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90619 香港反送中篇

*無視200萬港人遊行 虛假道歉博同情 林鄭拒撤案 民嗆罷工升級

香港200萬民眾周日上街怒吼,提出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特首林鄭月娥下台等5大訴求,林鄭龜縮2天後,昨終於出面召開記者會,但僅表達「真誠道歉」,對5大訴求全部寸步不讓,甚至連道歉時都不願彎下腰來,完全看不出對民意反撲的恐懼和懺悔。已4度發起示威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痛批,港人是要她回應訴求,不是讓她在那邊「博取同情」。有網友要求港府在明天下午5時前回應訴求,否則罷工、罷市、罷課將在後天升級。



林鄭昨在記者會上表示,港人透過和平理性方式,表達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憂慮,但此事引起社會矛盾、紛爭及焦慮,「我在此向每一位香港市民真誠道歉」,對於有民眾、警察、記者在12日抗爭衝突中受傷,她感到十分難過。當記者詢問是否願收回將示威定調是「暴動」,林鄭只沿用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前天說法,將部分示威者的行為定調是「暴動行為」,並重申整個社會都不能接受暴動行為。

詭辯有認真反省 仍不願下台負責
眼見林鄭在開場白中完全規避民間人權陣線(民陣)提出的5大訴求,記者隨即犀利提問。記者詢問,港府是否打算「撤回」修法,以免香港成為把中共眼中釘引渡至中國受審的幫兇?林鄭表示,港府日前已宣布「暫緩」修法,在解決社會紛爭前,港府不會貿然重啟修訂,就算修訂草案在明年夏天立法會本次會期結束後自動失效,港府也會接受事實。記者追問,為何「撤回」二字始終無法說出口?林鄭竟說,字眼上的問題她沒有可以再補充的了。

記者也問,林鄭曾以「任性的孩子」比喻抗爭示威者,是否覺得此事件中「最任性」的人其實是她自己?為此事件哭了多少次?林鄭僅回答,她對條例修訂引發的情況有認真反省,過程中避免不了「情緒波動」,也為此向港人真誠道歉。至於到底願不願意停止司法追殺抗爭群眾以及下台負責,林鄭強調:「沒有參加暴動的人,就不需要擔心,……香港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大家認同我,給我機會繼續工作。」
林鄭昨穿著2017年當選特首時的米白色套裝出席記者會,講桌上更早已備好一疊面紙和兩大包面紙。然而,就在外界以為林鄭即將展開「眼淚攻勢」,網友也紛紛以「影后出場」、「鱷魚淚大結局」嘲諷之際,卻見林鄭在50分鐘的記者會中態度始終強硬,也沒擺出2017年當選時90度彎腰的柔軟姿態向民眾道歉。

警清場影片曝光 險釀人踩人慘劇
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昨批,林鄭只在記者會上致歉「博取同情」,以及講述內心的感受,「要講感受去和自己的老公講,香港市民是要她回應訴求。」岑強調,林鄭的記者會讓香港民主派憤怒,也讓親中的建制派尷尬,民陣將與民主派商討一系列的方式,希望港人團結一致,繼續爭取市民的5大訴求。
此外,警方上周三暴力清場,陸續有影片曝光。有網友還原當天情況,數百名和平示威者被警圍在中信大廈門外,人群透過其中一邊沒上鎖的玻璃門逃離,警察卻突向人群中央發射多枚催淚彈,讓示威者湧向狹窄玻璃門,網友怒轟警察「試圖製造人踩人慘劇、擺明是謀殺」。

*國際冷看林鄭「如走在鋼索上」

香港周日200萬人上街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舉行記者會向市民「真誠道歉」,但依然「不撤回、不下台」,多家國際媒體都在第一時間報導相關新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形容,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現不自然、毫無感情,能否滿足批評者,仍是問號。

建制派議員也不滿 民眾憤怒仍不冷卻
CNN指出,林鄭在記者會上始終不肯順應民意「撤回」修訂,只「重複」上周六的言論,強調已「停止」修訂,也無重啟時間表。美國《紐約時報》則指,林鄭不斷試圖達成困難度極高的平衡點,她一方面向示威者表達悔意,但又不能對示威者做出更多讓步;她還嘗試對受傷的示威者表達關切,卻又不能削弱警方執法的正當性,上周三警方暴力驅離示威者,引起眾怒。
《華盛頓郵報》則認為,林鄭昨天出面只是她最新的難堪場面。林鄭現在漸漸發現自己在香港孤立無援,連立法會內親北京的建制派議員都對她有諸多批評。她昨天出面也凸顯特首職位有多難做,就像走在鋼索上一樣,要同時讓港人和北京當局滿意。
英國《衛報》則指,支持「反送中」的民眾一直等待政府的回應,但看到林鄭昨天記者會的表現後,民眾的憤怒無疑仍然不會冷卻。林鄭及北京當局為防止局勢再度惡化,會評估進一步退讓的代價。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在記者會上向林鄭發問,詢問她為何既不下台,又不撤回修法,但林鄭則只「不斷重複」,聲稱停止修法證明她已聆聽市民的訴求。

*川普習近平通電話 月底G20碰面

香港反送中爭議引發示威衝突不斷,川普昨發推特說,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打了一通電話,有很好的交談,雙方將在下周的日本G20峰會上見面,而且雙方的有關團隊也即將為川、習會面進行事前洽談。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日前已透露,川普出席28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時,將與習近平討論香港的大規模抗議。他指出,「我們看到香港發生了什麼事,情勢如何發展,目睹香港人民為他們珍視的事情發聲。」龐皮歐稱,川普「一向大力捍衛人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前天引述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分析指,習近平仍希望中美貿易談判重回正軌,「不想將貿易與任何其他問題掛鉤」,但川普可能以香港問題做籌碼,與他處理台灣關係以及對中國手機大廠華為禁售手法,十分類似。
美國之音(VOA)昨引述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分析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難逃「被中共拋棄」,只是要看林鄭能拖多久、北京是否要顧及她的面子,也要看林鄭能否協調香港內部矛盾。

*港府倒行逆施 黃之鋒諷「幫民進黨拉票」

香港的6月天悶熱不已,外表就和鄰家大男孩沒兩樣的香港民運人士黃之鋒,渾身是汗的趕赴與台灣《蘋果》的採訪,來不及吃午餐的他說昨午約滿了採訪,他點了一瓶可樂,咕嚕咕嚕喝到見底,直言港府強修《逃犯條例》引發港民多次遊行強烈抗議,北京政府一定在罵香港特首:「為何修訂條例讓台灣人不相信一國兩制。」認為「港府的作法在幫民進黨拉票!」

直言北京恨港特首 讓台不信一國兩制
台灣《蘋果》昨原與黃之鋒約在餐廳內採訪,但業者對黃說:「黃生,唔好意思,店裡不能採訪。」我們體諒業者怕惹事,轉到外面談話。黃之鋒說起話來快得像機關槍,又句句條理分明,他在獄中時聽獄方人員說自己也去金鐘遊行,「領政府薪水的人也站在我們這邊。」
黃之鋒直指,今天香港就是今天台灣,香港是700多萬人口的小城市,卻有200萬人出來遊行,還有一人為了反送中墜樓死諫,現在「相信北京政府一定在罵特首,為何修訂條例讓台灣人不相信一國兩制」。

黃之鋒提及在獄中生活,他說他看了《百年追求》這本書,內容是過去百年來台灣所追求的民主自由,感嘆的說:「至少你們的總統是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談完政治議題,台灣《蘋果》問:「如果將來到台灣,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他這才露出男孩的靦腆微笑:「我最想去台灣夜市吃美食。」

