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30711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2:14

*白宮證實:拜登將在北約峰會見澤倫斯基

白宮證實,美國總統拜登將在當地時間12日,於北約峰會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一對一會晤,但尚不清楚會面的具體時間。

據《CNN》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當地時間11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兩天峰會,當地距離白俄羅斯僅約32公里、距離俄羅斯邊境約151公里,為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北約峰會舉辦地距離俄國最近的一次,一位熟悉會議情況的官員證實,拜登12日將在北約峰會會見澤倫斯基,兩人上次會晤是在5月20日日本廣島G7峰會上。

報導指出,俄烏衝突將是本屆維爾紐斯峰會的重要議程之一,會議還將討論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的途徑,但是這個話題在北約內部引發了分歧,連澤倫斯基是否會出席也一度引發質疑,在這樣的背景下,美烏領導人會面將成為峰會「團結的標誌」。

澤倫斯基日前曾表示,他不打算「為了好玩」參加峰會,因為他尋求一條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更明確的途徑,同時要求獲得安全保障,他強調:「烏克蘭還沒加入北約時應該獲得明確的安全保障。只有在這些條件下,我們的會議才會有意義,否則就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政治而已。」

不過拜登對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潑了冷水,拜登稱,烏克蘭還沒有準備好加入北約,必須等到俄烏戰爭徹底結束,北約才能考慮邀請烏克蘭加入其行列。

*冷戰後首次 北約制定防禦計畫因應俄羅斯突襲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領袖峰會11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登場,5名外交官告訴《路透》,北約盟國在峰會前一天,克服了來自土耳其的阻礙,10日就防衛計畫達成一致,其中詳細說明北約將如何因應俄羅斯的襲擊。

北約領袖預計將批准數千頁的秘密軍事計畫,這是北約在冷戰落幕後,首次針對如何因應俄羅斯可能的襲擊做出詳細規劃。

《路透》指出,此舉標誌著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北約數十年來一直認為沒有必要制定大規模的防禦計畫,因為過去它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的是規模較小的戰爭,並且確信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不再對北約構成一項生存威脅。然而,這項態度受到俄國去年悍然入侵烏克蘭影響,而產生180度大轉變。

此前有消息稱,土耳其代表團在包括賽普勒斯(Cyprus)等地理位置措辭方面進行刁難,導致防衛計畫難產。不過土耳其最終還是作出妥協與讓步。

報導稱,透過概述其區域計畫,北約還將為各國提供如何升級其軍隊和後勤的指導。北約官員估計,這些計畫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全實施,不過他們強調,如果需要,北約可以立即投入戰鬥。

*抗俄劍及履及! 德國軍火龍頭3個月內在烏建廠造戰車

德國最大的軍備製造商萊茵金屬(Rheinmetall)今年3月曾表示,要在烏克蘭境內設立戰車製造廠,以支援其前線的作戰需求。萊茵金屬執行長派培格(Armin Papperger)證實,12週內將在烏克蘭西部建廠造戰車,他並認為有能力防止俄羅斯襲擊。

派培格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證實這個消息。他表示,該公司的「狐式」(Fuchs)裝甲運兵車將是工廠首批下線的車輛,公司還將培訓烏克蘭工人維護工廠生產的產品以及其他裝甲車輛,例如「貂鼠」(Marder)步兵戰車、「豹2」戰車和PzH-2000自走砲。這家工廠將由萊茵金屬和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Ukroboronprom)聯合營運。

萊茵金屬預計投入約2億歐元資金(約新台幣64億元)在烏克蘭建這座戰車工廠,預估新工廠每年產能達400輛。

萊茵金屬擬在烏國設戰車廠,俄國前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6月間曾發文「請提供確切座標」,暗示將炸毀該工廠。

不過派培格認為,工廠可以得到保護,免受俄羅斯襲擊。「目前(烏克蘭)有很多工廠在生產軍用物資。這只是另一家工廠罷了,我們也可以保護它。」但他沒有說明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派培格認為,對烏克蘭而言,眼下採購更多的彈藥比建造更多的戰車重要。他說,萊茵金屬明年將把砲彈年產量從10萬發提升到60萬發,其中增產的大部分砲彈將專門用於交付給烏克蘭。

他補充說,理論上,萊茵金屬公司可以滿足烏克蘭60%的彈藥需求。

*澳洲將在德國部署E-7A偵察機 保護援烏跨國物流中心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近期前往德國展開訪歐行程,艾班尼斯10日宣布,澳洲將於德國部署偵察機,支援烏克蘭。

綜合外媒報導,艾班尼斯在和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舉辦的聯合記者會中宣布,澳洲將派遣1架E-7A「楔尾鷹」偵察機前往德國部署,以及約100名機組人員與地勤人員,任務為期6個月,目標是保護為烏克蘭提供關鍵支援的跨國物流中心。

依照澳洲總理聲明稿內容,這架飛機將以德國為基地,針對任何威脅發出預警,有助於確保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持續、不間斷地進入烏克蘭。偵察機將在歐洲空域飛行,不會進入烏克蘭、俄羅斯或白俄羅斯領空。

另外,艾班尼斯也簽署軍售合約,由澳洲生產百輛「拳師」(Boxer)裝甲車交付德國,總價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3.7億元),將會是澳洲史上金額最大的對外軍售案。

*烏克蘭駐日大使:歡迎日本提供飛彈攔截系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滿500天,烏克蘭駐日大使克爾松斯基(Sergiy Korsunsky)10日在東京駐日外國記者協會召開記者會。他表示,為更有效協助烏軍反攻,若日本願意出口掃雷設備、小型無人機和飛彈攔截相關裝備,烏克蘭政府「將表示歡迎」。

據《共同社》報導,克爾松斯基一方面對武器出口受限表示理解,稱「出口具殺傷能力的武器,在日本社會未得到支持」;另一方面也表示,「現在或許到了思考更實戰性裝備的時候」,表達對日後相關決策的期待。

克爾松斯基同時對日本的人道主義援助表示感謝。有關日本提供的重建援助,他強調「最感興趣的項目之一是新幹線」。

克爾松斯基坦言,雖目前未有任何進展,但仍期待若能在廣闊的烏克蘭國土上開通新幹線,那麼「烏克蘭將迎來改變」。

此外,對於美國決定對烏提供高殺傷力的集束彈一事,克爾松斯基稱美、烏均未簽署禁用集束彈的《集束彈藥公約》,強調這是「合法的」,且對於突破俄羅斯的防線將「非常有效」。

*俄軍陣亡人數近5萬 英國防部:遇到作戰醫療能量危機

烏俄戰爭持續逾1年4個月,有2家俄國獨立媒體透過與外國媒體及資料科學家合作機會,統計出俄軍目前在這場戰爭中的陣亡人數,已逼近5萬。英國國防部認為,俄軍很可能遇到作戰醫療能量的危機,導致受傷士兵無法得到妥善治療而死亡。

根據英國國防部最新烏俄戰局分析顯示,俄軍在連續17個月承受平均每天400人的傷亡數字後,很可能遇到作戰醫療能量的危機,大量傷亡湧入導致俄國民間醫療能量無法負擔,傳出在靠近烏克蘭邊境地帶的軍事醫院,已經宣布只收受傷的軍官。

有作戰醫療訓練單位表示,50%的俄軍傷兵如果得到適當的救治,很可能得以存活下來;非常緩慢的傷患後送、加上不當地使用簡陋的公發止血帶,是造成俄軍傷兵生存率不高的原因。

