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7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61202

連續殺人 原來生理有缺陷

發表在最新一期「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的論文顯示,連續殺人犯、性侵犯等之所以會接連犯罪,可能是有腦部血液循環上的生理缺陷,而非心理有毛病。


這項發現有助於針對這類病態罪犯設計諮商療法之外的新療法,也能更準確評估這類罪犯是否可能再度犯罪,以防患未然。

英 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研究所」研究人員讓15名研究對象觀看驚恐、愉快以及面無表情的三種表情照片,發現其中6名連續殺人犯與重傷害性侵犯看到面露 懼色的照片時,腦部的痛苦提示機制非但不會啟動來增進腦部血液流量,反倒讓血流量減少,以致罪犯對被害者的苦難無動於衷,不會罷手。

這6 名罪犯在評估是否缺乏罪惡感的「海爾病態人格檢索表」 (Hare Psychopath Checklist)得分都非常高。該所精神病學教授墨菲指出,病態罪犯可能已懂得抑制目睹他人受苦時的大腦反應,以致會毫不留情的下手。研究論文的共同 執筆者法希教授表示,童年曾受虐或欲求不滿,可能導致這類重罪犯對被害者的恐懼視而不見。

墨菲指出,病態罪犯的治療成效不彰,「新發現的生理缺陷或許可作為某種標記,把自稱已痊癒但事實上還未治癒的人標示出來」。

(聯合晚報)
--
連續殺人犯 病在生理非心理

最新一期「英國精神病學期刊」的一篇論文表示,連續殺人犯、性侵害犯等罪犯之所以會接連犯罪,可能是有腦部血液循環的生理缺陷,而非心理有問題。

這項發現有助於針對這類病態罪犯設計諮商療法之外的新療法,也能更準確評估這類罪犯是否可能再度犯罪,以防患未然。

英 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研究所研究人員讓15名研究對象觀看驚恐、愉快以及面無表情的三種表情照片,發現其中六名連續殺人犯與重傷害性侵犯看到面露懼色 的照片時,腦部的痛苦提示機制非但不會啟動來增進腦部血液流量,反倒讓血流量減少,以致罪犯對被害者的苦難無動於衷,不會罷手。

這六名罪 犯在評估是否缺乏罪惡感的「海爾病態人格量表」得分都非常高。國王學院精神病研究所精神病學教授墨菲指出,病態罪犯可能已懂得抑制目睹他人受苦時的大腦反 應,以致會毫不留情。研究論文的共同執筆者法希教授表示,童年曾受虐或欲求不滿,可能導致這類重罪犯對被害者的恐懼視而不見。

(聯合報)
--
清大教授「人生三願」 氣哭兒子

爸 爸的夢想是什麼?為了完成兒子國小二年級的家庭作業,清華大學經濟教授賴建誠曾許下人生三個願望,「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笑得出來」。年幼的兒子不理解, 覺得爸爸亂講,急得哭出來,沒想到卻拿了全班最高分。事隔11年後,兒子也考上清大,賴建誠笑說,人生的願望沒有變,一星期內有一半時間能達成願望,就要 很滿足了。

賴建誠表示,這篇「人生三願」在多年前曾發表在報紙副刊上,原本只是一時的誤打誤撞,卻意外地在網路上不斷傳閱轉寄,還衍伸了 不同版本。甚至有大陸民眾改寫成另一篇人生三願,還輾轉寄回自己的信箱。儘管已經是11年前的往事,但如今仍有不少人看到他就問,現在小學二年級兒子的家 庭作業寫得如何?

曾有人問他,把「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當作人生願望會不會太簡單了。賴建誠笑說,當人生經驗越豐富,就越能體會這 三個願望真的很難。今年已55歲的他坦言,即使如今他年過半百,也不是每天都能達成這三個願望,生活中總有無法逃避的壓力和不順。但是他更深信人算不如天 算,不需要的顧慮煩惱就應該丟掉,因為簡化的生活才是最重要。

賴建誠說,他的三個願望都很小,有時可以全部達成,有時也會無法如願。每個月、每個星期的達成率都不同,但正因為不是鴻圖大志,他每天都可問自己願望達到了嗎?

回想起當時寫這篇「人生三願」時,小兒子才念小學,賴建誠透露,為了怕兒子太丟臉,寫完之後,還特別給兒子檢查看看,把兒子氣哭的部分稍微修改了幾個字,給兒子留點面子;一晃眼,兒子已經長大成人。

賴建誠說,對於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年輕人,正是享受人生樂趣的黃金歲月,他不期望兒子現在能理解這三個願望,只希望是留給兒子在未來下半輩子慢慢去思索品味。

賴建誠的人生三願 原文重現

清大教授賴建誠今年6月建置了自己的部落格,陸續把過去發表的文章貼在網路上,也讓被網友多次改寫的「人生三願」,重新還原全貌。原文如下:

