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50325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23:51

*以色列總理控國安局長擅自蒐證 政壇分岐加劇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今天指控國家安全局局長巴爾在未獲他同意的狀況下,對極右派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發動調查。尼坦雅胡開除巴爾的決定已遭以國最高法院下令凍結。

法新社報導,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辦公室發布聲明表示:「宣稱總理授權國家安全局(Shin Bet)局長巴爾(Ronen Bar)對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部長進行蒐證,這又是個被揭穿的謊言。」

這番言論旨在回應1則報導。該報導指稱,數月來國家安全局一直在調查警方內部的極右派滲透情況,以及班吉維爾與此事的關聯。

尼坦雅胡辦公室的聲明還說:「遭公布的文件內含國家安全局局長要求對警界高層進行蒐證的明確指令,宛如秘密統治時期。此舉將侵蝕民主,其目的則是要推翻右翼政府。」

班吉維爾也在社群媒體平台X做出回應。他發文痛批巴爾是「罪犯」、「騙子」,並指對方在相關文件「攤在大眾及世人目光下後,甚至還試圖否認自己企圖密謀對民主國家民選官員不利」。

堪稱以色列歷來最右派政府之一的現任尼坦雅胡內閣,本月20日通過他以「失去信任」為由開除巴爾的提案。但過了數小時後的隔日,最高法院就發布禁制令,暫時凍結巴爾遭解職的決定,這導致國內政壇分歧加深。

*才獲奧斯卡殊榮 巴勒斯坦導演遇襲並遭以軍逮捕

以色列記者亞伯拉罕說,與他一同執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的巴勒斯坦導演巴拉爾在約旦河西岸遭到屯墾者攻擊,並被以色列軍隊逮捕。

法新社和英國「衛報」報導,亞伯拉罕(YuvalAbraham)在社群平台X貼文說,一群蒙面的屯墾者攻擊巴拉爾(Hamdan Ballal)的住所。

目擊這起事件的5名猶太裔美國維權人士說,巴拉爾遭到約15名武裝屯墾者包圍和攻擊。

根據反占領非政府組織「猶太非暴力中心」(Center for Jewish Nonviolence)說法,事發地點在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南部村莊蘇西亞(Susiya);這個組織的成員表示,他們拍下了這起事件的第一手畫面。

猶太非暴力中心成員約瑟夫(Joseph)說:「他們朝巴勒斯坦人丟擲石塊,並摧毀了巴拉爾住家附近的一個水箱。」基於安全因素,約瑟夫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全名。

目擊者說,一群士兵和其他身著軍裝的屯墾者一起抵達現場,這些屯墾者一路追進巴拉爾家中,並將他交給了軍方。

亞伯拉罕在X寫道:「他們毆打他,他的頭部和腹部受傷流血。以軍闖入他叫來的救護車,把他帶走。他迄今下落不明。」

軍方表示正在核實相關資訊。

由4名以巴導演合作拍攝的「你的國,我的家」(No Other Land)榮獲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

這部紀錄片是在事發附近的馬薩費爾亞塔(MasaferYatta)拍攝,講述一名年輕的巴勒斯坦人被迫流離失所,以色列軍隊拆除了他居住的社區民宅,用來建立射擊區。

以色列自1967年起占領約旦河西岸。以軍在1980年代宣布馬薩費爾亞塔為軍事禁區。

約旦河西岸住著約300萬巴勒斯坦人和近50萬以色列人,這些以色列人居住在違反國際法的屯墾區中。

*川普下通牒!伊朗拒絕談判:除非情況有變 否則不可能再談判

伊朗國營媒體報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qchi)今天表示,除非某些情況發生變化,否則伊朗不可能再與美國進行談判。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恢復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他本月致函伊朗最高當局,給予對方兩個月時間,以決定是否展開新的核協議談判,或是面臨「極限施壓」政策下的更嚴厲制裁。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已拒絕川普的談判提議,並稱這具有欺騙性。阿拉奇20日指出,伊朗當局很快就會針對川普信函的威脅及機會作出回應。

阿拉奇今天進一步表示,伊朗反對談判並非因為「頑固」,而是基於歷史及經驗。他指出,在伊朗當局參與談判前,華府必須重新調整自身政策。

阿拉奇提及:「在我看來,2015年(伊朗核子)協議已無法以目前的形式恢復;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因為我們在核子方面的情況已有大幅進展,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狀態。」

*美國安顧問:葉門叛軍攻擊 迫使75%美船艦改道

美國國安顧問沃茲(Mike Waltz)23日受訪時表示,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s、又譯胡塞)的攻擊,迫使懸掛美國國旗船艦四分之三避走紅海、繞道南非好望角。

