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71012

Google台灣地圖 幫你找車位

Google昨天宣布推出新版的台灣Google地圖(http://maps.google.com.tw),新版附加了更多功能,除了查找目的地的基本功能外,包括想找餐廳、停車場、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甚至附近電影院演什麼,都可以在這裡輕鬆的找到。


Google花了七個月時間,將台灣地圖功能更加強化,增加「我的地圖」、地圖小工具、商家自動登錄等功能。不論出門前先查一下,或開車族用手機連上Google地圖,或是製作個人化地圖,都可方便找到所要的資訊。

功能一:我的地圖

使 用者可以建立個人地圖集,並且和親友們分享。例如你是個單車旅行愛好者,就可以在個人地圖上以圖庫的圖示,在地圖上標示位置,還能用特別的線型與形狀凸顯 旅行時的路線和區域,或在地圖上嵌入旅遊簡介、行程規劃、照片等實用資訊;或是直接連到YouTube,讓親朋好友們看到旅行影片等。

使用者還可以把個人地圖嵌入到部落格裡,讓個人網誌呈現地圖、文章等資訊;甚至還能自由選擇要不要公開「我的地圖」,如果選擇公開,全球網友都能看到分享內容。

功能二:地圖小工具

Mapplets是新版的新玩意。使用者可以視需要,將含有特定資訊或工具的圖案和地圖整合在一起。喜歡跑步者可以將各地區慢跑步道標示進去,其他如院線片資訊、餐廳簡介、台灣所有的星巴克店家等各種資料也可一併整合。

功能三:商家登錄中心

「商 家登錄中心」是提供給企業的免費工具。目前Google地圖雖然已經和傳統工商名錄與數十億筆網頁資料結合,但難免也有「漏網之魚」,被漏掉的企業們可以 到http://www.google.com.tw/local/add的網址,申請新稱或編輯公司資訊,填完後企業會收到Google的中文語音系統 自動回覆。

頭家們就可以利用這項功能,編輯例如地址、電話、營業時間、菜餚風格、付款方式、網站、電子信箱等資料,讓網友查詢地圖時資訊多更多。

功能四:本地搜尋功能

舊 版的台灣Google地圖就有本地搜尋功能,使用者只要輸入地名、地址、商家,就能在地圖上找到該地點位置。但Google工程團隊最近更新了台灣的衛星 照片與圖資,讓地圖資訊和台灣現實地理情況的吻合度提高,使用者可以選擇檢視地圖、衛星地圖或是混合地圖,更精確了解目的地理位置。

例如台北民眾想找大安區的咖啡店,只要輸入關鍵字「咖啡店」,再於搜尋欄填入「大安區」,就能找到該區所有咖啡店名單。每筆搜尋都會附電話號碼、地址與相關網站,甚至還有路徑規劃,告訴你該怎麼從家裡出發到達目的地。

功能五:行動地圖

現在手機族也能使用免費的Google行動地圖了。只要手機連上Google地圖,包括最近的停車位、捷運站,附近電影院正在放映的影片,甚至是高速公路的車流量,都可以查詢。

這 一個免費下載應用程式可以在絕大多數支援J2ME((Java 2Platform, Micro Edition)、所有的彩色黑莓機、以及使用Windows Mobile 2003 5.0以上版本的Windows行動裝置。如果想要免費下載Google行動地圖,可至http://www.google.com.tw/gmm

昨天有網友反應,若從個人電腦連結到Google行動地圖網址,居然直接連接到Google行動地圖「中國版」,所有內文都是簡體字。

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解釋,這是因為新版上線時間才十幾個小時,全球各地的伺服器沒有同步更新所致,但「中國版本」不影響下載後所有功能,Google也會儘速加快伺服器的更新。

(聯合報)
--
Google台灣地圖 引爆行動行銷戰

Google 台灣工程研究所長簡立峰昨(11)日宣布推出台灣版的地圖服務,商家可以透過地圖增加與目標客戶的接觸機會;網友只要用手機上網,就可查那裡還有停車位、 高速公路的流量等。由於Ya-hoo!奇摩也規劃將地圖的功能獨立為單一頻道,顯示透過地圖搜尋的行動行銷戰已經開打。

簡立峰表示,台灣版的地圖與全球Google地圖服務功能相同,但在台北市政府與高速公路局的協助下,增加即時查詢台北市公有停車場車位,與高速公路車流監控的功能。另外,網友也可以在自己的地圖上增加或瀏覽YouTube影片,或查詢台北市電影院正在放映的影片。

Google表示,台灣版的地圖,由三位Google台灣工程師與一位實習生開發而成,由於台灣地址寫法與美國有很大差異,必須特別改造,才能搜尋到正確的資訊。

另外,Google地圖是一個動態開放的平台,能讓一般使用者與企業貢獻並分享自己的地圖與地方資訊,進而打造出完整且有用的地理資料庫。現階段Google地圖具備線上地圖、衛星照片、地址搜尋與工商名錄等功能。

簡立峰說,台灣版Google地圖推出後,使用者透過電腦或手機就能得到想知道的地理相關資訊,這是Google落實在地化的重要發展。

尤其將傳統工商名錄與Google數十億筆的網頁資料結合,網友只要輸入關鍵字,再於搜尋欄位填入所在地區,就能找到附上電話號碼、街道地址等有用資訊。當使用者搜尋相關服務時,也會出現在搜尋結果旁的贊助商聯結中,廣告主也可因而接觸到客戶。

目前Yahoo!奇摩的地圖服務,主要與搜尋中的生活資訊結合,也就是網友如果搜尋喜歡的餐廳,餐廳的地圖也會隨之出現,結合手機後,地圖的應用更廣,Yahoo!奇摩也考慮單獨推出地圖服務。

Google表示,行動地圖部分可以免費下載程式,在絕大多數支援J2ME、彩色黑莓機(BlackBerry)、以及使用微軟Windows Mobile 2003 5.0以上版本的Windows行動裝置上執行。

(經濟日報)
--
Google推台灣地圖 手機嘛也通

全球最大網路公司Google自從一年半前在台灣成立工程研究所後,今年度密集推出符合台灣市場在地化的相關產品,繼數個月前推出iGoogle台灣首 頁,昨(十一)日再推出台灣版的Google地圖服務,該地圖服務是動態開放的平台,提供一般使用者、企業、商店上網分享自己相關的資訊。Google地 圖服務同時也支援JAVA功能或Windows Mobile 5.0作業系統版本以上的手機。