*中國大外宣媒體提問偏袒俄國 遭烏克蘭總統顧問怒斥

俄烏戰爭已進行超過18個月,相較於世界多數國家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兵,中國仍偏袒俄國,甚至表態與俄國的關係無上限,並暗中提供俄國各種援助。被視為中國大外宣機構的香港「鳳凰衛視」,日前派記者陳瑩訪問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ikhailo Podolyak)時,所提出的問題明顯偏袒俄國,就遭波多利亞克怒斥。對此,有網友批評陳瑩的提問「沒有良知」。

根據鳳凰衛視近日播出的節目,陳瑩在訪問波多利亞克時提問:「你渴望和平嗎?為什麼你認為烏克蘭和北約組織(NATO)站在一起,對於烏克蘭來說是能夠解決這場危機的最好方式?」

波多利亞克回應:「為什麼我們要接受停火協議?任何休戰都只是(俄國在)戰爭中的行動暫停,是(俄國)為下一階段的戰爭做準,以對烏克蘭進行更大的破壞。如果你們不想支持我們也沒關係,不要跟我們提停戰協定之類的事情。我們要與北約一起建立一個有效保護整個歐陸的體系,我們沒有其他出路。」

波多利亞克的回應顯示,他很不滿鳳凰衛視記者所提問題的預測立場,尤其是對打著和平幌子,卻偏袒俄國的行為反感。

俄烏戰爭逾18個月以來,中國仍沿用「烏克蘭危機」來取代「俄烏戰爭」,中國在今年2月提出了一個結束俄烏戰爭的12點計畫,表示願意擔任「烏克蘭危機」的斡旋者,但並未像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那要呼籲俄國自烏克蘭撤兵。

中國迄今仍未譴責俄羅斯或將其行為稱為「侵略」,因此引來歐洲國家和美國的批評,質疑中國擔任衝突潛在斡旋者的可信度。

擔任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的李輝,今年5月赴歐洲5國訪問,推動北京當局所提的烏克蘭和平計劃。當時「華爾街日報」報導,李輝曾向5國傳達了明確的訊息,包括「讓俄國管理現在佔領的烏克蘭國土」。

針對陳瑩提問,烏克蘭政府認為這場戰爭會持續多久的時間?波多利亞克表示,影響戰爭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武器種類數量的平衡,俄國軍工複合體是否會逐漸衰落,以及北約對烏克蘭供應武器的速度。

波多利亞克強調,只要讓俄國遭遇重大的戰術失敗,無論還需要多久,烏克蘭都會讓戰爭持續下去。

針對鳳凰衛視記者陳瑩的提問帶有立場,有網友在社群媒體「嗶哩嗶哩」批評,「但凡還有作為一個人的最起碼的良知,都問不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曾經衕樣飽受列強侵略。如果不支持,就不要說風涼話,和平難道是靠滿足敵人的條件乞求來的嘛?」

*瓦格納搶奪核武!烏情報局長證實:曾兵臨俄核基地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今年6月發動叛變未果。近日1名烏克蘭官員透露,瓦格納部隊曾試圖奪取俄羅斯核武器,作為威脅克里姆林宮、博取全球關注的重要手段。

據《路透》報導,俄羅斯政府、美國情報官員此前一再強調,叛變期間俄羅斯的核儲備(nuclear stockpile)設施並未陷入危險之中。

俄羅斯官方發布的資料顯示,瓦格納曾出沒在距離「佛洛尼斯-45」(Voronezh-45)核基地約100公里處。一旦瓦格納部隊遁入農村地區,監視其蹤跡將變得異常困難。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近日接受路透社獨家採訪時,表示瓦格納部隊實際上已經抵達了「佛洛尼斯-45」核基地。

布達諾夫指出,該瓦格納特遣隊的目標正是奪取蘇聯時代研發的小型核裝置,藉此「提高叛變的籌碼」。布達諾夫說:「如果你做好準備、決定戰到最後一刻,這無疑是迅速提升手中籌碼的策略之一。」

布達諾夫強調,瓦格納部隊一度兵臨「佛洛尼斯-45」核基地門前,最終卻並未取得核武器,「倉庫的門是關著的,他們沒有進入技術區」。

路透社無法獨立證實瓦格納是否成功抵達「佛洛尼斯-45」,布達諾夫亦沒有提供相關證據;布達諾夫拒絕透露與美國、其他盟國就此事進行了哪些討論,他也沒有解釋瓦格納隨後撤離的原因。

布達諾夫是第一位揭露瓦格納集團試圖奪取核武器,進一步將叛變升級的西方官員。這場叛變被廣泛解讀為普廷政權面臨的最大挑戰。

美國官員長期對俄烏戰爭可能導致核武器落入不法份子手中充滿疑慮,路透社稱其是「噩夢般的可能性」。

*瓦格納核武逼宮普廷?美專家:普里格津無法引爆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近日受訪,稱瓦格納部隊曾試圖奪取俄羅斯核武器。美國核武專家表示,就算瓦格納集團成功取得核武器,也將因缺乏相關知識「無法啟動核武」。

據《路透》報導,1名與克里姆林宮關係密切、具有軍事背景的消息人士,證實了布達諾夫的部分說法。他表示,一支瓦格納特遣隊曾「設法進入了一個敏感區域,導致美國因為那裡儲存的核武器感到不安」。

俄羅斯佔領區、烏克蘭東部的另1名知情人士更指出,瓦格納奪取核武器的計畫引起了克里姆林宮的擔憂,促使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展開斡旋,於6月24日晚間倉促舉行談判,讓叛亂迅速落幕。

美國官員卻對此說法表示懷疑。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發言人霍奇(Adam Hodge)說:「我們不會證實報導的真實性,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俄羅斯控制的核武器處於危險之中。」

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核武專家柯達(Matt Korda)指出:「私人組織『幾乎不可能』破壞俄羅斯的核安全。縱使瓦格納擁兵數千人,但他們之中不太可能有人知道如何啟動核武器。」

柯達進一步解釋,就算瓦格納有辦法取得核武器,他們也會發現核武器處於「未組裝狀態」。柯達說:「核武器需要通過專門的安裝設備,並成功解鎖相關許可來完成,除非負責保護俄羅斯核武安全的第十二局(12th Directorate)人員願意提供協助。」

*不可能的任務?瓦格納奪核武 專家證實僅背包大小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HUR)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近日受訪表示,瓦格納叛變期間試圖奪取的俄羅斯核武器,體積僅背包大小,能輕易由特工攜至敵後引爆。驚人情境宛如知名間諜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的虛構劇情。

據《路透》報導,布達諾夫指出,瓦格納的目標「佛洛尼斯-45」(Voronezh-45)核基地,保存了蘇聯時期研發的小型核裝置,可透過背包攜帶,「那裡是核武器背包的關鍵儲存設施之一」。路透社無法核實「佛洛尼斯-45」是否保存背包大小的核武器。

重量極輕、便於攜帶的小型核彈是冷戰時期的產物,蘇聯、美國均曾成功研製。美軍人員曾在身上綑綁小型核武器接受跳傘訓練,模擬敵後投射任務;蘇聯軍隊則實施了步行攜帶核武器訓練,戰時可機動展開部署。

進入90年代初期,隨緊張局勢逐漸緩和,兩國同意將小型核彈從武器庫中移除。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核武資訊項目主任克里斯登森(Hans M. Kristensen)卻指出,「俄羅斯保留了部分小型核彈,打算在港口布雷」。