沃茲向CBS電視台表示,75%懸掛美國旗幟的船舶改道非洲南端,避開紅海的蘇伊士運河;美國驅逐艦上次行經此區時,遭受23次攻擊。

他同時指出,美國近來的空襲,殲滅了胡塞的重要領導人物,包括飛彈計畫負責人等,同時也擊中胡塞總部、通訊節點、武器工廠、水上無人機生產設施等。

沃茲責怪前總統拜登,僅對胡塞發動「針刺攻擊」(pinprick attacks),使全球最關鍵的水路之一遭到封閉,川普當局決定採行更強硬、更嚴厲的作法。美國國防官員也說,美軍不分晝夜對葉門的多個胡塞據點發動攻勢。

通行歐亞的船隻,若改道南非好望角,時間可能增加一倍,成本也提高近100萬美元。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23日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電話熱線時,傳達川普政府決心對胡塞展開軍事行動,以恢復紅海航運自由。美國總統川普3月中下令對胡塞發動先發制人攻擊,展現強度遠超過拜登政府任內的的「壓倒性武力」。

(聯合新聞網)
--
*英媒:為徹底消滅哈瑪斯 以色列擬妥加薩佔領計畫

在以色列重新對加薩走廊啟動攻勢之際,英國《金融時報》24日披露,以色列軍方已擬妥長期佔領加薩、徹底殲滅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計畫,且該計畫隨著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更有機會實現。

知情人士指出,該計畫雖尚未獲得總理納坦雅胡內閣通過,但已獲得以色列立場極右的內閣部長非正式支持。據了解,這些強硬派長期以來一直希望以更激烈的手段打擊哈瑪斯,但在美國前總統拜登時期,美方一方面持續軍援以色列,並在聯合國阻擋對以不利的議案,另一方面卻也表明不支持以色列佔領加薩,主張實行美國提出的「兩國方案」。

這種情況在川普上任後發生轉變,美方現在不僅主張由美國「接管」加薩走廊,甚至表示當地的220多萬巴勒斯坦人應遷居至埃及、約旦等其他國家。一名以國官員直言,上屆(拜登)政府希望以哈結束戰爭,川普政策則希望以國贏得戰爭,「徹底殲滅哈瑪斯也是美國的極大利益」。

以軍在過去15個月是透過情報和火力,猛烈攻擊加薩走廊的特定目標,再由地面部隊全面掃蕩後撤出。若以軍想進一步駐守並管理加薩走廊,作戰模式將有所不同。

佔領計畫草案顯示,加薩220多萬巴人將被趕進西南邊一塊臨海的「人道區域」,位置大致是南方大城甘尤尼斯西側,而加薩市在內的北加薩地區,以及靠近以國與埃及邊境的區域將全面淨空。此舉也符合以國先前有意在加薩走廊劃設「緩衝區」的想法。

上述計畫是將巴人趕出家園,並將他們困在更加有限的貧瘠土地上,只能依賴外援過活,可能引發巴人爆發更長久的暴動。

熟悉計畫人士透露,以國可能打算直接發放物資給巴人,可能由軍隊發送,也可能透過承包商,而非經由聯合國等中間機構,避免物資流入哈瑪斯手中。事實上,以軍已在計算220多萬巴人每天需要攝取多少熱量。

不過,軍事專家質疑這項佔領計畫的可行性,因為以軍將必須至少投入4個師的兵力進入加薩,耗時數月至超過一年,才有可能完全清除哈瑪斯勢力。以軍現役部隊長期維持7個師的兵力,4個師相當於派出4至5萬名兵力。

*半島電視台記者加薩殞命 以軍被控蓄意鎖定

半島電視台直播頻道(Al Jazeera Mubasher)記者沙巴特(Hossam Shabat)24日在加薩北部比特拉希亞(Beit Lahiya)東部遇害,年僅23歲。目擊者透露,沙巴特的車輛遭以色列軍方鎖定並襲擊。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同日,巴勒斯坦媒體《今日巴勒斯坦》(Palestine Today)記者曼蘇爾(Mohammad Mansour)在加薩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家中遇襲身亡,其妻兒亦不幸喪生。加薩政府與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CPJ)強烈譴責事件,質疑以色列軍方蓄意針對記者。

沙巴特此前曾在以色列另一次襲擊中受傷,仍堅持留在前線採訪。他指出,以色列軍方未發任何警告,即對沙巴特車輛發動攻擊。

沙巴特生前預寫的社群媒體貼文顯示,他預感自己可能成為目標:「若你讀到這篇文字,表示我已被以色列軍方殺害,很可能是被鎖定。」他提到,過去18個月,他每分每秒記錄加薩北部的戰爭真相,「睡在路邊、學校或帳篷,每日為生存奮戰,數月忍受饑餓,但我從未離開人民。」他呼籲外界持續關注加薩,直到巴勒斯坦自由。