我兒子讀國小二年級上學期末時,老師給了一項作業,要他們當小記者訪問爸爸。

共有六個問題,有一大半是資料性的:在哪裡工作?負責哪一方面的事等等,其中的第5題是「爸爸的夢想是什麼?怎麼實現?」

我說「我有三個願望」,兒子用半注音半國字的方式寫下這句話,然後抬頭看著我。

「第一個願望是吃得下飯」。

他愣了一下,認為我在開玩笑,很鄭重地表示這項作業的分數,是其他作業成績的三倍,所以不能隨便。我說你是記者,人家怎麼說你就怎麼寫,既然不相信就不要訪問好了。

他無奈地寫下「第1個願望是吃得下飯」。

「第二個願望是睡得著覺」。

他這下著急了,「別人的願望都是要當科學家或是做重要的事情,你的願望連小孩子都會,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師處罰?」我又重複先前的說法:不相信就不要訪問。他急得跑去廚房向媽媽哭訴,她也同意說記者就是記錄者,不能要求受訪問者如何回答。

他擦乾眼淚寫完這句之後,抬起頭失望地看著我。

「第三個願望是笑得出來」。

這下子他失去控制了,「別人的父母都是在幫助子女,只有你才會存心害自己的小孩」。

「要不然你照我的話寫完之後,再寫一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後面,讓老師瞭解這不是你隨便寫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

他 覺得有道理,憤恨之下很快地寫了一篇沒分段的作文,我除了把注音改為國字之外,照抄如下:「我每次重要的問題要問我爸爸的時候,他都想騙我,可是我跟他 說:這是很重要的問題,他還是繼續開玩笑,我跟他說:這可是分數最高的作業,所以我爸爸做什麼事都是隨隨便便的,每次一回家,鞋子也不脫,就看電視,而且 都看摔角、相撲,都是一些無聊的電視。所以這個爸爸還要嗎?雖然他有很多缺點,但是他還是很疼我呀!我爸爸很奇怪,一下子罵人,一下子又對你好。可能我是 他兒子吧!也可能是他腦筋有問題吧!老師,妳覺得呢?」

第二天我問他老師怎麼說?他有點不好意思「老師上課時叫我到前面,說我的訪問和作 文寫得非常好,給我98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範生還高,還把我的作文唸給全班聽」「那她有沒有說為什麼?」「她說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順利,已經 有好幾天睡不著覺,也只吃得下一點東西。你爸爸的三個願望很有意思。」

「那你現在瞭解我不會害自己的兒子了吧?」他點點頭,可是還不能明白為什麼他老師把〈我眼中的爸爸〉拿去參加作文比賽,得到入選獎,對功課課平平的他,這是一大驚奇。

希望他在人生的旅程中,能比我晚許久才體會到:『要實現這三個願望還真不太容易。』

(聯合晚報)
--
不是早開就是早謝暖冬如春 全台「花」瘋

十二月天杜鵑花開?繼日月潭八月間發現櫻花綻放,搖曳生姿後,原本應在三、四月春天開花的杜鵑花,也在南投縣魚池、集集和彰化八卦山遍地開花,而東埔更有百餘棵杜鵑花近一整年來肆意綻放,遊客驚喜不已;這些都是暖冬惹的禍,導致植物花期錯亂頻傳!

時序應是楓紅層層的季節,但南投奧萬大森林的楓葉,多數仍是綠油油的一片。唯在東埔「蟬說雅築」湯屋內的數株楓樹經過「加工」,卻是楓紅點點,紅葉映在藍 空下,同樣引來遊客矚目。湯屋主人周國松說,這是一個多月前以人工摘光楓樹上的綠葉後,楓樹重新長出的紅色嫩葉,葉子雖較小,但也是楓紅景致。

傻眼 炎夏八月日月潭櫻綻放

農委會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研究員彭仁傑指出,自從聖嬰年後,幾乎每年都是暖冬;植物接受到錯誤的訊息,以為春天已經到了,於是啟動開花機制,可說是「被老天爺給騙了!」

今年八月下旬,正值炎炎夏季,日月潭環潭公路旁的數株櫻花樹原本應在一、二月開花,卻提早在八月就綻放;近日魚池鄉、集集鎮等地也陸續傳出民眾種植的杜鵑花開了,完全不照時令,主人傻眼,鄰居嘖嘖稱奇。

而彰化八卦山麓,原來大都在淡淡三月天盛開的杜鵑花,也在十、十一月就開花,目前持續盛開。清山岩一帶的八重櫻,竟然未到寒冬就開出粉紅色的花朵。

特生中心彭仁傑進一步解釋,植物都有固定的生長週期,杜鵑花正常是在三、四月開花,花謝後開始長葉子,以增加光合作用,儲存養分,五、六月結果實,等到冬天過後,春天氣溫回升,加上降雨帶來足夠水分,杜鵑花就開了。

錯亂 三月杜鵑失色甚至不開

他指出,不只杜鵑,只要是在春天開花的植物,都有可能在最近開花。

彭仁傑表示,今年入秋以來氣溫偏高,只有十、十一月短暫冷了一下,加上水分又多,讓杜鵑感受到錯誤訊息,開始開花,但通常只有小部分植株會出現花期錯誤。由於開花會消耗養分,現在開花的杜鵑明年春天還是有可能開花,但花況會較差,甚至不開花。

