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6:25 / 19:14 / 20:46
*俄軍飛彈、無人機夜間襲擊烏克蘭東部 至少14死37傷
烏克蘭內政部今天表示,俄羅斯軍隊於夜間動用飛彈和無人機襲擊烏國東部,造成至少14人喪命、37人受傷。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內政部指出,俄軍使用彈道飛彈、多管火箭和無人機攻擊烏東城市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造成8棟建築與30台車輛毀損,並導致包含5位孩童在內的11人死亡,另有30人受傷。
內政部於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寫道:「在滅火時,敵方再度發動襲擊,損壞消防車。」
烏克蘭內政部提到,國內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夜間遭遇無人機攻擊,有至少3人喪生、7人受傷。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臉書(Facebook)發文說:「這類攻擊顯示俄羅斯的目標沒有改變。因此,繼續盡最大努力保護生命、強化我國防空並加強制裁俄羅斯是至關重要的。」
他還表示,幫助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資助這場戰爭的一切手段都必須瓦解。
*俄軍加速庫斯克反攻!烏軍士兵曝彈藥燃料供應遭中斷 同袍希望撤退
基輔獨立報與Politico 7日報導,派往俄羅斯庫斯克州的烏克蘭士兵和軍醫匿名受訪時透露,俄軍已經破壞烏軍的後勤,士兵則面臨包圍的風險,指揮官將很快必須做出艱難的選擇,是繼續戰鬥,還是選擇撤退。軍事分析師警告,如果他們錯過時機,烏軍就面臨被切斷的風險。
根據報導,俄軍正加速庫斯克州反攻的進展,防禦占領區的烏軍受到了猛烈的襲擊。多家媒體先前已報導,俄軍已在烏克蘭占領的蘇賈(Sudzha)鎮以南取得突破,前述士兵與軍醫則向基輔獨立報證實了此事。
該名烏軍士兵告訴基輔獨立報,當地局勢「嚴峻」,蘇賈附近的橋樑都已經被毀,彈藥和燃料供應被切斷,並警告烏軍面臨被包圍的威脅,派駐在庫斯克的烏軍士兵希望撤退。前述軍醫則透露,俄軍的突破發生在大約3天前,並且控制了所有道路。
烏克蘭戰爭繪圖網站「DeepState」確認俄軍深入烏軍陣地推進,指向了烏克蘭蘇梅州的國界。報告指出,「最嚴峻的局勢」位於俄羅斯庫斯克州和烏克蘭蘇梅州的邊境,俄軍正試圖朝蘇梅州朱拉夫卡(Zhuravka)與諾文凱(Novenke)兩村附近的烏軍陣地推進。
根據DeepState 7日最新更新訊息,俄軍也加強了位於蘇賈以南約5公里的庫里洛夫卡(Kurilovka)村附近的攻擊。基輔獨立報無法核實前述說法,庫斯克州烏軍發言人當天稍早拒絕評論當地局勢。
Politico報導,軍事分析師馬特維耶夫(Yan Matveyev)在Telegram頻道指出,戰局近日徹底改變,「烏克蘭指揮部必須做出抉擇,離開庫斯克州、完成作戰與保存力量,或者堅守與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
馬特維耶夫寫到,「守住庫斯克立足點的唯一真正原因是用作未來談判的討價還價籌碼,但在曠日持久的防禦中折損大量經驗豐富的部隊與先進裝備,可能嚴重削弱烏克蘭在其他州的軍力」。
軍事分析師比列耶斯科夫(Mykola Bielieskov)告訴Politico,縮小的突出部可能變得更容易防禦,「最初,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突出部,我們現在擁有差不多足夠數量的兵力進行防禦」,但「如果後勤無法維持,那我們需要撤退,毫無疑問」。
*路透:俄庫斯克境內烏軍幾乎被包圍 不利談判籌碼
去年夏天閃電攻進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的數以千計烏軍現幾乎已被俄軍包圍,這對期望利用占領當地作為與俄國和平談判籌碼的烏克蘭來說是重大打擊。
路透社報導,開源地圖顯示,在俄軍集結反攻奪回領土後,烏軍在庫斯克戰況過去3天急速惡化,俄軍的反攻幾乎將烏軍一分為二,還斷了主力部隊的主要補給線。
烏克蘭權威軍事部落格資源「深層政府」(DeepState)的開源地圖今天顯示,在俄國境內約3/4的烏軍現已幾乎徹底被包圍。
