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 103萬人怒吼 聲援香港 保衛台灣
為反對香港政府強行推動《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成為引渡中國惡法,103萬香港市民昨走上街頭,參與「反送中」大遊行,創香港30年來最多人數遊行紀錄。
由香港泛民主派團體民間人權陣線發動的「反送中」大遊行,要求港府撤回修訂草案,因為市民不相信中國的司法制度可保障被移交者的人權,並擔心修法成為遣送政治犯的任意門。
遊行民眾高舉「反送中」、「撤惡法」、「林鄭下台」等標語。為聲援香港市民,全球29個城市包括紐約、舊金山、華盛頓、雪梨、溫哥華、倫敦、巴黎、布拉格和柏林等,同步發起遊行。
《逃犯條例》若不撤 上網罵中共都算犯罪 台人赴港 恐遭濫捕引渡中國
反送中遊行之台灣同怒
國人不論旅遊或過境,每年訪問香港人次逾150萬,《逃犯條例》修訂一旦通過,不論是在港居民或訪港旅客,都可能遭港警逮捕並移交中國。而且新法是由北京任命的香港行政長官(特首)與北京當局協商討論後提出移交,在中國當局視「台獨」為「邪惡勢力」情況下,學者坦言恐怕8成以上的國人連過境香港都得「皮皮剉」,隨時可能被送到中國受審。
面對大批港人昨上街反對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法,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昨表示,「支持所有人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也認為香港人民的心聲應被尊重。」總統蔡英文強調港人民意已清楚顯示,非民主的體制不為港人所接受,「一國兩制」也已證明不可行,更不會是台灣人民的選項。
台日美「皮皮剉」港一國兩制淪虛設
實際上,此次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訂,不但使香港「一國兩制」淪為虛設,港人擁有的「司法獨立」與無罪推定等審判權利也遭嚴重侵害,包括台灣、日本、美國甚至全世界民眾都恐受影響。因港府所訂下的新「移交」規範中,凡被中國認定為犯罪並發布通緝,就可能在港被捕並移交中國受審,就連只是在香港過境轉機都有風險。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律師坦言,港府修法影響的不只政治方面,像李明哲僅因網路言論就被中國政府以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在中國,連帳簿沒放在公司或工廠辦公室也算犯罪,台商難免曾與合資的中國公司有糾紛,修法一旦通過,未來台商出入境香港都有風險。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也表示,按照中國法律,任何被扣上「台獨」帽子的人都算犯罪,日後只要過境香港,都可能被逮捕並移送中國受審。
其實香港現有的法規,早就與全球數十個國家或地區明訂嫌犯移交的相關規則,且現有法規明確指出嫌犯移交「不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之所以排除與中國移交嫌犯,就是考慮到中國的司法、刑罰制度、人權狀況堪憂,為確保香港一國兩制下的司法獨立與人權自由,才會做出如此安排。
此前即便中港兩地未能直接移交嫌犯,但過去20多年來,雙方早透過特首請求等方式,藉由在中港海關「驅逐」嫌犯,間接達成移交目的。然而因中國當局無法介入香港的獨立司法審判,因此香港很少「驅逐」嫌犯至中國。此次「送中惡法」若通過,中國當局將可名正言順要求香港特首移交疑犯。
【報你知】《逃犯條例》
香港男子陳同佳於去年2月在台殺害女友棄屍後逃回香港,因港台未簽署引渡條例,陳男無法以殺人罪受審,香港政府以此案為藉口在今年2月起強推《逃犯條例》修法,以便港府向中國各區域移交嫌犯。
中國司法獨立性不足,加上北京長期羅織罪名拘捕監禁異議人士,外界憂慮港府修法無疑是讓未來所有在港的港人或赴港的外國遊客,都可能被中國當局藉相關條例要求港府抓人並移交到中國受審,遭外界斥之為「送中條例」。在港府強行推動下,法案快速通過一讀,計劃後天進行二讀。
我陸委會表示,不會在該條例下與港府商談任何嫌犯移交問題。
1筆稅漏繳 台人過境港恐被捕 中國公安權力大 政治犯被失蹤 家屬都不知
香港推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後天將在香港立法會二讀,一旦修法通過,雖然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不須過度擔憂,但律師指出,有「三種人」要特別小心,否則一入境香港,可能就會被依法引渡中國,面臨司法審判的窘境。
律師侯慶辰表示,依照《逃犯條例》的規定,在香港的台灣人只要被中國認定為犯罪,一旦被捕是會被引渡回中國,依照一般正常的法治國家,此規定並無問題,是很正常的引渡規則,但現問題是出在,中國可單方面隨便羅織罪名,然後就依此條例將台人引渡中國。
有人會說,只要不犯罪就沒事,但侯慶辰認為,現較大風險就是中國對於犯罪的認定很模糊、很寬,還可以片面認定有沒有犯罪,像有些行為在許多國家可能不是犯罪、甚至除罪化,可是在中國可能仍認定是犯罪,而予以引渡回去。
台人詐騙判無期 李明哲案恐重演
侯慶辰指,若民眾平時未與中國有任何往來,只是單純赴港旅遊,那應該還好,但有「三種人」則要特別注意,第一類是逃漏稅的人,像台商或是曾經在中國有所得,若曾在中國逃漏稅就要小心,尤其最近中國抓逃漏稅抓很兇。
侯補充,逃漏稅不見得要在中國工作,像有些SOHO族、個體戶,若在中國接一筆訂單,那表示在中國就有一筆所得,若未依法在中國繳稅,就構成逃漏稅,即使在香港過境轉機都可能陷入被捕的風險。
第二類為詐欺犯罪,曾有台人詐騙50萬人民幣(約230萬台幣)被判處無期徒刑;第三類則是政治性的犯罪,未來國人赴港也可能會有類似「李明哲事件」的重演。
中國公安權力大很多,可對涉嫌人行政拘留24小時,無法交保會移送看守所羈押,期限30天,若觸「危害國家安全罪」,拘留期間甚至不必通知家屬,較台灣檢警只有24小時偵訊,再由檢察官向法院聲請羈押,差異頗大。
人數破30年紀錄 港府深夜回應後天二讀不變 捍衛自由「我害怕 仍要支持」
反送中遊行之港人悲憤
香港政府強行推動被斥為「送中條例」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並欲在周三強行二讀,引發港人強烈反彈,泛民團體「民間人權陣線」昨舉行「反送中」大遊行,民眾手持標語籲撤回惡法,有人抨擊港府「蠻不講理」,還有人痛罵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媚共禍港」,民陣指遊行人數達103萬人,創30年來香港遊行人數最高紀錄。港府在今凌晨回應,遊行人數雖多,但周三立法會二讀辯論不變。
這場遊行原定昨下午3時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前往政府總部和立法會,由於人數太多,警方要求提前半小時開始,並封鎖3條車道供使用。大批身穿白衣的示威民眾昨搭地鐵到維園集合,人潮擠爆附近的銅鑼灣地鐵站與灣仔地鐵站,導致兩站一度被迫封閉,遊行隊伍出發後還有許多民眾中途加入。
示威民眾手持「反送中」、「撤惡法」等標語,還有人高呼要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下台,抨擊她「媚共禍港」。一名盧姓男子說,如果港府要聽取民意,「今天很足夠了」,但他憂心泛民議員在立法會缺乏人數優勢,若有下一步抗爭行動,他還會參與。
王丹發文表敬佩「在絕望中沒放棄」
開設軍事用品店的男子歐丁瑋說,他的店面重新裝潢原定昨開張,但因為「香港有更重要的事情」,決定延後開張,號召員工一起上街。一名不願露面的上海男子,昨特地到香港參加示威,「香港是中國最後一塊自由的土地,我害怕,但也要來支持香港。」
不過昨遊行期間仍爆發衝突,兩名男子企圖破壞示威團體設置的攤子,遭警方逮捕。下午約4時有遊行人士在灣仔鵝頸橋附近高呼「開路!開路!」企圖衝出警方防線,遭警舉起紅旗警告,籲停止衝擊,否則使用武力,所幸未釀嚴重衝突。此外,約5、6名示威者企圖衝出海富中心與政府總部間一段封鎖道路,遭警方噴灑胡椒噴霧。
由於港府擬將《逃犯條例》修訂案繞過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後天直接提交大會二讀,引發泛民強烈不滿,民陣遊行隊伍昨抵達終點立法會,下午5時「預演」包圍立法會,由民陣召集人岑子杰舉旗幟帶領示威民眾,沿著立法會外的人行道來回行走,之後部分示威人士留在立法會示威區和添馬公園集會。
香港眾志則號召集會人士到立法會停車場出入口,部分成員用手臂緊扣停車場外拒馬。一批示威人士晚間持續聚集在夏愨道東行線,要求警方開放夏愨道西行線,上百名警察組成人龍,防止示威人士進入,雙方在今凌晨發生衝突,有拒馬被推倒,群眾試圖衝進立法會大樓。
六四民運領袖王丹在臉書表示,這場遊行雖無法阻擋香港淪陷的進程,「但這正是港人值得敬佩的地方:他們在絕望中,並沒有放棄。」
在台港生連署 籲撤銷修法
許多在台灣讀書的香港學生及畢業生也同樣關注《逃犯條例》修訂,昨號召約500人到北市信義區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請願並遞交連署書(逾600人連署),籲港府撤銷《逃犯條例》修訂。流亡台灣的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到場聲援,直指他憂心未來香港年輕人跟他一樣得要逃命,疾呼:「不反抗會很糟糕!」
林榮基不捨港青年「怕像我一樣逃命」
連署發起人、來自香港的文化大學學生何泳彤說,《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社會各階層憂慮,主因是修法後將大幅放寬引渡條件、流程,「若中國大陸要求引渡林榮基等隱含政治目的檢控時,特首和北京關係不對等,試問特首能否違抗中央指令呢?」
台灣大學醫學系的港生陳壹諾說,強烈反對「送中條例」,因為一旦通過,對香港人、台灣人及所有在香港的外國人都有影響,也因為這樣的擔心,讓她思考在台灣念完醫學系之後,是否要返回香港行醫,因為擔心條例通過後的政治不穩定。
林榮基說,很高興香港年輕人出來抗議,但在香港已有一些年輕人被關起來,「不知道未來是否像我一樣要逃命?」他感嘆,實在搞不清楚為何有些台灣人想要中國大陸來統治。
到場支持活動的台大學生會長吳奕柔說,台灣同學臉書最近才比較關注送中條例,「今天的香港可能是明天的台灣」,香港最後一道司法防線正在被侵蝕,希望讓台灣學生知道這個問題。
惡法若過 等於判香港死刑 美轟「侵蝕一國兩制」各界籲懸崖勒馬
反送中遊行之各界維權
香港人的怒吼,世界聽見了!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法引發民怨沸騰,昨天成功匯聚為龐大的「反送中」遊行陣容,不僅擠爆香港街頭,也引發外媒大量報導及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各界也大力聲援港人、抨擊港府強推修法,甚至形容「通過修法猶如判香港死刑」,要求懸崖勒馬。
香港「反送中」遊行昨引發外國媒體以大篇幅和顯著位置報導。各大通訊社均進行實況報導,指這是香港15年來最大型的集會遊行,民眾訴求除了反對修法,也包括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台等。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都將新聞放在頭版頭條,指規模龐大,已證明香港民意反對修法;美國《華爾街日報》更指,遊行是民眾為了香港所做的「最後一搏」。
在媒體大幅報導的同時,國際社會也聲援港人,抨擊港府強推修法。倫敦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哲斯拍短片聲援,形容「通過修例如判香港死刑」,表示該組織將動員國際團體,支持港人反修法。他稱修法不但踐踏香港基本自由,也會摧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此各國政要、國會議員、商界以至法律界才會罕見地異口同聲反對。
質疑「中聯辦治港」彭定康籲港府回頭
香港前總督彭定康日前也拍短片,呼籲港府回頭是岸。他稱修法將「摧毀香港的法治、穩定及社會安全」、嚴重傷害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並且質疑「香港政府似乎不理解這一點,令人懷疑這些日子究竟是誰在治理香港,是香港政府,還是代表北京政權的中聯辦?」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前天再度重申美方關切立場,「美國正密切監控,並關切香港政府對法案所提的修訂」,她並指出,中國持續侵蝕「一國兩制」體制,只會「威脅香港長期以來在國際事務上建立的特殊地位」。早在國務卿龐皮歐上月會見香港民主派李柱銘之後,國務院就已發表聲明,抨擊港府修法「威脅香港的人權與法治」。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則透過發言人表示,將再次於國會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要求應該每年審查香港是否仍然享有高度自治,以決定是否繼續給予香港特別待遇。
上月包括盧比歐在內,8名美國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曾去函林鄭,要求港府撤回修訂。信中還以李明哲等人在中國被關為例,強調任何在香港居住、訪問或過境的人,都不應擔心遭到同等下場,否則美國及其他跨國企業可能會將總部遷離香港,轉赴「不會將外國公民置於引渡到中國風險中」的其他亞太城市。
歐盟11名代表近日也向林鄭發出正式外交照會,針對修法提出抗議。加拿大、澳洲、英國、德國等外交部也都表達關切或「嚴正關切」。另據英國國會報告指出,香港自治與法治堪憂,恐從「一國兩制」走向「一國1.5制」,甚至「一國一制」。德國政府日前則決定給予香港青年黃台仰與李東昇難民庇護,成為香港首例。
外媒報導「反送中」大遊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香港修法引發大規模示威,批評者擔心中國可能用來抓人
美國之音:香港人反送中大遊行大集會
美國《華爾街日報》:群眾蜂擁上街,為香港「最後一搏」
德國之聲:6月9日香港「反送中」大遊行:「撐自由反惡法」
美國《紐約時報》:香港抗議修法提案,成千上萬人參與
英國廣播公司:香港舉行大規模示威,反對引渡條例;數萬人穿白衣上街遊行
美國《華盛頓郵報》:大規模反引渡法示威,填滿香港街頭
英國《衛報》:香港大示威反對引渡條例,批評者稱該法可能讓中國捕捉異議人士
深圳企業勇敢響應 播社運金曲《海闊天空》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中國深圳,有企業老闆冒險「打擦邊球」間接聲援港人反送中。深圳一家經營白酒的餐飲會所,昨起循環播放BEYOND的經典金曲《海闊天空》。公司通告沒有解釋原因,但指該曲「旋律和歌詞匹配這個日子」,惹人遐想。
聲明不解釋原因「旋律匹配這日子」
社交網站昨流傳深圳市深港創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出的通知:「沒有原因,不要理由。但只有一個旋律和歌詞匹配這個日子。2019年6月9日起,本公司規定前台及所有辦公場所,巡(循)環播放香港BEYOND樂隊的歌曲《海闊天空》,結束時間另行通知。」
該公司一名職員接受香港《蘋果》電話查詢時證實通知內容屬實:「是我們老闆,他就昨天(8日)開始播,沒有理由。」現在公司各平台目前都在播著這首歌,但不清楚老闆背後的原因。她說,公司位於南山區荷蘭花卉小鎮,「很多香港團會來這邊玩。」
《海闊天空》一曲近年被賦予社運含意,在2010年的廣州撐粵語運動、2012年香港反國教科運動和2014年的雨傘運動都有參與者集體高唱。
何韻詩 黃耀明「用雙腳投反對票」
香港昨天發起「反送中」大遊行,反對遣送中國大陸的惡法,歌手黃耀明、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天主教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等人都踴躍發言,說六四之後從未見過這麼多香港人如此踴躍上街,港人知道自己的香港自己救,遊行踴躍能讓特首林鄭月娥「嚇到發抖」。
站在遊行隊伍前頭的李柱銘說,香港人知道現在能救香港的只有香港人,「政府在出賣香港」,林鄭先前揚言不管有多少批評也要硬推修法,只是耍嘴皮子想降低遊行人數,其實港人參加人數多可以嚇到林鄭,「我下次也要再出來,7月1日又有大遊行,繼續會有遊行,要走到她醒覺。港人一齊救港。」
天主教榮休主教 高呼「香港人萬歲」
黃耀明上台發言說,昨天的遊行應是繼六四民運百萬港人上街後,人數最多的一次,「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香港人」,應已超越2003年七一的50萬人上街紀錄。歌手何韻詩也說,上街的港人這麼多,「擠爆港島,癱瘓九龍」,是「用雙腳向《逃犯條例》修訂投下反對票」。
陳日君昨下午在街頭不斷向遊行隊伍揮手打氣,他表示感謝大家出來遊行爭取及保護香港自由,更高呼「加油,反送中,香港人萬歲」。「佔中發起人」之一的朱耀明牧師也高呼:「林鄭你看到了嗎?人民的力量就在這裡展現!」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也站在遊行隊伍前頭,拉著「反送中」大標語前進。黎智英說,知道許多市民都還在等車等船要參加遊行,「我覺得好感動,我覺得今天就是這樣的」,「人民的力量是唯一的力量,我們盡力去阻擋這個惡法!」
香港政務司前司長陳方安生昨也參加遊行,她指留意到上街的人包括「老、中、青」,「相信大部分人都把香港視為自己的家」,直指香港人絕不接受特區政府以「不誠實、矇騙」等手段引進惡法,警告惡法一旦通過,會踐踏香港人權自由,摧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她力促政府撤回惡法,希望林鄭月娥不要一意孤行,要以謙卑態度,聆聽市民意見。
憂中國抄家 港富豪掀資金逃亡潮
《逃犯條例》修訂不僅對香港法治造成威脅,也恐引發富豪資金逃難潮!香港《蘋果》報導,由於中方有權凍結或沒收被引渡人士在港資產,香港銀行界人士透露,近日港商與中國富豪查詢離岸帳戶人數暴增近3成,其中首選的地點是新加坡。
銀行界人士指,這些客戶多是銀行熟客,有的早有離岸帳戶(offshore account)分散資產風險,但近日《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不斷,讓他們感受到威脅,但又沒有立即移民的打算,於是考慮再增加離岸帳戶,分散風險,而新加坡是最熱門地點,也有人詢問盧森堡或瑞士等地。
離岸帳戶查詢 近日暴增3成
報導引述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透露,近日離岸帳戶業務轉趨活躍,查詢人數大增近3成,尤其具中資背景的香港人最多,出現資金逃亡現象。新加坡因鄰近香港,非引渡條例涵蓋範圍,即使帳戶持有人被引渡至中國受審,仍可授權家屬在境外操盤資產,不會被凍結或查扣。但例外情況是當事人如觸犯刑事罪行,遭國際刑警通緝,資產就會被查封。
現年38歲的香港泛民政黨人民力量前主席、彌明生活百貨創辦人袁彌明表示,自己早有離岸帳戶,而過去5、6年不少香港富豪以「螞蟻搬家」方式,把資產變賣或轉移至海外,其中開戶地點首選新加坡。對於香港政治環境越來越差,她認為港人「溫水煮蛙」缺乏危機意識,如今面臨《逃犯條例》修訂威脅,更引發港人信心危機。
反送中 遍地開花 12國29城響應
反送中遊行之國際聲援
港人「反送中」不孤獨!就在香港發動大規模示威抗爭之際,全球各地都有民眾跨海聲援,在香港維園的遊行起步前,光是澳洲雪梨就有3千多人上街高舉「反送中」標語聲援香港。日本東京也有超過4百人冒著細雨走上街頭遊行,連遠在歐洲的德國柏林、科隆與法蘭克福等城市,昨也有上百民眾高舉標語「反送中」,捷克布拉格舊城區街頭同樣出現反送中示威。據統計,全球共有12個國家、29個城市響應行動,這股「反送中」之花,正在全球各個角落持續綻放。
(蘋果日報)
--
反送中 捍衛人權 百萬港人上街
103萬香港民眾9日頂著攝氏32度高溫湧上街頭,參與反逃犯條例修訂案(送中條例)立法,創下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遊行規模最大紀錄,全球各地也有相關聲援行動。
這項修訂案允許將在港通緝犯引渡到中國等地受審,遭到民主派人士、商界、法界、學生、宗教團體及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基於中國司法不公與不透明,外界普遍質疑該法將侵蝕香港的「一國兩制」,以及其做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百萬港人反送中 全球響應
不撤惡法 民陣:包圍立法會
逾百萬香港民眾九日頂著攝氏三十二度高溫湧上街頭,力阻允許犯罪嫌疑人被遣送至中國等地受審的「逃犯條例」修訂案(「送中條例」)立法。遊行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民陣)晚間宣布,遊行人數達一○三萬人,規模遠超過二○○三年阻止「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國家安全法)立法的五十萬人大遊行,寫下香港自一九九七年主權移交中國以來的最大規模抗爭紀錄。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指出,若港府不撤回送中惡法,將發起包圍立法會行動。
由於參與民眾源源不絕,許多地鐵站九日中午被人潮擠爆,幾近癱瘓,迫使警方關閉灣仔、旺角等站部分出入口,以進行人流管制。由於遊行起點維多利亞公園的民眾爆滿,促使遊行比原訂的下午三時提前至二時二十分起步。民眾沿途高喊「反送中」、「撤惡法」,並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下台。
保險業務員、小企業老闆身穿白衣,與巴士司機、技工一起走在遊行隊伍中;許多人表示,他們是首次參與抗爭遊行。坐著輪椅的七十八歲賴姓男子說,「我出來搏鬥」。一名三十歲的銀行員表示,儘管不了解政府是否改弦易轍,「但努力比什麼都不做好,至少我將成為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二十一歲的陳姓學生說,「引渡條例將直接威脅香港的核心價值與法治,撤除香港司法獨立的防火牆」。
何韻詩:用雙腳投反對票
一名二十六歲的咖啡店老闆說,「若我們不發聲,政府就不會傾聽我們的疑慮」。十八歲的王姓學生說:「人民的聲音被充耳不聞,這個法案不僅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名聲,也影響我們的司法體系,對我的未來是一項衝擊」。勇於抗爭的歌手何韻詩說,「要用雙腳向『逃犯條例』修訂投反對票」。
九日的反送中遊行也在全球十二個國家的二十九個城市,包括倫敦、雪梨、紐約與芝加哥等地展開。香港媒體報導,在雪梨就有兩千名港人響應。
遊行終點站是香港立法會,立法會預定十二日進行該條例二讀論辯。修訂「逃犯條例」將允許港府把通緝嫌犯引渡至中國、澳門與台灣等未與香港簽訂引渡條約的國家與地區,但由於中國司法體系的公平與透明性普遍遭到質疑,引渡至中國的可能性讓許多港人憂心。美國、加拿大、英國與歐盟均對本案表達高度關切,港府也被迫做出讓步,包括允許引渡的罪行從三年調高到七年以上。不過,林鄭月娥仍強調,修訂該條例對於補足香港長久以來的法律「漏洞」至關重要。
港人憤怒/在台港生同步 遞交撤惡法陳情連署
香港政府強推「送中條例」引爆民怨,逾百萬港人昨上街參與「反送中大遊行」,海外港人也在全球十二個國家的廿九個城市集氣串聯。在台灣也有超過三百名港生身穿白衣站出來「反送中」,並遞交超過六百人連署的聲明給香港經貿辦事處,呼籲撤銷修法。
香港經貿辦並未派員出面接下陳情連署,最後由大樓保全收下、代為轉交。
「送中條例」十二日將在立法會大會恢復二讀,香港民間昨在港舉辦「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在台香港學生及畢業生逃犯條例關注組,昨也在台北信義區的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前舉辦集會,約三、四百人身穿白衣到場,高喊「反送中」、「捍衛公民自由」、「Hong Kong is not China」等口號。
關注組發起人、文化大學美術和哲學系的何詠彤表示,「送中條例」修法後,將大幅放寬引渡條件、流程,申請國只要提供表面證供文件,再由香港特首同意,即可提出引渡要求,不須經立法會審查,香港法院也沒有有效的把關措施。若中國要求「政治目的」引渡時,特首和北京關係不對等,試問特首能否違抗中央指令?
林榮基:未來像我要逃命?
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也到場支持,林榮基向在場的香港學生致意說,很高興看到香港年輕人站出來抗議,但他同時憂心有些香港年輕人被關起來,「不知未來是否像我一樣要逃命」。
林榮基強調,「送中條例」不只對香港人有影響,對台灣人、各國人都有影響;一旦通過,以後去中國讀書的台灣人怎麼辦?甚至只是做生意到香港轉機不給證明怎麼辦?在港投資的外國人「更可能會被關起來」。
時代力量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台灣基進成員王映心與台大學生會長吳奕柔也到場力挺,民進黨發言人李問則以聲明稿聲援活動。
(自由時報)
--
反修逃犯條例 百萬港人遊行寫歷史
香港民間人權陳線發起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六九大遊行,昨天有百萬人站出來,是六四事件後及香港歷史上,又一次百萬港人走上街頭。
主辦大遊行的香港民陣昨晚近十時宣布有一百零三萬人參與遊行,超過二○○三年的七一遊行五十萬人的人數,港人再創歷史。香港警方傍晚說,以離開維多利亞公園計,有十五萬三千人,到晚間則表示,參與遊行最高峰時有廿四萬人。
這次遊行是因一名香港人去年三月涉嫌在台灣謀殺女友,香港保安局今年二月在未經諮詢下,提出修改「逃犯條例」來作出移交的安排,但修例之議,納入了中國大陸、澳門等地,先是香港商界和代表美國利益的美商會反對,繼而爭議擴大,波及全社會。
香港法律、新聞等多個界別先後表態反對,然後有泛民主派在議會中強烈抵制,在建制派護航下,香港政府決意將修例草案直接提交立法會大會二讀三讀,觸動了六月六日的法律界黑衣靜默遊行,以及這次六九大遊行。
香港今次遊行,以「反送中」為題,字面意思是反對以惡法將港人送到中國去,寓意則為反對修例為香港送終。
這次遊行人數眾多,由於在維多利亞公園集合等待出發人太多,依警方要求,遊行提前半小時於二點二十分起步。遊行隊伍陸續抵達終點立法會大樓外。民陣呼籲特首林鄭月娥出來面對民眾,但沒有得到回應。其後民陣主導預演包圍立法會,以示港府堅持修例,香港立法會十二日二審草案時,將以包圍立法會回應。
全球十二國廿九城聲援香港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活動,包括台北、東京、紐約、雪梨、墨爾本等。
烈日下白衫軍 一群年輕的臉
卅年過去,又是六月,香港又來一場引動全球的大遊行。香港的遊行,不僅題目尖銳,其遊行也素有香港特色。
香港人以遊行來明志表態,應當始於卅年前的六四事件後,百萬港人大遊行,那次是傾盆大雨下的激情,今次是烈日高溫下靜默的悲憤,大多數時間遊行隊伍是默默行進。
這次遊行有三個不同,首先是顏色。這回香港街頭數十萬之眾的「白衫軍」,代表光明。從午間開始,從九龍到港島,從地鐵車廂到地面道路,甚至遊行前後的茶餐廳中,全是白衫人。過去遊行大多數是雜色,法律界永遠是黑色,占領中環運動講究的是黃絲帶和黃傘,服裝沒有齊色。
第二個不同,是年齡。二○○三年的大遊行(反基本法廿三條),曾有一家老小去遊行,是因那場遊行被認為是香港沉默的中產階級首度走上街頭,也就是中年人為主體。
這次遊行,舉目望去,都是年輕人,還有很多是中學生模樣。這是因為香港大多數學校師生都站出來反對港府修法。據統計,至六月五日午間,至少三百八十八間香港和海外大專、中小學的師生和校友發起連署,遠超二○一二年逾兩百五十間大中小學學生和校友發起的反對國民教育科連署。香港本地中學至少有三百四十四間發起反修例連署,佔全港中學約七成。
第三個不同,是遊行組織的數位化,這次遊行,多個平台開發即時平台,特別針對年輕人多,遊行菜鳥﹙香港叫初哥)多,有社交平台上詳細的指引,有的叫懶人包,遊行路線如何,哪裡可以補充水,一目了然。通訊工具也組織得當,有人中暑昏倒,醫療救護即時就到。
(聯合報)
--
香港民眾團結反送中 救孩子比賺錢重要
香港泛民主派今天為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發起「反送中」遊行,據估計至少有50萬人參加。許多人對中國司法系統表示強烈不信任,還有民眾說,抗議是為了救孩子、比賺錢重要。
數十名受訪者表示,這是他們首次參加抗議遊行。一些人強調,儘管抗議民眾的社會背景差異甚大,從公車司機、技師、保險業務員到中小企業主都有,現場團結一氣的感受卻很強烈。
以下是路透社和法新社整理的部分遊行參與者說法。
一名78歲、坐輪椅的賴姓老先生早早就來到集合地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儘管巴金森氏症折騰身心,他說:「我是來戰鬥的。」
不過,他坦承:「這可能沒用,不管有多少人來都一樣。我們的力量不足以抵抗,因為香港政府有大陸撐腰。」
學校老師Garry和妻子帶著一歲女兒一同參加抗議行動。他說:「這已不只關係到我了。」
「我必須救我女兒。條例一旦施行,任何人都可能從香港消失。沒人能在中國尋得正義。我們知道那裡毫無人權可言。」
26歲的咖啡館老闆Marco說,為參加遊行,他特地關店,因為「我們的城市比賺錢重要。如果不發聲,政府就不會理會我們」。
18歲的大學生Ivan則說:「人民的聲音沒被聽見。這項條例影響的不僅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還有司法系統。這衝擊我的未來。」
21歲的Kevin也是大學生。他說:「逃犯引渡條例將直接威脅香港的核心價值和法治。」
「這項條例將移除香港司法獨立的防火牆。當我們的核心價值遭遇挑戰,我們必須捍衛香港。」
59歲的教授Rocky稱逃犯條例是「邪惡之法」。他說:「這是香港的終局之戰,是生死之戰。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這裡。」
一名香港官員則表示:「我們持續聆聽廣大面向的觀點和意見,並對任何改善新體制的建議持開放態度。」
許多抗議民眾指出,他們已不再相信香港政府會遵守不把異議人士送往中國的承諾。
57歲的建築工人Johnny說:「這個政府不是民選的…他們不過是代表賦予他們權力的人行事。」他強調:「尊嚴得自己爭取。」
自稱藝術圈人士的Leo指出,眾多「失蹤」後被發現遭中國監禁的案例「駭人聽聞」,「可以預見,一旦法條通過,這種事要發生有多容易。」。
遊行開始前不久,一名男子透過擴音器高喊:「我們想告訴林鄭月娥,我們不想要香港變成中國城市!」
遊行組織委員會召集人岑子杰指出,泛民派期待全世界看到香港居民走上街頭,為捍衛「法治、人權和自由」而戰。
香港反送中大遊行號稱百萬人參加 照片影片很驚人
由香港泛民主派發起的「反送中」大遊行已於晚上9時許結束。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宣布,參加遊行人數多達103萬人;香港警方也將估算的遊行人數,向上調整到高峰時有24萬人。
這場「反送中」大遊行的目的是反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草案,此舉不但在香港引發重大爭議,也讓香港外商及久住的外國公民產生疑慮。
稍早時,香港警方曾公布有15.3萬人從維多利亞公園離開。然而,這一數字並不包括沿途不斷加入遊行的人潮。
另據商業電台報導,香港發展中心委託香港科技大學前經濟系主任雷鼎鳴估算,這次遊行人數若以每平方公尺3.5人的密度計算,再乘以遊行道路的總面積,截至下午4時45分,估計有18.7萬至21.2萬人上街,平均參與人數為19.95萬人。
香港反送中遊行 警方:15.3萬人參加
香港「反送中」遊行的龐大隊伍末端,直到今晚近7時才完全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香港警方晚間公布,遊行隊伍共有15.3萬人離開維園。
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尚未公布數字,召集人岑子杰稍早時說,目前無法估算參與遊行的人數,但相信港人已締造歷史,人數會超過2003年的「7.1」大遊行人數,即超過泛民當年所宣布的50萬人。
警方稍早公布的數字,尚未包括大批中途加入的市民。
另據商業電台報導,香港發展中心委託香港科技大學前經濟系主任雷鼎鳴估算,這次遊行人數若以1平方公尺3.5人的密度計算,再乘以遊行道路的總面積,截至下午4時45分,估計有18.7萬至21.2萬人,平均參與人數為19.95萬人。
但他說,最後的實際遊行人數仍然需要逐一清算。
泛民發起的這次遊行,是要求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示威者下午首先在維園集合,再出發前往4.4公里外的金鐘政府總部和立法會。
當年泛民為反對政府就基本法第23條進行立法而發起遊行,民陣事後宣布布有50萬人參加,警方則表示有20萬人。
香港「反送中」示威者與警員衝突 約百人被捕
香港泛民主派發起的「反送中」遊行於昨晚結束後,數以百計青年不願離去,今天凌晨之後持續與警方爆發衝突,不僅有人員受傷,還有大約百名示威者在灣仔被捕。
這場遊行於昨天下午2時30分開始,由銅鑼灣遊行前往約4公里外的金鐘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外,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約於昨晚10時宣布遊行結束。
但事後有大批青年不願離去,凌晨之後,他們首先在立法會大樓外投擲雜物,不聽警員勸告,其後雙方發生衝突,警員向他們施放胡椒噴霧,又揮動警棍,有示威者及警員受傷流血。
接著,大批青年被趕離金鐘,數百人走向鄰近的灣仔,他們抵達灣仔後繼續留滯,並占據了主要馬路告士打道的往來行車線,令交通癱瘓,重演「占中」景況。
這批青年占據馬路期間,以垃圾桶、公車站牌和鐵欄杆等物品堵塞馬路,妨礙往來車輛。
大約凌晨2時,警方出動精銳的速龍小隊清場,大概半個小時驅散了示威者,其中約百名示威者被警員包圍拘捕,期間有被捕者感到不適,需要警員特別照顧。
凌晨3時左右,告士打道恢復正常,但警員仍在一帶戒備,防止四散的青年重新聚集滋事,且又逮捕了零星示威者。
香港「反送中」示威 部分抗議者在立法會與警爆衝突
數十萬香港民眾昨天參加「反送中」遊行抗議當局修訂逃犯條例,數百名示威者今天凌晨在立法會大樓外與警方發生衝突,警方使用警棍和胡椒噴霧清場,期間有警員掛彩臉部流血。
法新社報導,一群年輕的抗議人士打算留在立法會大樓外直到12日,因為香港特區政府昨晚指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12日將如期在立法會恢復二讀。
但他們的示威時間只被允許到午夜,午夜一過警方就進場打算驅離。
幾分鐘後抗議人士與警員發生暴力衝突,場面相當混亂,之後鎮暴警察迅速進場支援。
電視畫面顯示,警方施放胡椒噴霧驅趕示威者,部分示威者則向警方丟擲瓶子,甚至扔擲鐵柵欄。
電視畫面還可以看到,至少有一名警員掛彩臉部流血。
示威者被警方驅離出立法會大樓外頭後,目前在立法會附近的道路上用鐵柵欄架起路障。
香港逃犯條例藏隱憂 各方爭議一次看懂
數以萬計香港市民今天走上街頭,以行動表達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立場。港府今年提出這項修法草案後隨即掀起巨大反對聲浪,各界憂慮修法將削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立司法管轄區地位。
去年2月,香港男子陳同佳涉嫌在台灣殺害潘姓女友後,士林地檢署及法務部多次要求港方提供司法互助遣送陳同佳來台,但一直未獲正面回應。
今年2月,香港保安局在未正式諮詢公眾的情況下,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建議港府可採「一次性的個案方式」,處理台灣、中國大陸和澳門移交逃犯的要求;另一修例建議則是改由香港特首以發出「證明書」方式啟動移交請求,再由法庭審議,刪去原本由立法會審議個案的權力。
逃犯條例修訂案一提出立即引發爭議和香港社會的強烈反彈,擔心港府或北京當局會藉此將政治犯引渡至中國大陸受審。
其中香港泛民主派人士認為,逃犯條例的嚴重性,比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對制度造成的衝擊更大
除了政治上的擔憂,也有親北京的香港政界和組織提出質疑說,在中國大陸的港商會憂心因觸犯中國的營商潛規則而被引渡至中國大陸受審,卻無法獲得公平、公正的審理。
因應外界對逃犯條例修法的不滿,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3月底公布多項新的修訂,包括剔除破產和證券期貨交易等9項罪行並提高移交逃犯門檻,只處理可判監3年以上以及在香港可循公訴程序審訊的犯罪個案。
不過,上述作法並未減輕爭議和反對聲音,香港泛民主派接連於3月31日和4月28日發起反修法遊行,並指人數各約1.2萬人和13萬人,是2014年「七一」51萬人遊行之後的新高。
有港民在定調為「反送中、抗惡法」的第二次遊行向中央社香港分社表示,走上街頭是因為「占中」案有多人被判刑,他們擔心修法會破壞「一國兩制」精神,導致政治犯被引渡到「司法制度落後的大陸」。
香港修訂逃犯條例也引起國際間關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5月中旬與香港民主運動領袖李柱銘率領的代表團在華府會面後,國務院發表聲明中說:「國務卿蓬佩奧表示關注香港政府對『逃犯條例』的建議修訂,這對香港的法治構成威脅」。
此外,英國外相韓特(Jeremy Hunt)與加拿大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5月底也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對香港修訂逃犯條例表達關注。
為了平息國際社會的疑慮,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約見近100名外國駐港使領和商會代表,解說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情況。
包括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等千餘名香港法律界人士前兩天也舉行遊行,以表達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立場。參與遊行的律師說,修法會摧毀香港的「一國兩制」。
今天的遊行登場前,香港明報公布了委託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5月底所做的調查。其中顯示,逾千名受訪者中,47.2%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支持的只有23.8%。
港府向立法會提出的修訂逃犯條例草案預定本週三(12日)在立法會大會逕行二讀。
為了讓這項修法過關,李家超日前表示,港府決定為逃犯條例草案加入更多移交限制,包括把適用於移交的嚴重罪行判刑門檻,由原先的3年提高至7年或以上;另外也對啟動移交程序加入更多限制,例如在移交過程中可採取無罪推定原則,以及不能強迫認罪等。
對此,有泛民立法會議員說,泛民不會接受,唯一要求是港府撤回草案。
今天遊行前,泛民在全港進行宣傳,呼籲所有支持者走上街頭,希望憑藉龐大人氣迫使政府撤回修訂草案。
香港反送中遊行聲勢浩大 要求停止修法
香港泛民主派團體民間人權陣線今天發動「反送中」遊行,吸引大批市民參加,應該是2003年「7.1」遊行之後,香港歷來另一次大規模集會遊行。
遊行隊伍原定下午3時由維多利亞公園出發前往金鐘的政府總部和立法會,但由於人數眾多,警方要求遊行提前於2時30分開始。
民陣早已預期這次參加的人數將非常可觀,而警方也封鎖了3條行車線供遊行人士通過。
在隊伍出發前,參加的市民原先應前往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集合後出發,但期間銅鑼灣地鐵站甚至下一站的灣仔地鐵站因為人數太多,被迫封閉。
在大隊出發後,大批市民中途插隊,遊行隊伍占據一半馬路,聲勢浩大。
泛民方面將這次遊行定性為「反送中」,即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原因是不相信中國大陸的司法制度可以保障被移交者的人權,以及擔心成為遣送政治犯的缺口。
在下午的遊行中,參加市民的目標清晰,人人舉起「反送中」或「撤惡法」的標語,也有人高舉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台的標語。
港府4月左右向立法會提出修訂草案,希望今後可以個案形式與台灣和中國大陸移交逃犯,但泛民方面一直反對,此前已先後舉行了兩次小規模遊行。
今天遊行前,泛民方面在全港進行宣傳,呼籲所有支持者走上街頭,希望憑著龐大的人氣可以迫使政府撤回修訂草案。
除了在內部宣傳,泛民方面也聯絡海外相關人士。民陣方面表示,今天全球至少有27個城市發起遊行聲援香港,包括美國紐約、舊金山、華盛頓,澳洲雪梨,墨爾本,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德國柏林等。
2003年初,港府提出針對基本法第23條進行立法,制定法律來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及防止煽動國家分裂,但泛民強烈反對。民陣於同年7月1日發起遊行,當時宣布有50萬人參加,但警方公布有20萬人。
在「7.1」遊行後,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暫停立法,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為此辭官,而董建華也在2年後提早離任。
(中央社)
--
要求撤回修法 港辦反送中大遊行
香港民陣昨為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發起「反送中」大遊行,大批市民響應呼籲身穿白衣,由於人數眾多,應警方要求提早出發。民陣9日晚9時34分稱,有103萬人參與遊行,並宣布遊行結束;警方隨後稱,高峰期有24萬人參與遊行。港媒稱,遊行規模已超過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被記者追問遊行相關問題,她僅面帶笑容,未作任何回應。
綜合港媒報導,港府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將於周三(12日)「直上大會」恢復二讀辯論。民陣9日發起遊行要求政府撤回修法。
該修法起因去年2月,香港男子陳同佳涉嫌在台灣殺害潘姓女友後,因無適用法源,因此今年2月,香港保安局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建議港府可採「一次性的個案方式」,處理台灣、中國大陸和澳門移交逃犯的要求;另一修例建議則是改由香港特首以發出「證明書」方式啟動移交請求,再由法庭審議,刪去原本由立法會審議個案的權力。
修法一提出立即引發爭議和香港社會反彈,擔心港府或北京當局會藉此將政治犯引渡至大陸受審。陸委會9日稱,推動修法是「假伸張公義之名,行威脅人權之實」,呼籲港府不應再裝聾作啞,漠視社會的擔憂與質疑。
5月21日主管香港事務的中共政治局常委韓正,在北京會見香港社團時稱中央政府完全支持港府修例工作,修例符合《基本法》規定,有利彰顯香港社會的法治和公平正義。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則表示,已向有關國家提出交涉「要求他們不得染指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內部事務」,陸慷說港府修例無可非議,是「少數外國政府企圖政治化做文章」。
(中國時報)
社會
紀德艦爆「四腳獸」性愛片外流 海軍最強戰艦 男遭撤職查辦 女被汰除
海軍日前爆發「上校艦長性侵女軍官未遂案」後,日前又傳出男女士官兵在海軍戰力最強的軍艦紀德級基隆軍艦(舷號1801號)上,以「四腳獸」方式「做愛做的事」。更難堪的是性愛影片外流,海軍司令部深入調查後確認此事,已將A男撤職查辦、不得領取退伍金;B女則記2大過汰除。
紀德級基隆軍艦是海軍現役軍艦中戰力最強的軍艦,也是4艘紀德級軍艦中的旗艦。因此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13日校閱海軍操演「不對稱戰力」訓練時,就曾登上1801號基隆軍艦校閱海軍各型軍艦。而日前漢光35號演習時,海軍在東部外海驗證「固安」作戰計劃時,海軍司令黃曙光也是搭乘1801號基隆軍艦,進行校閱。
不過,戰力最強的軍艦背後,居然有男女阿兵哥在軍艦上發生性行為的嚴重違紀事件。一名1801艦的阿兵哥向《蘋果》爆料指出,艦上傳出有男女阿兵哥在輪機房的艙間做愛後,許多官兵都收到一則性愛影片,當他們一聽輪機的聲音就知道是1801艦,這則影片也在官兵之間廣為流傳。
出海時間長易生需求「營規管理要更費心」
根據看過影片的阿兵哥描述說,影片是從儲藏室後機房拍的,只見男的脫褲子後,就與女兵「做愛做的事」,「當時就算輪機聲音非常吵雜,還是可以聽到女兵歡愉的聲音壓過輪機聲」。該名阿兵哥還形容,「戰況」有夠激烈!
