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161110

全球首例 台蝙蝠驗出新麗沙病毒 類狂犬病毒 恐人畜共通 可打疫苗

防檢局和疾管署昨宣布,有民眾在台南市鹿耳門拾獲、並送驗一隻東亞家蝠,首度驗出疑似新型麗沙病毒(Lyssavirus),是全球首例且有人畜共通風險。狂犬病病毒屬麗沙病毒家族,該新型病毒基因又類似狂犬病病毒,疾管署昨指已調整狂犬病防治策略;之前有五位志工接觸過該蝙蝠也已接種狂犬病疫苗,國人若接觸野生蝙蝠或遭咬傷,經醫師評估可打狂犬病疫苗,也建議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防檢局指出,民眾七月下旬在鹿耳門發現一隻受傷的東亞家蝠,通知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志工安置照顧,蝙蝠死後送驗,上月下旬檢出疑似新型麗沙病毒。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解釋,麗沙病毒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十四種基因型,狂犬病病毒屬第一類第一基因型,檢測該蝙蝠病毒基因型與狂犬病病毒屬同類,但非狂犬病病毒,疑為新型麗沙病毒。

鹿耳門旁消毒監控
疾管署指,含民眾、志工等有五人接觸過該隻蝙蝠,雖無感染症狀但研判有風險,已接種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台南市動保處說,已加強鹿耳門周邊消毒監控,尚未發現有犬貓或蝙蝠大量死亡情況。

病毒恐沾眼鼻黏膜
莊人祥也建議自七月一日至今,曾遭蝙蝠抓咬傷或傷口、黏膜曾接觸其唾液等分泌物,且未打狂犬病疫苗者,可就醫評估是否需打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民眾可上網查詢醫院:goo.gl/xgaOYj。
感染症專家、台大兒童醫院兒科部主任黃立民說,新型麗沙病毒對人的毒性、傳染力有多強仍未知,建議與野生蝙蝠保持距離,避免前往蝙蝠大量聚集的山洞,因洞內可能飄散大量病毒,即使沒摸到蝙蝠,病毒一旦落在頭髮、衣物,手摸了再碰到眼、鼻黏膜,即恐感染。
若遭野生哺乳類動物(如鼬獾、錢鼠、蝙蝠等)或流浪犬貓抓咬傷,應就醫依時程接種五劑狂犬病疫苗。因應首例蝙蝠檢出新型麗沙病毒,疾管署也修訂指引,除了鼬獾、白鼻心、錢鼠(限台東市),新增遭蝙蝠抓咬傷者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種適用對象。

用水洗傷口15分鐘
防檢局呼籲,勿接觸、捕捉野生動物,遇到受傷或死亡野生動物,應通知官方動物保育或防疫機關處理。
疾管署也提醒,如不慎遭野生動物或流浪犬貓抓咬傷,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十五分鐘,再以優碘或百分之七十酒精消毒後盡速就醫。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61110/LA16/LA16_001.jpg

(蘋果日報)
--
台灣常見蝙蝠 染全球首株新型麗莎病毒

農委會防檢局日前在一隻國內常見的東亞家蝠身上發現全球首株新型麗莎病毒;由於狂犬病毒來自第一型的麗莎病毒,疾管署昨也宣布新增遭蝙蝠抓咬傷者須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研究員徐昭龍指出,七月有民眾在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拾獲一隻東亞家蝠,保育學會轉送農委會家試所檢驗,這是學會與農委會自二○○九年起監測麗莎病毒,首次發現蝙蝠感染案例。

狂犬病屬第一型麗莎病毒

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表示,麗莎病毒共十四種基因型,這次國內發現新型麗莎病毒,和第八型麗莎病毒IRKV基因型相似度約只有七十九%至八十%,因此判斷應為新型病毒。防檢局表示,麗莎病毒雖然不是法定動物傳染病,但仍會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

台大獸醫系教授費昌勇指出,狂犬病毒是麗莎病毒十四種基因型中,最危險也最可怕的一型,其他第二至十四型一般都通稱為麗莎病毒,多只在蝙蝠身上發現。根據國外動物實驗,哺乳類動物感染麗莎病毒後,會出現類似狂犬病症狀,致死率幾乎百分之百,因為蝙蝠咬人情況少見,因此人類感染案例少,目前國際上對於麗莎病毒也和狂犬病一樣採暴露後防疫,就是被咬後再接種狂犬病疫苗,都還來得及。

接觸5人須接種狂犬病疫苗

疾管署表示,國內有五位民眾曾接觸這隻受傷死亡的蝙蝠,農業與衛生單位正檢驗確認具有新型態麗莎病毒,這極有可能是全球第一次發現,是否人畜共通?有無人類病例?感染潛伏期多長?目前都無法得知,但五人都須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東亞家蝠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

徐昭龍說,這隻東亞家蝠體長約四公分,雙翅張開約十四公分,是低海拔地區最常見蝙蝠,常在傍晚出現,生活環境和人類活動範圍重疊性高,甚至會在住家冷氣機發現;分布範圍遍及俄羅斯、中國西部、日韓、台灣到越南。

徐昭龍提醒,民眾看到落地蝙蝠,切勿徒手拾取,以免蝙蝠緊張而咬人,可戴厚棉布手套拾取後交由北市蝙蝠保育學會(通報電話:0968-147-017),也不要故意騷擾蝙蝠,一般蝙蝠不會攻擊人。民眾如不慎被蝙蝠咬,應以肥皂水和清水沖洗傷口五分鐘,擦優碘後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需接種狂犬病疫苗。

小檔案─感染麗莎病毒 症狀類似腦炎

麗莎病毒共有14種基因型。狂犬病毒為第1型麗莎病毒,全球皆有傳出,動物宿主遍及包括人類的哺乳類動物,其他第2至14型麗莎病毒則曾在歐洲、澳洲、中亞、非洲傳出,多在蝙蝠、貓、犬、水獴、鼩鼱、綿羊、石貂身上發現。

