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160729

瞎 搜救直升機飛不上高山 只能在2千米起降 3架沒驗收 白花38億

國防預算白花近38億元!為因應高山搜救所需,空軍司令部2008年採購3架EC225型救護直升機,但審計部調查,空軍竟在該型直升機未執行3600公尺起降高度性能測試下,簽署完成檢驗憑證文件,致使該型機自2012年成軍迄今,無法履行採購契約規範的高山區域起降救援任務。審計部已將全案報請監察院處理;空軍則稱「仍在了解中」。



綠委羅致政說,若事實真如審計部所調查,那就真的對不起人民,一定要有人為此案負責。羅籲國防部盡速完成調查,向全國人民說清楚、講明白。
審計部昨公布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報告指出,空軍第455聯隊救護隊為因應全天候搜救任務,及滿足國軍各類型作戰搜救需求,於2008年至2011年度採購3架全天候救護直升機,全案預算為37.9億元。

不符需求仍判合格
報告指出,國防部在核定採購案時,要求此機型須可於本島最高山脈3900公尺起降,但空軍僅訂定高度為3600公尺,國防部國防採購室也未善盡審查職責,核定採購計劃。因台灣許多高山均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據了解,EC225在台灣高山地區起降的高度僅2194公尺,無法進行高山救援。
報告指出,廠商投標文件載明,該型直升機要在環境溫度介於-18℃至-30℃,才能執行3600公尺高度的起降。但空軍卻在廠商未符招標文件「須可於本島最高山脈(3600公尺)」起降的高度性能規格,仍判定合格。

審計部請監院處理
報告進一步說,空軍司令部在驗收階段亦未依契約規範執行飛行測試,就判定驗收合格,致救護直升機成軍後未能在高山執行起降救援任務。報告顯示,EC225直升機自2012年7月成軍到去年12月底,共計執行62架次搜救任務,但無法於3600公尺山區執行滯空、起降搜救任務,影響高山區域救援任務與訓練。
審計部批,455聯隊編訂採購計劃時「無視據以招標訂約,不符空軍救護隊執行高山地區搜救的任務需求」,影響提升國軍整體搜救能量預期效益,已於5月報請監察院處理。

空軍稱「在了解中」
對審計部報告,空軍司令部以「目前仍在了解中」不願回應。「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則指出,雖然EC225型直升機的實用飛行高度是在5900公尺,但不代表是在這個高度能進行起降。

救護直升機EC225(超級美洲獅)小檔案
●全長:16.79公尺
●旋翼直徑:16.20公尺
●機高:4.6公尺
●製造商:歐洲直升機公司
●實用升限:5900公尺(1萬9350呎)
●最大滯空時間:4.5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275公里╱小時
●最大起飛重量:1萬1000公斤

新迷彩服 紅外線下竟曝蹤

審計報告
國軍去年起陸續換發新式數位迷彩戰鬥服,國防部一再強調新式數位迷彩戰鬥服具隱蔽效果,但審計部昨公布的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顯示,國軍現階段研究改良的數位迷彩服,其材質「尚未具備抗近紅外線功能」,直接影響部隊夜間作戰匿蹤效果,及單兵戰場存活率。

「像人形螢光棒」
報告說,新式數位迷彩服雖已提升透氣度及戰場偽蔽效果,但軍備局參考研析多國野戰服特性,並非均具「抗近紅外線」功能。報告說,同時考量抗近紅外線功能易隨時間、洗滌次數、陽光曝曬等因素漸衰退及影響透氣度等問題,整體效益不佳,故現階段國軍數位迷彩服材質未具抗近紅外線功能。
了解抗近紅外線功能的國軍官員說,解放軍只要配戴具紅外線偵測功能的夜視鏡,我國軍弟兄若穿沒抗近紅外線功能的迷彩服,就像人形螢光棒,無所遁形,成敵人標靶。
國防部回覆審計部的公文,卻阿Q地說,現階段數位迷彩服已陸續換裝,將督飭陸軍持續蒐整使用情形及作戰任務實際需求,並研析成本效益、布料印染關鍵技術及作戰場景,檢討改良方案。

(蘋果日報)
--
38億採購// EC-225救護機 高山無法救援

空軍耗資近卅八億購入三架「EC225」全天候救護直升機,竟然無法執行高山起降任務!

審計部:招標到驗收 問題多

審計部昨公佈去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空軍二○一一年成軍的三架「EC225」直升機,採購、招標過程漏洞百出,相關單位未盡管制、督導之責,未執行一萬二千英尺(約三千六百五十七公尺)高空起降升限性能評測,嚴重影響國軍搜救能量,至今僅用於海上搜救、山區搜尋、平地救護任務,如遭遇高山山難恐束手無策。

監院:若查有違失 糾彈究責

由於採購有明顯瑕疵,審計部於五月報請監察院處理。監察院昨表示,此案交由監委調查,若調查認為公務員有違法或失職行為,會對相關人彈劾,若認為空軍有行政違失,也可能提出糾正。

對此,空軍昨表示「此為多年前的案件」,還需要一些時間搜集資料、了解狀況再回應。

審計部報告指出,空軍司令部在二○○八年至一一年間,籌獲三架全天候救護直升機,總預算為卅七億九千二百九十六萬元,但空軍第四五五戰術戰鬥機聯隊救護隊(空軍救護隊)編定採購計畫時,無視國防部核定的救護直升機,須可在本島最高山脈一萬三千英尺(約三九六二公尺)高空起降的相關規定,僅訂定升限為一萬二千英尺,而國防部國防採購室也未盡審查職責,逕予核定採購計畫。

報告指出,空軍司令部及空軍救護隊負責投標文件審查,廠商投標文件載述,直升機型式須在「特定條件」下,可於一萬二千英尺起降,與招標文件「需可於本島最高山脈 (一萬三千英尺)起降之升限性能規格」的條件不符,但仍被判定合格。

報告並指出,空軍後勤處明知「EC225」需於溫度介於攝氏負十八度至負卅度之間,才符合契約規範「一萬二千英尺起降之升限需求」,但台灣本島山區未具備該氣溫條件,相關單位亦未即時因應,未善盡計畫管制、履約督導之責。

空軍稱多年前案件 須再了解

此外,空軍四五五聯隊在驗收測試階段,雖廠商未執行一萬二千英尺高空起降升限性能飛測,仍將飛行測試及完成檢驗受領的憑證文件簽署通過,未善盡驗收職責,國防部採購室也未落實審查測試報告。

報告指出,上述諸多缺失導致「EC225」二○一一年七月成軍迄去年底止,執行六十二架次搜救任務,卻無法在一萬二千英尺執行高空滯空、起降,也未實施一萬英尺以上災害潛勢高山區域滯空、起降訓練,影響高山區域救援任務、訓練計畫,因此已於今年五月六日將此案報請監察院處理。

(自由時報)
--
空軍採購救護直升機 驗收未依規範飛測

審計部發布民國104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內容指出,空軍司令部匡列近38億元採購三架全天候救難直升機,卻被審計部查出,空軍第四五五聯隊於計畫申購階段編訂採購計畫,無視國防部核定救護直升機需可於本島最高山脈13,000呎起降之規定,僅訂定昇限為12,000呎,國防部國防採購室亦未善盡審查職責,逕予核定採購計畫,並據以招標訂約,不符空軍救護隊執行高山地區搜救之任務需求,減損主裝備效能,影響提升國軍整體搜救能量之預期效益。此案經由審計部於5月間報請監察院處理。

審計部所指這三架救難直升機,是空軍的EC-225直升機。審計部指出,空軍司令部及空軍救護隊於採購招標階段負責投標文件審查,廠商投標文件載述的直升機型式須在特定條件,始可於12,000呎起降,未符招標文件「需可於本島最高山脈(12,000呎)」起降的昇限性能規格,仍判定合格。

審計部表示,空軍司令部暨所屬後勤處於履約階段未依權責督導採購業務,建立嚴謹專案管理機制,管制全案建案執行,空軍司令部後勤處明知得標廠商提供的直升機機型,外在環境溫度須介於-18°C至-30°C,才符合契約規範12,000呎起降的昇限需求,但本島山區並未具備上述的氣溫條件,卻未召開相關會議,及時提出因應作為,未善盡計畫管制及履約督導職責。

審計部表示,空軍第四五五聯隊於驗收測試階段實施國內飛行測試,於廠商未執行12,000呎起降昇限的性能飛測,仍簽署已通過飛行測試及完成檢驗受領的憑證文件,未善盡驗(接)收職責;復以空軍司令部後勤處未善盡審查、督導之責,逕函請國防採購室辦理驗收結案,該室亦未落實審查測試報告。

審計部進一步指出,空軍司令部與國防部的舉措,使救護直升機自民國101年7月成軍後迄民國104年12月底,共計執行搜救任務62架次,無法於12,000呎山區執行滯空、起降搜救任務,亦未於災害潛勢區域搜救訓練實施計畫所訂10,000呎以上之災害潛勢高山區域執行滯空、起降訓練,僅執行海上搜救、山區搜尋及平地救護,影響高山區域救援任務與訓練計畫的遂行,未能達成滿足國軍各類型作戰搜救需求的計畫目標,經於民國105年5月6日報請監察院處理。

38億美洲獅無法高山救難 空軍嘴硬慘被審計部打臉

空軍採購三架EC-225救難直升機,卻被審計部抓包,空軍與國防部採購室聯手降低昇限,不符空軍救護隊執行高山地區搜救任務的需求,成軍至今無法執行高山救護任務。其實,此節早在多年前,就有民間救難組織陳情,但當時空軍甚至發出新聞稿,強硬稱直升機足以擔負本島各種地形的搜救任務,如今被打臉,空軍司令部上午則發新聞稿說,將向審計與監察院溝通說明。

國防部核定救護直升機需可於台灣本島最高山脈13000呎起降,但招標文件卻訂為12000呎,且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起降,被外界質疑此型機無法執行高山搜救,軍方卻仍判定合格。此節曾遭民間救難團體陳情。

但空軍司令部當時指出,救難組織及民人質疑「空軍新購之EC-225型救護機因起降高度不足,無法滿足本島山域搜救需求」,相關論述與事實不符。指該民間團體及個人引用數據有誤,空軍新採購的EC-225型機具備籌載量大、航速快、航程遠、醫療設備齊全等特性,其實用升限可達五千九百公尺,足可擔負本島各種地形之搜救任務。

但審計部昨日卻打臉空軍,指EC-225成軍後,執行搜救62架次,無法在12000呢山區執行滯空、起降皂搜救任務,也未在災害潛勢區域搜救訓練實施計畫所訂的高山區域執行滯空、起降,僅執行海上搜救、山區搜尋與平地救護,影響高山區域救援任務計畫遂行。審計部已報監察院處理。

空軍司令部上午再度發出新聞稿表示,針對媒體報導有關「空軍EC-225型救護機無法執行高山救援」一,空軍對於審計部民國104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所列缺失意見,將持續與該部及監察院溝通說明。

空軍司令部進一步表示,空軍EC-225型救護機採購係依實際任務需求完成採購計畫,符合軍種任務需要,對於審計部所列的審查缺失意見,空軍表示尊重,並持續檢討改進相關缺失。

(聯合報)
--
招標不合格 驗收沒測試 38億美洲獅 竟無法高山救護

國軍又見預算浪費!根據審計部去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空軍2008年至2011年匡列近38億元,籌補3架超級美洲獅「EC-225型」救護直升機,招標未符規格需求,驗收又未依規範飛行測試直接判定合格,以致2012年成軍迄今,無法執行高山起降救援任務;此案已於今年5月報請監察院處理。

審計部昨公布104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截至本年度,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決算審定數5兆3011億餘元,較103年度減少362億餘元。

審計部報告指出,空軍第455戰術戰機聯隊救護隊平時執行海、陸、山區搜救、災害區空投補給、本外島傷患運送等搜救任務,戰時支援軍事搜救任務,空軍為因應全天候搜救及缺裝補充,才編列預算購置3架全天候救護直升機,全案匡列預算37億9296萬餘元。

不過報告指出,空軍司令部及空軍救護隊在招標階段,廠商投標文件未符「需可於本島最高山脈(1萬2000呎)」起降升限性能規格,仍判定合格;455聯隊於驗收測試時,廠商未執行1萬2000呎起降升限性能飛測,仍簽署已通過飛行測試及完成檢驗受領的憑證文件,未善盡驗接收職責。

報告指出,空軍後勤處未善盡審查、督導之責,函請國防採購室辦理驗收結案,採購室也未落實審查測試報告,導致救護直升機自2012年7月成軍後至2015年底,共計執行搜救任務62架次,無法於1萬2000呎山區執行滯空、起降搜救任務,影響高山區域救援任務與訓練計畫遂行。

(中國時報)
--
重症醫師僅38人報考 創新低 易發生糾紛 年輕人卻步 病患恐無人可醫

國內重症醫療人力拉警報。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昨舉行記者會,指屬於內科的胸腔暨重症次專科醫師考試日前截止報名,結果僅三十八人報考,創歷史新低,預估後年還會再探底,而這些醫師專職負責加護病房,收治的都是狀況最差病患,若不改善新血不足問題,未來民眾得重病恐無人可醫。

加護病房虧損最多
該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醫師昨說,年輕醫師要投入胸腔暨重症科,要先接受三年的內科基礎訓練,再報備接受胸腔暨重症次專科的二到三年的訓練,完訓才能參加考試,過關才取得執照,但今年僅三十八人報考,較去年大減近三成八,創史上最少紀錄,而今年報備要受訓的僅二十六人,可預期後年報考人數還會再減少,不得不開記者會求救。
台大醫院胸腔暨重症科主治醫師古世基說,該專科壓力大,新血不願投入,目前醫師平均年齡四十六歲,即使是有住院醫師值班的醫學中心,仍有年過五十歲的主治醫師需值第一線班,在區域醫院甚至有超過六十歲的主治醫師值班,「大家都很累。」至於是哪些醫院有五、六十歲的主治醫師值班,古不透露。
古說,加護病房患者狀況不穩定,易發生醫療糾紛,甚至有探病的親友直接帶著棒球棒來,再加上健保給付偏低,加護病房在各醫院虧損最多、平均虧損二到三成,都使年輕醫師卻步。
北部某醫學中心胸腔重症科的不具名醫師說,胸腔重症專科醫師加計一年的不分科訓練,總計須培養七年,但在次專科受訓期間月薪僅八、九萬元,拿到醫師執照後,月薪約十五至二十萬元。但如家醫科只須三年半訓練,完成後到診所受僱,月薪可達三十萬元;另胸腔重症科每天上班十到十二小時後,回家後也常被Call回醫院,「誰會想來?」
健保署醫管組專門委員張溫溫昨回應,加護病房給付近年已提高六次,是否再調整,需透過醫界共同協商。

加強約束醫療暴力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則說,因住院醫師制度有所調整,預計各內科次專科的人數,從後年起應會全面增加;針對醫療暴力,則積極推動將其列為公共危險罪,以加強對暴力的約束。
至於因人力不足被視為五大皆空科別的內、外、婦、兒、急診等五大科,衛福部說,從前年起僅內科招募人力不足額,其他均已滿額。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60729/LA13/LA13_004.jpg

(蘋果日報)
--
胸腔專科醫師 報考人數創新低

胸腔科是加護病房專責醫師的主力,2000年以來,每年報考該專科醫師最少60到70人,最多102人,但近年來卻是逐年減少,今年只剩38人,兩年後恐怕更只剩下26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昨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要改善醫糾多、健保給付過低等問題,否則未來恐怕會面臨缺乏照顧重症患者醫師的困境。

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張溫溫回應,加護病房住院診察費已經調過6次,從400元提高到897元,病床與護理費也調過4次,從4410元提高到7129元,強調資源有限,造成調整幅度也受限;醫事司副司長商東福指出,未來會努力強化誘因,吸引醫師投入該領域。

(自由時報)
--
胸腔重症醫師 38人報考創新低

在加護病房救人的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師發出求救訊號,七月十八是該專科醫師考試報名截止日,報考數創歷史新低,僅卅八人。醫界呼籲衛福部正視重症醫療新血流失的窘境,挹注資源,設法守住醫療最後一道防線。

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指出,胸腔科是國內加護病房專責醫師的主力科別,患者常常前一刻呼吸穩定,下一秒就呼吸衰竭,重症醫師必須時刻觀察判斷病情。加護病房採責任制,廿四小時待命,即使是加護病房主任,輪值時三更半夜還是要到醫院協助急救,遭遇醫療糾紛和暴力的機會也多。

余忠仁說,健保初期有加護病房評鑑,各醫院加護病房增加,報考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數極盛時期達一百零二人,近年約六十至七十人,今年僅卅八人,而報名參加訓練的醫師僅廿六人,意味著兩年後報考專科醫師人數可能少於廿六人。

健保給付又偏低,余忠仁說,目前加護病房病房費兩千八百五十二元,加上醫師診察費八百九十七元和護理費四千兩百七十七元共八千零廿六元,是香港的十分之一,加護病房人力成本高,成了虧損單位,加上壓力大、醫糾多,這些都使年輕醫師卻步。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二○一一年起推動PGY制度,畢業醫學生需經一到兩年全科臨床訓練才能擔任住院醫師,使住院醫師人數減少,不止胸腔暨重症專科,其他專科也受影響,今明兩年是過度陣痛期,後年起會慢慢好轉。

健保署專門委員張溫溫說,加護病房給付包含診察費、住院費、開藥等,一天近一點六萬元,費用隨總額成長,需透過醫界共同協商,今年醫師服務成本增加約九十二億元,其中約五億元挹注胸腔內科。衛福部長林奏延日前宣示將醫療暴力列入公共危險罪,石崇良說,下周行政院將舉行協調會,邀集衛福部、法務部與警政署共同研商。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6/07/29/1/2428707.jpg&sl=W&fw=750&exp=3600

缺新血…偏鄉60歲醫師站火線

胸腔暨重症加專科醫師報考人數創新低,年輕醫師為何卻步?目前胸腔暨重症科醫師平均年齡四十六歲,偏鄉甚至有六十多歲的醫師值第一線班,有住院醫師坦言,不想六十歲還熬夜值班。