海軍司令部獲悉此事後展開行政調查,確認影片中的嫌疑人A男及B女,因違反「性別分際」及「國軍軍風紀維護實施規定」,A男予以撤職,不得領取退休金,至於B女則給予兩大過懲處並汰除;同時檢討單位幹部疏失責任。
對於海軍近期接連性醜聞事件,資深海軍軍官說,由於艦艇出海時間長,居住空間密閉且生活單調,確實容易產生性需求;尤其男女同艦,在營規管理方面更要費心,以空間改善、生活調劑、心理輔導等多重管道,強化艦上官兵兩性相處、法紀觀念,維護正常性別關係。
(蘋果日報)
--
紀德艦嘿咻遭偷拍 男撤職 女汰除
海軍醜聞連環爆!繼鳳陽艦長酒後撿屍性侵女部屬後,最強軍艦紀德艦也變成「海上摩鐵」,男女士官兵在艦上做愛做的事,且性愛影片還外流。海軍已分別對2人撤職、2大過懲處並汰除,另檢討單位幹部疏失責任。
據了解,2名士官兵是5月初在艦上主一艙嘿咻,5月中旬,艦上部分官兵接獲不明帳號傳送性愛畫面,海軍即主動調查。海軍原本以2官兵違反營規,各處大過1次並調離現職,於6月1日生效,但最後加重處分,男遭撤職,女被記2大過並汰除。
海軍艦隊指揮部昨表示,2名士官兵因違反「性別分際」及「國軍軍風紀維護實施規定」,分別予以撤職及2大過懲處並汰除,另檢討單位幹部疏失責任。
海軍最近接連爆發官兵嚴重違法違紀事件,包括海軍933鳳陽艦長呂姓上校,5月邀約艦上幹部及官兵聚餐,竟帶喝醉酒的女軍官到飯店性侵,女軍官堅持提告,呂坦承性侵,海軍直接上艦解除其艦長職務,撤職法辦。全案由基隆憲兵隊調查,近將函送地檢署偵辦。
海軍艦指部強調,將貫徹清流政策,秉持毋枉毋縱原則,只要發生重大違法亂紀案件,經查屬實,一律嚴懲不貸、檢討汰除,並追究失職幹部責任,以維軍紀。艦指部將引以為例,持續落實軍法紀教育,加強內部管理,杜絕違法亂紀事件一再發生。
(中國時報)
--
照服員加薪 民間社工跳槽 調薪跟不上公職 8個月徵嘸人 衛福部擬補助
前年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一席照顧服務員「低薪當作功德」的「功德說」惹議,事後衛福部推動照服員調薪,去年起照服員底薪從32K起跳,也帶動照管專員、社會安全網專員等公家職缺一起加薪,起薪可達38K,卻導致民間社工紛跳槽,甚至有私立社福團體開出35K的薪水,8個月都徵不到人。衛福部回應,已研擬補助民間機構,讓他們有更多經費幫員工加薪。
國內邁入高齡化社會,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0,原本照服員起薪僅有約3萬元,前年賴清德參加衛福部活動時,指照服員月薪3萬元雖然不划算,但就當是「功德台灣」,引發外界批評,衛福部也因此推動照服員薪資調整,但卻因民間社福機構無力跟進,近日陸續反映招聘困難。
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說,長照2.0急需大量負責媒合長照資源的照管專員,另政府近年為強化社會安全網與脆弱家庭服務專區等計劃,也急徵大量社工,搭上去年照服員起薪全面調升,讓某些私立機構徵不到社工。
黎世宏表示,去年該基金會共有10名2年以上資歷的社工師離職轉投公部門,後在人力銀行刊登徵才,起薪3萬元,包含加給、獎金約3萬5千元至3萬6千元,竟8個月都沒人要來。全台社工起薪平均約3萬2千元至3萬3千元,以該基金會旗下70名人力,如起薪要調到3萬4千元,1年得增加500萬元的支出,難以負擔。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賴添福也說,以他服務的中心為例,這2年陸續有4名社工離職轉投公部門,當中不乏15年資歷者,重新徵人想找到相同經驗者幾乎不可能。
政府擬降自籌款門檻 盼減輕社福單位負擔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說,國內私立社福組織,資本額小於3千萬元的小型非營利機構有3萬家、約佔9成,許多小單位都是依賴募款來經營,即使想替社工加薪也常是有心無力,但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破網」目前都靠民間團體在撐,提醒衛福部替公部門社工加薪同時,也應針對民間組織有更多配套。
衛福部社工司司長李美珍回應,國內社工薪資長年偏低,中央機關有必要帶頭拉抬社工待遇,而近2年建置的「強化社會安全網計劃」需招募2145名社工,確實對私立小型社福單位造成衝擊,衛福部正研擬補助這些民間單位給員工的勞保、健保、勞退金等,讓他們有更多經費幫社工加薪。此外,目前政府給予私立社福單位的補助案,部分會要求達到30%自籌款,未來也研擬降低門檻,盼可進一步減輕負擔。
照服員調薪經過與影響
起源: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前年出席衛福部活動時,勉勵照服員月薪才3萬元「當作功德台灣的社會理念、做善事」,引發外界批評
調薪:
.衛福部去年起要求各縣市給予全職居家照服員起薪至少3萬2千元
.照管專員、社會安全網專員等公家職缺加薪也達約3萬8千元
影響:
.民間小型社福團體無力調薪,造成招聘困難
.衛福部將研擬補貼社福單位勞健保、勞退金等,讓僱主有辦法調薪
(蘋果日報)
--
怪手鏟爆右臂 工人慘死 人力不足幫測量 包商未設警告標誌遭停工
台中市太平區太平產業園區昨天上午發生工安意外,一家廠商在施工時,疑因挖土機駕駛視線死角,機具不慎鏟中一名李姓工人右手臂,導致右手臂嚴重變形,當場暈倒失去生命跡象,送醫傷重不治。事後包商遭勒令停工,將被開罰3萬至30萬元,家屬獲報赴醫院,痛哭無法接受李男死訊,令人鼻酸。
警方調查,死者李姓工人(39歲)昨日因現場測量人員不足,代替做測量工作,其同事邱姓男子(31歲)當時正在土丘上方駕駛挖土機,挖地下室的土方工程,疑似視線死角沒看到李男靠近,挖斗直接鏟到李男右手臂,造成李傷重不治,昨天訊後將邱男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偵辦,並將追究包商責任。
母聞死訊腿軟 妻哭喊「我不要」
警方表示,李男已婚育有2名孩子,母親及妻子聽聞消息趕往醫院,施工單位的人員也到院關心,李母不斷質疑施工單位:「為何會發生這種事?」她氣憤說:「你們一個都別想走,一定要負責到底!」
後來急診室傳出李男死訊,瞬間讓李母腿軟,需要人攙扶,隨後趕到醫院的李男妻子,邊跑邊衝進病房,她呼喊:「在哪裡?在哪裡?」隨後即傳出李妻哭喊聲:「我不要,我不要!」令人鼻酸。
勞動部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主任朱金龍表示,昨稽查發現工程單位在未設置警告標誌下,讓人員進入挖土機的操作半徑內,已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當場勒令停工,並將開罰3萬到30萬元,工程單位必須提出復工計劃,才能繼續施工。
台中市經發局主秘蔡珍珍指出,太平產業園區面積14.37公頃,目前相關整地工程皆已完工,僅剩園區服務中心、高架水塔及污水處理廠工程持續進行中,預計今年底全部完工,昨天發生工安意外的廠地屬廠商鼎霖公司,由晨幀營造公司負責施工,並非市府施作的工程。
蔡珍珍說,太平產業園區招商以低污染的產業為主,目前共引進45家廠商進駐,已經全部完成交地,並陸續取得建造執照興建中。
近期工安事件簿
●2019/06/05
新北市億光電子公司1名鍾姓男水電外包商(40歲),在廠房內接電時疑遭電擊,從1.5公尺高的A字梯墜落地面,傷重不治
●2019/06/01
苗栗縣頭份中石化廠區一名蕭姓男子(30歲)在煤倉作業時,不慎滑落遭煤炭掩埋,救出時送醫不治
●2019/05/18
台中港36號碼頭3名工人搭建海上樣架時,樣架突倒塌落海,造成李姓工人(49歲)不幸死亡,另2人獲救
●2019/05/10
台中七期重劃區內一棟剛落成的頂級商辦大樓,發生郭姓電梯工人(23歲)墜落意外,經送醫傷重不治
(蘋果日報)
--
入侵首例? 疑秋行軍蟲現身苗栗牧場
中國秋行軍蟲襲台?本報接獲民眾爆料指出,上週六在苗栗縣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外觀疑似在中國十八個省份造成嚴重農業危害、但台灣從未出現過的秋行軍蟲。防檢局昨已緊急前往採樣,正利用分子技術進行基因定序,最快今日下午就可確認是否為秋行軍蟲入侵國內首例。
防檢局昨緊急採樣 基因定序
秋行軍蟲原分布於美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二○一八年蔓延至亞洲的葉門、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等,今年傳至中國。危害範圍包含七十六科、三五三種,像是玉米、水稻、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
秋行軍蟲在中國引發的蟲害更迅速擴大,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宣布,截至六月六日,已在十八個省份、八八四個縣市區監測到,危害面積達三四二萬畝。
秋行軍蟲的成熟幼蟲頭殼可見一黃色倒Y狀紋路,幼蟲背部各體節具梯形狀分布的四個斑點,台灣從未出現。但這種蛾類產卵量高、飛行距離可達一百公里,伴隨氣流更可達二百五十公里,可能隨著西南氣流進入台灣;農委會五月底即已發布警訊,預估六月中旬後是中國蟲害可能傳播來台的高風險時間。
如今不到六月中旬,本報就接獲民眾檢舉,指上週六在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疑似秋行軍蟲幼蟲。該民眾從事防治蟲害相關工作,看過不少秋行軍蟲圖片,他拍照傳給看過秋行軍蟲的農業專家,對方稱「應該是」!
經通報農委會,據初判外貌確很相似;但防檢局長馮海東表示,許多蟲類的幼蟲都長得相似,須經分子技術進行基因定序才可確認,若證實是秋行軍蟲,將展開一系列的防治對策。
(自由時報)
--
西南氣流帶入 農委會證實秋行軍蟲首度入侵台灣
苗栗縣飛牛牧場6月8日向農委會防檢局通報疑似發現農業害蟲「秋行軍蟲」,經過分子檢定後,今天下午證實是秋行軍蟲,初步研判是透過西南氣流吹入,目前已將當地玉米田植株挖坑就地掩埋。這也是秋行軍蟲首度入侵台灣。
農委會表示,該批秋行軍蟲外型及個頭差不多大,應該是同一批幼蟲。6月8日接獲通報當天,加上這兩天,都已經派員前往附近檢查有無其他成蟲,目前都沒發現其他成蟲,也沒有其他地方通知有疑似秋行蟲軍的蹤跡。其他地方也請當地農改場幫忙監測及田間巡查,若有發現相關情況就會立即通報。
農委會表示,今天已經在發現秋行軍蟲的玉米田挖三公尺深的坑並就地掩埋,該處種的玉米是「青割玉米」,主要用來做牧草使用,在還比較嫩的時候就會割起來給牛羊吃,容易吸引蟲子。
秋行軍蟲近期肆虐中國十數個省份,至今仍未有根治方法。秋行軍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害蟲,遷移能力強且寄主範圍廣,台灣之前並無發生紀錄。
秋行軍蟲主要為害玉米、水稻及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原分布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05年傳入非洲後,於107年迅速蔓延至亞洲的葉門、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斯里蘭卡,108年至中國大陸多地。
可產兩千顆蛋、飛兩百公里 「秋行軍蟲比禽流感麻煩」
苗栗縣飛牛牧場本月八日向農委會通報疑似發現農業害蟲「秋行軍蟲」,經分子技術基因定序檢驗後,今天證實為秋行軍蟲幼蟲,初步研判是透過西南氣流從中國大陸吹入台灣,農委會已將當地青割玉米植株剷除銷毀。但宜蘭及嘉義昨又通報兩例,檢驗最快明天出爐。
這是秋行軍蟲首度入侵台灣,一隻成蟲一生可產兩千顆蛋,數量易急劇擴散。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指出,第一時間若沒清除完畢將如蝗災嚴重,「甚至比禽流感麻煩」。秋行軍蟲偏好寄主植物包括水稻、玉米、雜糧及綠肥作物,占我國主要作物種植面積四成五,一旦入侵成災,估計每年造成卅五億六千萬元損失。
防檢局長馮海東表示,秋行軍蟲從卵長為成蟲約需卅天,成蟲飛行能力可達一百公里,隨著氣流甚至超過兩百公里;目前台灣發現首例為幼蟲,尚無繁殖及飛行能力,偏好侵犯玉米而非水稻,研判是透過西南氣流從中國華南區域吹來台灣。飛牛牧場玉米區作物已全數銷毀,現場及附近也掛設性費洛蒙誘蟲器,可立即誘殺成蟲,所幸尚未發現成蟲蹤跡。
為強化邊境檢疫措施及巡查工作,全台秋行軍蟲重要寄主產區及各港口機場已設五百個性費洛蒙偵查點,主要分布中部地區,各農改場及地方政府也會到產區目視巡查。除飛牛牧場確認首例,宜蘭頭城及嘉義義竹今也通報疑似發現秋行軍蟲,明後兩天檢驗出爐,一旦確認將畫定疫區、限制採收作物,強制噴藥或剷除銷毀,並依法給予補償。
農委會今也公告十一種緊急防治用藥、成立應變小組,明天將下午召集各縣市農業局參加會議,呼籲農民主動赴田間巡查,有異應立即通報。
秋行軍蟲主要危害玉米、水稻、高粱、棉花等經濟作物,原分布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五年傳入非洲,一○七年迅速蔓延至東南亞,今年入侵中國大陸十八個省分,尚無根治方法。
秋行軍蟲疑入侵 通霄青割玉米田急採樣封田
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害蟲秋行軍蟲疑入侵台灣,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昨天緊急採樣,利用分子技術進行基因定序,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今天上午配合查封可疑的通霄鎮南和里約0.5公頃的青割玉米田,農業處秘書徐春良說,基因定序檢驗結果,防檢局將會對外公布。
縣府農業處指出,秋行軍蟲遷移能力強且寄主範圍廣,主要危害玉米、水稻及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原分布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6年傳入非洲,2018年迅速蔓延至亞洲,今年1月東南亞進入中國大陸雲南省,迅速擴大危害18個省,台灣還沒有發現。
徐春良說,6月8日苗栗縣通霄鎮一處牧場青割玉米飼料,有民眾發現外觀疑似秋行軍蟲幼蟲,防檢局一路追查,緊急採樣10幾隻,通報農業處緊急封田等待檢驗結果。
(聯合報)
--
遊客餵牛警覺有異 揪出入侵台灣秋行軍蟲
苗栗縣通霄鎮飛牛牧場玉米田出現「秋行軍蟲」首例,下午執行銷毀掩埋作業。縣府農業處指出,8日有牧場遊客在餵食牛隻時發現葉上有可疑蟲體,進而揪出害蟲。
農委會防檢局今天證實,民眾通報苗栗飛牛牧場出現的可疑害蟲,經分子檢定確認,就是肆虐中國大陸諸多省份的農業害蟲「秋行軍蟲」,成為入侵台灣首例。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秘書徐春良表示,該處玉米田約有5分地面積,是飛牛牧場向地主租用,專門種植青割玉米,主要提供遊客餵食牛隻增進互動以及部分作為園區牛羊飼料等,下午防檢局檢驗結果出爐,隨即在現場執行銷毀掩埋作業。
徐春良說,銷毀作業先將作物植株剷除,並挖掘近3公尺深坑洞,將植株倒進坑洞後,於上方覆蓋逾1公尺厚度的泥土加以掩埋,並撒上烏肥,以產生燻蒸作用將蟲體殺死,後續將持續監測,目前並未發現有其他地區受害。
秋行軍蟲今年1月入侵中國大陸並持續擴散危害,依秋行軍蟲偏好作物種類估計,一旦入侵台灣,恐造成每年高達新台幣35億元損失。農業處6月初才公告提醒農民注意,未料8日就有民眾通報發現疑似蟲體。
徐春良指出,據了解,端午節假期間,有牧場遊客在餵食牛隻時,發現玉米葉上有蟲,因外形很像秋行軍蟲,於是透過管道向農委會防檢局反映,縣府農業處8日接獲防檢局通知,立即派員會同前往現場勘查、尋找可疑蟲體,相關人員花了2、3個小時找到11隻送檢。
徐春良說,這名遊客應該具有專業背景,或是警覺性夠高,才能幫忙揪出「秋行軍蟲」,讓有關單位及早防治,「應該要謝謝他」。
農委會:從大陸飄來秋行軍蟲 成災恐比禽流感麻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天表示,判斷從中國隨西南氣流飄來的秋行軍蟲還是第一代,要除乾淨,不然可能變成蟲災,比禽流感還麻煩,這2到3週是滅除關鍵。
農委會防檢局傍晚舉行「確認發現秋行軍蟲」臨時記者會,正式發布以上防疫資訊。
防檢局長馮海東表示,經過分子生物鑑定,確認8日民眾通報,防檢局前往採樣送驗的蟲體為秋行軍蟲;今天花蓮區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也分別通報疑似有秋行軍蟲,地點為宜蘭縣頭城鎮及嘉義縣義竹鄉,結果明天或後天出爐。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未來會要求1天檢驗出爐。
馮海東說,農委會關注秋行軍蟲是因為會對禾本科作物影響產量2到3成,包含小麥、玉米、高粱、稻米等,約計全台種植面積作物有45%會受影響,因此已在空港及海港設置500個性費洛蒙監測點,確認有秋行軍蟲的作物必須剷除、掩埋處理,但會給予補償。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並說,現在發現的蟲都是幼蟲,不是成蟲,還是第一代,因此這個時間點很重要,要快速處理撲滅,否則有可能變成蟲災,以後會比禽流感更麻煩;此蟲雖不耐寒,台灣不下雪沒那麼冷,但連會下雪的疫區,每年春天回暖時還會北移繁衍擴散。
馮海東說明,成蟲會飛及產卵,一生可產2000顆卵,一個世代約30天完成。黃金城並說,成蟲可飛100公里,隨氣流可飛200公里以上。
陳駿季強調,台灣發現的都是吃青割玉米,推斷是從中國飄來,若從越南飄來,則偏好吃水稻;估計是10、20天前飄來的,這2到3週是關鍵期,必須清除乾淨,否則變成蟲後產卵長出後代就麻煩了,一旦數量大,可讓作物全毀,不只損害2、3成。
馮海東說,農委會今天已在官網公告9種成分共計11種農藥可作為滅除秋行軍蟲使用,並啟動各區改良場到現場勘察;若是有機田,則可用蘇力菌、苦楝油撲殺,明天下午將與各縣市政府召開強化防疫會議。
他疾呼農民要更積極主動巡田,若發現此害蟲,可透過防檢局專線0800-039-131、防檢局防疫小尖兵臉書或防檢局Line@通報,並上傳照片、影像,以利快速鑑定與防治。
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原生在熱帶、亞熱帶的美洲,2016年從美洲傳到非洲,2017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目前包含東南亞、印度,以及今年的中國大陸都深受影響。
農委會2004年已將秋行軍蟲列入檢疫方面的有害生物,為有害性夜蛾科,主要生存在活植物上,不會在穀物上存活。最新資訊顯示,亞洲已有孟加拉、中國、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泰國、葉門、印尼受危害。中國已18省傳出災情,順著西南氣流看,海南島及廣東、廣西,鄰近台灣的福建、浙江都有危害紀錄。
沒用農藥加上西南氣流吹入 秋行軍蟲確認現蹤飛牛牧場
農委會今天表示,民眾通報苗栗飛牛牧場疑有害蟲-秋行軍蟲,下午經過檢驗確定,當地牧場2分多未採收的玉米田,採取掩埋銷毀,每分地補貼3000元,農委會也即將公告防治用藥。
農委會防檢局植物防疫組組長陳宏伯告訴中央社記者,防檢局、苗栗縣政府8日前往會勘採樣蟲體,發現外形很像秋行軍蟲,由於夜蛾科的蟲外形相像,所以要再做分子檢定確認,下午結果出爐,確定是秋行軍蟲。
不過,對於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目前只有飛牛牧場的玉米田出現,這片玉米田的作物是提供民眾餵食牧場動物使用的,但是其他地點,包含雲、嘉、南等都沒有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蟲體,原因有待分析。
陳宏伯進一步分析,可能跟飛牛牧場的玉米田沒有使用農藥有關;因為全台設置500個性費洛蒙誘集器,包含離中國大陸更近的金門、馬祖,以及飛牛牧場附近的玉米田,都沒發現疑似秋行軍蟲行蹤。台灣農作多數有用農藥,因此當西南氣流吹入帶進秋行軍蟲後,包含此害蟲在內的蟲會因而死掉,所以才會沒有發現。
他並說,合理使用農藥對防疫秋行軍蟲有效,農委會下午也會在官網公告至少有4種殺蟲劑及有機田可用蘇力菌、苦楝油撲殺,以供農民使用,達到防疫效果。
他還說,秋行軍蟲不耐寒,台灣有冬季,不利其繁衍、擴散;加上合理用藥,台灣不至於會像中國大陸一樣發生秋行軍蟲擴散的疫情。
陳宏伯補充,目前飛牛牧場的玉米田約有5分地,其中一半已採收,另一半還沒採收的玉米作物,將挖2公尺深掩埋銷毀,每分地補貼3000元。防檢局補充,今天就會執行掩埋銷毀,人員都已在現場。
農委會13日特地召開記者會說明,秋行軍蟲(Fallarmyworm),原生在熱帶、亞熱帶的美洲,2016年從美洲傳到非洲,2017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目前包含東南亞、印度,以及今年的中國大陸都深受影響。
農委會2004年已將秋行軍蟲列入檢疫方面的有害生物,為有害性夜蛾科,主要生存在活植物上,不會在穀物上存活,已經加強檢疫及檢查來自疫區的寄主植物種苗、農產品及其載運工具。倘若害蟲入境台灣,甜玉米、水稻可能受害,金門地區則擔憂危害高粱、小麥。
農試所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江明耀指出,最新資訊中國大陸已18省傳出災情,順著西南氣流看,海南島及廣東、廣西,鄰近台灣的福建、浙江都有危害紀錄。
(中央社)
--
北市忠孝西路北車前 維持禁行機車
台北車站前忠孝西路因禁行機車,騎士須繞路而行,誤闖遭罰案例層出不窮。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指出,該路段若開放機車通行,進城速率將跌破十公里,評估後仍維持禁行。
北市重慶南路至中山北路的忠孝西路一段禁行機車,從忠孝橋通往市區的機車族必須繞道,即使禁行路段不長,仍造成機車族不便,要求解禁聲浪不斷,原先也傳出市府在北門永久路型完工後,考慮開放機車通行。
交工處規劃科長黃皇嘉表示,去年確實有考慮忠孝西路機車解禁,但模擬計算後發現,若開放通行,預估有三十%的車流轉移至忠孝西路,上午進城速率將從二十二.七公里下降到七.一公里;下午尖峰時段進城從二十三.七公里下降至二十一.九公里,出城從十七.五公里降至十二.五公里。
此外,因忠孝西路公車班次量大,開放機車行駛恐增加交通風險,評估後認為維持禁行機車較為適宜。交通大隊數據顯示,二○一六年至今年四月,忠孝西路禁行機車開罰件數為二萬一六六七件,平均每個月有五四二件,罰金逾一三○○萬。
(自由時報)
--
合宜宅 轉售解禁倒數 樂透宅 變現估賺5成
A7打頭陣 後年掀起轉售潮
馬政府時期打著「居住正義」旗號,徵收土地後,以低於市價7折推出A7、浮洲2大合宜住宅,其中A7平均單價僅15萬元,距離「5年不得轉售」限制,已進入倒數2年,對照目前周邊建案或合宜住宅法拍戶,轉售獲利空間至少15%起跳、甚至超過5成,數百萬元增值利益輕鬆入袋。房產業界預期,解禁後,將掀起一波轉售潮,合宜住宅成為名副其實的「樂透宅」。
浮洲宅2027年才可自由買賣
營建署表示,2大合宜住宅轉售年限起算日是從該戶登記移轉到民眾名下後開始,其中A7合宜住宅轉售年限為5年、浮洲合宜住宅為10年。3年前原本有機會先行交屋的「浮洲合宜住宅」,因地震造成地下室樑柱裂痕,進行長達3年補強與結構認證,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陸續交屋,預估要到2027年下半年才能夠自由買賣,禁售時間長達近13年、創史上最久。
A7合宜住宅共有4大社區,包括「遠雄文青」、「麗寶快樂家」、「名軒快樂家」及「皇翔歡樂城」等;依實價網揭露資訊,4大社區興建完成時間,主要落在2015年11、12月,登記移轉時間約在2016年上半年,推算「預告登記」解除時間點將落在2021年上半年。也就是後年,將有超過4千戶A7合宜住宅可進入市場自由銷售。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今年機捷A7站周邊推案火熱,已成為桃園推案熱區之一,新建案成交價每坪21到26萬元,越靠近捷運站,每坪單價拉得越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A7合宜住宅理應適用房地合一新制,所得部分課徵稅率落在20%,建議屋主可規劃重購退稅,或持有並設籍連續住滿6年,就可享有4百萬元免稅額度優惠,未來轉售就可聰明節稅。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直言,合宜住宅是由政府提供土地,建商興建、銷售絕版產物,雖有限售規定,但買到就賺到,所以浮洲或A7合宜住宅都出現超額申購,中籤率甚至不到2成。
法拍破禁售令 3年「落跑」44戶
全數高於承購價 最大增值幅度逾7成
利用「法拍破禁售」漏洞,過去3年半,2大合宜住宅累積44筆法拍,且最終拍定價格,全數高於當初承購價,增值幅度至少15%,甚至最大增值逾7成。
根據寬頻房訊統計,A7合宜住宅首戶法拍屋出現在2016年12月,法拍業者指出,該戶交屋頂多3個月就被查封,如果不是真的財務危機,就是「有心」進入法拍。
截至今年上半年,A7合宜住宅已有28戶法拍,若車位單價130萬元,扣除車位價格與坪數後,最終法拍拍定價格最低1戶每坪17萬元起跳,最高1戶每坪25.66萬元,對比當時承購均價15萬元,增值幅度最少15%、最多逾7成。
浮洲合宜住宅首戶法拍屋出現在2017年1月,截至今年上半年共16戶,扣除車位價格與坪數後,最低1戶每坪24萬元起跳,最高1戶每坪逾33萬元;對照當初每坪均價19.5萬元,增值幅度最少2成、最多逾7成。
浮洲合宜住宅在今年5月時,出現1戶20樓的法拍屋,一拍底價高達1525萬元,最終債權人選擇以底價承受,該承受價相較於當初屋主跟政府承買的總價,還要多出571萬元,增幅將近6成,短時間內因法拍轉手獲利相當可觀。
淪套利工具 學者批荒唐政策
2大合宜住宅轉售期限解禁後,恐淪為獲利套現工具,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直批:「荒唐的政策!」
張金鶚指出,當初合宜住宅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弱勢族群一圓買房夢,但卻陸續爆發弊案,除了施工品質不佳,還衍生法拍套利等一大堆亂七八糟現象,很明顯就是政策本身設計有問題。
他批評,當初大舉徵收逾2百公頃土地,僅一小部分拿來興建合宜住宅,根本是慷全民之慨來滿足少數人,完全扭曲徵收的公益與正當性;如今A7既成獲利空間已經擺在那兒,若日後出現轉售潮,又會變成炒作套利的投資工具。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也認為,合宜住宅只限制轉售時間,又將重蹈過去軍宅、國宅等樂透式住宅商品化的覆轍,變成全民補貼少數人獲利的金錢遊戲。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A7合宜住宅當初是透過徵收方式取得民間私人土地興建,若成套利工具恐掀爭議,建議中央應儘快增加配套措施,以免讓合宜住宅爭議擴大。
(自由時報)
--
嬌妻吃「洋腸」懷孕 綠帽夫蒐證提告慘輸
老婆吃洋腸,老公提告卻踢了大鐵板!
