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20713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31152!中重症+92、死亡+60 雙降/國內致死率萬分之17、未達流感化 指揮中心維持一級開設

本土武肺昨反彈回升至三萬一一五二例,但仍較上週二下降十三.三%,中重症也跌破百例、降至九十二例,死亡新增六十例更是五月廿五日以來、近四十九天新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情趨緩、但降幅緩和。而因目前國內致死率萬分之十七,流感化則要千分之一以下等原因,指揮中心維持一級開設。

新增本土病例以新北市四八二三例最多,其他依序是台中市四○三○例、高雄市三五五五例、桃園市二八五八例、台北市二八○八例、台南市二五九二例,其餘縣市不到兩千例。另境外移入新增一四五例。

中重症新增四十三例中症、四十九例重症,無特殊個案。死亡增加六十例,五十七例具慢性病史、四十二例未打滿三劑疫苗。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最年輕死亡為卅多歲男,未打疫苗,六月卅日呼吸喘、噁心、嘔吐、冒冷汗送至急診,PCR檢測陽性,多重器官異常及突發性心跳停止,經CPR救治恢復心跳送入加護病房,但仍不幸於七月九日死亡。醫院檢查認為有潛在心臟疾病。

長照機構5.5萬人染疫 投藥率9成
指揮中心也公布,住宿式服務機構今年一月一日至七月十日一五六八家通報確診個案,包含工作人員一萬一五七三人及住民四萬三四八七人,合計逾五.五萬人。四月一日至七月十日,中重症送醫三五○○人,死亡一一四○人,其中最近一週新增死亡七十二人,比過去兩週一五九人、一五五人大降,最新致死率約二.六%。投藥率略降,但仍有九成。

疫情降溫,但莊人祥指出,先前零確診仍維持指揮中心一級開設,加上世界衛生組織仍視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且目前國內致死率萬分之十七,仍須努力,因此不會調降指揮中心等級。

莊人祥估BA.4、BA.5再起一波較小疫情
外界關注變異株九月以後掀起另一波疫情,莊人祥認為,Omicron BA.4、BA.5在其他國家都引起小波疫情,預估BA.2疫情下降後,再起一波較小疫情,病例數可能在二、三萬例左右,死亡數不會像這波一天兩百例這麼多,會透過快速診斷、積極治療強化照護。

指揮中心統計,今年本土病例累計四一○萬餘例,其中,中重症一萬八三二四例含六九二七例死亡。

*5~11歲首劑接種率76% 幼兒莫德納21日開打、輝瑞還在談

武肺變異株威脅不斷,目前五至十一歲第一劑疫苗接種率七十六%,第二劑卅六.二%,外界認為兒童也要快打追加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間隔五個月到了就會提供。至於六個月至五歲幼兒可打的疫苗輝瑞還在談,建議先打莫德納,預計七月廿一日配送各縣市開打。

兒童追加劑 間隔5個月就可打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七月十一日,全國五至十一歲兒童第一劑接種一一○萬○七一二人次,第二劑接種五十二萬○一一五人次。

我國採購六個月至五歲幼兒使用的莫德納疫苗,首批已到貨四十五萬劑,可提供九十萬人使用,每人打兩劑,間隔四至八週以上,莊人祥提到,預計廿日完成封緘檢驗、廿一日配送到各縣市。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溝通,接種事宜可安排在合約醫療院所,若要增設中大型接種站,必須考量家長時間,彈性開放夜晚或假日時段,注意環境舒適,並思考提供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施打,以提升接種率。

至於輝瑞幼兒疫苗原則打三劑,莊人祥指出,輝瑞會再送資料來,其他部分都還在談。

對於AZ研發新藥對預防武肺有效果,莊人祥指出,主要針對一些免疫不全的病人,而這類病人現在正在打第二次追加劑。因為AZ新藥有預防性,指揮中心積極注意中,可能評估採購。

中國篇

*中國疫情再起!上海再度大篩檢 河南舞鋼封30萬人

中國再次面臨武肺疫情威脅,上海市旋即展開三天大規模篩檢,居民憂心再次封城,已開始囤積貨品;河南省舞鋼市發現一例無症狀感染者,對全域逾卅萬居民實施三天管控;廣東省珠海市因一名幼兒園老師確診,勒令全市暫停實體教學。據了解,全中國目前有近二.五億人處在不同程度的防疫管控中,人數是上週的兩倍。

