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70323

台灣棋士周俊勳 奪世界棋王

台灣第一位本土培養的圍棋世界冠軍昨天誕生。

廿七歲的周俊勳,在第十一屆LG盃世界棋王賽決賽第三局中,以半目險勝大陸對手胡耀宇,奪得冠軍,為台灣爭光。
過去林海峰、張栩等優秀台籍棋士也曾拿過世界冠軍,他們卻都是在日本受訓、代表日本出賽。周俊勳是第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以台灣代表的身分拿到世界冠軍。這次戰績,使一向由南韓、大陸及日本包辦的世界圍棋賽,台灣也爭得一席之地。

由南韓朝鮮日報主辦、LG集團贊助的LG盃世界棋王賽,是世界三大棋賽之一。冠軍獎金韓元二億五千萬,約台幣八百八十萬元,金額僅次於台灣應氏杯。

周俊勳的對手為中國大陸的胡耀宇,兩人實力在伯仲之間。賽前預測,胡耀宇棋力略優於周俊勳。最後三戰兩勝,摘下冠軍。

第一局,周俊勳以二十目大勝。第二局,鬥得難分難解,周俊勳以半目落敗,難過落淚。昨天再戰,他以「四角穿心」的戰略一路保持優勢,下到第一九八手,以半目險勝胡耀宇。

周俊勳的故事曾收入國小教材。他從一九九三年入段(成為職業棋士)以來,累積卅五個冠軍、六個亞軍,約佔全台冠軍總數的四分之一。他也是台灣自一九七九年成立職業圍棋制度以來唯一的九段棋士,是台灣棋界的第一高手。

(聯合報)
--
台灣棋士 周俊勳奪世界棋王

第十一屆LG盃世界棋王戰昨天在韓國首爾落幕,台灣棋士職業九段周俊勳執黑子,在第一九八手以半目勝中國八段胡耀宇,在三戰制比賽中以二比一封王,成為第一位贏得世界棋王頭銜的台灣棋士。

繼王建民之後,周俊勳成為另一個「台灣之光」。台灣旅日棋士林海峰、王立誠、張栩都曾贏得世界棋王戰冠軍,但他們當時都代表日本參賽。周俊勳是第一位台灣本土培養,代表台灣參賽贏得世界圍棋冠軍的棋士。

擊敗中國棋士 台灣首度封王

周俊勳賽後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把世界冠軍榮耀獻給家人,尤其是媽媽。」

冠軍之路有笑有淚,周俊勳說,前天因一時疏忽輸掉第二局,該勝未勝形成一比一平手,讓他賽後痛哭落淚。

昨天他以平常心應戰,將勝負壓力排除在外。開賽一個小時,周俊勳就有預感會贏。他說,胡耀宇賽前猜棋子時選了白子,讓一向偏愛黑子的周俊勳暗自慶幸。

周 俊勳在冠軍決戰一路領先,最多曾取得十五目左右優勢;午餐後戰情逆轉,胡耀宇極力反攻而呈現拉鋸。此時,在賽場附近透過網路轉播觀戰的各國棋士與記者,包 括設籍「韓國棋院」的中國九段棋士夫婦檔江鑄久和芮乃偉在內,預言周俊勳將重演第二局先勝後敗歷史,再次輸掉半目而拱手讓出世界冠軍。

但「紅面棋王」周俊勳最後以半目逆轉獲勝,讓預測周俊勳敗陣的專家賽後錯愕。

主辦單位安排周俊勳在他登上世界棋王寶座的決勝賽棋盤上簽名。上面並配有一套黑白棋子,讓他帶回台灣永久保存,以紀念台灣誕生第一位世界棋王。

周俊勳除感謝台灣朋友支持外,並感謝曾裁培他的三位中國老師宋雪林、俞斌和吳玉林,及中國棋院的鼎力相助。

廿年棋齡 自力奮發攀上顛峰

周俊勳贏得生涯最高比賽獎金兩億五千萬韓圜,約新台幣八百八十三萬元。周俊勳表示,獎金依照老規矩,「交給媽媽處理,我希望這筆獎金能為媽媽減輕房貸壓力,幫她買一輛CAMRY,她現在開的這部老爺車老是在半路拋錨。」