周姓男子與王姓女子在義大利結婚,婚後同住羅馬,4年後分居,王女卻跟義大利男子上床懷孕(俗稱吃洋腸),還帶洋腸返台旅遊,綠帽罩頂的周男怒告王女侵害配偶權並索賠200萬元,但台中地院認為,義大利通姦除罪化,夫妻一旦分居,就不需對配偶忠貞,各自擁有新伴侶,也沒有違反婚姻忠誠的道德義務,判不用賠償。
義大利通姦除罪化
判決書指出,周男與王女2012年結婚,2013年在台灣完成婚姻登記,2人同住羅馬,2016年以理念差距大,向羅馬法院申請分居獲准,不料,翌年周男發現王女「吃洋腸」懷孕,他只知男方是義大利人,不知真實身分。
更讓周男氣憤的是,王女2017年夏天,與1名身分不詳的義大利男子返台旅遊,周男拍到2人遊山玩水的照片,向台中地院提起民事訴訟,以王女出軌外遇懷孕,還帶「洋腸」共遊,2人逾越正常社交範圍,侵害他的配偶權等,向王女索賠200萬元。
王女答辯說,義大利憲法法院早已將通姦除罪化,義大利民法還規定,夫妻分居後,對配偶就不具忠誠義務,另外,周男拍到的義大利男人是誰?周男自己都不知道,卻空泛指她侵害配偶權,聲明駁回周男之訴。
台中地院認為,民事案涉及外國地區,就是「涉外民事事件」,依最高法院判例,應適用涉外國家的法律,2人結婚與居住於羅馬,適用義大利的民事法律。
該案屬涉外民事事件
法院徵詢我國駐義大利代表處的法律顧問,法律顧問說,義大利最高法院1997年有一判例,婚姻的忠誠與道德義務,與分居不相容,因此,法院准予分居後,一方有新伴侶而懷孕,並沒有違反婚姻忠貞的道德義務,配偶也沒有損害賠償的請求權,另外,從周男提出的照片來看,王女與外籍男人雖一起旅遊,但沒有親密舉止,難以認定有逾越正常社交的行為,據此判決周男敗訴,可上訴。
(自由時報)
--
導航設定「最近路徑」領他過公墓 卡山溝
謝姓男子到南投縣中寮鄉載貨,他想早一點回到台中,小貨車的導航設定「最近路徑」,卻被引導至僅3公尺寬的產業道路,山路狹小,車輪因此陷入山溝,山區行動電話無訊號,只好徒步下山打公用電話求救,所幸爽文派出所警員謝琪儒商洽到廖姓村民義助堆高機,才讓小貨車脫困。
連不上訊號 徒步走20分鐘求救
家住台中市大甲區的謝男,前日深夜近10時從中寮鄉清水村友人家,載運貨物要返家,他導航設定「最近路徑」,卻被導引到龍安村的偏僻山路「竹坑產業道路」,整條路沒路燈,謝男在經過龍安公墓後,覺得愈走愈怪,趕緊迴轉,前輪卻陷入山溝,動彈不得。
山區行動電話無訊號,謝男徒步下山,走了20分鐘到龍南路以公用電話打110求助。爽文派出所警員謝琪儒獲報後,前往與謝男會合,再向龍安村村民借大繩索上山。
村民開堆高機撐高車身脫困
到場後發現大繩索拖不動小貨車,謝員只好再與村民聯絡,找到有堆高機的廖姓村民,由其開堆高機上山,將小貨車撐高後才脫困,熱心幫忙的村民還婉拒謝男補貼汽油費,謝男不斷稱謝。謝男脫困後,謝員告訴他走投17線到埔里再接國道6號,讓他順利返家。
警建議導航優先選最佳路徑
警方建議,一般車上導航設定,會有機車、汽車、行人三種模式,不過有些如山路小徑,通常只能供行人通行,若沒選擇汽車模式,是有可能開進小路進退不得。
另外,路線規劃選項中,常見的有最佳路徑、最短路徑等,若選擇「最短路徑」,而指定的最短路徑剛好有小路,一般大車肯定過不去,所以一般導航系統都會建議以「最佳路徑」為優先。
不過警方也說,山區導航系統常會因收訊不佳而失準,建議到鄉間或山區,可先口頭探問,導航則作為輔助工具。
(自由時報)
--
只錄取1人 北市派出所長恐開天窗
台北市警局進行所長甄試,僅1人錄取;市警局去年列冊尚未派發的警務員所長有1名,加上此次錄取1名,目前只有2人可用。市警局近期將針對所長進行人事升遷作業,屆時將出現無人可派的窘境,部分派出所恐怕會「開天窗」。
5月下旬,台北市警局進行所長甄試,其中佔台北市大多數的2線2星警務員派出所所長,只有北市刑警大隊葉姓警務員、松山分局駱姓警務員2人參加第一階段筆試;葉、駱上月底進行第二階段面試後只有駱員錄取,令警界憂心忡忡。
一名警官指出,若警務員所長職缺人數超過候用人數,市警局可能要求各分局長,自行從單位中尋找適合的警務員代理,或是從即將升任2線2星警務員的2線1星巡官所所長中指派。
不少內勤警務員坦言,當內勤上下班時間正常,功獎不比所長少,更不用睡在派出所,「想當所長早報考了,何必等著被叫去代理?」若分局長硬派,被選上的「倒楣鬼」勢必心不甘情不願,賠上的恐是地方治安與派出所士氣。
(自由時報)
--
落雷打在屏東機場震波驚人 阿帕契飛官摔傷送醫
陸軍601旅一架AH-64E攻擊直升機與機組人員,南下支援陸軍官校95周年校慶及營區開放飛行任務,日來集中在屏東空軍基地執行飛訓。今天下午一道落雷打在停機坪周邊,一名在地面上飛官因震波而跌倒摔傷,送國軍高雄總醫院觀察治療。
陸軍航特部表示,事發當時,有四名機組人員在大坪上,都被震波影響,飛官因為向前傾倒而摔傷下巴,送醫診療後沒有大礙,但考量維護飛行員健康,仍住院進一步觀察與治療。
航特部指出,空軍天氣中心今天下午2點35分通知屏東基地上空有雷雨胞接近,陸航因此通知飛訓中的阿帕契直升機返航落地,並由機務人員在大坪上完成直升機防護措施,機組人員返回棚廠路途中,2時55分左右突有落雷打在一行人約50公尺處,震波將四人都震倒,距離雷擊最近的一名飛官因為向前跌倒,導致下巴撞傷流血,送醫治療。大坪上戰機裝備則沒有損傷。
阿帕契飛行員因雷擊震波摔傷 國防部:人員無礙
陸軍司令部上校黃海晏今證實陸軍601旅一位駕駛AH-64E攻擊直升機的飛行員,今天在屏東完成飛行訓練後,在停機坪上遭到雷擊震波摔傷,緊急送醫治療,人員僅下巴受傷,並無大礙,而裝備也沒有受到損害。
黃海晏表示,該位飛行員目前意識清楚,僅下巴受傷,已送國軍高雄總醫院進一步觀察與治療。他也指出,阿帕契攻擊直升機並無因此受損。
(聯合報)
--
台灣有一部「送中條例」法? 法務部:嚴正澄清
外傳台灣有所謂「送中條例」,法務部晚間說,台從未與中國大陸有任何類似香港政府現擬「逃犯條例」草案中可將台灣人民、他國人民或港澳地區人民遣送至大陸地區之規定或作法。
法務部指出,兩岸為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於於第3次「江陳會」會談中,參考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慣例,納入「己方人民不遣返」原則,以確保合作機制符合民主基本價值。
法務部說,自2009年兩岸簽署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以來,兩岸在司法互助實務運作上,台灣從未將己方人民遣送至大陸地區,亦未曾將他國人民或港澳地區人民遣送至大陸地區。
法務部指出,我方迄今所執行遣送至大陸地區之人員,均係大陸籍之刑事犯及刑事嫌疑犯,有人指稱台灣與大陸地區多年前早已簽署「送中條例」云云,顯屬混淆、曲解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特此澄清,以正視聽。
(聯合報)
--
警署成立專業律師團 助因公涉訟員警面對官司
過去幾次陳情抗議及警察執行公權力時,常遭歹徒或脫序民眾暴力相向,甚至因為被告遭受官司纏訟,嚴重影響工作熱情及家庭生活。
警政署長陳家欽有鑑於現行因公涉訟輔助措施,時常有緩不濟急的窘境,為不讓員警不再孤獨面對官司,決定以實際行動來支持,即日起成立「警察專屬律師團」,並設置「法律諮詢專線電話」,全時提供執法疑義解答及因公涉訟法律協助,對於因案申請辯護的同仁,第一時間延聘律師及墊付必要費用,使員警執法無後顧之憂。
警政署今天下午,在警政署會報室,由陳家欽與陳佳瑤等14位律師共同簽署「內政部警政署法律諮詢服務協定」,提供員警執勤法律疑義及因公涉訟法律協助。
警政署「警察專屬律師團」法律諮詢委員為林美倫、盧國勳、李富祥、陳佳瑤、羅明通、王東山、吳旭洲、楊國宏、廖學興、郭玉健、宋重和、謝曜焜、王可富、黃泰鋒等14位知名律師,對於警察實務及法律都非常了解,經常協助員警解決各類因公涉訟案件,對於依法盤查拘捕遭控妨害自由、執勤開槍遭控傷害等案,都獲得妥善解決且有良好結果。
警政署表示,建立「警察執法威信」是社會安定的基石,讓每個警察成為勇警,更是保護民眾的力量,惟有嚴正執法方能除暴,警政署呼籲民眾全力配合與支持警察,做為警察堅實的後盾。
(聯合報)
--
中尉後勤官性侵男同事 還在6人飲料中下藥被判刑
中部軍中發生性醜聞,某後勤單位的郭姓中尉後勤官,去年趁同事「阿忠」熟睡時,趁機性侵害被害人得逞;郭男又在部隊寢室、飯店內,在啤酒、或飲料中下藥迷昏「阿忠」等6名士官兵,經被害人提告,郭已與被害人和解,台中地院依乘機性交、妨害自由等罪將郭男判刑2年,緩刑5年,並罰120小時義務勞務,以及接受2場法治教育。
判決書指出,郭男於2010年6月間入伍服役,並自2015年撥派至中部某後勤單位擔任中尉後勤官,與士官兵「阿忠」、「阿孝」、「阿信」、「阿義」、「阿和」、「阿平」等人,均為同事關係。至去年6月20日,因遭撤職而退伍。
去年3月27日凌晨,郭男在部隊勤務隊士官兵大寢室內,趁假日留守人員管制鬆散及「阿忠」熟睡不知抗拒之際,側躺於「阿忠」身旁床鋪,再以嘴巴含住「阿忠」生殖器上下吸舔,以此方式對被害人性侵得逞。
被害人「阿忠」因身體不適,掙扎迴避,郭從旁側抱「阿忠」,「阿忠」因此以左手肘攻擊郭的左臉,經被害人「阿忠」層報單位幹部後,始循線查出上情。
郭男又從2016年8月至2017年底,在部隊寢室內、或飯店內,在飲料中、或啤酒內下藥,致被害人「阿忠」、「阿孝」、「阿信」、「阿義」、「阿和」、「阿平」等6名士官兵誤食後,紛紛陷於昏睡,而完全喪失自主控制狀態。
合議庭審酌,郭男犯案時年僅25歲,在軍中服役,年輕識淺,智慮淺薄,其因無法疏導或壓制慾望,思慮不周,一時衝動而起心動念,性侵害被害人「阿忠」,還在「阿忠」等人飲料中下藥,迷昏被害人,但他犯後已與被害人達成和解,積極彌補對被害人造成的傷害,因此宣告緩刑5年,以啟自新。
(聯合報)
--
敬鵬惡火6消防殉職案首開庭 董事長否認:沒參與廠務
桃園敬鵬工業去年4月28日大火,火勢沿著風管「反常」由高樓往低樓燒,釀成6名消防員殉職悲劇,敬鵬董事長黃維金等6人被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今首度開庭,黃否認犯嫌,表示他任內負責營運,廠務沒有參與,辯護律師表示,盼法院釐清起火點、原因,藉此讓全台工廠有學習機會。
黃維金否認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表示自己從1979年加入敬鵬當總經理,主要負責營業項目,常在國內、外接洽客戶,工作十分沈重、忙碌,而建築結構、廠務是當時董事長主導,直到2003年董事長去世,他才兼任董事長,去年大火是公司首次發生如此嚴重的意外。
對於是否清楚敬鵬平鎮三廠外牆設置的PP材質風管,以及二廠、三廠之間相連的通道,黃均表示自己當時沒有參加過建廠小組,是到火災後才知有PP材質風管,也不清楚相連通道的興建細節。
而有關檢方起訴起火原因,黃的律師表示,根據監視器、廠外拍到影片等跡證,起初有冒煙、味道是在5樓印刷房及調墨間,並非預烤箱區,且消防署補充報告也是這麼認定。
律師還說,加上當初外牆、頂樓大火時,廠內監視器完全沒有拍到任何火光,與起訴認定起火點事證不符,因此希望法院調查釐清,藉此讓全台工廠有學習機會,未來避免類似的大型火災。
檢方起訴指出,起火點位於三廠5樓隧道式預烤箱區,上方熱排風管內壁附著易燃有機化合物14年未清理,因高溫接觸粉塵才引燃,加上敬鵬擅自在二、三廠搭違建連接,且防火外牆還違法設置易燃的PP風管,導致火勢「異常」順著風管穿透樓層快速往1樓燃燒,最後消防員受困內部死亡。
檢方今年2月偵結,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董事長黃維金(73歲)、前副總陳湘生(69歲)、工務部經理江支萬(53歲)、平鎮廠長吳錫昭(59歲)、環工課長廖祥文(44歲)、環保工程師陳俊傑(42歲)等6人。
(聯合報)
--
南台灣警察3天2酒駕 偵查隊長被拔官
台南市警五分局丁姓小隊長昨晚與親友聚餐,席間飲酒後自行開車上班途中,在安南區安中路一段附近,與一輛機車發生碰撞,造成女騎士受傷送醫,丁經酒測值每公升高達1.38毫克,並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警分局明快做出處置,丁記大過、 調地,免主管職,偵查隊長也遭連帶處分,依警政署規定調整非主管職,警分局長也自請處分。
高雄市警局李姓警員本月7日晚上才因酒駕被逮,丁是南台灣3天來第2件警察酒駕案,引起社會關注,台南市警局則立即做出明快處置。
第五分局副分局長朱恩銳表示,丁小隊長身為警務人員,勤前飲酒肇事,嚴重傷害警察取締酒駕的執法者形象,知法犯法,分局從嚴報請記一大過處分、免除小隊長職務,並調地服務。至於偵查隊長也遭連帶處分,依警政署規定調整非主管職。
分局長陳錦文也對分局管教不周,向受傷民眾及社會大眾表示誠摯歉意,並自請處分,邇後將加強員警教育及管理。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聯合報)
--
七七行館案3官員逆轉無罪理由 高院:無圖利證據
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胞弟劉政池竊佔國土,在陽明山蓋「七七行館」別墅並私挖地窖,台灣高等法院依水土保持法非法占用致水土流失未遂罪2罪判他2年徒刑,偽造文書部分判刑4月得易科罰金,地下貨櫃屋沒收,女兒劉冠余被訴偽造文書部分仍無罪。
劉表示對判決感到遺憾,本案自2013年爆發以來,他「負屈含冤迄歷六載」,家人受牽連,二審仍遭不利事證蒙蔽,覺得萬分沈痛。
判決中,最受矚目的是一審被依圖利罪判刑6年的前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長蔡佰祿、遭判刑2年7月的陽管處建管小組長李朝盛及建管小組技士謝文華,今天全獲判無罪。
蔡佰祿雖坦承審照過程中,知道劉政池的身分,擔心機關預算壓力,但與李朝盛、謝文華都否認故意違法核照。
高院審理期間,謝文華表示,自己是依法規而獨立審核,當時調查員在詢問他時,曾說了句「我們不會這麼白目」,他脫口「你講得好白」,卻被法官誤認為承認讓依法不能核准的案子通過。蔡佰祿說,2013年11月21日晚上因受「不正訊問」以致於認為自己違法,而產生了「自白」。蔡的律師辯護稱,事隔14年,蔡又因案離職、受疾症困擾,檢察官將506-4上的30098建號倉庫和506-3上的A、B棟建物混為一談,前提事實錯誤。
李朝盛則說,調查局一開始以證人身分傳他,經過10小時的詢問後,21日晚間檢察官改以「被告」身分傳訊,他身心俱疲、恐懼,在地檢署時,因受錯誤引導而有不利己的供詞。
高院認為,謝文華歷次擬辦簽呈中,詳列可能爭議,並以表列方式記載函查結果與申請人說明情形,檢附參考資料,李朝盛也簽註意見,沒有匿飾爭點。展照申請部分,則經不知情的承辦人員說明審酌依據,沒有受到關切的指示。
2000年陽建字第5號建造執照及2008年陽使字第8號使用執照雖經撤銷確定,但核發過程是由劉政池以親人名義當申請人,利用2000年年4月18日滅失登記的詐欺手段,隱匿申請整建泉源路臨77-2號建物(實為泉源路77號建物)倉庫,並以不實的切結書變更房屋稅籍資料,使泉源路臨77-2號建物得以冒用泉源路82號稅籍,再利用2000年6月9日會勘機會,胡稱30098建號的附屬建物倉庫已經消失,現場存在的泉源路臨77-2、臨77-3號門牌建物都與之無關。
高院認為劉政池提供不正的資料,害得陽管處公務員誤核准建造執照、使用執照,最高行政法院也據此依行政程序法規定,以有不值得保護的情形駁回執照申請名義人劉子瑩、劉冠廷、建物所有權人九冠公司因不服撤照處分所提的行政訴訟。因無證據可證蔡佰祿、李朝盛、謝文華有圖利犯意,高院認定應判他們無罪。
「七七行館」案延燒6年 陽管處3官員逆轉無罪
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胞弟劉政池竊佔國土,在陽明山蓋「七七行館」別墅並私挖地窖,2013年遭揭發,士林地院2015年2月13日依違反水土保持法判劉政池2年3月徒刑。台灣高等法院今宣判,劉減為2年,偽造文書部分判刑4月得易科罰金;地下貨櫃屋包商葉憲忠改判為5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前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長蔡佰祿一審被依圖利罪判刑6年,陽管處建管小組長李朝盛及建管小組技士謝文華,均被判刑2年7月,但今天全改判無罪。
謝文華表示,他夜夜失眠,不曉得自己犯了什麼錯,家人為了他吃素,並告訴他這是「前世的冤親債主」。
劉政池1998年向陳姓男子購買台北市泉源段3小段506地號國有地3棟建物,同年再向國有財產局(已改為署)申請承租上千坪土地,準備開發溫泉會館。
劉後來發現承租地位在禁止開發的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建物整建規範嚴格,他向國產局申請分割土地,並將一棟無建號建物所有權先後移轉給胞妹劉子瑩與大女兒劉冠廷,以她們的名義申請建照執照,取得兩個門牌號碼後向陽管處申請建造雙併住宅;2004年將建物「七七行館」下方挖成106坪地窖,2008年獲陽管處核發使用執照。
劉的違建存在10年,只被開罰過,民眾不斷檢舉,國有財產局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有佯裝看房的人士偷拍蒐證,竊佔國土案曝光,檢察官並自備金屬探測器掘出地下密室,調查發現有1400多坪國土遭竊佔。
法院審理期間,僅園藝工人謝憲忠認罪,咬定劉政池指示他開挖,但劉辯「是他自己幫我挖的」;法官訊問劉「那你為什麼也挖了連接建物與地窖的通道?」劉答「我想看地下室是否會塌陷、影響安全」。
陽管處三官員否認圖利劉政池,蔡佰祿說記憶力已衰退,他在檢方壓力下「做了無可信性的自白」,他承認接受劉政鴻邀宴,但是因預算壓力,未指示下屬要放水。謝文華也說「電影裡機密文件都會銷毀,但我們沒有。」又說,檢察官稱查了很久,沒想到檢察官卻是用這種方式讓他思緒混亂,他是農家子弟,本想當建築師,但奶奶認為他個性不適合交際應酬,勸他當公務員就好,但判決對他影響很大,他也許公文的表達能力不好,但絕對沒有圖利。李朝盛則稱審核過程他曾提疑點,但中華民國法律就是這麼寬鬆。
(聯合報)
--
檢貪73萬一、二審判決差異大 高院:值得列案例研討
新竹地檢署前檢察官詹昭書被控向溫泉及汙泥廠業者索賄,詹訴苦「我只是顆棋子」,並批評廉政官、檢察官的筆錄記載和錄音檔有出入,有利他的說詞都「刪除」了。台灣高等法院更二審今,依貪污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判詹10年徒刑,褫奪公權6年,73萬多的不法所得沒收。
詹一審時無罪,但上訴審、更一審都遭判10年徒刑。更二審審判長在宣判時表示,本件較一審並無增加新的證據,但何以一審會判詹無罪,而高院三度都認為他有罪,值得列入案例來研討「為什麼差那麼多?」。更更二審也認為本案的「被害人」也有點問題,竟想藉檢察官的影響力來處理圍困。
詹昭書曾是竹檢檢察官,2011年9月7日後調任嘉義地檢署。詹2009年擔任竹檢國土保育專組檢察官兼組長時,新竹有一家汙泥廠因臭味四溢,湖口鄉長張春鳳、縣議員吳淑君、村長吳文清率人圍廠抗議;何姓汙泥廠負責人找張姓溫泉業者商討,他們認為如主導圍廠案的4人遭起訴,應可解決危機,向詹求助、尋求解套。詹因喜愛重型機車,張因是同好而結識。
檢方起訴指出,詹昭書花費1100萬買新房,需不少喬遷費,詹利用張、何不了解地檢署內勤受理申告的分案模式,謊稱只要他在地檢署值內勤時按鈴申告,即可由他主導法辦張春鳳等4人,藉此索賄。何開出100萬元支票給張當公關費,張為求早日解決圍廠案,先替詹支付13萬多元家具費,又花60多萬元幫詹買新車。張在詹最後一次取款時,錄影自保,最後汙泥廠案沒有起訴,張和何發現詹從未主導偵辦此案,才發現上當。
詹昭書一審無罪,二審改依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更審。高等法院更一審認詹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仍判他10年徒刑,褫奪公權6年,犯罪所得73萬元沒收。但最高法院再質疑,究竟詹對張姓溫泉業者、何姓汙泥廠負責人施行何種詐術?有沒有向兩人佯稱是妨害自由案件的承辦檢察官,能主導案件偵查?種種疑點更一審都未釐清,仍發回更審。
詹昭書說,自己只是張拿來取信何的棋子,不知為何張在向何索錢時,總是要告訴對方「案子是詹檢在辦」;詹澄清自己「什麼都沒說」,怎麼會被控施用詐術?他表示,從頭到尾都沒稱案子是他在辦的,他也沒去管。
廉政官和檢察官的筆錄應該據實記載呀!」詹昭書批評廉詢筆錄只要遇到對他有利的說詞就刪掉,現在的筆錄都電子化,但竟被用來「編輯」,他身為被告,聽到廉政官說「那直接劃掉」,能夠沒感覺嗎?法官詢問「哪一部分有問題,你可以指出來呀?我們來勘驗」。
詹舉例,廉、檢筆錄中,何姓汙泥廠負責人曾說「那時有按鈴申告,但不知道張的安排是詹昭書指派的」,檢察官也請何確認是否知道詹值班?何也否認。詹認為,何從一開始就不知道張認識他,何單純是認為張人面廣,認識一些檢察官。
(聯合報)
--
入侵高鐵訂票系統差點騙走20萬 台灣駭客天才遭起訴
曾發現臉書漏洞、破解Apple Pay,有「台灣駭客天才」封號的張啟元,去年1月2日用竄改「台灣高鐵T-Express訂票系統」APP,以40元買1張台北至南港車票,再竄改退款參數為20萬元,所幸高鐵公司發現異狀報案;檢方偵結,依違法製作財產權紀錄取得財物未遂罪等嫌起訴他。
檢調指出,張啟元(25歲)當天用iPhone X手機內安裝的台灣高鐵T-Express訂票系統應用程式APP,訂購南港至台北站區間車票1張(原價40元),待訂購訊息封包藉由APP送出時,張會用筆記型電腦安裝的程式攔截,並把原有票價40元參數刪除,變更為0元或1元。
他再將竄改後的訊息封包電磁紀錄,透過筆電傳送至高鐵公司資訊機房的訂票伺服器內,嘗試用此方式購得車票,干擾高鐵相關電腦設備;但張竄改後的訊息封包遭高鐵訂票APP主機檢核總票價金額不正確而未成功。
張遂以原價40元購得車票,再以相同手法將退票金額、應支付手續費(原價20元)參數,不斷以400000、-200000、200000等數額竄改訊息封包電磁紀錄的不正確指令,讓高鐵訂票APP遭不正常影響而通過檢核。
最後系統欲將20萬元的款項退還張啟元前,因高鐵公司每日退款批次作業檢核發現退款金額異常,經調閱相關訂票紀錄後才發現,調查局接獲高鐵公司報案後,今年1月9日持搜索票到張住家搜索。
檢方訊時,張啟元供稱有用手機、電腦竄改封包內金額;高鐵公司也證稱,因封包遭竄改,主機受影響,若檢核系統未發現,就會通知銀行付款,訂票系統也顯示,在退款20萬元前察覺異常,這才終止退款。
桃園地檢署認為,張啟元涉嫌無故破壞電磁紀錄、無故以電磁方式干擾電腦或其相關設備,以及違法製作財產權紀錄取得財物未遂等,應從重依違法製作財產權紀錄取得財物未遂罪嫌起訴。
(聯合報)
--
Uber條款昨上路 司機近期擬大規模抗爭
「Uber條款」昨上路,要求租賃車輛巡迴攬客、以日租或時租方式計費,最低起租時數為一小時等,十月九日起執法。網路叫車平台駕駛自救會說,預計一到兩周內發動大規模抗爭,不排除發動三千輛Uber包圍總統府。
網路叫車平台駕駛自救會發言人李威爾還說,交通部長林佳龍二月以來沒給Uber司機正面回應,自救會將出現在林佳龍任何的公開場合,若沒有回應,會接著找行政院長蘇貞昌,甚至是蔡英文總統。
李威爾說,代雇駕駛相當憂心,現在交通部只給一條路,就是要他們去做多元計程車,司機不能接受。李威爾說,期盼有溝通的空間,也希望可盡速安排三方包括小客車租賃業、自救會、Uber一起討論。Uber說,緩衝期有四個月,會力求轉圜,這段時間維持正常營運。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說,「租賃車不能當計程車」是基本原則,其他配套都有討論空間,呼籲要理性溝通,預計兩周內會分別邀自救會及Uber來討論,若要三方同時,會尊重跟研議安排;若自救會想見林佳龍,也會研議安排。
中華民國汽車運輸業駕駛員全國總工會副理事長鄭力嘉說,呼籲Uber把司機帶到正確方向,不是在幕後煽動司機抗爭,成立Uber大車隊也是方向,用Uber現有科技跟條件,進入業界與計程車業公平競爭。
(聯合報)
--
防院內感染 疾管署試辦醫護上班先量體溫
SARS疫情重創我國醫療體系,為落實院內感染控制,當時創下醫護人員上班前體溫監測先例,近年來,醫院麻疹群聚感染事件頻傳,其中包括護理人員被感染後,又傳染給其他人的案例,為此,衛福部疾管署最近試辦「院內全體醫療照護人員體溫監測計畫」,希望全院醫護人員量測及登記體溫後再上班。
醫護人員通常很難請假,就有醫院護理長名言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請假了,誰要幫妳上?」一位北部醫學中心護理師曾發燒還上班,她說,雖然一早就發燒到卅八度,但請假會犧牲同事排休,必須臨時銷假上班,於是只好硬撐上班,下班再去看病。
不過,護理師們夠義氣,卻增加院內感染風險。疾管署統計,去年一月至今年五月,已有三起因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就醫引起醫護人員感染事件。二○一七年十月至今年五月,兩個流感季就發生七十六起醫院群聚感染,多名醫護人員罹患流感。
疾管署進一步分析,去年至今年五月,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引起醫護人員感染就有三例,其中一起造成醫院群聚感染,原因是大陸境外移入個案傳染給病房護理師,護理師只出現咳嗽症狀,於是繼續上班,直到六天後發現紅疹才確診,但這段期間已將病毒傳染給四名護理師,以及二名在急診留觀區共同空間暴露的一般民眾。
至於流感,醫院群聚案例更多,近兩個流感季就發生七十六起醫院群聚,近期讓人印象深刻的應是今年一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爆發病人及護理師群聚感染A型流感,共十五人感染,其中二人併發重症死亡。
護理師吊著點滴上班的畫面讓人心疼,但拖著病體上班不僅有違人權,也有疾病傳播風險,為了讓生病不適的醫護人員好好休息,疾管署擬定「院內全體醫療照護人員體溫監測計畫」,希望全院醫護人員登記體溫再上班,目前試辦中。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根據這項計畫,各醫院醫護體溫異常追蹤及處理機制,已被納為醫院感染管制查核基準。目前處於宣導期,未來是否全面強制要求全體醫療人員量體溫並登錄,仍在溝通中。
全院「體溫打卡」 醫院憂無疫情時 意願恐不高
對於醫護人員登記體溫再上班,降低院內感染風險,醫院表示,立意良好,但憂心沒有特殊疫情時,醫護人員上班前量體溫意願恐不高。若醫院體溫登錄系統直接連接雲端,由疾管署管控,政策才能落實。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醫療人員接觸各類患者,感染風險較一般民眾高,醫護上班「體溫打卡」立意值得肯定。不過,醫護人員打卡前量體溫,執行不難,但登錄系統是否完善,則直接影響成敗。
洪子仁說,體溫登錄如能直接連接雲端,由疾管署管控,成效應最好。如為醫院留存,出現異常再自主通報,則效果可能打折;另體溫監測為平時就執行或有疫情風險時再啟動,也應全盤考量。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說,SARS期間,曾針對全體人員體溫監測,包含工作人員及民眾,長達半年,但當時為非常時期,人心惶惶,執行意願高;若平時沒特別疫情,也天天監測,恐影響執行率,是否三百六十五天都要量體溫並登記,值得討論。
另外,護理師抱病上班原因複雜,從護理長不准假的上層壓力,到不希望請假被扣半薪、扣績效、扣全勤獎,或是「拍謝」增加同事工作量等考量,這些原因都有。如何避免自家醫護人員抱病上班,考驗每一個醫院管理者。洪子仁說,最前端措施就是落實感染管制規定,降低感染風險,醫護人員生病機率就會隨之下降。
全院量體溫打卡上班 醫院擔心無疫情恐影響執行意願
白衣天使真的沒有生病請假權力,流產隔天就上班、頭部外傷縫合變豬頭臉也是第二天就回醫院上班,更多護理師是忍著高燒、在休息室偷偷掛著點滴繼續工作。疾管署計畫要求醫院醫護人員量測體溫並登記再上班,作為降低院內感染風險最後一條防線,但醫院擔心無疫情時,執行不易。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醫療人員在第一線接觸各類患者,感染風險本就較一般民眾高,全院醫護人員上班「體溫打卡」立意執得肯定,可有效保護醫務人員。醫護人員本就應特別留意自我健康管理,因此,執行全院醫療人員量測體溫不難,但登錄系統是否完善將影響該政策成敗。
洪子仁進一步說明,未來登錄系統直接連接雲端,由疾管署管控,或醫院留存,有異常再自主通報,都會有不同效果,另院內全體醫療人員體溫監測是平時就執行,或有疫情風險才啟動,也應全盤考量。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指出,SARS期間,國內醫院曾針對全體到院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對象包含醫院工作人員及一般民眾,長達半年,但當時處於非常時期,全民人心慌慌,執行意願高;反之,若平時沒有特別流行的疫情也需要天天監測體溫,恐影響執行度,而是否需要365天都要量測登記,值得討論。
護理師抱病上班原因複雜,從護理長不准假的上層壓力,到不希望請假被扣半薪扣績效扣全勤獎、「拍謝」增加同事工作量等私人考量,如何避免自家醫護人員抱病上班,成為所有醫院管理者必經考驗。洪子仁說,最前端措施就是落實感染管制規定,降低感染風險,醫護人員生病機率隨之下降。
另外,洪子仁也說,近年醫院工時規定逐步優化,也是希望保障醫護人員享有安全工時、不過勞也能減少生病可能。天有不測風雲,當醫護人員還是生病,醫院也會透過補充備勤人員,保持護理部等各部門臨時調動機制,讓醫護人員能落實自我隔離保護。
全院量體溫打卡上班 守護白衣天使最後防線
護理師吊點滴上班並非都市傳說,甚至有醫院護理長名言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請假了誰要幫妳上。」
護理師小雪(化名)一早發燒到卅八度,請病假會犧牲同事排休,知道自己很累,不忍心叫也很累的姐妹上班,心想沒人看得出自己發燒,還是硬撐上完班才去看病。雖然護理師夠義氣,卻增加院內感染風險。疾管署已制定規範,希望全院醫護人員應登記體溫再上班。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年初起將「院內全體醫療照護人員體溫監測計畫」公文發送至各地方衛生局,要求將體溫異常追蹤及處理機制,納為醫院感染管制查核基準。全院醫療人員必須測量體溫,目前處於政策宣導期,希望透過衛生局查核讓醫院落實監控。
但是否全面強制要求醫院對全體醫療人員執行體溫登錄,讓院內留存記錄,方便日後追查,甚至發燒醫護人員不可上班。莊人祥表示,仍在與醫院溝通中,疾管署會提供醫療人員體溫異常時,大方向的處理措施,但較微細節的流程,偏向交由醫院視院內營運狀況設計,不會有中央版的SOP。
最近麻疹病例頻傳,去年一月至今年五月,已有三起因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就醫引起醫護人員感染事件,其中一起甚至造成醫院群聚,原因是陸境外移入個案傳染給病房護理師,護理師只有咳嗽症狀,就繼續上班,直到六天後發現紅疹才確診,但這段期間已將病毒傳染給四名護理師及二名有急診留觀區共同空間暴露的一般民眾。
每年準時報到的流感也常引發醫院群聚,依疾管署症狀監視系統通報群聚案件數統計,二O一七年十月至今年五月兩個流感季中,就發生七十六起醫院群聚,近期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今年一月十日起爆發病人及護理師十五人群聚感染A型流感,其中有二人併發重症死亡。
雖醫護人員幾乎都會接種流感疫苗及麻疹疫苗,但疫苗保護力並非百分之百,接觸到帶病毒者仍可能發病,這些染病的醫護人員若帶病上班,每天接觸的同事、患者人數龐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醫院群聚。
(聯合報)
--
1400名空服員願支援 交部:長榮罷工優先疏運國內線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7日開票確定取得對長榮航空的罷工權,交通部長林佳龍今天傍晚5時30分親自主持應變會議,以便罷工發生時可及時應變、降低衝擊。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在應變會議前受訪表示,目前國內航線是第一優先疏運對象,尤其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現在已確認有1400名空服員屆時可以投入立榮疏運,另外也與華航及星空聯盟聯繫,「一旦隨時宣布罷工,資源都可以運用。」
王國材說,這次行政院分工是勞動部負責勞資協調,交通部負責應變計畫,希望「備而不用」,但要預先演練好,尤其6月7日工會已經取得罷工權,「隨時會罷工,交通部也必須隨時準備好。」民航局已開過應變小組會議,今天5時30分交通部由部長做政策性指示,「身為民航業的主管單位,碰到旅客困難時候,一定要站出來幫助旅客。」
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澎湖與金門部分立榮所占運能亦約半數,一旦空服員罷工影響「立榮航空」營運,離島居民交通將受到嚴重衝擊。王國材表示,今天應變會議國防部也派人出席,若罷工影響立榮的馬祖航線、金馬航線,將協商調度軍機C130應用,估計乘客一人自付1000元。王國材強調,交通部是協助旅客而非協助資方,不能讓旅客滯留機場,這是民航業主管單位交通部應負責任。
王國材表示,立榮航空有兩個點是獨家,一是花蓮、一是馬祖,調查4000多個空服員當中,確認有500多個外籍空服員及800多個國籍空服員,總計1400多個空服員若發生罷工時願意支援,「希望以國內航線當作最優先疏運對象」。
航空界人士說,雖然長榮可調度空服員有此數字,但機組員組成結構卻是一大變數,例如事務長(座艙長)人數、所能值勤機型等,都是是否能夠派遣維持營運的關鍵,所以,一旦工會發動罷工,衝擊仍不容輕忽。
王國材表示,今天勞資協商會前會部分是勞動部舉辦,但不管勞資雙方,其實交通部也都見過面,將繼續協助勞動部。過去工會提出8個訴求,其中外站津貼、禁搭便車條款部分,希望雙方各退一步,將協助勞動部讓勞資雙方盡快達成協議。
交通部之前就開過相關應變會議,王國材說,目前長榮航空國際航線有85條,現在分區域來看,包括每個航線裡面到底有哪些是華航及星空聯盟可支援,現在星空聯盟在桃園機場有12家航空公司,今天要在會中盤點資源,「如果隨時宣布罷工,資源可以運用。」
王國材坦言,如果暑假期間罷工「的確非常辛苦」,有很多公司運能都滿了,今天要一起處理問題,最終希望勞資早點得到共識不要罷工,尤其旅客權益要特別注意。
針對禁搭便車條款部分陷入僵局,王國材說,勞資爭議難以用航權等公權力介入,長榮過去從張榮發時代開始,就不希望因為某種條件下做讓步,這次工會也認為沒有禁搭便車條款對會員難以交代,這部分確實陷入困境。過去勞工運動都在禁搭便車上出現瓶頸,交通部也努力說服勞資雙方,看有無其他替代方式處理,但要靠雙方智慧找出解決辦法。
今天下午勞資協商會前會部分,王國材說,目前還在開會中,不曉得有什麼結果,交通部對於勞工爭取權益或是取得罷工權都予以尊重,交通部身為民航業主管機關,現在不是幫資方,而是幫旅客,所以現在所有應變措施都是希望不要讓旅客困在機場或是行程被打亂,所以必須扮演這種角色,不是對於勞權的削弱。
長榮罷工案/工會承諾:6月20日協商前不罷工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在7日取得合法罷工權,勞動部邀長榮、工會今天下午召開重啟協商會前會,勞資雙方同意在20日下午1點正式協商。工會副秘書長周聖凱表示,工會承諾20日正式協商前,不會罷工,除非資方拒絕協商。
勞動部說明,今天下午長榮勞資雙方已針對正式協商會議相關事項進行溝通。過程中,勞動部、交通部積極協調,勞資雙方已同意正式協商會議於6月20日下午1時召開,至於議事程序之主持人、紀綠、直播與否、議題討論順序等,勞資雙方同意於近期擇日再行召開第2次會前會議討論。
勞動部強調,今天長榮航空勞資雙方溝通協商達成共識,是一個好的開始。之後,勞動部將持續協助雙方回歸談判桌,透過理性對話以化異求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消弭紛爭,共創消費者、公司及工會三贏局面。
長榮工會三問林佳龍 質疑交部助長罷工又讓華航過勞
長榮空服員7日取得合法罷工權,勞動部緊急邀長榮資方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於今天召開重啟協商會前會。在雙方碰面前,工會上午開記者會三問交通部長林佳龍,質疑交部有護航長榮之嫌,竟協調其他業者及國防部軍機加入支援,感到相當遺憾,認為是交部把工會推向要用罷工來解決問題,同時也會造成華航空服過勞。對此,交部說,調度運能因應罷工是維護旅客權益及公共利益。
工會秘書長鄭雅菱先問林佳龍,交通部參與重啟協商會議時曾表示,長榮航確實很強硬,然而目前勞資雙方連未來能否順利進入正式協商會議都不確定。交部卻急著幫長榮疏運卸除資方未來的壓力,請問部長知道自己正在助長長榮航的強硬嗎?
鄭雅菱說,交部在勞資爭議中,傾國家之力、納稅人之資源解決長榮航空本來該面對工會的壓力,林佳龍是否有圖利特定財團,並打壓工會團結權之嫌疑?
鄭雅菱說,長榮以自身為百分之百民營公司、沒有國家支援的因素,當作拒絕工會禁搭便車訴求的理由,然而交部卻要出動軍機幫私人企業擦屁股,林佳龍這樣還會認為工會不應該爭取禁搭便車?
對此,交通部說,工會宣布取得罷工權,恐連帶衝擊立榮航空國內線,由於實際罷工日期未明,為維護旅客權益,交通部必須整備運能因應。運能整備是為疏運旅客,其中獨營或占半運能之離島航線,政府亦有責維持疏運,且均須收費,航空公司一旦無法提供服務,亦須負退票或賠償責任。
交通部說,勞工爭取勞動權益,與政府維護民眾的公共利益,兩者應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並非互斥;相信勞工爭取權益的目標是資方,也無意造成無辜旅客之不便或損失,所謂「協助疏運是替航空公司卸壓」等語是誤解。
交通部說,台灣為海島國家,航空在金馬澎等離島擔負聯外交通重任,為避免影響國人及旅客就學、返鄉、工作、就醫等要事,或排定的假期旅遊,交通部身為民航事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有責確保旅客權益。
交通部說,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澎湖與金門,立榮所占運能亦約半數,一旦空服員罷工影響立榮航空營運,原本交通已相對不便的離島居民,行的權益將受到嚴重衝擊。未來若啟動軍機投入離島運輸,將僅限於彌補罷工所導致的立榮航空離島航線運能缺口,且所有航次均須收費。
交通部說,期盼事件能盡速圓滿落幕,達成公共利益、勞工權益與公司永續經營的三贏;而交通部協助降低旅客的不便,亦盼協助化解旅客對罷工行動的不滿,正面看待工會爭取權益之努力。
至於交部找華航、其他航空開加班機,華航分會會員代表黃慧甄說,華航一線人手非常缺乏,前幾天得知交通部第一時間召開疏運計畫會議,華航也參與其中,交部希望營造給國人是積極疏運之餘,忽略華航目前人力吃緊,無法負擔多餘人力,像是上周有會員要因病留停八到十周,竟遭空服管理部拒絕,管理部說目前6月已經有300個人力缺口,更何況是到了7月、8月,若要協助長榮疏運可能缺口會到500人,如果交通部要求華航協助疏運,是否也要讓華航空服員過勞?希望交通部在處理爭議上,不是只是朝他航協助的方向,而是要正視勞資問題點,才是真正解決之道。
對此,華航說,即便要支援,也是在運能許可的範圍內,會衡量機隊、空位、人力再做協助,對於空服員影響不大。
長榮空服員七日取得合法罷工權,一度傳出今天將罷工,但工會否認。為避免後續罷工影響旅客,政府「雙管齊下」,勞動部緊急邀長榮資方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天召開重啟協商會前會,盼能讓協商更聚焦、有進一步共識,勞資雙方都已同意出席,交通部下午則會召開罷工應變會議,長榮將派代表討論。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說,若狀況提前,應變會議會隨時改變時間。交通部已擬定「ABC應變計畫」,包括其他航空加班、海運加開船班、國防部軍機協助等,確保國內航線不中斷,觀光局也就團體旅客部分協助轉知旅行社預為因應,各航空站就大量旅客滯留機場情況先行演練,同時協調航警局協助於罷工期間維持機場旅客秩序。
(聯合報)
--
長榮空服醞釀罷工 交通部做運能整備因應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宣布取得罷工權,交通部今(10)日傍晚特別召開應變會議,政務次長王國材表示,國內航線若受影響,將協調軍機協助疏運離島旅客,而國際航線部分現有1,400位空服員可以值勤,交通部已請長榮協調其他航空公司幫忙簽轉旅客,但交通部仍希望勞資雙方可完成協商,不要罷工,以免影響旅客。
王國材說,長榮空服員罷工恐連帶衝擊立榮航空的國內線,目前花蓮和馬祖兩條航線為立榮一家獨營,為避免旅可滯留機場,交通部必須協助旅客,所以進行整備運能來因應。他強調,運能整備是為疏運旅客,且搭乘軍機旅客也須付費(單程1,000元),此舉不是替航空公司卸壓,是盡量不要造成旅客滯留機場和不便。
交通部表示,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澎湖與金門,立榮所占運能亦約半數,一旦空服員罷工影響「立榮航空」營運,原本交通已相對不便的離島居民,行的權益將受到嚴重衝擊。未來若啟動軍機投入離島運輸,將僅限於彌補罷工所導致的「立榮航空離島航線」運能缺口。
國際航線部分,王國材說,長榮飛航的國際航線有85條,交通部採分區方式來看,除了華航可以支援的航線外,還有長榮所屬的星空聯盟(在台灣有12家航空公司),我們會盤點他們可用的資源來因應,當然暑假期間各家業者的運能都比較滿,所以要集多家業者一起來支援。
他指出,工會提出的八項訴求,交通部感覺差距並不大,但是工會要求「禁搭便車」條款,導致雙方協商有瓶頸,所以希望勞資各退一步,靠智慧找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盡快達成協議。
王國材強調,對於勞工採取罷工方式爭取權益,交通部予以尊重,但交通部基於航空事業主管機關,必須協助旅客輸運,減少旅客的不便,至少不要讓旅客滯留機場,不知道要去哪裡。他說,期望事件能儘速圓滿落幕,達成公共利益、勞工權益與公司永續經營的三贏。
長榮空服員釀罷工 旅行業者痛罵太惡劣了
長榮航空空服員醞釀罷工,引發旅行業者不滿,大日月潭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明賢痛批,工會有合法罷工的權利,人民也有免於恐懼的權利,別再把人民當作恐嚇資方的工具,太惡劣了。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取得合法罷工權,罷工已箭在弦上,隨時可能發動。面對疏運可能停擺,旅行社如臨大敵,緊急商議旅客萬一因航班被取消該如何處置,更對罷工更是痛惡欲絕。
對於交通部要協調軍機協助疏運,陳明賢近日在一個觀光群組內發言,痛罵發動罷工的工會是垃圾,還向交通部喊話,若交通部沒有協助疏運旅客那才是失職,助紂為虐。
他說,旅行業跟觀光業的大老,是否也該站在產業界跟旅客的權益這一邊聲援交通部的做法?再悶不吭聲讓工會跟媒體學者亂搞下去倒霉的還是自己。
陳明賢批評,工會是以犧牲旅客、旅行社、觀光產業來成為自己談判的籌碼,人民憑什麼要默默接受這樣要脅?「若學者跟媒體再做幫兇也應該ㄧ併受到譴責。」
他強調,他不能認同這叫民主自由,民主自由是以不能影響他人民主自由為原則,若動不動就以阻止他人自由為條件,這叫霸凌,藉由影響他人權益當條件霸凌資方,「因為屢屢發生的罷工事件,對原本就很慘的觀光業雪上加霜。」
長榮罷工案 勞資10日再交鋒
工會5月13日發起罷工投票,6月7日確定雙門檻通過,取得合法罷工權。勞動部邀集勞資雙方周一召開會前會,盼能讓協商更聚焦、有進一步共識。對於交通部將召開、部長林佳龍主持的應變會議,長榮也將派代表出席。
長榮航空曾說「協商大門不會關閉」,對於和工會的協商,長榮航空也有兩項堅持,不會退讓,包含禁搭便車條款與勞工董事部分。其他的訴求,長榮航則都已提出對應的方案,但未獲工會回應。工會認為長榮沒有誠意,沒有任何對談和進度。
長榮航空表示,在面對桃空職工可能發起的罷工活動,已進行相關的應變規劃,一旦發生罷工時,長榮航空將會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統籌人力盤點、航班調度以及旅客輸運規劃,並於第一時間在機場、官網、手機App公告受影響之航班資訊,並設立專屬網頁,提供最新的航班異動以及相關作業辦法。在旅客疏運方面,將會盡全力協調簽轉外家航空,讓旅客儘早抵達目的地。
事實上,即使勞動部邀長榮與工會召開協商會前會,長榮也是幾經考慮之後才回應,因過去會議都沒有獲得對方的回應。
另外空服員工會也對交通部有意見,提出三問。工會認為,交通部急著幫長榮航疏運,卸除資方壓力,當長榮航的靠山。其次,工會認為交通部協助紓解長榮航空本來該面對工會的壓力,似乎不妥。此外交通部要出動軍機幫私人企業,也與長榮航以自身為百分之百民營公司沒有國家支援,作為拒絕工會禁搭便車訴求的理由不符。
(經濟日報)
--
調軍機支援長榮 桃空職工批交通部「把工會推向罷工」
長榮空服員7日取得合法罷工權,勞動部邀長榮航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天開重啟協商會前會。工會上午三問交通部長林佳龍,質疑交部有護航長榮之嫌,竟協調其他業者及國防部軍機加入支援,認為交通部把工會推向用罷工解決問題,也會造成華航空服過勞。交部說,調度運能因應罷工是維護旅客權益及公共利益。
幫資方卸除壓力 「助長長榮強硬」
工會秘書長鄭雅菱說,目前勞資雙方連未來能否順利進入正式協商會議都不確定,交部卻急著幫長榮疏運,卸除資方未來的壓力,林佳龍知道自己正在助長長榮航的強硬嗎?交部在勞資爭議中傾國家之力、納稅人資源,解決長榮本來該面對工會的壓力,林佳龍是否有圖利特定財團,並打壓工會團結權之嫌?
