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50317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16:28 / 22:40

*俄烏停戰割地?川普明與普亭討論俄烏和談將商量「劃分資產」

衛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證實18日將和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討論俄烏停火協議,且涉及土地及發電廠問題。川普還表示,談判人員已討論過「劃分某些資產」的議題。

在搭乘空軍一號從佛州返回華府時,川普表示:「我將在18日與普亭通話,周末已經完成大量工作。」他補充說:「我們希望能夠結束這場戰爭,也許能,也許不能,但我認為我們有很大的機會結束這場衝突。」

川普被問及有關讓步的問題時表示:「我們將討論土地問題和發電廠問題。我認為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已經討論過很多,我們已經開始討論,劃分某些資產。」

川普中東特使威科夫13日結束在莫斯科與普亭的會議,16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普亭接受「川普對於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理念」。

另外,俄羅斯外交部次長格魯希科(Alexander Grushko)17日接受俄媒「消息報」(Izvestia)表示,俄羅斯將在任何關於烏克蘭的和平協議中要求「無法更改」(ironclad)的安全保證,也就是確保北約國家排除烏克蘭入會的可能,並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

*川普明將與普亭通話!俄羅斯鬆口和平協議2條件「必須不可逆」

路透17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18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在此之前,俄羅斯外交部次長格魯希科(Alexander Grushko)17日接受俄媒「消息報」(Izvestia)表示,俄羅斯將在任何關於烏克蘭的和平協議中要求「無法更改」(ironclad)的安全保證,也就是確保北約國家排除烏克蘭入會的可能,並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

路透報導,川普表示將在當地18日和普亭通話,還說在18日以前可能會有關於俄烏談判的事情宣布。

目前正值川普爭取讓俄羅斯總統普亭接受美烏談定的30天停火協議,普亭則表示需要滿足關鍵條件才能接受。

格魯希科在與消息報的訪談中並未提及停火,但強調任何持久和平協議必須符合莫斯科的要求,他說:「我們將要求無法更改的安全保證成為協議的一部分。」

格魯希科指出,安全保證「包括烏克蘭的中立地位,以及北約國家拒絕接受烏克蘭為成員國」。

另外,格魯希科重申克里姆林宮的立場,強烈反對在烏克蘭部署北約觀察員。

格魯希科說:「無論是以歐盟、北約還是國家名義在烏克蘭領土部署部隊,都不重要。如果出現部隊,那就意味著在衝突區域部署,這些部隊將承擔作為衝突方的所有後果。」

格魯希科進一步指出,只有達成和平協議後,才可以討論部署無武裝的衝突後觀察員。他說:「我們可以談論無武裝觀察員或民間性質使團,監督實施協議中某些部分,或是保障機制」,但他也說,「現在這只是空話」。

格魯希科表示,基輔的歐洲盟友應該理解,只有排除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並消除在其領土上部署外國部隊的可能,才能有效促進該地區的穩定。

格魯希科表示:「這樣一來,烏克蘭及整個地區的安全將得到保障,因為衝突的根本原因之一將被消除。」

*烏克蘭痛失談判籌碼!3關鍵逆轉庫斯克戰況 從占地1300km²變成78km²

烏克蘭去年8月占領俄羅斯庫斯克州,震驚克里姆林宮。半年多時間過去,烏軍在庫斯克節節敗退,這枚談判籌碼隨著烏軍幾乎全面撤出庫斯克化為烏有,甚至可能成為有利普亭的條件。紐約時報分析,烏克蘭命運大逆轉歸咎於3個因素,包含俄軍切斷供應和撤退路線、北韓軍隊作戰能力提升,以及美國在關鍵時刻斷供軍援和情報。

根據芬蘭智庫「黑鳥集團」(Black Bird Group)軍事分析師裴洛能(Pasi Paroinen),烏軍自去年吹響反攻號角以後,一度拿下俄國領土500平方英里(約1295平方公里)。然而,截止今年3月16日,烏方勉強占約30平方英里土地(約77.7平方公里)。

