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挨轟謀殺人民 日核災區食品解禁10多縣市反彈 只禁水 茶 奶粉 野生水產 4地產品擬先來
全台串聯反核災食品!蔡英文政府擬開放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進口,但包括台北巿在內十四縣巿議會則連署修《自治條例》,要禁止核災食品販售;新北巿長朱立倫等縣巿首長也表態反對。府院稱將加開公聽會溝通。行政院食安辦公室說,核災食品若開放,褔島縣仍禁止,千葉、茨城、櫪木、群馬四縣除飲用水、嬰兒奶粉、野生水產和茶類不得進口,其餘開放。環團痛批蔡政府罔顧民意,「謀殺人民」。
二○一一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核災後,我國暫停核災區福島、群馬、櫪木、茨城及千葉等五縣所有食品輸入。因日本食品近來檢驗均合格,加上全球僅剩台灣與中國禁止福島地區食品輸入,面對日方壓力,政府擬朝開放方向研議。立法院要求開放前開公聽會向國人說明,行政院十二日起連三天在全台北、中、南、東共辦十場「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其中數場遭抗議民眾鬧場,爆嚴重肢體衝突。
14縣市擬設條例擋關
警方說,部分公聽會支持、反對日本食品輸台民眾鼓譟、互嗆,部分群眾發生肢體衝突,傷者控有黑衣人到場滋事。警方請部分人事說明,因未違法,說明後請回。蔡總統前晚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質疑為何有黑道闖入,阻撓民眾了解相關資訊機會?要求研議解決。行政院長林全昨決定,增加公聽會場次,但時間地點未定。
對中央政府執意開放核災區食品輸台,台北巿、桃園巿、台中巿、台南巿、高雄巿、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巿、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金門縣,共十四縣巿議會議員已展開連署,要修《自治條例》反對核災食品在該縣巿販售。新北巿、新竹縣、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彰化縣、嘉義巿、連江縣等地方首長,也表態反對核災食品。
「地方政府恐難禁售」
新北市長朱立倫說,請蔡政府要說清楚、講明白,「到底犧牲全民健康換了什麼?」彰化縣長魏明谷、連江縣長劉增應、南投縣長林明溱都說民眾疑慮未解除前不宜開放。新竹縣長邱鏡淳說,若中央政府無法落實把關又執意開放,竹縣將訂定《自治條例》公告禁止在縣內販賣。台東縣長黃健庭說,將協調議會訂《食安自治條例》,禁止核災食品在縣內販賣。
面對地方政府反對聲浪,政院昨表示「尊重」。但官員透露,若政府開放日本食品進口,除非有特殊情況,地方政府無法禁止,否則商品完稅後入台,商家要在賣場出售卻被地方政府禁止,地方政府恐被商家告上法院,「縣市政府賠得完嗎?」
環團:逼人民上街頭
若未來開放進口,行政院食安辦公室主任許輔說,第一階段仍禁止福島縣食品進口,千葉、茨城、櫪木、群馬四縣從原本全區管制,改為對品項管制,除水、嬰兒奶粉、野生水產和茶四樣高風險產品不得進口外,其餘產品開放。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痛批,民進黨這種罔顧民意的作法,是在「謀殺人民」,根本是逼得人民再走上街頭,政府別輕忽人民覺醒怒吼反撲的力量。原能會核能所前副研究員、核工專家賀立維說,目前的產地定義是成品的製造廠地址,一旦解禁,業者為求獲利,一定找鄰近最便宜的原料供應商,難保不會有食品原料來自福島,「明明是可避免的風險,為何要人民來承擔?」
《蘋果》民調七成反對
《蘋果日報》昨針對核災區食品進口問題進行語音民調,四百餘份成功樣本中,有高達七成六民眾不支持開放進口,僅約一成六贊成開放,其餘無意見。
日本核災區食品解禁規劃
●現行規定:
.產自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5縣食品禁輸台
.日本境內禁止上市的福島等14縣特定食品亦禁止輸台
.日本野生菇類、蔬菜和鳥獸肉類等及其製品禁輸台
●開放重點:
.福島以外的茨城、櫪木、群馬、千葉4縣,除飲用水、嬰幼兒奶粉、茶類和野生水產品等4類高風險食品外,其他低風險食品開放來台,但業者須檢附產地、輻射檢測合格雙證明,才准報驗
.除上列4縣以外的42縣食品來台,放寬為檢附產地證明即受理報驗
●時程:暫無時間表
註:上述現行規定未列開放部分,均維持現行做法不變
*食安優先 綠營首長也搖擺
日本核災食品是否開放進口吵得沸沸揚揚,民進黨籍縣市長多支持中央,但也有少數態度模棱兩可,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要看(核災食品)進來的檢查標準,如果歐盟標準是這樣且通過,我們也用這種標準的話,就沒有理由禁止,要用世界通用的標準。」
柯P:要禁就全禁
民進黨北市議員許淑華昨在議場問柯文哲,對政院將開放四核災縣除了水、茶等四項產品的看法,柯回應,「專業回歸專業,要禁就全部禁,哪有就四個禁止而已」。柯又指,他是科學家,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沒有輻射,只要輻射器測一測就知道,總是有個標準;政府要讓它進來,就討論用什麼標準,標準合不合理,「吵架幹什麼,又不能解決問題」。
民進黨籍台中市長林佳龍指,「開放與否,應參考國際標準,嚴格把關」,若食品有輻射污染或不符標準,就不適合進口,希望中央能做好風險評估及相關配套措施,讓人民有充分知的權利。
「檢驗合格不反對」
民進黨籍嘉義縣長張花冠則持觀望態度,但她強調,日本核災食品應有所管制,至於如何管制應建立共識,以食安優先。
無黨籍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有疑慮的食品,應嚴謹監管及檢驗,確認無害再研議是否開放進口。民進黨籍澎湖縣長陳光復指,進口食品若檢驗合格,並無反對理由。
國民黨籍苗栗縣長徐耀昌認為,日核災區食品開放與否或具體內容,權責在中央,「地方政府沒有反對的理由!」
*學者痛批 「像吞癌細胞工廠」
針對政府擬開放部分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痛批,福島核災以來,日本食品的輻射污染風險從沒減少過,加上茨城、櫪木、千葉和群馬四縣距離福島核電廠近,受輻射污染較嚴重,目前政府認為的低風險食品,在他看來都是高風險,吃下肚恐致細胞癌變,不應該解禁。
依政府規劃,福島以外四縣除飲用水、嬰幼兒奶粉、茶類和野生水產品為高風險禁止輸台外,其餘食品附上產地、輻射合格證明就可輸台。
吳家誠說,輻射污染除目前有檢驗的核種碘131、銫134和銫137外,還有上百種核種可能危害健康,長期吃下這些輻射食品,就像把製造癌細胞的工廠吞下肚,全民應反對到底。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昆儒說,不同輻射核種的半衰期不同,以銫137為例,半衰期長達三十年,若長期大量累積會增加血癌風險。
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說,核電廠災變所洩漏的人工核種輻射,會飄散到土地或流入水中,即使食品只有製造也會用到當地的水,因此食品產地或製造地只要是在福島這五縣市都應拒絕輸入。
先赴實地抽驗輻射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認為,目前政府定義的高風險和低風險食品,須拿出更強有力的科學證據佐證,否則風險溝通困難重重,更不必談解禁。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政府最好能派員到日本福島以外的四縣進行食品輻射抽驗,取得報告後再開會討論,不必急著做決定。
*蘋論:英全處理日食品案失敗
台灣流年不利,遭到畜生的騷擾,以致民心惶惶、官心惶惶,舉國惶惶不可終日。
核災食品解禁掀波
騷擾台灣的畜生不只是台灣特產的政治畜生,正牌的外國畜生紛紛絡繹不絕於赴台賣肉之途,先擾亂馬政府,近來再惡搞蔡當局,致使牛鬼蛇神流竄於寶島,魚蝦鱉蟹橫行於台灣,人禍還來不及處理,跟畜生們的糾紛卻與日俱增。眼看天塌東南,地陷西北,中國正在對台大搞地動山搖,畜生們何忍加入戰局,幫對岸搖晃台灣,落井下石,莫此為甚。
馬朝時代有美豬、美牛叩關,一馬當關無法莫敵,豬牛遂漫步入台。所幸美豬美牛還算乾淨,至今尚無毒害事故;然而日本也加入美國行列,壓迫台灣蔡當局進口核災附近四個縣的食品,特別是養殖水產,什麼魚蝦鱉螃蟹王八,都要擠進台灣給台灣食客冬令進補荷爾蒙。
應拿科學數據服人
目前台灣政府仍然禁止福島縣所有食品輸入,在日本不准上市的食品,台灣也不准上市;若未來開放的話,附近四個縣的食品包括飲用水、嬰幼兒奶粉、茶類及野生水產,仍不得進口。但政府遭到很大的壓力,主要有四點:一,台、日都是WTO的成員,都有維護「自由貿易」的義務和責任,如果無理地限制日本沒問題的食品進口,日本將可向WTO控告台灣違約,後果嚴重。二,國民黨認為,台日沒有司法互助機制,之前發生的偽標事件,日方皆不願配合調查,可見對前述5縣市食品進口管制,根本無法落實。三,蔡總統從選前到當選後都信誓旦旦要把台灣建設成無核家園,如果連日本可能受核污染的食品都守不住關口,還奢言什麼無核家園。四,政府3天內舉辦10場公聽會,匆忙草率,令民間團體相當不滿,覺得政府毫無誠意。
此事之解決不能僅靠公聽會,最終還是要靠科學數據才對各方具備說服力,就是日本食品上的輻射劑量究竟是多少才算安全或危險,參考國際共同的標準,是本案的最佳解決方案。其他那些情緒化的發洩,像是什麼「諂媚日本」、「逼迫台灣人民吞下日本核災輻射食品」云云,全是無聊的廢話,除了彰顯幼稚無知,於事無補。
*輕鬆解決核災食品的方法/馬維敏(《蘋果日報》主筆)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海嘯造成福島核災後幾天,我和同事沈君帆、劉孟玲去日本採訪,包了輛車從東京趕往東北幾個海嘯重災區,路途必須經過福島附近,還刻意繞了遠路,但是即使在距離福島數十公里外,連司機在內的全車四人,都還是從頭到腳先穿起全套防護裝備,那副模樣連我自己都覺得可笑,而且懷疑有必要如此大驚小怪嗎?
但隨著攜帶的輻射計數器顯示的數字開始明顯飆高,我永遠都會記得,車內氣氛頓時凝固,我的年紀最長,想說說笑話放鬆大家情緒,但他們根本懶得理我,而我手裡則緊緊捏著一包碘片,據說服用後可以把放射性物質排出體外,腦袋裡想著「這時吞下肚還來得及嗎?」
扯這麼段往事,只是要說,我連碘片都沒吃,我現在還活著,可見問題不大啦!
乾脆專供高層食用
但民進黨在野時,強烈反對日本核災區食品銷台,以民進黨歷來愛台愛民言必有據的黨德黨格,我選擇支持它的堅定立場,就像我欽佩它長期推動非核家園、反對核發電一樣。而民進黨今年執政後,無論是幡然悔悟也罷,昨是今非也好,突然打算對核災區農產品亮綠燈了,我作為一個慣性順民,相信執政黨必有草民所不知、不該知或不配知的資訊和苦衷,所以我再次選擇支持這個政府同意開放的立場。何況,蔡總統前幾天剛為了一例一休問題紅了眼眶,我很怕她會為了不能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又覺得身為總統很痛苦。
讓一位總統每天都覺得很痛苦,絕非國家之福、國民之幸。為了幫總統解決這個小麻煩,我這個曾經遠遠路過核災區的好國民,熬夜想了幾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謹供大家參考:
一、既然開放進口想必是為了強化台日關係,是外交問題,請動用外交預算買下所有進口的核災區產品,不要讓這些東西流入市面,那些怕死的、找麻煩的,總可以閉嘴了吧。
二、進口台灣的核災區農產品專供府院黨高層食用,他們最知道這些東西不但安全無虞,而且可以給台灣帶來太多太多好處,吃在嘴裡,甜在心裡,餐餐笑呵呵。但國家元首尊嚴不容測試,安全更不容絲毫風險,蔡總統就不必列在這份名單裡了。
台灣人什麼沒吃過
三、款待來台訪問各國領袖的國宴上,一定要有幾道菜是用日本核災區食材,並明白告訴這些領袖,對於友好國家,台灣不但雪中送炭而已,還願兩肋插刀。如此一來,台灣的國際空間和地位必然大為提升。
四、萬一府院黨高層和來訪國賓都不肯吃或吃不了這些核災區農產品,就找個地方把這些東西處理掉吧。不過台灣所有的核廢料儲存場好像都已經爆滿,這件事比較麻煩,還好有位前任駐日本代表說:「這些東西日本人都能吃了,台灣人為什麼不能吃?」好極了,統統送到他家。
問題真的不大,找到方法就好辦。何況台灣人什麼亂七八糟東西沒吃過,而且只要想到這些核災區食品連日本天皇也吃,那種可以吃到皇家御用品的尊榮感,讓我決定趕快找門路請那些有榮幸吃到的府院黨高官,能不能偷偷施捨一點給我?反正我家裡還有過期的碘片,我不怕。
*日本輻污食品開放 為何大家都痛苦/黃嘉琳(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共同發起人)
新政府全面執政以來,頻頻因為政策轉彎遭受批評,反映執政團隊行政和立法單位搭不到位的荒腔走板。以日核災食品輸台事件為例,民進黨政府積極耕耘台日關係責無旁貸,但福島核災後5年半,台灣為日本食品對外輸出的第一大國,雙方經貿關係綿密,本來應從輻射污染地區農漁產品攝食安全性的科學證據資料著手,由獨立研究機構規劃蒐羅資料、進行跨領域、可昭公信、透明公開的風險評估計劃當作是否開放進口限制的基礎資料。
未準備好急忙解禁
但由於核災問題複雜度高,且牽涉長久以來民眾飽受食安風暴擾動和對核電輻射問題的疑懼,除了執政與在野協商治理是重要環節,以公眾參與為核心、廣納政經社會生態與倫理等面向的整體評估更不能忽略。
然而如今民意全面困惑反彈、連黨籍立委都只能直言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之下,還是急急忙忙地解禁了,選前選後所揭櫫的食安治理,若不是收攏民心的話術就終歸是小英總統難以實踐的理想。
要解禁核災地區食品耳語風聲不曾斷過,早在進行談判和規劃的主管單位卻不肯正面回應,一律隱匿遲滯消息,跟國民黨時期所說的「民眾食安為依歸、絕無黑箱更沒時間表」官腔如出一轍,但至今連我國自己做的研究成果都拿不出來,僅讓8月裡幾個單位悄悄組團去日本,事前事後罔顧公民參與原則就算了,不用是食安專家也知道,台灣民眾要的是輻污地區進口到國內各種食用品的評估資訊。
包括至今檢出微量輻射殘留食品流入賣場、消費者肚腹等健康風險調查;高風險品項如茶、海鮮、菇類等進口廠商與來源;其他未檢驗的人造輻射如半衰期29年的鍶90、半衰期2萬4千年的鈽239等污染食品的可能性等等;至少也要調查台灣人民意與態度,怎麼在花費公帑考察後3個月提出的報告中寫日本消費廳調查國內消費者對核災關注程度日減,拿日本有疑慮消費者比率下降至15.7%來糊弄呢?
主責單位功課不做
5年半來頭一遭,公部門宣布召開公聽會。原該審慎辦理的程序,事前沒有資料、南部某場甚至沒有專家出席,而食藥署官網上還是那份跨部會的觀察心得報告供參。和前朝最大的不同則是檯面上主責單位由食藥署變成農委會,政務官事務官為了貫徹上級指示,面對早該預見到下駟政客刷存在感的混亂場子,完全達不到對話溝通的目的;如果存心要讓地方藍綠對立難堪血淋淋再起,倒是相當成功。
再舉例,九萬多件抽驗樣品中,檢出輻射污染的有216件,半衰期可長達30年的銫污染食品,品名、生產廠商和進口廠商等資訊,食藥署仍以未違法為由拒不揭露;親上火線的新任政務官知不知道:同樣由原能會所做之進口食品輻射檢測,2016年上半年乳品和乾果核仁也檢出共五件微量輻射,原能會公布安怡、桂格、克寧奶粉和雀巢醇品咖啡等廠商名及品名可沒有遮遮掩掩。從國民黨在朝時沿用至今「保護廠商權益」這種一戳就破的理由,顯示跨部會主責單位若非刻意隱瞞就是該做的功課依然不做。
後見之明看出來開放是小英政府對日政策必下的一步棋,執政黨佔多數的國會在這局裡擔綱甚麼角色?如此高爭議事件,立院黨團早該做沙盤推演各司其職才是,現下搬出來的布局怎麼看來像是「個人造業個人當」?髮夾彎夾死的立委裡外不是人,日本輻污地區開放進口的發展至此更加難堪,灰頭土臉的鬧劇一場,對民眾食安風險溝通和信心重建絕無負負得正的可能。
(蘋果日報)
--
*禁日核災食品 嘉市擬開第一槍
福島食品未在開放之列
行政院擬開放日本福島縣之外的核災四縣食品進口,地方政府反應不一,有的要求中央嚴格把關,部分縣市則主張核災五縣食品一律禁止進口。
嘉義市跨黨派議員廿三人連署,擬建議市府在《嘉義市食品安全管理自治條例》,增訂「福島核災食品不得輸入嘉義市販售」。市長涂醒哲表態,衛福部應以科學數據向國人說清楚,但為讓市民安心,即使中央解禁,仍贊成議會決議,讓嘉市成為全國第一個禁止福島核災食品的城市。
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王欣儀亦提案連署,建請北市府於《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增訂「日本核災食品不得輸入台北市」;但民進黨團幹事長梁文傑表示,各地方政府不需要自訂規則,實質上也無法做到,只要農委會有明確立場,經立院通過決定即可。
北市︰應全國一致規範
北市府發言人林鶴明昨表示,開放進口是否安全是專業問題,應專業解決,市府尊重議員提案,但應採全國一致性規範。
高市議會國民黨團昨送出「高雄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增訂草案審議案」,提交大會審議,強調核災部分外洩放射物質半衰期長達卅年,為國人健康,反對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到高雄。
中市︰盼中央嚴格把關
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希望中央能做好風險評估及相關配套,並參考國際標準、嚴格把關。嘉義縣長張花冠指出,解禁與否應回歸科學專業,並遵循國際貿易規範,嘉縣將以中央《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為重要依據。
彰化縣長魏明谷則希望中央暫緩開放進口,他強調,在日本國內都不能上市的食品,台灣自然也不能開放進口,希望等民眾疑慮解除後再做考慮。
新竹縣長邱鏡淳表示,若中央開放,將訂自治條例公告禁止在縣內販賣。新竹市長林智堅主張,福島縣食品一律禁止輸入。
新北市長朱立倫則質疑政府:「一定要誠實告訴民眾,為什麼要開放?交換了什麼?為什麼要犧牲民眾的健康做交換?」
王欣儀說,台灣每年食品報關達六十萬件,但邊境查驗人員只有四十五人,且基隆、台中海關沒有任何一台RPM儀器(門式輻射檢測器),只有X光手持檢驗儀器,在無法逐箱檢驗的情況下,政府根本無法有效防範。
*日核災區食品輸台 柯文哲︰用世界通用標準
日本核災食品可望輸台,第一階段是福島縣食品不開放,其餘千葉、茨城、櫪木、群馬等四縣除了水、嬰兒奶粉、野生水產和茶外,其餘產品都可開放。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要進就全部進,我搞不懂在幹什麼?這聽起來不合邏輯。」
柯文哲說,原本應該專業處理,卻變成政治問題,現在是「用政治解決專業問題」,抗爭沒必要,應該討論的是政府標準是什麼?究竟合不合理?若歐盟、美國標準都一樣,就用世界通用標準就好了。他的態度就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拿儀器出來量一量、測一測輻射就知道了。
(自由時報)
--
*核災區食品禁入 涂醒哲開綠營縣市長第一槍
反日本核災區食品議題愈燒愈烈,在眾綠營縣市長「噤聲」之際,嘉義市長涂醒哲昨開第一槍,他表示,身為前衛生署長,嘉義市會率先成為全國第一個禁止福島食品進入的城市。
嘉義市議會廿三名議員昨不分黨派共同連署嘉義市食安自治條例修訂案,禁止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在嘉義市販售,國民黨議員張秀華要涂醒哲跟中央說「不!」並詢問備詢官員「敢吃日本輻射災區食品的人請舉手」,包括涂醒哲在內沒一人舉手。
涂醒哲會後表示,全體議員簽署禁止福島核災區食品進入嘉市,做為前衛生署長,嘉市會率先成為全國第一個禁止福島食品進入的城市。媒體問「如果中央同意進口,是否還會照議會決議禁止日本核災區食品?」涂說「我會!」
朱立倫:一定用最嚴格標準把關 柯文哲:只限部分產品不符邏輯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也再度向中央喊話,民眾無法接受核災食品,如果政府要開放,就一定要誠實告訴大家:「為何要開放?交換了什麼?為何要以犧牲民眾健康做為交換條件?」他說,若中央執意開放日本核災縣市食品進口,新北市會依地方政府權責,要求廠商清楚標示來自哪個區域,一定會用最嚴格標準把關。
宜蘭前縣長呂國華建議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先試吃核災區食品半年,確認沒問題再重新評估。衛生局長劉建廷表示,宜蘭堅決反對核汙食品進入宜蘭,將加強產地查察,並向中央爭取辦理公聽會。新竹市衛生局長何秉聖昨也在市議會承諾,絕不會讓幅射汙染的產品進來。
針對行政院擬採階段性、分類開放,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要禁止就全部禁止,只限制嬰兒奶粉等四類產品聽起來不合乎邏輯,「施政要符合人類思想的邏輯」。議員追問出自日本核災區但經檢驗過的食品,是否能在北市販售?柯說,要看進來的檢查標準,若是用和歐盟同樣標準,就沒理由禁止。
*對核災食品不同調? 民進黨4縣市長緊急澄清
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否輸台爭議越演越烈,爆發中央與縣市長不同調。今天民進黨發表執政13縣市聯合聲明,強調民進黨堅持4項禁止原則。中常會後邀請執政縣市長舉行記者會,但參與者僅台中市長林佳龍、宜蘭市長林聰賢、雲林縣長李進勇及屏東縣長潘孟安,雖縣市長都重申關心人民健康應不分黨派,但被問到是否由民進黨中央要求才發表聲明,縣市長都不願正面回應就匆匆離開。
昨天嘉義市長涂醒哲為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相關問題開了第一槍,自稱身為前衛生署長,嘉義市會率先成為全國第一個禁止核災區食品進入的城市。不過民進黨今天就發表13位縣市長聯合聲明,並澄清沒有不同調。
林佳龍表示,媒體報導說13位執政縣市跟中央不同調,他代表執政縣市正式澄清,重申這些縣市立場與行政院一致,政府對人民的食安保障責無旁貸,希望以正確資訊及充分溝通,讓政府做出最符合人民福祉的決策,民進黨的13位縣市首長也堅持貫徹4項禁止原則。
4項原則包括:
一、福島縣食品禁止進口。
二、原先不准進口之群馬、櫪木、茨城、千葉等4縣市的茶、水、嬰兒奶粉及野生水產品等4類產品依舊禁止進口。
三、上述4縣市未檢附官方產地證明、輻射檢測證明雙證件的食品禁止進口。
四、美國、日本不能上市的食品,台灣禁止進口。
被問到為什麼今天僅4位縣市長舉行記者會,就可以代表13位縣市長首長?對此林佳龍表示,大家都有在聲明上簽名同意。潘孟安則有點動怒說,「縣市長都關心自己的市民,沒有什麼動不動員。」
不過被問到是否可以提供13位縣市長簽名的聯合聲明供媒體報導,民進黨則說,因聯合聲明並非民進黨發起的活動,目前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提供。據了解,關於13位縣市長的聯合聲明,今天是由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致電給各縣市長。
(聯合報)
--
*核災食品輸台 15縣市首長Say No
反日本核災食品,在各地掀起連天烽火,嘉義市議員不分藍綠,15日全員連署提案要在自治條例增訂「福島核災食品不得輸入嘉義市販售條文」,市長涂醒哲也在議會表態,就算中央最後開放,他仍會遵照市議會決議,嘉義市也將成為全台第一個禁止福島核災食品進入的城市。
嚴禁 嘉市帶頭表態
另外,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林佳龍、花蓮縣長傅崐萁、新竹市長林智堅、雲林縣長李進勇、南投縣長林明溱、嘉義縣長張花冠,新竹縣長邱鏡淳、連江縣長劉增應、台東縣長黃健庭、彰化縣長魏明谷、澎湖縣長陳光復、基隆市長林右昌等15位首長及屏東縣政府都表示不同意開放核災食品進口。
嘉市議會全員連署提案,要求市府於「嘉義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增訂「福島核災食品不得進入嘉義販售」,昨總質詢時,提案人張秀華追問涂醒哲身為醫師、市長,願不願意和議會站在一起、跟中央說不?涂醒哲表示,若未來中央政策調整為同意進口,他尊重議會決議,做為前衛生署署長,也在嘉義市成立第一個食安委員會,率先成全國第一個禁止福島食品進入的城市。
綠營 9縣市集結反對
傅崐萁說,蔡政府沒有和民眾充分「溝通、溝通、再溝通」,也沒有充足準備做好全面邊境控管與查驗,就急就章想強渡關山,造成人民激烈反彈,他堅決反對開放核災食品汙染花蓮,未來也不會有日本輻射疑慮食品進入花蓮。
林明溱更質疑,蔡英文總統在選舉前強力主張非核家園,怎麼才當選就先自己打臉?真的是太沒良心了!對得起台灣人民嗎?
