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登月英雄 阿姆斯壯辭世 「個人一小步 是人類一大步」
Neil Armstrong 1930~2012
1969年7月20日於全球6億人關注下,在月球上說出:「個人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於前天病逝,享壽82歲,這句名言和他謙卑為懷的事蹟都已名留青史。
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本月初入院接受心臟血管繞道手術,前天因術後併發症在俄亥俄州辭世。家屬發表聲明表示「心碎」,但讚揚低調處世的他是「不想當英雄的
美國英雄」(reluctant American hero),希望他不同凡響的生命事蹟「為年輕人樹立典範,激勵他們努力向前,讓夢想成真」。
見月光對他眨眼吧
他家人也希望世人「尊敬他的付出、成就與謙遜。下次走在萬里無雲的夜空下,見到皎潔月光照耀著你們時,想想阿姆斯壯,並對他眨眨眼吧。」
阿姆斯壯曾兩度上太空,頭一回是1966年擔任航太總署(NASA)雙子星8號太空船指揮官,當時太空船發生緊急事故,韓戰期間擔任美軍飛行員的阿姆斯壯沉著應對並決定返航,完成美國太空史上首度緊急著陸。
1969
年7月16日,38歲的他擔任阿波羅11號太空船指揮官,航向38萬公里以外的月球。4天後,登月小艇「老鷹號」與主艙分離登陸月球。美東時間7月20日
晚上10時56分,阿姆斯壯踏上月球土地,說出上述的曠世名言。他和隨後登陸的太空人艾德林(Buzz
Adrin)在月球表面停留2個多小時,插上美國國旗外,也採集岩石樣本、拍照、做實驗。此時同行另一名太空人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則駕母船「哥倫比亞號」繞行月球。
當年6億人看壯舉
登月任務對越戰後陷入低潮的美國而言有如強心針,當天全美各地家長抱著孩子守在電視前、牧農略過每晚例行的擠奶工作、公路上的駕駛人為看電視湧進汽車旅館,估計全球有6億人都在觀看或聆聽這則全人類的大新聞,成為史上閱聽人數最多的單一事件。
3名太空人回到地球後,展開22國巡迴訪問,接受表揚。阿姆斯壯獲17國贈勳,榮譽不計其數,但謙遜低調的他從來不願出名。1971年他離開NASA後任教於辛辛那提大學,閒暇時養牛、種玉米。
「盼有人擦掉腳印」
2000年他在一次罕見的公開活動中說:「我一直是個穿白襪、口袋插滿筆的書呆子工程師,我為自己專業上的成就自豪。」對於自己的腳印永留月球,他曾說:「有點希望未來有人上去把腳印擦掉。」
NASA署長波登說:「只要有歷史教科書,就會把阿姆斯壯寫進去。此時我們正步入探索太空的下一階段,我們是站在阿姆斯壯的肩上前進。」在阿姆斯壯登月時還未滿8歲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讚揚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美國英雄之一」,達成「永不會被遺忘的人類成就」。
人類登月大事記
★1957/10/04 蘇聯發射史上首枚人造衛星。
★1961/04/12 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功完成史上首次宇宙飛行任務。
★1961/05/25 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登月計劃。
★1968/12/21 阿波羅8號成為首艘繞月球航行的太空船,距離月球表面僅112公里。
★1969/07/20 阿姆斯壯與艾德林成功進行月球漫步,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2個半小時。
★1972/12/07-19 人類第6次也是迄今最後一次登月任務,阿波羅17號上3名太空人總共待在月球上74小時又59分,是歷來最久的一次。
低調一生 躲鎂光燈拒攬功
最
著名的太空人阿姆斯壯去世了,回顧其一生,從小自製飛機模型、16歲取得駕駛飛機執照、大學研究航太工程、服役時擔任飛行員,他能邁開「人類的一大步」看
似理所當然,但他坦言:「我從未夢想過登上月球」;完成登月壯舉返回地球後,他本可坐享名利,但他選擇低調,自認登月「只是在執行工作」。
簽名被拍賣怒拒簽
阿姆斯壯拒絕讓世俗的吹捧毀其真實生命,2008年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表示,「我沒有被選為擔任(登月)第一人,我只是被選來指揮那次的飛行。當時的情況讓我扮演了特殊角色。」後來他逐漸厭倦被問及「成為登月第一人」的感受,索性躲避鎂光燈的追逐。
阿姆斯壯更從1994年起拒絕替「粉絲」簽名,因當他簽完名後,隔天簽名常立刻變為拍賣品,成了有心人士斂財的工具;2005年,他與剪了20年頭髮的理髮師起衝突,因理髮師以3000美元(約9萬元台幣)代價,偷偷把阿姆斯壯的頭髮賣給一名收藏家,犯了他的大忌。
阿姆斯壯拒絕在「登月第一人」光環下生活,但不代表他否認人類登陸月球的重大意義。他強調:「回顧過去,我們真的非常榮幸能夠活在那段微小的歷史中。我們改變了人們看自己的方式、改變了未來可能的樣子,以及可能往哪裡去。」
如此肯定登月任務成果的阿姆斯壯,顯然無法接受登月任務是場世紀騙局的傳聞。他曾以登月任務執行者的身分出面闢謠,也否認他在月球上因為聽到伊斯蘭教的呼召,而成為穆斯林的傳言。
不畏流言挺身闢謠
身為低調、樸實的首位登月者,他對於登月任務的流言蜚語,始終拒絕沉默,這又是他真實、不矯情的一面。
此
外,阿姆斯壯的傳世名言有過段小插曲,當時的錄音紀錄是:「個人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man依文法應該要加冠詞變成a
man才對。直到2006年透過電腦語音分析,發現阿姆斯壯講的「a」發音僅千分之35秒,才會讓大家沒聽到。
美蘇冷戰 造就太空英雄
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陸月球,阿姆斯壯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而登月英雄的誕生,其實是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的太空競賽造就而成。
