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121122

明年減稅 每戶省2150元 物價漲太兇 免稅額調高 財部定案

由於物價上漲超過上次減稅年度3%以上,明年度綜合所得稅將自動減稅,包 含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及身心障礙扣除額各提高3000~6000元。財政部昨天公布最新免稅額及扣除額,總計對民眾「讓稅」75億元,估 算平均每戶可少繳綜所稅約2150元,新制明年上路,後年報稅時適用。


估349萬戶受惠
財政部統計,2010年度繳稅總申報戶為562萬戶,扣掉不須繳稅的申報戶,實際受惠戶數約349萬戶。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指出,依《所得稅法》規定,只要當年度(指前1年11月至當年10月)的物價指數平均,較前次調整年度上漲3%以上,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及課稅級距,就應依上漲幅度調整。
最 近一次調整年度為2009年,當年度適用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5.11 (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與2013年度適用之指數108.76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的平均數)相較,上漲3.47%,因此調整3.47%。
財政部表示,一般免稅額將從8.2萬元提高至8.5 萬元,70歲以上扣除額從12.3萬元增為12.75萬元;標準扣除額方面,有配偶者從15.2萬元增至15.8萬元,單身標準扣除額則從7.6萬元增為 7.9萬元。薪資與身障扣除額,則從10.4萬元提高至10.8萬元。

課稅級距也調整
在課稅級距金額部分,前次調整年度為2010年度,適用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4.64(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與2013年度適用指數108.76 相較,上漲3.94%,因此跟隨調整3.94%。
適用最低稅率5%的所得淨額從50萬元以下提高至52萬元,超過52萬元適用12%,40%最高稅率所得淨額從423萬元以上調升至440萬元,稅負也相對減輕。
以王先生、王太太的雙薪家庭為例,兩人上班年收入各為80萬元和70萬元,扶養2個念小學的小孩,假設明年所得與今年相同,原本應繳稅金額為6萬2440元,調整後應繳稅額為5萬7920萬元,可省稅4520元。

(蘋果日報)
--
眼球測試 女人買包 愛看金屬裝飾

許多女性愛買包包,台灣師範大學以該校研發的「平價螢幕眼動儀」,針對大學女生看到不同包包的眼球反應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女性選購包包時,最多人第一眼先看包包的整體外型,但會花最多的時間細看包包上的金屬裝飾等特色細節。

第一眼先看外型
由 台師大進修推廣學院副院長何宏發領導的研究團隊,去年4月找來33名台師大的女學生觀看74張不同包包的相片,然後利用該團隊研發的新型眼動儀觀察女大生 看到包包後的眼球移動反應,結果發現,受測女學生第一眼會看包包主體、即整體外型的比率最高,其次是商標或品牌文字,再次為包包吊飾;但會花最多時間觀看 的則是包包上的金屬裝飾等特色細節,之後依序是整體外型、商標或品牌文字。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暨創新研究所副教授葉雯玓(音同地)說,包包或 相關商品設計,通常都會透過特殊造型、顏色或材質凸顯商品特色,調查結果很符合實際狀況。24歲的中正大學匡姓女研究生說:「包包有特色是吸引我的主要因 素,如果一看到顏色很鮮豔,且價格可負擔,就會忍不住想買。」

眼動儀提供參考
何宏發說,該研究成果可提供業者做為拍攝商品廣告時的參考,讓業者知道打廣告要著重商品哪些部分,以便在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目光;該套螢幕眼動儀價格低於10萬元,較同規格儀器便宜140萬元以上,預計2年內量產。

(蘋果日報)
--
總統被說笨 網路徵文「聲援」

英 國《經濟學人》雜誌日前刊出以「馬英九:笨拙的總統(Ma the bumbler)」為題的報導,在國內引發爭議,卻有想反諷的網友表態「聲援」,周日(18日)在台大批踢踢發起「讚美馬英九徵文比賽」,3天內吸引 300多名網友投稿,有人Kuso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改寫成「智商不高,無能也行。選票不多,過半就贏。」網友直呼,實在太有才。總統府昨天晚 上表示,「尊重網友的言論自由」。

3天300多人投稿
網友morris2周日在批踢踢(telnet://ptt.cc)發起 「讚美馬英九徵文比賽」,優勝者可獲3000批幣(批踢踢虛擬貨幣),至前天投稿截止前共有300多人參賽。網友紛紛發揮創意,有人將《陋室銘》前4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改寫成「智商不高,無能也行。選票不多,過半就贏。」網友直呼「寫得好」、「太強大」。
前晚徵文比賽 結果揭曉,奪冠者是以小學生作文作業的形式寫作,文中提到馬總統在88水災時到災區,稱讚災區小朋友閉氣好久,是英雄;該網友還故意顯示老師雖將文章評分 為甲上、但因寫錯字,被罰寫10次馬、英、九、是、白、痴。主辦比賽的morris2 PO 文說,該文章被按讚的次數僅居第2,但因是原創,仍給第一,並擬將網友投稿集結出書。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陳銘祥說,僅是批踢踢上一個反諷馬英九的徵文活動就引發熱烈回應,代表越來越多人對社會局勢不滿。

「讚美馬英九」文章舉例
★馬騜露奶不治國,賣台多年求不得……行宮見報顯怒色,經濟學人罵bumbler;天旋地轉受打擊,速發命令求抗議。
★智商不高,無能也行。選票不多,過半就贏。百姓福祉,漠不關心。股票市場綠,只怕周美青。
★君上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國籍。國人稱其無能,因以為號焉。
註:以上舉例僅節錄網友創作全文部分字句

(蘋果日報)
--
金門醫療不足 1年6千人轉來台

一 件國中生燒燙傷後送台灣治療爭議案,再度勾起金、馬民眾對離島因醫療設施不夠完善,又受限距離及交通因素醫療問題的痛。根據統計,金門去年一年就有 6430人次病患後送台灣轉診紀錄,其中有近500次是緊急後送。金門縣衛生局長陳天順感慨說:「這麼多轉診人次也代表金門人對離島醫療根本沒信心!」

金門僅一家醫院
金 門縣只有署立金門醫院一家醫院,其他都是私人診所,只要有重大意外事故或突發重病患者,除緊急後送台灣別無他法。也難怪今年初金門縣府公布的施政滿意度調 查,有63.7%的民眾對金門醫療不滿意。金門縣議員陳滄江指出,金門常發生誤診和延誤就醫。有名鄉親看病醫師說是腸胃炎,結果送到台灣卻是胃癌,類似情 況沒多久就發生一次,這就是「離島人的悲哀」。
陳天順說,金門民眾只要符合衛生署規定的緊急後送條件,就可經由醫師向衛生署空中轉診審核中心申請,派空勤總隊派直升機支援後送,所需費用全由政府負擔。但陳天順感嘆說,直升機須從台灣飛來,終究緩不濟急,也比較危險,希望中央能正視此問題。

(蘋果日報)
--
捐土地扣除額16%「違憲失效」

財政部從2003年起陸續發布6件行政規則,規定捐贈土地給政府機關者,均以公告土地現值16%的扣除額減免所得稅,不過大法官認為,6件行政規則都非法律,已違反《憲法》租稅須由法律明定的精神,昨天做出釋字705號解釋,宣告6件行政規則違憲,即日起失效不予援用。

23地主聲請釋憲
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說:「會研究以修法方式解決。」許解釋,早期很多人喜歡捐贈價值低的公共保留地給政府機關藉此節稅,這些地的行情價通常都是公告現價的2成,才會訂出16%的扣除額規定,希望防堵避稅。
大法官書記處長吳永宋表示,本件釋憲案聲請人共23人,各因購買、繼承或受贈等因素,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或道路用地,他們把地捐給政府,但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財政部卻硬性規定,捐贈土地的所得稅扣除額,一律為公告土地現值的16%。
吳永宋說,23人認為財政部規定不合理,應改視個案狀況決定扣除額多寡,他們各自提出行政訴訟敗訴後,轉而聲請釋憲。

影響人民財產權
解 釋文指出,國家課稅或給予稅捐優惠時,應用位階較高的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的行政規則,訂出相關條件與規定,但財政部卻用位階較低的6件行政規則,訂出公告 土地現值16%的規定,已違反《憲法》19條租稅須由法律明定的精神,且影響人民財產權重大,昨天宣告6件行政規則均違憲,即日起失效不予援用。

(蘋果日報)
--
巴人殺以國探子 拖屍遊街 數百人圍觀 以軍地面戰蠢動

以巴衝突
以 色列與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近日在加薩走廊等地的衝突,未因國際調停偃兵息鼓,自14日開火至昨,8天來已有146名巴人喪生,以國5死,雙方傷者合計 破千。前天有6名被控為以色列間諜的巴勒斯坦人,遭憤怒的巴人當街槍決,並以摩托車拖行遺體遊街示眾;稍晚以國大城特拉維夫一輛巴士爆炸,這起恐怖攻擊造 成至少22人受傷,以軍持續空襲並在加薩市空投傳單,籲民眾撤出,似為地面攻擊做準備。

前天的間諜處決發生在加薩市一處路口,目擊者說4名蒙面人將6名「告密者」推出廂型車外,指控他們洩露哈瑪斯(Hamas)戰士和火箭藏匿處給以軍,槍手命令他們臉朝下躺地上,接著一個一個槍殺。

特拉維夫巴士遇襲
處決後原本因空襲而空蕩蕩的大街,逐漸有人群聚集,數百人爭睹通敵者的下場,有人朝遺體吐口水,有人踹頭,民眾說:「應該要用更血腥的方式處死。」槍手用電線將一具遺體綁在摩托車上,其他人騎車跟隨,車隊刻意經過一戶守喪人家,喪家親屬正在哀悼遭以軍轟炸而死的家人。
以 色列商業首都特拉維夫市的國防部大樓附近,昨發生巴士遭炸彈攻擊,造成至少22傷,其中3人重傷。電視畫面顯示車窗玻璃被炸裂,車身金屬框扭曲變形。官方 排除自殺炸彈,指其為恐怖攻擊,已逮捕一名疑犯。哈瑪斯對此攻擊表示「祝福」,躺在加薩走廊各醫院的巴人則歡聲雷動慶祝。

以軍坦承攻擊記者
以軍前天持續轟炸加薩,法國媒體法新社所處的辦公大樓遭砲彈擊中,幸無人傷亡;但3名巴勒斯坦記者分別在另兩場空襲中喪生,以軍指3人為哈瑪斯的成員,這也是以軍首度承認鎖定新聞工作者為攻擊目標。
以軍還對加薩市南方幾個地區空投傳單,寫著「為了你們的安全,必須立即撤離。」傳單未寫明撤離理由,但標示路線,承諾依指示撤離者的安全。
同時,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也發出聲明稱:「我們向想和我們和平相處的鄰人伸出手,但我們另一隻手緊握住大衛之劍。」

土國批「種族淨化」
在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埃及總統莫西(Mohamed Morsi)等人投入外交斡旋之際,土耳其總理厄爾多根(Recep Tayyip Erdogan)前天痛罵以色列是「恐怖主義國家」,逐步佔領巴勒斯坦的行為不能視為自衛,是「種族淨化」。
始終將以色列攻擊定位為「自衛」的美國對此大不諒解,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表示,不同意厄爾多根發言:「有些極嚴厲措辭,我認為根本毫無幫助。」

以巴衝突死傷統計表

●死傷人數:
.巴勒斯坦146死、逾950人受傷
.以色列5死、逾250人受傷
註:統計時間從11月14日至昨日

美避用「停火」 斡旋仍陷僵局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昨飛抵埃及開羅,對以巴衝突展開第二天外交斡旋。聯合國繼續呼籲各造立即停火,埃及希望能在希拉蕊離開前達成停火協議,但以色列要求的比停火更多,巴勒斯坦的哈瑪斯也開出更多條件,斡旋仍舊陷入僵局。

只強調「降低」衝突
希 拉蕊(Hillary Clinton)前天旋風式地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展開會談,昨天再飛到開羅會見埃及總統莫西(Mohamed Morsi),希望能促使莫西居中調停出和平方案。
希拉蕊與華府避免使用「停火」(cease-fire)一詞,而是強調要「降低」(de- escalate)衝突。希拉蕊前天在耶路撒冷明確地表示,美國「完全支持」以色列自衛開火的權利。以方要求哈瑪斯停止從加薩走廊發射火箭與任何形式的攻 擊,並要求停止武裝哈瑪斯的軍火庫。控制以色列與埃及邊境加薩走廊的哈瑪斯,往往從地道運送火箭、迫擊砲等用來攻擊以色列的彈藥。
相對地,哈瑪斯要求以色列停止對加薩走廊的封鎖,停止空襲狙殺他們的領導層。
哈瑪斯前天一度聲稱已和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但馬上被以色列否認。

巴特使訪中尋支持
美國前天在聯合國安理會封殺對以軍空襲加薩走廊的聲明案,指這只會讓調停更加困難。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特使薩利希今天將訪問中國,希望中方支持巴勒斯坦的停火要求。伊朗昨天公開表示,已經向哈瑪斯運送軍事援助「抵抗以色列」。

(蘋果日報)
--
以色列巴士被炸 為停火添變數

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一輛巴士21日正午被一名男子事先暗藏在車內的炸彈炸穿,造成21人受傷;爆炸發生後,以色列轟炸加薩一座足球場,此地區21日又有11人喪生。以巴繼續互相攻擊,為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的停火斡旋努力增添變數。

希拉蕊已抵達開羅,與埃及總統穆希會談。她稍早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約旦河西岸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會商。希拉蕊表示,美國「強烈譴責」這起巴士爆炸案,白宮認定為「恐怖攻擊」。

