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71204

輪班隔8小時 增把關機制 綠達共識《勞基法》修法今拼初審

民進黨原打算上月二十三日完成《勞動基準法》初審,因在野黨強力杯葛,黨內也出現雜音,修法延宕,上周經閣揆賴清德兩度親自與綠委溝通後,已就爭議較大的「鬆綁七休一」及「輪班間隔」部分達成共識,其中鬆綁七休一部分將由勞動部主動公告適用行業;輪班間隔原則十一小時,增訂八小時的例外特殊狀況,須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勞動部核准,雙重把關機制。勞團批修法仍有過勞疑慮;工總則認為,若都要經主管機關認定,緩不濟急。



立法院衛環、經濟委員會今將聯席續審《勞基法》修正草案,藍綠黨團今皆甲級動員,國民黨視情況決定是否杯葛,民進黨則盼今將草案送出委員會,最晚周三就要完成初審,預計明年一月立法院臨時會通過。勞團今將赴立院抗議,立院則已架設拒馬,嚴陣以待。

鬆綁七休一須公告
這次政院版《勞基法》修正草案,包括「有條件鬆綁七休一」、「休息日加班工資核實計算」、「加班工時每月上限最高五十四小時,且三個月總工時不得超過一百三十八小時」、「輪班間隔原則十一小時、例外八小時」、「未休完的特休假可延至次年使用」五大修法面向,不過草案一出爐,被質疑傾向資方立場,引發勞團抗爭。
綠營也出現反彈,賴清德上周三、四緊急與綠委餐會疏通,達成共識。民進黨團今將修正動議,新增「輪班間隔八小時的例外特殊狀況、專業狀況,須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勞動部核准」把關機制入法。另要求「鬆綁七休一」行業由勞動部公告。

缺人力非放寬理由
勞動部長林美珠本月一日也赴民進黨團會議說明,鬆綁七休一部分,允諾增加中央主管機關把關機制的三道行政措施。第一道機制是去年九月勞動部函釋一例一休有三例外,如屠宰業或運輸業、媒體採訪業、觀光旅遊業,將檢視是否需要調整;第二道是放寬七休一的產業,勞動部將召集各部會盤點後一次公告,定期檢討,不採企業申請制,若只是因人力不足,勞動部就不會同意放寬;第三道則是公告放寬產業,會依《行政程序法》規定,附條件與附期限。
黨政高層指出,未來鬆綁七休一及輪班間隔,都須主管機關同意,但哪些行業可放寬,由國發會及勞動部盤整中。但國發會與勞動部昨都不願說明究竟哪些產業可放寬;勞動部主祕陳明仁說,立院審議時會盡力說明。

企業批「走回頭路」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說,希望在野黨不要惡意杯葛;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李彥秀說,勞動部應在法令上多幫勞工把關,怎會把相關權責交給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等於自己放棄最後的底線;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說,黨團建議應先訂出輪班間隔十一小時的日出條款,先實施看看再決定是否需要調整。
工總祕書長蔡練生指,全台有幾十萬家企業,若都要主管機關認定,「他們會不會太忙?」且企業經營有時效性,若再經三道把關,「也緩不濟急了」。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也認為,改為主管機關認定等於回到原點,過去一年就是因窒礙難行才需要修法,現卻走「回頭路」。

勞團憂釀過勞風險
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強調,七休一和輪班間隔十一小時,是為維護勞工身心健康和基本勞動人權,「不應有任何配套或設計制度鬆綁」,修法讓勞工有過勞疑慮,發生職業災害風險也提高;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也說,鬆綁七休一的部分,勞動部應建立認定基準,明確告訴大家在什麼條件下才可鬆綁,「如果勞工必須工作七天以上,每天工時上限為十小時」,同時也應限制加班人數,才能兼顧企業彈性和勞工安全。
「過勞功德會」數十人昨到政院外抗議,其中十人「落髮剃度」代表做功德,仿喪葬儀式誦「清德老君勞基法功德經」,誦念《勞基法》,象徵「送它一程」;另為總統蔡英文、賴清德、林美珠設「神壇」,批三人是「無良天尊」,現場焚燒紙紮房且翻桌拆壇。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1204/LN01/LN01_004.jpg

資方要彈性 勞方批假動作 新法納把關機制 勞動部遲未鬆口適用產業

政院與綠委達成《勞動基準法》修法共識,鬆綁七休一將由勞動部主動公告適用的行業,輪班間隔縮為八小時,則需主管機關核准。不過,由於勞動部對於哪些產業可以鬆綁遲未鬆口,包括運輸業、醫護人員、中小企業、表演工作者都持觀望態度;資方盼多點彈性,勞方希望確保權益。
在鬆綁七休一部分,目前《勞基法》規定勞工每七天應有一天例假,但勞動部去年發出令釋,宣告有三個例外可挪移例假,最長可讓勞工連上十二天班不違法。該令釋指,包括年節等放假日時,屠宰業、載運旅客的運輸業因公眾生活便利而有必要者;勞工工作地點在海上、高山、偏遠地區等特殊地點,往返耗時者;勞工在國外、船上、飛機上、闈場、電廠歲修執行職務者。挪移前要徵得勞工同意,去年十月起生效。

現僅特殊節日放寬
黨政高層說,現雖有運輸業、媒體業等產業已放寬至多可連上十二天,但僅限特殊節日,且採一次性申請,不少企業界都希望鬆綁,未來也將增加適用產業類別,如藝術表演工作者等,且明訂放寬條件及期限,並滾動式檢討。勞動部主祕陳明仁說,勞動部原則上還是堅持周休二日,未來若要鬆綁則須經主管機關同意。

傳產業盼勞僱自訂
運輸業目前已可挪移例假,讓員工最長可連上十二天。國光客運總經理吳忠錫說,相信交通主管機關了解客運業對彈性調度班表的需求性,並強調駕駛就是客運最重要的元素,公司不可能陷自己於不義,駕駛工時不會過長,也不會讓過勞發生。台鐵局則說,不便表示意見,但一定遵照法規辦理。未來藝術表演工作者也可能列入鬆綁七休一的產業之一,雲門舞集昨說,施行一例一休後,他們已按狀況調整,現還不清楚最新修法狀況,暫無法回應。
至於輪班間隔經主管機關同意後可縮短至八小時,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認為,輪班間隔已有勞資協調機制,不必加設把關機制。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常務理事鄧雅文也批評,設輪班間隔把關機制「都是假動作」,因把關機制沒約束力,如輪班間隔降為八小時,只會使護理人員更加過勞。
不少中小企業或傳產也希望縮短輪班間隔。月亮咬一口、香等烘焙工廠的老闆鄭淵斌說,法令鬆綁是對的,很多細節留給勞僱雙方約定,較有彈性,有的員工想縮短工時,有的也想多賺錢,訂太死老闆賺不到錢,員工也沒得賺。

「沒睡飽又得出勤」
墾丁天鵝湖飯店總裁林富男也說,以經營飯店為例,有明顯淡、旺季之分,逢旺季他想多給加班費,員工想加班賺錢,在逢七得休一情況下,就會被認定違法,「太不合理」;至於輪班間隔是否從十一小時縮為八小時,他覺得沒有必要,員工下班後該有足夠休息時間再出勤。
在機械廠上班的台中陳先生則說:「不明白為何政府總向資方妥協,看來誰當家都一樣,給了資方彈性,就會過勞無極限,真的讓人很失望!」在冷凍廠上班的林先生說,逢七休一,讓排假失去彈性,若改十二休二,讓排假多些彈性,他會支持;但若輪班間隔縮短,可能會變沒睡飽又得出勤,他則反對。

7休1現行例外規定及修法方向
現行規定:
.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之休息,原則上勞工不得連續工作逾6日
.例外情況:事前經得勞工同意後,限二周期內適當調整原定之例假,其間隔至多12日
1.屠宰業、載運旅客的運輸業,因應國定假日公眾生活便利,可適當調整例假
2.工作地點在海上、高山或偏遠地區,交通耗時者
3.在國外、船艦、航空器、闈場或電廠歲修執行職務者
修法方向:
.現行7休1僅有3種情況例外,未來將檢討放寬,納入更多產業,目前由勞委會及國發會盤整中
.確認放寬的產業後,由勞委會進行公告
.增訂放寬7休1的條件及期限,並滾動式檢討

「修法只許成功」賴揆上火線

閣揆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就表示年初剛施行的一例一休,須透過函釋放寬或盡速修法;九月接任行政院長後,賴也將《勞動基準法》修法視為第一要務,但政院版修法出爐後,勞團和黨內反對聲音不斷,賴揆只好親上火線,不但積極與綠委溝通,也頻上媒體接受專訪,因他認為此次是唯一修法機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不能再出差錯。
據了解,一例一休在年初施行後,企業界和中小企業勞工就頗多怨言,前閣揆林全雖也明白企業及勞工反彈,但因剛修法完需時間施行、蒐集資料,加上時機和政治能量尚未成熟,所以未提修法。

叩蔣萬安溝通
綠營人士說,當時黨內立委也怨聲載道,表示地方上壓力很大,所以賴接閣揆後,除了他自己認為有修法必要,也被半逼著要修法。
然而,隨著政院版鬆綁七休一、放寬輪班間隔等修法方向出爐,輿論卻轉向,質疑政院版太偏向資方,原本要求修法的綠委也轉趨保守,甚至出面唱反調,賴揆只好親自出馬,安撫輿論及黨內反彈聲浪。賴揆甚至致電在野黨藍委蔣萬安,也傳簡訊給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力促完成《勞基法》修法。

勞動政策 應以保護社會健康為依歸/鄭雅文(台大公衛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張書森(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工作,關係著我們每一個人以及下一代的健康福祉。工作狀況,不僅影響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也影響著家庭生活、兒童青少年教養、社區功能,以及整體人口的身心理健康。
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與失業潮,是造成自殺率、心理疾病罹病率與青少年問題行為上升的重要因素。台灣長期失業率變化,也和自殺死亡率的變動有密切相關。然而,經濟衰退與人口健康之間的關聯並非必然。國際公衛學者史塔克勒等人在《失控的撙節》一書中,即詳細描述各國的勞動政策,如何在全球經濟蕭條之時,扮演社會保護功能:當勞動政策積極保護勞動者,可緩和經濟衰退對自殺率的負面影響。換言之,保護勞工的勞動政策,能對抗經濟危機;以保護產業為名但忽視勞動者健康保護的政策,造成更大的公衛危機。

政府退位勞工困境
勞動政策理應保障勞動者。然而,台灣的勞動政策卻充滿「促進產業發展」與去管制的思維。例如《職業安全衛生法》在2013年新增第6條第2項「過勞預防條款」,雖以強化雇主預防過勞的責任為名,但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在2015年公布的「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指引」卻強調,「勞動條件檢查並未能解決根源問題」、「期盼事業單位能自主管理」。又如目前《勞基法》修法,美其名有層層把關,實際上卻是政府退位、勞動政策自廢武功的作為,將迫使勞工陷入自力救濟的困境。
工作者每7天應享有1天休假,這規範出現在國際勞工組織1921年頒布的《每週休息公約》(C14),目的是為了保護勞動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班與班之間的休息時間(daily rest),國際間一般訂為至少要有10至12小時,也是為了讓工作者每天都能獲得固定且充分的休息。

勞工健康基本人權
遺憾的是,政府以產業有淡旺季、產業界有排班困難、勞工需要加班以增加收入,作為修法說詞,其實是把勞工視為配合產業發展的工具,讓勞工必須掙扎於麵包與健康之間。
此修法方向,不僅無助於減緩台灣蔓延的過勞問題,也將造成家庭與社會健康的惡化。
政府必須從勞工健康本是基本人權的一環為原則,全面檢視所有與勞工健康有關的公共政策,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的「所有政策均以健康為依歸」(health in all policies)。我們強調,勞動政策的主旨不是為了促進產業發展,而是為了保護勞動者、保護社會。真正以保護勞動者為依歸的勞動政策,才是對抗未來不穩定的經濟情勢與社會健康風險的重要機制。

(蘋果日報)
--
一例一休修法再叩關 力拚本周初審通過

一例一休修法,今天再度叩關,行政院與執政黨立委上周就修正鬆綁七休一及輪班制達成共識,將由黨團在今天提案修法。其中輪班間隔例外允許八小時,將以「把關機制入法」方式化解疑慮;鬆綁七休一則在不修正政院版條文下,以行政措施嚴增三道把關機制。微調過的勞基法修正草案,執政黨力拚在本周立法院委員會初審通過。

立法院衛環及經濟委員會今天再度聯席審查勞基法修正案,原本傳出民進黨今天就要完成初審,戰線雖拉長為本周內,但立院內外已是山雨欲來,院方上周五起已以拒馬和鐵柵欄封閉群賢樓大門等三個出入口,昨天更強化警力守備,包括勞團及軍公教團體等也號召到現場抗議。

在兩周前委員會表決慘遭挫敗,民進黨積極整軍飭紀,行政院長賴清德連日安排媒體專訪澄清外界疑慮並宣示修法決心,今天上午並再度接受廣播媒體訪問,同一時間,民進黨立院黨團也會針對政院版草案提出修正動議公布最後確認文字,作為與在野黨溝通的基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天表達反對急修法的立場,呼籲政府多辦幾場公聽會,讓勞資雙方達成基本共識,達到勞資平衡才是正確作法。

根據政院與民進黨立委達成的修法共識,在輪班制間隔方面,行政院版訂為原則十一小時,經勞資協商或工會同意可允許例外八小時,將放寬八小時需要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中央主管機關,依特殊行業、特殊情況核准」的把關機制入法。避免讓外界認為將例外淪為常態。

在七休一部分,以不修正政院版條文下,增加三道把關機制的行政措施。包括:一、所有產業都會面臨的情況,即出國出差、員工訓練等通案情形,勞動部將主動重新檢視並予以調整;二、針對特定行業之特殊狀況,勞動部將召集各部會盤點後,主動對外公告,並定期檢討,但不採企業申請制,若是因人力不足,勞動部不同意放寬;三、前述兩項之外的產業,可向勞動部反應,經勞資學政平台進行審理並認定。

儘管民進黨看似「安內」成功,但反彈一例一休再修法的青年及勞團聲浪並無減弱跡象,昨天已有勞團赴行政院前舉辦「過勞大悲功德大法會」,十名青年當場剃度抗議勞基法修惡。社運團體今天也將到立院抗議,立院拒馬嚴陣以待。

(聯合報)
--
輪班間隔8小時 把關機制入法

行政院《勞基法》修正草案明訂輪班間隔為11小時,但「經勞資協商可縮減為8小時」,勞團與綠委對此無法認同。據了解,行政院長賴清德與綠委已達成共識,鬆綁七休一不變,但民進黨團將對輪班間隔條文提出修正版,明訂例外產業及情況將由勞動部公告,以緩解外界疑慮。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已向賴揆建議,由黨團提修正動議,讓特殊行業、特殊情況的把關機制可以入法;據透露,具體條文大致與原草案相同,但會加上「例外產業及情況將由主管機關公告」等相關字眼。

民進黨籍社環委員會召委林靜儀,今與周三兩天將再次排審《勞基法》修正草案,藍綠黨團都祭出甲級動員,民進黨並協調聯席的經濟委員會停開;勞團昨天已展開抗議,立法院周遭再次架設拒馬。

此次再修法,爭執焦點在輪班間隔時數,雖然原則為11小時,但「經勞資協商可縮減為8小時」,引發外界質疑將導致交通運輸、護理師等從業人員過勞,擔心新法一旦實施,原則11小時恐怕會成為例外,8小時反成為主流。

政院高層私下坦言,去年底《勞基法》修正三讀通過,輪班間隔11小時,尚未公告實施時間,勞動部調查許多行業反映「做不到」,若一致實施,恐衍生更多問題;因此政院版再修法草案允許例外8小時,目的是讓輪班間隔11小時可盡快上路,而非讓所有業者都採循「例外」。

三例外 勞資協商可免七休一

勞動部官員表示,今日法案會進入逐條審查,讓立委共同討論,勞動部會尊重立法院的審議結果。

政院高層指出,勞動部已在盤點哪些產業的輪班間隔維持在8小時。

七休一部份,勞動部長林美珠上周赴民進黨團會議報告,定調不會改變,但會重新公告現行七休一函釋中的「三例外」,並有把關機制。

所謂「三例外」是指經勞資協商同意後,可免於七休一,第一是屠宰業、承載旅客的運輸業,因應公眾生活便利,可適當調整例假;第二是工作地點在海上、高山或偏遠地區,交通耗時;第三是在國外、船艦、航空器、闈場或電廠歲修執行職務,也可比照辦理。函釋內容是否需要隨著修法連動調整,勞動部會再做討論。