狂犬病是人畜共通病毒,人類感染潛伏期約7天至3個月不等,世衛估計每年約5萬人死亡;其他麗莎病毒則迄今有6基因型可傳人,感染潛伏期短則4週、最長達27個月,歷年傳過13例人感染、皆死亡,致死率幾乎百分之百。

無論感染何種麗莎病毒,症狀都類似腦炎症狀,包括嘔吐、頭痛、發燒、吞嚥困難、顏面麻痺、說話困難、激動、肌肉痙攣、運動失調等。

http://img.ltn.com.tw/2016/new/nov/10/images/bigPic/600_312.jpg

(自由時報)
--
國內首度檢出 蝙蝠疑染新型麗沙病毒

國內蝙蝠首度檢出疑似新型麗沙病毒,與狂犬病毒屬同類基因群,衛福部疾管署已調整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的接種指引,新增蝙蝠抓咬傷者為接種適用對象。專家也提醒,SARS與MERS等嚴重人畜共通傳染病都與蝙蝠有關,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或侵犯野生動物棲地。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有民眾今年7月拾獲蝙蝠並轉送農委會,經檢驗該東亞家蝠感染疑似新型麗沙病毒,期間共有5名接觸者,目前均無感染症狀,衛生單位已協助轉介就醫評估接種疫苗與免疫球蛋白。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表示,發現地點在台南鹿耳門附近,將加強周邊消毒與監控,目前尚未發現有貓、狗或蝙蝠大量死亡情況。

莊人祥解釋,麗沙病毒有14種基因型,主要分三類,狂犬病病毒屬第一類第一基因型麗沙病毒,主要宿主為哺乳類動物,台灣僅鼬獾與白鼻心檢出陽性;本次農委會檢驗蝙蝠也屬麗沙病毒基因型,與狂犬病病毒屬同類基因群,但不是狂犬病病毒,疑為新型麗沙病毒。

根據國際文獻報告,對於疑似狂犬病或麗沙病毒暴露後預防接種,可施打狂犬病疫苗並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中和病毒,具交叉保護作用。台南市衛生局表示,民眾不要接觸包括鼬獾、白鼻心、錢鼠(限台東市)、蝙蝠等,一旦被咬,除了以大量清水沖洗並消毒外,盡快就醫,建議依時程接種5劑狂犬病疫苗。

感染症專家、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指出,近年來出現的新病毒如SARS、MERS等感染症,追溯源頭都是由蝙蝠傳染其他動物,因蝙蝠獨立生活在偏遠山區,幾乎與其他物種隔絕,因此可能攜帶並傳播古代病毒。

黃立民強調,任何野生動物都有感染病毒風險,因此最好不要接觸或侵犯野生動物棲息地;另少數地區習慣食用蝙蝠,他指出,雖然烹調高溫可殺死病毒,但烹調過程會汙染餐廚具,且山區衛生條件不佳,仍不建議食用野生動物。

莊人祥建議,從今年7月1日起至今曾遭受蝙蝠抓咬傷,或傷口、黏膜曾接觸其唾液等分泌物,且未接種過狂犬病疫苗的民眾,可前往「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醫院(衛生所)」,由醫師評估是否需施打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6/11/10/1/2817177.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報)
--
全球首見!蝙蝠驗出新型麗沙病毒

台南鹿耳門的蝙蝠遭檢出類似狂犬病的「麗沙病毒」,病毒基因還是全球首見的新型。此病有人畜共通風險,國外曾有人類被蝙蝠咬傷,感染到麗沙病毒致死的案例。專家建議,蝙蝠若在白天活動或無故墜地必有異狀,須避免接觸,如遭咬傷應盡速就醫,可施打狂犬病疫苗,並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中和病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麗沙病毒共有14種基因型,大致可區分為3大類,狂犬病病毒屬第1類第1基因型麗沙病毒,這次檢驗出來的新型麗沙病毒,不屬於任何一型,所以列為新型病毒。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施泰華指出,本次發現病毒的蝙蝠是在台南安南區鹿耳門拾獲的東亞家蝠,有志工在7月26日送驗,家畜衛生試驗所發現染病後,也在10月24日通報。此次不僅是台灣首次檢測出麗沙病毒,基因型還是全球首見的新類型,與麗沙病毒第4基因型只有約80%的相似度。

施泰華表示,麗沙病毒有人畜共通的風險,人體若遭感染,嘔吐、頭痛、發燒等腦炎症狀,以及恐水症等,過去國外也曾有民眾被蝙蝠咬傷受到感染,進而死亡的案例。「所有的蝙蝠都有有染病風險,民眾應避免接觸,若被咬傷,也應盡速就醫」。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費昌勇指出,民眾可從簡單兩點判斷蝙蝠是否染病,首先,蝙蝠屬於夜行性動物,如果在白天看見蝙蝠活動,一定有問題,另外,蝙蝠若無故墜落在地,也是生病才會出現,應避免接觸,並盡速通報當地動物疾病防疫機關到場處理。

莊人祥指出,據國際文獻研究報告,暴露於狂犬病或麗沙病毒後,可施打狂犬病疫苗,並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用以中和病毒,當時接觸過染病蝙蝠的民眾有5位,都已施打過疫苗,目前沒有感染症狀。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11-10/clipping/656/bs2a00_t_02_03.jpg

(中國時報)

社會

一例一休 下周退回重審

一例一休《勞基法》修法爭議有解!立法院朝野黨團昨勘驗上月初委員會初審錄影、錄音後,協商獲初步共識,下周立院將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修法意見,並將《勞基法》退回委員會重新審查。為維持議事順暢,朝野也同意下周委員會審查時不能佔主席台杯葛議事,且法案再度送出委員會時,也不受一個月協商冷凍期限制,加快院會三讀腳步。

