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50331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16:34 / 23:48

*英媒:澤倫斯基對舉行大選態度轉變 美俄算盤可能落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數月來一直面臨來自國外的壓力,俄羅斯總統普亭質疑他執政的合法性,美國總統川普則附和此論調。

然而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民調提升,對舉行大選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可能讓美俄藉選舉除去澤倫斯基的如意算盤落空。

報導指出,普亭(Vladimir Putin)與川普似乎對澤倫斯基的強硬態度感到不滿,並施壓後者在戰爭期間舉行選舉,認為烏克蘭選民可能會順勢將他趕下台。

2個月前,外界認為澤倫斯基將堅決反對進行選舉。然而,川普3月初對澤倫斯基的公開批評和施壓,反而使澤倫斯基的民調上升,讓他重新評估形勢。

烏克蘭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澤倫斯基上週召開會議,指示他的團隊在全面停火後著手籌備選舉。美方認為,他們可以在4月底前達成停火協議。

烏克蘭戒嚴令將於5月上旬到期,延長戒嚴令的國會投票期限為5月5日,而解除戒嚴是啟動選舉程序的第一步。

消息人士對確切的選舉時間表有不同看法,但多數人認為澤倫斯基的目標是在夏天舉行。法律規定競選活動必須最少持續60天,所以選舉最早可能會在7月初登場。

澤倫斯基的宿敵、烏克蘭最大反對黨領袖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聲稱,選戰其實早在今年2月、澤倫斯基對他實施制裁時便已展開。

1名烏克蘭政府高層認為,澤倫斯基可能會試圖在7月舉行大選,讓對手措手不及。這名官員認為,澤倫斯基態度這樣轉變不只有利於他自己,畢竟「長期的競選活動將使國家分裂」。

然而,倉促舉行選舉有可能使強大、集權的總統辦公室,與烏克蘭其他政治勢力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反對派領袖堅持認為,由於諸多後勤挑戰,短時間內舉行選舉不可能。他們指出,在5月上旬前達成停火已經很困難,而要讓數以百萬身處海外、戰壕或俄占地區的選民投票更難。此外,他們強調,公平選舉的前提應是廢除戰時宣傳和審查制度。

影響烏克蘭局勢的2大人物普亭和川普,現在可能也不希望選舉趕快登場。

1名情報官員預測,相較於前線的衝突,今年烏克蘭內部的不穩定將構成更大的威脅。選舉將為俄國人提供機會擴大影響力,「他們將操縱意見領袖、軍人和反對派」來為自己服務。

*陸外長王毅訪俄將會普亭 克宮:2人是要好的老朋友和伙伴

克里姆林宮方面周一表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莫斯科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亭預計將同其舉行會晤。此前,北京和莫斯科均表示,王毅此次訪俄期間,將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烏克蘭問題展開磋商。北京期望以此介入美國結束俄烏戰爭的努力。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王毅和普亭是「要好的老朋友和伙伴」,此次王毅從周一至周三為期三天的訪俄期間,預計雙方將會舉行會晤。

此次王毅訪問俄羅斯,正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俄烏和談停滯不前感到不滿之際。

中國同俄羅斯一向關係密切,西方國家曾表示,中國就俄烏戰爭提出的解決方案明顯對莫斯科更為有利,而北京也從未對俄羅斯發動的侵烏戰爭進行過譴責。

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並因此招致西方國家的一系列制裁之後,中俄關係也變得更為密切。

在俄烏戰爭中,中方宣稱嚴守中立,並表示不會向戰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歐洲國家則敦促北京,向莫斯科施加壓力,迫使俄羅斯重返談判桌。

*川普警告澤倫斯基別想退出礦產協議 否則有麻煩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警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若在簽署礦權協議上變卦,將會遇到「大麻煩」。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川普正試圖在烏克蘭與入侵者俄羅斯之間促成停火,並敦促澤倫斯基簽署協議來放行美國企業取得烏國稀土金屬。

他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向媒體表示:「我看他正在試圖退出稀土協議,他要是這麼做,他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很大很大的麻煩。」

川普還說,澤倫斯基「希望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但他永遠當不了北約一員。他明白這一點」。

*傳澤倫斯基想取消礦產交易 川普撂狠話了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0日表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想退出美烏礦產協議,川普警告若輕舉妄動將面臨很大麻煩。

川普告訴記者:「現在澤倫斯基試圖退出稀土交易,如果他真的退出了,那他可就有麻煩了,大麻煩,真的很大條。」他還說:「烏克蘭想加入北約,但烏克蘭永遠不可能成為北約成員,澤倫斯基心裡很清楚這點。」

*川普態度急轉彎?稱相信普亭不會食言 但警告勿觸川普的「心理期限」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0日表示,他基本上相信俄羅斯總統普亭會做正確的事,努力達成與烏克蘭的和平協議,但是川普稱普亭若超過他的「心理期限」,會讓他不高興。

川普30日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我不認為普亭會食言。現在說的是普亭。我不認為他會食言,我們認識很久了,一直相處得很好。」

對比30日稍早川普稱對普亭惱火,川普的態度似乎有所軟化。

川普30日稍早接受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訪問表示,對普亭「非常生氣、惱火」。川普告訴主持人維爾克(Kristen Welker),「如果俄羅斯和我無法達成停止烏克蘭殺戮的協議、如果我認為錯在俄方...我將會對從俄羅斯出口的所有石油課徵次級關稅。」

