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90213

更新時間:20:16

酒測0.75才算殺人 酒駕致死修法門檻曝光 網友:應零容忍

近來酒駕害命案件頻傳,法務部已多次開會研擬修正《刑法》重懲酒駕致死者,並參考學者研究,擬將制定酒測值0.75mg/L作為酒駕致死視同殺人罪的門檻。法務部檢察司長王俊力昨表示,修法會考量罪刑相當和比例原則,但確切酒測值門檻尚未定案,將盡快研擬後公布修法草案。



過年前酒駕累犯陳瑞盈在台中市區逆向連撞8車,造成2名騎士慘死,引發社會震怒,痛失愛子的彭姓父親昨大表認同修法重懲酒駕者。

6瓶啤酒就達0.75
現行的《刑法》公共危險罪章中規定,若酒測值達0.25mg/L,最重處2年徒刑,若達此酒測值門檻又致人於死,則處3年至10年徒刑,致人重傷則處1年至7年徒刑。法務部日前宣示,酒駕者不顧他人安危,知法犯法,因此將研議朝酒測值達一定數值以上,應視同具有殺人的不確定故意,來修法遏止酒駕歪風。
而法務部近日已多次召開會議,討論修法細節和制訂酒測門檻,會議中官員參考警察大學教授蔡中志的研究文章,認為喝6瓶600c.c.的啤酒,酒測值就會達0.75mg/L,會產生明顯酒醉狀態、步履蹣跚,討論以此作為酒駕等於殺人罪的門檻。
檢察司長王俊力表示,0.75mg/L並非唯一基準,法務部還會參考學者研究和國外立法例來研議出適當法條和酒測值,但制定酒測值門檻作為區別是目前修法方向。
檢察司副司長李濠松則指,若一個人自知已出現步履蹣跚的情況,還執意開車上路,可責性更高,但修法也要考慮比例原則,要如何區別一般公共危險罪和酒駕致死視同殺人罪,除了訂定酒測值門檻外,刑責要訂定在《刑法》的殺人罪章或是公共危險罪章,法務部仍在研議中。
一名北部檢察官直言,故意殺人的犯意和酒駕致死的犯罪可責性,究其根本仍是不同,若設立新法條,光是構成要件的設定就很困難,未來即便修法通過,法官可能會因為刑度太重,而從嚴解釋法條來輕判。

犯人擬加裝酒精鎖
因此該檢察官建議,可僅將酒駕致死罪的刑責天花板提高至與殺人罪相同的死刑或無期徒刑即可,讓法官保有裁量空間,在犯罪情節嚴重的案例中就可適用重刑。
至於輿論熱議的須呼氣酒測才能發動車輛的酒精鎖,法務部表示,法務部雖建議設置酒精鎖,也考慮是否可針對酒駕犯的緩起訴或緩刑條件中,要求加裝酒精鎖等,但因車輛涉及交通部法規和行車安全等技術層面,還需與交通部商討細節。
昨《蘋果》即時報導酒駕門檻後,有網友留言質疑「零容忍就是連0.01都不允許,難道0.75以下撞死人罪比較輕?」也有網友認同修法,並指「先成功立法,才有改進的空間。」

LA03_004.jpg (640×1222)

LA03_005.jpg (640×529)

家屬批修法太慢 盼早日落實實施

本月2日凌晨,台中市大里區國光路二段發生一起休旅車駕駛陳瑞盈(48歲)酒駕,撞死彭姓男大生(21歲)及鄭姓女子(25歲)當場慘死的悲劇,法務部昨修法,爾後只要酒測值超過0.75毫克,造成事故致人於死者,將朝故意殺人罪判處,彭生的父親昨天表示認同,但他說,立院應該速審,減少事故發生。
《蘋果》昨前往台中殯儀館,彭父對於兒子的死亡,還是無法接受,對肇事的陳男,還是相當氣憤痛罵。彭父表示,家屬當然贊同修法,但希望政府下定決心,趕緊設下參考標準,修訂後送立院審查,才能早日落實實施,避免再有無辜民眾受害,畢竟酒駕、毒駕事件層出不窮,給人感覺是雷聲大雨點小,事過境遷後就不了了之了,藉由這幾次重大事件,可讓有關單位警惕,加速動作。
彭先生也提到,昨天看到新聞,酒駕研擬重懲的相關法案竟然有11條仍躺在立院,沒有交付法制委員會審查,讓他覺得非常匪夷所思,因為政府機關的拖延,造成多少無辜家庭受害後無法申冤,如果政府早點重視,相信一定會減少酒駕撞死人的事件。

拼本會期三讀 藍委提案增加死刑

酒駕案件層出不窮,民間不斷呼籲重罰遏止,立法院也有多位立委提案修《刑法》第185條之3,要加重酒駕或吸毒開車刑責,但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卻一次都未審查,形同冰凍。立院人士無奈說,主要是因為司法委員會包括年金改革等其他重要法案太多,加上《刑法》修法事關重大,各界意見眾多,且尚無法務部版本,才會讓修法延宕。

朝野提11個修正案
因法務部已提出修法方向,立法院朝野黨團昨均已將酒駕加重罰則修法列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盼能順利三讀。
酒駕累犯陳瑞盈本月初在台中市區酒駕撞死2名騎士社會震怒,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修法嚴懲。藍委江啟臣研議提案,對於酒駕肇事造成死傷者,增列死刑、無期徒刑等法定刑。
其實對酒駕、吸毒開車加重刑責,朝野立委已提出11個《刑法》修正案,只是這11案,在交付委員會審查後,卻都無召委排入議程。立院人士無奈說,主要是因司法法制委員會內,其他重要法案太多,包括年金改革、同性婚姻等,且要修《刑法》事關重大,大家對刑度意見不一,法務部也都有意見;未來等到法務部修法版本送來,希望能早日完成修法,嚇阻酒駕。

輕罰沒人怕 1年逾10萬件

法務部研議修正《刑法》,將酒駕致死改依殺人罪究責,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林美娜表示,任何嚴懲酒駕行為的修法都樂觀其成,問題是前年修改的酒駕法條在立法院躺了2年僅一讀通過,「修法卻不三讀執行,有意義嗎?」
林美娜指出,前年4月已針對交通及酒駕相關條文一讀通過,重點有三,第一是「同車共責」,和酒駕同車的人都要連坐處罰;第二是拒絕酒測從9萬改罰18萬元;第三則是酒駕累犯的車牌要特殊化。
林美娜說,每回酒駕肇事令人憤怒,政府才有回應,但2年前的修法還未三讀通過,連行政院發言人都有酒駕紀錄,「政府帶頭忍容酒駕行為,民眾又怎會警惕?」
警政署則表示,近5年每年取締酒駕違規都超過10萬件,死傷人數逐年遞減,可見提高執法標準並加強取締,有助於降低酒駕意外,對於中央任何修法都會積極配合。

(蘋果日報)
--
酒駕致死視同故意殺人 酒測值門檻仍未定

法務部過年前宣布,擬把「酒駕致死」視為「故意殺人」,修法拉高刑責,幕僚單位已蒐集各國立法例及相關研究,交由部長蔡清祥參考,以利週五立法院開議備詢,目前朝提高公共危險罪刑度或修殺人罪章兩個方向思考。

另,為了杜絕酒駕慣犯,法務部將召集交通部與內政部,研擬設計「安全感知系統(DADSS)」,即檢察官如果認為被告有再犯酒駕之虞,得命他在車上安裝該系統,每次開車都須驗證無酒精才能駕駛。

近一個月來,光台中就發生兩起酒駕致死案,奪走5條人命,蔡清祥為此發表聲明指,對於酒駕致人死亡,將研擬朝向比照故意殺人之可行性修法。

我國現行法令是以刑法185-3條處罰酒駕者,致人重傷可處1至7年徒刑,致死則處3至10年徒刑,刑責不算輕,在國際上排名中段,只是法官在科刑時考量因素較多元,少有酒駕致死者被判到10年上限。

累犯撞死人 刑責拉高有共識
法務部蒐集美、日等6個國家的立法例,同時參考警大交通學系教授蔡中志的酒駕研究,當成修法的基礎架構,惟尚未決定朝公共危險或殺人罪修法,仍待徵詢「刑法研修小組」委員意見;另外傳立委也可能提出修法版本,屆時法務部將參考進行動態修正。

單純以酒測值界定? 待討論
資料顯示,僅美國加州把酒駕致死視為「二級謀殺」,刑度為15年至無期徒刑,前提是被告之前須有酒駕被定罪的紀錄,且在前案中,曾以書面或口頭表示「已了解酒駕對他人生命造成極度危險,如再犯酒駕,將會被起訴謀殺罪」,換言之,加州處罰的是已知道酒駕風險的累犯。

據悉,法務部認為酒駕累犯致死的惡性較重大,加州的立法例很可能是參考重點;至於是否須設「閥值」,即酒測值逾多少就會被視為「故意殺人」?法務部表示,「閥值」應搭配致死或致傷等結果論罪,若未造成具體危險仍以殺人未遂論處,有無違反「比例原則」,尚待各界討論。

有媒體報導,法務部將參考蔡中志研究結果,把「閥值」設在0.75mg/L,檢察司長王俊力表示「不知消息從何而來」。

600_150.jpg (600×562)

(自由時報)
--
重罪治酒駕/殺人罪重懲酒駕害命? 法部修法擬設酒測門檻

酒駕肇事害命案件接連發生,法務部宣示擬將酒駕致死案的刑法罰則,朝不確定故意殺人方向修法。檢察司連續召集會議,擬將達到一定酒測值的酒駕犯比照殺人罪論罪,初步決定在刑法公共危險罪章中增列條文或提高刑度,法務部今天會進一步說明。

法務部檢察司司長王俊力說,酒駕修法方向既定,檢察司正研究世界各國立法例、相關文獻資料,但外傳修法草案決定酒測值零點七五就視同殺人罪法辦,說法不盡正確。

王俊力說,酒駕案件的修法討論過程,其中有一份參考文獻資料提及,對人體酒測值計量後,會有不同程度呈現於外在的反應,除零點七五之外,別種數值也有不同的反應,文獻報告會作為修法時的客觀基準,但未最後定案。

法務部官員說,一個駕駛酒精濃度不高卻肇事害命、與一個駕駛酒精濃度超高卻沒有肇事,「到底誰才是殺人犯?」酒駕修法牽涉許多細節,法制面、執法面皆需兼顧,從嚴修法之餘,還要就法條文字細部討論,是否把「殺人」二字放在公共危險罪章中,尤其慎重考慮。

基層檢察官認為,酒駕致人於死目前刑度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對比過失致死罪法定刑是二年以下,輕重之間是否失衡?法務部想比照殺人罪重懲酒駕犯,提高刑度是一種選擇,也比較單純;如果真以殺人罪起訴酒駕犯,「很難想像法官會照判」、「搞不好法官會去聲請釋憲」,法務部是專業法律部會,不能自失專業立場。

法界人士指出,酒駕犯獲輕判的因素很多,實務上,法官不是不願重判,但因絕大多數的酒駕犯為藍領階層,法官裁判時,常考量酒駕犯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才給與刑責上的寬貸。因連續個案發生,忽然改以殺人罪名偵審酒駕犯,變異何其重大,不可不慎。

不過,朝野立委看法不一。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以酒精濃度多少來判定是否為殺人的標準,某種程度上掉進邏輯風險,亦即喝酒還是可以開車,只要濃度未達一定標準就不算是殺人?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認為,法務部修法完全不接地氣,根本「玩假的」,酒駕累犯雖不致人於死,也應被視為未遂犯,這應由法官審酌重判。

時代力量立院黨團總召徐永明表示,若修法加重刑責後,法官願不願意往這方面來判,會有落差的問題,期待司法院能有比較統一的見解。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表示,會持續推動加重酒駕刑罰、酒駕累犯終身隔離,讓酒駕者盡可能與社會隔離,也會持續推動車輛加裝與歐盟車輛安全規範同等級的酒精鎖立法。

重罪治酒駕/學者:酒駕依殺人罪論處 須先取得社會共識

法務部決定擬將酒駕致死的行為朝不確定故意殺人罪方向論處修法,一名刑法學者表示此方案可行,但前提是社會必須對於「酒駕上路即有撞死人的預見」有共識。不過,不少檢察官、法官對此次修法方案有異見,建議應提高酒駕致死罪的最輕本刑或拉高刑度上限。

該名刑法學者指出,可以把酒後開車上路即認定為「著手殺人」,前提是社會大眾對此都有共識,因為刑法講的是主觀構成要件的處罰,也就是說,必須是大眾認為酒駕上路者是可預見會撞死人,即有「間接故意」才行。

他表示,酒測值多寡不重要,每個人對於酒精耐受力不同,有人酒精濃度不到零點七五毫克就醉得不省人事,有人依然意識清楚,加上駕駛不可能知道達標沒?

但有檢察官指法務部如此修法「行不通」,因為殺人是重罪,是評價上極重的犯行,基於法明確性原則,主觀犯意必須很嚴格。他認為不可動用到殺人罪,如果非用「重典」,可參考美國猶他州立法「汽車殺人罪」,嚴格到只要駕駛酒精濃度檢測超過標準值就依法起訴。

多數檢察官指出,修法不見得能有效遏止酒駕致死,司法的作用跟手段本來就很有限,行政機關才能有各式各樣的手段去宣導、管制及預防。

重罪治酒駕/法部提兩配套 建議公務員酒駕一律撤職

酒駕朝重罰方向修法。法務部官員說,刑事懲罰為事後治標,在司法處遇之外,政府還有可做的事,譬如由行政院以命令宣布「公務員酒駕一律撤職」,讓公務員對酒駕衍生的社會問題背負責任感,以行政、司法雙管齊下解決酒駕問題。

法務部決針對酒駕肇事害命犯罪者從嚴治罪,另提二種配套措施,即在有酒駕紀錄者的汽、機車上加裝酒精鎖,另由檢察官對有酒癮酒駕累犯處分戒癮治療。

不過,法務部官員說,二種配套措施並非法務部主管業務,例如在車上加裝酒精鎖預防再犯,牽涉交通部核發行車執照權力,且酒精鎖在國內並不流行,市場商品選擇性低,價格不一,是由當事人付費還是由政府埋單?財源何在?有待跨部會集思廣益。

另外,檢察官偵查酒駕遇到有酒癮被告、多次因酒而涉案,可建議法官判其「禁戒」處分為戒癮治療,簡單說即戒酒,以彌補刑事處罰的不足。戒癮治療的專業知識在衛生福利部,衛福部有無人力協助執行,也要再討論。

刑法第八十九條禁戒處分規定,因酗酒而犯罪,足認其已酗酒成癮並有再犯之虞者,於刑之執行前,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禁戒,禁戒期間為一年以下;審判實務上,法官對一犯再犯的被告,判決要求到相當處所施以禁戒,已運作多年。

(聯合報)
--
0.75mg/L酒駕殺人門檻 立委轟法部玩假的

農曆年前酒駕致死頻傳,法務部傳出將提出《刑法》修正草案,擬以酒測值0.75mg/L作為區別酒駕殺人與一般公共危險罪的門檻,但綠委林俊憲批評,0.75mg/L以上酒駕殺人視同殺人罪,0.25到0.74mg/L仍視同公共危險罪,等同採用原來刑罰,這表示法務部完全不接地氣,根本「玩假的」。藍委江啟臣說,若0.75視同殺人罪,難道0.5撞死人不算嗎?坦言「標準很怪」。

不過,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昨表示,酒駕事故致死朝殺人罪研修仍在開會研討中,且「尚在研議、沒有定案」。他說,對於酒駕肇事率,各方學者專家有各種研究,提出的檢測值很多,檢察司對此都納入參考,目前「並沒有哪個數值當作標準」。至於0.75的酒測值標準,陳明堂表示,他是看到報導才知道。

林俊憲說,在現存酒測值標準外,訂定更嚴格的酒測值作為認定殺人罪的標準毫無意義,也給酒駕者心存僥倖的空間,民眾應認知到酒後不能開車,沒有喝一杯、兩杯與喝一瓶、兩瓶的差異;他打算提出的修法版本,沒有「設定新的高酒測值門檻」,而是犯酒駕並致死即視為殺人罪。

藍委江啟臣批評,法部研擬朝酒測值達0.75mg/L者將視同殺人罪處理,某種程度掉進邏輯風險,導致「酒駕致死酒精濃度0.75是殺人罪,但酒精濃度未達標準卻肇事致死,不算是殺人」,認為這樣修法恐造成漏網之魚。

江表示,現行司法實務都已將飆車認定為「妨害公眾往來安全罪」,若致死最重可處無期徒刑,但反觀酒駕致死最高卻僅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他說,酒駕所造成的危險不比飆車輕已是社會共識,他認為應修法加重酒駕刑度並增列死刑,對於一再酒駕肇事累犯,就應處以無期徒刑或死刑,隔絕於社會,讓酒駕者永不上路。

檢察司長王俊力指出,法務部參考各國立法及相關文獻資料,0.75是有一份研究報告的一個研究結果,還有其他酒測值。至於外界為何會針對0.75設定唯一的一個標準?他也不知道。

還要多少人命陪葬 酒駕修法才會過

從上次2013年6月酒駕罰則修法通過以來,至今累計了14位立委的酒駕修法提案卡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未能被排入審查,5年半以來,不斷有民眾被酒駕者撞死的悲劇發生,立委的不重視、不作為,變相助長酒駕歪風,平添酒駕亡魂。

各界對於應該怎樣修法或許看法不一,但這不能做為遲遲不審查的理由,現行的法制明顯對於酒駕者嚇阻力不足,對於有錢者可以易科罰金,以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為例,她在2014年酒駕被判刑2個月,可易科罰金6萬元,但6萬元對於財力雄厚者而言能有多大的嚇阻力?

對於比較窮的酒駕肇事者而言,不罰錢大不了就是被抓去關,被關兩個月還有免費伙食,顯然也不足以產生足夠的嚇阻力。

如果罰則不痛不癢,對酒駕就不會有任何嚇阻效果,甚至連行政院還用了有酒駕記錄者擔任發言人;因為未必會被抓到,即便抓到處罰也不是難以承受的,自然持續會有人「以身試法」。

但其實國外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減少酒駕,例如澳洲政府會花錢購買報紙頭版,公布酒駕的姓名、年齡、所駕駛車輛型號及牌照、被抓地點及當時酒精濃度,甚至還附上大頭照,這是一種對付有錢不怕罰金但在乎名聲、形象的酒駕者的好辦法。

美國的德州、密蘇里州則會強制酒駕者需要勞動,避免比較窮的酒駕者犯罪了還可以白吃白喝牢飯無所顧忌。如果也不在乎多點勞動,新加坡則會對酒駕者實施鞭刑。

因此從國際的經驗看,其實有太多的方式可以減少酒駕案例。然而官員與立委的行政與立法怠惰,讓整個酒駕的防制出現破口,形同助長酒駕致死的幫凶,再多藉口都難辭其咎。

修法嚴懲沒下文 14案凍立院

酒駕肇事案例不斷,民間質疑現行罰則不足,要求修法呼聲止不斷,雖然立院也有委員提案修法,且已累計有14個酒駕相關修法提案,但僅僅在院會完成一讀,通通未能被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排入審查。

今年2月2日酒駕累犯陳瑞盈第三度酒駕,這次一口氣撞死2名機車騎士,引起社會抨擊,法務部擬提出修法將酒駕致人於死視同故意殺人,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說「酒駕致人於死,等同故意殺人,應該嚴懲。」

我國《刑法》於第185條之3規定了酒駕相關罰則,上一次立法院通過相關修法在2013年6月。但同年11月國民黨立委丁守中發現現行法規仍有不足之處提案修改,在立法院院會一讀後,就被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擱置未能排審,隔年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和國民黨立委盧秀燕也先後針對酒駕提案修法,同樣在一讀後被擱置。

2016年國民黨與民進黨立委也陸續針對酒駕提案修改《刑法》,至去年底會期結束為止,第九屆立委共提11個酒駕修法案,也跟第八屆的3個提案一樣,一讀後就進「冷凍庫」。

上會期任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的民進黨立委周春米指出,雖有委員提案針對酒駕進一步修法,但酒駕上次修法是2013年,刑法是否可常修正?乃至於酒駕罰則是否還有加重空間,社會可討論。

(中國時報)
--
《蘋果》統計 四都房價 10年撐竿跳 台中瘋漲114% 高雄54%墊後

房市10年
10年挑戰(the 10-year challenge)正熱,《蘋果》也跟風統計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四都,發現2008年與2018年的房價漲幅驚人,以台中漲114%最多,新北74%次之,最少的高雄也有53.7%,單價均較10年前貴10~15萬元。因2008年適逢金融海嘯,國內房價也跌至谷底,10年挑戰正好見證房市興衰。另以行政區來看,四都均因市區房價翻漲,迫使建商與買家往郊區移動,造成過去親民的郊區漲幅更甚。

統計各家房仲與實價登錄數據,《蘋果》對比四都2008年與2018年各行政區平均房價,台北市10年前平均房價每坪36.5萬元,至今達60萬元,漲幅逾6成,過去大同、文山、萬華等區每坪僅2字頭,如今大同均價達54.3萬元,漲幅近95%,居台北市之冠,萬華也有46萬元。

北市 大同萬華翻轉快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認為,大同、萬華兩區在西區軸線翻轉帶動下,加上機捷通車、萬大線開挖等話題,都讓買方願意轉進,房價因而攀升快速。
新北市樹林、蘆洲、五股、新莊等4區,10年房價漲幅均落在98~99%,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北市房價隨台北市上漲,尤其有捷運開通加持的蘆洲、新莊等區與重劃區,漲勢更明顯。有趣的是,新北市平均漲幅74%,但淡水區漲幅僅9%,房價每坪僅小漲1.7萬元,漲幅不到1成。

新北 淡海新市鎮退燒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于靜芳分析,淡海新市鎮過去因市場高度期待輕軌議題而大量推案,2013年時整體新屋平均成交單價28萬元達高峰,但2014年受打房政策影響,房價一路下修2~3成。
房價漲勢最驚人的台中,29個行政區中有13個漲幅逾100%,又以郊區增幅愈大,龍井、大肚、大雅、霧峰都漲逾150%。東森房屋龍井東海加盟店業務經理王聖德舉例:「2008年龍井舊大樓1坪5萬元也不一定有人要,如今新屋至少都15萬元,尤其是在大肚山上單價都逼近2字頭,土地一直貴起來,房價也回不去了。」蛋白區漲幅激增,除因三井Outlet及捷運藍線等交通利多外,「主要還是市區房價貴了,建商推案或民眾購屋都轉往郊區。」
高雄房價漲幅位居四都之末,平均僅漲53.7%,2008年每坪9.47萬元,2018年來到14.56萬元。漲幅最高為早期開發的前金區,漲幅84.1%。龍登國際廣告總經理戴嘉聖表示,該區有愛河、漢神百貨又是文教區,加上土地稀有,建商開發都以豪宅為主而拉高房價。

10年 房價呈U型盤整
對於房價10年飆漲,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分析,房價在2008年因金融海嘯影響陷入低點,至2015年回升到相對高點,再到2018年微下修,目前仍屬U型谷底的盤整狀況,包括自2008年美國QE貨幣寬鬆政策造成熱錢流向台灣房市,市場也持續有投資客,加上台灣人普遍有超額儲蓄現象,許多人會把錢放在房地產市場,因此市場仍有不少交易。
莊孟翰表示,房價要崩盤,首先房價至少下跌逾3成,加上建商餘屋過多,且法拍屋都乏人問津種種因素相加,才有可能發生,現在房市屬「軟著陸」,由於市場持續存在首購族、換屋族、豪宅頂層族群等需求,估計房價仍持續看漲。
「因為2008年房價基期較低,所以台灣房市10年出現上漲結果是合理現象。」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教授賴碧瑩認為,中間房價雖有起伏,但房市不會崩盤,主因是台灣經濟狀況穩定,且台灣人偏好投資房地產,只是漲幅不見得符合期待。

漲幅 遠高於物價薪資
房市專家SWAY則對「有去無回」的房價直言:「是建商要不要降、政府要不要作的問題而已!」他解釋:「政府可透過稅制抑制房價飆漲,尤其是非自用持有戶應給予重稅,還有誰敢囤房、坐地喊價?」另依勞退平均提繳工資數字來看,台北市平均薪資10年僅漲約2成,房價卻飆漲6成;蓬萊米2017年價格只比2008年漲不到15%,Sway質疑:「為什麼房價可以『盡情』飆漲?」
SWAY強調,「建商打出原物料、土地等行情續漲,促使房價只能漲不能跌的理由,過份牽強。怎麼不說這幾年,靠著雨遮賺了多少?」他呼籲民眾出手買房前,得慎選標的、量入為出,「以免成為堆疊房價的幫兇。」

BN01_006.jpg (640×463)

房價10年暴漲全台交易量卻減27%

10年房價落差,從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揭密。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7.8萬棟,對比2008年的37.9萬餘棟,倒退約27%。其中以拍賣移轉棟數倒退最嚴重,2018年為5234棟、比2008年近2.5萬棟倒退近8成。專家分析,拍賣市場屬房市反指標,拍賣量體「倒退嚕」凸顯目前市況相對穩定,「急需資金或債務可能出問題的民眾,可以順利售屋變現,免承受流入法拍市場的風險。」

投資買盤弱 只剩自住客
數據顯示,2018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7.8萬棟,雖年增約4.5%,但較10年前則減少約27%。拍賣移轉數也較2017年微增至5234棟,繼承移轉數則持續創新高達5.6萬棟,但若與10年前相比,可發現拍賣移轉減少約8成,繼承卻增57%。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經理曾敬德表示,「10年前房價水準較低,加上當年投資買盤興盛、新成屋交屋量大,使得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衝上37.9萬棟。2018年市場只剩自住客,投資買盤疲弱,加上交屋量不若當年多,10年減少約10萬棟。」
曾敬德補充:「至於拍賣移轉數雖較2017年的4899棟略升6.8%,來到5234棟,但約較2008年的拍賣移轉2.5萬棟減少約8成。反應當前因債務或欠繳房貸,而流入法拍市場的量少,顯示市場大致維持穩定,急需資金或債務可能出問題的民眾,得以順利售屋變現。」繼承移轉棟數則不斷寫下新高,這是受到高自有住宅率與人口持續老化影響,因此繼承棟數持續增加,預料這樣的趨勢將會繼續下去。

BN01_006.jpg (640×377)

建商推案量也收手 北市只剩一半

10年房價起伏,也牽動建商推案動態。據國泰房地產指數統計,四都於2008年推案件數皆逾200件,但2018年台北市推案僅97件,最多的新北市也僅167件,遠不如往年榮景;但10年前後的總銷金額卻差距不大,亦顯示房價加劇成長。

房價漲 總銷金額差距不大
比較國泰房地產指數2008年與2018年的建案資訊,台北市10年前推案數203件,去年僅97件,但總銷金額皆約2400億元;新北市也從225件減至167件,但總銷金額卻從2203億元增至2791億元。
而2008年僅統計台中都會區推案共228件,仍多於去年全市的138件,總銷金額亦從1067億元增至1510億元;10年前合併統計台南、高雄都會區推案共325件,總銷1100億元,但去年光高雄市僅156件,總銷金額則達1386億元。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表示,10年來因土地減少、房價太貴民眾買不起等因素,建案數量萎縮,但在建造成本、土地價格飆漲下,建案開價增漲許多,總銷金額也多,「1棟房子漲上1倍也不奇怪。」
《591新建案》總編輯李忠哲表示,2008上半年因馬英九總統上任,建商信心足,又是全台重劃區大量開發時期,故推案量大,至下半年才因金融海嘯開始下滑,後續又因打房政策、稅制改革等因素幾番波動,2016年推案重新回升,至去年再達推案總銷金額高峰。

BN01_008.jpg (640×547)

(蘋果日報)

社會

逆轉 黑鷹殉職護理師 從優撫卹

蘭嶼鄉公所護理師蔡邑敏去年搭黑鷹直升機執行病患後送任務時罹難,銓敘部卻延遲發放撫卹金,引發爭議。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批銓敘部作法不合理,人民也不能接受;監委則提案調查。銓敘部隨即發新聞稿對引起社會紛擾及誤會致歉,今召開因公撫卹審查小組會議認定,預料應會准予依冒險犯難標準,從優撫卹。

蘇揆叫銓敘部快點發
蔡邑敏去年2月5日深夜搭黑鷹直升機,協助將患者從蘭嶼後送到台東就醫,未料直升機起飛不到3分鐘就墜毀在蘭嶼外海,機上6人不幸罹難。蔡的家屬申請因公撫卹最高等級的冒險犯難以致死亡項目,銓敘部以「缺乏因公撫卹之完整事證」(指行政院飛安報告),暫緩發給撫卹金。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前天率先在臉書怒斥銓敘部「讓我的拳頭都硬了!」
蘇貞昌說,飛安會報告和蔡邑敏在惡劣天候下犧牲奉獻的精神,完全不同,希望銓敘部盡快完成程序,早日發放撫卹金。監察委員張武修昨也質疑,「銓敘部為何尚未認可核准?」將與監委王美玉、蔡崇義調查。
銓敘部發言人蔡秀涓說,蔡邑敏因公撫卹「絕對成立」,但飛安會調查報告暫定4月出來,銓敘部才能有完整事證認定蔡是否為冒險犯難,現在和外界期待有所落差,今將邀集因公撫卹審查小組成員,包含飛安專家學者,進行認定。
銓敘部的作法也引起朝野立委不滿。綠委周春米認為,蔡邑敏罹難時間是在舊的撫卹法規施行時,因此銓敘部對冒險犯難的認定,仍採取舊有的見解,等同於戰地殉職的情節,從嚴解釋,不近人情;既然新的撫卹法規已上路,銓敘部考量此案的法律解釋應「從優從新」,以冒險犯難因公殉職加發50%撫卹金。
藍委吳志揚說,政府機關對救災救難人員撫卹、補償應從優從寬認定,簡化程序做對人民有利解釋,讓公平正義得以落實。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表示,銓敘部應全面檢討撫卹相關規範,別讓迂腐過時的標準,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黑鷹失事事件簿
●時間:2018/02/05
●勤務:空勤總隊NA-706黑鷹直升機自台東縣豐年機場起飛至蘭嶼,執行緊急醫療轉診,載運病患返台灣本島就醫
●事故:黑鷹直升機自蘭嶼機場起飛3分鐘後,在蘭嶼西南方2海里處失聯墜海
●傷亡:正駕駛康萬福、副駕駛唐文彥、機工長陳冠宏、護理師蔡邑敏,以及病患張榮明、張妻黃英蘭共6人死亡
●爭議:
2018/10/25 銓敘部發函,指以要等飛安會報告為由,尚無法核定蔡邑敏因公殉職撫卹。
2019/02/11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痛批銓敘部是冷氣房決策
2019/02/12 行政院也批無法接受銓敘部說法
銓敘部改口稱13日下午召開蔡邑敏因公撫卹審查會

(蘋果日報)
--
蘭嶼護理師撫卹金 銓部今審查

蘭嶼護理師蔡邑敏去年搭黑鷹直升機後送病患就醫罹難,家屬爭取「加給撫卹金」卻卡關。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指出,事件發生在去年二月,卻要等今年四月飛安報告出來才能給撫卹金,非常不合理,希望考試院銓敘部儘快完成程序讓家屬領到撫卹金!