勘驗錄影獲共識
上月五日立院衛環委員會初審《勞基法》,執政的民進黨以席次優勢,不理會在野黨抗議,強勢完成審查,送出委員會。引發在野不滿,還質疑委員會議事錄登載不實,霸佔立院院會主席台杯葛議事,院會空轉。勞工團體也到立院外絕食抗議,反對修法砍勞工七天假。
為化解僵局,朝野協商後同意,昨上午先勘驗委員會初審錄影、錄音。委員會發放立院議事錄影畫面,但在野黨則拿出自行側錄的畫面,朝野一度為了影片來源及可信度,引發口角,最後仍是將所有影片都看完。

不佔主席台杯葛
立法院長蘇嘉全下午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在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的建議下,朝野各退一步,初步共識,下周用一天時間辦公聽會,兩天委員會來審查七個版本的草案,同時審查時有兩條件,包括不能佔主席台,要依議事規則開會、當委員會送出結論時,不用受一個月協商冷凍期限制。
對此共識,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協商時民進黨、親民黨、時代力量都表示同意,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也初步同意,但要帶回黨團討論。柯說,相信國民黨團也會同意。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則說,下周的審查流程、細節,還有待討論。
針對朝野協商,在立院外絕食的勞團砲轟民進黨是「假退回,真砍假」,將繼續絕食。工鬥代表盧其宏呼籲,不該限制審查僅有三天,同時要保留一個月的協商期,否則還是「硬幹砍假」。

(蘋果日報)
--
排除1個月協商期 週休二日案重回委員會

攸關落實週休二日、國假一致的「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修法爭議,在紛擾四個多月後終於出現重大突破。立法院民進黨團同意,只要在野黨承諾不霸占主席台,並排除一個月的協商期,本案可在下週重回委員會審查。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已表示認同;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說,會說服黨團其他幹部接受。

民進黨團在七月廿一日的立院臨時會首度將「勞基法修正草案」排入衛環委員會審查,但因時代力量黨團霸占主席台、召委林淑芬上演失蹤記而流會。民進黨團續於十月五日排審,但因國民黨團搶占會議室而更換開會地點,再因國民黨團杯葛而火速將所有版本的草案都送出委員會,並於廿七日強勢確認議事錄。國民黨團為此接連杯葛十月廿八日與十一月四日的立法院會。

在野黨須承諾不霸占主席台

立法院朝野黨團同意在昨早的衛環委員會勘驗十月五日的錄音、錄影紀錄,再於下午就勘驗結果進行協商。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堅持,一定要依立法院公報處的錄影、錄音為主,否則未來是否要由電視台來確認議事錄?但在野黨團均認為,各家電視台的畫面已顯示,當時確實有人高喊「有異議」。協商一度瀕臨破局。

不過最後出現重大轉圜,民進黨團同意,只要各黨團承諾,屆時不要霸占主席台杯葛議事,同時排除一個月的協商期,則可重回委員會審查。

柯建銘表示,民進黨團一直都在尋求解決之道,讓大家能夠好好討論,藉此落實委員會中心主義,由各黨對自己的主張來負責。

柯建銘強調,現在修法已到非處理不可的臨界點,只要大家同意,下週一就能召開公聽會,再用週三、四來審查,完成初審就能送入院會處理,大家也能逐條發表意見。

(自由時報)
--
秋冬空污高峰季/工廠主動降載 減收一成空污費

為減少秋冬空污,環保署長李應元昨於立院衛環委員會證實,未來若工廠、發電廠等排放源願意在空污季產能降載減少排污,空污費徵收將會減收一成作為獎勵,相對到春夏季節還可有升載一成而不加收空污費的第二層優惠,最快下月就可實施。

最快下月實施 詳細費率本月訂定

環保署空污費所擬定獎勵方向在於,工廠或發電廠業者在秋冬空污季節產量降載十%,將減收一成空污費做為獎勵,到了空污較低的春夏季節時,則在繳交相同空污費下,產量可升載十%,藉此鼓勵廠商調整季節生產量,改善空污問題。各種污染物的詳細費率,會在這個月內訂定完成。

李應元表示,這是一個獎勵導向的新機制,廠商估計出一整年生產量,在空氣品質相對較好的春夏多生產一些,秋冬則少生產一些。獎勵措施將在下週全國環保局長擴大會議中提出完整說明,由於行政命令不用修法,預計下月就可實施。

李應元表示,空污費有不同級距,排放量減少,費率本來就會較低,現在是在廠商原本的費率下,還願意降載就再給予調降費率做為鼓勵。更進一步,希望地方政府能與各地主要排放源企業簽署合約,主動降載者可以另外再有特別優惠。

現行固定污染源空污費徵收費率,以氮氧化物為例,季排放量在廿四公噸以上,每公斤八至十元;大於一公噸小於等於廿四公噸者,每公斤六至七.五元;小於等於一公噸者,每季四百五十元。

(自由時報)
--
遭砍北捷警:最在乎乘客安全

北市詹姓男子今年3月在捷運新北投站內砍殺捷運警察黃豐富,昨天開庭,黃員面對詹男妹妹道歉,卻未具體提出如何預防此事再發生,認為她誠意不足,感慨表示:「我最在乎的,是200萬乘客及執勤同仁的安全。」

黃員今年3月29日巡邏捷運台北車站,發現詹男刻意丟出1張千元鈔,疑想引誘他人撿拾,後又在捷運新北投站看到詹男,直覺可疑,提醒「沒事的話快上車」,但黃員才踏進車內,就遭詹男持牛排刀猛刺,他負傷將詹男拖出車廂,偕同保全制伏。

士林地院上月17日開庭,詹男辯護律師向法院提議採取修復式司法,但因詹男疑患有精神疾病,言詞沒有邏輯,黃員認為難以溝通,希望跟詹妹及律師討論就好。

(自由時報)

政經

宜監副典獄長性騷案 監院糾正

宜蘭監獄前副典獄長林祺源在前法務部長羅瑩雪任內涉嫌性騷擾女職員案,監察院於10月20日通過林祺源彈劾案後,調查發現,法務部明知矯正署接獲宜蘭監獄通報林祺源性騷擾案後,陳報法務部政務次長辦公室,法務部卻未將林調離現職,反協助被害者調職,監察院認相關機關在處理本案上有諸多違失。昨通過對宜蘭監獄、法務部及矯正署提出糾正。