儘管目前庫斯克戰況依舊激烈,但是烏軍已經從占領俄羅斯領土,轉為阻止俄軍湧入烏克蘭東北部蘇米州(Sumy)開闢新戰線。在庫斯克作戰的烏克蘭情報官員安德伊(Andrii)直言:庫斯克行動基本結束,烏軍現在需要穩定局勢。

紐時描述,俄軍在2月中旬推進到距離烏軍主要補給線蘇賈區(Sudzha)僅8公里處,並出動大量無人機進行打擊。同時,利用無人機和戰機摧毀庫斯克橋梁和主要交通幹道,造成烏軍撤退難上加難。

其次,烏克蘭士兵和軍官皆表示,北韓軍隊今年2月重新投入庫斯克後,作戰能力明顯提升 ,「許多人執行非常巧妙的戰術」。

紐時分析最重要的是,川普政府3月3日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與此同時,烏軍在庫斯克防線已經岌岌可危。

根據烏國情報官員安德伊,無預警失去美方精確目標情報嚴重加劇作戰難度,造價高昂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因而無法發揮作用。

俄軍也抓住機會,在3月8日前進入天然氣管道包抄烏軍,俄媒描述行動大獲成功。裴洛能則指出,無論襲擊成功與否,「此行動確實在烏軍防線後造成足夠混亂和破壞,可能促使他們開始撤退」。

同一時間,北韓部隊也在在小村莊庫里利夫卡(Kurylivka)以南發動攻擊,突破烏軍防線,進一步限制基輔提供補給的能力。

隨著烏軍沿著指定防線撤隊,俄軍也乘勝追擊,不斷向前推進。3名烏克蘭士兵和指揮官表示,烏軍在3月10日下令部分部隊撤出蘇賈區。根據基輔獨立報,烏克蘭參謀總部16日在社群平台間接證實全面撤出蘇賈區。

基輔曾經希望利用反攻庫斯克作為談判籌碼,如今已經化為泡影,甚至要擔心蘇米成為新戰場。隨著川普積極和俄方談判,庫斯克似乎更成為對普亭有利的條件。

*烏克蘭願撤出庫斯克 川普將與普丁通話

俄烏戰爭快要停戰了?烏克蘭近日宣布,將撤離佔領俄羅斯的庫斯克區域,而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談判的美國中東特使威特克夫也說,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將與普丁通話,討論俄烏如何停火,各界關注美、俄領袖直接會談的結果。

美、俄官員不斷訊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美國中東特使威特克夫16日宣布,川普將與普丁進行會談。莫斯科方面也說,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進行通話,討論如何具體實施雙方在2月第一次於沙烏地談判時,所達成的協議,雙方表示願意繼續保持聯絡。

美國在與俄羅斯會談後,雖然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2月28日鬧翻,未簽成礦產協議,但隨後雙方又在沙烏地達成共識,烏克蘭願意停火30天,《基輔獨立報》提到,烏克蘭還宣布退出佔領俄羅斯的庫斯克地區,不過俄軍目前仍打算攻擊頓巴斯的蘇尼區。

普丁拋停火條件
英國則提出1萬人的維和部隊計畫,盼確保俄烏雙方能確實停火30天。雖然烏克蘭答應停火,而普丁雖名面上支持停火,但設下許多前提條件,包括領土、軍隊部署、監管停火的第三方等,讓澤倫斯基多次批評普丁實際上根本不想要停火,且持續對烏克蘭施壓。

普丁還說,希望能與川普在電話中討論他所關心的面向,因此隨後在經過多番交涉後,普丁與川普將於本周內進行通話。而川普之前曾表示,現在就要看俄羅斯對於停火的態度,似乎是對普丁施壓。他在與澤倫斯基吵完架後,還罕見批評普丁,各界也密切關注俄烏停火的後續發展。