行事低調,不喜歡上鏡頭的周媽媽說,希望這筆獎金能夠減輕家裡與周俊勳北京房子的房貸壓力。

這項殊榮得來不易。周俊勳說:「七歲開始下圍棋,到今年剛好滿廿年。由於台灣圍棋發展環境並不健全,廿年來全憑自己摸索,跌跌撞撞,闖出一條冠軍路。」

周俊勳將以種仔棋士參加今年九月底在首爾舉行的「第十二屆三星火災(保險)盃世界圍棋公開賽」。周俊勳笑著對三星代表朴德洙說:「別忘了寄邀請函來。」

周俊勳將於廿四日搭乘泰航TG635班機,晚上七時十分返國。

(中國時報)
--
台灣第1人 周俊勳奪世界棋王

台灣棋王周俊勳昨天勇奪第十一屆LG盃世界棋王戰棋王寶座,獲得韓幣二點五億(約台幣八百八十萬)的世界棋賽最高額獎金,更是本土培養、代表台灣贏得世界棋王頭銜的第一人。

韓國「東亞日報」評論說,周俊勳改寫了台灣圍棋的歷史。韓國棋院評論稱:「台灣圍棋英雄誕生。」

周俊勳六歲由父親啟蒙學棋,九歲拜師,並前往中國學棋。小小年紀,接連打破台灣圍棋界各項紀錄,十二歲成為全國圍棋首傑,十四歲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職業棋士,昨天更上層樓,獲得「真正的世界冠軍」。

奮鬥的故事 曾編入教科書

成功的背後總藏有不為人知的心酸歷程,周俊勳對於一般不懂圍棋的人而言雖然陌生,但在八十九學年至九十二學年舊版國小國語課本南一版第十冊「紅面小棋王」,講的就是周俊勳奮鬥學棋、尋找人生出路的故事。

周俊勳從後頸一直到正中鼻樑,滿佈猩紅的胎記。第一天上學,小朋友們嚇得大呼:「鬼來了!」從此「魔鬼」、「陰陽臉」、「黑白郎君」等外號就跟著周俊勳。

為了逃避異樣眼光,周俊勳把自己深鎖在棋盤裡,他學習忽視別人指指點點,忘懷四周竊竊私語,養成一種早熟的專注、早慧的冷靜。

日跑28公里 體力定力過人

周俊勳的父親約十年前中風,母親蕭錦美一肩扛起家庭重擔,支持著周俊勳的棋王之路。周俊勳回憶,當年因為心中苦楚,就跑步發洩,國中時,每天都跑三小時操場,約七十圈、二十八公里,後來能在棋盤上過關斬將,充沛的體力幫了大忙。

廿 六歲的周俊勳是台灣唯一具有職業九段身分的棋士,本屆LG盃他一路過關斬將,與中國選手胡耀宇進行三戰二勝的冠軍決賽。前兩場雙方一比一平手,昨日關鍵性 的第三場比賽,執黑子的周俊勳一路佔優勢,第一百九十八手下完,確定周俊勳以「半目」勝,為台灣贏得第一座圍棋世界冠軍獎杯。

在黑白世界 開創彩色人生

因為和別人長得不一樣,周俊勳意外走進黑白分明的棋盤世界,反而綻放出彩色人生。撰寫「紅面小棋王」一文的金華國小校長江櫻嬌曾提議蕭錦美讓周俊勳接受雷射手術,但蕭錦美一口回絕,她認為,兒子下棋屢勝,「搞不好是胎記帶來的運氣」。

孝順的周俊勳說,最想將獎座獻給媽媽,媽媽為了五個孩子很辛苦,他只須負責下棋。他也希望這座獎能鼓舞台灣的棋友,「希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為台灣摘下更多世界賽冠軍」。