調查報告指出,矯正署於2015年11月11日接獲宜蘭監獄通報被害人遭林祺源性騷擾,並於同月18日陳報法務部政務次長辦公室,但林祺源仍在宜蘭監獄任職,被害人不得已到處覓職,法務部卻未將林祺源調離現職,反而協助被害人調職,造成被害人提出性騷擾申訴,卻被調職的不利處分。

(自由時報)

國際

「釋法為《基本法》23條鋪路」 言論自由恐限縮 港議員舌戰官員

北京介入香港立法會議員宣誓風波引發關注,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本土派議員劉小麗槓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劉表示,香港特首梁振英藉人大釋法為備受爭議的《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鋪路,林鄭則回嗆是不確實的說法,雙方針鋒相對。

助理送早餐被擋
為防發生事端,會場如臨大敵,設置圍欄並派出警衛駐守,禁非與會者出入,有議員助理拿早餐給議員都被阻止。
劉小麗指,梁振英為了連任無所不用其極,企圖打壓民主派議員,欲藉此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鋪路。林鄭月娥回嗆,非親政府派議員針對梁說些「不切不確」的話,希望劉尊重官員。《基本法》二十三條指出,香港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但因涉及限縮言論自由、爭議過大,至今尚未立法。

「仍要打擊港獨」
此外,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昨舉行座談會,「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法律部部長王振民表示,除了釋法,「中央仍要採取不同措施打擊港獨」。
這場風波起因於本土派政黨「青年新政」議員梁頌恆與游蕙禎,在就職宣誓時將中國稱作「支那」,並展示寫有「香港不是中國」標語,被認定宣誓無效。立法會主席安排兩人再度宣誓,律政司卻向高院提司法覆核,法院審理之際,人大常委會周一突對《基本法》第一○四條釋法,指宣誓須真誠、莊重,否則喪失議員資格,形同干預香港司法。

(蘋果日報)
--
印度打貪出狠招 全面回收500和1000大鈔

印度政府8日晚間突然宣布,面額最大的500和1,000盧布鈔票將全面回收、停止流通,將以改版的新鈔取代,以打擊貪汙、防止偽鈔,並挖出藏在地下經濟、逃避納稅的數十億美元收益。

新設計的500盧布和2,000盧布紙鈔(各約折合7.5美元和30美元),不久將在市面流通。現有的500和1,000盧布鈔券自9日起不再是法定貨幣,但12月30日前,仍可到各地銀行和郵局兌換較小面額鈔票,每人最多可兌領價值60美元的鈔票,高於此數的錢將匯入銀行帳戶。

印度各地的銀行9日暫停營業,協助處理鈔券轉換事宜。央行數據顯示,至3月止,500和1,000盧比鈔票占市面流通鈔票總額86.4%,以目前匯率計算,這些作廢舊鈔券總值2,460億美元。

總理向偽鈔、地下經濟宣戰 有利推動即時支付、無現金社會

路透評論指出,此舉凸顯印度總理莫迪政府向貪汙宣戰、掃蕩非法資金流動的決心,可能對印度形象有加分作用。此舉也有助印度人戒除使用現金上癮的習慣,搭配政府支持的新即時支付系統,有望加速推動無現金社會。

孟買Anand Rathi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賈拉說,停用目前「人人在用」的500和1,000盧比鈔票,固然會造成極大不便,但基於印度偽鈔猖獗,「這是非常好的舉措」。

世界各國也正研究減少發行大面額鈔票、藉此打擊犯罪的利弊得失。歐洲央行(ECB)今年也開始逐步淘汰500歐元鈔券。印度財政部表示,盧比新鈔外觀與舊鈔明顯不同,有助於打擊恐怖主義、毒品走私等活動。

但印度也必須付出代價。用現金交易的零售業者9日陷入一片混亂,因為加油站等商家開始拒收大額鈔票。由於收賄者和恐怖分子為避免引起注目,不太可能出面兌換舊鈔,可能導致流入房地產、昂貴精品首飾的資金減少,貸款給這些行業的銀行可能面臨呆帳升高的風險。

印度政府突襲式政策 衝擊零售業

印度政府突襲式宣布廢止大面額鈔票,藉以打擊不法並推動無現金社會。這項措施立意甚佳且將影響深遠,但也產生是否操之過急的疑慮。

印度現有的500和1,000盧布紙鈔停止流通,可能導致許多商品的銷售暫時停滯,小至香料,大至冰箱甚至公寓。消費下滑的現象可以預見,因為印度都會區約69%的員工為非正式雇員,這個比率在鄉村地區高達75%,且不包含家庭幫傭。這些勞工的工資大多以現金發放,他們也使用現金消費。政府的新制,可能導致小額鈔票因勞工囤積而短缺。

金融科技將是這項政策的最大贏家,但不動產將遭受最大衝擊。印度市值最高的營造商DLF公司,股價9日一度重挫24%。房地產交易一旦凍結將使價格下滑,儘管將使中產階級受惠,卻將導致開發商損失。

美國1873年廢除銀元時,曾造成通貨緊縮,印度可能出現相同狀況。印度公債殖利率9日早盤大跌13.5個基點,降至6.66%。彭博資訊Gadfly專欄認為,印度選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之際推行這項政策,時機不盡理想。

彭博專欄作家夏瑪(Mihir Sharma)指出,這項措施迫使非正式經濟轉型為正式金融並納入稅務規範,但施行的時機可能操之過急,手段也過於果斷。這項措施固然使印度朝無現金經濟邁進一步,但短期內將付出痛苦代價。