在台中縣,新社山區開出粉紅色的桃花,東勢梨園竟也出現白色的梨花;它們本應在春天綻放的。

東勢公所農業課長周志強說,農民都不太相信寒流預報了,全憑經驗來嫁接梨穗,去年冬天也是冷幾天,又恢復暖冬,農民已經有自保果樹,因應暖冬的對策。

誇張 斗六梅花11月已「開完」

東勢果農葉泰竹說,暖冬只會讓梨樹提前開花,對於果樹應該沒有造成很大的衝擊;梨樹也已經經歷好多年的暖冬,這種亂花異象已經好幾年,應該習慣了。

雲林縣樟湖山區的桃花和梅花,至今仍然盛開不絕;最誇張的是平地的斗六市林頭國小,梅花已經在十月、十一月「開完了」,目前還剩暑假以來開得不亦樂乎的複瓣郁李。

(中國時報)
--
既無楓紅也無雪 遊歐日掃興

日本入冬以來,受到黑潮暖流的影響,氣溫多在十度以上,即使進入十一月,仍出現二十度以上的高溫,氣象局稱今年是日本多年來難得的「暖冬」,暖冬現象還造成農產過盛、楓葉遲紅等亂象。這也讓專程前往日本賞楓的民眾大失所望。

事實上,近年來全球氣溫升高,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不少異常現象,許多國家都有暖冬,英格蘭中部並且出現了三百四十七年來最溫暖的秋天,平均溫度是攝氏十二點六度,打破了一七三○及一七三一年攝氏十一.八度的記錄,寫下歷史新高。

溫暖而拉長的秋季,直接拖延了冬季的來臨,最近已經有兩場滑雪賽因為場地積雪不足,不得不臨時取消。包括原定於十二月九日起在法國凡迪賽舉行的世界盃男子下坡滑雪賽,以及十二月九日在瑞士舉行的女子滑雪賽,都因為氣候溫暖降雪不足,以致被迫取消。

「今年十月中到日本北陸旅遊,當時的楓葉還是綠色的,沒有楓紅的詩情畫意,讓蜜月之旅少了那麼一點浪漫」,中秋節假期結婚的黃先生說,沒想到到了日本,多數楓葉還沒有轉紅。

關東地區往年約從十月底開始進入賞楓季節,紅葉朝關西以南一路紅下去,但是今年受暖冬的影響,氣象局一直到十一月下旬,才發佈賞楓訊息。

日本北部滑雪觀光設施原期盼有大半年的滑雪季,今年卻是望天興嘆,滑雪場老闆只祈求暖冬快過,最好明天就立刻下一場即時雪。

(中國時報)
--
生理時鐘大亂 蝙蝠輾轉難冬眠

氣候暖化,動植物首當其衝!專家表示,地球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五至一度,持續暖化的結果,已對部分植物和動物造成影響。若情況再惡化下去,國內特有的高山植物,更可能面臨滅絕危機;而一些會冬眠的動物如蝙幅,更可能無所適從,睡也不是、醒也不是。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教授黃生表示,氣候暖化已對國內植物造成影響。原分布在海拔七百公尺,廣布在陽明山一帶,這幾年的監測發現,由於氣溫上升,包籜矢竹已受不了熱而「往上跑」,生長區域向上移動了五至十公尺,原本生長的空間被芒草占據了。

黃生說,這種現象很令人憂心,台灣的高山植物約有五、六百種,其中六成是特有種,相當稀有珍貴,全球氣候暖化的結果,它們被迫往更高的棲地退後,尋找更冷 的地方生長,但台灣最高峰不過三千九百五十公尺,它們有多少地方可逃?若政府沒有採取因應措施,高山植物將有滅種危機。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組長賴國祥指出,氣候暖化使物候周期被打亂,以杜鵑花來說,通常是春天才開花,但暖冬的影響,今年有些杜鵑在冬天提早開花,若是突然又有寒流來襲,花被凍傷影響結子,來年的生長就受到影響。

而生命與植物息息相關的動物,自然也吃不消。特生中心動物組組長鄭錫奇表示,雜食性的台灣黑熊通常在秋天大吃特吃,屯積脂肪以因應寒冬來襲,其中主要的食 物來源是青剛櫟(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氣溫上升的結果,青剛櫟延後開花結果的時程,台灣黑熊沒得吃,只能再找其它食物。

原本要冬眠的蝙蝠,則面對醒也不是、睡也不是的窘況。鄭錫奇說,每種生物都有生物時鐘,蝙幅經過演化的結果,每年至少冬眠三個月,不過近年來的冬天氣候不穩定,有時冷個幾天,又熱好幾天,甚至整個冬天都不冷,對於習慣冬眠的蝙蝠來說相當難受。

昆蟲類的生物,活動時間也受影響。以蝴蝶來說,牠們活動較旺盛的時期應為春、夏季,受到暖冬影響,很多民眾近來仍可看到蝴蝶在公園飛來飛去,一點都不像冬天的景緻。

(中國時報)
--
捷運月台門啟用 妨礙開關要罰

台北捷運公司昨日舉辦捷運月台門、隔音牆啟用儀式,造價2億7千萬元的月台門裝設於台北車站、忠孝復興站,捷運公司也同步施行新規定,未來旅客上下車若妨礙月台門關閉或擅自開啟,將依大眾捷運法處1500元至7500元。

捷運公司表示,月台門平時為關閉狀態,當列車進站停妥後,才會和列車門同時開啟,增進旅客候車安全。「半截式」月台門設計和中運量木柵線的不同,每側月台共有24扇門,高1.45公尺、長約150公尺,滑門寬度1.8公尺,比列車門1.5公尺略寬。