銓敘部今天將召開臨時審查會,決定撫卹金發放事宜。銓敘部政次蔡秀涓昨天表示,蔡邑敏因公撫卹沒有問題,只待確認能不能用最高等級「冒險犯難」給卹,對此案引起社會紛擾及誤會,銓敘部表達歉意也會虛心檢討。

逾一年還沒發 政院:沒有人味
蔡邑敏去年二月五日深夜搭乘空勤總隊的黑鷹直升機,協助將患者從蘭嶼後送到台東就醫,直升機卻墜毀在蘭嶼外海。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表示,蔡邑敏因公殉難,一年多了,家屬還要等飛安報告出爐才能被決定撫卹等級,「沒有人味」。監委張武修昨指出,他已與另兩名監委王美玉、蔡崇義展開調查,盼還護理師一個公道。

蔡秀涓表示,歷來對在執勤或救災中意外亡故者,都極力為家屬爭取最優厚的撫卹標準。原公務人員撫卹法第五條,對公務人員因公死亡區分為冒險犯難或戰地殉職、執行職務發生意外或危險以致死亡、公差遇險或罹病以致死亡,於執行職務、公差或辦公場所猝發疾病以致死亡,戮力職務、積勞過度以致死亡,因辦公往返,猝發疾病、發生意外或危險以致死亡等六項,給予不同撫卹金。如果是「冒險犯難」,除給予一次撫卹金外,另給予加給撫卹金,金額是一次撫卹金的五十%。

銓敘部指出,本案申請因公死亡最高撫卹金之「冒險犯難」,依規定服務機關須舉出當時確屬高度死亡可行性之危險情境與具體事證;但服務機關尚未提完整之事證資料,飛安會也尚未公布調查結果,因此未做成最終處分,並非不發給撫卹金。

(自由時報)
--
不算冒險犯難?護理師撫卹金案 銓敘部道歉

蘭嶼護理師蔡邑敏去年二月搭黑鷹直升機後送病患就醫罹難,申請撫卹卻因無法證明「冒險犯難」而卡關,銓敘部的做法引發公憤,行政院昨天表示「無法接受」,盼考試院檢討,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我們覺得非常不合理,人民也不能接受」。

銓敘部昨天改口表示,今天下午將召開審查會議,會中成員若有共識該案符合認定標準,家屬可依此請領,並為此案引起社會紛擾致歉。

蔡邑敏為後送蘭嶼病患不幸罹難,家屬事後委託台東縣衛生局申請最高樣態「冒險犯難」的因公撫卹。不過,銓敘部日前一紙公文以「本案尚缺乏因公撫卹之完整事證」為由,暫緩發放撫卹金,需待飛安會調查報告出爐,因公撫卹審查小組最快五月可展開審查。

銓敘部的說法引發社會批評,民進黨主席卓榮泰直言「拳頭都硬了。」蘇貞昌昨天則表示,飛安報告是就飛行及飛機等所作的檢視,跟蔡護理師在惡劣天候下仍然努力奉公的犧牲奉獻精神不同,希望銓敘部盡快完成程序,讓家屬能領到撫卹金,這樣才是合理。

銓敘部昨傍晚改口,為迅速回應媒體輿論與社會大眾對此案的關心,今下午二時半就會召開審查會議。銓敘部發言人蔡秀涓表示,若經飛安專家提供粗略說明,就能認定當天事故情形符合「冒險犯難」條件,最快今天開會後就可確定給卹;若其說明仍不足以清楚判定,必須等第二階段、飛安調查報告出爐後繼續審議。

這架編號NA-706黑鷹直升機,去年二月五日執行病患後送任務,由蘭嶼機場飛往台東豐年機場,起飛後不到二分鐘即墜海,機上正副駕駛、機工長、病患、家屬、護理人員共六人全數罹難。事發後僅在打撈到的機艙內發現蔡姓護理師及病患家屬的遺體。

銓敘部退撫司長陳紹元表示,飛行事故滿半年以上,家屬可向法院聲請對失蹤人的死亡宣告;若機上人員為公務員身分,服務機關即可依法申請撫卹;他強調,同一事故以同一標準認定,若護理師被認定以「冒險犯難」給卹,同機人員一體適用,但尚未收到其他申請。

昨天下午傳出銓敘部要重審訊息後,蔡邑敏父母的手機均未接,住家電話也無人應答,無法得知他們回應。

護理師撫卹卡關… 監委批離譜 要查

蘭嶼護理師蔡邑敏去年二月搭上黑鷹救護直升機罹難,家屬申請「冒險犯難」因公撫卹,遭銓敘部以缺乏完整事證為由暫緩發放撫卹金,引發輿論譁然。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昨對銓敘部的判斷表示「不以為然,且不能接受」;多位監委昨天也表示,此案拖了一年還無法認定,太離譜,已申請調查銓敘部。

民進黨立委也要求銓敘部盡速處理,「苦民所苦」。具有律師資格的立委周春米表示,去年七月一日施行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五十三條因公撫卹事由,已修正為「執行搶救災害(難)或逮捕罪犯等艱困任務,或執行與戰爭有關任務時,面對存有高度死亡可能性之事故,仍然不顧生死,奮勇執行任務,以致死亡」,以達從優撫卹的立法目的;但護理師蔡邑敏殉職時是在新法尚未施行前,所以法律解釋較嚴苛。

但周春米表示,銓敘部其實可以參考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八八號的裁判要旨:「冒險犯難,指遭遇危難事故,明知其執行職務存有死亡之高度可能性,且依當時空環境,無從預先排除,仍奮不顧身執行職務而殉職者」,認定蔡護理師符合冒險犯難的規定,從優撫卹,以慰在天之靈和家屬受創之情。

Kolas表示,行政院了解撫卹金是考試院銓敘部權責,但該護理師是行政系統下公務員,對銓敘部判斷「不以為然,且不能接受」。

Kolas表示,該名護理師在月黑風高時為克盡職責救人一命,勇敢冒險搭機,因公殉難,行政院認為個人的奉獻精神與飛安報告是兩件事。她期待考試院盡快檢討程序,不要拖時間,讓家屬早點拿到「加給撫卹金」。

(聯合報)
--
黑鷹護理師 今可望確定給卹

蘭嶼護理師蔡邑敏申請撫卹因無法證明冒險犯難,考試院銓敘部友所保留,引發爭議,考試院銓敘部已致歉,今天下午2時30分舉行審查會議,可望確定給卹。蔡邑敏家屬說,樂觀其成。

蔡邑敏的父親蔡清賢表示,身為家屬只能靜待銓敘部決定,免得說這麼多,會被批為貪得無厭,反而對他們,對蔡邑敏又是一種傷害。他沒甚麼怨言及看法,很感謝社會大眾對蔡邑敏的貢獻,有正面的回應,這樣就夠了。

銓敘部昨天傍晚決定,今天下午舉行審查會議。若經飛安專家提供粗略說明,能認定當天事故情形,符合冒險犯難條件,最快今天開會後,就可確定給卹。

(聯合晚報)
--
銓敘部致歉 今火速審查冒險犯難

蘭嶼護理師蔡邑敏去年協助後送病患不幸罹難,銓敘部原訂要到5月才審查能否適用「冒險犯難」因公撫卹,遭各界撻伐。銓敘部昨天火速決定,將在今天下午召開審議小組會議,邀請飛安專家與會,若能確定當天屬危險飛行狀態,即可敲定採最高等級給予撫卹。

蔡邑敏去年2月5日深夜搭乘空勤總隊的黑鷹直升機,協助將患者從蘭嶼後送到台東就醫,直升機起飛不到2分鐘就墜毀在蘭嶼外海,機上6人全部罹難。

台東縣衛生局主動代家屬以因公撫卹最高等級的「冒險犯難」申請撫卹金,依規定必須要有具體數據才能認定,因此銓敘部回函要求待4月失事飛機飛安報告出爐後,再提供相關數據佐證,不料卻遭外界誤解因公撫卹遭駁回,連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表態直批「非常不合理」。

由於此案已引發社會大眾關注,銓敘部長周弘憲昨天火速要求所屬連繫飛安專家及因公撫卹審查小組委員,確定今天下午2點半召開審查會議討論該案。

退撫司長陳紹元強調,此案申請因公撫卹最高等級的「冒險犯難」,原本要等4月飛安報告出來後再召開審查會議,但因各界關切,且飛安會也已有初步報告,因此將邀飛安專家與會說明當天天候及海象,以判斷參與相關任務是否符合「冒險犯難」情境,如能符合,即可在審查小組中作出決定,否則會等到第二階段正式飛安報告出爐後再行定奪。

對蔡邑敏因墜機意外導致死亡,銓敘部長周弘憲強調,就目前服務機關提供的證據資料,該案因公撫卹沒有問題,目前只待確認能不能用最高等級給卹。

銓敘部也進一步澄清,歷來對於因公死亡的公務人員,都感佩其付出精神;尤其是對於在執勤或救災中意外亡故者,都肯認其對國家社會貢獻,因此均秉持極力為家屬爭取最優厚的撫卹標準。對於此一案件引起社會的紛擾及誤會,銓敘部也表達歉意。

爭取公道 監委主動申請調查

護理師蔡邑敏去年2月搭上黑鷹直升機執行蘭嶼病患後送台灣勤務,不幸墜海身亡,銓敘部以「本案尚缺乏因公撫卹之完整事證」,遲未發放撫卹金,引發外界質疑。監委張武修昨指出,已與另兩位監委王美玉、蔡祟義,針對本案申請自動調查,「我們會盡快將事實釐清,幫你(蔡邑敏)爭取公道。」

蔡邑敏去年2月5日搭黑鷹救護直升機後送病人,卻意外墜海殉職,事後獲得總統褒揚令、衛福部獎章及南丁格爾特別奉獻獎等。

但醫勞盟轉貼了銓敘部日前的一紙公文,內容以「本案尚缺乏因公撫卹之完整事證」拒絕給予撫卹金。

張武修在臉書發文表示,「敬愛的蔡護理師,我們記得你的義行,在那個夜飛風高雨不停的離島深夜,為了照護一位久病待送的達悟老先生。」

張武修質疑,「銓敘部為何尚未認可核准?」他說,「昨天夜裡已經有另外兩位監察委員自動跟我表達將一起進行調查,我們會盡快將事實釐清,幫你爭取公道。」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吳志揚則批評銓敘部已經是累犯,要求從優從寬認定。吳志揚指出,退休公務員孫宏新去年參與花蓮山難搜救時溺斃,其家屬領到309萬元撫卹金後,申請約2萬元遺族月撫慰金,卻被認定兩筆錢牴觸,須按月繳回撫慰金,引發爭議。

吳志揚指出,銓敘部顯然沒有學到教訓,竟然又讓蔡邑敏因公撫卹案延宕一年,「我們要很嚴肅的請問執政黨,接地氣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真的有這麼難嗎?」

行政院發言人KolasYotaka也強調,不只護士救人是「冒險犯難」,就算在平日坐飛機去蘭嶼都是「冒險犯難」!更怒嗆,不知道銓敘部的同仁有沒有去過蘭嶼?有沒有在風雨飄搖中驚心降落、一落地只想禱告謝神還好保住一命的經驗?

(中國時報)
--
噴槍驗出女童DNA「父親有疏失」

上月20日高雄一名3歲女童,被父親載去加油站洗車區,卻遭洗車噴槍奪命,檢警為釐清死因,採集女童檢體比對奪命噴槍上的微物跡證,確定噴槍槍口與把手都有女童DNA,惟檢警強調,僅能證實女童有接觸到噴槍,仍無法證實是女童自己拿噴槍、或者父親拿噴槍接觸到她的口部,「目前只能說是女童父親照顧時有疏失,才導致女童喪命!」
女童父親(50歲)在案發後堅稱「女兒拿噴槍玩耍並放入口中,導致噴出氣體射入口中後送醫不治」。檢警採集女童的檢體,並將噴槍送驗。檢驗結果證實噴槍槍嘴曾進入女童口中,女童也有可能握過噴槍把手,但不能確認是女童自己拿,或女童父親拿噴槍,往女童口中噴氣,檢警仍無證據可證明女童父親是故意害命,但因女童父親仍涉過失致死。
女童鄧姓母親(38歲)在案發後曾在臉書發文,盼網友「勿起底或私刑一個愛小孩的父親」,後改口痛罵女童父親是人渣,前天更指控女童父親是「魔鬼」,事後態度惡劣。
檢警追查發現女童父親把車開進加油站洗車,女童坐汽車右前座,後來父親把車開到自助區,監視器拍到父親2度將噴槍伸入車內,不久意外發生,女童父親開車將她送醫急救仍不治。

(蘋果日報)
--
奪命噴槍 手把、噴嘴皆驗出3歲娃DNA

因噴槍致死的3歲鄧姓女童命案,餘波盪漾,她的父母隔空互嗆,但檢警謹慎釐清死因,採集噴槍的微物跡證,經過高市警局鑑識中心多日比對,確認噴槍手把及噴嘴,都有女童的DNA。不過,這項證據無法說明是女童主動接觸、使用噴槍?還是被動受到外力介入?只是客觀證明女童「曾接觸過」罷了!

無法說明父女誰主動拿取
警方強調,鄺姓父親供詞及監視器畫面都已證明鄺男使用過噴槍,所以無須採驗他的DNA;指紋則因噴槍表面凹凸不平,都無法採集。

另外,是否要對鄺男測謊?警方指出,不僅需要檢方同意,更要鄺男同意,且測謊結果,僅供參考,檢警尚未討論此一方法。

因為部分輿論仍質疑案情不單純,紛紛認為3歲小孩不夠力氣長時間自己按壓噴槍,加上生母鄧女的指控,檢警採集噴槍的微物跡證,確認噴槍手把及噴嘴,都有女童的DNA。

警方強調,這項證據無法說明是女童主動接觸、使用噴槍?還是被動受到外力介入?只是客觀證明女童「曾接觸過」罷了!

(自由時報)
--
噴槍奪命案 槍口、槍把驗出女童DNA

高雄檢警追查三歲女童遭空氣噴槍射口奪命案,驗出噴槍槍口與把手都有女童留下的DNA。警方表示,儘管如此,仍無法證明女童父親有故意殺人意圖,現階段證據僅能認定有照顧疏失的過失嫌疑。

警方初步調查,女童的父親一月廿日將車開到加油站洗車,在洗車隧道洗車時,女童坐在右前座,後來把轎車開到另區,以空氣噴槍噴擦車內。依加油站監視錄影畫面,只見父親站在右前座外,曾兩度將噴槍伸入車內,不久發生事故,事後法醫解剖,確認女童因氣體栓塞致命。

檢警將噴槍送驗,查驗噴槍上的微物跡證,警方表示,鑑識中心查驗結果,噴槍的槍口和手把,都留有女童的DNA,懷疑噴槍的槍嘴曾進入女童口中,女童也可能握過噴槍把手,但無法確認是女童自己把玩時往口中噴氣,或他人拿握住女童的手,往女童口中噴氣,因此在把手留下女童的DNA。

警方表示,女童父親警詢時供稱,女兒玩噴槍才發生意外,加上監視畫面看不到車內狀況,目前仍無積極證據,證明父親有故意害命的意圖;不過,女童當時是坐在父親可照顧的範圍內,因女童死亡,照顧的父親仍有過失責任。

(聯合報)
--
輾碎恐慌男 兩車主到案 曾停車報警 依肇逃法辦

韓姓男子前天開車載女友經國道一號北上台中路段,因恐慌症發作擦撞護欄,在路肩下車欲與女友換手開車時,遭多車輾碎慘死,警方過濾上千輛車,昨通知撞到韓男的兩名車主到案,兩人坦承撞到東西後停路肩報案,但因不知撞到什麼就離開,訊後被依過失致死及肇事逃逸罪嫌法辦。

輾屍車輛依法不罰
死者韓男(49歲)家屬,昨前往案發地招魂,陸姓女友(56歲)也到場,場面哀戚。
警方查出,案發時謝姓男子(46歲)駕駛紅色轎車先經過,接著廖姓女子(25歲)駕駛白車通過,兩人昨到案,發現紅車前保險桿斷裂,兩車車底均有肉屑組織,研判韓男倒地後才被該2車輾過。兩人供稱,當時感覺撞到東西,還先後停路肩討論,並打110報案,因不確定撞到什麼,報案後離開。
檢警昨相驗,研判韓男遭至少10車撞擊又輾壓,屍體支離破碎成4大塊,僅右手能辨識,另有遺體修復師免費幫忙修復遺體。
律師鄭懿瀛說,韓男死亡前撞他的車輛,不論一輛或多輛,駕駛均涉過失致死罪,最重處2年徒刑,肇事逃逸最重處5年徒刑,其餘輾壓屍體車輛,因無主觀上認知,依法不罰。警方說,行駛國道身體不適,應滑至路肩停車閃黃燈,車後50至100公尺設警示標誌,勿在車道停留,速報警。

(蘋果日報)
--
恐慌男被輾成肉泥 「面容可恢復8成」

49歲韓姓男子前天開車行經國道1號台中路段時恐慌症發作,下車時被撞死,被多輛汽車輾壓成肉泥,龍邁生命事業公司的大體修復師徐翊嫻,前天先為大體拍照,她評估至少需要5人耗時8至12小時,費用估計5萬至10萬元,她說,大體僅剩一隻穿著襪子的腳掌完整,不過,軀體皮膚尚有70%留存,皮膚的韌性很高,反覆輾壓仍能留存,大體修復將依據留存的皮膚進行。修復難度最高的是頭部(含臉部),她有信心可恢復至80%,她強調,修復大體並非技術的表現,而是彰顯親屬對死者的關愛,撫慰家屬悲傷之心。

5修復師需工作12小時 費用約10萬 善團不收費
徐翊嫻昨天評估說,韓男體型壯碩,修復大體是大工程,至少需要5人,耗時8至12小時,該公司總經理黃俊龍則說,花費約5萬至10萬元。不過,黃俊龍與徐翊嫻都說,家屬經濟欠佳,做這份工作,要有銜接生死、扮演兩者橋樑的功能與熱忱,給家屬及親友最大安慰,讓逝者安息、生者安心,因此,他們決定大體修復不收費,連材料費都不收,不過,家屬昨天晚間將大體修復交給他們,深夜又變卦,改交給另一家也願意免費修復大體的殯葬公司。

徐翊嫻分析說,韓男大體輾壓嚴重,僅剩一隻腳掌較完整,頭顱顱骨已輾碎,僅剩後腦杓的皮膚連著脖子,不過,頭部與臉部皮膚尚存約3分之2,耳朵與鼻子也完整;軀體部分,腸子外露但尚完整,肌肉、骨骼與其他內臟器官多數已輾碎,但軀體皮膚仍有70%完整,她強調,皮膚的韌性很高,反覆輾壓仍能留存,大體修復將依據留存的皮膚進行。

徐翊嫻表示,修復過程中,頭部與臉部難度最高,須先用硬質材料塑出顱骨支架,再以留存的頭顱與臉部皮膚「拉皮」,將鼻子、耳朵等器官縫合起來,因面容已難以辨識,必須仰賴遺照重建死者的面貌,不足的五官與皮膚,用專業的奈米膠或牙科用矽膠重建或修補,再用皮下縫合技術縫合,她有信心臉部面容可恢復80%。

修復不是要呈現修復技術 是要撫慰家屬受創的心靈
至於軀體四肢部分,她說,先把留存的70%皮膚攤平,四肢等身體重要位置排列出來,再把尚存的腸子等器官放回去,其餘用填充物填充後再縫合,儘量拼湊出完整軀體,相對於頭部面容,軀體四肢的恢復難度較低。

為揪出第一時間的肇事者,國道警方過濾上千車輛,昨找到2名輾過遺體的車主到案,2車主都說,當下有感覺撞到東西,但不知是「人體」。警方在他們車體底部發現碎肉屑與乾掉組織液痕,但兩車因無明顯撞擊損壞,警初步排除嫌疑,但訊後仍依肇事逃逸、過失致死等罪嫌函送。

(自由時報)
--
恐慌男在國道遭多輛車輾成肉塊 肇事謝男被限制住居

韓姓男子前天清晨駕車在國道一號慘遭多輛車輾斃,國道三隊員警根據行車紀錄器,今天下午將疑駕車撞擊死者的謝男、廖女兩名車主帶至台中地檢署複訊,檢察官訊後認為廖男涉嫌過失致死、肇事逃逸,對廖男限制住居;至於廖女予以請回。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謝謂誠表示,謝男年約40多歲,是高雄人,坦承在案發時,駕車撞到韓男後,他將車靠在路邊,因天色昏暗後方車子多速度又快,他害怕就駕車離去;至於他停在路旁的位置,距離韓男的位置多遠,他無法估計。

檢察官認為謝男涉嫌過失致死、肇事逃逸,訊後對謝男限制住居。至於謝男是否為第一輛撞擊韓男的車子?檢警持續查證中。而廖姓女駕駛經檢察官偵訊後,檢察官予以請回。

恐慌男橫死國道 確認10車輾屍

韓姓男子前天清晨駕車行駛國道,疑因恐慌症發作,把車停靠路肩想和鄰座女友換位,下車時卻遭後方多輛來車連續撞擊、輾壓慘死,警方清查近千輛車,初步確認有十輛車先後輾過屍體,並通知其中四名駕駛到案說明,但是哪輛車首先肇事仍待查。

國道警方調查,車禍時有多輛車經過該路段,清查近千輛車,一一聯絡車主。先有謝姓男子、廖姓女子兩名駕駛到案,承認當晚輾到東西,昨晚再通知兩名大貨車司機到案。

謝男與廖女到案後表示,當時開車經過現場,確實感覺有輾到東西,也都將車停靠路肩下車查看,並分別打一一○報案,指疑似輾過不明物體,但當時天色昏暗,未清楚看到路上的東西,擔心停靠路肩太久危險,便開車離去。

警方發現謝男車體底盤有護罩碎裂,與現場殘留跡證吻合,底盤也明顯殘留人體碎屑;廖女車底盤也有殘留人體碎屑。有民眾提供行車記錄器,拍到這兩輛車確實一度停靠在路肩。

兩名駕駛雖有報案,但未等警察到場即離開現場,警方依肇事逃逸、過失致死罪嫌偵辦。警方調查,這兩輛車都是近五時許輾過韓姓男子,並非第一輛的肇事車輛,其餘六輛涉案車輛,仍在聯繫追查。

家屬請檢察官儘速追查原凶,好讓死者得以瞑目。死者姊姊看到胞弟「支離破碎」相當心碎,與葬儀社溝通希望修復全屍,因遺體碎裂為四大塊,加上頭骨破損嚴重,修復費用需十五萬元。

去年曾修復華山分屍案的安妮詩遺體處理團隊昨主動聯繫死者胞姊,願意免費替往生者修復遺體,預計出動兩組人、花兩天時間修復。死者表示,感謝善心團隊給她很大的溫暖。

(聯合報)
--
申請文件標註台灣 中竟拒紐航降落 飛4小時折返 全機270人錯愕

中國打壓又來了,繼去年鴨霸逼使44家外國航空公司更改「台灣」稱呼後,這回乾脆拒絕「不聽話」的外國航班降落!紐西蘭航空一架飛往中國的航班,日前因未獲中國降落許可,被迫半程返航。紐國媒體昨揭露,紐航之所以返航,竟是因其申請文件中把「台灣」單獨標註,踩到中國紅線因此被拒發許可,航班只好返航換機重飛。

這架編號NZ289、載有270人的班機上周六11時許從奧克蘭起飛前往上海浦東機場。不料飛行約4個半小時後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上空「大掉頭」返回奧克蘭,全機乘客錯愕。幸好當時已飛航程未達全程一半,返飛無安全疑慮。紐航事後解釋因飛機「臨時調配不當」,執飛的飛機未獲中方降落許可所致,向乘客致歉並給予餐宿等補償。

「不應施壓航空公司」
陸委會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中國大陸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不應該濫用「銳實力」施壓國際航空公司。政府將持續積極捍衛國家尊嚴與主權,並爭取國際友我力量,採取一致作法,維護企業免受特定集權國家恫嚇的自由,以及民主法治等共享價值與理念,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應有權益。
據悉,當時執飛的787客機機號為ZK-NZQ,僅服役約5個月,此前未曾降落中國。儘管紐航從2006年就開始營運該奧克蘭直飛上海航線,但因中國對空域管控嚴格,所有抵達該空域飛機都須取得許可才准降落。
紐西蘭媒體Stuff昨引述多個消息來源,進一步揭露紐航飛機遭中國拒發降落許可,竟是因在相關申請文件中把台灣單獨標註,被中國認為是承認台灣獨立地位。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北京去年曾警告紐航必須在所有紙本文件中移除顯示台灣為獨立國家的字眼,「但顯然有人忘記這麼做」。而據了解,紐航並未在44家去年遭中國當局發函要求更改對台灣稱呼的航空公司名單上。
報導還稱,出問題的文件還涉及紐航向紐西蘭民航局申請降落中國領土的文件,消息人士擔憂,此事件恐因涉及紐國民航局官方文件而更為政治化。對此說法紐國民航局加以駁斥,但未多說明。

紐中兩國關係轉差
針對該報導,紐航僅強調相關申請文件上「依照規定列出所有航空公司營運的目的地,包括台北在內」。據了解,紐航去年2月重啟奧克蘭與台北直飛航線,並在去年11月開航,該公司網站在各航點稱呼上,避開國籍僅以目的地城市加以稱呼。
鑒於紐西蘭與中國的關係在去年11月,紐國電訊公司Spark宣布拒絕使用中國華為5G設備後急轉直下。紐西蘭總理阿爾登昨特別強調,此次事件無關政治,「航空公司知道問題在哪,他們未符合中國規定」。

中國強逼各國航空公司事件簿
●2018/04/25
中國民用航空局致函44家外國航空公司,要其官網與App等須修改對「台灣」稱呼,不得列為獨立國家,限期30天改善
●2018/05/25
中方時限到期仍有26家航空公司未修改,中方指因「技術原因」將期限延長至7月25日,同時威脅各航空公司未依規修改恐招致報復
●2018/07/25
在中方壓力下各航空公司皆更改台灣稱呼方式,其中37家依中方要求增「中國」,7家則藉城市稱呼等方式彈性調整
●2019/02/09
紐西蘭航空一架奧克蘭飛上海的固定航班,因未能取得中國降落許可被迫半程返航,傳未獲許可原因乃紐航文件中仍單獨標註台灣,觸犯中方禁忌

(蘋果日報)
--
疑「未矮化台灣」 紐航一度遭中國拒降

紐西蘭航空(Air NZ)一架由奧克蘭飛往中國上海的班機,十日疑似因航空文件有誤,未獲中方降落許可而半途折返。雖然紐航重提文件後已於十一日飛抵上海,但外界揣測,此事源於紐航文件涉及「視台灣為獨立國家」,觸犯中方去年對各航空公司下達的「禁令」,才遭到刁難。但另一看法指向中紐關係惡化,紐國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訪中,及紐中兩國一項旅遊宣傳活動,近期都遭中方延期。

班機文件標示「台北是台灣首都」遭刁難
紐航「NZ289」航班飛機九日凌晨自奧克蘭飛往上海,卻在十日上午原機折返。紐國媒體Stuff引述消息指出,這起「不尋常」事件是因該班機的航空文件中,仍涉及將台北稱為台灣首都,違反中方去年致函全球四十四家航空公司,要求不得將台灣視為獨立國家的指令,才導致向中方申請降落許可時觸礁,且消息指中方「明確提到此一問題」,惟紐國航空當局及紐航均未對此出面說明。

紐航官方僅在聲明中指出,此事源於「管理失誤」,該架編號「ZK-NZQ」的飛機,為首次飛行奧克蘭—上海航線,但該架飛機的中國註冊文件已「過期」,才導致飛機無法降落上海。紐航在「ZK-NZQ」班機返回後,更換成已完成註冊的編號「ZK-NZH」飛機,所有旅客重新登機後,已於十一日重新飛抵上海。報導另指出,紐航去年十一月起開辦奧克蘭—台北航線,但宣傳品上並未稱台北首都,僅以「亞洲中部」或「亞熱帶地區」加以形容。

紐中關係生變?紐總理訪中行二度延期
此外,在紐國對於中國在南太平洋擴張勢力表達憂心,並決定禁止中國電訊龍頭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後,中紐兩國關係就持續走下坡,航班一事也因而被解讀為中方報復。紐國反對黨「國家黨」(National Party)黨魁布里吉斯(Simon Bridges),即推文指目前的紐中關係為「史上最糟糕」,並將矛頭指向總理阿爾登及副手彼特斯(Winston Peters)。不過,阿爾登駁斥相關臆測,並否認航班一事源於紐中關係不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阿爾登受邀訪中從去年底延至今年初,如今再度被延期,迫使阿爾登十一日強調,「訪中計畫未變,只是日期尚未確定罷了」。另外,紐國商業部十二日宣布,原定下週在紐國登場的「二○一九紐西蘭—中國旅遊年」宣傳活動,也因「中方行程變動」,其代表團無法前往威靈頓參加開幕式,而必須延期,再次令人聯想兩國關係惡化。

(自由時報)
--
紐航折返不涉台 陸指未註冊

針對紐西蘭媒體stuff報導,紐西蘭航空公司一架由奧克蘭飛往上海班機起飛數小時後折返,原因是與班表文件忘了移除台灣相關稱謂有關。對此大陸涉外人士指出,這是錯誤報導,此事完全是技術原因,因為該機為新機型,未在大陸註冊,申請程序有缺失,才無法降落。

否認文件有台灣遭拒

紐航9日飛往上海班機起飛4.5小時後折返,相關報導指出,該架編號為NZ289的航班因為在飛行文件上獨立出現「台灣」字眼,被大陸視為把台灣稱為獨立國家,因此拒絕該航班降落上海機場。

報導稱,出問題的文件是紐航向紐西蘭民航局申請降落大陸領土的文件,上面的字眼把台灣當作獨立國家地區,而陸方對此態度非常堅決,要求「改善」。

不過,據大陸涉外人士消息表示,該架飛機沒辦法降落上海純粹是技術上的問題,與台灣無關。該架飛機是2018年中旬才開始執行任務,因為尚未在大陸註冊過,沒有相關文件,所以無法降落上海,只能返回出發地,但後來已飛往上海。