莫迪這一招...印度金飾商賺翻了

印度總理莫迪臨時在國營電視上宣布,為打擊貪腐,將廢止高面額的紙幣,沒想到此舉竟讓印度的金飾珠寶商忙到停不下來。

莫迪表示,政府將從9日起終止500盧比和1,000盧比面額的紙鈔做為合法貨幣。由於印度通常都是以現金買賣金條,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印度民眾一窩蜂將手上現金換成金條,並刺激部分大盤商哄抬價格,漲幅最多高達23%。

中國工商標準銀行(ICBC Standard)貴金屬策略主管肯戴爾在報告中說,最立即性的影響可能是對金飾和其他高價產品的消費產生短暫的刺激,因為所有民眾都在設法脫手荷包裡即將被淘汰的紙幣,「政府在非正式經濟上的最新掃蕩,或許有助於找出未申報的黃金流向。」

不過,全印度寶石與珠寶交易聯盟長巴馬爾瓦卻說,隨著現金供給減少,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金條消費國的需求很快就會消退殆盡。雖然在莫迪宣布消息前,印度的珠寶交易預料將減少。

(經濟日報)
--
印度打貪出奇招 5百、千元鈔票停用

為打擊囤積現鈔和逃漏稅的黑金,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出奇招,周二晚間突然宣布停用500盧比與1,000盧比面額的鈔票,而且即刻在午夜後生效。

預計周三與周四,也就是消息公布後的兩天內,莫迪將同時發行新版500盧比與2,000盧比鈔票,因此印度全國上下的銀行與提款機在這兩天內皆為預備新鈔而暫停服務。消息公布的當下引起印度人民深夜在提款機前大排長龍,以免明後天無錢可用。

持舊鈔的民眾之後可逕至銀行換鈔或存入帳戶,而莫迪的目的就是藉此揪出在家中囤積現金的民眾,若持有大筆金額來換新鈔,將逃不過金融與稅務機關的重重文件及詢問程序,估計閃電換鈔將能引出超過數10億美元該報未報的所得稅收。

印度經濟長期受逃稅與貪汙紛擾,企業慣用現金交易來逃避繳稅,政府掃貪行動中也常發現政壇與企業界間多以裝箱的數百萬美元的盧比現鈔私相授受。

莫迪表示,過去2年半間查獲超過1.25兆盧比(約188億美元)的非法現鈔,還有猖獗的偽幣抓不完,莫迪指控鄰國巴基斯坦協助不法份子鑄偽幣,重傷印度經濟。同晚印度央行也發出聲明表示,印度經濟仍以現金流通為主,偽幣猖獗是經濟發展的一大要脅。

另一方面,因印度多數的非法洗錢商店也兼作地產交易,突如其來的廢幣一舉也將使印度房地產價格暴跌,印度幾間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與交易商股價即應聲於周三重挫,DLF、HDIL、India Bulls等均重挫逾20%。

而來不及趕在午夜前提款的民眾一早起床才發現沒錢可用,手邊只剩零錢還得撐過2天,攤販、雜貨店也門可羅雀,不過在醫院、加油站、垃圾場等必需商店,仍有舊鈔流通的緩衝期。

(工商時報)
--
法駐雅典大使館遭投爆裂物 1警衛受傷

美國總統歐巴馬下週將訪問希臘首都雅典,不過今晨位於雅典市中心的法國大使館,遭身分不明的摩托車騎士持爆裂物攻擊,造成1名警衛受傷。

1名官員告訴路透社:「可能是手榴彈。」「這棟建築未受損,僅延伸出去的人行道受到損害,1名警衛當時剛好在那裡,受到輕傷。」

美聯社報導,當局表示,該警衛因當時在大使館外面駐守而受傷。大使館對面就是座落於主要大道的國會。

希臘反恐警方正在調查這場發生於清晨5時左右的攻擊。

根據法新社,目前調查人員尚未排除與法國極右派崛起有關。法國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FN)主席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才剛向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致賀。

案發現場目前遭警方封鎖。

(中央社)
--
倫敦有軌電車翻覆 至少7死50傷

英國倫敦今天發生的有軌電車翻覆事件,造成至少7人喪生和大約50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1名倖存者說,他被1名婦女壓在上面,到處都是血跡。電車在出軌前似乎正試圖加速。

這起意外是今天清晨約6時10分發生在倫敦南區的克洛伊頓(Croydon)郊外。

今年42歲的電車駕駛已經被以殺人罪逮捕。

來自克洛伊頓、今年30歲的班費德(MartinBamford)當時也在車上,他說:「每一個人都像飛起來一樣。」

他曾問駕駛是否沒事,駕駛回答說是。再問他究竟怎麼一回事,駕駛說,他認為他突然發昏。

(中央社)

健康

這毛病很常見 拖久會心臟衰竭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女性4歲之後就開始可能有貧血問題,而13~34歲女性更是高危險族群,尤其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明志醫師表示,主要的關鍵是生理期,如果經血量過多、或是每次生理期都長達7、8天,甚至更久,就很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一開始可能會常常頭暈,或是一站起來就覺得天旋地轉,而且也容易全身無力,甚至爬樓梯都覺得很累。

如果一直處在缺鐵性貧血的狀態中,由於血紅素不足,血液中的攜氧量也會減少,會影響大腦運作,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嗜睡,由於血液缺氧,心臟必須更賣力地跳動,所以長期下來心臟會變得肥大,最後導致心臟衰竭。如果有貧血症狀要趕緊就醫,由於很多重大疾病也都有貧血症狀,所以最好定期健檢,才能確保健康。

(蘋果日報)
--
減肥不減胸 醫師教你這樣做

藝人小甜甜,最近激瘦28公斤,從原本80公斤瘦到52公斤,且讓他以引自傲的F奶,卻完全沒縮水,完全實現女性減肥最大的夢想,不過究竟是否真的可以減肥不減胸嗎?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乳房的構造是由皮下脂肪、乳腺組織、胸大肌組成,減肥時脂肪組織會減少,內臟脂肪會減較多,但皮下脂肪仍會減到,因此胸部的罩杯會縮小。不過依個人體型不同,胸部縮水會有明顯差異,像是上半身肥胖的人,減肥後胸部雖會減小,卻沒有太大差異;上半身纖細、下半身肥胖的人,減肥後胸部會明顯縮水。