月台門和現有號誌系統連動,列車停妥後,月台門會自動開啟,列車離站前自動關閉,上方設有指示燈提醒民眾注意。捷運公司運務部經理趙雄飛表示,月台門設有 安全機制,若列車門開啟,但月台門故障無動作,車內旅客可扭轉月台門內側的紅色把手開門;一旦車廂內遇有緊急事故,車外民眾也可利用月台門下方施壓閥開 門。

捷運公司董事長陳椿亮表示,捷運系統設月台門是世界趨勢,在已營運路線上施工形同「穿西裝改西裝」,挑戰大,僅能利用夜間停止營運後的3個多小時進行安裝 測試。副市長陳裕璋表示,月台門所費不貲,府內經討論再三才定案,月台門可防止異物或人掉落軌道,提升捷運服務品質。

由於月台門造價過高,捷運公司在未設月台門的高運量車站也採取其他應變措施,裝設自行研發的「月台區軌道侵入偵測預警系統」,利用紅外線和雷達偵測,提供 月台區軌道、端牆門區軌道、列車與端牆門間隙、月台警戒線等4種警示功能,目前已在淡水站、關渡站和江子翠站設置,今年底將完成全線設置。

除月台門外,捷運公司增設隔音牆工程昨日同步完工,總長度逾7700公尺,路線含淡水線隧道出土段、高架段、平面段和木柵線高架段,沿線最大環境音量視路段不同可降低8至17分貝,大幅改善周邊住家環境安寧。

(中國時報)
--
火星文的英文怎麼說/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台灣翻譯學學會執行長兼詞典及語料庫研究中心召集人)

上個月十一日美聯社自紐西蘭首都威靈頓發出一則電訊,報導了紐西蘭有關當局雖然不鼓勵高中生使用火星文(textspeak),但學生萬一在今年年底的全 國大會考時使用,只要答案對就不扣分。這則新聞台灣的媒體並無明顯的報導,不過卻在當時正於劍潭舉行的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造成了一些熱烈的討論。火 星文不只台灣有,紐西蘭也有,而且英文叫做 textspeak,絕不是令英語人士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自己人都覺得好笑的 Martian language。

這個火星文的英文說法,還沒有收錄於任何一本正式出版的英文詞典,很多在台灣教英文的外籍老師也都沒有聽過。不過事實上,著名的語言學家 David Crystal 兩年前的一本書(A Glossary of Netspeak and Textspeak)早已將它納入書名了。這個意為「火星文」的新詞 textspeak,字面上是「手機簡訊用語」之意,text 乃摘自 text message「手機簡訊」;-speak 這個構詞成分為「...用語」之意(如 computerspeak「電腦用語」、marketingspeak「行銷用語」),源自於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於小說《一九八四》中所創之 Newspeak「新語言」。

翻閱此書中的詞彙表,才發現英文世界的火星文跟我們台灣的火星文有異曲同工之妙:有豐富的表情符號(有相同的,如 :-( 表示不高興;有不同的,如 lol 代表「大笑」;可是抱歉,因為文化的差異,沒有 Orz),用很多字母詞(如 btw: by the way「對了」、ggp: got to go pee「得去尿尿了」,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用注音符號ㄅ代表「不」、用ㄉ代表「的」、用AKS表示「會氣死」?),流行同音取代(如 b4: before「之前」、cul8r: see you later「再見了」,像不像我們的 3Q「Thank you」、「醬」代表「這樣」?)。

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兩者本質雖然類似,但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南轅北轍,不過英文的 textspeak 和中文的「火星文」的確都適切地描述了這個網路、簡訊時代的次文化,讓年輕人著迷,讓家長老師頭痛。還記得今年年初的學測嗎?曾經因為國文考題中出現了 「火星文」而喧騰一時,大考中心因而公開聲明將來火星文不會再度入題,紐西蘭在這方面的態度果然不一樣。

當然,紐西蘭國內也並不是一面倒地都支持這項決定,反而是正反意見針鋒相對。贊成者當然說這個舉動不過是反應了高中課堂的現狀而已,毋須大驚小怪。紐西蘭 學歷認證中心也澄清,他們所施測的國家學歷認證考試(約略相當於我們的學測)並不是毫無條件地接受學生用火星文作答,考生如果考英文時用火星文,還是一樣 會被扣分,但是其他考科更重要的是透徹瞭解科目內容並能回答得清楚完整,用不用火星文反而不是那麼關鍵。

反對者批評時火力十足,認為學歷認證中心迎合學生操弄英文,破壞英文,自我降格,減低認證考試的公信力。學校老師也憂心忡忡,覺得火星文這種源自於手機簡訊的青少年俚語,會因學歷認證中心的這項宣布堂而皇之地進入學生的作文裡,讓教學倍感困擾。

說穿了,古今中外這種語言中「保守 vs.開放」、「規範 vs.描述」的拉扯比比皆是,這是語言活力的體現。語言就在這些拉扯中不斷前進,新的成分進來,舊的成分出去,我們平常心看待便是。語言使用者中總有一部 份人採取一種比較保守的態度,認為既有的規範要遵循,新的東西要在既有的框架內運作。另有一部份人在語言上比較開放,樂於打破既有的框架,只要有夠多的人 使用,社會就理應接受,承認其為語言的一部份。

我持平地認為,規範主義者毋須過份執著,因為我們現在認為是對的,很多都是積過去之非以成今日之是者。樂於創新語言的人也必須瞭解到,語言內有自動調節的 機制,創新過了頭,使用者不賞光,得不到大家的共鳴,就會像以前盛行一時的葡式蛋撻,被大家所遺忘。十年前因呼叫器的興起而紅透半邊天的數字語(520: 我愛你、881:Bye-bye)、字母語(LKK:老扣扣;YKLM:幼齒辣妹),如今安在?現在的火星文又何足憂?

