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70614

百年後… 威尼斯沉了 底特律空了

美國財經雜誌「富比世」網站在一項百年後城市景觀的報導中指出,雖然全球都市人口將持續成長,但由於 全球暖化、人口老化、產業變遷和天災等多種因素,有些城市會不斷萎縮,甚至淪為杳無人煙的鬼城。被列入「二一○○年鬼城」名單的包括美國底特律和舊金山、 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和威尼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等。


在富裕國家,小型城市已出現人口萎縮的現象,日本許多村鎮現在只剩少數老人家,未來可 能不復存在,而美國堪薩斯州和南、北達科他州的青壯年人口也幾乎跑光光,堪薩斯州有些城鎮以贈送土地的方式力圖留住人口,但不見得都有效。歐洲和北美的部 分都會也已出現萎縮情形,柏林圍牆倒塌後東柏林有數百萬人出走,俄羅斯的伊凡諾夫市、德國的萊比錫、英國的利物浦和曼徹斯特、美國的底特律都有類似問題。

其 中底特律市的人口自一九五○年至今已減少三分之一,目前僅剩九十五萬人,人口遞減的趨勢至少將持續到二○三○年,主因是美國汽車業榮景不再,以汽車工業為 主的底特律工作機會愈來愈少,人口也跟著外移。市內失業率目前超過百分之十,雖然城郊持續發展,若這些情況持續下去,底特律市區在二一○○年將面目全非。

伊凡諾夫市是蘇聯時代的紡織產業中心,在人口外移和生育率下降的雙重打擊下,現在只剩四十四萬八千居民。

而氣候變遷更是城市殺手,西非小國甘比亞首都班竹市很可能因為侵蝕和海平面上升問題而被淹沒。

義大利水都威尼斯也有沉沒之虞,威尼斯千年來不斷下沉,但在最近一百年速度加劇,下沉了廿四公分左右。市政府力圖以現代工程技術救亡圖存,但是否可行仍是未知數。

另一個在下沉的城市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兩千萬居民大量取用地下水,遲早會把城市喝垮。居民每喝一口水,墨西哥市就下沉一丁點,過去一百年部分地方已下沉九公尺,地下水耗盡之時整個城市可能也消失。

公元七十九年毀滅羅馬龐貝城的維蘇威火山,則可能是義大利那不勒斯市的殺手,這座火山每一百年左右爆發一次,上一次爆發是一九四四年。美國舊金山的危機來自地震,加州大學研究人員預測,舊金山在二○八六年以前遭受規模七以上強震襲擊的機率高達七成五。

(聯合報)
--
8年後大都會 多數在亞洲

據「富比世」雜誌評估,二○一五年全球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巿大多會集中在亞洲地區,預測東京會以三千五百五十萬人高踞榜首,但由於東京人口增加減緩,未來看好的超級大城將是印度的孟買、中國大陸的上海和孟加拉的達卡市。

回首一九○○年,當時全球最大城市是英國倫敦,人口六百五十萬,和現代大都會人口動輒破千萬不可同日而語。當時東京以一百五十萬人口名列全球第七大城市,而且是十大中唯一的亞洲城市。

如今東京都會區人口增至三千五百廿萬,早已超越紐約成為全球人口最多都市。預計東京至少會繼續穩居冠軍至二○一五年。屆時印度的商業和娛樂都會孟買將躍居第二,上海將晉升為全球第七大城市。


(聯合報)
--
親近老爸 將來伴侶會像他

最新研究顯示,女性在童年時若與父親關係親密,長大後挑選男友或老公時,比較可能受到長得像父親的男性吸引。

英國杜倫大學和波蘭兩個學術研究機構合作的這項研究,以四十九位十五至卅四歲身為家中長女的女性為樣本,請每人在十五張耳朵、頭髮、頸部、肩膀、衣著都被裁切掉的男性臉部特寫照片中,挑選她們認為最具吸引力的男性。然後研究人員將受訪者挑出的照片與她們的父親進行比較。

研究人員也要求受訪女性評估她們從出生到七歲之間和父親的關係,包括父親參與照顧她們長大過程的程度、和她們共度多少休閒時光,以及父親在她們身上投注多少情感等。

分析結果發現,認為童年時和父親關係親密的女性,往往容易受到面貌類似父親的男性吸引;自認和父親關係較不熱絡的受訪者則未出現此種現象。

這 項研究的報告將發表於七月號的「演化與人類行為」期刊。領導這項研究的杜倫大學心理系學者琳達.布斯羅伊德表示,男性若認為女婿和自己長得很像,應視為女 兒對自己的肯定;這項研究確認女兒和父親關係的好壞會影響女兒對伴侶的挑選,人類大腦不會只根據和周遭人士相處的經驗就建立理想伴侶的挑選標準,而是以和 自己有深度正面關係的人作為標準。

(聯合報)
--
喝牛奶→骨質疏鬆 董氏:別信

「喝牛奶有益健康」是一種迷思?最近出版的暢銷翻譯書「不生病的生活」,指喝牛奶反而容易骨質疏鬆,還認為牛奶是「生鏽的脂肪」。董氏基金會舉行記者會反駁說,牛奶是鈣質最好來源。

針對董氏的質疑,負責出版這本書的如何出版社主編林振宏回應,這是作者根據在美國多年執業經驗,都是臨床上的病例,而非隨便講講。他說,若讀者仔細看,會發現作者只是建議,並沒說一定不能喝,這觀點大家可以來討論。

「不生病的生活」的作者是美國胃腸內視鏡外科醫師新谷弘實,認為喝牛奶有益健康是種「迷思」,最大的誤解莫過於喝牛奶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作者指出,大多數美國人每天都飲用大量牛奶,卻有非常多的人為骨質疏鬆症所苦。

作者認為,人體喝了牛奶後,血中的鈣濃度會快速上升,身體為保持恆定,將血中的鈣濃度恢復到正常值,會把多餘的鈣質排出。為取得鈣而喝牛奶,反而會減少體內的鈣。

董 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最近接獲不少民眾詢問電話,擔心牛奶不適合人飲用,經進一步詢問,才發現不少人是因為看了「不生病的生活」,讓他們很憂心。 她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童乳類攝取不足,加上書裡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不斷在網路上與書報雜誌上流傳,恐讓原本乳類就攝取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楊淑惠說,鈣的吸收取決於身體的需要,為維持體內鈣濃度的恆定,有一套非常複雜的機制。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也認為,新谷弘實的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多餘的鈣會送到骨頭裡做為骨本。

作者還認為,牛奶是小牛的飲料,加上均質化過程,讓乳脂肪跟氧結合,變成過氧化脂肪;換言之,牛奶根本是「生鏽的脂肪」。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丘志威反駁,牛奶脂肪非常安定,不會碰到空氣就「生鏽」。

許惠玉說,各種研究都證實,攝取鈣質對預防骨質疏鬆非常重要,目前還沒研究報告指出,喝牛奶會導致骨質疏鬆症。她說,牛奶含有十八種胺基酸,能補充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還可幫助腦部發育,提供的營養接近人體需求。