川普從第二任競選便力推迅速結束已進行超過3年的俄烏戰爭,儘管與雙方進行磋商,華府仍無法有所突破。

Politico報導指出,川普在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的發言是罕見表達對普亭不滿,但川普至今沒有對普亭設定具體的最後期限。川普說:「這是一個心理上的最後期限。如果我覺得他們在拖延,我會不高興。」

*川普說對普丁非常生氣 威脅對所有俄油加徵二級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丁拒絕與烏克蘭停火,他考慮對俄羅斯石油實施「二級關稅」,但川普稍後表示,他不認為普丁將會「食言」。

NBC引述周日對川普的電話採訪報導,川普對於普丁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做為談判方的正當性感到「惱火」和「非常生氣」。但川普稍後提出普丁不至於食言的說法,顯然是要緩和他稍早的批評。

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我對於他過去一兩天有關澤倫斯基的說法感到某種失望,因為他認為澤倫斯基式不可信的。他勢必得和他(澤倫斯基)達成協議,無論是喜不喜歡他。因此我對那感到不滿,但我認為他將會有好作為。」

川普稍早在接受NBC訪談時,曾表示如果普丁不能達成停火協議,而且如果是俄羅斯的錯的話,「我將對俄羅斯實施二級制裁」。不過,川普稍後又向記者表示,「我當然不會想對俄羅斯實施二級關稅」。

俄羅斯是全球三大生產國之一,這代表如果對採購俄羅斯石油實施懲罰,將對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而且任何供應受擾都可能增添通膨壓力。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和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若美國再對俄油實施制裁,中印尤其面臨壓力。

布蘭特原油5月期貨價格31日盤中下跌0.48%,報每桶73.28美元;西德州原油5月期貨跌0.4%,報每桶69.07美元。

川普稍早向NBC談到對俄羅斯石油實施「二級關稅」時表示,「那代表如果你從俄羅斯購買原油,你就不能和美國做生意…將會對所有、所有石油實施25%關稅,對所有石油實施25%至50%的關稅」。

同時間,川普繼續對澤倫斯基施壓,希望他同意讓美國能使用烏克蘭的天然資源。川普表示:「他正試圖退出稀土協議,而他如果那麼做,他將會有一些麻煩,大的、大麻煩。」「如果他尋求重談協議,他將會有大麻煩。」

美國上周表示,俄烏已經達成黑海停火協議,為川普推動終結戰爭的新一階段,此前雙方接受停止對能源設施攻擊30天的協議。

雖然烏克蘭表示,會立即觀察停火,但俄羅斯要求要移除對俄羅斯農業銀行(RSHB)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制裁措施,包括涉及糧食和肥料外國貿易的制裁措施。

俄羅斯原油出口在3月攀升至五個月高點,而美國對俄羅斯油輪船隊的制裁也出現放緩跡象。

瑞銀商品分析師斯塔諾沃表示,考量到交易量,川普的威脅應該會導致價格出現更強烈回應,「不過迄今沒有供應受擾,只是威脅,而且在過去,只有出現真正的干擾,價格才會持續走高。」

*罕見砲轟普亭!川普受美媒電話訪問:對普亭批澤倫斯基可信度感到惱火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30日清晨接受NBC新聞電話訪問時表示,他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亭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領導力的可信度感到「非常憤怒」且「惱火」,並說這些言論「沒有走在正確的方向上」。英國天空新聞指出,川普罕見批評普亭,討論結束烏克蘭戰爭的過程中,他一般給予普亭正面評價。

俄國媒體28日報導,普亭27日建議,未來應該將烏克蘭交給國際組成的臨時政府暫時管理,直至重新舉行大選,並簽署停火協議為止。

川普在30日凌晨與NBC新聞的通話中表示:「如果俄國和我無法達成協議,以停止烏克蘭流血事件,而且如果我認為這是俄羅斯的錯—雖然也有可能不是他們的錯—但如果我認為無法達成協議是俄國的錯,我會對所有從俄國出口的石油徵收二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s)。也就是說,如果你從俄國購買石油,就無法在美國做生意。所有石油將徵收25%的關稅,所有石油將徵收25至50個百分點的關稅。」

川普指出,如果沒有達成停火協議,將在一個月內對俄國徵收關稅。川普表示,普亭知道他很生氣,但指出「自己和普亭關係很好」,並稱「若普亭做正確的事,他的憤怒很快會消散」。

川普說,他和普亭計畫本周再度通話。

*紐時曝光俄烏戰初期美烏秘密合作!美成烏克蘭打擊俄國利器 歐洲震驚

紐約時報調查揭露,美國涉入烏克蘭戰爭的程度超過外界預料,自俄羅斯2022年發動入侵初期,美方便與烏克蘭在美軍駐德國基地威斯巴登(Wiesbaden)建立秘密合作,不僅由美方指導整體戰略,還將打擊目標資訊送到烏軍前線,關鍵時刻更成為烏軍支柱。

一位歐洲情報領袖憶述,當他得知美國在烏克蘭行動中是如此深度參與時,感到非常震驚,他說:「美烏現在都是殺傷鏈的一環。」

以下是紐約時報深度調查的4大要點。

美軍駐德基地向烏克蘭提供其境內的俄軍座標
美方以駐德國威斯巴登基地為據點,設立名為「龍任務小組」(Task Force Dragon)的行動,美烏軍官每日清晨會共同針對俄軍單位、裝備或基礎設施,設定打擊優先順序。