台大醫院胸腔暨重症科主治醫師古世基說,看到報考人數僅卅八人,「心涼了一截」,年輕醫師減少,代表現有醫師負荷增加,恐衝擊照護品質與就醫權益。

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說,加護病房醫師一人要負責照顧十床病人,廿四小時待命觀察患者病況,使用呼吸器、升壓器甚至緊急開刀,病情嚴重患者一待就是數天甚至數月,壓力實大。

此外,重症醫療糾紛與醫病衝突多,最近在北部醫學中心有重症患者病況危急,家屬在會客時間甚至私帶球棒,與醫師討論病情口出惡言咄咄逼人,嗆「出問題要找你算帳」,並全程錄影,還故意露出一截球棒,恐嚇意味十足,令醫護人員心生恐懼。

長庚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高國晉說,重症專科是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年輕醫師可能有理想投入,卻因醫界大環境與制度不佳而卻步,讓重症醫療前景堪慮。

(聯合報)
--
血汗醫護嚇跑新人 胸腔重症醫師考試 38人報考

工時過長問題波及重症醫療醫護,導致胸腔重症醫師報考人數,創史上最低。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表示,今年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考試報名人數僅38人,只有全盛期102人的3成7,推估後年可能跌到只有26人報考,倘若狀況持續下去,3年後恐出現重症醫師大斷層,醫師血汗輪班結果,民眾將面臨無醫可看的窘境。

根據統計,該科別醫師平均年齡46歲,體力難負荷,即使有住院醫師值班的醫學中心,仍有年過50歲的主治醫師需值第一線班表,在區域醫院甚至有超過60歲的主治醫師值班,人力太吃緊。

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言人古世基說,工作環境壓力大、給付偏低、醫療糾紛多是招募不到新血主因,日前北部一醫學中心,曾發生家屬因質疑醫師未盡心照顧病患,結果就私帶棒球棍至醫院,在與醫師詢問病情時,故意露出一截球棒來恐嚇醫師,甚至到處錄影,最後只能呼叫警衛來支援。

衛生福利部表示,近年來已透過擴充名額、提高獎勵、調高給付等方式,吸引新血醫師投入內外婦兒急5大科,至於急診暴力問題,目前也正與法務部協商修法中,下周行政院將召集法務部、衛福部、警政署等單位召開協商會議,衛福部會爭取醫療暴力納為公共危險罪。

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到該科別健保給付偏低,加護病房病房費為2852元,醫師診察費897元和護理費4277元共8026元,遠低於香港、新加坡等國,讓該科別淪為賠錢貨,醫師成就感低。

衛福部健保署專門委員張溫溫說,加護病房給付除醫師、護理人員診察費外,還包含藥費、檢查費每天約1萬6000元,每年醫療費用都會有所調整,今年醫師服務成本增加約92億元,約5億元挹注於胸腔內科,對於給付是否要調高,會再與醫界協商。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7-29/clipping/656/b03a00_t_05_02.jpg

(中國時報)

社會

奇 190萬棄置公車 婦:不要了

一百九十萬元現金竟然不想要!北市一名婦人前天搭公車,下車時乘客及公車司機都好意提醒她忘了拿包包,她回說:「不要了!」就急著下車跑步離開,司機察看包包,卻驚見裝了一百九十萬元鉅款,連忙報警招領。警方依鉅款綑有郵局紙束帶追查,昨查出到郵局提領鉅款的婦人身分,但仍聯絡不上她。

司機拾獲報案招領
警方調查,接獲拾金不昧的棕九路公車司機王泰嵐報案後,一度因婦人行徑怪異,懷疑這筆錢是一銀盜領案的贓款,但追查後,發現鄭姓婦人(四十八歲)本周二到郵局台北橋支局提領一百四十五萬元,昨循線到鄭婦住處,鄭父說只知女兒生病住院,不知她去了哪裡,至於另四十五萬元是從哪個郵局提領,仍待追查。
警方表示,從公車上的行車紀錄器影像顯示,當時一輛計程車在北市南京東路五段緩緩靠右準備停車,這時鄭婦竟打開計程車車門滾出,躺在地上久久不起,運將下車察看,她向運將點點頭,立刻抱著包包衝上剛到站的棕九路公車。
王泰嵐指出,鄭婦搭到三軍總醫院站下車,有乘客提醒她忘了拿包包,鄭婦疑精神恍惚亟欲下車,連正眼都不看,就回說:「不要了!」他見狀又對鄭婦喊:「妳的東西啊!」鄭婦頭也不回小跑步離去。
王泰嵐跑完車回到站內後,與同仁一起察看包包,沒想到竟有這麼多錢,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但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該拿」,趕緊報案招領。

現金先還婦人父親
警方昨向郵局查證,鄭婦確實提領一百四十五萬元,鄭父也認出行車紀錄器影像中「不要錢婦人」就是他的女兒,但他也聯絡不上女兒,不知為何要提領鉅款。
警方正繼續追查另四十五萬元是從哪間郵局提領,今會先將一百四十五萬元還給鄭父。

(蘋果日報)
--
190萬不要了 女丟公車奔離

民眾司機提醒 女喊不要了

一名神秘紅衣女子前天在北市搭首都客運,下車時遺落隨身布袋,熱心民眾撿起布袋要交還女子,司機王泰嵐也連番提醒,女子竟回「不要了!」頭也不回衝下車,王泰嵐最後把布袋帶回客運站,赫見袋中竟有一百九十萬元鉅款,趕緊報警,警方查出這名「不要錢的女子」是四十八歲鄭女,但她不知去向。

警找到女父 他不清楚細節

警方昨天循線找到鄭父,他說只知「女兒住院休養」,但聯繫不上她,也不清楚她為何如此,這筆錢目前暫放首都客運公告失物招領。

王泰嵐在首都客運任職兩年餘,他笑說發現鉅款時嚇得「要去廟裡收驚!」他說雖然開車很辛苦,但做人要有原則,「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該拿!」

警方調查,前天下午,王泰嵐駕駛棕九路線公車,下午四時到南京東路五段「南京公寓站」,當時鄭女從停在公車前方的計程車右後座「滾落」,躺在地上起不來,計程車司機下車扶起她,鄭女起身後,抓著裝錢的深藍色布袋衝上王泰嵐的公車。

王男稱,鄭女上車後坐在公車後段座位,當時公車滿坐,還有不少人站著,鄭女疑似在車上昏倒,公車到達「國防醫學中心站」時,鄭女突然清醒並衝到前車門,連聲叫著「開門、開門」,他見鄭女情緒不穩,不斷安撫,並建議「送妳去醫院好不好?」但鄭女拒絕。

女頻喊開門 逃難般衝下車

此時,一名女乘客發現鄭女的布袋遺落在座位上,好心提著走到前門要給鄭女,但鄭女看也不看,雙眼緊盯車外,連番回答:「不要、不要、那不要了!」當車門打開時,鄭女竟像逃難般衝下車,司機與車上多名乘客還不斷大叫提醒:「小姐,妳的東西沒拿!」但鄭女頭也不回跑離,讓全車人傻眼。

王泰嵐將布袋帶回「安康站」總站,交由管理人員清點,打開後赫見裡面竟是十七綑千元大鈔,和一枚五十元銅板,清點後總計有一百九十萬零五十元現金。

首都客運事後將百萬現款連同布袋,送到台北市警內湖分局潭美所報案,警方依據鈔票上的郵局束帶,從台北郵局查出領款人是住北市大同區的鄭女,她在廿六日下午四點多,曾到台北橋郵局領出一百四十五萬元鉅款。至於鄭女領錢的相關細節,警方仍在調查。

(自由時報)
--
破天荒 指考招生過剩 登記不足 錄取率可望創新高 但不會百分之百

大學指考上周寄發成績單,考生登記分發志願昨截止,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僅約4萬5000人完成登記,而考試分發總招生名額為4萬6000多人,是史上首度招生名額多過登記人數。雖招生名額供過於求,但因登記分發設有門檻,估仍會有學生落榜,錄取率應不會達百分之百,但可能創新高。

虎年出生今年入學
受少子化影響,大專院校招生受衝擊,因國人傳統不喜歡在虎年生育,1998年虎年出生者於今年起進大學就讀,「105大限」被視為是大學招生重大瓶頸關卡。分發會統計,今年僅5萬871人報名指考,僅4萬4958人完成登記,均創歷年新低。
分發會分發組主任王士豪說,少子化導致報名指考人數減少,也使登記人數減少,完成登記人數和預估差不多,但今年招生名額達4萬6192人,首度比登記人數還多。
王士豪分析,10個考科共65種採計組合,每一種組合都有最低登記分發標準,因此錄取率不會是百分百,但目前推估錄取率約97%至98%,應會創近7年新高,是否會突破2009年97.14%的錄取率,要等放榜才知道。
分發會提醒,今起將正式進入志願分發電腦作業,預計下月8日上午8時放榜,屆時除提供網路查榜(網址www.uac.edu.tw)外,考生也可以下載「登記查榜App」查詢分發結果。

「怕科系不符興趣」
吳姓高中應屆畢業生說,知道招生名額比登記人數還多並不會太驚訝,原本錄取率就已逼近百分百,不擔心沒學校念,只怕錄取到興趣不符的科系。教育部指,會持續輔導大學建立特色,推動大學創新和轉型,維護學生受教權益。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60729/LN06/LN06_005.jpg

(蘋果日報)
--
指考4.5萬人完成登記 人人有學校念 大學首度 招生名額比登記人數多

受少子化衝擊,大學入學考試分發委員會昨表示,今年大學招生名額首度高於登記人數,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可以念。分發會分發組主任王士豪分析,未來「粥多僧少」的趨勢一定越來越明顯;升學輔導專家則認為,該是大學端改變的時候了,「大學不能再當老大,等著學生來,而是要主動去招生。」

大學指考上周一寄發成績單,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網路登記志願昨截止,今年指考共5萬871人報名,共有1.5萬餘個甄選名額回流到考試分發,最終有4萬4958人完成登記,是近5年來首度招生名額多過登記人數,但因有最低登記標準當門檻,錄取率不會達百分百。

王士豪分析說,少子化是最大主因,光是考生就比去年少了2.5萬人,再加上近年來甄選名額提升,許多考生已在申請和繁星管道錄取,未來指考分發名額多於登記人數是必然趨勢。

王士豪說,往好處來說,學生的選擇更多,這股壓力也會迫使大學轉型,或是思考更有利的經營方式,但壞處就是大學會面臨倒閉危機。

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表示,這是少子化浮出檯面的第一年,今年社會組考生就比去年少了5千多人,明年只會更嚴重,因此大學在未來需加強科系宣傳,前段學校需要努力維持招生素質,中後段學校則是要克服生存危機。

今年65種採計組合都有最低登記分發標準,例如最低標準落在二類組,採計「英文、數甲和物理」、「英文、數甲、化學」3科為38分,所以不會有0分也可上大學的情況,王士豪說,推估錄取率將在97%到98%之間,缺額人數也將打破近年紀錄,不過實際結果還是要等到8月8日,才比較精準。

根據分發會統計,98學年度(2009年)登記分發錄取率為97.14%,最低錄取分數68.19分,當年因受少子化衝擊影響,各校系缺額人數6802人,當時錄取率與缺額人數都破歷史紀錄,今年可望再創新高。

今起將正式進入志願分發電腦作業,預計8月8日上午8時放榜。分發會除提供網路查榜外,考生也可下載「登記查榜APP」查詢分發結果。

(中國時報)
--
台鐵10月恐減上百班 下周定案

台鐵駕駛人力長期不足,下月起勞工上六天要休一天新制上路後,讓台鐵駕駛以往有假無法休的慘況加劇,揚言九月起將依法休假不加班,衝擊秋節疏運。台鐵昨指,初步彙整各機務段提出減班資料,至少有上百班次需檢討,下周一將定案,十月大改點時減班,但八月、九月客運列車不減班,將先減近一成貨運列車因應。

駕駛有假無法休
台鐵火車駕駛員聯誼會表示,台鐵駕駛人力長期不足,無法正常休假,駕駛實際每月工時約二百六十五小時,台鐵一直把員工加班視為理所當然,但不加班是勞工基本權益,火聯會訴求台鐵下月應盡速減班。
台鐵表示,各機務段已提出應減班的班次建議,初步彙整至少有上百班,預計下周一定案,將以各路線車速慢、行駛區間長、乘坐率低的列車優先檢討,逼不得已才會檢討對號列車,預計十月大改點一次調整,將在影響層面最小情況下檢討班次。
台鐵表示,八月車票已開賣,因此將暫不減班,另五○四次莒光號將檢討是否縮短行駛區間,每天有二百多班的貨車也將改不定期班次,推估至少將減近一成班次。

要求砍蚊子列車
火聯會說,台鐵兩次出軌都與夜間路線養護時間不夠有關,要求砍掉晚上十時後和清晨六時前發車的蚊子列車,包括莒光號六五五台東到樹林、莒光號543七堵到潮州、區間車二二六九基隆到二水等。台鐵不透露細節,強調下周一才定案。
火聯會指,如台鐵局下周提出的方案仍無法解決人力問題,將發起九月起不加班行動。民眾陳先生說,可體諒不能休假和被迫加班的痛苦,可接受砍蚊子列車,但尖峰通勤班次盼不要受影響。

台鐵減班規劃表
●檢討方向:車速慢、行駛區間長及乘坐率低的列車均納入減班檢討
●影響列次:已知莒光號504次潮州到七堵會列入檢討,其餘未定
●預估納檢討班次:至少上百班次
●時程:10月

(蘋果日報)
--
司機員爭取正常休假 台鐵10月恐減班大改點

8月先縮減貨運列車 9月班表小調

八月起實施勞工「做六休一」,衝擊交通運輸業人力,台鐵司機員揚言九月起正常休假不加班;台鐵昨強調,八、九月不會大減班,八月預計減約十多班貨運列車,九月班表小調,十月則可能較大幅減班,各機務段初步列出逾百班車速慢、乘坐率低、行駛區間長的列車,建議列為優先減班對象。台鐵昨強調仍在評估,最快下週一定案,不過,十月減班恐勢在必行。

台鐵表示,駕駛員運用率平日高達九成八,假日更超過一百,根本沒有預備人力,假日靠二線(指導司機員)支援一線司機員已是常態,台鐵運、工、機、電四部門,唯有隸屬機務處的司機員,請休假時要靠換班,相對剝奪感較強烈。

預計下週一定案 將先考慮縮減區間車

台鐵表示,初步彙整各機務段司機員意見,鎖定上百班車速慢、行駛區間長、乘坐率低的列車列為減班對象,大多是過早或過晚的班車,預計下週一定案,將優先考慮縮減區間車,逼不得已才會檢討對號列車。

機務處表示,也將縮短部分列車行駛區間,以五○四次莒光號為例,從潮州慢慢開到七堵,不僅車速慢、長程幾乎沒人搭,也因排班要換五位司機員,不符效益;縮短區間後,可由區間車補足運能。

台鐵表示,由於八月的客運票已在七月中售出,原則上,八月客車班表不調整,優先減少貨運列車約十班;九月的班表則可望小幅縮減,預計到十月大改點再一次做較大調整。

台鐵火車駕駛員聯誼會則表示,已發起連署九月起不加班,但中秋節並沒有要罷工,樂見八月新制保障勞工健康,發起九月依法休假,是為了抗議台鐵長期人力不足。

(自由時報)
--
不得連續排班7天 客運業:中秋連假恐無加班車

勞動部規定從8月起勞工不得連續排班7天,衝擊客運業者排班,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跟勞動部溝通,盼客運業納入彈性工時行業,但勞動部認為應增加人力,業者認為目前司機員召募不易,8月起為了符合法規,讓司機能依規定休假,只能減班因應。

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明天邀集全台一般公路、國道和市區公車業者開會協商,預計有50家至60家業者參與。秘書長方森德表示,明天會了解相關業者看法,不過依照現行客運人力情況,8月之後業者排班的確較困難,且9月還有中秋節連假,屬於疏運尖峰,但業者可能無法規畫加班車。

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表示,客運業者若要減班,必須經公路總局或地方政府交通局核准,並在兩周前公告。針對勞動部公布的新規定,勞工上班6天要休息一天,不要讓客運司機疲勞駕駛,交通部的立場是絕對支持,業者可先檢討班次,針對載客率低的路線提出改善。

至於客運業者提出的人力不足問題,王國材則指出,客運司機短期內無法補齊,或許可思考因目前遊覽車司機的人力有剩餘,讓遊覽車司機的人力轉移的客運,但這只是過渡時間的作法,長期還是要持續召募司機員,交通部也會提供相關的協助。

(聯合報)
--
6休1客運難排班 中秋連假恐無加班車

勞動部規定8月起勞工不得連續上班七天,衝擊公共運輸業者,客運業者上午由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全聯會理事長李博文邀請全國業者在台北座談,討論假日減班措施。 記者杜建重/攝影

勞動部規定8月起勞工上班六天必須休假一天,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上午邀集客運業者舉行座談會,業者無奈表示,「班表不能減、人力找不到」,客運產業面臨無解習題,8月學生還在放暑假,暫無通勤需求,但9月中秋節是疏運尖峰,司機員須依法休假不得加班,屆時無法規畫加班車,「只能跟乘客說抱歉」。

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方森德表示,依照現行客運人力情況,8月之後業者排班的確較困難,9月面臨中秋節連假的疏運尖峰,業者可能無法規畫加班車。

(聯合晚報)
--
因應勞動新制8月上路 台鐵10月減百班 對號車次照常

勞動新制8月上路,長期人力不足的台鐵司機員要求台鐵短期內減班200班次因應,否則9月起依法休假。台鐵初步彙整司機員希望檢討班次,粗估10月的大改點有上百班需調整,預計8月先減1成貨運列車,客運則因8月車票已開售,原則上不減班。

台鐵統計,平日客運列車共計930班、假日940班,貨運則有近300班次;但司機員現僅1074人,人力缺口達352人,導致「有假難休」。司機員日前與台鐵協商8月起減班200班次,否則9月起依法休假、假日不加班。

台鐵昨指出,全國各機務段已初步提出希望檢討班次,粗估至少有上百班須調整,但8月客運車票早已開售,已公告並售票的班次臨時取消有難度,未經公告期將造成旅客困擾,因此維持正常,將先減少1成內貨車,預計至少10班次,改為併班或不定期班次,預計下周一定案。