1972年後美沒再登月
這
場競賽原本是蘇聯領先,1957年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史普尼克(Sputnik ),1961年再把太空人加加林(Yuri
Gagarin)送進地球軌道。莫斯科當局將這些成就包裝為共產主義優於西方資本主義的證明,令美國總統甘迺迪不甘示弱回嗆:美國要在10年內派人安全往
返月球。
之後美國就急起直追,終於在8年後達到目標,1969至1972年間有六次成功行動,共有12名太空人曾踏足月球。
阿波羅計劃花了美國逾25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150億美元(約3.44兆元台幣),為美國贏來舉世讚譽,但1972年後美國航太總署(NASA)就再沒派人上月球。
鼓勵青年定遠大目標
對於美國近年不斷削減太空探索的經費,阿姆斯壯今年5月曾在受訪時表示「感傷」,他認為1960年代NASA的非凡成就,鼓勵年輕人定下遠大目標。國際中心
你不知道的登月祕辛
★阿姆斯壯差點不是登月第一人,美國原本有意讓阿波羅8號執行登月任務。
★當時登月計劃由6組各3名太空人組成的小組,輪流出任務,阿姆斯壯籤運好排到首次登月。
★阿姆斯壯登月任務差點被取消。當他操縱登陸艇在月面低飛時,幾乎快擦撞到月球表面,任務小組可能命令他放棄登月。
★登月時僅帶了一部相機,阿姆斯壯拍下艾德林在月球上許多照片,但艾德林只在拍攝全景圖時讓阿姆斯壯在邊緣入鏡。
★蘇聯當時也在打造登月火箭與太空船,但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後,蘇聯取消計劃。
(蘋果日報)
--
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壯去世
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壯,廿五日因本月稍早接受心血管繞道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去世,享壽八十二歲。
阿姆斯壯一九六九年登陸月球時,美國總統歐巴馬才不到八歲。他廿五日推文表示,阿姆斯壯是美國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不只是他那個時代的英雄,而是永恆的英雄」。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署長波爾登說:「人間只要有歷史書,就會記阿姆斯壯一筆,他為人類邁出超越天外世界的第一小步。」
阿姆斯壯的家屬也發表聲明,以謙虛的話語對記得他的人說:「請記住他的服務、成就和謙虛,下回各位在一個天空澄澈的夜晚走到戶外,看見月亮對各位微笑,想想尼爾‧阿姆斯壯,對他眨個眼。」
阿姆斯壯是「阿波羅十一號」(Apollo 11)的太空船指揮官,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登上月球。
當時卅八歲的他成就了人類數世紀來最偉大的壯舉,與夥伴艾德林在全球約六億觀眾見證下,踏上月球表面,當時他說:「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艾德林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表示:「我們失去了月球計畫最好的發言人和領袖。」他說,他會懷念阿姆斯壯這位「能幹的指揮官和領袖。外界將永遠傳頌這項成就,直至人類在火星留下足跡」。
阿
姆斯壯在踏上月球幾分鐘後,樹立一個牌子紀念探月過程中殉身的美國和俄國太空人,並與艾德林在月表上插上美國國旗。兩人在月表漫步近三小時,收集土石樣
本、做實驗,以及拍照。阿姆斯壯後來說,月表景象只有「壯麗」差堪形容,「超越我所有視覺經驗」。同時,第三位太空人科林斯駕著母船哥倫比亞號環繞月球。
人類登陸月球,成為廿世紀科學探險的冠冕之作,估計六億人 (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眼觀、耳聽登月實況,成為有史以來觀眾最多的單一事件。父母孩子聚集電視機前,彷彿被催眠。農場暫停擠牛奶的工作,開車族從高速公路下來住進汽車旅館,都只為了看電視。
阿姆斯壯:希望有人上去擦掉腳印
即使身為登月第一人,阿姆斯壯為人十分低調,每每自稱nerd,就是那種書呆子,喜歡深思、走別人少走的路。他謙虛,避俗,更避鎂光燈。與他一起登月的艾德林說,阿姆斯壯是他這輩子所知最安靜的人。
登月歸來,阿姆斯壯和艾德林到全球廿二個國家演說。之後,他榮歸故里,一個人口九千的小城擠進五萬人爭睹英雄。
他名滿天下,但從來不曾為此昏頭。一九七一年離開美國太空總署,在大學講授太空工程將近十年,在幾家公司擔任董事,同時在自營農場養牛種玉米。他沒有閒著,但基本上靜度歲月,澹泊名利,極少公開露面;在他露面的少數場合,致詞也十分簡短,而且絕少提到月亮。
個性低調的阿姆斯壯不愛鎂光燈,有人曾問他對於自己的腳印將永留月球有何感想,他說「希望未來有人上去把腳印擦掉」。
第一個環繞地球飛行的美國太空人葛林說,阿姆斯壯的謙虛自抑也是傳奇:「他從來不覺得他可以到處推銷自己。他是一個謙抑的人,登月之前如此,登月之後也如此。」
他的大學同事說,他「不接受訪談,他不是怪異,也不是不好說話,只是不喜歡當名流」。他得知他的簽名成為高價買賣的商品之後,從此不再為人簽名。
雖然阿姆斯壯為人類立下創舉,但小時候其實從未夢想過登上月球。為他寫傳記的韓森(James Hansen)說,有關他從小就夢想探索太空的故事都是杜撰的。
阿姆斯壯二○○○年二月曾說:「我可以誠實地說,我從未夢想過登上月球,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大驚喜。」
阿姆斯壯一九三○年出生於俄亥俄州瓦卡科內達市,從小著迷於飛機,十歲出頭在家裡附近機場打工,十五歲上飛行課,十六歲生日拿到飛機駕駛執照,當兵開海軍飛機,在南韓戰出過七十八次任務,戰後上大學念航空工程,獲得太空工程碩士學位,一九六二年入選NASA太空人。
「休士頓,這裡是寧靜海,老鷹已著陸」