質疑林佳龍「幫私人企業擦屁股」
鄭雅菱說,長榮以自身為百分之百民營公司、沒有國家支援的因素,當作拒絕工會禁搭便車訴求的理由,交部卻要出動軍機幫私人企業擦屁股,林佳龍還認為工會不應該爭取禁搭便車?
交部:維護離島旅客權益 整備運能因應
對此,交通部說,工會宣布取得罷工權,恐連帶衝擊立榮航空國內線,由於實際罷工日期未明,為維護旅客權益,交通部必須整備運能因應。運能整備是為疏運旅客,其中獨營或占半運能之離島航線,政府有責維持疏運,且均須收費,航空公司一旦無法提供服務,亦須負退票或賠償責任。所謂「協助疏運是替航空公司卸壓」等語是誤解。
交通部說,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澎湖與金門,立榮所占運能亦約半數,一旦空服員罷工影響立榮航空營運,原本交通已相對不便的離島居民權益將受嚴重衝擊。未來若啟動軍機投入離島運輸,僅限彌補罷工所導致的立榮航空離島航線運能缺口,且所有航次均須收費。
至於交部找華航、其他航空開加班機,華航分會會員代表黃慧甄說,華航一線缺人力,交部希望營造給國人是積極疏運之餘,忽略華航目前人力吃緊,無法負擔多餘人力,若要協助長榮疏運可能缺口會到500人,如果交通部要求華航協助疏運,是否也要讓華航空服員過勞?希望交通部在處理爭議上,不是只是朝他航協助的方向,而是要正視勞資問題點,才是真正解決之道。
華航:能力範圍內支援
對此,華航說,即便要支援,也是在運能許可的範圍內,會衡量機隊、空位、人力再做協助,對於空服員影響不大。
長榮:尊重主管機關決策
桃空職工罷工上午三問交通部長林佳龍,長榮航空今天回應,尊重民航主管機關的決策,並希望將旅客的旅遊不便降到最低。不少學者則認為交通部是主管機關,全方位評估,以旅客需求為第一優先考量是應盡責任。
長榮航空面對罷工壓力,公司除了持續與桃空職工協商外,內部也已經啟動緊急應變小組,將旅客的傷害降到最低。
長榮醞釀罷工/旅客焦慮症發作「我的假期怎麼辦!」
桃空職工今天到交通部抗議,隨著長榮航空突襲式罷工在即,即將搭乘長榮航空旅客焦慮也開始顯現。最近長榮航空內部許多員工,都接到7月即將帶著家人出遊的旅客電話,這些人都是要問7月搭機計畫會不會受到影響?
知道長榮航空空服員即將罷工,有一位旅客詢問,兒子7月要舉行海外婚禮,台灣的親人都已經訂好長榮航空的機票,現在面臨罷工的不確定性,新郎的父母親擔心萬一突然罷工,來不及到海外主持婚禮怎麼辦?
許多人也大嘆空服員要大家體恤他們捍衛勞工權益,但旅客的權益呢?一位醫護人員表示,他們是特殊工作,要照顧許多人的健康,是沒有權利罷工的人,好不容易跟同事輪到假期,也排好了休假,準備要跟家人出遊,現在每天要擔心罷工會影響旅遊計畫,心情好低落。
另外,還有一位旅客也是每天憂心,因為暑假機位很難訂位,一家四口要出遊,早就提前訂好機票,暑假機票訂位完成後,費用已支付。
這位旅客說,暑假歐洲旅遊計畫,包含當地的火車等交通工具、歌劇票都訂好了,現在不知道空服員什麼時候罷工,已經焦慮好多天。
航空專家說,台灣四面環海,罷工天數不管是長、短都會影響到民眾,航空貨運的進、出,不只是影響消費者的權益。長榮航空的飛機出不去,只能停在停機坪,航班勢必大亂;雖然還有華航,但暑假期間,華航的載客率也很高,旅客在進、出困難下,勢必造成許多的衝擊。
(聯合晚報)
--
空服工會指助長資方 交通部:政府有責維持疏運
空服員職業工會取得對長榮航空的罷工權,交通部今天強調,為了維護旅客權益,交通部必須整備運能,疏運旅客,其中獨營或占半運能的離島航線,政府也有責任維持疏運。
因應長榮空服員可能罷工,交通部擬協調其他方式替長榮疏運,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天質疑交通部協助疏運是助長資方的強硬態度、把工會推向必須罷工解決問題的道路。
交通部回應,調度運能因應罷工是要維護旅客權益及公共利益,工會宣布取得罷工權,恐連帶衝擊立榮航空國內線,由於實際罷工日期未明,交通部必須整備運能因應。
交通部表示,運能整備是為疏運旅客,其中獨營或占半運能的離島航線,政府也有責任維持疏運,且均須收費,航空公司一旦無法提供服務,也須負退票或賠償責任。
交通部強調,勞工爭取勞動權益,與政府維護民眾的公共利益,兩者應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並非互斥,相信勞工也無意造成無辜旅客不便或損失。
交通部表示,台灣為海島國家,航空在金馬澎等離島擔負聯外交通重任,為避免影響旅客就學、返鄉、工作、就醫等要事,或排定假期旅遊,交通部身為民航事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有責任確保旅客權益。
交通部指出,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澎湖與金門部分,立榮所占運能也在半數,一旦空服員罷工影響立榮航空營運,原本交通已相對不便的離島居民,行的權益將受到嚴重衝擊;未來若啟動軍機投入離島疏運,將僅限於彌補罷工所導致的立榮航空離島航線運能缺口,且所有航次都須收費。
交通部表示,希望罷工事件能儘速圓滿落幕,達成公共利益、勞工權益與公司永續經營的三贏,而交通部協助降低旅客的不便,也會協助化解旅客對罷工行動的不滿,正面看待工會爭取權益。
交通部助長榮運輸 工會批相逼以罷工解決問題
長榮空服員罷工勢在必行,交通部擬應變協調其他方式協助長榮運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天質疑,交通部協助運輸是助長資方的強硬態度,把工會推向必須罷工解決問題的道路。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7日獲得合法罷工權,交通部因應罷工做好最壞狀況準備,除了民航局設立應變小組,另外也配合疏運,協調國防部、航港局、觀光局,以及華航、立榮、華信等相關航空公司,今天下午將召開應變會議,討論相關疏運計畫。
對於交通部的作法,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鄭雅菱在會中批評,交通部協助長榮運輸,就是在助長長榮航空對工會的強硬態度;工會拿到罷工權之後,也不見長榮資方拿出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甚至還一度不願出席勞動部的協商會前會。
鄭雅菱表示,交通部跟勞動部都有參加前2次的協商會議,兩部會私下也都跟工會表示,態度強硬的不是工會,而是長榮資方,但既然資方強硬,為何交通部還要協助長榮,這樣的舉動只是把工會推向必須用罷工解決問題的道路。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分會常務理事王美心則表示,長榮航空管理單位的傲慢,才是導致事情演變到此的主因,這次罷工投票結果有高達9成長榮空服員支持,長榮航空專制的管理導致組員反撲,資方應該拿出誠意解決問題。
工會也質疑交通部長林佳龍,協助長榮航疏運、卸除資方壓力,是在助長長榮航的強硬態度,打壓工會的團結權。
另外,針對交通部擬協調華航協助運輸,華航分會代表黃慧甄表示,華航在交通部召開的疏運計畫會議中,已具體告訴外界,華航空服員人力資源吃緊,無法負擔多餘的疏運。
黃慧甄指出,交通部若真的要華航協助運輸,是不是也要讓華航空服員過勞,交通部應該從根本正視這個勞資爭議才是解決之道。
(中央社)
--
工會控助長榮疏運 交通部:僅離島航班
「交通部積極解決罷工疏運問題,是拿納稅人的錢圖利特定財團嗎?」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10日指出,交通部幫長榮疏運,將助長長榮的強硬態度、圖利財團,對此,交通部回應,僅協助離島航班輸運,維護離島居民權益。
介入民營航空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祕書長黃雅菱表示,工會於本月7日取得合法罷工權後,交通部隨即與長榮公司召開疏運計畫,因應後續的罷工行動。黃雅菱認為,交通部介入民營航空公司的勞資爭議,導致長榮仗勢有政府協助,因而維持一貫強硬立場。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監事黃蔓鈴提到,上次協商過後,長榮無法承諾下一次的協商日期,長榮甚至表示,6月15日前都不會重啟協商,工會認為長榮以強硬和拖延的態度面對問題,恐怕將造成勞資兩敗俱傷。黃蔓鈴強調,工會雖已取得合法罷工權,但仍敞開協商大門,盼資方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態度。
華航人力缺口
「7日罷工開票結果顯示,工會對長榮的態度已感到不耐,願意不惜一戰!」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王美心表示,長榮分會投下9成同意票,是長榮長期專制管理風格導致員工的反撲。她提到,初次勞資協商毫無結果,迫使最初單位管理的問題升高至公司管理問題,至今演變成影響乘客權益問題。
交通部疏運計畫曾找華航開加班機,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華航分會會員代表黃慧甄透露,華航已具體告知,無法負擔多餘疏運。華航空服管理部更指出,光是6月份人力缺口已達300個,到了7.8月旺季人力缺口只會更嚴重。她強調,交通部不應著重於請其他航空公司幫忙疏運,應從根本解決勞資爭議。
工會「三問」交通部,積極解決疏運問題,幫助長榮排解罷工壓力,是助長資方的強硬態度嗎?交通部在民營航空勞資糾紛中,用納稅人的錢處理疏運問題,是圖利特定財團嗎?長榮宣稱百分之百民營,拒絕工會搭便車條款,然而,交通部卻計畫出動軍機解決疏運,工會不應也爭取禁止搭便車條款嗎?
僅協助離島航線
對此,交通部回應,罷工恐連帶衝擊長榮集團旗下以經營國內、兩岸等航線為主的「立榮航空」,其中,馬祖航線由立榮航空獨營,而立榮於澎湖與金門所占運能也有半數,一旦空服員罷工後,對原本交通已相對不便的離島居民,權益勢必受到嚴重衝擊。
交通部強調,政府有責維持疏運,且均須收費,航空公司一旦無法提供服務,也須負退票或賠償責任。
(台灣醒報)
--
老人被家暴 10年增4倍…「恐懼老年」埋隱憂
新竹日前發生逆子弒父悲劇,死者生前訴苦「遲早會出事,不是兒子死,就是我死。」想不到一語成讖。衛福部統計,十年來兒少保護案件成長一點一倍,但老人遭家暴通報案則增加近四倍,警政署統計也發現老人受虐事件倍增。
衛福部與警政署兩大系統的統計,卻顯示一個共同的現象, 傳統「百善孝為先」倫常觀念面臨挑戰,老人遭家暴造成的「恐懼老年」,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暮年悲劇「不是兒死就是我死」
警方及衛福部官員都表示,受老人家「家醜不外揚」「法不入家門」的傳統觀念影響,許多受到家暴的老人不願聲張,現有的統計數字只是冰山一角,老人受暴實際數字恐更高。
全台長輩受子孫家暴事件頻傳,最近一起發生在上月卅一日。新竹卅九歲胡姓男子不滿六十一歲父親叨念,持刀猛砍父親廿多刀致死,伴屍三天後棄屍時被鄰居目擊才揭發;警方調查,凶嫌早有家暴紀錄,曾因毒品案服刑兩年多,胡父曾向鄰居說「不是兒子死,就是我死。」沒多久就命喪兒子刀下。
子孫家暴「家有一寶天倫變調」
衛福部統計二○一七年全台各類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約十三萬件,扣除重複通報,家暴受害者約十萬人,其中五成五為親密伴侶間暴力,一成五是直系卑親屬虐待尊親屬,一成三是兒少保護事件,一成七為四親等內親屬間暴力。
值得重視的是,在家庭暴力案件中,長輩遭子孫家暴的通報案,十年成長三點八倍,成長幅度遠高於親密伴侶間暴力及兒少保護事件。
警政署防治組去年也針對全國警政通報的老人家暴案進行分析,二○○七年老人家暴案件三二二四件,占所有家暴通報案百分之四點七四,二○一七年已竄升至九○○六件、占百分之九點五二,其中五成被害老人年齡集中在六十五歲至七十一歲間。
沉默一群「亟須防處機制補漏」
統計發現,老人被家暴的原因除了親屬間相處問題、個性生活習慣不合,酗酒、毒品也都是原因之一。警政署說,隨著社會經濟壓力帶來的失業問題增加,啃老族、酗酒、吸毒等行為越來越多,老人家暴造成的「恐懼老年」現象,將是台灣社會的一大隱憂。
警政署說,很多老人受虐不願尋求協助,尤其是被自己撫養長大的兒女施暴,更難啟齒,老人家暴又常混合老化與失智問題,需要更專業的防處機制;另外老人也可能是施暴者,現行家暴案件分類與危險評估方式已無法涵蓋,應重新修正才能做有效防止。
老人退休6年內 受暴高風險群
警政署去年針對二○一七年警政通報的老人家暴案類進行分析,老人家暴案中,有過半的被害老人年齡集中在六十五歲退休之後到七十一歲間。顯示原本可能是家中經濟主力的老人,退休後反成家暴高風險族群。
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現象?社工與警方分析認為,六十五歲老人可能因剛退休,生活突然變得無所適從,如果沒有適當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多數成了「宅男老人」,整天待在家裡,難免對家庭成員碎碎念,而家人可能也不習慣,出現摩擦的機率,較退休前大增加,稍一不慎,就演變成家暴事件。
台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曾以北市的個案分析衝突原因,發現因生活細節爆發衝突的有二成六最多、子女精神疾病發作二成三、生活糾紛一成三,其次為酗酒問題 ,也印證了這個看法。至於最大宗的生活瑣事則包括馬桶怎麼掀、幾點吃飯、睡覺等,此外是金錢糾紛及家產分配問題。
警政署戶口組說,二○一七年警政通報的老人受暴案件,扣除未填寫職業者,無工作者二一四五人,退休一三三五人,家庭管理一○四八人;三種身分占全部受暴老人五成二。
進一步分析家暴成因,「親屬之間相處關係」四一八四人最多,「個性生活習慣不合」三八一二人居次;警方認為這兩大原因,都和年長者突然退休無業賦閒在家,生活形態改變,容易與家人產生齟齬,有某種程度關連。
值得注意的是,酗酒位居老人遭家暴的第三大原因,有二○○六人,研究認為可能是經濟因素或生活習慣突然改變導致;至於和長照有關的「照顧壓力」問題,有三五○人。
受暴形態以精神暴力最多,多數受暴案件未有人受傷,但仍有一三七四案受暴老人有明顯傷勢,其中十六人重傷送醫,七人死亡。
警方說,很多家暴案都是複合原因,如失業、酗酒、吸毒可能同時存在,輔導、安置必須多方面同時著手。
家暴防治 家防官人力緊
國內家暴案件多數來自警方受理通報,目前全國警察機關共有二五九名家暴防治官,負責處理年年不斷增加的家暴案件;家暴不同於一般刑案,每個案件都需要長時間追蹤防處才可能避免危害,家防官角色愈來愈吃重,人力捉襟見肘,對家暴防治工作是一大挑戰。
現今警察機關受理報案流程,發現疑似家暴案件時,就會同時派遣婦幼隊和分局家防官;警政署婦幼安全科科長陳玲君說,家暴是長程工作,家防官的任務是「危害防止」,一個個案可能要追蹤好幾年,甚至一輩子,對家防官而言,是艱困又沉重的責任。
目前全國有二五九名家防官,均受過專業訓練、通過認證考試;陳玲君表示,家防官人數是依據每十萬人口數的案件發生量而定,每分局一至四人不等,家暴案件年年增加,家防官人力明顯不足,勢必增加。
避家暴怎自保?遇子女情緒暴力 勿獨自面對
老人家暴案逐年增加,台灣照顧管理協會理事長張淑慧表示,長輩該如何自保,避免遭到最親密的子女家暴?她建議,長輩必須有基本經濟基礎,很多人認為應把最好的留給孩子,「養兒防老」,但這套說法現在已不可信。另外,長輩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及支持系統,如果遭受家暴應撥打一一三保護專線,或向鄰里求助。
張淑慧曾任前桃園縣的社會局長,她觀察老人家暴案中有個特殊現象,就是醫療技術愈進步,老人家的醫藥和照顧費卻增加,不少長輩就被遺棄在醫院或養老院,她就曾去醫院接過案主,因為沒有孩子要替老人家付醫藥費。此外,雙薪家庭愈來愈多,生活壓力提高,小家庭對照顧長輩接納度也可能下降。
「很少看到老人家告自己小孩家暴」,張淑慧指出,長輩很容易原諒子女,甚至會有「前世欠債今生還」、「油麻菜籽命」或「冤親債主」等錯誤認知,進而隱忍,導致老人家暴案件黑數也最高。
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員楊聰財強調,暴力絕對是零容忍,一次隱忍姑息,暴力就會由小變大,甚至掉進惡性循環狀態,建議加以利用公部門資源,才能保護自己。
如果不幸遇到啃老族子女該怎麼辦?張淑慧建議,千萬別把金錢放在床頭或抽屜等容易被拿到的地方,建議將存簿和印章分放不同的安全處;子女開口要錢,別第一時間回絕,安全方式是趕緊向住在附近的親友求助,來家裡與子女聊聊,別獨自面對子女的情緒暴力。
因照顧壓力大而施暴 逐年攀升
衛福部統計,老人家暴的保護案件通報量逐年攀升,去年的通報案件九六五一件,較四年前七五四五件增加二成七。
值得關注的是,施暴者高達九成是來自子女等直系血親,形態以對長輩虐待、疏忽和遺棄最多。
通報保護案件逐年增加,衛福部保護司長林維言解讀,可能與老年人口增加、社會日益重視老人保護、加上不少長輩觀念改變,不再因為家醜不外揚不敢聲張,才使通報案量增加,「但這都還需要進一步探究才知道」。
林維言指出,過去老人保護案件通報量較少,是因案件通報後警方或社工前往關心,卻被老人家拒絕,他們即使受到肢體暴力,仍擔心政府介入後會傷害到子女,這些生活在家暴陰影下的老人,對子女是又愛又恨;結果長輩受暴的狀況只會惡性循環。
衛福部表示,老人家暴的成因相當複雜,但是每年施暴者的施暴原因卻又大同小異。從數據上來看,子女及孫子女對老人家暴情形最多,超越毫無血緣關係的親密伴侶。
林維言也舉例,實務常見子女使長輩有一餐沒一餐,或喝酒吸毒後向長輩要錢要不到而施暴;或把長輩送到醫療或長照機構後,子女從此沒有露面形同遺棄,使機構無法再進行照顧等等。
林維言指出,這些數字中,有個現象特別值得正視,就是子女照顧失能長輩壓力太大,導致情緒崩潰無法控制,進而對長輩施暴的案例,隨著社會高齡化,正逐步攀升。
不敢說 不忍說…阿婆受暴10年 遭兒趕出家門
老人家暴與其他家暴案不同,許多老人面對子女施暴,不忍尋求協助,獨自承受極大壓力,專家表示,隱忍未必能換得安心,反讓自己陷於家暴的輪迴,大膽求助才是解決之道,家防官協助吸毒者「阿明」的故事就是一例。
「阿明」曾多次因吸毒入監,出獄後與老父和兒子同住,但他未改惡習,二○一四年某日深夜,他將睡夢中的老父痛打一頓後回房睡覺;家人覺得「家醜」,不敢聲張,忍氣吞聲。
沒多久,阿明開始出現幻聽及妄想症狀,每天足不出戶,自言自語;有一天,阿明的兒子下班返家,見恍神的父親竟坐在爺爺房間,手持鐮刀,口中喃喃不斷,嚇得爺孫不知如何是好,天天提心吊膽。
直到阿明妹妹返家探視,老父吐露心聲,她勇敢向婦幼警察隊報案,「我不希望娘家的人出事。」阿明的妹妹拜託警察,一定要治好哥哥,也要讓父親平安。
婦幼隊家暴業務承辦人立即協助聲請保護令,也同步聯繫衛生所、社政和消防救護人員,當天即啟動保護網,並將阿明送到專科醫院住院治療。
二○一七年,阿明出院,經過治療後狀況逐漸穩定,返家與老父和兒子團聚;並且在護理之家打工,自食其力;三年時間,靠著政府的家暴防治工作,他改頭換面重獲新生。
但太多的例子卻是隱忍,讓社工及警方感嘆有心無力;台南市八十歲的婆婆「阿足」丈夫早逝,與三子阿強同住;阿強有過兩次婚姻,常酗酒打老婆,最後都離婚收場,小孩也棄他而去。
在警方紀錄裡,阿足受暴已十年,每次社工介入,她都因心疼兒子放棄庇護,直到今年一月,長期酗酒的阿強將她趕出家門,阿足無助站在社區超商,打一一○報警求助。社會局協助婆婆庇護,再透過里長與女兒聯繫,媒合租屋安頓。社工原想幫阿強轉介戒酒,無奈婆婆沒聲請保護令,阿強本人也無意願,無從下手。
王姓男子和父親同住,多年沒有穩定收入,在家吃喝、菸酒都靠老父供養;他每天喝到爛醉,只要拿不到錢,就揚言動粗,多次砸毀家中物品。
上月廿九日,王酒後伸手向父親要錢刺青,父親不給,王一怒之下拿起鋁棒砸毀弟弟機車,還譏笑父親什麼都不敢做,這輩子「撿角」,父親傷心欲絕才報警,聲請保護令。
警方說,在許多父母心中,孩子永遠長不大,就算小孩稍不順心暴力相向,父母也多半選擇忍氣吞聲;老人家暴很多和被害人自己心態有關,政府要插手也困難。
(聯合報)
--
三不六要 助失智朋友找到回家的路
76歲的蔡奶奶10年前跌倒造成顱內出血,雖緊急開刀治療,仍有耳鳴等後遺症,加上年紀大、長期吃安眠藥等因素,三年前開始出現輕度失智,迄今則演變為重度失智,走失兩次,所幸在警政與社政系統協助下尋回。
台灣失智症協會,連結內政部警政署與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今公開尋獲失蹤人口的數據與關鍵因素。警政署防治組科長林大為表示,台灣每年有約2萬的失蹤人口,其中失蹤老人逐年增加;據警政署統計,107年失蹤的失智者就有2190人,占全部失蹤人口近一成。
林大為說,警政署已教育員警,若遇到失智者失蹤應立即受理,從報案資訊、調閱監錄系統、清查地緣關係等方式搜尋;而在警政與民間組織合作下,近五年尋獲率高達八成四,且老人尋獲率最高。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秘書長李碧姿表示,老盟在民國90年起成立失蹤老人協尋中心,去年失蹤協尋通報人數共1392人,其中757人為失智者,共尋獲1046人,尋獲率75.14%;此外,聯盟並提供愛的手鍊供申請,近20年來統計,已有2萬7408人申請愛的手鍊,尋獲率也超過九成。
新北市警察局海山分局巡佐蔡淑女表示,據其尋獲失蹤人口關鍵因素研究發現,報案人通報訊息完整性與手機定位查址,為尋獲失蹤人口的最重要指標,但失智症患者常一放手就不見了,也不會帶手機,建議可透過各縣市社會局申請定位手表,給失智者配戴作為定位。
蔡淑女與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提出「走失協尋三不六要」概念,即「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親人若失蹤不用等24小時,就近至派出所報案,協尋不用錢;失智者家屬應做好「更新照片、申請愛的手鍊、指紋捺印、索取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等方式,來形成守望相助網絡,讓失智者或長者走失時,發揮協尋功效。
(聯合報)
--
走失協尋3不6要 助失智者回家
76歲蔡奶奶十年前跌倒,造成顱內出血,雖緊急開刀治療,仍有耳鳴等後遺症,加上年紀大,長期吃安眠藥等因素,三年前開始出現輕度失智,迄今演變為重度失智,走失兩次,所幸在警政與社政系統協助下尋回。
警政署防治組科長林大為表示,台灣每年有約2萬失蹤人口,其中失蹤老人逐年增加。
警政署統計,民國107年失蹤的失智者有2190人,占全部失蹤人口近一成。
林大為說,警政署教育員警,若遇到失智者失蹤,應立即受理,從報案資訊、調閱監錄系統,清查地緣關係等方式搜尋。在警政與民間組織合作下,近五年尋獲率高達八成四,老人尋獲率最高。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秘書長李碧姿表示,老盟在90年起成立失蹤老人協尋中心,去年失蹤協尋通報人數共1392人,其中757人為失智者,共尋獲1046人,尋獲率為75.14%。聯盟提供愛的手鍊供申請,近20年來統計,已有2萬7408人申請愛的手鍊,尋獲率也超過九成。
失智症協會提出「走失協尋三不六要」概念,即「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失智者家屬應做好「更新照片、申請愛的手鍊、指紋捺印、索取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等方式,發揮協尋功效。
(聯合晚報)
--
協尋「三不六要」 助警找到走失人口
預防失智者走失有撇步!有警界尋人高手之稱的新北市海山分局蔡淑女巡佐指出,「報案人通報訊息完整性」與「手機定位查址」為尋獲失蹤人口的最重要指標。她表示,民眾依循走失協尋「三不六要」原則協助警方辦案,事前預防、事後立即通報,將有效提高走失案件尋獲率。
報案提供完整訊息
警政署防治組林大為科長表示,親人失蹤分秒皆是煎熬,因此警政署教育員警,遇到失蹤案件應立即受理,並從報案人提供之相關資訊立即展開查尋,調閱監視器,清查社區關係。蔡淑女也說,身份證上的老舊照片要更新,以方便員警登入人臉辨識系統搜尋。
蔡淑女根據其研究《尋獲失蹤人口關鍵因素之研究》結果發現,「報案人通報訊息完整性」與「手機定位查址」為成功尋獲失蹤者的關鍵因素。她表示,報案人訊息完整性攸關後續的尋獲工作,失蹤報案時最好攜帶身份證件、當日失智者的照片、衣著特徵等。此外,若手機有GPS功能,也可將定位分享功能開啟。
應立即報案
連續劇裡失蹤要過24小時再通報是誤傳,蔡淑女澄清,一旦發現失蹤家屬應立即報案。發現失蹤依循「三不」,不用等、不用跑、不用錢的概念,即親人失蹤不用等超過24小時後才能報案;不用跑是指民眾不用跑遠,就近派出所報案即可;不用錢則是提醒民眾,協尋並不用錢。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提醒,失智者家屬平時就要做好預防,落實「六要」:更新照片、愛的手鍊、指紋捺印、愛心布標、GPS定位、鄰里守望相助。且平時家屬就要連結里長及社區商家,形成守望相助之網絡,一旦走失也可請里長幫忙。
(台灣醒報)
--
衛福部再拋社工利多 補助意外保險費
國內兒虐、家暴、老人虐待、情殺等事件頻傳,社工肩負起訪視的責任,偶爾皆會傳出社工被辱罵、被打等意外事件,為了保障社工人員安全,衛福部今拋出利多,首次開辦「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社工團體今年若有加入「專業人員意外保險費」補助計畫,旗下社工的意外險將由政府買單,若屬於公務機關的社工則不在此範疇,預計全台約1萬5600多名社工受惠。
衛福部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為了要提高對於社工的保障,衛福部首次開辦「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過去衛福部也有補助社工人員的意外險,但交由社工團體自行與商業保險業者議價,過去平均每人補助500到1000元之間不等。
為了確保社工福利,今年由衛福部主動開辦,替國內1萬多名社工與商業保險業者議價,談到一年360元的保費,可享有一般意外事故身故或失能保險金額度200萬元、實支實付傷害醫療保險金額度3萬元及住院醫療日額1000元的優惠。
蘇昭如說,此次開辦的意外險,有一部分是配合今年增列補助的「專業人員意外保險費」,目前申請增列的社工團體仍占少數,呼籲社工團體踴躍加入,已經申請增列「專業人員意外保險費」補助的社工團體,若想參加政府開辦的一年360元的「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其每人一年360元的費用,由政府全面補助。
至於尚未加入增列,目前仍與一般商業保險有替社工人員保意外險的單位,衛福部仍舊會持續補助「執業安全保險費」,並不會因為多開辦了「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就沒了原先的補助。
不過,政府首次開辦的「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其規定公務人員相關規定牴觸,主要是公立機關不得編列經費為其人員投保額外保險,蘇昭如說,因此,隸屬於公務機關的社工人員,若想要自己額外加入衛福部開辦的一年360元的「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也可以,只是費用就要自行負擔。
蘇昭如說,受理申請從即日起至6月15日,下一次再申請則是每個月的15日之前,若在6月15日以前完成申請,保險最快7月1日生效。而無論是社工個人或是社工團體有意了解「全國社會工作人員自費型團體意外保險」,可洽服務電話0800-880-550,或和泰產險網站-產品櫥窗http://www.hotains.com.tw。
(聯合報)
--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 食藥署:僅娛樂用合法
加拿大去年宣布大麻合法化,帶動當地大麻商機,網路一度謠傳台灣也要跟進,衛福部食藥署闢謠專區澄清「絕無此事」,並針對加拿大大麻合法化一事做一解釋,加國僅允許民眾使用「娛樂用」大麻,其餘像是大麻種子、植物等仍舊禁止,同樣也不得攜帶出國,更別說攜帶到台灣境內,絕對是違反我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根據我國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大麻屬於第二級毒品,因含有四氫大麻酚(THC)成分,會使人成癮,並出現幻覺、損害智力,大麻也容易併用他毒,進一步併用海洛因、安非他命機率高,傷害大腦、心臟、呼吸系統等。
食藥署闢謠專區也解釋加國將大麻合法化後的範疇,加拿大的「大麻合法化」法案(Cannabis Act)僅允許「娛樂用」大麻在加拿大「境內」合法使用及販賣,且該國聯邦法律仍明訂禁止攜帶大麻含大麻製品搭乘國際航班。
(聯合報)
--
不想低薪、過勞 必須簽團協
長榮罷工一觸即發,回顧三年前華航罷工以及這次的長榮罷工事件,都是因為工會與雇主簽訂團體協約過程出現爭議。對多數勞工來說,既有勞基法保障勞動條件,為何還需團體協約?到底團協必要性何在?