*俄軍反撲 烏軍撤離俄領土庫斯克 軍事觀察家:戰役即將告終

軍事專家及前線戰士指出,因為俄軍反擊,烏克蘭部隊已撤出去年占領的俄國庫斯克(Kursk)大部分地區;全盛時期,烏軍曾控制約500平方哩的俄國領土,但是到16日,他們只控制沿俄烏邊界的一小片狹長地區。紐約時報報導,烏軍占領俄國領土的時期顯然接近終了。

芬蘭「黑鳥集團」(Black Bird Group)軍事觀察家帕洛伊南(Pasi Paroinen)指出,烏軍控制的俄國領土僅剩大約30平方哩,「這場戰役即將告終」。

仍在烏軍控制下的俄國領土有多少,無法超然核實,戰士們報告說當地爆發激烈戰鬥。俄軍在不停空襲、用無人機進攻掩護下快速挺進,烏軍過去一周已撤出幾個庫斯克區村莊,還有主要城鎮蘇賈(Sudzha)。

烏軍指揮部表示,部隊已撤退到其描述為較容易防守的沿邊界地帶,運用山丘地形,對逼近的俄軍取得較強的火力控制。指揮部16日釋出戰場地圖,顯示烏軍依然掌控的庫斯克那塊狹長土地。但烏軍還能握有那塊土地多久,目前並不清楚。

烏克蘭戰士表示,在庫斯克繼續戰鬥下去,為的不是控有俄國領土,而是想掌控最有利的防守陣地,阻擋俄軍挺進烏國蘇梅(Sumy)地區,開闢新一條戰線。

烏軍排長波羅達表示,己方繼續控有庫斯克一些陣地,唯一差別在陣地顯然轉移到接近邊界地區。

軍事觀察家指出,雖說烏軍撤離庫斯克區相當快,但之前幾個月俄軍轟炸、持續進攻,蠶食烏軍在該區的立足之處,切斷其補給線,最後逼烏國撤軍。

俄軍自去年12月起在新部署到當地的北韓部隊補強下,數次對烏軍據有的庫斯克區突出部側翼發動攻擊,到今年2月中旬已挺進到距離烏軍主要補給線5哩的地方,讓俄軍可以用大批無人機鎖定補給線幾條道路。

軍事觀察家表示,烏軍撤出庫斯克地區不像前幾次由其他地區撤離,這次相對有秩序,故此並未導致大量部隊遭到包圍,不像俄國總統普亭、美國總統川普宣稱那般。

烏克蘭曾希望控制俄國庫斯克領土來當籌碼,供任何磋商終結戰爭時使用。

*烏克蘭認了!全面撤出俄國庫斯克州蘇賈區 川普特使:俄烏幾周內停火

基輔獨立報報導,烏克蘭參謀總部16日在社群平台側面證實全面撤出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 )的蘇賈區(Sudzha);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16日表示,川普預計本周和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

報導指出,隨著俄軍宣稱擴大收復庫斯克失土,烏克蘭在數日後終於認了撤出位於蘇賈的後勤中心。然而,烏克蘭參謀總部並非以聲明證實,而是上傳數張最新戰地地圖,其中可見烏軍已經完全撤出蘇賈。

另一方面,威科夫13日結束在莫斯科的會議後,16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我預計兩位總統本周將進行通話,並且我們持續與烏克蘭方面對話。」他補充,通話成果可望「非常順利且正面」。

政治新聞網Axios也引述威科夫表示,美國希望「見證幾周內達成俄烏停火」。

威科夫也談到與普亭的會談持續幾小時,進展順利,他說:「我們正在彌合俄烏之間的差距。」

威科夫也表示,美國正在與烏克蘭、俄羅斯,以及歐洲盟友法國、英國、芬蘭和挪威等進行討論。

Axios報導描述,威科夫稱普亭接受「川普對於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理念」,而且「雙方關係比幾周前更加親密,我們縮小了分歧」。