紐約時報網站廿六日刊出阿姆斯壯與艾德林於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登上月球時該報的報導:
人類已登上月球,在月球上跨出大步。
阿波羅十一號太空船搭載的兩位美國太空人,駕著單薄的登月小艇,已於昨日美東時間下午四點十七分四十秒完成了歷史性登月壯舉。
卅八歲的登月指揮官阿姆斯壯以無線電向地球任務管制室通話:「休士頓,這裡是(月球)寧靜海基地。老鷹已著陸。」
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類阿姆斯壯,與他的同伴艾德林,將登月小艇停放在寧靜海西南岸平坦而碎石散布的地面。
大約六個半小時後,阿姆斯壯打開小艇艙門,緩緩走下樓梯;當他在月球表面留下第一個人類的足印時宣布:「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他踏上月球第一步的時間是晚間十點五十六分廿秒,而在小艇外的電視攝影機將他的一舉一動,都傳回到地球上數以億計、既驚嘆又興奮的觀眾眼前。
阿姆斯壯跨出的前幾步,是在試探月球土壤的硬度,以及他在身著臃腫的白色太空衣、肩負大背包、並受月球引力的影響下,能否順利行走。
這位太空人報告說,「地表情況良好,土壤細碎。我用手指頭就能拿起來,好像在我的靴底及側邊黏上好幾層的炭粉一樣。我只能跨出小步,每一步可能只有八分之一吋(零點三公分)。不過沙質良好,我能看到靴子的印痕。」
阿姆斯壯測試十九分鐘之後,艾德林也走出小艇,加入他的行動。
兩人忙著在小艇外架設另一套電視攝影機,在地面插上美國國旗,拾取土壤與碎石樣本,進行科學實驗,又走又跳,證明他們能在月球上行動自如。
他們發現在月球上行走和工作並不如預期般那樣艱辛。阿姆斯壯還一度回報說,他「非常舒服」。
地球觀眾看到黑白電視畫面所呈現的,則是一艘蟲狀的登月小艇,以及兩個人腳步沈重地行走;由於畫面非常清晰,讓人覺得不像真的,更像是一件玩具和兩個玩具人。
尼克森總統從白宮打電話向他們道賀說:「這是具有空前歷史意義的一通電話。在這個人類歷史上無價的時刻,地球上所有人都衷心為你們的成就備感驕傲,祈禱你們能平安歸來。」
阿姆斯壯回答說:「謝謝你,總統先生。能夠在這裡不僅代表美國,而是所有國家追求和平、充滿好奇心且對未來擁有願景的人們,對我們而言實在是莫大的榮幸。」
阿姆斯壯與艾德林在午夜一點十二分返回登月小艇,關上艙門,離他們之前打開艙門踏上月球,總共是兩小時廿一分。當兩位月球探險家準備入眠時,登月團隊裡的第三人柯林斯仍駕著指揮艙在月球軌道上繞行不已。
飯店總經理憶阿姆斯壯 「謙虛愛跳舞」
阿姆斯壯四十三年前訪台時,曾住在台中市鴻賓大飯店,他住的房間被命名為「太空人紀念室;但飯店易主重建後,「太空人紀念室」已消失。
當時接待他的飯店總經理黃芳彥至今留有和阿姆斯壯的合影。黃妻昨天說,孫子在美國曾向人說:「我阿公和阿姆斯壯拍過照。」美國人都不信,家人加洗照片寄到美國,才讓美國人服氣。
黃芳彥今年八十一歲,對阿姆斯壯的印象是「客氣、謙虛、愛跳舞」,民眾要求合影,他來者不拒;隔天還邀請黃芳彥與飯店人員共進早餐。
「當年阿姆斯壯很想跳舞,可惜沒舞伴,沒跳成。」黃芳彥記憶深刻,「好可惜,否則就能看到太空人跳舞了」。
一九六八年開業的鴻賓大飯店,樓高六層,曾是中部最大的觀光飯店,「棋王」林海峰、「球王」王貞治和中外高級官員都曾投宿。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廿八日深夜十一點,阿姆斯壯突然入住飯店,飯店人員事前都不知情,見到太空人無不興奮,準備下班的員工自動加班,董事長林增連、總經理黃芳彥等人率隊迎接。
一群人擠在電梯口爭要簽名,阿姆斯壯一一簽名,飯店領班廖學才請阿姆斯壯在他襯衫上簽名,他視為至寶,還向同事說:「這件簽名襯衫永遠不洗。」
阿姆斯壯住的「三B號」是十多坪高級套房,客廳擺設華電牌電冰箱及三洋廿吋電視機,一張長型沙發,有一個深綠色花紋的大理石圓桌,寢室有兩張「席夢思」單人床。
阿姆斯壯只住了一晚,隔天上午十一時離開,自此三B號房成為「太空人紀念室」。事隔多年,往事漸被淡忘,當地公園里長沈素玉昨天問:「真的嗎,阿姆斯壯真的住過這家飯店嗎?」
阿姆斯壯當機立斷 關鍵20秒決定登陸
航
太記者特尼爾(Reg
Turnill)是阿姆斯壯一九六九年登月時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他記憶中的阿姆斯壯是位當機立斷的太空人,有瞬間做成決定的能力。探月的阿波羅
十一號太空船進入盤旋月球表面的關鍵時刻時,阿姆斯壯僅有短暫的廿秒決定繼續或放棄,結果他果斷決定登陸。
特尼爾說:「照例,我來到(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卡納維拉角等待升空。太空船(阿波羅十一號)預計花費六十小時抵月,太空船進入軌道後,大夥才匆忙趕到德州休士頓的任務控制中心。太空人之間早已做好任務分配,阿姆斯壯將成為第一個登月漫步的太空人。」
特尼爾說:「太空人早有認知,萬一阿姆斯壯或艾德林在月球表面扭傷腳踝或受傷,因有長梯要爬,傷者無法回到太空船,將客死月球。」特尼爾說:「看不出艾德林或科林斯對阿姆斯壯有反感。他們都是專業太空人,但工作結束即各自返家,從不一起參加社交活動。」
孫維新談登月之難 不知能否活著回來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說,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是劃時代事件,是六○年代美國太空科技充滿創意、迅速發展的成果;下一個受到世界各地矚目的發展將是「誰是第一個登陸火星的人」,希望台灣年輕人別在這樣的思考中缺席。
孫維新說,阿姆斯壯一九六九年登陸月球時,他還是個小學六年級學生,那時收看實況轉播,只知道登陸月球是劃時代的,但感覺並沒有很強烈。直到了解列強發展太空科技的歷史,才對美國的創意、願意投入經費讓工程科學家發展太空科技感到欽佩。
他表示,成功登月,體現的是人的創意與勇敢,美國阿波羅團隊發揮創意要把人送上月球,並勇敢面對不可知未來,「當時的NASA(美太空總署)充滿創意,以做好事情為目標,相當值得尊敬。」
「登陸月球是很困難的,很多事想都想不到。」孫維新說,當時根本不曉得降落月球後遇到的會是流沙還是硬地、人踏下去還能不能活著回來;成為首度登月的太空人是無上榮譽,但同時也等於置個人生死於度外。