「逼不得已才會動到對號列車。」台鐵表示,9月客運將儘量維持不減班,待10月大改點時一併調整,減輕衝擊。將優先針對車速慢、乘坐率低、行駛區間長的班次,減班或截短均為選項,仍會考量各地區實際需求。

台鐵指出,將儘量以縮短行駛區間替代減班,例如由潮州開往七堵的504次莒光號,1趟次共需5名司機員,該班車在台中之前的搭乘率較高,因此,將評估縮短行駛區間為潮州至台中,其他區間改以區間車行駛,節省人力。

台鐵透露,檢討班次包含貨運、區間與對號列車,多數為貨運與早晚密集區間班次;但各班次去、回程與不同區間搭載率均不同,司機員基於主觀感受,須與運務單位精討論。

(中國時報)
--
中山捷運站砍人 郭彥君判12年定讞

最高法院昨審結去年在台北捷運中山站連刺4人的「鄭捷第二」郭彥君,一審認為郭無殺人犯意而輕判3年,高等法院改認定郭以「造成最大傷亡」為目標,殺人犯意明顯,依2個殺人未遂罪、2個傷害罪,改判12年,郭不服上訴,遭最高法院駁回定讞。

最高法院支持高院見解,認為郭彥君上訴沒理由,痛批郭偷刀往捷運站人潮眾多地方近距離隨機行刺,視人命如草芥,基於殺人犯意而持刀揮刺,惡性重大;高院也認定,郭對傷者心理造成難以抹滅的陰影及公眾恐慌,雖考量郭有憂鬱、反社會性等人格特質,仍予以重判;法界人士認為,二、三審法院重判郭,對近來頻傳的隨機殺人案具嚇阻作用。

高院判決指出,27歲無業男子郭彥君,為尋求發洩管道,去年7月20日晚間在北市超商偷水果刀,到中山捷運站4號出口沿電扶梯往下走,先對低頭看手機的莊女刺其左側上胸,接著面不改色往下步行,刺傷前方魏男肩膀正上方,險刺中頸部要害,郭接著再往下走,又刺傷劉姓男子、馬姓女子背部,8秒刺傷4人。被捕還揚言,若無人阻止,會在捷運站繼續殺人,「殺到全部人死光光!」檢方依殺人未遂罪起訴郭男。

一審士林地院委託醫院鑑定,認為郭犯案時無精神疾病也無心智缺陷,且和4名被害人無冤無仇,傷人力道不重,應無殺人犯意,依4個傷害罪合併判刑3年,郭另犯竊盜罪判3月,得易科罰金9萬,竊盜罪已定讞。

檢方質疑一審判太輕,認為郭男朝被害人胸、腹、頸部等重要部位刺砍,幸好被害人閃躲,高院認同檢方見解,認定郭有殺人故意,依2個殺人未遂罪論處,各判7年;另2個傷害罪各判1年半,合併判郭12年,郭上訴後,遭最高法院駁回定讞。

(自由時報)
--
捷運站隨機刺頸 判刑12年定讞

男子郭彥君去年持水果刀在捷運中山站攻擊4人,一審依傷害罪判刑3年;二審認為郭持刀朝兩名被害人頸部揮刺,頸部附近有頸動脈等人體要害,有意殺人,改依殺人未遂等罪判他12年徒刑,最高法院昨天判決定讞。

郭彥君(28歲)遭表哥趕出家門後變成遊民,他自覺一無所有而心情差,尋找管道宣洩。去年7月20日進入捷運中山站,持水果刀揮刺看手機的莊姓女子左上胸,又攻擊回頭查看的魏姓男子肩膀上方。

一審認為,郭彥君與4名被害人無冤無仇,揮刺的力道不重,不是針對致命部位:揮刺一刀後沒再揮刺,4人傷勢不重,依普通傷害罪,判他3年徒刑。

二審指出,近年來隨機殺人、傷人事件頻傳,審理這類案件,應著重下手部位是不是人體要害、有無致命可能,並觀察兇器種類、下手力量輕重、被害人傷勢等因素。

二審調查發現,莊和魏受傷部位接近頸部,眾人皆知頸部附近分布頸動脈、氣管等人體要害,郭彥君持足以作為殺人工具的水果刀朝要害揮刺;改依兩條殺人未遂罪、兩條傷害罪,判郭12年徒刑。

郭彥君和檢察官均不服上訴,最高法院昨天駁回,全案確定。

(聯合報)
--
8秒傷4人 北捷隨機刺殺 郭彥君重判12年

發生在去年7月20日台北捷運中山站的隨機殺人案,凶手郭彥君在8秒內,持刀連續刺傷4名乘客,一審依傷害罪輕判3年,檢方怒斥他如鄭捷般凶殘,不服判決結果,提起上訴,高院審理後,改依殺人罪重判有期徒刑12年,最高法院昨駁回上訴確定。本案在1年內定讞,展現「速審速結」的決心。

判決指出,27歲的郭彥君,因被表哥趕出家門成為遊民,情緒不佳,想尋求發洩管道,去年7月20日晚間,他在超商偷拿1把水果刀後,到捷運中山站4號出口,沿手扶梯由上往下步行,隨機挑選行人殺害。

郭行經莊女身旁,看她正低頭觀看手機、毫無防備,持刀往她頸部揮刺,行凶後隨即往下步行,再用刀朝魏男頸部刺擊,並追砍另2名民眾,短短8秒內,連續刺傷4名男女,就連被民眾合力制伏後,仍揚言「殺到全部人死光」。

偵審期間,郭供稱,他沒辦法壓住想殺人的想法,如果沒人阻止他,他會殺到全部人都死光;他不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殺多少人,只能殺一個算一個。

檢方依殺人未遂罪將他起訴,士院認為郭與被害人素不相識,沒有殺人故意,只論處4個傷害罪輕判3年,檢方不服提上訴。

高院痛斥郭為了發洩情緒,竟挑選人群眾多的捷運站內,持刀隨機攻擊民眾,造成公眾恐慌,且犯後未能取得被害人原諒,依2個殺人未遂罪各判刑7年,2個傷害罪各判刑1年6月,合併執行12年,案經上訴,最高法院駁回定讞。

(中國時報)
--
肇逃接到被害人電話 只因警察太懶

新北市警瑞芳分局水湳洞派出所藍姓警員,2月處理肇逃事件時,將警政知識網的肇事車輛車籍資料列印給挨撞的余姓車主,肇事車主接到被害人電話,懷疑個資外洩;但藍員否認涉案,檢方認定藍員犯後態度不佳,依妨害秘密罪起訴。

起訴書指出,40歲藍員2月4日接獲余姓車主報案,指稱停放路旁的機車遭撞,但肇事者逃逸無蹤,藍員調閱監視器鎖定肇事車輛車牌後,透過警政知識網調閱肇事車輛車籍資料,便宜行事直接將資料列印後給余,請他自行聯繫肇事者。

肇事車主接到電話,認為個資外洩,打電話到派出所詢問,派出所追查發現藍員疑似洩密,遂報請分局督察組調查;藍員目前仍在水湳洞所任職,行政處分部分仍由分局調查中。

資深交通隊員指出,應是由警方聯繫車主到警局釐清案情,確認車主肇事後,被害人可提出申請,取得肇事者的姓名及聯繫方式,於調解時使用,不該蠢到將肇事者的個資交付給對方。

(自由時報)
--
辦案洩個資 警被訴

新北市水湳洞派出所藍姓警員2月受理余姓男子機車遭撞案件,他進入警政知識聯網,印出肇事車主的資料,擅自提供給余男,讓雙方私下協調賠償事宜,肇事者不滿個資外洩提告,檢方昨天依妨害秘密罪嫌起訴。

余男2月把機車停在瑞芳區瑞濱路上,晚間遭小客車撞擊,肇事車主逃逸未留在現場,他向水湳洞派出所報案,表示欲依法提告。

承辦案件的藍員進入警政知識聯網的車駕籍資訊系統,依車牌號碼查詢肇事車輛的資料,竟列印車主的地址、身分證字號等,提供余男協調索賠事宜。肇事車主接到電話,驚覺個資遭外洩,向派出所報案,其他警員發現是藍員洩漏資料,向市警局反映,函送地檢署偵辦。

余男向檢察官表示,電話等資料是藍員提供,藍員才坦承洩密。

(聯合報)
--
提450萬和解金 台大宅王求判有期

「台大宅王」張彥文前年當街砍殺林姓前女友47刀致死,一審被判無期徒刑,上訴二審中;民事部分,上月2日首度開庭,張男委由律師當庭拿出200萬想和解遭拒,張男委託律師昨天當庭改提450萬和解金,不包含林女父母已領取的118萬犯罪被害人補償金,被害人律師表示要請示家屬後才能回應。律師林俊峰認為,張男此舉應是賠錢表示歉意,想從無期改判有期,即使未假釋,仍有機會縮短刑期,且國內諸相關案件一旦和解,有機會改判15年到18年的有期徒刑,只要將刑期服滿,就可出獄重新做人,「比起至少服刑25年的無期,有期至少可知最長要關多久」。

(自由時報)
--
水園區太陽能板起火 疑電源拔插次數太多

模組屬少見移動式設計

台北自來水園區內淨水場前天發生太陽能板自燃意外,由於太陽能板因高溫自燃事件實屬罕見,引發外界關注。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昨說明,初步分析,疑因園區太陽能板屬少見的移動式設計,電源連接處拔插次數太多而耗損,雖然國內同樣移動式模組很少,會進行通盤檢討、規範。

經濟部︰將通盤檢討、規範

林全能說,北市府所設太陽能板屬於移動式,與一般固定式的不同,所以電源連接處常常拔開;加上模組於二○一○年設置,設置時間久,現階段研判此事件是插頭拔插次數太多,造成損害才導致起火。

大晶光電︰絕無使用中製零件

至於有業者質疑,可能是因使用中國廉價品惹禍。太陽能板製造商大晶光電昨澄清,模組板原料是本土製作或從美、日等經國際認證的大廠進口,絕無使用中國製原料或零件。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表示,太陽能板是由大晶光電封裝製造,機電安裝部分則是由台邦科技進行,都經過經濟部能源局檢驗,品質和來源不會有問題。

北水處總工程司王銘榑表示,太陽能板的保固雖已在去年到期,但有定期維護品質。自燃意外因涉及面向太多,確切起火原因仍待專家鑑定結果。

大晶光電表示,提供給自來水園區的太陽能模組板,都經過美國電子測試實驗室(ETL)認證,零件包括表面的玻璃板、太陽能電池片、外層鋁框等,都是本土業者自製;EVA塑膠膜則自日本進口、塑膠背板來自義大利、接線盒來自美國等,均來自國際知名大廠。

「優力國際」能源暨電力科技部事業發展經理陳立閔表示,根據照片來看,是大面積燒毀,火源有擴散情況,因太陽能板是鋁框玻璃構造,可能是經過電線電纜擴散火源。如果電線電纜是起火源,通常應會直接燒斷、不會延燒;有可能起火過程中,電線電纜並沒有斷,一直把其中一塊失效面板發出的高熱往外送,最後才引起大批面板起火。

陳立閔指出,過去在義大利、美國都有發生過類似的太陽能板火燒案例,消防單位或可了解參考。

(自由時報)
--
太陽能板起火 疑插頭耗損引燃

台北市自來水園區太陽能板前天下午起火,經濟部能源局昨表示,初步判斷起火點在模組下方,目前正在調查原因,由於是移動式太陽能板,推測是插頭使用次數多,導致插頭耗損起火,若確定不是個案,會研訂更嚴格的國家標準。

能源局指出,太陽能板的插頭並不像一般電器有長條線狀的插頭,而是一個套管。起火的太陽能板已通過國家標準,將調查是產品品質問題還是使用不當。

(聯合報)
--
一句「不忍任他腐爛」 司機綁架殺富商免死

綁架撕票竟免死!男子謝源信綁架東家施家金並勒贖5千萬元,卻在家屬匯款3千萬元後,猛刺施男24刀撕票,最高法院維持一、二審見解,認為謝男自白認錯、仍能教化,依擄人勒贖而故意殺人等罪判處無期徒刑,全案確定。

檢方認為,謝將施如同牲畜般綑綁、以內褲塞嘴,錢匯入帳戶後仍凌虐及殺害,請求法院處以極刑;一、二審法院均認為,謝被捕時自白犯案,供詞也稱「最不能釋懷是人放在草叢裡任其腐爛」,並向被害人家屬道歉,顯見他已有悔意,落網後還配合檢警到案發現場模擬犯行,應非無教化可能,歷審皆判處無期徒刑。

對此判決結果,記者昨未聯繫上施家金家屬,無法得知回應。至於本案共犯林志維則被判處4年、鄭靖達4年3月、陳冠盛判3年,黃明傑已歿。

判決指出,在押的42歲謝源信,自100年起擔任台中富商施家金的司機兼保鑣,他得知施簽賭六合彩賺不少錢,先用5千元向表哥黃明傑購買身分證和護照,再回屏東縣老家找五德殿宮主陳冠盛介紹幫手,答應事成後給介紹費50萬元、幫手各給100萬元;陳男找來31歲林志維、25歲鄭靖達幫忙。

前年8月18日清晨,謝開車到桃園機場接施後,在高速公路藉口上廁所,與埋伏的林、鄭兩人毆打綑綁施,再連續施以電擊、毆打;抵達台中市摩鐵後,將施塞入汽車後行李廂,謝從施的背包內取出1萬5000元現金,分給林、鄭兩人。

謝等林、鄭兩人離去後,命令施打電話給公司會計,要求匯款5千萬元,還要施告知會計:「不匯款5千萬元就會被打死,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會計匯入3千萬贖金後,謝仍持利刃連刺施24刀,任由他哀號流血致死。

(自由時報)
--
撕票老闆 凶手求死 「有悔意 判無期」

司機謝源信綁架施姓老闆、拿到三千萬元贖金後撕票,檢方批謝忘恩負義,求處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謝曾寫下「求儘速判處死刑」自白書,研判他有悔意,依意圖勒贖擄人而故意殺人罪,判謝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三名同夥判刑三年至四年三月不等,全案定讞。

謝源信(四十一歲)是建設公司施姓老闆的司機,兩年前財務狀況不佳,利用施出國返台,從機場返回台中途中,與其他同夥將施擄走後再向施家勒五千萬,並先赴香港、柬埔寨等地開設海外帳戶,作為贖金轉帳帳戶;收到施家三千萬元後,就將施捆綁在後車廂,載往台南市白河山區人煙稀少處,持刀對施連續刺砍,造成施全身廿四處受傷,大量出血死亡。謝棄屍後持假護照潛逃出國,十七天後在泰北邊境遭逮捕歸案。

一審法院認為,謝源信惡性重大、應予嚴厲非難,但審酌他在警詢、偵查坦承犯行,寫下「回國後求儘速判處死刑」,「返被害人、被害人家屬一個公道」等自白書,認定他有悔意,判他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三名同夥判三年至四年三月不等徒刑。

檢方上訴主張,謝源信忘恩負義、謀財害命,視被害人如牲畜,求處死刑;二審以一審量刑沒有逾越法律規定範圍、沒明顯違背正義,維持一審判決。全案經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

(聯合報)
--
凌遲24刀 勒贖富老闆撕票 司機判無期

狠殺老闆24刀勒贖,竟逃過死刑?台中施姓富商前年遭司機謝源信綁架,施被如同牲畜般綑綁車內,遭謝踩踏虐待,謝在取得3000萬贖款後,竟持刀刺殺施24刀凌遲撕票。但歷審法官都認為謝寫自白書向死者家屬及社會道歉,有教化可能,判他無期徒刑,最高法院昨駁回上訴,全案確定。

最高法院庭長王居財、法官謝靜恒、何菁莪、李錦樑、王敏慧組成的合議庭認為,歷審考量謝的犯行,未達與世永久隔離程度,判處無期徒刑,符合罪刑相當,所以駁回上訴定讞。但判決再度引發網友議論,批評殺一個又免死判無期,還要納稅人花錢養殺人凶手,「真無言了。」

判決指出,謝源信從2011年起擔任施的司機,他因財務狀況不佳,於是計畫對施擄人勒贖;他先到香港、柬埔寨開設多個帳戶、設定網路交易,並陸續購買電擊棒、手銬、腳鐐,訂製迷彩行軍袋與黑色頭套等犯案工具。

前年8月間,施前往美國,謝認為時機成熟,在施出國期間到台南勘查路線,並以討債為幌子,花50萬找人幫忙押人;同月18日清晨,他開車到機場接施返家,途中在高速公路休息站與同夥會合,綁架施男。

謝源信將施的雙手反銬、上腳鐐,套上黑色頭套後,關在汽車後車廂內,並以內褲塞住嘴巴,再要求家屬將3000萬匯入指定戶頭,得手後,以刀子刺砍施男24刀致死,再將屍體丟在路旁,逃往泰國。

檢方認定謝泯滅人性,起訴後求處死刑,但歷審認為,謝在泰國被逮押返回台後,配合檢警偵辦且坦承犯行,並在自白書中寫著「深深的對不起,最不能釋懷是人放在草叢裡任其腐爛」等語,還要求「盡速判處死刑,還一個公道」,合議庭認為他犯後有悔意,將他判處無期徒刑。

(中國時報)
--
美國知名教授 魂斷台北馬路口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 Santa Cruz,UCSC)心理學暨生物心理學系教授布里吉曼(Bruce Bridgeman),原定7月8日在台北醫學大學演講,不料遇尼伯特颱風被迫延期。10日上午,布里吉曼外出閒晃,行經仁愛路、復興南路口時,公車疑閃避不及迎面撞上,送往仁愛醫院急救仍宣告不治。

北市交大大安分隊表示,侯姓男子駕駛公車從仁愛路西往東方向前進,行經途中發現撞擊物體,下車查看發現布里吉曼正面倒臥馬路中,頭部受創流血,他趕緊報案求援。

大安分隊中隊長張育豪說,目前已將相關跡證送至地檢署偵辦,釐清肇事責任歸屬。

(聯合報)
--
美神經科學權威 到台北演說遭公車撞死

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UCSC)本週表示,以神經科學研究聞名的教授布瑞吉曼(Bruce Bridgeman)到亞洲巡迴演說,本月稍早在台北遭到公車撞擊後喪生。

