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9:49
*俄羅斯網站散播假消息 誣指烏克蘭總統付錢抹黑川普
法新社報導,1個假新聞網站錯誤聲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正向西方記者支付金錢,以汙衊美國總統川普,此舉是俄羅斯相關入口網站一系列欺騙性報導的一環。
研究人員指出,國際社會加緊努力終止延燒3年的俄烏戰爭之際,這種宣傳策略旨在破壞烏克蘭和大眾對主流媒體的信任。這種做法試圖將假消息歸咎於知名媒體,也說明新聞媒體如何遭到劫持,以散播烏克蘭相關的假消息。
本月稍早,Clear Story News錯誤報導,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正利用美國納稅人的錢向西方媒體記者支付費用,以攻擊川普。
這篇「報導」還附上1張據稱是澤倫斯基辦公室發給烏克蘭國會領導人的信件照片,信中要求制定「計畫」,以「塑造川普的負面形象」。
在1週之後,上述文章和信件又在USATimes.news上發布。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網站顯然是俄羅斯支持的另1個假消息網站。
假消息監督機構NewsGuard引述媒體驗證平台InVID的分析稱,這封信看似是偽造的,印信和簽名都經過數位變造,其格式也與澤倫斯基辦公室的官方信件不一致。
根據NewsGuard的說法,Clear Story News是1個俄羅斯影響力網站,與遭美國通緝的前陸戰隊員、現任克里姆林宮宣傳人員度根(John Mark Dougan)有關。
報導指,假消息網站試圖利用大眾對合法媒體的信任,讓假消息顯得更加可信。
NewsGuard研究員沙迪吉(McKenzie Sadeghi)告訴法新社:「這些網站通常會模仿傳統地方新聞的基調、版面和品牌,以透過看似值得信賴的獨立消息來源洗白虛假敘述。」
NewsGuard已發現多達1265個自稱中立新聞機構的網站,但這些網站卻受到俄羅斯和伊朗等政黨團體或敵對政府的支持,或與其有聯繫。
*美烏再會談 澤倫斯基:普亭須停止侵烏 川普特使:黑海先停火
烏克蘭與美國兩方特使團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商討更多提案,烏國國防部長表示,用意在保護能源設施及關鍵基礎設施;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表示,俄國總統普亭必須結束攻擊烏國;美方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對談判進展樂觀,覺得普亭要和平,同時淡化北約盟國的顧慮,認為俄國不會受鼓舞染指歐洲。
路透報導,目前美、俄、烏三國均派出特使團前往沙國;美、烏兩國先行會談,美、俄再於24日會談。
威科夫對福斯新聞網(Fox News)表示,自己覺得普亭也要和平,大家24日在沙國會瞧見實質進展,尤其是俄、烏兩國在黑海上停火,以此出發點,自然重心會轉向全面停火。
澤倫斯基表示,烏國特使團23日以「完全建設性態度」與美方合作,「談話相當有用,使團的工作持續之中」,但「不管我們今天對夥伴們說什麼,烏克蘭要普亭真的下令停止攻擊」。
烏國使團由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率領,他表示這類接觸的目標有助於「往公正的和平邁進,強化安全」。話雖如此,澤倫斯基表示23日會談基本上是「技術性質」。
川普23日表示,沙國會談是想努力阻止俄烏戰爭進一步升級,交戰「有些取得控制」。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報導,美方希望幾周內達成廣泛停火,目標是在4月20日達成停火協議。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沃茲(Mike Waltz)表示,美國透過廣泛建立互信的措施來會談,用意是終結戰爭,其中烏國兒童被帶去俄國,未來也談到。至於更廣泛談判的目標,沃茲表示黑海停火已獲同意,「我們會談到控制線,真正的控制線」,還會談到認證機制、維和、凍結兩方於當前的界線,接下來當然是更廣、持久的和平。
川普接洽普亭,兩次電話交談有公開宣布,但可能還有其他交談,已引發歐洲領袖不安,生怕華府會棄歐洲於不顧,與俄國敲定和平協議,再磋商一些更宏大的交易,涵蓋油價、中東,以及與中國競爭。
威科夫淡化歐洲盟邦的顧慮,表示目前局勢與二戰已大不相同。
*烏俄代表與美會談 復活節停火有可能嗎?