曼蘇爾則在家中遇襲,襲擊同樣未經警告,其家人無一倖免。加薩政府媒體辦公室(GMO)統計,自2023年10月以色列對加薩發動攻擊以來,已有208名新聞工作者喪生,包括沙巴特與曼蘇爾。GMO譴責以色列對記者的「鎖定、殺戮與暗殺」,敦促國際新聞組織譴責此罪行,並認為以色列及其盟友美國、英國、德國與法國應承擔責任。

保護記者委員會行政總監金斯伯格(Jodie Ginsberg)稱,蓄意殺害記者或平民屬戰爭罪,要求獨立調查沙巴特與曼蘇爾是否被故意針對。她強調,記者是平民,不應成為戰爭目標。

以色列軍方曾於2023年10月指控沙巴特等半島電視台記者,隸屬哈瑪斯或伊斯蘭聖戰組織,沙巴特當時反駁:「我們傳達真相,活動範圍在以色列指定的安全區內。我們的罪行只是報導真相。」

以色列3月18日恢復對加薩空襲,一週內造成逾700人死亡,包括數百名兒童。加薩衛生部數據顯示,自2023年10月起,至少5萬巴勒斯坦人喪生,逾11萬人受傷。

*以哈戰爭停火有望?埃及新停火協議出爐 美國、哈瑪斯已同意

加薩地區局勢持續惡化,以色列於3月18日恢復對哈瑪斯的軍事行動,導致暴力衝突急劇升級。最新消息顯示,埃及提出的停火協議陷入僵局,美國與哈瑪斯已經同意,但以色列尚未回應,使得和平前景再添變數。

據《路透社》報導,埃及最新停火方案規定,哈瑪斯須每週釋放5名以色列人質,以換取以色列分階段停火。據安全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與哈瑪斯已經對此方案表示初步同意,目前正等待以色列政府的回應。

巴勒斯坦衛生部門通報,自以色列恢復軍事行動以來,已有近7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其中包括至少400名婦女與兒童。僅在過去一天,以色列的空襲就造成至少65人死亡,其中包括兩名當地記者。

目前,哈瑪斯仍扣押59名以色列人質,其中24人據信仍然生還。這些人質是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時綁架的250多人中的一部分。一名哈瑪斯官員透露,調解人正試圖縮小各方分歧,以期恢復談判,衝突造成的傷亡數字相當驚人。

拉法的局勢尤其令人擔憂。在這座位於加薩最南端的城市,約5萬名居民被困,市政府警告許多家庭缺乏水、食物與藥品,陷入生存危機。以色列軍方則表示,已包圍泰勒蘇丹地區,目標是摧毀哈瑪斯的「恐怖基礎設施」。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證實,最近幾天已有12.4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工程處在社交媒體上警告這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敦促國際社會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記者工會指出,自2023年10月衝突爆發以來,已有至少206名記者在加薩遇害。以色列則強調,軍方會盡力減少對平民的傷害,但對哈瑪斯提供的傷亡數字表示懷疑。

這場衝突源於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南部發動的襲擊。根據以色列官方統計,當時共有1200人喪生,其中大多數為平民。如今,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埃及的調解努力,停火方案能否落實仍充滿變數。

*以色列空襲加薩醫院釀5死 哈瑪斯政治局高層身亡

以色列18日起重新對加薩走廊發動空襲和地面行動,22日空襲加薩南部的汗尤尼斯(Khan Younis),導致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政治局委員巴達威(Salah al-Bardaweel)及其妻子遭擊斃。而在以軍當天另一次行動中,汗尤尼斯的納瑟醫院(Nasser Hospital)被以軍空襲,導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哈瑪斯政治局委員巴爾霍姆(Ismail Barhoum)。

根據《路透》報導,加薩衛生部指出,以軍此次襲擊納瑟醫院的外科部門,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哈瑪斯政治局委員巴爾霍姆,以及巴勒斯坦醫務人員。哈瑪斯消息人士指稱,哈瑪斯政治局有19名委員,自2023年10月爆發的以巴戰爭以來,其中11人已身亡,包括3月22日遇襲死亡的巴達威和巴爾霍姆。

以色列軍方表示,此次空襲的目標是哈瑪斯的一名關鍵人物,空襲過程中使用精確彈藥,將現場的損害降到最低。以軍強調,哈瑪斯有系統地入侵醫院、學校和避難所,但哈瑪斯對此說法否認。