朱立倫認為,中央必須誠實說明為何要開放日本核災食品,是否和日本交換了什麼條件?民眾有知的權力,應讓民眾能夠接受,再考慮開放。
邱鏡淳說,若中央政府開放,將修改地方自治條例,明文規範不得在新竹縣內販售,並將由衛生局、農業處等地加強查緝。林佳龍表示,食品如有輻射汙染或不符標準,當然不能進口,應做好風險評估與配套,並參考國際標準、嚴格把關。
群馬4縣 也不能開放
鄭文燦、林智堅、李進勇、魏明谷則指出,福島縣的食品一律禁止輸入,日本國內不能上市的食品,台灣也不能開放進口,也反對群馬、栃木、茨城、千葉4縣市受汙染食品進口。
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北市府發言人林鶴明說,核災地區食品是否開放進口,應由政府以專業評估決定;高雄市新聞局長丁允恭表示,行政院方案沒定案,高市拒答。
宜蘭縣政府強調,若日方確認安全無虞、我方高標準檢驗的邊境管制放行,宜蘭縣原則同意販售,但會要求日本食品清楚標示產地。苗栗縣長徐耀昌說,要符合國際標準檢驗合格才能進口,中央應統一事權,不要讓地方決定是否開放,如此一來會引發紛爭,傷害台日情誼。
*針對日本食品進口 歐盟放寬 陸、韓、美仍嚴管
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至今已逾5年,福島核災過後各國對日本食品進口管制措施也逐漸放寬,現在各國大多不以縣為全面限制進口的對象,而是以品目來限制進口。不過,中、韓等國仍有嚴格的進口限制。
據農林水產省官網公布的至6月底的資料,南韓至今仍全面禁止福島縣的大多食品和飼料進口,針對群馬、栃木、茨城、宮城、岩手等縣也限制菠菜、茶葉、菇類、部分魚類和飼料進口,針對千葉縣則限制菠菜、菇類、茶、魚等少數農水產品進口,此外也禁止神奈川縣的茶、山梨、青森、埼玉、長野、靜岡等縣的菇類進口。
除了被限制進口的縣之外,南韓還要求16個都道縣的農水產品進口時,要附日本政府發行的輻射檢測證明。
大陸禁止宮城、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埼玉、千葉、新潟、長野縣和東京都等10都縣的所有食品及飼料進口。10都縣以外的蔬菜、乳製品、茶葉、水果、藥用植物等則必須有日本政府認證的輻射物質檢測證明及產地證明,其他的食品、飼料則要求附產地證明。
香港則禁止福島、千葉、茨城、群馬、栃木5縣的蔬菜、水果、牛乳、乳製品等進口,但肉和水產品只要附輻射檢測證明即可進口,加工食品和5縣以外的所有食品則在香港抽樣檢查。
新加坡算是較早鬆綁進口管制的國家,新加坡於2014年派員赴日本實地確認了日本的安全檢查體制後,判斷日本的食品檢查出輻射物質的比率極低,故於2014年5月31日決定階段性的放寬對日本產食品的限制。放寬的對象包括福島縣產的農產品和加工食品,東京都、千葉、茨城、群馬、神奈川、埼玉、靜岡、栃木等1都7縣的蔬果、牛乳製品、肉、蛋、綠茶等也都無需再附輻射檢測證明。
不過,新加坡要求所有日本產食品仍需附原產地證明,茨城、栃木、群馬3縣的水產、林產品則需附輻射檢測證明,福島縣產的水產品以及曾被劃為警戒區域內的農林產品等仍然禁止進口。
歐盟自2016年1月5日決定放寬日本食品進口限制,針對福島、新潟、山梨、靜岡、秋田、山形、長野、岩手、宮城、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縣的農水產品,僅要求附日本政府發行的輻射檢測證明即可進口,但仍要接受進口國的抽樣檢查。
美國則禁止福島、岩手、宮城、茨城、栃木的部分農水產品進口,千葉、群馬、埼玉、山梨、長野等縣則主要限制菇類進口,針對福島、岩手、宮城、群馬、栃木5縣的牛乳、乳製品(除了限制進口品目之外)只要附不違反美國食品安全標準的證明即可進口,限制進口品目之外的食品進口美國時需接受抽樣檢查。
*地方議會要求修自治條例 北高紛提案拒輸入 捍衛食安
中央研議開放日核災食品,引起地方議會反彈,包括台北、高雄、新竹縣市、連江縣等議會議員,15日紛紛提案要求修正自治條例,拒日本核災5縣市食品上架銷售,希望中央勿一意孤行。
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王欣儀昨提案,要求北市府修訂《台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納入「日本核災食品不得輸入台北市」,她呼籲食安不分藍綠,一起捍衛。
王欣儀說,台灣每年食品報關達60萬件,邊境查驗人員僅45人,基隆和台中海關甚至沒RPM儀器(門式輻射檢測器),只有X光手持檢驗儀器,如此政府如何嚴格把關。
新北市議會議長蔣根煌說,新北議會國民黨團10月底已提案,建請中央堅拒日本核災5縣市食品輸台。他說,過去民進黨在野時反對核災食品,執政後不應棄守食安;若要開放,須按民主機制,與人民充分溝通。
高市議會國民黨團昨提《高雄市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修正案,增訂高市流通日本食品應標示產地(都道府縣),日本福島等5縣市食品不得在高市流通,獲24國民黨籍議員連署,將尋求民進黨及無黨籍議員連署。
新竹市議會國民黨團昨聯合質詢,要求市府表態,「難道用國民健康換取與日友好?」建議函文中央,抵制日本核災食品在新竹市販售。
竹縣議會議長張鎮榮與議員邱振瑋等人昨表達反對立場及決心,縣府已表明將禁核災食品在竹縣販售;宜蘭縣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陳鴻禧昨則提臨時動議,盼修改「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總數33席次,截至昨夜已25議員連署,支持者不分藍綠。
另包括金門縣議長洪麗萍、連江縣議長張永江同聲反對。對議員在各地提案,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地方自治條例是地方權限,行政院表示尊重。目前政府禁止日本核災區食品輸台,縣市議會決議跟中央沒扞格之處,假如開完公聽會,參考科學依據等決定開放無食安疑慮食品,就會針對中央與地方法規不同做處理。
*食安五環丟腦後 開放核食搶前面 蔡總統顛覆蔡英文 不怕民意崩盤
完全執政的蔡英文,掌握完全權力;但從未當過父母官的她,幾被確定從執政思維到行政舉措,與人民存在極大鴻溝。無論是背離競選承諾的一例一休,抑或此次與「非核家園」扞格的開放核災區食品等,本應與民同在,卻變成與民為敵、全面開戰,深深讓人對蔡總統有著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距離感。
近來,綠營不斷有立委私下對蔡政府施政表達不滿,認為太多政策是在顛覆人民生活,更顛覆黨的昔日主張,基層憤怒愈形沈重,再不修正,民意支持恐崩盤。
以當前最具爭議的日核災區食品解禁來說,誰都不反對只要食安無虞,台灣基於經貿原則就可思考解禁。只是在此之前,蔡政府不僅應了解百姓感受,更有責任把昨是今非的問題講清楚。
首先,民進黨創黨時將「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納入黨綱,讓反核與台獨並列兩大神主牌。2011年,蔡英文進一步提出「2025非核家園」,確立反核絕無彈性的標準。如今,蔡政府卻主動要將「因核災而可能有問題」的食品輸台,明顯悖離創黨精神,更讓非核家園政策打了折扣。
第二,農委會說核災區食品違規比例極低,國人無需憂心。只是,民進黨既設定反核超高標準,對核汙染本該「零容忍」,怎能因比例低就妥協?難道民進黨已從「我是人,我反核」,扭曲成「我是人,但我允許人民吃核災食品」?有這種飄忽錯亂的價值觀,難道不自覺面目可憎?
最重要的,蔡英文在選前說全台84.5%的媽媽對食安憂慮,因此她最重視食安政策,遂提出以源頭控管為首的「食安五環」政策,現在卻主動解除核災區食品禁令,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尤其,蔡政府說全球只剩台灣與大陸全面禁止,卻不說美國對日14縣進行食品管控,遠高於台灣設定的5縣;美國也禁售野菜、稻米、鮭魚等逾百種食品,這代表災區食品確實存在汙染情況。說要源頭控管的蔡總統,難道已把食安五環丟到垃圾桶?
不僅核災食品,包括一例一休都與昔日民進黨主張有顯著不同。令人懷疑蔡總統是否已開始聽不見宮廷外的聲音?甚至以為只要仰賴府內不食人間煙火的「文青寫手」就能治國?執政未滿半年的蔡總統,真的別這麼快就忘記觸摸百姓有血有肉的苦悶生活,否則歷史證明,再多擦脂抹粉,終將擋不了流水的民意。
(中國時報)
--
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公聽會 林全:將增加場次
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公聽會,因發生多起衝突事件而導致流會,在蔡英文總統要求下,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證實將會加開公聽會場次。但是日期、方式和地點,行政院食安辦公室表示,尚需跨部會會議決定。
我國目前對於日本核災區食品採取地區管制,只要是核災區食品一律不得進口,行政院食安辦公室主任許輔昨天表示,政府第一階段規畫方向是福島縣食品不開放,其餘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等4縣開放,但具有高風險的飲用水、嬰兒奶粉、茶類和野生水產等食品仍不開放進口,他說「政府採取先進國家的管制方式,針對品項設限,這樣管制方式會更好」。
由於分階段開放遭外界質疑安全性,政府緊急在上周六起加開10場北中南公聽會,未料多場發生衝突事件。
總統蔡英文1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認為辦理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公聽會,目的是讓政府能夠清楚說明為何要開放,也讓民眾有機會了解相關資訊,但黑道鬧場讓公聽會召開目的無法達成。
她說,對於黑道進場打砸,導致沒法召開的公聽會,或因暴力威脅、滋擾,讓民眾無法充分表達意見的那幾場,包括台北、高雄等場次,建議行政院長林全和行政部門,應研議是否要補辦公聽會。林全昨天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已決定增加公聽會場次,但未透露補辦的具體細節。
總統府官員強調,我國採取的態度與全世界一致,亦即要遵從兩項原則,一是進口食品要能符合衛生規則,且與國際規範一致,二是所有品項能不能進口,必須以科學證據作為基礎,符合的就應該開放,不符合的就不能。
許輔強調,我國開放考量是比照其餘先進國家標準,他們怎麼管,我們就怎麼管,「他們不吃,我們就不吃,大家可以流通,我們就可以,更不是日本不吃的就給台灣吃。」
他說,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食安標準最嚴格的歐盟都已有條件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只剩下台灣仍採取災區全面管制,如果台灣要堅持採取比歐盟更嚴格標準,就必須拿出不開放的理由,否則會被當作貿易障礙。
(工商時報)
--
UBER送餐免外送費 違法上路 交部令下架
外送美食平台「UberEATS」昨正式在台營運,業者喊出透過手機按一個鍵、餐點35分鐘內就送達,要搶攻台灣美食外送市場。首波服務限台北市區,沒低消且初期不收送餐費,單點奶茶也送。《蘋果》昨實測訂購1杯咖啡,等候5小時卻未收到,最後申訴獲退費。交通部則宣布會行文請軟體商店將業者App下架。
知名國際網路叫車平台UBER經營的UberEATS美食外送服務,現已在全球逾52個城市上路,因UBER遲不依法登記為汽車運輸業持續違法經營,昨推出的送餐服務也被交通部認定違法經營汽車貨運業,行政部門強力宣戰。
可訂鼎王新都里料理
UberEATS美食外送服務,可讓民眾透過App選擇附近的外送餐廳並訂購餐點,民眾須以信用卡結帳,另可透過App追蹤訂單狀態。服務時間依合作餐廳營業時間而異,最早從上午11時起,首波合作餐廳包含鼎王麻辣鍋、新都里懷石料理等上百業者,原有洽談合作的知名牛排業者茹絲葵昨聲明一向遵循法令,疑慮未解前不會加入。
UberEATS亞太區總經理西蒙羅斯(Simon Rossi)昨表示,初期送餐將不收費。至於免費送餐持續多久,將視業務發展而定。
據香港經驗,初期免費送餐約1個月,之後單趟收取約港幣20元(82元台幣)。另據台灣UberEATS官網,3公里的送餐車資約90.1元,司機可賺79元。若單趟半小時可送達,司機每小時約可收入158元、高於基本工資時薪126元。
《蘋果》昨上午約11時實測訂購1杯冰咖啡外送到台北市政府1樓,從訂單成立到傍晚仍未拿到冰咖啡。最後透過客服系統申訴,業者承諾退還訂餐費用60元並提供優惠序號。
UberEATS指,經了解後送餐員有把該咖啡送到指定地點但找不到訂購人,打電話也未聯絡到當事人。這類個案將由客服依個案提供協助,必要時可能提供100元到300元不等折價券。
「吃出問題恐難求償」
UberEATS昨不願提供首日訂單情況,合作餐飲業者有人說首日接到5筆訂單,反應不錯,有人說待觀察。競爭業者Foodpanda(空腹熊貓)本月則祭出單身食堂檔期,消費滿350元可折抵50元等優惠。
公路總局表示,UberEATS非法營業,民眾無保障。將依交通部指示,行文給軟體商店平台要求下架UBER和UberEATS App。
《蘋果》昨無法取得蘋果公司回應,Google則指無法評論特定程式。網友對交通部做法反應兩極,有人認為食安出問題沒人負責,有人則批交通部落伍,無視電商時代的趨勢。
楊姓大學生說,半小時可賺約80元,加上時間自由,當送餐員有吸引力。消基會提醒,UberEATS未合法化,吃出問題的話,求償恐有困難。
UberEATS 小檔案
●服務:民眾透過App點餐,UberEATS派遣機車或自行車送餐。
●範圍:台北市區,消費者指定送餐地點須距離餐廳3公里內。
●餐廳:逾百間餐廳,如鼎王麻辣鍋、新都里懷石料理、M ONE Cafe、SOMA、Le Blanc。
●低消:初期不限
●收費:除餐點費外,初期不收送餐費用,截止期限未定
●爭議:可申訴,須個案認定,若損及消費權益將補償100~ 300元折價券
●客訴:(02)5592-4764
註:UberEATS目前未登記汽車貨運業,交通部認定違法
外送實測「空腹熊貓」較快但貴
UberEATS昨起開放,搶進國內代客送餐市場,《蘋果》實測UberEATS、國內知名外送業者Foodpanda(空腹熊貓)及店家本身配合的代送服務,比較向同家店訂餐的送餐品質,UberEATS因目前免收外送費,費用最低,實際送餐時間則最久;Foodpanda可網路和App訂餐,最多元,但外送費最貴。
UberEATS送最慢
《蘋果》實測向Felicitas Patisserie甜點店訂餐,透過UberEATS、Foodpanda和業者配合代送業者送餐,因店家在店面和兩平台販售的餐點不同,僅點300元上下的類似餐點比較;UberEATS僅能透過App訂餐和付費,不用外送費,省很大,預估配送時間53分鐘,實際提早10分鐘送達,但卻是三家業者中最慢,且餐點內未附餐具。
Foodpanda是老牌代送業者,保守預估須花75分鐘才到貨,實際竟提早37分鐘,比UberEATS快5分鐘,且餐點完整,但外送費高達199元。店家配合業者外送費僅150元、且最快抵達,但因店家官網會員信用卡付費僅支援部分銀行,付款較不方便。
UberEATS目前僅開放台北市,取餐位置若輸入新北市地址,則顯示「即將推出」,但無確切日期。
民眾:免費想嘗試
民眾陳文和表示:「看來UberEATS現最大優勢是免外送費,會想嘗試,但以後收費如太貴就不會再用。」
上路首日被揪6違規 挨罰60萬
UBER昨起在台推出UberEATS機車和自行車送餐服務,雖初期不收送餐費,但交通部認定業者未登記汽車貨運業,營業項目已違法,昨公路總局監理所「埋伏」取締抓到6件違規,共開罰公司和司機60萬元。公總也證實已對另家違法業者foodpanda開罰5萬元。
公總監理所昨派出10人「稽查大軍」,取締6件UberEATS違規案,對業者及司機各罰5萬元,總計開12張罰單共60萬元,違規營業司機也吊扣車牌牌照2個月。
未登記汽車貨運業
公總指UberEATS初期雖不收費,但的確違法經營汽車貨運業,司機也接受派遣並有收入,因此開罰,今持續取締。UberEATS回應將持續與政府溝通,會協助遭罰司機。
至於麥當勞等餐飲業者送餐是否違法,交通部說,運送第三者餐點給消費者且過程收取報酬,就屬汽車貨運業,麥當勞等外送服務送自家餐點,不須登記汽車貨運業。foodpanda也違法,公總近日已罰5萬元,業者表示會向主管機關了解並全面配合。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批評,UBER一直在挑戰法律,行政立法協調會議之前通過《公路法》修法共識,UBER違法營業最高可罰2500萬元且可連續罰,另將設檢舉獎金制度。
(蘋果日報)
--
berEATS送餐首日 吃12張罰單60萬
「UberEATS」昨上午十一時登陸台灣,初期僅提供台北市送餐服務,且不收送餐費用。外界評估,因UberEATS未登記汽車貨運業,一旦收費將被交通部認定違法,不收送餐費可逃避法律規範;但公路總局認為駕駛領有酬勞就算違法,昨天已開罰六件並吊扣機車牌照。
此外,交通部也打算對Uber叫車服務下重手,月底前將由立委提案修法,最高可罰二千五百萬元,還有檢舉獎金,邀請民眾一起抓違法。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Uber應該在不違法的方式下尋找商業模式,一再挑戰法律實不足取,不論是Uber或UberEATS都將加強取締,「只要一日不合法化,一樣可罰」。
公路總局說,依公路法規定,凡以汽車經營客、貨運輸而受報酬的事業,皆應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發給汽車運輸業營業執照才能營業,但Uber均未依法申請。
駕駛、公司都罰 機車牌照吊扣2個月
UberEATS昨第一天上路,公路總局特別動員稽查,直接殺到餐廳現場及以訂餐等方式,查獲六件違規,每件都針對駕駛及公司開罰,共開出十二張罰單,罰款總額六十萬元,機車牌照也吊扣兩個月。
公總監理組副組長梁郭國表示,雖然目前UberEATS沒跟消費者收運費,但司機有薪水就可當作違法證據;若民眾要檢舉,只要提供網頁上的訂餐資訊、送餐機車車號,加上現場照片更好;自行車送餐部分,因未有法源依據,目前無法取締。
立委提案修法重罰2500萬 設檢舉獎金
交通部政次王國材表示,公路法七十七、七十八條修正案二十三日將列入立院交通委員會待審法案,民進黨團最快二十八日會提案修正,除將罰款從五萬至十五萬元提高到十萬至兩千五百萬元,還將設立檢舉獎金,邀請民眾一同檢舉Uber,檢舉獎金額度仍待討論。
送餐初期限定北市 服務不收費
UberEATS透過自行車及機車將餐點送到消費者手中,宣稱最晚五十分鐘內餐點要送達,初期服務範圍僅限台北市;合作餐廳超過百家,並主打鼎王麻辣鍋、新都里等知名餐廳外送。營運初期不限最低訂餐金額、不額外收送餐費用,消費者僅需付餐點費。
UberEATS初期僅提供台北市送餐服務,台北市議員要求市長柯文哲表態。柯文哲表示,完全禁止反而更慘,他承諾兩週內提出方案討論。至於中央將對Uber加重裁罰,議員質疑地方難道無法先行處置?柯文哲允諾指派交通局和商業處組織專業小組討論,一個月內可得到結論。
(自由時報)
--
Uber送餐服務在台上路 三大隱憂
Uber昨正式在台推出「UberEATS」方案,由機車和自行車提供送餐服務,首波合作餐廳超過百家台北知名餐廳,標榜初期不額外加收送餐費用、也不設最低訂餐金額,可於卅五分鐘內送達,且「一杯奶茶就能送」。不過UberEATS上路卻未被納管,不僅送貨員無保險,送餐途中衛生安全、餐點延誤或毀損責任也難以釐清,成為UberEATS登台三大隱憂。
公總取締6件違規 業者:是資訊平台非運輸業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Uber應在不違法方式下尋找商業模式,但現在連公司登記都沒有,等同挑戰法律,相當不足取,不管是計程車還是送餐,政府都會加強取締。
UberEATS在全球五十二個國家上線,台北是亞太地區第四個啟動此服務的城市。UberEATS亞太區總經理西蒙羅斯Simon Rossi昨強調UberEATS是連結餐廳與消費者的「資訊平台」,並非運輸業。
被及問到如何確保送餐途中安全衛生時,UberEATS表示,客服會全程以GPS定位監控路程,若延遲,客服會主動通知消費者,並補償一百到三百元折抵券,運送員太頻繁延誤將不再合作;若在途中遭惡意添加該如何釐清責任?UberEATS表示「這是警察的責任」,若餐點因延誤而壞掉,則透過客服替店家、消費者解決並補償。
不過,交通部認定,Uber在台叫車載客未登記「汽車運輸業」,送餐也未申請「汽車貨運業」違法,公路總局昨已取締六件違規、十二張罰單(公司、駕駛各六張)、每件開罰五萬元。公總也將行文給Apple及Google將UberEATS應用軟體下架,立院最快月底審查公路法修正草案,罰鍰提高到十萬至兩千五百萬,並設消費者檢舉獎金。
記者昨實測訂芒果雪花冰,可在其App中看見外送員名字、完整車牌號碼,餐點在卅一分鐘送達且並未融化,但另名友人點的芒果冰已變成芒果汁。民眾顏先生認為,坊間已有類似服務但要付現,UberEATS以信用卡付費較方便;但民眾王小姐曾搭Uber遇信用卡遭超刷,無法再信任UberEATS。
雖然交部要求UberEATS加入汽車運輸業,但是公路總局也坦承,目前只有汽車、貨車等車型才能申請。
只知防堵… 學者:應修法納管
UberEATS及LetsRide都是因應現代生活的新興服務,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任助理教授胡博硯認為,交通部四年來不斷以「加強取締」對抗Uber,至今不僅沒有消滅它還愈來愈茁壯,也間接放任缺乏國家端法律保護的消費者不斷增加。他認為,交通部與Uber為其究竟是汽車運輸業或資訊平台僵持四年,但更應該在乎的是產業發揮何種功能,設法納入法規。
胡博硯表示,現存許多網路平台都有同樣問題,業者認為自己僅負責媒合、沒有實際交易,政府卻沒有釋出這種跨業經營、利用零散閒置工具或車輛創造的新經濟模式,若台灣仍然只知道「防堵」,恐怕已喪失先機。
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林祥生認為,取締UberEATS再度觸動國內眾多小規模快遞外送業遊走法律邊緣老問題,政府有關部門實應正視線上線下的電子商務已是時勢所趨,須對此新的消費型態制定相關法令或調整。
不過,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前台北市交通局長羅孝賢則認為,類似打著資訊服務名號實際從事運輸工作,應受政府管制,交通、衛生、消保等政府單位都應介入。
本土版送餐 LetsRide下月攻北市
Uber旗下UberEATS昨啟動機車送外賣,但早在去年八月本土版的機車載客和送餐「LetsRide」就已上路,現有上千名車手跑大台北載客兼送外賣,每天訂單超過百張。交通部表示,不論Uber或LetsRide都應登記汽車運輸業卻未申請,都可開罰。
LetsRide去年八月在淡水起家,先以載客為主,到今年二月車手已有兩百人,隨即擴大至大台北載客,並在淡水和新莊增加餐飲外送服務,車手破千。營運長潘柏均說,目標放在大台北送餐,已完成試營運,十二月就要進攻北市。
他表示,目前載客及餐飲外送訂單穩定,每天超過一百張,載客客源主要是學生,送餐則以上班族的午餐居多,晚上多為家庭主婦。面對UberEATS挑戰,潘柏均說,LetsRide是本土草根品牌,比較對國內消費者的味。
公路總局表示,送餐並收費已違反公路法,未依法申請汽車運輸業核准而經營汽車或電車運輸業者,業者和騎士可各處五萬至十五萬元罰鍰,並勒令停業。不過潘柏均認為,法規針對的是汽車,他們是機車,非屬汽車運輸業;如果送餐違法,那便當店、比薩店外送是否早該開罰?
交通部說,機車與汽車均屬機動車輛,若涉及營業行為,業者須經商業登記、取得汽車運輸業營業執照;一般餐飲業者是消費滿額就提供外送服務,並未再收費。
借鑑壅塞商機 機車經濟行不行?