針對紐媒報導的說法,紐航尚未予以回應,而紐國民航局則是駁斥此說法,但仍未對該航班遭拒絕降落的確切原因給出說明;紐西蘭總理阿爾登11日表示,該航班因「行政因素」返航,不會對紐西蘭與大陸的關係產生政治影響。

陸委會籲別濫權施壓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表示,這架飛機由於臨時調配不當,未獲得目的地落地許可。截至截稿前,我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回應稱,目前尚無相關資訊,已透過管道瞭解查證中;陸委會則重申,大陸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不應該濫用「銳實力」施壓國際航空公司。

航空界官網彈性處理

去年大陸要求各國航空更改官網上台灣標示,44家航空公司全部完成名稱更改,官網上「台灣」消失全變成「台北」兩字,原本堅持不更名的3間美籍航空也都屈服。不過,其網站改以「城市」或「機場」來搜尋出發地,展現其彈性作法。

(中國時報)
--
台北車站換匯「加減賺」男遭搶350萬

「我的錢啊!」2名自稱找不到工作的男子,去年底做起地下匯兌「加減賺一點」,昨午與2男1女約定在台北車站附近面交,對方將裝在手提袋裡的350萬元交付,2男隨即電話通知公司把等值的人民幣匯到指定帳戶,豈料對方確認人民幣入帳後,竟反手將裝有350萬元台幣的提袋搶走。警方昨晚已逮捕其中2嫌,找回全部現金,全案仍漏夜偵辦、釐清相關疑點。

確認入帳後奪錢逃走
警方調查,被害趙姓、李姓2男昨午4時許與3嫌約在台北地下街Z2出口面交,當時僅1男嫌拿著裝有350萬元現金的手提袋下車,交給其中1名被害人清點確認,另1男1女就在車內等待,被害人確認金額無誤後,去電公司將等值人民幣匯入對方指定帳戶。警方說,此行為恐涉非法地下匯兌,全案將依違反《銀行法》、搶奪等罪嫌偵辦。
1名被害人表示,去年從常跑中國的友人處得知,民間有台幣、人民幣換匯的需求,於是幾個朋友就從去年10月起,透過網路社群接單換匯「加減賺一點」。
被害人說,與對方是首次交易,當時並未發現異狀,豈料對方確認人民幣匯入帳戶後,竟反手將裝錢的手提袋搶走,並搭上白色BMW轎車高速逃離現場。

嫌供稱事成可分10萬
2被害人遭搶後立即報警,警方調閱沿路監視器,發現嫌犯車輛往北投地區逃逸,通報攔截圍捕,但1名男嫌已事先下車,逃往新北市土城地區,BMW車上的洪姓男嫌(31歲)與袁姓女嫌(61歲)隨即被帶回偵訊。洪男供稱,全案是由在逃、綽號「小強」的主嫌(袁嫌的兒子)策劃,若事成可拿10幾萬酬勞。
一名警官私下表示,因中共實施嚴格外匯管制,兩岸地下匯兌金額每月估計近百億元,有需求的民眾與地下匯兌業者談妥匯率後,就以「台灣付台幣、中國領人民幣」方式交易,除小本經營的台商會利用此管道省手續費,包括詐騙等見不得光的「黑錢」,也會利用此方法洗錢,正因為游走暗處,常衍生黑吃黑糾紛。

(蘋果日報)
--
地下匯兌黑吃黑 確定入帳下手╱在北車當街搶350萬 1小時多被抓

大白天當街在台北車站前黑吃黑!疑經營地下匯兌的趙姓、李姓男子,與綽號「小強」男子相約交易87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50萬元),趙清點完350萬元鈔票後,打電話將87萬元人民幣轉至中國指定帳戶,小強確認錢入帳,當場搶回350萬元與2同夥逃逸;警方於案發後不到2小時逮到2嫌找回全數贓款,並查出在逃的小強,是落網同夥袁文伶的兒子。

在逃小強是同夥袁文伶兒子
警方調查,趙、李透過朋友介紹,昨下午4時與小強約在台北市忠孝西路新光三越百貨台北站前店廣場交易。趙與李騎車前往,小強駕白色BMW轎車載31歲男子洪嘉宏、61歲母親袁文伶抵達。

洪下車與趙交談後即坐回副駕駛座,趙站在車旁清點裝有350萬元新台幣鈔票的行李袋,清點完即電話通知將87萬元人民幣轉帳,並拿手機畫面給洪確認已轉帳,洪見人民幣入帳,當場搶回行李袋,小強猛踩油門加速逃離。

轄區中正一警分局獲報,過濾監視器鎖定BMW往北逃,通報圍捕,傍晚近6時在台北市石牌發現轎車停在路旁,逮捕仍坐在車上的洪、袁,從車上起出350萬元贓款,小強已另搭計程車逃離。

趙、李告訴警方,向朋友借錢「投資外匯」,此次第一次與小強交易,沒想到遇劫。但警方懷疑2人非法經營地下匯兌,將進一步釐清2人有無違反銀行法。袁女辯稱,她只是臨時跟朋友前往,事先對搶案不知情;洪說不知道小強真實身分。但警方查出小強是袁女的兒子,除將2人依搶奪罪送辦,並漏夜追捕小強。

(自由時報)
--
350萬元地下匯兌黑吃黑 主嫌棄母棄車逃逸

台北市新光三越站前廣場,今天傍晚4時許發生一起地下匯兌黑吃黑案件,轄區警方獲報後,3小時內逮捕涉案的2名嫌犯,並追回新台幣350萬元贓款,目前還剩下一名綽號「小強」的男子逃逸,警方正全力追捕。

警方指出,趙姓、李姓男子經營兩岸地下匯兌業務,日前透過朋友介紹,得知綽號「小強」的男子,有意以新台幣350萬元代價兌換人民幣,雙方約在今天下午4時許,在新光站前廣場交易。

主嫌「小強」駕駛白色BMW轎車,車上還有31歲洪姓男子,及小強的母親61歲袁姓女子隨行,趙、李兩人則分別騎車前往站前廣場。

「小強」從車上下車後,將裝有350萬元的新台幣行李袋交給趙清點,趙清點無誤後,立即打電話給同夥,將約70多萬元的人民幣,匯到對方指定帳戶;「小強」確認對方匯款完畢,突然伸手搶過裝錢的行李袋並上車逃逸。

趙、李件金錢被搶,馬上向轄區警方報案,警方調閱路口監視器,通報線上警網展開攔截圍捕,最後在北投警方配合下,在石牌地區攔截轎車,不過主嫌「小強」已另外搭計程車逃離,洪、袁兩人遭警方逮捕,警方在轎車後車廂中找回350萬元贓款。

被逮捕的洪、袁兩人,袁是「小強」的母親,洪則坦承「小強」是朋友的朋友,經人介紹幫忙,可得10多萬元佣金;趙、李則涉嫌和友人從事地下匯兌業務,警方目前除將洪、袁兩人依搶奪罪偵辦外,也將追究趙、李涉及地下匯兌責任,至於主嫌「小強」,目前逃往新北市土城地區,警方正全力追捕中。

(聯合報)
--
地下匯兌耍詐 北車前搶350萬

台北車站前昨日下午發生一起假藉地下匯兌交易人民幣,設局黑吃黑案。一對袁姓母子檔及同夥洪姓男子假藉交易人民幣,與賣方相約在新光三越百貨大樓前交易,3人交付350萬元台幣現金,待賣方完成人民幣轉帳後,動手搶回現金駕車逃逸,警方獲報後,立即發出追捕通報,北投警分局巡邏員警傍晚在北投區福國路逮捕洪、袁兩名男女嫌犯,追回全部贓款,袁女的兒子也在新店被捕,正漏夜釐清案情中。

母子檔聯手設局

警方初步調查,雙方相約交易人民幣,約定好在台灣交付350萬元台幣的買款,再由賣方通知大陸的合夥人,將等值的人民幣以銀行轉帳方式轉匯至買方指定的帳戶。由於賣方行為屬地下匯兌,違反銀行法,一併究責。

警方表示,32歲男子洪嘉宏與61歲的女子袁文伶,以及袁女綽號「小強」的兒子等3人,在昨日下午4時許,共駕白色BMW轎車抵達台北車站前的新光三越百貨大樓前,以350萬元台幣向趙姓、李姓男子購買人民幣。

洪嫌一方在雙方會面後先拿出裝有350萬元台幣現金的手提袋,交給趙某清點無誤後,以手機通知在大陸的合夥人,將折算過約70萬元的人民幣轉帳匯入買方指定的大陸帳戶內。不料,當趙某表示轉帳完成,綽號「小強」的嫌犯突然動手搶回先前交給趙某等人清點的350萬元現金袋,隨即跳上轎車加速逃逸,被搶一方追趕不及,趕緊向轄區中正一警分局忠孝西路派出所報案,警方確定搶匪的車號後,立即通報台北市警方全面攔查。

洪坦承11萬受雇

傍晚6點多,北投警分局員警巡邏經過北投區福國路時,發現通報攔查的轎車,員警立即上前掏槍喝令車上人員不准動,結果車上只剩洪、袁兩人,小強已離去,警方在車上起出被搶現金。

到案2名嫌犯被押回中正一警分局偵訊,在警訊中,兩人裝傻互稱不認識,後來洪嫌經警方深入查問才坦承以11萬元代價受雇協助這起交易,至於小強則逃回新店安民街母親住處藏匿,警方已趕往帶回,漏夜釐清案情中。

(中國時報)
--
AIPH發函怨花博權利金少「與前朝預估有差距」盧:依約行事

台中市政府農曆年前遭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發函催討花博第一期權利金,市府雖在本月1日匯出7萬歐元,但與AIPH要求的35萬7千歐元,相去甚遠,外傳AIPH表達無法接受。台中市副秘書長陳如昌前晚說,對方在匯款當晚就回信抱怨權利金額與前朝預估有差距,但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則強調市府依約行事,AIPH已收到第一期權利金,並未抱怨金額落差。
盧秀燕今年元月起開放台中市民及全球12歲以下兒童免費參觀台中花博,《蘋果》在農曆年前獨家掌握AIPH寄給盧秀燕團隊的兩封信件,指市府未依約在去年12月支付35萬7千歐元(台幣約1250萬元)權利金,要求本月2日前匯款,否則將終止花博主辦權。台中市府2月1日匯出約7萬歐元(折合新台幣約246萬餘元)。

綠營籲公布契約內容
台中市副秘書長兼花博辦公室執行長陳如昌前晚說,AIPH本月1日匯款當晚已回信市府,抱怨權利金額度與前朝預估金額有差距,也抱怨媒體得知雙方信函內容。為此,雙方日後將以「密件」通信,並由中市府統一口徑對外發言。
不過,盧秀燕昨表示,AIPH已收到款項,並未抱怨金額,且前市長林佳龍也推動花博豐原園區免費、花博卡一次性免費等,這些都未在合約內,AIPH理解市府本來就可以依法行政沒有太多置喙。盧強調,AIPH是國際單位,不會漫天喊價,其負責人4月將來台演講,屆時會好好溝通。
《蘋果》近日兩度發Email給AIPH秘書長白立福(Tim Briercliffe),詢問中市給付權利金的計算及契約等,AIPH皆未回覆。
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副總召集人邱素貞昨天批評盧秀燕「市長打臉市府團隊」,建議比照海水採礦MOU做法,3天內公布花博權利金契約內容。市府回應,契約要雙方同意才能公布。

(蘋果日報)
--
悠遊卡電子支付 第四季上線

電子票證龍頭悠遊卡公司昨宣布,已於二月十一日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可兼營電子支付業務,雖然具體名稱、服務內容皆未定,但悠遊卡公司表示,電子支付服務預定於今年第四季上線。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表示,悠遊卡已有六三二億的支付市場基礎,未來的電子支付平台將有三大特色,包括藉由開放參與、平台聯盟、多元載具,結合客戶交通動線,打造虛實整合的便利數位支付工具。

至於悠遊卡公司跨領域經營的電子支付何時上線,悠遊卡公司表示,會努力在今年第四季讓電子支付服務上線,但申請才剛通過,具體內容一切都還在規劃當中。

(自由時報)
--
悠遊卡兼營電支 金管會准了

悠遊卡申請兼營電子支付,金管會准了。金管會銀行局12日指出,已核准悠遊卡兼營電支業務,目前國內四家電票機構,一卡通最先與LINE Pay合作上路,而遠鑫卡也已在2018年中核准但尚未開辦,2019年則是核准悠遊卡兼營,目前只剩下愛金卡(icash)尚未申請兼營電子支付。

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電子票證主要是「實體」交易、電子支付則可以在「虛擬」環境中使用,各家電子票證都希望業務能從線下到線上。悠遊卡核准兼營電子支付後,未來也能做電支帳戶儲值、轉帳、代理收付業務等。

悠遊卡可兼營電支後,是否就可讓民眾用手機綁定悠遊卡「嗶」進台北捷運,金管會說明,電票像是悠遊卡、一卡通,就算沒有申請電支,本來就可以綁定手機坐捷運,現在高捷就有在試辦,但台北捷運是還沒有這個系統,所以悠遊卡才沒辦法綁定手機坐捷運。

金管會正積極推動將「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的法源二合一,金管會表示預計下半年送進立法院。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表示,悠遊卡已有632億元的支付市場基礎,未來的電子支付平台將有三大特色:藉由開放參與、平台聯盟、多元載具,結合客戶交通動線,打造虛實整合的便利數位支付工具。悠遊卡公司團隊將努力在今年第四季上線,在今年讓全民都能享受數位支付帶來的安全與便利。

悠遊卡目前是台灣除了信用卡以外最大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陳亭如表示,未來藉由電子支付的發展優勢,將與夥伴平台建構更深度的整合,形成生活支付生態系,讓客戶24小時無論線上、還是在實體環境,都能享受便利支付。

悠遊卡每年的活躍卡數逾2千萬張,長年陪伴台灣民眾的在地小額消費,與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建置電子支付平台過程串,將邀請大家共同參與創新支付環境的改變,陳亭如強調,升級電子支付的悠遊卡,將會是打造安全的消費環境,增加支付創意與多元性的重要推手。

a05a00_t_01_02.jpg (656×206)

(工商時報)
--
考察、餐敘、買花籃… 部分縣市長期挪用菸捐

菸品實施健康福利捐,每包香菸需課徵廿元,等於一根菸一塊錢。菸捐依法係採專款專用,其中一%分配給中央與各縣市,用於私菸查緝及防制菸品逃漏稅。不過審計部調查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卻將款項轉用於考察、員工餐敘、採購花籃、禮物等。

菸捐被挪用到哪些用途?以高雄市府而言,民國一百年、一○一年度共花費一九三萬餘元,支付與菸品查緝無關人員之薪資、出國考察、聯誼餐敘等。屏東縣府於一○一年花用一九八萬元,購買卅六輛警用機車,然而縣警局全年配合菸品查緝,一共僅六天。雲林縣府於民國九十九至一○一年,花費五十八萬餘元,採購毛巾、雨傘、白米,作為員工文康。台北縣於民國九十八年花費五十三萬餘元,用於準備升格直轄市之增聘人員業務。

調查本案的監委仉桂美、江綺雯、江明蒼批評,財政部對於各縣市長期違反專款專用,僅消極發函文要求遵守原則,未落實查核機制,確有怠失情事。監院經濟委員會因而於去年六月,通過對財政部提出糾正。

監察院表示,審計部調查發現,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於民國一○一年至一○六年共獲配九億七千九百餘萬元,實支六億八千五百餘萬元,執行率七成。其中新竹市府連續五年執行率不到五成,花蓮縣府連續五年不到六成。

photo.php (499×1105)

立委爆菸捐2年遭詐領數百萬 批國健署縱容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昨天揭露,衛福部國健署委外執行管核菸捐的「戒菸治療管理中心」,長期以假發票、人頭帳戶詐領菸捐款項,自民國一○六年起最少貪汙幾百萬元。對此,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表示,會查明清楚,若有不法,依契約可要求其繳回原有經費。

黃國昌昨舉行「造假虛報帳目,菸捐淪為提款機」記者會表示,「戒菸治療管理中心」在行政院組織改造前,是在健保署國民健康局下的單位,組改後由國健署補助,透過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做中介團體,每年以計畫補助的名義給錢,但戒菸治療管理中心的組織和操作的人都沒有改變。

黃國昌表示,本該負責查緝菸捐是否濫用的單位卻自己貪汙,且貪汙的內容五花八門。

他出示三張發票,包括程式設計、購買冷氣、換地毯等,金額從二十萬元到九萬八千多元不等,但實際上都沒有發生這些交易行為,「全部都是假的」,戒菸治療管理中心會再給提供發票廠商五%到十一%的退佣。

黃國昌說,戒菸治療管理中心從民國一○六年開始,同時找來偽報薪資的人頭,沒有提供勞務卻還申請薪資,並將薪資全部轉入私人帳戶,國健署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貪汙金額雖沒有詳細數字,「但幾百萬絕對跑不掉」。

黃國昌呼籲,戒菸治療管理中心應把所有匯到私人戶頭的假帳全部清理出來,也請國健署清楚說明,為什麼對長久舞弊貪汙的弊案,竟然採取縱容態度,不斷地讓它發生;檢調單位應立即採取必要偵查作為,查扣所有關係人戶頭及所有金額。

羅素英說,這些舉報的發票看起來是去年十月的,目前還在結案中,如果真的有違法情形,國健署會依照相關審計、採購規定,一定會依法查處。

「戒菸治療管理中心」網頁設於國健署官網,說明業務以全台戒菸相關服務行政庶務為主,如戒菸人次跟戒菸率資料分析及更正、戒菸合約院所簽約及訪查、審查菸害防制戒菸服務健康捐專款專用補助金申請。

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沈志陽昨天表示,學會並未實際管理戒菸治療管理中心,僅處理中心人員申報勞健保行政事務,委辦費等業務經費未由學會經手,相關業務是由計畫主持人負責,「學會很無辜,爆發這樣的事我們也是受害者」。

考察、餐敘、買警車 審計部調查多縣市挪用菸捐

菸品實施健康福利捐,每包香菸需課徵廿元,等於一根菸一塊錢。菸捐依法係採專款專用,其中一%分配給中央與各縣市,用於私菸查緝及防制菸品逃漏稅。不過審計部調查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卻將款項轉用於考察、員工餐敘、採購花籃、禮物等。

菸捐被挪用到哪些用途?以高雄市府而言,民國一百年、一〇一年度共花費一九三萬餘元,支付與菸品查緝無關人員之薪資、出國考察、聯誼餐敘等。屏東縣府於一〇一年花用一九八萬元,購買卅六輛警用機車,然而縣警局全年配合菸品查緝,一共僅六天。雲林縣府於民國九十九至一〇一年,花費五十八萬餘元,採購毛巾、雨傘、白米,作為員工文康。台北縣於民國九十八年花費五十三萬餘元,用於準備升格直轄市之增聘人員業務。

調查本案的監委仉桂美、江綺雯、江明蒼批評,財政部對於各縣市長期違反專款專用,僅消極發函文要求遵守原則,未落實查核機制,確有怠失情事。監院經濟委員會因而於去年六月,通過對財政部提出糾正。

監察院表示,審計部調查發現,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於民國一〇一年至一〇六年共獲配九億七千九百餘萬元,實支六億八千五百餘萬元,執行率七成。其中新竹市府連續五年執行率不到五成,花蓮縣府連續五年不到六成。

賸餘經費中有一億一千六百餘萬元,被各地方政府逕行繳庫,而未依專款專用規定留供下年度查緝私劣菸品等用途,南投、雲林、花蓮、新竹市,連續五年繳庫率都超過三成。

監察院指出,財政部遭糾正後,已邀集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討論,決議修正經費分配方式。地方政府如再被查獲違反專款專用,每案將扣減經費總獲配額的五%。監院表示,目前相關辦理「尚均能符合調查意見意旨」,但仍將持續列管追蹤。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聯合報)
--
國道事故 5成未保持安全車距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公布最新國道事故檢討分析,一○六年國道A1類事故(當場或二十四小時內死亡)總計七十件,造成一百二十人死亡、九十五人受傷。肇事最大原因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車距,占比高達五成,而且有三成四發生於深夜清晨時段。

分析一○六年前十大肇事原因,第一是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占百分之四十九點三三,其次為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占百分之十二點一八,未注意車前狀態占百分之十一點一七,其餘為倒車未依規定、車輪脫落或輪胎爆裂、裝載貨物不穩妥、未保持行車安全間隔、車輛零件脫落、開啟車門不當而肇事等。

高公局表示,許多用路人未保持安全車距,但國道車速快,有意外發生時才發現煞車距離過短,撞上前車。還有些用路人開車時恍神、不專心、低頭滑手機,沒有注意車前路況有變化,等到要閃避意外時已經來不及。

近三年統計也顯示,國道交通事故以車與車之間追撞意外為主,占比高達百分之八十八點五,其次為車子自撞護欄、或撞上穿越道路的行人。

高公局表示,A1類事故集中於凌晨零時至清晨六時發生,占百分之三十四點三,因為這段時間車流量較少,用路人容易鬆懈開快車。相反的,A2類事故(受傷或二十四小時後死亡)發生高峰於傍晚五時至六時,A3類事故(車輛碰撞造成財物損失)是下午四時至晚上七時,因為這時候車輛多導致車速較慢,用路人容易忽略行車安全距離的重要。

一○六年總共發生二萬四千四百七十三件國道事故,取締件數為五八萬八七四一件。違規取締首位為超速,占了百分之六十六點八,其次為任意變換車道、行駛路肩、未保持安全車距等。

高公局表示,將根據歷年肇因,擬定今年一整年的國道宣導計畫,公路警察也將依據這些重點,加強取締。

(聯合報)
--
免再怕結塊 營養補充食品廠今年起得強制檢驗

亞培結塊事件引發人心惶惶,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宣布資本額破3000萬以上的國內食品製造工廠今年1月起將全面納管,統統需要符合一級品管,辦理強制檢驗、制定追蹤追溯制度,其中,今年新增的強制檢驗業別,就有營養補充食品製造業者,另也同時制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而食品安全監測計畫則是逐步推行,最晚109年所有資本額3000萬以上的食品廠都得制定完成,今年新增1726家次,屆時若未依規定執行,最高將可開罰300萬元。

食藥署食品組專委董靜馨表示,從103年起推行食品追蹤追溯、一級品管強制檢驗以及食品安全監測計畫,並陸續公告業別,今年起,所有資本額3000萬以上的食品業者都必須要建立「追溯追蹤制度」等於是所有產量高的食品業者都囊括在內。

今年起,需要強制檢驗的食品業者,新增5類,分別為巧克力及糖果、食用冰製品、膳食及菜餚、餐盒食品以及其他食品,業者需要制定出強制檢驗的項目,如巧克力成品必須要定期檢驗風險物質等,董靜馨表示,食藥署會給予檢驗品項的建議,業者可以依建議遵循,若有額外的建議或是不願遵循,必須提出說明與解釋。

除了追蹤追溯以及符合一級品管強制檢驗以外,今年起也新增4類食品業者,分別為調味品、烘焙炊蒸食品、營養補充食品、非酒精飲料需訂定食品安全監測計畫,明年起則是新增巧克力及糖果、食用冰製品、膳食及菜餚、其他食品。

董靜馨表示,食品安全監測計畫是指業者必須要自訂食品檢驗的最低週期以及品管內容等,由於計畫複雜度高,因此未在今年全數要求資本額3000萬以上的業者符合規範。

今年三項類別新增的家數總計有1726家次,有部分業者是同時執行,若以家數計算,今年新增的家數約為570多家,從過去到現在累積執行的食品業者,總計有5772家次,業者屆時若未依法執行,依照食安法第7條,會給予限期改善,若限改未完成將可依法開罰3萬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鍰。

至於資本額3000萬元以下的業者何時要考慮納管,將先針對3000萬以上的業者完成全數納管後再行公告,董靜馨表示,最快109年後,才會開始針對3000萬以下業者進行納管。

(聯合報)
--
要坐牢!三線一星分局長包庇電玩 最高法院改判6年4月

前高雄市警局三民二分局長李世昌在任行政科專勤組長時,向電玩業者收賄21次,共收取572萬元賄款,一、二審均依貪汙罪判8年徒刑,褫奪公權3年。案件上訴,最高法院今天自為改判6年4月徒刑,褫奪公權2年,並沒收犯罪所得,全案定讞。

判決指出,李世昌2011、2012年擔任高雄市警局行政科專勤組長期間,處理賭博性電玩、取締色情工作,而電玩業者為了避免被取締,透過管道認識李世昌,企圖行賄。李世昌首次拒絕收賄,業者仍透過李的部屬葉嘉雄,持續向李行賄,李最後答應收錢,並和專勤組二線三星警務正林振宏多次收受賄款,共計李收了21次共572萬元,而李也坦承犯行,繳回全部犯罪所得,並咬出林振宏也收賄。

一、二審審結後,考量李咬出共犯林振宏,適用證人保護法規定,減輕其刑,均依貪汙罪判李8年徒刑,褫奪公權3年;案件上訴,最高法院認為,李世昌在偵查中供出重要案情及林振宏的犯罪事證,使得檢方得以追訴,且李在偵查中自白,繳回全部犯罪所得,一、二審判決雖有替李減刑,但卻未依法適用貪污治罪條例第8條第2項後段規定,再減輕其刑,故原判決有違誤。

另外,最高法院指出,原判決就賄款總金額合計為1144萬元,李世昌與共犯林振宏平分後應為572 萬元,但原判決卻在理由、事實欄記載李世昌收賄573萬元,也有違誤。最高法院認為,以上違誤情形不影響事實認定,最高法院可以自為裁判,故撤銷原判決、一審判決,改判李世昌6年4月徒刑,褫奪公權2年。而林振宏一審被判16年徒刑,目前另案於二審審理中。

(聯合報)
--
誰摔死了李新? 法院判珠寶商得賠償郭新政110萬元

前台北市議員李新前年9月28日清晨,從前妻住處11樓墜地身亡,死因引起諸多揣測,李新前女友郭新政在臉書成立粉絲專頁「誰摔死了李新」,以類戲劇手法拍攝影片,點名和國民黨前立委羅淑蕾有關。郭新政除控告羅淑蕾偽證、使用變造證據罪,她也向蕓賞珠寶求償500萬元懲罰性違約金,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宣判,判蕓賞珠寶、負責人嚴嘉慧各應賠償郭新政55萬元,合計共110萬元,可上訴。

這場珠寶糾紛起因於2014年,「沈記玉飾」公司小開沈昊諺,因缺錢而利用家族名號,向同業謊稱可以代銷珠寶,拿走2億元珠寶、鑽石和柏金包,卻典當換現金,沈遭判刑5年4月定讞;捲入糾紛的郭新政被判刑4月定讞。,

郭新政提告主張,她2014年借款給沈贖回典當的珠寶,但蕓賞珠寶負責人嚴嘉慧認為珠寶是她被沈騙走的,最後由羅淑蕾介入協調,三方最後在當鋪簽署「借款清償及珠寶返還協議書」,約定蕓賞珠寶要以7147萬買回珠寶,另嚴嘉慧在臉書批評她,嚴應該登報道歉,否則得支付500萬元違約金。她認為,嚴嘉慧事後未履約,更反告她詐欺,已經違反協議內容,故提告請求賠償500萬元。

蕓賞珠寶、嚴嘉慧則抗辯,當初是受郭新政脅迫才簽署協議書,協議書應屬無效,且在向法院提出詐欺訴訟時,就等同於撤銷當初的協議,協議書內容早已失去效力。

(聯合報)
--
伴侶盟提告求撤銷反同公投兩案 訂下月6日宣判

中選會初審通過由下一代幸福聯盟等團體提出的反同婚三項公投案,引起挺同團體強烈不滿。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提告請求撤銷中選會公投案的審議結論。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針對婚姻定義(民法限定一男一女)及同婚用專法(民法排除同志)兩案開庭,言詞辯論終結,訂3月6日上午9點30分宣判。

中選會去年4月17日初審通過三項公投提案,第一案是民法婚姻章限制一男一女結合(婚姻定義)、第二案是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形式保障同志(專法案)、第三案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不應教國中及小學生同性戀課程。

婚姻定義公投案是由幸福盟公投行動總召游信義提案、同婚用專法案則是幸福盟理事長曾獻瑩提案。婚姻平權支持者認為,提案主文已經違反釋字第748號解釋,由伴侶盟義務律師團代理釋字748聲請人祁家威等人,提告要求撤銷中選會審議結論,主張該提案具有不能使人了解其爭議情形,符合公投法第10條第3項第4款,不予交付公投。

法院今下午進行言詞辯論,由於依《行政訴訟法》規定,原則上須其主觀權利受到公權力侵害,才可提行政爭訟,否則僅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情形,始可為維護公益,就與自己權利或法律上利益無關事項提起。因此這點成為本案爭點之一。

中選會指出,公投審議結論並非行政處分,無法撤銷,且原告並非該案提案人,不具有法律上利害關係及主觀公權利,沒資格提告,另公投屬國民意見表達也不會造成權利受損。

伴侶盟律師許秀雯則認為,主觀公權利有分給付權與防禦權,國家權力不可加以干預、侵害。中選會允許該公投提案,就是允許原告的婚姻自由被以限制方式去侵害,因此原告的主觀公權利受到侵害。

相同的法律爭點在金門博弈案出現過,法院認為公投目的是在補民主代議制度功能上的不足,著重在呈現國民多數意見,並非保護個人法益,所以無法結合「保護規範」理論,導出「投票權人依公民投票法,而享有『爭執舉辦公民投票決定行政作為』的主觀公權利」。

對於法院看法,律師潘天慶表示,反同公投提案就是針對同志群族而起,這點與金門案不同,所以原告是利害關係人。許秀雯也強調,異性戀投票權人不會被公投結果影響,法院應作出不同見解。

審判長詢問祁家威有無意見?他說,兩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要靠鈞院定紛止爭不容易。原提案人在公投時使出不正當的小手段,一開始即司馬昭之心。釋字748後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反對同婚,盼鈞院作出明智判決。

庭末,審判長諭知兩案均言詞辯論終結,訂3月6日上午9點30分宣判。

(聯合報)
--
電動風火輪、滑板常上路 運研所檢討安全法規

電動代步車、電動獨輪車等慢速運具愈來愈多,卻沒有明確管理規則。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開始檢討慢車法規,希望增訂安全管理項目,減少未來事故傷害風險。