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博士表示,目前台灣工程研究所的團隊約有三十人,不但負責全球性的專案,也著手進行適合台灣本地的服 務,Google台灣地圖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只靠四名工程師及一位工讀生,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完成。這也是繼歐洲、美國、日本以外,推出在地化地圖服務的 區域。

簡立峰說,接下來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還有多項符合台灣本地化的網路服務將推出,而台灣工程研究所的招募人員的工作也始終沒有停下來過。

Google地圖(Google Map)是個全球性的服務,簡單來說,網友不但可以查詢到特定的地址、還能夠測量兩個地點之間的距離,以及前往目的地的路徑(包括公路、公車、捷運等)。 Google地圖還結合了該公司的幾項服務,包括YouTube影片、Picasa圖片上傳服務、衛星照片等服務。另外還提供多項小工具,讓商家可以上傳 自家的地址、電話等資訊,也提供網友製作「我的地圖」。

Google表示,該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廣告營收為關鍵字廣告,如果商家是關鍵字廣告的客戶,消費者使用地圖服務時並搜尋相關店家資訊,地圖上會顯示相關的店家資訊,但只有消費者點選進去該網頁時,商家才需要付費。

Google強調,該地圖服務是整合性的動態生活資訊平台,台灣方面的合作單位有台北市政府、交通部等,因此,相較於全球性的 Google地圖服務,台灣在地版本還提供了台北市公有停車場閒置車位的即時動態資訊、高速公路的即時路況,另外還可以查詢台北市電影院正在放映的影片, 並同時與信義房屋和永慶房屋合作,在使用地圖服務的同時還能夠查詢房屋買賣訊息。

(工商時報)
--
上Google台灣版地圖 停車免煩惱

手機可監看國道車流量

經 過數月的準備調整,Google昨天終於推出台灣地圖服務,Google表示,與全球「Google地圖」服務最大的不同,就是台灣「Google地圖」 擁有全世界第一個即時停車位更新系統,可以查詢台北市哪一個公有停車場還有空位。由於Google地圖可下載到JAVA手機上觀看,只要用手機上網,民眾 就可以運用Google地圖查詢停車空位,還能監看高速公路流量。

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表示,這兩項創新功能,係獲得台北市政府與高速公路局的協助,如果路邊停車格有裝感應裝置的話,路邊停車也能達到即時查詢空位的功能。

Google工程師指出,將Google地圖轉換台灣版並不容易,由於國內地址寫法與美國有很大差異,因此必須特別改造,才能搜到正確的資訊;其次,台灣的地名有不少與日本相同,為避免誤判,工程師在設定時會將搜尋引擎設定為台灣優先。

除了台灣「獨家」功能外,Google地圖可以做到本地搜尋、自己設計「我的地圖」與親友或大眾分享、在標定的地點放置Youtube影片或自己拍攝的照片,甚至查詢台北市電影院正在放映的電影。

商店多了免費宣傳管道

Google地圖台灣版是在五月份悄悄上線,上線之初部分資深部落客已奔相走告,經過五個月的累積,Google初估,已有許多網友利用「我的地圖」功能,標示了數十萬個地點,如標示市區免費無線上網地點,也有網友製作全國麥當勞轉播王建民賽事的十六家餐廳地址。

對於開店的民眾來說,網路地圖服務可說多了一個宣傳管道,Google提供商家專屬的登錄區,這項功能完全免費。

Yahoo!奇摩應戰 推偵測上網位址地圖

不 讓Google專美於前,Yahoo!奇摩昨天也宣布推出地圖服務,該公司與國內知名網路地圖品牌友邁科技(urMap)合作,結合 Yahoo!奇摩「生活+」既有的百萬商家資訊,要與Google一爭長短,Yahoo!地圖的優勢在於資料累積時間較長,資料量應較Google充足, 但目前Yahoo!地圖並無手機版,是一大缺憾。

Yahoo!在美國很早就推出在地化的地圖服務,但在台灣,僅推出以商家資訊為中心,搭 配簡陋地圖的「生活+」頻道。由於Yahoo!奇摩為國內入口網站龍頭,因此「生活+」仍擁有三十五%的到達率,該服務推出三年,累積近百萬商家的資料, 並改善地圖服務品質,對Google也是不小的威脅。

Yahoo!奇摩表示,Yahoo!地圖可以偵測上網位址,在連上地圖頻道後,直接 顯示使用者上網所在地的地圖,讓使用者對周遭環境一目了然;此外,使用者也可以查詢特定區域的周邊商店、餐廳與大眾交通工具的搭乘或轉乘資訊。顯示附近地 標功能,讓缺乏方向感的網友,也可以透過附近店家,知道自己所在方位,下一步要往何處去。

(自由時報)
--
Google台版地圖 秀停車位 可編個人地圖 Yahoo百萬筆商店資料比拼

入口網站Google昨宣布推出台灣版Google地圖,除更新台灣版的衛星照片和圖片資訊外,還有全球僅台灣才有的停車場空位狀況等資訊,並稱即起提供免費下載軟體,讓民眾以手機、PDA上線使用。Yahoo!奇摩則推出生活+地圖服務,號稱有上百萬筆商店資料。

《魔戒》譯者兼網路重度使用者朱學恆昨表示,Google個人化功能雖強,但缺乏路經規劃功能,讓線上地圖的便利性降低很多。

還能建立專屬遊記
新 推的台灣版Google地圖服務,共花將近九個月的時間進行在地化,將台灣商店資料納入資料庫中,Google產品經理林裕寬表示,未來將開放平台讓廠商 或是網友自由加入資料更新,另將提供網友免費下載專用軟體到手機或PDA上,連上網路後就能輕鬆瀏覽Google地圖。但《蘋果》昨上網仍無法下 載,Google稱今天應可提供下載服務。
新推的Google地圖比照iGoogle自定首頁模式,推出各式小工具讓網友自由選擇,如可看到高速公路流量、台北市停車位查詢等,小工具也開放創作投稿,隨時可自己量身定作工具;另外還能紀錄或分享個人地圖,在地圖上建立專屬遊記或感想。

手機用地圖成趨勢
Yahoo!奇摩為迎戰Google地圖,周一已推出生活+地圖頻道,具有路徑規劃、經緯度查詢、顯示附近路標等功能,Yahoo!奇摩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總監鄭雅仁表示,生活+中上百萬筆的商店資料是Yahoo!最大優勢。
交通大學傳研所教授郭良文表示,在手機或PDA等行動裝置使用地圖將是未來趨勢。朱學恆則表示,美國版Google地圖另有網友創作租屋網小工具,能在地圖上看租屋資訊,但均缺乏路徑規劃功能,讓便利性降低。