Uber在台載客、送外賣引起熱議,台灣機車版的「LetsRide」也迅速在大台北擴張,學者、市府都提醒重視;同屬機車高密度的印尼雅加達,「Go-Jek」計程機車有綠色制服、安全帽及智慧型手機,用App預訂,統一收費,似可參考。
隨智慧手機興起,共享、媒合經濟風起雲湧,Uber帶起的汽車載客風潮,逐漸吹到機動性更高的機車上,尤其是台灣和東南亞機車滿街跑的地區。
印尼 企業化多元經營 統一費率
塞車是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夢靨,平均去程通勤時間就要1.5到2小時,機車載客「GO-JEK」去年正式上線,發展迅速,現已是龐大的載客與送貨平台,約有20萬名合作機車司機,業務拓展到10座大城。由於雅加達實在太塞,不少大老闆也不得不冒著風吹日曬雨淋,搭GO-JEK趕時間,因此小費相當可觀。
GO-JEK甚至推出「GO按摩」、「GO清掃」、「GO美容」和「GO票券」等服務,有專人到家做指甲、美髮、按摩;更標榜1小時內就有司機幫你在任何超市購買商品、合作餐廳送到府,連演唱會門票也可代搶購宅配到府,並用「GO付款」支付。
Go-JEK主打一目了然、標準化,統一的綠色制服、安全帽和智慧型手機,用App下單,統一收費標準,每公里約台幣1元,公司抽2成。
泰國 去年開始標準化
泰國曼谷也是塞車大城,機車載客存在已久,但不若GO-JEK企業化,泰國政府前年重新辦理司機營業執照註冊,去年發放有編號橘色背心,開始標準化。
雙北 Let'sRide迅速擴張 學者促完善管理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羅孝賢說,台灣應向更先進的國家看齊,完善管理機制;新北市交通局長王聲威說,機車在台灣一直是基礎又便利的運具,尤其雙北機車數量、使用率很高,業者可參考國外做法。LetsRide對此表示,會設法逐步調整。
懶得出門…運費比餐費貴也甘願
LetsRide採機車共乘不抽成,美食外送則從運費中收取系統及人事管理等費用,每張訂單運費動輒破百,仍吸引不少客戶,甚至買一杯飲料、一個便當也要外送,運費超過食物費也無所謂。
因為商機大,LetsRide已吸引上千人加入車手,新北市勞工局提醒,勞工受勞基法等法律保障,學生打工也是,應注意勞健保、就業安全等問題;但LetsRide營運長潘柏均表示,他們是資訊媒合平台,非公司,因此沒有勞健保。
潘柏均說,有人只點了一杯飲料、一個便當也要求外送,百元運費都比食物的錢還貴,也有人的住家離餐廳才500公尺,走路10分鐘內可到,還是選擇外送,這些客戶真的不在乎運費,就是下雨或純粹不想出門,「你想不到商機竟然這麼大。」
透過LetsRide向其合作店家叫餐,運費60元起跳,每公里加20元,非合作店家、跨店點餐再加收20元,額外買飲料加10元、送上樓加15元。潘柏均說,因接受度高,收費其實還可更高。
LetsRide美食外送標榜40到60分鐘前訂餐,就可順利送抵。現有3分之1的訂單是店家長期配合外賣,其餘是零單,每張零單平均約500元左右。
潘柏均說,車手工作很吸引30歲以下年輕人、尤其是學生來打工,平均時薪約150元;大二柯姓學生利用課餘兼跑共乘和送餐,可賺超過1萬。
共乘車手蘇同學表示,會利用午休或空堂時間打工,一周接單3、4趟,加上偶爾美食外送,一個月賺4千,這工作很適合只有零碎時間但想賺外快的人。
(聯合報)
--
交部封殺Uber 要App下架
Uber違法營業且拒不合法化,交通部昨(15)日宣示強力取締,責成公路總局於彙整相關非法事實後,行文給Apple及Google兩家公司,要求其依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立即停止於其網路交易平台經銷從事違反我國法令的應用軟體,也就是將Uber應用軟體下架。
交通部指出,交通部與Uber公司代表已多次會商,該公司對於政府要求包括依法納管、保險及納稅等三項底線及後續多元化計程車方案,雖都表示配合意願,但迄今仍未向主管機關提出具體計畫,一意違法經營,交通部對此甚表遺憾,並重申對其非法營業行為執法取締絕不寬貸。
近期有立委要求交通部,應行文Apple及Google兩家公司,將Uber應用軟體下架,鑒於最高行政法院對於駕駛人透過Uber及貨啦啦(lalamove)兩業者及其應用軟體非法經營汽車運輸業的違規情事,都已判決定讞在案,且相關消費糾紛與犯罪事件時有所聞,交通部將責成公路總局,於彙整相關非法事實後行文兩家公司,要求其依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立即停止於其網路交易平台經銷相關從事違反我國法令之應用軟體,保障我國消費者生命及財產權益。
交通部也決定採重罰、重賞雙管齊下,次長王國材表示,立委將提案修正公路法相關規定,違法經營汽車運輸業的罰金,將提高為10萬元至2,500萬元;目前取締Uber時,常以實際搭乘取締,往往搭了一次取締成功,就會被列為拒絕往來戶,因此,將設立檢舉獎金,希望有更多檢舉人。
下架理由爭議曖昧 這一招不容易見效
交通部將要求網路平台將Uber相關應用程式下架,至截稿前,無法取得Uber正式回應。Google則表示,無法評論特定的應用程式,但違反Google Play開發人員政策的應用程式,會下架處理。
根據Google《開發人員計劃政策》和《開發人員發布協議》等相關規定,應用程式(App)如果有違規內容、侵害智財權或垃圾內容、侵犯隱私或安全性、或是政策違規等項目,有可能下架。業界人士認為,以相關規定來看,交通部與Uber間的爭議,恐難成為Uber在Google Play下架的理由。
Google針對開發人員有相關約束政策,包括《開發人員計劃政策》和《開發人員發布協議》,分為多個面向探討。
其中,在內容部分,Google嚴禁煽情露骨的內容、危害兒童安全、暴力行為、霸凌與騷擾行為、仇恨言論、敏感事件、賭博遊戲、非法活動等項目;此外,也嚴禁App創作者侵犯智財權、個人隱私、盜竊手機資料等。
(經濟日報)
--
追稅! Uber連補帶罰逾1.35億
外送美食平台UberEATS昨日在台營運,但交通部宣布會行文請軟體商店將業者App下架,至於財政部對於Uber追稅進度如何?財政部長許虞哲今日表示,台北國稅局已經對Uber發出兩張補稅單,並處以所漏稅額1.5倍罰鍰,要求Uber補稅。台北國稅局證實,Uber連補帶罰逾1.35億元,但預計台灣宇博數位服務公司將會行政救濟,目前國稅局未收到Uber任何補稅款。
Uber叫車服務在國內仍屬違法,已遭交通部多次開罰,但至今仍持續營運中,引發計程車業者不滿,認為Uber提供與計程車相同的載客服務,但司機勞務所得卻全都未繳稅。台北國稅局表示,Uber提供的叫車服務業務全都在我國境內,因此屬營業稅課徵範圍,依法應繳納5%的營業稅。
台北國稅局局長何瑞芳證實,已對宇博發出2筆補稅單,追查2013年至今短漏報的稅款,第一筆是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所漏本稅為900萬元,並加罰1.5倍罰款1400萬元,連補帶罰共計2300萬元;第二筆稅單則是2015年9月至今,所漏本稅有4500萬元,同樣罰1.5倍、罰鍰6750萬元,連補帶罰1億1250萬元,總兩張稅單補稅加罰款,金額高達1億3550萬元。
許虞哲表示,財政部已從刷卡金額掌握Uber的金流,並且也已經發出兩張補稅單,「Uber不是沒繳稅,只是繳的不夠多。」宇博若對補稅單有異議,可以提起復查、訴願,Uber應該會願意補稅,因他們也樂見跨境電商課稅上路,希望能合法經營。
(聯合晚報)
--
UberEATS上路首日 挨罰60萬 交部發飆:蘋果與谷歌下架Uber的APP
不畏違法爭議,Uber業者昨日在台北地區推出「UberEATS」機車送餐服務,超過百間店家響應,交通部再度重申Uber是違法上路,除持續派員取締,還將修正裁罰基準表,累犯達一定次數就開罰2500萬元。而UberEATS昨第一天上路,公路總局立即同步展開稽查,共查獲6件違規,依《公路法》第77條第2項,處罰Uber公司與送貨員各5萬元,共送出12張罰單、總計60萬元,同時吊扣車輛牌照2個月。
累犯最高可罰2500萬
公路總局強調,監理所將持續取締UberEATS,也呼籲機車車主切勿加入違規營業送貨,以免受罰,交通部並指出,將蒐集違法事證後行文Apple、Google公司,要求下架Uber與UberEATS的APP。
「1杯奶茶也會送。」UberEats亞太區總經理西蒙羅斯(Simon Rossi)說,已於全球52個城市提供此服務,台灣是亞太區第4個,餐點可於35分內送達,送餐過程以科技監控,若出現問題會與餐廳合作調查,消費者也能針對配送、餐點品質送出評分。
初雖不收費但仍違法
目前UberEats仍不願透露收費方式,未來調整要視營運狀況而定。根據香港經驗,免費為期1個月,現在每趟須加收20元港幣、約80元台幣;至於配送員薪資,Uber表示為商業機密,但從官網公布資料計算,每趟基本薪資42.5元、每公里多10.2元,完成送餐另可獲17元,扣除平台服務費即為所得,UberEATS為招募新血,首周祭出時薪最高250元台幣獎勵。
公路總局日前曾經指出,UberEATS送餐過程中收取報酬,就屬於汽車貨運業,必須合法登記。UberEATS昨雖宣布營運初期不收運送費,疑似規避爭議,運管中心副執行祕書梁郭國說,儘管公司不收運費,但司機仍領有工資,照樣開罰。
祭獎金鼓勵檢舉Uber
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說,為解決Uber和UberEATS的問題,將推動《公路法》修正,由民進黨團提案,擬把罰則提高到10萬至2500萬元,並修正裁罰基準表,幾次累犯就開罰2500萬元,同時設立檢舉獎金,由於稽查人員執法上有困難,因此希望修法加入檢舉獎金,獎金由Uber的罰款中撥出。
此外,Uber針對政府要求納管、納稅與納保險3項底線雖表示願意配合,卻仍未提出具體計畫,一意違法經營,交通部表示,將責成公路總局蒐集違法事證後行文Apple、Google公司,要求下架Uber與UberEATS的APP。
UberEATS訂餐實測 33分鐘後送達 芒果冰溶成芒果汁
Uber推出全新「UberEATS」機車送餐服務,宣示餐點可於35分內送達,配送過程也確保食材品質。記者昨實測,等待33分鐘喝到微溶芒果冰,整體服務雖然順暢、但費時稍久。
使用UberEATS須先註冊Uber帳號,進入APP後先輸入配送地址,再點選餐廳與餐點,即成立訂單,配送過程中還可隨時追蹤訂單處理進度。
記者昨上午11時8分進入操作介面,選購台北知名甜品店家的招牌產品芒果奶昔、芒果雪花冰,共計360元。確認訂單費時稍久、約需10來分鐘,不過配送員仍於11時41分抵達目的地信義區ATT 4 FUN樓下,全程歷時約33分鐘。
該筆訂單由19歲Uber配送員小傑(化名)送達,他騎乘機車,後座設置UberEATS專用黑色保溫包,當中還有牛皮紙袋盛裝餐點。不過,小傑前往目的地時,因不諳地址,與記者電話確認位置後才順利送達。
由於昨午間豔陽高照,氣溫逼近攝氏30度,記者取出餐點時,發現芒果冰已經微溶成芒果果汁,不過仍維持冰涼口感,飲品中添加的芒果果肉也並未因機車配送過程碰撞導致軟爛。
剛滿19歲的小傑與記者閒聊時說,過去未曾有過機車外送經驗,日前在網路看見UberEATS招募資訊,加上家人也從事外送工作,決定加入Uber司機行列,作為新潮打工方式也能賺取外快。
不過,UberEATS與Uber消費方式相同,均由消費者登錄信用卡扣款,小傑顯然尚未充分了解相關服務條款,現場仍試圖與記者收取現金。整體送餐服務流程順暢,但須較長時間等候。
Uber動如潑猴 政府卻非如來佛
Uber來台違法經營近4年,無視政府喊話、開罰,昨正式將送餐服務上線,擴大服務領域挑戰公權力,政府繼續搬出「嚴加取締」這套老劇本,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多了「修法」提高罰則。整體而言,還是沒有實際作為。
儘管Uber與UberEATS領域不同,前者是載客、後者是送貨,兩種服務內容牽涉的問題複雜。消費者使用Uber必須考量人身安全,UberEATS服務看似較單純,但消費者仍要考量料理保鮮、衛生等,若運送途中出了紕漏,甚至被有心人「加料」呢?
昨日記者會中,UberEATS高層面對媒體詢問司機是否有保險、食品衛生、服務合法化問題,言詞避重就輕,強調自己僅是資訊平台,不願正面回應核心問題。
政府一聲令下進行稽查,苦的只是第一線稽查員與兼差賺錢的司機,罰款對Uber可說是九牛一毛,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公司依然我行我素,儼然凌駕法律,政府面子掛不住,卻也拿不出更實際的作為。
UberEATS推出後,考驗著政府的決心,能不能遏止Uber踐踏台灣法律,外界都在看交通部下一步怎麼走。目前稽查員只能靠「釣魚」來開罰,但效果相當有限,如今想加重罰款遏止,甚至鼓勵民眾加入檢舉,效果被譏是治標不治本。
交通部昨晚祭出重招,行文給Apple及Google兩大平台,下架Uber和UberEATS,政府發文下手看似重,但業者要不要理會官方行文又是一回事。Uber議題已非交通部能夠獨立處理,必須要跨部會合作,才能找到談判籌碼,讓政府與Uber一起找出平衡點。
(中國時報)
社會
嗨唱惹來震動 小巨蛋封殺阿妹
三屆金曲歌后張惠妹(阿妹)去年四月在台北小巨蛋辦演唱會,全場萬名觀眾隨音樂跳躍,附近居民因震動而抗議,她萬萬沒想到自此竟成小巨蛋黑名單,《蘋果》接獲爆料,指阿妹去年與今年兩度申請檔期,都遭小巨蛋駁回,且沒給理由,形同封殺,也讓阿妹「烏托邦」巡演第一百場獻給台北歌迷的願望落空。附近居民態度相當堅決,位於小巨蛋對面的中華里里長游吉興昨嗆:「絕不讓阿妹再搖第二次。」
阿妹去年四月在小巨蛋獻唱歌曲《三天三夜》,上萬歌迷跳躍震動,引起周遭居民抗議,小巨蛋今年發布新規定,場內觀眾不得集體跳躍,震動逾六十三分貝將罰十萬元或中斷演出,被稱為「阿妹條款」。
情歌表演也不批准
原以為僅設條款約束歌手,但阿妹去年申請今年純音樂性質表演,幾乎都唱情歌,無震動疑慮,小巨蛋不批准;今年再申請明年底讓從小巨蛋起跑的「烏托邦」巡演回到首演地,又遭小巨蛋駁回,兩度受阻,阿妹經紀人陳鎮川激動說:「對於這樣的結果我覺得非常不公平,我們從沒有不願遵守規定,去年演出造成震動,我們也馬上改節目內容,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無法可循。」
里長:不讓她再搖
他透露阿妹得知消息後很失望,還天真地回應:「我可以不唱《三天三夜》啊!」也表示小巨蛋此舉,讓台北歌迷無緣看到阿妹針對出道二十年全新設計的烏托邦2.0演出,「對小巨蛋的管理徹底失望和憤怒。」
而中華里長游吉興否認有權決定歌手申請通過與否,但仍反對阿妹重返小巨蛋,更誓言:「去年她已搖過一次,且勸阻無效,我們不可能讓她再搖第二次。」
負責檔期申請的北市文化局昨回應:「張惠妹申請檔期為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二月檔期,總計有十四件提出申請,均有檔期衝突情形,考量活動多元性、公共安全及檔期衝突等,由委員共識決議。」
文化局強調沒封殺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到議會備詢,針對阿妹兩度申請檔期遭打回票,柯表示,非公益檔期有問題出現,會回去檢討。文化局副局長李麗珠強調,「北市不會封殺任何一個藝人,更絕對沒有黑名單。」
(蘋果日報)
--
論文爆假 台大設委員會調查 前教授涉捏造數據 校長致歉
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前教授郭明良研究團隊涉數據造假案延燒,郭和台大校長楊泮池共同發表的論文也遭疑違反學術倫理。楊泮池昨針對整起事件表達痛心難過,也向外界致歉,「不應該發生這種事」。台大將成立校史上第一個校級特別委員會調查此案,結果最快年底前出爐。
郭明良團隊上月宣布解開調控大腸癌幹細胞分化能力的分子機制,論文獲刊在權威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但出刊後遭控造假,第一作者、台大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因圖檔複製違反學術倫理,團隊主動撤回論文,查及郭均已辭職。
但國外論文審評網站PubPeer陸續揭露,郭明良從二○○六年起發表至少五篇論文也遭控違反學術倫理,其中一篇二○○六年的論文楊泮池為共同作者。該網站並指有兩篇論文已提出撤銷,但《蘋果》查閱期刊網站,尚無撤銷訊息。台大主秘林達德說,校方昨聯繫不上郭,無法證實多少論文遭撤。
「當年看不出問題」
楊泮池昨針對此案受訪說「真的很難過」、「非常遺憾、抱歉」,若有蓄意違法要嚴懲。楊說,不清楚論文是否已遭撤,對共同發表論文,當年雖看過,但因各自分工、負責自己領域,看不出有問題。
林達德說,將邀校內外學者參與成立創校八十八年來第一個特別委員會,成員約五到九人、含院士級學者,檢視調查結果,再送校教評會作懲處參考;為秉公處理,楊泮池會迴避所有過程,結果最快年底出爐,也會回報教育部與科技部。教育部次長陳良基說,該部將開學術審議會調查。
郭明良請假搞神隱
郭明良現為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高醫大昨說,郭上周四起即請假,這周也請假,郭開設的課程是與其他老師共同授課,不影響學生權益。高醫大尊重台大調查,結果出爐前暫無討論郭職務異動。《蘋果》昨無法取得郭回應。
不願具名學者指,此事須逐一檢視各篇論文是否有問題,及每篇論文作者分工情況,才能做定論,不宜未審先判。
學者批道德有疑慮
台大公衛系教授季瑋珠說,她對此事沒有預設立場,但感覺現在校方說法是要切割為學生造假、老師疏忽造成,但這仍凸顯教授對實驗室品管與道德恐有問題。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指,對此事感到意外,為避免瓜田李下,建議應由教育部與科技部共組調查小組審查。
郭明良小檔案
●年齡:56歲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科學研究所碩士、博士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
●經歷: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理事長
.國科會(現為科技部)生物科學發展處長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兼研發室主任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所長
●研究專長:癌瘤學、分子生物學、分子毒理學
●爭議:團隊論文因違反學術倫理主動撤回,並請辭台大教職
「郭認真專業」惹議令人詫異
師生看法
五十六歲的郭明良原任教於台大生化科學研究所,今年三月起借調至高雄醫學大學任副校長,爆發論文涉違反學術倫理案後,主動請辭台大教職。郭以「土博士」的學歷一路升等,並曾獲國科會(現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教育部教育學術獎等,研究表現傑出,傳出學術倫理爭議,台大和高醫大師生多難以置信。
郭明良是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碩博士都在台大生化所完成,後來進中研院生醫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再進台大毒理學研究所一路升等至教授、所長,因研究成果出色,多次獲國內學術獎項,高醫大今年三月起也聘其為副校長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盼別否定其他學者
曾與郭共事的不具名台大教授說,郭在專業上備受肯定,私下樂於幫助學生、同事,得知他疑涉論文造假時,非常難以置信,但仍相信郭的人品應不至於會造假論文,也盼勿因此一竿子打翻曾與郭共同掛名研究的學者。
不願具名高醫大學生說,郭授課認真,與學生打成一片;一名高醫大員工說,郭做研究以認真聞名,高醫大才挖角他任副校長,爆發疑似違反學術倫理爭議,很多人不敢置信。
(蘋果日報)
--
台大論文造假延燒 楊泮池遭波及
不該發生這種事 楊致歉
台灣大學前教授郭明良研究癌症相關論文被疑造假實驗圖像引發風暴,網路持續踢爆他另有四篇論文也出包,更牽扯出台大校長楊泮池掛名其中一篇。楊泮池昨表示難過,並脫口說「抱歉」,校方將首度啟動「特別委員會」協助調查,釐清責任歸屬。郭明良已發表聲明,會自行撤下論文,並辭去台大教職以示負責。
郭明良研究團隊多年投入大腸癌幹細胞研究,今年發表有關「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的論文成果,一度登上學術期刊,日前卻被匿名的學術審查網站「PubPeer」踢爆,實驗數據多張圖像疑重複、改圖、重製等,有造假之嫌。
郭至少還有四論文出包
然PubPeer網站陸續爆出,郭明良至少還有四篇論文也出包,其中更追溯到二○○六年一篇與肺腺癌轉移有關的研究,共同作者中赫見楊泮池之名,使風波延燒層級提高。
楊泮池解釋,該論文採跨國、跨領域合作,甚至有跟中研院、國外其他大學聯手,共同作者是鼓勵學術提升。楊泮池說:「真的覺得很難過,不應該發生這種事。」對於論文圖像造假,他說真的看不出來,電腦軟體可能太進步了,必須交由調查小組釐清責任,目前狀況尚不明,對於風波造成的學術傷害,「跟大家說抱歉」。他強調台大將嚴肅並審慎處理,若真有人蓄意違反學術倫理也將嚴懲。
台大主任秘書林達德表示,目前已由生科院、醫學院各自成立調查小組,所有涉及造假的論文都將重新檢視,並首度啟動「特別委員會」機制,預計由五到九名專業人士組成,包含院士級、具公信力的學者等,額外審查,之後再由教評會做最後議處。
林達德強調,因校長也受波及,所以全程不參與調查,但並非掛名就有問題,會調查造假部分,並與論文掛名者連結,釐清個別教授的責任歸屬。因郭明良的G9a論文涉及科技部補助以及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會將調查結果同時呈報兩個部會,最快年底完成調查。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院長劉扶東認為,論文掛名與相關爭議,採個案認定,目前無法一概而論認定楊泮池的問題,將待事情水落石出後,便可展開討論。
(自由時報)
--
楊泮池掛名論文 捲入學術倫理風波
台大生化所教授郭明良領導的癌症研究團隊,遭指控論文疑似違反學術倫理,郭明良辭職負責,並從國際期刊撤回文章。昨又傳台大校長楊泮池共同掛名的另篇論文也有問題,但楊喊冤、強調不知情,並代表台大為論文風波道歉。
台大將破天荒組特別委員會調查。台大主秘林達德說,過去論文要有人具名檢舉才會啟動調查,這次因郭向學校提撤稿,學校因此主動調查,會先請相關學院小組先調查;因校長涉入,台大將另組獨立的「特別委員會」,邀院士級的校外專家協助審查調查報告,再送校教評會討論,最快年底公布。
教育部次長陳良基說,等台大送來調查報告,教育部會依程序開學術審議委員會審查;高教司長李彥儀補充說,台大已保證絕不徇私、包庇,楊會迴避調查過程。
科技部:共同掛名就應負責
郭明良團隊的部分論文,也申請科技部補助,科技部昨表示,已對此案展開學術倫理審查程序,前天發函要求台大說明,若經查明確違反學術倫理,將視情節輕重進行停權、追回補助款等處分。科技部說,共同作者一旦掛名,就應在合理範圍內對其貢獻的部分負責。
郭明良團隊多年來投入大腸癌幹細胞研究,日前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的論文,被網路學界同行審論平台「PubPeer」匿名踢爆,質疑圖像數據疑似造假。
郭明良隨後發表聲明,指論文第一作者(台大博士後研究員查詩婷)涉及複製圖檔,他身為通訊作者負有監督責任,辭掉台大教職、並主動撤回該論文;團隊也將檢視所有曾發表的文章。
PubPeer緊咬不放,又匿名揭露還有5篇論文也有問題,其中楊泮池2006年掛名登上《癌症研究》的論文,疑似部分影像重複使用。台大表示,作者群還未接到通知,是否撤稿,還需查證。
楊:看不出自己論文有問題
楊泮池昨出席台大88周年校慶時,對台大一再傳出論文風波,連稱「真的很難過、很痛心、對大家很抱歉。」會嚴肅審慎看待此事,若發現蓄意違反學術倫理,會祭出嚴懲。
至於自己遭點名的論文,楊泮池說他是跨國、跨領域論文的共同作者,當時看過論文,看不出哪裡有問題;因分工太多,他只負責自己的部分,且當時影像技術也沒那麼純熟,「完全看不出來」。
(聯合報)
--
科技部:論文造假事件 古今中外都有
台大校長楊泮池掛名論文捲入造假風波,科技部長楊弘敦今天表示,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先進國家都會發生」;如果是制度問題,可以逐步改善,但這次是「人性問題」,必須要靠教育。
楊弘敦說,若調查確實違反學術倫理屬實,科技部將會追回部分已補助款項;科技部也預計修正《科技部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規範,讓學研機構多負一點責任。
「學界同行審論平台」PubPeer指已請辭台大教職的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郭明良,共有五篇論文涉違反學術倫理,其中一篇是和楊泮池(Pan-Chyr Yang)在2006年共同合作發表的論文。
其中,郭明良與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領導的團隊,已撤下2016年的某篇論文,共動用科技部與台大內部共九項計畫經費,其中三項科技部計畫總經費就高達4330萬元。
楊弘敦上午出席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立委柯智恩質疑,郭明良從98年到105年來,共拿到科技部高達1億5000萬元補助經費,其中2006年的論文牽涉台大校長,問科技部是否要用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因掛名論文造假而下台的標準來看待。
科技部已要求台大1個月內交調查報告
楊弘敦表示,每個案子情形不同,蔣偉寧是自己要下台,並不是科技部要求,科技部的立場是「追求事實」,也有學術倫理審議會調查,針對不同作者的分工做出不同責罰。
柯智恩指出,100年到104年科技部補助案中曾違反學術倫理的案子,經費就高達1億2000多萬元、共73件,但最後只追回165萬6000元,且只能追主持人費,包含器材設備等投注的經費都已拿不回來。
楊弘敦表示,科技部思考修正規範,未來將讓申請補助的學研機構負一點責任,例如上研究倫理課程,或將學術倫理當作研究人員升等、評鑑等的考量依據之一。
「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就連先進國家都有」,楊弘敦表示,台灣學界過去追求「量」,現在量已經衝出來,就應該追求「質」。科技部已要求台大一個月內交出調查報告,若違反學術倫理,科技部將追回部分已補助主持人款項。
學術倫理失格 傷台灣公信力
台大論文造假風波延燒,身為監督國家學術倫理最高機關的科技部,不但拿不出有效揪弊辦法,同樣來自頂大中山大學、曾擔任校長的科技部長楊弘敦,竟然對論文造假亂像見怪不怪,直言「古今中外、先進國家都會發生」,如果連上位者都認為此情此景為常態,如何導正學術界造假歪風?
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因共同掛名的論文違反學術倫理被迫請辭下台,還被科技部停權一年。而台大身為全國學府龍頭,平均一年就有兩起違反學術倫理案件,這次連校長楊泮池十年前共同掛名的論文也陷入同樣困局,在在證明類似案件不是單一個案。
上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中,就有立委說,只要是大頭、知名學者,一篇文章掛名七、八個共同作者,「大家心知肚明…」。不少學界重量級學者,樂於「共同掛名」,一來提攜後輩學生,但自己也賺到升等及名譽,魚幫水,水幫魚。
「共同掛名」,就應該負起共同責任,否則研究論文造假事件,不只是學術倫理失格而已,追求事實的科學研究造假,不僅妨礙科學發展,因還拿了國家高額補助,無異浪費欺騙納稅人的錢,也削弱了台灣科研成果公信力。尤其是醫學類的研究論文造假,更可能間接危害病人。
這些違反學術倫理的案件,每每都是來自國際頂尖的學術期刊,從國外傳回,大大抹煞在台灣絕大多數兢兢業業的科研工作者努力,和大家長期經營所獲得的國際聲譽,打擊更大的是台灣的學術聲譽,身為科技部長,難道還能輕鬆的說,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嗎?
