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50326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13:30 / 23:36

*俄夜襲烏克蘭!澤倫斯基老家遇最大規模無人機攻擊

烏克蘭官員今天說,俄羅斯夜間對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州和總統澤倫斯基老家克利福洛市發動無人機攻擊,這是俄烏戰爭期間,俄國對克利福洛市發動的最大規模無人機攻擊。

路透社報導,美國25日與烏克蘭和俄羅斯分別達成協議,雙方暫停在黑海(Black Sea)的攻擊行動,並停炸對方能源設施,但是目前仍不清楚協議何時開始實施及如何落實。

尼古拉耶夫(Mykolaiv)市長表示,尼古拉耶夫州長通報,擊落7架夜間飛越尼古拉耶夫州上空的無人機後,今天清晨尼古拉耶夫市突然停電。

克利福洛(Kryvyi Rih)市軍政機關首長維庫爾(Oleksandr Vilkul)表示,俄羅斯也攻擊這座位於烏克蘭中部的城市,引發火災與建物受損,所幸無人喪命。

烏克蘭軍方表示,俄羅斯夜間發動117架無人機攻擊,烏軍防空部隊擊落56架,並說因烏軍藉由電戰干擾,48架無人機偏離原定航道而失蹤。

維庫爾於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聲稱這是俄烏戰爭期間,針對克利福洛市發動的最大規模無人機襲擊,並說:「看到了嗎,這就是占領者『想要的和平』,所幸無人傷亡。」

維庫爾通報,克利福洛市至少發生15起爆炸。這座城市是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的老家,並且常常遭到俄羅斯攻擊。

俄羅斯方面並未立即發表評論,不過俄羅斯國防部聲稱,俄國防空部隊夜間擊毀9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兩架在黑海上空。

*俄羅斯發動新一波無人機襲擊 澤倫斯基籲制裁莫斯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呼籲美國進一步制裁莫斯科。他說,俄羅斯無人機夜間襲擊,並在多處造成破壞,莫斯科顯然沒有追求「真正的和平」。

路透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特別提到其家鄉克利福洛(Kryvyi Rih)和北部蘇米州(Sumy)遇襲,就在美國昨天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後宣布兩項停火協議,而協議的基本細節引發質疑之際。

美國表示,同意與烏克蘭和俄羅斯分別達成協議,達成停止在黑海及對能源基礎設施進行攻擊的協議,儘管尚不清楚這些協議何時生效。

澤倫斯基說,這些協議立即生效,但克里姆林宮表示,除非部分俄羅斯銀行重新和國際金融體系連結,否則黑海協議不會生效。克里姆林宮說,俄國已開始暫停攻擊對方能源目標。

烏克蘭的聲明中沒有提及俄羅斯在晚間襲擊能源基礎設施,但澤倫斯基說,俄羅斯的攻擊違背了和談的精神。

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X平台上寫道:「在停火談判後發動如此大規模襲擊,是向全世界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莫斯科不會追求真正的和平。」

俄羅斯只通報摧毀無人機的情況,俄軍表示已摧毀9架無人機,其中2架在黑海上空。烏克蘭軍方則通報總計發生117起無人機襲擊。

*全面停火卡關?俄烏和平協議談判 川普認了「普亭恐在拖延時間」

美國總統川普25日承認,俄羅斯總統普亭可能試圖推遲對烏克蘭的全面停火,但川普說,他仍然相信莫斯科最終希望結束戰爭。

POLITICO與基輔獨立報報導,就在美國尋求商談俄烏和平協議條款之際,基輔及其盟邦已指控莫斯科藉由提出一張拖延條件和要求的清單,妨礙結束3年戰爭的談判;烏克蘭3月初同意全面無條件停火30天的初步草案,但普亭很快拒絕。

根據轉述,美國右翼媒體極限新聞(Newsmax)記者25日在獨家專訪中提問,是否認為克里姆林宮正在拖延時間,川普表示,「我不知道,我是說,我會在某個時候讓你知道,但我覺得俄羅斯希望看到結束,但也有可能他們正在拖延時間」。

川普指出,他在過去的交易中,曾用同樣戰術來爭取時間。川普說,「這些年來我都這樣做了,你知道,我不想簽合約,我想某種程度上繼續參與競爭,但也許我不完全想這樣做,我不確定」。

*美國最新全球威脅評估 烏俄恐延長戰爭:比和平協議風險更低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25日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會,並且提出了最新版的全球威脅評估,其中指出,儘管烏克蘭和俄羅斯已經展現同意局部停火意願,但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比起讓人不滿的和平協議,繼續打下去風險還比較低。

烏克蘭真理報與基輔獨立報轉述彭博新聞報導指出,根據評估,儘管基輔和莫斯科已展現測試部分停火的意願,但「領導人目前可能仍認為,持續作戰,風險低於不盡人意的解決方案」。

該評估表明,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亭來說,「積極的戰場趨勢容許一些戰略耐心,而對於烏克蘭來說,隨著莫斯科在戰場上持續取得進展,在沒有西方提供實質安全保證的情況下,向俄羅斯割讓領土或宣布中立,有可能引發國內反彈和未來的不安全感」。