美國與烏克蘭代表週日(3月24日)進行會談。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表示,雙方討論了保護烏克蘭能源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提議,並稱會談「具有建設性且意義重大」,並補充說烏克蘭正在努力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的目標。
三方計劃深入探討此前同意的30天能源基礎設施停火協議細節,且可能會進一步延伸到針對黑海船隻的停火。
會談前,美國總統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接受福斯新聞採訪稱,他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也希望和平,並預期週一與俄羅斯代表的會談將「看到一些真正的進展」,預告會談期間將提議俄烏船隻在黑海停火。
對於北約盟友擔心俄烏和平協議可能會讓普丁更有野心入侵其他鄰國,維特科夫則淡化這項說法,稱他「不認為他想佔領整個歐洲。現在的情況與二戰時大不相同。」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六表示,阻止俄烏戰爭進一步升級的努力「一定程度上處於控制之下」。
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有意推動俄烏在4月20日復活節前實現全面停火。但消息人士指出,鑑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立場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停火協議可能無法在期限內達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聲明中說,週日的會談「非常有幫助,代表團的工作仍在繼續」,但他也強調「無論我們今天對合作夥伴說什麼,都需要讓普丁下達真正停止襲擊的命令」。
美國積極、俄羅斯冷回應?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Mike Waltz)週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專訪時透露,美國此次會談的目的是達成黑海海上停火,允許雙方能夠運送糧食和燃料,並恢復在黑海展開貿易。
沃爾茲也指出,美國將與俄羅斯討論俄烏戰火前線的「控制線」,包含核查機制、維和、凍結邊界線等細節,另外還將涉及「關於永久和平領土的討論」。沃爾茲稱,美國將與俄羅斯討論一系列建立信任的措施,其中包括被帶到俄羅斯的烏克蘭兒童未來。
但這項說法遭到俄方否認,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週日回應,表示與美國談判的主要焦點是,可能恢復由土耳其和聯合國斡旋的「2022年黑海糧食協議」,該協議確保了烏克蘭農產品透過黑海出口過程中能夠安全航行。
此前,由於西方國家被指控未履行放鬆對俄羅斯農產品和化肥出口制裁的承諾,莫斯科於2023年退出了該協議。
上週,俄羅斯及烏克蘭領導人在與川普通話後,雙方都同意停止向對方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攻擊30天;然而,雙方都指控對方還在繼續攻擊這些設施,讓該項停火共識的有效性受到質疑。
烏克蘭官員週日表示,俄羅斯發動147架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防空部隊擊落了97架,另有25架無人機遭到烏克蘭阻擋。
據烏方說法,該場攻擊在一夜之間造成至少7人死亡,其中首都基輔有3人遇害,包括一名5歲孩童;另外在頓內茨克地區的攻擊則造成4人死亡。
*俄烏和談最新進度曝光!美烏會談結束 美俄今將磋商
烏克蘭與美國官員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初步討論停火細節,會後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在X發文證實討論重點包含能源問題;美國預計當地時間24日接力與俄羅斯代表團進行會談。
烏梅洛夫形容會議「富有成效且聚焦」,他表示:「總統澤倫斯基的目標是確保對烏俄兩國、其人民乃至整個歐洲而言,公正且長遠的和平。我們正在努力讓這個目標成為現實。」
美方將在當地24日與俄方進行會談。克里姆林宮23日透露,討論將「側重」恢復黑海穀物協議。
克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訪問表示,俄方代表團「將準備討論恢復穀物協議的細節」,並提出有「大量細節」需要解決。
*「俄羅斯無人機大舉攻擊基輔」 烏克蘭稱遭夜襲:造成至少3死10傷
基輔當局今天表示,俄羅斯夜間出動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引發當地數個地方和高樓層公寓大樓起火,造成至少3人死亡、包含一名5歲孩童,另有10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基輔市軍政機關在社群媒體Telegram發文說:「根據目前可取得的資訊,有3人死亡,包含一名5歲孩童,另有10人受傷。最年輕的傷者…僅11個月大。」