強大的爆炸威力導致巴士焦黑一片,車窗碎裂,一旁人行道布滿血漬,滿地玻璃碎片。一名年輕男子說:「我們突然聽到巨大的爆炸聲,立刻知道這是恐怖攻擊。」官員表示,一名男子上車暗藏炸彈,隨即下車離去。炸彈在巴士行進時引爆。現場距離以國軍方總部不遠。

受傷者中有1人肩傷嚴重,2人被玻璃割傷,另外6人已出院。其餘因過度驚嚇接受治療。

這是2006年以來,發生在特拉維夫的第一起炸彈攻擊事件。作案者似乎企圖藉此勾起以色列人對多年前巴勒斯坦人反抗運動的回憶,擔心舊事重演。

以 國副總理夏洛姆表示,這是足以導致「衝突惡化」的攻擊。他說:「攻擊事件對停火談判有何影響?我把這個問題留給相關官員回答。」統治加薩地區的巴人激進派 系哈瑪斯未自承策畫這次攻擊,卻讚揚作案者。哈瑪斯發言人巴赫姆表示:「我們認為,這是對(以國的)占領罪行與持續殺戮加薩走廊平民的自然反應。」

以國連日對加薩施以猛烈的空中攻擊,造成逾130名巴人死亡。巴人激進分子也以火箭攻擊以國南部,造成5名平民死亡。

(聯合報)
--
加薩死傷逾千 以軍首傳陣亡

以色列和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發生軍事衝突以來,死亡人數不斷增加,至今已有至少140人喪生,受傷人數則超過950人。以色列軍方也出現傷亡,至少有一名軍人死亡。

哈瑪斯組織表示,被包圍的加薩走廊有136人死亡。過去一周來,被哈瑪斯組織發射火箭炸死的以色列人有五人,其中有一名軍人。死亡的巴勒斯坦人有戰鬥人員,也有平民。

加薩走廊的好戰分子向以色列南部社區發射的火箭逾1400枚,有810枚在以色列境內爆炸。以色列說,以國的「鐵穹」反火箭系統攔截了400多枚火箭。以色列軍方表示,以軍在攻擊行動中,擊中超過1550個軍事目標。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表示,一名以色列士兵在艾希柯(Eshkol)地區議會,被從加薩走廊射來的火箭炸死。艾希柯位於以巴交界處。自14日以來,已有五名以色列人死於加薩發射的火箭砲火,但是這是軍方首度有人喪生。

巴勒斯坦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Riyad Mansour)將加薩走廊的死亡人數提報聯合國安理會,他呼籲安理會的15個會員國開會,譴責以軍的攻擊行動。安理會20日晚間也如期開會,就阿拉伯國家要求舉行公開會議,討論如何解決加薩走廊危機。

儘管美國國務卿喜萊莉20日抵達耶路撒冷協調停火,哈瑪斯組織繼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而以色列空軍也不斷增加對加薩走廊進行轟炸的頻率,約每十分鐘一架次。此外,以色列陸軍的大砲和海軍的砲艇也向加薩走廊猛轟。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強調,以色列採取的行動是「自衛」。他說:「如果有機會以外交途徑達到解決問題的長期方案,我們歡迎該解決方案。但如果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案,以色列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衛人民。」

以軍空投傳單 籲加薩居民撤離

以色列空軍20日開始在加薩市(Gaza City)北部空投傳單,警告居民撤離,顯示可能隨時發動地面入侵行動。有些期盼和平的加薩民眾要求停火,但也有人矢言不惜與以色列一戰。

以色列已多次威脅哈瑪斯,若再不停止發射火箭,將展開地面軍事行動。以色列在傳單上說:「為了你們的安全,你們必須立即從住家撤離,向加薩市中心移動。」傳單中未說明要求撤離理由,但承諾遵守的民眾可確保安全,並指示居民從特定道路撤離。

以色列此舉已引發恐慌,加薩市人權中心的律師卡普爾(Sukrit Kapoor)表示:「在街上可見民眾利用各種交通工具,撤離全家老小,而且大多前往市中心南方避難。」

目前以色列大軍已集結在邊界,卡普爾說,許多加薩民眾都希望雙方停火,而且不是只維持短期停火。

不過,也有加薩民眾堅定表示,即使會造成加薩更多死傷,也要持續對以色列攻擊。在以色列空襲中家園被摧毀,兒子被炸死的艾蘇爾(Abdullah Ashour)指出,就算其他五個孩子犧牲,也不惜與以色列對抗到底。

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向哈瑪斯領袖喊話,要他們在和平與刀劍間做出抉擇。他在聲明中說:「我們向希望與我們媾和的鄰居伸出和平的手,但我們另一隻手也緊握著大衛王的劍。」

內唐亞胡表示,以色列在不斷空襲下,已摧毀哈瑪斯大量武器。他說:「我們已摧毀數以千計擬攻擊以色列平民的火箭和飛彈,包括大部分射程最遠的火箭。我們會繼續攻擊哈瑪斯、伊斯蘭聖戰組織和其他恐怖團體。」

(世界日報)
--
談判停火之際…以巴衝突又起

國際促以巴停火的外交協商於20日取得進展,埃及總統穆希說「再幾小時就會達成協議」,以色列對加薩的空襲即將結束。美國務卿希拉蕊飛抵以色列與總理內唐亞胡商討停火。然而以色列與加薩衝突又起,加薩死亡人數達135人,以色列5人。

以色列軍方20日在推特上說,於當地時間晚間8點後擊中加薩30多個目標,其中包括兩名哈瑪斯份子。加薩衛生部門指出,20日至少有33人死亡,一周以來死亡總人數達135人。

美 國國務卿希拉蕊20日從柬埔寨趕赴以色列,在午夜前抵達後與內唐亞胡會談。內唐亞胡說,以色列「願拿出誠意」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並稱他「希望」透過外 交途徑終止哈瑪斯的攻擊,「但如果不成功,以色列必須採取必要行動保護人民,我相信你們可以了解這一點」。希拉蕊預計今日飛到開羅繼續調停工作。

希拉蕊說,各國外交人員尋求「能持續下去的結果,促成區域穩定與以色列及巴勒斯坦人的安全」。不過希拉蕊與內唐亞胡都沒確認即將達成停火協議。埃及總統穆希20日說「再幾小時就會達成協議」,而且哈瑪斯也預定召開記者會宣布,但結果不如預期。

埃及總統穆希在這場衝突扮演重要的調停角色,他說協商在未來幾小時內會取得「正面的結果」。不過參與開羅停火協商的哈瑪斯高級官員瑞謝克說,至20日晚為止尚未達成協議,「可能明天 (21日)會敲定,因為以色列不願答應一些要求,使協議拖延」。

關於停火協議的條件,哈瑪斯要求以色列停止攻擊加薩,解除自2007年哈瑪斯佔領加薩後,以色列對加薩貿易與人員進出的嚴厲限制。但之前以色列已拒絕過這項要求。

以色列則要求加薩中止火箭攻擊,停止偷運武器進入加薩,而且要各國保證,哈瑪斯不會利用埃及的西奈半島攻擊以色緊鄰加薩與以色列南部。

(聯合晚報)
--
炸彈扔進巴士…以遇襲22傷

以 色列第一大城特拉維夫市中心廿一日發生巴士恐怖攻擊爆炸案,襲擊者將裝有小型炸彈的袋子扔進一輛公共汽車,隨後爆炸,冒出濃煙,並造成廿二人受傷,其中三 人傷勢較重。案發地點就在以色列國防部大樓區後的街道,巴士車窗全毀,骨架扭曲變形,而警方已逮捕一名嫌犯,正追查幕後元凶。這次恐怖攻擊案,勢必影響國 際社會斡旋以巴衝突的努力。

這是二○○六年四月自殺炸彈客攻擊特拉維夫一家餐廳,導致十一人喪生以來,該市首度發生恐怖爆炸案。世界各國領袖紛紛予以譴責。迄無任何團體出面承認犯案,但以色列當局則把矛頭指向巴勒斯坦人恐怖組織。

巴人自治區迦薩走廊首府迦薩市廿一日有廣播宣稱,本案係巴人政軍組織「哈瑪斯」所為。哈瑪斯發言人朱瑞則稱:「哈瑪斯讚頌特拉維夫之襲,並視其為對以色列在迦薩大屠殺的自然反應。」

哈瑪斯與以色列間的停火,廿日晚並未如調停國埃及所預期而成真,就在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當晚飛抵以國首都耶路撒冷後,以軍反倒加強對迦薩的空襲與炮擊,哈瑪斯也以火箭還擊。

至於何以未能止戈,以巴各說各話。在開羅的哈瑪斯談判代表指詰以方不回應休戰條件,以色列則稱「雙方在最後一刻沒達成諒解」,拖延了停火。

希拉蕊則表示,迦薩停火還要好幾天時間,在她結束約旦河西岸首府拉瑪拉之行以及赴開羅與埃及總統穆爾西會談前,停火協議可能不會敲定。

希拉蕊廿日深夜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談,強調美國對以國安全的承諾「堅如磐石」,而今首要之務是紓緩迦薩緊張情勢,「迦薩境內恐怖組織對以色列城鎮的火箭攻擊必須終止」。華府向來將哈瑪斯與其盟友「伊斯蘭聖戰組織」視為恐怖團體。

希拉蕊也呼應納坦雅胡的「長久解決方案」說,美方將與中東夥伴國家合作,謀求以巴達成可長可久而且廣泛的和平方案。

哈瑪斯處決「間諜」 拖行屍體示眾

巴勒斯坦自治區迦薩走廊的目擊者指出,四名蒙面槍手廿日於迦薩市北區一處大型十字路口上,在圍觀群眾的叫囂聲中,公開槍決六名疑似提供情報給以色列的人,其中一具血淋淋的屍體還被飆車族用纜繩綁在一部摩托車後方拖行遊街,群眾則大喊「間諜!間諜!」

巴 人政軍組織「哈瑪斯」旗下的軍事羽翼「卡薩姆旅」,在現場附近的電線桿上張貼大字報,承認處決是他們所為。哈瑪斯表示,這六人把有關巴人戰士和火箭發射地 的情報提供給以色列,死有餘辜。據哈瑪斯的電台報導,這六人拿「高科技設備和攝影器材在拍攝陣地的畫面」,當場被逮個正著。

據目擊者描 述,一輛廂型車在十字路口停下來,四名蒙面槍手把六人推下車,喝令他們趴在地上,然後逐一予以槍殺。起初街上的人不多,但槍決之後群眾快速聚集,最後達數 百人之多,還為了爭睹遺體而推擠。遺體被任意扔在一塊,一名男子在遺體上吐口水,另有一人踢了一具遺體的頭部。

自以色列發動空襲以來,在迦薩疑似線民而被當眾槍殺的人數已有八人。巴勒斯坦人普遍認為,為以色列工作的線民應受嚴懲,很少聽到有人出言反對處決通敵者。人權團體則譴責哈瑪斯執行「私刑處決」。

以色列進行空襲時,通常仰賴無人偵察機來選定目標,但也會依靠巴勒斯坦線民向以色列國安局提供情報。

(中國時報)
--
衝突第8天 以巴達成停火協議

台灣時間今晨三點生效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的衝突二十一日進入第八天,經過國際多方奔走斡旋,雙方終於達成停火協議,並於當地時間晚間九點(台灣時間二十二日凌晨三點)正式生效,內容包括停止攻擊、暗殺哈瑪斯領袖、放寬對巴勒斯坦人的行動限制等,由主要斡旋國埃及提供「擔保」。

前 往斡旋停火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與埃及外長安默在埃及首都開羅共同宣布這項消息。安默表示,多方努力促成體認到必須停火、重拾平靜與終止這段期間所目睹的 流血。希拉蕊則感謝埃及總統穆希在調停以巴衝突上的努力,並說由穆希領導的埃及新政府,將肩負穩定中東地區的責任與領導地位。

稍早,以色 列總理納坦雅胡在電話中告訴美國總統歐巴馬,他願意接受歐巴馬的建議,給停火協議「一個機會」,藉此穩定情勢,但也暗示倘若停火協議失敗,以方將會有「更 強硬的行動」。歐巴馬則讚許納坦雅胡同意接受埃及所提的停火協議,並重申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承諾,承諾尋找建構聯合飛彈防禦系統的資金。

希 拉蕊二十日飛赴中東地區,輪番與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領袖會商,希望儘快促成停火協議。為督促以巴儘快達成停火,希拉蕊已分別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 巴斯、納坦雅胡會面,廿一日在主要調停國埃及與總統穆希會商。過去四年,希拉蕊很少直接涉入中東和平會談,這趟調停行程象徵歐巴馬政府在中東事務上轉趨積 極。

六巴人傳通敵 遭當街處決

然而,加薩街頭出現四名蒙面槍手當街處決六名疑似提供情報給以色列的人士,甚至將屍體遊街 示眾,特拉維夫也發生公車爆炸的攻擊事件。目擊者指出,一輛廂型車停在加薩市區的路口後,四名蒙面槍手將六名身分不明人士推出車外,要他們趴在地上,逐一 開槍射殺。原本冷清的街道冒出幾百名民眾爭睹屍體,並伸出腳踐踏屍體、甚至吐口水,其中一具屍體還被綁在機車後拖著遊街示眾,圍觀民眾則大喊「間諜!間 諜!」

哈瑪斯旗下武裝團體「卡薩姆旅」(Izzedine al-Qassam)在附近電線桿上張貼手寫告示,承認人是他們殺的,但哈瑪斯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證實這些人通敵。暗助以色列的間諜應受嚴懲,是巴勒斯坦人 的普遍共識,一名路人還說,「他們的死法應該更慘,這樣其他人才不敢和以色列合作。」