無論如何,普亭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似乎都認識到延長戰爭的風險。評估強調,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可能損害俄羅斯經濟,並導致與西方關係惡化。同時,對烏克蘭來說,西方援助的未來仍不明朗,延長戰爭將影響基輔在戰場上的地位,以及潛在的未來談判立場。

評估強調,一場消耗戰有利於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並警告這項戰略「將導致基輔在戰場上情況的逐漸、但穩定地削弱」。

美國情報也持續考慮普亭可能訴諸核武的風險,評估指出,「俄羅斯未能取得快速與決定性的戰場勝利,再加上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境內,持續推升普亭可能使用核武的擔憂」。

*俄烏黑海停火…克宮盼解除銀行制裁 專家:把要求包裝成退讓

各方代表在沙烏地阿拉伯談判了3天,美國週二(3月25日)終於和烏克蘭與俄羅斯分別達成協議,俄烏皆同意暫停黑海的攻擊行動,並停止轟炸能源設施。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針對俄烏局勢首度正式達成協議。

白宮分別與俄羅斯與烏克蘭發表聲明。各方同意的部分,包含「確保航行安全、消除武力使用,並避免把黑海的商船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將制定措施來實行「禁止轟炸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的協議。

兩份聲明不同的是,針對烏克蘭,美國表示會繼續致力於換囚、釋放平民、送回遭俄軍強制遷移的孩童;至於俄羅斯,美國承諾要協助其「重新進入全球農產品和肥料出口市場,降低海運保險成本,恢復這類交易的港口和支付系統使用權限」。

要先解除制裁,才要停火?
路透社解讀,美俄協議的內容比美烏之間「走得更遠」。《衛報》分析則稱,看起來美國對俄羅斯做出了一次又一次讓步,但俄方究竟有沒有付出任何代價,令人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克裡姆林宮跟白宮的說法也有落差。美方公布的美俄聲明並未設定任何停火的前提,但俄方卻暗示,若要俄國遵守協議內關於黑海停火的部分,首先必須解除一部分俄國金融機構的制裁。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的俄國經濟專家克魯格(Janis Kluge)在X平台寫道,俄國的「談判之道」就是在美國面前把俄國的「要求」包裝成「退讓」,然後要求放寬制裁。

自2022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初期起,俄方便不斷要求西方國家解除制裁。然而,現階段歐洲對俄國的制裁還是會繼續,美國即使承諾鬆綁,範圍亦有限。舉例來說,國際金融支付系統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的總部位於比利時,若要恢復俄國銀行的使用權限,仍需歐盟國家同意。

烏克蘭亦反對放寬對俄制裁,認為這是「削弱自身立場」。

缺乏互信的脆弱協議?
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對於對方能否遵守協議都表達了懷疑。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則對美國願意改善雙方關係表示讚許,但引用了川普政府近期也常提到的主張:「信任,但要核實。」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透過每日例行演說批評俄國「操縱、扭曲協議內容」,試圖「欺騙調解方和全世界」。

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會立刻開始實施黑海與能源設施的停火;若俄國違背協議,那他就會請川普再施加新的對俄制裁,並提供更多武器給烏克蘭。「我們對俄羅斯沒有信心,但我們要有建設性。」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在X平台表示,只要俄國海軍艦艇活動範圍超過黑海東部,烏克蘭就會認定其違背協議精神,且烏軍有權自衛。烏克蘭也表示歡迎第三國協助協議確實達成,提議可由土耳其監督黑海停火狀況、由其他中東國家追蹤能源設施停火;不過,這些可能性尚未與這些國家討論。

此前,川普分別與澤倫斯基和俄國總統普亭通過電話,隨後在美國外交代表的斡旋之下,烏克蘭同意了美國提出的30天的全面停火協議,但俄羅斯拒絕,僅同意有條件且針對特定目標的停火。

25日,川普說談判「有很大的進展」,但過程中仍存在「巨大的敵意」。他接受Newsmax訪問時也坦言,俄國確實有可能在試圖拖延結束戰爭的時間。

「有很多仇恨,你們大概也看得出來,但談判容許大家聚在一起,調解、仲裁,再來看我們能不能停止(戰爭)。我認為這行得通。」

同一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波羅地海國家的外長在華府會晤了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共同表達對美國俄烏政策的憂慮,並質疑俄羅斯的意圖不是朝向和平,而是繼續戰爭。

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向法新社表示,普亭的主要目標不只是停火,更是要降低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讓歐洲國家更難以抵抗俄國施加影響力的企圖,「川普到底還要讓普亭玩遊戲多久?」

*報告:俄羅斯持續破害烏克蘭基督徒

俄烏戰爭開始至今,烏克蘭基督徒遭受迫害不斷。根據多家美國智庫報告舉證指出,俄國之所以鎖定烏國境內少數宗教族群,是為了要摧毀烏克蘭人的民族與宗教認同。過程中,甚至多位神職人員也傳出性命不保。