社群媒體流傳的影片畫面顯示,主要鎖定基輔若干街區住宅大樓發動攻擊的無人機,碎片掉落在民宅並引發大火。
俄羅斯與烏克蘭代表團預計明天在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代表舉行平行停火談判。
基輔市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在Telegram發文說:「敵軍無人機大舉攻擊基輔。」
目前尚未得知這起夜襲的規模,但克里契科指出,緊急服務部門接獲火災和受損報告後,已前往基輔市數個遇襲地區。
基輔州緊急服務部門發布的照片顯示,消防員正努力撲滅包括一棟公寓高樓層在內的火勢。
該部門指出,無人機碎片砸中第聶伯羅夫斯基區(Dniprovskyi)一棟高層樓住宅,因而引發火勢,至少有27人逃離這棟大樓。
(聯合新聞網)
--
*川普凍結軍援餘波未平 澳洲援烏艾布蘭戰車交運恐生變
美國總統川普曾短暫凍結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項決策的影響至今未散。澳洲承諾捐贈烏克蘭的艾布蘭(Abrams)主力戰車,如今因運送過程受阻,恐面臨延宕困境。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川普政府於今年3月4日起暫停對烏克蘭的所有國防援助約一週,連帶影響已運至波蘭的軍事物資。這項禁令不僅打亂美國自身的援助計畫,也波及澳洲等盟國的捐助進度。
澳洲國防部坦言,軍援運送過程錯綜複雜,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預計近期訪問澳洲首都坎培拉,與當地官員商討對策。
波蘭熱舒夫(Rzeszów)物流中心負責處理約八成的烏克蘭軍事援助,包括澳洲捐贈的艾布蘭戰車。雖然該中心已恢復運作,但近期美國空軍撤回部分後勤部隊,讓歐洲消息人士憂心其運轉狀況。
澳洲退役少將萊恩(Mick Ryan)強調,烏克蘭急需這些戰車,他建議,若美國無法及時運送,澳洲應考慮與波蘭合作,甚至借助民間承包商,但須確保安全無虞。
一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向澳洲廣播公司透露,今年初澳洲承諾捐贈戰車時,華盛頓已警告這些二手戰車恐因後勤維修問題增添挑戰。即使順利抵達烏克蘭,戰車的保養仍將仰賴美國支援。
澳洲國防工業部長康洛伊(Pat Conroy)於去年10月宣布,將捐贈49輛除役的M1A1艾布蘭主力戰車,總值1.64億美元(約新台幣54.1億元),作為對烏軍援的一部分。
*美烏二度沙國會談 澤倫斯基喊話普廷:戰爭須由發動方終結
美國與烏克蘭團隊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會晤,針對烏俄停火一事進行協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3日表示:「無論我們跟夥伴討論什麼,我們都必須催促普廷(Vladimir Putin)真正地下達停止攻擊的命令。」
綜合外媒報導,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發文提到,自從3月11日以來,無條件停火的提議已經擺在桌面上,近期的攻擊行動本來已經可以停止,但俄羅斯仍繼續這一切,如果不針對俄羅斯施加壓力,俄方將繼續藐視外交,並繼續摧毀生命。
隨後澤倫斯基提到美烏團隊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會面情況,表示他和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通話,烏梅羅夫向他彙報會議狀況及談判進展,烏克蘭團隊工作非常有建設性,與美方談話十分有幫助。
澤倫斯基也強調:「無論我們跟夥伴討論什麼,我們都必須催促普廷真正下達停止攻擊的命令。因為必須由發動這場戰爭的人終結戰爭。」俄羅斯代表團預計在24日與美方代表進行另一次協商。
*樂觀看待美俄週一會談 美特使:普廷盼望和平
美國與俄羅斯週一將針對烏俄停火部分議題展開會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今(23)日受訪說,他對這場會談持樂觀態度,因為他認為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想要和平」。
《路透》報導,魏科夫對福斯新聞(Fox News)表示:「我覺得他(普廷)想要和平。」他補充說:「我認為週一你們會在沙烏地阿拉伯看到一些進展,特別是它影響到兩國之間的黑海海上停火。從那件事開始,你自然而然會轉為傾向全面停火。」
當被問到西方世界對於普廷的批評與擔憂時,魏科夫回答,他覺得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且他認為停火協議並不會導致普廷野心膨脹,揮軍入侵其他國家。
魏科夫稱:「我就是看不出他想拿下整個歐洲。這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自由電子報)
--
*美拚4月20日復活節前 促成俄烏停戰