(自由時報)
--
周俊勳勝半目膺世界棋王 首位本土棋士奪冠 母:20年苦學無白費

台灣圍棋職業九段棋士周俊勳昨在第十一屆LG盃世界棋王賽第三戰中,以領先半目險勝中國職業八段棋士胡耀宇,成為首位奪得世界冠軍的台灣本土棋士,抱回獎金兩億五千萬韓元(約合八百八十萬元新台幣),堪稱台灣之光。

台灣之光
周俊勳是台灣自行培育的唯一職業九段棋士,棋界人士分析,此一封王戰役讓世界看到台灣,不僅證明台灣有自行培養棋士能力,未來更可望產生更多世界棋賽冠軍。與周俊勳相交二十年、國內排名第三的棋士林至涵說:「周俊勳實在下得太棒了,從頭順到尾,一路享有優勢。」

要幫家裡購新屋 換新車
周俊勳昨賽後在南韓首爾接受越洋電訪時激動地說,剛奪冠的一剎那,腦中一片空白,後想到冠軍獎金可實現幫媽媽換掉十幾年老車、購新屋的承諾,就覺得相當開心。他指台灣圍棋界不足處是職業棋賽太少,一年才七、八場,獎金也過低,難以吸引年輕人成為職業棋士。
LG盃採三戰兩勝制,周一首戰周俊勳獲勝,前天第二戰他以半目輸棋,賽後淚灑會場。他受訪時坦言輸棋的確傷害很大,但經過散步、調整心情後,第三戰反以平常心獲勝;明晚返台後要加緊練習,迎戰下月舉行的第二十屆富士通盃。
執 黑子的周俊勳昨下至第一百九十八手(第一百九十八步棋)後,以半目險勝。台灣棋院公關組長陳怡貞說,一目代表棋盤上一個交叉點,圍棋以佔的目數多寡決勝 負,昨結算時周贏七目,因經驗發現先下的黑子具優勢,世界級棋賽規定結算時黑子須禮讓白子六目半到八目,依LG盃規定扣除六目半後,周以半目險勝。

學棋除吃飯 不離開棋盤
周 俊勳的圍棋老師林聖賢說,周十一年前為向他學習如何在棋盤上「圍地」(佔地盤),住在他家一年,「平時除了吃飯,根本不會離開棋盤一步」。他稱讚周昨第五 十三手下得很好,「把棋下在中間,徹底擊潰白子勢力,但第一百零三手與第一百零九手可下得更好,優勢會更明顯。」周俊勳弟弟、職業四段棋士周平強說:「哥 哥這次下法和第一戰相似,先把四角顧好後,再深入核心。」
昨奪冠喜訊傳回後,周俊勳所屬的台灣棋院喜氣洋洋,還放鞭炮慶賀,周俊勳父母也趕至棋院接受祝賀。周母哽咽表示:「『大俠』二十多年苦學終於沒有白費,果真是不禁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中風多年的周父也努力說出:「真是太好了!真是太高興了!」
周母說,周俊勳因幼時愛看一齣名為《大俠》的連續劇,加上從小四處征戰、個性瀟灑,家人暱稱他「大俠」。她指兒子六歲由父親啟蒙下棋,十一歲赴中國四川向棋手宋雪林學棋,當時冷得不得了,周俊勳每下完一手就得蹦蹦跳跳,好讓身體暖和,但如此刻苦訓練讓他棋力大增。
一路看周俊勳成長的台灣棋院秘書長陳國興說,周俊勳除棋藝精湛,還很孝順。他指經濟不豐裕的周家為培養兒子,除靠周母任國小老師的薪水,周父也擺過地攤以支付學棋費用,周俊勳則把各棋賽獎金全交給父母,助家裡買第一棟房子。