雖然勞動基準法訂有工時、工資等規定,但只是最低標準,如果勞工希望提升勞動條件,就必須透過工會與雇主簽署團體協約,爭取更好的條件。
以三年前華航空服員罷工訴求為例,其中工會提出保障年休123天、月休八天、季休30天、要求給予空服工會代表、理事、監事會務假,以及要求更改空服員報到處及工時計算方式等,都是希望根據空服員不同工作特性,在勞基法基礎上提供更優的勞動條件。另外今年2月才罷工的華航機師,工會則是要求長程航班八小時以上應派三名機師、12小時以上派四人等,也是增派人力,提高勞動條件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勞工想要享有比勞基法更好的工資、工時、休假規定,除遇到好雇主,主動給更優條件外,只能靠工會出面向雇主爭取簽訂團協。
勞動部表示,團體協約可針對勞資事項約定,最多的是針對工時、休假訂出優於勞基法的內容,如果公司賺錢,員工想要分享利潤,工會可以要求團體協約中訂定「利潤分享條例」,如果公司業績達到一定標準,應將2%、3%做為員工績效獎金等。又如勞基法舊制規定員工必須在同一事業單位工作滿25年,才能領到退休金,團協可另訂員工年資滿20年退休,等於給予優退。
其他團協也可針對非關工資、工時事項另做規定,如針對員工發生職災或是執行業務爭訟時,訂出更保障員工的規定,例如明定員工若因執行業務被告,公司應指派律師協助訴訟。如此有助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更願意為公司效力。
團協期限為何?勞動部表示,團協可分不定期與定期。不定期團協沒有年限,但賦予勞資可在一年後隨時終止效力權限,但須在三個月前預先通知對方,原因是若經濟情勢出現特殊變化,容許雙方重新討論團協效力。至於定期性團協,雙方可約定最長期限三年。
團協的效力何在?一旦工會與公司簽訂團協後,就取代原有勞動契約,如果公司不執行,若屬工時、工資等事項,可能涉及違反勞基法相關法令,如未依約給付工資造成積欠工資,違反工資給付規定,而工會與會員也可對公司違反團協約定請求違約賠償;如果非屬工資、工時等勞動條件,而是屬債法性,如未提供團體保險,只能請求民事賠償。
雇主不能拒絕協商 但內容須勞資合意
洽談簽訂團體協約,意味公司給予更多優惠,因此雇主可拒絕工會要求簽訂團協嗎?勞動部表示,團體協約法訂有不誠信協商規定,亦即雇主除非有正當理由,否則不能拒絕協商,但協商內容必須勞資合意。
(聯合晚報)
--
8項放寬… 募兵即將達標?原來這樣辦到的
國防部募兵政策今年將進入驗收年,宣示明年底(109)將可達成編現比90%的計畫目標,但立法院卻曾質疑國軍為招募大幅放寬軍士官入營的篩選條件,恐涉濫竽充數、影響人力素質,而國防部對部分招募困難的部隊,甚至索性加以整編。
明年募兵編現比達九成
國防部表示,我國兵役制度現為「募、徵並行制」,基於國情、國防施政及防衛需要,推動精兵政策,現役部隊以志願役人力組成為主,達成「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及「以質勝量」、「超敵勝敵」的目標,義務役全面改成四個月軍事訓練役。
國防部說,105年國軍志願役編現比為74%,經多年努力迄今已成長至83%,預計109年底可達成90%的計畫目標。
多元招募管道 培育在校生
國防部還表示,為使招募工作建立永續機制,國防部採取多元招募管道,全國共有211所大專院校,目前已與129所簽訂「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ROTC)」合作協議,在513所高中職學校中,已與其中312所簽訂「國防培育班」,將來持續推廣軍事課程與活動,吸引優質青年加入國軍行列,建立長久永續募兵機制。
放寬招募條件 國會憂國軍素質受影響
募兵工作看來「欣欣向榮」,但立法院卻質疑,國防部為達成招募目標,並改善志願役人力不足的現況,除持續爭取各項福利待遇提升,並不斷放寬招募條件,立法院認為,在一再放寬各項篩選條件之下,招募成效或可短暫獲得提升,但國軍人力素質勢將受到影響。
曾放寬的八項入營條件:
•報考上限由26歲提高到32歲
•放寬身體刺青面積為長寬未逾五公分
•接受有微罪前科者報考軍士官、士兵
•士官兵報考軍官,放寬僅需近一年考績甲等
•取消軍士官班隊的國、英文科目測驗
•現役士官參加十周短期訓練即可轉任軍官
•刪除大學儲備軍官學業、操行成績等甄選條件
•學生甄選軍訓成績限制下修為60分
國防部說是「簡化試務流程」
國防部認為,這些放寬屬於簡化試務流程,可避免重複設限、減少人力負荷並節約成本,且招生簡章採滾動式修正,近年在社會群眾建議下,參考法規簡化作業流程及考量部分弱勢族群生活、適應社會需要,可符合大法官解釋,並滿足考生及家長需求,對國軍人員素質無影響。
最難招募的單位精簡兵力
此外,國軍招募工作,某些艱苦單位始終無法達標,如機步與裝甲部隊員額。但國軍下個月起將展開「可恃戰力專案」實驗編裝,陸軍七個打擊旅與關渡指揮部重新整編聯合兵種營,各個聯兵營營部,增編海軍、空軍、陸航聯絡官與UAV無人機圖資分析官。
此外,各營增編一個迫砲排、反裝甲飛彈排、刺針飛彈排、狙擊組等火力支援連,精簡五個機步營、一個戰車營,近3000人約現在一個聯兵旅兵力員額轉用充實其他部隊。
「可恃戰力專案」表面上加進海空軍聯繫幕僚,實質具有精簡兵力效果,精簡五個機步營、一個戰車營,近3000名兵力,正是目前募兵最難招募的機步與裝甲部隊員額。
(聯合晚報)
--
北市監視器老慢糊 抓賊牛拖步
台北市斥資17億建置的警用路口監視系統,有效遏阻犯罪,但當年建置的監視器,有部分設備老舊,已屆10年汰舊年限,但台北市長柯文哲為省經費,迄今未提更新計畫,還將市警局數據傳輸費預算砍半,讓員警只能以「龜速」調閱監視畫面,員警普遍認為柯此舉不利犯罪偵查,難以維護治安。
台北市政府於2008年編列17億元經費,自2009年起分4年在全市重要路口建置1萬5416具監視器,市府每年另編列龐大維修經費、向中華電信租用網路,便於員警能及時調閱畫面辦案。
警方說,北市北投、士林以及大安區敦化南路,是全市監視器最常故障地區。原因是北投、士林的硫磺氣及敦化南路的沼氣,都會對監視器鏡頭、機板線路造成腐蝕。
北市府2009年建置的監視器鏡頭僅30萬畫素,難與現在動輒百萬畫素的鏡頭及處理速度相比,且當年規畫的使用年限為10年,因此已有部分地區監視器超過使用年限。
至於北市各警分局、派出所與監視器連線的遠端電腦,亦面臨老舊或故障無法使用窘境,部分舊電腦已停產,新電腦則與舊系統有相容問題,造成警方困擾。
自詡「省長」的柯P上任市長5年來,從未規畫監視器更新,年前為省錢還把市警局每年編列的數據費用砍半,讓警方原本上傳512M、下載256M的網速降成「龜速」,員警搖頭不己。
監視器助辦案 破竊案最有效
監視器已成警方辦案利器,包括「雨衣大盜」搶運鈔車案、一銀ATM遭駭客入侵盜領案,監視器都曾立大功。警方統計,北市自從建置監視系統後,竊盜、機車搶奪案大幅降低,尤其住宅及汽機車失竊下降幅度更高達8成。
警方說,過去北市經常發生機車搶奪案、住宅竊盜、汽機車失竊案,令民眾聞之色變,警方使盡吃奶力氣逮人,也難讓刑案發生數目下降。
但北市從2009年建置監視系統,打造治安「電子城牆」後,全市1萬5000多具監視器發揮功能,讓警方遇到刑案發生,就能調閱監視畫面追緝嫌犯人車,因此機車搶奪、竊盜案已明顯下降,可見監視器已成警方打擊犯罪的利器。不過,員警戲稱辦案緊盯監視器畫面,眼睛看到「脫窗」,也成為員警職業傷害之一。
(中國時報)
--
成大醫喋血案 凶嫌懲戒休職半年
喧騰一時的成大醫院喋血案,涉案的成大醫院護士林光宇,因認遭職場霸凌,去年9月持刀闖開刀房刺傷陳姓女同事,一審判刑1年。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認為林雖遭霸凌,卻傷害同事,嚴重損害醫院信譽,有懲戒必要,審酌林因受霸凌壓力過大,多次赴精神科就診,暫不宜復職,判決林休職半年。依規定,休職期間不能領薪水,如同半年「無薪假」。
林男曾是成醫心臟血管外科的體外循環師,不滿工作上屢遭陳女刁難挑剔,懷疑陳影響同儕、主管,讓他在工作團隊中遭排擠,去年9月28日,主管要求林更換辦公座位並詢問有無離職之意,林當天上午9時持蝴蝶刀闖進第7開刀房,刺傷安裝體外循環機的陳女,陳急救後倖免於難。
林曾遭羈押,去年10月獲交保,法院諭知林不得進入醫院、接觸陳女或前同事。教育部除將林先行停職外,並移送公懲會。
林答辯時向陳女等人及社會道歉,強調他長期受霸凌,當天一時衝動犯錯後,十分後悔,並稱醫療暴力是社會所不容許的,會勇於面對司法,希望成醫能改善就業及醫療環境。
公懲會認為,林因犯罪一審判刑1年,違反公務員服務法,林縱使受職場不公平合理對待,卻持刀闖開刀房刺傷同事,嚴重損害成醫信譽。審酌林長期受排擠、有假不能休,犯案前因壓力過大求診精神科,另去年11月至今年3月也因失眠、焦慮、躁鬱症就診,暫不宜復職,判林休職6個月。
(中國時報)
生活
300年罕見 木星紅斑「長瘤」今木星衝 觀測更清楚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今晚將是一年中木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木星衝」,民眾用肉眼即可觀看到天空中明亮的木星,若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更可看到木星上的條紋和紅斑。《蘋果》獨家取得國內天文迷近日拍攝到木星上的紅斑變化,專家直呼:「這是300多年來罕見現象!」
住在台北的攝影愛好者趙偉光是國內第一位拍到木星大紅斑右下角「長瘤」景象的天文迷,他從小對觀星就有濃厚興趣,目前為鴻宇光學公司總經理,他說,大紅斑是一個比地球還大的巨型風暴,且已經持續300年以上,他在5月中旬就拍到大紅斑被「剝開」現象,之後即持續留意其變化。
「像半熟蛋黃流出」天文迷拍下台首張照片
趙偉光表示,從上月24日深夜到25日清晨,他在拍照時發現,大紅斑右下角又長出瘤,很像「半熟溫泉蛋破掉後、蛋黃流出來樣子」。
趙偉光指出,從照片可發現,去年的木星大紅斑還很正常,今年5月初開始剝離,到5月24、25日大紅斑右下角出現「長瘤」的新變化,呼籲天文迷掌握明天的木星衝、好好欣賞珍貴畫面。
台北天文館助理研究員李瑾說,最近天黑後東南方天空最亮的白色星點就是木星,木星衝的前後幾周都是觀察的好時機。木星大紅斑過去300年來沒有太大改變,大約2至3周前一條螺旋雲帶從大紅斑中延伸出來,約1周前大紅斑右下角又出現新變化,是往年沒看過的特殊現象。為何有如此巨變,學界還沒統一看法,只能持續觀察。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說,木星大紅斑最近才被業餘天文學家發現剝離等異象,根據他和國外天文學者討論,剝離發生原因及未來會有何變化需更長時間研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分析,大紅斑是木星大氣層中的巨大風暴,類似地球上的超大颱風,面積達3個地球大,因劇烈旋轉、將深層大氣物質帶起,再經太陽光照射,才顯現出紅色,推估短期內大紅斑不會消失,但未來很難說,畢竟大紅斑發現至今才300餘年,「對整個星球生命來說很短暫」。
木星衝觀測資訊
時間:今天晚間11時28分,是木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
位置:天空最亮的白色星點,入夜後自東南東方升起,午夜時分位於南方天空仰角40多度處
觀測重點:
.木星亮度遠勝平日,憑肉眼就能清晰可見
.透過天文望遠鏡觀看,可見木星有明顯的表面條紋和大紅斑
觀賞時機:除今晚適合觀賞外,木星衝的前後幾周都是觀察木星的好時機
(蘋果日報)
--
距離地球最近 北市「木星衝」10日登場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昨指出,六月十日將達到「衝」的位置,也是一年中離地球最近的,看起來最大也是最亮的時刻,亮度達負二.六等。
天文館表示,最近傍晚入夜後,在東南方天空所見最亮的白色星點就是木星,因此在「衝」的前後幾週,都是最佳觀察時機。六月八日、十五日、廿四日及廿九日等週六晚間七點至九點,天文館第二觀測室開放大型天文望遠鏡,讓民眾透過高倍率的專業望遠鏡,一覽木星的美麗真面目。
(自由時報)
--
最大、最亮木星將至 本週可見大紅斑
熱愛天文的朋友有福,木星於10日晚間將最接近地球,僅需要雙筒或是小型望遠鏡就能看清楚,若天氣狀況良好,甚至能看到四個最大的衛星。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木星會在10日黃昏時升起,整晚都保持可見,若錯過這次,就得再等13個月,到明年7月,木星才會重複到同一個離地球最近點。
木星上著名大紅斑
網路媒體《紐澤西新聞網》報導,NASA表示,本週木星將會是天文界的熱門詞彙,因為這整週會轉至近地點,其中,10日晚間將會離地球最近,當時木星、地球與太陽將處於一直線,而整晚都會呈現「可視」,這也是觀測的最佳時間點。只需要透過雙筒或小型望遠鏡就能把木星表層和最大顆的4大衛星盡收眼底,若是天氣好一點,甚至能看到一絲環繞的帶狀雲層。
《天空與望遠鏡》雜誌主編金恩表示,在最佳觀測時間能看到木星表面特有的大紅斑,這個大紅斑的形成是因木星主成份為氫,並未有明確界定的固體表面,透過快速自轉,其大氣層依緯度區分成不同的區帶,彼此交界處會有湍流與風暴相互作用,有個明顯的區段看起來紅的明顯,才得名為大紅斑。
錯過再等13個月
文章也提到,本次即便天氣再怎麼好,一般人也只能看到4大最亮的衛星,以木衛三為首,分別叫做Ganymede(所謂的木衛三)、Lo、Europa及Callisto。相對來說,就算10日天氣再怎麼糟,整週都是木星的可觀測期。但若錯過本次,下一次木星到近地點就得等明年7月。
此外,據《衛報》補充,太陽與行星呈現一直線的相對位置(把地球夾在中間)也稱之為「對應」(Opposition),意味著行星會在午夜到達天空中的高峰點。
據國內媒體報導,台北天文館自6月的每個星期六晚間7時至9時,將開放第二觀測室,讓大家透過高倍率天文望遠鏡觀測。
(台灣醒報)
--
食品中毒高峰期來了 冰箱不要塞太滿
端午節過了,炎熱盛夏正式開始,高溫潮濕環境適合病原菌生長,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中毒統計,每年5月至9月是食品中毒高峰期,提醒餐飲業者及民眾,食材、料理都應避免在室溫下貯存過久,應盡速放入冰箱,及早食用完畢,防範食品中毒。
學校、部隊最常發生
去年食物中毒共4614人,以學校、供膳營業場所及部隊最常發生。一般食品中毒症狀通常會持續1或2天,有些持續1周到10天,常見症狀包括腹瀉、惡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因此死亡。
算好分量 再買食材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提醒,應先計畫好烹煮及食用的分量再購買食材,購買後食材應儘速放入冰箱冷凍或冷藏貯存,冰箱也應避免存放過多的食材導致冷卻效果下降,造成微生物生長。製作好之應景產品避免在室溫下貯存過久,應儘速放入冰箱,並儘早食用完畢。
外食族 留意店面環境
夏天是細菌最容易繁殖的季節,稍有不慎就可能吃進細菌,讓吃壞肚子找上門。
台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表示,外食族選擇用餐地點時,應留意廚房及店面環境是否燈光明亮、整潔、少蚊蟲,及熟食是否妥善保存、生食是否有冷藏。若能少吃路邊攤就盡量少吃。
近年大賣場及連鎖量販店看到外食族商機,紛紛搶攻熟食市場。但陳冠仰建議,購買前留意賣場販賣時保存溫度,若不夠低溫,且商品常被其他客人拿來拿去,都可能助長細菌滋生。
另外,陳冠仰也提醒,食物放進冰箱後,並非就不會壞掉,夏天將食物買回家中冷藏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將冰箱塞太滿,否則冰箱冷氣無法流動,反而會使溫度不夠低,導致食物開始孳生細菌。
台灣四面環海,民眾最愛趁著盛夏大啖貝類及生魚片,潘志寬呼籲,切勿因為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的風險。
另外,千萬別吃不認識的魚類,若不小心誤食有毒魚類,輕則產生腸胃道症狀,重則產生神經症狀。若不幸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時,應儘速就醫,同時配合衛生單位調查,釐清發生原因。
(聯合報)
--
4月經常性薪資4.1萬元 年增率連2月破2%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4月全體受僱員工每人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1767元,年增2.59%,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總薪資則為4萬7868元。
據主計總處統計,2017年12月至今年1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已經連續14個月增幅超過2%,薪資成長的情況穩定,雖然2月經常性薪資增速放緩,降至1.98%,3月、4月又重回2%以上的較顯著增幅。
不過主計總處坦言,近期的勞動市場相關指標已經可以看出受景氣擴張趨緩影響的跡象,上月公布第1季的非經常性薪資年減1.16%,是近3年首度呈現負成長,製造業工時截至3月,也已連續6個月負成長,接下來需繼續關注其他指標,看看影響程度有無擴大的情況。
主計總處的薪資調查範圍是指廠商支付給員工的工作報酬,其中經常性薪資包含本薪、按月津貼等,也就是一般慣稱的月薪,非經常性薪資則包含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經常性薪資與非經常性薪資合計便是總薪資。
(中央社)
政經
中國教育統戰/多名現職教授 疑入千人計畫
查證屬實將懲處 教部研修審查要點因應
中國透過千人計畫、萬人計畫招攬國內學者屢有傳出,繼陸委會揭露估有三十多名國內學者參與中國千人計畫,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行政院已組專案小組調查中,除了退休教授,甚至有教授等現職教育人員六、七人,還有科研機構現職人員。若查證屬實,即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規,可處最高五十萬元罰鍰。公立學校教師如違反人事兼職規定會面臨行政懲處,教授也有停止休假研究等處分。
陸委會估有30多人 政院組專案調查中
為防範敏感科研外流,科技部則針對提供研究補助的學者進行清查,初步列出一份涉及千人計畫的學者清單提供學校比對;科技部表示,由於涉及國家敏感問題,如有學者將研究成果帶去中國,將會做出行政處置,也會與學界討論是否研擬更完善的防範作法。
潘文忠表示,兩岸交流須嚴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底限,不應涉及政治目的,更應避免落入中國的統戰陷阱。教部立場很清楚,尊重教育學術正常交流,但面對中國統戰動作頻頻,甚至我國已有教授疑似違法參與中國政府的發展計畫,我國也須有因應作為。
有國立大學教授更傳出被招攬、稱可「匿名」在中國兼職或研究,國際司長畢祖安則提醒,匿名兼職也是違法。另有些中國的大學會為赴中講學的我國學者「戴帽子」,諸如冠上榮譽講座教授職稱,則要提醒大學、教授自我課責。
為力抗中國統戰,教育部也正研修「各級學校與大陸地區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審查要點」,擬擴大直接把兩岸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之一納入審查範圍,學校締結聯盟或書約簽訂需呈報教育部外,學校和教職員與中國交流合作如涉政治也應報部,預計八月新學年實施。
畢祖安強調,依循我國兩岸政策方向,審查要點草案將更明訂合作行為應注意事項,包括應維護兩岸對等尊嚴交流,且防止我國研發成果、技術智財、機密資訊外流;在維護大學自治之下,教育部也要求大學應負起自主管理責任,建立監督及內控機制,確依人事法規及差假規定辦理,保留完整審核及交流紀錄等。
對於千人計畫傳有科研機構人員,科技部表示,陸委會曾公文說明國內教授、學研人員不能接千人計畫相關兼職,而國研院或其他法人研究人員是科技部聘僱,如要接其他地方的計畫或兼職都需報部同意,迄今無申請案。國研院指出,若申請到中國兼職,基本上不會同意,如發現私下兼職,會記過申誡,嚴重可能要求離職。
科技部完成初步清查 提供學校比對
針對研究計畫,科技部則表示,已完成初步清查,其中可能參加千人計畫的學者清單交給各校比對。科技部補助學者做科研的成果,是屬於學校,研發成果和專利如何運用,需經過各校同意;但如查出學校沒管理而讓學者將研究外流中國,科技部將做必要的行政處置。例如,國內過去有老師把研發成果帶去中國開公司被檢舉,科技部就將該案送公懲會處分。
學者籲科學家研究 要有國安意識
千人計畫成為中國盜美智慧財產管道
中國千人計畫等多項教育統戰衝擊各國國安,中正大學訪問學者、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曾建元表示,中國利用民族主義和利誘收買的方式,使中國千人計畫成為中國盜取和輸送美國智慧財產和營業秘密的網絡,嚴重危害美國利益與國家安全。如最早中國發展飛彈投射技術,即是透過旅美科學家錢學森以不法方式竊取美國科技,殷鑑不遠,台灣更須防範。
避免參與中共單邊主導的研究
曾呼籲,台灣的科學家對於研究要有國安意識,要認識中共對我國的敵意和威脅,若是參與國家資助的研究計畫,更應嚴守研究契約的保密規定,若學者對國安界線難辨認,至少應做到不參與由中共單邊主導的研究,以避風險。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中國統戰爾虞我詐,我國人民習慣呼吸民主自由空氣,教育部修訂交流審查等,應是善意提醒學校和教職員勿入統戰陷阱,更要提醒大學自我課責、加強管理。他指出,中國學術界充滿政治人治,沒安全感,有我國學者在中國已是教授,卻因擔憂紅色恐怖而回到台灣,現在是中山助理教授。
促訂防範敏感科研外流措施
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認為,有關智慧財產權、敏感科技部分,政府應有明確處理辦法,目前看來缺乏,很多是學者自我要求、避開觸法事情,但國家如有更明訂規則,學界較易遵循。尤其研究獲取資金來源很多種,成果屬誰常有灰色地帶,科技部應要有敏感科技領域研究外流的防範措施及審查標準,或是提出案例,讓學界避免踩紅線。
教長︰強化提醒 兩岸交流勿踩紅線
確保平等、互惠 避免落入中國統戰陷阱
中國教育統戰台灣,各級學校都不放過,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兩岸交流必須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嚴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底限;政府不會限制教育交流,但會加強提醒各級學校,任何交流不可涉及政治目的,避免落入中國的統戰陷阱。
台灣民主自由 交流仍需嚴守兩岸條例底限
潘文忠表示,面對中國的教育統戰,政府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之三作為底限,亦即不得與中國的黨務、軍事、行政、具政治性機關、團體或涉及對台政治工作、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機關、團體為任何形式之合作行為;也不得有涉及政治性內容之合作行為,且不得與中國聯合設立政治性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兩岸條例也明訂台灣各級學校與中國的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應先向教育部申報,締結聯盟或書面約定之合作內容,不得違反法令規定或涉有政治性內容。
潘文忠指出,學校對學校間常態性交流是允許的,兩岸間學校簽訂書約行之有年,但須報部先行審核,因為教育學術必須是有對等、互惠的交流。教育部已針對書約和交流展開檢視,召開跨部會的會議,對書約交流研議分類,並進行附表的盤點修正。究竟是短期交流,或是講學授課,將訂出明確的標準,避免學校誤觸法令,學校教職員個人赴中交流也要事先報教育部核准,避免誤踩紅線。
教部要求大學自我課責 須留下交流紀錄
中國把教育統戰對象擴及我國頂尖大學優秀學生幹部,以低價參訪團行習近平洗腦教育,甚至台大、政大等校公然為中國宣傳具政治性的學生活動。潘文忠表示,針對中國科協自二○○二年發起港澳台青年交流計畫「玉山計畫」,每年暑假邀請大學及碩博生赴中國北京和南京實習。教育部主動發函台大、政大等校,要求下架該活動的計畫公告,就是教育部主動因應的作為。
部分大學張貼和中國有關的實習活動,卻未注意活動的內容是否有違反兩岸關係條例疑慮。潘文忠表示,學校對於來自中國的活動宣導,應該檢核、把關,若活動內容明顯具有中國政治目的,不能由學校公告,因為代表某種鼓勵和認證。
此外,教育部也要求學校自我課責,如有兩岸互訪交流活動,必須要留下參訪紀錄,目的不在管制,而是提醒學校注意,如果教育部接獲檢舉,也可有所依據釐清和查明,申請計畫和實際的參訪內容須相符。
中國從二○○八年開始千人計畫或萬人計畫,以海外攬才政策,發展國家戰略目標,我國國民如參與,都牴觸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卅三之一條規定,未經許可參與即觸法。
前中央大學教授、遙測專家陳錕山,因入選中國第十批「千人計畫」創新人才長期項目,於二○一四年棄職投共,造成學界震驚、學校受創。
潘文忠表示,中國傳出的我方參與千人計畫的名單未必完全真實,其中多是退休人士,但確實也有現職人員,且有工商機構和科研機構人員涉及。陸委會蒐集到的卅三人名單,行政院已組成專案小組深入查察。中國限制不能超過五十五歲,且要在中國北京工作三個月以上,查核並不難,現職教育人員約有六、七人,如確有其事,即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規。
政府積極推高教留才 玉山計畫延攬人才
至於我國學生赴中讀書人數,潘文忠承認確有小增,雖我國不會禁止學生赴中讀書,但提醒兩岸學術自由落差甚大,學生要注意相關權益是否受損。潘文忠強調,我國政府也在推高教留才,國內一些大學、特別是頂尖大學,已更積極主動到高中宣導留人才,玉山計畫也延攬到不少人才,高教深耕計畫則是要壯大台灣高教,呼籲台灣師生珍惜自由的學風、學生為主體的自由學習空間。
(自由時報)
國際
整頓遊客 羅馬新法禁噴泉池戲水 攀爬古蹟將罰款 違者禁入景點48小時
義大利古城羅馬對觀光客有莫大吸引力,但部分遊客對當地古蹟和秩序的破壞行為,讓當局決定祭出新法令,禁止攀爬古蹟或在上面飲食、掛愛情鎖、當眾半裸、跳進噴泉池、嘴巴直接靠著噴泉口喝水等,也不能在知名的西班牙階梯上拉行李箱或推嬰兒車。違者將被禁止48小時不得再進入景點,有些將遭罰款。扮古羅馬戰士拉遊客拍照的當地人也被盯上,務求將不文明和反社會行為逐出「永恆之城」羅馬。
部分禁令早已存在,但臨時條款很少被執行,有些1946年就記載在法規書上。羅馬市議會上周四無異議通過,讓這些禁令成為永久法令。
禁用嘴巴碰噴泉口 裸半身上街也不行
市長拉吉(Virginia Raggi)表示,羅馬市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列保護區,市中心是羅馬賴以生存的所在,她說不再允許有人在噴泉裡洗澡或破壞古蹟,「對那些毀壞我們城市的人將零容忍。」
禁令包括在大理石或石灰華古蹟上飲食。要喝公共噴泉水的話,禁止嘴巴直接碰觸噴泉口,遊客該學羅馬人用1根手指壓住噴泉口,水會從上方特製小孔噴出方便飲用的弧形小水柱。受到義大利名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電影《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著名的戲水場景影響,許多人都學著跳進羅馬許願池(Trevi Fountain)等古噴泉池玩水,這種行為也遭禁止。違者48小時不得再進入這些地方。
半裸上街遊蕩、在古蹟裡掛愛情鎖等行徑將被罰款。禁令也擴及當地人,雖然先前已禁止民眾在古羅馬競技場假扮古羅馬戰士和遊客合照收費,但小販會變裝躲避警方取締。居民也被禁止在街道上用跨越兩邊建築的線曬衣服;在競技場賣免排隊門票的黃牛、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用樂器表演等也會被取締。
拉吉說她已致函給被抓到行為嚴重不檢遊客所屬國家的駐義大利大使,希望他們代為敦促國民注意,但未公布是哪些國家。上周五在西班牙階梯附近,可見警察規勸遊客把鞋子穿好、不要喝啤酒,因遊客眾多,有效執法將是一大挑戰。
(蘋果日報)
--
違建137年 西國聖家堂獲建照 2026年有望完工 172.5米成歐洲最高宗教建物
西班牙巴塞隆納知名景點聖家堂,自1882年動工以來,已經蓋了137年還沒完工,終於在上周五取得遲來的建照,不再是違章建築,盼能趕在2026年高第逝世100周年前,蓋好172.5公尺高的中央尖塔,成為歐洲最高宗教建築物。
13億換來7年效期 年吸逾450萬遊客
聖家堂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原本的設計師因建築成本太高跟出資興建的宗教團體翻臉,1883年由高第(Antoni Gaudi)接手設計,巴塞隆納官員找不到1885年申請建照到底有無獲得批准的紀錄,但聖家堂137年來仍持續施工。
致力興建及保存聖家堂的基金會,去年同意支付3200萬歐元(約11.4億台幣)罰款給巴塞隆納市政府彌補疏失,今年再付460萬歐元(約1.64億台幣)取得7年效期建照。高第生前曾被人問到為何聖家堂要蓋這麼久,他說:「我的客戶(指天主)並不急。」
聖家堂每年吸引逾450萬名遊客,依參觀範圍支付17至38歐元(約605到1353台幣)門票入內參觀,每年另有2000萬遊客從外頭駐足欣賞這座龐大教堂。
虔誠信奉天主教的高第,為聖家堂花了43年心血,但他1926年被電車撞死時,聖家堂還蓋不到1/4,後人只能依他留下的珍貴手稿和石膏模型繼續施工,不料1936年西班牙內戰遭無政府主義者燒毀部分手稿,花了16年才又拼湊出高第的設計圖。
【聖家堂小檔案】
★全名:聖家堂贖罪殿(Baslica of the Expiatory Temple of the Holy Famlia),為羅馬天主教教堂
★設計師:西班牙建築家高第(Antoni Gaudi)
★位置: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省巴塞隆納市
★開工:1882年3月19日,估2026年完工
★規模:長95公尺、寬60公尺,估可容納萬名信徒
★啟用:2010年11月7日教宗本篤16世主持新教堂奉獻儀式,聖家堂正式獲得「宗座聖殿」頭銜
★特色:有東、西、南三個立面,分別代表耶穌誕生、受難和榮耀;共設計18座高塔,最高的一座172.5公尺,目前僅完成其中8座
(蘋果日報)
--
郵輪入港威脅家園 威尼斯5000人抗議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不歡迎「大船入港」!在傳出巨型郵輪驚悚撞上停靠於碼頭的觀光船後,前天數千居民走上街頭,要求禁止大船駛入當地運河。批評者說,這類大船往往造成保育威脅、污染水域,更破壞水都的美麗畫面。
地中海航運公司13層高郵輪「歌劇號」上周日在駛入威尼斯朱代卡運河碼頭時,因引擎故障,失控撞上停靠於碼頭的觀光船,導致4名遊客受傷。朱代卡運河直通往聖馬可廣場,是當地主要水道之一。
事發後,威尼斯居民籌組「大船止步」組織,前天發起大遊行,約5000人響應,高舉「別讓大船進入潟湖」等標語示威。活動發起人卡西亞里說:「大船很危險,一旦機械故障就無法控制。他們不能繼續讓我們的家園、生活和城市承擔重大冒險,只為了讓郵輪公司發大財。」
批評者也稱,大型郵輪在運河上掀起的波浪,將進一步侵蝕地基,導致屢受淹水之苦的威尼斯面臨更大風險。另有人批評,郵輪讓人分心,無法細細品味古蹟之美。當地官員指出,郵輪撞船意外顯示,確實有需要禁止大船進入運河,目前也在努力解決問題中。
(蘋果日報)
--
中國網路長城 再封鎖華郵、衛報8外媒
西方媒體報導,中國政府近日已發動新一波網路審查行動,包括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NBC News)等至少八家平面、電子與網路媒體,都遭到中國網路防火牆「防火長城」封鎖,亦即在中國境內上網,除非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翻牆」,否則將無法連上這些西方媒體網站。
專門觀察並挑戰中國網路審查制度的非營利組織GreatFire.org指出,除了華郵、衛報與NBC新聞外,這一波遭中國網管查禁的西方媒體,還包括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加拿大的多倫多星報,以及網路媒體「赫芬頓郵報」(HuffPost)、「攔截」(The Intercept)與屬於極右派的「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華郵八日指出,該報與衛報的網站在上週末前,是少數在中國境內無須翻牆,即可連上的西方媒體。
目前並不清楚中國網路審查人員何時展開這波封鎖行動,也不確定此舉屬於暫時抑或是永久,原因也不明,但據信應與剛屆滿卅週年的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大屠殺(六四事件)有關。衛報指稱,該報之所以遭封鎖,可能肇因於中國網管查禁網路上的六四事件訊息。至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CNN.com,也在以頭條新聞報導一場紀念六四事件的活動後,再度在中國遭到封鎖。
疑與報導六四30週年有關
衛報還說,英國駐北京大使館曾以外交大臣杭特的名義,發表一篇紀念六四事件的聲明,卻遭中國網管刪除。英國大使館新聞官羅傑斯表示,他們企圖將聲明貼到英國大使館的「微博」上,但每次一貼就立刻遭到刪除,以致大使館微博帳號暫時無法貼文。
此外,也能搜索到六四訊息的「維基百科」,自五月中旬起就在中國遭到封鎖。至於彭博、紐約時報、路透與華爾街日報,則是早就被中國網路封鎖數年。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媒體,以及包括YouTube在內的所有Google旗下服務,也無法在中國的網路上使用;深受歡迎的雲端資料儲存Dropbox、團隊通訊平台Slack與即時通訊WhatsApp,同樣在中國遭禁。
(自由時報)
--
中國封鎖華郵、衛報網站 打入防火長城黑名單
美國華盛頓郵報(WP)和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原為少數能在中國瀏覽的外媒,但在當局視為政治敏感時期之際,皆已被更嚴格的審查系統「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封鎖。
華郵引述反審查團體GreatFire.org表示,這兩個外媒網站直到本週末都還能正常在中國大陸境內使用,且無須開啟虛擬私人網路(VPN),現已遭封鎖。
近幾週來,中國網路監管有關單位加強審查,在六四紀念日到來前,禁止熱門社群媒體微信(WeChat)用戶發布和事件有關的關鍵字或照片。六四天安門事件於1989年6月4日爆發,今年屆滿30週年。
彭博、路透社、紐約時報(NYT)和華爾街日報(WSJ)等媒體,多年來都被中國封鎖。同樣情形也發生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群媒體服務平台,以及包含YouTube在內的谷歌(Google)旗下所有服務。
其他像是Dropbox、Slack和Whatsapp等熱門服務軟體平台,也在中國遭禁。
中國網路審查很少告知他們封鎖特定網站的理由,也不清楚是否會永久被禁。儘管有關當局時而鬆綁、時而緊縮這些限制,中國自2013年起加強網路管制的舉措顯示,越來越多外媒擺脫不了被打入黑名單的命運。
(中央社)
--
美新北極戰略 劍指中俄
美國國防部六日公布新版北極戰略,相較於二○一六年的舊版,新版戰略對中國的動向展現強烈警戒,指稱中國和俄羅斯積極在北極圈尋求拓展軍事影響力,可能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並表明為了抑制俄、中兩國的行動,美國將在北極擴大軍事部署,加強與盟邦的合作。
該報告指出,中國並非鄰近北極圈的國家,卻企圖將「一帶一路」倡議擴展至北極地區,以拓展其經濟及軍事影響力,中國甚至可能在北極部署潛艦;而自詡為「北極強權」的俄國,除了在北極圈積極整修基礎設施與機場、創設新部隊之外,也不排除對不遵從俄國規定的外國船舶採取軍事行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日訪問俄羅斯,行前接受俄羅斯媒體聯合採訪時聲稱,將開發利用穿越北極圈的北極航道,為「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提供新契機;北極航道將成為中俄兩國合作的下一個重點,鼓勵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二○一八年年初,中國公布「冰上絲綢之路」計畫,希望利用這條快捷的通道,連接北美、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區域。
報告表明,美國將尋求在北極圈擴大軍事部署,增進與美國海岸防衛隊的合作;已展開大型破冰船建造計畫的海岸防衛隊,正著手打造新一代破冰船隊,根據該部隊四月公布的北極戰略,川普政府顯然不惜在北極圈與中、俄兩國對抗。與此同時,報告隻字未提「氣候變遷」可能對北極圈造成的危害。
報告也寫道,為抑制俄、中兩國在北極圈的活動,美國必須與北極盟邦、夥伴加強合作,強化美軍的監視及通訊能力。此前美國劍指莫斯科與北京,示警俄、中兩國已讓北極成為「強權競爭的競技場」;美國國務卿龐皮歐上月在北極會議強調,北極海不能變成新南海,「充斥軍國主義化和互別苗頭的領土聲索」。
(自由時報)
--
影子戰爭襲美 中背後插刀狠過俄
曾擔任美國前駐中國大使駱家輝幕僚長兼高級政策顧問、現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席國家安全記者的修托(Jim Sciutto),在他五月出版的新書《影子戰爭》(The Shadow War)中指出,為打破美國及其領導的國際秩序,中國和俄羅斯早就悄悄地對美國發動全面的「影子戰爭」。他還妙喻,俄國就像你在派對上喝醉的朋友,直接莽撞地撞破你家大門,中國卻像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損友(scheming evil friend),臉上帶著微笑,卻在背後捅你一刀。
修托也曾任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資深外交記者,之後在北京輔佐駱家輝。依修托看來,儘管影子戰爭尚未到真槍實彈的程度,卻可能和戰爭一樣危險。但美國乃至西方國家,並未充分意識到此一威脅的嚴重性,甚至一直對中俄抱有幻想,遑論採取有效因應作為。
前美駐中大使幕僚長示警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在俄國指使下,干預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以打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暗助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為目標。其他諸如中國竊取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以及F-35、F-22匿蹤戰機、C-17運輸機技術等政府機密。中國在美國安插數千名間諜,在南海填海造島,俄國則併吞克里米亞,圖謀重劃全球版圖。中俄也在部署更快、更難以追蹤的潛艦,可悄悄潛入美國近海發動攻擊。此外,中俄也已在太空部署攻擊性武器,例如可搶奪美國衛星的「綁匪衛星」;雷射武器已出現在太空,「星戰」已開打。
不過,修托強調,根據他訪談的幾名美國情報界人士,例如前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前中央情報局(CIA)局長海登(Michael Hayden),相較於俄國,中國才是最令人擔憂的威脅,因為它的經濟更強大、擁有更多資源與人口,未來更有機會超越美國。在心理上,中俄企圖挑戰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奪回失去的地位,但兩國並未秘密聯手。
修托指出,糟糕的是,西方國家一直誤以為,中俄也想融入以制度、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但北京和莫斯科高層都視這類體系偏向西方利益,因此另闢蹊徑。但他認為,由於美國第一線人員,從潛艦艦長、偵察機飛行員、國安局幹員到太空司令部(Space Command)等,都正在採取因應措施,因此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贏面仍大。
(自由時報)
--
月底川習會談 若不順 財長︰川普會用新關稅 重擊中國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美國財長努勤昨受訪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底將在日本G二十(二十國集團)領袖峰會期間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如果這場「川習會」進展不佳,川普「絕對樂意」用新的關稅來重擊中國,以重新平衡兩國貿易關係。
看習願往「正確方向」談否 川普會後即決定是否出招
努勤表示,川普將在川習會後決定是否對中國進一步加徵關稅,川普將評估習是否有意願在「正確方向」上談判以達成協議;「我們需要看到行動」。努勤說,若中國希望達成協議,美國準備好在先前已達成條款基礎上繼續談判,「如果中國不希望向前邁進,那麼川普總統絕對樂意進一步以關稅來重新平衡(雙方)關係」。
川普近日在歐洲訪問時再次威脅,可能對另外至少三千億美元的中國貨加徵關稅,並會在適當時機這樣做。
努勤昨重申,美中談判本來已完成貿易協議近九成的協商,但「中國對特定事項走回頭路」,雙方因此停止談判;其中,中國對外企設置強迫技術轉讓等的非關稅壁壘,原本雙方已有很大進展,華府必須確認美中協議一定包含這些議題。
努勤強調,美國對華為的出口管制是單一國安議題,不屬於貿易戰的非關稅戰線。就川普先前暗示華為或可成為貿易協議一環,努勤說,這是指美中談判若取得進展、川普得到中國善意和特定保證,或許他會願對華為做一些事,但這些是國家安全問題。
G二十財長會議昨在日本福岡首度討論如何因應與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有關的經濟問題,例如醫療保健支出激增、勞動力短缺及專為長者設計的金融服務等;會後共同聲明指出,貿易糾紛加劇讓世界經濟存有衰退風險,他們對風險已有採取更進一步行動的準備。
中國警告科技大咖︰配合美國管制華為 後果自負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政府上週召集微軟、高通、三星、安謀(ARM)等全球科技大廠,警告若太配合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華為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面臨嚴重後果;這是北京宣布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後,把矛頭對向外企、反制華為制裁案的最新行動。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發改委四、五日召集十多家科技巨頭會談,包括半導體大廠英特爾、高通、安謀、SK海力士、三星電子,以及微軟、戴爾、諾基亞、思科(Cisco)等;中國商務部、工信部也派官員出席,顯示可能獲北京最高領導層授意。
生產線異常撤離中國 可能受罰
據指出,中國官員明確警告與會企業,把生產線撤出中國行動若超出一般分散生產的安全理由外,可能受罰,告誡勿因遵守美國法令而縮減在中國業務。
中國對美企和非美企釋放不同訊息,對美業者警告,試圖切斷中企取得美國技術已打亂全球供應鏈,遵循政策的廠商恐面臨無可挽回後果,暗示美企應遊說政府來抗拒;就非美企則要求,只要維持現有關係、持續正常供貨,就不會面臨不利後果。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政策資深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美中正採取將危險局勢推到極限來迫使對方讓步的「邊緣政策」;但這次恐不會有效,「美企不會違反美國法律」。
網民酸習最大小學生 該下課了
中國海外僑胞「解濱」則撰文呼籲「中國最大的小學生」該下課了,暗諷決策定於一尊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成為「最大」的小學畢業生,造成今日中國「內外交困」處境,一度在中國網路瘋傳。據悉,北京近來言論箝制甚於以往,微信十大受歡迎財經部落客及微博兩大部落客文章都被封禁,中國官媒評論並把矛頭轉向對美投降論者,對內打宣傳戰來凝聚社會支持。
華爾街日報看衰︰ 中國靠補貼 孵不出科技巨擘
衍生產能過剩、強迫技轉爭議
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政府砸巨額資金補助、設置市場准入障礙的政策性保護及扶植本土企業等模式,除了網路設備業外,孵出的全球科技巨頭寥寥可數,反而引發產能過剩、強迫技轉等爭議;若北京在補貼政策、市場准入、智慧財產、金融和法律等方面一直不改革,其科技業可能就只是虛有其表,永遠無法走出中國。
美國和盟友認為,華為、中興通訊(ZTE)等中企成功,主要獲益於政府大規模砸錢支持,甚至靠著產業間諜活動而得逞。
科技業虛有其表 無法走出中國
報導指出,中國政府主導科技發展是利用本身龐大市場准入,迫使外企轉讓技術,例如高鐵技術就是靠著德國和日本公司向中企轉讓技術而來;但這種以「技術換取市場准入」策略引發更多爭議,尤其在技術高度集中的記憶體晶片業或航太領域。
報導分析,中國政府主導及砸巨資來扶持策略性產業還經常造成嚴重後遺症,包括大量產能過剩、公司利潤下滑、甚至更難創新;目前中企湧入機器人、電動車、潔淨能源等受政府補貼的行業,地方政府更全力保護當地冠軍企業不受競爭威脅,但前車之鑑的太陽能,造成巨額債務和破產頻傳,包括尚德和江西賽維太陽能。
報導說,中國還缺乏有效的金融體系,無法確保企業享有公平機會,例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網路鉅子雖靠著巨大本土市場崛起,但走出中國卻無法坐大。
(自由時報)
--
G20財長共識「貿易戰惡化威脅全球」
美國堅持刪除 「迫切需要解決貿易爭端」
為期兩天的廿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總裁會議九日在日本福岡市閉幕,與會代表發表聯合公報,承認貿易戰惡化威脅全球經濟。但因美國堅持,公報中呼籲「迫切需要解決貿易爭端」的內容遭刪除。
聯合公報承認,全球經濟「成長仍然緩慢,下行風險依然存在,最重要的是,貿易與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各國承諾,如果有需要,「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法新社說,在美國推動下,與會代表在九日第二天開會時,同意修改聯合公報中有關貿易的段落,刪除「迫切需要解決貿易爭端」字眼。如果聯合公報催促化解貿易爭端,將違背美國立場,美國認為,提高關稅是解決美國與中國大陸等國家貿易失衡的合法手段。
主掌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的執委莫斯柯維奇表示:「會議室裡每個人都認為貿易緊張情勢威脅成長,美國政府卻不這麼認為。我不會說美國對抗其他所有人,但有時候看起來就是這樣,雖然大家也都批評來自中國的一些侵犯行為。」