美國即將啟動穿梭外交,廿四日起與烏克蘭、俄羅斯代表在沙烏地阿拉伯協商,初步討論停火細節。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希望在未來幾周內達成大規模停火,目標是在四月廿日復活節前簽署停戰協議。
知情人士表示,雖然白宮目前訂出這個目標,但鑒於目前俄烏雙方立場的差距巨大,白宮承認有可能無法依照時程表達成目標。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前就承諾會快速解決俄烏戰爭,但進展一直有限。美國官員未來幾天將分別與俄國及烏國代表在沙國會面,這是俄烏開戰初期以來首次進行這樣的平行協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烏方團隊將由國防部長烏梅洛夫領軍,俄方可能派遣上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卡拉辛率團。基輔獨立報指出,討論將聚焦停火技術細節,包含是否僅限暫停對能源設施的打擊,或是涉及海上與空中停火等更全面計畫;預計未來將舉行更多停火相關會議。
川普十八日在與俄國總統普亭通話後,宣布達成不攻擊能源基礎設施協議,但俄烏雙方仍持續攻擊。川普廿一日被問到對此有何看法時表示,「我相信我們將很快達成全面停火」。
川普廿二日表示,為了阻止戰爭進一步升級而做的努力「都在控制之中」,同時宣傳他與俄烏領袖的「好交情」,自稱能阻止普亭。
川普的特使威科夫說,終結俄烏戰爭最大障礙是克里米亞與俄國占領的烏克蘭四州地位問題,而烏國在領土方面讓步是和談關鍵。
俄羅斯二○二二年在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克、盧甘斯克、札波羅熱及赫松四州舉行公投,宣布依照公投結果兼併這四州。烏克蘭與國際社會斥之為宣傳,但威科夫稱這是當地居民希望脫離烏克蘭的證據。
威科夫指這四州居民「都講俄語」,「絕大多數人在公投中表明他們希望由俄羅斯統治」。
威科夫表示他認為普亭「不是壞人」,且是致力尋求終結俄烏戰爭的「偉大」領袖,普亭還告訴他,川普去年在選舉造勢活動上遭槍擊時,普亭曾為這位「朋友」祈禱。
威科夫說,普亭還委託「俄羅斯頂尖藝術家繪製一幅川普總統的美麗畫像」,請他帶回美國轉交川普。
*德媒:陸考慮對烏派維和部隊
德國「周日世界報」報導,中國大陸正考慮參與歐洲對烏克蘭的維持和平計畫,可能派遣維和部隊前往烏克蘭。
德國之聲中文網引述「周日世界報」報導,歐盟外交圈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外交官在布魯塞爾試探,歐洲人是否可以接受或甚至樂見這個舉措」。
歐洲方面對此的態度則是「將中國納入『志願者聯盟』有可能會提高俄羅斯對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的接受度」,不過無論如何這個議題都相當「棘手」。
中國在俄烏戰爭自詡為中立方,但在俄羅斯入侵期間依然是克里姆林宮的主要盟友。中國官員曾在十八日表示,北京願意參與烏克蘭戰後重建工作。
英國當地時間廿日在倫敦舉辦軍事峰會,逾廿個國家軍方高層官員出席,會議旨在討論確保烏克蘭和平,例如派駐維和部隊進駐基輔。
英國首相施凱爾會後表示,烏克蘭得到切實的安全保障至關重要,否則俄羅斯總統普亭將違反和平協議,重啟衝突。
此外,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力挺烏克蘭的「志願者聯盟」領袖將於本周再次會談,希望能敲定確保俄烏停戰的計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將出席在巴黎舉行的這一峰會。
在英法主導下,歐洲各國近期密集研商如何確保烏克蘭達成公正、長久和平,可能的作法包括由參與「志願者聯盟」的國家派兵赴烏克蘭維和。
「志願者聯盟」意味各國可免於北約組織、歐盟等既有多邊組織的「共識決」約束,自主決定是否加入援烏聯合行動。聯盟成員不一定都願意派兵赴烏,而是可能選擇提供後勤及其他支援。聯盟主要目標為促進、確保烏克蘭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長期安全穩定,並嚇阻俄羅斯。
(聯合報)
--
*美拚4月20日敲定俄烏停火協議
知情人士透露,儘管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在互相攻擊,但美國已設定目標,希望在4月20日復活節前敲定俄烏停戰協議,在未來幾周內達成大規模停火。
彭博資訊報導,川普重返白宮前就承諾會快速解決俄烏戰爭,但進展一直有限。美國官員未來幾天將分別與俄、烏代表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為2022年3月來首次進行這類平行協商。
報導指出,沙國會談將涵蓋30天能源設施停戰協議的執行與監督細節,也可能聚焦於把停火領域擴及黑海的船運。
川普18日與俄國總統普亭通話後,宣布達成了不攻擊能源基礎設施的協議,但俄烏雙方仍持續相互攻擊。川普21日則表示,「我相信我們將會很快達成全面停火」,他22日又說,為了阻止戰爭升級而做的努力「都在掌控中」,並宣揚他與俄烏領袖的「好交情」。
知情人士說,雖然白宮訂出4月20日的目標,但俄烏雙方立場的差距巨大,白宮也承認有可能無法依照時程表達成目標。俄國已針對任何協議提出最大限度的要求,包括結束提供軍武給烏克蘭,但已被基輔和其盟友拒絕。知情人士表示,白宮雖然本月稍早曾短暫停止供應致命武器,以施壓烏克蘭,但目前尚未同意俄國提出的任何限制要求。