(蘋果日報)
--
又募9億 台大吸金功力超高


台灣大學昨天再獲四位企業家聯手捐贈九億元,挹注台大竹北分部軟硬體。捐款人力晶科技與IVAX創辦人許照惠各捐一棟價值約三點五億建物,共七億元;鈺創科技與生寶臍帶血合計捐出兩億給產學合作基金;台大共獲九億元捐贈。

台大竹北分部約卅五公頃,新竹縣捐贈土地,籌設計畫書八十九年核定,原本台大要一併規畫竹北分部與生醫園區,不過生醫園區後來改由國科會負責,且因分部無法使用五年五百億經費,計畫延宕,目前還是荒地。

為推動竹北分部興建,台大和新竹縣相關人員組成竹北分部六人小組,由也是校友的力晶董事長黃崇仁擔任籌建小組主任委員,負責向企業募集籌建經費。台大校長李嗣涔指出,有了這九億元後,第一期開發經費差不多夠了,將儘速展開基礎建設發包等相關事宜。

另一位捐建物的校友不願曝光,後來才證實為台大藥學系校友許照惠,卅六年出生的她,是IVAX公司創辦人,該公司以七十四億美元、超過新台幣兩千億高價被以色列藥廠Teva收購,她個人身價超過百億元。

許照惠成功過程很傳奇,在美國創業成功前,最窮困的時期,她和先生的戶頭內只有三百美元,靠著「打死不退」的性格,創辦IVAX公司,是美國生產學名藥(逾專利期藥品)的知名藥廠。

低調捐款的許照惠在簽約典禮前一小時先到校長室簽約,據了解,她除捐贈竹北分部三千五百坪的產學合作中心,價值約三點五億,還會再捐一棟兩千五百坪的教學大樓。

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說,將分十年捐贈一億元產學合作基金,每年捐贈金額為一千萬元,他也以個人名義每年捐贈五百萬元,合計十年,共五千萬元;生寶臍帶血公司董事長章修綱也將分十年捐共五千萬元的產學合作基金。

1個月吸金160億 羨煞各校


台大一個月募到一百六十幾億元,讓他校羨煞。陽明大學就叫窮,校友最大筆捐款還不到五十萬元;台師大想蓋美術館有地無錢,希望台大帶動企業捐款,讓各校雨露均霑。

「台大好像天天都在收錢!」聽到台大又獲九億捐款,陽明校長吳妍華羨慕不已。她說,陽明以生醫見長,辦學成本高,儘管教育部給的經費少,陽明在神經科學的表現還超過台大。

吳妍華說,陽明校友不如台大有錢,她上任後,非校友企業最大筆捐款是幫忙整建醫學系館,但只有幾千萬元,陽明沒錢蓋附設醫院,希望企業關注更有發展潛力的學校。

清大副校長葉銘泉說,清大校友捐款沒斷過,但超過一億則「可遇不可求」,他非常羨慕台大,希望台大能帶動企業捐贈大學風氣,讓各校雨露均霑。

成大歷來也曾獲奇美等南部企業幾億元捐款,但郭台銘一口氣捐一百五十億元給台大,讓成大校長賴明詔很羨慕。他說,企業捐款大學在國外雖普遍,在台灣則是最近的事,希望台大帶動風氣,讓大學募款更容易。

台師大校長郭義雄說,師大今年連獲旅法畫家朱德群、港商田家炳各捐款一千萬元,但也只是台大單筆捐款的零頭,師大目前有一塊五千坪的空地,希望企業踴躍捐款協助蓋美術館,多關助人文藝術。

「東海創校幾十年的募款,還不及郭台銘給台大單筆捐款。」東海大學校友聯絡室主任沈哲正說,東海每年募到幾千萬元,也曾有人匿名捐一億多元。私校募款最大阻力,是捐款只有兩成免稅額,捐給私校興學基金會,也只能免稅一半,希望政府比照捐給公立大學百分之百免稅。
--
台大連續獲贈企業捐百億以上,校長李嗣涔昨天強調,郭台銘捐贈的癌症中心和給流浪動物的款項,都不是只給台大,而是讓全社會使用,去掉這部分,對台大發展一流頂尖大學的經費仍有限,但他希望能帶動企業捐款給大學的風氣。

台大竹北分部除做為研究中心,將以在職專班、研究所為主,領域包括生醫、生醫電子、IC設計、精密機械及生農產品技術研發等,最快兩到三年後開始招生。

台大副校長包宗和表示,竹北分部約卅五公頃,新竹縣政府正在徵收中。校地公共設施建設經費將由校務基金支付,約需四億,最快明年中旬動工。台大表示,竹北分院預計興建七棟大樓,昨天獲贈九億仍不夠,還要繼續募款。

堆砌頂尖大學 9億夠力嗎/尤克強(元智大學總務長)

據昨天晚報報載「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一口氣獲得九億元企業捐款的台灣大學表示:「仍不夠,仍要繼續募款。」讓許多經費拮据的大學聽了頗為吃味。

然而台大校長李嗣涔說:「對於發展一流頂尖大學,這些經費仍有限。」這句話倒是說得對極了。因為全世界的頂尖大學只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長期擁有頂尖的博士研究生。而從美國頂尖大學發展歷史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只有一流的產業才是培養頂尖大學的溫床。

我是在一九七○年代從台灣赴美留學的,當時台灣的經濟尚未起飛,科技產業不發達,科技人才在台灣找不到可以發揮能力的工作。許多人到美國留學的目的,是希望畢業以後能夠留在美國就業,進而取得永久居留權,因此當時的美國頂尖大學充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博士研究生。

後 來台灣的經濟起飛了,新竹科學園區蓬勃發展,人才紛紛回流,「科技產業」的興盛帶動了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相關科技人才的茁壯。因此要發展一流頂尖大學,首 先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夠長期吸引頂尖的人才來當博士研究生?」九億元如果不夠,那麼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能夠發展一流頂尖大學呢?