運研所研究計畫指出,慢速運具沒有具體法規,造成道路及人行道的秩序安全問題,將檢討慢車法規,也提供國外管理經驗作為我國政策參考,讓地方政府有法規依循。

運研所運輸安全組組長張開國表示,現在路上有許多慢速運具,除了電動代步車以外,近日也常見民眾使用電動獨輪車或雙輪車通勤,也就是俗稱的電動風火輪。另外,有些人喜歡溜滑板,滑板以前被視作體育用品,不能在街道使用,但現在出現電動滑板,若繼續視為體育用品似乎並不合理。

他說,這些慢速運具現在沒有明確定義,但已經在路上運行,不能漠視。未來有必要制定明確稱呼及相關規範,首先要了解這些運具的特性,規畫它們如何在路上行駛、或限制不能行駛,甚至得討論它們可不可以進入捷運等等。

以老人家經常使用的電動代步車為例,張開國說,台灣社會愈趨高齡化,電動代步車在路上出現的頻率將愈來愈高,目前只有衛福部核可的醫療用電動代步車才可以上路。但有許多老人家購買休閒電動代步車,不算醫療輔具,依規定不能騎乘在道路上,未來也要討論是否鬆綁限制或維持原狀。

張開國表示,電動代步車在法規上被視為行人,因此必須走在人行道上,但不是所有人行道都適合代步車行駛。例如部分人行道鋪面磚塊一塊塊隆起,騎起代步車來很不舒服,間接導致許多代步車寧願騎上馬路,這些路權如何管理都是問題。

(聯合報)
--
電動代步車、滑板無「法」管 安全堪慮

電動代步車、電動獨輪車等慢速運具愈來愈多,卻缺乏明確管理規則。交通部運研所研究計畫指出,慢速運具沒有具體法規,造成道路及人行道的秩序安全問題,將檢討慢車法規,並提供國外管理經驗作為我國政策參考,讓地方政府有法規依循。

致力於長照的國際整合照顧學會秘書長吳淑惠說,她主張代步車不應透過車輛規則管理,「管愈多愈有掛萬漏一的可能」,政府應從教育著手,像腳踏車明明必須遵守慢車的規定,卻還是有人逆向騎車,不顧及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運研所運輸安全組組長張開國表示,現在路上有許多慢速運具,除了電動代步車以外,近日常見民眾使用電動獨輪車、雙輪車通勤,也就是俗稱的電動風火輪。

另外,有些人喜歡溜滑板,滑板以前被視作體育用品,不能在街道使用,現在有電動滑板,若繼續視為體育用品似乎並不合理。

張開國指出,這些慢速運具現在沒有明確定義,已經在路上運行,不能漠視,未來有必要制定明確稱呼及相關規範。

以老人家經常使用的電動代步車為例,張開國說,台灣社會愈趨高齡化,電動代步車在路上出現頻率將愈來愈高,目前只有衛福部核可的醫療用電動代步車才可以上路。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被視為行人的醫療用電動代步車與行人一樣,應在畫設的人行道行走,在未畫設人行道的道路,應靠邊行走。

張開國表示,有許多老人家購買休閒的電動代步車,不是核可的醫療輔具,依規定不能騎乘在路上,未來也要一併討論,是否鬆綁限制或維持原狀。

身心障礙聯盟專員汪育儒說,台灣的騎樓、人行道不平整,有的能上去、卻下不來,電動代步車、輪椅被迫違規走在馬路。但這類輔具較矮,容易被車子撞。此外,部分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的管理人員不理解代步車路權,禁止進入室內。

吳淑惠說,過往沒有預期到人口老化的問題,雖有人行道路幅規範,卻又常設電箱、郵筒等,路幅不滿100公分,四輪的輔具、嬰兒車難以通行。

張開國表示,醫療用電動代步車須走在人行道上,但不是所有人行道都適合代步車行駛。例如部分人行道鋪面磚塊一塊塊隆起,騎起代步車來很不舒服,間接導致許多代步車寧願騎上馬路,這些路權如何管理都是問題。

電動代步車如何管?這些國家這樣做

先進國家也面臨電動代步車管理問題;美、日與台灣一樣視為行人,英國分兩級,輕型是行人,重型可上馬路,都不必考駕照。

不過,對於酒「駕」,目前都沒相關罰則,日前有日本國會議員質詢,電動輪椅、代步車使用者喝酒,算不算酒駕?政府答覆視為行人,所以未禁止酒駕,但呼籲勿飲酒駕駛。

在美國使用電動代步車不需登記、不用領牌、駕照,不必保車險,被視為行人,但必須遵守與行人有關的交通規則。

在日本,這類輔具同樣被視為行人,根據日本警視廳統計,2008年至2017年期間,每年有144人至242人因使用電動代步車或電動輪椅受傷,死亡數從平均一年5人攀升至13人。較引人關切的是,卡在平交道的意外增加,多為高齡者來不及煞車;日本也未強制保險,不過有賣「銀髮車險」商品。

英國將電動代步車分兩級,二級限在人行道或沒有人行道的路邊使用,最高時速6.44公里,室內、外都可以使用。三級的代步車不須駕照,但須向相關單位登記,這級車輛通常體積較大,持續行走時間長,最高時速12.9公里,不能在室內使用,室外可上馬路,但不能走機車道、腳踏車或公車道,須遵守車輛的交通規則。

八年前,英國就粗估有超過30萬輛電動代步車,沒有禁止酒駕的規定,但警方認定操控不佳可以直接攔下,如果已經危及使用人或他人仍可逮捕。

英國一位70歲翁在操作電動代步車時明顯不穩,警方認為老翁可能喝酒,將他攔下做酒測已超標。辯護律師說,老翁健康狀態不佳,代步車是他唯一社交手段。最後法官說,因代步車不需駕照,無法禁止他繼續使用,所以禁止未來5年不得開需要駕照的一般車,及200英鎊的罰鍰。

(聯合晚報)
--
少校偷帶友入營 偽簽長官名遭起訴

2015年陸軍601旅爆發軍官私帶藝人等進入營區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機棚,引發陸軍軍紀渙散爭議,2017年6月28日,601旅莊姓少校為讓許姓友人參觀飛機,偽簽中校副營長姓名,讓許順利入營,檢方偵結,依涉犯陸海空軍刑法偽造文書罪嫌起訴莊男。

檢方調查,莊男(34歲)2015年12月起在601旅通用直升機營,擔任少校副連長,明知會客申請需依核決權限區分,依序向上呈給所屬單位長官,旅部及科組,還有高勤官查驗。他為方便許姓好友進營,私自在會客申請單的審查意見欄內,偽簽上級中校林姓副營長名字,再拿申請單呈給政綜科保防官,高勤官申請通過。

許男順利進入601旅龍城營區,觀看成軍典禮,遭營區人員識破,隨即將許驅離,由憲兵隊將莊姓少校依法送辦。

檢察官以莊犯後坦承配合調查,態度良好,沒有不良前科,只因一時失慮犯案,事後深表悔悟,經過這次教訓應該當知警惕,沒有再犯之虞,依陸海空軍刑法偽造文書罪嫌起訴他,建請法院從輕量刑。

(聯合晚報)
--
連加恩因它愛上非洲 醫療替代役將走入歷史

台灣醫師連加恩多年前因外交替代役愛上非洲,翻轉當地孩子人生。後來外交替代役延伸為醫療替代役,迄今派遣62名役男至海外服務,如今隨兵役制度轉變,醫療替代役也將走入歷史。

衛生福利部今天透過新聞稿公布此消息,國際合作組技監許明暉晚間受訪時表示,配合政府醫療外交政策,衛福部持續辦理外交部的「太平洋6友邦及友我國家醫療合作計畫」,每年派遣醫療替代役男至友邦國家服務,至今已派遣62名役男至海外服務。

許明暉說,醫療替代役大多是醫學系畢業、有醫師身分的役男,在10個多月役期當中,會有5個月在衛福部受訓,剩下的5個月到南太平洋友邦國家服務,可能到台灣在當地的醫療團協助醫療業務,也可能協助當地公共衛生宣導。

舉例來說,南太平洋友邦國家的孩子大多不愛吃蔬菜,小小年紀就容易發胖,甚至有代謝症候群上身,役男就會在當地學校推廣正確飲食、營養觀念,鼓勵孩子多吃蔬菜,也曾在當地學校舉辦減重比賽,引發師生廣大迴響。

說起醫療替代役,多數人可能感到陌生,許明暉指出,醫療替代役其實就是外交替代役的延續,而外交替代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連加恩莫屬。

連加恩2001年到布吉納法索服役,是台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他不僅在當地發起「垃圾換舊衣」活動,還開辦「霖恩小學」,讓當地孩子有衣服穿、有書可讀,助布國孩子翻轉未來,種種義舉獲得各界表揚,後來也成為衛福部的駐南非衛生代表。

許明暉說,醫療替代役不僅讓年輕世代和各國有交流的機會,這段海外服勤的經驗也成為役男們人生中珍貴的資產,同時展現台灣對全球事務的付出與關懷。

只可惜,隨著制度轉變,民國83年後出生的役男僅須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今年2月底將前往南太平洋友邦索羅門、馬紹爾及帛琉服勤的4名役男,將成為最後一批醫療替代役。

許明暉指出,由於未來不會再有新的醫療替代役男,因此希望轉由和醫院合作,將海外服務和為期2年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PGY)結合,讓年輕醫學院學子有機會到海外體驗不同的人生。

(中央社)
--
司改接地氣 首砍不適任法官

司法院繼大法庭、憲法訴訟制度後,新的一年將推出新措施,讓訴訟當事人可以直接聲請評鑑法官,且人民有機會擔任職務法庭的法官,與職業法官共同參與審判遭彈劾的法官,一起將不適任的法官淘汰,司法院祕書長呂太郎表示,豬年司法院有3大重點工作,要讓法官判決更「接地氣」。

呂太郎說,首先是把已經通過的法律落實,因為其中司法院要訂很多的子法及配套措施,進行各種的教育與宣導,例如大法庭、勞動事件法、憲法訴訟法等,都要擬定相關細部規定。

其次,司法院要推動還沒有完成立法的部分,包括國民法官及各種訴訟制度的改革,其中法官評鑑制度最重要,包含法官評鑑及職務法庭的變革,司法院已完成修正草案,與考試院進行討論後,希望下會期送立院審查。

職務法庭 國民參與

他解釋說,這項制度的改變,最重要的是讓當事人可以直接聲請法官評鑑,因為當事人是訴訟主體,對於審理情況最了解,此外也將提高外部委員參加評鑑的比例,法評會的調查權限也會擴大,只要與本案有關都可以一併進行調查,不限於聲請部分。

在職務法庭部分,呂太郎說,目前都是由職業法官兼任,讓外界感覺「官官相護」,修法草案加入法官以外的法律學者或國民,讓職務法庭的審判更加公正,也可將人民的觀點帶進審判中,藉此淘汰不適任法官。

判決量刑 將有依循

第3項工作則是內部改革。司法院要透過司法行政系統,提供法官判決量刑的資料,讓法官的審判落實現行的法律,讓司法判決能夠「接地氣」,更符合一般人的觀念,能夠被社會所接受。

司法院目前已建置性侵、酒駕等量刑系統,至於家暴及虐童案部分,呂太郎說量刑系統是大數據的回歸分析,但目前有關於兒童被虐案件,進到法庭的數量相對有限,法官審判只能參考其他資料。

不起訴案 人民審查

在檢察系統方面,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人民參與司法」是很重要的項目,審判方面有國民法官,檢察方面就是設立人民檢察審查會,由民眾組成的審查會,就檢方不起訴或簽結案件審核,決定是否再偵查等,希望讓檢察官也能夠接地氣。

b11a00_t_01_04.jpg (656×395)

大法庭7月上路 檢辯大挑戰

大法庭制度7月4日將正式實施,終審法院將廢除決議及判決,改用法庭方式作成法律見解裁定,不過如此一來終審判決都成為判決先例,如何讓律師及檢察官了解過去有什麼法律見解,司法院將補充法學查詢系統,並舉辦說明會向法界介紹運作細節。

司法院廢除最高法院保密分案後,再度出手改造終審法院並完成修法,經總統公告後即將實施,未來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不得再作成決議,決議內容也不能再拘束各庭,有法律爭議的案件,終審承辦法庭須提案到大法庭作成裁定,再進行個案判決。

司法院祕書長呂太郎強調,大法庭只是裁定提交案件的法律見解,不會涉及個案事實的討論,只是就抽象的法律學說見解,經過開庭辯論的方式,進行法律審理及裁定。

他表示,大法庭的法律通過後,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必須要訂相關的內規,這些內規的內容主要是包括大法庭的法官如何選出,及承辦案件的法官覺得有必要把案件送交大法庭,這個流程該如何走,還有硬體設備的建置,這是終審開始進行的準備工作。

呂太郎說,未來大法庭法官人數眾多,且都要開言論辯論,所以當務之急要趕快建置容納這麼多法官的法庭,但大法庭不只是終審法院的問題,還要向律師宣導有什麼樣的資源可以帶入大法庭,大法庭的制度下廢除了判例與決議,但以後所有的終審判決都成了判決先例。

司法院與最高法院未來將把判例以外的所有判決都補充在法學資料庫內,做為一個律師就必須要很努力終審過去有什麼見解,提出有利當事人的主張,獲得最高法院承辦法庭的接受,然後提到大法庭。

破除司法高牆 要讓人民有感

蔡政府為使人民對司法有感,2017年大規模舉行「司改國是會議」,不過,無論是否進行司改,司法迄今仍是「孤芳自賞」,並沒有拉近與人民間的距離,作為規範人民行為準則的司法,實在應該切實了解人民需要,讓人民對司法有感。

司法的基礎應該是「讓人民看得懂」,才能讓民眾知法、守法,但無論司改前後,開庭中或結案後的書類「司法語言」太多,雖顯露司法人員的專業,卻讓民眾聽不懂,看不懂,民眾無法清楚知道打官司是什麼事?自己對不對?

同時,司法書類中的艱澀文字太多,例如判決書中對於被告犯行的認定,經常出現「洵堪認定」這樣的文字,雖有華麗文字之美,卻讓民眾閱讀判決書如看天書。

此外,司法院津津樂道的國民參審制度,乍看讓民眾參與審判過程,似乎很接地氣,但從適用案件來看,「最輕本刑7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其他故意犯罪因而致人於死者」,還排除少年刑事案件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的適用。

依司法院設計,殺人放火等罪大惡極案件才適用國民參審,但這類型案件經常發生在民眾周遭嗎?真正可能被民眾遇到的詐騙集團、吸金及車禍,卻因法定刑責未達門檻被排除適用。

國民參審制度設計理應考慮全民需要,否則只為粉飾審判不夠透明而設定高門檻的國民參審,作為玩弄制度、聊備一格的「自嗨」,國民參審實無任何意義?

尤其,判決結果若與社會期待悖離,民眾無法信任司法,如遭全民唾棄的酒駕肇事傷害或致死,即使檢察官依殺人罪起訴,社會呼籲該重判,法官仍依過失致死判決,司法永遠難符合民眾的期待,紛擾依然不斷。

司法不是菁英階級的閉門造車,唯有讓人民有感的司法,才能讓民眾守法,不論如何改革,都應秉持人民有感的基本原則。

國民法官制 立院還有得喬

儘管人民參與審判面臨陪審制與參審制的路線之爭,司法院祕書長呂太郎強調,審判制度改革在台灣已討論30多年,以目前來看國民法官制較適合推行,未來司法院會持續與立法委員溝通,希望國民法官制可以順利完成立法,讓司法真正解決社會的問題。

呂太郎解釋,人民參與審判是為了讓國民直接參與審判,讓司法判決接地氣,台灣歷經數十年的司法改革討論,多數法界人士認為類似德國、日本的人民參審制比較適合台灣司法體系。

據司法院送交立法院審議中的草案,未來只要滿23歲的國民,就有機會可擔任國民法官,但同時必須盡義務參與審判,公司也必須給予公假,違反者最高裁罰3萬元,未來司法審判將由6名國民法官與3名職業法官共同決定有罪與否及量刑。

國民法官制度適用最輕本刑7年以上的罪,或故意犯罪因而致人於死等,但包括少年刑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或案件過於繁複、高度專業不適參審,有事實足認參審難期公正等案件,都可排除人民參與審判制度。

呂太郎直言,國民法官將對台灣司法造成巨大的衝擊,但這是正面的發展,未來職業法官與國民法官共同審案後,可以吸收相關的經驗來自我成長,將之帶入不適用國民法官審判的案件中,如此一來,司法審判會更貼近人民,法官判決也較符合民眾的期待。

(中國時報)

生活

36.5元 蛋價飆20年新高 賣場限購惹民怨 農委會:月底回跌

去年底因天冷導致雞蛋減產,加上市場需求增,全台雞蛋供應缺口每天高達100萬顆,上月中雞蛋產地價甚至創20年新高,事後農委會南蛋北送,農曆年前價格下滑,但前天中央畜產會新春開盤,雞蛋又從農曆年前的每台斤32.5元,飆上36.5元的20年新高點。農委會說,月底價格應會逐步回跌平穩。

有民眾本周日至家樂福北市三民店,卻發現雞蛋展售區貼出公告,每人限購2盒,主要是因為廠商供貨有限,短期無法恢復正常供貨。家樂福稱部分分店採限購措施是因年假期間貨運休假,無法補貨,前天已恢復正常。早餐業者則抱怨,過年前農委會就說蛋價逐漸會降,實際上還是持續高點,過年前向供貨商拿散裝雞蛋每台斤41元,前天竟說又要漲2元,來到43元。
前天中央畜產會新春開盤,雞蛋產地價又從農曆年前的每台斤32.5元,飆上36.5元的20年新高點。台北市蛋業商業同業公會高傳謨表示,蛋農預期蛋會漲價,又因近期天氣不是很熱,雞蛋可以放,若開盤雞蛋價格開在年前的每台斤32.5元,蛋農不願意提早把蛋拿出來,乾脆直接漲足到36.5元,就是要蛋農把蛋釋出到市場。

免恐慌 1個月後大產
針對目前缺蛋情況,高傳謨表示,農委會這兩天都有從南部調蛋近1000箱上來,供應盤商,現在還沒聽到盤商說缺蛋。
高傳謨直言,超商缺蛋不是真的缺,是因過年期間9天假期,送蛋的沒有上班,所以貨還沒補齊,這兩天開始上班,貨都慢慢補進來,現在再去超商看,就不會有這樣的情形了;另外,淘汰老母雞,新雞才能進籠,大概1至2個月後,雞蛋產量就會大增,「到時候多到沒人要都有」,民眾真的不用恐慌。
對於雞蛋價格上漲,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科長李宜謙表示,因為開學、開工,團膳需求增加,所以價格上揚。1月9日雞蛋產地價從33.5元漲至36.5元,主因是年前雞蛋備貨量增,節前有增加雞蛋供應量,所以1月22日價格下降至34.5元,1月29日再降至32.5元。
另外,去年823水災死了50萬隻蛋雞,由於春節期間雞蛋不補貨,所以蛋農會淘汰老母雞,預估到3月初,會補新母雞100萬隻,但新母雞不會馬上生,約本月底開始,量才會慢慢增加,價格會回到32至34元左右。

LA08_002.jpg (640×226)

(蘋果日報)
--
開學仍鬧蛋荒 批發價漲回45元/台斤

農曆年前因雞蛋減產,且需求大增,1月中產地價曾漲到每台斤36.5元,創20年來新高,雖在農委會調節之下價格一度回跌,但因缺口難填,年後開盤,蛋價再度漲回每台斤36.5元。農委會表示,因開學團膳需求漸增,目前雞蛋每天缺口約在40萬顆左右,預估3月產量才會趨穩,價格才有機會回跌。

供應吃緊 漲足價錢促出蛋

農曆年後開市,雞蛋產地價格從每台斤30.5元調漲至36.5元,批發價亦從42元漲至45元,甚至有蛋行賣到47元。台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高傳謨表示,由於年前雞農淘汰一批老母雞,目前雞蛋供應量仍然吃緊,故調漲蛋價以反應市場供需。

高傳謨表示,因農曆年前媒體一直報導缺蛋消息,怕蛋農預期蛋價仍有漲價空間,不肯出蛋,故年後開盤一口氣漲足,回到年前蛋價高點,促使蛋農出蛋,以供應市場需求。

南蛋北送 農委會決採3作法

他指出,因今天初九天公生及下周元宵節都休市,蛋量預期可獲得些微調節,屆時看銷量如何會再評估調整價格,但預期缺蛋情況還會持續1個多月至2個月。

行政院祕書長李孟諺表示,農委會己決定採取3大作法,包括「南蛋北送」,建議業者將預備淘汰的「老母雞延役」,以及從本月初開始啟動美、日等國增加進口雞蛋,相信相關措施啟動,蛋荒問題就會得到紓解。

李孟諺說,政府相當重視,也請農委會主動前往超市檢視缺蛋現象,隨時掌握狀況。

建議業者 將老母雞「延役」

農委會畜牧處家禽生產科科長李宜謙則表示,因年前老母雞一直生,過年淘汰掉一批,新母雞的生產還無法跟上,目前雞蛋產量每天約10萬箱(每箱約200顆),缺口約在2000箱左右,已不像年前需求緊迫。

李宜謙指出,年後雞蛋消費趨緩,但學校陸續開學、團膳需求則漸增,預估2月底缺口會到達高峰,3月產量才會趨於平穩,目前蛋價應不會再漲,但要到3月才比較有機會回跌。他並說,去年823水災約死50萬隻蛋雞,業界便逐漸調節生產,預估到3月初會補回100萬隻。

(中國時報)
--
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蔬菜跌、衛生紙漲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二%,漲幅為近十五個月次低;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平均年增率二.七八%,為近十四個月最小漲幅。其中,蔬菜下跌十七.七九%、油料費也跌四.三三%,但雞蛋續漲二十五.三六%,衛生紙、面紙及紙巾更漲十三.四八%,為近一一九個月最大漲幅。

CPI年增率0.2% 近15個月次低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徐健中表示,若扣除蔬果及能源,一月核心CPI上漲○.五三%,漲幅為近二十三個月次低,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十七項民生物資漲幅也縮小;衛生紙、面紙及紙巾漲幅擴大,主因去年同月基期較低,若與上月相較則微跌○.二四%,目前整體物價仍屬溫和平穩。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一月CPI較上月下跌○.○九%,較上年同月則漲○.二%。七大類指數中,以醫療保健類年漲○.八九%最多,主因掛號費及部分藥品價格調漲;食物類漲○.八五%次之,主因蛋類、乳類及水果分別漲二十.七五%、三.三一%及三.○二%,但蔬菜下跌十七.七九%;衣著類下跌一.六三%,主要是冬季服飾售價較去年優惠,成衣價格下跌一.九二%所致。

另外,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一月平均年增率二.七八%,以雞蛋漲二十五.三六%最多,但漲幅已較前幾個月明顯縮小;衛生紙、面紙及紙巾漲十三.四八%次之,糖也漲五.四六%、鮮奶漲四.二八%,但牙膏及牙粉下跌四.七五%。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前天與昨天蛋價分別是每台斤三十.五元、三十六.五元,因過年期間運輸業者休息、雞蛋都堆在牧場,年後開工蛋價會漲,但三十六.五元確實偏高,主要還有雞蛋缺貨、分布不均等問題,現正努力協助調度中,讓彰化、雲林、屏東等產地的雞蛋可送往北部,目前全台實際每日產量約十萬箱、每箱兩百顆,缺口可能尚有兩、三千顆,預計二月底後趨於穩定。

(自由時報)
--
衛生紙飆漲 創10年新高

主計總處昨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0.2%,雖然官方解讀,整體物價維持溫和平穩,但重要民生物資,雞蛋、衛生紙漲幅民眾感觸最深,因為年增率分別高達25.36%、13.48%,其中,衛生紙上漲幅度更創近10年新高;通路業者透露,衛生紙貴到民眾忍痛捨棄品牌迷思,二線品牌快速崛起。

通路業者表示,過去一線品牌的衛生紙,100抽的容量,促銷平均1包約10元,現在同樣做促銷,一樣的紙質、容量,平均要12元,有的網購平台更賣到超過14元;反觀100抽、一串24包的二線品牌,價格從190元到220元區間最好賣,買二線品牌,一串最多可省95元,通路點名倍潔雅、優活兩大品牌衛生紙,市占率快速崛起。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徐健中分析,衛生紙價格飆漲,主因是去年初國際紙漿價格開始上漲,導致衛生紙自去年4月後,漲幅都維持1成左右,由於去年1月比較基期相對較低,導致今年1月年增率衝高,但以這幾個月的變化來看,衛生紙零售價格已經逐漸平穩下來。

根據主計總處以每月平均消費支出8萬元的家庭為例,在1月CPI年增0.2%計算,支出較上年同月增加160元,其中,衛生紙(含面紙、紙巾)會多支出43元,算是相當顯著的項目,而外食費在連鎖餐飲業者上漲壓力下,家庭也多支出了105元。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05%,今年1月由負轉正,年增0.2%,徐健中分析,主因是蛋類、水果、乳類及醫療費用價格上漲所致,但蔬菜量增價跌,加上成衣、油料費、通訊費及3C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中國時報)
--
負轉正 1月CPI年增0.2%

行政院主計總處12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雖然受到春節備貨影響,蛋類、乳類、水果都小幅上揚,但主計總處專門委員徐建中表示,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0.53%,顯示整體物價仍處溫和平穩的區間內。

徐建中解釋,比較明顯會受到春節影響的服務類,像是保母費、團費、計程車費用等漲幅預計會反映在2月,而1月較去年同期上漲0.2%,主要是因為蛋類、水果、乳類及醫療費用價格上漲所致;但蔬菜量增價跌,及成衣、油料費、通訊費及3C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主計總處公布的七大類中,以醫療保健類漲0.89%最多,主要是因為掛號費及部分藥品價格調漲所致;而食物類漲0.85%,主因蛋類、乳類及水果分別上漲20.75%、3.31%及3.02%所致,但因蔬菜供給充沛下跌17.79%,抵銷部分漲幅;衣著類跌1.63%,因為暖冬導致部分冬季服飾祭出優惠,影響成衣價格下跌1.92%所致;而交通及通訊類跌1.58%,是因為油料費下跌4.33%,包括捷運車票、行動電話及行動通訊費也下跌所致。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17項重要民生物資整體漲幅2.78%,是近14個月新低,但值得注意的是雞蛋價格漲幅仍高達25.36%,以及衛生紙、面紙與紙巾等漲幅為13.48%,衛生紙漲幅創下近10年來新高。

主計總處解釋,雞蛋是受到供需問題導致,而衛生紙是因為去年1月價格基數較低,再加上今年1月衛生紙促銷較少,才會導致年增率飆高,單從月增來看其實是下跌的。

另外,從躉售物價指數觀察,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2.35%、已是連兩月年減,徐建中指出,主要是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讓化學或有關工業產品與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價格下跌所致,但「貿易摩擦情況好好壞壞,如果以月為基礎,物價指數是月增,所以無法直接推論國際景氣走壞」。

(工商時報)
--
首次報綜所稅 快申請試算

5月報稅季將至,首報族注意了!國稅局提醒,今年首度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民眾,如果要採用2018年度稅額試算服務,必須在今年2月15日至3月15日一個月期間內,透過線上或臨櫃辦理申請,才能適用。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為了讓納稅人申報綜所稅更加方便,針對符合一定條件的民眾提供稅額試算服務,國稅局會先行為民眾試算綜合所得稅,民眾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確認無誤後,回復確認通知書或自行繳納稅款,就可完成報稅手續,方便又快速。

不過像是新鮮人等首報族,如果要採用這項服務,首先得檢視自己是否符合條件,其次則要記得在期限內完成申請。

南區國稅局指出,如果有下列情況,就不能適用稅額試算服務,必須自行辦理結算申報,包括2018年有結婚、離婚或夫妻分居等情形,或本人、配偶、受扶養直系尊親屬及子女無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戶籍登記資料;或有其他符合列報受扶養親屬免稅額條件的兄弟姊妹或其他親屬等情形。

此外,有其他非屬稽徵機關可提供試算所得資料範圍的所得,或想採用列舉扣除額,而非標準扣除額的民眾,也都無法由稅局提供稅額試算。

另外常見有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可扣抵稅額、投資抵減稅額等,也都無法適用稅額試算。

如確認無前述情形,首報族可透過線上或臨櫃辦理申請。

國稅局表示,線上申請可透過自然人憑證,或是財政部審核通過的電子憑證等,到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或稅務入口網申請。

臨櫃辦理的民眾,則必須填妥申請書並提示本人國民身分證正本,向各區國稅局或所屬分局、稽徵所申請;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話,代理人也要提出身分證或居留證正本,供稽徵機關核驗。

photo.php (400×366)

離婚子女免稅額 協議申報

夫妻離婚後,申報綜合所得稅的子女免稅額,可以協議由其中一方申報;若無法協議的話,則由實際扶養方申報。國稅局提醒,扶養方最好妥善保存各種扶養事證,作為佐證。

離婚率高,夫妻勞燕分飛前,記得要把稅事講清楚。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離婚夫妻重複申報扶養未成年子女或已成年但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子女免稅額者,雙方必須自行協議。假使協議不成,國稅局將以雙方各別提出的實際扶養事實證據,作為認定標準。如果雙方提出的扶養事實證據相當,且經國稅局依職權調查結果仍無從判定的話,則依宣告監護人或受扶養證明所載明扶養人為準。

國稅局提醒,所謂「扶養」包括扶助與養育,必須對受扶養者扶持養護,盡其照顧之能事,不是僅止於單純給予生活費。離婚夫妻雙方若對列報扶養子女免稅額有爭議時,應先自行協議,最好能作成書面記載,若未能協議或協議不成,則應妥善留存各項實際扶養事證單據,來佐證實際扶養事實。

(經濟日報)
--
行動電源抽驗 7成標示不合格

消基會今天公布市售行動電源品質抽檢結果,20款市售行動電源,14件行動電源在品質項目,重要零組件比對,以及中文標示查核部分,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達七成。

有3件行動電源的額定電容量,不符合規定,無法輸出足夠電量供消費者使用。經濟部標檢局已要求業者下架,限期改正,否則將處以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消基會指出,這次在品質項目額定電容量不符合規定的行動電源,包括SP的S103行動電源,Bee的Bee10400行動電源,以及POWER STAR的PS10X1行動電源,其中以POWER STAR的PS10X1行動電源,樣品試驗額定電容量最大值5543mAh,與登錄的額定電容量6230mAh差距最大。

經濟部標檢局組長王俊超說,抽檢發現部分行動電源廠牌,會以電芯容量混淆額定電容量的標示。

王俊超表示,消費者選購行動電源時,一定要認清額定電容量,這才是實際輸出容量,依照標檢局規定,只能標示額定電容量,已要求不符合規定業者立即塗銷改善。

這次消基會抽檢發現有5件行動電源樣品的重要零組件比對不符合規定,其中Gigastone的P5K-1001 Power Bank行動電源,和Verbatim的64645行動電源,涉及基本設計變更情形非常大,雖然沒有使用安全疑慮,標檢局認定為逃檢,已開出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鍰處分。

photo.php (616×470)