前美國官員同樣提出警告,認為難以驗證俄羅斯是否履行承諾,銷毀所有核武器背包。前美國國家核子安全局(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法律顧問強納斯(David Jonas)坦言:「我不相信俄羅斯還擁有核武器背包,但我不會以我的生命擔保。」

核武專家伍爾夫(Amy Woolf)則對此類武器是否仍具威力提出質疑,「或許舊時代的廢物還被保存著,但它能夠運作嗎?答案肯定是幾乎不能」。

可攜式核武器需要頻繁維護及更新,否則將隨時間推移而退化。俄羅斯近年因經濟發展因素,維持其常規軍事力量已顯捉襟見肘,是否有能力維持其核武庫更新確實令人懷疑。

*瑞典盼入北約 北約秘書長:土耳其總統已同意支持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示,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今天同意將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土耳其國會批准。

法新社報導,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與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和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會談後,他說土耳其已經同意推進程序,「這是歷史性的一天」。

史托騰柏格指出,艾爾段已同意盡快把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給土耳其國會,並與國會密切合作以確保獲得批准。

北約成員國土耳其過去一直阻撓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並指控斯德哥爾摩當局藏匿被土耳其政府視為恐怖分子的庫德族人士。

艾爾段稍早宣布,如果歐盟(EU)同意與安卡拉當局恢復停滯已久的入盟談判,他就會支持瑞典加入北約。

但今天三方會談結束後發布的聲明指出,土耳其與瑞典會在「反恐協調」方面密切合作,並促進雙邊貿易關係。

聲明還提到:「瑞典會積極支持恢復土耳其加入歐盟進程的相關努力,包括歐盟-土耳其關稅同盟的現代化及放寬簽證。」

*艾多根:支持瑞典加入北約 但土耳其要先加入歐盟

瑞典與芬蘭因俄烏戰爭申請加入北約。儘管芬蘭已在今年4月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但瑞典至今仍遭土耳其及匈牙利卡關。不過今(10)日土耳其總統艾多根(Erdogan)一轉先前強硬態度,宣稱支持瑞典加入北約,但也設下先決條件「歐洲國家要協助土耳其加入歐盟」。

綜合外媒報導,艾多根今日在前往北約峰會前表示:「如果歐洲國家能為土耳其加入歐盟一案『打開道路』,就像土耳其支持芬蘭加入北約一樣,土耳其就可能會允許瑞典加入北約。」他也補充,土耳其加入歐盟已經等了50年,且幾乎所有北約成員國都是歐盟成員國,屆時將在北約峰會上重申土耳其的立場。

土耳其於1987年首次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並於1999年成為歐盟候選國,2005年正式啟動入盟談判,但由於2016年土耳其爆發政變,歐洲對該國侵犯人權感到擔憂,決定暫停入歐談判。

土耳其先前不斷拒絕瑞典加入北約,該國認為瑞典政府對土耳其境內的庫德工人黨(PKK)及葛蘭運動(Gülen movement)「態度寬鬆」,艾多根也曾表示,土耳其希望瑞典停止庇護兩組織的成員。瑞典則堅稱已遵循去年與土耳其在馬德里(Madrid)達成的協議內容,包括在本月實施新的反恐法案。

*北約峰會前夕 北約秘書長:中俄聯手挑戰全球秩序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立陶宛召開高峰會前夕,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0日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非法入侵是歷史的轉捩點,戰爭已經重返歐洲,大國競爭加劇,專制政權正在聯合起來,挑戰支撐和平與穩定的全球規則和機構,而中國正從「莫斯科當局的軍事失敗」及國際社會對烏克蘭戰爭的回應中汲取教訓。

史托騰柏格在這篇刊登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的投書中強調,如果俄羅斯總統普廷在烏克蘭獲勝,不僅對烏克蘭人而言是一場悲劇,也會對整個世界構成危險,因為這會向其他專制政權發出訊號,即可以透過武力實現其目標,尤其是中國,正在觀察俄國為其侵略付出的代價,或獲得的回報。當他今年年初訪問日本和南韓時,兩國領袖都對今天在歐洲發生的事情,明天可能會在亞洲發生感到憂心。

史托騰柏格表示,北約並未將中國視為對手,但北京應該利用其對莫斯科的龐大影響力,敦促其結束烏克蘭戰爭。然而,中國迄今仍未譴責莫斯科的侵略,反而加強與俄國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合作。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在海外日益增強的脅迫行為和國內的鎮壓政策,也對北約的安全、價值觀和利益構成挑戰。北京正在威脅鄰國並霸凌其他國家,試圖控制北約國家的關鍵供應鏈和基礎設施,「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待這些挑戰,而不是用安全利益換取經濟利益。」

史托騰柏格回顧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指出北約在冷戰結束後,努力與莫斯科建立更具建設性的關係,包括在軍備控制、打擊恐怖主義、打擊海盜和加強科學合作方面,但普廷放棄和平合作,從車臣到喬治亞,從敘利亞到烏克蘭,其行為愈來愈魯莽,不僅背棄國際軍備管制架構,還正在進行危險的核擴張,不斷與北約的價值觀和國際法對抗。

史托騰柏格指出,隨著專制政權彼此愈來愈靠近,相信自由和民主的人必須站在一起;北約是歐洲和北美的區域聯盟,面臨的挑戰卻是全球性的,「這就是為什麼我邀請歐盟和我們的印太夥伴—澳洲、日本、紐西蘭和南韓—領袖加入我們在維爾紐斯的會議。我們必須對我們面臨的安全風險有共同的理解,並共同努力加強我們社會、經濟和民主國家的韌性。」

(自由電子報)
--
*土耳其支持瑞典加入北約 共同反恐深化經貿合作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今天表示,他「很開心」瑞典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達成協議,讓土國支持瑞典加入北約,兩國將繼續共同打擊組織犯罪與恐怖組織,並同意深化經貿上的合作。

法新社報導,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關鍵峰會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召開前向記者表示:「我們往瑞典獲正式批准加入北約邁出很大一步。這對瑞典來說是美好的一天。」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今天同意將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土國國會批准。

另外發布的聲明中,概述了瑞典與土耳其之間達成的協議。

土耳其過去一直阻撓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指控斯德哥爾摩當局藏匿安卡拉當局視為恐怖分子的庫德族人士。

克里斯特森說:「艾爾段總統致力於推動盡快批准瑞典入北約的申請案。」

他又說,兩國將「繼續共同努力打擊組織犯罪與恐怖主義」,並同意「深化在經濟、貿易與投資上的合作」。

艾爾段今天也要求歐洲聯盟(EU)恢復土耳其停滯已久的入盟談判,以作為瑞典加入北約的先決條件。

克里斯特森說:「從瑞典這方面來說,我們持續提倡歐盟與土耳其間更緊密的合作。」但克里斯特森表示,瑞典沒有承諾聲明外的任何事。

瑞典入北約案仍須經由土耳其國會批准,艾爾段已同意推動批准程序。

匈牙利也尚未同意瑞典的申請案,但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已表示他將跟隨艾爾段的腳步。

同樣也在維爾紐斯參加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向史托騰柏格致謝,他說:「我期待歡迎總理克里斯特森與瑞典成為我們的第32個北約盟國。」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也在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表示樂見這則「好消息」。

*北約第32個會員國誕生?土耳其終於開綠燈 瑞典有望加入

經過一連串密切的協商,土耳其終於同意不再杯葛,意味著瑞典將在未來成為北約第32個會員國。在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的斡旋下,土耳其與瑞典在11日北約峰會前一晚展開雙邊會談,土耳其終於結束一年多的杯葛,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約。尚未行使同意權的匈牙利也表示,不會當最後一個批准的國家,一掃瑞典加入北約的最後障礙。