至於把關機制將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再經勞動部審議許可後,才會對外公告哪些行業可以鬆綁七休一。

輪班間隔11小時 只能多不能少

一例一休再修法,民進黨本周可能以人數優勢送出委員會。對於民進黨團可能提出修正動議,輪班間隔8小時的例外須由主管機關公告才適用。對此,藍委蔣萬安表示,輪班時間11小時就是底線,只能多不能再少。

蔣萬安表示,上次委員會審議,使用冗長發言是為了後來舉辦公聽會,讓更多勞方聲音被聽見。這周希望能夠進入嚴格的逐條審查,希望立委發言不會被打斷,歡迎公開辯論《勞基法》。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晚也說,應該多辦幾場公聽會,讓勞資雙方達成共識。

蔣萬安指出,尚未看到民進黨的修正動議,但如果又要調整,勞動部也應該針對這部分重新盤點,並且徵求可能受影響職業的意見;過去勞動部的報告已經很不確實,難以說服人了,如果又有調整,應給勞動部時間研究,修法不用這麼急。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彥秀則質疑,有些主管機關自己本身就是當慣老闆了,比如台鐵局、公立醫院都在排「花花班」(畸形班表),政府自己帶頭違反《勞基法》,現在竟然要由主管機關來公告哪些職業適用輪班間隔8小時?「這些『特定』行業的人難道一天有28小時可以用?」

李彥秀也批評政院版的《勞基法》修法所謂的「把關」都是假把關,現在勞檢跟工會已明顯不足,又把所有事情都推給勞資協議,「如果是這樣,勞動部可以廢了,壓榨勞工做功德好了!」

李彥秀強調,國民黨將嚴守輪班間隔11小時以及七休一不能鬆綁的底線。

李彥秀也提到,針對特休遞延部分,遞延的要求必須由勞方「主動」提出;休假日出勤的部分則應該給予更多加成,至於要多少倍薪,可以討論;她也提案國定假日要增加3天,一天是元旦隔日,另外兩天由人事行政總處看該年度連假的部分直接補上。

至於國民黨是否在不得已情況下「動武」,蔣萬安說過去武鬥阻擋的結果就是被綠營強勢碾壓通過,沒有人去檢視修法的問題,問題也無法凸顯,與其這樣不如多花時間審查,凸顯這次修法的問題,看清政府沒有完整規畫,還是執政黨只有黨意沒有民意。

把關《勞基法》 學者籲個案審查

立院今將審查《勞基法》修正案,蔡政府也擬在輪班間隔從11小時縮短為8小時及七休一鬆綁中納入政府把關機制。學者建議,政府把關不該只是指定「行業別」,否則原先運作良好的雇主也會「依法擺爛」,縮減勞動權益,應建立個案審查機制,才能真正落實把關。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副教授辛炳隆指出,若公司有必要縮短輪班間隔或鬆綁七休一,應是特殊且緊急的情況下才產生的需求,例如廠商年度總盤點,或製造業遇到年度的機械大修,逼不得已才需在這段期間內有更多人力出勤,畢竟每個公司的營運情況都不相同,也許某公司可在輪班間隔11小時的情況下運作,但一旦政府指定某行業可縮短,恐將導致該行業內的所有公司都會比照辦理。

辛炳隆表示,假如輪班間隔11小時縮短至8小時,和七休一鬆綁兩者的把關制度,都一樣是由政府制定「行業別」,那就不是妥當的措施。他建議,勞資雙方進入協商前,應由發生特殊情境的個案公司提出申請,交由主管機關審查,或事前敘明可啟動協商的客觀條件,而非單純指定行業別。另一方面,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表示,包括七休一以及輪班間隔至少11小時,都是維護勞動者的身心健康的必要條件,應是鐵一般規定,沒有任何討論空間,不該因為政府端出任何把關機制,就可以鬆綁放寬,否則就違背了基本勞工人權,只會傷害勞工身心健康。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毛振飛指出,勞動部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站在資方立場,從來沒辦法從勞工角度出發以保障勞工權益,才被譏笑是「資動部」,包括責任制獲各項變形工時概念,都是勞動部替資方開後門,導致勞工過勞,無法信任勞動部會真正替勞工把關,因此《勞基法》修正只能從嚴,絕不能放寬。

(中國時報)

社會

iOS再更新 換iX臉部解鎖失效 問題百出惹議「沒事建議暫時別更新」

蘋果iPhone前天發生全球大規模當機事件後,緊急釋出最新iOS 11.2作業系統,但是最貴iPhone X的部分用戶卻反應更新後臉部辨識解鎖失效。雖重開機後應可修正問題,這代iOS問題百出已讓人議論紛紛。

緊急上架有疏漏
網路論壇與推特有用戶指出,iX主打的臉部辨識Face ID功能,更新到iOS 11.2版本後辨識失敗,迫使他關掉Face ID。稍後嘗試重新設定時,又出現「Face ID無法使用,請稍後再嘗試設定」的警告訊息。
3C達人電腦王阿達說,可能就是蘋果為因應黑屏重大缺失,緊急先推出iOS 11.2版本,又沒時間完整抓蟲(debug)導致,他開玩笑說:「搞不好過兩天iOS 11.3馬上出來了。」建議蘋果用戶如手上iPhone沒問題,暫時先別更新,以免越更新,問題越多。

重開機恢復正常
9to5Mac報導則指出,並非所有iX用戶都遇上這個問題,有些人升級軟體後仍可正常使用。大部分的用戶重開機後就能啟動Face ID。Neowin網站則指出,可能有些iX用戶前天想避開iOS 11.1.2版本造成的當機,刻意調整時間日期設定,導致Face ID失效。建議用戶把時間恢復為自動設定,重新開機。
要重開機,須同時按住側面的電源與一個音量鍵,然後滑螢幕關掉電源,螢幕全黑後再按下電源鍵開機。若這樣還不能啟動Face ID,就該聯絡蘋果客服求助了。
iOS前天因日期bug,導致部分用戶的iPhone、iPad在跨日進入2日凌晨後螢幕全黑,蘋果緊急釋出iOS 11.2補救。有外國網友留言說:「iPhone X是歷代最好的iPhone,iOS 11則是歷代問題最多的iOS。」

(蘋果日報)
--
有線電視分組付費 明年上路 多家業者提案 從188~535元不等

NCC月底完成審議公告

有線電視「分組付費」明年正式上路!儘管業界意見不一及法源還待確立,但已有近十家有線電視業者提出分組付費案,月費包括五三五元、四百元等諸多組合,還有最低一八八元頻道套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預訂月底完成審議公告,研議多年新制在明年一月就將有首批業者實施。

有線電視目前有五百多萬訂戶,月費約五百至五百五十元,市場營收一年約三百億元。而過去是「付費統包」,頻道雖達上百,但不乏濫竽充數,有頻道為省成本而不斷重播節目,也有業者隨意調整或下架頻道節目等,消費者未有選擇權。

因應有線電視明年全面數位化,也讓收視權回歸民眾,NCC積極推「分組付費」制;目前先採「建議」而非強制,發文提出「至少一組低於四百元」的建議案,鼓勵業者自主提案。

迄今已有約十家業者提案。NCC副主委翁伯宗指出,NCC代審的台南市、澎湖、金門為例,就有四家提案,費用從一八八元到五三五元不等,其中包括凱擘、中嘉、台數科等系統商旗下業者;另有其他縣市業者提出兩百至四百元等不同組合。

低價組合多為傳統冷門頻道

據觀察,業者所提低價組合,頻道數雖符合至少二十三個的標準,但除無線數位台及政府規定兒少、教育等必載頻道,多是傳統較冷門的素人歌唱台、宗教台或股市台等,熱門的電影台、體育台等則不在其中。媒改團體因而呼籲慎審,避免「低價搶客」、劣幣反驅良幣。

翁伯宗指出,NCC及縣市預計月底審完費率公告,明年一月實施。由於首批推新制的方案具指標性,NCC審查很審慎,並非提了就一定過,各地民眾收視狀況、產業健全化等都會考量,更會評估成本與內容是否符合價格。

台北市已宣示二○一九年全面分組付費,但部分立委對強制實施法源仍有疑問;翁伯宗指出,有線電視廣播法有明定收費標準由中央制訂,但業界以及立委仍有不同意見,近日會再開說明會與各界溝通,力求建立共識再全面推行。

有線電視付費新制將上路 恐惡性削價競爭

系統壟斷及頻道上下架不透明問題 急待解決

NCC推動分組付費新制明年上路,學界雖支持消費者可有更多的付費選擇,不必再付上千元訂一堆不想看的頻道及節目;但學者及媒體團體也警告,有線電視市場更結構性的系統壟斷及頻道上下架不透明的問題還是急待解決,否則未來恐會出現將較不好頻道全部包裝成基礎套餐,衍生「惡性削價競爭」來搶訂戶,連帶造成頻道價格更被壓低而影響內容,消費者仍是受害者。

恐將較不佳頻道包裝成基礎套餐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政策專員鄭人豪表示,NCC應建立一套完整遊戲規則,避免業者將較不佳頻道全包裝成基礎套餐,向下分組恐會引發削價競爭,連帶擠壓頻道價格及利潤,造成內容更不佳,而民眾若想看較好的頻道,反須負擔較高月費。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也表示,分組付費只改善一部分,有線電視系統壟斷及頻道節目上下架機制不透明的沉痾無法解決,過去是業者收錢強迫給一百多個頻道,未來頻道上下架如果不透明,月費一八八元的頻道組合與六百元的頻道組合還是業者決定,消費者的選擇權還是不全,改革關鍵是頻道上下架機制透明化,有線電視市場才能真正更健全。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則認為,NCC推分組付費的初衷是建立自然淘汰機制,讓好頻道續存,不好頻道退場,但這其實早就該推動,迄今恐已是一、二十年前的舊政策思維了。現在的市場並不缺競爭,有線業者除要和同業競爭外,包含MOD、OTT等新型態的影視服務也都是敵手。

近年1成民眾退訂 改採網路收看

資策會曾調查,七成以上民眾會改用手機看影音;也有調查顯示,近年約有一成以上民眾在逐漸退訂有線電視而改採其他網路管道收看影音。而OTT業者收費每月一百多元較便宜,且可有諸如「三天三十元」等更多元且彈性收費方式,對有線電視業者都是很大競爭。

賴祥蔚認為,只要有競爭,市場機制就會發生作用,業者必須提出更好產品及服務吸引用戶,NCC應尊重市場機制,但最大責任應是維持市場的健康並確保競爭公平,尤要避免惡性「削價競爭」情形發生。

日前凱擘宣布將自訂一套收視率調查規範,做為新年度頻道上下架的依據,賴祥蔚也認為,這是一個正確方向,NCC也應該督促業者建立類似這樣的透明上下架機制,才能健全有線電視環境。

分組級距不夠具體/ 業者喊苦 無所適從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目前定調「分組付費」是鼓勵非強迫,不過有線電視業者已紛紛喊苦。系統業者表示,政策喊得震天響,但NCC沒有提出分組的費用級距與具體措施,讓業者無所適從;頻道業者則指出,分組付費茲事體大,應廣納各方意見,不應僅由系統商片面決定,呼籲NCC等主管機關應盡速召開公聽會,廣納各方意見。

目前陸續已有多家系統業者提出明年的分組付費費率,政策看似踏出第一步,不過有系統台業者無奈表示,為讓費率審查過關,大家只能盡可能配合政策提出方案,但目前NCC連費率要如何制定都說不清楚,且還維持六百元的天花板上限,業者只好「向下分組」不斷降地板價,變成另類「削價」,恐傷害產業發展,對收視戶也非好事。

籲速開公聽會 找出落實新制的共識

有業者則認為,分組付費對於有線電視產業有正面的助益,而且選擇變多也有助於吸引消費者。不過,主管機關是應與業界多討論,找出分組機制如何落實的共識,才能讓政策美意落實。

除系統業者抱怨,製作內容的頻道業者也跳腳。有頻道業者表示,分組付費可能造成系統業者的獲利下降,連帶會影響頻道的授權費,進而影響內容品質。此外,分組意義應代表組別間會有差異,電視台當然希望能被放到較好的組別,但如此一來,上下架的決定權又回到系統業者手上。

據了解,目前就已有系統業者要求頻道節目再砍半版權費,才能進入基礎套餐。以頻道業者為主的衛星廣播電視公會呼籲,討論分組付費,不能忽視系統商與頻道商間的不對等關係,也不能只聽片面意見,選擇權應交由觀眾決定。NCC應速開公聽會廣納各方意見,對有線電視產業才有幫助。

http://img.ltn.com.tw/2017/new/dec/4/images/bigPic/600_138.jpg

(自由時報)
--
環署公布監測數據 6項空污逐年改善/近10年平均濃度下降 PM2.5更由30.3降到20.9微克

上週發生入秋最嚴重空污狀況,民眾抱怨連連,環保署長李應元甚至賭上烏紗帽強調,未達到兩年內細懸浮微粒紅色警戒站日數要降兩成的目標,就將辭職。但根據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包括粗、細懸浮微粒、氮氧化物、臭氧等六種主要空氣污染物,過去十年間的年平均濃度都呈現下降態勢,與民眾感受迥異。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統計年報顯示,針對目前環保署定期監測的六項主要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氮氧化物(NO2)、硫氧化物(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雖然偶有升高或下降,但近十年平均濃度大致整體是下降趨勢。

以硫氧化物為例,二○○七年平均濃度4.79ppb,二○一二年降為3.44ppb,去年更降到3.03ppb;氮氧化物的平均濃度,則從二○○七年的18.48ppb,去年降到14.11ppb。

以對心肺功能衝擊最大的細懸浮微粒,二○一三年自動監測的年平均濃度是30.3微克/每立方公尺,到去年已降為20.9微克/每立方公尺,手動監測則從24微克/每立方公尺降到去年的20微克/每立方公尺。

李應元賭上烏紗帽的細懸浮微粒紅色警戒日,二○一五年濃度達紅色警戒站日數達九九七次為標準,目標在今年底要減兩成、降為七九八次, 期望二○一九年降到四九九次。而以環保署截至十一月底來計算,今年細懸浮微粒紅色警戒站日數僅三七四次,幾乎篤定可達成減量目標。

敏感體質民眾感覺空氣越來越糟

不過,民眾的感受卻非如此。記者隨機訪問在台北生活的鍾先生,他指空氣品質越來越差,動輒受中國霾害影響,天空就變成霧濛濛的狀況。身處空污重災區台南的黃小姐說,她屬於敏感體質的人,身體反應相當明顯,近年她越來越容易感受到不舒服。

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解釋,從監測角度來看,空污確是整體下降趨勢,雖然從一年一年來看仍有高有低,屢成民間團體的攻擊目標,但至少應以三年為循環來看,監測時間越長,趨勢就越穩定。

季節氣象、地區地形導致空污難擴散

對於民眾感覺不一,張順欽則分析,與季節氣象、地區地形有關,空污在某些時段會較不易擴散、集中出現而讓民眾特別有感,例如若有幾個月下雨較少,空污平均濃度就會變高,或是當地少風、空污不易擴散就會感受較強。北部五月到八月空污較嚴重 ,南部則在九月到隔年二月的秋冬季,空污不易擴散的日數會較集中,所以民眾感受特別強。

http://img.ltn.com.tw/2017/new/dec/4/images/bigPic/600_145.jpg

空污有改善?! 環團:中南部惡化

環保署監測顯示國內空污年平均濃度逐年下降,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深不以為然,認為環保署數據恐經過美化稀釋。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則指近年空污總量確實降了約一成,建議政府依據科學觀測、針對高污染季節更強力落實降污措施。

葉光芃說,環保署針對細懸浮微粒(PM2.5)的監測數據,不管手動還是自動,都會再去乘上係數,均非監測到的原始數字。而且,若加入陽明山等國家公園測站,就很容易拉低平均值,把數據稀釋掉。空氣品質不能以平均來看,應以最差的地方來看。若空品最差的地方都能治理好,那才是真正有成效。

葉光芃說,整體空氣品質或許有所改善,但他可以很確定,中南部的空污是惡化的,但惡化多少?尚須更科學性估算。

學者籲落實空污季減污

莊秉潔則認為,環保署年報數據是正確的,從一九六○年代到二○○四年之間,台灣空氣品質快速惡化一倍之多,但從二○○四年開始到現在,確實有下降十%左右。

莊秉潔解釋,根據他的三種情境模擬圖,台灣PM2.5濃度幾乎都是下降趨勢,整體來看,二○○七年到二○一五年全台PM2.5濃度都在下降,高屏下降最快,雲嘉其次。

若以秋冬空污季較嚴重的十至三月來看,過去五年PM2.5濃度全台絕大部分地區都呈現下降,北彰化、台中海線及北苗栗改善最多;非空污季的四月到九月也是如此,下降最多的是台中海線及草屯,而這些都與政府有要求工廠減污、汽機車減污等相關措施有關係。他呼籲政府及地方縣市更善用科學數據,在高污染季節及地區可加強作好預警及減污,改善效果將事半功倍。