(聯合晚報)
--
市售行動電源 五成標示不合格

你用的行動電源品質好嗎?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調查市售六個月內出廠行動電源發現,有五成產品中文標示不合格,其中更有兩件涉嫌逃檢,直接開罰20萬到200萬元不等。不過,根據檢驗局檢驗標準,調查20件商品之檢測結果,關於品質項目安全性部分全數通過,消費者不必擔心

消基會董事長雷立芬指出,本次調查主要針對行動電源進行三項測試,根據相關規定以國家標準做檢驗,主要為品質檢驗、重要零組件比對、商品標示等。為何此次的查驗如此重要?消基會祕書長吳榮達表示,市面上所販售的行動電源在標示、產品本身結構及宣傳都有讓消費者混淆之疑慮。

不符規定 即可開罰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組長王俊超提到,項目中,額定電容量檢驗有3件不符規定,其額定電容量未達登錄之容量,無法輸出足夠電量給消費者使用,須限期回收或改正,違者將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緩。在重要零組件檢驗當中,有兩件產品內部設計結構與原登錄技術文件不符,涉嫌逃避檢驗,直接開罰新台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緩。

在中文標示項目部分共有11件不符規定。其中包含:輸入電壓電流值、最大總輸出電流及額定電容量與原申請驗證登錄之標示不一致;或本體未標示製造日期或額定電容量、本體電芯容量標示與額定電容量標示造成混淆;商品本體、包裝、標貼或說明書內未標示「檢驗義務人名稱」。該查核涉及品質項目,已通知限期回收或改正,違者將處新台幣10萬以上100萬以下罰緩。

王組長還提到,行動電源盒裝上按照標準只能顯示額定電容量,但許多產品卻以本體電芯容量放大標示,模糊消費者。電芯容量為行動電源的電池容量,因輸出時與行動裝置電壓不同,導致實際輸出數值將比該容量更低。購買時,務必看清楚額定電容量之數值。

最後王組長不忘貼心叮嚀,消費者選購時,以額定電容量作為選購標準,手機盒裝上數字後面註有mAh的英文字母即為該手機之電池容量。若為3000mAh,購買額定電容量6000mAh的行動電源即可充飽兩次。而行動電源的使用方式除不可高溫曝曬外,充電線在充飽也應盡快拔除。出國時行動電源須隨身攜帶,不可置於大行李箱託運。

(台灣醒報)
--
豆奶豆漿標示霧煞煞 董氏批誤導

許多民眾選擇豆漿作為蛋白質補充的來源。根據國家標準(CNS),豆漿依據其成分,分為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豆奶」,及僅含50%以上豆奶的「調製豆奶」。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市售的30支調製豆奶中,僅有7支確實標示,另有2支蛋白質含量不到2%的產品,不僅未達「調製豆奶」標準,品名更標示為豆漿,令消費者無從辨識。

CNS規定,調製豆奶為使用50%以上的豆奶為原料的飲品,必要時可添加營養劑及風味料,粗蛋白含量2.0%以上。豆奶則是大豆加工處理製成的乳狀飲料,未添加營養劑、風味料,其粗蛋白含量較高,達2.6%以上。

董氏基金會去年底進行調查,超商、超市、百貨等通路販售的105件豆製液態產品中,30支為調製豆奶,其中23支並未標示「調製豆奶」。另有2支蛋白質未達2%的產品,連調製豆奶都不是,品名卻標示為豆漿。董氏基金會表示,消費者不一定能透過營養標示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呼籲衛福部規範廠商,以明確標示維護消費者權益。

此外,微糖產品的定義為每100毫升含糖量少於2.5公克。然調查發現,有未符合微糖標準的廠商,在包裝上標示自己是「微甜」產品,該狀況在其他飲料中也相當常見。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表示,此舉已誤導消費者,呼籲衛福部以「微糖」的標準規範「微甜」的標示。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李婉媜表示,依據《食安法》規定,產品品名需與本質相符,內容物也需清楚標示。若廠商已標示蛋白質含量、營養劑等資訊,消費者即可自行辨識產品是否經過調製,因此未規範廠商標示「豆奶」或「調製豆奶」。至於糖分標示,「微甜」與「微糖」不一樣。甜度是個人主觀感受,主管機關沒辦法管,只要廠商標示出含糖量,即可交由消費者自行判斷。

(中國時報)

國際

美國會邊境圍牆達共識 政府停擺危機解除

美國總統川普前天視察美墨邊境,再度為興建邊境牆造勢。據報共和、民主兩黨已就邊境安全經費及移民問題達成原則性協議,避免政府在周五後再度停擺。但最新提案的撥款金額遠比川普原先要求的低,而且兩黨只協議興建「圍欄」,而非「實體圍牆」,該協議仍待川普同意與簽署。

協議僅能建「圍欄」
川普前天到德州邊境艾爾帕索市出席集會,指非法移民在美犯罪數字居高不下,重申有必要興建圍牆。他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支持兩黨達成的協議,只透露:「無論如何,我們會興建圍牆。」
共和、民主兩黨前天原則上達成協議,把邊境圍牆撥款上限設為13.75億美元(約424億元台幣),遠低於川普要求的57億美元(約1757億元台幣),但稱此很可能是最後折衷方案。兩黨另協議以鋼條興建長88公里的「圍欄」(Fencing),與川普當初提出的350公里混凝土「實體圍牆」(wall)相去甚遠。一旦協議被落實,聯邦政府將有足夠資金運作至9月30日,亦即今年財政年度結束時。
目前並不清楚川普是否認可這項協議。參與協商的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謝爾比表示,雙方已就包括邊境安全項目的數個撥款案達成原則性協議,但未透露細節,僅表示一直與白宮保持溝通。
川普去年12月要求撥款築牆,遭民主黨議員拒絕,導致聯邦政府部分停擺35天,直到上月才恢復運作3周。若川普未能在15日午夜前簽署相關撥款法案,聯邦政府將再部分停擺。

(蘋果日報)
--
防聯邦政府再關門》美墨邊牆 兩黨達原則性協議

美國國會民主黨、共和黨四名主要談判代表十一日證實,為避免聯邦政府再度局部停擺,兩黨已就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築牆經費議題,達成原則性協議,同意撥款十三億七五○○萬美元(約四二三億台幣)興建南方邊界約八十九公里長新「圍籬」。不過,相關協議定案後仍須交予聯邦參、眾兩院表決通過,並獲白宮背書,才能正式生效。

撥款423億 蓋89公里新圍籬
美國總統川普上月二十五日簽署供聯邦政府運作三週的臨時撥款協議,結束史上最久的政府停擺僵局,但該項臨時預算案將於十六日凌晨零時到期;若川普無法在十五日前與國會達成共識,聯邦政府極可能再度面臨關門窘境。此前,川普堅持要求提撥築牆經費五十七億美元(約一七五七億台幣),興建超過三百二十公里的圍牆,遭到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拒絕。

川普十一日在德州邊界城市艾爾帕索舉行集會,為二○二○連任總統揭開序幕。川普大肆宣揚興建美墨邊界圍牆必要性,主張築牆可保護美國人民免於暴力犯罪與毒品傷害,也能避免移民車隊引發的「巨大衝擊」,「我們需要圍牆,必須築起圍牆,我們要快速地築起圍牆。…圍牆能救命,圍牆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川普十一日沒有向支持群眾提及國會兩黨所達成的協議細節,僅表示國會正就美墨邊界圍牆議題「取得進展」。

十一日參與談判的四名國會主要代表為眾院撥款委員會民主黨籍主席羅伊(Nita Lowey)、共和黨籍委員葛蘭傑(Kay Granger),參院撥款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薛爾比(Richard Shelby)、民主黨籍委員雷希(Patrick Leahy)。他們經過三回合的閉門會議後,雙方各退一步取得妥協,十一日宣布已大致就全部七項撥款案達成共識。

羅伊指出,相關協議擬於十三日前定案,以便在十五日前正式生效。薛爾比表示,相關談判獲得川普授權進行,相信川普會支持兩黨達成的方案。然而,保守派在得知方案內容後立刻大肆抨擊,如川普好友、福斯新聞節目主持人漢尼提就痛批這是「垃圾妥協」。華盛頓郵報指出,不排除右派的反應可能迫使川普不接受協議。

(自由時報)
--
美聯邦政府不關門了? 就看川普簽不簽臨時協議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會議員十一日晚間表示,他們已達成「原則性協議」,避免聯邦政府再度停擺,並同意撥款近十四億美元設置邊境路障,但總統川普是否願意簽署仍是未知數。

參眾兩院議員說,民主與共和兩黨在最後階段的會談,就移民法規和邊境圍籬預算達成臨時性協議,如果經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成為法律,將能扭轉十六日再度發生政府部分關閉的窘境。

白宮官員還沒有對此發表評論,這份協議並不符合川普想在美墨邊界築起逾三百公里高牆的要求。儘管國會談判代表說,川普應該願意簽署成法律,但他們沒有獲得保證。

川普十一日造訪位於美墨邊界的德州艾爾帕索,舉行造勢意味濃厚的集會,他對支持民眾說:「他們說委員會已有進展,無論如何我們要築牆。」

參眾兩院議員代表已多次開會協商,才獲致此一突破性發展。該協議仍在接受議員同僚傳閱,但關鍵議員表達樂觀看法,認為他們已解決重大歧見。共和黨籍的參院撥款委員會主席薛爾比被問到白宮是否會支持此案,表示「我們認為會。我們希望會。」

據知情的國會官員,這份協議同意撥款十三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約台幣四二七億元)沿邊境設路障,包括約八十八點五公里長的新圍欄,但設立地點有限制且遠低於川普要求的五十七億美元。

(聯合報)
--
美邊境築牆預算 達協議

美國國會兩黨代表已就邊界安全預算達成「原則性」協議,可望避免聯邦政府再度停擺。協議內容包括將撥款13.75億美元在德州美墨邊境興建55英里實體圍籬,但金額遠低於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的57億美元。這項協議能否成真的,仍取決於川普能否接受。

共和黨談判代表參議員薛爾比和民主黨眾議員羅伊11日宣布達成協議。薛爾比說,對於邊界安全計畫經費,「我們達成原則性協議」。國會達協議並撥款,可避免美國政府15日再度關門。

但一名國會幕僚透露,原則性協議內容包含用來設立南方邊界新「圍籬」的13.7億美元,這與過去幾年國會撥款數額大致相同,但遠低於川普要求。他也說,原則性協議的經費,沒有一塊錢與邊界「高牆」有關。川普自2016年競選總統以來便不斷提出要在美墨邊界築牆。但民主黨說,築牆所費不貲,且無效用。

美國總統川普的態度仍是變數,還不清楚他是否認可這項協議。白宮已表明願意接受較少的預算。但川普過去一再無預警改變態度,例如他去年12月即推翻原本的支出協議,導致聯邦政府長達35天的局部停擺。

(經濟日報)
--
雖不滿意兩黨妥協預算 川普:政府不會再關門

美國聯邦政府本周末可能再遇停擺危機之際,川普總統12日表示,他對國會共和、民主兩黨前一天就邊境安全、移民築牆預算達成的「原則協議」並不滿意(not happy),將在此基礎上增補,以實現美墨邊境築牆;儘管他並未明說會否簽署該案,但他說,政府不會再度關門。

「第一眼看到時我滿意嗎?答案是不,我不滿意」。川普12日在白宮會晤內閣官員,並向記者談及11日晚由國會兩黨達成的預算協議。

川普說,「這(妥協預算案)沒達到理想結果,但我會增加一些東西,我們將會建起一座美麗、堅實的大牆」。

聯邦政府上月因民主黨與川普的築牆經費糾紛而局部停擺,創下長達35天的紀錄;而部分聯邦政府部門的經費將於15日再度用罄,為避免政府再次關門,國會兩黨議員在11日晚間達成包括13億7500萬美元邊境築牆經費的預算協議,這些經費用以修建長達55哩的圓柱式圍欄;其中共和黨協商代表就邊界築牆經費讓步,民主黨則對拘留中心逮捕無證移民的床位數量讓步。這筆築牆經費僅占川普57億美元要求的四分之一,他12日對此表達不滿意。參院許多共和黨議員已獲悉川普的「不滿意」,但也指出川普未說該案「不可接受」。

(聯合晚報)
--
關門危機解除 美國兩黨達成邊境安全協議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11日晚上宣布,已就邊境安全、移民與築牆經費達成原則性協議,其中築牆經費還不到14億美元,僅為川普要求的4分之1。為了避免美國政府再度重演關門危機,預料預算法案將獲美國總統川普簽字生效。

解決上波政府關門危機的臨時預算法案本周五到期,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撥款委員會的四巨頭周一歷經三次閉門會議後終於敲定邊境安全的原則性協議。

據國會幕僚人員透露,兩黨在協議中各取所需,民主黨大舉壓低川普邊境築牆的經費要求,共和黨則成功擋下民主黨提出降低移民拘留床位上限的提案。

在美墨邊境築牆計畫部份,白宮去年12月的提案是築牆總長度達215英里、總預算57億美元,周一達成的協議則是長度55英里、總經費13.8億美元。

共和黨籍參院撥款委員會主席薛爾畢(Richard Shelby)表示:「之前政府已經關門一段時間,而再度關門的危機又逼近,我想雙方代表今晚能談成協議,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都不希望政府又停擺。」

民主黨籍眾院撥款委員會主席羅伊(Nita Lowey)則指出,「(達成原則性協議後),我們的幕僚把握時間處理協議的細節。」知情人士透露,協議內容將於周二正式對外公布。

接下來最大變數在於川普會不會簽字,川普周一出席德州一場造勢活動時表示,「他們是跟我說有進展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有可能是有所突破,也可能沒有。」

薛爾畢透露,川普將會支持這項協議,「川普多次跟我說,如果能談成一個解套的方案,就要我放手去談,根據我們與白宮代表多次交涉與我們所獲得的授權,我們有信心川普會在此項協議上簽字。」

美國府會針對邊境安全議題已爭吵好幾個月,去年底更造成美國部份政府停擺,且一關就關了35天,創下史上最長關門紀錄,逾80萬名公務員受影響,連帶也衝擊川普的支持度。

(工商時報)
--
劍指中國 川普命令發展AI

美中較勁延伸至人工智慧(AI)領域。眼見中國矢言砸重金發展AI領域,美國總統川普前天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優先發展AI科技,以免屈居中國之後。
根據白宮聲明,該命令指示政府要「投入聯邦政府的所有資源」,有助AI技術創新。聲明提到,美國是AI領域的早期研發者,領先各國,因此獲益甚鉅,「然而全球AI創新的腳步加快,我們不能自以為能保持領先,不能停滯不前」。白宮強調,將會提供更多資源給研究人員,制定管理方針,提倡AI教育,提升美國的競爭力。不過該命令對於預算、AI科技的部署調度未加以詳述。

仍不知會如何執行
此命令未明指中國,但分析多指,中國近年力推AI發展,投資腳步加快,令美國日益憂心在AI領域會淪為老二。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科技創新中心負責人威斯特表示,白宮此舉「正是時候」,但若未有明確預算,仍不知會如何執行,「總統(川普)有時會有新提議,聽起來不錯,但實質影響甚少」。參議員盧比歐稱讚此命令是「好開始」,直指中國是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最能匹敵的對手,要跟中國對抗「必須有全面性的回應」。
威斯特指出,中國預估在2030年前投資1500億美元(約4.6兆元台幣),意圖成為全球AI龍頭,「美國必須跟上腳步,因為AI會改變許多領域」。智庫「資料創新中心」專家卡斯卓表示,政府應有更完整的AI政策,特別是針對數位自由貿易和資料蒐集。

(蘋果日報)
--
保科技霸權 川普下令優先投資AI

美國總統川普五日才在年度國情咨文直指美國投資尖端產業的必要性,十一日旋即簽署「維持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領導地位」行政命令,要讓AI的發展能反映美國價值,顯然是針對也以AI大國自居的中國而來。

川普十一日表示,「美國在AI領域的持續領導力,對於美國維持經濟與國家安全而言,至關重要」,除了指定研發AI為聯邦政府優先要務,還要求美國產官學界齊力推動,但資金承諾、隱私保護等具體細節付之闕如,美國AI專家深感憂心。不過,包括英特爾與IBM等科技巨擘,以及民主黨參議員華納等人,都肯定川普此一決定。

川普政府指出,美國AI倡議將分五部份,分別是研發、釋放資源、道德標準、自動化與國際推廣。美國政府將要求聯邦機構須把AI投資列優先要務;提供研究者資料與運算能力;創造可信賴、安全與互通的AI系統;因應自動化對就業的衝擊;以能夠維持「美國的價值和利益」的方式,和其他國家合作研發AI。根據白宮統計,目前全球已有十八個國家制定AI戰略。

中國正計畫性地爭奪全球AI霸主地位。根據美國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六日發布的「瞭解中國的AI戰略」報告,中國領導層認定AI前景與中國經濟和國家安全密不可分,國務院早在二○一七年七月就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它和一五年公告的製造業政策「中國製造二○二五」,構成中國AI戰略雙核心,全國已至少投入數百億美元。

又雖中國官方近來不斷在國際場合表達AI導致軍備競賽的憂心,卻善用到自家武器並輸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去年初甚至為此成立兩個專門研究中心,目前規模各達百人以上,堪稱全球研究AI的最大官方機構,遑論中國民間也極力開發此道。CNAS點出,中國官方看好AI成就中國軍事「跨越式發展」的契機,民間也相信發展階段相對落後的中國在這塊新領域足以超英趕美,從中國當地不用信用卡但刷臉支付盛行即可見一斑。

(自由時報)
--
五角大廈公布首份AI戰略 著重情蒐與戰機養護

美國國防部今天公布五角大廈首份人工智慧(AI)戰略,要求軍方上下加速採用AI系統,應用於情蒐作戰等方面。

報告要求加速從情蒐作戰到預報戰機和戰艦養護問題等AI應用,敦促美國,在他國一步步吞噬美國技術優勢之前,迅速提升AI技術。

報告指出:「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其他國家大舉投資AI以供軍事用途,其應用引發了國際規範與人權相關問題。」

報告幾未提及自主武器(autonomous weapons),但援引了2012年明定要由人類掌控的軍令。

美國和俄羅斯等多國致力在聯合國推動「殺人機器人」的國際禁令,五角大廈這份戰略聚焦當前的應用,即便如此,其中部分內容仍引發了倫理論辯。

(中央社)
--
川普推國家級AI計畫 劍指大陸

美國總統川普11日簽署一份行政命令,啟動「美國人工智慧倡議」,旨在從國家戰略層面調動更多聯邦資金和資源投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研發,以因應來自「戰略競爭者和外國對手」的挑戰,確保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川普此舉被視為在與大陸爭奪全球AI領域的領導地位。

對抗競爭者和外國對手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聲明指出,美國是AI技術的早期開發者和國際領導者,不過由於全球各地的AI創新步調加快,「我們不能無所作為,自以為能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白宮說,投資AI「對創造未來產業十分重要,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工業型機器人和用於疾病診斷的演算法等」。這項倡議目的在於確保美國在發展AI與相關領域上依舊維持優勢,像是先進製造與量子運算。

籲與他國在該領域合作

倡議要求因應「戰略競爭者和外國對手」挑戰,同時呼籲與其他國家在該領域展開合作,但強調要符合所謂「美國的價值和利益」,並未說明發展AI的明確資金或詳細策略。

倡議提出五個重點領域:第一,研發方面,將AI技術作為對基礎性研發投資的重點,強化美國產、學、研一體的研發生態。

第二,資源調配上,聯邦政府的數據、算法和計算機處理資源將更多向美國AI研發人員和企業開放。

第三,政策方面,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和商務部下屬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將負責制定可靠、有效、可信、安全、輕便、可操作的AI體系技術標準。

第四,人力資源培養和準備方面,透過學徒制、技能培訓、獎學金和理工科教育等方式,幫助美國產業工人適應AI帶來的各種轉變並學習相關技能。

第五,國際合作方面,美國與其他國家合作,但是要確保技術的發展方向符合美國的價值和利益。

智庫質疑無實際影響力

這是美國政府首次推出國家層面的AI促進計畫。先前,加拿大、日本、英國等國已相繼發布AI國家發展戰略。

2017年7月,大陸首部國家級AI發展規畫《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畫》出爐,將新一代AI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科技創新中心創始主任威斯特說,白宮發布這項行政命令「符合時宜」,但還不清楚在沒有明確資金下要如何執行,而「總統有時候會提出聽起來很美好,但卻沒什麼實際影響的倡議。」

他說:「中國將在2030年前投資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6344億美元),目標是在發展AI上成為傲視全球的國家。重要的是美國必須跟上腳步,因為AI將改變許多不同產業。」

美點名AI 對陸戒心表露無遺

美陸之間早就不止貿易戰,而是在各個領域明爭暗鬥。川普政府為了遏制大陸的科技追趕步伐,劍指《中國製造2025》戰略。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洛談到陸方這個戰略時,曾特別點名了人工智慧(AI)、機器人及量子運算等,AI被擺在首位,美方的戒心表露無遺。

AI為公認最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顛覆性技術,而以往聞名遐邇的AI系統無不源自美國,像是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與「華生」(Watson),皆是IBM開發的系統。過去多年來AI領域的進展,也大都由谷歌、微軟、亞馬遜及臉書等美國公司帶領。

但是美國在AI領域霸主地位,有史以來首度遭逢大陸的強力挑戰。前年大陸公布計畫,希望成為AI領域的全球領軍者,到2030年時創造一個價值1500億美元(約台幣4.6237兆元)的產業。《紐約時報》形容大陸雄心勃勃,等於把發展AI當作「中國版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

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匯總的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間,全球AI相關專利數量增長一倍。企業的AI專利持有數量方面,日美領先,而在學術領域,大陸則正迅速崛起。AI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排在前20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中,有17個來自大陸,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等位居前列。

大陸在AI領域異軍突起,有一大關鍵是「規模」。「訓練」AI系統(深度學習)需仰賴大數據(Big Data)。前微軟和谷歌高層主管李開復指出,大陸擁有巨大優勢,因為龐大人口可產生更多數據,而大陸企業也更願意分享。他並斷言,「中國將成為AI強國之一,甚至最強的AI大國」。

大陸科技巨頭像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及京東商城等,無不快速擁抱投資AI。反之在美國,很多數據卻被鎖在臉書和谷歌等公司內。在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參與創立的AI實驗室「OpenAI」監管政策的克拉克(Jack Clark)曾感嘆說,美國沒有一套核心國家戰略,「我們的技術擁有顯而易見的力量和價值,卻得不到全力支援,包括資金奧援。」

AI發展失控 大量搶奪人類飯碗

世界主要強國積極研發人工智慧,但也有不少人擔憂這種科技所可能帶來的問題。已宣布參選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台裔企業家楊安澤曾表示,AI的發展已失去控制,而他最擔憂的是,AI將搶奪人們的飯碗。

AI科技正大幅取代人類的工作,涵蓋交通運輸、零售、醫療乃至各行各業,其結果可能導致社會動盪。他還認為,AI若被用來發展武器,其後果甚至會比核子武器更糟。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年初曾報導,由於AI科技突飛猛進,可能威脅許多人的工作。報導引述《機器人來了: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生存法則》一書作者普利亞諾(John Pugliano)所稱,有幾大職業將因AI喪失大量工作機會,包括:醫生,隨著疾病診斷自動化的改進,某些醫療工作將被取代;律師,許多律師業務可能被AI電腦軟體取代;建築師,AI已能設計建築物,未來只有具備創造性和藝術技能的建築師才能生存;會計師,從事複雜稅務領域的專業人士不會受影響,但從事簡單稅務處理的工作人員將消失。

其他受影響的工作還包括:戰機飛行員(正逐步被無人機取代)、警察與偵探(正被尖端監視跟蹤技術系統取代)、房地產仲介(買賣雙方可直接透過網站進行交易)。

不過,AI也創造出新的職位和行業,如:AI系統或軟體研發者、電腦運算開發人員以及熟悉保護和維修系統的工程師等。此外,一些傳統行業的需求將有增無減,好比水電工和熟練的建築工人等。

(中國時報)
--
中俄雷射恐毀美衛星 明年底 北京將部署反低軌道衛星武器

美國國防情報局前天公布《太空安全的挑戰》報告,強調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威脅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其中包括正在研發能摧毀美國衛星的雷射武器。報告另指,中國可能在明年底前,就會在陸地上部署雷射武器,以對付環繞地球的低軌道衛星,到了2020年代的中晚期,武器系統的威力可能更加驚人。

美國情報總監柯茨(Daniel Coats)上月22日才發布《美國國家情報戰略》報告,提及美國不再是太空領域的唯一主宰力量,且中、俄將持續追求全方位的反衛星武器,來降低美國的軍事實力。前天的《太空安全的挑戰》(Challenges to Security in Space)報告再度強調,美國長久以來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已經採取措施來挑戰美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批評,美國「不斷地渲染別國所謂的外空安全威脅,這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伎倆,實質上就是要為自身推進外空軍力建設和先進武器研發尋找藉口。」華春瑩說:「太空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並不是某一家特別是美國一家的私有財產。……報告對於中國、俄羅斯等有關國家的航太政策妄加評論,有關說法完全沒有依據。」

中國探測器剛登月
報告指出,美國衛星在導航、武器瞄準、情報蒐集、監控北韓核武計劃、偵測中俄軍事活動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正因為對衛星的依賴,成了中俄的鎖定目標。報告說,中俄很可能都在積極發展能中斷、干擾或破壞衛星的雷射武器,尤其俄國去年7月前,就已將雷射武器交付給太空部隊使用,目的可能就是為了要執行反衛星任務。
《太空安全的挑戰》全文46頁,分別以9頁、7頁的篇幅探討中國、俄羅斯對太空安全的威脅,另外2個被提及的國家為伊朗和北韓,但都只有1頁的篇幅,顯見中國在太空威脅上的重要角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報告發布的時機,正值中國剛完成一項野心勃勃的太空計劃。上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
報告細述了中國至少在電子作戰、導能武器、網路攻擊、軌道威脅、動能武器等領域可能對太空安全構成威脅,並明確指出「中國可能在2020年前部署可以應付低軌道太空偵測器的陸基雷射武器。」報告還說,中國已有可以摧毀低軌道衛星的飛彈,且「可能已經具備有限的能力,可以使用反衛星偵測器的雷射系統」。

潘斯警告電子攻擊
CNN昨報導,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夏納翰(Patrick Shanahan)上月代理國防部長的第一個完整工作日,就提醒高層官員說:「要記得中國、中國、中國。」美國副總統潘斯(Mike Pence)去年8月即曾表示,中、俄等敵國多年來已取得從地面發動電子攻擊的武器,足以干擾美國導航和通訊衛星,「這些行徑顯示,我方敵國已將太空變成作戰場域,美國絕不會坐視這種挑戰。」

【中國對太空安全的威脅】
★電戰能力:中國解放軍認為電子作戰能力在現代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常在演習中操練干擾電訊和反干擾電訊的能力,影響衛星訊號傳遞
★導能武器:能將能量轉換成攻擊武力的系統,雷射武器即是其中之一。中國可能正在研發能干擾、破壞衛星的雷射武器
★網路攻擊:透過網路攻擊影響衛星訊息的傳遞,降低敵軍的動員和部署能力
★軌道威脅:研發環繞地球軌道的衛星武器,未來可能藉此直接攻擊其他國家的衛星
★動能武器:能發射超高速彈頭,並利用彈頭的巨大動能,以直接碰撞方式摧毀目標的武器。中國已擁有可從陸地發射的反衛星飛彈
★其他威脅:研發其他武器以增強宰制太空能力。2013年,中國曾將一個物體發射至3萬公里以上高空,目的不明

(蘋果日報)
--
美示警:中俄威脅太空行動自由

DIA:中俄競研反衛星武器 挑戰美太空優勢
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角力正延伸至外太空!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十一日發布名為「太空安全挑戰」(Challenges to Security in Space)的報告,警告中俄兩國都在發展對太空行動自由構成威脅的系統,包括足以摧毀美國衛星的雷射武器等,挑戰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優勢地位,且兩國極有可能在戰爭初期就將戰場移往太空,以消滅敵軍。

警告戰場「將移往太空」
該報告分析中、俄、伊朗和北韓的太空能力,特別點出中俄兩國正在發展各種手段,利用美國對「天基系統」(space-based systems)的依賴來制衡美國。美方在導航、武器定位、情報蒐集、監視北韓核武計畫及中俄兩國軍事動靜方面,對衛星均高度依賴,且衛星中還裝設可偵測敵軍發射飛彈的感測器。總統川普成立太空軍的原因之一,正是為了保護美國衛星。

DIA上月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即指出,中方在「反太空科技」方面大有進展,可能對負責通訊、偵察、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飛彈早期預警系統的美國衛星造成威脅。新報告更進一步指出,中俄兩國的軍事政策都闡明,要建立足以削弱美國及其盟邦軍事效率,以在「現代戰爭」中佔優勢的軍事能力,控制太空極其重要。且中俄極有可能正在發展可干擾、損壞或摧毀衛星及其感測器的雷射武器。

中俄的反衛星武器包括電子戰系統、定向能源武器(directed-energy weapons),以及「動力」(kinetic)反衛星飛彈等。中國很有可能在二○二○年前部署一種陸基雷射武器,用以反制低地軌道衛星的感測器,並於二○二五至三○年之間,繼續部署強化版的武器系統,使得非光學衛星也難逃威脅。此外,俄國航空太空軍已擁有旨在進行反衛星任務的雷射武器,並持續發展空中雷射武器系統,以反制太空中的飛彈防禦感測器。

中陸基飛彈 可摧毀低地軌道衛星
報告也警告,中國已擁有可摧毀低地軌道衛星的陸基飛彈,且已組建軍事單位並啟動相關行動演練。俄國方面,除了正在研發此類陸基飛彈,也可能正在發展一種陸基的移動式飛彈系統,將可摧毀低地軌道的太空目標,且未來幾年就可能投入使用。中俄兩國的發展重點皆放在定向能源武器,通常是雷射或高功率微波武器,將可破壞甚至摧毀太空資產;兩國也在發展用來「檢查及維修」的衛星,且這類衛星還能攻擊其他衛星。

中俄太空實力 目前仍遜於美國
美國國防和情報官員表示,雖然中俄的太空實力仍遜於美國,但兩國都投入龐大資源,以在軍事上超越美國。官員坦言,中俄若擁有完備的軍事能力,最令人憂心,美方必須做好準備迎戰,否則就會失去太空優勢。

(自由時報)
--
美國不再是老大了!五角大廈警告:中國有能力擊落我衛星...