全中國近2.5億人遭不同程度防疫管控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十一日境內新增確診一○七例,無症狀感染三一七例,總計四二四例。其中,上海增五例本土確診個案、五十四例本土無症狀個案,已連續四天超過五十例。上海下令十六個行政區中的九個區,在十二至十四日進行兩輪大規模篩檢。

「路透」指出,儘管當局並未透露擴大管控,但民眾已自行團購基本物資,並交換缺貨情報。市民王傑(譯音)說,一旦公司允許在家工作,他就要收拾行李離開上海。據了解,上海已有超過兩百棟大樓被封鎖。

上海逾200棟大樓被封鎖 居民開始囤貨
河南十一日新增九例本土確診個案、六十四例本土無症狀個案。其中,舞鋼因出現一名無症狀感染者,十一日起實施三天全域臨時管控,逾卅萬居民足不出戶,將向各戶派發基本物資。中國最大鋼鐵公司「舞陽鋼鐵」總部位於舞鋼,產品出口至美、日和其他西方國家。鄰近舞鋼、人口七百萬的駐馬店市,也因出現兩名篩檢陽性者,十二日起對市中心城區實施臨時管控措施,但允許每戶一人、每兩天外出採購必需品。

廣東珠海有一名幼兒園老師確診,全市十二日起暫停學校實體教學和校外培訓活動,所有大學留校師生員工須在當天內完成篩檢。

香港專家:清零沒必要也行不通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Omicron亞變異株BA.4和BA.5的高傳染力,已造成多國疫情回溫,現在又出現BA.2.75,可能具有逃避BA.2免疫力的能力,中國「清零」(零確診)政策將更難執行。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等專家直言,BA.4和BA.5目前並未在其他國家造成更嚴重症狀,「清零」沒必要也行不通,建議中方著重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以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

美國莫德納藥廠十一日表示,計畫今秋推出針對BA.1和BA.4、BA.5的兩款新疫苗。

產業篇

*防疫理賠沖抵百億準備金 8產險獲准

防疫險理賠進入「高峰期」。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累計至7月11日止,防疫險理賠金額達205.65億元,較上週大增56.26億元,創今年以來單週最多理賠金額;為支應龐大的防疫險理賠金額,金管會已核准8家產險公司申請「重大事故準備金」沖抵,包括國泰世紀、兆豐、明台、和泰、新安東京海上、南山、中信及富邦,合計金額達99.4億元

創單周最高 每日開門賠逾8億
根據保險局最新統計,今年至7月11日止,防疫險的「理賠金額」達205.65億元,而「保費收入」僅41.37億元;也就是說,產險公司理賠支出是保費收入的4.97倍,也造成各家產險公司巨大的財務壓力。

其次,防疫險理賠金額也快速激增,若與7月4日相較,僅七天時間,理賠金額增加56.26億元,等於產險公司每天開門就要支付8億多元的防疫險理賠。

另截至7月11日止,今年防疫險「承保件數」為444.97萬件, 而「理賠件數」為57.11萬件,若以理賠率來看,本週已經來到12.8%,但過去這項數字一直在8%左右,上週一已增至9.7%,本週更大幅提高。

理賠遞延效果 難斷高峰已至
理賠是否已進入高峰期?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還需持續觀察,保險理賠會有「遞延效果」,不會即刻反映出來;且確診人數雖然已明顯趨緩,但今天確診數仍有3萬人,難以論斷現在是否是理賠高峰期。

為支應龐大的防疫險理賠金額,保險局表示,目前已有8家產險公司申請「重大事故準備金」沖抵,包括國泰世紀、兆豐、明台、和泰、新安東京海上、南山、中信及富邦,合計金額達99.4億元;所謂「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是指保險業為因應未來發生重大事故,所需支應之巨額賠款而提存的準備金。

*中經院:製造業下半年營運有望好轉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公布今年上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製造業與非製造業上半年營運狀況遠不如預期,指數由擴張轉為緊縮,但預期下半年有望轉為擴張。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製造業與非製造業上半年營運狀況都不如預期,指數原本連續三期擴張、這次轉為緊縮;但製造業與非製造業都預期下半年營運狀況有望好轉,指數分別為五十七.一%與五十八.七%。

張傳章指出,製造業今年上半年利潤率下降的企業家數遠高於去年底的預期,利潤率跌至三十八.八%,是連續二期下降;非製造業的利潤率則受到疫情衝擊,表現也遠不如預期,但是隨著疫情趨緩,下半年有機會轉為擴張。