監禁、殺害時有所聞
據《新聞周刊》報導,自俄羅斯3年多前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在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上持續迫害基督徒的情況一直存在。美國國務院2023年公布的宗教自由報告指出,俄羅斯官員以宗教為由,調查、拘禁、監禁、折磨佔領區的烏克蘭人。根據俄羅斯人士指出,至少已有5名神職人員遭到殺害,所屬的教會財產不是遭到破壞就是遭俄方沒收。

哈德遜研究所在2024年4月表示,俄羅斯迫害許多不同的基督教教會,唯獨不迫害烏克蘭東正教莫斯科宗主教區,因為普丁已將其納為己用。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更表示,目前這種迫害仍在發生。該研究所指出,俄羅斯特別針對被俄國佔領的赫爾松地區的基督徒,其目的是要摧毀烏克蘭民族與宗教認同。

稍早「烏克蘭國家抵抗中心」(Center of National Resistance of Ukraine)也指出,俄羅斯派往佔領區的官員強行將烏克蘭的教堂改宗並重新祝聖,企圖納入俄羅斯東正教莫斯科宗主教區(ROC MP)旗下。

多名神職人員遇害
據《OSV News》報導,基督教機構「歐亞使命」(Mission Eurasia)在2月也公布一份調查報告,列出俄羅斯迫害烏克蘭的宗教以及強迫不同宗派的基督徒改信俄羅斯東正教的行為。報告內容來源是訪談烏克蘭境內各基督教宗派的神職人員與代表,對象涵蓋東正教、天主教及浸信會與福音派等基督教團體。

據統計,俄羅斯軍隊已摧毀烏克蘭數百處宗教場所,據烏克蘭宗教自由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統計至少650多處,另外,還有至少47名烏克蘭宗教領袖不幸遇害。

先前傳出遭到監禁的宗教人士還包括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的神父伊凡•列維茨基與博赫丹•赫萊塔,兩人是在2022年11月遭到俄軍綁架,在俄國被囚禁18個月後,2024年6月獲釋,但是當時兩人外型明顯消瘦且頭髮已被剃光。

*黑海安全、能源設施停火 美與俄烏談判結果一次看

美國今天表示,與俄羅斯及烏克蘭分別達成協議,禁止俄烏相互攻擊對方能源設施;俄羅斯也說,美國同意助其撤銷對食品、肥料和航運公司的限制,以確保黑海航行安全。

這些協議一旦實施,將代表朝更廣泛的停火目標達成迄今最明顯的進展,華府認為停火是和平談判的墊腳石,以終結俄羅斯在烏克蘭長達3年的戰爭。

以下是路透社整理的協議主要內容:

●俄羅斯得到了什麼?
美國表示,這「將有助俄羅斯恢復在全球市場上的農業和化肥出口,降低海上保險成本,並增強此類交易的港口和支付系統訪問權限」。

俄羅斯表示,莫斯科已和華府達成共識,「以確保落實黑海倡議(Black Sea Initiative),其中包括確保黑海航行安全、不使用武力以及防止將商船用於軍事目的,同時透過檢查此類船隻來組織適當的控制措施」。

克里姆林宮表示,有關海上安全的協議將在滿足一系列條件後生效,包括取消對一家主要農業銀行、食品和肥料出口商以及俄羅斯船隻的限制和制裁。

根據報導,相關條件包括解除對俄羅斯農業銀行(Rosselkhozbank)「以及其他從事食品(包括魚類產品)和肥料國際貿易的金融機構的限制、恢復與SWIFT系統連接以及開設必要的往來帳戶」。

其他條件包括取消對港口船舶維護的限制,以及解除對懸掛俄羅斯國旗、運送食品和肥料的商船的制裁。

此外,對俄羅斯進口農業機械及食品和肥料等生產設備的限制也將取消。

●烏克蘭得到了什麼?
華府表示已與烏克蘭達成協議,「美國仍會致力推動俄烏交換戰俘、釋放被拘留平民,以及讓遭到俄羅斯強制轉移的烏克蘭兒童返國」。

*美俄會談討論重啟北溪管線!俄外長:讓美國強逼歐洲會很有趣

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羅斯與美國甫於24日結束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俄烏停火會談。事後參與談判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5日接受俄羅斯第一頻道(Channel One)訪問透露,莫斯科和華府正在討論恢復供應歐洲天然氣的北溪管線,且描述若讓美國強逼歐洲點頭「會很有趣」。

拉夫羅夫表示:「當然,目前存在分歧。但恢復對歐洲正常能源供應,難道只對俄羅斯和美國有利嗎?」

拉夫羅夫說:「如果美國發揮對歐洲的影響力,迫使歐洲不能拒絕俄羅斯天然氣,那將是非常有趣的情況,看起來可能會很超現實。」

除此之外,拉夫羅夫認為澤倫斯基清楚自己當總統時日不多,而且形象不如從前正面。

拉夫羅夫描述:「澤倫斯基不想顯得軟弱,他明白自己已是強弩之末,在烏克蘭人心中也不如以往正面」,唯獨在激進、極右、復仇主義及擁護民族主義的班德拉分子(Banderite)中擁有支持度。