雙邊會面奏效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北約峰會11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登場,而北約也在峰會前夕傳出好消息。土耳其總統厄多安與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的邀請下舉行雙邊會談,並達成共識,要讓瑞典順利加入北約。

史托騰伯格在雙邊會談後的記者會高興地宣布,厄多安同意讓瑞典加入北約,並且承諾會盡快將批准書遞交給土耳其國會審查。但瑞典加入北約的時間點仍要看土耳其國會的審查速度,因此北約並未給出明確時間表。根據先前芬蘭加入時的審查速度,土耳其國會用時約2周,因此瑞典最快在8月應就能加入北約。

結束一年的杯葛
《美國之音》指出,土耳其過去就因為瑞典對土耳其認定是恐怖份子的庫德族提供庇護,因此不斷杯葛瑞典入北約案。此外,厄多安甚至突然在啟程前往維爾紐斯的前一刻,表示要用土耳其加入歐盟來交換瑞典加入北約,讓歐盟與北約都十分緊張。

所幸雙邊會談有發揮功效,成功讓土耳其總統厄多安點頭。其他北約盟國領導人如美國總統拜登和英國首相蘇納克也都發文祝賀,並歡迎瑞典即將成為第32個北約會員國。

同時歐盟也承諾,要重新審視與土耳其的關係,儘管仍不願承諾給予會員資格,但對土耳其仍是利多消息。

*北約盟國可望加一 土耳其與瑞典達成入會共識

「瑞典加入北約」已掃除主要障礙,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0日在立陶宛與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和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開會後,透過推特宣布,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這項進展被解讀為,北約在11日的領導人峰會開始前,再次對俄羅斯展現團結意志。

土耳其公開表示,若歐盟同意重啟自2016年停滯至今的土耳其加入歐盟(EU)談判,並加速土耳其加入歐盟的程序,土耳其就會同意瑞典加入北約。

根據北約發布的7點聲明,先提到瑞典根據去年的三方備忘錄,針對反恐與解除武器禁運採取作為,瑞典與土耳其達成共同反恐為長期努力,與強化經濟合作的共識;瑞典承諾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北約也會任命反恐特別協調官。

紐約時報報導,瑞典修改憲法、通過新的反恐立法,並同意引渡部分在土國犯罪的土耳其人,但瑞典法院以捍衛言論自由為由,拒絕更多的引渡要求;厄多安則說,瑞典應該做得更多。

在峰會前取得瑞典入會共識,史托騰柏格表示,這對瑞典有好處,對土耳其也有好處,身為北約盟友,土耳其將從一個更強大的北約中獲益。

剛抵達立陶宛,準備參加在立國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的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透過聲明表示,歡迎土耳其、瑞典和北約發布的聲明,隨時準備好與土耳其合作,強化歐洲-大西洋地區的防衛與威懾。

拜登表示,歡迎瑞典成為第32個北約盟國,並感謝史托騰柏格的堅定領導。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瑞典與芬蘭揚棄中立政策,申請加入北約。

土耳其以兩國反對土耳其打擊庫德工人黨(PKK)等組織為由,拒絕瑞典和芬蘭入會;要求瑞典就打擊PKK、反恐合作,以及恢復軍武出口至土耳其等議題拿出具體作為。

匈牙利則是不滿芬蘭和瑞典批評匈國法治,路透4月報導,匈牙利並未提出具體條件來交換入盟,更像是跟著土耳其走;在土耳其點頭之前,匈牙利原定上月底表決瑞典入會案,結果被延後到秋天開會時討論。

北約雖採門戶開放政策,但入會需要全體盟國批准;土耳其議會3月批准芬蘭入會,4月芬蘭就加入北約;如今厄多安與克里斯特森達成共識,並承諾把瑞典入會案盡快交付議會表決。

紐時報導,北約峰會前取得突破,意味著瑞典入會可能很快成真;土耳其國會正開議,議期至27日結束;根據芬蘭入會經驗,從土耳其國會批准到芬蘭正式加入北約,只需要2周,就看土耳其和匈牙利國會何時批准。

此外,烏克蘭也在爭取加入北約,但美國在內的部分盟國持保守態度,稱要等戰事告終再討論。

*打什麼算盤?厄多安再推土耳其加入歐盟 疑為救經濟轉向親歐

土耳其總統厄多安昨天以歐盟重啟土國入盟談判作為條件,同意支持瑞典加入北約。有分析指出,厄多安常在選舉後改變政策立場,如今轉向親歐,可能為了化解土耳其的經濟危機。

總部設在倫敦的網路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厄多安(Recep TayyipErdogan)開啟一條與西方盟邦談判的新路徑,他首度明確將北歐國家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申請案,與土耳其長期嘗試加入歐洲聯盟(EU)的談判連結。

厄多安在出發前往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準備參加今天登場的北約峰會之前,在電視上發言提及有關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進度。他說:「首先開啟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道路,然後我們也將開放瑞典(加入北約)。」

厄多安9日與北約盟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通話時,也提出有關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議題。根據土耳其總統府新聞稿,厄多安表示:「土耳其對於加入歐盟抱有原則與誠意,並希望重啟入盟程序。」

厄多安還告訴拜登,安卡拉希望「在(北約)維爾紐斯峰會上,歐盟領導國家及領袖能發出清楚且強烈的訊息,支持土耳其入盟」。

在多項議題阻礙下,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進度基本上凍結。路障包括有關賽普勒斯統一的爭議,以及西方世界對於厄多安抱持負面觀感。

安卡拉目前希望更新與歐盟的關稅同盟,以及達成入境歐盟免簽證。尤其後者近期成為土耳其社群媒體上常見話題,因為民眾屢遭歐洲國家無來由拒簽。

中東之眼指出,厄多安是一位機敏的謀略家;眾所周知,他在每次選舉過後,都會對外交政策做出廣泛的戰略改變。

去年以來,厄多安與交戰的烏克蘭和俄羅斯皆維持友好關係,在雙方之間扮演調解角色。他讓土耳其一方面繼續賣無人機和武器給烏克蘭,另方面又接收俄羅斯的投資者、觀光客,並透過一座俄國建造核電廠,紓困衰弱的土國經濟。

然而,厄多安本月7日竟表示自己公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無視此舉可能激怒俄羅斯;他還與基輔簽署另一份無人機製造合約。不僅如此,厄多安決定讓一些烏克蘭戰俘返國,這些戰俘原是依照俄烏之間協議待在土耳其;克里姆林宮隨後也予以譴責。

一些人士認為,厄多安發言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只是煙幕彈,為了緩和他阻撓瑞典加入北約所面臨的壓力。

但促使厄多安提出重啟加入歐盟談判作為交換條件的可能原因為何?土耳其目前正為經濟危機所苦,通貨膨脹率飆高,外匯存底卻已完全耗盡。一名消息人士揣測,厄多安現在可能認為,俄羅斯的資金已經不足以讓土耳其度過財務難關。

厄多安6月做出經濟政策大轉彎,任命曾在華爾街主要券商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擔任經濟學家的前財政部長希姆謝克(Mehmet Simsek)回鍋擔任財長。這位受金融市場認可的前銀行家希望能改革土耳其經濟、縮小國家的通膨率及預算和貿易赤字。

不過,安卡拉還需要西方投資人重返土耳其。希姆謝克上任後的首趟海外出訪行程,便是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卡達尋求外國直接投資。但安卡拉內部理解到,光是這麼做也不夠。