舊金山灣區新聞網站SFbay.ca報導,根據家屬給校方的訃告,UCSC心理學榮譽教授布瑞吉曼本月10日在台北過十字路口時遭到公車撞擊,當天預定到台北醫學大學演說。

布瑞吉曼當時與妻子黛安‧布瑞吉曼博士(Dr.Diane Bridgeman)一起在亞洲巡迴演說。

校方網站聲明顯示,布瑞吉曼1973年進入UCSC任教,一生都與學校事物密不可分,過世時,他的實驗室仍在進行數項實驗。

系主任利帕(Campbell Leaper)在聲明中說:「布瑞吉曼仍是心理學系重要成員。」

UCSC將於10月舉行追思活動,悼念布瑞吉曼的一生和成就。

(中央社)
--
火燒車案 檢方:司機酒醉駕車 不排除自焚

國道火燒車26死慘案,今天有重大發現,法醫研究解剖司機蘇明成的鑑定報告出爐,確認蘇明成酒後駕車,酒精澧度達1.07毫克,幾達酒醉狀態,調查方向「指向人為」的可能性升高。

遼寧旅遊團火燒車事故,日前查出駕駛艙有2瓶、下層行李層有3瓶「汽油」,前門口被燒熔的地毯也有汽油殘留跡象。

今天又有重大進展,桃園地檢署表示,根據法醫研究所對蘇明成遺體解剖的鑑定報告,確認他血液、尿液和胃內都有酒精反應,酒精濃度達1.07毫克「應該是喝酒不久就駕車」,在確認酒後駕車後,偵辦方向朝「人為自焚」,但也不排除電線走火引燃汽油。

檢方指出,經過查訪,沒找到蘇明成沒當天買汽油的證據,可能早就買好汽油上車。

檢警連日調查蘇明成的身心狀況,查出他從事大客車駕駛廿年,去年十月從別家遊覽車公司加入紅珊瑚車隊九個月,個性有點孤僻、沈默,與司機同事互動不多,很少談自己家庭和個人的事,因此車隊多數司機並不了解蘇的個人和家庭狀況,對他有無負債也不清楚。

檢警調查,蘇明成和同事相處不算融洽、和這次的導遊鄭焜文處得不好,日子過得不愉快,也和公司有爭執。他的基本月薪僅一萬八千多元、帶團每天三百元加購物抽2%,每月約三萬餘元,如果出團少,只二萬多元,根本不夠家用,可能心中累憤恨。

檢方先前解剖蘇明成遺體,因嚴重碳化,初步認定活活被燒死、陳屍駕駛座附近,檢警消在確認有汽油助燃,如今又查出蘇明成酒後駕車,研判他在事故發生瞬間被大火燒灼,立即失去意識或來不及應變,遊覽車在「無人操控」狀態下,行駛一千多公尺,且無法打開前、後車門讓乘客逃生,車上乘客因前方起火,不敢接近、也無法跳車,遊覽車先擦撞內側護欄,車速減緩,直到撞上外側護欄才停下,右後門被護欄堵住,造成全車罹難。

陸客火燒車司機被指酒醉 公司:沒人見過他喝酒

陸客火燒車今天有重大發展,桃園地檢署今早公布司機蘇明成酒駕,他的告別式今天下午3時將在中壢舉辦告別式,禮儀公司用布幕遮掩,外人完全無法進入。

玫瑰石通運公司負責人林靖樺說,蘇明成滴酒不沾,全公司沒有人見過他喝酒,對於檢調報告,「實在是嚇了一大跳」。

他也強調,蘇姓司機和導遊沒有不和,8天7夜行程中完全沒有任何回報。

司機蘇明成酒駕自焚 竹圍里長:不可能,他還有孩子

國道火燒車慘案,法醫鑑定報告出爐,確認司機蘇明成酒後駕車,偵辦方向朝向「人為自焚」。 報系資料照

7月19日發生的國道火燒車件,今天有重大進展,檢調不排除司機蘇明成酒駕自焚,蘇姓司機所住高雄市竹圍里長何榮裕直言:不可能,他還有孩子。

紅珊瑚遊覽車火燒車釀26死慘劇,桃檢驗出司機蘇明成吐氣酒精濃度達1.075毫克,竹圍里里長何榮裕表示,蘇明成家庭和睦,一家人感情很好,育有1女2子,大女兒已經念大學,兩個兒子分別念高中和國中,沒有道理輕生或自焚。

國道火燒車26死慘案,法醫研究所解剖司機蘇明成的鑑定報告出爐,確認蘇明成酒後駕車,酒精澧度達1.07毫克,幾達酒醉狀態,調查方向指向「人為」可能性升高。

遼寧旅遊團火燒車事故,日前查出駕駛艙有2瓶、下層行李層有3瓶「汽油」,前門口被燒熔的地毯也有汽油殘留跡象。

桃園地檢署根據法醫研究所對蘇明成遺體解剖的鑑定報告,確認他血液、尿液和胃內都有酒精反應,酒精濃度達1.07毫克「應該是喝酒不久就駕車」,在確認酒後駕車後,偵辦方向朝「人為自焚」,但也不排除電線走火引燃汽油。

火燒車疑司機酒駕 玫瑰石:首趟酒測紀錄正常

遼寧陸客團發生火燒車,造成26人死亡,檢方認定遊覽車司機蘇明成酒後駕車,且幾乎達到酒醉狀態,調查方向「指向人為」的可能性升高。對此,旅行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許禓哲表示,由於遊覽車司機已經往生,交給檢方說明,不方便表示意見。

玫瑰石通運公司總經理林靖樺表示,這名司機出勤之前有酒測,且首趟的紀錄正常,車上也有酒測器,第二天之後由導遊幫司機做酒測,也都沒有異常。

不過有旅行社業者直呼:「不可思議。」業者表示,遊覽車司機出勤之前,遊覽車公司都會要求進行酒測,若車上沒有相關的測量儀器,導遊也可以近距離聞司機是否有喝酒,當遊覽車司機應該都知道喝酒不能開車,檢方的調查結果真的讓人意外。

遊覽車公會批:遊覽車電器同時開 「是在玩命」

陸客團火燒車,燒出遊覽車管理漏洞,中華民國遊覽車公會全聯會昨天批評,交通部對於車上加裝音響、卡拉OK等設備法規鬆散,又礙於高關稅、法規無法與國際接軌,難以進口一體成型原裝遊覽車,呼籲司機在政府修法前,絕不可同時開啟各種電器設備,「否則是在玩命。」

上周立法院已要求交通部與經濟部、財政部協商降低原裝進口遊覽車關稅。交通部長賀陳旦昨晚表示,有關關稅事宜,今天院方會有更正式決定,但更重要的改進應該在國內車體廠商的品管,交通部會更加強這方面的管理。

公路總局回應,「肯定公會重視行車安全」,將持續輔導落實自主安全管理。同時,公路總局已提升抽查率、並將在三個月內正面表列電器設備。

中華民國遊覽車公會全聯會表示,國內有一萬七千多輛遊覽車,今年因政黨輪替上半年出車率已衰退七成、損失逾四十億元,火燒車後恐雪上加霜。

(聯合報)
--
火燒車同款車檢測 6成不合格 業者抗議抹黑 促訂統一規範

陸客團在國道遭遇火燒車造成26人死亡後,初步調查矛頭指向遊覽車電系、逃生門暗鎖問題,勾起社會對遊覽車安全的疑慮,業者認為被汙名化,各公會昨聯合舉行說明會,反擊拼裝車、違規改裝等指控,建議交通部訂出統一安全規範,修改過時法令。

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魯孝亞說,公路總局前天公布火燒車同款20輛遊覽車的檢查結果,有6成不合格,對外解釋卻相當模糊,令業者備感被汙名。

他指出,外接電線是駕駛基於行車安全考量,例如常跑山路便會加裝霧燈、後照地燈等,或加裝車內、外的行車紀錄器自保,這些東西設計圖上沒有,但屬於標準配備,以前政府鼓勵,現在出事竟又翻臉不認。

魯孝亞認為,交通部規定逃生門不可裝明或暗鎖,違背使用需求,不如開放業者裝鎖,並使用連動裝置,汽車啟動後自動解鎖,或是設定司機不將逃生門解鎖,汽車即無法發動。

他強調,遊覽車業者沒有能力與技術做改造,至於加裝安全設備、車上飲水機或卡拉OK都不是原罪,重點在交通部應公告可加裝的電力負載量。此外,遊覽車款式千百種,逃生位置略有不同,政府應訂出統一規範。

魯孝亞指出,許多人把遊覽車與拼裝車畫上等號,此舉是混淆視聽,台灣不生產底盤,多由歐、美、日、韓等國進口,在國內打造車體「組裝」而非拚裝,不該以「拼裝車」汙名化,唱衰台灣的車體製造業。公會也宣布,將成立車輛駕駛人的申訴電話,提供駕駛紓壓管道,並盡可能滿足需求事項,最快下周二上線。

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長趙晉緯表示,目前規定逃生門應設在車子左後方,擊破器、強化玻璃數量也有規範,若業者要求訂出更嚴謹、準確的細節位置,因牽涉到車輛設計問題,路政司可邀集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車體廠及各公會會商。

為拉抬遊覽車形象,交通部公路總局昨公布定期評鑑結果,從全台900多家遊覽車公司,選出14家優良業者名單公布於網路。

(中國時報)
--
為了剉冰煉乳 男向冰店扔炸彈

桃園市陳姓男子為了煉乳應該加在剉冰的哪一層,與冰店老闆大吵,事後憤而丟擲土製炸彈,炸壞店內天花板和燈管,昨天被桃園地檢署依殺人未遂、製造爆裂物等罪嫌起訴。

卅三歲在押的陳姓男子六月十一日晚上九時許,到桃園區一家冰店買剉冰,加點煉乳,但老闆做的冰品卻看不到煉乳,雙方爆發爭執。

陳質問老闆:「煉乳呢?」老闆回:「加在剉冰裡。」陳認為煉乳應加在剉冰最上面,要求再加一次;老闆拒絕並說:「下次要早點說才行。」陳又說:「你跟我爭論時間都能做好了。」但老闆無回應。

當晚十時許,陳帶著自製炸彈返回,見冰店打烊、鐵門半關,點燃引信後,從門縫下丟進店內,炸毀天花板和燈管,幸無人傷亡。

檢方偵訊時,陳供稱因買冰糾紛才丟炸彈,否認有傷人意圖。但檢方認為,陳用黑色火藥自製炸彈,具殺傷力,且從冰店鐵門半關、店內還亮燈,足以知道店內可能還有人,有不確定殺人故意;店家只覺得為了煉乳而丟炸彈有點離譜。

(聯合報)
--
明年想換晶片國民身分證 因不給預算要延期了

內政部原規劃2018年中,開始分階段換發晶片身分證,這項計畫因中央政府沒給預算,將再往後延。據了解,由於國發會認為內政部所提換發晶片身分證的共識還不足,如身分證配偶欄是否列為隱性欄位、多卡合一是否加入健保卡等,都還有歧見,行政院最後決定2017年不編列預算,換發身分證時程也將再重做規劃。

內政部政次花敬群說,過去換發國民身分證,每10年一換,原定換發時間是2017年起,分3年完成換發,但法律並未明文規定,從過去國民身分證的換發歷史來看,曾經有一度是過了16年才換發的紀錄。因此,內政部的目前想法,與其顧換發時程逼近,不如好好做籌劃、詳細資訊彙整後,再進行換發國民身分證作業。

新版晶片身分證樣式,雖已在國發會網站供民眾發表意見,採納各界聲音,但當內政部將計畫送到行政院審議時,行政院傾向審慎研議,緩進實施。因此,行政院今天核定的中央政府總預算並未列這筆預算。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由於國民身分證由紙版改為晶片,且涉及到其他部會,如健保卡是否與國民身分證、自然人憑證合一,身分證欄位怎麼改,都要很精細的規劃,因此,行政院不給這筆預算,他也覺得合理。

依內政部規劃的換發國民身分證計畫,草案所揭示的身分證顏色為「藍白相間」,出生年月日是西元與民國並列,其他發證日期、姓名、統一編號等,都是中英文並陳。張琬宜說,主要是考慮與國際接軌,但「藍白相間」不會是未來顏色,未來應該是混色,較接近目前的國民身分證。

內政部所揭示的新版晶片身分證欄位,現行12個欄位將依國際民航組織的國際身分認證,考慮僅揭露四項顯性資訊,即照片、姓名、性別、統一編號等;其他資訊包括出生地、配偶、父母等,及身分證本人簽名,未來都將成為隱性資訊。

(聯合報)
--
不諳「離岸流」 男大生小琉球戲水溺斃

高雄某私立大學19歲李男大生,暑假前往屏東小琉球打工換宿,倒數第3天偕友人到港口戲水,卻因漲退潮期間,遭到離岸流帶至港口外,無力游回岸上,不幸溺水,救上岸後仍回天乏術,宣告急救無效死亡。

根據調查,19歲李姓男大生是彰化人,就讀高雄某私立大學,月初至小琉球打工換宿,不料今天下午1點跟朋友8人到杉福漁港戲水,卻不慎被離岸流帶離,導致溺斃,同行有人發現不對勁,立刻跟杉福安檢所報案。

岸巡人員趕抵現場時,發現李男以漂流至杉福漁港出海口左側外海處300公尺遠,救援過程中還因溺水者沉沒海中,導致搜救困難,花了近半小時才救上岸,並送至琉球衛生所急救,施予強心劑跟氧氣輸送,2時45分仍宣告急救無效死亡。

「就看著他被海流越帶越遠,根本游不回來!」目擊者稱,李男被帶往外海後,因為體力不支才溺斃,現場友人都無計可施,非常難過。

第六岸巡總隊表示,正值暑假期間,許多遊客喜好在海邊戲水,卻不瞭解「離岸流」特性與缺乏自救觀念,慎重呼籲民眾,到海邊從事任何休閒遊憩活動應謹慎小心,才能安全生命保障。

(聯合報)
--
災後21天 台東數千戶民宅「等著修」

強颱尼伯特本月八日侵襲台東,因毀損房屋太多,缺工、缺材料,很多災民住家迄今依舊「開天窗」仍無法住人,災民抱怨連連,指災後到現在的日子很難熬。

面對災民怨言,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災民的心情與抱怨他能體會,這次風災住家毀損但堪住的有一萬兩千多戶,屋頂飛走不堪居住約一千五百戶,縣府已將災損補助先預撥到各鄉鎮公所,也許因量太大,有些鄉鎮公所處理動作稍慢,但相信基層公務員都盡力了。

昨天是災後第廿一天,受災戶說,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說救災效率高,重建復原逾九成,但台東市、卑南鄉、太麻里鄉隨處可見殘破家園,估計全縣有數千戶民宅待修復,農地受損也難復原,傾倒荖葉園傳出腐臭味,這是那門子重建?

黃姓災民說,他住的平房屋頂被強風掀飛,申請災損補助,里幹事說他沒設籍不能准,但他兒子有設籍,又說兒子住台北,還是不能准,「這是那門子認定從寬?」

「補助金額根本就不夠重建」,香蘭村陳姓村民說,他的房子屋頂沒有了,不只屋內家具全「泡湯」,更別提已快可採收的釋迦全部落果,損失至少一百萬。政府重建費用到現在都沒有著落,只能買帆布暫時先覆蓋,遮陽避雨。

黃健庭指出,實際補助涉及法律規定,公務人員仍得依法行政。如屋頂被吹走能否居住,從寬認定沒問題,但誰能領取補助,法律規定一定要有設籍且有居住事實。

(聯合報)
--
快看!罰單照片缺這項 可能不用繳

民眾拍攝、檢舉交通違規,警方開罰單,但照片未標時間、舉發者很少出庭作證,罰單往往被撤銷。
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越來越多,員警受理、開單多,爭議多,訴請法官裁決的案件也增多。

新竹市黃姓男子將機車停在人行道上,遭民眾檢舉,被警方開罰。他認為罰單照片沒有「標註時間」,不能開罰。警方指出,檢舉人依規定必須提供時間,但未規定「必須」在照片上顯示,若有疑問,可向法院提起訴訟。法官則說,檢舉人通常不會出庭作證,往往罰單會被撤銷。

未標時間 遭疑造假

黃姓男子今年4月將機車停放在新竹市關新路人行道上,事隔半個月,連續接到9張違規停車罰單。他檢視寄來的罰單,發現其中幾張照片未標註時間,認為檢舉人有造假嫌疑,向新竹市監理站申訴,認為違規事實舉發有誤。

黃姓男子也向警局申訴。員警指出,檢舉人應附上真實姓名、聯絡地址,並詳載「時間」,不過未規定「時間」必須寫在檢舉照片上,依法還是能開罰單。

檢舉人常不願出庭 罰單往往被撤銷

員警說,民眾對於罰單有疑慮,可向法院提出交通裁決,檢舉人就必須提出「證據」讓法官勘驗,以釐清檢舉照片的真偽。

但法官說,被檢舉人提出訴訟,開庭時,檢舉人卻經常不願出庭作證,導致罰單因無明確證據,最終被撤銷。

法官舉例,曾有廖姓男子於102年5月6日上午7時40分駕車行經國道一號南下約90公里處,被民眾以行車記錄器拍下行駛右側路肩而遭舉發,警方開出4000元罰單;但廖姓男子指畫面沒有時間、日期,無法證明他「當時」行駛路肩,因此提起訴訟。

法官表示,員警與檢舉人聯繫,檢舉人說與廖男無冤無仇,必要時會出庭作證;但開庭時,檢舉人反悔不願到庭,因此,照片僅能顯示廖男於「不詳時間」內曾有違規行為,但是否於7時40分違規,則不明確。因為有違行政程序法,撤銷罰單。

行車記錄器 舉發違規利器

機車族、汽車族多會裝配行車記錄器,記錄自己的行車狀況,也成為舉發其他車輛違規的證據。警方說,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件年年增多,每位汽、機車駕駛人四周彷彿都有「隱秘」的執法者。