*澤倫斯基更換武裝部隊參謀總長 盼加速軍事改革

烏克蘭前線部隊持續苦戰,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更換武裝部隊參謀總長為格納托夫(AndriyGnatov),希望藉此加速軍隊改革。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根據一份公報,原任此職的巴爾吉列維奇(Anatoliy Bargylevych)已由格納托夫取代,他將「負責提高管理效率」。

澤倫斯基談到格納托夫時表示:「他是一名戰鬥好手。」

他補充說:「他(格納托夫)的任務是帶來更多戰鬥經驗,特別是在我們旅級部隊規劃行動、防禦與進攻的經驗,以及更積極地發展軍團體系。」

「我們旅級部隊自戰爭中學到的一切,都應在規劃層面百分之百地實施。」

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在其臉書(Facebook)頁面表示:「我們正有系統地改造烏克蘭武裝部隊(Armed Forces of Ukraine),以提高其戰鬥力。

烏梅洛夫表示格納托夫擁有「超過27年的軍事經驗」。

格納托夫先前是自海軍陸戰隊旅指揮官晉升為烏東地區頓內茨克(Donetsk)部隊指揮官。

頓內茨克地區是俄烏戰事中心,規模更大、裝備更精良的俄羅斯軍隊儘管損失慘重,但仍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緩慢推進。

烏梅洛夫表示,巴爾吉列維奇現在將負責監督軍事準則,並加強軍隊紀律。

烏克蘭軍方官員年初曾表示,烏軍將從以旅為基礎的軍事體制轉向更大規模的「軍團」制,目的在提升長達1000多公里前線部隊之間的協調性,加快決策速度。

第3獨立突擊旅為烏克蘭最強大的戰鬥部隊之一,14日宣布改組為軍團。

*美特使:川普預計本週與普亭通話 盼結束俄烏戰爭

美國特使魏科夫今天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本週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通話商討烏克蘭戰爭的結束方式;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持續超過3年。

魏科夫(Steve Witkoff)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說:「我預期本週兩位總統將進行通話,我們也會繼續跟烏克蘭方面接觸及對話。」

已經在13日晚間跟普亭(Vladimir Putin)會面的魏科夫還提到,他認為川普(Donald Trump)與普亭的通話將會「非常好而且正面」。

路透社報導,川普正試圖讓普亭接受停火30天的提議,烏克蘭已經在上週表達支持這項提議。

川普近日曾警告,除非達成停火協議,否則莫斯科與基輔當局之間的戰火有可能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克里姆林宮14日指出,普亭已經透過魏科夫向川普傳達停火計畫相關訊息,且對於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表達「審慎樂觀」。

*和平反無益俄羅斯經濟?路透:戰時經濟過熱恢復正常恐硬著陸

路透報導,過去三年,俄羅斯總統普亭時常誇耀,俄國經濟表現成功對抗2022年俄國侵烏後出現的悲觀預測。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俄國國內生產毛額(GDP)2022年萎縮1.2%,但在2023和2024年反彈,成長3.6%。但路透指出,這種表面韌性是虛幻的,普亭打造過熱的戰時經濟,俄國經濟在局勢恢復正常後可能發生硬著陸。

路透說,試圖引導經濟恢復正常會為普亭帶來兩個問題。其一源自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和俄羅斯外貿銀行(VTB)這類大型銀行多年來的貸款熱潮。俄國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提高利率竭力對抗通膨,但沒有成功,而俄國企業信貸在2023年和2024年都增加18%。

俄國央行目前基準利率是21%,理論上應可阻止這類類貸款熱潮。然而,自2022年以來,俄國法律要求銀行以補貼貸款利率提供國防產業資金,農業和建設公司也以優惠條款籌措資金,連一些房貸借款人也是如此。俄國央行指出,優惠貸款目前占俄國銀行總投資組合約16%。若國防開支減少和經濟成長趨緩,發生戰後違約潮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普亭減少經濟軍事化之路會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俄國人口結構日益惡化。勞動力長期短缺是俄國失業率僅2%的原因之一。俄國官媒指出,由於勞工短缺,民營產業營運量僅達產能的80%,俄國同時有160萬個工作崗位空缺。一份俄國報告援引總部位於莫斯科的顧問公司Yakov and Partners說法指出,截至2030年,俄國勞動力短缺人數可能達到200萬至400萬人。

