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250329 緬甸強震篇

更新時間:14:31 / 19:36 / 23:55

*緬甸8.2強震傷亡數攀升 軍政府:增至1644死、3408傷

法新社報導,緬甸軍政府29日更新強震傷亡人數,已知1644人遇難、3408人受傷,及至少139人下落不明。

*政府沒能力!緬甸8.2強震「只能徒手挖人」 他3小時找到弟弟破碎遺體

緬甸中部28日遭遇芮氏規模8.2的強震,倖存者受制於重型機械短缺,只能徒手在泥土中不斷挖掘,試圖營救仍困在瓦礫堆下的人。

CNN報導,緬甸沒有能力處理此類自然災害的後果;緬甸自2021年起一直陷於血腥內戰,摧毀了基礎設施,數百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

在受災最嚴重城市之一的瓦城(Mandalay),25歲的生還者泰敏烏(Htet Min Oo,音)告訴路透,「瓦礫太多了,沒有救援隊來救我們」,並且描述了自己的大家族部分成員如何仍被困在一棟倒塌的建築物之下,儘管他努力用雙手把他們挖出來。

同時,在瓦城市的阿瑪拉普拉(Amarapura)鎮,一名救援人員說,他正試圖營救仍在一棟建築物瓦礫堆下的140名和尚,「我們無法幫忙,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力和機器來清理殘骸」,但態度堅定地補充指出,「我們不會停止工作」。

緬甸軍政府在地震發生當天就罕見尋求國際人道救援,但因為許多人仍然失蹤,多國派出了救援隊前往緬甸,以促進救援行動。根據陸媒報導,中國大陸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29日凌晨抵達仰光,成為首隻趕到的國際救援隊伍。然而,一位流亡的緬甸記者向CNN表示,緬甸國家政府「沒有能力提供幫助」。

這位流亡記者用化名漢賽(Han Sai,音)接受CNN採訪時,講述了聽到瓦城地區老家發生地震的消息。在地震中失去弟弟的漢賽說,「我接到一名村民打來的電話,向我展示了一座變成了斷垣殘壁的僧院,還說我弟弟就在裡面」。

漢賽說,「昨天是佛教傳統的齋日,我村裡的宗教建築有著至少70年的歷史。當地震發生時,那些建築無法承受」

村裡的男人花了三個小時才找到漢賽弟弟支離破碎的遺體,並且立即下葬。漢賽表示,沒有來自國家政府的官方援助,民眾正相依賴尋求援助。漢賽談到當局時說,「他們沒有能力協助這養一場大規模的破壞」。當地救援隊成員表示,漢賽的村子至少有60人喪生。

漢賽因害怕遭徵召入伍或坐牢而無法返回祖國,稱叛亂團體和軍政府應該「專注於拯救人民,而不是戰鬥」。

*緬甸強震!瓦城12層公寓「6樓以下全塌陷」 恐逾90人遭活埋

紅十字會今天告訴法新社,位於緬甸中部的瓦城有一棟公寓大樓被地震震垮,底下可能有超過90人被埋在瓦礫堆中,救援人員正致力進行搜救。

法新社報導,緬甸規模7.7強震昨天撼動瓦城(Mandalay),12層樓的天空別墅公寓大樓(Sky Villa Condominium)是當地受創最嚴重的建築之一,有好幾層樓直接壓在另一層樓上,使大樓只剩6層樓。

在現場的紅十字會(Red Cross)人員告訴法新社:「已有9人死亡、44人被救出,裡面可能還有超過90人受困。隨著民眾不斷通知我們,他們正在尋找失蹤的家人,我們還在收集相關資料。」此人要求匿名。

緬甸強震已造成逾千人喪命,然而由於當地通訊嚴重受阻,這場災難的實際嚴重程度才正逐漸浮現。

搜救人員奮力爬上倒塌建物的廢墟,徒手清除殘磚破瓦,試圖為受困底下的人開闢通道。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緬甸軍政府指出,光瓦城一地就有逾1500幢房屋因地震受損。

*台夫妻遇緬甸大地震 妻子仍受困倒塌旅館逾24小時現況曝光

緬甸台商、愛緬基金會執行長趙德仁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來自台灣的林姓夫婦昨天在瓦城長城飯店遇到地震,飯店倒塌,先生因靠近門口第一時間幸運逃出,但林妻還被困在裡面,目前已被困逾24小時,身體虛弱但尚無大礙。

林妻手機已沒電,但透過飯店員工的無線對講機還可以對話,只是聲音虛弱。

據飯店方面表示,該飯店目前包括5名員工及客人等約8人,都還困在低樓層無法出來,救援人員還在持續救援中。目前當地大型機具進不來,救援人員只能徒手挖開瓦礫石塊,希望儘快把林妻等人救出來。

幸運逃出的林先生今天血壓一度飆高,但目前尚無大礙。趙德仁代表台灣駐緬甸代表周中興致贈慰問金。

趙德仁表示,目前瓦城挖掘救援有序進行中,外地的救援隊人員也大批進入瓦城,雖然震災救援經驗不足,但尚稱有序救援。

目前瓦城已經基本上算是停電,交通方面機場短時間內無法使用,只能開車前來,但高速公路與省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要交替使用。

昨天緬甸強震,趙德仁剛好在瓦城出差,他說才離開飯店坐上車3分鐘就發生地震,在車上看著路旁的房子一間間倒下來,非常怵目驚心。

*緬甸地震死傷人數達上千人 泰國武裝部隊將派救援隊伍

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死亡人數達上千人,各國救援隊陸續抵達緬甸,鄰近的泰國將由武裝部隊派出一支49人的救援隊伍,預計明天抵達緬甸展開救援工作。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緬甸中部當地時間昨天中午發生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地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鄰國中、泰皆感受撼動。

位於震央附近的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災情慘重,泰國國防部副部長納塔彭(Nattapol Nakpanich)今天表示,泰國武裝部隊將派出一支49人的隊伍前往緬甸救災,預計明天C-130運輸機就可以抵達緬甸。

納塔彭表示,救援隊伍抵達後首先會以災區立即的需求為主,並評估緬甸政府提出的需求,泰國政府會評估後採取進一步行動。

*「他們沒有停下來」 緬甸軍方據報強震後繼續空襲「緊急狀態」地區

緬甸中部28日遭遇芮氏規模8.2強震,軍政府宣布第二大城瓦城和首都奈比多在內的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但有消息指出,緬軍正繼續對宣布「緊急狀態」的地區進行空襲。

BBC 29日報導,親民主的民間民兵組織網絡「人民防衛軍」(People's Defence Forces)已經通報,位於震央附近實皆(Sagaing)省的章烏(Chang-U,音)鎮遭到空襲。

人道主義抵抗組織「自由緬甸遊騎兵」(Free Burma Rangers)創辦人、前美軍特種部隊士兵尤班克(David Eubank)告訴BBC,「自地震發生以來,撣(Shan)邦南部和克倫(Kareni)邦昨晚發生了3次空襲。所以,他們沒有停下來」;撣邦與克倫邦均毗鄰瓦城省。

「自由緬甸遊騎兵」是一個人道主義救援組織,自1990年代起一直為緬甸境內戰鬥員和平民提供援助。尤班克告訴美聯社,在他行動的地區,大多數村莊已經被軍方摧毀,因此地震的影響不大。

尤班克說,「地震發生時,人們在叢林裡,而我則在叢林外。地震非常強烈,但樹木只是搖動,對我們僅此而已,所以,除了緬軍即使在地震後仍持續攻擊外,我們沒有受到直接影響」。

撣邦線上媒體「Shwe Phee Myay通訊社」編輯Mai Rukow向美聯社表示,就在地震發生的幾分鐘後,撣邦北部一處叛軍控制的村莊遭到空襲,造成7名民兵成員死亡,1所學校在內的5棟建築受損。

*泰王贊助全國地震傷者治療 泰總理稱國家已恢復正常

泰國昨天遭鄰國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波及,首都曼谷有建物崩塌造成死亡。泰王今天除了向罹難者家屬致哀,並宣布贊助全國受災傷者住院治療。泰國總理則宣告國家已恢復正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King Vajiralongkorn)與王后、王子今天一同向全國罹難者家屬表達「深切的悲痛與慰問」。

泰國王室還在聲明中宣布,他們已指示將全國所有入院治療的地震傷者納入「王室贊助」傷患。

曼谷至少已有10人死於這場地震。當地1棟興建中的高樓被震垮,據信還有數十人仍被困於瓦礫堆下,當局正在加緊搜救。

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今天則宣布國家「已經恢復正常」。她表示曼谷只有1棟興建中的建築物因為這場地震而倒塌,沒有其他建築物有類似程度受災。

貝東塔說,她已委派泰國內政部公共工程暨城鄉規劃局(Department of Public Works and Town & CountryPlanning)

調查這棟建物倒塌的原因,並檢討是否修改建築標準。

*泰總理貝東塔宣布泰國「恢復正常」 曼谷僅審計署新大樓倒塌

美國CNN報導,泰國首都曼谷遭強震襲擊後,總理貝東塔宣布泰國「已恢復正常」。她說,曼谷只有一棟建築物倒塌,當地其他大樓沒有受到類似影響。倒塌的大樓就是曼谷洽圖洽(Chatuchak)區興建中的國家審計署新辦公大樓。

貝東塔說:「我們已指示公共工程和城鄉規畫部調查倒塌大樓的狀況,以及建築物未來的相關標準。」

泰國至少10人在強震中遇難。而此次強震震央所在地緬甸則已知超過1000人罹難。

*泰國受緬甸地震波及 曼谷市府將先檢查700多件建物受損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強震,鄰國泰國各地包括首都曼谷在內都受到波及。曼谷市長查察今天表示,市府將先檢查700多起建物結構受損案件。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查察(Chadchart Sittipunt)表示,曼谷市府已收到2000件建物災損通報,市府會先從這些案件來進行市內建物初步安全檢查,並依受損嚴重程度來安排檢查順序。

查察說:「我們將從今天起馬上展開行動。透過市府的Traffy Fondue市民通報系統,我們能根據精確的GPS定位來進行初步檢查。志願工程師將無須親自前往每個地點進行基本篩檢,就能進行調查。」

曼谷副市長威薩努(Wisanu Subsompon)則表示,市府已與泰國內政部公共工程局做出決定,市內的政府建物將由公共工程局負責檢查,市府則檢查市民通報的建物受損案件。

威薩努說,曼谷當局預定今天內檢查700多起案件,依受損嚴重程度安排檢查順序。

*全網封口令?緬甸強震震倒泰中合資高樓 環時前總編發文也遭下架

緬甸28日下午發生強震,震波影響周邊,遠在1千公里之外的泰國曼谷,一處興建中的國家審計署辦公大樓倒塌引發關注。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昨在微博發文稱,「這座倒塌大樓估計要遭設計和質量追究。」不過該文在微博下架,但仍在陸媒「觀察者網」的「風聞社區」欄目刊登。

胡錫進稱,「這是老胡從即時新聞上見過的最慘烈的大樓被震塌的情景。大白天,大概有不少施工者被埋。希望能多有些倖存者」,胡亦提及,從網路的影片上看,曼谷當時震得並不厲害,畢竟離震央挺遠,「這座倒塌大樓估計要遭設計和質量追究。」

新華社28日從曼谷發布的「強震造成泰國曼谷在建高樓倒塌1死43人失蹤」文章,29日搜尋時已在新華網、央視網下架。

大陸財新網28日稱,這棟倒塌大樓是中國「中鐵十局」首個海外超高層建築,主體辦公樓33層,地震中結構損壞、全部倒塌。

財新網引述泰媒PBS Thai表示,泰國審計長辦公室發言人Sutthipong Bunnithi稱,受緬甸強地震的影響,正在建設中的泰國新國家審計局辦公樓大樓結構損壞,全部倒塌。截至目前,該大樓的建設進度為30%。

上述發言人表示,該項目2020年動工,曾因新冠疫情一度暫停。該項目由義大利-泰國發展公共有限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 Company)和中鐵十局(泰國)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ITD-CREC)實施。

財新網引述中鐵十局集團公眾號,2024年3月31日,該辦公樓主體結構封頂,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中鐵十局介紹,這是全局在海外首個承建的超高層建築,項目西臨曼谷火車站、東側與曼谷國家公園相望,建成後主要為泰國國家審計局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服務。

另據走出去情報公眾號,該辦公樓項目由中泰聯合體中標,由中鐵十局負責整體實施,合同額21.36億泰銖,施工內容主要包括一棟地上33層辦公樓,及一棟5層停車樓,建築總面積約9.41萬平方公尺,辦公樓主體高137公尺,結構形式為「核心筒+無梁樓板」。

*緬甸強震波及「KK園區」?他揭當地災況 受困豬仔絕望訊息曝光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鄰近國家也傳出災情,泰國還有一棟興建中高樓被震垮。然而,外界關注的緬甸KK詐騙園區卻未受到影響,據了解,受困園區的「豬仔」原本寄望地震破壞設施、提供逃脫機會,但隨著確認園區未受損,他們的逃亡夢想再次落空,陷入更深的絕望。

根據馬來西亞媒體「中國報」報導,這起地震震央距離KK詐騙園區逾800公里,儘管多地建築倒塌、基礎設施受損,但園區結構穩固,並未發生明顯災害。馬來西亞國際人道主義組織(MHO)公關總監辜健鈫指出,若KK園區受緬甸強震波及,或許能為「豬仔」尋得逃脫機會,因此在第一時間即用WhatsApp聯絡受困者,了解當地受災情況。

然而,該名受困者透露,園區內雖有輕微晃動,但未造成任何損害,園區運作仍然如常,詐騙集團的監管與控制未見鬆動,讓他們的逃脫希望徹底破滅,「我也希望發生地震的是這裡,這樣我們就可以跑出去了,結果沒有影響。」

近年來,緬甸KK園區因涉及跨國詐騙、人口販運等非法行為而受到國際關注。該園區內關押大量來自各國的受害者,他們多數是在求職陷阱中受騙,抵達後即被強迫從事網路詐騙活動。部分受害者曾嘗試逃脫,但因園區內部管理嚴密、四周均有武裝人員巡邏,成功機會極低。此次緬甸地震一度讓部分受害者燃起脫逃希望,不過這場天災並未改變他們的處境,反而加深了他們的無助感。

對此,辜健鈫指出,現階段仍不是營救受困者的最佳時機,但MHO組織會盡力尋找方法和機會,來拯救被困在詐騙園區的受害者。

*緬甸強震災情慘…軍政府罕見求援 多國出動搜救隊趕赴當地協助

緬甸國內關鍵基礎設施因內戰癱瘓,如今規模7.7強震造成至少逾千人死亡,緬甸軍政府罕見向國際求援,中國、印度與俄羅斯等多國搜救團隊陸續趕赴當地協助搜尋生還者。

路透社報導,緬甸軍政府今天在官媒發布聲明說:「受(地震)影響地區目前正在進行搜救行動。」

據報,一支中國搜救隊率先抵達緬甸商業大城仰光(Yangon),俄羅斯、印度、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國也已經或準備派出搭載救援人員與物資的飛機前往緬甸。

美聯社報導,中國官媒新華社及中國環球電視網報導,由37人組成的中國團隊今天稍早攜地震偵測儀器、無人機和其他物資從雲南抵達仰光,另一支82人隊伍稍後則從北京出發;民間的藍天救援隊也派16名成員帶著醫療急救包、發電機等物資從雲南前往緬甸北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與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Hlaing)通話後,中國援外機構宣布將給予緬甸價值1億人民幣的人道援助。

俄羅斯官媒塔斯社(TASS)報導,俄國緊急事務部已向緬甸派遣2架飛機,上面搭載120位救援人員和物資,其中包括麻醉師、心理學家及搜救犬。

印度派出救援及醫療團隊和物資,其外交部宣布一架C-130運輸機今天已降落緬甸。馬來西亞外交部宣布,明天將派50人至災情最嚴重地區提供協助。

根據路透社,韓國表示將透過國際組織,提供緬甸首批價值200萬美元的人道援助。

至於美國,華府雖與緬甸軍政府關係緊張並制裁敏昂萊等官員,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表態「我們會出手幫忙」。

美聯社提到,紐西蘭宣布將藉國際紅十字會(International Red Cross)捐款200萬紐幣協助緬甸應變災情。

香港當局表示將派救援隊前往緬甸。台灣消防署則有搜救人員126人、搜救犬6隻及各式裝備器材15公噸整備待命。

聯合國也撥款500萬美元展開救援工作。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宣布將支持緬甸、泰國救災,東協會密切合作以協調人道援助,確保進行及時且有效的人道應變工作。

*緬甸地震重創歷史名城…瓦城百年王宮遇劫 母痛失愛女喊:救救我

緬甸中部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央接近該國第二大城、歷史名城瓦城(曼德勒),災區對外通聯中斷。由於多年內戰,很難從該國收集可靠資訊;緬甸軍政府稱,至少15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當地媒體報導瓦城的百年王宮嚴重受損。

這起地震震央在實皆市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轉述國營緬甸廣播電台(MRTV)報導,瓦城與首都奈比多進入緊急狀態。傷者分別送往震央附近的實皆、瓦城及奈比多醫院。

瓦城建築物淪為一片廢墟,傷者被送往主要醫院。醫院裡的許多病人被迫逃到附近的停車場。許多人仍然接著靜脈滴注和氧氣罐。

一名45歲的瓦城居民說,她三歲的女兒遇害。地震發生時,他們正在家中吃午餐,「地震一開始,我就跑下樓,但沒來得及,我想跑到她身邊,但來不及,磚頭也掉到我身上」。

她在醫院外說話時,身上還在流血,「政府沒有幫助我們,沒有足夠的醫生照顧我們。我不想死,請救救我」。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官員鮑爾在電子郵件表示,災情最嚴峻的地區為中部的瓦城、奈比多、勃固省、馬圭省、實皆市、撣邦及其他區域。

具體損失與傷亡仍未完全掌握。CNN指出,緬甸因2021年的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而陷入困境,基礎設施薄弱,無力因應重大天災。

該國由各個民兵組織管理大片地區,導致收集可靠資訊極為困難,軍方也定期切斷戰鬥地區的通訊,災情取得困難。

瓦城是緬甸文化與宗教重鎮,也是重要商業中心。擁有約100萬人口與數座歷史悠久的寺院,更有百年王宮。對佛教徒占多數的緬甸人來說,寺廟在其精神生活扮演關鍵角色。

CNN|轉述MRTV報導,位於瓦城的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王宮,牆垣因地震出現大洞,王宮一處建築也因強震倒塌,當地寺廟也傳出災情。

由於薩爾溫斷層穿越緬甸中部,導致緬甸地震頻傳。在1930到1956年間,斷層附近曾發生六次規模七的強震。2011年,緬甸東部發生規模6.8地震,逾70人死亡,數百棟建築摧毀。

*緬甸8.2強震逾千人死亡 東協外長聯合聲明待命救災

緬甸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死亡人數破千,周邊國家也受波及。根據東協外長聯合聲明,東協成員國隨時待命支援緬甸與泰國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

緬甸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震央位於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鄰近瓦城(Mandalay)附近,地震深度僅10公里為淺層地震。緬甸兩大城市瓦城與仰光的電力與通訊都中斷,強震迄今造成逾1000人死亡,另有2000多人受傷。

馬來西亞今年擔任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輪值主席國,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對這次地震造成的建物倒塌、平民死傷與受困感到痛心,也向罹難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大馬願意提供協助。

大馬外交部今天發布東協外長聯合聲明,對緬甸與泰國地震災情表達誠摯哀悼。

聲明說,這次天災不僅導致嚴重的生命損失,也對瓦城、奈比多、曼谷、清邁及周邊地區造成廣泛破壞。東協重申盼受地震影響的家庭和社區要團結。

聲明指出,東協已意識到人道協助的迫切需求,準備進行救援與重建工作,根據緬甸與泰國確認的優先事項提供協助,包括部署東協緊急回應與評估小組(ERAT)、利用東協災難緊急物流系統(DELSA)與動員都市搜尋與救援隊伍(USAR)。

對於這起地震造成的傷亡,東協外長聯合聲明重申團結並致力協調人道援助、支持促進救援行動,確保在東協人道援助中心(AHA Centre)協助之下能及時與有效的回應人道需求。

*緬甸地震東協外長表哀悼 將啟動緊急救援機制

東協成員國外交部長今天發表聲明,針對緬甸地震向泰、緬表達哀悼;同時地震對瓦城、奈比多、清邁、曼谷等地造成嚴重破壞,東協隨時準備好支援救災工作,並將透過東協機制協助援助計劃。