也有網友將各種交通違規畫面放在臉書粉絲團。員警說,不可能每種違規行為發生時,警察都會「正好」在場,尤其類似沒有打方向燈等瞬間違規案,民眾如有行車記錄器,才能錄下畫面,讓違規案件無所遁形。

民檢舉、警受理、法官裁決 違規案新循環

新竹市警察局交通隊統計,民國103年至去年底,民眾檢舉交通違規符合舉發規定的共有2萬1029件,員警開出罰單則有20萬4861件;員警開出罰單的違規種類較多,民眾檢舉則以交通違規為主,但檢舉案不斷增加。

由於民眾檢舉數量不斷增加,被檢舉人如不服,容易引發爭議。有法官透露,員警卡在檢舉人與被檢舉人之間,往往最後都回覆民眾向法院申訴,由法官裁判;這也使得民眾檢舉、員警受理、法官裁判形成處理交通違規案件的新循環,民眾舉發件爭議愈多,員警與法官要處理的交通違規爭議也愈多。

(聯合報)
--
身分證A123456789 又被冒用他好苦

呂姓女子擔心用自己的身分證字號上網訂車票會導致個資外洩,抱著好玩的心態輸入「A123456789」訂票,竟顯示成功,事後取消,但鐵路警察查出她冒用他人身分證號,將她依偽造文書罪嫌送辦;檢方傳喚這組「一條龍」身分證字號的所有人謝條根,他表示沒有要提告,但拜託「大家別再害我了」。

59歲的謝條根,是新北市泰山區人,他身分證字號太順、超好記,過去多次被人冒用涉及援交、台鐵訂票、公司逃漏稅、健保看病、詐騙集團申請信用卡、網拍帳號等,害他經常被警方、健保局、稅捐處等單位調查,甚至登上新聞版面。

謝條根曾接受本報專訪指出,不但歹徒、有心人士或惡作劇男女愛用,過去內政部、健保局宣導政策,也用「A123456789」,還好是政府機關宣導,名字也是別人的,不然他又有麻煩上身,解釋不完。

這次謝條根再次到新北地檢署開庭,因為新北市中和區20多歲呂姓女子想要搭車回台中,卻不想用自己的身分證字號訂火車票,隨手輸入「A123456789」測試,竟訂票成功;呂女後來覺得怪怪的,怕有問題,取消訂票。

鐵路警察局比對訂票資料,查出呂女冒用謝條根的身分證字號,將她依偽造文書罪嫌送辦,謝列為被害人;檢方傳喚2人到案,謝證稱,他被冒用身分的狀況不是第一次發生,過去新聞已多次報導,他不想提告,但覺得很困擾。

謝表示,雖然出庭很快就結束,但他往返路程要2、3小時,相當累人,拜託「大家別再害我了」。呂女則供稱,直到被警方傳喚,才知道這組身分證字號真有其人,不知道真的會成功。檢方調查,呂女僅是輸入一條龍號碼嘗試並取消,認定並無犯意,今天不起訴處分。

(聯合晚報)
--
台灣學者推翻板塊運動觀念 登上自然期刊

台灣學者、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佩瑩,在美國進行博士後研究時參與一項在太平洋布放海底地震儀的研究計畫,推翻過去認為板塊運動都是大尺度的觀念,證實還有小尺度運動存在,這對台灣未來研究地震或板塊運動有幫助,林佩瑩是研究團隊唯一台灣人,也以第一作者的名義登上7月份的自然期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Lamont-Doherty地球觀測站、美國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與美國Brown大學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夏威夷東南方海域放置海底地震儀,偵測地震波傳遞速度。

林佩瑩指出,刻意選擇太平洋中「最無聊」的一個板塊進行測量,希望能驗證最單純的基本理論,沒想到偵測到的數據,證明板塊內含小尺度的通道流與對流運動。

地球最外層是由數個板塊所構成,稱為岩石層,下方還有具備可塑性的軟流層。過去都認為岩石層移動時,下方的軟流層也以相同的方向運動。

林佩瑩指出,在夏威夷外海佈設的海底地震儀獲得訊息發現,不同深度的地震波傳遞速度不一樣,也不完全照板塊移動的方向出現,這項重大發現與過去的研究看法不同,提供板塊運動研究上全新的觀點。

(聯合晚報)

生活

今年已4天!! 台北連飆破38度 破119年紀錄

太平洋高壓、盆地效應、都市熱島效應齊發威,台北市高溫昨再飆上卅八.五度,已是今年第四天台北高溫飆破攝氏卅八度,創下台北氣象站設站一一九年以來高溫日數最多的紀錄;卅七度以上高溫累積達十五天,亦突破二○○三年的十四天舊紀錄。

中央氣象局昨更指出,現在只是七月,台北還有機會再刷新高溫日數紀錄。另外,菲律賓東部海面的低壓持續發展,月底前不排除增強為熱帶低壓或今年第四號颱風「妮妲」。

熱島效應發酵 日後有機會再刷新紀錄

氣象局表示,昨天中午十二點十九分,板橋出現卅八.三度,十二點廿二分,台北市高溫更攀上卅八.五度,不僅是台北連續兩天出現卅八.五度高溫,也是今年第四天北市氣溫破卅八度,創下台北氣象站設站一一九年以來,單年出現卅八度以上高溫天數最多紀錄;第二名是二○一○年及二○一二年,各出現三天。

另外,今年卅七度以上高溫天數,連同昨日已累積至十五天,二○○三年則曾出現十四天卅七度以上高溫。

氣象局預報員林智暉表示,昨天太平洋高壓強、水氣少,加上台北盆地散熱不易,以及都市熱島效應造成高溫,今天仍有機會出現卅七度以上高溫;現在只是七月,高溫紀錄仍有機會再推進。

今天太平洋高壓勢力仍強,各地多為晴到多雲、高溫炎熱,預測西半部高溫約卅四至卅六度,東半部為卅三至卅四度。

週六、日起水氣增多,應會稍微降溫,東南部地區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低壓持續發展 4號颱不排除月底生成

氣象局另表示,目前有一個低氣壓仍在菲律賓東部海面徘徊,由於附近海溫高,給予增強為熱帶低壓甚至颱風的條件,不排除最快月底形成熱帶低壓或今年第四號颱風「妮妲」(Nida,泰國命名);不過,強度及路徑目前難以預測,要再過一、二天才會明朗。

全台爆熱 用電量首破3600萬瓩

全台高溫接連兩日突破卅八度,昨最高用電量飆出三六一九.九萬瓩的驚人數字,史上頭一遭突破三六○○萬瓩,再度攻佔歷史用電量榜首,擠下前日熱騰騰的新紀錄。台電表示,由於近日高溫持續,加上未降下午後陣雨,今日用電量預估仍達三五八○萬瓩。

台電籲民眾節約用電

台電呼籲,夏季用電尖峰落於下午一至三時,請民眾節約用電,將未使用的電器關閉或插頭拔掉。

台電表示,受酷熱高溫影響,燃氣機組採取減載措施,共少五十至六十萬瓩電力,約等於一部大型機組供電能力;因此,昨備轉容量為一二二.三萬瓩,備轉容量率三.三八%,系統維持供電警戒的橘色燈號。

另據統計,用電量歷史排名前十高,今年入夏以來用電紀錄已佔據九位,因天氣持續炎熱且艷陽高掛,降溫電器使用量增加,今日氣溫若與前兩日差距不大,用電量與系統燈號也會類似昨日數據。

(自由時報)
--
創氣象史2紀錄!台北超過38度達4天 今38.5度

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台北中午12時22分飆出38.5度高溫,打平昨天紀錄,板橋中午12時19分高溫也達38.3度,大園、新竹也超過36度。台北熱到發紫。

今年台北站超過38度高溫日數達4天,為設站以來最多日數,歷史紀錄的2010年、2012年都是3天。台北站超過37度高溫日數達15天,為設站以來最多日數,歷史紀錄是2003年的14天。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台北史上7月最高溫度為38.6度,1921年、2007年、2010年都曾出現過,昨天的溫度是台北7月史上第二高溫,台北史上最高溫則出現在2013年8月8日39.3度。

氣象局表示,今明兩天各地多為晴到多雲、高溫炎熱天氣,今午後南部、東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明中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午後局部短暫雷陣雨機率。

熱翻天! 用電量連2天創新高

受太平洋高壓壟罩,近日全台連日高溫,也推升用電量連兩日刷新紀錄。台電表示,昨天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一時四十三分,達三千六百一十九點九萬瓩,用電量首度站上三千六百萬瓩大關。

受連日高溫影響,台電全台火力機組發電效率也受限制,衡量每日供電可靠度的備轉容量率昨已降至百分之三點三八,電力備轉容量為一百廿二點三萬瓩,亮出供電警戒的橘色燈號。

氣象局表示,今各地天氣多為晴到多雲、高溫炎熱天氣,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北部高溫仍達卅六度、台北市上看卅七度,中南部高溫也有卅四到卅五度,民眾仍需注意防曬及預防中暑。

(聯合報)
--
連日飆38.5℃ 台北酷熱破表

今年台北高達4日高溫破38度,創歷史紀錄!根據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近兩日台北站續出現38度以上高溫,累計今年已有4日高溫破38度,是史上最多,板橋站昨飆上38.3度也平歷史高溫紀錄,氣象局提醒,近期天氣仍高溫炎熱,外出務必做好防曬。

7月高溫天數創新高

繼前(27)日台北站高溫飆至38.5度後,昨(28)日台北站高溫又飆到38.5度,板橋站高溫38.3度也刷平歷史高溫紀錄。根據氣象局觀測資料,台北站一年破38度高溫過去累計最多3日,分別在2010年和2012年時出現,但今年累計至今已達4日,不但刷新歷史紀錄,也是台北站7月高溫超過38度天數最多的一次,高達3日。

逼近歷史高峰39.3度 氣象局預報中心預報員林智暉指出,由於太平洋高壓影響,水氣少,增溫效應強,加上西風將華南一帶熱空氣帶往台灣,台北盆地的沉降效應與熱島效應相互作用影響下,造成昨日出現高溫,今(29)日全台溫度仍偏高,達到33至35度,台北高溫約36度,不排除飆到37度的可能。

過去台北站歷史最高溫是在2013年8月出現的39.3度,今年台北站目前為止最高溫是6月1日的38.7度,過去7月台北站均溫最高是31度,出現在1988年,今年台北站均溫截至昨日為止為30.1度,排第10名,台北若持續高溫,名次還有可能再往前移動。

菲低氣壓恐轉成颱風

降雨部分,今日午後雷陣雨多集中於山區,與中南部部分平地,到了周六,午後雷陣雨的範圍擴大,台東地區則是整日都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陣雨,這個降雨型態將維持到周日,下周一開始,菲律賓東方低氣壓恐發展組織起來,有轉為颱風的可能性,連帶使台灣天氣狀況變動較大,目前仍持續觀察中。

昨日13:43 破3600萬瓩 全台用電爆量 史上最高

史上首次!連日高溫,昨(28)日全台用電量不斷飆高,下午1點43分創下台灣歷史第一次用電超過3600萬瓩紀錄。不同於去年7月2日大學指考後用電量逐步下滑,今年則是快到8月份,用電量卻不斷創新高。

台電表示,由於氣象局預估8月份有颱風侵台,有助緩和不斷飆高用電量,減少缺電風險。

台北氣溫連續38.5度,讓全台瞬間用電量飆到3619.9萬瓩,達前所未見高點。所幸全台大型機組都歲修完畢,備轉容量率雖只有3.38%的低點,備轉量剩下112.3萬瓩,但還不至於到缺電地步,供電燈號續亮警戒橘燈。但數字也讓前天才剛登上用電最高紀錄的3582.1萬瓩,僅1天寶座就讓人。全台用電排名前10名,仍然維持9個是今年所創下。

台電表示,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從7月12日至今,連續17天溫度氣溫高達35度以上,午後也無雷陣雨出現,讓熱效應持續擴大,打破3600萬瓩用量,在預估之中。由於周五氣溫預報緩和,估計用電量不會再破高。

對於用電量不斷走高、供電吃緊問題,台電主管表示,周四跟氣象局商討過,預估8月份會有3.5個颱風生成,1個侵台。每次颱風過境,用電量就可以紓緩一周。「如果是這樣,8月份應該不至於缺電。」

但預防萬一,台電將儘量少用大甲溪、濁水溪、南投大觀抽蓄的水量發電,以防如果8月份氣溫走高,可以有多餘水量發電。

(中國時報)

政經

政府潛藏債17兆 勞保最高

審計部昨公布去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截至去年底,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為5兆4351億餘元,較前年減少362億餘元。但未列入《公共債務法》規範,未來將成各級政府支出的潛藏負債則高達17兆7490億元,其中排名第1是「勞工保險」潛藏負債8兆9538億元。綠委吳秉叡說,勞保、軍公教保險潛藏債務都很高,在年金改革期間,各職業別都會受影響,站在個人角度都是痛苦的,盼大家相忍為國。
報告指,勞工保險年金長期保險費率不足,致基金財務失衡,財務缺口累增,政府應盡早完成年金改革。
報告顯示,潛藏債務前5名依序是「勞工保險」潛藏債務8兆9538億元,「舊制軍公教人員退休金」5兆6574億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金」2兆3295億元,「國民年金」4924億元,「公教人員保險給付」1090億元。

擬區隔軍人年金
此外,國防部昨在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上報告軍人退撫基金面臨破產,委員會副召集人林萬億說,軍人過去因組織精簡造成退撫基金收支失衡,是政策因素造成,改革方式由國防部規劃。國防部建議單獨專案處理軍職人員年金,在場公、教、勞團體代表都同意。
年金改革委員會下周將聽取勞工退休制度,勞動部說,預估2018年勞保保費收入3363.7億元,支出3451.1億元,收支出現不平衡,且基金將於2027年用罄。

去年各級政府潛藏債務前5名
項目╱金額
勞工保險:8兆9538億元
舊制軍公教人員退休金:5兆6574億元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金:2兆3295億元
國民年金:4924億元
公教人員保險給付:1090億元

(蘋果日報)

國際

政變整肅 土國關131家媒體 1700軍人遭撤職 西方憂艾爾段搞專制

土耳其軍方發動政變至昨滿兩周,總統艾爾段開始秋後算帳,當局前天勒令關閉131家媒體,解除近1700名軍人職務,含149名將軍。艾爾段昨與三軍高層開會,準備大幅整頓軍方。西方國家及人權組織對此持續清剿表達嚴重關切,憂心艾爾段藉此打壓異議份子、厲行專制。

根據官方公報,關閉的媒體包括3家新聞通訊社、16家電視台、23個廣播電台、45家報紙、15家雜誌社和29家出版社,多為區域性媒體,還有幾家與反對派穆斯林教士古倫有關的媒體。

拘留記者刑求性侵
艾爾段(Tayyip Erdogan)指控,旅居美國的古倫是政變幕後黑手,但古倫否認。土國當局周一下令拘留42名記者,前天再下令拘留《時代報》47名編輯人員。親古倫的《時代報》曾是最大反對派媒體,已被勒令停刊。「無國界記者」組織譴責,艾爾段並無證據證實媒體參與政變。美國表示,土國政府一再拘留記者的做法令人憂心。稍早「國際特赦組織」指,已有足夠證據顯示被拘押者遭毆打和刑求,甚至被性侵。

「已出現白色恐怖」
土國軍方前天也將1684名軍人撤職。稍早軍方堅稱,僅約1.5%軍人參與政變。但據比率,遭撤職將領達4成。總理尤迪倫昨與三軍高層開會,會前有2名將領辭職。
來台11年的土國留學生邱柏宏(Burhan cikili)昨向《蘋果》表示,古倫是極受崇敬的靈修者,支持者並非有組織的教派,而是受其學說啟發自組學會靈修,台灣福爾摩沙學會就是其中之一,但古倫卻遭指控為政變主使,很荒謬。
邱柏宏說,政變已逾11天,艾爾段政府查不出發動政變的軍官,卻在政變後20分鐘就控古倫是主謀,並迅速提出涉及政變的警察、法官等黑名單,難怪外界質疑艾爾段是自導自演,只是製造實施緊急狀態,擴大總統權力的藉口,乘機打壓異己。
邱柏宏透露,土國已出現白色恐怖,鄰居可相互舉報他人可疑行動。他預言,土耳其將會出現逃避政府打壓的知識份子「難民潮」。

【報你知】政變失敗 逾2千死傷
部分軍方人員在7月15日發動政變,以戰機、坦克車封鎖首都安卡拉和重要據點。政府反擊,徹夜槍聲和爆炸聲不斷,民眾上街示威。發動政變的軍方未獲民意支持,反對黨也嚴聲譴責,政變隔天落幕。期間近300人喪命、2100人受傷。政變結束後,艾爾段政府展開大規模清剿逮捕行動,至今已有逾6000人被捕,1.5萬人被拘禁。

(蘋果日報)
--
法羅群島殺120鯨 血染海灣

丹麥屬地法羅群島本周展開300年的捕鯨傳統,2小時內獵殺120尾領航鯨,牠們先被趕到岸邊,居民拿刀在淺灘中猛砍鯨魚脊椎、動脈,還沒死透的鯨魚只能在同伴血水中奄奄一息,居民則開心慶豐年。居民將死鯨拖上岸,由當地警長將肉、油脂分送居民。丹麥禁捕鯨,但讓法羅群島自行決定是否保留獵鯨,但面對國際社會、動保團體愈來愈多「殘忍、野蠻」批評,丹麥政府也陷入兩難。

(蘋果日報)
--
蟑螂奶 營養比牛奶多3倍

未來可喝「蟑螂奶」獲取比牛奶更豐富的營養!印度科學家從一種蟑螂幼蟲體內發現「蟑螂奶」,其富含豐富蛋白質、脂肪和醣類,營養價值據說是牛奶的4倍。

味道像蜂蜜冰淇淋
刊於《國際結晶學聯合會》(IUCr)期刊的論文指,蟑螂奶是指太平洋甲蟲蟑螂(Diploptera punctata)幼蟲腸道內的蛋白質結晶體。這種蟑螂為唯一的胎生蟑螂,幼蟲在母蟲育囊內會吸收一種液體在腸道形成結晶,研究者之一查維斯說:「蛋白質晶體就是蟑螂幼蟲的母奶,對其發育很重要。」
查維斯說,蟑螂奶的營養價值是乳牛奶的4倍,如找到確切的組成配方,大量生產並非癡人說夢。曾嘗過此幼蟲腸道結晶體的查維斯說:「味道像蜂蜜脆片冰淇淋。」