牛奶好不好 蛋白質不同 牛奶、豆漿都喝


有些民眾不愛喝牛奶,改以豆漿取代?醫師跟營養師認為,除非是對牛奶裡的酪蛋白質過敏,否則,不管是牛奶或豆漿都應該要喝。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黃國晉說,豆漿無法取代牛奶,因為兩種食物含有的蛋白質不一樣,牛奶富含動物性蛋白,經過腸胃道消化,會轉變成必需胺基酸,而豆漿裡有的是植物性蛋白,經消化後的必需胺基酸品質不若動物性蛋白好。

他說,由於豆類已經是素食者最好的蛋白質來源,所以,醫師往往會建議素食民眾,最好吃蛋奶素,營養會較均衡。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楊淑惠說,長久以來,就有少數養生專家或中醫師建議不要喝牛奶,所持理由主要是因為牛奶是高蛋白食物,吃進體內後,蛋白濃度增高,在這種高蛋白環境下,反而會增加鈣的排出。

但她表示,牛奶是非常重要的鈣質來源,六個月以後的嬰兒,單獨母乳的營養不敷所需,兩歲以後的小朋友,母乳的最佳替代物就是牛奶,而且,牛奶裡含有不少甲硫胺酸,是人體需要的胺基酸來源之一,不是豆漿可以取代的。她說,除非因為疾病因素,否則牛奶跟豆漿都應該要喝。

至於乳糖不耐症患者該怎麼辦?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可以飲用發酵乳或低乳糖配方,以獲得奶類食物營養。

另外,也可每天先攝取少量乳品,誘發體內乳糖酵素,就不致會拉肚子或脹氣。

面對不喝牛乳的素食者跟乳糖不耐症患者,楊淑惠建議,可以在喝豆漿的同時,添加磨成粉的芝麻,或是紅豆、腰果和小麥胚粉,補充鈣質。但她也提醒,腰果因含較多油脂,熱量相對較高,而成粒的芝麻則會增加胃的負擔,最好磨成粉後食用。

(聯合報)
--
喝牛奶有害? 營養學者駁斥

暢銷書指有害引發爭議

近來坊間暢銷書、網路流傳「多喝牛奶會引發癌症」、「市售的牛奶是生鏽的脂肪」等「牛奶有害論」的觀點,董氏基金會、多位學者昨天反駁這些似是而非的說法,憂心會誤導民眾認為牛奶是不好的食物,讓國人奶類攝取不足的情況更加嚴重。

董 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奶類是每天要吃的六大類食物中的一類,含有多種豐富營養素的天然食品,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建議成人每天至少喝一到兩杯 (每杯二百四十毫升)牛奶,青少年及孕婦每天兩到三杯。調查卻發現,台灣正值成長發育期的國小學童,六成以上攝取不到一份奶類,其他年齡層的國人攝取量也 普遍不足。

國人攝取奶類普遍不足

許惠玉批評,坊間最近一些錯誤說法讓民眾誤認為牛奶是不好的食物,尤其是日本人新谷弘實所著的暢銷書「不生病的生活」,其中的一些觀點可能讓原已嚴重的奶類攝取不足情況加劇。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舉例,許多人認為喝牛奶會過敏,所以不要常喝,然而牛奶過敏現象大部分發生在二歲之前兒童,僅占五至八%,且大部份於二歲後會逐漸恢復或減輕過敏症狀。

董氏基金會指出,若小朋友對牛奶過敏,應先找醫生確認對牛奶過敏原因,若一歲以下對牛奶過敏,不建議立即「斷奶」,宜改用低過敏奶粉。

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丘志威反駁喝牛奶會致癌的說法,並援引美國的大規模研究,強調每日飲用二百五十西西牛奶的人會比不喝牛奶的人,減少十五%罹患結腸癌機會。

丘志威說,日本研究已證實,牛奶對骨質疏鬆症預防非常重要,三十歲前是骨骼成長期,中年後骨質密度每年約減少零點三%至零點五%,停經後的婦女流失速度更快,為防骨質疏鬆症,每日應攝取足夠鈣質,不過也不要把牛奶當水喝。

「不生病的生活」

引發董氏基金會質疑的暢銷書「不生病的生活」,因書本在日本、台灣走紅,不得不讓國內專家學者特地出來澄清及說明牛奶的益處。

這本暢銷書的作者是出生於日本的新谷弘實,現在美國擔任腸胃科醫師,作者宣稱在十九歲時罹患流行性感冒痊癒後,不曾再接受任何治療,擔任醫師四十五年間,從來沒有生過病,也沒有開過死亡診斷書。

他在書中提出了一些不同於傳統的觀點,例如「吃肉並不能產生體力」、「越吃胃藥越傷胃」,也指出「喝水可以瘦身」、「習慣能改變基因」、「使用農藥的作物沒有生命能量」等想法。

雖然引發爭議,卻也有台大、成大著名的教授名醫推薦。不過其中一位推薦醫師也提醒讀者,盡信書不如無書,在醫學論點尚未被證實之前,還是要多跟專家討論。

(自由時報)
--
空中的刺客 毛蟲皮膚炎

我們俗稱蛾類與蝴蝶的幼蟲為「毛蟲」或「毛毛蟲」,不甚妥當,因為不是所有蛾類與蝴蝶的幼蟲都長毛,但約定俗成,無法更改了。有的人以為長毛的毛蟲為蛾類幼蟲,或是不長毛的「毛蟲」為蝴蝶幼蟲,這都不對,例如蠶沒長毛,卻是蛾的幼蟲,有的蝴蝶幼蟲也會長毛。

身 上披覆著毛的毛蟲中,某些種類的毛有毒,如毒毛刺進人的皮膚,可造成皮膚發炎,即為「毛蟲皮膚炎」,是台灣春夏常見的皮膚病。本文所提到的「毛蟲」只指身 上有毒毛的毛蟲,不是廣義的「毛蟲」。不過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長毛毛蟲的毛都有毒,有些毛蟲的毛沒毒,是拿來嚇唬敵人的,所以讀者不必草木皆兵。

毛 蟲有由樹上垂絲下來,吊在半空中的習性,可因人類誤碰或風吹而掉到人身上。如果親眼看到毛蟲掉到皮膚上導致皮膚長出毛蟲皮膚炎,那沒人有話說,但許多病人 備感疑惑的地方為,雖然看到毛蟲懸在半空中或在樹上及地面攀爬,可是並沒有毛蟲掉到身上,為何自己會罹患毛蟲皮膚炎呢?

其實,病人眼睛所見的毛蟲並非引起病人毛蟲皮膚炎的蟲子,罪魁禍首為病人沒有注意到,飄在病人頭上、身邊、背後的其他毛蟲或其毒毛。所以出去遊山玩水時,一旦發覺毛蟲蹤跡,趕緊逃之夭夭為妙。

醫 師診治毛蟲皮膚炎的最大挑戰除了會不會看這個病,還有如何說服病人相信醫師的診斷。常見病人反問醫師:「我根本沒看到毛蟲,怎麼會得毛蟲皮膚炎?」這種情 況最可能的原因為,毛蟲的毒毛很容易從毛蟲身上折斷隨風飄揚,或是沾於樹木與樹下的草叢,所以不一定要看到毛蟲才會發生毛蟲皮膚炎,只要行經長毛蟲的樹 下,運氣不好剛好一陣風吹來,隨風飛舞的毒毛掉到人的皮膚上就能讓人長出毛蟲皮膚炎。