厄多安在2003至2014年擔任土耳其總理期間,讓國家的外交政策和民主素養以歐盟為標竿。他推行改革,讓民眾享有更多權利和自由;隨後的制度改革也讓外資對土耳其的信心提升,促使數以十億計美元資金流入。

然而分析家認為,厄多安現在要打歐盟牌,有很大機率可能無效。

美國顧問公司Teneo的長期土耳其專家皮可利(Wolf Piccoli)指出,安卡拉似乎不理解歐盟的運作思維。「沒錯,對西方的發言更具建設性、少點對抗性,將會受投資人歡迎;但土耳其對瑞典加入北約申請案所做的事,具有重要象徵性。」

他表示,目前在柏林和巴黎這類歐盟主要國家首都的氛圍,並不利於土歐關稅同盟更新或免簽等事務上有重大進展,「這在政治上是沒希望的」;而土耳其重啟加入歐盟程序與否,也「已不再是投資人看重的事」。

*克里姆林宮:正密切監控北約峰會 並就瑞典加入規劃對策

克里姆林宮今天聲稱正「密切監控」在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並批評本次峰會具有「反俄」性質;克宮還說,一旦瑞典成為北約防禦聯盟成員國,俄羅斯的安全勢必受到威脅。

法新社報導,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Peskov)今天表示,「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具有強烈反俄性質的聯盟峰會。俄羅斯被視為敵人和對手,討論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展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昨天表示,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已同意將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土國國會批准。

對此,培斯科夫告訴媒體記者,瑞典加入北約一事必然會對俄羅斯安全造成「明確的負面後果」,克宮正在規劃相應對策。

*只差一步 匈牙利外長:批准瑞典加入北約「只剩技術問題」

在土耳其同意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今天表示,匈牙利批准這個北歐國家加入北約如今「只是個技術問題」。

法新社報導,土耳其昨天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為北約盟國今天登場的峰會展現團結鋪路。在立陶宛舉行的這次峰會焦點是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

匈牙利與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中最後兩個尚未批准瑞典入盟的國家。

西亞爾托在臉書(Facebook)發布聲明說:「完成批准程序目前只是個技術問題。」

匈牙利國會於7日結束夏季特別會期,但在未來幾天可能會召開新會議就此事進行投票。

*坦言短期烏克蘭彈藥存量低 北約秘書長:盟國正增產增購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坦言短期烏克蘭彈藥存量愈來愈低,北約自去年4月起開始因應,包括增產增購。對於美國供烏集束彈藥的爭議,他表示俄烏雙方均已使用,差別在俄羅斯用來侵略,而烏克蘭用於自衛。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今天下午起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正式召開為期2天的高峰會,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上午在峰會場邊論壇作出前述表示。

他指出,去年4月起,也就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1個多月後,北約便開始與軍武產業接觸,討論增加彈藥生產的問題。他坦言北約盟國「一開始就沒有儲備足夠彈藥」,如今愈來愈多盟國已簽署長期彈藥採購合約,一年多來北約就此議題的努力正逐漸產生效果。

他也坦言,短期內因應烏克蘭所需彈藥對盟國已構成挑戰,「我們必須做任何能做的事來供應他們」,至於提供什麽樣的彈藥,則是各個盟國本身的決定。

美國決定提供烏克蘭集束彈藥一事,引起人權團體反對。目前全球已有逾百國宣布放棄使用這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

對此,史托騰柏格強調,俄烏戰爭雙方已經都在使用集束彈藥,不同的是,俄國用來侵略他國,而烏克蘭則是用以自保。

峰會場邊論壇的另一段圓桌討論中,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也舉出中國、俄國增加國防支出的速度是數十倍於歐美國家,強調西方國家必須支持武器增產,以產生相應的遏阻效果。

卡拉斯說,「(我們)需要它,為了永遠不需要用到它(指武器)」。

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Krisjanis Karins)則在前述論壇談及俄國傭兵集團瓦格納在兵變失敗後被傳轉進白俄羅斯一事,示警北約盟國須試想若500個軍事訓練精良的人員化身移民進入盟國境內,將如何因應。

他說,俄國的野心沒有任何改變,「我們必須更努力提升準備」。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在峰會前夕承諾將加國原本派駐拉脫維亞的北約兵力增加一倍,他在同場論壇回應加國人民是否支持時表示,「人民知道世界正在改變,不只發生在烏克蘭的戰爭,還有其他極權力量正在崛起」。

杜魯多強調,如果是俄國贏得這場戰爭,「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改變」。

*成員國仍有分歧…北約峰會在即 秘書長:將就烏克蘭入盟釋出正面訊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即將召開峰會,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今天表示,關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路線圖,烏方將獲得「正面且有力的訊息」。

路透社報導,北約各成員國領導人即將開會討論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把戰爭帶到北約門前的影響。

目前北約31個成員國意見分歧,意味北約不會直接邀請烏克蘭入盟。

但史托騰柏格說,烏克蘭將得到更多軍事援助、獲放寬入盟的正式條件,以及「北約-烏克蘭理事會」(NATO-Ukraine Council)這種跟北約的新形式合作。

史托騰柏格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主持峰會前表示:「我有信心,會就烏克蘭及其入盟路線圖,釋出正面且有力的訊息。」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說,關於烏克蘭申請入盟一事,這次峰會將釋出「正面訊號」。目前協商人員即將替最終協議收尾,外交官們態度樂觀。

峰會東道主立陶宛高度留意俄烏戰爭對東歐的影響。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立陶宛總統諾賽達(Gitanas Nauseda)身旁,重申華府對北約的承諾,表示「我們與你們同在的承諾並未動搖」。

這次峰會預計也將通過冷戰結束後,北約第一份抵禦俄國攻擊的全面規畫。

莫斯科稱烏克蘭加入北約將威脅俄國國家安全,並批評北約這次的兩天峰會。

俄羅斯新聞社(RIA)報導,一名駐維也納的俄國高階外交官警告,假使烏克蘭戰事升級,歐洲將首當其衝,面臨「災難性後果」。

*NATO峰會前夕 澤倫斯基:已得知烏克蘭將加入北約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前夕表示,烏克蘭將成為北約一分子,並期望這場峰會能成為基輔正式加入北約的一個「方法」。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晚間例行影片談話中表示:「我們還在琢磨字句,也就是確認加入的具體字眼,但我們已經得知烏克蘭會成為成員國的事實。」

「我們正在努力,讓取得會員資格的方法盡可能明快清楚。」

歐洲外交官表示,烏克蘭幾個西方大型盟國仍在敲定聯合架構的階段,那將為基輔長期安全保障鋪路,可能會在本週北約峰會結束時才會宣布。

北約成員國仍在討論何時讓烏克蘭加入、是否正式邀請、烏克蘭須具備的條件以及如何追蹤進度。

澤倫斯基表示,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的峰會,必須確認烏克蘭已是北約「事實上」的成員,因為它擁有北約的武器且和北約有共同的價值觀。

澤倫斯基說:「即使有不同的聲音,但很明顯烏克蘭應該加入這個聯盟,不是現在,現在有場戰爭,但我們需要明確的信號,我們現在就需要這個信號。」

*北約若不在峰會上提烏克蘭入盟時間表 澤倫斯基:這樣很荒謬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如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在立陶宛峰會中,提出讓烏克蘭入盟的時間表,這樣會很荒謬。

