎖骨骨折、肩胛骨折採保守治療,進行胸腔內視鏡輔助、微型鋼板復位固定術,術前搭配3D胸廓重組影像的精準定位,將斷裂錯位最嚴重的5處肋骨復位後以微型鋼板固定,大幅改善疼痛。
(聯合報)
--
眼睛冰敷2分鐘搞定大小眼 你可能得到肌無力症
48歲的張先生出現大小眼,看起來好像無精打采,就醫檢查診斷出「肌無力症」。大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樊文雄醫師表示,眼科有一個簡單的檢查,在眼睛冰敷兩分鐘後,如果大小眼變好了,就有可能是得到肌無力症。
樊文雄提醒,雖然肌無力7成以上都是眼睛的症狀,但是治療上有可能牽涉到神經內科,甚至風濕免疫科,三科一起處理才能找出最好的治療方式。
他表示,肌無力症是神經肌肉傳導的一種異常現象,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人體裡面有一些會受意志控制的肌肉,叫做隨意肌,它需要神經的傳導,才能引起動作,肌無力症會造成傳導不到位,使肌肉傳導發生異常,才會愈來愈無力,也愈來愈容易疲勞。
樊文雄指出,肌無力症是因為眼球肌肉無力,通常在休息或是睡覺以後,會變得比較好一點。早上起來的時候生龍活虎,可是愈到晚上就愈覺得眼睛張不開,視力會變得更模糊。肌無力症的症狀時好時壞,甚至可能每一分鐘,或是每一個小時都有可能會改變。肌無力症影響的是隨意肌,眼睛有兩個肌肉不會受影響,一個是瞳孔肌,另一個是睫狀肌,所以到眼科檢查,可以知道是不是有肌無力的問題。
當身體出現肌無力症狀時,神經科醫師的檢查,通常會先做藥物測試,注射以後看會不會立即改善,或是神經肌肉的電生理檢查,或者檢查血清裡面有沒有抗體的存在。眼科則有上述比較簡單的檢查方法。
(聯合報)
--
新國病肺癌 晚期也有新生機/林昌生(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48歲的賴先生和父親都是老菸槍,父子倆一天各一包菸,最近父親被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賴先生想戒菸。掛了戒菸門診,經胸部X光檢查,卻發現右肺有小結節,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後,高度懷疑初期肺癌,安排手術確診為第一期肺腺癌。術後,定期追蹤近3年,無復發跡象。
78歲陳女士是家庭主婦,不抽菸,但因為體重超標,平日活動常喘不過氣,一個月前她喘得更嚴重且合併咳嗽,晚上不成眠,家人陪同就醫。
陳女士肺部X光檢查顯示左側大量肋膜積水,經住院檢查,並引流肋膜積水化驗,發現四期肺腺癌,基因檢測有EGFR(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突變,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兩周後,咳嗽和喘的症狀皆改善,肋膜積水不再發生,經一年半治療,病況穩定,恢復生活。
台灣每年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肺癌10年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然而,多數肺癌患者並無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已是晚期。
而晚期肺癌,除了傳統化療外,標靶和免疫治療問世,開啟了另一線生機。因此,病理確診、基因檢測在現今肺癌診斷和治療甚為重要,肺癌診治進入個人化的時代。
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檢測有無基因突變,若檢出有EGFR(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突變、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變、ROS1(原癌基因受體酪氨酸激酶基因)突變,即可接受標靶藥物治療。
據統計,台灣肺腺癌病患有50至60%可檢出EGFR突變,近5%可檢出ALK突變,另外有1%的ROS1基因突變。但標靶治療平均一年會出現抗藥性,有抗藥性後,部分患者可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免疫治療問世後,則可以考慮免疫療法或免疫併用化療。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癌患是最佳選擇。早期癌症手術切除,存活率高,且現今微創手術發達,術後恢復快。針對高危險群作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 LDCT ) 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相較於胸部X光,低劑量電腦斷層可更早期發現肺癌,降低20%肺癌死亡率。
肺癌已成新國病,若發現時已進入晚期亦不需放棄,精準化、個人化的診斷治療,搭配標靶、免疫和化學治療,都能讓肺癌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及最小副作用,延長壽命改善生活品質。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