美國國防部11日發表一份有關太空威脅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大陸與俄羅斯都在發展太空武器,包括可摧毀美國衛星的陸基雷射武器,威脅美國在太空的優勢地位。

•挑戰太空地位 情報局點名中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在名為《太空安全挑戰》的報告中說:「中國和俄羅斯正發展各種手段,利用美國對太空中各項系統的依賴,挑戰美國在太空的地位。」除中俄兩國外,報告還檢視了伊朗與北韓的太空能力。

美國的衛星在導航、武器導引與情報收集等各方面都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密切關注北韓核武計畫及監測俄中兩國軍事活動,美國的衛星還配備探測敵方飛彈發射的監測器。

中國正日益加大太空計畫力道,並在今年一月成為首個發射探測器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川普政府認為美國需要成立太空軍,原因之一就是認為美國需要加強保護衛星,對抗中國太空能力成長。

美國國防部發表報告,指中俄兩國是太空威脅。圖為俄國總統普亭(左)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 (法新社)

•發展雷射武器 恐危害美國衛星

美國國防情報局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中俄兩國的反衛星武器,包括電子戰系統、導能武器及「動能」反衛星飛彈,並稱中俄兩國都「很有可能」尋求「雷射武器」來破壞、降低或損壞衛星及其感應器。

報告中表示,「中國可能在2020年前部署一種陸基雷射武器,對抗低軌道太空監測衛星,到2020年代中後期還可能部署更高能量的系統,擴大威脅非光學衛星結構」,並稱中國「可能已有能力使用雷射系統來對抗衛星的感應器」。

報告並指俄國去年7月前已將雷射武器交予航太部隊,可能就是為了反衛星任務,「俄羅斯也正在開發一種機載(反衛星)雷射武器系統,用於對抗太空中的飛彈防禦感應器。」

•中外交部:美只是為擴軍找藉口

報告還警告,中國擁有能擊中低地軌道衛星的作戰飛彈,且俄國也正在研發中,並稱「中國還組建了軍事部隊,開始訓練使用反衛星飛彈」。

此外,俄國「很有可能」正在開發一種能摧毀彈道飛彈以及低軌道太空目標的陸基移動飛彈系統,並可能在未來幾年將該系統投入使用。

報告最後表示,俄中兩國也正在開發「監視與維修」衛星,而這些衛星也可用來攻擊軌道上的衛星。

至於美國公布報告稱中俄是太空威脅一事,中國外交部12日回應說,美國不斷渲染所謂的太空安全威脅,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技倆,實際上是為了找藉口推進太空軍力建設和先進武器研發。

(聯合報)
--
陸俄威脅美太空霸主地位

美國國防情報局(DIA)11日發布最新報告指,俄羅斯和中國大陸正戮力強化其太空軍事能力,包括可瞄準並摧毀美國人造衛星的雷射武器。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雄心勃勃的國家很可能將威脅到美國與盟友的「太空霸主」地位。

《太空安全挑戰》(Challenges to Security in Space)報告指出,過去美國在衛星技術及導航、軍事目標識別與情報蒐集等領域長期占據優勢地位,但在俄陸兩國急起直追下,差距已逐漸縮小。陸俄「正在開發對(美國)太空行動自由構成威脅的系統」,現階段兩國也已了解控制外太空的能力是「贏得現代戰爭的必要條件」。

美國防情報官員相信,陸俄正採取行動「向美國發起挑戰」。過去4年來,陸俄已成功打造「強大且有能力」的太空軍,而且仍在持續進步。報告分析了多種已研發完畢的反衛星武器,包括數種長程飛彈,以及還在研發中的反衛星雷射武器系統。此類武器系統具有難以防範、攔截的特性,最快數年內就可投入實戰。

此外,在追蹤美國太空資產方面,陸俄也有重大進展,「其太空監視網路能搜尋、追蹤並描繪所有地球軌道上的衛星」。上述能力可用於輔助各種可消滅美國衛星或使美國衛星無法運作的系統,包含雷射武器和反衛星飛彈等。報告還強調,俄羅斯和大陸「增強了偵查能力,使其能夠監視、追蹤並瞄準美國和盟國部隊」。

近年來,美國國防和情報界曾發布一系列警告,稱陸俄企圖迎頭趕上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不過,從最新報告看來,這2國似有更強勢、更具侵略性的計畫。

報告也警告,雖然陸俄對美國的太空威脅最大,但伊朗和北韓等國也對美國的太空主導地位虎視眈眈。目前德黑蘭和平壤都已具備干擾衛星通訊和獨立太空發射的能力,相關技術也能用於飛彈測試。

今年1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也就日益激烈的太空競爭提出警告。該單位指,俄陸都在追求「全方位反衛星武器,這可能削弱美國的情報收集能力」。美國上月底發布的《全球威脅評估報告》則指,大陸已擁有1種可攻擊低地軌道衛星的反衛星飛彈,而俄羅斯一直在測試陸基雷射武器。

(中國時報)
--
美中爭霸「 從外太空爭到子宮」 未來戰場在太空

美國國防情報局11日指出,俄羅斯和中國正競相發展能挑戰美國太空地位的科技,其中又以可能損害美國衛星的雷射裝置尤其受關注,可能很快就會阻止美國及其盟邦自由利用外太空;對此中國外交部12日反擊說,美國是在為推進自身太空軍力建設找藉口。

「德國之聲」分析指出,美中兩國早就不止爆發貿易戰,而是在各個領域明和暗鬥,已令美國倍感威脅;包括太空戰略過招、人工智慧領先地位到「生育旅行」防堵,可謂「從外太空爭到子宮」。

國防情報局11日報告指出,中國和俄國正在開發對太空行動自由構成威脅的系統;兩國當前的軍事政策認為控制外太空的能力是「贏得現代戰爭的必要條件」。

國防情報官員說,過去四年來,中、俄針對太空作戰的重要性不斷調整各自軍事力量。這些努力為兩國帶來美國官員口中「強大和有能力」的太空軍,而且還在不斷改進。

報告並說,中俄「增強了偵查能力,使它們能夠監視、跟蹤和瞄準美國和盟國部隊。」

報告還說,「中國和俄羅斯的空間監視網絡能夠搜索、跟蹤和描繪所有地球軌道上的衛星。」

這些能力對於中、俄使用各種能消滅美國衛星或使美國衛星喪失能力的系統至關重要,這些系統包括雷射武器和反衛星飛彈。

美國1月底發布的「全球威脅評估報告」還說,中國已擁有能打擊低地軌道衛星的反衛星飛彈,而俄羅斯一直在實地測試地面雷射武器。

除了對太空中的競爭提出警告,在川普總統11日下令重視人工智慧,以便與中國競爭霸主地位後,五角大廈12日公布首份人工智能戰略,擬在戰爭中運用人工智能,包括用於情蒐以及預見戰機和戰艦可能遇到的狀況等。在中國以國家級戰略來發展和投資的情況下,美國擔心在這個關鍵領域將被中國超越。

數據創新中心研究員卡斯特羅(Daniel Castro)指出,「如果政府希望人工智慧倡議帶來實際變革,需要做的不僅是重新編列用於人工智慧研究的現有資金、技能和基礎設施開發。」他呼籲制定更全面的人工智慧戰略,涵蓋數位自由貿易、數據收集政策和其他問題等領域。

(世界日報)
--
避老闆 代客辭職幫你 日本新興行業 代向暗戀對象告白也OK

年後轉職潮興起,卻苦於開不了口,那就找人代勞吧!日本近年新興的代理產業,不論是向老闆辭職、向暗戀對象告白、向受害者道歉,甚至找人來斥責自己,都可由別人代理。其中辭職服務自前年推出後大受歡迎,每月委託件數可達300件。

許多日本人對工作不滿意卻不敢辭職,怕的就是直接面對公司。在此情況下,一間名為EXIT的「代客辭職」公司前年5月應運而生。委託人只要透過LINE、電話或電子郵件交付委託,對方就會包辦從提出辭職到最終離職期間需進行的所有事務,收費則根據計劃辭職的員工是正式或兼職有所不同,前者約1.4萬元台幣(以下皆為台幣),後者約需8415元。該公司代表新野俊幸表示,員工遞辭呈後,公司可能強勢挽留,甚至說出不近人情的話,「若能免受這種痛苦就能離職,這費用不算貴。」

幫忙罵人收2800元
根據網路電視公司Abematimes報導,除代理辭職外,包括告白、道歉也都能找人代理,例如向外遇對象的丈夫致歉,或陪同向客戶道歉,向下屬道歉等,每次收費約5600元。此外,還可以找「代理人」來斥責自己。有一名30多歲的男子田中卓也(化名),10年前立志當劇作家但至今都無業。他的父親在5年前去世了,自覺失敗且前途茫然的他遂找到代理公司,尋找「父親代理人」來斥責自己。
男子從上千名代理公司的契約員工中,選擇一名60歲左右的「父親代理人」,在1個小時內該代理人心痛地對男子稱「為什麼堅持這麼久卻沒有結果?」「現在找我來,就是因為你不知道還能不能這樣堅持下去吧」,男子邊哭邊挨罵,事後坦言將從明日開始改變。整場代理斥責花費約2800元。
不敢告白也有人可代勞。「奔40」的男子Azusa因不好意思向喜歡對象告白,花3天親手寫封情書,由「告白代理人」向對方念情書,並詢問能否交往,收費約5600元。

(蘋果日報)
--
400年盆景遭竊 苦主求:記得澆水

日本埼玉縣的一處盆栽園區上月遭竊,共有7棵盆栽松柏目前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一棵價值超過1000萬日圓(約282萬元台幣)的真柏,本月原準備參加比賽。園區的負責人是知名盆栽大師飯村誠史,他的妻子飯村冬美在臉書上哀求竊賊務必記得澆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前天報導,飯村誠史(Seiji Iimura)的盆栽園區有5000公頃,裡頭有大約3000棵盆栽樹。飯村誠史表示,竊賊能在偌大的園區中認出「最有價值的樹木」,很可能本身就是行家。7棵遭竊的松柏市值超過1300萬日圓(約367萬元台幣)。
失竊的珍貴真柏樹齡約400年,高1公尺、寬約70公分,是飯村誠史家族透過對植物的深厚知識,才培養成適合盆栽造景的大小。飯村冬美(Fuyumi Iimura)在臉書上不捨地說:「這些盆栽就像是我的孩子,孩子走失了父母都會傷心欲絕。……我希望拿走它們的人要記得澆水。」

(蘋果日報)
--
超加工食品 吃多易早死

法研究︰多吃10% 死亡風險增14%
每吃一口美味方便的即食食品可能不經意也縮短壽命,根據法國一份新研究指出,增加食用十%超加工(ultra-processed)食品,將提高十四%的早死風險。美國羅格斯大學營養學家費茲傑羅(Nurgul Fitzgerald)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即食食品時看看成份標示,「只買原料最少,而且原料你看得懂的產品」。

多樣原料加工 恐引發疾病
這份十一日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是以多樣原料工業化製成,這些原料通常包含為技術與外觀目的而使用的添加劑」,「超加工食品大多以零食、甜點、即食或加熱餐的形式被食用」,由於這些食品多半含有大量的糖、鹽與飽和脂肪,而有引發癌症與心血管疾病之虞,進而推升早死風險。

現代人的飲食中,超加工食品的占比偏高,調查發現,美國成人的總飲食有六十一%是超加工食品,加拿大六十二%,英國六十三%。在該新研究中,共有四萬四五五一名四十五歲以上法國成人參與,其平均年齡五十七歲,近七十三%為女性,除了完成健康等問卷調查外,他們每半年還須提供飲食紀錄。

一天一炸雞 死亡風險增13%
研究人員據此計算每位參與者的飲食總量與超加工食品的消耗量,結果發現超加工食品在食物攝取總重量中佔逾十四%,總熱量則為二十九%。在七年期間共有六○二人辭世,其中二一九人死於癌症,三十四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一天一份炸雞將提高十三%的死亡風險。研究人員說,該發現需進一步研究才能確證,不過推測,添加物、包材(化學物質附於食物上),以及加工本身,包括高溫處理,或許是有害健康的因素。

購買前看標示 只買原料最少的
英國劍橋大學流行病學家弗洛希(Nita Forouhi)指出,該研究顯示高加工食品的消費反映社會的不平等:低收入、教育程度低或獨居者的食用量不成比例的多,「這些食品十分誘人,因為它們較便宜、口感佳、易取得、高度行銷、即時可吃、保存期限長」,社會應該更加關注並處理這些不平等。

(自由時報)
--
拒華為 美國務卿籲盟邦選邊站

龐皮歐訪中歐下通牒 警告匈牙利不把關 美將難以合作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訪問中歐,到訪第一站匈牙利時,他就以「我們或他們」近乎下通牒般呼籲盟友要選邊站,不要再採購華為(Huawei)設備,否則美國將更難以和盟邦間合作,並警告匈牙利和中國建立緊密關係的危險;華為在非洲和南太平洋國家則被控涉及賄賂醜聞等非法行為,遭到調查。

龐皮歐在與匈牙利外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召開聯合記者會時表示,「中國握手示好時通常有附帶條件,這些條件會讓匈牙利在政治和經濟上背負債務」;若允許華為在匈牙利擴張,民眾隱私恐面臨風險,匈牙利也可能受到中國剝削。他隨後和匈牙利總理奧班晚宴時,也提到類似顧慮。

龐皮歐宣布計畫與匈牙利簽署防衛合作協定,美國將加強支持匈牙利,以助其對抗貪腐;他與西亞爾托會談時討論「允許中國在匈牙利佔據橋頭堡的危險」。美國和西方盟友相信,華為設備恐被中國政府用於間諜活動,華為在中歐的擴張是為了取得在歐盟市場戰略地位。

西亞爾托表示,匈牙利希望深化和美國的關係,兩國防務合作協議已完稿,匈牙利向美國購買中程飛彈的談判也進入後期階段;匈牙利並將派遣更多軍隊參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阿富汗的行動。

至於中國和華為問題。西亞爾托說,「我認為最終應該拋開虛偽」,匈牙利與華為簽署建構5G網路的協議也包含英國和德國承包商。華為稱在匈牙利正設立一個大型物流樞紐,以提供當地約七成民眾的服務。

龐皮歐對媒體表示,華府希望確保匈牙利能瞭解到採用華為設備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如果那類(華為)設備與美國重要系統坐落在同一處,我們就很難與這些國家合作」。

華府尤其擔心華為在匈牙利和波蘭的擴張。龐皮歐隨後還將訪問斯洛伐克、波蘭、比利時和冰島。華為員工上月甫在波蘭因涉及間諜活動,遭到逮捕。

喬治梅森大學訪問研究員凱澤爾(Andy Keizer)在美國國會作證指出,過去十二年來,華為和另家中國電信大廠中興通訊在全球被廿一國「調查或被判」腐敗罪成立,包括南非、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尚比亞、索羅門群島在內;阿爾及利亞已禁止華為參與政府專案的招標。

以英擬劃紅線 阻中資插旗敏感科技

以將成立跨部門機構嚴審 英擬訂新外國投資法防堵
中國對以色列科技公司的投資,已令以色列政府提高警戒,將成立類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跨部門機構,監督中國涉及的敏感交易;英國政府也打算制訂新外國投資法,禁止華為等中國廠商參與具戰略重要性的計畫。

包括美國國安顧問波頓及以色列國內情報首長在內的國安官員,近來針對中國投資以色列科技公司都發出警告,擔憂中國對生產軍民兩用產品的以色列公司加強投資,例如無人機及人工智慧產品;並憂心中國恐利用以色列公司來獲取美國機密,或將以色列技術轉移給伊朗,而伊朗是以色列主要敵人。

以色列情報機構Mossad前主管哈勒威(Efraim Halevy)表示,以色列在發覺中國投資構成的安全威脅上反應遲鈍,中國對生產軍民兩用產品以色列公司的投資最令人擔憂,他支持中國繼續在以色列投資,但必須對此進行國安審查。

中資投資以色列 去年大幅增加
根據研究機構IVC Research Center報告,去年前三季針對以色列科技公司交易中,中國投資人參與十二%,較三年前明顯增加;去年前三季以色列新創企業進行十七次、超過二千億美元融資,都能看到中國投資人的身影。

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內閣打算制訂新外國投資法,禁止華為等中國廠商參與具戰略重要性的計畫;內閣秘書長塞德威爾(Mark Sedwill)表示,他擔憂華為若參與這種重要的基礎建設,可能危及國安。

英國官員擔憂,若全面採用華為5G設備,可能幫助中國監視英國民眾和駭入私人企業;如果不排除華為的設備,英國在「五眼情報」聯盟將遭到孤立,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四個成員國都已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只剩英國仍未完全禁止。

600_236.jpg (381×600)

台禁購中資通產品 擴及國營事業

蔡政府要擴大禁止中央等機關採購中國資通訊等產品,將由行政院發布「各公務機關使用陸資產品處理原則(草案)」,據透露,幾經商議與釐清,國營事業也將適用此行政命令。

行政院高層官員表示,國營事業與中央政府是一體的,因此,該行政命令既然要禁止行政院所屬各部會採購中國資通訊等產品,理論上國營事業也應適用。

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指出,行政院還在討論處理原則的內容,包括釐清這項行政命令的適用範圍,例如除國營事業之外,地方政府機關是否適用等,據她了解,本週應該還不會公布。

中國華為通訊產品引發國際資安強烈疑慮,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去年四月發布「中國對美國聯邦資通訊科技供應鏈所造成風險」報告,除點名華為、中興、聯想電腦的資安隱憂外,也對中國官方可能影響的企業如清華控股、冠捷科技與浪潮集團感到疑慮。

行政院原本預定一月底發布有關處理原則的行政命令,另於三月發布中資產品的黑名單,為求慎重,時程已延後;知情官員表示,政院希望能進行更周延的討論後才對外公布。

台灣如何回應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近日在中歐訪問,針對華為設備,對盟邦提出了最直白的警告;這個行動,無疑也鋪陳了美國下一步反制措施的序幕。在台灣,有關華為該禁不禁的討論,春節前有番唇槍舌劍,事實上,華為遭國際指控的各項危害,我們全都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應都來不及了,實在沒有能耐輕忽冒險。

華為廣為民主國家所指責的威脅,不外有三,一是蒐集各國使用者數據為中國所用,其次是接受補貼、低價競爭,破壞市場規則;再是竊取商業機密及各種間諜活動。國內專家說,這些威脅,台灣哪一項不是首當其衝?

以蒐集數據來說,中國「國家情報法」第七條明文要求: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國家將給予保護;去年一月,華為設備將非洲聯盟內網資訊傳回中國,已獲證實並非傳言;而華為與中國政府部門共同研發,用以監控的電子身分證(eID),未來將支援「港澳台居住證」,此舉將使中國根本無須動用駭客,就可以接收台灣使用者的行動支付、GPS等個資及通訊內容。

破壞市場方面,舉個最輕微的,華為的在台代理訊崴公司近年以低價的「飢餓行銷」策略搶佔台灣市佔率,並且透過幾家合作的國內電商平台促銷華為手機,由於部分電商調整價格或銷售績效不佳,訊崴就用改分貨源、停止供貨予以懲罰。

至於竊密部分,才是重大。上月波蘭政府逮捕華為主管王偉晶時,華為宣稱王涉法是個人原因,並立即終止與王的雇傭關係,這是華為在國際涉及間諜遭偵查的首例,但華為早就是中國對台情報活動的重要工具。近年來,華為駐在台灣邦交國的幹部,多次提供當地國家通訊官員赴歐洲出席全球性會議所有開支,並安排接待節目,包括往返機票、交通接送、五星級旅館住宿、每日一千歐元的差旅費,甚至性招待,藉以取得這些國家官員收賄及嫖妓的證據,進一步得以勒索該國官員,這已是中國情報單位慣用的手法。此外,華為駐某個歐洲國家的代表,最近也被發現在積極蒐集台歐合作的資料,例如一再探聽某歐洲大學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在資訊傳輸系統合作的進度等等。

華為在台的訊崴公司也負有挖角、吸納我國研發成果的任務。訊崴在「竹北台元科技園區」有新竹分公司,負責人就是前智原科技幹部,近年陸續挖角晨星、瑞昱等公司工程師;訊崴公司在內湖有分部,前不久想要爭取加入工研院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組裝聯盟,也試圖與交通大學進行學術合作,已經分別遭到工研院及交大的拒絕。

不僅如此,中國在心態上,根本把台灣高科技當成他的囊中物。日前半導體業傳出華為開始詢問供應鏈廠商將晶片製造及封測產能移往中國的可能性,台灣廠商有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日月光、鴻海、欣興、景碩等等;更有甚者,中國工信部長苗圩之所以公然宣稱福建晉華技術是從台灣聯電技術轉移而來,他背後的潛台詞,意謂著這些技轉並非「強迫」,更深一層的恐怕更是「台灣企業只需遵守中國規則,全球規則不適用」。種種這些對台科技的剝削,政府將如何回應龐皮歐的呼籲,是個非常嚴肅的課題。

(自由時報)
--
加泰隆尼亞 12獨派領袖世紀大審

馬德里最高法院十二日首度開庭審理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二○一七年獨立失敗案,十二名獨派領袖被控叛亂、煽動叛亂和濫用公款,若罪名成立,最高將處廿五年徒刑。

西班牙最高法院院長萊斯梅斯最近說,這場審判是一九七五年獨裁者佛朗哥過世、西班牙恢復民主體制以來「最重要」的審判。

自治區現任主席托拉坐在法庭後方觀審,在庭審開始前向被告揮手。托拉離開法院後發推文說:「我們來最高法院,是要控訴西班牙政府侵犯加泰隆尼亞人的公民與政治權利。」抨擊加泰獨派的西班牙極右「聲音黨」黨魁艾斯皮諾沙也來觀審。該黨呼籲法官從重量刑。加泰宣布獨立時的西班牙總理拉霍伊以證人身分出庭。支持和反對加泰獨立的群眾都在法院外聚集。

自治區前主席普伊格蒙特在二○一七年十月廿七日宣布獨立後幾天,就逃到比利時,而西班牙不會對重罪嫌犯缺席審訊,所以十二名被告中,最受矚目的是並未出逃的自治區前副主席渾克拉斯,他被控叛亂,面臨最高廿五年刑期。渾克拉斯前一晚發推文說:「審判開始,將對全世界揭露真相。」

另外十一名被告包括自治區政府前高層、兩個獨派組織的領袖和自治區議會前議長,他們面臨七到十七年徒刑。

十二名被告中,九名被控叛亂,其中一些人還被控濫用公款,舉辦違憲的獨立公投,這九人都已羈押數月。另外三名被控抗命和濫用公款。

西班牙法律對叛亂罪的定義是「公開且暴力地造反」,但其中一些被告在開庭前告訴BBC,獨立過程中任何暴力都要歸咎於警方,是警方對參與獨立公投的選民施暴。

發動獨立公投的普伊格蒙特在德國柏林開記者會表示,他的同志不應受審,這場審判是對西班牙民主的「壓力測試」。

這場審判在加泰隆尼亞獨立失敗後一年半開始。審理過程料將持續至少三個月,審結數月後宣判。

(聯合報)
--
公主參選餘波 泰選委會要求憲法法庭解散泰愛國黨

泰國選舉委員會13日要求憲法法庭解散泰愛國黨(Thai Raksa Chart party),該黨邀請烏汶叻公主代表該黨參選總理,一度引發軒然大波。

67歲的烏汶叻為泰王瓦吉拉隆功長姊,她8日宣布代表泰愛國黨參選總理,打破王室不參政的傳統。瓦吉拉隆功表示胞姊參政有違王室傳統,選委會也於11日取消烏汶叻參選資格。

泰愛國黨為支持流亡前總理塔信的政黨,選委會表示:「此行為對君主立憲體制具有敵意。」

(聯合報)
--
提名公主恐加深社會裂痕 泰國大選變數多

特派員看世界 泰愛國黨登記烏汶叻公主為總理候選人但遭泰王反對。泰國民主在王室、軍方與民選政府三方勢力拉扯下,跌撞走過多年,這次事件恐怕加深泰國社會的裂痕,為大選投下不少變數。

泰國政壇8日經歷震撼的一天,泰愛國黨(ThaiRaksa Chart)黨魁伊布查普(Preechapol Pongpanich)到選舉委員會登記烏汶叻公主(UbolratanaRajakanya Sirivadhana Barnavadi)為總理候選人。但到了晚上情勢急轉彎,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Vajiralongkorn)發布王室聲明,指出王室成員不該參政。

泰愛國黨9日隨後發布聲明表示會接受國王的命令。選委會11日舉行會議討論各黨提出的總理人選資格,並未討論到烏汶叻公主,直接排除烏汶叻公主參選的可能性。

這場泰國政壇的政治大戲引起全球矚目,為什麼公主參選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應,要了解泰國政治,不能從台灣的政黨政治去理解,因為王室、軍方與民選政府這三股勢力對泰國政治都具影響力,雖然從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以來,王室是超然於政治之外,但仍具威望。

泰國的民選政府雖然由人民選出,但軍方不斷干政,一旦民選政府遭到抗爭引發動盪或與軍方意志不合,軍隊就會以效忠國王、維護社會秩序為名,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直到下一次「還政於民」再選出新的政府,如果新政府又陷入政爭讓軍方不滿,軍方就會再度發動政變,如此循環不已。

在這種狀況下,王室成了軍方與民選政府都必須保持良好關係的第三方,也成了泰國政治的平衡者,已故的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從1946年登基以來,任內就曾發生多次政變,在必要時會出面調停,維持泰國政局穩定。

這也是為什麼泰愛國黨登記烏汶叻公主為總理人選會引起如此大的震盪,因為這等於王室要打破這個平衡,直接參政。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烏汶叻公主代表的泰愛國黨,和流亡的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inawatra )關係深厚,烏汶叻公主登記參選,不禁讓人聯想是否王室要和戴克辛家族聯手,終結多年來黃衫軍(支持者來自都市中產階級與社會傳統精英)和紅衫軍(戴克辛的支持者,多來自農村和泰國東北部)的對抗。

更有甚者,流亡多年的戴克辛,是否有機會重返泰國,也備受關注。

儘管在泰王出手後,烏汶叻公主邁向總理之路只維持了14個小時,但這件事已在泰國人心中留下無數問號,礙於泰國嚴格的冒犯君主法,沒有泰國媒體敢挖出幕後真相,也沒有團體敢公開討論此事。

泰愛國黨因為提名公主被檢舉違憲,正面臨可能被解散的危機,如果真的被解散,恐將激起支持戴克辛的紅衫軍之怒,而戴克辛陣營提名公主這個險招,恐也激起反戴克辛以及支持軍政府陣營的憤怒。

曼谷郵報的前編輯維拉(Veera Prateepchaikul)直接形容泰愛國黨此舉是「計畫不周的險招、嚴重失手」,也如同鮮新聞資深記者普拉維(PravitRojanaphruk)形容的,這是雙方陣營自2014年政變以來對峙最兇的一次,而3月底的大選,雙方陣營勢必傾巢而出,全力鞏固自己的支持者。

一場提名公主的政治大秀,可能只是讓泰國社會的裂痕加深,而2017年泰國實施的新憲法,讓軍政府在國會裡仍擁有極大優勢,不管3月24日大選哪個政黨勝出成為多數,泰國的民主之路仍然漫長。

被取消總理參選資格 泰國烏汶叻公主道歉

泰王姐姐烏汶叻公主本週遭選舉委員會取消參選總理資格後,昨晚透過Instagram表示,對泰國人民造成「紛擾」感到抱歉。泰國自2014年發生政變後,下個月首次舉辦大選。

烏汶叻公主(Ubolratana Rajakanya SirivadhanaBarnavadi)的發言,是針對選委會於11日開會討論各黨登記參選人資格時,將她從總理參選人正式名單中除名。

路透社報導,選委會認為皇室成員不該參政,與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嚴厲反對,並稱烏汶叻公主孤注一擲行為「不恰當且不合法」的說法相呼應。

烏汶叻公主在泰國中部公開現身後,晚間在Instragram上說,「我為了真心想為國家和泰國人民做事,卻造成了在這個年代不該發生這樣的問題而感到抱歉。」聲明文末用主題標籤寫上「#怎麼會這樣」(#howcomeitsthewayitis)。

3月24日大選料將成為當前軍政府領袖暨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和2006年遭軍方推翻展開流亡卻人氣不墜的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Shinawatra)支持者一較高下時機。

(中央社)
--
北極熊入侵俄新地島 專家:因氣候變遷與廚餘吸引

俄羅斯位於北冰洋的新地島(Novaya Zemlya)最近數周遭到北極熊大舉「入侵」,當地屯墾區居民飽受騷擾與恐懼,迫使阿爾漢格爾斯克州(Arkhangelsk)當局9日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自由歐洲電台報導,北極熊入侵住宅區與當地政府大樓,新地島市立教育機構(Novaya Zemlya Municip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官員表示,已有人遭到北極熊襲擊,當地居民感到恐懼,害怕到不敢外出,日常生活陷入混亂,家長也不放心小孩上學。

俄羅斯主流社群媒體VKontakte流傳許多影像,顯示北極熊在公路逛大街、挖掘廚餘並闖入民宅。也有影片顯示,民眾飼養的狗群成功趕跑落單的北極熊。目前受影響最深的地點是主要居住區白鯨灣(Belushya Guba),附近共有52隻北極熊在附近遊蕩徘徊。

俄羅斯官媒指出,北極熊自去年底開始大舉湧入新地島屯墾區,有影像捕捉到牠們在垃圾場東翻西找,也是整個北極地區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北極熊滋擾事件。當地首長穆辛(Vigansha Musin)指出,他從1983年就在新地島,從未見過有如此多的北極熊大量入侵,至少5隻北極熊整天滯留在村莊不肯離開,還追著居民跑,闖進住宅玄關。

有專家告訴《塔斯社》,大批北極熊入侵新地島,肇因於季節性遷徙與氣候變遷影響。因北極海冰正在消融,導致北極熊改變獵食習慣,轉而增加陸地的覓食時間,並從新地島南端朝著冰較為堅實的北端移動,途中受到當地屯墾區有可食用廚餘的吸引而停下。

僅管北極熊通常不會攻擊人類,但人獸近距接觸仍可能引發攻擊導致重傷,甚至死亡的後果。白鯨灣已經在學校周圍架起額外的圍籬,並試圖利用車輛與槍械威嚇射擊驅趕,但北極熊似乎完全不怕,打定主意就是要留下來。目前軍方與維安人員已加強巡邏及護送幼童上下學,當地政府並未排除使用槍械,也考慮使用鎮定劑將熊迷昏後送到遠離屯墾區的地點。