美國已停止與烏克蘭分享情報,當前不利情勢可能使烏軍被迫撤回烏克蘭,甚至被俘或被殺,造成政治與士氣層面雙重打擊。
在戰場情勢翻轉之際,美方正向烏克蘭施加愈來愈大壓力,要促使烏方同意與俄羅斯停火;與此同時,俄軍持續在烏克蘭境內部分前線挺進,烏軍也在一處反擊。
芬蘭智庫「黑鳥集團」(Black Bird Group)軍事分析師裴洛能(Pasi Paroinen)告訴路透社:「(烏克蘭在庫斯克州的)情況非常糟糕…現在烏軍差不多不是被包圍就是被迫撤退。而撤退將意味著遭受危險夾擊,烏軍將持續受到俄國無人機和大砲威脅。」
俄羅斯國防部和烏克蘭軍方均未證實俄軍的猛烈攻勢,雙方通常傾向延遲公布戰場變化。
軍事分析師馬特維夫(Yan Matveev)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說,烏克蘭要做出艱難抉擇。
他說:「支持堅守這處橋頭堡(指烏軍手中所握有的庫斯克土地)的唯一論據就是政治,利用橋頭堡的殘存部分來討價還價。還有攸關士氣問題,畢竟撤退就是撤退…」
*美國務卿告訴烏克蘭外長:川普堅決要儘快結束戰爭
美國國務院表示,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今天與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通話,並告訴對方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堅決要儘快結束俄烏戰爭。
路透社報導,國務院在兩人通話後發表聲明指出:「國務卿強調總統川普要儘快結束戰爭的決心,各方都必須採取措施,達成永續和平。」
根據國務院,盧比歐今天稍早另與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通電話,討論關於俄烏戰爭的問題。
國務院在聲明中說:「國務卿強調總統透過談判達成公正且持久和平的決心,並強調美國將持續與法國合作達成這項目標。」
川普表示他希望終結俄烏戰爭。俄羅斯3年多前全面入侵鄰國烏克蘭發動了這場戰爭。川普也表明,歐洲必須為自己的安全承擔更多責任。
川普一週前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在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發生激烈爭執後,川普暫停軍援烏克蘭與情報分享,以施壓基輔當局接受停火協議。
在澤倫斯基與川普爆發口角後,歐洲領袖團結支持澤倫斯基,但他們對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的應對方式仍需高度仰賴川普。
川普也表示,他「強烈考慮」實施全面制裁,包括針對銀行業,並對俄羅斯徵收關稅,直到與烏克蘭達成停火與和平協議。
*美媒:俄有條件願與烏罷兵 不反對中國大陸擔任維和
據莫斯科的知情人士透露,俄國願意討論與烏克蘭臨時休兵,前提是達成最終和平方案須見進展。俄國不接受北約或歐洲部隊到烏克蘭,但不反對像中國等國家派維和部隊。
彭博(Bloomberg News)引述不願具名知情人士透露,俄方高層上月在沙烏地與美方會晤時傳達這項訊息。這是俄國總統蒲亭回應美國總統川普呼籲停火的第一個積極信號。
知情人士指出,俄方認為若要在終止敵對行動上達成共識,就必須明確理解最終和平協議的架構原則;另一知情人士透露,在確立最終維和任務界線、細節這點,俄方會格外堅持,包括需就哪些國家參與維和達成共識。
克里姆林宮暫未回應這項報導。
俄羅斯已表明不接受北約部隊出現於烏克蘭領土,也拒絕歐洲國家組建「自願聯盟」協助監督和平協議落實的提議。然而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俄國不反對由中國等在俄烏衝突裡持中立立場國家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暫停交付對烏軍援與情報共享後,俄方從6日深夜到7日再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飛彈空襲。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俄國趁機加強攻烏表示理解,還說只有當烏方高層「願意一同解決問題」時,他才會恢復援助。