(蘋果日報)
--
*林鄭二度道歉 反送中不領情下通牒

香港政府執意推動可將犯罪嫌疑人送至中國受審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遭到民意強烈反對,引發現任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以來最大治理危機。林鄭月娥十八日下午出面公開道歉,但未正面回應是否撤案,且暗示不會下台,更否認港府說過示威民眾是「暴徒」。發動抗爭的「民間人權陣線」和民主派議員拒絕接受林鄭道歉,批評她拒不回應五項訴求,只是在「博同情」。

林鄭先在十五日透過發言人對此事致歉,但不僅未能平息民怨,反而激發兩百萬人十六日再度走上街頭,十八日終於親自出面召開記者會。她說,兩次大規模遊行以和平方式表達對政府和對她的不滿,她都聽到了,並且認真反省,自己要為這次風波承擔很大責任,「我在此向每一位香港市民真誠道歉」。

林鄭在這場記者會的談話明顯放軟,但被一再追問為何不直接撤回草案、是否礙於面子不使用「撤回」字眼,以及收回將示威定調為「暴動」、下台等問題,林鄭均未正面回應。香港媒體「香港○一」指她姿態雖放低,但立場依舊強硬。

講台下放面紙 承認情緒波動
記者會開始前,講台下事先放了面紙盒,引起媒體注意。有記者問林鄭是否為這次爭議哭過,她承認「有情緒波動」,但「經過這次,未來三年的工作會非常困難…我們會加倍努力」,暗示不會辭職。

林鄭表示,港府已停止逃犯條例修訂立法工作,也未設定時間表,在處理好社會矛盾之前,「絕不會貿然重啟修例程序」;若到明年七月本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前未獲通過,該案即告失效,「政府接受這個事實」,但她仍避談是否爭取在本會期內恢復該案二讀。

至於將抗爭定調為「暴動」,林鄭表示,先前形容十二日衝突為「暴動」,是根據警務處提供的資料,「我們從來都沒有認為、也沒有說過」抗爭群眾、尤其是學生是暴徒;是否為警方濫用武力道歉,她僅重申有既定機制處理相關投訴。

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批評,林鄭仍未回應他們提出的五大訴求,是「五無特首」,十八日記者會「只是表現得委屈一點」、「博可憐、博同情」。本土派政黨「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也批評林鄭的道歉「相當虛偽」,「只會令北京政府面對更大的國際輿論譴責」。

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612 reminder」、「青年新政」等多個「反送中」群組發表聯合聲明,訂出廿日下午五時為「最後期限」,若屆時港府仍未回應五大訴求,將於次日升高抗爭。

*人權戰役挑動北京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香港連續兩個週日都有逾百萬人上街,抗議被稱為「送中條例」的「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草案,龐大民意壓力迫使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道歉、暫緩修法。專家指出,「反送中」抗爭預示接下來數年、甚至數十年香港更廣泛人權戰役的開端,北京如何對待香港,也攸關台灣的未來。

證實一國兩制 死路一條
前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ret)十七日在華郵撰文指出,反送中示威描繪出港人對於北京侵蝕「一國兩制」的恐懼,一國兩制保障的香港自由和自治已命在旦夕,以此作為北京統一台灣的解決方案,更已是死路一條。這場示威也明白提醒世人,對於中國這類專制國家來說,即使是像香港僅擁有部分自由的社會,也會是威脅。中國如何對待香港,攸關享有活躍民主、媒體和公民社會的台灣未來命運。

潘文指出,中國阻撓香港直接民選特首、派安全人員赴港綁架批評中國當局的商人,港府在中國監督下查禁政黨、拘押政治運動人士,這些明顯違反中國按照「一國兩制」對香港承諾的種種作為,在台灣引起廣泛批評,也似乎強化力抗中國的台灣總統蔡英文政治利基;向來親中的國民黨若推出被視為與中國走得太近的總統候選人,勢將遭到選民反彈;若國民黨輸掉明年總統選舉,將會是北京的另一重大挫敗。

國民黨若敗選 北京另一挫敗
香港過去一週的大規模示威,點亮了北京與香港之間步步為營的攻防戰。牛津大學中國專家藍夢琳(Patricia M. Thornton)說,「對抗在所難免」,「我們目睹了香港展現令人驚嘆的人民力量,這是接下來可能情況的預兆」。
短期而言,反送中抗爭顯然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大挫敗。前英國駐港領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高級顧問夏添恩(Tim Summers)認為,儘管沒有證據顯示習近平在背後推動,但港府修法獲得若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支持,而且北京肯定會批准;如今港府因手法拙劣而搞砸修法,日後將更難推動類似具政治敏感性的立法行動。

(自由時報)
--
*備好紙巾全沒用…女特首鐵嘴道歉 沒眼淚有火花

星期二下午二點,香港立法會揭下黃色警示布告,意味立法會重新開門。港府緊接通知媒體,特首林鄭月娥在下午四點舉行記者會,大批記者立即趕往政府總部。

在兩百萬人上街後,多位建制內人士出來呼籲,要林鄭月娥出來向市民真誠道歉,更有建制中人要她有點身體語言。到得早的攝影記者,立即搶占位置,想拍下林鄭月娥第一次低頭鞠躬的鏡頭。

由於林鄭月娥前幾天在電視上和閉門會見場合都曾因情緒激動,一度在洗手間哭泣。記者會前,有記者發現,工作人員為林鄭月娥準備了「紙巾陣」,不但在講台上放置了一包紙巾,還很細心地將紙巾從袋內抽出。講台內也大包小包地準備紙巾,下面還放一紙箱以等她大哭一場,結果都沒用上。

但這場五十分鐘記者會,那包紙巾沒用上,因為全程沒有眼淚。攝影記者有些失望,因為全程沒有鞠躬。反而記者提問題題緊逼,女特首的風格依舊的鐵嘴鋼牙。

記者們的提問,大多聚焦在遊行示威的五大訴求之上。整件事因「逃犯條例」修例而起,於是記者多番追問,為何不採用撤回而用暫緩,「係咪為咗面子呢?(是不是為了面子)」林鄭月娥對這個問題的回應,先是說「再明確啲去講」,承諾如未能解決矛盾及紛爭前,「絕對唔會貿然重啟程序」。最後不耐煩了,說「無嘢好補充喇(沒什麼好補充啦)」。

被記者進一步追問示威遊行提出的五大訴求「有邊樣做到、邊樣做唔到?(有那樣做到、那樣做不到)」,又問到林鄭月娥是否保持她一貫的作風,忽視無票的市民。林鄭月娥稱,「剛才已回應咗一兩樣」,又說已在可能範圍作出回應。

有記者問她是否未來三年都不下台,有記者不大客氣了,問連續兩個星期天都有百萬人上街,問林鄭月娥「憑乜嘢再為香港服務落去?(憑什麼為香港服務下去)」。林鄭稱,本月底她便會上任兩年,仍有很多工作想做,未來三年會是忙碌的三年,為青年人開拓學業及事業的機會。又說,有教育界人士促她不要停止教育及科研工作,令她有動力繼續工作。她又稱,行政立法關係應該「對事不對人」,希望與立法會各黨派議員合作。

記者會很快就結束了,林鄭月娥急步離去,有記者說她「全程黑面」,即一直陰沉著臉,相信給外面民眾的效果不會好。果然,金鐘示威區即時反應是粗口一片。

*「不撤例不下台」港特首再道歉 泛民怒喊不買帳

在警民大衝突和兩百萬人大遊行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首度現身,就修例引發爭議,親向香港市民公開道歉,但她沒提及撤回修例,還強調有信心可以繼續開展未來三年的工作。發動大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對她的道歉都不買帳,今天將商討下一波抗爭行動。

林鄭月娥昨天下午四時在香港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承認過去數個月的香港爭議是由於港府處理修例的不足,她個人要為此負責,引起社會矛盾、紛爭和焦慮,她為此向每一位市民「真誠道歉」。