(自由時報)
--
車輛A柱遮眼 左轉肇事率是右轉6倍

走在斑馬線卻遭車撞,時有所聞,尤其被左、右轉車碰撞的比例占62.73%。北市交通警察大隊表示,因左轉彎車易有「A柱」擋視線、留意對向車時分神,肇事率竟是右轉彎車6倍,顯示儘管民眾綠燈走斑馬線,也要小心。

台北市前晚一名林姓老翁牽著3歲孫子走在斑馬線,遭左轉公車撞上,2人送醫後宣告不治;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當下的肇事公車與行人都是綠燈狀態,但車輛轉彎時,疑因「A柱」擋住駕駛視線,加上天候不佳,才發生憾事。

北市警察局公布資料,據統計民眾穿越斑馬線時,遭同為綠燈的左、右轉車輛碰撞,肇事情形高達62.73%,其中左轉車肇事率是右轉車6倍多。

交大事故處理組長林洸賢表示,為何左轉車肇事率較高?目前沒有學術基礎或科學分析,但根據第一線同仁經驗,通常右轉車會等民眾行經斑馬線後,才會右轉,反觀左轉彎車的駕駛,會不小心忽略行人。

林洸賢也說,台灣駕駛座在左邊,距離汽車左側「A柱」比較近,被擋住的視線範圍更大,因此駕駛應擺頭繞開「A柱」,確認沒有行人再通行。

民眾質疑,針對開放左轉的路口,為何不透過號誌設定,先讓民眾過斑馬線,再開放駕駛左轉?林坦言,若民眾、左轉駕駛分2段通過,行人綠燈秒數需切一半,但現在高齡化社會,長者來不及過馬路。

北市警察局指出,車輛在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截至今年10月底取締4243件,呼籲行人穿越道路,仍應確實轉頭查看轉彎車輛,特別是左轉車輛。

(聯合報)
--
職業士官服役未滿被免職 軍方求償逾期被駁回

周姓男子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入伍服役當士官,卻被記一次二大過退役,他服役未滿6年,軍方依規定向他求償近50萬元,台中高等行政法院駁回軍方求償,因為軍方求償時效到2010年2月為止,卻延到今年5月才提出,已過求償年限。

軍方求償指出,陸軍士官學校當時招生簡章所定,應在畢業後服役最少6年期間,否則,應依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軍費生公費待遇津貼發給及賠償辦法第9條第3項規定,按未服滿最少現役年限之比例,賠償所受領之公費待遇及津貼。

周男畢業後在陸軍任職自願役士官期間,因受一次記兩大過處分,經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核定「不適服現役」准予退伍,他服役期間不滿6年,依未服滿年限與服役年限之比例,應賠償公費待遇及津貼合計49萬5666元。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駁回軍方要求指出,依行政程序法,公法上之請求權,於請求權人為行政機關 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於請求權人為人民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10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周男在2005年2月16日經核定退伍命令生效當日,即負償還上開公費及津貼之公法上義務,軍方的償還公費及津貼請求權時效,到2010年2月17日即已屆滿,卻遲至今年5月10日始向法院起訴請求,請求權時效已過。

(聯合報)
--
工作待遇、地點不滿意 四成失業者不想屈就

企業不時高喊「缺工」,青年族群則抱怨找不到好工作,據主計總處調查,有近四成失業者曾有過工作機會,但沒有因此踏入職場主因是「待遇太低」,顯示雇主與勞動者心中的合理薪資有段落差。

主計總處人力運用調查揭露今年5月的勞動、就業及失業等狀況,資料顯示,今年5月失業者共43.1萬人,但並非全部都是一直找不到工作,其中39.1%失業者曾有工作機會,未就業主因為「待遇太低」、占比46.1%。

曾有工作機會的失業者未就業原因,而後依序是「工作地點不理想」、占二成三,「工作環境不良」占比近一成。

至於未曾有過工作機會的失業者,主計總處調查顯示,這群人遇到的尋職困難以「待遇不符期望」占比最高、達26%,「找不到想要做的職業類別」占二成五居次,「專長技能不合」排名第三、占21.3%。

失業者不論有沒有過工作機會,薪資都是最主要考量,然而這群失業者並非只想找坐辦公室薪水又合理的工作;主計總處調查指出,這43.1萬失業者中,有四成八可以接受需輪班、經常性加班或排(輪)休工作者,按教育程度來看,以高中(職) 程度失業者可接受比率56.9%較高、大專及以上程度者42%較低。

另外,今年5月失業者曾應徵過製造業生產或營建工地基層工作者,有11萬人,占全體失業者二成五,其中又以男性、45歲以上、國中及以下程度者,曾應徵過製造業生產或營建工地基層工作占比相對較高。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03/2/431061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經濟日報)
--
不滿待遇差 公職技師等嘸人

公務員待遇變差,讓技術人員不願再進入政府體系,銓敘部日前公布調查,截至去年底,政府在職技術人員有2191人,到109年將僅剩1500人左右,雖然公職技師考試錄取率極高,甚至有達100%,但每年報考人數低,政府技術人員未來幾年將恐面臨嚴重缺乏。

報考人數低 面臨人才荒

政府大力推動前瞻計畫,但政府體系技術人員卻不足,銓敘部日前在考試院會提出「105年度公務人員銓敘審定以技術人員任用之情形報告」指出,技術人員2191人中,今年已退休者有268人,預計107年至109年,將有281人達屆齡退休,若加上自願退休者,實際退離人數將更多,預估所剩人數只有1500人左右。

目前各單位技術人員主要包括土木、農業、衛生、資訊等。試委周玉山指出,技術職系中,約五分之一是土木工程專業,而土木公職在政府各部門中最缺人手,一旦這些人才退休,情況會更加惡化。

他說,公務部門土木工程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房屋建築、道路、橋梁、隧道、 邊坡整治、土石流、河川、水利、公園、測量、深淺開挖、 管線管道等,幾乎無所不包。程序上又分為可行性評估(即立案)、規畫、設計、施工、監造、勘驗、計價、許審、發包、維護管理等,以及與民眾和民代的互動,非常複雜。

技士4萬多 被諷是笑話

一位優秀的土木工程公職人員,沒有10年到20年的實務經驗,實在難當重任。可惜的是,考上後工作辛苦,待遇偏低,且常遇民代關說和檢調的關切,因此離職率高。

這些人具技師資格,且曾在民間歷練,擁有設計、施工等經驗,但周玉山表示,公職技師告訴他,雖然通過兩種考試,即技師和公職,且具有多年實務經驗,但起薪卻和高考及格初入公部門者相同,僅4萬多元 ,他說「這樣的月薪是笑話,更是悲劇,且職務只是一個小小的技士」。

未來公教人員退休金遽減,吸引力又更低,試委黃婷婷建議行政院人事總處應檢討專業加給部分,至於職等,銓敘部也應併同考量,是否可根據個人在私部門的工作經驗,彈性調整薪俸。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12-04/clipping/656/b02a00_t_01_04.jpg

鐵飯碗落漆 退撫制應再翻新

公教退撫新制明年7月實施,公務體系待遇轉差,恐導致人才流失,考試院日前召開院會,試委建議考試院,目前經濟景氣復甦,也應推動重修公教退撫制度,調整退休所得替代率。

軍人退撫制度修法仍在討論,政府承諾將給予現役軍人較好的退休待遇,不過公教人員退撫新制明年7月將實施,無論退休或現任,都將受到衝擊,過去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吸引力將大幅降低。

考試院日前召開院會,試委蔡良文指出,與會試委都十分關心年改案對公務人員退休生活的衝擊;立法院討論退休年金改革時,並未依照考試院版本,對國會此舉雖予尊重,但考試院也應該有所表示。因應國家前景及經濟景氣持續復甦,蔡良文建議再度修法,調升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案。

他建議,應適度調整退休所得替代率為考試院函送立法院的版本,重新建立政府與公務人員的信任關係,否則公務人員退休收入大為縮水,生活跟著受到影響,陳抗不斷,社會將徒增紛擾。

(中國時報)

政經

慶富保證金 後天將再沒收近17億

在聯貸銀行團決定不再展延之下,海軍上週已沒收慶富公司承造獵雷艦案第三期的第一筆預付款還款保證金,並已繳交國庫。軍方官員昨天表示,慶富第三期第二筆預付款還款保證將在六日到期,數額為十六億九千餘萬元,海軍屆時將派人到第一銀行高雄分行沒收該筆保證金。

官員透露,為因應獵雷艦案採購及招標過程出現部分缺失,國防部已提出精進措施,未來在採取最有利標的鉅額採購案時,評審委員除了專家學者之外,還要加入「會計」專長人員;有鑑於獵雷艦案招標過程曾出現評選委員會正副召集人同時缺席的離譜狀況,軍方未來也將以指定召集人的方式,確保會議可以順利進行。

軍方官員指出,海軍要求慶富在十二月八日前依約改正一切履約缺失,若慶富無法改正,除了會依約沒收後續的預付款保證金之外,最快八日就依合約規範啟動解約程序。

至於解約後該如何處理後續問題,是要重新招標、撤案,或由其他船廠接手?海軍並未鬆口,官員強調,儘管海軍與政府高層傾向以撤案方式處理,並將以現有獵雷艦進行性能提升,但也不是沒有其他的選擇,政府必須分析各項利弊得失再做決定。

對於軍方將沒收第三期第二筆還款保證金十六億九千萬元,慶富董事長陳慶男昨強調,會尋找國外金援或家族企業奧援,以補資金缺口,繼續造艦。

(自由時報)
--
中興新村從繁華到沒落…凍省20年 台灣學到什麼?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六日晚上,陽明山中山樓的國民大會以過半數通過「凍結省級選舉」案,凍省、精省案就此拍板。曾帶領台灣發展的政治引擎─台灣省政府因此熄火,影響效應至今餘波盪漾;回首凍省廿年,許多人都在問:台灣學到什麼?

國家競爭力 有變高嗎?

廿年是個不長不短的檢核點,聯合報系為了探索凍省效應,走訪省府所在的南投中興新村,記錄空轉廿年的「新村」逐漸凋敝、看不到未來的滄桑;更傾聽伴隨省府走過凍省之路的過來人,回望這段歷史給台灣的教訓,給政府建言:決策應以國家競爭力為依歸,從長計議、通盤規畫,別重蹈覆轍。

政治算計 有變少嗎?

「末代省長」宋楚瑜在出訪亞太經合會(APEC)前撥空接受聯合報系獨家專訪,首度還原當年凍省真相,談及關鍵的台北賓館那一夜,充滿政治算計的詭譎。

時任總統李登輝主導的凍省案,讓台灣三級的行政體制簡化為兩級,既解除宋省長「葉爾欽效應」的威脅,也是李登輝「去中國」、「去法統」的重要里程碑。李認為,台灣是個國家,如不凍省,台灣永遠都是中國大陸的一省,終極目標是要改憲法,廢掉台灣省。

行政效率 有變快嗎?

台灣省雖然還在,但已虛級化、中空化。凍省廿年來,藍綠鬥爭越趨激烈;由於凍省配套不足,中央、地方權責不清,行政效率低落,凍省決策爭議更大。在大陸快速崛起的同時,台灣的國力相形見絀,形成明顯對比。

不僅政府行政效能有待提升,凍省留下的中興新村人員只出不進,正快速蕭瑟、凋敝。

「白天的中興新村是綠意盎然的花園城市,晚上是空蕩蕩的鬼域。」住了卅年,詩人李展平感慨,中興新村空有台灣第一座「花園城市」美名,現在只剩虛幻與悲情;大批公務員撤出,加上老居民逐年搬遷、過世,政府也無力管理宿舍等園區建物,荒廢情況更加嚴重。

「公務員是村子的血液,抽離了血液,村子怎還會有活力?」老字號文具店老闆林松期九十五歲了,看著新村人來人往、從繁華到沒落,不勝唏噓,但仍堅持把日營業額只有上百元的文具店開下去,只為替中興新村刷存在感。

今天起,聯合報系透過報紙、互動影音等多媒體載具,呈現這段凍省歷史的省思,帶領讀者回顧中興新村這座花園市鎮的風華與寂寥,撫今追昔,深思下一步,如何把台灣的執行力找回來。

凍省20年 行政效能改變了嗎

歷史是一面鏡子。台灣省政府虛級化廿年,回顧「凍省」政治遊戲摻雜不少政治算計,當年喊出可省千億元,如今中央和多數縣市卻債台高築,行政效能也未升反降,還造成二九四公頃的中興新村逐漸廢墟化,「這場政治遊戲成本太高」的評價不絕於耳。

監察院前院長王作榮對凍省曾悲觀預言。他說,政壇皆言宋楚瑜是凍省最大輸家,但他認為,從廿年、卅年歷史長河來看,國家發展才是真正最大的輸家。

劉炳偉:城鄉差距越拉越大

「確實凍得太快!」台灣省議會前議長劉炳偉說,當年凍省的確有高層的政治目的,因為做得太倉卒,損失不少省府的菁英,後遺症也不少。

他說,凍省後台灣行政效能變壞了,最顯著的是經濟被南韓超車,六都為了競爭,不斷跟中央要錢,各搞各的建設和福利,拉大和非直轄縣市差距,民眾一樣繳稅,享受的卻是不公平的差別福利。以往有省府為北中南均衡發展把關,包含充分支援縣市財政、建設一視同仁,現在城鄉差距卻越拉越大。

凍省讓政府從三級制簡化為二級制,如此攸關國家發展的重大決策,廿年後回頭檢視,多位學者專家認為缺乏配套,以致國家未蒙改革之利,卻承擔政治算計之害,擔心未來的憲改等重大議題重蹈覆轍。

盧秀燕:以前省府有批專才

當過省議員的國民黨籍立委盧秀燕表示,以前省府有一批專才,專責交通、水利等民生建設,建設效率很高。現在像省道的修建等業務改由交通部接手,效率都沒有更好,遑論教育、農業等方面都呈現停滯情況。

葉宜津:中央承接沒有問題

曾任省議員的民進黨籍立委葉宜津則肯定凍省決策,指目前中央承接省府的相關業務,沒多大問題,而廢省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當時黨籍省議員都有當最後一任的自我期許,且當年若國民黨不想凍省,民進黨也做不來。

李鴻源:造成六都諸侯坐大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是省府時期水利處長,回顧這段凍省史,結論是「幹掉一個葉爾欽,多了廿幾個葉爾欽」。

他說,尤其升格後的六都諸侯坐大,「他們直通總統府,政治權勢大過部長,根本叫不動」;中央威權弱化之後,每個地方諸侯要錢,中央不敢不給,建設品質也沒人敢要求,像中央十幾年來編了幾千億元整治水患,結果卻是「錢沒少花,水沒少淹,也沒人敢檢討」,是最真實的寫照。

李鴻源認為,沒配套的凍省還有很多問題待收拾,好比六都各設水利局,十三職等的局長和水利署長一樣大,水利局員額加起來一、二千人,人員大幅膨脹不說,職掌也和水利署各地的河川局高度重疊,「平時爭權,淹水時推責」,權責不清,完全看不到政治專業。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湯智貿也認為,省府時代是回不去了,改善中央與地方分工,提升行政效率及公共建設品質是迫切課題。

王業立:區域治理有待補強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說,凍省後行政效率不彰,所以行政院陸續設置中、南、東部辦公室補救;而國家財政不好,中央舉債越來越高,健保等成本回歸地方負擔,六都也債台高築,所以凍省也沒讓國家省錢。

王業立提醒凍省前很多問題到現在都沒解決,例如行政區域畫分還待檢討,有人口才幾百人的偏遠原鄉,也有都會裡幾十萬人的一個區;有享受較多資源的六都,也有財政窘迫的窮縣,城鄉差距大,顯示區域治理、跨域合作還不夠;財劃法遲未修正,導致六都搶資源、搶統籌分配款,在在顯示凍省前缺乏完善思考。

(聯合報)
--
全台逾20蚊子港 新北3港先拆

全台224個漁港,由於漁業環境變遷,約20餘個港口因使用率低落,漸漸淪為「蚊子港」,漁業署決定,蚊子港若無法轉型,將拆除碼頭設施,恢復成自然海岸,明年首波將針對位於新北市的老梅、中角、永興3個漁港施工拆除,花費約1000萬元。