路透社報導,北約將於今明兩天召開峰會,預料內部歧見將阻撓這個西方軍事聯盟在會中提出接納烏克蘭的時間,或直接邀請烏克蘭入盟。

澤倫斯基在通訊應用程式(App)Telegram寫道:「不設定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或烏克蘭入盟的時間表,可說是史無前例且荒謬。」

澤倫斯基及其團隊持續敦促北約,提出一份讓烏克蘭在戰後入盟的清晰路線圖。

他表示,烏克蘭的北約會籍一直不明確,意味留下一扇跟俄羅斯討價還價的機會之窗,「而且對俄羅斯來說,這意味持續其恐怖行徑的誘因」。

澤倫斯基表明自己會參加峰會,他說:「不明確等同軟弱,我將在峰會上公開討論此事。」

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則表示,正密切關注這次北約峰會,並將「採取措施來保護俄國自身安全」。

*北約將為烏克蘭入盟規劃「改革之路」 白宮:沒辦法給出時間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正在立陶宛舉行峰會。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今天說,北約將為烏克蘭規劃一條「改革之路」,好讓烏克蘭最終得以入盟。

法新社報導,蘇利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的峰會上告訴記者,北約將規劃「烏克蘭的改革之路」,但「我沒辦法給出時間表」;他還宣布,美國總統拜登明天將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

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國家力挺烏國,但蘇利文說,北約不可能立即接受烏克蘭,因為俄烏戰爭尚未結束,一旦烏克蘭加入,就會「讓北約捲入與俄國的戰爭」。

蘇利文提到,對於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目標,各方在這場峰會上釋出了「很多善意」,「問題在於要循什麼途徑?」

他說:「我想大家可以達成充分理解。」

此外,北約成員國也正討論,除了目前為烏克蘭反攻所提供的大量援助之外,還可以推出哪些具體的臨時安全措施。

蘇利文說,拜登和澤倫斯基明天見面時會談到這個問題。

*瑞典可望入北約 美議員:除普亭也能嚇阻習近平

土耳其今天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歡迎,參議院共和黨外交領袖里契則認為,北約變大變強,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亭外,也能嚇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將於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登場,過去一直阻撓瑞典加入北約的成員國土耳其在峰會前夕改變立場,同意推進瑞典入會程序。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今天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在維爾紐斯會談後,指土國已經同意盡快把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給土耳其國會。

拜登(Joe Biden)透過白宮發表聲明歡迎這項宣布,指他已準備好與艾爾段及土耳其合作,強化歐洲-大西洋區域防禦及嚇阻,也期待歡迎克里斯特森及瑞典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里契(JimRisch)也發布聲明,對土耳其同意盡快推進瑞典申請案的消息表達歡迎,並呼籲匈牙利近期也能跟進。

里契指出:「在全球各地獨裁者持續挑戰界線之際,不論是實際意義或隱喻意義,北約比以往來得更加重要。」他說,早就該讓瑞典加入北約,美國與其他北約成員國一年前就採取相關作為。

里契說,一個更強壯、規模更大的北約不只會嚇阻普亭(Vladimir Putin),而習近平希望終究能奪下台灣的想法,正密切關注北約聯盟如何回應俄國入侵烏克蘭。

他強調,北約不能也不會在領土上做出任何讓步,且會與尋求自身自由與主權道路的盟友堅定站在一起。

*烏克蘭持續反攻!烏軍稱「俄軍落入陷阱」 在巴赫姆特取得進展

烏克蘭今天表示,烏軍已讓巴赫姆特(Bakhmut)的俄羅斯占領軍落入「陷阱」。烏軍在這個飽受摧殘的東部城市一帶持續反攻,並取得進展。

路透社報導,俄方對戰況另有說法,表示俄軍已成功擊退或遏制了烏克蘭在東部和南部地區的進攻。

俄國的入侵行動開始已超過500天,烏克蘭的反攻行動於上個月初展開,主要集中在東南部地區奪回一系列的村莊,並向控制巴赫姆特的俄軍逼近。

烏克蘭官員昨天指出,他們在兩個戰區皆有進展。

烏克蘭陸軍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er Syrskyi)在Telegram直言:「巴赫姆特的俄軍已落入陷阱。」此外,他也寫道:「巴赫姆特在(我們)國防軍的火力控制下,敵軍正被驅離陣地。」

在南部地區,烏軍將領塔納夫斯基(OleksanderTarnavskyi)在Telegram上表示,烏軍「正在行動」,而俄軍已在24小時內折損約數百名兵力。

*俄軍砲擊援助中心7死13傷 烏克蘭地方官斥戰爭罪

烏克蘭緊急救難單位今天表示,俄羅斯軍隊砲擊烏克蘭東南部小城奧里希夫(Orikhiv)一間援助中心,已經增至7人死亡、13人受傷。

烏克蘭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州長馬拉什科(Yuriy Malashko)在社群媒體發文:「他們攻擊位於住宅區的一處人道援助運送點。」他還說這是「戰爭罪」。

馬拉什科提到:「4人當場喪命,分別為43歲、45歲和47歲的3名女性,以及1名47歲男性。」

但緊急救難單位指出,死亡人數已經增加。

烏克蘭緊急救難單位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說:「救援人員從瓦礫堆下移出3具沒有生命跡象的遺體,死亡數已經增至7人。」

烏克蘭總檢察長透過聲明表示,砲擊發生於當地時間昨天下午1時20分,這起事件還造成13人受傷。

*烏克蘭情報局:瓦格納兵變期間曾抵達俄核武基地

根據網上發布的影片與居民訪談內容,當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6月24日向北發兵莫斯科時,其中有一隊軍車在公路上轉而向東,朝一座擁有核武的俄羅斯軍事基地前進。

一旦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抵達更偏遠的鄉下,監視與追蹤的機會愈形渺茫。他們曾抵達距離核武基地「佛洛尼斯-45」(Voronezh-45)僅約100公里之處。

路透社無法證實後來發生了什麼事,不過西方官員一再表示,俄羅斯儲存的核武在兵變期間從未處於險境。兵變在當天稍晚迅速而神秘地結束。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Budanov)接受獨家專訪時表示,瓦格納集團實際上前進地更深入。他表示,瓦格納戰士其實抵達了這座核武基地,他們的目的是要獲得蘇聯時期的小型核武裝置,以便「提高兵變的談判籌碼」。

布達諾夫說:「如果你準備好戰到最後一人,這就是大幅提高談判籌碼的設施之一。」

布達諾夫說,瓦格納集團與核武之間的唯一障礙僅是儲存設施的大門,「倉庫的門是關著的,他們沒有進入技術區域」。

路透社無法獨立判定瓦格納集團是否確實成功抵達「佛洛尼斯-45」基地。

布達諾夫並未就他的說法提供任何證據,也拒絕透露烏方與美國和其他盟國是否曾就此事進行討論以及討論內容。他也並未說明瓦格納戰士後來為何撤退。

*路透:瓦格納兵變部隊逼進俄核武基地 烏方稱已抵基地被擋在核武門外

路透獨家報導,根據被貼在網路上的影片和受訪的當地居民說法,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的部隊6月24日揮軍北上、向莫斯科挺進時,一列軍車在公路上轉向東,朝一座戒備森嚴的核武基地前進。

這支瓦格納部隊進入鄉間地區後失去蹤跡,當地距「佛洛尼斯-45」(Voronezh-45)核武基地約100公里。路透無法證實接下來發生的事,西方官員一再重申,在瓦格納兵變期間,俄羅斯的核武沒有危險。這場兵變在24日當天迅速結束。