「人」,還是「個人」? 登月名言引爭論
阿姆斯壯踏上月球說的第一句話傳遍整個地球,人們聽到的是:「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
阿姆斯壯後來宣稱引用失誤。他說,他實際上說的是「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是大家沒有聽清楚,漏掉了其中的「a」。
所以登陸月球是「人」,還是「個人」的一小步?引發一場爭論。阿姆斯壯一九九九年接受訪問時,承認他後來聽過錄音,也沒有聽出來。
他說:「我原來就打算說a man(一個人),我也以為我這麼說了。我聽地球上透過無線電收到的聲音時,也聽不到a這個字,因此如果你們把它加上引號,我會很高興。」
二○○六年的電腦分析發現,阿姆斯壯說的確是「a man」。澳洲電腦程式員福特用軟體分析聲波,發現大家沒聽到的「a」的波紋。這個波紋只持續卅五毫秒,快得聽不到。而其他專家也發現這項研究結果很可信。
美國太空總署也支持阿姆斯壯的說法。發言人說:「如果阿姆斯壯說有個『a』,我們也認為有個『a』。」
跟隨阿姆斯壯 探索未知領域/鄧鴻源(大學副教授)
美國太空人先驅阿姆斯壯與世長辭,各界紛紛緬懷這位劃時代英雄,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悲痛」,並稱阿姆斯壯啟發太空探險新世代。
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首先踏上月球的阿姆斯壯說:「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是人類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再一次偉大的探險之旅。
他們向世界展現,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只要有足夠的信念、智慧與團隊合作,沒有不可能的事。誠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所說:「阿姆斯壯是最偉大的美國英雄之一,不僅僅在他那個時代,更是劃時代的英雄。他們確保我們能探索更高、更遠的太空。」
自
古以來,太空對人類充滿無限想像,不斷引起人們的遐想,如今在許多科學家努力探索下,人類已經知道宇宙的浩瀚,我們的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太陽只是
銀河系兩千億顆恆星中的一顆普通星球,而我們銀河系又只是宇宙數千億星系中之一,甚至有科學家大膽預測,我們宇宙之外可能還有許多其他宇宙。不禁讓人感
嘆:「吾生有涯,宇宙無涯」。
阿姆斯壯的一小步的確是人類的一大步,人類應集思廣益,共同探索太空未知領域,尋找可能的資源與其他生命,或許有助於地球能源等各方面危機的解決,不要再爾虞我詐,黨同伐異了。
(聯合報)
--
「我的一小步 是人類的一大步」 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壯病逝
全
球第一位登陸月球並留下腳印的人,美國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月初接受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繞道手術後引起併發症,於廿五日與世長辭,享壽八十二歲。阿姆斯壯當年登月時留下傳世名言「我的一小步,
是人類的一大步」,揭開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新頁。而他身為「登月第一人」,終其一生卻低調謙遜,不曾攬功。
美國總統歐巴馬讚揚阿姆斯壯是「美國最傑出的英雄之一」,且「不只是他所屬時代的英雄,更是世世代代永恆的英雄」。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署長波爾登說:「我們是站在阿姆斯壯的肩膀上,跨入太空探險的新時代。」
阿姆斯壯登月夥伴艾德林和柯林斯都表示將永遠緬懷這位「能力卓越的指揮官」、「最重要的航太與太空先驅」。首位繞行地球上空軌道的美國太空人、現年九十一歲的葛倫哀悼說:「我們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人。」
阿姆斯壯家屬則對大家提出一個感性訴求:「下回當你走出屋外,看見皎潔的月亮對你微笑時,請想起阿姆斯壯,並對他眨眨眼。」
阿
姆斯壯孩提時代就對飛行很感興趣,十六歲取得飛機駕駛執照。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時年卅八歲的他擔任人類第一個登月任務「阿波羅十一號」指揮官,在全球約
六億觀眾見證下,與艾德林先後步下「老鷹號」登月艇,踏上月球表面寧靜海基地,並在月表插上美國國旗(柯林斯則留在母船繞行月球軌道)。
這次任務成功,對當時與蘇聯冷戰方熾的美國意義重大,美國因此在美蘇太空競賽中取得超前優勢。三名太空人返回地球時,獲得英雄式歡迎。
阿
姆斯壯完成登月壯舉後進入國家航太總署工作,後來又轉往辛辛那提大學,教授航空工程學近十年。阿姆斯壯一生極力迴避鎂光燈,謙遜地與妻兒過著安靜低調的生
活。他曾表示:「回顧過往,我們真的非常榮幸能活在那段微小的歷史中。我們改變了人們看自己的方式、改變了未來可能的樣子、以及可能往哪裡去。」
切開胸骨 時間長達五至六小時 心血管繞道手術 暫停心跳風險高
登月英雄阿姆斯壯因心血管繞道術併發症病逝,醫師表示,施行心血管繞道必須將胸骨切開,手術過程甚至必須暫停患者心跳,是個高風險的大手術。若非為了救命,醫師不輕易建議患者接受這樣的手術,更何況是對一個高齡八十二歲的老人。只可惜,手術的結果是阿姆斯壯與醫師都輸了。
亞東醫院副院長兼心血管中心主任邱冠明表示,心血管繞道手術是因患者的心臟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醫師取患者腳上的大隱靜脈及胸骨旁的內乳動脈,另闢捷徑,「好比路塌了,可以選擇建高架橋替代一樣。」
一