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被記者們問及是否不滿俄國趁虛而入時說:「實際上,我認為任何人都會跟他(蒲亭)做一樣的事,身處這個位置的人都會這麼做。我認為烏克蘭不會不想結束這一切,但我看不出來,所以現正吃到嚴懲。我實在搞不懂。」
媒體還問川普,會否考慮出於純粹防禦目的加強援烏克,提供基輔更多防空彈藥,這不會讓烏方用於進攻。但川普依然打回票,表明連防禦性質彈藥也不給。
川普說:「要讓我知道他們(烏方)有心想解決事情,我現在連他們是否想解決都不知道。如果他們不想,我們也不想多事。」
華郵指出,川普這番話與他稍早的社媒貼文違和。他貼文揚言就空襲對俄祭出「大規模」制裁,希望克宮也要坐下來談。
川普當時在自家社媒「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寫道「基於俄羅斯目前於戰場絕對是在『痛毆』烏克蘭的事實,我強烈考慮對俄實施大規模制裁、關稅與銀行制裁,直到達成停火和最終和平協議。對俄、烏都一樣,趁現在還來得及,趕快加入談判吧。先謝謝你們了!」
華爾街日報認為川普對俄威脅關稅的效果值得商榷。因為據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Bureau)資料,2024年俄國對美出口僅約29億美元,遠低於戰爭開始前2021年的296億美元。
而這幾年下來,美國及盟國已對俄祭出諸多制裁和其他懲罰,包括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價格、將俄羅斯的銀行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跨國支付系統。川普剩餘選項或許是進一步鎖定俄油,包括對方一些最大的石油生產商。
*美暫停與烏克蘭分享情報 撤銷部分衛星影像權限
美國太空科技公司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今天表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暫停與烏克蘭分享情報,公司已讓烏克蘭用戶無法在一個美國政府平台上取得衛星影像。
路透社報導,馬薩爾科技在聲明中說,馬薩爾與美國政府以及數十個盟友和夥伴國家簽訂了合約,「每個客戶都可自行決定如何使用與分享這些數據」。
馬薩爾科技表示,上述合約是全球增強型地理資訊傳遞(Global Enhanced GEOINT Delivery, GEGD)計畫。這是美國政府的計畫,提供美國收集的商業衛星影像存取權限。
馬薩爾科技說,「美國政府已決定暫時中止GEGD的烏克蘭帳號」,並請媒體向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NGA)詢問進一步問題,而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證實了這項行動。
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發言人表示:「根據政府有關支援烏克蘭的指示,NGA已暫時中止GEGD系統的存取權限。GEGD是使用美國政府採購的商業影像主要管道。」
馬薩爾中止烏克蘭帳號的行動,是由軍事新聞媒體Militarnyi率先披露。
馬薩爾在聲明中說:「我們嚴正看待合約承諾,其他的馬薩爾客戶計畫沒有變動。」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雷克里夫(JohnRatcliffe)本月5日表示,華府已暫停與烏克蘭分享情報,以施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政府與川普政府合作,促成烏克蘭與俄羅斯和平談判。
*川普:還是相信普亭想和平 美國更難與烏克蘭打交道
俄羅斯7日對烏克蘭發射大規模飛彈和無人機攻擊後,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和加徵關稅,以施壓促成最終停火和平協議。川普在白宮對記者說,依然相信俄羅斯總統普亭希望和平,且發現美國更難與烏克蘭打交道,烏克蘭在解決衝突的談判中沒有籌碼,美國今後對烏克蘭的援助將取決於烏克蘭對和談的準備情況。
ABC等報導,川普於橢圓辦公室回答記者提問時,重申稍早提出對俄羅斯的制裁威脅,並認為普亭有達成和平的意願。