圍棋段數 各國自行認定
台 灣棋院秘書長陳國興說,圍棋段數由各國棋院自行認定,彼此會認同對方認定的段數,業餘最高七段,職業最高九段。國內職業段數由台灣棋院以「勝局數」認定, 如職業初段升二段須勝二十局,二段升三段須勝三十局,獲大型棋賽優勝可直接跳段。他指出,段數與棋藝並無絕對關係,因各國認定方式不同。以中國職業八段棋 士胡耀宇為例,中國以勝局數和國際積分來認定段數,因胡未曾獲得世界冠軍,無法晉升為九段,但不表示棋力就一定較台灣職業九段棋士周俊勳差。

LG盃小檔案
◎全名:LG盃世界圍棋棋王賽
◎設立:前身為韓國《朝鮮日報》主辦、LG集團贊助的國內賽事,20屆後停辦,1996年創立LG盃,因應圍棋國際化趨勢
◎特色:冠軍獎金是每年舉辦的世界棋賽中最高的。
◎獎金:冠軍2.5億韓元(約880萬元新台幣),亞軍8000萬韓元(約260萬元新台幣)
◎曾奪冠的台灣旅日棋士:
˙王立誠(1998年代表日本)
˙張栩(2005年代表日本)
資料來源:台灣棋院文化基金會
※應氏盃冠軍獎金4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326萬元),但每四年舉辦1次;豐田王座冠軍獲3000萬日圓獎金與1000萬日圓轎車(合計約合新台幣1128萬元),但每兩年舉辦1次。

(蘋果日報)
--
公教人員 將可組工會

立法院衛環及社福委員會昨天初審通過工會法第四條修正草案,如果三讀通過,未來六十萬公教人員將可組工會可行使罷工權。依據昨天修正的條文,各行各業只剩現役軍人及國防部所屬軍火工業員工,不得組織工會。

初審結果大出勞委會意料,官員表示,這個修訂牽涉極廣,目前送行政院審查的勞動三法都將跟著大幅修正,因「工會法」掌管團結權,勞資爭議處理法掌管爭議權(即罷工權),團體協約法則是協商權,三者連動。

昨天工會法初審也通過未來只要「具有行為能力、並符合工會組織章程規定者」也可參選工會理監事,即外籍勞工也可成為台灣所屬工會理、監事。

勞委會官員表示,公教人員也是受雇者,人民本來就有結社自由,勞委會當時送行政院的版本,是開放公教人員組工會,但法案到行政院審查後,行政院同時考慮銓敘部、教育部的不同意見。

官員說,昨天初審通過公教人員可組工會,由於勞動三法修改案並未針對教師能否罷工訂有規範,未來勢必還要大修,不排除在院會翻案。

昨天與會的教育部常務次長周燦德,當場表示反對開放教師組工會。他說,教育部已研訂「教師會法」,規範教師的勞動權、協商權等,工會法修改教師可組工會,教育法系都因此亂掉。

周 燦德指出,台灣的教師退撫制類似公務人員,有完整的教育法令,若是開放教師組工會,上百項法令都要修正,曠日廢時,光是修法就是個大災難;且一旦開放教師 組工會,馬上衍生誰是教師的資方等問題;目前教師解聘權在教評會,成員中教師占一半以上,勞方解聘勞方,怎麼說得過去?

家長團體則十分氣憤,斥責教師不能好處通吃,既要組工會,又要享月退,揚言將反對到底,維護學生受教權。

(聯合報)
--
立院初審通過《工會法》修正案 教師可組工會

立法院昨天初審通過《工會法》修正案,放寬公務人員和教師可組工會。不過,「教師組工會」條款角力激烈,全案雖在口角衝突下混亂闖關,但部分立委堅持保留意見,預料將在朝野協商尋求翻案,本屆會期完成三讀變數仍大。