(中國時報)
--
用力太猛 女刷壞五顆牙 致神經壞死 醫籲採「貝氏刷牙法」

刷牙用力過猛,也可能導致牙齒神經壞死。二十五歲的吳小姐因長期有蛀牙、口臭問題,每天用力刷牙,最高紀錄一天要刷六次,但近一年來常牙痛,就醫檢查後發 現竟是刷牙不當,致牙齒神經壞死,五顆牙都因此報廢。牙醫師強調,刷牙應選擇柔軟刷毛,要像按摩般,輕輕按摩齒根和牙齦,並用旋轉方式刷牙面。

得不償失
台北市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指出,依其臨床經驗,約六成民眾使用錯誤的方式刷牙,用刷地板或刷皮鞋的方式,以為愈用力愈好,不然就是像拉琴一樣,拿牙刷左右用力刷,長期下來可能使牙齒磨損凹陷,牙根露出、牙神經壞死。

磨損過度牙根暴露
吳 小姐就是典型病例。她昨天在一場新款牙刷記者會中現身說法表示,從高中、大學時代就有蛀牙問題,又有口臭,因此每天很用力地清潔牙齒,只要吃過東西,就立 刻刷牙,沒想到因為刷牙方式不正確,造成反效果。她不好意思地說:「已經有五顆牙齒因此損壞而缺牙,只好努力存錢,打算接受植牙手術。」

台 灣口腔衛生學會理事長張進順表示,有些人刷牙實在太「狠」,把靠近牙齦的齒頸部琺瑯質都磨損掉了,甚至有的人牙齒還因此「腰斬」斷裂。這種因為刷牙太猛造 成的磨損,通常會使齒頸部呈現「V」字形,造成牙根暴露。患者吃冷熱的東西時,會特別酸、痛,即使用去敏感性牙膏也無法改善。

應選軟毛小頭牙刷
黃斌洋指出,牙齒的健康來自健康的牙齦,建議民眾選擇軟毛、小頭、刷毛不要太密的牙刷,應採「貝氏刷牙法」,即刷牙時,將牙刷以四十五度角放在牙齦部位,刷上排牙齒時,輕輕由上往下刷,以兩顆牙齒為一單位。

刷下排牙則從下往上刷。刷牙齒咬合面時,則是用旋轉的方式清除附著在牙面的污垢。另外,牙縫裡的殘渣別忘了用牙線處理,舌苔也不要忘了清乾淨,可利用市售的刮舌苔器,或用牙刷輕輕刷兩、三下。

刷牙正確方式
.將牙刷以45度角,放在齒根和牙齦交接部 位,輕輕按摩牙齦10次。
.刷上排牙時由上而下輕刷,刷下排牙時由 下而上輕刷。
.刷牙齒咬合面時,利用旋轉方式,清除牙 面殘渣。
.牙縫污垢應用牙尖刷或牙線清除。
.舌苔可用刮舌苔器或牙刷輕刷。

(蘋果日報)
--
大學學雜費 最多恐漲7000元

台大校長李嗣涔昨天表示,國立、私立、技職三個大學校院協會已決定,將建議教育部把學雜費漲幅上限,由不超過物價指數年增率(約2.4%),放寬到10%,並同時加強扶助弱勢生。

教育部統計,今年各大學學雜費最便宜每學期20200元,最貴的私校醫學系多達70460元,若放寬漲幅到10%,等於明年各校最多可調漲2000至7000元間。李嗣涔強調,兩年前的各校漲幅上限也是10%,但大多沒漲到上限,台大明年可能只漲2%至3%。

教育部:先觀察社會各界看法 再審慎評估

對放寬學雜費漲幅,教育部仍持保留態度。高教司長陳德華強調,學費漲多少,大學有各自訴求及期望,但合理與否,要觀察社會各界看法。教育部將等到大學公布完整配套措施、和社會對話後,再來審慎評估。

李嗣涔說,私立、技職院校協會也都決議放寬學雜費漲幅,三個協會將在明年元月的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提案討論,再建請教育部核定。

教育部95學年修改學雜費審核標準,限制各校漲幅不能超過前一年物價指數年增率,只有靜宜、慈濟、義守、大葉大學、明志科大、慈濟技術學院、文藻外語學院7校漲2.3%,其他都沒漲。

大學協會建議 放寬漲幅到10%

因限制漲幅太小,不符實際需求,國立大學校院協會昨天下午召開理監事會,醞釀調高漲幅。理事長李嗣涔表示,會中決議,希望教育部恢復兩年前的學雜費漲幅上限,調漲10%以內的,只要審核生師比、校舍空間、財務狀況及評鑑結果等宏觀指標,漲超過10%,就要嚴審。