龍任務小組將精確座標提供給烏克蘭,用以發動攻擊;而且出於擔心直接將俄軍稱為「目標」過於挑釁,因此稱作「興趣點」(points of interest)。

美方情報與軍火協助烏克蘭扭轉劣勢
美國前總統拜登在2022年春季同意提供烏克蘭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在戰爭第一年,烏克蘭極度仰賴美方情報,龍任務小組幾乎審查和監督每一次海馬斯發射。

海馬斯加入戰局造成俄羅斯傷亡激增,而烏克蘭在2022年的反攻也大致成功,截至2022年12月,烏軍意外在這場堪稱是「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戰爭中取得上風。

拜登政府不斷調整紅線
美政府最初劃定明確紅線:美國並非與俄羅斯交戰,而是協助烏克蘭。不過,拜登政府因應戰局變化逐步提高風險容忍度,一方面又憂心激怒普亭,因此許多極具挑釁的行動實則都是秘密進行。

例如,放寬美軍進入烏克蘭領土禁令後,派遣12名駐威斯巴登基地軍事顧問進入基輔,最初對外稱「目標相關專家」(subject matter experts),隨後增加至36人,且獲准前往烏克蘭前線指揮部。

2022年,美國海軍獲准向烏軍無人機提供克里米亞領海外的俄軍艦艇資訊。中情局也獲准支援烏軍在克里米亞海域的行動;同年秋季,中情局秘密協助烏軍無人機襲擊停泊在塞凡堡(Sevastopol)的俄軍軍艦。

2024年1月,美國和烏克蘭軍官共同策畫代號「月風暴行動」(Operation Lunar Hail),動用盟軍提供的遠程飛彈與烏軍無人機,襲擊俄軍在克里米亞的100處軍事目標。這次行動相當程度迫使俄軍將部署在克里米亞的裝備、設施與兵力撤回本土。

美軍和中情局最終獲准協助打擊俄羅斯本土目標

2024年春季,為了守住烏東北部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免於俄軍襲擊,拜登授權建立「作戰區」(ops box),作戰區位於俄羅斯領土內,駐威斯巴登官員可以將區域內俄軍精準座標提供給烏軍。

作戰區的範圍從最初在烏克蘭北部邊界,到北韓士兵參戰後擴大;隨後,美軍獲准在俄羅斯南部一個區域內針對俄本土實施飛彈攻擊。

此外,中情局長期被限制只提供俄領土的目標情報,但是中情局可以請求「例外許可」(variances),以取得針對特定目標的打擊支援。

*遭俄國無人機襲擊!烏克蘭第2大城「2死35傷」 澤倫斯基籲盟邦伸援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昨晚出動無人機空襲烏國第2大城哈爾科夫,造成2死35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籲盟邦伸援以因應這類攻擊。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市(Kharkiv)遭遇的這次空襲,損毀一間軍醫院等建築物。值此之際,基輔當局正尋求西方盟邦給予強而有力的支持,以施壓俄羅斯停止全面侵略鄰國烏克蘭。

這波空襲也損毀當地數十棟民宅以及一間收容避難者的宿舍。哈爾科夫市長泰芮可夫(Ihor Terekhov)說道,有5名孩童在這次攻擊中受傷。

烏克蘭空軍今天指出,俄羅斯軍隊於夜間出動111架無人機,還發射1枚彈道飛彈,攻擊哈爾科夫州、蘇米州(Sumy)、敖德薩州(Odesa)和頓內茨克州(Donetsk)。

烏克蘭空軍提到,防空部隊擊落65架無人機,並干擾另外35架無人機飛行。

*俄羅斯夜襲哈爾科夫!軍醫院、住宅遇襲 烏克蘭怒控犯戰爭罪

俄羅斯在夜間對烏克蘭東北部城市哈爾科夫發動大規模攻勢,期間當地一間軍醫院遇襲,傷及正在那裡接受治療的軍事人員,烏方指控俄國犯下「戰爭罪」。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軍方透過聲明表示:「醫院大樓與附近住宅遭一架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破壞。」

烏克蘭軍方指出:「根據初步通報,在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的軍事人員亦有人受傷。」

烏軍指控俄羅斯犯下「戰爭罪」且「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規範」。

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談到,哈爾科夫市(Kharkiv)遭遇的「大規模攻擊」也摧毀了當地住宅與辦公大樓。

哈爾科夫州(Kharkiv)檢察官辦公室發言人丘本科(Dmytro Chubenko)證實有2人喪命,包括孩童在內另有30人受傷。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推動盡快結束已持續3年多的俄烏戰爭,近日分別與俄羅斯、烏克蘭官員舉行會談。

莫斯科當局拒絕美烏聯合提出的無條件全面停火方案,烏克蘭則指控俄國拖延談判、無意停止攻勢。

根據基輔當局,俄烏同意停止攻擊行經黑海船隻的協議已於上週生效。但俄羅斯總統府克里姆林宮(Kremlin)表示,唯有撤銷對俄國農業部門的限制,這項協議才會開始執行。

*英國4月將再度主持烏克蘭防務會議 美國參與程度受矚目

英國4月11日將再度擔任烏克蘭防務國際聯絡小組會議主席國,英國政府一名發言人告訴中央社,英國正領導與國際盟友的討論和協作,以支持烏克蘭;由國防大臣希利主持的烏克蘭防務國際聯絡小組會議將是相關工作的延續。