漁業署表示,全台共有224個漁港,有些港漁業非常熱絡,有些利用率則偏低,漁業署會持續加強利用率高的港口,盡量擴大建設滿足其使用需求,利用率低的會逐漸使其退場。

漁業署指出,漁港退場部分,第一波會針對新北市的老梅漁港、中角漁港、永興漁港,這3處現在幾乎已經沒有漁船使用,新北市府也花很多時間進行地方溝通,取得漁民同意,明年會動工把碼頭設施都拆除,恢復成過往海岸地貌。

漁業署表示,其實全台共有約20個港口低度使用,是漁業署輔導退場的目標對象,不過對漁民而言,港口畢竟從小伴隨他們長大,若要完全拆除,多少會有所反彈,因此仍有待地方政府努力溝通,輔導少數僅存的船隻到其他鄰近漁港停靠,再納入退場名單。

漁業署指出,除了拆除碼頭改回自然海岸外,若地方政府希望讓這些低度利用的漁港轉型成觀光港,供遊艇停靠,或是體育專港,作為海泳海域,漁業署也會盡量配合,輔導港口轉型。

漁業署表示,另一方面,也會替利用度高的漁港,加強設施建設,漁業署今年就選定了南方澳、八斗子、竹圍、新竹、梧棲、前鎮、東港鹽埔等7個漁港辦理硬體升級,包括改建魚市場、導入衛生管理、改善道路鋪面,並推動魚體不落地提升衛生品質,希望擺脫漁港髒亂的刻板印象,將其打造成「亮點觀光港」。

漁業署指出,7大亮點漁港的建設經費共約12.91億元,目標在2020年前陸續完工。

(中國時報)

國際

川普:弗林說謊 但行為合法 CNN稱「女婿 兒子若判刑 仍可特赦」

美國總統川普的前任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在上周五認罪,配合檢方調查「通俄門」醜聞。川普前天發推特表示一切合法,無須隱藏。但川普的推文也顯示他早就知道弗林做不實證供,卻要聯邦調查局前局長康梅「放過」弗林,法律專家解讀這可能成為川普涉嫌妨礙司法的證據。
川普(Donald Trump)前天發推特說:「我當時必須要開除弗林(Michael Flynn),因為他對副總統以及聯邦調查局(FBI)說謊。他因為這些謊話認罪。這真的很遺憾,因為他在政權交接時期的行為一切合法。並沒有什麼需要隱藏!」

被指承認妨礙司法
FBI前局長康梅(James Comey)先前向國會作證說,川普曾要他放下對弗林的調查,但川普矢口否認曾這麼說。美國聯邦政府倫理辦公室(OGE)前主任紹布(Walter Shaub)發推特說:「你(川普)是在承認你原先就知道弗林對FBI說謊,還要康梅放過弗林?」民主黨眾議員劉雲平說:「這是妨礙司法!」川普昨發推特反駁說:「我從沒有叫康梅停止調查弗林。這只是假新聞在報導康梅的謊言!」

通俄調查直逼核心
弗林配合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查案,使通俄調查直入川普核心圈,可能燒到川普女婿庫西納(Jared Kushner),甚至川普的兒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法律專家評論說,川普絕不會讓他的親人關進監牢,就算他們被判刑,川普會出面特赦。但是弗林沒有這個待遇,所以他選擇向檢方認罪協商。

(蘋果日報)
--
紐時︰弗林通俄非擅自行動

紐約時報二日報導,除法庭文件證明美國總統川普的幕僚曾參與或授意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與俄羅斯官員接觸,川普政權移交小組高層人士之間的電子郵件內容也明確顯示,弗林通俄並非如白宮所言是擅自行動,川普未正式上台的政權移交小組成員,確實曾積極介入改善美俄關係。

麥克法蘭指制裁俄國是釣魚手法

根據紐時取得或知悉的政權移交小組高層間電郵內容,弗林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電當時俄國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與他討論歐巴馬政府以莫斯科當局干預美國大選為由對俄方祭出制裁之前,曾與川普政權移交團隊小組其他資深成員密切聯繫:政權移交小組顧問、稍後出任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的麥克法蘭女士(K. T. McFarland),當天在發給另一名政權移交小組成員、現任川普國土安全顧問波瑟特(Thomas P. Bossert)的電郵中寫道,弗林會在歐巴馬宣布制裁數小時後,與基斯利亞克通電話,「關鍵在於俄羅斯未來幾天的回應」。

波瑟特將麥克法蘭這封有關俄羅斯制裁案的電郵,轉發給包括弗林在內的另外六名川普顧問。麥克法蘭在電郵中還說,歐巴馬企圖侷限川普與俄羅斯的外交…制裁俄羅斯是釣魚,促使川普出言為俄羅斯辯護,讓外界質疑川普勝選的可信度;美俄間以牙還牙的舉措若升高,川普將難以改善與「幫他(川普)影響大選(結果)」的俄羅斯的關係。目前並不清楚麥克法蘭是否相信去年美國大選受俄國影響。白宮律師柯布說,麥克法蘭這話是引用民主黨人的看法。

稍早,弗林坦承就通俄說謊的法庭文件顯示,弗林曾於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電一名人在川普佛羅里達州度假村「海湖莊園」的政權移交小組資深官員,討論如何就歐巴馬制裁俄國案向基斯利亞克說明。弗林與此人聊完後,立刻致電基斯利亞克,要求俄方勿升高美俄緊張。

川普︰從未要柯米不調查弗林

稍後,弗林再次與該政權移交小組官員討論自己與基斯利亞克的通電內容。消息人士直指,該名政權移交小組資深官員,就是人稱「弗林大腦」、稍後成為副國安顧問的麥克法蘭。麥克法蘭已於今年五月去職,目前等候出使新加坡的任命案過關。

始終堅稱他和競選團隊絕未與莫斯科共謀的川普三日推文表示,從未要求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柯米(James Comey)放棄調查弗林,「又是一則報導柯米謊言的假新聞。」

川普指示弗林通俄? ABC記者烏龍爆料被停職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首席調查報導特派員布萊恩‧羅斯(Brian Ross),二日引述消息人士指稱,美國總統川普在仍為總統候選人時,曾指示稍早認罪的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與俄羅斯官員接觸。由於這項報導形同暗示川普在大選期間與俄國共謀影響選情,引發震撼,但羅斯稍後更正報導內容,指稱川普授意的時間點是當選後,而非競選時。不過,ABC仍以犯下「嚴重錯誤」為由,將羅斯停職四週以示懲戒。川普則得意地呼籲,其他報導「假新聞」的媒體應比照辦理。

六十九歲的羅斯是獲獎無數的資深媒體人,此一爆炸性發展的報導一度造成道瓊指數下挫超過三百五十點,未料竟是烏龍一場。羅斯二日晚間新聞中修正稍早的報導,指稱川普授意弗林與俄國官員討論合作對抗激進組織「伊斯蘭國」時,他已是總統當選人。

ABC一度試圖淡化此事的嚴重性,招致外界批評,最後被迫坦承此乃「嚴重錯誤」。羅斯也透過推特致歉,表示他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威斯康辛大學學者卡爾佛說,此一錯誤形同給予川普與其他保守派更多攻擊新聞媒體可信度的立論依據,尤其是曾對川普政府做出負面報導的媒體。果然,延宕一天才對弗林認罪做出回應的川普,立刻推文「恭喜」ABC將誤報「俄羅斯獵巫」新聞的羅斯停職。

羅斯錯報的是川普指示弗林與俄國官員接觸的時間點,而非川普到底有沒有指示弗林與俄方接觸。川普指示弗林或任何幕僚與俄方接觸,是證明川普競選團隊通俄以影響去年大選的關鍵,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川普直接授意通俄。

(自由時報)
--
「早知佛林說謊」…川普施壓柯米干涉司法?推文露餡

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佛林承認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探員說謊,並答應配合特別檢察官穆勒調查通俄門後,美國總統川普二日對此表示他「很欣慰」,還說他當時開除佛林的原因之一是得知佛林向FBI說謊。不過,川普此一說詞等於承認他早就知道佛林犯行,他後來要求FBI前局長柯米放過佛林,最後將柯米開除,恐涉嫌妨礙司法。

佛林認罪後,川普首先表示,眼前所見就是他的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毫無勾結。川普二日在白宮向媒體表示:「絕無勾結一事,因此我們相當欣慰。我們再看情況如何。」

佛林承認他還在川普政權交接團隊時曾與俄國大使互動,遭調查時向FBI探員說謊。

川普二日在推特表示,佛林在政權交接時的行動其實都合法,「沒什麼好隱瞞」,他對佛林說謊感到「遺憾」,「我當時必須開除佛林將軍,因為他向副總統和FBI說謊。他已經對那些謊言認罪。」

川普當初開除佛林時,原本表示原因是佛林未據實通報他在政權交接期間接觸俄羅斯官員,還向副總統潘斯說謊。二日的推特則是加了一條「向FBI說謊」的罪名。

聯邦前檢察官萊文表示,川普的推文可能讓他面臨法律風險,「川普承認他早就知道佛林欺騙FBI。這構成另一個更嚴重的案件,當他要求(時任FBI局長的)柯米放過佛林時,就是在干涉司法。」

不過,華盛頓郵報報導,消息人士說,這則推文是川普的首席律師唐德草擬,由川普的推特帳號發出。萬一司法單位針對川普這則推文進行調查,川普大可推給律師。不過,華郵說,這則推文讓川普遭到質疑,顯示其公關策略有問題。

路透也指出,光從推文很難看出川普在何時知道些什麼。

(聯合報)
--
佛林對FBI說謊 川普何時知曉成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否認曾要求前任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停止調查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佛林,但是川普何時知悉佛林對FBI說謊攸關重大,因為這可能關係他是否妨礙司法。

柯米(James Comey)今年5月遭到川普總統開除,6月在國會作證時表示,川普問他是否可以安排「放過佛林」(Michael Flynn)。柯米指出,川普總統開除佛林一天後,提出上述要求。

川普表示,他開除柯米時,心繫「通俄門」調查。川普開除柯米之舉,導致反效果,導致司法部任命穆勒(Robert Mueller)為特別檢察官,負責調查俄羅斯涉嫌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一案。

佛林已坦承對FBI說謊,並且同意配合特別檢察官穆勒調查。在穆勒主持的「通俄門」調查中,佛林是第一位認罪的川普政府要員。向FBI說謊是犯罪行為。

川普今天一大早就推文,否認曾令柯米止調查佛林。他說:「我從未要求柯米停止調查佛林。又是一則報導柯米謊言的假新聞。」

但他的另一則推文暗示,他開除佛林是因為佛林不僅對副總統彭斯(Michael Pence)不誠實,也對FBI說謊。川普此一推文顯示,他承認他在2月開除佛林時,他就已知道佛林對FBI說謊,這使他的處境更為困難。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龍頭議員希夫(Adam Schiff)提出質疑表示:「如果此說屬實,總統先生,你為何拖那麼久才開除佛林?」「你為何要等到佛林說謊被揭發後才採取行動?你為何壓迫柯米局長『放過此事』? 」

川普為何要把對FBI說謊列為開除佛林的理由,目前尚不清楚。這樣的做法暗示川普當時知道佛林做了違法的事,因此調查就不會是他口中不斷所說的不重要的事。

目前也不清楚的是,如果真如川普自我辯白時所說,他從來不知道和俄羅斯接觸的訊息,他又是如何知曉此事的。

不過,白宮官員告訴「紐約時報」,川普總統推文僅僅指涉佛林對說謊認罪一事。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去年因俄國涉嫌干預美國大選而實施制裁,佛林曾與俄國大使季瑟雅克(Sergey Kislysk)談及此事,但在FBI調查時未承認,他如今對此認罪。

聽取此事簡報的2名官員指出,推文事實上是川普的私人律師陶德(John Dowd)張貼,他已為不得體的貼文向白宮道歉。

值得玩味的是,白宮從司法部得知,佛林在和俄羅斯大使討論制裁措施一事上對白宮說謊,川普仍然等了18天才開除佛林。

川普昨天再次堅稱,在去年的總統大選中,他和競選團隊絕未和莫斯科共謀。

(中央社)
--
交接團隊電郵 證實高官涉入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佛林今年2月遭川普總統解職,當時白宮官員稱,佛林在政權過渡期間與俄羅斯方面接觸是他自作主張、獨行其是。不過新曝光的電子郵件顯示,佛林與俄方交涉前後,與川普交接團隊高層保持密切聯繫,團隊成員之一麥法蘭女士還在電郵中寫道:俄羅斯剛把美國大選送給了川普。

《紐約時報》根據所得到的電郵披露,去年12月間,川普交接團隊獲悉歐巴馬政府即將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急於安撫莫斯科,以免兩國間互相報復,導致俄羅斯干預大選一事成為焦點,使川普的勝選被「玷汙」。

佛林便是在此情況下,奉交接團隊「非常高階官員」指示,與俄駐美大使基斯里亞克接觸。《紐時》稱,從團隊流出的電郵、受訪者說詞以及法庭文件可以看出,佛林和基氏接觸前後,與交接團隊高層密切聯繫。

交接團隊高官之一、川普就職後出任國家安全副顧問、現被提名擔任美國駐新加坡大使的麥法蘭(K. T. McFarland)女士於電郵中稱,歐巴馬政府因俄干預大選而祭出驅逐俄方人員措施,將使美俄關係更難改善。她寫道:「若是針鋒相對升級,川普將很難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俄方才剛把美國大選送給他(川普)。」麥法蘭宣稱,歐巴馬政府制裁俄羅斯是為了抹黑川普贏得大選。

麥法蘭寫電郵告訴團隊成員波瑟特(Tom Bossert,現為川普的國土安全顧問),佛林將與俄大使基斯里亞克洽談,「關鍵在於俄羅斯未來幾天的回應。」她還寫道,制裁俄羅斯是為了誘使川普出言捍衛俄羅斯,從而讓大家相信他的勝選是得利於俄羅斯介入。

波瑟特隨後將麥法蘭的信,轉寄給佛林、蒲博思(川普的首位白宮幕僚長)、巴農(首位白宮策略長)和史派瑟(首位白宮新聞秘書)等交接團隊中的高層顧問,並通知他們「現在要捍衛選舉的合法性」。

川普女婿、長子 恐難逃法網

「通俄門」案情急遽升溫,雖然白宮強力切割,但前國家安全顧問佛林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後,接下來可能提出更多證據,咬出更多涉案人物,包括川普的女婿庫許納和長子小唐納.川普,恐難全身而退。

佛林1日坦承向聯邦調查局作偽證後,白宮隨即聲明稱,佛林的認罪純屬個人行為。不過特檢小組稍後公布佛林的最新供詞,庫許納疑指示佛林與俄國駐美大使基斯里亞克聯繫,若確有此事,這位駙馬爺勢必難以脫身。

根據法庭文件,佛林供稱是受政權交接團隊中「非常高層人士」和「高層人士」指示,先後兩次與基斯里亞克聯繫。《紐約時報》報導,佛林所指的「非常高層人士」是庫許納,「高層人士」則是前國家安全副顧問麥法蘭。

消息指稱,「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上月曾約談庫許納一個半小時,主要談及佛林的角色,包括他與俄國政府之間的溝通情況,目的是確認庫許納不會擁有一些有助佛林脫罪的資料。至於佛林有否向穆勒提供庫許納指示他與基斯里亞克聯繫的證據,目前不得而知。

此外,川普的長子小川普可能也會中箭落馬,小川普上月遭美國「大西洋月刊」踢爆,曾在總統大選期間,與爆料網站「維基解密」透過推特直接聯繫。維基解密去年披露一批外洩的民主黨電郵,美國情報部門認定這些電郵係由俄國駭客竊取後轉交維基解密,引爆川普競選團隊的通俄疑雲。

新聞幕後-彈劾川普?參議院這關不好過

川普的「通俄門」風波因佛林認罪而愈演愈烈。川普會不會因為本案被迫下台,尚不得而知,但他的政敵,特別是民主黨陣營,正磨刀霍霍,準備伺機對他祭出彈劾案。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若因叛國、受賄或其他輕重罪行被彈劾,得被解除職務。至於哪些「輕重罪行」可被彈劾,得經過辯論。

彈劾總統的程序,必須從聯邦眾議院開始,眾議院通過彈劾案,只需簡單多數,然後交由參議院審理。在參議院,通過彈劾案則需要超過三分之二多數。要美國總統下台,必須參眾兩院皆通過彈劾案才行。至今還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被彈劾下台。

歷任美國總統遭國會彈劾的只有兩位:前總統柯林頓因涉嫌在其性醜聞案中作偽證以及妨礙司法,於1998年12月遭眾議院彈劾。當時他的民意支持率達72%。1999年,彈劾案未能在參議院過關,且票數距三分之二甚遠。

另一位是美國第17任總統安德魯.強森(Andrew Johnson),他因挑戰眾議院通過的法律,違法將戰爭部長史坦頓解職,遭眾議院彈劾,並送交參議院審理,結果在參議院僅以一票之差,躲過遭彈劾下台的命運。