東協(ASEAN)成員國外交部長今天針對緬甸地震發布聲明,對緬甸和泰國人民表達深切慰問與哀悼。

聲明指出,這起災難造成大量傷亡和破壞,尤其在瓦城(Mandalay)、奈比多(Naypyidaw)、曼谷(Bangkok)、清邁(Chiang Mai)及其周邊地區,「東協重申向受到地震及其影響的家庭和社區表示慰問」。

東協表示,理解人道援助的迫切性,並隨時準備支援救災和重建工作,包括透過東協緊急應對和評估小組(ERAT)、東協災害緊急物流系統(DELSA)和城市搜救行動(USAR),具體方式取決於緬甸和泰國確定的優先事項。

聲明地調,東協將團結一心,透過東協人道援助中心(AHA Centre),確保人道援助工作。

緬甸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震央位於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鄰近瓦城附近,震源深度僅10公里為淺層地震。地震迄今造成逾1000人死亡,另有2000多人受傷。

*罕見對外求援 CNN:震災超過緬甸軍政府能力所及

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附近昨天發生規模8.2地震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罕見向國際社會尋求協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敏昂萊昨天在電視談話中說:「我已親自視察一些災區評估情況。我要呼籲大家攜手合作,支持正在進行的救援行動。」

敏昂萊說:「我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請求國際援助。我要持續公開邀請任何願意前來協助我國災民的組織和國家」還說印度將提供援助。

他昨天說,位於緬甸中部的首都奈比多至少96人死亡,其他地區有數十人死亡,至少732人受傷,並說「預計傷亡人數還會增加」。

法新社報導,緬甸軍政府今天在聲明中說死亡人數增到至少1002人,近2400人受傷。

CNN提到,敏昂萊求助國際顯見地震衝擊嚴重。敏昂萊是國際刑事法院(ICC)檢方聲請逮捕對象,他的軍政府鮮少與國際社會合作。

緬甸國防軍2021年奪權後敏昂萊即擔任軍政府領導人。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去年向法官聲請逮捕令,罪名是他涉嫌對緬甸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Rohingya)犯下違反人道罪。估計有超過100萬洛興雅人被迫離開緬甸。國際刑事法院尚未簽發逮捕令。

緬甸軍政府嚴重限制網路使用,並在國內打壓新聞媒體。

*12層樓剩兩層!緬甸地震重創瓦城 志工徒手挖掘:能救一個是一個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地震,正巧返台躲過強震的仰光華僑李金蘭轉述,瓦城很多房屋倒塌,都有人受困,「現場人員有人徒手挖掘,能救一個是一個」,當地急需救援人力。

李金蘭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採訪指出,她住在仰光,地震前2天正好回台灣,28日地震發生當下正與家人視訊,看到畫面一陣搖晃,家人直呼「地震搖得頭很暈」,所幸家人都很平安。

李金蘭是慈濟基金會緬甸志工,地震發生後志工們互相聯繫,掌握到瓦城(Mandalay)、實皆(Sagaing)、奈比多(Naypyidaw)地區災情嚴重,很多樓房倒塌;震後很多地方網路及通訊斷訊,因此還有很多人聯繫不上。

李金蘭說,經慈濟基金會在瓦城的志工們初步回報,瓦城好幾棟大樓、民宅或學校倒塌,有棟12層樓建築只剩2層樓,也有棟12層樓建築只剩一半,都有人受困,「現場人員有人徒手挖掘,能救一個是一個」,當地非常需要救援人力。

她說,目前緬甸進入夏天高溫,白天平均都有攝氏37度以上,災區急需飲用水、藥品、食物跟毯子。她坦言,過去在地提供援助,軍政府傾向統一接收資源後分配,目前在地志工還在評估如何提供災民最必要且即時的協助。

李金蘭說,過去一年有感覺地震變多,但都只是輕輕搖幾下;緬甸地震不多,所以建物都沒有防震需求,碰上大地震,很多建物都撐不住。

主要災區之一的瓦城距仰光約600公里,李金蘭說,開高速公路約8小時路程,但震後瓦城2條主要聯外道路中斷或變形,要繞路甚至走山路通行,加上緬甸有宵禁,從仰光前往瓦城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慈濟基金會在仰光有幾百名志工、會員,但當地災情嚴重,連勘災都有困難。李金蘭說,預計4月1日趕回仰光,目前還在討論該如何前進災區援助。

*電話打不通…強震過後親人失聯 在台緬甸華人吐心情:好擔心大家

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在台灣的緬甸華人雯雯過去一整天盯著社群媒體,亟欲得知遠在緬甸瓦城的家人是否安好。她在餐廳裡忙著端咖哩餃等小吃以分散注意力。

目前約有5萬名緬甸華人在台灣,雯雯(Win Win,音譯)是其中之一。她今天在新北市中和區「緬甸街」華新街一家餐館對路透社表示:「我們昨天晚上通話,但今天都聯絡不上。我打不通,好擔心他們。」

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緊鄰規模7.7強震的震央,當地有很多華人,而且不少人與台灣頗有淵源。

台灣外交部今天表示,第一時間已告知緬甸和泰國政府願派遣搜救隊協助,但兩國政府基於當地現況等因素,仍有若干困難待克服,故暫未回覆派遣搜救隊需求。

另一名緬甸華人余育乃(Yee Yu Nai,音譯)坐在緬甸街一家點心店裡滑手機,瀏覽姊妹居住地瓦城的最新消息。

她說:「我知道他們的房子沒問題,因為是新蓋好的,但街道嚴重毀損。」

緬甸街另一位居民表示,她最擔憂緬甸飽受內戰蹂躪,當地局勢動盪。她要求只透露姓氏,以免波及人在緬甸的親友。

她提到仍在瓦城的親戚時說:「我只是覺得不會有人來救他們。」

*緬甸地震傷亡多 新加坡民防部隊派80人助救災

緬甸昨天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新加坡民防部隊今天派出80名代號為「獅心行動」(Operation Lionheart)隊員前往緬甸,參與搜救和災害援助工作。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地震,震央位於中北部實皆市附近,深度僅10公里。已知死傷人數逾千,首都奈比多、第2大城瓦城嚴重災損,鄰國泰國也受影響,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

新加坡外交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於因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深感悲痛,隨時準備提供援助。新加坡民防部隊已整裝待發,協助緬甸搜救和救災工作。

聯合早報今天報導,「獅心行動」主管指出,這次任務部署預計達14天,主要為搜尋和營救生還者。一行人下午乘坐新加坡航空班機飛往仰光。隊伍中除了救災人員,還有搜救犬。

這次強震的主要災區在瓦城(Mandalay)周邊,緬甸軍政府指出,全國累計已超過1000人喪命、逾2000人受傷。密希瑪新聞社(Mizzima News)報導,緬甸當地穆斯林社群通報,強震來襲時,許多人在清真寺禮拜,因此釀成嚴重死傷。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臉書發文,向受地震影響的所有人表達慰問。他說,新加坡正密切關注緬甸和泰國的事態發展,呼籲身在受地震影響地區的新加坡人確保自身安全,並且遵循當地政府和機構的建議。

馬來西亞也派遣特別災難援助與救援隊(SMART)赴緬甸重災區救援,並協調動員對泰國人道援助。大馬外交部公告指出,大馬政府透過國家天災管理機構派出評估小組進駐緬甸,提供技術支援與災難現場評估,協助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

*積極伸援手?緬甸強震川普喊「願意幫忙」 美國務卿發文疑洩態度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後,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與緬甸當局保持聯繫並將提供協助。但美媒指出,國務卿魯比歐在「X」的發文似乎是指美方願意幫忙,但尚未積極協助。

ABC新聞報導,有記者在白宮媒體活動上問起了緬甸地震,川普表示,「我們會幫忙,發生的事情太可怕了,我們已經跟該國進行過對話」,但沒有詳細說明美國計畫如何送出外援。

魯比歐隨後在「X」發文表示,「我向受到地震影響的緬甸和泰國人民祈禱,我們已經與這些國家保持聯繫,正如美國總統所說,隨時準備提供協助」,同時證實國務院在地震影響國家的團隊均安全且無人失蹤;美國駐緬甸大使館暫時中止了非緊急領事服務,駐泰代表團則沒有通報任何服務中斷。

ABC新聞指出,魯比歐的推文似乎表明,川普的意思是美國願意幫忙,而不是積極協助。

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表示,儘管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內部動盪,但美方保留了「一支有能力在災難發生時進行應對的災難專家團隊」;這支隊伍名為「災難救援反應小組」(Disaster Assistance Response Team),通常稱之為DART小組。

布魯斯指出,「這些專家小組提供緊急援助,包括災後所需的食物和安全飲水,美國正在根據請求和動態報告評估援助需求」,但表明國務院仍處於待命狀態,「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我們等待正式請求。我們已經做好準備,顯然,我們正在觀察發生的事情」。

布魯斯也堅稱,儘管USAID重組與資金反覆變動,「如果有援助請求,且收到的時候,對我們履行職責的能力沒有影響」。

*緬甸強震傳國人遇險!丈夫獲救 妻子仍受困倒塌旅館

外交部廿九日表示,在瓦城(曼德勒)因建物倒塌一度失聯的我國籍女性,已經確認平安,另有一對夫妻檔旅客所投宿的旅館倒塌,先生已獲救僅有輕傷,太太受困於倒塌建築,但可對外通訊,當地人員正試圖救援中。我方駐緬、泰代表處第一時間均向當地國政府表達,搜救隊隨時可出發,目前尚未接到對方要求派遣。

外交部表示,鑒於緬甸各地陸續傳出災情,我方代表處目前正繼續全面清查,了解有無其他國人受災待援。外交部也於廿八日地震當晚,更新該國旅遊警示為橙色(避免非必要旅行),因為瓦城與首都奈比多的基礎建設受重創,部分地區建物倒塌、道路崩裂、電力及網路中斷、道路及空中交通受阻,加上餘震不斷,對外通聯困難,建議民眾避免前往。

外交部強調,緬甸政府已表示願接受外界協助,我國駐泰代表處及駐緬代表處均於第一時間向兩國政府表達,願意派遣搜救隊協助兩國賑災,相關人員裝備隨時可出發。但據了解,目前只有仰光國際機場可供使用,距離災區瓦城的陸路距離近六百公里,對外交通狀況尚不明,泰緬兩國仍需考量當地現況、客觀基礎條件及接待國際救援團隊的整體規劃與後勤支援能力等,再回覆我方派遣搜救隊的需求。我方將持續向兩國政府表達,台灣各界的援助意願。

*緬甸強震!台夫妻居住旅館倒塌 尪脫困傷況曝光、妻子仍受困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地震,外交部今天表示,已聯繫上因瓦城當地建築物倒塌而失聯的女性台灣人。另有一對台灣夫妻所在旅館倒塌,先生已脫困僅有輕傷,太太受困於倒塌建築,但仍可對外通訊,當地人員目前試圖救援。

外交部指出,已於28日晚間更新緬甸旅遊警示,提醒民眾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及第二大城瓦城的基礎建設受到重創,部分地區建築物倒塌、道路崩裂、電力及網路中斷、路上及空中交通受阻,加上餘震不斷,對外通聯困難,建議民眾避免前往。

外交部說明,依據駐緬甸代表處今天回報,已聯繫上因瓦城當地建築物倒塌而失聯的女性台灣人,其人身平安;另有一對夫妻所在旅館倒塌,先生已脫困僅有輕傷,太太則與旅館員工受困於倒塌建築中,但仍可對外通訊,當地人員目前試圖救援,駐處也持續與相關台灣人保持聯絡,以確保他們能順利脫困。

外交部表示,另鑒於緬甸各地陸續傳出災情,駐緬甸代表處目前正繼續全面清查,了解有無其他民眾受災待援。

外交部強調,由於緬甸政府已表示有意願接受外界協助,駐泰國代表處及駐緬甸代表處均已於第一時間向兩國政府表達,台灣願意派遣搜救隊協助兩國賑災,相關人員及裝備均已整備完成,隨時可出發。

針對緬甸情況,外交部解釋,據悉緬甸全國飛機場目前僅有仰光的機埸可供使用,而災情最嚴重的瓦城與仰光的陸路距離將近600公里,對外交通運輸狀況尚不明,因此泰緬兩國政府仍需考量當地現況、客觀基礎條件及接待國際救援團隊的整體規劃與後勤支援能力等,再回覆台灣派遣搜救隊的需求。

外交部強調,台灣將持續向兩國政府表達台灣各界的援助意願,追蹤相關進展,積極發揮「Taiwan can help,Taiwan can lead」的人道救援精神。

*緬甸強震 中國商人嘆「人沒了,貨也沒了」中企停產搶險救災

緬甸中部昨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在受重創的第二大城瓦城(曼德勒),當地中國商人說,酒店倒塌了幾十棟,「人沒了,貨也沒了,損失非常大,中國人本地人,死了多少人都不知道」;多家中企停產並全力搶險救災。華人回憶,很多人被強震劇烈搖晃約10分鐘晃到暈倒,有曾經歷汶川地震的華人因「有經驗」迅速跑到戶外避難,但因機場關閉被迫滯緬,怕到晚上也不敢睡。

綜合媒體報導,在瓦城的中國商人小康表示,瓦城附近住酒店的基本都是來這做生意的中國人,他住在瓦城市翡翠市場附近的酒店,「酒店倒塌了幾十棟,人沒了,貨也沒了,損失非常大」。地震時他人在戶外,震到「站在馬路上都站不穩」,他住的酒店也被震歪了,不敢再回酒店,他在馬路邊,搭了小帳篷睡覺。

另網傳瓦城WinStar酒店坍塌。常在緬甸做玉石生意的吳先生透露,該酒店便宜,裡面住了很多中國人。

此次地震有中國出海公司受影響。新希望集團在緬甸有四家公司,「均震感強烈,原料和家具出現震倒散落。目前位於緬甸各公司已暫停生產,全力投入搶險救災」;中國工商銀行(泰國)發聲明稱,受緬甸地震影響,該行曼谷及周邊地區分行和清邁分行暫停營業;華能水電正對電站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另在泰國,廣汽集團、長安汽車、比亞迪泰國工廠運轉正常。

來自四川成都的周女士表示,她曾經歷過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次因生意去瓦城出差,因為有經驗了,地震發生時反應比較快,一下就從屋子裡跑了出來。她原預計前往機場搭機飛往泰國曼谷,但機場被封,被檢查站勸返。目前回到朋友家暫住,希望能早日回國。

周女士回憶地震時表示,她正在位於75號街區的一家餐館用餐。「突然間,地面開始像波浪一樣起伏,所有人都被甩倒在地」,「我們只能匍匐著往外爬,空氣中充滿了牆灰和磚粉,幾乎看不清兩米以外的道路。街道上充滿了尖叫聲,隔壁商鋪的玻璃門『嘩啦』一聲全部碎裂,磚塊和瓦片紛紛落下,差點砸中路人」。

華人學生Khin家住距離瓦城市中心僅10分鐘車程的環城路。地震發生時,「感覺整個人都要被甩飛出去」,有兩人晃到暈倒。

中國外交部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有中國公民在緬甸死亡的報告。中方願根據緬方需要,盡己所能向緬甸災區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和支持,幫助緬甸人民抗震救災、度過難關。

*緬甸強震曼谷大樓「瞬間倒塌」 工人淚曝逃生經歷:找不到弟弟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強震,鄰國泰國首都曼谷一棟興建中的30層高樓在「一瞬間」震垮,一名建築工人今天描述他是如何死裡逃生。

緬甸中部當地時間昨天中午12時50分(曼谷時間下午1時20分;台灣時間下午2時20分)左右發生規模7.7強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震源深度僅10公里,緬甸軍政府表示,目前至少已有694人不幸罹難。

此外,鄰國中國、泰國皆感受到撼動。在曼谷,一棟興建中的30層大樓短短數秒就被夷為平地。

法新社報導,家屬淚流滿面聚集在大樓廢墟旁,懷抱著一絲希望,盼大樓震垮時正在裡面工作的摯愛親人能活著被找到。

這棟大樓原本是為了容納政府辦公室而興建。建築工人金翁(Khin Aung,音譯)告訴法新社,當時他的弟弟才剛進去準備上工,大樓就垮了。

他說:「下午1時左右,我下工後走到外面裝水,出來之前看到我弟弟。」

金翁說:「當我走出來,我看到漫天沙塵,便趕緊跑著遠離這棟正在倒塌的建築物。」

他說:「我用視訊打給我的弟弟和朋友們,但只有一人接聽,我看不到他的臉,只聽到他在奔跑。」

「當時整棟建築物都在搖晃,但通話到一半電話就斷了,建築物就倒了。」

當局表示,可能有多達100名工人被困在大量瓦礫和扭曲的金屬下,至少有5人證實罹難,但死傷人數幾乎篤定還會攀升。

金翁說:「我無法形容我的感受,這一切就在一瞬間發生…大樓倒塌時,我所有朋友和弟弟都在裡面。我已經無話可說。」

許多工人來自緬甸,他們來到曼谷,希望能在這個和平的國家找到穩定的工作和比祖國更高的薪資。

許多緬甸工人的家屬今天聚集在事發地點,盼能打聽失蹤親人的消息。

金翁表示,他弟弟已婚,育有兩個小孩,在曼谷工作了6個月。

他說:「我聽說他們把20名工人送往醫院,但我不知道有哪些人,也不知道我的朋友和弟弟是不是在其中。」

「我希望我的弟弟和朋友們都在醫院。如果他們在醫院,我就有希望;如果他們還在這棟大樓底下,就沒有生還的希望。」

*緬甸強震 曼谷倒塌大樓發現15人生命跡象!深埋數公尺「救援難度極高」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毗鄰的泰國也受到地震波及。首都曼谷洽圖洽(Chatuchak)區興建中的國家審計署新辦公大樓倒塌現場,29日傳出偵測到15名被困人員的生命跡象,但官員表示救援難度極高。

根據BBC發布影像,朱拉隆功王紀念醫院(King Chulalongkorn Memorial Hospital)和BNH醫院的患者震後在公園聚集,有些人躺在擔架上,有些人則坐著輪椅,接受醫護人員的照顧。該名誕下嬰兒的孕婦也是躺在擔架上,醫護人員則圍繞在身旁進行接生。

曼谷郵報則報導,曼谷市消防和救援局局長蘇里揚.拉維萬(Suriyan Rawiwan)表示,建築物倒塌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8人,47人然失蹤,身份尚未確認。搜救人員已經偵測到困在倒塌大樓中的15人生命跡象,並且部署重型機械清理瓦礫,引導搜救隊找到受困者。

蘇里揚表示,「因為可能會有斷食和脫水的情況,救援時間設定為72小時。如果搜救用時較長,受災者就面臨休克和死亡的風險」,該局力求48小時內展開救援行動,而偵測到的廢墟之下被困人員生命跡象,則以3至7個人為一組。

根據蘇里揚的說法,水和食物的補給還沒有送抵偵測到生命跡象的區域,原因是深度約3公尺。但BBC發布的最新消息指出,搜救官員稱這15人埋在瓦礫下方極深處,約5至10公尺。一名官員表示,因為「建築物像塊煎餅(pancake)一樣倒塌」,樓體仍在繼續瓦解,救援工作非常困難,目前避免使用重型機械把人救出來。

*緬甸強震!曼谷計程車漲10倍發國難財 馬來西亞也傳餘震

緬甸28日發生8.2級強震,從泰國到越南等鄰近國家都感受到強震的威力。泰國首都曼谷當地捷運全線停駛,交通癱瘓。有遊客透露,當地計程車司機趁機哄抬車資,原本45泰銖(約1.4美元)的短途車程,竟暴漲至450泰銖(約14美元),暴漲10倍,但即便乘客願意支付高價,許多司機仍選擇不載客。

地震發生後,曼谷BTS地鐵全線停駛,大批民眾滯留車站及摩托車接送點,無法回家。

曼谷各大商場和百貨公司關閉,顧客與員工被困室外,街道擁擠不堪,許多觀光客無處可去,只能坐在百貨門口等待交通恢復。目前,曼谷市中心幾乎停擺,當局尚未公布何時恢復大眾運輸服務,受困民眾叫苦連天。

路透報導,緬甸強震發生後,泰國證券交易所在官網上宣布立即暫停所有交易活動。

日媒也報導,日產和本田位於泰國的工廠都已暫時停工。新華社報導,與緬甸接壤的雲南省西南部也有強烈震感,但所幸目前尚未傳出人員傷亡。

彭博資訊報導,這是緬甸一世紀以來所遭遇最強烈地震,就全球而言則是2023年以來最強烈的地震。

曼谷一幢摩天大樓倒塌,曼谷市政廳在地震後也宣布為災區,由曼谷市長負責協調救災工作。泰國國家緊急醫學研究所稱,至少有一人死亡,數十名工人從摩天大樓的廢墟中獲救。

彭博資訊報導,在曼谷的目擊者稱,地震持續了1分鐘以上,人們紛紛逃往戶外。在河內,數百人從高層建築中衝出。

此外,新海峽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馬來西亞氣象局說,包括檳城等多個州均感受餘震威力,幸未造成海嘯威脅,多家航空公司未有任何相關航班遭取消。