林鄭月娥指,連續兩個周日,很多市民透過和平理性方式,表達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憂慮,對政府和她個人的不滿和失望,她一一聽到,亦有認真反思和反省。她說,對參與遊行集會的市民、警隊和採訪的記者在衝突中受傷,感到十分難過。

她特別向年輕人喊話說,自己是懂得聆聽、尊重和關心年輕人的特首,今次事件令她知道,她要做得更好,要更加努力,平衡社會不同意見,了解市民的想法和感受。她希望事件中傷者能盡快復原,社會裂痕能盡快修補,只有同心同行,才能為香港帶來希望。

整場記者會約進行了五十分鐘,在提問部分,包括BBC在內的媒體把焦點鎖定在不檢控示威者、取消定性暴動、追究開槍責任、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以及要她下台等五大訴求。她重申,已明確講明條例草案的立法工作已經停止,政府無推動立法的時間表,又承諾在未能好好處理這些紛爭前,絕對不會貿然重啟立法程序。

對於外界要求她下台,林鄭月娥未直接回應,但說希望繼續為香港社會服務,推動大量經濟和社會工作,希望各界認同和給予機會。她說,「經過今次事件,相信未來三年會非常困難,但政府團隊有信心,會加倍努力,重新獲得市民的信心」。

對於「六一二」示威被定性為「暴動」,林鄭月娥也未改口。她說,他們從來沒說過參加當天集會的大批學生是參加暴動,且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也說過,只要是和平參加集會,沒有使用暴力,就不必擔心。但她又說,暴動的定義由執法部門即警務處處理。

香港六大宗教領袖則呼籲社會各界人士,接受特首的公開致歉,停止社會對立,盡快恢復社會秩序。他們支持和平的遊行示威,不贊同採用暴力以表達訴求。

在香港立法會示威區外,昨天下午仍有大批示威者留守,期間觀看記者會直播,大喝倒采,不時噓聲四起,大叫「我們要撤回」。

*港人反送中大遊行…CNN:破壞北京對台灣布局

英國首相梅伊的發言人表示,梅伊十七日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會面時,向對方提出香港因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反送中」抗議。

路透報導,梅伊發言人表示:「首相提起香港近來的抗議,強調須尊重具法律約束力的中英聯合聲明,當中規定香港人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

英國外交大臣杭特也發表聲明說:「堅持『一國兩制』原則,攸關香港的未來成功,而那是具法律拘束力的中英聯合聲明所明定。」

華盛頓郵報指出,此事凸顯港人高度憂慮「一國兩制」框架遭侵蝕,影響所及,大陸想拿一國兩制與台灣談統一,將遭遇此路不通的困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香港的「反送中」示威,破壞了北京對台灣的布局,報導引述一位中國專家說,如果台灣也像香港展現出反骨精神,對北京來說將是可怕的消息,「台灣民眾可以以香港為例說,只要團結對抗,可以不甩中國」,甚至迫使北京讓步。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昨首度發聲,指修訂逃犯條例風波,重創香港在國外的聲譽。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則表示,如果政府犯錯,問責符合文明社會需要,但他不贊成成立調查委員會。

*港特首對反送中「暴動」失憶…是因為全球瘋傳這影片?

香港「反送中」民怨激起百萬港民上街,但香港並沒有因為遊行人數創新高就出現失序混亂,相反地,「反送中」遊行還出現多次令人感動的瞬間,包括「摩西分紅海」般讓道給救護車,感動全球;示威者自發清除馬路垃圾,展現港人高素質;以及民眾有序排隊為墜樓身亡者悼念,過程理性平和。這些示威者用實際的行動,打臉港警對遊行是「暴動」的定性。

6/16大遊行溫暖瞬間 登推特首頁

繼6月9日百萬人大遊行後,香港民陣16日再度發動大遊行,大批身穿黑衣的市民擠爆軒尼詩道、告士打道、駱克道等道路,民陣稱這次遊行有逾200萬人上街,規模更勝前次遊行。香港警方則稱,這次遊行大約有33萬多人上街。

令人感動的是,16日的大遊行不僅過程平和,每當遊行示威現場有救護車經過時,市民便會如同「摩西分紅海」般,井然有序地讓出道路,影片上傳網路後,立刻被瘋傳,影響所及,甚至震撼全球。

原來是推特連續在很長的時間裡,把「摩西分紅海」影片放置於首頁,吸引全球民眾關注,連日本電視台都播出報導,還說這個影片連日本人看了,都相當感動。

一聲「有救護車」 人海自動讓路

在港媒現場報導中可見,當天入夜後仍有不少遊行人士亮起手機燈光,如同點點燭光,密密麻麻的黑衣人擠滿灣仔警署外。期間,有一輛救護車經過,人群隨即有序地讓出道路,並在救護車駛過時鼓掌,向車內不適的遊行人士打氣。而當救護車離開後,人海又再次重新返回遊行行列中。

這個被媒體稱為「紅海行動」的影片,讓不少網友留言大呼感動,有人大讚「香港人質素高到你不信」;還有人留言稱「我愛這片土地,今日深刻銘記」「神蹟」「剛在現場,有位哥哥仰天長嘯『有救護車』,附近的人便自動靠兩邊站了」「我們就是香港人」「好有愛好感動」。

200萬人上街 沒留下任何垃圾

令人感動的畫面不只如此,16日的大遊行過後,有民眾經過遊行過後的街頭,發現即使曾有大量示威者經過,依然一件垃圾也不存在,讚嘆不可思議:「都說日本人高素質,香港人其實都可以!」乾淨街道的照片曝光後,大批網友激讚香港人公民意識高且有公德心。

16日遊行之後,有網友在臉書群組「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上傳照片,表示最後龍尾到達金鐘後,銅鑼灣及灣仔的街頭恢復一片平靜,但最令人驚訝的是,街上竟然沒有一件垃圾。發文者不禁讚嘆:「之前有200萬人經過,如此清潔,如此整齊,如此高質素,如此香港人!」

部分有參與遊行的網友說,其實在路上不時看見有學生及其他熱心人自發撿垃圾,甚至主動幫忙回收,「印象最深是,有個伯伯不停地幫忙撿垃圾!非常感謝!可惜我身上沒有手套、沒有濕紙巾之類!辛苦了。」

還有網友說,香港人勇於表達意見的同時,又不忘環保,可見港人公民素質非常高。「We are Hong Konger」「乾淨甚至超過平常,好誇張」「真心為香港人感到驕傲」「可媲美日本人的公德心」。

打臉港府「報動」標籤 人龍悼念黃衣人

除此之外,令人感動的瞬間還發生在大批市民帶著鮮花,到太古廣場悼念因為懸掛「反送中」標語而墜樓身亡的黃衣人。

從媒體畫面可見,在金鐘太古廣場的悼念現場,周圍的矮石牆變成臨時留言版,被貼上滿滿的悼念語句和放下摺紙鶴,有人難掩情緒激動,跪地落淚。

前往悼念的眾人有序地排隊默哀鞠躬,路上排出長長的人龍。他們沒有被這起死亡悲劇激起不理性的憤怒,或者試圖用另一種暴力反擊當局,反而是理性平和地悼念亡者,他們用最溫柔的手段,控訴港府和警方的粗暴和專斷。

*反送中醞釀21日抗爭升級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道歉但不撤案」,反送中示威民眾認為官逼民反,醞釀21日行動升級,網路上開始串聯包圍立法會、特首辦,發起「不撤不散」,進行更強烈抗爭。

星島日報報導,林鄭雖然道歉,但不撤案,反送中民眾昨日開始徹夜在立法會大樓外示威區留守,同時開始網路串連,呼籲林鄭在20日下午5點限期前回應4項訴求,包括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收回暴動論、撤控及釋放所有被捕示威者、及嚴懲警方濫暴濫權,否則21日早上7時將行動升級,並表明行動將「不撤不散」。