(聯合晚報)
--
國人境外詐騙 返台最重囚7年
國人從事海外電信詐欺猖獗,卻無法可管。立法院會昨三讀通過《刑法》第五條修正案,增訂加重詐欺罪納入適用國外犯罪,往後國人在海外犯下加重詐欺罪,台灣的司法機關也能依《刑法》處罰,並賦予台灣司法機關優先的刑事管轄權。藍綠委都認為,修法有必要性,有助我國要求人犯遣返。法務部持樂觀態度,律師則對實際效用存疑。
立法院三讀通過
現行《刑法》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在國外犯罪,若非內亂、外患等重罪,且最輕本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就不適用。提案修法的國民黨立委許淑華說,跨國電信詐騙猖獗,但國人在海外從事這類詐騙行為,《刑法》卻無法處罰,導致詐騙集團轉往海外行騙,躲避查緝和刑罰。
許淑華強調,立法院會昨三讀通過,將「加重詐欺」,比照內亂、外患、販毒等罪,一併納入境外犯罪管轄範圍,包括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行騙者、有三人以上共犯,或以電視網路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犯案等三種情形,無論在國內、外犯罪,都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罰金。未來也將修訂《洗錢防制法》,查緝境外犯罪的金錢流向,增加爭取嫌犯遣返的可能性。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表示,台灣被稱為詐欺王國是國家恥辱,未來有法可管。法務部指出,修法後,國人在他國犯電信詐騙等加重詐欺罪,台灣就有管轄權可偵辦。
「其他國家不甩」
但律師曾嘉雯質疑,依照台灣目前的國際地位,其他國家不見得會遵從我國法律,修法「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律師陳致宇也表示,我國未與其他大部分國家簽署相關的國際司法互助協議,其他國家是否願配合我國法律遣返在海外犯罪的國人,仍然存在疑問。
(蘋果日報)
--
立院三讀》海外詐欺犯 適用加重詐欺罪
跨國電信詐騙案件頻傳,外界要求修法重罰,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中華民國刑法第五條條文修正案」,將「加重詐欺罪」適用於國外犯罪,未來國人在海外犯加重詐欺罪,我國司法機關擁有優先管轄權偵辦調查。
鑑於跨國電信詐騙新興犯罪,造成民眾財產巨大損害、危害國家形象,國民黨立委許淑華等人提案修正刑法第五條,法案三讀通過後,我國對跨國電信詐騙有優先的刑事管轄權,不用再爭論是屬人或屬地主義,即使機房設在國外,於法有據可進行偵辦。
「加重詐欺罪」規定,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行騙者、三人以上共犯、以電視網路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犯案的三種情形,最重可處七年徒刑,併科一百萬元罰金。
(自由時報)
--
「肯亞案」不再無法可管 國人海外電信詐騙 重罰伺候
日前國人境外詐騙猖獗,卻無法可管,引發修法聲浪。立法院昨天三讀《刑法》第5條修正案,將「加重詐欺罪」納入國外犯罪的範圍,國人若在海外犯加重詐欺罪,我司法機關可依法處罰,亦有權向他國主張優先管轄權,以利偵辦、調查。
加重詐欺罪係指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行騙者、有3人以上共犯,或是以電視網路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犯案等3種情形,不論是在國內或國外犯罪,都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萬元罰金。
立院修刑法補破網
回顧修法緣由,因現行《刑法》規定,國人在境外犯罪,如非內亂、外患等重罪,且最輕本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即不適用。於此,詐欺罪就因刑責過輕,無法可管,即使檢察機關受理,只能不起訴處分,以致境外電信詐騙猖獗,形成國際治安漏洞,才有立委提案修法補破網。
提案人、國民黨立委許淑華表示,國人跨國電信詐騙猖獗,我國恐無管轄權,以致詐騙集團移往海外,藉此躲避刑責,如今修法將「加重詐欺」納入境外犯罪範圍,將有嚇阻效果,亦具司法審查權。她並說,立法院接下來還要配套修改《洗錢防制法》,讓詐騙金流加重刑期,以利完整查緝。
將再修洗錢防制法
另方面,今年4月爆發肯亞案後,台籍詐騙集團擔心落網後會被送往大陸,早就悄悄「鯊魚返鄉」,回到台灣設立詐騙機房。
根據警政署統計,今年1到3月,國內查獲的詐騙機房僅6件,但是「肯亞案」爆發後,光是4月國內的查獲件數就有5件,最高峰落在8月,共查獲10件。而從今年4月到10月截止,過去7個月內國內查獲的詐騙機房就有33件,「肯亞案」後國內查獲詐騙機房數量明顯增加。
警政署一名警官指出,農曆年前民眾現金流動大,因此也是詐騙集團最活躍時間,被警方查獲機會也較大,但就今年的數據而言,年初的查獲數量反而不及年中,算是較為異常的現象。
該名警官說,對於詐騙集團而言,要設立機房其實不難,只要一個禮拜就能準備好設備、人力。肯亞案發生在4月初,合理推算4月中下旬就能在台重操舊業,若算上警方追蹤、埋線的時間,即便4月間國內查獲的5件詐騙機房並非全是「鯊魚返鄉」,但之後幾個月所查獲案件也比「肯亞案」爆發前高,足以證明「鯊魚返鄉」一說絕非空穴來風。
修法懲詐欺 政治問題仍難解
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第5條修正案,將跨國詐欺犯罪納入境外犯罪管轄範圍,賦予我國司法機關優先的刑事管轄權,以利偵辦調查。但考量到國際現實,究竟未來我國司法機關能夠帶回多少海外詐欺犯,仍有待觀察。
能夠當詐欺犯的人絕不是笨蛋。「肯亞案」爆發後,詐騙集團「兩權相害取其輕」,選擇回到台灣設立電信機房,就是害怕落網後會被中國大陸的強擄,受到更為嚴厲的大陸法律制裁。
雖然這次修法,讓司法機關對境外犯罪具有的「優先管轄權」,但也無法保證一定治得了這些不法之徒。從過去這段時間遭查獲的海外詐騙機房來看,詐騙集團傾向落腳在東南亞、非洲等開發中國家,但現在大陸堅持要討人,而這些國家不是與大陸經貿關係緊密,就是直接仰賴大陸金援,在壓力之下,即便我方聲稱優先管轄權也無濟於事。
至於回到台灣的詐騙集團,現有的「加重詐欺罪」最重可處7年徒刑,併科100萬元罰金,刑罰並不輕,但若是專門鎖定大陸人行騙的集團,就算台灣警方能將之繩之以法,不過,在當前兩岸僵局下,「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大受影響,對岸公安替受害人製作的口供,是否能呈交我方法庭則是另一個難題。
更何況,由大陸公安製作的受害者口供在我國法庭上被列為「傳聞證據」,而法界目前對於能否採用來自公安的「傳聞證據」看法兩極,因此在法院審判程序中,「傳聞證據」是否有證據能力,仍有爭議,如此一來要將詐騙集團定罪更是難上加難。
說到底,要以台灣的《刑法》嚴懲跨境詐騙集團,已經不僅僅是法律問題而已,更牽涉到政治問題。
(中國時報)
--
高雄氣爆國賠首例 市府判賠4萬定讞
汽車毀損 災民原求償10萬
前年高雄氣爆造成卅二人罹難、三百多人輕重傷,連同大小財損共三千多人受災,多數受災戶透過市府對李長榮化工等代位興訟求償,不過仍有十五人對市府提告國賠,其中,災民楊伯祿因汽車毀損提告求償十萬元,高雄簡易庭判賠四萬元,市府上訴後高雄地院認為上訴無理由,判市府敗訴定讞,成為首宗確定案件。
認定為道路主管機關 要負責地下管線
本案一審小額訴訟判決認定,氣爆發生原因是包覆在排水箱涵內的四吋管線,因長年懸空鏽蝕破損,管內的液態丙烯外洩導致;排水箱涵為公共設施,本不應包覆管線,市府設施有問題,應國賠。
高雄市政府不服上訴指出,肇事箱涵為前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設置,縣市合併後其業務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承接,依「國家賠償法」規定,災民應向高市府水利局提告而非市府。
高雄地院合議庭審理認為,本件氣爆事故發生地點高雄市凱旋三路、二聖路口下箱涵所在之道路,是高雄市政府都市計畫區域之範圍,依規定市區道路主管機關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而高雄市政府本來就是道路管理維護機關。道路之設置或管理有欠缺,除指地面應保持平整以維護用路人安全外,解釋上也應包括地面下埋藏之管線是否漏氣、漏油,會影響或破壞道路安全管理在內。
合議庭認定,原排水工程之設計並未採將管線懸空包覆於箱涵內之施工工法,會懸空埋設顯為承包商瑞城公司施工時便宜行事,不得僅以箱涵設置時並無明文禁止管線穿越箱涵,就逕以便宜行事工法施工等理由,判決市府敗訴,應負國家賠償責任。
至於其他人的國賠案件,目前正由一、二審法院審理中。
(自由時報)
--
台灣最糟風景!患者90天領938天藥
國內部分民眾會到醫療院所重複領藥,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去年的極端個案是一名五十七歲患者,在第三季、九十天內,大量領取降血壓、降血糖與安眠藥,結果竟然多領九三八天的藥物,超過十倍,堪稱「重複領藥王」。
重複領藥者 多為逾7旬長者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施如亮表示,過去重複領藥族群以七十一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主,平均占比約三成六,推測可能與多重共病有關,或是醫學知識不足、心裡不安,習慣東看看、西看看;被重複領取最多的藥品,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思覺失調、抗憂鬱,以及安眠鎮靜與抗焦慮等藥物為主。
因此,健保署自去年七月起,針對上述藥物實施同院門診不合理重複處方或調劑用藥,就行政核減,即患者在某一家醫療院所看診,醫師開立的處方有重複現象,該筆藥費核刪,結果重複領藥人數從去年第三季的八萬餘人降至今年第二季的四萬餘人,連原本一季就多領九三八天藥物的個案,也一口氣減至僅多領卅六天;整體換算成藥費,從兩千七百萬元降至一千五百餘萬元,省下千萬元以上。
施如亮指出,同一家醫療院所重複領藥的患者,也可能跨院重複領藥,未來擬透過雲端藥歷等系統改善相關情況,保障民眾用藥,避免資源浪費。
(自由時報)
--
90天竟領938天藥 這種藥物重複最多
國人愛逛醫院、愛拿藥,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全台有近5萬人習慣至醫療院所重複領藥,其中最誇張的是南部一名57歲患者,每次除了到診所領取慢性處方箋藥物外,又順便掛號拿藥,短短90天內竟多領了938天藥物,成為「重複領藥王」,重複用藥恐傷身,囤藥更嚴重浪費健保資源。
為了減少民眾重複用藥,健保署自去年7月起針對降血壓等6類藥品,嚴格管制同院門診不合理重複處方或調劑用藥,經過1年追蹤分析,重複領藥的病人數,由去年7到9月的8萬2525人,今年4到6月降至4萬8289人,其中高齡患者重複領藥情形減少最多。
健保署組長施如亮指出,這6類藥品包括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思覺失調、抗憂鬱及安眠鎮靜與抗焦慮藥物,若病人到同一家醫療院所看診,醫師開立的處方重複,且金額超過3000元,該筆重複的藥費將被核扣。
新制上路1年多,統計發現,不合理重複領藥的病人總領藥天數由去年7到9月的627萬3672天,今年4到6月降至317萬5495日,降幅達49.38%,換算藥費則減少1168萬元,其中以降血壓藥減少最多,但仍是重複領藥最多的藥品。
以該名「重複領藥王」為例,他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睡眠障礙等慢性疾病,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卻領藥後又在同一家診所看診拿藥,短短3個月就多領了938天藥物,其中光是血壓藥就多領了476天,血糖藥多領243天、安眠藥多領219天,最後在健保署與醫師輔導下,重複用藥情況降低至36天。
施如亮指出,患者年齡愈高,重複領藥的狀況愈普遍,51至60歲重複領藥比率為21.4%,但71歲以上則高達36.3%,原因可能與中老年人較多慢性病有關。經過重複領藥核扣管制後,71歲以上年齡層的重複用藥人數從2萬9915人,降1萬7317人,降幅達42.11%。
施如亮說,有時民眾愛逛醫院,特別是跨院所重複領藥,常常不是醫師的問題,但民眾領了藥搞不清楚,雖然都是同成分的降血壓藥,但不同廠牌外觀不同,就以為是不一樣的藥物,該署會提供重複領藥次數多的患者名單,仰賴醫師透過雲端藥歷幫忙把關。
(聯合報)
--
90天領938天降血壓藥 重複領藥1季浪費2700萬元
為避免重複領藥,健保署去年開始加強稽查,發現1名57歲民眾,因罹患慢性病領有慢性處方箋,去年第3季短短90天內,竟在同一家診所重複領藥達938天,經輔導後,重複領藥天數才降至36天,健保署表示,這樣的患者已從8萬多人減少到4萬多人,幾乎減半。
6類藥品最常重領
健保署去年7月起加強監控6種最常見重複領的藥物,包括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思覺失調、抗憂鬱及安眠鎮靜與抗焦慮等藥品,若發現病人在同一家醫療院所開立處方有重複現象,藥費通通核刪。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施如亮表示,經過1年輔導,目前重複領藥的病人數,已由去年第3季的8萬2525人、降至今年第2季的4萬8289人,其中又以高齡患者重複領藥情形減少最為明顯。
經輔導後節省一半
而不合理重複領藥病人的總領藥天數,則由去年第3季的627萬3672日,降至今年第2季的317萬5495日,降幅為49.38%。
如果換算成藥費,施如亮指出,重複領藥的費用也由去年第3季的2700萬元降為今年第2季的1532萬元,幾乎減半。
施如亮說,去年第3季創下最高重複領藥天數的這名57歲民眾,本身已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卻又頻頻就診,光是4種降血壓藥物就多領了476天,另2種降血糖和1種安眠鎮靜的藥物也多領了243天、219天,幾乎是藥沒吃完又跑到診所看病、領藥,但在輔導之後,情況已經改善。
雲端監控避免重複
健保署進一步分析發現,隨著病患年齡升高,重複領藥的情形愈普遍,以去年第3季為例,51至60歲重複領藥比率達21.4%,71歲以上更高達36.3%,施如亮說,可能與中老年人有較多慢性病有關。
施如亮強調,除了實施同院門診不合理重複處方或調劑用藥的監控輔導之外,健保署接下來也會針對跨院之間的重複領藥進行追蹤分析,提醒各醫療院所及藥局應查詢健保雲端藥歷系統,減少患者重複領藥的狀況發生。
(中國時報)
--
勞退新增級距 退休金1年多領720元
基本工資將從106年1月1日起,由現行每月2萬8元調整為2萬1009元,勞動部近日配合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新增2萬1009元提繳級距,預計約有125萬名勞工受惠。勞保局屆時會依新分級表,將原每月提繳工資2萬8元、2萬100元、2萬1000元三級的全職人員,主動上調至2萬1009元,估每名勞工退休金最多每月增加60元,一年增加720元。
未足額提撥舊制勞退金 27家業者受罰
勞動部統計,目前全台僱有適用勞退舊制年資勞工的企業約12萬家,截至11月中,已有11萬4219家企業為勞工提撥足額的退休金,總提撥金額達2115億元,足額提撥率達92.13%,較去年整年的提撥金額800億元高出不少。
雖然提撥率顯著上升,仍有部分企業未將金額補齊,除了仍在訴願程序的企業外,從7月開始至今,已針對27家企業開罰,有2家規模超過2000人的知名傳產企業也名列其中。
(自由時報)
--
勞退舊制未提撥 27家企業被罰
勞退舊制修正案去年上路,規範雇者必須年底檢視符合退休資格勞工,並在次年3月前補足勞工退休準備金差額,否則可依法處新台幣9萬元至45萬元,且按次計罰,勞動部今表示,全國共有27家企業因不理會催繳通知遭罰,其中大多都已補繳,有兩家聘用2千人以上企業遭罰後,已各補交3億元的退休準備金。
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司長孫碧霞表示,全國有舊制勞退年資勞工的企業共12萬3972家,去年12月底沒足額提撥的企業還有3萬7千多家,經各地方政府催繳下,目前剩9753家企業,9成以上的企業完成足額提撥,今年目前收入補繳金達2115億元,比去年800億元多。
孫碧霞表示,未足額提撥退休準備金的企業中,有27家因不理會催繳被開罰,其中新北市罰9家最多、台北市罰8家次之,另外高雄市有家企業遭罰18萬元,其餘都是先罰9萬元。
(聯合報)
--
基本工資變21009元 125萬勞工退休金增
基本工資自明年1月1日起,由每月20008元調整為21009元,勞動部近日配合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新增21009元提繳級距,原本適用20008元、20100元、21000元級距勞工都改為適用21009元級距,約有125萬勞工除每月薪資增加外,還可增提退休金,最多每月增加60元,一年增加720元。
勞動部表示,配合明年元旦調漲基本工資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增修第17級月提繳工資為21009元(即實際工資級距介於20009元至21009元者),分級表62級整併為61級。保留原本20008元級距,但刪除20100元及21000元兩個級距。
目前勞退新制提繳生效人數約635萬餘人,此次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後,勞保局在明年元旦會依新分級表,將原每月提繳工資20008元、20100元、21000元三級之全職人員,逕調月提繳工資至21009元,估計約125萬名勞工將增加退休金受惠。
勞動部也提醒各事業單位,自明年1月1日起配合基本工資提高,應同步調整適用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
(聯合晚報)
--
勞退月提繳工資分級修正 125萬勞工 退休金看增
基本工資明年元旦將調整至2萬1,009元,隨著基本工資調升,勞動部昨也公布新的「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將原分級表62級整併為61級,預估在明年勞保局逕調之後,約125萬名勞工將增加退休金受惠,估算每月最多增加60元、每年可最多增加720元退休金。
配合基本工資從每月2萬8元調整至2萬1009元,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司長孫碧霞表示,這次調整主要增修第17級月提繳工資為2萬1009元,而修正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分級表。在新表中,增修第17級月提繳工資為2萬1009元,適用實際工資級距介於2萬9元至2萬1009元者,保留2萬8元的級距,但刪除2萬100元及2萬1000元這兩個級距。
孫碧霞指出,目前勞退新制提繳生效人數約635萬餘人,而在新的分級表修正之後,勞動部勞保局自明年1月1日開始,會依表就原月提繳工資2萬8元、2萬100元、2萬1000元這三級的全職人員,逕調月提繳工資至2萬1009元,估計約125萬名勞工將增加退休金受惠。
同時,勞動部也提醒,各事業單位應自明年1月1日起,配合辦理後續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調整事宜。
(工商時報)
--
3年60億/節電補助又來了 擴展至店家
明年將再度啟動的節能家電補助計畫已進入拍板階段。經濟部官員透露,這項為期三年、每年二十億元的「新節電運動」專案,執行方式將不是過去的直接補助,而是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推動多元住商節能,除原有的家庭節能家電補助外,將擴及補助服務業者更新冰水主機、空調等大型耗能設備,及汰換鹵素燈、智慧節電技術輔導等,將更多元且有彈性,符合不同需求。
補助賣場 更新耗能設備
配合提振內需措施,經濟部去年曾補助民眾購買冷氣機、冰箱、即熱式燃氣熱水器及節能標章電視機等節能產品,每台補助兩千元,共耗資二十一.四三億元。
官員證實已規劃新版方案,近日送到行政院,但不會僅採用先前提振內需、直接補助的方法,而是希望以結合地方政府提案方式,讓節能補助效益影響層面擴大。
減用電量 估每年少1%
根據規劃,「新節電運動」專案提案為期三年、每年至少二十億元,預計每年減少一%用電量;其中包括直接對民眾的節能家電補助,由地方政府規劃額度及項目,但中央將先提供方案讓地方參考執行,方案目前正在行政院彙整修正中。
此外,先前經濟部著手推動的「智慧節電計畫」,由苗栗、桃園、澎湖等地方政府提案執行社區節電、路燈更新等方案,成果不錯;例如澎湖推動的太陽能熱水器等,就得到明顯節電成果,因此這次擬推動多元化方案,讓各地方政府能「量身訂做」更貼近需求的政策。
新方案也針對過去未補助、且較為耗能的服務業者,如百貨、大賣場等,給予誘因汰舊換新。包括大型耗電設備,如十年以上空調、冰水主機汰換可獲三成左右補助,另將強制汰換鹵素燈,補助使用LED燈;也推動媒合金融機構及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對大型賣場、公共場所耗能設備進行診斷、規劃節能方案,並予貸款輔導更新。
近日送院 預計明年上路
經濟部表示,目前已與環團等溝通完畢,因反應良好,有可能再擴大補助,方案由行政院彙整修正中,預計明年可正式上路。
(自由時報)
--
吃火鍋險淪植物人 名醫CO中毒獲賠
睡眠醫學權威、榮民總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江秉穎,帶著兒子與3名朋友到涮羊肉名店「萬有全」餐廳用餐,餐廳供燒炭銅鍋給客人煮羊肉,不料包廂抽風機突然故障,導致江秉穎等人一氧化碳中毒,差點成了植物人,所幸急救撿回一命,最高法院維持高等法院見解,判決餐廳和店長共應賠償134萬餘元確定。
萬有全餐廳表示,事件發生後,店方放棄燒炭方式,全面改用電子爐。店長也說,為保持空氣暢通,餐廳營業時間,廚房後門與正門正廳儘量維持開放模式;對於賠償金問題,餐廳負責人不在,店長無法表示意見。
店家改用電子爐
判決指出,江秉穎等人於100年12月20日到北市「萬有全」餐廳南京東路店用餐,不料包廂抽風機故障,在通風不良情況下,燒炭銅鍋一氧化碳無法散去,導致江秉穎等人中毒,同行的紡織業百紋實業公司闕姓負責人、業餘高爾夫球員黃女一度病危,經緊急送醫幸無大礙。
江秉穎等人主張,若晚一點送醫,他們可能變成植物人,且一氧化碳中毒導致他們產生運動能力減弱、暈眩、呼吸不順等後遺症,擔心是否造成日後腦部病變,恐怕一生深受其害,求償醫藥費、旅遊費損失、精神慰撫金及懲罰性賠償金共1328萬2202元,餐廳方面認為金額過高,希望酌減。
一審判決餐廳和店長共應賠償740萬餘元,上訴後,高院認為,餐廳已將炭鍋全面改用電爐,餐廳後門也維持開啟,通風獲得改善,江秉穎等人治療後,未發現重大病變,改判江等人各獲43萬4500元到13萬元不等償金,上訴後被最高法院駁回。
煮火鍋須注意通風
台北市消防局提醒民眾,室內煮火鍋使用瓦斯、木炭、酒精時,不管再冷,一定要開一扇窗,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自由時報)
--
暗黑幣吸金5千萬 疑警涉案
專騙菜籃族 逾50人受害
以女子孟淑蓁為首的詐騙集團鎖定「菜籃族」,涉嫌從103年10月起,打著投資「暗黑幣」、「霹克幣」等方案,誆稱數月內保證回本,詐騙逾50名被害人,不法所得至少5000萬元;檢警昨搜索全台9據點,並以被告身分約談孟女等8人到案,昨晚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其中,孟女的陳姓丈夫是台南市第六分局警員,檢警懷疑陳也是共犯,正依違反銀行法、詐欺罪偵辦。
網幣匿名 詐騙集團洗錢
「暗黑幣」、「霹克幣」是近年誕生的網路虛擬貨幣,與「比特幣」性質相同,但比「比特幣」更具匿名性,因而被詐騙集團用來洗錢。近期詐騙案多發生於中國,檢警懷疑本案主嫌孟淑蓁與中國共犯串謀,將不法所得透過地下匯兌匯往中國。
檢警調查,該集團運作模式類似「老鼠會」,在台北的高級飯店、咖啡店舉辦投資說明會,吸引不特定民眾加入,對外宣稱投資「暗黑幣」、「霹克幣」、「香港寶石集團」、「DT1010」線上遊戲等4方案,只要月付2萬6000元至60萬元,5個月內保證回本,但投資者卻多血本無歸,有被害人被騙達300萬元,憤而檢舉。
強調夫是警察 不會騙人
據了解,去年7月間就曾有一名陳姓被害人出面控訴,指孟女多次強調丈夫從警、「絕對不會騙人」,邀約她加入網路遊戲虛寶買賣及投資「暗黑幣」,不料最後她不僅10多萬資金血本無歸,還反被孟女嗆聲:「我老公是警察,要找黑道、白道我都不怕!」
陳員隸屬的台南市警第六分局當時接獲檢舉後,將本案分為刑事案件與警員風紀兩大部分進行調查,事後將孟女依詐欺罪嫌函送台南地檢署偵辦,陳員也列入案件關係人及警方內部管制名單,不料全案仍在偵辦中,陳員就又傳涉入規模更大、金額更高的吸金詐騙案。
北檢昨指揮刑事局,搜索該集團全台9處據點,查扣相關帳冊、會員名單、銀聯卡等資料,並以被告身分約談首腦孟女、孟女的警員丈夫、孟女的妹妹及講師共8人,檢察官漏夜偵訊中。
暗黑幣、霹克幣 也有漲有跌
像實體貨幣一樣 隨匯率波動
相較於之前風靡一時的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近年來興起的「暗黑幣」(Darkcoin)、「霹克幣」(Peakcoin),與實體貨幣一樣,擁有匯率波動、有漲有跌,已吸引投資客的目光。
據指出,「暗黑幣」現已改名為「達世幣」(Dashcoin),是一種網路上的加密數字貨幣,具有不可複製性,能在網路上實現點對點的支付,相較於「比特幣」交易仍能追溯到交易者,「達世幣」的任何一筆交易,都會自動與另外兩位用戶的交易混合在一起,難以辨析,滿足了部分投資者對絕對隱私的需求。
「霹克幣」同樣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加密貨幣,相較於「比特幣」,「霹克幣」擁有更快的交易確認時間,以及更高的網路交易容量與效率,使用者透過個人電腦、行動裝置或網路上的電子錢包軟體來交易;「霹克幣」獨一無二的傳送技術「PeakSend」,能讓傳送保持99%的匿名性,難以追查。
虛擬貨幣也與實體貨幣一樣,擁有匯率波動、有漲有跌;截至昨晚9點,「達世幣」與台幣的匯率約為1:306;「霹克幣」與台幣的匯率則約為1:4.85。專家提醒,虛擬貨幣不屬於法定貨幣,其價值沒有實物或發行人支持,不保證可以兌換成實體經濟的貨幣或商品,民眾投資仍具有風險,要謹慎。
(自由時報)
--
密醫仙方抗癌 判6月罰30萬
鄭姓女密醫二○一三年在彰化縣員林市開設「仙方齋」,門外懸掛「全球首創仙方治癌法研創原址紀念地」等廣告,對病人開「仙方點穴按摩法酸痛按摩病歷表」,並販售成分不明的「仙糧」、「仙露」,宣稱能抗癌,「仙露」價格還從每瓶五十元漲到一百八十元,鄭女辯稱是民俗療法,台中高分院不採信,依醫師法判處徒刑六月,可易科罰金,另外,再併科罰金三十萬元,可以再上訴。(
(自由時報)
--
倒後的綠島大香菇…看見自然復原的奧妙
今年9月中莫蘭蒂颱風巨浪狂掃,綠島石朗水域有如「洗衣機翻攪」,知名世界最高最大團塊微孔珊瑚「綠島大香菇」難逃一劫倒塌,潛水愛好者痛心不已!兩個月過去了,許多潛水者前往石朗觀察生態景觀逐漸位移或改變,展現海底自然復育能力的奧妙。
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表示,各界最關注的大香菇不偏不倚地傾倒在4座小香菇上,這樣的支撐使其上的造礁珊瑚生態不至於離海面過遠,持續行光合作用、保持生命力,底部的多處連接空隙則意外營造魚類棲息場所,未來大小香菇可能就此融合,「世界美景還在,而且正在變化與進行,就看怎麼去復育」!