另調查指出,製造業有五十二.四%回報整體存貨量增加,較去年下半年攀升五.七%,尤其是化學暨生技醫療與電子暨光學產業增加比率明顯攀升;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認為,由於存貨快速增加,加上俄烏戰爭等國際情勢加劇影響需求,下半年要特別留意存貨跌價損失的問題。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從投資角度來看,製造業與非製造業對於下半年的經濟仍抱持期待的態度,因還是有許多廠商願意在台灣設廠投資,只要疫情不要再惡化,相信經濟可保持一定的水準。

*台中團膳廠倒閉 2校午餐食材重招標

台中市大雅區勝騏食品工廠有限公司傳出倒閉,聲請破產,該公司在大門口張貼公告指出,受疫情影響,入不敷出,週轉失靈,絕非惡意欺詐,將盡最大努力處理債務;台中市教育局表示,目前正值暑假,勝騏公司倒閉並未影響學校午餐供應,但該公司已承攬台中市兩所學校下學年度午餐食材供應,教育局已請兩校依政府採購法,重新辦理午餐食材招標作業中。

大雅區大型食品廠 聲請破產
勝騏公司昨大門緊閉,無人回應,僅卸貨區有小貨車及工作人員進出搬貨。公司大門牆面張貼公告指出,該公司創立以來都誠信勤奮經營,原本蓬勃穩健成長,無奈近幾年受疫情嚴峻打擊,食品業務長期一落千丈,公司雖堅持良久,仍不敵大環境鉅變,終因入不敷出週轉失靈,營運無以為繼。

強調因為疫情衝擊 入不敷出
公告內容指出,該公司將以最大誠意及努力,處理相關的債務問題,為免哄搶及衝突發生,依法聲請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將配合法院指示成立破產財團,依法公平分配該公司所有資產給全體債權人。

教育局表示,這家團膳公司於七月二日透過律師公告宣布無法繼續營運,並將依法聲請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幸目前正值暑假,未影響台中市學校午餐供應,但該公司日前已承攬台中市兩所學校下學年度午餐食材供應,教育局已請兩校依政府採購法重新辦理午餐食材招標作業中;至於債務問題,經了解,該公司將配合法院指示及於法院公權力監督下,指派專業公正破產管理人,依法公平分配該公司所有資產予債權人。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新冠不降級 「致死率仍在萬分之17」

昨新增三萬一一五二例本土個案、九十例中重症案例、六十人死亡,死亡及中重症個案數雙創一個半月來新低,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還不到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降級時機,因除了世界衛生組織(WHO)仍把新冠肺炎定為「緊急公衛事件」,台灣致死率也仍在萬分之十七,須下降至萬分之十才邁入「流感化」。

現階段還有BA.4、BA.5變異株恐進入社區的疑慮。莊人祥說,從其他國家經驗可見,台灣確實可能再掀起一波小流行,預估單日確診數增加二、三萬例,但不會因此提高致死率,將透過快速診斷、積極治療,避免死亡人數破萬。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新增的六十例死亡個案中,有五十七人具慢性病史、四十二人未接種滿三劑、卅二人超過八十歲以上;其中最年輕為卅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無慢性病史,死因為肺炎、心臟衰竭、肝臟衰竭以及急性腎損傷。羅一鈞說,目前共累計中重症一萬八三二四例,六九二七人死亡。

在長照機構染疫部分,羅一鈞說,今年起至七月十日通報群聚的住宿式長照養護機構數達一五六八家,確診住民人數為四萬三四八七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一萬一五七三人。自四月起至七月十日,累計機構住民死亡人數一一四○人,致死率為百分之二點六,與上周公布八十多歲以上族群致死率(百分之二點七三)接近。

*柯文哲喊話陳時中 指揮官移交講清楚

衛福部昨天舉辦集中檢疫所防疫紀錄專書「戰疫堡壘」發表暨感恩茶會;這場活動被視為部長陳時中辭職參選台北市長的「畢業典禮」。陳時中以「疫苗及時到位、快篩及時大量採購、藥物用得早且比率高、流程順」來反駁外界批評的防疫三大缺失,還駁斥落跑說。

陳時中不認為落跑。他說,不論是否在指揮中心,都有「堅強的醫藥後盾」可處理各樣事務,「疫情怎麼來,我們就怎麼擋。」至於何時辭職?接任人選是否為次長薛瑞元?他說提名剛出爐,很多事還沒有定案。