歷次烏克蘭防務國際聯絡小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 UDCG)會議皆由美國擔任主席國,今年2月中旬首度由英國擔任,創歐洲國家先例。當時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出席會議並嚴厲警告,歐洲必須加大力道自行應對區域安全挑戰。主持會議的希利(John Healey)當時宣布,赫格塞斯已向英方證實美國將「持續參與」UDCG。不過,4月的UDCG會議將有哪些國家參加,仍待公布。

屆時將是英國第2次主持UDCG會議。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數次表態有意淡出歐洲防務,UDCG相關國家知情人士告訴中央社,在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任內,英美雙方即已開始討論由英國接手主持今年2月UDCG會議的可能性,儘管當時仍未確定,英國是否將再度擔任主席國。

英國目前與法國共同領導國際盟友夥伴討論,一旦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各國可如何以向烏克蘭派兵、提供軍備等方式,協助維持局勢穩定、確保協議不被破壞。此一協作平台被稱為「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凸顯聯盟不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歐洲聯盟(EU)等要求「共識決」的多邊組織框架下運作。「志願者聯盟」成員不限於歐洲國家。

自3月初啟動以來,在倫敦與巴黎已有數場由軍方領導層主持的「志願者聯盟」軍事規劃會議舉行,而由英國首相、法國總統主持的政治峰會也持續同步進行。20日及25至27日在倫敦舉行的軍事規劃會議有來自約30個國家逾200位軍方代表參加,並曾就海、陸、空域部署展開分組討論。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27日赴巴黎出席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主持的「志願者聯盟」政治峰會,同樣有約30個國家與會。施凱爾在會後記者會預告,英、法、德等3國參謀總長將前往烏克蘭,與烏方共同討論聯盟軍事執行細節。

施凱爾坦言,目前仍不清楚俄烏是否能達成任何協議,但聯盟正在做的,是為未來可能有必要保衛的協議做準備,預擬具可信度、可即刻落實的行動方案。

此外,施凱爾強調,「志願者聯盟」的目標不是「取代」烏克蘭本身的軍事行動和能力,而是與烏克蘭合作,強化烏方可運用的軍事資源。

施凱爾另呼應川普近日曾說的,俄方正施展談判拖延戰術。

施凱爾提到,「志願者聯盟」的共識是俄方持續耍慣用伎倆、企圖以時間換取空間,阻撓停火與和平。因此,現在不僅不該鬆綁對俄制裁,相反地,應加大對俄經濟施壓、加強對烏軍援,迫使俄方必須更嚴肅對待協商。

施凱爾指出,各方應給俄方設下具強制性的「最後期限」(deadline),不該允許俄方一個月接著一個月拖延停火推動進度。施凱爾說,英國將與盟友和美國討論「最後期限」相關框架。

回應媒體詢問「最後期限」指的是否為特定具體日期,施凱爾說,重點不是嚴格劃定日期,而是各方必須尋求邁向和平的進展是以「幾天」或「幾週」為計算單位,而非「幾個月」。

施凱爾並提到,若英國有必要在烏克蘭展開「長期」軍事部署,則他迄今不變的立場是,屆時政府相關決策需經國會同意。不過,他說,事情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目前「志願者聯盟」仍在化政治動力為具體軍事計畫的階段。

*澤倫斯基首認越界攻入俄另1邊境州 減緩烏軍在庫斯克壓力

泰晤士報與路透28日報導,就在烏克蘭軍隊正失去2024年占領的俄羅斯庫斯克州口袋的掌控之際,俄方軍事部落客表示,烏軍已對鄰近的貝爾哥羅德州發動一次鮮少宣傳的越界侵攻。澤倫斯基總統則首度承認,烏軍已越過邊境,攻入了貝爾哥羅德地區。

俄羅斯軍事部落客近日發布影像,顯示貝爾哥羅德州內被毀的烏軍裝甲車;多個俄方Telegram頻道分別報告,烏軍與貝爾哥羅德州的俄軍已在德米多夫卡(Demidovka)等定居點發生激烈衝突。

路透無法獨立證實前述說法,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評估稱,烏軍發動了一次有限的侵攻,已越過邊境移動了數公里。

烏俄雙方均未證實此事,但俄羅斯國防部10天前宣稱,俄軍已挫敗烏軍5次越過貝爾哥羅德邊境的企圖,而澤倫斯基則說,烏軍已在庫斯克州南邊採取「某些措施」,旨在減緩庫斯克烏軍的壓力。

澤倫斯基表示,「我們正在準備適當的措施,以減少他們的部隊集結。事實上,地理上就落在布良斯克州(Bryansk)境內,我們不在乎他們那裡有哪些州,但我們正在這樣做,只因為我們看到了集結,聽到了他們準備的適當錄音」。

軍事分析師認為澤倫斯基說錯了,因為該處是貝爾哥羅德州,而不是與南部接壤庫斯克的布良斯克州。此次行動在規模上似乎比2024年夏季的庫斯克攻勢更為有限,很可能是試圖將大批俄軍留在該地區,以致無法重新部署,支援針對烏東頓巴斯和札波羅熱部分地區的攻勢,也可能是在俄軍設法將最後一批烏軍從庫斯克逐出之際,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聯合新聞網)
--
*停火談判難突破川普對蒲亭惱火 克宮:俄仍願意對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對俄烏停火缺乏進展一事表達不滿,聲稱他為此對俄羅斯總統蒲亭「非常生氣」。克里姆林宮今天表示,蒲亭仍願意與川普對話。

法新社報導,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這個過程相當耗時,可能是因為內容的複雜性。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仍願意與總統川普接觸。」