同時向香港市民預警,20日至21日期間,避免前往金鐘道政府總部一帶,同時避免乘搭港鐵。

*「美英粗暴干預修例」北京強烈不滿

香港「反送中」情勢引起各界關切,中共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昨天表示,中方對美國、英國方面連續採取錯誤言行,粗暴干預特區修例,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公署發言人稱,「中方再度敦促美英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尊重中國主權,尊重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立即停止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錯誤言行」;「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都無權干預」。

大陸官媒新華社昨刊文指出,香港各界人士呼籲社會重新聚焦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尤其是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試圖淡化政治爭議。

文章引述港區全國政協常委吳良好、全國政協委員梁志祥、香港立法會議員陸頌雄、邵家輝和姚思榮等人意見,主要聚焦經濟層面。

吳良好表示,立法會修例工作停止後,香港社會應該「恢復理性」,以合理方式表達訴求。他說,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香港面對極大挑戰,希望社會各界能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傲慢的林鄭?民主派憤怒 建制派尷尬…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就修例引發激烈爭議,親自向香港人致歉,但發動大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留守金鐘的示威者都不接受。民陣召集人岑子杰表示,今天將討論下一步行動,希望市民與民陣和民主派團結一致,繼續爭取市民的五大訴求。

岑子杰昨批評林鄭月娥在記者會沒回應民陣提出的五項訴求,包括不要檢控示威者、反對定性暴動、追究開槍責任、撤回送中惡法、林鄭月娥下台,只是表現得委屈一點和「博同情」,態度依然傲慢,重複立場。岑子杰說,林鄭月娥的記者會令民主派憤怒,令建制派尷尬。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說,林鄭月娥未有在記者會回應參與遊行市民的五個訴求,是「五大皆空」。林鄭月娥多番表示自己真誠道歉,但來得太遲和太少,欠缺誠意,只是想挽回管治威信。

毛孟靜說,民主派議員會在星期三的立法會大會,集體穿上黑衣,為金鐘墮樓身亡的反修例示威者,默哀一分鐘。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說,林鄭月娥說只有少數人暴動的講法,十分矛盾,因為現時「公安條例」是指一旦公眾活動被定義為「暴動」,任何參與者都屬於參與暴動,並非針對行為本身。在星期三立法會大會上,將會提出緊急口頭質詢,引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六一二」警方的執法力度。

在金鐘地區逾百名留守在立法會示威區者,在現場用手機觀看記者會,現場一片港式粗口。示威者人群中有不少中學生,有一名女中學生說,想聽的話林鄭月娥一句都沒講;一名男學生說,有五人要被起訴暴動罪,意味著大家都有罪,一定不買帳,星期天再遊行。

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發表聲明,表示繼續鼎力協助特首施政,希望社會可盡快回復平靜,放下紛爭,讓各界和政府可重新聚焦重要的經濟和民生工作。

建制派方面,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建制派議員接受特首親自就修例的爭議向市民道歉,相信政府會適時對市民的訴求作出回應。對要求行政長官問責下台,李慧琼認為,逼使政府下台,會令香港社會出現管治真空和危機,故不能認同。

被問到今次事件會否影響建制派之後的選舉選情,李慧琼稱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她又說,不會放棄處理台灣殺人案疑犯陳同佳的案件,會持續與政府和家屬溝通。

香港總商會則發表聲明,對林鄭月娥向市民道歉,表示尊重。稱這次事件對本地商企,以至香港在國際商界的聲譽,均構成了影響。總商會主席夏雅朗說,希望這次風波就此告一段落,讓香港能夠盡快回復正常。

*林鄭月娥指修例無時間表 但暫緩、擱置、撤回差在哪?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光道歉,不撤例,強調逃犯條例宣布暫緩後,已即時停止立法工作,亦沒有任何立法時間表。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立法會下一次排定特首質詢是在7月3日,送中條例有否可能死灰復燃?

到底逃犯條例修訂, 「暫緩」、「擱置」、「撤回」差在哪?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林鄭強調暫緩修訂《逃犯條例》,中文版提及「停止」,英文版「suspend」。根據「政府部門常用辭彙」,「suspension」意思是「暫緩執行;暫時終止」。也就是所謂「暫緩」修例,只要有足夠通知期,仍可恢復修法程序。

由於逃犯條例法案已經過一讀階段,按《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事規則》第29點(下稱《議事規則》),如擬動議議案,必須在立法會或全體委員會審議該議案當天不少於12個整天前作出預告,意即理論上只需12個整天通知期,政府便可就《逃犯條例》恢復二讀。

雖然林鄭月娥今天強調修條已於6月15日即時停止,無設定時間表。但根據《議事規則》第35點,經撤回的議案或修正案可再次動議,但議案須按《議事規則》的規定作出預告。「撤回」意味如法案需要重新推行,需重新經過刊登憲報、首讀、二讀及三讀等過程。

*林鄭月娥「負責任」出面道歉 未提撤逃犯條例

香港政府雖然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但未平息民眾怒火。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18)日下午4時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記者,「向每一位香港市民真誠道歉」,正式就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流血衝突,親自出面道歉。

林鄭月娥表示,市民經過兩個周日的大遊行,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憂慮,以及對她個人的失望及不滿,她已聽到及反省。

她表示,對於參與遊行的市民、維持治安的警員、採訪的記者等等在衝突中受傷感到十分難過。

她表示,政府修例上仍有不足,並有憂慮,她對此向每一位香港市民表達真誠道歉。

她說,過去多次遊行見到香港的市民行了幾個鐘,希望香港政府聆聽他們的聲音,有爸爸媽媽為了下一代走出來,有青年人覺得要出來表達意見,她明白市民的感受。

她特別想和參與集會的年輕人說,特首是一個尊重、關心年輕人的特首,「與青年同行」是她參與行政長官的承諾,也深信並期望香港是有希望的社會。

到底引發爭議的《逃犯條例》修訂是否撤回,林鄭表示,6月15日宣布暫緩後,已即時停止立法工作,亦沒有任何立法時間表。

至於港警拘捕示威學生,林鄭指,警務處處長已經解釋,她再度強調,沒有說過當日的公眾集會的人士是暴徒。她認為只要當日出席的市民沒有使用暴力,便不用擔心。

*撤例?林鄭月娥:暫緩已停止立法,沒有任何立法時間表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18)日下午4時在政府總部,「向每一位香港市民真誠道歉」,但未表態撤例。

到底引發爭議的《逃犯條例》修訂是否撤回,林鄭表示,6月15日宣布暫緩後,已即時停止立法工作,亦沒有任何立法時間表。

至於港警拘捕示威學生,林鄭指,警務處處長已經解釋,她再度強調,沒有說過當日的公眾集會的人士是暴徒。她認為只要當日出席的市民沒有使用暴力,便不用擔心。

(聯合報)
--
*華郵:反送中 攸關台灣前途

香港一周內三次舉行大規模示威,逼使港府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再次讓中國共產黨感覺到芒刺在背。華盛頓郵報一篇評論指出,此事凸顯出港人高度憂慮「一國兩制」框架遭侵蝕,中國對待香港的態度,攸關台灣的前途,影響所及,中國大陸想拿一國兩制與台灣談統一,將遭遇此路不通的困境。

評論指出,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在1980年代初期為實現中國統一目標而提出的方針,但如今,這個承諾香港可保持高度自治和民主自由的概念已經在「吊命」。北京當局盼望以一國兩制來解決台灣問題,明顯欠缺說服力。