主持會議的日本副總理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八日會議結束時說,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表現應屬「穩固」,但「下行風險依然存在」。
IMF總裁示警 「貿易緊張是全球主要逆風」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九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說,貿易緊張是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逆風,是「迫近的重大風險」。IMF曾警告,美中貿易戰可能使二○二○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降低零點五個百分點,相當於四千五百五十億美元,強調必須化解歧見,以免全球經濟再度陷入危機。
不過,美國財長米努勤八日在會議場邊說,如果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稍晚在日本大阪市G20峰會上未能達成協議,美國準備對中國課徵更多關稅。他還提到,在中國反悔部分承諾前,美中已敲定「歷史性協議」的九成,若中國願以五月初談判破裂之前文本基礎來重啟協商,那美方才會準備繼續談判。
米努勤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九日在G20會議場邊會面。米努勤會後在推特上寫道,與易綱有「建設性會晤,我們在貿易問題上有個坦誠的會談」。這是美中談判停滯近一個月以來,雙方高層官員首次面對面會談。
美國中東盟友不跟進封殺華為 沙國貿易部長:開放市場
沙烏地阿拉伯通訊與資訊科技部大臣Abdullah Alswaha表態,「沙烏地阿拉伯是開放的市場」,顯示無意在打造下一代通信規格第五代(5G)移動通訊系統排除中國大陸通訊設備巨頭華為技術的產品。
美國川普政權以構成安全威脅為由,對華為展開全球封殺,但美國在中東的最大盟友沙烏地阿拉伯似乎步調不同,不打算參與美國的華為封鎖網。Abdullah Alswaha出席在日本茨城縣筑波市舉行的廿國集團(G20)貿易和投資部長會議訪問日本,9日接受日媒共同社採訪時表示,「沙烏地阿拉伯是開放的市場」,任何國家的企業都將受到平等對待。
Abdullah Alswaha並表示,正在繼續進行對華為產品的詳查,並稱「若符合國家規定和安全相關標準,將樂意與其做生意」。
受美國態度影響,日本已敲定基本方針,將事實上把華為產品排除在通訊器材政府採購清單及5G通訊網之外。日本三大電信業者之一軟銀上月底已決定選擇瑞典愛立信(Ericsson)跟芬蘭諾基亞(Nokia),作為5G網路主要設備供應商,成為日本5G排除華為的首起具體動作。日媒預料另兩大業者NTTdocomo、KDDI,以及10月起將加入行動通訊市場的樂天行動(Rakuten Mobile)將會追隨軟銀腳步,排除華為。
(聯合報)
--
川普:習近平若不來G20 我就立刻對中國加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在預定月底於日本召開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與他會面,他將再度對中國加徵關稅。
川普今(10)日接受CNBC專訪表示,如果在本月稍晚的峰會上達不成協議,對中國約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的關稅計畫將立即實施。
川普說:「我認為他會去,我認為我們會安排會面。」「我想他會去的,我和他關係很好,實際上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很偉大的人,他很強大、聰明,但他為中國,我是為美國。」
美中貿易談判上個月陷入僵局,川普稱中國背棄在臨時協議中所做的承諾。自那之後,兩國的貿易爭端便不斷升溫。
川普今日表示,「中國將達成協議,因為他們不得不。」
大陸官方緊跟美國,將推出陸版「不可靠實體清單」後再出招,日前召集多家外國科技企業高層,包括美國的微軟和戴爾,還有韓國三星、SK海力士等,警告若配合美國總統川普的禁售命令,將有嚴重後果。
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指出,會議於6月4日及5日舉行,由大陸國家發改委主持,商務部、工信部都有派代表出席。
報導指出,與會的海外企業都有向大陸出口產品,大陸官員特別警告美國企業,川普政府禁止美企向大陸出口,已干擾全球產業供應鏈,相關企業應遊說華府,抗議制裁措施。
大陸官員強調,若企業以安全為理由把生產線撤離大陸,可能會受懲罰,對於美國以外廠商,只要維持現有關係,持續向大陸企業正常供貨,就會不受影響,大陸官員並強調,大陸致力開放貿易並保護智慧財產權。
知情人士認為,大陸官員會中雖未指明華為,但用意似乎是為華為凝聚支持力量,陸方發出警告,也為了防止讓大陸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複雜供應鏈迅速瓦解。
這並非大陸首次把美國科技公司當成外交工具,2015年9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在西雅圖停留期間,與兩國科技大廠高層齊聚一堂,意圖展現中美經貿關係極為緊密,就是鮮明的例子。
大陸商務部日前宣布,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清單主要考慮是否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等四方面;有專家認為,一旦被列入,該企業的市場准入、投資、融資都會受到影響。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日前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於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經濟日報)
--
貿易戰升高 中國大陸擴至外交戰線
中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中國大陸找到新的辦法對付川普政府,擴大「經濟戰」的戰線。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北京藉著勸阻民眾暫勿到美國留學或旅遊,對美國的教育與觀光收入當然是一大打擊;藉著反駁美國國務卿龐培歐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30周年的談話,更把經濟戰擴展到外交戰線。
川普拿中國不守信用破壞承諾為由,升高對中產品的關稅,中國也以提高對美產品關稅報復,最新措施上周生效。
川普揚言若美中貿易談判無進展,他將「另外」對300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徵關稅,很有自信「中國急著想要達成協議」。北京的回應是「絕不在壓力下屈服」,特別是事關主權的項目。它還斥責美國的行徑「有如惡霸」。
中國政府稱川普的「美國第一」政策破壞全球經濟,但仍寄望靠談判解決問題。
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總裁在日本福岡的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針對川普政府的貿易策略提出警告,指這樣下去可能「危及全球經濟成長」。也鑑於貿易緊張,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也放話安定市場人心。
中國教育部提醒想到美國留學或講學的學生學者,美國不是延遲發給簽證就是斷然拒絕往訪。中國政府說,許多國人抱怨,進入或離開美國時,受到特別的刁難。
中國觀光當局則警告國人,美國是「槍擊、搶劫、偷盜頻仍」的國度,前去觀光旅遊與安全之虞。
這些切斷美國教育及觀光收入的警告,是龐培歐呼籲中國全面公開說明天安門事件、讚揚30年前勇敢站出來的「人民英雄」後發出的,北京針對龐培歐言論,則以「傲慢與偏見」回嗆。
美財長:美中若達協議 川普可能對華為鬆綁
美國財長米努勤9日在日本福岡的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期間表示,與中國大陸的貿易爭端若取得進展,美國總統川普可能鬆綁對華為的限制,但若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將維持關稅措施以縮減赤字。
米努勤說:「我認為總統(川普)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在貿易方面取得進展,如果他在這方面得到中國的善意和某些保證,或許他會願意對華為採取某些行動,但這些都是國安問題。」
另外,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管理預算辦公室代理主任沃德(Russell Vought)致函美國副總統潘斯和九位國會議員,要求延後實施美國對華為設下的限制,主因是會對使用華為科技的美國公司造成負擔。
美國以華為在敏感科技的影響力引發國安疑慮為由,對華為設限,想削弱該公司在全球電信市場的領先地位。但有高階政府官員出面阻攔,顯示很難讓美國企業迅速停止與華為的業務往來。
在這封日期標註為6月4日的信函裡,沃德要求延緩實施川普去年簽署的國防授權法案(NDAA)的部分條款。該法案有些條款鎖定華為和其他大陸科技業者。其中包括下達禁令給美國機構,以及收受聯邦政府補助和貸款的單位,不准他們與大陸公司或使用大陸公司產品的包商做生意。
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的沃德信函,NDAA的規定可能導致能夠成為政府供應商的公司數量「大幅減少」,且將不成比例的影響鄉村地區仰賴聯邦補助的美國公司--華為設備在那些地區很受歡迎。
沃德在信裡要求,對包商以及對聯邦貸款補助收受者的限制,延後到法案通過後的四年生效,而非現行的兩年,讓受影響的公司能有因應和提出反饋的時間。
設限若獲延緩實施,對華為來說是獲得緩刑。美國採取一連串針對華為的行動,除鎖定其業務的法律之外,還包括商務部上月將華為列入黑名單,禁止美國企業販售技術給該公司,以及一項行政命令,為不許華為在美做生意的禁令鋪路。
美國科技大廠致函商務部:禁華為恐危害國家安全
美國科技公司日前致函美國商務部表示,川普政府對中國科技巨擘華為的禁令,可能會嚴重損害他們的盈餘,並影響科技研發,包括提供給美國軍方的科技,進而危害國家安全。
南華早報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這些科技大廠正在申請許可證,以便8月禁令生效後能繼續與華為合作。
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也是推出下一代無線技術5G的領頭電信設備大廠。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華為也是美國製的電腦晶片第三大買家。
由於華為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疑似與伊朗公司有業務往來,因此美國政府5月將華為列入商務部的不信任實體名單。隨後,美政府發布為期90天的臨時許可證,有效期至8月19日,以減輕對美企打擊。
根據商務部規定,想持續與華為合作的美國企業必須申請許可證,依賴華為的晶片製造商和軟體供應商已經開始為了這項措施爭論不休。
據知情匿名人士透露,尤其是晶片製造商,從他們應用程序中包含的詳細財務預測及其他數據來看,可能對他們造成重大的財務損失。這些公司認為,禁令已經傷害美國晶片製造商的前景,促使中國企業降低對美國依賴,尋找替代供應商。
部分晶片製造商認為,少了華為及其附屬公司這些大客戶,將嚴重削弱他們的財源,可能迫使他們減少研發,從而減緩電腦晶片的開發進程,甚至會影響美國的軍事技術。其他公司則指出,同樣依賴電腦晶片的一些關鍵基礎設施可能更容易故障或遭受攻擊。
目前尚不清楚此些論點是否引起對許可證作出最終決定的美國商務部或白宮共鳴。根據商務部規則,回絕仍是假定回應。科技公司表示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因為擔心批判美國政策可能會冒犯川普,反而遭報復。
據報導,有人猜測,將華為列入不信任實體名單為一種在貿易談判中對中國政府施壓的策略。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路易斯(James Lewis)表示,「中國政府不斷將華為放在談判桌上,我認為華為也知道自己是唯一能拯救政府的角色」。
(聯合晚報)
--
陸警告外企 配合美禁令將嚴懲
陸美科技冷戰鐵幕降臨。美國《紐約時報》8日引述消息人士披露,北京政府官員上周召集美國的微軟(Microsoft)、戴爾(Dell)、韓國三星(Samsung)等大型科技企業高層開會,警告企業如果配合川普政府對中國企業實施禁售關鍵技術的命令,或面臨嚴重的後果。
微軟戴爾三星入列
消息人士指出,上述會議在上周二(4日)及上周三(5日)舉行,由國家發改委召開,大陸商務部及工信部均有派代表出席,與會企業還包括英國半導體設計巨擎安謀控股公司(ARM Holdings)和韓國同業SK海力士(SK Hynix)。
這次會議是北京政府宣布制定「不可靠實體清單」,以對川普政府的措施進行報復後召開的。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對紐時說,參加會議的海外公司都是向大陸出口產品的公司。中方官員在會上明確警告與會企業,如果有企業想將生產線撤出大陸,只要逾越標準的安全分散目的,就可能遭到懲罰。
禁令干擾產業供應鏈
知情人士又透露,中共官員特別警告美國企業,川普政府禁止美企向大陸出口,已干擾全球產業供應鏈,執行該禁令的美企可能面臨永久性後果。中方官員還暗示,美企應遊說並阻止華府的行動。
至於美國以外的企業,中方官員對他們說,只要維繫目前的商業關係,繼續對大陸公司正常供貨,就不會受到影響。中方官員強調,大陸致力於開放貿易,保護知識財產權。
尋求外企支持華為
報導指出,此次會議乃經北京高層授權,雖然沒有特別提及華為,但顯然是尋求外企支持華為。對此,微軟發言人、三星和SK海力士均拒絕對上述消息置評。
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研究員崔奧洛(Paul Triolo)指出,北京此舉可能是為了阻止美對中進行技術封殺,「北京方面強烈認為,美國政府是有意打壓中國科技崛起。如果不暫緩或阻止,中國的數位經濟未來就有危險」。
陸建構技術安全管理清單
大陸將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引發國際關注。中共官媒昨發文稱,大陸不會中斷國際技術合作,但絕不允許「某些國家」利用中國的技術遏止中國發展,打壓陸企。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掌握很多實用技術,全球供應鏈不可能離開中國這個大環節,稱有能力透過一些技術管制,對美企的供應鏈完整造成衝擊。如果美國不斷深化兩國在供應鏈上的衝突,那定是一場翻江倒海的混戰。
新華社8日報導,根據「國家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帶頭組織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以更有效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具體措施將於近期公布。不過並未提及關於該清單的任何細節。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9日發文稱,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在航空太空、高鐵裝備、行動支付、5G等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創新,一批技術成果在國際上進入並行、領跑階段,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必須加強對重大技術突破的保護和對外技術出口管制,保障技術經濟安全。
文章強調,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並不意味中國開放的大門會關上、合作的步伐會放緩,「中國是國際技術合作的受益者」,將一如既往與世界各國加強技術合作,「但合作是有原則的,中國絕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絕不允許某些國家利用中國的技術反用於遏制中國的發展,打壓中國企業。」
《環球時報》9日的社評也指出,大陸日前發出可能向美國斷供稀土產品的信號。雖然美國可採取各種方式緩解衝擊,但那將是對美來說非常麻煩的過程。
社評稱,美方宣揚一些外企將撤出大陸前往東南亞,然而他們想得太簡單了。把東南亞國家變成美國圍堵大陸的屏障,不僅違背東南亞國家的意願,在技術上也有很大難度,更是大陸決不允許的。大陸有足夠能力挫敗美方此一布局。
攘外先安內 陸媒批對美妥協派
陸美貿易戰越演越烈,大陸也頻頻透過媒體輿論來對內信心喊話,前陣子一面倒批評美國,不過近日則轉向,改批評民間的一些「對美妥協派」,認為這些人抱守著「崇美媚美恐美」的思想,時而興風作浪、渙散人心。並呼籲,要理直氣壯的鬥爭,讓「投降論」成為過街老鼠。
大陸黨媒《光明日報》刊登題為「明辨崇美、媚美、恐美的奇談怪論」的文章痛批,「崇美者」將自己設定為「美國利益捍衛者」的角色,無條件吹捧美方對大陸的貿易霸凌政策,將美方「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行為合理化。並直指「媚美者」是將西方設定為先進,把大陸默認為野蠻,並用清醒、認識等辭藻包裝「阿諛奉承」的諂媚舉動,他們指責「大陸社會用戰爭思維來分析美國對華為的合法行為」。
最後痛批「恐美者」是停留在1945年的時空,因為他們認為美國是大陸無法力敵的龐然大物。文章呼籲破除「崇美媚美恐美」錯誤思想認識,進一步樹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強,是一項戰略性的重要任務。
新華社8日也指出,有少數人得了「軟骨病」喪失了民族氣節,到處鼓吹「中國處於劣勢,呼籲眾人妥協」的投降論調,混淆視聽、渙散人心。新華社稱,必須理直氣壯的鬥爭,讓「投降論」成為過街老鼠。並警告崇美媚美恐美者,別再做美國政府霸淩的幫凶,別再試圖用「投降論」瓦解大陸人民的抵抗精神。也希望大家擦亮眼睛,認清投降論者的真面目,人人喊打,讓他們再也不敢出來招搖撞騙,蠱惑人心。
針對「對美投降派」的言論,知悉大陸官媒運作人士表示,所謂「投降派」不外乎退休官員、親美學者或部分「微博大V」等幾類人。北京高層用意在於提醒投降派,應該一致抗美,不該對內散播言論、影響民意,繼而擾亂中央決策,當然還是有點警告意味。
陸人行行長 會見美財長
美國財政部長穆努欽與大陸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9日在日本的G20財長會議會面,就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及共同關心議題交換意見,穆努欽會後在推特上表示,雙方在貿易問題上有「坦誠的會談」。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9日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周日(9日)會見美國財長穆努欽,兩人皆出席在日本福岡舉行的G20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他們在會議期間場邊會晤,雙方就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二十國集團事務以及其他雙方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
穆努欽會後在推特上表示,「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有個建設性會晤,期間我們在貿易問題上有個坦誠的會談」。
穆努欽在會面前稱,他此次與易綱的會晤,不會有重大公報,而貿易問題的「主要進展」,會發生在6月底的二十國集團峰會(G20 Summit)。外界預期,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會在G20峰會見面。
被問及6月底的「習川會」會否出現與阿根廷會談類似結果,即中美重啟高層級談判,穆努欽稱「那是總統的決定」。
(中國時報)
--
經濟若續走軟 歐央將降息
全球大型央行政策風向正在轉趨「鴿派」!繼美國聯準會(Fed)之後,路透昨引述兩位知情人士指出,歐洲央行(ECB)官員正在調整政策立場,一旦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繼續弱化、強勢歐元又加深貿易戰衝擊,政策將轉為「對降息持開放態度」。
兩位知情人士表示,若歐元區經濟成長未來再次停滯,即「如果通膨和成長趨緩,保證會降息」;此外,ECB進一步調降「隔夜存款利率」主因將會是對抗歐元走強。這意味著歐洲央行可能進一步擴大目前隔夜存款「負利率」水準。
ECB三大基準利率目前維持在隔夜存款利率負○.四%、主要再融資利率零、邊際放款利率○.二五%;歐元區今年首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僅成長○.四%。
報導指出,ECB總裁德拉吉六日在記者會上提到歐元升值,且一直強調歐元匯率是融資條件的關鍵決定因素;消息人士說,對一些官員來說,每歐元兌「一.一五」美元的匯率水準仍可忍受,但正關注是否強升至每歐元兌「一.二」美元的重要水準。
ECB六日決策聲明雖稱,迄二○二○年中之前將把利率維持在「目前水準」,但德拉吉補充說,利率決策官員已開始討論可能的「降息」或新一輪債券購買措施,以刺激通膨;這番混雜訊號推高歐元走強至二年半高點,達每歐元兌一.一三四七美元。一週多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升值二%。
(自由時報)
--
G20財長會議/首談高齡化、少子化
廿國集團(G20)財金首長九日於日本福岡集會,首次商討如何因應與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有關的經濟問題,像是醫療保健支出激增、勞動力短缺及銀髮族的財務問題等。
法新社報導,地主國日本正面臨高齡人口迅速增加的內政問題,並警告各國及時正視這類議題。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八日說:「如果人口老化問題在你變富裕前就開始造成影響,那你真的無法採取有效措施應對。」
G20成員國人口結構差異很大,有迅速高齡化的日本,也有人口非常年輕的下屆主席國沙烏地阿拉伯。G20財經首長在公報中說,人口結構改變問題是挑戰也是機會,需要以財政、貨幣、金融和結構性政策來因應。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出,由於平均壽命延長和生育率下降,西班牙、義大利和南韓這類已開發國家高齡人口迅速擴張,但這類情況不限於已開發國家,巴西和中國大陸等新興大國也面臨人口結構快速變遷問題。到了二○五○年,全球六十歲以上人口將超過廿億,是二○一七年的兩倍以上。
不過專家警告,許多經濟體未能改進他們的養老金和就業體系,以適應人口變遷。這已造成國家和個人的財政和債務風險。
OECD秘書長古里亞表示:「基本上有一大部分人正在老化,而且勞動力正在萎縮,我會說G20集團人口老化速度會更快。我擔心這個趨勢會持續。」
以日本為例,由於勞動力快速萎縮,政府正忙著想辦法支應國民年金。許多日本老人擔心自己的福利會被削減,而年輕人則擔心退休時領不到年金。
此外,勞動力萎縮意味日本企業將無法填補其職缺。日本失業率為百分之二點四,今年稍早的求才件數竟是求職人數的一點六倍。
(聯合報)
--
防避稅 G20研擬共同規則
G20財長會議同意研擬全球共同租稅規則,包括「跨國盈餘在地課稅」及「全球共同最低稅率」兩大支柱,以堵截GAFA(Google、亞馬遜、臉書、蘋果)等全球科技巨擘的避稅作法,預期在2020年提出最終報告。
G20公報最終版本指出,「對於最近在解決數位化稅負挑戰方面所獲得的進展,我們深表歡迎,各國並支持這項包括兩大支柱作法的雄偉計畫。我們將加倍努力以獲得深具共識的解決方案,於2020年提出最終報告」。
「兩大支柱」分別是:第一,將跨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營收劃歸到銷售國,不論企業是否在該國實際存在;第二,如果企業仍有辦法將盈餘歸到低稅率國家,則盈餘將適用一種經由各國同意的全球性最低稅率。
專家形容,這項對全球企業稅的改革將是超過一世紀以來最重大的改變,不只影響大型科技業者,也衝擊傳統的跨國企業。
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在愛爾蘭及盧森堡等低稅率國家申報盈餘,在歐洲繳納較低的稅。新規則將使這些跨國企業承擔較重的稅負,並使一些國家較難依靠低稅率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
地主國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我覺得必須兩大支柱同時運作才能奏效。這項計畫目前仍有些空洞,但將會逐漸成型」。
英法都強力支持這項計畫。法國財長勒梅爾表示,「我們擁有一種以數位活動及銷售、交換與使用大量數據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但未對此新模式定公平稅制」。
(經濟日報)
--
美墨邊境新協議 紐時:新瓶裝舊酒
美國總統川普七日宣布,墨西哥已承諾採取加派國民兵、擴大接回無證移民等措施,阻擋移民入境美國,因此美國對墨西哥商品加徵關稅行動將無限期延後。但紐約時報引述美墨官員指出,墨西哥這些承諾根本是「老調重彈」,墨西哥在過去幾個月的協商中就已同意這麼做。
美墨雙方七日共同宣布,墨西哥將「調派(五千四百名)國民兵到邊境,以墨國南部邊境為優先」。不過,紐時說,墨西哥內政部長桑傑士三月和時任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尼爾森談判時,就已同意這項做法。
墨西哥承諾讓非法移民在尋求美國庇護的移民聽證期間留在墨西哥境內,這也是去年耶誕節前雙方就已談妥的條件,尼爾森去年十二月還在眾院作證時公開陳述相關安排。尼爾森已在今年四月辭職。
過去一周來,美方未能說服墨西哥接受「安全的第三國」協議,這項協議將讓美國得以合法駁回移民的庇護申請,除非移民先向墨西哥申請庇護。
儘管如此,川普八日仍推文慶祝美墨談判有所進展,「每個人都很興奮與墨西哥達成新協議」。川普感謝墨西哥總統「長久的努力」達成減緩移民湧入美國的計畫。
紐時指出,川普為何要大肆宣揚這項換湯不換藥的協議,仍有待確認。他可能真的相信這項協議代表墨西哥新的廣泛妥協,或者川普明知協議內容進展有限,仍選擇接受做為下台階,以免對墨西哥加徵關稅引發政治和經濟後果。
美國原定十日起對墨西哥商品加稅百分之五關稅,且逐步調升至百分之廿五,引起各國領袖、企業主管、兩黨議員和政府幕僚反彈,稱這可能破壞關鍵市場。
經過九天的不確定後,川普選擇讓步並接受墨西哥的承諾。
美國官員堅稱,在上周的密集談判後,墨西哥政府的確同意更迅速、更積極的遏阻非法移民。
紐時指出,川普這次又展現他慣用手法。當目標似乎難以使用傳統方式達成,就威脅要採取極端做法,訂出一個最後期限,要求對方讓步,然後達成一個真實的或想像的協議,避開了可怕的後果,再自稱獲勝。川普迫使所有人都注意這個問題,而不管他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都可以在這齣自導自演的大戲中自稱是英雄。
(聯合報)
--
川普威脅墨西哥國會:協議條款不過照課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透露,美國和墨西哥達成的移民協議當中,有一尚未公開的條款仍須墨西哥立法當局批准。他並警告,若條款未過關,美國對墨西哥的關稅措施將恢復。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推特發文中並未提及條款有哪些要求,僅表示條款將「在不太遠的將來」公布,且「需經由墨西哥立法機關投票」批准。
川普的推文還寫道:「我們不預期投票會有問題,但若因為任何理由未通過,關稅將會恢復!」
川普在昨晚發表的一則推文率先暗示這則未公開條款。當時他為了捍衛外界批評他和墨西哥達成的協議幾無新內容。
川普還砲轟「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稱他們的頭版對協議的報導是「詐騙,只不過是用糟糕的報導來『謀殺』(hit job)我…,變態的新聞業!」
川普上週突然以移民問題為由,威脅對所有自墨西哥進口的貨品課徵關稅,導致兩盟國的關係急速惡化。但雙方經歷數日緊密協商後,到了7日又突然達成協議。
墨西哥方面同意加強南方邊界的安全,並在美國審理中美洲移民庇護申請同時,將接回這些移民的政策擴大。川普則取消原本威脅10日起對所有墨西哥貨品課徵5%關稅、且稅率逐步調升至10月達到25%。
貿易專家和企業領袖警告,若美國對墨西哥課徵關稅上路,將對兩國經濟帶來毀滅性後果。
川普誇耀移民協議成果 稱墨買大量農產品遭打臉
美墨就移民問題達成協議,解除關稅危機後,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推文邀功,還稱將立即向墨西哥出口大量美國農產品。但農產品這部分不僅美官方聲明未提,墨官員也表示沒聽說過。
川普上月底在推特宣布對墨西哥增加關稅,本月10日起對所有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5%關稅,且稅率逐月攀升5個百分點,若墨不好好解決來自中美洲的移民問題,稅率將在10月來到25%。雙方昨晚及時敲定協議,避免了一場經濟學家形容會為兩國帶來災難性後果的關稅大戰。
●與墨達協議 川普推文自賣自誇
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川普今天上社群媒體推特吹捧美方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避免關稅大戰,說墨西哥若信守承諾遏止非法移民,對兩國來說都是重大成功。
川普推文說:「墨西哥會全力以赴,如果他們履行承諾,這對美墨雙邊來說,都會是非常成功的協議。」他接著還說:「與墨國的這項新協議,讓大家十分振奮。」
「紐約時報」(NYT)今天則報導說,墨西哥昨天簽署的協議,所提措施大多早在先前的談判就已談妥。
●墨添購美農民農產品?川普讓人霧裡看花
川普今天推文還用大寫英文向他6100萬名追隨者吹噓說,墨西哥已同意「馬上開始向我們偉大愛國的(美國)農民採購大量農產品」。
然而,川普自己國務院昨天深夜發布的「美墨聯合宣言」(U.S.-Mexico Joint Declaration)公報裡,隻字未提農業貿易涵蓋在協議之中。3名墨國官員也表示沒聽說有任何附屬協議。
國務院並未回應媒體置評要求,白宮婉拒置評或提出證據佐證川普推文。墨國外交部也拒絕評論。
●川普才是問題製造者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川普最典型的行為模式,先引發危機,待醞釀一陣子後,再宣稱解決問題,並把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家人在墨西哥的美籍電工杜明奎(Arturo Dominguez)說,川普「沒來由」的威脅要課稅,製造問題。
杜明奎說:「他先是製造問題,再出面解決這個問題,他的支持者還開心喊『耶』。但這個問題最初就是他自己製造出來的。」
●川普趁勝追擊 發動募款
美國農民是川普重要票倉,再17個月2020年大選就將登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已讓出口豬肉和大豆為主的農民受害,若川普再對墨加徵關稅,恐再度衝擊農民。
如今與墨協議取得勝利,向來將遏阻非法移民視為施政重點的川普今天順勢發動募款活動。他的競選團隊寄出「現在就捐」的電郵,部分內容寫道,「談判的藝術!墨西哥已同意幫忙終止非法移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川普預將造訪核心地帶,並於11日在愛阿華州西狄蒙(West Des Moines)舉辦私人募款活動。
●墨西哥做出哪些讓步
墨西哥在協議當中同意擴大政策,接收自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出發、借道墨西哥前往美國的移民。美國將在同一時間處理這些移民的庇護申請。
墨西哥也將動用新設立的國家衛隊(NationalGuard)打擊非法移民,特別是在與瓜地馬拉接壤的南部邊界。
墨西哥部分倡議團體抨擊這起協議,稱墨國政府將讓墨瓜邊界軍事化,拘留無辜的婦孺,卻未著手解決赤貧、絕望等造成這些移民奔走美國的癥結。
●問題癥結未解 社運團體:阻擋不了人民出逃
在墨國南部奇亞帕斯州(Chiapas)開設庇護所的桑傑士(Olguita Sanchez)說:「在邊界部署國家衛隊改變不了什麼。人們仍將持續出逃。這攔不了他們。」
她堅稱,川普「向墨西哥施壓,但他真正該施壓的對象應該是宏都拉斯與薩爾瓦多政府,他們對人民毫無作為」。
社運人士畢亞葛蘭(Luis Rey Villagran)表示,美墨的新協議將把移民犯罪化,並把移民當成籌碼使用,「國家衛隊應當打擊毒品走私販,而非聚焦在阻擋試圖圓夢的婦孺」。
過去,多數無證移民多半是找工作的男性;近期抵達美墨邊境的卻大多是家庭或單獨上路的兒童。
今年5月,遭拘留或被擋在邊界外的移民數量攀升至14萬4000人,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美墨達移民協議 專家:恐讓人蛇集團受益
墨西哥和美國就移民問題達成協議,解除關稅危機,然而專家表示此舉明顯受益者將是人口走私販。
法新社報導,美墨7日晚間達成的協議中,墨西哥將在與瓜地馬拉接壤的南部邊界,動用新設立的國家衛隊(National Guard),並在邊境各地打擊人蛇集團。
然而,專家預測隨著墨西哥在南部邊界增派國家衛隊,人口走私的商機只增不減。
伊比利美洲大學(Universidad Iberoamericana)國際事務研究員烏本諾(Javier Urbano)說:「未來將有更多管控機制,以及更嚴格規範,這將致使跨境成本增加,會強化犯罪組織的偷渡人口生意。」
他說:「困難度越高,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對於走私的需求也就更高。」
美國先前揚言從本月10日起對所有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5%關稅,稅率將在10月升至25%。雙方高階官員於7日深夜達成協議,暫時解除關稅危機。
(中央社)
--
逃過關稅大砲難逃移民大軍 墨西哥恐付慘重代價
墨西哥向川普總統的關稅威脅屈服,逃過與美國發生貿易戰,卻可能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並立刻面對國內的批評聲浪;同時,由於川普面對連任競選的壓力,很可能再加碼打出移民牌,讓墨西哥再度面對難題。
根據與美國的臨時協議,墨西哥同意為無窮無盡地湧向美國尋求庇護的移民提供住所、教育和工作,而專家警告這種做法可能在墨西哥北部引發經濟和社會動亂。
墨西哥對躲過關稅鬆了一口氣,卻又擔心可能被迫接受數以千計移民,對墨西哥已現疲態的經濟造成更大的壓力,尤其把移民當成競選連任武器的川普可能重施故伎。
與加州接鄰的提璜納,去年就因中美洲人不斷湧至引起當地人抗議,墨西哥總統羅培茲8日還到這裡舉行群眾大會慶祝與美國達成協定。
羅培茲原來一再強調移民的人權,現在他的政府卻同意限制移民到美國的能力。更諷刺的是,他去年競選總統時,曾抨擊墨西哥政府幫美國做「齷齪事情」,逮捕和驅逐中美洲人。現在他卻把對付移民的協定視為墨西哥的一項勝利。
其他人士宣稱這是墨西哥過度屈服於美國壓力的一個例子,使墨西哥被川普逼得下跪。
事實上這項協定可能很短命。美國國務院說,如果有關措施沒有發揮預期效果,美墨雙方可能在90天內重新檢討協議。
這表示川普可能再度祭出關稅威脅。
墨西哥歷史學家克勞塞推文說:「墨西哥消除了關稅威脅,卻承擔極大的責任,而且可能是不可能做到的責任。我們最好準備抗拒下一個一定會出現的威脅。」
墨西哥邊界城市早已難以應付不斷湧向美國的大批移民,川普政府把在美墨邊界申請庇護的非法移民送回墨西哥的計畫,又送來一萬多人,促使它們一再要求聯邦提供更多協助。這些人必須在墨西哥等待美國處理他們提出的庇護申請,而這個程序可能拖上幾個月甚至幾年。
專家說,對墨西哥來說,同意接受更多移民比忍受美國的關稅好得多,因為關稅會造成慘重後果,墨西哥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世界日報)
--
研究:Google去年利用新聞 賺了近1500億元
美國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在一份預定10日發布的研究中指出,搜尋引擎巨擘Google去年透過搜尋及Google News,利用全美新聞業製作的各種篇章賺得47億美元,約台幣1489億元。
新聞媒體聯盟由全美2000多家新聞機構組成,過去幾年一直推動改變搜尋大廠及社群媒體以免費取得的新聞內容賺流量兼賺廣告費的作法。該聯盟主席查文(David Chavern)表示,創作那些內容的新聞工作者,理應從47億美元中分到一杯羹,他說,Google在現行模式下賺錢,「對新聞機構來說,實在需有更好的結果。」
去年全美新聞業的所有數位廣告,也才只有51億美元。
美國眾院一個委員會11日將針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與媒體的相互關係召開會議。查文希望國會議員能讓新聞機構有4年時間不受反壟斷法限制,可聯合起來與Google、臉書等平台談判,拆分平台業者目前靠新聞內容賺得的營收。
Google一向不揭露其搜尋數據、各項營收及演算法,該公司對上述研究未置評。
(聯合報)
--
Google靠新聞賺上千億 比兩集「復仇者聯盟」票房還多
美國新聞媒體聯盟在預定明天發布的研究中說,谷歌公司(Google)2018年藉由搜尋及Google News,透過新聞出版商產出的各種內容進帳47億美元(約新台幣1489億元)。
「紐約時報」(NYT)報導,這項驚人數字不僅超越最後兩集「復仇者聯盟」(Avengers)合併票房,實際上也高於任一支職業球隊的價值。
新聞媒體聯盟(News Media Alliance)主席兼執行長查文(David Chavern)說,創作那些內容的新聞工作者理應從這47億美元中分一杯羹。這個聯盟代表全美2000多家報紙,包括紐時。
查文說:「他們透過這種模式賺錢,新聞出版商需要獲得一個更好的結果。」
谷歌賺進的47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全美新聞業去年所有數位廣告收入的51億美元。
新聞媒體聯盟提醒說,他們對谷歌這項收入只是保守估算,其中並不包含谷歌從消費者每次點擊文章時收集的個人數據價值。
美國眾議院小組委員會11日將就大型科技公司與媒體的相互關係舉行聽證會,新聞媒體聯盟選擇在此之前公布這份研究報告。
查文說:「新聞是維持公民社會的重要內容形式。我想每個人,從讀者到執筆人和政治人物都了解,如果新聞業消失,對我們能否維持共和政體來說是個駭人的結果。」
谷歌一向不揭露其搜尋數據、各項營收及演算法,也未回應置評要求。
(中央社)
--
日本F35-A戰機事故原因:飛行員空間迷向
日本防衛省今天公布F-35A失事調查結果,研判很可能是飛行員陷入「空間迷向」而墜海,機件故障可能性很低。日本將在完成飛行員教育強化等安全對策後,讓同型機復飛。
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F-35A匿蹤戰機4月9日墜毀在青森縣外海,到目前防衛省的搜索工作中雖然找到發動機及主翼的部分殘骸,但仍未尋獲供查明事故原因的飛航紀錄器(黑盒子)等零件;日本政府6月4日宣布暫停搜索。
NHK等報導,日本防衛省今天公布調查結果指出,這起F-35墜機事件,飛行員失去平衡感陷入「空間迷向」(spatial disorientation)可能性很高。
透過分析失事戰機飛行軌跡、地面雷達紀錄等得知,事故發生前機體以異常高速垂直衝向海面。這段時間內,並沒有發現飛行員試圖恢復正常飛行,沒有透過無線電告知地面管制人員機體故障,也沒有發現飛行員試圖跳傘逃生的跡象。
事故前30秒左右,管制官指示失事戰機降低飛行高度與美軍飛機保持距離,飛行員以日語回答「好的,了解」在20秒左右下降了4900公尺,之後也依照管制官指令左旋。雖然在那之後,飛行員以英語答覆「Knock it off.」,但這句話除了有中止訓練的意思外,航空自衛隊在進行一連串訓練完成其中一項時,飛行員也會回答「Knock it off.」根據共同訓練的其他飛行員表示,失事戰機飛行員當時聲音聽起來很鎮定。但在那之後,失事戰機加速下衝,15秒下降4400公尺,並從雷達上失去蹤影。在約30秒間急降9300公尺,如果沒有將引擎全開啟動最大馬力,幾乎不可能。
防衛大臣岩屋毅表示,經研判,機體故障可能性極低,很可能是飛行員陷入空間迷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高速衝向海面。防衛省並沒有在另外12架同型機發現任何故障。
岩屋對這起事故造成民眾不安再次致歉,今後將徹底進行飛行員空間迷向訓練,避免再度發生相同情況,將在向地方政府與人士說明並獲理解後,恢復同型機訓練飛行。
(聯合報)
--
日本F-35A墜機調查 失事前時速達1100公里
日本防衛省今天公布全球首架F-35A匿蹤戰機墜機調查報告,根據重建的失事機航跡,墜機前關鍵30秒,飛行員可能使用發動機最大動力,加速到接近音速的時速逾1100公里後墜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最新銳的F-35A匿蹤戰機,4月9日墜毀在青森縣外海,到目前防衛省的搜索工作中雖然找到發動機及主翼的部分殘骸,但仍未尋獲供查明事故原因的飛航紀錄器(黑盒子)等零件;日本政府6月4日宣布暫停搜索。
防衛省今天公布調查結果指出,這起F-35A墜機事件,飛行員失去平衡感陷入「空間迷向」(spatialdisorientation)可能性很高。根據事發當時情況,研判機件故障可能性極低,在完成對飛行員的教育等安全對策後,三澤基地12架F-35A近期可望復飛。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這起事故因為飛行員殉職,也找不到飛航紀錄器(黑盒子),航空自衛隊利用在不同載台共享情報的「數據鏈」(datalink)系統,結合同時間進行訓練的同型機紀錄等,重現失事F-35A航跡。
根據調查報告,墜機前30多秒的晚間7時26分左右,因為附近空域有美軍軍機飛行,為保持雙方距離,地面管制官指示失事F-35A降低高度。
飛行員用日語答覆「是的,了解」,雖然依指示降低高度,但根據重現航跡,失事F-35A在約20秒下降4900公尺,時速高達逾900公里。
地面管制官接著指示失事F-35A向左轉,飛行員也依指示左轉,之後用英語跟訓練的同型機說了代表訓練停止的術語knock it off,而knock it off在進行連串訓練時,針對其中一個科目結束等常被使用,其他同型機飛行員說,失事F-35A飛行員的聲音很平穩。
失事F-35A之後持續急速下降,並在結束無線電通訊後加速到接近音速的時速逾1100公里,15秒的時間就下降4400公尺。
就在晚間7時26分30秒左右,這架F-35A消失在雷達上,研判已墜毀。
失事的F-35A在短短30多秒就急速下降9300公尺,如果不使用發動機最大動力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時速。
在這30秒間,失事F-35A的飛行員在2次無線電通訊外,並沒有表達飛機有任何異常,也沒有針對急速下降進行拉高機體及跳傘逃生等跡象。
因此,航空自衛隊表示,飛行員很可能陷入喪失平衡感、無法正確感受到機體方向的「空間迷向」,以致於到墜毀前都沒有發現飛機急速下降。
這起失事是美國等所研發製造最新銳匿蹤戰機的全球首起事故,相當受到關注,由於機件故障可能性極低,墜機原因目前歸納可能是飛行員人為因素。
只不過失事飛行員過去駕駛其他戰機等,擁有3200小時飛行時間,是有相當經驗的老鳥,而搭載最新設備的F-35A有沒有特有的問題,航空自衛隊也將持續調查。
日本F-35墜毀排除機件故障 研判飛官空間迷向
日本防衛省今天公布F-35A墜機調查結果,研判很可能是飛行員陷「空間迷向」而墜海,機件故障可能性很低。日本將在完成飛行員教育強化等安全對策後,讓同型機復飛。
日本航空自衛隊最新銳的F-35A匿蹤戰機,4月9日墜毀在青森縣外海,到目前防衛省的搜索工作中雖然找到發動機及主翼的部分殘骸,但仍未尋獲供查明事故原因的飛航紀錄器(黑盒子)等零件;日本政府6月4日宣布暫停搜索。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防衛省根據事發當時情況,研判機件故障可能性極低,在完成對飛行員的教育等安全對策後,三澤基地12架F-35A近期將復飛。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防衛省今天公布調查結果指出,這起F-35墜機事件,飛行員失去平衡感陷入「空間迷向」(spatial disorientation)可能性很高。
防衛大臣岩屋毅表示,目前方向是教育飛行員避免發生相同情況,近期已向地方政府與人士說明並獲理解,然後恢復同型機訓練飛行。
事故調查透過分析地面雷達紀錄等得知,事故發生前機體以異常高速垂直衝向海面,30秒左右高度就掉了近1萬公尺。這段時間內,並沒有發現飛行員透過無線電告知地面管制人員機體故障,也沒有發現飛行員試圖跳傘逃生的跡象。
因此防衛省研判,飛行員很可能陷入空間迷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高速衝向海面。
防衛省並沒有在另外12架同型機發現任何故障。
岩屋毅指出,這起事故造成很大不安,再次表達由衷歉意,也會持續向相關地方政府詳細說明。
(中央社)
--
殘忍性侵殺害女童 印度六名男子被判刑
印屬喀什米爾2018年1月發生一起駭人聽聞命案,8歲穆斯林女童艾西法.巴諾陳屍在卡圖阿市附近一座森林。檢方調查指出,她被擄走注射鎮定劑,在一座廟裡遭人連續性侵、虐待數日,最終勒斃棄屍。印度法庭10日將涉案6人定罪,最高判處終身監禁。
檢方起訴8名嫌犯,包括一名前政府官員、4名警員和1名未成年人,所有嫌犯都辯稱他們無罪。法院判決3名性侵殺害女童的男子終身監禁,3名警員因湮滅證據判刑5年,另有1人獲判無罪,而未成年嫌犯將個別接受審判。
此案在印度引發眾怒。印度教右翼團體抗議警方逮捕嫌犯,也登上媒體頭條。
受害女童巴諾在去年1月失蹤,遺體3周後被發現。檢方指出,女童被監禁在當地一座廟宇數日,遭注射鎮定劑失去知覺,並遭性侵、折磨數日,最終被殺害。警方表示,女童被當作目標,是因為嫌犯希望威嚇並趕跑這群穆斯林游牧民族。
檢方指出,60歲退休政府官員拉姆在四名員警維爾馬、杜塔、拉傑和卡朱里亞的協助下計畫整起犯罪。拉姆的兒子威薩爾、未成年侄子和他的朋友庫馬也因涉案遭起訴。
最後,威薩爾被無罪釋放,拉姆、卡朱里亞和庫馬獲判終身監禁。其他人則被判刑5年。
代表女童家屬的律師在宣判後對BBC表示,這是憲法精神的勝利。他說,整個印度不管哪種宗教信徒,都在為此案奮戰。
被告辯護律師表示,儘管定罪,此案仍根據間接證據審判,且對6名男子判處最低刑罰。
此案和其他幾件引發矚目的女童性侵案,促使印度公布新法,規定性侵12歲以下孩童可處死刑。
根據印度政府2016年的統計,印度平均15分鐘就有一名孩童遭到性虐待,且情況仍在惡化。
BBC報導,印度遭到性暴力的孩童數目全球最多,但許多人避談此事,所以真實數據可能更高。
(聯合報)
--
美法關係GG? 川普和馬克宏種的「情誼之樹」死了!