不過,基於保障弱勢學生,會中也附帶決議,漲學費的學校,應擬出完整配套辦法,提撥更多校務基金補助清寒學生,最好是多設助學金,避免清寒生前兩年太常打工,沒時間讀書,到高年級再憑成績申請獎學金。

李 嗣涔說,物價指數年年漲,限定學雜費漲幅不能超過物價指數,只能維持基本需求,有漲等於沒漲,無法增加建設,尤其領到5年500億補助計畫的大學,這兩年 都用特別預算增聘教授、改善教學及校舍,一旦特別預算停撥,也無法全部喊停,只能靠逐年調漲學雜費預先累積資本;至於改建宿舍,也只能調漲住宿費,自給自 足。

( 聯合報)
--
最高10%大專學費又喊漲

大專院校學雜費再喊漲!各校明年都擬調漲學費,漲幅最低二.四%,最高達十%;若以公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四萬元、私立大學七萬元計算,明年最高將分別增加四千元及七千元。

教育部長杜正勝說,為了讓國內大專院校更有競爭力,教育部對學雜費的調漲幅度最好不要管太多;但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強調,大學調漲學費仍必須對社會大眾負責,對於大專院校的「集體漲價」動作,教育部會在審慎評估後,再做決定。

各校集體漲價 教部要評估

台大校長李嗣涔表示,物價指數年年升高,為了維持教育水準,各校學費已到「非漲不可」的地步,因此,「公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已就二.四%到十%的學費漲幅達成協議,並將於明年一月召開的大學校長會議上,向教育部提出。

公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昨日開會討論大學學費調漲事宜。李嗣涔會後代表發言指出,過去兩年來,全國各大學普遍沒有調漲學費,但是物價指數卻平均漲了二.四%, 如果沒有調漲學費的機制,各校的教育品質將一年不如一年。他指出,讓「學費漲幅」與「物價漲幅」一致,是「合理」的。

李嗣涔還說,大專院校如要進步,學費調幅「一定要比物價調幅高」,所以各校也達成共識,學費的調幅可超過二.四%,但以十%為上限,各校最後的調幅為何,仍須由教育部同意。

但外界對大學一直漲學雜費不斷有批評聲浪,尤其認為教育部既拿出五年五百億經費補助不少大學,這些大學怎能再調漲學費?李嗣涔說,雖然教育部目前有「五年 五百億」的計畫,但並不保證以後還會繼續補助,若希望在沒有補助後,目前的教育水準還能維持下去,學費非漲不可。

調漲後將增加助學金名額

另一方面,各校同意,學費的調漲必須搭配針對清寒學生的補助措施。台大目前每年分配大學部六百餘位、碩士班八千五百位助學金名額,李嗣涔說,明年如果調漲學費的話,將會增加校內的助學金名額。

公、私立大學及技專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早已於本月十二日達成三點共識,要求教育部放寬大學調漲學費的審核標準、希望十%的漲幅內可以不用送審,以及學費調漲必須搭配清寒獎學金名額的增加。

(中國時報)
--
高等教育費 太貴嘍 七成父母付不起

根據一份最新調查顯示,高達四三點五%的人認為,兒女高等教育基金得準備五百萬元以上,且七成的受訪者坦承,自己目前經濟能力不夠支付子女高等教育費用。

此外,有七成多的人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並無法讓子女具有國際競爭力。
匯豐中華投信與天下網站日前針對一六七八位民眾進行「子女教育金」的網路調查,該調查於十一月份完成。

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父母認為,寒暑假安排孩子出國遊學,有利於拓展孩子的視野,可是卻有超過七成的父母認為,自己目前的經濟能力不足以支付兒女未來的高等教育費用。

在儲備教育基金方面,父母願意每月拿出五千到一萬元的比率最高,達四三點九八%,而願意每月儲備一到三萬元的父母也有廿%左右。每月願意儲備五千元以下的,則占了二七點一二%;至於願意每月準備三萬元以上的父母,也有六點八%左右。

同時,該調查也呈現出國人對台灣教育環境的信心危機。根據統計,認為台灣的高等教育環境,能夠讓自己小孩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比率,約有廿四點五%,但不認同這個說法的比率則高達七五點五%。

另外,該調查中發現,國人最嚮往美國與加拿大的高等教育環境。

在接受這份調查的父母裡,認為美加最適合自己小孩的比率約占五成,而認為歐洲最適合的,占廿六點一六%,紐澳則贏得十點六七%父母的認同,而認為台灣最適合的,比率僅有五點四二%。

(中國時報)
--
國立大學學費喊漲 自訂10%上限

自訂標準 要求十%內自主

國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昨天通過,將建請教育部開放大學自行決定學雜費漲幅,自由漲幅上限十%;部分大學嗆聲:「只要是符合評量指標的學校,在上限內的學雜費調漲,教育部就不要管了!」

繼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向教育部要求自主調漲學雜費後,國立大學校長組成的協進會,昨日也跟進做出決議,將建請教育部訂出宏觀評量指標,如生師比、校舍空間、 財務指標、大學評鑑等,只要符合上述指標的學校,每年得自行調漲學雜費,漲幅上限十%,超過十%的學校,則須另向教育部申請。

明年一學年最多將漲七千九

此提案預訂明年一月十一日送大學校長會議表決,再送教育部審查,大學希望明年就能自由調漲。若以漲幅最高十%估算,明年公立大學一學年將漲約五千八百至七千九百元,私立大學漲一萬一千至一萬五千元不等。

據了解,技職校院協會也將針對學雜費進行討論;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林聰明說:「大家幾乎都兩、三年未調學費,按過去經驗,調整三%至五%是較合理的做法,在立場上,技職校院預計會和公私立大學腳步一致。」

出席會議的陽明、暨南、中興等大學校長都表示,物價飆漲,學雜費卻好幾年沒漲,龐大經營成本,學校實在吃不消。難道要拿學生學費,去支付維持學校基本營運的水電費嗎?