因此,在毛蟲皮膚炎流行的季節裡,沒事離樹遠一點,少坐、躺在樹下,不隨意碰觸樹木,不要把衣服吊掛於樹枝,更忌在樹下或樹木附近晾衣服、曬棉被、停車、堆積貨品。

毛 蟲的毒毛扎到皮膚時,會讓人感到刺癢或刺痛,有人則毫無所覺。疹子出現的時間因蟲子及人而異,有的人馬上冒出蕁麻疹樣疹子,有的人則要好幾個小時後才出現 成群的紅疹,更有的人則是隔天或更久才見疹子長出來。另外,毛蟲的毒毛如果飛到眼睛或吸入氣管裡會刺激眼睛、上呼吸道發炎。

毛蟲掉到人身上時,受到驚嚇的毛蟲會噴出毒液,刺激人的皮膚長出一大片濕疹,濕疹四周則圍繞著成群的紅疹,這些疹子都是毛蟲掉落的毒毛所扎出來的。萬一人把蟲子打死在皮膚上就更不幸了,皮膚會出現厲害的發炎。

依筆者的的臨床經驗,毛蟲皮膚炎的臨床所見可分為四種:

1.蕁麻疹樣疹子:毛蟲的毒毛含組織胺,毒毛扎到人後,可讓人馬上冒出跟蕁麻疹一模一樣的疹子,這種疹子消退甚快。

2.簇集成群的紅疹:當病人的臉、脖子、四肢冒出一大群類似蟲子叮咬的疹子時,要考慮毛蟲皮膚炎,這些紅疹要好幾天才會消失。由於毛蟲的毒毛能穿透薄的布料,所以夏天的衣服並不能保護人們免於毛蟲毒毛的侵襲,故毛蟲皮膚炎也會長於衣服覆蓋得到的地方。

3.一大片濕疹,而且濕疹外圍散布著成群的紅疹:毛蟲蟲體掉到病人的皮膚上,會長出這樣子的病灶,為毛蟲皮膚炎所特有的。

4.水泡:毛蟲皮膚炎也能出現水泡,但不常見。

理論上,毛蟲皮膚炎是種時間到了自己會好的病,醫師症狀治療即可。不過,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人,醫師可酌量使用類固醇來減輕病人的不適。

(聯合報)
--
瑞典移民天堂 也是消沉陷阱

這裡是天堂,也是陷阱。從丹麥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到瑞典南部的馬爾摩市(Malmo),只有三十分鐘車程。火車行駛經過連接丹麥和瑞典的奧瑞松德大橋,車 廂內已明顯可以看到多元化種族乘客。位於馬爾摩市近郊的洛森格德(Rosengard)是北歐移民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根據洛森格德區政府統計,百分之九十七的洛森格德居民是外國移民,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沒有工作。過去二十年來,這裡一直是瑞典社會融合最困難的所在點,也是北歐移民的一大測試地。

政治難民匯聚 密度超高

比較正確地說,洛森格德的移民,其實是難民。一九七○、八○、九○年以來,大批政治難民在不同時期,由不同國家區域湧進。一如在洛森格德圖書館工作達二十年的館員形容,「世界上哪裡有戰爭和人道災難,我們就知道又有一批「移民」要到這裡來了。」。

圖書館旁邊是洛森格德區政府的就業與訓練中心。一個年輕的父親帶著一個伶俐的小女孩,焦慮的坐在入口處等待接受瑞典政府補助,必需定期接受社工約談的妻子。年輕人叫做歐貝德(H Obeid),二十五歲,二年半前從黎巴嫩移民到瑞典。

「我想到瑞典其他的地方,」歐貝德以流利的英文說,「如果我現在可以遷出洛森格德,我立刻就走」。可是,他和這裡絕大部分人一樣,發覺離開洛森格德,在這個倡導「人有行動的自由」國度裡,竟是個如此沉重的願望。

中途之家 進得來出不去

「找不到工作,怎麼走?瑞典文不夠好,大家都把你當外國人。」。歐貝德說,他準備接受男性護士課程訓練,希望可以找到健保醫護的工作。他和在洛森格德長大 的黎巴嫩裔妻子,有一個共同夢想,「能在洛森格德外面建築一個小家庭。」,「我們只要有一個小公寓,小小的就可以了。可是,天知道,這有多難…,」。

歐貝德的臉龐始終是憂鬱的。張著一對聰慧黑眼睛的小女兒,盯著父親,「妳看,這麼聰明的一個小孩,我不能讓她在這裡長大。」小女孩的母親終於走出約談室,美的令人吃驚,怯怯地點頭,卻不肯細述自己在洛森格德成長的經驗。

八○年代以伊朗政治難民身分抵達,如今在洛森格德區負責職訓工作的哈珊卡罕(J Hosseinkhah),感慨地說,在瑞典政府照拂下,這裡的移民可以終生食宿無虞,但也因此很容易就困陷在洛森格德,苟且一生。天堂和陷阱,在這裡,沒有界線。

在洛森格德擔任社會工作逾二十年的布蘭登柏格(M Bramdberg)說,如今看到她當年輔導的家庭,帶著第三代出現在她的辦公室時,「是我最心碎的事。」。她指著距離辦公室不遠的一家葬儀社,「看到 沒,去年才開張的。這裡的第一家葬儀社,連辦後事的生意都出現了,現在生老病死,都可以在這裡啦!」。

洛森格德區政府提供了各種職業訓練和語言課程,但即使在瑞典這樣一個對平等採取高標準的社會裡,外國人找工作仍十分困難。失業十年、十五年的人,在洛森格德,信手拈來,就是一把。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十五年呢?

沒工作沒競爭 猶如死水

「錯誤的地址(洛森格德),錯誤的名字(回教姓氏),讓這些人失去公平競爭機會。」,布蘭登柏格說,她數不清有多少大男人因此挫折地在她面前流淚,但最終只有意志消沈的滯留在如同一灘死水的洛森格德。

融合是個大問題,不僅在工作上開放平等競爭機會,生活亦然。洛森格德中心兩座商場是最佳寫照。隔離兩座商場的僅為一座小天橋,一邊是回教移民的世界,裡面買阿拉伯食品,從旅行社到藥局講的都是阿拉伯語;一邊是普通超級市場,客人以瑞典白人為主。

斯堪地納維亞的第一座清真寺,也建立在洛森格德。周末的陽光下,來自中東和非洲的小男孩,一起在寺外的草坪前踢足球。這裡曾經踢出過巴爾幹塞爾維亞裔的瑞 典國際級足球明星,沙黨伊伯拉希莫維其(Zlatam Ibrahimovic)。但他成名後,再也不願意回到這裡。

「大家都把這裡當中途站,走出去,就不再回頭。」,洛森格德區勞工訓練中心行政主任楊漢森(M Johansson)說。他已經在這些工作了二十二年,疲憊不堪的面容中,有著更多的無奈。

標榜社會融合 面臨挑戰

瑞典不但是全世界接納最多外國人的國家,也是阿拉伯世界外,接受最多阿拉伯人的國家。伊拉克戰爭後,在歐洲,瑞典收容了百分之五十的伊拉克難民,另外的百 分之五十才分配到其他國家。二十世紀初,美國移民潮期盛行,外國出生人口佔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十四,今天,瑞典的外國出生人口已達到百分之十二。

今年初,瑞典政府成立了歐洲第一個「融合與平等」部會。政治顧問卡薩布蘭(K Karlsbro)表示,融合與平等部的願望是,把瑞典發展成為「世界上融合度最高的國家」。