但在路透的獨家訪問中,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表示,這支瓦格納部隊繼續前進。他說,他們抵達了這座核武基地,意圖奪取蘇聯時代的小型核武,以增加兵變的籌碼。

布達諾夫說,瓦格納部隊遭遇的唯一障礙是核武儲存設施的多道門,「門是關閉的,他們無法進入」。

路透無法證實瓦格納部隊已抵達「佛洛尼斯-45」核武基地。布達諾夫對他的說法未提出證據,也未說明若確有其事,烏克蘭與美國和其他盟邦之間的討論。他也未說這支瓦格納部隊後來為何撤退。

一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軍方消息人士證實布達諾夫的部分說法。這名人士說,一支瓦格納部隊「設法進入特殊地區,美國人很焦慮,因為那裡儲存了核武」。

俄國在烏東占領區一名了解內情的消息人士說,這件事讓克里姆林宮憂慮,24日當晚火速安排與瓦格納叛軍談判,由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居中斡旋。

*全球民眾如何評價普亭、澤倫斯基和北約?調查曝「他」信任度創新低

皮尤研究中心周一(7月10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對俄羅斯及其領導人普亭的看法處於歷史最低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國家的的受訪者對普亭的看法均創下歷史新低,並在2023年進一步下降,尤其是在德國、以色列和西班牙。

這項在24個國家進行的研究發現,平均8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俄羅斯領導人「在國際事務上做正確的事情」極少有信心或沒有信心。

包括德國在內的9個國家的受訪者對普亭的信心創下歷史新低,從2022年14%下降到2023年的8%。

然而,印度和印尼的受訪者對普亭的信心創下了歷史新高。自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首次提出這一問題以來,對這位俄羅斯總統表示有信心的印度人比例上升了17個百分點。印尼的這一比例上升了7個百分點,從2019年的36%上升到2023年的43%。

皮尤還調查了人們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北約和一些北約領導人的看法。

受訪者對澤倫斯基褒貶不一
與普亭相比,受訪者對澤倫斯基褒貶不一。24個國家中,有51%的人至少對澤倫斯基在國際事務上做正確的事情有一定信心,而39%的人表示他們對這位烏克蘭領導人有極少信心或沒有信心。

在歐洲,澤倫斯基在荷蘭、瑞典和英國享有很高的聲譽,但在希臘、匈牙利和義大利則不然。

對澤倫斯基的信心因意識形態而異。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六個國家,左翼人士對他的信任程度更高,其中四分之三的左翼人士信任澤倫斯基,而右翼人士的信任度只有一半。然而,在阿根廷、希臘、韓國和西班牙,右翼人士對他表現出更多信心。

北約做得怎麼樣?
自2022年2月烏克蘭入侵以來一直支持烏克蘭的北約(NATO)得到此次調查中11個成員國受訪者的好評。

皮尤研究中心詢問了部分北約成員國(波蘭、荷蘭、英國、德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法國、匈牙利、西班牙和希臘)公眾對北約的看法。

在這些國家中,62%的受訪者對北約持正面看法,而31%的人對這個軍事聯盟持負面看法。

研究人員還發現,瑞典的態度是最積極的,78%的人對北約抱有好感。瑞典正在等待加入北約。

拜登、馬克宏和蕭茲的表現如何?
全球對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總理蕭茲的看法比對普亭的看法更正面。

在這個春季接受調查的24個國家中,54%的人對拜登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表示有信心。馬克宏和蕭茲緊隨其後,信任度分別為50%和49%。

去年,少數北約國家對馬克宏的信心大幅下降。例如,加拿大受訪者對馬克宏的信心下降了16個百分點,從2022年的66%下降到了2023年的50%。

(聯合新聞網)
--
*俄媒︰俄侵烏近5萬人戰死

遠高於俄官方所稱6千多人
烏俄戰爭持續超過一年四個月,兩國都未及時提供戰場損傷數據。對此,俄國兩家獨立媒體透過與外國媒體和資料科學家合作,利用超額死亡率的統計概念,從繼承紀錄和官方死亡率揭開俄國政府隱瞞的秘密,推估俄軍戰死沙場的人數逼近五萬人,遠高於官方公布的六千多人。

美聯社指出,儘管面臨騷擾和潛在刑事指控,俄國獨媒Mediazona、Meduza與英國廣播公司(BBC)俄國事務部門和網路志工合作,利用社群媒體的貼文和俄國各地墓地的照片,建立已確認的戰死人數資料庫。截至本月七日,他們確認二萬七四二三名陣亡俄國士兵的身分。Mediazona編輯特雷希查寧表示,這些僅是他們知道名字的士兵,且有多個來源證實他們已戰死。

為了進行更全面的統計,兩家獨媒又取得向俄國國家遺囑登記處提交的繼承紀錄,並分析指出,去年十五至四十九歲男性的繼承案件,比預期多了二萬五千件。德國圖賓根大學資料科學家科巴克(Dmitry Kobak)也從俄國聯邦統計局(Rosstat)取得去年按年齡和性別細分的死亡率數據,發現俄國五十歲以下男性死亡人數確實比預期多出二萬四千人。

到今年五月廿七日為止,繼承案件數量又激增至四萬七千件,此一數據與美國白宮五月評估的死亡人數幾乎一致,即去年十二月以來,又有二萬多名俄軍在烏國戰死。此外,英國國防部二月推估,約四至六萬名俄軍可能在戰爭中喪命。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外洩的評估則顯示,戰爭首年在行動中喪生的俄國人人數,介於三萬五千至四萬三千人之間。

特雷希查寧說,要統計所有傷亡人數極其困難,除了俄國正規軍外,還有國家近衛軍(Rosgvardia)、車臣特種部隊「阿赫馬特營」,以及瓦格納為主的多個傭兵組織,而且囚犯士兵的傷亡狀況也讓人霧裡看花,人為操縱的可能性很大,統計資料反而可以給出更接近實際狀況的結果。

叛變失敗5天後 普里格津見普廷
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透露,俄國總統普廷上月廿九日、即瓦格納集團叛變失敗的五天後,在克宮與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和其他指揮官舉行會談,獲邀人數多達卅五人,會議持續三小時。普廷對瓦格納在烏克蘭前線的行動,以及叛變當天的狀況都做出評估,同時聽取指揮官對事件的解釋,包括強調他們是普廷的堅定支持者,準備繼續為國家安全而戰。

此外,俄國國防部十日公布影片,顯示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聽取有關烏國飛彈攻擊的報告,這是他在瓦格納叛變後首度公開露面,顯示他順利保住官位。

*北約移除障礙 加速烏國入盟

立陶宛舉行年度峰會 澤倫斯基確定出席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卅一個成員國的領袖預定十一日齊聚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參加年度峰會,烏克蘭的未來成員地位料將成為關鍵議題。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十日透過「推特」表示,經過密集會談,北約盟國針對將「成員國行動計畫」(MAP)從烏克蘭入會的道路上移除,達成共識,「我方歡迎這一期待已久的決定,它縮短了我們通往北約的道路,這也是明確邀請烏克蘭成為成員國的最佳時機。」

MAP規定加入北約之前必須實現的目標,新成員國要加入,第一步就是要獲得北約同意先加入MAP,這也一直是烏克蘭加入北約的主要障礙。如今北約放棄MAP,意味著可提供超越二○○八年北約峰會聲明(即烏克蘭最終將成為成員國)的條件,又無需向基輔發出實際邀請或提出具體時間表,可望加速其入盟進程。這項消息已獲得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證實。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十日也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確定出席此次峰會。