潛水教練霍世正表示,綠島海底生態確實傷得很重,尤其1年才長1公分硬珊瑚被大量掃除,大家都很難過。但他兩個多月來不斷下海監測,發現軟珊瑚已經開始發苞,漂亮的粉紫色宛如生態希望,也發現不曾見過的海蛞蝓,以前嬌羞躲藏的海鰻較易看見,梭魚群增加、海龜長留棲息等,都是悄然變化的生態景象。
潛水教練顏文男表示,綠島需要時間復原,不只大香菇,許多珊瑚礁都倒塌下來,「很讓人心疼,大自然的力量真的是不容忽視,但是海底景觀從新洗牌,別有一番風貌,還是很美」。他強調,只要降低人為干涉,大自然自己會努力復原。
鄭明修強調,或許大香菇已不完整,必須從世界最高中除名,但其上的軸孔珊瑚、微孔珊瑚、軟珊瑚、鹿角珊瑚等持續繁衍、花枝招展,未來各自競爭、衍生出新生命景觀,卻還是海底極珍貴的生態資產。
(聯合報)
--
乘客驚魂未定…火車破輪? 台鐵召修同型列車
「火車也會破輪?」台鐵122次自強號前天行經台南隆田至新營路段,疑因鋼輪過熱破碎剝離,還捲起異物砸破第10節車廂玻璃窗。進入新營站時,車頭劇烈搖晃,還好無人受傷,台鐵排除人為疏失,疑鋼輪過熱所致。
據監視器畫面,行駛中的自強號列車緩緩的進站,突然間,車頭左右大力搖晃一下,司機員下車察看,發現第10車廂鋼輪破裂,玻璃窗還破了個大洞。司機員確定火車故障,不宜繼續行程,通知調度另輛區間車接駁旅客,誤點55分鐘。
乘客驚魂未定之餘,得知鋼輪破裂,直呼「太誇張」,質疑「火車也會破輪?」有乘客說「好險沒出軌,不然就代誌大條!」
據調查,鋼輪正常使用壽命約4年,事故車輛使用才2年。台鐵將對64輛同型列車,全面召回檢查;目前排除人為疏失,疑鋼輪過熱所致,將針對鋼輪材質深入調查。
(聯合報)
--
化工原料流入市場? 下游業者喊衰:別害我們崩盤
市售海帶遭不肖業者使用化工原料鹼浸泡,彰化地檢署追查一個多月,今天經由彰化縣食安平安指揮警方和彰化縣衛生局搜查業者的辦公室、工廠,也稽查彰化縣各海帶工廠,要求出示原料和成品。
檢調和彰化縣衛生局到彰化市永昌街一家化工原料公司搜索,發現工廠購買工業用鹼、冰醋酸和漂白水等原料,檢調帶回進出貨帳冊和處理相關事務的人員,進一步追查販賣範圍。
今天被搜查的下游廠商表示,這家化工廠保證出售的都是食品級原料,他們也確實買到食品級原料處理海帶等相關產品,同業為何會買到工業原料,他們覺得納悶,希望政府查明,以免海帶價格崩盤。
(聯合報)
--
雄三飛彈誤射 船長家屬獲國賠3484萬元
海軍「雄三」飛彈誤射事件,造成船毀、人亡,死者家屬請求國家賠償,法務部今天證實家屬已於日前獲國家賠償3484萬元。
海軍金江艦誤射雄三飛彈,是於今年7月1日擊中漁船,造成1死3傷,高雄地檢署偵查,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中尉兵器長許博為、射控士官長陳銘修、飛彈中士高嘉駿,目前審理中,誤射案造成翔利昇漁船船長黃文忠當場死亡,黃的兒子及2名外籍漁工也受傷。
事發後,黃文忠的父親、配偶、2個兒子、1個女兒共5人向國防部求償,求償項目包括精神慰撫金、喪葬費、勞動損失及漁船的損失,經協議,認定軍方有過失,國防部同意賠償黃家3484萬元。
(聯合報)
--
正義油品5千萬罰鍰 行政高院判撤銷
正義油品案,高市府衛生局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罰鍰5千萬元,正義雖已繳清,但提告要求撤銷、返還罰鍰,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一事不二罰,昨天判決撤銷罰鍰,但因判決尚未確定,衛生局暫不必返還罰鍰,可上訴。
國內豬油大廠正義公司前年捲入食安事件,被控向上游廠商購買劣油製成豬油產品銷售,高市衛生局依違反食安法罰5千萬元,正義公司目前停產歇業中。
合議庭表示,依行政罰法規定「一事不二罰」,同時觸犯刑法及違反行政法,不得併為處罰,應以刑罰優先,所以判決撤銷罰鍰。
至於已繳納的5千萬元,因衛生局原處分非當然無效,就算法院判決撤銷,因尚未確定,衛生局對正義公司的裁罰權只是暫時停止,還有回復行使可能,所以駁回正義公司請求返還之訴。
目前刑事一審判正義無罪,總經理何育仁8月;採購原料油的胡姓人員4月,得易科罰金。民事部分,台灣消保會幫32校5千多名學生向正義公司及何育仁提告求償案,一審判賠963萬多元,刑、民事都上訴二審中。
(聯合報)
--
大甲李綜合醫療體系多家醫院被控有密醫 總院長起訴
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轄下多所醫院,被控聘請密醫為患者診治,台中地檢署今依違反醫師法和詐領健保費的詐欺取財等罪,起訴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總裁兼總院長李順安等27人,包括15名密醫。
起訴書指出,李順安是醫療社團總裁兼總院長和醫師,另有多家醫院副院長或執行長,明知黃男等人非合法醫師,不得擅自執行醫療業務,卻為節省醫院人事成本聘用這些密醫。
這些密醫被安排到各醫院支援夜間值班醫師,獨自巡房或診視患者時,遇有病患發燒或失眠等情形,他們自行開處方箋並給藥等診療行為,密醫在醫院的職稱都被登載為「病歷輔助記錄員」或「醫師助理」,藉以規避查緝。
起訴書說,這些密醫曾在醫院病房為年長患者或臥床患者注射靜脈導管,再向健保署請領健保給付,目前查出已詐取保助費7萬4659元。
(聯合報)
--
臉書、簡訊狂發5年…跟蹤騷擾無法管
「我被騷擾快五年了!」電台主持人余秀芷昨訴說親身經歷,指有男粉絲用多個臉書帳號留私訊,「一下說愛我,一下要告我」,狂發一千五百多封簡訊,「那個人」最近還出現在她的演講場合,讓她深受干擾,呼籲政府重視跟蹤騷擾的嚴重性。
不只余秀芷,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說,跟蹤騷擾已列全球婦女人身安全最大威脅之一,是性別暴力的新興型態,應立法規範。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去年調查顯示,國內約有一成二年輕女學生曾被跟蹤騷擾,型態以「通訊騷擾」最多、有七成七。
暨南大學副教授王珮玲說,跟蹤騷擾具備「發生率高」、「危險性高」、「恐懼性高」和「傷害性高」四項特性,聯合國、歐盟、美國及日本早已制定反跟蹤法案。台灣至今無「法」可管,跟蹤騷擾防制落後廿年。
現代婦女基金會昨舉辦性別暴力防治新趨勢研討會。擔任立法倡議大使的余秀芷就說,該騷擾她的男子有時說被她迫害,要到警局報案對質,有時以情緒性字眼莫名謾罵,有時又表達愛意;她把他封鎖,他又會用其他帳號故技重施,甚至去騷擾她的朋友,還公開留言散布不實謠言,讓他人誤以為雙方有工作或感情糾紛。
日前他甚至現身在余秀芷的演講場合,「當下才驚覺『那個人』已在真實生活中。」甚至其他粉絲留言,都會覺得是「那個人」,無時無刻活在恐懼中。余秀芷最後求助警方,但警方說,對方用私訊,就算公開留言也須有「如果你不怎樣,我就怎樣」等恐嚇話語,並未受理。
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督導何雨威也提到,曾有女學生的前男友為了掌握她的行蹤,不但到她家叫囂、砸玻璃、丟垃圾,每天發簡訊威脅要自傷或傷害她和她的家人,還收到他將她住在各地家人的地址羅列出來,威脅意味明顯,甚至曾在她出遊時在山路跟車逼車。
跟蹤騷擾/草案待審 「即時保護」還要等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說,跟蹤騷擾已是犯罪行為,且常是重大傷害的「序曲」,若不及早處理,難保不會變致命刑案。內政部長葉俊榮表示,已研議「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希望透過警察即時介入,加以防範,目前已完成立院一讀。
立委吳志揚說,該草案已在立院內政委員會待審,下個會期將全力推動立法。草案明確規範跟蹤騷擾是犯罪行為定刑罰;有「即時保護」、「全民適用」、「刑事究責」等特性;設有警告命令,可由警察直接約制加害人,達到早期阻斷與即時保護;不限特定雙方關係才能使用,任何跟蹤騷擾當事人都可援用。
美國研究指出,被謀殺或幾近死亡的婦女中,近七成到九成遇害前一年內曾被跟蹤或騷擾;震驚全台的張彥文情殺案,死者生前也曾遭到跟蹤騷擾。
但國內現行法令如社會秩序維護法,只可針對單一行為處罰,且僅罰數千元;性騷擾防治法因不同對象的處理程序不同,很難對加害者直接懲罰;家暴法保護對象僅限親屬關係;刑法更是耗時、蒐證不易。吳志揚說,國內目前法律都在「打擦邊球」。
(聯合報)
--
虛擬身分證訂火車票 觸法恐挨罰
新竹市張姓男子常上網訂火車票,因多次訂票未取票,身分證字號被系統封鎖。為了訂票,他利用電腦程式製造虛擬身分證字號,成功訂票、取票,結果又因次數太頻繁被盯上,吃上偽造文書官司。
根據台鐵規定,3個月內有3次訂票未取票紀錄,系統就會封鎖該組身分證字號訂票資格,封鎖時間為6個月。
31歲張男多次網路訂票後未取票而被限制,因而用電腦程式編出的虛擬身分證字號(該身分證字號未經使用),去年7到9月頻繁訂票,兩個月訂了29次,15次完成取票交易,另外14次作廢。
偵訊時,張坦承犯行並稱為了往返新竹、台北探望親友才出此下策,車票都是自己使用,沒有轉售或轉讓。檢方考量其沒有前科,犯後深具悔意,最後予以緩起訴1年,半年內需參加法治教育2小時。
張男雖然刑事部分獲緩起訴,但另有行政法罰則。《鐵路法》規定,以不正方法將虛偽資料或不正指令輸入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而購買車票、取得訂票或取票憑證,得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
(聯合報)
--
地價稅民怨 六都緊急補救
今年公告地價調升至少三成,使得地價稅「有感調升」,引發新民怨,為減輕民眾負擔,六都全都決定將採行分期及緩繳措施。
台北市財政局副局長游適銘昨(15)日表示,北市府將給予民眾緩繳和分期繳納,目前已和法務局等相關局處會文,將儘快送市長核定,讓民眾於11月30日地價稅繳納最後期限前,可申請緩繳或分期付款。
游適銘說,台北市要繳地價稅的住戶約有80多萬戶,今年很多住戶的稅額增加,因此,較去年增加的稅額部分,同意給予緩繳或分期付款,例如去年要繳納2萬元,今年增至3萬元,2萬元的部分還是要在今年11月30日前繳清,1萬元可以申請緩繳或分期付款。緩繳的期限原則是一至三個月,分期也是分三期,但若增加的稅額金額比較多,如多出10萬元,分的期數可以多一些。
新北市稅捐稽徵處表示,只要今年應納地價稅額因公告地價調整因素,較去年增加達3萬元以上,且增幅超過50%以上的民眾,可申請延期繳納地價稅。
該處說明,今年應納地價稅額較去年應納稅額增加3萬元以上、增幅超過50%、增加的稅額在10萬元以下者,得就增加的部分申請延期繳納一個月;超過10萬元到100萬元以下者,得就增加的部分申請延期繳納兩個月;超過100萬元者,可就增加的部分申請延期繳納三個月。
台中市率六都之先已通過並發布實施「台中市地方稅延長及分期繳納辦法」,適用範圍除地價稅之外,還擴及房屋稅及使用牌照稅。
高雄市府政局簡振澄昨晚表示,針對今年地價稅課徵,正指示稅捐處朝分期繳納方式進行研議;首先是針對低收入戶或經濟有困難的民眾,可以以專案申請方式處理。 其次,在漲幅較大和負擔金額達數萬元以上的民眾,在便民的基礎下,同時也考慮採分期繳納,以紓解資金壓力,實際辨法可望在近日內對外公布。
台南市財政稅務局表示,今年因公告地價調漲幅度較以往大,為緩和民眾對地價稅的負擔,該局除了把原本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申請期限,由原本的9月22日延長至11月30日外,並已主動從檔案中挑選出適用自用住宅者。
申請自用宅稅率者暴增
今年地價稅大漲引發民怨,政院因而延長民眾申請適用自用住宅稅率的時間,六都稅局表示,自政院宣布此措施後,民眾申請改適用自用住宅稅率者暴增。
財政部表示,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為千分之2,與一般用地稅率千分之10,後者是前者的五倍,若民眾在9月22日前,符合自用住宅條件,即可在11月30日前申請,適用今年度的優惠稅率,已繳稅者,申請後可退回溢繳稅款。
台中市地價稅今年漲幅高達38.25%,六都排名第一,引發民怨,台中市議員連日帶著民眾到市府陳情要求市府提配套。
公告地價大幅調升,後續效應也開始發酵,台中市主要精華地段的百貨商場、餐廳、飯店及店面,租金蠢蠢欲動。
(經濟日報)
--
房屋稅超徵 北市最多
房屋稅加稅引發爭議,不過今年全台房屋稅實徵稅收已超過預算。據統計,今年前九月全國房屋稅累計已經課徵722.3億元,較全年度預算數多出5.9%,六都中除桃園尚未達預算外,其餘各都均已超過預算,其中又以台北市實徵稅收151.4億元,已超過預算13%為最多。
房地產業者認為,地方政府競相調高房屋評定現值,此外如台北市還有豪宅稅、高囤房稅率加乘,地方稅收已超出年初預期,未來各縣市因適用新構造單價戶數持續增加,加上台北、台南等縣市往前調高中古屋標準單價,來自房屋稅的稅收將持續增加。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近年不動產稅改動作大,現在是「交易稅收減少、持有稅負增加」,由於房屋稅與地價稅檢討現階段仍是三年一次,未來一兩年內應沒有再加稅空間。
(經濟日報)
--
含糖飲課稅台灣跟進? 國健署:暫無共識
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43%,國小學童為30.4%,政府是否也要課徵含糖飲料稅,國健署回應國際目前僅少數國家或城市實施,且國內目前無共識,將再依據國外經驗與學術研究進行討論。
美國費城通過對含糖飲料課徵每盎司1.5美分的稅,相當於一罐鋁罐飲料課徵約新台幣5.8元的稅,但不包含純乳含量50%以上的牛奶、蔬菜水果等,所得將用來補貼教育等計畫。
課徵含糖飲料稅在台灣是否可行,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健署十分重視糖稅或糖捐議題,但國際上目前僅少數國家如墨西哥,少數城市如美國柏克萊市、費城有推動實施,也有國家施行後又廢除,如匈牙利跟芬蘭在2011年實施,但在飲料商倡議後又取消。台灣內部也缺乏共識,消費者端可能擔心課稅後會使產品價格上揚,食品供應端也有反對聲浪,因此會持續蒐集國外經驗與學術經驗後再討論研議。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是否再課徵糖稅、肥胖稅等可再研議,但聽聞飲料業者主張取消對飲料課徵貨物稅,這部分董氏基金會不贊同。
(聯合晚報)
--
立院三讀 預算法刪幸福指數
立法院昨三讀《預算法》修正案,刪除「國民幸福指數」作為政府擬編概算之參考依據,幸福指數不再是行政院主計總處之法定業務,相關作業回歸統計法規定。
前總統馬英九在2012年競選連任時承諾,將效仿歐美先進國家,在2013年起公布「國民幸福指數」,其指標包括如健康、環境、教育、居住、文化、就業、休假等項目,卻常被詬病不符實情,疑有掩飾施政不佳之嫌。
舉例而言,主計總處於今年8月底公布之「國民幸福指數」,台灣國際指標綜合指數為6.96,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及夥伴國39國相比,排名第16名,贏過日、韓等國,與國人感受差距甚大,在在引發質疑。
提案人、民進黨立委王榮璋指出,台灣獨創的幸福指數並非完全依據OECD美好生活指數之指標內涵,而另創在地指標以呈現台灣國情的福祉變化,又兼有主觀與客觀指標,難作為籌編政府概算之明確依據。王榮璋指出,政府統計之辦理訂有統計法作為明確依據,國民幸福指數業務的辦理,宜回歸統計法相關規定,不宜凌駕其他政府辦理統計項目之上,占用過多主計經費與人力。
此外,行政院主計總處及財政部自1999年下半年開始陸續編制國富統計、綠色國民帳及關於支出、移轉性支付之報告,當初採「試行」,昨日也一併修正通過,改為政府「應」編制相關報告,且內容應於政府網站公開。
政府統計蒙塵日
立法院於11月15日三讀通過《預算法》第28條修正案,刪除幸福指數編製的法源,已發布4年的幸福指數自此走入歷史,這一天應可視為政府統計蒙塵日。
4年前主計總處經長期籌畫,依據OECD美好生活指數編製了幸福指數,今天許多人問何以要編幸福指數?事實上,這是很長的故事,自1970年以來,經濟學家開始注意到,GDP已難以做為衡量一國人民福祉的指標,過度追求GDP反而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社會網絡的疏離,是以30多年來經濟學家鍥而不捨尋找新指標來彌補GDP的不足。
包括經濟福利淨值(NEW)、綠色GNP、國民生活指標、幸福指數等等都是在此一理想下籌編出來的,尤其幸福指數是晚近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倡議,最後獲得國際組織呼應編製而成,我國投入此一指數編製,有何不妥?執政黨如此急於廢之而後快?實在令人不解。
自5月底以來,立委們數落幸福指數的林林總總理由,正說明了他們對總體指標的疏於理解,說什麼我們「所得與財富」排名第2是粉飾太平,又質疑為何納入「基本衛生設備比率」、「預期在校年數」等等。事實上,所得與財富是經購買力平價(PPP)平減而得,而PPP是世銀編製的,何來粉飾太平?至於納入「基本衛生設備比率」、「預期在校年數」是OECD定義的,自有其考量,又有何不妥?
遺憾的是,面對立委不當的指責,統計部門竟無一人出面加以駁斥,遙想官員們4年前侃侃而談:「幸福指數有助於矯正以往過度聚焦GDP的積弊」如今安在哉?幸福指數如今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廢除,這非僅是幸福指數的不幸,也是統計部門的悲哀。
(工商時報)
生活
南部空污紫爆 85大樓消失了
上周六起中南部空污紫爆,昨更加嚴重,台中以南及金門、馬祖,共三十七個測站PM2.5濃度曾達有害的紫爆等級,屏東測站PM2.5最高每小時濃度為一百四十八微克,是今年排除境外污染物或燒稻草等單一事件影響,境內污染物累積的最高濃度。環保署預測,今、明高屏仍會紫爆,請民眾注意。
網諷「奇蹟時刻」
環保署說,由於這波東北風的風勢不強,預估南高屏今、明仍然會紫爆,中部會稍微改善,但仍會達到紅色警戒等級。周五因為東北風轉弱,境內污染物又會持續累積,南部空污紫爆有可能持續到下周一,中部也可能再轉惡化,請注意防範。
台中市環保局科長陳忠議說,東北季風較弱時,中部都會盆地的污染物無法吹散,空氣就惡化。高雄空氣品質昨則仍是「又紫又紅」,《蘋果》記者從忠烈祠往市區觀察,發現市區天空被髒空氣遮蔽,根本無法看見地標85大樓,有網友說:「85大樓以前下雨、起霧都沒消失過,這次真的消失了,是奇蹟的時刻。」
北部天氣轉濕涼
受到東北風增強的影響,北台灣昨降短暫雨,中央氣象局指,今天氣與昨天類似,北部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東北部白天高溫僅約攝氏二十四度,感受較濕涼,南部高溫約攝氏三十度,但各地早晚仍有涼意,要注意保暖。明起東北風減弱、氣溫回升,水汽也減少。
(蘋果日報)
--
雲林以南全紫爆 空污警報到週五
台灣西部空污揮之不去,上週六起陸續影響中部、南部、北部等地區,昨天雖有東北風吹拂,威力卻不強,下午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仍呈現一片紫爆。環保署預估今天空氣品質依舊不佳,提醒敏感族群留意自身健康。環團則呼籲,政府應拿出實際作為,協調興達火力電廠降載等因應。
環團籲協調興達火力電廠降載
這波空污隨風向轉換,前日北部及中部較嚴重,昨天白天污染狀況又逐漸往南,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一度幾乎全區紫爆,高雄市區眺望地標八五大樓,只能看見霧濛濛一片,有網友拍下八五大樓消失「魔術」照片。在大晴天的屏東,民眾形容抬頭只見「最暗太陽」,嘉南高屏等地幾乎整日紫爆。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也在臉書貼出衛星空照圖,對比出未受霾害影響的高山一片翠綠色,但西南部平地因受霾害嚴重影響,綠色顯得模糊。鄭明典更直言,這次空污是「台灣製造」,圖中清楚顯示出台灣南部陸地有一條「煙流」飄向海面。
環保署監資處副處長張順欽證實,這波空污除外島金門、馬祖是「境外污染物」,台灣本島都是境內污染物,其中包括工業排放、交通工具排放、燃燒稻草等多重原因。這波空污可能要持續數日,今、明兩天南部仍不排除出現紫爆狀況,週五更可能擴大到中部以南地區。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呼籲行政院、高雄市政府啟動因應措施,包括協調高雄興達火力電廠降載,實施高污染季節減少燃煤,也應檢討空品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尤其是有關限制大柴油車、煤油火電及部分固定污染源等。
高市環保局昨公告高雄港為低污染運具示範運行區,管制柴油車需取得環保署A1至A3等級標章,才可進出高雄港區,不合格者可依空污法開罰五千至六萬元,得連續開罰,預計半年後上路。
高雄港成為低污染運具示範區
高雄也新訂燃燒設備空氣污染排放標準,針對以瓦斯、重油、煤炭為燃料業者,限制硫氧化物排放標準從三百ppm加嚴到不得超過一百ppm,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從兩百五十ppm加嚴不得超過一百五十ppm等,要求業者改用天然氣等設備,違者可依空污法開罰十萬至一百萬元。
台南市教育局昨日則公告要求轄下各校園緊急懸掛紫旗提醒空污,並調整為室內活動為主,但仍有學校進行學生戶外活動、校園打掃或練習接力賽。
(自由時報)
--
災情擴大…中南部全紫爆 「灰」到下周一
西部空汙昨「災情」擴大,中部以南所有測站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全達有害的紫爆等級,比前天嚴重;遠看高雄地標85大樓,也被髒空氣遮掩「消失」。
環保署監資處說,未來兩、三天的空氣品質恐跟昨天差不多,目前看來下周一前「都不會太好」。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政府快拿出辦法,包括高汙染季節減少燃煤、檢討空品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強化大眾運輸等。
屏東PM2.5紫爆 「大武山不見了」
屏東地區昨天一整天都籠罩在霧濛濛天空中,根據環保署的監測,它的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一度「紫爆」,達到最危險的第10級,連縣政府都透過官方LINE提醒民眾加強防範。
環保署表示,由於高屏地區擴散條件不佳,細懸浮微粒偏高,根據昨天下午2時測報,屏東站的整體空氣汙染指標是普通級,但細懸浮微粒指標(PM2.5),每小時濃度值達到143,如果以分級指標看,已達第10級的「紫色警戒」。
屏東縣政府特別透過官方LINE提醒民眾做好自身防護,外出請戴口罩,由於天空灰灰的,有民眾感嘆「大武山不見了」,也有人無奈說:「千萬別以為是陰天,其實是紫爆天」,另外也有網友揶揄,屏東近來夜裡有豬屎味汙染,白天又有空氣汙染,實在讓民眾困擾:「何處才有新鮮空氣呀?」
環保局表示,屏東縣位居台灣最南部,昨天起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整體的氣象條件不利大氣擴散,加上境外污染物影響,影響縣內的空氣品質,環保局已啟動應變機制,加強工廠、營建工地、砂石場及露天燃燒稽巡查管制等各項污染源管制作業,希望降低汙染。
(聯合報)
--
北捷月票2500吃到飽 新北市不跟進
針對北捷月票優惠,新北市目前計畫讓套票依照使用的通勤、通學族需求綁定站點,並囊括捷運與公車轉乘需求,再以整體的交通費用金額做折扣,打造全面性的套票制度。
新北市交通局長王聲威昨天說,新北提出的北捷月票折扣幅度有待進一步調查,但主要會以民眾意願作為誘因,訂定最適合的方案,讓無論遠程、中程或一般使用者都能有不同優惠,現已備妥完整計畫與資料,這兩天將和北市一起討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周提出捷運月票2500元吃到飽,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在市政會議表示,每月捷運票費超過2500元僅1100人,月票應嘉惠更多人,可以設定級距,讓不同使用量民眾都受惠,更應該納入公車轉捷運或捷運轉公車的需求。
王聲威表示,今年3月雙北論壇中,新北已向北捷提過月票制度,但當場被以「有困難」為由打槍,上周台北市長柯文哲突然說將推月票制度,事前沒與新北討論。
新北市議員李坤城表示,的確應考量公車換捷運、捷運換公車等配套措施,讓通勤的第一哩到最後一哩路,都能無縫接軌。市議員蔡淑君也說,這樣才公平,支持新北作法。
立委吳琪銘指出,捷運2500元吃到飽訂價過高,對機車或開車族沒有吸引力,他也贊成區分級距,照顧更廣泛的消費者。
(聯合報)
--
台灣半截紫地瓜 85大樓不見了 中南部今明日 天空恐仍灰濛濛
中南部空氣超糟糕,台灣變成半截紫地瓜!昨天中南部空氣擴散條件不佳,全台共36個測站達到最嚴重的「紫爆」等級,一度有高達18個測站同時紫爆,屏東細懸浮微粒濃度更是紫爆等級的2倍,環保署評估,未來2天大氣穩定,中南部空汙可能仍無法轉好。
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顯示,昨天上午台中、彰化、雲林汙染最嚴重,之後紫爆測站漸漸南移,到了下午,中南部測站一片紫,其中台南、高雄、屏東3縣市共19個測站,一度僅恆春站未達到紫色等級,其他測站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紛紛爆表,超過每立方公尺71微克以上。
今年11月初,彰化二林因為焚燒稻草,PM2.5小時濃度值一度飆高到每立方公尺267微克,昨天空汙雖沒有超過二林的數值,但屏東測站的 PM2.5小時濃度值,一度達到每立方公尺148微克,其次高雄仁武測站,PM2.5小時濃度值也高達每立方公尺146微克,已經是71微克紫爆等級的2倍,更有網友在「批踢踢實業坊」發表高雄鳥瞰照,天空一片灰濛濛,完全看不見85大樓,反諷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環保署監資處副處長張順欽指出,昨天因為東北風吹拂,北部空氣品質好轉,但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風吹不到,擴散條件差,空氣品質不佳,評估今、明兩天風場仍偏弱,中南部尤其是雲嘉南、高屏,恐怕還是會達到紫爆等級;周五開始,風場轉吹東風,中部可能又成為空汙重災區,恐怕要等到下周一,下一波冷空氣報到,空氣才有可能轉好。
面對高空汙季節,環團呼籲減少燃煤,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環保署應該要重新檢討《空品惡化緊急防制辦法》,下修應變門檻,至少在紫爆時,所有緊急應變措施應啟動,此外,在台中火力發電廠啟動降載後,高雄興達火力發電廠是否降載或減產卻無人聞問,希望台電與高雄市政府能站出來協調此事,避免空汙更加惡化。
(中國時報)
國際
宣誓風波 港府勝訴 2議員失格 「政治凌駕民主」梁頌恆 游蕙禎將上訴
香港2名本土派議員遭法院判決「失格」!香港法院昨宣判「宣誓風波」中的2本土派議員宣誓無效,議席自宣誓日起懸空,判決強調北京先前的釋法不影響裁決。2議員痛批裁決「反映(香港)選舉無意義」,也坦言若堅持上訴勢必面臨傾家蕩產的風險,然而為守護香港文明與制度,「那怕上訴到終審法院,都會堅持」。
香港高等法院判決2本土派議員梁頌恆與游蕙禎,上月在立法會的宣誓屬「拒絕或忽略」誓言,據香港《基本法》及普通法律《宣誓及聲明條例》,兩人的議員資格自當日起便已取消。法庭並頒令禁止兩人進出立法會、禁止兩人以立法會議員身分行事。法院並強調此次判決乃根據香港原有法例,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釋法與否不影響判決。
訴訟費恐達2千萬
在法院聆聽判決的游蕙禎批評法院以此方式褫奪其民選議員資格,「大家心中有數,這是一個什麼社會」。游、梁兩人並在昨晚舉行的記者會表明將上訴,同時向法院聲請禁制令,禁止當局頒布議席懸空的決定,此舉勢必影響原本依照程序將在21日後啟動的議席補選。
游蕙禎批裁決顯示「政治凌駕民主」,當權者可隨意褫奪議員資格。梁頌恆則坦言兩人面臨兩難局勢,一方面是不上訴,政府可盡快補選,兩人甚至可參與補選,讓事情落幕。第二是堅持真理上訴,卻可能面臨傾家蕩產風險。但為守護文明制度,兩人堅持上訴,「無論結果如何,都無怨無悔」,初步估計未來的訴訟費用恐將高達約2千萬元台幣,兩人將開始籌款。記者會過程中,梁一度語帶哽咽。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對裁決表示歡迎,強調相關案件都要依法辦事。
梁振英:依法辦事
由於目前共有多達18名本土派、泛民主派及建制派議員都面臨議席遭挑戰的「司法覆核」,此次判決與上訴結果可能對相關案件帶來影響。
不應扼殺港人理念
對於香港議員被取消資格,我陸委會呼籲,中國和港府應以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港人的訴求,透過理性和平方式,以耐心進行對話與溝通以化解歧見。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說,香港居民期待改革,期待選擇自己所嚮往的生活與制度,中國大陸政府應該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香港居民的理念,以耐心進行對話與溝通,而不應該選擇扼殺。
宣誓風波事件簿
09/04 香港立法會選舉,游蕙禎、梁頌恆、劉小麗等本土派當選
10/12 立法會議員就職宣誓,5名議員遭裁決宣誓無效,其中游、梁將「中國」稱為「支那」,並披上或出示寫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布條,引發親中派不滿
10/18 立會主席同意5議員再次宣誓,港府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阻游、梁再宣誓
10/19 2議員在立法會大會上重新宣誓成功,游、梁、劉則因親中議員集體離場製造流會無法再宣誓
11/02 劉完成再宣誓,游、梁闖入會場,游並自行宣誓但未獲認可
11/03 香港法院開庭審理宣誓的司法覆核案
11/06 逾1萬人上街抗議北京侵害一國兩制,期間有4千人試圖闖進中國駐港最高機構中聯辦,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
判決恐激發「港獨」情緒
學者分析
除了梁頌恆及游蕙禎,多名親北京建制派或民主派議員同樣被控沒有完整宣誓,也必須褫奪資格。但香港法界人士認為目前僅有民主派的劉小麗可能面臨失格。
不尊重人民選票
親北京的建制派人士先前已分別遞狀,指15名民主派和3名建制派議員,不符宣誓要求和人大釋法內容,要求法庭頒布這些人宣誓無效。其中包括以極慢速度一字一字念出誓詞的劉小麗,及宣誓後高呼「民主自決」、「暴政必亡」的「票王」朱凱迪。
退休攝影記者張德榮昨遞狀,控告特首梁振英、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13名親北京建制派議員同樣沒有完整念出誓詞或加料、加道具,要求法庭判決他們宣誓無效。
香港資深律師湯家驊說,本次判詞顯示,法庭考慮的是宣誓者宣誓時的意圖,劉小麗曾在臉書表示無意宣誓,「如果這是屬實,按照這次判決,她宣誓的合法性,一定會存疑。」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指,判決結果勢必衝擊香港社會,激發「港獨」情緒,加重香港社會對立,包含未來補選在內的後續問題將難以預料。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則指此次判決,「顯示香港的民主法制不夠成熟、包容」。相關宣誓情形在台、美等民主國家都曾發生,但都不成問題,而香港「不尊重人民選票」,補選結果如果又是與梁、游立場相同的人當選,「就是讓人大難看、讓香港高等法院難看。」
(蘋果日報)
--
中國釋法後… 香港高院撤銷2議員資格
宣誓風波 裁定港府勝訴 梁頌恆游蕙禎 今提上訴
中國人大常委會七日就香港立法會議員就職宣誓風波解釋基本法後,香港高等法院十五日一如預期裁定本土派政黨「青年新政」立法會議員梁頌恆、游蕙禎宣誓無效,當天即已喪失議員資格,其議席現已懸缺。對此,游蕙禎和梁頌恆表示,為了爭香港的未來,即使破產也會上訴到底!