不是每個斯堪地納維亞國家都像瑞典這麼寬容。從丹麥和挪威極右派政黨興起,可以看出一二。被認為是種族歧視基本教義派的丹麥人民黨黨魁基耶斯卡德(P Kjaersgaard)今年四月被選為「丹麥最有權力的女人」。挪威極右進步黨的女黨魁楊森(S Jensen)也不遑多讓,宣稱將在挪威二○○九年大選,取下總理寶座。

在洛森格德,我們觀察到,一個不一樣的北歐。從洛森格德,我們發現,移民對北歐的挑戰,絕不亞於福利社會和歐盟融合。

一群婦女 踢開了丹麥大門

如果你對政府的政策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在移民嚴苛的丹麥,有一群女人便以她們自己的方式,共同踢開丹麥的大門。

移民在丹麥不僅比瑞典難,定居以後,欲融入社會,尤其在工作機會高達百分之六十必需透過管道的丹麥,更是不容易。 在哥本哈根的丹麥婦女與性別中心(KVINFO)策畫下,一個發動丹麥婦女協助移民女性的「顧問」(Mentor)網絡,成功融合不同種族背景的女性。

這個網絡有點類似徵友的活動,透過這個組織網,移民到丹麥的女性可以在KVINFO的「配對」下,和一名與自己職業、教育和經驗相似的丹麥女性「顧問」接觸,以協助指導她們融入丹麥社會。

KVINFO主任楊森(E Jensen)表示,參與這個網絡擔任指導的丹麥公民都是義務性的,而且都是「有經驗忙碌的職業婦女。」。楊森說,這個女性幫助女性的構想出來後,即有三百名丹麥女性主動加入這項自願性服務。

五十歲的工會員工萊拉認為,與移民和難民分享丹麥知識與價值,「是我的公民責任」。三十歲的專業經理人寶琳娜認為,看到那麼多接受良好教育的女性,到丹麥後被迫成為邊緣人,「是一種人力資源浪費。」。

這些丹麥婦女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相信透過她們的協助和管道,可以讓那些從國外到丹麥來的女性,可以生活得更容易、更有信心。

來自台灣的哥本哈根市議員王立智以自己經歷,全力支持該中心和這個網絡。台北輔仁大學、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畢業後,王立智到丹麥重新從九年級(初中三年級)讀起,但到拿到碩士,找工作卻依然四處碰壁。

王立智表示,經驗告訴她,當一個受高等教育、有專業能力的移民女性,找工作,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的時候,「不是我有問題,是這個社會有問題。」。

除了「顧問網絡」,這個中心,還有其他族群融合方案,像是「阿拉伯行動先鋒」(ArabInitiative),思考如何可以搭起丹麥女性和回教世界女性互動的橋樑。

就這樣,一群丹麥婦女,妳一腳,我一腳,互助融合,逐漸踢出一片新途。她們的成就,令丹麥男性忍不住開始探詢:「男人是否也可參一腳?」

無邊界城市 一加一大於二

奧瑞松德(Oresund),丹麥與瑞典五百年愛恨交雜的歷史邊界,二十一世紀再度成為歐盟聚焦。只不過這次不因戰爭,而是奧瑞松德大橋串連起,北歐第一個無邊界生活與經濟整合的發展模式。

奧瑞松德是瑞典斯葛納省(Skane)與丹麥西蘭島、羅蘭法斯特(Lolland-Falster)的統稱,千禧年時,上層是公路、下層走鐵路的奧瑞松德 大橋開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與瑞典第三大城馬爾摩完全連結。二十分鐘一班火車,通勤時間只要三十分鐘,五年來在馬爾摩買房子,而在哥本哈根上班的丹麥人, 人數由二千人快速增加到兩萬人。今年第一季這條橋的交運輸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一%,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兩邊整合越來越快。這樣的變化,讓丹麥女皇今年選擇回 訪地點時,特別捨首都,挑了馬爾摩。馬爾摩居民告訴我們說,女皇已經三十年沒來了。

奧瑞松德組織肯特.蘇納森(Kent Sonneson)說,這樣的經濟模式,讓整個馬爾摩不一樣了。一九九五年以前,這是個沒有希望的都市,甚至連大學都沒有。但透過這條橋,一加一真的大於 二,哥本哈根找到了新腹地,奧瑞松德區變成有了十四所大學(其中大多在哥本哈根),有了十五萬學生,變成高等教育密度最高的「斯堪地納維亞人力資本中 心」。據統計,通車後四年,在此區設立總部的企業達十九家,比斯德哥爾摩十七家還多。

不過,緊密整合也帶來了認同上幽微的變化。自大橋開通後,馬爾摩人要搭飛機出國,也不再花五個小時北上斯德哥爾摩,反而只要十五分鐘就可以到哥本哈根機 場。蘇納森說,傳統上瑞典是一個很中央化的國家,所有政府機關都設在斯德哥爾摩,一般菁英也都往首都集中。但如今奧瑞松德經濟好轉了,整個區域變的很有活 力,馬爾摩人變得更有自信了,可以大聲跟中央講話。

像馬爾摩人認為最不公平的就是稅制。依據制度,目前兩萬住在馬爾摩,工作在哥本哈根的丹麥人還是在丹麥繳稅,不過由於享受了許多瑞典的社會福利,因此丹麥 政府每年都會付一筆錢給瑞典中央政府。但這筆錢卻不是直接給馬爾摩,而是均分到瑞典全國,這讓地方政府大喊不公平。而住在這的丹麥人反而覺得沒在這裡繳 稅,卻用這裡的福利,道德上有點過意不去。

僅管模式上證明可行,但奧瑞松德模式能不能適用到全北歐,多數北歐人認為,還有長路要走。前瑞典財政部長派得紐德就強調,瑞典需要強而一致的制度,才能把 瑞典結合在一起,奧瑞松德不可能變成特區,這個區域不會改變瑞典的定位。北歐政界人士多表示,從瑞典、丹麥公投拒絕歐元,挪威甚至未加入歐盟,顯示民眾對 於與歐盟完全整合,還有很深的芥蒂。目前斯堪地那維亞並非向南與西歐各國整合,反而是向西整合愛沙維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小國。

穆罕莫德漫畫事件 展現包容

丹麥詩人和哲學家海恩(Piet Hein),在他的著名詩集「就是這個問題」的短詩中,寫道:「要嘛,共存;要嘛,無法共存。」。海恩的詩,在丹麥穆罕莫德漫畫事件中,巧妙地成為一種詮釋。

引用海恩詩文的是丹麥前外長艾里曼楊森。他因為公開反對丹麥媒體刊登穆罕莫德漫畫,在主張言論自由的丹麥飽受批評。我們在哥本哈根與他談到此事時,艾里曼楊森仍堅持,「媒體有暢所欲言的權利,但不表示有暢所欲言的義務。」

他的道理很簡單,共存是大家生活在地球村中的關鍵,沒有必要挑釁冒犯他人。但引爆這項漫畫危機的丹麥日爾蘭郵報(Jyllands-posten),未必如是想。

日爾蘭郵報的政治評論員皮特柯(R Pittelkow)反問:「有人因這個事件在丹麥看到暴力嗎?」。答案是,沒有。皮特柯認為,丹麥的穆罕莫德漫畫事件是因為被擺在全球放大鏡下,才引起連串維護宗教信仰和言論自由之爭。