以巴雙方對停火協議開出不同條件,以色列要求哈瑪斯放棄火箭彈攻擊、停止透過秘密坑道從埃及走私商品與武器,並要求哈瑪斯保證不會重整軍備,或利用埃及西奈半島攻擊以色列。哈瑪斯則要求以色列停止攻擊加薩走廊,解除對加薩的貿易與出入境限制,並停止暗殺哈瑪斯領袖。

截至廿一日止,衝突已造成一百四十八名巴人喪生,其中三十餘人為兒童,特拉維夫的公車爆炸事件則造成二十人受傷。以色列政府稱此為恐怖攻擊,加薩市區則傳出廣播聲稱本案為哈瑪斯所為。

(自由時報)
--
獵鯊 母子通殺 動保團體撻伐 請命「大白鯊應禁捕」

花 蓮漁民上月17日捕獲1尾巨口鯊,之後在宜蘭、花蓮、台東分別捕獲3尾大白鯊,短短1個月捕獲4尾大鯊魚,為歷來1個月內捕獲最多的紀錄。其中上周三在台 東外海捕獲重達1500公斤的大白鯊,母鯊腹中竟有9尾來不及長大的小鯊,讓人不忍。動保團體昨為鯊魚請命,希望將大白鯊、巨口鯊等列禁捕名單。漁業署僅 表示,還要再研究。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動保團體昨開記者會,現場展示一尾大白鯊幼鯊標本,是台東縣漁船滿隆億號漁 民本月14日在烏石鼻外海域捕獲大白鯊的腹中幼鯊,魚穫雖經拍賣獲18萬多元,但同時也扼殺10條生命,該尾母鯊腹中共9尾幼鯊,在魚販解體大白鯊時連帶 把部分幼鯊的魚身割散,有的則被丟到一旁遭民眾踩爛,畫面引起國際動保團體撻伐,最後僅2尾幼鯊保留「全屍」製成標本。
動保團體表示,近10年漁民在台灣海域共捕獲23尾鯊魚。海洋大學副教授莊守正表示,近1個月捕獲4尾,是歷來1個月內捕獲最多的紀錄,可能是今年東海岸魚蝦貝類豐富,吸引鯊魚靠近捕食所致;漁業署則認為也可能是氣候暖化造成。

人類非大白鯊的菜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大白鯊是海洋食物鏈最高層物種,以海豹等為食,電影《大白鯊》讓世人誤以為大白鯊超級嗜血,「但人類根本不是大白鯊的菜」,巴西知名攝影師Daniel Botelho曾24小時在籠外與鯊魚共泳,鯊魚並沒攻擊他。

建議比照鯨鯊保育
陳玉敏也說,據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近百年來曾有大白鯊誤傷民眾,是因大白鯊誤以為站在衝浪板的人類,是快速移動獵物,但含在口裡弄清楚後會很快吐出來。陳呼籲漁業署儘速比照鯨鯊保育政策,將大白鯊、姥鯊及巨口鯊,列為禁止捕殺名單。

漁業署稱將再研究
鯨鯊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國內則列為禁捕魚種。漁業署表示,2008年全面禁止漁民捕殺鯨鯊,至於大白鯊、姥鯊、巨口鯊,多是誤入漁民設的定置網、流刺網而被捕殺,是否將此3種鯊魚列為禁捕名單,因漁業署掌握的資料少,將請學術單位研究,再考慮是否列入。

動保籲禁獵3種鯊
噬人鮫(大白鯊)
★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
★英文名:Great white shark
★體型:身長約6公尺,重約3.2公噸

象鮫(姥鯊)
★學名:Cetorhinus maximus
★英文名:Basking shark
★體型:體型僅次於鯨鯊。一般體長多逾6公尺,世界最大標本總長12.27公尺,重19公噸

巨口鯊
★學名:Megachasma pelagios
★英文名:Megamouth shark
★體型:據已發現紀錄最長達5.7公尺,重約2公噸

鯨鮫(鯨鯊)
★學名:Rhincodon typus
★英文名:Whale shark
★體型:體型最大鯊魚,平均身長約9.7公尺,重量9公噸。現有紀錄最大母鯨鯊出現在台灣,約17公尺長、42公噸重
註:鯨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國內則列為禁捕魚種

(蘋果日報)
--
一月內捕四尾 動保團體呼籲「全面禁捕鯊」

「沒有了沙魚,人類更危險」,台灣東海岸一個月內捕獲三尾大白鯊、一尾巨口鯊,其中一尾母鯊腹中九尾小鯊,還來不及出生就成「標本」,引發動保團體關切,呼籲農委會漁業署比照鯨鯊全面禁捕,以洗刷台灣海鮮文化惡名。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昨向海洋大學借來上周在台東外海胎死腹中的小鯊寶寶「出席」記者會,強調大白鯊、姥鯊(象鮫)和鯨鯊一樣,已被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列為附錄二,屬易危、應予保護物種,人類不該格「鯊」勿論。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沙魚位於海洋食物鏈最頂端,一旦族群崩解,其它魚群也遭受衝擊。

陳玉敏說,巴西深海攝影師丹尼爾‧博特略,今年十月在沒有任何鐵籠保護下,與大白鯊「和平共處」廿四小時,丹尼爾堅稱沒有被大白鯊咬過,他要大眾別再用偏見看沙魚。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員胡介申指出,人類會被沙魚攻擊,是因被沙魚誤以為是獵物,人類在海邊玩衝浪,快速移動的衝浪板,就很像海豹腹部,「但人類始終不是沙魚的菜。」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泰迪表示,巨口鯊一九七六年才在夏威夷捕獲第一尾,至今全球僅補獲五十四尾,但光日本就獵殺十三尾、台灣十一尾,巨口鯊更需要被保護。

交大外文系翻譯講師胡怡敏說,台灣獵捕大白鯊的畫面傳遍國際,已經引起全球護鯊組織及澳洲反獵鯊聯盟強烈譴責,甚至揚言抵制台灣觀光,並發函至總統府、觀光局及漁業署表達強烈抗議。

農委會漁業署長沙志一表示,今年大白鯊頻繁出現在台灣東海岸不太尋常,但都是誤闖居多,並非漁民刻意捕殺,且也按照國際規範,凡補獲罕見沙魚都要通報。未來是否放流、利用或全面禁捕,仍有待研議。



大白鯊誤闖東海岸「隨黑潮魚群來」

學者指出,東海岸短短三周捕獲三尾大白鯊,加上十月底在花蓮石梯外海發現的巨口鯊,的確不太尋常。漁業署研判,受氣候變遷、黑潮影響,今年花東漁獲量是卅年來最好的一年,沙魚是否因此受食物鏈迴游引過來,有待學者研究解開謎團。

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態與漁業科學系主任莊守正表示,全球鯊魚種類約五百五十種,台灣海域經常出現沙魚約一百一十種,其中大白鯊、鯨鯊、姥鯊(象鮫)及巨口鯊,在國際上屬易危、應保護物種,台灣從二○○八年起全面禁捕鯨鯊,其它罕見沙魚捕獲則須要通報。

莊守正表示,站在海洋生態學者立場,台灣若因每年捕獲鯊三、四尾而遭國際譴責,因此賠掉台灣名聲,很不划算,應全面禁捕。

漁業署長沙志一說,漁業署是朝向資源永續利用,找到合理的「平衡點」,不管沙魚是跟著食物、適溫往沿海跑,只要數量持續增加,漁業署將著手管制。

海龍王愛地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台灣發現的沙魚都是誤闖沿海定置魚網舉多,她建議漁民增設攔鯊網或磁鐵干擾定位;尤其是海水浴場,一定要加裝防鯊設備,民眾也避免在清晨、黃昏或身上有傷口、女性生理期時下水,人類即可和沙魚和平共處。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資訊,美國、澳紐及南非等國,皆已明令禁止捕捉大白鯊,在公海上也禁捕及買賣,違者可處半年徒刑、台幣約六百萬元罰款。

(聯合報)
--
宰大白鯊1屍10命 動保團體籲禁捕

十 月以來,台灣東部海域接連捕獲一隻巨口鯊與三隻大白鯊,其中本月十四日台東漁船在烏石鼻外海捕獲的母大白鯊以十八萬五千元拍賣,宰殺後發現肚子懷有九隻鯊 魚寶寶,引發國際關注。國內動保團體昨天呼籲漁業署,在明年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大會前,將大白鯊、姥鯊(象鮫)及巨口鯊列入禁捕名單;漁業署表 示將研究評估。

二○○八年國內依《漁業法》禁止捕撈鯨鯊,漁民不得將誤捕的鯨鯊帶上岸;若鯨鯊闖入定置魚網,必須通報並配合標識放流,每尾可領三萬元,否則最高可處七萬五千元罰鍰。漁業署表示,鯨鯊是歷經十年研究,確認捕撈造成鯨殺數量降低,與全台漁民溝通後才禁捕。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大白鯊、姥鯊與鯨鯊同屬CITES附錄二的易危、應保護物種,巨口鯊從一九七六年至今全球捕獲量僅五十四尾,更為稀少。

她說,台東漁船宰殺大白鯊母體當天,鯊魚寶寶從子宮流出,在地上滑來滑去被踩踏。後來九隻寶寶送往海大研究,只有兩隻屍骨完整。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主任莊守正說,鯊魚寶寶僅二十公分,身體軟軟的呈粉紅色,已有鯊魚形狀,但還是早期胚胎。Congratulafin’s護鯊組織代表蘇珊慧痛批,大白鯊十四歲才能受孕,懷胎兩到三年才能生出二到十四隻鯊魚寶寶,在台灣卻連出生的機會都沒有。

「台 灣沒必要為這點經濟利益,背負野生動物殺手罪名。」莊守正認為,十年前鯨鯊年產值三千萬,為了禁捕耗時多年研究溝通。但台灣每年捕獲大白鯊的數量,一隻手 就能數完,經濟效益有限、禁捕相對容易。「否則媒體報導上網,全世界都知道台灣殺死CITES附錄二保護的大白鯊。」

漁業署長沙志一回應,大白鯊現在已有CETIS附錄二限制出口,當前最重要的是研究為何今年出現頻率提高,漁民該如何利用則是其次。

「人類不是大白鯊的菜」 美、澳保護

「人類不是大白鯊的菜!」電影《大白鯊》中,大批遊客在海邊玩水,被大白鯊張起血盆大口吞噬,大白鯊被塑造成殘暴與噬血吃人的恐怖殺手。但動保團體昨天聯手替大白鯊「正名」指出,大白鯊主要食物來源是魚類、海豹,遭咬傷的民眾多是趴在浪板上,大白鯊「誤以為是海豹」。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拿出上個月的報章雜誌指出,新聞塑造鯊魚凶猛、危險的形象,導致大眾無法以生物多樣性觀點看待自然與人類活動的風險。

海 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主任莊守正表示,大白鯊四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上,主要食物為魚類、海豹及海獅。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南非在一九 九一年首創保護大白鯊,美國、澳洲、馬爾他、納米比亞也跟進,二○○七年紐西蘭宣布沿海兩百海里內禁止捕撈、追逐大白鯊,違反須罰二十五萬元紐幣或是六個 月有期徒刑。

對於今年東海岸不斷出現大白鯊,莊守正初步推測,可能是氣候變遷或黑潮靠近提升漁獲量,大白鯊被魚群吸引前來覓食。不過真正原因仍有待研究。

小檔案-最大食肉魚類

大白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也是噬人鯊「屬」現存唯一的物種,身長可達六公尺,也曾發現長到七六○公分以上的巨鯊。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區。

目前全球抓到最大的大白鯊約二十七歲,估計可活到三十歲。母鯊約在十二至十四歲性成熟,懷胎兩年約可生二至十四隻。

大白鯊是卵胎生,具有「食卵」的特殊現象,胎兒在子宮內會以未受精的卵為食,小鯊魚長到一公尺才會出生。

大白鯊習性Q&A

一、大白鯊會不會咬人?

會,台灣有過三例,最後一例在一九六六年,但都未致死。大白鯊主要獵物是魚、海豹、海獅,通常都是不小心把人類當成海豹誤食,大部分發現咬錯會放掉。

二、大白鯊什麼情況下會攻擊人?

大白鯊對血液敏感,即使在一、兩百公尺外都聞得到,如果帶有傷口、不小心被珊瑚割到或女生生理期時,最好避開海水。

三、如何避開大白鯊?

黃昏、清晨大白鯊最活躍,避免此時下水;也要避免在漁民捕魚的地方游泳,因為那可能是大白鯊的獵場。

如果非不得已,可以配備防鯊裝置,大白鯊對磁波很敏感,在身上帶磁鐵、穿鑲有磁鐵的淺水衣、在雙手雙腿戴磁鐵鍊都是好方法。淺水、衝浪時盡量穿著鮮豔色系服裝,別讓大白鯊誤以為你是一隻海豹。

四、如果被大白鯊咬到,怎麼辦?

大白鯊嘗到血腥味,有時會呼朋引伴聚集,若不慎被咬到,應立即上岸或上船。美國研究,如果當時只有一個人在海裡,大力拍打水面並對著水中大吼,鯊魚對聲音很敏感,可有效避免大白鯊繼續攻擊。

五、台灣哪些海域容易有鯊魚出沒?