般人熟知的心導管手術是,經由患者鼠蹊部或手腕動脈插入導管、撐開氣球及支架,打通堵塞血管。心血管繞道手術則必須由心臟外科醫師切開患者胸骨,進行俗稱
的「開心」手術。在動輒長達五、六小時的手術過程中,還有可能必須藉體外循環機的輔助,讓心臟停跳。因為手術侵入性大,併發症風險也高。
邱冠明說,一般來說,若經評估患者屬左主幹冠狀動脈狹窄,三條冠狀動脈近端都有七十%以上狹窄,左心室射出分率在卅五到四十%以下,或合併有糖尿病,無法進行心導管手術,醫師才會基於拯救患者性命的急迫性,建議施行心血管繞道手術。
但其常見併發症如中風、肺炎或肺葉塌陷、心臟或腎臟因不堪手術負荷功能衰竭,或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等,都可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年紀愈長,各併發症發生比率也愈高。
邱冠明強調,阿姆斯壯年逾八旬仍進行這項手術,應是他先前已接受過相當次數的心導管手術,而當時他的病程已進展到心導管完全幫不上忙,若不採取一些行動,短時間內就有可能心臟衰竭而死,醫師才會建議他接受開心手術。
卸登月光環 阿姆斯壯一生淡泊 鞋印留月球 希望有人擦掉它 熱愛飛行 拿到飛機駕照比汽車還早 成名返鄉種玉米 「謙遜到近乎孤僻」
雖然為人類太空史寫下新頁,但阿姆斯壯從未被「登月第一人」的頭銜給沖昏頭,一生謙遜自抑,淡泊名利。有一回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記者問他,對於自己的鞋印將永留月球有何感想?他回答說:「我有點希望有人能上去把它擦掉。」
阿姆斯壯也是率真的男人,他在二○○○年二月曾說:「我可以誠實地說,我從未夢想過登上月球,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大驚喜。」為他撰寫傳記的韓森也說,僅管阿姆斯壯一生都與航空脫不了關係,但有關他從小就夢想探索太空的故事,其實都是虛構的。
阿姆斯壯一九三○年八月五日出生於俄亥俄州沃巴科尼塔,是家中三個小孩的老大。六歲時,父親帶他首次搭乘飛機,開啟他一生對飛行的熱情。青少年時,他靠打工賺錢參加飛行課程,十六歲取得機師執照,比拿到汽車駕照還要早。
阿姆斯壯取得普度大學航空工程學士及南加州大學碩士學位,而後服役海軍,韓戰期間曾出過七十八次戰鬥任務。因飛行技術卓越,被「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前身「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遴選為試飛員,後來成為登月計畫的菁英小組成員。
一九六九年完成登月壯舉後,阿姆斯壯並未重返太空,而是進入NASA工作。他在二○○○年曾說:「我是個穿白襪、口袋插著筆的書呆子工程師,一向如此。」
雖然名滿天下,他卻不願藉此牟利,反而選擇遠離鎂光燈,低調返回故鄉與妻兒過著閑靜的田園生活,在自家農場養牛、種玉米。他鮮少出席公開活動或接受媒體採訪。在他露面的少數場合,致詞多十分簡短,甚至僅有短短數秒,而且絕少提到登月。
飛行專家歐布萊恩對美國公共電視網(PBS)說:「他是一名對自己扮演的登月第一人角色,總是很不自在的謙遜男人,因為他覺得這是數千人的成就。他謙遜到近乎孤僻,你可以說他是太空人裡的《麥田捕手》作家沙林傑。」
不過,即使避居田野,阿姆斯壯直至老年仍脫不了盛名之累。二○○五年,他曾威脅控告家鄉一名理髮師,對方竟偷留他一束頭髮以三千美元賣出。可以想見,頂著「登月第一人」頭銜,未來阿姆斯壯躺在墓園中,恐怕也不會太清靜。
與蘇聯太空競賽近廿年 阿波羅計畫 奠定美太空霸權
阿
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是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二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從事的系列探測月球任務,目的在實現載人登月飛行。計畫共耗資約二五○億美
元,規模之大,為歷來僅見,而成果更是豐碩,多次登月行動共帶回三八一.七公斤月岩標本,人類對月球表面特徵、物質化學成分與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有
了更進一步認識。
阿波羅計畫肇因於一九五○年代末期美國與蘇聯展開的太空競賽,旨在接續美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畫「水星計畫」,預想最終以太空船將三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並以希臘神話的太陽神命名,但艾森豪總統並不熱中,經費無著。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蘇聯率先將太空人加加林送上地球軌道,停留不到兩小時,但創下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人類的歷史。美國遂急起直追,同年五月廿五日,約翰.甘迺迪總統向國會揭櫫美國將於一九七○年以前,登陸月球並安全返回的宏圖,也開展阿波羅載人登月大計。
計
畫幾經波折,歷盡艱險。一九六七年一月廿七日,原定二月下旬發射的阿波羅一號在測試時指揮艙發生大火,十五秒內三名太空人全數殉職。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一
日,阿波羅七號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順利升空,任務全長十一天,是計畫首次載人發射任務,也是美國首次成功的三人太空之行。
其後,共有十次載人任務。第五次的阿波羅十一號於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升空,七月廿日尼爾.阿姆斯壯踏上月球,寫下人類新猷。甘迺迪總統的承諾兌現,美蘇太空競賽近廿年後,蘇聯落敗。
最後一次載人任務阿波羅十七號於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七日夜間升空,安抵月球,計畫中唯一的科學家太空人地質學博士哈里森.施密特與任務指揮官尤金.塞爾南漫步月表三次,收集了一一一公斤岩石標本。此行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迄今最後一次登月。