立法院昨天初審通過修正《工會法》第四條,放寬公務員和教師組工會,新條文只規範,現役軍人及國防部所屬軍火工業之員工不得組織工會。

對於罷教權,會議主席、親民黨立委鍾紹和也說,教師會已釋出善意,願限縮此一權力,因此未來朝野協商也會和教師會法一併檢討。

由於教師組工會條款爭議甚大,各界角力不斷,委員會甚至一度爆發激烈口角,氣氛火爆。不少立委雖支持教師組工會,但反對草率修法,民進黨立委賴清德也說,教師組工會爭議過大,就連教育委員會也有不同意見,不能過於草率,應暫緩通過,需要多加討論,同時思考相關配套修法。

在協商過程中,賴清德一度接到教師團體的遊說電話,他甚至大罵說:「這個法案太爭議了,還有團體竟敢威脅立委?」

勞委會主委李應元昨天表態說,勞委會支持教師與公務人員組工會,這是順應世界潮流,但希望勞動三法能共同配套修法。

教育部次長周燦德也說,教育部完全尊重教師的結社權,也擬訂教師會法草案,但不希望訂在《工會法》中,教育部目前正積極推動立法,希望不要和工會法綁在一起處理。

不過,在提案立委賴幸媛帶頭反對拖延,批評勞動三法修法曠日廢時,勞工派立委盧天麟、侯彩鳳等人更是全程在場壓鎮,聯手要求強勢闖關,甚至不惜動用表決。

只見雙方僵持不下,委員會氣氛火爆,吵得臉紅脖子粗,盧天麟甚至揚言「如果此案不過,他將全面杯葛衛環委員會的法案!」侯彩鳳則在一旁大喊:「背後有利益黑手介入啦!」更是惹來其他立委不滿反彈,雙方又是吵成一團,最後在主席裁示下,全案仍在混亂中通過初審。

(中國時報)
--
公教人員 將可籌組工會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在紛爭中,初審通過工會法第四條、第十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同意公教人員可籌組工會,同時放寬為外籍人士可擔任工會理監事。

勞委會主委李應元說,勞委會雖贊成公教人員可組工會,但應等到政院提案後併案審理。教育部次長周燦德則表示:「很遺憾!」

周燦德說,要持續透過政黨協商,爭取以附帶條文,另外訂定法令規範教師可組工會等勞動權益,至於其中影響重大的「罷教權」,教育部堅決反對。

周燦德說,現行對於教師的聘任退休撫卹等各項權益,都是按教師法及各項教育相關法令進行規範,明顯與勞工團體不同,一旦教師權益改用勞基法,許多法令都得配合修改。

全教會對修正草案表示歡迎,部分家長團體則是憂心忡忡,擔心影響校園安寧、衝擊學生學習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更質疑,依工會法,教師工會常務理事可全日請公假處理會務,全國四千一百所學校,一個教師會至少三名常務理事的缺課代理,估計每年至少須增編近一百億。

人本教育基金會也指出,教師不可又拿教師法享有教師專業自主,又拿工會保障教師人權兩邊好處,教師會存廢應檢討。

另有部分基層教師擔心,一旦政府變成資方,雖享有組工會的權利,但工時、授教權等權利卻可能被剝奪。

(自由時報)
--
腦中心受損 殺人不眨眼

紐約時報廿二日報導,科學家發現在眼睛後面幾吋的腦部中心區域一旦受到損傷,會改變當事人在生死關頭的道德判斷,可以為了救人,比平常更不在乎殺人或傷人。

這是迄今最直接的證據,顯示人類不願傷害別人的本能與某部分的腦神經結構有關,而這部分神經的演化可能比負責分析和計畫的更高層腦部區域更早,以協助動物應付社交互動。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規模很小,有關道德判斷的看法仍屬於假設階段,不能用以預測腦部受傷或未受傷的人在真正面臨生死關頭時會如何反應。

但是,期刊「自然」網路版廿一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證實,負責控制憐憫、同情等社交情緒的腹側靠中央前額葉皮質(VM前額葉),扮演重要角色。