至於因「水門案」而下台的第37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在1972年大選期間涉嫌竊聽對手。面對罪證確鑿的事實,尼克森自知難逃被參、眾兩院彈劾,先行宣布辭職。

川普有沒有可能成為首位被國會彈劾下台的美國總統?自由派人士滿懷希望,不過從現實面來看,還有得等。

(中國時報)
--
美將承認 耶城是以國首都 川普最快明宣布 恐掀中東緊張情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為實踐競選承諾,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有可能最快在明天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如果此舉成真,將打破美國近半世紀以來,在以巴和談不預設立場的外交政策,也料將點燃中東緊張情勢。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的高級國安幕僚上月27日在白宮開會,討論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館議題,副總統潘斯(Mike Pence)、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佛瑞德曼(David Friedman)全數與會。本來預計川普頂多來個20分鐘,未料他待了1個多小時。與會者透露,川普當時對官員們在決定此事上的過分小心,顯得相當不耐煩;而且對幕僚認為,他的決定可能招致巴勒斯坦人反彈,也顯得沮喪。

延後遷移美駐以使館
此會結束後,國務院對中東各國的美國使館發了一份機密備忘錄,內容是警告外館下周要慎防總統發表聲明後,各地可能會出現的反美示威。
美國國會在1995年通過《耶路撒冷使館法》,其中承認耶城為以色列國都,並規定政府須在1999年5月31日前將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如果不遷,駐以使館就領不到國務院給的館產置產經費。但法案同時授權總統,可基於國家利益考量推遲遷館日期,免除前述懲罰手段,但每6個月要向國會通報1次。川普今年6月間一如慣例,同意延後遷館。

仍怕惹怒巴勒斯坦人
《華盛頓郵報》指,川普這次料將再次推遲遷館日期,但他可能透過發表宣言或演說的方式,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國都。美聯社提到另一種可能,就是副總統潘斯在預定本月中訪問以色列的行程中,將宣示美國的新舉動;CNN則報導,川普可能推遲遷館,但會將部分使館人員挪到耶路撒冷。CNN還引述消息來源指,川普為了不激怒巴勒斯坦人,只會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國首都。
1947年聯合國決議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各別獨立,以色列1948年建國隔天就和阿拉伯國家開戰,併吞耶路撒冷西城,後又在1967年的戰爭中強佔了東城。數十年來一直希望建國的巴勒斯坦人,將東耶路撒冷視為未來的國都。
多變的川普下周會拋出怎樣的震撼彈,沒人說得準。副總統潘斯上周二提及此事說,川普正「積極考量」如何實現遷館的競選承諾;但白宮發言人隔天表示,媒體說川普將下令遷館「言之過早」。川普政府主遷立場一直以來都很明確,加上最近的通俄門調查延燒,都迫使川普要重新操作遷館議題,目的是要鞏固力挺他當上總統的右派基本盤。

要女婿主導以巴問題
不過,川普一旦發表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國都的聲明,他上任後力促的以巴和談又將擱淺。川普今年6月決定延後遷館時才說,他要「極大化(和平解決以巴問題的)機會」,並讓自己的猶太裔女婿、資深顧問庫西納(Jared Kushner)主導此事。

【報你知】耶路撒冷 以巴爭當首都
耶路撒冷位於地中海東岸52公里處的內陸,目前人口約88萬人,猶太人佔64%、阿拉伯人佔35%,是猶太、基督及伊斯蘭教三大一神教的聖地。根據《舊約聖經》,大衛王在此建都,所羅門王又在此建立第一聖殿,後被巴比倫人摧毀,聖殿遺蹟西牆(哭牆)至今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基督徒也因《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在耶城受難、埋葬、復活、升天,聖墓教堂被視為神聖中之神聖。另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曾從麥加乘天馬來到耶路撒冷,並從此升天,因此將耶城視為聖地。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建國引來阿拉伯聯盟出兵,但以色列憑著美蘇的支持贏了這場戰爭,並控制巴勒斯坦總面積的78%,還囊括了耶路撒冷西城。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向東吞併整個耶路撒冷市,並宣布耶城為國都,但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西岸及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也將巴人聚居的東耶城視為日後建國的國都。

巴勒斯坦人嗆在耶路撒冷起義

「我不明白,他為何要跟全球十億多穆斯林為敵?」針對美國總統川普下周可能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國都,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的顧問尤瑟夫(Ahmed Yousef)如此反應。消息傳出,中東穆斯林世界一片反對聲浪,哈瑪斯更號召巴人起義抵抗陰謀。

激化反美情緒
住在東耶城、擁有以色列國籍的巴勒斯坦青年朱瓦漢說:「他(川普)無權做決定。若有和平做基礎那沒問題,若沒有和平為基礎,川普就不能作主,耶城是聖地,沒人可以作主。」外界原揣測川普將於明年提出中東和平計劃,但一支巴人赴美代表團上周五當面警告川普女婿、資深顧問庫西納,美國立場若變,巴方將終止和平進程。
美國前中東和談代表米勒(Aaron David Miller)表示:「當今政府在推動以巴和談還沒有任何表現,卻推動這個議題,根本是莫名其妙。」
巴人一致反對美國可能的舉措。哈瑪斯更聲明,號召巴人「在耶城起義,讓陰謀無法實現」。尤瑟夫直言,改變對耶城界定將激化反美情緒。
約旦國王自古就被視為耶城伊斯蘭聖地阿克薩清真寺的守護者,現任國王阿布杜拉二世為了阻止川普讓以色列如願以償,已在華府斡旋了一個多星期。約旦佩特拉通訊社報導,美國改變一貫政策,「可能遭恐怖份子藉機搧風點火,散播他們的意識形態。」就連美國盟友沙烏地阿拉伯也會抨擊川普的作法。

(蘋果日報)
--
聖地風暴…川普擬承認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知情人士和外交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五日或六日,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美國國務院外交安全局被告知要做好準備,以因應川普此舉可能引發的反美暴力示威。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視耶路撒冷為聖地,以色列建國近七十年來,美國歷任總統都沒有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其首都,唯恐觸怒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世界,同時避免在以巴和談中被認為立場偏袒。以色列一九四八年建國時占領西耶路撒冷,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後再從約旦手中奪下東耶路撒冷,但巴勒斯坦人表明建國後將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

川普的猶太教和福音派基督徒支持者以及親以人士,強力主張川普兌現他的競選承諾,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一位國務院官員說:「我們被告知此事必將發生,須做好準備。」

美國國會曾在一九九五年通過法案,要求政府將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不過,為了避免惹惱巴人和阿拉伯國家,歷任總統都是每隔六個月針對該法案簽署一次臨時中止令,維持現狀。

川普上台後,已簽署過一次中止令,但川普曾向支持他的以色列裔選民承諾,他會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川普簽署的中止令四日將到期,白宮表示,川普會不會再度簽署這項命令還言之過早。但知情人士表示,他們預期川普會正式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紐約時報報導,目前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按兵不動,等著看川普是否真會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他會如何定義耶路撒冷的範圍,以及他要如何解釋美國的以巴政策大轉彎。

改變耶路撒冷現狀/巴人警告美國 哈瑪斯鼓吹起義

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進而將美國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後,巴勒斯坦二日警告美國勿如此做,表示改變耶路撒冷現狀,「全球將付出代價」。

控制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二日呼籲,倘若美國果真如此宣布,巴人應發動新的「起義」,以為回應。

儘管巴人發出警告與揚言暴動,紐約時報報導,中東地區二日對川普可能行動的反應,多半仍是避免正面回應,且相當克制。

美聯社報導,華府官員指出,川普正考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是為彌補他可能決定延後實現競選承諾,暫時不把美國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耶路撒冷的地位應由以巴透過和談決定,以色列和巴人均稱耶路撒冷為他們的首都。之前以巴和談破局,部分歸因於耶路撒冷的主權切割和監督權問題始終談不攏。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的顧問哈巴許二日說,若是川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無異於將「徹底摧毀(以巴)和平進程」。

「哈瑪斯」發表聲明說:「我們對這項行動發出警告,萬一他們宣布這種對耶路撒冷不公的決定,我們呼籲巴人起義。」

上次巴人「起義」(intifada)是在二○○○年,以色列右派反對黨領袖夏隆走訪耶路撒冷的衝突點阿克薩清真寺,引發巴人暴動,造成約三千巴人與一千以色列人死亡。

事實上,美國若真的遷移大使館,最簡單方式是將現今美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換塊招牌,但川普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象徵意義重大。

目前不清楚川普將如何界定耶路撒冷範圍,若川普稱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巴人將反應激烈,若他稱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等於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人所有,勢必觸怒以人與美國親以色列陣營。

(聯合報)
--
川普擬承認耶路撒冷是以都

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時誓言,要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藉此爭取福音派基督徒、猶太裔、右翼族群等選民支持,但當選後遲遲未兌現承諾。最近深陷「通俄門」醜聞泥淖的他,再次拋出此高度爭議的議題,預期最快可能在5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美大使館將遷至耶路撒冷

外界稱,川普此舉意在轉移國內對通俄門調查的焦點,同時也向右翼支持者示好取暖。但專家警告,此舉可能激怒巴勒斯坦人與阿拉伯世界,引爆中東地區反美示威浪潮,並危及已經長期停滯的以巴和平進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引述高級官員談話表示,川普最快5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國首都,並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

不過,川普做最後決定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因為川普也可能延續今年6月的做法,簽署一項為期6個月的棄權文件(waiver),讓大使館延後遷館。只不過可能會同時發表聲明,稱使館搬遷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而非「是否搬遷」問題,以此向支持選民交代,自己並未打破競選承諾。

減輕反彈只認西耶路撒冷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可能只會宣布承認西耶路撒冷是以國首都,而非整個耶路撒冷,以此減輕巴人的反彈。

美國國會1995年通過「耶路撒冷大使館法」,要求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但此後歷任總統皆以考量國家安全為由,每半年簽署一次放棄書。

耶路撒冷是以巴爭議核心問題之一,巴勒斯坦主張位於約旦河西岸的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但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戰爭後占領東耶路撒冷,1980年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立場是,耶路撒冷爭端以及地位問題由以巴談判解決。

支持以國擁聖城唯一主權

目前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按兵不動,等著川普做出最後決定,也觀察他如何定義耶路撒冷的範圍。

但不管川普決定為何,都已代表美國改變長期以來的立場,改支持以色列擁有對耶路撒冷的唯一主權。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12-04/clipping/656/b05a00_t_01_03.jpg

巴人政府與多國元首會談力阻

美國川普政府可能承認耶路撒冷是以國首都,引起巴勒斯坦人強烈反彈。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試圖透過外交手段力阻,陸續和約旦、埃及、法國、卡達等國家元首舉行會談,呼籲他們施壓川普。阿巴斯幕僚警告,改變耶路撒冷地位,「全球將為此付出代價」。

阿拉伯聯盟也譴責,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國首都毫無道理,警告這會助長當地的極端主義與暴力衝突,無助和平與穩定。

外界不解,既然川普政府有意在明年重啟以巴和平談判,何以在此時激怒巴方。巴解武裝團體「哈瑪斯」批評川普,不解他為什麼要和全球10億穆斯林為敵,並揚言將號召巴人武裝起義。

上次巴勒斯坦人起義是2000年,當時以色列右翼領袖夏隆訪問東耶路撒冷(舊城區)的阿克薩清真寺,4年衝突下來,造成3000名巴人及1000名以色列人喪生。

巴人也擔心,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可能因為想和以色列結盟對抗伊朗,恐支持不利巴人的提議。

(中國時報)
--
美指揮大師 挨控性侵少年 大都會歌劇院查名譽總監 受害男已48歲過追訴期

美國最近的名人性侵醜聞燒向古典樂壇,富有盛名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前天宣布,將著手調查名譽音樂總監李汶30年前性侵男孩的指控,以便採取適當行動回應。

《紐約時報》和《紐約郵報》前天報導,一名現年48歲的男子去年10月向伊利諾州森林湖警方指控,名指揮家李汶(James Levine)從1985年起開始性騷擾年僅15歲的他,隔年起在當地的豪華飯店性侵他數百次,直到1993年才結束,「(李汶)幾乎毀了我的家庭,我差點自殺。」

男2014年索錢遭拒
男子因從小夢想長大後要當指揮家,父母帶著年僅4歲的他跟在伊州當地音樂節擔任音樂總監的李汶見面,李汶經常送指揮棒等禮物給他,1986年起經常叫他到飯店脫光躺在床上,但因為他對同性行為沒有反應,最後都是以李汶自慰結束。男子稱李汶這些年在他缺錢的時候給了5萬美元(約150萬元台幣),2014年李汶拒絕再給,是兩人最後一次說話。

李汶稱指控是假
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坦承去年10月就知道伊利諾州警方在調查李汶性侵未成年人,卻讓李汶繼續任職,「當時李汶說那些指控都是假的,我們一直在等警方的調查結果。現在我們將跟外部人員一起調查這些指控是否為真,以便採取適當行動。」由於伊利諾州的性侵追溯期已過,李汶的性侵指控將不會被刑事起訴。
李汶是古典音樂界巨星,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40年,幾乎已成為大都會歌劇院的同義詞,年薪高達180萬美元(約5403萬台幣),2016年因罹患巴金森氏症,才退休轉任名譽音樂總監。今年因病情好轉又開始指揮,他前天在紐約林肯中心指揮演出威爾第的《安魂曲》,跨年夜將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出普契尼的《托斯卡》,但爆出性侵醜聞後不知道會否取消。
美國各行各業最近紛傳男性濫用權勢性侵醜聞,前總統歐巴馬在法國巴黎被問到未來領導人應具有那些特質,他呼籲應讓更多女性出掌重要職位,「因為男性最近似乎有些問題,女性的能力似乎比男性好,因為她們比較社會化。」

李汶(James Levine)小檔案
◎年齡:74歲
◎學歷:茱莉亞音樂學院
◎經歷:
.1976~2016年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
.指揮過85齣歌劇、共表演逾2500場
.2016年因健康因素退休,轉任名譽音樂總監
◎作品:
.錄過無數專輯,指揮過世界各大知名交響樂團,包括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及芝加哥交響樂團等,曾跟三大男高音卡列拉斯、帕華洛帝及多明哥合作
.曾為迪士尼動畫電影《幻想曲2000》配樂
◎獲獎:10座葛萊美獎

(蘋果日報)
--
美傳奇指揮家 被控長期猥褻少年

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40年

揭發性騷擾或性侵害惡行的社會運動,再延燒至古典樂壇。《紐約郵報》二日引述伊利諾州森林湖警方去年十月的一份報告,踢爆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傳奇音樂總監詹姆斯.李汶(James Levine)被受害者發聲指認,一九八五年至九三年猥褻一名青少年達「數百次」,包括親吻並把玩他的生殖器、在他面前自慰、將手指放入他的肛門等。大都會歌劇院二日發表聲明,宣布著手調查此事,「我們正與外部資源合作判定該起一九八○年代的性侵指控是否屬實,以便採取適切的行動」。

李汶公開否認指控

該名現年四十八歲的男子指稱,四歲時在父母幫助下結識李汶,此後每逢夏季的芝加哥「拉維尼亞音樂節」都會收到李汶的禮物,只有十歲至十四歲那幾年沒見過李汶;一九八五年,他十五歲、李汶四十一歲,李汶假借開車送他回家的名義,在車道上對他性騷擾,此後兩人在芝加哥、紐約等地的旅館「苟且數百次」。該名受害者表示:「這些事幾乎毀了我的人生…我感到孤獨、害怕…我當時不懂他在勾引我…李汶是個你不能對他說『不』的大人物…他讓我感到羞恥和罪惡」。

該案現已超過法律追溯期。匿名指控李汶的男子表示,直到一九九三年他才敢向母親坦承此事;李汶曾支付他現金五萬美元(約一五一萬台幣),也曾為他撰寫申請大學的推薦信;兩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二○一四年,當時李汶表示無法再金援他。此前,李汶已公開否認相關性侵傳聞,聲稱「我的生活如此坦蕩;就因為這樣,那些想要傷害我的人,才必須去杜撰一些聳人聽聞、有違道德倫理的說法」。

七十四歲的李汶曾任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四十年,目前是榮譽總監。他曾為迪士尼電影「幻想曲二○○○」指揮配樂,曾獲提名葛萊美獎三十七次,並贏得十座,二○○二年榮獲甘迺迪中心榮譽獎,被認為是古典音樂界的傳奇人物。