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衛福部長接任人選仍未確定,待民進黨中執會完成提名作業程序、陳時中提出辭呈,行政院會適時公布接任人選,確保衛福部的政務運作與指揮中心防疫工作能無縫接軌、穩健進行。

台北市長柯文哲被問到陳時中面對「落跑」質疑提到政務官沒任期、自由業,一度以「氣到不想講話」回應。他說「你(陳時中)還沒準備好,民進黨已經宣布了,也已經在跑選舉了,這實在是…」喊話中央防疫系統指揮官移交給誰要預先做準備,怎麼重整也要講清楚。

「請市長息怒。」陳時中表示,自由業是指進入政務體系前當開業牙醫師,後來擔任政務官沒任期,「國家需要我們就來,任何時候我們符合國家需要都義無反顧。」

外界批評防疫「疫苗、口服藥、快篩」三樣做不好,陳時中一一駁斥。他說,買疫苗「起頭早、整體計畫也早」,過程有「相關波折干擾」,所幸有很多國家協助把破口補起來,加上台灣口罩策略成功,構成「善的循環」,讓疫苗及時到位。

藥物也算是部署非常快、到位很早,而且「使用比率高,流程也非常順暢。」台灣用藥比率達確診人數百分之七,比美國的百分之四、五還高,「是我們值得驕傲的地方」。

至於快篩,一開始以較精準的PCR為主力,同時設立「共同採購平台」讓所需單位有合理價格可買,今年四月快篩需求大量增加,政府即時大量採購,實名制也正式上路。

陳時中昨下午參加部慶,頒發今年衛生福利專業獎章並表揚模範公務人員,前副總統陳建仁、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出席,雙雙表態支持陳參選。陳建仁表示,台灣防疫成功歸功於人民素質和政府治理,特別是快速建立公信力的領導中心,呼籲「當他有能力為國家做更多貢獻,大家應該支持他。」

*兒童打新冠疫苗 可防7成重症/陳伯彥(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

台灣這波COVID-19 Omicron BA2變異株帶來的疫情造成社區流行,各年齡層族群皆受到感染與影響。不同於疫情初期,當時兒童感染病例少於5%,但Omicron當道後,兒童病例大量增加至20%至25%,即使青少年及成人已接種二劑或三劑新冠疫苗,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被感染。

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感染機會、降低併發症或重症與死亡危險,七月下旬,六個月至五歲族群即納入疫苗接種對象,補足幾近全齡接種的最後一塊拼圖。指揮中心六月初於六都設立七個兒童大型疫苗接種站,台中榮總與科博館立即動員,五天為6452人接種疫苗,人數居冠,呵護國家幼苗當仁不讓。

兒童莫德納、BNT 心肌炎風險小
兒童接種mRNA新冠疫苗對預防Omicron,大約有三至四成效果,但預防重症效果可達70%以上,持續超過六個月。目前兒童可接種莫德納和BNT兩種mRNA疫苗,應該選擇哪一種?兒童莫德納與BNT疫苗並無絕對優劣,心肌炎風險小,皆可考處接種。

兩種mRNA疫苗的副作用多為輕度至中度,約一至三日內可緩解。注射部位反應六至九成,多屬輕微;倦怠、頭痛約二至六成,通常較常發生在第二劑;發燒在第一劑小於10%,第二劑20%至39%,多數小於攝氏38.5度,反應較青少年和成人族群輕微,產生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機率明顯低於青少年。

接種三劑 避免死亡最重要方法
目前接種的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病毒製作,預防感染效果不理想,但接種三劑疫苗,仍公認是避免重症、死亡及預防病毒感染散播最重要的方法。以社會的防疫觀點,可降低疾病防治措施,如停課對於兒童受教權及生理、心理發育的影響,且減少疫情傳播至家人或其他年齡層民眾的機會。

今年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和比率明顯增加,常為家庭或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或安親班群聚,雖然症狀大多輕微短暫,如突發性高燒、咳嗽、嘔吐、食欲差、活力降,通常約二至三天,在住院或症狀治療後很快緩解,但父母仍非常焦慮。

併發症、MIS-C 家長仍應注意
另外,也有不容忽略的併發症,如哮吼、熱性痙攣、腦炎、類流感的肌痠痛與倦怠及少數的肺炎及敗血症等,及無法預期的後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或長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所以仍應注意。