此外,培斯科夫還說,兩位領導人之間「目前沒有計劃好的」通話時間,但「如果有需要,他們的對話將會迅速安排」。

針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31日至4月2日訪俄,培斯科夫表示,蒲亭與王毅是「友好的老朋友和夥伴」,在王毅訪問期間,預計蒲亭將與他會面。

另一方面,俄羅斯今天指控烏克蘭軍方昨晚出動無人機及發射砲彈,攻擊俄國邊境州布揚斯克州(Bryansk Oblast)能源設施。

俄國國防部發表聲明指出:「烏軍持續蓄意攻擊俄國能源設施,證明基輔政權完全沒有履行其在解決烏克蘭衝突方面的承諾。」

*川普耐心正耗盡 芬蘭總統透露「420俄國無條件停火期限」

俄羅斯總統普廷近日拋出成立「烏克蘭臨時政府」提議,取代現任總統澤倫斯基進行和平談判。這項主張引發美國總統川普極度不滿。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透露,可以感受到川普對俄國的耐心正在流失,有望在4月20日前迫使普廷同意停火。

3月29日與川普在佛羅里達海湖莊園打高爾夫球的芬蘭總統史塔布,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透露,一項敦促普廷最遲在4月20日,正好是復活節和川普就任屆滿三個月之際,接受全面停火的計畫正在醞釀中,同場打球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已擬定法案,若俄羅斯不願接受無條件全面停火,祭出的制裁會讓莫斯科「骨折」。

史塔布提到,依他與川普相處數小時的感受,「美國總統對俄國的耐心正在流失」、「屆時停火協議若不被俄方接受或遭其打破,便需要有所後果。這些後果應該是制裁,最大限度的制裁」。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將川普開罵歸功於史塔布,他當面提醒川普保持警覺,因為普廷並不可信。

普廷28日訪問西北部城市莫曼斯克期間,提議籌組一個由聯合國、美國和歐洲及莫斯科盟國監管的烏克蘭臨時政府,舉行選舉並做為可信任的協商對象,言下之意為不與澤倫斯基政府談判。

川普30日接受「NBC新聞」電話專訪時表示,普廷質疑澤倫斯基的信用使他「非常憤怒,火大」。他警告,「如果俄羅斯和我無法達成協議,停止在烏克蘭的殺戮,且讓我認為得歸咎於俄國...那麼我會對所有從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施加第二層關稅」、「情況會是,如果你從俄國採購石油,你就不能在美國做生意。所有的石油將會有25至50%的關稅」。

*紐時爆料:烏軍庫斯克行動 美烏互信現裂痕

《紐約時報》揭露,美國方面視烏克蘭去年夏季在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 Oblast)發動的地面軍事行動為一次嚴重的「信任破裂」,但為避免已深入俄境的數千名烏軍頓失支援而導致災難性潰敗,美方最終選擇繼續提供援助。

報導引述美方官員說法,指去年夏季,烏克蘭在北部與東部戰線已捉襟見肘,但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仍持續向美方表達「需要一場勝利」。同年3月,美方發現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DIU)正秘密策劃對俄國西南部的地面行動。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駐基輔站長隨即警告DIU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若烏軍越界進入俄羅斯,將無法獲得美製武器及情報支援。

然而到了8月初,烏方僅含糊暗示北部將有行動,瑟爾斯基隨即指揮部隊越過俄羅斯西南邊境,突襲庫斯克州。

《紐約時報》報導寫道:「對美國人而言,這次入侵行動的展開是對信任的重大破壞。不僅因為烏克蘭人再次蒙蔽了他們;他們還秘密跨越了雙方同意的界線,將聯盟提供的裝備帶入了俄羅斯領土。」

此前,美烏雙方曾協議劃定俄境內一處區域,允許烏軍使用美製武器(部分原因是為避免哈爾科夫州出現人道災難),並由美國陸軍歐洲與非洲司令部(USAREUR-AF)提供情報支援。一名五角大廈官員形容烏方此舉:「這幾乎不是勒索,但這就是勒索。」

烏克蘭差點全軍覆沒
庫斯克行動開始後,美方本可停止支援,但正如一位美國政府官員所解釋,他們深知此舉「可能導致一場災難」:若失去「海馬斯」(HIMARS)火箭砲與美國情報掩護,深入庫斯克的烏克蘭士兵將可能全軍覆沒。因此,儘管感到不滿,美國仍繼續提供必要援助。美方判斷,庫斯克行動正是烏克蘭領導層長期暗示並尋求的那場「勝利」。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曾向美方解釋,該行動目標之一是爭取談判籌碼:奪取並控制俄羅斯土地,以便在未來談判中交換烏克蘭領土。

愛沙尼亞情報部門3月中旬曾報告,烏克蘭正逐步撤離其在俄羅斯庫斯克州的軍事特遣隊。澤倫斯基近期則表示,美國情報分享的暫停,並未導致烏軍在庫斯克州陣地惡化。

*烏克蘭大選態度逆轉?傳澤倫斯基擬提前投票 川普、普廷盤算恐落空

英國《經濟學人》30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戰時舉行大選的態度據傳出現轉變,正考慮提前投票。此舉不僅在基輔政壇引發議論,也可能讓原先施壓、寄望藉選舉除去澤倫斯基的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廷盤算落空。