法國總統馬克宏去年訪問美國時,在白宮花園與美國總統川普一同種下一棵橡樹,象徵美法情誼,但這棵樹似乎感受到兩國關係的生變,兩國在伊朗到貿易等議題上都看法不一,消息人士透露該株橡樹其實已經死了。
法新社報導,馬克宏去年5月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特別帶來一株橡樹苗。在兩人妻子的陪同下,川普和馬克宏一同把這株橡樹種在白宮花園,希望以此代表美、法友誼長存。
這是一個具象徵性意義的舉動:這棵橡樹來自法國北部一處森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有大約2000名美國陸戰隊死於當地。
但當時兩人種樹只是為了供媒體拍照,拍完照後這棵樹就不見了,據傳是必須接受隔離檢疫。
當時法國駐美國大使阿羅(Gerard Araud)還推文特別強調,這棵樹接受完檢疫便會重新種回白宮花園內。然而據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這棵橡樹未曾再回到白宮,而是在隔離期間就死了。
(聯合報)
--
國安偷渡經濟 川普遭批盲目樹敵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越來越混淆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的界線,利用手中原為打擊全球惡劣分子的強大工具,對付幾乎每一個貿易夥伴,包括墨西哥、日本、中國大陸及歐盟。部分國會議員及企業團體警告,此舉不利美國企業,且可能讓貿易行為之類爭議演變成棘手的重大爭端。
紐時指出,短短幾周內,川普就宣布歐洲及日本汽車、中國電信設備、墨西哥移民,都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這給了總統職權,可透過關稅、政府黑名單及其他限制等,對外國施加經濟懲罰。
過去美國政府試圖把經濟威脅和安全威脅分別處理,川普卻刻意將兩者混在一起,把其他國家貿易作法對美國形成的危險,視同於其軍事上對美造成的危險。過去兩年,這種國家安全的擴大觀點,讓美國幾乎與每一個貿易夥伴,包括許多長期盟友,都陷入經濟戰。
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鮑恩說,對川普政府而言,「每件事都攸關國家安全」,「他們拿國家安全當徵收關稅的藉口,不這麼做的話,設關稅就違反了貿易規範。」
批評者說,這種策略讓川普避開各種防止美國及其他國家建立貿易壁壘的貿易法規,陷入無止盡的貿易戰。而把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劃上等號,其實是有風險的,包括使美國和其他國家關係緊張,以及可能讓貿易行為之類的爭議,演變成棘手的重大爭端。
多位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及企業團體警告,把多項性質不同又艱困的議題混為一談,會使美國與他國政府關係變糟,不利美國企業。
美國國會議員大致支持川普懲罰中國大陸,但反對美國向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及歐盟施加懲罰,他們說,此舉將傷害美國公司,長此以往將製造更大的國安問題。
川普五月十七日宣布,進口車可能損害的美國的國家安全,如果六個月內未談成協議,他將針對歐盟進口車及零件開徵關稅。達特茅斯學院貿易史專家爾文說,美國過去的貿易制裁,是在其他國家違反特定規範時出手,但現在刻意拿汽車對付歐洲盟國,「似乎是不必要的敵對」。
紐時說,川普把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混為一談卻引發國內較少關切的國家,是中國大陸。當他決定針對兩千五百億美元中國銷美商品課徵關稅時,多數國會議員及產業團體都同意,且希望能藉經濟壓力迫使中國改變多項貿易作法。
(聯合報)
--
強森競逐英國首相 歐盟頭疼
對眼睜睜目睹英國首相梅伊在痛苦掙扎中,哽咽告別政治生涯的歐盟官員而言,他們還來不及唏噓此事已成定局,英國前外交大臣強森(Boris Johnson)恐怕將領導英國的噩夢已然占據心頭。
梅伊黯然宣布下台後,英國脫歐的僵局依舊懸而未決,還將歐盟向來避之唯恐不及的噩夢推到眼前:即一個由前外交大臣強森領導的英國。許多歐盟官員指責強森靠不實承諾造勢,又扯梅伊後腿,導致英國一團亂。
在歐盟官員眼裡,梅伊的行為尚能預期,策略不完美但清楚,至於強森就只是個想要破壞歐洲、滿嘴謊言的民粹分子。歐洲官員私底下用「強森」代指帶領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政府。在他們眼中,這種脫歐方式無疑對經濟衝擊最大。
歐盟最近一次在4月討論是否允許英國延後脫歐時,成員國也事先確保能採取「防堵強森」決策,以防強森成為首相後擾亂歐盟經濟。
他們的擔憂其來有自,英國在2016年6月舉行脫歐公投的一個月前,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及英國前首相卡麥隆等各國政要正齊聚在日本出席七大工業國(G7)峰會。同一時間,前倫敦市長強森則坐上紅色大巴士,鼓吹英國選民脫歐,巴士側身印著斗大標語「我們每周送給歐盟3.5億英鎊(4.43億美元),何不拿來資助國家健保(NHS)。」如今這則標語已沒什麼可信度。
熟悉當時峰會的人士透露,強森的名字不時在峰會的外廊被提及。各國外交官無不憂心他的脫歐言論會在國內引起共鳴。
歐盟向來秉持首重團結並隔絕敵對情緒的政策,眼下卻面臨英國深陷政治動盪的泥淖。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爾日前表示:「事後看來,當時沒有駁斥『英國每周送3.5億英鎊給歐盟,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是一項錯誤的決定。實在充斥太多謊言。」
卡麥隆在2016年脫歐公投後請辭下台,儘管當時強森競逐首相大位失利讓歐盟暫且放下心中巨石,但梅伊隨後任命強森為外交大臣同樣讓歐盟官員心驚膽戰。當時部分官員私底下表示,擔憂強森會在與歐盟會晤時從中作梗。
強森在歐盟空口白話的形象根深柢固。《每日電訊報》1989年曾派強森前往布魯塞爾報導歐盟委員會,他在任職的六年間以煽動疑歐情緒的文章以及博人眼球的故事聞名,儘管內容真實性往往不可考。
其他歐盟官員指出,強森的名聲恐怕會導致磋商脫歐變得相當困難,歐盟之所以希望梅伊留任到談判結束,是因為他們清楚梅伊的立場及策略。
根據歐盟官員說法,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外交官早已討論如何因應強森出任首相的局面。強森可能會使歐盟在拒絕重啟談判上採取強硬立場,也可能降低歐盟同意進一步延後脫歐日的可能性。但諷刺的是,在歐盟憂心強森想要「無協議」脫歐之際,這些舉措可能進一步助長硬脫歐的可能性。強森則在《每日電訊報》指出,「凡明理的人」不會專門尋求無協議脫歐,但「凡有責任心的人,也不會把無協議脫歐剔除」。(取材自彭博資訊)
強森小檔案
年齡:54歲
政黨:保守黨
政治生涯:
● 2016年~2018年間:外交大臣
● 2008年~2016年間:兩任倫敦市長
(經濟日報)
--
英國拒付脫歐費? 法國痛斥無異主權債違約
英國前外交大臣強生公開主張,若坐上首相大位將會拒絕支付脫歐費用,直到歐盟同意更好的脫歐條件。法國9日痛批強生,指這種說法無異是主權債違約。
親近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消息人士說,沒有支付390億英鎊脫歐費用,將等同主權債違約。消息來源告訴路透說:「不尊重你的支付義務,就是沒有履行國際承諾,無異於主權債違約,後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英國390億英鎊的脫歐費用,代表的是英國對歐盟的未償債務,將會在往後多年分期償還。而歐盟一再重申,去年已與梅伊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將不會再重啟協商。
但這套脫歐協議草案三度遭英國國會否決,迫使梅伊辭去保守黨黨魁職位,正式啟動繼承人之爭。
梅伊7日辭去保守黨黨魁後,黨內有10多人將加入黨魁爭奪戰以取代梅伊出任首相。除了強生之外,其他角逐者,如外交大臣杭特(Jeremy Hunt)、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與內政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主張重新與歐盟協商,或是修改方案,但都還沒有人揚言不付分手費,這筆脫歐費用是2018年梅伊和歐盟雙方同意的。
杭特9日表示,德國總理梅克爾對他說,歐盟將願意重新談判英國脫歐協議。
杭特說,他上周在二次大戰諾曼第登陸(D-Day)75周年紀念儀式上與梅克爾交談,他相信改變梅伊的脫歐協議是有可能的。杭特向天空新聞網(Sky News)表示:「她(梅克爾)說當然會有新的英國首相,我們想看看你們擁有的任何解決方案。」杭特說:「我很清楚,如果我們採取正確的方法,歐洲人會願意就這個方案進行談判。」
強生接受「星期泰晤士報」專訪時表示:「我們的朋友與夥伴必須了解,脫歐費用將先扣留下來,直到我們對未來脫歐方式更明確些。」
他說:「若想取得好協議,金錢是絕佳的解決辦法,也是很好的潤滑劑。」強生專訪見報後,立刻獲得脫歐派國會議員貝克(Steve Baker)的支持,貝克是保守黨內強硬疑歐派當中深具影響力的人物。
(聯合晚報)
--
英國若不付脫歐費 法國斥無異主權違約
法國今天出面痛批英國前外交大臣強生,因強生前一天公開主張,若坐上首相大位將會拒絕支付脫歐費用,直到歐洲聯盟同意更好的脫歐條件。法國說,這種說法無異是主權債違約。
親近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消息人士說,沒有支付390億英鎊(500億美元)脫歐費用,將等同主權債違約。
消息來源告訴路透社:「不尊重你的支付義務,就是沒有履行國際承諾,無異於主權債違約,後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英相梅伊(Theresa May)脫歐方案的主要反對者,如外交大臣韓特(Jeremy Hunt)、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與內政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也是主張重新協商,或是修改方案,但都還未有人揚言不付分手費,這筆脫歐費用是2018年梅伊和歐盟雙方同意的。
英國這筆390億英鎊脫歐費用,代表的是英國對歐盟的未償債務,將會在往後多年分期償還。
而歐盟一再重申,去年已與梅伊達成脫歐草案,將不會再重啟協商。
但這套脫歐草案3度遭英國國會否決,迫使梅伊辭去保守黨黨魁職位,正式啟動繼承人之爭,目前有強生(Boris Johnson)等11位保守黨議員參選,新黨魁產生後將自動成為英國首相。
強生接受「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專訪時表示:「我們的朋友與夥伴必須了解,脫歐費用將先扣留下來,直到我們對未來脫歐方式更明確些。」
他說:「若想取得好協議,金錢是絕佳的解決辦法,也是很好的潤滑劑。」
強生這項專訪昨天見報後,立刻獲得脫歐派國會議員貝克(Steve Baker)的支持,貝克是保守黨內強硬疑歐派當中深具影響力的人物。
(中央社)
--
強森嗆硬脫歐 不給1.59兆分手費
英國首相梅伊7日辭去保守黨黨魁,共有11名保守黨國會議員,投入廝殺激烈的接班人爭奪戰。最大熱門─脫歐派前外相強森表示,如果歐盟未能提供更好的脫歐條件,英國就不應向歐盟支付390億英鎊(約台幣1.59兆)的「分手費」。聲勢緊追強森的環境事務大臣高夫,則深陷吸古柯鹼卻撰文批評吸毒者的假掰黑歷史風暴中。
高夫陷假掰黑歷史風暴
強森在《周日泰晤士報》訪問時指出,英國應該在與歐盟達成最終脫歐協議後,才支付脫歐費用,他說,「我們的盟友和夥伴們必須了解,這筆錢要被保留到我們對未來前景更加明確為止。」強森認為,這筆錢「是獲取一樁好協議的好溶劑和潤滑劑。」
另外,他也主張廢除英國與歐盟脫歐協議中,有關北愛爾蘭邊界的爭議性條款,並保障所有在英國的歐盟國家公民權益,但他同時指出,必須準備面對無協議脫歐的亂局,「無論是否有協議,在10月31日之前無法實現脫歐,都威脅到保守黨的生存。」
新首相預期7月底前產生
英國脫歐時程一波三折,由於國會三度表決無法通過前首相梅伊提出的脫歐協議,歐盟把脫歐時間從原定的3月28日,展延到今年10月31日。梅伊先前在與歐盟談判時,承諾向歐盟分攤幾年支付分手費,但強森作出此表態,可能使情況出現變數。
保守黨黨魁選舉程序今(10日)起啟動,預期7月底前產生新首相。目前聲勢最高者依序為強森,高夫和外相韓特。強森獲溫和派議員力挺,他再三強調,自己是唯一能擊退「脫歐黨」領導人法拉奇及工黨領袖柯賓挑戰的人選,也是唯一能把英國帶往「平靜水域」的領導者。據中間偏右政治部落格ConservativeHome最新民調,強森以43%支持度遙遙領先高夫的12%。
強森以43%支持度獨走
強森在訪問中並稱,他已原諒高夫在2016年黨魁之爭時,遭對方背叛的過往,若當選黨魁,可能會給高夫內閣官員位置。儘管他說得很酸,但強森拒絕承諾參加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三家電視台舉辦的電視辯論會。
至於高夫則有黑歷史要面對。他在1999年12月擔任《泰晤士報》記者時,曾撰文批評那些碰毒品的「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偽善」,反對呼籲毒品合法化的聲浪。這篇文章最近被重新挖出來,由於高夫在日前被爆,在20多歲當記者時,曾經吸食古柯鹼,等於自打嘴巴。高夫坦承自己曾吸毒,也深表後悔,「這是犯罪」「我很幸運沒去坐牢。」
脫歐燒錢 英政府年花38億顧問費
英國國家審計辦公室日前公布,過去一年政府聘請外部顧問公司協助籌備脫歐,耗費的諮詢服務費高達9700萬英鎊(約台幣38.7億元),審計辦公室批評,政府聘用的過程缺乏透明度,而且顧問支出未來恐怕還會攀高。
英國內閣辦公室稱,政府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間花費在脫歐顧問服務上的開支為6500萬英鎊。不過國家審計辦公室(NAO)調查發現,這段期間相關開支實為9700萬英鎊,等於額外多花了3200萬英鎊。
NAO審查報告顯示,「為英國退出歐盟做準備一直是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面臨專業人員短缺的困境,各部門競相聘用顧問機構,以填補特定技能缺口」。
這筆總額9700萬英鎊的顧問費,其中96%已經支付給德勤、PA諮詢集團與普華永道等6家諮詢公司。NAO報告指出,關於政府商業和採購活動諮詢合約,各政府部門與外部公司簽訂英國脫歐諮詢合約後應在90天內公布消息。但政府公布這類消息平均需要161天。
報告據此批評,政府各部門缺乏透明度,在發布脫歐諮詢支出細節方面落後數個月;在發布退出歐盟諮詢服務支出時,各部門尚未達到政府應遵循的透明度標準。報告警告,政府部門在英國脫歐諮詢工作費用支出可能在2020年達到2.4億英鎊(約台幣95億元),必將成為「高度敏感」話題。這是因為今年4月英國脫歐延期,政府與諮詢公司簽訂的合約跟著延長,造成開支增加。
目前英國在10月31日「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報告說,高昂諮詢費用突顯政府依賴專業顧問機構,而「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加重這項因素。
(中國時報)
--
網紅55分鐘之亂 重傷德執政聯盟
德國總理梅克爾多年來致力提升國家勞動力的數位技能,也推動更多年輕人關心政治。上個月她倒是終於見識,26歲的音樂網紅里佐(Rezo)如何結合這兩者,可以帶給既有政局莫大顛覆。
里佐選在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的一周前,上傳一段長達55分鐘的影片到他的YouTube頻道,取名「基民黨的毀滅」(基民黨為梅克爾所屬政黨),全程飆罵執政的基民黨無力因應氣候變遷、讓德國社會不平等惡化、放任汙染、煽動戰爭、審查網際網路。里佐指控基民黨謊話連篇,認為梅克爾已與新一代脫節,主張毀滅基民黨,呼籲在歐洲議會選舉(5月26日投票)時用選票教訓基民黨。
他說自己花了數周研究蒐集資料,來證明基民黨和他的執政聯盟夥伴社民黨,「正在毀滅我們的生活和未來。」紐約時報說他在影片中參考和引用條目多達247項;英國衛報形容里佐講得熱血沸騰,使用統計數據、導入相關影像片段。整段影片剪輯得簡單明瞭,善用音效圖表,以契合德國年輕人文化的形式呈現,被紐約時報記者稱讚是網路公民參與的傑作。
這段里佐定位為「個人自說自話」的影片5月18日發布,到5月26日歐洲議會投票當天,觀看次數已經超過1,000萬次,選舉初步結果公布後兩天,繼續攀高到1,300萬次。基民黨和社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得票創下史上最差紀錄;基民黨在30歲以下選民的得票率只有13%,大約是綠黨的三分之一。
里佐的真實姓名不為人知,頭頂挑染一撮藍色頭髮的他,住在哪裡也不公開,但被認為應該是德國西部亞琛市(Aachen)居民。里佐在YouTube開設的Rezo Ja Lol Ey頻道約有90萬人訂閱,平時上傳音樂和說笑影片,這次卻是以引爆政治炸彈受到熱議。
德國主要報紙《法蘭克福匯報》記者庫基曼報導里佐這段影片相關新聞時寫道,這個痛批執政黨的影片在德國產生了一個非比尋常的效果,讓許多青少年暫別電腦、打開自己的臥房門,向父母緊急建議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攻略。
被狠K的基民黨政治人物一開始對里佐的批評不屑一顧,發現影片效果竟引發政府公關危機,才開始反擊澄清,反控里佐製造假新聞、搞民粹,曾傳出要製作影片反擊,但投票日就在眼前已經來不及。選後檢討失利原因,仍不忘把矛頭指向選前包括里佐在內的多位網紅運用社群媒體抵制基民黨。
紐約時報說,里佐55分鐘之亂在德國掀起了討論旋風,大家關注藉由社群媒體的公共交流,獨立新聞工作者與社會運動者能創造出怎樣的擴大效應。
(經濟日報)
--
美中在非洲軍事基地太近 外媒憂爆衝突
加拿大環球郵報6日以長文報導中國大陸唯一海外軍事基地,指出位於非洲吉布地吉布地市的那個基地,距離當地美軍基地僅12公里,吉布地官員認為,兩基地可能因太近而爆發意外衝突,但情況應可控制。
環球郵報引述吉布地港口和自由區管理局局長哈地(Aboubaker Omar Hadi)的話指出,美中兩國在當地的軍事基地距離太近,可能引發意外衝突,但他說:「我認為情況可以控制。」「如果兩國想打,他們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打。」
中方曾向吉國抱怨,低空飛行的美國飛機在中國基地附近暗中偵察。美國國安顧問波頓去年底指責,中方在10次不同的意外事件中,以「軍用級雷射」探照美軍飛行員的眼睛,害他們暫時失明。
哈地表示,吉國政府覺得有義務提醒美中兩國,需尊重地主國的各項規定,「別忘了,你們都是客人。」他還說:「美中兩國都很清楚那是什麼意思。」
大陸軍方2017年8月進駐吉布地軍事基地,基地面積36公頃,最多可容1萬名官兵,估計有2.3萬平方公尺的地下設施;衛星畫面顯示,基地周圍有9公尺寬的安全圍牆,內有直升機及無人機跑道、商船及軍艦維修設備、武器儲放空間等,每年租金2000萬美元(約台幣6.3億元)。
相對的,美軍基地萊蒙尼爾營(Camp Lemonnier)是美國目前在非洲的最大軍事基地,2003年開張,現約有4500名官兵進駐,每年租金6300萬美元(約台幣20億元);美軍基地距上述中國基地僅12公里,美國有線電視網(CNN)估計,駕車僅需15分鐘。
一位要求匿名的吉國官員說,當初吉布地擋下美方龐大壓力,才讓中方建成軍事基地。這位官員說,早在中方出現前數月,美國先是風聞俄羅斯尋求在當地開設基地,就與吉國總統會面,要求吉國不准俄國建基地,吉國照辦。後來美國聽說中方也想去,又要求吉國不准,但吉國總統說:「嘿,你之前只說不准俄國,我們同意了。你現在不能告訴我說,不准接受中國人。」
美方在阻止中方進駐吉國失敗後,除了把萊蒙尼爾營租金調高為原先的兩倍,還宣布花費10億多美元進行基地升級,美國國防部藉此基地對索馬利亞恐怖分子發動過數百次或上千次無人機攻擊。
儘管中國稱其在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僅為後勤支援性質的「保障」基地,中方已在當地舉行過多次大規模作戰演習。紐約時報曾引述專家說法指出,此基地可能影響美國長期以來的軍事主導地位,且「讓人一窺中國日益增長的能力和雄心」。
(聯合晚報)
--
貪汙醜聞引社會動盪 海地數千人高呼總統下台
數以千計示威者今天走上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街頭遊行,要求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ise)為涉嫌侵吞公款下台。
法新社報導,在海地反對派政黨和公民社會團體主辦的集會中,數十名抗議人士騎著摩托車,率領大多是年輕人的示威者走上市中心街頭。
現場雖有大批警察坐鎮,示威者點燃輪胎設置路障,警察總部附近至少有兩幢建築物起火。
總統府附近也發生衝突,但未立即傳出有人員傷亡。
抗議領袖夏理艾(Velina Charlier)說:「我們要求讓所有浪費(公共)資金者接受審判和懲罰,沒收他們的資產,交給國家進行重大開發計畫,總統也須請辭並自首。」
高等審計法院法官上週在長篇報告中說,摩依士是「貪汙計畫」的核心人物。
法官在報告中列舉出一連串腐敗和管理不善的事例,例如海地有關當局2014年為同一項道路修建計畫,與Agritrans和Betexs兩家公司簽署合約,而兩家公司的稅務登記號碼和人員姓名卻是一模一樣。
摩依士在2017年掌權之前,是Agritrans公司負責人。這家公司當時獲得70萬美元資金進行道路修復工程,卻幾乎什麼也沒做,只種了些香蕉。
反對派政黨號召支持者今天走上街頭,和平示威。
海地2月出現一連串暴力示威,造成至少7人喪命,導致政府垮台。但此後不僅未任命新內閣,未通過任何預算案,也不確定何時將舉行合法選舉。
與此同時,海地經濟危機持續延燒,通貨膨脹率突破17%,貨幣貶值,許多人缺乏民生必需品。
(中央社)
--
日女星推#KuToo運動 愈來愈多企業脫掉高跟鞋
日本寫真女星日前發起拒絕「被穿」高跟鞋的#KuToo運動,引發日本社會不少討論,連日本政府厚生勞動大臣根本匠都在國會被問到這個議題,也讓愈來愈多企業「脫掉高跟鞋」。
日本寫真女星石川優實發起拒絕「被穿」高跟鞋運動,2月設置一個連署網站,把日文鞋子(kutsu)跟痛苦(kutsuu)諧音連結,推動日本的#KuToo活動,到2日共獲近1.9萬名網友連署相挺,石川3日把連署結果送進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雇用機會平等課。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就在這波女性反對被穿高跟鞋運動的同時,已有部分日本企業「脫掉高跟鞋」,目的是減輕女性員工工作負擔與壓力,希望能發揮員工最大的能力。
日本航空公司預定2020年要啟航的國際線中長航程低成本航空ZIPAIR Tokyo,4月發表空服員制服時,可看到不論男女空服員,腳下穿的都是黑色或白色運動鞋。
在航空業界,女性空服員通常都是穿著高跟鞋,但日本航空表示,他們比較重視減輕空服員在客艙中的疲勞感,及工作時的輕便性。
日本住友生命保險公司從6月開始推動「每天都是休閒日」,並從去年起以獎勵員工穿球鞋上班,作為工作方式改革的一環。
住友生命保險認為,如果提高員工健康意識,也有助介紹產品給保戶;女性員工不穿高跟鞋的情況,連頻繁接觸客戶的業務也不例外。
住友生命保險公關部門負責人說,雖然也是要看女性業務跟客戶關係如何,但很清楚可以看到,他們公司穿絲襪跟高跟鞋這樣組合的女性業務已然減少。
不少女性都說,長時間穿高跟鞋可能造成姆指外翻等傷害;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雇用機會平等課負責人說,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要進行修法等,但理解女性對高跟鞋的議論,希望能思考出易於工作的職場樣貌。
日本襪子協會表示,很多女性為了配合高跟鞋而穿著的絲襪或褲襪,2017年約賣出2億7700萬雙,較6年前的2011年減少約13%。
主要製造廠商分析,其實從泡沫經濟崩壞以來,市場就持續縮小,加上女性穿著褲子愈來愈普遍,及時尚流行的多樣化等,都造成購買絲襪及褲襪的人數減少。
另一方面,目前女性很喜歡購買的船型襪,銷量則呈現持續成長。一間位於大阪市的廠商表示,他們2018年船型襪銷售量,是2017年的3.1倍。
雖然仍有銀行業者以「禮儀標準」為題,要求女性員工穿著鞋跟高度5公分的黑色高跟鞋,也規定如果客人看得到雙腳的場合,不能穿著涼鞋。
一位女性行員說,銀行很多勞力工作,在客人看不到雙腳的地方,其實根本沒有必要規定要穿什麼鞋。
(中央社)
--
真主黨激進分子曾在倫敦囤炸彈原料 當局未公開
英國「每日電訊報」今天報導,英國當局2015年查獲,和伊朗支持的真主黨(Hezbollah)組織有關的激進分子在倫敦囤積製造炸彈的原料,當局至今卻依舊「未對大眾公開」這件事。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引述國安消息人士報導,當時在一外國政府密報下,英國警方和軍情五處(MI5)查獲分裝在數千個拋棄式冰袋的3公噸硝酸氨。
報導說,當時當局在倫敦西北區一連發動4場突襲,並逮捕1名男性,但隨後這名男子不起訴獲釋,原因是這些行動是「秘密任務」,目的並非提起犯罪告訴。
報導指出,當局是在伊朗核子協議達成後不久查獲這批炸彈原料,但當時政府決定不告知英國大眾,如今可能「引起不滿」。
報導表示,時任英國首相的卡麥隆(DavidCameron)和內政大臣的梅伊(Theresa May)當時知道消息,但正在辯論是否在英國禁止真主黨的國會議員則未被告知。
報導還說,其他國家也查獲過用冰袋儲放爆炸物,因冰袋看來無害且較易運送。不過當時並無任何即將發動的攻擊,查獲的硝酸氨也尚未被製成武器。
法新社報導,當時僅真主黨的軍事羽翼在英國遭禁,而這個黎巴嫩什葉派團體直到今年稍早才整體被列入英國恐怖主義團體名單。
(中央社)
--
哈薩克投票日爆發抗爭 強人接班人輕鬆當選總統
哈薩克昨天舉行總統大選,執政將近30年的前總統納札爾巴耶夫所指定接班人托卡葉夫得票橫掃對手大勝,但因爆發抗爭與逮捕行動,使投票日蒙上陰影。
哈薩克中央選舉委員會今天表示,前國會參院主席、代理總統托卡葉夫(Kassym-Jomart Tokayev)囊括70.8%的選票,他的主要對手、反對派候選人柯沙諾維(Amirzhan Kosanov)得票率是16.2%。
托卡葉夫獲納札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青睞擔任代理總統後,贏得勝選可說是無庸置疑。納札爾巴耶夫領導哈薩克將近30年,於今年3月宣布請辭,震撼各界。
不過昨天投票日,這個穆斯林占多數國家爆發近3年來的最大規模抗議,示威者呼籲抵制他們聲稱有舞弊情事的選舉。
哈薩克內政部表示,昨天大約500人被逮捕,次長科茲哈耶夫(Marat Kozhayev)斥責「激進分子」發動「未經許可」的集會。
帶頭發動抗爭的活躍分子譴責當局的逮捕行動並聲稱有作票情事,不過托卡葉夫堅稱這次大選「有競爭」。
(中央社)
--
哈薩克新總統背後 萬年總統仍是「影武者」?