人類的一大步名言 地球漏聽「a」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一九六九年七月廿日踏上月球所說的第一句話傳遍全世界,當時人們聽到的是:「這是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阿姆斯壯事後澄清說,那是引用錯誤,實際上他說的是「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是大家沒有聽清楚,漏掉了「a」。
阿姆斯壯一九九九年受訪問時承認,他事後聽錄音也沒有聽出來。他曾表示,他是在安全降落後,才決定說出這句經典名言,之前不曾和同事艾德林和柯林斯討論。
他說:「我原本就打算說『一個人』(「a man」),我也以為我這麼說了。我聽到地球上用無線電收到的聲音時,卻聽不到這個字,如果你們用括號把它加上去,我會很高興。」
有些研究支持阿姆斯壯的說法。二○○六年電腦分析發現,阿姆斯壯當初說的確實是「一個人」。澳洲電腦程式設計師福特用軟體分析聲波,發現大家沒聽到的「a」的波紋。這個波紋只持續卅五毫秒,快得聽不到。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支持這項說法。NASA發言人說:「如果阿姆斯壯說有個『a』,我們也認為有個『a』。」
孫維新:登月勇氣 令人敬佩
登
陸月球的第一人阿姆斯壯逝世,各界紛紛緬懷這名劃時代的太空英雄。阿姆斯壯是六○年代美蘇太空競賽的代表性人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說,當年他
的勇敢以及整個美國太空團隊的努力、創意和開拓冒險的精神,都令人敬佩;人類首度登月成功,也帶動各國競相投入探索太空的科技研發。
孫維新表示「沒有人知道登陸後會發生什麼事,腳踩下去的會是結實地面還是流沙?」他認為,「阿姆斯壯的勇敢,令人敬佩!」
孫維新也說,當時整個美國太空團隊的努力與創意,在今天來看仍有啟發意義;各國投入太空研究的同時,都需要思考,如何找回那個年代勇於開拓、冒險的精神。
老蔣信函也上月球 登月後訪台 阿姆斯壯轟動一時
中美斷交前,登月英雄阿姆斯壯曾在登月後那年造訪台灣,大串鞭炮相迎,讓他嚇一大跳。當時數不清的民眾擠在他下榻的飯店,只為目睹英雄身影。而且,故總統蔣中正與各國元首的信函,也隨首次登月帶上月球。
一九六九年完成登月壯舉後,阿姆斯壯在同年十二月廿八日晚間搭乘專機,與好萊塢名諧星包柏霍伯抵達台中空軍基地勞軍。時值寒流來襲,但民眾熱情不減,還有飯店服務生向他索取簽名;打破月亮有嫦娥神話的阿姆斯壯,掩去同行來台的明星風采。
阿姆斯壯來台一個月後,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安格紐訪華,隨行的太空人代表尼克森總統,帶來首次登月時的月球岩石與月球上拍攝的照片。老蔣總統接見後,命武官將裝有月球岩石的盒子打開,讓在場中美官員觀賞。
總統府並將月岩交給國立歷史博物館,一九七○年四月九日史博館月球岩石展開幕,從月球寧靜海帶回、重量不到卅克的月岩,卻是中美邦誼的象徵。
其實,在阿姆斯壯等人登月前,還攜帶七十三位國家元首的信函微縮矽板升空,老蔣總統正是其中之一。信中寫著「茲於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之日,謹申吾人誠摯之願望,從此以循世界大同之旨,共登宇宙太平之域。」隨著登月成功而留在月球表面。
美
國前後有三批太空人訪問中華民國,第一批是一九六六年雙子星座的鮑曼與史勒,僅停留七小時;第二批是阿波羅十一號的阿姆斯壯。最正式的是一九七○年三月的
孔德勒、邊安及戈登,共停留四天,他們在台北受到英雄式歡迎,曾參加萬人學生大會並到忠烈祠獻花,台北市長高玉樹還致贈每人市鑰。
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共建交後,阿姆斯壯與台灣的一段歷史也畫下句點。
(中國時報)
--
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壯辭世
美國太空英雄 享壽八十二歲
一
九六九年創造人類首度登陸月球紀錄、象徵人類征服太空一大步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廿五日因冠狀動脈阻塞併發症辭世,享壽八十二歲。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各界
紛紛緬懷這位劃時代英雄,家屬在聲明中說,大家想念阿姆斯壯,就抬頭看看皎潔明月,對他眨眨眼,以這種簡單方式來緬懷他。
「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一
九三○年出生的阿姆斯壯,三十八歲那年擔任「阿波羅十一號」(Apollo
11)登月任務的太空船指揮官,與另外兩名太空人柯林斯、艾德林,展開四十萬公里的月球長征。一九六九年七月廿一日凌晨兩點五十六分(世界標準時
間,UTC),登月小艇「老鷹號」(Eagle)登陸月球,阿姆斯壯的左腳踏上月球,吐出後來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
大步。」當天全球估計有六億人收聽、觀看登月的新聞,成為有史以來觀眾最多的單一事件。
低調一生 盼把月球腳印擦掉
阿波
羅十一登月壯舉,對當時與蘇聯冷戰方熾的美國意義重大,也是歷史性一刻,阿姆斯壯等三名太空人返回地球時,受到英雄式歡迎。但阿姆斯壯一生低調,此後很少
公開露面。二○○○年二月,他如此形容自己:「我這個人,是個穿白襪、口袋插著筆的書呆子工程師,一向如此。」阿姆斯壯受訪時曾被問到在月球留下腳印的感
想,他說:「有點希望未來有人上去把腳印擦掉。」
一九七○年,阿姆斯壯出任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航空部門聯合副主任,但隔年離
開,前往辛辛那提大學教授航空工程,至七九年止。此後,阿姆斯壯一直過著澹泊名利的生活,也不像後來成為聯邦參議員的前太空人葛倫與施密特這般活躍,雖有