報導中提到,基輔法蘭科劇院(Franko theatre)近期上演的《馬克白》,被視為映照當前氛圍。導演稱,川普勝選後國家氣氛改變,促其選擇這齣探討權力與背叛的悲劇。數月來,澤倫斯基承受普廷與川普的雙重壓力,兩人皆質疑其統治合法性並力促戰時選舉。

諷刺的是,三月初川普對澤倫斯基的外交施壓,反倒提升其民調,似乎改變了澤倫斯基的政治算計。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澤倫斯基已指示幕僚,待全面停火後(美方盼四月底前促成)即著手組織選舉,可能指向夏季。解除戒嚴令(五月初國會表決是觀察點)為必要步驟,但法律規定的競選期(至少60天,或因重建選民名冊需更久)是一大挑戰。

反對派領袖、前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預測選舉最快八月舉行,並指控澤倫斯基藉二月對他的制裁,打壓異己。政府高層則認為,澤倫斯基或想藉七月快速選舉使對手措手不及,但倉促投票恐加劇政壇內部矛盾。反對派也強調後勤障礙巨大,包含停火穩定性、數百萬流離選民投票機制,且須先解除戰時言論限制才能確保公平。

報導指出,曾力促烏克蘭總統大選的普廷與川普,如今面對澤倫斯基可能藉提前選舉鞏固權位的局面,態度或轉趨保守。普廷尤其能利用軍事行動干擾,或利用選舉過程激化烏國內部矛盾。

情報官員警告,2025年烏克蘭最大風險恐非前線戰事,而是選舉可能引發的內部動盪,俄羅斯勢必加大介選力道。無論結果如何,烏克蘭下任領導人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包含川普政府可能促成的爭議性和平協議,以及國內潛在的政治動盪。

*俄羅斯猛攻烏軍戰略重鎮 澤倫斯基籲美國回應

俄羅斯連續二個晚上猛轟烏克蘭東北部大城哈爾科夫市,導致多人傷亡,並使民用基礎設施遭到摧毀。由於俄軍此次襲擊,距離美國試圖斡旋烏俄雙方達成部分停火協議僅一週,可能再度使當地局勢升溫。

根據《路透》報導,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市長特列霍夫(Igor Terekhov)週一透過Telegram表示,俄軍對該市最大、最古老的區域展開連續攻擊,且徹夜未停。光是當地時間週一凌晨,哈爾科夫已發生6次爆炸,導致2人受傷,並引發火災。俄軍的轟炸還破壞了一間幼稚園及多棟私人住宅,唯具體攻擊目標尚不清楚。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週日警告,莫斯科過去一週已發射超過1000架無人機,並呼籲美國及其他盟友迅速回應;俄羅斯則指控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其能源設施,雙方均否認以平民為攻擊目標,並聲稱皆是鎖定對方的軍事基礎設施。

上週末,俄羅斯無人機襲擊哈爾科夫已造成2人死亡、35人受傷。哈爾科夫州州長西涅古博夫(Oleh Syniehubov)本週一表示,俄軍週日晚間的轟炸,發生在對庫皮揚斯克市發動飛彈襲擊之後,該次攻擊造成3人受傷,並摧毀10多棟房屋及一座墓地。

庫皮揚斯克位於哈爾科夫以東,戰略位置重要。在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初期,曾被俄軍佔領,後來被烏軍成功收復,如今再度面臨俄羅斯強大軍事壓力,恐成為下一個戰火焦點。俄羅斯方面目前尚未對這波襲擊發表官方評論。

*爆料澤倫斯基不想簽礦產協議 川普:他將面臨大麻煩

美國總統川普持續推動烏俄戰爭停火,不過談判進度受阻,讓他對於俄羅斯總統普廷的態度有所轉變,同時也在空軍一號上受訪時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正試圖退出礦產協議」。

綜合外媒報導,先前在川普與澤倫斯基於白宮爭吵後,美烏何時簽署礦產協議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而雙方近日來頗具共識,有望簽署礦產協議。不過川普30日在空軍一號上對在場媒體透露,澤倫斯基正試圖退出礦產協議,川普說:「如果他真這麼做,他就會有麻煩,一個非常大的大麻煩。」

川普強調,美國與烏克蘭針對稀土問題達成協議,但現在澤倫斯基又說「我想對這項協議重新談判」。川普說:「他想成為北約成員,但他不可能成為北約成員。他明白這一點。」

*稀土協議生變? 川普警告澤倫斯基勿毀約 否則「麻煩大了」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將矛頭指向烏克蘭,警告總統澤倫斯基若試圖退出兩國間的稀土礦產協議,將面臨「很大很大的麻煩」。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受訪時,同時談及俄烏停火談判進展,並對俄羅斯總統普廷涉及烏克蘭的言論表達不滿。

福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川普明確表示:「我認為澤倫斯基…正試圖退出稀土協議,如果他這麼做,他會有些麻煩,很大很大的麻煩。」他強調雙方已達成協議,若澤倫斯基想重新談判,將有「大麻煩」。川普更提及澤倫斯基想加入北約(NATO)一事,稱「他從來都不可能加入北約。他明白這點」。

這番強硬措辭與澤倫斯基上月稱烏克蘭隨時準備好與美國簽署礦產與安全協議,並視其為邁向更穩固安全保障一步的說法,形成對比。據報導,澤倫斯基先前訪美原預期簽署該協議,但最終未能達成,不歡而散。