(自由時報)
--
美傳奇指揮家李汶遭控性侵 相關傳聞流傳多年

美國性侵指控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如今掃到古典樂壇,全球最知名、最具影響力的指揮家詹姆斯.李汶被控30年多前性侵一名15歲少年。實際上,有關他性侵的傳聞早已流傳多年。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取得的副本顯示,根據伊利諾州警方2016年彙整的報告,一名男子指稱,1985年他15歲那年,當年41歲的李汶(JamesLevine)「性暗示極高」地撫摸他的手,隔年夏天,李汶赤裸裸與他同床共枕並撫摸他的私處,成為接下來幾年性侵的序曲。

紐時不久前訪問過這名男子,他證實向警方做出上述指控,但為保護隱私以匿名接受採訪。他的家屬表示,男子1993年即私下向家屬抱怨自己被性侵。

李汶未立即回覆紐時透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轉達的置評要求。

大都會歌劇院已發布聲明說:「我們正與外部資源一起展開調查,以判定1980年代性侵指控是否為真,以利我們採取適切行動。」

古典音樂界的巨人,李汶1971年首度在大都會歌劇院亮相後,率領過85齣不同的歌劇和超過2500場的演出,比任何指揮家都要多,合作對象包括著名男高音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多明哥(PlacidoDomingo)等傳奇人物。

李汶在大都會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40年,2015到2016年那一季因健康因素退休,他患有巴金森氏症,但持續擔任榮譽音樂總監。根據大都會歌劇院最新一筆稅務紀錄,李汶2015-16那一季薪資高達180萬美元(約新台幣5437萬元)。

他37度入圍艾美獎,10度獲獎,還曾為迪士尼電影「幻想曲2000」(Fantasia 2000)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但他性侵傳聞早就流傳多年。在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新聞公關15年的費德勒(Johanna Fiedler)在2001年著作「大都會歌劇院音樂背後的騷亂」(MoltoAgitato: The Mayhem Behind the Music at theMetropolitan Opera,暫譯)就曾寫過。

費德勒寫道:「1979年春天起,這些傳聞三不五時就會浮上檯面。」「每一次,大都會歌劇院公關室都不厭其煩點出八卦的循環本質和完全沒有實質證據。」

1987年,李汶在接受紐時專訪時駁斥這些傳聞,回憶起多年前他被告知「在匹茲堡、夏威夷或達拉斯有遭到道德指控的報導」。

他當時說:「我的朋友和敵人都查過了,直到今天,我仍不知道這些傳聞從何而來,他們目的為何。」

今年10月初好萊塢金獎製作人溫斯坦(HarveyWeinstein)性侵醜聞爆發以來,排山倒海的性侵指控已重挫一長串位高權重男性的事業,包括奧斯卡獎得主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笑匠路易C.K.(LouisC.K.),以及電視新聞主播勞爾(Matt Lauer)和羅斯(Charlie Rose)。

(中央社)
--
「女穿破洞牛仔褲該遭性侵」埃及律師失言判刑3年

埃及法院二日判處知名律師瓦希(Nabih al-Wahsh)三年徒刑,並處以兩萬埃及鎊(約三萬四千台幣)罰款,因為他公然宣稱,女性穿著破洞牛仔褲,理應受到性侵。

瓦希十月十九日參加一個電視節目,針對一項賣淫法例草案進行辯論。他指出:「你高興看到女孩露出半個屁股走在街上嗎?」「對她性騷擾是愛國之舉,強暴她是盡國家責任。」瓦希還說,女性若穿著「下流」服飾,例如破洞牛仔褲等,就不應受到尊重。穿著暴露等同於「邀請男人性騷擾她們」,維護道德比守護國界重要。

瓦希前述言論隨即引發眾怒。國家婦女權益委員會指控,瓦希明目張膽地呼籲性侵,已屬違憲言論。檢方則指控瓦希涉及公開煽動藐視法律、散播錯誤訊息及傷害公共利益等罪名,但他獲准以一萬埃及鎊保釋,並未出庭,全案仍可上訴。

此前瓦希也因保守言論惹議,聲稱猶太人大屠殺是「假想」,自己以反猶太為榮;若見到以色列人會殺掉他們。他有次與神職人員爭吵,因為對方認為女性不必戴頭巾。

(自由時報)
--
南韓釣魚船撞油輪 13死2失蹤

一艘重九.八噸、搭載二十名遊客及兩名船員的釣魚遊船,三日上午在南韓仁川市靈興島和一艘重三三六噸的油輪相撞後翻覆,穿著救生衣的乘客落海,多人失溫、溺水、失去意識,漁船在翻騰的海浪間逐漸下沉。南韓海岸巡防單位證實,該起事故造成八人當場死亡、五人送醫後不治,另有七人仍在醫院接受治療;船長等兩人至今下落不明,當局已調動十九艘海巡、海軍船艦和五架飛機,在事發海域持續搜救。油輪則沒有人員傷亡。該起意外是二○一五年九月以來,南韓最嚴重的釣魚遊船傷亡事故,當年一艘釣魚遊船在濟州島附近翻覆,造成十五人喪生。

(自由時報)
--
天暗來不及閃 南韓漁船撞油輪13死

南韓仁川市靈興島海域三日發生包租漁船與油輪相撞翻覆事故,造成漁船上十三人死亡、七人受傷、船長等兩人失蹤,油輪上幸無人員傷亡。

這艘九點七七噸的漁船三日上午六時(台北時間上午五時)從永宗島港口出發,卻在通過靈興島橋下方狹窄水道時,與三百卅六噸的油輪相撞後翻覆。漁船上有兩名船員,及廿名釣客。

海巡六時九分接獲另一艘漁船通報,先遣救援小組六點四十二分抵達事故現場;漁船乘員中,有十三人遺骸在翻覆船體內被尋獲,七人在海裡被救起時失去意識,送醫後無大礙,其中四人是被油輪船員救起,另兩人失蹤。

南韓總統文在寅辦公室九時許接獲簡報,趕往危機管控中心,下令出動機艦救援;海巡及海軍出動九艘船艦和五架飛機搜尋失蹤者。

當局表示,漁船取得釣魚許可證且未違規,所有乘客及船員都有穿救生衣。此外漁船出海時雖雲多風強,但海象適合捕魚。救援團隊雖火速抵達,仍因海流快速和低溫釀成多人喪命的悲劇。

倖存釣客說,「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當時天色昏暗,所有乘客都沒注意到快撞船,「船長說漁船將撞到時,我們已被拋入海裡。」

天色昏暗看不清 南韓漁船撞油輪 13死兩失蹤

南韓仁川市靈興島海域3日發生包租漁船與油輪相撞翻覆事故,造成漁船上13人死亡、7人受傷、船長等兩人失蹤,油輪上幸無人員傷亡。

這艘9.77噸的漁船3日上午6時(台北時間上午5時)從永宗島港口出發,卻在通過靈興島橋下方狹窄水道時,與336噸的油輪相撞後翻覆。漁船上有兩名船員,及20名釣客。

海巡6時9分接獲另一艘漁船通報,先遣救援小組6點42分抵達事故現場;漁船乘員中,有13人的遺骸在翻覆的船體內被尋獲,7人在海裡被救起時失去意識,送醫後無大礙,其中4人是被油輪船員救起,另有兩人失蹤。

南韓總統文在寅辦公室9時許接獲簡報,趕往危機管控中心,下令出動機艦救援;海巡及海軍出動9艘船艦和5架飛機搜尋失蹤者。

當局表示,漁船取得釣魚許可證且未違規,所有乘客及船員都有穿救生衣。此外,漁船出海時雖雲多風強,但海象適合捕魚。救援團隊雖火速抵達,仍因海流快速和低溫釀成多人喪命的悲劇。

倖存釣客說,「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當時天色昏暗,所有乘客都沒注意到快撞船,「船長說漁船將撞到時,我們已被拋入海裡。我抓住漂浮的泡沫塑料,等待救援」。

南韓漁船撞油輪 造成13死7傷2失蹤

南韓海巡3日表示,Seonchang-1號漁船3日上午6時(台北時間上午5時)左右,在南韓西部仁川港市附近外海與一艘336噸的油輪相撞後翻覆,造成漁船上共13人死亡、7人受傷、船長等兩人下落不明,油輪上幸無人員傷亡。

這艘漁船上有兩名船員,載著20名釣客出海釣魚,不幸發生意外。

南韓總統文在寅辦公室表示,已下令出動多架直升機和飛機,來回搜索失蹤者下落。

南韓海巡出動19人,海軍則出動多艘軍艦及5架直升機馳援。相關人員正接受警方偵訊調查。

(聯合報)
--
葉門武裝組織 向阿布達比核電廠射飛彈

葉門反政府的「胡塞武裝組織」電視台3日在官網上宣布,已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一座核電廠發射一枚巡弋飛彈,但未提供證據。

尚無媒體報導,有飛彈射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胡塞武裝組織與伊朗結盟,控制葉門北部。胡塞組織表示,阿布達比公國從2015年起參與沙烏地阿拉伯主導的對抗胡塞組織聯軍,所以成為攻擊目標。

(聯合報)
--
斯雷布雷尼察母親不放棄 為波士尼亞種族屠殺討公道

對許多人而言,1995年7月12日不過是多年前尋常的一天,但卻讓「斯雷布雷尼察母親」協會會長穆妮拉‧蘇芭絲琪(Munira Subasic)刻骨銘心。那一天,她看見波士尼亞的塞爾維亞軍隊指揮官穆拉迪奇,也在那天她最後見到自己的兒子。

蘇芭絲琪表示:「1995年7月我人在斯雷布雷尼察市,7月12日穆拉迪奇來了,他說我們都會很安全。在他來之前,我家人都活得好好的,他來之後我的家人卻全沒了。」

世界二次大戰後歐洲最嚴重的暴行中,穆拉迪奇的軍隊屠殺約8000名穆斯林,「斯雷布雷尼察母親和澤帕飛地運動」會長蘇芭絲琪失去的22名至親也在受害者名單上,其中包括她的丈夫希爾摩與兒子納爾明。

前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22日判定,穆拉迪奇犯下的種族屠殺和戰爭罪等共十項罪名成立,並處以無期徒刑。

蘇芭絲琪表示,她只「滿意部分」的判決結果,因為穆拉迪奇在波士尼亞行政區進行種族滅絕的一項指控被判無罪。

蘇芭絲琪22日接受法新社訪問,當她描述在荷蘭的聯合國維安部隊波托卡里基地最後一次見到兒子時,她的聲音顫抖,眼淚劃過她的臉龐。當時數千名波士尼亞穆斯林逃亡到此尋求安全庇護,波士尼亞塞族部隊也進入該基地。

當時波士尼亞塞族軍隊占領基地營區,開始將男人男孩與女人幼兒分開。蘇芭絲琪一邊回想,一邊透過翻譯表示:「我一直懇求穆拉迪奇饒恕納爾明的性命。軍隊還是硬生生將他帶離營區。我兒子告訴我別擔心,我們很快會再見面,但這從未發生。」

自那時候起,蘇芭絲琪便開始四處奔波,告訴世人當天的真實經過,極力為斯雷布雷尼察市遭種族屠殺的人討回公道。

她堅持真相須公諸於世,她說:「我們是尚存的目擊者。沒有公正就沒有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和解。我的孫子、穆拉迪奇的兒孫和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我們都需要讓明天變得更美好。」

70歲的蘇芭絲琪將花白頭髮往後梳綁成辮子繞成髮髻,她在前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外寂靜的走廊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過在海牙國際戰爭罪法庭中,她卻讓人心生敬畏,她在公開旁聽席專注聽著破壞她家鄉惡徒的判決。

穆拉迪奇在1995年7月「宛若救世主」昂首闊步走進波托卡里基地,但最後在蘇芭絲琪眼中,這個男人不過是個「懦夫」。

蘇芭絲琪喜歡在斯雷布雷尼察市的園中種些蔬果,再做成果醬;屠殺那天她的長子法西登不在村內,因此她現在已經是三個孫子孫女的奶奶了。

蘇芭絲琪的皮夾內除了放其他家人照,也放了一張納爾明的照片,一個褐色捲髮帶著微笑、夢想當醫生的青少年。

一直到戰爭結束許久之後,相隔25公里的兩處眾人塚中才發現兩片納爾明的遺骸。蘇芭絲琪在2013年將骨骸葬在托卡里基地紀念碑區。

蘇芭絲琪希望下一世代能承替她的任務,並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社區中。

她表示:「我們成功拒絕向我們的孩子灌輸仇恨,因為仇恨就是弱點,我們不想要變得軟弱。我們也成功教育孩子成為工程師、醫生和教授。這是我們的成功,也是我們的報復。」

(聯合報)
--
義大利復甦 三大絆腳石擋路

過去被稱為「歐豬五國」之一的義大利,在歐債危機爆發後曾讓投資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如今隨著全球經濟景氣同步升溫、歐洲央行(ECB)「撒錢」救市,義大利的復甦腳步終於開始加快,成為歐洲景氣繁榮的中堅力量。

然而,在ECB明年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甚至轉向緊縮貨幣政策之際,若義大利遲未改正其他結構問題,明年國會選舉又使政壇再掀波瀾,這波經濟復甦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具國際競爭力的義國企業獲利強勁成長,持續增聘員工,帶動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第2季成長0.5%,年比成長率更攀至歐債危機爆發前的1.8%高點,第4季GDP預估季比成長0.4%,未來幾季也將持續擴張。當地企業信心正處於十年來最高水準,工業生產持續支撐成長,出口不斷增加。

義大利今年成長速度預估將是2010年來最快,顯示在多年的政治不確定性、與銀行業疲弱導致企業與消費者延後支出後,經濟終於走上成長之路,這個時機來得比其他歐元區主要經濟體慢,但總比從未到來好。根據研究,義國已是歐元區成長的中堅份子,2013年第2季以來對歐元區整體成長的貢獻占7.5%,從去年第1季起算的貢獻占比更升至9.6%。

外界預估,義國經濟成長將足以支應目前占GDP比率超過130%的債務負擔,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公司(S&P)10月也以經濟展望好轉為由,35年來首度調升義國主權信評。當地銀行業體質持續改善,帳面不良貸款金額已降至三年來最低的1,728.5億歐元。

然而,風光的成長數據卻掩蓋了勞動市場改革遲滯的隱憂。義國勞動生產力已停滯十年,是歐盟第二低,僅次於希臘,去年多要素生產力也降至糟糕的0.2%,而11.1%的失業率與35.7%的青年失業率也是歐盟數一數二高,再加上通膨低迷,都顯示閒置產能仍高。

為鼓勵企業與消費者打開荷包,義大利2014年為低收入者減稅,2015年也提供臨時稅務優惠,給聘請正職員工、或擴大研發投資的企業,被專家稱為「為經濟施打類固醇」,短期能見效,但長期解決不了問題。義國智庫ADAPT認為,明年失業率可能升高,因為過去兩年用低廉成本聘請員工的企業,將須開始支付福利與提列退休金。

羅馬第二大學(又稱杜維嘉大學)教授皮加指出,相較於減稅,當局更應該改革效地低落的政府體系,並提高對教育與基礎建設的公共投資。

明年義大利也將籠罩貨幣與政治陰霾。ECB明年1月起將減少購債金額一半,而義國正是這項量化寬鬆(ECB)計畫的主要受惠者。ECB從2015年3月起已收購超過300億歐元(350億美元)義大利公債,壓低義國公債殖利率,確保該國每年都能以700億歐元支應利息。ECB減少買債可能導致義大利公債殖利率升高,增添財政疑慮。

此外,義大利將在明年5月前改選國會。民調顯示,現任總理簡洛提尼帶領、中間偏左派民主黨的民調支持率、跟民粹派的五星運動黨平分秋色,之後為民粹派前總理貝魯斯柯尼帶領的中間偏右派聯盟,但這三個黨派的支持度都不足以贏得國會多數席次,預料將共組聯合政府,若立場疑歐的五星運動黨或中間偏右派聯盟進入政府,勢將打壞與歐盟的關係。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04/2/431277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勞動市場問題化 義大利人才落跑

義大利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2010年來最強,就業率返回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勞力閒置率接近空前最低點,卻仍止不住人口外流潮。究竟何以致此?