以前的研究顯示,人在做道德決定時,VM前額葉會很活躍,而一旦這個部位和鄰近區域受到失智症嚴重傷害時,會影響道德判斷。

新研究更加確定這種情況,顯示一旦這個部位失去功能,根據感情做成的判斷也會隨之改變。在極端情況,這些人甚至會贊成悶死一個嬰兒,以免敵軍發現我方藏匿地點,挽救更多生命。

在 這項研究中,參加實驗的卅名男女對無關道德和非切身的道德選擇,都有相同決定,可是其中六名VM前額葉受損的人對切身的道德問題反應非常獨特。他們迅速的 斷然做出實利決定,毫不在乎為了公共利益而傷害或犧牲一個人。其他人比較不可能這樣做,即使做這種決定,通常也經過長考。

研究報告執筆人之一、南加州大學神經學家達瑪修說,人類通常因憎惡心理而不願彼此傷害,這種心理也帶有同情特定個人的社會感情。

但是,VM前額葉受損的人卻沒有這種憎惡心理,也缺少同情心和同理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擁有異常的社會感情。

(聯合報)
--
美國科學家發現 面對兩難 大腦情緒控制理智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正中前額葉皮質」演化時,揉雜生理與文化因素,因此在做決策時,出現仁愛、悲憫等情緒凌駕完全唯理算計的現象。

這項實驗共有卅名志願者參加,其中六名的正中前額葉皮質有受損。他們被要求回答道德上兩難的問題,比如殺掉一名無辜的人,以拯救其他一樣無辜的多數人。如果純粹唯理算計,要下決定並不困難,但大多數人都會遲疑,甚至拒絕殺一人而救多人。

唯有那六名正中前額葉皮質受損的志願者,比較沒有同理心與悲憫心,做出不帶情緒的決策比其他廿四人容易得多。他們表示,願意傷害無辜的一人而造福於多數。這種情形通常會衍生出「強烈的厭憎」。

但科學家很驚奇地發現,如果要做出道德等級較低的決定,如摧毀價值不菲的雕像而拯救某個人的生命時,受測者不論正中前額葉皮質有無受損,做出來決定相同一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周刊。

哈 佛大學教授豪瑟表示,他們的這項研究首次說明,人類要做出道德決策時,情緒實扮演動因的角色。專家們另結論說,實驗成果發現,針對一整組經過挑選的道德兩 難情境,要正常地判斷何為對錯,大腦正中前額葉皮質至關重要;實驗成果也佐證,要下判斷時,必須帶有情緒,或者說,「用心而非用腦」。

南 卡羅萊納大學專家達瑪席歐表示,研究成果發現,如果說要下道德判斷時,純粹出於唯理算計,無法道盡人類面臨的多種處境;情緒顯然影響某些道德判斷。人類拒 絕極端的實用算計,而拒絕的動機與合群的情緒有所關連。他同時認為,道德判斷的形式並不單純,揉合理智與情緒,實彰顯出人類隨著演化而慢慢累積的智慧。

(中國時報)
--
公益現代化/陳國慈

做 公益沒有什麼「對」與「錯」,「好」與「不好」。公益出自一份助人之愛心,當然只有對,也一定好。有些公益的模式經久不變。中國民間故事裡常有古代天災、 戰爭時,善心大戶為逃難的災民設立「粥棚」,施粥救濟,避免他們餓死街頭。這不就是今日美國很流行的soup kitchen(免費熱湯供應站)嗎?每天光是紐約地區就有數十萬遊民依靠這些場所提供由民間捐助的熱湯、麵包,維持著基本的飽暖。