*俄羅斯開出1條件同意黑海停火!川普:美方研議中

衛報報導,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和美國會談後,俄羅斯有前提同意「停止在黑海動用武力」,也就是要先解除對俄羅斯的農業出口制裁才會正式實施海上停火;另外,俄烏均同意落實先前宣布的30天停攻能源設施協議,並擴大實施範圍。但在領土劃分等根本問題上仍難有突破。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華府正在權衡俄方解除制裁要求,克宮則堅稱已經與白宮談妥讓步方案。假如美方確實撤銷制裁,這將會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首度有重大制裁被撤回。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樂見會談取得進度,但不支持放寬對俄方的制裁,且對美國似乎在與莫斯科討論瓜分烏克蘭感到憂慮。

另外,路透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25日受訪表示,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札波羅熱核電廠屬於俄羅斯的設施,轉交烏克蘭或任何國家,甚或聯合控制,都是不可能且不可接受的。

川普19日與澤倫斯基通話曾提到,若由美國掌控烏克蘭核電廠,有助保護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

*普亭堅決不退4烏占領區可能原因曝 俄官員:寫入憲法下不了台

美國與俄羅斯24日結束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談判超過12個小時,聚焦黑海停火,目前尚不清楚相關進度。然而,莫斯科時報引述俄羅斯官員稱,由於總統普亭已經將4個占領區寫入憲法,俄方在會談中可能會堅持對這些地區的控制。

路透報導,一名消息人士稱美俄已經完成聯合聲明草案,經過雙方批准後將在25日發表,不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稍早告訴塔斯社,代表團沒有計畫在會談結束後簽署任何文件。

塔斯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預計25日接受電視訪談,討論有關俄美會談的部分面向。

目前,俄羅斯聲稱烏克蘭東部的頓內茨克州(Donetsk)、盧甘斯克州(Luhansk)、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及赫松州(Kherson)為其領土,儘管俄軍尚未完全掌控這些地區。

總部設於荷蘭、具反俄傾向的莫斯科時報,引述一名與克宮有關官員表示,莫斯科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鞏固對這4個地區的控制,因為普亭已經將它們的地位寫入俄羅斯聯邦憲法,在政治上根本無法承受放棄這些領土的代價。

這名官員表示:「憲法上沒有讓地區脫離的機制。我們需要完整的札波羅熱州和赫松州。要麼川普施壓烏克蘭撤出,不然有人告知我們:『啟動漫長談判,單純使用武力建立控制。』這對俄羅斯來說是最糟的,渡河作戰永遠很痛苦。」

這名官員接著補充,俄羅斯也可能嘗試拿下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或蘇米州,並且用這些地區和烏克蘭交換赫松州和札波羅熱州。

札波羅熱州也是歐洲最大的札波羅熱核電廠的所在地。

*美俄沙烏地冗長會談後未發聯合聲明 俄議員:因烏克蘭立場未採納

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報導,美國與俄羅斯就俄國與烏克蘭停火進行的冗長會談,25日以未達成協議結束,未如外界預期發表某種聯合聲明。

CNN報導,Interfax引述俄羅斯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國防和安全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奇佐夫(Vladimir Chizhov)告知國家電視台Rossiya-24的說法報導,聲明「因為烏克蘭的立場而未獲採納」。

奇佐夫表示,「實情是,他們坐了12個小時,似乎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然而,由於烏克蘭的立場,沒有獲得採納」。

根據此前新聞,美國與俄羅斯24日結束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談判超過12個小時,聚焦黑海停火,當時並不清楚相關進度。路透報導,一名消息人士稱美俄已完成聯合聲明草案,經過雙方批准後將在25日發表。

不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向塔斯社表示,代表團沒有計畫在會談結束後簽署任何文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佩斯科夫回答利雅德會談結束後是否計畫發表聲明時表示,「這畢竟是技術會談,這是深入細節的會談,因此,當然,技術會談的內容肯定不會公布,不應期待這個。這是第一,第二是,我重複一遍,現在正在分析在首都作出的某種報告,然後再談論某種理解」。

佩斯科夫還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和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尚未列入計畫,如有必要,將迅速組織會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舉行高層會談的計畫。如果有必要,你知道,他們會非常迅速地出現」。

(聯合新聞網)
--
*俄羅斯盼美國協助取消制裁 歐盟開條件:俄軍撤出烏克蘭

美國昨(25)日宣布分別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達成協議,促成交戰雙方黑海停火與停止攻擊能源設施,交換條件則是美國須協助撤銷西方對俄國的制裁,不過歐盟今(26)日直言,解除制裁的主要條件,就是俄羅斯把軍隊撤出烏克蘭。

《路透》報導,歐盟執委會發言人說:「結束俄國無端與不合理對烏克蘭的侵略,以及所有俄軍無條件自烏克蘭整個領土撤出,就是修改或取消制裁的主要先決條件之一。」

俄羅斯週二稱,作為黑海安全協議的先決條件,美國已同意協助取消西方國家對於俄國的食物、化肥與航運制裁,但外交人士向《路透》透露,俄國列出來的大多數限制都與歐盟制裁有關。

歐盟在今年1月底與3月初,分別將2項針對俄羅斯制裁的效期再次延長半年。對於制裁的任何更改都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