當被問及當是否相信普亭希望和平時,川普指,相信普亭的話,並認為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很好,但無可否認俄羅斯正在對烏克蘭進行猛烈轟炸。
但他也表示,相比俄羅斯,美國更難與烏克蘭打交道,烏克蘭在解決衝突的談判中沒有籌碼,美國今後對烏克蘭的援助將取決於烏克蘭對和談的準備情況。
川普還說,他將與普亭詳細討論烏克蘭問題,並堅稱如果他當時繼續執政,俄羅斯就不會入侵烏克蘭,又將責任歸咎於前總統拜登。
*俄國飛彈攻擊烏克蘭 川普:還是相信普亭
俄羅斯7日對烏克蘭發動飛彈攻擊,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擬向俄國實施大規模的金融制裁和關稅,直到俄烏達成停火,以及最終的和平協議;不過,川普表示,他還是相信俄國總統普亭,認為烏克蘭更難溝通。
根據路透社報導,俄國7日向烏克蘭發動攻擊,破壞烏克蘭的能源和天然氣基礎建設;烏克蘭軍方指出,俄軍發射67枚飛彈,並出動194架無人機,向烏克蘭發動攻勢;烏軍也出動幻象2000戰機和F-16戰機還擊。
這是自川普一月就職後,俄國首次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攻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社群網路上回應說,真正和平的第一步應該是讓發動戰爭的俄國停止這樣的攻擊。
川普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表示,有鑒於俄國正在戰場上重擊烏克蘭,他正考慮向俄國實施大規模的金融制裁、制裁和關稅,直到俄烏之間達成停火和最終的和平協議。
川普也向俄國和烏克蘭喊話,兩國應及時坐上談判桌。
川普7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Oval Office)發表談話,並接受媒體提問。
有媒體詢問,在俄國發動攻勢之後,川普是否仍相信普亭想要和平?川普說,他依然相信普亭,川普並表示,雖然俄國正轟炸烏克蘭,他仍相信美俄之間的溝通順暢。
川普並表示,他反倒認為美國愈來愈難與烏克蘭溝通,並重申,烏克蘭沒有任何籌碼。
美國官員計畫下周與烏克蘭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會面,討論俄烏戰爭停火事宜;川普說,在協調最終的和平協議上,雖然俄國擁有所有的籌碼,但川普意外地發現俄國更容易溝通。
不過,川普也對俄國的攻擊表達反對;川普說,烏克蘭應該盡快把事情做好,完成任務。
媒體追問川普,是否認為俄國正利用美國暫停軍援烏克蘭的空窗期來取得優勢?川普說,他認為俄國正在做大家都會做的事情;川普說,普亭希望停火並達成協議。
川普認為,普亭對烏克蘭的猛烈攻勢是任何在其位子上都會做的事情。
*俄對烏發動飛彈攻擊 川普:擬實施大規模金融制裁
俄羅斯7日對烏克蘭發動飛彈攻擊,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擬向俄國實施大規模的金融制裁和關稅,直到俄烏達成停火,以及最終的和平協議。
根據路透社報導,俄國7日向烏克蘭發動攻擊,破壞烏克蘭的能源和天然氣基礎建設;烏克蘭指出,俄軍發射67枚飛彈,並出動194架無人機,向烏克蘭發動攻勢;烏軍也出動幻象2000戰機和F-16戰機還擊。
這是川普上任後,俄國首次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攻擊。
川普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表示,有鑒於俄國正在戰場上重擊烏克蘭,他正思考向俄國實施大規模的金融制裁、制裁和關稅,直到俄烏之間達成停火和最終的和平協議。
川普向俄國和烏克蘭喊話,兩國應及時坐上談判桌。
*怕了?川普威脅制裁俄羅斯後 傳普亭提1條件願接受暫時停火
美國總統川普7日威脅要對俄羅斯實施金融制裁和加徵關稅後,彭博資訊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考慮暫時停火,但這取決於達成永久和平協議的進展,是普亭首次對川普提出的停火呼籲作出積極回應。
報導指出,這項提議是在上月於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俄美高層官員會談中提出的。在同意停火前,俄羅斯希望明確了解最終和平協議的基本原則。據知情人士透露,俄羅斯特別關注維和任務的具體條件,包括參與該任務的國家是哪些。