港府無法完成《逃犯條例》的修訂,將使中國說服西方國家簽署類似條約的努力遭遇挫敗。目前只有三個西方民主國家----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與中國簽有引渡協定。澳洲2017年時拒絕,其他國家現在可能更不會簽。

香港大規模示威,主要是反對修法將允許逃犯引渡中國,讓北京得以進一步打壓異見。此事表達出,即使是香港這種僅享有部分自由的社會,也能對中國的專制政權造成危險。

華郵的評論指出,中國對待香港的態度,攸關台灣的未來。現在的問題是,外界廣泛認為,中國已違反當初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承諾,例如中國阻撓香港特首經直選產生、港府在中國監督下禁政黨並關押政治活動分子,以及中國派安全人員赴港綁架得罪大陸當局的中國商人和香港書商。

評論說,香港的反送中遊行似乎讓台灣總統蔡英文處於更有利的形勢。她6月9日曾推文表示,一國兩制絕不是台灣的選項,6月13日獲民進黨提名參選明年1月連任,逆轉兩周前在民進黨黨內初選的劣勢氛圍。反觀被視為「親中」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參選人則處於不利地位,國民黨若在明年總統大選敗選,對北京又是一大打擊。

(聯合晚報)
--
*香港特首公開道歉不下台 泛民派無法接受

針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就修訂逃犯條例草案風暴公開道歉,泛民主派旗下各黨派的立法會議員都不接受,堅持要求她下台及撤回條例草案。

泛民團體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岑子杰也說,林鄭月娥只是重覆自己的立場,姿態沒有改變,也沒有回應民陣的5項訴求: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追究警察開槍鎮壓、不檢控和釋放「反送中」示威者、撤銷定性「612」集會為暴動、林鄭月娥問責下台。

在林鄭月娥公開道歉後,泛民的立法會議員會晤記者,指她的道歉「不夠真誠」。公民黨議員楊岳橋更批評,至今沒有一位官員因為此事被究責下台,也沒有撤回草案。

民主黨議員黃碧雲呼籲市民繼續監察政府,又提出政府體制進行改革,以及重啟政改方案。

他們也不滿林鄭月娥沒有取消警方對「612」示威集會定性為「暴動」的決定。

不過,親政府的建制派反對要求林鄭月娥下台的要求。民主建港協進聯盟主席李慧瓊明確支持林鄭月娥留任,認為其下台不利香港穩定。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譚耀宗則認為,林鄭月娥的道歉是誠懇的,可以接受。

譚耀宗說,希望林鄭月娥經過這次事件可反省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又指建制派支持逃犯條例修訂,但社會有極大爭議,所以應先處理民生及經濟等急切項目。

*風暴過後 港特首公開道歉但不撤條例、不下台

在香港過去2週爆後反修訂逃犯條例風暴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公開向所有民眾道歉,但不會下台,並強調有信心可以繼續展開未來3年的工作。

林鄭月娥下午在香港政府總部召開記者會。她首先說,過去連續2個週日有大型遊行,市民以和平理性方式表達了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憂慮,表達了對政府特別是她本人的不滿和失望。

她說,自己聽到了這些不滿和失望,也有認真反思和反省。

林鄭月娥說:「過去幾個月的爭議,是由於特區政府處理修例的不足,我個人需要為此負上好大責任。此事引起社會矛盾、紛爭和焦慮,我在這裡,向每位香港市民真誠道歉」。

她又說,對於參與遊行集會的市民、維持治安的警務人員和採訪記者在衝突中受傷,她感到十分難過。

林鄭月娥說,此事令她知道,她要做得更好,並深切明白要更加努力,平衡社會不同意見,了解市民的想法和感受。

她說,希望在此事中受傷的人盡快康復,社會裂痕能夠盡快修補,因香港是大家的,只有同心同行才能為香港帶來希望。

在其後的答問環節中,有記者提問林鄭月娥是否會下台、為何不完全撤回修例草案,以及是否會放棄對「612」示威集會的暴動定性。

林鄭月娥沒有直接回答下台問題,但說希望繼續為香港社會服務,推動大量的經濟和社會工作,希望各界認同和給予機會。

她又說,未來3年的管治將會非常困難,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信心和能量問題。但她和團隊有信心,也會加倍努力,希望可以重建市民對政府和她本人的信心,讓她和政府可以更加務實和有效地展開大量的經濟和民生工作。

上述回答,說明林鄭月娥不會辭職,至少會完成剩下3年任期。

對於「612」示威集會被定性為暴動,林鄭月娥說,他們從來沒說過參加當天集會的大批學生是參加暴動,且警務處長盧偉國昨天說過,只要是和平參加集會,沒有使用暴力,就不必擔心。

她又說,暴動的定義由執法部門即警務處處理。

在記者會上,林鄭月娥並未如泛民主派的要求,宣布撤回條訂草案。但她說,15日她宣布暫緩修例後,他們已即時停止相關立法工作,也沒有再為這項工作設定時間表,並承諾不會貿然重啟立法程序。

泛民主派團體民間人權陣線於12日發起支持者包圍立法會,以阻止修例,期間示威者與警員爆發衝突,警方其後定性這次示威集會為「暴動」。

*百萬人民站出來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始末

逃犯條例修訂引發香港民眾大規模「反送中」遊行,並要求撤回條例。香港民眾對於中國司法制度的不信任,成為「一國兩制」的一面照妖鏡。以下為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始末:

2018年2月,香港男子陳同佳涉嫌在台灣殺害同為港人的女友潘曉穎後,獨自返港。因台港沒有引渡協議,香港警方只能控告陳同佳盜竊及處理贓物罪,無法引渡陳同佳到台接受調查。

士林地檢署及法務部多次要求港方提供司法互助遣送陳同佳來台,未獲正面回應。

2019年2月,香港保安局以陳同佳案為由,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修訂現有逃犯條例,令當局可與沒有簽訂引渡協議的地方進行個案移交合作,以防堵漏洞。

按照現行的逃犯條例,香港政府在得到立法會的同意後,可與世界各地簽訂長期的移交安排,目前已有20個國家簽訂協議。而沒有簽訂的地方,理論上可以經立法會同意後以個案形式移交。

不過,現行法例規定「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的政府除外」,逃犯移交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修改案將刪除這個限制。

陸委會當時即表示,若修法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政府絕對不會接受矮化,希望港府應該以雙方人民福祉優先考量、妥善處理。

港府提交修例,立刻引發泛民主派反對,擔心修改「逃犯條例」建議一旦通過,「內地(中國大陸)政府就完全可以明正言順將居住在香港的異見人士帶回內地長期拘禁,接受再教育」,反對將疑犯送往中國。

商界人士也擔心,一旦不小心觸犯商業罪行就會被引渡到大陸。

港府方面則表示,接受引渡的逃犯不包括政治犯和涉及宗教等問題的人。逃犯移交不涉及言論、出版、學術、新聞。所有可移交行為必須在兩地都屬刑事罪行,並將原本逃犯條例中涵蓋的46項罪刑剔除了9項,納入37項罪刑。

5月,面對香港社會的高度質疑,港府進一步將逃犯修例的罪行引渡門檻提高至可判最高刑期7年或以上,並只處理由請求國中央政府提出的移交請求。

6月9日,港人響應民間人權陣線號召,爆發針對逃犯修例的「反送中遊行」,主辦單位稱上街遊行者達103萬人。

12日,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原定二讀,民眾包圍立法會和政府總部並占領主要交通道路,立法會宣布延後逃犯修例二讀。這場示威以警方動用催淚彈和開槍射擊橡膠子彈暴力鎮壓收場。

15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她並表示,北京中央對此決定表示理解和接受;她還強調,修訂條例的原意是對的,不會撤回。