人 才就如植物的種子、教育像土壤、產業好比陽光。植物最後能茂盛地成長,除了肥沃的土壤之外,還需要陽光的照射,所以唯有一流的產業才能長期留住頂尖的人 才。相對於台灣,大陸有非常豐沛的頂尖人才(種子)可以為我們所用,而台灣目前的大學優勢(土壤)其實源自於台灣的產業優勢(陽光),也是台灣能夠吸引大 陸人才的誘因─如果某個科技產業在台灣萎縮或消失了,台灣就會失去留住那個專業頂尖人才的優勢,正如一九七○年代許多科技人才都跑到美國去當博士研究生 了。

反過來說,如果某個科技產業在大陸蓬勃發展,大陸的大學就會成為那個科技的頂尖大學,也會吸引台灣的頂尖人才。所以針對「需要多少錢 才能發展一流頂尖大學?」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呢?就是「努力讓一流的產業生根發展」。如果沒有陽光確保生長,九億元只能提供短期的土壤肥料,無法長期吸 引頂尖的人才種子,當然也就無法發展一流的頂尖大學。

未來全球化競爭中,這是非常動態的過程,台灣不可能確保目前的一流產業永遠持續,所 以需要不停地創造新的產業優勢。政府既規劃生物科技是下一波明星產業,就應當正本清源從經濟面思考:如何努力改善產業政策(譬如三通等)善用大陸的市場和 人才,讓高科技產業能夠留在台灣生根茁壯,吸引各地頂尖的人才來台灣,頂尖大學也就水到渠成了。反之,如果台灣的經濟大餅愈做愈小,莫說九億,就是九十億 也培養不出任何「一流頂尖大學」。

(聯合報)
--
貴的跑鞋 未必護足

慢跑愛好者大多認為,跑鞋愈貴愈能保護足部,但根據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昂貴的跑鞋未必能對足部提供更多保護,也不能提升成績,反而是便宜的跑鞋保護功能較強。

英國媒體報導,英國丹迪大學阿波德博士領銜進行的研究顯示,市價四十英鎊(約台幣兩千六百元)的低價跑鞋比七十五英鎊(約台幣五千元)的高價跑鞋更能保護足部免於受傷,且兩者穿起來一樣舒服。

研究小組測試三大廠牌的九款男性跑鞋,尺碼為英國最通行的八號到十號,價位分為三個區帶:低價(四十英鎊,約台幣兩千六百元)、中價(六十到六十五英鎊,約台幣四千到四千三百元)、高價(七十到七十五英鎊,約台幣四千六百元到五千元)。

測試的跑鞋都裝上電子軟墊,以測量腳跟、大腳趾及足部中間的壓力,然後由四十三名男性志願者在跑步機上跑步。跑鞋的標誌都遮掉,使參加測試的志願者不知道自己測試的是何種品牌。

阿波德說:「以避震的角度來看,功能與價格無關。事實上,中低價位跑鞋的整體足底壓力較低。即使這種差異不大,長期重複衝擊的影響卻可能很大。」

阿波德說,受測的跑鞋是一般消費者會在體育用品店購買的三大品牌。

阿波德表示,鑑於這項研究,他的建議是,買跑鞋時找最適合自己的鞋子就好,不要管價格。

(聯合報)
--
在家上網K歌 當MTV明星

想要無限飆歌,做成MTV與好友分享,卻又不想花大錢嗎?有網路公司研發最新的K歌網站,網友在家就可歡唱最新歌曲,還可以自製畫面,一圓明星夢。

有網友才把歌放上去,就有一堆粉絲上網推薦,儼然成為新的星光網站。網站目前尚未公開,已吸引2萬多名會員登錄。

「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當紅的歌曲「背叛」在網站上被人點唱高達數千次,許多網友也都大方地把歌聲秀出來。網友「七七乳加巧克力」把自己與男友甜蜜合唱「小薇」的畫面上傳,獲不少網友迴響。

年齡較長的網友「Hoover」更把自己演唱「再回首」、「拜訪春天」等懷舊歌曲的畫面廣寄給朋友,表示自己經好幾年沒有到KTV去唱歌,只因為會唱的歌很少,又擔心唱出來被恥笑,不敢踏入KTV,得知可在網站上盡情歌唱,對他實在是「德政」。

他還說,以前曾立誓要發唱片,但苦無機會,如今網上已有他的粉絲,讓他頗為開心。

愛卡拉全球在線營運長劉緒蘋表示,網站預計下月初正式推出,不過目前網友已經能夠上線歡唱,靠著同事、朋友內部宣傳,短短1個半月已有2萬多名會員加入,可見台灣人真的很愛唱歌。

「歡唱、錄製、分享」是此網站主要內容。她說,很多人到KTV其實沒機會拿到麥克風,甚至無法歡唱,愛卡拉就是提供平台給愛秀、愛唱歌,甚至不敢公開唱歌的人。

劉緒蘋稱他們的網站叫「klog」,以K歌替代「blog」記錄生活,除讓網站發揮唱歌功能外,也能給更多人提供創作及趣味,並藉此認識新朋友。

K歌網站目前有近3000首合法歌曲伴唱帶,供會員無限歡唱,每月會費分99元及169元兩種,各可有1G及2G的歌曲上傳空間;不想花錢還可以加入免費會員,60多首歌可以歡唱,也有200MB空間,可儲存約20首歌。

想要線上K歌的最低需求配備為Pentium3 1.0GHz以上,Win-dows XP或Windows Media Cen-ter作業系統,512MB以上記憶體,顯示卡要支援DirectX9.0,重要的是有喇叭、耳機、麥克風及網路攝影機。

(聯合報)
--
遠高於歐美 國內醫院尖峰噪音分貝破百

醫院原本是治療疾病的場所,但學者針對台中地區五所大型醫院環境進行檢測,竟發現門診、急診、掛號處、領藥處環境噪音驚人,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尖峰時刻,整體環境噪音甚至突破一百分貝。環保署也陸續對國內醫院進行檢測,了解院內音量。

官員透露,現已檢測部分北部大型醫院,最低音量值為和信醫院,雖僅五十一分貝,但仍略微高於歐美建議值的四、五十分貝,各醫院平均值為五十七分貝,顯示台灣的醫院比歐美等國家吵。

急診門診掛號領藥 特別吵

至於最吵的醫院,環保署說是國內「知名」大醫院,因為人潮出入、人聲鼎沸,加上建築物屬於古蹟,無法增設吸音設備,噪音量確實相當驚人,實際數據尚待進一步確認。

中華民國醫療管理科學會常務理事、美國杜蘭大學醫管所博士白佳原,最近針對中部地區區域級、教學醫院等級五所醫院環境進行噪音檢測,發現大醫院內的公共區域背景噪音量相當可怕,輕則超過八十分貝,嚴重者飆破一百分貝,還不包括動力式、機械運轉的鍋爐室。