(自由電子報)
--
*伊朗在波灣3島嶼 部署飛彈

以色列重啟攻擊加薩,廿三日再炸死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政治領袖巴達威。時值中東緊張升高,伊朗革命衛隊聲稱已在波斯灣三個戰略島嶼部署新型飛彈系統,美國則將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打擊群調往中東。

哈瑪斯領袖遭炸死
親哈瑪斯媒體證實,哈瑪斯政治局成員巴達威和其妻子在加薩南部甘尤尼斯遇襲喪命。路透報導,加薩北、中、南部廿三日都響起爆炸聲,至少卅名巴勒斯坦人死於在南加薩拉法和甘尤尼斯的空襲,包括三名加薩地方政府職員。

加薩衛生部廿三日聲明,二○二三年十月加薩開戰以來,已至少五○○二一人喪命,逾十一點三萬人受傷。當地居民回報說,自從以色列十八日恢復襲擊哈瑪斯,相關軍事行動逐漸升級。

以籲釋放全部人質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外交政策顧問揚言,將持續打擊哈瑪斯目標直到所有受困加薩的人質返家。以媒YNET報導,內唐亞胡的資深顧問法克認為,軍事壓力讓哈瑪斯在二○二三年十一月首度接受停火、釋放約八十名人質,現在最合理辦法是軍事施壓哈瑪斯釋放剩餘五十九名人質,這就是以軍當前做法。

中東上演多線戰事
中東目前上演多線戰事,黎巴嫩武裝分子廿二日暌違數月再向以色列發射火箭,以色列隨即空襲數十個黎國武裝團體真主黨有關目標;真主黨否認發動前述來自黎國的攻擊。美國也對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發動數次空襲,青年運動則向以國發射飛彈。

伊朗官方媒體廿三日報導,支持哈瑪斯、真主黨和青年運動等「抵抗軸心」成員的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司令湯西里說,已在荷莫茲海峽附近的大通布島、小通布島和阿布穆沙島部署新型飛彈系統,聲稱有能力攻擊該地區的敵方基地、船隻和資產,可完全摧毀六百公里內任何目標。

荷莫茲海峽是全球重要航道,位於伊朗與阿曼之間,連接波斯灣與阿曼灣;伊朗革命衛隊最近在該地區舉行軍事演習。湯西里說,他們的策略是必須武裝前述島群「並使其發揮作用」。

中東將有2美航艦
華爾街日報廿二日引述一名美國官員報導,美國正將卡爾文森號打擊群從亞太派到中東。

該官員並說,目前已在中東的杜魯門號航艦將留在該地區,使兩艘航艦將同時部署中東至少數周。

(聯合報)
--
*以續空襲加薩 擊斃哈瑪斯政治局委員

以色列十八日起重新對加薩走廊發動空襲和地面行動,攻勢日益升高,廿二日更傳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政治局委員和巴勒斯坦議會成員巴達威(Salah al-Bardaweel)及其妻子遭擊斃,意味著以國實際上已放棄持續兩個月的停火。與此同時,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也持續以飛彈攻擊以色列,衝突持續升級。

哈瑪斯指控以國暗殺巴達威,稱巴達威與妻子原本在祈禱,以國的飛彈卻擊中夫妻倆在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帳篷庇護所,「可恥的敵人無法瓦解我們的決心和意志,每一位烈士的犧牲都會讓抵抗的火燄燃燒得更旺」。據了解,以軍新一輪空襲行動已擊斃多名哈瑪斯高層,包括實質領袖艾達利斯(Essam Addalees)、內部安全負責人瓦特法(Mahmoud Abu Watfa)等。

以國總理納坦雅胡表示,加薩戰爭的主要目標是摧毀哈瑪斯,而新一波攻勢旨在迫使哈瑪斯釋放剩餘人質。巴勒斯坦衛生官員表示,十八日的空襲至少造成四百人死亡,其中逾半數是婦孺,而廿三日對拉法(Rafah)和汗尤尼斯的襲擊,也造成至少卅名巴人死亡。

在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主導下,以國主張延長一階停火,並要求哈瑪斯在此期間先釋放一半存活人質,以及一半死者遺體,使得以國可在不承諾結束戰爭的情況下,帶回數十名人質和人質遺體,但哈瑪斯指控此舉違反一月協議,堅持直接進入二階談判。儘管如此,哈瑪斯表示,仍願意協商及研究魏科夫主導的「過渡」方案。

以國廿二日也對黎巴嫩政治與軍事組織「真主黨」數十個目標發動兩波襲擊,回應真主黨的火箭攻擊,造成當地至少八人喪生,這是雙方自去年十一月廿七日停火以來最大規模的衝突。真主黨則否認襲擊以國,聲稱這是以國繼續襲擊黎國的藉口。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