游蕙禎和梁頌恆十五日晚間在立法會門外回應法院的裁決,表示將於十六日提出上訴,同時會申請禁制令,禁止政府懸空議席,因此就算補選也要等走完司法程序。
梁頌恆批評,今日法院的裁決反映原來選舉結果可輕易被推翻,以及他們一直以為穩固的文明、法治、制度原來很薄弱;補選意味九月選舉結果隨時被推翻,「你當民意是什麼?」
游斥中國釋法 施壓法院 申請禁制令 禁懸空議席
游蕙禎則說已去信英國政府,要求正視此事,因為北京此舉已形同片面破壞雙方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
游蕙禎稍早在高院外召開記者會時,直指中國人大釋法是向法院施壓,「我想大家心中都有數,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她也批評港府「用小動作施壓」。
梁頌恆和游蕙禎十月十二日就任宣誓時因增改誓詞、以「支那」指稱中國,被立法會裁定宣誓無效,但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允許兩人重新宣誓。特首梁振英則以特首名義訴請法官取消兩人議員資格。
在法院裁決前,中國人大常委會不顧批判質疑,於十一月七日主動解釋基本法一○四條,明令香港特區公職須依法進行「有效」宣誓;若擅改法定誓詞,或宣誓態度和方式不妥,將不得重新宣誓,並喪失公職資格。
香港高院十五日針對梁振英提出的司法審查案,裁定港府勝訴,指梁頌恆、游蕙禎宣誓行為已觸犯香港「基本法」和「宣誓及聲明條例」,宣誓無效及沒有法律效力,因此兩人當天即已喪失議員資格。
梁振英表示歡迎裁決結果,會根據梁、游兩人行動考慮下一步行動。立法會在裁決出爐後不到一小時就火速拆除兩人辦公室名牌,禁止其進入。主席梁君彥說會在廿一天內公告議席懸缺,啟動補選。
法官指梁、游兩人誓詞 不承認「一國」重要性
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區慶祥採納港府主張,認為宣誓及聲明條例第十六、十九和二十一條反映及強調「基本法」第一○四條規定,梁、游兩人的誓詞顯示其「無意忠誠及從實地支持及遵守立法會誓言及基本法一○四條所列的兩項責任」,「客觀及明顯地不承認『一國兩制』下的『一國』重要性」。法官也指兩人當天即喪失議員資格,並已離任該職位,無權以立法會議員身分行事,或聲稱他們以此身分行事,立法會主席無權為梁、游兩人或准其重新宣誓。
儘管法官強調,雖然他認同日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基本法第一○四條作出的解釋,對香港所有法庭均具有約束力、應予落實,但不論有無釋法都不會影響裁決結果,因為梁、游主要抗辯理由是法院不應干預立法會內部事務,以及議員發言享有法律豁免權,這兩點都不受人大釋法影響。
爭香港未來 梁頌恆 游蕙禎上訴到底
針對立法會議員遭褫奪,梁頌恆、游蕙禎昨天召開記者會,批評當權者褫奪議員資格,為了香港的未來,將不惜上訴到終審法院,並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禁止政府頒布他們的議席懸空,目標在十六日完成相關法律程序。「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則擔心,北京開始以「司法獨立助長港獨」為藉口,意圖影響香港三權分立。
訴訟費估兩千萬台幣
游蕙禎指出,裁決的客觀效果是政治凌駕民主,議員當選並非取決於樣貌,而是體現民主選舉的程序正義,當權者如今卻隨意褫奪議員資格。梁頌恆說,兩人決定上訴,「哪怕上訴到終審法院,不論結果如何,我和游蕙禎都參與守護香港,無怨無悔。」他說,律師團隊初步估計上訴成本約五百萬港幣(約兩千一百萬台幣),將考慮以募資方式籌集。
游批政治凌駕民主
游蕙禎表示,雖然判詞指釋法不影響裁決,但她感覺人大釋法向法院施壓,港府也一直利用各種手段向法院施壓,此判決在意料之中。她強調,他們兩人是眾多市民投票產生的議員,如今被褫奪議席,「大家心中有數,這是個怎樣的社會」。
梁頌恆則表示,他會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此役並非為了爭議席,而是為香港的未來、為制約權力。他強調,並未對自己的宣誓行為感到後悔,因為他只會對「做錯的事」後悔。
「北京拿港獨做藉口」 黃之鋒憂影響港三權分立
針對中國政府全力阻止「港獨」擔任立法會議員,黃之鋒在紐約受訪時強調,「自決不等於港獨」。他指出,這次釋法讓他感到最可怕的是,北京開始以「司法獨立助長港獨」為藉口,意圖影響香港三權分立,「這次說港獨不能選(議員),下次可以說反對一黨專政都不能選。」黃之鋒表示,他此行將促使美國國會重新提出「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向北京施壓以保障港人權利。
泛民主派的民主黨和公民黨表示,尊重法院裁決,但也都抨擊人大釋法,強調香港法院有能力處理這起宣誓事件,人大釋法反而破壞香港法治。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認為,判決並未明示法院何時有權干預立法會內部事務,在三權分立原則下留下灰色地帶,希望上訴庭以至終審法院能進一步釐清。親中的建制派則對判決表示歡迎,希望港府和立法會儘快向梁、游兩人追回薪酬與津貼。
吳叡人:一國兩制正式死亡
中國人大常委會不顧爭議,日前解釋基本法後,香港高等法院昨認定新任議員梁頌恆、游蕙禎因不願依法進行宣誓,裁定取消兩人議員資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受訪認為,此舉等於宣告「一國兩制正式死亡」,不僅將加速港獨崛起、也可能更堅定台獨意識發展。
長期關注香港政治局勢、曾參與撰寫《香港民族論》的吳叡人表示,梁、游兩人被取消議員資格最直接立即的影響,就是香港本土主義運動走向政治化的過程,在體制內受到一個「很大的挫敗」,這個挫敗毀壞了中國將香港本土青年力量引進議會、以溫和方式表達訴求的可能性。
吳叡人認為,這種做法對中國來說,短時間或許成功防止了立法會出現本土派青年政治領袖的可能;但長期來說,只會加快泛民陣營的整合,舊路線衝突消失、創造出一個團結激進的本土派,最終加速促成香港獨立意識凝聚。他直言,北京政府此舉,根本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吳叡人指出,北京最大的失敗是沒有意識到,香港在英國政府長期統治下,已形成自己的認同與價值,這樣的價值和中國本身有很大的不同。北京政府若想成功統治香港,最好的方式就是徹底落實立法、司法、行政高度自治;但中國卻反其道而行,透過人大釋法直接取消民選代表資格,等於「重視一國大於兩制」、意謂著「一國兩制正式宣告死亡」。
他直言,香港經驗很有可能會讓部分台灣人因此徹底對北京絕望,理解到現在擁有的獨立有多可貴,反而更「堅定台灣人想獨立的念頭」。
范世平:凸顯習「內部壓力很大」
台師大政治所教授范世平則分析,香港政局問題與中共黨內權力鬥爭有關。他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在香港一直無法貫徹影響力,此次宣誓事件讓代表江澤民勢力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更能借力使力,將香港民眾的反彈與不滿推給習近平,藉此削弱習在香港的影響力。習近平對取消梁、游兩人議員資格是不得不的選擇,也凸顯習「內部壓力很大」。
范世平也提到,這樣的做法也是想對港獨進行當頭棒喝,是北京政府殺雞儆猴的一種方式。
人大釋法》外媒:重創香港自治與司法獨立
香港高等法院十五日一如外界預期,做出香港立法會議員當選人梁頌恆及游蕙禎喪失議員資格的判決。《紐約時報》評論指出,中國人大常委會因梁、游宣誓風波而對「香港基本法」釋法,實已剝奪梁、游的就任權利。《時代雜誌》指出,該釋法是對香港高度自治與司法獨立的致命重創,顯示只有符合北京的意願,香港才享有「一國兩制」。
這起爭議肇因於香港特首梁振英將梁、游宣誓風波提請司法覆核,要求撤銷兩人議員資格,並揚言不排除人大釋法。
《紐約時報》在題為「北京再度收緊對香港的控制」的評論中指出,人大常委會釋法,是北京史無前例地干預香港政治事件,阻絕兩名主張香港更大自由的立法會議員當選人就任。北京否決香港民主選舉的結果,是明目張膽地侵犯基本法,對香港選民、尤其是年輕人而言,更證明港府一切唯北京馬首是瞻,香港的自治正逐步喪失。
《時代雜誌》評論指出,雖然人大常委會宣稱其為基本法的解釋機構,但只有香港立法機關才能對香港的成文法增添內容,人大無權進一步要求議員必須「準確、完整、莊重地」宣誓,以及拒絕者「不得就任相應公職」。評論指出,人大釋法對香港是「災難」。中國當局藉此傳達香港的一國兩制是「海市蜃樓」的訊息。但此舉對中國也是一場災難,難以說服港人「回歸」後比英國殖民時期更好。
冷眼集》民主是個屁嗎?
北京天威,真的把香港兩位立法會當選人的議員資格給斬了。這行動背後的潛台詞其實就是:民主不過是個屁?!中南海可能不理解,此一冒進,對中國的權力結構將後患無窮。
十一月七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後,許多專制幫襯者說項道,人大釋法又不是第一次;然事實上,與一九九九年起的前四次釋法相較,這次就基本法一○四條釋法,完全不是由香港特區政府、法院所提請,而是出於人大主動要求;同時,這次是香港居民按照法令規定投完票所產生的共同決定,居然可以不經救濟程序、一筆勾銷,真的是滑天下先進國家之大稽。
中英聯合聲明當初白紙黑字寫的「五十年不變」,現在距離九七才過了十九年,就這樣一撕兩半,不惜直接干涉香港人自己決定的生活方式,這麼做可不只是明珠蒙塵,北京說話不算話而已,習近平自己的大局盤算、中國未來的持續穩定,恐怕都將賠上。
習近平想要「吾三連」的延任計畫,早已在國際政治圈傳遍,太子黨想要永續執政,可不能只憑著「江山是我父祖打下的」這點理由,而可以把十三億中國人撇在旁邊,直取萬世蔭封的正當性。面對中國崛起後的人民智識快速普及,這些權貴之後,總得給十三億人起碼的說法:為什麼應該由我決定一切吧?
龐然的北京當初想馴服小小的香港,給的理由就是普選;那麼區區幾個習近平與同路人,要給全中國的又是什麼?學北韓用槍桿子嗎?如果沒這麼不稱頭,應該看看蔣介石這個軍頭到台灣來時,是用什麼舒緩民意壓力的,還不就是基層、局部的選舉嗎?如果當初沒這個「緩兵之計」,燒乾的鍋子早就要炸開,絕對撐不到小蔣臨終前夕,這可是將近四十年、等同中國四代領導人的歲月呢!
現在,香港搞出這個大窟窿,盛傳是張德江的主意,大家都認為他站在習近平的對立面;那麼現在在櫥窗地位的香港擺著這個爛攤子,習近平如果要自己認,不推給張追究責任,各國都應該拉條板凳來等著看:習近平到底可以「大大」多久!
(自由時報)
--
港高院裁定喪失議員資格 梁、游2人決定上訴
香港立法會議員宣誓和北京人大釋法風波爭議逾月,昨由香港高等法院法官一槌定音,就港府上呈的司法覆核案作出裁決,裁定香港政府勝訴,梁頌恆及游蕙禎兩人立法會議席即遭取消。
這項裁決是首次由法院裁定立法會議員的宣誓是否成立,以及議員是否失去議席。但梁游兩人晚間決定上訴,未來議席出缺如何補選、及選出何種結果,仍有懸念。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區慶祥昨天下午頒下判詞,核心內容指游梁兩人十月十二日宣誓時的行為,已構成忽略或拒絕宣誓,故兩人當天已失去立法會議員資格,立法會主席無權再為兩人監誓。
判決「不願依法宣誓故取消資格」
判詞指法庭認為梁、游的行為,客觀及清楚地顯示無論在形式或內容上,他們均不願依照「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及「宣誓及聲明條例」作出立法會的誓言;而「宣誓及聲明條例」第廿一條也適用這次訴訟,兩人是依法被取消其繼續作為立法會議員的資格。
香港的議員宣誓風波,緣起於立法會十月十二日會議,新一屆議員在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監誓下宣誓,當時共有五名議員被指未通過宣誓,其中梁頌恆及游蕙禎都以英文宣誓並加插其他內容,包括「香港國(Hong Kong Nation)」等字句,兩人分別身披或在宣誓台上擺放寫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旗幟。兩人之後再讀誓詞,梁頌恆將誓詞中的「China」讀成「支那」,游蕙禎則加入英語粗口。
香港立法會主席就任後,裁定五人重新宣誓,其他三人均獲通過,梁游兩人則因建制派議員集體離席流會未能宣誓。法官在十月三日進行司法覆核聆訊,聽取各方陳詞後延後判決,並表明會盡快決定。但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未待法庭判決,在十一月七日提前釋法,指香港立法會議員如果拒絕宣誓、或誓言與法定誓言不一致,就會被取消任職,並不再給第二次宣誓機會。
高等法院法官區慶祥昨頒判詞,判詞多達廿三條,明確指出游梁兩人十月十二日宣誓時的行為已構成忽略或拒絕宣誓,其中強調,條例中沒有明文指出監誓人有最終決定權,儘管立法會主席或秘書有附帶責任及權力,但在有實質需要時判定一項誓言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法庭對本案有爭議的事宜有最終裁決權。
梁頌恆:制度比失去議席更重要
香港高院公布判詞時,梁頌恆正出席香港樹仁大學活動。他指得知判決後心情較預期平靜,要和律師商討下一步行動,強調判決對日後制度影響,比兩人失去議席更重要,目前仍未能付清律師費。
游蕙禎在法院門外回應,強調她與梁頌恆分別由兩萬多及三萬多人選舉出來,以這個方式褫奪他們的議席,「大家心中有數,這是一個什麼社會」。
喪失議員身分 游蕙禎、梁頌恆被禁止進入立法會
香港高等法院今天下午作出判決,認定香港「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在立法會的宣誓違反「基本法」、「宣誓及聲明條例」,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目前兩人及助理已被禁止進立法會,辦公室名牌也遭拆除。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高等法院今日裁定青年新政游蕙禎、梁頌恆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後,兩人已被禁止進入立法會大樓。而兩人原定今晚7時半,於立法會召開的記者會,將會轉至到立法會外的示威區舉行。目前立法會議員辦公室內、顯示兩人名字的名牌亦已被刪除。
香港特首梁振英及香港政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日前就游蕙禎及梁頌恆兩人的宣誓風波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撤銷兩人議員資格,香港高院法官區慶祥,今天裁定政府一方勝訴,認定游、梁兩人於10月12日所作出的宣誓,違反《基本法》及《宣誓及聲明條例》,因此有關宣誓並無法律效力。
因此,兩人自當天起已失去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並無權再以立法會議員身分行事。香港高院法官同時頒下禁制令,禁止兩人再以立法會議員身分行事。法官也裁定,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無權再為游梁兩人監誓,兩人的議席即告喪失。
「消獨」初戰成功 香港政治紛爭難平
香港青年新政兩名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的議員身分昨天被香港高等法院判決失去資格,上周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先行釋法宣布至少這兩人不具議員資格。在大陸與香港雙方的夾殺下,北京和港府的「消獨」工程初戰告捷。但這場風波並未停止,未來的政治紛爭將是一波暫平,數波再興。
香港興起港獨,源自雨傘運動失敗,香港社會出現政治撕裂,在原有的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對壘之外,出現了第三勢力,包括港獨組織、本土派和自決派。北京高度警惕下,近來的基本立場是全力圍堵,首要目標是絕不允許港獨勢力滲入立法會,才有這屆立法會選舉要求候選人須先填寫確認書的程序出現。
但選舉確認程序只成功了一部分,梁頌恆及游蕙禎是透過香港直選程序,出人意料地被兩、三萬選民送進了立法會。本來北京和港府的選舉工程小輸,但梁、游兩人的宣誓舉動卻出了一著大錯,港府和北京興兵圍堵最後透過法律程序,將兩人逐出議會,是為京港兩府先輸後贏。
高等法院判決不是終極槌聲
但在香港的法律制度下,高等法院判決還不是終極槌聲,首先是終審懸念。重大案件通常敗訴一方如有實力支援,都會上訴至終審法院,及在上訴聆訊前,要求暫緩執行判決。
在現行法律安排中,法官裁決後可能就如何執行判決、命令的用字等,要求各方再提陳詞。如果敗訴的梁、游一方在律師團隊支持下上訴,為免判決即時影響現時狀況,梁、游可向法庭申請暫緩執行判決。這意味港府在勝訴判詞後,第一舉動是要求執行判決,同時準備補選懸空的議席。但港府這個希望可能受到梁、游申請暫緩執行判決、等待上訴結果的拖延。
梁、游決上訴 香港還有得折騰
香港有終審權,終審庭的判決是最後裁定。梁、游昨晚已決定上訴到終審庭,終審庭會作何種裁決,是推翻高等法院的裁決,還是維持裁決駁回上訴,現階段不易猜測。終審庭的裁決無關政治,關鍵是梁、游能否找到新的法律觀點、新的證據或有極大說服力的案例。但即使終審庭作出有利梁、游的裁定,北京人大會再度釋法,否決香港的終審裁定。
在法律程序外的第二懸念,是港府立法會在高院裁決後會急著補選,以儘快結束這場風波。兩議席在單一地區補選,看似難度不大,但實則也有不小動靜,主要是曠日廢時,完成補選或需時四至五個月,這意味香港還要折騰那麼長時間。
補選若遇特首選舉 局面更複雜
如果補選在明年三、四月間舉行,意味三月的特首選舉與立法會兩議席的補選交織在一起,兩場混戰混雜而來,將使政治局面更加複雜。
此外,就算梁、游不選,青年新政會否重入戰局,而另一大本土派組織「本民前」會否捲土重來,其他泛民主派如何與建制派開戰爭席,都是話題。而相關的兩個直選選區的選民,會否再度把有港獨和本土主張的人士送入立法會,也值得關注。
另一個問題是建制派會不會繼續以高等法院司法覆核案追究其他非建制派議員,特別是被指也在宣誓中有問題的自決派議員劉小麗,還不明確,除非北京下令。非建制派方面,會不會繼續出手,追究建制議員甚至特首宣誓使法律爭持無休,還不好說。
這次判決還有另外一個話題,即港獨的議會與社會。本來港獨主張在香港還被視為笑談,經過一場大戰,港獨在立法會被「消」,但在香港社會可能「長」了。此消彼長,影響深遠。有人認為,讓港獨在立法會有點聲音,比逐出議會、放任於社會有利,因為社會上更易走極端,而難「消」音。
梁頌恆:不論上訴如何 無怨無悔
香港立法會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在當選卅七天後,昨被香港高等法院判決失去議員身分。兩人晚間在香港高等法院門口召開記者會,梁頌恆指出,他們已參與守護香港,不論上訴結果如何,已無怨無悔。
梁頌恆的律師團隊初步估計上訴的成本約五百萬港元(約二千萬台幣),會考慮以眾籌方式籌集。他感嘆說,這個判決反映選舉無意義,選舉結果竟可輕易被推翻,香港的文明制度原來可以如此薄弱,他們是民選代議士,有責任守護這個地方的文明及制度,即使要付上沉重代價,傾家蕩產、甚至破產。
梁頌恆指他們面臨兩難,一方面是不上訴,香港政府可立即補選,他與游蕙禎甚至可參與補選;但若堅持真理,就可能傾家蕩產,經慎重思考後,決定為守護文明制度,他們決定上訴至終審法院。
游蕙禎則說,政府權力來自人民,他們絕對不會不了了之。她直指判決的客觀效果是政治凌駕民主,判決等於司法機關凌駕民主選舉產生的議員。「議員之所以尊貴,不因為外貌和才華,而是民意和民主選舉。」「今日起議員不再是民意的反映,而在於當權者是否容許你做議員。」
游蕙禎表示,北京全國人大干預香港司法獨立及香港高度自治,已去信英國政府陳述指中國違反基本法,而基本法是「中英聯合聲明」的產物,故希望英國政府給予關注,亦希望事件可以引起國際討論。
大家也關心,梁、游兩人上訴如果失敗,能不能參與兩個立法會議席的地區直選補選。游蕙禎說:「我們認為補選不應該出現,因為它會推翻今年九月選舉結果。它當民意是甚麼呢?民意是否真那麼兒戲?」
梁、游兩人面臨的另一問題,是法庭裁定自十月十二日起就喪失議員的資格,兩人恐向立法會交還已申領的議員薪酬及津貼,總金額有近一百七十四萬港元(約六百八十萬台幣)。
香港立法會:21天內啟動補選
香港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議員資格被香港高等法院取消後,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歡迎法庭裁決,一切依法辦事,未來也會一直如此。
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則說,法庭對本案擁有最終判決權,會尊重裁決,立法會秘書處亦將詳細研究判決書並跟進。他表示,衷心希望議員重新聚焦議會事務。
梁君彥形容,這次判決釐清「宣誓及聲明條例」不清楚的地方,立法會秘書長將在廿一天內刊憲公布議席懸空、啟動補選;但被問及梁、游能否參加補選,梁君彥稱並不清楚。
梁君彥表示,秘書處會研究判決後適當跟進,他表示,青年新政兩人可以其他人士身分進入立法會大樓收拾物品,希望他們在數天內完成。不過,港媒報導,兩人辦公室的招牌已被取消。
梁君彥表示,現在香港立法會主席及秘書長的權力有不清晰的地方,他認為這次判決可釐清有關問題,日後可以有例可依。親香港政府及北京的建制黨派普遍認為,這次人大釋法是適當的,釐清了香港公職人員宣誓時產生的問題。
--
梁、游司法覆核案昨天剛公布判決,立即有市民起訴,要求司法覆核特首梁振英等十五人宣誓無效。
香港市民張德榮昨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他質疑香港特首梁振英就職宣誓有效性,以及要求法庭聲明包括梁美芬等共十四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宣誓無效。他說,這十四名議員及特首梁振英宣誓時僭建(違章建築)字句、讀錯、漏字、持書或發假誓,還有人宣誓時效忠英國,這些均不是法定內容,是無效宣誓,要求法官判決撤銷議席。
(聯合報)
--
南韓檢方查朴槿惠 與律師喬約談地點
南韓總統朴槿惠因閨蜜崔順實干政醜聞,引發民怨沸騰,檢方即將對她展開調查,總統府青瓦台昨表示,已為朴槿惠聘請律師柳榮夏,柳將與檢方就總統接受調查的地點、時間和方式進行協商。
現為南韓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的柳榮夏,昨以準備不足為由,向檢方表明朴槿惠今天難以接受調查,暗示希望延後調查日程,但檢方堅持將按計劃行事,最遲於今天約談朴槿惠。
至於朴接受調查的地點,檢方可能會尊重青瓦台的選擇,不是在青瓦台或檢察廳,而是在青瓦台附近的「安全屋」(Safe House)進行。
青瓦台反駁有序退位
朴槿惠也面臨逼退壓力,政界要求總統「有序退位」來化解政治危機,但青瓦台相關人士反駁稱「無法可依」,反對總統下台或退居第二線,且朴已表明若被查出確有違法,願承擔一切責任,所以應先靜待檢方調查崔案的結果。
崔順實已遭收押,檢方須在20日前正式提起公訴。今年9月,媒體踢爆無公職的崔可修改總統講稿、接觸國家機密、主導訂定文化政策,還涉嫌逼迫數十間大企業捐款共約22億元台幣給她成立的兩個慈善基金會。
(蘋果日報)
--
彈劾朴槿惠 南韓朝野醞釀聯手
南韓總統朴槿惠為閨密干政案首度向國人道歉的三周後,她的處境更困窘,政界要求她「有序退位」化解政治危機,但青瓦台稱此方案「沒有法律依據」,朴槿惠若堅不退位,朝野政黨考慮彈劾她。
韓聯社報導,由於總統立即下台將使政局更混亂,政界希望朴槿惠在宣布退位後,任命國會協商推薦的國務總理。此「有序退位」方案意味縮短憲法保障的總統任期,提前舉行總統大選。
但青瓦台表示,所有解決方案都應在法律框架內討論。
路透報導,曾力挺朴槿惠的執政黨新世界黨前主席金武星表示:「現在該是考慮彈劾的時候了。她已失去人民信任,沒有能力繼續擔任國家元首。」
愈來愈多執政黨政治人物感到朴槿惠已威脅到黨的存活,呼籲她下台。
南韓建立現代民主制度以來,沒有一位總統未做滿五年任期。二○○四年,國會表決通過彈劾當時的總統盧武鉉,但憲法法庭推翻了這項動議。
分析家說,對朴槿惠的彈劾動議可能成功。要彈劾總統,先由過半數國會議員提出動議,三分之二多數表決通過後,再由憲法法庭審議。
政論家柳昌善說:「非朴槿惠派系的很多議員可能支持彈劾,國會很可能通過。」
新世界黨在今年四月的國會選舉失去多數地位,目前在三百席的國會占有一二九席。
一名憲法法庭前法官表示,反朴槿惠的聲勢很強,「國會若通過彈劾動議,憲法法庭可能不會推翻。」
最大反對黨「共同民主黨」已呼籲朴槿惠下台,並表示她若拒絕將啟動彈劾。
彈劾過程至少六個月,由於朴槿惠不太可能自動下台,彈劾是可能上演的戲碼。
東國大學政治學教授金俊石表示,朴槿惠自動下台對她來說沒有好處,可能增加她被刑事起訴的機會。她若下台,將由現任總理組成臨時政府,並根據憲法在六十天內選出新總統。
憲法規定除「外患」和「內亂」罪之外,總統享有刑事豁免權。但朴槿惠同意接受檢方調查,她已聘請柳榮夏擔任她的律師。朴槿惠將成為首位因刑事案件接受檢察官訊問的在任總統。
檢方表示,本周將約談朴槿惠,最晚十六日。柳榮夏表示,他需要更多時間了解案情,但檢方堅持依原計畫約談。
(聯合報)
--
檢方:朴槿惠最遲應於18日接受調查
南韓檢方今天表示,按照總統朴槿惠律師的說法,明天仍無法對朴槿惠展開調查,調查日期拖延已經越過底線,檢方再讓一步,決定通知總統最遲應於18日接受調查。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朴槿惠昨天透過委任律師柳榮夏請求推遲閨蜜親信崔順實壟斷國政案調查後,檢方今天作出了前述回應。
檢方已明確表示將當面調查朴槿惠並應於今天展開對朴槿惠的調查。但柳榮夏以剛接案無暇瞭解案情為由,請求檢方推遲這項調查。
據報導,檢方表示,依據韓國刑事訴訟法,檢方無法強制案件關係人身份接受調查。被問及可否轉為犯罪嫌疑人身份強制調查時,檢方回答,調查之前無從得知。
韓青瓦台:朴總統不會考慮辭職下台
南韓總統府青瓦台表明立場指出,朴槿惠總統不會考慮立即下台。同時,也向檢方要求,調查以「書面調查」為原則,並延後接受檢方調查的時間。
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在頭版頭條報導,青瓦台「不會退陣或下野」、最大在野黨前黨魁文在寅「將展開全國性退陣運動」,雙方針鋒相對。
報導指出,青瓦台發言人鄭然國昨天就恢復政局的方案回應稱,「正在對一切的可能性加以考量」。但當被問及「是否也會考慮總統下台或辭職的可能性」時,鄭然國則表示,「那個不在考慮之內。」
青瓦台有關人士表示,「總統下台會導致憲政秩序中斷,使國家陷入巨大的混亂當中。」
針對政壇提出的「彈劾」論,青瓦台有關人士表示,「彈劾是國會根據憲法探討的事情,不是我們能夠涉及的範疇。」
另外,朴槿惠總統委任律師柳榮夏昨天在首爾高等檢察廳召開記者會表示,自己14日剛接案,瞭解案情還需相當長的時間,委婉請求檢方推遲調查總統。