如今,漫畫事件本身雖平息,它所帶出的衝擊在寧靜的斯堪地納維亞似乎仍餘波盪漾。大家反思的方向有兩點。第一,是處理事件的方式。從事件開始即堅拒介入獨 立媒體言論爭議的丹麥政府,立場不變;挪威奧斯陸中心則認為,從事件開始,其實可以透過對話,防止對立升高,這是一個經驗;瑞典媒體支持言論自由,但不認 為穆罕莫德事件會發生在北歐移民人口最稠密,對移民包容性最強的瑞典。

其次,這個事件,不僅是宗教與言論之爭,也是北歐未來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斯堪地納維亞的回教移民日漸增多,如何融入這些不同種族文化的回教徒,與整個社會共處,是三國無法逃避的重大課題。

穆罕莫德漫畫從丹麥延燒到全世界,但回到事件引爆現場,除了討論和思考,卻不見暴力。為什麼?這是外來者的我們停下來,所思考的事。

(中國時報)
--
5年內保存6千種 台版諾亞方舟 為熱帶植物保種

清大分子生物研究所長李家維正在南台灣打造台灣版「諾亞方舟」,這是一個「熱帶植物品種保存中心」,希望為台灣可能消失的熱帶植物「保種」,預計五年內保存六千種熱帶植物物種、廿年內成為全球種類最多的熱帶植物品種保存中心。

此一計畫由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支持,已推動一段時間,辜成允初期提供五公頃土地,六月底將完成第一階段工程,花房就占九百多坪;全部工程希望今年九月完工開幕,主要供研究用,也可能讓特定機關團體參訪。

李家維指出,預估本世紀末,約有三分之二植物將滅絕,熱帶雨林棲地也被破壞,保種中心有如熱帶植物庇護所,他選擇台灣特有的、適合保種的植物,在保種中心內培植、繁衍。此一計畫經費初步全由辜家相關企業資助,預計一年提供兩千萬、五年約一億元。

初期選定蘭花、蕨類、薑、棕櫚樹、茶科、鳳梨、赫蕉、竹芋科、天南星科等十類植物。李家維說,這些熱帶植物不全是台灣特有,但以「全球」角度來說,都面臨滅絕危機。

廿年內邁向全球第一

就生物學觀點,原地保存熱帶植物種源最理想,但李家維說,原地常因人為開發、生態破壞而無法做到保種,只好「易地保存」。他表示,南台灣屬熱帶,該中心未 來至少可做到「台灣第一」的熱帶植物保種中心,照亞洲鄰近國家植物園保存的物種估計,該中心十年內應保存一萬五千種熱帶植物,有信心成為亞洲第一;廿年內 朝全球第一邁進。

台灣目前的植物物種保存以林業試驗所最豐富,但其花房和野地存活的植物種類並未具體登錄,因此難以估計。李家維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服務七年內,科博館所 屬的植物園已有計畫登錄二千一百種植物,是現今國內最豐富的已登錄資料。墾丁等地也有熱帶植物林,但李家維說,這些地方都強調「參觀」性質,他成立的熱帶 植物林是鎖定「保種」目的。

(中國時報)
--
百歲巨鯨頸部魚叉...19世紀的

美國阿拉斯加州伊努匹族愛斯基摩人上個月捕獲一隻重四十五公噸的弓頭鯨(北極露脊鯨),結果發現牠的頸部嵌著一支十九世紀的魚叉頭,研究人員據此估計,這隻弓頭鯨年齡約在一百一十五歲到一百卅歲之間。

這隻長十五公尺的弓頭鯨身上殘留的魚叉頭嵌在其頸部和肩胛間的骨頭裡。麻州紐貝佛捕鯨博物館助理館長約翰.鮑克斯托斯說,這支長十三公分箭頭狀的魚叉頭,可能是在紐貝佛製造的。

此外,這支魚叉可能是一八九○年左右,捕鯨人用重型肩扛式捕鯨槍朝這隻弓頭鯨發射的魚叉,魚叉有一裝著炸藥的小型圓筒,並附有延時信管,射入鯨體內幾秒後 爆炸,目的在將鯨擊斃,以免牠逃走。鮑克斯托斯說,魚叉爆炸後可能使這隻弓頭鯨受傷,但受傷的部位不足以致命,所以牠又活了一百多年。

計算鯨的年齡相當困難,通常是根據鯨眼晶狀體內所含胺基酸來推測。要發現活了一世紀之久的鯨誠屬不易,但過去曾找到活了近二百歲的老鯨。這隻弓頭鯨則因身上殘留的這支魚叉頭,得以準確估算出牠的年齡。

(中國時報)
--
大鯨奇 魚體發現19世紀魚叉

上月在阿拉斯加外海捕獲的一頭弓頭鯨,體內竟然留有十九世紀愛斯基摩人常用的魚叉碎片(見圖最左邊,美聯社),顯示這頭鯨魚壽命超過一百歲,橫跨三個世紀。

這頭公弓頭鯨長約十五公尺,體重約四十五公噸。被捕殺後,捕獵者用鏈鋸切開鯨魚身體,赫然發現一個十二.七公分長的炸彈式標槍殘片嵌入頸部和肩部之間脂肪層下方一根骨頭內。科學家據此推斷,這頭弓頭鯨年齡應在一一五到一三○歲之間。

美國麻州紐貝德福捕鯨博物館助理館長柏克史托斯說,沒有其他的發現能如此精確研判鯨魚年齡。

根 據柏克史托斯的說法,魚叉是在紐貝德福這個當年的捕鯨大本營製造的,這頭弓頭鯨可能是在一八九○年左右被一種肩射式標槍打中。這種標槍的小型金屬圓柱體彈 頭內裝有炸藥,炸藥與延時引信相連,標槍射中這頭弓頭鯨幾秒鐘後便會引爆。使用這種捕鯨標槍的捕鯨人打算立即殺死,但是沒有如願。

計算鯨魚的年齡並不容易,通常是經由對眼睛水晶體中的胺基酸進行分析後得出判斷。雖然年齡超過百歲的鯨魚極為罕見,但專家表示,目前已發現壽命最長的鯨魚年齡接近兩百歲。

如果這頭弓頭鯨年齡為一三○歲,那便是在一八七七年(清光緒三年)出生的。

柏克史托斯表示,魚叉殘片上用來作記號的V字形切口令人印象深刻,這是阿拉斯加獵人用來證明鯨魚歸屬權慣用的記號方式。

弓頭鯨 壽命可達200歲

弓頭鯨(Bowhead Whale,又稱北極鯨、格陵蘭露脊鯨)是一種鬚鯨,牠們沒有牙齒,但是有類似骨頭的骨板,可以從水裡過濾出食物。這種鯨魚生活在北極,成年弓頭鯨可以長到20公尺,體重可達100多噸,現今全球數目約為8000至9000頭。

科學家近年透過分析眼球晶狀體的右旋胺基酸比例,估算出大約5%弓頭鯨的壽命都超過100歲,有些甚至達到了160至180歲,其中至少發現一頭雄性弓頭鯨的壽命已達200歲,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弓頭鯨才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

(自由時報)
--
瑞典的監察使經驗/周陽山(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所長)