在俄烏議題上,川普表示其團隊在促成停火協議方面正取得進展。他否認與普廷關係處於最低點,並稱不認為普廷會違背部分停火的承諾。然而,川普也罕見地批評普廷,指其近日質疑澤倫斯基信譽的言論讓他「不悅」,但仍補充說「我認為普廷會是好的(意指守信)」。

先前在其他訪談中曾威脅若俄烏無法達成協議且錯在俄方,將對俄加徵次級關稅,但川普此次受訪時又表示「不會想」這麼做,態度似乎有所搖擺。他簡短解釋次級關稅的威力在於能禁止違逆者與美國通商,但未詳述細節。

至於其他議題,川普在同場訪談中對是否尋求第三任期的問題態度反覆,從稍早的「不開玩笑」轉為「現在不想談」。

*烏俄停火遙遙無期 川普:我對普廷超不爽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30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對俄羅斯總統普廷「非常憤怒」,如果普廷不在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談判中合作,他可能會對俄國石油加徵額外關稅。法新社報導,這標誌著華府在尋求結束烏克蘭戰爭的過程中,對俄羅斯態度的重大轉變。

NBC主持人維爾克(Kristen Welker)30日表示,川普主動致電她,表達對普廷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未來領導地位的憤怒。當普廷開始質疑澤倫斯基的可信度,並論及烏克蘭需要更換新的領導階層時,維爾克直接引述川普在電話中的說法:「我非常生氣,超不爽(I was very angry, pissed off),因為這不是正確的方向,你明白嗎?」

川普說,「新領導階層意味著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達成協議,對吧?」

川普說,「如果俄羅斯與我無法就停止烏克蘭流血衝突達成協議,而且如果我認為這是俄羅斯的責任—當然也可能不是—但如果我認為是俄羅斯的責任,我將對所有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加徵間接關稅。」

當被問及如果普廷「做出正確的決定」,他是否願意與他對話時,川普回應:「會」他還告訴維爾克,普廷知道他很生氣,但他和普廷「關係很好」,「如果他做出正確決定,我的氣很快就會消了」。

自上任以來,川普政府積極推動儘快結束持續3年多的烏俄戰爭,但即使與烏俄雙方進行多輪談判,仍未能取得突破。普廷拒絕由美國與烏克蘭共同提出的30天停火計畫,並要求做為和平進程的一部分,澤倫斯基應該下台。

美俄關係在川普第二任期升溫,加上他威脅要停止對基輔的支持,使俄國在戰場上的優勢進一步擴大。烏克蘭則指責俄國拖延談判,無意真正停戰。

烏方指控,烏國第二大城哈爾科夫29日深夜至30日凌晨,遭到俄軍至少6次攻擊,導致軍醫院內人員受傷,且有至少2名平民在住宅區喪生。俄軍30日還宣布,攻下距離烏克蘭中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邊境僅約7公里的一座村莊。

*罕見批普廷「惹毛我」!川普威脅關稅升級 鎖定俄羅斯石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逼近自訂的4月2日全面關稅期限,不僅重申將對多國課徵「互惠關稅」及汽車關稅,更罕見地公開批評俄羅斯總統普廷,並威脅對俄、伊兩國加徵「次級關稅」,儘管他也釋出談判空間。此舉已引發市場對經濟衝擊的疑慮。

川普將4月2日稱為「解放日」,預告將對汽車及零組件課徵25%關稅,並對數量未明的國家實施互惠關稅。上週末他接受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專訪時,進一步威脅可能對俄羅斯與伊朗加徵次級關稅。

川普特別針對普廷日前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信譽、暗示烏國應接受「臨時管理」的言論,表達強烈不滿:「當普廷開始質疑澤倫斯基的信譽時,我非常生氣——非常不爽——因為那方向不對。」

川普警告,若無法就停止烏克蘭戰事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且他認定責任在俄方,將對所有俄國出口原油加徵次級關稅。此番對普廷的嚴厲措辭,與他先前對澤倫斯基的評論形成對比。不過,被問及若普廷本週態度放軟是否會與其對話,川普仍回答「會」。他也表示正考慮對伊朗加徵次級關稅,直到達成協議為止。然而,美國早已對伊朗實施廣泛制裁,雙邊貿易額極低,且伊朗方面週日甫拒絕就核協議與美直接談判。

川普的關稅威脅已引發經濟動盪的擔憂。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試圖淡化衝擊,稱關稅計畫仍有變數,最終由總統決定。他表示總統正審慎評估,會做出正確選擇。川普本人則釋出談判訊號,稱前提是對方須提供「極具價值的東西」,否則「沒有談判空間」,並暗示任何協議可能在關稅宣布後才會達成。

長久以來,川普深信關稅是關鍵談判籌碼。但其貿易與製造業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則極力駁斥關稅將導致物價上漲的擔憂,他在福斯週日新聞(Fox News Sunday)宣稱:「關稅就是減稅、帶來工作、攸關國安」,並要大家「相信川普(Trust in Trump)」,聲稱外國人將吸收大部分成本。

然而CNN報導曾指出,考量美國去年逾四成進口商品來自川普鎖定的國家,關稅最終仍可能轉嫁至消費者身上,導致物價上漲。

*力推結束俄烏戰爭卻難突破 川普:對蒲亭非常生氣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對俄羅斯總統蒲亭「非常生氣、惱火」。尋求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華府論調上出現丕變,引人關注。

法新社報導,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主持人維爾克(Kristen Welker)表示,川普致電於她,就蒲亭(Vladimir Putin)對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作為領導人的正當性提出質疑一事表達憤怒,儘管川普自己對此也有過質疑。