理論上,縮小軍事行動規模並將官兵送回俄國可能有所幫助。然而,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經濟學家克魯格(Janis Kluge)指出,由於俄國人口結構糟糕,俄國勞動力每年減少約100萬人。他說,此外,退役官兵和過去三年受雇於國防產業的工人將發現自己難以找到工作。他們通常來自俄國最貧困地區,缺乏民用經濟所需技能。

和平後經濟硬著陸對俄國幾乎沒有好處。此外,俄烏戰爭還在持續,而俄國經濟成長已趨緩。IMF預測俄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3%,明年為1.2%。華府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里巴科娃(Elina Ribakova)形容,俄國是個「在吸食古柯鹼的經濟體」,戒掉這個習慣將會很痛苦。

(聯合新聞網)
--
*宣布明首度與普廷通話 川普:我們想看看能否結束這場戰爭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他將於明(18日)與俄羅斯總統普廷進行對話,討論結束烏俄戰爭的可能性,這也是川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後,首度與普廷對話。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17日表示將在當地18日和普廷進行通話,還暗示可能在通話之前會有關於俄烏談判的事情宣布;川普透露雙方已在週末做了很多工作,強調:「我們想看看能否結束這場戰爭。也許可以,也許不能,但我認為很有希望。」

川普指出:「我們會討論土地,我們會討論發電廠。我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兩邊已經討論了很多。我們也在討論分割某些資產的問題。」

美國早前提出一份30天臨時停火方案,基輔表示原則上接受這項方案,川普正在爭取普廷的支持。俄羅斯外交部次長格魯希科(Alexander Grushko)接受俄媒訪問時重申,任何持久和平協議必須符合莫斯科的要求,其中包括烏克蘭的中立地位,以及北約拒絕接納烏克蘭入盟。

*川普、普廷明通話! 俄國堅持這個「不可變動」的條件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廷最快於明(18)日就烏俄戰爭通話,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希科(Alexander Grushko)今(17)日強調,俄方在任何與烏克蘭的和平協議中,將尋求「不可變動」(ironclad)的安全保證,即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並明確不得加入北約。

綜合外媒報導,格魯希科強烈反對在烏克蘭境內部署北約觀察員,無論其名義來自歐盟、北約或任何國家。他警告,若此類部隊進駐,俄羅斯將視其為衝突一方,並將採取相應行動應對。

格魯希科進一步指出,只有排除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性,並禁止外國軍事力量在烏克蘭領土上駐紮,才能確保烏克蘭及整個地區的安全。他強調,俄方僅接受在達成和平協議後,才討論部署不具武裝的衝突後觀察員或民事監督團。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正尋求俄羅斯總統普廷對一項「烏克蘭已接受的30天停火提議」的支持。普廷則表明,俄方將在滿足特定條件後才可能接受停火。川普預計18日與普廷通話,討論結束這場已持續3年的戰爭可能方案。

此外,格魯希科對歐盟正在推動的8000億歐元(約新台幣28兆元)重新武裝計畫表達擔憂。他直言,歐盟在軍事與政治層面上高度依賴北約,而北約則將俄羅斯視為直接威脅,這項計劃恐加劇區域緊張局勢。

*俄美密談烏克蘭「下一步」 停火前景仍懸而未決

法新社報導,克里姆林宮16日透露,俄羅斯與美國已針對結束烏克蘭戰爭的「下一步」展開討論,在此之前的數小時,烏克蘭的歐洲盟友敦促莫斯科承諾無條件停火30天。

美國上週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後提出停戰建議,獲得烏克蘭基輔當局同意,但俄羅斯總統普廷未明確表態,僅提出條件並質疑提案可行性。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5日致電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雙方聚焦上月利雅德(Riyadh)美俄峰會共識的具體執行細節。這場2月舉辦的會議,是美國與俄羅斯雙方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首次高層對話,俄外交部稱2人同意保持聯繫,但未提及美方停火提議。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證實,通話內容涉及烏克蘭局勢的後續安排,雙方並致力於恢復溝通管道。