中國時報近日推出北歐專題,並引介了瑞典護民官制度(國內通譯為國會監察使),這是全球第一個設置國會監察使 (ParliamentaryOmbudsman)的先例。一八○九年,瑞典根據國王與國會雙方平權的原則制定了憲法,其中主要特徵之一,係強化國會對行 政權的控制,據此而設置了國會監察使一職。迄今已有超過一百個國家和地區繼起設立監察使制度。我國亦係國際監察使協會之成員。

監察使係對國會負責,脫離行政体系指揮而獨立行使權力;其主要職權,係以國會代表的身分,監督行政與司法機關,是否違背「人權保障」及善治之原則,對人民權益有所侵犯。換言之,監察使的主要職責,是確保行政與司法的品質。

與許多其他國家的制度設計不同,瑞典的國會監察使兼具檢察官的角色,對於未被移送法院的失職案件,如果經過監察使的介入與調查,可以移送法院偵辦。但在實 際的運作過程當中,監察使目前多係以對行政機關批評或譴責的方式,予以鞭策,並公諸大眾,以期對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形成壓力。

以二○○○年七月至二○○一年六月這一年期間為例,瑞典國會監察使共處理了四、六八四份案件,其中四、五五一件是民眾陳情與投訴,一三三件是監察使主動提 出的。只有一件採取起訴或懲戒的程序,足見監察使雖具備檢察官的職權,但卻甚少運用此一權限。但是採取警告或譴責的卻有五九五件,占百分之十二.七。由於 監察使多具法學專業知識,且具清譽與公信力,這些警告或譴責常能對政府當局發揮針砭的效果。

除了四位國會監察使外,瑞典還設置了六位由政府任命的專業監察使,分別是:消費者監察使,公平機會監察使,反族群歧視監察使,反性傾向歧視監察使,兒童監 察使,身心障礙辦公室監察使。以及,由民間媒體組織自行設置的媒體監察使。國會監察使係以整體政府行政機制為監察對象,除非針對某項大案(或攸關大眾權益 的案件)做出明顯成績外,否則不易讓民眾留下深刻印象。專業監察使之監督任務則單純而明確,成效立竿見影。

專業監察使雖係由政府所任命,但與政府行政組織的「執行部門」不同,監察使的角色係監督、協助、保護人權的性質,必要時還具備檢察官之任務,可以向法院提 起訴訟。換言之,專業監察使具備「公共辯護人」與「輿論領航人」的雙重使命,對其相關領域之社會輿論及專業知識,有倡導之義務。

另外,媒體監察使雖然並非依據政府之立法而設置,但因對公眾權益影響甚鉅,且對新聞公正報導有鞭策之功,可說是「公共監察使」的另類典型。目前許多先進民 主國家已推廣設置,包括新聞媒體內部之「監察員」及媒體協會之「媒體監察使」。各國之公共媒體也在其內部廣設「監察使」,進行自律監督,以保障民眾權益, 並對媒體新聞工作者進行新聞道德與倫理之監督。這也值得深受媒體濫權之害的國人多所重視。

(中國時報)
--
May

「月」字在命名的世界裡,代表柔美婉約,曾經廣受歡迎,通俗得俗氣,但它已以驚人的速度退出流行。據我觀察所得,至少目前在台北市的若干小學,整所學校沒 有一個女孩的名字裡有月字,這發展恐怕有點矯枉過正。如果要為有「月」的名字找尋創新用法,以月份為名倒是個不錯的點子,例如「六月」。

英語世界以月份為名的人很多,有趣的是,月份名字主要局限於三月到八月,亦即三月(男性名March)、四月(女性名April)、五月(女性名May、 Mae)、六月(女性名June),七月(變形為女性名Julie、Julia、Juliette或男性名 Julian)、八月(男性名August、女性名Augusta)。換言之,就是春天和夏天的月份最受歡迎,取這些名字的人,未必統統是在該月份誕生, 只是想沾些春天生氣勃發,夏季萬物滋生的喜悅罷了。

(中國時報)
--
七種語言版本同步推出 網路相簿Flickr中文版亮相

在部落客、攝影同好間頗受好評的網路相簿分享網站Flickr,正式推出包括中文在內的七種語言,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擴大服務全球的網友。

二○○ 四年發表的Flickr,可讓網友分享彼此的數位照片,透過標籤、關鍵字的設定,除了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照片外,還可知道有哪些人上傳同樣主題、拍攝 地點照片;此外也提供「contact」(自己人)的服務,將和自己品味類似的網友設定為自己人後,就可以隨時看到對方上傳的最新照片。

由於使用方便,目前網站用戶近九百萬人,其中超過一半是美國以外的用戶;根據一些調查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Flickr每月的瀏覽人次近兩千五百萬人,二○○五年雅虎收購Flickr,今年甚至宣布停止雅虎原本的相簿服務,改以Flickr為主。

這次改版,除了英文版外,將推出中、法、德、韓、義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文版本,可望進一步拓展用戶市場。Flickr各個語言版本完成率已達九成。

Flickr創辦人巴特菲爾德就表示,「現在就連不會講英文的阿嬤也能使用Flickr的功能,輕輕鬆鬆儲存孫子的照片,或上傳自己的美照都沒問題。」

對Flickr中文化,網友多持肯定態度;至於對國內網路相簿業者的衝擊,資深部落客認為,台灣業者多數網誌、相簿都同時提供,設定也簡單,仍有一定優勢。

資深部落客狗貓指出,Flickr對於重度使用者與攝影愛好者非常好用,它會幫忙分析上傳的照片使用哪種相機,光圈與快門各為何種設定。

不但如此,狗貓還說,Flickr也會估計目前用某款相機拍攝上傳的照片數量,讓網友知道哪些相機比較受歡迎;甚至還可以直接點選旁邊的連結,前往網路商城看這款相機的價格。

(自由時報)
--
連5天失眠 影響心臟功能

在探討睡眠問題的「睡眠二○○七」會議上,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一份最新報告指出,長期睡眠不足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風險;甚至只是連續五天失眠都可能明顯影響心臟功能。

長期睡不飽 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針對三十九名自願者進行研究,測量他們在實驗前睡飽十小時後的心臟功能,以及開始後連續五天只睡四小時的心臟功能,結果發現經過睡眠剝奪的受試者出現心跳加快及心率變異較小等現象。

由於人體心臟並非以固定的速度跳動,也就是每次心跳的間隔並不一定,這種變動就稱為心率變異。心率變異代表身體對壓力及刺激的調適能力;對於心臟疾病及高血壓,心率變異具有指標性意義。

報告主筆人班克斯表示,睡眠不足導致受試者心臟承受更大壓力,而「如果我們的發現可以獲得更多樣本及更深入的研究,也許可以更清楚睡眠不足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之間的關連性」。

之前的一些研究曾經指出,輪班工人因為作息或是睡眠習慣混亂,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其他的報告則是指出,睡眠不足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手眼協調不好、情緒低落。

「睡眠二○○七」會議另外一份報告則表示,如果運動員長期都有非常多睡眠時間,則衝刺速度會更快、投籃準確度也會提升,而體力跟心情也會更好。

(自由時報)
--
「蒙古」詞意歧視 在日蒙人要正名

正名「モンゴル」

據日本「產經新聞」十三日報導,日本與蒙古的交流日益頻繁,蒙古留學生以及學界相關人士近來強力呼籲,不要再使用漢民族的歧視產物「蒙古」兩字,而應以日文 表音的片假名「モンゴル」(讀音為MONGORU)取而代之。日前,連日本著名的蒙古相撲力士安馬也署名支持,不過該活動也因為可能觸怒中國而顯得困難重 重。