不過 隨著社會的結構、人們的認知與價值觀的改變,二十一世紀的人已有機會見證一些新的公益趨勢。最明顯的是有所突破東、西方各國數千年的習慣,某些富人已不再 等到死後才捐出財富做公益,過去律師們替客戶立遺囑,總得提醒「您要不要考慮將部分遺產捐給公益團體?」現在可不一樣囉。許多世界頂級富豪選擇在仍然活力 充沛時把自己大部分的財富捐出來做公益。富豪中,最突出的是世界第二富有的人,美國「股神」華倫‧巴非特(Warren Buffett)。巴非特已承諾捐出400億美元(一兆三千億新台幣),相當他個人總身價的80%。緊追在後是那位才五十二歲的世界首富,微軟創辦人比爾 ‧蓋茲(Bill Gates),將身價50%的280億美元(九千一百億新台幣)捐出。更難得是他們公開宣布,不準備把財富都留給自己的孩子。假如我們將這種新氣象去比較 傳統的台灣人,實在有一點諷刺。台灣社會習慣不只非把財富留給兒女不可,甚至為了替自己兒女規避遺產稅,死前就搶先把財產分給他們了。

這 種新趨向的發展,可能有一個隱藏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死後捐款做公益事業,如何知道捐款究竟是怎樣花的?幫助了什麼人?多少人?有沒有受到適當的監督?等 等問題。現代化的善人卻不會有這些問題。他們除了在生前捐款,也願意捐出寶貴的時間去監督捐助計畫。最近美國名電視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就是範例。她捐出四千萬美元在南非花六年成立一所女子領袖學院,免費提供教育給十一、二歲的貧窮女學生,希望為南非培養未來國家領袖和菁 英。學院只有152個名額,卻吸引了3500位南非女童申請。歐普拉這位每天忙著錄製節目的美國電視大紅人,居然親自到南非主持遴選。她以清寒與資質為條 件,一位一位把這一百五十二位學生選出來。

在「做公益」的領域,近年來另一項突破在於要求私人捐助的公益組織也如企業一般以專業經營。老 實說,有財力捐出巨大金額的人,並不見得擁有這種專業能力,但誰又願意承認這點?然而,這方面也出現新氣象了。巴非特將捐出的四百億美元中,三百多億(約 一兆新台幣)居然是捐給比爾蓋茲夫妻所創辦的基金會,大舉為這個以提升世界健康品質為目標的基金會加強其資源。巴非特坦承他那麼做,是因為比爾蓋茲 「can give it away better than I can」(能比我更善用這筆錢)。美國媒體以「使公益世界觸了電(electrified)」來形容巴非特此舉。

看到目前「做公益」的現 代化,除了為無數的受益人慶幸,我們更為捐款人高興,在自己還活著時就捐出辛苦賺來的錢,並親自參與公益活動,或找到真正值得信賴的專業執行人。能及身發 揮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一份愛心,這不比等到死後在遺囑裡交代一下,隨意把錢交給別人經營要有意義多了?

(聯合報)
--
學者症候群 國內少研究

金像獎影帝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早年演出「雨人」(Rainman)一片,把記憶力驚人的主角「雷蒙」演得活靈活現,事實上,現實生活確實有像「雷蒙」的人存在,他們記憶力驚人,醫學界稱之為「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

根據《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報導,「學者症候群」出現在各式各樣發育過程失常的人身上,卻不相稱地有孤立的驚人能力及才華,依據統計,十個自閉症患者,或兩千位腦部損傷或智能障礙者中,可能有一位出現「學者症候群」。

「學者症候群」顯露的本事有其限度,通常是右腦半球為主的一些功能,主要屬於非符號、藝術、視覺及動作方面的才能,包括音樂、藝術、數學、計算等能力。

據統計,全世界有這種「學者症候群」約有六萬多人,國內對此部分較無深入研究,因為天才與白癡一線之隔,有時候有這種特殊能力的人會被忽視。

(中國時報)
--
萬年曆公式 速算星期幾

林口瑞平國小一位記憶力奇佳的辜黃煒,目前就讀三年級,能立即說出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幾,鄰居稱奇多以雨人譽之。

事實上,在數學有一個「萬年星期曆公式」可以立即算出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幾。只是辜黃煒有沒有學過這個公式,不得而知。

公式如下:
(年+年/4+年/400-年/100+月日天數-1)/7=XX……餘。餘數就是星期幾。

例如:2006年3月1日是星期幾?算式如下:
 (2006+2006/4+2006/400-2006/100+(3+1)-1)/7
=(2006+501+5-20+4-1)/7
=2495/7
=356...3,餘數為3,所以是星期三。