白佳原說,一般民眾都以為醫院是治療的地方,應該最安全。沒想到大型醫院因為就診人潮多,加上醫材器械老舊,使民眾就醫時可能不知不覺曝露於會造成聽力損害的環境中。相較於歐美等先進國家醫療院所,國內大醫院整體環境噪音至少超過廿到卅分貝。

白佳原將這項研究報告投稿到歐洲Jose學雜誌提出警訊,期望能與歐美地區進行比較,借以提供對策。他發現,醫院裏的環境噪音一部分來自病患及家屬,一部分來自醫院醫療器材造成。有些醫院掛號收費處還在使用點擊式列表機,聲響驚人,有時連行政人員聽了都會抓狂。

醫器病患家屬 也是噪音源

白佳原指出,來自病患及家屬的噪音可利用隔離式候診區,或縮簡就醫療程改善。例如,採預約掛號,時間一到直接進入診間就診,省去到掛號處繳費程序,可以縮減掛號、門診處人潮,減少製造環境噪音。

至於輪軸、器械發出的噪音,可利用器材更新改善,使用雷射式印表機較傳統點擊式印表機少廿分貝,也比噴墨式印表機至少減少十分貝。

白佳原發現,若干醫院病床仍然使用舊式鐵製材質,推起來嘎嘎作響,連醫士護士巡房用的推車有時也有這種問題,敏感的病人聽到推車聲,情緒就會難以按捺、甚至會發飆。他建議,類似醫材應改用塑膠製輪子,在經常可能行經的地方加上墊片,減少聲響。

室內太吵 無法可管

醫院內的噪音有多嚴重?環保署針對北部醫院進行院內音量檢測,平均約五十七分貝,高於歐美標準。官員說,國內現有噪音管制法主要針對環境噪音,而非室內噪音,因此對醫院內音量過量,目前「無法可管」,只能要求醫院自主管理。

環保署表示,歐洲、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等國家都比照室內空氣品質,針對室內音量擬定建議值,醫院門診區、掛號處等「非病房區」,大多為四十到五十分貝,相當安靜。

環保署強調,音量並非單看絕對數值,也牽涉到人的感受性,即使相差三分貝,聲音大小就差很多。以台北市大馬路口來說,平均約七十到八十分貝,消防車警鈴的刺耳聲響也不過一百一十分貝。

噪音可能惡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噪音傷人,有多嚴重?醫師指出,在九十分貝的背景噪音下工作超過八小時,就會造成聽力損傷,不悅的噪音更可能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惡化,另外也可能誘發躁鬱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加遽。

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指出,依勞委會對職業環境噪音的規範,曝露於九十分貝以上背景噪音環境超過八小時、九十五分貝噪音超過四小時、一百分貝噪音超過兩小時,就會造成聽力損害。

前台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俊良分析,噪音會造成心理不適,在噪音刺激下,除了聽覺的傷害,也會造成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惡化。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對噪音的的耐受度較差,物理性的刺激,可能誘發神經性傷害。

秀傳醫院彰濱分院精神科醫師洪裕明表示,躁鬱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對於噪音相當敏感,有時小小聲響就可能讓人情緒失控。而許多妄想症病人對大哥大、電腦鍵盤聲音特別敏感,這類聲響會誘發他們病情加遽。

劉博仁指出,工作環境噪音對聽力的傷害與曝露的時間與強度有關,過去研究多半針對機械工廠、靶場以及飛機場地勤人員承受較多的環境噪音,其噪音源是長時間、強度頻率都高。但醫院的環境噪音是瞬間的,並非連續的,對一般民眾影響應該有限。

院方:硬體可改善 人聲難管

學者研究大醫院公共區域噪音量驚人,公衛學者指出,醫院內環境噪音因未危及生命,所以成為管理的灰色地帶。醫院行政管理人員則坦承,來自醫療器械的聲響可藉器械逐步更新來改善,但病人及家屬就醫時發出的聲響,只能勸導約束,成效有限。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郭憲文指出,一般醫院環境噪音是噪音管理死角,依相關法規醫院外噪音歸環保署管,醫院內由勞委會規範管理,重點在醫院工作人員的職業傷害,而非病患人身安全,形成灰色地帶。

在實務管理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彭慶添說,環境噪音由醫院勞工安全委員會定期測定與評鑑。以該院為例,老舊醫療器材已逐步更新。台北榮總骨 折科主任陳威明說,醫院也開始注意、改善噪音問題。例如,以前病房的換藥車是金屬的輪子,現在都已經換成沒有噪音的靜音輪。

至於病患及家屬發出的聲響,彭慶添指出,管理上有困難,目前只能透過護理人員勸導,成效有限。

排隊還要吵個架 醫院眾聲喧嘩 不吵也難

「我就是要拿藥,我已經等很久了…」、「先生,這是結帳區,領藥要去另一個櫃台」、「我現在就是要拿藥…。」這是某大醫院櫃台,病患為了領藥吼來吼去;希望醫院內沒有噪音,也難。

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說,醫院裡真的吵,但這是沒辦法的事。例如,診間病人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狀況要處理,「很容易就跟菜市場一樣。」

另外,醫院很多必要的硬體運作都會有些聲音,包括呼吸道病患區域加裝的空氣清淨機、住院病患一日至少三次的配餐的餐車、醫師巡房、換藥的換藥車,都會發出聲響。

為此各家醫院都在想辦法管制,馬偕醫院規定,晚上十點以後管制進出,最起碼可維持住院病患住院期間的安靜。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認為醫院噪音「還好」,最重要的診間、住院區域多數噪音都不大,對醫療業務的執行沒有太大困擾。他說,有時會在病房區域看到請探病人或家屬「輕聲細語」的提醒海報,但不是常態性張貼,多半是因為那一陣子有人在病房內比較吵鬧才會拿出來貼。

醫院內都在「吵」什麼?一位常去某大醫院看病的蔡媽媽說,小兒科不用說,尖叫連連,外加小孩跑來跑去,家長扯嗓高呼「回來,回來」、「我揍你」。若隔壁是耳鼻喉科,一堆「聽力有毛病」的人可能不受影響,但陪看病的人就受不了。

吵架更常見,蔡媽媽說,有次病患不滿掛號櫃台人員,頻罵「你這是什麼態度」,由於開罵者是位老伯伯,旁人多半噤聲。有人白目插隊也會引發吵架,也有人罵自家的菲傭搞不清方向…。更誇張的是,有次一位先生等看病時邊做股票,打手機大喊:「中鋼呢、中鋼現在多少了?」