台灣東半部與墾丁,最常出現公牛鯊、虎鯊。

(中國時報)
--
不要再鯊戮 動保團體籲禁捕

近月來,漁民在東部外海陸續捕獲三尾大白鯊與一尾巨口鯊,其中一尾大白鯊的肚子裡還懷有九尾來不及長大的小鯊,引起保育人士關注,甚至有國際保育人士在臉書發起抵制台灣的行動。動保團體昨天呼籲漁業署比照鯨鯊,把大白鯊、姥鯊、巨口鯊都列入禁捕名單。

殺懷孕母鯊 9尾小鯊陪葬

保 育團體昨召開記者會,會中展示幼鯊標本。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本月十四日台東漁民以旗魚鏢射殺一尾重達一千五百公斤的懷孕母鯊,拍賣十八萬五 千元,但胎內有九尾小鯊,其中僅兩尾保持「完整」,其他小鯊有的被割傷、有的被踩爛,最後都被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系主任莊守正「搶救」製成標 本。

陳玉敏強調,大白鯊、姥鯊和鯨鯊一樣,已被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列為附錄二,是易危、應予保護的物種。鯊魚是海洋食物鏈中的最高層,若鯊魚數量減少,食物鏈將崩壞。若鯊魚有一天不見了,海中會只剩下毒水母,海洋生態恐崩潰。

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統計,近十年來,在台灣海域、箱網或定置網捕獲罕見的大型鯊魚共二十三尾,其中約兩成捕獲的是懷孕母鯊。今年十月先在花蓮外海捕獲巨口鯊,十月底至今,分別在宜蘭、花蓮、台東外海捕獲大白鯊。

漁業署︰將評估是否禁捕

漁業署簡任技正周清和表示,近來捕獲的大白鯊都是漁民定置魚網或流刺網所捕獲,不是漁民主要漁獲;至於是否禁捕?漁業署還要請學者專家蒐集相關的生態資料後才能評估。

莊守正解釋,全球有五百五十種的鯊魚,其中一百一十種會出現在台灣沿海。今年東部外海出現大白鯊次數比往年多,應該是東海岸的海水潔淨,餌料食物增加,吸引大白鯊前來。

「人類不是大白鯊的菜!」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張泰迪強調,大白鯊因為電影被「污名化」,被視為超級「嗜血吃人」,鯊魚的主食是魚,而不是人,發生鯊魚攻擊人類,多是鯊魚誤將在衝浪板上的人當成獵物,發現錯誤後,多半會吐掉。

(自由時報)
--
新流感 9成病毒「抗」克流感 服藥恐惡化 疾管局籲打疫苗

中 研院研究發現,有高達9成的H1N1新流感病毒,對現行治療流感的首選藥物「克流感」產生了抗藥性,恐致患者投藥後病況仍惡化。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 示,H1N1新流感病毒株確實曾有高抗藥性的問題,但經病毒變異後,目前國內社區流行的病毒株,並未驗出抗藥性問題,仍呼籲民眾施打疫苗防範感染。

參與上述研究的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方俊民,昨在中研院舉行記者會發表研究結果。他說,研究採集2008至2009上半年流行於國內社區的H1N1病毒株進行抗藥性研究,發現約9成病毒株都對克流感具抗藥性。

已研發新試劑檢測
方俊民指現醫師治療感染流感患者,都是先給克流感藥物,但若患者感染的是具抗藥性的病毒,就可能造成用藥後病況仍惡化,錯失使用其他藥物及早治療的契機。
方並指,該研究團隊已據此研發出可檢測H1N1抗藥性的檢驗試劑,未來若上市,只要滴患者口水至試劑內,即可檢測是否感染抗藥性病毒株,以便用其他藥物治療。

現行流感無抗藥性
疾 管局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該局也曾發現2009年流行於國內社區的H1N1具高抗藥性,但因病毒持續變異,最新監測結果,現流行於國內社區的流感病毒株, 不論是H1N1、B型流感、或現病例數最多的AH3病毒,均對克流感無抗藥性問題,將維持以克流感治療流感患者的臨床治療指引。
羅一鈞說,流感病毒也可能再變異為具抗藥性的病毒,尤其國內下月恐進入流感流行高峰期,呼籲民眾快打疫苗防範感染。

今年病例暴增1.2倍
據疾管局資料,今年7月至上周六止,國內已有265例流感併發症病例,較去年同期118例,暴增逾1.2倍,其中有25例死亡,也較去年同期7例,暴增逾2.5倍。

防治流感 注意事項
●勤洗手,若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應戴口罩就醫
●打疫苗可減少感染流感,或感染流感後併發肺炎等機會
●有疫病與施打疫苗相關問題,可致電疫情專線1922詢問
●少去人多且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感染流感的民眾若使用抗病毒藥物「克流感」3至5天,病況仍未改善,有可能是感染具抗藥性的流感病毒株,應盡速回診,適時調整用藥,以防病況惡化

(蘋果日報)
--
大腸息肉逾3個 應每年回診追蹤

Q:我在大腸鏡檢查時,已切掉腸內息肉,切片後指是瘤,不知是良性或惡性,該多久後再回診檢查?
A:臨床發現約7成以上的大腸癌細胞,是由大腸息肉轉變而來。

化驗是否癌細胞
因此,醫師在為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時,若發現患者大腸腸道內有腫瘤,大多會直接切除,且事後也會化驗此腫瘤,是良性息肉或為惡性大腸癌細胞。
建議讀者應再回診,了解當時切除的腫瘤是息肉或癌細胞,以評估是否進行後續手術、化療等療程。
但如果為息肉也不能大意,若息肉數量僅有1、2個,建議每3年回診接受檢查,若息肉數量至少有3個,建議每年都回診追蹤,以防罹患大腸癌時能早期發現與治療。

(蘋果日報)
--
耳環塗指甲油防過敏 恐更糟

耳 環可說是時尚的重要配件,不過有些人配戴耳環易引起過敏反應,網路上則有傳言稱,將透明指甲油抹在耳針上,可隔絕材質與皮膚直接接觸,達到預防過敏效果。 不過皮膚科醫師王淳樺表示,指甲油含有許多化學物質,不僅無法降低過敏,反容易導致接觸性皮膚炎等問題。化妝品科學系講師吳珮瑄也指出,指甲油中的成膜劑 或許有隔絕效果,但指甲油中有更多化學溶劑如異丙酮、乙酸乙酯、丙酮等,吸入過多或接觸肌膚都有害人體,容易造成頭暈、甚至傷害神經的疑慮,不建議使用。
配戴耳環的部位若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症狀,建議就醫治療。資料照片

合金材質易過敏
消費者在選購耳環時應考量材質。王淳樺醫師建議,像鎳、鈷、鉛等材質的耳環,較易引起過敏,購買時應特別注意,尤其有富貴手、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體質的患者,建議選購純金、銀或是白金所製的耳環,引發過敏的機率較低。
王淳樺醫師提醒,配戴耳環若發現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等過敏反應,建議立即取下耳環,保持耳洞透氣乾燥。若過敏疼痛症狀明顯、甚至出現發燒,或紅腫部位擴散,則應至皮膚科治療,約7~10天可痊癒,往後要再配戴耳環時,最好另選其他材質、避免再次過敏。

(蘋果日報)
--
乳牙爛 影響恆齒生長 養成清潔習慣 每半年健檢

兒童牙科醫師謝宗慈指出,門診常見許多兒童才1、2歲就蛀牙,造成牙髓發炎、疼痛,還可能釀成蜂窩性組織炎,且因恆齒緊鄰乳牙生長,細菌也會感染恆齒牙胚,影響恆齒生長,提醒應讓孩子從小養成潔牙習慣,長牙後也應每半年健檢1次牙齒。

【這樣做】沒牙齒也要清潔
喝奶也會產生奶垢,建議6個月大以前、尚未長牙時,家長可在每次餵完奶後,用食指包覆乾淨紗布後沾少量煮沸溫熱開水,來回輕拭孩子口腔黏膜,或讓他喝少量開水。

矽膠指套助潔牙
孩子約6、7個月大開始長乳牙,就可帶去看牙醫,另外改用矽膠指套,當乳牙愈長愈多後,改用兒童牙刷,刷時固定孩子後腦勺,沾點煮沸開水來回橫刷,咬合面、牙肉也要刷。

讓他握牙刷練習
當孩子手可握牙刷後,就讓他自己練習刷,但通常要等小學1、2年級才會刷得較好,在那之前,每次孩子刷完後,最好家長再幫忙刷1次,並養成孩子飯後、睡前都刷牙習慣。

【提醒你】2惡習最易蛀牙
習慣含奶瓶或母乳睡覺,或1天吃好幾次點心,是造成孩子蛀牙2大惡習,提醒別讓孩子養成含奶瓶或乳頭睡覺習慣,睡前喝奶可加開水逐漸稀釋,慢慢戒除睡前喝奶習慣。

【醫師說】
目前健保局有給付5歲以下幼兒每年2次免費塗氟,家長應多利用。

(蘋果日報)
--
擅執行飛針美容 2護理師緩起訴

【案例】
北 市費洛佳醫美診所主打俗稱「飛針」的彈力微雕療程,進行皮膚保養與護理,依療程說明須先為患者洗淨臉部、上麻藥,經醫師看診後,指示護理師進行療程。但今 年2、5、6月間,北市政府衛生局卻查獲店長吳凱雯,在沒有醫囑下,指示護理師林于茵、翁莉雯擅替客人執行療程,將3人移送法辦。

【偵查】
台 北地檢署查出,《醫師法》規定診斷、處方、手術、施行麻醉等醫療行為,屬醫療業務核心,應由醫師親自執行,而「飛針」須由護理師依醫師看診後告知患者膚質 及需求才能執行儀器操作,屬《醫師法》中的醫療業務行為,因此認定3人觸犯《醫師法》,但因3人認罪,諭令各支付國庫1萬~2萬元交換緩起訴1年。

【「飛針」療程須知】
˙有開放性傷口或青春痘嚴重發炎中不可施打。
˙施打後4小時內不可以碰水。
˙施打後皮膚若有紅、腫、熱等現象,可適度冰敷。
˙施打後應避免曝曬或從事泡湯等高溫活動。
˙施打後若有不適,盡快就醫並向業者反映。

(蘋果日報)
--
防靜電 除霧氣 冬天開車保平安

根 據內政部警政署100年度交通事故統計資料顯示,100年7~9月平均道路交通事故為1萬9781件;而10~12月為2萬866件,顯見冬季開車事故件 數比夏季多1085件,高出約5.49%。汽車測試部經理康爾達表示,近日天氣轉涼,較易分心及打瞌睡,除了需注意跟車車距,還要預防產生靜電、做好車窗 除霧等工作,避免發生意外。

【生理上】★避免精神不濟
冬天氣溫較低,早起容易感到疲勞、嗜睡,建議早餐吃7~8分飽,上車後播放輕快音樂,喝咖啡、嚼口香糖或含涼糖幫助提神,保持最佳行車狀態。
★應維持車距
人在低溫狀態或穿厚衣物,反應變慢會影響踩煞車,更需保持車距,與前車車距應保持「速度除以2」,如車速每小時80公里,車距應保持40公尺。

★預防靜電
冬天開車時開暖氣,長時間下來會使車內環境乾燥,提高靜電機率,汽車測試部經理康爾達建議穿著棉質衣服,避免駕駛人因靜電而緊張、焦躁不安。

【開車時】★開暖氣除霧
車內與室外溫差過大,易使車窗起霧,不利安全,可按AC空調鈕、開暖氣,讓空氣先除濕,再經暖氣芯子提升車內溫度,不讓車窗起霧。

★發動時間5秒內
寒冬時,引擎難發動,建議每次發動時間5秒內,轉動鑰匙或按啟動開關時間不過長;若3次未成功,需停幾分鐘再啟動,避免損壞電瓶。

★打P檔煞車
冬季時手煞車易因熱脹冷縮,造成汽車向下滑動,發生危險,所以斜坡停車時,勿在N檔拉手煞車,應打P檔再拉手煞車,完全固定車輛。

★保持空調乾燥
冬天氣候較潮濕,汽車空調系統易滋生黴菌並產生異味,建議停車前5分鐘將空調關掉再開大風,讓空調出風道乾燥,避免產生黴菌。

【定期檢查】★盡早維修
建議每年將汽車進廠維修保養一次,每半年也可以自行檢查輪胎和電瓶,若有問題需盡早進廠維修。

★觀察胎紋
市售輪胎都有安全磨損記號,可將輪胎轉出車外查看側邊記號,若表面已磨損至與記號齊平,就需更換。

★輪胎側邊
外圈的輪胎皮最脆弱,若發現輪胎皮損傷,應及早換新,避免熱脹冷縮嚴重造成漏氣,或因摩擦而爆胎。

★檢查電瓶
電瓶液因天冷活性降低,充放電速度變慢而無法順利啟動,故電瓶液應保持在平衡點或指示器良好記號。

★電瓶樁頭
電瓶兩端各有一凸起椿頭用來充電,若椿頭有白色粉末代表已腐蝕,應用熱水擦拭,再上一層膏狀機械用黃油保護,避免再次腐蝕;另也需注意電瓶液的高度。

【Tips】
電瓶液太多易溢出腐蝕椿頭及車身,太少則無法完全發揮電量,難以啟動汽車。

【同場加映 孕婦開車】★靠枕
準備小靠枕放腰後,支撐下背部,可減緩行車時背部疼痛。

★正確用安全帶
汽車測試部經理康爾達穿孕婦模擬衣進行駕車安全實測,安全帶A部分需從肩膀下拉穿過兩胸,固定在安全帶夾,B部分需在肚子下並固定在兩側髖骨,以確保安全。