維爾克今天在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引述之前與川普電話談話內容時表示,川普說:「如果俄羅斯和我無法達成停止烏克蘭殺戮的協議、如果我認為錯在俄方…我將會對從俄羅斯出口的所有石油課徵次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

川普告訴維爾克,蒲亭最近針對澤倫斯基公信力的表態,以及談論烏克蘭新領導層,都令他「非常生氣、惱火」。

川普一直力推迅速結束已進行超過3年的俄烏戰爭,儘管與雙方進行磋商,華府仍無法有所突破。

蒲亭拒絕停火30天的美、烏共同計畫,28日並建議將澤倫斯基下台納入和平協議中。

川普告訴國家廣播公司,蒲亭知道他在生氣,但又說自己與對方「關係非常好」、「很快會消氣…如果他做正確的事」。

*停火談判陷僵局 烏克蘭轉移本土壓力猛攻俄羅斯邊境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9日報導,烏克蘭部隊於本土戰線面臨壓力之際,烏方已將火力轉向俄羅斯邊境,對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邊境地區動用無人機、火砲與部隊發動大規模攻擊,烏軍此舉普遍被視為對近期在俄國庫斯克州(Kursk)失土的回應,而俄軍則持續在烏東、烏南推進。

據俄羅斯貝爾哥羅德州長格拉德科夫稱,該州沿烏克蘭邊境已有逾20個村莊遇襲。烏軍去年8月曾在鄰近的庫斯克州奪取大片土地,但近幾週在獲北韓部隊支援的俄軍反攻下,已被迫後撤。烏軍此次對貝爾哥羅德的襲擊,規模似乎小於去年的庫斯克行動,意圖是佔領俄國領土,或僅為減輕庫斯克及烏克蘭蘇梅州(Sumy)友軍壓力,目前尚不明朗。

俄方非官方消息稱,烏軍已深入俄境數公里,並在波波夫卡村(Popovka)建立據點,激戰持續,一名俄國記者在此區喪生。俄國國防部另宣稱在蘇梅州的戰事已取得進展。

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9日疾呼美國對俄羅斯空襲其基礎設施做出「強力回應」,他指控俄方僅在28日晚間,就發動172次無人機攻擊。哈爾科夫(Kharkiv)一間軍醫院的傷兵遭俄無人機攻擊受傷,該市另有平民傷亡。

在烏東頓內次克州(Donetsk)的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地區,俄軍攻勢達今年高峰,但烏方稱領土損失速度已減緩。位於烏克蘭南部的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情勢則對烏軍不利,俄軍憑藉小型步兵群加強攻擊,並已推進至謝爾巴基鎮(Shcherbaky)。烏方分析師估計,俄軍在此前線集結約7萬兵力及大量重裝備。

外交方面,由美國斡旋的停火談判進展緩慢。克里姆林宮為黑海停火增添烏克蘭及其盟友無法接受的新條件,使談判陷入僵局。俄烏雙方亦無視先前協議,互相指控對方攻擊能源設施。

俄方談判代表卡拉辛(Grigory Karasin)坦言,談判未獲突破,預期年底前難有全面停火協議;澤倫斯基則批評俄羅斯企圖利用談判拖延時間,以發動新攻勢鞏固戰果,從而佔據更有利談判位置。

*德情報首長示警:俄軍2030年前具備攻打北約國家能力

德國聯邦情報局(BND)局長布魯諾.卡爾(Bruno Kahl)近日向德國之聲(DW)示警,若烏克蘭戰爭提前平息,俄羅斯恐將在2030年以前就具備攻打北約(NATO)國家的能力,甚至可能比原先預估的2029至2030年更早構成威脅。

卡爾解釋,此評估基於可靠情資,但具體時間點取決於烏俄戰況發展。他說:「若烏克蘭軍事衝突較早平息,那麼俄羅斯所有資源,包括物資、技術、武器乃至人力與徵兵,將能更快地轉向對歐洲構成威脅。屆時,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或恫嚇,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早發生。」

他強調,德國、歐洲乃至北約成員國領土,早已成為俄羅斯活動的場域,其行動已超越一般間諜活動範疇。「我們目睹了混合影響力作戰,特別是在歐洲選舉期間,甚至在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發生了以空前殘酷方式進行的破壞行動。」卡爾認為,無論烏克蘭戰況如何演變,都必須為這種持續存在的威脅做好準備。

*澤倫斯基:俄羅斯未充分回應美停火提議 應加強施壓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俄羅斯對美國促成停火協議努力的回應不夠充分,這種情況已經「太久了」,因此需向莫斯科施壓,迫使其達成和平協議。

法新社報導,本週稍早,美國結束與莫斯科和基輔官員的個別會談後,俄烏同意避免對行經黑海的船隻發動軍事攻擊,也同意實施禁令,禁止攻擊彼此境內的能源設施。不過俄方警告,在西方取消某些制裁措施前,協議不會生效。

澤倫斯基在今天晚間的例行演說中表示:「美國提出的無條件停火提議,已過了太久,俄羅斯卻沒有做出充分回應。」

他指出:「如果能對俄羅斯施加真正的壓力,那麼可能已經停火了。」他也感謝能夠「理解這一點」並加強對俄制裁的國家。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先前已拒絕美國和烏克蘭提出的30天全面無條件停火聯合提議,僅支持暫停對能源設施發動空襲。蒲亭還於28日提議將澤倫斯基免職納入和平協議,此舉惹怒了基輔。

(自由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