台北榮總骨折科主任陳威明說,台灣的醫療環境沒有辦法跟國外比,美國的門診要事先預約、一節只看十到十五個病人「當然可以輕聲細語」。台灣看病很方便,隨時都可以掛號看病,人多就會比較「熱鬧」。

他說,醫院噪音免不了,但醫院、醫師會注意,包括管制診間裡的人數等。而且有時候在診間裡「吵」的是在一旁見習的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醫生就要負責管秩序,叫他們小聲點以免吵到病人。」

(中國時報)
--
颱風預報狼來了/吳俊傑(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上周末,今年第五個侵台颱風柯羅莎狂襲台灣,造成重大災情。由於前此帕布、聖帕及韋帕這三「帕」系列颱風災情不如預期中可「怕」,雲淡風輕看似過度預警,令人「不滿」。轉眼間,大自然決定不再手軟,許多民眾這次真正體驗到大自然翻臉如翻書,落差更如洗三溫暖。

每當颱風來襲,大家莫不密切注意颱風動向。細心的人或會發現,颱風動態圖上表示預測路徑的虛線宛如活物,畫面上的改變看似蹣跚,但這些微變動卻含意深刻,此因台灣地形複雜,對不同路徑侵襲,反應特別敏感,禍福之間,懸於一線。

想要將颱風對台灣的傷害減到最低,「預報」可說是最根本的一環。能掌握颱風動態細節越多,災防工作便越有效率;不僅路徑,還需要清楚它的結構及風雨分布, 否則對於台灣的影響可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平白放一天颱風假,台灣的經濟生產損失可能高達十億或百億台幣,但相反地,大禍臨頭卻照常上班上課,其後果簡 直不堪設想。

精確的颱風預報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大氣十分混沌,颱風是一個複雜的動力系統,任何關鍵的細微初始誤差,都可能導致全然不同的結果。預報工作僅能把可取得的 資料輸入電腦模式中,輔以專業判斷,決定各種天氣現象的預報。儘管各國主要預報中心超級電腦的計算結果為世界所共享,但在廣闊的海面上,颱風的觀測資料是 嚴重不足的,衛星與雷達遙測科技雖然神通廣大,卻也無法詳盡颱風究竟。

上述超級電腦的模式可說已是當前科技的極限。以最先進的美國為例,對於廿四小時颱風路徑預報的誤差值,平均約為一百公里,而台灣的預報是以縣市為單位,這 個合理的誤差值卻已是台北到新竹的距離!最單純的路徑尚且如此,遑論更細緻的雨量和風速預報了。更何況,對於生命期多半在海上度過的颱風而言,我們極度缺 乏觀測資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關鍵資料不足,即便有再細緻的電腦模擬也是枉然。因此,我們有必要透過社會教育讓大眾對上述的不確定性有更多的瞭解,並正 視問題的癥結所在。

其實,台灣的颱風研究與預報絕對有突破與進步的空間,只要我們有決心做好長期的規畫,對症下藥。美國一向飽受颶風之苦,多年來投入相當多的研究經費及科學 人力進行颶風研究。每當有颶風活動時,隸屬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研究總署的國家颶風研究中心,便會出動數架不同功能的專用飛機直接飛入颱風中及繞行颱風周圍 進行觀測,以充分掌握颱風的整體結構及其環境動態,配合先進研發的資料整合及電腦模擬系統,其研究成果大幅提升對於颶風的瞭解,同時也有效改進颶風預測的 準確度。

颱風對於西北太平洋沿岸東亞各國的威脅遠在美國之上,這些主要先進鄰國皆先後注入大量經費與充沛人力,建置專職的颱風研究及作業機構。如日本氣象廳專屬的 颱風研究部,中國氣象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颱風研究中心,而韓國氣象局也正在濟州島大興土木,建立其現代化的國家颱風中心。筆者於今年四月甫受邀為該 中心籌設成功的颱風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颱風研究的經驗與成果。

反觀台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首當其衝的地理位置,具有優越的颱風研究條件,一直是鄰近國家羨慕的颱風研究寶地。過去數年在國科會重點的支持下,已產生些許具 國際影響力的颱風研究成果;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台灣在體制上卻已遠遠落後鄰近各國。面對攸關百姓安危與民生福祉的颱風問題,我們呼籲政府拿出大魄力與大格 局,高瞻遠矚的規畫,建置關鍵的颱風研究與預報的長遠架構。這樣不但有助於台灣的颱風研究與預報,更將發揮關鍵影響,讓台灣在重大的颱風議題上,在東亞扮 演關鍵守護者的角色,於世界開創一席之地。

(中國時報)
--
「華麗巴洛克」開箱 3名畫先曝光

故宮將於十月廿日開展的「華麗巴洛克」特展,預計展出五十五位藝術家六十七幅真蹟,總保險額近台幣百億元。這批作品上周末運抵故宮,十一日開箱記者會中魯本斯《自畫像》、委拉斯貴茲《穿白衣的馬佳莉塔.德雷莎公主》和杜勒《威尼斯的少女》率先曝光。

故宮院長林曼麗表示,台灣少有機會看到西方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的展覽,因此,當她還是故宮副院長任內,便極力促成這次「華麗巴洛克」展覽的舉辦。「經過四 年的籌備,國內觀眾終於有緣見到慕名許久的『老大師(old master)』作品,而這也是這幾位藝術家的大型油畫首度來台展出。」

魯本斯的《自畫像》凸顯病痛右手

「華麗巴洛克」共計展出林布蘭、魯本斯、杜勒、提香、丁托列多等多位巴洛克時期的名家代表作,多數作品來台之前,是在韓國首爾展出。只有魯本斯的《自畫 像》、提香的《刺客》和杜勒的《威尼斯的少女》三件作品,是林曼麗親自到維也納極力爭取,對方才願意借展,這三件作品並未在首爾展出。由此可見,這次展覽 深受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重視。

魯本斯的《自畫像》,描繪的是藝術家自己老態畢露的模樣。魯本斯盛裝打扮,流露出貴族般的氣質。畫中特別凸顯病痛的右手,魯本斯晚年飽受痛風之苦,不得不放棄畫筆。因此,這件在他過世前兩年所繪製的作品,顯得格外珍貴。

杜勒《威尼斯的少女》集中表現五官

委拉斯貴茲的《穿白衣的馬佳莉塔.德雷莎公主》,是他著名的「小公主」系列之一。畫面裡的小公主五歲那年,就已許配給她的表哥,委拉斯貴茲每隔幾年就得畫一幅小公主的肖像,送給她未來的夫婿。