馬來西亞國會下議會議長裘哈里(Johari Abdul)也向這次地震罹難者家屬致哀,除盼傷者早日康復,也希望救災與搜救工作順利進行。

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初步資料,此次地震震央深度僅10公里,離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市約17.2公里,曼德勒市約有150萬人口。

*緬甸地震曼谷大樓倒塌 泰國民間喊話盼台人協助救援

緬甸發生震矩規模8.2強震,距離震央1000多公里的曼谷受波及倒了一棟大樓,受困工人的親友在工地外含淚焦急等待,泰國工程師向台灣喊話,希望有經驗的台灣人協助救援工作。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緬甸中部當地時間昨天中午發生規模8.2地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鄰國中、泰皆感受撼動。

曼谷位於震央東南方約1000多公里,但仍受波及,曼谷恰圖恰區一棟正在興建中的大樓因為地震而倒塌,預估百名工人受困倒塌的建物內,截至今天早上確認7人死亡,救援團隊昨天已迅速抵達現場連夜展開救援行動。

防災減災廳廳長蘇里亞猜(Suriyachai Rawiwan)今天說偵測到15個人的生命徵象,但救援行動並不容易,因有些人被困在3公尺深的地方,現在救援團隊想辦法送水和食物給這些人,希望在黃金72小時內把人救出來。

泰國工程師委員會(Council of EngineeringThailand)前主席、現任民主黨副主席蘇查威(Suchatvee Suwansawat)帶領多位工程師到現場,表示民間願意協助救援。他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以前從未遇過這樣狀況,他猜測是設計或是建築出了問題。

蘇查威表示,他身邊有好幾個資深的工程師都願意幫忙,但因為他們以前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事情,因此他們需要有經驗的人幫助。他向台灣喊話,希望台灣的救援專家可以前來曼谷協助救人的工作,並協助蒐集證據,幫忙有系統找出事故的原因。

今年43歲的泰國人娜維蒙(Narvemol Thonglek)平常會到工地幫忙,當時建築物倒塌當下,她人不在工地,但她有6位友人正在建築物內工作,包括3位泰國人、1位柬埔寨人,以及2位緬甸人,從昨天6人就音訊全無。

今天早上娜維蒙坐在工地外焦急等待友人的消息,她說,事發後,電話怎麼打都打不通。她一邊拭淚一邊表示,她還是抱有希望,希望有奇蹟發生。

*名字不能提?曼谷倒塌大樓牽涉陸企 陸媒齊消音「中鐵十局」

緬甸地震釀災情。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這座大樓承建商之一為中國央企子公司「中鐵十局」,除了極少數媒體點出倒塌大樓背景外,中國媒體幾乎集體消音關鍵字。

緬甸昨天發生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測得規模7.7,泰國曼谷受到波及,恰圖恰區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根據財新網28日報導介紹,這是中鐵十局第一個海外超高建築,主體辦公樓33層,地震造成結構損壞、全部倒塌。

除了財新網報導外,中國媒體幾乎集體消音關鍵字,搜尋不到中鐵十局與曼谷大樓倒塌連結訊息。媒體報導多僅用「地震引發曼谷高樓倒塌」、「曼谷一棟在建高樓因強震倒塌」、「曼谷高樓倒塌」做為新聞事件描述,未見進一步背景說明。

透過「曼谷、高樓、中鐵十局」關鍵字搜尋,搜尋結果數個連結跳出「404」、「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等提醒,包括上觀新聞、澎湃新聞都有同樣狀況;界面新聞報導留有轉自鳳凰網對於中鐵十局聯合承建段落介紹,鳳凰網原始全文則已被下架。

據鳳凰網報導,該專案由中鐵十局泰國分公司與義大利-泰國發展公司(ITD)聯合承建,監理方為PKW聯營體,總預算約泰銖21.36億元(約新台幣20.9億元)。2020年動工後,施工進度一度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斷。

中鐵十局母公司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CREC)。中鐵十局去年發出辦公大樓主體順利封頂慶祝文。內容提到,泰國曼谷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是中鐵十局城建公司承建的首個海外超高層建築,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全面進入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泰國新建審計局辦公大樓主要包括新建辦公樓、會議廳、停車樓各一棟,建築總面積9萬6041平方公尺,周邊交通便捷,西臨曼谷火車站、東側相望曼谷國家公園,建成之後「將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

*泰中合資高樓震垮「中國大陸在泰國發展的名片」 中官方尷尬刪慶賀文

緬甸28日發生規模8.2大地震,鄰國泰國多處都出現了明顯震感,首都曼谷洽圖洽(Chatuchak)區一棟正在興建的高樓甚至完全倒塌,影像在社群媒體上瘋傳。媒體報導,泰國副總審計長蘇提彭.布尼提(Sutthipong Boonnithi)表示,這棟建築是正在興建中的審計長公署(OAG)新辦公大樓。

據報導,在倒塌的這幢大樓裡有約50名工人受困,至截稿時有七人已脫困。泰國總理貝東丹隨即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並啟動全面救援行動。

曼谷郵報報導,以及香港鳳凰網轉述新聞指出,這棟30層的大樓「One Origin」坐落於甘帕安碧路(Kamphaeng Phet Road)一塊11萊(換算約萬7600平方公尺)的工地,耗資21億3600萬泰銖(折合6300萬美元),2020年開始動工,因新冠疫情一度暫停,施工進度已完成30%,且蓋到了最高層。

報導指出,工程計畫總承包商是義大利-泰國發展公共有限公司與中國中鐵十局(泰國)有限公司組成的合資企業ITD-CREC。

蘇提彭已緊急趕赴現場視察災情,根據香港01轉述,中鐵十局2024年曾發文慶祝大樓封頂儀式,還稱完工後「將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但中鐵十局在強震後已經刪除了相關文章。大樓的倒塌也引發當地與國際社會對其建築品質與耐震標準的關注與質疑。

*缺陷故障頻傳!泰中合資21億高樓震垮 大陸海外建設幾乎全出事

緬甸地震,泰國曼谷一處據傳由中國建設公司承建的興建中大樓倒塌,引發外界對中國工程品質的擔憂。回顧近幾年中國海外建設的工程爭議,包括厄瓜多、巴基斯坦、烏干達等地由中國公司承建的水力發電廠都在短短幾年內出現安全疑慮。

緬甸昨日發生規模7.7地震,泰國曼谷一處興建中大樓倒塌。據中國媒體財新網28日報導,這座大樓承建商之一為中國央企子公司「中鐵十局」,再度引發外界對中國工程的質疑。

近十年,中國的海外建設不斷被質疑,綜合華爾街日報與外媒先前報導,中國許多「一帶一路」基建項目被質疑存在安全隱患。

厄瓜多科卡科多辛克萊水力發電廠(Coca CodoSinclair),曾是厄瓜多有史以來最大的基建項目,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Sinohydro Corporation)承包,斥資27億美元,於2016年竣工。

然而,這一建設到2023年就已出現數千條裂縫,儘管多次嘗試修補,裂縫仍不斷出現,當地政府工程師擔心水壩可能崩潰。今年3月25日外媒報導指出,該水力發電廠還在就設計缺陷進行國際仲裁。

巴基斯坦尼肋姆-吉魯姆(Neelum-Jhelum)水力發電廠也出現類似問題,當地政府在2022年關閉該水力發電廠,因為他們在一條將水輸送到山上以驅動渦輪機的隧道發現裂縫。當時這座969兆瓦的水力發電廠投入使用僅4年。巴基斯坦電力監管機構負責人Tauseef Farooqui曾向該國參議院表示擔心這條隧道會坍塌。

烏干達的電力公司也表示,尼羅河上一個由中國水力電力對外公司承建的183兆瓦伊辛巴(Isimba)水力發電廠有超過500處建造瑕疵,2019年開始運轉以來故障頻傳。

尼羅河上另一座由中國建設的600兆瓦卡魯馬(Karuma)水力發電廠,則是因牆面裂縫等建造瑕疵造成工程延宕。該水力發電廠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承建,於2012年開始建設,至2024年9月才啟用。烏干達電力公司先前表示,安裝的電線和開關有缺陷,滅火系統也需要更換。

據世界銀行稱,水力發電廠運行壽命一般可長達100年。

除了水力發電建設之外,安哥拉首都魯安達外一處由中國中信集團承建的巨型社會住宅項目凱蘭巴‧凱亞西(Kilamba Kiaxi),在建設完成10年後,許多住戶抱怨住房牆體開裂、天花板發黴及建築品質差。

*緬甸強震印度馳援 C-130運輸機降落仰光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8.2強震,重創這個飽受內戰蹂躪的國家。印度外交部表示,一架印度援助飛機今天降落緬甸,並提供這架C-130運輸機降落商業大城仰光後卸貨的照片。

法新社報導,緬甸以往的軍事政權即便在發生嚴重天災後,也不願接受外國援助,但如今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罕見地懇請國際馳援,表明這起地震造成嚴重傷亡。

緬甸軍政府資訊小組發表聲明表示,目前已知死亡人數增至1002人,2376人受傷。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表示,已派遣一架C-130軍用運輸機救援,載運衛生用品包、毯子、食品包與其他必需品。這架飛機降落仰光(Yangon)。

蘇杰生還說:「一組搜救隊與醫療隊也隨同這架班機前往。我們將持續關注情勢發展,並提供更多援助。」

*緬甸強震威力相當於300多枚原子彈 地質學家估未來數月持續餘震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已造成超過1千人死亡。地質學家表示,這起地震威力相當於300多枚原子彈爆炸,預估未來數個月將持續發生餘震。

地質學家菲尼克斯(Jess Phoenix)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表示,這場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34枚原子彈爆炸。她警告,由於印度板塊持續向緬甸下方的歐亞板塊擠壓,餘震可能會持續數月。

菲尼克斯說,緬甸內戰將加劇這場災難的影響,「原本就已是艱難的局勢,如今變得幾乎無法應對」。內戰加上通訊中斷,使外界難以掌握這場地震的真實災情。

緬甸軍政府稍早宣布已有1002人罹難。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根據早期模型推估,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萬人。

*威力驚人!緬甸強震死傷破千人 日專家:規模達到「能登強震2倍」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災情慘重,死亡人數破千人。日本地質學教授遠田晉次指出,緬甸強震的規模,可能達到2024年1月1日能登半島強震時的2倍。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規模7.6的地震,造成嚴重傷亡,近470人死亡。

日本媒體《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東北大學地層地質學教授遠田晉次指出,「巨大斷層『實皆斷層』南北穿過緬甸中央、長達1000公里,其中一段200公里的部分引起地震,其規模大約是能登半島地震的2倍。」

由於震源深度僅10公里,加上人口超過120萬的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瓦城)就在震源上方,因此引發嚴重災情。

遠田晉次分析,「在歷史相當悠久的城市,因為建築物結構相當脆弱,因此災情可能會相當於2023年土耳其敘利亞強震。未來仍有機率出現規模M6以上的餘震,可能會對仍未移動的斷層帶造成影響,必須保持警戒。」

*緬甸強震逾千死…泰國同感撼動 台達電、泰金寶:未受影響

緬甸中部當地時間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深度僅10公里。鄰近的泰國同感撼動。台灣在泰國營業規模較大的廠商如台達電、金寶等,都表示未受影響。

緬甸大地震發生超過1天,根據緬甸執政軍政府表示,緬甸強震已造成超過1000人死亡,另有2000多人受傷。另外鄰近的泰國也傳出災情,有大樓倒塌。經過1天清查,並未傳出有台商受到太大影響。

在泰國營業規模較大的台達電表示,關於3月28日震央位於緬甸的地震,泰國廠區在感受到搖晃後,第一時間進行疏散,確保人員安全。在1個多小時內,確認建築結構與設施安全無虞後,員工已陸續返回崗位。目前建築和設備無明顯損害。

台達電1988年成立子公司泰達電,前進泰國,泰達電在泰國上市,曾一度榮登泰國市值最大的掛牌公司。去年泰達電也宣布再加碼在當地興建3座新廠,聚焦電源供應器、資通訊基礎設施等相關產品。

面對緬甸大地震,電子代工廠金寶同樣指出,泰國廠經確認沒有人員受傷,且產線正常運作,興建中的廠區也未受影響。

金寶集團旗下泰金寶,在泰國已耕耘超過30年,為東南亞地區重要的電子製造服務供應商,也是泰國當地最大台商之一。

*緬甸地震波及雲南瑞麗 847戶房屋受損涉及近3000人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級強震,影響到鄰近的中國雲南瑞麗市。新華社今天報導,截至今天中午,瑞麗市有847戶居民房屋受損,涉及2840人。

新華社報導表示,瑞麗市消防部門派出搶險救援人員協助民眾,以及出動供電部門人員搶修電力等。瑞麗市已儲備逾千個帳篷及3330張折疊床等應對突發事件。目前瑞麗市水電、交通、通訊正常。

綜合新浪及紅星新聞等陸媒報導,據雲南德宏瑞麗市人民醫院表示,該院已收到2名地震傷者,分別為刮傷及扭傷,都是輕傷,暫時沒有收到特別嚴重的受傷個案。

緬甸地震昨天發生時,瑞麗市民眾也感到強烈搖晃。瑞麗城區一高樓的存水水箱倒塌,水從高處傾瀉而下,衝向地面上正在逃生避險的人群,但沒有傷到人。

*緬甸強震波及雲南房屋倒塌2傷「感覺死神擦身過」

緬甸中部昨芮氏規模8.2強震,雲南也震感強烈並造成災情。瑞麗市財富廣場一高樓坍塌嚴重,高樓掉下磚石,30樓樓頂水像瀑布傾瀉而下,擊中在路上奔逃的人群,有人被砸中頭部,截至昨晚為止造成兩人受傷,多處房屋受損,目前仍在救災中。當地民眾回想起當時情形,「感覺與死神擦身而過」。大批緬甸商戶湧入瑞麗口岸趕回緬甸探視親人。 

緬甸昨發生強震,雲南德宏、臨滄、保山、西雙版納、麗江、大理等地震感強烈,楚雄、昆明等地震感明顯,網傳視頻顯示,瑞麗市財富廣場一高樓坍塌嚴重,大片牆體、磚石掉落,不少居民逃生至安全空地,有警方還在不斷疏散人員。經全面排查目前發現兩人受傷,經檢查為皮外傷,無生命危險。

據大公報報導,德宏州部分房屋受損、圍牆倒塌,發生電梯被困事故八起,救出受困人員八人;隴川縣章鳳鎮兩處房屋圍牆倒塌,景罕鎮一廢棄房屋倒塌;梁河縣部分學校出現牆體開裂,地磚脫落,三戶農戶房屋牆體開裂,其餘損失正在核實中。

長年在瑞麗做紅木生意的鄧志文表示,這次地震是瑞麗地震時段最長,最厲害的一次,「當時我趴在我的紅木床下面,感覺趴了一分多鐘還不停地在搖,所有家具和保險櫃激烈強烈的搖動,人像在太空一樣的感覺」。後來他覺得不對勁趕緊從五樓跑到一樓,還在搖晃,在街上看到很多人在跑,還有人慌張得哭了。

「據我所知,我在的那棟樓抗震八級,所以沒事,但也有許多建築出現了裂縫,我小區的牆面就有裂縫和脫落,今晚得去外面酒店住了」,他說。瑞麗市民張先生表示,他騎車時震感明顯,道路旁建築樹木都在晃動,他家中房梁開裂,周邊商場車庫發生塌陷。瑞麗財富廣場附近一名珠寶商戶陳先生表示,地震發生時突然地動山搖,好在店裡的珠寶翡翠都沒有受損。

陳先生表示,他看到財富廣場一棟高樓樓頂的水像瀑布一樣往下流,底下民眾四散奔逃,有磚石墜落,一名奶茶店店員被落石砸傷。有男住客來不及穿衣服,穿著內褲就跑出了酒店。

據上游新聞,在昆明市官渡區開民宿的楊女士說,地震搖晃了五、六分鐘,「我家那個吊燈搖得特別厲害,我一開始還以為我頭暈了。近幾年都沒有那麼大幅度的震感」;雲南保山市一名網民發布視頻顯示,一個台球廳內吊頂出現劇烈晃動,無奈地說「24樓,要怎麼跑?」後來他還是跑上街,發現很多人都出來了。

另據封面新聞報導,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徐錫偉表示,本次地震由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接近雲南地區強烈活動引發,與汶川地震能量相當,不會引發海嘯。

*緬甸強震 雲南地震局未發預警 網酸:電詐集團震暈

緬甸昨天下午強震,不少雲南民眾在網上詢問:發生這麼大的地震,為什麼我們沒有收到預警信息?雲南網報導,雲南地震局回覆:「因為地震預警系統能夠產出雲南省及周邊50公里範圍內發生的4.0級以上地震信息。在緬甸發生的7.9級地震距離我國最近的預警台站約300公里,且境外沒有地震預警站網,該情況超出目前地震預警系統響應能力,因此未發出預警信號。」

據此前公開報導,地震預警是在地下斷層剛剛開始破裂,但是它的地震波還沒有傳播開來的時候,以密集的地震監測網絡捕捉最先到達地面的縱波信號,快速測定出震級、烈度、震源深度等相關數據,並借助電磁波傳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趕在破壞性較強的橫波到達前向各個終端發出預警信息。

瀟湘晨報報導,緬甸強震後,國際社會紛紛表達關切,中國各界都表態願為緬甸救災提供必要幫助,同時,一些專業救援隊員緊急集結……展現了責任與擔當。

與此同時,社交圈極少數人的調侃顯得極不合時宜,「電詐集團震暈了」、「老天開眼了」等言論格外刺眼。災難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而悲憫與互助則是文明的底色。那些調侃言論,傷害了正在承受痛苦的災民,也在無形中消解我們的善良。

*緬甸震災 大陸向緬甸提供4.5億元緊急援助

緬甸中部28日發生地震,緬甸軍政府29日更新傷亡訊息,表示該強震已造成千人以上死亡。大陸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新聞發言人李明29日表示,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億元)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

李明也提到,陸方派出2支救援隊,提供帳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飲用水等災區急需物資。首支救援隊29日已抵達仰光,將及時奔赴災區開展現場救助;大陸國合署副署長劉俊峰等赴機場送行。

先前,大陸雲南省地方救援隊已第一時間抵達仰光;大陸官方首批援助物資計劃31號啟運。還將視緬方需要繼續提供援助。

稍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就緬甸震災,已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致慰問電。習近平表示,中方願向緬方提供需要的幫助,支持災區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緬甸強震死亡人數破千 馬來西亞派救援隊赴重災區

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死亡人數破千,周邊國家也受波及,馬來西亞表達哀悼,今天派遣特別災難援助與救援隊(SMART)赴緬甸重災區救援,並協調動員對泰國人道援助。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地震,震央位於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鄰近瓦城(Mandalay)附近,震源深度僅10公里為淺層地震。緬甸兩大城市瓦城與仰光的電力與通訊中斷,強震迄今造成逾1000人死亡,另有2000多人受傷。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對強震造成民眾死傷與受困感到痛心,也向罹難者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大馬願意提供協助。

副首相阿末扎希(Ahmad Zahid)今天透過社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表示,身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的成員國與夥伴,大馬全力協助受災國家,透過國家天災管理機構(NADMA)強化對區域災害管理合作,提供專業技術和後勤支援,盼減輕災民痛苦,加速災後重建。

他說,這次地震導致緬甸與泰國人民傷亡,建物與公共設施嚴重損毀,目前仍持續進行救援工作。

大馬外交部公告指出,大馬政府透過國家天災管理機構派出2支評估小組進駐緬甸,提供技術支援與災難現場評估,協助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由10人組成的先遣隊伍今天出發,另一支40人隊伍明天出發。

外交部長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說,東協將根據緬甸與泰國需要協助的優先事項,隨時準備協助應對災難,東盟成員國會透過東協人道援助中心(AHA Centre),確保人道援助工作。

馬來西亞外交部指出,目前所有在緬甸與泰國的大馬公民安全無虞。

這起強震撼動鄰近多國,馬來西亞包括檳城等多個州均感受其威力,幸未造成海嘯威脅。

*緬甸強震逾千人喪命 南韓捐助6600萬元救災

緬甸28日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軍政府罕見請求國際協助。韓國外交部今天表示,決定向緬甸捐助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600萬元)人道支援用於救災。