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未回應置評請求。
川普7日於橢圓辦公室回答記者提問時,重申稍早提出對俄羅斯的制裁威脅,並認為普亭有達成和平的意願。
當被問及當是否相信普亭希望和平時,川普指,相信普亭的話,並認為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很好,但無可否認俄羅斯正在對烏克蘭進行猛烈轟炸。
但他也表示,相比俄羅斯,美國更難與烏克蘭打交道,烏克蘭在解決衝突的談判中沒有籌碼,美國今後對烏克蘭的援助將取決於烏克蘭對和談的準備情況。
*立陶宛情報:俄國3至5年內可能具有限攻擊北約能力
立陶宛情報機構7日發表2025年「國家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俄羅斯可能在3到5年內發展出足夠的軍事能力,對北約發動有限軍事行動;另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持續支援俄羅斯,並從事技術間諜活動以加速軍事現代化。
立陶宛國家安全部門(VSD)和行動服務第二部門(AOTD)發布的年度國安報告分析,俄羅斯雖無法在3到5年內建立起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但可能具備對單一或多個北約國家展開有限軍事行動的實力。
俄羅斯軍力增長的速度,將取決於烏克蘭戰爭的進展,若前線戰況趨緩,俄羅斯將加快組建新部隊,並提升武器與彈藥儲備。
此外,報告評估俄烏戰爭在6個月內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的可能性極低。俄羅斯當局認為自身在與支持烏克蘭的西方民主國家對抗中擁有優勢,國際施壓對俄國影響有限,且俄羅斯與中國、伊朗和北韓關係日益緊密,因此極可能持續推進戰爭,直到獲得重大讓步。
報告分析,儘管戰爭迫使俄羅斯投入大量財政資源,俄方短期內仍有能力維持甚至增加軍事支出。2024年俄羅斯軍事預算約為1300億歐元(約新台幣4.6兆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3%,但實際軍費可能更高,因俄方通常會透過機密預算及其他財政資源追加撥款。
立陶宛情報機構也將中國列為威脅,原因為中國在俄烏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支持,以及其為提升經濟與加速軍事現代化而從事的間諜活動。
報告指出,俄烏戰爭符合中國戰略利益,因其削弱西方、分散注意力並消耗資源。
報告分析,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的支援包括:關鍵「軍民兩用」設備和技術的軍事合作、經貿合作的增長、向俄羅斯購買石油與天然氣、透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支持俄羅斯經濟等。
立陶宛情報單位認為,中國當前對俄羅斯的支持立場,是出於不希望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政權在這場戰爭中失敗的考量。
報告另指出,中國正積極尋求獲取西方技術,以提升經濟競爭力並加速軍事現代化。
根據報告,中國透過合法與非法手段獲取技術資訊,例如資助國際科研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人才招募,以及間諜活動等。
但報告也表示,中國對立陶宛的科學研究成果保持高度興趣,特別是在雷射技術、半導體及生物技術領域。立陶宛情報單位示警,與中國國防工業有聯繫的機構可能會透過簽署合作備忘錄、聯合研究項目、成立實驗室及學術交流等方式,加強對立陶宛技術的滲透。
(聯合新聞網)
--
*俄軍飛彈、無人機轟炸烏東 至少14死30傷
烏克蘭內政部今(8)日指出,東部城市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與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Kharkiv)遭到俄羅斯以飛彈及無人機襲擊,至少14人遭波及喪生,30人受傷。
《路透》報導,烏國內政部在Telegram發文說,俄羅斯以彈道飛彈、火箭彈與無人機襲擊多布羅皮利亞,導致1棟8層樓的建築與30輛汽車受損,還有11人死亡、30人受傷。