旅居國外的義大利人已達540萬人,將近全國人口的10%,凸顯義大利勞動市場運作不良,年輕、有抱負的人覺得在這個社會遭到不公平對待,而且他們大致上並未從這波經濟復甦受益。

官方數據顯示,整體而言,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已有150萬人移居海外。而這股人口外移潮似正方興未艾,連外國人也紛紛離去。2015年有4.5萬名非義籍人士離境,是2007年的三倍多。

實際的人口外移程度可能更嚴重。因為許多義大利人雖定居國外卻不願向當局登記,唯恐喪失國內的福利,例如健康保險。

人口外移可能產生嚴重後果。義大利長久來遭遇生育率低的問題,人口外移更打擊該國的勞動力。義大利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的比率僅次於日本,而且,在止於2015年的25年期間,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下滑整整5個百分點。

光是過去五年來,18歲至44歲的人口就萎縮6%,同時期整體人口則成長2%。經濟學人智庫(EIU)經濟學家塔林-杭特說:「具生產力的年輕勞工流失,進一步壓縮原本就在萎縮的工作年齡人口。」

這情形與歐元區其他國家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他國,經濟復甦已緩和人口外移的腳步。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2016年外移人數總計約降低5%。與2013年的高峰相比,西班牙去年外移人口陡降38%。

資料顯示,義大利外移人口以年輕人居多,教育水平也高於全國人口。

塔林-杭特說,隨著年輕、高技能的人出走,「損失的是他們對義大利創新與成長的貢獻」。

國際與歐洲移民研究論壇(Fieri)研究員亭托里表示,造成義大利人才外流的原因根深柢固,身懷技能的義大利年輕畢業生「不僅低度就業,薪資太低,而且在一個看重關係和年資甚於能力的社會和勞動市場飽受挫折」。

再者,他們尚未從這波經濟復甦中沾到任何好處。在義大利,年輕人失業的比率高達35%,而過去一年來此數據幾無變動。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04/2/431277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經濟日報)
--
一週吃兩份淡菜 恐年吞上萬塑膠微粒

比利時與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一份淡菜裡就含有約90顆塑膠微粒,6顆生蠔則含有約50顆。這代表一週吃上兩份淡菜,一年就會吞下1萬1000個塑膠微粒。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站報導,比利時根特大學(University of Ghent)執行的研究提出上述警告,英國團隊所做新研究則指出,食安危機只會越變越糟。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海洋科學家波特(Adam Porter)表示:「我們累計一名普通海鮮食用者在一年內會吃下的塑膠量,結果真的非常令人震驚。」

艾克斯特大學研究團隊在實驗室裡檢驗數以百計的淡菜,發現幾乎每顆都含有疑似塑膠纖維。研究人員為模擬淡菜在海中接觸垃圾的情境,將微型的螢光聚氯乙烯(PVC)碎片放入水中。

他們發現淡菜會濾食塑膠,就像牠們濾食浮游生物一樣。每顆淡菜裡平均會找到4.5個塑膠纖維。

艾克斯特大學蓋洛威博士(Tamara Galloway)向英國廣播公司(BBC)「地球實驗室」(Earth Lab)節目表示:「塑膠纖維會停留在淡菜的臟器裡,接著牠們會試圖消化塑膠。」

雖然微小浮游生物吃進的塑膠不多,但食物鏈上游的大魚能一口吞下大量浮游生物,最終吃進更多塑膠。不過波特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食用完整海鮮才更令人擔憂。

他說:「我們不會把內臟清理乾淨,但大部分塑膠都在臟器裡。」也表示:「所以我們食用完整海鮮時,就吃下了那隻魚吃過的東西。」

至於塑膠是否能在食用後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身體組織,目前還不清楚。研究人員表示,還需更多證據才能證實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但比利時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海鮮中的海洋微塑膠可能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

(中央社)
--
俄羅斯世足賽 贊助商難找

CNN網站報導,明年世界盃足球賽由俄羅斯主辦,但國際足球總會(FIFA)高層貪污和俄國涉及爭議性國際事件讓世足賽形象受創,很難找到廠商願意贊助賽事,此事令FIFA為此頭痛不已。

32個參賽國家隊代表上周五到莫斯科為明年世界盃分組賽抽籤。這提醒大家距離明年6月世足賽開打還剩半年時間,但FIFA為找不到足夠廠商願意砸數百萬美元當贊助商而苦惱。

專家認為,2015年爆發FIFA多名高層,包括前主席布萊特(Sepp Blatter)等涉及貪污的醜聞,嚇跑許多國際大品牌,擔心自家公司形象受損。

尤其主辦國俄國也涉及不少極具爭議的國際政治事件,包括2014年因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而遭西方制裁,現在又遭指控其干預美國總統選舉,都給明年世足賽形象大扣分。曾經跟FIFA合作的運動行銷顧問納尼(Patrick Nally)說,在贊助商名單仍許多空位有待填滿。

FIFA把贊助商分3個層級。第1級為FIFA合作夥伴,第2級為世足賽贊助商,第3級為區域贊助商。

被視為最重要的第1級,8個合作夥伴名單仍有1個空缺。

這個層級的贊助商除了長期堅定與FIFA合作的可口可樂、Visa和愛迪達外,還有韓國現代汽車、卡達航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和大陸的萬達集團。

第2級的6到8個名單裡只找到4家贊助商,包括麥當勞、百威啤酒、和大陸的手機商Vivo與家電商海信。原本的德國馬牌輪胎(Continental)、嘉實多(Castrol)和嬌生在2015年沒有再續約。

第3級的問題最嚴重,在5大地區的20個名單中,迄今只簽到俄國的阿爾法銀行(Alfa Bank)一家贊助商。

FIFA只表示預計明年會找到更多贊助商,就拒絕再做進一步評論。納尼以耶誕樹沒有裝飾來形容FIFA目前的困境。

(工商時報)
--
津貼被砍 比利時王子告政府侵權

比利時國王的胞弟勞洪王子(Prince Laurent),因8月時未經許可與中國官員見面,每年逾30萬歐元的王室津貼被刪減15%,勞洪委託律師致函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指控政府侵犯人權。這封長達七頁的書信日前外洩,誇張內容讓比利時舉國譁然。

據悉,比利時王室人員與外國政要見面,事前須取得政府同意。布魯塞爾時報(Brussels Times)報導,53歲的勞洪(Prince Laurent)8月未經獲准,出現在中國駐歐盟使館的解放軍90周年活動。本來他現身中國駐歐盟使館一事未引發注意,卻因他自己在推特宣傳曝光。

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曾為此事舉行會議,勞洪卻稱病缺席,其後米歇爾決定把其每年30萬8000歐元(約36萬6000美元)的王室津貼刪減15%。勞倫特隨即委託律師致函米歇爾,指控政府侵犯其人權。

英國衛報報導,勞洪認為,政府企圖限制他與外國代表會面,迫使他處於「社交孤立」狀態,「等同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第八條款」。他還稱,在他有機會辯解前,政府就宣布不利他的行動「是不合法的」。

勞洪在信中指控,政府在媒體上公開質疑王子領取的津貼,破壞他的形象和健康,已造成「王子及其家庭嚴重的不確定性」,國家應提供他一些「社會安全或退休權利」;勞洪律師表示,刪減津貼「剝奪王子與其家庭的生計」,又稱王子可承諾未來若計畫與外國政要會面,將在十天前通知當局。

事實上,被比國人稱為「叛逆」王子的勞洪,多年來爭議行為不斷,讓王室頗感頭疼。勞洪曾上電視指控王室像東德祕密警察,暗中破壞他的事業,更抱怨「我的家庭從未支持我。」

2011年,勞洪未知會政府前往剛果,會見剛果總統卡比拉(Joseph Kabila),卡比拉被「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評為人權紀錄不佳的領導人。比國外交部嚴重警告勞洪不可再犯,勞洪雖然簽字允諾,但2013年又爆出未經政府同意,私自到非洲安哥拉投資再生能源發展計畫。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03/4/431287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世界日報)

健康

日腹瀉10次 男灌屎緩解 取女兒糞便移植 改變腸道菌落

腸道菌落不健康,引發腸道疾病,竟可用糞便治療。一名42歲男子罹潰瘍性結腸炎,引發腸道菌落失衡,每天腹瀉10次,病史長達20年,藥物都無法緩解病情,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採用糞便治療,從男子肛門灌入其女兒糞便,改變腸道菌落,腹瀉明顯緩解。治療成果昨於台灣內科醫學會發表,男子為高醫首例糞便治療患者。
昨發表成果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內科主治醫師許文鴻說,男子長年飽受腹瀉困擾,藥物都無法有效控制病情,評估可採用糞便治療,將男子女兒的糞便,經男子肛門移植進大腸,改變腸道菌落後再追蹤6個月,男子每天已從腹瀉10次降為3到4次,但病情仍可能隨腸道菌落改變而復發,現已調整用藥。

捐贈者僅限親屬
高醫另名糞便治療患者是85歲罹失智症老婦,因長期臥床有泌尿道感染、肺炎、褥瘡等病史,長期用抗生素治療也引起腸道菌落改變,感染困難梭菌,每天腹瀉5到10次,曾在3個月內因感染困難梭菌住院3次,經兒子捐贈糞便,採胃鏡將糞便注入老婦十二指腸,每天腹瀉已降為2到3次。
許解釋,糞便治療在國外已發展約5年,對潰瘍性結腸炎、困難梭菌感染者等治療已有成效,但在台發展僅約2年;治療前須先篩選捐贈者,透過抽血、糞便檢查等,排除慢性肝炎、寄生蟲等問題,挑選健康者捐贈糞便,捐贈者需為患者親屬。
捐贈者捐贈50公克糞便後,會在糞便中加入300c.c.生理食鹽水,用果汁機攪拌均勻,再萃取出150到200c.c液態糞便,經由大腸鏡或胃鏡輔助,將液態糞便灌入腸道,藉此改變腸道菌落。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1204/LN04/LN04_001.jpg

腸道菌落失衡 恐致大腸癌

腸道菌落失衡恐有害健康。研究糞便治療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說,醫學研究已發現,腸道益菌、壞菌等菌落失衡,恐增加罹糖尿病、心肌梗塞、肥胖、大腸癌等風險。

每天應有3蔬2果
吳表示若要改善,日常應注意飲食、運動,或每天喝約240c.c.優酪乳,有助增加腸道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要讓腸道充滿好菌應多吃蔬果,建議每天至少3蔬2果,3份蔬菜可選擇芹菜、空心菜、甘藍菜等多纖維菜類,每天食用總重約300公克;2種水果則選蘋果、草莓等富含可溶性纖維,每天應吃200到300公克水果,可促進腸道長出益菌。
蘇秀悅說,除攝取足夠蔬果,每天應再喝水2000c.c.,並從事快走等運動30分鐘,協助腸道蠕動以順利排便;另應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習慣,每人排便時間不同,可能是早餐後或晚餐後,切記有便意時應盡速排便,長期不排便恐增便秘風險,而使腸道壞菌孳生。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則提醒,為讓腸道充滿好菌,還可多吃堅果類、豆製品,讓益菌順利生長。

(蘋果日報)
--
國內首例! 糞便移植 改善潰瘍性結腸炎

糞便竟然可治病!一名42歲男性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一天腹瀉可達10次、廁所跑不停,服藥也無法控制病情,困擾長達20年,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採取糞便移植治療,將他人糞便移植到患者體內,改變腸道菌落,不適症狀成功獲改善,昨於台灣內科醫學會年會上發表相關成果。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胃腸內科主治醫師許文鴻表示,該名男性移植其女兒糞便後,腹瀉症狀已由10次降低為3至4次,追蹤6個月情況好轉,但考量腸道菌落仍可能發生轉變而使症狀再度復發,因此搭配藥物持續調整,此為國內首例利用糞便移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個案。

許文鴻指出,另有一名85歲女性也接受糞便移植治療,她因泌尿道感染等病史,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腸道感染困難梭菌,每天腹瀉5至10次,但經移植其兒子糞便後,成功降為2至3次。

衛福部桃園醫院今年也曾發表利用糞便移植,成功治療腸道感染困難梭菌的患者。

許文鴻解釋,目前糞便移植治療主要使用親人糞便,先利用糞便篩檢等方式,確認捐贈者健康情形,然後採集50公克糞便、加入300CC生理食鹽水,使用果汁機攪拌一起,再經大腸鏡、胃鏡等內視鏡注入腸道,藉以改變腸道菌落、達到平衡狀態,緩解腸道疾病。

許文鴻說明,類似治療方式在國外已發展約5年,台灣發展較晚,主因為不少患者對於要移植他人糞便,仍有所排斥所致。

(自由時報)
--
痔瘡惡化出血 不會變成直腸癌/林敬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請問醫師,痔瘡擺著會不會變成直腸癌啊?」27歲的郭小姐為上班族,因大學開始養成「邊排便邊滑手機」的習慣,每次排便超過30分鐘,原本不以為意,直到某次擦屁股時發現衛生紙沾有鮮血,再摸摸肛門周圍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肉團,才恍然知曉自己患了痔瘡。

但郭小姐仍不改上廁所滑手機的習慣,直到某天跟朋友相約吃麻辣鍋時,突然產生便意,剛坐在馬桶上,立刻感覺「肛門噴血」,回頭一看馬桶整個被染紅,當下除了感覺頭暈體虛外,還得硬著頭皮將餐廳的馬桶清乾淨,隔天連忙掛門診,深怕痔瘡是否已惡化為直腸癌。

痔瘡為肛門周圍的靜脈叢曲張,經常造成現代人生活上的不便,形成原因包括:不正常作息、常吃刺激性食物、不良的排便習慣、肥胖、久坐、懷孕等,沒症狀時,絕大多數人不會發現,通常要到排便出血、疼痛,或是痔瘡掉出肛門外,才會讓人害怕是否與罹癌有關,嚇得趕緊赴醫檢查。

若痔瘡初次發作,或痔瘡腫脹程度較為輕微者,通常建議改善生活習慣,配合痔瘡藥膏和溫水坐浴,約莫8成機率症狀會獲得改善,若是發作頻率頻繁,或是經以上治療無效,則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通常民眾就診時,最常關心的問題為:痔瘡擺著是否會演變為直腸癌?其實痔瘡組織與大腸直腸屬於不同的器官,痔瘡並不會愈來愈大,或演變成直腸癌;痔瘡出血多呈鮮紅色,會與大便分離,直腸癌為大便中混有血液、黏液,不易分開,大便次數也會增多。

但直腸癌卻會因民眾自行認為是痔瘡,而導致延誤就醫,因此,若民眾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是摸到肛門周邊異樣,需立即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50歲以上的民眾更應每年接受大腸鏡檢查,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自由時報)
--
B肝表面抗原消失 仍要定期追蹤檢查/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Q:我的爸爸一直是B肝帶原者。半年前抽血發現他的B肝表面抗原消失了,最近再檢測,B肝表面抗原一樣是陰性的,醫師說這是好現象。

可是聽說B肝表面抗原是不會消失的,為什麼我父親的B肝表面抗原卻消失了呢?B肝表面抗原消失是否就代表不是B肝帶原者?是否就能脫離肝癌的威脅?