*川普坦言俄羅斯可能在拖時間 烏克蘭定黑海停火紅線

烏克蘭和俄羅斯經過這3天分別與美國進行來回雙邊會談後,達成同意停止在黑海和針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不過,俄羅斯表示,只有解除對其農產品出口、主要銀行制裁,黑海停火協議才會生效。針對俄國開出的先決條件,川普在25日播出的專訪中坦言,俄國或許在拖時間。

白宮25日就美烏、美俄雙邊會談,各發表一份聲明,這兩份聲明各列出會談達成的5點共識,其中4點內容相同,包括:烏、俄兩國分別「同意確保在黑海的航運安全、排除動武,並避免以商船用於軍事目的」,同意研擬措施落實總統川普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俄國總統普廷各自達成的禁止攻擊烏、俄能源設施,同意第三方以著眼支持能源和海上安全共識進行斡旋,以及持續致力達成可長可久和平。

不同的一點是,美俄聲明中說,美國會「協助恢復俄國農產和肥料出口進入全球市場,降低海上保險成本,提高這類交易使用港口和支付系統權」;美烏聲明未見這部份內容,而是「美國持續致力於協助達成交換戰俘、釋放平民和被強迫轉送他處的烏國兒童」。

不過,克里姆林宮的聲明卻為黑海停火生效開出先決條件,包括解除對俄國農業銀行和其他涉及糧食、肥料貿易的主要銀行之制裁限制,並且重新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國際金融支付系統連結,以及取消對港口船舶維護的限制,解除對懸掛俄羅斯國旗、運送糧食和肥料的商船之制裁等。

白宮的聲明並未提到解除制裁,總統川普25日也未證實美國允諾放寬對俄制裁,表示還在研究克宮的條件,「他們提出5到6條條件,我們正在看所有這些條件」。

川普在美國右翼新聞頻道Newsmax同日晚間播出的訪問中坦言,俄國可能在拖延,「我想俄羅斯希望看到戰爭結束,但是可能在拖時間」,他說他過去在商業交易中也曾用過同樣的戰術爭取時間,「這幾年來我做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儘管對於達成局部停火協議表示歡迎,但是他反對放寬制裁。他說,「我們相信,這是削弱立場,削弱制裁」;接下來幾天就看得出克宮是不是認真要達成和平協議,「我們不相信他們,他們必須證明,他們準備結束這場戰爭,準備好不要欺騙全世界、欺騙川普,欺騙美國」。烏國國防部另外發表聲明,表示「若俄國軍艦超越黑海東部活動」,烏方將視為違反停火協議。

*才談停火又猛轟 澤倫斯基痛批莫斯科無意和平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6日痛批,俄羅斯在黑海停火談判後數小時內,出動逾百架無人機大舉空襲,稱此舉是「向全世界展示莫斯科無意追求和平的明確訊號」。此次攻勢正值美國斡旋下,俄烏雙方於沙烏地阿拉伯會談中,初步同意黑海停火框架,凸顯和平進程的脆弱性。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積極推動結束這場逾三年的俄烏戰爭,沙國會談被視為其外交努力的關鍵一步。然而,克里姆林宮隨即表明,黑海停火須以解除對俄農業部門的國際制裁為前提,讓協議執行蒙上陰影。

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談判剛結束就發動如此大規模攻擊,清楚顯示俄羅斯並非真心求和。」

烏克蘭空軍通報,俄軍連夜出動117架無人機襲擊全國,56架被成功攔截,48架雖未擊落但在雷達上失去蹤跡,未釀成損害。然而,中部城市克利福洛(Kryvyi Rig)與邊境蘇梅州(Sumy)的行政當局證實,部分建築仍遭無人機波及,現場照片顯示火光沖天。前線頓內茨克州(Donetsk)也未倖免,州長菲拉什金(Vadym Filashkin)表示,過去24小時內已有3人喪生。

澤倫斯基進一步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俄施壓。他強調:「全球必須採取具體行動,施加更大壓力並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尤其是美國應展現強硬態度,才能遏止俄方攻勢。」

戰火未歇,烏克蘭民眾的處境愈發艱難。克里福洛的受損建築照片令人怵目驚心,蘇梅州邊境居民則在連夜轟炸中瑟縮。專家分析,俄羅斯此舉可能意在測試西方斡旋的底線,同時向烏克蘭展示其軍事壓力未曾鬆懈。美國國務院尚未對此回應,但川普政府內部已傳出對俄立場可能趨於強硬的聲音。

*俄羅斯戰地女記者邊境觸雷亡 俄媒控烏軍埋設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第一頻道」(Channel One)3月26日證實,該台一名戰地記者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 Oblast)觸雷身亡,同行攝影師重傷。事件發生在俄烏衝突持續升溫之際,凸顯前線報導的高風險。

《路透》報導指出,遇難者為35歲的安娜.普羅科菲耶娃(Anna Prokofieva),攝影師則是沃爾科夫(Dmitry Volkov)。第一頻道聲明指稱,兩人誤觸由烏克蘭軍方埋設的地雷,普羅科菲耶娃「因公殉職」。她2023年起擔任戰地記者,專注俄烏戰爭新聞。俄方未提供進一步證據支持其指控。