若擔心胸部縮水,蕭敦仁醫師建議,可增加運動量,鍛鍊胸大肌,維持胸部的線條,像是舉啞鈴、擴胸運動、伏力挺身等肌力訓練,飲食上要多補充蛋白質,包含肉、魚、蛋、豆、奶,而醫師最推薦喝豆漿,靠著運動與飲食,就能把減掉的胸部補回來。

(蘋果日報)
--
家有躁鬱兒 快找精神科

若小孩和青少年常用生氣、暴怒、哭泣、嚴重情緒失調等方式表達情緒,要注意可能是腦部功能發展異常。醫師指出,這類人的腦部血流和血清素可能不足,造成情緒不穩。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一名有躁鬱症的高一男生因為情緒問題,在學校不僅被孤立、父母也因忙於工作與孩子相處並不融洽,長期下來他在校毆打同學,甚至出現了自殘行為。

根據三總針對高中生做的調查,台灣的高中生有3%到5%有嚴重情緒失調,當中約有一半的人合併過動症、18%有躁鬱症問題,15%的人會出現「品行疾患」,容易出現發脾氣、打架、欺騙、說謊、對動物或人有兇殘行為、拒絕服從父母、破壞物品等。

葉啟斌指出,研究團隊用腦部造影檢查的方式來做更精準的辨認發現,有「品行疾患」者的腦部造影檢查結果顯示,他們腦部的血清素比正常健康控制組少。

葉啟斌說,過去研究認為,血清素與大腦的情緒調節有關;許多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腦部的血清素與正常人不同;三總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指出,血清素不僅調節情緒,也與衝動控制有關,他們從小就比較容易違規,出現破壞行為、甚至許多這樣的人有「反社會」行為。

葉啟斌提醒,若家中小孩長期以來性格衝動、嚴重煩躁,像是發脾氣時會摔東西、甩門,容易有悲傷情緒、對負面刺激會有過度反應,且以上情緒躁鬱行為一週超過3次,就要注意是否是嚴重情緒失調,並建議除就醫診斷外,也需要學習正確的紓壓方式及情緒表達。

葉啟斌說,三總接下來會進一步研究,躁鬱症是否也和腦部血清素有關係,除了可協助個別診斷,也可做個別化治療。

(自由時報)
--
桃花癲天天求歡 老公受不了帶她看醫生

30多歲、從事服務業的張小姐已婚多年,與丈夫育有一子,最近變得聒噪易怒,睡眠減少,特別是不分日夜要和丈夫上床求歡,丈夫「疲於奔命」,只好陪她就醫,確診她罹患躁鬱症。

張小姐經過藥物與心理輔導治療後,症狀緩解。但日前病情復發,性慾又高漲,夜裡需索無度,丈夫被煩得將她送急診,才知道張小姐自行停藥多日!

收治張小姐的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醫師胡學錦說,張小姐的症狀表現是躁鬱症的躁症症狀,在躁症發作時,也就是一般稱為「桃花癲」,情緒過度高昂易怒,講話滔滔不絕,行為忙碌,睡眠減少之外,也有病人出現性慾增加的症狀。

胡學錦說,有時病人的性需求異常增加,原來內向的個性,突然變得愛交朋友,並發生危險性行為,才知道病人擅自停藥, 造成疾病復發,影響判斷力,導致衝動控制不佳,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

這類躁鬱症或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時,接受藥物治療相當重要,但部分病人在治療後,病情好轉便自行減藥、或立即停藥,導致疾病復發,使治療功虧一簣。

胡學錦也提醒,坊間有些標榜對精神疾病有幫助的健康食品、精油,誇大療效,他們抓準民眾害怕吃藥的心理,及對罹病的恐懼,鼓吹民眾使用,事實上,這些食品、精油未經嚴謹的研究及科學實證,反而延誤民眾就醫的時間。

(自由時報)
--
達文西手術攝護腺 不會尿失禁

62歲的郭先生,有近10年的主動脈剝離病史,近期又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原本擔心傳統手術根除會有大量出血,以及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後遺症,但在與醫師討論後,他決定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執行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不僅保有勃起功能,也沒有尿失禁的後遺症。

國泰醫院泌尿科主任王彥傑指出,早期發現的攝護腺癌以手術為主要的治療方式,不過,由於攝護腺位在骨盆腔最深部,傳統手術在執行的過程中會造成大量出血(達數千CC),且2到3成的患者還須進行精細的尿道和膀胱吻合重建,一旦不小心傷及括約肌,可能導致永久尿失禁的後遺症。

王彥傑考量郭先生有主動脈剝離的心臟病病史以及他的意願,決定採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手術,整個手術出血量只有不到20CC,並且完整保留尿道括約肌和兩側控制勃起的神經,術後完全沒有留下後遺症。

王彥傑提醒,40歲以上的男性要定期做檢查,如有發現頻尿、尿柱變細或是夜尿等狀況,有可能就是攝護腺肥大或早期攝護腺癌,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自由時報)
--
玫瑰糠疹上身 耐心等它自然好/施朝仁(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天涼好個秋!「玫瑰糠疹」的患者陸續來門診報到!