台大校長李嗣涔說,教育部過去一度推動的大學學雜費自由化方案,就訂出十%自行調漲上限門檻,因此協進會此次提案,是回復過去的精神。

有校長對此漲幅有所疑慮;嘉義大學校長李明仁表示,一旦訂出十%,勢必很多大學會向漲幅十%靠攏,他認為,漲學雜費須考量社會經濟狀況,真的有很多學生家庭困頓縮衣節食,學校應多照顧到學生和家長負擔。

教部態度保留:審慎評估

教育部對大學提案持相當保留態度,高教司長陳德華表示,自由調漲十%目前只是大學意見。教育部強調,會參考大學意見,列為制訂「九十六學年大學校院學雜費調整方案」的參考,預定明年四月底前公布,明年漲不漲、漲多少,都還須審慎評估。

學生團體怒吼:大學勒索

公私立大學要求教育部鬆綁學雜費調漲機制,學生團體、教育公共化連線發出怒吼說,根本問題在國家教育經費不足,為什麼當大學的財政碰到問題,學生表態和校方一起去向教育部爭取經費,校方不予理會,卻反過來向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伸手要錢?

台大、輔大、暨南、台師大、文化、台北大學等校學生組成的教育公共化連線憂傷表示,從各大學不與學生商量,逕行向教育部要求放寬自主調漲學雜費的做法看來,各大學始終把學生的權益擺在最後,十足的官僚文化。

對於台大等多數拿五年五百億的學校皆認為,私校學生比公校繳錢多,更應調漲國立大學學費,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說法,台大的學生表示應努力把私校學費壓低,而不是把公校學費調高。

全 國勞動者家長聯盟理事長蔡元鎮也憤怒的說,近年亞洲國家每年平均調薪八%,台灣普遍沒有調薪,甚至減薪,大學沒有錢辦學,該負責的教育部不負責、推給學 校,學校轉向受薪階級的家長勒索,這樣對嗎?他表示,將在明年一月十一日大學校長會議之前,串聯民間團體向教育部、行政院抗議。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教師召集人游湧志指出,教育部自始至終未對大學學雜費調漲制定出一套好的辦法,才會在每年此時又出現學校提出的新版本。

教育公共化連線指出,世界一流大學學雜費收入僅佔總收入十五%左右,但台灣的公立大學收入三十%來自學雜費,私立大學則高達六、七十%,等於學生出錢請老師、養學校,這和補習班有什麼不一樣?

好大的獅口 怎不令人搖頭

公私立大學團體陸續喊出學雜費自主調漲的提案,並一口氣將調漲上限訂在十%,幾乎五倍高於物價增長率的十%漲幅,計算理論能不能說服大眾?大學校長們應該直接面對社會說清楚,不能犧牲百萬學子的就學權益。

大學學雜費自主化,其實是一直逐步推動的教育政策趨勢,儘管社會有疑慮、政府有審議,過去十年,以國立大學為例,漲幅累計已超過三十%。

令人遺憾的是,大學沒有積極解決社會疑慮及經濟壓力;如果學費調漲代表教育品質提升,卻又不見高喊要漲價的大學校長們提出具體的品質保證。

事實上,進一步分析大學財務,國內大多數大學收入,對學雜費的倚賴比例,每每創下世界紀錄,部分大學的年度結餘更都偏高,代收代辦更是五花八門變多變貴,難免讓人有大學「錢收得多、賺得也多」印象,對大學經費運用根本沒有信任。

學雜費自主其實是可以討論,但須奠基於「大學品質的相對保證」;學雜費調整也應合理反映物價、勞工薪資消長等社會客觀指標,但各大學須提出更具體的精算依據,或是先試辦幾年小幅度自由調整制度建立社會信心,不應只是要求回歸過去備受大學質疑的舊制。

上百所大學菁英主管組成的大學協進會,處理態度與方式令人失望,只怕最後只會迫使學生及家長團體再度聚集抗議,大學侈言要爭取可長可久的學雜費自主,反而增添了更多阻力。

(自由時報)
--
大學學費 最高估漲10% 明年多付六百至七千元 家長:太過分

各大學正在醞釀調漲學雜費,以跟上物價上漲腳步。國立大學校院協會昨天召開理監事會,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指出,會中達成共識,明年學費漲幅約為百分之二點四至百分之十。以此換算,每位大學生明年最多每學期將增加六百至七千元的學費負擔。

漲聲蠢動
反高學費行動聯盟發言人游湧志昨痛批,指國立大學近十年調幅已高達四成,而包括台大等校也享有較多社會資源,且在五年五百億的頂尖大學計劃中也已獲補助,沒理由再調漲。