韓國外交部聲明表示,為協助緬甸迅速進行強震救災,韓國政府將透過國際機構捐助200萬美元規模的人道支援。

聲明指出,希望這次馳援有助救災工作,韓國政府也將密切關注緬甸災情,考慮是否提供後續支援。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28日晚間也透過社群網站表達關切。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淺層地震,據執政軍政府統計,目前已知有1000多人喪命、2300多人受傷。

*緬甸地震波及一度停工 豐田汽車泰國廠重啟運作

受到緬甸中部昨天的地震影響,日本汽車製造商位於緬甸東部鄰國泰國的汽車工廠一度停工,但一些企業確認完安全等狀況後已重啟當地工廠運作,其中包含豐田汽車(Toyota)。

共同社報導,豐田為了確認安全一度暫停泰國部分工廠運作,並在今天表示目前未接獲員工受災的通報,當前位於緬甸與泰國的所有工廠都在運作。

豐田也指出,「將持續謹慎確認員工、員工家屬、交易對象的狀況,會把安全視為首要之務,做出決策」。

「讀賣新聞」報導,本田(Honda)的泰國廠在地震發生後也一度停工,不過當天已重啟運作;日產汽車(Nissan)也暫停工廠運作,正在確認設備狀況,目前未傳出有員工受災。

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皮猜(Pichai Chunhavajira)昨晚發布聲明說,「目前尚未接獲(地震)嚴重影響泰國經濟與金融系統的報告」。

*緬甸地震 外交部:泰緬政府暫未回覆台派搜救隊需求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8.2地震,造成當地及泰國傳出災情。外交部今天表示,第一時間已向兩國政府表示願派遣搜救隊協助,但泰、緬兩國政府基於當地現況等因素,仍有若干困難待克服,故暫未回覆派遣搜救隊需求,將持續表達台灣援助意願。

針對政府是否派搜救隊前往泰、緬兩國協助搜救,外交部今天中午以新聞稿說明,駐泰國、駐緬甸兩代表處均已於第一時間向兩國政府表示,願派遣搜救隊協助賑災,相關人員及裝備均已整備完成,隨時可出發。

外交部表示,泰、緬兩國政府鑒於當地現況、客觀基礎條件及接待國際救援團隊的整體規畫與後勤支援能力,仍有若干困難待克服,故暫未回覆台灣派遣搜救隊需求。駐處將持續向兩國政府表達台灣援助意願,追蹤相關進展。

外交部將緬甸旅遊警示列為橙色,避免非必要旅行;泰國為黃色警示,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並檢討應否前往。

*因應緬甸強震 教育部啟動僑外生心理輔導與學習支持

因應緬甸強震可能引發僑外生擔憂與不安,教育部已要求各校全面啟動三級輔導機制及資源連結機制,並請導師多加關心僑外生在校生活情形。目前在台就讀的緬甸學生將近2973人,教育部表示,如學生有需要,學校應提供個案及團體輔導,以提升僑外生的情緒調適能力,協助其應對壓力與恐慌,確保學生能安心就學。

另外,若僑外生家庭因地震發生重大變故,確有返國需求,教育部已請各校確保學生學習權益,並提供彈性學習措施。

教育部指出,對於學生強震影響需返鄉請假而缺課的情況,將不列入計算,並請學校提供以下必要協助:一、學生返校後,學校應提供課業及實習課程的補救措施,教育部將協助補助教師鐘點費與材料費等相關經費;二、授課教師可針對個別學生的特殊情形調整評分方式,採取多元評量,以確保學生學習不中斷;三、針對有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必要的諮商與輔導服務,協助其適應學習與生活。

教育部提到,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並與學校密切合作,確保受影響僑外生獲得充分的支持與關懷。此外,有需求的僑外生也可利用NISA專線服務電話(0800-789-007),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由專人接聽,非上班時間提供語音答錄服務,確保學生能獲得所需的協助與關懷。

*震毀交通…緬甸地震各地傳災情 世界展望會揭救難人員「最大挑戰」

緬甸28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已知造成1002人罹難、2376人受傷,另有30人下落不明,各地傳出房屋倒塌、道路斷裂和機場關閉等災情。英國天空新聞報導,緬甸世界展望會會長金敏(Dr. Kyi Minn)表示,救難人員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無法實際進入災區。

金敏告訴天空新聞節目主持人安娜.瓊斯(Anna Jones):「我們無法透過道路前往瓦城,因為高速公路也遭破壞。」

金敏還說,曼德勒國際機場暫時關閉又帶來另一個大挑戰。他補充:「立即發送救援物資非常困難。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提供受災地區援助的替代選項。

*關懷緬甸強震!全家啟動手機APP捐款 助緊急救援、災後重建

緬甸中部日前發生芮氏規8.2強烈地震,當地多區災情慘重,估計有130萬人受到地震衝擊。全家便利商店表示,透過「全家愛心大平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全家APP捐款;只要於全家APP首頁進入「我的公益」,並點選「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就可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進行善款代收,成為提供民眾便利捐款管道。

全家表示,除了是最接近民眾的生活平台,更打造「全家愛心大平台」隨時成為嫁接民眾與社會需求的重要橋樑,此次將透由全家APP捐款,協助台灣世界展望會(衛部救字第1131363224號)、基督教芥菜種會(衛部救字第1131363619號)受理各界善款。

全家表示,此次代收善款將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協助緬甸強震災民,服務內容包含提供第一階段之緊急救援、安置受災居民,提供臨時庇護所,提供糧食、飲水、醫療用品等物資與基本生活的協助,及第二階段之生活照顧與災後重建,提供災民生活照顧與心理支持及必要之重建支持,幫助災民走過漫漫重建路,全家誠摯邀請社會大眾透過「全家APP捐款」,匯聚愛心,共同援助緬甸。

*緬甸強震遭重創 7-ELEVEN攜手公益團體啟動震災募款

強震重創緬甸,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結合線上OPENPOINT APP與ibon便利生活站,分別自3月30日凌晨0點、上午10點起至4月30日止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為期32天的緊急募款活動。

緬甸中部當地時間3月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深度僅10公里,造成當地多處樓房、大樓毀損,當地政府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各避難所也緊急啟用,需要外界資源即時送暖進災區。

7-ELEVEN表示,持續架構在地服務網絡最綿密的友善公益商店,「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自1988年起長期關注海內外社會議題,逢重大災難有緊急募款需求時,以最安心、即時、公開的捐款管道,集結全民愛心將資源送進災區救援與重建,自3月30日凌晨0點起至4月30日23點59分止,點選OPENPOINT APP首頁下方「服務」後即可點選「線上捐款」,選擇「支援緬甸震災」類別即可點選欲捐款的團體,依流程步驟完成捐款。

7-ELEVEN表示,全台逾7000家門市ibon便利生活站也開放民眾愛心捐款,自3月30日上午10點起至4月30日23點59分止,民眾可於ibon便利生活站首頁點選右欄快捷鍵「支援0328緬甸震災」按鈕,或首頁點選「儲值/繳費」,選擇慈善捐款,點選「支援0328緬甸震災」類別,選擇捐款對象,即可依操作流程完成每筆100至2萬元不等的捐款,善款不收取手續費,款項全數投入災區救援及重建工作,提供全民24小時全天候最安心便利的捐款平台。

7-ELEVEN也說,緊急募款截止時間將視災情及募款狀況調整,詳細活動辦法依社群公告即時更新為主。

*緬甸強震!7-ELEVEN 與公益團體啟動「緬甸震災募款」

強震重創緬甸!緬甸中部當地時間3月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深度僅10公里,造成當地多處樓房、大樓毀損,當地政府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各避難所也緊急啟用,需要外界資源即時送暖進災區。統一超(2912)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結合線上OPENPOINT APP與ibon便利生活站,分別自3月30日凌晨0點、上午10點起至4月30日止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為期32天的緊急募款活動。

7-ELEVEN持續架構在地服務網絡最綿密的友善公益商店,「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自1988年起長期關注海內外社會議題,逢重大災難有緊急募款需求時,以最安心、即時、公開的捐款管道,集結全民愛心將資源送進災區救援與重建,自3月30日凌晨0點起至4月30日23點59分止,點選OPENPOINT APP首頁下方「服務」後即可點選「線上捐款」,選擇「支援緬甸震災」類別即可點選欲捐款的團體,依流程步驟完成捐款。

全台逾7,000家門市ibon便利生活站也開放民眾愛心捐款,自3月30日上午10點起至4月30日23點59分止,民眾可於ibon便利生活站首頁點選右欄快捷鍵【支援0328緬甸震災】按鈕,或首頁點選「儲值/繳費」,選擇慈善捐款,點選【支援0328緬甸震災】類別,選擇捐款對象,即可依操作流程完成每筆100至2萬元不等的捐款,善款不收取手續費,款項全數投入災區救援及重建工作,提供全民24小時全天候最安心便利的捐款平台。緊急募款截止時間將視災情及募款狀況調整,詳細活動辦法依社群公告即時更新為主。

*緬甸強震災情嚴重 慈濟調集賑災物資作好馳援準備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造成超過1000人死亡。慈濟基金會立即連繫當地慈濟人進行關懷,也啟動國際賑災物資整備,調集毛毯、香積飯等物資,待內政部消防署國際救援專機啟動將一同送到當地。

慈濟基金會表示,緬甸昨天發生強震後,立即接獲緬甸、泰國兩地的志工通報,花蓮本會除了關心當地慈濟人的狀況,也與救災單位保持密切聯繫,為賑災做準備。

慈濟基金會表示,在緬甸及泰國都有賑災物資,泰國受災民眾若有需求,可就近直接提供協助,緬甸則需等到當地政府同意,慈濟國際賑災物資也同樣等待緬甸政府放行,可立即進行運送。

此外,慈濟基金會已啟動國際賑災物資整備,調集緊急災害應變物資計有賑災毛毯200條、穀力棒63箱(近2萬條)、香積飯50箱 (4200包) 等, 若內政部消防署國際救援專機啟動,將一同送往當地供救災人員使用。

*7-ELEVEN與2大公益團體攜手啟動「緬甸震災募款」

緬甸中部當地時間3月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8.2地震,深度僅10公里,造成當地多處樓房、大樓毀損,當地政府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各避難所也緊急啟用,需要外界資源即時送暖進災區。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結合線上OPENPOINT APP與ibon便利生活站,分別自3月30日凌晨0點、上午10點起至4月30日止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為期32天的緊急募款活動。

7-ELEVEN持續架構在地服務網絡最綿密的友善公益商店,「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自1988年起長期關注海內外社會議題,逢重大災難有緊急募款需求時,以最安心、即時、公開的捐款管道,集結全民愛心將資源送進災區救援與重建,自3月30日凌晨0點起至4月30日23點59分止,點選OPENPOINT APP首頁下方「服務」後即可點選「線上捐款」,選擇「支援緬甸震災」類別即可點選欲捐款的團體,依流程步驟完成捐款。

全台逾7,000家門市ibon便利生活站也開放民眾愛心捐款,自3月30日上午10點起至4月30日23點59分止,民眾可於ibon便利生活站首頁點選右欄快捷鍵「支援0328緬甸震災」按鈕,或首頁點選「儲值/繳費」,選擇慈善捐款,點選「支援0328緬甸震災」類別,選擇捐款對象,即可依操作流程完成每筆100元至2萬元不等的捐款,善款不收取手續費,款項全數投入災區救援及重建工作,提供全民24小時全天候最安心便利的捐款平台。緊急募款截止時間將視災情及募款狀況調整,詳細活動辦法依社群公告即時更新為主。

*泰緬旅遊退團原則曝光! 觀光署:4月15日前 泰、緬團可解約退費

昨日(114年3月28日)緬甸中部發生芮氏規模8.2的強烈地震,地震波及鄰近國家,其中泰國首都曼谷亦感受強烈震感,泰國政府已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為維護國人旅遊安全,交通部觀光署宣布參加泰國(不含普吉島)、緬甸團體旅遊可依照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4條不可抗力因素來解約及退費。

觀光署說明,參照國籍航空公司所訂退票規定於114年4月15日以前旅客參團前往泰國(不含普吉島)或緬甸旅遊者,原則上請雙方(旅行業與旅客)協議延後,如旅客仍欲取消行程解除契約,依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14點(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第14條),即因不可抗力或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本契約之全部或一部無法履行時,任何一方得解除契約,且不負損害賠償責任。旅行社應將已代繳之規費或履行本契約已支付之全部必要費用扣除後,餘款退還旅客。針對前述解約退費日期觀光署將視泰國震後狀況滾動檢討。

觀光署呼籲請出團至泰國或緬甸之旅行業者及領隊隨時注意旅客情況與安全,調整行程避開受地震影響區域,以維護旅客旅遊安全。旅客與旅行社間如因取消國外旅遊行程,衍生退費爭議,得檢具相關資料向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地址:臺北市民權東路2段9號5樓,電話:02-25995088)申訴調處。

*緬甸強震增至1002人死亡!2376人受傷、30人失蹤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BBC報導,緬甸軍政府指出,地震傷亡人數增至1002人遇難、2376人受傷,另有30人下落不明。

*緬甸50座清真寺倒塌!至少300名穆斯林被壓死 一具具遺體被搬出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救災行動仍在進行中。緬甸媒體《Khit Thit Media》報導,境內至少50座清真寺倒塌,由於事發時許多穆斯林正在清真寺內進行集體禮拜,造成近300人死亡,許多遺體紛紛被搬出寺外空地擺放,但仍有許多人被壓在殘骸下。

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中午12時52分,當時伊斯蘭教徒正聚集在清真寺進行禮拜。根據失蹤人口統計,最新數據顯示罹難人數可能接近300 人,但由於仍有許多遺體受困於瓦礫堆下,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更高。

地震最為嚴重的地區包括曼德勒、薩嘎因和亞美信等地,這些地區的多座清真寺倒塌,情況相當混亂,當時也無法聯繫到任何救援人員,現場情況相當危急。

報導指出,當地吉尤克薩清真寺(Kyauk Se Mosque)、蘇雷岡清真寺(Sule Gon Mosque)、曼德勒西區清真寺(West Mandalay Mosque)、瑞普許清真寺(Shwe Pone Shein Mosque)、東吳清真寺(Taungoo Kandaw Mosque)、達達烏清真寺(Tada-U Myitthayar Mosque)、沙吉亞清真寺(Sagaing Mosque)、敏加拉清真寺(Mingalar Mosque)等多座清真寺都遭到嚴重破壞。

據了解,災難發生後,當地居民馬上自行搜尋廢墟中的生還者,但由於瓦礫堆積過於嚴重,救援工作進展緩慢。

曼德勒一名居民描述,當時無法聯繫救援隊伍,電話也完全無法使用。地震發生時,他和家人都在清真寺裡,僅有他因為靠近出口所以逃出,但其他親戚都被困在瓦礫堆下。

根據媒體照片顯示,一具具遺體被搬出寺外空地擺放。據了解,今天從清真寺廢墟中尋獲的遺體將按照伊斯蘭傳統進行安葬。

緬甸軍政府稍早指出,地震傷亡人數增至1002人遇難、2376人受傷,另有30人下落不明。

*緬甸地震 救援人員欠缺機具聞聲徒手挖人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強震,波及鄰近的泰國,最新傷亡增至694死、1670傷。救援人員今天繼續在瓦礫堆中尋找生還者,有人聽到求救聲,但由於欠缺機具,只能徒手挖掘。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說法,地震發生在緬甸時間昨天中午12時50分,震央在中部城市實皆(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

緬甸執政軍政府今天表示,緬甸強震的死亡人數增至694人,另有1670人受傷。但由於通訊中斷,還不清楚震災實際規模。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稍早訪問一名救援人員,他所屬的救援隊是由緬甸瓦城(Mandalay)地區附近村莊的熱心普通人組成。

這名救援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需要機具以救出被困在瓦礫堆下的人,他說:「我們正徒手挖人,要把遺體和受困瓦礫堆中的人挖出來,這不夠用。」

他還說:「有人在喊『救命、救命』。我很絕望。」

法新社報導,泰國首都曼谷一棟興建中的30層大樓在地震發生當下短短數秒就倒塌,有工人受困,救援人員徹夜搜救。

曼谷市長查察(Chadchart Sittipunt)表示,已證實全市約10人死亡,多數是在大樓倒塌時罹難。但樓內還有多達100名工人下落不明。這棟大樓位於恰圖恰區(Chatuchak)週末市場附近,常吸引眾多觀光客。

查察在現場告訴記者:「我們正動用所有資源,盡最大努力(搜救),因為每一條性命都很重要…當務之急是盡快把他們全救出來。」

*緬甸強震中驚險逃生 瓦城居民憂家人無生還機會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一名居民描述昨天地震發生情景,稱多名家人可能仍受困在瓦礫堆中,「他們生還機率是零,我無法接受」。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7.7強震,震央位於瓦城附近。

這名居民告訴BBC:「地震發生時我在浴室,當下地面猛烈晃動,持續約10秒鐘。我們整棟房子就在我眼前倒塌。就在快倒向我時,我被絆倒,後背著地。」

「我當時快無法呼吸。後來我大聲呼救。我的叔叔和父親趕到,還有約5、6人來救我…我從瓦礫堆被救出來不到幾秒鐘後又在震,我們跑向的那棟建築倒塌。我非常害怕,痛到無法走,因此我父親拉著我,協助我移動。」

「家裡7個人中有2位阿姨和我一起獲救,其中1位已過世,另1位在醫院。我的祖母、阿姨和叔叔還沒被找到,(他們可能)仍被困在瓦礫堆中。他們的生還機率是零。我無法接受。一切都發生在眨眼之間,就在我眼前。」

*持續搜救!曼谷下修死亡數至6人 捷運恢復運作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救災行動仍在進行中。受地震波及的泰國曼谷當局29日上午修訂傷亡人數,由昨日公布的10人死亡下調至6人,另外有22人受傷,101人失蹤,原因是前線人員誤把一些危及個案計算為死亡個案。

曼谷市長Chadchart Sittipunt表示,隨著今天上午搜救工作持續進行,相信殘骸中還有更多倖存者。

曼谷知名景點洽圖洽地區一棟興建中的30層大樓在地震倒塌,據信多人受困,此外還有另外兩棟建築工地受影響,當局已進入緊急狀態。

據了解,曼谷捷運和輕軌今早已恢復運作,但部分路線仍然關閉,以便進行檢查。

有在曼谷市中心工作的律師分享,地震發生當下,看到一盞燈來回擺動,就意識到不對勁,接著聽到大樓吱吱作響,她和同事們趕緊衝下12層樓梯,說「這輩子還沒看過曼谷發生過這樣的地震」。

也有來自蘇格蘭的旅客分享,當時正在一家賣場裡,突然間整棟大樓開始搖晃,緊接著傳來了尖叫聲,大家一片恐慌,許多人就順著上行的手扶梯逃生。

*緬甸強震 世衛動員物流中心準備創傷醫療用品

緬甸發生重大強震,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正在動員位於杜拜的物流中心準備創傷醫療用品,並已啟動緊急管理應變措施。

法新社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在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正在日內瓦總部協調地震因應工作,「因為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大的事件…顯然對生命與健康構成非常、非常大的威脅」。

哈里斯說:「我們正在啟動我們的物流中心,特別是在尋找創傷用品與像是外固定器等器材,因為我們預計會有很多、很多傷患需要治療。」

她說,在緬甸本身醫療基礎設施可能受損的情況下,世衛組織也將把重點放在運送基本藥物上。

哈里斯說,由於最近從2023年土耳其-敘利亞地震吸取經驗,「我們非常了解首先需要運出的物品為何」。

緬甸境內有眾多民族反叛團體與軍方交戰,局勢一直動盪不安,世衛組織本來就有成立特別小組因應緬甸問題;碰巧的是,世衛組織最近剛好才對將物資運入緬甸的最佳方式進行了評估。

哈里斯說:「我們蓄勢待發,但現在我們必須知道確切地點、物資品項與原因。現在,當地的資訊變得至關重要。」

同時,慈善醫療機構無國界醫生組織(DoctorsWithout Borders)呼籲迅速進入災區,並及時批准物資與人員的運入。

無國界醫生組織在聲明中說:「一旦有關當局能讓團隊迅速且不受阻礙地進行評估與提供醫療照顧,無國界醫生組織在緬甸與鄰國的醫療與人道工作人員將準備大規模因應受影響社區的迫切需求。」

聲明還說:「在地震發生後的最初幾個小時與頭幾天,能夠部署評估團隊至關重要,理想的話包括外科手術團隊,這樣才能向傷患提供救命的外科手術照護。」

*緬甸大地震 陸國台辦發文關懷「緬甸與周邊國家台胞」

緬甸28日發生大地震,造成多人傷亡與房屋財務損毀,大陸方面已經派出救援隊,而大陸國台辦29日則發文關懷當地台胞,提到4項提醒事項,且強調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聯繫中國駐當地使領館求助。」