至於疫苗以外的預防保健,包括均衡飲食、多種營養,多補充水分,可額外補充維他命,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消毒,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在公共場所、人潮處、餐廳等公共活動區域接觸介面,注意疫情時期的感冒症狀,並自我隔離,避免散播給他人。

萬一孩子受到感染,可服用症狀治療藥物,如止痛退燒藥、綜合感冒藥與化痰劑等、多補充水分、維他命及清冠一號。應注意危險徵候,如持續性發燒、活力差、睡不好、吃不下、喘咳、意識不佳,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至兒科急診評估及處置。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 先別吃補藥

● 疫後不要「大補」,避免黃耆、人參類等補氣藥
● 多補充維生素A、C、D
● 多照陽光、外出走走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緩,「長新冠」症狀卻困擾許多確診康復後的患者,有些人仍持續乾咳、腹痛或拉肚子,還有些人出現「腦霧」。醫師提醒,七天解隔離後不代表就已痊癒,可適時補充維生素等營養品幫助修復,但切忌疫後「吃補」,小心愈吃,症狀拖愈久。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長新冠是指確診後三個月依然持續的症狀,才會叫做「長新冠」。根據研究,Omicron變異株出現長新冠的比率僅5%至8%,較之前的Alpha、Delta變異株出現約五成少很多。

症狀趨緩 不用擔心長新冠
這波疫情四月多開始流行,如果民眾現在還有持續性症狀,在嚴格定義上並不算長新冠,只可算是後遺症或是持續性症狀。染疫後遺症在一個月內很常見,通常會陸續改善,若二、三個月內症狀趨緩,就比較不擔心出現長新冠。

不過,柳朋馳說,長新冠或新冠後遺症很難明確去量化或實驗數據來檢視。近期臨床上常看到染疫後就診病患,主訴多為疲倦、肌肉痠痛,有些患者有睡眠障礙、影響食欲,都難以透過檢驗等來診斷。

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表示,現行政府規定隔離七天後傳染力降低,即可解隔。雖然傳染力下降、有些人快篩驗陰,但從中醫來看,還有餘血沒有清乾淨的後遺症,常見最典型症狀為咳嗽、喘,有些人出現頭暈、耳鳴,還有人是腦霧,出現忘東忘西、事倍功半的情形。

解隔非痊癒 3個月內要注意
一般感冒或新冠病毒,都是「外感」,瞿瑞瑩說,外感要治療、清餘邪,必須「引邪外出」,疾病就會自然痊癒。一般感冒可能只要發個汗就能將餘邪引出而痊癒,但新冠病毒則是比較難纏的外感,需要一至三個月才能清乾淨。

瞿瑞瑩提醒,不可一解隔離就以為痊癒,染疫後三個月內的生活起居應盡量單純、不亂耗損身心。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民眾以為染疫後應該要「補補身體」,但「萬萬不可」,有些女性月經結束後習慣喝四物湯調補,染疫後也應盡量避免。

瞿瑞瑩解釋,治外感要像大禹治水,給出路引導。在染疫前吃補藥,可以「固表」讓外邪不侵入體內,但染疫後服用反而封住外出的路,讓餘邪留在體內,尤其是黃耆、人參之類的補氣藥,更容易在體內壅塞化熱,對於原先反覆咳嗽、疲勞、腸胃功能異常等症狀的改善不大,甚至會「壞病」,造成病情惡化。

清淡飲食 運動應循序漸進
瞿瑞瑩建議,疫後雖然不可「大補」,但可以吃一些雞精、魚湯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增加體力,飲食清淡為主,以清除內熱。但過量的運動在中醫來說是「耗氣」,對身體也是一種耗損,因此運動應循序漸進,再慢慢回到過去的運動量。

柳朋馳說,染疫出現喉嚨痛、咽喉不適等症狀,可能對粘膜有些損傷,建議可以多補充維生素A,幫助粘膜修復;也可多補充維生素C和D,有助於組織恢復和免疫調節。

在家隔離期間可能因為光照不足,造成日夜顛倒、睡眠障礙,因此解隔後可多照光、外出走走,讓褪黑激素分泌恢復正常,肌肉張力逐漸恢復,藉以改善疲倦、肌肉痠痛問題。

如果染疫後持續的症狀持續二至三周,可到一般中西醫門診或新冠染疫康復者門住診就醫;如果治療二、三個月,症狀仍未改善或出現新症狀,則要小心恐有其他疾病問題,須做進一步的檢查。