16日,接近200萬港人上街,要求撤回逃犯修例,其他訴求還包括要求林鄭月娥下台、追究警方在612示威中的暴力鎮壓手段等。

當晚,港府發言人以書面回應稱,因政府工作不足讓社會出現矛盾紛爭,行政長官為此向市民致歉,並重申沒有重啟修例程序的時間表。

18日,林鄭月娥召開記者會鄭重向香港市民道歉,但並未表示要撤回逃犯條例。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多次強調,中華民國政府認為逃犯條例是惡法,極可能侵犯人權,危害國人、港人及其他赴港人士的人身安全。政府不會在逃犯條例基礎下與港府進行司法協商;就算逃犯條例通過,只要無法確保國人安全,政府也不會接受來自香港人犯移交。

法務部15日也呼籲香港政府應重視與台灣簽訂司法互助協議,建立台港兩地共同打擊犯罪機制。

早在今年2月,民主黨創黨元老李柱銘就在報章撰文,指90年代初,北京中央與港英政府曾商討移交逃犯問題,但因大陸法制不公正,加上香港於1993年廢除了死刑,因而未能制訂協議。香港主權轉移初期,特區政府也曾與北京中央研究制訂移交逃犯協議,同樣沒有達成。

文章指出,這些年來,大陸法制毫無改善,特區政府根本沒理由放棄堅守多年的原則,「台灣案件只是趁機全面修例的幌子」。

*路透:修訂逃犯條例喪失民心 移民台灣港人大增

香港百萬民眾走上街頭怒吼,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反映出對北京當局的不信任,路透社報導,由於對中國的「一國兩制」沒有信心,近幾年已有數千港人遷居台灣。

根據台灣的官方數據,2018年有1267位香港和澳門居民取得台灣居留權,比起10年前增加一倍有餘。2014年香港民眾爭取民主普選,爆發佔領中環運動,其後兩年即出現港人移居台灣人數大增現象。

這種趨趨至今仍無減緩跡象,今年前4個月有約400港澳居民移居台灣,比一年前激增40%。

對67歲的香港居民楊秀寬(Yung Xiu Kwan,譯音)而言,港府修訂逃犯條例有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受夠了北京當局日益加緊掌控香港,導致公民自由權利遭侵蝕,終於下定決心要打包遷往以民主為傲的台灣展開新生活。

她16日揮舞台灣的國旗參加香港的「反送中」大遊行,她告訴路透社:「沒有了自由民主,就像是被關在監牢裡,像是住在集中營。沒有了自由,(我)寧可死。」

她又說:「台灣可以給我們自由,因為台灣有民主的選舉,憲法也捍衛民主。」

也參加16日大遊行的將近30歲香港居民麥爾文.朱(Melvin Chu)說,因為擔心政治自由遭打壓,「我和妻子明年要遷往台灣」。他說:「香港情況愈來愈糟。我們為下一代擔心。」

不願透露名字的30歲陳先生說,北京當局侵犯港人公民自由權的步伐這麼快令他驚訝,他已在2016年遷居台灣,正計畫安排父母到台灣過退休生活。他說:「感覺就像是有竊賊進了我家,因為我打不過他,最後自己被逐出家門。」

香港人要以投資方式移民台灣,必須要付出150萬港幣(台幣約600萬元)。有些年輕人因為亟盼離開香港,甚至願意在台灣服兵役。

香港立法會一位議員的32歲鄭姓助理告訴路透社:「台灣對香港而言像座民主燈塔,它給了香港人民希望」。

*法媒觀察香港反送中 北京進退兩難

香港人大舉「反送中」,法國資深記者藍格列認為,若北京讓步,可能導致本土也出現類似運動;若強硬,除形象蒙塵,還有礙統一台灣計畫,這場危機無論如何都會改變華人世界。

香港人民近期數度上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人數最多時號稱約200萬人,可能是香港自1997年由英國把主權移交給中國之後,參與人數最多的遊行,港府終於在6月16日宣布暫緩修訂。

若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通過,港府將可向中國大陸移交司法案件被告,民眾與媒體簡稱為「送中條例」。

香港是世界經濟重鎮,歐洲也相當關注事態發展。法國資深記者藍格列(Francois Lenglet)在RTL廣播電台表示,北京退讓是前所未見的舉措,首先可從經濟角度來解釋,中國需要香港和香港非凡的經濟活力,若香港富人和外籍人士因擔憂北京控制而離開香港,對經濟會是一個問題。

其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世界霸主地位與暴力鎮壓不能相容,尤其是香港這樣一個有許多西方人活動的地方,習近平若想藉「一帶一路」展現中國可為世界帶來利益,就不能同時沾血。

最後,北京很注意美國反應,美國國會揚言取消對香港的貿易優惠待遇;上述種種因素加起來,迫使北京讓步,讓香港人民贏了第一局。

藍格列表示,繼天安門事件之後,華人世界如今可能隨著香港前所未見的抗議進入最危險的時期,香港人贏了第一局之後,想要走得更遠,但北京能退讓到什麼地步。

他認為,若中共領導階層讓步,在中國本土也會有發生類似運動的風險;若中共領導階層採取強硬手段,會使中國形象蒙塵,也會阻礙北京想要和平統一台灣的計畫,無論怎麼做,香港引發的危機都會改變華人世界。

資深記者吉哈爾(Renaud Girard)在費加洛報(Le Figaro)發表專欄文章表示,北京原本或許可以選擇鎮壓香港遊行,就像對待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和平集會的學生一樣,但習近平允許香港當局讓步是對的,因為他沒必要沾著血出席6月底在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

吉哈爾表示,習近平自2012年掌權後趨於專制,中國海軍在南海擴張勢力,還有「一帶一路」計畫在商務上的侵略性,其他亞洲國家對於中國這些動作已經感覺很不舒服,習近平沒必要再讓事情惡化。

吉哈爾認為,現在對習近平來說是很微妙的時期,自2018年初開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起貿易戰;今年一月起,美國又對中國電信企業華為展開科技戰,在美國國會,川普的抗中姿態連反對黨都多多少少予以支持,此時北京若血洗香港,可能讓所有美國國會議員更緊密地支持川普。

此外,吉哈爾分析,印度、日本、南韓、澳洲等亞洲主要民主國家結盟的概念一直在發展,習近平若想在對美貿易戰的背景下維持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水準,就沒必要以對香港採取政治暴力去挑釁這些國家,這只會讓國際投資對中國避而遠之。

*黃之鋒:2百萬人遊行 換來林鄭月娥虛偽道歉

針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公開道歉,剛出獄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傍晚表示,200萬人遊行只換來她「不真誠和虛偽的道歉」。若港府不懸崖勒馬,民眾會有更多抗爭,林鄭月娥將付出代價。

綜合香港蘋果、香港電台等媒體報導,黃之鋒還說,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的道歉「不真誠、相當虛偽」,也沒有回應民眾的訴求。相信不論是香港民主派或其他示威者,未來1、2週會有更多行動向港府施壓。

黃之鋒表示,面對美中貿易戰及6月底的G20峰會,林鄭月娥繼續漠視200萬香港民眾的訴求,只會讓中國政府面對更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及譴責,也會讓港府面臨治理危機,「到底她還要蹉跎香港多少歲月」。

他指出,香港警方將612抗議定性為「暴動」,是為了將執法過當合理化,必須受到譴責。至於主管逃犯條例修訂的香港律政司長鄭若驊面對社會,承諾日後不會控告參與612集會的示威者。

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則直指,港府有關「暴動」的言論是要分化香港人,希望香港民眾團結,盡百分百力量支援傷者及被捕人士。

另外,香港立法會外示威區到晚間仍有100多名民眾留在現場。他們表示,不會接受林鄭月娥的道歉,因為她並沒有回應是否撤回逃犯條例修正案,因此會繼續留守,直到撤回為止。