委拉斯貴茲以看似凌亂的筆觸與色塊的搭配,在遠觀時形成的立體感,將小公主華麗的金髮和稚嫩的肌膚,表現得淋漓盡致;此外,他更擅長表現衣物的質感。

《威尼斯的少女》是杜勒到義大利旅行時的第一幅作品,反映出威尼斯畫派對他的影響。杜勒將觀者的目光集中在畫中少女的五官,以及人物肌膚的表現。女子臉龐兩側的卷髮,是當時威尼斯婦女流行的髮式。

魯本斯巨畫 載運大考驗

「華麗巴洛克」展出作品中,魯本斯以神話題材創作的《西蒙與艾菲琴妮亞》,寬度近三公尺,高達兩公尺,是這次尺幅最大的展品,對於負責這次展覽載運作品的長榮航空來說,是項重大的挑戰。

魯本斯這幅《西蒙與艾菲琴妮亞》的內容,取自十四世紀文學家薄伽丘的名著《十日談》裡的一則故事,內容描述行為粗鄙的富家男子西蒙,在見到了美女艾菲琴妮 亞後,深深愛上她,為了能和艾菲琴妮亞匹配,西蒙經歷層層的試煉,終於改變自己的氣質,也獲得美人的芳心。魯本斯這件作品描繪的是西蒙見到艾菲琴妮亞時, 驚為天人、差點摔跤的情景。

長榮航空總經理陳欣德表示,由於這件作品尺幅太大,無法直接運送來台,只能經由香港轉以貨機運載,「超大型的畫作在轉運時,需要特別注意溼度、溫度的調 節,以及避震措施的加強;此外,基於安全的理由,避免在機場過夜,且轉機時間也不能超過六小時」。運送過程中,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特派兩名技術人員隨行。

(中國時報)
--
共老/龍應台

同樹同根,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我們走進中環一個公園。很小一塊綠地,被四邊的摩天大樓緊緊裹著,大樓的頂端插入雲層,底部小公園像大樓與大樓之間一張小小吊床,盛著一點青翠。

淙淙流水旁看見一塊凹凸有致的岩石,三個人各選一個角,坐了下來。一個人仰望天,一個人俯瞰地,我看一株樹,矮蹲蹲的,樹葉油亮茂盛,擠成一團濃郁的深綠。

這三個人,平常各自忙碌。一個,經常一面開車一面上班,電話一個接一個,總是在一個紅綠燈與下一個紅綠燈之間做了無數個業務的交代。睡覺時,手機開著,放 在枕邊。另一個,天還沒亮就披上白袍開始巡房,吃飯時腰間機器一響就接,放下筷子就往外疾走。和朋友痛快飲酒時,一個人站到角落裡摀著嘴小聲說話,仔細 聽,他說的多半是,「屍體呢?」「家屬到了沒?」「從幾樓跳的?幾點鐘?」然後不動聲色地回到熱鬧的餐桌。人們問「怎麼了」,他說,「沒什麼。」大夥散 時,他就一個人匆匆上路,多半在夜色迷茫的時候。

還有我自己,總是有讀不完的書,寫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風景,想不完的事情,問不完的問題,愛不完的蟲魚鳥獸花草樹木。忙,忙死了。

可是我們決定一起出來走走。三個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行走,身上沒有一個包袱,手裡沒有一張地圖。

然後,我就看見它了。

在那一團濃郁的深綠裡,藏著一隻濃郁深綠的野鸚鵡,正在啄吃一粒綠得發亮的楊桃。我靠近樹,仰頭仔細看它。野鸚鵡眼睛圓滾滾地,也看著我。我們就在那楊桃樹下對看。

另外兩個人,也悄悄走了過來。三個人,就那樣立在樹下,仰著頭,屏息,安靜,凝視許久,一直到野鸚鵡將楊桃吃完,吐了核,拍拍翅膀,「嘩」一下飛走。

我們相視而笑,好像剛剛經過一個秘密的宗教儀式,然後開始想念那缺席的一個人。

?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徐徐的下午。我看見他們兩鬢多了白髮,因此他們想必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裡。我在心疼他們眼神裡不經意流露的風霜,那麼──他們想必也對我的流離覺得不捨?

只是,我們很少說。

多麼奇特的關係啊。如果我們是好友,我們會彼此探問,打電話、發簡訊、寫電郵、相約見面,表達關懷。如果我們是情人,我們會朝思暮想,會噓寒問暖,會百般 牽掛,因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膠似漆的黏合。如果我們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們會朝夕相處,會耳提面命,會如影隨形,會爭吵,會和好,會把彼此的命運緊 緊纏繞。

但我們不是。我們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 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父親或母親。聚首時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會談心。即使談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 擇,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們這個年齡,已經了然在心。有時候,我們問,母親也走了以後,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 相忘於人生的荒漠?

然而,又不那麼簡單,因為,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裡看得見當初。我們清楚地記得彼此的兒時──老榕樹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 紙窗、雨打在鐵皮上咚咚的聲音、夏夜裡的螢火蟲、父親唸古書的聲音、母親快樂的笑、成長過程裡一點一滴的羞辱、挫折、榮耀和幸福。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 界只有這幾個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一棵樹上折斷了手。

南美洲有一種樹,雨樹,樹冠巨大圓滿如罩鐘,從樹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遙。陰天或夜間,細葉合攏,雨,直直自葉隙落下,所以葉冠雖巨大且密,樹 底的小草,卻茵茵然蔥綠。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尺,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 老,挺好的。

(中國時報)
--
11種非英文文字網址 明年開放

網際網路在被其發明者所使用的英語長期主導後,即將向其他語言敞開大門。從十五日起,網路用戶將可參與測試十一種由非羅馬語系文字拼寫的網址。負責協調測試的「網際網路網域名稱與位址管理機構」(ICANN)預計,由新文字拼寫的網址將在明年底正式上路。

繁、簡體中文及日韓文均列入

今後像com或org的「址尾基本類別」將可使用非英文字母。此一改變涉及全球數十億人正在使用的語文,其中許多人至今仍未上網。這十一種文字為: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日文、阿拉伯文、俄文、印度文、希臘文、韓文、波斯文、塔米爾文和猶太人的意第緒文。

華爾街日報報導,長久以來,美國以外的網路用戶就大聲疾呼要有本國文字的域名。有一個問題更引起各國不滿,那就是域名系統被美國一國把持。目前域名系統是由ICANN統管,該組織由美國政府於一九八八年成立,隸屬於美國商務部。