報導指出,柳榮夏還表示,「總統在任期內接受調查或審判,可能會導致國政麻痺與國論分裂,因此原則上對總統進行調查是不恰當的」,「希望檢方以書面形式進行調查,如果不得已要面對面調查,則必須將調查次數縮減至最少。」
柳榮夏稱,以儘量不影響履行職務的方式調查總統,才符合憲法精神。
據報導,柳榮夏透露,朴槿惠願默默承受因未能管束親信而激起的國民公憤和批評,本是出於善意啟動基金會專案,雖然也取得了可觀的效益,但發生這種事情著實令朴槿惠心痛不已。
(中央社)
--
羅馬大象古蹟 左側象牙被折斷
義大利羅馬萬神殿附近米內瓦廣場,著名古蹟「貝尼尼的大象」前天遭破壞,大象的左側象牙斷折,警方在象腳附近發現缺角部分,正調閱附近監視器,清查嫌犯。
這座大象石雕1667年矗立於此,為當時教宗亞歷山大7世,委任著名藝術家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設計、監造,象背上駝著一件埃及方尖碑。
(蘋果日報)
--
福岡馬路超大洞 搶修1周就通車
位於日本福岡市中心,JR博多車站旁的道路上周二清晨突然崩塌,出現一個深達15公尺的超級大洞(美聯社),鄰近多棟大樓緊急疏散,幸好無人傷亡。
福岡當局承認是地下鐵施工不當造成這起事故,上周四已經迅速填補大洞,更在重新鋪完馬路與確保安全後,昨天重新開放通車,絲毫看不出曾經破損斷路的狀況。
(蘋果日報)
--
福岡天坑 一週修復
八日發生坍塌意外的日本福岡市JR博多車站前的大馬路,十五日清晨恢復通車,由於從坍塌到復舊的時間僅有一週,超高效率引起國際媒體關注。該處路段的坍塌疑為地鐵隧道貫穿工程所致,五線道的大馬路崩落,變成長寬三十公尺、深約十五公尺的大洞並積滿泥水。原本需要數個月時間復舊的工程,竟在短短七天完成,日媒報導,訣竅在於使用了以泥土、砂石和水泥混和而成的「流動化處理土」回填,這種土在水中也能凝固,適合積水的地方使用。福岡市長高島宗一郎每天動用了一到兩百名人員、上千輛砂石車和預拌混凝土車輪番進出、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作業,共同完成了這項復舊奇跡。
(自由時報)
--
谷歌臉書祭廣告禁令 打假新聞
Google、臉書分別針對「假新聞」網站祭出新規,阻止這類網站透過網路廣告以獲取收益,顯示美國科技業巨頭已開始試圖解決網路上充斥誤導訊息的爭議;另臉書、亞馬遜等美國網路公司組成的網路協會(Internet Association)向川普發出公開信,希望川普保持現行網路世界的規範。
Google正在實施一項新措施,將從刊登「不實內容(misrepresentative content)」網站撤下網路廣告工具;Google發言人法維爾(Andrea Faville)指出,「今後針對誤導、誤報或隱瞞相關訊息的網站主、網站內容或網站主要目的之網頁,將限制在該網頁上的廣告投放」。
就在Google宣布新規不久後,臉書也發表類似規定,禁止「假新聞」網站使用臉書廣告工具獲取收益。臉書發言人表示,在現有規則之下,不會在具非法、誤導或詐騙性質的網站及應用程式中刊登廣告,新規定中加入「假新聞」一類,上述網站皆被禁用臉書的行動廣告聯播網(Audience Network)。
先前臉書被指充斥太多假新聞,而影響美國大選選戰,執行長祖克柏隨後出面駁斥此說法,表示臉書上九十九%訊息為真,極少是假新聞或騙局,他不認為會對選戰造成影響。但上述說法反而引來訕笑,為平息爭議,祖克柏發布貼文,承諾會對假新聞採取行動。
彭博報導指出,Google提供的AdSense服務,為許多網站主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於Google搜尋頁面的計算方法十分複雜,祭出新規不一定能消除所有的假文章,不過此一措施將使假新聞背後的網站主們,必須爭奪所剩不多的廣告營收。
另網路協會向川普發出公開信,列出未來四年優先政策清單,希望川普保持現行網路世界的規範。該協會成員包含Google、Uber及推特等四十家網路公司,清單中提及要加強產品的加密措施、推動移民政策改革,讓更多人才留在美國,以及對於用戶在其平台上的貼文享有免責保護等。
網路協會貝克曼(Michael Beckerman)在聲明中表示,網路業期待與川普及國會議員的密切合作;路透報導指出,川普於競選期間顯現他對矽谷公司不具好感,這封信件代表網路業先釋出善意。
(自由時報)
--
Google、臉書 掃蕩假新聞
搜尋引擎Google與社群網站臉書十四日出手打擊假新聞網站,企圖削減這類網站的廣告營收。Google禁止假新聞網站使用Google旗下的網路廣告聯播服務AdSense,幾小時後,臉書修訂廣告政策,原本已不顯示「含有非法或令人誤解內容的網站」的廣告,現在新增假新聞網站。紐約時報指出,這意味著兩大科技巨頭再也不能忽視自己對美國大選的影響力。
AdSense是網路廣告聯播服務領域中規模最大者,是絕大多數網站的主要營收來源。Google新政策不會使假新聞從搜尋結果頁面消失,但能讓假新聞網站營收大減。Google發言人安德麗.法維爾說,Google在美國大選投票日前就已在研擬這個政策。
臉書發言人說:「我們已修改政策,明確規定這適用於假新聞。我們將持續嚴格審核正在申請使用資格的廣告發佈商,並監測現有的發佈商,確保規定落實。」
Google最近把有關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假消息放在搜尋結果頁面的第一條,備受批評。新聞部落格Mediaite十三日報導,在Google搜尋「二○一六大選開票結果」,第一條是「七十新聞」網站的不實消息,聲稱川普的普選票數勝過對手希拉蕊.柯林頓。十四日晚間,這則假新聞仍高居搜尋結果第二位。
法維爾回應說,搜尋結果頁面的排名是由演算法根據數百個因素決定,演算法旨在讓網友看到最相關、最有用的搜尋結果,在這個案例中,Google的確表現不好,會持續改進。
新聞網站Gizmodo報導,臉書早就具備可剔除假新聞的工具,只因擔心開罪共和黨,而不願意動用。
臉書「熱門話題」(Trending Topics)今年稍早遭踢爆壓下保守派新聞,引發爭議,後來臉書就把剔除假新聞的工具束之高閣。
(聯合報)
--
2016全球網路自由度 中國再度墊底
全球網路自由度 連6年惡化
國際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十四日發布「二○一六年網路自由」(Freedom on the Net 2016)報告指出,全球網路自由度已連續六年下降,去年六月以來更有三十四國惡化,不過這兩年均由中國墊底。近年熱門的社群媒體與內容加密的行動裝置通訊應用程式,則是各當局當前開鍘重點,去年才十五國加以封鎖或限制,今年已有二十四國管制;循網路貼文逮人,三年來案例增加逾五十%,去年就有三十八國出手。
根據報告,網路自由度倒數三名的國家,依序為中國、敘利亞、伊朗;北韓不在調查之列,故未上榜。這份報告共調查六十五國,涵蓋了全球八十八%網路用戶;其中有六十七%民眾活在政府審查下,進行網路連署、串連抗議或交流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LGBT)權利的資料皆無秘密可言,影像更愈來愈常受監督,遑論恣意批評政府、軍隊、統治者家族或惡搞領袖的照片。
至於六十五國政府當前眼中釘,除了幾年前早就被盯上的社群媒體「臉書」與「推特」,現又加上行動裝置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後者去年共被十二國限制,中國還另封鎖維權律師愛用的「Telegram」。自由之家指出,「避免用戶在騷動時期傳播消息,是封鎖這些應用程式的關鍵理由」,這對有意躲避政府監控的人權捍衛者、記者與邊緣化社群而言尤其不利。
一年前上路的《中國刑法修正案(九)》,將網路散播虛假訊息行為,從行政法拉高到刑法層次嚴懲,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而這項罪名多用來對付異議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有部分民主政府,把這類加密通訊程式視為國家安全的威脅。唯一可喜的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承包商前僱員史諾頓二○一三年對外爆料的NSA秘密蒐集民眾通訊紀錄「稜鏡計畫」,促成《美國自由法》(USA Freedom Act)去年通過,美國情報單位權力因此大幅受限,當地網路自由度小幅提升。
(自由時報)
--
國際刑事法院:美特工恐涉戰爭罪
負責審理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侵略罪等四大罪的國際最高審理機構「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十四日公布年度調查報告,指稱美軍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二○○三到○四年間,以及近兩年來在阿富汗、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等東歐國家境內虐待囚犯、酷刑逼供甚至性侵,可能觸犯戰爭罪。
美中俄皆未加入ICC
負責調查的ICC首席檢察官班索達(Fatou Bensouda)在報告中指出,美軍在○三至一四年派駐阿富汗期間,對至少六十一人施加「折磨」、「酷刑」、「暴力侵犯個人尊嚴」;中情局於○二至○八年間,在阿富汗、波蘭、羅馬尼亞、立陶宛等地犯下「折磨」、「酷刑」、「暴力侵犯個人尊嚴」、「性侵」等罪行。檢方很快就會請法官授權至阿富汗展開調查,作為起訴準備。
班索達一旦決定提出要求,ICC將承擔迄今最複雜困難且具爭議性的調查之一。ICC會員國超過一百二十國,但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均未加入。
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杜魯道(Elizabeth Trudeau)表示,美國不相信班索達負責的調查「獲得授權」、「合理」;美國遵守戰爭相關國際法,且美國擁有更好的調查和究責能力。五角大廈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則表示,尚需ICC提供更多細節才能回應。
ICC的法律基礎是○二年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只能追究○二年後的前述四種國際罪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二○○○年簽署羅馬規約,但繼任的布希政府不予承認,稱美國恐因政治因素遭起訴。儘管美國並非會員國,但罪行發生地阿富汗為羅馬規約會員國,因此美國軍人或特務仍須接受ICC調查或控告。ICC成立以來,尚未起訴發生地在非洲以外的國際罪行。
(自由時報)
--
阿富汗戰爭虐囚? 國際刑事法院擬查美軍
國際刑事法院的檢察官法菟.班索達14日表示,有「合理依據相信」美軍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其中包括酷刑虐囚在內。
班索達正考慮,是否對多年來在阿富汗發生的潛在戰爭罪展開全面調查。但設在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對此設有極高門檻,且須法官批核,而美國顯然不可能配合。班索達尚未宣布是否作成最終決定。
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羅馬公約所設,美國目前並未加入羅馬公約,但阿富汗是該法院的締約國,所以在阿國領土犯下的罪行,不管罪犯國籍為何,都可能遭調查起訴。
國際刑事法院正承受外界的巨大壓力,要求對調查對象一視同仁。至今為止的全面調查幾乎全聚焦非洲國家,近幾周,非洲已有南非、甘比亞和蒲隆地等三國宣布退出該法院。
班索達在周一發表的年度報告中指出,有「合理依據」讓她對「派駐到阿富汗和在中情局秘密拘留設施的美軍,所犯下的酷刑和相關虐待等戰爭罪」進行調查,重點多半是發生於2003至2004年間的罪行。
(世界日報)
--
疑收石油業賄賂 俄經濟部長被拘
俄羅斯總統普廷直屬肅貪調查機構「調查委員會」(SK, Investigative Committee)十五日拘提俄國經濟部長伍留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調查委員會」表示,伍留卡耶夫在十月初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收購國有石油企業巴什石油公司(BASHNEFT)的交易收受二百萬美元賄賂,人贓俱獲。若指控為真,伍留卡耶夫將成俄羅斯一九九一年流產政變後被捕的最高階官員。
近年被捕的最高階官員
塔斯社(TASS)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曾任俄國央行副主席的伍留卡耶夫所涉指控重大,必須有絕對證據才能提出,若非拿獲強力證據,法庭不會允許直接拘捕。直接向總統報告的「調查委員會」發言人佩特連科(Svetlana Petrenko)指出,十月份俄羅斯石油公司收購國有石油企業巴什石油公司,交易本身合法,但伍留卡耶夫從中索賄、與巴什石油公司合謀「威脅」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正因全球能源價格持續低檔所苦,為填補政府資金短缺大洞,不得不將國有企業私有化。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原訂要私有化的巴什石油公司,克里姆林宮八月份時由於對何人接手有所疑慮,中止私有化程序,而伍留卡耶夫承諾十月初俄羅斯石油公司收購巴什石油公司的交易價金將用於填補國家資金缺口。俄國經濟學家們對於俄國以國營企業收購國營企業的募資手法多表反對。
俄羅斯石油公司發言人雷昂泰夫(Mikhail Leontyev)向塔斯社強力澄清,收購國有巴什石油公司的股權「完全基於商業考量,絕對合於俄國法律,這筆交易絕不會因此取消。」收購交易成立日期為十月十二日,巴什石油公司五十.○八%股權,以近三千三百一十億盧布(近新台幣一千六百二十三億元)售予俄羅斯石油公司。
(自由時報)
--
英政府沒脫歐計畫 還要難產半年
根據「泰晤士報」公布的外流備忘錄,英國政府至今仍沒有退出歐盟的全盤計畫,且因內閣要員意見衝突,連與歐盟的談判策略都無法達成共識,可能得再花半年時間才能敲定。
這份由顧問準備給內閣辦公室的外流文件指出,政府部門正著手處理五百多個脫歐相關計畫,可能需要增加三萬名公務人員。「泰晤士報」報導,這份文件日期為十一月七日,題為「英國脫歐最新狀況」。文件中說,資深官員經冗長辯論後,「並未達成退出歐盟的共同策略」。
英國廣播公司(BBC)也看到這份備忘錄,其中指出,英國政府可能得再花上六個月,才能就脫歐優先事項達成共識。
首相梅伊辦公室否認相關說詞,表示這是民間會計公司製作、未經官方認可的文件。梅伊辦公室發言人說:「這不是政府報告,我們不承認上頭的說詞。我們聚焦在著手落實英國退出歐盟工作,及致力成功脫歐。」
梅伊表示希望在明年三月前啟動脫歐談判,啟動後兩年內完成脫歐。不過,根據這份文件,英國政府至少還要半年,才能在內部達成共識,確認脫歐過程中要達成的目標與優先要務。
文件中批評梅伊,表示大家都覺得她不只做決策,連細節都要管,這種領導方式「不是長久之計」。內閣對脫歐問題也出現分裂,外相強生、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國際貿易大臣佛克斯是一派,財相哈蒙德、商務大臣克拉克是另一派,「每個部會各自針對如何因應脫歐衝擊擬定了詳細計畫,卻欠缺一套政府的整體方案,因為政府到現在都還沒有定出優先目標和談判對策」。
文件中還說,政府沒有足夠人力可迅速執行脫歐對策,因為各部會擬定的因應計畫加起來超過五百項,估計需要增加三萬公務員才能因應。
不過,英國運輸大臣葛雷林說,他不知道這份文件是哪來的,也不清楚需要增加三萬人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他說,脫歐是個複雜的問題,內閣充分合作,「我自己的實際體驗和今天報上的描述很不一樣」。
(聯合報)
--
義、法、希經濟回溫 德國趨緩
德國第3季經濟成長步伐減速至一年來最慢,提醒市場值此全球變數激增之際,歐元區的復甦仍相當脆弱。不過義大利和法國上季經濟好轉,希臘也一連兩季維持正成長,讓歐元區上季整體成長率維持在0.3%,符合初估值,也與第2季相同。
德國聯邦統計局15日表示,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經季節調整後季比成長0.2%,增幅僅第2季的一半,且低於市場預期的0.3%,主要因為英國脫歐導致出口驟降,設備投資也下滑;正面效益則主要來自內需,家庭與政府支出增加,營建投資也上揚。」
儘管歐元區經濟復甦希望所在的最大經濟體德國表現不如預期,義、法兩國經濟好轉,使歐元區第3季整體仍成長0.3%。義大利上季GDP比第2季成長0.3%,優於4-6月的零成長;法國上季經濟擴張0.2%。
另外,希臘已走出衰退,上季GDP較前一季成長0.5%,第2季也比上季成長0.2%,一連兩季度出現正成長,為2014年來首見,也代表經濟擺脫衰退。
希臘政府預估,2016全年經濟將萎縮0.3%,明年可望恢復成長,預估成長率為2.7%。政府發言人狄米崔斯表示,現在的經濟成長動能是金融危機以來最佳狀況。該國自2008年開始接受國際紓困以來,除2014年出現曇花一現的增長外,其餘時間皆穩定萎縮。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經濟研究主管左爾文表示:「歐元區經濟正在復甦,但不足以幫助歐洲央行達到2%通膨目標,可能無法讓他們(歐洲央行)滿意,我們認為他們將必須在12月延長實施景氣刺激措施。」經濟學家普遍預測,歐元區經濟至明年上半年仍將維持目前增速,之後微幅上揚至0.4%。歐盟執委會上周則下修歐元區2017年成長預估值,表示明年全年可能以1.5%的速度成長。
(經濟日報)
--
含糖飲料課稅 英2018年有望開徵
推動健康飲食的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和可口可樂等飲料業者,為了是否保留英國即將宣布開徵的含糖飲料稅,使出混身解數大鬥法。
英國政府可能本月或下月宣布,含糖飲料課徵24到48便士稅,預定2018年4月實施。墨西哥、法國、匈牙利已課徵含糖飲料稅,愛爾蘭預定2018年4月開始課稅。
開徵此稅的原意是要對抗肥胖率攀升,這是前首相卡麥隆唯一留下的公衛政策。但飲料業者強力施壓現任首相梅伊,希望她取消立法。
對該稅立法貢獻很大的名廚奧利佛,10月底在有600萬人追蹤的個人臉書上貼文表示,絕不容許梅伊政府削弱卡麥隆的反肥胖政策。他呼籲打擊肥胖策略還應進一步,包括限制商店收銀櫃台旁不得販售糖果等。
含糖飲料稅陣營以為,卡麥隆政府3月提議該稅時,他們已打贏此役,未料卡麥隆在脫歐公投後下台,給飲料業者看到反撲的機會。
英國軟性飲品協會8月起砸重金做公關,呼籲梅伊取消或降低含糖飲料稅,不僅在報章雜誌打廣告,也發動社論支持,同時到工黨和保守黨的網頁上宣傳,並贊助多場肥胖議題相關政策的辯論活動。他們說,該稅對貧困家庭的衝擊最大。
鑒於英國過去在酒精飲料最低單價政策上也曾出現髮夾彎,部分國會議員擔心含糖飲料稅可能在最後遭推翻。但若成功開徵此稅,恐危及英國汽水業逾150億英鎊銷售。
(聯合晚報)
--
經濟崩潰 賤賣資產 跨國公司逃離委內瑞拉
路透社報導,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居高不下的3位數通膨率,糧食與原物料嚴重短缺促使跨國企業於去年起,紛紛賤售當地資產或直接棄守,更陷該國經濟於不利之境。
據消息來源,有6家跨國公司以不到內部估值一半的價格將當地資產賤賣,包括美國通用磨坊及油商Harvet Natural Resources等;金百利克拉克及Clorox則選擇關閉當地營運。
委內瑞拉在油價低迷的市場條件下經濟惡化,接連逃離的外國企業對該國經濟雖是弊大於利,能從這波大拍賣獲利的恐怕也只有買下外企資產的當地企業了。
委內瑞拉化學公司Corimon今年5月買下輪胎製造商Bridgestone的當地資產,仍持續以其品牌Firestone製造輪胎,日後經濟復甦時獲利能力仍不減。
由於委內瑞拉境內原物料供應嚴重短缺,從砂糖、鋼鐵到美元都取得不易,去年12月通膨率更達到年增181%,外企在完全營運不了的情況下選擇賤售資產。
根據通用磨坊稍早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將當地品牌Diablitos Underwood賣掉時虧損約3,800萬美元,而知情人士指出,耗時9個月的談判過程中經濟持續衰退,通用被迫不斷調降售價。
在過去油價高峰的時代,委國汽車買氣跟著熱絡,但2014年時隨著經濟與油價衰退,汽車銷售崩跌達80%,促使美國汽車零件商Dana去年以零對價關係賤售當地資產,不過仍保有原物料供應的角色,並將負債移轉於買方。
(工商時報)
健康
夜夜磨牙 女主管下巴卡住 壓力大造成 咬合板矯治2月才好
壓力大讓顏值崩壞又開不了口!一名四十五歲廣告公司女主管,因生活緊張、壓力大,兩個月前突感覺下巴關節卡住,除嘴歪及表情僵硬,也難以張口咀嚼及講話,經檢查發現竟是壓力導致她夜夜磨牙,顳顎關節軟骨關節盤位移,罹患顳顎關節症候群,經咬合板矯治兩個月,女主管又恢復昔日自在開口的自信。
該名女主管身高約一百五十五公分、中等身材,近半年來,她夜夜磨牙,導致她和丈夫的睡眠品質都不佳;近兩個月前,女主管突感覺嘴巴難以開合,吃飯和說話有困難,連肩頸也感疼痛,她趕緊向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牙科主任黃彥彰求助,以X光檢查,確診是左側顳顎關節症候群。
愛吃硬物也要當心
黃彥彰讓該名女主管每晚睡覺時上齒列咬著咬合板,使咀嚼肌群放鬆,降低顳顎關節的壓迫,兩個月後患者磨牙習慣、張嘴寬度均獲改善,軟骨關節盤也復位。
黃彥彰說,顳顎關節又稱下巴關節,位於耳朵兩側,因外力撞擊、咬到硬物或長期磨牙等因素,導致顳顎關節的軟骨關節盤變形、磨損或移位,該名女患者就是因移位,導致顳顎關節無法正常運作,以致嘴巴張不開。他另提醒,喜歡吃硬物、新裝假牙,也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三成15歲少女罹病
「肩膀痛、頭痛也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的警訊!」黃彥彰指出,嚴重的軟骨關節盤移位,不僅張嘴困難,也會有耳朵閉塞感、頭痛、脖子和肩膀疼痛,變得臉歪嘴斜或嘴巴無法咬合等嚴重症狀。
另外,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陳韻之說,十五歲上下的女孩可能約三成有顳顎關節障礙,據臨床觀察,比較瘦、白的年輕女孩,不少人有該症狀,她們普遍有骨質密度偏低傾向,但正確發生原因仍無定論,推測與生活型態、基因等有關。
可肌肉鬆弛劑治療
執業牙醫診所院長陳炯安指,近年顳顎關節症候群患者年齡層逐年下降,年齡層從過去四十歲以上,降到三十歲年輕族群,另在考季有考生因壓力大磨牙,也出現顳顎關節症候群。
陳炯安表示,顳顎關節症候群患者除了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治療外,也可訂製咬合板或熱敷、紅外線照射治療等復健治療,緩解肌肉張力與疼痛。
顳顎關節症候群小檔案
病因:外力撞擊、咬到硬物、長期磨牙,導致顳顎軟骨關節盤位移
症狀:難張口、顳顎關節有「喀喀」聲與疼痛、耳朵閉塞感、肩頸痛
好發:顳顎關節較鬆弛、長期單邊咀嚼食物、夜間磨牙習慣者
治療:藥物、咬合板矯治、手術
預防:兩邊平均咀嚼、避免咬硬物、改善睡眠品質
(蘋果日報)
--
糖尿病傷腎 亂吃偏方恐洗腎
大吃大喝好開心,但背後的代價就是發胖,除了影響外觀,還容易增加腎絲球負擔,引起慢性腎臟病,尤其是肥胖者合併有糖尿病的個案,常因為血糖波動未察覺,恐在10幾年內面臨洗腎危機。嘉義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盧介祥醫師表示,尤其門診常有洗腎家族史的個案,認為需要提早開始補腎,就去蒐羅補腎藥、大補湯等來路不明的藥丸藥材,結果30歲、40歲就開始洗腎。
亂用補腎偏方藥物時要當心,盧介祥醫師表示,來路不明的藥材、成藥等,可能含有馬兜鈴酸成分,已被研究出有腎毒性,門診不乏個案因此而年紀輕輕就洗腎,尤其對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也容易因為靠食補而添加藥材,反而不小心增加腎臟負擔,腎臟功能惡化的機率也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建議仍要避免亂用偏方藥物,依醫囑服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正解。
【先了解】亂用藥增風險
糖尿病個案常為了怕腎臟變差,亂用補藥反而讓腎臟更差以外,加上糖尿病個案容易出現像是發炎反應,以及關節疼痛等大小病痛,也會增加自行用藥的機會,若是藥物像是消炎止痛藥須經由腎臟代謝,就容易增加腎臟惡化的風險。
【這樣做】依醫囑用藥
建議糖尿病患已確定有腎臟病問題者,像是有出現蛋白尿狀況,現在也有新式的DPP4藥物,可以供患者選擇服用,因為劑量固定、服用時間也固定、且不傷腎,對糖尿病腎功能差的患者而言,服藥順從度較高,健保已納入給付。
應按時回診
平時要注意血糖控制,回診監測糖化血色素,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應控制在7%以下,每增1個百分比,慢性病發生率增30%;而血壓控制,收縮壓應小於120mmHg、舒張壓則要小於80mmHg,血壓太高會讓腎臟增加工作量,過濾太多蛋白質,會引起腎病變。
可規律運動
糖尿病是生活習慣病,飲食不節制、運動量太少就容易加重病程,建議飲食要減少鹽分的攝取,採均衡、天然,少加工的食物為主,並且應及早控制體重,平時也應在允許的範圍內多活動,避免增加腎臟負擔。
【醫師說】
若有糖尿病、洗腎家族史的年輕族群,更應及早注意飲食、運動的重要性,以免提早面臨糖尿病威脅。
(蘋果日報)
--
腹肌線條難成型 當心飲食出狀況
腹肌線條是許多愛美人士追求的目標,但每天看著網路健身教練跟著一起瘋狂捲腹、仰臥起坐,還是拿健腹器、滾輪來練,弄到腰快斷還遲遲看不到效果,怎麼會這樣?曾任職北醫減重班、臨床經驗豐富的賀寶芙(Herbalife)營養師林若君指出,只做到增加肌肉量,但未減少脂肪量,頂多有微微的形狀,還是很難擁有漂亮的線條。
林若君營養師表示,男性因為賀爾蒙影響,上半身易肥大,加上腹部又是最容易囤積脂肪的部位,再加上年齡逐漸老化,新陳代謝減慢,甚至是個人體質等種種因素,讓即使努力操練腹肌,線條還是不明顯,簡單地說,就是不忌口,光運動卻沒有正確的攝取營養,吃太多澱粉、高脂、高糖的食物,就容易轉換成脂肪囤積在腹部。
應低脂多蛋白質
攝取正確營養、避免亂吃增加負擔對肌肉線條特別重要,林若君營養師強調,以每人每公斤體重需要攝取1公克蛋白質計算,中重度的健身運動者應吃1.2倍~1.5倍的蛋白質,而運動後半小時就應補充蛋白質,幫助修復生長肌肉組織的重要關鍵。
蛋白質食物可參考像是雞蛋蛋白每顆約含有7公克、無糖豆漿或牛奶每杯約240c.c.則約有12克等,若是外食族難以攝取到均衡的營養與豐富的蛋白質,可參考營養師建議,攝取高蛋白質飲品,最重要的是加上減少糖分與油炸食物的攝取,早日減脂就容易讓腹肌成型。