多個政治團體邀請他從政,但他均予拒絕。
緬懷阿姆斯壯 向月亮眨眨眼
當阿姆斯壯辭世消息傳出,各界同聲哀悼。當年阿姆斯
壯登陸月球時,還不到八歲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阿姆斯壯是最偉大的美國英雄之一,不僅在他那個時代,更是劃時代的英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羅尼也
說,月球將會想念她的第一個「地球之子」,阿姆斯壯將留名英雄殿堂。艾德林、柯林斯兩名登月夥伴也為指揮官阿姆斯壯辭世致哀,盛讚儘管阿姆斯壯不居功,卻
是真正的美國英雄。
登月不居功!阿姆斯壯 最低調美國英雄
他是二十世紀全球最知名的美國太空人,憑藉腳踏廣寒宮時的一句
「這是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留名青史;但他同時也是最低調、最羞赧,與最注重個人隱私的美國英雄,因受夠被問成為登月第一人有何感想而不再受訪,晚
年避居農場過著隱士般生活,唯獨對太空飛行的熱誠始終不減,甚至曾批評歐巴馬總統的太空政策。
一九三○年生於俄亥俄州的尼爾.艾爾登.阿
姆斯壯,六歲首度搭飛機,念小學時已著迷於飛行,立志以此為業,尚未成年便取得飛行執照。稍後阿姆斯壯參與韓戰的戰鬥飛行任務,以及加入美國航太總署
(NASA)的太空人計畫;一九六九月七月廿一日(世界標準時間,UTC),他在阿波羅十一登月任務中成為全世界首位踏上月表的人類,時值美國與前蘇聯的
太空探勘競逐正熾之際,阿姆斯壯的成就讓他一夕成名,甚至被視為美國英雄。
媒體封隱士、宅男科學家
登月後的阿姆斯壯不改
低調作風,先在NASA轉任文職,退休後任教於老家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隱居位於辛市市郊的自購農場。對這位寡言的美國英雄而言,俄亥俄州閑靜的農莊生
活顯然更合己意;儘管他也曾偶爾以人類太空飛行倡議者之姿公開發言,但基本上鮮少公開露面,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前太空特派員特尼爾就以「與眾不
同」、「隱士」、「最孤寂的美國太空人」與「宅男科學家」來形容這位舉世名人。
厭倦當「活人紀念碑」
特尼爾透露,阿姆斯
壯因為受夠被人追問成為全球登月第一人有何感想,決定不再接受訪問;連阿姆斯壯本人也曾說,他才不想當個供人朝拜的活人紀念碑。但低調寡言並無損阿姆斯壯
對太空飛行的熱愛,甚至不吝批評歐巴馬政府擱置在二○二○年以前讓人類重返月球的星座計畫。阿姆斯壯在二○一○年一場參議院聽證中便出言警告,原本身為太
空探索領導者的美國若自廢武功,不但過去投資因此付諸流水,其他國家勢必將迎頭趕上。
此外,阿姆斯壯曾經不惜為了捍衛隱私挺身而出。當一
名理髮師在二○○五年將剪下的阿姆斯壯頭髮以三千美元賣出時,阿姆斯壯氣得揚言提告,只可惜仍無法從收藏家手中拿回頭髮。在家人眼中,阿姆斯壯這位傳奇人
物從未失去對航空與太空飛行感到好奇的童心;阿姆斯壯即便深知自己在專業上的豐功偉業,但總認為只不過是做好分內工作。
阿姆斯壯曾在少見的專訪中提到,他對甘迺迪總統在美國僅順利進行二十分鐘的亞軌道有人飛行後宣布登月的雄心壯志感到不可思議,畢竟就技術層面而言,亞軌道飛行與登月天差地遠,甚至評估登月成功率僅五成,不及安全返回地球的九成。
登月名言 漏了「a」字
登
陸月球,究竟是對「人」的一小步,還是對「一個人」的一小步?太空人阿姆斯壯踏上月球表面的第一句話,迴盪在地球上的人們耳邊時,他們聽到的是「這是
『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但阿姆斯壯後來表示,他說的其實是「這是對『一個人』的一小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大家只是沒聽到其中的「一個」。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一九九九年,阿姆斯壯受訪時坦承,他自己重聽當時講的話,也沒聽到這個「a」。「我是打算說『一個』,我以為我說了,但我在這裡聽無線電接收到的聲音時也沒聽到,所以如果你們把『a』加上引號,我會很高興」。
研究也證實,雖然大家都沒聽到,但阿姆斯壯當時確實講了那個「a」。二○○六年,澳洲電腦分析當時那段話的聲波,發現有一個應該是大家沒聽到的那個「a」的聲波。這個字的聲波持續三十五毫秒,因為太快,所以大家才會漏聽。
NASA
也支持阿姆斯壯的說法:「如果阿姆斯壯說有個『a』,對我們來說,那就是有。」直到二○一一年,阿姆斯壯在NASA口述歷史中表示,他返回地球後還在想此
事:「因為我們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那不是我真正專心在想的事情,只是潛意識裡或是想其他事情時,偶爾會一閃而過。」
美蘇太空戰 阿波羅11登月成功 奠定美太空盟主地位
一
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上午九時三十二分,一枚兩千九百噸的「農神五號」(Saturn
V)火箭載運著「哥倫比亞號」指揮艙和人類夢想,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這項「阿波羅十一號」(Apollo11)登月任務,指揮官是
當時三十八歲的前海軍飛行員阿姆斯壯,目的地是月球「寧靜海」。
對全球六億觀眾而言,這是一項非凡的太空探索之旅,但對美國而言,此舉是一場冷戰演練,是為了實現甘迺迪總統八年前發下的豪語:美國航太總署(NASA)可超越蘇聯的太空計畫,十年內將人類送上月球。
登
月故事要從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一九五七至七五年)說起。五七年十月,蘇聯在十月革命屆滿四十週年之際,發射世界首枚人造衛星「史普尼克號」;一個月後,
「史普尼克二號」載著莫斯科街頭撿來的雜種母狗「萊卡」,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生物,進一步擴大蘇聯在太空競賽中的領先優勢。
在史普尼克