大陸國台辦公眾號29日發文,標題是「緬甸強震!在緬甸及周邊國家的台胞們請注意」,內容提到,「在緬甸及周邊國家的台胞們,請您注意這些事項,緊急情況可撥打這些電話求助」,提供諸多中共駐緬甸使領館的電話。

這份公告是改寫自中共駐緬甸大使館28日晚間發布的訊息,內文略有調整,使館表述的「在緬同胞」,國台辦改成「台胞」,範圍也增加「周邊國家」。提供的電話除了緬甸報警電話、醫療急救電話與2使領館電話外,也增添中共駐泰國、清邁、寮國、龍坡邦(瑯勃拉邦)、越南、胡志明市的使領館電話。

大陸外交部29日凌晨發文指出,地震發生後,其駐緬甸使領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並發布領事提醒,全面了解核實當地大陸機構、企業和人員安全情況。「目前尚未收到中國公民死亡的報告」。

陸媒報導,包含雲南省救援隊、中國救援隊、以及藍天救援隊、公羊救援隊都已前往緬甸協助救災,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已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受傷人員和災區民眾致以誠摯慰問。」

我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晚間發文指出,消防署特搜隊已經通知輪值縣市立即整備,「期盼海外的朋友平安,救災與復原工作順利,大家能早日走出地震難關」;僑委會也於29日在臉書發文,「祝願泰緬的僑胞朋友們一切平安。」

*習近平慰問緬甸震災 雲南救援醫療隊早上已抵達仰光

緬甸28日下午發生重大強震,大陸新華社29日上午發出快訊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緬甸遭受地震災害,向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致慰問電。同時,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今早已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

據新華社,習近平表示,驚悉緬甸遭受強烈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受傷人員和災區民眾致以誠摯慰問」,習也表示,「中國和緬甸是同甘共苦的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胞波情誼深厚。中方願向緬方提供需要的幫助,支持災區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報導提到,同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就緬甸遭受地震災害向敏昂萊致慰問電。

央視稱,緬甸當地時間29日上午7時(北京時間8時30分)許,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攜帶全功能生命探測儀、地震預警系統、便攜式衛星、無人機等應急救援物資,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

*緬甸泰國嚴重震災 華航宣布免費載運緬泰地區賑災物資

華航表示,秉持飛航安全至上,目前往返緬甸仰光及泰國曼谷、清邁的航班維持正常運作,將持續關注當地狀況並配合機場作業,提醒旅客出發前留意相關資訊,以維護自身安全。

針對緬甸和泰國地區發生了嚴重地震災害,華航迅速投入援助行動,盡力協助受影響的國人與旅客。

華航提供航空公司資源,率先宣布免費載運賑災物資,全力配合政府、公益或宗教團體及救援組織,期能將台灣的愛心送往災區,協助當地渡過難關。

*緬甸強震和1月嘉義地震有關? 郭鎧紋:未來2周注意有無異常地震活動

緬甸實皆省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國外有專家稱該地震震央發生在的「實皆斷層」,已經沉寂200年之久。對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200年在地質時間上只是一瞬間,實皆斷層過去經常有地震發生,不要看最近有沒有地震活動,它就是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長期推擠,「它沒有隱沒,就是互相推擠」。

郭鎧紋表示,歐亞大陸板塊太大了,又分成很多個微板塊,印度板塊向北去擠壓歐亞大陸板塊,會影響到「波斯西藏緬甸造山帶」,這個造山帶邊緣有兩個板塊,一個是揚子板塊(即華南板塊),範圍包括四川盆地、長江下游、兩廣、福建、台灣海峽到台灣海峽西部。另一個是阿穆爾板塊,把這兩個板塊同時往東邊去推擠。

他說,台灣西邊就是揚子板塊的邊緣,雪山山脈在宜蘭牛鬥有梨山斷層,梨山斷層以西的部分雪山山脈,包括阿里山山脈,以及台灣西部平原,都是屬於揚子板塊的邊緣。阿穆爾板塊在日本的南海槽和菲律賓板板塊互相碰撞的地方。而台灣最西邊是雪山山脈和台灣西部,包括嘉南平原、阿里山山脈,屬於揚子地塊。昨天緬甸強震這樣的碰撞,可能會造成應力的轉移。

郭鎧紋表示,「波斯西藏緬甸造山帶」範圍從波斯到中亞,其實昨天在哈薩克也有規模5以上地震,只是大家沒注意到。緬甸是走滑斷層形式,印度板塊向北推擠,造成了造山帶,造山帶的地殼特別厚,不是隱沒,而是硬碰硬、大陸和大陸的碰撞,從地殼去加厚,厚度已經達到60公里,一般地殼厚度為35公里。

他說,這個造山帶是很厚的造山帶,又握著揚子板塊和阿穆爾板塊往東推擠,這是台灣比較要注意的事情。

今年1月7日西藏規模7.1地震,郭鎧紋表示,就是波斯西藏緬甸造山帶向東北移動,可能會把揚子和阿穆爾這兩個微板塊往東推擠。所以他當時提出呼籲,接著1月21日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地震。

緬甸地震之後,台灣留意到什麼時候?郭鎧紋表示,很難講,他觀察到1月7日西藏地震完之後,隔兩周接著就是台灣的嘉南規模6.4地震。那次經驗是隔了兩周,所以這次先注意兩周看看,有沒有異常的GPS位移或異常的地震活動。

郭鎧紋表示,之前西藏規模7.1對應到後來的嘉義大埔規模6.4地震,這次是緬甸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誰是因誰是果很難講。很可能根本上印度板塊推擠歐亞大陸板塊裡面的波斯西藏緬甸造山帶已經很久了,應力也累積很久了,移動是淺移默化的,可能也移動一段時間,「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可能是長年累積,有百萬年的歷史」,移動以後只是最近才爆發出來。

而緬甸昨天強震和西藏1月強震上隔兩三個月,郭鎧紋表示,但是在地質的時間其實可能都是同一件事情。可能這個應力潛藏在很久,只是在哪時候、哪個斷層在哪邊破裂,只是最近才爆發出來的現象,台灣西部也是一樣的情形。

郭鎧紋表示,波斯西藏緬甸造山帶除了推揚子板塊,它也推阿穆爾板塊。就是西南日本歐亞大陸板塊的部分,南海海槽跟菲律賓海板塊相撞的部分,這樣的推擠,也會提高南海海槽活動的潛勢。

郭鎧紋表示,地震沒有辦法預防,地震要發生就是能量的釋放,地震也不能預測,無法提早把民眾疏散。

*緬甸昨強震淺層原因曝 郭鎧紋分析全球仍有這些未爆彈

緬甸昨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造成嚴重災情。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台灣都是隱沒帶的地震,隱沒帶的地震有時候可以到很深,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都可以。但是昨天滿特殊的,昨天至今天凌晨有4起規模6以上地震,且4起地震都很淺。如果震源深度淺,災害就會比較大一點。

郭鎧紋表示,今年規模6以上地震,全世界有21起,昨天起今天凌晨就發生4起,有2個在緬甸,都是走滑斷層,走滑斷層的特徵就是比較淺,所以深度10公里以內。另外大西洋的中洋脊也有規模6.6和6.1兩個地震,中洋脊是張裂的,震源也是比較淺。

是否還有強震未爆彈?郭鎧紋表示,注意世界上曾經發生規模9的地震在哪裡;已知最大的地震就是智利的規模9.5強震,所以納斯卡板塊隱沒到南美洲智利海溝是最大的未爆彈,因為過去有發生9.5。

他說,美洲北部的加拿大外海過去也發生過規模9.2地震,阿留申海溝過去也有規模9地震發生。另外,千島海溝,日本說400年1次大地震恐引發大海嘯,「周期也快到了」;311東日本大地震也發生過規模9,而南海海槽每100至150年周期也都有規模9地震。

「台灣規模7地震滿多的」,郭鎧紋表示,但是規模8強震只有一次,就是1920年琉球海溝、在靠近台灣處,過去有規模8.0地震。此外,澳洲北邊和太平洋交界也有規模8以上密集帶,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波斯西藏緬甸造山帶」,過去也經常有規模8以上地震。

「未爆彈很多」。郭鎧紋表示,從1900年以來,已經偵測到98起規模8以上地震,南極洲外面也發生過8次規模8以上地震,最近一次2021發生在南極和南美洲之間有規模8地震。

*關懷緬甸強震!「全家」攜兩大公益團體推手機APP捐款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芮氏規7.7強烈地震,當地多區災情慘重,估計有130萬人受到地震衝擊。全家便利商店已率先透過 「全家愛心大平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全家」APP捐款;只要於「全家」APP首頁進入「我的公益」,並點選「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就可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進行善款代收,成為提供民眾便利捐款管道。

全家便利商店不僅為最接近民眾的生活平台,更打造「全家愛心大平台」隨時成為嫁接民眾與社會需求的重要橋樑,此次將透由「全家」APP捐款,協助台灣世界展望會(衛部救字第1131363224號)、基督教芥菜種會(衛部救字第1131363619號)受理各界善款。

「全家」表示此次代收善款將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協助緬甸強震災民,服務內容包含提供第一階段之緊急救援、安置受災居民,提供臨時庇護所,提供糧食、飲水、醫療用品等物資與基本生活的協助,以及第二階段之生活照顧與災後重建,提供災民生活照顧與心理支持及必要之重建支持,幫助災民走過漫漫重建路。「全家」誠摯邀請社會大眾透過「全家」APP捐款,匯聚愛心,共同援助緬甸。

「全家」此次協助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受理各界捐款,盼發揮通路優勢、號召1,850萬會員發揮愛心,於第一時間啟動「全家」APP「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民眾可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代收善款,盼即時為災民送上最需要的幫助。

欲索取捐款收據民眾,只要在「全家」APP操作捐款流程時,勾選捐款收據,將由捐款之公益團體統一處理,於捐款結束後寄發收據。有任何捐款問題可電洽台灣世界展望會(02-8195-3005)或基督教芥菜種會(02-7730-9292)。

*全家攜手公益團體啟動 APP 捐款 關懷緬甸強震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芮氏規8.2強烈地震,當地多區災情慘重,估計有130萬人受到地震衝擊。全家(5903)已率先透過「全家愛心大平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啟動全家APP捐款;只要於全家APP首頁進入「我的公益」,並點選「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就可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進行善款代收,成為提供民眾便利捐款管道。

全家便利商店不僅為最接近民眾的生活平台,更打造「全家愛心大平台」隨時成為嫁接民眾與社會需求的重要橋樑,此次將透由全家APP捐款,協助台灣世界展望會(衛部救字第1131363224號)、基督教芥菜種會(衛部救字第1131363619號)受理各界善款。

「全家」表示此次代收善款將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執行,協助緬甸強震災民,服務內容包含提供第一階段之緊急救援、安置受災居民,提供臨時庇護所,提供糧食、飲水、醫療用品等物資與基本生活的協助,及第二階段之生活照顧與災後重建,提供災民生活照顧與心理支持及必要之重建支持,幫助災民走過漫漫重建路。「全家」誠摯邀請社會大眾透過「全家APP捐款」,匯聚愛心,共同援助緬甸。

「全家」此次協助台灣世界展望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受理各界捐款,盼發揮通路優勢、號召1,850萬會員發揮愛心,於第一時間啟動「全家」APP「0328緬甸地震愛心捐款專區」,民眾可選擇「台灣世界展望會」或「基督教芥菜種會」代收善款,盼即時為災民送上最需要的幫助。欲索取捐款收據民眾,只要在「全家」APP操作捐款流程時,勾選捐款收據,將由捐款之公益團體統一處理,於捐款結束後寄發收據。有任何捐款問題可電洽台灣世界展望會(02-8195-3005)或基督教芥菜種會(02-7730-9292)。

*緬甸軍政府宣布重災區瓦城694死、1670傷!翁山蘇姬「平安無事」

緬甸中部28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8.2淺層強震,災情嚴重,緬甸軍政府29日宣布,重災區瓦城已增至694人死亡、1670人受傷。

日媒TBS新聞報導,這使得緬甸強震總罹難人數達到838人,由於災區通訊不暢,救援工作跟不上,傷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稍早估計,緬甸總死亡人數恐超過1萬人,並發布紅色警報,警告這起災難可能導致「大量傷亡及重大損失」,且災區範圍廣泛。

此外,BBC等報導引述緬甸媒體指出,被軍政府關押在奈比多監獄的前國務資政暨民主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未受昨日地震影響。

緬甸國家團結政府(NUG)總理辦公室發言人奈豐拉向《仰光時報》記者表示:「翁山蘇姬沒事,她待的監獄比許多大樓都還要安全。」軍方人士也稱:「關押翁山蘇姬的監獄都是單層建築,比高樓的危險性小很多,目前沒有她的任何特別訊息。」

翁山蘇姬的兒子告訴《仰光時報》記者:「據我所知,我沒有聽說監獄發生任何不好的事情,母親目前還是安好的。」

*緬甸軍政府首公布地震傷亡 已知144死、超過700人受傷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28日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當天的強震造成至少144人罹難、超過700人受傷。

英國天空新聞指出,這是緬甸軍政府首次公布強震傷亡數據。

國營緬甸廣播電視台報導,強震已造成至少144人罹難,732人受傷。

*美地質調查局估計緬甸恐逾萬人罹難!泰國增至10死、101人失蹤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緬甸軍政府當天公布地震傷亡人數,已知至少144人罹難、超過700人受傷。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估計,緬甸總死亡人數恐超過1萬人。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已發布紅色預警,警告稱可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大面積破壞,災害可能波及範圍廣泛。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28日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當天的強震造成至少144人罹難、超過700人受傷,是緬甸軍政府首次公布強震傷亡數據。

央視報導指,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在29日清晨6時30分,由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包機,飛往緬甸震區協助救援,並攜帶大量應急搜救設備和救援物資。

此外,受地震波及的泰國曼谷,有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CNN引述曼谷副市長Tavida Kamolvej指出,曼谷至少10人死亡,另有16人傷,101人失蹤。

*緬甸8.2強震災情為何那麼嚴重?專家曝主因:破壞力前所未見

緬甸中部地區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震央位在實皆省(Sagaing),震源深度僅約10公里,連鄰國泰國亦感受到強烈撼動,專家警告死傷人數與經濟損失恐持續攀升。路透報導分析,此次災情為何如此嚴重?

緬甸的地震風險有多高?
緬甸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是全球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國家之一。然而,儘管實皆省位於活躍斷層帶,過去發生大規模、具毀滅性地震的情況相對較少。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震專家沃克(Joanna Faure Walker)指出:「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邊界大致呈南北走向,貫穿緬甸中部。」她解釋,這些板塊以不同速度水平滑動,導致所謂的「走滑斷層(strike-slip)」型地震。

她表示,與蘇門答臘等地的「隱沒帶(subduction zone)」地震相比,這類地震通常威力較小,因為隱沒帶地震發生時,一個板塊會滑入另一個板塊下方,釋放出更強烈的能量。然而,即便是走滑斷層型地震,仍然可能達到規模7至8的高強度地震,對沿線城市與基礎設施構成嚴重威脅。

為何這次地震破壞力如此大?
實皆省近年來也曾遭受多次地震襲擊。像是2012年發生的規模6.8地震,導致至少2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但此次強震的破壞力遠超過過往地震,專家認為主因在於震源深度極淺。

英國地質調查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名譽研究員穆森(Roger Musson)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僅約10公里,這使得震波能量幾乎無衰減地傳遞至地表,導致更嚴重的破壞。

穆森解釋,「由於震源淺,震波從地震發生的焦點傳至地表時幾乎未被削弱,建築物直接承受完整的震動衝擊,這是本次地震造成嚴重破壞的關鍵原因之一。」他進一步解釋,不應僅關注震央位置,因為「地震波並非僅從震央輻射出去,而是沿著整條斷層線擴散。」

緬甸的地震防災準備如何?
穆森補充,地震災害評估通常基於歷史地震數據、緬甸的地理位置以及整體防震準備程度。實皆省過去較少發生大規模地震,這意味著當地的基礎設施可能未按照耐震標準設計,導致這次災害的影響可能比預期更加嚴重。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震專家麥奎爾(Bill McGuire)表示,「這次地震可能是緬甸本土近75年來最強烈的一次。」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地震災害計畫28日發布的初步評估,本次強震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萬至10萬人,而經濟損失可能高達緬甸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0%。

*緬甸強震連首都機場「航空管制塔」都塌了!塔台5人全罹難 恐關3個月

緬甸中部28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8.2淺層強震,災情嚴重,至少6省進入緊急狀態。其中首都奈比多機場的航空管制塔台也被震到倒塌,目前已知內部5名值班人員全數罹難。

航空新聞網站「aviacionline」,緬甸迄今傳出最嚴重的機場災情是位於首都的奈比多機場(Naypyidaw International Airport),航空管制塔台徹底倒塌,導致正在執勤的5名管制員全數罹難。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緬甸航班已於28日下午和晚間開始恢復,但礙於奈比多機場災情嚴重,尚不清楚短期內是否恢復運作,以及是否使用臨時設施、有限的目視飛行規則(VFR)和使用替代機場等。

緬甸《新時代》(Khit Thit media)報導,軍方消息人士透露,奈比多機場受到極大破壞,跑道也嚴重受損,無法提供飛機起降,因此機場必須關閉。目前尚不知機場將關閉多久,但有消息指出,可能至少關閉3個月。

此外馬新社報導,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表示,前往緬甸和泰國的每日航班未受影響而取消。峇迪航空也證實,儘管稍早部分航班有稍微延誤,但未取消任何航班,目前營運已恢復正常。

*緬甸8.2強震後餘震至少14起 瓦城仰光停電斷訊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網站的互動地圖顯示,緬甸昨天發生規模8.2地震後,至少又發生了14起餘震。據BBC報導,緬甸兩大城市瓦城與仰光的電力與通訊都中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些餘震是在緬甸昨天中午發生主震後的幾個小時期間來襲,大多數的規模介於3到5之間。最強的餘震規模為6.7,是在主震約10分鐘後發生。

另兩起餘震的規模為4.9與6.7,發生地點距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約32公里,瓦城因為地震嚴重受損。其他餘震分布是從主震震央位置往北與往南分布,大致形成一條線。

另外,英國廣播公司緬語網(BBC Burmese)報導,瓦城與仰光(Yangon)的電力與通訊線路都中斷。

一名瓦城居民今天上午向BBC緬語網表示:「沒有電,我們就無法幫手機充電,很難跟遠方家人聯繫。如果沒有電,我們就不能使用網路。」

停電問題很可能會對救援人員構成問題,他們整夜都在努力搜尋生還者。

*緬甸地震 1失聯台灣人平安無事

緬甸今天發生芮氏規模7.7強震,第一大城仰光水電通訊尚穩定,沒有傳出台灣人受災,但鄰近震央的第二大城瓦城狀況不佳,稍早傳出一名台灣人失聯,不過,這名台灣人目前平安無事。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緬甸中部當地時間今天中午發生芮氏規模7.7地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鄰近的中國、泰國皆感受撼動。

仰光(Yangoon)位於震央南方約560公里處,未傳出重大災情,不過鄰近實皆市的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狀況不佳。住仰光的台商告訴中央社,多數台商都集中在仰光,其實瓦城台灣人不多,因為通訊狀況不好,難以聯繫上在瓦城的台灣人,目前仰光的台商沒有傳出損失,也沒有傳出台灣人受災。

駐緬甸代表處稍早向外交部回報,有1名在瓦城的台灣人失聯,因當地有建築物倒塌外界急於尋找他,其他如駐地員工及眷屬、當地台僑、留學生及旅客等暫時平安。

據中央社掌握的資訊,這名失聯的台灣人目前平安。

*緬甸地震泰國大樓塌 專家:高樓密集盆地共振損害增

緬甸發生強震,鄰國泰國也感受劇烈搖晃、曼谷興建中大樓崩塌。新加坡專家認為,泰國城市高樓密集,地震波又進一步和盆地裡的高樓產生共振,加上部分抗震設計可能不嚴格,使得震波帶來損害較大。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的說法,這場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8日中午12時50分,震央在緬甸中部城市實皆(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

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環境學院、新加坡地球與觀測研究所副教授韋生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表示,緬甸以前發生過地震,因此再次地震也在預估之中,但這次地震的強度大,釋放巨大能量傳播的距離也更遠。