烏克蘭內政部還提到,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也遭到俄軍無人機攻擊,3名平民不幸喪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於臉書發文稱:「這類襲擊說明了俄羅斯的目標沒有改變。因此,持續盡可能保護生命、加強我們的防空與增加對俄羅斯的制裁至關重要。必須瓦解所有協助普廷(Vladimir Putin,俄羅斯總統)資助戰爭的事物。」
*澤倫斯基白宮吵一架 國內支持度大增10%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公開口角後,根據烏國7日公布的一份民調,澤倫斯基的支持度大升10個百分點。
《路透》7日報導,烏國居領導地位的「基輔社會學國際研究所」(KIIS)7日公布的這份民調顯示,67%的受訪烏克蘭人表示信任澤倫斯基,前一個月為57%。
基輔社會學國際研究所執行董事葛魯瑞茨基(Anton Grushetsky)說,這份民調呈現出,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的3年多後,烏克蘭人仍力挺澤倫斯基,「烏克蘭人視美國新政府的言論,為攻擊整個烏克蘭和所有烏克蘭人」。
葛魯瑞茨基在聲明中說,烏克蘭人希望和平,但非付出太高代價得來的和平,「烏克蘭人真的想要和平,但是我們的(民調)結果一致地顯示,絕大多數人反對不論條件的和平」。
這份民調在2月14日到3月4日間進行,透過電話訪問1029人,調查期間時值基輔與其最大軍事支持者美國的關係,在2月28日澤倫斯基與川普的公開口角後陷入危機。
調查報告指出,烏國全國都反映出類似的結果,不過,澤倫斯基在烏國東部的信任度較低,約60%。受訪者中對澤倫斯基不信任的比率,也從37%降低到29%。
*俄軍空襲狂轟烏克蘭至少14死 澤倫斯基:俄羅斯死性不改
俄軍於當地時間8日深夜空襲烏克蘭,造成至少14人死亡。烏克蘭當局說,東部頓內次克州(Donetsk)有11人喪命、30人受傷,8棟住宅和一棟行政大樓受損。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也遭無人機攻擊,導致3人死亡、7人受傷。
《B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說,他正在考慮對俄羅斯祭出大規模制裁與關稅,俄軍正「猛烈轟炸」烏克蘭。然而,美方近期已限制烏克蘭獲取衛星影像,暫停軍事與情報援助。分析認為,就算美國威脅加徵關稅,俄羅斯總統普廷恐怕不會因此改變立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透過通訊軟體Telegram 發文說,俄軍襲擊頓內次克州的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ya),顯示「俄羅斯的目標沒有改變」,因此,竭力持續保護生命、強化克烏蘭空防、更嚴厲制裁俄羅斯至關重要,「任何能幫助普廷資助戰爭的金流,都必須切斷」。
哈爾科夫州州長說,當地一座肉品加工廠也遭遇無人機襲擊,造成大火,生產線和車庫被毀,附近多個村莊,包括博戈杜希夫(Bogodukhiv)、佩切尼吉(Pechenigi)與奧德諾羅比夫卡(Odnorobivka)等地也遭攻擊。哈爾科夫位於烏東前線,接壤俄羅斯,戰爭爆發以來多次成為俄軍攻擊目標,戰略地位至關重要。
*北約沒有美國還能存活?CNN:有機會更強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分析報導,歐洲正面臨一個嚴峻的新現實,美國不再理所當然地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支柱,甚至可能退出北約、從歐洲撤軍,但專家認為,歐洲實際上擁有百萬大軍和現代武器,也擁有財富和技術知識,可以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保衛自己。
美國總統川普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敵意、對俄羅斯總統普廷的善意,以及最近針對北約的言論,讓人懷疑只要「不付錢」,美國就不會保護北約盟友,這些都迫使歐洲領袖開始思考以前不可想像的問題,美國還是一個可靠的安全夥伴嗎?