蒙古意味無知、過時

日本蒙古留學生會在最近舉辦的大規模日蒙交流活動「蒙古春之祭二○○七」會場上,廣發介紹這項正名活動的宣傳單,其中刊登兩國贊成者的共同聲明。內容解釋,「蒙古」兩字意味為「無知、過時、黑暗、遭受覆蓋」,全是些貶抑性的負面意義。

東京外國語大學蒙古語學系教授,同時擔任日本蒙古學會理事的二木博史表示:「『蒙古』兩字是漢民族在竭盡所能想要表記看起來很野蠻的心態下所創造出的詞彙,根本是在藐視蒙古人。」

據 說,日本約從鐮倉時代(西元一一八五年至一三三三年)開始出現「蒙古」這樣的稱呼。大阪外國語大學的「蒙古語學系」於一九六二年,便因為「蒙古」帶有貶抑 意味,正名為「モンゴル學系」;此外,日本國營電視台NHK二○○一年所製播元朝蒙古大軍攻打日本的歷史節目「蒙古襲來」,也因為相同理由改名為「モンゴ ル襲來」。

但是,日本現今仍有許多大學或團體使用「蒙古」兩字,舉凡如「訪蒙」、「日蒙辭典」或「蒙古語」等詞彙依然相當普遍。

正名運動恐觸怒中國

此外,在中國仍握有內蒙自治區統治權的情況之下,推動正名的蒙古留學生為避免刺激中國,也都強調「變更名稱運動絕對不是政治性活動,也不是出於民族主義思想」。

日本蒙古協會會長吉田順一教授更直言,他們無法要求中國不要使用這兩個字,今後打算將其視為對日本的某種啟蒙,靜靜地推動下去。

(自由時報)
--
「街景」涉侵隱私 當街小解 全世界都在看

網 路提供莫大方便性,卻也不時遭指摘侵犯隱私。搜尋引擎龍頭Google的「街景」服務最近就成了眾矢之的。透過它可看見特定街道的一景一物,置身其中的人 也可看得一清二楚,甚至還可看到有人在路邊小便的鏡頭。這項服務已成網路的熱門話題,有人質疑Google侵犯隱私,構成入鏡者人身安全的嚴重威脅。

五 月底上路的Google Maps(網址:maps.google.com)「街景」(Street View)新功能,網路上討論得沸沸揚揚。大家看了清晰可辨人的照片後,議論紛紛,「那個人是不是想闖空門呀?」、「收費員知不知道自己被拍了?」最新一 期美國《時代》(TIME)雜誌也以「Google Map:侵犯穩私?」為題,探討此現象。文中指出,許多觀察團體疾呼,Street View引發的問題不能一笑置之。

網路團體痛批不禮貌
網路團體「電子前鋒基金會」律師班克斯頓說:「自由言論、開放資訊的概 念,與隱私權觀念之間出現緊張關係。」他認為Google員工開著沒標示的車,在街上拍到的人,不論是在街上或在他們自家,當然涉及隱私,有可能讓入鏡者 感到羞恥或帶來危險。有人被拍到手拿報紙,邊走邊挖鼻孔;有穿丁字褲的人上下車時被拍個正著;有人在路邊小便;甚至還出現疑似外星人的照片。班克斯頓 指,Google的作法不一定違法,過分的照片只佔少數,但他們這麼做「很不負責任,且不禮貌」。

申訴功能可移除照片
Google Map產品經理史蒂芬趙(Stephen Chau,音譯)稱,照片都是大白天在街上所攝,非即時照片,跟大家上街看到的沒兩樣,稱不上侵犯隱私。公司員工以數月時間,拍下舊金山、邁阿密、丹佛、 紐約、拉斯維加斯等地街頭的一切。上Google Maps,點選Street View,就能看到上述城市街景(目前主要在這些地方,未來將再增加),畫面清晰,照片可放大縮小、360度旋轉。對照片有意見者,可點選「協助」 (help)頁面申訴,要求把令人不快的照片拿掉。
班克斯頓提議,其實要化解此爭議很簡單,只要讓照片中的人臉變模糊即可,免除上戒酒中心、不孕診所或具爭議性政治場合被拍的人之苦惱。他相信Google一定能想出解決方案。

Google涉及隱私事件
2007/06/08 人權團體「國際隱私」公布,Google在全球網站中侵害隱私最嚴重。Google蒐集使用者個人資料、紀錄點擊網頁連結、使用者無法移除搜尋紀錄。Google於6月12日承諾,使用者上網搜尋相關隱私資料將只保存18個月。
2007/03 Google的Gmail會依信件內容穿插有關廣告,自動偵測掃描信件內容,個人隱私受威脅。
2006/01 美國司法部要求加州法官下令,強迫Google配合提供民眾線上搜尋紀錄,以推動《兒童線上保護法案》。Google拒絕配合。
2005/04/22 Google宣布於其試用網站labs.google.com,推出「個人搜尋足跡」服務,網友能藉此搜尋過去搜尋紀錄,激起隱私爭議。

(蘋果日報)
--
楊宗緯暴紅134天 才賺15萬 替《星光大道》吸金上億

楊 宗緯為《超級星光大道》帶進上億元廣告收入,手機下載鈴聲預估也達1千萬元,他個人獲利多少?據調查,他2月10日進星光幫25強以來,唱5場校園演唱會 計5萬元;1場公益演唱紅包約5千元;3次電視節目共2萬4000元;2月至今15次《星光大道》車馬費2萬2500 元;加上該節目單元「天堂與地獄」5萬元獎金,134天他只賺15萬1500元。

清算收入
楊宗緯的暴紅神話,隨著負面新聞鋪天蓋 地襲來,正備受考驗,儘管外界看好他未來的吸金功力,但就現在看來仍有進步空間。據查他這段期間,隨著星光幫走唱,除已唱過5場校園,每場開價1萬元,也 曾出席「愛在台灣」公益演唱會,收了5000元紅包;至於手機鈴聲下載費用,華研表示尚未結算,無法估計。

將走金曲星光
另外,他 從25強開始至今,共參加過15次錄影,獲利共2萬多元,另他還參加過2次《康熙來了》、1次《模范棒棒堂》節目,他單次拿8000元,高過一般行情。此 外,也有出版社力邀他出書寫心路歷程,但被華研以不想過度消費他婉拒。今晚,他出席彰化師範大學的畢業演唱會,他是該校應屆畢業生,將無酬獻唱2 首歌。
昨 下午星光幫成員現身華研唱片,據悉是為金曲獎表演對Key,但金曲獎製作人侯文燕表示,星光幫是否會上台演唱仍有變數,但他們仍歡迎楊宗緯等人到場觀禮、 走星光大道。侯文燕說:「楊宗緯雖犯過錯,但他也認錯了,我們要給點溫暖,不要把他逼到牆角。」新聞局長謝志偉也支持此決定。
楊宗緯為了謊報年齡 及偽照身分證落淚道歉,但外界仍質疑,製作單位不該讓他一人扛責任,另TVBS新聞昨指稱,節目官方網頁留言版「曾經存在」的參賽方式,確有「13歲 -25歲」年齡限制,但比較最新參賽資格「年齡限制」已經被移除。為此,製作單位表示,「是針對踢館者而非參賽者。」