韋生吉說,泰國境內沒有像緬甸那樣的大斷層,屬於相對穩定的地質塊體,這次緬甸「地震破裂」向南延伸,震度又較大,影響泰國大部分地區,也是曼谷感覺到強烈震動的主因。

報導指出,「地震破裂」是指地震發生時地殼滑動程度;由於曼谷位於廣闊盆地之中,盆地中充滿土壤沉積物,容易放大地震波。這些被放大的地震波又進一步和盆地裡的高樓產生共振,使高樓的震動強烈。

韋生吉表示,曼谷有些建築的抗震設計可能並不嚴格,「經過這次事件,泰國的建築要求和市區規畫可能會進一步考慮如何加強抗震設計」。

泰國曼谷恰圖恰區一處正在興建中的大樓倒塌。據中國媒體財新網報導,這是一棟中企承建的政府大樓,地震中結構損壞倒塌。

泰國少有地震,有的話也多位於泰緬邊境交界處,對許多泰國人來說,地震發生當下許多大樓搖晃,嚇壞了沒有遇過地震的民眾、從大樓衝出去,吸引國際媒體關注。

*持續搜救!曼谷下修死亡數至6人 捷運恢復運作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救災行動仍在進行中。受地震波及的泰國曼谷當局29日上午修訂傷亡人數,由昨日公布的10人死亡下調至6人,另外有22人受傷,101人失蹤,原因是前線人員誤把一些危及個案計算為死亡個案。

曼谷市長Chadchart Sittipunt表示,隨著今天上午搜救工作持續進行,相信殘骸中還有更多倖存者。

曼谷知名景點洽圖洽地區一棟興建中的30層大樓在地震倒塌,據信多人受困,此外還有另外兩棟建築工地受影響,當局已進入緊急狀態。

據了解,曼谷捷運和輕軌今早已恢復運作,但部分路線仍然關閉,以便進行檢查。

有在曼谷市中心工作的律師分享,地震發生當下,看到一盞燈來回擺動,就意識到不對勁,接著聽到大樓吱吱作響,她和同事們趕緊衝下12層樓梯,說「這輩子還沒看過曼谷發生過這樣的地震」。

也有來自蘇格蘭的旅客分享,當時正在一家賣場裡,突然間整棟大樓開始搖晃,緊接著傳來了尖叫聲,大家一片恐慌,許多人就順著上行的手扶梯逃生。

*緬甸強震波及中泰 災情一次看

緬甸昨天發生規模8.2強震,這個貧國大片地區出現嚴重災損,初步通報144人死亡,官員警告未來數天很可能會增加。鄰國泰國至少10人死亡,首都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

美聯社報導,這起強震發生在昨天中午,震央位於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附近,之後發生多起餘震,其中一起規模達6.4。目前尚不清楚具體的傷亡人數和破壞程度,尤其緬甸深陷內戰,資訊受到嚴格控制。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在電視上宣布,緬甸至少144人死亡、730人受傷,「死傷人數預計還會攀升」。

泰國方面,曼谷有關當局表示,3處工地共有10人死亡、16人受傷、101人失蹤,其中有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

●緬甸橋梁寺院倒塌、水壩決堤

緬甸位於活躍的地震帶,但許多地震發生在人口稀少的地區,而不是像昨天受災的城市。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估計可能有超過1萬人罹難。

根據初步報告,美國地質調查所和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說,這起地震震源深度僅10公里。震源深度較淺的地震往往會造成更大的破壞。

據報地震導致瓦城多座建築物倒塌,包括一座規模數一數二大的寺院。首都奈比多(Naypyidaw)相關照片顯示,救難人員從多棟給公務員住的大樓瓦礫堆中救出受困者。

緬甸國營英文報紙「緬甸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Light of Myanmar)報導,緬甸5個城鎮有建築物及兩座橋梁倒塌,其中包括瓦城和仰光(Yangon)之間一條主要公路上的一座橋梁。報社官網刊登的照片顯示,一塊寫著「急診部」的標誌牌被毀,圖說指出這是在奈比多擁有1000個病床的主要醫院。

至於其他地方,網路相關影片顯示,身穿長袍的僧侶在瓦城拍攝多層的Ma Soe Yane寺院,隨後寺院突然倒塌。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人受傷。影片還顯示舊時王宮受損。

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說,當地的合作夥伴和同事通報,一座水壩決堤,導致低窪地區水位上升。

●泰國33層大樓倒塌 中國也傳災情

曼谷著名的恰圖恰區(Chatuchak)市場附近一棟興建中的33層大樓倒塌,塵土飛揚,社群媒體相關影片可見路人尖叫奔逃;附近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停了下來。

救難人員湧向這處廢墟,曼谷市中心各地響起鳴笛聲。現場破裂的鋼鐵和混凝土塊堆積如山,傷者被抬上輪床緊急送走,病床也被推到戶外人行道。

副總理蘇里雅(Suriya Juangroongruangkit)視察現場後表示:「這是巨大的悲劇。」

曼谷都會區人口超過1700萬,民眾鮮少感受到地震,許多人住在高樓公寓。一名律師說:「就我有記憶以來,曼谷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地震。」

中國媒體報導,位於緬甸東北方的雲南省和四川省有震感,中緬邊境上的雲南省瑞麗市有房屋受損及人員受傷。

●緬甸救援難度高

緬甸政府表示,受災最嚴重地區的血液需求量大。緬甸先前的政府有時比較慢才接受外國援助,但敏昂萊說,緬甸已準備好接受援助。聯合國撥款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7億元)啟動救援工作。

然而,緬甸早就處於人道危機中,從道路彎曲裂開的影像及橋梁倒塌和水壩決堤的報導來看,外界擔憂救難人員要如何才能抵達某些地區。

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緬甸分會主任利亞斯(Mohammed Riyas)說:「我們擔心可能要數週才能了解這起地震造成的破壞整體程度。」

*紅十字會估緬甸強震至少300死 居民怕餘震露宿街頭不敢回家

緬甸28日下午發生強震,整晚都可感受到一波接一波的餘震,當地居民表示,根本不敢待在屋內,只能在街頭找地方棲身。Chan Aye Tha San城居民表示:「網路、WI-FI都中斷,停電,市內電話也撥不通」。另一位實皆的居民表示,他原本還有在計算餘震次數,後來放棄,因為太多了。

緬甸的警消人員在瓦城徹夜從倒塌的大樓中,搜尋生還者。居民表示,整座城市的民眾幾乎都外出了,街頭擠滿人群,沒有人敢待在室內。氣象局也提醒民眾,注意餘震,可能跟主震一樣強。

據悉緬甸實皆省橫跨伊洛瓦底江的實皆大橋(建於1987年)在劇烈震動中斷裂,多輛車輛墜江,交通動脈中斷,瓦城省超300棟建築倒塌,包括醫院、學校和19世紀皇家宮殿,世界文化遺產摩訶牟尼佛塔頂裝飾墜落。緬甸紅十字會初步統計顯示,至少300人死亡、1500人受傷,數百人被困廢墟等待救援。

*川普將援緬甸震災 前官員質疑大砍資源影響應變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說,美國將協助因應東南亞地區發生的致命地震。然而,川普政府大幅削減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和國務院的對外援助資源,災害應變能力面臨挑戰。

美聯社報導,在前總統拜登執政期間負責監督災難應變團隊和整體人道工作的前美國國際開發總署高階官員查爾斯(Sarah Charles)說,這個體系目前處於「一片混亂」,缺乏足夠的人力與資源,難以迅速從震垮的樓房裡救出生還者和採取其他方式挽救生命。

緬甸時間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撼動緬甸各地和鄰近的泰國,造成至少150人罹難,許多人被埋在高樓大廈的斷垣殘壁下。

川普在華府被媒體問及這次地震時表示:「我們會出手幫忙。我們已經通知相關人員。是的,發生的事情太可怕了」。

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告訴媒體,政府將根據災區的求援和報告來決定如何因應這次地震。

布魯斯指出:「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保有一支災難專家團隊,可在災害發生時做出應變…這些專家團隊能在災難發生後提供食物和安全飲用水等必要的立即救援,以搶救生命。」

布魯斯說,儘管資金遭到削減,「我們執行這些職責的能力並沒有受到影響」。

但同樣也是在今天,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Rubio)和目前在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擔任要職的呂因(Jeremy Lewin)通知員工和國會,他們將解僱開發總署大部分剩餘人員,並將剩下的計畫移交國務院。

呂因曾是科技大亨馬斯克(Elon Musk)的合夥人;馬斯克獲川普任命負責刪減政府支出。

川普政府自今年1月20日上任以來與馬斯克團隊合作檢討對外援助,大規模裁員、強迫休假及數以千計合約突然終止,導致許多全球援助和發展工作陷入危機,美國的合作夥伴忙著填補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留下的缺口和過去任務積欠的巨款。

*緬甸強震6省進入緊急狀態!罕向國際求援 川普說話了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罕見發出國際人道援助請求,已知至少144人罹難、超過700人受傷,死傷人數預計將持續攀升。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已與緬甸當局保持聯繫並將提供協助。

彭博資訊報導,緬甸已接受印度和區域災害管理和東盟人道主義援助中心(AHA)的援助邀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歐洲已準備好提供支持;聯合國已承諾為該地區的初步救援工作撥款500萬美元。

緬甸國家媒體報導,緬甸多地區有多座橋梁和建築物倒塌。緬甸國家行政委員會表示,首都奈比多和第二大城瓦城(曼德勒)等6個省進入緊急狀態。

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氣候災害名譽教授Bill McGuire直言,緬甸建築物的品質很可能不足以承受此次程度的搖晃,預計傷亡人數將大幅上升,並補充說,地震發生在南北走向的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靠近人口密集區域。

由於緬甸內戰已持續4年,許多地區難以進入,目前不清楚軍方將提供哪些救援工作,但軍政府過去鮮少在災害後請求國際援助,可見傷亡規模非同小可。

美國總統川普28日在白宮也表示,此次事件相當可怕,已與緬甸保持聯繫,並向緬甸提供協助。

*緬甸地震致雲南1705人受災 陸稱「胞波」情誼已派救援隊出發

緬甸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地震,泰國清邁、曼谷及大陸雲南均有震感,大陸央視新聞指,據雲南德宏瑞麗市消息,稱受緬甸地震影響,瑞麗市458戶、1705人受災,其中2人輕微受傷,目前情況平穩。報導指,瑞麗部分房屋有墜落物,城區、鄉鎮有高層建築、老舊房屋部分受損。目前,水電、交通、通訊已逐步恢復正常。

央視也稱,29日早上6時30分,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已攜大量應急搜救設備和救援物資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出發,包機趕赴緬甸震區。

另據大陸外交部29日凌晨發布消息,該部發言人就緬甸地震回應稱,中方高度關注緬甸地震災情,對緬方表示誠摯慰問,中方願幫助緬甸人民抗震救災、渡過難關。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緬甸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中方高度關注緬甸地震災情,對緬方表示誠摯慰問。我們希望並相信,緬甸政府和人民將早日克服困難,重建家園。」

該發言人指,地震發生後,大陸駐緬使領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發布領事提醒,全面了解核實當地大陸的機構、企業和人員安全情況。目前尚未收到中國公民死亡的報告。

該發言人稱,中緬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胞波」(緬語音譯,同胞之義)情誼,「我們對緬甸人民遭受的地震災害感同身受。中方願根據緬方需要,盡己所能向緬甸災區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和支持,幫助緬甸人民抗震救災、渡過難關。」

*習近平慰問緬甸震災 雲南救援醫療隊早上已抵達仰光

緬甸28日下午發生重大強震,大陸新華社29日上午發出快訊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緬甸遭受地震災害,向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致慰問電。同時,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今早已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

據新華社,習近平表示,驚悉緬甸遭受強烈地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受傷人員和災區民眾致以誠摯慰問」,習也表示,「中國和緬甸是同甘共苦的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胞波情誼深厚。中方願向緬方提供需要的幫助,支持災區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

報導提到,同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就緬甸遭受地震災害向敏昂萊致慰問電。

央視稱,緬甸當地時間29日上午7時(北京時間8時30分)許,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攜帶全功能生命探測儀、地震預警系統、便攜式衛星、無人機等應急救援物資,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

*緬甸強震為何1千公里遠的泰國曼谷高樓倒?地震專家直指關鍵是它

緬甸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鄰國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的高樓倒塌。曼谷距離震央緬甸實皆省1000公里,為何會有如此大的災害?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關鍵在長周期的地震波。

郭鎧紋說,地震波有各種不同周期的波,有短周期、也有長周期的波,這次地震的規模非常大,所以長周期的地震波非常強,可以傳到很遠、甚至1000多公里之遠。曼谷又是比較鬆軟的土層,所以高的建築物就會和長周期的地震波起了共振的效應。

曼谷的震度如果換算成台灣震度,他說,曼谷量到的震度是3至4級,在台灣是滿平常的一件事,但是關鍵就是在長周期的地震波上面。

郭鎧紋表示,建築物1層樓周期就是0.1秒,如果2層樓震度周期就是0.2秒,10層樓就是1秒,如果50層房屋周期就是5秒。台北101大樓有100層,周期大概是10秒。

這次緬甸強震,郭鎧紋表示,觀測出來長周期的地震波有一個很明顯的5秒的波,且非常、非常強烈,「5秒1個震動,這樣的情況就會影響50層樓的房子」。這也是為何並非房屋倒一片,而是倒1棟,「就是受到這個5秒長周期的地震波導致,所以曼谷只倒這1間房子」。

*規模8.2地震威力有多大? 氣象署:釋出能量約921大地震22.4倍

緬甸中部地區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矩規模7.7),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鄰國泰國都有強烈感受。規模8.2的地震威力有多大?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百問」,規模8.2地震釋出的能量為1024.1爾格,約為921大地震的22.4倍。

氣象署表示,地震發生時釋放出的能量相當巨大,大致等同於彈性回彈過程在地層破裂面上所做的「功」。若依據地震學家古騰堡的估算公式,規模8.2地震其釋出的能量為1024.1爾格,約為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的22.4倍。

至於規模多大的地震會引起災害?氣象署表示,通常地震規模愈大,它所釋放的能量亦愈大,所導致的災害也愈大,但仍須視震央與人口的稠密地區的遠近而定。一般地震規模在2.5或以上的地震才能感到;在規模4.5可能有局部輕微的災害;在規模7.0以上時必定會造成重大的災害,而全世界的地震站都可以記錄到其地震波。至於災害程度,應視震源深度而定。

地震時房屋為何會倒塌?氣象署表示,地震時地表震動,房屋會跟著上下震動以及在水平方向擺動,擺動幅度的大小視地震的強度、震波的性質與房屋本身的振動周期而定。如果震波中某一波段的周期,恰好和房屋的振動周期相吻合,便會因共振現象造成很大的振動幅度。從加速度的觀點上來看,房屋的相對加速度,往往會比地面上的加速度大4.5倍之多。

氣象署表示,一間設計不夠堅牢的房屋,本身不能承受因地震所產生的力量時,輕者開裂,重者倒塌,屋毀人亡,難免造成悲劇。

*緬甸強震規模7.7還是8.2?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解釋了

緬甸中部昨天發生強震,地震規模是7.7還是8.2?媒體報導不一。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美國USGS是震矩規模(Mw),泰國是芮氏規模(Ml),氣象署在引述時會再加註,「震矩」規模7.7,或是「芮氏」規模8.2。

吳健富說,在地震學上,一個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是單一的數值,計算地震規模是透由量測地震波相振幅大小來計算,因此地震規模計算結果,將會受到所使用的地震波相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規模數值。

他說,在泰國,因為距離震央較近,高頻、低頻波都能看到;而美國USGS設在全球各地的地震站,因為距離震央較遠,高頻波在傳遞過程大多被地層吸收,因此儀器看到的多是低頻波。以上述兩國看到(儀器量測到)的波相去計算地震規模,結果自然會不一樣。

「簡單說,美國USGS是震矩規模,泰國是芮氏規模」,吳健富表示,因此氣象署在引述時,會再加註震矩規模7.7,或是芮氏規模8.2。

至於媒體省略震矩或芮氏2字,只簡稱規模7.7或規模8.2,吳健富表示,確實不能算錯,只是閱聽者容易混淆,接下來可能就出現那個國家定的規模比較準的問題了。

*緬甸強震 華航免收泰、緬機票退改票手續費

緬甸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強震,連泰國首都曼谷都感到強烈搖晃。華航宣布免收泰國、緬甸機票退、改票手續費。

鑒於緬甸發生地震,華航秉持旅客安全至上及盡力協助國人的原則,凡持本公司 2025 年 4 月 15 日前往返泰國曼谷、清邁及緬甸仰光的機票,更改訂位或退票將免收手續費,旅客可洽本公司客服中心、各地分公司或原開票旅行社協助處理。本公司後續將視各場站實際狀況因應調整,詳細規定請參考本公司官網資訊。

*緬甸強震 長榮受理往返泰國曼谷、清邁機票免費退改票

長榮航空表示,受到泰緬地震影響,凡持有長榮航空3月29日(含)前開立往返泰國曼谷、清邁機票的旅客,搭機日為3月29日至4月30日期間,如欲更改訂位日期或退票,均可免收退改票手續費一次。

旅客可洽長榮航空全球各地訂位及客服中心或原開票旅行社協助處理。

*緬甸強震泰國也大亂 星宇受理免費退改票

緬甸中部地區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矩規模7.7),連帶影響泰國曼谷,星宇航空今宣布,持有已確認機位並於今年3月28日(含)前開立之星宇航空(189)機票,且原定往返泰國之航班日期為今年3月28日至2025年4月4日間,可免費退改票。

星宇指出,需於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退、改票作業方能適用此作業辦法。請於原定航班出發時間前更改日期/航班或是辦理退票,以避免產生未登機手續費。2025年3月27日(含)前已完成退票或改票之旅客,恕無法退還已收取之手續費。

旅客可於機票效期內,更改至原搭乘日後14天內且相同訂位艙等及航線之航班,並享有免收取票價、稅金、訂位服務費、燃油等附加費差額及改票手續費1次。如更改至前述範圍以外之航班,仍可享有免收取改票手續費1次之權益,然票價、稅金、訂位服務費及燃油等附加費差額需由旅客支付。

透過星宇航空官方網站/App、客服中心或機場票務櫃檯所購買之機票請聯繫星宇航空客服中心辦理。透過旅行社購買之機票,請洽原開票旅行社辦理。原購買之附加服務項目,如預選座位等,需視新訂位的航班狀態提供。若更改後之新航班無法提供原服務艙等,將依原開票日重新計算新舊行程之票價、稅金、燃油等附加費,並收取或退還差額,同時免除改票手續費1次。

星宇表示,除選擇更改日期/航班外,亦可選擇辦理退票並免除退票手續費。透過星宇航空官方網站/App、客服中心或機場票務櫃檯所購買之機票,請透過「退票申請」辦理退票。透過旅行社購買之機票,請洽原開票旅行社辦理。

原購買然尚未使用之附加服務項目,如預選座位及預購額外行李等,將全額退費。機票全程尚未使用者,訂位服務費亦可退還。

*緬甸8.2強震衝擊130萬人 台灣世界展望會啟動捐款專案

緬甸中部昨天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震矩規模7.7),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第二大城曼德勒(Mandalay)紛紛傳出災情,多棟房屋和橋樑倒塌,泰國曼谷、中國雲南及寮國也感受強烈搖晃,估計有130萬人受到地震衝擊。世界展望會已深入災區,展開災情評估並預備緊急救援計畫。台灣世界展望會也已經開設緬甸捐款專案,呼籲民眾響應救援。

截至3月28日晚間,緬甸官方公布144人死亡、732人受傷。「從仰光到奈比多、曼德勒的道路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緬甸世界展望會會長金敏博士(Dr. Kyi Minn)表示,這場地震令人憂心兒童與照顧者被迫分離、陷入危機。「像是正前往學校的兒童受困於阻斷的道路上,甚至被困在瓦礫堆下,與家人失散。」

世界展望會指出,許多人口稠密城市受到影響,包含鄰近震央的曼德勒又發生了一次規模6.4的強烈餘震和幾次中等強度的地震。讓當地民眾感到極度惶恐不安,而乾淨水源、公設、醫院、學校被震垮,導致物資欠缺往往造成暴力激增,使兒童面臨極高的虐待或剝削風險。

「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受災民眾獲得食物、庇護所、乾淨飲水和醫療照護。」金敏強調,如果再次發生地震,孩子們和年長者需要盡快從受災地區轉移出去。展望會在緬甸服務的工作人員也承受地震衝擊,卻也迅速投入救援,為地震災區民眾提供食物、飲水、庇護所等救援物資。

台灣世界展望會已開設緬甸捐款專案,呼籲民眾立刻響應飢餓三十救援行動,目標幫助50萬人。同時,為地震倖存者以及災害現場工作人員祈禱,並持續評估擴大回應工作至泰國、孟加拉、寮國等地的可能性,陪伴受災兒童及家庭度過困境。