(經濟日報)
--
*美特使:烏俄談判癥結在「佔領區歸屬」
針對烏克蘭和俄羅斯和平談判的最大障礙,美國特使魏科夫指出,在於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州被佔領區的歸屬問題,他形容這是談判中「房間裡的大象」,即顯而易見卻被刻意忽略的關鍵問題。魏科夫並對俄國總統普廷讚譽有加,形容他「親切」、「聰明」且「直率」,還批評倡議組成國際維和部隊以支持烏克蘭停火的英國首相施凱爾「作秀」,將問題過份簡單化。
像談判中「房間裡的大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魏科夫接受美國保守派媒體人、前「福斯新聞」主播卡爾森專訪時表示,川普政府與俄羅斯的談判已「取得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進展」,但領土爭議仍待解決。值得注意的是,魏科夫似乎對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頓內茨克、盧甘斯克、札波羅熱和赫爾松的名稱不甚熟悉,還需要卡爾森提醒。這四個地區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非法併吞的領土,烏方堅決反對割讓。
魏科夫聲稱,這些地區舉行的入俄公投結果,證明當地民眾希望脫離烏克蘭,「他們說俄語,公投中絕大多數人都表示希望接受俄羅斯統治」。然而,CNN先前報導指出,當地投票是在槍口下進行,結果早已成定局。
身兼川普中東特使並在俄羅斯談判中擔任要角的魏科夫表示,「烏克蘭在領土讓步上的憲法限制」,已成為談判的核心難題。烏俄談判的癥結在於「俄羅斯實際控制的領土,國際社會是否承認」,以及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若承認割讓領土,其政治生命能否延續。
魏科夫十三日在莫斯科與普廷會談數小時,「我認為普廷不是壞人」,「他超級聰明」,是致力尋求終結烏俄戰爭的「偉大」領袖。魏科夫還透露,普廷委託俄羅斯頂尖藝術家,為川普繪製一幅肖像畫,並由他帶回美國。而且,川普去年九月遇刺未遂後,普廷曾「到當地教堂與神父會面,為川普祈禱」,這些舉動顯然令川普感動。
魏科夫樂觀預期,黑海的停火協議將在「未來一週內」實施,而卅天的全面停火協議也「已經不遠了」,並暗示解決烏克蘭戰爭可能促成美俄更廣泛合作。美方將於廿四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分別會見烏俄兩國官員,繼續協商。
*與川普白宮爭執 澤倫斯基反激起民意支持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二月訪問美國期間,在白宮與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爆發激烈爭執,引發國際震撼,美方後續更暫時中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分享。然而,國家領袖所遭受的一連串責難,反而激起烏國人民一致擁戴,使得澤倫斯基聲勢高漲,令有意挑戰其地位的反對派進退維谷。
誓言迅速促成烏俄和平的川普,上任後將壓力轉向澤倫斯基,包括批評他是民調僅有四%的「未經選舉的獨裁者」。白宮爆發爭執後,從政府首長到國會共和黨議員紛紛暗示,若澤倫斯基無意締結和平協議,便應該下台。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川普質疑澤倫斯基的政權合法性後,烏克蘭人民開始發起集會,表達對澤倫斯基的支持。提倡國內改革和戰後重建的基輔公民社會組織「烏克蘭勝利國際中心」成員一語道盡支持者心聲:「我們或許厭惡他(澤倫斯基)。或許對他苛刻。但他是我們的總統」。
信任度躍升至67%
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IIS)民調,澤倫斯基的信任度在白宮爭執後一週,躍升至六十七%,是自二○二三年十二月以來的最高紀錄。KIIS執行長赫魯雪夫斯基(Anton Hrushevsky)指出,烏克蘭人民將這些事件延伸為對國家的攻擊,而非只是針對總統的批判,川普的評論被視為「不公正的背後捅刀」,激發力挺澤倫斯基的效應。
對於在今年初加強抨擊澤倫斯基的反對派陣營來說,如何在挑戰總統之餘避免被貼上靠攏川普的標籤,成為一道難題。烏克蘭政治分析師費森科(Volodymyr Fesenko)表示,「你可以批評澤倫斯基,但不能被視為站在川普一方」。
例如,二月間被以「國家安全威脅」為由遭凍結資產的前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批評澤倫斯基「把國家帶向獨裁」之餘,也要強調「誰來領導烏克蘭不是由川普決定,而是交由烏克蘭人民定奪」。
二○二二年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實施戒嚴令並暫停選舉,使得二○一九年上任的澤倫斯基在五年任期結束後,仍繼續擔任總統。
費森科表示,若選舉議題變得更加切實,部分政治人物會嘗試主張自己比澤倫斯基更能和美國交涉並終結戰爭,但由於澤倫斯基的高支持率,無法確定要如何充分利用當前情勢。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