(蘋果日報)
--
消弭賤民清糞 獲麥格塞塞獎

來自印度賤民階級,家族世代從事徒手清理排泄物的印度人權運動者威爾森(Bezwada Wilson),因成立「清道夫」(SKA)組織,致力根除印度的人工清糞職業廿餘年不輟,廿七日獲頒有亞洲諾貝爾獎之譽的「麥格塞塞」獎。

麥格塞塞獎基金會讚揚威爾森的「道德活力,及其在領導消除印度人工清糞的草根運動上,展現的卓越能力」。五十歲的他在獲獎後說:「消除人工清糞應是印度的首要之務,因為這個基於種姓制度的陋習要比奴役更惡劣。」

從廁所與排水溝徒手挖糞,再以頭頂著糞籃,運至棄置處,長久來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低階的賤民階層從事的工作。威爾森說,目前有廿萬名人工清糞者,在全印各地清理逾七十萬戶的公共與私人廁所,這還不包括下水道清穢工,其中至少九十%的從業者是婦女。

威爾森是家族中第一個免於清糞工作,並接受較高教育的幸運兒,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威爾森在小學時,因屢遭種姓高階的同學與鄰居羞辱,他才了解自己是來自清糞家庭的「不可碰觸者」。

一九八二年他開始鼓吹廢除人工清糞。一天下午,威爾森看到自己的親人在除糞,情緒失控,他哽咽說:「我們高談自由民主,我卻感到我的自由被否定,我不能妥協。」

該運動最大的挑戰是要求沒有其他收入形式的婦女放棄清糞。威爾森沒有直接做此要求,而是到村落去講述遭種姓高層霸凌的親身經歷,他說:「她們產生共鳴,常熱淚盈眶,這是我們團結抗拒制度的方式。」

對於獲獎,他說:「真正的英雄是婦女,她們組織起來、質疑陋習,並體悟到沒有人天生該受到如此的剝削。我們幫助她們,但丟掉糞籃,挺身作戰的是她們。」他補充:「這是底層的奮鬥,所挑戰的是深刻的階級態度。」

一九九三年威爾森成立的「清道夫」組織,迄今已擴展到全印近卅邦,義工人數多逾六千人。該組織積極訓練義工與勞工,促使二○一四年最高法院裁定雇主必須對清糞工之死賠償並受罰。據統計,過去三年,印度有逾一千名下水道清污工死亡,威爾森說:「沒有人想進入化糞池或下水道,因為他們知道可能喪命。」去年十二月,印度通過進一步加重相關刑責的立法。

(自由時報)
--
打破階級與職業掛鉤 他助30萬賤民擺脫挖糞工作

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的麥格塞塞獎27日揭曉,六位獲獎人及組織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出身賤民的印度人威爾森(Bezwada Wilson),他推動「清道夫」運動,打破階級與職業掛鉤,協助約30萬印度賤民擺脫手工清理糞便工作。

麥格塞塞基金會在該會網站上說,威爾森得獎理由是「他堅持每個人皆享一項不可剝奪的權利─過有尊嚴的生活」,該會還說,他領導印度草根運動「清道夫」,協助賤民脫離人工清理糞便這項有損人格尊嚴的勞役工作,展現「高超的技能及道德力量」。

印度早在1955年即廢止種姓制度相關法律,但這項制度根深柢固,至今仍普遍存在社會文化之中。傳統中最底層的賤民階級一直做著社會上最卑微的工作─以雙手撿拾乾式廁所或露天排水溝裡的糞便,裝進桶子裡,再以頭頂著桶,送到糞便處理場。

路透報導,估計目前印度約有100萬名拾糞人,其中九成是女性,這是18萬賤民人家的祖傳行業,他們協助清理全印度超過70萬個公私立乾式廁所。

50歲的威爾森,是印度第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賤民,家族中世代都是拾糞人,他在1995年號召拾糞人及其子女和義工,發起「清道夫」運動,協助約30萬賤民擺脫手工拾糞工作。

威爾森在接受路透基金會訪問時說,他的獲獎代表世人認可那些向拾糞工作說不的印度女性。他說:「這是社會底層受到的痛苦折磨,我們的挑戰是推翻這種深受種姓制度支配的態度。」他還說,真正的英雄是自行組織及反抗的女性,她們質疑拾糞工作,了解到沒有人應該生來就被人剝削利用。

今年麥格塞塞獎的其他五個得獎人及組織是:揭發貪腐的菲律賓監察使公署監察專員莫拉萊斯、以藝術力量療癒社會分化的印度藝術家克里西納、印尼慈善組織Dompet Dhuafa、日本義工組織「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及寮國緊急援助組織「解救永珍」。麥格塞塞基金會將在8月31日頒獎。

(聯合晚報)
--
助30萬賤民擺脫手工挖糞 他獲麥格塞塞獎

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的麥格塞塞獎27日揭曉,六位獲獎人及組織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出身賤民的印度人威爾森(Bezwada Wilson),他推動「清道夫」運動,打破階級與職業掛鉤,協助約30萬印度賤民擺脫手工清理糞便工作。

麥格塞塞基金會在該會網站上說,威爾森得獎的理由是「他堅持每個人皆享一項不可剝奪的權利─過有尊嚴的生活」,該會還說,他領導印度草根運動「清道夫」,協助賤民脫離人工清理糞便這項有損人格尊嚴的勞役工作,展現了「高超的技能及道德力量」。

印度早在1955年即廢止種姓制度相關法律,但這項制度根深柢固,至今仍普遍存在社會文化之中。傳統中最底層的賤民階級一直做著社會上最卑微的工作─以雙手撿拾乾式廁所或露天排水溝裡的糞便,裝進桶子裡,再以頭頂著桶,送到糞便處理場。

路透報導,估計目前印度約有100萬名拾糞人,其中九成是女性,這是18萬賤民人家的祖傳行業,他們協助清理全印度超過70萬個公私立乾式廁所。

50歲的威爾森,是印度第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賤民,家族中世代都是拾糞人,他在1995年號召拾糞人及其子女和義工,發起「清道夫」運動,協助約30萬賤民擺脫手工拾糞工作。

威爾森在接受路透基金會訪問時說,他的獲獎代表世人認可那些向拾糞工作說不的印度女性。他說:「這是社會底層受到的痛苦折磨,我們的挑戰是推翻這種深受種姓制度支配的態度。」他還說,真正的英雄是自行組織及反抗的女性,她們質疑拾糞工作,了解到沒有人應該生來就被人剝削利用。

今年麥格塞塞獎的其他五個得獎人及組織是:揭發貪腐的菲律賓監察使公署監察專員莫拉萊斯、以藝術力量療癒社會分化的印度藝術家克里西納、印尼慈善組織Dompet Dhuafa、日本義工組織「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及寮國緊急援助組織「解救永珍」。麥格塞塞基金會將在8月31日頒獎。

(世界日報)
--
鼻孔挖到寶 藏超級細菌剋星

人類鼻孔藏污納垢,但德國科學家在人類鼻腔內發現一種新的細菌,可望利用它來製造抗生素,殺死各種危險的病原體,包括超級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這項研究也顯示,人體自身或許就是對付超級細菌的新希望。

根據美國《自然》期刊廿七日線上公布的最新研究,德國杜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研究人員針對卅七名受測者進行研究,分析他們的鼻腔分泌物,其中三成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其餘七成受測者由於鼻腔內有一種名為「路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的菌株,可殺死這種超級細菌。研究人員從中製造出新抗生素,將其命名為「路鄧素」(Lugdunin)。

研究團隊還著手進一步實驗,蒐集了一百八十七名住院病患的鼻腔分泌物,發現帶有路鄧葡萄球菌的病人,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比例,比未帶有路鄧葡萄球菌的病人低了將近六倍,顯見兩者間確有關聯。此外,路鄧素也能殺死其他細菌,包括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和腸球菌( Enterococcus)。不過,未參與研究的美國東北大學學者警告,路鄧素可能對人體細胞造成危害。

(自由時報)
--
法國稅率57.67% 歐盟28國最重

莫里納瑞經濟研究所(Institut Economique Molinari)的研究顯示,法國今年取代比利時,成為歐盟28國中薪資繳稅最高的國家,平均稅率高達57.67%,相當於法國人1年有210天薪水必須繳給政府,要到7月29日受薪勞工才能脫離繳稅負擔,這天以後賺的薪水才進自己口袋。

該研究指出,歐盟勞工今年平均實際稅率(real tax rate)從去年45.19%略降至44.96%,仍較2010年稅率(43.99%)高出近1個百分點,主因在於這段期間20國都提高了加值型營業稅(VAT);「實際稅率」是指社會安全保險、所得稅、加值型營業稅合計後,占實際薪資總額比率,受薪勞工「稅務自由日」則從繳稅天數(365天乘以實際稅率)算出,勞工從當日起可以保留工作所得,不必再繳稅。

歐盟繳稅次高的比利時,迄去年止曾連續5年囊括繳稅最高的寶座,由於比利時總理米歇爾政府相關措施,讓今年平均實際稅率從去年的59.47%降至56.9%,繳稅天數較法國少2日,稅務自由日落在7月27日。比利時個人所得稅未來3年預期將逐漸調降,民眾稅負可望減輕。

歐盟繳稅第3高的奧地利平均稅率高達54.7%,今年開始普遍調降個人所得稅,使繳稅天數降至200日,較去年減少15天,稅務自由日為7月19日。

塞浦路斯稅率平均僅23.85%,為歐盟平均繳稅最低國家,勞工只要上繳87天薪資,於3月29日就可以成為稅務自由人,之後薪水都能留在自己口袋。歐盟平均繳稅次低、第3低國家是馬爾他(Malta)、愛爾蘭,2國民眾平均稅率29.44%、32.61%,稅務自由日分別落在4月18、30日。

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的英國平均稅率35.29%,目前為歐盟第4低,英國民眾繳稅天數129日,稅務自由日為5月9日。

(自由時報)
--
防久坐早死 每天運動1小時

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或坐著看電視等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可能提高早死機率,但廿七日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發表的一份大型研究指出,每天做一小時的中度體能活動,可抵銷久坐八小時所增加的死亡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週體能活動至少一百五十分鐘,美國心臟協會(AHA)建議每日卅分鐘。

由挪威運動科學大學教授艾克倫(Ulf Ekelund)主持的研究計畫,將過去十六份研究約一百萬名美國、西歐和澳洲的四十五歲以上男、女樣本的每日體能活動量,依活動量分成四組,研究重新分析活動量多寡,與他們在二到十四年不等的追蹤期死亡率關係。活動量最少指每日體能活動時間五分鐘以下,活動量最多者為每日六十到七十五分鐘。

分析發現,每天久坐八小時又活動量最少的人情況最糟糕,早死風險比活動量較多、較少坐著的人多達六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與缺乏活動生活型態有關的最常見死亡原因。但久坐不動所增加的死亡風險,可藉由每天一小時中度體能活動降低、甚至消除。快走或者騎自行車都屬於中度活動。

同日在該刊發表的另一份研究則估算,二○一三年全球因體能活動不足而帶來的健康問題,造成六百七十五億美元(約二.一兆台幣)經濟損失,包括醫療照護開支和生產力損失。這項研究是第一份估計這種被稱為當今「全球流行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自由時報)
--
賀芬蘭獨立百年 挪威要送一座山峰

挪威總理索爾柏格的發言人28日說,挪威政府考慮在明年芬蘭慶祝獨立一百周年時,把哈爾蒂亞峰(the Halti peak)當成禮物送給芬蘭。

這座山位於兩國交界,山的大部分在芬蘭境內,但標高1331公尺的山峰卻在挪威這邊。挪威計畫重劃邊界,把山峰劃給芬蘭。

芬蘭將樂於接受,因為芬蘭現有的最高峰只有1325公尺,挪威則有幾座比哈爾蒂亞峰更高的山。

(聯合報)
--
攻擊事件不斷…梅克爾反對改變立場 依舊歡迎難民

在德國接連發生殘忍攻擊事件後,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堅決」反對改變接納難民的立場。

法新社報導,梅克爾告訴記者,攻擊者「想要破壞我們的社群意識、我們的開放心胸以及我們對身處困境者伸手援手的意願」。

她說:「我們堅決反對這麼做(即改變立場)。」

梅克爾在柏林向媒體記者表示,1週內發生4起暴力攻擊「令人震驚、殘酷且令人沮喪」,但這並不表示,當局已喪失控制力。

她說,「文明的禁忌已遭到觸犯」,這指的是法國、比利時、土耳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德國發生的一連串血腥攻擊。

她說:「我依然堅信,『我們做得到』。這是我們的歷史性責任,也是全球化時代的歷史性挑戰。」

(經濟日報)
--
太空人死於心臟病機率高?

最新研究指出,太空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遠高於常人。參與阿波羅計畫的已故七位太空人當中,有三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太空人爾文(James Irwin)43歲時首次心臟病發作,距他在月球上漫步才兩年。雖然他在太空期間曾出現短暫的心律不整,可是國家太空總署(NASA)醫生認為他心臟病發作與太空之行沒有任何關係。

醫生指出爾文出勤之前的體檢,顯示他在運動後容易有輕微的心跳不均勻。但是,爾文在1991年心臟病發作去世,得年61歲。

在此前一年,才56歲的美國太空人伊文斯(Ron Evans)也在睡夢中心臟病發作猝逝。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2010年動過心臟血管手術後因併發症去世,享年82歲。

「華盛頓郵報」說,這些情況並不完全令人感到意外,因為美國每年約有60萬人死於心臟病。問題是,心血管疾病在太空人之間很罕見。在迄今已故世的77名NASA太空人中,死於意外事故的人幾乎是因心臟或血管問題去世者的五倍。

爾文、伊文斯和阿姆斯壯之死,引起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血管生理學家戴爾普注意,因為這三人至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曾到過月球。

最近有關太空人健康的研究,重點都放在防止他們因暴露在高劑量放射線下而致癌,以及應付太空無重力狀態對身體的影響。但是,戴爾普應NASA要求研究太空人的死因時,發現太空環境也可能影響心血管系統。

為了探究這種可能的因果關係,他把老鼠放進模擬太空無重力和放射線環境的人造空間。這些老鼠起初會出現血管無法擴張以緩和血壓的現象,大約六個月後(相當於老鼠的20年),無重力影響似乎逐漸消失,可是放射線影響繼續存在,使牠們容易出現動脈硬化。

NASA說,太空人終其一生健康狀況都受到密切監測,不過戴爾普的研究參考案例太少,無法完全斷定他們受到宇宙放射線影響。

(聯合晚報)
--
日安養院凶嫌殺人不手軟 50分鐘斬19人

日本官員說,被控在日本安養院砍死19名殘疾人士並造成多人受傷的離職員工植松聖,在闖進院內熟悉的建物和房間後,不到1小時內火速從容的犯下這起二戰來死傷最嚴重殺人慘案。

美聯社說,據日本縣立福利部官員名取由紀(YukiNatori)透露,植松聖(Satoshi Uematsu )用塑膠繩綑綁6名值夜員工中的數人,如此一來,他才可以在安養院「津久井山百合園」(Yamayuri-en)的建物裡來去自如犯案。植松闖入院內建築後,經過了6個區域,每個區域均配置一名值夜員工。

植松不僅揮刀砍殺19名殘疾人士,還造成24人受傷。

19日凌晨2時整,植松打破一樓病患的玻璃,闖進院內建物東側。這棟建物收容了患有嚴重自閉症和其他精神異常疾病的150名左右病患。

官員根據植松在各房間內走動留下的斑斑血跡,相信他從「花屋」(Flower Home)開始行兇。他在花屋斬死了5名女性,接著向西走到「彩虹屋」(RainbowHome),繼續砍殺更多人,其中有5人死亡。

植松顯然使用從值夜員工偷來的鑰匙,或是他拷貝的鑰匙,闖入建物的西邊,接下來他在其中一區斬殺了2人,並上樓砍殺了7人。

名取說,植松跳過了2個區域,其中之一收容了20名殘疾人士,植松在院裡工作時曾照顧這20名病患。不過,植松為何饒他們一命,迄今原因不明。

當局相信植松在凌晨2時50分左右離開院區,並開車至警署自首。植松目前仍被拘押,檢方將在8月中左右決定是否將他以殺人罪起訴。

(中央社)
--
IS挑釁法國 割喉案凶嫌喊話影片曝光

與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掛鉤的阿瑪克通訊社今天釋出1段影片,拍攝1名男子煽動所有穆斯林站出來摧毀法國,宣稱這名男子是本週法國北部教堂割喉案2名歹徒之一。

路透社和Heavy.com網站報導,正式被確認為在這次攻擊中殺害神父,並遭警察擊斃的男子博帝琴(Abdel-Malik Nabir Petitjean),在這段預錄影片中,直接向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與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喊話。

這名阿瑪克通訊社(Amaq)宣稱是博帝琴的男子在影片中說:「時代已經變了。你們將會嚐到我們兄弟姊妹現在遭受的折磨。我們將摧毀你們的國家。」

他也號召穆斯林攻擊在敘利亞對抗伊斯蘭激進分子的國際聯合軍隊盟友,「兄弟們,帶著刀走出去,帶上任何需要的東西,攻擊他們,殺光他們全部。」

路透社尚未能立即確認影片的真實性。

(中央社)
--
土耳其遊客 6月暴跌4成

土耳其20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動盪已重創該國觀光產業,周四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6月外國遊客人數暴跌近41%,只剩240萬人次,創下單月最大跌幅。在本月15日爆發政變之後,外國遊客料將進一步減少。

土耳其觀光部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外國遊客總額減少28%,其中俄羅斯觀光客銳減88%,主要是因為去年土耳其擊落一架俄羅斯戰鬥機,導致兩國關係形同冰凍。