曝光雖多 收入少
錄《超級星光大道》:2月10日迄昨15次
.金額:2萬2500元
《超級星光大道》:天堂與地獄單元獎金1次
.金額:5萬元
錄其他節目:3次(每次8000元)
.金額:2萬4000元
校園演唱會:5場(單場1萬元)
.金額:5萬元
公益演唱:1場
.金額:紅包5000元
合計:15萬1500元

(蘋果日報)
--
撞擊測試 小車比大車安全

紐澳地區及歐洲的新車檢測計劃單位針對二○○六及二○○七年新車所做的最新撞擊測試結果出爐,令人意外的是受測小型房車中,有八成五達到五星級最高標準,比多款大型車還安全。

MINI COOPER獲五星
這項撞擊測試包括時速六十四公里的正面撞擊及時速五十公里側撞測試。結果達五星級的小型車包括MINI COOPER、福特Focus、雷諾Clio、PEUGEOT 207、豐田Corolla掀背式及五門房車。
MINI COOPER台灣代理汎德汽車行銷協理廖博熙說,該車配備六顆新一代智慧型檢測安全氣囊。PEUGEOT台灣代理寶嘉聯合公司行銷協理楊邦浩表示,PEUGEOT 207車身剛性強且有六顆安全氣囊,但七月引進的不見得會是有六顆安全氣囊車型。
記者李寧怡、吳慧玲

2006、2007年撞擊測試五星級車款
●小型車
福特 Focus(56.9~67.9萬元)
豐田Corolla 掀背車及五門房車(國內無販售)
MINI COOPER(128萬元)
雷諾Clio(國內無販售)
標緻207(70~80萬元,7月上市)
●大中型車
本田Legend大型車(258萬元)
雪鐵龍Picasso(月底前現金88.8萬)
Land Rover Freelander 2(216萬元)
三菱Outlander(129.9萬元)
網址:www.nzherald.co.nz/section/1/story.cfm?c_id=1&objectid=10445318

(蘋果日報)
--
苦寒 酸味食物消火氣 補充足夠水分防發炎

夏天氣溫高常覺得有股無名火,這股無名火在中醫看來容易導致火氣大症狀,如口乾舌燥、長痘痘、口臭等情形,而西醫則認為天氣熱,容易讓身體缺水導致發炎情形出現。中醫認為夏天應該降火氣,西醫則認為要預防發炎才能消除因暑氣導致的無名火。

中醫去火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表示,天氣熱時體內的熱氣不易散出,這時可能有口乾舌躁、便秘、口氣有異味等上火情形,若出現口唇皰疹、皮膚毛囊發炎等嚴重情形就需求診醫師。

吃酸味食物滋陰
若是口乾舌燥、失眠、便秘等輕微上火,可先吃滋陰食物幫助生津降虛火,可選酸味的食物,如檸檬、梅子等;或水分較多的食物,如瓜果類、柑橘類食物等可滋陰生津。也可選滋陰藥材,如生地、麥冬、桑白皮等,不過藥材使用必須先經過中醫師診斷才能建議服用。

吃苦寒洩火食物
有上火情形如嘴破、口臭等,需用洩火的食材降火氣,如苦寒性和涼性食物。寒涼性的有青草茶、苦茶、苦瓜,苦寒性藥材有黃蓮、黃芩、黃柏,具洩火作用。涼性食物有清熱利水功用,如薏仁綠豆。但這些食物偏寒涼性,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西醫抗發炎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夏天體內較易缺乏水分,黏膜組織乾裂也容易導致嘴巴破、嘴角乾裂等發炎現象。另外,天氣熱血管容易擴張就容易分泌發炎的物質,發炎機會也增加。如常有發炎情形易變成慢性發炎,可能導致氣喘或增加心血管疾病。

補充足夠水分
發炎是因缺少水分,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才能減少黏膜乾裂的情形。建議1天需補充2000c.c.至2500c.c.的水,如果排尿時,尿液的顏色比啤酒深,表示體內水分不夠,可再酌量多補充500c.c.。

吃抗發炎食物
平 常飲食中可多吃抗發炎的食物,如抗氧化食物、引朵類食物、含硫食物等。抗氧化食物可以消除自由基,天氣熱會讓自由基增加,而自由基增加也是發炎的原因,因 此多吃抗氧化物質可減少發炎。抗氧化物質以維他命C、多酚、類胡蘿蔔素的食物為主,如葡萄、藍莓。而引朵類食物也有抗氧化作用如白菜、甘藍菜,都含有抗發 炎成分。含硫的食物,如大蒜、洋蔥等,能抑制發炎作用,平常也可多吃。

少吃易發炎食物
可吃一些海鮮類食物,因海鮮所含的油脂可減少發炎的情形,而牛肉、羊肉等紅肉則要少吃,這些肉類比較容易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發炎物質。

少熬夜可降火
熬夜失眠會讓身體的肝火旺盛,身體的肝火旺盛也容易引發上火的情形,因此少熬夜、正常作息,可以減少上火的情形發生。

少吃糖分高水果
夏天應少吃糖分太高的水果,如芒果、榴槤、荔枝等,這些水果會讓血糖上升,也容易導致發炎現象,而這跟中醫所說熱性水果易導致上火有類似的地方。

(蘋果日報)
--
花生芽含抗氧化物質

說到花生芽,一般人會聯想到黃麴毒素,以為花生發了芽就是受到黃麴毒素污染不能吃了,但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邱義源指出,花生發芽不但和黃麴毒素無關,而且花生芽中的抗氧化物「白藜蘆醇」比紅酒高,還可以抗氧化、抗老化,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

小心栽種防黃麴毒素
邱 義源指出,雖然其他蔬果也都含有其他抗氧化物,例如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但包括哈佛大學的研究都顯示,花生芽中的抗氧化物「白藜蘆醇」可應用在慢性肺阻 塞、氣喘,甚至在關節炎的治療上,都很有幫助,在國外甚至有人將白藜蘆醇製成膠囊,當成保健食品服用。若是藉由食物中攝取,邱義源建議也可自行栽種花生 芽,方式就跟一般培養豆芽菜一樣,只要拿新鮮花生仁泡水4到6小時,接著再栽種讓它發芽,但應注意日照過多會增加芽菜的苦味,而且要避免高溫潮溼的環境, 否則容易孳生黃麴毒素,食用可能誘發肝癌。另外,栽種花生芽和培養發芽米不同,發芽米是利用糙米的胚體經過浸泡與催芽過程,把糙米中的酵素完全活化,使稻 胚長出芽體;而花生芽則是花生長出的芽中即含有抗氧化物白藜蘆醇,平時也可做成生菜沙拉,或炒、煮後食用。

各類蔬果要均衡攝取
台 大醫院營養師陳珮蓉指出,不只是花生芽,白藜蘆醇也可以從紅酒中攝取,若要補充抗氧化物不建議只從單一食物,最好能夠從各類蔬果中廣泛攝取。例如,除了花 生芽有白藜蘆醇,也可從番茄裡補充茄紅素;吃芒果、木瓜補充胡蘿蔔素;從綠色蔬菜裡補充維生素E或C等,均衡攝取各類蔬果的營養,才能真正補充身體所需的 抗氧化素。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