30歲的小偉就醫時說:「醫師,這幾天皮膚出現紅紅的斑塊,會癢,還有屑屑,這是什麼病?」我看了患者身上那塊很有特色的斑塊,肯定地對病人說:「這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的由來是因為疹子的顏色像玫瑰花的顏色,且疹子上有糠狀的鱗屑。這是一種皮膚自限型疾病,好發於年輕人(特別是10到35歲)及孕婦,多發生在溫差變化較大的春、秋兩季,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有些研究認為,可能與人類疱疹病毒第六或第七型有關,不過尚未完全確定,但通常得過一次以後會有免疫力,很少再復發。

少數病人提及發病前會有類似感冒的疲倦症狀;發病初期,約有7、8成的病人會在軀幹先出現橢圓形或卵圓形的先驅病灶,特色是在紅色病灶邊緣可見環狀細細的脫屑。

之後則出現許多類似先驅性病灶但較小的皮疹,背部常會形成聖誕樹狀排列,脖子及四肢也可能出現病灶,約莫1/4的人會劇癢,一半的人表現輕微至中度癢感,1/4的人沒有什麼症狀。

一般玫瑰糠疹在兩週左右,皮疹發作達到高峰,隨後逐漸消退,6-8週左右可完全消失,但少數病患更可達數月之久。劇烈運動、洗熱水澡會導致皮疹暫時惡化或復發。

通常皮疹症狀輕微的不需治療,靜待其自然痊癒即可;若有較嚴重的症狀影響作息,則用止癢、消炎藥膏或配合口服抗組織胺止癢即可;至於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雖可收一時之效,但也可能加重日後病情,並不建議;照射紫外線也是一種方式,但似乎在初期較有效。

另有研究提出,使用抗生素(erythromycin or azithromycin)或抗病毒藥物(acyclovir)可加速痊癒,但並無大型研究可供證實。

「玫瑰糠疹」一旦確定診斷後,醫師都會告訴病人對待此病要有耐心,因為無特效藥可用,而且病程會持續到兩個月甚至更久,所以患者還是保持規律生活及愉快心情,好好跟它相處兩個月吧!

(自由時報)
--
看川普一路勝 心跳跟著加快當心折壽

美國大選結果昨天揭曉,原本民調看好的柯林頓一路落後川普,最後果然落敗,開票過程讓許多人看得心跳加快。人生難免有時心跳加快,但如果一直都很快,小心是「減壽」警訊。

減壽因子中 心跳次數很重要

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透過大數據分析200多萬筆健檢資料,發現減壽的危險因子中,「心跳」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心跳過快的民眾,如果每分鐘超過90下, 壽命比心跳每分鐘約60下左右民眾,平均少活8年。由於目前並沒有協助控制心跳的藥物,僅能透過運動增強心臟強度,逐漸減緩平時的心跳速度。

心跳逾每分鐘60下 每增1下短壽4個月

溫啟邦與美兆健檢中心合作,分析國內200多萬筆的健檢資料,受試者平躺5分鐘後,檢測心跳速度,再依照健檢報告結果及年齡分析,發現最健康的心跳次數是每分鐘60次左右,心跳每分鐘若多跳10下,平均每分鐘70下,比心跳每分鐘60下的民眾,每增加1下,平均短壽4個月;若是每分鐘心跳90下,比心跳每分鐘60下的民眾短少8年壽命,心跳每分鐘100左右,則會短少壽命13年。

心跳愈快 心臟耗損率愈高

為什麼心跳愈快,壽命愈短?溫啟邦說,國外研究顯示,心跳愈快,對於心臟的耗損率就愈高,壽命也會相對減少。若是心跳維持平均每分鐘90下左右,維持20年,比每分鐘心跳60下的民眾,每分鐘多出30下,20年就多跳3億多下。

每天運動 增加心臟能量

溫啟邦說,對於心跳次數在100下的民眾,醫師通常不會給予治療,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控制心跳次數變慢,最好的方法是運動,每天維持15分鐘,每周至少100分鐘,但不能集中在同一天,必須每天訓練才有用。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能量,讓平時心臟跳動次數就會逐步趨緩。

每分鐘心跳逾90下 壽命恐少8年

心跳過快,當心恐是「減壽」警訊。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分析200多萬筆健檢資料,發現心跳過快的民眾,壽命比心跳在60次左右的民眾,平均少活8年,原因與心速過快增加心臟耗損有關。目前並沒有協助控制心跳的藥物,建議透過運動增強心臟強度,逐漸減緩心跳速度。

溫啟邦與美兆健檢合作,分析國內200多萬筆健檢資料,受試者平躺5分鐘後,檢測其心跳速度,再依照健檢報告以年齡分析,發現最健康的心跳次數每分鐘60下左右,心跳每分鐘若增加10下,比心跳每分鐘60次的民眾,平均短壽4個月;若每分鐘心跳數約90,心跳次數每分鐘60左右的民眾短少8年壽命,若每分鐘次數約100下以上,則短少13年壽命。

溫啟邦說,對於心跳在100次以下,醫師通常不會多加提醒,也不會給予相關治療,但是國外已經有研究顯示,心跳愈快對於心臟的耗損率就愈高,壽命也會相對減少。

溫啟邦說,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控制心跳,最好的方法是運動,每天維持15分鐘,每周至少100分鐘,但不能集中在某一天一次運動到100分鐘,必須每天訓練。他指出,運動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先讓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能量,平時的心跳次數便會逐步趨緩。

(聯合報)
--
冬天憂鬱症好發 失眠、情緒3低3高別忽視

冬天是憂鬱症好發季節,尤其面臨職場壓力大時更容易失眠、情緒易怒,玉里醫院醫師提醒民眾,如果發現身旁親友缺乏活力、自卑或焦慮、情緒起伏大等症狀,要特別注意,尤其嚴重影響睡眠、無法工作,最好及早就醫。

衛福部玉里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李昆樺表示,近來收治不少民眾出現睡眠障礙問題,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工作壓力太大,經常情緒不穩,影響睡眠。

李昆樺說,很多上班族不懂調適情緒、釋放壓力,當遭逢許多壓力或生活困境時,很容易出現不想動、對未來沒希望、自卑感重等三低症狀,或是高焦慮、經常有自我傷害情緒或情緒起伏大等三高症狀,就要當心是否已經有憂鬱症現象。

如果只是因為一時太忙碌,感到壓力,甚至引發焦慮或憂鬱,建議民眾先從時間管理做起,把簡單的工作先處理好、再處理複雜的,或先將急的事情辦好,再處理不急的,有條理把工作解決完。