該統計反映出6月伊斯坦堡遭受連番血腥恐怖攻擊,包括機場爆炸案造成逾40人死亡,伊斯蘭國宣稱該案是他們犯下,另外還有鎖定情治官員的汽車炸彈案。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觀光景點,約占所有外國遊客3成。

觀光旅遊產業占土耳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成左右,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而且該國向來依賴熱錢流入來融通經常帳赤字。

在政變失敗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加強肅清異己,包括149名將軍在內的1700 名軍人遭革職,另外下令關閉數十家媒體。

該國AK投資公司研究主管烏克(Mert Ulker)因為在報告中討論是次政變,已遭金融主管機構資本市場管理局(CMB)吊銷執照,理由是他在撰寫及發布該份報告時「未善盡職責」,他因此成為第一個遭到秋後算帳的民間金融業人士。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7-29/clipping/656/a10a00_t_02_02.jpg

(工商時報)

健康

嗜速食 香腸 17歲罹腸癌 宅在家裡玩電腦 餓到受不了才吃

一名十七歲宅男常窩在房間裡玩電腦,從十四歲起三餐都以最簡便的泡麵、速食、香腸打發,且常餓到受不了才吃飯,直到出現血便才就醫,確診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三期。收治病例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昨說,七成五的大腸癌患者都因飲食不正常導致,如吃太多紅肉、油炸及高脂速食,且吃飯不定時,導致腸道細胞基因變異。

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二○一三年新增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名患者,並造成五千六百零三人死亡,是對國人健康威脅最大的癌症。

熬夜害免疫力下降
台灣癌症基金會昨舉行衛教活動,賴基銘說,該名宅男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推測罹癌主因是長期吃進太多高油脂食物,加上常坐著不動、熬夜玩電腦,致免疫力下降,所幸患者病情已獲控制。至於患者每天吃多少泡麵、速食,則無精確數據。
該基金會昨也公布一項調查結果,針對一百零八名大腸癌患者罹癌前的飲食和作息做問卷,結果顯示逾四成八的患者在罹癌前愛吃油炸食物,五成三吃肉類比蔬菜多,超過七成三的人一周內會有兩次以上反覆加熱隔夜菜或菜尾來吃,更有近八成受訪者常吃消夜、用餐時間不固定。

不準時吃飯風險增
在生活型態上,逾六成五患者一周會有三天以上熬夜、睡覺時間不固定;近四成四需要常加班,連帶影響吃飯時間。
賴基銘說,大腸癌致病因素約七成五都是不正常飲食造成,包括愛吃紅肉、油炸食物及速食,少吃高纖蔬果,加上因忙碌,吃東西不準時又隨便吃導致。
針對吃菜尾問題,他說,反覆加熱並不會造成食物產生致癌物質,但會讓蔬果營養流失,加上油炸物和肉類是最常被留下來的主食,常吃菜尾代表會吃進較多的肉類,且意味吃飯不準時,這些都容易影響腸道健康,增加癌病變風險。

吃蔬果多運動防病
國泰醫院健康管理營養師李宜芳說,除了高脂食物,香腸含亞硝酸鹽,如果搭配胺類食物像是起司、海鮮等一起吃,就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這類食物也要少吃;建議要防大腸癌上身,要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並養成正常作息和運動習慣,以強化身體免疫力。

大腸直腸癌小檔案
◎成因:75%由飲食不正常導致,嗜吃紅肉、油炸及速食,蔬果吃太少,且吃飯時間不固定;25%是因基因遺傳
◎症狀:
.初期:腹痛、腹瀉、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貧血
.中、後期:排便有血絲或黏液、嚴重腹脹或無法排便
◎預防:
.減少紅肉攝取,採低油烹調方式,用餐定時
.2~6歲童日吃2份水果、3份蔬菜;6歲以上、青少女及成年女性每天3果4蔬;青少年、成年男性每天4果5蔬(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1份煮熟蔬菜約半碗量)
.50~74歲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
◎治療:依病情嚴重度,採手術切除或搭配化療、放射治療

超養生 30歲女竟得 大腸癌 解便困難 帶血應警覺

35歲的毛小姐平日重養生、不菸不酒,飲食健康,直到5年前發現排便斷斷續續出血,一開始以為是痔瘡,還到醫院說要割除,因此當醫師檢查後告知罹患大腸癌第二期,簡直讓她晴天霹靂,她也以自身經驗呼籲,不分年齡都應有篩檢意識。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王照元昨(28)日提醒,大腸癌連續8年盤據國人10大癌症第一名,提醒出現排便異常如腹脹、解便困難、血便等,應趕緊就醫。

王照元醫師表示,國健署有提供50~74歲國人每2年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但卻沒有涵蓋50歲以下的青壯族群,以及74歲以上的老年族群,由於近年罹大腸癌有M型化趨勢,分析2013年癌症登記資料發現,20歲以下罹患腸癌是10年前的2.1倍,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3倍,推測跟環境毒素多和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有關。呼籲民眾要有警覺意識,排便習慣改變或有異皆應趕緊就醫,目前國內也有引進糞便潛血檢查試紙,便利性高,在家就可做初步篩檢。

【報你知】試紙較為方便
糞便潛血檢查試紙對於不符合國健署大腸癌篩檢族群者,及生活忙碌的民眾,是很方便的篩檢利器;只要解便後將試紙丟入馬桶,等2分鐘就可判讀結果,若呈現藍綠色十字的陽性反應,最好趕快就醫。目前部分藥局買得到,一盒5片499元,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也提供1000盒供民眾免費索取,電話(02)2719-8555。

【提醒你】解便後先觀察
平常解便後先別急著沖水,應先觀察自己的糞便形態、粗細是否有異,舉例來說,若是左側大腸長腫瘤,會有糞便變細、血便等症狀,都應警覺並趕快至大腸直腸外科檢查。

排便改變就醫
若常腹脹、解完仍想解、解不乾淨感,或發現排便習慣改變,且愈來愈明顯,就是異常狀況,例如本來是每天都有排便,卻開始一直便祕,則應及早就醫做鑑別診斷,否則等到引起體重減輕、貧血,恐怕已是晚期,耽誤救治黃金期。

搭配準確率高
糞便潛血檢查試紙固然方便,但若有陽性反應,也須盡快就醫,安排其他檢查來確診;此外,不論是糞便潛血檢查試紙或檢查罐,都不應該只檢驗一次,例如50~74歲符合大腸癌篩檢的族群,可以兩者都做,互相搭配更可提高敏感性。

【醫師說】
糞便潛血檢查試紙敏感性為41%,也就是100個罹腸癌病人單次檢測就發現為41%;糞便潛血檢查罐敏感性為35~45%,試紙敏感性並未較差,至於陽性預測診確率達93%,若兩者能一起搭配做更好。

(蘋果日報)
--
年輕化M型化 17歲少年罹「大腸癌」

大腸癌罹患者不僅年輕化也M型化!一名青少年14歲起常在房裡玩電腦上網,為方便而每天都吃泡麵、速食或香腸等垃圾食物,17歲就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第3期。另一位35歲毛小姐則是平常注重養生,不菸不酒,4年前竟也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二期,幸好發現得早、割除後無大礙。

醫師提醒,大腸癌跟飲食和作息有很大關係,少熬夜、多蔬果、運動可預防,更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治療,一旦出現排便困難、血便等異常,應就醫檢查。

大腸癌連續八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且有年輕化趨勢;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大附設中和醫院副院長王照元說,近年罹大腸癌也有M型化趨勢,分析2013年資料發現,20歲以下罹患腸癌是10年前的2.1倍,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3倍,推測跟環境毒素多,及平均壽命延長等因素有關。

泡麵速食、熬夜消夜 恐致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108名大腸癌友調查,更發現有4大作息問題,包括近8成患者經常吃消夜、用餐時間不固定;超過6成5患者有睡眠不足、一週3天以上熬夜等睡眠問題;還有超過半數每天平均加班超過3小時;另近4成患者沒有每天排便,半數以上有便秘或常腹瀉情況。

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賴基銘舉例,曾收治一名17歲少年,近3年常吃速食、泡麵和香腸等食物,導致罹患大腸直腸癌,沒有家族史的他,確診時已是晚期,腫瘤轉移至淋巴。

王照元說,大腸癌早期沒特別症狀,但據臨床經驗,早期就確診的患者多是做糞便潛血檢查就發現,5年內存活率可高達8成。

三軍總醫院直腸外科主任吳昌杰說,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罹患大腸癌,衛福部目前雖有提供50歲到74歲民眾做公費糞便潛血檢查,但仍有民眾嫌麻煩、篩檢率僅約4成,許多年輕人自認身體好、不做檢查,更常因此延宕病情。

賴基銘提醒,大腸直腸癌是可被預防的癌症,從飲食和生活作息著手,多吃蔬果、少紅肉、勤運動並加上主動篩檢即可遠離。王照元則呼籲,民眾平常可利用糞便潛血檢查罐或試紙做篩檢,有些甚至可在家操作,2分鐘就可得到結果,而一旦出現排便困難、血便等異常狀況,也應就醫檢查。

(自由時報)
--
驚!常吃菜尾、隔夜菜 易罹大腸癌

常吃菜尾,容易罹患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大腸癌病友生活作息狀況,部分結果令人意外,73.1%大腸癌友表示在發現罹癌前,一周內食用2次以上反覆加熱菜尾(剩菜剩飯),38%則高達4次以上。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賴基銘表示,這項調查收集108名大腸癌病友飲食、工作、睡眠與排便習慣等四大面向,再進一步分析危險因子,可作為一般民眾預防大腸癌的重要參考。

調查顯示,大腸癌友的飲食特徵為用餐不定時、愛吃油炸、喜吃肉、收菜尾,僅5成病友常吃油炸、燒烤等較油膩的食物,53.3%肉類攝取比蔬菜還多。

近9成大腸癌癌友在發現癌症前每日蔬菜不足3份攝取量,其中7成5每日水果攝取不到2份,近一半癌友偏好白飯和麵條等精緻主食,每日全榖根莖類主食攝取不到一份。

值得一提的是,吃菜尾、剩菜,竟是許多大腸癌病友的習慣,逾7成癌友有吃剩菜的習慣,賴基銘分析,一般剩菜以肉類居多,蔬菜則較少,肉類菜尾一再烹煮,「這是相當不健康的食物」,民眾應該盡量少吃。

調查也發現,8成大腸癌友飲食不正常,經常吃宵夜、用餐時間不固定,其中近一半不吃早餐。6成6睡眠不足,近4成癌友排便不順,2至3天甚至6天以上才排一次便。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用餐不定時會破壞腸胃道菌叢數平衡;常吃油炸、燒烤等較油膩的食物及反覆加熱後的菜尾,均會增加大腸壞菌數量,提升罹患大腸癌風險。

這些不良飲食習慣不僅是癌友飲食特徵,同時也反映國人偏好的飲食特徵,鄭欣宜建議國人,務必養成飲食規律,多吃蔬果,減少紅肉攝取,不碰菸酒的好習慣,以及多運動,並在均衡飲食前提下,選擇定期補充好菌、膳食纖維。

(聯合報)
--
大腸癌患者 逾7成會吃剩菜

常吃「菜尾」(剩菜剩飯),容易罹患大腸癌?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大腸癌病友生活作息狀況,部分結果令人意外,73.1%大腸癌友表示在發現罹癌前,一周內食用二次以上反覆加熱剩菜剩飯,38%則高達四次以上。

調查顯示,大腸癌友的飲食特徵為用餐不定時、愛吃油炸、喜吃肉、收菜尾,僅五成病友常吃油炸、燒烤等較油膩的食物,53.3%肉類攝取比蔬菜多。八成大腸癌友飲食不正常,經常吃宵夜、用餐時間不固定,其中近一半不吃早餐;另有六成六睡眠不足,近四成排便不順,兩至三天甚至六天以上才排一次便。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賴基銘表示,這項調查收集108名大腸癌病友飲食、工作、睡眠與排便習慣等四大面向,再分析危險因子,可作為一般民眾預防大腸癌的重要參考。

調查發現,近九成大腸癌癌友在發現癌症前,每日蔬菜不足三份攝取量,其中七成五每日水果攝取不到兩份,近一半癌友偏好白飯和麵條等精緻主食。值得一提的是,吃菜尾剩菜,竟是許多大腸癌病友的習慣,逾七成癌友有吃剩菜的習慣。賴基銘分析,一般剩菜以肉類居多、蔬菜較少,肉類菜尾一再烹煮,「是相當不健康的食物」,民眾應盡量少吃。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用餐不定時會破壞腸胃道菌叢數平衡;常吃油炸、燒烤等較油膩的食物及反覆加熱後的菜尾,均會增加大腸壞菌數量,提升罹患大腸癌風險。

(聯合晚報)
--
7成腸癌患者 常吃隔夜菜

愛吃菜尾小心傷身!台灣癌症基金會昨公布最新調查,分析腸癌病友的飲食習慣發現,用餐不定時、愛吃油炸、愛吃肉、收菜尾都是他們飲食特徵,高達73%的患者,在罹癌前平均每周吃2次以上重複加熱的菜尾。醫師提醒,遠離癌症應多吃鮮新蔬果、少吃紅肉,並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主動做腸癌篩檢。

衛福部統計,大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首位,已連續8年蟬聯第一。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6、7月間,調查108名腸癌病友,發現他們罹癌前普遍有4大NG習慣,包含用餐不定時、睡眠不足、過勞工時、排便不順。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飲食與生活習慣經常環環相扣,像是工時超過、常加班的人,就容易三餐不定時,沒有在正常時間吃飯,可能也容易亂吃些油炸類、燒烤類點心,因蔬果攝取嚴重不足,易造成排便不順。

根據調查,近8成病友在罹癌前經常吃消夜、跳過一餐不吃、飲食過量,一半的人經常吃油炸和燒烤等油膩食物,肉類攝取也都比蔬果多。值得注意的是,73.1%的病友表示,他們一周內會吃2次以上反覆加熱的菜尾,38%的人甚至吃到4次以上。

賴基銘說,這些反覆加熱的食物,除了營養素流失,也可能因為高溫導致蛋白質變性,甚至產生有毒物質。賴基銘說,想要遠離癌症,應該維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多吃新鮮蔬果、少吃紅肉,尤其重複加熱的肉品盡量少吃,減少菸酒攝取、規律運動。

(中國時報)
--
皮膚曬傷 靠這3招白回來

長時間在外曝曬,容易曬傷曬黑,開業醫美診所院長盧靜怡醫師指出,曾收治一名患者在曬傷後,希望趕快白回來,因此敷美白面膜又狂去角質,結果造成皮膚嚴重刺痛,還導致色素沉澱的後果。提醒皮膚曝曬後,嚴禁敷面膜和去角質,也要避免使用含有美白成分的保養品,如果酸、熊果素等,並可以做這3件事,幫助皮膚快速恢復以往白皙;不過,若皮膚已經曬到脫皮、起水泡,最好還是就醫。

1.冰敷降溫
曬傷後第一件事應是先冰敷幫助降溫,理想是用濕冷毛巾,或是濕毛巾包覆冰塊冰敷,注意每敷3分鐘就休息一下,避免凍傷;也可就地取材,例如用冷水潑灑、冷飲罐冰敷曬傷部位,幫助趕快降溫、鎮定肌膚。

2.厚敷凝膠
曬後加強保濕,應使用保濕乳霜,有助緩解緊繃、乾裂症狀,選擇如乳木果油、神經醯胺、生長因子等兼具保濕、修復成分的較佳,並可再厚塗一層蘆薈膠,鎮定效果更好。

3.醫美退黑
若想更快改善曬黑、曬斑和臉部不均勻問題,可透過雷射如淨膚光,幫助加快代謝黑色素,並均勻膚色,費用依各家醫療院所規定。不過要注意的是,要做這些醫美療程應在曬傷隔1~2個月後才可進行,以讓角質有修復的時間。

(蘋果日報)
--
跨下擦止汗劑 男子差點火燒鳥

夏天很熱,稍微動一下就滿身大汗,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曾有一名男患者有鼠蹊部多汗問題,胯下常常因此濕透,讓他非常尷尬,所以這位男患者平時在家中都穿裙子較為透氣,有時甚至下半身完全不穿。不過,若是遇到外出的時候就傷腦筋了,所以這位男患者都在出門前塗上厚厚的止汗劑,但止汗劑不僅效果有限,後來還造成皮膚敏感、引起化學性灼傷,差點讓他火燒鳥。

後來就醫治療後,便建議這位男患者施打肉毒桿菌止汗,效果也很不錯,只是由於肉毒桿菌效果大約維持6~9個月,也就是每隔一陣子就需要再施打一次,若以每次要價約1萬多元計算,長久下來費用便不便宜,不過,這也是目前最適合這位患者的方法之一了。

(蘋果日報)
--
想知有無口臭 2方法判斷

夏季悶熱潮濕,最讓人難以忍受的就是汗臭和口臭齊發,汗臭或許還可靠嗅聞衣物察覺,但許多人有口臭卻不自知。開業牙科院長黃斌洋表示,不妨透過2個方法檢測自己口腔是否有異味,一是將手掌拱起呈碗狀,罩住口鼻,輕輕呼一口氣,來檢查口氣是否好聞;二是刷完牙後,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可順便聞一下牙線味道,若有很難聞氣味,也要注意可能有口臭問題。

牙線帶血 恐牙周病
牙線不只可拿來自我檢測是否有口臭,也是判讀口腔健康的簡易方法,黃斌洋醫師舉例,若使用牙線發現某處牙縫常卡食物殘渣、或用起來不順,可能代表該處有蛀牙問題;如果是使用後發現牙線上帶血、牙肉腫脹等,有可能是使用的力道過大,另也有可能是牙周病的徵兆,不宜輕忽,最好就醫治療。

喝水不夠 也易口臭
口臭成因很多,黃斌洋醫師補充,絕大部分為口腔問題或潔牙習慣不佳引發,少數可能是身體疾病導致,若潔牙習慣都有做好,仍一直有口臭困擾,最好還是就醫找出原因。另外,夏天喝水不夠,也可能是間接造成口臭的因素,因為唾液具有潔淨口腔作用、能幫忙沖刷牙齒上的牙垢和細菌,若喝水少,自然會造成唾液量跟著減少,提醒每天至少喝2000c.c.以上開水,且維持作息正常、少熬夜,有助維持口氣清新。

(蘋果日報)
--
狂吃冰身體反而更燥熱 因為…..