產業篇

*防疫保單很傷 兆豐產險考慮增資

兆豐金控獲利受到旗下兆豐產險防疫保單提損影響,上半年稅後純益七十九點五六億元,在所有公股金控中墊底,但張兆順表示,五月底防疫保單實際理賠金額為五千七百萬元,且五月提損三十六億、六月再提十二億理賠準備金,其中有七億為動用準備金,合計共提列約四十三億理賠準備,若將這部分準備回補,其實上半年仍賺近一百三十億元,獲利還是公股第一。

張兆順坦言,兆豐產險大幅提損,「這一塊對我們來講很傷」。至於是否增資,他強調,若以資本適足率(RBC)最低百分之二百來看,目前還不用動用增資,但不能只用下限來要求,因此會把兆豐產險增資到至少能承作一定的業務量,會在近一、二個月內把增資數字精算出來,目前會用確診率來觀察,若確診率擴大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屆時可能就要增資。

(聯合報)
--
台灣篇

*防疫險理賠金額 超過200億

金管會昨(12)日公布統計,今年截至7月11日,12家產險累計承保444.9萬件防疫險,理賠金額突破200億元,達205.6億元,短短一周理賠金額暴增56.2億元,創下今年以來單周最高理賠金額。

因應防疫保單對產險業財務衝擊,已有八家產險業者獲金管會核准動用99.4億元特別準備金。

目前防疫保單理賠率已達12.8%,逼近產險業預估的15%,損失率已達498%,成為史上損失率最高險種。

金管會指出,截至7月11日,國內共有四家產險、二家壽險銷售八張疫苗保險商品,其中三張為壽險、五張為產險業銷售的疫苗險。目前市面上已買不到防疫險。

統計指出,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達444.9萬件,保費收入達41.3億元,理賠件數達57.1萬件,理賠金額增至205.65億元;今年防疫保單累計理賠金額為所收保費的4.97倍。

相較截至7月4日統計,防疫險理賠件數短短一周增加了14.7萬件,理賠金額也暴增56.2億元,相當於一天理賠8億元。

在疫苗險部分,今年截至7月11日,承保件數達222萬件、保費收入9.3億元,理賠件數達8萬件,理賠金額也成長至35億元,由此可見,今年疫苗險累計理賠金額也已達保費收入的3.75倍;若與7月4日統計相比,理賠件數及金額近一周分別增加2.8萬件、12.6億元。

因應防疫保單對產險業財務衝擊,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已核准國泰世紀產險、兆豐產、明台產、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南山產、中信產、富邦產共八家業者動用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動用金額共99.4億元。

另金管會已核准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分別增資100億元、40億元,部分產險業者也在規劃增資,但尚未向金管會申請。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7/13/2/1797902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兆豐產 研擬增資百億元

兆豐產險現金增資金額最晚8月定案,考量財務健全度,據悉,兆豐產險內部規劃擬參考產險同業作法,增資需求可能落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如此則兆豐金控須向金管會申請發債籌資以注資產險,若金管會不同意,兆豐金恐被迫辦理現增。

兆豐金控董事長張兆順昨(12)日出席兆豐銀升級發行統一7-ELEVEN獅聯名卡記者會,他在會後受訪表示,兆豐產險如果拿最低的風險資本適足率RBC200%為準,可能還不必增資,但是經營企業RBC「不能那麼緊張」,因此還要再評估,另外,確診率如果上升到20%以上,不增資也不行,詳細增資規劃由兆豐產評估中,就看這一兩個月決定。

事實上,兆豐產在6月底兆豐金例行董事會專案報告,已修改5月報告表示年內不須增資的說法,關鍵即在確診率上升,兆豐產為此也在6月繼續增提損失,累計上半年已虧掉一個股本,每股稅後淨損超過10元。

兆豐產並表示,為因應防疫保單理賠後的財務結構與資本弱化問題,因此必須增資,評估參考同業包括國泰世紀產險、中信產險增資金額,希望能夠由金控注資約50億至100億元之間。不過,詳細的增資計畫包括增資多少則RBC等財務數據與效益為何,則尚未完成。兆豐產高層主管表示,相關數據、情境分析與增資規劃,內部還在進行評估,目前尚不便對外說明。