此外,冬天因為太陽光照較短,體內的褪黑激素較難轉換為血清素,因此情緒也會較為不穩定,此時建議多運動改善,例如散步、慢跑、快步走都是很好的運動。

家屬如果發現親友的憂鬱或焦慮情緒已經影響工作,且人際關係也變差或與人互動減少,甚至生活上也沒辦法自理,最好趕緊就醫檢查,透過臨床心理師諮商或找出原因,協助紓解壓力。

(聯合報)
--
肚子不舒服逾2周 快照胃鏡檢查

國內一年約有3千人罹患胃癌,但有5成發現時已是晚期,腫瘤科醫師表示,早期胃癌病患臨床上沒有症狀,是較難被發現的主因,且臨床症狀表現與胃潰瘍相似,若空腹或吃飽後會出現上腹部不舒服持續二周以上,建議照一下胃鏡,及早發現治療。

北榮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指出,一年約有2千多人死亡胃癌,確診時多半已是晚期,病患除了面臨飲食與生活衝擊外,也可能接受副作用不小的放、化療,但相較其他癌症健保給付,胃癌的給付明顯不足,去年健保給付胃癌總額為25億多,與肺癌給付相差了4倍之多。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在基金會服務的總數中,胃癌病患占1.74%、居第7位,目前胃癌常用化學藥物雖然有效,但整體進展緩慢,治療延長存活率的效果也低於其他癌症,而常用的放化療所引發的副作用,像貧血、暈眩、虛弱倦怠、喉嚨乾澀及進食困難等,很快耗竭了病患的體力與生活品質。

趙毅表示,65歲以下胃癌病患有10%不治療,65歲~70歲則有20%不治療,根據相關研究統計,胃癌化療比不治療更能延長壽命,而近年來,胃癌終於有了標靶治療新選擇,能針對癌細胞攻擊,增加存活時間,副作用也可以達到控制,讓晚期胃癌病患更有求生意志,也更願接受治療。

58歲的劉先生罹患胃癌已經5年,接受過胃切除、化療及復發,但仍積極抗癌並持續治療中。他表示,沒有了胃,「吃東西這件事再也回不去了!」體重一度掉到62公斤,抗癌之路雖然辛苦,但相信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中國時報)
--
少年仔易衝動…前額葉發育不良

一名高一男同學長期有過動、情緒不穩狀況,平時難以靜下來學習,更易因旁人看他一眼,就暴怒痛毆對方,數次打斷同學牙齒,家庭也因他失和,最終確診罹患「嚴重情緒失調」導致的行為疾患。醫師指出,很多衝動的青少年,不是因為「學壞」,而是受體質影響,若一周情緒失控逾3次、應及早就醫。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表示,該院對700名高中生進行調查,發現有10%符合嚴重情緒失調的診斷,盛行率約3~5%,其中約12%合併行為疾患。  因情緒失調導致的行為疾患,會出現包括蹺課、蹺家、違反規定、自傷或傷人的行為,而三總對追蹤14名有情緒困擾青少年逾1年後,進行檢查發現,他們腦部前額葉血流量較少、血清素濃度較低,而該部位是負責人體的衝動控制、理性判斷。

葉啟斌強調,很多人都認為青少年是因為學壞,才出現過動、衝動行為,但此研究顯示,是因前額葉發育不成熟所致,若放任不管,狀況會在長大後更嚴重。三總另一最新研究、追蹤14名平均26歲年輕行為疾患的患者,發現他們小時候都有過動症,長大後不僅較一般人有更多的衝動問題、長大到20多歲仍有成人過動症狀。患者在學時因叛逆衝動,遭學校退學後被幫派吸收。

他強調,患者可透過環境支持和醫療來改善,由於「人體若知道自己在幹嘛,便能有效控制衝動行為」,故可藉由讓患者知道「衝動對事情處理沒好處」、「自己聲音變大了,情緒快失控了」等情緒辨認,控制衝動發生。

血清素濃度低,主因之一是遺傳,另外曾受創傷、目睹暴力行為、罹患過憂鬱症等,也都會降低血清素濃度;葉啟斌建議,家長應讓孩童在愉快的環境中生長,並適時帶他們運動,若能達到「有點喘」的程度,有助於腦中血清素分泌,修補腦部損傷過的部位。

(中國時報)
--
背痛、偏頭痛?小心胰臟癌

57歲的陳先生平時工作忙碌,曾有過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史,2年前開始出現腹部悶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狀,做過腸鏡及胃鏡還是找不出原因,直到半年後到大醫院做電腦斷層及抽血檢查,才發現罹患胰臟癌;醫師表示,胰臟癌症狀與腸胃問題相像,容易被忽略,又因為位置隱密難以發現,成為死角。

成大外科部及臨床醫學研究部主任沈延盛表示,胰臟癌向來是消化醫學中較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如黃疸、上腹部悶痛、長期血糖失控、甚至背痛、偏頭痛,都可能是胰臟癌早期警訊,門診即曾遇過患者長期下背痛不適,因此求助復健科治療,卻始終不見好轉,半年後腹部疼痛加劇,進一步診斷才發現是胰臟癌。

昨日是「世界胰臟癌日」,國衛院癌症研究中心所長陳立宗表示,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台灣胰臟癌發生率雖僅排名13,但其死亡率卻相當驚人,所有癌症中排行第八。

胰臟癌五年死亡率雖僅為6%,但卻是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最低者,也因此醫界將胰臟癌視為「21世紀的頑固堡壘」。在台灣,一年約新增2000多名胰臟癌病患,且每年約以6%的速度增加。

沈延盛指出,轉移性胰臟癌患者過去接受一線用藥後,存活中位數僅5.5個月,而臨床結果發現,在治療失敗後接續使用新型藥物,可顯著提高存活期,26%更可以到一年的存活率。該藥目前正在申請進入健保給付,讓胰臟癌病患有另一延續治療選擇。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