*華郵:中國對待香港態度 攸關台灣未來

「華盛頓郵報」刊登評論文章指出,香港舉行反送中大遊行,促使港府暫緩修訂引發爭議的逃犯條例,讓中國共產黨如坐針氈。中國對待香港的態度,對台灣的未來至關重要。

曾任「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北京分社社長的潘文(John Pomfret)表示,這場抗議突顯出香港人民極度擔憂「一國兩制」的構想遭侵蝕。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初期提出一國兩制,但這個讓香港可保持民主自由和自治的概念已命懸一線,北京當局希望以一國兩制來解決統一台灣的問題,則面臨死胡同困境。

香港政府無法讓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過關,讓中國在說服西方民主國家達成類似協議上遭遇挫敗。目前只有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這3個西方民主國家與中國簽署引渡協定。澳洲2017年時拒絕,其他國家現在可能更不會簽。

潘文表示,香港舉行大規模遊行反對北京當局過分干預香港事務,此事也明確提醒世人,即使是香港這個享有部分自由的社會,也能對中國的專制政權構成危險。

中國對待香港的態度,對擁有健全民主制度、多元新聞媒體和活躍公民社會的台灣未來至關重要。中國聲稱台灣是中國的其中一省,並宣布要以「一國兩制」模式統一台灣。但現在外界廣泛認為,中國已違反當初對香港的一國兩制承諾。

中國阻撓香港直選特首,引發2014年香港民眾為了爭取真普選示威抗議。港府在中國監督下,禁止港獨政黨運作,並關押政治活動人士。中國甚至派安全人員赴港,綁架得罪大陸當局的中國商人,出版或販售批評中國共產黨幹部的香港書商也淪落相同下場。

潘文說,香港反送中遊行似乎鞏固了台灣總統蔡英文的地位。6月9日香港舉行遊行時,台灣總統蔡英文發推文表示,「一國兩制」不會是台灣人的選項。

6月13日民進黨初選民調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黨內提名,將參與2020年總統大選爭取連任,扭轉數週前她在黨內初選面臨的劣勢。

國民黨將於7月決定總統候選人。如今被視為親中的國民黨黨內初選參選人處於不利困境,而那可能導致北京遭逢另一重大挫敗。

(中央社)
--
*港特首道歉 不續推條例拒下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8日下午4時在政府總部會見媒體,再度向民眾道歉。林鄭仍未承諾撤回條例修訂草案,但她強調,如果港民的恐懼和憂慮無法消除,政府不會再繼續立法工作,若立法會議員在明年7月任期屆滿時沒有再提出修法,該草案將自動失效。對於外界發出特首下台的呼聲,林鄭未正面回應。

今後3年 著重溝通

林鄭月娥表示,對於修法引起的爭議和焦慮,她致上最誠摯歉意。對於參加遊行的市民以及維護治安的警察,還有報導這些事件的媒體記者在衝突中受傷,她對此感到非常難過。她衷心希望受傷的人能夠盡快康復,社會的裂痕盡快復原。

在問答環節,媒體不斷質疑,既然林鄭表示自己完全了解港民訴求,但是為什麼至今尚未表態辭職,也不主動撤回修法草案?

林鄭不斷重申,「正如我說過的,我的承諾是在今後3年內完成所有這些重要的溝通工作。」

無時間表 明年7月自動失效

林鄭表示,她自認在擔任公職方面的操守和品格是個人的重要優點,關於港府如何處理這項條例草案的問題,她已作出解釋,「基於港民的焦慮、憂慮和社會問題,政府立即停止了修法。如果這些恐懼和憂慮不能得到適當解決,我不會再繼續推進這項立法工作。」

林鄭說,這屆立法會議員的任期將於明年7月屆滿,而條例草案亦會結束。由於政府沒有定下時間表,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這些問題,如果到明年7月,該法案沒有提出的話,它將不再有效,「我想我已經把我們的立場說得很清楚了。」

香港無線新聞記者第4次追問林鄭月娥,為何不能從她口中聽到「撤回」2字?並質疑若這次事件中沒有官員需要問責下台的話,問責制是否已名存實亡?

不提撤回 避談暴動

林鄭重申,有關字眼上的問題已沒有可以再補充的地方。至於問責方面,她說,作為官員要對自己負責,她本人作為行政長官更需負上很大責任,「但我們現在的立場是希望能繼續為香港社會服務」。

至於港民要求政府收回「暴動」的說法,林鄭表示,若有市民認為警方過分使用武力,香港有完善、行之有效及穩妥的投訴機制,監警會能給予社會信心,能公平公正處理。

(中國時報)
--
*林鄭穿勝選戰袍 1小時內8度道歉

特首林鄭月娥六一二示威當天將警民衝突定性為「暴動」,昨在「道歉」記者會並未改口,也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暴力執法,只強調若收到投訴警方執法過當,會以現行投訴機制處理。

綜合香港01、明報報導,昨天一小時的記者會中,林鄭連同開場白及回應本地記者提問,總共八次親口向香港市民道歉或致歉。然而,同場也共有五名本地傳媒記者,向林鄭追問有關暴動定性或暴動的定義,以及警察疑濫用暴力問題,林鄭多番搬出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的解說作「擋箭牌」。

林鄭稱六一二的說法是跟從警方,「我當日只是按警務處作出了暴動的形容」,但說正如警務處長盧偉聰前日解釋,並非所有人當日出現在那地方都是暴徒或參與暴動者。她說,有關法律對暴動的定義,須交執法部門和律政司處理,但強調如有足夠證據顯示示威者當日使用暴力,警方當然要採取行動。報導指出,被問到當日「速龍小隊」身上並無警員編號難以投訴;又如2016年旺角騷亂中即使示威者未參與暴力行為仍被控暴動罪,林鄭僅重申警務處長盧偉聰的說法,「不是整個事件是暴動」。

林鄭昨日穿一身米色套裝現身「道歉」記者會,媒體發現這是她2017年當選特首之日所穿的同一件「戰衣」。當年她滿臉笑容在點票中心90度鞠躬向選委謝票。相隔兩年,林鄭再穿同一套「戰衣」見媒體,不同的是,臉上失去勝利笑容,向市民道歉亦沒有如當年90度鞠躬。報導說,面對多方壓力,林鄭顯得戰意低落,由上周六記者會上「指導」記者「要尊重遊戲規則」,到昨天不再規限記者提問數目,只有最後被問到警員清場期間推撞商台記者、辱罵「記你老X」時,略帶笑意回應:「如果你要投訴,請你作出投訴,等投訴處理先再講啦,好嗎?」

證據不足 8人「遊蕩」獲釋

另據報導,警方於六一二當日拘捕涉嫌「遊蕩」的七男一女,經調查,證據不足,七名男子已無條件釋放,警方亦主動聯絡被捕女子盡快安排相關手續。立法會議員鄭松泰表示,得悉有兩名學生已領回個人物品,獲撤控不起訴。

*「5人暴動 用150枚催淚彈?」示威者轟警務處長

警務處長盧偉聰昨日會見傳媒時澄清,「暴動」說法是指6月12日示威衝突一小部分人涉犯暴動罪,「沒說整個事件是暴動」,截至目前為止,警方共拘捕民眾中僅5人涉暴動罪,留守金鐘的示威者則轟盧卸責:「為何為5個暴徒,就放150枚催淚彈。」

明報報導,警務處長盧偉聰昨晚澄清「暴動」說法,立法會示威區有人以揚聲器直播盧偉聰見記者,其間示威者不停報以噓聲;直播結束後他們大叫:「學生無罪!」多名徹夜留守的青年批評盧未能滿足他們的訴求,反要求警方解釋,如果六一二當天不是暴動,為何動用大量武力對付示威者。