【專家說】
如果電瓶換新,汽車還是難發動,需稍等一段時間讓電瓶溫熱,即可恢復正常運作。

(蘋果日報)
--
建制前瞻性最高大法庭/蔡志宏(台灣士林地方法院法官)

繼 最高法院在今年四月中廢除保密分案後,最高法院的改革大業繼續向建立統一法律見解之機制邁進。統一法律見解本來是最高法院最重要功能之一,但長久以來,最 高法院只以編選判例、開會決議之行政方式為之,卻無法以司法審判統一見解,不但不符合司法本質,也缺乏法官為判決向歷史負責之誘因。君不見最高法院之判 例、決議總是抽象地存在,反覆地為下級審法官引用,但究竟出自何位法官之手,卻無人關心考證?為此,建制最高法院大法庭,以審判個案方式,統一法律見解, 可說是下階段最高法院改革之最重要課題。目前立法院已有以建立最高法院大法庭為藍本之《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提出,司法院也將在近日舉辦公聽會討論此議 題,均呼應此一改革潮流,也凸顯此議題之重要性。

注重興利勝於防弊
如果說保密分案廢除是答案明確的是非題,那麼最高大法庭之建制 則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題組。廢除保密分案,答案明確,黑白鮮明,但建制最高大法庭則充滿了許多不同走向的價值選擇。基此認知,設計最高大法庭法制時,不 僅應思考如何統一見解問題,更應藉此打造邁向未來金字塔型訴訟結構之精簡最高法院模型。就此筆者提出二項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一、提高大法庭法官之任用規格:大法庭法官之選任應經審慎嚴密之公開審薦程序後,提請總統任命。藉此任命程序,除可跳脫司法內部長期之期別文化及既有用人思維,也使大法庭法官可以反映多元民意,強化民主正當性,並提升抗衡政治部門之能力。
二、賦予最高大法庭選案權力:在權責之設計上,注重興利,更勝於防弊。申言之,不必懷疑或擔心大法庭會逃避案件或法律爭議,而應讓大法庭能夠充分選擇重要法律爭議,加以慎重處理,提高言詞辯論次數,做出說理詳盡、一統四方的經典判決,才不辜負設立最高大法庭之良法美意。
美國最高法院透過選案制度,年審近百件言論辯論案件(我國最高法院民、刑庭合計年審萬餘件),卻常能做出影響力無遠弗屆之雋永判決,足為典範。

(蘋果日報)
--
職業精神病vs.職場心理危害/鄭雅文(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上月(10/17),台灣高等法院對一件員工罹患憂鬱症的職災訴訟做出判決,認定該員工的憂鬱症與工作有關,因此公司應賠償罹病員工精神撫慰金、醫療費、工作損失等共237萬元。

此 案員工在2006年受到上司排擠與言詞侮辱後出現憂鬱症狀,2007年勞僱關係破裂,該員工在工殤團體的協助下,向勞保局申請職業病認定,被勞保局駁回 後,轉向勞委會提出職業病鑑定之訴願。在漫長的行政救濟過程中,員工也依據《勞基法》第59條與《民法》向僱主提告,至今已纏訟四年,但對於日前高院的判 決,公司仍可上訴。
筆者要提出兩個普遍性問題:其一,何以許多職災勞工在獲得勞保的職災保險給付後,仍繼續與僱主纏訟?其二,針對不當勞動對待導致的心理疾病問題,積極協助罹病勞工爭取職業病補償,是否是最佳策略?
對 於第一個問題,主要癥結來自於職災補償救濟體系的疊床架屋。在台灣,職災補償相關法規散落於《勞保條例》、《勞基法》、《職災勞工保護法》與《民法》,制 度設計混亂,導致問題叢生。例如,勞保給付以「投保薪資」作計算,但因投保薪資經常低報、給付額度過低,因此職災勞工即使已獲勞保給付,許多人仍會希望再 根據《勞基法》,以「實際薪資」作計算,並要求個別雇主給予差額部分的補償。

建立復健復工機制
反觀其他國家,職災補償大多由強制 性的社會保險來解決,並有獨立的法源依據。僱主必須為其受僱者納保,並由僱主負擔全額保費。一旦發生職災,則由僱主集資的職災保險基金提供給付。此制度可 避免勞方陷入曠日廢時的訴訟,並降低勞僱對立。在歐陸國家,雖有許多職災認定的保險給付爭議,但鮮少有職災勞工直接控告僱主的訴訟。
訴諸法律訴訟不僅耗費龐大的社會資源,對勞方而言也絕對是個傷害,尤其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勞工尤甚。筆者認為,職災保險應單獨立法,落實社會保險機制,並提升認定與爭議處理的效率、建立完整的復健復工機制,才是保障職災勞工權益與身心健康的關鍵。
近年來,工作壓力與職場疲勞問題受到社會關注,但除了工時外,社會大眾對何謂造成工作壓力的「職場社會心理危害」仍相當陌生;目前職業健康保護制度尚無任何規範,政府也未針對「職場社會心理危害」建立調查與監測機制。
環 顧國際經驗,如職場暴力、霸凌、惡意排擠、孤立、騷擾、工作負荷過大、工作內容過於單調、工作零碎、工作缺乏尊嚴等等,均屬「職場社會心理危害」的範圍; 在歐美與日韓等國,大都有相關的職場調查監測機制。這類事件一旦發生,在工會強大的國家如丹麥,往往由工會介入,或透過員工通報機制,由政府勞動檢查介入 處理。
在缺乏工會保護又缺乏國家保護的台灣,該如何預防「職場社會心理危害」呢?筆者認為,將關注的焦點從「個人」轉向「職場」,從事後的「認定與補償」轉向「預防」,是需要踏出的第一步。

(蘋果日報)
--
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 聲請公司破產

蜚聲國際的競爭力策略大師、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創辦的管理顧問公司摩立特集團 (Monitor Group),在經歷近卅年的暴起及衰落之後,於十一月七日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之後再由紐約德勤管理顧問公司收購。

波特卅二歲便獲得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之職,是全球公認的競爭力策略權威。波特和一群與哈佛大學有關的企業家於一九八三年創立摩立特集團,專門為企業主管和各國政府提供策略性的諮詢服務,一度曾與貝恩公司及波士頓顧問集團等著名的諮詢公司分庭抗禮。

摩立特集團向德拉瓦州聯邦法院提出的破產保護聲請書中,列出該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分別在一億到五億美元之間,有一千到五千個債權人。

依據摩立特與德勤達成的資產收購協定,德勤將接收摩立特在美國的業務,而德勤在國外的分支機構將接收摩立特的海外業務。

富 比世雜誌報導,摩立特業務惡化已有一段時間。二○○八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時,集團的諮詢業務便大幅減少。二○○九年公司的合夥人還需對公司再注資四百五十 萬美元,並停領二千萬美元的股利;公司還向私募基金Caltius資本管理公司借入五千一百萬美元。今年九月摩立特無法支付麻州康橋總部的房租,十一月又 未能如期支付利息給Caltius,票據無法兌現,公司因而破產。

除了業務萎縮之外,摩立特更因為在二○○六到二○○八年間,接受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提供的三百萬美元,以協助格達費提升形象;去年格達費垮台後,該公司也因為這項業務而備受質疑,摩立特去年還為此事道歉。

對於公司情況何以會急轉直下,總裁納吉在聲明中僅低調地表示:「摩立特卅年來已在策略顧問業界樹立了獨特的品牌,在替個別客戶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上信譽卓著,並提供世界一流的智慧財產權與思想領導服務。我們擁有最高品質的人才庫。」

五力輸一力 波特被客戶打趴

摩立特集團聲請破產保護前,公司內部的高薪顧問為何不用波特著名的「競爭五力分析法」來自救?是因為策略無效?還是因為世界已經改變,但公司卻未能調適?

波特一九七九年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產業內的競爭情勢,繫於五種基本力量:新進者的威脅、替代性產品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顧客的議價能力及產業內部的競爭對手,而由合力來決定產業最終的獲利潛力。」

富比世雜誌指出,他的理論植基於「寡占」理論;企業的策略目標是為了擊敗對手,而非對客戶提供加值。企業要想持續獲得超額利潤,必須避免競爭,並找出結構性的障礙,來保護既有的超額利潤。

富比世指出,然而企業的競爭並非戰爭,未必要對手失敗才能造就本身的成功;就如同藝術表演一樣,藝術家可以各自尋找自己的觀眾。

至於波特最重視的結構性障礙,近廿年來由於全球化及網路風,已經吹垮了大部分障礙,市場改由客戶當家做主。

富比世強調,今天企業已不再靠擊敗對手,並以結構性障礙來保護自己免於競爭,而必須不斷創新來為客戶提供加值,找到新方法來討客戶歡心。例如蘋果、亞馬遜、好市多等,都是典型。

面對這種新世界,摩立特主張靠產業結構來追求永續性競爭優勢的作法,已經不符實際。到二○○八年金融危機爆發,大企業不願意也無力再支付高額的顧問費。

富比世在結論中指出,摩立特並非是被「競爭五力」的對手殺死,而是因為客戶不再願意花錢買摩立特的那一套。摩立特只死於「一力」,就是客戶。

波特被封國師 「熱愛工作所以不倦」

麥可波特的名字在管理學界如雷貫耳,他的競爭五力、差異化、利基、價值鏈等名詞,企業界幾乎人人琅琅上口。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位競爭力大師不只活躍在管理學界和企業界,還是許多城市、區域、國家領導人就教的對象,且在政治、環境及健保改革等領域積極貢獻。

現年六十五歲的波特,一九四七年生於密西根州安娜堡,普林斯頓大學航空及機械工程系畢業,廿六歲即取得哈佛經濟學博士,後來任教於哈佛商學院。

波特現在是哈佛大學極少數取得「傑出大學教授」榮銜的商學院教授,享有跨學科或甚至跨學院研究的自由。

波特目前與另一位教授瑞夫金聯合領導哈佛商學院的重要計畫「美國競爭力計畫」,目標是召集哈佛校內外學者集思廣益,讓美國更具競爭力。

《財星》雜誌報導,一般人到六十五歲可能已準備退休,但波特看起來像五十五歲,而且他比卅五歲年輕人還要精力充沛。波特熱愛自己的工作,毫不厭倦。

《財 星》記錄了波特最近某一周的行程:他在從倫敦飛回波士頓的班機上寫作,與華爾街日報編輯會面,接受哈芬頓郵報錄影採訪,還現身有線電視頻道CNBC;此 外,他在哈佛主持了幾場會議及研討會,為新澤西州紐華瓦市長布克、一家《財星》五百大公司執行長及盧安達政府等提供建議……。

波特現在除了「美國競爭力計畫」,還與哈佛公衛學院合作,改善中國大陸的健康,並與哈佛醫學院合作,協助改善非洲的醫療照護系統,同時在甘迺迪政府學院任教。

波特住過台灣 在哈佛 「辦公室一整排」

麥可波特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執教超過卅年,是全球策略管理學界的重量級大師。一位哈佛的訪問學者昨天透露,因為波特的出色募款能力,他哈佛的辦公室不是一間,而是「一整排」;學生想修他的課,還要先寫計畫書。

鮮為人知的是,波特與台灣結緣甚早。父親是美國陸軍軍官,小波特跟著爸爸曾經在台北天母、北投一帶住過兩年。他曾在演講表示,一部分的他其實是「台灣人」,幼年時,路邊都是水牛,現在已建成高樓大廈,台灣進步的速度令他印象深刻。

一九九七年時,波特應當時行政院長連戰之邀來台,開出長達七十頁的經濟處方直言,台灣雖想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卻難以擺脫依賴大陸市場。

與波特在學術會議上有數面之緣的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說,波特縱橫理論、實務應用、政策建議,堪稱全方位學者;儘管創設的顧問公司破產倒閉,也無損於他的學術地位,畢竟「波特的名字比摩立特公司還要響亮」。

李吉仁表示,波特的成名作是一九八○年出版的《競爭策略》,雖然沒有原創理論,卻是以產業經濟學作為策略分析的第一人,深入刻畫「五力分析」: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及現存競爭者的威脅。

一九九○年後,波特分析的格局從企業拉高至政府,提出「鑽石模型」,在五力分析的基礎上,加入國際貿易理論;此後,波特的名聲愈來愈響亮,他不再只是企業顧問,新加坡等國家紛紛重金向他請益。

大師未必賺 諾獎經濟得主也慘賠

「大師」下海從商,未必能「掛保證」賺錢。競爭力大師波特創辦的摩立特集團聲請破產保護只是其中一例,由莫頓與修斯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所主持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因以高槓桿比率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失利,於一九九八年引發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

LTCM負責操盤的是修斯和莫頓,還包括聯準會前理事,金融業套利專家及數學系教授等,陣容空前堅強。修斯和莫頓利用他們贏得桂冠的「選擇權定價模式」,操作衍生性金融產品,縱橫市場三年,的確為自己和富豪賺了不少錢。

他們結合數學與經濟學,再配合金融實務及統計資料,發展出複雜的套利模型,以保證不管市場是漲還是跌,基金都能賺錢。然而理論上萬無一失的模型,卻碰到突如其來的俄羅斯金融風暴,結果連大師也走避不及,投資組合暴跌。公司資本由四十八億美元慘賠到只剩六千萬美元。

(聯合報)
--
策略過時 慘遭淘汰

知名策略大師波特共同創辦的摩立特集團(Monitor)聲請破產,富比世雜誌網站專欄作家丹寧指出,部分原因是其策略未隨時代改變:策略的目標不再是為避免競爭而擊敗對手,而是為顧客或社會加值。