號發射成功後四個月,美國經過數次失敗,終於發射自己首顆人造衛星「探索者一號」(Explorer
I)。六一年一月,美國迎頭趕上,將一隻三歲黑猩猩「漢姆」(Ham)送上太空。但同年四月,莫斯科隨即還以顏色,發射「東方一號」火箭,讓二十七歲太空
人加加林成為首位進入太空飛行、從太空俯瞰地球的人類。當時莫斯科宣稱,此進展是共產主義優於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象徵。
加加林成為第一位
進入太空的人類,加深美國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甘迺迪總統不但下定決心,六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國會發表歷史性演說,正式啟動阿波羅計畫,希望能在十年
內將美國人送上月球。甘迺迪說:「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我們的國家應致力於實現將人送上月球,並使其安全返回地球這一目標。」
拜一九五八年
十月一日成立的航太總署(NASA)、太空人及兩百五十億美元(估計現值一千一百五十億美元)經費之賜,甘迺迪實現心願。從六九年七月到七二年十二月,美
國將十二名太空人分六批陸續送上月球,在月球插上六面星條旗。阿波羅計畫成功不僅在政治上產生廣泛影響,而且在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工程管理水準等方面,都
取得了重大成就,也使美國打敗蘇聯成為太空盟主。
登月造假論 迄今未歇
在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於一九六九年成功登陸月球的
四十多年後,登月造假之說仍甚囂塵上。質疑者認為,當年美國為了搶在蘇聯之前,率先征服月球,安排阿姆斯壯等三名太空人演出一場精心安排的戲,誤導世人相
信美國成功登月。不過,美國航太總署(NASA)和第三方證據都反駁了這種陰謀論。
英美雜誌民調 25%認定造假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刊物「工程技術」在二○○九年發表的民調中,有約二十五%的人認為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是假的;另一份美國「天文雜誌」的民調,十八到二十五歲年輕人也有約四分之一不確定阿姆斯壯是否真的登上月球。
登
月造假陰謀論最常被質疑之處,包括月球沒有風,但阿姆斯壯在月球上插下美國國旗呈現飄揚狀;登月照背景為何不見星光;阿姆斯壯能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登月艇
和噴出的噴射氣流卻都未留下痕跡;以當時的技術尚無法克服穿越地球上空「范艾倫輻射帶」的強大輻射。懷疑論者認為,一九六九年美國的太空技術尚不足以送人
上月球,政府便在亞利桑納州搭出月球場景,導演登月大戲,以轉移社會反越戰情緒,締造美國率先征服月球的「紀錄」。
二○○一年,美國福斯
電視台「大陰謀家:我們真的登上月球了嗎?」節目,迫使NASA在官網從科學角度反駁。NASA解釋,月球上星條旗「飄動」,是因太空人展開國旗、插下旗
竿的動作帶動旗面擺動,沒照出星星則是因為月球表面和背景太空的明暗反差太高,當時底片寬容度不足以兼顧兩者所致;NASA也公布強化解析度後的登月照
片,佐證當年任務真實性。今年七月底,NASA月球探勘軌道飛行器(LRO)拍攝影像顯示,阿波羅任務插上的美國國旗仍屹立月球,除了阿姆斯壯插下的那
面,印證該旗在阿波羅十一號升空離開時,被引擎排氣吹倒的說法。
登月秘辛 阿波羅11號任務不為人知的趣聞
●阿波羅任務使用的電腦,總運算能力弱於現在大多數人使用的手機,也沒有現代數位監視系統先進。
●所謂「(一個)人的一小步」其實並不那麼小。登月小艇「老鷹號」降落架上安裝了避震器,以吸收降落時的力道,但阿姆斯壯降落太輕了,以至於避震器並未潰縮。最後阿姆斯壯的「一小步」足足有1.2公尺遠。
●從月球傳回地球的第一句人類語言,據稱應是艾德林大喊的:「接觸強光」(Contact light)。艾德林說,當時他駕駛老鷹號登陸月球時,曾看到未知的光源,並大喊「接觸強光」,此話比阿姆斯壯說的話早了6個小時。
●艾德林步出老鷹號艙外時,還要特別小心別讓門關上,因為老鷹號艙外沒有開門的把手。
●在月球上最困難的任務是什麼?插旗子。太空人降落之處都是硬邦邦的石頭,太空人只好靠旗竿勉強鑽了一個洞,插上美國國旗,但阿波羅11號從月球升空返回地球時,引擎造成的氣流還是將國旗吹倒。
●為何大部分的照片都沒拍到阿姆斯壯,反而只看到艾德林?因為太空人在月球漫步時,阿姆斯壯是唯一帶著相機的人,所以當然沒有露臉機會。他拍下艾德林走下梯子和踏上月球表面等畫面,但艾德林並未給予相同回報,他幾乎只拍月球岩石。
探月熱再起 日中歐洲緊追
除最早登上月球的美國,前蘇聯、歐洲、日本都展現對登月的興趣,近來連中國也開始放眼月球。
●中國 二○二五年載人登月
根據中國計畫,探月工程分成三階段,二○一七年完成第三期工程後,才會展開載人登月任務。順利的話,中國將於二○二五年展開載人登月計畫。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中國順利發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使其成為第五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日本 二○三○年月球設基地
日
本在一九九○年發射第一顆實驗用月球人造星「飛天號」(MUSES-A)後,登月計畫持續進行,直到二○○七年九月成功發射月球人造衛星「月神號」
(SELENE,暱稱「輝夜姬」),啟動「月神計畫」。月神計畫號稱是繼美國「阿波羅計畫」後的月球計畫,據稱日本預定二○二○年載人登上月球,二○三○
年前後在月球建設基地,並有二到三人常駐月球。但由於預算因素及美日開發GX火箭計畫中斷,日本登月計畫也受到影響。
●歐洲 二○二○年送人登月
歐洲計畫二○二○年將人送上月球,據稱可能由德國拔得頭籌,德國每年投入太空研究的經費高達八億歐元。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