這個矛盾在兩年前的一場聯合國高峰會上集中爆發,當時一百七十多個國家群起攻之,要求美國交出域名系統的單方控制權。

由 於對布希政府失去耐心和信心,中國、南韓和一些阿拉伯國家已經採用自己的文字創造出獨立於ICANN的域名系統。不過,這些各自為政的域名系統,會因重複 名稱等因素而產生混淆。如今,由ICANN採用同一套位址分配系統,可確保全球各地的用戶都能用一個既定網址登錄同一個網頁,這對保證網際網路的普遍性至 關重要。

支持者稱可讓更多人上網

主張應採用本國文字域名的人士認為,只有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才能鼓勵更多的民眾上網。不過也有一些人士認為,推動網域語言多元化,特別是那些不使用羅馬字母的地區性文字,會造成網際網路的分裂,因為此舉鼓勵各地網路用戶使用當地語言,而不是像英語這種國際語言。

八○年代初創立域名系統的莫卡派喬斯博士指出,「無論網際網路是分裂還是統一,域名國際化都存在巨大機會,至於結果如何,約十年後才能見分曉。」

(自由時報)
--
這樣的教育 誰不想發財/陳柏謙(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當媒體與家長突襲直銷公司總部,醉心直銷而放棄學業的大學生們在鏡頭前聲淚俱下、理直氣壯地舌戰質疑者,張力十足的畫面透過螢光幕不斷放送,引起教育單位、社會輿論的廣泛討論。

然而,觀察多數輿論對此看似「荒謬」景象,若非反射式地指責業者以不實誇大言論對學生「洗腦」,則是痛陳校園「拜金」風氣盛行,要求學生回歸學習本務;但筆者認為需進一步提問:直銷風潮在大學校園何以在此刻快速蔓延?為何過去曾被視為前程似錦的大學生甘願投筆從「銷」?
將直銷風潮下的大學生描述為「思慮不周」或是「功利主義掛帥」的說法,易讓我們忽略背後構成的社會背景與成因。從歷史角度看,直銷產業自四○年代在美國開始發展,推展速度與從事人數增長,許多時候與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與景氣周期有著微妙連動關係。

勞工夢想創業的捷徑
以 台灣為例,昔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外銷導向經濟,提供眾多「黑手變頭家」的機會;然而當九○年代以來台灣逐漸進入資本主義成熟期,產業變遷、階級結構漸趨穩 定,中小企業數量雖仍舊微幅成長,然而佔國民生產毛額比重與獲利能力卻逐年下降,一般大眾創業的門檻與成功機會相對萎縮。此時直銷業反而提供看似「零資 本、零風險」的創業機會,竟而成為沒有資本的勞工夢想創業趨之若鶩的最佳途徑,也成為直銷業進入台灣發展的重要背景之一。

就業現況讓學生苦悶
其 次,直銷活動十年前就已在校園內出現,但過去卻甚少聽聞大學生為了直銷事業直接放棄學業。反倒是這十多年來高等教育急速擴張與伴隨著日益嚴重的「文憑貶 值」現象,提供了直銷風潮萌發與蔓延的肥沃土壤。當師範體系學生發現:學長姐們畢業後紛紛成了「流浪教師」時;當人數年年增加的私校學生發現四年花費近百 萬學雜費與生活費,起薪卻比十年前還低時;當大學畢業生發現:職場中開始充斥著越來越多「派遣人力」、「短期契約」與「臨時人員」等高度不穩定的工作機會 時,過去社會習慣灌輸學生擠進大學之門以實踐人生夢想的說法,在如今大學生看來難道不也顯得有些「荒謬」嗎?
倘若,大學教育與就業現況逐漸帶給學 生的是夢想的幻滅與現實的苦悶,直銷業者所編織的「成功美夢」,所提供「百萬案例」,又怎麼不顯得格外具有吸引力?當教育單位指責大學生不該荒廢學業時, 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念四年大學因而背負幾十萬元助學貸款的畢業生,進到既不優渥更不穩定的就業環境?這或許才是須嚴肅思考的課題!

(蘋果日報)
--
63%台人信廣告 全球排第五
菲國巴西榜首 我教育高卻「缺乏反省力」

跨國媒體資訊業者尼爾森公司昨公布一項全球調查,菲律賓和巴西是全球最相信廣告的國家,台灣則名列第五,是前五大排行榜中唯一經濟發展較成熟國家。學者認為,台灣人教育程度高,卻高度信賴廣告,顯見缺乏反省和批判能力。

令人不解
尼 爾森行銷研究公司日前針對全球四十七個國家或市場,調查兩萬六千多名網友對不同廣告型式的態度,其中最相信廣告的國家為菲律賓和巴西,各有六成七受方者表 示相信廣告,並列第一,墨西哥和南非分別以六成六及六成四名列第三、第四,台灣則以六成三名列第五,香港則有五成五受訪者相信廣告而打進前十排行,與智利 同列第九。

最信任親友推薦
該調查發現,台灣人最相信的廣告型式是親朋好友推薦的「消費者建議」,其次是品牌網站的訊息和網路上的消費者意見,如部落格或討論區的網友意見等,最不相信手機簡訊廣告和網路上的橫幅廣告。
整體而言,最相信廣告的前十大國家中以亞太區國家居多,包括台灣、香港等地區一共囊括七名;最不相信廣告的國家是丹麥和義大利,分別只有二成八和三成二,都同為歐洲國家。
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鄭自隆認為,台灣人受早期威權統治成長經驗影響,容易相信媒體和廣告,缺乏批判和反省能力,多數台灣人高教育程度,卻還相信品牌網站廣告訊息,簡直是荒謬。
聯旭廣告總經理陳玲玲則認為,和歐洲人相較,台灣人顯然更善良、天真,才不易懷疑廣告,台灣人相信廣告也和台灣廣告水準進步有關。以廣告分析為主的《動腦雜誌》副理陳麟表示,據經驗顯示台灣人買東西最常藉由朋友推薦,網路消費者意見也是重要管道。

理智難拒廣告詞
剛花三萬元為自己買一顆鑽石過生日的洪小姐說:「我就是記得有過『女人值得要有一個好鑽石』廣告,理智上雖然告訴自己不是這樣,卻還是被說服,才會花一個月薪水買鑽石送給自己。」

十大最相信廣告的國家排名
1 菲律賓:67%
1 巴西:67%
3 墨西哥:66%
4 南非:64%
5 台灣:63%
6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2%
7 印尼:61%
8 越南:60%
9 智利:59%
9 香港:59%
註:調查對象為全球47個國家/市場的26,486位網路使用者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