關於烏克蘭未來的北約成員國地位,部分北約東翼的歐洲國家要求更具體的路線,但美國與德國則將焦點置於更立即的協助。英國金融時報九日報導,美德受到其他盟國壓力,希望同意邀請烏克蘭在戰爭結束後加入北約,但兩國抗拒壓力,可能在峰會上暴露分歧。

拜登七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表示,需先結束戰事,北約才能考慮將烏克蘭納為成員國;美國願比照以色列模式,提供烏國更多安全保障,美國與北約盟邦也會繼續向基輔提供阻止侵略所需的援助和武器。

美國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九日引述四名熟悉談判情況的官員報導,若干西方盟國正進行「最後一刻」談判,以便在北約峰會前,敲定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宣言。報導提到,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最近數週來一直與基輔討論,並與北約、歐盟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其他盟國進行接觸,其構想是由所有願意持續向烏克蘭提供軍援的國家,建立一個「保護傘」,細節則因國家而異。

烏軍佔領巴赫姆特周邊關鍵制高點
戰況方面,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Ganna Malyar)十日透過Telegram表示,烏軍已佔領東部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周邊的關鍵制高點,以火力壓制周邊的俄軍出入口和活動,並在西方支持下持續推動反攻。烏方宣稱,自上月開始反攻以來,已收復南部前線一六九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及巴赫姆特周邊面積為廿四平方公里的地區。澤倫斯基也說,烏軍反攻行動歷經稍早的膠著後,現已取得「主動」。

*拜登稱155公釐口徑砲彈不足 遭批洩軍機

援烏集束彈 暫時措施
美國總統拜登七日坦言,美國現有一五五公釐口徑的砲彈數量不足,但在生產新砲彈的「過渡期」,烏克蘭不能失去防禦能力,因此才會決定軍援烏克蘭集束彈。不過,外界質疑拜登洩漏軍機,同時與他自己早年的論點相違。

福斯新聞報導,拜登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訪談中表示︰「這是一場與彈藥有關的戰爭,烏克蘭即將用完彈藥,美方庫存也所剩不多。因此,我們最終決定接受國防部的建議,此措施並非永久,而是允許在此過渡期間,能為烏克蘭爭取到更多一五五公釐砲彈。」

拜登的說法在社群媒體上引發困惑與憤怒,保守派人士和專家質疑,拜登為何要在全國電視訪問中,讓外界知道美國砲彈庫存不足,強調這是在自曝其短。

美國保守派學者蓋斯特(Steve Guest)推文表示︰「拜登向世界廣播說『美國的一五五公釐砲彈數量不足』。蠢蛋,拜登難道不在乎我們在中國的對手正在監聽嗎?」科技企業家塞克斯(David Sacks)推文說,「代理人戰爭的目的是削弱俄羅斯」,「但美國自己先耗盡彈藥,那麼到底是誰在削弱誰?」

一名白宮官員被媒體要求評論時,似乎收回拜登的說法,透過電子郵件表示「為應付突發事件或軍事衝突,軍方對武器系統儲備和彈藥數量都有明確要求。我們送到烏克蘭的所有東西,都已超過足夠數量。因此,美國自己的彈藥並未耗盡。」

民主黨總統提名戰的競爭對手、前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之子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八日推文猛批,去年白宮新聞秘書莎琪說使用集束彈是「戰爭罪」,拜登現在卻打算將集束彈送往烏克蘭,「拜登在一九八二年也反對集束彈,當時他反對將集束彈出售給以色列。」「拜登的良心怎麼了?」

(自由時報)
--
*兵變後瓦格納首腦見普亭 表效忠

華盛頓郵報十日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十日指稱,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流產兵變後五天的六月廿九日,曾與俄國總統普亭在克里姆林宮談了三小時。期間普亭對兵變做出評價,並聽取瓦格納指揮官們看法。

瓦格納集團兵變時一度進逼莫斯科,被視為對普亭權力的挑戰,但在前述會議中,普里格津和多位瓦格納指揮官出席。這些指揮官當場表達效忠普亭,並聲稱將繼續為普亭及祖國作戰,出席人數據稱達卅五人。普亭則提供他們替代僱傭的選項。

兵變期間,瓦格納一度控制俄南城市頓河畔羅斯托夫的軍事設施,但隨後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出面斡旋,兵變迅速落幕。普亭則對麾下正規軍和維安單位避免混亂和內鬥表達感謝。

普里格津則宣稱,兵變並非企圖顛覆普亭政府,而是希望制裁在烏克蘭犯下失誤和不專業舉措的俄軍將領。根據魯卡申柯斡旋的協議,普里格津本應轉往白俄,但魯卡申柯上周說他已返回俄國,瓦格納傭兵似乎也尚未前往白俄,使外界對該協議的執行狀況存疑,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烏克蘭入北約 拜登:還不是時候

北約將於十一日和十二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年度高峰會,烏克蘭和部分東歐國家希望北約在這次峰會邀請基輔在俄烏戰爭結束後加入,或至少提出讓烏克蘭入會的路線圖。但美國總統拜登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表示,烏克蘭還沒準備好加入北約,俄烏戰爭必須先結束,北約才能考慮把烏克蘭納為成員國。

拜登在出訪歐洲前接受CNN專訪時說,此刻正處於戰爭期間,他不認為北約內部現在對於是否把烏克蘭納入這個家庭達成一致意見。

根據北約憲章第五條,北約盟國承諾捍衛任何遭攻擊的成員國。拜登指出,現在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意味北約會與俄羅斯開戰。

拜登說,「你知道,我是當真的,我們對北約的每一寸領土做過承諾。無論如何,這是我們所有成員國的承諾,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那麼我們全部投入戰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與俄國作戰」。

拜登還說,「我認為我們必須為烏克蘭找到一條合理的道路,使烏克蘭有資格加入北約,但我認為現在就投票表決還太早,因為烏克蘭還必須達到其他條件,包括民主化和其他議題」。

拜登表示,雖然現在討論烏克蘭即將加入北約還太早,但美國及北約盟邦會繼續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烏軍提供結束戰爭所需的安全與武器。

德國總理蕭茲六月已表明,德國反對讓烏克蘭迅速加入北約。路透引述德國官員報導,將在北約峰會宣布援助烏克蘭軍備,但德國認為目前並非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適當時機。

北約二○○八年曾發表聲明指稱,烏克蘭最終將加入北約,但始終沒有提出明確的加盟路線圖,維持戰略模糊。烏克蘭現在要求北約發出明確的入盟邀請,澤倫斯基已獲邀參加北約峰會,他希望北約找出適當的字眼,邀請烏克蘭加盟。

另外,白宮表示,拜登與土耳其總統厄多安九日通電話時,拜登明言希望看到瑞典「盡快」加入北約,成為第卅二個成員國。隨拜登飛往英國倫敦的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空軍一號上對「美國之音」說,「我無法描述瑞典距離入會有多接近或差多遠」。厄多安十日稍晚可望在維爾紐斯會晤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

土耳其視庫德族武裝組織為恐怖分子,不滿瑞典對該組織過於寬容。瑞典為此推出新反恐法。土耳其總統府九日表示,厄多安在電話中對拜登說,瑞典已朝對的方向採取步驟,但該法未發揮作用。他十日將安卡拉同意瑞典加盟北約,與卡關已久的土耳其加入歐盟掛鉤,亦即將兩者當交換。瑞典外長比爾史特龍則樂觀以對,他認為入會是何時、而非會不會的問題。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