同日,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線上峰會批評,普廷在停火問題上「拖延敷衍」,強調俄方態度不足以終結對烏克蘭的「野蠻攻擊」。次日,烏克蘭通報俄軍向9個地區發射90架伊朗製「見證者」(Shahed)無人機,顯示衝突未見緩解。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5日警告,普廷無意停戰,試圖先改善戰場態勢。他批評普廷「謊稱停火複雜」,並指其拒絕停火連帶挑戰美國總統川普的立場。

普廷則稱俄軍在多處戰線「持續推進」,停火對烏方更有利,並盼與川普直接對話。目前,俄軍佔領烏克蘭東南部大片土地,並在庫斯克(Kursk)地區擊退烏軍反攻。基輔視該區為談判籌碼,力求守住陣地。16日,俄無人機襲擊烏東哈爾科夫(Kharkiv)地區伊久姆市(Izyum),造成1人喪生。該市曾於戰爭初期淪陷,後被烏軍收復。

*澤倫斯基再換將 格納托夫擔任烏軍總參謀長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任命格納托夫(Andrii Hnatov)為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接替調任國防部總督察長的巴爾吉列維奇(Anatolii Barhilevych),以提升軍隊作戰效能。

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國防部總參謀部表示,格納托夫的首要任務是提高武裝部隊指揮體系效率,特別是在推動軍團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強調,烏克蘭正進行「系統性轉型」,包括重組軍事指揮架構,並引入更明確的作戰標準,以應對戰場變局。

另一方面,俄羅斯軍方持續對烏克蘭發動攻勢,近日更出動90架伊朗製「見證者」(Shahed)自殺式無人機,襲擊基輔及全國9個地區,試圖削弱烏克蘭防禦能力。

國際外交方面,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強硬表態稱,法國、英國等國可能派遣數千名士兵進駐烏克蘭戰略要地,並表示「不需要俄羅斯的同意」。他強調,烏克蘭絕不能在毫無安全保障的情況下讓步,顯示法國對烏克蘭的強力支持。

此外,美俄高層亦有動作,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廷預計本週展開停火協議討論。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透露,「川普希望在未來幾週內推動某種協議」。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已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通話,雙方同意保持溝通。

*民調:86%法國民眾贊成恢復徵兵制 過半數支持強制徵兵

俄烏戰爭引發歐洲安全隱憂,法國是否恢復兵役制度再度成為熱門話題。根據法國知名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最新調查,86%的法國民眾支持某種形式的兵役回歸,但對於是否強制所有青年服役,意見明顯兩極,年輕世代尤為保留。

這項調查由益普索(Ipsos)聯手CESI工程學院(CESI École d'ingénieurs)為《巴黎人報》(Le Parisien)執行,於2025年3月12日至14日針對1000名18歲以上法國民眾進行,樣本具全國代表性。結果顯示,雖然多數人贊成恢復兵役制度,但在「強制」與「自願」的選擇上立場分歧。

數據指出,53%的受訪者支持強制兵役,其中32%認為應不分性別全面實施,21%則主張僅限男性服役。相對地,三分之一(33%)民眾傾向採取自願制。年齡與性別差異也顯而易見。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雖有78%贊成兵役回歸,但僅41%支持強制執行,顯示抗拒心理。

性別方面,39%男性贊同不分性別徵兵,女性支持率僅26%;反過來,24%女性認為應僅限男性服役,男性則有19%持相同看法。此性別差異在年輕人中較不明顯,年長世代的分歧更突出。