貝爾哥羅德州位於俄羅斯南部,近期頻遭烏克蘭無人機與砲擊襲擊。隨著烏軍從鄰近庫斯克州(Kursk Oblast)撤退,當地甚至傳出未經證實的地面交戰消息。前線局勢動盪,記者工作環境更顯凶險。

這已是本週第二起俄羅斯記者傷亡事件。稍早,俄方報導指稱,在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州(Luhansk Oblast)由莫斯科控制的地區,砲擊造成六人喪生,包括兩名記者及其司機。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CPJ)統計,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已有近20名媒體工作者在衝突中殞命。

*美國調停失靈?烏克蘭停火協議偏袒俄羅斯

英國《衛報》分析指出,2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達成的俄烏黑海停火協議,乍看之下是美國對克里姆林宮的一味讓步,令人質疑俄羅斯是否真的付出任何代價,來換取這份協議。協議中,俄烏雙方同意暫停在黑海攻擊彼此的船隻。然而,在黑海戰場上,烏克蘭憑藉著海上無人機和特種部隊,早已將俄羅斯艦隊逼退至近岸。

更令人震驚的是,白宮公布的聲明卻對關鍵細節避而不談。克里姆林宮方面表示,只有在美國解除對俄羅斯農產品和化肥的制裁,並將俄羅斯農業銀行(Rosselkhozbank)從黑名單中移除後,俄方才會履行黑海停火。這將是自戰爭爆發以來,對俄羅斯制裁的首次重大倒退。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專注於俄羅斯經濟研究的克魯格(Janis Kluge)博士指出,俄羅斯的「交易藝術」在於將自身要求包裝成對美國的讓步,再進一步索求解除制裁。他表示,俄方的主要要求包括禁止烏克蘭攻擊俄軍艦以及允許俄方對烏船進行檢查。儘管對俄制裁的鬆綁仍將取決於歐洲的態度,但這項協議無疑讓歐洲在遏制俄羅斯方面更加孤立。

烏克蘭方面一向反對解除對克里姆林宮的制裁。總統澤倫斯基表示,此舉將削弱烏方立場並放鬆對俄制裁,與烏方堅持針對能源設施與海上的無條件停火立場不符。他進一步指出,會議前並未將解除制裁列入議程,俄方卻突然提出美國協助運輸其農產品的要求,令烏方措手不及。

澤倫斯基強調,若俄方在未來一個月內違反停火協議,基輔將向白宮申訴,甚至要求進一步制裁。但外界普遍質疑,川普政府是否真有決心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行動。

《衛報》的分析認為,該協議不僅讓美國的調停角色備受質疑,更可能助長俄羅斯的氣焰,讓烏克蘭的未來蒙上陰影。美國能否在未來的談判中堅守立場,避免淪為俄羅斯實現其戰略目標的工具,將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美國:俄羅斯與烏克蘭同意確保黑海航運安全

白宮表示,今天在沙烏地阿拉伯結束與俄羅斯及烏克蘭各別進行的會談,俄烏同意避免對行經黑海的船隻發動軍事攻擊,也同意實施禁令,禁止攻擊彼此境內的能源設施。

法新社報導,白宮在聲明中說,俄羅斯與烏克蘭「同意在黑海(Black Sea)確保航運安全、排除動武,以及避免使商船用於軍事目的。」

另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各別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達成的這些協議若順利實施,將是迄今邁向更廣泛停火最明確的跡象。華府認為這是邁向和平的墊腳石,有望為持續3年多的俄烏戰爭劃下句點。

然而,克里姆林宮表示,無法信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只有在華府「命令」澤倫斯基重視黑海協議的情況下,俄國才會簽署該協議。

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透過電視轉播表示:「我們需要確切的保證。」

目前不清楚莫斯科的要求是否可能破壞這項協議。澤倫斯基曾說,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在和平行動一事上不可信任。

烏克蘭國防部長指出,基輔同意在黑海停火,也同意俄烏雙方暫停攻擊彼此境內的能源基礎設施。

*俄烏達協議「黑海不動武」 克宮留但書:解除制裁才停火

在美國斡旋下,俄羅斯與烏克蘭25日同意在黑海「停止使用武力」(eliminate the use of force)。然而,這項初步協議能否為俄烏戰爭帶來突破,仍存變數。克里姆林宮明確表示,唯有解除對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的制裁,海上停火才會生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對美俄可能私下討論烏克蘭領土問題表達憂慮。

《衛報》報導,這項協議是俄烏雙方分別與美國談判代表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會晤後達成。雙方同意執行先前宣布的30天能源網絡攻擊暫停協議,並擴大適用範圍。然而,包括領土劃分等根本爭議,仍無任何實質進展。

澤倫斯基對黑海「停火」的進展表示歡迎,但強調烏克蘭不會支持放寬對俄羅斯的制裁。他對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正在談論領土問題」的言論深感擔憂,並強調:「當他們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談論我們,這令人不安。」澤倫斯基進一步澄清,烏克蘭代表團在利雅德的談判未涉及任何關於領土劃分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分別就美俄、美烏談判發布兩份聲明,其中四項要點完全一致,包括雙方承諾確保黑海安全航行及停止使用武力。然而,俄方聲明特別強調,美國同意協助俄羅斯農產品和化肥重返國際市場,措施包括降低海運保險成本、放寬港口准入與支付系統限制等。