然而,美國和德國是北約軍事預算、民事預算和安全投資計畫的最大貢獻者,各佔近16%,其次是英國(11%)和法國(10%)。分析人士表示,歐洲不需要出力太多,就能彌補少了美國的損失。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歐洲執行長史瑞爾(Ben Schreer)表示,如果歐洲國家團結起來並採購合適的軍備,可能對俄羅斯產生傳統甚至核嚇阻效果,「歐洲有能力集結自衛所需的資源,這只是意願問題」。
部分分析人士表示,沒有美國的北約,不一定是一個壞主意。
美國威廉瑪麗全球研究所安全與外交政策博士後研究員格雷弗拉特(Moritz Graefrath)指出,一旦美國盟友確信,在緊要關頭不再能依靠美國保衛,就會急忙彌補此一不足,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撤軍將創造一個更強大、而非更弱小的歐洲」。
根據IISS編製的「2025年軍事平衡」報告,土耳其擁有僅次於美國的北約最大武裝部隊,現役部隊人數達到35萬5200名;其次是法國的20萬2200名、德國的17萬9850名、波蘭的16萬4100名、義大利的16萬1850名、英國的14萬1100名、希臘的13萬2000名及西班牙的12萬2200名。
土耳其的陸軍部隊人數也最多,佔前線地面部隊的多數,為26萬200人,其次為法國11萬3800 人、義大利9萬4000人、希臘9萬3000人、波蘭9萬600人、英國7萬8800人、西班牙7萬200人、德國6萬650人。
相較之下,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去年7月指出,截至去年6月,約有8萬名美軍被指派或部署到北約國家基地,包括3.5萬人在德、1.2萬人在義、1萬人在英。
一些北約大國也擁有與俄國相同或倍數以上的武器。
以航空母艦為例,俄國只有一艘過時的航艦,但英國擁有2艘能夠發射F-35B匿蹤戰機的現代化航艦。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都部署能夠發射戰機的航艦或兩棲艦艇。除美國外,英法兩國都擁有核武,並都部署彈道飛彈潛艦。美國以外的北約盟國還擁有約2千架戰機和對地攻擊機,其中包括數十架新型F-35匿蹤戰機。
現代坦克等地面武器方面,包括德國豹式坦克和英國挑戰者坦克,現在正在烏克蘭軍隊服役。北約國家還可以部署強大的巡弋飛彈,例如英法研製的暴風影/SCALP空射巡弋飛彈「SCALP/Storm Shadow」飛彈。
即使美國完全退出歐洲,各國仍可使用美軍在歐洲的31個永久基地,包括海軍、空軍、地面和指揮控制設施,也可確保美軍一旦回歸能夠立即使用。
事實上,早在川普第一次擔任總統時,就曾要求五角大廈考慮從南韓撤軍,但他同時著手準備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希望說服對方放棄核武。金正恩拒絕後,美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一切如常」,照樣派駐數萬名部隊,並與南韓恢復雙邊演習,美國軍艦訪問南韓港口,空軍轟炸機飛越朝鮮半島。
分析指出,回到烏俄問題,如果川普沒有從俄國總統普廷那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對北約和歐洲的態度就會恢復如常。
*魯比歐與烏外長通話 強調川普希望「盡快」結束戰爭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當地時間7日與烏克蘭外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通話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決心儘快結束烏俄戰爭,國務院在通話後發布聲明強調此事。
據《路透》報導,國務院在通話後的聲明表示,「國務卿魯比歐強調,川普決心儘快結束戰爭,並強調所有各方須採取行動,以確保可持續的和平。」另,魯比歐當天還與法國外長巴霍(Jean-Noel Barrot)就烏戰進行單獨通話,討論相關局勢。
與此同時,川普7日在其自創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基於俄軍現在在戰場上『猛烈攻擊』烏國的事實,他正在「強烈考量」是否對莫斯科實施大規則制裁,包括銀行業制裁及貿易關稅措施,直到俄羅斯停火並達成最終的和平協定。
在此之前川普指出,希望促成俄烏戰爭的結束,並認為歐洲國家應承擔更多自身安全的責任。
報導分析,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月28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大吵一架不歡而散後,華府一度暫停對烏國的軍事援助及情報共享,以向基輔施壓接受停火協議。儘管歐洲多國領導人在2人衝突後紛紛表態支持烏國,然歐洲對俄烏戰爭以及安全問題的應對方式仍高度依賴美國總統的政策方向。