法國自2001年廢除徵兵制,轉向全募兵制,是歐洲先驅之一。然而,俄烏戰爭後,歐洲國防政策風向丕變,拉脫維亞於2023年重啟徵兵,立陶宛則自2015年起逐步擴大徵召,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也在2024年跟進。德國、波蘭等國亦積極評估復徵可能性,顯示區域安全焦慮正推動兵役議題重返檯面。

*美俄外長通話 烏戰停火「再溝通」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十五日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只說兩人同意持續努力,恢復兩國間的溝通。

布魯斯未詳述將由沙烏地阿拉伯當東道主的下一輪美俄相關會談何時舉行。美媒Politico引述國務院提供的通話紀要顯示,美俄外長還在電話中商討最近沙國會談後的下一步跟進措施,並討論如何落實二月十八日美俄高官在沙國利雅德會談中達成的諒解。

俄烏雙方十六日仍對彼此發動空中攻擊,美國主導的卅天停火方案前景依然不明。法國總統馬克宏十五日說,歐美必須施壓俄國接受停火方案。

烏克蘭原則上同意前述停火方案,前提是俄國停止攻擊烏東。但俄國總統普亭至今仍未同意任何協議,反設下嚴苛先決條件,作為同意的前提。

在英國首相施凱爾十五日邀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及國際組織領袖舉行視訊會議後,馬克宏在聲明中直指俄國並未予外界誠心希望和平的印象。他並指控普亭正將戰事升級。馬克宏還說,若戰後基輔請願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進入烏克蘭,那莫斯科「無權置喙接受或拒絕」。

*美恐撤安全保證 歐討論徵兵制

法新社十五日報導,在美國可能撤銷安全保證,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迄今已持續三年下,歐洲國家因俄國的侵略行為而感到害怕之際,現在開始討論起是否恢復義務兵役制來加強防禦。

俄國總統普亭二○二二年二月入侵烏克蘭讓歐洲措手不及,而美國總統川普直言歐洲得自己照顧自己安全、令跨大西洋聯盟的北約(NATO)人仰馬翻後,各界益發擔憂起北約的實力。

軍事分析家和歐洲政府都承認,俄國大舉入侵的威脅真實存在,今天的威脅甚至比三年前還要嚴重。

德國海德堡大學政治科學研究所(IPW)研究員布里爾科夫表示,現在的俄軍比二○二二年入侵烏克蘭時更強大、更好,俄國對波羅的海國家和歐盟東翼懷有敵意。」

根據布里爾科夫為智庫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以及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撰寫的研究報告,除了一百四十七萬名現役軍人外,歐洲可能還需要卅萬軍隊,才能擋得住俄國的侵略;尤其新部隊人數如此眾多,徵兵必須扮演角色。

從巴黎到北約東翼的波蘭華沙,面對美國威脅收回對歐洲的安全保證,各國領導人一直在尋求增加國防開支。

但包括法國和英國在內,許多國家在招募和留住軍人方面都遇到困難,想重新引入某種形式的國民服役,無論是強制還是自願,可能只會更加困難。

根據全球線上民調機構「輿觀」民調,法國(百分之六十八)和德國(百分之五十八)多數人支持強制年輕人服兵役。義大利人和英國人存在分歧,大多數西班牙人(百分之五十三)則持反對意見。但研究也顯示,許多歐洲人不準備在戰場上保衛自己的國家。

(聯合報)
--
*英挺烏國逼俄無條件停火 籌組志願聯盟 擬定計畫終結戰事

英國首相施凱爾15日號召包括北約、歐盟在內共25個國家領導人,舉行力挺烏克蘭的線上會議,在開場談話時,施凱爾呼籲各國持續向莫斯科施壓,達到「俄國無條件停火」的目標。馬克宏同日也說,歐洲和美國必須向俄羅斯施壓,使其接受烏克蘭停火協議。

施凱爾在開場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遲早必須上談判桌。施凱爾主辦這場峰會的目的是,推動與會國家組成「志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並擬定計畫終結戰事。