報導指出,20多歲的Wing說盧偉聰是想平息民憤,「但聽完更生氣」,質疑為何一小撮人的行為就足以構成暴動罪,認為他試圖分化示威者,「和平集會人士會埋怨少數人令整場集會變成暴動」。Wing說,上周幾次的遊行和集會已消耗許多民力及意志,但政府至今仍未答應任何訴求,故以留守「顯示我們未放棄,不會讓政府的拖字訣打消堅定意志」。

同樣留守的22歲青年Tom亦不接受盧偉聰的解釋,「當日只有15人因暴力行為被捕,卻用了逾150枚催淚彈,多了10倍」,又反問盧的說法是否承認警方用過分武力驅散和平示威者。報導說,Tom形容,現階段留守立法會外如同「燒濕的柴」,即使成效不大仍想買一個希望,但希望整場行動可以有領導者,迅速計劃下一步行動。

據報導,對於被指對示威者過分使用武力會否道歉,盧偉聰未回應。民陣批評盧偉聰並沒有撤回「暴動」定性,要求他問責辭職。

另外,六一二衝突中被港警用橡膠子彈射中的患有肺癌三期的大叔「老吳」,被捕後遭香港警方以非法集會罪控告,「老吳」的女兒表示,警方正申請搜查令搜屋,欲搜集更多證據改控暴動罪。她呼籲,當日若有人拍攝到她父親中槍一刻影片作為證據,更能證明警方在無受威脅情況下開槍、濫用暴力。

*專家:港人大規模示威 預示抗極權的開始

香港200萬人16日上街要求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並要「特首下台」。專家就此分析,香港這次大規模遊行,預示對抗中國極權控制的更大活動才要開始,可能影響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中國人權抗戰。

大量港人反對可將在香港的嫌犯引渡至中國審問的「逃犯條例」,特首林鄭月娥雖對此道歉,但僅暫緩而非取消。示威群眾或許贏了一回合,但抗爭之路卻仍未結束,他們持續要求林鄭月娥下台並撤除該法。

過去一周香港人奮力捍衛民主與人權保證,與北京互動維妙。

批評者表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之下,中國慢慢削弱香港自由並加緊管控;然而大規模抗議明確顯示,北京政府若一意孤行勢必面臨強大阻力。

牛津大學中國政治研究教授藍夢林(Patricia M. Thornton)表示:「這些衝突難以避免,我們見到香港展現驚人的人民力量,這可能預告未來情況。」

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李卓人表示,港人行動已轉變成長期抗戰,而非單日行動,林鄭月娥不回應抗議群眾五大訴求,他們將返回街頭繼續抗爭。

短期而言,香港抗議行動重擊習近平。他2013年掌權後大力固權並加強打壓異己,但近期卻面臨美中貿易戰、一帶一路恐陷債務陷阱疑慮,以及國際抵制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等重重困境。

藍夢林指出:「如果我們把香港抗議情況算入出乎習近平意料的多起事件中,那麼香港將成為他的另一個壓力來源,這對他構成極大的挑戰。」

香港與北京的作法相當謹慎,港警17日宣布僅拘捕五名抗議相關人士,並對民眾抗議權表達尊重。同日,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也出獄,他隨即要求特首下台。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駐港高級顧問夏添恩(Tim Summers)表示,強行修訂逃犯條例手法拙劣,港府未來將更難再有類似立法。

夏添恩說:「這是格外失敗的嘗試,結果就是人民力量在這個議題獲勝。這使政府更難提出任何政治敏感的法律,抗議民眾在此議題強烈反彈,政府會極度緊張與謹慎。」

英國移交香港時,中國同意香港能維持相對自由直到2047年。夏添恩認為,北京對於目前到2047年前的這段時間可能尚無明確計畫,但當下情況可能取決於這28年內發生的事件。

*華府挺港人捍衛民主 中嗆反對美干涉內政

美、中兩國政府17日針對香港舉行的大規模「反送中」和要特首林鄭月娥下台的遊行示威互嗆,美國國務院對香港民主活動人士再度表示支持,稱他們是為基本權利示威;中國外交部則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說,香港大規模街頭抗議者要求撤銷將嫌疑犯引渡到中國受審的提案,並要求親北京的香港領導人林鄭月娥辭職,他們是為了捍衛寫入「基本法」的基本權利進行和平抗議。

歐塔加斯說,「做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公民,看到這些人在香港舉行和平抗議,這當然令人感動。我們看到香港人為了他們的言論自由、結社自由等基本權利而示威,所有這些權利都寫入了『基本法』。當然,在我們關注這些事情的同時,我們繼續呼籲香港政府回應公眾的關切,與可能受到這項修例提案影響的當地和國際利益相關方磋商,雖然我知道,修例已被推遲。」

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16日在受訪時說,川普總統計畫在即將於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香港的抗議事件 。

針對龐培歐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7日表示,只要是善意的,中方對加強溝通從來持開放態度。但任何人「先入為主、帶著偏見、毫無根據」地對中國國內的事情,包括香港發生的事情,片面、先入為主地就無端指責,甚至想拿有關問題干涉中國內政,中方態度也是非常堅決的,「我們堅決反對」。

另有國際媒體問及,中方如何看待香港民眾16日上街的情況,認為是民眾有感香港現況自發上街,還是外部勢力介入。陸慷說,很多事實已表明,有關外國政府、政客從香港政府2月決定修訂逃犯條例起,就一直發表煽動性言論。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香港連續兩次大規模示威,是強勢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罕見挫敗,但北京也恐因此加緊對香港的控制。北京為了不讓緊張升溫,或許將避免以明顯粗暴手段鎮壓抗議,但仍會以更細膩方式對香港施壓。

*六一二衝突 網民多段影片「還原真相」

針對六一二中信大廈外的衝突,不少網民整理當天多個影片,試圖還原衝突真相。影片顯示,參與集會的市民被「夾擊」,被迫湧入中信大廈躲避,其間催淚彈打向人群,示威者不斷驚呼。根據警務處長盧偉聰在事發翌日的說法,警方整個行動發射了逾150枚催淚彈、20枚布袋彈及數發橡膠子彈。

明報報導,當時情混亂,險釀「人踩人」,民陣將就當日多項事件一併向警方投訴。民陣召集人岑子杰表示,當日在無任何衝突情下,警方向示威區擲10多枚催淚彈。監警會主席梁定邦說現階段尚無法判斷,「但情屬實,一定會深入研究」。

中信大廈管理公司回應稱,大廈當天一直都有開放,管理處已盡力在確保所有人安全下,在樓內容納盡可能多的民眾。

影片顯示,由於大廈其中一道門被鎖上,市民以硬物敲擊大門,嘗試擊碎玻璃讓更多人內進,同時有大批市民沿大廈「旋轉門」及另一側門內進,情混亂。親歷事件的趙先生指出,當日於該處集結者多為學生,大家觀看民陣大台上的議員輪流發言,氣氛和平,後來突然看到立法會有煙冒出,疑警方施放催淚彈,市民才進入中信大廈暫避。

據報導,他說當時不少人被推著走,情「一片混亂」,「大家都是肩貼肩的站著」。而且大廈內沒有窗,冷氣不足,加上空氣混有催淚煙,相當刺鼻,後來有人不適暈眩,需哮喘藥,亦有人呼籲群眾蹲下避免吸入煙霧,不少人在哭,他則惶恐及擔心。

趙強調,警方施放催淚彈前,市民一直和平集會,沒衝擊也沒挑戰警方防線,「當時甚至是沒有防線,只是警方自己壓過來」。趙不知警方根據什麼理據或目標、毫無預告下清場,他事後翻看網上片段,見警方朝人群投擲催淚彈,差點釀成人踩人,他對此感憤怒,「不是向地面擲以驅散人群,而是擲進人群中,好危險,是罔顧了市民安全」。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