(中國時報)
--
看警察的無奈與悲苦/葉毓蘭(中華警政學會理事、美國伊利諾大學公共政策分析博士)

連續發生襲警奪槍事件,各界對警察的專業知能與應變能力大加撻伐,從行政院長、內政部長、警政署長到警察局長都已出面道歉,仍未平息連連罵聲。

如 果我們以歷年的民調觀察警察在民眾心中的地位,不難發現:警察地位的低落,是近十年來演變出來的新趨勢。早年的警察,一直被視為是台灣經濟奇蹟的無名英 雄,為台灣的經濟起飛奠下安定的基礎,贏得絕大多數民眾的尊敬。在許多調查中,警察常被票選為對台灣最有貢獻的團體。隨著民國85年劉邦友、彭婉如、白曉 燕三大血案相繼發生,民眾對警察維護治安的專業能力開始信心動搖。

民眾認為治安差
儘管在外國觀光客眼裡,台北市是個可以半夜在街頭行走的安全城市,這樣的自在與安全,並非世上每個大都會能享受到的經驗,但有愈來愈多的民眾,在各項民意調查中直覺表示:「治安不好!」這些反應未必經過理性的思考,未必對照警員實際表現,但卻是警察形象的關鍵。
對於解嚴之後,隨著社會轉型、產業外移、資訊充斥、價值解構與教改陣痛期所衍生的治安問題,在民眾心中多直接與警察的表現劃上等號。
而同時間,台灣有奇特的政治現象,幾乎從不間斷的中央與地方選舉,不僅警方必須配合上級製造政績,不容真實的犯罪數據呈現,也有太多的警力與社會資源投注在政治活動上,未能挹注在犯罪偵處與預防之上,不能針對問題的核心對症下藥,也沒有耐心從根本改善治安。

被批吃案炒短線
由於民眾習以數據檢驗警察的績效,在面對根本無法也無力達成的績效目標時,少數警員只好以消極的匿報換取短暫喘息空間,在媒體不斷負面報導的擴大效應下,民眾開始懷疑所有的警察都在吃案,警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逐漸下滑,公權力的尊嚴也逐漸式微。
失 去民眾支持的警察,人力與經費逐年緊縮,警察的裝備遠不及以暴力牟利的犯罪集團,險峻的治安狀況,對長期超時執勤的第一線警員造成的壓力,外人無法體會。 法令對警察的限制日漸嚴苛,例如:《刑事訴訟法》中警察有責無權、檢察官有權無責的設計,和警方對嫌犯只有16小時就必須移送的限制,對各界課以治安之責 的警察並不公允。當民眾質疑警察臨檢盤查時缺乏敵情意識,不能機先制敵,是昧於國內對警察執勤用槍的不合理要求。
只有在台灣,當警察因公用槍造成傷亡,必須自行籌款與傷者和死者和解,而去年高院甚至做出對開槍制伏因殺人通緝的歹徒的刑警「業務過失傷害」的有罪判決,在在都是造成警察在執法時面對歹徒無法當機立斷的心理負擔。在這些不合理的工作條件下,許多警察變得更消極了。
持平而論,在這種氛圍之下,仍願意攔停盤查可疑份子的國道警察林裕崇、南縣警員鄭忠明,都是積極執法、勇於任事的好警察。他們可能因為輕敵,也可能因為實戰經驗不足,造成失槍、負傷,但他們為治安挺身而戰的勇氣,不應全然被失槍的過失所淹沒。

壓力不應被漠視
目睹曾與死神擦身而過的警員,必須面對外界的指摘而一再道歉,他們的驚恐與壓力不應被漠視,而成為全體警察的夢魘。警察能力的不足,讓警大、警專與警察機關的主事者,從養成教育和在職訓練上負起責任,也請給予警察合理的資源與支持做徹底的改進吧!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