哈薩克即將迎來獨立後的第一次總統權力交接,但外媒認為,強人總統納札爾巴耶夫只是形式上解職,他仍能透過欽點接班人上任而不放權。隨著「民族英雄」、連任五屆的強人納札爾巴耶夫宣佈改變政體後,哈薩克9日舉行總統大選,預計將由其接班人托卡耶夫勝出,雖然觀察員表示,選舉過程符合程序,但仍有聲稱大選不民主的數百抗議民眾被逮捕。
數百民眾抗議 不算民主大選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哈薩克選委會披露,該國9日的總統大選可望終結30年來的強人執政,原本的「萬年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也表示,願意為了哈薩克未來民主發展而引領政體改革;然而,看似美好的大選初衷卻傳出10日有數百位民眾因非法抗議而被捕,這些人表示,該國的選舉根本沒到納扎爾巴耶夫口中的高度。
他們的論點在於,本次大選參選人雖有7人,但其中僅有托卡耶夫是有知名度的政治家,其他6人根本不成氣候,再觀托卡耶夫的背景,他曾任參議院議長,更是納札爾巴耶夫的老盟友,可說是被欽點的接班人,抗議聲浪認為,這場大選意義稱不上「民主」二字的大旗。
據《RT新聞網》報導,如同這些民眾的預測,出口民調顯示,托卡耶夫的支持度約是7成,而最接近他的候選人僅有可憐的15%。托卡耶夫受訪時則說,歐洲安全組織都派了300多名觀察員來,也聲稱選舉過程非常民主,總投票率77%的結果也能說明含金量十足。但其實若對比上屆大選超過95%投票率,支持納札爾巴耶夫的更多達98%,本屆倒也稱不上高。
《紐約時報》則報導,外媒看法與抗議聲浪相仿,哈薩克改變政體的目的就是邁向民主,但納札爾巴耶夫與托卡耶夫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等同總統權力是一場同陣營內的交接儀式,納札爾巴耶夫仍有話語實權。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該國的民主意識低落,只能說哈薩克代表著其他聲音的候選人仍不多,民主發展進程還有一段路要走。
(台灣醒報)
--
南韓糧食援助北韓 時間規模討論中
南韓統一部發言人李相旻今天表示,南韓政府透過國際組織提供北韓糧食援助,具體時間、規模和方式尚未確定,相關事宜仍在討論。
南韓統一部長官金煉鐵9日接受KBS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政府研商透過國際組織向北韓提供糧食援助;對此,發言人李相旻說,糧食援助北韓事宜仍在討論。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李相旻稱,統一部次官徐虎兼任開城南北韓共同聯絡辦事處南韓主任,將於14日首次前往開城辦公。
報導指出,徐虎7日被任命兼任南北韓共同聯絡辦事處南韓主任。
李相旻表示,河內川金二會後,南北韓聯絡辦事處主任會議一直擱置未開,未來將與北韓協商重啟事宜。
(中央社)
--
俄國媒體罕見齊聲批判 質疑反腐記者遭陷害涉毒
俄羅斯3家大報今天採取非比尋常的行動,在頭版刊登一樣的標題,以抗議他們懷疑一名調查官員貪腐的記者遭栽贓而被控涉及毒品的案子。
揭露莫斯科市官員貪腐而聲名大噪的36歲記者戈盧諾夫(Ivan Golunov),6日遭警方拘留,被控涉及嚴重毒品罪行,但他否認相關指控。
自1990年代以來,批判當局的俄羅斯記者就常身陷危險,有時候會受到威脅、肢體攻擊,甚至遭謀殺。
但戈盧諾夫的支持者說陷害他的手法粗糙,引發媒體罕見齊聲批判,當局更是很不尋常地迅速回應。這是因為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原已面臨民眾對生活水準的不滿,當局深恐此事會引爆社會動亂。
警方表示,他們在戈盧諾夫的背包中發現毒品,如果遭定罪恐面臨10年到20年徒刑。
記者同儕和俄國文化界菁英認為,貪腐官員為了將戈盧諾夫消音而誣陷他。他的律師說,他遭員警攻擊和痛毆,但警方否認。
俄國3大報「新聞報」(Vedomosti)、「工商日報」(Kommersant)和RBK日報今天罕見地展現團結,頭版標題都寫著:「我是/我們是戈盧諾夫」。
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對戈盧諾夫不利的證據站不住腳,並且質疑羈押他的合法性,也要求檢視警方的行為。
(中央社)
--
被批歧視毛利人 紐西蘭航空解除禁刺青令
由於紐西蘭航空(Air New Zealand)刺青禁令被批評是歧視毛利員工,紐西蘭航空今天表示,結束長久以來禁止員工有明顯刺青的規定。
路透社報導,部分有毛利傳統的紐西蘭人會在臉部及手臂,刺上代表家譜及具文化神聖性的刺青。但紐西蘭航空的服裝儀容規定,限制他們申請像空服員這類的職務。
許多文化及權利倡議人士表示,這類政策具有歧視性,並提及紐西蘭航空不僅以毛利語行銷宣傳,甚至在標誌及機尾設計中使用類似蕨類植物的符號,毛利語稱之為Koru,象徵生命與和平。
紐西蘭航空執行長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說,政策已被撤銷,將允許不具冒犯性的刺青。
他在電子郵件聲明中說:「過去5個月,我們與顧客及國內外員工的溝通中,很明顯紐西蘭接受刺青的比例有增長趨勢,特別是代表文化或表達個人的刺青。」
向各組織提供毛利文化建議的威紐亞法律暨諮詢公司(Te Whenua Law and Consulting)負責人威紐亞(Tania Te Whenua)表示,特別是在國際行銷活動中使用毛利文化獲利的紐西蘭企業,應尤其尊重他們員工的文化權益。
她表示:「各大機構為了營利,而接受毛利文化或其他文化,這是一個不足之處,特別讓毛利人感到差勁。」
威紐亞表示,這種名為「塔莫克」(Ta Moko)的傳統刺青,是對文化認同十分神聖的一種表達。
她說:「有政策試圖消滅這些視覺象徵的習俗時,,是相當沈重的打擊。」
(中央社)
--
翁山蘇姬會奧班 跨洲反伊斯蘭運動蔚然成風
匈牙利右翼總理奧班日前接待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時,雙雙強調與穆斯林共存的問題。分析指出,一場「伊斯蘭恐懼症」跨洲政治運動正方興未艾,兩人不過是其中一環。
緬甸軍方2017年鎮壓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引發70萬難民逃往孟加拉。翁山蘇姬否認緬西若開邦(Rakhine)出現種族清洗,被認為在為當局處理洛興雅危機的方式辯護,她的人權鬥士形象為之崩壞。
資深記者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歐伯恩(Peter Oborne)在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撰文指出,翁山蘇姬5日在布達佩斯與奧班(ViktorOrban)會談時,她的上述立場似更加明確。
奧班素以反穆斯林移民著稱。根據匈牙利政府於會後發布聲明指出,他和翁山蘇姬都認為,移民問題不僅是兩國,也是歐洲和東南亞當前一項最大挑戰。兩位領導人強調,「穆斯林人口日益增加,這兩個區域都已經出現如何與他們共存的問題」。
文章指出,翁山蘇姬和奧班都贊同美國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於1990年代提出的「文明衝突」論。
面臨伊斯蘭擴張態勢,奧班認為基督教是歐洲最後希望,匈牙利則是防止歐洲伊斯蘭化的最後防線。他把矛頭對準穆斯林移民,一再稱之為恐怖分子。翁山蘇姬則認為伊斯蘭教使緬甸的佛教文化面臨生存威脅。她2013年受訪時就曾表示,是「恐懼氣氛」導致穆斯林和佛教徒的緊張與暴力加劇,否認穆斯林遭到種族清洗。
歐伯恩進一步指出,一場橫跨不同大陸的政治運動正方興未艾,將伊斯蘭教視為對國家的致命威脅,翁山蘇姬和奧班都只是其中一環。
他表示,習近平統治的中國也正利用這種情緒,在對新疆自治區的維吾爾人進行文化滅絕。而莫迪(Narendra Modi)主政下的印度,穆斯林遭到迫害的程度更是印度獨立以來僅見。
現在奧班和翁山蘇姬連成一氣,不禁令人感覺到右翼和民族主義政權對境內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攻擊,已經變成像是電腦系統預設語言一般的基本狀態。「穆斯林是內部敵人」的觀念足以合理化囚禁、殺害和酷刑,這體現出伊斯蘭教徒面臨的生存威脅。
另外,英國執政的保守黨(Conservative)、脫歐黨(The Brexit Party)以及英國獨立黨(UKIP)內也都有類似的反穆斯林論調。儘管所謂「穆斯林是內部敵人」的說法歪曲事實,但歐洲大陸的極右翼政黨如出一轍。
美國總統川普也下達穆斯林禁令,他的整體反移民政策與奧班的觀點幾無二致。奧班上個月訪問白宮時,兩人更是惺惺相惜。
近25年前,逾8000名波士尼亞穆斯林遭到屠殺。被稱為「波士尼亞屠夫」的前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裔軍事指揮官穆拉迪奇(Ratko Mladic)最終遭到定罪並判處終身監禁。但他2011年首度出庭時不也辯護說:「我在保護我的人民和國家。」
歐伯恩最後說:「同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反穆斯林言論,我們還要讓那些世界領袖們再講多久,才要開始去戳破其間的虛假和迷思呢?」
(中央社)
--
德國要求谷歌提供用戶數據 學者批違憲
政府將看光光你的個資!德國政府近日將立法,要求亞馬遜、谷歌等有販售數位助理的公司,必須要開放政府持有用戶數據,而且這項法令的範圍不只數位助理,還有手機等3C商品。這也讓外界擔心,政府若藉預防恐怖主義之名獲得個資,對於人民的隱私、人權造成很大的侵犯。
理由是打擊犯罪
根據美國《CNN》報導,德國內政部長9日表示,為了有效打擊犯罪,國家與邦政府需要有權限蒐集個人數位裝置產生的數據。但這隨即引發爭議,柏林自由大學教授霍夫曼表示,內政部做的決議是違憲的,德國的資安部門也會反對。
「家庭仍是社會最私領域的地方,如果只是因為法制的理由,就讓國家可以蒐集妳在家裡的數據、行為,這樣是很可怕的事。」霍夫曼還提到,由於納粹在二戰時期,透過秘密警察對隱私的侵犯罪行仍殷鑑不遠,個人隱私、個資蒐取等問題在德國長久以來都是非常敏感的議題。
歐盟也想染指個資
但在國際上,反而有更多國家開始蒐集個資。除了美國以外,歐盟的安全聯盟最近也召開委員會,要求歐盟各國,包括德國,提供國內的數據給其他會員國使用。安全聯盟的委員金表示,許多犯罪跟恐攻都是因為濫用現代科技所造成,因此需要制定國際規範明文規定個資的監控方式。
《財經時報》也報導,德國荷爾斯泰因邦的資安保護專員漢森則提到,除了政府外,更應該避免販售數位助理的大型科技公司蒐集過多個人數據,因為沒人知道這些數據被蒐集後會拿來做什麼。德國基民盟國會議員傑森別克也呼籲政府要針對不同3C產品限制政府、企業蒐集個資的權限。
在大數據廣為企業、政府或情報單位運用下,國安與個資隱私的衝突短時間內難有終止的一天。
(台灣醒報)
--
阿爾巴尼亞選舉弊案升高 總統梅塔盼醜聞早落幕
德國媒體日前發出一份錄影帶,關於阿爾巴尼亞執政黨在議會選舉時的舞弊證據,讓該國反對派憤而上街,該國佈滿緊張氣氛,總統梅塔10日表示,將取消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原因是他擔心該國政壇2派的衝突難於短期內和平談妥,一旦該國爆發涉及政治的暴力事端,將引來歐盟的關切與譴責,這恐怕影響歐盟歡迎該國加入的意願。
反對派鼓動人民上街
根據《希臘報導者》報導,德國媒體日前披露出一份錄影帶,其中記載著阿爾巴尼亞2017年議會大選的事端,顯示執政黨社會黨教唆人民賄選、綁樁腳等違反選舉公平性的動作。
當年議會大選結果是由社會黨拿下最高的74席,反對派中右翼民主黨僅拿到43席,比起前一屆選舉更退步,隨著舞弊證據曝光,民主黨氣不過而高喊要社會黨把執政權「吐回來」,日前開始串連支持者上街抗議,並要求社會黨至少先把不名譽當選第二任期的現任總理、拉瑪踢下台,同時儘速組成過渡內閣,再推動下一屆大選提前舉行。
由於拉瑪是深獲美國與歐盟支持的一派,社會黨遲遲沒有回應反對派訴求的作為,讓該國抗議行動升溫,抗議聲浪甚至傳出類似於「拉瑪你去死」的情緒用詞,讓總統梅塔不得不喊停即將到來的地方選舉。
入歐蒙上陰影
據《紐約時報》報導,梅塔表示,叫停地方選舉是想把最近的政治事端降溫,他也呼籲2派能出面進行和平對談,否則抗議行動已對該國政壇造成多個負面形象,首先,拉瑪身為西方國家支持的政治家卻傳出不是靠真本事當選;其次,該國政治醜聞居然得靠外媒披露,期間更拖了2年之久。
最後梅塔擔心,人民抗議若轉為暴力化,恐會造成歐盟對該國政治與社會氛圍的反感,由於阿爾巴尼亞正值能否入歐的關鍵期,梅塔不願多年的爭取毀在旦夕的政治醜聞上。
(台灣醒報)
--
大火揭移民問題 敘利亞難民處境兩難
不是只有歐洲有收容難民問題!敘利亞鄰國黎巴嫩近日頻傳敘利亞內戰難民遭驅逐,尤其在難民營附近的一場大火,更加深當地居民跟難民的緊張氣氛。以往只有歐洲發生難民問題,但如今敘利亞周遭鄰國內部都不希望繼續收容難民,對外面對國際壓力下,處境也非常尷尬,但苦的卻是這些難民。
難民受私刑對待
根據《每日星報》報導,在黎巴嫩邊境的迪阿瑪城附近的難民營近日發生大火,造成600個難民居無定所,不過在當地新聞台報導難民嫌消防隊反應過慢的新聞傳出後,引發居民憤怒。當地政府官員霍德急忙派人防衛難民營,因為已有人揚言要「燒掉整個難民營」。
不過當地官員受訪時說,最近他們發現更多難民因為受到虐待而逃走,而且許多民眾都會對難民進行私刑處分,或是沒有經過官方允許任意抓人,政府官員希望民眾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顯示黎國收容難民後,與當地居民產生衝突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黎國內外壓力交迫
《半島電視台》分析,黎國在財政狀況日漸惡化下,還要負擔150萬敘利亞難民的收容工作,加上跟當地居民在商業、就業等問題都有衝突,黎國人不希望難民搶走他們的工作機會;再加上宗教信仰差異,以迪阿瑪城為例,整城人口大部分是基督徒為主,但難民卻是以伊斯蘭遜尼派為主,在各種差異下衝突在所難免。
《半島》另外也提到,雖然黎巴嫩國內各政黨都希望能減少負擔難民數量,但在國際人權壓力下,也面臨到很尷尬的處境,因此政策可能會轉向消極,讓該國敘利亞難民的處境陷入危機。
(台灣醒報)
健康
驚!胃食道逆流 3年增加15萬人
女性略多於男性 多集中30至69歲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文明病之一,衛福部健保署最新統計,近三年主診斷胃食道逆流從六十一.六萬人成長至七十六.六萬人,短短三年竟增十五萬人,健保花費也從近二十億增至超過二十五億元,女性患者略多於男性,多集中在三十至六十九歲。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曾屏輝指出,臨床觀察男性因常抽菸、喝酒,胃食道逆流較嚴重,多屬糜爛性食道炎,經治療七、八成可好轉,女性則多屬較輕微的非糜爛性食道炎,常見壓力大、較敏感造成,但若未能自行調整心理,用藥僅約五、六成改善。
醫師提醒 長期不理恐增罹癌風險
患者集中三十至六十九歲,曾屏輝認為,可能生活壓力大、常吃喝,不像老年人控制飲食、飯後常散步,相對易有症狀。
彰化員生醫院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主任吳文傑則提醒,胃食道逆流若長期放任不理,可能反覆被胃酸腐蝕,恐出現癌前病變,並提高食道腺癌風險。
慢性咳嗽、喉嚨卡卡 胃食道逆流「非典症狀」/健保統計患者逾76萬人 還有很多人罹病不自知
每年端午節過後,胃食道逆流就醫人數通常提高約兩成,主要是吃太多粽子所造成;因糯米較難消化、容易脹氣,加上連假晚睡吃消夜,症狀更加劇。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除了胃酸逆流、火燒心等典型症狀外,部分可能是慢性咳嗽、喉嚨卡卡等非典型症狀,患者應避免大量食用太油、太酸、太辣與太甜的食物,且吃飽不宜久坐、睡前不吃消夜。
預估端午後 就醫增2成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曾屏輝說明,胃食道逆流是胃酸等胃的內容物逆流到食道,進而引發不適症狀,造成原因包含食道過度敏感、食道蠕動功能變差、食道與胃接口的賁門變鬆、胃的食物下不去,導致胃排空過慢等。
衛福部健保署資料顯示,胃食道逆流主診斷患者有七十六.六萬人,但不少罹病者並不自知。彰化員生醫院成立全台首個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該中心主任吳文傑就說,國內流行病學調查曾發現,約每四人之中,就有一人有胃食道逆流。
重口味食物不要吃太多
吳文傑曾收治一名三十歲出頭的男性患者,經常有脹氣、灼熱感,吃飯時或飯後有溢食物感,嚴重時甚至吐光,且清晨常有一股溢酸感將他從睡夢中驚醒,吐出的水又酸又臭。
不過,曾屏輝提及,部分患者也可能有慢性咳嗽、喉嚨卡卡等非典型症狀,但有這些狀況未必就是胃食道逆流,不必太恐慌。
吃飽勿久坐 睡前別吃消夜
曾屏輝強調,胃食道逆流很難根治,但治療可使病況獲得控制,而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建議仍要就醫,且飲食要避免大量太油、太酸、太辣、太甜,若吃了不舒服,就應停下別吃。此外,吃飽不宜久坐,以免食物堆積在胃裡下不去。
吳文傑提醒患者,飯後最好散步二十至三十分鐘,睡前三、四小時不宜再進食,萬一不得不吃消夜,睡覺時多墊兩個枕頭,不要平躺。
吳文傑補充,約七成胃食道逆流患者,可經由飲食、生活習慣調整改善症狀,但仍有三成較難治,若長期用藥不見效果,可考慮透過手術使賁門變緊等方式緩解不適。
(自由時報)
--
寶寶及早服疫苗 輪狀病毒不侵擾/朱世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10個月大的瑋瑋(化名),嚴重上吐下瀉被媽媽帶來急診,因為一天頻繁的嘔吐及腹瀉已呈現脫水現象,醫師立刻安排住院治療並檢查原因,確診為輪狀病毒感染,引發嚴重腸胃炎合併脫水。經過7天住院治療後康復出院。
但瑋瑋在14個月大和近5歲時,反覆感染輪狀病毒性腸胃炎而入院治療了兩次,讓爸爸媽媽疲於奔命。
輪狀病毒較常於秋冬之際流行,全世界兒童95%在5歲之前都曾受到輪狀病毒感染,會引發腹瀉及嘔吐,腹瀉可能多達一天20次,可能因此脫水,甚至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引發癲癇,需要住院治療。
大多數兒童第一次感染輪狀病毒是在未滿1歲時,而且第一次感染輪狀病毒通常病情最為嚴重。
輪狀病毒是導致嬰幼兒急性腸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佔全球兒童急性腸胃炎住院率約39%,我國因腸胃炎住院的兒童中,也有12.8%是感染輪狀病毒,在流行季節時(特別是每年9月到隔年3月)高達30%。
曾有一項調查顯示,92%因輪狀病毒感染住院的寶寶未接種疫苗,且大多數家長並未注意到接種疫苗的重要性。
輪狀病毒疫苗為口服疫苗,通常吞服2週後即具備防禦能力。寶寶最早可於6週大時做第一劑接種,並於10週大時完成口服疫苗的完整接種。家長應善用寶寶滿月的第一次檢查,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等早期預防措施。
輪狀病毒具高傳染性,且能長期生存在孩童的玩具、用品上達數天之久,即使勤洗手、常做環境消毒,防止病毒傳播的效果仍相當有限,故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還是接種疫苗,在寶寶體內建立起一道自然防線,抵擋病毒入侵。
(自由時報)
--
糖尿病患者 易併發肝膿瘍/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Q:我的媽媽今年75歲,3週前莫名高燒、疲倦、腹部悶痛,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肝臟內有感染、化膿,醫師趕緊讓她接受抗生素治療,且安排她住院,目前已經沒有發燒,但是肝臟那顆膿瘍的體積並沒有縮小,我們真的有點心急了,請問除了抗生素之外,肝膿瘍還有其他更好的治療方式嗎?
我的媽媽平日身體狀況還不錯,唯獨糖尿病控制比較差一點,請問怎麼會突然發生這麼嚴重的感染呢?
A:肝膿瘍是肝臟內部病原菌感染,引起肝臟組織發炎壞死,在肝膿瘍初期,病患幾乎沒什麼症狀,但隨著膿瘍變大,病人會開始出現發燒、右上腹痛、倦怠,甚至黃疸等症狀。
臨床上,細菌感染是最常見引起肝膿瘍的原因,細菌可能來自於膽道或血液,如果肝臟附近的器官有發炎,也可能直接波及肝臟引起肝膿瘍,其中糖尿病患者是肝膿瘍的高危險群,且最常見的菌種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這可能與糖尿病患的免疫屏障較差有關。
理應存在腸道內的克雷伯氏菌跑入血液,隨著血液循環至肝臟,進而引起肝膿瘍。據統計,高達1/3的肝膿瘍病患都有糖尿病。另外,還有一種肝膿瘍則是阿米巴原蟲感染到腸道引起的,不過隨著環境衛生改善,目前已經很少見了。
依據細菌培養結果注射抗生素治療,必要時加上引流是治療肝膿瘍的兩大要素,不過,可否進行引流則端看膿瘍有無液化而定,引流通常都是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定位引導下,進行單次抽吸或是放置一條體外的引流管。
若是膿瘍的範圍不大,且引流效果也不錯,大概3週內可以完成治療,但如果膿瘍的範圍較大,病患持續發燒或是膿瘍遲遲沒有液化無法做引流,那整個療程可能就會延長到1個月以上了。
只有極少數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及膿瘍引流後,仍療效不彰,此時就要考慮手術切除膿瘍的部位,以防造成更嚴重的感染。
(自由時報)
--
國人好發大腸癌 員榮剖析5大問
藝人賀一航罹患大腸癌病逝,引發國人諮詢大腸癌相關問題增加,員榮醫療體系彙整出民眾提問最多的5大問題並說明。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院長郭武憲表示,大腸癌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但早期並無明顯徵兆,往往要到晚期,才會伴隨如排便頻率改變、有便意卻排不出來、排便完仍持續有便意、有暗紅色便血、大便形狀變細、腹瀉或便秘、腹部脹痛、食慾減低、體重減輕、貧血,甚至肝臟、肺臟轉移等症狀。
郭武憲列出民眾常見5大問題:一、我會不會得?二、如何避免?三、需接受何種檢查?四、做大腸鏡痛不痛?五、如何才算完整治療?
郭武憲說,大腸癌約20%與遺傳、基因有關,80%則跟肥胖、生活型態不佳、低纖高脂的飲食、年齡增長等因素有關。
郭武憲說,大腸鏡檢查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的有效工具,但許多人因怕痛而不願做,現在無痛內視鏡已廣被接受,全大腸鏡檢查並不難完成。另外,心肺功能不好,或是年紀較長的民眾,並不適合使用麻醉的檢查方式,則可考慮免麻醉無痛方式。
在大腸鏡檢查前,要清除體內宿便,許多人吃瀉藥有不愉快經驗,他建議,民眾在大腸鏡檢查前一週就進行「高纖、易消化飲食」,不要留太多宿便在體內,吃瀉藥後就不會頻頻跑廁所。
郭武憲提到,跟肺癌、乳癌、子宮頸癌相較,大腸癌治癒率相對較高,5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即使是癌末病人,好好治療,治癒率也有30%。早期發現的治療選擇較多,如使用內視鏡切除、微創手術等,隨著期別增加則須接受外科手術、輔助性化學、標靶、放射治療等。
民眾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攝取加工紅肉、油炸燒烤類,以及其他高熱量食物,而要多攝取膳食纖維與顏色多樣的蔬果,如五穀類、菇類、南瓜、青花菜,有助於排便,就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自由時報)
--
馬如龍不是罹患肺腺癌 其實是這腫瘤
資深演員馬如龍因癌症病逝,外傳他是因肺腺癌惡化,但馬如龍兒子黃士庭受訪時表示,父親不是肺腺癌,而是罹患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細胞擴散到脊椎和肝。腫瘤科專家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在神經或內分泌器官上長出,這類腫瘤較少見,依照惡性程度分成三等級,惡性最大的第三級致死率較高,須比照癌症腫瘤採化療,惡性程度較輕的第一、第二級,則有標靶藥物治療。
新光醫院腫瘤科主任季匡華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是長在神經或是內分泌器官,這類腫瘤生長較慢,患者會出現的症狀很多都是與消化道疾病類似,例如拉肚子、胃酸過多等腸胃道症狀,或是有些臉紅、盜汗等症狀,這是因為腫瘤生長的位置,會影響內分泌荷爾蒙分泌有關。
季匡華說,神經內分泌腫瘤依照細胞分裂多寡程度,病理上會將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三等級,其中惡性最高的第三級就類似癌症,致死率較一、二級高,三級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方面多採化療,而惡性度較低的第一、第二級則有標靶藥物。生長部位,例如肺小細胞癌就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除了肺之外,還見過長在子宮、喉嚨、小腸、甲狀腺等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而依照癌症希望基金會在網頁上的解釋,神經內分泌腫瘤為介於分泌荷爾蒙細胞與神經間的特殊細胞發生病變,腫瘤會分泌過量荷爾蒙引發功能性症狀,以發生比例而言,消化系統比例最高,包括前腸、中腸、後腸及胰臟,其次為肺部;患者大多沒有症狀,而在部分患者身上會產生不適的功能性症狀,如腹瀉、腹痛、咳嗽、氣喘、盜汗及胃酸過多或莫名的低血糖等,因症狀不易分辨,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需賴腸胃內科醫師確診。
(聯合報)
--
痘痘一直沒好?因為你踩到4種地雷 難怪痘痘長不停
夏天到了,對於痘痘肌的人來說,痘痘就像愛情一樣,來去又回,到底是真的青春,還是在開我玩笑。要預防痘痘肌,得在生活中做好應對的措施,做好皮膚的基礎護理,避免踩到痘痘地雷區,以免臉上痘痘真是一顆又一顆萌芽。
關於痘痘肌護理的四大地雷,請別再犯!
一、青春期過後,痘痘好發頻率就沒有那麼高了嗎?
青春痘又被稱為痤瘡,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時候,最容易好發,這也屬於皮膚疾病的一種。皮脂分泌線比較旺盛的青春期,由於肌膚的油水不平衡、內分泌失調、不良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沒有適當的清潔與保濕,都會容易產生青春痘。當長出痘痘的時候,不能放任不管,最好就是找皮膚科醫生對症下藥。
二、長痘痘時,洗完臉後,就不用再塗什麼保養品了?
許多人認為,臉上會長出這麼多青春痘,有可能是因為保養品過於營養,才會導致這樣的,所以不需要再塗任何保養品,然而痘痘不但沒有變少,還更糟糕。其實痘痘肌代表角質層長期缺水的狀況,可能會刺激油脂分泌量較多,反而導致痘痘越來越嚴重。在使用保養品時,也要注意盡量使用草本無刺激的溫和產品。
三、洗面乳清潔力越強越好?
當臉上長了痘痘之後,就說明你的角質已經受到損傷,這時候還用清潔力比較強的洗臉產品,只會給皮膚更大的刺激,還會讓保護屏障失去功能。建議可以使用溫和成分的洗面乳,氨基酸成分是不錯的選擇。
四、痘痘肌是不需要做保濕的工作?
很多人因為長痘痘後,覺得自己的肌膚屬於油脂較高的,所以基本上自己的保濕工作,更是不需要的動作。其實油脂分泌較多是因為肌膚的油水平衡失調所引起的,才會讓大量的角質層在皮膚表面堆積著,阻塞了毛孔。建議每次洗完臉後,該塗的保養品,還是別忽略吧!才能讓肌膚維持著油水平衡。
溫馨小提醒:
臉上如果已長痘痘,千萬不要用手去觸摸它,因為手上有許多的細菌,可能會讓痘痘因為感染,而更加嚴重。
另外臉上也盡量不要在有痘痘時,使用遮瑕產品,因為無法透氣可能會導致痘痘更惡化。依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當然長痘痘的原因可能也有不同的狀況,最好的建議還是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飲食攝取也要均衡。
保養品與清潔產品,只是輔助你讓表面的基層可以看起來更完整,幫助痘痘可以快速消失,嚴重的話,還是建議請教皮膚科醫師,別擅自塗抹來歷不明的偏方。
(聯合報)
--
被小黑蚊叮又痛又癢 醫:抓破傷口小心蜂窩性組織炎
天氣漸熱,小黑蚊活動越加頻繁,有網友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到公園散步,被小黑蚊攻擊,過了2天被叮咬的部位開始發燙腫脹,走路都感覺肌肉緊繃很不舒服。醫師建議,若被叮咬小心不要抓搔,可能導致細菌進入傷口,進而造成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新竹縣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我是竹東人」分享被小黑蚊叮咬的照片,指出自己到河濱公園散步,不到30分鐘,就看到腿上有好多小黑蚊,回到家後,腿果然馬上紅腫,而且被叮咬的地方開始發燙腫脹。
貼文也引起許多人討論,紛紛跳出來說自己被小黑蚊叮咬的慘痛經歷,有人在公園釣魚兩小時,雙手手臂都是「紅豆冰」,有人說自己因為小黑蚊「已掛號看醫生二次」,還有人說看了2家皮膚科診所,打針吃藥都沒用,痛苦了快1個月才好,「又痛又癢」。
被叮咬後的症狀因人而異,症狀輕者紅腫發癢,嚴重可能引發過敏。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不管被甚麼蚊蟲叮咬,第一時間可使用衛署核可的止癢蚊蟲藥膏或冰敷減少搔癢感,若不幸抓破,可先在家進行常規傷口處理,保持乾淨乾燥,盡快癒合,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的機會就小多了,但如後續有紅腫熱痛、發燒症狀,則建議就醫檢查。
新竹縣環保局表示,「潮濕地表」是幼蟲的孳生棲地,小黑蚊會在青苔上產卵,幼蟲也以其中的藍綠藻當做食物來源,鄉鎮市公所會派人到公園除草、噴藥,民眾可穿長袖、長褲,或噴灑防蚊液等,降低被小黑蚊叮咬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有根治小黑蚊的方法。
環保局也提醒,民眾除了依賴政府噴藥防治小黑蚊肆虐,也應配合環境整理清潔工作,如將周遭環境的青苔去除,保持乾爽清潔,藉此降低小黑蚊棲群密度。
(聯合報)
--
經常喝鮮奶茶可能導致腎結石? 營養師這樣分析
融合茶香與奶香的鮮奶茶是許多人喜愛的飲料,不過網路卻流傳經常喝鮮奶茶可能導致腎結石。對此,營養師表示「並不會」,茶葉或咖啡都是含有草酸的食物,當草酸遇上鈣會變成草酸鈣,不過草酸鈣會在腸道形成,並隨著糞便排出,因此並不會滯留體內發展成腎結石。
營養師方晴誼表示,茶葉與咖啡都含有草酸,草酸遇上牛奶中的鈣質會變成草酸鈣,會在腸道形成草酸鈣結石並隨著糞便排出。雖然不會發展成腎結石,但平時鈣質不夠的人要擔心鈣質的吸收。
鈣質不夠的人其實很多,衛福部國健署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6歲以下幼兒約有六成人的鈣質攝取不足,其他年齡層更高達九成以上。
方晴誼表示,咖啡中的草酸含量較少,因此比起鮮奶茶,喝咖啡拿鐵能攝取的鈣質稍稍高一些。而茶葉不僅含有草酸,還有單寧酸,這兩種成分都會影響鈣質吸收,因此即使天天喝上國健署建議的兩杯牛奶量,但兩杯都再調製為鮮奶茶,那麼當日攝取的鈣質量,計算上就要再打折扣。
根據國健署公布的第七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0–6個月的嬰兒每天建議攝取鈣質300毫克, 7–12個月為400毫克,1–3 歲為500毫克,7–9歲為800毫克,10–12歲為1000毫克,13–18歲為1200毫克, 19歲以上為1000毫克。
方晴誼表示,每日建議喝1.5-2杯低脂乳品,若每杯200毫升,總計可獲得約400毫克的鈣質,但對於青少年與成人而言,仍遠不及每日建議攝取的鈣質量標準,因此仍需要多多從其他來源取得鈣質。
方晴誼表示,富含鈣質的食物還包括起司、優酪乳、小魚乾、豆腐、豆包、堅果、高麗菜、芥菜、莧菜、花椰菜等,可多多選食。另外,適當的日照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維生素D能幫助體內鈣質吸收,因此每天可選在非正中午的時段曬點太陽,約莫20分鐘就很足夠;若是年長者、夜間工作者、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工作者等,可考慮購買維生素D的保健食品加以補充。
(聯合報)
--
蚊子叮不可怕 就怕細菌感染
「為什麼隨便被蚊子咬一下,就腫這麼大一包?」新北市30歲男子日前小腿被蚊子叮咬,原先不以為意,不時用手抓癢,沒想到幾天後竟腫脹到約半個手掌大,緊急到雙和醫院看診,傷口處劃開來竟是滿滿的膿,已併發蜂窩性組織炎。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葉睿儒說,還好病患免疫力強,嚴重者後果不堪設想。
葉睿儒表示,蚊子喜歡從顏色、氣味、溫度尋找目標,穿著深色衣服的人會比淺色衣服的人容易被咬;第二是分泌的汗含有胺基酸、乳酸等物質;最後則是大部分昆蟲屬於紅外線或熱感應,體溫高的人容易吸引牠們。
葉睿儒還說,抽菸喝酒者也容易吸引蚊子靠近,因為喝完酒在代謝酒精或抽菸時,都會加速血液循環,體溫偏高,增加被蚊蟲叮咬的機會。
被叮咬後紅腫、起水泡?葉睿儒表示,其實這都是正常反應,只是每個人狀況不同,就像吃藥,有些人藥效快、有些人無效,蚊子叮咬時會注射分泌物到人體內,比較常見的嚴重狀況是蜂窩性組織炎,因手抓破皮,細菌跑進去,導致紅腫、發熱、疼痛且持續多日,嚴重者可能引發罕見的過敏性血管炎。
「可怕的不是蚊子叮咬,而是後續細菌感染。」葉睿儒表示,曾有長者被蚊蟲叮咬置之不理,用手抓破皮,導致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導致菌血症,出現發燒、畏寒等症狀,通常這種情況下必須住院治療。
葉睿儒提醒,若要避免成為「人體捕蚊燈」,最簡單就是注意清潔,減少汗味等味道附著;再來就是穿長袖、噴防蚊液;至於飲食部分雖影響不大,還是建議可減少肉類,降低分泌胺基酸,比較不會成為蚊蟲目標。
(聯合報)
--
免疫療法給付名額 最快8月用完
癌症免疫療法今年四月一日起納入健保,以一年經費八億元,給付八百個名額。根據最新統計,至六月上旬為止,已用掉約六成五、五百多名額,估計所有名額最快於八月用罄,一旦給付額滿,除非有患者退出給付,才會釋出名額,讓後續患者申請。
免疫療法藥物共給付八種癌別、十一種適應症,自四月開放以來至六月初為止,已核准同意五一七名患者使用給付,其中肺癌一四六人、肝癌一三八人、胃癌六十三人、黑色素瘤五十三人、腎癌五十人、泌尿道上皮癌四十四人、頭頸癌十八人、淋巴瘤五人。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指出,依照給付規定,用藥後每三個月由專家會議評估療效,若病況未改善或甚至惡化,將停止給付,患者穩定才會繼續給付,預計第一波評估六月底實施。
明年免疫療法健保給付預算仍為八億元,估給付名額與今年相去不遠。由於免疫療法給付算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若名額一經申請核准並額滿後,除非有患者死亡或治療無效等因素被排除給付,才會釋出名額。
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因預算有限,要照顧的患者很多,健保署盡量跟藥廠協商,若免疫療法藥物費用降價,就可擴大給付名額。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指出,新藥價格所費不貲,在預算有限下,確實讓給付名額受限,目前也不知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相信健保署會努力爭取藥價調降,才能納入更多病患。
(聯合報)
--
幫毛孔角化症去角質 反釀破皮發炎
夏日到,若皮膚起疹,有人覺得就不能穿著背心短褲。
一名14歲少女患者罹患「毛孔角化症」,腿上生出像雞皮也像粉刺的點點丘疹,令她深感困擾;她誤以為使用母親去角質用的磨石刷拭,就能換回光滑肌膚,不料這一刷,反釀成破皮發炎,紅黑色的雞皮疙瘩也沒能消去,而且顏色似乎更深了。
收治患者的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毛孔角化症」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皮膚問題,這是個顯性遺傳疾病,部分患者合併過敏體質,如同時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
多數患者在國小到青年期間發病,這可能與青春期階段的荷爾蒙分泌有關;發病時,臉頰、手臂、大腿、小腿可能出現紅色或黑色且猶如雞皮的丘疹,又像粉刺,對健康無害但有礙美觀。
趙昭明臨床上遇過不少患者強力清潔,造成破皮發炎,發炎後還因色素沉積反到使外觀更醜陋。他表示,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會減少症狀,有的人則終身揮之不去。
這個遺傳疾病無法根治,臨床上只能協助輕微去角質,像是使用角質軟化劑、A酸藥膏等,盡量幫助患者表皮更光滑一些。
趙昭明建議,毛孔角化症患者平時也可自行購買含有A酸、水楊酸的保養品幫助輕微去角質,兩周一次即可。
(聯合報)
--
寶寶副食只吃蔬菜泥 小心影響發育
缺蛋白質與維生素D 影響站立、行走
新手爸媽育兒時,勿偏信網路經驗。一名新手媽媽在網路討論區分享,聽信網友建議,讓自己的寶寶展開「泥派人生」,除餵母乳外,副食品時期以蔬菜打成食物泥為主進食,並持續到一歲半,導致寶寶成長遲緩,一歲多都還無法正常行走。
新手媽媽帶寶寶就醫後才知,因長期蛋白質與維生素D缺乏,小朋友患了後天性「佝僂症」,經醫師及營養師建議下,透過營養改善及補充維生素D後,寶寶逐漸恢復正常,更開始學會站立、走路。
恩主公醫院兒科加護病房主任、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表示,寶寶佝僂症的可能原因很多,除了罕見的先天性礦物質代謝異常以外,起因是維生素D的的攝取不足、營養不良所致,跟長期將食物打成泥狀餵食應非因果關係。
許登欽表示,新手爸媽一開始難免經驗不足,其實只要滿四個月大後,就可以開始嘗試餵寶寶副食品;而以食物泥餵食即是方式之一,藉此可補充奶類所不足的營養,例如只以純母奶餵食的寶寶,容易缺乏維生素D與鐵質,此時就應以副食品或配方奶來補充,讓寶寶成長。
許登欽說,寶寶成長到四個月大時,此階段仍應以奶類為主食,加上食物泥等副食品搭配,主要是刺激味蕾、補充所缺營養。若媽媽憂心不知該怎麼準備,建議先從粥、蔬菜、水果等寶寶副食品的入門選項食物開始,可先將食物煮熟後,運用家中果汁機將食材打碎攪爛,把它拌成湯汁或糊狀後用湯匙餵食。
而到快一歲時,因寶寶開始陸續長牙,他說,較不建議如上述案例只以蔬菜泥餵食寶寶到一歲半,因這樣會有長期缺乏蛋白質等營養問題;應開始試著餵養寶寶用手指就能抓起來、較為固體的食物:如蘿蔔丁、山藥、馬鈴薯等,也可適時加入魚類,紅肉,蛋黃等來補充寶寶營養、訓練咀嚼能力。但須注意的是,食物仍以軟爛為主,以免寶寶吞嚥時嗆到。
許登欽說,原則上不必過度擔心寶寶過敏問題,家長可多方嘗試,增加食物的多樣化,幫助寶寶攝取各種不同營養;若真出現過敏,另挑選其它種類食物來得到類似養份即可。
寶寶滿1歲練習咀嚼 多試各類型食物
對新手媽媽來說,從新生兒開始,每天就是不斷上演著擠奶或餵配方奶的人生;只是滿四個月後,該準備什麼才能給寶寶完整營養,不少新手爸媽感到困擾。
營養師表示,寶寶一歲前餵食分成四階段,除出生到四個月大前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餵養外,第五個月起隨著發育、消化能力的成長,應該要適時添加不同種類副食品,質地上也有所差異;直到一歲以後,則建議以固體食物為主,讓寶寶從中慢慢適應並兼具營養攝取。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表示,寶寶餵食分成四階段:出生至四個月大、五到八個月、九至12個月、一歲以後。
趙函穎說,嬰兒從出生到四個月大前,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餵養;寶寶滿四個月後到八個月大,隨著感官、動作的發育、消化能力的成長,母乳或配方奶已不足營養需求,寶寶易缺乏維生素D與鐵質等營養素,此時除餵奶外,應開始添加副食品,可先從蔬菜類與水果類開始,如深綠色蔬菜、柳丁等打成湯汁、流質來餵養寶寶。
寶寶九個月大時,則應增加蛋白質的量。趙函穎說,此時在原有的蔬菜與水果類外,可加上魚肉、紅肉、蛋類並打成糊狀、泥狀,食物型態上漸漸變較為固體來餵養,兼顧寶寶成長發育外,同時測試有無過敏現象。
而寶寶滿一歲時,則應該各種類食物都應嘗試,如肉泥丸、蒸蛋、蛋捲、蔬菜等,此時寶寶不只是補充營養,也是訓練其咀嚼、吞嚥能力、接受多樣性食物,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趙函穎說,寶寶六個月以上時就應開始均衡飲食,而餵養寶寶副食品時,應視接受程度,以湯汁、流質、糊狀,漸漸轉變成泥狀、固體的形式來嘗試,一歲後建議以固體食物為主,讓寶寶慢慢適應,循序漸進成長。另外,若有素食需求,包含豆腐、黃豆、豆漿、毛豆等奶蛋蔬食,亦能補充所需營養。
(聯合晚報)
--
抽菸小心傷肺又傷心 他心衰竭險害命
49歲賴姓男子菸齡20多年,五年前因肺水腫住院,不以為意,直到去年在家突然喘不過氣急診,確診是心臟衰竭,轉院台中榮總,發覺事態嚴重,決定戒菸,配合醫囑,規律服藥,至今恢復良好。
台中榮總心臟衰竭科主任黃金隆說,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只要患者注意心臟衰竭初期症狀,把握治療黃金時期,積極治療,正確照護,就不會讓生命隨時倒塌。
黃金隆指出,根據健保署資料,全台每年約2.2萬人因嚴重心臟衰竭住院,若沒有好好治療跟改變習慣,三個月內再住院機率高達30%,年死亡率逼近50%,比癌症還要高。心臟衰竭症狀通常不明顯,若感覺累喘腫,或夜晚忽然胸悶難耐,甚至要起床開窗透氣,就要特別注意。
賴姓男子說,他在工地福利社賣飲料,菸齡20多年,五年前肺水腫住院,當時還不知道嚴重,去年7月因大女兒生病煩憂,吃不下睡不著,菸一根接著一根抽,在家突然喘不過氣,急診住院,才知道心衰竭險些喪命,決定要戒菸,配合醫囑,積極治療。
主治醫師廖英傑說,賴姓病患住院時,經由個管師衛教,配合藥物治療,水分控制,每日監測體重,血壓,心跳及記錄數值,出院後第一次回診,還要坐輪椅,六分鐘步行距離從90公尺進步到330公尺,持續門診追蹤,病患配合度高,平常會走路運動,配合規律服藥,每天定時監測體重、血壓、心跳等,都能維持正常值範圍。
(聯合晚報)
--
作息調不回來? 實驗:做到這幾項3週就變正常
俗語有云:早睡早起精神好,但每當夜貓族被提醒早點睡時,總會說「作息已經調不回來」,但臨床實驗指出,只須配合幾項簡單要點,例如早點吃晚餐、下午後不攝取咖啡因,三週左右就能將生理時鐘往前提2、3小時。學者史金說,這項研究將打臉夜貓族的藉口,並讓他們認知到晚睡晚起對大腦反應與患病風險。
導正作息有撇步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與澳洲團隊日前發表臨床實驗結果,聲稱只要奉行幾項基本的生活要點,包含一致的就寢時間、一定時間後不碰咖啡因、充足的太陽光及用晚餐時間,就能導正作息錯亂的夜貓族生活作息。
他們對夜貓族受試者定義的平均就寢時間為凌晨2點半、起床時間超過早上10點,這幾項生活要點包含:比往常提早3小時起床、一起床就出門感受光線、只在早上鍛鍊身體、午餐時間保持固定、晚上7點後就不吃東西、下午3點後禁咖啡因、下午4點後不再小睡、比往常提早3小時就寢並保持睡眠空間沒有燈光(3C產品)。
學者史金指出,經過3週,這些受試者成功把生理時鐘往前調快3小時,睡眠時間也未受壓迫而減少,而這些改變生活習慣的夜貓族在課業與工作效率表現都上升。
神經元有一套機制
引用過去的一篇《每日郵報》報導,這些是因大腦內的內在神經元機制,史金說,大腦神經元有一套默認模式網路(DMN),實驗發現,夜貓子大腦內18個DMN區域有高達15個相互作用頻率下降,會直接導致反應變慢、思路不順等問題。
史金認為,影響DMN的關鍵跟太陽光有關,大腦與身體機制(或說晝夜節拍)與陽光照射有關,意即身體感受到光,就會默認大腦需要刺激、相互作用。此外,作息優良的早鳥(原文是lark雲雀)因為從太陽光中吸收較多紫外線,較不容易罹患疾病。
(台灣醒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