施凱爾告訴與會盟邦,這場會議聚焦在三個重點,分別是「加強烏克蘭的力量、準備好由我們組成志願聯盟來捍衛任何(和平)協議,以及在這個關鍵時刻持續施壓俄羅斯」。

他說:「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相當深遠。我們不應該它們已經產生的影響力。透過加大制裁力道,我們將看到它讓俄國面臨更大的壓力。」施凱爾說,盟國的軍方負責人將於本周四開會時,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施凱爾指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經展現基輔是「和平的一方」,「因為他已經同意接受並承諾遵守30天的無條件停火」。他也說:「反觀普亭是試圖拖延的一方,如果普亭真的想要追求和平,我認為很簡單,他須停止他對烏克蘭的野蠻攻擊,並同意停火。全世界都在看。」這群領導人打算在近期內把他們的方案交給川普,市圖說服美國承諾提供安全保障,包括空軍、情報支持和邊境管控,未必要派遣美軍作為維和部隊進駐。

另據紐時報導,澤倫斯基15日指控普亭試圖在停火談判期間,包圍庫斯克地區的基輔軍隊,以提高自己的談判地位,澤倫斯基還說,烏克蘭軍隊並沒有受困。

(經濟日報)
--
*歐洲國家 激烈討論是否恢復徵兵

在美國總統川普似乎有意從歐洲防衛事務抽身,俄羅斯軍事威脅又與日俱增下,歐洲國家激烈討論是否恢復義務兵役制度,軍事分析家和歐洲政府都坦承,俄國入侵威脅貨真價實,現在的威脅更甚於三年前。

「法新社」十六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廷揮軍烏克蘭逾三年,讓歐洲措手不及,如今川普又要求歐洲必須負責自身安全,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焦頭爛額,歐洲國家的防衛實力也備受質疑。德國海德堡大學政治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布里爾科夫(Alexandr Burilkov)為智庫「布魯塞爾歐洲暨全球經濟研究所」及「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撰寫的報告指出,除了一四七萬名現役軍人外,歐洲或許還需要另卅萬名部隊,才擋得住俄軍侵略,而「新部隊所需人數之多,必須仰賴徵兵」。

冷戰結束後,大多數歐洲國家都結束強制徵兵,僅希臘、賽普勒斯、奧地利、瑞士、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挪威和土耳其等九國持續實施。二○一五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的一年後,立陶宛、瑞典、拉脫維亞相繼恢復徵兵。

不過,大多數國家都認為,重啟徵兵的難度頗高,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大國更隱含龐大的政治和經濟成本。許多歐洲國家在招募及留住軍人方面遭遇困難,重新引進某種形式的國民義務役,無論是強制性或自願性,只會更困難。北約五個預算最高的國家,包括英、法、德、義和波蘭等,在考量政治和經濟成本後,多半不打算恢復。

德準總理贊成重新引入義務役
波蘭總理圖斯克近日宣布,有意從二○二七年開始實施自願性軍事訓練制度,每年約十萬平民可參加,並計畫設立獎勵機制。可望成為德國新總理的梅爾茨也贊成重新引入義務役,讓年輕人可以服兵役或從事社區服務。位階僅次於首相的英國內閣辦公廳官員麥費登(Pat McFadden)則說,英國不考慮恢復徵兵,但已宣布大幅增加國防預算。

法盼找出「動員平民」方法
法國的義務兵役制已於二○○一年結束。總統馬克宏十五日表明,法國不再擁有可以重新引進義務役的後勤資源,但他希望找到「動員平民」的方法,鞏固「面對危機時的社會動員」,計畫在未來幾週宣布相關消息。義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也排除重新引進義務役的可能性,但支持成立後備役部隊。

全球線上民調機構「輿觀」(YouGov)調查顯示,法國和德國各有六十八%和五十八%民眾支持讓年輕人當兵,義大利和英國民眾分歧明顯,西班牙則有五十三%民眾反對。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