克里姆林宮表明,只有在解除對俄羅斯農業銀行(Russian Agricultural Bank)及其他涉及國際糧食貿易的金融機構制裁,並恢復其與SWIFT國際支付系統的連接後,黑海停火才會生效。俄方還要求解除對俄羅斯籍船隻(包括海鮮貿易船)的港口服務限制及相關制裁。

澤倫斯基表示,下一輪談判將「很快」舉行,以討論延長停火協議,但未透露具體時間表。他同時要求俄羅斯停止轟炸烏克蘭港口設施,包括敖德薩(Odesa)。根據烏克蘭國防部聲明,烏方將視「任何俄羅斯軍艦進入黑海東部以外水域」為違反協議行為。

目前,黑海停火的監督機制尚未明確,初步將由俄烏雙方自行執行。但雙方均同意,未來可納入其他國家參與。澤倫斯基指出,土耳其或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可能協助維護黑海安全,而歐洲國家則可在能源與海事監測方面提供支援。

此外,川普近日透露,美俄正在討論「發電廠所有權」問題,顯然指涉烏克蘭的核電廠。然而,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與美國的談判從未觸及此議題。

*停火破局?美俄談判無進展 烏克蘭再遭砲火襲擊

美國與烏克蘭官員2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短暫會談,試圖為烏克蘭戰爭開啟停火之路;而前一日,美俄代表團在利雅德就黑海航行安全及停火技術性議題,進行數小時密集磋商,但未能取得實質進展。俄方表示,未來的對話將逐步引入聯合國及其他國家,期望藉由多邊參與,促成更多建設性解決方案。目前戰火依舊在烏東邊境燃燒,局勢前景仍充滿變數。

美國總統川普積極施壓俄羅斯,敦促其儘速結束對烏克蘭的入侵。他期盼在沙國首都利雅德的新一輪會談,能為停火鋪平道路。然而,基輔當局早前已同意美方提出的無條件停火提議,卻遭莫斯科堅決拒絕,烏克蘭與歐洲盟友紛紛批評俄方缺乏和平誠意。一名烏克蘭消息人士對包括法新社在內的媒體表示:「會談已結束,所有細節稍後公布。」

在美烏會談之前,美俄代表團於沙烏地就黑海航行安全,及潛在停火協議進行技術性磋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25日指出,會談涉及深度技術細節,因此內容不會公開,俄方仍在「分析」談判結果。目前並無安排普廷與川普之間的進一步通話或三方會談。此外,據《路透》報導,雙方就一份聯合聲明草案展開審查,預計將於26日公布。

俄羅斯參議員及前外交官卡拉辛(Grigory Karasin)在接受官媒《塔斯社》採訪時表示,儘管談判過程充滿挑戰,但雙方進行了密集且具建設性的對話,涵蓋多項議題,對俄美雙方皆極具參考價值。

他強調:「我們討論了許多問題,雖然距離解決所有問題還很遠,但這類對話十分必要。」卡拉辛表示,未來的會談將納入聯合國及其他國家,以促進更廣泛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推動和平進程。據了解,俄美雙方正考慮在後續對話中增加多邊參與,以期形成共識與實質性進展。

儘管外交斡旋持續,烏克蘭戰場局勢卻未見緩和。基輔當局指出,烏克蘭防空部隊週二成功攔截俄軍發射的139架無人機中的78架。位於東北部、鄰近俄羅斯邊境的蘇梅(Sumy)再次遭到俄軍攻擊。前一日的襲擊,導致傷亡人數攀升至101人,其中包括23名兒童;當地官員指出,襲擊發生在居民區,已有14名成人與16名兒童送醫,其中兩人傷勢嚴重。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嚴厲譴責俄方,指責其企圖在任何停火協議達成前,先奪取戰場優勢。自川普上任以來,國際社會對停火期盼不斷升高,但莫斯科的態度依然保守,未見促成快速和談的跡象。

目前,美烏、美俄會談仍在持續推進,外交斡旋與激烈戰事同時進行。各方正密切關注俄方是否會逐步擴大對話範疇,藉由聯合國及其他國家參與,來探索更多落實停火與恢復黑海航行安全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恢復「黑海倡議」(Black Sea Initiative)的評估工作也在同步推進,該協議旨在保障烏克蘭通過黑海港口出口糧食,以緩解全球糧食供應危機。

*烏克蘭:美烏預計24日在沙烏地舉行新一輪會談

烏克蘭與美國官員今天預計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會面,繼續商討潛在的俄烏停火。在此之前,美國與俄羅斯的代表已針對此事舉行會談。

不願具名的烏克蘭高階官員向法新社等數家媒體透露:「目前為止,我們正在等待美國與俄羅斯會談的結果。根據這個結果,我們將與美國舉行另一場會議。」官員強調,這場會議預計於「今天」舉行。