腹肌線條除鍛鍊,節制飲食佔了更重要的因素。
重訓後補充蛋白質讓肌肉生長修復。
(蘋果日報)
--
大便黏馬桶 愛吃這一味害的
排便過於黏稠,甚至常常卡在馬桶壁上沖不掉,只好奮力地刷馬桶,想必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開業肝膽腸胃科診所院長蕭敦仁提到,健康的糞便是像香蕉狀,由80%水分、10%纖維質跟10%益菌所組成,若是平常不愛吃蔬菜水果,再加上飲食不均衡,愛吃甜食、油炸、零食,就易累積在腸道難以消化、壞菌增多,不僅難以排便,也可能糞便難以成型,黏稠在馬桶上難沖水。
蕭敦仁醫師進一步指出,另一種情況是水喝的少只能擠出一顆顆的便便,也容易造成宿便難以排出,長時間宿便中的毒素就可能對腸黏膜造成損傷,且腸道缺乏益菌也會影響免疫能力,建議民眾若要選擇益菌補充品,應認明小綠人標章;營養師趙函穎則提到,像是木耳、蘋果、奇異果、菇類、花椰菜等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都是改善便祕的好食物,另外別忘記油脂的補充,有助潤腸通便。
(蘋果日報)
--
割聲帶保命 不戒菸 5年罹5癌
53歲的陳永福,長期抽菸、嚼檳榔,時間超過33年,最高紀錄是一天可以抽一包菸與吃一包檳榔,幾乎是菸不離手、檳榔不離口,結果5年前確診罹患口腔癌第4期,接下來4年又陸續罹患食道癌、咽喉癌、口腔癌、下咽喉癌,共計5年得到5種癌症,最後割除聲帶,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條命。
平時擔任鐵皮屋焊接工人的陳永福,當兵時期開始學會抽菸,進入職場後更是變本加厲,連嚼檳榔都一起來,5年多前,口腔內黏膜長期潰瘍引發不適,就醫發現已經是口腔癌第4期,雖然手術治療順利、恢復良好,但他卻也因此鬆懈,繼續抽菸,結果菸癮不改的他,又接連確診食道癌、咽喉癌、口腔癌、下咽喉癌,且今年9月新增的下咽喉癌,由於位置過於接近聲帶,加上累積的放射治療達最高劑量,因此必須進行全喉切除手術,儘管手術後仍可以進食,但要說話就必須裝上人工發聲器,然而發音虛弱又模糊,無法如同過去能夠正常交談。
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醫界認為抽菸是誘發頭頸癌的重要因素,同時根據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資料,口腔癌是國內男性10大癌症第4名,因此5年前就要求該名個案戒菸、戒檳榔。陳太太說,丈夫成功戒掉檳榔,菸癮卻戒不掉,氣得冷戰也沒用。
許嘉方指出,此病例相當罕見,因為多年的抽菸、嚼檳榔習慣,已造成該名個案咽喉間區域癌症化,此類患者首次罹患口腔癌,再罹癌機率高達3成,加上又沒戒菸,更提高風險,研判5年得到5種癌症與未戒除菸癮有極大關係,呼籲有口腔癌症史的民眾,最好要確實戒菸、戒檳榔,否則恐難有健康人生。
陳永福昨日牽著太太的手參加記者會,失去聲音的他,終於下定決心要徹底戒菸,並十分感謝太太的一路相伴。
(自由時報)
--
口腔癌不戒菸 5年罹5癌切除喉嚨
口腔癌不足奇,一再復發也常見,衛福部彰化醫院收53歲男性病患陳永福,5年內罹癌5次,2次口腔癌、1次食道癌、2次咽喉癌。陳永福昨現身說法,後悔不聽醫師勸告,表示出院後徹底戒菸了。
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芳說,這個病例最特殊之處,是患者5次罹癌位置都不一樣,也不是癌細胞轉移造成,第一次發現時已是第四期,幸好患者定期回診和追蹤檢查,後來的4次癌症都在定期健檢發現,癌細胞約1公分,屬初期,都及時治療,他將作成案例發表在期刊。
「大多數的口腔癌復發,都集中在口腔的上下左右或舌頭、上顎部位,屬區域癌症化;復發4、5次很常見,但像陳永福狀況,是非常罕見。」許嘉芳說,陳永福第五次在下咽喉部位發現癌細胞,雖距上次已2年多,因身上累積太多輻射量,無法再接受電療和化療。許嘉芳說,這次罹癌位置太靠近聲帶,若只是局部切除,將會一直被口水嗆到,只好全喉連同聲帶一併切除,再以自體的胸大肌修補傷口。
住溪州鄉的陳永福是鐵工,年輕時就吃檳榔、抽菸,五年前他覺得吞嚥怪怪的,到彰化醫院求治,一檢查才知已是口腔癌第四期。出院後,陳永福難忍菸癮,一直戒不了菸,癌細胞也如影相隨,今年7月間,第五度被檢查出下咽喉癌時,他非常後悔,向許嘉芳和太太表明「這次出院後一定徹底戒菸了」。
(聯合報)
--
胃痛就醫 才知是尿路結石
一名年約50歲的鄭姓男子,近日因胃痛難耐,自行到藥局購買胃藥止痛,不料服藥後,症狀不僅未改善,反而更加惡化、疼痛指數加倍,且疼痛位置蔓延到左腹跟左腰,甚至到了無法行走的地步,緊急送醫發現,原來引起「胃痛」的原因竟然是「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會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產生結石,大部分的結石都在腎臟形成,通常沒有症狀,但結石掉至輸尿管造成阻塞,就會引發劇烈的症狀。
由於腸胃與腎有相同的神經反射途徑,因此尿路結石經常被患者誤認為只是一般的腸胃不適,導致延誤就醫,結果病情加劇,造成腎水腫、血尿,甚至尿路感染引起敗血症。
衛福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預防尿路結石,每天飲水應充足,不要憋尿,安排適度的運動,尿酸高的病患應注意飲食、控制尿酸,若有家族病史、重複發病患者則應規律返診。
此外,除了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或十二指腸潰瘍外,尿路結石也可能引起胃痛,洪弘昌提醒,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不能掉以輕心,最好儘速就醫診斷、治療。
(自由時報)
--
快戒菸 避免肺阻塞上身
不抽菸竟然也染肺病!一名50多歲家庭主婦,日前突然喘不過氣,感覺難以呼吸,就醫檢查確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又稱為「肺阻塞」;雖然該名婦人無抽菸史,但其父親、丈夫、兒子通通都有抽菸,醫師研判,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是造成她罹病的原因之一。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指出,引發肺阻塞的原因包含吸入受到污染的空氣、暴露有毒的環境中,或是長期抽菸,其中又以長期抽菸最常見,10個肺阻塞患者中,就有9個有抽菸習慣。
余忠仁說,肺阻塞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呼吸道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通暢進出呼吸道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大類型;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患者往往會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
然而,不只抽菸的人要注意!余忠仁說,臨床上也看到很多不抽菸的家庭主婦,因為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中,或是接觸廚房油煙,也罹患肺阻塞。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華院區院長林慶雄說,肺阻塞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可能伴隨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糖尿病、肺癌等共病,造成生活品質更差、壽命縮短,但病程緩慢,察覺不易,高達8、9成早期患者未能被診斷,提醒40歲以上的抽菸者、具家族病史等高危險族群,應該定期就醫檢查,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自由時報)
--
長期吸二手菸 主婦竟罹慢性肺阻塞
罹患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並非嗜菸者專利,不吸菸也會得病。一名50多歲家庭主婦從小到大飽受菸害,父親、丈夫加上兒子都抽菸,平常走路會喘也不以為意,某天突然呼吸衰竭掛急診,比直接抽菸的丈夫更早罹患COPD。
今天是「世界COPD日」,演員孫越昨出席衛福部國健署主辦「遠離COPD,戒菸就對了!」記者會,以COPD病人身分呼籲戒菸,並教導民眾外出常帶口罩、多喝水,遠離二手菸。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余忠仁說,COPD位居全球死因第三位,在台灣,40歲以上成年人盛行率6%至10%,一年超過5千人因COPD死亡,且臨床每10名病人中,就有9名抽菸得病,其餘一名為吸二手菸。
余忠仁說,肺阻塞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通暢進出呼吸道,包含「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大類型,病人會出現「咳、痰、悶、喘」的症狀。
但有些病人從不抽菸,卻長期吸入二手菸,一旦急性發作症狀比抽菸者更明顯,或者因職業關係吸入細小的懸浮微粒、生物燃料等,且若過去曾罹患結核病,得到COPD的機會也較高。至於預防二手菸危害,林慶雄說,雖然戴口罩無法完全預防,但至少有2到3成保護效果,若肺功能較佳的人,經過吸菸人旁可憋氣快速走過,並說服家人盡早戒菸。
但無論是否抽菸,彰化基督教醫院中華院區院長林慶雄說,因COPD隨年齡增長症狀緩慢進行,高達8到9成早期患者未能被診斷,一旦得病恐伴隨心血管疾病、骨鬆、糖尿病、肺癌等,提醒40歲以上吸菸者、具家族病史應定期檢查及早診斷。
(聯合報)
--
二手菸惹禍 婦人險呼吸衰竭
二手菸好毒!一名50多歲婦人本身雖不吸菸,但家中爸爸、老公、兒子全都是老菸槍,她吸了數十年的二手菸,日前因喘不過氣就醫,檢查才知已逼近呼吸衰竭程度,罹患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若持續不理會,未來恐要靠呼吸器才有辦法過活。
這名婦人沒有不良習慣,又不吸菸,開始出現易喘症狀時不以為意,胸腔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內科部主任余忠仁說,婦人就醫時肺部受損情況嚴重,應是二手菸從小吸到大惹禍,即使以藥物控制、治療,肺功能仍無法完全回復正常。
為響應今年世界COPD日「好好呼吸,吸收新知識」的主題,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董氏基金會聯手推出網路「COPD專區」,並有衛教影片、手冊、海報等。
國健署長王英偉說,國人十大死因中,有6項死亡原因與吸菸相關,台灣一年有超過5000人因COPD死亡,戒菸及遠離二手菸、三手菸就是預防及治療COPD最有效的方法。
董事基金會終身志工孫越以自身罹病的經驗,鼓勵大家及早戒菸,他說,他長期受COPD所苦,經常因為肺部反覆發炎、感染、發燒而住院,還要經常帶著口罩,每天也都要努力排痰,光是今年就已經住院3次,菸的害處會糾纏吸菸者一輩子,呼籲及早戒菸,不要等到肺受損才後悔莫及。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華院區院長林慶雄說,吸菸者的肺又黑又暗,而且會氣腫,本來綿密正常的組織變得又鬆又垮,氣都積在肺裡面排不掉。一旦罹患COPD造成肺部損害,可能伴隨心血管疾病、骨鬆、糖尿病、肺癌等疾病,病患一定要配合醫囑正確用藥、戒菸,也讓家人遠離二手菸的危害。
(中國時報)
--
秋冬泌尿病好發 年長者「腎」防
時序進入秋冬,人體排汗量減少、尿量增加,容易引發人體排尿障礙、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統疾病,如果發生在年長身上,因為他們體力與抵抗力較差,更容易導致如敗血症、腎衰竭等嚴重後遺症,不可不慎。
天晟醫院泌尿科醫師蔡芳生表示,不少男性銀髮族第一次感到排尿不順,就是發生在秋冬之際,這些排尿障礙起因大多是攝護腺肥大,症狀有頻尿、急尿、夜尿、尿流中斷、尿流虛弱以及尿不乾淨等,機率會隨年紀增加而增加。
另外,尿路感染則發生在喝水量少、排尿不乾淨、長時間不能排尿以及抵抗力弱者,常見於有慢性病或長期臥床病患,如果延遲治療可能發展成發燒與腰背痛等腎臟發炎症狀,此時一定要盡速就醫。
蔡芳生說,目前已有多種有效且副作用低的藥物可改善排尿障礙,如果不想長期吃藥則可採取手術治療,有健保給付的傳統手術與先進的雷射攝護腺汽化術可選擇。而女性排尿障礙在中年後較常發生,常見症狀為咳嗽或大笑時尿失禁,主要與自然生產與停經後女性荷爾蒙低下有關,除了藥物與凱格爾骨盆肌運動可改善外,也可採用手術植入人工支撐物,就能有效治療此類的尿失禁。
他提醒,秋冬是泌尿疾病好發季節,養成良好的飲水與排尿習慣,身體不適及早就醫才是保健之道。
(聯合報)
--
女罹肺癌增4倍 廚房油煙惹的禍?
過去30年,女性成人吸菸率持平,但女性肺癌患者卻增加四倍,每天有7.6名女性死於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推測,是環境中有害物質所致,包括廚房油煙、空氣汙染、PM2.5與二手菸等,但有調查顯示,95%女性不認為廚房油煙可能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就有一名年近50歲婦人罹患肺癌,數年前先生也因肺癌末期逝世,但夫妻兩人都不抽菸,也沒有二手菸問題。醫師詢問下才發現,他們十多年前買新房時,未注意廚房油煙管往外通的地方被水泥堵住,無論換再好的抽油煙機,每次煮完菜客廳廚房總充斥油煙。
賴基銘表示,廚房油煙是被忽視的隱形殺手,油脂加熱超過發煙點後,會出現氧化、劣化等變質情形,若油脂又重覆回鍋油炸,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及聚合物質,提高致癌風險。根據研究,每年暴露於廚房油煙環境超過144次,將會提高1.78倍的肺癌罹患風險,但有調查指出,95%女性不認為廚房油煙可能是主要致癌因素。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指出,肺癌的好發族群包括經常煮食而無抽油煙設備、長期吸菸或二手菸、有家族史與肺病史,以及職業環境暴露於高致癌環境,如不通風的金屬業、冶礦業、會接觸到石棉、處在放射線環境下等。
因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高尚志表示,患者多是因腫瘤變大、癌細胞擴散引發不適才發現,近七成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若能在腫瘤一公分以內大小時以手術切除,治癒率為85至95%,早期肺癌診斷後一年內平均花費24萬,末期平均一年費用為74萬,醫療支出高出3.1倍。
高尚志建議平時減少拜拜用香、檀香、蚊香、加熱過後的精油等;別在空氣不流通處用影印機、列表機。
(聯合晚報)
--
天涼跑季到 膝傷患者暴增3倍
28歲的毛先生,平時沒有跑步習慣,日前在朋友「揪團」下,報名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硬著頭皮跑完後,膝蓋出現極度痠痛、行走困難,數日未癒就醫,發現韌帶和肌肉都已發炎。醫師提醒,秋冬為路跑盛行的跑季,但因膝傷求診的跑者也暴增3倍,為避免硬跑受傷,勿當湊熱鬧的「假日跑者」。
擺脫70年來最熱10月,進入較涼爽11月,跑季也跟著來臨;據統計,今年全國大大小小馬拉松路跑,11月約70場、12月近60場。長庚運動醫學總召林瀛洲表示,許多苦練跑者想大展身腳,但也有很多訓練不足卻硬跑民眾,據觀察,每年天氣轉涼後,跑出問題而到該院求診的患者,會大幅增加近3倍,每個門診從每天約5~6名患者、暴增到逾15個。
毛先生平時雖會打打籃球,卻沒跑步習慣,路跑當天也是硬撐完賽,導致韌帶和肌肉都發炎。林瀛洲提醒,想要安全挑戰半馬,平時訓練量應達到一次能跑完15公里;挑戰全馬,賽前訓練量擇要達到一次能跑完30公里。
跑季期間也有不少過度訓練跑者就醫,傷勢嚴重程度多遠超過假日跑者。林瀛洲強調,正常情況下,疲勞感若在訓練後24小時內恢復,代表身體已適應,下次可適時增加訓練量,若逾24小時仍覺不適,則應拉長休息時間、或降低訓練強度;運動後可在酸痛關節施以冰敷,隔日再進行冷熱水療,以加速循環進行修補。
熱愛運動的營養師楊承樺表示,除平時的訓練之外,賽前飲食對路跑身體狀況有絕對的影響,路跑時主要能量來源為儲存於肌肉的肝醣,所以賽前一天的飲食要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占比應逾當日飲食比例的一半,蔬菜和蛋白質則各占1/4,前一天若還有進行輕度訓練,訓練後更要立刻補充碳水化合物,避免路跑當天因肝醣存量不足,出現疲累、乏力及愈跑愈慢的「撞牆」情形。
(中國時報)
--
跑季遇空汙季 呼吸道患者多2成
近來天氣涼爽,跑步的人變多,但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台灣空汙最嚴重的時節,許多地區的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飆高,醫師指出,10月底至今,門診疑似因運動吸入過多空汙,造成鼻塞、喉嚨痛等患者,至少增加2成,提醒有心血管、呼吸道等敏感族群,應避免在PM2.5濃度高時外出。
秋冬跑起步來不僅舒爽,發生熱傷害機會也大幅降低,成為名副其實的「跑季」,但空汙問題常被忽略。環保署監資處副處長張順欽說,入秋後,在東北風吹拂下,中央山脈背風面,容易造成下沉氣流,導致中南部擴散條件變差,空氣品質普遍不好。
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曾梓展說,10月底至今,門診增加逾2成鼻塞、喉嚨痛的患者,因沒有合併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所以排除感冒因素,且當中以年輕人居多,進一步問診發現,部分患者近期都有從事戶外運動,推測是因吸入過多空汙所致。
高雄榮總家醫部主治醫師薛光傑強調,若在PM2.5濃度高時外出跑步,會因為運動時的大口呼吸、吸入更多髒東西,除了易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等上呼吸道疾病外,也會造成眼睛刺痛、結膜炎等情形,PM2.5會穿破肺泡,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對身體健康影響甚大。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指出,環保署去年各汙染物每小時平均濃度變化資料顯示,PM2.5濃度在清晨6至9時、傍晚5至8時的交通尖峰時段較高,但多數路跑活動都從清晨6時開始,呼籲民眾,若發現當天PM2.5濃度高,便應避免外出,平時有晨運習慣者,也應在6點前結束。
(中國時報)
--
擅改劑量危害大 用藥安全有撇步
胡亂用藥後果嚴重,除危害健康更可能要緊急送醫!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李韋瑩指出,曾有民眾因誤用止痛貼片導致呼吸抑止,結果送醫急救才撿回一命。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宏一強調,必須正確使用藥物才能得到藥效,民眾應根據標示安全用藥,否則後果甚虞。
在16日的「馬偕醫院正確用藥資源中心成果發表記者會」上,院方特別安排了一場行動短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在藥師們和民眾前秀出「藥品分三級、用藥看標示」的主題。院方又讓年輕人發揮創意,把用藥安全的課題以饒舌音樂唱出來,台下眾人都到感到新奇有趣。
錯誤用藥危害性命
葉宏一在記者會上分享他作為心臟科醫師的經驗,「曾有50多歲的病人感到胸悶,他的同事遂拿自己的心臟科藥物讓他服用,結果導致該名病人血壓過低暈倒送醫。」他表示,希望從年輕一輩的學生開始,加強宣導正確用藥的重要性,讓他們為家庭的用藥安全把關。
李韋瑩強調,根據標示使用藥物非常重要。常有民眾主觀地認為藥效不足,就自行調整用藥劑量,這樣的行為非常危險。就曾有癌症末期的60多歲老人,把醫生處方的止痛片當成藥布亂貼,無視三天一片的用藥指示,一次把五片貼滿全身。由於該貼片是鴉片類的麻醉止痛劑,會抑制中樞神經,結果造成病患呼吸抑止需送醫急救。
據標示安全用藥
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組長張雅惠也表示,近期有民眾以為每一小包藥就是一次服用的劑量,結果把其中一類藥物一次大量吞掉。她提醒,「每家診所或醫院的藥物包裝不盡相同,民眾應仔細確認藥袋標示再使用藥品,以免誤用。」另外她表示,有半數尋求諮詢的民眾會因感覺藥效不足,擅自更改用藥劑量,這是目前最需宣導更正的問題。
李韋瑩提醒,除了咀嚼片以外,一般口服藥物應配以開水吞服,以免藥物卡在喉嚨,傷害食道黏膜組織。而藥物需根據指示飯前、飯後或空腹服用,才能確保藥效。
她另提醒民眾,不應將拿到的藥品全丟到冰箱裡,因為若包裝上未有標示則不需冷藏,以免影響療效,藥物也應存放在安全地方以防孩童誤服。如在使用藥物時有不清楚的地方,應聯絡醫院,問清楚後再行用藥。
(台灣醒報)
評論
偽善的總統 盲目的執政黨/毛振飛(2016工鬥絕食代表、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
《蘋果日報》11月14日報載,總統蔡英文面對《勞基法》修法爭議時指出:「勞工本來就是我們民進黨心裡最軟的那塊,做總統的我覺得很痛苦。」至於非砍七天國定假日不可的原因,則是台灣經濟轉型的必要之惡:「如果這社會承受得了,我們願意給勞工最好的環境。」言下之意就是「政府挺企業,勞工才配過更好」的邏輯。
這樣的論調其實一點都不陌生。4年前的現在,當輿論抨擊馬政府對薪資提升毫無辦法時,前總統馬英九的回答是:「因為產業結構問題,沒有把技術水準提高,所以廠商覺得錢還賺得不夠,薪資就不能加。」兩相對照,蔡英文對於此次一例一休及砍假的出發點,與馬政府並無不同。
砍七天假討好資方
拿蔡英文念茲在茲的中小企業來談吧!依據經濟部《2015中小企業白皮書》所載,一個2014年在中小企業工作的勞工年總工時,竟超出勞動部統計的平均值124小時!而一個中小企業平均給勞工的薪資是1153元/天,平均僱用約6名員工,換句話說,平均一個中小企業要為七天國假付出的人事成本僅約5萬元。
蔡英文總統不去探究部分中小企業靠「長工時低工資」生存的「產業轉型問題」,反而一味要求勞工犧牲,試圖討好這樣的爛企業,那麼未來怎麼可能挽救過勞?一個一年不願意付出幾萬元的中小企業,阻斷的卻是900萬名勞工用7天假活絡國內經濟的機會,作為完全執政的政府,目光如豆又盲目討好資方,更顯得蔡英文總統的痛苦其實非常偽善。
蔡英文總統說「她沒有背叛勞工」,但是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早在本月12日就表態「修正案周四會出委員會」,明顯罔顧公聽會與民主精神。在台灣勞工平均每11天就有一個勞工過勞死的當下,選擇利用低底薪、鼓勵加班、延長工時的邏輯產生的一例一休,和落實周休二日、縮短工時、維持七天假以遏止過勞之間,蔡英文選擇的是不思轉型的財團與中小企業。
(蘋果日報)
--
靠說話營生的作家/朱宥勳(作家、《秘密讀者》編輯委員)
就在月初,我受邀到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的台灣文化中心演講,主題是對日本的讀者介紹台灣文學的現況。現場我以中文演說,由翻譯了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天野健太郎先生擔任口譯。這是一次蠻奇妙的經驗,從與會日本讀者的交流中,我們必須重新說明「副刊」、「文學獎」等習以為常的概念,從而感受到台灣這些制度本身的特殊性。
而我推薦了數位近年值得期待的新銳作家,其中很自然地包含了幾位書寫同志題材者,也有聽眾好奇發問:「在台灣,談論同志文學或同志議題是自然的事情嗎?」這對於日本讀者來說,似乎還是有點難於想像的。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有機會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果然還是有些值得自信之處的。
稿費收入不如演講
而在會後,與主辦單位的天野先生和黃碧君小姐的席間談會,也得到了很多有趣的比較。比如說,在台灣,書籍出版之後的「行銷」主要是出版社在操心。但在日本,出版社會認為自己的責任是「好好做書」,行銷方案是由書店、通路來設計。因此,就曾有台灣作家在與日本出版社簽約時,詢問編輯:「你們想怎麼行銷這本書?需不需要我配合活動?」結果這句在台灣的出版過程中稀鬆平常的話,竟讓編輯瞬間當機,什麼都答不上來。
最有趣的,是關於作家「說話」的能力。天野先生表示,在他合作過的作家當中,普遍來講,他覺得台灣作家對於「公開演講」是最駕輕就熟的。因此跟台灣作家合作這些活動時,都不需要太操心。相反的,許多日本作家幾乎沒有辦法處理這種場面,必須寫好了稿子上去低頭念完。
當然,也許天野先生是出於禮貌的過譽之詞,但以作家的收入分布來看,這件事卻不是不能想像的。9月底我和朋友編輯的文學刊物《秘密讀者》曾對120名寫作者調查,其中有半數左右是出過書的作家,另外半數則還在累積寫作資歷的階段。其中,每個月透過稿費獲得的收入,平均是2877元,即便是出了書的作家,平均也僅有3811元。平均每字的稿費,出書後的作家,也只從0.9元微幅上升到1.1元。
但相較之下,出書前後的演講酬勞,會從每小時平均797元上升到1429元。(一場演講邀約通常是2小時)而台灣各地大小的文學獎極多,如果寫作者受邀擔任文學獎評審,平均每場酬勞是5448元,出書的作家更會提升到6552元。兩相對照,台灣作家「會說話」恐怕是其來有自,因為無論是演講還是評審,都是需要公開發言的表演性活動,如果作家想要以文學知識營生,指望稿費不如指望講台可靠。而根據天野先生的說法,日本作家的收入主要都是純粹靠稿費,說話能力如何自然也就不是必要條件。
人們聽講意願較高
這種收入形態,其實反映了文學社群奇特的市場生態——人們聆聽演講的意願,其實是高於閱讀一本書的。但為什麼呢?如果對文學沒有興趣,那怎麼能忍受坐在那裡兩個小時呢?如果有興趣,同樣的時間,也可以讀上不少章節了。是否因為長久受到台灣教育體系的規制,對於「他律」形態的聽講,比「自律」形態的閱讀更能習慣?箇中原因,恐怕需要更大規模的調查了。政府單位喊著振興閱讀、推廣文學的口號已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了,或許先該做的,就是透過國家級的力量去釐清整個市場上的讀者特性吧。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