波特在〈競爭作用力如何形塑策略〉中,聚焦於如何保護企業免遭對手超越,而策略的目標就是幫企業找到免遭破壞性競爭力摧毀的避風港。他把策略定義為擊敗競爭對手,從而假設商場是零和遊戲,1個產業的最終獲利潛能是有限的,唯一的問題在於,每人分得的多寡。

但策略的目的並非擊敗對手,而是為顧客或社會加值。企業競爭不必然要像拚個你死我活的戰場,而是能選擇開創自己的領域,就像藝術表演般,能分為歌手或演員。

市 場主導權從賣方轉向買方,也加劇策略目標謬誤的衝擊。波特研究的1950年代寡占企業中,業界普遍存在難以穿透的競爭阻礙。但往後50年的全球化和網路浪 潮沖倒多數阻礙,讓顧客主導市場。除健康和國防等政府管制產業,讓企業免於競爭的避風港不再存在,也不再有永續競爭優勢。

(經濟日報)
--
不景氣?甜甜圈雙雄 一傳收攤、一續拓點

DUNKIN’DONUTS傳出業績不佳,將退出台灣市場。對手Mister Donut表示,生意未受景氣影響,光巧克力季活動的業績就成長近兩成,今年新增四家門市,目前全台已有五十四家,明年將持續拓點。

Mister Donut公共事務室經理林立莉表示,今年六月DUNKIN’DONUTS 退出高雄市場,但Mister Donut卻持續開店,不受大環境影響。針對市場,品牌一直推出在地化口味,求新求變。像巧克力甜甜圈上裝飾棉花糖,即是台灣獨創口味。行銷講求團結力量 大,整合統一集團其他通路,例如超商集點也可換甜甜圈優惠,都能刺激消費。

兩家甜甜圈口味相較,餐飲業者指 出,DUNKIN’DONUTS走美式澎湃路線,偏厚實的麵團加入鮮豔的巧克力醬、果醬醬料;來自日本的Mister Donut則是鬆軟清爽,很受歡迎的波堤系列,就是麻糬般QQ口感。此外,美式甜甜圈的奶油風味較強,常太甜太膩;日本則是淡淡清香,這點台灣人的口味也 與日本較接近。再從烘焙食品市場看,台灣消費者向來對日式麵包接受度較高。DUNKIN’DONUTS曾在一九七一年進入日本市場,八八年黯然退出。

行 銷策略方面,DUNKIN’DONUTS近期打出星期一免費喝咖啡的活動,百貨業者觀察,有不少消費者特地到門市領取免費咖啡,雖有人氣,但業績卻沒明顯 增加,可見消費者依舊不願埋單。Mister Donut固定每年四大檔的宣傳,每個月也都推出集點或異業合作等促銷,不停挑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DUNKIN' DONUTS過去多找當紅明星或球員代言,Mister Donut則以自家吉祥物為宣傳,不僅省下代言費用,吉祥物周邊產品更成為集點贈品,拉抬買氣。



退出? DUNKIN’DONUTS:一門市租約到期

知名企業三商行集團旗下甜甜圈品牌DUNKIN’DONUTS傳獲利不佳,將退出台灣市場。品牌澄清此為誤傳,只有一家店舖租約到期,可能不續約。但據某餐飲界高層指出,一年慘賠六千萬,三商行高層已不打算繼續,將隨門市合約到期,逐步關閉。

有百貨業者透露,DUNKIN’DONUTS的業績敬陪末座許久,門市合約到期後便無續約計畫。

DUNKIN’DONUTS 在台設店六年,今年六月撤出高雄市場後,目前十九家門市都集中在新竹以北。行銷經理蔡持星表示,受大環境影響,今年一至十月的業績,相較去年同期下滑兩 成。今年底有部分賣場內門市,因獲利率不佳,加上租約到期,可能不續約。對於傳出品牌結束,直言「太誇張了,仍進行促銷活動,這兩周還帶動咖啡業績成長三 成。」

但一名不願具名的餐飲高層透露,DUNKIN’DONUTS獲利出問題已流傳一段時日,曾有人向三商行轉達想接手的意願,但聽到 一 年賠六千萬,評估甜甜圈熱潮已過,便打消主意。據了解,三商行高層也不打算找人接手,而是決定隨著門市合約到期,逐步關閉。三商行旗下包括百貨、鞋業、餐 飲的零售通路據點近千家,虧損金額未影響母體企業。

遠東百貨透露,門市合約在明年三月前陸續到期,目前沒有續約計畫。

DUNKIN’DONUTS是全球最大甜甜圈與咖啡連鎖品牌,在美國每年可賣出十五億杯咖啡;台灣最多曾有卅家門市。

(聯合報)
--
今年最小滿月 下周記得看

本月28日因月球行經遠地點,將出現今年最小的滿月。北市立天文館表示,29日凌晨5點,月亮將走到木星及畢宿五之間,三個星體看起來像是閉上一眼、張嘴大叫的俏皮模樣,天文迷不要錯過。

天文館表示,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每個月的滿月其實大小不一,28日晚上10點46分,將出現今年中最小的滿月。

除了為今年最小滿月之外,同時還會發生半影月食現象。天文館表示,半影月食起因為入射的太陽光量減少,月亮亮度減低,但仍呈現滿月模樣。

本次半影月食可見區域包含加拿大西北部、阿拉斯加、澳洲、紐西蘭,以及大部分亞洲地區,台灣地區全程可見。

天文館建議,此次半影月食較佳的觀察時間約在晚上10點至11點之間,由於月球通過地球半影區的南方,因此半影月食前後,月球北邊會顯現一道灰色陰影。

半影月食後,月球和木星、畢宿五的距離也愈來愈接近。到了29日清晨5點,這三個天體大致成三角形,木星和畢宿五都和月亮相距約3度,像是調皮地閉上一隻眼睛、張大嘴巴大叫的模樣。

除了木星、畢宿五和月亮之外,周邊還有其他冬季星座中的1等星,天文迷不妨順便欣賞。

另外,寒假即將到來,天文館將舉辦一系列寒假天文營活動,供國中、小學生參加。今年寒假營隊將於12月9日起至12月11日止,欲參加的民眾可上台北天文館網站,以「網路登錄方式」預約報名。

民眾若有其他疑惑,可電洽台北市立天文館28314551,或至台北市立天文館網站瀏覽 (http://www.tam.gov.tw/)。

(聯合報)
--
台灣1年丟棄藥品 相當於5棟101

台灣人愛吃藥,其實丟掉的藥更可觀。社區藥局的廢棄藥物調查推估,國人一年丟棄的藥品量至少一百卅六噸。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蜀平估計,藥物堆疊起來,可以相當於五棟台北一○一大樓。

這是台北市衛生局統計自前年四月至去年十二月,社區藥局的居家廢棄檢收箱藥物量的結果。廿個月來被丟棄的藥物逾廿六噸,以台北市人口回推全國的廢棄藥物,保守估計去年至少有一百卅六萬噸藥物被丟掉。

這 些來不及被吃下肚的藥物中以感冒藥最多,約有十八噸,其次是中藥藥粉十五噸,腸胃藥十噸,其他依序是皮膚外用藥、止痛退燒、保健食品、維他命及高血壓、糖 尿病、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病用藥;大多是藥物過期或變質被丟至檢收箱。李蜀平說,檢收箱中還曾發現超過保存日期三年的藥物。

社區藥局藥師沈采穎說,五十歲以上的三高慢性病患,可能是丟藥的主要族群,過去有民眾一口氣丟掉數百顆安眠鎮靜劑及降壓藥,詢問發現,原是對方常睡不好,導致血壓飆高,每次藥沒吃完,卻到處就醫,家裡堆了一大堆鎮靜劑及降壓藥。

另 名七十歲老翁,因氣喘必須使用支氣管擴張劑,這種噴霧劑與一般預防藥物不同,沒症狀就不需使用,老翁每次發作就看診拿藥,家中的噴霧劑愈積愈多,後來去家 訪的藥師幫他清走一整箱約七、八十瓶的過期支氣管擴張劑,以每支三百元計算,老翁過期丟掉的噴霧劑藥費就達二萬四千元。

雖然這麼大量的藥物被丟棄令人心痛,不過藥物過期,或保存不良變質時,也不能直接丟垃圾桶,汙染環境。藥師公會全聯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督導賴香螢表示,若是固體藥物,應先拆除鋁箔包裝,將藥物裝入拉鍊袋後,才能丟到垃圾桶。

如感冒糖漿的液態藥物,也不可直接倒入馬桶或水槽,民眾可先把藥物倒入塑膠袋,並加咖啡渣或衛生紙、棉花、報紙等吸水物質,以免袋子破裂、藥物滲出。若是胰島素、針筒等高危險藥物,應循醫療廢棄用品程序聯絡環保局人員處理,以免針劑扎傷,導致疾病傳染或細菌感染。

「固體藥物易潮解,液體易滋生細菌。」賴香螢說,藥物拿回家後,應避免陽光曝曬,建議放置室內陰涼處,若藥物開封後,最慢三至六個月內應服用完畢,以免藥物變質。

安眠藥配酒 阿斯匹靈搭銀杏「藥」命

很多失眠的人以為吃安眠鎮靜劑,再配幾口酒,把自己灌醉以換得好眠,其實這是很「要命」的錯誤用藥觀念。

全國社區健保藥師調查發現,民眾常自行停藥或調整藥品劑量;近六成會把藥物或保健食品推薦給親友;另有五成七藥師認為,很多民眾常忘記服藥,或吃藥時間錯誤。

這項調查是衛生署一個月前電訪各地一○七八名社區健保藥師,調查民眾最常犯的錯誤用藥問題,結果四成六藥師認為是鎮靜安眠藥與酒精併服,三成五將阿斯匹靈及銀杏一起服用,抗生素與鈣片併食也有近三成。

社區藥局藥師沈采穎說,服用鎮靜安眠藥又喝酒,恐致藥物效果加強。曾有一名五十歲男子吃藥喝酒一小時後,出現走路不穩、口齒不清等假性中風現象,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卻找不出中風跡象,男子隔了四、五個小時才清醒。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蜀平說,阿斯匹靈及銀杏具有抗凝血作用,一旦併服恐增加出血風險,誘發出血性中風。

另外,葡萄柚與鈣離子阻斷劑的降壓藥併食,易造成血壓過低;抗生素與鈣片或胃藥、牛奶一起服用,恐降低抗生素效果。沈采穎說,「抗生素空腹吃,效果最好。」因鈣片會影響五至六成的抗生素藥效,牛奶會降低抗生素吸收率,建議應間隔兩小時再食用。

不少孩童生病發燒,醫師常開立頭孢菌類的抗生素,家長若又用酒精幫孩子擦拭身體,會加強抗生素反應,可能引發酒精中毒,嚴重者將導致呼吸困難,甚至休克脫水。

「吃藥勿配茶或咖啡,最好喝開水。」沈采穎說,茶飲含單寧酸,會影響鐵質吸收;咖啡會讓血管收縮,服用降壓藥的民眾應留意;胃藥與鈣片不可併食,以免引發膀胱或腎結石。

藥品開封後,勿將棉花或乾燥劑繼續放置藥罐內,以免吸濕作用,導致藥物長黴菌或細菌。藥師公會全聯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督導賴香螢提醒,無論保存期限多久,開封後需在六個月內服用完畢,避免藥物變質。



(聯合報)
--
茶酒果汁配藥喝 治病不成反效果

台 灣人愛吃藥,卻未必「會」吃藥!衛生署調查發現,民眾拿了醫師開的藥,卻有近8成的人會自行調整劑量甚至停藥;近6成民眾會「好康道相報」,把藥物推薦給 親友。又例如以酒配服安眠藥、以葡萄柚汁服降血壓藥,或用牛奶配抗生素服用等自作聰明的做法,都有可能治病不成反成害。

為了解國人用藥觀念,衛生署訪查1078位分散全國各地的社區藥局藥師,結果發現,國人不但仍普遍存在各種用藥迷思,浪費藥物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光是去年社區藥局回收的過期藥品就多達130公噸,若一顆一顆堆疊起來,足足有5棟台北101大樓這麼高。」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表示,以溫開水吞服藥物是基本的常識,偏偏許多民眾就愛自作聰明變花樣,不但可能影響藥效,結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一名50歲男子因為失眠,先是以酒澆愁,卻仍不見睡意,隨手以酒吞服了一顆鎮定安眠藥,1、2個小時後,竟出現走路不穩、口齒不清、四肢不協調等現象,家人以為他中風,急忙將其送急診,後來才知是酒精導致藥效加強引發的一場虛驚。

此外,阿斯匹靈與銀杏都有抗凝血作用,兩者併服,有衍生大出血的疑慮;以葡萄柚汁配服降血壓藥,則會造成患者血壓過低而昏倒之虞;抗生素與牛奶等含鈣食品併服,會大幅降低50%~60%的藥物吸收率;茶中的單寧酸會影響人體對鐵質的吸收,故茶與鐵劑不宜併服。

還有些媽媽見孩子發燒便心急如焚,給孩子服用醫師處方的抗生素還嫌不夠,又以棉花沾酒精為小朋友擦拭身體,殊不知頭孢菌類的抗生素會加強人體對酒精的吸收,若不慎導致幼童酒精中毒,還有可能引發呼吸困難、脫水、休克等嚴重併發症。

沈采穎強調,即便未服用抗生素,以酒精擦拭發燒小朋友的身體,也不值得鼓勵,因為不但會造成孩子發冷不適,還有可能擾亂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抑制自我免疫系統,唯有依醫囑服用退燒藥,才是正確做法。