《蘋果》昨訪查發現,包括政治、台北大學均指明年欲調漲百分之三,成功大學暫訂調漲百分之五,交通、清華大學暫傾向不調。逢甲、銘傳、淡江與元智等私立大學則表示還未討論。

面對大學學費喊漲,反高學費行動聯盟與家長團體都說「太過分」;育有一子的計程車司機黃先生說「聽到學費要漲,直覺想殺人。」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則強調,調漲說法只是各大學初步構想,教育部會廣納各界意見再行公布。

消基會批聯漲無法管
李嗣涔表示,近兩年物價指數平均調漲百分之二點四,調漲學費符合「公平正義」。由於國立大學學雜費較低,每學期約二萬多元,調漲百分之二點四,最多約漲六百多元,但私立醫學院每學期學雜費多在六、七萬元,若要調漲百分之十,一學期可能就得調漲七千多元。

李嗣涔說,調漲案已和私立大學與技職校院協進會達成共識,他計劃在明年一月的大學校長會中提案,明年四月前送教育部核定。

世新大學學生會會長鄭宇倫說,「現每學期學費即要五萬多元,再漲不知該怎麼辦。」
消基會秘書長游開雄表示,《公平交易法》未將學校納入規範,即使聯合調漲,也無法援此令其改善,只能籲教部不能讓各大學漫天喊價。

(蘋果日報)
--
金字塔解密 塔頂混凝土灌模

一項新研究發現,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上層時,是把混凝土灌入高處的模子內,而不是把巨石拖運到高處。

歷史學家說,如果這項研究獲證實,是已知人類使用混凝土技術的最早例子,比羅馬人普遍使用混凝土建港口、圓形露天劇場和其他建築物早了約兩千五百年。

費城德萊瑟大學材料工程學教授巴爾索姆報告他的研究結果說,古埃及人已會使用石灰岩混凝土,這可能就是他們能在大約西元前二五五○年開始建造如此龐大建築物的原因。他說,他們用混凝土建造金字塔的外部和內部表層,也許還有上層部分,因為把巨石運到上層十分困難。

巴爾索姆在十二月的美國陶瓷協會期刊上撰文指出:「古代製作混凝土的技術令人吃驚。」

巴爾索姆和法國國家航太研究局的哈克分析古夫金字塔某些部位採樣的礦物成分,發現這些採樣中的礦物比例和任何已知的石灰岩都不同。從石灰、沙和泥土混合的地質化學分析,他們推斷,最簡單的解釋是,這是混凝土。

埃及籍的巴爾索姆說,他預料他的解釋會引起爭議。果不出所料,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秘書長哈瓦斯表示:「使用混凝土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完全未獲證實。」

哈瓦斯指出,金字塔歷來曾多次用大量混凝土修復和強化。他說:「我要問巴爾索姆:他的研究是從何處採樣,他如何證明他的採樣不是取自現代修復的部分?」

(聯合報)
--
金字塔 水泥建的?

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對埃及吉薩的幾座大金字塔進行調查後發現,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並非只使用切鑿好的巨大石灰岩,還使用了混凝土(水泥)。歷史學家指這一說法若屬實,將改寫人類最先運用水泥的紀錄。

費城德瑞索大學材料工程教授麥可.巴索姆和法國國家航空研究所的吉爾斯.哈格教授,對金字塔的岩石樣本進行深入研究後,認為古埃及人之所以能建造金字塔,部分原因是他們使用石灰石水泥。
巴索姆在其研究報告中寫道,古埃及人在金字塔內外表層皆使用了水泥塊材料,上層也可能用到,因為要把切割好的巨大石塊推到高處很困難。這種古代水泥技術的精緻及耐久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巴索姆和哈格對古夫金字塔若干部分的岩石採樣的礦物成分進行分析,發現其中有些石灰石的礦物質比例,在已知的各種石灰石中都找不到。他們對這些樣本中的石灰和砂土成分進行地質化學測定,認為最簡單合理的解釋是:這是鑄造好的混凝土。

大部分古埃及學家皆相信,金字塔是用鄰近採石場切鑿好的石塊建造的,這些石塊被人拖拉到金字塔建築工地,經斜坡道上升到安排好的位置固定。

而按照巴索姆的解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是把水泥灌入工地內木造的模具而形成水泥塊。換句話說,法老王的工匠們已掌握充足的技術和材料,能鑄造兩噸重的石灰石塊,來建造金字塔。

這比目前所知最先使用水泥技術建造圓形競技場和其他建築的羅馬人,要早了二千五百年。

巴索姆並非第一位提出金字塔是用水泥建造的人。一九七○年代,法國化學家約瑟夫.達維多維茲也曾提出類似理論,但遭到古埃及學家駁斥。

直到最近,地質學家才掌握到分辨天然石灰石和液化石灰重組製造之石灰石的方法。埃及裔的巴索姆表示,他預料他的論說必定會引發爭議。

的確如此。埃及古文物學會秘書長,負責吉薩地區金字塔挖掘工作的札希.哈瓦斯博士說,金字塔建造時不可能用到水泥,這種講法無從證實。他指出,金字塔曾經 歷多次整修,整修時用了許多水泥,巴索姆取得的採樣是哪個部分的?他怎麼知道這些樣本不是近代整修時使用的材料?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