(聯合新聞網)
--
*緬甸強震傷亡再上修!軍政府:至少1644死 近3500人受傷

緬甸中部地區昨(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淺層強震,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緬甸軍政府今(29)日說,目前已知1644人罹難,近3500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緬甸軍政府的資訊團隊在聲明中指出,目前確認週五的大地震造成至少1644人死亡,3408人受傷,另外還有139人下落不明。

*地震專家:緬甸強震死傷慘重 是天災也是人禍

緬甸28日遭逢可能是該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地震,而且災難模型顯示,這起強震最後可能會奪走上萬條人命,以及恐造成超越緬甸國內生產總額(GDP)的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專家指出,緬甸強震的災情之所以會如此嚴重,除了地震所在的斷層又長又直以致威力強大,緬甸基礎建設脆弱阻礙救援,以及過去4年內戰破壞當地的救難與醫療系統,也脫離不了關係。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大地構造學專家貝爾(Rebecca Bell)說,該地震應是位於西邊的印度板塊與構成東南亞大部分地區的巽他板塊的交會處的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左右「走滑」所致。

貝爾說,實皆斷層長達1200公里,而且非常筆直,意味地震時地殼會大面積滑動——斷層滑動的面積愈大,地震威力就愈大;再加上震央極淺,意味地震能量傳到上方人口稠密區時,釋放得還不夠多,以致導致地表劇烈震動……此種情況下的地震怕是「特別有破壞性」。

英國專家指出,緬甸過去也曾遭強震侵襲,過去1個世紀以來曾發生14次規模6或以上的地震,包括1956年在瓦城(曼德勒,Mandalay)附近規模6.8的地震,而瓦城就位於28日7.7強震震央附近。

時至今日,與過去不同的是,緬甸近數十年蓋了不少鋼筋混凝土高樓,但當地戰亂頻仍,又未能徹底執行建築設計執行。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地球科學系的沃特金森(Ian Watkinson)說,實皆斷層沿線過去所有規模7或更大的地震,都發生在緬甸相對未開發、多是低層木屋與磚造建築之際;而28日的強震,是現代緬甸基建的首場防震考驗。

UCL的減災專家凱爾曼(Ilan Kelman)表示,老生常談有云:地震不會害死人,倒塌的基礎建設才會;政府理應負責規劃法規與建築規範,而這場天災暴露出緬甸政府沒能做到哪些早該在地震來襲前做好、能在地震來襲時保命的措施。

*緬甸強震罹難恐破十萬 軍政府罕見向國際求援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泰、緬兩國都傳嚴重災情,美國地質調查所的模型推估罹難人數破10萬的機率達36%。情況嚴重到連隔絕於世的緬甸軍政府都罕見向國際求援。

緬甸強震發生在28日當地時間下午1時20分(台北時間28日下午2時20分),震央位於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鄰近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附近,震源深度僅10公里。

泰國氣象局地震監測部門指出,地震讓泰國北部、中部和多個區域有感,威力之大連距離震央1100公里外的曼谷都傳出大樓倒榻等災情。

● 經損恐逾全國GDP 緬甸軍頭誠邀各國來援

地震發生於人口稠密地帶,意味罹難人數恐大幅攀升。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評估模型,顯示罹難人數在1萬到10萬的機率為35%,突破10萬的機率為36%,代表超過7成機率死難人數會上萬;經濟損失可能超過緬甸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緬甸2023年的GDP約為660億美元)。

華郵指出,緬甸自4年前軍方奪權以來一直面臨激烈內戰,甚至地震區域都是軍政府沒法完全控制的地帶,因此在宣布首都奈比多、瓦城等6區域進入緊急狀態後,隔絕於世的軍政府罕見向國際求援。

本身被控戰爭罪的軍政府首領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說:「所有願前來援助我國受困民眾的組織與國家,我們都在此誠摯地公開邀請。」

● 規模7.7以上強震 緬甸及周邊20世紀有3次

紐約時報指出,這種規模的地震在東南亞不算罕見。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緬甸及附近地區只在20世紀發生過3次規模7.7以上地震。

這場緬甸強震讓東南亞大片地區隨處可見倒塌建物,無疑將加深緬甸的人道危機。軍方2021年2月無預警推翻民選政府奪權,4年來軍政府和各地武裝勢力衝突不斷,緬甸飽受內戰摧殘。

緬甸軍政府曾多次切斷網路,將使確認地震災損的嚴重程度更困難。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接近震央,災情恐不樂觀。當地一家醫院擠滿傷患,在攝氏37.8度氣溫下成排躺在擔架或紙板上。

● 伊洛瓦底江上名橋震垮 渡江靠船貨運中斷

橫跨伊洛瓦底江上歷史悠久的阿瓦橋(Ava Bridge)被震斷,當地媒體指出由於一旁的新橋也被震出裂縫無限期關閉,民眾只能搭船渡江,貨運往來則被迫中斷。

緬甸首都奈比多方面,大量建築倒塌、道路被震彎,一家醫院的急診室被震壞,傷患不得不在院外接受治療。

曼谷郵報指出,強震撼動泰國24個省分,首都曼谷一棟施工中的30多層樓建築整個崩塌,當時讓甘烹碧2路(Kamphaeng Phet 2 Road)升起大量塵土。

● 施工中30層大樓全坍塌 曼谷地質鬆軟成隱憂

崩塌大樓原本要供作泰國審計處辦公之用。大樓斥資21泰銖(約新台幣20.5億)於2020年開工,目前只完工30%,但已蓋到頂樓。

大樓承包商為義大利-泰國合作發展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 Plc)及中國中鐵(CREC)的合資企業ITD-CREC。

泰國副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表示,28日的地震是曼谷100年來所未見,需展開廣泛的後續工作。

他說:「必須對醫院、學校和寺廟進行調查,了解是否有裂縫或隱含坍塌風險的不安全結構。曼谷會令人擔心,主要是因為土地鬆軟且脆弱。」

社群媒體上有人根據影片研判,地震時審計大樓不像其他建物出現明顯晃動,是突然整個陷落式坍塌,很可能是地震造成土壤液化所致。

*緬甸強震逾千死!幼稚園倒塌 50童睡夢中被壓在瓦礫下

緬甸軍政府今(29日)表示,規模7.7強震造成1002人死亡、2376人受傷。曼德勒一所幼稚園在地震中坍塌,造成50名孩童和教職被壓在瓦礫之下,其中,已確定有兩名教師以及部分兒童不幸遇難。

緬甸的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從原先的144死變成694死、838死再到現在的1002人罹難。緬甸曼德勒是距離震央最近的主要大城,因此受災相當嚴重。

根據當地媒體《曼德勒日報》報導,曼德勒地區皎塞鎮的一棟3層樓建築在地震中倒塌,建築物附設的幼稚園50名5歲以下幼童及數名教師被困在瓦礫之下,在救援人員努力下,大部分兒童獲救,但已知地震造成2教師及部分兒童死亡,而其中仍有許多人失蹤,生死未卜。

*逃不了!緬甸「KK園區」沒被震倒 豬仔絕望簡訊內容曝光

緬甸昨(28)日下午發生強震,死傷慘重。不過,惡名昭彰的苗瓦迪「KK園區」距離震央超過800公里,沒有受到波及。有人道組織人員在地震發生後詢問身陷園區的華裔「豬仔」狀況,而對方回答,「我也希望昨天地震的就是這裡」,短短幾句話可以看出滿滿絕望。

根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緬甸地震發生後,馬來西亞國際人道組織(MHO)公關總監辜健鈫第一時間透過WhatsApp聯絡上一名身陷園區的「豬仔」關心安危,也嘗試找機會將他救出。

不過,「豬仔」回覆,當地沒有受到影響,「我也希望昨天地震的就是這裡」、「這樣我們就可以跑回去了,結果沒有影響」。短短幾句話,字裡行間卻流露滿滿的失望與無助。

至於緬甸地震是否成為救出園區「豬仔」的好機會?辜健鈫給出否定答案。他說,仍需繼續觀察,在有周全的部署後才能採取行動。

*和死神拔河!泰國曼谷倒塌大樓6死101人失聯 至少15人還活著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導致泰國曼谷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工地倒塌,已知造成6死、22傷、101人失蹤,救援人員檢測到至少有15名受困者還活著,目前正在努力挖掘。

據《BBC》報導,當地官員透露,這些受困民眾被埋在廢墟下面約5至10公尺,由於這棟建築中的大樓是鬆餅式倒塌(collapsed like a pancake,各樓層垂直向下坍塌疊在一起),因此暫時無法使用重機具來救援,以免受困者再次遇到危險。

官員指出,他們28日晚間所偵測到的部分生命跡象已消失,目前有和一些受困工人中取得聯繫,可以聽到他們發出的叫喊聲或發出的聲響,其餘的則是偵測到體溫和移動狀況,總計有15人,由於這棟大樓尚未完工,因此受困者完全沒機會透過破裂的水管補充水分。

*緬甸強震曼谷孕婦街頭產子 響亮啼哭鼓舞網友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泰國、緬甸各地都有嚴重災情傳出,有消息指出,地震發生時,一名嬰兒在曼谷的街頭出生,相關的影片在網路瘋傳,許多網友都大受鼓舞。

綜合外媒報導,緬甸強震的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從原先的144死變成694死、838死再到現在的1002人罹難,另外,泰國曼谷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工地,在倒塌後中偵測到廢墟中仍有生命跡象,救援人員正嘗試挖出受困工人。

地震發生時,曼谷警察醫院(RPH)的醫療團隊,馬上啟動最高級別的患者疏散計畫,迅速將病患與醫護人員疏散到戶外,並在醫院大樓前的街頭接生一名嬰兒,雖然當時情況很混亂,但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嬰兒最後平安出生。

曼谷警察醫院發言人受訪時表示,雖然醫院沒有針對地震的緊急措施,但院方臨時啟用「火災疏散計劃3」保障病患的安全,並依照病情的輕重緩急分級處理。

*強震太恐怖!曼谷豪宅「天空步道」斷裂墜落 驚悚影片曝光

緬甸昨(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的強震,對鄰國泰國也造成嚴重傷害。泰國通羅區一處豪宅不僅劇烈晃動,連接建築物的天空步道更直接斷裂,碎片危險地直接落下,畫面相當恐怖。

綜合外媒報導,通羅區高級豪宅「Park Origin Thonglor」共有三棟大樓,分別為39層、53層和59層。在地震發生時,大樓出現劇烈搖晃,導致連接大樓的天空步道產生斷裂,大量的碎片從天空落下,狀況十分危險。

「Park Origin Thonglor」執行長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評估建築物以及天空步道的節更完整性。

該住宅有居民表示,儘管管理人員告訴他們目前一切正常,但他很害怕回到自己的房子裡。他並表示,這次地震實在太強烈,他從未經歷這樣的事情。

在大地震後,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建議民眾可以返回室內。她保證,目前已經發生過12次餘震,不會構成重大安全問題。現在主要是疏散住在結構有問題的高層建築民眾。

*緬甸強震災情擴大 已知1002死、2376傷

緬甸軍政府今(29日)表示,規模7.7強震造成1002人死亡、2376人受傷,另有30人失蹤,軍政府最高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已前往第2大城曼德勒的災區視察。

據《BBC》報導,緬甸的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從原先的144死變成694死、838死再到現在的1002人罹難,另外,泰國曼谷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工地,在倒塌後中偵測到廢墟中仍有生命跡象,救援人員正嘗試挖出受困工人。

據《CNN》報導,緬甸曼德勒是距離震央最近的主要大城,因此受災相當嚴重,敏昂萊已搭乘直升機前往曼德勒周遭視察,並罕見地呼籲外國伸出援手。

*緬甸強震死傷大幅攀升!已知694死、1670傷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軍政府今(29日)通報有694人罹難、1670人受傷,另外,泰國曼谷3處倒塌建築工地共有6死、22傷、101人失蹤。

據《美聯社》、《法新社》報導,緬甸此次強震發生在第2大城曼德勒附近,並且有多次餘震陸續傳來,最大的1次達到規模6.4,隨著搜救工作的進展使得死傷持續攀升,救援人員不斷從倒塌建築物中拉出受困者。

泰國曼谷受緬甸地震影響,導致包括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等3處工地倒塌,原先傳出是10人喪命,但後續確認是重傷者被誤報死亡,因此當地罹難人數有下修狀況,救援作業仍在進行當中。

*緬甸世紀強震已知144死 美地質調查局估上萬人罹難

緬甸中部28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7.7強震,後續上修到8.2,目前已知造成144人喪命,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則推估可能有上萬人罹難。

據《CNN》報導,USGS針對地震估計死亡人數發布了紅色警報,亦即可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大規模破壞(high casualties and extensive damage),過去的紅色警報都需要國家或國際力量出手介入。

緬甸軍政府表示,目前確認有144人罹難,但隨著搜救行動持續展開,死傷人數預計還會持續增加。除了緬甸之外,泰國曼谷也受到強震波及,至少造成10死16傷101人失蹤。

*緬甸軍政府終於公布地震傷亡:至少144死 超過730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緬甸週五發生規模7.7地震,根據緬甸軍政府領袖,這場地震至少造成144人死亡、逾730人受傷。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這場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今天中午12時50分,震央在緬甸中部城市實皆(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

*5名塔台值班人員全罹難 緬甸強震首都機場估關閉3個月

緬甸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軍政府今(29日)通報有694人罹難、1670人受傷。有消息指出,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機場的航空管制塔在地震時倒塌,值班人員當場喪命,地震也導致奈比多和曼德勒機場的航班全數取消。

綜合外媒報導,奈比多的軍方向媒體表示,機場因地震嚴重受損,跑道等建築物被嚴重破壞,航空管制塔倒塌,5名值班人員全數罹難,目前機場因無法提供飛機起降而關閉,軍方預估至少要3個月才能修復。

緬甸航空也宣布,所有往返奈比多和曼德勒機場的航班全數取消,機場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已經購買機票的旅客可以在機場重新開放一週內免費更改一次航班日期或要求全額退款。

*川普宣布協助緬甸救災 前官員砲轟:援外體系已被搞垮

緬甸昨日發生強震,鄰近國家也感受到劇烈搖晃,並陸續傳出嚴重災情。美國總統川普雖宣布會協助救災,但有援外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的前官員直言,這個體系已經被川普搞垮到「搖搖欲墜」。

針對緬甸遭強震侵襲並傳出災情,川普於週五宣布,美國將協助災情救援,並透露已向民眾發出警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也表示,美國政府將根據該地區的援助請求和報告來制定應對措施。

布魯斯也稱,USAID一直擁有一支災難專家團隊,一旦發生災難就有能力做出響應。他還宣稱,儘管削減了開支,「但這並不影響履行這些職責的能力」。且就在本週五國務卿魯比歐才告知剩餘員工,多數人會被解僱,剩下的計畫將全數移交給國務院負責。

但這些說法也引發USAID的前高級官員薩拉‧查爾斯(Sarah Charles)吐槽,因為此前USAID才被大幅削減預算,其中援外計畫有83%遭到取消,如今援外系統正處於一片混亂,薩拉直言目前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及資源去救助受災的民眾脫困。

薩拉指出,過去遇到天災會與民間團隊共同合作,雖能在最短24小時內迅速派出救難團隊,但如今將搜救隊、搜救犬及重型設備運送到災區所需的特殊運輸合約據信已被削減,裁減人員也讓負責與盟友協調實地救援和響應工作的團隊「嚴重受損」。政府削減的其他對外援助合約,也已經對聯合國和其他組織的災難應變緊急服務造成了影響。

川普上任後不僅裁撤許多重要單位,也大量削減多項預算,本月初更宣布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83%的對外援助計畫取消,USAID雖負責在世界各地撥發美國政府的人道援助,在約120個國家有衛生或急難計畫。但川普及其盟友指稱,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是浪費錢,且不符合美國利益。

*緬甸強震泰國大樓倒塌 中國建商中鐵十局急刪慶祝文

緬甸週五(28日)中午發生劇烈強震,鄰國泰國與中國也感受劇烈搖晃,泰國首都曼谷更有多棟高樓受損,其中由「中國中鐵」的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在泰國建設的審計署辦公大樓也因強震倒塌。後續有網友發現,中鐵十局原本還曾高調「慶祝封頂」,但在強震發生後,中鐵十局也立刻將相關文章都刪除。

緬甸於28日中午用餐時間發生芮氏規模7.7淺層地震,造成緬甸當地與鄰國泰國多人死傷,目前傳出有至少144人死亡,且也陸續傳出有建築物與橋樑倒塌。

由中國中鐵十局公司在泰國建設的審計署辦公大樓,昨日也在強震後倒塌。不過網友也發現,去年中鐵十局曾在網上高調發文「慶祝封頂」,還號稱將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但強震發生後中鐵十局也隨即將慶祝文刪除,引發網友議論。

時常分享泰國大小事的臉書粉專《泰國清邁象》也發文質疑,全曼谷一堆興建中的就這一棟倒塌,並指「全曼谷幾百棟高樓,就你這棟全新的倒下,還第一張名片勒,講話超級滿的習慣改不掉,就來看看未來泰國審計局以後不好好審計中國人的案子」。

*泰國倒塌大樓為中企建造 中國網友急甩鍋

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7.7強震,泰國曼谷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工地因此倒塌,中網友見狀連忙用各種理由推卸責任,甚至有許多指涉到中鐵十局的影片和文章都遭刪除,但還是有理性的中國人坦言這種行為相當丟臉。

從中國社群網站微博、嗶哩嗶哩(bilibili)的消息可以看到,中國網友相當擔心自家「基建大國」的名聲受到影響,紛紛指稱泰國審計署大樓是由「義大利-泰(Italian-Thai,由義、泰商人合資成立)」建商所設計,中鐵十局只是負責建造而已,因此義大利-泰必須負上主要責任。

然而,有部分中國網友認為這種推諉卸責的做法非常可恥,痛斥「出了這種事情,設計和承建一個都跑不掉的,就別甩鍋了」、「兩地相差1000公里呢,相當於北京地震讓上海的樓塌了」。

還有中國網友直指把問題推給設計方完全站不住腳,畢竟承建的中鐵十局也應該要有風險評估,「這一晃就倒的東西你們也敢接這個活,給你錢讓你幹什麼都行,不用考慮口碑嗎?」

*緬甸地震曼谷大樓塌 中媒報導自家豆腐渣工程不到1天新聞秒下架

緬甸週五(28日)中午發生劇烈強震,鄰國泰國也傳出重大災情,一棟興建中的摩天大樓徹底震垮夷平,而這棟大樓是泰國國家審計局,承建單位是中國公司「中鐵十局」。事後有中國媒體報導相關新聞,不過不到1日新聞就被下架。

泰國一棟興建中的摩天大樓昨日受到地震影響,徹底被震垮夷平。而這棟大樓是泰國國家審計局,承建單位是中國公司「中鐵十局」。有網友隨後發現,去年中鐵十局曾在網上高調發文「慶祝封頂」,還號稱將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但強震發生後中鐵十局也隨即將慶祝文刪除,引發網友議論。

而在昨日地震發生後沒多久,中媒《鳳凰網》曾報導,該大樓為中鐵十局與另間泰國企業合資建造;而《網易新聞》則報導指出,強震發生後中鐵十局將過去慶祝文刪除一事。不過兩篇新聞發布不到一天已經全部被下架。另外,在中國網路搜尋引擎上蒐尋「中鐵十局」,也完全找不到相關新聞。

「中國中鐵」官方微博上也對此事一句不談,最新一篇貼文停留在昨日下午宣傳:「中國中鐵各單位積極組織世界水日、中國水週護水宣傳活動」。這樣的態度也引發自家網友不滿,痛罵:「十局在蓋的大樓塌了,能發些具體情況嗎?咋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呢?中鐵十局不歸中鐵管嗎?」

(自由電子報)
--
*緬甸規模7.7強震恐數千死傷 軍政府罕見對外求援

緬甸中部當地時間廿八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七強震,震央鄰近第二大城瓦城,遠在千里之外的泰國曼谷都感受到強震,造成一棟興建中大樓倒塌,至少三人死亡、八十一人被活埋。緬甸逾一四四人罹難,軍政府罕見對外求援。美國地質調查局示警,這種規模的強震恐導致數千人罹難。

首都奈比多等六地進入緊急狀態
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十六公里處,深度僅十公里。強震後約十二分鐘,實皆南方約十八公里處又發生規模六點四餘震,震源深度同為十公里。除了泰國受影響,中國大陸雲南都感受地震威力,至少兩人輕傷。