(自由電子報)
--
*歐盟要求烏戰和談5原則 尊重烏領土主權完整
歐盟廿七國緊急峰會六日晚間發表支持烏克蘭參與終戰和談、和平協議必須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須有安全保證,以及持續對烏軍援等聲明,但在匈牙利反對下,罕見以其他廿六國同意的峰會結論附件形式發布。
廿七國領袖六日中午和與會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共進午餐並交換意見。當天上午各國代表已草擬一份準備在峰會後發表的聲明,供各國領袖審批。
該聲明要求烏戰未來和談的五項原則,包括強調任何有關烏克蘭的和談不能缺乏基輔的參與,而歐洲人在攸關自己安全的烏戰和談中也須坐上談判桌。該聲明也寫道在烏克蘭實現的停火須是作為全面和平協議過程的一環;任何協議皆須伴隨對烏克蘭強有力而且可信的安全保障;烏戰和平須尊重烏克蘭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另就法國總統馬克宏五日說將討論以法國擁有的核武對歐洲夥伴國提供延伸嚇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六日說這是對俄國的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六日則聲稱,美國中斷軍援烏克蘭是烏方「自找的」,還形容此舉「就像拿木棒給農場的『強騾子』一記當頭棒喝」。凱洛格說澤倫斯基原本二月廿八日就可以簽署美烏礦產協議,但他卻「錯失良機」。
此外,聯邦眾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五日召開「因應中共對美國國安之威脅」聽證會。與會的前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杜如松說,中國大陸密切關注美國在烏克蘭的一舉一動。若美國決定減少援烏,「他們會很高興」,這代表美國不會援助台灣;美國也需與其他國家合作才能因應美中競爭,現在美國對烏克蘭或加拿大的做法,恐使美國更難團結盟友和夥伴共同應對中國挑戰。
民主黨籍眾議員史沃威爾則設想台灣將如何看待美國停止援烏,「若你是台灣,你應該很擔心我們(美國)可能會拋下烏克蘭戰場上的朋友」、「若你是台灣,你可能會自問,美國能否建立聯盟來真正保衛我們?」
(聯合報)
--
*美烏高層12日沙國會談 商議停火架構
美國和烏克蘭政府高層準備在十二日於沙烏地阿拉伯展開會談,兩國團隊在歷經總統公開爭吵後重回協商正軌。美國總統川普則再次強調烏俄必須停戰,因為「他們沒有選擇」。
美特使稱澤倫斯基已道歉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和中東特使魏科夫,準備十二日在利雅德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的幕僚長葉爾馬克等人恢復晤談。魏科夫透露,澤倫斯基已為其最近的行為道歉,稱決心重拾善意、表達感激,也願意為和平而努力,雙方預計在接下來的會談制定(烏俄)初步停火及和平協議的架構。美國代表團上月已在利雅德會見俄羅斯官員,試圖重置美俄關係,為烏俄最終和談奠定基礎。
川普:除了停火 別無選擇
川普也證實美烏復談,「我認為即將發生的事情是,烏克蘭希望達成和平協議,因為他們別無選擇。我也認為俄國希望達成協議,因為在某個只有我知道的層面上,他們也是別無選擇」。澤倫斯基已安排十日訪沙會見王儲,川普也表示有計畫訪問沙國,但目的是商務,並暗示可望取得沙國對美重大投資。
澤倫斯基六日出席歐盟領袖峰會,呼籲各國支持初步暫停空中和海上交火的停戰方案,烏方也將在與美方的會談中提出相關要求,包括俄方必須承諾停止以飛彈、炸彈和長程無人機攻擊烏國,不能襲擊烏國能源和民用基礎設施,也不在黑海採取軍事行動等,這將是達成兩國全面止戰及給予烏國安全保障的第一步。此外,釋放戰俘也可能是建立基本信任的方式之一。澤倫斯基另重申,不能在烏國缺席下討論烏國問題,以及任何影響歐洲安全的問題,都該在歐洲參與下解決。
與此同時,歐盟廿七國領袖召開緊急峰會,同意支持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提出的「歐洲再武裝」計畫,凸顯歐洲聯合防衛的想法正在逐漸成形。該計畫主要包括放寬財政赤字規則,允許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四年內拿出六千五百億歐元。此外,歐盟也將向成員國提供一千五百億歐元貸款用於國防投資,各國亦可投資烏國軍工業,或採購軍備支援烏國。
歐盟峰會支持烏國和談
歐盟峰會也發表聲明,支持烏國參與和談,和平協議須尊重烏國領土完整、須有安全保證,以及歐盟將持續軍援等,但與川普和俄國總統普廷關係密切的匈牙利總理奧班反對,最後僅廿六國簽署聲明。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