此外,烏克蘭國營鐵路公司「烏克蘭鐵路」(Ukrzaliznytsia)今天表示,旗下技術人員和國安部門連續第2天合力因應計畫縝密的網路攻擊。

烏克蘭鐵路並未說明這起網攻的幕後黑手是誰,強調將持續提供自家服務、不會中斷。不過,該公司的網路售票系統從上週末到今天為止仍無法使用。

烏克蘭鐵路發表聲明說,「本公司網路系統遭受大規模針對性的網路攻擊」,現正與烏克蘭安全局(Security Service of Ukraine)合作,試圖解決這些狀況。

(自由電子報)
--
*沙國三方會談 烏防長:美烏會談「有成效」

美國與俄羅斯官員廿四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會談,華府希望談妥黑海停火後再達成更全面協議。美方廿三日已先與烏克蘭官員在利雅德討論如何緩和俄烏戰爭,烏方稱該會談「富有成效且重點明確」。

路透報導,一名會談知情人士說,美方代表團廿四日由白宮國安會高級主任匹克和國務院高官安東領導,俄方是前外交官、國會上院聯邦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卡拉辛,以及聯邦安全局局長顧問貝塞達領軍。法新社說,美俄官員正研議重啟二○二二年黑海穀物協議。

白宮說,會談目標是達成黑海停火、促進航運自由。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廿四日也說,在美國總統川普提議、俄國總統普亭同意下,「黑海倡議(常稱穀物協議)和一切更新該倡議的相關面向」列入當天議程,但稱先前該協議實施時,有相當大部分對俄國的義務未落實,俄美將對此討論。

黑海穀物協議二○二二年七月在土耳其和聯合國斡旋下達成,曾讓大量烏克蘭穀物在戰火中經黑海出口,但俄國二○二三年退出。

俄媒國際傳真社報導,卡拉辛在廿四日會談進行近三小時後的休息時間說,雙方磋商以具創造性方式進展,論及雙邊關係若干問題。一名烏國高官說,取決於美俄會談結果,美烏代表團廿四日可能再談。

川普正力促俄烏停戰,希望在利雅德的會談能為突破僵局鋪路,但克宮警告未來談判將充滿困難。美國原計畫同時與俄、烏會談,讓美國在俄烏代表團間從事來回穿梭外交,進行技術層級停戰談判,但現改為依序分開舉行。

烏國國防部長烏梅洛夫說,他領導的烏方代表團廿三日深夜結束與美方會談,烏美討論能源等關鍵議題,強調烏國正努力實現公正且持久和平。烏梅洛夫曾說要將保護烏國能源設施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提案列入議程。

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說,俄國是唯一拖延俄烏戰爭的國家,需要向普亭施壓、讓他確實下令停止攻擊,「是他引發這場戰爭,應由他來結束」。

美國國安顧問沃茲廿三日接受美媒CBS節目「面對全國」訪問說,美俄烏代表團已在同一會場集結;除了黑海停火,還將討論俄烏間的「控制線」,涉及核查措施、維和、凍結這些控制線位置。

(聯合報)
--
*美俄烏談判先喬黑海停火 目標恢復航運安全

美國代表團23、24日先後與烏克蘭、俄羅斯官員展開會談,盼能商定黑海航運的停火協議,並與兩國談妥有限度的休戰協定,替全面終結俄烏戰火跨出關鍵一步。

俄烏上周均同意暫停攻擊能源基礎設施,但目前戰火未歇,部分停火令的上路時間和方式,尚未決定。美方人員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23日先與烏國官員談判,24日續與俄方會談,盼能敲定相關細節,並恢復黑海的航運安全。

白宮表示,會談意在促成黑海停火,讓黑海能自由航行。俄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24日也說,會議主要與航運安全有關,將討論重啟2022年黑海穀物協定。

黑海穀物協定在土耳其和聯合國聯手斡旋下,於2022年7月議定,允許烏克蘭近3,300萬噸的穀物,在戰火時仍能安全出口。但俄國隨後指控自身的糧食和肥料出口,遭逢嚴重阻礙,隔年退出這個協定。

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洛夫指出,烏國代表團23日與美方會談歷時約五小時,談話成效斐然、目的明確,觸及能源等關鍵要點。烏國總統顧問列申科表示,美俄24日會談後,烏國同日將與美國官員展開進一步商討,但他警告談判通常不會在一天內結束,有時須耗時好幾個月。

美國特使威科夫說,會談的終極目標是達成30天的全面停火,以爭取時間,談判永久休兵。

然而,和平之途充滿阻礙,歐洲國家懷疑俄國總統普亭,是否準備好讓步,還是會堅持2022年開戰以來的要求。普亭說,他願意討論和平,但烏國必須正式放棄加入北約(NATO),並從四個俄國占領區全面撤軍。

北約盟友擔心,俄烏停火協定有如替莫斯科壯膽,可侵略其他鄰國。威科夫低調以對,強調不認為普亭想併吞整個歐洲,當前局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大不相同,他認為普亭想要和平。克林姆林宮的佩斯科夫指出,美俄達成共識,均認為有需要和解,以終結戰事,但仍有許多面向需要處理。

軍事分析師庫都沙說,俄烏依舊相信,他們能無視美方立場繼續作戰,莫斯科和基輔對於停火協議的看法,可能落差極大。

(經濟日報)
--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