這次震央距離緬甸古都及佛教中心瓦城約十七點二公里,當地人口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強震後軍政府宣布,緬甸中部大部分地區,包括瓦城和與首都奈比多等六地進入「緊急狀態」。

瓦城近年來因內戰受嚴重影響,如今再遭地震襲擊,城內歷史悠久王宮部分建築嚴重損壞。瓦城跨越伊洛瓦底江的聯外大橋阿瓦橋被震垮,通往大城仰光的主要道路多處受阻,供電和網路也都中斷。

一名居民受訪時說,「我們社區發生火災,很多人受傷,一些人恐怕已經喪命」。當地民眾表示,瓦城多棟高樓倒塌,民眾憂心有人受困其中。地震發生後,軍政府幾個官方網站都無法登入。

英國衛報報導,緬甸軍政府罕見向國際求助,「我們希望國際社會盡快提供人道援助」。印度、法國等多國已表明將盡快提供援助。

路透廿八日深夜引述國營緬甸廣播電視台報導,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宣布,強震已造成至少一四四人罹難,七三二人受傷。法新社報導,奈比多的醫師表示,僅在當地至少就有廿人罹難。

緬甸的搜救隊員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這場強震確切死亡人數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至少有數百死」。

曼谷大樓倒塌 81人遭活埋
泰國全國都感受到強震威力,曼谷大批民眾驚恐逃往街頭,興建中的審計長公署新辦公大樓因強震應聲倒塌。這棟卅層的大樓耗資約台幣廿一億元,二○二○年動工,因新冠疫情一度暫停,目前已蓋到最高層。泰國當局說,倒塌造成三人喪生,八十一人失蹤,恐遭活埋。泰國總理貝東塔在強震後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泰國證券交易所廿八日也因地震影響停止交易。曼谷捷運系統暫時停駛,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也一度中止航班起降。政府宣布,全國學校暫時關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8/realtime/3173930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震快1分鐘 沒遇過這麼大的」 大規模傷亡區 奈比多醫院塞爆

緬甸廿八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七強震,首都奈比多、最大城仰光和第二大城瓦城陸續傳出災情,目擊者稱多座建築倒塌,道路因強震而隆起破裂。儘管軍政府統治導致災情資訊取得困難,但各間外媒仍透過拍攝照片和訪問當地居民,取得災情相關說法和影像。

瓦城距離震央約十七點二公里。來自當地的社群媒體貼文也顯示,倒塌建築和殘磚破瓦散落在街道上。一名目擊者告訴路透:「所有東西開始搖晃時,我們全都跑到屋外。我親眼目睹一座五層樓的建築物倒塌。鎮上每個人都跑到街上,沒有人敢回到室內。」

仰光目擊者表示,許多人在強震發生時逃離建築物,有人說自己當時快被嚇死了。民眾在地震發生後紛紛致電親友報平安,導致當地通訊出現壅塞。

奈比多建築物則隨著地震來襲搖晃,天花板掉落碎片。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衝出去,有人發抖流淚,其他人則抓起手機聯絡親人。附近的道路因地震而彎曲斷裂,通往該市最大醫院之一的道路塞滿了車輛。法新社拍到的照片顯示,醫院急診中心有部分建築倒塌,倖存者在醫院外等待醫療援助。

這間擁有千個床位的醫院在地震發生後,很快就被宣布為「大規模傷亡區」,救護車則穿梭在車陣之間,傷者正在街上接受治療,擔架上掛著點滴。

瓦城在地華人心有餘悸說,前一、兩個月曾有兩次小地震,但從沒遇過如此大規模強震,周邊不少房子傾斜,大家都擔心還有餘震。

住在瓦城的陳媽媽說,中午突然天搖地動,家中許多擺設都掉落地面,房子出現不少破損,不過好險家人都及時躲避,所幸沒人損傷,一開始對外聯繫一度中斷,不過下午已陸續恢復,已能對外聯繫報平安。

「沒遇過這麼大的地震」,住仰光的陳先生晚間說,地震約發生在中午十二點五十五分,大部分民眾正在午休,前一、兩個月緬甸也曾有兩次小地震,本以為只是跟之前一樣,沒想到一震就震了快一分鐘,公司緊急疏散所有員工,「到現在還在暈」。陳先生說,目前緬甸沒有聽說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家人沒事,只有老家牆壁裂損,希望能趕快度過這次危機。

*歷史名城瓦城震成廢墟 百年王宮遇劫

緬甸中部廿八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七強震,震央接近該國第二大城、歷史名城瓦城(曼德勒),災區對外通聯中斷。由於多年內戰,很難從該國收集可靠資訊;緬甸軍政府稱,至少一四四人死亡、七百人受傷,當地媒體報導瓦城的百年王宮嚴重受損。

這起地震震央在實皆市西北方約十六公里處,深度僅十公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轉述國營緬甸廣播電台(MRTV)報導,緬甸軍政府已證實地震造成該國境內多人死亡與多人受傷,瓦城與首都奈比多進入緊急狀態。傷者分別送往震央附近的實皆、瓦城及奈比多醫院。

瓦城建築物淪為一片廢墟,傷者被送往主要醫院。醫院裡的許多病人被迫逃到附近的停車場。許多人仍然接著靜脈滴注和氧氣罐。

一名四十五歲的瓦城居民說,她三歲的女兒遇害。地震發生時,他們正在家中吃午餐,「地震一開始,我就跑下樓,但沒來得及,我想跑到她身邊,但來不及,磚頭也掉到我身上」。

她在醫院外說話時,身上還在流血,「政府沒有幫助我們,沒有足夠的醫生照顧我們。我不想死,請救救我」。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官員鮑爾在電子郵件表示,災情最嚴峻的地區為中部的瓦城、奈比多、勃固省、馬圭省、實皆市、撣邦及其他區域。

具體損失與傷亡仍未完全掌握。CNN指出,緬甸因二○二一年的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而陷入困境,基礎設施薄弱,無力因應重大天災。

該國由各個民兵組織管理大片地區,導致收集可靠資訊極為困難,軍方也定期切斷戰鬥地區的通訊,災情取得困難。

瓦城是緬甸文化與宗教重鎮,也是重要商業中心。擁有約一百萬人口與數座歷史悠久的寺院,更有百年王宮。對佛教徒占多數的緬甸人來說,寺廟在其精神生活扮演關鍵角色。

CNN轉述MRTV報導,位於瓦城的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王宮,牆垣因地震出現大洞,王宮一處建築也因強震倒塌,當地寺廟也傳出災情。

由於薩爾溫斷層穿越緬甸中部,導致緬甸地震頻傳。在一九三○到一九五六年之間,斷層附近曾發生六次規模七的強震。二○一一年,緬甸東部發生六點八地震,逾七十人死亡,數百棟建築摧毀。

*緬甸「最糟糕的時刻」 美地質調查局:1300萬人受影響

緬甸中部廿八日發生規模七點七強震,國際特赦組織緬甸研究員弗利曼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這場地震對緬甸而言,發生點無疑是在「最糟糕的時刻」。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示警,緬甸這次強震屬大規模災難,可能有多達一千三百萬人受到「強烈」甚至「嚴重」的震動影響,恐將有數千人罹難。

緬甸因二○二一年的軍事政變引發內戰,該國已有超過三百萬人流離失所。據聯合國估計,該國逾三分之一的人口需要人道援助,而這場地震發生的時刻,正逢美國凍結大部分外援,進而影響緬甸人權與人道救援。九名知情人士向路透表示,由於美國總統川普解散美國對外援助機構,導致發生重大緊急情事,美國國際災難與危機援助卻無法部署。

地震震源位於緬甸中部實皆市,接近第二大城瓦城,弗利曼形容該地帶為當前內戰衝突的「心臟地帶」。「那裡的居民已面臨很多問題—軍方空襲、叛軍與軍方的衝突,以及各個城鎮被不同勢力控制」,再加上地震,救援工作將更形複雜。

他指出,緬甸軍方有「曾拒絕向抵抗地區提供援助的大量紀錄」,並呼籲軍政府「允許人道援助不受阻礙進入災區」,與優先考慮「民眾的需求」。

BBC指出,援助機構正急於評估緬甸的人道需求並計畫因應方案。緬甸因軍事統治而與外界隔絕,援助人員恐需一段時間才能進入。

不過,法新社報導軍政府罕見地向國際社會請求援助。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在首都奈比多的一間醫院向記者說,「我們希望國際社會儘快提供人道援助」。

此次震央位於中部瓦城(曼德勒)附近的實皆西北十六公里,坐落於首都奈比多以北約一百公里區域,地震深度僅約十公里。根據USGS的說法,緬甸的廣大區域在地震期間有可能已處於土壤液化影響之下。

*「沒防災觀念 震後市區一片混亂」震央千里之外 曼谷至少4死50傷

泰國曼谷廿八日受到緬甸強震影響,曼谷恰圖恰區一棟興建中大樓倒塌,至少四死五十傷,八十一人失蹤。總理貝東塔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召開緊急會議應變災情並發布緊急全國性警報,提醒民眾可能發生餘震。

曼谷捷運系統「空鐵大眾運輸鐵路系統」暫時關閉。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則曾短暫中止航班營運廿分鐘,但已恢復服務。泰國證券交易所廿八日強震後也停止交易。

美聯社報導,泰國救援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從倒塌大樓救出七人,估計恐有八十一人受困瓦礫堆。

曼谷很少發生地震,缺乏建築防震法規,這次緬甸強震震央距離曼谷約一千公里,但曼谷搖晃劇烈,恐造成多棟高樓建築物受損。曼谷市長查察表示,檢查工作仍在進行,並呼籲市民保持警惕。

旅居泰國的部落客「泰國清邁象」在社群臉書透露,倒塌的建築是全新的審計署辦公大樓,高卅層,占地約四點四公頃。因多人受困,目前已有超過百輛救難車輛在現場待命,坦言「泰國對於這種災難經驗不足,大家手忙腳亂」。強震發生當下貝東塔正在普吉島開會。她很快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曼谷的台灣人直言,曼谷人並未有防災觀念,震後市區一片混亂,交通堵塞,餐廳多未營業。交通部觀光署則說,目前未接獲旅行社通報有團體受到地震影響。

品保協會祕書長吳美惠表示,目前掌握當地狀況,並沒有景點因地震受到影響,行程也未受影響;緬甸基本上沒有團,多半是商務客。至於尚未出團的團體,是否因地震達停止出團,或是警告非必要前往的相關標準,再由觀光署發布。

日本YKT旅遊集團駐曼谷分公司總經理李承仲表示,地震發生後,大家都跑到街上避難,辦公室也提早下班,遇上周末車潮,曼谷路況塞爆。

*緬、泰無留學生傷亡 外交部掌握搶救狀況

緬甸昨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七強震,泰國部分地區也受影響。

賴清德總統在臉書表示,已請我駐緬甸代表處、駐泰國代表處了解當地災情資訊、掌握國人受災情況。

至於留學生的部分,我教育部表示,經了解,目前緬甸、泰國並無我國留學生傷亡情形,不過由於緬甸部分地區因地震而通訊不穩,將持續追蹤與聯繫。

教育部表示,我國並無大學以上學生於緬甸求學,台商子女就讀仰光之高中以下學校者約卅位,目前均安。至於我國在泰國留學生共計二○二人,目前透過台灣同學會社群了解並無傷亡情形。

教育部也提醒,國人如在緬甸境內遇緊急情況須求助,可洽駐緬甸代表處,境內請撥09-257257575,或撥緊急聯絡手機電話0800-085-095。

(聯合報)
--
*緬甸強震 未衝擊台商營運

緬甸中部昨(28)日中午(台北時間下午2點30分)發生芮氏規模7.7強震,鄰近的泰國曼谷、馬來西亞檳城、中國雲南、印度等皆受劇烈撼動,多地傳出建築物倒塌以及人員傷亡。在東南亞投資設廠的台商則報平安,不過,據駐緬甸代表處回報,一名台灣人因瓦城當地建築物倒塌而失聯。

緬甸強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鄰近第二大城瓦城。震災後,緬甸瓦城、撣邦等六個地區,及泰國首都曼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大樓倒塌,至少三人死亡、81人被活埋;緬甸至少20人罹難,軍政府罕見對外求援,美國地質調查局示警,這種規模的強震恐導致數千人罹難。

據駐緬甸代表處回報,一名台灣人因瓦城當地建築物倒塌而失聯,其他駐地員眷、台僑、留學生及旅客等暫時平安。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這名在緬甸瓦城任教的國人目前失聯中,正持續掌握搶救狀況。

在泰緬投資的台商和台廠則是不幸中的大幸。全球製鞋龍頭寶成在緬甸的製鞋工廠位於仰光雪碧達(Shwepyitha)區,距離震央車程約需七、八個小時,因此並未遭到波及影響營運。據了解,依據財報,寶成的緬甸廠產能占整體比重甚低,不到4%。 寶成(9904)的生產基地除台灣外,分別在布局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各地。

設廠鄰近仰光的來億-KY指出,由於距離震央遠,目前營運未受影響,包括廠房、人員均安全,運作維持正常。

台灣PCB、電子大廠群聚泰國,電子大廠金寶以泰國作為主要據點,確認泰國廠產線維持正常運作、興建中廠區均未受影響;英業達、廣達也表示一切正常。

PCB龍頭廠臻鼎巴真府工廠未受影響,泰國最大台商PCB廠商泰鼎也回應營運正常、人員平安。

正崴表示,緬甸廠去年關廠,位在仰光的廠房與員工均平安無虞,產能轉往越南;網路線龍頭萬泰科旗下泰國工廠離曼谷有一段距離,沒有受到地震影響;群電泰國廠區短暫停工進行設備檢查後,廠務系統正常,生產營運不受影響。

網通業者有宏正、展達在泰國設廠,展達表示人員與廠區均安,宏正工廠不在受地震影響區域。

大型公股行庫在東南亞市場布局,兆豐銀在緬甸設有仰光分行,在泰國有子行;一銀在緬甸仰光與泰國曼谷均設有代表人辦事處;臺銀、合庫、華銀、彰銀、台企銀,也分別回報仰光辦事處人員、行舍均平安。

民營的國泰世華、中國信託、玉山銀行、台新銀行、元大銀行、新光銀行等,也確認在泰國、緬甸及越南辦事處的同仁回報平安。

(經濟日報)
--
*緬甸7.7強震 144死732傷

緬甸28日中午發生芮氏規模7.7的淺層地震,強烈震感震撼東南亞國家,造成當地與鄰國泰國多人死亡。緬甸宣布首都奈比多、第二大城曼德勒等6區進入緊急狀態,軍政府罕見向國際求援。目前地震已導致緬甸144人死亡、732人受傷。

泰國首都曼谷一棟興建中大樓在地震中倒塌,已造成5人死亡、117人失蹤,泰國總理貝東塔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死傷不明! 緬甸7.7世紀強震 向國際求援

中部重創 軍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緬甸廿八日中午用餐時間發生芮氏規模七.七的淺層地震,造成緬甸當地與鄰國泰國多人死亡、許多建築物與橋樑倒塌。緬甸軍政府宣布受災最重六個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罕見地向國際求援。由於緬甸深陷內戰,加上網路通訊不佳,難以在第一時間評估災情。根據緬甸國營電視台MRTV報導,地震已導致緬甸一四四人死亡、七三二人受傷。

12分鐘後餘震 深度同樣十公里
「彭博」報導,這是緬甸百年來最強烈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資料,強震發生在當地時間廿八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台灣時間同日下午二時廿分,泰國時間同日下午一時廿分)左右,震央在中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十六公里處,距離該國第二大城曼德勒約十七.二公里,深度僅十公里,威力之大,連鄰近的泰國、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 、孟加拉與印度皆能感受到其震動。約十二分鐘後,幾乎在七.七強震同一地點又發生規模六.四的餘震,深度同樣僅十公里。

緬甸首都醫院 傳大規模傷亡
緬甸當局已宣布,包括實皆、曼德勒與首都奈比多在內受災最嚴重的六區進入緊急狀態;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稱,震央所在的緬甸中部受損「嚴重」。奈比多一家醫院已成為前所未見的大規模傷亡區,該院醫生證實有約廿人死亡;親臨該院探視的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與反軍政府的緬甸民主派人士成立的平行政府「全國團結政府」,皆呼籲國際社會盡快提供人道援助,意味承認地震造成大規模災情與人員死傷。軍政府呼籲民眾捐血、捐助醫療物資;印度、法國和歐盟均表示願意提供援助。

據了解,曼德勒當地傷亡慘重,有九十年歷史、連接皆靠近震央的實皆與瓦城的阿瓦大橋,不敵強震倒塌。緬甸東籲鎮因清真寺部分倒塌造成至少三人死亡,昂班鎮因飯店倒塌至少二死廿傷,以及人在緬甸仰光的紅十字會人員透過視訊表示,包括道路、橋樑與公共建築等基礎建設受損,目前還擔心緬甸當地大型水壩的情況。

緬甸死傷恐破千 一台人失聯
針對緬甸發生強震,賴清德總統昨透過臉書表示,他已請外交部,透過我國駐緬甸代表處、駐泰國代表處,了解當地災情資訊、掌握國人受災情況。外交部指出,目前有一名國人因所在曼德勒當地建築物倒塌失聯,其他留學生、台僑及旅客等暫時平安。

教育部昨日傍晚說明,目前沒有留學生傷亡情形,我國並無大學以上學生於緬甸求學,台商子女就讀仰光之高中以下學校者約三十人,目前均安全,惟部分地區因地震而通訊不穩,將持續追蹤與聯繫。至於我國在泰國留學生共計二○二人,透過台灣同學會社群了解,並無傷亡情形。

*緬甸世紀強震/震央接近曼德勒 緬甸第二大城重創

緬甸位處印度─澳洲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交界,地震頻仍。實皆斷層從北到南貫穿緬甸中部,據維基百科資料,緬甸實皆省從1932年至2025年間發生9次至少芮氏規模7.0的強震。

強震重災區曼德勒位於中部伊洛瓦底江畔,是曼德勒省省會、緬甸第二大城,與實皆省省會實皆隔江相望。緬甸華人又稱曼德勒為瓦城。由於震央離曼德勒不到20公里,當地多處民房倒塌,災情慘重。

曼德勒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的都城,也是文化和宗教之都,擁有約150萬人口,為重要的物流和商業樞紐,位於穿越撣邦通往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主要貿易路線終點。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3/29/189.jpg

*緬甸世紀強震/離震央1千公里 曼谷大樓倒塌117人受困

緬甸強震震撼東南亞,鄰國泰國與中國感受強烈,泰國首都曼谷多棟高樓受損,一棟正在興建中的大樓倒塌,造成至少五人死亡、一一七人受困。總理貝東塔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曼谷空鐵(BTS)和地鐵(MRT)全面關閉。至於中國雲南省多地傳出災情,瑞麗市多處房屋受損,已有兩人受傷。

此次強震包括泰國、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孟加拉和印度都有震感。曼谷距離震央約一千公里,全市建築物都感受到劇烈搖晃,大批民眾驚恐地逃離大樓衝到街上避難。網路影片顯示,一棟高樓飯店的屋頂泳池池水在晃動中從高空湧下。北部城市清邁的遊客也受到驚嚇,一名飯店服務生表示,當時客人全都從飯店逃了出來。在曼谷洽圖洽區一處正在興建中的大樓倒塌,目前已知五人死亡、九人受傷、一一七人受困。救援人員正在瓦礫堆和扭曲金屬中搜索生還者,現場不時傳來「救救我」的呼救聲。根據中國媒體財新網報導,這棟政府大樓由中國企業中鐵十局承建,為其首個海外超高層建築,樓高三十三層,施工進度為三十%,地震中結構損壞、在幾秒內全部倒塌,現場塵土飛揚。

貝東塔取消在普吉島的行程、趕回曼谷坐鎮,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呼籲民眾保持冷靜。許多公司行號宣布提早下班,商家也提早打烊,曼谷各大百貨商場全面關閉,不再營業。曼谷在下班時間市區交通大打結,大批民眾只能步行回家。曼谷郵報報導,泰國約有八個省分傳出災情,主要是在北部地區,多為建築和房屋遭到破壞。

雲南瑞麗多處房屋、建物受損
在中國,據中國地震台表示,震央距離中國最近邊境線二九四公里,造成雲南西雙版納、德宏、昆明、麗江、保山、大理等地震感強烈,貴州、廣西等地亦有震感。目前雲南瑞麗市有多棟房屋受損,至少兩人受傷。在豆瓣網發布的一段影片顯示,距離震央約三百一十公里的瑞麗市財富廣場一棟高樓樓頂的水像瀑布一樣往下流,同時還有磚石墜落,下面的人們慌忙逃難,街上也有電線桿傾倒。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