北極熊在俄羅斯是禁止獵殺的瀕臨絕種動物,中央主管機關已拒絕發給射殺許可,改派專家趕往當地處理。

(聯合報)
--
自動煞車系統成40國新車標配 美中未加入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12日表示,日本和歐盟領導的40國同意,最快明年開始要求新車和輕型商用車安裝緊急自動煞車系統,但美國和中國兩大汽車市場國未加入。

這項協議要求所有販售新車需裝設自動煞車科技,感應器可監控汽車與路人或物體的距離。如果該系統認為即將發生碰撞,而且駕駛又似乎未能及時採取行動,該系統會自動煞車。

新規定要求時速60公里以下的「低速」車輛具有自動煞車功能,但只影響簽約國市場的新車。現已上路的車輛和卡車不會要求升級。

美國、中國和印度為了確保國家汽車業規定位階高於聯合國規定,因此並未參與此次協商。

20個國家在2016年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在2022年9月前為所有新車安裝自動緊急煞車系統,不過這並非強制規定。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17年安全科技報告,自動煞車系統已成特斯拉、賓士、福特和富豪汽車逾半數車款的標準配備。

美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數據指出,2019年28%的美國車輛已有自動煞車系統標準配備,另外36%的車可選配。

非營利組織「汽車安全中心」執行長萊文(Jason Levine)表示,美國一度是帶頭看重汽車安全的國家,如今UNECE缺少美國參與,令人尷尬。

日本明年將首先實施,UNECE發言人羅德里格斯(Jean Rodriguez)表示,歐盟與鄰近國家預計在2022年後跟進。日本2018年售出400萬輛車和輕型商用車。

歐盟境內2016年超過9500人死於交通事故,歐盟估計新規定每年可減少1000人喪生。

對於新規定恐使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的疑慮,協議內容文字指出,駕駛可隨時控制並凌駕自動煞車系統,例如轉動方向盤或控制油門。

(聯合報)
--
40國新車裝自動煞車系統 美中未加入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12日表示,日本和歐盟領導的40國同意,最快明年開始要求新車和輕型商用車安裝緊急自動煞車系統,但美國和中國兩大汽車市場國未加入。

這項協議要求所有販售新車需裝設自動煞車科技,感應器可監控汽車與路人或物體的距離。如果該系統認為即將發生碰撞,且駕駛似乎未能及時採取行動,該系統會自動煞車。

新規定要求時速60公里以下的「低速」車輛具有自動煞車功能,但只影響簽約國市場的新車。現已上路的車輛和卡車不會要求升級。

美國、中國和印度為了確保國家汽車業規定位階高於聯合國規定,因此未參與協商。

20個國家在2016年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在2022年9月前為所有新車安裝自動緊急煞車系統,不過這並非強制規定。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17年安全科技報告,自動煞車系統已成特斯拉、賓士、福特和富豪汽車逾半數車款的標準配備。

美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數據指出,2019年28%的美國車輛已有自動煞車系統標準配備,另外36%的車可選配。

非營利組織「汽車安全中心」執行長萊文表示,美國一度是帶頭看重汽車安全的國家,如今UNECE缺少美國參與,令人尷尬。日本明年將首先實施,UNECE發言人羅德里格斯(Jean Rodriguez)表示,歐盟與鄰近國家預計在2022年後跟進。

(聯合晚報)
--
薪資談不攏罷工!比利時所有航班停飛一天

比利時航空交通管制局宣布,所有往返比利時的航班因國內罷工行動取消一天,時間從當地12日晚上10時(台灣時間13日早上5時)開始,持續24小時。

比利時三大工會聯合會一同發動全國罷工,因為勞資方調薪談不攏,未來兩年薪資成長將受限於0.8%。工會要求薪資、福利和退休金調高到他們認為的合理生活水準,工會也希望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空中交通管理局Skeyes表示,目前無法確定有多少工作人員會出現在有限的重要崗位上。Skeyes在12日發聲明指出:「全國罷工開始前6小時,本公司無法完全了解從今晚開始的罷工期間會有多少工作人員出勤。」

該聲明也表示:「Skeyes雇員無需事前告知個人在工會行動期間是否打算上班。」Skeyes強調其責任在於確保飛安,但在部分重要工作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Skeyes無法確保飛行安全,唯一辦法就是關閉航空交通。

飛經比利時空域的部份航班受到一些影響,因為比利時航管負責管制高度7500公尺以下的航班。

7500公尺以上的航班由比利時與歐洲航管組織(Eurocontrol)合作管制,歐洲航管組織表示將公布建議路線,避開比利時領空。比利時政府表示,軍用航班不受影響。

(聯合報)
--
薪資談不攏 比利時所有航班停飛1天

全國鬧罷工 警醫護也加入

比利時航空交通管制局宣布,所有往返比利時的航班因國內罷工行動取消一天,時間從當地12日晚上10時(台灣時間13日早上5時)開始,持續24小時。

比利時三大工會聯合會一同發動全國罷工,因為勞資雙方對調薪談不攏,勞工代表不接受未來兩年薪資成長受限於0.8%。

工會要求薪資、福利和退休金調高到他們認為的合理生活水準,工會也希望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空中交通管理局Skeyes表示,目前無法確定有多少工作人員會出現在有限的重要崗位上。Skeyes在12日發聲明指出:「全國罷工開始前6小時,本公司無法完全了解從今晚開始的罷工期間會有多少工作人員出勤。」

該聲明也表示:「Skeyes雇員無需事前告知個人在工會行動期間是否打算上班。」Skeyes強調其責任在於確保飛安,但在部分重要工作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Skeyes無法確保飛行安全,唯一辦法就是關閉航空交通。

飛經比利時空域的部份航班受到一些影響,因為比利時航管負責管制高度7500公尺以下的航班。

7500公尺以上的航班由歐洲航管組織(Eurocontrol)協調管制,歐洲航管組織表示將公布建議路線,避開比利時領空。比利時政府表示,軍用航次不受影響。

比利時鐵路和其他大眾運輸也罷工24小時,警察、郵局、醫院的服務也受影響。

(聯合晚報)
--
美國債再創新高達22兆美元 每天付10億美元利息!

美國的國債再創新里程碑,首度站上22兆美元,估計每天要付的利息就超過10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12日公布的每日例行報告,國債已達到22.01兆美元。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1月20日上任時,國債為19.95兆美元。

在國會2017年12月通過川普的1.5兆減稅計畫,並在去年增加國內支出和軍事預算後,國債加速度增加。

彼得.皮特森基金會(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執行長麥可.皮特森(Michael Peterson)表示:「我們的國債增長非同小可,因為這危及每個美國人的經濟前途。」

他說,國債的利息每天已超過10億美元,「我們借了一兆又一兆,利息成本會成為我們經濟體的負擔,更難以支應對未來的重要投資。」

國債是每年預算赤字的總和,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今年的赤字將達到8970億美元,比去年的7790億美元增加了15.1%。

國會預算辦公室並預估,未來幾年國預算赤字會繼續增加,從2022年到2029年間,每年的赤字都會破1兆美元。隨著嬰兒潮代退休,增加的預算有很大一部分用於社會安全和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

川普政府認為減稅會加速經濟成長,最終能增加稅收以縮減赤字, 但許多經濟學家不以為然。

(聯合報)
--
美國債破22兆美元 每天要付10億利息

美國的國債再創新里程碑,首度站上22兆美元(約台幣682兆元),估計每天要付的利息就超過10億美元(約台幣310億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12日公布的每日例行報告,國債已達到22.01兆美元。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1月20日上任時,國債為19.95兆美元。

美國會2017年12月通過川普的1.5兆美元減稅計畫,並在去年增加國內支出和軍事預算後,國債加速上升。

彼得.皮特森基金會執行長麥可.皮特森表示:「我們的國債增長非同小可,因為這危及每個美國人的經濟前途。」

他說,國債的利息每天已超過10億美元,「我們借了一兆又一兆,利息成本會成為我們經濟體的負擔,更難以支應對未來的重要投資。」國債是每年預算赤字的總和,美國會預算辦公室預估今年赤字將達到8970億美元,比去年的7790億美元增加了15.1%。

(聯合晚報)
--
兩韓將首度聯合申奧 國際奧會:異想天開

南韓奧會11日投票決定,由首爾與北韓共同申辦2032年奧運,兩韓官員定15日到瑞士洛桑,正式通知國際奧會共同申辦的決定。這將是兩韓首次聯合申辦奧運。

不過,專家指出,兩韓實際上仍處於交戰狀態,若要成功合辦奧運必須克服諸多困難,包括對北韓的國際制裁、兩韓數十年來的不信任與政治經濟上的巨大差異。

首爾11日以過半數優勢擊敗唯一對手釜山獲選。首爾市長朴元淳說:「1988年漢城(今首爾)奧運為東西方冷戰格局注入暖流,2018年平昌冬奧成為南北韓和解的試金石,南北韓如能成功申辦2032年奧運,將讓半島和平臻於圓滿。」北韓料將在本周稍晚宣布申辦城市為平壤。

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去年九月在平壤舉行第三次峰會,就共同申辦2032年奧運達成共識。

路透報導,不願具名的國際奧會資深成員說,兩韓合辦奧運的構想,就像要東西德在冷戰高峰期合辦奧運一樣,「很難想像會成功,除非發生巨大的政治變化」。

對北韓的國際制裁禁止或限制許多活動,包括金融交易、石油進口和外國公司與北韓設立合資企業。去年平昌冬奧期間,北韓選手就因為制裁,不能像其他國家選手一樣,獲贈贊助商三星的智慧手機。

首爾曾在1988年舉辦奧運,當時北韓提議與南韓合辦,但協商沒有共識。後來北韓不但杯葛,還在奧運開幕前數月,派出特務用炸彈炸毀一架大韓航空客機,導致機上115人全數罹難,倖存北韓特務金賢姬供稱,發動攻擊是要阻止南韓辦奧運。

首爾市政府去年提交的評估資料顯示,南北韓合辦2032年奧運,約需3兆8570億韓元(合台幣約1000億元),首爾和中央政府將分別承擔三成,其餘四成由兩韓專門負責奧運組織工作的臨時機構「奧運會組委會」負擔。首爾將盡可能利用現有設施而不新建場館,但考慮到北韓基礎設施薄弱,上述費用料將增加。

(聯合報)
--
印度鐵道部長張貼國產列車飛馳畫面 竟是快轉兩倍加工

印度鐵道部長哥雅爾在他的推特帳號上分享了一段印度國產「高鐵」列車高速通過車站畫面,卻被踢爆是將原始畫面快轉兩倍得出的效果。

哥雅爾貼出這段畫面,還加註說,這班列車「以閃電般速度飛馳而過」,顯示「印度製造」計畫的成果。

不過,其他民眾和拍攝這段畫面的男子賈斯瓦爾(Abhishek Jaiswal)隨後在哥雅爾的發文後回貼了原始畫面,顯示車速並沒有那麼驚人。賈斯瓦爾說,他在去年12月拍下這段畫面,發表在YouTube的火車主題頻道上。

BBC報導,這列火車的確是目前印度最快的列車,將以最高時速130公里往返新德里和瓦拉納西。

哥雅爾貼出的畫面雖然被控加工,但他並未立刻將畫面撤下。許多民眾因此貼文調侃他,有人將原始畫面快轉數倍,看起來車速更驚人。

(聯合報)
--
南韓文在寅陷醜聞風暴

南韓總統文在寅2017年就職時,信誓旦旦承諾掃蕩導致前總統朴槿惠下台的政治貪腐,但如今他自己也面臨一連串貪腐指控,總統職位可能因此受威脅。

文在寅競選團隊發言人金慶洙1月底被判處兩年半徒刑,因涉嫌運用部落客影響力在社群媒體上操弄輿論風向。現任慶尚南道知事(省長)的金慶洙當時讓該名部落客用電腦程式在按「讚」人數灌水,並在大約7萬則新聞報導張貼有利文在寅的評論。

金慶洙被視為2022年總統大選的潛在候選人,使情況對文在寅和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更加複雜。

不僅如此,文在寅妻子的密友孫惠園也深陷房地產醜聞。孫惠園是現任國會議員,被控假藉親戚名義在南部港市木浦市買了大約十棟的舊屋。她辯稱,購置這些房地產是為了協助保存歷史古蹟,但批評者卻質疑她濫權。這起醜聞還被拿來與朴槿惠閨密崔順實向商界施壓牟取利益的醜聞相提並論。朴槿惠被判處25年徒刑,目前在獄中服刑 。

這些醜聞不僅拖慢文在寅推動經濟與政治改革的步伐,也使反對陣營自由韓國黨聲勢增強。自由韓國黨是南韓主要保守勢力,預定本月27日選舉新黨魁。

(經濟日報)
--
OPEC、俄國 催生穩油市機制

一份合作章程草案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決定不成立正式組織,並表明新聯盟成員國的身分是自願且不具法律效力,也避免提到油價、市占與調降產量等敏感議題,反映憂心美國針對石油產業進行的反卡特爾立法。

路透揭露這份日期為1月,目的是建立一個新聯盟的文件草案顯示,OPEC和俄國將在4月17到18日於維也納開會時,討論建立名為「石油生產國聯盟」的「機制」,而非「組織」。

路透分析,這個做法反映OPEC與盟友擔心美國的行動。美國眾議院上周通過提出「禁止石油生產與出口卡特爾法案」(NOPEC),將進入院會表決程序,也需要獲得參院同意。OPEC與俄羅斯自2016年底達成協議、2017年共同減產支撐油價以來,一直招致美國總統川普批評。

文件顯示,新油國聯盟目的是設立促進對話的非政府平台,加強有關規劃政策的合作以促進油市穩定。

俄國國際傳真社(Interfax)報導,新聯盟將提供平台,讓部長們定期開會討論油市與技術合作,且對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開放,但新進者須經現有成員國核准,至於退出聯盟需遞交通知書,只能於隔年1月生效。

(經濟日報)
--
福島核災清理工作 首度派機器人探核燃料硬度

日本今天將派出機器人來嘗試替福島核電廠核子燃料進行檢測。2011年強震海嘯導致這座核電廠反應爐爐心熔毀後,今天這項複雜行動被視為災後清理工作的一大關鍵。

這項行動目的在更妥善評估核燃料熔融後的狀況,包括它是否穩定到能被拾起、移除,還是一接觸就碎裂。

經營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發言人告訴法新社:「行動於當地時間上午7時展開,將持續約5小時。目前沒有任何問題回報。」

這個行動正在核電廠2號反應爐執行;這是日本311大地震及海嘯後,3座熔毀的反應爐之一。

機器人先前已入內觀察反應爐,讓專家得以用目視方式對熔融核燃料進行評估,但今天的檢測將會是首度嘗試去了解這個輻射量超高的材料到底有多脆弱。

福島事件是1986年車諾比(Chernobyl)核災以來,全球第二嚴重的核災。清除熔融核燃料是大規模清理工作中最困難的一部分。

清理工作料將在2021年後才會展開,而東電還有其他問題要解決,包括如何處理大批儲藏在儲水桶內的輻射汙水。

311地震海嘯造成1.8萬人罹難,重創福島第一核電廠釀成核災,數以萬計的民眾因輻射威脅被迫從家園疏散。

(中央社)
--
加拿大司法部長閃辭 衝擊杜魯道政府

加拿大司法部長閃電請辭,意外扯出政府干預司法的曖昧指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所屬自由黨(Liberals)政治危機日益加深。

法新社報導,司法部長威爾森芮博(JodyWilson-Raybould)辭職之後,各界紛紛要求政府說明杜魯道辦公室是否曾說服威爾森芮博介入拉瓦稜公司(SNC-Lavalin)一案。

總公司設在蒙特婁的拉瓦稜公司涉嫌於2001至2011年賄賂利比亞官員,確保能在前強人格達費(MoamerKadhafi)執政期間取得政府合約,2015年遭到起訴。

威爾森芮博是加拿大首位原住民檢察總長和司法部長,但她上月突然轉調他職,在推特「以沉重的心情」宣布將離開內閣。

杜魯道表示「震驚和失望」。

他說:「我們的政府恰如其分地任事,遵循所有規範。」他斥責威爾森芮博,如果認知相左,為何不直接向他反映。

拉瓦稜公司遊說政府,包括杜魯道辦公室的高級官員,希望能在法庭外和解,只要繳納罰款,同意制定法規等等。

拉瓦稜公司主張,如果被判有罪,會導致公司岌岌可危,數千人失業。

但根據「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引述的消息人士,威爾森芮博拒絕請檢方和拉瓦稜公司和解,此案目前也還在審理當中。

杜魯道否認指控,表示:「我或我的辦公室從未指示現任或前任司法部長,針對此案做出特別裁定。」

(中央社)
--
奈及利亞大選造勢活動爆踩踏事件 至少14死

奈及利亞本週將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布哈里(MuhammaduBuhari)尋求連任,他的選舉造勢大會今天爆發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4人喪生。

這起踩踏事件發生在南方尼日河三角洲產油帶城市哈考特港(Port Harcourt)。法新社報導,哈考特港大學教學醫院(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Teaching Hospital)發言人表示,至少造成14人喪生。

當地媒體報導,布哈里造勢大會在當地一座體育館舉行。大會最後群眾企圖強行通過一處上鎖的出口,引發現場一陣混亂驚慌。

奈及利亞先鋒報(Vanguard)記者雅夫格波希(Egufe Yafugborhi)告訴法新社:「後面的人不斷推擠前面的人,造成有人跌倒在地,慘遭踩踏」。

布哈里政府聲明表示,總統「甫得知哈考特港造勢大會發生踩踏事件,造成全民進步黨(APC)多名成員不幸喪生」。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民主國家,總統大選將於16日登場,現任總統布哈里尋求連任的最大對手,是曾任副總統的商人阿布貝卡(Atiku Abubakar)。

(中央社)
--
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誓言 人道援助下週到

儘管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阻撓救援物資進入,反對派領袖瓜伊多今天告訴數十萬名支持者,迫切需要的人道救援物資將於23日進到國內。

法新社報導,瓜伊多(Juan Guaido)告訴群眾:「人道援助確定將進入委內瑞拉,因為篡奪者將別無選擇必須離開委內瑞拉。」

美方提供的人道救援物資已送抵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邊界,但委內瑞拉軍方奉總統馬杜洛(NicolasMaduro)命令,封鎖兩國之間一座聯絡橋梁,阻撓救援物資進入。

瓜伊多說:「倘若救援物資沒辦法進入,我們有近30萬委內瑞拉人瀕臨死亡。」瓜伊多一月自行宣布擔任委內瑞拉臨時總統,獲全球50國承認。

身為國民議會主席的瓜伊多援引憲法賦予的權力,宣布去年馬杜洛當選「不合法」,因為這場選舉普遍被外界視為舞弊。

馬杜洛:白宮極右勢力欲操控委內瑞拉

馬杜洛(Nicolas Maduro)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巴西新聞網(BBC News Brasil))專訪說,他才是委內瑞拉的憲法總統,而元月23日自封臨時總統、且獲得包括巴西在內42國承認的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JuanGuaido),是和美國川普政府一起策畫在委內瑞拉發動政變的叛徒。

馬杜洛還說,美國送抵委內瑞拉邊界的人道援助物資只是在做秀,企圖製造人道主義危機的假象,作為對委內瑞拉進行軍事干預的理由。

有關委內瑞拉糧食供應嚴重不足,造成平民百姓飢荒的問題,馬杜洛說「這都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杜撰的,委內瑞拉只有約4.4%的民眾生活極端貧窮。」

BBC質問,如果沒有人道危機,為何會有逾300萬人、幾達1/10的人口逃離委內瑞拉?

馬杜洛回答,這是作為經濟戰爭下的產物,出現了一種新的移民現象,但「官方數據顯示,近年來只有不到80萬人離開委內瑞拉,但很多人在外生活困苦後又重回祖國。」

馬杜洛也否認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高達1,000,000%,並將此資訊再次歸咎於西方媒體的誇大。

馬杜洛表示,數十個向川普政策靠攏的國家政府和白宮的極端分子想在委內瑞拉發動政變,但在委內瑞拉,只有人民有權根據憲法決定由誰當總統。

既然人民有權決定,委內瑞拉大可重新召開選舉,以解決總統鬧雙胞和國內兩極分化的情況。

馬杜洛辯稱,沒有人向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或司法機構提出質疑,「這根本是美帝國發動的政治戰爭,目前佔領白宮的極右勢力想在委內瑞拉擴張權力的伎倆。」

馬杜洛還說,川普明顯是一位白人優越主義者,鼓勵美國、歐洲和拉丁美洲的法西斯分子和新納粹勢力。

聯合國估計,近期在委內瑞拉發生的民眾示威活動至少造成40人死亡,其中26人死在安全部隊手中。

馬杜洛否認有民眾示威,稱只是一小群滋事者走上街頭,在暴力行為中被抓獲,「安全部隊只是行使其維護治安的權力。」

馬杜洛指稱,玻利瓦國家武裝部隊具備人性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結構,不是一支素質參差不齊的軍隊,所以堅定效忠憲法,隨時準備好保家衛國。

馬杜洛最後說,總統的位子不是誰都可以坐的:「我是委內瑞拉社會、政治、歷史、革命運動的一部分,這個偉大的民眾運動賦予我這個責任,我一定會傾盡全力履行這項使命。」

抓住金脈 委臨時總統傳派自己人進國營石油公司

4名消息人士表示,委內瑞拉反對派領導人瓜伊多提議任命6位主管,進入國營石油公司美國子公司西特哥石油(CitgoPetroleum Corp)的交接小組。

瓜伊多(Juan Guaido)尋求籌組臨時政府之際,盼能掌控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PDVSA)。掌控西特哥石油公司等委內瑞拉海外資產,特別是可以賺錢的資產,將提供瓜伊多迫切需要的資金。

瓜伊多主張馬杜洛(Nicolas Maduro)去年是靠造假才能連任總統,接著援引憲法,3週前自命為總統。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數西方國家都承認瓜伊多是委內瑞拉合法總統,但馬杜洛仍掌控國家組織。

記者詢問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西特哥石油公司和委內瑞拉石油部都未獲回應。

消息人士透露,瓜伊多團隊解決內部紛爭的同時,將指派西特哥石油公司的交接小組特殊任務,確保營運和金融一把抓。

消息人士表示,瓜伊多的顧問是近幾週從委內瑞拉各大能源主管中延攬而來,一些人婉拒加入瓜伊多的小組。

俄外長警告蓬佩奧 美國不得武力介入委內瑞拉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今天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提出警告,要求美國不得對爆發重大領導人危機,總統鬧雙包的委內瑞拉「動用武力」。

俄羅斯外交部聲明稿表示:「拉夫羅夫警告不得對委內瑞拉內政進行任何干涉,當中包括華府威脅動用的武力,此舉將違反國際法。」

聲明還表示,拉夫羅夫願意「在符合聯合國原則下,就委內瑞拉議題進行會談」。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稍早重申軍事干預委內瑞拉是「選項之一」。

四面楚歌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 (NicolasMaduro),面臨國際間要求他下台壓力越來越大。

馬杜洛面對反對派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o)的挑戰,瓜伊多一月自行宣布為臨時總統。

(中央社)
--
艾爾段:土耳其仗義直言 成某些國家敵人

土耳其「新曙光報」報導,總統艾爾段表示,土耳其因替受壓迫民族挺身而出,被一些國家當成敵人。在遭土耳其以「人道恥辱」痛批後,中國也嚴詞反擊,兩國正陷外交齟齬。

親政府報紙「新曙光報」(Yeni Safak)網站報導,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昨天在北部卡斯塔莫努省(Kastamonu)作以上表示。土耳其3月31日將舉行省巿長選舉,執政的正義發展黨(AK Party)昨天在卡斯塔莫努省舉行造勢活動。

報導引述艾爾段說法指出:「我們破壞他們的陰謀,照亮了自己的未來,因此他們就與我們為敵。他們變成我們的敵人,只因面對暴行的時候我們沒有保持沉默,因為我們當面斥責他們的不公不義。」

報導指出,艾爾段說,土耳其因為替受壓迫民族挺身而出,被一些國家當做敵人。他沒有點名是哪些國家,但報導提到,土耳其經常聲援受到壓迫的巴勒斯坦人和維吾爾穆斯林。

安卡拉日前替維吾爾人在中國新疆自治區的處境挺身痛批北京,兩國正陷入外交齟齬。

國際媒體針對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權狀況連番譴責,但全球49個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國家對此默不作聲,直到土耳其日前以「人道恥辱」對中國嚴詞抨擊,為穆斯林國家開了第一槍。

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阿克索伊(Hami Aksoy)9日聲明指出,「中國當局對維吾爾突厥人有系統的同化政策是人道上重大恥辱」、「超過100萬維吾爾突厥人被任意逮捕,在集中營和監獄中遭到酷刑和政治洗腦,這已不再是秘密」。

阿克索伊表示,土耳其要求中國當局尊重維吾爾人的基本人權,關閉再教育營,並且呼籲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採取有效措施,結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人道悲劇。他並提到,土耳其獲悉維吾爾詩人與音樂家黑伊特(Abdurehim Heyit)已辭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例行記者會對土耳其展開辛辣反擊。她說:「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的有關表態,非常惡劣。」

在此之前,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土耳其語網站10日晚間播出據稱是當天錄製的黑伊特影片,他在片中宣稱自己「健康狀況良好,且從未在再教育營內受到虐待」。

影片讓華春瑩以此做為證據在11日的外交部記者會批評土方「基於把活人說成死人的荒謬謊言,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做法極其錯誤、極不負責。我們對此堅決反對」。

另一方面,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網站10日也向中國公民發布針對土耳其的旅遊提醒指稱,「經綜合評估當前形勢,大使館再次提示在土耳其的中國公民及來土國的中國遊客提高警惕,注意人身財產安全」。這是中國自2月以來,第2度針對土耳其發布旅遊提醒。相較2月1日是因應春節旅遊而提醒,10日的旅遊提醒政治意味濃厚。

中共黨媒「環球時報」11日和12日接連發文痛批土耳其,除發表題為「土耳其沒有資格指摘中國新疆治理」的文章,並在另一篇指責土耳其有大突厥主義情結的文章表示,土耳其先前也曾就新疆問題「說三道四」。

土、中關係正掀波瀾,艾爾段上述談話未點名所指的是哪些國家,給外界留下更大想像空間。

(中央社)
--
法國運鈔司機攜逾1億消失 隔天傳出已被捕

法國警方消息來源今天表示,昨天清晨消失在巴黎附近、帶走340萬歐元(新台幣1億1829萬元)的運鈔車司機已經落網。

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這名28歲的運鈔司機在巴黎以北約160公里的亞眠(Amiens)市中心一所公寓被循線逮捕,身邊還有大部分失蹤的現金。

消息來源講述案發過程,昨天清晨約6時,運鈔車停在巴黎北郊奧貝維埃(Aubervilliers)西聯公司(Western Union)辦公室外,司機留在車上,他的兩名同事則走進大樓。

當兩人走出大樓,運鈔車和司機都不見了。

運鈔車不久就在幾條街外被人發現,但車門打開,現金袋不見蹤跡。

最初報告指掉了約100萬歐元,後來改口說是340萬歐元。消息人士說,同車的兩名運鈔人員並未受傷。

去年2月間法國和瑞士邊界附近也曾發生類似搶案,當時一名運鈔車司機為解救遭綁架的女兒,將車上多達2600萬歐元(約新台幣9.5億元)的現金交給綁匪。

(中央社)
--
美國務卿訪歐 籲禁用華為設備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1日匈牙利進行訪問時表示,中歐國家若使用華為的設備,可能會對當地的國安造成風險。他也警告,若中歐國家堅持使用華為的設備,美國恐難與這些國家繼續合作。此外,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中國電訊設備進入美國網路,華為的經營恐將更艱困。

據路透等外電報導,蓬佩奧在當地時間11日表示,匈牙利若允許華為在當地擴張,民眾的私隱可能會面臨風險。他強調,華府有義務向盟友分享訊息,雖然盟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使用這些產品,但若華為設備與美國電訊設備出現在同一個地方,美國將很難繼續與相關盟友繼續合作。

蓬佩奧進一步指出,中國在示好時通常帶有附加條件,這些條件恐將讓匈牙利背負債務。西方國家相信,華為的設備可能被中國用於間諜活動,雖然華為多次否認相關指控,但仍未能消除這些國家對華為的疑慮。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回應指出,美方赤裸裸地威脅和挑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抹黑打壓中國公司在海外的發展,既不公正,也不道德,希望各方能摒棄意識形態的偏見,創造公正、開放的環境。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發行政命令,禁止中國電信設備進入美國網絡,美國抵制華為的行動恐將進一步升級。然而,美國農村地區部分營運商對此大加反對,因美國農村地區很多電信營運商都使用低成本的中國基礎電信設備,若要更換網路設備,費用恐將達到8億到10億美元。

(工商時報)
--
騰訊領投1.5億美元 入股Reddit

大陸網路巨頭騰訊11日確定入股美國知名論壇Reddit,領投其3億美元D輪融資。商業方面,外界關注此次中美兩網路巨頭會否有更積極的合作,分別迎擊他們在國內的對手字節跳動、臉書。

CNBC報導,Reddit在11日宣布,以30億美元估值完成3億美元的D輪融資,騰訊領投此輪,投資約1.5億美元,其他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富達基金和美國饒舌歌手史努比狗狗等。

Reddit執行長霍夫曼(Steve Huffman)表示,此次融資有助於Reddit向國際擴張,並擴大且改良其廣告平台,與當前全球廣告收入巨人臉書、谷歌抗衡。霍夫曼也希望藉由此次融資,改善Reddit網站,吸引更多用戶,當前Reddit用戶多為18至24歲年輕人。

由於國際擴張是Reddit目標之一,有觀點認為Reddit會否有意藉由騰訊為跳板,發展大陸市場。不過大陸市場有其特別性,加上已有騰訊與眾多社交平台競爭,並不易進入。此外,騰訊並不常出手介入投資企業的業務,例如騰訊2017年曾大幅投資臉書對手Snap,但雙方並無具體合作案披露,在臉書打擊下Snap股價也持續滑落。

CNBC指出,近年Reddit積極發展影片、遊戲業務,使霍夫曼認為在遊戲上能和騰訊有合作空間。而也有美媒認為,騰訊或許藉由Reddit和抖音、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繼續在海外市場競爭,由於騰訊沒有海外的影片平台、微信出海擴張無太大進展,故Reddit能做為現成武器與抖音等產品抗衡。

其實字節跳動在2016年曾想收購Reddit,但Reddit質疑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估值和潛力故未談妥,如今騰訊率先出手,也是先除去一個可能讓對手壯大的潛在因素。

(工商時報)
--
大毒梟古茲曼定10宗罪 追繳140億「可用來築牆」

全世界最惡名昭彰的墨西哥大毒梟「矮子」古茲曼(Joaquin "El Chapo" Guzman) 12日被聯邦陪審團判定10項控罪全部成立;共和黨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也隨即提出法案,指檢方要求沒收古茲曼的毒品利潤和資產140億元,可以直接用於興建邊界圍牆。