(中國時報)
--
美白牙齒 先知為何泛黃

常有患者問:「醫師,我的牙齒很黃,怎麼樣能變白?」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應先了解為什麼牙齒會泛黃。

牙齒泛黃,有些只是外層著色,如茶、咖啡或抽菸使牙齒卡上很多色斑,此時利用拋光或噴砂,即可讓牙齒變白。較嚴重的深層性染色如齲齒、四環黴素等藥物影響,或因年齡增加而使牙齒泛黃,就需要其他方法來讓牙齒變白。

目前除了做贗復物,如牙套,貼片等不可逆的方式,利用過氧化氫或過氧化胺等化學藥劑讓牙齒變白,較為常見,方式有3種:

冷光美白:通常在診所施行,以發光二極體為光源催化劑,搭配美白產品,使顏色持久。花費約2至3.5萬元,並不便宜。有些機構為了快速美白,可能使用濃度較高的過氧化氫,容易刺激患者敏感的牙齒。

美白產品:唾手可得,價錢便宜,但未在醫師監控下使用,藥劑成分與做法均令人擔心,較不安全。

居家牙齒美白:由醫師評估有齲齒或其他病變,先處理口腔問題,再印模製作個人牙托,完全包覆牙齒,將居家美白藥劑放入個人牙托,夜間配戴。一般人配戴2至4周,嚴重染色可能需要2至6個月左右。一個療程約1.2至1.5萬。

過氧化氫或過氧化胺是漂白牙齒最常用到的成分,過氧化物放出氧基,通過牙釉質及牙本質,將色素較深的複雜分子變成比較小的分子,使顏色變淡,牙齒變白。所以,幾乎所有牙齒美白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會讓人感到牙齒敏感。

居家牙齒美白,視個人體質、飲食或有無抽菸習慣,效果可維持1到3年以上,或是更久。因四環黴素造成的染色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階段式美白。

最後要強調,並非藉由牙齒美白可解決所有問題,齒列不整、單顆牙齒變色或原本就有假牙等,建議由醫師評估後再處理。

(聯合報)
--
巧克力吃越多 諾貝爾獎得越多

瑞士第一 其次是瑞典、丹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梅塞里無意中發現,每人每年平均巧克力消耗量愈大的國家,獲得的諾貝爾獎愈多。以每一千萬人獲得諾貝爾得獎的比率而言,瑞士高居第一,其次是瑞典、丹麥。

研究發現 兩者存在正比關係

瑞士籍的梅塞里表示,他住飯店時因為無聊,動手比較23個國家的巧克力消耗量和諾貝爾得獎數,意外發現兩者之間存在正比關係。

巧克力含有很多類黃酮 (抗氧化物),被認為可改善思考能力。可可、綠茶、紅酒、部份水果也有類黃酮。研究顯示,類黃酮可增加腦部血流量,可提高思考能力、降低失智症風險。

不過,梅塞里表示,要增加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一個國家必須每年多消耗2億7500萬磅 (1億2500萬公斤)巧克力。他估計,每個國民每年要多吃四百公克巧克力,才能使每一百萬人的得獎人數增加一人。

以人均巧克力消費量而言,瑞典的人均諾貝爾得獎率比其他國家高一倍,可能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偏心,或者瑞典人對巧克力的反應特別大。

梅塞里的發現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但他承認,這並非嚴謹的科學研究;他的巧克力消耗量和得獎數統計時期不一樣。梅塞里承認自己每天吃巧克力,他提醒大家,不要吃太甜的巧克力,要吃黑巧克力。

化 學家喬柯雷卡在部落格指出,北歐的瑞典、丹麥、挪威在人均諾貝爾獎得獎比率上名列前茅,而三國在人類發展指數和每人平均所得都數一數二,所以得獎率高可能 不是巧克力的功勞。喬柯雷卡認為,巧克力消費量較大的人可能比較有錢,而比較富裕的國家教育程度較高、有較多研究經費,所以比較可能拿諾貝爾獎。

(聯合晚報)
--
要當好領導 罪惡感是條件

1個好的領袖人物,其特質包括:果決、自信和聰明。但有研究指出,還須「有感」,也就是罪惡感。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對罪惡感的感受度大不相同,而這樣的負面情緒會驅策我們採取行動。例如周五晚上大家回家放鬆的同時,會有人為完成工作而加班,因為他知道若不把事情做完,就會因罪惡感而無法好好享受周末。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桑伯格說:「就是這種對罪惡感的預期心理,使人挺身而出,或承擔領導角色。」他們針對自願者進行問卷調查、測量他們的「罪惡感傾向」後發現,罪惡感傾向愈高的人愈容易自願擔任領袖。

調查也發現,在管理階層的受測者中,罪惡感傾向高的人比較可能領導有方。桑伯格認為,原因可能在於,罪惡感傾向高的人容易覺得對他人有責任,同時他們也較能夠警覺過去所犯的錯誤。

卡內基美隆大學研究員柯恩的研究發現,高罪惡感傾向者較不會做出不道德行為,這可作為選擇工作和愛情夥伴的參考。她寫道:「挑選新夥伴和伴侶時, 若是想找個好人,聰明的作法是注意他們的罪惡感傾向。」

(Upaper)
--
領走205億 勞保十月引爆擠兌潮

勞保基金十月中傳出恐將提前破產的訊息後,引發民眾擠兌,但勞保局始終未對外公開說明相關數字。勞保局昨日終於坦言,勞保老年給付「一次請領」金額,十月被領走二○五億元,相較九月的八十四億元多逾一.四倍,但強調那段時間確曾引發一波擠兌,目前已恢復正常。

最新一期的《財訊》報導,勞保老年給付十月爆發擠兌潮,選擇一次請領的件數和金額大暴走。經求證,勞保局總經理羅五湖昨日證實確有此事。

根據資料顯示,勞保十月短短一個月內,共有一萬五千多件的一次請領案件,勞保基金一口氣被領走二○五億元,九月尚未傳出提前破產的訊息時,該月一次請領的件數則僅七千多件,總金額約八十四億元。

十月十五日到十七日是請領最高峰,每天申請老年給付的案件都破兩千件,十五日甚至出現單日兩千四百件的紀錄,十月十日提前破產消息傳出前的十月上旬,每日平均申請件數才一千兩百件。

勞保局說,提前破產消息出來後,的確有部分已符合請領老年給付資格的民眾出現心理恐慌,擔心未來會領不到「棺材本」,若選擇年金,也可能領了幾年,勞保就倒了,再也領不到,因此,紛紛提前請領且以選擇申請一次請領者居多。

但羅五湖強調,這波老年給付擠兌潮,申請件數在十月中出現高峰後即一路往下修,本周已完全恢復正常。他說,隨著政府保證會負最後支付責任和撥補,加上行政院承諾三個月內提出改革方案,請領潮就已逐步降溫,呼籲外界和勞工朋友不用擔心。

羅五湖還說,勞保平均每個月核付一次領走的件數有八千到一萬件,每件平均領一百廿萬到一百卅萬元,換算後平均每月一次請領金額本來就有一百卅億到一百五十億元,強調十月的二○五億元雖有增加,但未到離譜。

勞保局雖然對外說「還算正常」,但當時為安撫民眾、避免擠兌潮擴大,卻動員了全局人力緊急宣導,還擬出五大說帖強力宣導「勞保不會倒」,陸續在全國開辦了五十場財務說明會,並透過老人家常收聽的廣播頻道強力放送。

外界質疑,勞保出現擠兌一口氣領走兩百多億元,勞保局竟未主動對外說明。勞保局對此表示,有關勞保相關給付狀況,每月都會公布在勞保局網站上,目前十月份最新統計尚未正式出爐。

(中國時報)
--
阿根廷大罷工 首都宛如空城

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面臨夫妻檔相繼執政九年來最大規模的全國性罷工,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癱瘓如同空城,成功的大罷工也顯示民眾對政府施政不滿已達臨界點。

阿 根廷首都以及主要城市的民眾,廿日起床後沒有報紙可看,火車、公車與地鐵停駛,銀行與加油站關門,所有國內航班與部分國際航線停擺,滿街垃圾乏人收取,全 國七百多家公立醫院僅部分維持急診服務。超過一百六十個工會與學生糾察隊在全國主要公路與城市聯外道路設立路障,完全切斷交通運輸。

全國五個主要工會中反政府的「阿根廷勞工總工會」和「阿根廷勞工中央工會」的反政府派系發動的廿四小時示威活動,主要為擴大家庭失業互助保險、減少所得稅以及提高退休人員退休金福利。二○○三年科許納總統夫妻檔執政以來,從未發生過規模如此龐大的全國性反政府示威。

費南德茲總統廿日下午說:「今天這不是罷工或怠工,這是施壓和威脅;我同意罷工的權利,但不能以中斷服務、封路、威脅與施壓去影響個人和企業正常工作的意願。」

她聲稱罷工只影響到首都而非全國,並提醒罷工工會威脅對她起不了作用,並在臉書上表明將對發動支持的工會採取反制。

卡車工會領導莫雅諾(Hugo Moyano)說,政府應該傾聽寂靜街道的另類聲音。其他工會領袖警告說,如果費南德茲仍然無視他們的要求,下回罷工將升級至卅六個小時。

(中國時報)
--
「文化殺手」潛入 百年法國公墓被毀

安葬中法戰爭不幸戰死異鄉的法國軍人「法國公墓」,墓園內共有九座墳墓及一座文字碑,其中四座還是有百年歷史的墳墓,如今全被破壞,不僅文化局官員傻眼,當地正砂里長俞明發也痛批「太過分了,居然有膽冒犯鬼神。」

西 元一八八四年,法國為占領越南,派將領孤拔遠征中國,戰火延燒至基隆、淡水,法軍於大沙灣(今基隆中正區)搶灘上岸,兩軍交戰,清軍英勇抵擋法軍,最後打 贏勝戰,但兩軍死傷人數眾多,清軍看見法軍戰死異鄉,特別規畫園區安葬七百多位戰死在基隆的法國人,民國後規畫成園區,讓民眾了解其歷史。

沒 想到這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公墓,居然遭人破壞,廿日通報文化局的公車處行政主任徐增光表示,當天下午他到外頭抽菸,從二樓看見一名上半身赤裸的男子,形跡可 疑鬼鬼祟祟地出沒在公墓內,原先不以為意,沒過多久他的祕書發現,墓園內的墓碑全都被推倒,有些墓碑還碎裂成一塊一塊,才驚覺有異,趕緊通報。

文化資產科科長李小梅表示,廿日獲報立刻前往巡視,墓園一半以上墓碑被推倒,殘破不堪,有些墓碑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原本的樣貌。

李小梅表示,墓園內共有九座墳墓及一座文字碑,其中四座還是有百年歷史的墳墓,如今全被破壞,文化局一定會找出凶手,目前已通報警方調閱監視畫面,要將這位「文化殺手」繩之以法。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處罰,最高可處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中國時報)
--
鼓勵救路倒 民眾別怕刑上身 及時救命 擬廣設「傻瓜電擊器」

為防止緊急傷病患者發生「路倒」意外,卻因來不及送醫救治釀成悲劇,衛生署擬擴大公共場所,均應設置俗稱「傻瓜電擊器」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緊急救護設備;衛生署盼未來能將AED急救教育,延伸到國小學童,以提升全民急救意識,即時伸出援手。

立 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天審查《緊急醫療救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公共場所應設置AED等必要緊急救護設備,並訂定「排除條款」,救護人員以外民 眾,若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者,可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規定,鼓勵路人對傷病患者及時施救,不要「見死不救」。

提案立委劉建國、蔣乃辛指出,如果可以在國內公共場所廣設AED,每年可拯救更多瀕臨死亡的患者,由一千四百人增加到七千六百人。立委蘇清泉質詢表示,AED電擊一次讓心跳恢復正常跳動的成功機率高達八成,他並請來兩名台大醫師,當場示範AED使用方式。

衛 生署長邱文達表示,目前我國AED比率,約為每十萬人口有十五.二台,衛生署規劃至民國一○五年時,每十萬人可達二十五台的目標,預期增加二二五四台,所 需費用約五億八○二萬元,但仍遠低於日本,若要達日本每十萬人口有二三四台標準,須增加五萬一千台,費用多達一○二億元。

衛生署醫事處 副 處長王宗曦補充,目前在捷運站、航空站等公共場所,約已設置三千多台AED設備;待未來修法通過後,將以「高密度」、「高風險」、「難到達」、「高效益」 等原則,作為公共場所設置AED的建議基準,每天有二五○名五十歲以上成年人通過或聚集的公共場所,例如百貨公司、公園、運動中心等人口密集或偏遠地區, 都應設置AED。

陳情易激動 監院首設AED

衛生署和朝野立委均有高度共識,提案修法推動擴大公共場所設置「傻瓜電擊 器」(AED)。其實,每月平均逾上百民眾前往陳情、每年收到多達數萬件民怨陳情案件的監察院,早在今年十月,已於所屬陳情中心外設置一台AED,成為目 前五院中第一個設置AED緊急救護設備的政府機關。

今年七月初,一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到院陳情,結果血壓飆高,嚇得工作人員打一一 九 找來救護車,將他送到台大醫院急診,才救回一命。為此,監察院特地於十月中旬,斥資十五萬元添購一台AED,裝設在陳情中心外頭。日前該院還分批為職員、 志工等,完成AED教育訓練,現在全院平均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會操作AED設備,明年開始更將列入消防演習訓練項目。

(中國時報)
--
公共場所傻瓜電擊器 擬增設

「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草案」新增公共場所應設置緊急救護設備,朝野立委昨日提案,每天有250名50歲以上成人通過或聚集的公共場所,應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俗稱傻瓜電擊器)。衛生署表示修法通過後會配合。