據指出,兆豐金之前原本規劃,若兆豐產增資只需要約20億元上下,也許可以考慮發行公司債或其他資金調度方式支應,因為金額不大,但若要擴增至50億元以上,則兆豐金仍以發債方式籌資的話,金管會可能會有意見,因為涉及以短支長、資本不對稱問題,如此恐怕兆豐金就得辦理現金增資,但兆豐金增資茲事體大,涉及公股管理、每股獲利稀釋等問題,如何避免傷腦筋。不過,防疫保單之亂確實是意外特殊狀況,因此等產險子公司做好增資規劃後,再看主管機關意向。

*RBC低於200% 三業者增資警鈴響

受到資本市場動盪、防疫保單理賠潮,據透露,至少有三家保險業者在今年6月底RBC(資本適足率)將低於200%法定標準,勢必得啟動增資。

據透露,這三家保險業者,有兩家是產險業、一家是壽險業,兩家產險業是因銷售防疫保單虧損,已有增資計畫,最快將在第3季增資到位;另一家壽險業是因投資反向ETF虧損,則可能啟動今年來的二度增資。

依金管會規定,保險業觸動增資條件的財務指標有兩大項,一是RBC低於200%法定標準,二是連續兩期淨值比低於3%,就得依規提增資等財務改善計畫。6月底半年報、須等8月會計師簽證後才會出爐。

壽險主管說,今年來股市崩跌,但保險業反受惠「逆景氣循環機制」,在股市大跌時,可減少資本計提,因此反讓RBC走高,讓多數壽險業增資壓力大降。

淨值比部分,則因升息導致債券殖利率走揚,壽險業手上的債券全面臨評價損失、讓淨值大縮水,據市場推估,也可能有至少三家保險業,6月底淨值比可能會低於3%。依規定,淨值比低於3%須連續兩期,換言之,就算6月淨值比低於3%,也得12月底再低於3%才需提改善計畫。

保險局官員說,保險業者不會等到12月底才做改善,金管會也會隨時提醒業者注意流動性和清償能力。

國際篇

*拜登喊打第二劑新冠加強針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的亞型變異株BA.4、BA.5快速傳播,導致美國和歐洲疫情再度升溫,拜登政府據傳正在評估為全美成年人施打第二劑新冠疫苗加強針(第四劑疫苗),歐洲科學家則警告,各國尚未準備好應對秋冬疫情。新冠疫情已增添經濟隱憂: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所苦的民眾,可能造成產值下滑。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目前僅開放50歲以上民眾、12歲以上免疫力低落人群,接種第二劑加強針,現在白宮希望擴大第二劑加強針的接種範圍到所有成年人,以幫助減少重症人數,並消化即將到期的疫苗庫存,避免浪費。

這項計畫已獲得白宮首席防疫顧問佛奇及白宮防疫協調官吉哈(Ashish Jha)支持,仍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美國疾病管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批准。根據官方數據,約67%美國人完全接種疫苗,僅34%符合接種資格的美國人打了首劑加強針。

傳染力更強的BA.4、BA.5傳播已引發民眾擔憂,紐約時報追蹤的疫情數據顯示,過去兩周來全美染疫患者住院率急升14%。紐時統計,過去兩周來,美國每日新增確診數平均增加5%至107,533例。

與此同時,BA.4、A.5變異株持續肆虐歐洲,一些在夏季前就解除多數防疫措施的國家,染疫人數及住院數均在攀升。歐盟和歐洲經濟區(EEA)上周的14日新增確診數上升了28%,至每10萬人921例,65歲以上長者染疫數猛增近32%,不過多數國家染疫病故數下降。

科學家擔憂,歐洲各國公衛及醫療系統對秋冬疫情的準備不足,一些人預測,歐洲秋冬染疫人數恐將達到目前的兩倍。

另一個憂慮在於,許多勞工在染疫康復後,出現腦霧、疲勞等新冠長期症狀,可能讓經濟蒙上陰霾。分析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VA)患者紀錄的研究人員指出,至少有4%~7%的染疫病患會出現新冠後遺症,考慮到多數美國人都曾染疫,可推估數百萬人會受新冠後遺症之苦。

這不僅可能導致醫療費用上升,一些患有新冠後遺症的人可能因無法工作而選擇提早退休,意味著經濟產值減少。研究人員對新冠後遺症所知甚少,因此還無法量化對美國經濟的衝擊,但是當前可取得的證據都顯示,新冠後遺症的代價可能相當龐大,值得認真看待。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