克魯茲最早曾於1月3日做出類似提議,如今他和幕僚人員連夜擬出的「確保合法徵收隱藏資產以維護法治」提案,可能有機會在參院通過。

美聯社報導,古茲曼走私毒品案歷經三個月審判過程,全案涉及規模龐大的走私行動,內容充斥好萊電影般的情節:恐怖殺戮、政治報復,墨西哥胡椒罐裡藏古柯鹼、槍枝鑲滿寶石,他還與情婦經由隱密通道裸體逃脫。

61歲的古茲曼12日在法庭現場,聆聽法官宣讀他陰謀走私毒品的有罪判決。他的妻子柯羅奈爾-艾斯普洛(Emma Coronel Aispuro)也在場觀看,在無奈得知判決結果後,夫婦兩人還互比大拇指。

古茲曼的刑期訂於6月25日宣判。他可能會被送往安全監控程度最高的聯邦監獄,以防再次成功逃獄。古茲曼曾於2001年躲在洗衣槽內逃出監獄;2014年,他再次逃獄,騎著摩托車穿越長達一哩的火車鐵軌隨道,成為墨西哥家喻戶曉的民間英雄。

在法庭結辯過程中,辯方律師只花半小時替古茲曼做結辯,也並未否認罪行,但辯方敦促陪審團不要相信那些「說謊、偷竊、欺騙、交易毒品和殺人」的政府證人。

聯邦檢察官多諾霍(Richard P. Donoghue)則指此判決是「遭受巨大痛苦的美國人民的勝利」,他指被告在邊界上施放毒藥,希望古茲曼被判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

陪審團是在廣泛審理六天後做出的判決,他們分析1980年代後期以來,古茲曼和他領導的墨西哥最大販毒集團西納羅亞(Sinaloa Cartel),持續走私大量毒品到美國賺取數十億美元利潤的各項證據,由於證據數量龐大,被調查當局用「雪崩」來形容。

有證據顯示,毒品通過秘密隧道湧入美國、或藏在油罐車中、或在汽車底盤中、或裝在通過合法出入邊界的鐵路車廂內;邊界牆能否發揮功效,出現質疑。

(世界日報)
--
澳洲允難民入境求醫 總理憂移民潮

澳洲政府強勢對抗國會,寧願重啟離岸拘留政策,就是不願讓難民入境!澳洲國會在反對黨領袖蕭頓的支持下,以些微差距投票通過移民醫療政策,讓被暫留在外島的難民能上岸獲得醫療資源;對此,總理莫里森抨擊,這項決定將讓澳洲邊防被破壞,擔心變成移民入境的SOP,他表示寧願重啟聖誕島的離岸拘留,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移轉治療。


澳洲離岸政策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堅持強硬移民政策(對澳洲有價值者入境理念)的澳洲一直有移民離岸政策,他們透過與鄰近島國協議,將移民留在諾魯島等地,慢慢等待審核。不過,該國並未規範審核的時間,因此,強制隔離的離岸政策變成澳洲處理難民議題的固定模式,也被批評為「眼不見為淨」。

諾魯島等居留地的隔離措施與基礎建設都很糟糕,不只一次被聯合國與非政府組織批評不人道,據統計,至少12人在拘留中心死亡,而難民兒童更有自殘傾向。

莫里森憂鐵壁不再

《時代報》報導,澳洲國會日前在反對派工黨領袖蕭頓的高呼下,在眾議院以75比74票的小勝、參議院也以36比34票通過醫療法案,讓移民能入境獲得醫療資源。對此,莫里森不滿表示,離岸拘留算是合理之舉,至少減低移民從海上闖關的死亡率,「這些反對派根本不曉得離岸政策的背景,這樣的法案鐵定會削弱我國的邊境安全。」

莫里森擔憂的是,這項法案將使離岸拘留政策不再「鐵壁」,澳洲的人口結構因收入高,面臨人口增長與就業壓力的問題,容易因外來者衝擊而變得敏感,法案可能被未來想闖關入澳洲的移民當成「入境守則」。

重啟聖誕島拘留

雖然法案已過,但莫里森誓言將全力保護澳洲的邊境安全,據《Student Edge》報導,莫里森將重啟關閉沒多久的聖誕島拘留中心,盼將該國鄰近的聖誕島打造成對抗移民的「最後一層防線」,他表示,難民來到拘留中心後,若需要醫療資源,將由專業的醫療團隊評估,是否需要被移轉治療,此舉說明,莫里森仍打算對抗外島上現有的1500多位難民,不願接收這些負擔。

(台灣醒報)
--
研究:環境乘載已瀕極限 政府未因應

人類對於環境破壞已進入臨界點,社會與經濟恐失衡。英國智庫公布最新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與海洋酸化等因素已讓地球環境不穩定來到臨界點,從全球各地極端氣候與洪災事件以倍數成長可見一斑。

據《BBC》報導,英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IPPR)在報告中指出,氣候變遷、大量物種消失、表土侵蝕、森林伐木與海洋酸化等因素,正推動一個已達到臨界點的複雜、動態的環境不穩定過程。因此,政府部門應將焦點轉移至重視環境崩解規模與節奏、對社會的後遺症以及轉型改變的後續需求等3領域上。

IPPR也指出,從1950年起,全球洪災次數已增加15倍,極端溫度事件增加20倍以及野火次數成長7倍。另外,從20世紀中期開始,全球3成的可耕地因侵蝕已變得瘠薄,估計2050年,地球95%土地面積將出現退化。以英國為例,當地每年有220萬公噸表土侵蝕,超過17%的可耕地出現侵蝕現象。該機構也提出,許多科學家相信我們已進入一個快速環境變遷的時代。

據《CNBC》報導,IPPR強調,較貧窮國家更易受到環境破壞的影響,但卻無法準備或應對。報告也表示:「決策者與政治人物並未充分認識到,更別說去應對環境變化帶來的災難性威脅。」除此之外,從1988年起,估計全球100家公司便排放了全球71%的工業溫室氣體。

對此,倫敦大學學院教授魯易司表示,「IPPR說得對,環境變化正以更快的速度發生並有可能破壞社會穩定。糧食供應的日後問題也可能導致價格飆升,因而引發內亂,而且移民數量增加也可能帶給社會壓力。」

(台灣醒報)

健康

婦黑痣變大如「獸皮」「恐誘發成癌」1年9次刀切除

黑痣恐誘發成癌。高雄一名40歲婦人,自小左大腿就有塊黑痣,隨年齡增長、愈長愈大,還遍布毛髮,到高雄榮總就醫證實罹患「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有可能併發癌病變,由於黑痣範圍已比手掌還大,高榮為她進行分階段切除手術,一年內開9次刀才切除乾淨。醫師呼籲民眾身上黑痣若有持續長大等表現,應及早就醫。

高雄榮總整形外科將在外科醫學年會中發表此案例,收治病例的高雄榮總整形外科醫師王冠穎表示,這名中年婦人自述自小左大腿處即有塊黑痣,因不痛、不癢,一直未理會,但長大後,黑痣也跟著長大,且痣上還有許多毛髮,基於美觀因素求診想切除。

「色調不均應就醫」
王冠穎說,經安排檢查,證實婦人是罹患「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黑色素痣成因不明,研判是胚胎形成過程中,外胚層細胞發生突變所致,若痣直徑超過20公分即屬於「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其上常有大量毛髮生長,俗稱「獸皮」,不僅影響患者外觀,還可能誘發癌病變。
王冠穎說,婦人左大腿上的痣雖未惡化為癌病變,基於預防其癌病變,與婦人期待美觀,建議切除,因痣直徑逾20公分、比手掌還大,若一次手術切除,會造成大範圍皮膚受損,醫療團隊為她安排在一年內進行9次切除術,最近完成第9次手術,婦人很滿意結果。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錫根表示,「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若不進行患部預防性切除術,有可能誘發成癌,他曾收治一名60歲男子,坐視其右腳「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逐漸長大,待出現易疲累、體力差等症狀就醫,黑痣已惡化成癌,且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多處臟器,經治療男子仍在一年多後身亡。
王冠穎提醒,要注意身上的痣外觀是否出現不對稱性、邊緣是否模糊不清、色調上是否不均勻、深淺不一、大小是否超過6公釐以上或有變大、表面有不規則隆起等情形,或身上有大於直徑20公分的黑痣,有可能惡化為癌病變,建議就醫檢查。

巨型黑色素痣
成因:不明。懷疑與胚胎發育期外胚胎細胞發生突變有關
症狀:黑色素痣面積佔20平方公分以上
發生率:約50萬分之1
風險:有可能惡化為黑色素癌,隨癌細胞擴散,可能致死
主要治療:外科切除

(蘋果日報)
--
銼刀修圓別用剪 防腳趾甲「凍甲」

許多人的雙腳小拇趾會有典型的漢人指甲遺傳特徵,小拇趾末端會有一片小小的多出來的指甲。醫師建議,修剪這類漢人指甲不當會形成讓人頭痛的「凍甲」,建議使用銼刀將多出來的趾甲組織的銳角適當修圓即可。

剪太裡面產生銳角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勇毅指出,修剪漢人指甲時,不要用指甲剪修剪,因為指甲剪修剪常容易剪太裡面,讓修剪邊緣形成朝上的銳角,指甲銳角的甲床組織如果往上繼續長,就容易插入前側皮膚軟組織的下方,形成「凍甲」,造成細菌感染,嚴重時恐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李勇毅說,若形成凍甲又有細菌感染,可請醫師先開立抗生素藥物,且勿穿太緊的鞋子,減少指甲壓迫;必要時採取拔除指甲、電燒、冷凍療法、指甲矯正等療程。

(蘋果日報)
--
春節期間類流感增69重症 2週內仍是高峰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春節連假期間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破十萬人次,雖低於原先預估值,但仍新增六十九例重症、八例死亡,從去年十月進入本流感季以來,重症已達四七五人,是近五年同期次高,預計未來兩週疫情仍處高峰,二二八連假後才會下降,民眾賞燈或出遊要注意防護措施。

2重症童未打疫苗、併發腦炎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的六十九例重症介於兩歲至九十八歲,一半是六十五歲以上族群,年齡最小的南部兩歲女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與嘔吐、腹瀉、全身抽搐症狀,另一名北部四歲男童則有發燒、咳嗽、流鼻水與手部顫抖、意識改變情形,兩人均未接種流感疫苗、併發腦炎,其中一人已出院、一人住院中。至於新增的八例死亡,在五十六歲至九十八歲之間,均有慢性疾病史、併發肺炎而亡。

以往流感疫情高峰多落在春節連假期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今年暖冬,除夕至初五急診類流感就診三萬一六九七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兩成,但本週開學,未來兩週仍處疫情高峰,提醒民眾賞燈或出遊要注意防護措施,預期要到二二八連假後疫情才會下降。此外,日本為國人短期旅遊熱門地點,但當地流感疫情持續,前往賞梅或賞櫻也要提高警覺。

羅一鈞強調,近期國內陸續有幼童感染流感併發腦炎,目前公費流感疫苗仍約有六萬多劑,符合資格者務必把握接種機會。

(自由時報)
--
暖冬影響 春節類流感降2成

今年暖冬,春節類流感就診約十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兩成,但本流感季重症個案高達四七五人,是近五年同期第二高。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接下來二周仍是流感高峰期,預估到二二八連假後,流感疫情才會趨緩。

疾管署統計,今年春節除夕至初五,國內急診類流感就診累計三萬一六九七人次,九天春節連假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共約十萬人次,較原先推估值十一萬五千至十三萬四千人次低。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春節氣溫偏高,不適合流感病毒活動,類流感就診人次比去年減少兩成;此外,雖本季流感疫苗出現異常而導致缺貨,但統計接種率已達二成二,與往年相仿。接下來二周仍是流感高峰期,目前仍剩下六萬五千劑公費疫苗,符合身分且未施打的民眾,可盡速接種疫苗。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本月二日至十一日新增六十九例流感重症,是本季單周最多,患者以感染H1N1病毒最多,占四十八例;重症患者最小為二歲女童,未接種流感疫苗且罹病後併發腦炎,入院後二周因症狀改善出院;另一名四歲男童也疑似併發腦炎,目前仍住院中。重症患者中有八例死亡病例,介於五十六歲至九十八歲,均有慢性病史。

(聯合報)
--
牙科顯微鏡治療 改善傳統手術盲點

40歲的陳小姐因右側上顎第一大臼齒持續悶痛半年,期間在診所接受傳統根管治療多次仍未見成效,轉診至永康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接受手術顯微鏡檢查,才發現臼齒內仍有未曾治療過的根管,以致臼齒悶痛,經治療後已緩解症狀。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許容福表示,牙髓根管系統相當微小且極為複雜,往往無法靠肉眼辨識,且根管內若清創不全,患者再疼痛機會也高。研究顯示,使用顯微鏡輔助治療較傳統治療方式,有更高的治療成功率,可明顯降低患者再疼痛的機率。

許容福提到,牙科手術顯微鏡可改善傳統根管手術所看不見的盲點,提高臨床醫師查看齒內細節的能力,目前以牙髓病科專科醫師治療使用居多,但手術顯微鏡部份療程、醫療耗材仍需自費,以根管治療為例,每顆牙需花費約7000到9000元不等。

奇美醫學中心20年前引進牙科手術顯微鏡設備,以手術顯微鏡治療的牙科患者約3到4成;曾有一名50歲女病患因咀嚼時感到牙齒疼痛,多次檢查卻找不出原因,最後在手術顯微鏡輔助下,發現一條深達根管內部的裂痕,確診為裂齒症後,也進行拔牙等後續治療,解決牙疼問題。

(自由時報)
--
脖子腫痛以為落枕 竟罹肺腺癌第4期

45歲的張小姐日前因覺得脖子卡卡、腫痛就醫,原以為只是單純落枕,先吃止痛藥和放鬆劑治療,但過了3、4天,症狀未改善,經安排電腦斷層和X光檢查,發現左側淋巴結腫大、左下肺葉有陰影,確診為肺腺癌第4期,癌細胞並已擴散到頸部淋巴,目前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中。

亞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戴芳銓表示,這名患者到院前已接受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淋巴結腫大,研判不單純,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左下肺葉有2公分陰影,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切片和細針抽吸,確診為肺腺癌第4期。因患者不菸、不酒,且作息正常,得知罹癌無法接受,研判長期在通風不良的廚房,或與近年空污有關。

戴芳銓表示,因肺腺癌第4期無法透過根治性手術治療,目前以標靶藥物治療,並考慮加上抑制血管新生藥物合併治療,希望能達到最佳控制效果。

頸部淋巴擴散 標靶藥物治療
戴芳銓提醒,若頸部淋巴腺發炎,直徑不會超過2公分,若超過2公分,且摸起來堅硬,就可能是惡性腫塊,且有80%是由肺部、咽喉、口腔、鼻腔等其他部位轉移而來;女性患者若在上鎖骨區發現腫塊,其原發癌則多為肺癌,這名患者到院時,就發現左側鎖骨已長了一個大包。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其中85%的肺癌是非小細胞癌,而腺癌又是非小細胞癌的常見類型,常發生於女性、沒有抽菸的民眾,因此類腫瘤的生長和轉移速度較慢,患者早期較不易發現任何症狀。

預防肺癌除戒菸、杜絕二手菸外,也要避免暴露在石棉產業、油漆製造業、金屬業等致癌環境中,因近年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例提高,建議煮飯時減少廚房油煙,並注意廚房的通風。民眾若到戶外運動,也可參考空污品質指標,平時並可透過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含茄紅素、胡蘿蔔素的蔬果,以及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提升身體的自我防護。

(自由時報)
--
解決潛在精神疾病 擺脫酒癮纏身/陳紹祖(花蓮慈濟綜合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

酒駕事件奪走許多人寶貴生命,使得飲酒問題在過去一年中,引起大眾關注。飲酒是人類社會中文化活動的一部份,但是隨著酒精取得的便利性增加,廣告與媒體將飲酒與時尚歡樂強力聯結,使得飲酒造成社會問題的情況日益上升。

酒精使用障礙症(俗稱酒精依賴或濫用)是精神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有11條診斷標準,內容繁多複雜,可以簡單歸納為:飲酒失控(喝太多、太久、太想喝、停不住)、功能損害(工作、人際、社交受影響)、風險飲用(心理、身體不適還喝)和耐受戒斷等4項。

飲酒失控 解決酗酒核心問題
「飲酒失控」其實是酒精依賴或濫用最核心的問題,從事臨床工作多年,病患和部份家屬都認為,病人可以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但是這往往是一種錯覺。

許多酒癮病患之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其實是因為他們同時罹患另一種精神疾病。以一項國外研究報告為例,酒精使用障礙症患者中,約有37%至少有一項精神疾病。這些人中有18%有情緒性疾患(如:憂鬱症、躁鬱症),15%有焦慮性疾患(如:恐慌症、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此在治療酒癮問題時,須一併治癒潛在的精神疾病,才能夠使飲酒失控行為得到改善。

有一位長年飲酒的50多歲男性,在妻子陪伴下前來門診。經過住院和持續門診追蹤近一個月後,病人可以停止持續性飲酒,但是強烈的飲酒慾望卻依舊不時浮現。經過詳細會談後,才發現原來病人飲酒是為了要灌醉自己,以消除常常在耳邊跟他說話的聲音,它會責備他、恐嚇他、命令他,讓他恐懼煩躁。

原來這位病患從30多歲就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經過適當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後,病人終於可以很自在的生活,不需要用喝酒來壓抑聽幻覺。

另一位近60歲、事業有成的台商,被家人從台北帶到花蓮慈濟醫院門診接受治療,他在台北某醫學中心接受兩週住院戒酒治療,在戒斷症狀消除後出院。但出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酒喝。

經過詳細問診,發現病患是在兩年前開始每天飲酒,之所以會從偶爾的社交性飲酒變成酗酒,應該和兩年多前代理權被收回有關。事業不順,造成情緒低落,飲酒儼然成了病人自我治療的方法。

因此治療的重心從戒酒改為治療憂鬱症。經過治療後,病人終於可以順利脫離強烈的飲酒慾望,在事業和家庭關係上重新出發。

醫病充分溝通 才能正確治療
從上述兩個案例可以知道,治療飲酒問題,必須要同時處理讓病人「失控」的潛在精神疾病。要能夠妥善治療酗酒病患的精神疾病,其實需要醫師和病患間有充分交流與溝通,才能確立正確診斷,針對最核心的病因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讓病患重拾人生的主控權,不再被酒精綑綁。

(自由時報)
--
追劇多眨眼 防乾眼症糾纏/李浩榮(展欣眼科醫師)

一名30歲左右的女性上班族前來就診,指最近一個月迷上韓劇,晚上睡前都會躺在床上連看3-5集才會就寢;近日突然感覺雙眼視力減退,無法聚焦,甚至伴有畏光、燒灼感、眼睛睜不開等症狀。檢查後發現,眼球表面呈現嚴重的點狀破皮,在接受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及眼藥水治療,同時也修正不良的生活作息之後,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

近年來乾眼症已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無論是自身或環境中,任何使淚水分泌減少或過度蒸發的因素,都可能導致乾眼症的發生。

◎我們的淚液是由3層結構組成:

●油脂層
●水層
●黏液層

若淚液中的3種成分分泌不足或比例不均,就會導致眼球表面潤滑不足,繼而出現紅眼、乾癢、畏光、流淚、視力模糊、脹痛、刺痛、異物感,這些都是乾眼症的症狀。若未即時治療,長期反覆發生,會造成角膜穿孔,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失明。

目前乾眼症的治療,除了必須改善不良的用眼習慣之外,也要使用人工淚液來滋潤眼球表面,並搭配消炎藥水修復受損的細胞。然而對於部分較嚴重的患者,醫師會使用自體血清取代人工淚液治療,萃取自己血液中的各種生長因子,加強眼球表面的修復,避免過敏及藥物毒性等副作用。

在飲食上搭配補充堅果類、魚油等食物,才能重獲舒適而明亮的「生活視界」。

(自由時報)
--
過年大吃「瘦」不了 小心變笨

春節結束,不少人肚子也圓一圈。專家提醒,若不在一個月內恢復原本體態,代謝系統將變化,使身體傾向儲存脂肪。一篇發表於國際期刊的回顧文章指出,現代人吃太多不活動,可能影響大腦認知功能,建議民眾多運動、多吃蔬果、多喝水,同時補充蛋白質,不只維持身材,還能變得更聰明。

「過年大魚大肉又把酒言歡,當然容易胖。」晨光健康營養專科院長趙函穎表示,她曾遇過一名30歲女子,過年期間不忌口,又狂嗑瓜子、牛軋糖及鳳梨酥,加上排便不順,內臟脂肪從7狂飆到11單位,腰圍直接暴增2.5吋。

經營「史考特醫師的一分鐘健身教室」網誌的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王思恆,在春節期間貼出今年一月發表於「認知科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的回顧文章,內文探討熱量過剩與認知功能間的關係,結論竟是:「吃太胖會變笨!」

王思恆說,該文章內容是假說「為何人有聰明大腦」,因原始人類為了獲取更多食物及營養,學會集體狩獵及烹煮食物等複雜技巧,使得大腦功能比猿猴或猩猩更大更好。

但現代生活不需靠狩獵獲取食物,人愈吃愈多、愈動愈少,大腦失去功能發展理由而用進廢退。

此外,國際不少研究證實,不運動且體重過重者,相較有運動的人更易罹患糖尿病及失智症,且吃太胖不僅影響大腦,還可能遺傳給孩子。

「文章說得有道理!」王思恆說,國外曾找多對同卵雙胞胎進行研究,發現基因完全一樣的兩人,有運動者比沒運動者的大腦體積大,所以多動能讓人變聰明,是肯定的。美國也曾提供孩子飲食及運動諮詢,孩子不只變健康,學業成績也跟著提升。

身材走樣 1個月內要瘦下來

「保持身材的最佳祕訣,就是不要發胖!」王思恆說,因身體變胖,代謝系統就會出現變化,使身體傾向儲存脂肪,想減重會更為困難。

所以平常就應多吃蔬果、避免過度飲酒;若發現身材走樣,建議要在一個月內瘦下來。

對於春節期間已暴飲暴食,身材已圓一圈的人,該怎麼補救?趙函穎建議,可採「順應式」的高纖吃法,把肚內油脂排出。順應式吃法是指順著個人飲食愛好,但改吃高纖食物,進而達到減脂效果,避免過度壓抑食欲而反彈暴食。

「順應式」飲食 拯救身材

例如,肉食族多吃菜之餘,可選擇雞肉凱薩沙拉代替。甜食控的主食則可改吃甜玉米或地瓜,早餐飲料則可選低糖的高纖豆漿,雖然食物都含有糖分,但纖維多、營養夠又有飽足感,更容易瘦下來。

若是愛吃火鍋的人,趙函穎建議同時搭配含鉀蔬果,例如小番茄、芭樂或莓果來排鹽,另可吃昆布等含碘食物,增加新陳代謝,「簡單來說就是吃對食物,輕鬆達到飽足感。」

王思恆說,減重關鍵是飲食控制,此外也應搭配運動。若春節期間暫停運動者,建議循序漸進運動回來,才不會一下子受傷。過去就有人因突然做大量運動,結果出現運動傷害。若沒有運動習慣者,最好方法就是走路或快走。

趙函穎說,很多人覺得少吃多動很痛苦,所以要達到瘦身目的,一定要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式,才能順利找回原來腰線。

(聯合報)
--
輪班、夜班讓你睡不好?醫師教你七招健康睡

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輪班工作已經成為製造業、倉儲通訊業、運輸業、醫療保健服務業(包含長期照護產業)、保全業、便利商店等事業經營的常態,甚至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根據勞動部調查,全臺灣非固定白天班的勞工比例從2001年的16%,至2013年已上升至22%,受輪班作息影響的勞工數目漸增,不少人因個人的生理時鐘無法適應輪班工作而產生「輪班工作障礙」,深為睡不著、睡不飽、睡不夠所苦,上班時容易感到疲憊和想睡覺,因此警覺性降低,也較容易造成意外事故,進而影響工作的生產力和生活品質。

成大醫院職業醫學部研究醫師,同時也是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委託成功大學辦理之南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醫師的魏玉亭指出,罹患輪班工作障礙比率最高的是從事夜班工作者,達到14-32%,其次是換班式輪班的8-26%。因為無法適應輪班工作而產生「輪班工作障礙」的勞工,即使躺在床上有7-8小時的足夠時間,仍出現工作時間想睡覺,或該睡覺時卻睡不著、睡得淺、睡眠片段的情況。

而這些有輪班工作障礙的病人,除了較常出現十二指腸潰瘍、肥胖症與心血管疾病外,還會有較差的記憶力、較高比例的憂鬱症和其他情緒障礙。

魏玉亭表示,要改善輪班工作障礙最好的方法就是換回正常白班,相關症狀就會緩解;但如果無法不輪班,建議:

1.暫時不要輪夜班;

2.調慢換班的速度:1個月後再換另一種班別;

3.從逆時針方向換班模式:從清早班換成夜班,夜班換中班,中班換清早班,調整為順時針方向:從清早班換成中班,中班換夜班,夜班換清早班。

就生理時鐘而言,魏玉亭醫師也提醒,排班應考量員工的年齡和個人偏好,如:習慣早睡早起者較能適應清早班,習慣晚睡晚起者較能適應夜班。如果可行,最好可以讓員工選擇適合自己的輪班時間。

至於輪班勞工要如何好好睡覺?魏玉亭建議以下提供幾個小技巧,以加速適應輪班的型態:

1.想把生理時鐘往後延:傍晚到深夜的前半夜,可使用光照治療,而光照治療經常使用的光照強度為2500燭光,大約為早晨陽光的強度,讓光線訊息可以影響下視丘,調整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達到生理時鐘的調整;或早晨下班返家後戴上墨鏡、臥室拉上窗簾等方式,藉以減少白天陽光的照射。

2.輪夜班休假時,應盡量維持晚睡,如凌晨3、4點,收假後才能繼續適應夜班的作息。

至於「失眠」的問題,則需要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其方式包括:

1.須白天入睡:建議應使用眼罩、耳塞,拉上窗簾,緊閉隔音窗,室內溫度維持24至26℃;必要時,經醫師評估後,可適當使用安眠藥物或褪黑激素。

2.休假期間:建議仍比照原來輪班工作時的作息,或是採取「定錨式睡眠」,把睡眠拆成「固定4小時」和「隨機4小時」。無論輪值日班、夜班或休假,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睡上4小時,可產生「定錨」效果,維持內在生理節律;另外的4小時睡眠,則視作息變化再來調整。如果工作時有昏昏欲睡、恍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建議工作前可以小睡 1小時,或是在工作4小時後,用餐與小睡1小時,都有助於減少工作期間「反應遲鈍」的情形。

魏玉亭指出,現今24小時運轉不停歇的社會型態,輪班工作已無可避免,輪班工作者承受著較大的身心壓力與健康風險,容易產生「輪班工作障礙」;因此她提醒,輪班工作者應依據個人狀況加以調整,睡好睡飽,才有可能適應輪班作息,保持健康和生產力。

(聯合報)
--
29歲自律神經年齡卻逼近80歲 問題在工作型態

一名29歲的男子任職期貨買賣工作,業務上為配合美國股市時間,經常熬到凌晨5點才入睡。做這份工作至今不過3年,發現自己經常精神萎靡,憂鬱沮喪的同時還焦躁不安,十分難受。在一次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的自律神經年齡高達70歲、80歲,嚇壞自己也嚇壞醫護人員。

榮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說明,自律神經控制人體的心跳、血壓、呼吸、消化道、膀胱、腺體分泌等功能,自律神經整體活性越高,代表一個人的生命力越旺盛,且心肌梗塞、腦中風、失智症、癌症的發生風險較低。

自律神經又可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的活性高會促進心跳、血壓、體溫、呼吸頻率與抑制睡眠,後者的功能則相反,兩者猶如油門與剎車,需要互相協調達成平衡。

當長期處在高壓環境、噪音環境、情緒緊蹦或熬夜晚睡,都可能使交感神經長時間緊蹦,但緊蹦過久的橡皮筋會彈性疲乏,自律神經也是,最後就會走向自律神經失調,上述該名年輕男子就是典型實例。

康宏銘在臨床上除了會建議上班族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避免菸酒或噪音暴露,也強調必須規律運動與學習禪坐、瑜珈或其他放鬆活動,才能讓人有充電、有放電,讓自律神經協調運作。

康宏銘說,要瞭解自身的自律神經活性,可檢視幾項生理指標,包括肌肉質量、骨質密度、動脈硬化指數、生長激素、性荷爾蒙、心律變異性分析等。另也可藉由心律變異性分析(HRV)測量心跳與心跳間距的變化,藉此觀測呼吸運動、血管運動與內分泌活動狀態,並透過數據分析與頻譜轉換來量化自律神經整體活性。

(聯合報)
--
面膜保養水噹噹?醫師:2關鍵、2禁忌

常敷面膜,真的可以讓皮膚水潤?越貴的面膜效果越好嗎?皮膚科醫師指出,面膜屬於簡易的濕敷療法,具有局部強化、穿透力強等特性,如經常敷臉,可以達到一定保養效果,但必須避免「過夜」、「過敏」等兩大禁忌。

台大醫院皮膚科教授蔡呈芳指出,門診經常收治因為面膜使用不當而導致皮膚發炎的個案,一進到診間不用開口,光看臉部就知道問題出在哪,因為紅腫病灶就是面膜形狀。

蔡呈芳指出,面膜可說是濕敷療法的一種,在密封情況下,幫助皮膚吸收美白、保濕、除皺等保養成分,一般建議,敷貼肌膚時間20分鐘,如果太久,原本充滿水分的面膜乾掉之後,就會形成風乾效應。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面膜效果好壞,關鍵在於保養成分及貼膚性,面膜須緊密貼合,才能將精華液滲透到角質層。貼合後靠皮膚溫度增高、毛孔張開,吸收精華液,如果敷上後,緊貼度差,一直滑落,就算成分再好,效果也有限。

有些人天天敷面膜?趙昭明說,太營養的精華液反而會加重肌膚負擔,就像建議兩天敷一次,比較適當。冬天敷面膜太涼,如果想加熱,應先了解產品是否耐熱,如果耐熱,可未開封的面膜放在20至40度溫水,不過,含有美白成份的面膜不可加熱。

至於面膜售價高低相差極大,該如何選擇?趙昭明指出,一般面膜成本約在5、6元之間,如果成分及濃度較優,或是材質較為特別,價格當然貴一點,建議多多試用各種面膜,找出適合自己肌膚的產品。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