衛 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指出,台灣一年約有2萬名患者到達醫院前已經沒有心跳,根據日本經驗,公共場所使用AED急救突發性心臟停止個案的急救成功率,可 由原來的7%提高到38%,現階段台灣共設有3000多台AED,平均每10萬人口有12.5台,到2015年希望可達到每10萬人口有25台,預期要再 增加2254台,所需費用約5億802萬元。

(自由時報)
--
最高院死刑言詞辯論 開啟新局/林孟皇(台北地方法院法官)

日 前媒體報導指出:吳敏誠殺死女友應否判處死刑一事,最高法院將開庭進行「量刑辯論」時,早已引起有識之士的竊喜。近日又看到最高法院發布新聞稿,指出: 「最高法院在日前召開會議,決定從一○一年十二月起,就刑事二審宣告死刑的案件,一律行言詞辯論」時,我們不禁要為最高法院的這一決定,公開表達肯定之 意,這是筆者第一次強烈感受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高度。

其實,早在今年初筆者與錢建榮法官等人發起「改革最高法院」連署活動時,在所提出的 十 大改革訴求中,即已提到:「第三審是法律審,就法律問題辯論,較能發揮法律審的功能,並可提升當事人對裁判的信賴,故最高法院就民事訴訟原則上應行言詞辯 論」、「死刑宣告是剝奪人民生命權的極刑,更應舉行言詞辯論,以示慎重,並彰顯司法對生命的尊重」等論點。

依照媒體的報導,雖然最高法 院 在量刑辯論時,不會碰觸死刑存廢的政策。但最高法院經過數個月的內部溝通與協調後,能夠順應許多人權團體與法官聯盟的訴求,明白宣示死刑案件一律行言詞辯 論,我們當然應予以喝采!因為即便是維持死刑政策,我們仍可發現許多已經遭判決定讞的「死囚」,並非全然是「求其生而不可得」的情況,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司 法實務在從事死刑宣告時,並沒有完全盡到應有的調查與說理義務。這也是最高法院宣示要透過具體案例的辯論,讓量刑更細膩、適切,努力在被告、被害人之間找 到平衡點的原因所在。

話說司法作為人際間紛爭的解決機制,不只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也是人類理性思辯的場域。因為透過公開的 法 庭審判活動,必須遵循正當的法律程序,因此我們聽到的不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的意見之詞,而是宣誓負責任的事實陳述證詞、經得起科學驗證的證據與學有專精 的專業鑑定意見,這都注定讓司法成為「公共理性的典範」,不必、也無庸屈服於「理盲」、「濫情」。

司法的這一切,當然都是以公開、直接 與 言詞審理為原則。因為唯有直接與言詞審理,法官才能在每一個案中,看到一個個「活生生」、「有靈魂」、「有人生甘苦」的被告─他究竟在怎樣的人生境遇、時 空情境下,剝奪了另一個生命個體,是否真的已「求其生而不可得」?而法庭公開,公眾不僅得以檢驗司法有無依法審判,更應該藉此省思死刑是否殘忍、有無遭到 濫用?這些都是最高法院開啟死刑辯論的意義所在。

另外,死刑存廢在我國雖然屢有爭議,但基於生命法益的尊重,至少在審判上應採取更為嚴 格 的標準。因為死刑是唯一不能回復的懲罰制度,一旦倉促執行,對於判決缺失完全沒有補救機會,江國慶冤死案就是慘痛的教訓。為彰顯人權立國的精神,廖正井立 法委員領銜提出的《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即於第一○五條第一項但書明定判處被告死刑時,「應全體一致決定始得為之」。如此修法,確實能使司法慎重作出對 於剝奪國民生命的死刑宣告,還望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立法。

最後要說明的是,針對死刑案一律舉行言詞辯論,雖然為我國的司法開啟了新 局, 但筆者希望最高法院的改革能夠再接再厲。因為對照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每年超過二百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八十幾件言詞辯論的作法,我國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尤 其立法院要求原則上應舉行言詞辯論的《民事訴訟法》施行已近十年,迄今竟然只召開過兩次辯論庭,也就是數以萬計的案件中,都被最高法院民事庭認為不必辯 論,這不僅是藐視立法權,也與司法應以公開、直接與言詞審理為原則的法理不符。這是我們在為最高法院這一劃時代決定喝采的同時,所不得不提出的一點期許!

(中國時報)
--
大學合併 能解決問題?/漢寶德

報上說,教育部為因應少子化帶來的大學招生困難的問題,要繼續推動國立大學合併。這樣的政策看在老百姓的眼裏,有很多令人不解之處。

少 子化就是學生少了,這個問題並不完全出現在大學招生的問題上,各地的國民學校的規模首先受到影響。學校閒置的校舍逐漸增加,有些原本就不大的學校,面臨整 座校舍閒置,不得不廢校的命運。這原是很自然的現象,為什麼教育部對於國民學校的現象不覺得有問題,卻打算解決國立大學的問題呢?在我看來,國立大學面臨 的問題不只是少子化,而是若干年來教育部在教育改革政策上犯下的錯誤所造成的。

教育部聽從重量級留美學者的建議,把我們的高等教育體 制, 以普設大學的方式「改革」,是很明顯的步上錯誤的途徑。這恰好遂了全民家長們的心願,達到使子女都能念大學的期望,卻因此造就出大量只有學位、沒有就業能 力的年輕一代。在過去,專職教育非常有成就的專科學校,曾對國家建設貢獻良多,忽然不得不趕「改大學」的列車,一所所都成為沒實用價值的大學了。當時的大 人先生們沒有想到我們的文化背景自古以來就是以學位為重的,原本看不起技術。台灣有日本人留下來的技職教育體系是有利於我們價值觀的建立的,卻因一紙開放 設大學的命令就毀掉了。

為大家所熟知的例子,除了工業專科學校改為技術學院,再改為科技大學外,就是師範學院都改為教育大學。工廠裏需 要 的技師不見了,只會指指點點、卻無實務能力的準工程師多了不少。師院改大學之後,人人都可以做老師了。教育大學的目標是什麼?是討論教育的理論嗎?可想而 知,少子化之後的情況,對他們事業的前程影響最為深遠。

然而把教育大學與普通大學合併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除非合併後大幅減少系所,問題 還 是解決不了的。因為當前大學教育的問題是質不是量。學生的多少是自然的現象,教育部要管的是社會急需人才供應的問題。一所大學的學生無法招足就應該縮少系 所,再不成,就應該關門。教育部只要訂出一個合理的退場標準來就可以了。對於國立大學是否合併,應該有更具體的理由才成。

以藝術教育來 說,歐美國家多半視之為專業教育,大多以獨立學院出現。為了保持其專業性,美術、音樂等都各有專校,以免在行政體制上產生教學的不便。偶爾有在大學中設立 藝術學院的情形,多半給予高度的自主權,不能與其他學術單位混為一談。美國有些藝術學院包括了不同類的藝術,但各系的獨立性也很強,不會因學校全體的制度 約束各系的發展,所以在大學中所設的藝術各系所,在藝術界的地位常常遠不及小型的獨立學院。

其原因是藝術家的教育與學者的教育是完全不 同 的。以教育部評量一般大學成績的標準來評量藝術學院,是十分荒唐的事。只要看一般教授資格的標準,就知道其困難所在了。所以我在籌備南藝的時候,常與教育 部官員爭辯的就是教師資格。我常提醒他們,齊白石、張大千是沒有學位的。我們的教育體制可以作育出這一層級的大藝術家嗎?後來勉強解決,但沒有學位的教師 在學校裏仍然是被歧視的二等人物。

高等教育應該以作育人才為首要目標,因此辦學校要先知道需要怎樣的人才。如果為了減少學校數目,把帶 有 專業性的學校併入以通才教育為目的的大學,其實並無意義。南藝在我心目中原應該是一所以研究所與一貫制為主的藝術學府,但是因為全台灣的學院都改為大學 了,恐怕受到無謂的歧視,只好申請改為大學,卻因此而受到學校人數不足的壓力。現雖設了大學部,還是不免因人數過少被要求合併。讓專業學院提高人才培育的 水準才是要務,合併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中國時報)
--
吃藥配錯食物 越吃越糟

天氣轉涼,大小病號不斷,有些人選擇自行到藥局買藥,卻覺得越吃越不舒服,怎麼會這樣?小心,可能是吃藥配錯東西了!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提醒,食、藥「黑白配」的後果,除了可能抵銷藥效,嚴重的還會導致暈倒、心悸、血流不止,甚至休克,呼籲民眾吃藥前應先諮詢藥師,才知道服藥期間該避開什麼食物。

衛生署衛生教育推動委員會隨機抽選1078位社區藥局的藥師,進行電話訪問,結果發現民眾經常隨便混吃食品和藥物,第一名是鎮定安眠藥配酒,其次依序是阿斯匹靈配銀杏、葡萄柚配降血壓藥、抗生素配鈣片或胃藥、抽菸配氣喘藥。

有些人誤以為隔個幾十分鐘服用,就算是分開吃,但社區藥師沈采穎強調:「如果間隔不超過兩個小時,就算一起吃,會有交互作用!」

吃藥最好配溫開水,亂配飲料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沈采穎曾遇到有人喝了睡前酒再吃鎮定劑,結果藥效太強,步履蹣跚、意識模糊,家人還以為他中風了。

小孩感冒,如果吃了頭孢菌類抗生素,媽媽就別自作聰明,還給孩子身上塗抹酒精降溫,因為酒精經皮膚吸收,交互作用後,可能導致休克,有生命危險。

很多人愛喝咖啡和茶,如果搭配含茶鹼的氣喘藥或感冒藥,會造成心悸、手抖,越吃越不舒服。此外,吃了氣喘藥,卻繼續吸一手或二手菸,兩者作用抵銷,藥也是白吃。

沈采穎也說,很多人每天吞服阿斯匹靈、銀杏、魚油、蔓越莓這些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與保健食品,秋冬又常吃人參、當歸等補氣藥材熬製的藥膳,如果再服用抗凝血劑,可能導致傷口流血不止;還有人愛吃鈣片,或習慣吃藥一定要配胃藥,這些都會使抗生素的藥效大打折扣。

水果配藥也是問題重重。香蕉會使抗憂鬱藥的藥效增強,葡萄柚會使降血壓藥的代謝變得緩慢,導致血中藥品濃度過高、血壓過低,嚴重者可能會暈倒。

沈采穎提醒,藥罐裡的棉球和吸濕劑無助於保持乾燥,開封後就要丟掉,否則更易變質或滋生細菌,吃下變質藥可能會引發腸胃不適,甚至是全身過敏反應。

此外,市面上很多特大包裝的保健食品,沈采穎提醒,開封後6個月內就要吃完,以免變質。購買前,需考量自家消耗速度。



(自由時報)
--
猛吃納豆萃取物 壯男血便送醫

基隆市一名43歲壯男聽信朋友建議,每天吃建議攝取量兩倍的納豆萃取物營養品,誤以為可以讓身體健康,但一年多來卻常感到頭暈目眩、無力、臉色蒼白,甚至經常血便;男子就醫檢查後發現,是嚴重貧血加上痔瘡出血,須開刀治療。

基隆三軍總醫院醫師溫家政指出,該病患每天吃過量納豆萃取物,因納豆含抗凝血作用,病患又患有痔瘡,長期服用導致痔瘡出血,還合併嚴重貧血。

溫家政說,一般而言,納豆較明顯的作用有預防血栓、骨質疏鬆、抗氧化等功效,適量吃有益身體健康,但吃多了會出問題,這名病患就是每天服用過量,才會掛病號。

溫家政提醒,出現血便要特別注意,不一定是痔瘡造成,有可能是大腸癌、腫瘤、或長息肉造成,民眾若發現類似問題,最好盡快就診,把握黃金時間診斷和治療。

(自由時報)
--
胖童罹急性胰臟炎 險丟小命

前年一名12歲男童身高175公分,體重卻重達135公斤、BMI值超過40,過胖讓他罹患嚴重急性胰臟炎,引發多次器官衰竭命危,住進加護病房2個月才搶救回性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陳安琪昨天指出,這名超級胖小子,一餐至少吃上2碗飯,什麼都愛吃,但整天多吃少動、又沉迷電玩遊戲,整個人像快吹破的氣球。

脂肪酵素超出正常值40倍

男童是在前年因腹痛送急診,血液檢查發現,他的脂肪酵素超出正常值40倍、胰臟酵素也超過8倍,罹患病態性肥胖合併嚴重急性胰臟炎,死亡率超過9成,緊急送入兒童加護病房。

男童胰臟炎引發肺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腎衰竭、敗血症和腹腔化膿等多重併發症,每個病症都有生命危險,多次放射腹部引流排出腹腔膿液,每次都與死神擦身而過,最後才逐漸控制病情,健保給付超過200萬元。

男童住院期間,龐大的身軀得動用6名醫護人員才能為他翻身,由於只能靠鼻腸管灌食,不能像平常一樣大吃大喝,才瘦下10公斤,出院後一年(即去年)又進行胃縮小手術,去年8月瘦到99公斤,不過家人未再帶他再複診,不知體重是否持續下降。

陳安琪說,兒童肥胖成因大多是吃多、少動,成天坐在電腦前上網、打電動,加上喝飲料、吃零食、缺乏運動。

陳安琪提醒,兒童肥胖會造成高血壓、高血糖,引發新陳代謝、心血管和腦中風問題,高尿酸而痛風,過重讓膝關節提早退化,而且呼吸、睡眠不好,也連帶影響學習力,壞處多多。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