A: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要消失是很不容易的,其消失有時是自發性的,也就是未經治療而自行消失的,此情況大多發生在年紀50歲以上的B肝帶原者;另一種情況則是因為長期接受B型肝炎的藥物治療,將B肝病毒壓制得很低,進而發生B肝表面抗原陰轉。不論是以上哪一種情況,慢性B肝患者出現表面抗原消失的機率是很低的。

不過,B肝表面抗原消失並非表示就能脫離肝癌的威脅,這是因為B肝表面抗原(HBsAg)雖然轉為陰性,但B肝病毒在進入人體後,即嵌入肝細胞的細胞核內,即使血液內測不到B肝病毒,也驗不到B肝表面抗原,人體的肝細胞內還是存有B肝病毒。

換句話說,雖然B肝表面抗原消失是好現象,但慢性B型肝炎只能被控制,是無法根治的。

此外,在歷經長年慢性B型肝炎帶原的過程中,肝臟可能因為反覆發炎而演變為肝臟纖維化,甚至已經有肝硬化,也都會升高罹患肝癌的風險。

臨床上,還是有少數病例因為B肝表面抗原消失而疏於追蹤,之後不幸罹患肝癌,卻無法早期發現的悲劇。

因此,慢性B肝帶原者千萬別因為B肝表面抗原消失而掉以輕心,定期的抽血及超音波追蹤檢查還是相當重要的。

(自由時報)
--
敷檸檬片美白 驚變黑斑臉

年過35的小莙感到年輕的本錢慢慢流失,肌膚不如以往,必須更勤加保養。近來崇尚自然的養生風潮,小莙想著,「買天然植物面膜,不如用真的植物,更天然也更經濟!」,一日就買了小黃瓜與檸檬等,洗淨、切片、去籽,整齊擺放進保鮮盒、冰進冰箱,打算每天下班就取出幾片貼上臉頰、額頭。

不料沒幾日,臉還沒變白,竟先變花,臉上出現一圈圈黑褐色紋路,注意看,檸檬片貼在臉上的位置、特別是外緣尤其明顯,嚇得她花容失色,速速戴上口罩直奔皮膚科診所。

三軍總醫院皮膚部前主任、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眾人皆知檸檬富含的維他命C是天然美肌保養好選擇,但柑橘類水果如檸檬、柚子、佛手柑,果皮上的油質卻有「漆酚」成分,這種光敏感物質,在肌膚上殘留並經過紫外線照射後,可能發生黑色素沉著,讓皮膚出現一點點黑褐色的斑點,稱作「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

趙昭明說,臨床上不少人正是將檸檬切片、但未去皮,敷上臉後才驚訝發現並未更白皙美麗,反而又花又黑。另有許多在手搖杯飲料店工作的民眾,在備料時處理到柑橘類水果,因沒戴手套、長期讓果皮汁液濺到手上,釀成兩手出現花花斑點。

●小黃瓜敷臉 少數人會過敏

趙昭明說,除了柑橘類水果,有少數人會在使用小黃瓜敷臉後,出現過敏、刺激的現象,有可能與殘留的農藥有關。無論如何,若真的敷出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當前的敷臉方式,並尋求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治,遵循醫囑控制發炎情形。

●光敏感傷害 2至3個月才消除

他說,光敏感成分造成的皮膚傷害,一般至少須兩至三個月才會消除,期間作好保濕與防曬,能使皮膚充分休息,逐漸復原,加速斑點淡化。

想要皮膚「白拋拋、油綿綿」,趙昭明建議,除了保濕與防曬基本功,也要記得喝足量的水、多運動、睡好覺,並注意營養均衡,可適量補充含有維他命C的天然蔬果,但若要用來敷臉,切記去皮、留下果肉即可,也要將雙手清理乾淨。

(聯合報)
--
敷檸檬片美白 慘變黑斑臉

年過35的小莙感到年輕的本錢慢慢流失,肌膚不如以往,必須更勤加保養。近來崇尚自然的養生風潮,小莙想著,「買天然植物面膜,不如用真的植物,更天然也更經濟!」,一日就買了小黃瓜與檸檬等,洗淨、切片、去籽,整齊擺放進保鮮盒、冰進冰箱,打算每天下班就取出幾片貼上臉頰、額頭。

不料沒幾日,臉還沒變白,竟先變花,臉上出現一圈圈黑褐色紋路,注意看,檸檬片貼在臉上的位置、特別是外緣尤其明顯,嚇得她花容失色,速速戴上口罩直奔皮膚科診所。

三軍總醫院皮膚部前主任、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眾人皆知檸檬富含的維他命C是天然美肌保養好選擇,但柑橘類水果如檸檬、柚子、佛手柑,果皮上的油質卻有「漆酚」成分,這種光敏感物質,在肌膚上殘留並經過紫外線照射後,可能發生黑色素沉澱,讓皮膚出現一點點黑褐色的斑點,稱作「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

趙昭明說,臨床上不少人正是將檸檬切片、但未去皮,敷上臉後才驚訝發現並未更白皙美麗,反而又花又黑。另有許多在手搖杯飲料店工作的民眾,在備料時處理到柑橘類水果,因沒戴手套、長期讓果皮汁液濺到手上,釀成兩手出現花花斑點。

小黃瓜敷臉 少數人會過敏

趙昭明說,除了柑橘類水果,有少數人會在使用小黃瓜敷臉後,出現過敏、刺激的現象,有可能與殘留的農藥有關。無論如何,若真的敷出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當前的敷臉方式,並尋求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治,遵循醫囑控制發炎情形。

光敏感傷害 2至3個月才會消

他說,光敏感成分造成的皮膚傷害,一般至少須兩至三個月才會消除,期間作好保濕與防曬,能使皮膚充分休息,逐漸復原,加速斑點淡化。

想要皮膚「白拋拋、油綿綿」,趙昭明建議,除了保濕與防曬基本功,也要記得喝足量的水、多運動、睡好覺,並注意營養均衡,可適量補充含有維他命C的天然蔬果,但若要用來敷臉,切記去皮、留下果肉即可,也要將雙手清理乾淨。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12/03/6/431111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刺青時器具、皮膚沒消毒 小心感染丘疹

刺青造成人體不良反應時有所聞,三軍總醫院前皮膚科部主任、開業醫師趙昭明指出,若器具或皮膚未經徹底消毒,刺青可能不慎感染病毒或細菌。如B肝、C肝、扁平疣,或者金黃色葡萄球菌、破傷風、肺結核等。

刺青器具或皮膚消毒不夠徹底,就可能發生感染,有26歲男性,刺青時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造成扁平疣,臀部刺上的大蜘蛛網浮起一顆顆丘疹。

刺青染劑有何種成分,哪些不適用,令主管機關頭痛。美國食藥署在官網表示對染劑認知有限,目前未批准任何染劑能打到皮下。國內有醫師提到,我國主管機關對刺青染劑成分幾乎無規範,建議至少要求廠商標明重金屬、防腐劑等成分。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染劑成分可能帶來起疹等過敏反應,有人在局部皮膚產生肉芽組織或結疤。歐洲同步輻射實驗室研究發現,刺青顏料中的二氧化鈦成分,會透過血液循環在淋巴結堆積,可能引起淋巴結腫脹,削弱抵抗感染能力,長期而言,對健康是否有疑慮,目前尚未觀察到。

(聯合晚報)
--
B、C肝病友定期追蹤 長腫瘤好對付/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

兩位醫師娘相見,互相吹噓誰的老公較厲害。

醫師娘甲:「我老公整形手術天下無敵,從包皮做到雙眼皮!」

醫師娘乙:「那算什麼,我老公開刀從外太空開到內子宮!」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提起開刀,很多人小生怕怕,在醫療上,手術有時是必要之惡。

例如肝臟長了壞東西,幾十年前只有開刀一途,「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有些病人開了刀,現在30幾年了還活著、活跳跳,而開刀的醫師老早就先「走」一步;但是也有些肝癌病人,開刀沒半年、或是一年就復發了,復發可能肝臟其他部位又長了腫瘤,或轉移到別的地方,例如肺部或骨頭等處。

事實上,對肝癌手術過的病人而言,何時復發、會不會復發,永遠是心裡的一塊黑影。也是看診醫師時時刻刻必須惦記小心的功課。為什麼有人手術後平安無事有些人卻頻頻復發、防不勝防,不得而知。

不過腫瘤越大越容易轉移,因此,對國內兩百多萬的B肝及四十萬左右的C肝病友而言,做好每半年一次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抽血驗胎兒蛋白是很重要的。

事實上,如果定期追蹤,萬一不幸長了肝腫瘤,大小通常在三公分以內;此時除了手術之外,還可以做局部治療,例如電燒,以熱針將腫瘤燒死,或栓塞治療,以導管將腫瘤的血管堵死,讓腫瘤缺乏血液供應而餓死,也就是說即使你小生怕怕不敢見刀,還是可以有很好的治療甚至痊癒的方法。

(聯合晚報)

評論

醫療過失去刑化:誰的衛福部?/吳全峰(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搖滾巨星麥可傑克遜的猝死,其私人醫生因不當為其注射管制麻醉藥品(丙泊酚,俗稱牛奶針),而受過失殺人訴追並判刑。台灣後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該藥品列為第四級毒品,但仍有不肖醫師因圖利而任意施打或提供該藥品,導致民眾因施用過度死亡,同樣以過失致死起訴。但未來類似案子在台灣將不會再受到刑事訴追。
在目前衛福部草擬的《醫療法》修正案中,醫事人員僅有在「故意致病人死傷」時,方需負擔刑事責任;換句話說,在前述案例,即使醫師未善盡注意義務(如未適當評估民眾狀況便施打牛奶針),因其並未有「故意致病人死傷」之意圖,將不會受到任何刑事訴追。儘管法務部與司法院反對修法,認為將大幅限制民眾訴訟權利、創造醫事人員成為台灣唯一不須為過失行為負刑事責任之特殊階級、且與現行《刑法》體系扞格不入;但衛福部卻仍堅持越過《刑法》規範並排除法務部專業意見,執意為醫事人員創造法律平等原則之例外。
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醫療糾紛鑑定案件與爭議調處案件約為1000件(2016年為964件);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間,檢察官僅起訴7件有關醫師業務過失致死案件,且均係在醫師所組成之醫審會鑑定並確認醫師有過失後,方進行起訴程序(法務部資料);在嚴謹判斷(醫審會把關)且起訴率偏低(檢察官把關)之情況下,已足以保障謹慎執業並堅守專業之醫師,但衛福部卻仍堅持將醫師過失罪責「完全」排除,其結果反而像是在協助極少數不肖醫師卸責。
或許有人質疑前述僅為極端個案。但極端個案仍可能發生,衛福部修法任意地將這類案件一概除罪化,導致不肖醫師無法受到適當管制與懲處,實不具正當性亦不符社會觀感。

無法懲處不肖醫師
且醫療過失並非均屬極端個案,如日昨便發生台東馬偕藥師誤用藥用酒精稀釋嬰兒用藥,稍早則有長庚醫師未確認病患是否懷孕便進行子宮鏡檢查。另如,2002年北城醫院發生護士將肌肉鬆弛劑誤認為B肝疫苗為新生兒施打,造成1死6傷悲劇;2010年長庚發生左右腳開錯刀烏龍;2011年高雄診所因驗錯血型導致病人死亡;2012年新竹國軍醫院醫護人員因未於手術後確認而將紗布遺留病人體內。衛福部是否主張類似案例之刑事過失責任均應一併免除?例示案例並非要責難醫事人員,因醫療事故成因往往十分複雜;但衛福部卻不考慮其複雜性、不論事件發生情境,過度簡化地免除醫事人員「所有」過失刑責,必然引起爭議。
且衛福部所提醫療過失去刑化修法,也將造成相同過失行為在法律論責上不同之不公平現象。以疏忽餵食嬰幼兒酒精為例,2015年便曾發生保母因疏失,誤用酒精沖泡奶粉餵食導致嬰兒酒精中毒腦死之悲劇,後依過失致死起訴;但《醫療法》修正後,若醫事人員執行業務時發生類似過失(如台東馬偕藥師調配嬰兒用藥誤摻酒精,院方坦承疏失)並導致嬰兒死傷,卻將無法再以刑事訴追。保母與藥師之相同過失行為,卻僅因其職業不同而在刑事責任上受到天壤不同之待遇,將嚴重違反法律平等原則;且該修法創造醫事人員成為普羅大眾外、不受《刑法》規範之特殊階級,更將陷絕大多數認真執業之專業醫事人員於不義。
衛福部或以醫療環境惡化、醫事人員過勞,主張醫事人員執行業務時之過失不應以刑事訴追;但過勞並非僅醫事人員獨有,過勞環境下之過失行為免刑責卻僅限醫事人員,屬不平等立法。且衛福部不思積極改善醫療院所之勞動條件(持續推遲醫師納入《勞基法》時程、《勞基法》修正案惡化輪班時間),反以犧牲民眾權利為代價,將醫事人員過勞後果轉嫁民眾,反間接使醫院得以繼續維持其醫療過勞環境、惡化不平等醫療體系。

病人權利難以保障
不可否認,台灣醫療環境面臨很大挑戰,醫療過失責任也不是不能討論,但任意地將醫事人員「所有」過失責任排除,未細緻區分並討論不同醫療情境、未提出相應配套,對不良醫療環境、對病人權利保障,實無助益。

(蘋果日報)
--
創建毒品法庭 升級作業系統/林達(台北地檢署檢察官)

青少年施用愷他命問題嚴重,上月,行政院審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之1施用第三級毒品修法草案。贊成入罪者希望重刑化遏止歪風,並有效溯源查緝上手;反對者則主張成癮性不高,且監所收容不下。雙方立論都是良善,最後因為司法、衛福和社政尚須研議配套,所以修法審查會尚未定案。上周,行政院方面考慮提升解決幅度,研議設立毒品法庭。這是正確的政策走向,值得喝采。
以往,施用三級毒品只有罰款2萬元和法治教育6小時,不痛不癢,也難怪要改弦易轍。可是,直接入罪的衝擊可能更大。這兩個月來,法務部和衛福部幾番研議折衝,形成了「剛柔並濟」的草案雛形,包括:施用三級毒品不入刑,但應接受司法戒癮處遇方案(包含機構內處遇),新增「違反司法處遇令罪」等。這是務實而創新的修法構想,以刑事保安處分取代刑罰,同時保留了戒癮治療所需的強制力,且包容更多元的處遇方案。
施用毒品犯的多元處遇方案,有保安處分、戒癮治療、觀察勒戒、住院、社區處遇等,就像是新增各種「軟體」,讓操作者可以選擇。而對應的「硬體」,就是法院、地檢署、戒治所、觀護人、醫院和毒防中心。傳統政策上,都著眼於新設機構和人力,有些人也只想爭搶人力預算,卻忽略了《毒危條例》這套老舊軟體的僵化,以及各硬體間難以串連的困境。現在,法務部和衛福部在施用三級毒品修法上突破,擴增軟體,這是正確的。

協作找出最適處遇
不過,「軟體」和「硬體」要升級,「作業系統」也必須升級,才能正常運作。毒品法庭就是升級的「作業系統」。如果修法只增加多元處遇方案,但仍照刑事訴訟程序處理,等於把App安裝到DOS上,只會運作不良,最後反而怪罪修法錯誤,到時又是一場口水。
因為,傳統刑事訴訟程序的作業系統有3個重點:第一,確認被告有無犯罪;第二、對象是過去特定事件;第三、檢辯對抗來發現真實。可是,這套系統用在少年犯和施用毒品犯,會出現浪費和扭曲。因為,少年犯和施用毒品犯的司法程序重點在於:第一,以矯正和賦歸社會為主要目標,而不是要以放大鏡證明犯行(尤其毒品犯的證據主要靠驗尿報告而已);第二,旨在調整個案現狀和面向未來,而不是回顧過去犯行;第三,要協作式的找出最適處遇方案,而不是檢辯雙方有罪無罪的零和。顯然,用傳統刑事訴訟程序來處理施用毒品犯,格格不入。
當年倡議少年法庭時,反對聲浪也很大,認為刑庭就可以處理,頂多另外給予減刑、增加保護處遇就好(增加「軟體」)。今天,少年法庭獨立存在的必要性早已不言可喻。更重要的是,自從建立了少年法庭,少年專業領域從此開展。我們知道,毒癮藥癮也是精神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別門,更需要司法的配合。如果創建毒品法庭,讓司法和精神醫學由此結合開展,將會為我國孕育出一批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社群。
本次修法,行政院率先倡議毒品法庭,也獲得法務部和衛福部的支持,雖然配套工程相當艱鉅,但這是我國走向先進國家的重要一步。建設工程雖難,但不能畏懼前進。因此再次呼籲,各部門應該捐棄成見,用更宏觀的角度來創建新的「作業系統」──毒品法庭。

(蘋果日報)
--
設大法庭 法院見解不再像月亮/李奇(執業律師)

司法院長許宗力日前在台灣法學會年會上指出,司法民怨之一在於,法院判決見解不一致、對於民眾打官司形同擲骰子看運氣。因此司法院擬修《法院組織法》,在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設「大法庭」,統一終審法院法律見解。並且重點在於,大法庭做成法律見解之最終決定前,「應開庭進行言詞辯論」。
筆者樂見且支持此一修法方向,蓋現行制度下,法院見解不一,確實會造成民眾對於法院判決見解無可預期性之惶恐,以及對於不同法律見解間公平性之質疑。例如:對於貪污案件,究竟係採「法定職權說」還是「實質影響力說」即為最明顯的事例。如能依據司法院的修法構想,經由大法庭、開庭進行言詞辯論後,確定採取何種法律見解,作為日後各級法院判決之參考依據,或許可以樹立威信(畢竟是慎重的開庭、辯論過的結果,而不僅是上級法院關起門來自行做成的結論),並且減少民眾「法院見解如月亮,辦藍辦綠不一樣」之質疑聲浪。

統一判決法律見解
但民眾同時也應該了解,能夠統一的,只有法院的「法律見解」,而不包括法院的「事實認定」;蓋每個案件的事實千奇百怪,法官依據個案之卷證資料,所認定的「個案事實」,再怎麼樣也不可能統一。例如:公然侮辱案件,一聲「X你娘」;究竟是心存貶低他人名譽之故意而辱罵,構成《刑法》第309條之公然侮辱罪,或者僅為口頭禪或發語詞而不構成犯罪。仍應以當下之情狀、告訴人及被告提出之證據等,讓法官綜合判斷後,為個案中最正確且最妥適之認定;而斷不可能不論個案情節之不同,「一律有罪」或者「一律無罪」。
許宗力院長此等修法方向正確且立意良善。但是司法的本質,本來就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民眾都滿意;君不見,判決敗訴的一方(包括其親友、支持者等)都會稱「司法已死」,勝訴的一方則必言「感謝司法主持正義」。綜言之,司法「死了又活」、「活了又死」本屬常態,院長應不必太過在意。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