許多人夏天愛吃冰,卻發現愈吃愈熱。開業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常吃冰冷物容易讓體內蓄積的熱更難以排出,無法解熱,反而會讓體質轉為更燥熱。近期門診中就有一名33歲的小姐,最近天氣熱,因為工作經常需要在外跑業務,經常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加上喜歡喝冷飲,經常感覺身體整天在發熱,口乾舌燥,也影響到睡眠。只要是因為體溫調節失衡,加上愛吃冰,體內的熱難以排出所造成。且通常這類患者因為體溫調節失衡,若持續吃冰,時間一久還容易造成體質轉為更虛寒,出現容易流鼻水、腹瀉等不適。夏季保養要注意以下要點。

1、 注意溫差適應
進入冷氣房,最好加一件薄外套,讓身體適應室內外的溫度不要差太多。
2、解熱這樣喝
要多喝溫開水,少喝冰飲。建議可以準備桑葉、菊花各10克,用1000c.c 水
煮成茶飲喝,幫助改善燥熱體質。
3、補充維生素C
平常可以多吃含維生素C的水果,像是芭樂、奇異果,提升免疫力,減少生病,對改善虛弱體質也有幫助。

(蘋果日報)
--
野外遇到隱翅蟲 別碰也別拍打

適逢暑假,許多民眾熱愛野外活動,包括露營、夜遊等。但夏季同時也是隱翅蟲的出沒季節,當隱翅蟲停留於皮膚時,常會誘使民眾拍打,造成有毒物質釋出,使皮膚產生紅腫甚至起水泡。環保署提醒,遇到隱翅蟲,不應觸碰及拍打,若發生皮膚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

環保署表示,隱翅蟲通常生活於草叢中,具趨光性,在溫暖季節或晚間開燈時,可能飛進室內,在人的臉部、頸部及手部停留或爬行,若因產生癢感以手拍打,蟲體會溢出具刺激性物質,使皮膚產生紅腫或水泡,所以最好方法是以紙片驅趕或輕輕撥開。

若不慎拍打隱翅蟲造成皮膚不適,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建議應立即就醫,如果人在野外,首先不要把水泡弄破,針對紅腫處可使用冰敷或濕敷的方式減緩不適,唯冰敷不宜超過5分鐘、且還是應找機會就醫。

(自由時報)
--
大啖美食狂運動 熟男心肌梗塞亡

夏季悶熱汗量多,血液較濃稠,且大啖美食後狂運動,可能提高心肌梗塞風險。記者江慧珺/攝影

大啖美食再大量運動維持身材,心肌梗塞恐找上門。一名年近50歲熟男,平時嗜吃美食及大量運動,自豪體重控制得宜,本月初連續數天參加聚餐後,到健身防跑步機跑10公里及重訓後,突然感覺呼吸急促、胸悶且全身無力,當天晚上就在家中猝逝。醫師提醒,夏季悶熱汗量增,體內水分不足,心肌梗塞風險增加。

王宗道說,最近因心肌梗塞求診的患者,年紀約50歲到60歲,大多都有心血管病史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血管壁已經較為狹窄,又在高溫下工作或從事戶外活動,導致身體水分不足血液變黏稠,增加心臟負擔,演變成心肌梗塞。

王宗道提醒,若有胸悶、痛、有壓迫感並反射至左肩、背、下巴;或有頭暈、呼吸急促或不順暢、噁心嘔吐、虛弱、心跳加速等症狀,且一周出現2次以上,可能就是心肌梗塞警訊,應儘速就醫。

此外,戶外活動也要注意中暑。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一名50多歲男性為了大量流汗排毒,特別選在大中午出外健走,走了將近一周就出現全身無力、頭暈、食欲不振,就醫才發現是熱衰竭。

王宗道建議,在炎熱天氣應多補充水分,也可適當補充電解質運動飲料,若小便顏色偏黃,就代表水分攝取不足,應該儘多補充水分,室外高溫,也應避免長時間在戶外工作或運動。

(聯合報)
--
愛嚼檳榔 嘴巴嚼出8種癌

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頭頸部外科主任簡志彥提出警訊,檳榔是口腔癌致病因子,台灣口腔癌發生率現居全球第一,患者口腔內併發其他癌症的機率高達5成,他收治的病人中,有人平時愛嚼檳榔,嘴巴最多同時有8種癌症都和嚼檳榔有關。

簡志彥表示,很多檳榔族認為吃檳榔沒問題,事實上檳榔與口腔癌、食道癌這類頭頸癌都有關係,罹患胃癌、大腸癌機率也高,頭頸癌患者多是4、50歲低社經地位的勞工,這些人多是家中支柱,但他們就醫時常已是末期,存活率不高,進而衍生社會問題。

他說,台灣口腔癌現在每年約新增5300例,死亡1600人,檳榔族多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嘴巴黏膜出現白白紅紅、潰瘍病徵時也以為火氣大,有人痛到嘴皮外翻、舌頭爛掉才就醫,為時已晚。

簡志彥說,檳榔被WHO(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毒性物,美國早就禁止進口,高醫1995年研究顯示使用菸酒檳榔的人,罹口腔癌機率是123倍,但國人仍未警覺,目前台東是口腔癌「重災區」。

「檳榔鹼是致癌成分,石灰會腐蝕黏膜,在細胞分裂過程造成病變」,簡說,有人來看診時,嘴裡還含2顆檳榔。最近一名30多歲病人,下咽、扁朓腺、下牙齦及舌根都罹癌。

他說,台灣很多癌症都在下降,唯口腔癌增加,除國健署、醫師端加強推廣癌篩、早期治療觀念外,重點應是管制販售,建議行政院跨部會處理。

(聯合報)
--
清晨空腹運動 小心血糖難控制

竹東鎮一名65歲陳姓婦人患有糖尿病,每天清晨會到公園運動再返家用餐,餐餐粗茶淡飯的她卻一直無法控制血糖,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就醫發現原因是「空腹運動」,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以晚餐後進行輕微運動較佳。

隨著人口老化、生活及飲食改變,台灣糖尿病患已達百萬,最常於55歲以後病發。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營養科主任劉巧雲說,不少中高齡長輩罹患糖尿病,求診時指出有血糖控制不佳,腳麻、手麻等問題,詢問之下獲知,不少是晨起空腹運動,接著返家吃地瓜、南瓜等根莖類等食物。

劉巧雲建議,糖尿病患者應採取晚上用完餐後,休息數小時再散步、健走,或者在住處原地踏步、手前後擺動,都可達到運動的效果。

至於根莖澱粉類食物攝取,以「一碗飯」量較佳。

她說,糖尿病是血管系統的殺手,帶來的慢性合併症包括小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及神經病變等,患者在飲食、生活習慣要格外小心。

(聯合報)
--
天天喝糖飲 糖尿病3姊弟險瞎

罹糖尿病還天天喝含糖飲料,3姊弟險瞎!33歲蔡小姐與姊姊、弟弟都有糖尿病,但3人非常愛喝飲料,從未忌口,糖尿病未能好好控制,直到某天蔡小姐右眼突然出現黑影,姊姊、弟弟也陸續出現類似情況,就醫檢查才知糖尿病控制差,引起眼病變,都是愛喝含糖飲料惹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林純如表示,蔡小姐原以為工作用眼過度,才造成視力模糊,不以為意,但最近雙眼情況惡化,眼前出現黑影,檢查才知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出血。

進一步抽血發現,蔡小姐飯前血糖值高達200至300,比正常值100以下高出1至2倍,確診為糖尿病引發雙眼病變。林純如說,細問下得知,蔡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父親就因糖尿病失明,她與姊姊、弟弟也都罹患糖尿病,但3人警覺心低,仍經常喝含糖飲料,甚至把紅茶當水喝,導致血糖控制差,陸續出現視力模糊狀況。

經過醫師協助,姊弟3人都進行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療法,透過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改善黃斑部出血、水腫的問題,才改善視力,相關治療目前健保已給付。姊弟3人現在已經戒除含糖飲料,並好好控制血糖。

國內糖尿病人口約227萬人,林純如表示,據統計近3分之1的糖尿病患者,有視網膜病變、失明問題,主因就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許多病友缺乏危機意識,認為血糖控制與眼睛視力無關,通常都是到了眼睛有黑影,甚至看不到才就醫。

為提高民眾對於視網膜病變的認識,中華民國愛盲協會拍攝衛教微電影「Eye拚才會贏」,以簡單易懂的方式,提醒民眾注意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問題,除了控制好血糖,每年也應該做一次眼底檢查,確保雙眼健康。

(中國時報)
--
不舉? 恐為血管阻塞警訊

56歲熟男7年前罹患攝護腺癌而開刀,2年後勃起功能變差,行房力不從心,服藥效果逐漸不彰,後來接受新型低能量震波治療,勃起硬度從「剝皮香蕉」變「小黃瓜」,讓他成功重振雄風。

醫師指出,震波治療不舉非萬能,建議就醫評估,更勿亂嘗試偏方,以免花錢又賠上健康。

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子翔指出,性功能障礙分為器質性與精神性,前者與神經、血管與組織相關,如三高、心臟病、手術或外傷影響;後者則包含壓力、憂鬱症、對另一半不滿等,也可能是多重原因造成,患者年齡從30歲到80歲。

吳子翔說,目前性功能障礙第一線治療主要以威而鋼、犀利士及樂威壯等口服藥為主,約有5至7成的病人可獲改善,當口服藥物效用不佳時,可考慮低能量震波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說,低能量震波治療先前於治療泌尿道結石、肌腱炎與使心臟血管增生,近年才發現可使海綿體血管增生,增加帶氧量與一氧化碳量,和活化幹細胞,初步研究有助於勃起,但醫學界尚無定論。

新光醫院外科部長黃一勝指出,曾收治過78歲的長輩,看到朋友「還行」,前來接受治療後重振雄風,但目前該治療無健保給付,療程需自費。

陳煜表示,藥物治療不舉成效約7成,但每次事前都得服藥,而震波治療效果5至8成不等,對於血管性陽萎較有效,精神性與神經病變或損傷造成的陽萎成效較低。

吳子翔說,不舉的原因很多,還可能是冠狀動脈阻塞的警訊,建議就醫診治,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曾有患者使用劣質真空吸引器幫助勃起,卻導致陰莖皮膚潰爛,得不償失。

(聯合報)
--
熟女打肉毒太頻繁 竟出現抗藥性沒效了

為了愛美,幾近苛求,一名熟女無法忍受臉頰細小皺紋,竟每2周打一次肉毒桿菌素,持續好幾年,最近施打,卻發現沒有效果,直向醫師抱怨,差點引發醫療糾紛。開業皮膚科醫師趙彥宇指出,過度施打肉毒桿菌,容易出現抗藥性,不見效果。

「原本效果可維持半年,現在為何只能撐1、2個月?」趙彥宇說,經常聽到類似質疑,就有一名退休空姐十幾年來透過肉毒桿菌療程改善臉部紋路與線條,但最近幾年效果越來越差,一兩個月打回原形,必須補打。

「反覆施打肉毒桿菌,可能使效果下降」,趙彥宇說,主要因為身體在接受到肉毒桿菌素這種外來物質後,產生抗體,而造成往後的肉毒桿菌素注射作用失效。

趙彥宇指出,坊間不少醫美診所打出肉毒桿菌999元低價,讓不少人心動,但這價錢遠低於成本,濃度稀釋,效果原本就無法長久,如果又經常施打,就容易出現抗藥性。

趙彥宇說,一般肉毒桿菌素除皺效果可維持半年,平均一年施打兩次即可,卻有人為了愛美,花錢不手軟,2周就打一次,頻率之高異於常人,如果打太多,可能提高抗藥性,沒效果,白花錢。但要是打到不對的位置,則可能變成塑膠臉、木頭臉,皮笑肉不笑。

趙彥宇提醒消費者,接受肉毒桿菌療程之前,應和醫師討論,確認劑量及施打頻率,若一味追求低廉價格,無法確保產品品質,很可能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聯合晚報)

評論

別讓孩子帶著傷來找我們/林秋芬(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諮商心理師)

深夜看到臉書關於這兩日一則關於27歲年輕人,長期隱忍父親對母親施暴而殺了父親的新聞,在這則新聞分享底下看到眾臉友的留言,心情更是沉重與不捨,留言者多數表達自己也是在這樣婚暴家庭長大下的孩子,表達可以理解這位年輕人為何弒父、自己或弟弟也曾差點殺了父親、理解長期目睹家庭暴力下的複雜情緒;近5年內已有3起長期目睹家暴的兒子弒父事件。
筆者長期與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進行個別與團體諮商工作與花蓮地區的校園、社區推廣工作的經驗中,深知這些孩子長期看(直接看見父母間暴力、看到母親身上的傷痕、家裡被毀損的家具等)或聽聞母親敘述或直接也在精神威脅的氛圍中如父親威脅開瓦斯全家一起死,這些對孩子身心的影響甚鉅。

一再隱忍累積憤怒
我的工作經驗中聽過很多長期目睹家暴孩子想殺爸爸,這些孩子從7歲到18歲都有,孩子的情緒轉折常如同洗三溫暖般的,因為施暴者有時候不是一個好先生,未必不是一個好爸爸,這點也是在這樣家庭中的受暴母親離不開的原因之一,父母總想要給孩子一個所謂完整的家,但忽略了一再隱忍的結果是孩子長期目睹累積了對受暴者的不忍與對施暴者的憤怒、對自己做不了什麼的無助等等複雜情緒,這股複雜且極強的憤怒情緒力量常是對內傷了自己如憂鬱、自傷,或對外如這位年輕人就殺了父親,孩子所處的環境如多數研究指出,家是一個失序、高度警戒的場域,身體會自動儲存這些生存的反應機制,面對這一個不可控(今晚會有暴力發生嗎?是不是要跟媽媽去避難?)的家庭環境,孩子容易產生高度警戒、解離、無助等反應,敏感於容易引發暴力的線索,如某個幼年目睹家暴的成年孩子曾告訴我,至今聽到家裡鐵捲門往上捲的聲音仍會發抖。
學校導師若是知悉學生家中父母有暴力相向行為,或者孩子時常上課精神不濟(可能半夜面臨父母婚暴或父親酒後失控不讓孩子睡覺等),雖然目睹家暴孩子外表沒有傷,但需要母親與周圍師長親友重視孩子長期在這樣狀態下所受的傷害,能協助連結資源。
成年的孩子可以尋求各地縣政府社會處社工的協助,花蓮地區可聯繫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03-8563020),協會這5年獲衛生福利部保護司補助提供花蓮目睹兒之個別與團體諮商服務,也主動進校園發掘目睹家暴的孩子,其實還有更多目睹家暴的孩子及其整個家庭需要你我的關注與協助,不是外表的傷才是傷,這樣的家庭中的父、母、孩3方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

(蘋果日報)
--
維護「誰的」太平島主權/姜皇池(英國倫敦大學國際法博士、台大法律系教授)

屏東東港漁船組成所謂的「護主權船隊」,在敲鑼打鼓下出發,在「眾所矚目」中登上太平島碼頭。駐守官兵除提供醫療服務、飲用水及食物外,尚提供船隊「淡水」,讓漁船帶著太平島井水駛離太平島碼頭。
令人不解的是:該等漁船(包括運搬船)不是到該太平島海域作業,而是要上太平島「捍衛主權」?然太平島目前是在我國有效統治與控制,我國佔領已經60年,未曾失守,難道是要上太平島趕走台灣的駐紮人員,替「哪個國家」收復太平島主權?

登島無助固守主權
事實上,仲裁庭認定太平島為「岩礁」(rocks),我國並不承認,亦有充分法律理由如此否定。因此往後重點是要如何爭取並確保太平島做為「島嶼」(islands)之地位。該等人士若是要爭取確認太平島為「島嶼」,可根據《海洋法公約》第121(2)條主張200浬專屬經濟海域與大陸礁層,則為保護漁民之可能權益,該等人士應在太平島周邊200浬內捕魚,證明我國可從太平島主張專屬經濟海域,並有漁民長期作業。至於海巡艦艇雖無庸亦步亦趨地跟隨,但應在國人受到他國執法船舶干擾時,及時捍衛漁民作業權利,必要時亦應不惜與他國對峙甚或衝撞,以彰顯我國就太平島享有200浬專屬經濟海域。
然荒謬的是:該等漁船不去200浬內捕魚,卻執意登太平島,要上島喝水、吃早飯,要補給。簡言之,不論如何就是要登島、就是要耗損島上資源?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確認太平島為島嶼之作用。不要忘記,太平島上「維持人類居住」的天然資源相對有限,如此作為絲毫無助於太平島主權之固守。
然不能否認,漁民若因天災事變等事由,有緊急避難需求,則島上駐守人員再苦也需予以援助。然船上有船員牙痛、有船員「可能」有蜂窩性組織炎,如此即可主張「緊急避難」?《海洋法》上緊急避難有其要件,雖仍不免抽象,但並非漫無標準。就條約法而言,1979年的《國際海上救助與搜尋公約》《附件》定義「遭難」是指「有理由確信船舶或人員有嚴重和緊急危險而需要立即救援的情況」;而在習慣法下,「緊急避難」則是指:「必須有緊急需要,且根據有經驗航海人判斷,有充分理由相信,該事實會對船舶、其上貨物或人命造成損害」,請問上述情況,豈能構成緊急避難之事由?

勿讓中國恣所欲為
從報導中看出,該等漁船並未使用捕撈器材,亦未從事捕撈活動,反而載有3名擁有船員證的中國香港地區鳳凰衛視記者,不像是前往「捕魚」,而更像前去「捕鏡頭」。讓人覺得整個活動與宣傳,彷彿在跟中國相唱和,好像就是要逼台灣政府就範。就何所範?要台灣必須涵攝在中國國家內,成為中國一體,對外共同一致主張中國權益?
我相信新政府保護台灣的決心,我也相信新政府維護台灣漁民權益的能力。但仍呼籲新政府務必頂住壓力,不要隨中國指揮棒搖擺;更呼籲相關政府機關,國家法律尚在,千萬不能讓中國恣所欲為。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